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地下水的优势模板(10篇)

时间:2024-03-20 14:50:10

地下水的优势

地下水的优势例1

中图分类号:F32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03(a)-0219-02

Study on the Comparative Advantage of the Beef Cattle Industry of Zhongyuan District

Cao Guanggiang

(Jili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Changchun Jilin,130118 China)

Abstract:Central Plains as the important areas of the beef industry,Beef production accounted for 1/3 of China.but in recent years, beef production decline in the yields of the main China.the author analysis the comparative advantage of the beef industry in Central Plains of China by comparative advantage method,analysis the development of the beef cattle industry in the Central Plains area, provides the reference for the relevant departments.

Key Word:Central Producion Region;Beef Industry;Conparative Advantage

中原主产区作为中国起步较早的肉牛产业区,牛肉产出占中国总产出的30%以上,自1979年以来,中原地区依靠当地充足的劳动力以及大量的作物秸秆资源开始发展畜牧养殖业,经过30多年的发展,已经在中国肉牛产业中占重要地位。而随着近些年来,农牧业所具有的边际效用递减现象开始显现,仅仅依靠人工以及资源投入的肉牛也已经很难进一步实现产量增加,自2000年以来中原地区牛肉产量开始出现大幅减少,幅度超过20%。在牛肉需求逐渐增加的背景之下,如何有效的改变中原主产区现存肉牛产业状况,成为现在众多学者关心的问题。

文章使用综合比较优势系数法,确定中原主产区比较优势现状,为政府部门在主产区畜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上提供参考依据。

1 中原主产区肉牛产业比较优势分析

1.1 研究方法

1.1.1 效率优势系数

效率优势系数通过测算中国肉牛主产区的肉牛单产水平与该地区主要牲畜的比值和高一地区同一比值的比率[2]。从资源内涵生产力来对反映肉牛产业的比较优势。计算指标如下:

EAIij=

式中:

EAIij为某一地区肉牛饲养的效率优势指数;APij为i区j种牲畜的均头质量;APi为i主要牲畜均头质量;APj为全国j种牲畜的均头质量;AP为全国主要牲畜的均头质量。

EAIij>1,表明i区j种牲畜的饲养具有效率优势;EAIij

1.1.2 规模优势系数

通过地区肉牛生产的规模化以及专业化程度,再充分考虑市场需求、资源禀赋、养殖制度等因素的前提下对地区规模比较优势进行测算[3]。规模优势指数的计算公式如下:

SAIij=

其中:

SAIij为某一地区牲畜饲养的规模优势指数。GSij为i区j种牲畜的饲养头数;GSi为i区主要牲畜的饲养头数;GSj为全国j种牲畜的饲养头数;GS为全国主要牲畜的饲养头数。

SAIij>1,表明i区j种牲畜的饲养具有规模优势;SAIij

1.1.3 综合优势系数

从效率比较优势和由市场、资源以及养殖制度决定的规模效率两方面,综合衡量中原地区的综合优势系数[4]。其公式如下:

其中:

AAIij>1,表明肉牛主产区牛肉的生产相比全国的平均水平具有综合优势;AAIij

1.2 选取样本及数据说明

本文数据主要来自《中国统计年鉴》,选取2007―2011年中原主产区中具有代表性的牛肉主产省区,河北省、山东省、河南省和安徽省的肉牛饲养数据作为研究对象。

其中肉牛的均头质量用牛肉产量和肉牛出栏数相比获得,肉牛的饲养头数通过当年出栏数与年末存栏减去年初存栏之和获得。对于区域内主要牲畜的选取,主要选取具有相似饲养特征的牲畜,猪、牛、羊作为研究对象,且对各种牲畜根据自然体重以及饲料消耗量进行折合,统一成为牛单位,即1个猪单位折合为0.3个牛单位,1个羊单位折合为0.1个牛单位[5]。

1.3 结果与分析

根据上述比较优势的测算方法,本文对中原主产区肉牛产业的区域比较优势进行测算,对省域级别和区域级别的比较优势进行对比,同时对各研究客体的比较优势水平进行动态分析。

从肉牛养殖的效率优势系数来看,如图1所示,中原主产区EAI指数大于1,中原主产区在肉牛养殖的单产水平具有比较优势。

2007―2011年间,河北省效率优势明显,始终处于四省首位,且明显高于中原主产区总体效率优势水平;山东省呈倒V型走势,2011年为1.178,相比中原主产区EAI为1.174,差距甚微;河南省2008年EAI达到最高,为1.208,之后处于缓慢下降之中。安徽省在2007―2011年间EAI处于缓慢的上升趋势,但是整体来说EAI始终低于1,不具有效率优势。整体来看,河北,山东,河南和中原主产区效率优势明显,均高于中原主产区的整体优势系数,能够对提高中原主产区效率优势起到贡献作用。

从肉牛养殖的规模优势系数来看,如图2所示,2007―2011年中原主产区的规模优势系数均大于1,中原主产区在肉牛养殖的规模上具有比较优势。

2007―2011年间,河北省SAI指数呈V型走势,2009年之后逐渐提高,2010年超过河南居于四省首位,2011为1.266;山东省SAI指数处于波动阶段,2009年之后,SAI开始上升并超过中原主产区区域规模优势;河南省SAI指数呈倒V型走势,2008年达到最高,之后逐渐被河北和山东超越;安徽省SAI

从肉牛养殖的综合优势系数来看,如图3所示,2007―2011年中原主产区的综合比较优势系数均大于1,中原主产区在肉牛养殖的规模上具有综合比较优势。

2007―2011年间,河北省AAI指数波动明显,2010年达到最高为1.284,并且超过河南,居于四省首位;山东省AAI系数整体处于上升阶段,2008年超过中原产区,2011年达到最高,为1.217;河南省综合优势系数处于下降阶段,在2011年达到最低,为1.208。安徽省优势指数低于1,不具有综合优势。整体来看,河北、山东、河南AAI指数均高于中原主产区。

2 结论

研究表明,中原主产区在肉牛养殖方面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2011年规模比较优势系数为1.174,效率比较优势系数为1.157,综合比较优势系数为1.165,不论是从肉牛养殖的单产水平还是养殖规模方面,在全国范围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

从主产区各牛肉主产省来分析,河北,山东,河南都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对于整个区域比较优势水平的提高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安徽省在规模比较优势和效率比较优势两方面均低于整体水平,且低于1,不具有效率、规模和综合比较优势。

中原主产区比较优势的提高主要依靠主产省对主产区肉牛养殖的贡献水平,从规模优势系数来看,河北省贡献明显,远高于区域优势水平,山东省和河南省规模优势近年来处于下降阶段,贡献率逐渐降低,安徽省则明显低于区域水平;从效率优势系数来看,河北省和山东省效率比较优势系数今年逐渐提高,对区域贡献水平逐渐增加,河南省则处于逐渐下降阶段,安徽省虽逐年提高优势水平,但仍远低于平均水平。从综合比较优势系数来看,河北,山东和河南综合比较优势逐年提高,对整个区域的比较优势水平的提高贡献明显。

参考文献

[1] 翟桂玉.山东省肉牛产业发展的走向与加快发展的建议[J].科学致富向导,2011(9):5.

[2] 姜会明.吉林省肉牛产业发展的思考[J].中国畜牧业杂志,2007(增刊):10-13.

地下水的优势例2

一、黑龙江省粮食作物比较优势研究方法及数据来源

(一)研究方法

本文运用综合比较优势法对黑龙江省主要粮食作物进行比较优势研究,这一比较优势的测定方法适用于国内不同区域之间某种产品,或同一区域内不同产品之间比较优势的衡量和比较。构建指标包括效率优势指数EAI(Efficiency Advantage Indices),规模优势指数SAI(Scale Advantage Indices),综合优势指数AAI(Aggregated Advantage Indices)。

1、效率优势指数EAI

EAI是各种种植区域某作物单产水平占该区域所有作物平均水平的比率与全国该作物单产水平占全国所有作物平均单产水平的比率进行对比。主要是从资源内涵生产力的角度来反映作物的比较优势,其计算公式如下:

EAIij=(APij/APIt)/(APj/APt)

式中,EAIij为i区j种农作物的效率优势指数,APij为i区j种农作物的单产;APit为i区所有农作物的平均单产;APj为黑龙江省j种农作物平均单产;Apt为全省所有农作物的平均单产。EAJij>1,说明与全省平均水平相比,i区j种作物生产具有效率优势;EAIij

2、规模优势指数SAI

SAI反映一个地区某一农作生产的专业化程度,它是市场需求、资源察赋、种植制度等因相互作用的结果。因此,规模优势指数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农作物生产的比较优势情况。其计算公式如下:

SAIij=(GSij/GSi)/(GSj/GS)。

式中,SAIij为i区j中农作物规模优势系数;GSij为i区农作物的播种面积;GSi为i区所有农作物的播种面积,GSj为全省j种农作物的播种面积;GS为全省所有农作物的播种面积。SAIij>1,表明与全省平均水平相比,i区的j种作物生产具有一定的专业化,其越大说明专业化程度越高。SAIij值越小,专业化程度越低。

3、综合优势指数AAI

AAI是效率优势指数、规模优势指数与社会经济综合作用的结果,能更为全面地反映一个地区某种作物生产的优势度。PAI与SAI的相互制约关系显著,即只要其中一方优势出现被动 ,就会对整体水平影响很大,导致比较优势的丧失。其计算公式如下:

AAIij=(EAIij×SAIij)0.5

式中,AAIij>1,表明与黑龙江省平均水平相比,i区j种农作物生产具有综合比较优势。具体区分为,AAIij>2表明i区j种农作物相对于全省平均水平来说,具有极强的比较优势;1.5

(二)数据来源

本文所用数据主要来自于《黑龙江省统计年鉴》(2006-2008)、《中国统计年鉴》(2006-2008)。本文用2005-2007年3年的平均数来反映各项指数。

二、黑龙江省主要粮食作物比较优势研究

根据2005-2007年连续3年的统计资料测定,黑龙江省部分地区主要粮食作物的比较优势差异情况如表1所示。并根据表1对黑龙江省主要粮食作物比较优势地区差异做了如下分析:

(一)水稻比较优势研究

从表1可以看出,在综合优势指数的比较中,各市的综合优势指数都大于1。鸡西地区的综合优势指数较之其他7个地区综合优势指数略高一些,但并不明显。大庆、佳木斯、哈尔滨、黑河的综合优势指数相近,都在1.4左右,具有一般的比较优势。在效率优势指数和规模优势指数的比较中,鸡西的水稻生产处于较为劣势的地位,但其生产规模却具有明显的优势,使其在综合优势的比较中略显优势。从总体上讲,各地区的综合优势指数都高于黑龙江省的平均水平。就其原因是这些地区水资源稳定,黑龙江省地区气候适宜。黑龙江省生产的水稻质量高、口感好。

(二)小麦比较优势研究

从表1可看出,齐齐哈尔、佳木斯、黑河的综合优势指数都大于1,黑河的综合优势指数为2.471明显高于其他两个地区,说明与全省的平均水平相比,具有极强的比较优势。无论在生产效率和生产规模上,黑河都具有较为明显的优势。2007年黑河的小麦种植面积是全省播种面积的21.54%,规模优势指数是其他地区的4倍。齐齐哈尔和佳木斯的综合优势指数都在1.3左右,具有一般比较优势。黑河处于黑龙江的西北部是重要的春小麦生产基地,土地肥沃,年降水量500-550毫米,自然条件优越加之小麦的抗旱能力强,黑河比较适宜小麦的种植。

(三)玉米比较优势研究

从表1看出,各地区的综合优势指数均大于1,于全省平均水平相比,都具有比较优势。其中具有明显优势的是绥化地区,综合优势指数约为1.6具有较强的比较优势。其他地区综合优势指数均在1.3以上具有一般的比较优势。规模优势指数和效率优势指数都大于1的有哈尔滨、齐齐哈尔、绥化3个地区。分析其原因,是由于其位于松嫩平原,当地的自然条件优越,是中国玉米、大豆轮作区,土壤肥沃,光、热、水资源丰富且时空分布合理,资源成本较低 ,农业基础设施完善。与玉米生育期进程同步,玉米营养品质好,产量高,商品量大,商品率高,农民具有种植玉米的传统。玉米是绥化的优势粮食作物。

(四)大豆比较优势研究

从表1中可看出,在综合优势指数比较中,个地的综合优势指数均大于1,并且都在1.2之上。黑河的综合优势指数大于2明显高于其他地区和全省平均水平,具有极强的比较优势,其效率优势指数和规模优势指数均大于1,规模优势指数大于2,2007年黑河大豆播种面积占全省的13.42%。佳木斯的优势仅次于黑河。

三、结论和对策建议

(一)结论

在鸡西水稻具有极强比较优势,水稻在其它地区具有一般比较优势。在黑河小麦和大豆都具有极强的比较优势,大豆的比较优势高于小麦。在哈尔滨、齐齐哈尔、大庆、绥化主要粮食作物中玉米的比较优势较高,哈尔滨和绥化具有极强比较优势,其中绥化的优势高于略高于哈尔滨,在其它地区具有一般比较优势。在佳木斯和牡丹江大豆具有比较优势,佳木斯具有极强比较优势,牡丹江具有一般比较优势。

(二)对策建议

1、调整农业结构,优化区域布局

扩大具有综合比较优势的粮食作物生产,水稻在保持种植面积的同时提高其单产量,发展鸡西为中心的南部优质水稻种植区域。黑龙江省是春小麦种植地区,黑河是主要的麦豆产区,建立以黑河为中心的西北部优质强筋小麦产业带。哈尔滨、大庆、齐齐哈尔、绥化位于松嫩平原地区著名的“黄金玉米带”,利用资源优势形成规模种植。大豆生产虽然在哈尔滨、大庆、齐齐哈尔、绥化地区优势不明显但综合该地现状及生产条件而言,也应重点发展大豆的生产。黑河豆麦轮作,大豆生产上也应加大力度。充分利用非转基因大豆优势。

2、加大科技投入

依靠科技进步,解决优势粮食作物发展中的关键问题,加速先进实用技术应用,确保优势粮食作物生产高起点、高质量、高效益。尤其像黑河地区这样的低产田。具体为:进行种子工程,创新、改造种子资源,培育推广一批高产、优质、专用抗病性好的品种;开展设施农业研究,在节水灌溉、大棚温室设计制造和栽培技术方面有所突破;要加强粮食作物加工技术研究和引进,提高加水平和能力。

3、积极推进优势粮食作物的产业化经营

着力解决农业经营规模小、竞争乏力问题,进一步推进农民组织化,实行产业化经营。解决农业小规模经营与大市场之间的矛盾,促进农产与农户、农户与企业之间的联合,变以农户为单位的小生产为联合组织起来的社会化大生产,增强进入市场和谈判的能力。建立粮食作物加工基地。在粮食作物优势产区建立加工基地,以龙头企业带动粮食作物及农村发展。

4、强化对优势粮食作物发展的支持

政策扶持是优势粮食作物发展的关键。各级政府和计划、财政、金融、科技等部门要加大对优势粮食作物保护和支持力度,向优势粮食作物和优势区域倾斜。如加大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搞好优势粮食作物布局区域内重点水利工程和道路的修建,提灌溉、防灾和运输能力;要加大对产业化经营的支持,积极扶持辐射能力强的龙头企业和重点基地建设,帮助它们解决关键问题;加大对优势粮食作物所需生产资料、有机肥料生产的支持;进一步完善和开发利用覆盖全省的农业信息网络,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服务。

参考文献:

1、马慧兰.区域粮食作物比较优势理论分析[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4(7).

2、李道和.粮食作物比较优势实证指标体系分析[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07(9).

3、宋光钧.皖西地区粮食作物比较优势分析[J].特区经济,2008(2).

4、李建东,王家华,李勇.辽宁省铁岭市主要粮食作物比较优势研究[J].湖南农业科学,2006(4).

地下水的优势例3

中图分类号:F7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176X(2010)01-0052-05

“比较优势战略”与“逆比较优势战略”两种对外贸易战略模式孰优孰劣,以及由此导致的是“技术引进”还是“自主创新”之争,始终没有停止。国务院政策研究室郭克莎与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林毅夫之间关于“比较优势战略”与“逆比较优势战略”的学术争论,代表了上述两种观点的分歧与对立。

以林毅夫为代表的持“比较优势战略”思想的经济学者认为,一个国家的技术结构与技术水平是由该国的要素禀赋结构内生决定的,在要素禀赋结构水平较低的条件下,发展中国家的技术创新应以“技术引进”为主。而以郭克莎为代表的持“逆比较优势战略”的科技政策专家则强调,真正的核心技术是引不进来的,只有自主创新才能赶超最发达的国家,并主张有重点地推进“逆比较优势战略”。

“比较优势战略”与“逆比较优势战略”两种对外贸易战略模式的比较基础是要素禀赋处于均衡分布状态,而当一个国家经济发展不均衡,要素禀赋分布存在较大差异,处于一种非均衡分布状态时,关于两种增长模式孰优孰劣的争论就失去了意义。

一、“比较优势战略”与“逆比较优势战略”之争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经济如何参与国际分工与贸易,是采取“比较优势战略”,在技术创新模式上,通过技术引进推动产业结构和产业技术升级,以渐近方式逐步缩小与发达国家的产业技术差距,还是采取“逆比较优势战略”,建立和培育自主创新体系,在重大核心技术以及关键零部件方面通过自主创新突破经济发展中的技术瓶颈,加速摆脱关键技术受制于人的困境,始终是一个倍受争议的问题。

经济发展战略通常是指一个国家总体经济发展战略,它主要是探讨在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过程中,政府所选定的发展目标,以及为达到这个目标而实施的一系列配套政策和制度安排。按照是否遵循一国的比较优势,可以将经济发展战略区分为“比较优势战略”和“逆比较优势战略”。而“技术引进”与“自主创新”则是两种经济发展战略在技术创新模式选择上的延伸。  无论是“比较优势战略”,还是“逆比较优势战略”都是一个国家为促进经济发展,缩小与发达国家经济上的差距所采取的一种手段。两种发展战略之争实质上是对经济增长路径的不同选择。“比较优势战略”思想的理论依据源于赫克歇尔(Eil Filip Heckseher)和俄林(BeltilGotthard Ohlin)的比较优势理论,而“逆比较优势战略”思想的理论基础则主要源于波特(Michael Porter)的竞争优势理论。  1 竞争优势理论的基本观点  波特关于国家的竞争优势理论是由企业竞争优势理论发展而来的。在竞争优势理论中,波特提出了两种竞争优势,一种是低层次的“低成本竞争优势”,另一种是高层次的“产品差异型竞争优势”。低成本竞争优势是指通过使用低成本的劳动力和原材料、低成本的生产技术工艺、以及通过规模经济所取得的成本上的竞争优势。而产品差异型竞争优势则是指通过对技术、设备、管理和营销等方面进行持续的投资和创新,创造更能符合客户需求的差异型产品所获得的竞争优势。

波特的竞争优势理论重点阐述了创造“产品差异型竞争优势”所需要的环境和条件。与低成本竞争优势不同,创造差异型竞争优势需要进行持续的投资和创新,为此,波特提出了“钻石体系”模型,用以描述投资和创新环境。“钻石体系”包括四种主要因素:(1)生产要素。包括初级生产要素(如只需简单的私人和社会投资就能拥有的人力资源和自然资源)和被创造出来的高级生产要素(包括知识资源、资本资源和基础设施)。(2)需求条件。包括国内需求结构、需求质量、需求国际化程度、市场大小和成长速度等。(3)相关产业和支持性产业的表现。包括企业的上游产业在设备、零部件等方面的支持和相似的企业在生产合作、信息共享等方面的支持。(4)企业战略、企业结构和竞争对手。包括企业的经营理念、经营目标、工作动机和竞争对手的状况等方面。  2 比较优势理论的基本观点  比较优势理论最早可以追溯到大卫・李嘉图的贸易理论。在李嘉图的国际贸易模式中,劳动力是惟一的生产要素,技术是外生变量,比较优势源于不同国家生产同一种产品的机会成本差异,而成本差异则来源于各国生产同一产品时的劳动生产率差异。因此,李嘉图的相对优势模型表明当劳动力是惟一生产要素时,生产技术水平(劳动生产率)的差异使各国在不同商品生产上具有相对优势。

由于李嘉图比较优势理论无法解释多种要素下的比较优势来源,20世纪赫克歇尔和俄林提出了包含“两个国家、两种商品、两种生产要素”的H-O模型,从要素禀赋结构差异方面寻求解释国际贸易和国际分工产生的原因,创立了要素禀赋理论。该理论经过萨缪尔森等人的不断完善,最终取代了李嘉图的相对优势模型,成为现代的比较优势理论,同时也成为现代国际贸易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依据赫克歇尔和俄林的要素禀赋论,同种商品在不同国家的相对价格差异是国际贸易的直接基础,而商品的价格差异取决于要素的相对价格,要素的相对价格又是由各国生产要素禀赋结构差异决定的。所以要素禀赋结构差异是国际贸易产生的根本原因。赫克歇尔和俄林的比较优势理论表明,要素禀赋结构差异使得各国在不同商品的生产上具有相对比较优势。对于资本充裕的国家,由于资本要素价格相对较低,因此,生产并出口资本密集型商品具有比较成本优势。而对于劳动力充裕的国家,由于劳动力价格相对较低,出口劳动力密集型商品具有相对成本优势。

3 “比较优势战略”与“逆比较优势战略”之争源于对中国要素禀赋结构判断上存在分歧

林毅夫及其合作者发表了一系研究成果,以比较优势理论为基础,从理论推导和经验分析两方面系统地论证了“比较优势战略”思想。其主要观点是:“逆比较优势战略”实质上就是“赶超战略”。一个发展中国家如果选择了“逆比较优势战略”,经济发展的绩效就会很差,将不能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相反,发展中国家如果选择了比较优势战略,会使得整个经济具有竞争力,经济发展速度加快,资本积累速度会远高于劳动力和自然资源的增长速度,要素桌赋结构将得到很快的提升,这将有助于缩

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郭克莎对此提出了批评,称林毅夫所倡导的比较优势战略是一种“静态比较优势战略”。认为如果把劳动密集型产业作为主导产业大力发展,将使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贸易中处于不利地位。发展中国家如果大力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而加强国际分工格局和产业专业化水平,将影响处于比较劣势的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发展,拉大与发达国家的产业结构差距。同时,郭克莎提出:“中国对外贸易战略的理论依据,是以动态比较优势为基础,以比较优势的转换为导向,同时有选择地利用静态比较优势,有重点地推行逆比较优势。”按照郭克莎的解释,“动态比较优势”是指未来某一时点上的比较优势,而未来的比较优势对现时而言只能是或仍然是比较劣势。显然,郭克莎的对外贸易战略思想是建立在高级生产要素基础之上的,其战略思想源于波特的国家竞争优势理论。  在技术创新模式上,林毅夫和郭克莎均延续了各自的对外贸易发展战略思想。林毅夫认为,一个国家的产业结构与技术结构总体水平是由该国要素禀赋结构内生决定的。在技术内生决定论下,要提高一个国家的技术结构及其总体水平,必须首先提高该国的要素禀赋结构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发展中国家的要素禀赋结构水平(即每个劳动力可支配的资本数量)处于较低水平,较低的要素禀赋结构不足以支撑自主创新对资本大量而持续性的需求。因此,像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在要素禀赋结构水平相对较低的情况下,技术创新模式应以技术引进为主。郭克莎仍然坚持他的逆比较优势战略,坚持依靠高级生产要素创造动态比较优势。主张对外贸易战略要适应、支持和促进工业产业结构升级的趋势,要推动中、高技术密集度产业,特别是技术密集型的新兴主导产业的发展和出口,并主张在重点行业实施技术跨越战略。

比较优势理论是建立在要素禀赋结构差别基础上的对外贸易理论,因此,主要用来解释要素禀赋结构差别较大的国家之间的贸易现象,特别是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现象;而竞争优势理论则强调要依靠高级生产要素创造并保持国家竞争优势,因此,该理论通常用来解释要素禀赋结构差别较小国家之间贸易现象,如同等发达程度国家之间、以及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现象。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林毅夫与郭克莎关于中国应采取什么样的对外贸易战略的争论,其根源在于对中国要素禀赋结构判断上存在分歧。林毅夫使用劳动力人均可支配资本数量作为衡量要素禀赋结构水平指标,并将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划为要素禀赋结构水平较低的国家,而郭克莎实质上则倾向于高估中国的要素禀赋结构水平。

二、要素禀赋分布与要素禀赋结构水平陷阱

在要素禀赋结构中,虽然不同国家自然资源的丰裕程度是不同的,但对于一个固定的国家,自然资源可以看做是一个外生给定的量,具有相对稳定性。因此,在考察一个国家的要素禀赋水平时,往往只考虑资本和劳动力两种要素,并用要素充裕程度,即总资本与总劳动之比,作为衡量一个国家要素禀赋丰裕程度指标。与发展中国家相比,在发达国家的要素禀赋结构中,资本相对丰富,劳动力相对短缺,资本相对便宜,劳动力相对昂贵。因此,发达国家的要素充裕程度,即劳动力人均资本数量,要高于发展中国家的要素充裕水平。虽然发展中国家劳动力人均资本数量相对较低,但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速度通常会高于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速度,资本积累率也会高于发达国家。因此,劳动力人均资本水平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会逐步缩小,要素禀赋结构也更接近于发达国家的水平。由于劳动力人均资本拥有量可以描述要素禀赋结构的演变过程,因此,潘士远和林毅夫将劳动力人均资本拥有量称为要素禀赋结构水平。  从平均意义上来说,使用劳动力人均资本拥有量的确可以评价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要素禀赋结构差距。但如果仅凭劳动力人均资本水平来制定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战略,特别是依此来选择技术创新模式,则很有可能会陷入要素禀赋结构水平陷阱。

劳动力人均资本拥有量是总资本与总劳动之比,仅表示劳动力人均拥有资本的数量,是刻画一个国家总资本和总劳动相对丰裕程度的指标。该指标并不反映资本和劳动力的绝对数量,更不能反映该国资本的区域分布和劳动力的人力资本状况。

从区域经济发展的角度来看,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与人口分布往往是非均衡的。例如,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存在着很大的差距。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其经济发展水平已经接近或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远远超过经济发展比较落后的西部内陆省份。绝大部分资本主要集中在经济发达的沿海地区,经济落后的内陆地区所拥有的总资本占全国资本总量的比例却很小,资本分布明显呈非均衡状态。人口分布状态与资本分布状态恰好相反。发达地区虽然人口密度较大,但总人口绝对数量所占比例却很小。反过来,落后地区总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例却很大。资本与人口的双重非均衡分布导致发达地区劳动力人均资本拥有量远大于落后地区劳动力人均资本拥有量。劳动力人均资本拥有量指标掩盖了地区间要素禀赋结构差异。

如果仅以劳动力人均资本拥有量作为制定对外贸易战略和技术创新模式选择的依据,而不考虑要素禀赋分布的非均衡性的影响,必然会陷入要素禀赋结构水平的陷阱。对于像中国这样的要素禀赋分布非均衡的国家,劳动力人均资本拥有量无法反映地区间要素禀赋结构差异,若以劳动力人均资本拥有量作为制定对外贸易战略和技术创新模式选择的依据,就可能得出以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作为对外贸易战略以及在技术创新模式上以“引进技术”为主的结论。在要素禀赋非均衡分布条件下,对外贸易战略的制定以及技术创新模式的选择并不能仅凭劳动力人均资本拥有量来决定,还要考虑地区间要素禀赋结构的差异。地区间要素禀赋结构差异才是决定对外贸易战略制定和技术创新模式选择的依据。在劳动力人均资本拥有量较低的地区实施比较优势战略,在劳动力人均资本拥有量较高的地区实施竞争优势战略,则“比较优势战略”和“逆比较优势战略”不但不会相互对立,而且还能表现出很强的互补性。

三、要素禀赋非均衡分布条件下技术创新模式选择

要素禀赋非均衡分布主要表现为资本、劳动力以及人力资本的非均衡分布。要素禀赋的非均衡分布客观上决定了发展中国家不可能单纯地采取“比较优势战略”或“逆比较优势战略”。相应地,在技术创新模式上,也不可能将“技术引进”模式与“自主创新模式”完全对立起来。

林毅夫从比较优势理论出发,提出了我国对外贸易战略应采取“比较优势战略”,技术创新模式应以“技术引进”为主,完全是依据我国的劳动力人均资本水平做出的判断。从统计学角度来看,劳动力人均资本仅仅能够反映一个国家劳动力人均拥有资本数量,标志着总体的平均水平,并不反映要素禀赋分布状况。以劳动力人均

资本拥有量作为选择对外贸易战略和技术创新模式的依据,其有效性必须建立在要素禀赋均衡分布的假定基础之上,只有当一个国家的要素禀赋呈均衡分布状态时,依据劳动力人均资本水平所做出的决断才不会过多受到要素禀赋分布的影响。而一旦要素禀赋呈非均衡分布状态时,劳动力人均资本就成了仅仅反映要素禀赋分布的平均水平的指标,而无法反映对经济发展战略和技术创新模式选择会产生关键性影响的要素禀赋分布状态的信息。  郭克莎的“逆比较优势战略”以及“自主创新”主张在要素禀赋非均衡分布下也是不能成立的。“逆比较优势战略”所依据的理论本质上应归于波特的竞争优势理论。竞争优势的创造主要依靠高级生产要素(充裕的资本和较高的人力资本水平),在要素禀赋非均衡分布条件下,经济落后地区要素禀赋状态无法满足竞争优势理论对生产要素质量的要求。经济落后地区要素的成本优势主要来源于充裕的初级劳动力资源。在劳动力资源丰富、资金短缺、技术落后、人力资本水平低下的情况下,经济发展战略只能采取比较优势战略,而不是竞争优势战略。只有坚持比较优势战略,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充分发挥地区的劳动力成本比较优势,加速资本积累,才能较快地提高要素禀赋结构水平。在技术创新模式上,低水平的要素禀赋结构无法满足自主创新对人力资本大量而持续的投资需求,因此,只能以“技术引进”为主。

在要素禀赋非均衡分布条件下,无论是“比较优势战略”还是“逆比较优势战略”,都无法与要素禀赋结构相适应。单纯地采取“比较优势战略”和“技术引进”模式,既不利于要素禀赋的充分利用,也不利于促进技术进步,缩小与发达国家的技术水平差距,同时也无法避免反对派的“过于保守”的批评。而单纯地实施“逆比较优势战略”和“自主创新”模式,又无法得到要素禀赋结构的支持。因此,对外贸易战略制定以及技术创新模式选择必须依据要素禀赋分布状态而定。

对于要素禀赋结构水平较高的地区,如人力资本水平较高,技术设备较为先进,劳动力人均资本拥有量接近于发达国家的水平或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较小,具备了在人力资本上进行大量而持续投资的能力,则该地区就应优先考虑采取“竞争优势战略”,在技术创新模式上应以“自主创新”为主。因为创造差异型竞争优势,可以大幅度地提高企业的劳动生产率,企业也可以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如果劳动力人均资本拥有量整体上还达不到在人力资本上进行大量而持续投资的要求,则完全可以采取“技术引进”与“自主创新”并行的技术创新模式。

对于要素禀赋结构水平较低的地区,劳动力人均资本拥有量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地区成本优势主要来源于低成本的劳动力资源,而且资金短缺,无法满足在人力资本上进行大量而持续投资的要求,因此,该地区应采取比较优势战略,充分利用地区丰裕的劳动力资源,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在技术创新方面也应以“技术引进”为主。该地区应以最大限度地创造剩余,加速资本积累,不断提高要素禀赋结构水平为经济发展目标。

四、结论

地下水的优势例4

优势渗流通道的形成会影响油藏注水开发的效果,如何判别与预测优势渗流通道成为研究重点。本文提出了基于开发流体势场的蚁群算法预测优势通道的方法,认为开发流体势场包括位能、压能、动能及界面能,流体在油藏内部分布的差异,决定了油藏内部流体势能大小的差异。将蚁群算法理论引入到油藏开发中,提出了以流体势场为基础的蚁群算法模型。在东河1油田进行运用,在建立油藏流体势模型的基础上,对过井流体势剖面进行了蚁群算法模拟。在模拟初期,受层内流体势分布差异性影响,不同韵律小层内部高浓度信息素的分布存在差异,即优势通道分布存在差异。在模拟后期,受层间流体势分布差异性影响,高浓度信息素主要集中在CIII2-2、3-1和3-2小层,即在这些小层中优势通道较发育,运用动态资料进行验证,效果较好。

关键词:

优势渗流通道;流体势;油藏开发;蚁群算法

油藏优势渗流通道指由于地质及开发原因,导致油藏在平面上及垂向上发育的相对低阻渗流通道,它严重影响了油藏的开发效果与效益(李阳等,2005)。优势渗流通道的形成与储层非均质性、裂缝的发育及开采措施密切相关。前人对优势渗流通道的判别与预测进行了很多的研究(姜汉桥,2013;钟大康等,2007;窦之林等,2001;严科等,2007;孟凡顺等,2007;孙明等,2009),主要可概括为从地质特征及动态资料来进行判别,例如示踪剂及吸水剖面分析、采油井含水率及采液能力分析、注水井注水量分析等。地质方法主要分析油藏中储层非均质性差异对优势渗流通道发育的控制,侧重于从成因角度分析其特征;示踪剂及吸水剖面分析效果较好,是判别优势通道发育的最直接技术与方法,但此方法局限于资料少,对于非均质油藏不具有普遍适用性;注采数据动态分析是应用较多的方法,但受合注合采、产量劈分方法影响,分析结果存在一定不准确性。而优势渗流通道发育严重影响油藏开发效率,本文提出了在建立开发流体势理论模型的基础上,将蚁群算法引入到油藏优势渗流通道的预测中。流体势理论最早由Hubbert(1940,1953)提出,将流体势定义为单位质量流体相对于基准面所具有的机械能。随后众多学者对流体势理论进行研究,在油气勘探领域应用较多(Englandetal.,1987;查明等,1996;刘震等,2000;庞雄奇等,2007)。势场理论在油气开发领域也研究较多,如压力场、速度场等,但考虑因素更具体,并未强调“流体势”的概念。蚁群算法来源于蚂蚁在寻找食物过程中发现最优路径的行为,是通过释放信息素浓度来寻找最优路径,由MarcoDorigo等(1992)首次提出,近年来在石油勘探领域进行了初步应用,主要应用于断层及裂缝解释中(严哲等,2011),其他方面少见应用。油藏内流体流动与蚂蚁寻找路径存在相似性,油藏内流体势场分布不均,流体由高势区流向低势区,存在多条指向低势区的运移路径,具有规律性、随机性及最优性的特征,最终形成由高势区指向低势区的优势运移路径,故可利用蚁群算法来预测优势通道发育。本文在建立开发流体势理论公式基础上,建立研究区流体势分布模型,因流体势计算中纳入储层孔隙度、渗透率、采液量、注水量、井底流动压力等参数,克服了单一参数判别优势通道的局限性,如储层孔渗数据影响界面能分布,采液、注水及井底压力数据影响压能的分布。并将流体势数学模型作为蚁群算法模拟的原始数据,应用蚁群算法对典型剖面进行模拟,从而模拟计算优势渗流通道的分布。

1油藏开发流体势理论

1.1油藏开发流体势定义及地质意义

流体势理论在石油勘探中取得了一定的应用,但在油藏开发中应用较少。油藏在投入开发之后,油藏内部的流体受到的应力场发生变化,流体所具有的流体势能类型也相应发生改变。流体在已开发油藏中受到重力、浮力、压力、惯性力、毛细管力等作用力。油藏中的流体受到浮力的作用,使流体具有位能,位能与流体本身的质量及流体在油藏三维空间内的位置有关,流体运移过程中位置变化会引起流能变化,油藏内部各点流体高程存在差异,使其位能存在差异。开发油藏中的流体受到压力的作用,压力包括油藏静压力及油藏注水开发压力,流体在压力作用下产生压能,油藏内各点压力存在差异,因而压能存在差异。质量使流体产生惯性力,当流体开始流动时,就会形成动能,动能是各种作用力综合作用的结果,油藏内部各点流体受到的作用力不同,使动能存在差异。油藏中的流体受到毛细管力的作用,两种合力产生的能量称为界面能,界面能的大小与孔喉半径及润湿性有关。油藏内部储层存在着各种非均质性特征,使油藏内部流体的界面能存在差异,界面能分布的差异影响了油藏中流体的流动。综上所述,油藏开发过程中流体势能主要包括位能、压能、动能及界面能,油藏开发流体势(体积势)的理论公式可以表示为:ϕ=ρg(-z)+ρ∫0pdpρ(p)+12ρv2+2σcosθr(1)式中:Φ为流体势能,J/m3;ρ为流体密度,kg/m³;g为重力加速度,m/s2;z为海拔深度,m;p为油藏压力,Pa;v为流体渗流速度,m/s;σ为界面张力,mN/m;θ为润湿角,(°);r为储层孔喉半径,μm。

1.2油藏开发流体势控制下流体运动规律

势能是控制各种物体运动的决定因素,物体总是由势能高的地方向势能低的地方运动,物体运动的本质即为物体的势能大小的差异,通过势能的差异,物体开始运动,最终达到新的平衡。流体势是控制地下流体流动的本质因素,地下流体的流体势由位能、压能、动能及界面能组成,同一油藏中不同位置的流体,由于海拔高度、压力及储层质量的差异,导致不同位置流体的位能、压能、动能及界面能存在差异,在油藏三维空间内形成流体势的分布场,此流体势场存在势能大小的差异,流体势能大小的差异控制了油藏中流体的运动,使流体从高势区向低势区运动。

1.3油藏不同开发阶段流体势理论模型

油藏在不同开发阶段,油藏内部的压力场、储层特征及流体性质都会发生变化,计算开发流体势的理论公式存在差异。以中高渗油藏为例,分析了油藏在不同开发阶段,开发流体势理论模型的差异性。

1.3.1油藏原始状态理论模型

在中高渗油藏未开发之前,油藏中的流体处于相对静止状态,流体的动能及界面能较小,几乎可忽略不计,此时油藏内部流体势大小相等,计算模型可简化为:ϕ=ρg(-z)+pS(2)式中:ps为油层静止压力,Pa。

1.3.2油藏天然能量开采阶段理论模型

油藏投入开发后,一般采用天然能量驱的方式进行开采,油藏中流体势的大小取决于油藏内部重力场、压力场、速度场及孔隙结构的分布特征,中高渗油藏渗流过程中遵循达西渗流定律,产量Q可表示为公式(3),采油井附近的压力场分布呈较规则的同心圆形状分布,形成“漏斗状”的压力场,地层中某点压力可表示为公式(4)(葛家理等,2001),将公式联合求解可得公式(5),则采油井附近天然能量开采阶段流体势理论模型可表示为公式(6):Q=kAPS-Pobrj(3)Pf=Ps-Ps-PoblnRrwlnRrj(4)Pf=Ps-QμB2πkhlnRrj(5)ϕ=ρg(-z)+ρ∑j=1m(Ps-QjμB2πkjhjlnRrj)+ρv22+2σcosθr(6)式中:pf为地层中某点压力,Pa;pob为油井井底流动压力;rw为井筒半径,m;Q为油井产液量,m3/s;μ为地层原油的黏度,Pa•s;B为地层流体体积系数,无量纲;π为圆周率常量,无量纲;K为地层渗透率,10-3μm2;h为油层厚度,m;R为油井供给半径,m;rj为研究点与井筒轴距离,m;m,j为采油井的数量与序号。

1.3.3油藏注水开采早期理论模型

油藏进入注水开发阶段后,油藏内部流体势场的变化主要表现在压力场的变化。注水压力影响了油藏内部流体势场的分布,油藏内部压力场受到注水井压力场及采油井压力场分布的共同影响,注水井附近某点地层压力可表示为公式(7)(姚君波等,2012),则注水开发初期流体势理论模型可表示为公式(8):Pf=Pwb-1.842QwμBKhlnrirw(7)ϕ=ρg(-z)+ρ[ps+∑i=1n(Pwbi-1.842QwiμBKihilnrirwi)ùûú-∑j=1m(QjμB2πkjhjlnRrj)+ρv22+2σcosθr(8)式中:pwb为水井井底流压,Pa;Qw为注水井注水量,m3/s;n,i为注水井的数量与序号。

1.3.4油藏注水开采中后期理论模型

油藏在长期注水开发过程中,注入水与储层流体相互接触,此时储层界面张力、孔喉半径及流体密度会发生变化,且油藏综合含水率较高,将此开发阶段界定为油藏注水开采中后期。此时,流体势场也相应发生变化,主要表现为储层的润湿性、界面张力、物性及原油性质的变化,这些变化对开发中后期界面能的分布起着影响,油藏注水开发中后期流体势理论模型表示如下:ϕ=ρg(-z)+(ρ+Δρ)[ps+∑i=1n(Pwbi-1.842QiμBKihilnrirwi)-∑j=1mQjμB2πkjhjlnRrj1]+(ρ+Δρ)v22+2σ1cosθ1r+Δr(9)式中:Δρ为流体密度变化,kg/m3;σ1为油藏开发后期界面张力,mN/m;θ1为油藏开发后期润湿角,(°);Δr为储层孔喉半径变化,μm。

2基于开发流体势场的蚁群算法预测优势渗流通道的基本原理

2.1蚁群算法的基本原理

蚁群算法是一种源自自然现象的算法,来源于蚂蚁在寻找食物过程中发现路径的行为。蚂蚁在寻找食物的过程中,会向环境释放一种信息素的物质,蚂蚁能够感知这种信息素,信息素在检束范围内对蚂蚁选择路径起到指导作用,蚂蚁的运动倾向于信息素强度高的地区。通过信息素吸引其他蚂蚁过来,随着时间的推移,被大量蚂蚁通过的路径上信息素会快速上升,而之后的蚂蚁也有更大可能沿着这条路径继续移动,随着这种效果不断累加,一条优势路径就可以形成。在单位时间内出发的蚂蚁数量是相同的,一定时间内沿着最短路径到达食物的蚂蚁是最多的,该路线上留下的信息素也是最多的,而沿着较长路径到达食物的蚂蚁较少,留下的信息素也相对较少,之后的蚂蚁越来越可能会选取较短路线,从而形成一条最优化路径(MarcoDorigoetal.,1992)。

2.2蚁群算法预测优势渗流通道的基本原理

流体势是油藏中决定流体流动的关键因素,油藏中流体在流动时由高势区流向低势区。油藏在投入开发后,存在多条指向低势区的运移路径,流体通过多条路径流向低势区,但随着油藏开采时间的推移,流体会沿着流体势下降较快的运移通道运动,流体的运移会优先沿着这个通道运移,即形成优势渗流通道。针对开发油藏中流体运移的特点,将其与蚁群算法进行了类比分析,相似性表现为以下几点。油藏中流体势的分布决定了流体运移,对于具体处于某一开发阶段的油藏,可选择相适用的理论模型计算流体势场分布,再通过算法实现比较不同的流体势值,使流体向流体势值减小的方向流动,油藏中任意流体在流体势影响下,对周围流体势场分布做出直观选取,优先选择低势路径。在蚁群算法中,蚂蚁自发的由信息素浓度低的地方向信息素浓度高的地方运动,通过信息素浓度的检索自发形成具有极富规律的路径,蚂蚁与流体在路径选取方面具有极大的相似性。油藏开发中流体在初期会选择多条路径流向低势区,最初路径的选择具有一定的随机性,只要满足由高势区指向低势区即可。油气在运移过程中,单位体积油气在储层非均质性影响下,仅对局部储层中流体势分布进行分析,优先选择低势路径,不同位置油气选择路径不一,具有一定随机性。单一蚂蚁在运动过程中,仅对自身周围所处的局部信息素产生作用,在遵循由信息素浓度低向浓度高的地方运动规则下,不同蚂蚁的运动路线具有一定的随机性,这样在运动初期会形成多条不同的运动路径,与油藏中流体运移初期多条路径的选择很相似。随着油藏开采时间的推移,流体自发选择一条势降变化较快的路径运移,势降较快的路径形成受流体势控制,在地质上表现为受压能场、界面能场、动能场、位能场控制。油藏内部优势路径发育取决于流体势场大小分布及势场变化程度,与路径长短无关,在流体势降较快的路径中,流体运移阻力小且速度较快,单位时间内通过流体数量较多。在蚁群算法中,每只蚂蚁在行进过程中都会在行进路径上留下信息素,这些信息素会成为指引其他蚂蚁的有效元素。在最初的行进过程中,优势路径还没有形成,因此会形成多条行进路径,随着最短路径形成之后,越来越多的蚂蚁就会选择沿着优势通道行进,因此在优势通道上的信息素就会越来越多,而其他通道上的信息素就会很快的衰减并逐渐被废弃掉,此后的蚂蚁则都会沿着这条优势路径进行运移。蚁群算法中蚂蚁寻找最短路线并最终沿着最短路线行进的过程与油藏开发中优势通道的形成非常相似,但油藏内部流体是以辐射状的流线在三维空间内运动,因此在某一方向的二维剖面上优势通道的形成与蚂蚁寻找最短路线行为具有可对比性。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油藏中优势渗流通道的形成与蚁群优势路径的形成具有很大的可比性及相似性。基于以上原理,将蚁群算法引入到开发油藏优势渗流通道的预测中,建立油藏流体势模型,将流体势转化为信息素,在运移过程中,以下式概率运移,直到到达初始信息素最低值,并重复以上步骤。利用上述算法,研发了相应的基于流体势场的蚁群算法模拟软件。τ=1Φ(10)Pij(t)=[τ]ij(t)α[η]ij(t)β∑l∈allowedk[τ]ij(t)α[η]ij(t)β,J∈allowedk(11)Pij(t)=0,J∉allowedk(12)其中,pij(t)为油气在某一时间点从相邻2个网格发生运移的概率;α为信息素启发因子,反应在路径上积累的信息素的重要程度,代表多次运移之间的联系;β为期望启发式因子,表示检索周围启发信息的能见度;τij(t)为某一时刻是某一网格上的信息素;ηij(t)为启发函数;allowedk为继续运移可能空间。

3东河1油田优势渗流通道预测

3.1东河1油田概况

东河1油田位于塔里木盆地塔北隆起中段的东河塘背斜构造带上,油藏顶面构造形态为受北界逆断层控制的、北东-南西走向不对称短轴背斜,油藏面积约6.2km2,为一个典型的块状底水油藏,研究目的层为石炭系CⅢ油组东河砂岩段,为一套海相碎屑岩沉积,具有储层厚度大、纵向非均质性较强的特点。东河1油田石炭系油藏于1990年进行投产,经历了天然能量开采阶段及注水开采阶段,截止目前,地质储量采出程度达到33.8%,综合含水率达72.8%。目前油藏进入开发中后期,随着含水上升,层间矛盾越来越突出,注水见效差、递减速度快,注水优势通道分布规律不清,导致无效低效注水增加,油藏开采难度越来越大。

3.2油藏流体势模型的建立

针对建立的中高渗油藏开发流体势理论,研发了一套中高渗油藏开发流体势计算软件FluidPotentialSimulation,可分别计算油藏原始状态、天然能量开采阶段、注水开发初期及注水开发中后期流体势在空间上的分布特征。首先建立东河1油田CⅢ油藏的地层网格模型,利用FPS软件对地层网格模型进行读取,输入油藏主要基本参数及开发动态参数,主要包括油藏深度、地层原油粘度及密度、地层流体体积系数、井筒半径、油藏静压力、界面张力及润湿角、产油量、产液量、注水量、井底流动压力等,如表1所示。根据流体势理论计算模型,对流体势分布进行了计算,表2所示为DH1-5-9、DH1-6-6在不同层位深度点所计算的流体势数值,动能数值非常小,几乎可忽略不计,开发流体势主要受到压能、界面能、位能的影响。

3.3基于流体势场的蚁群算法预测优势渗流通道

选取了两个过井流体势剖面进行蚂蚁算法模拟,利用蚁群算法模拟软件将其导入,针对东河1油田CⅢ油组东河砂岩段,选取了DH1-H9~DH1-6-6~DH1-5-9、DH1-7-6~DH1-H18~DH1-6-6两条过井剖面A、B进行了模拟(图1a,b)。对剖面A模拟过程了分析(图1c),在模拟初期,注入水沿着不同的小层进行运移,由于东河砂岩不同小层垂向上表现出明显的韵律性特征,注入水在模拟过程中,首先在不同的小层内部形成相对的优势运移通道。在流体势分布差异的控制下,在模拟初期,不同小层内部优势通道的发育情况存在区别。CIII3-1小层表现为典型的正韵律特征,小层内部渗透率级差较大,使层内流体势数值差异大,在蚂蚁算法模拟下,高信息素物质迅速向下部运移,在小层下部形成优势运移通道;CIII5-1小层表现为典型的级差较大的反韵律特征,小层内部流体势分布存在差异,高信息素物质缓慢向下部运移,优势运移通道的分布特征与正韵律小层存在着差异,流体势分布的差异使优势渗流通道的分布靠近小层上部。东河砂岩段垂向非均质性较强,不同小层之间物性特征差异比较大,如CⅢ3砂组、CⅢ2砂组、CⅢ1砂组水平渗透率平均值分别为167.33×10-3μm2、88.14×10-3μm2、15.61×10-3μm2,造成不同小层之间界面能及流体势数值差较大,随着模拟时间的增加,模拟软件不断的释放蚂蚁,注入水不断的注入,在不同小层之间流体势及信息素差异的影响下,逐渐形成一些优势运移通道,即蚂蚁体运移方向在保持由高势区向低势区运移的原则下,运移路径不断向信息素高的地方靠近,随着时间的推移,不同小层之间信息素的分布存在差异,信息素很高的通道分别集中在2-2,3-1和3-2小层,说明在这些小层中形成了优势渗流通道(图1e)。除了以上井剖面,本文还选取了剖面B来进行模拟,以便说明优势渗流通道在不同位置的发育情况(图1b)。模拟结果与上条剖面相似,高信息素通道分别集中在2-2,3-1和3-2小层,说明在这些小层中形成了优势渗流通道(图1d,f)。

3.4基于流体势场的蚁群算法模拟可靠性评价

优势通道形成后,注水井的注入动态和生产井的生产动态均会发生明显的变化(李科星等,2007),根据生产动态资料对研究区优势通道进行评价:

(1)从吸水剖面监测结果看,个别小层相对吸水量明显高于其它层,表明该小层中可能形成了优势通道。DH1-7-6于1997年7月射孔3-2、4、5-1、5-2、5-3、6、7小层(其中6、7小层为稠油层),2004年堵孔并射孔1-2、1-3、2-1、2-2、3-1小层,并分别于1998年、2001年、2002年及2006年进行吸水剖面测试。由本井吸水剖面可见,射孔厚度仅占总射孔厚度的14.83%的3-2相对吸水量在36.8%~64.7%之间(图2a,b,c),吸水量占据主导地位,且吸水量呈逐年变大的趋势,2004年重新射孔后2-2、3-1小层相对吸水量占比90%以上(图2d),表明在注水开发过程中2-2、3-1、3-2小层内部逐渐形成了优势通道。

(2)对东河1油田7个井组进行了示踪剂测试,对DH1-7-6井组的测试结果进行了分析。注入井DH1-7-6在2007年9月注入示踪剂S35,射开层位为1-2、1-3、2-1、2-2小层,监测井DH1-6-6在相应层段均有射孔对应,DH1-6-6井在示踪剂测试后第87天监测到示踪剂存在,平均见效速度为4.72m/d,见效时间短,见效速度较快,示踪剂产出的浓度峰值在较短的时间内即达到最大值,然后又急剧下降,峰值持续的时间较短,说明此注采方向上优势通道非常发育。综合此两口井的生产动态资料分析,认为DH1-7-6井组中,DH1-6-6井主要受效层段为2-2小层,也是主要的优势通道发育层位。

(3)吸水指数是注水井在单位注水压差下的日注水量,反映注水井注水能力的大小。注水井吸水指数升高,即日注水量不变,井底压力下降,说明注水井形成了优势通道。注水井DH1-4-7注水曲线中吸水指数在2000年至2001年间骤升,而对应的日注量曲线基本不变、略有下降,压力曲线明显下降,符合优势通道的动态表现特征,推断该井在此期间形成了优势通道。

(4)含水率是研究优势通道形成的关键动态因素之一,形成优势通道的一个突出表现就是含水率的异常变化。采油井DH1-5-6井,随着注水开发的进行,采油井含水率逐渐升高且居高不下,日产水量不断增高,说明注入水正逐渐形成优势渗流通道。基于动静态资料的优势渗流通道评价结果表明,东河1油田层间矛盾较突出,部分高渗层中已形成优势通道,导致注水效率大为降低,本区优势通道在2-2、3-1、3-2小层最为发育,基于蚂蚁算法的模拟结果表明优势通道发育在2-2、3-1和3-2小层,总体上符合度较好。

4结论

(1)分析了油藏开发阶段流体受力作用,提出开发阶段流体势场包括位能、压能、动能及界面能,分析了不同流体势能大小的影响因素及对流体运动的控制作用,建立了油藏不同开发阶段流体势场定量理论模型。

(2)将蚁群算法原理引入到油藏开发中,对比了蚂蚁运移优势路径与油藏流体优势运移通道的相似性,发现两者在运移路径选择上存在着规律性、随机性及最优性,提出了基于开发流体势场的蚁群算法来预测油藏开发阶段优势渗流通道的方法,并建立了相应的算法模型。

(3)将新方法应用于东河1油田优势通道的预测中,建立东河1油田东河砂岩段的流体势模型,对两个典型的过井流体势剖面进行了蚁群算法模拟,模拟结果表明:优势通道在小层内部及小层之间均发育,受到小层内部流体势差异控制,高浓度信息素主要分布在正韵律小层下部,而分布于反韵律小层中部及下部;受到层间流体势差异控制,在模拟后期,高浓度信息素主要分布在CIII2-2、3-1和3-2小层,表明CIII2-2、3-1和3-2小层发育优势通道。应用生产动态资料对研究区优势通道进行识别,总体上符合度较好。

参考文献:

窦之林,曾流芳,张志海,等.2001.大孔道诊断和描述技术研究[J].石油勘探与开发,28(1):75-77.

葛家理,宁正福,刘月田,等.2001.现代油藏渗流力学原理[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56-78.

姜汉桥.2013.特高含水期油田的优势渗流通道预警及差异化调整策略[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37(5):114-119.

李阳,王端平,刘建民.2005.陆相水驱油藏剩余油富集区研究[J].石油勘探与开发,32(3):91-96.刘震,金博,韩军,等.2000.

准噶尔盆地东部流体势场演化对油气运聚的控制[J].石油勘探与开发,27(4):59-63.李科星,蒲万芬,赵军,等.2007.

疏松砂岩油藏大孔道识别综述[J].西南石油大学学报,29(5):42-44.孟凡顺,孙铁军,朱炎,等.2007.

利用常规测井资料识别砂岩储层大孔道方法研究[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37(3):463-468.

庞雄奇,李丕龙,张善文,等.2007.陆相断陷盆地相-势耦合控藏作用及其基本模式[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8(5):641-652.

孙明,李治平.2009.注水开发砂岩油藏优势渗流通道识别与描述技术[J].新疆石油天然气,5(1):51-56.

严科,杨少春.2007.单层剩余油的算法及应用[J].高校地质学报,13(1):112-116.

严哲,顾汉明,蔡成国,等.2011.利用方向约束蚁群算法识别断层[J].石油地球物理勘探,46(4):614-620.

姚君波,袁立,王长浩,等.2012.井间地层压力分布预测方法及应用[J].科学技术与工程,12(30):7854-7863.

地下水的优势例5

亚当·斯密最早提出“绝对优势”理论,认为国际贸易的基础是各国之间生产技术的绝对差别,各国应集中生产并出口其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进口不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后来,大卫·李嘉图提出“比较优势”贸易理论,认为国际贸易的基础是各国生产技术的相对差别,每个国家应集中生产并出口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进口“比较劣势”的产品,从而获得“比较利益”。

衡量各国产品的比较优势一般有两种方法。其一是用产品的相对劳动生产率来衡量,即产品A的相对劳动生产率等于产品A的人均产量与其他产品的人均产量之比,产品的相对劳动生产率越高,比较优势就越明显;其二是用产品的相对成本来衡量,即产品A的相对生产成本等于产品A的单位生产成本与其他产品的单位成本之比,产品相对成本越低,比较优势就越明显。〔1〕

实际上,用以上两种方法衡量各国贸易的比较优势是比较困难的。因此,在国际贸易理论中通常引入“显示比较优势系数”(RCA,RevealedComparativeAdvantages)来衡量比较优势。〔2〕该系数定义为:i国k产品贸易量占i国贸易总量比重与世界k产品贸易量占世界总贸易量比重之比。如果该系数大于1,视为i国k产品具有“比较优势”;若小于1,则视为具有“比较劣势”。从动态观点看,该系数上升,视为i国k产品具有动态“比较优势”;若该系数下降,则视为动态“比较优势”下降。

二.中国比较优势的变化(1980~1994年)

表1列出了中国农业密集产品、资本密集产品、劳动密集产品、矿产密集产品共四类资源密集产品比较优势系数的变化。计算样本年分别为1975年,1980年,1985年,1990年和1994年。

表1中国不同资源密集产品显示比较优势

系数变化(1975~1994年)

1975年1980年1985年1990年1994年

进口

农业密集1.2232.0220.71951.2020.8639

资本密集1.3231.2151.4881.1411.170

劳动密集0.76170.90060.96361.0990.8996

矿产密集0.36330.13490.21330.35520.5710

出口

农业密集2.2581.6651.4911.2671.023

资本密集0.31740.35920.25570.54870.5358

劳动密集2.4813.2923.3233.0193.561

矿产密集0.74730.87281.2510.77680.5459

资料来源:InternationalEconomicDatabank(IEDB),Austr-alianNationalUniversity;1975~1985年数据使用IEDB估计数计算;1990年和1994年数据根据中国统计局数据计算。

1.进口

农业密集产品比较优势系数,经历上升、下降、再上升、再下降的过程:1980年为2.022,1985年下降为0.7195,1990年又上升为1.202,1994年又下降为0.8639。资本密集产品比较优势系数,呈现上升、下降趋势:1980年为1.215,1985年上升为1.488,1994年又下降为1.170。劳动密集产品比较优势系数,1980年为0.9006,1994年为0.8996。矿产密集产品比较优势系数,1980年为0.1349,1994年上升为0.5710。上述系数表明,中国农业资源、矿产资源、资本资源相对稀缺,不具有出口贸易比较优势,理应利用进口贸易比较优势。但从实际系数看,只有资本密集产品进口比较优势系数超过单位1,而农业密集和矿产密集产品进口比较优势系数均小于单位1,反映这一时期中国的农产品和矿产品仍实行“进口替代”战略,采取“高度自给自足”模式,没有充分发挥进口比较优势。

2.出口

农业密集产品比较优势系数呈不断下降趋势,1980为1.665,1994年为1.023,但仍具有比较优势。安德森等人认为,一个国家越是缺乏耕地资源、经济增长越迅速,其农业比较优势下降速度就越快。〔3〕中国在粮食出口方面已不具有比较优势,但在非粮食农产品(如水产品、畜产品、水果、蔬菜、烟草等)出口仍具比较优势,从而导致整个农产品出口比较优势系数在下降。劳动密集产品出口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其系数呈不断上升趋势,1980年为3.292,1994年为3.561。资本密集产品出口不具有比较优势,这一系数1980年为0.3592,1994年为0.5358。矿产密集产品出口不具有比较优势,这一系数1980年为0.8728,1985年上升为1.251,而后不断下降,到1994年已降至为0.5459(见表1)。这表明,1980年以来,出口方面劳动密集型产品充分利用了比较优势,农业密集产品也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资本和矿产密集产品已不具有出口比较优势。

3.资源密集型产品比较优势与我国资源禀赋状况的关联度

我国劳动力资源十分丰富,劳动力供给人口占世界总量的1/4以上;耕地面积和水资源二大农业资源十分紧缺,均占世界总量的7%;煤炭资源和水电资源十分丰富,分别占世界总量的10.97%和13.22%,石油和天然气资源十分贫乏,分别占世界总量的2.34%和1.20%;资本资源相对紧缺,国内投资额占世界总量的3.4%;技术资源供给严重不足,以表现一国技术创新和技术发明能力的国际专利数而言,中国仅占世界总数比重的0.27%。各国的自然禀赋是很难改变的,但是通过国际贸易可以改变获取资源禀赋的能力,同样可以形成自己的相对优势。中国的基本国情决定了中国需要国际出口和进口市场,只有出口更多的劳动密集型产品,进口更多的资本密集、农业密集、矿产密集产品,吸纳更多的国际资本,引进更多的国际技术,才能获得更多、更大的国际比较利益。

三.各类资源密集产品比较优势的国际比较

表2计算了1990年和1994年中国、美国、日本和澳大利亚四国农业、劳动、资本、矿产资源密集产品贸易的显示比较优势系数;表3计算了1965至1994年期间日本、香港、南朝鲜、新加坡、台湾、中国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的显示比较优势系数。

表2中、美、日、澳四国显示比较优势系数

1990

澳大利亚中国日本美国

进口

农业密集0.54371.2021.6560.6146

资本密集1.1861.1410.54661.019

劳动密集0.94281.0990.78021.134

矿产密集0.49810.35522.1881.073

出口

农业密集2.2431.2670.09591.222

资本密集0.22200.54871.5701.196

劳动密集0.15103.0190.50260.4753

矿产密集2.2580.77680.12890.4339

1994

澳大利亚中国日本美国

进口

农业密集0.56180.86391.9500.5867

资本密集1.2371.1700.57581.050

劳动密集0.93500.89960.98361.122

矿产密集0.58050.57102.0270.9952

出口

农业密集2.6971.0230.08621.094

资本密集0.39430.53581.4881.197

劳动密集0.19873.5610.51140.5402

矿产密集2.8370.54590.17940.3535

Note:RevealedComparativeAdvantage(RCA)isdefinedasacountry’ssectoralsharedividedbytheworldsectoralshare.

RCA[k][,i]=(T[k][,iw]/T[,m)/(T[k][,ww]/T[,ww])

subscriptirepresentsreportingcountryi

subscriptkrepresentscommodityk

subscriptwrepresentsworld

subscripttrepresentstotalofcommoditygroupofinterest

Trepresentstrade(eitherexportorimport)

Source:InternationalEconomicDatabank,AustralianNationalUniversity.

表3东亚地区劳动密集型出口产品显示比较优势系数变动

年份日本香港南朝鲜新加坡台湾中国

19652.9827.1293.2070.75181.7112.475

19702.1416.7554.6630.71613.6692.502

19751.8546.9284.8530.83244.5692.481

19801.1766.6884.9580.92425.2403.292

19850.8205.2414.6980.61444.3133.323

19900.5063.7413.0600.61772.7563.019

19940.5113.3242.0380.44801.9483.561

Source:InternationalEconomicDatabank(IEDB),AustralianNationalUniversity.

1.进口

日本充分发挥了农业和矿产密集产品进口比较优势,其系数分别为1.950和2.027;美国充分利用了劳动密集产品进口比较优势,其系数分别为1.170和1.237。中国与其他国家相比,资本密集产品进口比较优势系数为1.170,低于澳大利亚水平;农业密集产品进口比较优势系数为0.8639,远低于日本水平;矿产密集进口比较优势系数为0.5710,远低于日本水平。产生上述问题的原因是,中国在进口方面实行的“半保护”和“半开放”混合政策,大大限制了中国像日本那样发挥进口紧缺资源方面的比较优势。

2.出口

中国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比较优势系数为3.561,远高于与其他国家;农业密集产品比较优势系数为1.023,略低于美国的1.094,大大低于澳大利亚的2.697;资本密集产品比较优势系数为0.5358,低于日本的1.488和美国的1.197,略高于澳大利亚的0.3943;矿产密集产品出口比较优势系数为0.5358,大大低于澳大利亚的2.837,略高于日本的0.1794、美国的0.3535。总的说来,80年代以来实行市场化改革和对外开放两大政策,使得中国在出口方面发挥了劳动密集产品的比较优势,出口额年平均增长率高达17%,可以视为成功地利用“比较优势”战略的国际范例。

3.未来中国仍将保持劳动密集型产品比较优势系数

与日本和“四小龙”相比,1994年中国劳动密集产品出口比较优势系数为3.56,低于1980年香港为6.688、南朝鲜为4.958、台湾为5.240的水平。这表明,中国劳动密集产品还具有很大的增长潜力。与日本和“四小龙”所不同的是,中国不会出现劳动密集型产品比较优势系数迅速上升和迅速下降的趋势,这是因为日本和“四小龙”地域狭小,国内市场规模有限,产业结构变动迅速,劳动密集型产品向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过渡较快,必然要将其劳动密集型产品向境外转移。而中国则不需要跨国境转移,仅是跨区域转移,即从沿海地区向内陆地区扩散和转移,从劳动力成本高的地区向劳动力成本低的地区扩散和转移。这种东亚的“特例”,使得中国的劳动密集型产品比较优势系数将是一个缓慢攀升的过程,而不会像日本和“四小龙”那样出现这一系数过早下降的趋势。

四.中国走向21世纪发展战略的选择

从建国以来,中国发展战略大体经历了3个阶段:50年代的“赶超战略”;60年代的“四化战略”;80年代迄今的“翻番战略”,或称“转型战略”。

本文认为,中国走向21世纪的发展战略应当选择“比较优势战略”与“贸易自由化战略”。提出这一战略的基本依据是中国基本国情以及在世界经济和国际贸易中的比较优势和比较劣势。中国只有劳动力资源具有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而在农业资源、石油天然气资源、主要矿产资源、资本资源和技术专利资源处于明显的比较劣势和竞争劣势。当中国进入21世纪时,由于总人口规模将由12亿人增长到2020年的15亿以上,GDP总量将增长10倍,贸易总量将增长10多倍,因此人口增长与资源消耗、经济增长与资源供给的矛盾将十分尖锐,中国不可能再像80年代那样完全依赖国内资源来支撑巨大经济规模并实现持续高速增长,特别是食物需求和资源消耗需求。这就决定中国必须立足国内,面向世界,在更大范围内获取更多的国际资源、国际资本、国际市场和国际技术,从而实现中国国家发展目标。

比较优势战略和贸易自由化战略的内容是:基于中国各类重要资源在国际经济与国际贸易中的比较优势和劣势,选择最大限度的发挥和利用中国的劳动力资源优势,积极促进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增长,适度进口中国长期相对紧缺的农业资源密集型产品(如粮食)、能源密集型产品(如石油、天然气)、矿产密集型产品(如铁矿砂),积极引进先进国外实用技术,大量吸收国际资本,进一步开放国内市场,主动参与世界经济一体化过程。上述战略的目标是:在下世纪初期(2020年)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经济实体和贸易大国。这一战略包括如下要点:

1.有效地开发和进口农业、能源、矿产资源

1994年日本和美国总人口数占世界总人口比重分别为2.2%和4.7%;日本农业密集产品进口量占世界总量的12.64%,成为第一大农产品进口国,美国为9.59%;美国矿产密集产品进口占世界总量的16.27%,成为世界第一大矿产品进口国,日本为13.13%;而中国农业密集产品占世界总量的2.38%,矿产密集产品仅占世界总量的1.57%。中国从国际市场获得农业和矿产资源的比重大大低于美国和日本,也远低于中国占世界总人口的比重。目前中国在进口粮食、石油制品、天然气、化工原料、有色金属矿等产品的显示比较优势系数均未达到单位1,未充分利用这些长期紧缺资源的进口比较优势(见表4)。从长远的国家利益来看,在这些紧缺资源产品上保持全面自给自足的成本是巨大的,无疑放弃了国际贸易所带的互利互惠。中国大量进口农业密集、矿产密集产品是十分有利的,应当由目前“高度自给自足”型向“基本自给、适度进口、积极进口”型转变。例如粮食净进口率目前不足2%,短期指标应提高到5%,中期目标提高到10%,长期目标提高到10%以上。〔4〕世界银行也认为,如果中国努力实现粮食自给自足,从长远看,既代价高昂又不能持久,而应突出中国所具有的相对优势,利用较自由的农产品贸易作为经济手段,促进高效益的国内生产。世行预测2020年中国粮食进口量约达到3,000~9,000万吨,净进口率为5~13%,仅相当于那时中国出口总额的1~2%;〔5〕石油净进口率由以前的4.5%,逐步提高到长期的40%以上。〔6〕世界银行建议,中国应实行能源消费结构多样化战略,适当进口石油和天然气,减少煤炭消费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7〕同时应积极鼓励国内厂商到海外投资农业(主要是粮食)基地、能源基地和矿产品基地。

2.有效地生产和出口丰裕资源密集产品,“以资源换资源”

中国农业资源十分多样,有耕地面积9,497万公顷,宜农荒地3,535万公顷,宜林荒山荒地6,303万公顷,可利用草地31,333万公顷。此外,还有大面积的滩涂、浅海滩,亚热带地区达48万平方公里。因此,应当形成多样化农业生产格局与贸易格局。中国在粮食生产方面不具有比较优势,但在生产非粮食的农产品方面具有比较优势。例如1994年水果和蔬菜出口额达29.4亿美元,显示比较优势系数为1.609;水产品出口额达23.2亿美元,显示比较优势系数为1.763(见表4)。就中国的利益而言,出口更多的劳动密集产品如水果、蔬菜、水产品,进口较多的耕地密集产品如粮食是十分有利的。

中国又是一个多样化的能源和矿产资源国家,在出口原煤方面具有竞争优势。1994年煤炭及制品出口额为10.5亿美元,显示比较优势系数为1.941,占世界出口市场的5.754%,煤炭出口量2,430万吨,仅占全国煤炭生产总量的2%,有相当大的出口增长潜力。铅、锌和锡三大有色金属出口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分别占世界出口市场的9.967%,6.993%和15.58%;水泥出口具有竞争优势,占世界市场的5.081%(见表4),水泥出口量为452万吨,仅占全国水泥生产总量的1.1%,也有很大的出口增长潜力。这表明中国有条件出口丰裕资源换取紧缺资源,以出口增长促进进口增长,以便缓解人口与资源的矛盾、经济增长与资源供给的矛盾。

表4中国主要产品进出口占世界市场份额及显示比较优势系数

进口

年份占本国贸易占世界总显示比较总值

总数比重(%)数比重(%)优势系数1000美元

农产品

03水产品19900.19190.27480.1773102378

19940.50021.2030.4373578310

041小麦19904.04214.459.3272156528

19940.83087.2632.640960577

042水稻19900.02170.28570.184411594

19940.12232.3240.8448141488

044玉米19900.08910.45840.295847577

19940.00010.00190.0006179.0

045其它19900.00020.00710.0046122.0

谷物19940.00000.00650.0023104.0

05水果19900.15580.14420.093083137

和蔬菜19940.08920.15410.0560103212

06蔗糖19900.73012.9301.891389475

19940.38593.1261.136446160

074茶19900.01320.25510.16467091

19940.00160.08420.03061941

099食品19900.06970.48910.315737219

19940.05850.52530.190267709

112酒19900.01590.04350.02808532

19940.00900.04310.015610431

12烟草19900.24370.96770.6246130013

19940.02790.16890.061332343

22油料19900.03880.17900.115620725

19940.05390.46460.168862375

矿产品

28金属19901.4061.8001.162750050

矿物19941.6364.7781.7361891629

32煤、焦19900.13900.31750.204974165

碳、煤球19940.03020.16180.058834934

331原油19900.79440.20430.1319423806

19941.3600.90380.32851573387

332石油19901.1750.63400.4092627015

产品19941.7842.3370.84952063082

341天燃19900.05090.08510.054927191

气及制品19940.25620.82230.2988296305

351电力19900.21932.6571.715117020

19940.09302.2570.8203107572

51化学19902.8981.4160.91461546258

制品19942.2011.9820.7207254157

56化肥19904.87920.0512.942603133

19941.66513.714.9851925516

58塑料19902.8392.1181.3671514968

制品19944.6886.2172.2595421118

63木材及19901.0572.7451.772564197

制品19940.88003.6051.3101017410

64纸制品19901.3961.1090.7161744784

19941.7092.6100.94891976309

65纺织品19909.8914.9533.1975276498

纱、织物等19948.0637.1102.5849323051

66非金19900.84940.57400.3705453151

属矿19940.92201.1580.42121066051

661水泥等19900.07140.45790.295538112

建筑材料19940.12091.5180.5517139837

67钢铁19905.3462.5491.6452852035

19948.2477.8272.8449534909

681银铂19900.03740.23220.149819956

等19940.01420.21760.079116449

682铜19900.45421.0000.6459242297

19940.76953.5221.280889655

683镍19900.01400.16830.10867511

19940.02270.70140.254926293

684铝19900.52800.94050.6071281685

19940.50891.7150.6236588395

685铅19900.00460.17190.11092470

19940.00620.62480.22707225

686锌19900.01290.16240.10486896

19940.06942.1720.789680272

687锡19900.00460.18520.11952463

19940.02532.3680.860829298

商品总量1990100.01.5491.00053345133

1994100.02.7511.00011561362

出口

占本国贸易占世界总显示比较总值

总数比重(%)数比重(%)优势系数1000美元

农产品

03水产品2.2064.0992.1731369785

1.9165.2261.7632319422

041小麦0.00080.00360.0019558.0

0.00830.07440.025110055

042水稻0.13552.2621.19984135

0.42528.4662.856514608

044玉米0.64994.2272.241403561

0.780310.863.655944270

045其它0.08973.6611.94155717

谷物0.05204.2941.44862997

05水果2.8333.5301.8711759522

和蔬菜2.4264.7691.6092936125

06蔗糖0.51132.7151.439317514

0.36193.0471.028437928

074茶0.664615.738.340412710

0.243213.254.472294359

099食品0.13221.1250.596582096

0.13451.2720.4292162811

112酒0.08690.28300.150053966

0.09380.48390.1632113600

12烟草0.27451.0380.5508170460

0.56723.3841.141686359

22油料0.99655.9863.174618769

0.55035.5001.855666016

矿产品

28金属0.28220.53050.2813175241

矿物0.09680.37100.1251117142

32煤、焦1.2153.8422.037754985

碳、煤球0.87105.7541.9411053989

331原油5.4781.7780.94273401861

1.6531.1550.38972000305

332石油1.5961.1320.6006991554

产品0.64630.95830.3233782144

341天燃0.00420.00920.00492610

气及制品0.00240.00920.00313024

351电力0.01230.14110.07487673

0.17793.3431.128215383

51化学2.7631.7330.91921715726

制品2.4402.4420.82402952689

56化肥0.04070.20370.108025318

0.05360.50520.170464911

58塑料0.44670.41350.2192277391

制品0.40090.58480.1973485179

63木材及0.47791.5550.8248296739

制品0.65060.8960.9772787336

64纸制品0.47310.46150.2447293814

0.50520.84150.2839611406

65纺织品11.596.9263.6727201610

纱、织物等9.6939.2623.12411730312

66非金2.1191.8400.97571316206

属矿2.0852.8090.94772523169

661水泥等0.60525.0812.694375838

建筑材料0.44075.8331.968533321

67钢铁2.0651.1930.63291282475

1.5431.5730.53071867129

681银铂0.03780.27570.146123510

等0.01310.25740.086815972

682铜0.20230.52390.2778125620

0.18060.87550.2953218541

683镍0.00470.08010.04242975

0.09583.3831.141116006

684铝0.23280.49560.2627114605

0.20000.72400.2442242108

685铅0.05142.4731.31131925

0.08999.9673.362108818

685锌0.04970.78780.417730896

0.20756.9932.359251139

686锡0.13865.6362.98886113

0.171116.585.594207147

商品总量100.01.8861.00062091411

100.02.9641.000121006321

Source:InternationalEconomicDatabank,AustralianNationalUniversity.

3.有效地引进国外技术和利用国外资金

从总体上来看,中国的科学技术水平还大大落后于发达国家,技术创新和技术发明能力不强,国际专利申请批准数仅占世界总数的0.27%。这些决定了中国创新技术在较长时期内应主要来源于国外,即利用“后发优势”,走“引进、消化、吸收和创新”之路。“用市场换技术”将是中国的长期策略,但是农业技术、高新技术和军事技术仍应“以我为主、引进为辅”。

中国的资本量仅占世界总量的3.4%,吸引外商投资是其补充国内投资的重要来源。尽管中国已是居美国之后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的世界第二大国,但人均额仍比较低,尤其是中西部地区,如上海与青海人均实际外商直接投资额相差600倍。为此,今后要积极采取有效措施,促进外商投资于农业、能源、交通、铁路、通讯、大中型水电站和大中城市公共设施,投资于中西部地区、贫困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总之,“用市场换资金”也是中国的一项长期发展战略。

4.大力开发劳动力资源,积极促进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增长

由于中国在发展中大国(包括印度、巴基斯坦、印度尼西亚等)中率先进入发达国家劳动密集型产品市场,且所占份额迅速上升,目前已经成为世界最大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国,其比重1994年占世界总数的10.55%,大大高于美国(6.30%),日本(4.95%)的水平。由于中国是在利用不足世界4%的资本资源来解决占世界1/4的劳动力就业问题,这对任何一届政府都是极其严峻的挑战,决定了中国必须大力开发人力资源,不断提高劳动者素质,促进劳动要素有序的流动,积极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以劳动换资源、以出口促进口”是中国长期发展的重要策略之一。

需要指出的是,中国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在国际贸易中具有比较优势,但并不一定具有国际竞争优势。后者是指在国际市场上具有垄断优势的资源和产品。〔8〕因此应当有选择地发展技术密集和资本密集产业,一方面通过产业政策和资产重组,形成若干个大型国有独资或国有控股合资企业集团,达到专业化和规模经济,以较低的成本进入国际市场;另一方面吸引西方跨国公司来华建立生产基地和加工基地,使其技术与中国廉价的劳动力相结合,构成提高中国国际竞争力的基础,不断提高技术密集型产品占出口总额的比重,在持续高速出口增长过程中,不断推进出口结构的升级和高附加值化。

5.贸易自由化是发挥中国比较优势的重要前提

“比较优势”和“贸易自由化”两者是相辅相成、互为条件、互为促进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发展和不断积累的过程。所谓“贸易自由化”就是放弃传统的“内向型”的“进口替代”战略,大幅度降低名义关税税率,取消各种非关税贸易壁垒,根据中国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逐步开放国内各类市场,取消对国外厂商进入中国市场的人为限制,打破少数国有企业对石油、化工、电讯、造船等独家垄断或寡头垄断的格局,开展公平、公正的竞争,对国内外厂商实行条件相同的非岐视的“国民待遇”等。实行贸易自由化的目的,一是主动参与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过程;二是将国际竞争机制引入国内市场机制的资源配置,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中国各类资源的进口与出口的比较优势。

加快贸易自由化进程符合中国国家利益,但不一定符合部门利益。美国经济学家斯蒂格利茨〔9〕曾谈道,为什么几乎所有的国家都实行贸易保护政策?答案很简单,尽管国家作为一个整体从贸易中得到好处,例如消费者以较低价格来购买物品,但是这个国家内的某些利益集团受到损害,许多国内生产者面临国外产品的竞争,工作机会减少。受损者除非得到补偿,否则他们一定会反对自由贸易。加速贸易自由化已成为世界之潮流,东盟国家2003年实现“零关税”自由贸易区,这本身已对中国构成外部挑战,因此加速中国贸易自由化过程是对这一挑战的最佳响应。

致谢:本文计算得到了澳大利亚国立大学日本研究中心卢卫国博士和许心鹏博士的帮助,文中许多观点曾与北京大学林毅夫教授、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经济系黄益平博士、宋立刚博士讨论,获益匪浅。

本项研究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

主要参考文献:

[1]海闻:《国际贸易:理论·政策·实践》,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2]PeterDrysdale,1988.InternationalEconomicPluralism:EconomicPolicyinEastAsiaandthePacific,Allen&Uniwin,Sydney.

[3]安德森·速水等:《农业保护的政治经济学》(中文版)天津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4]胡鞍钢:“中国21世纪粮食战略的基本选择”,《了望》周刊1996年第35期,第15至第17页。

[5]世界银行亚太区中国和蒙古局国别运行处:《崛起的中国:中国在二十一世纪所面临的长期问题和选择》,世界银行报告号:16643—中国,1997年6月。

[6]胡鞍钢:“中国21世纪石油战略的基本选择”,《了望》周刊1997年第9期,第14页至第16页。

地下水的优势例6

本区域处于温带,土壤肥沃,耕地平整连片,水土资源匹配,生态环境较好,适于大规模机械化作业。“十二五”时期,重点建设以优质粳稻为主的水稻产业带,以籽粒与青贮兼用型玉米为主的专用玉米产业带,以高油大豆为主的大豆产业带,以肉牛、奶牛、生猪为主的畜产品产业带。

黄淮海平原主产区

本区域地处暖温带,地势平坦,具有适宜农业生产的温度、雨水、光照等气候条件,是我国传统农区,农业生产精细化程度和农民科学种田水平较高。“十二五”时期,重点建设以优质强筋、中强筋和中筋小麦为主的优质专用小麦产业带,优质棉花产业带,以籽粒与青贮兼用和专用玉米为主的专用玉米产业带,以高蛋白大豆为主的大豆产业带,以肉牛、肉羊、奶牛、生猪、家禽为主的畜产品产业带。

长江流域主产区

本区域大部分地处亚热带季风区,湖泊众多,水资源丰富,气候温暖湿润,四季分明,年积温较高,雨热同季,是我国重要的农产品生产基地。“十二五”时期,重点建设以双季稻为主的优质水稻产业带,以优质弱筋和中筋小麦为主的优质专用小麦产业带,优质棉花产业带,“双低”优质油菜产业带,以生猪、家禽为主的畜产品产业带,以淡水鱼类、河蟹为主的水产品产业带。

汾渭平原主产区

本区域属暖温带半湿润气候,土层深厚,土质肥沃,光热水土条件匹配良好。“十二五”时期,重点建设以优质强筋、中筋小麦为主的优质专用小麦产业带,以籽粒与青贮兼用型玉米为主的专用玉米产业带。

河套灌区主产区

本区域气候干燥,雨量稀少,地形平坦,适宜黄河水自流灌溉。光照充足,积温较高,昼夜温差大,农业生产气候条件独特。“十二五”时期,重点建设以优质强筋、中筋小麦为主的优质专用小麦产业带。

华南主产区

本区域地处高温多雨、四季常绿的热带-南亚热带区域,丘陵广布,是我国砖红壤、赤红壤集中分布区域,农业生产类型多样。“十二五”时期,重点建设以优质高档籼稻为主的优质水稻产业带,甘蔗产业带,以对虾、罗非鱼、鳗鲡为主的水产品产业带。

甘肃新疆主产区

本区域属于我国西北干旱地区,光照时间长,热量充足,以绿洲灌溉农业和草食畜牧业为主。“十二五”时期,重点建设以优质强筋、中筋小麦为主的优质专用小麦产业带,优质棉花产业带。

同时,加快建设其他农业地区和其他优势特色农产品产业带,主要包括:西南和东北的小麦产业带,西南和东南的玉米产业带,南方的高蛋白及菜用大豆产业带,北方的油菜产业带,东北、华北、西北、西南和南方的马铃薯产业带,广西、云南、广东、海南的甘蔗产业带,海南、云南和广东的天然橡胶产业带,海南的热带农产品产业带,沿海的生猪产业带,西北的肉牛、肉羊产业带,京津沪郊区和西北的奶牛产业带,黄渤海的水产品产业带等。

表1 种植业优势品种发展表

水稻 重点建设东北、长江流域和东南沿海3个水稻优势区,在扩大双季稻、稳定南方籼稻生产的同时,推进东北“旱改水”、江淮适宜区“籼改粳”,扩大粳稻生产。加强超级稻和杂交粳稻育种等科研攻关和技术推广,提高病虫害专业化防控水平,推广轻简化栽培技术,提升全程机械化水平。

小麦 提升黄淮海、长江中下游、西南、西北和东北5个优势区生产能力,大力发展优质专用品种,加快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少(免)耕栽培、机械化生产等先进实用技术,推行标准化生产和管理。

玉米 加强东北春玉米区和黄淮海夏玉米区的优势地位,积极挖掘西南、华北和西北地区生产潜力,稳定增加专用玉米播种面积,加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排灌条件,大力推进全程机械化,着力提高单产水平。

马铃薯 推进东北、华北、西北、西南和南方5个优势区建设,优化脱毒种薯、加工专用薯和鲜食商品薯的产业布局,组装集成推广脱毒专用品种和少(免)耕栽培、覆膜栽培等关键技术,积极推进马铃薯生产全程机械化,提高产量和品质。

油料 以长江流域油菜优势产业带和北方油菜优势区为重点,开发利用南方冬闲耕地,提高油菜机械化生产水平。积极发展冀鲁豫及东北农牧交错区花生生产,巩固提高东北大豆产业,发展西北、东北盐碱地油葵等油料作物生产。

棉花 稳定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棉区,大力发展西北内陆棉区,重点推进新疆棉区建设。大力推广优良品种,加快推广膜下滴灌等节水技术,平整改良土壤,提升棉花采摘机械化水平,改善品质,提高棉田综合生产能力。

甘蔗 重点建设广西、广东、云南和海南甘蔗优势产区,力争面积稳定在2500万亩,优化品种,合理施肥,推进病虫害统防统治,着力提高耕种收机械化水平,提高单产和蔗糖糖分。

蔬菜 稳定提高大中城市城郊菜园子,着力建设华南、长江上中游冬春蔬菜、黄土高原和云贵高原夏秋蔬菜、黄淮海和环渤海设施蔬菜五大优势区域蔬菜基地,突出加强海南和广西的南菜北运基地建设,推进标准化、设施化生产,保障蔬菜供应总量平衡、季节均衡、区域和品种平衡。

苹果 加快渤海湾、黄土高原两大苹果优势区产业化发展进程,坚持“稳定面积、提高品质、扩大出口、增加效益”的思路,大力推广标准园创建,在苗木繁育、栽培耕作、病虫害防治等环节实施标准化生产管理。加强产后商品化处理能力建设,全面提升我国苹果产业市场竞争力。

柑橘 加快长江上中游等柑橘优势区产业化发展进程,以优化产业结构、品种结构、熟期结构、区域结构为目标,加快现代集约化柑橘生产基地建设步伐。进一步提高柑橘商品化处理能力、保鲜贮藏能力,大力发展柑橘罐头和橙汁加工。

天然橡胶 加强广东、海南、云南天然橡胶优势区建设,优化良种苗木,加快新品种和老旧低产胶园更新,加强非生产期胶园抚管,着力提高单产,开展标准化示范园建设,提升橡胶基地建设水平,完善科技研发和生产服务体系,推进橡胶初加工集中度,推行清洁生产,提高产品质量。

生猪 重点建设东北、中部、西南和沿海地区优势区,全面推进全国生猪遗传改良计划实施,加大地方特色品种资源保护与利用,提高我国优良种猪自我供种能力。大力发展标准化规模养殖,强化废弃物综合利用,提升生猪养殖水平,保障猪肉有效供给,实现生猪养殖可持续发展。

肉牛 加强东北、西北、南方和中原肉牛优势区建设,加快品种改良,开发选育地方良种,适度引进利用国外良种。在饲草料丰富的地方积极发展母牛养殖,鼓励集中专业育肥,大力推进标准化规模养殖,提高生产效率。

肉羊 加强中原、中东部农牧交错带、西北和西南等肉羊优势区建设。加强新品种培育、良种选育和地方品种保护开发,加快肉羊养殖良种化。大力发展舍饲、半舍饲养殖方式,积极推进良种化、规模化、标准化养殖。

奶牛 建设东北内蒙古产区、华北产区、西部产区、南方产区和大城市周边产区等五大奶业产区,加强奶源基地建设。加快实施奶牛遗传改良计划,建立苜蓿等优质饲料基地,提高挤奶机械化水平。净化奶牛群体重大疫病,强化生鲜乳质量监管。积极推进学生饮用奶计划,促进乳制品消费。

蛋禽 巩固中原、东北等主产区生产,推进蛋鸡养殖区域南移。重点发展高产、高效蛋鸡和蛋鸭。加快国内优良品种选育和推广,大力开发利用地方品种资源,提高种禽产业化生产水平;加强种禽疾病净化,保证雏禽质量;积极推进标准化规模养殖,加快禽蛋产品可追溯体系建设,提高生产效率,保障禽蛋市场供给和质量安全。

肉禽 稳定传统肉禽主产区生产,加快推动有潜力的区域发展。加快发展优质黄羽肉鸡和水禽,适度发展白羽肉鸡,提高家禽产品质量。加强地方肉禽品种资源的保护力度,重点加强肉禽新品种选育和良种工程建设,大力发展禽肉产品精深加工技术,达到产业优质、高效、安全生产的目标。

优势出口

水产品 加强黄渤海、东南沿海和长江流域“两带一区”出口水产品优势区建设,推进优势区域内鳗鲡、对虾、贝类、罗非鱼、大黄鱼、河蟹、斑点叉尾和海藻8个优势品种生产的优质化、组织化和产业化,促进水产原良种体系逐步完善和高效运转,基本建成水生动物防疫体系和质量安全保障体系,有效预防和控制重大水生动物疫病,提升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大宗淡水鱼类 加强长江中上游、长江中下游、华南和“三北”四个大宗淡水鱼类优势产区建设,以推进健康养殖池塘改造、水产养殖标准化创建和水生动物防疫工程建设为重点,加强“菜篮子”工程建设,加快亲本更新和原良种推广,提高大宗淡水鱼类养殖综合生产能力。加强养殖水域环境修复,推广健康养殖模式。开发大宗淡水鱼类加工技术和加工产品。

名优水产品种 加强沿海海水鱼类、东中部名优淡水鱼类、“三北”和西南冷水性鱼类、长江中下游和珠三角淡水虾类优势产区建设。积极发展海参、珍珠、龟鳖等特色和土著品种养殖。提高工厂化养殖、深水网箱养殖和高标准冷水鱼养殖等设施渔业规模,加强原良种工程建设,提高自主遗传育种能力和原良种覆盖率。加强苗种扩繁能力建设,保障苗种供应。加强优质全价配合饲料研发,推广配合饲料养殖技术。

粮食

加工 在东北平原、黄淮海平原、长江流域等粮食优势区,大力发展粮食产地初加工、精深加工及仓储物流业,打造现代化部级口粮、工业用粮和饲料用粮加工基地,提高产品附加值。

经济作

物加工 在黄河流域、长江流域等经济作物优势区,大力发展棉籽、油料、糖料、柑橘、苹果等经济作物产品加工业。着力突破产后加工处理技术与设备瓶颈,稳步提升深加工水平。

养殖产

品加工 在中原、东北、西北、沿海等养殖产品优势区,积极发展肉品、乳品、水产品加工业,推进传统特色养殖品工业化生产,健全产业链,完善质量控制体系和追溯体系,保障养殖产品食用安全。

东北

垦区 继续强化水稻、玉米、大豆等优势品种大型商品粮生产基地建设,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积极扩大场县(乡)共建领域和范围,推进奶牛、肉牛和生猪等重点畜禽品种标准化、规模化、专业化养殖,大力发展农产品仓储、加工和物流,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现代农业企业集团。

西北

垦区 稳定发展棉花、种业和特色农产品生产,积极发展节水农业、设施农业,夯实生产基地建设基础,大力发展现代畜牧业,提升养殖基地建设水平,着力培育龙头企业和知名品牌,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大力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促进可持续发展。

中东部

垦区 突出发展小麦、水稻、生猪等种业,优化高水平良种生产基地建设,积极培育现代种业企业,大力促进育繁推一体化发展,进一步挖掘特色种植、养殖等产业优势,提升市场竞争能力。

南方

地下水的优势例7

应该说,适时调整产业结构,使得产业和产品结构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这一发展思路是十分正确的。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在我国地区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较为严重的产业结构趋同问题,各地在制定产业政策时所确定的主导产业或支柱产业有很大的相似性。分析各省市的“九五”计划,可以发现:有22个省市将汽车产业定为支柱产业,有24个省市将电子产业定为支柱产业,16个省市把机械化工定为支柱产业。在“十五”发展规划中,虽然这一现象有所改观,但存在的问题仍然比较严重,如:绝大多数省市(无论是否具备相应的产业发展条件)都将电子信息、医药等所谓高新技术产业作为“十五”期间地区发展或者培育的重点产业。产业结构趋同既造成地区间的过度竞争,同时也造成资源(包括科技资源)配置的不协调及浪费。

造成地区间产业同构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各地在制定发展规划时不是从地区的比较优势出发,而是按照所谓的“高关联度、从而带动作用大”、“收入弹性高、从而未来增长潜力大”、“技术水平高”、“高附加值”等原则以及一切被国家确定为重点发展的产业来确定地区的主导产业。殊不知,用这些“理想产业”标准确定的产业或行业未必能在所有地区都获得地区禀赋的支持,而不能获得禀赋支撑的所谓“主导产业”不仅给区域发展造成损失,同时也为国内区域发展的分工与协调发展设置了障碍。这方面的教训是比较多的。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在地区产业发展规划中,作为重点发展的产业并未发展起来(这些产业在资源的获得方面往往得到政府更多的支持),而一些没有被列入重点发展的产业反而在不经意中发展壮大起来。

因此,地方政府在制定区域的产业发展政策时,应该从比较优势出发。各地区真实的主导产业,即使不是全部,也应当主要是从该地区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或行业中产生。当然,产业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只能说明其目前的发展状况,为了继续保持优势,必须提高其持续发展的能力,这一点又与下面讨论的竞争优势有关。

2 总体分析框架:产业的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

2.1 决定产业竞争能力的因素

产业自我淘汰、自我发展的良性循环与产业竞争力的内生更替密切相关,而产业竞争力是由比较优势(comparative advantage)和竞争优势(competitive advantage)两方面因素所决定。比较优势最终归结为一国或地区的资源禀赋,竞争优势则与产业技术水平及制度等因素密切相关。

进一步,发挥比较优势只是被动地适应资源禀赋特点,而创造竞争优势则是主动地催生新的比较优势或获得动态比较优势,竞争优势是比较优势和规模优势及技术优势的综合。因此,一个地区在选取重点发展的主导产业时,其发展战略目标应当是“有限目标,有所为、有所不为”。大力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和产品,有目的地退出和放弃那些不具比较优势的产业和产品,把发挥比较优势与提高竞争优势结合起来,一方面立足本地区的现实区情,充分利用国际国内分工的积极因素,另一方面依据产业竞争和产业替代的因果关系,在充分发挥比较优势的同时,将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通过创新不断创造新的竞争优势,这样才能保持优势产业的持续发展。

附图

图1

按照上述理论框架,研究的思路可以概括为:首先确定各地区具有比较优势的行业到底有哪些,然后对这些具有比较优势行业的技术创新能力进行分析,考察其竞争优势,为制定区域产业发展政策提供一些依据。

2.2 地区比较优势产业的识别方法

新古典贸易理论认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国民经济的空间格局是自发形成的,无须政府计划者去进行优势产业的识别、规划以及利用产业政策推动优势产业的发展。国外关于国际及区际比较优势的研究课题,重点在于验证贸易理论和对贸易格局、分工格局的形成原因进行解释。在具体的研究路径上,则是通过国际市场呈现的贸易结构数据直接对优势产业进行判断。在市场条件下,厂商可以无障碍地直接根据各行业在不同区位的利润水平状况进行生产区位的配置与调整,地区优势产业正是庞大的厂商群体选择和竞争的结果。既定行业厂商的区位选择和既定区位厂商的行业选择,在地区间形成的具体产业活动的密度差异,也就是构成区域间产业结构的差异,赋予各个地区与其禀赋条件高度相关的、能够占有区外市场的优势产业。

而在我国计划经济时期,虽然政府的计划也强调生产力布局要遵循“社会劳动地域分工”的基本规律,但由于没有市场提供的合理的价格信号和区位成本信号,各地区的优势只能通过价格信号以外的途径进行“识别”,使得各个产业的区位优势以及各个区域的优势产业都难以得到合理的认识。在向市场经济转轨的初期,虽然产品市场及要素市场开始形成,但由于产品和生产资料计划价格还相当普遍地存在,严重地扭曲着各地区的产品价格体系和各地区的区位成本信号。因此,虽然中央政府一再要求各地区在发展过程中要“发挥地区优势”,为了本地区的利益,依然出现各地区对“价高利大”产品生产的追逐,各地区纷纷把区域优势定位在“产业关联度高、从而带动作用大”、“收入弹性高、从而未来增长潜力大”以及一切被国家确定为主导、支柱、重点发展的产业上。由此形成种种“热点”产业的大规模重复建设和区域产业结构的趋同化。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迅速深化。到目前为止,我国国民经济的市场化程度已经大大提高,这主要表现在:

(1)绝大部分产品的价格已经由市场决定,价格人为扭曲的现象已基本消除;

(2)各个地区的要素(劳动、资本、土地以及其他要素)报酬差异,大致反映了各地区要素边际贡献差异和供求关系差异,已经能够基本反映不同地区的真实区位成本;

(3)市场参与主体中由于非国有部门成分的迅速成长,国有企业部门的相对萎缩,使得整个市场参与主体的行为理性化;

(4)外国直接投资的介入、非国有投资者的壮大以及国有资本在竞争性领域投资的减少,使得我国竞争性资本投资的空间配置大多由市场完成。

这样,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在具体产品市场份额争夺中,只有具备特定“要素禀赋优势”的地区才有可能为特定“要素密集度”的产业发展提供廉价要素组合的条件,才能提供特别有利的生产条件;进而只有那些能够凭借有利条件获得利润的厂商才能扩大其市场份额。因此,在大多数产品领域,对于既定的区域来说,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逐渐占有同行业更大市场份额的产业就是该地区所拥有的优势产业。这种较大份额既反映着市场对具体地区、具体产品的需求程度,同时意味着市场对具体地区具体产业(或产品)的认可程度。谁也没有理由拒绝和否认市场对地区优势的鉴别与判定。作为地区优势的识别者,不能撇开市场选择的结果,试图在厂商群体的选择之外,更“科学”地从各地资源禀赋或其他条件中找到有别于这个结果的“真实优势”所在。

鉴于以上认识,我们认为,应该从市场竞争格局中识别和判断区域的比较优势产业。粗略地说,我们可以根据各地区某种产业的市场份额来判定该产业是否是这一地区的优势产业。然而,由于区域规模的差异较大,直接进行市场占有率的比较会低估幅员较小区域的优势,因此应根据相对份额来判断区域比较优势。“区位商”正是反映一个地区产业比较优势的较好的指标。其定义如下:

附图

其中,i—表示第i个地区;j—表示第j个行业;L[,ij]—表示表示第i个地区、第j个行业的产出指标;LQ[,ij]—表示第i个地区、第j个行业的区位商。

区位商是i地区j行业在本地总产出中的份额与整个j行业占全国经济产出的份额之比。其含义是:

当LQ[,ij]>1时,意味着i地区的j行业供给能力除满足本地区需求之外,还可以对外提供产品,有对外扩张的能力,意味着i地区在j行业上具有优势地位;

当LQ[,ij]<1时,意味着i地区的j行业供给能力不能满足本地区的需求,需要由区外调入;

当LQ[,ij]=1时,意味着i地区的j行业供给能力恰好能够满足本地区需求。

2.3 产业竞争优势的衡量

从本质上说,区域的比较优势是一个静态的概念,它是指到目前为止区域在这些优势行业占有比其他区域更高的相对份额。这种优势能否继续保持下去则还取决于这些行业的竞争优势。按照迈克尔·波特的观点,一个区域或企业基本的竞争优势有两种:一是低成本,二是差异化。低成本优势是指区域或企业具有比竞争对手更有效率地进行设计、生产与营销同样产品的能力,价位一样时低成本将带来超额回报。差异化是指企业具备较其竞争对手在产品质量、特点和售后服务等方面向顾客提供独特和优越价值的能力。当企业成本与对手相近时,差异化能给企业带来高价格,进而创造高盈利。两种竞争优势都能为企业带来较竞争对手更高的生产力。

那么,如何获取竞争优势?波特认为,企业可以通过创新获取竞争优势。这里创新既包括技术创新,也包括制度创新。就企业而言,增加研究与开发活动的投资,进行技术创新,将有助于企业提高企业的竞争实力。因此,企业应该积极主动地投入资金和人力,从事直接同企业经营活动和生存相关的研究与开发活动,特别是以新产品开发为主的研究与开发活动。因此,从一定程度上说,一个区域中产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是该产业取得竞争优势的关键。

在本研究中,我们利用2000年全国R&D清查的资料,从产业的科技经费及R&D投入水平、产业技术创新人力资源、新产品开发等方面对各地区工业行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和水平进行分析。选取的指标有以下五个:

(1)科技经费占产品销售收入比重。

(2)R&D投入与工业增加值比例。

(3)新产品开发经费占产品销售收入比重。

(4)科技活动人员占从业人员比重。

(5)工程技术人员占从业人员比重。

我们的基本分析方法是将各地区具有比较优势的工业行业的上述指标与该行业相应指标的全国平均水平进行比较,从而考察各地区优势工业行业的竞争能力及持续发展能力。

如果套用衡量比较优势时所使用的“区位商”的概念,这里我们测度竞争优势时实际上计算了各地区具有比较优势行业的“科技区位商”,其目的主要是考察各地区经济上具有比较优势的行业,在技术创新能力上是否也具有比较优势,从而具有持续发展的能力。

3 东北地区比较优势行业及其竞争优势分析

东北三省曾经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为我国的国民经济建设作出过巨大的贡献。但是,自从改革开放以来,东北三省发展的步伐已经大大落后于其他沿海地区。为了加快东北的发展,党中央作出了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重大决策,并将其列为与西部大开发同等重要的战略举措。这里我们利用上述分析框架和分析方法来分析东北三省在工业领域里到底还有哪些优势行业,这些优势行业是否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及继续发展的潜力。

3.1 辽宁

3.1.1 比较优势工业行业的识别。表1是1996~2000年辽宁省工业行业的区位商的变动状态。从表中我们可以看到,辽宁省优势工业行业具有以下特点:

表1 1996~2000年辽宁工业比较优势行业的区位商及科技区位商

1996年

2000年

优势扩张

科技区

2000年占全

区位商

区位商

或萎缩

位商

省工业增加

值比重(%)

石油和天然

气开采业

1.828

1.670

-

2.510

15.47

橡胶制品业

0.815

1.115

+

1.041

1.02

黑色金属冶

炼及压延加

2.492

2.182

-

1.344

11.89

工业

有色金属冶

炼及压延加

1.168

1.003

-

0.751

2.16

工业

专用设备制

1.109

1.007

-

0.638

2.38

造业

交通运输设

备制造业

0.815

1.030

+

1.091

5.72

(1)具有比较优势行业占的比重较低,从增加值看,只占该省全部工业的40%左右。这一比例与其他省市相比是比较低的,甚至低于一些西部省区。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辽宁工业在全国具有的比较优势不多。

(2)具有比较优势的行业大多集中在一些资源依赖型行业。在占全省工业增加值40%的比较优势行业中,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占全省工业增加值的29.5%,其余比较优势行业只占10%。

(3)在部分装备制造业,如专用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等只具有微弱的比较优势(两行业的区位商只略微大于1),且占本省工业的比重不到10%。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从市场的表现来看,原来在人们印象中装备制造业具有较强优势的辽宁已经优势不再。

(4)从区位商变动的结果看,大部分具有比较优势行业的区位商呈下降趋势。

3.1.2 从“科技区位商”看比较优势产业的竞争优势。辽宁具有比较优势工业行业的技术创新指标以及与全国同行业平均水平比较的科技区位商见表1第4列。从计算结果可以看到,在6个具有比较优势的行业中:

技术创新水平高于全国同行业平均水平的有四个: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橡胶制品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这四个行业不仅具有比较优势,同时还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但是,从科技区位商的数值可以看到,其中橡胶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仅有微弱优势。

技术创新水平低于全国同行业平均水平的有两个: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专用设备制造业。若用技术创新指数来衡量,这两个行业的技术创新水平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存在较大差距,分别只有全国同行业平均水平的75.1%和63.8%。这两个行业的持续发展能力令人担忧。

在全国具有比较优势的工业行业仅有6个,且其中还真正具有一定竞争优势的只有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两个行业,看来辽宁这一老工业基地确实存在较大的问题。

3.2 吉林

3.2.1 比较优势工业行业的识别。从区位商判断,2000年吉林的比较优势工业行业有7个:食品加工业,食品制造业,木材加工及竹、藤、棕、草制品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医药制造业,化学纤维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这些行业既有依赖当地自然资源优势发展起来的,又有一些重化工业和装备制造业。从区位商的变化可以看到,吉林省比较优势工业行业的变化呈现以下特点:

(1)到2000年,虽然比较优势行业仅有7个(只比辽宁多1个),但是比较优势行业占本省的比重比较高(达到63%,远远高于辽宁省的水平)。这说明,从规模看,吉林工业的比较优势还是比较明显的。

(2)大部分比较优势行业的优势呈现扩张之势。除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两个行业的区位商下降外,其余行业的区位商均呈上升之势。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九五”以来,吉林工业总体的比较优势在上升。

(3)部分行业在全国具有很强的比较优势。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2000年的区位商达到5.117,且占吉林工业的比重达到28.16%,这是吉林工业的首要支柱行业。医药制造业的区位商也达到2.726,占全省工业增加值的7.19%。

3.2.2 从“科技区位商”看比较优势产业的竞争优势。从表2中列出的吉林省具有比较优势工业行业的技术创新水平指标以及与全国同行业平均水平比较的技术创新指数看,在吉林具有比较优势的工业行业中:

表2 1996~2000年吉林工业比较优势行业的区位商及科技区位商

1996年 2000年

优势扩张

科技区

2000年占全

区位商 区位商

或萎缩

位商

省工业增加

值比重(%)

石油和天然

气开采业

1.412

0.936

-

1.281

8.59

食品加工业

1.001

1.150

+

0.228

3.99

食品制造业

1.090

1.475

+

0.992

2.55

木材加工及

竹藤棕草制

1.991

2.106

+

0.680

1.38

品业

化学原料及

化学制品制

1.744

1.666

-

0.538

9.81

造业

医药制造业

2.618

2.726

+

1.124

7.19

化学纤维制

造业

0.548

1.074

+

2.638

1.32

交通运输设

备制造业

4.547

5.117

+

0.452

28.16

技术创新水平高于全国同行业平均水平的有两个:医药制造业和化学纤维制造业。这两个行业既有一定的比较优势,有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和持续发展能力。

技术创新水平低于全国同行业平均水平的有六个,其中食品加工业的技术创新水平只有全国同行业平均水平的22.8%,在吉林工业中起着重要作用的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业的技术创新水平只相当于全国该行业平均水平的53.8%。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吉林首屈一指的支柱行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的技术创新水平还不到全国同行业平均水平的一半,在该行业中,吉林的三个科技投入指标(科技经费占产品销售收入比重、R&D投入与工业增加值比例、新产品开发经费占产品销售收入比重)均大大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应该引起注意。

3.3 黑龙江

3.3.1 比较优势工业行业的识别。从表3可以看到,煤炭采选业、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石油加工及炼焦业一直是黑龙江的比较优势产业,而且黑龙江具有比较优势的工业行业也只有这三个资源依赖型行业,其他的重化工业及加工工业在全国并无优势。

三个具有比较优势工业行业的增加值占全省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75.8%,如果单从此数据看,似乎黑龙江的工业比较优势很明显。但是随着自然资源的日益枯竭,这些行业的比较优势也将日趋减弱。从表3所列数据不难看出,这三个行业1996~2000年区位商的均呈下降趋势、且下降幅度较大。这预示着黑龙江在未来的发展中存在着危机。

表3 1996~2000年黑龙江工业比较优势行业的区位商及科技区位商

1996年 2000年 优势扩张 科技区 200年占全

区位商 区位商 或萎缩

位商

省工业增加

值比重(%)

煤炭采选业 1.406

1.049

-

0.437

2.56

石油和天然 8.212

7.276

-

0.769

67.39

气开采业

石油加工及 2.546

1.781

-

0.644

5.88

炼焦业

3.3.2 从“科技区位商”看比较优势产业的竞争优势。从三个具有比较优势行业的技术创新水平看,由于行业的比较优势呈萎缩状态,这三个具有比较优势行业的科技投入水平也较低,尤其是科技财力投入的水平与全国同行业相比存在较大差距。

这些资源依赖型行业进一步扩张的余地已经不大,对黑龙江而言,培育新的优势行业、增加新的经济增长点已经刻不容缓。

4 关于振兴东北的一点思考

通过对东北三省比较优势工业行业的识别以及对各比较优势行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分析,我们大致可以发现东北地区的优势工业行业的一些特点:

三省在一些自然资源依赖型行业均有一定的比较优势,但是随着自然资源的日益枯竭,这些优势行业的发展余地已经不大。从前面我们对三地区资源型行业区位商的分析可以看到,它们的区位商都呈下降趋势。

许多人认为,东北在装备制造业方面具有很强的优势。确实,在新中国建立后,我国政府以行政计划的力量推行重工业优先发展的赶超战略,而东北三省就是实施这一战略的主要基地之一,特别是一些重型装备制造业、精密仪器制造业、汽车制造业等主要建立在东三省。但是,改革开放以后,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的作用越来越大,东三省靠计划形成的优势逐渐消失,现在东三省装备制造业的优势已经不明显。真正有一定比较优势的只有吉林的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而且其技术创新水平偏低的状况若不解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它的持续发展能力会受到一定的影响。

地下水的优势例8

竞争力是指竞争主体(国家、地区、行业、企业等)在市场竞争中表现出来的综合实力及其发展潜力的强弱程度,它集中体现为该竞争主体的产品(或劳务)所占市场份额的大小及其持续扩张的能力,可通过市场占有率和竞争优势系数来反映,具体测定方法参见文献1。

1.1市场优势:全国排名第七,呈减弱趋势(见表1)

表1全国前7位省市工业品市场占有率单位:%

附图

资源来源:根据国家统计局编《中国统计年鉴》(2000、2001)有关数据计算,中国统计出版社(2000年版、2001年版。)

1.2竞争优势:全国排名第十,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亦呈减弱趋势(见表2)

表2全国前10位省市工业竞争优势系数表

附图

资源来源:同表1

1.3竞争力综合分析

1.3.1河北省工业竞争力呈下降趋势。河北省2000年工业品市场占有率为4.07%,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全国排名第7位;竞争优势系数为0.93,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全国排名第10位,竞争优势低于市场优势。从整体看,与1999年相比,2000年河北省工业品市场占有率在全国排位未变,但绝对数下降了0.13个百分点;竞争优势系数降低了1个位次,下降3个百分点,说明我省市场优势和竞争优势都有所降低,潜在竞争优势更低于显在市场优势,竞争后劲不足。

1.3.2河北省工业竞争力与先进省市的差距正在拉大。通过对全国31个省市区近三年的竞争力指标计算的标志变动度显示,市场占有率和竞争优势系数的极差、标准差和变异系数均呈上升趋势,表明我国各地区工业竞争力的离散程度正在加大。河北省工业竞争力与先进省份的差距也正在加大,(见表1,表2)

1.3.3占全省工业产值4/5强的制造业竞争力明显偏低。从河北省工业的竞争力结构看,公用业的竞争力水平最高,市场占有率为7.29%,竞争优势系数为1.61,均远远高于河北省工业整体竞争力水平,但公用业的竞争力在相当程度上是靠垄断优势获得的;采掘业次之,市场占有率为4.60%,高于河北省工业整体市场占有率,竞争优势系数为0.92,与全省工业整体水平相当,但采掘业的竞争力在一定程度上是靠资源优势获得的;制造业竞争力水平最低,市场占有率为3.69%,竞争优势系数为0.88,均低于河北省工业整体竞争力水平,而制造业的竞争力基本上是靠市场竞争获得的;从河北省工业的构成看,2000年采掘业、制造业和公用业的产值比重分别为7.38%、84.45%和8.17%;因此,产值比重占80%以上的制造业缺乏市场竞争力,缺乏在全国市场上具有强大竞争优势的产品和企业,是导致河北省工业竞争力较低的主要原因(见表3)。

表3河北省工业竞争力结构

附图

资料来源:根据国家统计局编《中国统计年鉴》(2001年)和河北省人民政府编《河北经济年鉴》(2001年)有关资料计算;统计出版社,2001年。

注:公用业指电力、煤气、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2河北省制造业整体竞争力分析

2.1市场优势:全国排名第八,落后于本省工业(见表4和表1)

表4全国前8位省市制造业市场占有率(2000年)单位:%

附图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01年)和全国各省市区统计年鉴(2001年)有关资料计算,中国统计出版社,2001年。

从全国范围看,我国各地区制造业产品市场占有率的离散程度高于工业,市场竞争更加激烈(见表5)

表5中国地区工业、制造业竞争力标志变动度(2000年)

附图

资料来源:同表4。

2.2竞争优势:全国排名第十,低于是全国平均水平,亦低于本省工业(见表6和表2)

表6全国前10位省市制造业竞争优势系数(2000年)

附图

资料来源:同表4。

2.3制造业竞争力综合分析

2.3.1河北省制造业竞争力相对较低,竞争后劲不足。河北省2000年制造业市场占有率为3.69%,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全国排名第8位,比工业低一个位次,指标值比工业低0.38个百分点;竞争优势系数为0.88,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全国排名第10位,与工业排名相同,但指标值低5个百分点。制造业的竞争力低于工业,而在制造业内部,潜在竞争优势低于显在市场优势。

2.3.2河北省制造业产品结构相对落后,适销性较差。影响河北省制造业竞争力的主要因素,一是产销率因子较低,为0.96,全国排名第23位,说明河北省制造业产品适应市场变化的能力较低;二是增加值率因子较低,为0.91,全国排名第19位,说明河北省制造业产品结构落后、专业化分工程度较低。

3河北省制造业行业竞争力分析

3.1河北省制造业行业竞争力水平分析

3.1.1市场优势分析

在河北省制造业28个行业中,市场占有率高于全国同行业省市区平均水平(3.23%)的有16个,占行业总数的57%;按市场占有率降序排列,依次为: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制造业(10.29%)、医药制造业(6.92%)、食品制造业(6.83%)、非金属矿物制品业(5.65%)、皮革、毛皮、羽绒及其制品业(5.23%)、造纸及纸制品业(4.93%)、饮料制造业(4.81%)、金属制品业(4.47%)、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4.40%)、纺织业(4.38%)、木材加工及竹、藤、棕、草制品业(4.32%)、橡胶制品业(3.77%)、专用设备制造业(3.74%)、石油加工及炼焦业(3.55%)、印刷业、记录媒介的复制(3.53%)、食品加工业(3.44%),上述16个行业在全国具有一定的市场优势,尤其是前5个行业,市场占有率均在5%以上,市场优势明显。但上述16个行业中,医药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饮料制造业、金属制品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纺织业、专用设备制造业、石油加工及炼焦业、印刷业记录媒介的复制等9个行业的竞争优势系数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00),处于竞争劣势。

科技含量较高的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0.46%)和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品机械制造业(0.58%)两大行业,市场占有率排名在全省28个行业中倒数第一、第二,在全国同行业中处于明显劣势,因此,应选择重点产品突破口,加大拓展市场的力度,提高其市场份额,提升其市场优势。

3.1.2竞争优势分析

对河北省制造业28个行业的竞争优势系数进行降序排列,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00)的行业有8个,占29%,依次是:皮革、毛皮、羽绒及其制品业(1.54)、食品制造业(1.28)、木材及竹、藤、棕、草制品业(1.23)、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1.18)、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1.16)、食品加工业(1.01)、造纸及纸制品业(1.09)、橡胶制品业(1.00),上述行业在全国同行业中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尤其前5个行业,竞争优势系数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0%以上,竞争优势明显。但上述8个行业中,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市场占有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呈现市场劣势。

科技含量较高、对河北省制造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有重要影响的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0.42)和电子及通信制造业(0.61)两大行业,竞争优势系数排名在全省28个行业中倒数第一、第三,在全国同行业中明显处于竞争劣势,有关部门应引起高度重视,及时采取有力措施,重点培育这些行业的竞争优势。

3.1.3规模优势分析

在国内具有市场竞争力的行业也应该是在本区域内有一定产出规模的行业,只有一定的产出规模,才可能在全国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这样的行业发展才可能形成合理的规模经济,并在自身的经济实力发展壮大过程中,不断完善自己,最终增强本省制造业的市场竞争力,并带动整个省区的经济竞争力提升。

我们用省内行业增加值构成来反映行业产出的相对规模,河北省制造业29个行业中,增加值构成高于全省行业平均水平(3.45%)的行业有11个,依次为: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19.51%)、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9.06%)、非金属矿物制品业(8.96%)、纺织业(7.32%)、医药制造业(4.41%)、金属制品业(4.10%)、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3.99%)、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3.86%)、食品制造业(3.65%)、饮料制造业(3.54%)、普通机械制造业(3.54%);其中,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制造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纺织业4个行业的产出构成超过5%,可称得上河北省制造业的支柱行业,规模优势明显。但在上述11个行业中,有3个行业在全国同行业中的市场占有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呈现市场劣势,它们是: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1.93%)、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2.29%)、普通机械制造业(2.71%);上述11个行业中,除了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和食品制造业两个行业外,其余9个行业的竞争优势系数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反映了我省制造业的生产及结构存在着较大的问题,即生产规模较大的行业,竞争优势普遍较低。若长此以往,则原有的规模优势也会丧失。

3.1.4竞争力综合分析

我们对河北省制造业28个行业,从市场占有率、竞争优势系数和产出的构成进行分类,编制成三维象限表(见表7),以对河北省制造行业的竞争力进行综合分析。

表7河北省制造业竞争力分类表(2000年)

附图

注:带*者为构成超过全省行业平均水平(3.45%)的行业。

第Ⅰ象限:同时具有市场优势和竞争优势的行业,有7个,占行业总数的25%,依次是: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制造业、食品制造业、皮革、毛皮、羽绒及其制品业、造纸及纸制品业、木材加工及竹、藤、棕、草制品业、橡胶制品业、食品加工业,这7个行业是河北省综合竞争力较强的行业,属于河北省制造业发展中首选的优势行业;其中,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制造业和食品制造业两个行业同时具有市场优势、竞争优势和规模优势,是河北省竞争力最强的行业。但需注意,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总量上处于供过于求的状态,行业增长空间较小,但高技术产品供不应求,因此,产品结构调整、技术升级和高质量产品的开发是提高其竞争力的关键;食品制造业在我省具有资源比较优势,且随着人民收入水平提高和生活方式的变化,市场容量空间较大,应扩大其规模优势,进一步提高竞争力;皮革、毛皮、羽绒及其制品业在全国同行业中具有较高的竞争优势,从发展趋势上看,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对该类产品的需求量日益增多,且具有明显的出口优势和一定的国际竞争力,属于高速增长的行业,对该行业应注重产品质量的提高和名牌效应,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实现规模效益,扩大市场份额;木材加工及竹、藤、棕、草制品业的竞争力近年来上升较快,应进一步加大市场开拓力度。

第Ⅱ象限:竞争优势系数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但市场占有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行业,有9个,占行业总数的32%,依次为:医药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饮料制造业、金属制品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纺织业、专用设备制造业、石油加工及炼焦业、印刷业记录媒介的复制,上述行业在全国具有一定的市场优势,但竞争优势较低,应重点培育竞争优势。尤其是,医药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饮料制造业、纺织业,在我省具有资源比较优势和规模优势,竞争力的提高具有良好的基础;其中,医药制造和饮料制造业,随着人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人民生活更加注重生活质量的提高和医疗保健需求的提高,未来需求呈现高速增长的趋势,因此,应抓住市场机遇,及时调整产品结构,加大技术开发和新产品的研发力度,加强竞争优势;纺织行业和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产品总量过剩,但高质量产品供不应求,因此,应把竞争优势的培育重点放在调整产品结构、促进技术升级和高质量、高档次产品的开发上。

第Ⅲ象限:竞争优势系数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市场占有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的行业,只有1个: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

第Ⅳ象限:市场占有率和竞争优势系数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行业,有11个(见表7),占全省行业总数的39%。值得注意的是:作为制造业发展的工业母机且作为河北省支柱产业的机械制造业,包括普通机械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6个行业,除了专用设备制造业的市场占有率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以外,其余5个行业的市场占有率和竞争优势系数都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明显处于市场劣势和竞争劣势;尤其是科技含量较高的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和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无论是市场优势,还是竞争优势,在全省都排倒数第一至第三。这种状况,不仅对我省当前的制造业竞争力产生一定负面影响,而且将对我省制造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及现代化进程产生不良影响,应引起高度重视。

综上所述,从市场占有率、竞争优势系数和产出规模三方面综合考虑(市场占有率或竞争优势系数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且增加值构成高于全省行业平均水平),河北省在全国同行业中具有一定竞争力的优势行业是: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制造业、食品制造业、皮革、毛皮、羽绒及其制品业、造纸及纸制品业、木材加工及竹、藤、棕、草制品业、橡胶制品业、食品加工业、医药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饮料制造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纺织业等12个行业;上述行业多数属于传统产业,总量处于供过于求的状态,因此,对这12个优势行业应针对不同行业的特点,重点通过技术创新,优化产品结构,进一步巩固提高其竞争力,以带动全省制造业竞争力的提高。而对于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等行业,虽然目前竞争力较弱,但由于这些行业科技含量较高,未来成长空间较大,因此,也应给予较多关注,选好突破口,培育竞争优势。

3.2河北省制造业行业竞争力动态分析

为了进一步分析河北省制造业行业竞争力,根据资料的可比性和可获得性,现将2000年作为报告期,1993年作为基期,对河北省制造业行业竞争力的有关指标加以比较,以观察实行市场经济体制以来,河北省制造业行业竞争力的变动趋势。

3.2.1市场优势动态分析

河北省工业市场占有率,2000年为4.07%,同1993年的4.08%相比,变化不大;而制造业市场占有率,2000年为3.69%,同1993年的3.86%相比,降低了0.17个百分点,表明我省制造业在全国的市场优势呈下降趋势。在制造业28个行业中,2000年比1993年市场占有率上升的行业共有12个,占行业总数的43%,不足二分之一。按上升的百分点降序排列,依次为:食品制造业(3.43)、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2.78)、皮革、毛皮、羽绒及其制品业(2.69)、木材加工及竹、藤、棕、草制品业(2.49)、医药制造业(2.20)、饮料制造业(1.28)、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0.85)、食品加工业(0.68)、石油加工及炼焦业(0.47)、纺织业(0.20),造纸及纸制品业(0.18)、非金属矿物制造业(0.03)。在河北省制造业水平分析中提出的12个优势行业中,除了橡胶制品业和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以外,其余10个行业的市场占有率均有不同程度的上升,其中,食品制造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皮革、毛皮、羽绒及其制品业、木材加工及竹、藤、棕、草制品业、医药制造业、饮料制造业6个行业上升了1个百分点以上,市场优势上升明显。用EXCEL绘图,可以更直观地看到河北省优势行业的市场优势变动趋势。(见图1)。

附图

3.2.2竞争优势动态分析

河北省工业竞争优势系数,2000年为0.9257,比1993年的0.8754上升了5.03个百分点;制造业竞争优势系数,2000年为0.8783,比1993的0.8654上升了1.29%;制造业28个行业中,2000年比1993年竞争优势系数上升的有20个,占行业总数的71%,超过三分之二,表明全省制造业整体竞争优势有所上升;按上升率(百分比)降序排列,超过10%的行业有13个,依次为:皮革、毛皮、羽绒及其制品业(121.92%)、食品制造业(73.49%)、食品加工业(39.33%)、石油加工及炼焦业(33.35%)、造纸及纸制品业(29.2%)、饮料制造业(25.72%)、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24.22%)、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23.95%)、纺织业(17.68%)、木材及竹、藤、棕、草制品业(16.71%)、金属制品业(15.77%)、家具制造业(14.30%)、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13.20%),上述行业竞争优势上升明显。在我省11个优势行业中,除了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下降以外,其余10个行业的竞争优势系数都上升了,其中,食品制造业、皮革、毛皮、羽绒及其制品业、木材及竹、藤、棕、草制品业、饮料制造业、造纸及纸制品业、纺织业6个行业的上升率超过10%。用EXCEL绘图,可以更直观地看出河北省优势行业的竞争优势变动趋势。(见图2)

附图

3.2.3竞争力综合动态分析

将市场优势和竞争优势的变动综合起来分析,河北省制造业市场份额2000年比1993年降低了4.4%,竞争优势系数上升了1.48%,因此,从总体看,河北省制造业的竞争力长期以来几乎没有得到提升。从制造业内部各行业来看,按性质不同可分为4种类型(见表8):

表8河北省制造业竞争力动态分类表(1993-2002年)

附图

注:带者为河北省制造业中的“优势行业”。

4结论及建议

通过对河北省工业竞争力的现状、动态变化以及横向对比等实证研究,可得出以下几点重要结论:

4.1从总体看,河北省2000年工业品市场占有率为4.07%(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全国排名第7位;竞争优势系数为0.93(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全国排名第10位;从纵向看,2000年比1993年,市场占有率降低了1个百分点,竞争优势系数提高了5个百分点,综合竞争力有所提高,但近三年市场占有率和竞争优势系数均处于下降态势;从横向看,与邻省山东、与东部沿海先进省市差距较大且有扩大趋势;河北省工业整体竞争力在全国处于中等偏下水平,绝对竞争优势处于下降态势。因此,优化工业结构,提升工业竞争力,是加速河北省工业化进程的当务之急。

4.2从河北省工业的竞争力结构看,公用业的竞争力水平最高,市场占有率为7.29%,竞争优势系数为1.61;采掘业次之,市场占有率为4.60%,竞争优势系数为0.92;制造业竞争力水平最低,市场占有率为3.69%,竞争优势系数为0.88;产值比重占80%以上的制造业缺乏市场竞争力,缺乏在全国市场上具有强大竞争优势的产品和企业,是导致河北省工业竞争力较低的主要原因。因此,加强制造业的市场优势和竞争优势,是提高河北省工业竞争力的关键。

4.3从制造业内部来看,主要存在三个问题:

其一,河北省制造业中的优势行业,主要分布在冶金、食品、医药、建材、化工、纺织、轻工等技术含量和生产率较低的传统产业中,而分布在技术含量和生产率较高或未来具有高速增长趋势的行业很少,这是导致河北省制造业竞争力长期以来难以提高的重要原因。因此,优化制造业结构,培育企业核心能力,是提高河北省制造业竞争力的关键。

其二,作为河北省制造业发展的工作母机的机械电子工业,市场占有率和竞争优势系数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且呈动态下降趋势;尤其是技术含量较高的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其市场占有率和竞争优势系数在全省28个行业中分别为倒数第一、第三,其竞争优势系数尚不足全国平均水平的二分之一,明显处于竞争劣势,这不仅对当前河北省制造业竞争力有一定影响,更重要的是,可能会对河北省制造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以及推进河北省工业化进程产生严重的不良影响。因此,应选好产品和技术突破口,加强与信息产业部13所和54所的合作,发挥省所合作优势和环京津优势,使其融入京津同行业的产业链中,着力培育行业竞争优势。

其三,河北省支柱产业中的医药、建材、化工、纺织、机械等多个行业的竞争优势系数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从而对全省制造业的竞争力产生较大的不良影响;因此,应通过技术创新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产品结构调整,重点加强这些行业的竞争优势。

4.4从外部环境来看,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使得21世纪的世界制造业面临深刻的战略性重组,凭借广阔市场和廉价劳动力,中国已经成为世界制造业大规模转移和抢滩登陆的一个重要阵地。能否顺应便全球化的浪潮,抓住WTO的历史机遇,制定相应策略,推进河北省制造业的发展,是影响我省社会经济现代化进程的重要环节。我省制造业要充分利用当前国际产业结构调整和转移的机遇,通过承接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产业转移,提高制造业的技术和管理水平,使其切实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和现代化的主要物质基础。

【参考文献】

[1]武义青、顾培亮.竞争优势测定的一种新方法[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1,(5).

地下水的优势例9

竞争力是指竞争主体(国家、地区、行业、企业等)在市场竞争中表现出来的综合实力及其发展潜力的强弱程度,它集中体现为该竞争主体的产品(或劳务)所占市场份额的大小及其持续扩张的能力,可通过市场占有率和竞争优势系数来反映,具体测定方法参见文献1。

1.1 市场优势:全国排名第七,呈减弱趋势(见表1)

表1 全国前7位省市工业品市场占有率

单位:%

附图

资源来源:根据国家统计局编《中国统计年鉴》(2000、2001)有关数据计算,中国统计出版社(2000年版、2001年版。)

1.2 竞争优势:全国排名第十,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亦呈减弱趋势(见表2)

表2 全国前10位省市工业竞争优势系数表

附图

资源来源:同表1

1.3 竞争力综合分析

1.3.1 河北省工业竞争力呈下降趋势。河北省2000年工业品市场占有率为4.07%,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全国排名第7位;竞争优势系数为0.93,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全国排名第10位,竞争优势低于市场优势。从整体看,与1999年相比,2000年河北省工业品市场占有率在全国排位未变,但绝对数下降了0.13个百分点;竞争优势系数降低了1个位次,下降3个百分点,说明我省市场优势和竞争优势都有所降低,潜在竞争优势更低于显在市场优势,竞争后劲不足。

1.3.2 河北省工业竞争力与先进省市的差距正在拉大。通过对全国31个省市区近三年的竞争力指标计算的标志变动度显示,市场占有率和竞争优势系数的极差、标准差和变异系数均呈上升趋势,表明我国各地区工业竞争力的离散程度正在加大。河北省工业竞争力与先进省份的差距也正在加大,(见表1,表2)

1.3.3 占全省工业产值4/5强的制造业竞争力明显偏低。从河北省工业的竞争力结构看,公用业的竞争力水平最高,市场占有率为7.29%,竞争优势系数为1.61,均远远高于河北省工业整体竞争力水平,但公用业的竞争力在相当程度上是靠垄断优势获得的;采掘业次之,市场占有率为4.60%,高于河北省工业整体市场占有率,竞争优势系数为0.92,与全省工业整体水平相当,但采掘业的竞争力在一定程度上是靠资源优势获得的;制造业竞争力水平最低,市场占有率为3.69%,竞争优势系数为0.88,均低于河北省工业整体竞争力水平,而制造业的竞争力基本上是靠市场竞争获得的;从河北省工业的构成看,2000年采掘业、制造业和公用业的产值比重分别为7.38%、84.45%和8.17%;因此,产值比重占80%以上的制造业缺乏市场竞争力,缺乏在全国市场上具有强大竞争优势的产品和企业,是导致河北省工业竞争力较低的主要原因(见表3)。

表3 河北省工业竞争力结构

附图

资料来源:根据国家统计局编《中国统计年鉴》(2001年)和河北省人民政府编《河北经济年鉴》(2001年)有关资料计算;统计出版社,2001年。

注:公用业指电力、煤气、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2 河北省制造业整体竞争力分析

2.1 市场优势:全国排名第八,落后于本省工业(见表4和表1)

表4

全国前8位省市制造业市场占有率(2000年)

单位:%

附图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01年)和全国各省市区统计年鉴(2001年)有关资料计算,中国统计出版社,2001年。

从全国范围看,我国各地区制造业产品市场占有率的离散程度高于工业,市场竞争更加激烈(见表5)

表5

中国地区工业、制造业竞争力标志变动度(2000年)

附图

资料来源:同表4。

2.2 竞争优势:全国排名第十,低于是全国平均水平,亦低于本省工业(见表6和表2)

表6

全国前10位省市制造业竞争优势系数(2000年)

附图

资料来源:同表4。

2.3 制造业竞争力综合分析

2.3.1 河北省制造业竞争力相对较低,竞争后劲不足。河北省2000年制造业市场占有率为3.69%,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全国排名第8位,比工业低一个位次,指标值比工业低0.38个百分点;竞争优势系数为0.88,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全国排名第10位,与工业排名相同,但指标值低5个百分点。制造业的竞争力低于工业,而在制造业内部,潜在竞争优势低于显在市场优势。

2.3.2 河北省制造业产品结构相对落后,适销性较差。影响河北省制造业竞争力的主要因素,一是产销率因子较低,为0.96,全国排名第23位,说明河北省制造业产品适应市场变化的能力较低;二是增加值率因子较低,为0.91,全国排名第19位,说明河北省制造业产品结构落后、专业化分工程度较低。

3 河北省制造业行业竞争力分析

3.1 河北省制造业行业竞争力水平分析

3.1.1 市场优势分析

在河北省制造业28个行业中,市场占有率高于全国同行业省市区平均水平(3.23%)的有16个,占行业总数的57%;按市场占有率降序排列,依次为: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制造业(10.29%)、医药制造业(6.92%)、食品制造业(6.83%)、非金属矿物制品业(5.65%)、皮革、毛皮、羽绒及其制品业(5.23%)、造纸及纸制品业(4.93%)、饮料制造业(4.81%)、金属制品业(4.47%)、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4.40%)、纺织业(4.38%)、木材加工及竹、藤、棕、草制品业(4.32%)、橡胶制品业(3.77%)、专用设备制造业(3.74%)、石油加工及炼焦业(3.55%)、印刷业、记录媒介的复制(3.53%)、食品加工业(3.44%),上述16个行业在全国具有一定的市场优势,尤其是前5个行业,市场占有率均在5%以上,市场优势明显。但上述16个行业中,医药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饮料制造业、金属制品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纺织业、专用设备制造业、石油加工及炼焦业、印刷业记录媒介的复制等9个行业的竞争优势系数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00),处于竞争劣势。

科技含量较高的电子及 通信设备制造业(0.46%)和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品机械制造业(0.58%)两大行业,市场占有率排名在全省28个行业中倒数第一、第二,在全国同行业中处于明显劣势,因此,应选择重点产品突破口,加大拓展市场的力度,提高其市场份额,提升其市场优势。

3.1.2 竞争优势分析

对河北省制造业28个行业的竞争优势系数进行降序排列,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00)的行业有8个,占29%,依次是:皮革、毛皮、羽绒及其制品业(1.54)、食品制造业(1.28)、木材及竹、藤、棕、草制品业(1.23)、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1.18)、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1.16)、食品加工业(1.01)、造纸及纸制品业(1.09)、橡胶制品业(1.00),上述行业在全国同行业中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尤其前5个行业,竞争优势系数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0%以上,竞争优势明显。但上述8个行业中,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市场占有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呈现市场劣势。

科技含量较高、对河北省制造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有重要影响的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0.42)和电子及通信制造业(0.61)两大行业,竞争优势系数排名在全省28个行业中倒数第一、第三,在全国同行业中明显处于竞争劣势,有关部门应引起高度重视,及时采取有力措施,重点培育这些行业的竞争优势。

3.1.3 规模优势分析

在国内具有市场竞争力的行业也应该是在本区域内有一定产出规模的行业,只有一定的产出规模,才可能在全国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这样的行业发展才可能形成合理的规模经济,并在自身的经济实力发展壮大过程中,不断完善自己,最终增强本省制造业的市场竞争力,并带动整个省区的经济竞争力提升。

我们用省内行业增加值构成来反映行业产出的相对规模,河北省制造业29个行业中,增加值构成高于全省行业平均水平(3.45%)的行业有11个,依次为: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19.51%)、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9.06%)、非金属矿物制品业(8.96%)、纺织业(7.32%)、医药制造业(4.41%)、金属制品业(4.10%)、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3.99%)、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3.86%)、食品制造业(3.65%)、饮料制造业(3.54%)、普通机械制造业(3.54%);其中,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制造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纺织业4个行业的产出构成超过5%,可称得上河北省制造业的支柱行业,规模优势明显。但在上述11个行业中,有3个行业在全国同行业中的市场占有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呈现市场劣势,它们是: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1.93%)、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2.29%)、普通机械制造业(2.71%);上述11个行业中,除了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和食品制造业两个行业外,其余9个行业的竞争优势系数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反映了我省制造业的生产及结构存在着较大的问题,即生产规模较大的行业,竞争优势普遍较低。若长此以往,则原有的规模优势也会丧失。

3.1.4 竞争力综合分析

我们对河北省制造业28个行业,从市场占有率、竞争优势系数和产出的构成进行分类,编制成三维象限表(见表7),以对河北省制造行业的竞争力进行综合分析。

表7

河北省制造业竞争力分类表(2000年)

附图

注:带*者为构成超过全省行业平均水平(3.45%)的行业。

第Ⅰ象限:同时具有市场优势和竞争优势的行业,有7个,占行业总数的25%,依次是: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制造业、食品制造业、皮革、毛皮、羽绒及其制品业、造纸及纸制品业、木材加工及竹、藤、棕、草制品业、橡胶制品业、食品加工业,这7个行业是河北省综合竞争力较强的行业,属于河北省制造业发展中首选的优势行业;其中,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制造业和食品制造业两个行业同时具有市场优势、竞争优势和规模优势,是河北省竞争力最强的行业。但需注意,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总量上处于供过于求的状态,行业增长空间较小,但高技术产品供不应求,因此,产品结构调整、技术升级和高质量产品的开发是提高其竞争力的关键;食品制造业在我省具有资源比较优势,且随着人民收入水平提高和生活方式的变化,市场容量空间较大,应扩大其规模优势,进一步提高竞争力;皮革、毛皮、羽绒及其制品业在全国同行业中具有较高的竞争优势,从发展趋势上看,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对该类产品的需求量日益增多,且具有明显的出口优势和一定的国际竞争力,属于高速增长的行业,对该行业应注重产品质量的提高和名牌效应,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实现规模效益,扩大市场份额;木材加工及竹、藤、棕、草制品业的竞争力近年来上升较快,应进一步加大市场开拓力度。

第Ⅱ象限:竞争优势系数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但市场占有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行业,有9个,占行业总数的32%,依次为:医药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饮料制造业、金属制品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纺织业、专用设备制造业、石油加工及炼焦业、印刷业记录媒介的复制,上述行业在全国具有一定的市场优势,但竞争优势较低,应重点培育竞争优势。尤其是,医药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饮料制造业、纺织业,在我省具有资源比较优势和规模优势,竞争力的提高具有良好的基础;其中,医药制造和饮料制造业,随着人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人民生活更加注重生活质量的提高和医疗保健需求的提高,未来需求呈现高速增长的趋势,因此,应抓住市场机遇,及时调整产品结构,加大技术开发和新产品的研发力度,加强竞争优势;纺织行业和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产品总量过剩,但高质量产品供不应求,因此,应把竞争优势的培育重点放在调整产品结构、促进技术升级和高质量、高档次产品的开发上。

第Ⅲ象限:竞争优势系数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市场占有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的行业,只有1个: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

第Ⅳ象限:市场占有率和竞争优势系数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行业,有11个(见表7),占全省行业总数的39%。值得注意的是:作为制造业发展的工业母机且作为河北省支柱产业的机械制造业,包括普通机械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6个行业,除了专用设备制造业的市场占有率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以外,其余5个行业的市场占有率和竞争优势系数都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明显处于市场劣势和竞争劣势;尤其是科技含量较高的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和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无论是市场优势,还是竞争优势,在全省都排倒数第一至第三。这种状况,不仅对我省当前的制造业竞争力产生一定负面影响,而且将对我省制造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及现代化进程产生不良影响,应引起高度重视。

综上所述,从市场占有率、竞争优势系数和产出规模三方面综合考虑(市场占有率或竞争优势系数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且增加值构成高于全省行业平均水平),河北省在全国同行业中具有一定竞争力的优势行业是: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制造业、食品制造业、皮革、毛皮、羽绒及其制 品业、造纸及纸制品业、木材加工及竹、藤、棕、草制品业、橡胶制品业、食品加工业、医药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饮料制造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纺织业等12个行业;上述行业多数属于传统产业,总量处于供过于求的状态,因此,对这12个优势行业应针对不同行业的特点,重点通过技术创新,优化产品结构,进一步巩固提高其竞争力,以带动全省制造业竞争力的提高。而对于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等行业,虽然目前竞争力较弱,但由于这些行业科技含量较高,未来成长空间较大,因此,也应给予较多关注,选好突破口,培育竞争优势。

3.2 河北省制造业行业竞争力动态分析

为了进一步分析河北省制造业行业竞争力,根据资料的可比性和可获得性,现将2000年作为报告期,1993年作为基期,对河北省制造业行业竞争力的有关指标加以比较,以观察实行市场经济体制以来,河北省制造业行业竞争力的变动趋势。

3.2.1 市场优势动态分析

河北省工业市场占有率,2000年为4.07%,同1993年的4.08%相比,变化不大;而制造业市场占有率,2000年为3.69%,同1993年的3.86%相比,降低了0.17个百分点,表明我省制造业在全国的市场优势呈下降趋势。在制造业28个行业中,2000年比1993年市场占有率上升的行业共有12个,占行业总数的43%,不足二分之一。按上升的百分点降序排列,依次为:食品制造业(3.43)、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2.78)、皮革、毛皮、羽绒及其制品业(2.69)、木材加工及竹、藤、棕、草制品业(2.49)、医药制造业(2.20)、饮料制造业(1.28)、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0.85)、食品加工业(0.68)、石油加工及炼焦业(0.47)、纺织业(0.20),造纸及纸制品业(0.18)、非金属矿物制造业(0.03)。在河北省制造业水平分析中提出的12个优势行业中,除了橡胶制品业和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以外,其余10个行业的市场占有率均有不同程度的上升,其中,食品制造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皮革、毛皮、羽绒及其制品业、木材加工及竹、藤、棕、草制品业、医药制造业、饮料制造业6个行业上升了1个百分点以上,市场优势上升明显。用EXCEL绘图,可以更直观地看到河北省优势行业的市场优势变动趋势。(见图1)。

附图

3.2.2 竞争优势动态分析

河北省工业竞争优势系数,2000年为0.9257,比1993年的0.8754上升了5.03个百分点;制造业竞争优势系数,2000年为0.8783,比1993的0.8654上升了1.29%;制造业28个行业中,2000年比1993年竞争优势系数上升的有20个,占行业总数的71%,超过三分之二,表明全省制造业整体竞争优势有所上升;按上升率(百分比)降序排列,超过10%的行业有13个,依次为:皮革、毛皮、羽绒及其制品业(121.92%)、食品制造业(73.49%)、食品加工业(39.33%)、石油加工及炼焦业(33.35%)、造纸及纸制品业(29.2%)、饮料制造业(25.72%)、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24.22%)、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23.95%)、纺织业(17.68%)、木材及竹、藤、棕、草制品业(16.71%)、金属制品业(15.77%)、家具制造业(14.30%)、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13.20%),上述行业竞争优势上升明显。在我省11个优势行业中,除了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下降以外,其余10个行业的竞争优势系数都上升了,其中,食品制造业、皮革、毛皮、羽绒及其制品业、木材及竹、藤、棕、草制品业、饮料制造业、造纸及纸制品业、纺织业6个行业的上升率超过10%。用EXCEL绘图,可以更直观地看出河北省优势行业的竞争优势变动趋势。(见图2)

附图

3.2.3 竞争力综合动态分析

将市场优势和竞争优势的变动综合起来分析,河北省制造业市场份额2000年比1993年降低了4.4%,竞争优势系数上升了1.48%,因此,从总体看,河北省制造业的竞争力长期以来几乎没有得到提升。从制造业内部各行业来看,按性质不同可分为4种类型(见表8):

表8

河北省制造业竞争力动态分类表(1993-2002年)

附图

注:带者为河北省制造业中的“优势行业”。

4 结论及建议

通过对河北省工业竞争力的现状、动态变化以及横向对比等实证研究,可得出以下几点重要结论:

4.1 从总体看,河北省2000年工业品市场占有率为4.07%(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全国排名第7位;竞争优势系数为0.93(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全国排名第10位;从纵向看,2000年比1993年,市场占有率降低了1个百分点,竞争优势系数提高了5个百分点,综合竞争力有所提高,但近三年市场占有率和竞争优势系数均处于下降态势;从横向看,与邻省山东、与东部沿海先进省市差距较大且有扩大趋势;河北省工业整体竞争力在全国处于中等偏下水平,绝对竞争优势处于下降态势。因此,优化工业结构,提升工业竞争力,是加速河北省工业化进程的当务之急。

4.2 从河北省工业的竞争力结构看,公用业的竞争力水平最高,市场占有率为7.29%,竞争优势系数为1.61;采掘业次之,市场占有率为4.60%,竞争优势系数为0.92;制造业竞争力水平最低,市场占有率为3.69%,竞争优势系数为0.88;产值比重占80%以上的制造业缺乏市场竞争力,缺乏在全国市场上具有强大竞争优势的产品和企业,是导致河北省工业竞争力较低的主要原因。因此,加强制造业的市场优势和竞争优势,是提高河北省工业竞争力的关键。

4.3 从制造业内部来看,主要存在三个问题:

其一,河北省制造业中的优势行业,主要分布在冶金、食品、医药、建材、化工、纺织、轻工等技术含量和生产率较低的传统产业中,而分布在技术含量和生产率较高或未来具有高速增长趋势的行业很少,这是导致河北省制造业竞争力长期以来难以提高的重要原因。因此,优化制造业结构,培育企业核心能力,是提高河北省制造业竞争力的关键。

其二,作为河北省制造业发展的工作母机的机械电子工业,市场占有率和竞争优势系数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且呈动态下降趋势;尤其是技术含量较高的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其市场占有率和竞争优势系数在全省28个行业中分别为倒数第一、第三,其竞争优势系数尚不足全国平均水平的二分之一,明显处于竞争劣势,这不仅对当前河北省制造业竞争力有一定影响,更重要的是,可能会对河北省制造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以及推进河北省工业化进程产生严重的不良影响。因此,应选好产品和技术突破口,加强与信息产业部13所和54所的合作,发挥省所合作优势和环京津优势,使其融入京津同行业的产业链中,着力培育行业竞争优势。

其三,河北省支柱产业中的医药、建材、化工、纺织、机械等多个行业的竞争优势系数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从而对全省制造业的竞争力产生较大的不良影响;因此,应通过技术创新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产品结构调整,重点加强这些行业的竞争优势。

4.4 从外部环境来看,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使得21世纪的世界制造业面临深刻的战略性重组,凭借广阔市场和廉价劳动力,中国已经成为世界制造业大规模转移和抢滩登陆的一个重要阵地。能否顺应便全球化的浪潮,抓住WTO的历史机遇,制定相应策略,推进河北省制造业的发展,是影响我省社会经济现代化进程的重要环节。我省制造业要充分利用当前国际产业结构调整和转移的机遇,通过承接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产业转移,提高制造业的技术和管理水平,使其切实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和现代化的主要物质基础。

【参考文献】

[1]武义青、顾培亮.竞争优势测定的一种新方法[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1,(5).

地下水的优势例10

粮食生产的区域比较优势集中反映了一个地区的资源禀赋状况、经济发展水平、市场需求、专业化、规模化生产水平。区域比较优势主要通过区际比较来实现。本文主要选择产量、规模和综合比较优势指数这三个能够代表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比较优势指数,对我国十三个粮食主产区在2009―2010年间五大粮食作物,即水稻、小麦、玉米、大豆、薯类进行比较优势分析。

一、产量比较优势指数(Yield Comparative Advantage)

产量比较优势指数主要是从资源内涵生产力的角度来反映一定区域内粮食作物的产出率,根据该指数的大小来判断这一区域内某粮食作物的比较优势,计算公式为:

Aij=[Yij/Yi]/[Yj/Y]

其中,Aij=i地区j种作物的产量比较优势指数,Yij=i地区j种作物的粮食产量,Yi=i地区j种作物的播种面积,Yj=全国j种作物的产量,Y=全国j种作物的播种面积。

如果Aij1,表明i地区j种粮食作物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具有产量比较优势,并且Aij值越大,优势越明显。

根据表1中2009年的数据显示,在我国十三个粮食主产区中,辽宁、吉林、河南、江苏、山东、湖北、四川和河北这八省的稻谷产量比较优势指数均大于1,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这些省份的稻谷生产率较高;其他五省的指数也接近1,充分说明其稻谷生产率与全国的平均水平相差不大。根据2010年的数据显示,山东、内蒙古、辽宁、湖北、黑龙江、河南、吉林、江苏、四川和河北这十个省份的稻谷指数均大于1,而其他三个省份的指数也接近1,与2009年相比,稻谷产量比较优势指数大于1的省份增加了内蒙古和黑龙江两省,充分说明我国十三个粮食主产区的稻谷生产在全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根据表1中2009―2010年的数据显示,辽宁、河南、江苏、安徽、山东和河北这六省的小麦产量比较优势指数均大于1,说明这些地区的小麦具有相对较高的生产率,并且小麦生产比较稳定;而江西、湖南等地的小麦产量比较优势指数远远小于1,表明这些地方小麦的生产率较低。

根据表1中2009年的数据显示,内蒙古、吉林、河南、江苏、山东、湖南这六省的玉米产量比较优势指数均大于1,表明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这些地方的玉米具有产量比较优势,而其他几个省份玉米的产量比较优势指数均在0.79以上,表明这几个粮食主产区中,玉米的生产率比较稳定,且都接近于全国平均水平。根据2010年的数据显示,玉米的产量比较优势指数大于1的省份有内蒙古、辽宁、吉林、河南、山东、湖南六省,与2009年相比,吉林省的玉米产量比较优势指数有所增加,江苏省的有所下降,但是都相差不大,基本接近全国平均水平。

根据表1中2009―2010年数据显示,辽宁、吉林、河南、江苏、江西、山东、湖北、湖南、四川、河北这十个省份的大豆产量比较优势指数均大于1,表明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这些地方的大豆生产率较高,而内蒙古、黑龙江和安徽三省的大豆产量比较优势指数也都在0.78以上,接近全国平均水平。

根据表1中2009年数据显示,辽宁、河南、江苏、江西、山东、湖北、湖南和四川这八个省份的薯类产量比较优势指数均大于1,表明这些地区的薯类生产率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较高,其他几个省份的产量比较优势指数均在0.69以上,说明这些省份的薯类的生产率与全国平均水平相差不大。根据2010年数据显示,辽宁、吉林、黑龙江、河南、江苏、江西、山东、湖南、四川、河北这十个省份的薯类产量比较优势指数大于1,其中吉林和山东尤为突出。与2009年相比较,薯类产量比较优势指数大于1的省份增加了吉林和黑龙江两省,说明这两个省的薯类生产率有所提高,湖北省虽然指数小于1,但是指数是0.998,基本接近于1,说明湖北省的薯类生产率相对稳定。

二、规模比较优势指数(Scale Comparative

Advantage)

规模比较优势指数主要是从外延角度来反映一个地区某种粮食生产规模及专业化程度的,生产规模是市场需求和资源禀赋等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生产规模越大,规模比较优势指数也就越大,最终表现为该地区该粮食作物的经济效益的提高,计算公式为:

Bij=[Sij/Si]/[Sj/S]

其中,Bij=i地区j种粮食作物的规模比较优势指数,Sij=i地区j种粮食作物的播种面积,Si=i地区粮食作物的总播种面积,Sj=全国j种粮食作物的播种面积,S=全国粮食作物的总播种面积。

如果Bij1,表明i地区j种粮食作物的规模、专业化程度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具有规模比较优势,并且Bij值越大,规模优势越明显,专业化程度越高。

根据表2中2009―2010年的数据显示,在我国十三个粮食主产区中,共有六省稻谷的规模比较优势指数大于1,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依次是:江西、湖南、湖北、四川、江苏、安徽,表明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这六个省份的稻谷生产规模相对较大,尤其是江西和湖南两省;而内蒙古、山东、河北这三个省份的指数都小于0.1,可以说明这些地区稻谷的生产规模处于劣势。

根据表2中2009―2010年的数据显示,小麦规模比较优势指数大于1的省份有河南、江苏、河北、山东、安徽、湖北,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这六省的小麦生产处于优势,产量比较大,尤其是河北、山东两省,但是湖南、辽宁、江西、吉林的小麦规模指数都小于0.1,说明这四个省份的小麦生产量少,处于劣势。

根据表2中2009―2010年的数据显示,玉米的规模比较优势指数大于1的省份包括吉林、辽宁、河北、内蒙古、山东、黑龙江、河南,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较,这七省的玉米种植规模具有比较优势,其中较为突出的是吉林和辽宁两省,而江西省的玉米规模比较优势指数小于0.1,表明江西省的小麦规模处于严重的劣势地位。

根据表2中2009―2010年的数据显示,在大豆的规模比较优势中,大豆规模比较优势指数大于1的省份依次为:黑龙江、内蒙古、安徽、吉林四省,其中黑龙江省的大豆规模比较优势指数2009年高达4.173,2010年高达3.996,表明黑龙江的大豆种植规模在全国处于遥遥领先的地位。

根据表2中2009―2010年的数据显示,在薯类种植上具有规模比较优势的省份依次为:四川、内蒙古两省,表明这两省在薯类作物的种植规模上具有比较优势,其余各地的薯类规模比较优势均不明显。

三、综合比较优势指数(Relative Comprehensive Comparative Advantage)

综合比较优势指数主要采用产量比较优势指数、规模比较优势指数的几何平均数来表示。单产比较优势指数和规模比较优势指数都具有自身的局限性,不能综合反映科技、社会需求等方面的信息,而综合比较优势指数能较全面地反映一个地区某种粮食作物生产能力的比较优势。计算公式为:

Cij=■

其中,Cij=综合比较优势指数,Aij=产量比较优势指数,Bij=规模比较优势指数。

如果Cij1,表明i地区j种粮食作物的生产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具有综合比较优势,并且Cij值越大,综合比较优势越明显。

根据表3中2009―2010年的数据显示,在我国十三个粮食主产区中,稻谷的综合比较优势指数大于1的省份依次为:湖南、江西、湖北、江苏、四川、安徽六省,表明这些地方在综合了产量比较优势指数和规模比较优势指数之后,在种植稻谷方面,相对于全国平均水平来说具有比较优势,而其他省份的稻谷综合比较优势指数均小于1,表明这些地区在种植稻谷方面,相对于全国平均水平来说不具有比较优势。

根据表3中2009―2010年的数据显示,小麦的综合比较优势指数大于1的省份依次为:河南、山东、河北、江苏、安徽五省,表明这些地方在小麦种植方面具有综合比较优势,而吉林、江西两省的小麦综合比较优势指数均小于0.1,表明这两个省份最不具有小麦综合比较优势。

根据表3中2009―2010年的数据显示,在我国十三个粮食主产区中,玉米的综合比较优势指数大于1的省份依次为:吉林、辽宁、山东、内蒙古、河北、河南、黑龙江七省,表明这些地区具有玉米生产的综合比较优势,其他省份的玉米综合比较优势指数均小于1,不具有玉米的综合比较优势。

根据表3中2009―2010年的数据显示,大豆的综合比较优势指数大于1的省份依次为:黑龙江、内蒙古、安徽、吉林四省,表明这些省份具有大豆生产的综合比较优势,其中黑龙江省份的大豆综合比较优势指数最高,表明黑龙江的大豆生产对我国大豆的供给贡献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