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中医药基础建设模板(10篇)

时间:2024-03-22 14:55:34

中医药基础建设

中医药基础建设例1

1 课程建设的背景

1.1 外环境

中医中药理论和技术历经数千年的革新与发展,积累了极其丰富的经验,为我国医药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了“扶持中医药和民族医药事业发展”的纲领;同时,着眼于21世纪市场经济对人才知识结构、能力结构的要求,建立技术型教学体系,促进课程结构体系整体优化,更新教学内容,以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性。《中医药基础》课程即在此大环境下进行改革与探索,这不仅有利于学生获得中医药应用型专业知识与技能,而且有助于学生具备一定的认识本专业发展方向的能力,使传统中医药文化不断弘扬光大。

1.2 内环境

在我国医药教育原有体系中,针对非中医药专业学生讲授的中药内容主要是《生药学》。该学科侧重天然药物的来源、鉴定,如果延续这一思路,高校非中医药专业学生接受的中医药教育不仅片面,而且应用范围较窄,学生缺乏中医药常用和实用性的知识与能力。因此,为更好适应医药类高校教育发展要求,在课程教学规划中,基于“传承与发展”的理念,笔者针对非中医药专业学生讲授的内容做到合理取材,优化中医药理论与应用知识体系,使教学效果达到“易懂、易学、易用”,不断地改进和完善其课程建设,争创精品课程。

2 课程建设的内容

2.1 中医基础理论

中医基础理论目前重点设立了以下内容:①中医、中药学发展史,中医学的基本特点(整体与辨证观、阴阳与五行理论);②脏腑功能与辨证用药,包括脏腑的主要生理功能、病理表现、病因与辨证;③气血的主要生理功能、病理表现、气病与血病的病因与辨证;④病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等。

2.2 中药学综合知识

中医中药密不可分,本课程在中药学板块设立了总论与各论两部分内容。前者包括中药的性能,中药鉴定学概述(包括鉴定学面临的问题及任务)及鉴定方法,中药化学成分、结构与常用中药的生物活性成分,常用成分的提取、分离及检识,以及中药炮制的目的、常用炮制原理和方法等内容;后者则详述了按功效所分的15大类中药,涉及性状特征、功效与适应症、使用注意等。

2.3 成药及其应用常识

中医学贵在临床实践,而《中医药基础》课程则重在中成药(非处方药)应用知识的掌握,本部分内容亦分为总论与各论。前者以方剂的组成原则、剂型为主要内容;后者则以市场流行品种的中成药的适应症、方解、作用为重点,如二陈汤、逍遥散、六味地黄丸、藿香正气散、四君子汤、四物汤、肾气丸、理中丸等。

3 课程建设的目标与要求

3.1 领悟中医学整体观与辨证论治的法则

纵观中医基础理论架构体系,《中医药基础》课程围绕阴阳、五行的哲学基础、脏腑经络生理病理的理论基础,突出了以整体观念、辨证论治为指导思想和诊疗特点的核心内容。辨证涉及的临床表现错综复杂,千变万化,其中“八纲”涵盖了整个病证的所有特点,如人体表现出的色泽、声息及脉象等。因此,通过这方面的学习,不仅应掌握辨证论治的本质,更重要的是应学会从“八纲”的角度出发,对常见病证作出初步诊断,为合理地选用非处方中药及其制剂提供依据。

3.2 掌握中药学理论与实践的综合知识

当代中药学是传统医药理论、临床实践与现代医药学技术的结合体,并衍生出诸如中药药理学、中药化学、中药药剂学等学科,从而极大地丰富和拓展了中药学知识的内涵。这有助于学生掌握本课程涉及到的常用中药性味、鉴别方法、炮制方法与原理、功能与主治、禁忌、常规剂量等应用原则,其掌握程度应限于常用药的使用常识,而对于那些对中医药发生浓厚兴趣的学生,应积极引导其掌握常用中药与辨证施治有机结合的原则和方法。

3.3 熟悉常用中成药的临床应用

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融入和中医药的传承与发展,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固然重要,而中药及其复方的正确使用更是不可或缺。作为中医临床用药的最基本形式,中药复方严格遵循中医整体观、系统论和辨证施治的法则,依据“方从法出”、“君臣佐使”及“七情配伍”等原理遣药组方。通过学习和掌握常见病的非处方中药及其复方制剂用药知识,能够培养学生自我保健的理念,达到安全用药的目的。

4 课程建设的改革与研究

4.1 课程内容体系结构

《中医药基础》讲授中药传统与现代的相关知识,内容有机贯穿中医基础理论、中药学、非处方中成药、中药化学、中药鉴定学等5个学科的架构体系。学生经过本课程的学习,应能够掌握非处方中成药的应用知识;熟悉中药学赖以建立的中医学与现代医学基础知识,常用中药的药性与功效;了解中药有效成分的性质,常用、贵稀药材真伪优劣鉴别的一般知识等。

4.2 教学方法组织搭配

《中医药基础》课程的教学手段分为理论与实践两部分内容。由于该课程涵盖内容较多,而课时有限,因此,强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重在应用的教学思路尤为重要。以中医药基础理论为基点,架构中药传统与现代的知识体系。实践部分将突出对中药的感性认知,包括中药标本见习、中药显微与理化鉴定、常用中药制剂的制备等,今后还应加强中成药的实践运用教学。

4.3 授课效果实践检验

在教学改革中首先更新教育观念,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将以教师为中心的观念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既要做到“传道、授业、解惑”,又要调动学生课堂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在教学中将现代中药研究方面的前沿知识和科研成果充实到教学内容中去;同时,打破死记硬背的传统考试形式,侧重于应用能力,改变出题比例,增加灵活理解内容,即主观与客观试题比为6∶4,从而使学生获得日后工作与继续学习,以及生活中涉及到中医药知识应用与技能操作的能力。

5 课程建设的意义

5.1 增强实用性意义

通过对课程的不断改进与完善,使教师课堂的讲授更加生动、易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其发挥参与教学的主动性和自主探究的能动性;同时,利用文献检索的方式,自觉学习探索,使学生努力做到在实践中学习,在主动中发展,在合作中增加,在探究中创新,将对临床中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具有较强的实践指导意义。

5.2 提高应用性能力

本课程不仅突出了传统中医药学辨证施治的实质性内容,而且体现出“继承与发扬”的特点,即符合现代中医药的发展趋势。我国已从2001年起实行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分类管理制度,非处方药具有“安全、有效、稳定、方便”的特点,是患者能够快速有效缓解症状的主要手段之一。具体到非处方药(中药及其制剂),该课程应侧重于对其使用、适用、作用等应用方面知识的讲解,使学生初步具备实惠就医、安全用药的能力,进一步提高其健康水准。

5.3 强化适用性范围

中医药基础建设例2

中图分类号:R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04(2013)03-0003-03

中医药信息学是应用信息科学的理论与方法诠释、表达中医药学,以支持中医药科学发展的一门学科。目前,我国高等中医药院校大都开设了中医药信息学专业或设立了专业方向,有些院校还率先开展了中医药信息学研究生教育,培养中医药信息化专业人才。但是,在这些高校中,符合中医药事业发展要求的信息技术类师资队伍、课程内容体系、人才培养等方面基础还很薄弱,相应的学科建设工作远远落后于形势需要,因此,如何发展中医药信息学值得深思。

1 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中医药信息学的发展迄今已取得令人鼓舞的成绩。在学科的设立、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方面均得到了国家的高度重视。与之相关各项工作的开展也纳入了议事日程。但与信息科学发展的步伐及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要求相比,中医药信息学的发展还比较缓慢,主要问题在于中医药信息学学科体系构架及相关理论缺乏深入研究,对中医药信息学的学科内涵与外延的界定认识不一,教育体系研究非常欠缺,学科发展平台不完善,学科学术评定制度与评价体系缺乏。

1.1 学科体系架构与内涵不够清晰

中医药信息学的学科定位是否准确,直接关系到该学科是否能够健康有序地发展。从公开的文献资料中有关中医药信息学的阐述来看,中医药信息学的学科体系构架及内涵并没有取得共识。学科的发展有赖于学科建设者对学科体系结构、学科的内涵与外延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学科内涵是学科知识体系中最本质的内容。目前对中医药信息学内涵的认识,主要基于各自研究方向的理解,特别是有关中医临床、科研、教学过程中的信息获取、存贮、管理、传递与利用的方法与技术研究内容,大都比较零散和片面,对中医药信息学的基础研究、技术研究及应用研究的内涵认识不清,因而在支持中医药各分支学科更好地利用信息科学方法,解决中医药疗效评价标准、技术规范、个体化诊疗体系建立、疾病的防治体系等科学问题上走了很多弯路。因此,加强和重视中医药信息学的理论研究,是中医药信息学健康发展的基础,更是中医药学快速发展的前提。

1.2 学科研究没有健全的评价制度

中医药信息学涉及同学科多分支和多学科多分支重组、多种研究和思维方法并用、多科多向研究者协作、跨学科评价体系的建立和使用等,其同行评价是目前学术界广泛采用的较为合理的评价制度,并始终处于科研检查、评审过程的中心地位[1]。但同行评价有一个先决条件,即“存在同行专家”,如果没有同行专家,同行评价就无从谈起。而中医药信息学作为多学科相互渗透融合的结果,具有很强的跨学科的特征,涉及学科多,学科之间知识的跨度大,不易被理解,即使是某一方面的专家,也可能由于其知识背景的局限而不理解或不全理解。因而,中医药信息学涉及的许多内容往往在学术界很难取得共识,相应地也给学科评价体系制度、标准的订立带来了困难。这必然给中医药信息学的研究发展带来很多困难,如在高级别期刊杂志上、申请科研项目、申报成果等。显然,在评价制度上的局限,将导致学者从事中医药信息学研究比在传统学科领域内从事研究付出的代价更高,不利于学科队伍的稳定,直接影响中医药信息学学科的发展。

1.3 学科平台建设严重滞后

目前,中医药信息学研究团队主要是通过一些交叉学科课题而聚集起来的科研人员,这些人员在组织上通常隶属于不同的部门,特别是在高校,从事中医药信息学相关研究的人员大都没有一个合适的科研平台,更没有与之相适应的交叉学科管理机构,仍然沿袭传统的管理模式进行人才、科研管理。另外,在资金、政策等方面相关部门也没有给予充分的支持,甚至许多中医药信息学研究人员有被边缘化的趋势,其科研工作量、职称评定等涉及其切身利益的大事不能得到合理的解决,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相关人员参与交叉学科工作的积极性。因而,客观上造成了中医药信息学各方向的研究不具有可持续性。

1.4 学科教育体系缺乏研究

由于中医药学和信息科学各自的研究对象、方法及表达方式不同,各自均已建立起了自身的学科规范和标准,客观上使中医药学与信息科学形成了各自封闭的状态,其交叉形成的中医药信息学因其跨学科特性,难以被所涉及的学科接纳,致使中医药信息学学科队伍、学科组织、学术平台及人才培养基地等建设进展缓慢,特别是其人才培养模式处在“名不正言不顺”的尴尬境地。人才培养不成体系,缺乏交叉学科应有的综合性课程内容体系、系统的交叉学科教学方法体系和知识结构合理的中医药信息学师资队伍,更缺乏有利的人才培养体制。教师的学术水平、综合素质、对学科前沿的洞察力以及与同行和其他学科学者交流沟通的能力对创新人才的培养有重要影响,对交叉学科人才的培养尤其如此。然而,由于传统教育方式和学科分科的限制,目前多数教师的知识结构比较单一,知识面较窄,创新意识和能力薄弱,能够担当培养科学计划组织者和实施者的大师级人才比较少见。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中医药信息学人才培养的质量,进而影响中医药信息学学科的发展。

2 对策

2.1 研究并逐渐明晰中医药信息学学科的框架结构

中医药信息学学科框架结构的建立和完善,是学科发展的基础,也是人才队伍和学科团队建设的重要前提。在正确认识中医药信息学的学科特点、核心理论、特色技术、优势领域,把握中医药信息学产生的时代背景、发展机遇和未来发展方向的基础上,开展系统深入的中医药信息学理论研究,是明晰中医药信息学学科框架结构的前提[2]。笔者认为,与所有学科一样,中医药信息学学科包含基础研究、技术研究和应用研究。其中,基础研究主要的研究内容是基于复杂科学观点,以信息学方法,采用计算机技术相关工具,对中医药知识体系进行科学的诠释与表达,主要包括中医药术语的标准化与规范化、中医药学系统的仿真等。技术研究的主要内容是以数学、计算机科学、电子技术为基础,以延伸人的智能与行为能力为目标的、符合中医药学科需求的技术与方法,包含中医药信息获取、存贮、传递与管理的所有方法。如基于信息技术的中医四诊信息获取的方法研究,基于信息技术的中医临床数据的存储与管理方法研究,基于信息技术的中医学现代传承方法研究、中医循证医学支持平台及方法的研究等。应用研究包含所有的中医药信息分析与利用的方法研究。如决策支持、循证医学方法、医院信息管理、中医药临床数据挖掘等。

2.2 加强高校中医药信息学学科组织的建设

中医药信息学学科发展具有典型的行业特点,师资队伍的建设更关系到中医药创新性、跨跃式的发展进程。作为高等中医院校学生信息科学知识传授与学科人才的引路人,自身组织、学术团队的建设是保证创新性人才培养的关键。跨学科研究的灵魂在于用创新的研究方法解决实际问题,而创新的思维来源于扎实的理论基础和科学的研究习惯。具备中医药科学知识,同时又具有信息学科的基本理论与思维方法的人员,才能在研究中知道如何选择研究工具,理解和把握研究的可行性,灵活运用多学科知识和研究方法,实现有价值的科学创新,因而交流平台的合理建设非常重要。目前,虽然全国有不少中医药信息科研机构,也有一些中医药信息学相关的学术组织,但其向相应高校的辐射面还不够宽,影响力相对不足,特别是在中医药信息人才的培养方面,没有规范成熟的教育体系,更没有与之相适应的学术团体。笔者认为有必要在各高等中医药院校中建立一个联合组织,作为规范、系统、可持续的中医药信息化人才培养交流平台,以利于培养符合中医药信息化建设要求的、具有合理知识结构的信息与管理类人才。

2.3 促进中医药信息学学科研究平台的建设

科研平台包含硬科研平台和软科研平台。硬科研平台包括购置实验设备的资金投入、资源管理与共享;软科研平台包括国内外学术交流与合作、科研人才培养及相关制度。中医药信息学科研究平台是典型的交叉学科研究平台,具有人才汇入与创新产出的特点,在平台的组织架构、管理模式、运行模式上均应区别于传统科研平台。特别是在制度建设方面,中医药信息学科平台应能够有效地支撑知识创造和科学研究,能支持多学科交叉需要克服的各种阻碍,如人员的相互协调配合、合理的学术评价和利益分配机制等。笔者认为,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的意见,给中医药信息学的学科建设指明了方向。把人才作为协同创新的核心要素,通过系统改革,充分释放人才、资本、信息、技术等方面的活力,营造有利于协同创新的环境氛围。构建中医药信息学科协同创新平台与模式,探索研究符合本学科特点的组织管理体系、人事管理制度,健全寓教于研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以创新质量和贡献为导向的评价机制、持续创新的科研组织模式、以学科交叉融合为导向的资源配置方式、国际交流合作模式以及营造有利于协同创新的文化环境等,是当前学科建设的首要任务。

2.4 与计算机基础教育改革相结合,全面研究并实施中医药信息学教育体系

中医药信息学教育体系包括教育结构体系、人才预测体系、教育管理体系、师资培训体系、课程教材体系、教育科研体系、经费筹措体系等。针对这些体系的研究将有助于建立完善的中医药信息学学科体系。但学科建设需要学科积累,需要自身特色的形成,更需要稳定的、可持续发展的学科研究环境与团队。笔者认为,在中医药信息学形成完善的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三级学科人才培养教育体系之前,应充分发挥计算机基础课程覆盖面广的优势,将中医药信息学教育有机地融入其中,为中医药信息学学科的发展创造人文环境基础。

首先,改革本科计算机基础课的内容体系,将中医药信息学的基本内容贯穿其中。使学生明白所学的计算机技术能够帮助其解决哪些专业领域问题。计算机基础是医药院校学生获取信息技术知识和培养信息素养的主要课程,也是学生在信息时代中创新思考和创新质疑能力、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培养的重要环节。计算机基础课程应转向为医药信息技术基础课程,并注重思维的引导,技术教育可以通过多种形式的课外教育、培训、网络教学来完成。

其次,把握中医药研究生与信息学相关的课程内容体系设计,为中医药信息学奠定学科研究基础,加强中医药信息学研究机构的建设;改革研究生计算机教学内容体系,使学生能够建立科学的计算机技术知识体系,培养如下能力,以便多学科、多角度开展中医药基础与临床研究:①利用现代的信息科学理论丰富发展中医药理论体系的能力;②建立高效的中医药学术思想和实践经验的传承方法,参与中医药理论和经典文献的系统设计、整理和诠释的能力;③开展民族医学及民间医药的系统整理和评价研究数据建模的能力;④深入认识和挖掘中医药理论科学内涵的能力;⑤参与专业知识库建立与应用的能力。医学研究生应具备计算机知识与医学专业知识交叉应用的综合能力,以解决医学实际问题。因此,研究生阶段的计算机课程设置应不同于一般的本、专科层次的计算机课程设置,要把研究生阶段的计算机教育定位在医学计算机文化知识、医学信息收集整理、分析综合技能的培养上,以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创新能力和使用计算机分析处理与医学专业相关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最后,要重视中医药信息学的校园文化活动,扩大中医药信息学的学科影响,为中医药信息学的发展奠定学科环境基础。在校内外举办大学科技园区,实现学科、知识、技术、人才、信息、资金等的充分“聚集”效应。加强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间的学术交流与合作。以此引导建立中医药信息学的学术环境。在高等中医药院校,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是时展的要求,更是中医药自身发展对人才知识结构调整的要求。国家《中医药创新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中明确指出:“以构建服务于中医药现代化和国际化发展的知识与技术创新体系为目的,加强符合中医药自身特点的方法学研究和平台建设以及人才培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速具有新型知识结构的研究型人才的培养,造就有深厚中医药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把握中医药发展规律、掌握现代科学技术方法、具有战略思维和组织才干的学科带头人”,这足以表明国家对创新性人才培养的支持,对中医药人才新型知识结构的期望。鉴于此,可以尝试建设各种形式的医学信息知识竞赛活动、课外学习活动来营造中医药信息学校园文化环境。

3 结语

中医药信息学是中医药学与信息科学交叉发展而逐步形成的一门新兴学科。中医药信息学学科建设应该充分利用中医药学和信息科学之间相关性、相融性、互补性,使学科之间知识对流、理论互鉴、模式组合、方法碰撞,从多学科间的耦合互动和多向交流中,促进中医药信息学学科的发展和繁荣。同时,在国家行业主管部门的支持下,有实力的科研机构可与本行业内高校相关院系相互支持,发挥各自的资源优势,联合建立长期稳定的学科研究团队与创新教育团队,将有助于充分发挥中医药信息学学科发展潜力。

参考文献:

中医药基础建设例3

1政府中医药经费投入仍显不足

虽然这些年基层中医医院从国家、政府方面争取了一些项目资金支持,基础设施和医疗设备有所改观,但由于大部分基层中医医院由医院门诊部、综合医院中医科和卫生院改造而成,基础设施薄弱,医疗设备短缺、陈旧,就医环境较差。而长期以来,我国对基层中医医院的投入严重不足,1/3以上基层中医医院经费不足,欠账较多,收不抵支,发展困难,严重制约了基层中医医院的特色与业务的发展。

2中医药卫生技术人员结构不合理

中医药专业人才匮乏是制约基层中医医院的致命瓶颈,尤其是业务技术好、热爱中医、富有带教经验的业务技术人员匮乏,而与此同时一些中医药从业人员专业思想不牢固,临床上大量采用西医治疗技术和方法,没能熟练掌握和运用中医药知识与技能。人才是医院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最重要资源之一,充足的中医药人员是充分发挥医院中医药特色优势所必不可少的条件。基层中医医院中医药人才缺乏,卫生技术人员结构不合理,其中医药人员比例较低、领导班子和管理人员中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比例较低,临床科室负责人的配备有待完善[5-8],人员结构不合理,也不同程度影响制约了基层中医医院的发展。

3中医药治疗特色优势发挥不充分

基层中医医院应以中医为基础,临床科室建设要充分体现中医药特色。而基层中医医院普遍存在临床科室建设不完善,对常见病及中医优势病种中医诊疗方案的优化和定期分析不到位,中医类别执业医师理论和技能掌握情况较差等情况,26.71%的医院学科带头人或科室负责人和34.25%的医院科室人员未规范掌握本科中医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大多基层中医医院无院内制剂。基层中医医院为求得生存,首先考虑的是如何增加收入,拓展市场,导致一些传统特色疗法流失,如小夹板固定、外敷内服中药治疗闭合性骨折等中医传家宝,由于经济效益远不及手术治疗的效益好,加之手法复位只能达到功能复位而不能达解剖复位,一旦患者不满产生纠纷,就有可能鉴定为医疗事故,医院和医生从自我保护角度出发往往采用手术治疗而不采用传统的中医骨伤特色治疗。再如针灸可以治疗很多疾病,但由于其收费低廉、效益欠佳而被弃之不用,一些基层中医医院甚至取消了针灸科,这使得中医的临床阵地日渐萎缩。

4中医医院未充分体现中医药文化特色

中医药文化建设是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的前提,也是中医医院提高综合竞争力的有力手段。基层中医医院受人员素质、医院财力等因素影响中医药文化建设普遍滞后。医院建筑风格、内部装饰、医院标识、庭院等医院环境形象体系建设未充分体现中医药文化内涵。5中医药技术服务定价不合理近年来,虽然政府对中医药技术服务费用有所调整,但中医总体费用相对低廉,基层中医医院门诊人次和出院患者的费用都远低于综合医院,加之中医药相关技术服务价格定价较低,基层中医医院药品收入比重依然偏高,多数亏损经营。此外,近年中药材价格不断上涨,中医药诊疗成本上升,使得中医药价廉优势趋于减弱,严重影响患者选择中医药诊疗。由于中医药服务的相关补偿保障政策不到位,很多基层中医医院不能遵循自身规律发展并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甚至于有些中医医院转而通过引进大型诊疗设备、发展西医诊疗项目增加收入,中医西化现象严重,中医药在基层中医医院的地位和作用不同程度下降。

发展思路与对策

加快发展基层中医医院,破解制约基层中医医院发展瓶颈刻不容缓。基层中医医院应加大争取政策扶持力度,通过强化以病人为中心,加强基层中医医院中医药服务能力建设,加强基层中医药人才培养,优化人员结构,重视中医药文化建设,发挥中医药服务优势特色,创新服务理念等措施来实现基层医院的发展目标[9-10]。

1加大政策扶持力度,营造中医药发展良好氛围

国家应在基层中医医院的发展政策和资金投入上进一步给予倾斜扶持,充分落实中西医并重,促进基层中医院发展的思路。近年来国家、省、市政府部门相继出台了扶持中医药发展的政策文件,2009年我市政协在全市范围内开展《甘肃发展中医条例》调研,并通过了发展中医药工作意见;2010年各县区新农合政策,实施了中医药起付线降低30%,报销比例提升20%的优惠措施;2012年3月天水市政府出台了《关于扶持和促进天水中医药事业实施意见》;特别值得关注的是2012年4月市委农工党组织相关专家对天水市基层中医医院进行了调研,与会专家提出了很多关于基层中医医院发展的建设性意见。基层中医医院的建设发展已引起各级政府及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重视,为基层中医医院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氛围,极大地鼓舞了基层中医医院发展的信心。

2促进中医药服务能力,强化中医药服务特色

基层中医医院应从自身出发,加强管理,明确职能,责任落实到人,改革和完善现有的中医药服务体系,提升基层中医医院中医药服务能力建设。我市基层中医医院通过强化中医药服务特色措施,住院患者中医药治疗率已由2002年的10%左右上升至2012年的40%左右。基层中医医院应与各乡镇卫生院建立良好的协作关系,共同开发新技术、新项目,实行患者“通治”、专家“通享”、设备“通用”、技术“通行”的模式。对中医工作相对薄弱的乡镇卫生院和卫生所进行对口支援,从技术、设备和人员培养等方面给予重点扶持,确保中医药工作的平衡开展,真正起到农村中医药工作的“龙头”作用。加强基层中医医院在中医药预防保健宣传方面的领导职能地位,占领预防保健中医药前沿阵地。此外“治未病”是中医药的特色之一,提高我国农村居民的健康水平,发挥中医药“治未病”的优势特色极为重要。

3加强中医药人才培养,提高中医药服务水平

培养中医药人才是发展基层中医事业的重点,也是提高中医药服务水平的关键。首先,要不断吸引、引进高层次技术人才。根据医院自身的情况,引进拥有扎实的中医药理论基础和中医技能的中医类别执业医师和中药专业技术人员,尽快提高中医药人员的比例并达到相关标准。其次,要培养新人才,留住好人才。中医药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同疾病作斗争的丰富经验的总结,基层中医医院通过开展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的方式来培养人才。天水市中医医院运用师承教育、名医工程和“中医学经典、西医学中医”的人才培训方式,促进中医药人才的成长进步,取得很好的效果。针对年龄和知识结构的不同,采取了不同的培养方法。通过名师带徒的方式,培养具有一定医疗实践经验和较强中医技能的中青年中医药人才,提高中医医院各层管理人员、职能部门负责人和临床科室负责人中具有中医药理论和专业技能人员的比例;建立代代相传的师承机制,通过名医徒弟带弟子的方式,培养刚毕业的高学历人员。人才流失对医院健康稳定发展影响深远,因此留住人才不仅稳定了医院的人力资源,更重要的是能够使医院可持续发展。通过建立良好的工作环境、自由的学术氛围、科学公正的用人机制以及合理的劳动报酬等方式,留住优秀的中医药人才,促进基层中医药技术进步。

4加强中医药文化建设,大力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

加强中医药文化建设,体现中医药文化特色,目前的医疗市场已经进入质量、服务、信誉、人员素质、发展战略、精神风貌等融为一体的综合竞争阶段,而这实质上是医院文化的竞争,中医医院应加强中医药文化建设,保证人力、财力和物力的充足投入,以确保中医药文化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按照《中医医院中医药文化建设指南》等相关文件要求,改进医院标识内部装饰等医院环境形象,建立体现中医药文化的医院核心价值理念。建立健全相关管理制度,不断完善行为规范体系,逐步形成富含中医药文化特色的管理和服务文化,通过中医药文化建设,使患者从诊疗环境、就诊方式、服务态度等方面切实感受到中医药服务的独特魅力。

5不断发挥优势特色,创新中医药服务理念

中医医院应建好1~2个特色专科,打造出1~2个品牌科室,以品牌科室来带动其他科室的发展;加强专科建设,推动医院整体服务功能的提升,增加医院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天水市中医医院从2001年开始,加大扶持专科建设力度取得了较好效益,脑病科、糖尿病科先后被确定为国家级重点专科,并通过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终审,医院业务得到迅速发展,医院在陇东南形成了良好的专科品牌效应。基层中医医院应该充分挖掘中医药在预防和治疗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方面的优势,坚持以人为本,把满足人民群众对中医药服务的需求,不断提高人民健康水平作为中医药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努力完善中医医疗和预防保健服务体系建设,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进一步开发中医服务项目,创新服务内容,强化中医服务特色,提高中医的形象和美誉度,增强中医服务对老百姓的吸引力,最终发挥中医的优势作用。通过中医特色疗法及其适宜技术在基层中医医院的有效开展,进一步降低医疗成本,切实减轻基层农民群众的医疗费用负担[11]。

中医药基础建设例4

1 组织保障,政策引领,明确重点,统筹兼顾 中医药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为切实做好这项工作,医院须成立中医药文化建设工作领导小组,院长亲自挂帅,由专人具体负责,根据《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本文由http://收集整理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加强中医医院中医药文化建设的指导意见》、《中医医院中医药文化建设指南》、《全国基层中医药先进单位评审标准》的精神,结合本地实际,制订中医药文化建设的具体计划和规划,明确目标任务和工作要求,针对继往进展慢、内容少、投入低、特色差、措施弱等情况,强调“三个重点”,做到“四个坚持”。“三个重点是”:培育医院核心、完善医院行为规范,优化医院环境形象;“四个坚持”是:一是坚持突出中医药文化特色,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创新发展;二是坚持与医院总体发展规划相结合,努力做到价值观念、行为规范、环境形象的有机统一;三是坚持从本地实际出发,从现状、人员、资金、设备、程序、范围、方式方法等多种因素综合考虑,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四是坚持紧紧围绕医院业务发展的中心工作,以中医药文化建设促进医院管理、人才培养、学术研究、学科建设等工作水平的提高。

2 多措并举,扩大宣传,营造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良好社会环境 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和人文精神,几千年来人民群众在认识生命、维护健康和防治疾病的过程中形成了天地一体、天人合一、天地人和、和而不同的思想基础、整体观、系统论、辨证论治的指导原则和以人为本、大医精诚的核心价值。从实践来看,中医药文化建设关系到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关系到保持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关系到中医药的传承与创新,关系到人民群众对中医药的认识、理解与支持,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健康和幸福。中医医院是中医药文化继承和创新、展示和传播的重要场所,更应当从传承发展中医文化的高度,从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大局出发,充分认识加强中医药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基层中医医院可以结合中医医院管理年活动和创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在各级主管部门的强力支持下,扩大宣传,加大中医药文化建设力度,以中医药政策、理论、技术、演变、特色、成果等为内容,院内采取图板、视频、讲座、带教、参观、自学、培训等形式,院外采取城乡义诊、电视专题、知识竞赛、对口支援、理论培训、技术推广、发送资料等形式,丰富内容,形式多样,长期宣教,力求实效。

中医药基础建设例5

中医与京剧、书法、武术并称“四大国粹”,中医药是我国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际上有着重大影响,深受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热爱和欢迎。作为基层中医医院可根据群众的需求,结合本地实际和业务发展的需要,进一步加强中医药文化建设,增强群众对中医药的认识,推动中医药的业务不断发展,巩固中医医院管理年活动成果和创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工作成果,掀起中医药事业发展热潮,以利提升中医药业务技术水平,开创中医药工作新的局面,同时造福社会。基层中医药文化建设是中医药工作的基础和动力,在中医药的传承和发展上具有重要作用,由于底子簿、基础差、起步晚,这项工作的开展有一些难点和问题,可以考虑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组织保障,政策引领,明确重点,统筹兼顾 中医药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为切实做好这项工作,医院须成立中医药文化建设工作领导小组,院长亲自挂帅,由专人具体负责,根据《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加强中医医院中医药文化建设的指导意见》、《中医医院中医药文化建设指南》、《全国基层中医药先进单位评审标准》的精神,结合本地实际,制订中医药文化建设的具体计划和规划,明确目标任务和工作要求,针对继往进展慢、内容少、投入低、特色差、措施弱等情况,强调“三个重点”,做到“四个坚持”。“三个重点是”:培育医院核心、完善医院行为规范,优化医院环境形象;“四个坚持”是:一是坚持突出中医药文化特色,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创新发展;二是坚持与医院总体发展规划相结合,努力做到价值观念、行为规范、环境形象的有机统一;三是坚持从本地实际出发,从现状、人员、资金、设备、程序、范围、方式方法等多种因素综合考虑,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四是坚持紧紧围绕医院业务发展的中心工作,以中医药文化建设促进医院管理、人才培养、学术研究、学科建设等工作水平的提高。

2 多措并举,扩大宣传,营造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良好社会环境 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和人文精神,几千年来人民群众在认识生命、维护健康和防治疾病的过程中形成了天地一体、天人合一、天地人和、和而不同的思想基础、整体观、系统论、辨证论治的指导原则和以人为本、大医精诚的核心价值。从实践来看,中医药文化建设关系到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关系到保持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关系到中医药的传承与创新,关系到人民群众对中医药的认识、理解与支持,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健康和幸福。中医医院是中医药文化继承和创新、展示和传播的重要场所,更应当从传承发展中医文化的高度,从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大局出发,充分认识加强中医药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基层中医医院可以结合中医医院管理年活动和创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在各级主管部门的强力支持下,扩大宣传,加大中医药文化建设力度,以中医药政策、理论、技术、演变、特色、成果等为内容,院内采取图板、视频、讲座、带教、参观、自学、培训等形式,院外采取城乡义诊、电视专题、知识竞赛、对口支援、理论培训、技术推广、发送资料等形式,丰富内容,形式多样,长期宣教,力求实效。

3 充分做好三项工作,努力夺取中医药文化建设的新成果 新的历史时期赋予了基层中医医院更加光荣的、艰巨的历史使命,必须通过中医药文化建设让中医药事业发展充满生机和活力,得到新的更大的发展。为烘托中医氛围,彰显中医药特色优势,需长期侧重做好三项工作:一是大力弘扬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体系,经过广泛深入的研究和实践,普遍认为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理念可以概括为“仁、和、精、诚”4个字,即:以人为本、医乃仁术、天人合一、调和致中、大医精诚等,可把这些理念融入到医院发展规划、院训、院歌、规章制度、工作规范、《员工手册》、医院管理及环境形象建设的方方面面,并以多种形式加强宣传教育活动;二是突出中医药特色优势,加强业务建设。主要是招聘中医药院校毕业生,推广中医适宜技术,创办中医特色学科,鼓励中医传承创新,设立中医发展基金,购置中医诊疗设备等,不断探索和完善诊疗行为、医患关系、言语仪表、教学传承、同道相处等方面的行为规范;三是在医院环境形象体系建设上注意突出中医药元素,营造浓郁的中医药文化氛围。在院内显着位置布展华佗、李时珍、扁鹊、张仲景等中医药先辈的图像资料、中医名家名言警句、院训、院歌、中医药防病治病图板等,并向群众制发宣传图册资料;在新院建设上可与设计单位一起进行了整体筹划,在建筑外观、庭院建设、内部装饰、医院标识等方面,以彰显中医药文化为主线。

总之,中医药文化建设需要有良好的内外环境,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需要加强组织,统筹协调,明确目标,突出重点,细化要求;同时,基层中医医院应在中医药的文化建设及业务发展上积极发挥龙头作用,扶持、带动乡镇 卫生院、社区服务站和村卫生室的中医药业务的发展,使中医中药的影响更加广泛、深入。

中医药基础建设例6

因此,转化医学的兴起,必将推动我国中药创新和国际化进程。我国实行的创新中药计划,就是通过借助和发展相关技术,多学科交叉对中药进行研究,在中药特色的临床疗效评价体系、临床有效复方的甄选和评价;复方的配伍关系,复方的药物质量控制,药效学和药动学以及安全性评价;化学成分组合群与人体的相互作用等方面进行阐明,使中药更好地服务于人类健康。转化医学为实现这一点提供了思路。转化医学强调基础和临床之间的沟通,根据临床需求,采用蛋白质组学、代谢组学、生物分子网络和信息学研究方法进行基础研究,将研究成果尽快应用于临床。转化医学是实现我国中药现代化的一条有效途径。2007和2008年,在北京协和医院举办了第一届和第二届转化医学研究国际研讨会,标志着转化医学研究在国内的启动。2009年,国内首家儿科转化医学研究所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学中心成立。同年中南大学转化医学研究中心在湖南湘雅医院成立。此后,全国的一些医学院和研究所也陆续成立了转化医学研究部门。我国的转化医学研究尽管有了发展,但不容忽略的是,针对中医药转化医学研究的实验平台建设仍比较薄弱,体现在平台数量少、人才缺乏及流通障碍。有报道称中国中医科学院与江苏省中医药研究院合作搭建中医药转化医学研究平台,说明以新理念、新思维建设中医药科研平台受到了重视并跨出了实质性的一步。

2中医药转化医学研究实验室建设面临的突出问题

转化医学作为医学研究的思维和模式,引入中医药研究实验室建设需要转变观念,目前碰到的突出问题是转化医学人才引入和培养、实验室资源的整合利用问题。

2.1转化医学人才引入和培养问题

中医药研究实验室建设要有前沿意识。创新能力的提高源于创新思维和实践。中医药转化医学研究实验室以转化医学思维为指导,将基础研究成果转化于临床应用。具有转化医学思维的中医药研究人才和学术队伍的组建和培养面临一些值得注意的方面:第一,熟悉中医药理论和应用、具备转化医学教育背景的专业人才缺乏;第二,有关中医药转化医学研究课题相对较少,制约实验室人才的引入和培养。有课题支撑,实验室才能获得可持续性发展,而实验室的发展将会带动研究的深入,有利于吸引更多人才的加入或锻炼、储备一批研究人才,从而形成良性循环。

2.2实验室资源的整合利用问题

中医药转化医学研究实验室建设和其他类型实验室的建设都碰到一个共性的问题,就是资源优势得不到整合和共享,集中表现在科研活动重复性较多、科研设备分散、使用率低下、开放流畅度低、服务社会意识有待提高。中医药转化医学研究实验室还面临着如何将基础研究成果转化为促进临床医疗行为的应用成果,体现其实效性、应用性特点的问题。

3中医药转化医学研究实验室建设的策略和建议

针对中医药转化医学研究实验室建设面临的突出问题,提出以下一些设想和建议,以供讨论。

3.1人才引入、培训及流通

中医药转化医学研究实验室的建立和建设,对人才的要求是既要熟悉中医药基础理论,又要树立转化医学思想,需要掌握较高的现代医学实验技术,有丰富的实践操作能力,具备较高的科研综合素质,能作为转化医学研究的领头人。各个实验室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提供经费资助设立转化医学研究项目或采取柔性引进方式以吸引高层次人才。高水平的实验室往往具有一个作风优良、素质较高的团队。除了领头人才,团队骨干科研素质的培养和提高也值得重视。由于现代科技手段的进步,科研设备和测试技术不断涌现,要跟上先进技术的发展步伐,对团队成员要进行经常性的培训。要不断完善培训制度,通过派出学习、委托培养或邀请同行举行培训班、专题讲座等方式,分期、分批进行培训,使实验室所有人员处在不断的学习过程之中,适应转化医学科研形势的发展。建立无障碍的人才流通制度。2003年全国人才工作会议提出要树立科学的人才观。人才流通作为其中的重要内容,其科学内涵得到了说明,创新了人才流通的观念,冲破传统意义上“人才固定、部门所有”的观念,提出“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原则,实现人才资源的最大利用率。各个中医药转化医学研究实验室基于推动中医药走出国门、发扬中医药的共同目标,可以考虑互相之间进行人才的合理、有效流动,建立长效机制,这可能需要一段时间的尝试。

3.2建立开放的中医药转化医学研究实验室

实验室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服务功能。随着我国对科研经费投入的增加,各种不同类型科研课题的增多,促进了实验室研究工作的进步。整合分散、效率低的实验室资源,使之形成集中、专业的实验室,适合不同类型课题的需要,这对于中医药转化医学研究实验室的生存和发展可能更具有现实意义。首先,要突出转化研究特色,选准实验室的研究方向,对实验室的仪器设备、实验技术、团队分工进行整合。其次,参考国内或国外的转化医学研究中心,设立若干个公共服务实验平台。这些平台既向本单位开放,也向外单位(如制药企业、医院、药用植物栽培基地等)开放。这样,这些平台通过整合后,变得更专业化,在为更多单位提供服务的过程中,密切了相互之间的联系,有可能在药物基础与应用研究、临床诊疗新方案、新药开发研制等方面获得研究思路和成果,为中医药转化医学研究实验室的更好发展打下基础。

中医药基础建设例7

高等医药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是高等医药教育机构中的学生在学制内通过与高等医药教育机构中的各种因素相互作用,而达到我国教育方针指导下的人才培养规格的功能系统。它具有目的性、时间性、特色性、结构性、系统性等方面的特征。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国际医药模式的变化、本科医学教育国际标准(ISUME)的提出以及国家药监局对药品监控力度的加大,传统的医药行业也正酝酿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加上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的步入,对医药院校人才的培养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目前的医药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

我国高等医药教育几十年来在规模、结构、效益、质量等方面有着明显的进展。但面对时代和医药产业发展对创新的要求,如何从源头培养面向产业的应用型医药人才,是高等医药学教育面临的一个新问题。

近半个世纪以来,我国医药卫生人才的培养模式是以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为基础的。目前,中医药院校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是“三段式”,即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临床实习三个阶段。然而随着科技的进步,现有的“三段式”教育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社会需求。这种模式存在着课程设置单一,结构不合理;教学与实践脱节,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差;重视专业知识的传授,忽视整体素质的提高等问题,而当今世界,社会经济发展日新月异,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无异也是瞬息万变。因此,这种单一的人才培养模式无法满足医药产业和医药市场对医药人才的需求。医药人才培养新模式的构建必须摒弃传统的教育观念,把以知识传授为主体的人才培养模式,转变为以高素质为目标的教育体系上来,树立适应知识经济时代要求的新观念。

二、构建新的医药人才培养模式,培养与现代教育理念和区域经济发展相对接的医药卫生人才

医药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树立现代教育理念,注重与区域经济发展紧密结合,培养适应高等教育发展和社会需求的医药人才。

1.树立新的人才培养理念,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培养专业能力强的厚基础人才。高等医药院校树立全新的人才培养理念,加强学生的专业能力培养。根据社会发展的需求变化,不断调整专业设置:一是要培育特色医药专业,突出医药学等优势学科;二是形成涵盖医学、药学及相关专业的医药专业体系,在重点建设医药学专业的基础上,利用基础学科优势,调整专业结构,拓展新专业,融入医药信息、生物工程、医药管理等专业课程,以医药专业相关领域为重点,做到医药专业与相关专业协调发展。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大批高新技术诊疗设备和信息技术应用医疗卫生服务的出现,同时制药工业、卫生公共服务等产业亦迅猛发展,给医药学教育带来机遇和挑战,只有转变观念,以市场需求为出发点,通过学科交叉,构建符合社会需求的协调发展的医药专业体系,努力培养具备扎实的医药卫生专业知识及深厚的医药基础专业的厚基础人才。

2.与区域经济紧密结合,不断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培养实践能力强的应用型人才。高等医药院校构建人才培养新模式,必须与区域经济相对接,在专业建设上贴近市场,提高教育质量,重视打造优秀本科教育。学校首先在专业设置上主动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依托良好的医药学科优势,通过不断地培育建设,调整优化专业结构,拓展新专业,使之形成与区域医药经济和卫生事业发展相对接的本科专业体系。高等医药院校要注重根据区域社会经济与医药卫生事业的需求,积极转变教育思想,进行教育改革,在教学改革方面从加强基础、拓宽专业适应面、注重学生动手能力、创新精神的培养、重视职业道德教育等全方位进行探索。重视打造“优秀本科教育”品牌,从医药人才培养的特点和学校实际出发,以人才培养为根本,从各方面提高对教学的支持力度。高等医药院校要创新实践教学体系,围绕培养创新人才的目标,加大实践教学平台的投入,建设各级教学科研服务平台,强化产学研基地建设。同时,根据不同教育阶段学生的学习特点,推行多层次的创新教育模式,培养高素质人才。

3.转变教育观念,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培养综合素质强的复合型人才。高等医药院校要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树立教育新理念,结合现代教育理念和实践经验,加强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特别是人文素质教育。树立综合教育的理念,重视人文学科的发展,确立人文学科在大学教育体系中的基础地位。在课程设置、资源配置、经费投入、师资培训等方面给予人文学科充分的保证,在教育体制上尽快实现由专业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化。同时,人文素质教育还要渗透到校园生活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中去,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使人文教育真正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4.构建多元化的完整的人才培养模式。传统的单一人才培养模式无法满足不断发展的医药产业和医药市场对创新人才的需求,因此必须构建一个多元化的完整的人才培养模式。在人才培养模式中,打破僵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对创新教育的阻碍,建立起一种灵活的、具备生命力的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如专业设置按照扩宽专业口径、增强人才培养适应性的原则进行调整、改革和重组,紧密联系社会人才需求,形成与区域医药经济和卫生事业发展相对接的专业体系,落实医药卫生行业对各类人才的需求;人才培养模式在进行充分社会调研的基础上与时俱进、随需而变,构建包括通识教育课、基础课、专业课、实践教学、特色(方向)课等5大平台的大平台课程体系,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实践教学体系由课程实验教学、实习教学、现场教学、实验室开放和社会实践五个层次组成,这五个层次既相互独立,又互为补充,课内与课外衔接,校内与校外互补,基础训练与综合训练相结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种多元化的人才培养模式保证了学校培养的学生始终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医药院校要进一步调整办学思路,根据社会需要和自身条件,发挥优势,办出特色,实现医药卫生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

参考文献:

[1]段涛,杨国柱.浅议医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科技创业月刊,2007,(8).

[2]王英文,王忠.医药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举措思考[J].理论界,2006,(2).

中医药基础建设例8

一、发展目标和基本原则

(一)发展目标。

建立与“健康相适应的功能完善、特色明显、方便有效的中医药服务体系,2015年。初步建成居西部地区前列的中医药临床、教育和科研中心,建立有利于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促进中医药服务的政策体系和运行机制,使我市中医药事业发展总体水平达到西部地区前列和全国中等水平。

(二)基本原则。

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与优势,坚持政府主导、中西医并重、中医中药并重、继承与创新相结合。弘扬中医药文化,推进我市中医药事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为人民健康服务。

二、完善中医药服务体系

(一)科学规划中医医疗服务体系。

合理布局中医医疗资源,将中医医疗服务体系建设纳入区域卫生规划和医疗机构设置规划。科学确定功能定位,构建以市级中医医院为龙头,区县(自治县)级中医医院为主体,综合性医院、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中医科室及中医门诊部、中医诊所、村卫生室为基础的中医医疗服务体系。

(二)加快区县(自治县)级以上中医医院基础设施建设。

完成市中医院二期工程建设,加大投入力度。发挥市级“龙头”中医医院作用,力争进入第二批国家临床研究基地建设单位。加强区县(自治县)级中医医院基础设施建设,完成区等12所区中医医院及荣昌县、城口县、巫溪县、石柱县等9所县(自治县)中医医院改扩建工程。新建成三级甲等中医医院4所、二级甲等中医医院8所。

(三)加强综合医院和基层中医科室建设。

配备与功能任务相适应的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2015年,区县(自治县)以上综合医院、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置中医科、中药房和中药库。力争建成国家和市级综合医院中医药工作示范单位10个、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15个,90%以上的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中医科室和中药房达到建设标准,全部村卫生室和社区卫生服务站都能提供中医药服务。

三、加强中医药特色优势建设

(一)加强中医药重点学科和专科建设。

加强农村医疗机构中医特色专科建设,继续实施国家和市级重点学科、重点专科(专病)项目。着力提升学术水平和服务能力。2015年,建成10个国家和市级重点学科,20个国家和市级重点专科(专病)60个特色专科(专病)每所区县(自治县)级以上中医医院建有12个特色专科。

(二)积极开展中医预防保健服务。

支持区县(自治县)级以上中医医院建立“治未病”中心。鼓励社会力量投资兴办中医药预防保健服务机构。鼓励企业开发中医药保健产品,积极应用中医药方法和技术防治重大疾病和多发传染病。开展药浴、药膳、保健按摩等传统养生保健服务项目。

(三)大力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

抓好市级推广基地建设的基础上,进一步促进基层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应用。重点建设5个区县(自治县)级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基地。加强乡镇、社区等基层医疗卫生人员中医药适宜技术应用的指导工作。

四、培养壮大中医药人才队伍

(一)加快中医药教育机构建设。

结合我市高等教育结构调整,根据中医药事业发展需要。创造条件、整合资源,积极筹建独立的中医药高等院校。坚持以中医药专业为主体,按照中医药人才成长规律施教,强化中医药经典和基础理论教学,注重基本实践技能的培养。建设一批中医药重点学科、专业和课程,建好中医临床教学基地和中药实践教学基地。努力增加中医药硕士专业设置,突破中医药博士专业空白。

(二)推进高层次人才培养。

采取培养与引进相结合的方式,遵循中医药人才成长规律。造就中医药高级人才。实施市中医药高级人才培养项目、国家级“师带徒”项目,加快培育一批理论学术功底深厚、临床和科研能力较强的学术学科带头人,培养20名在全国有一定知名度和影响力的中医药领军人才。定期开展“市名中医”评选工作,扩大中医专家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三)加强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

培训在职中医药人员。建立农村中医药人员培训制度,完善中医药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制度。开展住院中医师规范化培训、中医类别全科医师培训和执业中药师培训。举办多种形式的继续教育项目。开展乡村医生中医药知识与技能培训。制定优惠政策,鼓励中医药高等院校毕业生和中医执业医师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工作,壮大和稳定基层中医药人才队伍。

五、提高中医药科技创新能力

(一)加强中医药科研机构建设。

积极推进中医药科研资源整合,深化中医药科技体制改革。加强市中药研究院等科研机构建设,着力打造西部地区中医药研究高地。鼓励、引导和支持中医药实验室建设,力争新建国家重点研究室2个、三级实验室3个。

(二)推进中医药科技进步与创新。

力争在临床疗效方面有重大突破。支持开展中医基础理论、诊疗技术、疗效评价等系统研究,组织开展35个重大疾病中医药临床研究。推动中药新药和中医诊疗仪器、设备研发。探索建立符合中医药特点的科技创新体系、评价体系和管理体制,改革和创新项目管理模式。

(三)做好中医药理论与技术传承。

系统研究其学术思想、临床经验和技术专长。积极研究传统中药制药技术和经验,组织开展全市近代名中医的学术思想、技术方法、诊疗经验研究和医案整理工作。有条件的中医药机构设立当代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传承工作室。挖掘整理民间医药知识和独特技术。

(四)支持中药制剂的研究与利用。

简化中药制剂审批过程。支持医疗机构委托药品生产企业和医疗机构制剂室加工配制中药制剂,鼓励将传统名方和名老中医验方开发为中药制剂。支持中药制剂在全市医疗机构中调剂使用。

六、大力发展中药产业

(一)加强中药资源保护。

加快中药资源监测和信息网络建设,开展全市中药资源普查。加强中药资源保护、研究、开发和利用。加大药用野生植物资源和珍稀濒危品种保护力度,建立专门的保护区和繁育基地进行重点保护和研究,促进中药资源恢复与增长。

(二)支持中药材规范化种植。

采用“公司+基地+科研+农户”订单药业”股田制”等模式,实施“中药种植万元增收科技示范工程”助推“两翼’农户万元增收工程”按照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要求。建立一批道地药材良种繁育基地和规范化、产业化种植基地,提升中药材种植业水平和中药材质量。重点支持青蒿、黄连、丹皮、金银花等道地优势特色药材的规范化、规模化种植。2015年,建成100万亩优质中药材商品生产基地,建立510个通过GAP认证的药材种植示范基地、510家中药饮片加工企业。

(三)培育壮大中药产业。

增加措施,制定实施《市中药产业发展规划(20112015年)明确目标。统筹并加快国家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基地建设,力争到2015年全市中药工业总产值达到180亿元。支持中药生产基地建设,推动形成现代化中药产业集群和完整中药产业链。鼓励中药企业优势资源整合,培育一批技术先进、核心竞争力强、产品优势明显、能带动全市中药产业快速发展的大型中药集团。组织实施现代中药高技术产业化项目,打造知名中药品牌。2015年,力争培育出1家产值超过50亿元的中药企业集团、35家产值超过10亿元的重点骨干中药企业,开发出35个国际知名中药品牌。

(四)构建新型中药流通体系。

鼓励中药企业相互参股、控股或联合,支持“桐君阁”等基础好、影响大的老字号中药经营企业发展成为全国知名中药经营企业。通过政策引导和扶持。推进中药流通企业的规模化、集约化发展,构建规范、高效和安全的中药物流体系,力争将我市建成长江上游地区的现代中药物流配送中心。

七、弘扬中医药文化

(一)保护和壮大中医药文化资源。

加强对“民间医药博物馆”市中药研究院“中药博物馆”市中医院“名医馆”等中医药文化资源保护单位的指导和扶持,积极搜集整理我市中医药文化资源。打造我市中医药文化品牌。加强中医药文化建设,建成一批国家或市级中医药文化示范单位。

(二)大力宣传中医药文化。

继续深入开展中医药“进农村、进社区、进家庭”科普宣传活动。借助垫江牡丹节和三峡养生旅游论坛等活动,充分利用电视、报刊和网络等媒体开展中医药知识宣传。大力宣传中医药文化与特色优势,丰富我市旅游产业内涵,扩大中医药文化影响力。

(三)加强中医药对外交流工作。

以文化促经济,充分发挥我市中医药传统优势和中药资源、产业优势。积极开展对外交流合作。鼓励有条件的中医药机构与境外机构建立多种形式的合作关系,境外举办中医药文化博览会、特色产品展销会,兴办中医药经营和服务实体等,拓展出口贸易,开拓国际市场。

八、创造中医药发展良好条件

(一)加强组织领导与协调。

切实加强领导,市中医药工作协调小组负责统一领导和统筹协调加快全市中医药事业发展工作。各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市政府有关部门要进一步提高对中医药工作的认识。优化中医药发展政策环境,将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政策落到实处,科学编制实施中医药事业发展规划,共同促进全市中医药事业加快发展。

(二)完善中医药投入倾斜政策。

落实对公立中医医院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的补助政策。完善《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运行补助暂行办法》鼓励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提供中医药适宜技术与服务。制定优惠政策,全市各级财政要逐年加大对中医药事业的投入力度。鼓励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捐资支持中医药事业。市财政要设立发展中医药专项资金,并在年安排1000万元的基础上逐年加大投入力度,重点支持市级中医药机构的房屋设施、重点学科和专科建设、人才培养、中医科研以及区县(自治县)农村中医工作。各区县(自治县)要设立发展中医药专项资金,积极推进中医药事业快速发展。

(三)优化中医药基本医疗保险政策。

现有基本医疗服务项目和药品目录基础上,人力社保部门要将符合条件的中医医疗机构纳入基本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扩大中医药报销范围。将符合条件、经有关部门批准的中医特色诊疗项目、中药品种、中药免煎颗粒和医疗机构中药制剂纳入报销范围。鼓励患者就诊中医,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员在二级及以上中医医院住院治疗和门诊慢病治疗起付标准降低一个档次,报销比例适当提高。

(四)多策并举发展中医药。

中医药基础建设例9

高等医药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是高等医药教育机构中的学生在学制内通过与高等医药教育机构中的各种因素相互作用,而达到我国教育方针指导下的人才培养规格的功能系统。它具有目的性、时间性、特色性、结构性、系统性等方面的特征。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国际医药模式的变化、本科医学教育国际标准(ISUME)的提出以及国家药监局对药品监控力度的加大,传统的医药行业也正酝酿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加上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的步入,对医药院校人才的培养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目前的医药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

我国高等医药教育几十年来在规模、结构、效益、质量等方面有着明显的进展。但面对时代和医药产业发展对创新的要求,如何从源头培养面向产业的应用型医药人才,是高等医药学教育面临的一个新问题。

近半个世纪以来,我国医药卫生人才的培养模式是以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为基础的。目前,中医药院校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是“三段式”,即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临床实习三个阶段。然而随着科技的进步,现有的“三段式”教育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社会需求。这种模式存在着课程设置单一,结构不合理;教学与实践脱节,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差;重视专业知识的传授,忽视整体素质的提高等问题,而当今世界,社会经济发展日新月异,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无异也是瞬息万变。因此,这种单一的人才培养模式无法满足医药产业和医药市场对医药人才的需求。医药人才培养新模式的构建必须摒弃传统的教育观念,把以知识传授为主体的人才培养模式,转变为以高素质为目标的教育体系上来,树立适应知识经济时代要求的新观念。

二、构建新的医药人才培养模式,培养与现代教育理念和区域经济发展相对接的医药卫生人才

医药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树立现代教育理念,注重与区域经济发展紧密结合,培养适应高等教育发展和社会需求的医药人才。

1.树立新的人才培养理念,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培养专业能力强的厚基础人才。高等医药院校树立全新的人才培养理念,加强学生的专业能力培养。根据社会发展的需求变化,不断调整专业设置:一是要培育特色医药专业,突出医药学等优势学科;二是形成涵盖医学、药学及相关专业的医药专业体系,在重点建设医药学专业的基础上,利用基础学科优势,调整专业结构,拓展新专业,融入医药信息、生物工程、医药管理等专业课程,以医药专业相关领域为重点,做到医药专业与相关专业协调发展。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大批高新技术诊疗设备和信息技术应用医疗卫生服务的出现,同时制药工业、卫生公共服务等产业亦迅猛发展,给医药学教育带来机遇和挑战,只有转变观念,以市场需求为出发点,通过学科交叉,构建符合社会需求的协调发展的医药专业体系,努力培养具备扎实的医药卫生专业知识及深厚的医药基础专业的厚基础人才。

2.与区域经济紧密结合,不断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培养实践能力强的应用型人才。高等医药院校构建人才培养新模式,必须与区域经济相对接,在专业建设上贴近市场,提高教育质量,重视打造优秀本科教育。学校首先在专业设置上主动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依托良好的医药学科优势,通过不断地培育建设,调整优化专业结构,拓展新专业,使之形成与区域医药经济和卫生事业发展相对接的本科专业体系。高等医药院校要注重根据区域社会经济与医药卫生事业的需求,积极转变教育思想,进行教育改革,在教学改革方面从加强基础、拓宽专业适应面、注重学生动手能力、创新精神的培养、重视职业道德教育等全方位进行探索。重视打造“优秀本科教育”品牌,从医药人才培养的特点和学校实际出发,以人才培养为根本,从各方面提高对教学的支持力度。高等医药院校要创新实践教学体系,围绕培养创新人才的目标,加大实践教学平台的投入,建设各级教学科研服务平台,强化产学研基地建设。同时,根据不同教育阶段学生的学习特点,推行多层次的创新教育模式,培养高素质人才。

3.转变教育观念,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培养综合素质强的复合型人才。高等医药院校要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树立教育新理念,结合现代教育理念和实践经验,加强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特别是人文素质教育。树立综合教育的理念,重视人文学科的发展,确立人文学科在大学教育体系中的基础地位。在课程设置、资源配置、经费投入、师资培训等方面给予人文学科充分的保证,在教育体制上尽快实现由专业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化。同时,人文素质教育还要渗透到校园生活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中去,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使人文教育真正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4.构建多元化的完整的人才培养模式。传统的单一人才培养模式无法满足不断发展的医药产业和医药市场对创新人才的需求,因此必须构建一个多元化的完整的人才培养模式。在人才培养模式中,打破僵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对创新教育的阻碍,建立起一种灵活的、具备生命力的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如专业设置按照扩宽专业口径、增强人才培养适应性的原则进行调整、改革和重组,紧密联系社会人才需求,形成与区域医药经济和卫生事业发展相对接的专业体系,落实医药卫生行业对各类人才的需求;人才培养模式在进行充分社会调研的基础上与时俱进、随需而变,构建包括通识教育课、基础课、专业课、实践教学、特色(方向)课等5大平台的大平台课程体系,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实践教学体系由课程实验教学、实习教学、现场教学、实验室开放和社会实践五个层次组成,这五个层次既相互独立,又互为补充,课内与课外衔接,校内与校外互补,基础训练与综合训练相结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种多元化的人才培养模式保证了学校培养的学生始终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医药院校要进一步调整办学思路,根据社会需要和自身条件,发挥优势,办出特色,实现医药卫生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

参考文献:

[1]段涛,杨国柱.浅议医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科技创业月刊,2007,(8).

[2]王英文,王忠.医药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举措思考[J].理论界,2006,(2).

中医药基础建设例10

(二)基本原则。坚持以人为本,将保障人民健康作为中医药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坚持中西医并重,将中医药与西医药摆在同等重要的位置,鼓励中西医相互学习、相互补充、共同进步、协调发展;坚持继承与创新,遵循中医药固有发展规律,继承中医药学术思想、临床经验和技术专长,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和方法,通过体制、机制、科技和知识创新,提高中医药临床疗效和服务水平;坚持发挥特色优势,着力运用中医药方法防病治病,发挥中医药在治疗慢性病、疑难病、传染病和养生保健、亚健康保健等方面的优势,开展“治未病”保健服务的同时,积极探索和拓展中医药在急救医学中的作用和范围;坚持政府主导和社会参与相结合,进一步强化政府在政策、规划、投入等方面的责任,同时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发展中医药事业。

(三)主要目标。通过5年左右的努力,基本建立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和中医药事业发展规律的体制和机制,合理配置中医药资源,进一步强化中医药机构的基础设施建设,增强科研创新能力,优化人才队伍结构,中医药学术、科研水平和防病治病能力明显提高,将我市建设成为全省重要的中医药临床基地、中医药教育基地和中医药科研基地,中医药整体实力进入全省中上游行列。

二、健全中医药服务体系,提高中医药服务能力

(一)优化中医药机构布局。将中医药服务机构建设纳入区域卫生发展总体规划,合理配置中医药服务资源,充分发挥中医药在公共卫生、基本医疗领域的重要作用。继续抓好政府主办的中医医疗机构建设,每个县办好一所中医院,形成以市、县级中医院为主体,以综合医院中医科室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科室为重要力量,以中医诊所、门诊部、中医“坐堂医”等为补充,涵盖预防、保健、医疗、康复等功能的中医药服务体系。鼓励支持社会力量举办中医医疗机构。

(二)健全中医医疗服务网络。

1.完善城市中医药服务网络。建立以市、县中医院为主体,以综合医院中医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中医科为重要力量的城市中医药服务网络。把政府举办的中医院建成区域内中医医疗、培训和养生保健基地,充分发挥其疑难病诊治、人员培训和预防保健的辐射作用。中医医疗机构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之间要加强业务合作,实行双向转诊,上级中医医疗机构负责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的业务技术进行指导。加强市中医院建设与管理,适度扩大规模,用5年左右时间使其成为北及地区名牌中医医院,并逐步建设成为全市中医药骨干人才业务培训基地和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真正发挥“龙头”和辐射作用;条件成熟时,在云新城规划建设市第二中医医院,以进一步解决东部城区缺乏高水平中医药服务问题。加强综合医院中医科和中药房建设,县级以上综合医院按标准设立中医科(或中西医结合科)和中药房,并设置一定比例的中医病床,90%以上的综合医院5年内要达到国家建设标准。积极开展省级综合医院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和示范中医科创建工作,力争5年内再有1个综合医院中医科获得省综合医院示范中医科称号。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要参照《省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中医药服务管理基本规范》和《省乡(镇)村卫生服务机构中医药服务管理基本规范》要求,进一步加强中医药服务能力建设。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必须设立中医科和中药房,配备2名以上中级职称的中医人员,社区卫生服务站至少配备1名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的执业医师。积极开展城市中医药特色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创建工作,力争5年内有2-3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通过省城市中医药特色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验收。

2.完善农村中医药服务网络。加强县中医院、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三级中医药服务网络建设,建立健全“县抓好中医院、乡(镇)抓好中医科和中药房、村抓好中西医两法诊治疾病”的工作机制。组织市、县中医院支援农村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鼓励中医药专业人员到城乡基层卫生机构工作。重视基层卫生服务机构中医药技术骨干培养,加强乡村医生和社区全科医师中医药知识技能培训,大力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每个县要办好一所中医院,并使其基本规模、服务功能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以及群众对中医药的需求相适应,经过3年左右努力,所有县级中医院均要达到二级甲等中医院标准。积极开展省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县创建工作,力争5年内有1-2个县获得省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县称号。推进中医药“进农村、进社区、进家庭”工程,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都要设立中医科(中医诊室),配备一定比例的中医药专业人员,扩大中医药服务领域,并加强对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的中医药业务管理和指导;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至少要有1名以中医药知识为主或能运用中西医两法防病治病的乡村医生(全科医师),积极应用中医药诊疗技术防治疾病,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中医药服务覆盖率要达到100%。

(三)加快中医院达标建设。各地要将中医院分年度纳入政府基本建设投资计划,完善基础设施,配齐基本设备,提高综合诊疗能力和水平。经过5年左右努力,市中医院要巩固三级甲等中医院标准,加强内涵建设,形成服务功能健全、临床疗效显著、社会影响广泛、中医特色突出的现代化综合性中医院;对符合区域卫生规划要求、尚未达到二级甲等中医院标准的中医医疗机构,要加快建设进度,3年内达到规定标准。各县、区政府要抓紧制定中医院和乡镇卫生院中医科建设改造计划,加大对中医院房屋改造和设备配置的投入;加强中医院急诊科和感染性疾病科建设,提高中医药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和重大疾病防治水平,各地应将具备急救能力的中医院纳入当地120急救网络。

(四)着力培育中医重点专科。深入开展重点中医临床专科、中医临床示范专科、农村医疗机构特色中医专科建设。引导各级中医院突出中医专科特色优势,力争5年内,市中医院脑病科通过国家重点中医临床专科验收,肛肠科通过省重点中医临床专科验收,在此基础上,争取再有1-2个专科成为省级重点中医临床专科建设单位。推广我市独具特色优势的蜂疗及中医药制剂。扶持县中医院在加强综合能力建设基础上,重点发展优势突出的中医专科。每个县级中医院要有1-2个市级中医临床重点专科,力争1个以上专科成为省级重点中医临床专科建设单位。积极发掘推广针灸、推拿、拔罐、刮痧、药浴等中医药特色治疗项目;争取农村医疗机构特色中医专科数量有较大幅度增加。

(五)积极开展中医预防保健服务。充分发挥中医“上工治未病”的特色优势,强化中医预防保健功能。市中医院中医“治未病”中心应在省级试点单位基础上进一步做大做精,并在疾病康复、亚健康干预、优生优育、运动保健、食疗推拿、托老保健等领域进行深入探索;县级中医院要开设中医“治未病”门诊,进一步拓展中医药服务范围,丰富中医药服务内容,提高中医药服务能力。

三、注重人才培养,提高中医药队伍整体素质

(一)注重培养和选拔名中医。探索多种途径,采取综合措施,不断完善培养和评选名中医制度,每4年评选一次市级名中医,及时申报省名中医,为理论功底较厚、临床技能过硬、医德医风高尚的中医人才脱颖而出创造条件。尊重和保护名老中医,继承发扬其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适当提高待遇,并在政治、工作、生活等多方面给予照顾。鼓励名老中医进行知识传承,对名老中医著书立说、传授经验给予政策支持和经费支持。筛选一批热爱中医、富有潜力的中医临床骨干,采取以师带徒方式传承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并在每期传承任务完成后,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或者卫生行政部门给予带教的市级中医专家奖励。

(二)加快培养和引进中医药领军人才。按照《市政府办公室关于深入实施医学重点学科建设与人才战略工程意见的通知》(政办发〔〕209号)和《省中医药领军人才培养实施办法》(中医政〔〕45号)规定,有计划、有重点地培养一批中医药学科带头人,将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研修项目培养对象等获得国家级项目培养人才列为造就和引进在全省有一定影响的中医药领军人才,尽快形成一支功底扎实、现代知识丰富、创新能力较强、专业技术精湛的中医药创新团队,承担中医药重大科研任务,引领我市中医药学术的发展,推进中医药学术现代化。

(三)加强中医药人才继续教育。中医药高等职业技术学校要根据高等学校设置规划和社会需求,着力提升办学层次,提高师资队伍水平,加强实验实训基地建设,并充分利用学校平台,培养不同层次的中医药人才,组织接受中医药继续教育。重点加强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员和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的培养,逐步提高中医药临床队伍的整体素质。继续强化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教育,在各级中医医疗机构中开展学习中医药经典活动,注重辨证思维训练,增强中医医生运用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方法诊疗疾病的能力。鼓励在继承的基础上吸收利用科学技术成果和现代化手段,搞好中医药技术创新。

(四)强化基层中医药人员培养。鼓励以在岗乡村医生中医药中专学历补偿教育、乡镇卫生院中医骨干培训班等多种形式,进一步加快农村中医药人员培养,力争通过国家农村卫生技术人员中医药知识及技能培训项目北教育基地资格审批,同时做好我市农村基层中医药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普及工作。依托县级中医院定期对乡村和社区医生进行中医药基本知识、基础理论、基本技能和适宜技术培训,扩大中医药服务的覆盖面。

四、积极推进中医药文化建设

(一)加强中医药文化传播和普及。深入挖掘本地中医药文化积淀,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化运营的中医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模式,鼓励社会力量创建中医药科技文化园区等中医药文化产业基地。充分利用以康缘药业主打医药精品、市中医院院内药品制剂和中医药高等职业技术学校中药标本等为主的中医药优势资源,创建中医药博物馆。采取多种方式传播、普及、弘扬中医药文化。进一步加快我市中医药史志的编撰和秘方、验方的挖掘、整理,发掘中医药文化底蕴,营造良好氛围。卫生部门要定期邀请中医药专家通过电视、广播、报纸等媒体宣传中医药文化,提高广大群众对中医药文化的认同。

(二)发挥中医院在中医药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各级中医院要重视中医药文化建设,在办院理念、医院管理、人才培养、行为形象、诊疗活动和建筑风格等方面充分体现中医药文化特色。选择有条件的中医院进行中医药文化重点建设,为全市中医药文化建设起到示范作用。新建和改扩建的中医院,都要把中医药文化特征作为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充分利用庭院、大厅、走廊、候诊区、诊室等区域全面展示中医药文化,努力使全市各级中医院成为具有鲜明特色的中医药文化阵地。

五、加快中医药产业发展,促进中医药科技创新

(一)加强中医药产业发展的统筹规划。加快建设现代中药技术体系和产业体系,充分发挥康缘药业国家中药现代化示范企业的作用,整合我市中药材地缘资源、中药企业、中医医疗、中医药教育机构等综合优势,开展对中医药的药效物质基础研究、临床疗效研究,巩固并确立中医药产业在我市中医药创新研究领域、临床研究领域的引领地位。以康缘药业为龙头,将中医药产业打造成我市强势支柱产业,优化中药产业出口结构,扶持中药企业开拓国际市场,着力构建在国内外有重要影响的现代化中医药产业体系。

(二)探索建立中医药集团发展新模式。完善政策措施,整合康缘药业、市中医院和中医药高等职业技术学校资源综合优势,按照以管理技术人才资本为纽带,以协议形式明确权力、义务,以制度规范运作行为模式,建立协作型中医药集团。鼓励和加强中医药企业与医疗、教育机构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企医联合、企校联合、医校联合,共同合作开发,促进医、教、研、产紧密结合,构建资源共享、技术先进、功能完善、管理科学的中医药科技创新平台。

(三)促进中药资源可持续发展。充分发挥我市丰富的中药材资源和农业大市的优势,开展中药资源普查,保护药用野生动植物资源,建立种质资源库。从农林产业布局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民增收等方面,探索以康缘药业大型中药企业为主导,土地集约经营,农业现代化管理的新模式。扶持道地药材良种繁育,积极发展中药特色农业,建设规范化、规模化中药材种植生产基地10万亩。支持野生药材家种家养,开展技术培训、示范推广和对中药材种植指导与服务,构建中药材研发、种植、生产、加工、技术服务的营销体系。

(四)改善中医药科技创新基础条件。根据中医药科技创新发展要求,努力增加政府对中医药科技经费投入,进一步适应中医药事业发展。采取多种形式,鼓励和促进中医药科研人员研究、推广现代中医药诊疗技术。中医药科研课题立项、科技成果评审等,要充分尊重中医药的学术特点,对列入国家及省重大科研项目的予以重点扶持。市、县中医院要按不少于业务收入的1%提取科研经费,用于中医药科研创新。

六、健全完善保障措施,营造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良好环境

(一)切实加强对中医药工作的组织领导。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中医药事业发展,将中医药发展纳入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和医疗卫生事业发展规划,促进中医药事业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市政府成立以分管领导为组长,卫生、发改、财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药品监督、物价、科技、农业(林业)、民政等部门负责同志参加的市中医药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工作制度,制定工作计划,进行目标考核,研究解决中医药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各县、区政府也要建立相应组织,负责协调解决中医药事业发展的相关问题,落实相关政策措施。有关部门要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密切配合、形成工作合力。卫生行政部门要履行好中医药事业发展的统筹规划、中医药业务管理、综合协调职能。发改部门负责将中医药发展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优化中医药资源配置,推动中医药基础设施建设;财政部门要健全完善中医药事业发展的长效投入机制,增加经费投入,做好财政政策落实工作;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门负责做好中医药医保政策的落实及人才培养规划、职称评定工作;药品监管部门负责帮扶医疗机构申报院内中药制剂与使用调节;编制部门做好中医药机构人员编制工作;物价部门负责申报合理制定非营利性医疗机构中针灸、推拿、中医整骨、蜂疗、院内药品制剂、中医特色技术服务等传统项目的收费标准,适当提高政府部门确定的名中医专家诊疗费标准;科技部门负责将中药现代化工作、中医科学研究和产业技术开发纳入全市科技发展计划,培育发展中医药科技市场,推动中医药科技进步以及知识产权保护;农业(林业)部门配合做好中草药种植特色农业基地发展扶持工作;民政部门要将中医药普及推广纳入社区服务范畴。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