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语文中段考总结模板(10篇)

时间:2022-05-11 14:31:30

语文中段考总结

语文中段考总结例1

好的复习方法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九年级英语教学进入中考复习阶段,采取什么样的复习方法才能费时少、见效快呢?笔者根据多年九年级英语教学经验,认为“三段七步”式的复习方法既能使中考复习工作有序推进,又能构建知识网络,使知识条理化、系统化。“三段七步”式复习方法是科学、合理、有效的中考英语复习应对策略。

那么,什么是“三段七步”式的复习方法呢?

一、专项复习阶段

1.过好词汇关

英语词汇是英语学习的基础,是英语学习的关键。因此,在中考英语复习中过好词汇关尤为重要。《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规定了初中阶段学生应掌握的词汇,笔者认为应在熟记这些词汇的基础上,重点应放在词的活用上,以及常见习惯用语上。在复习过程中,可对初中教材中中考常见词汇进行分类总结,如,全部同音词、常见惯用语,以及常见词形变化、常见构词法等。在归类总结的基础上,选一些词汇练习题,对词的活用进行专项练习。这种归类总结复习法,可使学生对词汇考点掌握更全面、更有效。

2.过好语法关

英语语法概念不清、不强,就容易受汉语语法规则影响,遣词造句就会出错。初中英语语法实际上可分为词法和句法。对词法可按照词性依次复习,逐项练习,重点应该放在动词上,练习题应多选选择题以及动词适当形式填空试题。对于句法应按句子分类,时态、语态、语气等依次复习,逐项练习,重点应放在句子分类和时态上,练习题应多选句型转换试题以及时态考查试题。为了提高复习的效率,可采用一些有助于学生理解和记忆语法的复习方法,如,图表法、顺口溜法、归纳法等。

3.过好习惯用语关

英语中习惯用语较多,如,tell sb. to do sth, ask sb. to do sth., prefer A to B,make sb. do sth., make sb. adj.,pay for, spend on等都是习惯用语。习惯用语实际上是一种结构或固定搭配,掌握了他们就等于掌握了做这类试题的技巧和方法,可提高做题的速度和准确度。在复习过程中,如果能对初中阶段所学习的习惯用语进行归纳、总结、应用、练习、强化,将会使中考英语成绩迅速提高。

4.过好阅读关

近年来中考阅读理解试题题量逐渐增大,所占比分也增大,所以阅读理解是中考英语复习的重点,也是难点。

阅读是词汇、习惯用语、语法、句式等各项基础知识的综合使用过程。阅读理解试题考查学生综合应用英语、获取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能力除了要掌握必要的英语基础知识外,还必须通过大量阅读实践和训练,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与技巧。在阅读理解专项训练过程中,教师应指导学生根据文章设问的内容和分类,对不同类型的具体试题,应掌握不同的思维方向和思维重点,采取相应的解题技巧。同时,教师还应提醒学生不要怕生词。对于生词一般有两种解决方法,一是根据构词法或上下文内容来猜。二是只需搞清生词所属类别就行,如,人名、地名、食品、运输工具等。

5.过好书面表达关

书面表达是考查学生综合应用英语知识的能力。中考英语书面表达试题较简单,一般要求根据命题或按材料要求写80个词左右的小短文。在写作训练中,关键是教师要教给学生写作方法,指导学生写作技巧,使学生会写作,有话可说,能说出有条理性的话。中考作文一般结构是:开头根据题目给出一个主题句,然后分层展开简单阐述,最后用一两个总结性或照应性的句子进行收尾,使短文成为一个整体。在复习过程中,教师可根据初中教材单元话题,针对中考,选一些典型且适合初中学生写作的话题,让学生进行书面表达训练。就每次的训练,教师可选几篇习作作为范文进行讲评,对其写作方法及结构进行简单分析,使学生逐步掌握写作方法及技巧。

二、综合复习阶段

这一阶段是在专项复习的基础上,对各项基础知识加以综合应用,是训练、巩固、强化的过程,也是梳理总结、构建知识网络、形成知识体系的过程。这一阶段,可选取8~10份中考英语综合习题,对专项复习阶段所学的知识进行训练、应用、强化。在训练过程中,教师一方面应指导学生应用专项复习阶段所学到的知识、做题方法和技巧去解题、去阅读、去写作;另一方面教师应帮助学生以本套试题为依据,对初中阶段的知识点进行纵横联系,梳理总结,如,对初中教材中出现的只能跟动词ing形式做宾语的全部动词和只能跟to do形式做宾语的全部动词进行归类总结。又如,对相似短语或句子进行归类总结,像短语give out,give away,give up,give back,give in等,句子What’s wrong with you? What’s the matter with you? What’s the trouble with you? 等。这种梳理总结的方法可使学生所学知识条理化、系统化,构建起知识网络。

三、模拟提高阶段

语文中段考总结例2

1. 嵌入式补写

示例:(2014年新课标全国I卷,16)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5分)

二氧化碳是最主要的大气保温气体之一。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升高会导致全球变暖,造成天气干旱或旱涝不均,甚至可能造成海洋水位上升,淹没大量沿海城市,① ,然而,也有研究指出,② :比如增加的二氧化碳可以给植物“施肥”,有利于植物的生长,但这必须有个前提,植物还活着!如果土壤被污染,③ ,我们就失去了这些向大气中释放氧气的“氧气工厂”和“空气净化器”。

【解析】本题正像要求的那样,“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是一种综合表达能力的考查,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E。首先理解材料的基本意思:二氧化碳的益处和害处。第一空应是对上文的总结,第二空应为下文的总领句,第三空是假设的结果。

【答案】①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灾难 ②二氧化碳增加会带来好处 ③植物就会生病甚至死亡

2. 总结式补写

示例:(2014年浙江卷)根据下面的情境,补写答话。字数不超过30字。(4分)

师傅训练徒弟爬树,徒弟爬到高处时,师傅喊道:“小心,小心!”第二次,徒弟爬到高处时,师傅一言不发,等徒弟下到低处时,他才说:“小心,小心!”

徒弟问:“师傅,为什么上次在高处时提醒我,这次下到低处才提醒我?”

师傅回答:“ 。”

解析:本题要求的是情境中的总结句。实际上考查寓意的概括,首先要准确理解材料中给的“高处”和“低处”的深层含义。树的“高处”是难以攀爬的,指代“危险的地方或困难的时候”;树的“低处”就是指容易的地方或得意的时刻等。据此结合语境“第一次”指的是没经验时,“第二次”指有经验时,就此可以补出答语。参考答案是从人生的经验角度看。我认为另一个答题角度是从不同的人生阶段看:人在高处时候要小心,在低处的时候也要小心。围绕这两个角度去写寓意,写明为什么应该小心即可。

参考答案:没经验时,容易在难处出错;有经验了,往往在易处出错。

二、题型破解

(一)中间嵌入式补写

所谓“中间嵌入式补写”,就是指给出一个语段中空出两至三个句子进行补写,空出的句子多为关键语句,即总起句、总结句、展开句。

原则:依托语境,把握三个一致。

1. 话题一致。叙述一件事情说明一个道理,要保持话题的一致性。话题往往就是补写句子的主语,它要求后面的句子必须兼顾上下文,与陈述对象一致,防止暗换主语。教学实践证明,很多学生就容易犯这样的错误。

2. 行文照应一致。既要注意行文结构的前后照应(句式及补写句子的地位),也要注意语意表达的前后连贯。一轮复习中,很多学生往往是顾此失彼,不能做到兼顾。

3. 事理逻辑一致。或以认识事物的规律为序: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感性到理性等等;或以时空为序:由古到今,由上到下,由外到内,由左到右等。

示例:(2015年高考语文新课标全国1卷,16)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5分)

电子商务存在的价值之一,就是通过互联网进行网上购物,网上支付,节省消费者与商家的时间和空间, ① ?对于工作忙碌的上班族而言, ② ,还易于达到货比三家、快乐购物的目的,在信息多元化的21世纪, ③ ,完成购物,已经成为许多消费者的习惯。

解析:本语段讲的电子商务存在的价值。第一处联系横线前的“节省消费者与商家的时间和空间”可知,此处应该应填总结性内容。第2处可根据“忙碌“判断,应填节省时间的内容。第3处根据上下文可知应当扣住“电子商务”“完成购物”等可知,句式应是“通过……”表示方式或手段的句子来做“完成购物”的状语。

答案:(1)这种模式大大提高了交易效率(2)这种模式可以为其节省宝贵的时间(3)通过在线电子支付完成交易

(二)总结式补写

所谓总结式补写,就是指对整个语段作出总结的句子的补写。总结句的补写,与总提(起)句的补写一样,是对前面内容的归纳、总结,有的则是对前面具体内容的概括与升华。总结既要准确,又要全面,有补写时不可漏掉要点。

原则:把握主旨,恰当概括。

方法:

1. 抓住语段主旨。主旨是语段的核心,抓住了主旨就抓住了语段的灵魂,阅读时既要弄清字面意思,又要获取字里行间的隐含信息;既要注意隐藏情感的文字,阐释观点的句子、传递知识的语句;还要特别注意超出常规的新思维。

2. 把握关键语句。在理解语段的基础上主抓语段的关键词句,要由关键语句的这个“点”连及语境这个“面”,在整体把握的基础上去领会语句的深刻内涵和丰富的情感。

3. 注意归纳总结。在理解和分析语段的基础上,获取相关信息,层层概括,综合归纳,最后运用恰当准确的语言表达出来。

示例1:在下面语段的横线处补写一个句子,使文段的意思完整、明白。要求:在所填的句子中要使用“收入”与“购买力”两个词语。

“你工作多久挣的钱,才够买一个麦当劳的‘巨无霸’?”要是猛然被这样提问,多数人可能都会打个愣,因为中国人通常更习惯另一种算法,即我一个月的工资,够买几个“巨无霸”?这两个问题看上去是一回事,在统计学意义上却有明显的差别。前者是以商品来考查劳动力的价值,后者则是

解析:通读语段,可知该语段表述的是劳动力价值和工资购买力的内容。关键词句是根据横线前的那句话“前者是以商品来考查劳动力的价值”,可以推知“以(用)……来……”根据题干要求就很容易推知答案。此题难度较小。

答案 :用收入来衡量购买力的水平

示例2下面是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小说的气味》一文中的一段文字。请根据上文,补写出横线处的内容。要求紧扣主题,语意连贯,表达明确,每处不超过15个字。

前苏联作家肖洛霍夫在他的小说《静静的顿河》里,向我们展示了他的特别发达的嗅觉。他描写了顿河河水的气味,描写了草原的青草味、干草味、腐草味?

福克纳的小说《喧哗与骚动》里的一个人物,能嗅到寒冷的气味。其实寒冷是没有气味的,但是福克纳这样写了,我们也并不感到他写得过分。

通过上述例子,我们可以发现,小说中实际存在着两种气味,一种是 ;一种是

解析:通读语段理解内容:小说中描写的两种气味。抓关键词句: “他描写了顿河河水的气味,描写了草原的青草味、干草味、腐草味” “能嗅到寒冷的气味。其实寒冷是没有气味的”,根据理性判断出,前者写的看得见摸得着物体的味道,即实物的味道,也就是现实的。与之对应的“其实寒冷是没有气味的”这种味道就是想象的,主观的。根据逻辑关系,这两种气味应分别对应地填写,不能乱序的。

答案 现实(写实)的,是对某物的气味进行描写(对客观实物的气味进行描写);虚构(想象)的,是对本无气味的物体进行描写(对无气味的抽象事物的气味进行想象的描写)。

三、方法归纳

1. 扣文本

语句补写题虽说考的主要是语言连贯能力,但首先应是阅读能力。拿到题目后,首先要阅读语段,看看其中心是什么,大致有几个层次;其次,理清前后句之间的逻辑关系;最后紧扣文本。所补写的句子内容语句要从上下文的有关内容去提炼和概括,离开语段不可能补写正确。

示例:(2015年高考全国新课标II卷16.)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5分)

读书的目的仅仅是为了记住书中的内容吗?答案是否定的。 ① 。记忆型阅读是我们缺乏想象力的根源之一,因为它容易导致盲从书本知识,从而失去质疑精神。批判型阅读是一种创造性阅读,它不追求 ② ,而主张激发想象力和灵感,带着自己的思考,让自己变得更有思想。能通过阅读提出有价值的质疑, ③ ,通过分析根源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这在泛阅读日益普遍的时候更显得难能可贵。

解析:首先要准确理解材料的基本意思,本语段讲的记忆型阅读和批判型阅读,侧重说批判性阅读的特点及意义。其次根据上下文进行分析。第①处由首句和后文的“记忆型阅读”和“批判型阅读”可知,这处应该是个总领的句子。故答案①阅读有记忆型和批判型之分。

2. 善推断

答题时要从三个角度推导:一是据上下文逻辑关系推导出所补写语句的内容,做到内容上扣得紧:或引领下文,或总结上文,或承上启下,或阐释;二是由与上下文相关句式的照应推导出所补写语句的句式的衔接语,做到形式上接得上。

示例同上,第②处由横线前后的“它容易导致盲从书本知识”而“主张激发想象力和灵感”,可以正向反向推断,可知它应该填表述记忆型阅读的缺点的内容。答案:②简单的、机械的知识记忆

第③处,根据横线前后句式特点,内容的递进关系及关键词句“质疑”“根源”就可以推断出来。

答案③通过质疑找出问题的根源

语文中段考总结例3

四个备选项有的是语法、结构上有错误,有的是与短文意思不相符合。解题时要把有结构、语法错误的先排除,再考虑是否符合短文内容。

对短文中的生词或看不懂的句子,应大胆根据词法及上下文意思进行猜测,尤其对涉及文中某个句子含义的选择试题,要根据文章阐述的主要内容及上下文内在逻辑关系,大胆分析推断。对于涉及文章主旨、大意、作者意图及短文标题等选择试题,虽然短文中没有直接说明,可统观全文,通过短文所提供的材料或联想短文材料以外的常识,或作者思路进行推理找出答案。做选择试题时,一般先做在文章中能直接找到依据的细节题,后做主旨题、推理题。这样在对语篇有更多领悟的基础上再进行推理判断和概括总结,把握性会更大一些。阅读的顺序一般是先将测试题目通览一遍,然后带着问题阅读文章,这样对题目有关的段落、句子、反应会更迅速,而对其他与答题无关的部分可以不必花费太多时间,阅读速度就可加快一些。

二、填空型阅读理解的技巧总结

这类试题中改后的句子或短文基本上是通过缩写以变换词语和句子结构的方式来达到同种意思的不同表达。所填的词以实词为主,有些要填的词可以从原短文中找出答案。

所填的词必须首先符合词义适用原则,所以不能看一空就填一空,那样所填的词可能符合本句的词义要求,但未必符合全文的大意。因此要纵观全文,围绕中心意思,全盘综述考虑来确定词义。所填的词还要符合语法规则,必须从词语搭配,句型结构以及人称、时态、语态上来判定所填词的正确形式。

寻找有关的段落和词语时应仔细对照留有空格的句子,精确理解并找出充足的依据来确定空格应填的词义。

要把握原短文的中心意思,必须注重对短文的第一段与最后一段的阅读和理解,学会在段落中找准主题句,这样才能有助于挖掘全文的中心思想。

三、短文还原型阅读理解的技巧总结

在答题前要快速地将文章通读一遍,了解文章的大意。这样可以避免在选择时出现前后冲突的现象。

瞻前顾后,精读试填。在理解文章基本意思的基础上,联系上下文中所给出的句子的意思以及所给选项的意思寻求解题的提示,这是解题的重要步骤,要细加分析、严密论证。

复读全文,确定答案。答案确定后,要将全文再读一遍,看一看所选的句子填入短文前后连贯,语法结构是否正确,是否符合英语习惯。对在阅读中发现的问题要进行局部调整,在更换答案时既要遵循语法规则,又要兼顾全篇。

纵观全文,确定标题。文章第一句往往是主题句或中心句,所以我们要加以重视,另外在阅读时应抓住文章的关键句。比如文章的第一句、段落的第一句和最后一句等。它们往往是全文或全段的主题句,这些多对选择短文的标题有所提示。

四、判断正误型阅读理解的技巧总结

在对每道题进行判断时,一定要从文章的具体段落和句子中找到依据,并进行认真比较、分析,不能凭印象想当然,胡乱猜测。有些正误判断题要从西方语言文化即历史背景入手,因此多了解英美文化背景和习俗可以提高答题的准确率。

判断每个句子正误时绝不可先看一道题目,就将短文搜索一遍寻找答案,这样反反复复不仅费时,而且由于缺乏对文章意思的全面了解,很容易判断失误。

阅读短文时主要应捕捉内容要点,掌握大旨和作者意图,不要过分推敲语言点,否则难以作出正确的判断。

五、短文排序型阅读理解的技巧总结

排序题一般考查学生对句子、段落、文章内在逻辑关系和顺序的把握,以及语法知识运用的熟练程度。做这类题时,应注意以下技巧:

1.抓一些起承接或转折作用的关键词,如first、then、because、but、so等。

2.抓一些具有承上启下作用的句子,特别是注意该语段的结尾句和下一语段的开头句。

3.抓文章段落之间的逻辑顺序,从总体上理解文章谋篇布局或篇章逻辑。

4.抓文体特点,不同的文章体裁有不同的排序特点,如记叙文一般按时间和空间顺序排序。

六、“任务型”阅读理解的技巧总结

近几年来,任务型阅读理解所占比重越来越大。其解题技巧是:

1.先读问题,弄清考查要点,带着问题看文章。

2.快速浏览全文,注意发现与问题有关的信息。

语文中段考总结例4

所谓关键词,本是网络中经常提及的词语,指的是人们输入搜索框中的文字。关键词的内容大多为网站名、网页名、新闻事件、人名、术语、软件名等。提取关键词,说到底就是要善于提取“核心信息”,是一种压缩信息的题型。提取关键词本质上是对语段关键、主要、核心信息的集中,是压缩的压缩,精练的精练,关键的关键,是要淘汰掉次要的、支撑的、解说的信息,这种题型不仅综合考查理解、分析、筛选、概括、语言表达等各项能力,有较好的区分度,而且与社会生活结合紧密。提取出的关键词基本上能较完整地展现文段内容,而充当关键词的词性往往以名词、动词、形容词为主,明确这一特点更有助于我们缩小范围,合理选择,准确提取。如2009年天津卷22题的三个关键词:士(名词)、先秦(名词)、演进(动词)。所以,理解了关键词的定义,明确了其考查本质,把握了充当关键词的词语的一般词性,也就剥开了这类题的神秘面纱,使其露出庐山真面目。

二、判定表达方式,理解文体特点,筛选主次信息

此类题所设计的文段多为新闻、科技文、评价阐发等,根据各类文段的表达特点,又分别以叙述、说明、议论的表达方式为主,把握住这些文体特点将有助于迅速、准确地筛选出文段的主次信息,为最后提取关键词迈出坚实的一步。

1.叙述表达方式为主的语段:主要信息包括叙述的主体、主体的经历及特征、叙述的目的及意义;次要信息包括详细情节、背景材料等。如2008年高考福建卷考题关于地壳失踪之谜的调查的文段;

2.说明表达方式为主的语段:主要信息包括时间、范围、对象、特征、作用、目的等;次要信息包括举例、描写、修辞等方面的句子。如2008年高考江苏卷考题关于“战略环境评价”的经典性定义;

3.议论表达方式为主的语段:主要信息是中心句、观点句、结论等;次要信息包括论据、论证。如2009年高考四川卷的科技论文;

4.描写方式为主的语段:其主要信息包括描写的景物,景与物的主要特征,描写的角度及目的、感情等。

三、把握提取原则,注重结构解剖,概括主要信息

提取关键词前提是要压缩语段,把握住文段的主要信息,在此基础上再结合几个提取原则更有助于成功提取。具体遵循的原则有:通览语段寻找、锁定有效信息遵循“冷静取舍”的原则,筛选有效信息中的核心信息体现“再次取舍”的原则,提取而不是组合语段中的关键词依据“文中原有”的原则,主要用双音词或短语的形式表述明确使用“词语或短语”的原则。

文段结构是思想内容的载体,是作者思路的体现。任何文段往往都有其相应的结构,要准确概括文段主要信息还必须注重对文段的结构解剖,通过解剖结构,弄清句与句之间、段与段之间、层与层之间、层与全文之间的关系,才能看清作者的思路,看出思想内容在言语中所体现出的深浅、轻重、疏密等轨迹,从而为准确提取关键词做保证。

四、选择正确方法,力求表达准确,检验确保无误

有了前面的准备工作,再注意选择正确的方法,准确提取关键词便不再只是梦想,根据不同类型的语段,提取关键词的几个技法值得尝试。

1.核心话题法:即从抓取语段核心话题词语入手,一击中的。任何文体性质的语段都得围绕某个核心话题展开,这个话题词语在语段中出现的频率一般较多,承载语段核心话题的词语肯定是关键词之一。

语文中段考总结例5

高三学子进入到最后的总复习阶段后,常常面临着许多复习上的苦恼,需要复习的科目多,内容繁复、枯燥,记住后面的知识忘记前面的知识等等一系列问题困扰着他们。所以,在对高中语文进行总复习时,既不可操之过急,又不可无的放矢;既要求教师针对学生有的放矢,又要求学生在复习过程中发现规律。

一、树立正确的复习观

1. 老师应该正确对待复习

在高中语文总复习的过程中,有些老师容易将总复习误认为是对过去所授知识的一次集体补充与巩固;也有老师只是简单地将复习的重点划出来,然后让学生们自行去背,去记,缺乏必要的知识延伸;更有些老师还是固守传统,采用平时月考、联考前突击的复习方式。显然,这些都是没有对高中语文总复习有正确观念的外在化表现。事实上,高三总复习不是简单的查漏补缺,也不是对重点的死记硬背,更不是一般考试前的复习所能比拟的。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系统化的复习过程,离不开老师的正确指导。老师应该树立正确的复习观,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到语文复习的计划中来,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有序的整理,唤醒并加深学生对三年所学知识的理解,提高他们对语文知识综合运用的能力,要在给学生们查缺补漏的基础上进一步巩固三年所学的知识,教给他们技巧与方法,更好地提升学生在复习中的信心。

2. 学生应该树立正确的复习观

对于高中语文的总复习,由于知识总量大,知识内容多,高考压力大等,使得很多高三学生对语文的总复习抱有抗拒心理。有些学生自认为自己的语文基础好,没有必要再进行语文的总复习;有些学生则迫切渴望老师将知识重点给出之后就可以不用再上语文复习课了;还有些学生认为只将自己总结的部分复习重点巩固了就足以应对语文的高考了。这些都是不科学、不合理的复习方法。所以,高三学子在面对语文总复习也要端正态度,树立正确的复习观,紧跟老师制定的学习计划走,这样不仅可以将掌握的知识巩固一遍,同时也是对不熟悉知识的二次学习,方便学生有计划地进行系统化复习。

三、结合实际进行语文总复习

1. 明确复习目标

复习目标的确立是复习计划性的体现,能有效地帮助学生完成定量的复习内容,但是不可“急功近利”,必须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目标,第一,要结合教材进行复习。现阶段,高考语文更加注重对教材知识点的考核,结合教材进行复习能在高考中有的放矢,举一反三。第二,结合高考语文题型设置复习目标,这就需要老师多年的教学经验的把握,老师应该选择适合学生可接受难度的题型进行针对性训练,使复习进度能循序渐进,一步一个脚印。第三,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要确立符合实际的复习目标,根据他们基础的薄弱因材施教,切不可操之过急。

2. 鼓励学生发散思维,用于创新

在新课标的要求下,越来越注重对学生发散思维及创新能力的考核,不要让学生的知识面与复习重点只是停留在课本上,要脱离传统复习思维的牵掣,对于现实生活中的事件要求学生有自己的评价。如高考语文试卷的最后几道题目,基本上涉及当前的社会热点。所以在总复习过程中,也要注重结合时事热点鼓励学生发散思维,让他们在考试中能从容解答相似的考题。

三、优化复习方法,总结复习规律

1. 优化复习方法

高中语文总复习是为了学生能更好地应对高考语文的考查,同时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想取得理想的成果,仅靠死记硬背的方法既耗时又耗力,所以需要优化复习方法,老师更应该进行解题技巧的传授而非知识点的讲解。以作文为例,老师应该在复习过程中强调学生在提笔写作之前认真审题;然后打好腹稿,想好作文的具体行文结构,不可盲目动笔,以免写作过程中偏离主题或断篇;再就是确立文章类型,不可写出“四不像”的成品,既不是记叙文,又不是议论文,如果写议论文,就要结合社会实例发表议论,议论内容要张弛有度,如写记叙文,则记叙线索要分明,记叙内容要清楚有序。针对不同的作文类型做针对性的写作方法的传授,则可提高学生在应对作文时的效率,避免仓促应试。

2. 总结复习规律

高三总复习的科目众多,一方面,总结复习规律不仅对语文复习很有成效,对于其他复习科目也大有裨益;另一方面,总结复习规律对于紧张的复习过程是一种很好的舒缓,机器在运转一段时期之后需要调整,检修,学生的总复习也是如此,通过对一个阶段一个阶段复习内容的总结,归纳,可以舒缓高考的压力,使学生从容地面对复习过程中的难点。

结束语

总的来说,在新课程标准的规定与要求下,现阶段的高中语文总复习既不能完全忽略教材知识内容,又不能只注重对课外知识的延伸,这两者要统筹兼顾。只有将上述两者有效配置,双管齐下地进行复习,同时注重对学生复习方法的培养,才能切实提高学生的复习效率,才能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与答题能力,从而在高考中取得优异的成绩,在生活中能更好地运用语文知识。

【参考文献】

语文中段考总结例6

初中英语作文分为四等。一等文:13-15分;二等文:9-12分;三等文:5-8分;四等文:0-4分。教给大家十个字,搞定初中英语写作,帮你拿到一等文。

要点+结构+逻辑+语法+亮点

要点:

实际上中考英语写作就等于两个字,翻译!因为中考英语写作一般会给出几个要点,要求必须在文章中有所体现。文章写的再好,只要缺少要点就会扣分。所以要点,也就是文章的第二段内容,要做到全,围绕中心。

结构:

中考最流行的结构就是三段式,深受各地区中考英语写作阅卷老师的喜爱。为什么尼?因为这种结构十分清晰。“观点——要点——总结”让人一目了然。三段式的第一段:简单明了,开门见山,不超过2句话,如,我们想表达小强很强壮,第一段直接说XQis extremely strong。观点明确,这一句足矣。2014年中考英语写作技巧

第二段:分2-3点说为什么他强壮。1. 每天吃10顿饭,He has ten mealseveryday!详举吃的是什么。2. 每天运动2小时,He does exercise 2 hours a day!详举做了什么运动。

第三段:经过第二段的论证,可以得出结论。但请注意,不能完全照抄第一段,要有升华。也可以提出希望和建议等。如,Howstrong and robust XQ is!I hope to be him one day!

逻辑:

这里的逻辑实际指的就是逻辑词。最常用的就是表示递进的,转折的,总结的逻辑词等。递进:除了first,second,third,finally等还可以使用高级点的,如first of all(首先),in addition,what'smore,moreover(都是另外的意思),in a word,all inall(表示总结的)。转折:but,yet,however等。真正有经验的阅卷老师会很注意这些逻辑连接词,因为这些词体现了这个文章的思路。

语法:

其他几点都不是硬性的要求,不那样做不能说是错,只能说是不好,但是语法却是硬性的。如,单词的使用,时态等。

语文中段考总结例7

二、教学内容与任务

在林学专业学术英语课程教学的需求分析和课程设置工作完成以后,处于战术层面上的具体技术支撑和执行细则是接下来工作的中心和关键,主要涉及教学内容的组织架构和教学任务的实施细节。林学专业的学术英语课程教学应作为一系列独立的学位课程或必修环节,纳入全校的学术英语教学体系中来,包括第一阶段的学位或非学位英语课程阶段(预备阶段),第二阶段的学术英语课程阶段以及第三阶段的专门用途学术英语阶段。预备阶段开设的可以是学位英语课程也可以是非学位英语课程,主要是面向那些在语法、词汇、发音、阅读、写作和学习方法上有困难的学生开设。该阶段的教学内容采用基于真实学术材料编写的教材,并根据内容划分为相应的教学专题,每个专题配备的问题与专题内容和教学目标相一致。同时,在每个专题下设三个教学模块:英文学术文献检索与阅读模块、学术英语听说模块和学术英语翻译与写作模块。英文学术文献检索与阅读模块主要是教会学生利用关键词、作者等信息对所需英文学术文献进行检索,以及通过学术词汇和语法习得、语体识别和篇章结构的分析学会抓住阅读材料的宏观组织结构和篇章的主旨、目标和作者观点。学术英语听说模块主要是训练学生如何听懂学术讲座或报告的技巧以及参与学术讨论时进行提问和回答的规范用语。学术英语翻译与写作模块主要是传授学生有关学术论文中常用句式的特点和翻译技巧,并通过对学术范式的模仿与句式转换进行写作技能的培训。学术英语宜作为一门英语学位课程来开设,使其尽可能地充当大学综合英语教学与专业学习之间的桥梁,从而满足高校学生通过英语学习本专业课程并能熟练地使用英语开展相关学术交流的需求。因此,这一阶段的教材多配合以任务为导向的教学方法,课堂教学分为三个教学模块:学术英语的书面交流与研习模块、学术英语的口头交流与研习模块、定量与定性分析方法模块。学术英语的书面交流和研习模块主要是训练学生从简单的英文摘要到简短的学术论文写作的一般过渡,着重培养学生在学术论文写作和书信交流方面的学术素养和创新思维能力。学术英语的口头交流与研习模块则是就某些日常学术话题展开小组讨论和个人观点陈述等形式的课堂教学,培养学生收集相关学术资料、辨别信息真伪以及口头表述的能力。定量与定性分析方法模块主要是培养学生对一般科研资料和数据的整理分析能力,即在做报告或论文写作时正确使用手头文献资料进行引证,并对实验数据的分析结果进行结论性陈述的能力。专门用途学术英语阶段是在学术英语预备课程和学术英语课程结束以后,结合林学专业相关知识所开设的一门ESP课程。其教学内容涉及林学专业英语词汇的构词特点、专业文献检索与阅读、学术讨论与陈述、英语学术论文的写作以及参加本专业国外专家的学术报告活动等内容。通过在课堂教学中准备2-4个以小组形式合作完成的专题类案例分析项目,作为课程训练和考核的内容。每个项目都要有细致的操作步骤和目标要求,尽量包括从文献检索与阅读到学术讨论与陈述以及学术报告的撰写与汇报的一整套从技能层面向语言层面过渡的训练单元,以此培养学生利用学术英语学习专业知识和参与学术交流的能力。

三、课程考核与评估

语文中段考总结例8

一、大学英语四级写作现状

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当中学生经常会因为自身英语的听说读写几方面的能力差影响考试的通过率,一般大学生都把英语四级考试看成是大学学习过程中最为关键的一项考试。分析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其题型主要包括写作、阅读、听力和填空以及汉译英等几项内容,在这些考试内容当中,写作是比较重要的一项内容。大学四级英语考试要求学生在30分钟内完成120字的英语作文,这项要求对于英语能力一般的学生来说确实有一定难度。想要顺利的完成英语四级考试中的作文内容,学生需要具备扎实的语言基础和良好的表达习惯,很多学生不敢下手写,对于英语四级写作有畏难情绪,文章内容表达不准确,条理不清晰,很多学生还不习惯用英语思维展开文章叙述。通过对四级考试的特点进行分析,结合现在大学生的认知水平,提出了能够强化大学生英语四级作文水平的写作技巧。

二、大学生英语四级写作技巧

1、通过审题确定体裁

在写作之前首先要确定文章体裁,其体裁主要有议论文、应用文、图表文等多种文体,只有明确要求的题材,才能按照文体特征展开写作。

2、确定主题句

在分析写作要求之后,学生要确定写作思路,首先要写出文章的主题句,由此引开自己的写作思维,保证主题句切合题目要求,和表述对象相吻合。段落的主题句对全段有引领的作用,一个优秀的主题句不仅能够切合题目,还能因此展开文章拓展,帮助读者确定文章主旨。所以,在写作的时候要保证主题句切题。

3、三段作文法

大学英语四级考试主要考察议论文的写作,一般以论文都采取三段式的结构写法,即开头段提出论题,中间段开展论证,结尾段得出结论,其写作技巧主要由此展开

第一,开头段。

好的文章开头能够引起人阅读的兴趣,文章开头要结合主体内容引出后文内容,争取简明生动的提出主题引发读者兴趣,揭示主题内容,确定写作目的,激感共鸣。作文开头主要有以下记住写法,首先是引用法,由名人名言或谚语等代表他人论点的内容作为文章开头;其次是定义法,解释并定义文章的关键词语,确定写作范围和文章主题;再次是数字法,根据其他报道的具有说服力的数字作为开头,引起读者注意;还有就是开门见山发,在开始点明自身观点并展开论述;再有就是间接开头法,由他人论点叙述入手提出个人看法;最后是概括法,概括文章内容现状,以此引出主题。当然,在实际写作过程中可以融合多种写作手法引出文章内容。

第二,中间段。

文章的中间段是发展延伸文章首段所提出的文章主题的部分,中间段和文章主题联系紧密,主体对文章中间段有限制作用,中间段要围绕主题观点展开讨论,也就是文章中间段要结合不同的说明角度,对文章的主题展开叙述和论证,一般中间段主要通过例证法、比较法和因果法等多种方式展开论证。

第三,结尾段。

文章的结尾段是总结并升华文章思想的部分,其对主题有进一步的强化作用。优秀的尾段应该简洁明朗,寓意深远。也就是说,文章的结尾段要和开头相照应,并且要达到总结全文的目的,留给读者深刻的印象。文章结尾段的写法主要有以下几种,首先就是总结法或者重述法,也就是在文章的结尾部分重新强调文章的主要思想,要在思想一致的同时改变原有主题句的句式和措辞;其次就是建议法,也就是分析比较前文的问题,最终提出解决方法和建议,这种方法一般用在具有争论和说理性的文章写作中;再有就是预测法,结合前文的论点,分析其日后的发展,也可以面向读者提出警告和期望;还有就是展望及期望法,写出对未来的展望和对读者的行为期望;最后就是反问法,也就是通过问句的形式肯定展现的意义,实现对文章主旨的强化,由此刺激读者思考。

这些内容都是对大学英语四级考试中写作常用的三段法的写作技巧的总结,除此之外考生要注意对文章进行篇幅安排,保证满足文章字数要求的同时不超过其最高标准。写的越多,就越有可能暴露自身的语言弱点,还会造成不必要的时间浪费,对文章主题的深入也会有不良影响。我们可以在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写作中运用三段式方法,采取十二句作文法,每一段写四句话,这四句话包括主题句、两三句拓展句和结论句共四句内容,每句保持十多个字的内容,这不仅满足了作文的字数要求,还能避免言多有失的状况出现。

三、强化修改

在四级考试的时候,学生可以重点考虑以下几方面对文章进行修改。首先就是检查大小写和单词拼写的正确定;其次是检查动词的时态和语态以及人称应用,还有主谓关系是否准确;再次要考虑词性的准确定;还有就是思考名词单复数和代词、指代关系的一致性;另外就是句子的完整程度和标点符号的正确运用。

四、结论

通过分析可知,只有掌握正确的写作方法,在平时加强练习,提高语言基础,融合写作技巧,才能写出满足考试要求的作文。

语文中段考总结例9

理解词语在特定环境中的意思,解释这类词或短语的意思,不是轻而易举就能解决的。因为用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词语不再是它的本意,而是因着临时的语言环境产生的语境意、引申意或比喻意,没有这样的语言环境,这种意思可能就站不住脚了。

例如,2009年江苏泰州市中考语文试题第23题,“联系下文,解释第③段中加点词语‘独钓的定力’的含义”。文中的“独钓的定力”,考生看到“独钓”二字,应该联想到什么,联想到柳宗元的《江雪》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再联系上下文,考生就能得出此题的答案:柳宗元对所处的时代持有异议,他具有超然物外的情怀。

由此观之,解释词语的语境义这类考题,需要考生有扎实的语言功底,有灵活的解词方法,有联系上下文的思维方法,切忌就词解词。

二、在理解词语的基础上理解把握关键句段的含义

中考语文记叙文阅读需要考生整体感知文本内容,更需要考生精读文本。读懂文章,就要读懂文章关键句子,理解段落的含义与作用。

理解段落应该从理解词语的意思入手,理解了关键词语,关键句子的意思就迎刃而解了,几个关键句理解了,段的理解就容易多了。因此,理解某段话的基础是理解关键词语。

三、联系上下文,借助规律理解把握关键句段的作用

把握关键句、段的作用是有规律可循的。

(1)第一段作用的答法:A.从结构上来说,是落笔点题,点明文章的中心,开门见山,总领全文,或起到引起下文的作用;B.从内容上来说,是为下文作铺垫和衬托,为后面内容的描写埋下伏笔。

(2)中间段作用:在结构上是起到承上启下、过渡的作用。

语文中段考总结例10

1.代词是前后句子构成解释意群的标志词语,代词指代的内容一般会在其前面的句子中交代出来。如2010年高考安徽卷第17题中“④要解决这一问题”和“⑤然而我省经济发展中结构性问题依然存在”,④中“这一问题”指代的是⑤中“经济发展中结构性问题”,所以这两句的顺序是⑤④。

2.“接力词”是指上句句尾宾语中与下句句首主语中含有的同一词语。如2011年高考全国大纲卷第4题中“④接力棒交得好,才能走向辉煌的明天”和“⑥今天是昨天和明天的接力处”,根据④⑥中含有的“接力”,可以确定这两句的顺序是⑥④。

3.句首或句中的副词“又、还、也、更、此外”或连词“并且、同时”是构成并列意群的标志词语。这类表示并列关系的词语常在同构句中出现。如2011年高考辽宁卷第15题中“①是转变经济增长模式的一个突破口”和“⑥也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一个重要举措”,这两句就是由“是……的一个……”格式构成的同构句,根据⑥开头的副词“也”,可知这两句的顺序是①⑥。

4.位于句子开头的表示转折关系的“不过、可、可是、然而”、表示因果关系的“因此、所以”、表示假设关系的“如果、一旦”等关联词,是标示上下句逻辑关系的标志词语。如2011年高考全国新课标卷第15题中“②食品产业涉及环节多,哪一环出现漏洞都会给食品安全带来严重威胁”和“⑥因此,必须保持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的态势,及时消除各环节的隐患”,根据⑥句首表示因果关系的关联词“因此”,可以确定这两句的顺序是②⑥。

5.“总之”是表示总结、概括上文内容的标志词语,是构成总起分承意群的标志词语。如2011年高考山东卷第16题中“④总之,应该尽量少往自己心里搁忧虑,保持轻松和光明的心境”,这句中“总之”是照应上文“②不过,远虑是无穷尽的,必须适可而止”,并统摄全段的。因此,这句应位于语段的结尾。

二、抓住五种句子

1.过渡句是指结束上文话题并引出下文话题的承上启下句,过渡句是标示两层意思转换的关键。如2012年高考广东卷第4题中“②这种看法未免失之武断,甚至是错误的”,②句首“这种看法”上承阐述“人们习惯于把艺术和科学说成是毫无内在联系的完全不同的东西”这一观点的④①⑥,②句尾“未免失之武断,甚至是错误的”则向下统领阐述“这种看法”是错误的两个理论依据⑤③。据此,可以确定答案是④①⑥②⑤③。

2.总括句是指在总起分承结构中起总领概括作用的句子。它又分为居前总括句和居后总括句。

居前总括句是指位于总起分承结构的开头来引出下文分说部分的句子,如2009年高考广东卷第4题中“④在修辞学中,示现一般分为三类:追述的、预言的和悬想的”就是居前总括句,先提出示现修辞分为三种,下文就依次分别介绍“追述的示现(第⑤句)预言的示现悬想的示现(第②句)”。所以,④应该在⑤②的前面。

居后总括句是指位于总起分承结构的结尾来总结上文分说部分的句子。如2010年高考安徽卷第17题中“①目前,合肥经济圈、合芜蚌试验区、皖江城市带的规划建设就是内外力结合的重要举措”就是居后总括句。由①句中“内外力结合”可知,这句是对“⑥既要依靠丰富的自然资源、独特的区位优势、较好的产业基础等‘内力’因素”和“②也要借助充足的优秀人才、一流的技术水平、先进的管理经验等‘外力’因素”这两句的总结,所以这三句的顺序是⑥②①。

3.“略主句”是指承接前面句子的主语省略了句中主语的句子,确定“略主句”的顺序时要寻找与其有同一主语的句子。如2009年高考辽宁卷第15题中“⑥读书能帮助人们看清世间的美与丑”和“①使人们不断完善,走向进步”,①中“使”字前面省略了主语,分析要求排序的几个句子可知,①紧承的主语是⑥的“读书”。所以,这两句的顺序是⑥①。

4.“同构句”是指句子格式相同或句首短语相同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句子。“同构句”或相邻,或成为总领每层意思的总括句。如2012年高考广东卷第4题中“③真正的科学家,既有推理能力,也有相当的想象力,有时还会越过复杂的推理而直接得到答案;否则,他的科学研究也会受到影响”和“⑤真正的艺术家,既有想象力,也有相当的推理能力,并且深知自己的作为;否则,他的艺术创作会受到影响”。这两句就是顺序为⑤③的相邻关系。

5.“同词句”是指至少含有一个相同词语的两个以上(含两个)的句子。具有相同词语的两个句子论述的话题密切相关,常会“相邻而居”。如2011年高考天津卷第22题中“②同时,化石能源的燃烧导致了大量二氧化碳的排放,加剧了全球气候变化,这已经是公认的全球性头号环境问题”和“⑤工业化国家通过大量使用化石能源提高了自身的福利水平,而广大发展中国家则需要不断提高能源消费水平,存量有限的化石能源其实是在加速消耗中”,这两句有共同的论述话题——“化石能源”,又因②开头有“同时”一词,所以这两句的顺序是⑤②。

三、确定三类顺序

当句中没有标示逻辑事理关系的词语时,考生就要遵循不同类型语段的内在逻辑事理要求来排序。议论性语段应以事物性质的主次或程度的轻重为序,按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因及果、由现象到本质、由具体到概括、由感性到理性的逻辑顺序展开。对于说明性语段,如果说明事物结构,应以由远及近、从外到内、由上到下的空间变换为序;如果介绍事物发展演变过程,应以事物发展的客观过程为序。如2012年高考福建卷第16题的第(2)小题:

依次填入下面这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当年国语课本定位极为明确:

①吸收现代文明

②从而博纳多种价值和宽容各种思想

③继承传统价值

④不以强横的标准答案来桎梏学生

⑤以母语教育为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