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中医健康基础知识模板(10篇)

时间:2023-11-13 11:22:08

中医健康基础知识

中医健康基础知识例1

1 知识创新的两条路径

通过对中医药的知识性质、自主转型以及未来社会形态的分析和研究,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基本的结论:即从知识的性质和社会发展的趋势来看,中医药在思想、方法、效用、价值等方面是一个巨大的知识库,蕴藏着无穷的潜力,而且其本身就是知识社会和未来健康社会“发展的一个正式构成要素”,是建设“知识共享”和“健康共享”目标的理论基础和知识基础。从基础着手来规划战略发展,将为发挥中医药的创新潜力铺垫通衢大道。

从笔者阅读过的关于西方学者和中国人自己的著作中,笔者可以作出下面的初步综合判断:以知识的性质作为标准,客观知识占统治地位的时代即将过去,应用意会知识主宰未来发展的时代正在到来。随着知识观的变化,人类的精神世界将进入到新的发展阶段,“通识”将代替“共识”,并以此为基础带动和促进个性化和人性化的知识和技术的创新、普及和应用,实现人类社会的全面发展。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中医药知识通过再认识的转化,将全面实现价值再现。由此我们看到,中医药知识创新的战略路径已经清晰。

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历史时期内,我国执行的中医药知识创新路线实际上是按照将意会知识明晰化的路径开展的,其基本特征就是以现代科学技术的理论和方法开展对中医药理论和技术体系的分析和“重建”。从实践结果来看,由于现代科学技术具有与生俱来的“知识缺陷”,人们并没有通过这条路径取得根本性的理论和技术创新,反而产生了越来越多、越来越大的困惑。

实际上,中医药理论体系中的藏象、经络、精气神以及中药的性气味理论是以宇宙创生的规律为核心构建起来,并对其加以阐释、摹拟和利用的,属于意会知识。 而对这种知识的认识只有通过个人的努力才能贯通,外在工具只能是辅的,也只能是工具。在达到工具的极限之后,人们只能通过自身的创造性思维突破极限而获得新认识,这个创新过程既是意会知识明晰化的过程,在更基础的意义上也说明明晰知识实际上决定于意会知识。因此,对意会知识的认识、教育和应用是把握知识创新规律的关键,而对中医药知识体系来说,这个原理即是本体知识的显现,通过意会而获得关于整体的知识。

中医药知识的特殊之处在于处处和时时不离整体,并一直保持整体知识的性质,其创新路径就是以意会知识为对象的整体创新。这条创新路径与单纯追求明晰化的创新不同,它以保持知识的整体性为特征和特色,知识的进步依然离不开整体原理。这是中医药知识最为令人不可捉摸的地方,也是其作为一种知识体系与客观化知识泾渭分明的地方。一般来说,人们的创造性思维在达到整体的境界之后使知识向外在化的方向发展,而中医药知识创新则相反,一直是整体的自我保持和自我区别,从而产生了中医药这个庞大的整体知识体系。由于这个体系具有发展的内在规律,所以它是有选择地吸收其它不同门类的知识进入其中,并不绝对排斥外来知识。不过这个选择吸收的过程表现为明晰知识意会化的过程,不经过这个过程,吸收工作就无法完成。但是,一旦缺少这种创新机制,所谓“开放创新”只是一句空话,这也是多年来中医药知识创新的经验和教训。

当前,关于意会知识的创新规律只是停留在对创造性思维的研究上,人们注重的是一般关于“悟性”和“灵感”思维的特征,尚没有从明晰化的旧习惯中解放出来,并导致了倾向于否定中医药创新的偏弊。旧的习惯不改变,中医药理论创新的任务就不可能完成,中医药知识创新战略就难以实施。相反,加强对中医药知识之意会性质的理解、学习和实践,才能奠定“大医”的基础,从而根本解决中医药创新发展的关键问题。目前我国正在大力实施“六名”战略,在“名医、名科、名院、名药、名店、名厂”的培育和建设中,“名医”战略处于核心地位。考察历代名医的成长规律,对意会知识的把握和领会是基础。当前全球正在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这为中医药现代化及其产业发展提供了新路径,积累了新经验。借助于意会知识的创新规律,我们就能够正确处理中医药与现代科技的关系,让中医药精神和形象得到真实和没有“缺陷”的表现。

2 中国学派的崛起

从中医药自身的发展历史来看,《黄帝内经》为人们树立了一个以哲学思维建构基础理论并容纳百科知识的范例。所谓其中的哲学思维,我们可以表述为以对整体的认识为特征。在这个思维的基础上,《黄帝内经》积极吸收当时学术的成果,包括道家思想、天道规律、阴阳学说、气象、物候、地理等,与长期积累形成的医学经验相结合而成为中医学的原典。以现代学术的眼光来看待中医学,人们经常抱怨中医学不进步,多少年都是守着原典不肯丢,所以要硬性地与原典割裂,实现中医药的现代化。但是,由于人们没有很好地理解中医药不能离开原典的原因,因此也就做不到对症下药,至今没有找到切实可行的措施促进其现代化。

荀子在分析当时各个学术流派时曾经指出各家的通病:“蔽于一曲而黯于大理”,即家家皆有局限,不能达到对整体的认识和把握,所以要“解蔽”。现在看来,荀子的论述依然具有现实意义。通过上述分析可以认为,当前主流知识界的最大弊端在于“知识缺陷”,无论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皆普遍存在,也可以说是科学与人文的割裂是当代社会发展的根本缺陷。针对这个缺陷,中医药的现代化已经转变了方向和意义,其自身的现展成为克服“知识缺陷”的一种资源。这样一来,中医药作为一种“通学”,已经具备在开放创新的基础上促进科学与人文融合的现实功能,从而使中医药作为知识基础,具有促进全球性知识创新的意义。

虽然这个目标显得非常遥远,但是我们看到,从理论上来看,中医药在科技、文化、经济、卫生、教育、社会等领域已经具备未来学科发展与融合的基础,通过未来社会的知识转型,这个目标将越来越近。问题在于,虽然中医药作为医学的中国学派应当没有疑义,如果我们推而广之,认为这将标志着中国文化医学时代的来临,那么这将引起学术界的广泛质疑。作为一种学术观点,我们在此不再深究,留待以后讨论。这里只是通过一个现象来说明,即中国的现展虽然取得很大的成就,但是并没有在理论上真正解决中国的发展道路问题,而这个问题的解决需要以中国元素为基础的多学科参与的综合创新,即走有中国特色的自主发展道路。当前,中国正处于一个发展的机遇期,对于机遇的表述各个不同,在此也不一一举述。我们看到学术界对中国科技、中国经济、中国社会、中国政治等学派的期待已经很久,而这一切都与中国的自主发展相联系。因此,中医药的自主发展必将是其自主创新的基础,而中医药的自主创新也必将引发学科群的创新,从而为中国的自主发展增添动力。从长远来看,中国学派的崛起将是中医药知识创新的最大效应,而中国意识的增强也是中医药知识创新的时代机遇。

3 全民健康高速公路

2006年,科技部启动了《中医药国际科技合作规划纲要》的研究和制定工作。笔者在参加有关筹备工作的过程中,感到要在全球范围内发挥中医药的作用,真正把握中医药的发展机遇,应当根据其自身的理论潜力,按照“大科学工程”的组织原则,设计出能够惠及人人健康的大型研究计划和推广计划,因此就萌发了构建“全民健康高速公路”的想法。这个想法的提出一方面是受到美国克林顿政府关于建设信息高速公路的启发, 另一方面则是基于对我国新时期科技发展指导方针的领会。而综合起来看,这个想法仍然是中医药思想的战略显现。2003年11月18~19日,香山科学会议召开了以“中医基础理论的构建与研究方法”为主题的第219次学术讨论会,就我国中医药现状、中医药研究方法和方向、中医药发展目标等问题以及造成中医药基础理论研究没能取得突破性进展的原因进行深入的讨论和剖析,提出了针对性的对策和举措。作为会议主席之一的邓铁涛教授以“为中医药之发展架设高速公路”为题作了主题评述报告。他回顾了中医理论研究的历史及中医发展的坎坷历程和取得的许多成果,分析了目前中医药所处的时代背景,并提出今后开展中医药基础理论研究的战略和策略。随后,邓老又提出以中医药思想为指导发展我国健康产业,建立大保健园的建议,在耄耋之年仍然保持旺盛的思想活力,使人在感慨之余看到了我国老龄化社会的乐观前景。 基于邓老的卓识,在这篇报告的结尾,希望能够尽量表述清楚隐约可见的战略发展前景,以便为确立国家中医药知识创新战略提供可能的基础路径。

在当前我国的知识语境中,借鉴和吸收国外的成功经验成为主流。作为一个中国传统文化研究者,笔者深切感到在最本来的意义上,中医药在理论上既具有不可替代性,同时又具有开放性和包容性。在西方依然整体上处于强势的大环境下,援外虽然说必要,但是要真正认识和讲清楚中医药的性质,仍然需要进入自己的理论语境。本篇报告之所以以知识论作为基础,是因为依照波兰尼的知识学说,借助于明晰知识难以进入意会知识的语境,而作为意会知识,对中医药知识的把握仍然不能仅仅停留在知道其为意会知识这个阶段,必须通过切身体会才能够跨越知识本身的障碍,进入对本体知识的应用阶段。这个阶段的特征实际上是对精神的意会,不通过精神本身,人们不可能达到对整体或本体的知识。在这种意义上,当代科学在精神面前仍然显得捉襟见肘,而中医药恰恰相反,在精神世界里极其成熟和优裕。能否理解中医药知识的这种性质是中医药知识创新战略的第一步。

我们通过对当代社会发展的基本考察,认为建设以健康为基础的社会是发挥中医药知识潜力的基础路径。作为知识社会的一种特殊形态,健康社会也是“另一个世界和社会”,通过价值转型而促进社会的整体转型。本来知识社会已经是对信息社会的发展和超越,而健康社会对知识社会的发展实际上是对知识社会的顶层设计和建设。中医药知识的优越之处是一方面弥补了明晰知识的“知识缺陷”,另一方面保证了人人平等参与的机制,从而为促进知识社会的发展奠定了知识和机制的基础,也为人人享有高水平的健康奠定了基础。

中国是中医药的发源地,虽然在向现代的转型过程中抑制了中医药的发展,但是中医药的根基仍在,一旦觉悟到中医药在国力发展中的重要性,保障中医药的自主发展必然将与中国的自主发展统一起来。为了实现这个统一,我们需要设计出促进统一的方案和路径,而全民健康高速公路则是其中的选择之一。当前我国正在下力气解决人民的基础医疗保障问题,从目前的设想来看,我国还是停留在初级保健方面,对全民健康的高水平保障机制尚没有研究。在理论上,这个问题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发达国家同样没有解决。责任同时也是机遇,这是中国的历史机遇。

表述这个机遇的最好方式是竞争方式的变化和转型。我们看到,竞争的最后决定因素仍然是内因。由于知识的内源性缺陷,西方知识界在健康方面正逐渐接近中医药的理论语境,但受自身历史的制约,这种接近将是无止境的,除非其彻底实现知识转型,达到科学与人文的统一。这样一来,西方国家在发现自身传统的同时将重新看待中国的传统,而中国的首先觉醒将对未来的全球化发展起到决定性的影响,主导全球化的历史发展进程并非不可能。可以想象,这个主导仍然是“协和万邦”式的主导,其在理论模式上与中医学的“心主神明”理论是一致的。而作为基础和表现之一是中国应当负担起对世界健康的责任,并在更基础的层面上首先使中国人民享有更高水平的健康保障。我们只有做好了自己的工作,尽到了自己的责任,我们才能够使我们的理论、经验和技术与世界共享。

通过《迈向知识社会》,我们看到了信息社会的成功及其局限性,同时也看到了知识社会自身存在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实际上是资源的“有限共享”造成的,而要突破这一制约,在理论上应当实现真正的“无限共享”。多年来,我们在研究中医学的基础理论时很少看到它的社会学意义,因此无法做到中医药知识的社会共享。实际上,如果我们不是特别狭隘的话,可以认为不是人人自己不能先天享有,而是后天获得性的知识在阻碍先天能力的发挥。《易经・系辞》认为“不疾而速”,这是真正意义上的“高速”。因此,我们提出全民健康高速公路的设想,就是要人们自觉发挥“看不见的手”的力量,实现健康的个性化。只有个性化的发挥,才能做到“无限共享”。

按照我国目前的发展水平和阶段,全民健康高速公路的建设将是协调解决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科学与人文等诸多矛盾的现实途径,也是中医药对促进中国发展的基础性贡献。在此基础上,我们可以进而构建“全球健康高速公路”,为中国的跨越发展铺垫实质性的路径。在理论上我们已经具备了“跨越发展”的可能性,只是战略思维的转变需要一个“知识”的过程。《老子》说:“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对中医药知识创新战略作为国家战略而言,这句话具有根本性的启示意义。

中医健康基础知识例2

基础护理对患者的康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基础护理工作质量的高低反映了医院护理水平以及整体管理质量的高低[1]。因此,找出基础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且有针对性的加以分析,并做出切实、可行、有效的应对措施,以提高基础护理工作的质量。笔者就此加以总结和探讨,以期探索有效、可行的基础护理工作方法,以便更好的提高基础护理工作的质量。

1 基础护理质量存在的问题

1.1护理人员职业素养不高 由于护理人员学历普遍较低、知识结构不合理,导致现有的护理人员素质存在一定的缺陷,职业素养不高。现今医院,护理人员对本职工作缺乏热情,不具有钻研业务的精神,不具备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的思想觉悟,相关护理知识跟不上时代步伐,护理知识不平衡,不具备护理专业的特色,并且护理人员工作上缺乏主动性,依从性太强,不能满足新型护理的需要,阻碍了护理事业的健康发展。由于护理人员的工作量较大、繁琐枯燥,易导致护理人员心理素质太差。有少数护理人员不具备的职业道德,责任心不强,导致患者病情变化时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而出现危险[2]。

1.2护理人员基础护理措施不到位 目前有很多医院的基础护理工作基本是由患者家属或陪护人员完成的,护理人员的基础护理措施跟不上患者的需求。资料显示,某家医院的神经外科有1例患者,该患者住院期间由于基础护理不到位,患者的全身多处出现压疮,并且这些压疮护理人员均未在护理记录中记录,所在科室也未就该表现进行讨论分析,更没上报护理部,基础护理措施相当不到位,给患者的康复带了很大困难。对于护理人员来说,在临床护理工作中,随着危重病患者及长期卧病在床人数的增多,患者及家属对基础护理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护理人员的护理的工作量也就越来越大。但是,由于临床护理人员资源的短缺,一部分护理人员还要忙于治疗及常规的护理工作,因此,患者的生活护理基本上需要依靠患者家属及陪护人员来完成,基础护理质量远远达不到要求[3]。

1.3护理人员思想意识淡薄 现代社会,由于护理人员备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一些护士仅片面追求经济实惠而缺乏职业道德,不具备现代新型的护理意识,日常护理工作中,常常淡化基础护理工作,临床经常出现重视临床治疗而轻视基础护理的现象,大部分护理人员仅以完成临床治疗、保障安全为工作重心,传统护理观念认为基础护理是否落实,对于治疗疾病是无足轻重的,护理人员对基础护理缺乏积极有效的心态。因此,基础护理质量难以达到预期目标[4]。

1.4护理人员不具有健康教育知识和技能 由于传统思想的存在,大部分患者对护理人员抱有歧视态度,这些患者认为护士对患者进行的健康教育是不全面的。一般情况下,护理人员只注重危重患者的护理工作、只重视危重患者的抢救,护理人员认为患者对健康教育的需求程度不高,因此,对于患者健康教育的是不利的。另外,护理人员缺乏一定的健康教育知识,这些阻碍了健康教育的发展。目前,很多医院缺乏对护士的健康教育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培训,并且知识结构不完整,不能满足对患者进行完整健康教育的目的。即便开展了健康教育,这种健康教育也仅仅只是为了应付上级的各项检查,并未随着患者病情的变化、患者的体质以及生活习俗的改变而进行相应的健康教育[5]。

2 应对措施

2.1加强学习,提高护理人员职业素养 医院应加强医护人员的培训,鼓励高职称以上护理人员开展专科护士及护理专家的培养,且对专科护士实行分管制,由带教老师竞争上岗;另外,需要根据专业发展的需要,选派一部分护理人员到别的有名的医院学习。医院应每个月组织一次全院的护理知识讲座,采用多媒体等不同授课方式,多途径、多方位培养护士的讲说能力,并注意突出护理人员的专业特涨,要鼓励护理专家潜心科研。每周要有针对性地开展护理质量的自查工作,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及考核制度,并细化护理人员的考核细则,每月进行一次,并给予相应的奖励和处罚措施。随着各项考核制度的建立,调动了护理人员的积极性,也进一步提高了护理质量[6]。

2.2定期加强基础护理技能的培训 由于基础护理工作内容的繁多,护理人员需要掌握的技术多种多样,这就要求护士人员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以及熟练的操作技能。护理人员通过每月的护理查房,并结合病例系统学习专业知识并分析讨论解决存在的护理问题,从而有效提高了护理人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另外,护理人员应强化业务知识的学习,定期组织各项基础护理技术知识讲座并加以考核,以期提高护士的基础操作技能[7]。

2.3加强基础护理质量控制体系的建立 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护理人员应结合护理部的检查、查房结果及患者和家属的满意曾度等来评估基础护理质量,并将每次检查中存在的问题以及不足,作为下一步护理工作的目标和重心,并结合自己科室制定相关改进措施,使存在问题得到不断改进,进而提高基础护理的质量[8]。

2.4积极开展护理人员健康教育知识培训 健康教育是基础护理工作的重要手段,但如何应对患者病情的复杂、严重程度及护理工作繁忙的特点,护理人员在对患者进行护理过程中,为患者有效的健康教育是必要的。因此,需要开展护理人员的健康教育知识培训,使其能够系统的学习相关知识,加深其对疾病的认识以及对健康教育的理解,以提高基础护理质量[9]。

综上所述,基础护理作为护理工作中最常用、最普遍的护理手段,是护理工作质量的基础。通过探讨基础护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以及改进措施,以期规范护理操作,保证护理工作的质量,完善护理管理体系,培养高素质、高水平的护理人员,提高基础护理质量。

参考文献:

[1]周舫.基础护理质量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21):330-331.

[2]黄永红,黄继菊,胡玉兰.基层医院ICU护理管理[J].中国现代医生,2010,47(13):53-54.

[3]张蓉.基层医院基础护理质量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社区医师,2013,15(9):391.

[4]张会然.护理质量控制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护理管理,2013,13(增刊):10-11.

[5]刘春香,熊靖.护理质量控制中的难点及对策[J].护士进修杂志,2011, 26 (23):2156-2175.

[6]杜美芳,刘润兵.基础护理质量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包头医学,2009,33(4):243-244.

中医健康基础知识例3

作者简介:张志贤,男,硕士研究生,高级讲师,主任医师,研究方向:内科教学、医疗,养生保健。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人们急需养生保健医学人才的健康养生指导。大学要以培养“适应性人才”为基本要求,以适用性为目标来培养学生,满足社会需求[1]。建立我国养生保健医学人才培养体系是一项涉及政府、医学院校和社会的复杂系统工程,本文通过论证其必要性与可行性,对如何构建和实施养生保健医学人才培养体系进行探讨,阐述了培养目标、内容和方式,提出了养生保健医学人才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

一、建立养生保健医学人才培养体系的必要性

(一)解决我国养生保健医学人才严重匮乏问题。

目前,我国养生保健医学人才培养缺失矛盾突出。一是医学院校养生保健师资缺乏,医学生养生保健知识和技能贫乏。二是各级各类医院缺乏养生保健医学专业人才。三是全社会的“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需要培养大量的养生保健技能型和实用型医学人才。

(二)改善国民健康状况。

据《2009中国城市健康状况大调查》显示,我国主流城市白领“亚健康”比例达76%,处于过劳状态的接近6成,真正意义上的“健康人”比例极低,不到3%。伴随生活压力的加大,“亚健康”和慢性病人群每年递增,我国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已经超过2.7亿人,每年有近300万人死于心脑血管疾病,相当于平均每10秒钟就有1人死于心脑血管疾病。据统计,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占我国总死亡人数的80%,其中,心脑血管疾病是我国人群的首要死亡原因[2]。长期超负荷工作、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是主要原因,需要高素质的养生保健医学人才提供健康养生指导。

(三)规范我国养生保健市场。

近几年,我国出现了“养生大师”迷倒众生,“养生秘诀”风靡一时和养生伪科学泛滥的社会现象。一是养生保健行业鱼龙混杂,科学规范、质量可靠的社会化养生保健服务供应严重不足。二是有些健康养生类图书不符合国家质量标准,养生知识和观点违背常识,颠覆传统,使公众误入歧途,损害了人民的健康。三是迷信一些流行的养生保健理论方法,表现为自诊自疗的、延误病情的、没病折腾出病的、看“大师”不看病的人越来越多,步入养生误区。需要养生保健专家倡导树立科学养生观,正确处理养生与治疗疾病的关系,规范我国养生保健市场。

二、建立养生保健医学人才培养体系的可行性

(一)养生保健医学人才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随着现代医学模式向“以健康为中心”的转变,医院功能和内涵也向正确引导现代人健康需求和消费调整,养生保健专业人才备受青睐。在美国约1亿以上的人口在大约700多个健康管理机构中享受健康管理服务;日本有40多万健康服务人员,平均每300人配备一个养生保健师;我国享受科学、专业的健康管理服务的人数只占总人数的万分之二[3],与美国、日本相距甚远。根据有关专家预测:2012-2021年中国将出现养生保健服务人员的需求高峰,养生已成为生活质量象征、健康生活标志和21世纪最热门的产业。社会转型期,我国13亿人民迫切需要养生保健指导。如果按1000人配备2名养生保健师,全国需要260万人;按1000人配备5名专业保健按摩师,全国需要650万人,这是一个庞大潜在的养生保健医学人才就业市场。

(二)养生保健医学人才就业前景广阔。

近年来,我国健康养生产业发展迅速,各种养生保健中心、社区养生保健医疗中心、养生馆、保健馆、养生会所、企业养生俱乐部和经络、艾炙、针灸、足疗等养生馆遍布各地。随着我国养生产业市场的规范,经国家认证的专业养生保健机构将会应运而生,都急需大批的经医学院校培养和国家权威机构认证的养生保健医学人才,就业方向和发展前景广阔。一是就职于各级各类医院的养生保健机构、健康管理部门和体检中心,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政府、事业单位、学校、部队的卫生保健和健康教育机构,养生保健教育研究机构,大型企业卫生保健部门,个体医疗机构,养生保健康复中心,健康保险公司;二是自主创业,开设健康管理公司、健康产业公司、养生会所、疗养院、养生保健康复咨询服务部;三是对特殊亚健康群体做家庭养生保健、康复医疗服务;四是保健产品生产开发和营销企业等。

三、养生保健医学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

(一)构建养生保健医学人才学历教育体系。

构建养生保健医学人才学历教育体系重点从三个方面着手。一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王琦指出:“医学院校和卫生职业院校不但要承担培养医疗卫生人才的责任,而且还要培养科学养生与健康专业知识和技能型卫生人才,以适应当今社会医学理念的改变和医疗市场的需求[4]。”医学院校的教师要加强养生保健专业理论和技能的系统化学习,掌握养生保健教学基本方法、教学环节、教学技巧和教学规律,培养一批乐教、适教、善教的养生保健优秀师资队伍,提高教学质量。二是加强教材建设。国家主管部门和医学院校应加大养生保健专业教材的研究力度,组织修订、编写和开发本硕博、大中专层次规范化教材,构建科学系统化养生保健理论教育和实践技能教育课程体系。笔者编撰的《科学养生与健康》医学教材较系统的丰富了情志、心态、饮食、运动养生及全身各系统的科学养生知识与方法和“亚健康”“八高症”“慢性病”的预防及健康管理知识等教育教学内容。三是加强专业建设。医学院校应设置专科、本科和研究生等教育方向的养生保健专业,如中医养生保健、中医养生康复,现代养生医学、现代康复医学,针灸推拿,养生保健师、康复医疗师等专业,逐步健全养生保健医学人才学历教育专业支撑体系。

(二)构建养生保健医学人才培养体系。

适应社会发展需求,构建宽专业、厚基础、多类型、多渠道的养生保健医学人才培养体系。一是建立养生保健专业教育本硕博一条龙贯通式人才培养机制,培养硕士、博士类研究型人才。二是建立多类型、多专业基础的养生保健专业方向的培养体系,培养本专科应用型人才。三是对相关医学专业的医学生开展养生保健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培训,培养复合型医学人才。四是对医院、城乡社区具有丰富临床实践经验的执业医师开展养生保健培训,培养以“治未病”为核心理念的养生保健技能型和实用型医学人才。五是建立高端养生保健医学教育研究机构,启动研究项目,培养专家型人才。六是建立我国养生保健医学人才执业医师考试和注册制度。

四、养生保健医学人才培养体系的实施

(一)养生保健医学人才的培养目标、内容和方式。

根据社会需求决定养生保健医学人才培养目标,根据不同层次、不同类型和人才覆盖原则,确定大师型、顾问型、技能型、中西医结合型、外向型等5类人才培养模式[5],为社会培养素质良好、结构合理具有“中医传统文华根基”、“中西医思维方式”和现代医学预防思想的各类养生保健医学人才。养生保健医学人才的培养内容包括养生保健概论,中医养生,道儒佛武传统文化养生,中华武术养生,现代科学养生,现代养生医学,养生保健执业规范等。培养方式包括理论学习、技能传授、考核测试和社会实践等。

(二)养生保健医学人才的知识要求。

中医健康基础知识例4

【关键词】 医学与社会; 新型医生; 健康; 可持续发展

Paying More Attention to the Development of Medical Socialization, Training 21 Century New Type Doctor

【Abstract】 In this article, surrounding the theme of health , the author probed into the base of theory and practice of medical socialization, the contents include three parts, firstly, medical socialization is the trend of social development, secondly, transformation of medical model impel medical socialization, and thirdly, it's the requirement of the word health goals. In the mean time, the author also described the characteristic of medical socialization, includ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government function, the characteristic of macro-health conception and civil health education. Finally, the author asked the doctors in 21st century to possess the principle and skill of medical socialization.

【Key words】 Medicine and society; New type doctor; Health;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类健康问题已经提到重要的议事日程,21世纪全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就是“社会发展以满足人的基本需要为本,人类发展以提高健康素质为本”。因此,围绕健康的主题,21世纪的医学工作者应高度关注医学社会化问题。

1 医学社会化的理论实践基础

11 医学社会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20世纪90年代以来,社会发展观逐渐形成。社会发展观就是指在社会系统的协调运行过程中,以人为核心,以人为本,以满足人的需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的的进步过程。社会发展观的这种观念在1993年第一次引入健康系统。在1993年的全球社会发展首脑筹备会上,倡导了将社会问题中的卫生问题列入议事日程,强调健康既是社会发展的目标又是实现健康目标的保证;届时,在全球社会发展首脑会议上通过的行动纲领中宣布:社会发展以人为中心,人是可持续发展的中心议题,社会发展的最终目的是改善和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

以后的无数事实已经证明,医学已经社会化。在2003年的防范“SARS”战斗中,首先是政府迅速审议和通过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草案)》,建立了信息畅通、反应快捷、指挥有力、责任明确的行政应急法律制度;其次是建立了自上而下的防范网络(如上海市的三级防范网络),尤其是社区防范网络构建了无缝隙的社会化管理;再次是政府加大了卫生经费的投入。所有这些社会化功能,使防范“SARS”的战斗获得了决定性的胜利。

12 医学模式的转变促使了医学社会化

医学模式是在医学实践的基础上产生的,是人类在与疾病抗争和认识自身生命过程的无数实践中得出的对医学的总体认识。这种高度概括、抽象的思想观念和思维方法既表现了医学的总体结构特征,又是指导医学实践的基本观点。医学模式属于自然辩证法领域,以医学为对象的自然观和方法论,即人们按照唯物论和辩证法的观点和方法去观察、分析和处理有关人类的健康和疾病问题,是对健康和疾病现象的科学观。

最早的医学模式是神灵主义模式,这是因为人类祖先无法解释疾病、死亡、梦等生理现象;受梦中景象的影响,产生一种观念,即思维和感觉不是人类的自身活动,而是独立寓于身体之中的灵魂活动。随着社会的发展,古希腊医学和中医学将神灵医学模式演变为生物医学模式,这种医学模式是把健康、疾病与人类生活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联系起来观察与思考而形成的朴素、辩证、整体的医学观念。进入20世纪来,影响健康的因素随着疾病谱和死因谱的转变而转变,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原因已是心血管疾病、恶性肿瘤、意外伤亡、呼吸系疾病(表1),这些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致病因素已不是单纯的生物病因,还有许多社会环境因素、个人行为、生活方式因素等,与此相应,医学模式已逐步由生物医学模式过渡到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而医学模式的这一转变,极大地促使了医学社会化的发展。表1 我国城市死因谱的变化趋势

根据WHO研究的结果,这些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是全世界致死和致残的首位原因,2001年就导致了459%的全球疾病负担。进一步的研究还发现,全球400%的死亡和1/3的健康寿命损失年是由这些因素引起的,因此,WHO最终确定了10种全球危险因素,其中包括:低体重儿童、不安全性行为、高血压、吸烟、酗酒、水的卫生、室内污染、肥胖、高胆固醇、铁缺乏等。而消除这些危险因素,就必须使医学社会化。

13 世界健康目标要求医学社会化

根据以美国为首的世界各国健康目标和达到健康目标的手段进行分析,其特点有4:①从单一的单纯降低发病和患病情况转变为延长健康人年和提高公民的生活质量,其测量指标由发病率(患病率)转变为质量调整生命年;②将减少公民健康差异列入卫生健康目标的范畴,尤其在国家、民族、性别、职业、教育、城乡等方面高度重视减少公民健康差异问题;③将预防服务,尤其是临床预防服务列入卫生和健康发展的目标内,强调要通过预防服务的过程达到改善健康的结果;④细化指标越来越细,普及面越来越广。表2比较了美国的健康目标演进过程。这种进程清楚地表明,要实现这些健康目标,医学社会化势在必行。

2 医学社会化的特征

21 医学社会化具有政府功能的特征

1998年,WHO提出“21世纪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战略目标,该目标旨在使人民普遍并在其整个一生有机会实现并保持最可能的健康水准。这一理想战略目标承认人类的同一性,承认享有最大可能的健康水准是一项基本人权,健康是充分享有一切其他权利的前提,要确保全体人民能利用可持续发展的卫生系统,使之充分发挥其最高健康潜能。

该战略目标有3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要求各国在提高平均期望寿命的同时提高生活质量;二是在国家之间和国家内部改善健康公平的程度;三是卫生系统可持续发展,保证人民利用这一系统所提供的服务。

健康是医学的范畴,但发展健康要具有政府的功能,这是医学社会化的重要特征,即医学社会化具有政府功能的特征。表2 1990~2010年健康目标的演进

22 医学社会化具有大卫生观念的特征

我国新时期卫生工作的指导方针是:以农村为重点,预防为主,中西医并重,依靠科技和教育,动员全社会参与,为人民健康服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这个指导方针的核心是为人民健康服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这是党和政府对卫生事业改革和发展的基本要求,也是卫生工作必须坚持的正确方向。农村卫生、预防保健、发展中医药是我国卫生工作的战略重点;依靠科技和教育是我国卫生工作的支撑力量;动员全社会参与是我国卫生工作的取胜法宝。要想获得健康水平的提高和健康素质的完善,大卫生观念的确立和社会参与是重中之重。

23 医学社会化要求全民实施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的特征

在世界范围内,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在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增强社会保健意识,提升服务公平性和效益方面,已经取得了卓有成效的成绩。作为有13亿人口的中国,鉴于其特殊的国情和卫生区情,将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作为提升国民身心素质的总体战略已经是刻不容缓之事。《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明确指出:“健康教育是公民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要十分重视健康教育”。尤其在“非典”防范期间,健康教育工作发挥出其特有作用,为战胜“非典”立下汗马功劳。在2003年7月28日召开的全国卫生工作会议上,国务院副总理兼卫生部长吴仪强调指出“各级卫生部门要把加强卫生健康宣传教育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使卫生宣传教育经常化、制度化”。因此,在医学社会化的今天,全民实施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将是综合提高社区居民健康素质的必由之路。

3 21世纪医学工作者适应医学社会化必须具有的原则

31 敬业精神和伦理行为原则

311 认识医学职业的基本要素,包括这一职业的基本道德规范、伦理原则和法律责任;明确和掌握正确的职业价值,包括追求卓越、责任感、同情心、负责、诚实、正直和严谨的科学态度。

312 懂得每一名医生都必须促进、保护和强化上述医学职业的各个基本要素,从而能保证病人和全社会的利益;认识有关病人文件、知识产权的权益、保密和剽窃的伦理和医学问题;认识对每个病人的医疗保健所负有的个人责任;认识到良好的医疗实践取决于在尊重病人的福利、文化多样性、信仰和自主权的前提下医生、病人和病人家属之间的相互理解。

转贴于

32 坚实的医学科学基础知识原则

321 认识人体作为一个复杂的、具有适应性的生物系统的正常结构和功能,以及维持机体平衡的分子、细胞、生化和生理机制。

322 把握疾病发生时机体结构和功能的异常改变;认识决定健康和疾病的各种重要因素和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以及人类同自然和社会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及关系;了解急、慢性疾病的病因学和发生发展过程;在急、慢性疾病防治、康复和临终关怀中,恰当地采取生化的、药物的、外科的、心理的、社会的和其他各种干预措施。

33 扎实的临床评估技能原则

331 认识相应病史资料;全面的体格和精神状态检查;基本的诊断和技术规程,以及对所获得的观察结果进行分析和解释,确定问题的性质;运用循证医学的原则,在挽救生命的过程中采用恰当的诊断和治疗手段;进行临床思维,确立诊断和制定治疗方案。

332 识别危及生命的紧急情况和处理常见的急症病例;以有效果、有效率和合乎伦理的方法,对病人作出包括健康促进和疾病预防在内的处理;对病人的健康问题进行评价和分析,并指导病人重视生理、心理、社会和文化的各种影响健康的因素;懂得对人力资源和各种诊断性干预、医疗设备和卫生保健设施的适宜使用;发展独立、自我引导学习的能力,以便在整个职业生涯中更好地获取新知识和技能。

34 良好的医患等关系沟通原则

341 注意倾听、收集和综合与各种问题有关的信息,并能理解其实质内容;运用沟通技巧,对病人及他们的家属进行深入的了解,并使他们能以平等的合作者的身份接受医疗方案。

342 有效地与同事、教师、社区、其他部门,以及公共媒体之间进行沟通和交流;通过有效的团队协作与涉及医疗保健的其他专业人员合作共事。

35 群体健康和大卫生观念的原则

351 具备对一个群体的健康和疾病起重要作用的生活方式、遗传、人口学、环境、社会、经济、心理和文化的各种因素的知识原则;

352 具有在预防疾病、伤害和意外事故中,以及在维持和促进个人、家庭和社区健康中应起的作用和应能采取的行动原则;

353 具有国际卫生状况、社会意义的慢性病的发病和病死的全球趋势、迁移,贸易和环境等因素对健康的影响,各种国际卫生组织的作用等知识原则;

354 具有卫生系统的各种基本要素,如政策、组织、筹资、针对卫生保健费用上升的成本遏制、卫生保健服务的有效管理原则等。

36 信息管理技能的原则

361 有从不同的数据库和数据源中检索、收集、组织和分析有关卫生和生物医学信息的原则,以及从临床医学数据库中检索特定病人的信息的原则;

362 有运用信息和通讯技术帮助诊断、治疗和预防,以及对健康状况的调查和监控的原则。

4 21世纪医学工作者适应医学社会化必须具备的素质

41 社会医学与医学社会学知识和技能

在理论方面要掌握医学社会学、社会医学、医学伦理学、全科医学概论、社区技能学、医学心理学和卫生管理学等知识和技能;在实践中掌握社会医学与医学社会学的基本技能,正确处理好医疗保健活动中的各种人际关系、社会与医学、家庭与医学的关系;掌握有关卫生管理知识,并应用这些知识解决社会中医疗保健的实际问题。

42 基础医学知识素质与技能

在理论方面要掌握人体发生学、人体结构和机能学、医学病原学和病理生理学、诊断学、药物治疗学等。要求医学工作者掌握正常人体基本知识和发生发展的基本知识,在掌握这些基本知识的基础上,认识疾病的生物学基础,在生物学基础上进行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并且能在药物治疗的作用和副作用方面进行研究。

43 扎实的临床评估技能

要求掌握生物学评价的理论和技术;心理学评价的理论和技术;社会学评价的理论和技术;经济学评价的理论和技术。学习和应用心理学、社会学、卫生经济学、评估技术等理论和技能。

44 良好的医患等关系沟通知识与技能

在理论方面要求掌握公共关系学、人际关系学、社会调查学、循证医学等课程;在实践中掌握公共关系技巧,人际关系的沟通,并能在社会调查和循证医学的基础上,全方位把握医患关系的开始、发展和结局。

45 群体健康和大卫生观念的知识和技能

在理论方面要掌握卫生国情和政策、健康教育学等。要求新型医生掌握社区卫生状况评价的基本技术和技能,掌握社会医学研究的问题及与社会有关卫生问题。

46 信息管理技能的知识与技能

在理论方面要求学习统计学、计算机学、信息和网络、临床预防医学等;在实践方面掌握生物学统计的理论和技术,掌握计算机的基本知识和技术,掌握一般软件的制作知识和技巧,并能运用这些知识进行综合健康分析和评价。参考文献

[1]WHO. The World Health Report[C],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2002.

[2]WBI. Getting health reform right-flagship training course[C]. World Bank,2002.

[3]中华预防医学会.中华预防医学会第七次社会医学学术年会[C].2003.11.

[4]卫生部.2003年全国卫生事业发展情况统计公报[C].北京,2004.

中医健康基础知识例5

【摘 要】五官科是基础科室,笔者在本文论述的重点是五官科护理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取得良好的护理效果,对影响护理效果的各个因素进行分析,针对现今五官科护理的常见问题提出加强对患者健康教育的方式。

关键词 五官基础科;医疗护理;健康教育意识

健康是所有人追求的,作为五官科医护人员应当具备健康教育的能力,树立独具特色的五官护理服务理念,为患者康复提供一份支撑与爱护。虽然五官基础护理被越来越多的医院重视,但医护人员水平依然有所欠缺[1]。笔者具有多年的五官科护理经验,对护理具有一些心得体会,笔者认为健康教育在护理的植入非常重要。

1 健康教育的基本概念以及发展现状

1.1 五官科护理中健康教育的定义

健康教育就是组织设立各种具有教育意义、普及意义的健康活动,引导普通大众建立起一种健康生活的观念,提升大众健康水平。由于五官科是基础科,五官护理的重要性往往被忽略。在五官护理中,通过开展无关护理的健康教育活动,引导患者建立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与科学合理的健康保健,为患者康复提供帮助[2]。不仅仅对于患者,普通大众对五官护理保健也存在着必要性。通过广泛传播健康保健信息,引导社会关注健康,促进大众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掌握一定的日常保健信息,促进身体健康。

1.2 五官科护理的发展

护理人员是传播健康教育的主力军,一般直接和患者进行接触,所以护理人员的教育非常重要。目前主流的护理人员培养方式,是通过护士院校的职业教育。传统的职业教育既跟不上人民日益增长的对健康的需求,另一方面,注重执行力,按照医生的嘱咐进行工作[3]。护理人员必须在不断学习中,提高护理水平和能力,能根据不同患者的需求,进行相应治疗。

2 五官科护理中影响健康教育效果因素

2.1 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目前医院护理人员大多来源于护校等职业技能培训学校,培训内容集中于操作式的护理工作,如打针等基础工作以及中专知识,对健康教育方面的培训非常少,即便有,也缺乏相应的深度。医护人员的工作职能,也被传统医院限定于“听从医生,保障保护患者”这个角度。新型的护理人员,应该将健康教育技能和观念植入于患者服务中。因此,护理人员必须与时俱进,查漏补缺,对基础的健康知识要了然于心,能够开展健康教育。

2.2 患者的文化水平

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要掌握策略和方法,不同知识水平的患者和民众对于健康知识的了解程度直接影响了其对医护水平的要求。经过笔者多年的护理工作经验,往往知识水平程度较高的患者,其接收护理人员的健康教育越易理解,并且掌握的也较深,也更能在日常生活中采纳健康的生活方式。

2.3 患者的年龄段

另外,进行健康教育工作,也需要考虑到患者和民众的年龄问题。年龄较小的患者,对健康教育等理论知识的兴趣高,接受能力好。年龄较长的患者,对自身健康处于一种高度关注状态,所以对医护人员传播的健康知识也更能体会,并更能在生活中予以运用。

3 五官科护理中应用健康教育的策略

3.1 强化护理人员的健康教育意识

护理人员是传播健康教育的主力军,一般直接和患者进行接触,所以护理人员的护理技能和健康教育水平直接决定了健康教育实施开展的效果。教师在对医护人员进行护理教学时,首先应当引导护理人员配健康教育意识,并在实践中不断强化。其次,应注重运用“亲情感化”,在患者护理中,也应与患者家属进行充分沟通,让家属了解健康知识,渐进引导一个家庭形成健康意识,这样一来,不仅起到了让非病患民众树立了健康意识,另一方面也能通过家属,对患者进行劝说与情感约束,让患者更加配合医护人员的工作[4]。医护和患者之间建立起信任,也更能发挥出医护工作的本质。

3.2 护理人员以患者为中心

“以患者为中心”是每一个医护人员的天职。患者由于各种意外或遗传,经受着精神与身体的病痛,医护人员要本着“一切为了患者”的服务意识,换位思考,想患者所想,多从患者的角度出发去服务好患者。在护理教学中,应当注重引导学生换位的思想,从患者角度,为患者提供更贴心的服务,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3.3 开展多方面的健康教育

结合本文第二部分“影响护理效果的因素”,笔者认为,一名优秀的护理人员,应对患者基本信息(病因、年龄、知识水平等)进行充分掌握了解,准确评估,因地制宜,制定出符合患者身心特点和行之有效的健康教育。比如针对知识水平较高的患者,其主动学习能力较强,对健康关注程度较高,护理人员把握适当时机,讲解健康知识,增进医患双方的了解程度,加深信任;对于部分保守、年龄较大的患者,应循循善诱,细心耐心为患者讲解健康知识,通过工作经验总结的真人实例,提高患者的重视[5]。

总而言之,成为一名优秀的护理人员不是轻松的事,要不断学习,不断摸索,但最终目的是为了服务患者,树立人民大众的健康意识,提高大众身体素质。

参考文献

[1] 陈洁. 循证护理与健康教育路径结合对五官科的护理效果分析[J]. 中外医学研究,2013(11):69-70.

[2] 刘婉卿, 林婉珍. 健康教育在五官科整体护理中的应用[J]. 健康大视野:医学分册,2005(12):114-115.

中医健康基础知识例6

电子档案与健康管理

电子档案是计算机技术的伴生物,是“以代码形式记录于磁带、磁盘、光盘等载体,以计算机系统存取并可在通信网络上传输的文件”。电子档案以其积极的、动态的特性改变着长久以来的档案的利用方式,给利用者带来诸多前所未有的轻松和方便。电子档案作为科技发展的产物,明显的比纸质档案具有更为先进的特性:(1)使用简单,便于检索。(2)存储容量大,占用空间小。(3)通过互联网技术可以扩大信息交换,实现资源共享等。

当健康档案工作的基础从长期纸质档案管理模式转变为以电子档案为主要内容时,其流程、管理方法和原则、内容都会产生巨大的变化,对传统式病案档案管理方式形成挑战。

电子健康档案是为健康管理服务的,其基本内容包括:(1)会员历史医疗资料收集、整理、建档。(2)个人健康状况动态跟踪和记录。(3)疾病治疗方案及效果评估存档。

电子档案的数据挖掘与健康管理

电子档案提供的大量的个人健康信息,形成了一个数据仓库,是面向主题的、集成的、不可更新的(稳定性)随时间不断变化(不同时间)的数据集合。我们必须对其进行数据挖掘,才能发挥其效用。数据挖掘通常被称为“从大型数据库提取有效、可信和可行信息的过程”。也就是是从大量的、不完全的、模糊的、随机的实际应用数据中,提取隐含在其中的、人们事先不知道的、但又是潜在有用的信息和知识的过程。

健康管理是基于个人健康档案的个性化健康事务管理服务,在这些电子档案资料的基础上通过专业软件平台进行数据挖掘,并以此为依据进行亚健康管理、体检管理、疾病管理、知识管理等。由于健康管理的性质,使电子健康档案不同于一般的病案管理,它倡导个体关注胜于关注疾病,将服务对象看作有个性有感情的个体,而非疾病的载体,其照顾目标不仅是要寻找有病的器官,更重要的是维护服务对象的整体健康。为达到这一目标,电子健康档案数据挖掘必须从“整体人”的生活质量的角度全面考虑其生理、心理、社会需求,以便于医生据此并加以解决,数据挖掘的设计应该紧紧围绕以个性化、人格化的服务宗旨,调动服务对象的积极性,使之积极参与健康维护和疾病控制的过程,使医患密切结合,从而达到良好的效果。

目前多数医院意识到建立电子健康档案的重要性,但是,大量电子档案建立起来后缺乏管理,一是没有进行数据跟踪,使数据过时,失去利用价值;其二没有进行数据挖掘管理,无法产生效益。而通过对电子档案的数据挖掘,充分发挥数据集合的核心作用,分析发现个体服务需求,从而针对性地开展规模化、专业化、个性化的健康管理服务。

在发达国家,大部分人群都有属于自己的健康档案,而国内多数人的医疗记录散存于各个医院或个人留存,不系统、不全面,除了看病再没有利用价值。由于完整的健康档案对那些患有慢性疾病和长期处于亚健康的人尤其有意义,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从2004年以来,通过体检中心建立起健康管理服务平台,以电子档案数据挖掘管理为基础开展内容丰富的全面健康管理,如:

疾病管理。以电子档案的数据挖掘管理为基础而进行的疾病管理包括:(1)汇总连续的疾病诊疗档案,为持续就医提供详尽的资料。(2)提供就医导航,指导选择最佳的就诊医院和医生。(3)指导和跟踪治疗医嘱的执行情况,纳入健康管理流程。(4)提供就医服务,快速安排疾病诊疗相关事宜。(5)非传染性慢性疾病建档管理,对重要疾病指标重点观察和记录,控制疾病发展。

体检管理。通过对电子档案进行数据挖掘管理,进而发现个性化服务需求,在此基础上开展的体检的管理更加贴近个体需要,包括:(1)体检设计,制定个性化的健康检查方案。(2)体检服务,定期进行适宜的健康检查,专业人员陪同,取送报告。(3)体检评估,由保健专家撰写评估报告,安排检后诊疗,指导保健,并纳入健康管理流程。

亚健康管理。有了电子档案数据挖掘作为基础,亚健康管理目标明晰,包括:(1)针对体检异常指标制定管理计划,并跟踪实施效果。(2)综合分析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有重点、有步骤地实施预防计划。(3)定期安排保健专家见面咨询,及时了解健康的最新动态。(4)适时安排流行病预防接种,等等。

中医健康基础知识例7

如今,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无时无刻不面对着来自生活的各个方面的压力,心理承受力虽然与之前相比会有所提高,但对于健康这一方面依旧脆弱。所以这就要求我们在日常生活之中接受健康教育,一方面不仅可以提高我们对疾病的了解,还有利于我们心理抗压能力的提高;另一方面还有利于医学急救活动的开展以及缓解日益紧张的医患关系等。那么何为健康教育呢?在医学急救之中又有怎样的必要性呢?在医学急救之中又有怎样的应用呢?

1.健康教育

1.1健康教育的定义

健康是指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均处于良好状态。健康教育是通过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社会和教育活动,促使人们自觉地采纳有益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消除或减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预防疾病,促进健康,提高生活质量。

1.2健康教育的核心

健康教育的核心是教育人们树立健康意识、促使人们改变不健康的行为生活方式,养成良好的行为生活方式,以降低或消除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通过健康教育,能帮助人们了解哪些行为是影响健康的,并能自觉地选择有益于健康的行为生活方式。

2.健康教育的必要性

(1)健康教育是提高人群对健康的认识,使他们懂得一些基础的卫生保健知识(基本的内容和实施方法),养成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习惯,减少患病的几率。同时还有利于增强市民的健康理念,从而理解、支持和倡导健康政策、健康环境,减少不必要的传染而造成的伤害。

(2)健康教育可以为医学急救争取充足的急救时间,同时还可以缓解现如今日益紧张的医患关系,同时还有利于医学业的发展,从而使得医学技术不断提高,最终达到造福患者以及全社会人民的福祉。

(3)健康教育可稳定患者的情绪,一些患者因其发病急,病情重,生命受到威胁,他们的内心十分复杂,因此在这个时候对患者进行包括心理护理的健康教育进行合理指导,可以缓解患者的恐惧、悲伤、沮丧放弃治疗等情绪,稳定患者的不安、恐惧等心理。这样不仅可以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还有利于医学急救的开展与进行。

(4)合理的健康教育易于被患者及其家属接受“2000年人人享有卫生保健”这一战略目标的提出,标志着全世界的卫生保健工作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WHO也指出,健康不但是没有疾病和身体缺陷,还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状态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也就是说个体在决定和满足其健康需求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自我护理也将成为二十一世纪发展的必然趋势,急诊护士在抢救患者的同时,也要通过良好的言语、规范的态度举止,通过耐心询问,悉心照料,使患者在最危难之时感到人间的温暖,护士对其家属也要进行必要的医学知识讲解及卫生宣传,帮助他们对生活中不良生活方式对健康的危害有一个积极及自我防范的措施,也就是说急诊护士在开展健康教育的意义,就是促使人们帮助人们增加自我保健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健康教育是整体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将护理活动同健康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全面的、综合的、有效的为患者服务,才能使患者及其家属在防病治病中起到主要能动作用。

3.健康教育在医学急救中的应用

3.1措施

3.1.1部门协调 社会参与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积极倡导健康的公共政策,要充分发挥爱卫、教育、宣传、新闻、农业、扶贫办等部门的主导作用,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同时定期的开展健康教育活动,其中,不仅要对市民进行健康知识的教育,同时还要对医护人员以及宣传人员进行更加高层次的健康教育,以保证健康知识与时俱进和保证传达市民的健康知识具有专业性与全面性、与时俱进的特点。

3.1.2能力建设 规范管理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以及相关部门要加强各级健康教育专业机构建设,配备相应的专业技术人员及工作需要的设备,发挥其业务技术指导的作用。以保证传播健康教育知识的人员以及机构组织具有专业性。定期开展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培训,提高各级各类卫生人员的健康教育工作能力与水平。将人员培训纳入单位考核机制,定期进行考评。

3.1.3宣传全面 方式多元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以及相关部门在开展健康教育活动的时候一定要定期进行,同时还要保证健康教育知识全面,覆盖面广。而且,宣传方式以讲座、海报、发宣传册、开展大型健康知识竞猜活动的交织进行,以提高人们的兴趣和注意力。

3.2实际应用

3.2.1生活中

城市居民委员会以及农村居民委员会充分发挥其作用,定期开展健康教育活动,邀请一些医院的医护人员走进社区、农村开展健康教育活动,不仅为居民、村提供了健康检查的机会还答疑了他们对于一些疾病的疑惑,从而使他们对于疾病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从而坚定了信心,而且也为医学急救奠定了基层基础。同时还定期张贴健康教育的海报、散发宣传册,更全面的对市民进行了健康教育。

3.2.2就诊中

中医健康基础知识例8

从1993年天津体育学院开设了社会体育专业至今,社会体育已成为体育专业教育中的主干专业,办学规模仅次于体育教育专业,布点院校也从单一的体育类院校扩展到师范、综合、工科、医药、财经、农业、民族等类型院校。[1]但其毕业生改行易业的现象严重,这与课程本身的设置有很大的关系。在《专业规范》中,设置健身与休闲运动指导、健身与休闲俱乐部经营管理、体育社会工作三个专业方向。陈章玉在《我国普通高校本科社会体育专业方向设计及其课程设置的研究》中指出在社会体育大专业下细化专业方向的必要性,提出体育健身指导与管理、体育产业经营与管理、保健康复专业(医疗体育和矫正体育)三个方向。[2]本文就健身指导这一专业方向的运动人体科学知识体系课程设置的合理性与适用性进行判别,其依旧沿袭体育教育、运动训练的课程体系,例如以生理学、运动医学和生物力学等为代表的传统学科体系,其服务对象仍然限定在部分高水平的运动员,目标也只是提高运动成绩。尽管有的学校也开设了一些符合专业特色的学科,如华南师大开设的《运动与健康促进》,但就全国范围而言,预防的观念、服务于“亚健康”人群的观点还需要一个讨论、推广的过程。大多数高校如成都体院、华东师大、首都体院、广州体院、广西师大、湖北大学、湖南师大、云南师大等学校的运动人体科学课程以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体育保健学为主,[3]这些课程的设置与运动训练等专业的课程区分不明显,沿袭了传统的运动人体科学课程,服务于正常人运动状态下人体的变化,并以此为研究基础。其理论基础的构成是“运动”,并没有体现出社会体育专业服务于大众体育健身的特色。

显然,这与社会体育培养的目标———即大众体育健身的专业体育指导人才是相悖的。预防医学作为与人群健康有关的卫生学基础理论,必然与全民健身活动的普及与实施有着极为重要的逻辑关系,其中的“一级预防”是最积极主动的预防,更是与体育有着密切的关系,可以说体育运动是预防医学中至关重要的“一级预防”。而传统预防医学从中医“治未病”的角度出发,对影响大众健康的社会、心理、生物等因素有着整体的认识和把握,尤其在亚健康预防与调治上也有着独到的优势。

因此,我们迫切需要建立新的社会体育课程体系,把“预防医学”理论引入大众健身指导的理念中,从而培养出能够运用专业的体育健身和预防医学知识来指导大众健身、缓解社会亚健康危机的专业人才。马玉成在《体育学科加强健康教育的理论研究》中提到:在当前的专业设置下,改革课程,加强体育专业中健康教育的比重或加强预防医学专业中体育的教学内容。[4]

2预防医学理论对大众健康的理论指导

数据表明我国大多数人群属于亚健康状态,而预防医学理论无论是在现代医学还是传统中医中,都是维护人群健康的主要理念;以预防医学理论为基础的大众体育健身是缓解亚健康、促进大众健康最为简单、有效的手段。

2.1中国的人群健康分类和亚健康人群

众所周知,21世纪是健康的世纪,人们对于健康的诉求超过以往任一时代。随着人们生活方式和饮食结构的改变,“文明病”严重威胁着人们的健康,并且使疾病谱出现新的变化趋势。这些“文明病”的产生与病变,是一个长时间的过程,属于健康与疾病的中间状态,因此,在20世纪80年代,苏联学者将这种非健康、非疾病的中间状态,称为亚健康状态。根据中国国际亚健康学术成果研讨会公布的数据显示,我国目前的人群健康基本分为健康、不健康和亚健康三类,分别占的比例为15%,15%,70%。(见图2)对于这70%的庞大亚健康人群,已经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临床医学对此人群的干预也显现出一定的局限性和被动性。它是一个动态的状态,或者向疾病状态转化,这是自发的;或者向健康状态转化,这就需要自觉,需要付出代价和努力,同时需要专业人士的指导。

2.2预防医学思想与运动干预理念对预防、治疗亚健康的指导

预防医学是研究预防疾病、促进健康的学科。中西医的预防医学思想同多异少,双方的预防手段都多样而有效,两者存在着很强的互补性。

2.2.1现代预防医学

现代医学由预防医学、临床医学和基础医学三大部分组成。应该指出的是,随着人类疾病谱的改变,预防医学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它以人群为主要研究对象,应用预防为主的思想,探讨自然和社会环境因素对人群健康的影响,分析疾病的发生与发展规律,研究疾病的预防和控制措施,通过公共卫生实践,达到预防疾病,维护和促进健康的目的。[5]促进健康和防止发生健康向疾病转化正是预防医学所研究的范畴,亚健康也成为新世纪预防医学所面对的重要研究课题。

2.2.2传统预防医学

传统预防医学即中医预防,早在二千多年前,《黄帝内经素问四季调神大论》中的“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的观点,已经孕育着“预防为主”的思想。它是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从预防观点出发,通过研究人类健康与疾病发生、发展和传变规律,探索消除对人体健康有害因素和利用有益因素的措施,以预防疾病发生发展和传变的系统理论。[6]现代预防医学重视外因,重视群体,主要是针对疾病,尤其是流行病、传染病在人群中的发生、发展规律,探索和分析环境中主要致病因素对人群健康的影响,并通过公共卫生措施达到促进健康和预防疾病的目的。而中医“治未病”思想则更重视内因,重视个体,主张通过饮食、运动、精神调摄等个人养生保健方法和手段来促进人体的阴阳和谐,提高机体内在的防病抗病能力。[7]

在新的健康医学观的指导下,中西医的预防医学体系正在走向融合,并将成为指导大众健身、促进民众健康的理论基础。体育健身在各个方面都对人们的健康起着不可忽视的促进作用:其一,体育运动能够有效治疗心理疾病,排解紧张烦躁等不良情绪。其二,长期合理的体育活动能够有效延长寿命、增强体质,提高国民身体素质。其三,各种各样的体育运动丰富了人们的业余生活,使大众的娱乐生活方式体现健康、阳光、科学和文明的特点,防止一些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侵蚀人们的健康。通过专业的运动健身指导,充分发挥预防医学的理论优势,现代预防医学能够为社会体育工作者开具“运动处方”提供理论基础,而推广传统预防医学的健身气功及一些养生术可以有效促进大众健康。总之,社会体育工作者应该合理运用预防医学知识,及时把介于健康与非健康之间的“中间人”拉回到健康人的队伍中来。

3“医体结合”与健康促进

2008年北京奥运会,我国取得金牌总数第一的优异成绩,奥运争光计划基本完成。北京奥运后,作为我国体育工作的另一重要组成部分———全民健身计划,也借着奥运之东风开展的如火如荼。而要想真正在理论上对体育的健身意义和作用有较高的认识,必须借助于预防医学的深入发展。因为社会体育的服务对象是人群,调查研究人群的健康与疾病状况,了解引起疾病和健康的背景和原因,是制定体育保健措施的基本前提。没有基本的预防医学的理论指导,全民健身运动就难以有的放矢。[8]在预防为主观念上建立起来的三级预防原则是预防医学的核心,它体现在对个体及群体在疾病发生前后的各个阶段的全方位预防,其中的一级预防是指控制和减少有关危害健康的任何危险因素,建立并维护有益于人类身心健康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而体育运动正是属于“一级预防”。[9]医学家认为,当代非传染性疾病的预防主要在一级预防上下功夫,因为这些疾病的病因都来自不合理和不正的“生活方式”。而体育的本质和特点决定了体育是促进人类健康的重要途径之一,它的价值在于改善人类的生活方式、培养人们的生命活力、心理品格和社会能力。[10]因此,从本质上来讲,体育锻炼和预防医学的根本宗旨都是预防疾病,提高大众抵抗疾病的身体素质。那么,两者在具体的实施途径上都有众多的相通之处,可以相互借鉴、相互补充。可见,医体结合对健康的促进是全方位的,“医体结合”的健康中心是防治生活方式疾病的新载体,是一项低投入、高产出、高效益的保健措施,在健康促进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10]所以在体育基础理论教学中将两者紧密结合就具备了足够的理论基础和现实意义。

4把预防医学理论引入社会体育专业课程的必要性

中医健康基础知识例9

从1993年天津体育学院开设了社会体育专业至今,社会体育已成为体育专业教育中的主干专业,办学规模仅次于体育教育专业,布点院校也从单一的体育类院校扩展到师范、综合、工科、医药、财经、农业、民族等类型院校。[1]但其毕业生改行易业的现象严重,这与课程本身的设置有很大的关系。在《专业规范》中,设置健身与休闲运动指导、健身与休闲俱乐部经营管理、体育社会工作三个专业方向。陈章玉在《我国普通高校本科社会体育专业方向设计及其课程设置的研究》中指出在社会体育大专业下细化专业方向的必要性,提出体育健身指导与管理、体育产业经营与管理、保健康复专业(医疗体育和矫正体育)三个方向。[2]本文就健身指导这一专业方向的运动人体科学知识体系课程设置的合理性与适用性进行判别,其依旧沿袭体育教育、运动训练的课程体系,例如以生理学、运动医学和生物力学等为代表的传统学科体系,其服务对象仍然限定在部分高水平的运动员,目标也只是提高运动成绩。尽管有的学校也开设了一些符合专业特色的学科,如华南师大开设的《运动与健康促进》,但就全国范围而言,预防的观念、服务于“亚健康”人群的观点还需要一个讨论、推广的过程。大多数高校如成都体院、华东师大、首都体院、广州体院、广西师大、湖北大学、湖南师大、云南师大等学校的运动人体科学课程以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体育保健学为主,[3]这些课程的设置与运动训练等专业的课程区分不明显,沿袭了传统的运动人体科学课程,服务于正常人运动状态下人体的变化,并以此为研究基础。其理论基础的构成是“运动”,并没有体现出社会体育专业服务于大众体育健身的特色。显然,这与社会体育培养的目标———即大众体育健身的专业体育指导人才是相悖的。预防医学作为与人群健康有关的卫生学基础理论,必然与全民健身活动的普及与实施有着极为重要的逻辑关系,其中的“一级预防”是最积极主动的预防,更是与体育有着密切的关系,可以说体育运动是预防医学中至关重要的“一级预防”。而传统预防医学从中医“治未病”的角度出发,对影响大众健康的社会、心理、生物等因素有着整体的认识和把握,尤其在亚健康预防与调治上也有着独到的优势。因此,我们迫切需要建立新的社会体育课程体系,把“预防医学”理论引入大众健身指导的理念中,从而培养出能够运用专业的体育健身和预防医学知识来指导大众健身、缓解社会亚健康危机的专业人才。马玉成在《体育学科加强健康教育的理论研究》中提到:在当前的专业设置下,改革课程,加强体育专业中健康教育的比重或加强预防医学专业中体育的教学内容。[4]

2预防医学理论对大众健康的理论指导

数据表明我国大多数人群属于亚健康状态,而预防医学理论无论是在现代医学还是传统中医中,都是维护人群健康的主要理念;以预防医学理论为基础的大众体育健身是缓解亚健康、促进大众健康最为简单、有效的手段。

2.1中国的人群健康分类和亚健康人群

众所周知,21世纪是健康的世纪,人们对于健康的诉求超过以往任一时代。随着人们生活方式和饮食结构的改变,“文明病”严重威胁着人们的健康,并且使疾病谱出现新的变化趋势。这些“文明病”的产生与病变,是一个长时间的过程,属于健康与疾病的中间状态,因此,在20世纪80年代,苏联学者将这种非健康、非疾病的中间状态,称为亚健康状态。根据中国国际亚健康学术成果研讨会公布的数据显示,我国目前的人群健康基本分为健康、不健康和亚健康三类,分别占的比例为15%,15%,70%。(见图2)对于这70%的庞大亚健康人群,已经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临床医学对此人群的干预也显现出一定的局限性和被动性。它是一个动态的状态,或者向疾病状态转化,这是自发的;或者向健康状态转化,这就需要自觉,需要付出代价和努力,同时需要专业人士的指导。

2.2预防医学思想与运动干预理念对预防、治疗亚健康的指导

预防医学是研究预防疾病、促进健康的学科。中西医的预防医学思想同多异少,双方的预防手段都多样而有效,两者存在着很强的互补性。

2.2.1现代预防医学

现代医学由预防医学、临床医学和基础医学三大部分组成。应该指出的是,随着人类疾病谱的改变,预防医学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它以人群为主要研究对象,应用预防为主的思想,探讨自然和社会环境因素对人群健康的影响,分析疾病的发生与发展规律,研究疾病的预防和控制措施,通过公共卫生实践,达到预防疾病,维护和促进健康的目的。[5]促进健康和防止发生健康向疾病转化正是预防医学所研究的范畴,亚健康也成为新世纪预防医学所面对的重要研究课题。

2.2.2传统预防医学

传统预防医学即中医预防,早在二千多年前,《黄帝内经素问四季调神大论》中的“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的观点,已经孕育着“预防为主”的思想。它是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从预防观点出发,通过研究人类健康与疾病发生、发展和传变规律,探索消除对人体健康有害因素和利用有益因素的措施,以预防疾病发生发展和传变的系统理论。[6]现代预防医学重视外因,重视群体,主要是针对疾病,尤其是流行病、传染病在人群中的发生、发展规律,探索和分析环境中主要致病因素对人群健康的影响,并通过公共卫生措施达到促进健康和预防疾病的目的。而中医“治未病”思想则更重视内因,重视个体,主张通过饮食、运动、精神调摄等个人养生保健方法和手段来促进人体的阴阳和谐,提高机体内在的防病抗病能力。[7]在新的健康医学观的指导下,中西医的预防医学体系正在走向融合,并将成为指导大众健身、促进民众健康的理论基础。体育健身在各个方面都对人们的健康起着不可忽视的促进作用:其一,体育运动能够有效治疗心理疾病,排解紧张烦躁等不良情绪。其二,长期合理的体育活动能够有效延长寿命、增强体质,提高国民身体素质。其三,各种各样的体育运动丰富了人们的业余生活,使大众的娱乐生活方式体现健康、阳光、科学和文明的特点,防止一些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侵蚀人们的健康。通过专业的运动健身指导,充分发挥预防医学的理论优势,现代预防医学能够为社会体育工作者开具“运动处方”提供理论基础,而推广传统预防医学的健身气功及一些养生术可以有效促进大众健康。总之,社会体育工作者应该合理运用预防医学知识,及时把介于健康与非健康之间的“中间人”拉回到健康人的队伍中来。

3“医体结合”与健康促进

中医健康基础知识例10

2统计分析

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检验,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因素分析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结果

3.1各科室医院感染率207例患儿中有24例发生医院感染,感染率11.59%,各科室感染率见表1.

3.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抗菌药使用时间、住院时间、是否采用机械通气及基础疾病对医院感染有较大影响(P<0.05),见表2。

3.3两组患儿医院感染率对比经过健康教育后,观察组医院感染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4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