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学情分析在语文教学的作用模板(10篇)

时间:2024-03-20 15:39:04

学情分析在语文教学的作用

学情分析在语文教学的作用例1

关键词:情景教学、初中语文、写作教学、教学方法

前言:随着素质教育的推动,对初中语文教学也提出更高的要求。在初中语文写作教学中运用情景教学模式是非常重要的。情景教学主要是指根据教学内容,设计一个生动活泼带有感情色彩的情景,使学生主动参与进来,在情景中获得更深入的感受和知识的教学方式。情境教学对于现阶段的初中语文写作教学来说,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是值得深入探究的教学方法。

一、情景教学的含义

情景教学是一种具有强烈感情色彩、带入式的教学方法,能够让学生在课堂上感受到教学内容的氛围,将教材中的知识通过生动想象、富有情趣的方式表达出来,可以促进学生情感的激发。在初中语文写作教学中融入情景教学,可以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在推行素质教育的背景下,教师都在积极的进行教学方法的创新和改革[1]。对于初中生来说,身心正是发育的重要阶段,思维发育比较活跃,个性化的发展越来越明显,但是很多教师没有意识到一点,从而导致学生在语文写作中的逻辑思维能力较差,在写作学习中感到吃力。运用情境教学可以很好的改善这一点,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二、情景教学在初中语文写作教学中的误区

1.教学观念陈旧

情景教学是近几年推行出的新型教学模式,很多初中语文教学老师对情景教学没有深入的了解,在写作课程中不能良好的运用,大部分还是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在传统课堂中,教师处于主体地位,学生都是被动的接受知识,忽视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已经不再适用于现代的学生,长此以往,会影响学生对语文写作的兴趣,不利于学生的成长。课堂氛围枯燥乏味,间接的影响了师生之间的关系。

2.忽视了学生写作基础能力

随着情景教学的普及,很多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已经开始运用到语文写作教学中,但是并没有获得很好的效果,原因在于教师往往会忽视了学生的写作基础能力。学生在情景教学的模式下能够轻松愉快的完成学习任务,获得知识,但是在后期自己写作练习时,却不能运用丰富的语言和写作技巧进行写作,学生表达情感的句子都是相对简单、没有太多情感的语句,是因为学生自身不具备扎实的写作基础能力,教师在日常授课中,缺乏对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会导致学生在情景教学中无法良好的进行学习。

3.缺乏阅读和写作结合的能力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了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会让学生进行大量的各种题目的写作练习。在情景教学中,学生可以理解教师所讲的含义,但是由于学生自身对事物的描写能力不足,往往写出的文章都是杂乱无章、没有逻辑的。正所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学生缺乏对优秀文章的阅读和理解,在阅读中学习到知识不能为我所用,会导致情景教学的质量提高不上去[2]。

三、情景教学在初中语文写作教学中的实施策略

1.课堂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就可以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课堂导入是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对课堂导入环节没有引起重视,导致学生在听课的过程中花费太多的精力来集中注意力,会影响学生课堂的学习效果。教师要在课堂导入环节加入情景教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例如,在学习部编版语文教材《愚公移山》时,教师在前期备课中,要收集有关文章的视频和内容,在课堂上利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播放愚公移山的动画和视频,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对文章的学习兴趣,在讲授文章的时候会增加学生对知识的了解,为学生日后的写作练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2.创设生活情景,贴近学生的生活

在初中语文写作中经常会出现一些与生活相关的题目,这些题目的设置是为了锻炼学生将写作与生活结合的能力。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运用生活中熟悉的场景和事物开展教学,让学生在写作中能够感受到亲切感,能够有想表达的想法,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生活,充分想象力,将自身的情感的想法融入到写作中[3]。教师在教学中要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课堂环境,使学生在写作学习中,能够感受到语文的魅力,从而爱上语文课,这样可以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和语文素养。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多加利用多媒体设备,刺激学生的视觉、听觉等五官感受,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在观看视频、图片的过程中,能够更加深入的感受到写作的重点,从而可以提高自身的写作基础。例如,在学习部编版教材《春》时,教师可以带领在观察春天的视频,让学生在直观的视频中感受到春天的美好,可以激发学生对文章的求知欲望。教师可以在课前让学生们收集有关于春天的诗文,然后在课堂上每个人进行分享,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对于春天的感悟会更加深刻,课堂氛围也会积极活跃。教师可以在这时引导学生联想自己对于春天的感想,并写到作文中去,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3.注重联想,展开讨论

教师在语文写作教学中,要注重学生之间的交流和讨论,开展生生合作学习。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脑海中建立各种相关的情景,在写作时将脑海中想象的情景通过丰富的语言表达出来,可以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4]。教师设计问题,让学生之间分组进行讨论,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学习交流,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鼓励学生对知识展开广阔的联想,并且在课堂上进行分享,可以促进学生的写作功底。例如,教师可以设计关于学生的情景,在乱糟糟的课堂上,学生都在互相交头接耳说话,就在此时教师推门而入,会发生什么事情?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展开联想:教师在门外是否听到了教室中的声音?教师将会以怎样的表情和情绪进来?进来之后说的第一句话是什么?学生们会有怎样的反映?通过种种问问进行引导,学生在脑海中已经能够清晰的联想出事情的场景,然后将自己联想的情景描写出来,可以有效的提高学生的思维逻辑能力,从而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

结束语:综上所述,在初中语文写作教学中,融入情景教学是有着非常重要的积极作用的。教师要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将情景教学完善的结合到课堂知识传授中,帮助更好的理解所学的知识。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提升自身的写作能力,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为日后学生的全面奠定夯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潘兰琴.情境教学法在初中语文写作教学中的运用[J].西部素质教育,2020,6(07):232-233.

[2]刘永祥.如何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学习写作[J].中国校外教育,2020(01):90+89.

[3]李恒.

情景教学在初中语文写作教学中的运用[C].

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年教学研究与教学写作创新论坛成果集汇编(二).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435-437.

学情分析在语文教学的作用例2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46-0251-02

新时代背景下,我国重视发展素质教育,提倡以生为本的理念,宣扬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强调课程教学的创新,以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为语文教学的开展提供动力。学情分析是教学中的重要工作,主张对学生学习状况、兴趣、成绩等的分析与关注,是对学生一段时间学习生活和状态的总结,是以生为本的充分体现。为了更大程度上优化小学语文教学,必须对学情分析予以研究。

一、小学语文教学的学情分析

学情分析是对学生学习情况从不同方面进行系统性的分析,掌握当前学生学习的整体情况和水平。在学情分析中,遇到的问题应及纳入到意见簿中,以便为日后教育决策的提出提供借鉴[1]。学情分析就是针对学生在学习方面的各项表现进行分析,以分析学生现有知识水平和学习方法为主,可以此来掌握学生的可进步空间,一方面在于学生自身的能力,一方面在于学习方法的选择。通过对以上两个方面的关注,能为制定后续教学计划提供借鉴和建议,对教育工作的开展具有必要性,同时还能够充分了解小学生的个性化特点,并根据学生情况制定符合其学习及发展规律的教学措施,促进全体小学生学习水平的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是小学生掌握语文知识、学习经验的地方,对于小学生的日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因此,针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学情进行深刻分析,掌握学生的学习特点,采取应对措施也就显得更加重要。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学情分析的现状

就小学语文教学学情分析的现状来看,大部分教师对学情分析工作秉持着不重视的态度,认为小学语文课程相对简单,不需要进行学情分析就可实现教学,教师在思想认知和意识上对学情分析的重视程度不够,制约着学情分析工作的开展。由于教师在学情分析上的意识相对薄弱,将关注的重点放在对小学语文教学模式的探索上,小学生自身的学习方法、学习兴趣、习惯等都无从了解,在学情分析上存在片面性和单调性,是教师职业道德缺失的重要体现,制约着语文教学工作的开展。另外,由于教师资质的不同,对学情分析也会具有不同的重视度,在学情分析上的深入和探索意识有所欠缺。

在应试教育的驱动下,小学语文教学陷入了功利化的泥潭,语文教学的终极目标被定位为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在这种背景下,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往往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1]。在当前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课堂教学就是一个比较困难的问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脱离了学生的日常生活的实际以及学生心理的阶段发展特点,盲目地讲述教材内容。教师对于课堂教学具有较大的主导性,但如果教学内容与小学生的生活差距较大,就会影响到他们的学习态度,这样不利于学生学习效果的提高以及个性化发展,有时教师过于陈旧的教学方法会使学生感到学习无从下手,阻碍了学生个性化语言和思想的表达。此外,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同样教学内容的情况,教师的教学结构和形式也比较单一,缺乏学生自身的思想体验内容,而教学的主题也比较单调,比如教材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感情,文中的某个词是什么意思等等,沿用了很多年始终不变,这种教学形式容易出现无话可说的现象。

三、小学语文教学中学情分析的有效对策

1.分析语文教材内容,掌握学生的语文基础。小学语文教学中学情分析的开展,应从学生在学习的不同层面着手,对学生语文基础能力的考验是关键[2]。语文教学工作的开展,教师应明确了解学生的语文功底和文化修养程度,进而才能进行教学计划的制定以及语文知识点的设置,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础。小学是语文学习的基础阶段,知识点相对琐碎,但是每种知识点都是重点内容,教师应予以高度重视。教师要对教材内容进行分析,并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了解学生在学习中的不足,然后将其纳入到日后的教学计划之中,有利于语文教学内容的不断丰富。例如,在学习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宿新市徐公店》时,这是一首古诗,与小学生距离较远,在理解上存在着困难与障碍,教师可以将古诗教学作为小学生学习的难点列入到日后的教学计划之中。

2.运用创新性教学法,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小学语文来说,教学模式的选择至关重要。新时期,素质教育的提出,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提倡以生为本的理念,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非常重要。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学情分析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对学生能力和特点的充分考验。为了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将多媒体教学、创设情境教学、趣味性教学等创新性的教学模式应用到小学语文教学中,让学生充分参与到课堂中来,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通过运用创新性的教学模式,教师能充分地了解到学生更热衷于哪种教学模式,从中解读出学生的兴趣爱好[3]。我们以多媒体教学为例对学生的兴趣情况进行了调查。例如学习《圆明园的毁灭》,首先用动画闪现出“圆”、“明”、“园”三个字,让学生解释这三个字的字意,然后老师引出课文导语:一座圆满无缺的皇家园林,一座光明普照的皇家园林,它的名字就叫圆明园。用这种方式引起学生的情感,激发学习兴趣。用多媒体播放圆明园的空中俯瞰图和平面展示图以及它的建筑美景:金碧辉煌的殿堂、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风景名胜“平湖秋月”、“武陵春色”、诗人笔下的“蓬莱瑶台”以及异域风情的西洋建筑的画图,使学生在视觉上真切地感受到了圆明园被称之为举世闻名的“万园之园”真是名不虚传。接着画面设置问题:“想想,为什么说圆明园‘又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然后继续播放配乐课文关于圆明园珍贵的历史文物段落,多媒体课件上展示圆明园历代珍藏的青铜礼器、名人书画、奇珍异宝等,激发学生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运用这些多媒体资料进行教学,相信每个孩子通过这些形象直观的图片,在心里都要再一次赞叹圆明园的雄伟。让学生在多媒体教学中理解,在拓展中提高,在交流中升华。在理解课文圆明园的毁灭时,让学生观看电影《火烧圆明园》片断,再让学生谈感受,然后把感受带到课文里读第五自然段,激发学生对侵略者的愤慨和仇恨的情感,然后用《火烧圆明园》电影解说词里的一段话结束本课教学,更好地渗透了“爱我中华,勿忘国耻”的情感教育。

再如在学习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亡羊补牢》时,教师利用多媒体进行视频动画的播放,激起了学生的很大兴趣,深度认识了该成语的内涵。但是,在进行《惊弓之鸟》学习时,并未利用多媒体教学,教学效果平平,并未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可见,多媒体教学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引起了学生的兴趣。通过此案例教学,教师能抓住学生的兴趣爱好,可将多媒体教学应用到语文教学中,定会取得理想的效果[4]。

3.提供自主学习空间,掌控学生的学习习惯。学生学习习惯的了解,应将其放在自主学习的情况下,才能对学生的学习方法、学习习惯予以掌握。课堂教学中的学习方法具有一定的要求性和规范性,小学生的学习习惯、方法受到制约,只有让小学生在轻松、无压力的氛围中,才会运用属于小学生自己的学习习惯[5]。例如,在学习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忆江南》时,教师应给予学生一定的自主学习空间,教师在课堂中进行巡视,认真观察每个学生的学习习惯和方法,在做问题类题目时,是先看问题再读文章,还是先读文章再看问题,对学生自主学习的每个细节都要予以掌握,以掌握学生的学习习惯。

4.为学生合作学习留出空间。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为学生留出足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机会,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使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升,实现良好的发展[6]。

例如学习《田忌赛马》时,先激发学生预习的愿望。教师说:“战国时期齐国举行赛马比赛,齐威王每个等级的马都比田忌的强,可是在孙膑的帮助下后来却输了。这是为什么呢?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明白的字词在小组内解决。另外,你们小组还能想出什么办法帮助田忌取胜?”学生感觉很有趣味,很自觉地做着预习工作,小组长更是积极自读、督促组员。在检查预习效果中,每组对字词掌握都过关,并出现了思维火花。如有一组积极地探究合作,说到帮助田忌取胜时这样提出:科技发达了,可以让田忌的马腿进行转基因,变成豹子腿,那齐威王的马只能望尘莫及了。此想法令人拍案叫绝,学生不由自主为他们小组鼓掌。在融洽的学习氛围中,小组合作完成了预习任务。

总之,综上所述,对小学语文教学进行学情分析,体现了对学生的关注,根据学生的感受来不断地优化课程设计,以得到更合适的学习方法,激发学习兴趣。小学语文教学的学情分析,应通过分析教材的内容,来了解学生的真实语文功底,选用具有创新性、趣味性的语文教学模式,将创设情境、多媒体、趣味性教学等应用到语文教学的学情分析中,从中解读学生的兴趣爱好,营造了活跃、轻松的课堂氛围,在欢乐的氛围中更有利于小学生学习能力的展现,有利于学情分析工作的开展。

参考文献:

[1]魏上j.小学语文教学设计中的学情分析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3,(34):119.

[2]赵秀莲.小学语文教学学情分析的方法研究[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03):239.

[3]薛慧.小学语文教学设计中的学情分析研究[J].新课程导学,2014,(28):67.

学情分析在语文教学的作用例3

《初中语文新课改论》中强调,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坚持贯彻“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加强培养学生的古诗词鉴赏能力,提升学生对古诗词的整体感知,在整个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探究能力、合作和创新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传统的初中古诗词课程中,教师普遍采用讲授式的教学模式,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不能提升学生的鉴赏水平。本文通过分析初中古诗词教学的现状,希望为新课改下的初中语文古诗词有效教学提供借鉴。

一、我国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现状

在我国现阶段的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普遍采用的教学方法是,教师带着学生进行一字一句的讲解,理解了诗词的具体含义后进行背诵。这种单一的教学模式扼杀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谈不上鉴赏能力的提高。另外,古诗词教学模式深受语文中考机制的影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会教学生诗词鉴赏的答题技巧来应对语文中考题。这往往忽视了学生的理解,只让学生暂时记住了答题模式,而不能做到深刻理解,所以改革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模式势在必行。

二、提升初中语文古诗词鉴赏能力的途径

1.重点分析作者的身世和写作背景

作者每写一首古诗词,都是有感而发。所以教师在指导学生古诗词鉴赏的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关注作者的写作背景,并结合作者的身世来分析,提升学生的整体感知能力。

例如,在讲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人教版)《观沧海》的时候,由于本诗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分析本诗的写作手法,结合作者的写作背景,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指导学生分析本诗的写作背景,即“作者曹操在当时击破了来自北边乌桓的困扰,在这场战争中取得了实质性胜利,所以作者心情十分愉悦,路过碣石山,所以登山望海,写下此诗。”教师给学生讲述了作者的写作背景之后,学生对诗中的具体意象就可以清楚理解,更好地分析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从而提升了学生的鉴赏水平,促进了有效教学。

2.引导学生品味“诗眼”或“词眼”

“诗眼”是一首诗的“生命”,是对一首诗的浓缩表达,体现了一首诗的全部精华内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积极引导学生对“诗眼”的分析,从“诗眼”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从而有效理解古诗的内涵。

例如,在讲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人教版)《望岳》的时候,由于本诗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分析本诗的“诗眼”,体会作者的雄心壮志,分析具体的描写意象,感受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在本诗教学过程中,教师先给学生提出问题“本诗的诗眼或者关键句是什么?”带领学生进行思考,分析题目中的“望”字最具有传奇色彩,全诗并没有提及“望”字,我们却能够从诗中感受作者从山的高处进行眺望。“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表达出作者想要登山的意愿,同时也深刻地表达出作者不畏艰难险阻,敢于征服一切困难的壮志雄心。作者带领学生分析诗眼或者关键句,使学生很好地抓住了诗的中心内容,促进了学生的理解。

3.深刻分析作者所用的艺术手法

在每首古诗词里,作者都会或多或少地使用一些艺术手法。所以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古诗词鉴赏的教学中,重点带领学生分析作者使用的表达技巧,从而更好地分析具体的意象和描写特点,促进学生的理解。

例如,在讲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人教版)《饮酒》的时候,由于本诗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分析作者的描写技巧和抒情特点,分析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在进行本诗教学过程中,教师带领学生分析本诗的整体结构,即“全诗共分为两部分,脱离世俗喧嚣之感和从南山之景中感受田园之乐。”分析了整首诗的结构之后,教师指导学生分析本诗的艺术手法,即“通过前两句的叙事加说理,之后又融入作者的思想感情,整个过程情景交融,寓情于景,借景抒情”,描述了作者回归田园生活的悠然自得和心灵的宁静,从而表达了作者对农村田园生活的由衷热爱和对官场生活的厌恶之情。在古诗词鉴赏教学中,教师带领学生分析诗词的写作艺术手法,从艺术手法之中结合作者的抒情,分析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从而促进了教师的高效教学和学生的有效学习。

在初中语文新课改的背景下,教师要不断关注学生的古诗词鉴赏能力,引进新型的古诗词鉴赏教学法,不断提升学生的古诗词鉴赏能力,从而提升学生的语文专业素养和汉语文化水平。

学情分析在语文教学的作用例4

随着大学英语多媒体教学的改革,英文电影作为一种文学赏析已逐步应用到英语教学中。电影以画面的形式来记录和描述思维,它传递的不仅是语言,还有文化。电影文学赏析不仅能提高英语的语言理解能力、联想力、记忆力,而且,可加深学生对外国文化的了解和探知,能扩大其知识面。电影文学赏析虽能有效帮助学生提高英语水平,但目前它在大学课堂上的应用仍然存在诸多不足,很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依然采用传统的“听、说、读、写、记”的模式,对电影文学赏析这种有效方式重视不够,学生们在欣赏英语电影时,过多地关注故事情节和精彩画面,未能作深入的思考,未能体会外国文化的内涵,此外,很多学校对电影文学赏析不够重视,在英语教学中极少安排课时进行电影文学赏析,电影文学赏析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未能得到充分体现。

一、电影文学赏析在英语教学中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一)教师没能注重电影文学赏析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与传统教学手段相比,电影文学赏析在英语教学上的优势主要表现在英语语言、文化输入、利用学生的记忆存储激活图示等。教师将电影赏析引入课堂教学,能帮助学生的听力理解、快速阅读能力以及了解和认知外国文化内涵,给学生提供一个身临其境的语言交流场景,让他们在欣赏故事情节的同时,提高对语义的推测和理解。然而,很多教师在英语教学中没能积极引进电影文学赏析这一教学手段,依然采用“听、说、读、写、记”这种传统模式,不利于学生实际语言应用能力的培养。例如在见面时,学生打招呼的方式还是“How are you?”,但通过仔细的探究发现,在实际语言应用中,很多外国人并非如此打招呼,而是用“Whats up,man?”。因此,传统教学模式缺乏对真实语境的交流方式的解读。而观看英文电影则能发现真实的英语国家人的日常口语交流方式。此外,对于目前的课堂教学,很多教师还是以一种完成任务的教学态度去面对,因此不能有效地帮助学生扩大知识面,去了解一个国家的社会、历史、风土人情等。

(二)学生对于电影文学赏析的教学目的认识不足

越来越多的教师也开始意识到电影文学赏析对于英语教学的促进作用,并积极将这种教学手段引入课堂教学中,希望通过电影中呈现的故事情节和语言交流场景去帮助学生正确掌握英语的语音语调,帮助学生比较全面地了解外国文化。然而,很多学生对于电影文学赏析的教学目的认识不够,缺乏对语音语调的敏感,没能给予足够的关注,也未能对电影中的情节给予足够的关注和思考,而是把这种教学方式当作一种娱乐消遣,他们只关注着电影中的精彩画面和情节发展,对于把自己投入到一个真实的社交语言交流环境中去了解、深思一个国家的风俗习惯、风土人情没有太在意,教师用心经营的电影文学赏析的教学目的未能真正实现。学生没有意识到他们可以通过视觉和听觉的综合感知,将电影中的故事画面和语言材料经记忆存储下来,从而提高自己的语言应用能力。很多教师没有将电影文学赏析的目的、作用、重要性告知学生,让他们去了解这种辅助教学手段不仅可激发学习热情,还能帮助扩大知识面,增强学生对于语音语调的把握,提高他们的语言感知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同时,教师更要告诉学生应该如何去欣赏英文电影,给予他们一定的学习指导,甚至是一些任务,以调动学生积极主动思考,真正将电影文学赏析的目的、作用以有效的方法表现出来。

(三)学校对于电影文学深入英语教学课堂的反应冷淡

虽然电影文学赏析作为一种很好的英语教学辅助手段已得到广泛认可,但一些学校对于电影文学欣赏深入课堂的反应还是不够强烈。随着社会对学生的英语能力要求的不断提高,学校在培养学生英语水平的方法的选择上应更具多样性,电影文学赏析作为一种先进的教学辅助手段应该得到学校的更多关注。很多大学课堂上的硬件设施跟不上,电影文学赏析需要的多媒体设备不够健全,而学校由于对这种教学手段的反应冷淡,对英语课堂上需要的设施添置不够,对一些陈旧的多媒体设备没及时完善、更新,导致电影文学赏析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未能得到广泛使用,对于学生了解英语国家文化,增加知识面,培养学生语言交流能力没能起到应有的推动作用。

二、提高电影文学赏析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的具体方案及应用(一)教师打破传统教学模式,将电影文学赏析引进课堂

随着社会的进步,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已明显滞后,将电影文学赏析引入大学课堂上能为英语教学注入新鲜血液,能有效帮助学生提高英语综合能力。通过这样一种新的教学手段去帮助学生们提高英语水平无疑是一种很好的教学模式。电影文学赏析通过视频影像等形式,呈现给学生一些故事情节和具体的语言交流环境,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有关思考和认知的同时提高他们的听力、阅读能力以及英语交际能力。针对电影文学赏析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教师应做到以下几点:(1)帮助学生在语言输入环节上理解情境,精选出电影中的重要对白和典型的意境和学生们一起讨论分析;(2)帮助学生在语言加工环节克服使用英语过程中的障碍,通过情景展示,来纠正和提高学生的语音语调,鼓励学生用英语交际;(3)注重学生在语言输出环节上的自主表达,通过积极调动学生的思考,来帮助学生了解更多的英语国家文化和背景,扩大知识面。只有教师很好地将电影文学赏析这种教学辅助方法引进课堂上,让学生通过对电影中人物情节的分析和思考,对具体场景意境的模仿和记忆,在平时的语言交流中加强相互之间的交际能力,才能真正帮助他们实现语音语调的改进和语言交际能力的提高,从而促进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的提高。

(二)提高学生对电影文学赏析的认识,增强学习兴趣

大学英语的教学改革机制强调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引进电影文学赏析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提高他们的语言运用与交际能力。在电影文学赏析过程中,教师应该着重强调学生同步思考,设计更多的“观前活动”“观时活动”和“观后活动”,将电影文学赏析的重要目的通过一些有效的方法表现出来,让学生改掉过去觉得电影在课堂上带来的仅仅是娱乐消遣的错误观点。学生应该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通过对电影中人物、事件的相关分析和对其交际语言进行深刻的斟酌,找到自己在语音语调上的不足,同时也应该认真揣摩每一个对白的意境帮助阅读分析。比如,在观看电影《乱世佳人》的时候,学生可以了解南北战争的历史背景,同时对于黑人在美国社会历史中的地位和作用,对电影中的经典对白,我们也可以学习应用,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又能提高他们的英语学习水平。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积极引导和帮助他们认识到自己英语学习上的不足,促进其语音语调的改进和英语口语水平的提高,同时,教师要作好相关的观影准备,并针对学生英语学习的弱点作好相应的任务设置。比如,在讲到全新版大学英语第二册第八单元“Protecting Our Environment”中,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了解当前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在课堂教学中,笔者首先欣赏Michael Jackson的一首呼唤人类保护地球的视频歌曲Earth Song。在欣赏这首歌曲之前,要求学生思考我们的地球究竟存在哪些问题,这些问题会给人类带来什么严重后果。这首歌曲所拍摄的实地场景以及Michael Jackson那优美而又发人深省的呼唤和呐喊给人的听觉和视觉产生极其剧烈的冲击,深深地震撼着每一位同学,同学们积极发言发表己见,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接下来,笔者又引入了另一部颇具震撼力的电影“An Inconvenient Truth”。这是一部由前美国副总统阿尔·戈尔主演的一部有关环保,特别是全球变暖的严峻形势的一部纪录片。在观看之前,笔者先介绍了这部电影的主演阿尔·戈尔。作为一名资深的环保主义者,戈尔先生在本片中以一种具有思考深度和令人注目的方式,向大家展示了大量有关全球变暖给人类带来巨大危害的无可争议的事实和信息。笔者要求学生在欣赏影片之后,回答三个问题:(1)全球变暖的原因是什么?(2)全球变暖会导致什么样的后果?(3)为遏制全球变暖,保护地球,我们应该怎么做?这种带有学习任务的电影欣赏既能让学生感受到纯正地道的英语,又开阔了眼界,启迪了思维、丰富了思想,大大提高了电影文学欣赏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作为教师,没能积极引导学生欣赏英文电影来促进学生英语的学习是一种缺憾。

(三)学校加大对于电影文学赏析的关注,提高教学水平

电影文学赏析作为一种新颖的教学辅助手段已被应用于英语教学课堂,但很多学校对这种教学方式并未给予足够的关注。许多调查研究资料显示,电影文学赏析能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尤其对口语和听力的促进作用很明显。因此,一些对电影文学赏析教学关注不够的学校应该加大力度,对这种教学方式的实施提供更多的政策和资金投入。首先,完善英语课堂上的教学设备,就电影文学赏析而言,要把音响视频呈现给学生,必须为教室安装多媒体设备,在多媒体设备陈旧的课堂上及时更新和完善相关设备,为电影文学赏析在英语课堂上的教学应用提供一个好的环境。其次,教师要积极探讨如何能更好更高效地进行电影文学赏析教学,学校也应给教师电影文学赏析课时进行相关的评估,一定要让教师能够有一个很好的电影文学赏析课程的教学计划,并督促教师在课程上设置一些针对学生英语能力提高的任务,让这种新颖的教学模式能够达到更好的教学辅助效果。最后,在课时安排上,应增加电影文学赏析的课时,通过相应的教学来提高学生的口语和听力,扩大学生的知识面。电影能吸引学生的眼球,增加电影文学赏析教学课程的课时,能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

三、结语

总而言之,电影文学赏析在现在的英语教学中所起的作用日益显著,对于当前电影文学赏析在英语教学中出现的教师对其重视程度和教学设计、教学方法不尽如人意,学生对电影文学赏析的教学目的、意义认识不足以及学校对它的关注冷淡等问题,我们只有采取相应的措施,增强学生对电影文学赏析的正确认识,积极引导学生如何欣赏英文电影,提高学校和教师对这种辅助教学手段的重视,才能让电影文学赏析在英语教学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全面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学情分析在语文教学的作用例5

本文探究“朗读、品析、写作”这三个教学模式在“现代诗歌、童话故事、文言文”三种文体中运用的实用性和实效性。

“读、析、写”三个教学环节有主有次,根据课文教学目标的不同,选择教学的侧重点就不同,教学环节的时间安排上也就不同。常规教学的时间安排是:朗读10分钟,品析15分钟,写作15分钟,其他5分钟。有时根据不同的课文和教学目标,会适当地改变这三个教学环节的时间。三种文体的范例课文童话《烛》、现代诗歌《秋》、文言文《小石潭记》中“读、析、写”三个环节的时间安排上分别是10分钟、15分钟、15分钟;5分钟、20分钟、15分钟;5分钟、15分钟、20分钟。

下面以这三种文体的教学案例来谈一谈“读、析、写”三个教学模式的实用性和实效性。

童话――《烛》教学案例

教学主要过程

环节一:读

1.读出童话味

2.读出情感来

画出下面的句子并分析用什么样的情感去读。

“这种生活一定很可爱!”(第3段)

“我永远也不会忘记这副样儿,我肯定再也没有机会看见它了!”(第9段)

......

3.牛油烛的情感变化

羡慕―遗憾―伤感―快乐―自豪(以词语所体现出的情感读出情感的变化。)

环节二:析

1.牛油烛自我价值认识的变化(价值观的变化)

问题:

(1)起初和最后的价值观是怎样的?

(2)价值观是怎样一步步发生变化的呢?

(结合文中语句分析)

2.悟出道理

环节三:写

1.写一段童话故事。

要求:衔接第25段,以“蜡烛”的口吻来回答牛油烛的疑问。

2.教师作品(范例)

在朗读的教学环节中,通过教师范读、自由朗读、同桌互读、全班赛读等方式,让学生体会“牛油烛”的情感变化。朗读环节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口语表达能力,也有助于分析文章中的内容,为下一个教学环节“析”做了铺垫。

在品析的环节中,让学生通过两个问题来分析“牛油烛”思想的变化,进而体会童话故事带给人们的启示(道理)。这也是学习童话故事的宗旨所在。

写作环节是一个续写练习,根据对故事情节的发展和主题的理解,以童话的语言续写作者给读者留下想象空间的内容。

现代诗歌――《秋天》教学案例

教学主要过程

环节一:读

1.学生自由朗读。

2.教师配乐有感情地范读诗歌。要求学生闭上眼睛,一边听老师的朗读,一边想象秋天画面。并且注意老师朗读诗歌的节奏和语气。

环节二:析

1.呈现的画面中分别描绘了哪些景物?

2.为一幅幅画面取上一个美丽的名字。

3.找出最喜欢的语句,说说好在哪儿?

环节三:写

描绘秋天

1.续写两个句子,完成小诗。

一个说,秋天栖息在农家里。

一个说,秋天游戏在渔船上。

一个说, 。

一个说, 。

秋天说,其实我就在你们的心里。

2.模仿《秋天》写几行小诗。

在这首小诗中,教师朗读,让学生把听到的声音语言变成头脑中的画面,这实际上是一种运用想象的思维训练。前面,通过学生朗读,学生已初步感知了诗歌的语言内容;现在听老师范读时,要求他们依据声音语言,结合自身的生活体验,想象出画面、场景等等。这种思维训练是语文教学重要的着力点之一,对于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非常重要。

品析的教学环节中,通过对诗歌的理解来展开丰富的想象,并在描绘这一幅画面的同时赏析诗中的重点语句,从而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写作练习是以仿写的形式进行的,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通过分析词性、短语结构、意境特点等来进行想象式的仿写创作。

文言文――《小石潭记》教学案例

教学主要过程

环节一:读

找出并朗读体现作者情感的句子。

1.“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高兴、快乐)

2.“似与游者相乐。”(高兴、快乐)

3.“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忧伤、凄凉)

环节二:析

作者见到小石潭这美好的景物先乐后忧,怎样体会这一乐一忧的情感变化?

乐是忧的另一表现形式,柳宗元参与政革,失败被贬,心中愤懑难平,因而凄苦是他感情的主调,而寄情山水正是为了摆脱这种抑郁的心情。但这种欢乐毕竟是暂时的,一经凄清环境的触发,忧伤悲凉的心情又会流露出来。

环节三:写

运用借景抒情写作手法,写一段写景文言散文。

提示:

1.乐景衬乐情

2.哀景衬哀情

3.可写山、水、树、石、鸟、鱼等等。

在朗读训练时,多给孩子一些个体朗读的机会,既能展示出个人朗读中的优劣之处,借以正音、识词、断句,又能给孩子表达的机会,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教师的课堂评价要具有发展性,不能简单重复或只做出判断,学生读错了,可以纠正,学生读对了,可以强调,这些评价均能起到点评知识点、巩固教学目标的作用。

学情分析在语文教学的作用例6

二、高中语文整合式教学的教学设计探析

高中语文整合式教学是指以现代化科学教育教学理念为指导,强调教学活动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结合与统一,培养高中学生的语文素养和个人情操,以提高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形成正确、健康的性格。高中语文整合式教学的教学设计包括两个部分:一是针对高中语文的教学内容和教学任务进行整合式教学设计。高中语文教师应当根据新课标的规定和要求去设计高中语文教学的方案,以现代化科学教育教学理念作为指导,强调教学理念、教学目标、教学资源和教学课堂设计等教学活动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与统一,因此教师在设计整合式教学方案的过程中,应当考虑到教学内容和教学任务的需要,可以将不同的内容、相同主旨的文学作品归纳、结合到一堂语文课堂上讲解,为学生呈现多要素搭配的、综合性强的语文课堂教学。二是针对高中语文文学作品的特点和高中学生的学习特点进行整合式教学设计。高中语文教师可以将教材中的文学作品根据中心思想、创作风格、体裁、涵盖知识点等标准进行重新分类和系统整理,为每一种分类搭配设计相应的整合式教学方案。高中语文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一方面要将语文基础知识介绍、讲解给学生,一方面也要帮助学生掌握对语文知识的灵活运用,让学生成为语文课堂教学活动的主体和中心,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实践能力。因此,整合式语文教学能够为学生在课堂上创造更多的思考空间,提供更多自主学习的机会,让学生在比较相似知识点的时候,在阅读相同创作风格文学作品的时候,充分进行思考和分析,有利于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动手解决问题的实践应用能力。

三、高中语文整合式教学的教学效果探析

学情分析在语文教学的作用例7

中图分类号:G6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809(2010)05-0083-01

语文教师应该发挥专业优势,自觉地进行学理上的审视并借鉴先进的教学理论,克服困境。而任务分析理论作为先进的教学设计技术,它的引入,对有效地确定语文教学内容,则是一种很好的思路。

任务分析是基于学习心理学研究而发展起来的一项教学设计技术,最初的理论基础是行为主义心理学。任务分析作为教学设计的一个重要环节,其理论与技术的发展应归功于加涅,20世纪后期有很大的发展。我国是上世纪90年代初由皮连生教授等人引入,并结合教学实践产生了很大影响。任务分析理论是指在教学活动之前,预先对教学目标中所规定的需要学生习得的能力或倾向的构成成分即层次详加分析,为学习顺序的安排和教学条件的创设提供心理学依据。

语文教学内容具体来说,同时面对两个问题,一是针对具体情境的这一班学生,乃至一个组、一个人,为使他们更有效达成既定的课程目标,“实际上需要教什么 ”;二是为使具体情境的这一班学生,乃至一个组、一个人能更好地掌握既定课程内容,“实际上最好用什么去教”。这样,基于现状的分析,结合任务分析理论与语文教学内容两者内涵,可以运用任务分析理论来确定语文教学内容。

一、学生起点能力分析和目标按学习结果类型分类――“实际上需要教什么”

无论课程、教材处于何种情形,了解学生是确定语文教学内容不可缺少的环节,依任务分析理论来看即为学生起点能力分析。它影响到学生学习语文的效果以及决定进行何种任务的后续学习,当然对教师确定教学内容至关重要。语文教学中的起点能力分析即分析学习者在学习语文时需要的内在条件,实质上类似传统说法的“备学生”。而实际上“备学生”与“备课程、教材”是统一的,正是在“备学生”的过程中完成了“备课程、教材”,教师根据学生的情况将课程内容“教什么”以及教材内容“用什么去教”转化为“实际上需要教什么”。因为“关注与学生的契合,这就是语文教学内容本来含义”。例如,教师在进行《苏州园林》一文教学设计时,分析出学生已具有相关说明文文体的内容知识,具有阅读文本和凭借工具书查阅字词含义的基本技能以及能在提示下寻找段落中的关键句、中心句的认知策略。这样也就明确了说明文应该教说明方法、结构和说明文语言特点等“教什么”的课程内容,以及应该用文本中关键句、中心句、助读与练习等“用什么教”的教材内容,并由此确定了让学生理解说明文文体知识、掌握生字词等基本技能和“抓住”总分式说明结构,说出打比方、作比较、举例子等说明方法,平实、准确的说明语言等语文高级技能教学内容。通过对学生起点能力分析后,就知道了“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借此也就知道了“学生还需要什么”,便可知道“实际上需要教什么 ”的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是确定教学内容的依据,在课程内容研制缺失情况下往往代替了课程目标,模糊的课程内容直接与教学内容相融了,给确定语文教学内容带来很大模糊性。而现代教学论则认定教学目标是预期学生学习的结果,给教学目标按学习结果类型分类则是任务分析的关键环节。依加涅学习结果类型分为五类:言语信息、智慧技能、认知策略、动作技能和态度,何更生博士在其基础上并结合语文课程与教学的特点界定为:文章内容知识和语文常识性知识、语文基本技能、语文高级技能和语文学习中情感态度。

由此,弄清了教学目标蕴含的学习结果类型便明确了教学内容是什么,即确定了“实际上需要教什么”,同时也为“实际上最好用什么去教”提供了线索。

学情分析在语文教学的作用例8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B

一、商务英语以及需求分析基本介绍

商务英语作为经济全球化的产物,它是以服务国际商务活动为就业方向,以培养具有英语语言能力和商务知识、技能的复合型应用人才为培养目标。作为一门用途英语,它更加强调较强的实用性和专业性。Robinson(1991)将商务英语的特点归纳为:与一定的商务背景知识相联系(content-based);有明确的目的(Goal-directed);以需求分析(needs-analysis)为基础;有时间上的压力(time pressure)。[1] 由此可见,商务英语专业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需求分析这一环节。那么,什么是需求分析呢?笔者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提出了以下看法。

二、目前需求分析在商务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现状

目前,我国很多高校均设有商务英语专业,但是这一专业在教学过程中却未能很好地应用需求分析理论。一方面,是对需求分析的认识不足,不能恰如其分地根据需求分析的侧重点使用目标情景分析法、现状情景分析法以及以学习者为中心的需求分析法。另一方面,是缺乏将需求分析理论应用于商务英语教学过程之中的有力措施。商务英语教学中缺乏对需求分析理论的应用主要表现在:一是一些高校在进行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时,不能恰如其分地运用需求分析理论。既没有对就业市场人才需求情况进行充分调研,也没有针对性地调查学生的学习需求,在未考虑本院校的师资实力、培养目标的情况下,草率地进行课程设置。[2]笔者同时对某高校商务英语专业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发出100份调查问卷,收回92份,对92份有效的问卷分析发现,认为在校期间所学商务英语语言知识能够满足其工作岗位要求的学生仅有23人,占总有效人数的25%;其余大部分商务英语专业学生认为自己的英语水平难以满足工作岗位的需求。我们知道,商务英语专业学生未来就业主要在涉外企业、外国驻华商务机构、涉外酒店、英语教师以及某些社会培训机构,如果所学专业不能满足用人单位需求,那么未来就业时肯定没有竞争力。此外,大部分高校对商务英语专业商务知识课程的设置过于笼统、宽泛,学生虽然学习了某一领域的商务知识,但因为学习不够深入,专业水平较低,也难以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二是设定商务英语专业教学目标时未进行需求分析。商务英语的教学目标在于培养学生具备英语语言能力和商务知识能力,掌握一些商务术语,掌握这些国家的商务文化、商业管理知识,以促进这些国家与我国开展商务领域的交流,因此,商务英语专业教师在制订教学目标时,应充分认识到未来人才培养的方向,使学生全面掌握商务文化、企业文化之间的差异,逐步培养大学生具备商务活动知识、技能,从而能够胜任未来岗位。

三、在商务英语教学中应用需求分析的对策分析

(1)以需求理论为指导,科学进行课程设置。要科学严谨地对目前人才市场需求情况进行调研,掌握第一手资料,根据需求情况设置课程内容,并尽量使课程细化、专业化,从而避免学生学习因泛而不精而难以在工作岗位上发挥应用。

(2)根据需求分析结果认真组织教学。开展商务英语教学时必须建立在需求分析的基础上,要在充分展开调查的基础上,全面掌握与专业教学质量相关的需求信息,以此为指导,以促进本校商务英语专业教学工作的开展。

总之,商务英语教学中只有应用需求分析理论,才能使教学工作的开展更具有效性,才能有针对性地培养满足未来岗位需求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需求分析应贯穿于商务英语专业教学的始终,无论在课程设置还是教学组织方面,都必须以需求分析为基础,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学情分析在语文教学的作用例9

长期以来,语文教师的备课流行着“三备”的说法,即“备学生,备教材,备教法”。其中“备学生”是指备课过程中“了解学生”,其主要内涵是“了解他们对一定学科的有关知识、技能掌握的范围和质量;了解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态度;了解他们的思维特点、自学能力和学习习惯等……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上,预测他们在学习新教材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对学生的基本特征和学习基础进行了解与分析,是教师寻找学生学习起点的主要措施,也就是“学情分析”。为了了解广大语文教师对“学情分析”的基本理解和实际做法,笔者采取个案统计分析和问卷调查两种方法对语文教师的“学情分析”现状作了研究。

二、从“学”的视角重构语文课堂的基本路向

笔者认为,语文教师唯有从“学”的视角重构语文课堂教学的内容与方法,才有可能让课堂重新焕发生机与活力。重构的基本路向是通过对“学情分析”公用平台(框架)的重建,拓展学情分析的空间,促进课堂上“学情”诸要素的互动与关联,使“学情分析”的功能在促进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得到最佳发挥,真正建立起以“学”为基点的丰盈而润泽的语文课堂。

(一)“学情分析”的公用平台(框架)的建构

从积存的大量语文教育研究文献来看,教师和研究者在使用“学情”这个词时,“能指”相同,但“所指”差异过大,有的采用“学习论”中的“学习”内涵,试图让“学情”无所不包;有的指向过程中的学习状态;有的指向学情的基本特征;有的指向学习过程中的个体差异;有的指向学习中的情意状态。

“学情”在“所指”上的差异反映的实际是教师对课堂中具体“学情”的认识不一致。这种“不一致”直接导致的可能是“学情”分析上“关注点”的差异和公用平台(框架)的丧失。教师在学情分析时缺乏一个公用平台(框架),就难以在学情分析的结果与具体的教学过程之间建立有效的关联,这势必造成学情分析结果的空泛与虚无。

“学情分析连续体”这个公用平台(框架)的建立,必将打破一种旧的备课模式――把“学情分析”作为独立环节的备课模式,为重构学情分析提供一个合理的路向。

(二)“学情分析”连续体的循环建构

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对“学情”的关注与了解虽然有阶段性,一般分为课前、课中、课后,但这三个阶段实际上是相互关联的。教师在教学设计阶段所作的“学习起点分析”,既需要根据学生的平时活动情况,更需要依据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学习状态的观察,还需

要依据对学生学习结果的评估信息。而从学习起点出发的课堂教学实施,更是关联着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学习结果。学情分析连续体需要在互动与关联中加以循环建构。

以下以一个教学案例加以说明。这是一位教师在教学梭罗《神的一滴》(选自《瓦尔登湖》,课文见苏教版高中语文教科书必修一)时形成的一个案例。①我们整理这节课的“学情分析”连续体如下:

1.根据“学习需要”确定教学内容

这里主要对“学习需要”的两个层面加以分析:一是依据文章体式特征,分析学生需要学习哪些内容;二是依据学生已有的基础和对这篇课文的理解程度,分析学生需要学习哪些内容。而核心教学内容的确定则是这两方面折中的结果。

依据文章体式,任课教师认为这篇美国作家梭罗写的以瓦尔登湖为题材的散文,体现的是梭罗的独特语言风格以及他对生存方式的独特见解,瓦尔登湖已成为梭罗笔下的一种生存隐喻,并不能还原为一个客观的风景点。

依据学生的基础和理解程度,任课教师认为学生在学习这篇课文时可能会有两种偏颇:一是可能把作者对瓦尔登湖的描写内容还原成一个“自然客观的风景”,而把“作者”弃置一旁;二是把文章主题简单理解为保护环境、与自然和谐相处。

综合上述两方面的分析,任课教师认为应该引导学生通过文章独特的语言风格去深入理解梭罗在文中表达的独特见解,而不能当做一般的写景散文来教。于是把这节课的核心教学内容确定为?“品味关键语句,体会梭罗自然观对我们生存方式的意义。”

2.参照教学内容确定学习起点

要确定学生的学习起点,关键是找到学习的困难所在,即找到在核心教学内容中,哪些是学生难以理解的内容。这样才有望生成一条循序渐进的教学路径。

这样,一个围绕核心教学内容、以学习困难为基点的教学框架就形成了。这个框架把理解第一个比喻――“大地的眼睛”作为学习起点。

3.沿着学习起点关注学习状态

教学实施之后,教师沿着学生对这三个比喻的学习线路,去把握学习状态的发展路径。不断地观察学生是否在往前学习,哪些地方较为顺利,哪些地方遇到了阻碍。对困难的内容理解到了何种程度,还需要深入推进的地方在哪里。

具体来说,学生的学习状态经历了三个环节。

起点环节:从“大地的眼睛”出发初步把握瓦尔登湖的表情与姿容,重点讨论这个比喻的妙处,这是学习起点。教师让学生辨认这个比喻修辞,11人次发言,学生大多能够找到本体、喻体,以及两者的相似性。但对这个比喻在表达上的妙处,学生则回答不到位。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对学生的发言作了纠正,并重点分析了“湖”可以“测出人性的深浅”,引导学生去体会这个比喻背后“隐含的作者”,进而帮助学生建立起这个比喻与下面“圆形剧场”之间的链接。

推进环节:凭借“圆形剧场”的比喻进一步触摸“湖”与“人”的关联。讨论这个比喻中分别有哪些人或动物在表演,理解作者在这里所享受到的一种“简单中的富有”。19人次发言。教师本安排了让学生用笔描绘圆形剧场,但观察到学生所写内容是一种带有自己主观想象的环境,与作者的感受相去甚远,于是放弃了“描绘”,改成了师生口头交流,并补充了梭罗生活观和自然观的相关材料,以推进学生的理解。通过这个环节的学习,学生对梭罗笔下的瓦尔登湖有了细致而深入的了解。这为进一步理解“神的一滴”奠定了基础。

学情分析在语文教学的作用例10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用新颖的赏析手段去激发学生学习语文诗歌的兴趣,在诗歌中感受语文学习的魅力,不断升华小学生的语文语言素养。可见,诗歌的真正魅力不在于去学习它,而在于如何发掘诗歌的精神内涵,感受语言深处的魅力。在传统的诗歌课堂上,教师只是带领学生学习诗歌里面的生字、生词并分析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很少具体分析语言的艺术形式和特色,也很少赏析诗中的重要语句和关键词。所以在新课改背景下,改变小学语文诗歌的赏析模式,从诗歌中感受语文的魅力。本文通过三种赏析分析小学语文诗歌的模式。

一、品评诗歌中的关键字词

在每首诗歌中,都有集中体现作者思想感情的“字”或者“词”。这些关键词是整首诗歌的诗眼,也是诗歌最精华的部分。分析这些“字”或者“词”,可以直接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升华诗歌的内容。

例如,在赏析小学三年级上册诗歌(人教版)《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维)的时候,由于本诗的赏析目标是分析诗中所描绘的画面并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而在本诗中,最能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句子是“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教师引导学生赏析这一句诗,在这一句中“独”和“异”使用的最好。“独”体现了作者对家乡亲人的思念和独处异乡的孤独之感。而作者写这首诗的时候,刚好是他在长安谋取功名之际,再结合作者的身世,就可以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而作者使用了两次“异”字,表达了更强烈的思想感情。王维当时还比较年轻,身处长安,举目无亲,长安越是繁华,自己的孤独感越是强烈。“异乡”和“异客”乃是对这种情感的完美表达。教师在带领学生品评诗歌的过程中,抓住诗的关键字或者词,可以很容易地理解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轻松完成对本诗的学习。

二、赏析诗歌的写作技巧

诗歌以其优美的韵律,总是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每首诗都有作者独特的写作技巧和抒情方式。小学语文教师在带领学生赏析诗歌的时候,把赏析重点放在诗歌的写作技巧和抒情方式上,可以提升学生的鉴赏能力。

例如,在赏析小学三年级下册诗歌(人教版)《春望》(杜甫)的时候,由于本诗的教学目标是结合作者的身世分析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师在带领学生进行赏析的时候,注重分析本诗的写作技巧。诗的前两句是“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作者在诗的开头就描写了春望的所见。“国破”说明往日繁华的长安已经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兵荒马乱、乱草丛生的狼藉景象。“城春”是指春天虽然花朵树木都成长起来了,但是由于国家的衰败,它们已经失去了春天的风采。“国破”和“城春”形成鲜明的对比,极大地表现出作者因为国家衰败的感伤之情。同时以乐景来写哀情,越是美好的景象,越会增加作者内心的伤感。作者借景生情,移情于物,表达得生动形象。所以,教师在引导学生赏析诗歌的时候,注意作者的写作技巧,可以深刻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三、深刻理解作者的身世背景

诗歌作者所描写的诗,都是作者的有感而发。而想真正了解一首诗歌的深刻内涵,必须探究作者的身世和所处的时代背景,探求诗歌的深刻寓意。

例如,在品评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诗歌(人教版)《望天门山》(李白)的时候,想要让学生真正理解李白所描写的“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的美好景象,必须带领学生了解诗人李白所处的时代背景。由于李白生活在盛唐时期,那时候唐朝国力强盛,百姓生活富足,社会风气良好,而这首诗正是表达了“诗仙”李白豪放不羁的精神和不愿意把自己束缚在狭小天地里面的广阔胸怀。“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表现的是作者想冲断一切艰难险阻的决心和雄心壮志。所以在理解诗歌的时候,深刻理解作者的身世背景,就可以理解作者写诗的真正意图。

小学语文教师在带领学生进行诗歌赏析的时候,引导学生学会抓住诗歌的关键“字”或者“词”,集中分析关键“字”或者“词”就可以大概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再配合其他方面的品评,理解诗歌就变得轻而易举了;另外,在赏析诗歌的过程中,把注意力集中于作者的表达方式和写作技巧、抒情方式,看作者使用了什么样的修辞手法或者描绘方式,并联系所学过的赏析知识,可以轻松掌握诗歌的赏析模式;在赏析诗歌的过程中,对作者的身世必须了解。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是作者抒发诗歌情感的重要前提,当然,诗歌也是对作者所处时代的重要反映。提高诗歌赏析能力,不断提升语文美感。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