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语文综合实践教案模板(10篇)

时间:2024-03-19 15:01:04

语文综合实践教案

语文综合实践教案例1

(一)回归生活。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性质客观上决定了这类课程在确定课程内容时必须真正回归学生的生活实践,从学生真实的生活世界中选取那些具有综合性、实践性、现实性的案例来设计教学内容。

(二)立足实践。让学生亲身参与,主动实践,在实践中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各种实际问题,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综合实践活动的最根本特点。要在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中运用所学知识,主动探索、发现、体验,获得解决问题的经验,从中提升语文素养。

(三)着眼创新。着眼于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价值与目标最本质的体现。与语文学科课程相比,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为学生创新品质的形成提供了更为宽松、自由的空间。在活动过程中,学生始终处于主体地位,自己发现问题,自己设计方案,自己收集资料,自己解决问题。

二、课型简介

(一)“专题整合型”

案例:《鸟》专题――观鸟、咏鸟、赞鸟(八年级下)。

准备:背诵咏鸟诗;熟读《白鸽》《空山鸟语》,写好读后感。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搜集写鸟的诗歌、散文。

活动:

观鸟 出示收集的鸟的图片,感受鸟的外形美。

咏鸟 诵读咏鸟诗文,领略关于鸟的文学精品。

赞鸟 请学生写诗文来赞美它。

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中设置了十个专题,分别是《狼》、《荷》、《长城》、《汉字》、《鸟》、《叶》、《气象物候》、《广告多棱镜》、《系统思想与统筹方法》和《我心中的语文》。从选材上看,这十个专题范围非常广,和自然、社会、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为学生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提供了广泛的空间,是沟通学生与社会的桥梁。

(二)“实际应用型”

案例:我爱文学――制作读书卡(七年级上)。

语文课本中有一个“我爱文学”活动,我们可以请学生谈谈自己最喜欢的一本书,由此开展主题活动。

活动:学生选择自己最喜爱的一本书进行深入研究,想想自己最喜爱这本书的原因是什么,我该怎样把它介绍给大家,让大家都爱看这本书。同时在阅读的时候把自己喜欢的语句和自己的感悟等写下来,完成读书卡。

篇名: 出版社:

作者: 国籍:

内容梗概:

我的摘抄:

我的感悟:

这样的活动,把生活和学习紧密结合了起来,学生在充满活力的氛围中学习,综合素质的提高当然就更快了。在课文中,很多材料我们都可以采用生活化的方式进行处理,如名著阅读《水浒》、《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及综合实践活动《走进图书馆》等。

(三)“拓展延伸型”

案例:《阿里山记行》(八年级上)。

1.分组上网、走进图书馆搜集台湾的相关历史及风物人情。

2.全班交流展示自己的成果。

3.畅所欲言,谈谈对宝岛台湾的认识。

4.结合热点时事谈谈对、国家民族统一等焦点问题的认识。

通过深入了解台湾,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国家、民族责任感和使命感。

现行的苏教版教材中类似于《三峡》、《宇宙里有些什么》、《沙漠里的奇怪现象》等都可以设计类似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

(四)“关注生活型”

案例:远离烟毒,走进健康。

1.主题:“远离烟毒,走进健康”的实践活动方案来自于学生生活,产生于他们对生命的热爱。

2.研究过程:①网络调查组进行有关“吸烟与被动吸烟危害”的资料搜索;②针对“吸烟与被动吸烟的危害”,健康小组利用课余时间,采访保健老师;③对自己所在的居民小区进行《吸烟与健康问卷调查》。

当然平时的生活中还有很多是值得我们关注的,比如“限塑令”、“秸秆焚烧的危害”等,如果我们有针对性地设计语文综合实践活动,那么对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提升将很有好处。

(五)“科技创新型”

新版的苏教语文有个很大的特点就是关注了科学,在7-9年级的每册课本的最后一单元基本都是科学小品,旨在让学生关注科学。

案例:关于“生态农业”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长安初中)。

研究内容:①生态农业究竟是怎样的一种生产模式?有哪些具体的形式?②生态农业产品人们是否能够接受?对农村经济有什么样的好处?

③我地的生态园是如何实施生态农业生产的?前景如何?

④世界各地有哪些成功的实例?

研究过程:第一小组利用书籍、网络等媒体了解什么是生态农业,以及有哪些具体的模式;第二小组进行社会调查,看人们对生态农业的了解程度及生态产品的销售情况;第三小组到调查当地的生态园是如何实施生态农业生产及前景;第四小组调查我国及世界各地是如何开展生态农业的,有哪些成功的实例。

语文综合实践教案例2

关键词 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特点

一、“综合性学习”的特点和要求

语文实践是培养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主要途径。在对语文的阅读中学生可以学习阅读能力,从口语交际中学习口语交际能力,从写作中学习写作能力,从资料查找搜集中学习运用整理资料。这就决定了“综合性学习”的特点和要求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1.它融听、说、读、思、写于一体,在综合性的语文实践活动中渗透了口语交际和写作,力图在语文实践活动中提高口语交际和写作能力。2.“综合性学习”着重培养学生搜集整理资料、筛选信息以及合作探究问题的能力,突出学生自主性和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3.“综合性学习”一般安排在每一单元的后面,与本单元主题联系紧密,可以说是对本单元知识的归纳和整合。4.结合学生的个性特征和兴趣点给学生自主选择学习的权利。5.为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造性思维,每一册课本中都有针对性地设计了内容涵盖面、信息量大、综合性强的综合性语文学习活动。6.内容安排上更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有助于引导学生关注生活环境,关注社会发展,让学生融会贯通,学以致用。

二、教师积极参与,帮助学生在探究中学习

“综合性学习”的顺利实施,教师的参与和指导是前提。在指导内容上,教师设置的情境要能够让学生都有所发挥,并考虑学生特点帮助他们找到适合自己的实践内容、活动范围和具体实践方式。在指导方式上,“综合性学习”的关键是合作,因此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综合协调和组织实施能力。这样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组织、策划、协调和执行的能力。

“实践出真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综合性学习”中实践是极为重要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善于引导学生进行实践。组织课堂活动时,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主动体验。在“综合性学习”的语文实践活动中,教师要深入钻研,挖掘“综合性学习”过程中的教育价值,着重培养学生主动解决问题的意识,激发学生学习的求知欲。

三、整合知识,激发兴趣,注重实践,培养人格

“综合性学习”的突出特点就是综合性强,所以在语文综合性学习中要着重强调对知识的整合。学习内容上必须涵盖自然、人文、历史以及现在和未来。学习方法和途径上,可以充分利用学习方法和手段的多样性。例如,小组讨论,调查研究等,也可以考虑学生的兴趣爱好结合其他学科的学习方法进行研究。学习功能上,要一改传统教育理念代之以注重学生兴趣的培养,正确价值观的形成,创新意识的增强和合作学习能力的提高,从而形成学生健全的个性和完美的人格。例如,“追寻人类起源”这个问题,包含的内容比较多并且复杂。教师就要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指导学生结合其他学科进行探究。

学生进行综合性学习的过程本身也是学生进行实践的过程。学生遇到问题,通过观察、调查、访问等方式去获取答案。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并在实践中寻求解决方案,促使学生在获取答案的同时也获得了实践的体验。在语文综合性学习中,学生可以积累更多的知识,通过合作探究能够更好地提升语文素养。

四、强调合作学习,注重培养学生求真务实的品质和创新精神

“同心,山成玉,协力土变金”“人心齐,泰山移”等都说明了合作的重要性。小组合作往往能挖掘出成员不可思议的巨大潜力,集体协作做出的成果也往往能超过成员个人成绩的总和。在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学习中,需要探究的内容很多,需要多人明确分工,通力合作才能更好地完成。例如,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综合性学习的主题为“探索月球奥秘”。其中包含了“月球奥秘知多少”“月亮运行情况,参观天文台或天文馆“丰富多彩的月球文化”“我是月球小专家”“月亮照着你,月亮照着我“五项内容,而每一项内容都少不了同学之间的分工协作。由于每个学生的兴趣点不同,搜集资料的侧重点也存在不同,所以会出现一个问题多种答案的局面。在“综合性学习”中允许答案的存在。不同的答案可以给同学们提供不同的解答思路,有助于学生思维的拓展,并促使学生在不同答案中求真求新。学们经过分析探讨,能够最终整合出一个最完美的答案。在整合答案的过程中,同学们各抒己见,积极讨论,既激发了求知欲又拓展了思维,从而养成和发展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和创新精神。

语文“综合性学习”与传统意义上的语文课堂教学不同。在学习方法上,它不拘泥于“语文学科”,而是涉及天文地理和自然社会等各个领域。在方法和途径上,也不仅仅是利用一种或两种形式来提高某项能力,而是借助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运用多种学习方法达到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目的。在学习功能上也更加注重对学生社会实践能力、人文素养、情感态度、价值观和综合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总之。语文教学中“合作性学习”是对传统语文教学中不足之处的弥补,开拓了学生学习语文更加广阔的空间,是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

参考文献

语文综合实践教案例3

相较于其他类型的学校,职业学校的教育属于应用型教育范畴。职业学校的教育目标是为社会培养大量的初、中级人才,学生毕业后就直接步入社会,从事社会实践工作。因此,职业学校的语文教学不但要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更要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开展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是语文学习的一个重要途径,通过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可以提高学生对语文知识的应用能力,提高其文化素养和综合实践能力。中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应当充分体现职教的特色,通过合理高效的活动,让学生真正学到知识进而提高综合职业能力。

一、显著特点

与其他类型的学校相较而言,中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有它自身的特点,其主要表现如下:

1.实践性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职业学校的教育目标决定着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尤其要加强学生实际运用能力的培养。因此,实践性是中职语文教学极其显著的特点。况且,职业中学没有升学的压力,这也就为进行语文实践教学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在这里,语文已经不是单纯地坐在教室里听老师讲课并在课本上画来画去的枯燥教育了,而是从教室里面走出来,走到社会上去观察生活、体验生活,与社会进行互动实践。职业中学的学生多数好动爱玩,动手能力强。在教学上应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其主动性,真正实现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的教学效果。这正是中职语文教育实践性的体现。

2.渗透拓展性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是综合运用语文知识、展示语文应用能力的拓展性教学内容。与普通中学相比,没有升学压力的中职教育对于学习知识的严谨性和考试的针对性没有太大的要求,因此,

教师更能够根据所讲授的课程进行相应的拓展来为学生充电,满足他们未来的社会需要。比如在学习应用文体的时候,考虑到中职学生毕业后大部分要进入社会,因此,除了帮助学生掌握常用应用文的撰写以外,还可以重点设置职场储备专题实践活动,增加模拟应聘,校友职场感悟采访等活动,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引导,进行面试准备、面试技巧、职校生求职常用方法等的辅导,以提高学生进入现实社会应具备的能力。这样学生在毕业之后会从这些所学到的东西当中获得相应的启发以完成自己人生道路上的重要一步。

3.职业针对性

中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具有突出的职业性。中职学生毕业之后多数直接开始自己的职业生涯。为实现职业学校的培养目标,在进行语文实践活动时要与所学专业结合,着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因此,中职语文教学应针对专业特点增强职业能力的训练。比如,考虑到营销专业学生未来从事商业活动的几率较高,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对学生的口才进行培训和提高,如开展辩论、演讲或者产品推介等语文活动,使学生从中受益匪浅。

二、措施和方法

根据上述的这些特点以及现代教育的要求,结合职业教育的特色,设计合理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方案。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活动前的准备

根据职业教学大纲的要求,设计切实可行的方案,可以通过写作比赛、辩论会、演讲、社会调查、专题讨论等形式来进行。

首先,在活动进行前教师要先确定一个活动主题。活动主题的确定,要与学生所学的专业相结合,使语文知识在自己的专业知识中得到运用,根据不同的专业特点来确定不同的活动内容,并且按照各自不同的活动内容来执行。

其次,在确定好活动主题之后,教师要及时地引导学生对主题进行讨论,集中大家的看法来确定合理的活动方案以及活动的步骤。活动的形式一般都选择小组合作的形式,教师可以先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状况以及兴趣进行小组组合,然后带领学生根据不同的要求和方法等方面的问题,全盘考虑后确定合理的执行计划。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一般情况下有三个阶段和四个步骤。“三个阶段”是指:先准备,再交流,然后汇报。“四个步骤”有:第一步,分好任务,确定主题;第二步,信息的收集整理以及交流;第三步,劳动成果的形成;第四步,归纳总结。

与此同时,教师要注意帮助学生设计方案,对学生提出合理要求。这样不但可以尊重学生,相互促进,还能使学生有计划地活动,提高活动效率。

2.活动中的组织和管理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在职业教育中还属于一项新内容,它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对学生搜集信息以及处理信息的能力、运用语文知识解决各种问题的能力都有较高的要求。当学生在活动中遇到困难时,教师要给学生提供必要的帮助。但是,教师要注意帮助他们的方式方法,不是直接将答案和结果告诉他们,

而是告诉他们解决的方法,让他们自己去寻找答案。教师要注意与专业教师之间的联系和交流,不断地提高自己,这样才能更好地帮助学生解决问题,才能满足教学的需要。

3.活动后的反思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在完成后,都要以不同的形式进行汇报。学生在活动中遇到的问题、解决的方法、活动的过程等,都会在报告中体现出来,因此,这是学生对本次活动的一个总结,是他们的成果,是比较重要的。教师在进行评价时,要把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对本次的活动进行反思,明白从本次活动中学到的知识,教师在进行评价时,除了给出成绩外,还要注意写评语,对其进行合理的批评或表扬。

总之,实践教学在每一门学科中都是十分重要的,尤其是在职业类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中职语文学习过程中,教师应当注意科学合理的开展方式和方法,不断加强理论和教学策略的创新,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中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高质量与高效率。

参考文献:

[1]王怀义.联系生活实际开展综合实践活动[J].新课程:教研,2011.

语文综合实践教案例4

一、明确学习目标,是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前提

任何一项学习活动,都必须有明确的目标指向,这是提高学习效率的前提。纵观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目标内容,它主要体现了以下特性:

(一)学科性

语文综合性学习是一种语文学习活动,而不是其它学科性活动。尽管语文综合性学习涉及自然、社会、生活等,其落脚点在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而不是为了让学生掌握其它学科和其它领域的知识。

(二)综合性

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特点就在于它是“综合性”的学习。其“综合性”体现在哪里?体现在字词句篇与听说读写的综合,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融合,书本知识和实践能力的结合,知识能力和情感的整合。在学习空间上,体现课堂学习与课外学习的有机整合;在学习内容上,体现自然、社会、人文领域与语文课程内容的综合;在学习方式上,体现实践性学习、研究性学习、合作性学习、体验性学习等多种学习方式的综合。

(三)实践性

语文综合性学习是培养学生语文实践能力的最有效的途径。从实践的过程来看,它要求学生不仅要认真阅读课内外书籍,还要求学生通过观察、调查访问等实践活动亲身体验、学习语文,提高学生运用语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实践的方式来看,学生可以根据自身实际和学习内容自主选择灵活多样的学习方式,可以是自主探究,也可以是合作交流。从实践的手段来看,可以让学生走进现实世界考察、调查访问,也可以借助现代信息技术,让学生走进网络虚拟世界,还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讨论、交流,走进人们的情感世界。

二、展开探究活动,是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关键

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仅仅明确学习的目标还不够,必须通过一个个具体的项目开展探究活动,这是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关键。

一项完整的探究活动,大致要经历“确定探究主题―制定学习方案―开展探究活动―交流与分享探究的成果”这样四个阶段。

(一)引导学生确定探究的主题

学生不是因为语文课程的存在而存在。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的主题设计,不是先决定教师该教什么,学生该学些什么,而是先要思考学生关心什么,对什么感兴趣。因此,探究的主题设计要思考学生关心什么,对什么感兴趣。探究的主题设计要注重来自学生的问题。所以,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对周围事物有一定好奇心,能就感兴趣的内容提出问题”(第一学段)、“能提出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第二学段)、“为解决与学习和生活相关的问题”(第三学段)、“能提出学习和生活中感兴趣的问题”(第四学段)。这为我们如何引导学生寻找探究的主题指明了方向。

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寻找探究的主题呢?我认为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综合性学习,其探究主题的生成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课堂拓展式。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主阵地。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以教材为依托,拓展课堂教学的空间,引导学生确立探究的主题。(1)以学生的问题探究。例如,一位教师在教《生命的壮歌》一课时,学生提出了这样的问题:“老师,是不是所有的动物在自己的孩子遇到危险的时候都会不顾一切地救孩子呢?”顿时,教室里议论纷纷,争论不休,于是教师抓住这个契机,引导学生确定了“动物妈妈和孩子”的探究主题。(2)抓课文的延伸点探究。如,在《海底世界》、《恐龙》的教学前,可确定《走近海洋》、《走近侏罗纪》语文综合性学习。

2.综合实践式。综合实践式是以一个问题为中心,从两门或两门以上的学科知识的综合联系中确立探究的主题。这里的“问题”,一般是指涉及两门或两门以上学科知识的大综合问题。如环境保护、生态失衡、克隆技术、信息技术等。

我们在引导学生确定探究的主题时,除了要教给学生有关如何寻找主题的方法外,还必须考虑主题对学生发展的价值,也就是说学生通过对这些主题的探究,能否引起他们对自然、对生活、对社会的关注,能否有助于他们形成良好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二)引导学生制定学习的方案

探究的主题一旦确定了下来,教师就要教会学生制定学习方案。对于综合性学习方案的制定,根据各学段学习的认知特点,必须经历一个由扶到放的过程。第一学段(1―2年级)、第二学段(3―4年级)的学生主要以扶为主,第三学段(5―6年级)、第四学段(7―9年级)的学生主要以“放”为主,扶放结合。在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起始阶段,教师应该让学生了解一项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方案,大致包括:项目名称、研究人员、研究目的、研究的内容与方法、研究的步骤及时间安排、预期的研究结果内容。

(三)引导学生围绕学习方案开展探究活动

学习的方案确定以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围绕学习方案开展探究活动。这是语文综合性学习的主体部分,在引导学生开展探究活动的过程中,必须体现以下“三性”:

1.主体性。学生是探究活动的主体。教师要鼓励学生走出学校,走向社会开展调查、访问、记录、参观等实践活动,通过活动培养学生对外界环境的主动性,通过感官、数学计算、科学知识、人际协商解决活动中的冲突,通过实践活动感受生动的现实生活,帮助学生构建新的知识,掌握新的技能,发现科学的结论。

2.合作性。综合性的探究活动离不开学生之间的相互合作。在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小组成员之间既要有明确的分工,防止出现互相推诿、被动参与或惟我独尊的情况,又要注意小组成员之间的通力合作。教师要指导学生学会在合作中与人协调和施展自我,培养学生合作的意识和合作的精神,提高探究活动的效率。

语文综合实践教案例5

在语文教学中,注重联系学生的学习生活,把课程更加综合化,以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价值取向,概括起来就是语文综合性学习。那么,我们语文教师如何有效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呢?

一、转变思想观念

在语文教学中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是传统教学中没有的事情,实践活动对教师们来说是一个新鲜事物,所以,教师们一定要认识到这一活动的意义与价值,从思想上进行一次深刻的革命。综合性学习是国家教育,也是学生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学校应积极参加教育主管部门组织的师资培训,然后落实到校本培训,比如可以设立新课程论坛,举办一些有关的沙龙,进行集体教研,把教师们的集体智慧一起分享,倡导教师之间的合作,成立综合实践活动工作室等,通过这些活动来不断提高教师的思想态度。

二、以《课程标准》为指导进行综合性学习

实行语文综合性实践活动,一定要制定一个标准,因为这个标准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走向规范化与科学化、常态化的首要条件。语文课程中,对于综合实践活动的指导纲要还没有制定,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需要进行综合性的实践活动教学,可能会走一些弯路,也会遇到一些困难,这也是实践活动课程无法落实的主要原因。可以说,综合实践活动是一个处于探索阶段的早产儿,具有先天的不足。所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落实要靠教育部门。政策的制定很重要,国家要尽快颁发可操作性的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尽快供各省各地实验研究。

三、要构建科学的制度保障实践活动的实施

制度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更为规范化与常态化的必备条件,如果没有制度作为保障,那实践课就可能无法落实或者走向误区。要使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像语文课堂教学一样成为常态课并顺利地进行,光靠领导的良知与教师的经验或者主观性来上课是靠不住的,必须建立必要的管理制度或激励机制来约束这种教学活动或者激励教师的教学行为。学校要配备专职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教师,开设专门的语文实践活动课,并指定专门的负责人来负责全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管理、教学计划的制订、制订具体的实施方案等。再向上,教育部门要设立教研机构,并配备专业的教研员来研究实施方案,管理和评价各学校的实施情况,并起到指导开展活动的作用。同时,还要建立综合实践活动教师的职称系列。在教学中,也要列入考试评价,以督促学生的学习与教师的教学。

四、注重实践活动资源的开发

我们要把综合实践活动当成学校的一门必修课程来教,因为这承载着很特别的教育功能,如果把它当选修课来上,就发挥不出它的效能。目前,国家只是指定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学习领域,在内容上还是一个空白,这便为我们教师发挥自己的创造性教学提供了空间。课程资源的开发,成为了教师们的另一项重要工作。我们要把国家的要求与当地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去开辟课程资源。我们也可以参考全国各地编写的很多综合实践活动案例或资源包,但也不能一味地照搬,因为这些资料很难体现地方特色、学校特色。所以,我们必须构建出能够体现学校和当地特色的课程资源,比如说可以利用学校的校园网、图书馆、实验室等这些资源来实现实践课的教学,让它们成为学生最想去的地方。

综上所述,语文综合性学习作为一个新生的事物、一个全新的课型,它的教学理念、教学方式与教学评价方式等很多方面都为我国的语文教育开辟了一个崭新的领域,有效地发展了学生的个性,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创造性,开拓了学生的视野。因此,我们教育工作者,特别是语文教师,要不断地在实践中摸索总结,找出经验,汲取教训,创设一个好的语文教育大环境,把语文综合性学习真正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雷健,罗安丽,等.小学语文实践活动研究――放飞生命[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 2005(2).

语文综合实践教案例6

从课程实施的角度来看,课程在本质上是一种“反思性实践”。反思性实践是师生共同参与的、在特定环境下对所学知识进行有效反思,巩固、重建意义结构的过程。作为一名中职学校的语文教师,在几年的综合实践活动授课中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同时也发现了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个人的解决策略。

一、实施过程中发现的问题

1.教师不能对活动进行及时指导

综合实践活动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和自主性,教师在课堂中是一个引领者。在实际的活动中,由于整个课堂活动过程都是由学生在操作,学生对知识和评价基本来自于他们的直接经验,必定会带有主观意识,不能够准确掌握知识要点和难点,对一些问题的理解不够全面。这就要求教师进行及时的引导,师生共同进行反思性活动,可由于学生学习热情的高涨,有些时候教师不能进行及时的指导。导致下课铃声响起时活动内容还没有完成,造成了教师对学生没能进行阅读技巧的指导,失去了点拨知识点、进行反思性实践的最佳时机。

2.课堂时间弹性大,课堂活动脱轨

在实际的课堂中,学生充分的发挥了他们的积极性和活跃性,课堂气氛高涨的同时却也产生出了一些问题。例如在某些课堂上学生欢快的歌舞和表演占用了大量的时间,高涨的学习热情却导致课程内容偏离主题或课节严重超时。而职业教育的教师应是“双师型”的教师,在综合实践活动的课堂中教师的角色由传统的教学主导者转变为教学活动的引导者或主持人。那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就要注意如何去引导和提点,当学生活动高涨面临“脱轨”时,如何及时发现问题,用自己的言语和行为把他们导向正轨,严格掌握课堂的步骤。

3.教学任务扩大,教师跨科学习

从课前布置任务开始,教师可能就需要从文学、科技和艺术等不同专业去收集资料,这就使教师在备课时无形中为自己布置了多学科的作业。以前的教师只能教一门课程或一个专业,但现今综合实践活动的生成性要求教师具有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教师必须尽快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扩大自己的专业知识,学会电脑操作,运用多媒体、信息平台等进行教学,使自己具有一专多能、符合专业跨学科的综合能力,创造性地探索教学实践,提高教学质量。

4.综合实践活动的空间过于开放

综合实践活动打破学校、教室的框架,把校内课程与校外课程整合起来,把正规教育与非正规教育融合起来,是综合实践活动整体性和开发性的内在要求。正是由于这种开放的空间,需学生用大量时间进行调查,研究,访谈等等走出课堂的活动,而作为教师不但要承担综合实践活动的授课任务,还要帮助学生进行外出活动联系,组织相关参观考察等诸多事情,这样语文教师需要投入相当大的时间和精力,此外在活动中还要注意每名学生的安全,无形中为教师带来了身体和精神上的压力。

二、对所发现问题的解决策略

1.教师要制定指导方案

为了使教师准备把握好时机对学生进行指导,教师应该在研究课题确定之后,制定实践活动指导方案。对于进行综合实践活动的学生来说,他们是探索研究过程的主人,而达到要求的前提是学生们必须走在正确的探索道路上,否则可能会把“自主”变成“自由”,课堂出现研究方向迷失,学生转移兴趣,课堂活动脱轨,教师没时间指导……因此,在活动开展前,教师应该制定详细的指导方案,在学生活动的整个过程中,教师的指导应体现不同的行为重点,否则,当学生需要教师的具体指导时,教师会十分被动。

需要教师注意的是:教师的指导方案应该以行为动作为主,教师要根据综合实践活动的目的和意义,确定活动目标、把握活动层次、明确指导任务,并且要把活动中出现的各种因素做全盘考虑,以使每个学生在活动中都能达到真正的提高和锻炼。此外,教师的指导方案要建立在学生活动方案设计的基础上。教师根据学生的活动内容制定出配合学生活动的有计划、有针对性的指导方案,准确把握学生的活动计划,严格控制活动时间,把握时机进行有效指导,避免学生活动脱轨和指导不及时等现象的发生。作为一名出色的教师,在把课堂“放手”给学生的同时,也要会准确的控制课堂,做到“收放自如”。

2.加强学科教师之间的协作

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特别需要教师之间的合作,这是由课程的综合性、开放性和生成性等特点决定的。在学科教学中,每个教师都要自己的专业,以前的教学中和少和其他学科的教师有工作交往,但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围绕课题研究,涉及内容广泛,需要教师跨科进行学习,这里既需要掌握包括计算机知识、各种专业知识、数据统计等各方面的方法和知识,同时还包括对学生进行合作与人际交往技巧、心理调整、安全保障措施等方面的指导,对于语文学科的教师来说,个人很难独立完成对该主题的完全把握和全面指导,因此语文教师要学会与其他教师相互联合、共同协作,创造性地开展对学生的指导工作。

语文教师与其他学科教师合作可以采取两种形式:一是学校组成综合实践活动教师团队,多位教师以团队合作的形式开展工作,共同完成对一个主题,一个班级或一个年级的工作。另外一种形式是以一个语文教师为主,根据活动需求主动寻求其他教师和学校工作人员的支持与帮助。此外,由于综合实践活动具有很强的开发性,活动过程中的管理与调控单凭一个语文教师很难把握,此时教师可以与所在班级的班主任和学生处的教师进行合作,这样在活动中就可以加强团结合作、组织纪律和安全责任,加强教师与家长,与社区、企业的合作,做到既能够减轻语文教师的负担又能保证活动质量,同时确保学生人身安全,使综合实践活动达到开发空间的真正目。

参考文献

[1]张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研究[M].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2007:152.

语文综合实践教案例7

综合性学习的教学还在探索阶段 语文教学中的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对于基层一线语文教师而言,已成为常规教学内容,有相对固定的教学模式可循,易于掌握和开展。而作为语文课程改革的新举措,综合性学习如何开展、怎样开展才能富有成效,还需要不断地摸索和尝试,没有现成的模式,可参考的东西不多。各类公开课、教学大赛,一线教师也很少选综合性学习,因为挑战确有难度,他们大都不愿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组织耗时费力 综合性学习是一个特殊的学习领域,是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四个方面学习内容的综合,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注重与生活实践的紧密结合。这些特点决定了综合性学习相对其他常规教学更为复杂,需要教师有一定的专业素养、组织能力和教学资源开发能力,需要教师精心设计、严密组织、确保实效,还需要一定精力和时间的投入。基层一线教师本身工作压力就较大,尤其语文教师大都兼作班主任,更是事务繁忙。

学习效果较难检测 字词教学、阅读教学、习作教学等成效,可以通过简单的纸笔测试,较为直观快捷地体现出来;而对于综合性学习,新课标指出主要着眼于学生在综合性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应着重考察学生的语文综合运用能力、探究精神与合作态度。因此,仅用传统的纸笔测试方式来检测综合性学习的教学成效,既有一定的难度,也不一定全面科学。

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界定不明 新课标积极倡导语文教学中要体现实践性和综合性。语文综合性学习,其实质也在于拓宽学习空间,架构课堂与生活的桥梁,实现听、说、读、写的综合学习和应用,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同时课改以来,我国各中小学都开设了综合实践活动必修课程。虽然新课标针对各学段提出了不同的综合性学习目标与要求,但是各种版本的教材对其处理却不尽相同。比如:人民教育出版社语文教材,就是从五年级上册开始才明确设立综合性学习单元的。因此,一谈到综合性学习,许多语文教师往往认为它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内容。

开展学习还受到各种客观条件的制约 譬如对师生外出实践时的安全考虑。安全工作无小事。安全责任,重于泰山。语文综合性学习就是要学生在学习语文时不再局限于教科书,也不再局限于课堂和学校,而要让学生走进社会,走进生活,去感受富有情趣的语文学习。由于学生外出,不确定因素增加,е掳踩问题实际上已成为束缚当前学校和教师开展学生实践活动的主要原因之一。此外,校外课程资源的开发,相关机构是否积极支持配合,活动资金来源是否充足顺利等,都成为制约语文综合性学习开展的因素。

走出困境的对策与方法

转变观念,充分认识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广大语文教师从观念上能正确认识综合性学习是解决其陷入困境的前提。首先,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长期以来,造成许多教师死盯着语文课本,学生们死啃着语文课本,大搞题海战术,严重制约着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整体提高和发展,以致于出现了语文教学“高投入,低产出”的现象。对此,新课改大胆创新,求真务实,提出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通过语文实践这条主要途径积极培养和提升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要求学校、教师充分开发和利用家庭与社区等教育资源,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爱上语文,学习语文,运用语文。其次,在全球化、信息化和知识社会的背景下,世界各国积极推行教育改革,倡导课程回归生活,追求综合化,通过合作探究等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全面提升学生核心素养。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语文综合性学习应运而生。最后,教育的本质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语文综合性学习不仅是学生对知识的综合学习和应用,还需要学生在活动中与同伴分工协作、与他人交流沟通,学会信息的收集与处理,以及善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等。这种能力的提升更为全面,更加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发展。

挖掘资源,为深入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创造良好条件 一方面,学校和教师都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课堂小天地,生活大课堂”,就是说语言学习有着丰富的资源可以利用,学生的生活中处处都是语言素材。各地都蕴藏着丰富多彩的语文课程资源。学校和教师要因地制宜,因校制宜,充分利用已有资源,积极开发潜在资源。这就要求语文教师高度重视,不断提升自身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的能力;处处留心,及时发现身边可利用的语文教育资源;开动脑筋,创造性地开展各类喜闻乐见的语文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习语文、运用语文的意识,通过多种途径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另一方面,学校和教师要根据地方特色,努力挖掘各不相同各具特点的自然、社会、人文等语文课程资源。对此,笔者所在的太原市迎泽区有不少学校进行了有益的探索。王家峰小学所在的王家峰村,果园面积达750亩,尤以梨树居多,远近闻名。于是,该校因地制宜,开设了“梨园文化课程”,带领学生走进梨园,赏花,吟诗,画画,作文等。位于太原东山脚下的松庄,文化积淀深厚,明末清初的傅山先生(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医学家、思想家)曾久居松庄;顾炎武等硕学大儒曾不远千里来此与其共议时事,切磋学问。于是,松庄小学充分挖掘这一地方资源,开设了“小松教育课程”,让学生探寻傅山足迹,感受诗歌、书法等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通过高质量的综合性学习,切实提高学生语文综合运用能力 一是学校应以年级语文学科组为单位,进行集体备课,避免教师个人单打独斗;通过集思广益,共同策划,制订方案,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这样既减轻了教师负担,又集中智慧,确保了学习方案的最优化。二是要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整个综合性学习过程努力做到精细化。即:学习主题要明确,方案要具体,组织要严密,分工要合理,步骤要清晰,方法要多样,总结要全面,评价要多元。学习要融听、说、读、写于一体,让每一个学生都高兴地参与其中,活学活用,提高语文素养。三是坚持少而精的原则,不贪多贪大,力求扎扎实实开展好每一次综合性学习。每次学习活动后,要及时反思,总结经验,改进不足,不断完善,最终形成相对固定的具有乡土特色的校本课程。

学科整合,在综合性和实践性的基础上突出语文性 课程统整,是当今世界中小学课程发展的一个趋势。它既包括“学科内统整”,又包括“学科间统整”。新课标就明确提倡语文综合性学习与其他课程相结合,开展跨领域学习,课程设计要体现开放和多元;同时,也强调综合性学习虽可以跨学科学习,但应以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为目的。因此,语文教师应积极与其他学科教师特别是综合实践课教师联手,开展好综合性学习。例如: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综合实践活动研究性学习四年级上册教材第一单元内容椤冻闲牛从我做起》。活动包括阅读诚信小故事、撰写读后感;收集诚信成语、格言,制作书签;围绕“善意的谎言是不讲诚信吗”,举办主题辩论会;当回小记者采访周围人,寻找身边的诚信故事等。整个活动过程需要学生听、说、读、写,体现了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打破了课堂与生活的界限,是很好的语文综合性学习。因此,语文教师要发挥主要指导作用,适时进行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等方面的辅导;综合实践教师则应侧重于学生活动方案的制订、资料收集与处理等方面的指导。二者要合理分工,各有侧重,定会收到满意的效果,让学生在活动中收获良多。

开拓创新,保障语文综合性学习顺利开展 确保师生安全,是做好一切教育工作的前提。但不能因噎废食,禁止学生走出校园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学生外出活动进行综合性学习前,应进行安全教育,做好安全预案,消除安全隐患;同时要开动脑筋,寻求相关机构支持配合,积极开发校外课程资源。比如:太原市新建西路小学多年来与山西省博物馆携手开展“小小讲解员”活动。为便于开展活动,解决安全问题,让更多学生参与其中,在山西省博物馆的支持下,该校引进部分展品仿制品,建起了校园博物馆,成为了校园文化靓丽的一道风景线,也成为了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等的乐园。

发挥考试的导向作用,促进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开展 在近年来的山西省中考语文试卷中,综合实践已成必考内容,这促使初中学生平时的语文试卷中就有综合实践试题。因此,相对于小学语文教师,初中语文教师更为注重语文综合性学习。如何提高语文综合实践试题质量?各地都进行了有益的探索,试题愈来愈注重整合考察点,使学生在融会贯通地综合运用语文知识中,显示自己的语文综合素养。例如:山西省晋中市榆次区八年级语文试卷曾出现的综合实践题,就涉及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网球运动员李娜、航天员刘洋等时事热点人物,要求就公开人物的特殊性谈看法。该题把综合性学习与“阅读新闻和说明性文章,能把握文章要点,获取主要信息”的阅读教学目标相结合,紧扣体现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的原则,答案不唯一,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思辨思维。建议小学语文试卷中增加综合实践试题,发挥考试“指挥棒”的作用,促进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开展。

结束语

语文是一门综合性极强的基础课程。《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语文素养的内涵是综合的,语文课程的目标是综合的,语文学习的资源是综合的。因此,大力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既符合语文学科的特点,又符合世界教育发展的趋势,还有利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语文综合实践教案例8

一、前言

职业学校负担着为全国上千万个生产岗位培养合格劳动者的重任,这就决定了职业学校语文教学不能走普高教学的老路,职业学校需要有适合自己的、有职业学校特色的语文教学。职业学校的学生大多是中考的失意者,对文化课学习缺少自信,产生畏惧和厌烦的心理,如果盲目地延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反而会加剧学生的这种心理,不利于学生的发展。近年来,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成为职业学校课改的亮点,给因循守旧的语文教学带来了勃勃生机。所谓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是将语文知识与能力综合运用语文的具体实践活动中,实现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结合、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融会贯通。它既不是主题班会,也不是其它学科的活动,它是一次语文的实践活动,要有语文味,要以学习语文知识、提高语文能力为目标。“实践活动”则强调“做”,强调“行动”,要求学生在亲历亲为中获得直接经验。实践证明,职业学校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开拓了学生学习和生活的视野,调动了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从而引领学生乐学、好学、善学。但是目前许多实践活动课为了活动而活动,活动过程中存在着教学目标不明、指导方式单一、活动调控不力、活动收效甚微等不足之处,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

二、职业学校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策略

1、采取多样化的实践活动组织形式

在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中,教师可以选择符合学生和校园客观条件的组织方式。最常用的是小组活动、个别活动和全班活动。小组活动是综合实践活动最基本的组织形式。通常小组的人员构成由学生自己商讨后确定,教师不应过多介入他们的组织过程。分组完成后,学生便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教师可以组织各班之间、不同年级之间学生交叉成组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如果遇到跨地域教学交流的机会,甚至可以让不同学校、不同地域之间学生的进行分组活动,以使综合实践与研究的范围得以更大的扩展;个人活动是以学生个人为单位开展活动的组织形式,它能够有效的锻炼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职业学校学生已经处在了成年的边缘,具备了较强的社会活动能力,有直接和工业企业接触的机会。在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过程中,应当在某些情景下让学生独立进行的活动,并完成活动任务。例如每学期职业学校都有学生参加企业顶岗实习,这就是为学生布置个人活动任务的好机会。当学生个人完成活动返回学校后,应鼓励学生撰写活动报告,并积极与他人进行经验交流与共享;全班活动是以整个班级为单位也是综合实践活动的一种组织形式。一般来说,对于那些知识范围跨度大、深度广,对分工合作要求很高,活动周期长的项目或课题,就可以采取班级活动这种组织形式。但是一样需要全班在围绕同一个活动目标的情况下进行分组合作,各小组分头完成自己的小组任务,并和其他小组共同完成总体任务。这对教师的指导能力也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加强课堂活动的引导和调控

职业学校综合实践活动是活动性课堂,活动贯穿教学始终。因此,教师应该着重关注学生的活动学习过程并及时给予适度指导。根据综合实践活动课堂的特点以及活动内容的不同,在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学习中,教师至少要对学生进行三次指导:第一次可以在课堂活动开展之前,主要包括:针对学生专业特点选择活动内容,确定活动主题;制定活动方案,准备必要的工具和场所。活动的准备阶段需要注意以下两点 ①主题的选择:主题的选择要根据学生的专业特点、兴趣爱好,不宜过于宽泛或抽象,要贴近职业学校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可操作性强。 ②计划的制定要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学生制作方案或计划的过程应当在教师的引导和辅助之下。第二次在课堂活动中期,此阶段的基本任务是学生按照活动方案的安排,来进行具体的活动过程,这是整个综合实践活动实施中最核心、最动态、同时也是最具挑战性的阶段。有的教师简单的把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理解为学生活动,安排好方案之后就任由学生执行,不引导不观察,忽视教师自身在实践活动中的价值;有的教师则将学科资源融合搞成了学科融合,他们的综合实践活动看起来像音乐课、美术课、政治课、专业技能课。唯独就不像语文课。事实上,这一阶段教师应该进行实时的跟踪观察和从旁指导。要关注学生对进程的参与,而不是只看最后的活动结果。因为学生的个性和能力都千差万别。教师要注意不让活动变成少数几个能力强的学生的个人表演,而个性内向,动手能力差的学生完全无法参与活动进程。指导过程中要将语文实践活动与专业知识有机结合起来,例如在为物流专业的同学设计“模拟产品展销会”活动时,语文教师就应当将活动重心放在锻炼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文书写作能力上;在为缝纫专业的同学设计“中国服饰与中国古典文化”活动时,也主要应通过对中国古典散文、诗词中出现的服饰来了解诗词的时代背景,并体会文字的美感,而不是单纯的服饰演变讲座。 第三次主要在课堂活动后期,组织学生对综合实践活动中所取得的一些成果进行交流和汇报。

总之,职业学校语文课堂实践活动的开展为语文教学与学生专业结合创设了条件,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增强专业知识、提高语文能力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是未来职业学校语文教学的趋势和潮流。

【参考文献】

语文综合实践教案例9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11-0089

语文综合性学习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一种全新的课程。语文综合性学习充分体现了语文学习内容的丰富性、学习途径的多样性、学习过程的实践性、学习目标的综合性等特点。它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的,以学生自主、合作、探索学习为基础,强调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我体验、实践、探索全面形成和提高语文的综合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

然而,自新课程标准实施以来,中学语文综合性学习开展实施的现状却不尽人意,作为一名初中教学一线的教师,笔者发现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教学存在着一些问题。在此,笔者将对所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进行探讨。

一、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教学存在的问题――“无效化”现象

1. 教学内容“非语文化”

“非语文化”倾向――对综合性和语文素养全面发展的片面理解而走入误区。

综合性是综合性学习最本质的特点之一,它指的是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的综合。综合性学了“综合性”之外,还有“语文性”的要求:(1)培养学生探讨、追寻、调查研究的兴趣和能力,培养学生留意身边生活的意识;(2)从生活中寻常的小物小事中,体验生活的底蕴及蕴藉的情意;更为重要的是要通过活动,培养学生探讨、追寻、调查研究的兴趣和能力。综合性学习中有许多跨学科的内容,如“黄河,母亲河”中涉及的地理常识,“世界何时铸剑为犁”中涉及的历史知识,“莲文化的魅力”中涉及的植物学知识,等等,这些其他学科知识的介入的根本目的是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不同方法的交叉中开阔视野,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它的最终指向仍旧是语文本身,所以教师在综合性学习的指导过程中,应时刻把握语文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以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综合能力为重点,而不能舍本求末、越俎代庖,把语文课上成地理课、物理课、生物课都不能算是成功的。

2. 教学过程“娱乐化”

综合性学习是学生通过协作共同完成学习的集体活动,而“在做中学”、“玩中学”不可避免地使语文化综合性学习带有娱乐性的色彩,这也将提高学生参与主题活动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但如何把握“娱乐性”的度,却仍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例如,七年级上册《戏曲大舞台》,有教师便进行了一场“学唱家乡戏”的主题活动,主要是播放戏曲,学生学唱,并谈谈对戏曲的认识,介绍自己搜集来的资料,嘻嘻哈哈中一节课过去了,仔细想一下本节课固有让学生了解“戏曲”这一民族文化的目的,但许多学生在喧闹的氛围里并无太多的收获,但容易将注意力集中在谁唱得好,谁跑调上,更多的感觉是开心好玩,“娱乐性”固然提高了学生的参与热情,但也导致了语文综合性学习迷失了它原有的功能,反而导向庸俗化、娱乐化的倾向。

很多时候,教师对综合性活动的关注度主要集中在课堂,而对活动前的准备、资料收集与探究阶段重视得不够。每次定了一个主题,师生表面上忙忙碌碌,轰轰烈烈地去图书馆、阅览室找资料,回来把这些资料一剪一贴(如墙报展出)就算了事。有些干脆从网上下载,剪贴一下就算是自己的活动成绩。

3. 教学操作“无效化”

语文“综合性学习”对教师的学术水平、授课能力及个人魅力起都提出了很大的挑战。许多语文教师虽然有着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但由于知识面较窄,视野不够开阔,一旦遇到跨领域学习的内容,只好选择没有作为。部分教师的惰性使得他们始终坚持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授课,把综合性学习的教学简单化,将它等同于一般的灌输式教学。面对崭新的综合性学习,许多教师难以应付,于是只好以所谓的不变应万变,按自己早已熟悉的方法来应对陌生的综合性学习。于是,有些教师把综合性学习活动课完全上成传统讲授教学的翻版,综合性学习如同纯粹的讲座;有些教师只是一味播放网上下载的一些课件;还有的教师只是海阔天空地与学生闲聊。整个活动要么太难,呈现一种“万马齐喑”或“几支红杏出墙来”的态势;要么太简单,呈现出一种轻飘飘、轻松无聊的态势。这两种态势学生在体验、情感、态度、价值观诸方面基本上都无所收获,是一种无效学习。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以上谈到的语文综合性教学存在的误区之间有着内在的关系。一方面学生喜欢这种带有娱乐性质的活动课,因为既放松了身心又培养了能力;另一方面由于“中考指挥棒”造成的教师上课随意和应试化的倾向,使学生在课前和课堂上不能体现自我的主体地位,从而造成了现在语文综合性活动课提出的设想很完美,但在实际操作却没有新意,成为我们一线教师的一大困惑。

二、解决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教学中所存在问题的对策

1. 面向全体学生,确定专题

在综合性学习的定题过程中,笔者一方面注重学生的兴趣爱好,另一方面结合不同阶段学生的自身特点来确定主题。比如:七年级语文综合性学习重要的是语文综合学习的过程,主要在于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懂得观察自然和社会,感受生活中处处有语文,初步掌握多样的学习方法。八年级是综合性学习的深入研究阶段,重在教师的帮助下指导学生主动完成学习,进一步拓展学习的内容和获取信息的渠道,要经常让学生担当角色,参与表演,在活动中学习,在学习中活动,在实践中思考。九年级以“综合性学习的自由研究”为主要活动特征。这个年龄的学生逐步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肯动脑、有所思、有所感、有所悟,敢于实践,勇于创新,敢于发掘自我、发展自我,这一阶段以不同主题下的个人学习方式为主。

2. 制定方案,明确任务

在指导学生制定活动方案时,笔者一般会从活动目标、活动方法的选择、活动人员的安排、活动实施步骤来进行引导。

(1)活动目标方面,孩子往往对于目标的认识是肤浅的,制定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要有活动总目标和活动开展过程中各阶段的分目标,切忌将活动总目标代替具体活动的目标。目标的设定要有层次性,一般来说,目标包括情感态度目标、能力目标、认知目标。

(2)活动方法上,教师应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和活动内容来思考。自从开发综合实践活动以来,学生发现了网络的优点,结果后来一说需要查阅什么资源,就马上反应到――上网。笔者认为这样也是不可取的,时间长了,学生会更加依赖网络。而信息技术的目的是服务于人而不是代替人的观察和思考。所以,后来笔者总是引导学生思考一下从学校的课程、周围的环境、书籍报刊中能否找到自己想要的东西,这些资源是非常容易得到的,如果可以如此方便得到信息,何必去上网呢?笔者还告诉学生可以根据研究内容选择研究方法,常见的研究方法有: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文献资料法、比较法等。

(3)人员安排上,教师应该首先让学生明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势和劣势。每个人都要各尽所能,这样一来,活动的任务就不会压在少数几个学生身上了。同时也要注意小组分工的重要性,它关系到活动每一个环节的落实。活动中哪些事情具体由谁负责,哪些事情由几位同学合作完成,都要在计划中体现。这样,活动结束时也便于总结、检查每个同学完成活动任务的情况。

(4)活动实施步骤方面主要是让学生列出完成研究内容的步骤,指导学生制定具体、可行的活动方案。具有可调整空间的方案可行性较强,按方案实施活动,不是一个简单的按图索骥的过程。因为在现实活动中,学生活动的情景千变万化,指导学生处理好方案的预设性与生成性,学会根据实际情境及时对活动方案进行调整。方案是行动的指南,决定了活动的方向及进程,如果方案中对活动步骤及过程缺少必要设计,没有时间的安排及分工的考虑,就很难在具体活动中起到“导航”的作用。

在设计实施步骤的过程中要注重和强调学生的参与性、实践性和开放性,这样,每个学生都是学习的主体,他们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积极参与到综合性学习的过程中来,做学习的主人,有效地避免了主体地位的缺失。

3. 运用知识,实践体验

活动的方案确定以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围绕方案开展活动。学生自建综合性学习小组,讨论具体研究的思路和措施,便进入了综合运用知识、亲身实践体验阶段,这是综合性学习活动的重要阶段。

主要活动包括:(1)围绕主题,按照方案,搜集材料、筛选资料,人人动手。(2)分析、核查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和途径。(3)通过自主探究,交往沟通,合作写出学习报告。

4. 交流汇报,总结反思

语文综合实践教案例10

通过学习《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才明白,“综合性学习”不是我们所谓的简单,所谓的一无是处。它作为教学目标的五个板块之一,和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并列,作为中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是一种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能力,提升学生语文素养、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重要途径,对于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而言,又尤其是对于我们农村学校老师来说是一种全新的教学形态。因此,开展好综合性学习的意义是不容忽视的,它带来的是一次语文学习方式的变革。为了更好的有效的开展综合性学习课程,我个人认为综合性学习就是让我们在课堂上话生活,悟生活,创作生活;在生活中学语文,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生活实践中去,不断的锻炼学生的语文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上好一堂综合性学习课,我们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明确自己的目标,制定好活动的方案,收集整理有关活动的资料,努力做到将书本学习和生活实践想结合,做到生活语文化,语文生活化。这样既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二、走进生活,做一个有心人

《新课标》告诉我们:“语文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时间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生活之中处处有语文。除了课本,学生生活就是重要的语文学习资源,本地的自然环境、风俗民情、传统文化都可成为有益的语文学习资源。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要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区等教育资源,把语文学习引向社会生活与实践,把社会生活与实践融入语文学习。如:在开展《关注我们的社区》这一综合性学习的时候,教师让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分别对农村的人均收入、农村外出就业人员、农村留守儿童、农村的变化、我们生活的地区的主要农作物等问题进行调查,然后对资料进行归总、分析,学生通过自己的调查、访问,对自己的家乡有了一个真实的认识,然后对家乡的建设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和意见。这些贴近学生生活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不仅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语文能力与语文素养,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生活观念,促使学生人格健康发展。

三、合理安排,实现学生主体地位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综合性学习强调合作精神,注重培养学生策划、组织、协调和实施的能力。综合性学习是形成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重要途径。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给予学生机会,让他们自行设计活动方案,注重探索和研究过程,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观察感受能力,综合表达能力,搜集信息能力,组织策划能力等等。当然,初中生正处于心智成长、求知的阶段,知识结构尚不完善,还不完全具备独立思考和判断能力。这过程不能缺乏教师的指导,这样才能让活动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取得良好效果。如在《探索月球奥秘》中,教师可先让组长组织组员利用课下时间讨论,设计出活动方案,教师再组织组长把各组的活动方案集中讨论,取长补短,从而制定出最符合学生实际的活动方案。《探索月球奥秘》活动方案可分为以下四个环节:赏月之风韵、探月之奥秘、品月之文化、我是月球小专家擂台赛。在这个过程中,既给每个学生参与探究活动的机会,又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世界充满爱》这一综合性学习,我采用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搜集有关爱的故事和名人名言,并分门别类制成卡片,装订成册,并给自己装订的小册子起一个好听的名字,看谁搜集的多,小册子做的有创意,我们就把它挂在板报上。通过课前的准备活动,培养了学生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勇于实践和创新精神。让学生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