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统计学工作方向模板(10篇)

时间:2024-03-23 09:11:56

统计学工作方向

统计学工作方向例1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组织广大党员干部紧紧围绕党员干部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人民群众得实惠这个总要求,切实贯彻落实好统计法为主题,加快统计事业改革步伐,树立统计形象,做到科学统计、依法统计,努力为各级党委政府及社会各届提供科学、准确、真实的统计数据。创一流的服务质量,统一流的统计数据,为我县经济社会发展作出贡献。

二、整改原则

要坚持先急后缓、先易后难的原则;坚持落实责任、分工协作、突出重点,抓好整改方案的落实。对马上能够解决的问题,集中精力立行立改;对一时难以解决的问题,创造条件限时解决;对涉及面广的问题,各领导和各股室建立协调联动机制,综合治理。牵头领导和责任科室认真分析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整改落实工作方案。

三、整改内容和措施

通过第一阶段的学习调研以及第二阶段的广泛征求意见,局党支部认真查找自身在发展观念、发展思路、思想认识、责任意识、精神状态、工作作风、工作管理和落实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经过全面系统的梳理,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问题:

(一)存在问题

1、解放思想、改革创新的意识不够强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社会各界对统计工作的要求越来越高,统计的作用越来越重要,统计的地位也越来越突出,使统计工作面临更多新情况、新挑战,客观上要求统计工作者进一步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工作方式方法。在局领导班子当中,在新的形势面前,对统计工作的思路认识、领导方式方法还不能完全适应,还不能完全符合科学发展观点的要求,思想观念中存在受条条框框和陈旧观念束缚的问题,解放思想、改革创新的理念贯彻的不够深入。表现为工作中习惯于按照既有的规定办和按照上级领导的意见办,对基层统计工作要求紧迫、反映强烈的问题,缺少灵活应变的方法和措施。

2、增进横向、纵向的沟通交流

一方面进一步加强横向交流,开展与我区其他县市统计局以及其他城市兄弟单位的相互学习交流;另一方面,加强纵向沟通,与市统计局以及街道计统办之间进一步密切联系。

3、统计分析的深入程度有待提高

由于社会各界对统计工作要求越来越高,我们的统计分析工作必须更深入、更细致、更透彻,要进一步提高时效性和分析质量,充分发挥统计工作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

(二)整改措施

针对分析检查到的问题和不足,为在统计工作中进一步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今后的努力方向和主要整改措施是:

1、加强学习,在统计工作中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

加强政治理论和业务知识学习,班子成员的学习要按年初制定的学习计划和学习制度认真抓好各种专题的学习,进一步完善机关学习制度,创新工作思路,紧密结合新形势下的统计工作,做好改革创新和发展,提供更高水平的统计服务,认真抓好、抓实、抓细,正确处理好工学矛盾,坚持自学,形成主动学习,善于学习,勤于思考,刻苦钻研的良好学风。

2、密切联系,加强横向、纵向的沟通交流

要进一步密切与相关业务单位的沟通、联系,积极加强横向、纵向的业务交流。一是密切与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调查队等上级业务单位联系,掌握业务上级意图和工作思路,使我区统计工作能够在思路上始终保持领先地位,从而在工作上不断取得新进展;二是加强学习交流,开展与我市其他区统计局以及其他城市兄弟单位的交流,学习先进统计工作经验,促进工作发展;三是加强对街道计统办的业务指导,经常走访调研,掌握基层统计工作情况。

3、提高对统计工作的质量要求,提高统计服务水平

深入基层调研,掌握第一手情况资料,不断提炼统计分析内容,认真提高统计分析质量,扩大统计分析视野,切实提高统计服务质量和水平。进一步提高对统计工作的质量要求,在完成统计数据收集任务的基础上,积极引导专业统计人员对数据进行全面评估、开发和运用,提高统计分析的针对性,切实强化各级统计工作人员的责任心。高度关注制约和影响统计工作长远发展的新情况、新问题,对工作高标准、严要求,使有限的统计资源转化为应用成果,进一步提高统计工作质量。

4、要充分调动干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营造轻松愉快的工作氛围

克服畏难情绪和满足现状思想,积极拓展工作思路,采取多种方式,引导好、保护好、发挥好各级统计工作人员的积极性,提升统计工作的热情。关心干部职工的工作、学习和生活,通过与干部职工谈心,进一步沟通思想、交换意见、增进了解、促进工作,帮助广大党员干部在事业上有所发展,在能力上有所提高。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增强党组织凝聚力和战斗力,加强同事间的沟通,增进感情,促进工作中的团结协作。

5、要开拓创新,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统计工作肩负着对经济社会发展进行评价和研究分析的重要职能,要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创新思路,充分发挥第一手数据资料的优势,把数据用快、用活、用足、用准,及时准确地反映经济运行的现状和特征,并提出合理化建议。根据新形势对统计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努力实现“两个转变”:由过去以经济统计为主逐步向经济和社会统计并重转变;由过去的封闭式统计逐步向开放式统计、阳光统计转变,建立健全反映经济转型升级的统计体系。

四、整改落实监督保障机制

统计学工作方向例2

二、整改原则

要坚持先急后缓、先易后难的原则;坚持落实责任、分工协作、突出重点,抓好整改方案的落实。对马上能够解决的问题,集中精力立行立改;对一时难以解决的问题,创造条件限时解决;对涉及面广的问题,各领导和各股室建立协调联动机制,综合治理。牵头领导和责任科室认真分析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整改落实工作方案。

三、整改内容和措施

通过第一阶段的学习调研以及第二阶段的广泛征求意见,局党支部认真查找自身在发展观念、发展思路、思想认识、责任意识、精神状态、工作作风、工作管理和落实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经过全面系统的梳理,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问题:

(一)存在问题

1、解放思想、改革创新的意识不够强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社会各界对统计工作的要求越来越高,统计的作用越来越重要,统计的地位也越来越突出,使统计工作面临更多新情况、新挑战,客观上要求统计工作者进一步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工作方式方法。在局领导班子当中,在新的形势面前,对统计工作的思路认识、领导方式方法还不能完全适应,还不能完全符合科学发展观点的要求,思想观念中存在受条条框框和陈旧观念束缚的问题,解放思想、改革创新的理念贯彻的不够深入。表现为工作中习惯于按照既有的规定办和按照上级领导的意见办,对基层统计工作要求紧迫、反映强烈的问题,缺少灵活应变的方法和措施。

2、增进横向、纵向的沟通交流

一方面进一步加强横向交流,开展与我区其他县市统计局以及其他城市兄弟单位的相互学习交流;另一方面,加强纵向沟通,与市统计局以及街道计统办之间进一步密切联系。

3、统计分析的深入程度有待提高

由于社会各界对统计工作要求越来越高,我们的统计分析工作必须更深入、更细致、更透彻,要进一步提高时效性和分析质量,充分发挥统计工作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

(二)整改措施

针对分析检查到的问题和不足,为在统计工作中进一步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今后的努力方向和主要整改措施是:

1、加强学习,在统计工作中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

加强政治理论和业务知识学习,班子成员的学习要按年初制定的学习计划和学习制度认真抓好各种专题的学习,进一步完善机关学习制度,创新工作思路,紧密结合新形势下的统计工作,做好改革创新和发展,提供更高水平的统计服务,认真抓好、抓实、抓细,正确处理好工学矛盾,坚持自学,形成主动学习,善于学习,勤于思考,刻苦钻研的良好学风。

2、密切联系,加强横向、纵向的沟通交流

要进一步密切与相关业务单位的沟通、联系,积极加强横向、纵向的业务交流。一是密切与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调查队等上级业务单位联系,掌握业务上级意图和工作思路,使我区统计工作能够在思路上始终保持领先地位,从而在工作上不断取得新进展;二是加强学习交流,开展与我市其他区统计局以及其他城市兄弟单位的交流,学习先进统计工作经验,促进工作发展;三是加强对街道计统办的业务指导,经常走访调研,掌握基层统计工作情况。

3、提高对统计工作的质量要求,提高统计服务水平

深入基层调研,掌握第一手情况资料,不断提炼统计分析内容,认真提高统计分析质量,扩大统计分析视野,切实提高统计服务质量和水平。进一步提高对统计工作的质量要求,在完成统计数据收集任务的基础上,积极引导专业统计人员对数据进行全面评估、开发和运用,提高统计分析的针对性,切实强化各级统计工作人员的责任心。高度关注制约和影响统计工作长远发展的新情况、新问题,对工作高标准、严要求,使有限的统计资源转化为应用成果,进一步提高统计工作质量。

4、要充分调动干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营造轻松愉快的工作氛围

克服畏难情绪和满足现状思想,积极拓展工作思路,采取多种方式,引导好、保护好、发挥好各级统计工作人员的积极性,提升统计工作的热情。关心干部职工的工作、学习和生活,通过与干部职工谈心,进一步沟通思想、交换意见、增进了解、促进工作,帮助广大党员干部在事业上有所发展,在能力上有所提高。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增强党组织凝聚力和战斗力,加强同事间的沟通,增进感情,促进工作中的团结协作。

5、要开拓创新,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统计工作肩负着对经济社会发展进行评价和研究分析的重要职能,要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创新思路,充分发挥第一手数据资料的优势,把数据用快、用活、用足、用准,及时准确地反映经济运行的现状和特征,并提出合理化建议。根据新形势对统计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努力实现“两个转变”:由过去以经济统计为主逐步向经济和社会统计并重转变;由过去的封闭式统计逐步向开放式统计、阳光统计转变,建立健全反映经济转型升级的统计体系。

四、整改落实监督保障机制

统计学工作方向例3

关键词:网络工程专业;专业方向;专业能力;示范课程体系

一、研究背景

网络工程专业是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等专业交叉、融合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专业。从1998年网络工程专业被教育部列入本科专业目录以来,至今全国已有近300所高校设置了该专业,为社会培养了大批网络专业技术人才。

随着我国信息化建设从横向规模发展转变为纵向深度应用发展,社会对各种类型的网络技术人才在数量和质量上的需求也正在发生变化。主要表现为:

1.不断扩展的互联网应用需求,不断涌现的新信息技术对网络体系结构的适用性、网络协议性能与服务质量、网络应用的可靠性与安全性等提出了新的挑战,科研院所需要高层次的关于网络理论与技术的科学研究后备人才。

2.网络设备制造企业和网络应用开发企业迅速崛起,网络相关软硬件产品更新换代以及产品系列化、企业规模化等,需要大量的网络软硬件系统研发人才。

3.不断涌现的新企事业单位网络系统规划设计、建设与施工需求,大量原有的企事业单位网络系统扩容、升级与改造需求,需要大量的网络系统规划设计、信息系统集成、网络软硬件产品安装与调试等组网工程技术人才。

4.政府、军队及企事业单位对网络与信息系统应用的不断深入,网络系统已成为各单位的一种基础性设施,急需大量的网络与信息系统管理、维护及安全保障人才。

5.各行各业的网络应用如雨后春笋般地发展,产生了一系列新岗位、新职业需求。

为了适应上述应用需求,一方面,作为一个跨学科、实用性强、服务面广的专业,网络工程专业的内涵、人才培养目标需要不断丰富和发展。首先,在专业内涵方面,需要涵盖局域网、城域网、广域网、互联网、无线网络与移动通信、物联网、社交网络以及空间网络等多个领域的理论基础、技术原理和工程方法等内容;其次,在人才培养目标方面,需要培养包括网络软硬件系统设计与开发、网络工程规划设计与施工、网络系统管理与维护等多层次的专业人才。另一方面,从培养规模来看,网络工程无疑已是一个较大规模的专业,而且未来有更大的发展空间。人们不禁会问,网络工程专业具有哪些专业方向?每个专业方向需要掌握哪些专业知识?具有哪些专业能力?将来可就业于哪些工作岗位?为此,我们必须思考网络工程专业应该具有什么样的知识体系?应该包括哪些核心知识单元?各专业方向需要开设哪些核心专业课程和专业扩展课程?应该进行哪些实践环节的训练?网络工程专业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安全、通信工程、物联网工程等相关专业差异与特色何在?本科、专科与培训机构之间的培养定位又各是什么?

本文将围绕网络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专业方向、专业能力和专业课程体系等问题进行探讨。

二、人才培养目标

必须根据网络技术的发展和社会需求,面向网络工程的整个生命周期,适时调整网络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使之覆盖网络设备的设计与开发、网络协议的设计与开发、网络工程规划设计与实施、网络应用系统开发以及网络系统的管理与安全等方面。

因此,网络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义为: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深厚的数学和自然科学基础知识,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较强的网络工程专业能力,能从事网络设备和网络协议研发、网络应用系统开发、组网工程的规划设计与实施、网络系统的管理与维护、网络安全保障等技术工作,具有一定的工程管理能力和良好的职业道德与团队协作精神的中、高级网络技术人才。

三、专业方向设置

为了满足调整后的网络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需求,可在网络工程专业设立“网络设计、组网工程、网络管理与网络安全”3个专业方向。覆盖网络工程生命周期中的网络产品设计与开发、组网工程建设、网络系统管理与维护3个阶段,如图1所示。

图1 网络工程专业方向

各专业方向的内涵如下:

1.网络设计。包括网络理论与网络体系结构研究、网络硬件系统设计与研发、网络协议分析与新协议研发、基于网络的通用服务系统设计与研发、基于行业的网络应用系统设计与研发、网络应用新技术与新型网络计算模式的研究等内容。

该方向侧重于科学研究型人才的培养。毕业生适合到网络技术相关的科研院所、网络设备生产厂家、网络软件开发公司与网络服务公司、高等院校等单位从事网络相关理论与技术研究,网络设备、网络协议、网络应用系统等的分析、设计、开发以及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等工作。

2.组网工程。包括网络系统需求分析、网络系统结构设计与规划、组网方案设计与论证、网络软硬件产品安装与配置、局域网络系统、广域网系统和互联网系统集成、多层构架的网络应用系统集成、跨平台多数据源的数据集成、网络系统测试与验收等内容。

组网工程方向侧重于工程型人才的培养。毕业生适合到系统集成公司、网络服务公司、电信运营公司等从事网络系统规划、设计与集成及IT领域技术支持与市场拓展等工作。

3.网络管理与网络安全。包括网络管理与网络安全协议及相关技术研究、网络管理与网络安全需求分析、方案设计与系统部署、网络故障分析与维护、网络性能测试、评估与优化、网络安全策略制订与实施等内容。

网络管理与网络安全方向侧重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毕业生适合到政府、军队、企事业单位从事办公自动化网络的管理、维护、安全保障与信息化建设决策支持等工作。

通过专业方向的划分,调整网络专业人才培养结构,使研究型、工程型和应用型人才协调发展。形成以研发、工程、应用人才队伍为主体,管理、市场及服务人才队伍规模适度的人才体系。

根据上述专业方向的分工,不同类型的学校可以充分发挥本校师资队伍的水平和学生的特长,设置具有自身特色的培养目标。例如,有的可以侧重于培养与网络技术的研究、网络新产品与网络新应用系统的设计与开发等相关的科学研究与系统设计型人才,有的可以侧重于培养与网络应用系统的设计与开发、网络组网工程的实施等相关的工程型人才,有的可以侧重于培养与网络系统的使用、网络系统的管理与维护技术、网络系统安全防护等相关的应用型人才。

四、专业能力构成

综合不同专业方向、不同类型人才培养目标和用人单位对网络工程专业人才的能力需求以及网络工程生命周期各环节的技术要求,我们将网络工程人才专业能力归纳为“网络硬件设备研究与设计、网络协议分析与设计、网络应用系统设计与开发、网络工程规划设计与实施、网络系统管理与维护、网络系统安全保障”6个方面。

1.网络硬件设备研究与设计能力。熟悉网络设备与系统的体系结构和物理层、链路层的工作原理,掌握网络交换机、路由器、防火墙等网络硬件系统的设计与开发方法,具有初步的网络硬件新技术、新产品的研究与设计等方面的能力。

2.网络协议分析与设计能力。熟悉网络协议体系结构,掌握包括局域网协议、广域网协议、TCP/IP、网络安全协议、网络管理协议及其他网络应用协议等的工作原理,具有初步的协议分析与设计、协议实现、协议测试与验证等方面的能力。

3.网络应用系统设计与开发能力。熟悉客户机/服务器、浏览器/服务器、P2P等网络计算与服务模型,掌握软件设计、开发与测试的基本知识与方法,掌握Web服务技术、以网络为中心的计算技术(如网格计算、网络存储、云计算技术等)、网络多媒体技术以及套接字API、.NET、J2EE等主流的网络程序设计技术,具有初步的网络应用系统设计与开发方面的能力。

4.网络工程规划设计与实施能力。熟悉网络设备与系统的体系结构与工作原理,掌握主流网络设备与系统的安装、配置与使用方法,具有网络拓扑结构设计、网络路由设计、子网、VLAN与IP地址规划与设计、网络可靠性方案与安全性方案的设计与部署、网络服务部署、综合布线方案设计、网络施工方案设计以及网络测试与验收方案设计等方面的能力。

5.网络系统管理与维护能力。熟悉常见网络设备与系统的工作原理,掌握主流网络管理模型和网络管理系统功能与结构,掌握网络设备与系统的配置管理、故障管理、性能管理、安全管理、计费管理、网络性能评价与优化等技术与方法,具有初步的网络与信息系统的管理与维护能力。

6.网络系统安全保障能力。熟悉信息安全基本理论和常见的网络安全产品的工作原理,掌握主流网络安全产品如防火墙系统、入侵检测系统、漏洞扫描系统、病毒防杀系统的安装配置方法和使用方法,具有从事网络系统安全策略与措施制订、安全系统部署、安全事故预防、监测、跟踪、管理与恢复等方面的能力,具有初步的网络安全系统的设计与开发能力。

各专业方向应具有的专业能力和典型的工作岗位如下表所示。

专业方向、能力与岗位对应表

专业方向 专业能力 典型工作岗位

网络设计 网络硬件设备研究与设计能力 网络硬件工程师、网络设备测试工程师等

网络协议分析与设计能力 网络协议分析师、网络协议测试工程师等

网络应用系统设计与开发能力 网络软件工程师、网站设计师等

组网工程 网络工程规划与设计能力 网络规划师、网络架构工程师等

网络工程建设与系统集成能力 网络组网工程师、系统集成工程师等

网络管理与网络安全 网络系统管理与维护能力 网络管理员、网站设计与维护工程师等

网络系统安全保障能力 网络安全评估、安全管理与维护工程师等

五、课程体系设计

在设计网络工程专业的课程体系时,既要充分考虑对计算机、通信等相关专业的基础知识的继承性,同时还要考虑与这些专业的差异性,以体现网络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特色。

围绕网络工程专业3个方向和6种能力的培养,我们设计了如图2所示的示范课程体系。该体系由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专业扩展课程和专业实践课程组成。

1.专业基础课程。首先,由于网络系统仍然是一个特殊的计算机系统,网络系统的基本原理、硬件与软件体系结构等与一般的计算机系统一脉相承,所以,网络

图2 网络工程专业示范课程体系

工程专业的基础课程应继承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基本理论和基本原理。其次,数据通信是网络的基本功能,通信技术是网络工程专业区别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重要标志,所以网络工程专业课程体系必须涵盖通信工程的基本理论和基本原理。最后,电子技术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和网络工程等专业硬件系统基础,所以,网络工程专业课程体系也必须继承电子技术的基本理论和基本原理。综上所述,专业基础课程必须包涵电子技术基础、通信技术基础、计算技术基础和计算机系统基础等多个学科基础,以体现该专业多学科交叉综合的需求。

2.专业核心课程。作为3个专业方向都必须修学的知识,必须覆盖网络领域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和基本技术,为各方向的深入学习和能力培养奠定扎实的专业基础。专业核心课程由5门课程组成,覆盖了计算机网络基本原理、网络应用系统开发方法、组网与系统集成基本技能、网络管理和网络安全基本原理等内容。

3.专业扩展课程。为了加强各专业方向的核心能力培养,对每个专业方向设计了一组扩展课程。其中,网络设计方向的学生需要具备的核心能力是网络系统的设计与研发能力,必须熟练掌握网络路由与交换技术、嵌入式技术、计算机系统体系结构、网络协议设计与分析和软件工程等相关原理与技术。组网工程方向的学生需要具备的核心能力是网络系统集成能力,必须熟悉Linux操作系统、传感器与物联网技术、项目管理技术等相关原理与技术。网络管理与网络安全方向的学生需要具备的核心能力是网络故障维护、网络性能分析、网络安全防护等能力,必须掌握网络测试与性能评价、网络故障诊断与维护、信息安全基础等相关原理与方法。

4.专业实践课程。为了使学生加深对所学原理的理解和掌握,培养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的能力,在实践环节中可包括以下5个层次的实验与训练:(1)网络原理验证类实验;(2)网络设备与网络系统操作配置类实验;(3)网络应用系统设计类实验;(4)专业方向综合课程设计与学科竞赛、创新实验计划;(5)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训练。

参考文献:

[1] 徐明,曹介南等. 高等学校网络工程专业培养方案[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

[2] 蒋宗礼. 计算机类专业人才专业能力构成与培养[J]. 中国大学教学,2011(10).

[3] 陈鸣,胡谷雨等. 网络工程专业教学体系的创新与实践[J]. 计算机教育,2009(19).

[4] 徐明,曹介南. 网络工程专业课程体系研究与实践[J]. 计算机教育,2009(10).

[5] 蒋宗礼. 以能力培养为导向 提高计算学科教育教学水平[J]. 中国大学教学,2008(8).

[6] 蒋宗礼.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核心课程教学实施方案研究[J]. 中国大学教学,2010(10).

统计学工作方向例4

民间传统工艺美术是用来表现民俗文化、民俗生活的造型艺术,是民间艺术、民俗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从其使用对象的角度看,民间传统工艺美术是相对于宫廷工艺美术而言的;从工艺美术发展历史看,民间传统工艺美术是相对于现代工艺美术而言的,它的创造者基本上是从事物质生产的劳动人民。近年来,非物质文化遗产日益受到世人关注,民间传统工艺美术也逐渐得到学界的重视,逐渐进入了很多艺术院校的课堂,不仅丰富、完善了原有的美术教育体系,对艺术设计学科建设也具有重要意义。

一、民间传统工艺美术是艺术设计专业建设的重要方向之一

从文化创作的主体看,传统文化通常涵盖三个方面,即宫廷文化、文人文化和民间文化。其中,宫廷文化和文人文化一直作为所谓的“正统文化”被历代官方重视,如,在古代艺术史、美术史上,我们常见到的就是这种现象。民间文化是社会普遍文化,孕育了宫廷文化、文人文化,而民间传统工艺美术正是社会广大群众在日常生产、生活过程中创造出来的具有实用性的造型艺术,是广大群众物质创造活动的结果、智慧的结晶。但是,近年来,随着生活环境的改变、西方文化的逐步渗透,一些民间传统的工艺美术正在迅速消失。而部分缺乏传统民族民间艺术滋润的年轻人,追逐时尚的潮流和物欲的满足,对民族民间的传统工艺美术缺乏认知和认同,甚至排斥传统,其心灵状态和生存意义正在发生着微妙的变化。鉴于此,很多有识之士提出要抢救、保护民间传统工艺美术、民间文化,为民族的发展寻求文化根基。高校作为社会教育机构,在这方面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目前很多高校相继开展了民间艺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等相关课程,而这对于民间艺术的传承是远远不够的,高校还需要从专业建设方向上确立一个长远的保护机制,通过民间艺术设计专业的培养,为社会输送专业的保护、传承人才。设计艺术学虽然在近几年取得了迅速的发展,但无论是就学科建设的时间看,还是就学科发展的成熟程度看,都属于较为年轻的学科。所以,为早日成长为一门成熟的、具有鲜明特色和突出优势的学科,艺术设计学科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建设、加快改革发展。高校艺术设计学科建设是一项宏大的系统工程,包括教育观念的更新、发展规划的制订、专业方向与课程结构的调整、师资队伍建设、教学条件的改善、实践环节的加强、教学质量的提升等一系列内容。而在调整专业方向上,从现有的资源和社会需要看,民间艺术设计可以成为艺术设计专业建设的重要方向之一。我们通常说设计为生活服务,而民间传统工艺美术正是民间的匠师在日常生产、生活中创造出的适合社会生活的工艺品,所以,实际上,民间传统工艺美术也是设计艺术的组成部分。而且设计要想取得成功,就要关注民风、民俗和民间传统工艺美术,只有以改善人们的生活为出发点、适合适用于民风民俗的设计作品,才能得到人们的青睐,也才会取得成功。从这个意义上讲,可以尝试培养一部分学生从事民间传统工艺美术设计,在相关高等院校设立民间传统工艺美术设计的专业方向。这个方向的设立,不仅是艺术设计学科建设的重要突破,也适应了设计服务市场需要的目的,还可以为民间传统工艺美术的传承、发展、创新培育专业的人才。所以,对于民间传统工艺美术的保护,民间艺术设计专业方向的建设是一项具有深远意义的举措,而对于设计艺术学科的专业建设,民间传统工艺美术设计专业应该是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值得探索。

二、民间传统工艺美术是设计艺术学课程建设的重要资源

在设计艺术学专业课程建设方面,可以开设民间传统工艺美术课程,以补充和完善设计艺术教育课程,切实、有效地提升学生的文化内涵。民间传统工艺美术蕴含着丰厚的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民间特色,品类极为丰富,包括传统的陶瓷工艺、金属工艺、家具工艺、雕塑雕刻工艺、剪纸工艺、年画工艺、玩具等,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所用的材料也是多种多样,具有环保、节能的价值,其造型与装饰、色彩与材质、工艺技术、构造原理、设计与装饰原理、文化寓意与哲学理念等方面对艺术设计发挥着重要的借鉴与启迪作用。在当代的许多著名设计案例中可以看到,民间传统工艺美术是当代设计艺术的源泉,有着旺盛的生命力。在设计艺术教育中开设民间传统工艺美术课程对于设计艺术学学科建设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的重要作用:其一,它是对设计教育艺术课程的有效补充和完善。首先,民间传统工艺美术为现代的设计专业教育积淀了丰厚的文化底蕴。如,中国戏曲艺术中的脸谱文化与服饰文化的象征寓意,民间文化中的奇异造型所体现出的想象力,等等,这些都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丰富内涵,可以为当代设计提供源头活水。其次,这些民族民间的传统工艺品为当代的设计教育提供了丰富的可资借鉴的经验,如各民族的服饰、民间雕刻、民间玩具等设计案例,其设计思路、设计元素都可以为设计者所借鉴。但从目前的设计专业学生的作品看,很多直接运用西方的文化元素或者照搬西方的产品设计概念,可见西方现代设计艺术对他们的影响非常大,同时反映出部分年轻人对民间传统工艺美术缺乏认同和兴趣,与民族文化形成了心理隔膜,陷入了知彼而不知己的畸形状态。随着社会的发展,民间传统工艺美术在现代中国设计艺术教育中的缺失日益显现出弊端。当然,西方的优秀设计作品应该受到肯定,但我们更应该关注本土文化、学习西方设计的方法和文化资源,西方的每一项成功设计也是艺术家在吸取本土文化资源和外来文化资源基础上的创新发展。那么,对于置身于全球化的世界文化背景之中的我们,应该怎么做?一方面,要积极、大胆地汲取国外设计的方法和经验,对其接纳、消化、吸收,从而实现洋为中用;同时,必须认知、认同自己本民族的文化。民族的就是世界的,充分认识民族文化的生命力,才不会舍本逐末。因此,在设计学科中开设民间传统工艺美术课程,设计专业教育才会更具鲜明的个性特征和民族特色,才能培养出具有多元化、民族化设计观念的年轻设计师。也只有将民间传统工艺美术纳入设计教育体系,挖掘和传承民族民间优秀传统文化,才能提升当代设计产品的内涵。因此,民间传统工艺美术课程的开设,将会为建设更具有时代性、特色性、科学性、民族性的设计艺术学课程体系提供有效补充,是当代高校设计艺术教育的新趋向,这样才能逐渐消弭民族文化缺失的断层,建构具有本民族特色的中国设计艺术教育体系。其二,它对于培养学生的文化内涵具有重要作用。据调查,在很多高等院校的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培养方案中,培养出具有丰富文化内涵(有的说是人文精神)的创新型复合人才被作为一个重要的目标,而民间传统工艺美术教育正是提高学生文化内涵的有效途径。民间传统工艺美术教学通常包含民间传统工艺美术史、民间工艺美术作品欣赏和民间工艺美术设计创作等内容,涉及美学、民俗学、人类学、民族学等相关人文学科,这些学科能够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面体现出我国民间和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而且,学生在学习民间传统工艺美术的过程中,会接触到大量的民间传统工艺美术作品,认真了解每件作品背后的故事,深刻认识本民族在历史和当代所创造的伟大艺术成就,了解民族文化常识,这样,学生在学习艺术知识和提高技艺的同时,自然地丰富了文化内涵,这比任何空洞的说教都实在。

三、民间传统工艺美术可以为设计艺术学科科学研究提供重要支撑

在学科科研方面,可以开展民间传统工艺美术方面的研究,建立民间传统工艺美术研究基地,开创艺术设计学科科学研究工作新局面。科学研究工作也是学科建设的重要支撑,可以通过开展民间工艺美术研究,将成果引入教学,为学科与课程建设奠定坚实的根基。近年来,很多高校对民间传统工艺美术开展了不同程度的科学研究工作,取得了很多成果,进而运用于教学,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如,吉林通化师范学院美术系的教师结合其所处地域的特点,分别开展了满族民间传统工艺美术、萨满剪纸工艺、高句丽壁画等科学研究项目,并将相关研究成果运用于设计、美术教学,使学生逐渐体悟到民族文化、本土文化所蕴含的文化内涵,产生了民族自豪感,增强了民族自信心,从而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创新构想,并设计出了具有民族意蕴的作品。河南郑州轻工业学院艺术设计学院也相继成立了民俗艺术馆、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并获批为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依托中心和基地的学术力量,分别开展了“以设计带动河南传统工艺的创新发展研究”“河南泥玩具对现代吉祥物设计的启示研究”“河南朱仙镇木版年画研究”“从设计艺术的角度看民间传统工艺美术的保护途径”等专项课题,并和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河南民间文艺家协会合作,承担了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专项“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子课题《中国民间剪纸集成•河南卷》的调研、编撰工作。2015年,郑州轻工业学院又被遴选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研修研习培训试点院校,并于2016年初至今,承担了四期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的普及培训工作,目前已进行了四期(木版年画工艺、剪纸工艺、陶瓷工艺、民间泥塑工艺)的培训。在培训中,依托设计艺术学科,根据培训主题,开设了民间传统工艺美术课程,把研究成果用于教学实践,并引导设计专业学生参与,逐步加深学员、学生对民族传统文化、区域文化的感悟、理解和热爱,最终达到引导学员、学生继承、创新和发展传统文化艺术,走民族化设计道路的目的。综上所述,民间传统工艺美术至少可以在课程建设、专业方向、学科科研三个方面为设计艺术学学科建设提供重要的资源支持。所以,在设计艺术教育中开展民间传统工艺美术教育、建设民间艺术设计专业方向、加强对民间传统工艺美术的科学研究,刻不容缓,势在必行,这既是对民间传统工艺美术加以继承、发展和创新的有效途径,又是对设计艺术学学科建设的补充、完善,也是时代文化、经济建设的需要。

参考文献:

统计学工作方向例5

1概念

面向Agent软件工程,其工作原理是将Agent看作为模型的构成条件,同时围绕对应的基本条件有条不紊的开展与系统相关的系列活动,被认为是目前技术性较强的软件开发模型。不管是软件系统还是应用系统,它的内部构成都包括多个Agent,Agent表现出来的特点主要有自发性、反应性、社会性和自主性,属于行为自控的行为实体。Agent与Agent之间表现出来的结构关系较为复杂,其作用是由高层相互交换来实现的,在这样的前提下达到系统设计的预期目标。面向Agent软件工程针对系统研发来讲,不仅为其构建了系统平台,同时还完成了理论的提供和技术环境的提供。它主要通过系统的模块分解,数据建模和抽象理论完成系统数据的阐述和管理,达到了系统设计的基本要求和目标,这样更可以促进系统难度的提升和灵活性的增加,在此基础上还增加了维护性特点和重用性特点。面向Agent软件工程包括的基本思想与定义在理论论与软件工程整体规划处于同一个轨道线。以往的数十年间,软件工程始终在探索一套能够促进其研发能力的系统,而这个系统基本特点要体现出来自然抽象和功能强大,在科学管理的前提下帮助系统建模工程的完成和技术改进。面向Agent软件工程侧重反映出来软件的抽象特点和研发技术水平。

2研究现状分析

(1)技术方面。面向Agent的需求工程不仅融合了Agent同时还融合了Agent系统定义自身携带的特性,这些特性为系统的建模及研究创造了研发条件。相关领域的分析涉及到的学科不仅有认知学,同时还兼具有社会与组织两个学科。常见的研究内容涉及到的框架是i3框架、ALBERT、Tropos、NFR、RoMAS等。最近一段时期以来,研究者找到了大量面向Agent的建模语言其目的是为Agent系统描述提供支持,为系统描述等工作提供帮助,常见工作内容包括AgentUML,AML,MAS2ML,OrgS,CAMLE等。因为软件Agent具备的特性和内部构造模块的其他特点,面向Agent软件引起研究者关注的侧重点是其应用部分。通过使用面向Agent的软件的工作形式,面向Agent软件开发出现了形式多样的与其相对应的系统模型,所以前提是技术手段必须具备只有这样才可以达到系统规定的精益求精的要求。(2)管理方面。当前通过使用面向Agent软件工程进行项目研发的成果较少,人们对来Agent软件工程内在需求知之尚少,同时也不了解该软件在实用过程中具体要求是什么,所以未深入开展相关的探索。(3)工具方面。处于工具状态下的面向Agent软件表现出来的状态较为灵活。一直到现在应用领域和研究领域推向市场的Agent的CASE工具有数十种之多,在此基础上可以为面向Agent软件工程各个研究环节创造更多的研发条件。

2.1面向Agent的开发方法

基于Agent以及其他相关概念、借助于面向Agent的软件开发思想对系统进行工程化开发的方法学是面向Agent的开发方法,包括面向MicrosoftAgent的分析方法、面向Agent的设计方法。它提供了相应的建模语言以及结构化和良定义的过程对基于Agent系统(包含应用系统以及软件系统)进行全方位的分析、描述与建模,支持软件寿命使用中软件设计和需求分析(从大众化需求的分析)两个过程的软件开发工作。到现在人们已经提出了近百种面向Agent的开发方法,并且陆陆续续有新的方法出现。大部分方法是通用的,不限定实现技术平台和应用领域;小部分方法是专用的,专门针对某个平台、特定的应用和某个实现技术。按照现有方法所需求的差异性和主要技术背景,可以将所有的面向Agent设计方法和软件分析分为以下三个方面。实际上基于Agent系统进行分析和设计的方法是以各种技术手段集成在一起来进行的。(1)基于对象技术。该类别的方法依靠于面向某种软件开发方法,通过将Ag-ent视为一种特殊的对象建模语言(尤其是UML)的扩充以及用现有面向对象软件开发方法来支持对基于Agent系统进行分析、建模和设计。(2)基于知识工程。对基于Agent系统进行建模、分析和设计的进行依靠于知识工程(如人工智能、认知科学等)领域的逻辑概念、思想和技术。一种常用的方法是将Agent视为由各种认知部件所组成的意向系统,比如信念、目标、意图等。代表性工作包括Tropos,DESIRE,MAS2CommonKADS,Styx,AAII等。(3)基于组织思想。这种办法的思想基础就是社会学和组织学,并且用这两门学科中不具体的定义来叙述描绘基于,在此前提下再对其进行分析和建模,这些抽象的定义包括社会角色、社会组织以及组织成员共同遵守的规则、需要承担的责任等等。该办法的典型性工作有Gaia,AALAADIN,Ro2MAS等。①几乎所有的建模方式对软件开发都有着很大的影响,主要是对开发的过程和程度协助,但是因为不同的建模方式运用的定义和语言都是不同的,所以这种帮助的程度也不会一样。对于基于Agent系统来说,每种建模方式都具有独特的理解认识。②如果用户面对的是Agent的开发方法,那么就很难全面详细的掌握所有方法的优劣、之间存在的不同以及适合使用的场所等等。从而导致根据特点确定合适的开发形式的难度大大增加。③虽然每一种形式都有优势,但是几乎没有一种形式能集中所有的优势,有优势的同时,也必然存在着一定的劣势。④软件开发者之间和软件开发者和用户之间要想随时实现即时有效的沟通很难,因为虽然大部分面向Agent的开发方法都差不多,可是其实质还具有很大的差异。根据以上论述可知,形成一个保准统一、具有很大优势,还能被所有相关人员认可的方式,将是整个学术范围和工业范围内的努力方向。当然,这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因为这必须要把各个面向Agent的开发方法进行对比研究,集中所有的有点,去掉所有的缺点。

2.2面向Agent的程序设计

面向Agent的程序设计实质上是一种新型的程序设计模型,它的基础是Agent软件系统的开发,基本编程是Agent,而设计的目标就是Agent的运行单元。程序语言对于面向Agent的程序设计来说,是最重要的也是必不可少的一项工作。程序语言是程序员对编程改写目标系统软件的基础。目前来看,相关人员已经研究出了几十种能帮助面向Agent的程序设计的程序语言。通过分析这些语言技术层面上的不同,的一个必要的、同时也是最基本的工具就是该程序设计的语言。程序设计员可以通过它对目标软件系统进行编程和改写。到现在,人们总共提出了数十种。依据这些语言技术层面的差异性,可以大致对其进行如下分类:面向Agent的程序设计语言笼统的分为以下几类别。(1)以LISP技术为基础。这种程序语言以运用了LISP的语法形式而得名,它就是采用和LISP语法形式差不多的句子对Agent的组成部分进行表达,也包括对Agent系统的行为或者系统之间互相交流沟通。运用这种理论系统比较严谨的语法系统来进行编程和改写,对于提高Agent系统的功能性有很大的帮助。运用LISP的语法形式的工作分类有Shoham开发的AGENT20、还有Thomas开发的PLACA、以及Davies和Edwards提出的AG-ENT2K1。(2)基于逻辑技术。逻辑系统包括一阶谓词逻辑以及时序逻辑等等,逻辑系统也可以作为Agent的程序设计语言来使用,在程序编写的时候,就用逻辑系统来对Agent系统的各种方式以及内部组成里进行表述和定义,例如相关知识、意图和信念、原子动作和规则等都可以用逻辑技术来表述定义。逻辑技术的理论系统和语义定义都相当严谨。因此运用了逻辑技术的Agent系统可以作为定理证明器来使用,Agent系统的工作过程也可以看做是一个证明定理的过程。它的典型代表有由Fisher提出的并发METATEM、由Giacomo和Lesperance等人提出的CON-GOLOG、由Hindriks等人提出的3APL等等。(3)基于对象技术。此项面向Agent程序设计的语言是在对拓展原来程序语言的基础上,运用了面向对象的软件开发技术和软部件技术而形成的一种Agent系统程序语言。它属于在语言级上对Ag-ent系统程序语言提供支。通常情况下,这项技术都是把Agent系统当成一个特有的对象,用Agent内部功能的预定义软部件来编程和实现Agent系统,它的前提是使用的软部件必须是一组已经封装的特殊类。运用这种技术,可以利用预编译生成由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语言(如Java)所描述的程序代码了,也可以把用户编程直接表述成能运行的代码,并且实现其在目标平台上运行的目的。最终生成能够运行的目标代码,还要用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语言编译器对其进行编译。到2000年为止,面向Agent系统程序语言方面的研究经历了一个由活跃到沉寂的过程,影响研究现状的主要因素就是技术问题。到最近几年,这方面的研究又再次掀起热潮,因为人们已经清楚程序语言的设计是软件开发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而且是不可或缺的一环。Agent系统系统本身功能性和实用性的提高,也必须要建立在程序语言的不断更新换代上。到目前为止,相关人员研究制定出的Agent系统程序语言,通常都有下面几个特征:①原型化。程序语言本身就是已经固化的知识系统,实用性小。②研究性。程序语言并不能为人类工业化具体服务,只是用来检验一些理论是否正确可行。③非商业性。程序语言语言目前的开发系统环境都有待改善,其可行程度和简便程度方面的指标还不高。

2.3面向Agent的CASE工具和环境

我们把帮助软件开发者更加快速有家高效的完成Agent系统的一组软件,称作面向Agent的CASE工具和环境。它能够有效支持Agent系统在原有的定义和技术的基础上,对Agent系统进行开发,比如它可以为开发提供需求分析、软件设计、系统实现和验证等等。最近几年年,有关这项技术的研究逐渐升温,到现在为止,学术范围和工业范围已经公布了数十种面向Agent的CASE工具和环境,而且其种类还正呈现不断增多的趋势。虽然其种类繁多,特点也各有不同,可是总体来看AgentCASE工具和环境可以分成下面这几类:(1)开发包和可重用库。开发包与可重用库的使用在很大程度上节约了软件开发成本。对于Agent软件开发也是一样。对于当下主流的软件开发技术,如针对于软件语言开发类的Java、C++等。其可以通过软件开发包和可重用库如JATLite,MicrosoftAgent实现二次开发。实现创建Agent的软件系统(包括Agent类、Agent接口)的软件重塑,从而集成可用的软部件系统。(2)体系结构框架。面向Agent的体系结构框架随着计算机软件的发展是非常普遍的,而针对于CASE工具环境的结构数目也是非常多的(如OpenAgentArchitecture,JAFMAS等)这类工具框架的主要作用就是构建软件运行机制,实现内部体系的运作,构建快速通道Agent。(3)开发工具集。开发工具集工作环境通常只有独立一个,这样是为了后期处理系统的完整性和统一性。主要代表有AgentBuilder,Zeus等,其主要价值是用以支持软件开发人员对目标软件系统进行分析、设计、实现、部署和测试等。(4)基础设施和平台。基础设施和平台主要是为面向Agent的CASE工具和环境提供服务,主要包括通信服务、安全服务、目录服务、移动服务等在类的基础服务,目前在我国主要流行的面向Agent的CASE工具和环境主要有Voyager,ADE,Grasshopper等。综上所述,在对面向Agent的CASE工具和环境的理论研究方面我们取得了长远的立足,但是就使用价值和使用情况来说,还是一个未知数。因此我们就要避免当下基于Agent系统开发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和不足。例如①人机交互的困难;②对象混乱,没有实现一对一的使用模式;③缺乏明确的方法论支持;④市场通用价值。

3问题和挑战

面向Agent软件工程远未成熟,离工业化、大规模的应用尚有很大的差距,还不能为广大软件开发人员所接受,尤其是要成为一种主流的软件工程化开发技术还面临着一系列挑战性的问题。

3.1基础理论

人们很早以前就认识Agent理论的重要性并于1963年开始萌发了Agent理论研究的研究思想,但是知道20世纪90年代年后人们才真正意义上上的重视起来并着手开始研究。自从人们认识到Agent理论的重要性以后,大量的科研人员不断对其进行研究,无论是Agent的理论还是具体的实际应用人们丝毫不放过任何可以进行研究利用的方面。鉴于整个软件系统的质量的好坏受Agent的性能的影响,在我们实际通信中就要按不同的要求设计出高性能和高品质的软件系统。对于用户的不同要求的用户安装不同大小和功能的系统。因此,对于Agent理论的基础理论研究必须掌握得非常牢靠才行。早期人们研究的这个Agent理论模型对原理进行了合理详细的解释,它主要的基本理论基础就是他把微带辐射单元看成了一个在水平方向上不会产生变化的线状的BDI逻辑和模型,而在长度的方向上,电场进行的时余弦变化。我们这样就可以把他看做是拥有两个开路端的原型化语言AGENT20及其解释器。对于这个等效的解释器,我们可以把贴片表示为,且他们做的是相同方向的激励并且都是向地面上方的半空进行辐射的缝隙。不仅如此,科学家还给出了进行这个简单计算的计算公式,这个公式不需要进行大量的数据采集和计算,只适用于工程上的计算,但是只能够运用意图理论和自主计算理论这两种类型。基础理论的研究对于面向Agent软件工程而言是极为重要,他们将为面向Agent的工程实践技术以及工具的研究与发展提供理论指导并奠定扎实的理论基础。

3.2关键技术

(1)软件开发方式。通常情况,软件开发方式主要是语言建模与过程开发的有机融合的过程。针对建模语言来说,如果技术标准进一步统一,那么我们可以完善对应的针对Agent的建模语言。这要在语言表达能力与语言简洁性之间做出考量,包含形式化以及半形式化的语言表义基础,展露多视角、多非具体方面的思维,给予适当的语言设备以表示在Agent系统基础上的特性,比如自然抽象和封装这两方面,可以在维持繁琐Agent系统基础上进行效果性显著的建模。针对建模过程来说,必须给予明确的释义过程以维持针对Agent系统的软件开发项目。特别是因为在软件开发中常常会出现非同一抽象层次、非同一视角的该系统模式,但是众多系统模式从内在逻辑上讲是不可分割的,所以必须给予科学的技术援助以维持模式的转化,必须针对模式间是否一致做出抽查测试。(2)软件体系结构和设计模式。当前,我们对在Agent系统基础上的软件模式层次探讨还不够深入。一些针对Agent系统的软件开发方式与Agent类系统的技术方式的具体实施是通过基础模板来实现的。如果用对象类和对象来比喻Agent类和Agent的话,那么对象类是Agent类,对象是Agent。可以这样说,在Agent系统软件模板和Agent基础之上的两者关系不但是实际比例关系,还可以包括动态绑定之间的关联性,来切实显露Agent的相关特性、展现Agent技术优点和适应非静态、非封闭系统研发的需求。除此之外,我们更要通过其他科学方法以探讨、设计规划与阐释在Agent系统基础上的软件整体层次,还要凝练和总结出各式各样的设计规划模板。我们在探讨设计规划模板和软件重新的时候,必须要立足于Agent软件开发建设产业,这样的广泛运是十分重要的。(3)程序设计思想和语言。目前,针对Agent系统设计开发的语言难以满足用户的需求,为数不多的受众是理论界的学者和研究员。同时,使用针对Agent程序设计开发的语言系统在消费市场上并不多见,远远跟不上C++与Java的使用程度,它还是不成熟的技术,因而吸引不了许多软件工作者的青睐,也无法打入软件工程的广阔发展空间。我们对Agent系统设计开发的探讨还不够深入,现在无论是理论界和生产中还没有出现针对Agent程序设计开发理念的系统,以控制Agent设计语言开发和编写结果软件系统进的程序。一些系统设计语言的开发是根据人工智能专家的理念产生的。虽然该语言在具体使用功能上可以稍微适应针对Agent程序设计的需求,然而针对系统自身的简易实用性没有注入很多精力进行研究。针对这方面的理论和实践探究需要尽可能吸收自主研发的Agent执行机制和该系统的整体层次的相关经验。

4结论和进一步研究

针对Agent的软件设计开发展现了和现在不同的主要采用的技术思想方法。将此用在维持繁琐系统的工程设计研发上,既是软件开发技术的全新尝试和典型模式,同时也为网格、普适计算与语义Web等相关研究给予了良好的范例。所以,这几年理论界与其他科学界十分青睐针对Agent软件工程的研究工作。有的人断言,这是一次全新的工业技术革命。针对Agent软件工程设计研发的理论研究,Agent软件工程不是一个独立的研究分支,其主要贯穿了其他学科的很多知识。在技术手段上融合了当下研究最为热门的学科。例如社会经济学、组织行为学、认知科学等。使得Agent软件工程复杂的运算系统得到了简易处理。随着学科之间的联系更加广泛,Agent软件工程也显示出了自己的学科价值优势。比如,在虚拟计算机研究领域,就利用到了Agent的概念和思想。其起到的作用将更加将计算机的分布资源实现按需整合。这极大的将面向Agent软件工程的应用价值推向市场化。一方面,计算机等计算与Agent软件工程的有机融合将会拓宽Agent软件工程的应用领域;除此之外,计算之间的搭接显露了Agent软件工程的应用缺口和使用价值定向。使得今后的Agent软件工程研究更加趋于方向化,目标研究。这将会使得为面向Agent软件工程走向大规模、工业化应用提供广阔的应用背景。

参考文献:

[1]潘卫华,潘卫红,孙淑琪.移动Agent技术在分布式数据库系统中的应用[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2003(1).

[2]尹章才.一种新的编程方法——面向Agent的程序设计[J].信息技术,2002(3).

[3]王昱,周成平,丁明跃.基于多的网络图像下载模型的设计研究[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1).

[4]何卫平,蔡鸿明,秦忠宝,李冰.面向工业造型设计的产品设计定位方法研究[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2(4).

[5]党辰,王嘉祯,王素贞.基于组件的移动Agent平台设计与实现[J].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09(3).

[6]周文军,刘斌.面向Agent技术[J].微处理机,2009(1).

[7]赵少东.面向对象与面向Agent的比较[J].现代计算机,2005(11).

[8]刘霞,吕翠丽,赵鑫.Agent软件技术应用实例[J].中国校外教育,2012(9).

[9]潘卫红.移动Agent技术及其在分布式系统中的应用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02.

[10]张宇晴.Agent在分布环境中的工程应用[D].华北电力大学(河北).2004.

[11]黄达安.基于MobileAgent的K-WebService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暨南大学,2006.

[12]於蓓蓓.溪洛渡水电站场内交通系统层次多系统及其决策问题的研究[D].天津大学,2006.

[13]高雅田.基于Agent的油井作业施工总结智能分析系统研究[D].大庆石油学院,2007.

统计学工作方向例6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23-0031-02

东北电力大学作为一所以工为主、电力行业特色鲜明的省属院校,于2011年10月入选教育部第二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自动化专业是东北电力大学实施“卓越计划”的重点学科之一。旨在通过教育和行业、高校和企业的密切合作,以实际工程为背景,以工程技术为主线,着力提高学生的工程意识、工程素质和工程实践能力。[1-3]计算机控制系统、计算机控制系统课程设计、专业方向课程设计等环节为自动化专业的专业必修课,在控制理论和计算机控制技术的基础上,面向计算机控制系统的理论问题和工程实践需求,使学生掌握控制理论工程应用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工程实现方面的技术能力。为了积极响应东北电力大学“272工程”提出的优质课程改革与建设工程实施方案,同时以培养卓越工程师为目标,加强计算机控制类课程的建设质量,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科研能力,增强学生的职业综合能力,针对计算机控制系统课程的课堂教学、实践环节以及学生工程应用能力培养方面做了一些工作,现在介绍教学改革中的一些体会和经验。

一、优化整合课程教学内容

计算机控制系统课程涉及知识面广且集成度高,从控制算法到系统硬件,从基本理论到先进技术,从微型计算机控制系统到集散控制系统现场总线技术,既有理论方面的知识,又有实际工程应用方面的要求,要想在一门课中把这些知识点都包括进去,既不可能,又不实际。[4]为此对教学内容进行了优化整合,遵循的基本原则是理论联系实际,兼顾基础性和工程实用性,把控制原理和典型应用相结合、软件和硬件相结合,并通过各个教学环节之间的紧密联系,使学生掌握计算机控制系统的组成和特点、数字控制器设计的原则和应用技术、复杂控制规律的原理和应用场合以及计算机控制系统的硬件、软件的选择、配置和设计。

经过整合后,课程主要内容包括:以数字控制理论为主体,区别离散控制与连续控制的不同点;数字控制器的设计,控制算法与编程;复杂控制规律系统的设计及应用场合;计算机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在课堂教学中穿插介绍应用实例,例如计算机温度控制系统、计算机技术在电厂中的应用,让学生将枯燥的理论知识同实际应用结合起来,从整体设计到软硬件设计再到系统仿真与调试,使学生对计算机控制系统设计及应用有一个全面的认识。为了保证理论体系的完整性,还需要实验、课程设计、实习等实践环节的配合,以补充课堂上不能完全呈现的内容。

二、丰富教学手段和方法

在理论教学方面,尝试采用基于项目的研究性教学模式,采取以问题为导向,以作业、专题研究报告、组织研讨课、研究性实验报告等为载体的探索式教学模式。[5]教学方法上,以开拓学生学习兴趣,积极主动获取知识为主,教师正确引导和总结为辅,变学生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和课堂内外多途径获取新知识的方式。[6]

在教学手段上,开发了多媒体课件,将传统教学同多媒体、FLASH、网络等现代化的手段相结合,使教学内容更加形象直观,易于理解。另外,将仿真技术引入到教学中来,进一步丰富教学手段。仿真教学包括制作仿真型课件供课堂教学使用,编写或利用具有仿真功能的软件进行仿真实验。[7]例如对设计好的数字控制器进行验证,从理论上讲解显得很枯燥,学生理解起来也困难,可利用仿真软件对控制系统进行仿真,学生可直观地看到控制效果,加强感性认识。

在课堂教学中,采用知识点讲授、课堂讨论和测验、工程实例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注重师生之间的双向沟通,处理好概念与应用之间的关系,做到层次分明、精讲多练。以形式多样的大作业为载体,鼓励学生探究式学习。[8]

第一,在教学过程中,当讲解完数字控制器的设计、复杂控制系统等知识后,以大作业的形式,让学生对课后习题进行仿真练习,一方面验证理论计算的结果,另一方面提高学生的软件编程能力。

第二,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和图书馆的数字资源,让学生检索查阅计算机控制技术在电厂过程控制中应用的文章,包括PID参数优化、PID在电厂热工过程中的应用、前馈-串级控制技术的应用、Smith预估控制技术的应用等研究方向,锻炼了学生的文献检索能力。

三、多层次实践环节相辅相成

实践环节是课程学习的重要内容,实践能力特别是系统性的综合实践能力是自动化专业本科学生的必备素质之一。[9]实践环节的设置在内容上应力求做到理论联系实际,重视工程概念及其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注重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的工程意识、工程素质和工程实践能力。[10]本课程设置了实验课、课程设计、实习、毕业设计和课外科技活动等实践环节,在内容上兼顾对知识的覆盖程度,难易程度循序渐进,做到实践环节之间相辅相成,实现递阶性、系统性的培养模式,对理论课进行有效的扩充和延展。

1.实验教学的改革

实验教学采用启发式实验教学方式,应以工程素质为基础,突出能力目标,以学生为主体,以项目为载体,以实训为手段。[6]以往实验多为验证性的,缺少让学生自己动手设计并调试数字控制系统,因此增设了一些软件仿真方向的综合性、设计性、研究型的实验内容。根据理论课的教学进度,穿插了5个基础实验,包括A/D转换、D/A转换、数字PID调节器、纯滞后补偿控制系统设计和步进电机转速控制。由实验指导教师讲解实验台的操作、通信接口的功能、软件编程的技巧等,然后由学生动手搭接硬件电路完成系统连接和算法编写,及时巩固了理论知识,又提高了实践动手能力。

2.课程设计的改革

课程设计是教学计划中进行综合训练的重要实践环节,它将使学生在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本专业方向的实际问题方面得到系统性的训练。[10]本课程设置了计算机控制系统课程设计和专业方向课程设计两个课程设计,分别在开课学期和大四上学期进行。为了实现课程设计的多样性,在原来课程设计的基础上又增设了一些设计题目。第一,以倒立摆系统和水箱为被控对象进行控制系统的设计,并通过MATLAB软件进行编程仿真验证控制策略的有效性;第二,利用单片机设计并开发能自动循迹和调速的电动小车控制系统,完成硬件电路的设计、软件设计和实物制作等。在专业方向课程设计中,与计算机控制技术相关的方向有计算机控制方向、DCS方向、过程控制方向等,学生可根据兴趣选择不同的方向完成课程设计。例如,计算机控制方向要求学生根据给定的性能指标设计一个离散控制系统,并采用MATLAB仿真从时域和频域对比校正前后系统的性能,分析得出结论。通过课程设计的合理设置,达到了“软硬兼施”的目的。

3.毕业设计和实习

理论课、实验课和课程设计学时有限,要想全面提高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和计算机控制技术的应用能力,还需要通过毕业设计和实习等实践环节进一步强化。通过数字PID控制算法及仿真研究、电厂锅炉燃烧模糊控制系统的设计、神经网络在PID控制器参数整定中的应用、基于PLC的火电厂输煤程控系统设计、基于单片机的交通灯控制系统设计等综合性毕业设计题目,让学生得到更全面的锻炼。

自动化工程学院与国电吉林热电厂、丰满发电厂等企业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在大四下学期学院组织学生去企业参加认识实习,同时到学校电力运行仿真中心进行仿真实习,使学生熟悉电能生产、输送的整个过程,了解电厂 DCS系统的组成和运行,对过去所学的专业知识能够进一步加深理解和融会贯通,也得到了操作技能的训练,毕业后能很快适应生产现场的需求。

4.开展丰富的课外科技活动

在“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政策为导向”的指导思想下,学院在2007年成立了自动化创新实践基地,下设创新制作研究室、建模与仿真研究室、机器人研究室和炎火工作室四个研究室,组织学生开展了丰富的课外科技活动。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们充分发挥了创造力和想象力,灵活地运用了本门课程中学到的知识,如数字控制器的设计、先进控制算法的仿真、单片机测控系统的设计等。建模与仿真研究室指导学生使用MATLAB软件编程实现数字PID参数的整定、控制系统的数字仿真等,同时让学生提前学习先进控制算法,如模糊控制、神经网络控制、遗传算法等用于控制系统的设计。另外指导学生进行PLC程序设计,参加全国西门子杯工业自动化挑战赛,使学生开拓了视野。创新制作研究室指导学生进行单片机测控系统设计,参加全国挑战杯科技作品大赛、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四、结束语

计算机控制系统课程有着更新快、实践性强的特点,因此对于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实践环节等的改革是永无止境的。虽然在计算机控制系统课程改革中取得了一些成绩,积累了一些经验,在今后的实践中会进一步探索和完善该课程的授课模式,丰富理论授课内容,引入更多的工程实例,强化实践环节让学生得到更多的锻炼。在学校“卓越计划”的培养目标下,要面向企业,树立理论联系实际的思想,强化实践教育,注重工程实际应用,及时更新教学内容,积极创新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为培养合格的高素质的卓越工程师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宋佩维.卓越工程师创新能力培养的思路与途径[J].中国电力教育,2011,(7):25-27,29.

[2]王少怀,刘羽,黄培明,等.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打造“双师型”教学团队[J].中国地质教育,2010,(4):63-65.

[3]盛朝强,谢昭莉,柴毅.培养自动化卓越工程师初探[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1,32(3):8-9,49.

[4]张德江,于微波,贾文超.教学与教研互动 教法与学法共融――“计算机控制系统”国家精品课建设的体会[J].中国大学教学,2007,

(10):29-31.

[5]张安富,刘兴凤.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思考[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4):56-59.

[6]王永东.“卓越工程师”培养目标下无机化学课程教学的思考[J].东莞理工学院学报,2011,18(5):114-116.

[7]李祥飞,张昌凡.“计算机控制系统”课程教学方法探讨[J].中国电力教育,2010,(12):85-86.

[8]邢航,张铁民.“计算机控制技术”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7,26(12):370-372.

统计学工作方向例7

1概念

面向Agent软件工程,其工作原理是将Agent看作为模型的构成条件,同时围绕对应的基本条件有条不紊的开展与系统相关的系列活动,被认为是目前技术性较强的软件开发模型。不管是软件系统还是应用系统,它的内部构成都包括多个Agent,Agent表现出来的特点主要有自发性、反应性、社会性和自主性,属于行为自控的行为实体。Agent与Agent之间表现出来的结构关系较为复杂,其作用是由高层相互交换来实现的,在这样的前提下达到系统设计的预期目标。面向Agent软件工程针对系统研发来讲,不仅为其构建了系统平台,同时还完成了理论的提供和技术环境的提供。它主要通过系统的模块分解,数据建模和抽象理论完成系统数据的阐述和管理,达到了系统设计的基本要求和目标,这样更可以促进系统难度的提升和灵活性的增加,在此基础上还增加了维护性特点和重用性特点。面向Agent软件工程包括的基本思想与定义在理论论与软件工程整体规划处于同一个轨道线。以往的数十年间,软件工程始终在探索一套能够促进其研发能力的系统,而这个系统基本特点要体现出来自然抽象和功能强大,在科学管理的前提下帮助系统建模工程的完成和技术改进。面向Agent软件工程侧重反映出来软件的抽象特点和研发技术水平。

2研究现状分析

(1)技术方面。面向Agent的需求工程不仅融合了Agent同时还融合了Agent系统定义自身携带的特性,这些特性为系统的建模及研究创造了研发条件。相关领域的分析涉及到的学科不仅有认知学,同时还兼具有社会与组织两个学科。常见的研究内容涉及到的框架是i3框架、ALBERT、Tropos、NFR、RoMAS等。最近一段时期以来,研究者找到了大量面向Agent的建模语言其目的是为Agent系统描述提供支持,为系统描述等工作提供帮助,常见工作内容包括AgentUML,AML,MAS2ML,OrgS,CAMLE等。因为软件Agent具备的特性和内部构造模块的其他特点,面向Agent软件引起研究者关注的侧重点是其应用部分。通过使用面向Agent的软件的工作形式,面向Agent软件开发出现了形式多样的与其相对应的系统模型,所以前提是技术手段必须具备只有这样才可以达到系统规定的精益求精的要求。(2)管理方面。当前通过使用面向Agent软件工程进行项目研发的成果较少,人们对来Agent软件工程内在需求知之尚少,同时也不了解该软件在实用过程中具体要求是什么,所以未深入开展相关的探索。(3)工具方面。处于工具状态下的面向Agent软件表现出来的状态较为灵活。一直到现在应用领域和研究领域推向市场的Agent的CASE工具有数十种之多,在此基础上可以为面向Agent软件工程各个研究环节创造更多的研发条件。

2.1面向Agent的开发方法

基于Agent以及其他相关概念、借助于面向Agent的软件开发思想对系统进行工程化开发的方法学是面向Agent的开发方法,包括面向MicrosoftAgent的分析方法、面向Agent的设计方法。它提供了相应的建模语言以及结构化和良定义的过程对基于Agent系统(包含应用系统以及软件系统)进行全方位的分析、描述与建模,支持软件寿命使用中软件设计和需求分析(从大众化需求的分析)两个过程的软件开发工作。到现在人们已经提出了近百种面向Agent的开发方法,并且陆陆续续有新的方法出现。大部分方法是通用的,不限定实现技术平台和应用领域;小部分方法是专用的,专门针对某个平台、特定的应用和某个实现技术。按照现有方法所需求的差异性和主要技术背景,可以将所有的面向Agent设计方法和软件分析分为以下三个方面。实际上基于Agent系统进行分析和设计的方法是以各种技术手段集成在一起来进行的。(1)基于对象技术。该类别的方法依靠于面向某种软件开发方法,通过将Ag-ent视为一种特殊的对象建模语言(尤其是UML)的扩充以及用现有面向对象软件开发方法来支持对基于Agent系统进行分析、建模和设计。(2)基于知识工程。对基于Agent系统进行建模、分析和设计的进行依靠于知识工程(如人工智能、认知科学等)领域的逻辑概念、思想和技术。一种常用的方法是将Agent视为由各种认知部件所组成的意向系统,比如信念、目标、意图等。代表性工作包括Tropos,DESIRE,MAS2CommonKADS,Styx,AAII等。(3)基于组织思想。这种办法的思想基础就是社会学和组织学,并且用这两门学科中不具体的定义来叙述描绘基于,在此前提下再对其进行分析和建模,这些抽象的定义包括社会角色、社会组织以及组织成员共同遵守的规则、需要承担的责任等等。该办法的典型性工作有Gaia,AALAADIN,Ro2MAS等。①几乎所有的建模方式对软件开发都有着很大的影响,主要是对开发的过程和程度协助,但是因为不同的建模方式运用的定义和语言都是不同的,所以这种帮助的程度也不会一样。对于基于Agent系统来说,每种建模方式都具有独特的理解认识。②如果用户面对的是Agent的开发方法,那么就很难全面详细的掌握所有方法的优劣、之间存在的不同以及适合使用的场所等等。从而导致根据特点确定合适的开发形式的难度大大增加。③虽然每一种形式都有优势,但是几乎没有一种形式能集中所有的优势,有优势的同时,也必然存在着一定的劣势。④软件开发者之间和软件开发者和用户之间要想随时实现即时有效的沟通很难,因为虽然大部分面向Agent的开发方法都差不多,可是其实质还具有很大的差异。根据以上论述可知,形成一个保准统一、具有很大优势,还能被所有相关人员认可的方式,将是整个学术范围和工业范围内的努力方向。当然,这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因为这必须要把各个面向Agent的开发方法进行对比研究,集中所有的有点,去掉所有的缺点。

2.2面向Agent的程序设计

面向Agent的程序设计实质上是一种新型的程序设计模型,它的基础是Agent软件系统的开发,基本编程是Agent,而设计的目标就是Agent的运行单元。程序语言对于面向Agent的程序设计来说,是最重要的也是必不可少的一项工作。程序语言是程序员对编程改写目标系统软件的基础。目前来看,相关人员已经研究出了几十种能帮助面向Agent的程序设计的程序语言。通过分析这些语言技术层面上的不同,的一个必要的、同时也是最基本的工具就是该程序设计的语言。程序设计员可以通过它对目标软件系统进行编程和改写。到现在,人们总共提出了数十种。依据这些语言技术层面的差异性,可以大致对其进行如下分类:面向Agent的程序设计语言笼统的分为以下几类别。(1)以LISP技术为基础。这种程序语言以运用了LISP的语法形式而得名,它就是采用和LISP语法形式差不多的句子对Agent的组成部分进行表达,也包括对Agent系统的行为或者系统之间互相交流沟通。运用这种理论系统比较严谨的语法系统来进行编程和改写,对于提高Agent系统的功能性有很大的帮助。运用LISP的语法形式的工作分类有Shoham开发的AGENT20、还有Thomas开发的PLACA、以及Davies和Edwards提出的AG-ENT2K1。(2)基于逻辑技术。逻辑系统包括一阶谓词逻辑以及时序逻辑等等,逻辑系统也可以作为Agent的程序设计语言来使用,在程序编写的时候,就用逻辑系统来对Agent系统的各种方式以及内部组成里进行表述和定义,例如相关知识、意图和信念、原子动作和规则等都可以用逻辑技术来表述定义。逻辑技术的理论系统和语义定义都相当严谨。因此运用了逻辑技术的Agent系统可以作为定理证明器来使用,Agent系统的工作过程也可以看做是一个证明定理的过程。它的典型代表有由Fisher提出的并发METATEM、由Giacomo和Lesperance等人提出的CON-GOLOG、由Hindriks等人提出的3APL等等。(3)基于对象技术。此项面向Agent程序设计的语言是在对拓展原来程序语言的基础上,运用了面向对象的软件开发技术和软部件技术而形成的一种Agent系统程序语言。它属于在语言级上对Ag-ent系统程序语言提供支。通常情况下,这项技术都是把Agent系统当成一个特有的对象,用Agent内部功能的预定义软部件来编程和实现Agent系统,它的前提是使用的软部件必须是一组已经封装的特殊类。运用这种技术,可以利用预编译生成由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语言(如Java)所描述的程序代码了,也可以把用户编程直接表述成能运行的代码,并且实现其在目标平台上运行的目的。最终生成能够运行的目标代码,还要用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语言编译器对其进行编译。到2000年为止,面向Agent系统程序语言方面的研究经历了一个由活跃到沉寂的过程,影响研究现状的主要因素就是技术问题。到最近几年,这方面的研究又再次掀起热潮,因为人们已经清楚程序语言的设计是软件开发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而且是不可或缺的一环。Agent系统系统本身功能性和实用性的提高,也必须要建立在程序语言的不断更新换代上。到目前为止,相关人员研究制定出的Agent系统程序语言,通常都有下面几个特征:①原型化。程序语言本身就是已经固化的知识系统,实用性小。②研究性。程序语言并不能为人类工业化具体服务,只是用来检验一些理论是否正确可行。③非商业性。程序语言语言目前的开发系统环境都有待改善,其可行程度和简便程度方面的指标还不高。

2.3面向Agent的CASE工具和环境

我们把帮助软件开发者更加快速有家高效的完成Agent系统的一组软件,称作面向Agent的CASE工具和环境。它能够有效支持Agent系统在原有的定义和技术的基础上,对Agent系统进行开发,比如它可以为开发提供需求分析、软件设计、系统实现和验证等等。最近几年年,有关这项技术的研究逐渐升温,到现在为止,学术范围和工业范围已经公布了数十种面向Agent的CASE工具和环境,而且其种类还正呈现不断增多的趋势。虽然其种类繁多,特点也各有不同,可是总体来看AgentCASE工具和环境可以分成下面这几类:(1)开发包和可重用库。开发包与可重用库的使用在很大程度上节约了软件开发成本。对于Agent软件开发也是一样。对于当下主流的软件开发技术,如针对于软件语言开发类的Java、C++等。其可以通过软件开发包和可重用库如JATLite,MicrosoftAgent实现二次开发。实现创建Agent的软件系统(包括Agent类、Agent接口)的软件重塑,从而集成可用的软部件系统。(2)体系结构框架。面向Agent的体系结构框架随着计算机软件的发展是非常普遍的,而针对于CASE工具环境的结构数目也是非常多的(如OpenAgentArchitecture,JAFMAS等)这类工具框架的主要作用就是构建软件运行机制,实现内部体系的运作,构建快速通道Agent。(3)开发工具集。开发工具集工作环境通常只有独立一个,这样是为了后期处理系统的完整性和统一性。主要代表有AgentBuilder,Zeus等,其主要价值是用以支持软件开发人员对目标软件系统进行分析、设计、实现、部署和测试等。(4)基础设施和平台。基础设施和平台主要是为面向Agent的CASE工具和环境提供服务,主要包括通信服务、安全服务、目录服务、移动服务等在类的基础服务,目前在我国主要流行的面向Agent的CASE工具和环境主要有Voyager,ADE,Grasshopper等。综上所述,在对面向Agent的CASE工具和环境的理论研究方面我们取得了长远的立足,但是就使用价值和使用情况来说,还是一个未知数。因此我们就要避免当下基于Agent系统开发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和不足。例如①人机交互的困难;②对象混乱,没有实现一对一的使用模式;③缺乏明确的方法论支持;④市场通用价值。

3问题和挑战

面向Agent软件工程远未成熟,离工业化、大规模的应用尚有很大的差距,还不能为广大软件开发人员所接受,尤其是要成为一种主流的软件工程化开发技术还面临着一系列挑战性的问题。

3.1基础理论

人们很早以前就认识Agent理论的重要性并于1963年开始萌发了Agent理论研究的研究思想,但是知道20世纪90年代年后人们才真正意义上上的重视起来并着手开始研究。自从人们认识到Agent理论的重要性以后,大量的科研人员不断对其进行研究,无论是Agent的理论还是具体的实际应用人们丝毫不放过任何可以进行研究利用的方面。鉴于整个软件系统的质量的好坏受Agent的性能的影响,在我们实际通信中就要按不同的要求设计出高性能和高品质的软件系统。对于用户的不同要求的用户安装不同大小和功能的系统。因此,对于Agent理论的基础理论研究必须掌握得非常牢靠才行。早期人们研究的这个Agent理论模型对原理进行了合理详细的解释,它主要的基本理论基础就是他把微带辐射单元看成了一个在水平方向上不会产生变化的线状的BDI逻辑和模型,而在长度的方向上,电场进行的时余弦变化。我们这样就可以把他看做是拥有两个开路端的原型化语言AGENT20及其解释器。对于这个等效的解释器,我们可以把贴片表示为,且他们做的是相同方向的激励并且都是向地面上方的半空进行辐射的缝隙。不仅如此,科学家还给出了进行这个简单计算的计算公式,这个公式不需要进行大量的数据采集和计算,只适用于工程上的计算,但是只能够运用意图理论和自主计算理论这两种类型。基础理论的研究对于面向Agent软件工程而言是极为重要,他们将为面向Agent的工程实践技术以及工具的研究与发展提供理论指导并奠定扎实的理论基础。

3.2关键技术

(1)软件开发方式。通常情况,软件开发方式主要是语言建模与过程开发的有机融合的过程。针对建模语言来说,如果技术标准进一步统一,那么我们可以完善对应的针对Agent的建模语言。这要在语言表达能力与语言简洁性之间做出考量,包含形式化以及半形式化的语言表义基础,展露多视角、多非具体方面的思维,给予适当的语言设备以表示在Agent系统基础上的特性,比如自然抽象和封装这两方面,可以在维持繁琐Agent系统基础上进行效果性显著的建模。针对建模过程来说,必须给予明确的释义过程以维持针对Agent系统的软件开发项目。特别是因为在软件开发中常常会出现非同一抽象层次、非同一视角的该系统模式,但是众多系统模式从内在逻辑上讲是不可分割的,所以必须给予科学的技术援助以维持模式的转化,必须针对模式间是否一致做出抽查测试。(2)软件体系结构和设计模式。当前,我们对在Agent系统基础上的软件模式层次探讨还不够深入。一些针对Agent系统的软件开发方式与Agent类系统的技术方式的具体实施是通过基础模板来实现的。如果用对象类和对象来比喻Agent类和Agent的话,那么对象类是Agent类,对象是Agent。可以这样说,在Agent系统软件模板和Agent基础之上的两者关系不但是实际比例关系,还可以包括动态绑定之间的关联性,来切实显露Agent的相关特性、展现Agent技术优点和适应非静态、非封闭系统研发的需求。除此之外,我们更要通过其他科学方法以探讨、设计规划与阐释在Agent系统基础上的软件整体层次,还要凝练和总结出各式各样的设计规划模板。我们在探讨设计规划模板和软件重新的时候,必须要立足于Agent软件开发建设产业,这样的广泛运是十分重要的。(3)程序设计思想和语言。目前,针对Agent系统设计开发的语言难以满足用户的需求,为数不多的受众是理论界的学者和研究员。同时,使用针对Agent程序设计开发的语言系统在消费市场上并不多见,远远跟不上C++与Java的使用程度,它还是不成熟的技术,因而吸引不了许多软件工作者的青睐,也无法打入软件工程的广阔发展空间。我们对Agent系统设计开发的探讨还不够深入,现在无论是理论界和生产中还没有出现针对Agent程序设计开发理念的系统,以控制Agent设计语言开发和编写结果软件系统进的程序。一些系统设计语言的开发是根据人工智能专家的理念产生的。虽然该语言在具体使用功能上可以稍微适应针对Agent程序设计的需求,然而针对系统自身的简易实用性没有注入很多精力进行研究。针对这方面的理论和实践探究需要尽可能吸收自主研发的Agent执行机制和该系统的整体层次的相关经验。

4结论和进一步研究

针对Agent的软件设计开发展现了和现在不同的主要采用的技术思想方法。将此用在维持繁琐系统的工程设计研发上,既是软件开发技术的全新尝试和典型模式,同时也为网格、普适计算与语义Web等相关研究给予了良好的范例。所以,这几年理论界与其他科学界十分青睐针对Agent软件工程的研究工作。有的人断言,这是一次全新的工业技术革命。针对Agent软件工程设计研发的理论研究,Agent软件工程不是一个独立的研究分支,其主要贯穿了其他学科的很多知识。在技术手段上融合了当下研究最为热门的学科。例如社会经济学、组织行为学、认知科学等。使得Agent软件工程复杂的运算系统得到了简易处理。随着学科之间的联系更加广泛,Agent软件工程也显示出了自己的学科价值优势。比如,在虚拟计算机研究领域,就利用到了Agent的概念和思想。其起到的作用将更加将计算机的分布资源实现按需整合。这极大的将面向Agent软件工程的应用价值推向市场化。一方面,计算机等计算与Agent软件工程的有机融合将会拓宽Agent软件工程的应用领域;除此之外,计算之间的搭接显露了Agent软件工程的应用缺口和使用价值定向。使得今后的Agent软件工程研究更加趋于方向化,目标研究。这将会使得为面向Agent软件工程走向大规模、工业化应用提供广阔的应用背景。

参考文献:

[1]潘卫华,潘卫红,孙淑琪.移动Agent技术在分布式数据库系统中的应用[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2003(1).

[2]尹章才.一种新的编程方法——面向Agent的程序设计[J].信息技术,2002(3).

[3]王昱,周成平,丁明跃.基于多代理的网络图像下载模型的设计研究[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1).

[4]何卫平,蔡鸿明,秦忠宝,李冰.面向工业造型设计的产品设计定位方法研究[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2(4).

[5]党辰,王嘉祯,王素贞.基于组件的移动Agent平台设计与实现[J].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09(3).

[6]周文军,刘斌.面向Agent技术[J].微处理机,2009(1).

[7]赵少东.面向对象与面向Agent的比较[J].现代计算机,2005(11).

[8]刘霞,吕翠丽,赵鑫.Agent软件技术应用实例[J].中国校外教育,2012(9).

[9]潘卫红.移动Agent技术及其在分布式系统中的应用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02.

[10]张宇晴.Agent在分布环境中的工程应用[D].华北电力大学(河北).2004.

[11]黄达安.基于MobileAgent的K-WebService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暨南大学,2006.

[12]於蓓蓓.溪洛渡水电站场内交通系统层次多代理系统及其决策问题的研究[D].天津大学,2006.

统计学工作方向例8

为了突显网络工程专业特色,加大与其它计算机相关专业的区分度,网络工程专业在保持原有网络工程专业特色的基础上,重点突出物联网和网络安全管理两个专业方向,进一步明确定位学校网络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网络工程专业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专业。因此,要实现培养目标,除了需要调整改革现有的专业课程体系外,还必须建立相应的实践教学体系和配套的实践教学环境。为此,网络工程专业以中央支持地方高校发展专项资金的实验室建设为契机,在网络工程管理和网络协议分析两个现有实验室的基础上,新建物联网、信息安全、网络攻防、网络测试等专业实验室。这些实验室建成后,网络工程专业实验室支撑的实践教学内容将基本上涵盖物联网、网络安全管理、网络工程设计三大方向的典型实验、课程设计,乃至实习实训、毕业设计等实践环节。届时,网络工程专业将具备实验设施齐全、内容涵盖面广的专业实验环境。这为构建特色鲜明、层次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提供良好的实践条件支持。

(二)体系结构

网络工程专业在保持网络工程设计特色的基础上,重点突出物联网和网络安全管理方向。围绕这三大专业方向,以现有的网络工程基础专业实验室和正在建设的物联网和网络安全方向专业实验室为依托,构建出专业特色鲜明的多层次实践教学体系,网络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学科与专业竞赛、自主创新研究等多种形式,并分布在专业基础实践、专业核心实践、专业方向实践、专业综合实践四个教学层次上。从教学层次的角度看,网络工程专业的实践教学环节包括下列内容。专业基础实践主要指电子技术基础、计算技术基础、软件系统基础三方面的实践教学,主要形式是课程实验、课程设计和实习。专业核心实践主要指网络工程专业核心课程的实践教学,主要形式是课程实验和课程设计。专业方向实践主要指物联网、网络安全管理、网络工程设计三大专业方向的实践教学,主要形式是课程实验和课程设计。专业综合实践主要指学生根据自己选择的专业方向而开展的专业综合实践教学,主要形式包括学科与专业竞赛、自主创新研究、实训与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

二、实践教学内容

以上述实践教学体系为依据,从四个专业实践层次分别阐述网络工程专业的实践教学内容。

(一)专业基础实践

网络工程专业基础实践环节可分为电子技术基础、计算技术基础、软件系统基础三方面的实践教学内容。电子技术基础实践教学内容包括模拟电路实验、数字电路实验、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硬件工艺实习。模拟电路实验是让学生了解放大电路的原理,并能理解相应的实验现象。数字电路实验是加强学生对数字逻辑的理解能力和数字电路的设计能力。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是让学生理解计算机硬件结构的实现原理和方法。硬件工艺实习是让学生综合运用数字电路和模拟电路的相关理论知识,使用电路设计软件设计并利用实际电路元器件实现一个具有实际生产意义的电子电路系统。计算技术基础实践教学内容包括程序设计实验、数据结构实验、算法分析与设计实验、程序设计应用课程设计等。程序设计实验是让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程序设计语言编写并调试程序,培养学生的程序设计能力和程序调试能力。数据结构实验是让学生运用理论原理知识编程实现线性表、队列、堆栈、二叉树、图等基本数据结构及其访问操作方法,以及常用的排序和查找算法,进而能够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算法分析与设计实验是让学生掌握分治法、动态规划法、贪心法、回溯法、分支界定法等常用经典算法,从而更好地解决实际问题。程序设计应用课程设计是综合运用程序设计语言、数据结构、算法分析与设计,设计并实现一个具有实际生活意义的程序系统。软件系统基础实践教学内容包括操作系统实验、数据库原理实验、软件工程实验、软件系统开发课程设计。操作系统实验是让学生系统地掌握处理机管理、进程管理、存储管理、文件管理和设备管理五大功能的工作原理与实现方法,进而能够模拟实现操作系统部分功能。数据库原理实验是让学生熟练掌握SQL语言的数据定义、数据操纵、完整性控制等功能,基本掌握数据库的设计方法和数据库应用系统的开发方法。软件工程实验是加深学生对软件开发方法的理解,掌握统一建模语言UML和可视化建模工具RationalRose的基本用法。软件系统开发课程设计是让学生在掌握程序设计技术的基础上,综合运用操作系统、数据库原理、软件工程的理论知识与开发技术,设计并实现一个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软件系统。

(二)专业核心实践

网络工程专业核心实践环节主要包括计算机网络、网络编程、无线网络、Linux编程等专业核心课程的实践教学内容。计算机网络实验是让学生学习利用Sniffer和Wireshark等常用网络嗅探工具验证TCP/IP协议报文格式和协议交互过程,从而加强学生对网络协议及其工作原理的理解,加深对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的认识。网络编程实验是以套接字编程为基础编写TCP/UDP协议通信程序以及数据包捕获程序,编写SMTP/POP3邮件客户端、FTP客户端、Web网站程序等经典网络应用程序。无线网络实验是让学生掌握各种无线网络设备的安装和配置方法,学会无线局域网的规划设计、安装配置与故障排除。Linux编程是让学生掌握LINUX环境下C语言应用程序开发的基本过程,熟悉基本库函数的使用,具有初步的应用程序设计能力。

(三)专业方向实践

网络工程专业方向实践环节可分为物联网、网络安全管理、网络工程设计三个专业方向的实践教学内容。物联网方向实践教学内容包括射频识别实验、无线传感网实验、物联网开发实验、以及物联网方向课程设计。射频识别实验是让学生掌握射频识别技术的读写卡、多卡读、编码调制、防碰撞算法、通信协议、保密通信等基本原理,能够编写相关应用案例程序。无线传感网实验是让学生能够对温度、湿度、光照、压力、红外等典型传感器节点进行数据采集,并利用Zigbee、蓝牙、WIFI等通信模块,开发无线传感器网络应用程序。物联网开发实验是让学生在掌握嵌入式编程的基础上,结合射频识别和无线传感技术,开发物联网应用中的核心功能模块或简单应用程序。物联网方向课程设计是综合运用物联网方向课程的理论知识与开发技术,设计并实现一个具有一定实用价值的物联网应用系统。网络安全管理方向实践教学内容包括网络安全实验、网络管理实验、网络攻防实验、以及网络安全管理方向课程设计。

网络安全实验是让学生掌握网络嗅探器和端口扫描工具的工作原理和实现方法,理解包过滤、网络地址转换等网络安全策略,掌握防火墙和入侵检测系统的安装、配置和使用方法。网络管理实验是让学生理解SNMP网络管理协议的原理和工作过程,掌握SNMP程序的设计与开发方法。网络攻防实验是让学生熟悉网络探测、缓冲区溢出、网络欺骗、拒绝服务、SQL注入等主流攻击技术的实现方法,从而预防和阻止网络攻击。网络安全管理方向课程设计是综合运用网络安全管理方向课程的理论知识与开发技术,设计并实现一个具有某种安全管理功能的实用网络软件或系统。网络工程设计方向实践教学内容包括网络互联技术实验、网络规划与设计实验、网络故障诊断与排除实验、以及网络工程设计方向课程设计。网络互联技术实验是让学生学会网线制作、VLAN配置、交换机配置、静态路由配置、动态路由配置、ACL配置、NAT配置等,为实际网络部署提供基础。网络故障诊断与测试实验是让学生掌握网络故障诊断与测试工具的使用方法,能够对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以太网、广域网、TCP/IP、服务器等的故障进行诊断与排除。网络规划与设计实验是让学生学会网络规划工具、需求分析、技术选择、网络拓扑设计、网络编址与命名、路由设计、网络性能保障、安全管理设计等各环节技能。网络工程设计方向课程设计是综合运用网络工程设计方向课程的理论知识与开发技术,针对某个实际应用场景,规划并设计一个具有实用价值的网络工程方案。

(四)专业综合实践

专业综合实践主要指学生根据自己选择的专业方向而开展的专业综合实践教学,主要形式包括学科与专业竞赛、自主创新研究、实训与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学科与专业竞赛是鼓励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利用课余时间和假期,参与学校、企业、省、教育部、乃至全球等各种级别的大学生学科或专业竞赛,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和动手操作的能力。目前适合网络工程专业学生参加的竞赛主要有全国大学生数据建模竞赛、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ACM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挑战杯”大学生系列科技作品竞赛、全国大学生信息安全竞赛。自主创新研究可分为课内自主研究学习和课外科技创新活动。课内自主研究学习是在部分专业课程内,安排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与创新环节,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自主学习研究能力。课外科技创新活动是学生根据自身兴趣和专业特长组成小组,自主选择研究课题,确定研究目标、技术路线和研究计划,利用课余时间和寒暑假在老师的指导下自主开展科技创新活动,以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实训和实习是让学生熟悉或掌握网络相关行业或领域中可能遇到的常用技能,以缩短第一任职岗前培训的时间。该类实践教学内容包括见习环节、实训环节、实习环节等。见习环节是参观一个网络行业相关的企事业单位或部门,见识各类产品和系统的研发过程或应用情况,以增强学生对专业的兴趣和自豪感。实训环节是在校内实验与实训基地,通过与企事业单位的合作,提炼网络设备产品与网络应用系统的典型功能模块,进而设计出一组项目供学生实习训练。

实习环节是与校外企业或培训基地合作,让学生参与到实际的项目研发与实施工作中,从而使学生接触社会,体验未来就业单位的工作环境和实际的项目开发过程。毕业设计(论文)是大学生四年专业知识学习后的一次综合性专业技术实践锻炼机会。毕业设计的周期为14周,主要包括选题、开题、课题研究与指导、撰写毕业论文、毕业论文答辩等环节。毕业设计课题可以由指导老师根据自己的项目课题、研究方向或兴趣好确定,也可以根据学生就业单位的实际工作需要确定。

统计学工作方向例9

**市统计局领导班子在市委,市府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治统计局的工作安排,始终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扣建设“安全、繁荣、和谐”社会的战略目标,把实现**市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发展作为统计局工作发挥优势、服务发展的立足点和切入点,优化内外环境,健全完善工作机制,凝心聚力,建言献策,为**市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

**市统计局领导班子,针对理论研究、统计局工作的特点,开展“六对照六检查”分析检查活动,务求大讨论活动取得实效。在广泛征求意见、学习调研和开展讨论的基础上,**市统计局召开了专题剖析会,认真查找领导班子及个人在解放思想、科学发展、作风建设、教学科研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剖析深层次的原因,并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做到边查边整,立查立纠。切实将“六对照、六检查”的工作要求落到实处。

随着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统计工作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彰显。我局领导班子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结合统计工作的实际,进一步提高统计数据质量,拓展统计职能,优化统计服务,切实把科学发展观贯穿于统计事业发展的全过程、落实到统计工作发展的各个环节,我局统计工作取得了新的成绩:加强统计创新,拓展统计职能;深化统计改革,优化统计服务;坚持依法治统,确保数据质量;夯实统计基础,促进和谐发展。

二、领导班子存在的主要问题

自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开展以来,我统计局采取召开座谈会、登门走访、深入调研、设立意见箱、书面征询等多种方式认真征求基层群众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并结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对征求的意见和建议进行认真梳理和分类,发现了部门领导班子发展观念、发展思路、思想认识、责任意识、精神状态、工作作风、工作管理和落实等方面还存在着问题和不足,需要进一步整改和提高。

(一)解放思想、改革创新的意识不够强

在局领导班子当中,在新的形势面前,对统计工作的思路认识、领导方式方法还不能完全适应,还不能完全符合科学发展观点的要求,思想观念中存在受条条框框和陈旧观念束缚的问题,解放思想、改革创新的理念贯彻的不够深入。表现为工作中习惯于按照既有的规定办和按照上级领导的意见办,对基层统计工作要求紧迫、反映强烈的问题,缺少灵活应变的方法和措施。

(二)增进横向、纵向的沟通交流

一方面进一步加强横向交流,开展与我市其他区统计局以及其他城市兄弟单位的相互学习交流;另一方面,加强纵向沟通,与市统计局以及街道计统办之间进一步密切联系。

(三)对统计工作的质量要求应进一步提高

应进一步提高对统计工作的质量要求,在完成统计数据收集任务的基础上,应着力引导专业统计人员对数据进行全面的评估、开发和运用。切实强化各级统计工作人员的责任心,对工作高标准、严要求,进一步提高统计工作的质量。

(四)统计分析的深入程度有待提高

由于社会各界对统计工作要求越来越高,我们的统计分析工作必须更深入、更细致、更透彻,要进一步提高时效性和分析质量,充分发挥统计工作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

(六)基层基础统计工作水平需要加强

应进一步加大对基层基础统计工作指导的力度,全面提高基层统计人员业务水平和基层统计数据质量。要切实加强对街道、社区统计工作的指导,建立健全基层统计工作制度,提高对基层统计工作要求。

(七)完善统计工作制度,简化统计工作程序

研究完善统计工作制度和简化统计工作程序的方法,特别是完善对街道、社区等基层统计工作的规章制度和工作要求,简化基层统计工作程序,切实为基层统计工作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八)对统计工作者的工作热情和积极主动性调动不够

由于长期从事繁琐、枯燥的统计工作,有些统计工作者工作热情不够,工作积极主动性有待提高。对近年来统计工作中取得的成绩,存在满足现状思想,要进一步引导、保护、发挥统计工作者的工作积极性。

三、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局领导班子通过对存在问题的认真剖析,从自身深入查找主观原因,归纳为下几个方面:

(一)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解和认识不够深刻

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和理解还不够深刻,思想解放的程度还不够大,抢抓机遇、开拓创新的意识还不够强,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还不完全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还没有很好地把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体现在统计工作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之中,导致思想不够解放,视野不够开阔,创新不够有力。

(三)学风不够扎实,理论学习不够深入

宗旨观念和大局意识树立得不牢,对于如何主动围绕工作中心,有效服务大局的明确性不够强。联系实际改造主观世界的自觉性不强,对科学发展观理解得不深刻。对新理论、新要求、新政策学习不够、研究不深,对制约和影响统计工作长远发展的新情况、新问题关注不够,导致原本有限的统计资源在成果有效转化应用方面仍有欠缺。

(四)以人为本的观念树得不牢

对如何做好新形势下的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思考不够深入,对干部职工在想什么、需要组织做什么,了解比较少。讲工作提要求的时候多,交流、谈心的时候少。由于统计业务的时间性要求高,有些工作部署没有充分考虑到同志们的承受能力,因而影响了同志们积极性的充分发挥。

(五)没能完全摆脱畏首畏尾的思想束缚

认为工作中沿用传统的思路和经验可以少走弯路,比较稳妥,担心用新的方法,会有风险。对没有政策规定的,以前没有做过的,领导没有批示的,不敢突破,怕没有依据,因而习惯于沿用既有的工作模式,形成了思维定式。

四、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强领导班子自身建设,做好统计工作的思路和措施

针对分析检查到的问题和不足,为在统计工作中进一步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今后的努力方向和主要整改措施是:

(一)要加强学习,在统计工作中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

加强学习,是共产党员尤其是党员领导干部增强党性、提高本领,做好工作的前提。今后,局领导班子要加强对科学发展观理论的深入学习,创新工作思路,紧密结合新形势下的统计工作,做好改革创新和发展,提供更高水平的统计服务。

(三)要密切联系,加强横向、纵向的沟通交流

要进一步密切与相关业务单位的沟通、联系,积极加强横向、纵向的业务交流。密切与上下级统计局联系,掌握业务上下级意图和工作思路,使我局统计工作能够在思路上始终保持领先地位,从而在工作上不断取得新进展;加强学习交流,开展与我市其他区统计局以及其他城市兄弟单位的交流,学习先进统计工作经验,促进工作发展。

(四)要提高对统计工作的质量要求

进一步提高对统计工作的质量要求,在完成统计数据收集任务的基础上,积极引导专业统计人员对数据进行全面评估、开发和运用,提高统计分析的针对性,切实强化各级统计工作人员的责任心。高度关注制约和影响统计工作长远发展的新情况、新问题,对工作高标准、严要求,使有限的统计资源转化为应用成果,进一步提高统计工作质量。

(五)要进一步加强统计分析工作,提高统计服务水平

深入基层调研,掌握第一手情况资料,不断提炼统计分析内容,认真提高统计分析质量,扩大统计分析视野,切实提高统计服务质量和水平。

(六)要进一步夯实基层统计基础

发扬求真务实的精神,加强与基层的沟通和联系,切实加大对基层统计工作指导的力度,开展对社区统计员的业务培训,全面提升基层统计人员业务素质,从源头上提高统计数据质量。

统计学工作方向例10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0)21-5874-02

Research of University Computer Specialty Setup and Innovative Personnel Training

CHE Kui1,2, LU Ling1, XUE Hai-yan1

(1. Department of Computer Science and Application, Zhengzhou Institute of Aeronautical Industry Management, Zhengzhou 450015, China; 2. College of Software, Beijing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Beijing 100876, China)

Abstract: With the uninterrupted development of computer technology, the computer application is infiltrating to other fields step by step, and the society requirement is extending uninterruptedly. How to train high quality innovative personnel, this brings forward a new challenge to university computer specialty setup and layout. This paper researches mainly university computer specialty setup and innovative personnel training,includes the setup of specialty direction and courses system, the training pattern and training project of innovative personnel to adapt society requirement.

Key words: computer specialty setup; courses system; innovative personnel training; practical teaching

计算机专业是一个发展十分迅速的专业,目前在国内高校本科教育中已形成了规模庞大、方向多样的教学体系,每年向社会输送大批的计算机人才。由于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应用向其它领域的逐步渗透,以及社会需求的不断扩充,如何培养出高质量的创新型计算机人才,对于高校计算机专业的设置与规划提出了新的挑战。本文主要研究了计算机专业的设置规划与创新型计算机人才的培养,包括专业方向、课程体系的设置,适应社会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与培养方案。

1 计算机专业设置规划

在制定计算机专业设置规划过程中,应考虑到社会对计算机人才的需求,从“研究型人才”、“工程型人才”、“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入手,将计算机专业划分为多个培养方向,主要包括“计算机科学”方向、“软件工程”方向、“网络工程”方向、 “信息技术”方向等。

1.1 “计算机科学”方向

“计算机科学”方向主要研究计算机和可计算系统的理论、设计、开发和应用技术,涉及算法分析与设计、程序设计语言、数据结构、软件开发与理论、数据库系统、人工智能、计算机系统、计算机网络、操作系统、编译原理等知识领域。该专业方向培养学生具有深厚的计算机科学理论基础,具备一定的研究开发能力,熟练掌握计算机程序设计及算法的实现,强调学生应用计算机算法解决相关领域的实际问题,并可构建出高效的解决方案。

“计算机科学”方向的核心课程为:程序设计、计算机组成原理、计算机体系结构、算法分析与设计、数据结构、数据库系统原理、软件工程、软件测试、操作系统、编译原理、计算机图形学、计算机网络技术、人工智能、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

1.2 “软件工程”方向

“软件工程”方向主要研究计算机软件开发过程的理论、设计、开发和应用技术,涉及算法与程序设计语言、数据结构、数据库原理、软件工程、面向对象分析与设计、操作系统、计算机体系结构、软件测试与质量保证、软件需求开发、软件管理等知识领域。该专业方向培养高层次、实用型、复合型软件工程技术和软件工程管理人才,学生具备扎实的程序设计能力,具备深厚的软件工程理论基础及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研发能力和市场与国际意识,能够对软件产品的需求分析、架构设计、实施和测试执行规范有效的组织和管理,以及进行可靠的方案实施。

“软件工程”方向的核心课程为:高级程序设计、算法与数据结构、操作系统、数据库系统原理、计算机网络技术、编译原理、软件工程、UML软件建模设计、软件测试与质量保证、软件项目管理、软件配置管理、Web开发技术、软件体系结构、设计模式与重构、软件工程实践、课程设计、综合实训、毕业设计。

1.3 “网络工程”方向

“网络工程”方向主要研究计算机及计算机网络系统的理论、设计、开发和应用技术,涉及程序设计语言、数据结构、网络设计与理论、数据库系统、计算机系统、计算机网络、网络操作系统、信息安全、网络协议等知识领域。该专业方向培养学生具备计算机网络技术、计算机通信技术、计算机网络安全等知识,能够在IT领域从事计算机网络技术与设备的开发、设计与管理,具有基础理论扎实、知识面宽、实践与开拓创新能力强的高素质技术工程型与开发型人才。

“网络工程”方向的核心课程为:计算机组成原理、程序设计、数据库技术、网页制作技术、网络操作系统、TCP/IP技术、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网络管理技术、密码学与网络信息安全技术、网络性能分析、网络软件设计、多媒体应用技术、综合实训、毕业设计等。

1.4 “信息技术”方向

“信息技术”方向主要研究计算机在信息处理、信息管理等方面的理论、设计、开发和应用技术,涉及程序设计、算法与数据结构、计算机组成原理、计算机网络技术、管理信息系统、信息安全、系统分析与设计、系统管理与维护、电子商务、ERP原理、信息管理、软件工程、数据库系统等领域。该专业方向培养学生具备现代管理学理论基础、计算机理论知识及计算机应用技能,掌握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方法及信息管理等知识,具有从事信息管理及信息系统分析、设计、开发实施管理与评价等多方面能力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

“信息技术”方向的核心课程为:程序设计、算法与数据结构、计算机组成原理、计算机网络与互联网、信息管理导论、管理信息系统、信息安全技术、系统分析与设计、Web系统与技术、电子商务、ERP原理及应用、软件工程、数据库与信息管理技术、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

2 创新型计算机人才培养方案

在创新型计算机人才培养方面,应坚持理论教学、实践教学、教学实习基地建设相结合的方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与创新能力,使计算机专业的发展方向与社会经济、社会需求相一致。信息化社会对计算机专业人才的需求呈现出多样化的特征,尤其对实践能力强的创新型人才的需求更为迫切。

2.1 结合社会需求,制定创新型计算机人才培养目标

创新型人才是指具有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和创新人格的人才,创新型人才不仅是全面发展的人才,还是充分发展的人才,更是对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较大贡献的人才。因此,在对学生进行计算机专业教育过程中,应强化创新意识教育,增强创新思维训练,注重创新能力培养,着力创新人格塑造。

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是制订人才培养方案的首要问题,其决定了专业能力结构和知识体系,而社会需求是一个客观标准。专业能力结构是培养目标的具体化,贯穿于知识体系与教学模式中。在构建专业能力结构时,需考虑社会本位和个人本位的问题。社会本位注重学生未来的就业前景,强调职业的针对性和应用性;个人本位注重个人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培养,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创造积极的条件。培养具有创新型计算机人才,需将专业能力与基本能力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以专业能力为核心的科学架构。针对不同的专业方向,强化相应的专业知识,按照“研究型人才”、“工程型人才”、“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进行人才培养。

“研究型人才”注重计算机理论知识的学习,具备深厚的计算机知识,关注计算机前沿的发展趋势,培养方向为计算机科学。“工程型人才”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可分为软件工程、网络工程两个培养方向。“应用型人才”重视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包括信息技术、计算机图形图像处理、计算机辅助设计、电子商务、管理信息系统等多个培养方向。

2.2 紧跟计算机发展趋势,不断更新专业课程体系

结合计算机的发展趋势,按照突出应用性、实践性的原则重组课程体系,教学内容要突出理论知识应用和实践能力培养。基础理论课教学以应用为目的,专业课教学需加强针对性和实用性,强调实践课的重要性。

按照信息社会对计算机人才的需求,培养学生具备深厚的理论知识和应用实践能力,应不断更新专业课程体系。根据不同的培养方向,增加相应的特色专业课程,并对主干课程设置课程设计,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

2.3 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构建和谐教学环境

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可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任务驱动”教学法应用广泛,可以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成就感,在某个学习阶段,紧紧围绕一个既定的学习任务,学习相关的知识,当完成了一个学习任务时,再定下一个学习任务。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根据知识单元从不同角度提出相关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启动其创新思维能力,通过开拓思维获取新知识。

教师应把教学作为发展认知的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其参与到计算机课程的教学活动中。鼓励学生大胆质疑,给予学生发表意见的机会,使学生逐步具有创新意识。针对学生的不同见解,引导学生审视其观点,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这样可以保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树立独立学习及创新思维的自信心。

2.4 加强实践教学环节,重视教学实习基地建设

计算机专业的实践性很强,为了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必须将实践教学贯穿于整个教学环节中。通过实验、课程设计、综合实训等方式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注重学生设计软件/硬件的创新能力。

通过学校与企业合作,建立教学实习基地,有效地开展专业实习。鼓励学生在实习基地参与实习工程,并结合实习成果完成毕业论文。学生通过参与企业运作与项目研发,体验真实的企业环境和项目开发环境,可提高自身的工程能力和职业素质。

2.5 完善教学设备,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教学设备应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及专业设置的调整而不断更新,在创新型计算机人才培养方案中,实践教学环节十分重要,教学设备是实践教学的必备条件,因此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完善教学设备,建立实验室、机房等。

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离不开创新型师资,由于计算机学科发展迅速、实践性强,对于计算机专业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计算机专业师资队伍的建设需不断改革与完善,制定有利于师资队伍建设的管理体系与有效措施,建立科学有效的师资队伍考核评价体系,营造学科创新氛围,创造良性竞争环境,积极探索师资队伍的优化与整合,创造多学科汇聚与多方向交叉融合的创新团队群,努力打造一流的计算机专业师资队伍。

3 结束语

在高校计算机专业教学中,应不断改革教育理念和专业设置,积极探索信息时代教育教学的新模式和新思路,促进学生创造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结合社会需求,不断调整计算机专业设置和课程体系,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完善教学设备,构建和谐教学环境,为国家培养出高素质和高质量的创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 韦丽梅.计算机类专业课程设置对就业情况的影响[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2009,26(10):111-113.

[2] 景海峰.高校计算机教学中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的思考和建议[J].黑龙江教育,2008(7):84-85.

[3] 周兴社,樊晓垭.创新型计算机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J].计算机教育,2007,(3):10-11.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