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观摩考试总结模板(10篇)

时间:2022-11-12 20:28:44

观摩考试总结

观摩考试总结例1

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是近20多年来在全球医学教育领域兴起的一种评估临床能力的更为标准化的考核方法,以其高度的有效性和可靠性得到医学教育届的认可,被认为是目前评价学生临床能力的最好方式。在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的框架下,特殊教育学校针灸推拿专业结合特殊教育实际及全国盲人医疗按摩人员考试要求而建立的创新型“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既可以解决特殊教育学校目前教学资源紧缺、病人不愿配合临床教学的难题,也能够客观、全面、公正地评价视障学生临床技能掌握情况,考核评价与职业资格考试相结合的方式更有利于提高特殊教育学校针灸推拿专业教学质量,使视障学生更好的参与社会竞争。

一、符合特殊教育实际的创新型“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适用范围

适用于评估特殊教育学校针灸推拿专业各个临床学科中视障学生的临床技能掌握情况及毕业考核,也适用于目标参照性考试,如全国盲人医疗按摩人员考试,以评估视障学生在毕业前是否达到全国盲人医疗按摩人员资格要求。

二、符合特殊教育实际的创新型“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的组织与实施

1.成立考核评价小组

由特殊教育学校针灸推拿专业临床技能培训骨干教师组成考核小组,负责组建考核题库、制定评分标准、标准化病人培训、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考核实施及总结。

2.建立考核试题库

考试内容在考察学生对知识掌握的全面性、基础性的同时,也要重点突出。因此,试题库的建立既要结合特殊教育实际,还要参照视障学生毕业后从事推拿行业所要取得的职业资格(即全国盲人医疗按摩人员考试大纲)的要求。试题库中包含伤科、内科、妇科、儿科四门中医学科的常见病临床技能测试。

3.标准化病人培训

标准化病人是指那些经过标准化、系统化培训后,能准确表现病人的实际临床问题的正常人或病人。在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中标准化病人的应用,既可以解决教学资源紧缺的问题,还能够克服传统考评方式缺乏公平的缺点,使视障考生在面对标准化病人中进行考核,提高了评估结果的可靠性和公平性,还能够为视障学生模拟一个医患之间面对面交流的平台。

教师通过前期对视障学生进行相关学科医学知识授课后,在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前对视障学生统一进行如何作为一名“标准化病人”,即标准化病人的职责与要求及在考试中表演技巧的培训。培训结束后对全体视障学生进行标准化病人考核。考核合格者方可参加下一阶段的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

在特殊教育学校针灸推拿专业,考生本人即要模拟盲人医疗按摩师作为考生参加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又有机会作为标准化病人,这是与其他医学院校的选取低年级学生或在社会上招募有医学爱好的的人士作为标准化病人的重要区别。其优点体现为:视障学生在作为标准化病人之前势必要对疾病的病史、临床表现中的症状、体征等相关知识有准确的认识及掌握,通过作为合格标准化病人的培训与练习,有利于视障学生对所学疾病有更好的掌握,有利于这部分知识的理解与内化。有了充当标准化病人的经历也有利于视障学生在临床工作中更好地以患者为中心进行医疗服务。

4.符合特殊教育实际的创新型“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考站设置

创新型“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共分为病史采集、体格检查、病例分析、手法操作四站。

第一站(标准化病人站):问诊,重点测试视障学生病史采集能力,包括病史采集技巧、方法、要点、内容四个方面。考试时间10分钟,满分10分。

第二站(标准化病人站):体格检查,重点测试视障学生体格检查的合理运用能力,包括检查的内容、顺序、方法三个方面。考试时间10分钟,满分30分。

第三站(非标准化病人站):病例分析,以笔试及问答的形式重点测试视障学生中医辨证施治能力及临床思维方法是否科学有效,包括疾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分型、治则、治法等。考试时间10分钟,满分30分。

第四站(标准化病人站):手法操作。重点测试视障学生治疗方法的选择及实施能力。包括合理治疗方案的提出;常用腧穴的位置和取法、按摩基本手法、成套治疗手法。考试时间20分钟。满分30分。

考官根据视障考生在各站完成情况按照得分要点进行打分。

5.创新型“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实施结束后的总结

在特殊教育学校针灸推拿专业每次实施完创新型“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后,参与考评的教师组织学生马上进行总结。通过考生及标准化病人的自我总结及教师针对视障学生在考核过程中的优、缺点的归纳总结及点评有利于视障学生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改正,以达到提高临床技能的目的。

三、结语

参与考评的全体教师在考评结束后集体进行总结,并形成书面材料,为符合特殊教育实际的创新型“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的不断完善提供依据,从而保证考核的客观、全面、公正及考核的与时俱进。

参考文献:

\[1\]王桂美,李吉华,张红萌等.中医院校建立基于OSCE架构临床技能实训平台的思考与规划――以山东中医药大学为例\[J\].科教导刊.2013,(22):49.

观摩考试总结例2

正交试验设计[1]是一种使用正交表来安排多因素多水平试验,并利用普通的统计分析方法来分析试验结果的一种试验设计方法。对于多因素多水平的问题,通常都希望通过试验找出因素的主次关系和最优搭配条件。用正交表合理地安排试验,可以做到省时、省力、省钱,同时又能得到基本满意的试验效果。因此,这种方法在改进产品质量、研究采用新工艺及试制新产品等诸多方面都已获得应用。

1实例[2]

考虑乙酸异丁酯合成工艺的改进方法。考察3个因素,因素 A(酸醇的摩尔比)、因素B(催化剂占乙酸摩尔质量的百分数)、因素C (反应时间min),每个因素取3个水平,因素及水平见表1。

表1 因素的水平表(略)

采用L9 (34 )正交表来安排试验,该表共有4列,将因素 A、B、C 分别安排在正交表的第1、2、3列上,第4列为空白列。见表2。

2直观分析法

表2 试验设计与结果分析(略)

表2中的 K1 、K2 、K3 分别表示每个因素各水平下的收率总和, K1 、 K2 、 K3 分别表示每个因素各水平下的平均收率。由于有时会遇到水平数不等的试验,因此,一般用平均收率 K1 、 K 2 、 K3 值的大小来反映各因素的3个不同水平对试验结果(收率)影响的大小,并以此确定试验的最佳搭配。用各因素各个水平平均收率的极差R(极差=平均收率的最大值-平均收率的最小值)来反映各因素的水平变动时对试验结果(收率)影响的大小。极差大的就表示该因素的水平变动时对试验结果(收率)的影响大,极差小的就表示该因素的水平变动时对试验结果(收率)的影响小。在此例中,我们得到因素的主次顺序为B、A、C,主要因素应取较好的水平,而次要因素,则可根据对成本、时间、收益等方面的统筹考虑而选取适当的水平。由此得本例的试验最佳搭配为A3 B2 C2 , 即最佳合成方案为催化剂用量为乙酸量的3%,酸醇摩尔比为1∶1.5,反应时间为90min。以此条件做补充试验,收率高达94.7%。

3方差分析法

正交试验的直观分析法简便、直观、计算量小,但不能估计试验误差。即不能区分是由于各因素的水平变化而导致试验结果的差异,还是由于试验的随机波动而导致试验结果的差异。为解决此问题,可对试验结果做方差分析。在对正交试验作方差分析时,必须估计随机误差 (E), 而随机误差是通过正交表上空白列得到的,空白列在方差分析中,常称为误差列。因此,在利用正交试验的方差分析法作分析时,正交表的表头设计中必须留下空白列,以确定随机误差引起的离差平方和。若没有空白列,则需做重复试验或者选离差平方和中最小者作近似估计。而空白列多于一列时,误差等于所有空白列的离差平方和的总和,而其自由度也等于各列自由度的和,见表3。

表3 方差分析表(略)

由表3可知,因素 B的P 值小于0.05,即因素B对试验结果影响显著;而因素 A及因素C的P值小于0.10,即因素A和因素C对试验结果有一定影响。因此,因素B为主要因素,其次为因素A和因素C,按方差分析法的观点,只须对有显著意义的因素确定好水平,而其它对试验结果没有什么影响的因素,则可按实际需要来确定适当的水平。因此,本例中试验的最佳搭配为A3 B2 C2 , 即最佳合成方案为催化剂用量为乙酸量的3%,酸醇摩尔比为1∶1.5,反应时间为90min,结论与直观分析法相同。

4讨论[3]

以因素为横坐标,试验结果(收率)为纵坐标,作关系图1。此图也称为因素指标关系图,从图中可看出:对因素 B (催化剂占乙酸摩尔质量的百分数)而言,百分数太大或太小,收率都不高,在以后试验时,可考虑适当确定百分数,再观察得率的变化情况。比如取催化剂用量为乙酸量的2.5%、3.5%等;对因素 A 而言,摩尔比取1∶1.5,收率较高,而取1∶1或1∶1.25时,收率较低,在以后试验时,摩尔比可取1∶1.55或1∶1.6,收率也许还会提高;对因素 C而言,反应时间太长或太短,收率都不高。在以后试验时,可适当确定反应时间,比如取反应时间为75min、105min等。这些都为进一步研究提供了线索。

图1 因素指标关系图(略)

正交试验设计问题在利用直观分析法或方差分析法分析之后,通常需作进一步讨论,从而为技术革新、工艺改造等提供依据。借助因素指标关系图,可较方便地得出一些改进的思路。这一点,恰恰会被许多研究人员所忽视。

参考文献

观摩考试总结例3

关键词:灯芯绒;耐摩擦色牢度;经纬向;级数

1 引言

灯芯绒因质地厚实、保暖性好而成为秋冬服装、鞋帽、窗帘、沙发等的主要面料,越来越受到大众的青睐。耐摩擦色牢度是考核纺织品内在质量的重要物理指标之一,分为干态摩擦和湿态摩擦。在实际检测中作者发现,因经纬向不同,耐摩擦色牢度级数存在差异,相对普通梭织布料而言,灯芯绒梭织布料的耐湿摩擦色牢度指标,差异尤为明显。鉴于此,本文通过试验对该现象进行了验证。

2 试验

试验设备:Y571F型号摩擦色牢度仪(具有长方形摩擦表面的摩擦头,适用于绒类织物,摩擦头尺寸为19mm×25.4mm)

验材料:符合GB/T 7568.2规定的标准白棉布贴衬,大小为(50±2)mm×(50±2)mm。符合GB/T 251规定的评定沾色用灰色样卡。

试验样品:14块符合试验大小的灯芯绒梭织布料。

试验原理:耐摩擦色牢度试验是模拟纺织品在穿着使用过程中因相互之间或与其他物体间发生摩擦而沾色的情况。在GB/T 6529规定的标准大气条件下,将纺织品试样分别与一块干摩擦布和一块湿摩擦布摩擦,用评定沾色用灰色样卡评定摩擦布的沾色程度。

干摩擦试验操作:试样平整地固定在水平摩擦台,将调湿过的棉布固定于摩擦头上,使摩擦头的运行方向与试样平行。摩擦10个循环,运行速度为每秒1个循环,直线往复动程为(104±3)mm,摩擦头施以向下的压力为(9±0.2)N。试验结束后,取下试样并去除试样上可能影响评级的散纤维,在标准光源D65下评级。

湿摩擦试验操作:将调湿过的棉布浸于蒸馏水中,称量保证棉布含水率在95%~100%之间,然后按照测试干摩擦的步骤进行操作,测试结束后待棉贴衬布干后在标准光源下评级。

3 试验结果与分析

14块样品按照GB/T 3920―2008测试后,由两位评级人员对摩擦结果进行评级,试验结果见表1。

通过表中数据,可以看出14块样品的经纬向湿摩擦都存在至少半级的差异,其中6#和12#的差异达到一级,而干摩擦的差异现象并不明显,仅6#有半级差异。分析此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第一,与灯芯绒的织造工艺相关,灯芯绒是由一组经纱和两组纬纱织成,其中一组纬纱(地纬)与经纱交织成固结绒毛的地布,另一组纬纱(绒纬)与经纱交织构成有规律的浮纬,割断后形成绒毛,因此其表面会形成纵向绒条,也就是经向绒条,这使灯芯绒布料在摩擦时绒条方向即经向摩擦头承受的摩擦阻力大于纬向摩擦头承受的阻力。第二,湿状态下的白布相对于干状态下的白布更易被沾染上色,由于水溶性染料与水分子有较大的亲和力,染料与纤维的化学键合能因水分子而降低,使得染料分子更易脱离和转移,所以通常情况下大部分纺织品的湿摩擦会比干摩擦差。以上两个方面使得灯芯绒梭织布料湿摩擦的经纬向会存在差异。

此外,色牢度的好差直接受评级时人的观感影响。当纺织品色牢度级数小于4~5级,即纺织品的色牢度比较差时,人的目光对色差的观感会比较强烈,此时布料的沾色级数差异很容易看出来。但当色牢度级数等于或大于4~5级,即纺织品的色牢度很好时,人的目光对色差的观感因达到上限而比较困难,此时目光很难看出色差。所以当灯芯绒布料的色牢度较差时,再综合上述两个方面,那么摩擦经纬向级数便会有差异,特别是湿摩擦的差异现象尤为明显。

4 结语

通过试验证明当色牢度较差时,灯芯绒梭织布料的经纬向摩擦级数存在差异,而由灯芯绒制作的面料在市场中又广受消费者的喜爱,因此生产商应重视灯芯绒的这一特性,选择合适的染料和染色工艺,尽量保证灯芯绒具有良好的染色牢度,以消除或减小这种摩擦差异,从而更好地保障消费者权益和提高自身市场竞争力。

参考文献:

观摩考试总结例4

2.规律的总结总是借助一定的实践活动来完成,组织学生动手操作,是此次教学的重点

教师为学生实验准备必要的器材,其中包括弹簧测力计、长方体木块、正方体木块、等质量等底面积的铁快和铜块、木板、玻璃板、毛巾、小木棍、实验记录表格。教具准备齐全后,学生分组实验,由他们自行选择他们认为应该用到的实验器材,以便证明他们猜想的正确性。实践活动开始前,教师应介绍此次活动的流程及注意事项,强调团队合作精神,同时让各个小组自行安排,做好组员任务分工,做好实验记录,共同完成此次实践活动。实验过程中,教师要注意观察各个小组的操作流程,及时纠正他们的错误,指导学生顺利完成实验。

3.实验结束后,各小组进行交流,分享实验成果

观摩考试总结例5

小儿厌食症是指小儿较长时间见食不贪,食欲不振或减退,进食量明显减少,甚至拒食的一类疾病[1] 。长期厌食的患儿,可发生营养不良,体重减轻,抗病力下降,甚至影响生长发育和智力的健康成长。我们在临床实践中运用中医推拿按摩法结合药物进行治疗,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根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2] 中“小儿厌食症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1] ,制定如下标准:⑴长期食欲不振,见食不贪,进食量较病前减少1.3~1.2以上,发病最短时间为2周以上,排除其他系统疾病;⑵体重增长停滞或减轻,有不良饮食习惯或喂养不当史;⑶主要症状表现为:厌食或拒食、腹胀、神疲、多饮、烦急、尿黄、呕吐等;⑷相关体征如面色、体重、舌、脉等异常。凡符合诊断标准且患儿的监护人同意接受治疗并签署知情同意书者,可作为试验病例纳入。如半数受试者出现不良反应,应终止试验。

1.2 试验设计 本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按随机隐藏、单盲、阳性西药平行对照进行临床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所有病例均进行依从性监督,并严格控制各种可变因素,以防止对疗效观察造成沾染、干扰和误判。

1.3 干预措施 治疗组:(1)药物治疗。根据患儿的年龄分别给予:胃蛋白酶合剂5~10ml.次,每日3次,饭前服;乳酶生每次1~3片,每日3次,饭前服;硫酸锌口服液10ml.次,每日3次,饭后服;21金维他1片,每日1次,饭后服;(2)推拿按摩。按参考相关文献[4] 进行:补脾经200次,揉板门200次,运内八卦200次,推三关200次,摩腹5min,揉中脘100次,捏脊3~5遍,揉足三里100次。每日1次,7d为1个疗程。对照组:仅给予药物治疗,方法同上,7d为1个疗程。

两组病例均治疗3个疗程(治愈者可停止治疗)后评定疗效。在治疗过程中,不使用其他药物。

1.4 观察指标 观察食量减少、腹胀、神疲、多饮、烦急、尿黄、呕吐等主要症状,按正常、轻度、中度、重度进行分级,分别给予0、2、4、6分。痊愈:食欲与食量均恢复到正常水平,临床症状和体征消失或基本消失,症状积分减少≥95%;显效:食欲与食量明显恢复,临床症状和体征明显改善,症状积分减少≥70%;有效:食欲与食量有改善,临床症状和体征均有好转,症状积分减少≥30%;无效:患儿的食欲与食量,临床症状和体征等与治疗前相比无改善甚或加重,症状积分减少不足30%。

1.5 统计分析 总体疗效同时采用意向性分析(ITT)和方案数据分析(PP)。有序分类资料用Wilc-oxon秩和检验,计量资料用t检验,计数用χ 2 检验。双侧检验,P

2 结果

2.1 一般资料 全部病例来源于2003年1月~2004年6月的门诊患者共68例,因剔除和脱落6例,实际有效病例62例,其中治疗组32例,对照组30例。两组病例的性别、年龄、病情等一般资料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两组基本一致,具有可比性(见表1)。在剔除和脱落的6例中:治疗组2例,其中1例未完成治疗而失访,1例依从性差予以退出;对照组共4例,分别为2例因缺乏疗效退出,1例失访,1例依从性差退出。

表1 两组资料比较(略)

2.2 两组总疗效比较 见表2

表2 两组总疗效比较(略)

由上表可知,经Wilcoxon秩和检验,ITT、PP的u值分别为2.5409、2.3034,均>0.05(u=1.96),按α=0.05水准,拒绝H 0 ,接受H 1 ,故可以认为两组总体分布不同,疗效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3 两组治疗前后症状积分比较(PP) 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前后症状积分比较(略)

从表3可见,治疗组经3个疗程治疗后症状积分为6.25±1.19,与对照组的症状积分11.30±2.63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

2.4 安全性评价 临床观察中,治疗组未发现任何毒副作用和不良反应,表明推拿按摩法治疗小儿厌食症安全性较高。

3 讨论

小儿厌食症属中医学“恶食”、“不思食”范畴,其发病原因多为平素饮食不节,喂养不当,食物过于精细,损伤脾胃功能,导致脾胃不和,受纳运化失健,出现厌食症状[3] 。

临床上,根据小儿“脾常不足”的理论和小儿稚阴稚阳、皮肤娇嫩、感触灵敏、易于接受外界经气刺激的生理特点,采用“运脾”、“健脾”和“养胃”法则,予以推拿按摩治疗。现代医学研究认为,特定的推拿按摩手法可促进胃肠蠕动,增加胃液和胃蛋白酶的分泌,增强食欲以帮助消化,从而达到调整患儿机体阴阳平衡、促进气血运行、改善脏腑功能等目的[4] 。

本研究在小儿厌食症患者进行一般治疗的基础上进行推拿按摩治疗,结果显示治疗组在总体疗效、改善症状及体征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

【参考文献】

[1]胡亚美,江载芳.实用儿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275-1276.

[2]郑晓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

观摩考试总结例6

二、盲人医疗按摩人员的专业技术职务属于临床医疗专业技术职务。盲人医疗按摩人员任职条件,要符合国家关于专业技术职务聘任规定的基本要求。并坚持从实际出发,体现盲人医疗按摩岗位和人员特点。盲人按摩人员执业资格认定与技术职务聘任不同,它是技术服务质量管理的重要内容与基础,其认定要与将来颁布的《医师法》相一致。

三、盲人医疗按摩人员的岗位设置,根据盲人按摩医院、诊所的经费来源,实行分类分级管理。各类各级(档)职务工资标准和增资额,分别按国家相应的工资制度和政策执行。

四、盲人医疗按摩人员的专业技术职务实行聘任制度。由单位行政领导在经过评审委员会评定,符合相应任职条件或通过相应职务任职资格考试合格的人员中聘任。行政领导应与受聘人员签定聘约。聘约内容包括,双方的权利、义务、聘任期限和辞聘、解聘条件等事宜。双方一经签订聘约,都应忠实履行。聘约双方出现纠纷,由上级主管部门裁决。

五、获得国家承认的正规院校颁发的中等以上医学按摩专业毕业证书的盲人,经卫生行政部门审核批准后,方可从事盲人医疗按摩工作。盲人医疗按摩人员通过考试和评审结合的方法取得任职资格。中、初级职务以考试为主,包括书面考试、答辩以及临床测试等形式,侧重对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手法的检验。高级职务以评审为主,也要辅之答辩和临床测试等形式,侧重对学术水平和解决复杂疑难杂症能力的评价。

六、各级评审委员会的设置,应按照国家规定的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委员会组建条件、审批程序进行。评审委员会应客观公正地测定申报人的任职条件和履行职责的能力、水平,切实保证评审质量。

七、聘任单位要加强对受聘人员的聘后管理工作。通过建立健全考核制度,对盲人医疗按摩人员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考核。考核工作要以履行岗位职责的工作实绩为主要内容,包括职业道德和工作态度。考核结果记入考绩档案,作为晋职、调薪、奖惩和能否续聘的依据。

八、盲人医疗按摩专业技术人员,达到规定离休、退休年龄的,除个别确因工作需要可按有关文件规定延缓办理离退休手续的以外,应执行国家有关离休、退休的制度,不再评聘专业技术职务。

九、盲人医疗按摩人员专业技术职务的聘任,必须实事求是,严格按照政策办事。对于借聘任或考试之机侵犯盲人医疗按摩人员合法权益的,应按情节轻重,严肃处理;对于伪造学历、资历,弄虚作假,骗取专业技术职务或任职资格的,应予解聘或取消其资格,免除其担任的专业技术职务、收回证书,并视情节轻重,严肃处理;对于伪造聘书或证书的,要依法追究责任。

十、盲人医疗按摩人员的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工作,在各级政府人事(职改)部门的统一领导下,由当地卫生、中医(药)行政管理部门会同残联组织实施。有关盲人医疗按摩专业技术职务评聘的日常工作,由中国残联所属中国盲人按摩中心负责。各级政府人事(职改)部门要关心、支持盲人医疗按摩人员的专业技术职务管理工作,切实做好服务。

十一、在盲人医疗按摩机构及其他医疗机构中的盲人按摩人员专业技术职务的评聘,应按照本通知的要求进行。

附:1.盲人医疗按摩人员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实施办法

2.盲人医疗按摩人员专业技术职务考评办法

附件一:盲人医疗按摩人员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实施办法

全文

为客观公正地评价盲人医疗按摩人员的学识水平和业绩贡献,调动广大盲人医疗按摩人员的积极性,加强盲人按摩专业技术队伍建设,推动盲人医疗按摩事业的发展,根据国家实行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度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实施办法。

一、岗  位  职  责

(一)主任(副主任)按摩医师

1.在本单位院长领导下,负责本科的医疗、预防、教学、科研的组织与指导工作2.指导下级医务人员,对疑难病例进行会诊,明确诊断,确定治疗方案,提高医疗质量,严防差错事故,协助领导调查、分析、处理医疗事故。

3.负责本科专业人员的业务学习,开展学术交流,指导所属的按摩专业人员,总结临床经验,撰写学术论文,并对其进行业务考核。

4.了解国外医学新动态,学习和掌握国内外新知识、新技术,熟悉或掌握一门外语(或医古文)。

(二)主治按摩医师

1.在上级医师指导下,承担本科的医疗、预防、教学和科研工作。

2.参加门诊和病房的会诊,并对下级医生进行业务指导,帮助其解决医疗中所遇到的难题。

3.积极参加国内外学术交流,不断积累资料,指导实践,提高医疗按摩技术水平。

4.承担临床教学和带教实习、进修生。

(三)按摩医师(士)

1.在上级医师指导下,进行治疗、科研、教学工作。

2.对患者检查、诊断、治疗认真仔细,按规定书写病历。

3.制定诊断、治疗方案,并报上一级医师。

4.严格执行规章制度,严防医疗事故发生。

5.积极参加业务学习和科研工作,及时总结临床经验,不断提高业务水平。

6.遇有疑难病症,及时向上级医师提出会诊,并制定新的治疗方案。

二、任  职  条  件

热爱祖国,遵纪守法,恪守职业道德。

(一)初级

1.按摩医士:了解中医按摩专业基础理论,具有一定的按摩技术操作能力;在上级专业医务人员指导下,能治疗常见病;盲人按摩中专毕业,见习一年期满。

2.按摩医师:熟悉中医按摩专业基础理论,具有一定的按摩技术操作能力;能独立治疗常见病;盲人按摩中专毕业,从事医士工作五年以上;盲人按摩大学专科(含中、西医大学专科)毕业,见习一年期满后,从事按摩工作二年以上;盲人按摩大学本科(含中、西医大学本科)毕业,见习一年期满。

(二)中级

主治按摩医师:

熟悉中医按摩专业基础理论,具有较系统的专业知识,掌握国内按摩先进技术并能在实际工作中应用。

具有较丰富的临床工作经验,能对下一级盲人按摩技术人员进行业务指导,具有一定的教学能力。

盲人按摩大学本科(含中、西医大学本科)毕业,从事医师工作四年以上。

发表过具有一定水平的学术论文。

(三)高级

1.副主任按摩医师:

具有较系统的中医按摩专业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并了解与专业相关的西医医疗知识。

具有较丰富的临床和技术工作经验,能治疗部分疑难病症。

具有较高水平的、独特的手法技巧,有较强的教学能力,能指导和培养下一级盲人按摩专业人员。在部级盲文刊物及其它中医专业刊物上发表过较高水平的专业论文或临床经验总结。

盲人按摩大学本科(含中、西医大学本科)毕业,从事主治医师五年以上。

2.主任按摩医师:

精通中医按摩专业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了解国内外按摩新技术发展情况,并用于指导本专业科研工作;

具有丰富的临床工作经验和突出的工作成绩;有高水平的、独特的手法技巧,在诊治疑难病症方面有突出贡献;

有高水平的专业论著,能设立实用性科研项目,并成为本项目科研带头人。能开设高水平的专业讲座,具有培养中级以上盲人按摩专业人员的能力;

具有按摩大学本科(含中、西医大学本科)以上学历,从事副主任医师五年以上。

三、资  格  评  审

(一)评审委员会组建

各级盲人医疗按摩人员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分别由初级、中级、高级评审委员会负责评审。

初级职务评审委员会由省辖市人事(职改)、卫生部门委托同级残疾人联合会组建。

中级职务评审委员会由省级人事(职改)、卫生部门委托同级残疾人联合会组建。

高级职务评审委员会由人事部委托中国残疾人联合会组建。

各级盲人医疗按摩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委员会的具体组织工作,由中国残联所属中国盲人按摩中心和各级盲人按摩指导中心承担。

(二)评审程序

个人申请;

各级盲人按摩指导中心进行申报条件审查;

考试(包括口试、答卷、手法操作等方式);

评审委员会审定。

(三)经评审委员会审定,获得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者,由各级盲人按摩指导中心颁发相应的任职资格证书,任职资格证书由中国盲人按摩中心统一印制。

(四)各级评审委员会的组成及评审结果,报同级政府人事(职改)部门备案。

四、职  务  聘  任

(一)盲人医疗按摩专业技术职务实行聘任制。

(二)盲人医疗按摩机构按照岗位、职数的需要聘任获得相应任职资格的盲人按摩专业技术人员,其它医疗机构的按摩岗位应优先聘任盲人医疗按摩专业技术人员。

(三)由聘任单位的行政领导颁发职务聘书,双方签订聘约,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和有关事项。

(四)盲人医疗按摩专业技术职务聘任期限,一般为五年,根据需要可连续聘任。

(五)聘任期间,应对受聘者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考核。

(六)被聘用的盲人医疗按摩专业技术人员享有同等职务的中医人员的工资、福利待遇。

五、管  理

(一)人事部、卫生部、中医药管理局、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委托中国盲人按摩中心,负责全国盲人医疗按摩专业技术职务评审、聘任的管理工作。

(二)中国盲人按摩中心对全国盲人医疗按摩专业技术职务的评审工作,提出计划并进行组织、指导、监督、检查、统计工作。

(三)盲人医疗按摩专业技术人员职务考试、评审、培训、发证等工作费用的收取,必须经当地财政、计划(物价)部门核准,并报中国盲人按摩中心备案,严禁乱收费。

六、附  则

(一)各地盲人按摩指导中心在当地人事、卫生部门的指导下,负责本地盲人医疗按摩专业技术人员的职务评聘工作。

(二)本办法适用于个体、集体和全民所有制盲人按摩医疗单位中从业的医疗按摩人员。

附件二:盲人医疗按摩人员专业技术职务考评办法

为加强对盲人医疗按摩人员的规范化管理,客观公正地评价盲人医疗按摩人员的学识水平,调动广大盲人医疗按摩人员的积极性,促进盲人医疗按摩事业不断健康发展,根据国家实行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度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一、本办法适用于全民、集体、个体的盲人按摩医院、门诊部及诊所等。

二、盲人医疗按摩人员专业技术职务考评是根据盲人按摩技术工作特点,通过考试(答辩)方式,检验申请人相应理论基础和学识水平的规定程序。

三、考试科目:

鉴于盲人医疗按摩的特点,盲人医疗按摩人员申报任职资格评审考试科目如下:

(一)按摩医士、师:

《人体解剖学》、《生理学》、《中医基础》、《中医诊断》、《按摩学基础》、《经络学》、《腧穴学》。

(二)主治按摩医师:

《解剖学》、《生理学》、《中医基础》、《中医诊断》、《推拿学》、《医古文》,要有撰写的论文(省级以上刊物发表过的)。

(三)副主任按摩医师、主任按摩医师:

《推拿学》、《医古文》、(在省级刊物上发表过两篇以上的论文),论文答辩。

四、参加考试须由本人提出申请,所在单位考核推荐(个体从业者可由当地残联推荐),持报名登记表,到当地考试管理机构报名。考试管理机构按规定程序和报名条件审核合格后,发给准考证,考生凭准考证在指定的时间、地点参加考试。

观摩考试总结例7

在命题原则上:此次命题以体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方向,命题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的教育理念,强调能力立意,加强与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实际的联系,对重点、热点的社会问题给予特别的关注,重视运用所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考查,以推进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考查,用以推进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改革,考试命题注意发挥考试的导向功能,坚持以学生为本,注重考查问题的探究性和综合性,有利于学生拓展思维和想象的空间,有利于学生开展科学探究,考试注重了不同学科知识的联系和综合,以考查学生对知识结构体系的整体把握能力,同时坚持其教育性和时代性,引导学生关注社会、人类、生产和生活中的大事,2010年贵州省安顺市初中毕业生学业、升学(高中、中职、五年制专科招生)考试物理学科试卷充分体现了上述命题依据和命题原则,就本套试卷来讲,主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 注重于理论与实际生活相结合以及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试卷考查的是最基本的物理知识,是中考应该考查的知识,试题将真实的生活情境和需要考查的知识融于具体的活动情境之中,也是对学生生活体验的考查,如:

例1 如图1所示,将发声的音叉与面颊接触,有“麻”的感觉,这使我们体会到了

A 发声的物体在振动

B 声音能通过固体传播

C 真空不能传播声音

D 声音传播是能量传播

例2 如图2所示,甲图是生活中常用的石英钟,若用该钟的分针转动来测量时间,则测量的分度值是________,乙图为一种温度自动报警电器的原理,在水银温度计的顶端封入一段金属丝,则温度升高至_______℃时,L2灯亮报警。

2 关注社会热点和关注最新科技发展

物理《课程标准》强调物理要面向全体学生,注重物理问题的解决要从生活实际出发,并从物理走向社会,突出学生,突出学生“STS”意识的培养,试卷的考核设计都来源于学生熟知的生活现象,使学生并不感到陌生。

例3 能源、信息和材料是现代社会发展的三大支柱,关于能源、信息和材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光导纤维是用超声波来传递信息

B 光电池和VCD光碟都应用了磁性材料

C 核能是可再生能源

D 电视广播、移动通信是用微波传递信号

例4 电磁炉以其高效、节能、卫生、安全成为新一代智能灶具,一只1500W的电磁炉正常工作时,在1标准大气压下将1kg的水从20℃加热到沸腾,需要加热4min,在此过程中1kg水吸收的热量是_______J,电磁炉的效率是_____。

3 关注试卷的开放性以及学生创造思维的考核

中考物理明确强调要对物理过程与方法进行考查,强化学生对物理过程、概念、规律及方法的理解,因此试卷为了突出物理过程与方法的考查,精心设计了试题,试图通过增加试题的开放性和探究性,来实现对学生物理过程与物理方法的考查。

例5“水会增大物体间的摩擦吗?”多数人的答案是:不会,但许多人都有这样的感受:油漆过的地板上有水时,人很容易滑倒,可也有相反的事例,例如爬过树的人都知道:手上出汗时,会感觉到手与树之间的摩擦力变大了,水到底可以增大还是减小物体间的摩擦呢?比较上述事例发现,油漆过的木板表面不吸水,树木(可看作未油漆过的木板)表面吸水,所以探究水对摩擦力大小的影响,可作这样的猜想:

猜想一:在不吸水的木板表面,有水时的摩擦力可能比无水时的摩擦力小。

猜想二:在吸水的木板表面,有水时的摩擦力可能比无水对的摩擦力大。

为验证上述两个猜想,请帮解决两个问题:(1)现有实验器材:油漆过的木板、未油漆过的木板、带有挂钩的木块、盛有水的烧杯,还需要什么器材?(2)请设计出记录实验数据的表格。

例6小明在科技活动中,了解到有一种用半导体材料制成的热敏电阻。其电阻R随温度t变化的图像如图3所示,请你利用热敏电阻作为探头,设计一个温度报警器,使其监控环境的温度变化,并能通过某些仪表直观的反映出来。

(1)画出你设计的电路图;

(2)写出所必须的电路元件和仪表等;

(3)简述所设计的温度报警器的工作原理。

4 加强对考生探究能力以及动手能力的考核

实验是物理学科的基础,物理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物理教学要以实验为重要手段,同时积极发挥实验对学生建立概念,巩固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方面所起的作用,因此加强实验能力的考查既是中考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有利于引导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

例7 小红在家中用纸屏、盛有水的圆形鱼缸、点燃的蜡烛组成了一个实验装置,如图4所示,调节纸屏至图示的位置时,她在纸屏上看到了一个清晰、倒立、缩小的蜡烛像,则盛有水的圆形鱼缸相当于一个_______镜,蜡烛的像是_____像(填“虚”或“实”),

例8 如图5所示,把一小球分别放入盛满不同液体的两个溢水杯中,当小球静止时,甲杯中溢出的液体质量是40g,乙杯中溢出的液体质量是50g,则小球的质量是_____g,甲、乙两杯中液体的密度p甲____p乙·(填“>”、“=”或“

例9 同学们通过实验来探究“电功率跟电流、电压的关系”。

(1)实验中小灯泡电功率的大小可通过观察什么现象来判断?

(2)一位同学用干电池做电源,把L1“2.5 V 0.3 A”和L2“3.8 V 0.3 A”两只灯泡连成如图7甲所示的电路,闭合开关进行实验,记录数据如下表:

观摩考试总结例8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of teaching high school physics teaching

Luan Yi-meng

【Abstract】The inquiry-based teaching is the development trend in the physics teaching under the new situation, it allows students to appreciate the concept of the laws of physics laws of the exploration process can be better understood and applied, to better stimulate the students' initiative.

【Key words】High school physics; Inquiry teaching

新的教育发展方向,正逐渐调整着旧的教学模式。全新的教育方针,正逐渐更改旧的教学观念。教育在发展,作为教育工作者观念要与时俱进,教学方式要不断创新,知识层面要不断加深。

目前素质教育已成为教育的发展方向,学科教学是提高学生科学文化素质的主要途径。物理是建立在现象观察和实验研究为基础的自然学科。探究式教学体现了学习过程是建立在学生为主体的基础上,能更有效的发挥学生观察、动手及分析总结的能力,不断的在探究中发现、解决问题,真正更好的理解和应用物理知识。

现在的物理教学,已经对这个问题有了关注,但目前还是过多关注试卷成绩的多少,较少的关注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高分低能现象还是普遍存在。物理教学如何真正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以达到从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这将是我们物理教育工作者今后要特别关注的地方——加强学生的自主创新思维、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培养即探究能力的培养。 

探究式教学基本要求:1、创设情境,激发自主探究欲望。2、开放课堂,发掘自主探究潜能。3、适时点拨,诱导探究的方向。4、课后留创新作业,激励学生自主学习。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我们应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对于探究过程往往并不积极。我们应该首先要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要让学生了解探究过程的重要性和目的性,在课堂教学演示实验或学生实验中学生积极自主完成实验内容,目的是为了更好的理解知识的内涵,知道物理规律的发现过程,探索物理进程的延伸,那么探究过程就是在此基础上自己从中尝试创新、尝试物理规律或结论的归纳过程,进而更好的掌握知识。如在《静摩擦力》教学过程中,针对产生条件和相关因素,提出一系列探究性问题:静摩擦力产生的条件?静摩擦力方向如何?静摩擦力的大小?激发起学生求知的欲望。设置相应的探究性实验:物品准备:木块、砂纸、弹簧秤、重物等。探究过程:通过改变木块与其他接触面的材料和有无弹力来分析产生静摩擦力的条件;利用手掌在桌面上抽而未动,结合掌心的体会理解静摩擦力的方向特点;(用弹簧秤拉木块)观察木块与桌面保持相对静止,拉力从零开始缓慢的增加,体会静摩擦力与拉力的变化关系,总结出满足二力平衡;然后改变接触面的弹力,拉力不变,观察总结出静摩擦力与接触面间的弹力无关的关系;再在此基础上观察最大静摩擦力与弹力的关系。这一系列的探究过程,都由学生自主设计和完成,由于这一切都是源自于生活,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就高,所以让学生探究前首先让学生能够在生活中找到相应的现象,然后结合一系列问题逐渐将学生心中的疑问暴露出来,结合设置相应的探究性活动,将这些疑问一一排除。真正让学生能在探究中得到收获,从而不断提高积极性。

观摩考试总结例9

中图分类号: [TU208.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0引言

目前,我国高层建筑施工日趋增多,而桩基础是此类建筑的主要基础类型。为确保基础施工的质量,同时为设计和施工验收提供可靠依据,按照规范要求需对桩基施工进行相应测试。而基桩内力测试试验是获取基桩设计参数,了解基桩力学行为最直观、最可靠的方法,其结果在工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某高层办公楼位于该市中心地段,拟建高度约360米。采用旋挖灌注桩基础,桩径 1.0m,桩端持力层为全风化砂砾岩,自设计标高起算桩长不小于 44.3m,砼强度设计等级为C40,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特征值为 9000kN,总桩数为 498 根。

1基桩静载荷及内力测试试验

根据设计要求,需要对高层建筑的抗压桩进行了静载荷试验。检测工作包括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荷试验 15 组和桩身内力测试 3 组。

静载荷试验采用慢速维持荷载法进行,采用 4 台 8000kN 千斤顶并联加荷,配 100MPa 标准压力表测压,用 4 根锚桩与“工”字型组合梁(4 根)组成反力系统,桩帽顶用 4 块 50mm 量程百分表均匀布置观测试桩的沉降,试验桩检测试验每级加荷 1800kN,首级加荷 3600kN,终载为18000kN。

同时,根据现场情况指定三根试验基桩(T1ZH26、T1ZH292、T1ZH432)做桩身内力测试试验。

2内力测试机理分析及试验结果

基桩内力测试采用 GJL-2 型钢弦式钢筋应力计, SS-2 型数字式钢弦频率接收仪测读钢筋频率。钢筋计按土层截面进行对称布置。使用前应对钢筋计逐个标定,得出压力(拉力)与频率之间的关系。测读数据资料按以下步骤整理:

(1)将钢筋计实测频率通过率定系数换算成力,桩身第 i 断面处的钢筋应力可按下式计算:

受压时: ;

受拉时: 。

式中, —— 桩身第i断面处钢筋应力(KN);

—— 第i断面处钢筋应力率定系数;

—— 加载前的钢筋应力计初始频率;

—— 每级荷载稳定测读的钢筋应力计频率;

—— 钢筋应力计频率的常数。

(2)计算出与钢筋计断面处的混凝土应变相等的钢筋应变量。桩身第 i断面处的钢筋应变可按下式计算:

式中, —— 钢筋弹性模量 (kPa);

—— 桩身第i断面处钢筋应变;

—— 钢筋截面面积 (m2)。

(3)在数据整理过程中,应将零漂大、变化无规律的测点删除,并按下式计算该断面处桩身轴力。

式中,—— 桩身第i断面处轴力 (kN);

—— 第i断面处桩身砼弹性模量 (kPa);

—— 第i断面处桩身砼截面面积 (m2)。

(4)按每级试验荷载下桩身不同断面处的轴力值制成表格,并绘制轴力分布图;再由桩顶荷载下对应的各断面轴力值计算桩侧土的分层摩阻力。

式中, —— 桩第i断面与第i+1断面间侧摩阻力 (kPa);

—— 桩检测断面顺序号,,并从桩顶以下从小到大排列;

—— 桩身周长 (m);

—— 第i 断面与第i+1 断面之间的桩长 (m)。

最终,本项目根据逐级荷载下整理后的试验数据可以得到三根试验基桩桩身应变曲线、轴力曲线和桩身侧摩阻力分布曲线。

图1基桩T1ZH26桩身内力曲线

图2基桩T1ZH292桩身内力曲线

图3基桩T1ZH432桩身内力曲线

3试验结果分析

纵观桩身轴力与深度曲线,总体上来说符合正常规律,从上而下,逐渐递减。从摩阻力与深度曲线可以看出,桩下 9.5-31.5m 段桩侧摩阻力充分发挥,且呈逐渐递减趋势。而下部 36.5-41.5m 段摩阻力发挥较大,具有一定的嵌岩效应,从 41.5m 以下又呈递减趋势,结合井径测试结果,局部摩阻力发挥较大的原因,主要由于该处出现扩径支盘现象。

关于抗压桩土层侧摩阻力取值,结合井径测试结果,根据钢筋应力测试结果综合分析,按地层年代划分土层确定侧摩阻力,据此分别给出项目场地内抗压试验桩侧摩阻力建议特征值,详见表 1。

表1抗压桩土层侧摩阻力表

结语

在桩基内力测试中取得的结果,对于指导和校核桩基础设计意义重大,并能对类似工程产生良好的示范作用及经济效益。

观摩考试总结例10

关键词: 基础工程;桩基础;负摩阻力

Key words: foundation engineering;pile foundation;negative skin friction

中图分类号:TU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02-0081-02

0引言

自从Terzaghi和Peck[1]提出“负摩阻力”这一概念以来,国内外研究人员在研究桩基负摩阻力(以下简称负摩阻力)方面进行了大量的工作。不过,到目前为止,与负摩阻力直接相关的诸多理论问题都还未能给出令人满意的解答。负摩阻力是个复杂的问题,其与土力学诸多领域的理论问题都有关联,对负摩阻力的研究必然加强人们对其他相关理论问题的认识,而且该问题本身在理论研究领域也对研究人员提出了挑战。

1负摩阻力产生机理与影响因素

桩-土间的相对位移是引起桩侧阻力的直接原因[2]。当桩身某截面沉降量大于该截面桩侧土体沉降量时,桩侧摩阻力方向向上,其值为正;反之,桩侧摩阻力方向向下,桩身承受负摩阻力作用.桩土间的相对位移在桩身范围内连续,桩身存在相对位移为零的点,其称为中性点。中性点上桩侧阻力为零,桩身轴力最大。桩身变形包括桩端土体的压缩变形和桩本身的弹性变形。影响桩侧负摩阻力的因素很多,除桩-土相对位移外,主要还与基桩的支承条件、土的类别、时间效应、桩周土体沉降发展过程以及桩的施工工艺等因素有关。现对几种主要的影响因素讨论如下。

1.1 桩-土相对位移大量研究表明,桩侧阻力的发挥程度取决于桩土相对位移量的大小,并随着桩土相对位移的增加而增加,直至极限值.通常,粘性土中桩侧正摩阻力达到极限值时,桩一土相对位移约为5~7mm,砂类土约为10mm或稍大些。而有试验表明,在60d时,桩侧负摩阻力值将达到计算值的70%,因此,较小的相对位移可能会引起可观的负摩阻力产生;也有人认为,桩侧负摩阻力的产生和发展伴随着桩侧正摩阻力的减小和消失,因此,其极限位移值比正摩阻力大。

1.2 基桩的支承条件基桩的支承条件对桩侧负摩阻力的分布影响较大。在坚硬持力层上,桩端支承沉降量较小,中性点位置下移,桩侧总的负摩阻力往往很大,桩身材料强度在计算中起控制作用。而对于摩擦桩,在负摩阻力作用下,桩端沉降量大,中性点位置较浅,作用于桩侧的总负摩阻力相对较小,因此,其承载力通常能满足要求,但往往因过大的位移量导致结构物破坏。

2桩基负摩阻力国内外研究现状

20世纪40年代后期,桩基负摩阻力问题才逐渐被人们所认识,并在前人的基础上不断提出负摩阻力、中性点等概念及其计算方法。20世纪60年,Terzaghi和Peek首次提出了端承型单桩下拽力计算方法,中性点的概念也随后被提出;之后相关的研究得到全面发展。20世纪80年代后,国外关于负摩阻力问题的研究相对减少,这是由于钢管桩的推广应用大大减少了负摩阻力问题的敏感性。然而我国至今并且在以后的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仍以钢筋混凝土为材料的灌注桩和预制桩为主,桩基负摩阻力问题仍然十分突出,因此在我国研究负摩阻力问题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近几十年来,桩基负摩阻力特性与计算、中性点位置确定以及减少负摩阻力措施研制等问题已逐渐成为我国学术界和工程界主要关心的热点和难点问题之一。

2.1 理论方面研究目前国内外研究桩基负摩阻力的理论分析方法主要有:荷载传递法、弹性或弹塑性理论法、剪切位移法等。①荷载传递法。2005年,张昊等[3]基于Terzaghi一维固结理论和双曲线荷载传递模型,提出了负摩阻力作用下单桩的非线性简化计算模型,分析了初始孔隙水压力、固结时间等因素对桩基负摩阻力特性的影响规律。研究表明,负摩阻力作用下单桩的非线性性能受多方面因素影响,涉及参数较多,随机性较大。②弹性或弹塑性理论法。2007年,黄洪超等基于Terzaghi一维固结理论,压缩沉降根据Mindlin位移解作二次积分后由桩侧摩阻力表示,而桩体的沉降则通过有限差分法与桩侧摩阻力建立联系,根据弹塑性分析模型并参考经典弹性理论分析方法,从桩土间是否存在极限位移和土体的成层性等两方面对单桩负摩阻力进行了分析,然后将计算结果同实测数据进行比较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计算结果与实测数据吻合良好,且该法通用性较强。③剪切位移法。1999年,赵锡宏等基于半理论。半经验的桩基沉降计算方法,利用迭代法对负摩阻力作用下桩基中性点、桩土应力分担比以及桩基沉降问题进行了计算,并将计算结果与实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迭代计算结果与实测数据吻合良好,该法简单可行。2008年,赵明华等根据有效应力原理,建立了能充分考虑桩。土剪切位移对摩阻力发挥程度影响的桩基负摩阻力计算分段曲线模型,推导了负摩阻力计算基本微分方程,并给出了不同桩。土相对位移条件下桩基负摩阻力计算的分段解析式。研究结果表明,该模型充分考虑了土体竖向有效应力及桩。土剪切位移对摩阻力的影响;该法所得的桩身轴力随深度的变化曲线与实测曲线吻合良好;采用的弹性理论解计算桩侧土体沉降,解的形式简单、所含参数较少,便于运用。

2.2 试验方面研究①现场试验研究。2008年,夏力农等针对湖南省某开发区内一桩基础进行了现场静载对比试验。同一场地上打入三根桩长为10.5m、桩径为35cm的振动沉管灌注桩,每根桩之间相隔2.8m;桩身施工20d后,将试验桩周围上部4m深的土体用建筑用砂置换,并经过40d自然堆积沉降之后,再对三根试桩分别施加0kN、75kN和125kN的桩顶荷载。试验结果表明,桩顶荷载等级对桩身负摩阻力分布和中性点位置有着明显的影响,并建议可以用二次曲线拟合桩顶荷载对中性点位置和下拽力的影响。2008年,刘争宏等针对陕西省渭南市某市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内桩基础进行了浸水现场试验。试坑长轴直径48m、短轴直径42m的椭圆形,试坑深度0.5m;试桩桩长为50m、桩径为0.8m。试验结果表明,湿陷性黄土中桩基的中性点深度在浸水后迅速下移,并很快达到稳定,“后湿”桩相对于“预湿”桩,其达到稳定的时间间隔要长。②模型试验研究。2008年,孙波等针对堆载条件下单桩模型负摩阻力特性进行了模型试验和现场试验研究,比较分析了有、无堆载情况下单桩的承载力性状。试验结果表明,桩顶荷载增加使中性点上移、下拽力减小。2009年,孔纲强等通过针对桩顶荷载和地面堆载共同作用并考虑地基土固结沉降条件下,饱和黏土中倾斜群桩负摩阻力特性进行了模型试验,并进行了同等条件下竖直单桩及竖直群桩试验作为比较分析。研究了中性点位置、桩身下拽力以及土体分层沉降随地基土固结时间的变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桩基负摩阻力随着固结时间的增大而逐步发展(数值逐渐增大、增长速率逐渐减小)并最终趋于一个稳定值,表现出明显的时间效应;当桩土相对位移达到2mm时,桩侧负摩阻力将达到其最大值的80~90%左右。

3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尽管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桩基负摩阻力的相关问题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这些研究尚未能完全达到满足工程实际的需求。各种研究方法均存在各自的局限性:现场试验研究,费用高、工期长、测试结果稳定性差且一般只针对单桩进行研究;模型试验研究,由于受模型制作精度、材料特性、试验环境、量测精度、加载技术以及尺寸效应等因素制约而使其所得的结果存在局限性;数值模拟研究,虽然可以较全面地反应各种因素影响,但是计算量大、且模拟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很大程度取决于桩、土材料本构模型的选择、桩.土接触面的定义、以及边界条件的确定等因素,且不便于工程应用;理论分析研究,一般都是基于一定的假设前提下获得的,因此局限于一定的适用范围内而很难全面推广。综上所述,目前国内外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3.1 针对群桩(竖直群桩、倾斜群桩)负摩阻力特性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少。尤其是现场试验和理论分析方面主要都是针对单桩模型进行的,且以往针对群桩负摩阻力的研究基本上只是停留在定性的试验研究上,针对倾斜群桩的研究则相对更少了;罕有考虑负摩阻力群桩效应系数的计算公式。

3.2 桩基负摩阻力从发生、发展到相对稳定存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过程,而目前针对考虑地基土固结沉降时间效应的负摩阻力特性研究相对缺乏。根据已有研究成果表明,只需较小的桩。土相对位移(几毫米)就可以激发桩侧摩阻力并使其达到最大值,或者使桩侧摩阻力方向发生改变。因此,如何确定并考虑负摩阻力发展的时间效应是目前存在的一个问题。

3.3 综合考虑桩顶荷载与地面堆载协调作用下,考虑桩顶荷载与地面堆载的施荷顺序、施荷速率以及施荷方式等因素对桩侧负摩阻力、桩身轴力以及中性点位置影响的研究相对较少。

3.4 考虑由于地下水位下降等因素引起的负摩阻力对桩基承载力和沉降的影响方面研究较少。桩侧摩阻力的变化与孔隙水压力的消散有关:孔隙水压力消散一方面导致土体沉降,产生或改变桩.土相对位移,激发桩侧负摩阻力;另一方面使土中有效应力增加,改变桩.土荷载传递关系。

3.5 在针对减小负摩阻力的措施研究方面,过多地把精力集中在沥青涂层上,而忽视了其它方法(如楔形桩、套管法以及隔离桩法等)的应用。因为沥青涂层主要适用于钢管桩,而我国目前仍以钢筋混凝土桩为主,且沥青本身的化学成分在地下长期使用过程中容易对地下水造成污染,沥青淙层效果受温度、时间等因素影响。

3.6 如何合理评价负摩阻力作用下桩基承载力,如何在确保工期的前提下检测桩基负摩阻力值,从而保证工程安全,是目前实际工程中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

4结论

负摩阻力问题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工程问题,更好地理解并掌握桩基负摩阻力特性,对桩基础的合理设计:确保桩基础安全和控制成本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进一步完善和深入开展桩基负摩阻力问题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