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德育研究的意义模板(10篇)

时间:2024-03-05 14:47:31

德育研究的意义

德育研究的意义例1

一、职业道德的内涵

职业道德是职业活动的产物,是指各行各业从业者在职业活动中应当共同遵循的与本行业、本职业相一致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总和,它是从业者对社会所应承担的道德责任和义务。

职业道德一般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内心信念维持,属于社会道德的重要内容,是社会道德在职业活动中的具体表现,是一种更具体化、职业特征更显著的社会道德,是衡量人们职业活动的标准,也是反映一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

从职业道德的存在形式看,在人类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既存在反映全部职业活动的共同道德要求,又存在反映具体行业、具体职业活动的特殊道德规范,具有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双重特性。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明确了各行各业都应共同遵守的职业道德,包括五项基本内容,分别为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和奉献社会,其中服务群众是职业道德的核心规范。

二、加强高职院校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要意义

1.职业道德教育是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国家赋予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要使命。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高等职业院校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要高度重视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重视培养学生的诚信品质、敬业精神和责任意识、遵纪守法意识,培养出一批高素质技能人才。”因此,高职院校不仅要注重学生高级职业技能的培养,还要注重和加强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职业道德教育是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必然要求。只有具备良好职业道德的技能人才才是国家和社会发展所需的高素质技能人才,培养具备优良职业道德的高素质应用型技能人才是国家赋予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要使命。但是这些年来高职教育的发展实践表明,高职院校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往往片面化,注重学生技能培养,职业道德教育相对薄弱,这与社会发展需求不相适应,必须高度重视和大力加强。

2.加强高职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有利于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和职业发展能力。

高职教育具有“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特性。“以就业为导向,切实深化高等职业教自改革,是满足我国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需要、促进高等职业教育持续健康发展、办人民满意教育的关键环节”。近年来,随着高校招生人数的不断增加,高校毕业生规模逐年扩大,2015年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已高达749万,2016年预计达到770万,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越来越严峻。然而,随着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市场竞争越发激烈,各用人单位尤其是企业之间不只是注重产品质量高低的竞争,且越来越注重服务与信誉水平高低的竞争,当今社会对员工的要求已不只停留在职业技能“硬功夫”层面,对员工职业道德“软素质”方面的要求明显提高,是否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在一定程度上已成为人们立足职场的重要因素。高职毕业生能否顺利就业,能否在职场中取得好的发展,博弈的已不只是专业技能,职业道德水平的高低深刻影响他们的就业和职场发展,具备较高职业道德水平的毕业生必将受到社会各用人单位的欢迎。因此,高职生在校期间应该高度重视和努力加强职业道德的培养,增加就业筹码,提升就业竞争力,为职场发展夯实基础、做好积淀。

3.职业道德教育是高职学生形成正确价值观、实现全面发展的需要。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国际多元文化的冲击,人们的价值观与道德观越来越多元、复杂,传统价值观念和道德标准受到严重冲击,职业道德领域的影响难以回避。高职学生正值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辨别和抵御能力较弱,很容易受到不健康思想和观念的侵蚀。职业道德教育培养学生“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和奉献社会”的优良品德,有利于学生人格健全和正确世界观、价值观的形成,为学生将来的职业生涯和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道德基础。

另外,职业道德教育中的职业价值、职业规范等教育,不仅增强学生提升责任意识、教育学生懂得遵守职业规则,还帮助学生学会自我管理和约束,对不良行为习惯有抑制作用。

4.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是高职院校接轨国际的必然选择。

在经济社会发展全球化和国际化的大背景下,高等职业教育必须放眼全球、接轨国际。职业教育在发达的西方国家很受青睐,被称为其经济社会发展的“秘密武器”,但他们的职业教育很注重职业道德、行业规范教育。而从我国职业教育20多年的发展看,职业道德教育很薄弱,所培养的高职毕业生在社会责任及职业操守等方面还有较大差距。职业教育要与国际接轨,对学生职业道德的培养必须进一步加强和完善。

德育研究的意义例2

中图分类号:B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21-0253-02

儒家思想是流传了几千年的人类精神,然而中国20世纪从到“”差不多有七十年时间在批判孔子、儒学,但中国大陆在大批孔子儒学的时候,经济到了崩溃的边缘,与此同时,深受儒学影响又没有批儒的亚洲四小龙经济腾飞,这是为什么?批孔时将孔子儒学全盘否定,而国外许多发达的国家却对孔子有很高的评价,这又是为什么?儒家思想在中国,在世界的东方,也在世界的西方,并且在不同的文化圈,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

社会是由人构成的,欲治理社会必先认识人了解人,欲认识人必先认识人性了解人性。如何认识人性?人性是否可变化?假如不可变该如何应对?可变又如何进行适度调控 ?什么因素决定或影响人性?这些一直困扰人类发展过程中的头痛问题,是古今人类不断探索的主要问题之一,即使在科学技术发达的当代依旧没有令人满意的结论,仍然处于继续探索之中[2]。孔子、孟子、荀子,为人性的探讨做出了有益尝试,并对后世产生了积极而久远的影响。

一、孔子人性论思想

《论语·阳货》载孔子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相近”包括两层意思:第一,从人之性对犬之性,牛之性来看,人与人为同类,所以说“相近”。 “相近”表明人有共性。第二,从人类自身来看,人与人虽属同类,但智愚壮羸万有不同。所以应当说“相近”,不应当说相同。这表明人又有个性[3]。在“性”与“习”中,人的先天本性固然重要,但也离不开后天的习染和教养。刑昺疏:“性,谓人所禀受,以生而静者也,未为外物所感,则人皆相似,是近也。既为外物所感,则习以性成。若习于善则为君子,若习于恶则为小人,是相远也。”[4]人性中都有善与不善两种潜质,其具体为善或不善与后天的“教”和“习”有关,即人性是可以塑造的,习善则为善,习恶则为恶。

二、孟荀的人性论思想

孟子的人性理论是“性善论”。论证了“善”也是人类的基本属性之一,并且以此为基础,试图多层次深入发掘人类“善”的潜质[2]。孟子这种认识,也不是全无道理。他为了说明人人都具有“善”质,曾假设了日常生活中一个典型环境下的典型事例,即任何一个人突然发现有一个小孩快掉到井里去了,都会产生恻隐之心,都会不假思索立刻上前搭救,而不会有任何“杂念”,类似于心理学的“条件反射”。这种情形在日常生活中,古今均不乏其例,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并且被持续认为是一种“美德”。 孟子说:“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孟子·公孙丑上》)孟子看到了人生来俱有的“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并且特别强调“四心”,这是向善扬善的“四端”,这些“善端”实乃之分[5]。然后进一步“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孟子·公孙丑上》)。

与孟子相反,荀子主张人性恶。提出:“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荀子性恶》)人既然作为一类存在物,就不能排斥与自然界其他存在物所具有的相近之处。荀子从人的生物属性侧面,看到的是人生而“好利”、“疾恶”、“耳目之欲”、“好声色”之本性;认为人生来就有为求个人之利而憎恨和嫉妒他人的特性,如果取消了道德规范,天下马上会出现恃强凌弱的现象。荀子还认为,道德存在的事实本身就证明了人性是恶的,需要道德来矫正。人对道德的追求也可看做是人性恶的依据,正因为不道德所以才向往道德[6]。

三、孔子孟子荀子人性论思想对道德教育的意义

(一)从今天的角度看人性

从我们今天的角度看,人性是多维度、复杂多变的。我们可以将人性分为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一半是天使,一半是魔鬼”,是对人的自然本性的生动刻画;人的自然本性,有善有恶,或者说无所谓善也无所谓恶,比如,人生来就具有趋利避害的本能,但这些本能并不能将人与禽兽区别开来。社会属性是人的根本属性,是人的特殊之性,是人的各种共同属性中起主导作用的属性,即人区别于其他动物并所以为人的本质规定性。社会性决定了人类生存必须在个体与个体之间、个体与群体之间、群体与群体之间保持一种适当的交往关系[7]。由于人的特殊之性,人与动物有了区别,人的高贵之处也就体现了出来。另外,人性属于生成属性,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正如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所说,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我们知道,社会关系不是一成不变的,所以人的本质也在发生变化。那么我们需要考虑的就是生成何种属性以及如何生成这些属性的问题。

德育研究的意义例3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曾?说过:“生活即是教育。”作为一名优秀的小学思想品德教师,在实际教育过程中,要注重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所以,小学思想品德生活化教育就是指教育者要在对小学生实施思想品德教育的活动中,将生活中的实例融入教学中,使得教学形象更加生动,从而不断地引起学生对思想品德的思考,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精神。

小学生的思想品德生活化教育的内涵即是要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的日常生活进行紧密联系,从而促使小学生成为一个具有良好道德品质的公民。在整个小学思想品德生活化教育的过程中,教师要明确小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小学生的课堂作用。除此之外,要明确小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与社会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小学思想品德生活化教育的现实意义

1.有利于培养社会型人才

从近些年的历史发展来看,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都发生着变化,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然而,我国的发展与社会主义高级阶段仍有一定的差距,仍然需要我们不断地努力。在小学生的教育过程中,生活化的教育可以与学生自身的生活情境相联系,从而使学生更容易掌握思想品德的教学内容,使之拥有较高的道德素质来适应社会的发展要求。

2.有利于提高教育的实用性

小学思想品德课程是整个教育阶段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也是一门全新的综合性课程。小学思想品德课程设置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通过生活化的教育课程来增强自身的社会道德认知,从而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社会道德品质。所以,为了实现这一高目标,思想品德教师就要将教学内容与生活情境相联系。

3.有利于促进小学生的心理和生理发展

小学生不同于初中生,由于年龄比较小,所以他们的心理和生理都尚未成熟,对现实生活中的许多事物也只是停留在表面,并不能通过自己理性的分析来认识社会行为和社会活动,从而不能正确地判断现实生活中的道德行为。因此,对小学生进行生活化的思想品德教育是具有现实意义的行为,可以对小学生进行教育与引导,从而使小学生正确判断某些行为是否道德,使小学生成为一个具有高尚道德品质的个体。

三、小学思想品德生活化教育的策略

1.选择与小学生现实生活密切联系的教学素材

小学思想品德教师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为了实现生活化的教学理念,要注重将教学素材与生活情境相联系,从而实现小学思想品德生活化教育的目标。例如,在学习“我爱我的班集体”时,教师可以结合山区的教学资源进行举例,比如,山区的教学资源紧缺,如果出现破环班集体的桌子、凳子或是其他的学习公共设施的情况,学生的学习质量就会严重下降。因此,小学生应该学会热爱自己的班集体,爱惜班集体的点点滴滴,从而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品质。

2.充分发挥社会实践活动在教学中的作用

教师在进行思想品德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不应将教学活动只局限于规定的教学形式,而应多组织学生进行课外活动,参加各式各样的社会实践活动,从而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思想品德教育的学习内容。例如,在学习“说说我们生活的社区”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到附近社区探望孤寡老人。在山区,大部分年轻人都选择了外出务工,留下了老人和孩子,因此同老人一起聊天,陪老人度过快乐的一天是十分有意义的事情。通过这样的活动,学生了解了尊老敬老是我国传统的美德,我们要不断发扬。

德育研究的意义例4

研究生是我国未来高层次建设人才的主要来源。研究生教育是最高层次的教育,研究生教育的成败直接关系到我国将来的发展和兴衰。但当前研究生德育状况并不十分令人满意.与国家对人才的要求相比还有一定距离。一些研究生不同程度地存在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诚信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缺乏、艰苦奋斗精神淡化、团结协作观念较差、心理素质欠佳等问题。…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传统的研究生德育模式在德育目标的确立上缺乏层次感与系统性,脱离受教育者身心发展实际、品德发展水平和需要。德育过程简单化,简单地把德育等同于知识传播。在德育方法上,传统德育模式背离受教育者道德认知规律,把受教育者视为社会道德规范的被动接受者,主体性未能充分发挥。德育内容狭隘化,只重视宏观的政治教育,忽视品德能力教育和个性化的健康人格教育。

现代建构主义者主张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地建构内部心理表征的过程。

建构主义学习观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来理解。第一,学习是一个积极主动的建构过程,学习者不是被动地接受所获得的知识,而必须主动地根据先前的认知结构注意和有选择性地知觉当前的知识,建构当前知识的意义。第二,学习的建构过程是双向性的。一方面,通过使用先前的知识,学习者建构当前知识的意义,以超越先前的知识;另一方面,被利用的先前知识不是从记忆中原封不动地提取,而是本身也要根据具体实例的变异性而获得重新建构。第三,学习者的建构是多样化的。由于知识存在复杂多样性、学习情感存在一定的特殊性以及个人的先前知识存在独特性,因而每个学习者对新知识意义的建构将是不同的。建构主义学习具有积极性、建构性、社会性、反思性的特征。

建构主义学习观引起了现代学习方式的根本变革,促进了教育教学理念的更新,推动了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同时,建构主义也为学校德育模式的构建与实施提供了理论依据。

一、建构主义学习观下的研究生德育模式

建构主义学习观下的研究生德育模式应是一种主体性德育模式,这种模式完全区别于传统的工具性德育模式,它将德育的现实性功能、超越性功能、个体享用性等功能有机地整合于受教育者主体性这一目标的培养上,既通过道德教育传授现时代的规范,又按照某种超越于现实的道德理想去塑造与培养人,它给出了今后德育改革的方向。建构主义学习观提出学习的过程是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而不是传统的知识灌输的过程。此观点强调学生不仅要以自己的知识经验为背景,对新知识进行分析、检验和批判,而且要对原有的知识进行再加工和再创造。这在本质上是对人的主体价值给予充分的尊重,体现了现代教学论的发展方向。主体性德育模式即是建构主义学习观与德育的结合产物

1.主体性德育模式的内涵。主体性在哲学上是指人在与一定对象的关系中所具有的主动态势、能动作用、积极态度和支配地位。因此主体性德育的职能就是要使学生的德行从他律变成自律.让研究生懂得既要发展自己,又要造福于社会。

所谓主体性德育模式是指在主体教育思想或主体性教学理论的指导下,以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主客体之间的双向互动为基本要素,旨在充分发挥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尤其是强调承认和尊重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和主体人格,培养受教育者成为具有独立性、创造性、能动性等“主体道德素质”的社会主体的德育模式。L2]它的基本观点是重视人的主体性,在德育中树立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利用多种德育手段激发人的主动性、能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培养受教育者的主体性人格。

主体性德育模式涉及到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共同活动,但重点是发挥受教育者的主体性,根据他们已有的德育经验,充分唤醒其主体意识,使之主动建构德育观念并自主能动地付诸行动,这一过程是知情意行有机统一的过程。教师应该是德育知识的传授者、德育环境的营造者、德育资源的提供者、德育过程的支持者。

2.实施主体性德育模式的必要性。主体性德育理论是以马克思主义的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为指导,引导和帮助学生由个人主体性向群众主体性、人类主体性发展,谋求个人与他人、个人与自然、个人与社会关系的协调与和谐,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L3j

第一,主体性德育模式的确立是时展的必然要求。弘扬人的主体性是现代社会的主题,也是时代对高校德育工作提出的要求。教育要面向现代化的关键是人的现代化,而人的现代化的核心是培养人的主体意识和主体精神。首先,当前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正处于不断完善的阶段,它要求培养人的主体性。因为受到市场经济某些消极影响,部分研究生言不离“金钱”,行不离“经商”,思不离“享乐”,从而陷入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个人利益主义”的旋涡中,德育教育者要引导他们,使他们超越“拜金主义”等层面,弘扬主体意识,不断追求完美的人格。其次,科技的迅猛发展需要高素质的人才,需要培养人的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目前,世界各国都在强调发展学生的主体性、创造性,以促进教育、教学的民主化、个性化。另外,网络资源的开发也迫使人们发展主体能力以适应网络经济的发展。

第二,主体性德育模式的确立是我国教育改革的应有之义。我国教育改革的目标是实行素质教育,德育工作的根本目的是要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特别是思想政治素质。而要达到这一目的,就离不开学生以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完善为特征的自觉接受德育、努力参加实践.主动地改造世界和改造自身。德育是素质教育的灵魂,它要走在素质教育的前列就必须将学生的创新精神作为出发点,而创新精神的培养关键在于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如果不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就难有创新.难以实现德育目标。

二、研究生主体性德育模式的构建

依据建构主义学习观,构建研究生主体性德育模式应注意以下四个方面:

1.合理定位。传统的德育目标的确立缺乏层次感和系统性,严重脱离受教育者身心发展实际、品德发展水平和品德发展需要。它将德育的总目标作为起点,而没有将受教育者在接受道德教育时已有的道德认知结构作为德育起点,各级各类学校所设置的德育起点都存在整齐划一、大同小异的问题,而没有考虑到受教育者已有的经验,致使德育定位发生偏差,因此构建研究生主体性德育模式要科学合理定位德育目标德育目标要符合受教育者身心发展规律,各个学校应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将德育总目标分解为若干子目标来实现,从而形成一个协调一致的、系统的德育目标体系。

2.充实内容。德育内容是实现德育目标的载体之一。它肩负着将研究生培养成自主的人、全面发展的人、健康的人、创新的人的重任。因此,德育内容的设置,“不仅要关注受教育者的政治方向、思想观念等意识层面上的问题,也要关注受教育者身心的健康发展;不仅要关注受教育者知识、技能、思维培养,也要重视受教育者情感、意志、兴趣、需要、信念等个性素质及社会责任感与社会能力的培养”2J。

第一,倡导人文教育,并将之定位于德育的基础。人文教育即人文学科的教育。人文学科是人类思想和活动最有价值的记录,其中蕴涵了丰富的道德思想,为德育奠定了宝贵的基础。纵观人类教育发展史,学校教育经历了以人文教育为主、以科学教育为主、进而强调以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相融合的历史发展轨迹。我国目前的学校教育,往往偏重科学技术知识和实用知识等智力因素的培养,而忽视态度、意志、兴趣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研究生教育也存在类似情况,所以要提倡导师多给予研究生人文关怀。著名科学家杨叔子就要求他的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读《大学》、《论语》、《老子》等古典著作,既重科学教育又重人文教育。重视人文教育,弘扬人文精神是主体性德育模式的重要生长点。

第二,注重德育个性化。“个性化教育是一种重视个性,发展个性,注重学生的智慧潜能,承认差异,发挥自我,崇尚自由,促进学生个性完美和全面素质提高的创造性教育模式。”5它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拓展人的价值。以往的德育模式排斥个性发展,要求统一的德育模式,主要是割裂了个性与共性的关系。事实上,个性和共性是不可分割的,个性是具体的,共性是抽象的,共性存在于个性之中。因此高明的道德艺术是既保持个体行为的个性和创造性,同时又能自觉地适应和维护道德规范。主体性德育模式正是注重将德育的共性与个性结合在一起的好的德育模式。

第三,德育不仅要个性化,还要生活化。德育的最高目标就是为了人更好地生活,快乐地生活,所以要从生活出发,而不是从规范出发。生活世界是德育的根基,人生的意义和价值都泛化在其中。研究生在具体的生活中能够感悟生活的乐趣、意义,同时生活世界也能帮助其树立生活信念,使其更好地认识生活、认识人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因此,德育只有植根于生活世界,才能有深厚的基础和强大的生命力。

德育研究的意义例5

引言

随着近几年国家研究生招生专业和招生人数的大幅度增长,各外语院校的研究生招生规模也在不断扩大,在研究生培养从精英化教育向规模化教育过渡的进程中,研究生德育的实效性问题日益突出,很多矛盾至今仍然没有彻底解决。研究生教育是高等教育的最高层次,是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主渠道。研究生德育状况对我国的现代化事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有着直接的影响,尤其对外语院校的研究生德育工作而言,更具有其特殊意义。因而笔者认为,强化研究生德育应是提高外语院校研究生培养质量的主要切入点。

一、加强外语院校研究生德育的必要性

研究生德育,笔者认为,主要应指对研究生群体的政治立场、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方面的教育,以及心理健康、人文价值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作为高层次人才代表的研究生群体,是一个复杂、相对成熟的社会群体,具有其不同于一般本专科学生的特殊性。[1]由于各外语院校的研究生培养方式大同小异,因而本文主要以四川外语学院研究生群体为例,对研究生群体的特征进行分析。

其一、研究生群体来源多样,成员复杂且分布不均。从学生来源方面看,既有应届本科生,也有社会各行各业人员;录取方式有统招,保送和委培;培养方式分脱产,在职函授或两者相结合。从年龄结构上来,多数未婚,少数已经成家;政治面貌也多样化,既有党团员,也有民主派人士及一般群众。

其二、研究生群体学习生活分散,价值观念多元化。和与本专科招生相比,外语院校的研究生招生规模较小,专业分散且又以各类外语语种为主,其教学和科研活动形式呈现出分散性的特点。研究生群体在年龄、社会阅历、心理素质等方面有存在较大差异,生活方式上也体现出更大的个性差别,加之研究生对住宿可自行选择校内校外,研究生群体间人际交往和交流机会很少,导致人际情感疏远,群体意识淡化。

总体而言,外语院校的研究生群体表现出来源复杂,价值体系多样的特征。由于外语院校自身办学的特殊性,随着社会经济日益全球化,外语院校的国际化办学以及对外校际交流的不断深入,外语院校的研究生群体能率先接触到当今西方的各种社会思潮,包括哲学、政治、经济、伦理道德等方方面面的内容,这必将对研究生群体的思想和价值观念带来种种冲击。[2]因而如何加强外语院校研究生德育,培养出既有高深专业知识又具备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道德水准的接班人,也就显得尤为必要和紧迫。

二、外语院校研究生德育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研究生德育是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研究生的全面培养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当前我国外部社会环境的急剧变化以及高等教育自身的发展,如研究生教育收费制,研究生规模不断扩大,研究生就业市场严峻等,使研究生德育问题也更为突出,研究生德育工作也变得更加复杂。纵观当前外语院校研究生德育的现状,总体情况是好的,最近几年大量的调查分析也表明,多数研究生思想积极向上,热爱祖国,胸怀大志,尊敬师长,勤奋好学,自强不息,[3]但也存在德育薄弱、诸育失衡的问题。1.研究生思想观念的多样化。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呈现出经济利益的多样化,社会文化的多元化,尤其是西方的一些价值观念,如追求个性解放,思想观念开放等,这些都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外语类研究生的价值判断,导致部分研究生过分注重自我价值,一切以个人的发展为出发点,只重专业知识的学习,而很少关心国家大事,在政治信仰上表现出明显的弱化和淡化倾向。2.研究生人文修养的欠缺。具体表现为,责任感缺失,为他人服务意识、集体意识比较淡漠;学术道德观念不强,[4]只想享受或尽快获得相关的利益,而又不愿承担其应有的责任;心理问题也不同程度的出现,外语院校男女大学生比例大都失衡,由个人感情、论文压力、就业等问题导致不少研究生出现心理脆弱现象。

导致外语院校研究生德育出现以上问题的原因,本文这里主要从社会、学校和研究生个体三方面进行分析。从社会层面来看,四川外语学院,作为西南地区唯一一所外语高等院校,女学生占绝大多数,重庆市外部社会环境中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思想的滋长,尤其是市场经济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如“美女经济”),对研究生德育带来了诸多不利影响,研究生价值取向的个体利益驱动性日益明显。[5]

从学校管理层面分析,不管是学校领导还是相关部门,以及研究生部(研究生教育管理职能部门),也包括研究生导师,对研究生德育的重要性都存在认识上的误区,认为研究生德育问题是研究生个人的私事,对研究生进行德育没有必要,重智育轻德育,因而对研究生德育工作缺乏紧迫感,导致研究生德育工作实效不明显。[6]另外也存在将研究生德育等同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倾向,外语院校都设有《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和《科学社会主义》这两门思想政治课,但再无学校党政领导及相关负责人根据社会现实问题给予研究生进行德育专题授课,同时学校研究生德育评价方式单一,往往以政治课的考试分数来评定,忽视研究生德育教育的实践意义。研究生部所配备的专职辅导员对研究生德育工作也指导缺乏针对性,仍沿用本专科生的管理模式来对待当前的研究生教育,很少考虑到当前研究生群体的特征,对研究生德育的功能在不断弱化。研究生会,学生党支部及研究生内部各社团组织,大都各自为政,小团体化,没有发挥其对多数研究生德育应有的模范带头作用。

从研究生个体而言,自我教育的德育意识严重缺乏,由于研究生群体处于这样一种无人管的“自由”状态,同时部分研究生关于德育对提升个人的道德水平以及促进个人发展的价值认识不清,因而研究生自身的思想和行为也就难免随波逐流,飘浮不定,导致研究生道德失范的现象不时出现。

三、改进外语院校研究生德育的建议及对策

研究生德育,不论哪类高等院校,都应该是教授研究生做人的道理,意大利诗人但丁有句名言:一个知识不全的人可以用道德去弥补,而一个道德不全的人却难以用知识去弥补。学会做人,是立身之本,掌握广泛的知识,是立身和服务社会的手段,做人的道理的学习是根本性的,而知识的学习是工具性的。[7]目前外语院校研究生中出现严重的思想道德问题虽属个别现象,但有些问题却具有一定的普遍性,绝对不容忽视,对研究生德育中存在的问题要早研究、早介入、早干预,不应等待问题出现时才给予补救。[8]

第一、注重社会舆论的积极导向作用。引导研究生群体更好地贯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大重庆市“五个重庆”和“五个校园”建设的宣传报道力度,帮助研究生群体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个人价值取向,积极应对当前的研究生群体就业形势,想方设法拓宽研究生群体就业领域和渠道,鼓励研究生面向基层就业和自主创业,使研究生群体更好地了解重庆,关注和服务于重庆的国际经贸发展。

第二、全校上下树立全员德育意识。具体而言,学校党政机关和研究生部,应设立专门机构来统一协调负责研究生德育工作。首先完善研究生入学教育。不应仅仅让研究生学习《四川外语学院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文件汇编》等硬性文件,更应加强研究生德育的社会实践,[9]开学之初就可利用周边有利条件,开展研究生集体参观红岩革命纪念馆及红岩联线景点,邀请西南政法大学教授进行相关法律知识讲座等主题德育活动,在重庆的各类外经贸活动中,担任外宾接待及翻译工作,以加强外语类研究生的爱国主义情怀,纪律和法制观念。其次提高研究生德育队伍的管理和服务水平。学校教职工(特别是研究生导师和任课教师),应认真履行《教师法》规定的教书育人的任务,言传身教,为人师表,并将德育融入外语专业的课堂教学之中。研究生专职辅导员,研究生各协会和研究生学生党支部应加强研究生内部的日常沟通及管理,寓研究生德育于环境感染之中,鼓励研究生群体积极参与外语专业的学术活动和外语类文体活动,注重研究生德育工作的实效。这样既可以丰富研究生日常单调的生活,又能培养研究生的集体荣誉感和团队合作精神。后勤管理部门应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管理理念,加强与研究生的平等对话和情感交流,共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校园。再次,建立健全研究生德育奖惩、评估考核机制。[10]当前研究生德育过程缺乏针对性、德育效果不佳的重要原因之一,是没有建立起相应的研究生德育评价机制。对研究生群体而言,外语院校很少有机构或部门对研究生群体的思想品德现状做过科学的评估和描述,更谈不上进行正确的评价了。笔者认为,对研究生德育进行评估时,不仅应注重对政治思想、个性道德品质等因素进行评价,更应从知、情、意、行等各个层面上进行综合判断,既注重研究生的在校表现,也注意研究生的社会表现,奖罚并重。通过研究生德育的过程性评价,分析其主客观原因,在教育过程中评价,在评价中促进教育过程的改善。

第三、研究生个体加强自我教育。[11]一般而言,外语院校研究生人数较少,学习生活分散独立,这种特点更凸显出研究生德育重视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的重要性。研究生个体应学习一些自我教育的成功经验,如讨论辨析,典型示范,与同学、导师沟通等方式,同时加大自身自我教育资源的开发力度,培养自觉参与德育活动的意识,不断强化自我责任意识,同时注重自身德性的修养。

结语

研究生德育工作是一项全局性、战略性和基础性工程,尤其是外语院校,意义更为特殊,情况也更为复杂。在新的形势下,外语院校的研究生德育工作面临着许多新的机遇和挑战,外语院校应该深刻认识到研究生德育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和艰巨性,不断创新研究生德育手段,更新研究生德育内容。通过各方的积极参与,齐抓共管,开创外语院校研究生德育工作的新局面,真正让研究生掌握“做人”与“做事”的本领,[12]以培养出更多符合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的高层次外语人才。

参考文献

[1]张静.研究生群体特征与学校道德教育策略探讨[J].安微农业科学,2007(24).

[2]周国良,吴人龙.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培养又红又专的外语人才[J].外国语,1991(1).

[3]魏泽.研究生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教育探索,2008(11).

[4]董军,田海平.试论研究生德育的当务之急[J].伦理学研究,2004(11).

[5]吴迪冲.关于研究生德育创新的若干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08(1).

[6]陈志权,温静,等.研究生德育隐性课程建设初探[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9(2).

[7]钱逊.对青年学生进行做人的教育[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1(2).

[8]黄英.试论德育在研究生教育中的主导地位[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7(2).

[9]张玮.建设性后现代主义对研究生德育的启示[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5(3).

[10]戴艳军,李志强.谈研究生德育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3(4).

德育研究的意义例6

关键词:创新背景 研究生德育模式 现实必然性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和不断完善,对加强和改进研究生德育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研究生德育的培养,肩负着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培养、输送高层次的健康人才的历史重任,具有特殊的意义。在研究生的全面素质之中,其思想素质的培养,将直接关系到我国科教兴国战略目标能否实现,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成败,关系到能否坚持党的基本路线长期不动摇。然而,由于就业问题、学业问题等原因,导致学生自杀,这种大学生轻生的案例屡见不鲜。近年来,随着高校教育体制的改革,越来越多的人选择走进学堂,接受研究生教育。研究生不仅在心智还是年龄上相对成熟,却也出现轻生自杀的案例。如曾是北大研究生的班级成绩第一名的袁同学,在工作面试成绩倒数第一的现实下选择跳楼自杀。北大研究生贾同学,在拒绝帮助其导师完成课题而遭受老师辱骂的情况下,从高楼跳下,当场殒命。这样研究生的德育状况却令人担忧。因此,在创新教育背景下进行的研究生德育模式现实必然性探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深远的应用意义。本文试图从创新背景现实角度,论述研究生德育模式的必然性。

研究生教育模式概述和存在的主要问题

研究生教育模式是指培养研究生的形式、结构和途径,是研究生教育质量的关键。目前,世界研究生教育模式依次经历了学徒式、专业式、协作式和教学式四种形式,并在相互融合中渐进发展。我国的研究生教育长期以来在德育质量上有了质的飞跃,但从我国高校研究生德育总体质量上看,我国的研究生德育教育依然存在一定的问题,最主要是表现为研究生教育模式比较混乱。综合国内各大高校研究生德育模式构建现状,其存在的问题主要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 研究生德育教育模式比较单一

我国学位制度初期,研究生教育的目标主要是培养教学型和科研型的高级人才,德育培养模式主要采用单一化的德育培养模式。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经济发展日新月异,高素质健康人才的需求成为经济发展和国家综合实力发展的重要因素,于是初期的单一研究生德育教育模式已经不再适应人才培养的需求。

(二)研究生的德育理论与实践不能很好结合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迅速,社会急需各种规格的创新型人才,现行的学位制度与社会需要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因此,当前我国的研究生教育模式应当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积极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三)对于研究生德育模式过于死板

各个高校面临的社会环境和自身特点都是不相同的,所以不能认为某种特定的研究生德育模式就一定能够从始至终指导研究生德育工作。在一成不变的研究生德育模式下,容易造成德育管理者过于照章办事,缺乏灵活性,强调了共性,忽略了个性的发展;强调了统一性,抑制了创造性。

(四)研究生教育模式质量不高

由于对研究生德育教育的功能定位不清以及模式选择错误的原因,有的学校把研究生教育简单地理解成为本科教育的延续,虽然在研究生德育的培养目标中提出要培养德育创新素质,而在实际的德育培养过程中并没有得到真正落实。

研究生德育模式的现实必然性

要使研究生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不仅要大力提高他们的科学文化素质,更要加大他们的德育思想政治素质的培养。为了提高研究生德育教育工作质量和效率,只有构建出切实可行的研究生德育模式,才能有效指导研究生德育教育工作。本文从研究生德育重要性谈起,主要从四个方向论述了研究生德育教育模式的现实必然性。

(一)研究型大学人才培养的需要

创新教育背景是一个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的背景条件,是培养高层次、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需求的教育体制。为了培养适应社会的创新高素质人才,研究型大学做出了突出贡献。研究型大学是学术水平较高、科研成果较多、以研究生教育为主,是精英教育机构,科学家、社会活动家、各类高层次专家的培养基地。研究生教育的研究生思想道德素质质量,是衡量是否达到一流教育水平的重要指标。为了培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起决定性作用的高素质,精英人才,研究型大学特别要把研究生德育放在重要的位置。

社会主义特色中国,处在经济飞速发展的历史时期,人才需求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根本保障。首先,经济的发展,人才需求相对非常重要。其中爱岗敬业、实事求是、踏实工作的研究生人才才能肩负建设中国的历史使命。其次,研究型大学人才的培养注重人才质量的培养。所谓人才质量,其中一个重要的衡量指标就是研究生德育的健康指标。再者,研究型大学的研究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成为研究型大学的学术地位和导师的声誉的代表,所以必须加以重视。最后,在社会实践中,有针对性建构有中国特色的、具有鲜明个性特征的研究生德育模式,如何注入“特色”、“创新”意识,并将其凝聚为全体研究生共同的价值取向和精神追求;如何培养高素质复合型、研究创新型人才的目标,都是研究型大学人才培养所必须面对的重要问题。

(二)研究生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

21世纪我国的高等教育在不断改革和发展,教育逐渐从传统的灌输式体制转向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创新教育体制。我国教育体制改革下,国家教育发展的重点,处在不断调整和转换之中,从数量到质量的转变,从人才培养到尖端人才的培养,从尖端人才的培养到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随着创新教育口号的吹响,研究生教育发生了改革和发展。一方面,要求研究生教育必须强调对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从传统知识传授模式向实施创新素质教育模式转变,而创新意识的培养属于研究生德育模式中的重要内容。另一方面,要积极推进研究生教育改革与发展,为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加强研究生德育教育模式的转变,为社会培养出健康向上的拔尖创新人才。

我国研究生培养体制在教育机制改革和发展的背景下逐渐得到完善,但同时也应当看到,研究生教育也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我国的研究生培养模式正在经历着一场革命,即从小规模向规模化过渡,培养结构向复杂化过渡,质量评价向分层化过渡、效益衡量向多样化过渡,管理体制向专业化过渡的特点。毋庸置疑,这些特点的产生也将对我国研究生德育模式的改革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适应研究生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研究生教育必须加强和改进研究生德育工作,探寻新的有效的研究生德育模式。

(三)研究生德育适应新形势的需要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提出:“世界范围的经济竞争,综合国力的竞争,实际上是科学技术的竞争和民族素质的竞争。从这个意义上说,在高科技的开发和利用为主流的时代,国家能否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在于掌握高科技能力的高低,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经济全球化是把双刃剑,随着我国加入WTO以后,一方面我国迎来了一个更为广阔的世界舞台。另一方面,我国也被推向了前所未有的竞争漩涡。在新形势影响下,国内环境日新月异,伴随着研究生规模化发展和小康社会的逐步推进,研究生德育工作迎来了繁重的历史使命。伴随着经济全球化、政治多元化及民主多元化和社会信息化的国际环境,研究生德育工作面临同时面对前所未有的难度。

在新的世界形势下,传统研究生德育模式弊端不断显现,无法承接来自世界范围内竞争冲击。传统的研究生德育模式在一定的时期从不同的方面发挥了德育的作用,但在实践中还存在一些问题。目前的研究生德育工作出现“知行脱节”,口头上信誓旦旦“爱党爱国”,但在实际行动上却“见利忘义,先己后人”。德育工作形势单一,导师只注重课题经费不注重研究生德育培养。面对新的世界形势,如何使高层次人才做到人尽其才,创新奉献,为国家和社会尽其所能地贡献出自己的聪明才智,这在较大程度上是德育工作应该解决的问题。面对机遇和挑战,研究生德育教育必须站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度,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加强和改进研究生德育工作,完善研究生德育教育模式。研究生德育模式应该全面转型,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充分利用我国实行市场经济和社会转型为发展德育所提供的有利机会,解决市场经济和世界多元化对研究生德育提出的一系列严峻的挑战性问题。

(四)高校研究生自我发展的需要

培养高素质复合型、研究创新型的研究生精英是社会和研究型大学的共同愿望,也是研究生自身发展的迫切需求。随着研究生规模的扩大,德育工作对象日益复杂化,研究生的培养规格也日趋多样化。特别是大规模培养条件下的研究生,一方面他们都是从大学毕业生中选拔的优秀者,已经进行几年系统的本科德育教育,或者是已受过几年的社会锻炼。另一方面由于他们在年龄、阅历、社会经验等方面的多元化,又使得他们身上蕴涵着诸多的矛盾。一些研究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政治冷漠、诚信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缺乏、艰苦奋斗精神淡化、团结协作观念较差、心理素质欠佳等问题。面对这些问题,研究规模化培养条件下的高校研究生德育模式,具有很强的实践意义和创新性。

研究生德育有其特殊性,既不能把本科生德育教育模式简单移植到研究生德育模式中去,也不能沿用一般普通大学研究生德育模式,只能形成研究生所特有的研究生德育模式。为了更好的接受社会来自多方面的考验,高校研究生必须关注自身德育的发展,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特别是德育素质。所以说高校研究生德育模式 健全和完善成为研究生自身发展素质培养的迫切需求。首先,研究生德育中自强意识、成才意识、是事业成功发展的必要武器。其次,工作岗位上充满了激烈的竞争,工作的压力,家庭的负担给研究生带来新一轮挑战。研究生德育中的心理素质培养成为研究生适应挑战,战胜压力、竞争和负担的首要砝码。再者,高校研究生为了适应世界化发展和我国具体国情,研究生必须具有健全的人格,爱党爱国、解放思想、与时俱进高素质思想体系。而这一人格和思想体系的形成离不开高校研究生德育模式的培养。最后,作为21世纪的高端人才,缺乏创新意识,必将被发展所遗弃。而德育培养模式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是创新意识的培养。创新德育是现代德育的一种理念和发展方向,既把人培养成具有开放性思维、创新型思维,并具有创新活动的现代化德育。

结论

研究生德育教育,尤其是规模培养条件下研究生德育教育是学校人才培养的最高层次,具有重要研究价值和深远的意义。开展规模培养条件下研究生德育教育模式的研究工作,是顺应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需要,也是顺应学校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工作的需要。本文在创新教育背景下,对研究生德育教育模式现实必要性分别从研究型大学人才培养的需要、研究生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研究生德育面临新形势的需要、高校研究生自我发展的需要等四个方向进行论述。研究生德育模式构建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研究任务,需要我国高校从事研究生德育教育工作的全体人员共同研究、共同实践,才能取得圆满的成果。但是目前,我国高校研究生德育模式还存在很多问题,主要表现在:研究生德育的研究和管理都是相对薄弱和不足的,这对整个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工作而言既是漏洞也是隐患。加强研究生德育教育工作是一项长期的任务,只有从实际工作需要的角度不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与时俱进,更新观念,改进方法,才能使研究生教育工作有所改进,从而保证研究生整体培养工作达到更高水平。

参考文献:

1.谭立章.提高研究生德育实效性的研究[J].继续教育研究,2007(2)

2.孙扬.新时期研究生德育模式研究[D].清华大学,2005

德育研究的意义例7

如果教育伦理可以作为一种道德来理解,那么,教育伦理的产生可以追溯到非常久远的古老年代。近代工商业肇始,特别是20世纪以来,科技、教育作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内在张力不断强化,世界各国尤其是经济发达国家,竞相加大教育投入。正是教育的不断发展,导致了教育内部各要素之间、教育与其他社会现象之间的矛盾与冲突,引发了人们对教育伦理的洁问。现代教育伦理学正是在教育事业发展、教育理念转型的现当代社会历史背景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把教育伦理学提升到学科的高度开展系统的研究,这一探索源起于英、美,进而影响到前苏联、日本等经济、教育发达国家。

第一个时期,是教育伦理学作为道德教育研究的时期。

B·诺曼妮和G·科蒙尔揭开了20世纪教育伦理学研究的序幕,这一时期,教育伦理学的基本特征是将教育伦理研究视同为道德教育研究。B.诺曼妮和G·科蒙尔合著出版的《教育伦理学》,依次讨论了什么是儿童、胎儿的环境、早期家庭教育、性格和气质、性别训练、、理想的学校、学校指导等问题。从其体系和内容上看,研究视点主要集中在健全人格的培育和发展上。严格地说,B·诺曼妮和G·科蒙尔的著述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教育伦理学研究,而是一部关于道德教育或者说道德心理教育的论著。

第二个时期,是教育伦理学作为教师职业道德研究的时期。这一研究,在英、美、日本、前苏联都发展得相当充分。特别是在美国,经历了一个从实践到认识、从分析到归纳、从理论到规则的完整的发展和演进过程。

20世纪20—40年代,卡他斯和韦帕斯在犹他州进行“一名优秀教师应具备的品质”的课题研究,以期为改进师资训练提供课程依据。他们采用了严密的实证研究方法,通过调查学生,访问教师、家长、教育行政人.员、教育学教授、教师团体负责人等,通过征集有丰富经验的教师的意见,通过对成功教师与失败教师开展品德对比,通过分析教师职业品质与教师成功之间的相关度,概括出优秀教师现有的或应有的职业品质和行为特征。1948年,全美教育委员会所属的师范教育委员会,在组织专家、教师、学者以及有关研究机构进一步系统研究的基础上,向全美教师发表了题为《我们时代的教师》的报告,对教师应当具备的职业道德品质提出了13项要求和指导。此后,随着中等和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美国教育界开始对教师职业内部的不同专业的教师职业道德进行了分门别类的研究,形成了教师职业内部不同专业的职业道德准则,如美国大学教授联合会的《职业伦理声明》美国心理学会的《心理学家伦理标准》以及人事指导协会的《伦理标准》等。另一方面,美国教育界的理论工作者把教育伦理问题的研究与教育学、教育心理学、教育行为科学等研究结合起来,以期为培养教师的职业道德品质提供广泛、深入的理论论证。例如,科宙尔出版了《当一名教师》,特雷佛斯和狄龙撰写了《一个教师的诞生》,索里和特尔福撰写了《教育心理学》等。这些专著、教材研究了教师的个性品格、教师的行为品质、师生关系性质以及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

明治维新以后,在日本,有许多士族出身的人也开始从事教育职业,日本对于教育伦理学的研究也正是从培育“士族教师形象”开始的。1887年,文部省颁布《师范学校令》,规定:“应注意使学生具备驯良、信爱、威仪之气质”。“严以律己,高洁至诚谨严,举止沉毅,一言一行亦不苟”。20世纪初,日本师范教育改革家野口援太郎提出要培养人格主义的“理想教师”。二战以后,日本教育界开始反思军国主义教育制度的严重危害,提出要培养新一代的民主主义的“现代教师”。1952年,日本教职员组织通过了《伦理纲领》,以此作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指南。20世纪60年代以后,日本对教育伦理的研究日趋增多,出版了一系列关于教师职业伦理和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专著、教材。如原玉川大学总长小原国芳撰写的《师道》,原广岛大学校长皇至道撰写的《人类教师与国民教师》,广岛大学教授新崛通撰写的《现代教育讲座》。这些专著、教材探研师道的本质、内容和发展条件,强调教师以身作则的精神,推介了英美教育伦理学研究的新成果。

20世纪60年代,前苏联在《教师报》上开展了一场关于教育伦理的大讨论,经过这场讨论,教育伦理学取得了相对独立的学科地位。1977年,·皮萨列思科和皮萨列恩科出版了《教育伦理学》一书,紧随其后,B·H"契尔那葛卓娃和H·H"契尔那葛卓夫又出版了《教师道德》。前苏联党和政府对教师职业道德的研究极为重视,加里宁、克鲁普斯卡娅、马卡连柯、苏霍姆林斯基等一大批杰出的教育家,在教师职业道德的理论和实践建设中都做出了突出贡献。值得一提的是,前苏联在教育伦理学研究中,创制了“教育分寸”这一道德范畴。·科季格尔和·恰姆列尔在其所著的《教育伦理学》中,对“教育分寸”给予了教师职业道德的准确定位,该书认为:“‘教育分寸’的重要任务是促使在孩子身上树立一个正面的心理背景,这个心理背景能正确接受教师的要求,而把这些要求转变为行为的内心动因也是必要的。有分寸地对待学生,这意味着解决在教学过程中发生的矛盾同时不再引起新的矛盾”。他们指出:“‘教育分寸’不是教师行为中一些个别的事情,这是行为风格。它必须使学生相信教师是友好的、体贴和善良的。这一特征大大加强了教师的道德立场,并成为学生公民觉悟的学校。”

第三个时期,是研究教育的伦理基础的时期。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英美教育伦理学研究开始突破教师职业道德框架,出现新的视点。在美国,鲁滨逊和莫尔顿合著的《高等教育中的伦理问题》,提出教育伦理学应研究教育内在的伦理和道德。该书分析了高等学校内部的矛盾冲突、伦理关系,提出了“公正原则”、“最大限度地实现利益的原则”、“普遍化原则”和“把他人当目的的原则”;剖析了学校与社会的关系、教师职业与共同职业的关系、教育中控制与维护的关系以及教学中的伦理问题、科研中的伦理问题、师资评价和教师聘用中的伦理问题。在英国,著名教育哲学教授波特斯出版《现代教育伦理学》,重点研究教育的社会伦理基础,研究“正义”、“平等”、“自由”、“民主”等一般社会道德在教育过程中的体现。里斯布朗也力求从寻找正义、道德和教育的基本含义出发,“为独立的道德判断提供一个伦理学基础”,“为解释教育中的不正义、不道德现象(如教育机会上的不平等)提供一个理性的基础”。这些研究,开阔了教育伦理学的研究视野,形成了教育伦理学研究中的一个新的流派。

在我国,教育伦理学研究初起于20世纪30年代,兴盛于80年代。

30年代,丘景尼先生出版了《教育伦理学》,认为,教育伦理学是关于道德教育的科学。教育伦理学与道德教育“二者之涵义,大体相同”,“其着重之点,不在道德本质之为如何,而在道德的人格如何养成,’;二者之区别,仅在于“教育伦理学所讨论的,大半属于原理的问题,而道德教育所包涵的则大部分为实际的问题”。该著明显地受到了B·诺曼妮和G·科蒙尔合著出版的《教育伦理学》的影响,是一部旨在探索道德教育原理,创制道德教育哲学的初探性专著。

1988年,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了由王正平主编、国内九所高等师范院校协作编写的《教育伦理学》(以下称《王本》),该书是新中国建立以后出版的第一部《教育伦理学》。在教育伦理学研究对象间题上,《王本》认为:“教育伦理学是研究教师道德的学问”。具体地说,就是紧密结合教师职业劳动实践,研究教师劳动有的道德意识、道德关系和道德实践。该著作以教师劳动为序,以教育伦理思想历史发展为铺垫,着重研究了教师道德的社会本质,社会主义教师道德的基本特征和职能,社会主义教师道德原则,教师与学生关系中的道德,教师与教学劳动关系中的道德,教师集体中的道德,教师与学校领导、家长、教学辅助人员、异性学生等其他关系中的道德,教师道德范畴,教师行为选择和道德评价以及教师道德十胜的自我完善等问题。这是一部以“教师职业道德”为研究对象的体系完整的教科书,因此一面世,就受到了社会各界人士特别是广大教育工作者的重视,全国伦理学会会长罗国杰欣然为该书提笔作序。1989年4月17日,香港《大公报》刊登长篇书评,称该书是“近几年研究的硕果”。

《王本》出版以后,为配合高等师范院校的教师职业道德教育,又陆续出版了一批教育伦理学教材。1989年,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出版了施修华、严缘华教授主编的《教育伦理学》(以下称《施本》)。《施本》重新阐述了教育伦理学的研究对象,认为“教育伦理学是关于教师及参与教育过程的其他人员的道德问题的一门科学,是研究教育过程中的道德现象及其发展规律的学说”。在内容结构体系上加大了对教师职业道德要求的研究力度,结合教育过程中教师与学生、教师与学生集体、教师与学生家长、教师与教师、教师与校长等之间的关系特点,重点论述了教师道德的各种具体要求。1990年,天津教育出版社出版了陈旭光教授主编的《教育伦理学》(以下称《陈本》)。《陈本》在《施本》的基础上,进一步对教育伦理学的研究对象进行了扩充增容,把教育过程中所涉及的教育者、受教育者、教学内容、教学手段都作为教育伦理学考察的对象。该书以人格教育为逻辑起点,系统地分析了教育过程中伦理因素对受教育者人格完善的影响。90年代以来,教育伦理学教学研究和教材出版掀起高潮。1993年,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了李春秋教授主编的《教育伦理学概论》;1995年,湖北人民出版社出版了董英、杨泰祥教授主编咖教育伦理学》;1996年,福建教育出版社出版了赵坦教授主编的《教育伦理学》;1997年,五南图书出版有限公司出版了詹栋梁教授主编的《教育伦理学导论》;1999年,山东大学出版社出版了郭永军教授主编的《教育伦理学》等。2000年,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出版了钱焕琦、刘云林教授撰写的专著《中国教育伦理学》;2003年,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又出版了檀传宝教授撰写的专著《教师伦理学专题—教育伦理范畴研究);

在教育伦理学的多种教材和专著中,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李春秋教授的《教育伦理学概论》(以下称《李本》)和钱焕琦、刘云林教授的《中国教育伦理学》(以下称《钱本》)。这两个版本,突破了“教师职业道德”的研究框架,开始走向新的研究领域。

《李本》认为,教育伦理学是研究教育的伦理道德价值和教师职业道德的科学。《李本》的重大贡献之一,在于提出了广义教育伦理与狭义教育伦理之分。他说,广义教育伦理,即怎样确立教育在社会生活结构中或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如何评价人们对教育的态度,以及社会应该赋予教育什么样的性质和目标等等。狭义的教育伦理,即教育应包括哪些内容,德育在教育中占何种地位,教育应遵循什么样的道德原则,教育过程能够培养出具有什么样品质、才能的人,作为教育工厂的工程师—教师应当具有什么样的职业道德,作为受教育的学生抱什么样的学习态度等等。《李本》的不足之处,在于其内容体系仍然停留在狭义教育伦理学上,未对广义教育伦理学做出更多的探索。相对于《李本》而言,《钱本》的研究视野更为开阔。《钱本》既考察了教育伦理的实践基础、基本原则,考察了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伦理规范,也考察了教育伦理评价和教育道德修养。特别是把以往只作为教师职业道德范畴的“教育公平”、“教育威信”等列为专题考察,在我国教育伦理学学科建设上第一次吸收了波特斯关于以“教育的社会伦理基础”为研究对象的认知理念,体现了对西方当代教育伦理学研究新成果的借鉴。

综上所述,自教育伦理学产生,特别是最近20多年来,教育伦理学研究取得了诸多成果。

教育伦理学首先作为道德教育理论研究,深化了人们对德育原理和思想政治教育规律的认识。这一研究,今天虽已淡出教育伦理学研究领域,但这丝毫不影响这一时期教育伦理学研究的学术价值。可以说,正是由于这一研究,才催生了德育原理和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独立地位。可以说,是教育伦理学作为道德教育原理长期研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为德育原理和思想政治教育学从伦理学和教育学中独立出来创造了条件。

教育伦理学作为教师职业道德研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占教育伦理学研究领域全部研究成果的绝大部分,在这一点上,中外教育伦理学研究情况是一致的。例如,美国关于“优秀教师应具备的品质”的研究,日本关于“现代教师形象”的研究,前苏联关于“教育分寸”的研究等。我国教育伦理学知名专家王正平教授、施修华教授、严缘华教授、陈旭光教授、焕琦教授、刘云林教授等,他们的研究成果也大多体现在教师职业道德研究方面。关于教师职业道德的主体、实践基础、基本原则、规范体系、评价、教育、修养等一系列重大理论问题在争论中不断创新。当然,也正是因为教育伦理学在教师职业道德方面取得了相当多的研究成果,导致了传统意义上的教育伦理学正在发生变异,正在被教师伦理学或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所取代。今天,冠以教师伦理学名称的多种不同版本、版次的专著、教材,其所讨论的问题以及所构建的内容体系与正在使用中的不同版本、版次的教育伦理学并没有实质性的区别。这意味着,像德育原理、思想政治教育学取代了最初的教育伦理学一样,今天,教育伦理学正在发生第二次蜕变,传统意义上的教育伦理学正在被教师伦理学、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所取代。当前,学术界一而再、再而三地提出教育伦理学研究对象再认识,其深刻的现实背景即在于此。

新一轮教育伦理学研究究竟应当研究什么,不少论述都是在旧有的主题里逗圈子,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王本陆研究员先后发表《关于教育伦理学研究对象的思考;,《关于教育伦理学研究对象的再探素》对此做出了新的拓展。他认为,教育伦理学应当探讨教育领域的善恶矛盾。他说,善恶矛盾在教育领域普遍存在,在教育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教育一刻也没有摆脱过善恶矛盾,过去有、现在有,将来仍然有。教育的各个方面,谁也摆脱不了善恶矛盾的纠缠;与教育有关系的各种人也有善恶之别。正是由于这种善恶矛盾的普遍性,才使教育伦理学的研究具有客观必然性。正是这些客观存在于教育领域的善恶矛盾,构成了教育伦理学的研究对象。

这一观点值得称道。的确,教育领域普遍存在着矛盾。譬如,男女教育机会不均等的间题,‘城乡教育资源配置不合理的问题,“重点学校”与“一般学校”的划分所暴露出来的行政管理权力对教育正当竞争的人为干预的间题,应试教育中的工具主义与学生负担过重的问题,受教育者的权利保护和保障间题,教育教学方式方法的非人道主义以及教育教学质量评价中的主观主义、形式主义、等等。这些矛盾,已远远超出了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所能涵容的范围。也说是说,对教育伦理的理解远非以往人们所探知的那么简单,“合伦理的教育”远非“有道德的教师”所能涵盖和包容。这是一个需要开展新的深入研究的专门领域,是一个涉及到教育自身道德抑或不道德的问题。教育的道德与否,支配、影响着教师是否道德;而不是教师道德与否,支配、影响着教育是否道德。从这个意义上讲,对教育道德的研究比对教师职业道德的研究来得更深刻、更有时代和历史的意义。

德育研究的意义例8

1关于深化体育伦理学研究的有关思路

近年来,我国体育伦理学的研究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努力从中国的国情和体育实际出发,在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上都做了许多开拓性的工作,其方向是应该充分肯定的。现在的问题是如何继续坚持上述方向,将体育伦理学的研究不断引向深入。笔者认为,首先应从指导思想、研究思路上注意这样几点:

1.1要牢牢把握和处理好体育伦理学研究和体育现实发展的关系,即体育伦理学的研究幼何反映井服务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体育实践。应该承认,我们目前的体育伦理学研究还落后于体育事业实际发展的要求。我们生活在一个急剧变革、迅速发展的时代。变化万千的现实生活提出了许许多多复杂的伦理道德问题,期待着理论工作者做出令人信服的回答。比如,在改革开放、发展商品经济的新形势下,能否和如何解决由此带来的精神道德领域的负效应?历史的进步、经济的发展,是以牺牲道德为代价,还是道德建设能与其同步发展?为什么近十年来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在一片加强声中反倒时常被忽视、被冲击、被淡化?这些无不涉及到体育领域。

在体育事业的现实发展中,同样也面临着一大堆伦理道德问题,需要得到科学的说明并解决。其中,急需研究的主要问题之一,是建立在商品经济基础之上的现代体育,如何保持体育自身的道德价值,抵制住金钱的诱惑和泛商品化的侵蚀,克服狭隘的局部私利,以捍卫奥林匹克的神圣理想,保证体育运动的健康发展。这是资本主义体育发展中已感受到而无力解决,社会主义体育可以解决但尚未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既是实践向理论的挑战,又是催发理论前进的压力和动力。为了体育事业的健康发展,必须科学地揭示体育发展的道德方向,积极促使体育道德对体育事业发展能动作用的发挥。对此,体育伦理学的研究工作应担负起更艰巨的责任。

1.2要扎扎实实地深化体育伦理学基础理论的专题研究。一门新学科的建立,必须要挖掘独特的研究对象的特殊运动规律,并由此建立起自己的基础理论体系。我国的体育伦理学研究经过这些年的努力,已初步建构起一定的理论框架和学科体系,对有关的基础理论,有一定的专门阐述。

但由于学科建立时间尚短,目前对许多基本理论的研究层次还不够高深,有些有价值的理论问题还没有纳入到学科体系之中,特别是不能满足于对普通伦理学理论的直接搬用和表层移植(尽管这在研究初期是必要的和不可避免的)。比如,体育道德基本原则的表述问题就是至今没有较好解决的问题。我们应努力使体育伦理学在一般伦理学的基础上,有更多的个性内容,真正成为伦理学的独立的分支学科。所以,当前是否可多搞一些较深入、细致的专题性研究,开拓理论的深度和广度,提高基础理论的研究质量。切不能以为体育伦理学作为应用伦理学,就不需强调基础理论问题的研究。

1.3要研究体育道德规范可操作性的方法。体育伦理学所研究的体育道德现象包括道德意识、道德规范和道德实践这几个有机联系的方面。体育道德规范是其中。而经由道德意识概括而成的体育道德规范,只有有效地在体育行为实践中产生结果,才构成体育道德活动运行的全部过程,才能使体育道德的价值得以实现。因此,体育伦理学的任务,决不只是提出体育道德规范,更重要的问题是要研究如何实现规范对实践的指导和向实践的转化。

现在,经理论研究所提出的和有关组织所制定的各类各种体育道德规范已不算少了,但其作用又总是不大令人满意,存在着要求和效果两张皮的现象。固然,这不仅仅是理论研究的任务,但体育伦理学的研究对此是否应有所作为呢?笔者认为,可以广泛运用社会学、心理学、行为学的方法和其他科学方法,深入实际,调查研究,认真探索体育领域中现实的道德规范形成的规律和人们现实体育道德意识发展变化的规律,研究与体育道德活动相关的其他因素,进而找出较符合实际的行动措施和操作方法。要研究如何通过努力,日益形成保障体育蓬勃发展的体育道德氛围、机制和格局的问题,使体育道德尽可能具有更大的覆盖面和影响力。

2关于当前体育伦理学研究的部分内容

基于上述思路,我们可对当前体育伦理学急需研究的部分内容,作出大致的例举:

2.1在体育伦理学基础研究方面,需继续深入和进一步展开的研究内容可包括: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体育伦理思想的研究;体育伦理学的学科性质、地位、体系的研究以及体育伦理学的基本问题和逻辑起点的研究;体育与道德关系的研究和体育的道德价值的研究,体育道德的本质、特点和结构层次的研究,体育道德变革发展规律的研究;体育道德意识、体育道德价值及其判断的研究;社会主义体育道德原则独特性的研究;社会主义体育道德范畴的内在必然性和其他范畴内容的研究,体育道德实践活动的主客观机制的深入研究等等。

2.2在体育伦理学的应用研究方面,需不断从现实体育实践发展中挖掘和充实的研究课题有:现阶段中国体育改革与发展的道德机制与道德环境的总体或分别的研究,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体育道德建设特点与基本模式的研究;近年来体育领域道德价值导向的反思研究,北京亚运精神的内涵、形成与社会效应的进一步研究;体育队伍道德素质的调查研究以及对其加强的、对策研究,社会中的不同地区、不同群体的体育道德意识和体育道德行为状况的调查分析研究;各个基层单位、各项体育活动中加强体育道德建设的经验与方法的总结研究,对各种体育道德问题,如弄虚作假、锦标主义、地区和小团体主义、体育竞赛中的暴力事件、滥用违禁药物等的理论分析与对策研究;对各体育管理体制、锻炼训练方法、运动项目形式等的道德分析与道德评价的研究,规范体育道德行为和培养体育道德品质有效途径与方法的探讨研究;体育道德教育宜传的阵地、形式、效果方面的研究,为迎接中国举办奥运会,对创造奥林匹克文化氛围的研究等等。

2.3在体育伦理史和体育伦理学的比较研究方面,也有不少研究不够或尚属空白。至少包括:对体育伦理史上各人物、思想、国别、阶段的分别研究,体育传统道德文化的批判与继承的研究,对古今和不同历史阶段的体育道德思想、活动的比较研究;对各应用伦理学科、各部门道德体系的比较研究,对中外体育伦理学、体育道德的比较研究等等。

3关于充分发挥学术组织作用的问题

现代科学研究活动的社会化和组织化,使各种学术组织普遍建立,整合并增益着科研能量。中国体育科学学会体育社会科学分会体育伦理学学组,作为我国唯一的全国性的体育伦理学的学术团体,在我国体育伦理学的发展中,做了大量工作,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为适应体育伦理学研究发展的新的需要,学组需进一步加强自身建设,更好地担负起组织、协调理论研究,规划、引导学科发展的艰巨责任。众多对体育伦理学有研究兴趣的同志,都希望能得到学术组织的帮助,希望能在学会和学组的带领下,形成体育伦理学研究的集体攻关力量。在现有的条件下,学组是否可在如下一些方面有所努力,以更好地发挥其作用:

3.1健全组织,形成一定人员构成的学术核心,改变目前组织过于松散的现状,并逐渐扩大队伍,为进一步建立全国性的体育伦理学学会或研究会积累条件。

3.2根据国家体育事业发展的规划要求和体育运动的具体实际状况以及学科发展的需要和特点,适时地拟定体育伦理学研究选题指南,供研究者参考选用。

3.3尽可能利用和创造各种条件,多组织一些体育伦理学的学术交流和研讨活动。

3.4适当组织力量,集体申请和承接国家体委有关的研究课题,力争在“八五”期间组织搞出几个有一定规模的研究成果。

德育研究的意义例9

1关于深化体育伦理学研究的有关思路

近年来,我国体育伦理学的研究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努力从中国的国情和体育实际出发,在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上都做了许多开拓性的工作,其方向是应该充分肯定的。现在的问题是如何继续坚持上述方向,将体育伦理学的研究不断引向深入。笔者认为,首先应从指导思想、研究思路上注意这样几点:

1.1要牢牢把握和处理好体育伦理学研究和体育现实发展的关系,即体育伦理学的研究幼何反映井服务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体育实践。应该承认,我们目前的体育伦理学研究还落后于体育事业实际发展的要求。我们生活在一个急剧变革、迅速发展的时代。变化万千的现实生活提出了许许多多复杂的伦理道德问题,期待着理论工作者做出令人信服的回答。比如,在改革开放、发展商品经济的新形势下,能否和如何解决由此带来的精神道德领域的负效应?历史的进步、经济的发展,是以牺牲道德为代价,还是道德建设能与其同步发展?为什么近十年来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在一片加强声中反倒时常被忽视、被冲击、被淡化?这些无不涉及到体育领域。

在体育事业的现实发展中,同样也面临着一大堆伦理道德问题,需要得到科学的说明并解决。其中,急需研究的主要问题之一,是建立在商品经济基础之上的现代体育,如何保持体育自身的道德价值,抵制住金钱的诱惑和泛商品化的侵蚀,克服狭隘的局部私利,以捍卫奥林匹克的神圣理想,保证体育运动的健康发展。这是资本主义体育发展中已感受到而无力解决,社会主义体育可以解决但尚未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既是实践向理论的挑战,又是催发理论前进的压力和动力。为了体育事业的健康发展,必须科学地揭示体育发展的道德方向,积极促使体育道德对体育事业发展能动作用的发挥。对此,体育伦理学的研究工作应担负起更艰巨的责任。

1.2要扎扎实实地深化体育伦理学基础理论的专题研究。一门新学科的建立,必须要挖掘独特的研究对象的特殊运动规律,并由此建立起自己的基础理论体系。我国的体育伦理学研究经过这些年的努力,已初步建构起一定的理论框架和学科体系,对有关的基础理论,有一定的专门阐述。

但由于学科建立时间尚短,目前对许多基本理论的研究层次还不够高深,有些有价值的理论问题还没有纳入到学科体系之中,特别是不能满足于对普通伦理学理论的直接搬用和表层移植(尽管这在研究初期是必要的和不可避免的)。比如,体育道德基本原则的表述问题就是至今没有较好解决的问题。我们应努力使体育伦理学在一般伦理学的基础上,有更多的个性内容,真正成为伦理学的独立的分支学科。所以,当前是否可多搞一些较深入、细致的专题性研究,开拓理论的深度和广度,提高基础理论的研究质量。切不能以为体育伦理学作为应用伦理学,就不需强调基础理论问题的研究。

1.3要研究体育道德规范可操作性的方法。体育伦理学所研究的体育道德现象包括道德意识、道德规范和道德实践这几个有机联系的方面。体育道德规范是其中。而经由道德意识概括而成的体育道德规范,只有有效地在体育行为实践中产生结果,才构成体育道德活动运行的全部过程,才能使体育道德的价值得以实现。因此,体育伦理学的任务,决不只是提出体育道德规范,更重要的问题是要研究如何实现规范对实践的指导和向实践的转化。

现在,经理论研究所提出的和有关组织所制定的各类各种体育道德规范已不算少了,但其作用又总是不大令人满意,存在着要求和效果两张皮的现象。固然,这不仅仅是理论研究的任务,但体育伦理学的研究对此是否应有所作为呢?笔者认为,可以广泛运用社会学、心理学、行为学的方法和其他科学方法,深入实际,调查研究,认真探索体育领域中现实的道德规范形成的规律和人们现实体育道德意识发展变化的规律,研究与体育道德活动相关的其他因素,进而找出较符合实际的行动措施和操作方法。要研究如何通过努力,日益形成保障体育蓬勃发展的体育道德氛围、机制和格局的问题,使体育道德尽可能具有更大的覆盖面和影响力。

2关于当前体育伦理学研究的部分内容

基于上述思路,我们可对当前体育伦理学急需研究的部分内容,作出大致的例举:

2.1在体育伦理学基础研究方面,需继续深入和进一步展开的研究内容可包括: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体育伦理思想的研究;体育伦理学的学科性质、地位、体系的研究以及体育伦理学的基本问题和逻辑起点的研究;体育与道德关系的研究和体育的道德价值的研究,体育道德的本质、特点和结构层次的研究,体育道德变革发展规律的研究;体育道德意识、体育道德价值及其判断的研究;社会主义体育道德原则独特性的研究;社会主义体育道德范畴的内在必然性和其他范畴内容的研究,体育道德实践活动的主客观机制的深入研究等等。

2.2在体育伦理学的应用研究方面,需不断从现实体育实践发展中挖掘和充实的研究课题有:现阶段中国体育改革与发展的道德机制与道德环境的总体或分别的研究,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体育道德建设特点与基本模式的研究;近年来体育领域道德价值导向的反思研究,北京亚运精神的内涵、形成与社会效应的进一步研究;体育队伍道德素质的调查研究以及对其加强的、对策研究,社会中的不同地区、不同群体的体育道德意识和体育道德行为状况的调查分析研究;各个基层单位、各项体育活动中加强体育道德建设的经验与方法的总结研究,对各种体育道德问题,如弄虚作假、锦标主义、地区和小团体主义、体育竞赛中的暴力事件、滥用违禁药物等的理论分析与对策研究;对各体育管理体制、锻炼训练方法、运动项目形式等的道德分析与道德评价的研究,规范体育道德行为和培养体育道德品质有效途径与方法的探讨研究;体育道德教育宜传的阵地、形式、效果方面的研究,为迎接中国举办奥运会,对创造奥林匹克文化氛围的研究等等。

2.3在体育伦理史和体育伦理学的比较研究方面,也有不少研究不够或尚属空白。至少包括:对体育伦理史上各人物、思想、国别、阶段的分别研究,体育传统道德文化的批判与继承的研究,对古今和不同历史阶段的体育道德思想、活动的比较研究;对各应用伦理学科、各部门道德体系的比较研究,对中外体育伦理学、体育道德的比较研究等等。

3关于充分发挥学术组织作用的问题

现代科学研究活动的社会化和组织化,使各种学术组织普遍建立,整合并增益着科研能量。中国体育科学学会体育社会科学分会体育伦理学学组,作为我国唯一的全国性的体育伦理学的学术团体,在我国体育伦理学的发展中,做了大量工作,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为适应体育伦理学研究发展的新的需要,学组需进一步加强自身建设,更好地担负起组织、协调理论研究,规划、引导学科发展的艰巨责任。众多对体育伦理学有研究兴趣的同志,都希望能得到学术组织的帮助,希望能在学会和学组的带领下,形成体育伦理学研究的集体攻关力量。在现有的条件下,学组是否可在如下一些方面有所努力,以更好地发挥其作用:

3.1健全组织,形成一定人员构成的学术核心,改变目前组织过于松散的现状,并逐渐扩大队伍,为进一步建立全国性的体育伦理学学会或研究会积累条件。

3.2根据国家体育事业发展的规划要求和体育运动的具体实际状况以及学科发展的需要和特点,适时地拟定体育伦理学研究选题指南,供研究者参考选用。

3.3尽可能利用和创造各种条件,多组织一些体育伦理学的学术交流和研讨活动。

3.4适当组织力量,集体申请和承接国家体委有关的研究课题,力争在“八五”期间组织搞出几个有一定规模的研究成果。

德育研究的意义例10

对我们国家来说,从现在到2010年,正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重要时期。党和国家制定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描绘了宏伟蓝图;《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为我们实现教育现代化设计了远景目标;中共十四届六中全会决议,为我们制定了新时期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行动纲领。在这样的背景下,让我们来回顾一下特别是近十几年来我国德育的发展,思考德育改革和德育现代化问题,认识它的意义,谋划它当前的改革,设想它未来的发展,是很有必要的。

一、迎接未来要做的最好的准备

迎接未来世纪要做什么样的准备?科教兴国,教育为本。迎接未来不抓科技不行,抓科技不抓教育不行。抓好教育,要抓好科技教育,又要抓好思想道德教育,保证正确的思想政治方向。邓小平早已指出,社会主义现代化,科技是关键,教育是基础。回顾历史与现实,展望未来的发展,我们将能更好地理解邓小平这一论断的深刻含义和深远意义。以往的国际竞争,主要是战争形式,强国以炮舰手段,掠夺弱国。未来世界范围内,仍有竞争,但主要是经济竞争,综合国力竞争。市场就是“战场”,商品就是“武器”。要在竞争中取得主动地位,就要提高人的素质,生产出精良的“武器”。为此就要提高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这就必须要依靠教育,依靠道德教育、依靠科技教育。正因为如此,“世界各国几乎不约而同地将注意力集中在教育改革上。”[1]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作出论断:谁掌握了21世纪教育,谁就能在21世纪的国际竞争中处于战略主动地位。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说,迎接未来要做的最好准备,就是抓好教育,包括科学技术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

对科技和教育(包括德育)作用要重新估计,不能静止地、停留在当前的视野内去认识,而应以发展的眼光,从未来的视角去认识。我们既要看到当前条件下科技和教育在生产中的巨大作用,更要看清它的作用随着时间推移与日俱增的发展趋势,既要看到当前,更要看到21世纪。21世纪,一个“全新文明”即知识社会的文明,或信息时代的文明,在世界范围内将或迟或早地展现在各国人民面前。未来学家托夫勒认为“第二次浪潮体力型经济”将过渡到“第三次浪潮智力型经济”、“超级符号性经济”。“知识的作用、意义和本质发生根本变化”。知识(广义知识包括数据、信息、意象符号、文化、意识形态以及价值观)成为“经济的主要资源”,最重要的财富形式不再是“物”而是知识,高科技工业中机器和产品,其作用的有效性“以月或星期来计算”,“速度经济”将取代“规模经济”。知识信息的发展和分配,将成为人类主要的生产活动和权力活动。[2]“知识的重要性将随着时间的每十亿分之一秒的推移而增加”。[3]与此相关的,教育的价值日益重要。美国学者刘易斯在论到21世纪教育时指出:工业时代的推动力是能量(石油、煤、原子能),信息时代的推动力是信息;教育在工业时代是陪衬,在信息时代是基础。[4]但我们不能把教育仅仅理解为科学技术教育,还应包括思想道德教育。连托夫勒也认为,广义的知识包括“文化、意识形态、以及价值观”,“金钱万能”,将被“知识就是力量”所代替,轻视知识作用,对财富的“物质至上主义”,“除了职业教育外,其他教育都是浪费”,“文科和生意成功毫不相干”等观点都是错误的[5]。21世纪的竞争,不仅表现在知识、智力方面,也表现在理想、道德方面。我国的现代化是社会主义中国的现代化,不是“西化”,尤须重视思想道德教育,因此,我们认为只重科学知识教育,轻视思想道德教育,只重视科学素质教育,忽视人文素质教育等,都是错误的。

重视德育已是世界各国教育发展的趋势。1989年面向21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就提出了“学会关心”,会议总报告的题目就是《学会关心:面向21世纪的教育》。面临当代经济和科技发展中带来的种种全球性问题,会议认为:教育的使命是要培养未来一代又一代新人,使他们关心这些全球性问题,具有面对这些问题的责任感、意志、信心、素质和能力,使他们从只关心自我的圈子里跳出来,“关心社会和国家的社会经济和生态利益”,“关心地球的生活条件”,“关心他人”,“关心自己的家庭、朋友和同行”,“关心其他物种”,“关心真理、知识和学习”,也“关心自己和自己的健康”,“从为私人利益而学习转变到强调为公众利益学习”,因此决不能误以为到21世纪,只要科技教育,德育就不那么重要了;也不要误以为只有我们才重视德育。各国人民都“需要一个与21世纪相适应的教育哲学。这包括一个新知识观和学习观,一个与21世纪相适应的伦理规范和一个对待21世纪教育的地位和新的政治和经济道路”。[6]

二、当前的德育改革与德育现代化

社会是个系统整体,社会现代化是整体中各要素的全面进步。现代化包括社会现代化,人的现代化,当然也包括德育现代化。德育现代化是现代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既要保证现代化的社会主义方向,又是推动整个现代化的力量。德育的现代化,要求德育改革,德育现代化与德育改革是同一过程的不同方面。德育要现代化必须改革德育,改革就是按德育现代化的方向、要求去改革,改革就是为了德育现代化。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开辟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的新阶段,我们的德育(包括德育学科)发展也开始了新的历程。现在的德育已经不是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德育了,而是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以市场经济为中心,由政治、科技、文化、教育等诸方面要素共同构成的社会环境中的德育。特别是现代社会中经济体制的转变、科技的迅猛发展、教育现代化的实施,决不能误以为可以淡化德育,恰恰相反,这一切赋予了德育以崭新的意义,并向德育改革、德育现代化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它必然要求德育思想的转变,必定引起德育地位、德育功能、德育价值的变化,德育目标、德育内容和课程、德育方法和形式,以至整个德育体制的改革也势在必行。这也是现代经济、现代科技发展对德育论研究提出的一系列新课题,而现代经济发展、科学技术发展,也为德育改革和德育现代化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科学理论和现代技术基础。努力实现德育现代化,加紧德育理论现代化建设已成为时代赋予德育工作者的历史性任务。

从德育实践和德育理论自身发展说,也要求德育作进一步改革,并为德育改革、实现德育现代化提供现实基础。现有的德育,投入的人力、物力、时间很多,但未收到预想的效果。这里的原因很复杂,需要联系整体社会大系统及系统的各个要素加以分析,才可能有较清楚的认识。但就德育自身说,其原因也是很复杂的。在总体上说,现有德育模式不适应以市场经济为中心的社会发展,这是根本性的矛盾。具体说,我认为原因表现在多方面,如:(1)德育观念不适应,突出表现为德育目标要求、德育内容等方面的观念不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不能适应当代青少年发展的要求。(2)德育实践没有以德育理论为指导,违反德育规律的现象到处可见。这里说的是“没有以德育理论”来指导,而不是说“没有德育理论”。平日经常有一种议论,说“德育理论脱离实际”或“德育理论滞后不能指导德育实践。”这类问题也确实存在,但是对已有理论没有运用的情况也是存在的。(3)德育理论和德育理论研究的科学水平不高,因而不能适应德育改革实现德育现代化的需要。前面提到的一系列课题,还是有待研究的问题,有许多问题,例如,适应时展要求的道德准则、市场伦理规范究竟有哪些?这类问题的解决有赖于相关学科的发展。在社会现代化过程中,受教育者思想道德素质发展的时代特征是什么?现代化发展对一般社会成员思想道德素质要求如何转化为对青少年学生德育要求,如何使这些要求在受教育者身上得到实现等等,这些是需要社会学、伦理学、德育心理学、德育哲学、德育论等多学科综合研究的。而从德育科学研究的现状看,现在主要是各学科独自作战,而德育现代化发展则迫切要求我们联合攻关、综合研究。

以上是对德育和德育研究现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所作的一些分析,但并不否认我们在德育和德育研究中取得的成绩。我认为德育实践和理论的发展已为进一步德育改革和实现德育现代化提供了一定的现实的基础。从新中国诞生到60年代中期德育取得了一定成绩和经验。10年,学校教育受到摧残,德育完全沦为“阶级斗争工具”。1978年经过拨乱反正,学校德育走上正轨,德育理论研究逐步正常开展,德育实践中也出现了许多新鲜经验,形成了一些符合时代要求的新的思想、理论,为德育学科的现代化建设,提供了丰富的实践基础,是现代德育理论的源泉,应予高度重视。现对德育已有的成绩初步归纳为以下几方面:

(1)80年代初开始,高等师范院校在总结以往学校德育和高师教育学科教学的基础上,根据当时需要开设了“德育原理”课程。这对把“德育原理”作为独立学科建设说来是个重要开端,对推动德育理论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2)1983年开始编写、1985年正式出版了建国后第一本《德育原理》教材[7],在八院校合作的“德育原理编写组”会议上,原教育部长董纯才提出编写出“中国的社会主义的德育原理”。

(3)德育理论研究得到顺利的开展。“”以后,“六五”以来,中经“七五”、“八五”,德育研究项目一直被列入全国教育科学规划,成为国家教育科学规划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各地方、学校的研究也有一定的计划。由于统一规划,使研究经费的投入有一定保证,研究力量得到有效的组织,陆续出了一批研究成果,为今后的德育学科建设提供了很重要的思想理论。

(4)80年代中期开始,在全国布设了德育原理硕士研究生授权点,经过十余年的研究生教学实践,培养了德育原理专业教学和科研人才,促进了德育研究和德育论学科建设的发展,在思想、理论、研究力量、人才培养等方面,为德育学科现代化建设作出一定贡献。

(5)编辑出版了一定数量的全国性、地方性的德育理论期刊和报纸,在传播德育理论、普及德育原理教育、交流德育信息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这些也是德育学科现代化建设所必须的资料。

(6)建立了德育原理学术团体和研究机构。全国性的德育学术团体有:全国教育学研究会德育专业委员会,全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全国中学德育研究会,全国小学德育研究会。地方上的学术团体更多,至1995年,全国80%的省市成立有德育研究会。在研究机构方面,1991年中央教科所成立了“德育研究中心”,至1995年,全国1/3的省教科所先后建立了德育研究室。

(7)在全国大、中、小学分别开设了政治课、德育课、思想政治课、思想品德课。经过多年教学改革和实验研究,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形成了一系列教学原则、教学方法和课堂教学模式。

(8)经过多年的理论探讨和“六五”、“七五”以及前较长时间的实验研究,研制出全国性的《中学德育大纲》、《小学德育纲要》和《普通高等学校德育大纲(试行)》,并分别于1993年、1995年正式公布实施。在“六五”、“七五”大纲研制期间,大大推动了有关学校的德育改革和德育研究工作,并形成了一支德育研究队伍。“大纲”的研究和贯彻实施,为各级学校有计划、有系统地开展德育工作提供了依据。

(9)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开展和社会德育网络逐步形成,促进了教育社会化和社会教育化的发展。多年来,广大实际工作者创造了一系列新鲜的德育经验。例如:创建各种类型的德育基地;建立校外辅导员制度,扩大德育队伍;建立家长委员会,开办家长学校;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的各种组织,开展相关的教育活动;开展校园文化建设,开发德育环境课程;德育与心理教育、心理咨询结合等等。

(10)德育研究的范围大大拓宽。重视德育的调查研究、实验研究与中小学教育整体改革研究结合,出了一批研究成果。重视德育史的研究,出版了中国德育思想史、中国小学思想品德教育史等方面的著作。重视当代国外德育现状和德育理论研究,翻译编写出版了前苏联及西方国家一批德育著作和比较德育研究著作。由于开展了德育学和其它学术的交叉研究,出现了一系列新的学科交叉研究态势,如德育心理研究、德育哲学研究、德育评价研究、德育与文化的研究、德育艺术研究、德育工艺学研究、德育社会学研究等,并且在这些方面取得了一定数量的成果。

由于社会的发展,由于德育理论研究和德育实践的发展,促进了人们德育思想的重大转变,在一系列德育理论问题上均有所开拓、有所突破、有所进展。例如关于德育本质和德育过程方面的研究,德育的功能与价值的研究,在德育目标内容方面关于个性发展的研究,关于培养思想品德能力等问题的研究,在德育课程方面开始重视隐性课程和活动课程的研究,关于建立德育网络和德育管理的研究,以及德育评价问题的研究等等,都有显著进展。

建国以来,特别是近十几年来社会发展和德育自身发展都向我们表明:现在是需要,也有可能从“现代化”视角对其加以分析、研究了。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德育,当前应当对自己国家已有的经验、思想理论,作系统的调查、整理,对其进行哲学的思考,促使其进一步提升。对历史上的外国的德育,也要进行系统的研究。

三、对“德育现代化”的理解

上文已提出,当前德育改革的目标是实现德育现代化,已有的德育思想、理论中有的就是现代化的德育思想、理论,要以“现代化”为参照来对已有的成果、经验作哲学思考等等。那么究竟怎样理解“德育现代化”的涵义呢?德育现代化是德育改革和德育发展所要达到的一种状态、一种目标,同时也是德育改革发展的一种过程、一种实践活动。作为所要达到的目标的实现,即是现代化运动结果,就是现代化了的德育即现代德育。

现代德育或德育现代化是适应社会现代化、人的现代化发展要求,在社会现代化、人的现代化过程中实现。现代德育是以现时代社会发展、人的发展为基础,以促进受教育者思想道德现代化为中心,促进社会现代化发展的德育。这里最核心的思想是“促进人的思想道德现代化”。这是现代德育区别于古代德育的根本标志。现代德育是从历史上德育发展来的,是历史与时代的共存体,德育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实体,其发展是过去——现在——未来的连续体。但现代德育不是对历史上德育简单的承袭,而是在现代社会基础上发展的,带有时代特质的。现代德育与历史上的德育因有共同的属性而相联系,又以其根本不同的特质而相区别,这种特质就是“现代性”。简单地说,现代德育是具有“现代性”特质的德育。“现代性”是一种社会——文化结构,是现代人的社会属性和现代社会人的属性。“现代性”是对现代德育特质的高度概括,具有丰富的内涵。对德育“现代性”的理解,有以下几点:德育的“现代性”集中表现在德育目标,德育本体功能和德育的内在价值方面,成为现代德育区别于古代德育的根本标志;“现代性”作为德育的整体特质,还表现为现代德育所具有的其他许多特征,如全民性、发展性、科学性、民主性、世界性、革命性等方面;现代德育的这些属性是从总体上全面地反映了现代德育特质,而不是仅指德育的某一个部分或某一个方面的属性;所有这些属性不同程度地存在于当前的德育中,随着德育现代化的发展,这些属性愈益显著;德育现代化的过程就是这些属性不断增长、发展,日益显著化的过程,现代德育是这些属性高度发展的结果。德育现代化是一个运动过程,现代德育是这些属性高度发展的结果。德育现代化是一个运动过程,又是运动的结果。作为运动过程说,现代性具有相对性,作为结果是达到一定规格标准的产物,具有绝对性。德育现代化是这种相对性与绝对性的统一。现就现代德育各个属性,分别作简要说明。

全民性:德育对象不再限于学校学生,而扩展到每个社会成员,学习化社会每个人都接受不同形式与内容的教育,同时也相互教育。当前,作为社会成员,要接受社会公德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家庭美德教育。我们将逐步实现教育社会化,社会教育化,目前已开始形成社区德育网络,全国形成大的德育网络。

发展性:德育由过去的限制性、规范性的德育转变为主体——发展性德育。主体——发展性德育是以培养现代道德主体,促使主体德性发展为中心。发展包括发展思想品德心理,道德能力,“自我教育力”等;[8]在德育活动中,确立教育者,受教育者主体地位,在教育者组织引导下,双方共同参与;主体——发展性作为根本指导原则,贯串德育过程的始终和过程。受教育者的理想、信念、价值观的确立,不再是建立在对年长一代教育者的信任上,而是以理性的思考为依据,以科学理论为基础。现代科学,包括现代哲学、现代伦理学、现代德育心理学、德育社会学等学科,从不同方面揭示了德育规律,促使德育实施的科学化。

民主性:每个社会公民都有接受教育、参与教育的基本权利、义务、责任。在现代德育过程中,不应是“道德权威”或“教育者”居高临下的说教;在教育者组织、启发、引导下,教育者、受教育共同参与德育活动,在民主、平等、和谐的关系中,相互教育,教学相长,品德共进。

终身性:社会每个成员不仅仅是儿童、少年、青年时期接受教育,而是终身地受教育;随社会生活发展,每个人都要具有“自我教育力”,都要自主地学习,自我教育。

世界性:德育的现代性,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结构,也表现为德育是民族文化产物、具有民族精神,同时,现代德育是开放的德育,面向世界。既把优秀的民族的德育文化汇入世界现代化大潮,同时又在世界性现代化中得到更新和再生。民族性与世界性统一,也就是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统一。

革命性:现代社会中,德育不是保守的因素,现代社会的革命性,决定了现代德育的不断变革,德育的变革又推动着社会的前进。

上述各属性都是德育“现代性”表现,认识这一点很重要,因为当前的德育改革,总的说,就是要向“现代性”的方向改,这也就是向德育现代化迈进。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我国德育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同时又是具有中国特点的。因此,我们的德育现代化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德育现代化。

四、对德育论学科建设的设想

为了说明对德育论学科建设的设想,先回顾一下该学科发展的状况。

近十几年来出版的德育论学科教材和编著,名称多为《德育原理》、《德育学》、《德育论》之类,或称《德育学教程》、《德育论教程》等。其内容大多是德育的应用性理论和方法,有少量的内容是关于德育哲学的。新中国成立前,1944年国内学者姜琦著《德育原理》,主要论述道德体系,道德实行的程度,道德的目的等。1948年吴俊升著《德育原理》,主要内容是德育的意义、构成、与智、体关系;品格的意义、结构、分类、价值与改变理论;道德论,包括道德哲学基础和社会基础;德育实施的方法、途径、学校教育的组织。1976年台湾龚宝善编著《德育原理》分两篇:上篇“学理之探讨”,从儒家三纲八目出发论述道德涵义,德育与哲学的关系,德育任务,实施途径等;下篇“德行的实践”,主要论述内修与善群,以求合乎“八目”。80年代中期台湾学者欧阳教出版了《德育原理》一书,该书对德育作了多学科的分析以建立德育原理的学术基础,试图将理论分析应用与实际评价兼顾,以建立适切可行的德育原理。由上述可见书名为《德育原理》的颇多,但人们对其内涵理解并不一致。建国后“德育原理”内容的主要部分是德育的应用理论和方法,对伦理、哲学虽涉及,但份量很少。新中国成立前以及70年代后台湾学者的德育原理编著,伦理或道德哲学的内容多,这与开设“德育原理”课程目的有关系。“大学教育系开设德育原理的目的有二,一是学生本身对道德的知与行的修习涵泳;二是学生日后有关德育课程或活动的教学与指导的专业训练”[9],70年代前较偏向于前者,1970年后,偏向于第二种目的。

德育原理作为一门学科是怎样形成的,有三种看法:(1)从教育学中分化出来的;(2)从伦理原理、教育原理交集组合出来的;(3)是多种学科如教育学、品德心理学、教育心理学、教育哲学、伦理学、社会学等学科分化与综合的产物。笔者认为从现象看是从教育学“分解”或“细化”的结果。但若从深层的原因看,即从学科发展内在规律看,则是当代学科发生分化与综合的产物。如何理解这个问题,对认识研究方法是必要的。既然是多种学科分化综合的结果,在研究方法上,就不能单纯用演绎方法,即将教育学原理演绎为德育原理。演绎的方法与把德育论视为从教育学分化出来的观点相关。德育既是多种学科交叉整合而产生,因此宜用多学科整合方法加以研究;以学科基础理论为指导,用归纳方法对德育实践中的经验、事实进行理性思考,由经验升到理论。

当前为了建设好德育论学科,我认为有三点值得注意:

第一要区分伦理与德育,从而区分道德哲学与德育哲学,区分伦理学对象和德育学对象。伦理原理、道德哲学应是伦理学对象或道德哲学的对象;德育学的对象主要是道德教育问题。

第二,就德育学科内容说,缺乏结构性的状况要改变,从现在的内容范围可以将其分为三个层次,从发展看可能形成三个分支学科。三个层次或三个分支学科是:

德育哲学:是高层次的德育原理或“德育解析原理”,研究德育本质,社会、德育、人三者关系,德育的目的论、功能论、价值论(这些从不同侧面反映了德育本质);德育过程论,这是从动态方面在总体上研究德育的一个层面,包括过程的要素;德育论学科性质与方法论研究;德育学范畴研究;德育论学科发展的动力和机制的研究等。

德育原理:相对于德育哲学说,这是“德育应用原理”。主要研究德育目标,德育内容与课程、德育原理与方法论,德育体制。应用原理是对德育哲学理论选择、分解、综合的结果,是由抽象回到具体的结果,是在理性综合中把握现实,是联接理论与实践的中介。

德育工艺,这是在现代教育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教育科学和工艺学的统一,在综合运用多种相关学科原理基础上,对德育流程中各可操作因素进行分析、选择、组合、控制,以便取得理想的效果。

第三,要重视对德育基本理论的研究。这并非否定应用研究的重要。有关“德育理论脱离实际”问题无形中成为理论研究的一种思想障碍。对此,前文有所涉及,但要消除这种障碍,一要对“理论”的应用价值抱有合理的期望,二要充分认识理论研究的作用、价值。所谓对“理论的应用价值抱合理的期望”,就是要根据德育哲学、德育原理、德育工艺三个层次理论的内容性质不同,在发挥三者对德育的指导作用方面,有合理的要求。德育工艺是研究德育操作体系的,对德育活动具有直接的具体操作指导功能,德育原理是实施德育的规范体系,是一种“思想上的规定”[10],对德育活动具有思想准则上的指导功能,德育哲学是德育的形而上学,是超越感性的抽象理论,是“脱离”实际的根本性原理,具有理论上的或哲学层次上的指导功能。德育哲学本身不具有直接的操作指导功能,因此要求它如同德育工艺那样,直接具体地指导德育操作就是不合理的,如同要求德育工艺学作德育哲学层次指导一样,是不合理的。因此合理的期望,是依据不同层次的理论,充分发挥其各自的指导作用。

德育哲学既是“脱离”实际的,重视研究它有何意义呢?这里说的“脱离”是从科学的抽象意义上说的。一切科学来自实践,归根结底又服务于实践,指导实践,回归实践。但在人们对世界的科学认识发展到一定阶段时,必然“脱离”实际。如恩格斯所说:数学“正如同在其他一切思维领域中一样,从现实世界抽象出来的规律,在一定的发展阶段上就和现实世界脱离,并且作为某种独立的东西,作为世界必须适应的外来的规律而与现实世界相对立。”[11]列宁认为“一切科学的(正确的、郑重的、不是荒唐的)抽象,都是更深刻、更正确、更完全地反映着自然。”[12]日常的观点认为这种抽象的理论脱离实际,没有价值,但如果我们经过理性的思考便能理解抽象理论有着不可替代的指导作用;它不是直接、具体指导德育的实施、操作;但是它帮助人们形成一定的教育世界观和方法论,从根本上全面地指导着整个德育,包括对德育的方向目标价值观、德育过程的组织等作理论指导。

以上是我对德育现代化几个问题的认识,是对过去的回顾,也是对未来的展望、希望。既然现代教育是“在历史上第一次为一个尚未存在的社会培养着新人”,[13]那么它的任务必然是开拓性的,也是艰巨的。为了完成这个任务,必然要求教育,包括德育的现代化,也必然要求教育工作者,包括德育工作者的现代化,这样才能为培养新人而承担起促进德育现代化的重任。我们只有以不断地提高自身素质和努力的工作,来迎接21世纪的到来。

注释:

[1]袁运开:《“科学技术社会辞典”序》,浙江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

[2][美]阿尔温·托夫勒、海蒂·托夫勒著,陈峰译:《创造一个新的文明》,上海三联书店,1996年版,第14、19、20、31、44、74、38页。

[3][美]阿尔温·托夫勒著,刘炳章等译:《力量转移》,新华出版社,1996年版,第493页。

[4][美]刘易斯著,施良方译:《21世纪的教育》,瞿葆奎主编:《国际教育展望》,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第382页。

[5]《创造一个新的文明》,第31、50页。

[6]以上引文均见“面向21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的报告,王一兵译“学会关心:21世纪的教育”,《教育研究》1990年第7期。

[7]该教材由北京师大、华东师大、南京师院即现南京师大等校协作组编写,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8]“自我教育力”不限自我教育能力,包括自我教育的愿望、需要、方法、习惯等——作者。

[9][台湾]欧阳教:《德育原理》,文景出版社,1986,第34页。

[10]恩格斯:《自然辩证法》,人民出版社,1971年版,第235页。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