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高校乡村振兴实践育人模式研究

时间:2022-12-02 10:42:59

摘要:乡村振兴和青年发展是党和国家的重要任务,是推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强国的必然之举,“四相融通”型大学生乡村振兴实践模式可以更好地推动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专业化、常态化和社会化,可以更好地贯通国家导向和学生需求,贯通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贯通高校课堂和社会课堂。

关键词: 高校 乡村振兴 实践育人

高校乡村振兴实践育人模式研究

一、乡村振兴实践对培养新时代大学生具有积极作用

新时代大学生应担当时代使命,在实践中历练成长,承担起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征程中的任务。研究表明,广大青年在参与乡村振兴战略的进程中,将会获得自身发展的新机遇,参与乡村振兴志愿服务在帮助农民脱贫致富时,亦能改变青年的人生轨迹,产生崭新的生活期望和生活追求[2]。参与乡村振兴实践,有助于大学生亲身感受全国上下实现乡村振兴的信心和决心,了解各界为让农民有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而做出的努力,从而提高大学生价值认同和情感认同。从能力培养来看,乡村振兴涉及到农业结构、乡村文明及乡村治理等多个问题,“在乡村振兴的各个阶段,都包含培育时代新人的内在要求。[3]”乡村振兴的涉及面广,需要的能力较多,以提升乡村文明为例,这需要全面梳理乡村中的文化形态、风俗民俗,推动保护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加强公共文化基础设施,改善农民精神风貌等。因此,大学生参与乡村振兴实践,有助于提升其综合能力,尤其是知识应用能力、环境适应能力、人际交往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及动手实践能力等。从需求实现来看,实践育人是连接学生需求和社会需求的桥梁,只有双方需求有效衔接,才能更好地发挥实践育人的实效,助力社会发展。《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2025年)》提出:“把青年发展摆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更加重要的战略位置,整体思考、科学规划和全面推进,努力形成青年人人都能成才、人人皆可出彩的生动局面。[4]”因此,成长成才是青年最迫切的需求。乡村振兴这一重大战略和历史机遇是一片良好的试验田,催生出许多新产业、新领域和新业态的形成,为大学生成长成才提供了广阔空间。

二、“四相融通”型高校乡村振兴实践育人模式的关键要素

为将乡村振兴高校实践育人工作有机结合,笔者提出“四相融通”型高校乡村振兴实践育人新模式,以期实现国家发展、乡村振兴与学生成长成才同频共振。其关键要素包括四个方面:课堂教学、项目孵化、实训体验及成果转化如图1所示。

(一)课堂教学

为使得乡村振兴实践育人更科学开展,课堂教学设置应从三方面入手:一是“接地气”,高校在遵守教育教学规律的同时,挖掘科学技术和乡村振兴发展的契合点,把握社会热点搭建一条连接高等教育和乡村振兴社会发展两端的知识供应链,建立起一套符合中国国情的特色教育模式。二是“重交叉”,推动知识供应链向广度和深度拓展,使学生不仅专精于一门学问,而是能跳出学科壁垒,多角度、多渠道寻找解决问题的路径,例如将规划设计、生态环境等多学科专业知识与农业、农村和农民现代化发展联系紧密,解决复杂综合问题。三是“促协同”,构建“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协同发展的“大思政”格局,贯通专业课程和思政课程,帮助学生在解决乡村振兴问题时提升政治素养、理论素养。

(二)项目孵化

为了解决社会实践形式单一、内涵薄弱和内容趋同等问题,促进社会实践实现高质量发展,保证大学生和社会双向收益,必须探索社会实践项目化的运作管理方式。具体到乡村振兴实践,学生在获取了前置课程的学习后,要综合利用专业知识和能力投身于乡村振兴还远远不够,而应经过系统的项目化管理体系,才能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获得成果,并在项目运作管理中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主创造[5]。项目孵化需要建立以团队组织、专业指导、头脑风暴、系统规划、项目试验及成果预判等为一体的乡村振兴实践孵化器,其为项目科学、持续、高质量发展的必要条件。高校孵化乡村振兴实践项目时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鼓励学生自主“招投标”,撰写项目书、申请立项,组建多年级、多学科交叉的团队,同时还应配备有相关背景的专业指导教师指导学生结合乡村振兴的实际需求,选择实践地点和领域,系统规划项目化运作的全流程。由于高校学生参与乡村振兴实践的时间较为集中,不能经常性的、长期的扎根农村,因此要确保乡村振兴实践可以有序高效地开展,在孵化阶段搭建模型预判理论成果和实践成果,为学生团队提供“试验田”,在孵化器运行时做到及时矫正调整,使学生团队能够有针对性、计划性的分工合作,从而提高实践效率。

(三)实训体验

实践育人工作不应是纸上谈兵、闭门造车,而应在社会需求中得到锻造和实现。具体应用到乡村振兴社会实践中,除了高校给予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的输入外,高校应积极构建本校的社会实践资源图谱,搭建与政府、乡镇企业等精准对接的乡村振兴实践实训体验场,通过协同合作共同推动乡村振兴社会实践的育人成效,进而助力乡村振兴。乡村振兴实践实训体验场的建设应该从三方面重点考虑:一是契合需求,形成特色。在建立乡村振兴实训体验场时应充分调研和沟通,考虑实践主体和客体之间的实际需求,即大学生的综合能力、专业特色与乡村的实际问题、实际需求应相契合,建设具有高校特色的乡村振兴实训体验场。二是固定模式,形成常态。高校和政府、乡村及企业等应积极争取和利用各项优惠政策,以固定的乡村振兴服务站、乡村振兴服务基地等为基础,固化实践育人内容、方式和方法,重点突破乡村所需解决的问题,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同时建立实践育人成效反馈机制,在大学生实训体验过程中不断优化内容方式。三是树立样本,形成联动,高校和政府、乡村和企业等应着力打造乡村振兴实践实训体验场的模范样本,不断推广建设经验,建设覆盖全国和乡村振兴各个方面的实训体验谱系。

(四)成果落地

打通学生社会实践和助力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最后一公里”就是促进实践项目成果落地,否则学生乡村振兴实践就成为“空中楼阁”或“一锤子买卖”。推动大学生乡村振兴成果落地,需要高校、政府和乡镇企业等协同合作,建立长效机制和可持续发展机制。乡村振兴实践项目的成果应分为实践成果和育人成果。实践成果是一部分由乡村振兴实践直接作用产生的,高校和社会还应不断挖掘实践中的科技、人才、物质和精神资源,促进创新创业和科技成果转化,共同推动乡村振兴发展向长效、实效的目标迈进。同时,大学生积累挖掘的乡村振兴实践经验、方法也应向当地农民或乡镇企业进行输出,要通过大学生乡村实践引导更多农民参与其中,接纳和学习最新经验,共享乡村振兴的成果,实现不同层次的需求,让乡村振兴从“输血式”变为“造血式”。育人成果是指高校与社会在实践中协同育人的成果,“乡村振兴的实践活动由时代新人完成,乡村振兴的发展成果由时代新人分享,乡村振兴的发展效果由时代新人检验。[2]”大学生乡村振兴育人成果的转化一方面实现学生实践的价值需求为乡村振兴注入更多活力,另一方面也实现了高校培养时代新人的目标追求,这些可参考、可复制的育人成果可以用于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中。

三、“四相融通”型高校乡村振兴实践育人模式的运行机理和实现路径

运行机理是要将相互作用、相互关系的各个要素纳入到统一的系统结构中,促进各要素之间协调运行,从而实现某项功能。“四相融通”型大学生乡村振兴实践模式就是将“课程教学、项目孵化、实训体验、成果落地”四项关键要素纳入到实践育人系统结构中贯通起来,运用四者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关系,从而实现大学生乡村振兴实践的正向功能。从横向和纵向两方面对大学生乡村振兴实践的运行机理进行分析,可以更好地找到大学生和高校实践育人工作在助力乡村振兴的社会动员、社会保障、社会整合、社会教化及社会和谐进步等方面的“最优解”。在横向上紧密对接需求,将社会实践的主体(大学生)和客体(乡村振兴问题)的需求有机整合在一起,将乡村振兴实践这一载体的内容形式做到更有针对性,既能“启学生知其所以然”又能“引学生行其所以然”。在纵向上双向贯通全流程,从前置课堂教学、项目孵化,到中期实训体验,再到后期成果转化,根据社会实践项目的运行规律构建全链条式的培养模式。具体到“四相融通”型大学生乡村振兴实践模式的运行机理,其实现路径从三个方面入手。

(一)探索课程思政框架下的实践育人格局

进入新时代,在面对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为更好地回答“培养什么人”这一重大课题,高校都在积极探索构建课程思政体系。实践育人作为贯通学校“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的有效路径,特别是在紧密围绕和聚焦“国之大者”时,有助于为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大局观和价值观。乡村振兴战略不仅是对“三农”问题的部署,更是全面推进现代化强国建设的重要举措,是名副其实的“国之大者”,因此,大学生乡村振兴实践模式应纳入到高校课程思政体系中,并作为一个“试验田”重点开拓。首先在乡村振兴实践的“课堂教学”“项目孵化”阶段,思政课程、专业课程和通识课程应具有鲜明的价值导向,将乡村振兴问题贯穿到课程培养体系中,在教学目标等方面融入乡村振兴主流价值,在教学方法上以解决乡村振兴实际问题为导向,提升学生乡村振兴实践所需的综合素质。其次,“实训体验”和“成果转化”为课程思政提供了载体创新,最直接的体现就是让学生走出学校的小课堂,到乡村的社会大课堂,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中,发挥课程思政中的育人效应,使学生切实感受到实践教学、社会实践、志愿服务和创新创业等教育改革的成果,同时在助力乡村振兴中实现个人价值。

(二)搭建贯通全流程、全领域的乡村振兴实践育人系统

“课程教学、项目孵化、实训体验、成果落地”四个要素贯通了乡村振兴实践模式中的前期、中期和后期所有阶段,是内在联系的集合体,也是理论和实践的统一体。基于“四相融通”模式,将乡村振兴实践的全流程、全领域贯穿起来,形成统一的实践育人系统。以“课程教学”为引领,为乡村振兴实践项目和学生提供必备知识和能力基础。以“项目孵化”为统筹,为乡村振兴实践项目提供系统性的整合规划。以“实训体验”为支撑,融合乡村振兴和大学生实践的方法和路径,为乡村振兴提供具体的路径。以“成果落地”为目标,实现乡村振兴和大学生实践成长、高校实践育人的多重目标。从“课程教学”到“成果落地”不应仅是单向思维也不应是单次操作,而应以一体把握、协同推进及联动发展,从“成果落地”返回到“课程教学”同样应基于“四相融通”模式,“成果落地”激励带动更多的“实训体验”,扩大“实训体验”的规模和次数从而反复夯实实践成果。“实训体验”的过程需要在不断试错容错的情况下反馈和修正“项目孵化”时设定的目标。有了实践经历验证的项目其经验和教训可以应用到“课程教学”中,通过知识叠加来为其他乡村振兴实践项目提供生动的指导。

(三)构建多方联动、协同合作的乡村振兴实践育人平台

高校实践育人决不能只依靠校内“单打独斗”,而应推动“高校—政府—企业”的协同发展,促进社会的广泛参与。对于乡村振兴社会实践来说,要贯通“课程教学、项目孵化、实训体验、成果落地”四个要素,就必应构建“高校—政府—乡镇企业”为主体的多元化协同育人机制,尤其是以产学研联合的课程教学体系、乡村振兴实践项目孵化坊、乡村振兴实训体验场和乡村振兴成果转化平台为依托的综合实体化平台。高校—政府—乡镇企业的实践协同育人平台应建立在共有的价值理念、资源条件和保障体系等基础上。价值理念方面,应高度重视乡村振兴社会实践对人才培养和需求实现的重要推动作用,引导社会共同参与到乡村振兴重大战略中,并积极在实践中培养人才。资源条件方面,各主体应为大学生共同搭建资源整合平台,既要有科学技术的支撑,更要有资源整合的支撑和物质条件的支撑,各主体在依赖支持、互补合作的关系中推动“课程教学、项目孵化、实训体验、成果落地”的贯通,形成“形成一环扣一环的‘行业链—知识链—学习链’的整体链条。”保障体系方面,为了更好地贯通乡村振兴的四个关键要素,应建立深度合作常态化的保障体系,畅通沟通渠道和反馈机制,例如通过签订实践协议、定时定点走访等及时了解大学生和乡村所需,共同推动乡村振兴实践发展向长效、实效的目标迈进。

四、结束语

乡村振兴和青年发展是党和国家的重要任务,是推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强国的必然之举,“四相融通”型大学生乡村振兴实践模式可以更好地推动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专业化、常态化和社会化,可以更好地贯通国家导向和学生需求,贯通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贯通高校课堂和社会课堂。目前对大学生志愿服务乡村振兴的研究和实践相对较少,大学生参与乡村振兴实践还处于起步阶段,还有很多值得探索的路径,这一模式还需要在进一步的实践中继续修正和改善。

参考文献:

[1]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N].人民日报,2020-12-30(01).

[2]谭建光,李晓欣,苏敏.中国农村青年志愿服务发展趋势———来自16758份网络问卷调查数据的分析[J].中国青年研究,2021(4):70-75,84.

[3]王婷.乡村振兴视域下的时代新人培育研究[J].学习与探索,2021(5):42-47.

[4]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2025年)》[N].光明日报,2017-4-14(1).

[5]王务均.大学生社会实践项目化管理的运行机制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2(4):62-63.

作者:叶菁 单位:东南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