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过程写作教学法论文模板(10篇)

时间:2022-08-30 04:20:21

过程写作教学法论文

过程写作教学法论文例1

二、关于“过程写作法”的研究的综述

基于“中国知识网”数据库,通过“文献”,以“过程写作法”为检索主题,搜索出1991条相关文献。这些相关文献在时间分布上呈现稳步增多趋势,在文献来源上多涉及教育类期刊,也有硕博士论文和会议论文。对文献数量的统计分析发现在“过程写作法”的相关研究中,对它应用于实践中的探索的研究文章数量最高,且研究来源多为专家学者的论著或为硕博论文,另外有不少教育期刊涉及“过程写作法”的理论研究。

(一)“过程写作法”理论依据的论述

关于“过程写作法”的理论依据,大致分为三种结论:一种是交际理论,即认为写作是一种群体间的社会交际活动,需要作者与读者之间进行信息传递和交流。持这种看法的包括顾凯[1]、杨俐[2]。第二种是以交际理论为基础、并受认知心理学和认知语言学理论的综合影响。随着认知心理学和认知语言学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学者认识到写作过程不仅有草稿、修改,还包括其它内容[3]。还有一种是以建构主义为理论基础,在张一宁[4]看来,写作是学习者通过已有的认知结构对新的写作题材进行加工而成的,强调写作知识的学习和传授,重点在于个体的转换、加工和处理。

(二)“过程写作法”主要阶段的讨论

由于写作过程是一个极为复杂的过程,迄今为止,学者对写作过程的具体描述尚未达成完全一致的意见。Guth提议分为触发、收集资料、成文、修改和编辑五个阶段[5];Claudia L. Keh则分为输入阶段、写初稿、同学互评、写二稿、教师批阅、师生交流以及定稿七个步骤[6]。胡新颖[7]认为,可分为准备、草稿、修改和分享这四个阶段。董蓓菲[8]则认为它包含预写作、打草稿、修改、校订和发表这五个阶段。虽然对“过程写作法”具体阶段细分得不大一致,但都强调了写作过程中的准备、草稿和修改,并认为其中的每个阶段循环反复、相互补充。

(三)“过程”与“结果”的对比研究

陈净、高苗青和于红[9]就二者的反馈机制这一方面进行了研究,并得出了“过程写作法”的多稿制循环反馈机制对学生的写作习惯、写作策略及对写作反馈的态度均可产生积极影响,同时弥补了“成果写作法”的不足,保证了反馈的有效性的结论。而董蓓菲[10]是通过对二者分属的文章写作教学和过程写作教学这两大作文教学流派进行比较研究,指出我国传统的文章写作教学向过程写作教学转型是必然的发展趋势。

(四)“过程写作法”某一要素的分析

董蓓菲[11]强调以同伴小组为主要构成的“过程写作法”的合作环境的重要性,同时小组中的学生都需要明确的指导,并要学习小组活动的交流规则、好作文的标准以及校订的内容,以充分发挥同伴的作用。马新志[12]强调写前准备不仅是过程写作教学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写作过程中的必要手段,它对于启发学生思维,挖掘主题信息,丰富文章内容,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五)运用“过程写作法”的实践探索

其一,效果与问题研究。英语教学方面,王艳[13]通过对秦皇岛市抚宁区第一中学进行的为期一个学年的教学实验,根据所得数据分析,表明过程写作法能有效帮助学生提高英语写作兴趣和写作水平。赵新颜[14]对“过程写作法”做了尝试,发现学生的英语写作水平有了明显提高。母语教学方面,张敬[15]按照“过程写作法”的要求整合教材内容、设计教案并付诸实施,最终发现学生的写作兴趣、写作水平以及写作中的读者意识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但在具体实践中遭遇了占用课时较多、环节容易僵化和“修改”习惯不易形成等若干问题。杨丽荣[16]、黄碧云[17]等人都在具体教学实践中发现“过程写作法”的有效性,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意见。

其二,网络平台的运用。袁谦[18]经过实践,证明充分利用网络和多媒体的优势,进行英语过程写作教学收到了良好效果,但同时也存在学生英语基础参差不齐、教学时间有限、学生之间的交流及对待教师的点评态度存在差异等问题。基于作文评改教学耗时费力的情况,何新梅[19]认为可以利用QQ群这个网络平台,并尝试着进行开放式互动改作文,以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提高作文批改效率。

其三,积极情感的培B。张省林[20]认为,“过程写作法”从写作过程出发,强调写作主体的能动作用,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情感,从而有效地帮助学生克服了所存在的诸多写作心理障碍。林静蔚[21]通过情感因素在过程教学法和结果教学法中的态势比较,发现“过程写作法”能充分发挥写作主体的能动作用,激发学生学习写作的积极情感因素。

三、“过程写作法”研究的启示

结合文献涉及的内容以及对文献的进一步分析,可以发现:对“过程写作法”的研究以应用研究为主,理论研究为辅。需要进一步指出的是,对这一方法的应用研究多见于一线语文老师和研究生写作教学的实践、学生作文水平的考察,并没有较为成熟的量表支撑。这需要我们综合学科知识,培育科学思维,制定相对成熟的量表,使效度和信度更易于验证,从而使研究更有科学性,有更为具体的可操作性。

当然,前人的研究成果给了我们许多具有价值的启示:首先,基于前文对“过程写作法”研究的综述,可以看出它对我国作文教学主要有以下四点启示:第一,强调读者意识。“过程写作法”在正式写作前的准备阶段,就提倡由学生自己讨论后选择主题,确定写作目的、形式和读者,并形成写作中心思想。但在当前的作文教学中,读者意识完全被忽略了。对于学生而言,作文无疑就只是给教师看的一项作业;对于教师而言,作文只是评价学生写作能力的一个媒介。第二,注重反馈修改。好文章是写出来的,更是改出来的,“过程写作法”要求作文至少要有第三稿甚至第四稿才能形成终稿。但在当前高中语文作文教学中,普遍的做法是教师打分、写评语,再集中点评,无疑忽视了修改反馈这一环节。第三,采取多元评价。“过程写作法”强调修改反馈这一环节,并指出同伴小组也是作文评价的主体之一。当前作文教学中往往依照着“教师命题、学生写作、教师评讲”这一流程,可以说,对学生作文进行评价的只有教师。但是作文评价的主观性较强,只依据教师一个人的评价不太合理。第四,关注生活体验。“过程写作法”中写作的话题是由同学之间讨论而来的,因此就要求学生留心观察生活,积累独特体验,真实写作。而当前作文教学中,很多教师只关注学生的作文训练,机械化地模仿范文,强调写作方法的传授和写作技巧的掌握。其次,根据前文关于“过程写作法”实践探索的文献综述,我们可以发现,一线教师们在实际作文教学中运用这一方法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主要体现在有利于激发学生写作的积极性,促进教师的有效指导,从而使学生的写作水平有所提高,但也不可忽视具体操作上的问题。

总之,笔者认为“过程教学法”对改进作文教学低效这一现状具有启发意义,同时相信其中先进的教学理念和具体的教学步骤定能给我们的作文教学课堂带来新的活力与生机。当然,最重要的还是提高教师自身的专业水平,不断进行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批判继承前人研究成果和国外成功经验,以期取得更好的成效。

注:基金项目:2014年安徽省高等教育振兴计划课题“师范本科生全学程‘双导师制’培养的实验与理论研究”[项目编号:2014zdjy059]。

参考文献:

[1]顾凯.试论过程写作法[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6).

[2]杨俐.过程写作的实践与理论[J].世界汉语教学,2004,(1).

[3]武婷.英语专业写作教学中的“结果法”和“过程法”探讨[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S1).

[4]张一宁.从建构主义的角度分析英语过程写作[J].教育与职业,2010,(36).

[5]邓鹂鸣,刘红,陈M等.过程写作法的系统研究及其对大学英语写作教学改革的启示[J].外语教学,2003,(24) .

[6]李森.改进英语写作教学的重要举措:过程教学法[J].外语界,2000,(1).

[7]胡新颖.过程写作法及其应用[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3,(9).

[8]董蓓菲.全景搜索:美国语文课程、教材、教法、评价[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9]陈净,高苗青,于红.成果写作法与过程写作法的反馈机制对比研究[J].成人教育,2010,(7).

[10]董蓓菲.闹识传授到行为实践的视点转移――我国作文教学转型的理论依据与实施路径[J].课程・教材・教法,2014,(9):56-61.

[11]董蓓菲.美国过程写作法――旨在管理写作行为的作文教学法[J].语文建设,2010,(3).

[12]马新志.写前准备――英语写作过程中不容忽视的环节[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S3).

[13]王艳.过程写作法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实验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6.

[14]赵新颜.过程教学法在大学英语写作中的应用[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S2).

[15]张敬.过程写作法在高中语文写作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D].天津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4.

[16]杨丽荣.过程写作教学法在初中作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初中生优秀作文,2015,(20).

[17]黄碧云.过程写作教学法在初中作文教学中的应用[J].当代教研论丛,2016,(1).

[18]袁谦.多媒体网络环境的大学英语过程写作教学探讨[J].中国报业,2012,(07).

过程写作教学法论文例2

全国高职高专英语类专业教学改革课题,课题编号:GZGZ7611-133,高职高专英语写作教学中“结果法”与“过程法”相结合的实证研究。

引 言

随着国家之间交流与合作的不断加深,英语的重要性逐渐突出。职业岗位对英语应用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广泛,英语课程作为高职各个专业的基础课和必修课,其地位也越发重要。我国教育部高等教育司规定高职高专英语课程的教学目的是要培养学生掌握必需的英语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英语的教学内容要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因此,在英语的教学过程中要突出语言的实际应用,加强语言技能的培养。写作是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的重要体现,也是提高语言技能的重要手段。但我国高职高专院校在英语写作教学方面却面临着诸多的困难与问题,写作教学始终是英语教学中的薄弱环节。鉴于此,本文试图根据目前高职英语写作教学的实际情况,来探讨过程教学法在英语写作教学中的运用,以解决当前英语写作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高职高专英语写作教学现状及分析

1.对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重视不够。在实际教学中,英语课程作为高职各个专业的公共课,课时非常有限,同时受教材编排的影响,英语教学绝大多数课时都被用于讲授语言点和语法等内容,写作这一环节常被列为练习或布置为课后作业。正是由于对写作的不重视,在写作教学上没有系统的写作训练策略,只是为了写而教,很少在写前让学生讨论表达中可能出现的语言知识和现象,使得学生在写作过程中缺乏正确指导,造成了学生写作思维不活跃,真正要写却写不出来的困境。

2.教师写作教学方法落后。受长期以来英语教学“重知识点讲授,轻写作训练”教学思路的导向,教师忽视了对写作教学方面的深层次研究,造成写作专项训练方面的指导很不理想。同时,写作教学需要大量的批阅时间,批改作文时只注重批改学生所犯的语法错误,很少会针对写作内容或文章的语篇结构写出具体评语,更有甚者仅仅评个等级了事,这样的批阅方式根本无法体现写作教学的有效性,也制约了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

3.教师缺乏正确的写作教学策略。在教学实践中,很多教师先讲授一些写作技巧,分析范例,讲解常用句型,再让学生对照范例进行模仿写作。这种侧重结果的传统写作教学模式很难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此外,更有一部分教师倾向于应对考试的投机性教学,即在写作教学中并不教授语言内容如何表达,而是就题论题地教给学生一些写作模板,应对哪种类型的题目套用相应模板。例如应对议论文时,首先在第一段简单阐述自己的观点;接下来列举两到三个论点来支持自己的观点,同时用较少的笔墨来说明相反的观点有哪些局限性;最后作出总结,重申自己的立场。这种套用模板的写作方式的确能做到学生写作不跑题,但把学生的思路禁锢在这些框框架架中,限制了学生在写作过程中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导致了学生很难写出高质量的文章来。并且,长此以往,学生的写作水平将一落千丈,英语写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也将越来越严峻。

要改变目前这种现状,提高写作教学效益,教师首先要激发学生的写作动机,培养他们的写作兴趣,并采用正确的写作教学策略。其次要更新写作教学观念,优化写作教学过程,促进学生有效写作。 教师要重视对学生写作过程的监督和指导,改变以往只重视结果,忽视过程的写作教学思路,评阅文章时要注重对文章内容的评价而不仅仅是强调文章的形式。

过程教学法在高职高专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过程教学法是国外普遍采用的写作教学方法,它以交际理论为基础[1],“注重交际和应用能力的本质,以及语言的交际过程”[2],综合了语言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多个学科的研究成果,将写作视为一个极为复杂的心理认知过程和创造过程。“过程法”强调写作教学要注重写作思想内容的挖掘和表达,注重学生作为写作主体能动性的发挥,强调反复修改在写作过程中的作用,让学生在整个写作过程中加深了解自己的心理认知过程,学会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从而最终提高其写作能力。过程教学法强调写作过程的巨大作用,这更能体现写作教学的本质,符合语言教学发展的规律。然而,如何把过程教学法融入到我国高职院校的课堂教学实践中,这是广大教师关心的问题。研究者们对过程教学法的写作过程有着许多不同的划分方式,综合分析后发现,其主要的课堂实施策略如下:

1.写前准备阶段

这个阶段是构思阶段,要求学生搜集素材、拟定题目和选择体裁,启发学生思维、引导学生挖掘题材内容,使学生积极投入写前准备活动。在课堂实施中,教师应先将写作的题目和要求布置给学生,让他们有时间讨论和交流。通过对题目的讨论,可以使学生在收集资料时目的性更明确,从而能有意识地对资料和信息进行评价和选择,进而拟定出写作的提纲。写作提纲有利于使内容更集中,条理更分明。具体做法为:将学生分为若干个小组,要求学生轮流将自己的提纲介绍给同学,供大家思考、讨论。学生之间在相互听取意见的同时,可以使他们产生新的想法,开拓新的写作思路,从而调动学生的思维能力,加深对主题的认识。在此期间,教师应向学生传授一些有关写作的知识和技巧,学生也应注意要记下好的建议和观点,以供写作时参考和借鉴。

2.独立起草阶段

这一阶段是写作的主要阶段。此阶段要求学生把所有的资料信息集中起来进行加工和整理后,将自己的构思结果用语言表达出来,草拟成稿。在学生的独立起草中,教师应细心观察学生的写作活动,监控学生把握正确的写作方向,及时给学生提供反馈信息,并鼓励学生尽量放开去写,把能想到的内容一气呵成地记录下来,避免中途停下来检查语法、拼写等错误。因为思路的打断,往往会破坏思维的流畅性[3]。因此,对于初稿的写作要将重点放在内容表达上,不必过于顾及语言表达的外在形式。此外,教师还应当让学生明白:初稿本身也是一个反复构思创造的过程,作者需要构思、修改、再构思、再修改,直至初稿的完成。

3.反馈阶段

初稿完成后要进行课堂反馈。反馈是写作过程的中心阶段,其目的是帮助学生“增强读者意识、降低写作焦虑、弥补自己作文中的不足”。反馈一定要及时、具体。具体操作为: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分组,将学生的初稿交换相互审阅或轮流介绍自己初稿的内容和结构,并进行讨论,提出修改意见。同时,教师也应当以读者的身份审视学生的初稿,并对初稿的内容和结构进行具体提问。提问不仅要指出文章存在的问题,也要表明学生文章中的长处。这样可鼓励学生写好文章的信心,同时促使他们发现自己的问题,进一步促进初稿的修改。在小组讨论中,教师要指导学生把讨论的重点放在文章的思想、内容、文章结构及写作技巧。对初稿的反馈讨论里,学生既是作者又是读者,他们的纠错行为由被动纠错变为主动纠错,从而正面影响了学生的心理活动和思维活动。同时,学生往往在交流讨论的过程中会产生新的想法,这将促使第二稿的内容更加充实、结构更为合理。教师应密切关注学生的讨论,适时把握写作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给予学生指导、答疑和启发。

4.修改阶段

修改阶段是修改阶段本身既是反馈的需要,也是反馈的结果,是写作过程中极为重要的环节。修改能“能培养学生的读者感,培养对潜在读者阅读期望的考虑”,文章的修改不仅包括内容、文字、修辞等各个方面,还应注意语言表达形式上的错误,如句型结构、语法规则、单词拼写、标点符号、大小写等。学生修改作文,主要以教师和同伴的反馈信息为依据。修改方式既可以以学生个人的方式进行,也可以以小组或让学生结伴的形式进行。无论采用哪一种方式,修改文章时都应当遵循以下原则:文章的主题是否突出;文章的内容是否完整;文体的运用是否恰当;段落的结构是否合理;句型使用是否正确;用词是否恰当;内容与写作目的是否一致;开头与结尾是否照应;文中是否有语法错误;论点、论据是否正确;是否存在着大小写、拼写等技术性错误。根据以上原则反复进行修改,学生在修改的过程中会逐渐摸索到写出好文章的奥秘和窍门,并逐步加深对写作主题的实质性认识。这样修改后的文章不但更具有可读性,而且还有更多的实际意义。因此,修改过程充分体现了写作教学的教学原则,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认知能力、创造能力、思维能力、监控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

5.重写定稿

通过教师的指导、同伴和教师的反馈信息及学生个人的反复审定和思考,学生对初稿反复进行修改和润色,完成最终成稿。之后,教师和同伴对学生重写的文章作出进一步反馈和评定,学生将得到的意见和看法汇总起来,必要时再作参考,进行修改和重写,如此反复,直至最终定稿。

过程教学法对写作教学的启示

任何的教学方法不可能适应于所有的教学环境。可以肯定地说,过程教学法的操作难度比较复杂,操作过程相对漫长,对教师教学素质、能力水平、知识结构的要求也比传统教学法要高得多。过程教学法的宗旨是要通过学生的积极参与和教师的监控促进学生的有效写作,师生交流贯穿于整个写作过程中。在过程教学法的课堂上,强调学生在写作过程中的主体意识,重视学生主观能动作用,有助于发挥学生的创造力,激发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同时让学生积极投入写作过程的各个阶段,可以克服学生对写作的惧怕心理,使其真正领会写作的乐趣和意义,从而有效提高学生写作水平。因此,过程教学法的教学原理更符合写作教学的实质。面对我国高职高专英语写作教学现状,我们亟须改进现行的传统教学方法,灵活而合理地借鉴过程教学法的教学原则,注重课堂教学中学生的能动作用,力求使英语写作教学科学化、系统化,以真正促进和提高我国高职高专英语写作教学水平和质量。

参考文献:

[1]张坚.过程教学法与英语写作教学[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0(3).

过程写作教学法论文例3

一、教学方法论和教学方法辩证

根据黄甫全、王本陆的观点:“教学方法是为了达成一定的教学目标,教师组织和引导学生进行专门内容的学习活动所采用的方式、手段和程序的总和。”①而教学方法论是以教学活动中各种教学方法与不同层次的教学对象性质之间的关系为研究对象,着重揭示已有教学方法及其体系背后的理论基础、核心构成与教学对象的各种复杂关系②。由此可知,教学方法论要考察的是教学方法背后所反映的机理和立场。教学方法论的存在依赖于方法,但又是对教学方法的超越,是教学方法赖以产生的动力、根基和根源。写作教学方法论作为教学方法论的分支,其考察的对象亦当是写作教学方法背后所反映的机理和立场。

二、当作教学方法论梳理与归类

结合1978年以来我国当作教学的发展历程,可按照写作教学方法所反映的不同价值立场,把当作教学方法分为以文章为本位、以摹写为本位、以交际为本位和以认知为本位四个大类。

(一)以文章为本位

“以文章为本位”的写作教学立足于“为了写出规范的文章”,采用的教学方法是“技能训练法”,重点解决“怎么写”的问题。

1978年新大纲颁布,针对长期以来作文教学的无序状态,很多语文教育工作者把研究重点放在作文教学内容的序列化,形成各种作文训练序列。80年代初有常青老师创设的“写作基本训练分格教学法”;80年代中后期有以周蕴玉老师和于漪老师为代表的“文体为纬――过程为经”作文训练体系;90年代初有杨初春老师的“快速作文教学法”。至此为止,写作教学的方法仍没有跳出“文体训练”的窠臼。

以文章为本位的写作教学方法在培养学生基本的写作技能方面功不可没,但对作者主观体验、生活积累、读者和写作目的等关注不多。程式化、公式主义的写作教学方法使得学生的写作成为一种内容虚假的“假”写作。

(二)以摹写为本位

“以摹写为本位”的写作教学立足于“为了摹写真实生活”,采用的教学方法是“活动教学法”,重点解决“写什么”的问题。

1996年大纲淡化了“文体训练”,特别关注观察和思维能力训练。写作教学方法开始转向教会学生基于“真实的观察”和“真实的思维”的“真”写作。这种写作教学方法可以分为两个亚类。

1.摹写客观真实。这一亚类主张学生通过观察、体验生活反映客观真实,写出真人真事。比如:1977年刘dd老师创造观察日记教学法,并提出基于观察的三级训练体系;80年代有吴立岗老师提出的“素描作文”法;90年代有李白坚老师主张的“活动教学法”,提倡让学生通过体验活动真实而快乐地写作。

2.摹写主观真实。这一亚类提倡让学生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21世纪以来,新课标规定写作教学“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③很多语文教育工作者高度关注学生写作真情实感的培养。最典型的是2006年王崧舟老师的《亲情测试》作文课,通过创设对话情景让学生在虚拟情景中失去亲情实现深度的情感体验。

以摹写为本位的一类写作教学方法使得写作教学从原来工艺流程式的“假”写作,过渡到内容真实的“真”写作,具有很大的进步意义。然而,它对读者、写作目的等关注不多,许多人逐渐意识到,这种“真”写作还是“假”的,从而将焦点转移到写作本身的真实性,即写作的功能和价值到底是什么。

(三)以交际为本位

“以交际为本位”的写作教学立足于“为了完成交际任务”。所采用的教学方法是“交际教学法”,重点解决“为什么而写”的问题。

随着时展,写作的功能与价值被不断挖掘。新课改以来,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如潘新和、李海林、许锡强、郑建周等也开始把写作教学的关注重心转移到写作的交际功能上,他们都从新角度为“真实写作”开辟了发展空间。

“以交际为本位”的这类写作教学方法扭转了我国作文教学长期忽视读者、脱离生活需要的弊病,把作文教学从狭隘的作文训练和应试训练中解放出来。然而,近年来,有些学者开始关注到写作在现代生活中还有促进思考、学习和研究的认知功能。

(四)以认知为本位

“以认知为本位”的写作教学立足于“写作可以促进认知”,采用的教学方法是“认知写作教学法”,多以跨学科的姿态出现,重点解决“写作怎样促进认知”的问题。

早在90年代,吴世昌就详细阐述了作文如何其他学科实现横向联系。但此跨学科作文对于如何促进学生认知能力的提高方面关注不多。21世纪初,杨I元根据新课程“淡化学科界限,实现学科教学整合”的理念,提出整合性“学科作文”概念,学生在作文过程当中,对所学的学科知识进行整理,“使之上升为更加理性的知识系统,从而强化了基础知识的内储与外化”④。

“以认知为本位”的这类写作教学方法开启了中小学作文教学的新天地,催生了一系列新的学习或研究活动流程管理类写作,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三、结语

从本质上讲,我国当作教学的演变主要经历了从“关注文章形式”到“关注文章内容”的“文章本位”,过渡到从“关注交际功能”到“关注认知功能”的“功能本位”。当作教学方法随着写作教学的演变而演变,因此,其背后所反映的立场和价值取向,即写作教学方法论的演变亦是如此。然而,不管是关注写作结果、写作过程还是写作功能,它们都是一个问题的几种不同维度,而绝非对立排斥关系。因此,写作教学应让各种要素协同作用,对不同的写作教学方法论进行整合重构,建构出一个融技能训练和策略训练于一体的,综合性,科学化写作教学训练模式,是写作教学方法研究的新方向。

注释:

①黄甫全,王本陆.现代教学论学程[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300.

过程写作教学法论文例4

1.前言

近年来我国大学生总体英语水平和考试成绩有了明显提高,但英语写作成绩并未取得应有的进步(潘钧,1999,cited in陆振慧,2003)。不光是本科四、六级考生写作成绩不理想(满分15分,平均分总徘徊在5~7分之间)(蒋家平,1995;简庆闽、陆建平,2000, ibid),就连一些TOEFL取得较高分,且在国外学习生活了一年以上的中国学生仍发现自己的写作能力很弱(曾凯等,2001,ibid)。如何有效地、系统地培养并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许多大学英英语教师开始反思以英语为母语的国家的写作教学法,并在将这些教学法引进中国英语写作教学课堂方面做出了很多努力和有益的尝试。

2.大学英语写作教学方法综述对比

2.1 成果教学法(the product approach)

成果教学法认为写作与语言知识(linguistic knowledge) 相关,重点在于词汇、句法和衔接手段(cohesive devices)的正确使用(Pincas 1982, cited in韩金龙,2001)。这种教学法在我国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中占据了长期的地位。该法在写作过程中严格遵循熟悉(familiarization)、控制写作(controlled writing)、引导写作(guided writing)、自由写作(free writing)的步骤,全然不顾思维活跃的大学生认知水平远远高于其外语水平(陈传礼,2007)。成果教学法的理论基础是行为主义理论,认为教学过程是一个由教师提供“刺激”,学生做出“反应”的过程。在整个写作过程中学生都没有自由创作的空间。此外,再加上它根据写作的最终成品来判断写作的得失成败,忽略了写作的过程,这就很难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秦秀白,2000, cited in韩金龙,2001)。针对成果教学法的不足,20世纪70年代国外出现了过程教学法(the process approach)。

2.2 过程教学法(the process approach)

过程教学法始于70年代。顾名思义,它把写作视为一个过程,而不仅仅着眼于最终的写作成果。Guth(1989)把写作过程分为五个阶段,Keh (1990)分为七个阶段。秦秀白(2000)把写作过程看作是三个阶段。虽然大家对此意见并不统一,但过程教学法的基本原则是共同的:它注重诸如从构思、资料收集、写作、修改到定稿等所有写作活动(Tribble 1996:37)。照过程教学法的要求,老师在写作过程中主要起辅助作用,重在开发学生的潜能。在这种练习过程中,学生不是学习(learn)而是获取(develop)写作技巧(writing skills),这种获取是一个无意识的潜移默化过程(韩金龙,2001)。过程教学法的优点在于注重写作技巧,认为写作过程中学生课前准备对写作能力的培养十分重要。但其缺点在于没有注意到文章体裁的区别,而对各种文体的写作都采用了同一套路,过于呆板(ibid)。

2.3 体裁教学法(the genre approach)

相对于成果教学法和过程教学法而言,体裁教学法出现的较晚一些。把体裁理论(genre theory)和体裁教学法介绍到国内也是最近两三年的事(秦秀白,1997,2000;韩金龙、秦秀白2000;方琰1998;王士先1998, cited in韩金龙,2001)。体裁理论认为交际目的是体裁的决定性因素,不同的语篇体裁(如求职信、科研论文、法律文书等)被用来实现不同的目的。体裁教学法强调三阶段写作教学模式:范例、仿写、写作。认为学生可以通过有意识的模仿和分析范文提高写作能力。实质上,我们通过分析历年四、六级考题作文题目不难发现这种方法在应试和能力提升方面确实有一定的优势。虽然由2003年6月月以来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的作文题开始发生了一些较为明显的变化,它从以写作说明文或议论文为主变成更为灵活的写作方式,其中有描写、叙述、说明等多种形式(何芸,2005),但实际上从文体学意义角度,即按照写作的目的和表达的方法上讲我们把作文分为四类:记述文(narration)、描写文(description)、说明文(exposition)、议论文(argumentation)(ibid)。如果我们能把上述文体的语言风格和写作特点通过范文分析的方式让学生掌握熟练并最终能够通过仿写的方式予以练习、掌握的话,还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Heather Kay与Tony Dudley Evans(English for Specif ic Purposes杂志的主编之一)曾举办过主题为“体裁教学法在第二语言教学(特别是写作教学中)的应用”的专题研讨班,参加的就有来自澳大利亚、斐济、德国、中国香港、印尼、日本、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泰国等地的48位代表(Kay &Dudley Evans 1998, cited in韩金龙,2001)。这一事实也表明体裁教学法扩大到世界许多国家、地区,已经是种较为成熟的教学方法(韩金龙,2001)。虽然该方法有上述优点,但这种方法也存在着对写作技巧不够重视、学生较为被动等问题(ibid)。同时这种方法同成果教学法一样,认为写作同语言知识联系紧密。这样的一个后果就是没有注意到学生在写作过程中的“物质基础”,亦即写作素材的积累和信息量的输入。如果没有此作前这些“物质基础”的话,我们的写作就算掌握了各种文体的特点和语言风格,恐怕也只能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近年来,该理论进一步发展为过程体裁教学法(the process genre approach),以期完善体裁教学法中存在的问题(Badger &White 2000; 韩金龙,2001)。但该理依然尚处在探索、实践阶段。为了解决在写作中素材不足、“无话可说”的这种产出能力不足现象,一些英语界同仁提出了从阅读与写作相结合的角度来提高大学英语写作。

2.4 阅读与大学英语写作相结合的教学方式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两句古诗充分说明了阅读对写作的影响以及二者之间的联系。但长期以来,我国英语教学中对各门课划分过细,写作教学与阅读教学分离,“使综合课教师放松了写作教学的责任感,使写作教学失去了很多宝贵的写作素材”。(杜金榜,2001, cited in陆振慧,2002)。但事实上阅读是意义理解的过程,写作则是意义的创作输出过程,写作是一种模拟阅读的行为(刘成,2005;谢薇娜,1994)。此外,Wai - king Tsang (1990)对写作和阅读的关系作了实验研究,认为尽管阅读不能提高全面的写作能力,但对写作的很多方面都有积极的影响,尤其可以增加一般知识,帮助拓展写作内容等(陆振慧,2002)。这种方法对于将英语作为外语学习,缺乏必要语境和外部信息输入(input)的中国英语学习者来说,只有通过阅读才能接触大量的、地道的书面语言,也只有在有足够量的输入前提下才会有输出。通过阅读保证足量的语言输入应是加强写作能力培养的一种有效途径。

2.5 图式理论和外语写作

“图式理论是英国著名心理学家F・C・Barlett上世纪30年代在其著作《记忆》(Remembering)中提出的”(张宁,2007)。所谓“图式”是指每个人过去获得的知识在头脑中储存的方式,图式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形式(formal)图式,一类是内容(content)图式。形式图式包括语法知识以及有关不同类型原文的知识,如风格的差别、描写、记叙、议论、说明等。内容图式包括有关事物、事件内容的知识图式,如庆祝新年、中国改革开放等(李明远,1998;许雪芬,2004)。该理论认为写作是两种图式结合的产物。事实上从上面对两种图式范畴的描述中我们可以看出所谓的形式图式属2.3中的体裁法的内容,而内容图式的内容则属于写作的素材和“物质基础”,这是2.4阅读与写作相结合所力图解决的问题。虽然图式法试图从认知的角度来解释写作的过程,但同体裁法和阅读与写作相结合的教学方法相比,属于对同一问题不同视角的看法。

2.6 中英文差异对比法在大学英语写作中的应用

上述各种写作教学方法,由2.1-2.5都是在力图解决写作过程中内容和形式的问题。其中一些方法强调了模仿亦即仿写在写作练习中的重要性。这些方法对于将英语作为外语学习的中国学生来说当然有着重要意义。但这些方法并没有解决一些问题,比如中国学生在解决了单词和语法问题,在了解了不同的文体风格之后为什么最终还是写出了中式英文这一问题的本源。事实上,在不同历史时期,不少语言学家和学者都在研究这一问题的根源,那就是思维对语言的影响。早在19世纪,德国的语言学家洪保特(Wilhelm von Humboldt)就提出了一个民族的语言和思维是不可分割的(刘润清,1999:57),以及20世纪受其观点影响的萨皮尔-沃尔夫假说(Sapir-Whorf Hypothesis)(刘润清,1999:179-185)也指出了思维和语言间的相互作用。而且现在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已注意到:内容贫乏、连贯性差、语言干瘪、缺乏一致性、中心不突出、汉语式篇章结构等才是中国学生英语作文中最突出的问题。(马广惠、文秋芳,1999;王亚同、Jan Nash ,2000 ;蔡基刚,2002 , cited in陆振慧,2003) 这些错误皆由语篇意识差、语篇知识欠缺所致(ibid)。于是近年来中英文差异对比,尤其是在句式(流水句和树状句、焦点透视和散点透视、人称物称、形合意合等)和篇章(比如段落划分、段落主题句发展模式、主题思想的表达)等方面的差异对比分析有了较为详细的论述。而且这种观点认为在在保证大量英语输入的前提下,教师在教学中还要适时地对英汉两种思维模式及语言结构进行分析对比,使学生意识到英汉两种思维模式的差异以及这种差异在语言结构上的体现是非常有必要的。(刘宓庆,1993;蔡基刚,2003;施慧英,2005;郭丽君,2005;李文建 & 宋琳琳,2007)。

3.小结

以上我们简要综述了写作教学中成果教学法、过程教学法、体裁教学法、阅读与写作结合法、图式法和中英文差异法各自的特点。事实上,写作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而且学生英文写作能力的提高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教学不同阶段的特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比如在写作教学初始阶段可以采取阅读与写作结合的模式,加大初学者的信息输入。在学生有一定积累的基础上结合体裁教学法的特点,让学生了解不同文体的特点和语言风格,与此同时让学生意识到中英文思维之间的差异在语言结构上的体现,并通过不断的操练能熟练应用上述方法。总之,要提高英语写作能力,不仅要有丰富的思想内容,扎实的语言基本功,而且还需要掌握因不同思维模式和文化背景而形成的英语特有的句法和篇章结构模式,养成英语思维习惯,只有这样,才能全面提高英文写作水平。

参考文献:

[1]Badger R, White G. A process genre approach to teaching writing [J]. EL T Journal, 2000, 54(2):153-60.

[2]陈传礼.大学英语写作教学现状分析及对策[J].曲靖师范学院报,2(2007):109-113.

[3]蔡基刚.英汉写作修辞对比[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

[4]郭丽君,邓鹂鸣.汉英对比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作用及应用[J].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3(2005):92-95.

[5]何芸.大学英语写作改革及发展趋势[J].云梦学刊,3(2005):130-131.

[6]韩金龙.英语写作教学:过程体裁教学法[J].Foreign L anguage World 4(2001):35-40.

[7]刘润清.西方语言学流派[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8]陆振慧.语篇分析与英语写作教学[J].山东外语教学,4(2003):96-99.

[9]刘宓庆.思维方式表现法和翻译问题[J].现代外语,1(1993):12-15.

[10]刘成.大学英语写作与阅读教学相结合教学方式探讨[J].河海大学学报,2(2005):86.

[11]李明远.1998.图式理论和外语写作[J].四川外语学报,2(1998):69-71.

[12]李文建,宋琳琳.英汉差异对比在大学英语写作中的应用[J].高等教育与学术研究,4(2007):121-125.

[13]施慧英.英汉思维模式与大学英语写作[J].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1(2005):59.

[14]Tribble C. Writing [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6.

[15]许均. 论翻译的层次[J].现代外语,3(1989):63-70.

过程写作教学法论文例5

英语写作水平反应了一个人的英语综合能力。英语作文是对词汇量、语法、知识面、表达能力、思维的逻辑性等多方面的考核。自从1987年全国大学英语实施四级考试以来,学生的英语作文质量似乎并没有显著的提高。四级作文分数徘徊在及格线上下,内容陈旧,表达单一,汉语思维痕迹明显。六级作文平均分比四级更低,语句表达不流畅,语言闪光点不多。对于很多学生来说,写作是一件头疼的事情,害怕写作,害怕看自己写出的作文;即便硬凑足了字数,也往往是层次不清、词不达意,错误百出。

根据对大学生平时作文以及四级作文的调查分析发现,他们作文中经常使用的词语或结构往往是中学阶段,甚至是初中阶段所学。大学英语教学中写作教学与学生的写作成绩关系不大。换言之,大学英语学习以及写作教学似乎不能有效地促进和辅导学生的写作,或者说所起的作用有限。这种状况势必影响大学英语教和学的积极性,全面提高大学生英语运用能力前景堪忧。由此,探索大学英语作文教学策略意义重大。

一、大学英语作文教学成效不佳原因分析

分析大学英语作文教学成效不佳,主要存在两个方面的原因:

1.语言教学理念误区

传统的二语习得理论认为,学习者掌握了语法规则和词汇以后,就能创造性地使用语言。于是很多年英语教学中只注重输入,忽略输出。许多学生尽管词汇量不小,英语书面阅读能力也很强,但是能产出的信息量极小,能真正实际运用在写作中的更是十分有限,作文中的中式英语表达比比皆是。在写作中,他们只能根据自己所能记忆的单词和语法规则硬凑句子,导致句子的准确性和地道性不够,表达不畅,意思不明。

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心理语言学和结构语法理论都认为,语块在二语产生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他们认为,语言的流利程度不取决于学习者大脑中储存了多少生成语法规则,而取决于语块储存的数量,语块是人们流利地表达自我的基础。因为语块具备有效提取的优点,还能使说话者的注意力集中在语篇的层次结构而不是单个的词上。Lewis认为“Language consists not of traditional grammar and vocabulary but often of multi-word prefabricated chunks(语言不是由传统概念中的语法和词汇构成的,而往往是由多个词组成的预制块构成)”。换言之,词汇才是语言的基础,构成语言的是语法化的词汇,而不是词汇化的语法;能够将词汇短语以一种整体的或语块的形式去理解和产出是语言习得的重要组成部分。Altenberg 发现约70%的日常口语都由语块构成;McCarthy 也强调语块学习的重要性,指出大量操本族语者的语言都是程式化的。实质上,本族语者之所以语言表达流利,是因为他们大脑中储存了许多可供随时提取使用的、关键领域的语言程式。因此,提高学生的语块意识,注重语块的积累和应用,对于提高英语写作水平有明显作用。

2.写作教学方法失当

国内英语写作教学经常使用的两种方法是:成果写作法(product-based writing approach)和过程写作法(process-based writing approach)。“成果写作法”属于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学重点放在写作成品上。主要表现为“教师命题—学生写作—教师批改”,学生学习写作是处于一个孤立的环境,第一稿通常也就是最后一稿,它忽略了学生在写作前、中、后一系列交互,协商和监控等主观能动作用。学生在整个写作过程中极为被动,缺乏写作信心、动机和真正的交际目的,写作能力得不到提高。我国目前的英语写作教学中,教师大多沿用“成果写作法”。教师对作文的评阅也仅限在语法、句子规则等方面,很少涉及语篇方面的要求。这种方法严重地忽略了学生在写作过程中的主观能动作用,缺乏写作动机和真正的交际目的的写作训练肯定是无效的训练。

鉴于传统写作教学法的弊端,“过程写作法”开始兴起,始于20世纪60年代美国的第一语言教学。20世纪80年代,从事第二语言教学研究的学者Raimes、Zamel和Hedge等将过程法应用于第二语言的写作教学。过程写作法将写作视为一个有交际目的的、复杂的、非线性的交互过程,强调学生在预写、起草、修改、重写和编辑等过程环节中反复的、多层次的交互活动。学生在文章的写作过程中,不仅能通过最后的成稿了解和改进自己的写作,而且能在写作的各个步骤之中逐步地学习写作,积极地解决写作中出现的问题,从根本上提高写作水平。

从模式上看,过程写作法无疑是一个能够使学生对写作保持兴趣,增强想象力和提高写作水平,并使写作更加个人化的一个好方法。从理论上看也是符合逻辑的。然而在实际的应用当中,事情并不是像表面看起来这样简单。到目前为止,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大学英语写作课上,这个方法的应用都或多或少地出现了预想不到的困难。此中的原因颇多,涉及面也较广。首先,过程写作法的实施耗时多,对于以应试为特点的教育非常不现实。我国中学英语教学目的是应对高考,大学英语教学的目的是应对大学英语四、六考试,因此老师通常没有足够的时间来完成整个写作过程的活动。其次,目前尚未找到实施这种方法的有效途径。如果在修改作文过程中,学生或者教师还是只限于语法和拼写,那么学生写的初稿和最后一稿差别将极小,效果可想而知。再次,中西方文化差异将影响过程写作法的顺利实施。中国学生不太习惯让自己的同学检查自己的作文,会感觉心理压力大,使得过程写作教学法事倍功半。最后,中国学生不习惯于批改他人作文,感觉无从下手。甚至有些学生不能以认真的态度对待相互讨论、相互修改作文这种模式,所以自主学习和互动学习的效果将不明显。

结合我国大学英语教学课时少,没安排专门的写作课时等实际情况,教师可以在每个单元的课文教学中着重培养学生的语块意识,创造性的运用过程写作法,尝试提高学生的英语作文水平。

二、策略探索

英语学习动机是指学习者学习英语的动力因素,是学习者激励自己达到英语学习目的内在驱动力。研究发现,学习动机与学业成就之间存在一定的正相关,高动机者比低动机者倾向于有更好的成就作为。通过四、六级大学英语考试以及找到满意的工作,是大学生英语学习的主要动机。但是传统的大学英语教学缺乏实用性和实效性,直接影响了学生的英语学习积极性。因此,如何激发和维持其英语学习动机,保持英语学习的兴趣,就显得十分重要。

为了保持学生们的学习兴趣,需要从解决英语学习困难入手。英语学习中的最大困难是单词的记忆以及英语语言的输出。面对庞大的英语词汇,往往使学习者望而却步。而如何将单个的词语组成句子、篇章则是学习者的另一难题。由此,我们拟将语块教学与过程写作法结合起来,使学生从日常的英语教学中感受到语言学习的效果,发现乐趣,找到成就感。

过程写作法一般包括写前准备、初稿、反馈、修改、重写五个阶段,它们交叉进行、循环反复。如果照搬照抄以上五个阶段的做法,势必耗时耗力,最终也难逃中途夭折的命运。因此,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应做些调整。  1. 写前准备

“过程写作法于传统的成果写作法主要差别在于它视写作为社会交际活动,写作者从确定写作主题、内容、选用词语到反馈、评阅、修改,都表现为一种社会化的交际过程,这一交际过程主要通过课堂讨论的方式完成。”(Weissberg,1994:123)课堂讨论也是过程写作法的主要方式,包括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讨论交流和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讨论交流。因此,在学生动笔之前,应组织学生围绕命题展开多种形式的课堂讨论,启发学生的自由联想与创造思维,引导学生理清思路,制定提纲。

(1)以大学英语教材为基础,师生合作搜寻和学习每个单元出现的语块,收集和积累写作素材。语言输入理论表明,语言输入是语言输出的前提和保证,要想掌握好语言,就必须进行大量的语言输入。只有积累了一定的思想感受和大量的语言素材,才有可能写好作文。学习者通过大量输入有关语言运用规则及表达,促使其语言知识的内化,提高写作输出的质量。由此,依据教学计划和任务进行的课堂教学,不再是漫无边际、杂乱无章的;还能让学生认识到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从而开始重视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立足每篇课文,教师分析文章篇章结构,传授写作技巧。大学英语教材中的每篇课文都是经过精挑细选,或是文章写作方法值得推荐,或是文章主题内容令人深思,或是文章语言经典优美。所以结合课文讲解写作方法,将使写作教学更加生动自然,令学生记忆深刻。

(3)学生对语块和作文主题充分讨论,以读促写,以议促写,互助互写。将学生分组讨论,讨论所学语块的含义、用法,讨论文章立意、构思,形成观点。

(4)教师讲解篇章衔接技巧。教师在每篇课文结束以后,有计划、有目的地适当介绍一些作文句与句、段与段之间的衔接方式,衔接词语等,以便让学生学以致用。随着教学的深入,帮助学生整理出写作知识和技巧的系统。

(5)学生自拟作文题目,完成提纲写作。大学英语四、六级作文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学生过于关注句子语法结构和语言词汇,忽略整体结构;作文立意不新,内容深度不够。因此,教师在写作课上首先要强调文章的整体框架,然后才是语言表达的准确性。

2. 撰写初稿

在充分的课堂讨论和已经列出的提纲基础上,采用课上与课下结合的方式,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初稿。

3. 修改初稿

采用同学间互评的方式在课下完成初稿修改。每篇习作都要有同学的批改,制定批改的具体要求:(1)结构层次是否清晰合理;(2)主题和内容是否深入;(3)衔接过渡词语是否丰富、准确;(4)是否正确运用了本单元语块;(5)语法、拼写是否有错误。

4. 撰写第二稿

同学互相批改以后,根据所发现的问题和提出的建议,学生独立完善写作,完成第二稿。

5. 教师修改反馈

教师修改学生的作文二稿,然后在课堂进行讲评。在修改和讲评作文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过程写作教学法论文例6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9682(2009)05-0043-03

【Abstract】In an attempt to improve students’ writing ability, this essay shows the importance of teaching writing strategy and explores the guidelines of teaching the strategies in process.

【Key words】Writing strategies Process didactics

一、前 言

语言教学的改革强调学生具有较强的听说读写能力,然而写作教学一直是大学英语教学的瓶颈部分,究其原因,一方面,写作教学投入严重不足,正如孙文康老师在2004年外语教学研讨会上指出,52所英语专业院校里,只有少数开设专业英语写作课,非英语专业的投入可想而知。另外,大学公共外语写作教学往往是四、六级前关于句型结构和应试技巧的强化训练,学生对写作教学缺乏兴趣和热情。此外,写作教学重成果、轻过程,重教师、轻学生,重批改、轻反馈等特点也严重影响了教学的有效性。

如何克服以上写作教学弊端呢?笔者认为,实施过程写作教学,特别是写作策略方面的过程教学将为写作的提高提供有力的支持和保障。一方面,教师应在教学中加强如何构思、成文和修改等各个环节的教学,以加强自主学习和自主写作能力的培养;另一方面,教师应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写作的整个过程,注重写作的趣味性和个体性、注重师生间的讨论和反馈,即实施过程法的写作教学,以增强策略教学的有效性。总之,本文通过两者有效结合的教学探讨,试图达到写作和策略教学双管齐下,写作能力和写作策略齐头并进的目的。

二、过程教学法的特点与优点

过程写作法是80年代教育学界针对“成果”教学法的弊端提出的写作教学方法。这种方法将写作过程看成是一种复杂心理认知和语言交际过程,认为写作“不仅是一种循环式的心理认知过程和思维创造过程,还是一种社会交际过程。在此过程中,学生不断地发现和创造意义,同时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邓郦鸣)”。以此为理论基础,过程写作法以写作过程为出发点,将写作过程看作是写作的重心,强调写作可以分解为一系列可操作、监控和指导的连贯序列动作,其特点为:

第一,注重写作的全过程,关注思想和内容的表达。它强调的不仅是发展学生在行文过程中诸如拼写、标点、句法、衔接、时态、句子完整与否等方面的语言能力,还要求教师关注思想内容的交流以及从准备到成文的整个体系的教学;

第二,强调学生是写作教学的中心,他们具有很大的主观能动性和个体差异性;

第三,强调写作过程中的交互性,写作过程不仅是学生和老师之间的交际活动,更是学生与学生之间相互分享、讨论和提供反馈的社交性活动;

最后,强调写作步骤的可分解性,诸如计划、起草、一稿、修订、反馈、成稿等若干阶段,注重反馈和多次修改。

不难看出,过程教学法强调了教学的双边活动和语言课堂的交际本质,因而更加符合语言教学的特点和规律,值

得作为我们进行写作策略教学时的教学借鉴。

三、写作策略教学的重要意义

写作策略属于学习策略的范畴。国家教委规定:“大学英语教学是以英语知识与应用能力、学习策略和跨文化交际为主要内容、以外语教学理论为指导、并集多种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为一体的教学体系。”作为学习策略之一的写作策略,无疑是英语写作教学的一大重点。本文所提倡的策略教学,强调科学的写作态度、方法和技巧的培养,对学生的学习有以下重要意义:

第一,就写作本身而言,写作策略帮助学生形成有效的机制、操作方法和程序以对写作任务进行计划、构思、修改,通过对这些策略的不断调整,最终形成自我的“自动化系统”。在英语写作中获得和形成的策略还有助于他们历史、社会科学等其他方面的写作;

第二,就作者本身而言,关于写作计划、构思和修改等的策略教学有助于增强学生面对写作时信心和安全感,让他们感到手中有“武器”,从而克服大多数学生对写作的惧怕心理。在策略的调整和运用过程中,他们不仅增加了策略的运用意识,还增加了他们对自身的思维习惯、学习特点等方面的认识;

第三,合作修改等策略教学创造了同学间互相分享、批评和帮助的社会气氛,体现了语言教学的交流和交际原则,将对语言教学的其他方面产生重要影响。

四、写作策略教学的原则

如何进行写作策略的过程法教学呢?根据Brown, Karen R. Harris及 Oxford等人的理论,结合大学英语教学的现状,本文将教学步骤和原则总结为“六大原则、七大步骤”。在实际教学示范中将详细讨论背景知识介绍、策略讨论、策略改进和调整等七大步骤,在此着重介绍六大原则:

1.策略教学要突出合作原则

即策略教学不仅要强调师生间的讨论和学习,还要提供大量机会让学生进行讨论、修改和评价。

2.策略教学要有个体针对性

即要求教师在关注学生整体写作的前提下,特别注意个别学生的个体差异,因势利导地引导各个小组对小组成员的问题进行解决。

3.策略教学要有渐进性

渐进性要求教师不仅要在教学内容上循序渐进,还要在教学方法上针对学生实际循序渐进。

4.策略教学要有预见性,应让学生充分意识到在各个阶段可能有的变化和困难。

过程教学法强调来自课堂讨论和交互活动中“活”的素材,也着眼于当时学生出现的问题和困难,教师若对此变化和困难缺乏预见和准备,就很难有效组织相关策略的教授。

5.策略教学要求教师有很大的教学热情,也要求有很强的教学支持体系。

过程教学强调师生间的互动和讨论,强调教师指导下的学生的主体作用,因此,教师要有相当的教学热情去感染和引发学生的参与,再者,教师只有尽力创造尊重学生意见、尊重个体差别、学生不惧怕犯错误等的民主气氛和支持氛围时,学生的主动性才会得以最大限度的发挥。

6.策略教学要突出发展性提高

发展性原则要求教师不急于求成,“提高”要求教师对一定阶段内的教学有明确的目的,切忌课堂气氛热热闹闹,但学生写作水平停滞不前的现象。

学生方面,教师应努力在整个过程中让他们有以下认识:合理运用和调整有效的策略,知道什么时候该运用哪个或哪些策略,并能对所运用的策略进行独立产出,评价和调整明确自己的认知过程和学习特点,提高对自己写作能力的期望值,对策略的意义、潜力和缺陷有明确认识并在写作过程中适时做出策略性的反应。

过程写作教学法论文例7

一 什么是“过程体裁教学法”

写作是一种通过运用语言知识来实现社会交际目的的工作,在过程体裁教学理论中,通常都是将写作与社会相联系,并且在实际的“过程体裁教学法”中,教师的教学重点也会进行有意识的转变,不再专注成稿的讲解,而是侧重学生在写作过程中体裁意识与写作意识的培养。在写作过程中,教师通过范文的讲解,与学生进行充分的互动,并划分小组引导学生进行讨论与互改,充分培养学生的写作意识,使学生把握写作步骤,并进一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增强其写作能力。

二 “过程体裁教学法”在高校英语写作教学中的运用步骤

1.教师分析范文

教师对范文进行介绍,并为学生分析范文的体裁及该体裁的语言特点、篇章结构及交际目的等,让学生在掌握文章体裁类型的同时也了解该体裁的语境要素,通过对体裁语言特点、篇章结构和修辞手法等要素进行把握来进一步掌握该体裁的交际目的,从而使学生能全面地对该体裁有深入的了解。

2.学生进行模仿写作

在对范文体裁进行讲解和把握后,教师可以要求学生运用课堂上所学的体裁语境要素,通过分析题目来归纳出文章的写作目的、篇章结构,并对文章的语言特色进行定位来进行模仿写作。在这一环节学生可与组内成员进行信息共享和讨论来共同完成写作。

3.学生独立完成写作

经过前几个环节的讲解与训练后,教师可以找出与范文类似的题目让学生独立写作。可适当要求学生就题目来拟订文章的提纲及写作的计划。学生要运用课堂所学的体裁知识和相关语境要素来完成初稿,并独立进行修改和编辑从而完成写作任务。

4.课堂修改与评价

完成写作后,学生可与组内成员进行互改,指出错误,然后教师再进行统一的批改。这样既能让学生明了自己在写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又便于教师对学生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评价与指导,最后由学生对自己的文章进行改正,并形成完整的终稿。

三 结合“过程体裁教学法”探索高校英语写作教学的实践途径

1.拓宽课堂教学内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由于传统教学体制的影响,导致课堂教学在时间和空间上都无法为“过程体裁教学法”提供良好的教学环境。这样就要求教师对课堂进行适当的拓展,不再让学习局限在课堂,引导学生进行课外自主学习,培养其自主学习能力。在进行范文讲解阶段,教师可以充分鼓励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材料收集并进行分析,再由小组代表在课堂上宣讲分析结果。教师可参与到学生的分析过程中,引导分析的方向和纠正学生的错误,充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遵循实践性原则,引导学生构建写作体系

在范文体裁的分析与仿写过程中,教师要培养学生循序渐进的写作理念,先就某一写作技巧进行重点训练,并要求学生在课后进行及时的总结与反思。一段时间后,教师在开始讲解另一范文的体裁与仿写技巧时,可要求学生在已学过写作技巧的基础上进行知识的添加,并通过小组互评和修改及时巩固自身知识,加强写作技巧的训练与实践,从而保证写作教学的效率。

3.最大限度地利用课时教学,强化学生写作能力

说明文和议论文向来是写作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这就要求教师要在有限的写作课程教学时间内,最大限度地对范文体裁进行分析。针对说明文与议论文这两大重点写作体裁,教师可引导学生自主收集热门话题的资料,并在课堂上进行专题讨论,让学生实时把握文章的时效性。同时,在学生进行模仿写作后,教师也要及时引导学生对所写文章进行总结与归纳,把握文章的结构与语言特征,使其能以最好的状态通过英语等级考试。

过程写作教学法论文例8

[关键词]工作任务导向模拟情境应用文写作教材改革

[作者简介]胡海(1968-),男,江西南昌人,江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职业和成人教育教学理论;余世民(1966-),男,江西南昌人,江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职业和成人教育教学理论。(江西南昌330039)

[课题项目]本文系江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省级立项课题“高职经管类项目导向式教材编写与课程改革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课题编号:JXJG-11-55-8)

[中图分类号]G7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2)12-0145-02

应用文是处理日常工作、学习和生活中的事务而产生的文体,起源于实际的需要。目前,大多数高职应用文写作教材,在编写思路、结构和内容上,普遍存在着与实际联系不够紧密的现象。

一、以工作任务为导向的“模拟情境”教学法与应用文写作教材编写的关系

1.教材是联结教师与学生的纽带,高职应用文写作课堂教学模式的落脚点在于工学结合型教材。如何激发高职学生学习应用文写作的兴趣?提高应用文写作教学实效?应用文写作教学不能得到学生认可,究其原因,在于未能找到适合该课程的最佳教材。教材可以引导教法,是指导教学使用的材料。能充分体现工学结合的编写方法就是我们应当采用的方法。在实际工作中,往往为了解决某一问题要拟出一系列应用文,如请示与批复、会议记录与会议纪要、经贸信函与经济合同等。如果考虑到它们天然地基于工作过程,就应在教材编写中,以学生所学专业相关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分析为依据,以工作任务为驱动进行课程内容的建构。

2.采用工作任务为导向的“模拟情境”法编写的教材,使学生联系到工作的实际,能极大地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所谓工作任务为导向的“模拟情境”法就是把一系列以工作过程为平台,相互联系的工作任务或项目组织在同一个教学单元,为学生设计出一种完成任务的情境,让学生通过这种情境增强相关知识的理解和运用,从而在掌握若干类工作的规律和技巧的同时也掌握了相关应用文的写作方法。在应用文教学中,运用工作任务为导向的“模拟情境”法编写的教材,使学生联系到工作的实际,能极大地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助于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应用文写作技能。

二、高职学校应用文写作教材中存在的问题

1.学科模式的教材编法,造成教学时理论与实际脱节,严重阻碍高职特色的课程模式的实现。各种应用文体的写作是与具体的客观实际情境密不可分的,作者处在什么位置?从事何种工作?可能会遇到什么问题?如何撰写应用文去解决这些问题?文章写好之后,传递给谁,或者在什么场合出现,通过何种渠道传递等,都应在编写应用文写作教材时进行考虑。但传统应用文写作教材,采用学科模式的教材编法,表现为章节式编法,往往重在理论阐释。好一点的也只是理论在先、文体在后,并且多是理论性的训练题,容易造成教学时理论与实际脱节。缺乏具有针对性的技能训练,内容即使有写作训练题也往往只给一个题目,不给具体材料。教材是沟通教师和学生的桥梁,教材对教师的教法产生影响,学科体系的教材必然导致学科体系的课程模式,阻碍高职特色的课程模式的实现,致使教师感到枯燥难讲,学生觉得乏味无聊,最终严重影响高职人才培养的质量。

2.很多高职应用文的教材编写只重视广度,缺乏深度,没有高职教育特点,缺乏职业导向性。很多高职应用文写作教材,往往是每种文体的概念、作用、种类、特点、结构、要求面面俱到,编得具体详细。虽然例文的数量足够,但散乱,内容之间毫无联系。并且例文内容与学生生活和工作实际相距甚远,致使师生于教学的起始就茫无头绪,进而影响教学的深入。高职专业有别于本科专业,具有很强的职业导向性,要求学生掌握从事本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突出实际动口动手能力的培养,课程内容要与职业岗位技能对接。学生只需具备“必需,够用”的基础理论即可。传统教材容易导致培养的人才与市场脱节,学生所学知识不能适应企业岗位技能实际需要,解决这一矛盾成为当前高职院校课程改革的当务之急。

3.以传统方式编写的高职教材导致教师在应用文教学中,忽视应用文写作的具体情境,教学效果差。实际工作所写作的目的不同,有的报告是供领导参考的,有的是只在部门内部传阅的,有的是供会议上讨论的,其写作语气、用词等总是会有较大差别。传统的应用文教学中,往往忽视了这些情况,忽视应用文写作的具体情境,而只是机械地讲授每一文种的特点、结构、写作要求等,至多辅之以一两个例文,做一项练习。往往是教师讲得头头是道,学生笔记抄得工工整整,然而学生一到实际工作中,碰到实际问题却常手足无措。本是实用性极强,立足训练培养能力的课程在实际教学中变得效果平平,毫无生气。于是,应用文写作在学生及教师的心目中是程序化、定型化、甚至死板化的。究其原因,在于传统应用文写作教材编写的刻板,致使教学中,教师忽视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忽视了学生可以利用自己已有的知识背景,忽视了模拟工作情况氛围的营造。

三、高职财经应用文写作教材编写新思路的具体实施方法

1.打破理论在先、文例在后的编写传统,将课程的教学内容设计成若干个工作任务,充分体现高职专业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原则。教材的内容结构要体现“工作过程系统化”原则,每一个学习情境的设计要体现一个完整的工作过程,并呈现由简单到复杂、或并列与包容的关系,要能够培养学生基本的职业能力和可拓展、可迁移的能力。设置教学单元,要对全部教材内容进行深入研究,根据各应用文种之间的内在联系,把教学内容划分为若干工作任务或项目。一个工作任务或项目的内容可多可少,要注意把具有内在联系,或具有某些共性而能共同处于某种情境的应用文种放在一个单元。应用写作教材中,教学单元可设置成:所述内容尽可能务实和互相呼应,每部分后都有关键名词及讨论思考题,尤其是有若干具有针对性的技能训练题,以实践能力训练为重心,力避理论与实际的脱节,练习取消知识题,多设计实践题种,为课堂教学提供较便捷的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的途径。

如全国高职高专教育十一五规划教材《应用写作实训教程》,根据高等职业教育“职业导向、素质本位、能力核心、服务专业”原则,重在培养训练学生的应用文写作能力。训练内容以学生学习和工作需要为线索编排顺序,以项目和任务为载体,形成了“计划、竞选、总结、调研、策划、公文、礼仪、会务、宣传、洽谈、诉讼、科研、求职”13个与学生职业人生密切相关的项目。在每一个项目下,又设计了若干个“任务”,构筑了基于工作过程和以项目和任务为载体的应用文写作实训课程体系。在案例的选择上,既有学生学习生活的范文,也有学生未来工作可以参考的例文,还有可供学生借鉴的反面例文,通过多次反复的任务演练,学生应用文写作能力可以得到稳步提高。教程覆盖面较宽,不同层次、不同专业可进行选择性教学。其编排体例是:项目一、计划:任务1——规划;任务2——计划;任务3——方案。项目二、竞选:任务1——自我介绍;任务2——竞聘词;任务3——主持词。项目三……

2.教材在编写上要体现出加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实践性,熔教材与教学训练于一炉,引导教师重练不重讲。围绕着高职教育培养目标的要求,突出实践性、应用性特点,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岗位工作流程的调查为基础,以工作过程系统化为原则,充分体现任务引领、实践导向的课程思想,将课程的教学内容设计成若干个工作任务,以工作任务为驱动引出相关专业知识,重构课程的内容并组织实施,教学活动设计遵循“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体现“教、学、做”一体化,予学生以创新的空间。

教材在编写上体现出加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实践性。高职应用写作课开设的目的是让学生掌握有关应用文写作方法和写作技巧,提高学生应用写作能力,以便更好地服务于今后的工作。弄清教材与教学的关系,熔教材与教学训练于一炉。可以考虑依据各文体的特点和在理论上的侧重点,将写作理论附在各任务之后,教学上可放可收,有利于灵活地教学,有利于教师作重点讲授处理。引导教师在“模拟情境”中重练不重讲,虽然也有理论讲授,但只是重点讲授,对学生能自己弄懂的地方应略讲甚至不讲,便于教师利用课堂开展实践教学。根据不同的课型,将教师讲解和学生参与紧密结合,通过角色扮演、课堂讨论、小组讨论、项目设计等以学生主动参与为主的课堂活动设计,真实再现日常应用写作,通过让学生模拟解决在处理公司事务时所遇到的实际问题,学会用应用文章处理商务实际工作,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涉外应用文,根据案例题目进行外贸信函写作,运用文字进行模拟贸易等活动,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在学做合一、手脑并用的过程中提高实践能力。

3.在每个工作任务或项目中,取消一般知识的概述,采用“模拟情境”教学法的编写模式,代之以不同情境下的例文举要和例文简析。在课程的学习情境设计中,以真实企业为载体,通过项目教学、角色扮演、案例等多样化的教学训练内容的采用,寓教学于实际场景中,将工学结合落到实处。把具体相互关联的应用文种放在一个教学单元,而又营造某一情境进行综合训练的“模拟情境”教材,具体做法是:设置情境,根据单元应用文种的特点,模拟现实客观情况,创设出某种情境,让学生扮演情境中的某种角色,具体体验在某种特殊情况中应用文写作的要求。设置和应用文有关的情境,通过文字语言的描绘,再现应用文假定的情况,把学生直接带入生活的真实情境中去,让学生根据设置的情境,各自扮演角色进行应用文说写的综合训练。如在编写“经贸洽谈与经济合同”任务时,可营造的情境是:有某水果店甲和某果品基地乙,甲拟购买乙的苹果、雪梨,并拟定一年的购销合同。把学生分为甲,乙两方,每方有经理、副经理、财务人员、管理人员、法律人员、记录员等(每个角色可由多人扮演),先让学生做谈判前的准备工作,由经理组织好各自的谈判班子,制定出谈判方案(包括谈判目标,谈判内容,谈判议程,谈判进度,谈判策略与技巧等),接着让甲乙双方各自组成谈判班子进行谈判,谈判过程中要体现出摸底、报价、讨价还价、让步、签约等“模拟情境”教学法在应用写作教学中的运用具体环节,最后,让学生根据谈判的内容拟定出经济合同。

[参考文献]

[1]贾格维.行动导向教学法在职业教育中的运用[J].职业技术教育,2007(11).

过程写作教学法论文例9

1 理论背景

元认知的概念源于美国认知心理学家Flavell。他提出,元认知就是对认知的认知,即认知主体对有关自身任何认知活动的知识或调节,包括元认知知识和元认知体验(Flavell,1979)。他还将元认知知识分为3类,即:“人(主体)的知识”,主体关于作为认知活动加工者的自己和他人的知识,包括动机、自我概念和写作问题;“任务知识”,主体持有的关于从事一项任务所需信息资料,以及关于完成任务所需努力程度的知识,包括文章知识、对目的的考虑和对读者的考虑;“策略知识”,关于达到某个目标或从事某项任务过程中所用策略有效性的知识,包括计划、组织、评价和资源利用。而元认知体验是指伴随认知活动而产生的有意识的认知体验与情感体验。

吴红云在“教学活动条件下大学生英语写作元认知的特点”(2006)中以元认知理论为指导,提出在英语写作教学活动中实施元认知教学活动设计原则的构想(见表1)。

2 写作元认知教学活动设计原则实施的意义

写作研究一直以来都是学者们关注的焦点,它历经了从传统的西方修辞学到社会认知学的理论传承,从古典的修辞写作模式到过程化写作运动的范式转变,对英语写作教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如何通过理论传承和技术创新,解决中国语境中的英语写作教学问题,就成为一种有意义的事情(杨永林,2005)。写作元认知教学活动设计原则体现了社会认知写作理论和过程化写作范式的有机结合。社会认知写作理论认为作者、文本、语境三要素在写作过程中互为条件,强调写作过程中社会性学习的作用。而写作元认知教学活动设计原则以人(作者)为本(如评估写作中的强项和弱项及元认知体验等),强调优秀作文标准(文本)和教师与学习者之间以及学习者之间的互动(语境);过程化写作范式认为写作是思维和发现过程,是动用某些策略创造的过程,也是逐步开发文本的过程,在信息搜寻、前写过程、写作过程、改写过程、编辑过程等主要活动中“循环往复”地进行,并非“一蹴而就”的结果,而写作元认知教学活动设计原则强调学习者的自我评估和反思(思维活动)、阅读及策略知识的重要性(信息搜寻),将元认知知识和元认知体验融入写作过程的主要活动中。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写作元认知教学活动设计原则是当代先进的写作研究和教学理念的结合。

若想了解一种理论、一种方法、一种原则是否能解决中国语境中的英语教学问题,最直接的莫过于将其应用于英语教学活动中。写作元认知教学活动设计原则与大学英语教学的契合点在于:(1)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2)强调学习的交际性和同伴合作精神;(3)强调学生的批判性思维;(4)强调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该原则并非仅仅着眼于某项具体的写作任务,更重要的是它致力于贯穿整个学校教育甚至是终生学习的过程。这与我国英语教学的最根本要求是一致的。

3 写作元认知教学活动设计原则实施的途径

根据目前大学英语教学的现状,我们将写作元认知教学活动设计原则的实施纳入大学英语精读课教学中,原因有二:一是因为大学英语教学中大多以精读和听说课为主。写作课占的比重小;二是因为阅读和写作之间存在着输入和输出的关系,阅读的目的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力和总体语言水平,而且还可以帮助他们熟悉不同类型文章的写法(Ur,1996)。该原则与大学英语精读课结合的方法是:在完成从课文理解、问题讨论互动、语言技能训练、综合练习等一系列课堂教学活动的基础上,布置一项与精读课文题目相似的写作任务,进行写作练习。将精读课融入写作教学具有两重意义:一方面可为学习者的写作输出活动提供指导和帮助;另一方面把课文理解、问题讨论互动、语言技能训练、综合练习一直到写作的各个教学环节融合在一个完整的学习过程中进行考察,扩展写作“过程教学法”到阅读这一准备阶段。此外,作文题目的拟订还应考虑到是否适合学生的自由发挥,激发他们的兴趣和创新思维能力。

4 写作元认知教学活动设计原则的应用:实验研究

本文所提倡的写作元认知教学活动设计原则旨在与大学英语教学实际相结合,在不专门开设写作课的情况下,采取将写作融入大学英语精读课教学中进行。具体写作模式采用前文提到的“扩展过程写作法”。检验这个构想的有效性如何,最好的办法就是教学实践。为此,笔者在有关同事的帮助下,对某校2007级的非英语专业两个班的学生进行了15周的对比实验。两个班的学生英语写作水平相仿(V2他们上个学期的期末考试写作成绩作为衡量标准),由同一个老师任教。实验班采用元认知教学活动设计原则下的“扩展过程写作法”进行写作教学,对照班也采用“扩展过程写作法”,但在教学中不实施写作元认知教学活动设计原则。在实验阶段共要求学生完成了6次习作,写作文体有记述文、议论文、信件等等。实验前后利用课堂时间做了一次问卷调查,主要考察学生对待写作的态度和兴趣;另一个考察指标是学生的6次作文成绩。采用整体计分,即大学英语四级考试中的写作评分标准,由两位老师为作文评分。评分结束后,对两位老师评出的成绩使用皮尔逊相关系数检测,得出6次作文成绩相关系数均在0.75—0.79之间(相关性在0.01水平就是有意义的)。说明两位老师评出的成绩可靠。取两位老师给出的分值的平均分,得出实验班和对照班的作文分数,取6次作文分数的平均值,然后使用SPSS统计软件,检验这两个班的成绩有无显著差异。

从表2写作成绩对比中不难发现,由于两个班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实验班学生的写作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班,两者之间的差异达到统计显著性水平。本次实验数据证实了以写作元认知教学活动设计原则指导下的扩展过程写作法教学确实会影响学生的写作成绩,能帮助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过程写作教学法论文例10

中图分类号:G623.31

一、问题的提出

英语是一门需要实践运用的语言,因此在英语教学中对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格外重要。听和读是语言信息的输入过程,说和写是语言的输出,表达过程,在这两种不同的表达方式中,写作可以说是更内化,层次更深。对于目前初中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很多教师仍然遵循“教师命题―学生写作―教师批改”的传统模式,整个过程都是由教师独立进行知识的传授及错误更改,学生的学习完全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教师常常抱怨自己无数次的批改和讲评换来的仍是学生反复犯同样的错误,写作水平停滞不前,真所谓“教得累,学得苦,效果差。”所以要提高英语写作教学效果必须进行教学改革,应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1、促进学生主动学习,提高学生学习写作的兴趣和参与度,让各类学生都能亲身经历合作学习和知识建构的过程;2、更新写作教学观念,优化写作教学过程,促进学生有效地学习。基于这种认识,笔者把过程教学法引入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中。

二、过程教学法理论

上世纪七十年代,以弗劳尔和黑斯为代表的学者提出了过程教学法。这种教学把重点放在关注学生本身及培养学生写作过程中各种策略的运用和认知活动上,如:“观察、描写学生的写作过程;在写作前后与学生交谈,了解他们在完成某项写作任务的过程中如何处理各阶段出现的问题;系统地对学生的作文进行历史性的分析,从而发现其发展进步的轨迹;从人文的角度研究写作教学的过程”。给学生营造一个轻松、自由、支持性的写作氛围,在写作的不同阶段指导学生练习写作,让他们在反复的写作与修改中开拓思路,完善文章,教师的指导应贯穿于整个过程直至最后成文。

三、初中学生在英语写作中存在的问题

笔者根据多年从事初中英语教学的切身体会,总结出学生在写作中存在的基本问题:

1、不会审题。不按照作文要求来写作,出现所写文章体裁、人称、时态、字数、内容不符的现象,有时作文要求用上所给的提示词,部分学生出现少用甚至完全不用提示词的情况。

2、语法错误。这就包括多种情况,如:以中文式英语表达、词性错误、词语搭配不当、句法结构错误、句子间缺乏连贯或连接词等。

3、缺乏文章的建构力。换言之就是无从下笔,不知该写些什么内容,只好寥寥数语结束全文。

四、利用过程教学法理论解决问题的策略

根据过程教学法的理论及初中学生在英语写作中出现的问题,笔者尝试了以下做法,以期抛砖引玉。

1、写前准备。在写作之前要让学生学会认真阅读写作要求,明确写作的主题及体裁、人称、时态。初中的英文写作一般是安排在每个单元sectionB的3c部分,而3c前的3a、3b相当于范文。因此在学习3a、3b时就要让学生自己观察该体裁的文章结构,内容的组织,然后由学生加以归纳和总结。在布置3c的写作任务时,同样让学生根据所总结出的范文特点结合具体的写作要求确定出写作提纲。我每次会抽学生口头表述他的提纲,然后同学间相互讨论进行补充,这样可兼顾到不同层次的学生。

2、形成初稿。这是写作的主要阶段,学生在此阶段将构思草拟成稿。初稿是构思过程,教师的任务就是鼓励学生勇于下笔,并且细心观察他们的写作活动,象导演在片场指挥一样,随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指导。

3、同学间评判。分为两个步骤:

(1)示范性评判

一般我会选两名学生直接在黑板上板书并读出他们的初稿,若时间充裕,我会在学生写好初稿后抽四、五个人拿着他们的初稿到投影仪上边展示边读,然后组织大家讨论评析。无论采取哪种方式展示初稿,都是为了让学生各抒己见,进行评判。在评判的过程中,教师可加以适当的启发和指导。展示整个评析的过程就是要让学生们明白应该怎样把提纲扩展成文章,如何下笔,怎样正确地表述语句,从哪些方面来评判英文作文。当然要培养学生评析的能力不是一蹴而就的,平时的训练和积累十分必要,如汉译英操练、连词成句练习、句子改错、复述及改写课文、背诵重要语句、句型转换等。

(2)小组讨论

在起到示范作用的评判完成后,其他学生的初稿就由小组长组织组员相互交流互相评析。一般四至五人为一组,小组的组合根据学生的写作能力合理安排,尽可能遵循学生自愿的原则,并且不要随意变动。组内同学的讨论和修改可将初稿发展成较为完善的“成品”,学生往往在交流的过程中产生新的想法,从而写出内容更加充实,结构更合理的第二稿。

4、改写初稿。通过组内同学间的评析所提出的意见,学生对初稿加以修改。当然有的学生在小组讨论前通过示范性点评就已经认识到自己作文存在的一些问题,在此时一并修改。

5、教师反馈。教师在对学生修改后的作文进行反馈时,应根据学生的水平进行分层评改。对于写作得较好的学生,只需划出或圈出有问题的地方或在文章后提一些建议,让其有的放矢地订正;而对于那些错误较多,自行订正有困难的学生,通常需要给其指出具体的问题,帮助他们修改,有时甚至采取面批的方式。

6、再修改并定稿。学生根据教师的反馈再次修改作文,最后抄正交给教师检查。修改本身就是提高作文质量的有效环节,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自身的语言知识得以巩固,写作技巧也随之增强。定稿后的作文可以选出优秀的张贴出来或小组之间根据优秀作文的篇数进行评比,提高学生写作的兴趣与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