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七上地理知识点总结模板(10篇)

时间:2022-02-20 16:26:01

七上地理知识点总结

七上地理知识点总结例1

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

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

1、地球是一个平均半径为6371千米,最大周长约4万千米,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的球体。

2、纬线: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指示东西方向。赤道是最大的纬线圈。

3、0度纬线是赤道;0度经线是本初子午线。地球仪上只有一条0度纬线、0度经线和180度经线。

4、经线: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经线指示南北方向。

5、地球仪上能画出无数条经线和纬线。

6、0度经线以西称西经,用“W”表示;0度经线以东称东经,用“E”表示。

7、如果所画的经纬网图没有0度经线或者是180度经线,就看度数,度数向东增大的为东经,向西增大的为西经。

8、在以南极为中心的经纬网图上,度数顺时针增大的是东经,逆时针增大的为西经;在以北极为中心的经纬网图上,则相反。

9、赤道以北称北纬,用“N”表示;赤道以南称南纬,用“S”表示。

10、如果所画的经纬网图没有0度纬线,就看度数,度数向南增大的为南纬,向北增大的为北纬。

11、在以极点为中心的经纬网图上,判断南北纬要用以下规律:以南极为中心的,纬度是南纬;以北极为中心的,纬度是北纬。

12、0度(赤道)划分南北半球;200W、1600E划分东西半球。

第二节 地球的运动

1、地球绕地轴旋转,叫做地球的自转。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自转一周约为24小时。

2、地球自转产生的自然现象:昼夜交替、时间差异。

3、地球绕太阳旋转,叫做地球的公转。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公转一周是一年。

4、地球公转产生的自然现象:形成四季和五带。

第三节 地图

1、地图的三要素:比例尺、方向和图例。

(1)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

A、 比例尺的三种形式:线段式、数字式和文字式。

B、比较比例尺的大小:把比例尺化成分数比较,分母大的比例尺反而小,分母小的比例尺反而大;

C、大比例尺表示的范围小,表示的内容详细;小比例尺表示的范围大,表示的内容简略。

(2)方向:A、利用指向标定方向:指向标指向北方;

B、利用经纬网定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C、无指向标、无经纬网的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2、熟记一些常用的图例符号。

3、海拔: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

4、相对高度:两地之间的垂直距离。

5、等高线:海拔相等的各点连接成线。

6、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1)坡度陡缓的判断:等高线密集,坡度陡峭;等高线稀疏,坡度平缓。

(2)山体不同部位的判读:A、山顶:闭合等高线的中心; B、山脊:等高线向低处凸;

C、山谷:等高线向高处凸; D、鞍部:两个山顶之间; E、陡崖:等高线重叠。

(3)几种陆地基本地形的判读: A、盆地:四周高,中间低。

B、山地:海拔高,地面起伏大; C、 丘陵:海拔较高,地面起伏较大;

D、高原:边缘陡峭,地面坦荡; E、平原:海拔低,地面平坦。

7、分层设色地形图可以一目了然地看出地面的高低形态和海底的起伏状况。

8、分层设色地形图上:蓝色表示海洋;绿色表示陆地;黄色表示山地。

9、地形剖面图:可以更直观地表示地形的高低起伏。

第二章 陆地和海洋

第一节 大洲和大洋

1、地球表面71%是海洋,而陆地仅占29%。“七分海洋,三分陆地”

2、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海洋大多分布在南半球。

3、地球的任何两个大小相等的半球,都是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

4、面积最大的大洲是亚洲;面积最小的大洲是大洋洲。

5、面积最大的大洋是太平洋;面积最小的大洋是北冰洋。

6、北美洲的格陵兰岛是面积最大的岛屿。

7、赤道横穿过非洲和南美洲大陆。

8、巴拿马运河划分南美洲和北美洲;苏伊士运河划分亚洲和非洲;白令海峡划分亚洲和北美洲;丹麦海峡划分欧洲和北美洲;亚洲和欧洲的分界线是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家索山脉、黑海和土耳其海峡。

第二节 海路的变迁

1、海路变迁的主要原因:地壳的变动、海平面的升降和人类的活动(如:填海造陆)。

2、大陆漂移说是由德国科学家魏格纳提出的。

3、地球表层由六大板块拼合而成,板块处于不断运动之中。

4、板块间的基本运动方式:张裂拉伸和碰撞挤压。

5、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活跃,多火山和地震。

6、两大火山地震带:环太平洋地带和阿尔卑斯山-地中海-喜马拉雅山地带。

7、亚洲和非洲之间的红海在不断扩张。有人预言,几千万年后,红海将成为新的大洋。

8、欧洲和非洲之间的地中海在不断缩小。有人预言,几千万年后,地中海将会消失。

9、喜马拉雅山是由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碰撞挤压形成的。

人教版7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总结3-4章

第三章 天气与气候

第一节 多变的天气

1、天气的特点:时间短、经常变化。

2、人们经常用阴晴、风雨、冷热等来描述天气。

3、天空布满云时,为“阴天”;当天空无云或云很少时,为“晴天”。

4、风向是风的来向;风力是风的强弱,共分13级。级数越大,风力越强。

5、降水概率表示降水可能性的大小。

6、卫星云图上:绿色表示陆地;蓝色表示海洋;白色表示云区,云的颜色越白,表示云层越厚,云层厚的地方一般是阴雨区。

7、清新的空气,污染指数小;污浊的空气,污染指数大。

第二节 气温和气温的分布

1、气温年较差:一年内的最高月平均气温与最低月平均气温的差。

2、能绘制气温曲线图。

3、同一条等温线上,各点的气温相等。

4、气温的分布: (1)不同纬度地区:低纬度气温高,高纬度气温低;

(2)同纬度地区: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冬季陆地气温低,海洋气温高;

七上地理知识点总结例2

七年级学生往往不善于预习,也不知道预习起什么作用,预习仅是流于形式,草草看一遍,看不出问题和疑点。在指导学生预习时应要求学生做到:一粗读,先粗略浏览教材的有关内容,掌握本节知识的概貌。二细读,对重要概念、公式、法则、定理反复阅读、体会、思考,注意知识的形成过程,对难以理解的概念作出记号,以便带着疑问去听课。方法上可采用随课预习或单元预习。预习前教师先布置预习提纲,使学生有的放矢。实践证明,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能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同时能逐渐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二、听课方法的指导

在听课方法的指导方面要处理好“听”、“思”、“记”的关系。“听”是直接用感官接受知识,应指导学生在听的过程中注意:(1)听每节课的学习要求;(2)听知识引人及知识形成过程;(3)听懂重点、难点剖析(尤其是预习中的疑点);(4)听例题解法的思路和数学思想方法的体现;(5)听好课后小结。“思”是指学生思维。没有思维,就发挥不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思”是“听”的深化,是学习方法的核心和本质的内容,会思维才会学习。“记”是指学生课堂笔记。七年级学生一般不会合理记笔记,通常是教师黑板上写什么学生就抄什么,往往是用“记”代替“听”和“思”。有的笔记虽然记得很全,但收效甚微。因此在指导学生作笔记时应要使学生明确“记”是为“听”和“思”服务的。掌握好这三者的关系,就能使课堂这一数学学习主要环节达到较完美的境界。课堂学习指导是学法中最重要的。同时还要结合不同的授课内容进行相应的学法指导。

三、复习巩固及作业方法的指导

七年级学生课后往往容易急于完成书面作业,忽视必要的巩固、记忆、复习。以致出现照例题模仿、套公式解题的现象,造成为交作业而做作业,起不到作业的练习巩固、深化理解知识的应有作用。为此在这个环节的学法指导上要求学生每天先阅读教材,结合笔记记录的重点、难点,回顾课堂讲授的知识、方法,同时记忆公式、定理(记忆方法有类比记忆、联想记忆、直观记忆等)。然后独立完成作业,解题后再反思。在作业书写方面也应注意“写法”指导,要求学生书写格式要规范、条理要清楚。七年级学生做到这点很困难。指导时应教会学生(1)如何将文字语言转化为符号语言;(2)如何将推理思考过程用文字书写表达;(3)正确地由条件画出图形。这里教师的示范作用极为重要,开始可有意让学生模仿、训练,逐步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这对今后的学习和工作都十分重要。

四、小结或总结方法的指导

七上地理知识点总结例3

一、提问式总结

教师针对本节学习的重点内容、学习目标、学习方法,将知识点以问题形式呈现。课堂上老师提问,学生思考,在一问一答中,将所学知识串联起来,形成网络。教师在师生交流的基础上再做归纳、概括,形成统一认识。需要注意的是这个方法注重提问,尤其注重问题的质量。因此,教师设计的问题要有思考价值,切忌为了拼凑教学环节而进行总结,对简单的问题不断重复,问题过大或者过泛。

二、过电影式总结

即在学生掌握了课堂学习内容的基础上,要求学生闭眼,随着教师对知识点有层次的呈现,学生逐步对本节所学知识在脑海中进行回忆的总结。

如教授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图形分类",新课结束时,学生闭眼,随之教师逐一提出问题:①小学阶段学习的图形分为哪两类?②平面图形分为哪两类?③由线段围成的图形又可以分为什么?④三角形按边和角各怎样分类?⑤四边形又怎样分类?随着教师问题的呈现,学生开始在脑海中陆续闪映:①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②由曲线围成的图形和由线段围成的图形;③三角形、四边形和其它多边形;④三角形按边分为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和三边不等三角形,按角分为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⑤四边形可分为平行四边形、梯形和不规则四边形。这样使图形分类更加条理化,明晰化,既理清了各类图形之间的纵横联系,有培养了学生思维的条理性。

值得一提的是,这一总结只适用于对脉络清楚,简单明了的知识进行总结,对于思考过程纷繁复杂的知识是不可取的。

三、游戏式总结

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课堂总结平庸化、呆板化、程序化,没有跌宕起伏,容易使学生产生课堂疲劳,造成学习低效甚至无效。因此,设计一个新颖有趣,耐人寻味的游戏总结,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至关重要。

如在进行"7的乘法口诀"教学时,可以以一个游戏进行总结:我们来做一个找朋友的游戏。教师出示算式,学生找口诀卡片。师依次出现算式3×7=7×5=7×7=1×7=4×7=2×7=7×6=,学生分别找出与之对应的乘法口诀卡片并拿上讲台。然后教师引导,7个同学手里拿的这7句乘法口诀排列有顺序吗?你们自己排排看。学生按照一七得七、二七十四、三七二十一、四七二十八、五七三十五、六七四十二、七七四十九的顺序排列。这7句乘法口诀哪几句容易记住?请拿这几句乘法口诀卡片的同学向前迈一步(一七得七、二七十四、七七四十九比较容易记)。这几句口诀中,哪一句是我们同学的口头禅(不管三七二十一)?难记的只剩下三句了,如果把四七()或六七()忘了怎么办?这样进行总结,将7的乘法口诀所有知识高度概括在"找朋友"的游戏中,使学生在玩的过程中进一步掌握了7的乘法口诀,学生思维的有序性也得到了培养。

四、儿歌式总结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儿歌作为新授知识的总结,其作用是不可忽视的。由于小学生机械记忆占主要地位,时间一长就容易忘记,朗朗上口的儿歌可以将一节课的知识做一个浓缩,提高记忆水平,达到长期记忆的目的。

五、漫谈式总结

具体说来,就是教师根据本节的学习内容、重难点,在课末提出问题,通过学生对这些问题的讨论和汇报,在师生之中达成共识。教学的主体是学生,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人。因此,要把课堂总结的机会留给学生。在学生你一言我一语畅谈本节课收获的同时,教师见证了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对数学方法的掌握,甚至对思维方式的启迪。学生的有些叙述,可能没有精心准备,未免有些稚嫩,但是我们透过这些言语,看到的是学生学习的激情在迸发,思维的个性在张扬,智慧的火花在闪耀。而这正是我们教学的目的所在。

六、前后照应式总结

这种总结需要教师在导入新课时给学生设置疑惑,总结时释疑解惑,前呼后应,形成对照,使整个课堂浑然一体。

例如在学习"年、月、日"认识时,新课伊始,给学生设疑:小明今年12岁,但是只过了3个生日,你们知道为什么吗?学习了今天的"年、月、日"你们就会明白。然后在总结时让学生分析小明12岁只过三个生日的原因。这样导入与总结前后照应,有始有终,使学生对闰年这一知识点和闰年的判断方法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使课堂更加和谐、完整,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

七、设疑式总结

评书演员在评书的结尾处留下一句:"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激发听众继续往下听的欲望。同样,教师在课堂总结时,也可以提出富有启发性、趣味性和挑战性的问题,让学生自由去探索发现。如在学习"方程"时,可参照下面的总结:今天我们认识了新朋友"方程",知道方程是含有未知数的等式,那么什么是方程的解?怎样解方程?等一些问题下节课再研究。这样的总结,既是对本节所学知识的总结引申,又为下节学习内容作了孕伏,使学生发现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从而主动投入到下节课的学习。

七上地理知识点总结例4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07-0032

一、数学学习方法指导的内容

根据学生学习的几个环节(预习、听课、复习巩固与作业、总结),从宏观上对学习方法分层次、分步骤指导。这种学习方法具有普遍性,可适用其他学科。

1. 预习方法的指导

七年级学生往往不善于预习,也不知道预习起什么作用,预习仅是流于形式,草草看一遍,看不出问题和疑点。在指导学生预习时应要求学生做到:一粗读,先粗略浏览教材的有关内容,掌握本节知识的概貌。二细读,对重要概念、公式、法则、定理反复阅读、体会、思考,注意知识的形成过程,对难以理解的概念作出记号,以便带着疑问去听课。方法上可采用随课预习或单元预习。预习前教师先布置预习提纲,使学生有的放矢。实践证明,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能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同时能逐渐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2. 听课方法的指导

在听课方法的指导方面要处理好“听”、“思”、“记”的关系。 “听”是直接用感官接受知识,应指导学生在听的过程中注意:听每节课的学习要求;听知识引入及知识形成过程;听懂重点、难点剖析(尤其是预习中的疑点);听例题解法的思路和数学思想方法的体现;听好课后小结。教师讲课要重点突出,层次分明,要注意防止“注入式”、“满堂灌”,掌握最佳讲授时间,使学生听之有效。

“思”是指学生思维。没有思维,就发挥不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思维方法指导时,应使学生注意:多思、勤思,随听随思;深思,即追根溯源地思考,善于大胆提出问题;善思,由听和观察去联想、猜想、归纳;树立批判意识,学会反思。可以说“听”是“思”的基础关键,“思”是“听”的深化,是学习方法的核心和本质的内容,会思维才会学习。

“记”是指学生课堂笔记。七年级学生一般不会合理记笔记,通常是教师黑板上写什么学生就抄什么,往往是用“记”代替“听”和“思”。有的笔记虽然记得很全,但收效甚微。因此,在指导学生作笔记时应要求学生:记笔记服从听讲,要掌握记录时机;记要点、记疑问、记解题思路和方法;记小结、记课后思考题。使学生明确“记”是为“听”和“思”服务的。掌握好这三者的关系,就能使课堂这一数学学习主要环节达到较完美的境界。课堂学习指导是学法中最重要的。同时还要结合不同的授课内容进行相应的学法指导。

3. 深后复习巩固及完成作业方法的指导

七年级学生课后往往容易急于完成书面作业,忽视必要的巩固、记忆、复习。以致出现照例题模仿、套公式解题的现象,造成为交作业而做作业,起不到作业的练习巩固、深化理解知识的应有作用。为此,在这个环节的学法指导上要求学生每天先阅读教材,结合笔记记录的重点、难点,回顾课堂讲授的知识、方法,同时记忆公式、定理(记忆方法有类比记忆、联想记忆、直观记忆等)。然后独立完成作业,解题后再反思。在作业书写方面也应注意“写法”指导,要求学生书写格式要规范、条理要清楚。七年级学生做到这点很困难。指导时应教会学生:(1)如何将文字语言转化为符号语言;(2)如何将推理思考过程用文字书写表达;(3)正确地由条件画出图形。这里教师的示范作用极为重要,开始可有意让学生模仿、训练,逐步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这对今后的学习和工作都十分重要。

4. 小结或总结方法的指导

在进行单元小结或学期总结时,七年级学生容易依赖教师,习惯教师带着复结。笔者认为从七年级开始就应培养学生学会自己总结的方法。在具体指导时可给出复结的途径。要做到一看:看书、看笔记、看习题,通过看,回忆、熟悉所学内容;二列:列出相关的知识点,标出重点、难点,列出各知识点之间的关系,这相当于写出总结要点;三做:在此基础上有目的、有重点、有选择地解一些各种档次、类型的习题,通过解题再反馈,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最后归纳出体现所学知识的各种题型及解题方法。应该说学会总结是数学学习的最高层次。学生总结与教师总结应该结合,教师总结更应达到精炼、提高的目的,使学生水平向更高层发展。

二、数学学习方法指导的形式

七上地理知识点总结例5

1.要充分把握起始阶段的教学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这是新教材编写者的指导思想。七年级学生翻开刚拿到的数学课本后,一般都感觉新奇、有趣,想学好数学的求知欲较为迫切。因此,我不惜花费时间,深下功夫,让学生在学习的起始阶段留下深刻的印象,产生浓厚的兴趣。

我是这样做的:上好第一课,请学生用心阅读主编的话和本册导引,然后每人说一句对七年级数学的心里话。再加上我精心挑选的三到五个学习数学的有趣故事,激起学生学习数学的欲望。如在教学第一章时,可让学生参与部分实验。在本章结束后,可以利用课外活动举办一次自由形式的讨论,在讨论的过程中,可以设计学生对数学难学吗、有用吗?数学是不是都这样有趣?对基础弱的能不能学好?对各种问题展开讨论,以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如在教学第一章中“展开与折叠”时,让学生同桌一组互相制作,同学们积极的认真画、剪、叠,又互相验证:画的时候要注意边与边之间的关系。再如在教学截一个几何体时,可利用切豆腐的方法,化难为易,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正如新教材所要求的目标:七年级数学起始阶段的教学,侧重消除学生害怕的心理、提高学习兴趣上做文章,以数学的趣味性、教学的艺术性给学生以感染,使其像磁铁上的铁屑离不开磁铁一样,向往着教师,向往着本学科。

2.求新、求活以保持课堂教学的生动性、趣味性

七年级数学比较贴近生活实际,具有很强的知识性、现实性和趣味性。因此,它以丰富的内容提供教学中诱发学生情趣和动机的酵母。新教材还抓住了七年级学生情绪易变、起伏较大的心理、生理特点,要求以“活的东西去教活的学生”(陶行知先生语),来培养学生持久的学习兴趣,全面提高他们的素质和能力。

对此,我的具体做法是:

2.1 注重课堂教学中的引入环节。在课堂引入中,设计各种形式、运用各种手段把学生调动起来,唤起他们的参与意识。如教学“七巧板”时,一开始就用事先准备好的七巧板拼出一些优美的图案,提出:这些图案由哪些基本图形组成的?它们的边与边之间有什么关系?待他们思考回答后再进行总结。最后让他们自由合作进行制作,也拼出一些优美的图案。这样,通过简单的表演,把问题设置于适当的情境下,从而营造了一个生动有趣的学习环境。相信在这样轻松的环境下,学生会兴趣盎然、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达到“课未始,兴已浓”的愤悱状态。

2.2 充分让学生参与实践操作。新教材还针对七年级学生喜欢观看、喜欢动手的性格特征,安排了大量的实践性内容。要求尽可能利用自制教具优化课堂结构,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我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自由组合),请他们做我的助手,一道准备实验器材、进行实验演示。通过实验操作,既规范了学生的劳动、行为习惯,又使他们在参与活动中认识“自我”,以产生兴趣和求知欲。

此外,在教学中教师的语言的精练、语调的变化得当,板书设计合理,字体优美雅观,知识丰富等都能激发学生的学科情感,达到“亲其师,信其教”的效果。

3.注重学习方法指导,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新教材以“指导教法,渗透学法”的思想,在每章节内容的编排上安排了“做一做”、“想一想”、“议一议”、“读一读”等栏目,其独具匠心、面目一新。其宗旨是设法使学生学有趣、学有法、学有得,同时对教师的教法提出了高要求。在教学实践中,我从兴趣教学入手,侧重于从以下几个环节中进行:

3.1 培养阅读习惯。具体方法是阅读前出示阅读题,如教学“角的度量与表示”时,可出示阅读题:我们以前用刻度尺测量线段的长短,那我们用什么来度量角的大小呢? 角的表示方法有几种?表示的过程中应注意哪些问题?阅读完毕,或通过提问、或以评估的形式来检查阅读效果;或有计划地组织学习小组以讨论的形式探讨阅读内容。同时,鼓励学生在阅读中找出问题,并不失时机地表扬在阅读中有进步、有成绩的学生,使学生有获得成功之喜悦,从而产生兴趣,养成阅读的习惯。

3.2 培养预习习惯。七年级学生往往不善于预习,也不知道预习起什么作用,预习仅是流于形式,草草看一遍,看不出问题和疑点。在指导学生预习时应要求学生做到:一粗读,先粗略浏览教材的有关内容,掌握本节知识的概貌。二细读,对重要概念、公式、法则、定理反复阅读、体会、思考,注意知识的形成过程,对难以理解的概念作出记号,以便带着疑问去听课。方法上可采用随课预习或单元预习。预习前教师先布置预习提纲,使学生有的放矢。实践证明,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能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同时能逐渐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3.3 培养专心听讲习惯。要想让学生养成认真听讲的好习惯,在听课方法的指导方面要处理好“听”、“思”、“记”的关系。

“听”是直接用感官接受知识,应指导学生在听的过程中注意:(1)听每节课的学习要求;(2)听知识引入及知识形成过程;(3)听懂重点、难点剖析(尤其是预习中的疑点);(4)听例题解法的思路和数学思想方法的体现;(5)听好课后小结。教师讲课要重点突出,层次分明,要注意防止“注入式”、“满堂灌”,一定掌握最佳讲授时间,使学生听之有效。

“思”是指学生思维。没有思维,就发挥不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思维方法指导时,应使学生注意:(1)多思、勤思,随听随思;(2)深思,即追根溯源地思考,善于大胆提出问题;(3)善思,由听和观察去联想、猜想、归纳;(4)树立批判意识,学会反思。可以说“听”是“思”的基础关键,“思”是“听”的深化,是学习方法的核心和本质的内容,会思维才会学习。

“记”是指学生课堂笔记。七年级学生一般不会合理记笔记,通常是教师黑板上写什么学生就抄什么,往往是用“记”代替“听”和“思”。有的笔记虽然记得很全,但收效甚微。因此在指导学生作笔记时应要求学生:(1)记笔记服从听讲,要掌握记录时机;(2)记要点、记疑问、记解题思路和方法;(3)记小结、记课后思考题。使学生明确“记”是为“听”和“思”服务的。

掌握好这三者的关系,就能使课堂这一数学学习主要环节达到较完美的境界。课堂学习指导是学法中最重要的。同时还要结合不同的授课内容进行相应的学法指导。

3.4 培养小结或总结的习惯。往年教学中在进行单元小结或学期总结时,七年级学生容易依赖老师,习惯教师带着复结。根据新教材的要求,在实际教学中或让学生上讲台进行小结评比,或以板报的形式张贴几个学生的小结,或在课余时间对互帮互助小组双方的小结进行评比,从章节、小节慢慢过渡到课时小结。在具体指导时可给出复结的途径。要做到一看:看书、看笔记、看习题,通过看,回忆、熟悉所学内容;二列:列出相关的知识点,标出重点、难点,列出各知识点之间的关系,这相当于写出总结要点;三做:在此基础上有目的、有重点、有选择地解一些各种档次、类型的习题,通过解题再反馈,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最后归纳出体现所学知识的各种题型及解题方法。应该说学会总结是数学学习的最高层次。由于经常强调自己去归纳、小结,这使学生记忆效果明显,认识结构清晰,学过的知识不易遗忘。教学实践表明,只有正确的学法指导,才能使学生站在教学的主置上,学有所获,才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还能保持他们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学生总结与教师总结应该结合,教师总结更应达到精炼、提高的目的,使学生水平向更高层发展。

另外,还可以以讲故事的形式、质疑的形式、列举生活中数学现象的形式引入教学,以简单明了、深入浅出、气氛畅然的开课调整学生的心理状态,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3.5 培养课后复习巩固及完成作业的习惯。七年级学生课后往往容易急于完成书面作业,忽视必要的巩固、记忆、复习。以致出现照例题模仿、套公式解题的现象,造成为交作业而做作业,起不到作业的练习巩固、深化理解知识的应有作用。为此在这个环节的学法指导上要求学生每天先阅读教材,结合笔记记录的重点、难点,回顾课堂讲授的知识、方法,同时记忆公式、定理(记忆方法有类比记忆、联想记忆、直观记忆等)。然后独立完成作业,解题后再反思。在作业书写方面也应注意“写法”指导,要求学生书写格式要规范、条理要清楚。七年级学生做到这点很困难。指导时应教会学生(1)如何将文字语言转化为符号语言;(2)如何将推理思考过程用文字书写表达;(3)正确地由条件画出图形。这里教师的示范作用极为重要,开始可有意让学生模仿、训练,逐步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这对今后的学习和工作都十分重要。

七上地理知识点总结例6

一、何为“三维七段”单元教学模式

“三维”就是把新课改“三维目标”转化为三维的教与学,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教学”和“三维学习”;“七段”是单元教学的七个阶段,即学习引导、先学自研、互动探究、点拨讲解、训练内化、诊断反思、辅导提升。

二、实施“三维七段”单元教学模式的教学案例及反思

下面以广东教育出版社的《网络技术应用》中的《网络域名及其管理》课程为例,把这节课分为五段来学习。

1.学习引导

设计问题:“如果我们自己要开个网店应该怎么做呢?”引出这节课的知识与技能目标:域名的概念和域名解析,域名系统(DNS)服务器的作用;掌握域名的组成和格式、域名系统的作用。只有让学生有目标地学习,才能更好地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是属于隐性的目标,在整堂课中可以体现。

2.先学自研

教师提出一个任务:“请学生浏览器地址栏里输入打开QQ的官方网页。”

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在地址栏中输入的专业术语叫什么吗?如果不知道,请阅读教材第49-51页,了解什么叫域名,域名的格式是什么。”

反思:这个环节的引入相当成功,首先用设问的方式,引起了学生探索知识的兴趣,同时也引导他们阅读教材,把实践和理论相结合的方式很符合新课标的理念。通过先学自研的方式,让学生先自己解决遇到的问题和疑惑,教师针对大多数学生不能解决的问题进行点拨。

3.互动探究

教师提问:“为什么要使用域名呢?域名与IP地址有关系吗?”

任务:“请学生按以下方式访问清华大学的网站,比较这三种方法,访问的结果是怎样?”

(1)输入IP地址,如:166.111.4.100。

(2)输入英文名称,如:

学生通过实践,得出两种方法访问的结果是一样的结论。

教师提问:“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

学生根据学案内容进行讨论、总结:其实计算机只能识别IP地址,但这种数字对人来说太难记,于是引入了后面的方式(域名),当人们使用域名方式访问某台远程主机时,计算机必须首先将域名“翻译”成对应的IP地址,然后才能通过IP地址与该主机联系,这个翻译的过程称为“域名解析”。

反思:互动探究这个环节,就是学生互助学习、合作解决问题的体现。让学生在体验操作的过程中共同完成任务。

4.点拨讲解

教师主要点拨两个地方:(1)域名的格式;(2)域名行业域和地区域。让学生访问淘宝网,看看它的行业域是什么。

反思:在这个环节中,教师点拨的知识,根据这堂课的学生大部分都不理解的地方或者是点拨知识的深度,还要引导出本节课与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引起学生的思考,并付诸实践。

5.训练内化

(1)域名服务器上存放着Internet主机的( )。

A.IP地址与以太网卡地址对照表

B.域名和IP地址的对照表

C.域名

D.IP地址

(2)域名中,表示主机名的是( )。

A.maze B.pku C.edu

反思:这个内化训练里面所有的练习题,都是针对这堂课的知识点而设计的,以达到对本节课知识总结和巩固的目的。

通过这堂课的学习,运用“三维七段”的单元教学方式,有效地培养了学生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把所学知识用于生活实践的能力。让学生明白,学习是为我们生活服务的,知道了什么叫“学以致用”。

七上地理知识点总结例7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23-0146-01

在教学中,经常见到学生问“怎样才能学好数学”,为此,笔者在多年的教学中,研究、总结出“看、思、听、问、练、归、记”七字教学法,效果较好,现介绍如下:

一 “看”

学习数学首先要多看。看课本,看教材中要学习的内容,看课外参考书等。老师讲课前要看,即预习教材中当天要学习的内容。老师讲解后要看,即复习所学内容,进一步深化理解。待教材内容理解、掌握后,还要看课外参考资料。老师应引导学生读书,指导学生看书,如第一遍要粗看;第二遍要细看,用心去看;第三遍,要研究性、探索性地看,从而进入第二个环节——思。

二 “思”

学习数学要多想,多思考。认真地思考,多问几个为什么。“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说明了在学习中思考,在思考中学习的重要性。当然,自己提出的一些问题,很可能是自己思考后都无法解决的,或对自己思考的结果不能肯定或不太满意,那就要进入第三个环节——听。这个过程能较好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

三 “听”

学习数学要多听。上课认真听讲,用心去听,这样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课堂上多听老师讲解,课后多听老师、同学讲解,在听的过程中也要思考,多置疑,如果老师所讲与你的观点不同,或老师没有讲到你的问题处,则必须进入第四个环节——问。

四 “问”

学习数学要多问。所谓“学问”,就是既要“学”,又要“问”,常说“勤学好问”,就是这个道理。学生一定要敢于提问题,善于提问题,通过提问题,可以使自身的问题得以暴露,便于老师有针对性地进行讲解、指导和教学。要使学生掌握探究问题的方法,培养其思维能力。要会引导学生看书、思考、听讲、提问,尤其是引导学生提问。在学生的问题得到解决后,就需进入第五个环节——练。

五 “练”

学习数学一定要多练。学生在理解了知识,知道了方法后,还得多练习。通过练习,巩固所学知识,培养应用知识的能力。通过练习,可以发现和解决新的问题,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练习,才能达到“熟能生巧”的地步。老师要精讲,学生要多练。在老师的指导下,有目的、有针对性地练习,一般一个知识点,一个解题方法,一个题型,有3~4道练习题即可。学生练习后,就进入第六个环节——归。

六 “归”

“归”就是归纳、总结。归纳总结要做到“三抓”:一抓重点,二抓关键,三抓联系。归纳分为:知识的归纳和方法的归纳。知识归纳主要包括:有哪些概念、性质、定理、公式,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等。方法归纳包括:有哪些知识点、题型、解题方法,哪类题常用什么方法解决,问题应从哪个角度去思考,如何找到切入点等。通过归纳,可使知识条理化、系统化。通过归纳,可使复杂问题简单化。通过归纳,可以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思维能力,使思路更清晰。通过归纳,可以形成整套的方法,使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也便于记忆和应用。在经过自己理解、深思熟虑,甚至是自己探索和归纳后而得出的方法、结论,要记录下来,进入第七个环节——记。

七 “记”

“记”就是记录和记忆。对归纳出来的知识点、学习方法、解题方法、思考问题和探索问题的方法先记录下来,再作记忆。根据遗忘规律,要定期对知识进行复习,使这些知识和方法不被遗忘。要复习,就必须有记录。但只是记录下来还不够,还必须记在脑子里,即“记忆”。记忆是重要的心理活动,是一切智力活动的基础,也是学习的基础。学生要自己想些方法来帮助记忆,进一步培养自己的探索能力和创新能力。

七上地理知识点总结例8

一、自觉加强锻炼,政治思想觉悟进一步提高

一年来,我始终坚持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论,运用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去分析和观察事物,明辨是非,坚持真理,坚持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用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指导自己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实践,在思想上积极构筑抵御资产阶级民主和自由化、拜金主义、自由主义等一切腐朽思想侵蚀的坚固防线。热爱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改革开放,坚信社会主义最终必然战胜资本主义,对社会主义充满必胜的信心。认真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为加快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认真做好本职工作。工作积极主动,勤奋努力,不畏艰难,尽职尽责,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作出力所能及的贡献。

二、强化理论和业务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我重视加强理论和业务知识学习,在工作中,坚持一边工作一边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水平。一是认真学习科学发展观,深刻领会科学内涵,增强实践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认真学习党的十七大报告及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自觉坚持以党的十七大为指导,为进一步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出自己的努力。二是认真学习工作业务知识,重点学习公文写作和电脑知识。在学习方法上做到在重点中找重点,抓住重点,并结合自己在公文写作、电脑知识方面存在哪些不足之处,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三是认真学习法律知识,结合自己工作实际特点,利用闲余时间,选择性地开展学习,通过学习,进一步增强法制意识和法制观念。

三、努力工作,按时完成工作任务

一年来,我始终坚持严格要求自己,勤奋努力,时刻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努力实践科学发展观,在自己平凡而普通的工作岗位上,努力做好本职工作:一是认真收集各项信息资料,全面、准确地了解和掌握各方面工作的开展情况,分析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总结工作经验。二是领导交办的每一项工作,分清轻重缓急,科学安排时间,按时、按质、按量完成任务。三是在劳动保障工作中,热情接待来访群众、认真听取来访群众反映的问题,提出的要求、建议。同时,对群众要求解决但一时又解决不了的问题认真解释,耐心做好群众的思想工作,让群众相信政府。在同志们的关心、支持和帮助下,各项服务工作均取得了圆满完成任务的好成绩,得到领导和群众肯定。

七上地理知识点总结例9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加强人大常委会制度建设,优化组成人员知识结构和年龄结构。”加强对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的培训,是优化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知识结构行之有效的措施之一。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要高度重视,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加强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的培训,提高其行权履职能力。

一、共性与个性。共性需求培训是指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要共同掌握的普遍性、共性的知识;个性需求培训是指根据不同岗位,在不同层面工作的要掌握特殊的、个性的知识。当前,要着重加强对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进行十七大精神的培训,尤其是报告关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论述,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的头脑,为不断增强人大工作的预见性、主动性和有效性,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贡献力量。同时,要针对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个性需求,有针对性地进行政治、法律、经济、文化、历史等全方位知识的培训,使其在履职行权时提出高瞻远瞩、切实可行的审议意见,在参加监督“一府两院”工作中提高针对性和有效性。

二、自我学习与组织培训。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要按照十七大精神的新要求,在思想上要充分认识学好党的十七大精神对指导做好人大工作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在内容上要将把握十七大的精神实质和深入学习人大工作迫切需要的其它政治业务知识结合起来,在方法上要做到学与问、学与思、学与用相结合,紧密联系人大常委会各项工作的实际,用理论指导实践。各级人大常委会更要采取多种方式途径培训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当前,要分期分批轮训组成人员,一方面举办学习党的十七大精神专题培训班、研讨班,使他们既从总体上把握党的十七大文件的精神实质,又系统钻研和理解贯穿其中的新思想、新观点、新举措,轮训中,要联系思想实际和人大工作实际,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另一方面,要把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分期分批送到各级党校、行政学院、社会主义学院去轮训,培养他们掌握和吸收消化国内外最新理论成果、各类知识,使其不断更新知识,理论常新,指导实践,推动人大工作不断取得新成效。

三、“请进来”与“走出去”。各级人大常委会要坚持开门、开放的原则,把“请进来”与“走出去”培训结合起来。一方面把有关专家、学者、知名人士请到人大常委会,给组成人员讲课,丰富组成人员的知识“点、线、面”。另一方面组织他们在人大常委会系统内部相互参观学习考察,交流经验,研讨问题,取长补短。

总之,各级人大常委会采取以上三种方法,可以有效促进各地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素质的全面提高和知识结构的不断优化,可以为提高人大工作水平,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做出更大的贡献。

七上地理知识点总结例10

引言:

目前,七年级历史教学处在一个较为尴尬的境地,尤其是在中招考试中只占50分政策实施以后,其在各学科中占据的地位不断下滑。但是,历史特殊的知识、文化、思想构成,又决定了其教学具有重要性和必要性,因而当今的七年级历史教学如同“鸡肋”,食之无昧,弃之可惜,致使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受此大环境影响,加之教学方法落后,更是使得历史课堂教学实效低。为改变这种教学现状,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提高历史课堂教学实效性的研究便成为重点方向。而列表法作为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其在提高七年级历史课堂教学实效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是很值得我们加以研究的。

一、列表法的应用价值及优势

历史列表法即是,借用表格的形式,将具有同类属性或相关联的知识串联起来,形成一个历史演变的内容系统,从而化繁为简,降低教学难度,提高教学实效的方法。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素质教育理念在各阶段教育中的渗透,进一步促进了教学方法创新,为列表法应用打下了良好环境基础。应用列表法开展七年级历史课堂教学,可以引导学生树立立体的历史知识认知,并对教材有系统、深入的了解,并为此培养学生的文化感官及情感,使之产生浓浓的爱国情怀。同时,列表法优于文字的价值还体现在:更加简洁明了、形象生动的再现了历史过去,有利于诱发学生想象力、思维能力、总结能力以及观察能力等。尤其是在复习阶段,应用列表法开展历史课堂教学,更容易带动学生节奏,让他们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掌握历史知识。

二、列表法在七年级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实践与反思

虽然列表法在七年级历史课堂实践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普遍,并发挥了巨大的功能价值。但是,从客观角度来看,由于教师认识水平有限,加之历史知识构成复杂,对列表法的应用实践还不尽完善。作者结合亲身教学情况,在不断反思的基础上,提出了以下几种列表法在七年级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实践建议。

(一)注重规划引导

素质教育模式下,教师的核心价值地位在于引导学生发展,重在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正所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列表法应用同样符合素质教育规则。新时期,历史教师必须要积极学习素质教育思想,深入了解列表法的内涵本质,并结合历史教学特点,制定行之有效的应用计划。七年级历史涉及到的知识点琐碎、繁多,学生们常常对其演变过程及时间等感到困惑,记忆遗失率较高,这无疑是对师生教与学过程中的巨大考验。对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历史知识纵向和横向联系起来,并在每个节点标明其关系,直观形象地展示给学生,由此引出问题,组织学生进行合作讨论。如此,既是知识梳理、回顾的过程,同时又是辅助学生掌握历史知识,精准、内化、提升素质教育的过程,进而为下一阶段教学实施奠定基础。在历史复习阶段中,教师可就某些关联知识点,要求学生以表格的形式罗列内部关系,检验他们对列表法应用的成果。所以客观地讲,完善的规划引导,要求教师应在不断的探索实践中予以完善。

(二)加强教材分析

在以往的七年级历史课程教学中,列表法更多地应用于某一章总结中,所关联到的知识只是停留在历史表象,如原因、经过、结果、意义,而对其更深层的文化内涵、价值思想却关联甚少,显然与历史教育存在的价值不符。诚然,对比列表法能够增强历史学习的直观性,在某种程度上强化学生记忆,但其作用也仅局限在浅层次,对深层次的知识理解并无太大用处。因此,教师应深度研究历史教材,站在整体和全局的高度透视历史现象,全面解析其中各时间点及事件连接关系。如此,将单一的列表法发展为综合性列表法,才能将各历史发展要素串联起来,进而将对表象的记忆上升到对整个历史发展客观规律的理解。另外,在七年级历史课堂尝试列表法的教学实践中,教师还需善于从生活中获取素材,精简教材知识结构的同时,丰富其外延知识。一来可以开拓学生视野,二来可以加强课堂知识与生活实际的联系,进而降低学生理解难度,引导他们将所学应用到实际当中。

(三)善于改革创新

在知识经济时代,社会发展的核心动力是创新。长期的历史实践证明,只有不断改革创新的事物,才是符合社会变动规律的,也才是人类发展需求的。就列表法而言,其在七年级历史课程教学中的应用也并非一成不变,同时其所发挥的功能价值也因使用环境的不同有所差异。因此,中学历史教育必须要重视专业化师资队伍培养,了解现实社会发展需求,及时更新教师的思想理念,强化教师创新意识,并积极推广列表法应用,促进业界互动交流,形成优势经验互换。例如,在列表法应用的过程中,教师可适当结合多媒体辅助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方式活化知识,进一步降低学生学习难度,最大限度提高各教学方法功能优势。在七年级历史课程教学中,列表法不仅仅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同时它更是一种先进理念的延伸,与其他应用方法并不冲突。所以,在课程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善于发现创新,在充分论证不同方法融合的可行性之后,可应用于实践当中,并在不断的探索中加以改进和完善。

总而言之,列表法在七年级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实践,意义和作用重大。由于个人能力有限,加之七年级历史课堂教学复杂多变,本文作出的相关研究可能存在不完善之处。因此,本人希望学术界更多人士关注七年级历史课堂教学发展,深入了解和剖析其现实需求,充分阐述列表法应用优势,并结合实际情况,作出深刻反思,进而提出更多有效实践建议。

参考文献:

[1]马桂春.浅谈表格在数学教学中的四益[J].科技信息,2013,10:149-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