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德育的基本功能模板(10篇)

时间:2024-03-29 16:05:30

德育的基本功能

德育的基本功能例1

中图分类号:G40-012.9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0)12-0068-02

“德育功能”作为德育理论的核心问题之一,在德育理论界一直颇受关注和争议。其实,人们对德育功能的争论不仅仅是德育有什么功能、有多少功能的问题,也存在着什么是德育功能的问题。那么,到底何为德育功能?时至今日,这仍然不失一个值得我们深入探讨的学术话题。纵观当前的学术界,存在这么两种异样的声音:一种是高呼“德育万能论”,认为德育“包罗万象”,似乎可以完全囊括德育、教育乃至生活的方方面面,这种对德育功能的无限扩大只会导致德育的泛道德化,它给德育工作者的德育实践带来的也只能是无所适从。另一种则是消极的“德育淡化论”。有人甚至还引经据典地为此作辩护――“在我们这个时代,每一种事物好像都包含有自己的反面……技术的胜利,似乎是以道德的败坏为代价换来的。”①说什么社会主义社会既然不可能逾越商品经济阶段,就很难避免商品社会发展与人的精神世界空虚的潜在矛盾。对德育功能的淡化只能导致德育的无所作为,最终将走向德育无用论,让我们的德育黯然失色。面对上述两种对德育功能有失偏颇的观点,以及当前学术界对何为“德育功能”探讨的相对缺乏,笔者认为概念作为认识事物的基本工具,从厘清德育功能概念的角度,梳理对德育功能的正确认识尤为必要。德育功能在德育实践中存在诸多概念理解和使用上的混乱,因之,对其造成了诸多曲解甚至误解,其中与“德育功能”联系最为密切也最易混淆的有――“德育价值”、“德育目标”和“德育效果”。那么,我们可以依此作以下辨析:

一、德育功能与德育价值

“德育功能”与“德育价值”作为德育理论极为重要的范畴,通过比较分析,弄清两者各自的概念,可谓意义重大。“功能”一词在《辞海》中有三种解释:一是“事功和能力”;二是“功效作用,多指器官和机件而言”;三是“同‘结构’相对,指特定结构的事物或系统在内部和外部的联系和关系中表现出来的特性和能力”。② “德育功能”中的“功能”应取第一种意思,即“事功和能力”,它是事物本身固有的客观存在的能够满足人们需要的属性。德育功能是德育以自身的属性为基础,在德育实践活动中本来就应该具有的“事功和能力”,是德育的“本来就存在”,它突出的是德育“本来能够干什么”。研究德育功能,就是要科学地揭示德育原本的“事功和能力”,回答德育本来能够干什么,能够对德育对象的品德及社会产生什么影响等问题,从而为人们选择、运用德育之功能提供帮助和支持。

但是“价值”并非是事物的固有属性。马克思说:“‘价值’这个普遍概念是人们对待满足他们需要的外界物的关系中产生的。”③马克思还指出,价值“是人们所利用的并表现了对人的需要的关系的物的属性”,“实际上是表示物为人而存在”。④显然,马克思是透过物的属性看到人与物之间的价值关系。因此,依之“价值”在马克思哲学视野中的表述可知:价值是一个主客体关系性范畴,它是主体的需要与满足需要的客体之间的关系。价值不单是主体的需要,也不单是客体的属性,而是主体需要在客体功能属性上的对象化反映。由此可见,“德育价值就是德育主体对德育培养对象思想政治品德的需要,在德育功能属性上的反映”。⑤德育价值是主体需要和客体功能属性的相互契合,既有主体的需要,也有客体的功能属性。德育价值突出的是在主客体相互作用的现实关系中,客体功能属性对主体需要的满足,有需要的功能属性才有价值。

简而言之,“德育功能”与“德育价值”是具有明显区别的概念,切勿将两者混为一谈,但两者又是具有密切相关性的。德育功能是德育价值构成的必要基础和客体依据,离开德育功能,德育价值便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德育价值是德育主体需要对德育功能的对象化反映和实现,离开德育价值,德育功能便无从显示、无从确证。

二、德育功能与德育目标、德育效果

在德育实践中,有人误将德育功能认为德育所要达到的目标或将其与德育的客观效果或发挥出来的能量相混同。其实都不对,德育功能既不同于德育目标又不同于德育效果。

先看德育目标。教育这个塑造人类灵魂的系统工程具有鲜明的目的性,需要有明确的质与量的规格要求。德育作为教育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也不例外。德育目标为德育活动指明了发展方向,提供了蓝图和依据。学术界关于德育目标的界定,可谓见仁见智,比较有代表性的:鲁洁、王逢贤主编的《德育新论》指出,“所谓德育目标,就是指一定社会对教育所要造就的社会个体在品德方面的质量和规格的总的设想和规定。”⑥胡厚福在《德育学原理》中讲到:“德育目标是德育者通过德育活动在促进受教育者品德形成发展上所要达到的规格要求或质量标准。”⑦胡守痹凇兜掠原理》里说:“德育目标是教育目标在人的思想品德方面的总体规格要求,是预期的德育结果。”⑧综上所述,不难理解,目标是主体的一种主观设定和期望,是人在活动之前思想上设计的活动结果。可见,德育目标是德育活动预先设定的标准,是对德育对象所要培育思想品德的规定,是对期望要在德育实践中实现的美好理想德性状况的反映,具有明显的主观性和价值取向性。

再看德育效果。关于德育效果的表述,也不尽相同。笔者认为,所谓德育效果,就是指德育在实践中对德育对象所产生的直接或间接、积极或消极等各方面的实际结果和影响的总和。

一言以蔽之,德育功能是德育的“本来就存在”,具有先存性和客观性,表征德育“本来能干什么”的问题;德育目标则是人们对德育的一种主观设定和期望,带有主观性和理想化倾向,表示“想要德育干什么”的问题;德育效果则是具体德育实践“已然”的结果,反映德育“实际干了什么”的问题。“能干什么”、“想干什么”和“实际干了什么”是显然有所区别的,但三者之间又不是不无联系的。“如果说德育效果是德育功能的实然状态,那么德育目标则是应然状态转化为实然状态的中介。德育目标的确定要基于德育本来的功能,即‘想干什么’必定基于‘能干什么’,合理的德育目标的确定有利于发挥德育的最佳效果,即‘所为’要基于‘所想’”。因此,我们有必要在明确“德育功能”、“德育目标”与“德育效果”三个概念相关性的基础上,寻求德育内部要素之间的相互契合与内在支持,德育目标的制定要基于德育实践中对德育功能的正确理解和把握,从而发挥德育功能的最佳效果,更好地实现德育价值。

在分清区别,突出德育功能的独特性和重要性的基础上,我们要树立对待德育功能的正确态度:既不夸大,认为德育可以解决一切问题,将德育凌驾于一切工作之上,从而将德育陷于“假、大、空”的低效状态;又不漠视,消极地认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道德荒漠”现象在所难免。我们应该深刻地意识到在当今市场经济浪潮的背景下,凸显德育应有的功能,对于德育实践的开展,对于人的德性发展和全面进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注释: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78―79页.

②夏征农.辞海缩印本[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年版.第624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34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十六卷第三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139、326页.

⑤王立仁.德育价值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14页.

德育的基本功能例2

党的十报告核心是推进改革,深入转型,德育变革势在必行。报告中提出要深入开展道德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教育和治理。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越是在时代变革、社会转型的特殊历史时期,德育就越显得紧迫和重要,越能体现出其独特价值。在社会转型期探讨德育价值,解读德育价值,并探索德育价值实现的路径,对进一步论证德育的合理性,提高德育活动实效性,确立合理德育目标有重要意义。

社会转型期德育价值的向度解读

人的德育活动的生成性以及德育活动的创造性的本质可以体现为这样一个过程:认识价值—选择价值—追求价值—实现价值—享受价值。德育价值是人们社会需要和利益的反映,是在一定德育目标的驱动下,借助于相关事物的功能属性并发挥主观能动性采取一定方式或行为实现的。认识价值的前提是价值存在,价值追求离不开目标设定,而价值实现必须通过实践活动。基于此,在社会转型期认识德育价值,有三个向度标识。功能向度,指向德育价值存在;目标向度,指向德育价值追求;实践向度,指向德育价值实现。

功能向度。价值的一个重要内涵就是功能。日常生活中人们说某事物没有价值多指这种事物丧失了功能或不具有某种功能。德育价值是德育活动存在的前提,而进一步追寻德育价值为何存在,德育功能则是基本前提,即“什么有价值”的前提。德育功能和德育价值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功能侧重表示某事物对对象产生的作用和效用。还有一种解释是德育功能就是德育能够满足人和社会需要的属性。德育功能直指结果,发轫于客体具有的属性,具有客观性,而德育价值则是客体属性和主体需要的紧密结合,兼具主观和客观属性。如扫帚具有清扫功能,但如若我们的屋子非常干净则其清扫功能还是扫帚原有属性,然而其价值已不重要。

德育功能是德育价值实现的必要条件。但是当经济发展越过初级阶段,当主导价值观念被多元化背景冲淡,德育的育人功能被弱化、被边缘化,被淹没在各式各样的价值观念中。德育似乎偏离了人们预设中的方向而将“育才”功能凌驾于“育人”之上,导致实践中德育价值取向转向培养“经济人”和“工具人”。人们对德育功能的认识开始分裂为“观念上的共识”和“现实中的共识”,德育最重要的功能是育德,这点已成为大众观念上的共识。但是现实中却仍然践行着功利主义德育价值观。观念共识和现实共识的落差和裂缝像两片上下咀嚼的嘴唇吞噬着德育应有的真正内涵。因此,当前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将观念共识和现实共识统一起来,确立德育的核心功能,也就昭示了德育价值的核心取向。

目标向度。目标的确立离不开两个基本条件,一是人们对事物的事实认识,二是价值观念的导向作用。人们在确立目标前首先要对事物有一定的认识,如颜色、材料、功能属性等。但是事实认识只会告诉人们事物是什么,回答不了应该怎样做的问题。没有价值观念的理解和引导,也就没有具体的目标设定,更无所谓价值追求。德育目标是价值主体在德性发展的基础上,基于对社会和个人需要的认识发展出来的一种精神追求,是对未然价值的构想和预测。德育目标是有待于实现的德育价值。

德育目标是德育实践活动所要达到的效果,是人对德育价值的主观追求和预期。目标的实现过程也就是价值的创造过程。德育目标的提出是德育活动的起点,也即德育价值创造的起点。德育如果丧失了对目标的设定和选择,也就丧失了其存在的价值和意义。目标凝结着人们对价值的预期。目标的偏设将会导致实践活动的合理性受挫,从而出现价值“偏位”。从这一层意义上讲,对德育价值的考察与解读必须紧随着德育目标。同样,德育目标的设定假定着人们对德育价值的追求。离开价值论来谈论德育目标容易产生主观主义和命令主义,以对社会的设想或规定直接套上目标或者按照主观标准批量生产“学生”。正如学者李太平所说:“德育目标离开价值论的根基,也易于成为无根之萍,随社会风波或政治风向飘来飘去。”①德育目标预设着整个德育活动的价值趋向。德育目标的实现又是德育活动和德育创价活动的终点。德育活动的整个过程即是在德育目标的观照下进行的,德育价值的实现就是以实现德育目标为导向来协调、组织和调整主客体全部行动的过程。

实践向度。马克思说:“思想根本不能实现什么东西,为了实现思想,就要有使用实践力量的人。”②实践是人们各种行为和思想表达的总和。实践的过程也就是价值的生成过程,价值可以存在于人们的思想观念中,但是只有与实践结合才能显现自身。价值的这种本性并不是自发地产生的,也不是事物或现象的自在属性,而是由于人类主体依据自身发展的内在需求,通过实践活动以及实践基础上的精神活动创造的,因而它首先地和根本地存在于人类的实践活动之中。

实践是德育价值社会性得以确证的唯一途径,也是其最根本的要求。孤立的事物是无法将自身的价值属性表现出来的。德育实践是德育主体和客体之间进行创价的桥梁。德育价值是德育工作的固有属性,德育实践是德育价值实现的应有之义,因而说实践是德育价值生成的现实根基。“实践”这个现实根基不稳,在其上面构建的德育价值大厦是无法抵挡外来冲击的,尤其是当代的信息化和多元化思潮。面对诸如功利主义、集体主义、个人主义、虚无主义、工具主义等各种“主义”,德育核心价值的社会性确认度开始降低。没有实践活动就没有价值产生,德育价值的好坏要通过德育实践来衡量,德育工作者都明白这个浅显的道理。但问题不是我们没有德育实践活动,而是实践活动没有创造预期的价值。那么,怎样在德育实践中实现应有的价值成为当下中国德育面临的重要而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社会转型期德育价值实现的路径选择

价值是一种外显内隐的看法,价值实现的本质不是“从无到有”而是“由隐而显”。德育是成人教育,其最终而确定无疑的价值维度指向人的思想政治道德品质。德育价值实现是德育实践的过程终点,其前提是德育对象将德育内容转化为自身品德,形成一定的价值观并外化为自己的行为。德育的魅力和真谛就在于将知识转化为品德,在涵养人性、秉承人性的前提下,培养并唤醒学生内心的道德、情感和政治意识。从此视角看,其价值实现路径主要有三种:

一是“传授”途径。道德、政治、法律等知识的传授为学生提供了一种通往美德之路的便捷速成的通道。德育者根据一定社会需要的思想品德、政治素质,制定一定的教学目标任务,采用多种不同手段方式,有计划、有目的地对受教者进行引导,引起受教者的注意和兴趣,使其意识到要学习的内容,亲身信服并外化于行为。这种途径往往采取德育者主动传授受教者被动获得方式,为避免这条路径的不成功,德育者要注意以下几点,一不能强硬灌输,引起学生反感;二不能方式单一,造成实效性低;三不能远离生活、远离学生实际,使得德育机械化、形式化。

二是“感召”途径。此种途径源自受教者的主动意识和他人的感召力量,是主体依靠他人生动示范获得的一种价值判断倾向。最典型的是榜样示范,如当下正值为雷锋同志题词发表五十周年,雷锋精神在社会各界广为传唱。感召的力量不可小觑,在德育中如何有效利用好这条途径,一是教师的师风师德建设要日益提上日程。教师不仅是教育活动中的重要主体,也是实现教育目标的基本保证,学校师德建设本身就是教育和谐环境构建中的重要一环。教师不光要教书育人,还要树德。二是在德育实践中要善用、会用榜样示范法,树典型、抓先进,同时要把握分寸和时机,注意高度,体现深度,不能过大过空过假从而使效果适得其反。

三是“经验”途径。人是一个成长中的存在,人不仅生来是人,而且能自我成就为善人或恶人。一个人对自己行为的价值判断与社会行为的价值判断越一致,他的行为越容易被社会所接受,其本人也越容易融入社会。因此培养一个人的价值观很重要。道德经验和生活体验是人伦理生长和意识成熟的必要途径,人经过对生活的观察和亲身体验,不断获得道德感受,积累生活经验,也不断地生成、修正自己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充分利用好这条途径,德育工作者要做到以下几点:一要培养教育对象的价值意识和价值判断能力,这是学习者获得价值经验最基础的前提,可以采用价值澄清、试错等教育方法;二要充分营造和谐融洽的学习生活环境,为受教者提供良好的成长环境和自我成长的机会;三要使教育对象多参与社会实践,接触生活,体验生活并融入生活。使受教者学会在生活中观察,在生活中获得,在生活中体验。

(作者分别为四川农业大学政治学院副教授,四川农业大学政治学院硕士研究生)

【注释】

德育的基本功能例3

但是,与此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发展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高等教育的各个方面也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和挑战,当代大学生思想状况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严峻问题,呈现出人生价值观功利化、道德标准模糊化、价值观的矛盾性等不良特征。比如,相当部分大学生的信仰观念呈淡化趋势,安逸思想、利己主义、诚信意识淡薄、考试作弊现象严重;在认识个人与集体、理想与现实、义与利、物质追求与精神追求等方面表现出层次性和多样性,对重义轻利、舍己为人的认识发生了倾斜。而大学生心理畸变现象、道德失范、个体越轨行为也时有发生,“据中国犯罪研究会会长、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康树华所作的一项调查表明: 近几年,大学生犯罪占整个社会刑事犯罪的17%。仅从北京高校云集的海淀区来看,从2000年到2005年,大学生犯罪人数便呈逐年上升态势, 2005年在海淀分局刑事拘留的大学生是2000年的3.8倍,大学生犯罪人数共上升了282%。”[2]马加爵杀人事件、刘海洋伤熊事件更是震惊全国。这些严峻问题使我们不得不正视这样的现实:高校德育工作实效性存在严重不足。

高校德育功能定位:二重结构下的本位失衡与复归

经过深刻反思我们就会发现,高校德育工作之所以出现实效性严重不足的问题,原因在于我们长期以来对高校德育功能定位的认识不足。

从理论上讲,高校德育具有功能上的二重结构,即高校德育应当既具有社会,又具有个体。其社会又包括政治功能、经济功能和文化功能;其个体又包括规范(限制)和发展。也就是说,高校德育一方面要适应和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在推动社会发展,促使社会协调运行方面发挥着独特的功效;另一方面,又具有促进和引导大学生个体发展的功能。因此,高校德育必须是社会本位与个体本位的辩证统一。这是高校德育的“应然”状态。

然而实际状况是怎样的呢?如前所述,高校德育工作存在着严重的实效性不足的问题。应然意义上的德育,在实践中被片面化,在社会和个体中,突出强调社会;在社会中,突出强调政治;在个体中,突出强调规范。使得高校德育在某种程度上偏离“应然”意义的正确轨道,势必严重影响德育工作的实际效果,这就使高校德育工作出现“实然”与应然的悖论,导致社会本位与个体本位的失衡。

但是,这种状况的出现有其深刻的社会历史原因。在改革开放之前以及改革开放初期,对高校德育理解不够深刻,德育工作的政治被一再放大,被简单地理解为政治工作手段,因此,传统的高校德育所显示出的主要功能是政治功能,是为现实的政治服务。这种社会本位之上的“泛政治化”倾向,势必带来的后果是德育的其他功能被边缘化甚至完全遮蔽,个体发展需求被消解,导致大学生对德育工作产生误解,甚至逆反心理,德育工作实效性也就被极大降低。

新时期以来,随着我国“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的确立,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经济社会迅速发展,客观形势对高校德育工作的单一化功能提出了巨大挑战,迫使我们不得不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上对德育工作进行重新审视和深刻反思,以努力改进德育工作,增强实效性。因此,新时期的高校德育,一直在努力克服德育工作中的“泛政治化”倾向,力图改变社会本位与个体本位的失衡状态,把德育的社会与个体并重,实现其位置的复归。毫无疑问,这是一大进步。但是,应然与实然、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往往是一个较长的历史过程。我们不得不承认,在对德育工作中的“泛政治化”倾向的反拨中,高校德育在一定程度上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出现了“德育全能化”倾向。“德育的功能被无限地放大,人们视野中的德育除了应具有政治功能外,还应该具有经济功能、文化功能、认知发展功能、民族性格功能、生态功能等等,不一而足。与之相适应,学校德育的概念和内容也被扩展成一个无所不包的‘筐’,似乎智育、体育之外的东西都可以囊括进去。实际上,当高校德育变得‘无所不能’之时,那么,也就是高校德育‘什么都不能’之时。”[3]

这两种极端化倾向,都是对德育功能在实践层面的偏离,究其根本,都是因为没有深刻把握“以人为本”的科学涵义,即在德育实践中,没有达到对高校德育中的“人”的深刻理解。

高校德育目标指向:人本价值的实现

以人为本的“人”指的就是大学生群体,这是高校德育的目标指向所决定的。高校德育的目标,在基础意义上,是要培养大学生良好的道德素质;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德育目标的实现过程同整个教育的目标相一致,即突出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全面提高。[4]简言之,就是每一个大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和价值的实现。而要实现这样的目标诉求,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即坚持以大学生为本。因此,高校德育实践中,必须实现大学生在德育中由客体向主体的地位跃升。

高校德育工作中,存在一个地位问题,在这个问题上,很容易出现混淆。毫无疑问,德育实施者与德育对象在德育工作中的地位是不同的。以政工人员为主的教师队伍是德育工作的实施者,居于主导地位,起着主导作用;而全体大学生则是德育工作的对象,是受教育者,是德育工作的客体。但是,事实上并非如此简单。德育的目标是要通过大学生的道德体系构建,进而影响其道德实践;反过来,大学生的道德实践,是高校德育工作整体过程中的一个环节,是高校德育工作效果的外化和最终体现。因此,大学生作为高校德育的客体和道德实践的主体,在高校德育工作中具有主体和客体双重身份。高校德育实效性不足的根本原因,正在于没有正确认识这种身份的二重性,没有处理好这种德育客体和实践主体的辩证关系,而是简单地把大学生仅仅看作德育客体,德育工作就变成了单向灌输和塑造。这就必然导致“把学生作为施加影响的对象,运用外输式的德育方式,注重规范的灌输、观念的形成及习惯的培养,德育过程等同于智育的认识过程,所施加的往往多是口号式的令人可望而不可及的德育条目,整个德育过程忽略了学生的主体需求,忽略了人与人心灵之间的交流,把人视为填充各种美德品格的袋子。”[5]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指出,要“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以思想道德建设为基础,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坚持以人为本,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努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中央强调坚持以人为本和“三贴近”原则,正是深刻洞察了这种辩证关系,是对大学生主体地位的充分肯定。也只有坚持以人为本,才能真正避免德育功能的社会本位与个体本位的失衡,才能真正准确定位大学生在德育工作中的双重身份,避免走向“泛政治化”和“德育全能化”两个极端,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主体性,增强德育工作实效性。

实现人本价值的必然选择:高校德育应坚持的基本原则

首先,要尊重人。要充分认识大学生作为德育客体的层次性和差异性,并予以充分尊重。大学生个体之间是存在客观差异的,既有先天的智力、性格差异,也有后天的家庭社会背景差异和文化教育背景差异,最终集中表现为个性的差异;这种个体的个性差异使这个群体并非整齐划一,而是体现出层次性差别。因此,高校德育工作,必须正视这种差异,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以运用方法的灵活性体现内容的针对性。要创设个性化的教育环境和条件,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个性特点,培养和保护学生的独立人格,发展他们的个性才能;不分对象、没有层次的德育必然苍白无力、效果甚微。事实上,德育比智育和体育更需要“因材施教”。

其次,要注重基础教育。要时刻牢记高校德育是建立在学生的人性基础上,顺应人的本性,弘扬学生追求个性发展的天性。要从最基本的道德要求入手,夯实学生求真向善的基础。离开大学生认知水平、情感需要的德育,偏离大学生人性基础的德育, 不仅无法取得良好效果,甚至会引起学生进一步的反感。在这方面,要坚持由浅入深的原则,从生动的心理层面入手,提升到世界观的层面,先易后难,渐进深入。清华大学刘书林教授就曾深刻指出,渗透性的方法才是最有效的方法,不宣布教育的教育才是最有效的教育。

最后,要注重情感体验。社会性是人的根本属性,人的全面发展和自身价值的实现,必须置于广阔的社会实践当中。因此,要引导大学生在具体的生活情景中,在深刻的情感体验中,理解并形成责任心和义务感。要把大学生带入丰富多彩的人的世界中,在自我与他人、个体与群体乃至自我与自我的互动交往中学会如何处理相互关系。只有在耳闻目睹的切身经历和体验中,将自我融合到他人、集体、民族、国家和人类之中,才能不断超越“小我”,从而完善自我、实现自我、超越自我,实现其人本价值。

参考文献:

[1] 林和文.教育部在八省市七十五所高校调查显示当前大学生思想主流积极向上[N].光明日报,2000-06-03.

德育的基本功能例4

学校德育功利化倾向,是当今学校德育缺乏实效的重要原因之一。本文拟就这一问题的表现、成因、和解 决思路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学校德育的功利化倾向的表现及后果

1、学校德育的理性思考。学校德育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人的发展具有不容忽视的作用。其价 值就在于“提高、扩展人的价值,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创造才能,就在于使人活得更有意义,更有人的尊严,人格更高尚,意识到自我存在的意义。”只有人的价值提高了,才可能为社会创造更多的价值。聚焦我们当前的学校德育,其过程就是教育者把社会所要求的品德规范传授给受教育者,受教育者形成这 种品德的过程,具有明确的规定性和必须服从的强制性。“不顾品德内化规律,否定道德学习主体化,用规范 宣讲取代心性修养的纯外砺过程成为中国德育现实的主流特征。”

需要说明的是,本文所指的功利化倾向不同于伦理学上的功利主义。功利主义是一种伦理学说,它以“实 际功效或利益作为道德标准”,认 为“个人利益是人类行为的基础,要求公众利益服从个利益。”而本文所说的功利化是指学校德育中存在的片面强调外在价值(社会公众价值 ),而忽视本体价值(育人价值),总要求德育出现即时的、显性的功效,忽视或轻视德育的长期效益。

2、学校德育功利化的表现。首先,在考虑德育问题时,重政治而轻道德。长期以来,学校德育往往被涂上 功利主义的色彩,德育工作的出发点完全从属于政治形势的需要,而忽视青少年的身心发展规律;德育工作的 内容和形式,主要是驱使青少年参加政治学习和大量的社会政治活动,忽视了对青少年的国民基础文明教育、 行为习惯训练和道德情操的培养。其次,把现实生活中的品德问题政治化。学校德育习惯以政治的立场和尺度 ,来认识道德问题,把一些本来属于道德教育与评价的问题,当作政治问题来解决。如把一个人的道德品质与 其政治立场相联系,把道德品质的好坏,当做政治上是否可靠的依据,使一些本来属于道德范围内的问题政治 化;或者干脆从工具主义立场出发,把一个人的道德品质,当成政治上进身的手段,将学校德育窄化为政治教 育,使德育无法获得相对独立的品格与地位,无法实现真正道德育人功能。行动上的偏差来自理论上的误解, 把德育只理解为思想品德教育,容易忽略了“小德”;同样把德育只理解为道德教育或道德品质教育,就会忽 略了“大德”,使人迷失政治方向。因此,德育既不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同义语”, 更不是“道德教育的简称”。在理论上,对德育的内涵缺乏完整的理解,在德育实践中 就会出现偏差,甚至影响人才培养的质量,受到历史的惩罚。

3、学校德育功利化的后果。首先,它伤害了真正意义上的德育。其次,它阻碍了政治思想工作的顺利开展。另外,学校德育追求的是一种社会意志。因此在实际过程中就会把学生当做单纯的客体看待,而丧失了对 人的价值和尊严的维护,学生对规则和条例的遵守不一定是处于道德需要,而很可能是迫于外界压力。因此也 就缺乏道德行为的自律性,更谈不上行为主体的责任感,道德也就失去固有的意蕴。

二、学校德育功利化的原因分析

学校德育功利化倾向,在我国有其独特的历史根源和现实根源。

1、传统伦理的政治化倾向使道德的伦理学意味丧失殆尽。中国文化是一种“伦理――政治型”文化,政治 事功和伦理事功两大核心内容并行不悖。儒家的修齐治平思想和内圣外王的理想人格,都是伦理思想与政治融 为一体的具体体现。

2、革命战争年代道德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融为一体的成功经验,框定建国以后的道德建设的基本方向,使 道德教育不可避免地染上了浓重的政治化色彩。一直到改革开放,这种倾向才有所改变。遗憾的是改革开放二 十年,学校德育并未完全突破“政治思想教育模式”,操作上依然主要是从社会需要的角度强调学校德育的重 要性,作为个体人的价值问题及人格独立性等问题依然没有得到应有的关注。

3、规范性伦理实质上是学校德育功利化倾向最根本的认识根源。规范性伦理学把道德理解为“调节人们行 为规范的总和”,把规范和社会约束作为道德的最本质特征。其缺陷主要是“过于强调道德的社会性本质和整 体性价值意义,忽视了道德的个体性、内在主体性,致使这种伦理学所提供的一些道德规范缺乏主体内化的理 论力量,而置于客观形式化、外在约束性的地位,不易为个体所自觉认同与践履。”不得不走上灌输和强制的道路,使道德成为一种外在于人的 东西,道德教育成为一种强制性、规范行为的服务工具,表现出强烈的功利化色彩。

三、学校德育功利化的变革思路

德育的基本功能例5

1.方向明确

在现阶段,就是要集中体现在引导学生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坚持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方向,就是要把学生的思想、言行、判断是非和衡量得失的标准,以及抱负、理想、导向基本路线指引到轨道上来。这是思想政治课应该发挥的最为基本、最为首要的功能。

2.真实可行

从一定意义上来说,中学时期是青少年培养道德品质的关键时期。要在日常教学中一步一个脚印地认真下功夫,日积月累,潜移默化。要帮助学生从最基本的区分该做与不该做,区分好与坏,到逐步明确社会主义社会的行为规范和道德标准,逐步形成正确的,高尚的道德信念和道德理想。

3.重视学生的实际表现

理论联系实际是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基本原则,而指导与帮助学生学以致用,言行一致是理论联系实际的一个不可忽视的方面,这就要求思想政治课在发挥思想政治导向功能,道德品质的塑造功能的过程中,重视学生的实际行为表现,引导他们不断提高对自己的要求。帮助他们提高自我控制、自我调节的能力,从而规范自己的行为,进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针对德育工作的现状和应具备的功能,当前应着重从以下几方面做好工作。

1.必须承认思想道德教育功能的广泛性、分层次,讲实效,注意可行性

以往的德育工作,要求过高、过急,超出了学生可接受的程度,以致欲速则不达,出现了动机与效果的矛盾,愿望与实际的矛盾。我们根据以往的经验教训,一定要把握好可行性,真正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恰如其份地确定不同阶段、不同年级、不同群体的德育目标,分清层次要求,脚踏实地,循序渐进,逐步提高。

2.要把灌输与自主自律结合起来,力求知、情、信、意、行统一

“愚蠢来自无知”,要实现思想政治课的德育功能,首先要解决好“知”与“不知”的矛盾,使实现德育功能有扎实的思想认识基础。实现了“知”,还要解决“信”与“不信”的问题,要把“信”与“不信”的环节作为关键环节来抓,在“信”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落实在“行”上,实现“知、情、信、意、行相统一,在学习知识过程中,摆事实、讲道理、有分析、有说服力、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鼓励学生自主、自信、自尊、自律。要把正确思想的灌输与引导和培养学生自律的能力相结合,使正确的观点、理论、伦理、信念占支配地位,全面提高学生道德品质。

3.对思想道德教育要“定性”和“定量”相结合

对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训练、养成教育可以量化,而具体思想问题的解决,个性心理的指导,世界观、人生观的培养就只能采取“润物细无声”的“潜移默化”的办法,才有较好的效果。“定性”与“定量”应结合实际灵活运用。

德育的基本功能例6

【关键词】高中;德育; 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1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6-0082-01

加强文化建设,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是提高人民群众的思想道德觉悟,进一步形成全社会共同的理想信念和道德规范,打牢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道德基础,是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加快发展教育和科学事业,不断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的重要途径;加强文化建设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奋斗目标。加强文化建设,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是全面实施国家发展战略的需要,是加快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需要。

一、明确德育工作的重要性与目标要求

在新的历史形势下,学校德育工作已成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客观需要,成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根本保证。《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都明确提出了学校德育工作的目标要求,的《关于教育问题的重要谈话》,从民族振兴、科教兴国的战略高度,深刻阐述了教育问题。指出:“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要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和教育水平,不仅要加强对学生的文化知识教育,而且要切实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品质教育、纪律教育、法治教育。”同时还强调指出,“抓好教育和青少年学生的思想工作,直接关系到我们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能否取得成功,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能否取得成功,大家都要从这样的高度来认识问题,开展工作”。这就为我们指明了教育的方向,明确了教育的任务。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已成为学校教育工作的头等大事,积极深入地探索和研究新形势下高中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二、德育队伍的培养

在学校完成德育目标的过程中,需要有一支优秀的班卞任队伍。我们学校选择了德育科研,作为班卞任基本功考核的“切入点”。我们的目标是要培养一支积极进取,志气高远的班卞任队伍。采取了以下的做法:

首先,我们将班卞任基本功内容概括为集体教育的基本功、个体教育的基本功、指导学习提高质量的基本功、组织活动及活动课的基本功、班卞任常规工作的基本功,形成教育合力的基本功。

其次,以每周六的班主任培训会为契机,加强对班主任基本功的训练。用卞题班会课作为班卞任基本功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读本”的实验,一是统一了学校同年级,不同班级的思想教育内容,使思想道德教育被列入课程计划,并且有目标、有层次地对学生进行系统性的教育。二是班卞任综合运用了基本功,对规范化的思想教育进行了探讨,做到遵循教育教学原则,综合地运用多种理论观点为指导,从不同角度和侧面考虑如何进行最优化的教学操作

三、重视教育目标的整体性

我们的教育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人才,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也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显然,培养单科性和个别技能片面的人才是不符合社会需要和教育发展要求的。因此,德育工作应该从人才全面发展和素质教育的整体要求来研究发展思路。我们知道教育的具体过程是分科进行的,我们讲全面发展不是分科、分门、分类发展,也不是各科教育的简单相加。德育在加强自身体系建设的同时,要考虑教育的整体性,主动与智育、体育、美育相结合,使之能够协调建设和共同发展,切实避免为德育而德育的倾向,以此增强教育的实效性。 

四、加强德育工作教师是关键

加强学校德育工作,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必须把培养良好的师德作为首要任务来抓,并通过正面引导、典型教育、规范管理、系统培训等多种有效方式着力培养具有严谨、好学、敬业、谦逊、克己、守纪的良好师德的教师队伍。让教师都明白“师必胜理行义,然后尊”的道理,自觉做到“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从而使学生能够“亲其师,信其道”。事实已经证明,教师的人格力量是任何教科书、任何道德箴言、任何奖励和惩罚手段都不能代替的一种教育力量。

五、重视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全面合作

德育是学校、家庭和社会共同作用的过程。针对学校德育工作面临的来自学生、家庭、社会以及学校在教育方式方法上存在的问题,加强学校德育工作,增强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单靠学校孤军奋战是不行的,必须依靠学校、家庭和社会形成的合力作用才可完成。如学校按照德育目标要求,面对全体学生,特别是针对那些在心理、思想、品德和学习等方面存在问题的学生,开展一些学生参与性强、实践性强、喜闻乐见的活动,实现德育效果;加强学校与家庭的联系,帮助家长走出家庭教育的误区,使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思想,树立全面的人才观,建立良好的家风,以身立教;进一步加大社会综合治理的力度,为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

总之,学校德育工作,必须围绕党的教育方针,着力提高学生的公民素质,从学校德育阵地入手,从学生抓起,广泛开展各种形式的和谐创建活动,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事物、对待问题,处理各种关系和矛盾,尤其是“学习与创新,做人与成才”的关系,个人与集体、局部与整体的关系等等,努力在融洽人际关系,形成良好的校风校貌及个人良好风尚,促进和谐校园等方面取得实效。

参考文献

[1]戚万学.杜时忠:《现代德育论》,山东教育出版社(济南)1997年版

[2]杜时忠.《制度德性与制度德育》,《G1教育学》2002年第4期

[3]戚万学《活动道德教育论》,南开大学出版社(天津)1994年版

德育的基本功能例7

作者简介:杨经录(1971-),男,吉林通化人,广东警官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教授。(广东?广州?510232)

基金项目:本文系广东高校优秀青年创新人才培养资助项目“走向‘领域分化’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研究”(课题批准号:WYM09103)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2)22-0090-02

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大学生的成长中发挥的功能似乎是一个十分确定、无须深入思考的问题,但是,如果抛开成见,深入思考,又会发现:以往对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功能的认识还有很多问题,尤其是在发挥功能的领域方面,还有许多认识需要进一步拓展和深化。本文试对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所发挥的功能做进一步的理性沉思。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人之为人的尊重与培育”的功能

人之为人的尊重与培育实质就是人性教育,探讨人性教育首先要了解什么是人性。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任何现实的人都是生物性、社会性、精神性的统一体,这里的生物性就是人的自然属性。所以,现实的人性主要包括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和精神属性。自然属性就是指人的本能的需要和欲求,马克思指出:“人直接的是自然存在物,人作为自然存在物,而且作为生命的自然存在物,一方面具有自然力、生命力,是能动的自然存在物;这些力量作为天赋和才能,作为欲望存在于人身。”[1]而且,人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这就决定了人不可能完全摆脱动物的某些属性,所以,自然属性是人存在的基础。社会属性就是指人的群体、合作和归属的倾向。马克思指出“人是最名副其实的社会动物,不仅是一种合群的动物,而且是只有在社会中才能独立的动物”。[2]所以,社会属性是人之为人的根本。精神属性就是指人以思维、想象、目的性等为表现特征的思想意识。马克思在《一八四四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指出,“一个物种的全部特性就在于物种生活活动方式,而人的物种的特性就在于他的活动是自由的、有意识的”。因此,思想意识是人之为人的一个重要特点。人性教育就是建立在上述对人性的理解基础上的教育,即对人的属性的尊重与培育,从而塑造出一个人格健全的人。

从表面看,人性教育似乎不是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直接涉及的领域,但是,仔细思考又会发现,虽然它没有直接的体现在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当中,但是,它却是思想政治理论课不可缺少的功能定位。首先,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目的是培养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而思想政治素质是建立在一个健全人的基础之上的,如果一个人人之为人的素质都不具备,那么又何谈思想政治素质呢?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纲领性文件《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也明确提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原则之一是:“坚持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这里的“实际问题”也就是大学生人之为人的基本需要,或者说就是人性的基本需求,这一原则的提出也正是尊重人的基本属性的具体要求。所以,人性教育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必要的。另外,人性教育于思想政治理论课也是可能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所包含的五门思想政治理论课,都有人性教育的功能,只是每门课程发挥功能的侧重点又有所区别,这其中,“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更加侧重于人性教育,或者说它就是人性教育。虽然“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当中包括法律基础教育,但是,该课当中的法律基础教育只是规范层面的教育,所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可以概括为道德规范教育。道德规范教育与人性教育有着密切的联系:首先,从教育目标上来看,大学生的道德规范教育就是“引导学生树立高尚的理想情操和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树立体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和时代精神的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3]这样的目标实质上就是培养大学生成为一个具有高尚人格,明礼诚信的优秀公民。人性教育其目的在于人之为人的唤醒、提升与超越。实质上,它与道德规范教育一样,也是培养大学生的高尚人格。其次,从教育内容上来看,道德规范教育所涉及的内容主要是人与自我、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等知识。而人性教育的内容事实上也主要集中在上述几个方面,所以,二者的知识内容基本互通。第三,从教育效果上看,道德规范教育与人性教育的结果相辅相成,道德规范意识较强的人,其人性也较为圆满;道德规范弱的人,其人性也有所缺失。所以,道德教育与人性教育密切相联,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承担了人性教育的功能。

综上,人性教育于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必要的,也是可能的。所以,人性教育的功能,即人之为人的尊重与培育构成了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功能之一。

德育的基本功能例8

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中小学生群体出现的道德失范现象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学生无故旷课逃学、不尊重师长、自私冷漠现象比比皆是,这对塑造学生健全人格和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形成了极为不利的影响。诚然,学校教育在塑造学生人格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但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重要性也不可忽视,只有社会、家庭和学校共同参与进来,提倡“管理育人”等德育理念,并将其渗透到班级管理制度中,才能真正实现通过管理制度培养有道德的人的重要目标。

一、现阶段我国高中班级管理制度存在的缺陷

班级管理制度在班级管理过程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可以为班级管理活动的开展提供科学的指导,确保班级管理活动顺利开展。但从我国现阶段高中班级管理情况可以看出,班级管理还存在诸多问题,如管理制度不健全等,这些问题的存在直接影响了班级管理活动的顺利开展。1.缺乏健全的班级管理制度班级管理制度应该是根据班级实际情况制定的符合班级发展需求的管理制度,但当下高中班级基本采用统一的班级管理制度,其制度规范并没有针对性,使得班级管理过程频繁出现问题,给班级管理活动的开展带来了极为不利的影响。2.班级管理制度缺乏德育功能的渗透班级管理的目的,一方面是维护班级秩序,为开展更加高效率、高质量的教学活动提供充分的保障;另一方面,则是解决学生学习、生活、心理上的问题,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班级管理制度的内涵充分体现出了德育功能。通过良好的班级管理,加强对学生的德育,不断提高学生的道德品质和综合素质。但具体实践过程中,班级管理制度德育未能与德育功能进行渗透,对班级管理目标的实现产生了巨大的阻碍。

二、班级管理制度与德育的内在逻辑关系

班级管理制度可以有效调整师生间的关系,营造良好的班级秩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班级管理制度可以分为三个部分:一是国家教育部门制定的各种制度,二是依据国家教育行政部门制定的校内规则,三是依据班级实情制定的各种管理制度。班级管理制度与德育在内容上相互渗透,在功能上相辅相成。一方面,班级管理制度的基本目标是促进学生品德发展。班级管理制度体现的是社会生活的价值追求,合理的班级管理制度可以促进学生的自由、全面、平等发展,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平;另一方面,学生品德发展是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打造高质量班级,推动教学改革,必然要实现对班级管理制度的优化。从上我们可以看出,班级管理制度与德育存在密切的关系。

三、高中班级管理制度的正向德育功能实现路径

实现对班级管理制度的优化和创新,加强班级管理,是实现教学改革目标的关键。尤其是在素质教育背景下,要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平和综合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就必须在优化班级管理制度中渗透正向德育功能,以德育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品德,从而真正实现班级管理的目标。1.以团结合作切入,体现班级管理制度的德育功能一个班集体的教学整体水平受多个因素的影响,其中班级凝聚力是影响教学水平的重要客观因素之一。以往高中教育教学中,教师围绕提高升学率展开教学活动,在班级管理中更加强调学生学习的纪律性。为了提高升学率,教师会更加关注成绩优秀的学生,漠视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忽视了团队整体在学习中的重要作用。在这种教学环境下,学生的自我意识强,班级像一盘散沙,缺乏凝聚力。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开展、德育在教育教学中的渗透,要促进高中教育教学改革,就必须从优化班级管理制度切入。因此,教师应将增强班级凝聚力作为出发点,增强学生间的团结合作。教师可组织学生进行拔河比赛,以班级为单位进行拔河比赛,为了获得较好的成绩,学生们“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无论比赛的结果是输是赢,都会让学生对“团队”“团结”形成进一步的认识,学生的这种认识也充分体现出班级管理制度的德育功能作用。2.以生为本,实现班级管理的德育功能作用新课程标准下,倡导构建生本课堂,即充分体现出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以往高中班级管理与教学都围绕应试教育展开,不仅增加了学生学习的压力,也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使得教育管理效果大打折扣。为此,现阶段高中班级管理中,教师必须遵循“以生为本”的基本原则,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在情感教育中潜移默化地提高品德素质。教师在班级管理中可以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开展班级管理活动。例如有的学生学习成绩差,但号召力比较强。对于这样的学生,教师可以让他们兼职班长等岗位,让他们充分发挥出自身的优势,在班级中找准自己的定位,实现自身价值,也可以为开展班级管理活动提供充分的保障。而对于学习好、乐于助人的学生,教师可以让他们兼任学习委员的岗位,与班长、各科课代表协调配合,实现对学困生的转化,让更多学生参与到班级管理和学习活动中,不断提高班级管理水平。最重要的是要围绕“以生为本”基本原则展开班级管理活动,实现对班级管理制度的优化,更能体现出德育的重要意义,对发挥班级管理制度中的德育功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实现高中班级管理制度的正向德育功能,必须遵循以生为本基本原则,在班级教学管理中渗透德育,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班级管理的重要目标。

四、结语

综上所述,高中班级管理过程中体现班级管理制度的正向德育功能作用,对提高班级管理水平和班级教育教学水平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现阶段班级管理中,必须充分体现出班级管理制度的正向德育功能。

参考文献:

[1]陈镜全.德育为先,育人为本——论德育管理中人性化管理对班级管理的作用[J].时代教育,2015(2):204.

[2]张波.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中的德育功效之研究——诗文育人与德育管理的巧妙结合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版),2015(5):102.

[3]刘文权.狠抓班级管理培养学生品德——浅谈德育在班级管理中的渗透[J].教师,2012(6):23.

[4]郭颖.引经典之源润德育之株——浅谈《弟子规》在小学低段班主任工作中的运用[J].小作家选刊,2016(34):220.

德育的基本功能例9

音乐艺术被称为艺术皇冠上的明珠,它是人类最高级、最具感染力的艺术形式之一,音乐教育则是培养学生感情、陶冶学生情操的的重要教育形式,在健全学生人格、陶冶性情、培养健康的理念等方面都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德育就是道德教育,与智育、体育、美育等同属于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健康成长具有重要作用。音乐教育有多种功能,德育无疑其中之一。如何将音乐教育与德育工作结合起来,充分利用音乐的教育资源,深入探索音乐教育对学生心灵健康的促进作用和美的心灵的塑造功能——即德育功能,是每个音乐教育工作者都应该关注的重要问题。音乐教育的德育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基于音乐教育的审美功能的德育作用

音乐教育的本质是审美教育,主要作用于人的情感世界。其基本价值就在于通过以音乐聆听、音乐表演和音乐创造活动为主的审美活动,以美感人,以情动人,使学生充分体验表现在音乐音响形式中的美和蕴涵于音乐内容中的丰富的情感,为音乐所表达的真善美理想境界所吸引、所陶醉,与之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使音乐艺术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启迪智慧、情智互补的作用和功能得到有效的发挥,有利于学生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和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的养成,为其终身热爱艺术、热爱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

审美功能是音乐教育的自然体现,是音乐的本质特征。在音乐教育中,音乐作品的呈现大都是以演唱、演奏、欣赏等方式进行的,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与灵活跃动的教学形式,调动了学生的感知,增进了学生对音乐美的认识、理解与创造的能力,从而在主观情感上得到了音乐审美体验,从音乐审美体验中获得了真善美,这样的体验比任何说教都来得自然真实。在审美教育的同时恰当地融入思想品德教育,音乐审美体验的积淀越多,德育就会越发深入人心。

音乐在塑造美的心灵、美的形象方面与德育有异曲同工之处。音乐教育的目标不是把学生都培养成为音乐家,而是通过音乐特有的形式、手段,培养出高尚、完美──追求真善美的现代人,这也是德育所要达到的目标。我国现阶段音乐教育目标明确规定:音乐教育是进行美育的重要手段之一,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良好态度,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实践活动;丰富情感体验,使学生具有感受、表现、欣赏音乐的能力;扩大文化视野,掌握音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促进个性的核心发展,培养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弘扬民族音乐,使年轻一代了解、熟悉、热爱本民族的文化传统,达到音乐教育的社会目标。 这与德育塑造真善美的心灵、美的形象目标是一致的。二者如果能够有机结合,使德育随乐潜入心,育人细无声,效果将会事半功倍。

二、基于音乐教育的认识功能的德育作用

音乐教育的认识功能主要指音乐家和音乐欣赏者在创作和欣赏过程中,获得对客观世界的深入了解和把握的功效。人们可以通过音乐这个审美中介,感知、反映和把握人类自身、人类社会以及自然世界的本质与规律。优秀的音乐作品能让人们认识不同的时代、社会、民族及具体的生活情景、文化模式、艺术风格、心理性格等,从而更深刻、全面地认识人生、认识历史与现实、认识真善美与假丑恶,同时,确立自身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音乐作品题材之广、内容之多,居各门类之首,这就使德育的素材更加丰富,形式更加灵活,伸缩性更强。一部优秀的音乐作品,就是一部特殊的历史、一本特殊的思想品德教材。音乐是喜新不厌旧的艺术,它虽然强调独创和个性,但一部优秀作品一旦产生,就不会随着时间而消亡,因此它又是不朽的艺术。贝多芬、肖邦、柴科夫斯基等优秀艺术家虽然离我们远去,可是他们的音乐作品却源远流长,我们在欣赏这些作品时,不仅享受了优美的旋律,也从作品中领悟到了思想和精神的内涵。所以,音乐呈现给我们的不仅是形式,更是内涵。好的音乐作品作用于人的情感,引起共鸣、激动、联想,使人受某种道德情操、精神品质、意识观念的熏陶浸透,从而达到优美崇高的境界。音乐教师应熟知音乐作品的相关材料,把握德育的切入点,使学生了解作品的背景,认识作品的思想内涵,把感情融入作品,在共鸣中上升品位,在情境中获得知识,在知识中拓宽视野。

三、基于音乐的教育功能的德育作用

音乐的教育功能是通过审美和认识功能得以实现的。音乐在创作中自觉或不自觉地在作品中表现出对人类社会生活、生命存在等方面的见解和价值判断,学生在欣赏时就会感知到作品中表达出来的人生理想、艺术追求、价值判断、伦理态度等。一些优秀的作曲家在创作时,不仅是用声音来抒发一种情感,而且能够通过情感的抒发和逻辑发展来表达一种哲理,这就是音乐作品的意蕴。如贝多芬的《第五交响曲》,则是通过音乐逻辑的发展,深刻揭示了“通过斗争,获得胜利”的哲理思想。这些意蕴要靠教师的适时点拨才能完成,音乐教育就是把那些高度发展的社会理性转化为生动、直观的感性形式,将其蕴含的政治思想内容、伦理道德内涵,渗透在提高学生音乐审美感受的教育之中,使学生在接受音乐教育的同时,心灵得以净化,道德情操得以升华,完善人格,达到崇高的精神境界。一名优秀的音乐教师,应当不失时机地抓住学生想象的三度创作空间对其进行德育渗透,使知识与德育有机结合,从而事半功倍。在音乐美的感召下,通过审美体验的积淀,产生巨大的行为力量,使学生认识了音乐作品的思想内涵,思想上受到启迪,道德品性得以提升。优秀的音乐作品往往具有积极向上的指导性内涵和春风化雨的作用,学生在某些优秀作品中获得的健康向上的情感与思想甚至可以持续潜在于人生成长的过程中。

综上所述,音乐教育可以在学校德育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成为学校德育教育的重要手段。

德育的基本功能例10

中学德育大纲规定,思想政治课是向学生较系统地进行社会主义思想品德和政治教育的一门课程,在诸多途径中居于特殊重要地位。它以课堂教学为主要形式,用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理论观点和社会科学基础知识武装学生,逐步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和认识能力,培养他们的社会主义道德品质。可以说,思想政治课是中学德育的主战场。因此,如何加强和改进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发挥其德育功能,是需要我们中学政治教师不断探索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思想政治课的德育功能

思想政治课的德育功能是由思想政治课的特殊性质决定的,其功能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

1.理论奠基功能。中学思想政治课是有系统、有重点地向学生进行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基本知识的教育。通过政治课的学习,广大学生能明确为什么在我国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如何正确看待我国的国情,怎样认识改革开放中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等一系列问题,这无疑对于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坚定共产主义信念大有裨益。

2.政治导向功能。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政治方向是思想政治课的首要任务,在今天,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就是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它犹如一条红线串联中学思想政治课德整个教学过程。通过对不同年龄层次的中学生进行相应的政治课教学活动,从而引导学生把握正确的政治观点,全面认识和理解我国的各种政治现象,如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问题,我国的政权性质和组织形式问题,党的领导问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等问题。同时,政治课还强调学生参与社会政治实践活动的重要性,要求学生具有明辨是非能力。

3.思想教育功能。思想政治课向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教育,引导学生用无产阶级世界观去观察世界、认识世界。在今天全球化趋势愈演愈烈的背景下,在体制转轨的过程中,如何看待人生的价值,找准自己的人生定位,这对于形成中的中学生价值观是一个难点。而思想政治课以它强有力的说服力和感召力为青少年释疑解惑,在激烈的社会变革浪潮中,使他们能树立科学的价值观,找准自己的人生坐标。

4.道德塑造功能。当前,各种道德滑坡现象接踵而来,如诚信危机已成为我们社会的一个重要问题,由此,人们呼唤诚信,并深深感叹“人心不古,世态炎凉”。这对广大中学生的道德情操有着巨大的负面影响。中学思想政治课能对学生进行基础道德和文明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使他们能做到守纪律讲文明,从而避免受社会不良现象的影响,完成道德的良性塑造。

5.心理优化功能。在当前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里,面对信息多样化、观念多元化、人际关系复杂化的社会环境,缺乏生活经验的广大中学生在遇到困难和挫折时,往往会产生不安、焦虑、烦躁,从而形成心理冲突,如果这种冲突不能及时予以调适,可能会导致人的行为失调,破坏个体和环境之间的和谐关系。中学思想政治课应强调培养学生的高尚的情操、健全的人格,鼓励创造性、主动性、开拓性,提倡锐意进取,用艰苦奋斗的精神来增强学生的承受挫折能力,适应环境能力,这些对于青少年确立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形成宽容、豁达、乐观、坚毅的健康心理提供了有力的帮助。

二、思想政治课德育功能的困境

中学思想政治课德育功能的发挥,是政治课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在新的形势下,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政治课的德育功能受到很大的冲击和挑战。政治课的德育功能陷入困境,实效性不高已成为一种普遍现象。

1.政治课教学的基本理论和原理与当前的社会现实严重脱节,政治课变成了空洞的说教。脱离实际支撑的理论,犹如“空中楼阁”,其在教学中的说服力锐减,因而学生很难相信政治课教学的理论的正确性。在中学政治中,系统化的德育内容往往是从理论的高度要求学生接受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而这些原理对于广大学生而言,缺乏感性认识,而且与社会现实存在很大的反差。如在社会主义优越性的教学中,现实的情况难以给出充分的感性材料来证明这一点;再如在对学生进行集体主义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育时,而社会上的、现象又屡禁不止,这些都会影响学生的政治信念,从而使政治课教学遇到挑战。

2.政治课的正面说教与纪律约束相分离,大大影响了政治课的德育效果。政治课实施德育主要是通过教学和辅导的正面说教的形式对学生进行疏导,启发学生提高思想和道德认识,这种形式对学生而言缺乏一定的约束力和警示作用。学生不在乎政治教师对他们的道德素质所做的评价。这种教育与评价的分离,使政治课的德育工作显得苍白无力,政治教师“磨破嘴皮”,但收效甚微。

3.不良的社会风气使学生的道德认识出现偏差。青少年学生具有很强的正义感和同情心,他们对于社会中出现的诸如官员贪污受贿、不法商贩制假售假现象深恶痛绝,但是这些也会使一些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发生错位,道德认识发生偏差,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成为他们追求的时尚理念。这些都会使中学政治课的德育功能受到影响。

三、思想政治课于创新中实现德育功能的强化

影响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实效及其德育功能的实现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本文从教师这一角度来探讨其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努力使德育功能得以有效发挥。

第一,提高教师德育素质,加强教学信度。思想政治课教师的德育素质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思想政治素质。思想政治课教师必须有坚定的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信念和坚定的政治方向,要坚定不移的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二是道德素质。正人先正己,教人先教己,教师用崇高的道德修养来感染学生,这是最具体、最形象、最有说服力的直观教材。三是业务素质。“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思想政治课教师要有较高的政治理论水平和较强的政治敏感力,要围绕教材和大纲要求,刻苦钻研相关的学科知识,如哲学、法学、文学、史学、经济学、政治学、心理学、行为科学等。只有具备扎实的理论功底和较宽的知识面,才能承担教学任务,较系统准确地讲授基本理论和原理,充分发挥政治课的德育功能。

第二,联系学生实际,优化德育目标。中学政治课是以课堂教学为主要形式,利用教材内容进行德育。政治课要强化德育功能,必须考虑学生实际和教材的知识体系,从而优化政治课的德育目标。首先,要把学生的思想现状与教材内容结合起来确定德育目标。在教学中我们往往只从教学内容出发来确定德育目标,忽视了学生的思想实际,结果造成了学生难以接受德育内容,收效甚微。如高二的人生价值教学中,我们既要从教材出发,坚持集体主义反对个人主义的德育目标,又要根据学生实际对市场经济中的不同看法和不同金钱观进行诚实守信、文明礼貌等道德教育。其次,要根据教学进度来制定切实可行的德育内容和计划。从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水平出发,对不同年级学生和教材提出不同层次的德育内容,使政治课的德育内容做到有计划性和针对性。如在高一市场经济特征的教学中可安排诚实守信等道德教育的内容。再次,充分挖掘教材的思想性和教育性。要增强思想政治课的德育效果,教师还得充分利用、挖掘教材本身的思想性和教育性。如在讲阶级、国家、民主、政党等基本概念时,要抓住阶级性这一本质属性,教育学生划清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国家、民主、政党制度的本质区别。

第三,关注社会热点,丰富教学内容。政治课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密切联系社会实际的一门学科。而这一实际必须具有强烈的时代性和现实性。这就要求政治教师时刻关注社会热点,在美好与丑恶、文明与愚昧、传统与开放的矛盾中,紧贴社会实际,选择学生关心的热点问题,运用教材的原理去引导学生克服错误认识,树立正确的观点。如在高三的政党制度教学中,我大胆联系党内腐败现象这一热点引导学生讨论党内腐败现象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如何才能消除?最后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看待这一现象,使学生思想上的疑点得以解除。

第四,渗透教学过程,强化德育意识。政治课教学过程由备课、上课、辅导、考试等环节组成。要提高政治课的德育实效必须把德育寓于教学的各个环节之中,教师要强化德育经常化的意识。在备课中,不仅要备知识点,更要备德育点,避免德育的随意性;在课堂教学中,要把知识教学和品德教育进行有机的结合,引导学生正确分析和认识社会现象;在课外辅导,可把德育寓于各种生动活泼的活动中,如组织社会调查、讲座、小论文评比等;在考试中适当地加一些考察学生是非判断能力和政治觉悟的题目。

实践证明,政治课教学在中学德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广大政治课教师在面临改革开放新形势下要不断创新,只有这样,才能使政治课的德育功能发挥得越来越好。

参考文献: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