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对外贸易的分类模板(10篇)

时间:2024-02-27 16:04:33

对外贸易的分类

对外贸易的分类例1

    

      一、 当前高等职业院校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事物的性质,即事物内在的本质属性, 是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根本原因。高等职业教育的性质即高等职业教育内在的本质属性,是高等职业教育有别于其他教育的根本原因。

教育类型是由社会需要的人才类型所决定的。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从大的方面来看,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发现和探索客观规律,即研究科学原理的人才——学术型、科研型人才;一类是将科学原理应用于实践,从而转化为工程、产品等物质形态的人才——应用型、实用型人才。前者是培养探索未知的人才,后者培养是应用已知的人才。

        不同类型的人才要由不同类型的教育来造就。一般来说,学术型、科研型和工程型人才由普通高等教育来培养,而技术型、技能型人才则由职业教育来造就。其中的技术型、高级技能型人才一般由高等职业教育来培养。因此,高等职业教育在类型上属于技术应用型教育,而不是学科型、工程型教育。但在现实中,高等职业教育刻意向普通高等教育看齐,把技术应用型教育办成学科型、工程型教育的现象十分突出。主要表现在“三个偏离”:

        .专业定位和专业设置偏离了社会的实际需要。不是按照职业岗位或职业岗位群的需要设置专业,而是完全套用普通高等教育的专业目录,以学科来设置专业。 

        .课程设计和组织教学偏离了人才的培养目标。不是以社会需求为目标、以技术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设计教学体系和培养方案,而是走高等专科学校的老路,办成普通高等教育的压缩版。

.教师的激励杠杆偏离了高等职业教育的方向。特别是在职称评审方面,完全套用普通高校的做法,把教师引导到写理论文章和出专著上去。 普通高等院校应该鼓励教师创造学科理论去探索和预测未知,高等职业院校应该引导教师创设实践过程去应用已知。

        改革的总体思路是:设置职业化的专业,开发岗位化的课程,实施过程化的教学,推行成果化的考核。

      二、 职业、岗位的关系

?职业是具有一定特征的社会工作类别,它是一组相互关联但又不能相互替代的特定工作的统称。一个社会性的职业本身是一个系统,它是由若干个彼此联系、相互作用的若干个岗位组成,即通常所说的岗位群。它具有集合性、关联性、层次性和目标性等特点。在这个系统中,它是由一个核心岗位支撑起来,将众多的岗位有机集合在一起。比如,教育是一个职业,教师就是一个核心岗位,其他的行政管理、实验实训、后勤服务等岗位都是直接服务于这个核心岗位而存在的。

??岗位是企业根据生产的实际需要而设置的工作位置。企业根据劳动岗位的特点对上岗人员提出的综合要求形成岗位规范,它构成企业劳动管理的基础。

??职业和岗位之间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对高职院校课程设置要进行分析和研究,首先要对职业进行科学的分类。职业分类客观地反映国家经济、社会和科技等领域的发展和变化,在某种程度上也反映了一个阶段社会管理水平。 

既然高等职业教育部门要设置职业化的专业,那么专业所培养的学生就应该是掌握这个专业所对应所有岗位的操作规程和实践技能,因而,对岗位的科学分类就成为高职教学改革的基础性工作。无论是一个岗位开发一门课程还是几个岗位整合成一门课程,但专业岗位的科学分类是前提条件。划分出来的职业岗位必须是全面、科学、切合实际,这样既能突出专业岗位的工作过程和操作规程,又能针对工作过程融合岗位所需的岗位技能,为教学改革的后续工作奠定扎实的基础。

       三、专业岗位分类的依据

        高职对外贸易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就业为导向,以专业能力为本位,以岗位要求和职业标准为依据,并能满足学生职业生涯和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具体目标应是:

        .以职业资格要求为蓝本划分职业岗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规定:“国家确定职业分类,对规定的职业制定职业标准,实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国家职业资格是一种以能力为基础的资格认定,是经专门机构在综合测试和考察实际工作效果后颁发给个人的能在全国得到承认的一种凭证。它标志被授予人所具有的能力和操作水平,是提供就业的主要参考凭据。每一张“国家职业资格”都对应一个具体的岗位及所需的岗位技能,它由主要职能、能力单元,能力要素及操作上的具体要求和范围等所构成。按照这种思路,我们可以将对外贸易专业划分为外销工作、报关工作、报检工作、单证工作、船务工作等职业岗位。

        .以工作过程为主线构架职业岗位。岗位工作是指在特定的环境中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和技术方法,按照一定的操作规程和工作程序作用于具体的劳动对象并产生一定工作成果的社会活动。因此,职业岗位都是由技能、过程和劳动对象组成的有机整体。任何岗位都对应了一定的工作过程,能够相对独立的工作过程必然包含一定的岗位。那么在进行岗位分类时,以核心工作过程为主线,着眼于相对独立的的工作过程,逐一进行分解,划分不同类型的岗位工作。以工作过程为标准构架职业岗位,要对整个职业化的专业有一个比较透彻的理解和认识,要冲破学科体系的束缚,重新构建行动导向的岗位体系。例如,对外贸易专业从作业过程上划分主要有:商流、物流、资金流、单据流等四种基本作业运动。

  

.以工作任务为引领归纳职业岗位。上述两种划分方法主要是基于职业岗位内部的工作流程和常规的工作内容进行划分的。但每种职业岗位总难免面临着由于外界的冲击而产生非常规的工作任务。外部环境的变化给职业内部系统带来新的工作任务时,要完成这些工作,就应该有常设岗位或临时岗位来承担这部分工作。因此,以工作任务为引领划分职业岗位是对以上两种划分方法的有效补充。例如,对外贸易专业在做好各个岗位的常规工作时,经常遇到反倾销、反补贴、合同危机等非常规事件,而且这些非常规任务对于对外贸易职业而言,发生频率并不少见。那么我们应该划分出仲裁与应诉、的职业岗位,纳入到职业岗位系统当中来。

.以工作部门为线索划分职业岗位。按涉及的部门进行划分,海关作为代表国家政府而独立行使对国家所有的进出口活动而进行监管调控的部门,它有自己一套独有的工作程序和工作规程,在以上的分类中并没有体现出来,但是考虑到未来学生报考公务员进入海关部门工作,作为一种专业岗位并入到对外贸易的岗位体系中是比较合适的,体现了专业设置中的可拓展性。以上四种划分方法不是独立使用,而是以工作过程为主线,再辅助以其他三种分类标准归纳整合成任务明晰、过程突出,相互衔接的职业岗位系统。结论:以岗位和职业资格要求为依据确定课程标准,以工作过程为主线确定课程体系,以工作任务为引领确定课程设置。那么,对外贸易专业岗位就划分成如下八个方面的内容:外销实务、外贸物流与保险实务、外贸商检实务、报关实务、单证实务、外贸监管与预防、外贸仲裁与应诉实务、海关实务。自然构成了对外贸易专业的课程体系。

      四、 知识技能的重组——课程开发

通过以上划分,以工作过程为主线构建的课程体系框架已显山露水。让学生可以清晰地看到毕业之后要做哪些事情,怎样做这些事情。就好比学生置身于大河彼岸,清晰地看到对面的风景,可惜的是面前横卧着一条大河,只能远观而不可近赏。要能近赏,技能不可或缺。怎样将知识和技能融合到以工作过程为主线的课程体系中去呢?用一句话概括为:因岗定能,构建职业通用技能、专业核心技能和专业方向技能的课程体系,形成金字塔式的技能和能力体系,职业通用能力是金字塔的最底端,中间则是专业核心技能,而金字塔的塔顶则是专业方向能力。

例如,对外贸易专业的通用技能是外贸英语能力,具体包括外贸领域的口语会话能力、外贸函电的阅读能力、外贸函电的写作能力等。这种能力是以上所有岗位工作共同所需要的技能。专业核心技能是以上七种核心岗位各自所需要的技能。专业方向技能是基于社会变迁产生新岗位后的适应性技能或发展性技能。这种技能可以通过以上两种技能的培养之后着手打造的技能。

外贸英语应该作为一门独立的通用技能的课程先行讲授。但不能按照现有的教材开展教学。而是紧扣专业核心技能,以工作过程为依据,将对外贸易活动中各个环节所使用到的专业词汇、常用句型和固定表达方法有机结合在一起,编写成听、说、读、写于一体的实用教材。我们打破以往按语言学的结构以章节的方式编写教材,要以工作业务流程为线索,开发模块化学习单元,将那些外贸过程中必须用、反复用的词汇和习惯表达方法作为教学的重点,学生记住了常用词汇,能套用有关的句型,能完成日常的外贸沟通工作,学生就算达标了。

对外贸易的分类例2

我们选取1999-2002年的panel数据,包括进出口贸易总额等28个变量建立指标体系。包括:进出口总值(x1)、进出口同比增长率(x2)、出口总值(x3)、出口同比增长率(x4)、进口总值(x5)、进口同比增长率(x6)、外贸依存度(x7)、出口增长弹性系数(x8)、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总值(x9)、外商投资企业出口总值(x10)、外商投资企业进口总值(x11)、对外贸易占国内外贸易总额的比重(x12)、出口初级产品比重(x13)、出口工业制成品比重(x14)、进口初级产品比重(x15)、进口工业制成品比重(x16)、国有企业出口总额(x17)、国有企业出口同比变化率(x18)、外商投资企业出口总额(x19)、外商投资企业出口同比变化率(x20)、其他类型企业出口总额(x21)、其他类型企业出口同比变化率(x22)、一般贸易出口总额(x23)、一般贸易出口同比变化率(x24)、加工贸易出口总额(x25)、加工贸易出口同比变化率(x26)、其他贸易方式出口总额(x27)、其他贸易方式出口同比变化率(x28)。

因子得分系数矩阵及因子的专业意义解释

通过提取因子得到:F1在X1、X9、X10、X19、X25上有较大载荷,命名为进出口总额因子。F2在X2、X4、X8上有较大载荷,命名为发展因子。F3在变量X13、X14上有较大载荷,命名为出口商品结构因子。F4在变量X15、X16上有较大载荷,命名为进口商品结构因子。F5在变量X18、X22、X26上有较大载荷,命名为发展因子。F6在变量X20、X28上有较大载荷,命名为外资企业及其他贸易出口因子。

因子得分的结果

根据因子得分系数矩阵对6个主因子计算其因子得分,并以各自的贡献率为权数进行线性加权平均求和得到综合得分F和名次,然后根据名次分类。

因子得分的线性组合模型为:

F1=0.091X1+0.007X2+0.095X3-0.009X4+0.083X5+0.025X6+0.007X7-0.006X8+0.099X9+0.107X10+0.089X11-0.038X12+0.032X13-0.032X14+0.015X15-0.015X16-0.038X17-0.003X18+0.134X19+0.001

X20+0.152X21+0.009X22-0.038X23-0.003X24+0.134X25+0.001X26+0.152X27+0.009X28

F2-F6的分子得分线性组合模型同F1类似,这里不再一一列出。

综合实力得分表达式为:

F=(45.197F1+14.243F2+8.847F3+7.745F4+5.267F5+4.598F6)/85.897

结果分析

从综合得分看,我们可以将31个省区分为五类:广东省的对外贸易实力稳居第一位。江苏、上海、浙江、四川、山东、福建、天津、北京、甘肃、辽宁这10个省区可划为第二类。它们的综合得分与广东的差距较明显,但总体来看仍属于靠前的水平,得分均为正数。从地理位置上看,除北京、甘肃、四川外,其它省区都处于沿海地区,有着发展对外贸易的有利地理条件和政策环境。这10个省区分别处于辽东半岛地区、山东半岛地区、京津唐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闽南三角地带等我国几大经济核心地区。这些省区区位条件优越,经济实力雄厚,发展水平、对外开放度明显高于全国其他地区,在发展外向型经济、带动全国对外贸易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第三类包括青海、海南、河南、吉林、黑龙江、山西、河北、湖北、宁夏九个省区,综合得分在-0.00343~-0.19856之间。主要处于东北及中部内陆地区。其次是重庆、江西、湖南、安徽、云南、陕西、广西七个省区。它们主要位于中西部地区,综合得分较前一类又次之,各主因子得分排名也居中。最后是新疆、贵州、和内蒙古,它们的综合得分在-0.49~-0.72之间。这四个省区地处我国北部、西北、西南边疆地区,边境贸易是其对外贸易的主要组成部分,其进出口贸易对象除了美国、日本、香港等大部分省区都共有的贸易对象外,就是由其特殊地理位置决定的蒙古、俄罗斯、缅甸等与我国接壤的国家。

进一步分析各类省区的主因子平均得分及其类别特征可以看到,广东作为对外贸易的排头兵,主要突出体现在F1、F5和F6上,尤其是进出口总额因子F1上。广东省2001年进出口总额为17649469万美元,是该项变量排名末位的的1899.63倍,占所有第二类省区2001年进出口总额总和的61%多。另外,广东省在国有企业、外资企业、其他企业出口贸易和加工贸易、其他贸易出口方面同比增长较大,成效显著,说明广东省的对外贸易在企业结构、贸易方式上结构合理,发展均衡、稳定。但在发展因子F2、进出口产品结构因子F3、F4上得分为负。其中,发展因子得分最低,为-0.39615,这主要是由于基数过大,高速发展困难。

第二类省区在各项主因子上得分差距不大,较均衡。其中,发展趋势较明显,在外资企业和其他贸易方式下的出口增长是得分最差的一项。这类省区数目最多,对外贸易发展情况稳定,是支持全国对外贸易发展的中坚力量。上海是对外贸易总额最大的地区,仅次于广东,居全国第二。四川、甘肃虽在F1上得分不高,但发展最快,这也是它们能挤身第二类的主要原因。其余各省如江苏、山东等,各项因子得分都排名较靠前,综合实力较高。

第三类省区的突出特点是对外贸易总体实力居全国中等水平,但发展因子得分高,因而可以定性为外贸成长型省区,后发优势及潜力巨大,是我国对外贸易的生力军。弱势在于进出口商品结构不尽合理,F3、F4得分为负。从地理位置上看,这一类省区处于东北、中部和南部地带,总体上比较分散但局部相对集中,如黑龙江、吉林、山西处于北部内地,区位环境类似,在主要进出口产品和贸易对象上有一定相似性。

第四类省区出口商品结构上优势明显,工业制成品比重高;外资企业出口增长率均值较大,这与该类省区引进外资力度的加强是密切相关的。其中,重庆、广西、云南地处西南部内地,江西、湖南、安徽地处中心部内地,陕西地处北部内地。

第五类省区国有企业及其他企业出口和加工贸易出口的发展上有一定优势外,其他几项主因子得分都为负,排名靠后,因而这类省区外贸总体实力不高,有待开发。尤其是发展因子一项,得分仅为-1.82286,其中新疆又最次,2001年进出口同比和出口增长弹性系数分别为-21.76%和-501.09%。这说明该类省区对外贸易发展力度不够,亟待提高。

造成以上差距的主要原因在于:历史原因及区位优势因素、政策倾斜、体制性因素的影响及经济结构的差距。

根据分类结果,我们针对各类省区的对外贸易特征,结合其自身优势,发挥省区对外贸易联合发展战略的巨大作用,提出一系列相应的发展战略建议。

对外贸发达型省区的建议

广东、海南、福建三省的对外贸易实力均名列前茅,由于它们处于中国东南沿海,在区位优势上具有趋同性,建议对其采取如下发展方案:可由这三个省区和香港、澳门、台湾组成一个“中国人外贸”,在中国人外贸圈内,4个地方都是同一民族,是经济比较优势的一种自由结合。中国东南沿海省份,人口众多、市场广大、对外贸易实力雄厚,若有其他3个地区的合作,就能充分发挥其对外贸易潜力。

北京、天津共同的问题在于外贸发展潜力应进一步挖掘、进一步扩大国有企业出口,扩大一般贸易比重。北京是中国的政治、经济中心,应加快外贸结构战略性调整,以科技为先导,以环渤海经济圈为依托,重点发展农副产品及深加工、汽车工业、电子工业的对外贸易。要把天津建设成为北方重要的对外贸易城市,重点开发塘沽,建设以港口为中心的对外贸易地带。

对外贸发展型、成长型及开发型省区的建议

黑龙江、辽宁、吉林三省以及内蒙古自治区东部地处我国东北地区,辽宁在聚类分析中虽然被划入外贸较发达省区行列,而内蒙古对外贸易总体发展水平处于落后地位,但考虑到其地理位置上与另外两省区的紧密联系,对其采取相同战略。这四个地区与俄罗斯的西伯利亚和远东、日本、朝鲜和韩国可以组成一个东北亚外贸圈。在该外贸圈内,我国东北和内蒙古东部地区具有丰富的资源和大量剩余劳动力,既可满足日本和韩国对原材料的需求,又可满足俄罗斯引进劳务的需要。而我国东北和内蒙古也可引进日韩的先进技术,开发自身资源。随着东北亚外贸圈的扩大,河北、天津、北京、等省区相继加入,并以此为根据地,向“北美经济圈”渗透。

河南、湖北属外贸发展型省区,隶属第三类,安徽、江西、湖南隶属第四类,为成长型省区,由于这5个省区地处我国中心部地区,没有明显的沿边或沿海区位优势,应大力推进省区内运输干线的开放,如安徽可开放京九、京沪、亚欧大陆桥沿线,强化与相邻沿海沿边省区的对外贸易协作。河南应着力发展以机械电子业、医药化工等产业为龙头的外贸经济。湖北可重点开发以武汉为中心,以江汉平原为腹地,以黄石、宜昌、襄樊为顶点的大三角外贸区。湖南要大力发展其具有比较优势的有色冶金和轻纺工业的对外贸易。江西要重点发展有色金属和稀土工业、以汽车为主的机械工业等外贸支柱产业,加速实施名牌战略,提高国际竞争力。建设九江工业走廊,带动全省外贸发展。

西北地区的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虽在对外贸易的发展上属于不同类别,但它们是少数民族居住较为集中的地区,其总大部分信仰伊斯兰教,与中、西亚等国家具有共同的民族习惯和。可以同独联体的哈萨克、塔吉克、吉尔吉斯、乌兹别克、土库曼,以及西亚的巴基斯坦、阿富汗、伊朗、伊拉克、科威特、沙特阿拉伯、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等若干国家组成伊斯兰对外贸易圈。西亚国家盛产石油,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居世界前列。但是这些国家由于国内经济薄弱,劳动力严重不足,加上市场狭窄,不得不把大量的“石油美元”投放国外。中国西部地区与西亚国家开展国际经济合作,可以吸收海湾产油国家巨额剩余美元,从事大规模的资源开发和外贸建设。独联体各国家的国民经济结构,同我国西北地区有很大互补性,有利于我国西北地区发展对外贸易。

陕西应以西安、宝鸡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为对外贸易发展重点,抓紧扩大能源工业、电子工业、机械工业的对外贸易额。甘肃应重点发展有色、黑金属工业,对外贸易的区域开发重点是陇海、兰新铁路沿线经济地带和兰州经济区。宁夏应着力创建一批名牌和优势拳头外贸产品,重点建设银川经济区的对外贸易。青海应集中力量发展石油工业、化学工业等优势产业的外贸。新疆可重点发展同西亚地区的边境贸易,发挥自身在石油、食品轻纺工业上的优势。

我国西南地区的四川、重庆、广西、云南、贵州、自治区和印度、尼泊尔、不丹、锡金、孟加拉国、缅甸、老挝、越南、柬埔寨等国可组成印支那外贸圈。在这个外贸圈内,我国西北各省区对外贸易发展水平除四川属于第二类外,其余水平都不高。而其他国家大都属于穷国,生产力水平低,技术落后,商品经济极不发达,进出口贸易能力有限。因此,圈内贸易规模受限。但近几年来,这一区域的一些不太开放国家也纷纷加快开放步伐,特别是缅甸。随着中越关系的改善,这一贸易圈的环境会越来越好。

参考资料:

1.孙久文.中国区域经济实证研究.中国轻工出版社.1999.08

对外贸易的分类例3

国际贸易亦称“世界贸易”,泛指国际间的商品和劳务(或货物、知识和服务)的交换。它由各国(地区)的对外贸易构成,是世界各国对外贸易的总和。国际贸易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就已发生,并随生产的发展而逐渐扩大。到资本主义社会,其规模空前扩大,具有世界性。

二、对外贸易(foreign trade)

对外贸易亦称“国外贸易”或“进出口贸易”,是指一个国家(地区)与另一个国家(地区)之间的商品和劳务的交换。这种贸易由进口和出口两个部分组成。对运进商品或劳务的国家(地区)来说,就是进口;对运出商品或劳务的国家(地区)来说,就是出口。这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就开始产生和发展,到资本主义社会,发展更加迅速。其性质和作用由不同的社会制度所决定。

三、对外贸易与国际贸易商品结构:

对外贸易商品结构是指一定时期内一国进出口贸易中各种商品的构成,即某大类或某种商品进出口贸易与整个进出口贸易额之比,以份额表示。

国际贸易商品结构是指一定时期内各大类商品或某种商品在整个国际贸易中的构成,即各大类商品或某种商品贸易额与整个世界出口贸易额相比,以比重表示。

为便于分析比较,世界各国和联合国均以联合国《国际贸易商品标准分类》(sitc)公布的国际贸易和对外贸易商品结构进行分析比较。一国对外贸易商品结构可以反映出该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状况、科技发展水平等。国际贸易商品结构可以反映出整个世界的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状况和科技发展水平。

四、对外贸易值与对外贸易量:

(一)、对外贸易值(value of foreign trade)

对外贸易值是以货币表示的贸易金额。一定时期内一国从国外进口的商品的全部价值,称为进口贸易总额或进口总额;一定时期内一国向国外出口的商品的全部价值,称为出口贸易总额或出口总额。两者相加为进出口贸易总额或进出口总额,是反映一个国家对外贸易规模的重要指标。一般用本国货币表示,也有用国际上习惯使用的货币表示。联合国编制和发表的世界各国对外贸易值的统计资料,是以美元表示的。把世界上所有国家的进口总额或出口总额用同一种货币换算后加在一起,即得世界进口总额或世界出口总额。就国际贸易来看,一国的出口就是另一国的进口,如果把各国进出口值相加作为国际贸易总值就是重复计算。因此,一般是把各国进出口值相加,作为国际贸易值。由于各国一般都是按离岸价格(fob即启运港船上交货价,只计成本,不包括运费和保险费)计算出口额,按到岸价格(cif即成本、保险费加运费)计算进口额。因此世界出口总额略小于世界进口总额。

(二)、对外贸易量(quantum of foreign trade)

以货币所表示的对外贸易值经常受到价格变动的影响,因而不能准确地反映一国对外贸易的实际规模,更不能使不同时期的对外贸易值直接比较。为了反映进出口贸易的实际规模,通常以贸易指数表示,其办法是按一定期的不变价格为标准来计算各个时期的贸易值,用进出口价格指数除进出口值,得出按不变价格计算的贸易值,便剔除了价格变动因素,就是贸易量。然后,以一定时期为基期的贸易量指数同各个时期的贸易量指数相比较,就可以得出比较准确反映贸易实际规模变动的贸易量指数。

五、贸易条件(terms of trade)

贸易条件又称交换比价或贸易比价,即出口价格与进口价格之间的比率,也就是说一个单位的出口商品可以换回多少进口商品。它是用出口价格指数与进口价格指数来计算的。计算的公式为:出口价格指数/进口价格指数x100。 以一定时期为基期,先计算出基期的进出口价格比率并作为100,再计算出比较期的进出口价格比率,然后以之与基期相比,如大于100,表明贸易条件比基期有利;如小于100,则表明贸易条件比基期不利,交换效益劣于基期。

六、服务贸易

根据关贸总协定乌拉圭回合达成的“服务贸易总协定”,服务贸易是指:“从一成员境内向任何其他成员境内提供服务;在一成员境内向任何其他成员的服务消费者提供服务;一成员的服务提供者在任何其他成员境内以商业存在提供服务;一成员的服务提供者在任何其他成员境内以自然人的存在提供服务。”服务部门包括如下内容:商业服务,通信服务,建筑及有关工程服务,销售服务,教育服务,环境服务,金融服务,健康与社会服务,与旅游有关的服务娱乐、文化与体育服务,运输服务。

七、直接贸易与间接贸易

(一)直接贸易(direct trade)

直接贸易是“间接贸易”的对称,是指商品生产国与商品消费国直接买卖商品的行为。

(二)间接贸易(indirect trade)

间接贸易是“直接贸易”的对称,是指商品生产国与商品消费国通过第三国进行买卖商品的行为。其中,生产国是间接出口;消费国是间接进口;第三国是转口。转口贸易(entrepot trade)是指生产国与消费国之间通过第三国所进行的贸易。即使商品直接从生产国运到消费国去,只要两者之间并未直接发生交易关系,而是由第三国转口商分别同生产国与消费国发生的交易关系,仍然属于转口贸易范畴。

八、总贸易与专门贸易

(一)总贸易(general trade)

总贸易是“专门贸易”的对称,是指以国境为标准划分的进出口贸易。凡进入国境的商品一律列为总进口;凡离开国境的商品一律列为总出口。

在总出口中又包括本国产品的出口和未经加工的进口商品的出口。总进口额加总出口额就是一国的总贸易额。美国、日本、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中国、原苏联、东欧等国采用这种划分标准。

(二)专门贸易(special trade)

专门贸易是“总贸易”的对称,是指以关境为标准划分的进出口贸易。只有从外国进入关境的商品以及从保税仓库存提出进入关境的商品才列为专门进口。当外国商品进入国境后,暂时存放在保税仓库,未进入关境,不列为专门进口。从国内运出关境的本国产品以及进口后经加工又运出关境的商口,则列为专门出口。专门进口额加专门出口额称为专门贸易额。德国、意大利等国采用这种划分标准。

九、有形货物贸易

有形货物贸易指有形的、实物形态的、可以看见的货物的贸易。为便于统计和国与国之间进行协调,1974年联合国秘书处修订了1950年版的“联合国国际贸易标准分类”,现行实施的是1974年修订本。在该版本中,把国际贸易货物分为10大类,63章,233组,786个分组和1924个基本项目。

这10类货物分别为食品及主要供食用的活动物(0);

饮料及烟类(1);

燃料以外的非食用粗原料(2);

矿物燃料,润滑油及有关原料(3);

动植物油脂及油脂(4);

未列名化学品及有关产品(5);

主要按原料分类的制成品(6);

机械及运输设备(7);

杂项制品(8);

没有分类的其他货物(9)。

在国际贸易统计中,一般把0到4类货物称为初级产品,把5到8类货物称为制成品。

十、复出口与复进口

(一)、复出口(re-export)

复出口是指外国商口进口以后未经加工制造又出口,也称再出口。复出口在很大程度上同经营转口贸易有关。

(二)、复进口(re-import)

复进口是指本国商品输往国外,未经加工又输入国内,也称再进口。复进口多因偶然原因(如出口退货)所造成。

十一、知识产权贸易

根据关贸总协定乌拉土回合达成的“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知识产权包括如下内容:版权、专利、商标、地理标志、工业设计、集成电路、外观设计(分布图)等,是一种受专门法律保护的重要的无形财产。

十二、当代世界市场发展的特点

(一)世界市场上国际类型的多样化

战后,在世界市场上,出现了三种类型的国家,即发达市场经济国家、发展中国家或 地区和社会主义国家。在国际贸易中,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约占70%左右,发展中国家或地区约占20%,而社会主义国家和原苏联、东欧国家约占10%左右。

(二)国际贸易方式多样化

出现了一些新贸易形式,主要有:补偿贸易、对外加工装配贸易、租赁贸易等。

(三)国际贸易商品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

(四)世界市场上的垄断与竞争更为剧烈

战后,世界市场由卖方转向买方市场,垄断进一步加强,使得市场上的竞争更为激烈。为了争夺市场,采取了各种各样的方式:

1、组织经济贸易集团控制市场。

2、通过跨国公司打进他国市场。

3、国家积极参与世界市场的争夺。

4、从价格竞争转向非价格竞争。非价格竞争的手段和方法主要包括提高产品质量、性能、改进产品设计、做好售前售后服务等。

5、开拓新市场,使市场多元化。

十三、世界市场的概念

世界市场是世界各国之间进行商品和劳务交换的领域。它包括由国际分工联系起来的各个国家商品和劳务交换的总和。可见,世界市场这一概念是由其外延和内涵两方面构成的。世界市场的外延指的是它的地理范围。世界市场的内涵指的是与交换过程有关的全部条件和交换的结果,包括商品、技术转让、货币、运输、保险等业务,其中商品是主体,其他业务是为商品和劳务交换服务的。

十四、世界市场上商品交易方式

(一)单纯的进出口贸易方式

买卖双方自由选择交易对象,通过函电往来或当面谈判,达成协议签订合同,进行交易活动,这是国际贸易最普遍的一种交易方式。

(二)展览交易方式

举办定期或不定期的、长期或短期的、有固定地点或无固定地点的各种类型的展览会、博览会、贸易中心、为本国和其他国家的商品展出和交易提供场所。

(三)商品交易所

商品交易所是世界市场上进行大宗商品交易的一种特殊交易方式,是一种有组织的商品市场。其经营活动是根据交易所法和交易所规定的条例进行的。 3

(四)国际拍卖

国际拍卖是经过专门组织,在一定地点定期举行的一种公开竞争的交易方式。

(五)补偿贸易

补偿贸易是与信贷相结合的一种商品购销方式。买方用进口设备开发和生产的产品或用其他产品或劳务去偿还进口设备的贷款。

(六)加工贸易

加工贸易是把加工与扩大出口或收取劳务报酬相结合的一种购销方式。

(七)租赁贸易

租赁贸易是把商品购销与一定时间内出让使用权相联系的一种购销方式。出租人把商品租给承租人在一定时期内专用。承租人根据租赁时间长短付出一定的资金。

十五、对外贸易与国际贸易地理方向

(一)对外贸易地理方向

对外贸易地理方向又称对外贸易地区分布或国别结构,是指一定时期内各个国家或区域集团在一国对外贸易中所占有的地位,通常以它们在该国进出口总额或进口总额、出口总额中的比重来表示。对外贸易地理方向指明一国出口商品的去向和进口商品的来源,从而反映一国与其他国家或区域集团之间经济贸易联系的程度。一国的对外贸易地理方向通常受经济互补性、国际分工的形式与贸易政策的影响。

对外贸易的分类例4

【论文摘要】 中国和印度是目前世界上最大且发展最快的两个发展中国家,两国地理位置相邻,产业结构和自身优势有很多相似之处。虽然两国之间的国际贸易额并不很大,但是近年来的贸易发展速度却十分惊人,两国间贸易发展空间仍然宽裕。所以,两国应共同寻求南南合作的新途径。从对两国商品贸易的结构分析,可以有针对性地对双方贸易商品做出合理安排,从而充分利用各自的禀赋优势和规模经济优势,达到增强两国贸易紧密度和双方和谐利用外资的目的。 【论文关键词】 国际贸易 商品结构 比较优势 产业内贸易 中国和印度是世界上经济发展最快的发展中国家,两国人口约23亿,占世界总人口的三分之一,面积1200多万平方公里,GDP总额约2万亿美元,外贸总额1.5万亿美元。然而,从历年的外贸统计数据中可以发现,中印贸易额占中国的对外贸易总额的分量却不到2%,占印度对外贸易总额的份量不到6%,从这些基本数据的对比就可以发现,双方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会存在很多互利的投资与合作机会,贸易增长潜力巨大。事实也正如此,印度一直是我国对外贸易的传统合作伙伴,两国的贸易额近年来呈现出以较高的增长率逐年递增的态势。另外,由于两国领土接壤,在云南、西藏地区,两国边境贸易也有很好的发展空间。虽然由于历史原因,中印边境贸易在一段时间里面有所衰退,但是两国自身都客观具备在贸易和投资领域互补和合作的优势。随着青藏铁路的开通、中印乃堆拉口岸的开放、胡锦涛主席2006年底成功出访印度等一系列增进双边交流合作的利好消息的到来,中国和印度的贸易发展前景被十分看好。 一、加强中印贸易合作对双方的经济腾飞具有战略意义 曾经有人预言,中国和印度在将来会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世界经济最发达的国家,许多学者也曾提议并探讨了关于建立中印自由贸易区的设想。这些都说明这两个国家应该在经济发展的方向上寻求某种共同的道路。但是,在现实中,中印双方各方面的相互合作的确还存在一定困难,单从贸易方面来讲,由于受到政策、文化、历史、国情等诸多方面的影响,中印贸易的实际开展远不如理论上那样顺利。总结阻碍中印双边贸易发展的主要原因不外乎以下三个:首先,中印之间由于历史原因,印度对我国有一定戒备心理;其次,两国同属于发展中国家,都有大量的廉价劳动力和市场,在对外出口和吸引国际投资方面形成了一定的竞争格局;第三,两国陆运贸易不发达,虽然接壤,但是基础设施建设跟不上,目前两国之间大部分贸易的开展是通过海运进行的,路程远、费用高,不利于双边贸易的进一步发展。 笔者认为中印加大互利合作是两国的明智之举,中印双方应根据自身具体情况,寻求一种南南合作的新格局。其中中印贸易紧密程度的加强,是这种南南合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影响主要表现在: 1.加强中印贸易的紧密联系可促使中印两国在政治方面更加相互信任 同我国一样,印度也正处在改革的浪潮之中,它的目的同样也是经济的迅速腾飞。美国等一些发达国家对此十分感兴趣,印度也有意希望借助美国等一流发达国家的力量来迅速达到赶超的目标。但这样对于我国而言无疑是不利的。如果能够使两国的经济依赖性加强,在各个领域展开更充分的合作,使双方都成为彼此不可缺少的伙伴,那么经济上的紧密性会影响政治的紧密性,在双方互为有利的基础上,稳定的双方关系应该不难创造。 2.双边经贸合作的加强有利于提高两国的经贸效益 加强双边经贸合作包括很多方面的内容,对于双边贸易,特别是陆运贸易,如果能适当降低关税,则可以进一步扩大贸易量。但就目前而言,印度的关税依然处于一个较高水平,这对双方贸易的进一步开展无疑是不利的;另外,如果像许多学者提出的那样,中印自由贸易区能够建成,则双方获利会更大,根据贸易创造效应和贸易转移效应的经济理论,不难推测出这个结论。 3.加强中印贸易合作可以给我国西部地区创造更多发展机遇 西部大开发战略提出几年来,西部地区经济状况已经得到了一定改善,但是这点成绩对于彻底改善西部地区的落后状况还是远远不够的,仅仅依靠优惠政策也是远远不够的,西部地区应该发掘自身的禀赋优势,并能够将资源转化为资本。西部地区应努力做成中印自由贸易区的战略基地。首先,西部地区的区位优势明显,从云南、西藏到印度都有公路到达,去年建成的青藏铁路,更是将内地和印度的陆地距离延伸到了拉萨,而且在我国的“十一五”规划中,青藏铁路的延长线已经被纳入重点工程,该延长线将现有的 青藏铁路从拉萨延长到了日喀则,按计划,以后还会延长至亚东口岸,这将进一步拉近了与印度的距离,为中印贸易的开展,包括边境贸易打开了方便之门。其次,西部地区的人力资源优势也是不容忽视的。我国是一个劳动力廉价且众多的国家,西部地区正是我国劳动力密集的地区之一。现在我国的劳动力流动方向主要是东南沿海地区,如果西部地区作为中印贸易的门户能够提供大量的就业岗位,那么随着该地区对劳动力需求的增加,大量的劳动力会回归到西部地区,从而可以相应减少流动开支和一系列其他相关社会问题,使长期以来我国劳动力分布不均的问题得以缓解。 二、中印商品贸易结构分析 1.中印产业间贸易情况分析 在中印商品贸易中,双方的进出口产品类别有着较大差异,本文根据HS(The Harmonized Commodity Description and Coding System)编码的商品分类标准将参与贸易的商品进行分类研究,该分类制度是迄今为止最完善和科学的国际贸易分类体系,它将所有贸易商品共分为22类、99章,考虑到实际情况,本文在研究中印贸易商品时,剔除了第19类(武器弹药及其零件附件)、20类(艺术品、收藏品及古物)和21类(特殊交易品及未分类商品),主要原因是由于这几类商品贸易量太小,故本文以下只研究其他19类商品。如图1-图3所示,从2003年到2005年的数据中可以看出近年来中印商品贸易有如下特点: (1)中国和印度的商品贸易结构比例基本保持平稳; (2)多数类别的商品贸易量较小,但也有部分商品显示出较高的贸易额度; (3)从印度出口方面来看,该国出口到我国的金额最大的商品是第5类(矿产品),且在该类商品中,印度保持了较大的顺差;第15类(贱金属制品)中,两国贸易量也较大,虽然在2003年,印度在这类产品的出口中占据了绝对优势,但随后2011年、2005年数据显示两国贸易差额不大;第7类(塑料橡胶制品)中,印度显示出略微强势的出口额,但两国这类产品的贸易量并不大;(4)从我国的出口方向来看,我国在第6类(化工产品),第11类(纺织品)和第16类(机电产品)的出口中占有比较优势。 图1 2003年中印贸易商品分类金额 图2 2011年中印贸易商品分类金额 图32005年中印贸易商品分类金额 从图中还可以看到在贸易量较大的产品类别中,进口或出口一边倒的形式十分明显,双方都有具备贸易比较优势的产品,显示了双方商品的互补性,这对于双方贸易的开展是有推动作用的。然而,这样的商品在中印贸易间只是少数,而且,由于诸多原因,一国某类商品大量的贸易顺差无疑会增加另一国一定程度上的贸易恐慌,特别是由于近年来我国在国际贸易市场上与许多国家的一直保持了顺差形式,加之印度本国也正在实行一系列崛起战略和改革战略,双方较大的贸易差额可能会在某种程度上影响到一国的利益,从而影响到两国的贸易进一步开展。所以,这种基于双方比较优势而开展的国际贸易并不十分适合于这两个发展中国家,或者说中印贸易的大规模发展完全依靠这种传统的贸易形式是不够的,而基于规模经济优势的产业内贸易应该更适合目前双方的贸易开展甚至对两国吸收更多的国际投资也能起到促进作用。 2.中印产业内贸易情况分析 学术界一般用产业内贸易指数来衡量产业内贸易程度的高低。在一系列统计指标中,格鲁伯-劳艾德指数(Grubel-Lloyd Index)简称GL指数,是迄今最常用的权威性测量 产业内贸易程度的指标,某产业的GL指数表达式为: Xi-Mi Bi=1 - ———— Xi+Mi 其中,Xi表示某国i产业的出口额;Mi表示某国i产业的进口额;Bi在0-1之间变动,Bi越接近1,说明产业内贸易程度越高,越接近于0,则说明产业内贸易程度很低。根据统计数据计算,中印产业内贸易指数如表2所示。 表2 中印19类主要贸易商品的产业内贸易指数(1997-2005) 数据来源:高校财经数据库 根据表2中的数据,本文只着重研究双方贸易额较大的商品类别的产业内贸易情况(即第5、6、7、11、15、16类商品),可以发现如下规律: (1)在印度顺差较大的产业中,第5类商品两国的产业内贸易程度逐年降低;第7类和第15类商品的产业内贸易程度比较大,且近年依然呈现上升趋势。 (2)在我国贸易顺差较大的产业中,第16类产业内贸易指数较平稳,且产业内贸易程度很小;第6类产业内贸易指数指数逐年上升;第11类产业内贸易指数逐年下降。 可总结得到以下结论,如表3: 表3 中印贸易中适合不同贸易形式的商品类别 三、发展中印贸易对策分析 针对前文所研究的发展中印贸易的战略意义和双方贸易商品结构数据的分析,笔者认为发展中印贸易可以采用以下策略。 1.对双方具备比较优势产品要继续保持其优势 对于印度的矿产品和我国的机电产品和纺织品(虽然纺织品还有一定的产业内贸易成分,但是其趋势已经越来越小,所以对于纺织品贸易而言,中国还是具有比较优势的)而言,因为双方都有着较强的绝对优势,这种优势的具备前者是因先天禀赋后者是后天多年的积累结果,且都是不容易改变的固有优势,所以对于这两类产品双方应该进一步巩固各自的优势,而不必刻意弥补贸易差额,更不要恶性竞争和制定高额壁垒加以限制。 2.利用规模经济开展产业内贸易 对于塑料橡胶制品、贱金属制品和化工产品,产业内贸易已经形成且有逐步加强的趋势,所以,对于这几类产品,两国应着重加强产业内的分工协作,在产品质量、档次、用途等方面,结合本国其他资源如土地、劳动力等,展开合理分工,充分利用双方的优势资源,创造规模经济效益。另外,由于双方协作分工,产业间的恶性竞争会相应减弱,这对于目前两国吸引FDI方面的矛盾也会有所缓解。 3.大力加强边境陆运基础设施建设和沿线配套服务建设 目前,印度进口到我国的商品所经过的陆运途径主要是经缅甸到达我国云南。值得欣喜的是青藏铁路的开通及已经纳入“十一五”工程的其延长线的修筑无疑对双边的陆运贸易往来是一个利好消息。铁路的运力是陆运的数倍,这样一来既可减少以往绝大部分依靠海运的运输成本,又可以提高运输的速度、效率和安全性。另外,在陆运沿线也应该相应地建立服务于双边贸易的配套设施,如在云南、四川、广西等地设立货物装配和集散仓库、商品加工厂等;也可以不定期在这些地区开展各种形式的产品博览会,针对双方的优势产品展开贸易洽谈,不论双边贸易还是地区经济亦可在会展经济中获得一部分收益。 参考文献: 罗文宝周金秦:构建中印自由贸易区的障碍及对策研究[J].南亚研究季刊,2006(1) 郑利:中印经济优势分析[J].合作经济与贸易,2006(1) 张建红:中印两国贸易合作研究[J].世界经济研究,1999(5) 斯瓦兰·辛格:中印双边贸易的基础探悉与前景展望[J].现代财经,2006(3) 朱晶陈晓艳:中印农产品贸易互补性及贸易潜力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2006(1) 徐康宁韩剑:中国和新加坡产业内贸易的实证研究[J].国际经贸探索,2005(7)

对外贸易的分类例5

中图分类号:F7文献标识码:A

产业内贸易(IIT)是指某一时期内同一产业内产品同时发生进口和出口的活动,它是相对于产业间贸易而言的。二战以后,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生产国际化导致处于不同生产阶段的相似产品之间的贸易不断发展,产业内贸易逐步取代产业间贸易成为国际贸易的主要形式。九十年代末,产业内贸易约占主要发达国家制成品贸易的2/3,产业间贸易只占1/3左右。产业内贸易增加反映了产业内专业分工的深入,专业化程度的提高,可以节约成本,促进技术的进步和经济的增长。

一、产业内贸易理论概述

在对里昂剔夫之谜的阐释中,诞生了产业内贸易理论。自瑞典经济学家林德在其重叠需求理论中首先提出产业内贸易理论的概念后,美国学者弗农、基辛、巴格瓦蒂分别从产品生命周期和人力资本的角度研究了产业内贸易。1975年格鲁贝尔和劳埃德出版了第一部有关产业内贸易理论的专著《产业内贸易:差别化产品国际贸易的理论和度量》。之后,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迪克西特、斯蒂格利茨、克鲁格曼、赫尔普曼和兰卡斯特等人用垄断竞争理论研究了相似产品产业内贸易。八十年代后,法尔维进一步对差异产品产业内贸易进行了研究。我国经济学者杨小凯用超边际分析方法,提出了外生比较优势理论。杨小凯和博兰在批评新古典主流理论的基础上,从专业化和分工的角度拓展了对内生比较优势的分析。他们认为,内生比较优势会随着分工水平的提高而提高。由于分工提高了每个人的专业化水平,从而加速了个人人力资本的积累。这样,对于一个即使没有先天的或者说外生比较优势的个人,通过参与分工,提高自己的专业化水平,也能获得内生比较优势。

总之,产业内贸易理论从动态出发进行分析,以不完全竞争市场和经济中具有规模收益为前提,考虑需求不相同与相同的情况,更符合现在国际贸易的现实情况。该理论将符合产业内贸易的商品分为两类:同质产品(相同产品)和异质产品(差异产品)。同质产品的产业内贸易的主要形式包括:不同国家间大宗产品的交叉型产业内贸易;经济合作或因经济技术因素而产生产业内的贸易;大量的转口贸易;政府干预产生的价值扭曲使一国在进口的同时为占领其他国家的市场而出口同种产品从而形成的产业内贸易;季节性产品贸易;跨国公司内部贸易等。产品异质性是产业内贸易的基础,体现在产品的水平差异、技术差异(新产品出现带来的差异)和垂直差异(产品质量方面的差异)三方面,这三类情况都有着从供给角度存在的规模经济,从需求角度存在的需求偏好方面的重叠。

本文试图从实证角度,通过对我国外贸各产业部门外贸显性比较优势和产业内贸易水平状况和变动趋势进行实证分析,以探索外贸产品出口实质性增长的潜力和途径。

二、外贸产业的显性比较优势

在国际经济研究中,产业的外贸显性比较优势常常被用来描述该产业在流通领域而非生产领域中的竞争力状况,其竞争力指数(RNX)是通过该产业净出口 值占其外贸总额的比值大小来反映的,即:RNX=X-M/X+M,其中X为该产业的出口值,M为进口值。当RNX=1,意味着该产业只有出口没有进口,处于高显性比较优势;当0.8≤RNX

根据2003年中国对外贸易统计年鉴的数据,计算1990~2002年间9类产品的竞争力指数。初级产品,从1990年到1994年RNX虽然比较低,但为正数,这说明在这段时间内,我国的初级产品还有一定的比较优势。从1995年至今,RNX一直是负数,显示了初级产品总体上已完全丧失了比较优势,处于低比较劣势的水平。具体来看,第0类和第1类的RNX近十几年都在0.5附近,说明有一定的竞争力;但第2类、第3类和第4类的RNX长期以来接近于-1,表明比较劣势逐步加重。关于工业制成品,总体上虽处于较低的比较优势水平,但有明显的上升趋势。RNX基本上都是负数的有第5类、第7类和第9类,且第5类的比较劣势有加重的趋势,而第7类和第9类的比较劣势呈下降趋势。第6类的RNX有正有负,徘徊于0附近,也没有什么比较优势。只有第8类,其RNX一直大于0.5,显示了较高的比较优势。

三、产业内贸易总体水平实证分析

当一个产业在两国之间都没有明显比较优势时,即两国间在该产业上的外贸显性比较优势指数RNX接近或等于0,在这种情况下,两国间就进入到产业内贸易的分工模式中。目前,国际上常用的衡量产业内贸易水平的指标是1975年由Grubel和Lloyd给出的产业内贸易指数,其计算公式为:IITi=1-|Xi-Mi|/(Xi+Mi)。其中,IITi表示第i类产品一定时期的Grubel-Lloyd产业内贸易指数,Xi、Mi分别为第i类产品一定时期的出口值和进口值,IIT的取值在0~1之间。两种特殊情况是:当IIT=0时,即有X=0或M=0时,该类产品的全部贸易都表现为产业间贸易;当IIT=1时,即有X=M时,该类产品的全部贸易都表现为产业内贸易。而衡量总体的产业内贸易水平时,则采用以下公式:IIT=1-∑i|Xi-Mi|/∑i(Xi+Mi)。IIT>0.5,则表明该产品贸易中产业内贸易占优势;反之,则表明产业间贸易占优势。从公式中可以看出,IIT与RNX两者对应的关系是:IIT=1-RNX(RNX取绝对值)。按此公式,我们可以计算出我国外贸产品产业内贸易指数的分布,即各年IIT的总体水平和各类产品IIT的平均值。

1990~2002年每年产业内贸易的总体水平都在0.8以上,表明我国的外贸完全是以产业内贸易为主的。十三年里,产业内贸易的平均水平是0.936067。从内部来看,初级产品和工业制成品IIT的平均值都介于0.8和1之间,表明不管是初级产品还是工业制成品,产业内贸易已经占据了主导地位。第0类、第2类、第3类、第5类、第6类和第7类的IIT平均值都大于0.5,只有第1类、第4类、第8类和第9类的IIT平均值小于0.5,说明只有这些产品是以产业间贸易为主,仍旧是按照传统的比较优势参与国际贸易,国际竞争力不强。

四、结论

综观我国外贸产品的显性优势和产业内贸易水平分布状况,用比较静态分析归纳出以下几个特点:第一,我国外贸产品中的比较优势逐步丧失,不是按照传统的比较优势参与国际贸易的,这与我国其他学者的研究是一致的。我国大部分学者认为,我国外贸的比较优势正在流失,但并没有丧失。无论是初级产品还是工业制成品,RNX数值都很低。第二,总体上,我国的产业内贸易水平比较高。1990~2002年产业内贸易的平均水平是0.936067。初级产品和工业制成品IIT平均值都大于0.8。十大类产品中,IIT平均值大于0.5的占60%,说明我国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逐步上升。第三,我国农产品的产业内贸易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初级产品中第0~4类的IIT平均值都不是很大,产业内贸易的发展水平不高。第四,资本或技术密集型产品是以产业内贸易为基本格局,IIT平均值都在0.6以上。劳动密集型产品中的第6类产业内贸易水平非常高,IIT平均值接近于1。同属劳动密集型产品,第8类产业内贸易水平却很低,IIT平均值还不到0.3,是以产业间贸易为主导。表明随着对外贸易中资本或技术密集型产品的比重逐渐提高,带动了工业制成品整体产业内贸易水平的提升。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在我国对外贸易中仍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但产业内贸易的发展要快于基于传统比较优势基础上的产业间贸易。所以,我们要对产业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完善激励机制,促进企业更多地注重和追求规模经济效益,增加研发投入,促进我国在国际产业间和产业内分工位次的提升,调整对外贸易发展战略。

(作者单位:郑州大学西亚斯国际学院)

参考文献:

[1]强永昌.产业内贸易论――国际贸易最新理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30-33.2002.

[2]徐康宁,韩剑.中国和新加坡产业内贸易的实证分析[J].国际经贸探索.2005.4.

对外贸易的分类例6

[中图分类号] F7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024(2007)03-0083-05

[作者简介] 卓 骏,浙江大学管理学院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国际贸易公平理论;

吴凌锋,浙江大学管理学院硕士生,研究方向为国际贸易公平理论。(浙江 杭州 310058)

一、引言

随着我国对外贸易高速增长和对外投资步伐加快,一些贸易伙伴频繁地对我国设置各种贸易和投资壁垒,以保护其国内产业和市场。根据中国商务部统计,2005年,共有18个国家(地区)对我发起反倾销、保障措施和特保调查63起,涉案金额21亿美元。美国对我7种产品发起337调查,涉案金额约12亿美元;对我2种产品发起反垄断调查,涉案金额1.7亿美元。此外,技术性贸易壁垒、知识产权壁垒等对我贸易的负面影响进一步凸显。

随着我国在全球贸易市场份额的增加,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我国企业将面临日趋严峻的国际贸易和投资环境。对此,我们要有充分的认识,要科学地进行分析。本文试图从一个比较新的角度分析不同国家对外保护贸易政策的特征和强度,进而提出中国应该采取的国别应对策略。

虽然关贸总协定(GATT)及后来的世界贸易组织(World Trade Organization .WTO)经过几十年的努力. 在贸易和投资自由化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展. 给世界各国带来了实惠,中国经过多年的努力也于2001 年11月加入了WTO . 但是,WTO组织也是管理贸易的一种重要的形式,它一方面通过国际协定、政府间的协议、民间协商等方式,来控制价格,协调关系,以缓和各国间的贸易摩擦,即各国对外经济贸易政策的协调;另一方面,各国政府通过国内立法,或通过双边、多边协调,来干预和管理对外贸易。总而言之,即使是WTO的成员国的政府,也会或多或少在一定程度上干预对外贸易,实行保护主义政策。而各国贸易保护政策特点和程度,在不同的时期也会发生变化,对这些方面的变化我们应该有一个正确的判断和分析。

二、贸易保护政策测度的研究评述

从现有的文献看,对于某种贸易保护政策的测度已有深入成熟的研究,有关于测度关税壁垒方面的指标,如:平均关税率、加权平均关税率、关税实际征收率、有效关税率等;也有关于非关税壁垒方面的测度指标有:数量限制覆盖率、非关税壁垒覆盖率、非关税使用率等等。但是,如何从总体上判断某国保护主义的程度的研究还不是太多。

一个国家的保护主义强度,是由多方面的因素决定的,这里既有经济的因素,同时还有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因素。作者认为瑞士国际管理发展学院(IMD)创立的国际竞争力评价体系中的国家保护主义指标体系(NATIONAL PROTECTION-ISM)是值得借鉴的。瑞士国际管理发展研究院每年6月出版《世界竞争力年鉴》(The World Competitiveness Yearbook. WCY)来各个国家竞争力的研究报告。该报告通过评价各个国家支持企业国际竞争力的环境来评价各个国家的竞争力。IMD认为,国家之间的竞争使其企业在特定环境下的竞争。国家竞争力不能仅从GDP和生产率方面得出结论。因为企业要面对的竞争环境,不仅仅是经济方面的,还有政治、文化、教育等多方面的。国家之间竞争是设定企业在最有效率的结构、制度和政策环境之间的竞争。因此,IMD认为,国家竞争力是国家创造一个使企业有竞争力的环境的能力。根据这一认识,WCY主要测定和分析国家在提供给在其内部经营的企业一个维持其国内和国外竞争力的环境。在这中间WCY有一组指标是用来专门测度某国的贸易保护程度的,虽然有些指标在不同的年份有一些调整,但在近几年的报告中以下指标都在采用之列:

国家保护主义(National Protectionism):指标数值大表示没有阻碍外国商品及服务进口,反之表示相对阻碍了外国商品及服务进口;

外国投资者(Foreign Investors):指标数值大表示可更自由获得东道国国内公司的控制权,反之相对不能自由获得东道国国内公司的控制权;

公共部门合同(Public Sector Contracts):指标数值大表示向外国投标人更充分开放,反之则表示相对没有向外国投标人充分开放;

投资激励(Investment Incentives):指标数值大表示东道国对外国投资非常有吸引力,反之则表示不具有吸引力;

移民法(Immigration Laws):指标数值大表示不禁止本国公司雇用外国劳动,反之则表示要禁止本国公司雇用外国劳动。

以上这些指标可以说与基于国际政治经济学的贸易保护理论不谋而合,也符合贸易保护理论中国际收支论观点:即实施保护主义主要可从三个方面入手:1,对经常项目中的贸易账户进行管理,这需要对贸易活动进行干预,包括对涉及大量关税与非关税壁垒以及公共部门合同的管理;2,对经常项目中的收益账户进行管理,这涉及到一些移民政策;3,对资本与金融账户进行管理,这主要对国际投资的管制和激励政策。

三、贸易保护政策聚类分析

在这里按照作者曾经对贸易保护政策进行聚类分析的思路(卓骏,2002,2003),对瑞士国际管理发展研究院2001年至2005年的《世界竞争力年鉴》(The World Competi-tiveness Yearbook. WCY)所列的13个国家,以上面提出的5个指标进行聚类分析。首先我们将2001年至2005年的所有数据取平均数,见表1。

由于是对国家类型的分析,我们采用观测量聚类。参照作者在2002年的相关研究成果,本文采用K均值分类法对观察量进行分类。为了充分利用所有国家的信息,并保证合并的类之间的距离呈单调增加的趋势,在这里的聚类法选择平均连接法。关于相似性测度,本文从距离越近,相似程度越高的原则出发,在距离测度中使用聚类分析中用的最广泛的欧氏距离平方作为类间距离。聚类分析的结果见表2、表3。我们可以看到类别1包括6个国家,他们分别是:加拿大、法国、德国、新加坡、英国和美国;类别2包括了4个国家:意大利、日本、韩国和俄罗斯;类别3包括了3个国家,他们是:巴西、中国、印度。

从方差分析表(表4)中,我们可以看到5个变量中任意一个变量造成的类间均方(Claster MS)均远远大于类内的误差均方(Error MS)。从概率值来看,5个变量使类间无差异的假设成立的概率远远小于5%,即使是移民法这个变量其p值也只有1%。因此,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参与聚类分析的5个变量能很好的区分类间的差异。

从整个聚类分析过程分析,初始类中心由系统本身决定,分别将加拿大作为第一类的类中心,将日本作为第二类的类中心,将中国作为第三类的类中心(见表5)。初始类中心之间的最短距离是4.483。此次聚类过程执行2次迭代后类中心的变化为0,迭代停止(见表6)。

从表7最终类中心间的距离,我们可以看出各类间的距离明显。根据表8――最终类中心的变量值的分析,可以得出结论:

第一类属低度保护模式,有6个国家:加拿大、法国、德国、新加坡、英国和美国。他们的各个变量值均在6.42-8.13之间,平均值为7.116,变异系数接近0.1。公共部门合同、投资激励和移民法均低于平均水平,相对于其他变量移民法的数值最低。这说明虽然这些国家的保护力度较轻,但在移民的控制方面相对还是较严的,对本国企业雇佣外国劳动力有较严的限制,不过外国投资者的数值高达8.13,这说明外国投资者可容易获得其国内公司的控制权。

第二类属高度保护模式,共有4个国家:意大利、日本、韩国和俄罗斯。他们的各个变量值均在4.72-6.57之间,平均值为5.272,变异系数为0.17,与第一类的国家一样,公共部门合同、投资激励和移民法均低于平均水平,其中移民法只有4.77,说明这些国家对本国企业雇佣外国劳动力有较严的限制,但投资保护计划的数值高达6.57位最高值,而且高于第三类中度保护模式的国家。这表明第二类的国家虽然保护程度较高,但对大多数国外投资方可以享受其投资保护计划。

第三类国家属中度保护模式,有3个国家,而且都是发展中国家:巴西、中国、印度。他的各个变量值均在5.63-6.15之间,平均值为5.852,变异系数为0.0344,其中投资激励为6.15明显高于平均值,说明这些国家非常鼓励外资投入。另外,国家贸易保护也略高于平均水平,也反映出这些国家对本国的对外贸易干预程度并不是太高。

从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到,第一类国家的保护程度虽然最低,但这并不意味这类国家的对外贸易政策是自由贸易政策,因为还是存在着一定程度保护,而且这些国家大多数是发达国家,有着较强的国际竞争力,他们的对外政策会对整个国际贸易体制产生重大影响,其中又以美国为代表,在IMD《世界竞争力年鉴》多年的排名中美国均排名第一,因此,他是我们主要研究的对象。第三类的国家主要是发展中国家,其国际竞争力相对较弱,其对外政策会对国际贸易体制产生一定的影响。

四、中国对外贸易国别政策的选择

首先,要坚持中国对外贸易政策的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和符合国际规范的原则,遵守承诺,逐步与世贸组织所要求的国际规范并轨;确立适度贸易保护政策的保障原则,进行国际竞争要符合国情有利于发展中国的生产力,充分发挥国内市场机制在提高生产效率和资源配置效率中的作用,并与国际市场机制保持有机联系。

其次,在应对别国的贸易保护政策时,既应当考虑总体战略,还应当根据国别的不同,采取不同的策略,增强应对的针对性。

(一)应对美、日、欧为主的发达国家贸易保护的对策

1.应对日本贸易保护的策略。在我们的这次分析中,日本属高度保护模式的国家。近年来,日本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具体采取的措施为:加快知识产权和贸易关联立法,加大进出口环节打击侵权盗版力度;利用世贸组织规则的灰色区域设置贸易壁垒,如在保障措施调查上采取“明查实限”的拖延战术对进口设置隐,对农产品进口设置多样化的技术性贸易壁垒。

日本实施贸易保护有着其深刻的政治经济背景。从政治上来看,日本为谋求在亚洲的霸主地位,在亚洲内外,采取“内联外交”的策略,运用各种手段打压某些国家的崛起;从经济上看,日本为了保持技术优势,不断采用各种贸易壁垒,尤其是技术性贸易壁垒,限制别国产品进口。

近年来,中日双边的贸易额在稳步增长,我国对日本一直是贸易逆差,如2004年,我国贸易逆差为208.6亿美元,2005年为164.6亿美元;日本的经济发展对我国依赖性增强,而我国对日本的依赖性减弱。如我国对日本的贸易比重从1985年的23.6%降为2003年的15.7%,而日本则从1990年的3.5%增至2003年的15.5%。日本是我国的第三大贸易伙伴,而从长期来看,我国可能成为日本的第一大贸易伙伴。我们应发挥优势,适时利用贸易救济或其他手段,争取主动。

在中日双边经贸合作方面,我们应当做好以下工作:贯彻科学发展观,推动对日贸易结构优化升级;加强对日发展研究,制定对日长期战略规划;积极开展经济外交,“以经促政”;积极引导日本对我国投资热潮,重点提高引资技术水平;适时深化对日“走出去”,开辟经济合作新途径;加紧制定我国FTA能源战略,在区域合作中保持主动;以合作促发展方式,缓和中日能源摩擦。

2.应对美国贸易保护政策的策略。在我们的分析研究中,美国属低度保护模式的国家,但是这是从总体、平均水平上来讲的,其实中国与美国在某些行业贸易摩擦是非常激烈的。正如本文在前面论述的那样,造成贸易保护政策的原因有时往往政治因素占主导地位,因为美国的认为中国发展强大之后必然会谋求亚洲的霸主地位,所以,他们在经济上不愿看到中美经贸关系得到进一步发展。这种思维方式激化了贸易保护政策的产生和实施,并在一定程度上延缓了贸易摩擦的解决。从经济上来看,中国与美国的产业结构互补性很强,纯经济上的摩擦并不严重,但由于中美巨大的贸易顺差,导致美国在人民币汇率、知识产权保护、市场准入等政策性层面频频向中国施压。因此,中国和美国之间的贸易摩擦,“政治性因素”往往起主导作用,是从上到下(政府到企业)方式产生的贸易摩擦。所以,应对美国的贸易保护政策,我国应当采用如下策略:

(1)政治、经济和法律手段并重、相互促进从而达到良性循环。因为影响中美贸易健康发展的因素有很多,有些是经济因素,有些则是政治、社会因素,如人权问题、宗教问题、环保问题、问题、军事问题等。美国采取的贸易政策,有经济方面的考虑.但也强烈地受政治制度和意思形态方面的影响.美国贸易政策实际上是经济利益和政治利益的结合.是政治舞台上各种利益集团博弈相互平衡的结果。在美国的政治制度下.各种政治主张.包括与贸易不相关的人权问题.都有可能在美国的贸易政策中得到体现。这也说明了中美贸易摩擦为什么牵涉到了从贸易到金融.从经济到政治的广泛领域。针对美国的不公平贸易立法,我国应制定相应的立法,根据国家法的原则,采取对等原则。如美国的201条款(保障措施)、332条款(普遍调查)、301条款(不公平贸易和授权总统进行报复措施)、337条款(知识产权保护)和美国反垄断法的域外效力等。

(2)要认识到中美贸易冲突的长期性和曲折性。在美国现有的政治体制下,贸易保护主义仍有其深厚的根基,但这并不能改变中美贸易向前发展的大趋势。近年来,每当邻近美国总统大选或者国会中期选举.美国舆论界都要拿中国一些经济、政治、军事问题“说事儿”,实际上这主要是一种政治需要。等到政治气候改变,很多言论又自动销声匿迹。所以,中美贸易之间的摩擦、困难、挫折甚至倒退是暂时的,双方贸易关系通常是在经历曲折后重新回到快速发展的轨道。

(3)加强中美双方之间政治经济之间的合作。在重大的国际政治问题上,在确保国家利益的基础上,加强与美国的立场协调。在经济问题上,如国际能源问题等加强磋商。在双边经贸合作方面,由于我国对美国的贸易顺差,在不违背世贸组织规则的情况下,可以在某些领域优先对美国实施市场准入,尤其在服务业的优先开放上。

(4)加强与当地商会的联系和沟通,通过游说和公关等方式,影响美国的政治经济利益集团。美国一些针对中国的反倾销案件都是先在商会内讨论、收集证据、提出理由,当没有反对意见时才向国会提交。而且美国的商会是对外开放的,我国的出口企业都可以作为会员参加并发表自己的看法、提前了解案件动向。我国的商协会也应当与美国商会进行联合和沟通。在美国,没有商会的认同与背书,官员是作不了主的,这也是美国政治的一个特点。两国商会之间充分沟通,对于减少贸易摩擦是非常重要的。另外,我们可以通过利用和我国有贸易往来、在华投资的外商、学术界以及其他主张自由贸易、希望推动中美贸易发展的力量,对美国某些利益集团施加影响。这样,借助美国国内力量推动贸易政策向有利于中美健康贸易的方向发展.这样比等待一项贸易政策出台后再去消极应对效果要好许多。

3.应对欧盟贸易保护政策的策略。从我们的这次分析中可以看出,欧盟各国采取贸易保护政策的强度还是有差别的,如,法国、德国和英国属低度保护模式,而意大利则是高度保护模式。从总体上讲,我国与欧盟的贸易摩擦,以经济和贸易本身的利益纷争为主,而欧洲人对中国的贸易抵触更多的是民间行动。因此,中欧的贸易摩擦是自下而上,主要是技术层面上的。根据中欧贸易保护政策的特点,我们应当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1)认真研究欧盟内部利益的多样性,以及不同国家在贸易保护政策方面的差异,与欧盟内部大国保持不同层级的经贸安排,与新加入欧盟的发展中国家加强“走出去”的合作,如在这些国家投资建厂等,成本既低,又能避开与欧盟的贸易摩擦。在处理欧美贸易摩擦时要注意区别对待,优先安排与欧盟的全面经贸合作关系。

(2)加强我国与欧盟在技术标准等方面的合作,以减少出口中遇到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减少贸易摩擦。

(3)我国出口企业在积极开拓海外市场的同时,还应努力融入当地经济、社会和文化,实现企业和当地政府的双赢,从而缓和经济竞争导致的族群矛盾。要主动融入当地主流社会,参与当地相关行业协会,同当地企业、政府官员、律师业、会计师行、媒体、学校建立全面合作关系,成为当地社会一员。这不仅有利于加强沟通,避免或减少矛盾,而且有利于企业自身实现真正国际化发展。

(二)应对一些发展中国家的贸易保护的对策。在我们的分析中,发展中国家的贸易保护政策基本上属于中度保护模式,大部分发展中国家采取的贸易保护手段较为传统。据中国贸易救济信息网统计,2005年,中国遭遇各类贸易救济措施64起,其中发展中国家发起的案件超过60%,主要为土耳其、印度、南非、墨西哥、巴西、阿根廷、秘鲁等。发展中国家针对中国的的贸易保护措施正在逐步增多。中国企业在应对发展中国家的贸易保护措施时,应当注意以下几点:

1.认清发展中国家对中国在世界贸易中地位崛起的认识与态度。一些发展中国家对中国产品设置贸易壁垒,体现了发展中国家的利益差异和全球化背景下竞争和开放的矛盾心态。另外,发展中国家也面临着失业、贫困等共同的挑战,很多产业缺乏国际竞争力,对政府保护的依赖程度很高,对“中国制造”和“中国价格”心存恐惧。

发展中国家采取的贸易保护政策同样也是有其复杂的社会、政治和经济因素。与中国的贸易摩擦不仅有双边冲突,同时还有为争夺第三国市场的激烈竞争而引发的摩擦。我国与发展水平相当的发展中国家(如土耳其、印度、南非、墨西哥、巴西、阿根廷、秘鲁等)的大部分贸易争端也有这些国家的政治因素在起作用。此外,我们还应当充分认识到我国与发展中国家在社会政治制度及经济管理的理念、体制和文化等方面的差异性。

2.坚持以商业关系为主,无偿援助为辅的经贸合作原则。充分利用互惠互利的商业关系具有灵活性高、见效快和可持续发展的特点,发挥我国的比较优势,扩大贸易与投资优势。

3.加强我国与非加太集团的联系和合作,增进政策和利益协调。非加太集团77个成员国已形成了完善的运作机制,设立了秘书处。在包括世贸组织各种国际谈判等的对外立场上,非加太集团经常一致对外。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与非加太集团有着广泛的一致利益,应当加强与该集团的联系和对话,在重大立场上保持协调和合作。

4.实施“走出去”战略。发展中国家一般在人力资源、自然资源和能源方面具有优势,但缺乏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我国可以在发展中国家投资设厂,避开贸易争端;充分利用国际援助带来的机遇,扩大对发展中国家的劳务和商品出口;加强对发展中国家的技术援助和人员培训,以促进中国企业与当地经济的共同繁荣;组织培训项目,介绍我国发展经济的经验,这样也有利于扩大和提升我国在发展中国家的影响和地位。

参考文献:

[1]IMD World Competitiveness Yearbook 2005. IMD Intl.. Lausanne. Switzerland.

[2]Bhagirath Lal Das.WTO中出现的新问题及其对策[J]. 世界经济,2000,(2).

[3]Carbaugh. Robert J..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7th Edi-tion. South-Western College Publishing. 2000.

[4]Daniel M. Bernhofen. "Strategic Trade Policy in a Vertically Related Industry." Review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5(3). 1997.

[5]Jones. Ronald W.. International Trade: Surveys of Theory and Policy. North-Holland. 1986.

[6]Wong. Kar-yiu. International Trade in Goods and Factor Mobility. MIT Press. 1995.

[7]武长海.应对贸易摩擦的国别战略[EB/OL].中国贸易救济信息网,2006-07-28.

[8]贾金思,等.国际贸易――理论、政策、实务[M].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5.

[9]中国人民大学竞争力与评价研究中心研究组.中国国际竞争力发展报告(2001)――21世纪发展主题研究[R].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10]陈家勤.国际贸易论[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

对外贸易的分类例7

(一)国际贸易(International Trade)国际贸易亦称"世界贸易",泛指国际间的商品和劳务(或货物、知识和服务)的交换。它由各国(地区)的对外贸易构成,是世界各国对外贸易的总和。国际贸易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就已发生,并随生产的发展而逐渐扩大。到资本主义社会,其规模空前扩大,具有世界性。(二)对外贸易(Foreign Trade) 对外贸易亦称"国外贸易"或"进出口贸易",是指一个国家(地区)与另一个国家(地区)之间的商品和劳务的交换。这种贸易由进口和出口两个部分组成。对运进商品或劳务的国家(地区)来说,就是进口;对运出商品或劳务的国家(地区)来说,就是出口。这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就开始产生和发展,到资本主义社会,发展更加迅速。其性质和作用由不同的社会制度所决定。

二、国际贸易和对外贸易

(一)、国际贸易(International Trade)国际贸易亦称“世界贸易”,泛指国际间的商品和劳务(或货物、知识和服务)的交换。它由各国(地区)的对外贸易构成,是世界各国对外贸易的总和。国际贸易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就已发生,并随生产的发展而逐渐扩大。到资本主义社会,其规模空前扩大,具有世界性。

(二)、对外贸易(Foreign Trade)对外贸易亦称“国外贸易”或“进出口贸易”,是指一个国家(地区)与另一个国家(地区)之间的商品和劳务的交换。这种贸易由进口和出口两个部分组成。对运进商品或劳务的国家(地区)来说,就是进口;对运出商品或劳务的国家(地区)来说,就是出口。这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就开始产生和发展,到资本主义社会,发展更加迅速。其性质和作用由不同的社会制度所决定。

三、对外贸易与国际贸易商品结构 对外贸易商品结构是指一定时期内一国进出口贸易中各种商品的构成,即某大类或某种商品进出口贸易与整个进出口贸易额之比,以份额表示。 国际贸易商品结构是指一定时期内各大类商品或某种商品在整个国际贸易中的构成,即各大类商品或某种商品贸易额与整个世界出口贸易额相比,以比重表示。为便于分析比较,世界各国和联合国均以联合国《国际贸易商品标准分类》(SITC)公布的国际贸易和对外贸易商品结构进行分析比较。一国对外贸易商品结构可以反映出该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状况、科技发展水平等。国际贸易商品结构可以反映出整个世界的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状况和科技发展水平。

四、对外贸易值与对外贸易量 (一)、对外贸易值(Value of Foreign Trade)对外贸易值是以货币表示的贸易金额。一定时期内一国从国外进口的商品的全部价值,称为进口贸易总额或进口总额;一定时期内一国向国外出口的商品的全部价值,称为出口贸易总额或出口总额。两者相加为进出口贸易总额或进出口总额,是反映一个国家对外贸易规模的重要指标。一般用本国货币表示,也有用国际上习惯使用的货币表示。联合国编制和发表的世界各国对外贸易值的统计资料,是以美元表示的。把世界上所有国家的进口总额或出口总额用同一种货币换算后加在一起,即得世界进口总额或世界出口总额。就国际贸易来看,一国的出口就是另一国的进口,如果把各国进出口值相加作为国际贸易总值就是重复计算。因此,一般是把各国进出口值相加,作为国际贸易值。由于各国一般都是按离岸价格(FOB即启运港船上交货价,只计成本,不包括运费和保险费)计算出口额,按到岸价格(CIF即成本、保险费加运费)计算进口额。因此世界出口总额略小于世界进口总额。(二)、对外贸易量(Quantum of Foreign Trade) 以货币所表示的对外贸易值经常受到价格变动的影响,因而不能准确地反映一国对外贸易的实际规模,更不能使不同时期的对外贸易值直接比较。为了反映进出口贸易的实际规模,通常以贸易指数表示,其办法是按一定期的不变价格为标准来计算各个时期的贸易值,用进出口价格指数除进出口值,得出按不变价格计算的贸易值,便剔除了价格变动因素,就是贸易量。然后,以一定时期为基期的贸易量指数同各个时期的贸易量指数相比较,就可以得出比较准确反映贸易实际规模变动的贸易量指数。

五、贸易条件(Terms of Trade)

贸易条件又称交换比价或贸易比价,即出口价格与进口价格之间的比率,也就是说一个单位的出口商品可以换回多少进口商品。它是用出口价格指数与进口价格指数来计算的。计算的公式为:出口价格指数/进口价格指数X100。 以一定时期为基期,先计算出基期的进出口价格比率并作为100,再计算出比较期的进出口价格比率,然后以之与基期相比,如大于100,表明贸易条件比基期有利;如小于100,则表明贸易条件比基期不利,交换效益劣于基期

六、服务贸易

根据关贸总协定乌拉圭回合达成的"服务贸易总协定",服务贸易是指:"从一成员境内向任何其他成员境内提供服务;在一成员境内向任何其他成员的服务消费者提供服务;一成员的服务提供者在任何其他成员境内以商业存在提供服务;一成员的服务提供者在任何其他成员境内以自然人的存在提供服务。"服务部门包括如下内容:商业服务,通信服务,建筑及有关工程服务,销售服务,教育服务,环境服务,金融服务,健康与社会服务,与旅游有关的服务娱乐、文化与体育服务,运输服务。

七、直接贸易与间接贸易

(一)直接贸易(Direct Trade)直接贸易是"间接贸易"的对称,是指商品生产国与商品消费国直接买卖商品的行为。 (二)间接贸易(Indirect Trade) 间接贸易是"直接贸易"的对称,是指商品生产国与商品消费国通过第三国进行买卖商品的行为。其中,生产国是间接出口;消费国是间接进口;第三国是转口。转口贸易(Entrepot Trade)是指生产国与消费国之间通过第三国所进行的贸易。即使商品直接从生产国运到消费国去,只要两者之间并未直接发生交易关系,而是由第三国转口商分别同生产国与消费国发生的交易关系,仍然属于转口贸易范畴。

八、总贸易与专门贸易

(一)总贸易(General Trade) 总贸易是"专门贸易"的对称,是指以国境为标准划分的进出口贸易。凡进入国境的商品一律列为总进口;凡离开国境的商品一律列为总出口。在总出口中又包括本国产品的出口和未经加工的进口商品的出口。总进口额加总出口额就是一国的总贸易额。美国、日本、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中国、原苏联、东欧等国采用这种划分标准。(二)专门贸易(Special Trade)专门贸易是"总贸易"的对称,是指以关境为标准划分的进出口贸易。只有从外国进入关境的商品以及从保税仓库存提出进入关境的商品才列为专门进口。当外国商品进入国境后,暂时存放在保税仓库,未进入关境,不列为专门进口。从国内运出关境的本国产品以及进口后经加工又运出关境的商口,则列为专门出口。专门进口额加专门出口额称为专门贸易额。德国、意大利等国采用这种划分标准。

九、有形货物贸易

有形货物贸易指有形的、实物形态的、可以看见的货物的贸易。为便于统计和国与国之间进行协调,1974年联合国秘书处修订了1950年版的"联合国国际贸易标准分类",现行实施的是1974年修订本。在该版本中,把国际贸易货物分为10大类,63章,233组,786个分组和1924个基本项目。这10类货物分别为食品及主要供食用的活动物(0);饮料及烟类(1);燃料以外的非食用粗原料(2);矿物燃料,润滑油及有关原料(3);动植物油脂及油脂(4);未列名化学品及有关产品(5);主要按原料分类的制成品(6);机械及运输设备(7);杂项制品(8);没有分类的其他货物(9)。在国际贸易统计中,一般把0到4类货物称为初级产品,把5到8类货物称为制成品。

十、复出口与复进口

(一)、复出口(Re-export)复出口是指外国商口进口以后未经加工制造又出口,也称再出口。复出口在很大程度上同经营转口贸易有关。(二)、复进口(Re-import)复进口是指本国商品输往国外,未经加工又输入国内,也称再进口。复进口多因偶然原因(如出口退货)所造成。

十一、知识产权贸易

根据关贸总协定乌拉土回合达成的"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知识产权包括如下内容:版权、专利、商标、地理标志、工业设计、集成电路、外观设计(分布图)等,是一种受专门法律保护的重要的无形财产。

十二、当代世界市场发展的特点

(一)世界市场上国际类型的多样化 战后,在世界市场上,出现了三种类型的国家,即发达市场经济国家、发展中国家或 地区和社会主义国家。在国际贸易中,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约占70%左右,发展中国家或地区约占20%,而社会主义国家和原苏联、东欧国家约占10%左右。 (二)国际贸易方式多样化出现了一些新贸易形式,主要有:补偿贸易、对外加工装配贸易、租赁贸易等。(三)国际贸易商品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四)世界市场上的垄断与竞争更为剧烈战后,世界市场由卖方转向买方市场,垄断进一步加强,使得市场上的竞争更为激烈。为了争夺市场,采取了各种各样的方式:组织经济贸易集团控制市场。2、通过跨国公司打进他国市场。 3、国家积极参与世界市场的争夺。4、从价格竞争转向非价格竞争。非价格竞争的手段和方法主要包括提高产品质量、性能、改进产品设计、做好售前售后服务等。5、开拓新市场,使市场多元化。

十三、世界市场的概念

世界市场是世界各国之间进行商品和劳务交换的领域。它包括由国际分工联系起来的各个国家商品和劳务交换的总和。 可见,世界市场这一概念是由其外延和内涵两方面构成的。世界市场的外延指的是它的地理范围。世界市场的内涵指的是与交换过程有关的全部条件和交换的结果,包括商品、技术转让、货币、运输、保险等业务,其中商品是主体,其他业务是为商品和劳务交换服务的。

十四、世界市场上商品交易方式

(一)单纯的进出口贸易方式 买卖双方自由选择交易对象,通过函电往来或当面谈判,达成协议签订合同,进行交易活动,这是国际贸易最普遍的一种交易方式。 (二)展览交易方式 举办定期或不定期的、长期或短期的、有固定地点或无固定地点的各种类型的展览会、博览会、贸易中心、为本国和其他国家的商品展出和交易提供场所。 (三)商品交易所 商品交易所是世界市场上进行大宗商品交易的一种特殊交易方式,是一种有组织的商品市场。其经营活动是根据交易所法和交易所规定的条例进行的。 (四)国际拍卖 国际拍卖是经过专门组织,在一定地点定期举行的一种公开竞争的交易方式。 (五)补偿贸易 补偿贸易是与信贷相结合的一种商品购销方式。买方用进口设备开发和生产的产品或用其他产品或劳务去偿还进口设备的贷款。 (六)加工贸易 加工贸易是把加工与扩大出口或收取劳务报酬相结合的一种购销方式。 (七)租赁贸易 租赁贸易是把商品购销与一定时间出让使用权相联系的一种购销方式。出租人把商品租给承租人在一定时期内专用。承租人根据租赁时间长短付出一定的资金。

十五、对外贸易与国际贸易地理方向

对外贸易的分类例8

中图分类号:F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0594(2010)02-0015-06 收稿日期:2009-08-03

一、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贸易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在1978年到2007年间,世界贸易占GDP比重从16.73%上升到28.91%,而我国出口占GDP比重则从1978年的不足7%上升到2007年的41.87%,进口占GDP比重则由7.07%上升到32.28%。从2003年开始,我国的进出口占GDP比重就已经超越了世界整体水平。同期,我国GDP占世界GDP的比重由1.76%上升到5.87%,增长4个百分点。进口和出口依存度的上升说明与世界整体水平相比,我国经济增长中有越来越多的商品和服务是依赖外部消费实现的。因而外部经济变化对我国外贸发展和经济增长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总量的增长毕竟有限,要想外贸发展在总量增长受限的前提下仍能继续获得外贸利益,必须考虑外贸结构的优化问题。

在当前世界金融危机的影响下,各国着力开拓国内市场,抑制进口需求,我国外贸要想获得长远平衡发展,首先必须要解决的也是贸易结构问题。

二、贸易结构研究文献回顾

国外学者关于贸易结构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贸易政策对贸易结构的影响,以及产业内贸易的发展上。在我国外贸总量不断增长的进程中,对外贸易总体发展水平的研究是学术界关注的主要内容。但近年来,随着我国外贸增长遭遇不稳定因素的增多,有越来越多的学者将研究视角转向了外贸结构,大致可分为以下三类视角:

第一类研究贸易结构的事实,包括地区贸易结构或产业内贸易结构的发展变化。张小蒂、李晓钟(2002)的研究结果表明劳动密集型产品在我国出口商品中比重最高,同时也是主要具有比较优势的商品。魏浩等人(2005)认为我国最具比较优势的工业制成品仍然主要集中在技术含量低的产品。Zheng和Qi(2007)的研究发现中国在1996~2005年间的农产品出口品种多于美国,但其多样化程度在下降。董小麟、龚庆宇(2008)认为我国服务贸易相对滞后阻碍了货物贸易升级及货物贸易仍主要依赖于粗放型增长方式是我国贸易结构中存在的最主要的两大局限。

第二类主要研究贸易结构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马征、李芬(2006)探讨了在产业间贸易到产业内贸易的演变中贸易结构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之间的关系。徐光耀(2007)分析了在不同的进口贸易结构下,进口贸易对我国经济增长的不同促进作用。刘方、赵忠秀(2008)以东北老工业基地为例,考察了进出口商品结构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

第三类文献研究影响贸易结构形成的经济因素。这一问题是近年来广泛引起学者关注的议题。Rodrik(2006)认为中国的出口构成与收入发展水平是不相符的。中国对外贸易的长期发展不在于出口的持续增加,而是要提高出口商品的“质量”:冯正强、杨晓霞(2007)使用贸易特定化系数研究了我国2005年7月21日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之后的对外贸易结构。鲁晓东、李荣林(2007)利用高度分解的贸易数据研究中国1987~2005年的贸易结构和比较优势及其变化。隋月红、赵振华(2008)运用格兰杰因果检验和回归分析等方法实证研究了我国出口贸易结构的形成机理。

三、衡量贸易结构的指标体系

(一)商品类别比率 以商品类别比率反映贸易结构的变化,常用的指标是使用工业制成品在总贸易、进口、出口额中所占比重。表1统计了我国1990~2007年间工业制成品贸易比重变化情况。

从我国商品类别比率反映的贸易结构变化情况来看,1990~2007年间,总贸易中工业制成品比率由1990年的77.7上升到2007年的85.99,增长了8.29个百分点。出口贸易中工业制成品比率增长趋势更加显著,从1990年不足75%上升到2007年的接近95%的水平。而进口商品中该比率则显著下降,南81.53下降到74.57的水平,下降近7个百分点。也就是说,我国出口商品构成中工业制成品所占比重已经超过9成。如果单从这一指标来看,我国外贸商品的构成正在朝向比较有利的方向发展:进口初级产品,出口工业制成品。但是,我国出口的工业制成品中仍然主要是低附加值的产品,出口产品技术含量仍有待进一步提高,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牌产品仍然比较缺乏。

(二)贸易竞争力指数/贸易特定化指数 贸易特化系数的计算公式为TCi=(Xi-Mi)/(Xi+Mi)。TCi表示i产品的贸易特化系数,Xi、Mi分别表示i产品的出口额和进口额,因此,贸易特化系数表示的是i产品的纯出口比率。一般来说,某种产品的贸易特化系数越接近1,说明出口额远远超过进口额,该种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就越强(潘红宇,2006)。

在这里我们按照SITC的一位数分类将中国进出口商品分为九大类,分别以SITC0-SITC8表示,去除统计中未分类的其他商品一项,数据根据各期《中国统计年鉴》整理获得。表2是我们计算的各类商品贸易竞争力指数变化情况。

从表2可以看到,在1980到1985年间,初级产品的贸易竞争力指数是上升的。但随后就一直下降,2007年降为-0.6。从其构成中可以看到,第3类商品的贸易竞争力指数是变化幅度最大的一类,几乎横跨了整个(-1,1)区间。我国此类商品的贸易经历了从出口大国到进口大国的变化,说明我国经济发展中对外部资源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隐含了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外部市场风险。我国在第4类商品的贸易上是以进口为主,2007年贸易竞争力指-数下降到0.92,是所有商品分类中最缺乏国际市场竞争力的产品类别。

就工业制成品而言,其出口竞争力指数在1980年到1985年是下降的,但随后基本保持了上升的趋势。尤其是1997年,从1996年的0.06上升到0.17,但随后出现波动。近几年又有所提高,2007年达到0.24的水平。就其构成而言,第5、6、7类商品的外贸竞争力都表现出一定的上升趋势。

表2也反映出我国贸易顺差的主要商品构成情况,凡是竞争力指数为正的都表明此类商品存在贸易顺差。在我国贸易顺差构成中,主要是以第0类商品食品及活动物,第l类饮料及烟类,第6类轻纺

产品、橡胶制品、矿冶产品及其制品,第8类杂项制品为主,第7类商品机械及运输设备上升比较快。根据前面的分析,除第7类外,其他几类都是初级产品或劳动密集型产品。实际上我国出口的商品中,即使是第7类也主要是以具有成熟技术、低附加值的资本或技术密集型产品为主。这反映出一个重要的问题,即我国贸易利益的来源仍然是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产品的高级化进程仍未实现,贸易结构升级缓慢。

四、金融危机背景下影响我国外贸平稳增长的主要风险因素

在金融危机影响下,世界经济形势将更加严峻复杂,经济发展中的不确定、不稳定性因素会继续增多,而其对中国进出口的影响可能进一步加深。另外,经过多年高速增长,我国许多产品的国际市场份额已经非常之高,接近市场容量的极限。在这种情况下,最多只能使出口增长与需求增长保持速度一致。在外部需求显著下滑的情况下,我国外贸出口增长要想保持和以前一样的速度显然已非易事。

(一)影响出口的因素

1.金融危机国家国内经济波动幅度加大,世界需求下降。美国金融危机已经对其消费、投资等实体经济领域造成严重影响。2007年危机爆发以来,美国房地产和股市价格大幅下降、信贷减少、失业增加、家庭部门债务负担不断加重,金融资产不断缩水。消费需求不振使得美国经济增长的最大引擎丧失了动力。而且,在金融危机阴影下美国经济衰退的影响已开始向全球蔓延。美欧日等发达经济体是中国主要出口市场,这几个国家和地区的市场占中国出口总量的一半左右。其经济下滑、需求下降、订单减少必然对我国出口产生不利影响。

2.国际市场竞争加剧,贸易保护主义抬头。金融危机爆发后,发达国家经济陷入衰退,进口需求下降。为重振经济,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里刺激对本国产品的需求,不少国家都或明或暗地实施贸易保护措施。金融危机下的贸易保护主义对我国这样的以加工贸易、低附加值资源性产品出口为主的国家尤其不利。由于产品缺乏市场竞争力,非常容易被其他国家同类出口产品所替代。在贸易保护主义的措施下,如果那些与我国出口产品具有替代性质的出口国压价出口,最终造成两败俱伤的局面,损害我国外贸利益。

3.人民币汇率波动侵蚀企业出口利润,新兴市场经济体货币对美元贬值加剧了人民币升值带来的出口抑制效应。受金融危机的影响,2008年人民币汇率波动性显著增大,这使得我国外贸企业更加难以适应。本来的升值过程就已经侵蚀了一大部分出口利润,而汇率波动性增加带来的外汇风险使出口贸易更加艰难。另外,进入2009年,除日元以外的其他非美货币纷纷对美元大幅贬值。人民币相对于美元升值加之竞争对手货币相对于美元贬值,结果是人民币对竞争对手的货币大幅度升值,使得我国商品出口竞争力下降,出口受到外需放缓和本币升值的双重挤压。从2009年前3个月的情况来看,汇率双向波动的可能性不断加大,这意味着今后我国出口企业将面临更加严峻的考验。

(二)影响进口的因素

1.大宗资源性进口商品价格波动较大。我国进口商品中原材料能源类商品占相当比重,而此类商品的国际市场价格在2008年出现剧烈波动,对我国进口贸易产生巨大风险。2008年我国石油消费对外依存度接近50%。而2008年国际市场石油价格大起大落,呈现少有的剧烈波动状况。国际油价剧烈波动加重了进口商的负担,也对国内成品油市场产生了巨大影响。

2.进口集中度过高。在我国进口贸易的地区分布上,存在集中度的结构性问题。我国贸易逆差主要来源地为中国台湾、韩国、日本、安哥拉、沙特阿拉伯等国家和地区,而贸易顺差则主要来源于中国香港、美国、荷兰、英国等国家和地区。2008年前10个月,我国来自于日本、欧盟、东盟的进口占同期总进口额的35%,来自于亚洲地区(日本、东盟、韩国、中国台湾)的进口占同期总进口额的43%,而同期来自于美国一国的贸易顺差占我国总顺差的66.8%。我国实际上是将来自于亚洲地区的贸易逆差转变为我国对欧美的贸易顺差,结果是加大了欧美针对我国的贸易壁垒措施力度,既不利于同这些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往来,也对我国外贸发展产生了不良影响。

五、对策建议

如何实施有效的外贸管理政策,在保持外贸平稳增长的前提下,促进外贸平衡发展,提升出口商品技术含量,增强外贸商品出口竞争力,发挥进口的技术提升作用,促进外贸全面升级,对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一)开拓新市场,积极应对金融危机 我国外贸进出口面临的一大问题是过高的市场集中度。要想保持我国外贸出口平稳增长,我国必须开拓新兴市场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的市场,降低外贸市场集中度。另外,我国应该鼓励有实力的企业走出国门,到其他国家尤其是新兴经济体和广大发展中国家去投资,实行当地生产、当地销售。一方面可以绕开东道国的贸易壁垒限制,另一方面可以提升我国外向型经济发展的效益。此外,我国应该在全球、地区和双边层面扩大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经济金融合作,妥善处理好与主要贸易伙伴的关系,这样做有利于保障出口继续增长,为我国经济长期持续增长营造有利的外部环境。

(二)进一步扩大内需,依靠国内市场提高有效需求 就经济增长而言,外需和内需都是一国总需求的构成部分。稳定的出口增长可以为国内企业增加收入,提高居民的支付能力,从而对内需也有一定的带动作用。据国家统计局研究,出口每增长1%,可以拉动消费增长0.68%、拉动投资增长0.74%。在当前发达国家受金融危机困扰而整体经济下滑、进口需求下降的情况下,我国应该实行更加宽松的收入政策,提高居民整体收入水平,依靠国内市场提高有效需求,将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逐渐转到内需上来。

对外贸易的分类例9

一、我国加工贸易近年来发展现状

加工贸易是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发展中国家参与国际分工的一个重要途径,近几年来,我国加工贸易发展迅速,无论是拉动国民经济,还是缓解就业压力,加工贸易均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目前,世界500强已有480家落户我国,全国加工贸易企业已超过12.6万家,覆盖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和监管区外,基本形成了与我国对外开放格局和开放型经济发展需要相适应的布局。

1978-2000年间,中国经济年均增长9.5%,加工贸易的年均增速是我国经济年均增速的一倍以上。据有关数据显示,1980年,我国加工贸易进出口总额仅为16.7亿美元,2011年达到13052.2亿美元,比较1979年的2.35亿美元,增长了5553倍。2012年达到13439.5亿元。加工贸易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实现了超常规、高速度、跨越式发展,在我国对外贸易中的比重从1980年的4.4%提高到2007年的45.4%,加工贸易出口占全部出口的比重最高时接近60%,连续十多年占据我国外贸出口的半数以上。近年来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加工贸易比重开始下降,2012年我国加工贸易占我国外贸总值的34.8%。中国加工贸易发展早期是以来料加工为主,直到1989年进料加工进出口额首次超过来料加工贸易额,达53.1%。此后进料加工一直是加工贸易的主要形式,这就意味着加工方对原料采购有了较大的商业选择机会,从而为国内配套生产提供了需求和拉动。来料加工占比从2000年的30%降至2011年的15%。

加工贸易产业面不断拓宽,产业加工环节增多,产业链延长。中国加工贸易从服装、玩具、鞋类等劳动密集型行业开始发展,逐渐延伸进入家电、电气机械、电子通讯设备、运输设备以及各种信息服务产品等行业领域。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国加工贸易在转型升级、产品结构优化方面取得了进展。加工贸易出口产品中,高新技术产品所占比例不断提高,商务部的数据显示,高新技术产品占加工贸易进出口比重从2002年的26%提高到2011年的44.9%。

加工贸易的发展对我国的经济快速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积极影响,但同时也引发了一些问题与困难,我们将在下文中进行详细说明,我国近几年来调整了一些贸易政策促使贸易转型,这些政策起到了一定的效果,但是就目前加工贸易的发展状况来看仍然需要进一步转型和优化。

二、我国加工贸易面临的问题

加工贸易的产业链条较短,经济效益低。加工贸易在我国虽然数量上很大,但是相当大一部分尚处于简单加工的发展阶段,生产加工能力集中于上下游产业,零部件和原材料大量依赖进口,这类企业经营的货物种类技术含量不高,产业链条短,一些技术含量高的关键零部件严重的依赖进口。例如我国加工贸易产业配套薄弱环节主要表现在高端原材料、零部件和高端设备的设计制造能 力不足,例如电脑行业的芯片、集成电路、软件;服装行业的高级面料等,多半依据进口,料件本地采购比例偏低。当前加工贸易企业主要处于价值链低端,普遍附加值较低,亟待向上下游产业链延伸,从单纯代工生产(OEM)向上游代设计(ODM)和下游品牌营销(OBM)发展。国内产业链不长,增长质量和效益不高,在整个国际生产收益分配格局中我们所得份额较低。虽然高新技术产品占加工贸易进出口比重从2002年的26%提高到2011年的44.9%,但是要想实现经济强国、世界强国的目标,这个比例还远远不够。

部分加工企业存在自主创新的惰性,升级转型动力不足我国的加工贸易企业大多为中小型企业,作为跨国公司产业链的一个环节,企业接受外商提的原材料、零部件、元器件,按照外商的要求进行加工生产,并由外商支配和销售,在整个生产和销售网络中处于从属的地位。受这种贴牌生产的惰性影响,加工贸易企业对那种不管研发、不管销售、不管品牌的生产方式形成了路径依赖性,削弱了自主创新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对转型升级并不积极。缺乏资金支持也是一个影响加工贸易企业自主创新的一个因素。于研究开发投入大,时间长,风险大,而且创建自主品牌需要营造相应的营销渠道,宣传品牌还要有一定的广告投入,中小加工贸易企业往往难以承担这些费用消耗。

加工贸易增加了双边贸易的不平衡,加剧贸易摩擦的产生。我们的加工贸易主要是由东亚几个经济体转移过来的产业下游环节,从事加工贸易的企业从其投资源地进口上游料件,加工后向欧美等传统市场出口,这使得我们对东亚主要经济体形成巨额逆差,又对欧美主要国家形成巨额顺差,商务部的资料显示,2011年中国与175个贸易伙伴存在贸易顺差,占所有贸易伙伴的73%,美欧是中国主要的顺差来源地。这种双边贸易的不平衡,恶化了我国的外经贸环境;而且国外市场过于集中,出口受到欧美的影响大,使我国经济容易受到美国和欧洲的牵制。在美国金融危机、欧债危机的影响下,我国已经成为全球贸易摩擦的重灾区,企业在国际市场上屡遭反倾销、反补贴制裁等。

对境外加工贸易的认识不足。境外加工贸易是发展加工贸易动态利益的一种新的形式,境外加工贸易是指我国企业以现有技术、设备投资,在境外以加工装配的形式,带动和扩大国内设备、技术、零配件、原材料出口的国际经贸合作方式。开展境外加工贸易作为外经贸工作的一项新兴事业,开展境外加工贸易是实施“走出去”开放战略的一条重要途径,已成为当前实现国民经济调整和培育出口的一个新增长点。但目前国内很多加工贸易企业对境外加工贸易认识明显不足,对开展境外加工贸易方式不十分清楚。

除此之外,我国加工贸易还面临走私骗税情况、冲击国内原材料产业以及带给环境越来越大的压力等一系列问题,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困难重重,但是必须要克服,因为实践证明,加工贸易符合我国国情,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内,仍将是我国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缓解就业压力、提高产业发展水平、创造我国参与国际经济合作竞争的新优势的重要方式。我们要清醒地对待问题和压力,促进加工贸易的进一步发展,才能使其继续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三、近年来有关于加工贸易的政策调整及政策调整结果

随着科学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观在经济活动中的运用,那些加工贸易“两高一资”(高污染、高能耗、资源性)的产业发展受到制约,在加上金融危机的影响下,国家近年来出台了多项有关加工贸易发展的政策,对加工贸易的发展进行了相应调整。

1.加工贸易商品分类管理政策调整

从1999年开始,国家开始对加工贸易商品实行分类管理,每年海关总署会同环保、商务等中央部门对加工贸易禁止类、限制类商品目录适时动态调整。截至2009年,列入加工贸易禁止类目录的共计1700余个10位商品编码的商品,加工贸易限制类目录的共计500余个10位商品编码的商品。从调整的方向来看,那些“两高一资”和劳动密集型产品更多的被列入禁止类和限制类目录,加工贸易的门槛也变得越来越高了。

2.加工贸易企业分类管理措施调整

海关对加工贸易企业实行分类管理,在2008年4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企业分类管理办法》中,海关对加工贸易企业参照进出口货物收发货人进行管理,分为AA类、A类、B类、C类、D类等5个管理类别,按照守法便利原则,对适用不同管理类别的企业,制定相应的差别管理措施。除此之外,海关对加工贸易企业实行区域差别管理,根据加工贸易发达的程度,将我国关境领域按行政区划分为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海关对不同区域内的加工贸易企业、不同类别的加工贸易企业实行不同的加工贸易银行保证金台账制度。为了减小加工贸易企业的资金压力,国家在2009年对东部地区A类企业开展限制类商品加工生产由“半实转”转为“空转”。

3.加工贸易保税监管措施调整

H2000通关系统的普遍运用和通关作业电子化改革的需要,海关对加工贸易企业逐步实施计算机联网监管,变传统的加工贸易纸质手册为电子化手册、电子账册管理。加工贸易企业通过数据交换平台向海关报送能满足海关监管要求的物流、生产经营等数据(即将企业的MRP、ERP系统与海关通关作业系统对接),海关对数据进行核对、核算,提高海关监管的效率,节约企业生产成本。

4.加工贸易出口退税率、缓税利息率调整

为了优化出口商品结构,2008年9月15日,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等五部委调整部分出口商品的出口退税率。同时,将以前已经取消出口退税以及这次取消出口退税的商品列入加工贸易禁止类目录。为了促进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对加工贸易企业从国内采购的货物适时调整了出口商品的出口退税率;2009年3月6日,海关总署公告,将加工贸易保税货物内销征收缓税利息适用的利息率暂由参照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调整为参照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活期存款利率执行。加工贸易内销缓税利率下调无疑将缓解加工贸易企业的资金压力。另外,海关总署正酝酿系列措施推进加工贸易企业转向内销市场。

5.加工贸易出口转内销措施调整

在2007年,商务部将加工贸易的内销审批权从省级商务主管部门下放到地市一级;于2008年开始,将内销集中申报在沿海等地小范围内开始试点,并逐步简化内销审批业务;2008年底,海关总署出台了《支持扩大内需, 促进经济增长的十项措施》;2009年初,海关总署又下发了一份意见稿,酝酿系列措施推进加工贸易企业转向内销市场;2009年3月6日,内销缓税利息率的调整等。以上一系列举措,目的是将企业外销萎缩的市场转向国内市场,尽可能的降低加工贸易企业的生存压力。

从近几年加工贸易政策调整来看,目的在于“限制”和“发展”。“限制”主要体现在提高加工贸易的门槛,通过加工贸易商品和企业分类管理来实现,限制“两高一资”产品、低附加值产品的加工生产,并有序的将低附加值、限制类加工贸易产业向中西部区域转移;“发展”主要通过鼓励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监管便利化、内销政策化等来实现,引导加工贸易健康有序的发展。这些政策调整已初见成效,那些劳动密集型加工贸易产业的生产成本不断升高,出口成本优势降低,在整个加工贸易中所占比重逐年下降。从《加工贸易禁止类和限制类商品目录》的调整来看,政策倾向从以往的劳动密集型“两高一资”产业转向为高附加、高科技含量的产业,鼓励加工贸易企业加强科技研发与创新,鼓励机电产品、高科技产品的出口。产业链条逐渐延伸,对于加工贸易“两头在外”、“大进大出”的比喻现在已不那么合适。随着我国加工贸易本土化程度在不断提高,加工贸易企业正逐步提高自身产品的竞争能力和产业的配套能力,加工贸易产业链条逐步延伸,一方面,改变了过去那种“大进”的方式,在国内采购料件的比重逐渐增大,延长了加工贸易产业链条,对国内中上游产业的带动作用逐步体现,带动了上游产品的生产和出口;另一方面,改变了过去那种“大出”的方式,向深加工、精加工延伸。通过这种“大进大出”的转变,带动了整个加工贸易产业链条,使整个产业逐步形成积聚效应。国家出台政策支持企业在稳定国外市场的同时,积极开拓国内市场,将部分外销产品转为内销,并给予税收优惠,鼓励企业逐步建立国内营销和物流体系,创立自己的内销品牌。出口转内销政策的实施,不仅使一些加工贸易企业走出金融危机的困境,在规避外部经济波动带来的不利冲突,减轻国际贸易摩擦方面起到一定的作用。据统计显示,2009年外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陡降为-44.8%,内需的贡献则高达144.8%。

四、我国加工贸易的未来政策调整方向

加工贸易政策调整的主要方向应该兼顾到两方面的考虑:一是保持当前加工贸易快速发展对中国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二是努力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和增强资金融通能力从而扩大产业链长度。

具体来看,未来的政策导向应该有以下内容。积极探索加工贸易自主创新路径,推动内资企业发展加工贸易,增强研发与市场控制能力;完善国产料件退税政策,鼓励加工贸易料件国产化,提高加工贸易的国内增值;积极开发新市场,扩宽市场空间,摆脱欧美国家的控制,降低贸易摩擦产生的可能性;规范加工贸易管理,加大物流体系建设,推动国内加工贸易的全面合理发展,积极应对周边东南亚国家的竞争;适当减少外汇储备,增加进口,特别是国外资源性产品、先进技术和设备的引进。

参考文献:

[1]裴长洪.中国贸易政策调整与出口结构变化分析[J].经济研究,2009(4).

[2]吴杨伟.我国加工贸易政策调整分析[J].国际商务论坛,2010(7).

[3]吴思远.我国加工贸易政策变化影响与建议[J].对外经贸,2012(6).

[4]闫国庆等.我国加工贸易战略转型及政策调整[J].经济研究,2009(5).

[5]金鑫.浅析我国加工贸易的发展[J].中国商界,2010(4).

对外贸易的分类例10

近几十年来,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数学模型的应用范围在不断地扩大,早已突破了传统的物理、力学、工程技术范围,已经扩展到包括生物、化学、生态、经济、管理等极其广泛的领域。因此,数学建模的基本知识已成为经济管理人员所必备的基础知识,而专业的应用数学工作者和经济理论研究者更需要具有熟练的数学技巧和丰富的想象力,加快引进和吸收国外先进的数学方法,努力做到学以致用。近年来,数学模型在国际贸易领域的应用迅速发展,主要包括回归模型、时间序列模型、多元统计模型等等。本文以中部地区对外贸易的发展为例,来探讨聚类分析方法、因果检验分析方法和多变量回归模型在国际贸易学中的运用,期望能对国际贸易领域的教师在数学模型方法的运用方面提供有益的借鉴。

一、相关数学模型说明

1.聚类分析方法

聚类分析是根据研究对象的特征对其进行分类的多元分析技术的总称。聚类分析方法的思想是通过定量测算各样本之间的相似程度和亲疏关系,将性质比较相似、综合差异比较小的样本分别聚合成类,而将性质相似性比较小、综合差异比较大的样本区分为不同的类,从而将整个研究对象聚合成若干类。聚类分析法可以通过以下四个步骤完成:第一步选择恰当的变量。本文根据变量必须和目标密切相关、反映分类对象特征、变量之间不应高度相关的原则选择了对我国对外贸易水平影响最大的5个指标:国内生产总值、商品贸易出口总额、商品贸易进口总额、国际旅游贸易总额和承包工程及劳务合作总额。第二步是对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即数据的量纲标准化的处理。第三步距离测度。本文以欧式距离的最短距离法来进行测度我国对外贸易发展水平。第四步,对样本进行分类与分析。

2.协整检验和因果分析方法

协整检验是指如果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时间序列变量是非平稳的,但它们的某种线性组合却表现出平稳性,则这些变量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关系,即协整关系。因此它有助于分析变量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的。由于协整分析从分析时间序列的非平稳性入手,探求非平稳变量间蕴含的长期均衡关系,既避免了传统的线性回归对非平稳的经济时间序列进行简单回归时产生的“伪回归”现象,又解决了对非平稳进行差分,往往使数据中包含的长期调整信息丢失的问题,把时间序列分析中的短期动态模型和长期均衡模型的优点结合起来,为非平稳时间序列的建模型提供了良好的解决方法。

Granger因果检验是检验经济变量之间因果关系的一种常用方法。因果检验认为,如果X是Y的Granger原因,但Y并不是X的Granger原因,则X的过去值应该能够帮助预测Y的未来值,但Y的过去值不应该能够帮助预测X的未来值。因此,Granger因果性检验一个变量在多大程度上可由一个变量自身的过去值来解释以及加入其它解释变量的过去值,能否增加解释力度。

3.多变量回归模型

多元回归模型一般是指当有多个解释变量对被解释变量起作用时,可以通过建立多元回归模型来测量各个解释变量对被解释变量的方向和影响程度。本文以中部地区对外贸易的影响因素为例,选择3个外部间接影响因素和4个自身直接影响因素为解释变量,以对外贸易为被解释变量,并为消除变量的不平稳性,对变量取对数,建立如下模型:

LnTR=a0+a1LnWEI+a2LnEER+a3LnTOT+a4LnGDP+a5LnFDI+a6LnIN+a7LnHC+u

其中a0为截距,u随机扰动项。

二、数学模型分析结果

1.基于聚类分析方法的中部地区对外贸易现状在全国的地位比较分析

中部地区的对外贸易发展滞后,在全国处于相对落后的地位。从1996年~2006年,中部地区对外贸易年均所占全国的比重仅为3.2%。中部六省在全国排名总体上偏后,但部分省份排名也较前。以2006年为例,中部地区安徽、江西、湖北、河南、湖南和山西在全国的排名分别是第12、22、13、15、18和20位。那么,中部地区各省对外贸易发展在全国的综合地位究竟如何?聚类分析将使我们得出更为直观的结论。

本文以2006年全国31个地区的国内生产总值、商品贸易出口总额、进口总额、国际旅游总额和承包工程及劳务总额为指标,运用SAS软件进行聚类分析得到的我国各地区对外贸易地区分类(如表1所示)。我国31个地区依据对外贸易发展水平分可以为分三类:第一类是发达地区;第二类较发达地区;第三类是欠发达地区。

资料来源:原始数据来自于《中国统计年鉴》(2007)。

从表1可以看出,我国各地区对外贸易很不平衡,东部地区的对外贸易发展水平处于全国领先地位,而中西部地区的对外贸易发展水平相对落后。在全国31个地区中,真正能够进入前二类的地区只有10个(分别是广东、上海、北京、江苏、浙江、天津、福建、辽宁、山东和河北),所占比重不到全国的三分之一,剩余的三分之二都是属于第三类欠发达地区,可见我国对外贸易发展水平极不平衡,大部分地区的对外贸易还有待进一步发展。而且经过仔细观察发现,进入前二类的10个地区除辽宁外全部为东部沿海地区(东部地区只有海南没有进入前二类地区),中西部地区和辽宁以外的东北地区全部属于第三类,对外贸易发展极为落后,大大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2.基于协整检验与因果检验方法的中部地区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关系分析

本文利用1986年~2006年的时间序列数据,采用协整检验来考察中部地区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之间的长期和短期均衡关系,并通过因果检验方法来验证它们之间的因果关系。当然,在此之前,为保证变量的平稳性,要进行单位根检验。本文使用最常用的扩充迪基-富勒检验即ADF检验方法来进行平稳性检验,结果认为原始序列变量国内生产总值(LnGDP)、出口(LnEX)和进口(LnIM)均为I(1)的,即一阶单整的,而只有其1阶差分序列变量才是I(0)的,故不能用简单的回归方程来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而要使用协整理论来进行定量分析。

(1)协整(co-integration)检验。由协整检验结果表2可知,由于在5%和1%的显著水平下,30.33分别大于24.31、29.75,7.35分别小于12.53、16.31,2.04分别小于3.84、6.51,因此变量LnGDP、LnEX、LnIM之间存在唯一的协整关系,估计出的协整方程如下:

LnGDP=2.4060+0.9317LnEX+0.5409LnIM

t值:(40.8249) (10.0014) (13.9264)

ad-R2=0.99151 F=193.95

协整方程表明,从长期来看,中部地区国内生产总值与出口、进口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出口和进口都对GDP产生积极的影响。其中,出口对GDP的作用要大于进口对GDP的作用。出口的产出弹性为0.93,表明出口平均每增加1个百分点,GDP将增加0.93个百分点;进口的产出弹性为0.54,表明进口平均每增加1个百分点,GDP将增加0.54个百分点,其对GDP的作用要小于出口的作用。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1986年~2006年);表中r代表协整向量个数,检验的滞后期为3期。

(2)格兰杰因果检验(Granger Test)。协整检验结果告诉我们中部地区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但是这种均衡关系是否是因果关系,还需要进行因果关系检验。由于进行格兰杰因果检验的前提是序列必须是平稳的,因此我们用三个变量的平稳序列即一阶差分序列通过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法来进行检验。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1986年~2006年)。

根据检验结果表3所示,dLnGDP与dLnEX之间不存在格兰杰因果关系,说明尽管中部地区出口贸易能促进国内生产总值增长,但还不是其主要原因,同样,中部地区的出口贸易主要还是体现劳动力优势,国内生产总值不是其出口扩大的主要原因。d LnGDP与dLnIM之间只存在单方面的因果关系:dLnGDP在10%的显著水平上是dLnIM的原因,而dLnIM不是dLnGDP的原因。说明中部地区国内需求的扩大导致了较大的进口需求,而进口贸易不是国内生产总值的主要原因。

3.基于多变量回归模型的中部地区对外贸易影响因素分析

我们利用中部地区1986年~2006年的相关数据通过构建多变量回归模型对中部地区对外贸易影响因素进行分析。通过回归分析,发现大部分变量不显著,因此逐步删除不显著变量LnGDP、LnEER和LnWEI,得到相对来说较为理想的回归方程:

LnTR=-15.8965+3.7091LnTOT-0.1867LnFDI+0.4517LnIN-

0.3067LnHC

t值:(40.8249) (2.3802) (-1.6046) (1.9498) (-1.5726)

ad-R2=0.9551 F=59.6174

回归方程的可决系数较高,达到0.9551,说明模型的回归拟合优度很好,F检验值为59.6174,F>F0.01,说明方程总体线性关系在99%水平下显著成立;同时D.W值为1.9607,说明这个序列排除了自相关的干扰。具体考察各解释变量的统计显著性,发现有2个变量显著性水平比较高,通过了10%的显著水平检验,有2个变量通过了15%的显著水平检验,有3个变量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

对各解释变量的分析如下:(1)贸易条件和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对中部地区对外贸易有较大的推动作用。贸易条件系数和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系数分别为3.7091和0.4517,这2个变量都通过了5%的显著性检验,且与对外贸易贸易呈正相关关系,这与我们一般结论相符。(2)外商直接投资和人力资本对中部地区对外贸易贸易作用非常微弱。这2个变量的系数分别为-0.1867和-0.3067,而且它们只通过了15%的显著性检验,因此我们可以说中部地区外商直接投资和人力资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这与一般的研究结论不符。(3)全球经济指数、汇率和国内生产总值与中部地区的对外贸易贸易没有直接关系。这3个变量被剔除在模型之外,对中部地区对外贸易没有产生影响,这与一般的理论看法有些不同。

三、结论与启示

通过以上数学模型对中部地区对外贸易发展现状、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影响因素及其发展环境的分析,本文得出如下结论:(1)聚类分析表明,中部地区各省的对外贸易发展在全国相对还比较落后,在三大类地区中,中部地区六省均处于第三类欠发达地区。(2)协整检验和因果分析显示,中部地区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对外贸易促进了经济的增长,而经济增长对进口有作用。同时,因果检验显示,尽管出口贸易能促进经济增长,但它们之间没有因果关系;进口贸易同样不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原因,不过经济增长却是进口贸易的格兰杰原因。(3)多变量回归结果告诉我们,中部地区影响因素主要是贸易条件和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而外商直接投资和人力资本对外贸的作用较小,全球经济指数、汇率和国内生产总值与中部地区的对外贸易没有直接关系。

从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数学模型可以广泛运用于国际贸易领域的各个方面,较为精确的数学模型有利于我们得到更为直观而准确的结论。当然,除了上述三种数学模型外,大多数的经济计量模型都可以运用到国际贸易领域,包括因子分析、差分方程、脉冲反应模型、向量自回归模型、预测误差方差分解法等等。因此,要使这些数学模型到国际贸易领域得到充分利用,还需要我们的教师和学者不懈地努力和探讨。

参考文献:

[1]余 斌:经济研究中的数学应用问题[J].当代经济研究,2007(11),28~32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