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批评教育模板(10篇)

时间:2022-07-21 00:17:33

批评教育

批评教育例1

在《当代汉语词典》中,“批评”具有两层含义:“第一,评论、判断。对事物加以分析比较,评定它的是非优劣。第二,对缺点和错误提出意见。显然,第一层含义是所谓动词意义上的批评,它是一个分析、判断的过程;第二层含义则是所谓名词意义上的批评,指提出的缺点与错误,是分析、判断过程的结果。”(刘生全,2006)显然,“教育技术批评”是一个组合词组,其核心为“批评”,“教育技术”是对它的修饰和限定,说明其属性和类别。由批评的涵义可以大致延展出“教育技术批评”的基本含义:

 

第一,对教育技术研究领域里面的一些成果(包括论文、调研报告、学习系统等)进行评判。近年来我国教育技术的学术论文和教材,往往缺乏自身的概念和独立的思想,却又不断出现“新概念”、“洋词汇”;理论和方法上简单套用、移植其他学科的内容,例如有的学者把混沌理论、耗散结构理论、技术哲学等简单地引入教育技术研究。这些理论虽然可在思维方式上为教育技术的研究提供新的视角、新的思维原则和新的思维模式,但如果研究得不够深入、两种学科的结合仅是言辞上修饰关系,便有扯虎皮做大旗之嫌。

 

第二,指出教育技术学科发展中的一些缺点和错误,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教育技术学是一个比较年轻的学科,在发展过程中必然存在很多问题,例如教育技术学学生就业问题、社会认可度问题、研究中的理论落后于实践问题、只见“百花齐放”却很少见“百家争鸣”问题、教育技术是否应该更名问题、教育技术是否能成为一级学科、教育技术应不应该招本科生等问题。就目前来说,这些问题并没有引起专家、学者足够的重视,有的也仅仅是一些冷思考抑或是对教育技术学科的质疑,很少有人能提出一些实质性的具有可操作性的解决方法。所以笔者认为教育技术学的发展仅仅关注教育技术能做些什么还远远不够,我们更应该去正视与面对教育技术学学科发展历程中的问题。目前教育技术学学科的发展缺乏批评研究,过分夸大教育技术的功能,过分注重引进西方的教育技术理论,过分注重技术的工具性等。我们应该理性的去看待教育技术。教育技术并不是万能的,也并不是在教育教学中一定要使用教育技术。教育技术应该符合教师和学生的合理诉求,一种符合教育和学习基本规律的诉求。

 

笔者提出的“教育技术批评”有别于以往专家、学者等对教育技术学这一学科的批判与评价。“批判”的语气比较重,往往重在“否定”,所体现的是行动者的立场,态度非常鲜明,在汉语语境里常常带有一定的意识形态色彩。尽管教育技术学发展历程中存在诸多问题,但我们不能无端地非议与指责,重要的是为这些已存在的问题寻找良策,这才是我们所认为的有意义的“批评”。“评价”在汉语词典中泛指衡量人物或事物的价值。英语中“Evaluate”(评价)是从“Value”(价值)而来的。加上前缀“E”,具有加强词根的意义。由此看来,评价与价值是分不开的。(刘尧,2001)所以评价一般重在判断“价值”,往往和具体的“标准”联系在一起,所注重的往往是所谓的结论;在使用过程中,特别是将其作为一个学术术语使用时,科学色彩和专业性比较突出。然而对教育技术进行批评研究时并不是按照一定的既定的标准对其逐一比对。因为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并没有什么所谓的标准。很多时候充满着不确定性,我们只能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大一统的标准必然会限制批评者的思维。我们提倡多角度、全方位去看待与处理教育技术学学科发展中的问题。“批评”较“批判”和“评价”具有更广泛的应用性,涵义上兼顾了二者的内容,因此笔者在进行研究的时候使用的是“教育技术批评”而不是“教育技术批判”或“教育技术评价”等。

 

当然,以上只是对“教育技术批评”概念作出的简单理解。教育技术批评作为一种特殊的批评形式,是教育技术认识自身、调整自身、发展自身的途径与方法,是对教育技术研究的一种内在超越。教育技术批评从狭义上理解,指的是在充分认识与肯定教育技术发展成绩的前提下,以教育技术发展为目标和准绳,对教育技术现存的问题及其发展走向提出批评性观点和看法。这并不是对教育技术的无端指责和否定,而是旨在审视教育技术学的过去,以此来促进教育技术的可持续发展,并提出相应的建设性意见与建议。教育技术批评体现着批评者与批评对象之间的深度互动,不仅能促使教育技术学学科的有序发展,也能促进“技术”与“教育”之间的密切“交流”,使教育技术中技术的“工具理性”、“目的理性”以及“价值理性”在教育中得到完美而不过分的“彰显”,同时克服“技术工具论”,使教育自由合理地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的“技术”,而不是毫无目的且不符合客观规律地将“技术”嫁接在“教育”上。

 

二、为什么要进行教育技术批评研究

 

一部教育技术研究史,完全可理解为教育技术问题史,没有问题的教育技术研究史只能算是伪教育技术史。目前的教育技术研究领域可谓“专家辈出、学术繁荣”,几乎成为学术研究中的“显学”。然而,“显学”是否显而无学?学术繁荣是否会繁而无荣?因为学术的繁荣从来都不是靠数量来支撑的。教育技术学发展到今天,已经吸引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它的生存境况,不少学者已经感到教育技术学发展的前景并不明晰。种种迹象以及相关专家、学者对教育技术学学科发展的担忧表明了教育技术研究领域批评研究的迫切性。目前教育技术批评研究的匮乏,不仅仅使技术在教育中的地位和角色长期被动地处在“工具理性”的统治下,而且使教育技术研究成为“针尖上的天使”、形同“盲人摸象”。

 

我国的教育技术学从一项事业到一门二级学科(甚至有的学者提倡构建教育技术学一级学科),走过半个多世纪的历程,培训了无数人次的中小学教师,设计与实现了很多学习系统,讨论过很多次美国关于教育技术的定义,吸收与借鉴了很多西方的先进教育理念,然而“教育技术批评”却一直没有出现在教育技术研究的话语体系里。国内教育技术相关杂志都有理论与争鸣的栏目,但很多时候我们只看到理论却未见争鸣。学术生命的本质是创新,而创新的生命线是批评,没有批评就没有争鸣,没有争鸣就只能百花齐放,就只能繁而无荣。教育技术批评是解决教育技术发展中瓶颈问题、学术创新等问题的必要条件。

 

教育技术可以通过批评研究来反思技术变革教育的过程,帮助我们清晰、全面地掌握教育技术发展中的问题,进而明白教育教学的优化最需要的是什么技术。现阶段关于教育技术的研究往往是“跟风走”,只关注技术本身,盲目地出成果,并未意识到教育技术研究的宗旨是利用技术促进抑或是改善教育。过分地强调技术价值使得教育技术研究犹如美国好莱坞电影一般绚烂,但在促进教育上却显得那么有限。这种偏向已愈演愈烈,造成了“很多专家开发的系统,看起来都很好,最终也没有多少人使用”(赵勇,2006)的现状。虽然我们一直强调信息技术可以建构相应的学习情境,帮助学习者更好地同化与顺应新概念。但事实上有很多人,甚至是教育技术发源地一美国的一些学者都认为信息技术对改善学习有一定的局限性。不少专家的研究是“花架子”,培养出来的教育技术学生达不到社会需求的标准。很多教育技术的专业人才,对“什么是教育技术”自己都说不明白。尽管如此,学术界还在不断强调教育技术之美、教育技术学科之强大,很少有人能从批评的角度去审视这个学科的发展。这种批评研究的匮乏,使教育技术学学科在发展的同时没有充分认识到出现的问题,这也是教育技术长期处于“应然”状态研究的结果。

 

教育技术批评研究的匮乏导致了教育技术学研究中的问题增长,也抑制了教育技术学学科的有序发展。没有批评就没有创新,没有创新的学科的学术生命力也就趋于终结。如今很多从事心理学研究、计算机科学研究甚至传播学研究的人也积极地加入教育技术研究队伍,这无疑丰富与拓宽了教育技术研究的视野。但如果所谓的“加入”仅是挂靠教育技术这个学科去招硕士、博士,研究内容与教育技术无关,那么实质上并没有充实与扩大教育技术研究队伍,相反却让教育技术更加杂,更加华而不实。另外,虽然很多高校都设有教育技术硕士点,具有教育技术博士点的高校也逐渐增多,甚至有的高校还具有教育技术博士后流动站,但很多高校是论文的“生产基地”,很少有具有独特创新思想的学术成果产出。大部分研究者的研究范围太广,似乎大部分研究者都是“全才”;一辈子只研究一个方向的人,只做一件事情的人太少;顾及自己利益的人太多,把教育技术学科发展的利益放在个人利益前头的人太少。促进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才是教育技术研究者和实践者的根本利益。当前教育技术没有形成自己的研究队伍,没有对某一个方面的研究形成系列,也没有形成自己的研究特色,人云亦云,互相吹捧,从不善于批评到不乐于批评再到不敢批评,最后形成了学术“怪圈”。

 

三、如何进行教育技术批评研究

 

教育技术批评是教育技术学创新的助推器。我们在进行教育技术批评研究的过程中需要对教育技术批评进行积极的回应,发挥教育技术批评对教育技术创新的积极功能,避免其消极影响。“回应”至少包含两层涵义:首先是关注、研究教育技术批评,对其形成系统与理性的认识。杜威曾说过“理智有能力想象一种作为目前之可欲之事的投射的未来,有能力发明种种实现这种未来的工具,我们的得救,就在于对理智的这种能力的信念”。这是认识层面上的回应,也是进行教育技术批评研究的基础。其次是要以教育技术批评为契机,加大教育技术批评与教育技术创新力度,推动教育技术研究的和谐发展。一方面使教育技术学最终从教育学的二级学科中脱颖而出,形成具有真正教育技术学特色的一级学科;另一方面使“教育技术”这个舶来品“有意义”②地本土化。这是实践(行动)层面上的回应。具体可概括为:

 

1.教育技术批评研究要“引进来”和“走出去”

 

所谓“引进来”主要是指教育技术批评研究应该“直接”借鉴与吸收其他常见的批评形态,如艺术批评、文学批评、文化批评、社会批评等。这里应该强调的是教育技术批评研究不应该以“教育批评”为基准。虽然目前教育技术学是教育学的二级学科,但笔者通过对教育批评相关文献的整理,认为教育批评中的“批评”更多地借鉴了文学批评、文化批评、社会批评等中的“批评”,且是站在教育社会学的视角对教育与社会之间的关系进行论证与研究的。如果教育技术批评的研究以教育批评研究为基础,而教育批评研究又以其他批评研究形态为基准,这样就会像生物学中“食物链”一样,随着“消费者”级别增加,能量会逐级递减。

 

所谓“走出去”主要是指教育技术批评在借鉴与吸收其他批评形态研究成果的同时,必须将“批评”本土化、专业化,使其成为教育技术研究领域的一种特殊活动,加强“技术”与“教育”之间的互动。教育技术批评不仅体现出社会对教育技术的需求、教育技术领域内相关研究人员之间的互动,还体现出技术与教育之间的深度互动,如变革教育到底需要什么样的技术、什么样的技术能改善教育等。

 

2.教育技术批评研究要深入了解教育技术批评主体和客体,科学地选择研究方法

 

(1)教育技术批评主体

 

教育技术批评研究主要论述教育技术批评主体在教育技术批评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任务和职责,以及作为教育技术批评主体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和基本能力等。教育技术批评主体具有多元性,主要包括教育技术专家学者、教育技术研究者、教育技术媒体以及教育行政机构、学术团体、课题管理教育技术专家学者。专家即对某一事物精通,或者说有独到见解的人。一个学科的专家学者往往是这个学科基本理论、基本研究成果、前沿研究问题以及研究成果创新与推广的主要群体,是学科基本理论、应用实践经验的主要占有者,是学科的权威和富翁。(张小红,2009)这个群体具备一个批评主体的基本素质和基本能力。他们扎实的学术功底和渊博的学识,以及长期在学科领域内树立的威望,使他们的学术观点、学术态度和行为具有风向标的作用。因此,教育技术专家学者对教育技术学科的建设和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作为教育技术批评主体之一对教育技术批评研究的开展也具有非凡的意义。教育技术批评领域对教育技术专家有一定的要求,要求教育技术专家敢于批评、乐于批评,说真话、说实话,不互相吹捧、互相攻击、逢场作戏等。

 

教育技术研究者。教育技术批评研究队伍中不仅需要德高望重的教育技术专家学者,更需要工作在教育技术一线的基层研究者。在教学工作的实践中,他们能更准确地发现问题,具有研究成果多、理论创新多、实践应用多的“三多”优势。(张小红,2009)他们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思维活跃,能更敏锐地捕捉到教育技术研究中所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是很多在大学从事理论研究的教师和受教者所不能媲美的。他们的观点和见解更具有普适性,对教育技术研究更有价值,是教育技术批评研究的中坚力量。我们应该鼓励教育技术研究者多做实事,多做基础研究,敢于挑战权威,不要轻易地相信与盲目地听从,要有其独特性。

 

教育技术媒体。教育技术媒体,尤其是教育技术学术刊物是教育技术研究成果的基本展示平台,是研究领域的风向标,更是开展学术批评的基本阵地,是实现教育技术评论各方联动机制的结合点、枢纽站、缓冲带。教育技术刊物应该与作者是互利共生的关系,而不是高高在上,应更多地给予不同观点的人展示平台。在信息技术环境下,除了教育技术相关刊物外,我们还可以借助网络媒体、电视媒体以及日益普及的手机媒体来开展教育技术批评研究,充分利用教育技术学学科自身所具有的优势和特色,将传统的媒体和新媒体有机结合,营造一个良好的教育技术批评研究的环境和平台。

 

行政机构和课题管理组织。简单地从字面意思上来看这一主体,似乎与教育技术批评研究没有关系,但仔细分析它的性质和功能就会发现它跟教育技术批评研究有不可割舍的联系。任何事物的生存和发展都要遵循一定的规律,国内教育技术的发展同样需要适应中国的国情。国内学者的习惯是做宏观的、名字大得惊人的课题,在科研立项的时候也是宏观政策方面的项目中标率高,这反映了我们的一种文化方式,即善于应然状态的追索,不善于实然状态的探究。教育技术学的部分研究者同样存在类似的问题,就连我们很多研究生做论文的时候也避免不了。尽管这与我国几千年来的文化积淀有一定的必然性联系,但当我们认识到这种不足时,又有多少人将其改之呢?在一个领域内做研究,不怕小、不怕纯理论、不怕形而上,就怕不精。因此,教育技术的相关行政机构和课题管理组织在政策上应有所倾斜并给予相应扶持,给予正确的引导和监督,使教育技术研究的发展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

 

除了上述提到的几个教育技术批评主体,笔者认为,在进行批评研究的时候还要结合教育技术学自身的性质,加强本学科领域内的学术合作,以及教育技术学与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以及生态学的合作,多听取对教学技术学感兴趣的其他学科的研究者和同仁们的批评性意见和观点。正是由于在需求上始终存在着不协调和不满足的需求,才促使了教育技术学科研究的各个分支始终进行生成、分解、融合,才有着互具特色的研究领域和水乳交融的协调发展。(陈晓慧,2003)因此,教育技术与其他学科要走积极配合和相互扶持的发展道路。

 

(2)教育技术批评客体

 

教育技术批评客体,就是历史和当前的国内外教育技术研究成果、问题及发展趋势。其实,我们也可以把这些教育技术研究成果、问题及发展趋势等称之为教育技术的文化。这一特殊形式的文化是教育技术学这一特殊领域内,教育技术工作者和学习者在教育技术研究活动中逐渐形成和创造的,不仅包括最终的成果,也包括形成和创造的过程。在这里我们将教育技术文化分为两个层面: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物质层面的文化是教育技术研究领域内教育技术工作者和学习者在教育技术研究活动中形成和创造的成果之一,也是开展教育技术研究和教育技术批评研究的一些必备的物质基础。精神层面的文化主要体现在“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思想意识、情感态度、价值观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学术思潮、学术风气,学术流派等。精神层面的教育技术文化对教育技术的发展具有很强的指导作用,因此,要在互相接受、传播、交流和碰撞中创新,在教育技术研究的实践中加以检验,谋求发展。

 

教育技术客体是对教育技术主体的满足,批评就是建立在这种满足之上的,是主体对客体的合理而真实性的诉求。教育技术研究进入到第三阶段,实现从技术向教育的回归,以人为本,充分体现了教育技术文化精神层面的核心和灵魂。

 

(3)教育技术批评研究方法的选择

 

任何一门真正的学科都应该有自己的研究方法,但教育技术学的研究方法还不是很清晰明朗化,仍存在着不足。教育技术不具备研究方法或研究方法的不科学,也是至今形成不了教育技术学理论体系的重要原因之一。没有任何一个学科是从一开始就有严谨的体系和全面科学的研究方法的,都是在不断摸索、不断否定、否定之否定的过程中逐渐成长起来的。教育技术学在这大半个世纪的发展中沉淀下来很多有价值的成果,如果我们能认识自身的不足,并竭尽全力去改进和完善,就有可能找到一条教育技术持续发展和完善的方法或途径。因此,开展教育技术批评研究有助于教育技术研究方法的进一步科学化。

 

哲学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它为一切具体科学提供了一般的方法论原则。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教导人们要善于去观察和分析各种事物的矛盾运动,并根据这种分析指出解决矛盾的方法。运用唯物辩证法去观察和分析教育技术批评研究中的矛盾,并指出解决的方法,正是教育技术批评研究的基本任务。因此,唯物辩证法的基本原则对于教育技术批评研究也是有重要指导意义的,也应是教育技术批评研究的一般方法。

 

批评教育例2

一、引言

批评是班主任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常用的一种方法。当学生在学习、生活、做人等方面出现缺点或错误时,教师应该及时地、实事求是地提出批评,这是老师应该履行的职责和义务。同时必要的、适度的批评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有利于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形成,也有利于学生正确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形成。但批评也要讲究艺术,批评以后还要给学生适当的鼓励,这样才能一抑一扬,产生更好的效果。下面我根据自己多年来担任班主任的工作经验,谈谈看法。

二、批评前要充分了解事情的真相

在批评之前要了解事情的真相,让一切的批评都建立在充分掌握事实的基础之上,使批评不会让学生觉得是空穴来风。有的学生为了避免老师对他的“惩罚”,往往会不承认自己的错。只有掌握事实发展的前因后果,批评才会有针对性,效果才会更好,学生才会心服口服。

三、批评时要尊重和爱护学生的自尊心

现在的学生很多都是独生子女,也有部分是在单亲家庭里成长的。为此,其强烈的自尊心比以前的学生有过之而无不及。而后进生的自尊心更是强于其他学生,实际上,在他们的内心深处,仍有上进要求,渴望得到老师和同学的理解和帮助。因此,在批评学生的时候既要讲原则,不迁就其错误的思想行为,又要讲感情,尊重他们的自尊心。这样,被批评的学生就不会感到自己是在挨骂,而是在接受教育,他们会感激你对自己的关心和爱护。

四、批评要选择恰当的时机

班主任对学生进行批评,抓住恰当的时机。时机不同,效果则不同。

1?郾热处理。

有的学生自控能力差,因粗心大意做错了事,损坏公共财物,乱扔果皮纸屑。班主任对此事就要抓住时机,趁热打铁进行批评教育,让这些事情在他们的脑海中留下深刻的印象,确保以后不犯,时刻规范其一言一行。

2?郾冷处理。

如果遇到两个学生打架,则要把握火候,把他们劝开,让他们各自冷静消气,再找机会和他们谈话,了解事情的前因后果,化解矛盾,千万不能急于指责他们,否则起不到批评教育的效果。

五、批评要运用恰当的方式

1?郾先谈情后言教。

语言是情感的载体,情感是语言的灵魂,没有情感的语言是干瘪的。真情是班主任语言最基本的特色,与学生交往,做学生的思想工作,最重要的是要有真情,不论是对优秀生的赞美还是对后进生的批评,都需要有真情。

我班有这样一名学生小陈,他经常不写作业,上课在座位上说话,下课常欺侮人,对老师的批评一副不以为然的样子,还常与老师“讲理”,在班上造成不良影响。这样的学生如果靠训斥就只能越训越皮,越训越没自尊心。为了转化他,我首先从沟通师生的情感入手,当他犯错误时,总是心平气和地单独与他谈话,帮他分析危害。他看到我对他不讨厌,不嫌弃,而是对很平等,很真诚,就对老师慢慢亲近了,于是我用情感的缰绳套住了这匹不驯服的“野马”。

2?郾先赞美,后批评。

赞美是阳光、空气和水,是学生成长中不可缺少的养料。班主任作为教育者,不妨拿起表扬的武器,对学生的点滴进步都予以发自内心的表扬和赞赏,努力让每个学生都能感觉到自己的进步。所以,在批评之前,班主任可以先找到批评对象的优点进行表扬,造成一种良好的氛围,再指出其问题时,往往易于为对象接受。

3?郾批评要找准切入口。

班主任批评学生时,即使自己说得非常正确,也常会遇到学生的顶撞与对抗,很多教师对此难以理解。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这是因为:学生犯了错误后,或多或少都可以为自己找点“正确”的理由,加上犯错后,防犯心理特别强,就像一座防犯坚固的堡垒。教师如果不好好地寻找突破这个堡垒的薄弱点,学生当然就听不进你的正确批评。

批评学生的效果如何,并不单纯地决定了教师讲得正确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在于教师是否找准了“切入口”。如果“切入口”找准了,就犹如庖丁解牛,得心应手,毫不费力。

那么,切入口应选在哪里呢?我认为:应选在学生最容易明白自己错了的那一点上。这一点不在学生过错的大小上,而在学生能否立即“明白”自己错了。只有让学生自己明白了错处,他才能减少戒心,消除抵触情绪,静下心来听你的话,并反思自己的所作所为。这时,教师才能循序渐进,做下一步的工作,才能不断扩大战果,达到预期的效果。否则,你拿着批评这把“利剑”,横冲直撞,乱劈乱砍,不是砍在学生的牛角尖上,使他与你产生对立,就是砍在牛尾上,不得要领。

4?郾批评要采取因人而异的方法。

每个学生都是一个鲜活的个体,都有他自己的特色,因此,班主任在批评不同的学生时,要因人而异地采用不同的方法。

(1)对于有惰性、依赖心的学生,宜用触动式批评法。即批评时措词较尖锐,语调较激烈,但绝不能讽刺挖苦、肆意辱骂。

(2)对于自尊心较强的学生,宜用渐进式批评法。即批评时对错误不“和盘托出”,而是逐步传达出批评信息,使对方逐步适应,逐步接受,这样不至于一下子谈崩。

(3)对于盲目性大、自我觉悟性差但易于感化的学生,宜用参照式批评法。即借助他人的经验教训,运用对比的方式烘托出批评的内容,使被批评者感受到客观上的某种压力,促其自我反省。

(4)对于脾气暴躁、性格倔犟、容易激动的学生,宜用商讨式批评法。即以商讨的方式,平心静气地使其在一种友好的气氛中自然接受批评意见。

(5)对于善于思考、性格内向、各方面比较成熟的学生宜用发问式批评法。即将批评的信息,以提问的方式传递他们,学生自然就会意识到,并加以注意。

六、做好批评后的帮助和监督工作

很多学生屡犯屡教,屡教屡改,可还是进步不明显,关键问题就出在教师在批评后的帮助和监督不到位和不够持久。其实,学生在接受老师批评之后,完全改正通常需要一个过程,尤其是那些已成习惯的不良行为,这个过程更需要教师和同学的关心、帮助、鼓励和监督。

参考文献:

[1]李镇西.爱心与教育.漓江出版社社.

批评教育例3

批评教育,是学校德育工作很重要内容,又是管理学生的重要手段。我们认为对于“违纪学生”不应“一棒打死”。要重视学生的“违纪”是成长过程中的正常现象,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有些学生因个性较强,活泼好动,自控力差,以至“违纪”,但本质并不坏。这样,班主任应适当地留一定的时间让他们反省自己的行为,并引导他们正确地自我评价和反思,在思想意识上认清问题的严重性和负面作用。一般情况下,经过学生的深刻思考,在今后一段时间内不会再犯同样的问题;

教师要充分认识学生的“可塑性”,调动理智的“闸门”教会他们自我控制,使他们能主动正确地管住自己、控制好不良情绪。

其二,旁敲侧击,尊重其自尊。

有的学生自尊心特别敏感,他们过多地留意周围的人对自己的评价和态度。甚至毫不相干的、漫不经心的一个习惯性动作,一个表情的微妙变化,都会引起他们自尊心的颤动。在此,班主任既是学生的良师益友,同时又应是一个了解学生问题的“心理医生”。无论何种类型的学生,也无论犯了何类错误,他们在人格上仍然是平等的。因此,在批评教育时,首先,要从容地倾听,寻找问题的契合点。其次,学会了解学生,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摆事实,讲道理,做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真正地做到有理有据,既不让学生的自尊受到伤害,又能使其受到激励和鼓舞。

其三,必要时动怒,给其敲响警钟。

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曾说过,如果在生气的时候生气,会比和颜悦色更有效。因此,如果说老师的推心置腹地倾心交谈、循循善诱的耐心教导:体现了师爱,那么在必要的时候动怒,也是师爱的一种形式。对“违纪学生”的“怒其不争”,就能体现班主任的师爱。那些故意扰乱课堂纪律的后进生,尤其是屡教不改、对是非诡辩、品行恶劣的学生,必要的动怒可让学生从思想上感到问题的严重性,在思想上受到震动。

其四,找准时机,教育感化。

学生做错了事要批评,但有时在事发的时间、场合下并不适宜。当众批评学生会伤害其情感,尤其是对于自尊心、虚荣心强的学生。处理不当,往往会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对立情绪,或者与你公开对立,错上加错。人都渴望被他人尊重和认可。成年人都不会轻易地承认自己的过失,向他人道歉,何况十多岁的学生呢?

批评教育例4

二、让学生了解适度批评的重要性

在课程教学中,应该让学生充分明白学前教育中,儿童的认知能力是有限的,应该认真了解儿童行为的原因,有许多行为是这个年龄段孩子特有的,教师不应对儿童进行深度批评,认为只有这样才能避免这样的行为再次发生。应该循循善诱,用平和的语言告诉儿童,这样行为的错误性和这样的行为长期下来会造成的结果,在对儿童进行讲解之后,可以做出一种期望或向儿童指明如果再次发生就会得到什么样的教训。教师要认识到学前教育中批评不需要谩骂与侮辱,教师对幼儿要该奖则讲、该罚则罚,奖惩并济且奖惩适度,强化儿童的良好行为,抑制儿童的不良行为。课堂中,老师可以通过讲解各种学前教育中教师对学生过度批评的案例,通过各种新闻、社会调查结果、调查报告等,告诫学生对幼儿深度批评的负面影响,并以此引导学生掌握批评的度。

批评教育例5

家长的教育观念问题

教育的问题归根到底是家长的问题,家长是孩子最先接触的社会人和第一任导师,孩子从与家长的接触中汲取养分,完成初步的社会化进程,在孩子一生的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教育孩子的过程也不应是一个家长单向输出的过程,家长在教育孩子的同时也是一个自我教育、自我充实的过程,《礼记?学记》中说:“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由此可见,在输出的同时也要不断的输入,即家长在教育孩子的同时,自己也要进行自我的教育,在现实生活中,许多孩子在教育上出问题,其实是家长的教育方式方法和认识出了问题,但许多家长认识不到这一点,有问题先找客观因素,对作为当事人的自己却处之从宽,家长要有批判自省意识,要教育自己,只有自我更完善,才能在孩子的教育上获得成功。

人受教育一是在家庭,一是在学校,二是在社会,三者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教育体系。家庭教育出了问题可能会葬送一个人的一生,学校教育出了问题对一个人可能会产生毁灭性的打击,社会教育出了问题将使人产生扭曲。

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家庭教育是主阵地,学校教育是前沿,社会教育则是战场。老师好比旗手,父母是司令,学生本人则是战士。一个人的教育成长好比是打一场战役,求胜心切最强的是父母,其次,才是学生本人和教师,但冲锋陷阵的是学生本人,别人无法代替,所有的路得靠他自己走,因而他承受的压力最大。

学生的压力有多大,有人做过一个试验,让一所小学的教师同小学生换位,让他们也来当一当小学生,像小学生一样早早地挤公交车上学,做课外作业,练琴、自习等等,一个星期下来老师们就受不了了,他们喊累,喊吃不消,这还仅仅只是小学,学习本该是件轻松的事情,带着这么重的压力去学习效果不言而喻。

没有压力是不行的,人总是在压力之下茁壮成长,然而任何事物都是在一定的度的范围内才会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超出了这个范围,量变引起质变,带给孩子的不利影响是难于估计与弥补的。

家长制作风大行其道

中国是个家长制盛行的国度,一切由家长说了算。

所谓“家长制”,第一是服从,第二是占有,说白了就是“家长专制主义”。既然是服从,一切就得听命于家长。家长们有一句口头禅:小孩子站一边去,这里没有你说话的份儿。从这句话里可以看出家长专制到什么程度,以至于旧时的儿女连婚姻也要由家长包办,这叫父母之命。到了今天家长包办不了婚姻了,但子女报考的专业父母大多要管,更有许多家长强迫自己的孩子干他们不愿干的事情,这是基于父母的另一个认识:占有。什么叫占有?就是所有权。父母们常说:“你是我的!我的儿子!我的女儿!我身上掉下来的一块肉。”既然是我的,我就要管你,包括你的思想和行为。儿女们不仅不能有独立的人格,连想法也不能出格。家长制下的孩子永远不能独立,家长对孩子最常说的就是:“你再大还是我的儿子”!这就把你限制住了,像别国那样提倡父母做孩子的朋友,中国家长连听都不爱听,在他们看来父母做了孩子的朋友,父母成了什么?这叫没大没小,乱了纲常。

家长制是一种看问题的出发点,是一种认识,也是一种意识,有了这种意识就有了相应的价值观、教育观和人生观。家长制意识将对孩子的成长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家长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对其人格的形成和发展进行限制,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乃至于判断力在家长专制下逐渐丧失,孩子一旦认同父母的做法就会照搬父母的观念,在现实生活中也会实践这种观念,由此一来,众多的孩子在这种错误的教育理念下相继成为不合格教育的牺牲品。

在当今的文明体系下,应该坚持这样的信念:人是目的而非手段。真正成功的教育归根结底是“人的教育”。每一个人都具有独一无二的个人价值,任何人用任何理由来摧残他者的人性,都是不正确的。尊重生命,敬畏自然,是当今整个世界范围内的主流人文思潮,这个发展趋势是不变的,中国的教育不管现在呈现什么样的发展趋势,终归是要朝着这个方向前进的。

无目的教育和无目标培养

几乎所有的家长都声称自己在对子女进行培养,其实,大多数既无目的又无目标。让孩子读大学算不上最终目的,顶多算一个阶段性的目的。读大学为的是父母的面子,也是盲目的跟风行为,如同过去要让孩子当工人,后来要让孩子当干部,别家的孩子都这么干当然父母要自己的孩子不落下。读大学也是一种实用主义的体现,因为可以找到好工作,挣更多的钱,特别是农村的孩子还可以跳出农门,所以,父母便以己之愿,强施于子女。

如今的父母有许多人非常空虚,谈不上信念,处于信仰危机之中,越是空虚的父母越要修来世,孩子就是他们来世的希望,自己这辈子算是交代了,就要变本加厉地将一切希望压在孩子身上,读大学,读研究生,出国留学成了父母培养孩子的三部曲,但读大学干什么?考研为了什么?出国留学目的是什么?他们回答不出,即便如此,也并不能阻止他们给孩子施压。但是,不让孩子读大学又让他干什么?当工人,等到有一天下岗?当农民,成天面朝黄土背朝天?父母简直不敢想下去!想来想去只有读书还体面,于是,父母擦干眼泪又押解着孩子去冲锋陷阵,去竞争,去拼搏。

欣赏与批评:并重才能兼美

有一本书说要欣赏你的孩子,鼓励孩子,进行所谓的赏识教育。但是,在孩子犯错误时也应适度批评,教育是各种各样的,批评也是一种手段。

对自己孩子的赏识要得当,过分的赏识显得很盲目。

对自己孩子的批评也要得当,要有根据,没有根据的批评是一种伤害。

批评教育例6

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面对学生的时候应保持一种清醒,因为学生是不成熟的,他会在言行举止方面有一些很不好的东西。而且这个年龄段,学生可能意识不到它的危害。因此,我们要让学生知道。一个人有了缺点和错误,就要正确认识,勇敢面对,接受应有的处罚和教育,树立起承担责任的意识。现在的问题是,这种惩罚的教育被忽略了,甚至很多地方根本不敢涉及这个问题。这是很不正常的。

还有一种状况是,学生认为自己有很多权利,他动不动就说老师侵犯自己的权利和隐私,有时老师很难办。怎么看待这个问题呢?任何一个人都需要尊重,欣赏是欣赏到位的问题。这学生确实在某方面是优秀的,是有潜质的,本质是好的,欣赏到位是有益的,但是不应该无中生有,不应该无限扩大。也不能说学生犯了错误之后,不是学生的错都是大人的错。这样的观点潜藏着一个危险,就是说即使是未成年的学生,他本身是不是一个独立的人?他是不是具有一定的责任?他要不要对自己的过失负责,还是他的过失归大人负责?这些问题值得反思。总之,不能看成学生完全没有责任。

马卡连柯分析认为:所谓“惩罚是培养奴隶”的观点,实际上是单纯从生物学、心理学的角度进行的简单推论。惩罚虽然可能培养出奴隶,但也可以培养出自由和出色的人来。而“不用惩罚的教师才是良好的教师”的观点,只是那些不接触实际工作的“教育家”的看法,这会使教师无所适从,而且变得虚伪起来。所以他明确指出:“凡是需要惩罚的地方,教师就没有权利不惩罚;在必须惩罚的情况下,惩罚不仅是一种权利,而且是一种义务。”“如果教师的良心、教师的熟练技术和教师的信念说明他应该使用惩罚时,他就没有权利拒绝使用惩罚。”

适当的惩戒有助于学生健康成长

卢梭在教育名著《爱弥儿》中说:“你知道不知道用什么办法准能使你的学生得到痛苦吗?这个方法就是;百依百顺。因为有种种满足他欲望的便利条件,所以他的欲望将无止境地增加。结果,父母迟早有一天会因为无能为力而表示拒绝。但是,由于学生平素没有受过父母的拒绝,突然碰了钉子,将比得不到他所希望的东西还感到痛苦。”

应该说,教育本身就包含有惩罚的因素。教育,不仅意味着提高人的道德水平和知识水平,同时意味着按文明社会与他人交往的准则规范人的行为,即通常所说的养成教育。这种教育本身就有一定的强制性。从这个角度理解,在一个集体中,一个人违纪必然妨碍其他更多人的学习。为了最终多数人的学习权利,有时不得不暂时剥夺个别人的权利,也就是实施一定的惩罚。

批评和惩罚是什么关系呢?批评和惩罚是惩戒教育的两个阶段。批评是第一阶段,帮助学生明辨是非,指出错误错在哪里,以后注意改正。这是一种轻微的惩戒。实际上,惩罚是比较严重的处罚。多数情况下,到批评这个阶段就足够了,学生多数错误都是轻微的,没有严重后果的。惩罚,是因为学生的错误造成了严重的后果,这时特别需要让学生接受惩罚。目的是让学生对自己的过失承担责任,方法则是唤醒心中沉睡的巨人。

譬如,有一个学生干部贾华威(化名)带头嘲讽、打击某位同学,使该同学处于孤立的境地。然而,贾华威在班里很有威信,颇得师生赏识,几乎从未有人批评过他。那么,如何处理他的错误行为呢?

可以说,在学校里这一类学生干部并不少见。如果对其行为视而不见,或者轻描淡写地提醒一下,是不可能起什么作用的,而这往往是一些爱才心切的教师的选择。其实,贾华威的行为是出自极其恶劣的心态,尽管它在贾华威身上仅仅是个嫩芽,却是一种邪恶的生长。关于这一点,前苏联著名电影《丑八怪》(又名《稻草人》)揭示得淋漓尽致。

一个一心想当英雄的学生干部,见义勇为保护一个转学来的丑女孩。可是,当丑女孩因感激他而代其受过之时,当同学误解而无法,原谅丑女孩时,他居然带头折磨丑女孩。这一电影故事之所以震撼人心,在于从纯洁的灵魂中“拷问出了罪恶”。那个学生干部既惧怕承担责任,又恐惧失去同学们的拥护,一念之差,便把灵魂交给了魔鬼。

我想,贾华威们可能就属于这一类角色,当然,这是成长中的问题,贾华威们并非坏人,但是,他们太需要教育的惩戒,以促使其深刻反省,迷途知返。应当对贾华威们的错误行为,进行入木三分的剖析,实施“厌恶疗法”,让他们学会审丑,从此惟恐避之不远。让他们在有充分的心理准备的基础上,出一身冷汗吧,如坐针毡吧。可以相信,这样的教育惩戒对于一个学生将刻骨铭心终生受益。

惩戒有惩罚、警戒之意,是对学生成长过程中所犯过失的责任追究,是让学生去承担错误引起的后果,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成长。一个人的成长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必然经历坎坎坷坷,一个人的成长除了自身努力外,外在的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也是非常重要的,在其成长的道路上,有时会误入岔道,走入歧途,最需要人去帮助,去训导,去惩戒,此时,教师要责无旁贷地担负起惩戒学生的任务。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有了规矩,必须有违背规矩后的惩戒,就要让学生为违规付出代价。由于学生是成长中的人,可塑性极强,必须让学生从小明白:每个人获得的自由应该是相对的,当你侵害到别人的自由时,就要以限制你的自由作为惩戒条件,每个人必须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惩戒的前提是尊重

一个人犯错误是正常的,不犯错误才是不正常的。一个人犯了错误就要受到相应的惩罚,这是天经地义的道理。心理学研究表明,认识到自己犯错误的人,都会有承担责任、接受惩罚的心理准备,以求得心理平衡,不进行适当的惩罚不符合科学原则。所谓惩罚教育实际是通过批评、责罚、处分等手段使犯错误的人产生相应的紧张、焦虑、畏惧的心理反映,从而产生自律内驱力的一种手段。一定程度的紧张、焦虑和畏惧是人内驱力

的一个源泉,是人们行为的一种动力。捷克著名教育家、教育科学的奠基人夸美纽斯认为:惩罚是必须的,学校没有惩罚犹如磨盘没有水。并以“树木如果不常加修剪,它们便会回复到它们的野生状态”为例,强调惩罚的重要性。美国教育家和儿童学家詹姆斯・多布森说道:“许多人犯罪,正是教师从未严格要求学生、制止学生的不良行为、教会学生控制自己冲动的结果,而且这些学生一部分也正是出自娇生惯养的家庭。”

许多学校的教育,目前是谈“罚”色变,不要说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处分,即使对学生严厉批评也常常感到底气不足。分析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社会舆论、教育理论目前极端地倡导“激励教育”,贬抑“惩罚教育”,对惩罚教育基本是否定的态度;二是缺少可行的法律依据,难以掌握惩罚的尺度,对难以意料的后果承担不起责任。如:对一个严重扰乱课堂纪律的学生,教师即使当众加以批评,只要点击到痛处,就可能造成这个学生因难以承受而离家出走,甚至可能舍弃自己的宝贵生命。如果追究起法律责任来,恐怕这个教师是要难逃厄运了。

当然,在惩罚学生时一定要根据事实的具体情况,认真分析其动机、行为及其结果的性质,并给以相应的适当的惩罚。否则,学生的怨气就可能增长,逆反心理就可能产生,达不到教育的效果。犯错误的学生一方面存在逃脱惩罚的侥幸心理,一方面也有承担相应责任和惩罚的心理准备。只要惩罚公平、合理、适度,他们还是能够接受惩罚的,也能够达到教育的目的。因为此时犯错误者的心理处在极度的矛盾之中,侥幸和承受惩罚的斗争会使其极度焦躁不安,高度紧张,甚至是畏惧。这种心理表现会让其对所犯错误有一个反省的过程,认知的过程,会在其心中留下更深刻的印象,对其心理、性格、思想的形成是有很大帮助的。学生在犯错误的时候,如果教育者或视而不见,或轻描淡写,或隔靴搔痒等,就会打乱学生的心理平衡,使其侥幸心理得逞,放纵自己的错误行为,失去辨别是非的能力。应该说对犯错误的学生,有分寸地惩罚一下学生会收到令人满意的效果。

总之,惩罚是把双刃剑,是一种危险的、高难度的教育技巧。这一点必须意识到,弄不好会伤害人,必须要因人而异、适度实施。一般来说,越要惩罚,越要尊重。

并非只有赞赏才能给予学生自尊与自信,惩罚更需要尊重与信任,要特别小心地为对方着想,要顾及对方的承受力、尊严,不要让对方难堪。我的具体建议是:

惩罚学生的前提是肯定学生。每个学生都有值得教师赞扬的优点,当教师要惩罚学生的时候,内心里首先要相信学生还是好学生。同时,教师也要在惩罚时把内心感受跟学生说清楚,让学生知道他在老师眼里并非一无是处。

要向学生说明惩罚的原因。在对学生进行批评之前先给学生讲道理,让他明白为什么惩罚他,这样有利于改正错误。如果学生迷迷糊糊中被惩罚,他会感到很委屈。

惩罚要对事不对人。教师之所以要慎重使用惩罚方法,就是因为不当的惩罚会给学生的心理带来巨大的伤害。因此,建议教师在惩罚时要让学生明白,您惩罚的只是他的错误行为,他仍然是您所喜爱的学生,如果改正了错误,您会更喜欢他。

惩罚一定要出于教师对学生的真爱

《中国青年报》曾报道36岁的辛洪梅从自己供职的山东济南市一所私立学校辞去了教职。让她无法接受的,是这所学校对老师的种种“苛刻”要求――除了教育界的普遍要求以外,学校对老师还特别要求:一,不准批评学生;二,不准变相地批评学生;三,不准向家长说学生的坏话。

我认为他的做法是可以理解的。学校片面地强调要鼓励、赞赏学生,已经有了矫枉过正的嫌疑。常有人把欧、美等国的教育拿来为中国教育应当宽松自由说话,这种认识是偏颇的。对此,北京清华大学历史系的彭林教授曾这样分析:西方^对于学生教育的基本理念来源于宗教,认为学生是上帝的,父母只是监护人,没有权利打他。中国认为,孩子是父母生的,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孩子不是生下来就懂事的,也缺乏自我控制的能力。有的学生天生就是玩劣不驯,为了达到某个目的,可以躺在马路上打滚哭闹,要挟大人。其实,此时他在偷偷地观察父母,看父母承受的底线是什么。这时父母必须要教训孩子,用行动明确地告诉学生,这种行为要受到惩罚。大人都是懂道理的,还会犯罪,还需要接受惩罚,更何况学生呢?靠自觉和讲道理,有时是行不通的。但为了给学生一个深刻的印象,必要的时候可以惩罚。对待学生,如果既说服不了,又不能惩罚,那就只能放任,学生会越来越难以管教。

再之,欧、美的教育并不像我们以为的那么“宽松”。黄全愈博士的《素质教育在美国》一书中谈到,在美国,如有学生将不允许带的东西带进学校,如传呼机、手机,学校一律没收,并不再还给学生。而在澳洲,一些公立学校的处理很简单,每个学校都设有两个警戒室,学生要是犯错误了,老师就请你到警戒室去,由专门的教师依照心理问题或行为问题的不同情况,与学生进行交流,然后采取赔礼道歉或写检查等不同的处治方式。最严重的惩戒是开除,在停学的日子里,家长是法律监护人。如果再不起作用,该学生就会被收到特殊学校去。

中国传统的教育是以严格著称的。这种严不仅是教学的严格,也在于管理的严格,这是一种优良的传统,遗憾的是我们没有继承。当我们看到学生出现行为上的偏差时,社会还在呼吁激励教育、呼吁家长教师理解学生;当我们看到有些极端自私、缺少正义感和责任感的学生走上社会的时候,当我们看到溺爱之风由家庭蔓延到学校时,我们的教育是该深刻反省了。

作为教师,如何使用惩罚手段,我想特别强调三点。

首先,对好学生和坏学生要一视同仁,教师在工作中难免有偏心,如果出现同样的错误,老师比较容易对好学生宽容。这样会对学生心理产生不良影响。

其次,教师的以身作则和一片真心最重要。清华大学的彭林教授回忆自己的教书经历时说:“当年,我在中学当过班主任,在学生中威信很高,因为学生扫厕所,不管是哪个组,我都陪他们扫。我什么事都带头,学生就听我的,平时和学生关系很好。但是当我板下脸,声色俱厉地在批评某个同学的时候,他会感到有压力。有一个时期,有些同学总是不完成作业,早上到校后抄作业。我发现后,就规定抄袭者中午必须先留下来重做作业,做完了再去吃午饭。同时,我也不去吃饭,陪着他们做。家长到学校来抱怨,说学生还没有吃饭。我对家长说,我也没吃饭。家长听了无话可说,认为老师是严格要求,必要的惩罚是应该的。如此两三回,抄作业的现象再也没有了。我必须让学生和家长知道,我的行为和苦心都是为学生好。”

最后是提倡民主式惩罚教育。有时,由班主任老师做出处罚决定,学生难免心存疙瘩。最好,将学生出现的错误视情形交由班级公开公正讨论,并形成一个具有广泛共识的处罚意见。这样,犯错误的学生感到来自集体的意见是民主的、正义的、“众怒难犯”的,如果拒绝改错就会被孤立,从而摆脱侥幸心理,甘愿改正。

(作者单位: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

读者意见

“教师惩戒权”我们了解多少?

苏辰刚 刘 敏

如果说惩戒,人们还能够在头脑中反映出例如远古的戒尺,例如现在的体罚、变相体罚,而上升到“权”的高度,恐怕茫然的太多。我随便的问身边的老师,我们有什么样的惩戒权?老师们说惩戒权?你编的吧!惩戒权,我们有吗?我只是知道一定不能够惩罚学生,不然,稍有差错可是吃不了兜着走了。学生就是上帝,我们有惩罚上帝的权力?

批评教育例7

古人云: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知错能改善莫大焉。成人尚有犯错的时候,何况那些乳臭未干的未成年人。自然,小学生犯点“小毛病”那是“家常便饭”,时时让许多让老师哭笑不得。而对这样的情况如何是好呢?是大发雷霆,还是弃而不管,这就需要深思。如何去尊重和爱护又收到教育,让他知错能改呢?曾有人说过:“人类在不损及自尊的情况下,都愿意改过向善,但是若有人当众指责他的行为不对,为了维持面子,他会将错就错,不是错误本身拉着他,不使他改正,而是自尊受到了伤害,使他无法回首。”所以当遇到犯错误的同学,如何使批评这一教育手段运用得当,行之有效,这就要求教师在批评学生的时候比表扬学生的时候更具有艺术性、技巧性、机智性、灵活性、多研究学生的心理特点,个性特点,因材施教,使师生双方产生相同和相近的情绪体验,建立亲近感,最终达到心理相容。

我从教三十余年,碰到过许多酸甜苦辣,遇到过许多个性不同的学生,不同性质的学生错误。在此就谈谈笔者的巧批评吧。

一、微笑暗示法

用微笑的方式去批评学生,实际上是动情的批评法,常常能收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这种方法适用于学生细微的违纪行为或偶一为之的过错。譬如:学生上课迟到一、二分钟,或上课时思想开了小差,这时教师对他(她)微微一笑,他(她)就会意识到自己不对,并告诫自己:老师注意到了,下次别重犯。

二、旁敲侧击法

在批评时,不直接说出自己的本意,而借言他人他事,表面批评彼,实际针对此,使其犯错误的同学自知理亏,无话可说。

当我偶然发现自己的得意门生悄悄学、打麻将进行,上网玩不健康的游戏。便顿生狠狠批评他的念头时,却又因该生是班长,点名批评会影响到他的威信,则可不点其名,采取旁敲侧击式的批评,体现的是信任与理解,其潜台词的内涵颇丰。真是响鼓不用重锤击,此时的他面红耳赤,默默地低下了头,后来在班会上,他深刻地检讨了自己的缺点、错误,决心痛改前非。这样显然地比“直戳戳”、“裸”的批评要高明、含蓄得多,收效更大。

三、以身示范法

身教重于言教,我曾接过一个班,同学们经常乱扔乱丢纸屑,通过多次教育,终归无效。一天我就故意将自己口袋里的纸烟盒揉成一团,顺手就扔到教室地板上,有意走出教室门,然后又转回身弯下腰把自己刚抛的烟盒捡起,并顺手捡了几张学生们扔的纸屑,再拿去放到教室里的垃圾箱里。这样就比空洞的说教、批评好得多了,居然从此再无一人乱扔纸屑了。这样的美事,何乐而不为。也使我们从中悟出观点及理论:学生对于老师的一举一动特别关心与注意,在我们不知不觉当中,模仿老师的言行举止。如果我们希望学生能约束自己,判断是非,老师就应先约束自己,以身示范,为自己的行为作好判断,老师是最好的榜样。要让好竹出好笋,就应先增强竹子的品质。

四、沉默责备法

课堂上教师面对学生的不良表现,微露不悦,沉默无语,就会给学生造成一种心理压抑,领悟到教师内心的不满和责备,这种无声的批评可以达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例如:上课时有学生思想开小差,或讲小话,如果教师突然中断讲课,沉默一会儿,学生就会警觉起来,思想马上集中到听课上来。这比大发雷霆更有利于维持教学秩序。

五、转移法

小学生易听夸奖,把批评转换为夸奖。夸奖并非是夸奖学生的缺点、错误,而是针对学生最喜欢“听好话”、“戴高帽子”的心理特点,用学生过去好的行为或学生喜欢听的话,对学生的缺点、错误做出其它原因的解释,使学生“转变”,“搭梯子下楼。”这种方法,有时也可以通过调动学生自己的自尊心、上进心去控制自己的错误行为。老师在指出其错误的危害时,也必须要找到其表扬的事情留在批评前说。如我班有一个同学,平时不严格要求自己,上课不听讲,坐没有“坐相”,站没有“站相”。一次,下课后乱小便,被值周生当场抓获,给班上文明行为栏内扣了分,因而同学们对此有议论、有指责,于是我借朝会课时间,趁势对同学们说:“天下无物全美,人也不过如此。关羽也有大意失荆州的时候。人不怕犯错误,怕的是犯了错误不改正,我们班有个同学因不严格要求自己,损坏了我们班的荣誉,他心里也很难过,不过,我们从他的眼神、低头的样子可以看出,他以化羞愧为力量,会改过自新,一定会为夺文明班冠军献技献策,不信咱们走着瞧。”这件事后,这位同学判若两人,班上各种活动他都积极参加,还主动当小“侦探”,使其别的同学也无违纪行为,得到了同学们的好评。

批评教育例8

幼儿阶段作为人的教育最初端,是为其一生的生活和发展打下全面扎实基础的阶段。在此阶段中,任何过分偏重或轻视某方面成长的教育,都可能对幼儿的健康产生不利的影响。美国心理学家杰尔士曾经说过:“人性最深切的要求是渴望别人的欣赏。”因此,表扬作为一种教育手段,对幼儿健康发展的促进作用毋庸置疑。培养幼儿接受批评的良好品性对其一生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怎样让幼儿慢慢地接受批评呢?下面我就结合自己的亲身体验,简单谈谈如何培养幼儿接受批评的良好品性:

一、“批评”从“心”开始,慢慢接受“批评”

我们的教育对象是3-6岁的幼儿,他们像是一张张纯洁的白纸。他(她)们的个性“万千”,被称为拥有“一百种语言”。要想让幼儿接受批评,养成承认错误、改正错误的良好品性,首先要走进幼儿的心灵,了解幼儿的个性特点,随时掌握孩子思想的脉搏,使他们愿意接受批评,这样才能更好地引领孩子向健康的方向发展。

二、发挥榜样教育的魅力,慢慢接受“批评”

教师应认识到:不管我们怎样注意,总有做错的时候,在面对孩子的事情上,也会有判断的失误。我们要放下架子,勇于在孩子面前承认错误,为孩子树立起知错就改的榜样,这样孩子会更信任你。

重视以人为本的师生关系,构建民主、平等、互相尊重信任、互相合作的同一平台的师生关系,可以让我们的教育工作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我们应把幼儿作为与自己平等的人来看待,成为幼儿的学习顾问,及时倾听他们的意见和要求。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拉近师生间的距离,对孩子持以信任、平和的态度,师生间相互学习、共同成长。

三、运用有效的教育策略,慢慢接受“批评”

让幼儿学会接受批评,靠单一的言语说教是不够的,因为我们的教育对象是幼儿,要与平时的教学活动有机结合,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因此,我们应寓批评教育于游戏故事之中,可编一些有情节的角色游戏,使幼儿在游戏中习得某些良好的道德行为。还可以专门设置一些问题情景,引导幼儿去实践好的道德行为。

四、与环境互动激发幼儿的交往,慢慢接受“批评”

研究表明:幼儿行为习惯和良好品性的形成很大一部分是在同伴的交往过程中形成的。幼儿园是幼儿集体生活的地方,作为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一资源,为幼儿创设交往的环境,使他们在这一大环境中树立交往的意识,从而在与同伴的交往过程中提高分辨是非对错的能力。

在园时,幼儿很容易为了一件小事就会发生冲突,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弱,特别爱告状,通过告状来寻求成人的帮助。要想淡化幼儿的告状意识,提高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减少幼儿间的冲突是方法之一。在孩子活动中,教师以“伙伴”的身份加入到幼儿中去,当孩子发生争执,做出错误的行为时,尽量不“独断”,而是参与到孩子中寻找争执的原因,分辨行为的对错,商量协调的方法,帮助幼儿掌握正确的交往技能。

因此,只要幼儿能明辨是非,主动承认错误,简单的一句“对不起”“没关系”,不仅避免了相互间的冲突,而且促进了同伴间的交往。

五、学会“批评”使得其快乐成长

“人非圣贤,俗能无过。”孩子难免会犯错,然而有些教师的批评,像一把榔头,重重的砸下来,脑袋嗡嗡作响,幼儿瞬间被砸成了一个闷葫芦;像不着边际的风,孩子听了入耳不入心;而有些教师的批评,则如和风细雨般,一下子驱散了孩子心头的阴霾,让孩子开开心心地反思自己的行为,心甘情愿地改正错误。因此,教师在使用批评这一教育手段时,一定要注意批评的“艺术”,让孩子获得自我更正错误的权利,更好地让孩子收获自信,感受快乐,获得发展。

由此可见,只要我们时刻为自己敲响警钟,耐住性子,合理使用“批评”这一教育手段,一定会有收获。在教育过程中,我们会发现幼儿对“批评”从强烈排斥逐渐有所转变,虽然这种转变也只是很初步的,但孩子们在受批评时情绪和行为反应上一定程度的改变,已经令我们十分欣慰。而另一方面,教师自身也得到了提升。教师既是教育者,促进幼儿健康人格的形成,又是自我教育的过程,在教育幼儿的同时也在不断完善自己。可以说,在此过程中对自己也是一次“洗礼”。

六、家园紧密合作,携手共同教育

幼儿园教育与家庭教育有各自的优势,且都是对方所不能替代的。苏霍林斯基说过:“没有家庭教育的学校教育和没有学校教育的家庭教育,都不可能完成培养人这一极其细致而复杂的任务。”幼儿行为的学习,良好品性的培养是一个长时间的过程,双方必须共同创设沟通的渠道,开展家园合作教育活动。幼儿园积极宣传幼儿教育和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提高家长的教育责任感;宣传正确的教育观念;宣传科学的育儿方法和原则;帮助家长学习如何创设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通过家访、召开家长会、家长园地、《快乐家园》等了解幼儿在家表现,讨论家园配合对策。我们要认识到自己的责任,从转变自己的教育行为和方法开始。

批评教育例9

古人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人的全部认识过程是和情感密切联系着的。认知决定着情感,而情感影响着认知,没有任何情感的教育过程是不存在的。学生有过失要及时告诫、提醒,犯错误要适时批评、惩罚,而重要的是教师必须怀着爱心,要诚恳有善意,要与学生感情相通,用关心、诚心、情感来唤醒学生。教师绝对不能歧视他们,要尊重他们的人格,让他们体面地接受批评。俗话说“仁者无敌”,“通情”方能“达理”。

二、批评要因材施教,因人制宜

当代著名的教育学家魏书生曾说过:“差学生受惯了批评,你表扬他一句,他永远记得你;好学生听多了表扬,你批评他一句,他一辈子不会忘记你。” 学生除了共同特点之外,由于性别、年龄、家庭背景、生活环境、心理特点、个性特征、所受的教育及现有的水平能力的不同,还有着各自不同的特点,对于教师批评的反应往往是不一样的,承受能力也因人而异。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如果教育家希望从一切方面去教育人,那么就必须从一切方面去了解人。”所以教育不同的学生要采用不同的方法,这需要教师充分了解和掌握每个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征,结合内因和外因,根据所犯错误的性质、程度以及学生平时的具体表现,调整自己批评的严松程度,做到区分对象,因材施教。

三、批评应注意场合,因地制宜

批评的环境背景会为批评营造一种气氛,影响批评的效果。教师在批评学生时要充分注意批评的方式及内容是否同所在场合的氛围相协调,切不可随心所欲,想说什么就说什么,不看场合,应该随机应变地选择场合开展批评。若是地点太随便,可能会使学生不重视,心不在焉;但地点太严肃,可能又会使学生感到局促不安,恐惧害怕。针对不同情况,可选择一些轻松、清静、舒适的私下场所进行,给学生创造认识和改正错误的良好环境。例如安全教育、纪律教育应在正式、正规的场合进行,使学生提高警惕,重视自己的问题,这样才能起到相应的良好的教育效果。

四、批评应注意分寸,因度制宜

学生要克服一个缺点,往往要经过多次批评。为了让学生记忆深刻,很多教师会像嗦的唐僧,整日苦口婆心,絮絮叨叨,大道理、小道理轮番轰炸,每次批评都是上一次批评的简单重复,学生耳朵都听出了老茧,变得麻木,甚至反感与厌烦。还有的教师一旦批评学生,就把学生以往的一切过失全挂在嘴边,新账老账一起算,使学生产生反抗情绪。这样非但不能达到批评教育的效果,还会产生负效应。所以批评不能过度超量,要注意批评的变化性,变化批评的环境、角度或方式方法等,使学生对每次的批评都感到新鲜,加深对批评内容的理解。同时教师在批评学生时,要做到就事论事,不揭老底,使批评教育恰到好,点到即止。

五、批评应注意时机,因时制宜

批评教育例10

我们推行赏识教育,意在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成功的喜悦,都能受到尊重,得到表扬,从而使他们以一种积极的向上的心态来面对学习,面对生活。但赏识教育并不等于只有赞扬没有批评。

如果说赞扬是抚慰人心灵的阳光,那么批评就是照耀人心灵的镜子,二者在一个人的进步提高过程中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然而,由于批评不当导致师生间不愉快甚至更为严重的事情的发生,也数不胜数。反思我们的工作,这种教训实在应该认真吸取。

作为教师,尤其是班主任教师,难免对学生进行批评。我想,我们首先应该搞清楚教育与批评的关系,教育是站在理性的高度,让学生端正思想,提高认识,明确目标,树立理想,坚定信念,培养德行;批评则是教育的一种方式,它是“当教育的效果不明显,教育的作用不大的时候,我们所必须采取的手段”,它绝不是吓唬人,教训或斥责。它是为了达到教育的目的,是在“帮助人进步”。当然,它也绝不是教育的唯一方式。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批评的时候,就该本着“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目的,注意批评的态度、方式、场合,从而使批评发挥出真正的作用。

一、了解学生,承认差异

作为教师,我们首先要明确自己的职责,即帮助学生在各个方面有所提高,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如何生活,如何学习。做好这份工作,首先,教师必须认真研究自己手中的“半成品”,这些有了一点阅历,学识,有了初步的思想和性格的学生。他们来自不同的家庭,接受了不同的教育和影响,因而产生了不同的性格,有了不同的生活态度和方式,表现出不同的行为作风。如果我们不能对他们逐步地做到了如指掌,工作时尽量因人而异,就会严重地影响教育效果。尤其在对其进行批评时,这种差异会变得更加突出。比如,对性格内向的学生,过于严厉的批评会加深他们自卑心理。而同样,委婉的批评又往往使那些调皮好动的学生无动于衷。因而能否做到在了解学生个性差异的基础上因人而异,有时是批评能否成功的关键。

二、带着爱心去做

爱是做好教育工作的前提,这已是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所共识的。印度大诗人泰戈尔曾经写过“惟独我一个人有权利骂他罚他,因为只有爱他的人才能责罚他。”首先,我们批评学生,应是出于一颗爱心。要让学生感到,你是因为爱他、赏识他,才会指出他的错误,才会对他的缺点感到痛心,感到遗憾,你是那么希望他能做得更完美一些。这样,学生才会欣然接受你的批评,改正错误。其次,批评还必须真诚。要实事求是帮助学生分析问题,引导他认识哪些是对的,哪些是错的,哪些是有利于自己成长的,哪些是不利的。要像朋友一样彼此敞开心扉,在一种平等融洽的氛围中交流。实践证明,这种亦师亦友的关系是师生关系中最和谐的一种,也是教育效果最好的一种。另外,批评还应尽量做到公平、公正。批评之前要尽可能准确地了解事情的真相,分析好问题的症结,使批评做到有的放矢,不错过一个问题,也不冤枉一个好人。当然,更不能因个人的好恶而偏袒一个人或打击一个人。许多老师用学生的成绩给学生分出三六九等,认为学习好的学生一切都好,学习不好的学生什么都不好,班里一有“坏”事就认为是学习不好的学生做的。这种不公平的待遇,往往导致那些学习不好的人不但学习更加糟糕,而且还产生逆反心理和对抗情绪,甚至使正常的教育无法进行下去。作为教师,应努力做到批评要就事论事,不能因人论事;同时,还要一分为二,该批评的地方批评,该肯定的地方肯定,不能以偏概全,更不能一棍子打死。

三、换个批评方式

批评的方式有很多种,哪种能取得最好的效果,这肯定不会有唯一的答案。不过,批评这个词肯定很多时候会与严肃的面孔、严厉的话语,甚至打骂、体罚相联系。其实,这实在是对批评的一种曲解。我想,赏识教育中的批评不妨换一种方式,如已经上课了,一些同学已经坐好,一些同学却还在说话,这时老师如果说:“看谁还在说话?”说话的同学随即停下来。如果老师换个方式这样说:“看这排的同学做得最好”。被表扬的同学面露喜色,说话的同学也赶紧坐好。一个是直接的批评,一个是表扬中委婉的批评。哪个效果好不言而喻,对这一点我深有体会。记得有一次,我组织学生干部在全班开展一个学习、纪律、卫生比赛。由班干部每天记录学生做得不好的地方,然后扣分,一星期一公布。等到周末公布扣分情况时,班里一下子炸了营。很多人认为,自己被多扣了分数,说自己上课挺遵守纪律的,哪方面都不错,等等。班干部被“围攻”。当班长哭着把这些情况告诉我时,我非常生气。自己平时做得不好,被扣分时还大吵大闹,这还了得?幸好当时已放学,我没来得及去惩治这些人。等到晚上冷静下来一想,不能就这样怒气冲冲地批评学生,这样只能使矛盾激化,同时也极有可能使他们对这个竞赛活动置之不理,随便扣分吧。第二天,我走上讲台与大家这样总结:“同学们,昨天的事我已经知道了,说心里话,当时我非常生气。可转念一想,不对呀,我应该高兴才是。”说到这,我看到很多人由起初的愤愤不平已经变成了迷惑不解。“因为大家的争吵恰恰说明了每个同学对自己的分数,也就是自己的形象都很重视,这说明,我们每一个同学都是积极进步的。我怎么还能生气呢?”这时,我看见很多人的脸色已经缓和下来,“不过,吵闹的方式总是不对的。很多同学说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做错了,我想,这恰恰说明我们平时对自己要求还不够严格,有意无意地就在犯错误。希望大家以后能更加严格要求自己,争取做得更好。另外,以后,我们的比赛采用加分制。凡是做得好的,都可以得到表扬,并向家长通报。”话音落地,很多同学都鼓起掌来。这件事让我感慨颇深,如果我们平时能够根据实际情况,从赏识的角度出发,去指点学生,学生能不愿意接受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