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质量管理控制论文模板(10篇)

时间:2023-01-14 07:14:32

质量管理控制论文

质量管理控制论文例1

一、质量控制的内涵国际标准化组织在ISO9000:2000《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中给出了一个定义,质量是指“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它没有将质量限定于产品或服务,而是泛指一切可单独描述和研究的事物,它可以是活动或过程,可以是产品或服务,也可以是组织、体系或人以及以上各项的组合。质量的含义,一是能够满足客户的需要,并符合一定的预设质量标准;二是质量也意味着合格或者没有缺陷。

在实际工作中,为了让产品或服务达到质量的内涵标准,我们必须进行全过程的质量控制。质量控制是指把实际测得的质量特性与相关标准进行比较,并对出现的差异或异常现象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纠正,从而使工序处于控制状态。具体是为了监督质量形成过程,消除质量各环节上引起不合格或不满意效果的因素,使产品或服务达到质量要求、获取经济效益而采用的各种质量作业技术和活动。在企业领域,质量控制主要是企业内部的生产现场管理,是指为达到和保持质量而进行控制的技术措施和管理措施的活动。在服务和管理领域,质量控制是指针对服务现场的措施和状态予以的现场检测和纠正,以达到服务对象感觉满意的程度。

从本质上说,质量是我们提供的产品或服务的外在展现评价,而质量控制则是为了达到质量目标的内部控制活动。质量是企业和部门生存和发展的第一要素,这已得到国内外大多数企业认同,质量目标是企业和部门追求的目的和努力的方向,而质量控制则是确保达到质量目标的有力措施,目前质量管理已经逐步发展到统计质量管理和全面质量管理阶段。

二、质量控制对经济管理工作的意义经济管理的含义包含两层:一是宏观概念,统指政府在履行宏观调控上所进行的各种活动;二是微观概念,指在企业和部门中凡是有关生产、经营等各方面的管理工作。宏观经济管理与微观经济管理的目的都在于保证产品或服务质量,提高经济效益。这些工作的开展需要依靠统筹规划、工作实施以及质量控制,因此作为经济管理工作范围内的组成部分,质量控制对经济管理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1、质量控制可以促使经济管理工作更有效率。只有实施质量控制工作,企业和部门的经济管理工作才会更有效率。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竞争的加剧,企业和部门的领导早已感到市场竞争的压力,他们也清楚地认识到产品或服务质量的重要性。缺乏质量保证的产品或服务,会让企业和部门遇到很多问题,如产品的返修、服务的投诉、甚至对顾客进行的赔偿。

如果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让产品或服务带给顾客的是放心使用和满意的评价,那么我们就能更专注于企业发展或部门的建设,从而给整体经济管理工作带来更高效率。因此,作为企业和部门领导,他们就要选择一种管理模式来加强企业的质量管理。从工程角度看,多数企业为规范质量控制选择了运用国际ISO9001等标准进行管理;从检测实验室看,多数单位选择了质量管理资质认定体系和实验室认可体系,相应的其他各类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几乎覆盖了所有大中型企事业单位。而对政府部门,由于提供的是无形社会服务,因此更多依靠制定更加完善的业务操作流程与考核规定来进行质量控制。

2、质量控制是评价经济管理工作好坏的必要因素。质量控制通过监控与调整预设质量目标的过程,达到提供符合质量要求的产品或服务,从而为企业和社会带来经济效益。经济管理工作的好坏,需要有质量控制的标准来参与评价。实际工作中,不进行质量控制或者形同虚设的质量控制很难对经济效益和健康管理带来促进作用,这也反映了经济管理工作离不开严格的质量控制。将质量经济效益分析作为评价企业和社会经济管理工作的重要手段之一,具有重要意义。质量管理和质量控制是否有效,一定会在企业和部门经济效益是否提高上做出反映。企业和部门在开展质量管理活动时,如果经济效益都提高了,那么质量控制就是有效的。反过来,良好的经济管理工作也必须拥有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否则评价经济管理工作的效果将会片面,整个经济管理工作也缺乏进步的推动力。

3、质量控制可推动经济管理工作更上新台阶。在质量控制工作的推动下,企业和部门提供的产品更完善,政府部门提供的服务更满意。从社会的角度看,我们的经济管理工作会越做越好,实际工作将更上新台阶。依照市场营销理论,消费者需要的是满意的产品,同时随着更多满意产品的出现,消费者的期望也不断提高,这反过来会促使企业和部门更加注重质量控制,于是企业和部门相互之间自发的竞争在质量控制的作用下,会推动整个社会产品质量的不断进步。经济管理工作的目的就是提升效益包括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因此经济管理工作也获得了进步,表现在管理水平的提升、管理秩序的完善、经济状况变得更好等方面。由此可见,经济管理与质量控制是既相互制约,又相互促进的两个方面。

三、质量控制在经济管理中的运用

1、从经济管理的战略层面树立正确的质量控制观念。质量控制是一项工作,也是一种观念,它在帮助企业和部门提供更高比率的合格产品的同时无疑也会增加企业和政府的运营成本与管理难度。因此,要想把质量工作真正做到实处,我们必须在经济管理的战略层面树立正确的质量控制观念。首先是领导的认识问题,要对质量控制有正确的认识和端正的态度。正确的认识,就是说企业和部门的质量控制是关系每个企业和部门生存发展的重要因素,其产品或服务的好坏将影响到广大的顾客群体。因此,开展质量控制工作,是为了规范管理、提升管理水平,还是只为了拿张认证证书装点门面的形象工程,这是一项原则问题。质量控制本身就是为了提升管理水平服务社会的,这个观念是开展质量控制工作的前提。

有了正确的质量控制观念,就是说既然企业和部门选择了这样的管理模式,就要有踏实接受的态度。作为企业和部门的管理者,要明确各个部门的职责和权限,制定出具体的质量目标和完成质量目标的实施计划,通过质量目标的分层次展开,以实现企业和部门的质量控制。因此,质量控制是一个“全员参与”的工作,而出发点必须是企业管理层对质量控制的正确认识。

2、依据经济管理总体情况制定适当的质量规范标准。适当的质量规范标准,是企业和部门实施质量控制的依据。要在工作中制定适当的质量规范标准是极为重要的,为了提升经济管理的效益,我们制定的质量规范标准必须要适当,过高的标准不容易执行,过低的质量标准又不利于管理工作的整体进步。在推行质量管理工作中,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不要走捷径照搬照抄,以此来建立质量控制体系文件。目前,国际通行的质量标准ISO9001已经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基本的、必要的质量监控模板,而针对各行业情况,企业和部门也需要增加一些附加的质量控制标准,以满足自身的需要。

适当的质量规范标准应将质量控制贯穿于质量形成的全过程(即质量环的所有环节),并且以质量形成存在的问题预防为主,通过采取预防措施来排除质量环节各个阶段产生问题的原因,以获得期望的经济效益。

3、提高经济管理效率,建立闭环的质量控制系统。为了有效地提高经济管理的效率,我们针对质量控制方面需要建立一套闭环的质量控制系统。这套闭环的质量控制系统进行质量过程监控,同时出现问题要能及时和自动提醒,以减轻质量控制的工作压力。闭环的质量控制系统不仅应具有发现问题的能力,还要具有灵活性,即如果出现批量的质量问题,质量控制系统将提醒企业和部门管理者问题也许不在于某个产品出现质量问题,而是系统流程上存在问题,从而促进企业修改完善质量标准。

四、总结质量控制对提高企业和社会的经济管理水平有着重要作用,质量控制是现代企业和政府部门需要重视的工作之一。认清质量控制与经济管理的关系,督促企业和部门领导树立正确的质量控制观念,设定适当的质量目标和规范标准,并建立有效的闭环质量监控体系,保证企业和部门提供的产品或服务达到顾客满意,以最大化地实现企业和部门的经济效益。

主要参考文献:

质量管理控制论文例2

二、建立工程质量管理体系

道路施工工期长、工艺复杂、投资大的特点,决定其质量管理应该有一个完善的监控体系。制定强有力的质量管理体系是公路施工质量的有力保障,同时也是工程监理工作顺利进行的重要措施。做好质量管理工作要从以下三方面着手,首先是政府监督,工程监理的控制以及施工企业自检。做好这三个层次的质量管理工作,需要建立完善的公路监理制度,同时逐步建立起政府监督、建立控制、企业自控三个层次的管理体系,融洽和理顺三部门之间的关系。保证建设单位与承包单位之间依据工程建设发包和承包合同或协议去完成项目的施工任务、保证建设单位与监理单位的依照委托与被委托的合同开展监理工作、保证监理单位与承包单位之间的监督与被监督关系,无合同和任何经济关系,杜绝腐败。建立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是施工质量的有力约束,项目经理部设质量经理,同时由总工负责全标段技术管理及质量控制;企业的工程部设主任工程师,主要工作职责是质量检验和技术管理,有专人具体负责本标段质量控制、检查和验收工作。建立质量保证责任制,责任到人,抓好落实,严格执行本工种岗位责任制和企业制定的各种管理制度,认真贯彻和落实业主及监理的有关文件规定,在施工现场做到质量人人管,人人管质量的工作氛围,完善和落实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质量监管体系,做好标段的施工质量控制工作。

三、积极推进QC活动

现代管理理论把质量管理小组称为“QC”小组,这个组织是企业员工结合具体的工作性质而主动开展质量管理活动的民间自发性的机构。其主要职责是提高工程质量,针对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采用科学有效的措施和方法,积极进行分析、建议,制定有针对性的方案,从而实现工程质量的保证。施工企业通过建立QC小组并开展质量管理活动,有力地促进了质量保障体系的正常运行。积极开展Qc小组活动,发挥群众的质量监督作用,在整体管理中,实现项目质量的管理目标。在施工中,通过建立重要分项工程的Qc小组来保证质量监督工作的顺利进行。对试验检测、预制构件拼装施工、路基高填深挖施工、滑坡治理施工、薄壁空心墩施工等分项工程中,建立技术Qc小组,严格按PDCA循环进行工作,促进项目建设全面质量管理的开展,认真贯彻落实ISO9000标准及企业内部标准,牢固树立企业的质量意识和品牌意识,为企业创造更好的经济效益,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四、把好施工材料关

材料质量是工程实体的组成部分,其质量与否决定了工程的质量优劣,材料对工程质量影响极为重要。企业进行质量控制,首先要控制好材料的质量,质量管理的又一个重要因素是把好材料采购关,企业的材料采购和管理部门要对各种原材料进行测试鉴定,不合格的产品坚决予以清退,严禁入场,杜绝伪劣质次的材料用于项目建设中。道路施工的材料应用主要是路基的填筑材料和路面的沥青混凝土材料。路基是道路承载力的关键,路基的回填料对路面以及日后的投入使用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应该严格控制路基的回填料质量,把好材料的进场关,做好回填料的塑性、干容重的检验,严禁取土坑中含有腐殖土、残土等。施工现场的材料保管也是十分关键的,严格做好回填材料存放中的覆盖工作,避免杂物混杂及雨水冲淋,减少污染后回填材料影响施工质量。对于填筑的土料含水量的检验很重要,如果含水量过高,应采用松铺、反动的方式,降低土料的含水量。如果含水量不足则应通过洒水、闷、拌等方式增加土料的含水量,从而保证填筑土料符合设计要求。另外一项就是对于沥青路面施工材料的控制,路面材料的质量控制也要和路基材料的质量控制同等重要。沥青混凝土的及配比、拌和过程、机械选择、运输温度等等,都影响着路面材料的质量。对一切施工材料都应按照上述方式进行进场材料检验、存放控制管理。注意对沥青标号的检验,因为可以此确保沥青技术指标复核设计要求。粗集料组成颗粒控制在10%以内、细集料颗粒控制在5%以内,这样才能保证路面施工的各项指标符合标准,从而保证施工质量。

质量管理控制论文例3

1)施工组织计划风险。建筑单位必须要对施工单位施工组织计划进度进行审查,确保施工组织计划、工序流程、进度安排以及施工单位等满足相应的设计要求和规范。目前我国施工组织计划具有特定的规定,单独组织计划的时候对于施工阶段每个阶段都应该做出相应指导,并且确保施工顺利进行,但是在进行施工组织计划之中,却存在着极大的风险。2)工程设计风险。建设单位完成建设施工承包合同之后,必须根据需求进行施工图纸设计并完成审查。对于建筑工程施工而言,图纸的设计直接关系到施工是否能够按照顺序进行。建筑工程施工流程设计的时候,必须对于工程进行项目安检、验收以及施工。施工设计图纸完成设计之后,也就意味着建筑工程必须严格按照设计图纸进行施工,尤其是对于建筑工程结构安全性以及地基基础安全进行约束管制。3)施工人员风险。建筑工程施工的时候,建设活动必须要以人为主体,建筑施工人员包含了决策人、工程设计人员、监理人员以及施工人员。施工过程中人员风险主要表现在施工人员的专业素质以及职业操守上,这些对于建筑施工质量的影响很大。如文化水平、控制能力、决策能力、技术水平、管理能力、作业能力、组织能力、身体素质及职业道德等,对于综合素质比较高的管理人员可以优先录取。我国法律规定,当前建设施工企业的施工人员上岗必须要持证,只有这样才能充分保证建设工程的施工质量。施工人员风险作为建筑工程质量控制的关键性风险,对于其控制显得非常重要。

2质量的管理工程

工程质量管理的顺利进行需要有客观标准作为判定,从而能够更好的对管理工程工作进行有效评价。管理工程要以质量为主要研究对象和应用对象,进而对管理工程做出客观评价。首先,质量问题是贯穿古今始终重视的问题,在新时期的背景下,质量问题有了新的内涵。管理工程的实施要明确质量标准的界定,进而能够从实际生活角度出发对管理工程做出客观评价。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离不开工程的建设,而确保工程的质量需要有效的管理,进而能够提高经济效益。其次,产品质量与工作和生活质量之间有密切的关联。工程的质量即是产品的质量,是工程施工中整体工作质量的结果,因此,工程的整体工作质量决定产品质量的好坏。产品质量、工作质量、生活质量三者之间既存在着联系,又有一定的区别。其一,工作质量为产品质量提供重要保证,而生活质量又对产品质量有严格的要求。其二,三者的主体存在差异,产品质量的主体是工人,其质量的好坏由工人掌握;工作质量的主体是领导者,其领导人的管理决定着工作质量;生活质量的主体是消费者,消费者的要求则决定着生活质量的高低。总之,确保产品的质量,必须要从两个方面考虑:一方面,考虑工作质量的原因方面,另一方面,考虑生活质量的要求方面。再次,质量的本质是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而改变的。保证产品质量的生产能力、提高工作质量的工作能力、生活质量的需求方面都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因而导致人们生活质量发生改变的原因有许多,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从生产者的角度来讲,生产者的设备优劣、经营管理能力等能够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第二,从消费者的角度来讲,对生活追求方式的变化、个人喜好的改变等因素可以影响生活质量;第三,从市场角度讲,市场竞争十分激烈,因此市场呈现跌宕起伏的状况,影响着生产者的生产方式和消费者的消费方式;第四,国家政策的导向也会直接或间接的影响生活质量;第五,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生产者应用科技程度的差异会影响生活质量。最后,效率与效益决定着质量的管理工程,质量管理工程的发展,需要兼顾质量和效率,而工程的效率和效益必须要与社会的效率和效益保持一致,因此,质量管理工程必须要注重兼顾效率以及效益。

3工程管理风险控制策略

1)采取国外先进工程质量管理经验。首先,我国的管理工程虽然有国家政策的支持和肯定,但是与美国、日本等一些发达国家相比,其管理工程的质量还存在一定的差距,所以,我国应加强对管理工程的有效研究和应用,并不断提高管理工程的质量,进而促进管理工程更好的应用于我国各个领域,以实现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2)加强管理工程的融合性。目前,管理工程在我国有了一定的发展,但是与其他科学以及技术相融合的实例还比较少,而我国自然科学发展至今,遇到了很多的限制和阻碍,需要积极应用管理工程。管理工程在我国的发展,要想提高其质量,不能将其孤立于其他科学技术之外进行,因此,需要管理工程向自然科学的逐渐融合。3)加强监督减少风险。针对工程质量管理的时候,必须加强风险管理,注意在管理过程中积极引入监督机制,促进整个管理受到群众的舆论监督。从根本上解决当前进行工程质量管理的时候缺乏管理措施,必须要加强监督落实监督制度。建筑工程的质量管理,必须从各个阶段加强风险控制,尤其涉及到资金流通地方更应该加强风险管理控制。按照国家发改委、司法部等部门颁布的相关法规要求,要求律师对招投标行为、合同签订等合法性需出具法律意见书,避免工程发包的暗箱操作,避免没有施工资质的企业进入建设工程行业。最后,引入会计师事务所介入重大政府投资工程,会计师事务所可审核资金的来源及流向,保证资金安全,并进行成本控制与管理,确保建设工程质量。

质量管理控制论文例4

当前企业实行的建筑工程质量评价方式主要有:由政府负责单位开展工程项目质量审查评定;由设计单位自行开展内部设计质量审查;由业主单位开展设计质量审查评定。根据不同角度分析可以发现,不同的设计质量评价方式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建筑工程设计评价质量,但这些方式也存在部分缺陷性问题,具体表现有:

(1)有限性,其主要体现在评价时点及评价主体两方面;在多种评价方式中,通常会存在两个评价主体,且多由专业技术人员组成,缺少相关利益主体,其评价结果难以反映出不同主体的目标需求和建议,评价形成的影响效果非常有限;同时部分评价是在阶段成果形成后进行的,而有的甚至是在工程竣工后进行的,设计的评价与控制力度明显不足,这就容易造成工程设计质量的评价作用难以发挥,工程整体质量难以保证;

(2)非常规性,因部分企业对于工程设计质量评价缺乏基本认识,且管理制度上存在缺陷,造成质量评价工作的随意性较高,设计单位内部评定缺少一定的常规性,且通常采用三级审查方式难以保证设计质量。

1.2优化设计管理意识不足

(1)业主因专业知识制约,很难从优化角度对设计方案提出疑义或可行性建议;部分业主经济实力较高,项目工程追求新颖,未考虑优化要求;

(2)设计单位选择不佳,部分项目设计虽通过招投标,但方案概算相对粗略,细化水平较低,难以开展综合评定;

(3)未深刻认识设计对工程投资的重要性,仅关注工程招投标环节,忽视设计方案优化对工程造价的节省;

(4)部分业主对于工程应具备的功能要求和设施配置不明确,且存在较大的随意性。

2建筑设计管理问题的解决对策

2.1完善设计界面管理协调机制

相关设计单位应不断完善设计界面管理协调机制,构建设计界面风险防范体系,以不断提升界面管理质量。具体采取的措施包括:

(1)业主控制的设计协调过程应建立高效的决策系统,不断改善机电设备招投标管理水平,以克服土建、设备设计与施工中存在的施工设计迟缓、设备安装图滞后难题;

(2)做好合同界面管理,确定各专业系统设计单位为界面实施工作的执行主体,各专业系统的设计单位应在设备、技术、人员和组织上提供基本界面管理条件;

(3)总体设计单位应重点开展技术管理,明确施工图设计及初步设计阶段、招投标阶段的工作要点,招投标文件中明确的条框应由投标单位严格执行;

(4)应加快建立界面管理机构,由业主开展直接领导管理,并编制工程、设计界面的具体管理办法与程序,促进界面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发展;

(5)加快设计界面管理的信息化发展,通过设计界面管理机构建立本机构的数据管理系统及系统管理软件,以利用结构完成对界面数据的访问,采用直观图方式反映不同界面的树状层次结构。

2.2加强建筑设计质量控制

(1)根据建筑工程项目具体要求及相关勘查数据资料进行深化研究分析,并以此为主要依据进行设计方案大纲制定;通常情况下设计大纲可由项目主管工程师安排各专业工程师调查资料分析为前提,进行综合讨论编制;随后将编好的大纲交由业主进行审核,最后按照审核通过的大纲开展具体方案设计;

(2)设计方案前期审查;对设计方案的前期审查主要是核查项目总体设计方案,通过与设计要求大纲的比较分析检查设计方案是否符合工程标准、概算设计是否在允许范围以内;

(3)核查施工图:施工图审核检查是工程设计阶段质量控制的重要关键点,在具体审核中应加强使用功能及质量要求的标准检查,具体审查的内容应包含给排水施工图、建筑施工图、暖通空调系统施工图、电气安装施工图、结构施工图等;

(4)做好设计项目施工及竣工后的反馈:项目主管应安排各专业负责人参与技术交底工作,对技术交底过程提供意见和建议;对于施工会审过程中存在的疑问及修改意见等应组织设计人员进行核查,并考虑相应修复或补救措施,以确保工程质量;在工程竣工时,专业设计人员应共同参与质量验收。

2.3做好设计成本与进度控制

在项目投资决策完成后,项目投资控制的核心在于设计。设计概算便是只在项目获得可行性研究审核后,进入规划设计阶段时开展的概括性初始预算。其是一种综合考虑项目运行可能形成的成本费用及投资方投入资金量而具体编制的预算。通常项目前期设计阶段的工程造价要占到项目总投资成本的75%左右。所以设计概算是施工图预算的造价上限,施工图预算应控制在设计概算的前期工程造价范围内。工程设计管理中需对项目进度控制的要求有:对主设计单位同分包设计单位间的关系,主设计与特殊专业设计、装修设计等领域的关系进行协调,调整施工图进度以保证其符合材料、招投标、设备采购、施工进度等标准;对审计进度计划及出图计划进行核查,并监督执行,防止出现因设计单位进度延迟而导致施工单位需求索赔的问题;进行设计阶段进度计划编制并控制其具体执行;对设计单位提供的设计进度计划进行核查,并对进度计划值与实际值进行比较分析,制定各阶段进度控制报告及报表;制定设计阶段进度控制总结报表。

2.4实行系统化管理

采用由美国系统工程学专家霍尔提出的设计管理三维系统结构,从时间、组织、知识三方面开展建筑设计管理,克服管理中存在的集成问题。设计管路可具体分为设计准备、方案设计、扩初设计、施工图设计及施工配合等阶段过程,不同阶段按照先后顺序组成了设计管理的整体过程,不同过程间相互影响、相互关联。加强不同阶段关键节点和设计任务管理的基本质量目标、概预算成本目标的控制,是确保工程最终目标有效完成的基本手段。

质量管理控制论文例5

1、设计质量的控制。对于施工的整体的路面以及相关的桥梁的结构的设计需要一定的施工的控制和管理,对于施工过程之中的不应该有所遗漏和疏露的地方,一定要做好相应的监管以及管理:

(1)严格施工的变更的登记以及相应的手续的层层审批,加强按照明文规定进行相应的程序办理的意识。

(2)对于不是特别有着对于施工影响的变更,需要要求监理、设计、施工三个代表人员能够在现场之中进行会审的处理,并且加强设计单位的审理的管理;

(3)对设计中不详、漏误及容易引起误解的问题,监理的人员应该要求必须进行相应的书面的规定以及补充的说明。

2、材料质量的控制。在施工的过程之中,原材料的使用以及完善是整个工程的重要的实体组成部分,直接影响着整个施工的工程的质量的高低。所以,为了能够对于质量有所保障和坚持,施工单位必须做好材料的监控和管理,对原材料进行删选,严格控制供应商,并且半成品以及成品的质量控制。

二、严格质量检验

在施工的质量监理方面,工程的一定程度上的质量的检验是对于施工的具体的质量的检验的重要的手段。一个工程的质量的高低以及好坏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明确质量检验标准、内容和手段。工程质量检验的标准必须进行相关的明文的规定,并且使得施工的其中的技术、质量和操作的工艺等都有着比较明确的规定。其中对于检验标准的内容必须进行相应的确立以及流程的具体的规定。根据检验的内同做出细节的规定以及确立,从而使得整体的施工的过程之中能够对于质量的管理具体到流程以及相关的工艺。检验之中难免会遇到工艺以及技术标准要求比较复杂的项目,对于此种项目,在其中的技术标准必须做出相应的规定以及经过监理人员负责人的签订认证。

质量管理控制论文例6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37-0138-02

一、引言

科技论文作为高等院校教学阶段中最具创造性、综合性的核心环节,一直以来都是各高等院校关注的焦点,而科技论文的质量高低也一直都是衡量高等院校人才培养的重要指标。近年来,高等院校科技论文质量在各种内外因素的影响下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在提高学生应用能力及创新能力方面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因此,探讨高等院校科技论文现状及原因,并结合各高等院校自身情况及教育教学特点制定出相应的质量管理与控制策略,对于提高高等院校科技论文质量、强化学生应用能力及创新能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高等院校科技论文质量现状分析

在高校扩招的背景下,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及人才培养质量开始逐渐被各高等院校所重视。科技论文作为高等院校教学阶段中的核心环节,重要性日益凸显。虽然许多高校有一系列的规章制度对科技论文进行规范化、统一化的管理,但各种各样的问题还是层出不穷,如:学生论文写作能力差,师资队伍建设滞后,管理制度的执行不严。

1.学生论文写作能力差。由于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被过度强调,高等院校部分专业学生撰写科技论文的能力在日常教学中未能得到应有的培养和提高。主要表现为学生检索、搜集文献的手段单一,分析、处理数据的能力弱以及语言表达和逻辑能力较差。

2.师资队伍建设滞后。近年来高校不断扩招,学生人数增加过快,一名指导教师带多名学生的情况屡见不鲜,某些专业师生比例严重失调,指导工作的任务十分繁重。许多高校的教师在承担了大量繁重的教学任务的基础上,还要进行教学研究和自我充实,使部分教师用于指导毕业论文的时间相对较少、精力不足。部分教师知识结构老化,科研能力较差,指导水平低也是造成学生科技论文质量滑坡的原因之一。

3.管理制度的执行不严。尽管各高等院校对于科技论文从选题到答辩各个阶段都有自己的一套相对完善的管理规定,但贯彻落实工作通常受到忽视,缺乏督促教师的认真指导、师生定期交流,使论文撰写质量日趋下降。由于管理不严,使各项规定形同虚设,管理制度的监控作用未能很好实施。

三、高等院校科技论文质量管理与控制的重要性

高等院校科技论文作为实践教学的核心环节,教育教学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基础理论、知识、技能进行科学研究、探索的训练,同时也对学生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的培养起着积极作用。不单只是检验一所高校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高等院校科技论文质量也是学生由学校向社会过渡的重要准备工作。科技论文的撰写工作从开始到结束的整个过程都离不开科学的管理与控制,如果管理与控制中存在问题,势必会对科技论文的质量造成负面的影响。

四、影响高等院校科技论文质量的深层次影响因素

造成高等院校科技论文质量下降的表面原因是社会的大环境变化,但从管理学角度去寻求解答,高校管理部门对科技论文的管理存在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1.组织松散是影响因素之一。各式各样的指导组织很多只是形式上的组织关系,实则上下脱节,无法形成合力。如有的学校以系为主,成立论文评审委员会,但真正抓论文指导的是各教研室,评审委员会没有实质上的作用。指导队伍也缺乏统一标准及要求。学生按人头分摊给老师,而不是针对学生本身的特点及实际情况选择特长、专业对口的指导教师,同时对指导教师的要求在指导质量、指导程序等方面缺乏科学的量化标准。

2.缺乏有效计划是影响因素之二。很少有高校平日将论文写作列入教学计划,对学生的论文写作技能进行培养。有的学校虽然开设语文类课程,但也很少涉及到论文写作方面的相关知识。由于长期没有受到相关训练,学生的写作基本功日渐单薄。这也是导致学生论文写作能力差的主要因素。

3.领导层思想、方法、手段的滞后是影响因素之三。部分领导思想观念滞后,认为学生的科技论文只是一份作业,领导的不重视必然导致最后过程形式化。思想观念的滞后必然导致领导方法、手段的滞后。实际情况中,因知识老化,个别老教授对学生选择的前沿课题感到力不从心,但有的高校却有明文规定对指导教师的资历资格进行了限制,使部分对前沿课题颇有心得的教师爱莫能助。

五、高等院校科技论文的质量管理与控制策略

各高等院校应根据自身的办学定位,结合科技论文设计环节的具体情况,制定较为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贯穿从选题、开题、写作到答辩的全过程,以保障科技论文质量的提高。

1.保障体系分层管理。通过建立指导教师、教研室、院、校这四层质量管理组织,在不同层面上对论文实施全方位的质量管理与控制。指导教师负责科技论文撰写过程中的具体指导及论文的学术规范审查工作。教研室负责监督各工作阶段的任务完成情况。学院负责确定指导教师及论文程序的细化。学校层面主要负责组织协调、监督考核及完善各项规章制度。

2.完善规章制度体系。一是完善管理制度,如一些关于论文选题、答辩、成绩评定等规则以及指导教师在各阶段论文指导中应遵守的原则和程序的相关制度。二是规范文档格式,明确各类型科技论文在各阶段的各项文档书写规范。

3.建立全方位监督体系。加强科技论文监管是提高论文质量的重要途径。首先要求指导教师在指导过程中对各项已完善的规章制度进行贯彻落实。同时,在学生科技论文完成过程中的各个阶段,指导教师应做到全面的监控,督促学生规范论文的内容、格式、学术规范,及时指出论文存在的问题。最后,由各级质量管理体系对学生的论文形式、格式及学术规范进行审查。

4.重视考核评价体系。建立科学的考核评价体系,对教师指导学生论文的态度、数量及质量进行全方位的考核评价,并将结果与教师的职称评定、绩效工资考核等方面挂钩,充分调动教师对论文工作的积极性。

六、结语

我国高等院校科技论文写作环节的淡化,已经引起了不少教育界人士的关注。我们应该充分认识这种情况的危害性,努力改变目前的状况。改进高校科技论文写作,首先应该从管理角度着手,把握住各个流程环节的控制,从管理的几个环节做出科学的安排和改进。我们可以从提高科技论文的质量管理着手,通过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改进措施,使我们高等院校的科技论文写作迈上新台阶。

参考文献:

[1]江腊生.地方高校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管理的跟踪模式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36).

[2]李百齐.提高高校行政管理专业毕业论文质量的思考[J].成才之路,200,(120).

[3]郭力帆,乐征宇.高校理工科毕业论文质量规范化管理的实践与探索[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77).

[4]康星华.高校毕业论文质量管理浅谈[J].教育与职业,2007,(4):180.

[5]易清霞,杨春凤.地方高校经管类本科毕业论文的质量管理策略[J].现代企业教育,2012,(7).

[6]孟梅,范世东,陈永志.高校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管理的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信息与管理工程版),2007,(44):499.

[7]高玉华,丁涛,李刚,刘健.高校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管理与监控体系的研究与实践[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02).

质量管理控制论文例7

施工企业质量成本控制研究 前言 建筑市场的竞争实质上就是质量、成本、工期的竞争,建筑生产管理的过程是进度、质量、投资在建筑生产周期内的控制过程。但当前许多施工 企业 在开展全面质量管理(TQM)或实施 ISO9000 族标准的过程中,都忽视了质量成本的管理和控制,不能正确处理质量与质量成本之间的关系。结果是要么强调工程质量,而对成本却不太关心,使工程出现质量过剩现象,导致完成工程量不少,荣获优质工程奖少,而 经济 效益却低下的被动局面;要么强调工程成本而不顾及质量,从而使“豆腐渣工程”频频曝光。因此,加强质量成本控制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然而我国建筑企业中开展质量成本管理工作的只占少数,而在这少数企业中能真正有效地开展质量成本管理地就更少了。究其原因,可以归纳为 4 个方面: (1)没有一套完善的质量成本管理组织体系。 (2)质量损失成本源归集不明确。 (3)质量成本核算失实、失效。 (4)质量成本的 分析 方法 和思路不当。 本文就如何加强施工企业质量成本控制,从以上 4 个方面进行了具体探讨。 质量成本是指为了保证质量所花的费用与质量不合格造成的损失之和。质量成本可以进一步细分为:预防成本、鉴定成本、内部损失成本和外部损失成本。质量成本管理的目的就是为了选择在保证产品质量前提下质量成本总和最低的一点如图 1.根据美国著名质量管理专家朱兰的最佳质量成本模型可以求得质量成本的最佳点。内外部损失成本,一般随着产品质量的提高呈下降趋势;而鉴定成本和预防成本之和,随着质量的提高呈上升趋势。这两条成本曲线的交点,同质量总成本曲线的最低点处在同一条垂直线的位置上,即为最佳质量成本。 1、建立和健全质量成本管理的组织体系 为了系统而有效地做好质量成本管理工作,加强质量成本控制,建筑企业首先必须根据自身的组织状况,建立健全质量成本管理的组织体系;明确各有关部门和人员各自的管理职责和权限,以及与其他各部门的分工、协调关系。 (1)首先质量成本管理应纳入总 会计 师的职责范围,由财务部门和质量管理部门共同负责。在企业内部推行经济责任制,实行归口分级控制。由各项目部负责内部损失成本、用户回访部门负责外部损失成本、质量管理部门负责鉴定成本及预防成本。另外,总会计师还要制定质量成本控制的总体目标,设立责任中心,明确财务部门和质管部门的责任,根据财务部门和质检部门的报告和改进计划,在掌握总体情况的基础上,作出改进技术革新设备等决策。 (2)财务部门和预算部门要负责编制质量成本计划,设立质量成本科目,搞好对质量成本的核算,分析报告工作,设立质量成本控制指标体系,考核各质量成本部门计划完成情况兑现奖惩。质量管理部门负责制定最优先成本决策,监督考核各部门质量成本计划完成情况,根据质量成本数据提出分析报告及切实可行的改进报告,具体组织质量成本计划的实施。 (3)各项目部根据下达的质量成本计划,提出本部门的执行措施和相应意见,编制责任预算。记录实际执行情况,定期报送真实的质量成本数据。各项目部还要将预算与实际进行比较,分析差异产生的原因和性质,以便管理阶层据以进行决策,采取有效措施改进产品质量,改进企业的经营管理工作。 2、加强质量损失成本源分析 所谓质量损失成本源就是指造成质量损失的岗位和原因。探究质量损失成本源主要不是为了追究某个人的责任,更主要的是为了找出导致质量 问题 的原因,从而避免问题的再次发生。 2.1质量损失成本源分析模式 建筑产品生命周期长,质量 影响 因素多,无论是纵向的损失成本源 历史 分析还是横向的损失成本源责任关系分析,都十分复杂。主要思路是建立在两张

质量管理控制论文例8

不断地对经济体制进行改革,有助于公路建设的快速发展,随着各种承包责任制管理方式在公路建设施工中的应用,加深了建设成本与建设质量之间的矛盾。当前的主要任务是寻找一条新的适合我国基本国情的公路建设施工管理的方法,并不断地推进我国公路建设的发展进步。

1公路工程施工中的质量管理问题

1.1公路建设设计不合理

通过分析之前公路工程施工过程中出现的质量问题可以清晰地了解到,施工工程自身的弊端是造成公路施工质量问题的主要因素,同时在相关的设计环节也引发了一些质量问题,特别是在进行设计时没有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的测量数据,进行设计最终导致了设计结果与现场出现较大冲突,这就使得如果施工时按照设计图纸进行施工就有可能出现严重的质量问题。

1.2公路建设施工不合理

一个个技术罗列组成了公路工程施工的基础要素,所以,公路工程施工质量的关键在于相关施工技术的操作是否积极有效,也正因为这样,因施工技术操作不合理所导致的施工质量问题层出不穷,例如进行压实处理时,整个公路的平整与否与压实技术的把握有很大的关系,压实不到位将最终导致公路工程出现质量问题。

1.3公路建设施工过程中的问题

施工元素是影响整个公路工程施工进度的主要因素,其主要表现在对施工材料、施工人员和施工机械的使用等方面,而对于这些方面的使用及控制是整个施工工程的核心要点。所以,影响公路工程施工质量的关键因素恰恰就是这些施工元素,例如,施工材料存在质量问题或者材料使用不足都会影响到整个工程的质量问题,对于施工机械的使用也是如此,但是对整个施工质量影响最直接的还是施工人员,如果施工人员出现操作错误的话都会直接导致施工质量不合格,而对于施工人员操作技术是否正确与施工人员的个人施工能力有直接的关系。

1.4现有制度的不合理

施工管理既是施工过程的一部分,也是直接的施工参与者,就具体的施工管理来说,只有建立完善的管理体制个体系,才能从根本上保证整个工程施工的质量,由于很多体制与体系的不完善造成了我国公路施工管理中的巨大缺陷,只有不断完善监督管理体系,才能保证整个工程施工的质量。

2公路工程施工中质量管理的措施

2.1设计方案应在施工中具体落实

精心的谋划与设计,是所有工程施工的前期准备。对于公路施工而言,只有前期精心设计并不断完善相关设计方案,才能从根本上保证整个工程施工的质量,但是,如果只有精心的设计也是不够的,更应该将整个设计切实的落实到整个工程施工过程中,好的设计方案更加需要切实的执行和落实。不然,设计方案将只是无法落实到实处的空头计划,更加不能对整个施工质量起到任何促进作用。

2.2施工管理体系的不断完善

当前众多不符合相关社会质量的公路工程项目仍旧很多,究其缘由都是施工质量体系的不完善引起的。执行力度与管理效果的优劣是施工管理体系是否完善的最终表现。所以,只有领导人员高度重视施工管理体系在整个工程施工过程中所起到的积极作用,并且鼓励全体员工共同参与到工程施工管理工作当中。风险评估机制是工程施工管理体系必不可少的环节,其目的是为了更加合理的预测工程进行的合理性,从而可以保证施工的正常进行。各个部门应当明确其自身职责,同时紧密合作加强沟通,从而可以有效的避免出现问题时互相推诿现象的发生,有效的保证施工智力管理工作的正常开展。同时建立合理的评估考核机制,通过定期的考核及监督管理,对涌现出的优秀员工进行相应的奖励,可以更加充分的调动所有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从而可以有效地提高工作效率。

2.3工程质量检查力度的加强

质量管理控制论文例9

一、我国水利工程的概述

1、水利工程的定义及修建水利工程的目的

定义:对自然界的地表水和地下水进行控制、治理、调配、保护,开发利用,以达到除害兴利的目的而修建的工程。

目的:水是人类生产和生活必不可少的宝贵资源,但其自然存在的状态并不完全符合人类的需要。只有修建水利工程,才能控制水流,防止洪涝灾害,并进行水量的调节和分配,以满足人民生活和生产对水资源的需要。

2、我国水利工程的发展现状

我国幅员辽阔,境内江河、湖泊等水源丰富,拥有着得天独厚的水利资源,但由于我国在发展初期只注重经济的增长而牺牲了环境资源,造成了水利资源的不合理、不充分利用现象严重。近年来,国家逐渐意识到了水利资源对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性,加大了对水利资源的重视力度和建设投入,仅2009年中央对水利设施投资规模就达1427亿元。这也就进一步地带动了我国的水利工程的发展,致使我国的水利工程如雨后春笋般大量涌现,但是值得注意的是随着水利工程数量的增多,工程的质量问题也随之突显,尤其是一些中小型水利工程,如何加大水利工程质量的控制力度,改进项目管理体制,提高工程质量是关系到国计民生,关系到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同时还直接影响到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健康、快速的发展。

二、水利工程建造的特点及其质量控制的重要性:

水利工程除了工程量大、投资多、工期较长之外,还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1、工作条件复杂

水利工程所涉及的设计、建设、施工以及管理等各方面都具有很强的系统性和综合性,不能分散地、孤立地看待水利工程建造过程中的问题;

①受自然条件制约,施工难度大。水利工程的施工条件复杂,对水工建筑物的性能有特殊要求,需按照水利工程的技术规范,采取专门的施工方法和措施,确保工程质量;

②效益大,对环境影响也大。例如:丹江口水利枢纽建成后,一方面,其在防洪、发电、灌溉、航运和养殖等效益十分显著,如在防洪方面,大大减轻了汉江中、下游的洪水灾害;装机容量90万KW,自1968年10月开始发电至1983年底已发电524亿KW•h,经济效益达34亿元,相当于工程总造价的四倍;另一方面,由于水库水位抬高,在库区内造成淹没,需要移民和迁建,由于水质、水温、湿度的变化,改变了库区小气候并使附近的生态平衡发生变化等等

③失事后果严重。据统计,近年来全世界每年的垮坝率虽较过去有所降低,但仍在0.2%左右。1975年8月我国河南省遭遇特大洪水,加之板桥、石漫滩两座水库垮坝,使下游1100万亩农田受淹,京广铁路中断,死亡达9万人,损失惨重;

2、水利工程质量控制的重要性:

水利工程质量控制的重要性在于:其不但会影响建筑物的寿命和效益,而且会影响改建和维修的费用,更严重的是一旦失事,对国民经济及生命财产会带来不可弥补的损失,因此,水利工程施工必须保证施工质量,促进水资源的合理和可持续利用,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三、水利工程的质量控制任务、方法与措施

施工质量控制的中心任务,是要通过建立健全有效的质量监督工作体系来确保工程质量达到合同规定的标准和事后控制。

1、加强监管力度,明确工程质量追责制和终身负责制;

各级主管部门应加大对水利工程质量管理的领导、监管和巡查力度,明确相关部门领导、项目负责人、工程技术人员和具体工作人员的责任,全面落实工程质量追责制和工程质量终身负责制,按照水利规范和技术要求,出现质量问题,问责到人、严惩不待。

2、严格遵照水利工程建设审批制度和程序;

所有水利工程都必须严格遵照和执行《水利工程建设程序管理暂行规定》和有关文件的要求,严把工程项目的立项、申报、审批、开工、竣工验收等重要关口,严格按程序办事不得越级、超范围审批,未获批准的项目不准开工。同时应加大工程的质量评定,工程验收时必须有质量监督机构的评价意见,未经验收不得投入使用。

3、建立与完善全面质量管理制度;

水利工程的质量控制应确保事先控制、事中控制、事后控制三者缺一不可,其中事先控制是质量控制的主要部分,其在做好事先预案的基础上可以消除工程质量问题的隐患,保障工程的高标准施工;事中控制就是工序控制,它是保证工程质量的有效手段;事后控制更多地关注于工程竣工后的查验,是质量控制的最后一道屏障。强调工程建设的全过程、全员、全方位的质量管理。

4、确定工程监理的细则和目标,明确监理责任制;

根据我国工程建设监理的有关规定,大中型建设项目的项目法人必须委托社会监理单位对工程建设实施监督、管理。水利工程的质量关系重大,更应该根据工程要求确定工程监理的细则和目标,明确监理责任制。对各关键部位、工序、阶段的工程质量标准、质量检查、质量评定和验收程序等都作详细规定,提高工程建设的科学性,保证投资效益的发挥,维护合同的严肃性。

5、严格规范和实行水利工程的招投标制;

根据《水利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投标管理规定》等有关规定和文件,严格规范和实行水利工程建设的招标投标行为,尽量采取公开招标,同时加大监管的力度,保证招标投标的真实性和有效性,做好标底编制和评标方法的保密性工作。从而保证优秀的施工企业中标,为工程质量做好铺垫。

6、严把技术管理关,狠抓人才建设关;

水利工程的施工单位应该严把工程的技术管理关,建立包括:技术责任制、施工日记、图纸会审、技术交底、技术复核、材料检验、技术档案、工程验收等制度在内的技术管理体系。同时加强水利工程专业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充分利用专业技术人才的专业知识,并注重与外界的沟通与联系,借鉴成功的工程案例等,进而提高工程质量水平。

参考文献

质量管理控制论文例10

在我国现代化工业发展的进程中,人们对产品生产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产品生产过程中的管理、监督、控制、检测工作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基于我国新测绘法中相关规定,测绘工程质量管理指的是对从测绘工程单位承接测绘任务开始,一直到产品交付过程,实施的全过程质量管理。在测绘工程实施过程中,应该坚持质量第一、统一控制的原则,同时注重测绘工程的整体经济性,加强对测绘过程的监管,保证测绘工程的质量满足工程具体的目标。质量管理是测绘工程发挥功能效益的保障,所以需要采用多种形式,对测绘工程质量宣传,提高测绘工作人员的质量意识,并加强测绘人员技能培训,提高测绘水平。

1.2测绘工程系统控制概述

测绘工程系统控制主要是在工程范围内,建立协调、统一的监控网络,对测绘工作各个环节实行统一调配以及质量监控,保证测绘精度与均匀性。在实际测绘工程中,可以选择与城市控制网、国家控制网进行联网,建立统一的系统控制网络,同时根据测绘区域地理特征、高程等确定合理的投影长度。测绘工程系统控制必须联系实际,避免系统控制网与实际测绘工程不符的情况。

1.3测绘工程质量管理与系统控制重要性分析

测绘工程质量管理与系统控制对测绘工程整体质量与安全,直接影响我国社会主义发展战略的科学性,是我国信息化建设顺利进行的必要前提。同时,加强测绘工程质量管理与系统控制,能够不断的提升测绘工作水平,对促进我国测绘工程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测绘工程质量管理与系统控制现状分析

现阶段,测绘工程质量管理与系统控制中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现阶段测绘工程单位测绘工作绝大多数都是自测自用,外界的监督力度较弱,因此逐渐形成较为松散的行业习惯;(2)一些测绘工程单位虽然也建立了质量管理与系统控制体系,但由于体系不够完善,使得测绘工程各个环节工作不能有效的协调与统一;甚至一些测绘工程单位质量管理与系统控制机构流于形式,不能履行部门的义务;(3)测绘工程质量管理与系统控制部门人员素质有待提升,对测绘工程工作质量与效率造成很大的影响.

3加强测绘工程质量管理与系统控制的有效措施

基于现阶段测绘工程质量管理与系统控制的现状,笔者根据多年的测绘工作经验,现提出以下几点加强测绘工程质量管理与系统控制的有效措施,供有关人员参考。

(1)做好测绘工作前期准备。

在测绘工程具体工作开展前,需要对工程地理位置、环境条件的调查,并在此基础上选择合适的材料的设备。根据现场勘查获取的第一手资料,结合具体的测绘工程发难,对相关技术要求进行认真研究,确保方案与计划与行业标准相符,加强对测绘工程方案的审查,确保方案的可行性。另外,需要根据具体的测绘任务,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与系统控制制度,落实具体工作责任制。

(2)完善测绘相关的法律法规。

随着城市化建设的深入,国家加大了对测绘质量的重视程度,先后颁布了计量法、质量法、测绘法等一系列法律,同时在此基础上有颁布了包括测绘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管理办法、测绘质量监督管理办法等一系列的法规政策。但是目前测绘工程相关法律法规政策还不够完善,同时其可行性有待提升,给测绘工程质量管理与系统控制工作带来很大的影响。这就需要国家不断的完善相关法律,强化法律对测绘工程的监督与约束,为测绘行业提供行业规范与标准。

(3)不断的完善测绘工程质量管理机制。

测绘人员在我国各个经济建设部门中都有涉及,各具特点,同时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只有完善的测绘工程质量管理机制,包括检查机制、制约机制、激励机制等,为测绘工程质量管理与系统控制提供有力的依据。另外,还需要加强测绘工程单位年检,将绩效考评、统验结果作为年检的重要依据,及时了解测绘工程行业动态,制定合理的质量管理与系统控制统计表;完善测绘质量抽查制度,扩大抽查的密度、范围等,同时抽查标准,并将结果公布,接受社会的监督。

(4)加强测绘工程系统控制管理工作。

测绘工程的质量管理与系统控制不仅可以很好地为社会提供测绘工程产品的管理与服务,而且可以进一步规范完善测绘工程生产单位的生产行为,具有科学、公正、独立、服务与管理等特征,是保证测绘工程的顺利达标的保障。为了保证整个测绘工程顺利推进,必须通过对测绘工程产品生产过程的管理与控制,掌握测绘工程产品生产的具体过程,可以了解其中存在的问题与困难,以便及时提出可行措施加以解决落实。为了保障测绘工程的质量和服务水平不断提升,要以市场经济发展规律为依据,逐步规范测绘工程管理控制运作行为,健全完善测绘工程管理的相关制度。而且要善于向国内外先进的测绘单位学习先进的管理控制方法和经验,并结合自身实际逐步形成完善独立的管理控制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