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美术德育总结模板(10篇)

时间:2022-04-12 14:47:43

美术德育总结

美术德育总结例1

(一)艺术与伦理中的认识因素

人类通过劳动实践,创造了产品的造型,并运用多种符号创造了艺术形象,这不仅是个体行为,也是群体行为,凝聚了人与人、人与自然等的关系,于是也就有了时代性、民族性很强的伦理规范。所谓道德认识,是人的道德行为的理智方面的根据,是动机、目的和出发点,决定了道德品质的性质。而道德行为则是道德认识的具体实践,外部特征及所产生的效果,是外在直接表现,可把握的,是关于某种知识及行为对社会、对人类有利或无利这样一种价值意识。社会道德规范是以“应……”或“勿……”的形式表述的道德认识,即我们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应该怎样或不应该怎样做,等等。比如,尊老爱幼,助人为乐,仁义礼智信等,都是中华民族传统道德观念,以及相沿成习的伦理规范。人们在社会生活历程中可以逐渐理解为什么要遵守这些规范,一般情况下,这些认识又是可以通过逻辑推理来加以说明的,越是对它们的意义、价值认识得深入,就越能提高个体道德行为的自觉性。

艺术审美认识与伦理的道德认识有着截然不同的形式。艺术的审美判断也是一种价值判断,而且是先有判断然后才有美感。但这种判断不是逻辑的,它来自于对形式的直观把握。这种直观并不限于感知觉领域,不限于指出审美对象“是什么”,更主要地在于这个形象“表现了什么”,是比认知更为复杂的心理活动,即对艺术的审美理解。比如,凝望着画中一棵迎风傲雪的青松,你会凭添一股豪情,那来自松树的形状气质,同时来自你对它所富含的一切信息感知、想象、情感融入后的领悟和体味。因此,艺术审美理解不同于道德认识,不像道德认识那样受外在社会条件的直接制约,也不包含现实利害关系。审美主体可以超越日常社会生活的功利观念并借助想象力给予主观的、自由的解释。这种理解通常被称为审美理解的自由性或非功利性。所谓“主观的、任意的”并非无根据的任意外加,它是在对象唤起的一定的情感定向上发生的,同时受审美主体既往的生活经验和当时的心境所制约。有时,还必须在潜意识中去寻找根据。这种现象通常被称为审美理解的多义性或不确定性。

(二)艺术与伦理道德中的情感因素

道德情感是指在个体道德行为中所体验到的情感,主要是以责任感和义务感为标志。但在实际行为过程中,个体所体验的不限于此,还会体验到各种各样的情感。一般而言,道德行为总是指向一定的对象,只有当主体与行为对象存在某种责任关系时,责任感才是道德行为的初始动力。如父母对子女,成员对集体,公职人员对国家和公民都负有一定的法律上的或伦理上的责任。这种关系会在一定的情境下使个体产生或强或弱的责任感,从而发生一定的道德行为。但有时也未必有什么社会关系,如助残扶贫,则是道德修养达到一定程度,在情感上的一些表现,某些道德行为结束之后,会有胜利的或失败的情绪体验。一种胜利的满足感,同时又得到了社会舆论(家庭、教师、集体、社会公众)的鼓励时,情感将成为有利于行为习惯化的动力,并能促进个体内在的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巩固。一个人随时随地都能表现出符合一定时代社会要求的道德行为时,他内心的义务感、责任感,对他人或全社会的关心将是一种持久而稳定的情感,我们称之为道德情操,它将成为个体人格的组成要素,达到“从心所欲不逾矩”的理想境界。

审美情感与道德情感相比,一个突出的特点在于,它不是由行为对象的物质利害、道德价值直接引起的,而是由观照对象的外在形式引起的。审美情感不像道德情感那样与明确的个人或社会功利直接联系着,也不像道德情感那样直接引起行为反应。也就是说,它不与个人利害相关,不直接转化为行为动机,而是在于求得超越与不朽,即在感性形式中求得道德的永恒,以及一种自由感受。艺术之所以是引起审美情感的最佳对象,就在于它可以引导审美主体远远超出个体的狭隘的生活经验而获得极为广泛丰富的情感体验。身在山林的人可以通过绘画观赏到大海的波涛,身在闹市的人则可以在田园交响曲中体味到田园生活的情趣,而身在和平安定环境中的人可以通过电影、电视看到并体验到为保卫和平而在前线舍身战斗的战争生活。特别在那些具有深厚历史社会内容的小说、戏剧、电影和电视作品中,一个人可以在自己的心中重现各种各样性格与命运的人物的思想和情感。我们借助于艺术所特有的审美魅力可以同艺术中的人物同呼吸、共命运,体味他们的欢乐、烦恼、痛苦、忧伤、愤怒……人们在欣赏艺术作品中,可以使自己的内心情感生活得到不断的丰富和充实,并升华到一种新的境界高度来审视自己以及周围的一切。这种获得不限于某种满足感,而是愈来愈高的,以情感倾向的形式所表现出的审美判断能力。

(三)艺术与伦理道德中的意志因素

作为社会成员,需要不断抵制各种诱惑,而去自觉服从道德行为规范,这就需要自控意志。人的意志力是这样一种心理因素,它表现在一个人能在多大程度上克服困难和阻力,控制个体行为,抵制对立因素,从而始终如一地服务于某种任务以保证行为达到目的。道德问题的核心就在于人能否克制某种自私的欲念而作出有利于他人,有利于集体,有利于社会稳定和向前发展的行为抉择。一个人的意志品质和意志力的强弱,可以成为衡量内在的道德品质和道德行为能力的标志。如电影《高山下的花环》中,赵蒙生是在一种强大的外部压力下,不得不压下逃避战斗的意愿走上战场的,但经过一次出生入死的血与火的考验之后,在英雄们的壮烈形象面前他照见了自己过去的卑微、渺小。古人说:知耻近乎勇。在高尚与卑微、伟大与渺小之间,他选择了前者,永不离开部队。所以,意志力乃是道德品质获得稳定发展、道德行为得以成为习惯所不可缺少的心理因素。人在审美过程中,觉察不到意志这一心理因素的作用。不论现实生活中的美还是艺术美,都具有一种对人的情感发生作用的形式,吸引审美者自觉自愿地进入美的欣赏之中。

如果审美对象必须依靠意志力驱使人们去接近它,那么,不是因为这个审美对象并不美,就是因为主体完全没有审美需要或能力。这时,审美对象同人的审美关系也就不存在了。因此,就审美心理结构的特点来说,似乎不需要意志力作为必要的心理要素。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审美是自由的,是无利害或功利性的。这正是审美的本质特点。但并非可以绝对地说审美与意志毫不相干。从审美过程的前期来说,总有些生活中的功利欲念存在于心中,妨碍采取一种审美态度和产生审美注意进入审美过程,如果想获得审美享受就得努力去排除这种欲念。作为审美的效果,审美过程中的情感可能转化为某种审美期望、审美需要,激起对美的执著追求和创造,这都不能说不含有特定意志因素。审美不包括意志的强迫,却含有意志的自由,因此,道德行为转为自由意志、自由选择,正可借助于审美。艺术的审美心理结构和伦理道德心理结构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呈现为相互渗透状态。一般地说,审美心理结构是以情感为核心并由多种心理功能参与构成的内在文化心理结构;伦理道德心理结构则是以意志为核心,同时包括其他心理功能参与构成的内在文化心理结构。相对于整体心理结构而言,均属于子结构体系。

二、艺术教育与伦理道德教育的区别

艺术与伦理道德的诸多不同,导致这两种教育之间有着很多区别。

(一)教育行为的自由性与强制性

艺术教育总是借助一定的艺术媒介诉诸受教者的感官、情感和心灵,使受教者在感官上充盈愉悦、在情感上受到感染、在心灵上得到陶冶。这种审美愉快之所以能够普遍发生,是因为艺术教育所凭借的艺术媒介可以激发受教者的审美态度,满足其审美需要,换句话说,可以摆脱日常功利欲念,从而获得自由感受。因而艺术教育无论就施教者看,还是就受教者看,都具有自由性,就是说以自由的方式进行艺术教育。对受教者来说,并不需要特殊的强迫和努力而是在轻松自如状态中获得艺术享受的。因而,乐于为人所接受。比如,一场精彩的交响演出,对于爱好者来说,自然是热烈期盼,盛装前往,屏息静听,或为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所鼓舞,或为莫扎特的《安魂曲》而哀怨,或为施特劳斯的《蓝色多瑙河》而动情,这一切投入均表明了接受者的一个明确态度———喜欢,而这是自由的,没有什么人强迫,喜欢或不喜欢尽可以自由选择听与不听。由此可见,艺术及艺术欣赏与艺术接受以其特有的自由性特点,使艺术教育的行为自然而然地是自由的方式,任何试图强迫行为都是徒劳的。

与艺术教育相比,伦理道德教育的接受方式不可避免地带有外在强加性。道德观念、道德准则是由一定的社会生产关系所决定的,它表现为已经形成的各种社会关系对社会成员的社会规范性要求。各种道德规范和比较稳定的道德舆论要求社会成员予以遵守,这些都具有不依个人意志为转移的性质,而法律的强制约束实质上又是道德规范得以维护的后盾。然而,这些并非总是与个体内在的需要以及青少年通过家庭邻里、社会集团所受的影响具有天然的一致性。相反,只有节制、压抑那些不符合社会制度要求的欲念才能实现道德教育的任务。比如我们今天所处的时代是一个信息化的高科技异常发达的时代,构建21世纪中国的和谐社会,走共同富裕的发展道路就要求个人履行对社会和他人的责任、义务,无形中对个体施加了一定的社会道德影响。这种道德影响,总是带有外在的强加性及规范性。因为社会本身在发展过程中也会不断完善,社会无法满足每个个体的需求与欲望和利益,而若使人们明确现状并以平衡心态调控自己的行为,就必须通过道德教育环节,以调节个人与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和利益相接近,并确保后者的逐步实现。

(二)教育方式的动情性与说理性

以情动人,是艺术教育的基本方式,就是说,艺术教育的施教者利用一定艺术媒介以唤起受教者的审美情感,达到塑造、净化情感的目的,让人的心灵追求高尚。无论从艺术教育的过程,还是从艺术教育的效应来看,动情是贯彻始终的。电影《巴黎圣母院》作为艺术教育的媒介,令人们所接受的首先不是那些对神权的批判,对封建王权的指责,而是故事及人物的悲剧命运和对美与丑的深刻阐释。视觉诉诸的是情感,引发的也是相应的情感判断:为艾丝米拉达的美动情,为卡西莫多的真而动情,为福娄罗神父、菲比斯及甘果瓦的丑和恶劣而动情,报之以审美的喜怒哀乐,审美的鉴赏力和对巨大的悲剧美的震撼享受就在这一观摩过程中培养起来,这是艺术教育活动所给予的。

艺术教育成功与否的标志,不是理性说教的深刻程度,而是情感感染的强烈程度。它只能通过激动、唤起情感的深度、强度和指向性来加以衡量,只能以艺术媒介在多大程度和什么方向上调动起人的丰富的情感体验,以主体在多大程度上和在什么方向上对艺术媒介作出情感的反应为依据。比如,1999年春节晚会上一曲《常回家看看》,几乎感动了全国的男女老少,朴素易唱的曲调,平白直抒的歌词,就像一位年迈的母亲在絮絮叨叨地想念、期盼着忙碌的儿女一样,厚重的情感感染着人们,歌曲在人群中传唱,而且男女老幼皆会唱,普及率如此之高,是近些年来流行歌曲不多见的。这种积淀着深厚理性的情感,不是对生活无限制的渲泄,而是由理性所规范并在想象中诱发出来的情感,自然而然地渗入了艺术的目的性。艺术教育所要培养和调动的正是这种审美情感———一种超越于生物性的升华了的高级情感。所以,艺术教育以情动人,以审美情感启迪人的心灵,并净化、塑造人的崇高情感。道德教育的核心任务在于有计划地施加系统的道德影响,把社会道德转化为受教者内在的道德品质,并表现出相应的道德行为。实现或完成道德教育任务,从总体说,不外乎通过理论教育和生活实践这两种基本形式。就理论教育而言,不像一般的理论研究,不能是抽象的说教,否则就达不到道德教育的目的。所以,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是道德教育与艺术教育行之有效的一种情感渗透方式。在现代人类安全需求之外,更多的是需要情感人文关怀。因而,道德教育中也有着强烈的情感因素。一方面使受教者形成与道德认识、道德理想需求一致的道德情感;一方面使受教者改变与正确的道德认识、道德理想相抵触的情感。但是应该指出,培养道德情感与艺术情感教育是不同的,其中,包含着强烈的道德功利的情感,并且在道德教育中,情感教育从属于道德理性教育。

(三)形式的观照性与实践的功利性

艺术教育对艺术媒介的形式的观照,区别于道德教育的实践功利,它需要借助艺术媒介来引导受教者形成某种审美态度。电影《红高粱》在观众们看来,是张艺谋理想与美的符号化,蕴涵在他思想里的情感与观念通过光、色彩、人物造型、故事结构表现出来,打动和感染观众。而制片人则不同,他关心的是如何将这一艺术产品推向市场,获取它的经济价值。因而,艺术教育中的受教者,即审美者关心的不是艺术物质实体,而是它在感知觉中的整体映象。这就引导审美主体与客体之间保持物理空间上以及心理上的“距离”,引导审美主体打消物质上的功利目的,排除概念认识和逻辑思考,从而形成一种审美态度,即超越日常生活和科学生活的态度。

需要强调的是,在艺术教育中,形式观照的“非功利性”和“心理距离”作为艺术教育的心理机制来加以强调是完全必要的,也是合乎艺术教育规律的。艺术形式观照,可以用审美形式诱发想象,发展审美想象创造力,从内心深处引起人的深刻的审美情感。然而,艺术审美感受是一种心灵演绎的骚动,情感上的共鸣和感性中的领悟,它只能在形式的观照和想象运动中产生。只有艺术审美想象达到一定深度才会激发起深沉的情感体验。这种情感与想象的交融,是物我之境,移情与同构的心理现象。这就像人们常说的“观山则情满于山,临海则意溢于海”。艺术教育只有借助形式的观照,牵动想象,才能进入审美的境界,陶冶心灵。和艺术审美教育相比,伦理道德教育所要求的道德品质只有见之于受教者的行为并产生具体的效果才有意义,道德教育当然不是道德空谈而必须服务于社会的功利,见诸实践。为达其目的,就必须使受教者树立正确的行为动机,并充分理解必须遵守的道德行为规范是什么,它对社会与个体有什么意义,对这些理解得愈充分深刻,道德行为愈带有自觉性。否则,就有可能在相同的行为中潜藏着不同的行为动机,有可能产生非常危险的后果,即表里不一,或称伪善。

道德教育不可能完全保证内在道德品质的形成和道德行为的习惯化。其一,有来自各方面的影响;其二,就主体的心理结构来说也有多层次和多种因素发生作用。人的认识、情感、意志各种因素不一定总是能够按道德心理结构的静态模式的要求自发地进入一种稳定的和谐的状态,即知、情、意、行四者之间和谐与平衡是不可能经常自发地达到,还会出现“言行不一”等多种不平衡状态,因此,才需要专门的道德教育,让受教者在实践中去体验、观察,及时给以更有针对性的教育。道德行为也是人的意志自由选择能力的培养,而人的意志力只能在实践中产生和不断强化。由此可见,道德教育必须是实践性的,人在社会实践中去不断接受行为规范,完善自我。

三、艺术教育与伦理教育的联系

(一)艺术教育与伦理道德教育的相互渗透

个体的艺术创作与欣赏的心理过程始终贯穿着这样那样的情感体验,而以情感判断力的形成为其结果。在一个道德行为的过程中也同样发生着这样那样的情感体验,而行为结果所带来的情感体验又作为一种反馈信息对道德信念和道德意志发生积极的(或消极的)作用。其中,情感的介入正是艺术教育与道德教育一个很重要的互渗内容。正是情感活动在艺术与伦理结构之间作为一种信息通道把二者联系起来。艺术教育正是借引发起的情感活动作为联接伦理结构的渠道、中介,从而使审美情感作为一种社会行为的动力。任何一种道德行为总是以道德认识为基础。但是,道德认识与道德行为有时会构成“他律”与“自律”的矛盾(社会要求转化为内在需要的矛盾),对道德主体行为者而言,解决这些矛盾可以借助艺术教育中所获得的审美情感为中介来发挥其催化与调解作用。因为审美情感与道德情感尽管有其形态上的区别,但都属于人的高级的社会性情感,均以生活中的情感经验为基础,又都是生活情感的升华,是一种融合着理性,发生于个体又与社会相通的情感。所以,在艺术教育的影响下,可以使受教者脱离单纯的个体生理欲望和占有欲的控制而进入一种“超凡脱俗”的境界,借用的话说就是变成“脱离低级趣味的人”。特别是在艺术审美中,在施教者的引导下,受教者将会经历通常在日常生活中所经历不到的情感体验。而那些以现实社会生活为题材,具有强烈的政治、伦理倾向的艺术作品,可以产生直接的、巨大的情感的冲击力渗入伦理心理结构,使人充满道德激情。例如,聂耳的《义勇军进行曲》至今仍在鼓舞着人们中华民族奋然前行。但是,艺术教育对道德教育的作用并不以艺术本身是否包含明显的伦理观念为条件。只要是代表人类社会共同价值取向的艺术,都可以熏陶浸润人的心灵,使人的精神需求由低向高发展,内心世界日益丰富、趋于高尚,更加社会化,更加善于体验他人之所感,理解他人之所想,从而有助于人与人之间的友爱互助。同时,艺术教育也有待于道德教育、伦理情感的支持。越是具有高尚道德情操的人就越容易同艺术产生情感共鸣。所以,一个有崇高的理想与道德修养的人,首先应该是一个具有一定艺术修养和人文精神的人。

(二)艺术教育中的道德评判

美术德育总结例2

正确认识艺术教育和德育之间的关系就不能不谈到美育。自古以来,美与善就是一个整体,我国早在3000多年前的商周时期,就已经有了修养心性的“礼乐”活动。在现实教育中,一方面美育和德育它们的教育对象和教育目的是同样的,另一方面对象的审美判断和道德判断往往也有一定的相融性。在艺术教学中,我们也经常可以发现审美情感和道德情感在审美主体上产生共鸣的现象,可以说艺术教育和德育是相互结合不分你我的。

2.艺术教育与德育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艺术教育与德育一方面艺术教育能够促进德育的发展,另一方面德育也能确保艺术教育发展的正确方向。不论任何时代的艺术都需要考虑道德功能与社会责任感,才能使艺术教育在德育的领导下健康成长。我们认为,对于艺术教育来说,如何让学生树立正确的积极向上的审美观显得非常重要,而正确的审美观的确立,除了有很好的艺术修养外,还与审美主体的人生观和道德修养有关。在艺术教育中渗透德育会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审美观,同时进一步加深学生的审美体验。

3.审美既是道德人生完成的手段,又是有道德人所追求的最高目标。

长期以来,艺术教育也从来都是作为德育的辅助,而实际上,审美既是促成品德形成的工具和手段,又同样是有道德、理性的人追求的至高境界。从“自然―审美―道德”相比,从“自然―审美―道德―审美”中的审美是更高一阶段的审美。这种审美不仅能给人以情感的慰藉,道德伦理的教化,更能激发人们对生存意义的感悟,理解并通过这种形式获得一种精神的升华,达到人性自由的境界。因此说审美既是道德人生完成的手段,又是道德人生所追求的最高目标。

二、艺术教育与智育相结合。

艺术教育对学生智力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发展与提高学生的感受力。

感受力,心理学称之为感知觉能力。人的智力的开发与其感受力的高低密切相关,通过艺术认识世界是生动形象具体可感的,也是富于理想和充满激情的,是以美自身的魅力去唤起人们对美的向往和求知的渴望,以好的心态、理智的情感去获取有关历史与现实、社会与人生的种种认识。

2.发展和提高学生的观察力。

观察力是指人们通过观察、感觉和知觉,使自己同外部世界联系起来而认识客观世界的带有个性特点的能力。审美教育中的美术和音乐不能只作为一种娱乐消遣,而应将其视为训练视觉和听觉,增强观察力的必要科目。这种训练使学生的观察力和敏感性得到了进一步提高,通过美育来发展学生的观察力,本身也就促进了其智力的进一步发展。

3.发展和提高学生的记忆力。

记忆力是指把感知过的事物,思考过的问题,检验过的情感或从事过的活动在头脑中贮存起来,并再现出来的能力。学校中的智育一般着重于强化学生对概念、数字、命题、逻辑推理方面的记忆,而美育则是可以利用其显著的直观性、感受性特点,借助艺术手段培养和训练学生对于具体事物的形象记忆。所以,艺术教育有助于通过培养学生的记忆力,并使其智育能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4.发展和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

想象是对头脑中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从而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想象力是指在人脑中对以往形成的若干表现进行加工改造,而建立新形象的能力,在创造活动中具有助推器的作用。不仅自然,艺术美同样能激发人的想象力与创造力。总之,美育过程中无论是让学生领略自然美,还是艺术美,都能够激发他们的丰富想象力,从而全面开发和提高智力。

美术德育总结例3

一、美术教学中德育自然渗透的重要性

美术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是整个学校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体现“德育为首”的重要标志。既然“德育为首”的思想得到我们的重视,那么,学校就必须全面而又立体地实施德育教育,就不应该出现德育的漏洞甚至真空地带。可以说,德育教育应是无处不在,不仅在学校、在课堂,也不仅在语文、数学课上!美术课同样也是对学生进行德育的一个重要阵地。如果美术教学中只注重画画,而不管德育教育,那么,学校的德育系统就是残缺的,也就不能很好贯彻“德育为首”这一重要思想。

二、美术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是培养美术人才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

为什么要把德育放在首位呢?就是因为如今教育成功与否就在于能否培养出有用人才,但人才是否有用,不仅看其专业知识――智育得到如何的发展,还要看其“德”的出现问题。高科技的犯罪就是因为重在知识技能的培养而忽视德育教育的直接恶果!

三、美术教学中德育自然渗透的迫切性

现在已是大行素质教育之时,但从所周知美术课这一审美素质的培养阵地在学校很大程度上没有得到重视,因此,每到美术课时,哪里还去管什么德育教育呢?很自然使学生形成这样的观点:美术课是杂课,甚至是耍课。这样也就习以为常了。可见,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是小学的美术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

美术德育总结例4

一、更新观念,德美并重

美好的艺术形象,可以给学生展示出社会生活的画卷,展现出美好的心灵和高尚的情操,形象深刻地揭示社会生活的本质并提供区别善恶、美丑、荣辱、正义与邪恶的标准。优秀的艺术作品,总是体现着一定的社会思想,一定的社会道德,一定的人生价值,一定的追求与理想,如从《达芬奇画鸡蛋》的故事入手,让学生谈谈对本画的欣赏体会,教师参与其中,分享知识并获得情感。世界著名画家,意大利“文艺复兴三杰”之一的达芬奇,如果不坚持画鸡蛋,勤学苦练基本功,又怎么能创造出世界名画《蒙娜丽莎》呢?使学生受到感染、启迪和教育,从而提高思想境界,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

二、应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创设一个良好的教学情境。

多媒体课件可以把教学所需要的各种图像、语音、音乐、影像以及文字说明进行整合,并自然、快捷、合理地展示给学生,实现教学活动的生动和高效。在制作网络多媒体课件时正确引导学生科学的利用网络,使学生既学到文化知识,又受到一定的思想教育。例如在美术教材中展示了北宋末年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这幅名画的一个小局部,学生却很想了解这一长卷的全部。这时我们就可以利用网上的搜索引擎,进入北京故宫博物院的网站。在这里学生就可以欣赏到完整的《清明上河图》,更加直观地了解北宋都城汴梁繁盛的景象。在欣赏外国作品时,学生往往对作者和作品的历史年代和时代背景一无所知,理解起来十分困难。例如,教学欣赏西班牙画家委拉斯凯兹《纺织女》这一作品时,我们让学生通过Google搜索引擎,输入作者的名字“委拉斯凯兹”,这样就可以查到大量与作者相关的文字资料和更多的作品。学生不但体会了《纺织女》这一作品是借助现实与神画的形象,表达出艺术与财富出自贫贱者之手这一主题思想,而且对画家和作品有了更多更深的了解。使德美相连,互相衔接,教育学生在作品中体现德育思想,使美术作品更加完美。可见,运用互联网可以从多角度、多侧面、多渠道促进教学过程的优化,提高美术课堂的效益。

三、让学生通过艺术作品的欣赏,了解历史,丰富知识,陶冶情操。

例如通过讲述达芬奇的代表作品《最后的晚餐》、《蒙娜丽莎》的构思、布局、色彩,介绍了14世纪始于意大利的文艺复兴运动;指导学生讨论:从古到今,从国内到国外,还有哪些勤奋成才的故事感动着你?讨论中,引导学生学会容忍别人的不同意见,接纳他人的观点,形成既充满了竞争又愉快合作的氛围。课堂上保持“动中有节,乱中有序”的状态,既不要过分放任,也不过分严肃,要引导学生有正确的思维方式,形成积极健康向上的课堂氛围。从而激发学生刻苦勤奋的思想。激励知识创新,升华教学思想。通过讲雅克路易?大卫的代表作品《马拉之死》的创作背景,向学生展现了18世纪法国大革命的风暴;通过介绍德拉克洛瓦的名作《自由引导人民》的构图特点,讲述了19世纪法国人民反对王权复辟的斗争史。这些讲解,不仅使学生重温了过去学过的世界历史的知识,加深了理解,而且感受到了艺术的魅力,受到了美的熏陶。

四、注重联系实际,培养学生分辨美丑的能力。

课堂上通过讲解摄影的特点、技巧和效果,让学生利用手中的相机,摄取校园内外美与丑、善与恶的镜头。学生们俨然像报社的记者,用自己的摄影作品,或歌颂、或批判,达到了重在参与、自我教育的目的。

五、注重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在工艺美术教学过程中,结合服装的艺术欣赏,使学生了解各种服装的艺术特点,引导学生认识如何着装才能体现青少年的青春活力,做到仪表美。在介绍油画艺术时,油画这一艺术品种来自西方,但却是在中国这块黄土地上生根、开花,由中国画家耕耘、哺育,在中国文化艺术的滋养下开花结果的。今天的中国油画,已经不再是当年的“西洋画”,而是带有一些东方中国民族与地方的特色,如意境的追求,写意的笔法等等,从而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再通过介绍我国历史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及建筑艺术在世界美术领域中产生的重要影响和贡献,激发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如,中国传统绘画中的山、水、花鸟、人物画,它经流数千年的历史领域直到今天还在继续奔流向前,这是世界绘画史上很少见的。在表现风格上,除了西方绘画有相同的一面,还具有与西方绘画迥然有别的许多民族特色。为此,使中国绘画在世界绘画之林中独树一帜。此外,中国的雕塑、工艺美术和建筑艺术也具有很高的成就。如陶器、青铜器、宫殿、寺庙、园林建筑等,无不闪烁着我国人民的勤劳和智慧。以此增强学生热爱祖国、热爱民族的自豪感。

美术德育总结例5

在教学中如何使中学美术教学内容、形式、途径更加贴近中学生的学情,实现美术教学美育与德育的完美融合,让学生在潜移默化的教育教学情境中受到德育熏陶。现将近期学校开展的中学美术教学活动德育渗透的有效途径探究的具体工作进行梳理总结如下:注重日常美术课程中的德育渗透,实现德育目标的有效性;开展全校性课外主题活动,探究美术学科德育渗透的开放性;走出校园,依托校外美术教育资源,实现德育渗透多样性。

一、注重日常美术课程的德育渗透,实现德育目标有效性

作为一名教育者要充分认识与重视学科教学中德育功能,使学生在接受知识以及形成能力的同时体验成功的乐趣,同时使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得以协调发展。情感态度价值观是我们课标中的三维目标之一,是三维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课堂教学的升华,是使美术教学的欣赏和观察、创作和训练两大活动阶段与学生现实生活紧密相连的纽带。学科德育渗透是教书与育人的和谐统一,是对教学过程的优化。

(一)树立优良的教师形象,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

美术教学要实现美育与德育的统一,就要求教师要通过深入挖掘教材内容,以生动的语言、优秀的作品来树立学生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培养学生爱艺术、爱生活。教师要实现课堂驾驭,应保持终身学习;要有先进的教学理念、科学的教学方法,开发符合学情的教学内容,用自己的言行、思想去感染学生,实现以情感人、以美育人。在美术教学中教师要不断提升自我艺术素养、创新能力和教学组织能力。在教学活动中实现“语言”与“行动”的统一,用教师综合形象来说服学生,营造和谐课堂氛围。

(二)探究教材美育与德育结合的切入点,挖掘教材的德育因素

只有吃透教材才能实现德育教育在教育互动中的有效实施。美术教育应明确自身的教学目标,探究教材美育与德育切入点。应在传授美术专业知识和技能同时,渗透德育教育,使学生在美的享受同时心灵得到升华。

1.美术教学要加强传统美德教育。人类经历了漫长的对美的认识过程,人们审美发生着变化对美的追求从表象走向精神。如东汉时期《戈射收获画像砖》砖刻分上下两部分,上半部分描绘狩猎场面,直观呈现了长弓欲射的紧张情景。下半部分描绘是收割的场面,形象生动的描绘人们劳动的场景,弘扬了劳动的传统美德。

2.中学美术教学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爱国主义教育。和平年代学生可以通过美术作品再现历史画面,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如湘版《托物寄情》对传统中国画进行新的理解,通过中国画花鸟画中植物、动物的人格化,寄托画家个人的精神情感,表现深层次的艺术家自我。

从现代优秀美术作品中了解我们革命战争期间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反映出的积极生活态度、优良革命传统和时代精神,培养学生坚持不懈的意志,梳理爱国主义情怀,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李桦作品木刻《怒吼吧中国》作者用黑白版画表现形式,用表现主义张扬有力的线条表现在统治区受压迫人民挣脱枷锁的意志和怒吼,揭露和批评现实。通过作品鉴赏学习,使学生感受到抗战史实,在潜移默化的情境中受到爱国主义思想教育。

3.构建有利于德育渗透的教学情境。现行高中美术课基本开设《鉴赏》《绘画》《设计》三个模块,初中美术课本涵盖欣赏、造型、综合、设计这四个部分内容涵盖面广。在美术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把握德育内容,学生通过鉴赏古今中外各类经典美术作品,不仅受到艺术作品的视觉享受,而且通过艺术家的创作经历等信息培养学生人生观、价值观。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创设情境,使学生直观的、轻松的受到美育和德育的熏陶。初中的课程有动手实践部分,老师可从学生作业角度来设计课程,解决好教学难点,设计符合学生能力的作业。增强学生学习信心和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创作热情。

在美术实践课程中培养学生美术创作习惯及课后整理工具保持环境卫生的好习惯。例如,在国画实践课中培养学生用纸试墨养成正确的作画习惯。实践课程中对工具、材料、方法的了解和感受,有助于学生对文化传统的认识和实际生活的体验。从而感受劳动创造的成果,培养学生尊重劳动成果,珍惜艺术品的美德。

实践课程中教师示范作用,以及课内学生实践过程中教师的单独个别指导,形成师生之间合作的紧密关系,形成和谐教学氛围。同学之间分组协作内容培养学生集体协作精神,塑造团体意识,有利于良好班风形成。

二、开展全校性课外主题活动,探究美术学科德育渗透实践的开放性

全校提出实现“全人”教育的育人目标,积极开展全校性课外主题活动,使“立德树人”的德育渗透真正落到实处,达到教书育人的根本目标。全校性的形式多样的美术活动,是美术课堂教学的有力补充,是实现美育与德育结合的切入点。要实现全校性的校园氛围,教师就要把课堂内容延伸到课外,探索开展全校性的美术学科活动、美术社团活动、主题班会等来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创建特色校园文化。使全体学生受到“立德树人”的德育熏陶,净化灵魂,提升人文精神。让学生在寓教于乐,怡情冶性中感知美术教育“立德树人”的美好。

(一)开展全校性的美术学科活动,形成校园艺术氛围

在实践中根据学校办学理念与学校特色开发与设计,开展全校性“我的大庙山”校本课程及绘画活动,弘扬大庙山文化让广大师生深入认识大庙山校园。了解大庙山文化,增强爱学校、爱家乡、爱福建的情感。学生课堂学习内容的课外延伸,使学生通过绘画活动去挖掘发现校园的美,使学生不仅实践课堂教学的知识、技能,也收获爱校之情。学生更加爱护校园环境、设施,并且也给学校建设提出了许多建设性意见。学生活动的绘画作品还开展全校性的作品展览,展示了同学们的绘画实践成果。代表性的作品进行校园布置展示,使活动功能得到升华,不仅美化校园环境而且增强了学校的校园艺术氛围。

(二)切实开展丰富多彩的全校性的美术社团活动

社团活动以学生发展为本,促进学生兴趣、需要和特长的个性发展,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构建健康和谐文化氛围。动漫社是我校传统优势社团,以早期美术班学生为主要成员发起建立,现已辐射到全校,形成校级动漫社。学生美术社团成为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一个重要载体,推动校园文化繁荣,推进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社团活动有效构建健康的校园氛围,陶冶道德情操、涵养艺术情趣、充实课余生活,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形成全校参与的校园文化氛围,实现美术与德育合理渗透。

(三)开展美育渗透的德育课堂,探索美育与德育结合

利用德育课堂开展主题性的美术活动使学生在美术活动中实现德育教育。使学生在宽松有趣氛围中受到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的教育。如本校依托学校动漫特色校本教学的氛围在环保教育主题班会中分组完成创作“环保”主题漫画,并由其同学抢答漫画主题或理念。使学生在活动中不但增强环保意识,还让学生在小组活动中形成团结的班级氛围。美育与德育相结合的德育课堂是我校研究的特色课题,有力推动学校形成特色校园文化氛围。

三、走出校园,依托校外美术教育资源,实现德育渗透多样性

美育课堂不仅只局限在校园内,应探索与更多校外教育资源合作。尝试将美术课堂搬进美术馆、博物馆。让学生直接面对美术经典作品得到美的熏陶。

参观美术馆、博物馆面对美术作品直观的视觉刺激让学生在愉快、感性和形象的氛围中接受熏陶,陶冶情操、净化心灵。如我校结合博物馆的福建本土文化专题常设展直观感受福建美术种类,体会具有福建本土特色的美术作品。福建瓷文化历史悠久,中国三大瓷都之一的福建德化白瓷具有很强的美感。德化瓷不仅造型完美,同时也突出了白瓷品质。由于瓷造型变化及使用功能不同,大多数白瓷还需要进一步装饰,满足人们多样审美意趣。使学生体验美与实用相结合的艺术作品。在鉴赏课对鉴赏方法、美学知识掌握的基础上,进行德化白瓷的直观赏析不仅使学生深入了解了白瓷的艺术美而且增加学生对本土艺术的认知。增强学生对本土文化的认同。

美术馆也是重要校外美术教育资源。如美术馆通过展示画家创作本土风景画等美术作品让学生直观感受全省各地建筑艺术及景色风貌。集中展示美术作品,学生也直观感受到不同艺术家的表现风格及绘画手法。让学生在家乡风景美的图像感受中潜移默化进行了爱故乡教育,形成爱国主义情感。

对学生进行有意识有策略的艺术教育,依托美术馆开展的公共教育进行互动教学。也是德育渗透的有效途径。美术馆可以在展示美术作品同时开展相关体验活动,学生亲手体验绘画、雕塑等美术作品的制作过程,并独自进行美术体验活动。美术馆可以组织参展艺术家为学生进行创作思路讲座,并进行创作方法步骤演示、讲析活动,之后学生再利用美术馆提供美术工具进行表现创作。在活动尾声时,可安排家长进入工作室和孩子们一起加工完善作品、分享快乐。这种美术实践活动不仅在快乐中感受艺术、体验艺术,更加深了亲子关系。使学生及家长都受到美术知识的普及教育,并且形成亲子之间的情感教育。

大型美术馆有场地、平台、作品的优势,对学生提高美术素养有重要作用,美术馆相关活动使学生在娱乐活动中体验美育。美育可渗透到大众社会生活,引导学生审美取向,提高学生美术鉴赏能力。

综上所述,美术教学中德育渗透有效途径是丰富多样的,美术教师应立足美术学科教学本位,积极探究、充分挖掘美术教材德育因素,积极开展全校性课外活动及校外美术活动,探索美育与德育结合的创新点。使学生在学习生活中潜移默化受到感染和熏陶,让学生在情感上得到陶冶,在行为道德上受到升华,使美育与德育有机融合在一起。

参考文献:

美术德育总结例6

无论是“三观”教育,还是艺术教育,其本质都是培养对社会有用的人,这不仅体现了教育的本质,而且也是教育的永恒主题。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在“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部分特别强调“改进美育教学,提高人审美和人文素养”,这为高校艺术教育指明了工作方向。 通俗意义上来讲,美育和德育的结合来自“真”、“善”、“美”。艺术离不开道德的约束,道德也需要艺术的滋养。树立正确的“三观”不是可有可无的事情,而是确保艺术教育发展正确方向的重要保证。

一、艺术教育应强调世界观的教育

马克思主义认为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它包括人们对自然世界、社会世界和精神世界三个部分的看法。

从某种程度上讲,艺术则天然包含着世界观的教育。如中国商代,“礼”是指道德伦理教育活动,“乐”是指具有审美性质的艺术教育活动,在礼乐文化下,道德和艺术共存一体,用以维护社会秩序上的人伦和谐。中国近现代,随着德育和美育的提出,艺术教育的育人功能也得到了更深入的探索,蔡元培认为美感教育具有与宗教相同的性质和功用,提出了“美育代宗教”的口号。在西方社会,康德认为最高的审美理想是:“只有既符合美的规范观念,又表现了道德理念,才是美的理想”。他认为最能恰当地象征道德观念的直观形象是美,在审美的直观中间接地表现了道德理性的观念。由此可见,艺术教育作为美育的重要途径和方法,尽管中西方在表述、内容、形式上有所不同,但在二者之间的关系上的认识是一致的。

二、艺术教育应强调人生观的教育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生观是对人生目的、意义的根本看法和态度。是世界观在人生问题上的具体表现。它指导着人们的生活方向,影响着人们的道德品质和道德行为,决定着人们一生的价值目标和生活道路。

科学的人生观对于人的道德品质和道德行为的形成,对于每个人人生价值目标的确定和生活道路的选择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艺术教育是教育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是实施全面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当前,人们常常自觉不自觉地用专业艺术教育的眼光和要求来看待艺术教育,因而往往使艺术教育的发展偏离了素质教育的方向。重视提高,忽视普及;重视比赛,忽视教学;重视艺术尖子人才,忽视面向全体学生;重视艺术比赛的结果和成绩,而忽视活动本身的育人要求;重视专业知识和技能,而忽视审美能力和艺术素质的培养等,这些都偏离了艺术教育的方向,不利于人才的培养。专业艺术教育是一种选拔尖子人才的教育,它所面对的是极少数具有较高造诣和较高条件的学生,采取沙里淘金的淘汰方式进行培养,而非国民素质教育。而艺术教育则应是通过艺术手段达到教育的目的,即通过艺术课教学和艺术活动,提高人的艺术修养,促进其身心各方面和谐全面发展。

注重艺术对人思想道德品质的熏陶,培养人高尚的思想道德品质。艺术对人思想道德品质的熏陶主要是通过艺术培养人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这种爱国主义情感包括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对社会主义祖国的热爱以及强烈的民族自豪感。让人强烈感受到社会主义新中国的来之不易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强劲动力,不仅能够使人获得艺术的美感,更使人产生一种由衷的民族自豪感。

注重艺术对人道德情操的熏陶,培养人良好的道德情操。艺术用美的魔力作用于人的情感,引起联想、激动、共鸣,以潜移默化的方式使人接受道德情操、精神品质的熏陶渗透。强烈的艺术感染力能够触及人的心灵深处,陶冶人的情操,使人的素质得到更全面的提高。

注重艺术对人理想信念的教育,帮助人树立坚定正确的理想信念。艺术对于人理想信念的培养并不像思想政治课程的教学具有直接性,而是一种潜移默化的过程,主要用艺术影响人树立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理想。使人产生一种精神上的共鸣。

三、艺术教育应强调价值观的教育

马克思主义认为价值观是指人们对事物的价值的基本看法和总的观念,是人们对事物的价值取舍模式和指导主体行为的价值追求模式。

价值观是人生观的核心内容,艺术教育应强调价值观的教育,本来应该是艺术教育中人生观教育的内容,之所以把价值观从人生观中单列出来,是因为目前在艺术教育中对于价值观的教育出现弱化的趋势,而现在人们的价值观普遍出现扭曲的倾向。

首先,艺术教育中对于价值观的教育出现弱化的趋势。当前一些艺术教师为了追求单纯的课堂教学效果,过于迎合人的口味,注重了流行艺术等通俗艺术的教育,而在一定程度上忽视或轻视艺术教育中的价值观教育,从而弱化了艺术教育的价值观教育的功能。

美术德育总结例7

美术教学一直是我国现代化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培养学生美术素养、陶冶学生情操、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现阶段,培养德、智、体、美的高素质人才已经深入校园,开展多种形式的美育、德育教育是各学校关注的重点。与其他学科相比,美术在学习方式、教育方式上存在不同,更符合德育、美育教学的需要。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做到“左右均衡”,两手抓德育、美育教育,最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德育为先,开展全方面德育教育

1.以图画欣赏引入德育内容。

在美术教育中,图画欣赏是教学的主要内容,教师通过列举大量经典图画,使学生充分领略图画大师在创作、绘画过程中的特点、风格。在现阶段德育教育中,图画欣赏依然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以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七年级(下册)第一课的《绘画中永生》教学为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选取一些有名的画,如达・芬奇的《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等。在图画欣赏中,教师可以简单介绍这些作品的构思、色彩布局等,并简单向同学介绍上述作品的创作背景。在同学欣赏作品时,教师可以向同学介绍达・芬奇的生平,并结合信息化设备播放与达・芬奇相关的视频。播放视频后,学生了解到达・芬奇在生物学、工程学、美术等方面取得的成就,引起好奇。此时教师可以引导同学:“同学们,达・芬奇的作品是不是非常优秀呢?”在得到同学的答案后,教师做进一步引导:“达・芬奇之所以能取得如此多的成就,与其日常努力是分不开的,他能充分利用每一秒时间学习、工作,那么同学们是怎么做的呢?”在教师提出问题后,同学们就会陷入沉思,分析自己目前在学习中存在的不足,有利于正确认识自身在学习中出现的错误。

通过教学,学生不仅能欣赏优秀美术作品,更能认识到自身在时间利用上存在的不足,实现德育教育。

2.开拓学生思维,渗透德育思想。

开拓学生思维是现代美术教学的重点,教师可以结合课程,引入大量积极读物,在开拓学生思想的同时渗透德育思想,最终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在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八年级(上)《历史的画卷》一课教学中,教师可借助《开国大典》等具有代表性的图画,再结合当前社会关注的“9.3阅兵”等,从网上获取与抗日战争相关的视频,并引发学生思考:在那种艰苦的环境中,中国军民是如何战胜外来侵越者的呢?此时教师可以结合《地雷战》等红,激发学生对抗日战争的思考,使学生积极投入到有关爱国主义思想的学习中。学生经过学习,能在感叹国家快速发展的同时,知道当前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学习伟人艰苦奋斗、不屈不挠的精神,实现爱国精神教育与传播。

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当前社会热门的话题激发学生兴趣,并根据电影激发学生的思考,使学生更深刻地了解爱国主义思想。

二、美育为辅,开展全方面美育教育

1.引入课本内容,重视美元素传播。

在美术教学中重视课堂内容与课本内容的结合,在充分理解课本内容的同时,使学生对美术元素有更深刻的了解,最终掌握美术作品中的艺术美、形体美等。对教师而言,美术教材中的“美”是无处不在的,因此需要充分挖掘教材美,使学生通过教材接受美育教育。

在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七年级(下)《线的魅力》教学中,教师可引入著名画家凡・高的作品《向日葵》要求同学发言,分析这幅画中的向日葵哪一朵最漂亮、为什么。在教师提出问题后,学生会详细观察《向日葵》这幅画,并根据自己的喜好、向日葵线条变化等判断这图画的独特艺术美。最后,教师可以总结这幅书画作品中的特点与要求,分析美在这幅画中的具体体现。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的积极性得到发挥,教师根据课本“线条”的要求,引入凡・高的《向日葵》,让同学对美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有利于后期讨论与分析,加深同学对特殊美的认识。

2.以生活为媒介,探寻生活中的图画美。

图画源于生活,为更好地开展美育教学,教师需要以实际生活为原本,将具体生活引入课堂中,淡化“美”这种抽象概念对学生认知的影响,使“美”具体化、生活化,有利于进行美育教育。

以《从心底接触自然》教学为例,在这堂课上,教师需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要求学生在课余时间多接触大自然,通过绘画、摄像等方法将生活中的自然美记录下来。在美术课上,教师邀请各个同学上台发言,简单介绍自己的作品,并分析这个作品中的美的元素,如高山、蓝天白云、翠柳小河等。在课堂上,教师完全将时间交给同学,让同学之间通过互相讨论加强对美的认识。在课堂即将结束的时候,教师对本堂课的讨论结果进行总结,先根据同学们的作品,介绍自己对生活美的认识;再根据教育大纲要求,简单介绍未来同学寻找生活美的方向,并对其中注意事项进行分析;最后明确追寻“美”时的基本方向,使同学能在正确方向上接受美育教育。

通过教育,学生学会如何在生活中寻找“美”,并对“美”这种抽象的概念有了正确认识,实现了美育教育。

学生的学习道路就像走独木桥一样,忽视左边、忽视右边都不能顺利走完独木桥,而德育、美育作为“一左一右”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得到重视与传播,对初中美术教师而言,在工作中要正确认识到时代赋予自身的使命,通过积极优化教学方法,实现德育思想、美育思想的传播,最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本文简单讨论初中美术教学中德育、美育教学的相关内容,对教师而言,教学中要正确认识到学生年龄、性格特点等因素对教学成果的影响,积极创新教学方式;在未来工作中重视对微技术的应用,以多种渠道实现德育、美育思想传播,最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刘俊杰.情感教育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渗透[J].中国校外教育(文体艺术),2015(05):145.

美术德育总结例8

一、在引入教学中,培养学生做有道德的人

《弟子规》是中华传统经典文化,是一把人生幸福和谐的金钥匙,全文虽然仅有1080个字,360句,却把一个人如何孝敬父母、友爱兄弟、立身处事、待人接物、修身治学概括得淋漓尽致。特别是它内容的编写次序也是中国古人教育经验的总结,符合教育的规律,从“入则孝、出则悌、谨信、爱众、亲仁、学文”六个方面,强调了教育的先后次序,教我们先学做人,后学做事,也就是先培养德行,后学习知识技能,这完全符合国家“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教育方针。学习践行《弟子规》,是奠定学生完美人生的基础,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观念和行为习惯。所以,我把《弟子规》作为每节美术课的课前引入内容。通过课前诵读《弟子规》,学生心灵得到了净化,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了他们辨别美与丑、善与恶的能力,从而培养他们高尚的道德情操。

二、在造型表现中,培养学生严谨细致的德育品质

“造型・表现”领域是运用多种材料和手段,体验造型乐趣,表达情感和思想的学习领域。在造型表现的教学中,重点培养学生细致、严谨、认真的品质。首先,教师要有德育意识,小学美术教材中绘画课较多,有的课思想品德教育的内容显而易见,有的则并不明显。这就需要教师认真钻研教材,挖掘出思想品德教育的材料,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进行德育渗透,找准德育渗透与知识传授的最佳结合点。例如:教学生认识方形的造型特点“四条直边,四个直角,方方正正”,引申出做人也要站得直,行得正,堂堂正正,稳稳当当;教学中,针对学生的创作进行细致的辅导,学生画出了许多优秀的美术作品。如《献爱心》《让我过来帮帮你》《我给妈妈捶背》等很多有德育题材的作品,在绘画过程中升华学生的思想境界。

三、在设计应用中,培养学生求实创新的良好品质

“设计・应用”领域是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和手段进行设计与制作,传递交流信息,美化生活及环境,培养设计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学习领域。在设计应用教学中,着重培养学生求实创新的品质。例如:《布艺温馨》在教会他们利用废旧物品进行制作时,教育他们要爱物惜物;《中国结》是设计课中比较典型的一课,学生通过亲手制作中国结,对祖国的民间艺术有了深刻的认识和了解,从而增强了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所以一节好题材的美术课同时也是一节好的德育教育课,通过教师的指导,学生在创作中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

四、在欣赏评述教学中,用优美的艺术形象陶冶学生的情操

“欣赏・评述”领域是学生对自然美和美术作品等视觉世界进行欣赏和评述,逐步形成审美趣味和提高美术欣赏能力的学习领域。在欣赏评述的教学中,利用网络、多媒体教学设备等多种欣赏方式,引导学生用幼小的心灵去感受伟大祖国的悠久历史、灿烂文化以及民间艺术的优美和深沉。经过教师的指导,学生增强了民族自豪感,培养了热爱祖国、热爱艺术的良好思想品格,养成爱清洁、爱劳动的好习惯,培养了健康的审美观念和审美能力,在潜移默化中受到良好的道德教育,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

美术德育总结例9

印度哲人泰戈尔说,德育就是要使学生养成点燃知识之灯的智慧,其目的在于造就健全的人格,完善人的心灵和精神。所以,我们需要对学生在课堂上进行“点缀”,使他们在思想品德方面得到更进一步的培养。美术教学是学校贯穿整个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成长过程中所需要的德育教育,主要是通过课堂提供的,美术课堂当然也不例外

一、灵活运用新课中的导入,有机地渗透德育教育

大家都知道,一堂课“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创设良好的教学情景导入新课,它具有强大的感召力,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唤醒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要在课堂教学中有机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我认为抓好“新课导入”这一环节至关重要。

如:在教学六年级下册美术课本《请柬》的设计时,我先将事先准备的请柬作品张贴于美术教室的橱窗中,让学生一走入教室就被眼前的请柬作品所吸引,这样就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然后,上课开始我以生动形象的幻灯片,图文并茂地介绍请柬的作用以及各式各样的请柬设计,同时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知道,请柬也称请帖,它是专门用来邀请客人的通知,在现代社会中请柬的使用相当频繁。

二、广泛的利用媒介宣传作用,生动而又巧妙地渗透德育教育

美术教育要充分发挥德育的功能,不能借助于空洞的说教,而应该借助我们教室里的多媒介诉诸学生感官,让其心灵得到陶冶。如我教学五年级美术《唱起来跳起来》一课时,我播放了2008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人们载歌载舞的欢乐场景,学生看的是热血沸腾,而那堂课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是空前的高涨,好多孩子在那节课上都积极主动的回答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甚至是平时一些调皮捣蛋的学生这时都能抢着说,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在那一刻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我还听说有一位美术教师在绘画课上播放了一首歌:“广阔的天空是蓝的,飘动的云彩是白的,满山的树木是绿的,遍地的鲜花是红的。大自然的色彩多么美丽,这是太阳给的……”,结果学生画出的《美丽的家乡》空前成功,因为对家乡的爱,已经被具体化为生动的形象。

三、在欣赏课中有机地渗透德育教育

在美术教学中,美术欣赏课对学生思想意志、情感有很大的影响,而思想、意志、情感是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苏霍姆林斯基认为:“美是道德的纯洁、精神丰富和体魄健全的有利源泉。”因此,通过欣赏美术作品可以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小学美术课本自第一册起就安排有欣赏课,欣赏课的内容包含很多,有绘画、草编、刺绣、脸谱、年画、泥塑、雕塑、建筑等。通过让学生欣赏这些作品,在教师生动的讲解中,让小学生幼小的心灵感受伟大祖国的悠久历史、灿烂文化以及民间艺术的优美和深沉。如512汶川大地震,全国人民团结一致抵抗灾难的一幕幕感人的画面。

四、在美术实践活动中,愉快和谐地渗透德育

美术实践是美术课教学的主要形式之一,在实践中渗透德育,使美术课教学具有育人功能。如为了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为了让学生学会感恩,在教师节、母亲节、父亲节来临之际,我让每个学生发挥自己的特长,将自己亲手绘制的一幅画或一件小制作、小卡片送给老师、妈妈和爸爸,既深化了主题活动,使学生知道了老师、妈妈和爸爸的辛苦、辛劳,学会感恩,又使老师和父母们感到了孩子们的爱和成长,从而感到由衷的欣慰。

美术德育总结例10

新《美术课程标准》提出:“在美术学习过程中,激发学生创造精神,发展美术实践能力,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陶冶高尚的情操,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完善人格。”这就要求在美术教学中渗透德育,那么如何在美术教学中渗透德育呢?

中学生智力发展迅速,独立倾向增强,个体思想与品德趋于成熟,因此,在美术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尽量给他们创造独立自主的发展条件,实现德育目标。

一、欣赏美术作品,培养学生探究德育内容的意识

每幅美术作品,既有艺术欣赏价值,又有德育价值,教学中要培养学生有意识地获取其中的营养。

根据美术作品类别推究德育内容。中学美术教材有欣赏课,大致分为西方绘画、雕塑欣赏,中国绘画、书法和园林建筑欣赏,剪纸、风筝、脸谱、年画民间艺术欣赏,等等。欣赏课上,需要按类别进行德育渗透,例如,在欣赏张大千的《泼墨图》和吴冠中的《小鸟天堂》时,教师引导学生先分清绘画类别,再在认识内容的过程中渗透德育内容。《泼墨图》洒脱、狂放,《小鸟天堂》彩墨蕴含画风新理念,都表现了国画的神韵,从中让学生感悟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和人与自然和谐的美。这样不仅让学生了解了中国水墨画的材料、技法、特点,而且埋下了爱文化、爱自然的种子。

根据美术作品特点推究德育内容。在每件美术作品里都能找到德育内容,例如,欣赏罗中立的《父亲》,可以让学生在认识朴实、善良与辛苦的老农形象的基础上,激发他们热爱劳动人民的情感。《父亲》不是某一个农民的父亲,而是那个时代千千万万个农民的缩影,歌颂了劳动人民的勤劳,同时笼罩着对农民贫穷落后的一丝忧伤。学生谈观后感,有的说“太丑了”,有的说“很沧桑”,显然,学生没有认识到这幅作品的内涵。引导学生与现代农民对比,他们自然懂得了《父亲》是过去贫穷农民的形象,再结合对作品时代背景的认识,他们就会抓住特点找到德育内容。通过对《父亲》的欣赏,学生懂得了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从现在做起,珍惜机遇,发奋学习,为将来建设更美好的祖国储备力量。

在欣赏美术作品的教学中,要求学生按照一定方法探究德育内容,久而久之强化了学生的自我德育意识。

二、进行美术实践,发展学生的自我育德能力

在欣赏中学习了如何探究美术作品的德育内容,就要在实践中进行巩固和发展,以提高学生的自我育德能力。

了解名家生平,提高学生的育德意识。学习名作前,让学生通过查阅资料、网上学习、社会询问等途径调查作者生平,并进行推究,从中得到启发。例如,在学习齐白石的作品时,学生对他勤奋画虾的历程进行了解。为了画好虾,加强对虾的体会,齐白石便在家中养虾。他每日都会仔细观察,有时还用笔杆触动一下虾,使其惊游、跳动,认真感受虾的各种姿态。常年如此,让他对虾的结构、特点、姿态了然于胸,经过多年努力,在70岁时总结出一套画法。学生经过推究从中悟出,要做好事情成为有用的人,就需要有齐白石那样苦研细究的精神。

课内美术实践,巩固探究作品德育内容的方法。例如,《大家动手做条龙》一课,要求用平时收集来的废旧纸杯、纸盒进行艺术加工,制作出一件生动的艺术品。学生惊奇地发现,被淘汰了的废旧物经过自己的双手制作,又焕发了生机。与此同时,学生认识到了讲节约、论环保是人人应该遵守的道德规范。

课外美术实践,发展学生的育德能力。观察、思考、绘画是学生参与课外美术实践活动的过程。走出校门,来到了大自然,来到了社会,让学生观察天、地、人的美和社会的进步,观察是非曲直。之后,绘出既有艺术美,又含深义的美术作品。这样学生不仅发展了育德能力,还提高了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对培养他们的独立性大有益处。例如,《发展中的唐港》是一位学生课外实践的美术作品。远处,群群海鸟于碧水蓝天之间飞舞,是朦胧而诱人的画面;近处,塔吊林立、货轮争相鸣笛,是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赞美了自然与社会的和谐,赞美了祖国的蓬勃发展,表现了人们的安居乐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