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案例驱动法论文模板(10篇)

时间:2022-05-11 22:54:39

案例驱动法论文

案例驱动法论文例1

关键词 计算机基础 任务驱动法 运用

目前信息化程度的快速提高,技师学院相关的办公软件应用课程教学的关键问题是与实际应用脱节,学生虽然在校学习了相关课程,真正适应到工作岗位时,却无法将所学内容和实际工作相结合起来,往往会不知所措。技师学院主要培养的是应用型人才,更应该按照市场的需求来指导教学。

一、任务驱动法的内涵包含了以下要点

1.任务驱动法是一种教学方法。每一种教学方法都有其特点与表现形式,都有其优势和局限性,都有一定的适用范围。因此,要研究任务驱动法,就要进行对比分析,不能孤立地研究。2.任务驱动法的主要载体是典型案例。3.任务驱动法提倡独立思考、相互讨论和启发,注重能力的提高,这与教授教学偏重知识传输不同。4.任务驱动是教学活动,主要目的在于提高学生能力。

二、当前计算机基础教学中任务驱动法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使用任务驱动法可以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与创新能力,进而达成教学目标。但是,并非每一位教师都理解到了任务驱动法的精髓,也并非每一位教师都很恰当的使用了任务驱动法,许多问题依然存在,任务驱动法的教学效果还有待提高,主要表现在:

1.教师准备不充分,案例选择不合理

案例是任务驱动法的载体,作用至关重要。然而在具体的操作中,教师并未严把案例关。在选择的数量上,有的教师拒绝使用案例,整堂课都在灌输,导致学生理解困难;有的教师整堂课大量案例的堆积,把任务驱动变成了举例,导致学生对案例产生厌倦。

2.组织实施过程中问题颇多,任务驱动法的实施形式大于内容

任务驱动法的实施直接决定着其实际效果。然而在实施任务驱动法的过程中,一些教师往往并没有理解到任务驱动法的深刻内涵及其适用范围,对学生学习的整个过程缺乏及时、有效的评价,出现种种问题:如有的教师难以区分任务驱动法与举例教学法。其实这两种教学方法差异非常明显:任务驱动法以案例为中心,而举例一般是为了配合某一种教学方法的使用,起佐证作用;任务驱动法重在组织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提高综合能力;而举例只是为了说明某个问题;任务驱动法强调师生双向互动,举例则是教师单方面的教学行为。有的教师在课堂上只把案例呈现给学生,缺乏引导与总结,任务驱动形同虚设。

3.学生自身欠缺,任务驱动法实施效果受影响

学生自身的素质与能力对任务驱动法的实施效果有重要影响。主要表现在:学生自控能力不足将影响任务驱动法的效果。由于任务驱动法使学习的主动权由教师转移到了学生身上,如果学生缺乏相应得知识储备或对学习内容不感兴趣,就可能对任务驱动产生排斥,要么参与积极性降低,要么转向游戏等与课堂不慎相关的内容。

三、在计算机基础教学中正确使用任务驱动法的思考与建议

要在计算机基础教学中正确使用任务驱动法,既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又要注意一定的方法和路径,这样才能避免很多问题的产生,提高任务驱动法的实际效果。

(一)在计算机基础教学中正确使用任务驱动法需要遵循的原则

1.科学性的原则

所谓科学的原则,对教师而言是指教师在计算机基础教学中,无论是教学目标的制定、内容的选择还是知识结构的确立、教学方法的使用等,都必须经过仔细的思考与科学的论证。对学生而言是指学生在掌握主动权的基础上,要运用科学的方法对案例进行自主讨论、操作、分析、创新,这样才能把任务驱动法落到实处,提高其使用效果。

2.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计算机基础教学的内容既具有理论性,又具有很强的实践性,不了解理论就无法触类旁通,提高创新能力,理论与实际缺了哪一个方面都是不行的。因此,必须在教学中遵循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既要指导学生学好相关理论,又要注重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培养学生学习的基本功。

3.因材施教的原则

任务驱动法的实施也必须注意因材施教的问题。任务驱动法既包括对大多数人的任务驱动,还包括一对一的任务驱动。然而不同性别、不同专业、不同班级的学生的基本素质、智力水平有高低、学科兴趣、专业能力与学习方法等是千差万别的,因此教师在选择案例的过程中要结合学生的实际状况与水平,合理选择案例。

(二)在计算机基础教学中正确使用任务驱动法途径思考

1.加强教师素质,转变角色意识

教师素质是任务驱动法有效实施的重要条件。教师只有具备了系统的丰富的理论知识,和扎实熟练的实际操作技能,才能应付各种突发状况,轻松自如地驾驭计算机基础课堂教学。因此,教师必须要具备相关能力,具体而言,要具备以下能力:① 计算机系统的相关应用操作非常熟练,能够迅速解答操作过程中的相关问题。② 懂得计算机系统的安装、调试和维护,在学生操作失误的情况下可以及时恢复。③ 对办公应用软件相当精通,能及时有效地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在任务驱动法教学中教师要能把知识传授给学生 还需要教师转变角色意识。① 案例制作员角色。无论教学方法如何变,教师都是教学活动的主要组织者,担负着执行教学大纲、控制教学进度的任务。目前计算机基础教学大多使用多媒体课件,教师只有制作好课件,才能将学生的学习规范在一定的情境中,才能有效地管理课堂教学,不致偏离教学目标。这是任务驱动模式下最关键的角色,②案例指导员角色。在任务驱动模式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然而学生在案例学习与动手制作的过程中难免遇到各种各样问题,存在各种各样的疑问,作为教师,此时的主要任务就是随时给学生提供科学有效的指导,答疑解惑,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锻炼能力。

2.选好案例

应用任务驱动法,案例的选择至关重要。案例的选择首先要注重质量。教师可以结合书本上已有的材料中选择或组织案例,这样案例与教材的联系会更加紧密,案例最好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

3.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任务驱动法的实施需要学生的积极参与和主动探索发现。没有学生的配合任务驱动法就变成了举例法。许多教师实施任务驱动法的效果并不明显的主要原因在于,他们仍然把学生作为被动的接受者,认为任务驱动就是举尽可能多的例子来佐证自己的观点,来把学生说服了,“灌饱了”。这是行不通的。任务驱动法作为体现素质教育的一种教学方法,旨在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动手,在自主讨论、探索与操作的过程中获得新的知识,形成新的能力。

案例驱动法论文例2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2015)14-0029-03

[作者简介]黄春华(1985―),女,广西玉林人,硕士,广西英华国际职业学院工信学院计算机专业讲师,武汉大学2014―2015学年广西高校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国内访问学者,研究方向:数据库技术,数据分析及数据挖掘,SQL数据库教学。

一、引言

“SQL数据库”是我院针对计算机类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知识课,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该课程一般安排在第二或第三学期,是其他后续专业技能课程的前导课程之一,是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门专业基础课。

笔者从2012年春季期开始承担“SQL数据库”这门课程的教学工作,当时因教学经验不足,且所选用的教材比较偏重理论知识,采用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导致课堂教学效果及学生学习效果很差。在接下来的教学中,笔者认真反思和总结这门课程在教学过程遇到的问题,并查阅了大量有关数据库课程教学方面的资料,通过分析和借鉴他人的方法,以及结合学院教学环境的实际情况,紧扣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目标,决定采用项目案例驱动式的教学方法,以求在教学效果上有所提高。经过一个学期的教学实践,课堂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效果有所提高,但还是不尽如人意,还有亟待改进的地方。后来笔者看了一些关于CDIO的文献资料,再结合之前的教学经验,将CDIO教育理念与项目案例驱动式的教学方法结合起来,提出一种基于CDIO案例驱动式的教学方法,并将之应用于2012、2013级计算机类专业“SQL数据库”的教学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及学生学习效果。

二、CDIO教育理念及案例驱动教学法简介

CDIO是英文单词Conceive(构思)、Design(设计)、Implement(实现)和Operate(运作)的缩写,是由麻省理工学院和瑞典皇家工学院等大学从2000年起经过探索研究所创建的一套国际工程教育模式。其教育理念注重工程环境对培养学生扎实的工程基础性理论和专业知识、团队设计和创新实践训练的重要性,让学生以主动的、实践的、课程之间有机联系的方式学习工程。[1]

案例教学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教学目的和要求,组织学生通过对案例的调查、阅读、思考、分析、讨论和交流等活动,教给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式或方法,进而提高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加深他们对所学课程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的理解及应用。[2]

本文提出的基于CDIO案例驱动式“SQL数据库”课程教学方法,就是在案例的驱动下,结合CDIO工程教育的理念,以学生为主体,通过教师的引导,对精选的案例进行讨论和剖析,深入学习和理解案例中所包含的基本理论知识及原理,在此基础上通过案例的完成以实现学生对SQL数据设计思想的建立和实际操作能力的提高,同时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职业能力及职业素养。

需要强调的一点是,案例驱动教学不是教“案例”,而是以案例为载体,先让学生获得感性的知识,然后在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步实现一个从具体―抽象―具体的认知过程[3],让学生能够获得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三、基于CDIO案例驱动式的“SQL数据库”教学的总体设想

传统“SQL数据库”教学方法中存在诸如填鸭式的理论教学、被动的实验课程、缺乏动力的习题课程和机械式的考试过程等现象[4, 5],一般注重理论知识的教学,采用笔试的考核方式,导致大部分学生经常处在一种一知半解的学习状态,加之缺乏足够的实践操作,在学习过程中越来越不知道学习SQL数据库知识有何用处,从而对课程学习产生了抵触心理和厌学情绪。基于CDIO案例驱动式的教学方法能够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首先了解SQL数据库是什么,能做什么,然后怎么做,而不是对着课本纸上谈兵,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基于CDIO案例驱动式的“SQL数据库”教学的总体设想如下:

1.增强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让SQL数据库课程学习不再抽象

在基于CDIO案例驱动式的教学方法中,首先通过举出现实当中一些典型的案例,让学生明了学习SQL数据库知识的用处何在,然后围绕教学案例去学习其中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不断动手实践,最后在获得自我实践成果满足感的基础上完成SQL数据库课程的学习,让SQL数据库课程学习不再抽象。

2.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SQL数据库的教学不再被动

传统教学方法是教师在讲台上照本宣科,学生在座位上被动学习,纵使加以简单的上机操作,因为对所学知识一知半解,根本无法达到学习的目的。基于CDIO案例驱动式的教学方法,因为通过案例的驱动教学,一开始就告知学生学习知识的用处所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3.增强师生互动性,让SQL数据库的教学不再沉闷

在传统教学过程中,学生因感觉学习SQL数据库知识枯燥无味,总是难以进入到学习角色中,学生与教师之间缺乏教学上的互动性,课堂教学气氛沉闷,致使教师教得没心情,学生学得没激情。基于CDIO案例驱动式的教学方法因为能很好地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自然而然就能增强师生之间的互动性,使课堂教学气氛不再沉闷。

4.最大限度地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和职业能力及素养

基于CDIO案例驱动式的教学方法注重学生团队合作完成项目实践操作,学生按照职业能力及素养要求认真完成学习任务,不仅能提高学生自学、归纳、设计、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能培养学生将来在工作岗位上的团队协作精神和职业能力及素养。

四、基于CDIO案例驱动式的“SQL数据库”教学方法的具体实施

“SQL数据库”这门课程一般安排在第二学期开设,主要授课对象为大一计算机类专业学生,在这之前学生几乎没有学习相关的计算机专业课程,比如C语言,所以学生觉得这门课程抽象难学。为了消除学生这种畏难的心理,帮其建立起学好本门课程的信心,首先通过一些现实生活当中有关数据库方面的应用实例,告诉学生何为数据库,数据库有什么作用,学习数据库有何用处,以及目前数据库技术的社会发展趋势等;其次选用一本以项目案例驱动为主、重在实践的高职高专教材;然后将学生按班级分小组开展教学。

根据上述的总体思路,并结合我院的计算机专业课程均直接安排在机房授课,且每个学生一台电脑的实际教学条件,给出基于CDIO案例驱动式的教学方法在“SQL数据库”课程教学中的具体实施思路:

1.结合实际应用案例,总体讲解数据库相关知识

在开始SQL数据库相关知识学习之前,首先要让学生理解什么是数据库,数据库在现实生活当中的应用或作用等。本门课程所选的教材是以设计一个“学生选课系统”数据库为主线串起来讲解SQL数据库的各个知识点的,为了与教材相对应,也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开始SQL数据库知识学习之前,先给学生演示区内某高校开发的学生选课系统的各种功能,让学生能直观地感受到数据库的作用,让其对接下来的学习产生兴趣。在演示系统的过程中,对系统数据库设计的相关理论知识进行适当的讲解,避免单纯讲解理论的枯燥性。

2.按班级分小组,以小组为单位完成每次课的实践教学内容

按照不同专业班级的实际人数分小组进行教学,每个小组由2~3个学生组成,每次上课都要求同一小组的学生坐在一起,可以同用一台电脑也可以各用一台电脑共同完成课堂的实践教学内容,这是为了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同时可以活跃课堂气氛。

3.根据教材的内容组织特点采用1+1方式进行课堂教学

所选教材采用“大案例,一案到底”的思路,以一个“学生选课系统”数据库的设计与管理为主线串起全书知识点,围绕该系统数据库的应用与维护,将大案例分解为十个项目,每个项目又分解为若干个任务,通过任务的实现过程,详细介绍SQL Sever 2008数据库应用技术,并且每个项目后都配备有相应的项目实训。1+1方式就是指第一节课由教师简单讲解知识点及演示操作步骤,第二节课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运用刚刚学习的知识或方法完成项目实训题中的相关工作任务。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尽量精讲理论知识,让学生多上机操作,通过发现操作过程中的问题,注重培养和提升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即充分发挥学生是学习主体而教师只是引导的作用,既能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又能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性。

4.采用阶段性的考核方法

根据CDIO工程教育标准中有关学生考核的指导思想[1],本门课程采用阶段性的考核方法,其具体的考核环节设计如下表所示。

该考核方式将传统的理论考核变为日常课堂考核、实验考核、期中考核和期末考核四个环节,其中日常课堂考核包括出勤情况、课堂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它与实验考核构成形成性考核,而期中考核和期末考核构成终结性考核。采用这种考核方式是为了更好地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改善理论与实际相脱节的问题,使课程考核更注重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

五、结束语

本文探讨了以CDIO工程教育理念为指导思想,结合案例驱动式方法,提出了一种基于CDIO案例驱动式的教学方法,并根据我院的计算机专业课程均直接安排在机房授课,且每个学生一台电脑的实际教学条件,给出了该方法在高职“SQL数据库”课堂教学中的具体实践思想。该教学方法被应用于2012、2013级计算机类专业“SQL数据库”的课堂教学实践中,并取得了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毕佳荣.我国高等工程教育理念的探究[D]. 哈尔滨工业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2012.

[2]熊春荣.“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案例驱动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玉林师范学院学报,2010(5):119-121.

案例驱动法论文例3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9)27-0251-02

一、引言

目前,伴随着中国高等职业教育的蓬勃发展,高职高专的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的改革也可谓是百家争鸣,各种思想异常活跃,其中案例任务驱动教学法在高职课程教学改革中深受师生的好评,但是各种教学方法都有其自身适应性,并不对每门课都适用。具体教学过程中通过分析、实践,在吸取多教学法优点的基础上,笔者认为,案例任务驱动教学法非常适合《Photoshop8.0基础与案例教程》这门课程。

首先,首先我们来分析一下计算机图形图像教学中存在的问题。(1)教材选择不科学。所选教材中的教学内容变相为本科的压缩,缺乏职业教育特色,且内容繁多,理论性强,学生不易接受;(2)计算机图形图像专业高职人才培养定位不明确。对高职教育所界定的“技术应用”和理论上要求的“必需够用”的原则作简单和片面的理解,成为中职教育和社会培训的简单扩充。高职培养的计算机图形图像制作人才定位应是高级应用型,高职生比本科生应具有更强的实际操作能力,比中职生和社会培训人员具有更高的综合职业素质;(3)教学内容滞后于市场需求。目前,图形图像的制作技术日新月异,流行的图形图像制作技术不能及时进入教学过程;(4)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训练方式等方面还存在与高职图形图像制作专业特点不协调的问题等等。

事实上,作为高职高专教育,最应突出的实践性和应用性,对应用型软件来说只需掌握其基本理论,重点是灵活地对应用软件的使用和操作。因此,在多年的图形图像教学过程中,我逐步摸索出“淡化理论知识,突出应用的“案例任务驱动”教学模式。

二、案例任务驱动式教学思想

20世纪90年代以后的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不应是由教师向学生的传递,而是学生自己建构自己知识的过程,学习者不是被动信息的接收者。相反,他要主动地建构信息,这种建构不可能由其他人代替[1]。

案例教学法源于医学教育的问题导向学习,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依据教材内容,以实际生活为原型,结合理论知识去进行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案例是教材知识的延伸和拓展。使所学知识更加贴近生活,以便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或道理,进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应用能力。

任务驱动教学法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法,它是由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设计并提出“任务”,并把教学内容巧妙地隐含在每个任务之中,采取演示或讲解等方式,给出完成任务的思路、方法,引导学生边学边练来完成相应的教学任务。借此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

案例任务驱动教学法是在理论教学中采用案例教学法,在实验课上采用任务驱动的一种教学方法。这种方法尤其适合于图形图像类的计算机课程。其优点可以很好地解决理论知识和实际应用之间的脱离。是高职计算机课程教学中的一种优秀教学法。

三、案例任务驱动教学法在图形图像课程教学中具体应用

在设计教学方案之前,我们首先应该站在学生的角度来考虑问题、分析问题,并深刻分析本课程在整个教学计划中的地位、性质、任务和课程特征。《Photoshop7.0基础与案例教程》是高职教育计算机课程中一门操作性、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型课程。在整个案例任务设计过程应突出强调提高学生的平面设计的基本功和平面图像处理技巧及创新能力,着力培养学生的美感和审美情操。

1.课前准备。确定了运用案例任务驱动教学法后,重点工作就是案例的选择或撰写,任务的设计。案例的选择或撰写、任务的设计要注意:一是案例的选择要根据学生实际,结合课程特点,与学生所学专业相结合,这样学生学习案例时,就比较熟悉,比较容易,也使学生知道自己所学专业的应用价值,并在本专业中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二是案例的撰写要遵循连贯性,案例中所涉及的各知识点及其相互之间的联系,要循序渐进,难易适中,避免跨度大,使学生产生畏难情绪。三是任务设计要遵守适当的原则,这是案例任务驱动教学法取得成功的关键。教师根据教学目标,结合学生实际,合理的提出任务要求,案例和任务既要相似性又要有一定的区别,任务要具有连续性,深度和广度要适中,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有章可遁,避免学生感到无从下手,既要给稍差学生以锻炼的机会和学习的信心,又要让学有余力的学生自由发挥,提高他们灵活应用知识的能力和进行单独设计创新的能力。

2.课上实施。课上实施的重点是案例的讲解和任务的实施。案例中理论讲解要少而精,避免面面俱到,重点讲解难懂的,操作易错的及有技巧的地方,任务布置阶段,任务中要体现学生的学习目的、要求,了解完成任务所需的学习条件和资源以及完成任务的方法。对于《Photoshop8.0基础与案例教程》这门课,上第一堂课的时候就将整次课的任务布置下去,如制作网站横标,包括设计风格、栏目要求、所需素材、制作技巧等。在整体思路上将制作网站横标的知识点拆分为多个案例。例如,课程进行到色彩配置这课。主要授课内容、任务包括:完成个人主页页面色彩设计;案例使用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首页;基本知识点:图像的色彩模式、图像的类型、图像的分割等;教学评价:任务的完成。

案例驱动法论文例4

关键词: 任务驱动;计算机;实践教学

Key words: task-driven;computer;practice teaching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17-0176-02

0引言

计算机实践教学是整个培养应用型人才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计算机专业课程实践教学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实施,对教与学具有重要的意义。任务驱动教学则用案例推动实践教学,可以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性,学生参与的主动性,有利于学生尽快掌握所学知识,并能灵活运用,达到学以致用,举一反三的教学效果。由被动听课的过程为积极思索、主动实践的过程。近几年来本课程组在我院教育教学实践中,通过对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初步探索表明,运用到多媒体相关课程中,获得了较佳教学效果。

1任务驱动法研究意义

在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中提出:探索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顶岗实习等有利于增强学生能力的教学模式。 “任务驱动教学法”是一种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产生的教学方法。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来指导计算机教学,就会发现“任务驱动”教学法很适合。所谓任务驱动教学模式,是教师把教学内容设计成一个或多个具体的任务。让学生通过完成一个个具体的任务,掌握教学内容,达到教学目标。它是一种以学生主动学习,教师加以引导的一种教学方法,它打破了传统教学方法中注重学习的循序渐进和积累的老套路,不再按照教学内容的从易到难的顺序,而是以完成一个任务作为驱动来进行教学,完成教学任务。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有利于学生掌握学习内容,提高多方面能力。

建构主义教学设计原则强调:学生的学习活动必须与问题相结合;以探索问题来引动和维持学习者学习的兴趣和动机;创建真实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带着真实的任务学习;学生必须拥有学习的主动权,教师不断地挑战和激励学生前进。“任务驱动”教学法符合探究式教学模式,适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且,“任务驱动”教学法符合计算机系统的层次性和实用性,按照由表及里、逐层深入的学习途径,便于学生循序渐进地学习信息技术的知识和技能。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还会不断地获得成就感,并更大地激发起求知欲望,从而培养出独立探索、勇于开拓进取的自学能力。

任务驱动教学法“力求以任务驱动,以某个案例为先导,进而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通过学和做,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它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教学目标和内容的需要,采用任务案例组织学生进行学习、研究、锻炼能力的方法。以任务驱动主导的教学在教学内容安排上,不再以知识点作为线索,而是改用任务为线索串联模块,组成教学内容。课堂教学往往以某一任务案例布置,来导入教学,激发学生自己动手解决问题的欲望。老师讲解时间减少,而以学生实践操作为主,对在任务案例完成过程中由于学生的个体差异而表现出来的问题,则由教师在巡视时解决。实践证明,运用“任务驱动教学法”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对学生来说,可以加强自主学习,深人理解教材,增强动手能力,提高综合素质。对于教学来说,可以激励实践教学和理论教学的相互促进,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实际工作能力的新型IT人才。

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不仅培养学生自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能够创新的、有个性的使用计算机处理信息的能力。同时提高了教师的教书育人的能力及教师素质,教师们已能熟练的运用该教学法指导教育教学活动,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该研究对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和教育质量,实现培养目标,有着重大意义。

2“任务驱动教学法”教学模式实施

2.1 明确任务驱动教学法内涵,为教师实践教学的开展提供了有力保障明确了教学方法,使教师们在工作中有了方向,也激发了教师们在实践教学中探索问题的积极性。提高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学质量,改变教学单向性,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提高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通过此教学法运用,彻底改变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角色,充分体现了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学生学习效果,构建一个有序、高效充满生机和活力和课堂教学环境,有效改善传统教学过程中学生被动接受的状态,把教学过程从以教师为中心逐渐向以学生为中心转变。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模式,每次课教师都要求学生完成一个具体任务,学生在思想上就有紧迫感,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参与意识。

2.2 建立教学“任务驱动案例库”提出并实践“以任务驱动教学法”的教学模式,打破了以教材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以精选出的任务案例为中心。在计算机方向相关课程,编选及制作形成一套完整的案例库。并且符合教学目标的案例。并不断充实更新和完善案例库,使教师和学生可以更为方便地使用和研究案例。

2.3 “任务案例―演示操作―师生互动―学生领悟”课堂教学形式,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在打破传统的教学“传授―接受”模式。在教师的案例演示下,学生独自操作以发现问题, 教师巡视指导并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学生可以认识和学习相关知识点,学习目标更明确,从而快速的掌握所学内容,应用于实际。具体实施步骤:①在这一阶段,老师把教学内容以任务案例的形式布置给学生,让学生去探索完成任务的方法,使他们亲历探究和运用知识的过程。对探究能力弱的同学老师此时应以一个普通的参与者的身份参与其中,以他个人的经验和经历暗中引导学生的思维走向,启发他们探寻出任务的解决方法。②在这一阶段先由学生结合前阶段的探究活动提问,教师对问题进行讲解,以解决学生未解决的问题。教师结合教学任务进行总结讲解,对教学的内容进行梳理,以进一步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③这一阶段,学生操作把任务完成,使知识内化为学生个人的能力。此时老师可通过巡视把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进行指导。完成任务后与教师给的任务案例相比较,学生再一次尝到了成功的巨大喜悦,大大地提高了学习的兴趣,并产生了“我也想来试一试”的强烈的欲望。④在这一阶段,学生已基本掌握教学内容,老师可以设计新任务,给学生创新实践的机会。这一过程是由学生独立完成的,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也培养了他们自己获取知识的能力、创新意识及“终身学习”的习惯。

以上是“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具体实施步骤,它打破了传统的“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是主体。通过这一教学方法的实施,提高了学生学习的能动性,给了学生更多的探究和实践的机会,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同时也帮助学生形成了更为自信的心理品质。

3“任务驱动法”应注意的问题

3.1 围绕课堂教学,选择合适的任务案例。合适的案例是此教学法的关键,案例选择的是否得当,直接关系到课程的教学效果,所以选择案例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首先案例要来源于实际,其次案例要具有典型性。设计任务案例的方法是:首先根据课程的教学目的,学生通过本次课的学习应该掌握的能力,将相关能力结合在一起形成几个核心能力,然后围绕各个核心能力来选择案例。围绕每个核心能力应选择两个以上的案例,一个供上课使用,另一个供学生作练习。其次收集完成案例所需的素材。授课前所有的工作必须都完成。

3.2 任务驱动法虽然有很多优点,但也不是解决一切问题的灵丹妙药。在计算机教学内容进行了深刻细致分析的基础上,我认为,对于操作技能要求较高的应用软件的学习,如flas设计、photoshop平面设计、premiere影视编辑等,采用任务驱动法,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但对于理论性较强,如“计算机基础知识,计算机硬件”等,则不宜采用。

3.3 在使用任务驱动法进行教学之前,教师应对教材的内容作适当转换或调换,即揉合任务。同时,要充分了解学生的知识结构和状况,并积累大量案例素材,为设置教学情境,即设计任务所用。

3.4 采用任务驱动法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时,最好在具有交互式的多媒体电子教室中进行,使任务驱动法的四个步骤环环相扣。

3.5 根据计算机相关课程极具实践性的特点,将该课程的考核方式进行了改革,即平时考核以完成的相应课程设计作品(独立任务)为考核内容;期中和期末考核以完成综合性课程设计作品为考核内容。考试以上机的形式进行。主要考核学生对实际操作掌握程度以及综合实践能力。通过这种考核方式,学生不仅掌握了实践基本操作能力,更主要的是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了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3.6 任务驱动教学法拥有自身的特点,但仍然继承了传统教学方法的很多优点,如:重视理论联系实际,重视动手能力,重视循序渐进。因此,任务驱动教学法较好地解决教与学的矛盾,将主动与被动教学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温故而知新、因材施教的传统教学方法的延伸和发展。

4总结

任务驱动教学法,是一种以学生为主导,教师加以引导的教学方法,教师主要是在方法上进行引导,学生则主要时间花在动手摸索上。任务驱动教学法在进度控制上遵循知识的连续性,符合学生生理和心理特点。使用这样教学方法,学生学得快,学得牢,其教学容量也远远超出了传统教学在同等时间内的知识量,既实现了大纲的基本要求又能使每个学生依据自身能力获得最大收益,充分挖掘了不同层次学生的潜力,贯彻了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培养出适应社会需求的学习型的计算机人才。

参考文献:

[1]张建伟.基于问题解决的知识建构[J].教育研究,2000,(10).

案例驱动法论文例5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3)01(a)-0190-02

1 现状分析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对高校计算机技术和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为了培养具有时代竞争力的人才,计算机基础教育对高校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不仅要培养学生基本操作技能,还需要注重学生在今后工作和学习中知识和技能的培养,从传统的技能培训,过渡到能力的培养,以适应发展的需要,对于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来说尤为重要。目前,在教学中,学生的特点突出表现在:对计算机理论知识和操作思想掌握不足,个体差异大,对计算机信息技术基础学习的积极性不高。那么在学习的过程中,出现课堂学习积极性不高,作业完成度不好,技能学习效果不良的结果。对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的教学中,传统的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已不能满足需求,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需要发挥主体能动性,为了解决当前学习积极性不高、教学效果不佳的矛盾,作者对自身的教学过程进行了有效的探索与分析。

2 基于分组教学模式的案例驱动教学方法

2.1 案例驱动教学法

案例驱动教学法,是根据教学目标和内容的要求,采用案例组织学生进行学习、研究、锻炼能力的方法。在教学过程中,理论知识的教学不同于传统的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而是由若干任务组成的案例为线索,课程的推进围绕案例展开,教学内容与课堂知识点在案例中再现。学生学习完理论知识之后,实践阶段的教学让学习完成相应的案例,以实现对所学知识的有机建构。在加强课堂学习效果的同时,培养学生思考与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与自主学习的能力。

案例驱动教学法的特点是从案例到理论或者知识点,从感性到理性。在教学过程中,适当运用典型的案例,让学生参与分析、思考,引导学生理解、模仿,从而达到活学活用的教学目的。与传统的灌输式和填鸭式的方法相比,案例教学体现了知识的转化过程,让学生发挥主体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不仅从案例中学习到理论知识的运用,而且从案例中体会到学习的成就感,更能提高学习效率。

2.2 分组教学模式

分组教学顾名思义分小组实施教学,小组中各个主体各自发挥自己的优势,主体之间取长补短,相互学习,共同协作完成同一个教学任务。这种模式类似于结对编程(Pair Programming),小组成员并排结对坐在一台电脑前,一起分析任务,发挥所长,一起并肩地,平等地,互补地进行完成。这种教学模式充分发挥了各个学生的优势,启发了学生的主体能力,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分组教学的基本方法是:在教学过程中,把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每组安排一个小组长,帮助教师管理和监督其他成员,理论学习过程中,通过小组讨论反馈,教师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针对问题比较多的部分进一步细致讲解。在实践阶段的完成中,教学任务的完成由小组各个成员协作完成,通过主体思考到结对完成,做到相互互补,相互学习的目的,从而更好地理解所学内容,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3 基于分组教学模式的案例驱动教学法的应用

针对计算机信息技术基础操作繁杂的特点,分组模式和案例教学都有相应的优势。分组教学可以充分调动学生个体能力,同时,还可以发挥学生相互协作的能力。而案例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两者结合,分组教学更能发挥案例教学的效果;在案例教学中,分组教学的效果更加突出。所以,在教学过程中,作者提出了基于分组教学模式的案例驱动教学方法。

3.1 注重案例设计,适时精讲、略讲或类比讲和串讲

计算机信息技术基础涉及到的知识点比较繁杂、操作点较多,我们只注重了知识点的灌输和操作点的演示,往往教学内容杂乱没有条理、缺乏知识点的连贯性,而忽略了相互操作的相通性,导致教学思路不清,重点难点把握不准,教学效果不佳。这就要求在设计案例时,理论知识点需要贯穿在案例中,不能相互割裂开,而是需要串联起来,这样学生对于整个知识点的来龙去脉有一个更好的理解。同时,还需要突出重点难点,对于比较难懂和易错的地方,需要精讲细讲。另外,对于类似的知识点和操作选择略讲,不同的知识点和操作类比法讲解。

如WORD、EXCEL、PPT等这些软件相似的地方,选择略讲,类比法讲解突出不同之处,重点讲解。比如EXCEL重点讲解单元格、工作表、工作簿和关系,格式的设置、公式和函数、数据管理的应用。如WORD中表格属性的编辑操作,设置边框和底纹、表格文本对齐方式和环绕方式、行列单元格的设置等等,连贯起来进行表格的设置操作的串联讲解。

综上所述,基于分组教学模式的案例驱动教学法根据知识点的特点,合理设计案例,突出各个知识点的难易程度、繁杂程度,注重讲解的技巧,讲解方法的选择。同时,理论知识点学习完之后,小组对教学任务的掌握情况进行讨论,反馈给老师,教师根据反馈情况,举例解答问题。最后,在实践阶段,以小组为基础,配以合理的案例来巩固所讲的知识点和操作技能。

3.2 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1)分组。

计算机信息技术基础一般是在大一上学期开课,那么这个时间,学生的基本情况差别不大,大多数学生的水平相当。为了更好地发挥学生的积极性,达到相互学习,相互协作的目的,在分组时,基础较好和较差的比例基本持平,占一般情况的为大多数,这样既能体现差异,又能起到相互帮助、相互学习的目的。

小组人数按班级人数不同调整,基本控制在4~6人之间。人数太少分组太多,不便于教师管理,而且解决不了顾此失彼的问题。人数太多分组少,不能充分发挥小组各个成员的优势,也达不到良好的效果,每个小组安排一个组长,配合教师进行监督和管理。

(2)案例设计。

案例需要典型,内容合理,操作量适中,重点难点突出,从时间和内容上做好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的衔接。如WORD中表格的创建、编辑和转化操作,案例任务包括。

①创建表格:创建、插入斜线表头、单元格合并拆分。精讲斜线表头的操作和单元格合并拆分。

②编辑表格:设置边框和底纹、表格文本对齐方式、表格文本设置、表格页面对齐设置。精讲边框和底纹的操作,对比讲解文本对齐方式和表格页面对齐方式设置,并突出二者区别,边框和底纹设置是易错部分,多举案例讲解,表格文本设置粗略讲解。

③文本与表格相互转化:文本转化为表格、编辑表格、表格转化为文本。这部分是难点,不易掌握,需要重点讲解基本步骤。转化后表格编辑操作粗略讲解,这和上个知识点的介绍中已经介绍。

根据知识结构确立教学内容,组织案例。在组织的过程中,要有针对性、典型性和趣味性。如设计案例用WORD完成班报的设计。

(3)知识点和操作技能巩固学习。

在实践课上,学生对知识点和操作技能进一步学习和巩固。这个阶段,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主学习,是学习的主体,教师起引导作用。首先,实践课时间要充分,上机前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作,分析案例,充分的讨论,思考问题涉及的知识点和操作。其次,小组成员根据自己对知识的理解进一步熟悉操作技能,小组结对协作完成任务,小组各成员之间相互帮助,互相学习,并与教师和小组成员作详细的沟通交流,保证上机实验有效完成,教师巡回观察学生完成情况,回答学生的问题。最后,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提交完成后的任务,教师检查,对学生实验过程中的问题加以总结,针对性的解答学生操作失误及易错的地方,以利于学生进一步巩固和掌握。

在计算机信息技术基础课程的学习中采用基于分组教学模式的案例驱动教学法,以小组为单位,以典型案例为引导材料讲解知识点和操作技能,案例起到了示范作用,学生结对完成案例掌握各知识点的应用,小组学习情况给教师实时反馈,进一步指导教学;在实践环节配以与实际应用密切相关的案例,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将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强化了对理论知识的理解。采用这种方法,取得了良好的学习效果。

4 结语

基于分组教学模式的案例驱动的教学方法结合分组教学模式和案例驱动教学方法,案例驱动在分组的模式中发挥更好的优势,而分组教学的效果也在案例驱动的基础上明显的显示出来。两种方法的结合,取长补短,发挥各自的优势,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案例驱动法论文例6

“软件工程”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并重的计算机软件专业基础课程,从工程意义上讲是指软件开发、维护、管理等,从学科意义上讲是指软件开发相关的理论、原理、方法、技术等,所涉及的知识点和重点内容都很多。软件工程课程的教学方式方法改革是计算机现代教学研究中一个重要课题。目前软件工程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文字性内容及说明指导性的教学内容过多,教学过程比较枯燥,教学过程脱离实际应用,实践环节薄弱,学生反映课堂上讲授时能听懂,但课后遇到实际问题时往往无从下手等。因此有必要进一步探索新的教学方式方法改革,以寻找创新人才培养新路。

刘强等人针对软件工程课程的培养目标和教学实施中的关键问题,提出了该课程的教学实施方案。通过一个具有一定规模的软件项目开发全过程,培养学生掌握扎实的软件工程基础知识,具备应用所学技术解决真实问题的能力。陈长清等人以企业实际软件项目贯穿软件工程的相关课程,引入企业工程师,合作组建课程教学团队,将企业的真实要求和企业文化融入到日常教学中。由文献分析可知,当前软件工程课程教学研究中尽管引入了项目开发,但仅通过让学生参加项目来学习软件工程课程知识,还不足以快速掌握软件工程的技术与原理,需要对项目开发中的一些隐性知识进行显性化,以加快学生掌握软件工程课程知识的速度。如何使软件工程项目开发中的隐性知识显性化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为此,本文研究项目驱动下的软件工程课程教学,结合软件工程知识点,对项目驱动的软件工程课程教学内容进行案例式组织,从而实现对项目开发过程进行知识显性化处理,以克服传统的软件工程课程教学内容的抽象性和枯燥性,增强软件工程的知识可见性、具体性、生动性和针对性。

1 项目驱动下软件工程课程案例式教学内容设计

在项目驱动下,通过案例设计来突出每堂课的教学重点非常重要,因此针对选取的具体项目,如何设计典型案例来组织教学内容是要解决的关键问题。针对该问题,本文采用的解决办法是:首先收集软件开发所需要的项目信息,然后针对项目软件生命周期的各阶段(如问题定义、可行性研究、需求分析、概要设计、详 细设计、编码与单元测试、集成测试、运行与维护),结合学生接受知识的课堂教学时长,分段式选择和设计项目软件生命周期各阶段的案例,借助UML、Visio图形、图表和动画等方式予以表达,并存储于案例库中。针对目前比较流行的两种方法学:传统的方法学和面向对象的方法学进行教学内容设计,如图1所示。

在图1中,由于传统的方法学和面向对象的方法学各有优势、各有侧重,在项目驱动下,需要以这两种方法学为主线,并以软件工程的过程模型(由于两种方法学的模型又分成多种,因此需要根据项目的需求来选择合适的过程模型。图1中主要给出了传统方法学的瀑布模型和面向对象方法学的RUP模型)作为设计案例的基础依据,借助各模型体现的软件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分阶段设计案例以组织、联系软件工程课程的重要知识点。针对两种方法学所采用的不同技术、工具和方法,可以针对相同的项目内容,设计不同的案例,重点突出两种方法学各自的特点。

2 项目驱动下软件工程课程分段情景教学方式研究

为提高软件工程课程讲授的效果,达到项目驱动下软件工程课程分段情景教学,需要把软件工程知识体系和教学对象的实际情况有机结合。首先,针对学生掌握软件工程知识的程度和教学计划进度,从项目库中选择合适的项目,并选择针对该项目而设计的相应案例;其次,通过基于案例的分段情景教学,使学生容易理解并掌握项目设计和开发过程中的软件工程化方法,通过情景教学增加交互性,促进学生理论知识和动手能力的提高。

项目驱动下软件工程课程分段情景教学过程如图2所示。教学过程中,选择并围绕所设计的案例式教学内容,设计分段情景教学的指导、控制与交流脚本,对分段情景教学进行编排,包括组织小型项目研究团队、从团队管理者和团队成员的不同角色设计情景会话、教学过程模拟项目开发的实际场景等。通过研究项目驱动的软件工程课程分段情景教学方式,借助所设计的案例进行分段情景模拟,增加团队成员间的情景会话,加强该课程的易学性、趣味性,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自主性,达到“练中学”的效果。项目驱动的软件工程课程分段情景教学可以培养软件工程专业人才扎实的实用实践技能,锻炼学生独立胜任项目小组成员角色的能力,并能独挡一面地完成一个具有一定规模的软件项目角色任务。另外,针对课堂上的分段情景教学内容,课后组织学生以组建团队形式进行项目软件的分段式实践开发,让学生通过理论联系实践的方式掌握软件工程化开发方法。

3 项目驱动下软件工程课程分段情景教学过程管理

项目驱动下软件工程课程分段情景教学过程管理包括对教学计划的制定、项目的选定、案例的设置、分段情景教学过程的控制(包括教学内容的选定、案例的选定、角色的安排、任务的安排、时间的安排、教学效果反馈)等内容进行管理。为对项目驱动的软件工程课程分段情景教学过程进行连续有序管理,学院依托信息技术开发相关管理软件,实现对教学过程和课后实践的有效控制和管理,尤其是促进了个性发展,扩大了学生自主选择空间。项目驱动下软件工程课程分段情景教学过程管理系统的框架图如图3所示。

在图3中,教师角色和学生角色通过人机交互界面访问和使用该过程管理系统的功能。图3中所示的功能主要包括:项目的选取并添加到项目库、项目驱动的案例式教学内容的设计、情景教学和实践环节的过程管理、教学效果的评价和信息反馈等。开发该过程管理系统的关键是底层的项目库、案例库及教学资源库等基础资源的建设,其中,项目库和案例库的建设来自项目驱动下软件工程课程案例式教学内容设计部分。

4 结语

案例驱动法论文例7

由于传统的护理教学都是比较重视理论教学,重理论、轻实践,力培养,却忽视了实践教学,不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导致了相关专业技术人才的缺乏。为了满足临床护理的需求,培养高素质护理技能型人才,通过对教学方式不断地探索和改进,三位一体项目驱动教学模式被提出。三位一体项目驱动教学即把护理教学的各个环节看成一个整体,以“知识、能力和素质”三位为重点进行整体教学,把课堂教学、实训室强化技能教学和临床一线实践教学融入一体。主要目的在于提高教学质量,全面提升学生的知识、能力以及素质,最终培养出具有高素质的专业型护理人才。

1三位一体项目驱动教学模式

三位一体项目驱动教学法相比于传统教学方式,更加注重让理论知识同实际病例情况相结合,采用“案例项目+课堂理论情景模拟训练+技能操作临床情景体验”的教、学、做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是在对传统高职护生教学法反思的基础上提出的一种新的教学方式。三位一体项目驱动教学法中的案例项目是指以首先给出一个临床疾病案例,其次再让学生根据案例项目中的任务来对每个疾病进行实际分析。课堂理论比较好理解,就是关于课本上的理论知识,对案例项目中所涉及的理论知识对学生进行讲授。情景模拟训练是根据临床案例所布置的任务驱动、护生模拟双向的有情感的角色扮演,对医院病人活动再现的实景,这样能够加强护生对疾病的直观认识。护生再根据实际的具体病例情况进行实际演练,这样也是建立感性认识的手段和方法。技能操作指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对学生而言是好的积累经验的科学教学方式。临床实验体验主要是指在医院病人中实现理论知识的转化,学生在临床工作中,需要具有在面临复杂问题及各种选择的时候能快速做出决策,并且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来处理临床中发生的突发性情况,同时需要保持冷静。因此,在教学中培养护生综合能力和评判性思维能力,对解决临床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和提高为病人服务的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实践

2.1研究对象

以某校某年级高职护理专业300名学生作为实践对象,并对其进行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保持两组的学生人数、性别、年龄以及背景文化知识大体无差别。

2.2实验方法

对试验组按照“三位一体”项目驱动教学模式对该组进行教学。首先是选择临床案例,通过高级模拟人芯片中编制疾病过程,学生可以现场看到病人的正常和异常表现;然后是后续的理论知识教学,包括:总论、消化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血液系统、循环系统、内分泌系统、神经系统、运动系统这些知识。其次是对实验组进行情景模拟训练的构建,根据课堂案例提出的任务,设计情景剧模拟训练。最后的教学方式是临床情景体验过程,组织实验组学生按系统到医院进行临床情景体验,加强对实际案例的认识,锻炼其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对对照组按传统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授课。

2.3效果评价

通过对两组学生教学效果进行比较,通过理论知识、操作技术、案例分析与情境模拟测试),案例分析,教师针对病例问题提问几个方面来对比两组学生的情况。关于学生的应对能力,相比于对照组,实验组的学生在解决问题的反应情况,处理问题方面更胜一筹,实验组的批判能力相比对照组也有一定提高。因此,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能够让学生感受到临床气氛,培养职业情感,活跃课堂气氛,提高语言沟通技巧和提供展示自我的机会。

3关于三位一体项目驱动方式的讨论

3.1三位一体项目驱动教学模式有利于学生主动适应临床整体护理模式

三位一体项目驱动教育方式中加入了临床情景体验,能够让学生更加接近临床环境,对临床中的病例情况能够具有更好地认识。除此之外,现如今护士的角色呈现多元化,护士不仅是护理技术操作者,而且需要懂得健康知识、心理调节方面的知识,因而如今对护理人员的知识、能力、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三位一体教学模式的目标就是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型护理人才,课程中更加强调实践教学,将综合能力培养与素质教育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能够使学生更快适应临床整体护理要求。

3.2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教学质量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以教师去给学生讲授知识,学生只能被动的听,学生习惯于跟着教师的思路走,缺乏自己的思考,这样的结果就是导致学生容易产生厌烦心理,被动的学习对学校的自学能力的提高没有任何帮助。而三位一体项目驱动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体,课堂中还加入了情景模拟,通过这种新的教学手段与方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以及提高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3.3有利于以项目来驱动学生知识获取,可以提高学生的职业应对能力

三位一体项目驱动教学模式中采用了“案例项目―情景模拟训练―临床情景体验”,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应对能力。通过结合案例情景模拟训练,能够让学生对疾病认识有更深的认识和理解。护生通过在各种各样的情境中去感受这些复杂事物,,能够逐渐把学习内容迁移、结合并应用到疾病的护理过程中去。除此之外,案例、模拟情景训练和临床的差距在临床体验步骤也可以得到有效解决。同时,通过临床体验可以将课堂理论知识在临床工作中的灵活运用,提高了学生的应对能力,适合护生离校即能上岗,上岗即能工作的所谓“零适应期”的教学要求。

4结束语

三位一体任务驱动教学模式中加入了案例项目、情境模拟训练、临床实验综合一体化的教学方法,相比于传统教学方式,此种教学模式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旨在培养出应用型护理人才,通过三位一体教学方式提高护生的综合应用能力。

参考文献:

[1]常金兰,于颖新,赵凤霞等.三位一体项目驱动教学在高职护理教学中的应用[J].护理学报,2012,19(12):17-20.

[2]常金兰,陈双琴,赵凤霞等.三位一体项目驱动教学在内外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13,27(1):79-81.

案例驱动法论文例8

0 引言

《计算机应用基础》作为大学生计算机教育的第一层次,是高职人才培养中各专业计算机技术应用的支撑基础。高职高专开设《计算机应用基础》的任务是:让学生更好地利用计算机去解决专业领域中的问题和日常事务问题,提高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解决专业领域问题的能力。在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上,大屏幕投影教室和多媒体操作演示的普遍应用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教学中强调“精讲多练”,授课信息量大,效率高在教学改革中,新的教学理念强调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分析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需求的增长,计算机基础教学应着力强化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培养。社会迫切需要实践能力强、创新能力强的计算机人才,这对计算机基础教育提出了更高的挑战;对网络环境下的计算机基础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 教学中出现的问题

在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上,大屏幕投影教室和多媒体操作演示的普遍应用,教室制作幻灯片,学生通过屏幕听教师讲解理论知识、观看教师操作演示,加强了学生的感性认识。在多媒体教学中,使用了视、听效果,能明显地提高学习效率。但在《计算机应用基础》授课中,学生只是被动接受知识,多媒体变成了简单的电子教案,教师的活动局限在电脑前,授课成了电子教案的演示――“照片宣科”,授课时间一长,学生思想不集中,听完课之后,学生对所讲内容只有一个粗浅印象,回到机房完成上机练习,还得花大量的时间。这主要是先进的教学手段没有得到有效、合理的应用;在教学理念上没有采用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教学设计上理论性太强,或操作太简单。

2 任务驱动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的定义及优点

2.1 任务驱动教学法

任务驱动教学法是一种建立在构建主义教学理论上的教学方法,是基于探究性学习和协作学习的一种模式。它最大的优点是把学习设置到有意义的任务情境中,学习目标十分明确,学生在学习内容之前就能明白这次课所学的知识能解决什么问题,从而以问题的探索来引导和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

2.2 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真实的生活情境或事件为题材供学生互相讨论之用,以激励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一种教学方法。它最大的优点是能使理论紧密联系实际,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学生的主体性、主动性得到发挥,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动手能力以及综合素质。

2.3 基于任务驱动的案例教学法

基于任务驱动的案例教学法是结合案例教学和任务驱动教学,两种教学方法在教学上采用任务(问题)驱动方式,设计典型的具体案例。它最大的优点是不仅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得到提高,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也得到了提高;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3 基于任务驱动的案例教学法的教学过程

基于任务驱动的案例教学法的教学过程一般有6个步骤:设计任务;设计案例;分析案例;改造拓宽案例;案例的制作与实现;教学分析。如图1所示。

图1 基于任务驱动的案例教学法的教学过程

3.1 设计任务

案例教学中任务设计的优劣对整个教学过程至关重要。因为要根据教学目标将每节课的教学内容设计成具体的任务,再根据任务来组织教学。因此设计任务时,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任务的设计要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并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设计。

(2)任务的设计要考虑其可操作性。

(3)任务的大小和难度要适当。在设计任务时,要考虑教学的重难点和知识点的联系性。

(4)任务的设计要有层次。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即由浅入深,由易到难。

3.2 设计案例

教学案例的设计是提高教学效果的关键,因此案例的设计应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培养学生理解应用知识、提供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根本出发点。设计案例时应考虑以下几点:

3.2.1 案例要有针对性

这里要从三个方面考虑,首先案例要针对教材,要紧扣教材的难点、重点和基本理论,而且案例还应有一定的系统性,前后连贯,由简到难的编排。其次案例要针对学生,避免“万能”案例的使用,教师要从实际出发,根据专业和学生的特点选择与之适合的教学案例,即使是再经典的教学案例也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最后案例还要针对教师,教师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积累了一些教学经验,对案例的使用应具有一定的选择性和更新性,避免案例的“永恒”性。

3.2.2 案例必须典型

对于同一教学内容必定有许多案例可用,应选用有代表性、全局性、能体现同类事物共同特性的案例,这种案例的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认识客观事物规律的能力,对学生的学习能起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示范作用。

3.2.3 案例要具有扩展性

案例编排时留有问题,让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进行探索、分析和创新,以真正实现教师引导下的自主学习和创新学习。一个好的案例要能给予学生真正的实践指导,使学生能够系统地把握所授知识。

3.2.4 案例要有合理性

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案例的设计要从实际生活出发,要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从教材的具体内容看,案例不仅能体现教学目的和要求,也要反映实际生活的需要,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体会到成就感和所学知识的实用性。

4 基于任务驱动的案例教学法的教学设计举例

以下是针对英缅专业的学生,以《大学计算机文化基础教程》一书中“WORD字处理的邮件合并”这一节进行的教学设计。

4.1 教学设计准备

4.1.1 教学对象分析

本节课的授课对象是五年制英缅专业某班的学生,共有23人,据统计,本班有80%以上的学生来自临沧各个县市的农村,在本课程学习前,学过、用过WORD字处理的只有2人。在本节课之前,学生已学过WORD的输入与编辑、字符的设置、段落的设置、页面的设置、各种对象的插入,很多学生认为WORD主要功能是输入一些文字并设置相应的格式,象广告、报纸的排版等方面他们觉得可以用WORD来实现,但却不知道怎样制作信封、标签、请柬等,本节课的学习就是解决这一类问题。

4.1.2 教学内容和目标分析

教学目标是为让学生通过学习,掌握与基本概念、原理、方法或过程有关的知识内容,无论采用何种教学方法或教学模式都要紧紧围绕教学内容和目标展开,所以明确教学目标、分析教学内容将为基于案例教学法中的选取依据指明方向。本节内容是WORD字处理的邮件合并,包括文本框的插入、剪贴画的插入、艺术字的插入、自绘图形的插入、数据源的创建等等,难点是邮件合并。通过本节的学习,学生将掌握信封、标签、请柬等的制作。

4.1.3 案例的选取和设计

本案例选择的是“茶博会邀请函的制作”,选择这个案例,主要有几下原因:首先,这些学生都来自临沧各个县市,茶叶是临沧的主要特产之一,学生对案例素材比较熟悉,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激情;其次激发了学生热爱家乡之情,他们都想制作一份新颖美观的邀请函;最后用理论联系实际,解决生活、学习工作中的实际问题,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4.2 教学实施过程

4.2.1 新课引入

让学生观看一些茶叶的视频和图片,学生看到一棵棵茶树、一片片茶叶、一个个茶饼,好象自家的茶树和茶饼,心情无比激动,激情一下被调动起来,使新知识的学习成了学生内心的需要,从而使这节课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也降低了学习难度。

4.2.2 案例呈现

给学生呈现我制作的“茶博会邀请函”后,学生的激情被调动起来,个个跃跃欲试,紧接着有一些同学会由喜悦转为疑惑:“怎样制作茶博会邀请函”?这样就引出了本节课的教学内容。

4.3 案例分析

将教学内容涉及的知识点、难点及重点融合在案例的任务里,为了更好的解决重点、突破难点,采用任务驱动的方法来讲解案例,因此把本案例设计成三个任务。

任务一:制作茶博会邀请函模板。这部分的内容学生已经掌握。

任务二:数据源的创建。这部分属于新知识,用Excel来创建数据源。

任务三:数据源的插入。启动邮件合并向导来操作。

4.4 总结评述

对案例进行分析,把案例中涉及到的知识点、难点和重点进行讲解和归纳,并提出一些新的任务让学生在上机课时自己完成。并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分析,展开基于任务案例教学法的教学研究过程。

5 结束语

通过教学实践表明,基于任务驱动的案例教学法的教学在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中的实施,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提高了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探索、合作、创新能力,所以在计算机网络教学中合理、有效地使用案例教学将会很好地解决传统教学中遇到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何克抗.构建主义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与教学设计[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7(5).

[2] 陈娟,李志平.基于任务驱动的案例教学法在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J].计算机科学,2009(1).

[3] 郭外萍.“案例+任务驱动”在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J].计算机教育,2006(32).

[4] 邱富杭.“案例+任务驱动”模式在高职计算机教学中的特色与应用初探[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09(3).

[5] 崔玉波.高职院校计算机基础示例教学之我见[J].计算机教育,2005(95).

案例驱动法论文例9

近些年来,我院紧紧围绕新形势下强军目标,着眼信息化条件下人才培养的新要求,准确把握新型军事人才质量标准的时代内涵和本质特征,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促进办学育人水平不断提升。在我院开展的新一轮教学模式转型中,进一步突出了“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教学理念,由单纯注重知识传授,向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并重转变;由灌输、讲授为主,向讲授、研讨、自主学习、创新提高、个人发展等多种形式相结合转变,紧紧围绕新形势下人才培养目标要求,推动教学模式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在此背景下,供应链管理课程也进行了教学模式的改革,注重和强调学生能力素质的培养,突出“案例驱动式”教学。围绕“案例驱动”教学,我们在课程标准、教材、教学手段及教学资源等方面进行了配套规划与建设。经过这些年建设和教学实践检验,供应链管理课程“案例驱动式”教学模式取得了显著成效,教学效果大大提高,该课程也深受学生好评。

供应链管理课程基本情况

供应链管理是我院系统工程专业方向专业基础选修课程,在完善系统工程专业方向学生知识结构、拓宽知识面等方面起重要作用。该课程是一门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结合的综合性学科,系统讲授供应链管理思想、理论与方法,强调运用系统观点分析和解决问题,是学生在培养系统思维能力、树立科学的系统观等方面的知识补充和拓展,对学生培养全局意识、协作意识和创新意识具有一定的作用和意义。

“案例驱动式”教学模式

案例教学模式起源于1908年建院的美国哈佛商学院,最初用于工商管理课程,现已广泛应用于各学科领域的专业课程教学之中,成为现代教学的重要方法和模式。 “案例驱动式”教学模式,是以实践中的经典案例为课程前导,给学生一个特定的经典案例,将学生置身于案例情景之中,引导学生对隐藏于其中的特定疑难问题进行研讨、交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

供应链管理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综合性新兴学科,其理论体系综合了管理学、经济学、系统工程等多门学科。由此,供应链管理课程理论性与实践性并重,不仅强调理论素养,而且突出学生应用供应链管理理论与思想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鉴于此, “案例驱动式”教学模式在该课程教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首先, “案例驱动式”教学模式有助于提高课程教学的可感性,使课堂生动形象、直观易学;其次, “案例驱动式”教学模式能够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促进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流互动;再次,案例驱动式”教学模式还能够使学生拓展知识、拓宽视野,给学生深刻的启发。同时,通过案例驱动式”教学模式,也增强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供应链管理课程“案例驱动式”教学设计

供应链管理课程,理论性与实践性较强,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学生面对枯燥的概念理论,容易失去学习热情和主动性,也很难全面而准确的把握和理解课程的思想内涵,教学效果难以保证。由此,围绕供应链管理课程,我们采用了“案例驱动式”教学模式,逐步探索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教学模式,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供应链管理课程“案例驱动式”教学,以供应链经典案例为主线贯穿课程知识体系,通过经典案例研读分析,驱动引导学生对课程知识体系的全面准确把握。通过“案例驱动式”教学模式,进一步突出“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教学理念,由单纯注重知识传授,向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并重转变;由灌输、讲授为主,向案例研讨、自主学习、创新提高、个人发展等多种形式相结合转变,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教学效果,强化学生能力素质的培养。

教材编写上精编细选经典案例。供应链管理是我院特色课程,也是我院重点建设的本科课程。为适应“案例驱动式”教学模式需要,我们重新编写和修订了供应链管理教材。新修订的教材,教材主要内容、专题和章节设计等方面都作了较大调整。依据课程标准和教学设计,在每个专题和章节后面,都增加了经典案例,这些案例都是针对本教学专题和课程内容的,经过精心选取与编辑,便于学生提前预习、课堂研讨和课后自主学习。同时,针对这些案例,增加了拓展与思考、专题小结等内容。这样,新修订的供应链管理教材,在教学上很好地支撑了“案例驱动式”教学模式的开展。

课程教学案例库建设。为进一步推动“案例驱动式”教学模式的有效实施,我们还专门编写了供应链管理教学案例库,案例选取和编辑以课程知识点为主线,以供应链实践中的典型情境或事件为素材,经过研究加工,通过情景模拟、现场体验、角色扮演、交流讨论、归纳总结等手段,引导学生对隐藏于其中的特定疑难问题进行研讨,从而培养学生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创新性思维,达到拓展和深化相关知识的目的,使之满足“案例驱动式”教学需要。案例库建设主要采取动态建设的思路,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不断进行更新调整,以达到为教学服务的目的。在案例库中,每一个案例包括案例名称、摘要、正文和附录等内容,案例的使用说明部分包括教学目的、教学用途、思考讨论题、分析思路、教学建议、

参考文献和编写说明等内容。这样,非常便于学生课后的自主学习。

突出案例研讨教学环节。在供应链管理课程教学环节设计上,采用“案例驱动式”模式,突出案例研讨教学环节。即每一专题教学内容,都是以经典案例作为课程前导,通过经典案例的研讨分析,引导出本次课程的教学问题和疑难点。同时,将这一案例贯穿于整个教学专题始终,将教学内容转化为案例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分析讨论,加强课堂研讨和相互交流,促进教师与学生之间,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互动,提高教学效果,促进学生理解和把握课堂内容。

案例驱动法论文例10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02B-0083-03

《健康评估》是一门桥梁学科,紧密联系着基础护理课程和临床护理课程,对培养护理专业学生良好的临床分析思维有着重要的作用。但由于该课程的综合性、实践性较强,护理专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感觉难以理解,不容易掌握评估的技能和要点。为此,我们尝试在《健康评估》教学中应用以案例为导向的任务驱动教学法。这种教学法是通过引入临床疾病案例,并根据案例对学生提出任务与要求,将学生要求掌握的知识点、操作技巧巧妙地融合在教学过程中。为了更好地了解此法的效果,我们进行调查研究,以求得可靠的数据和结果,现将调查情况阐述如下。

一、研究对象与教学方法

(一)对象。以梧州市卫生学校 2014 级三年制中职护理专业的 2 个平行班学生 158 人为研究对象,其中,实验组 78 人,采用以案例为导向的任务驱动教学法;对照组 80 人,采用传统教学法。年龄 16-20 岁,均为女生。两组学生均为初中起点的应届毕业生,年龄、教育背景、入学成绩及第一学期成绩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两组学生在授课教师、使用教材、教学学时及教学进度方面无显著差异(P>0.05)。

(二)教学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即“教师演示学生练习教师辅导”的模式,课堂上教师讲授的时间较长。

实验组采用以案例为导向的任务驱动教学法,具体教学步骤如下:

1.精心选取临床案例为导入,布置任务

n前教师根据教学目标要求,精心选择典型临床案例。以腹部触诊―― 阑尾压痛点检查为例,设计案例如下:

患者,男,23 岁,6 小时前无明显诱因感脐周不适伴恶心,无呕吐,症状逐渐加重并转为阵发性疼痛。2 小时前疼痛呈持续性并固定于右下腹。自发病以来,患者大便稀,未见脓血便。提出:(1)假如你是接诊护士,根据病人情况,该如何进行问诊?(2)该如何对患者进行腹部检查?

教学案例可于课前一周发给学生,学生自学腹部触诊内容并分小组讨论,自行设计并扮演角色。

2.课中模拟情景,角色扮演

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根据课前布置的任务,进行情景模拟和角色扮演,包括接诊、收集健康资料、护理评估及护理诊断等。每组选派一名代表作为评委打分。教师对每组表现进行全程手机录像。

3.任务完成,总结评价

学生自评打分,选出最优小组,并通过平时分加分奖励。教师对学生完成任务的效果作总结评价,并通过手机录像回顾讲解学生演练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及时纠正。对于较难的操作技巧,教师边示教,边讲解。

二、调查结果

(一)对两组学生的期末理论考试成绩进行对比。两组学生期末理论考试成绩以优(>90分)、良(80-89分)、一般(60-79分)、差(

(三)结论。以案例为导向的任务驱动教学法能有效地提高护理专业学生素质和职业能力。

三、讨论

本次结果显示,运用以案例为导向的任务驱动法进行教学后,实验组的《健康评估》期末考试成绩明显优于对照组。同时,学生对以案例为导向的任务驱动教学法认可度较高。

(一)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历届学生都反映,《健康评估》易学难懂,概念多、数据繁杂、各知识点联系少。主要因为《健康评估》是一门桥梁学科,一般安排在临床护理课程之前学习,此时,学生对疾病护理还没学习,所以不能从病人的症状和体征去理解检查的方法和意义,只靠死记硬背去记忆知识点,感觉枯燥乏味。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我们尝试在《健康评估》教学中引用以案例为导入的任务驱动法。以案例为导入的任务驱动法是课前教师根据教学目标设计教学案例和安排教学任务,指导学生查阅资料、分析思考、交流讨论,并有目的地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在模拟的情境中完成任务的教学方法。从表 2 可知,96.2% 学生认为以案例为导向的任务驱动教学法能激发其学习兴趣,促进其主动学习。传统的教学课堂,教师主要讲授理论知识,缺乏与学生互动和交流,学生被动地学习知识,因而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很难提高。以案例为导向的任务驱动教学法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使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思考分析、愉快的学习氛围中学会知识。

(二)提高学生对护理评估知识的理解、分析和临床实践能力。以案例为导向的任务驱动教学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以及掌握和运用知识能力。学生为了完成任务,自主查阅资料,分析、交流与讨论,书写操作流程,加深对基本原理和概念的理解。通过情景模拟,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趣味化,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增强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93.6% 的学生认为该教学法有利于他们增加对护理评估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在学习过程中学生通过自评、互评不断调整学习计划,提高了学习自觉性和主动性。

(三)培养了学生沟通交流和团队合作能力。以案例为导向的任务驱动教学法强调在协作的环境中学习,每位学生为完成任务,目标一致,共同探讨案例中的问题和解决方法。通过老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的讨论交流,使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更充分,学习氛围更加融洽。不但为学生创造了良好的学习环境,提高了人际沟通能力,而且为其以后走向工作岗位奠定了良好基础。由表 2 可知,79.5% 学生认为能提高沟通和团队协作能力。

(四)有利于提高学生整体护理观念和形成临床思维。临床案例的导入,让学生直接接触临床案例,缩短临床与教学的距离,有助于学生临床思维和技能的培养。以临床案例为导入,学生带着问题去查阅资料,思考和讨论问题,并按照任务要求设计护理程序步骤,有利于学生形成临床思维,提高对整体护理概念的理解和应用能力。由表 2 可知,84.6% 学生认为能提高临床整体护理观念的认识和临床思维的能力。同时在进行角色扮演时,模拟临床情景,学生体验护患之间的沟通与交流,87.2% 学生认为自身职业道德观念有所加强。

(五)提高了教学效果及教学水平。通过本次研究,实验组采用以案例为导向的任务驱动教学法,学生《健康评估》的期末理论考试成绩显著优于对照组(P

四、存在问题

在实践以案例为导向的任务驱动教学法过程中,笔者也发现一些问题:(1)任务难易程度不易掌握。若导入案例较复杂,任务难度过高,超过了学生的认知水平,那么就会使学生有压力,直接影响学生参与积极性。(2)对于实施以案例为导向的任务驱动教学法,需要花费较多的时间去查找、筛选和归纳信息资料。因此有些学生不能按要求查找资料和积极参与讨论,进而影响了教学效果。(3)以案例为导向的任务驱动教学法需要模拟临床情景,需要具备一定的可操作的临床医疗设备,并且能按临床诊疗过程进行初步诊疗。因此,对教学设备、场地,尤其对教师的专业素质要求非常高,不仅要求教师有较高的教学技能和课堂组织能力,而且还要求教师牢固掌握本专业知识和相关专业的知识。这就需要教师经常到临床进行专业实践,及时更新专业知识和技能,同时也对教师的培训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五、改进措施

(一)案例引入、任务设置需根据学生认知水平。教师在进行案例、任务设计前,要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知识结构,让学生能调动原有的智力背景构建新的知识体系。由于学生个体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存在差异,要根据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设计每一次课堂任务,针对不同的学生设计不同类型的任务,以促进不同层次的学生共同发展。

(二)加强团队合作。为了让学生能高效完成课堂任务,指导学生通过小组分工合作方式完成任务。课前给小组成员分派任务,学生要充分利用学校图书馆、现代信息技术等,对任务中的问题进行仔细分析查找。课堂中,小组成员将各自找寻的解决任务的方案进行讨论、分析、交流,这样既提高了学习效率,又增强了学生间的团队协作精神。

(三)加强教师的专业素养培养。教师坚实的专业知识是支撑教学体系的基石。而提高教师的专业知识水平是多途径的,可通过到临床单位进行专业知识和相关专业知识的培训,或者通过聘请名师到校讲座,也可安排老师外出参加各级别、各类型培训班。

总之,以案例为导向的任务驱动教学法在《健康评估》的教学中应用是切可行的。在运用案例导入时,要选取符合学生现有能力的临床案例,仔细推敲每个知识点,统筹兼顾,为学生设计出与其知识结构相匹配的任务,让学生在完成任务中掌握知识、技能和方法。

【参考文献】

[1]何克抗.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与教学设计[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7(5)

[2]方 芳,郑 毅,相悦丽.任务驱动法在卫生法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8(2)

[3]张玉花,张 瑜.病例引导的讨论式教学法在内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尝试[J].卫生职业教育,2005,23(21)

[4]胡小芳.案例教学法在护理程序课堂中的应用[J].全科护理,2010(19)

[5]俞艳芳.任务型教学面临的向题及应对策略[J].卫生职业教育,20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