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身体素质的定义模板(10篇)

时间:2024-01-18 14:53:05

身体素质的定义

身体素质的定义例1

现代远程教育是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而产生的一种新型教育形式,其素质教育在实践层面上尚处于“试点”阶段,这不仅仅有一个实践滞后的问题,而且也是一个理论先导有待加强的问题。也就是说,现代远程教育素质教育的理论建设需要进一步加强,实践问题也需要作进一步探索。本文从素质教育的涵义出发,结合现代远程教育的特征,就素质教育的理论与实践问题作一初步探讨,并求教于众方家。

一、现代远程教育素质教育基本理论及其探讨

(一)素质的涵义

要明确素质教育的涵义,首先要对“素质”概念有一基本的了解。

1.素质的涵义有狭义、中义和广义之分

狭义素质概念,指的是生理学和心理学意义上的素质概念,即“遗传素质”。《辞海》认为,素质指“人或事物在某些方面的本来特点和原有基础”。

中义素质概念,是指“未来发展的主体可能性”,亦即“发展潜力”或“发展潜能”。

广义素质概念,也就是教育学意义上的素质概念,则泛指整个主体现实性,亦即在先天与后天共同作用下形成的身心发展的总水平。顾明远主编的《教育大辞典》认为,广义素质是指“公民或某种专门人才的基本品质。如国民素质、民族素质、干部素质、教师素质、作家素质等,都是个体在后天环境教育影响下形成的”。

2.素质教育范畴的素质涵义

“素质教育”中的素质,指的是广义的素质概念,素质教育也就是提高主体整个素质的教育。概括地讲,素质是指人在先天生理的基础上,受后天环境和教育的影响,通过个体自身的认识和社会实践养成的比较稳定的身心发展的基本品质。素质可以通过后天的教育,通过知识的“内化”和能力的培养来养成并不断提高。各级各类教育素质的涵义有所不同,高等教育阶段的素质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身体心理素质。

(二)素质教育的涵义

1.素质教育涵义的表述

关于“素质教育”涵义,原国家教委《关于当前积极推进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中作了解释:素质教育是以提高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它是依据《教育法》规定的国家教育方针,着眼于受教育者及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宗旨,以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态度、能力,促进他们在德智体等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对“素质教育”的涵义作了新的表述: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从《意见》和《决定》的表述可以归纳出,素质教育最基本的内涵,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素质教育的特征

通过分析素质教育的特性,可以进一步明确素质教育的概念。

(1)主体性。素质教育是充分弘扬人的主体性的教育,它强调尊重和发展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主动精神,培养和形成学生的健全个性和精神力量,使学生生动活泼地成长,这也是马克思全面发展学说中的应有内涵——人的发展既是全面的,又是主动的, “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

(2)全体性。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是一种使每个人都得到发展的教育。

(3)全面性。素质教育要求全面发展和整体发展,要求德、智、体、美等方面并重,要求发展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

(4)发展性。素质教育不仅注重学生现在的一般发展,不仅重视学生现在一般发展对未来的发展价值和迁移价值,而且直接培养学生自我发展的能力,不仅要让学生“学会”,而且要让学生“会学”。

(5)创造性。素质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创新能力,造就大批创新人才。

(三)现代远程教育素质教育的涵义

关于“现代远程教育素质教育”,目前理论界尚未对它作出定义和界说。这里结合素质教育的涵义和远程教育的特征,提出个人的认识和见解。

1.现代远程教育素质教育的定位

远程教育是否有素质教育的要求,这在理论界和远程教育工作者中存在不同的认识和看法。《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已明确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应当贯穿于幼儿教育、中小学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高等教育等各级各类教育,应当贯穿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等各个方面”。远程教育作为各级各类教育的一种,它必然与其它教育一样,也要实施素质教育。从“远程教育”词义来看,它是一个偏正词组,由两个词义框架组成,但其中心词仍是“教育”。远程教育固然有其个性的一面,但它仍然具有教育共性的一面,一样需要按照教育规律的普遍要求,加强和实施素质教育。

2.现代远程教育素质教育的特性

远程教育实施素质教育,必须与远程教育的特征相结合,实现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其特性主要有:

(1)开放性。远程教育具有开放性特征,远程教育的素质教育必须实现教育对象、教育资源、教育时空、教学过程和学习形式的开放。

(2)终身性。远程教育是以终身教育理念为指导的教育形式,远程教育的素质教育必须体现终身教育和终身学习的要求。

(3)个体性。远程教育以学生为中心,提倡个别化自主学习,远程教育的素质教育必须以学生为主体,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实现学生全面发展、个性发展和终身发展相统一。

3.现代远程教育素质教育的涵义

“现代远程教育素质教育”是一个整体概念,而不是“现代远程教育”和“素质教育”的简单叠加;同时,它又是一个特定概念,它的涵义既由它的构成要素所承载,更由它所产生的特定语义所决定。把握它的涵义时必须避免两种倾向:一是将基础教育中的素质教育的涵义简单移植,二是语义泛化,失去了其特殊规定性。转贴于

考察现代远程教育素质教育,首先,应基于高等教育来理解。目前,中国远程教育的主体是高等专科和本科教育,因而对学生的素质要求核心应是专业素质;其次,基于成人在职的特点,其素质教育必须适应成年人和在职学习的特点,符合在职成人发展素质的要求;第三,基于现代远程教育的特点,其素质教育必须体现远程教育和开放教育的本质特征,以学生和个别化自主学习为中心,突出自主性、创造性和独立性。

基于上述分析,我认为,所谓现代远程教育素质教育,是指在现代远程教育条件下,对接受远程高等教育的在职成人学生所进行的以其专业素质的全面提高与综合为基础的,以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为重点的,以身心健康的高素质人才为培养目标的现代远程高等教育理念和思想。在这一界定中,最根本的一点,是要把素质教育视为现代社会所需要的、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面向未来的一种教育理念和思想,而不是一种教育模式,更不是某项或几项教育措施。

(四)现代远程教育素质教育的偏差与误区

由于理论与实践的欠缺与滞后,远程教育素质教育在实施过程中,程度不同地出现了一些偏差或误区。在论述了远程教育素质教育“是什么”之后,为了更好地矫正偏差,澄清认识,从而对远程教育素质教育有一个较明晰的认识,不妨打破习惯性的思维定势,变一个角度,即从远程教育素质教育“不是什么”、“不等于(≠)什么”来辨析素质教育的涵义,矫正偏差与误区。

1.远程教育素质教育≠德育

2.远程教育素质教育≠文体活动

3.远程教育素质教育≠课外教育活动

4.远程教育素质教育≠非考试教育

5.远程教育素质教育≠选修课

6.远程教育素质教育≠教育模式或措施

二、现代远程教育素质教育的实施

远程教育如何实施素质教育,是一个需要探索和实践的新课题。从素质教育的基本理论出发,按照现代远程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及其规律,结合远程教育的实践,特提出以下几点建议和看法。

(一)确立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的素质教育理念

实施现代远程教育素质教育,观念的变革是先导。如果没有现代教育思想作指导,素质教育只能局限于实践探索层面,只能处于自发阶段,难以实现向自觉阶段的转变。如前所述,现代远程教育的素质教育是一种教育理念,即它是以对人的关注为核心,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的的一种教育理念,而不是一种教育模式,更不是某项或几项教育措施。远程高等教育本质上是以培养高等专门人才为目标的社会活动,人居于这一活动的核心,而人的全面发展才是教育的目的。为此,我们要以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树立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的的现代远程教育素质教育观,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对社会有较大作为的高素质人才。再者,要把素质教育与终身教育有机统一起来。在一定意义上说,“终身教育是不断造就人,不断扩展其知识和才能以及不断培养其判断能力和行动能力的过程”。人的各方面素质的提高是终身持续不断的过程,素质教育将伴随人的整个生命历程。“唯有全面的终身教育才能培养完善的人”。作为以终身教育理念为指导的现代远程教育,应当而且能够实现素质教育与终身教育的统一。一方面,现代远程教育要为终身教育服务,不断地提高国民素质,不断地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另一方面,远程教育要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观念,让学生学会终身学习的本领,不仅对学生“授之以鱼”,更要对学生“授之以渔”。

(二)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为重点

江泽民同志说过,“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教育并不只是通常所理解的灌输与管理,它的深层次的涵义应该是发现、发掘和强化学生的创造潜力,启迪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造就大批创新人才。《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高等教育要重视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普遍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远程教育也要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贯穿于教育过程的始终,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和支持学生独立思考,敢于创造,积极主动地发展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同时,要积极探索适应现代远程教育特点的社会实践活动和实践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通过实践活动来促进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在这里,需要特别强调的是,现代远程教育是以现代信息技术为主要传播媒体,以学生和学生个别化自主学习为主要特征的一种教育形式,其目标是“培养有自主学习能力的远程学习者”。因此,现代远程教育必须把培养学生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自主学习的能力作为素质教育的突出重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掌握自主学习的能力和技能。

(三)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现代远程教育的素质教育,应渗透在专业教育中,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始终,通过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以及教学方法的改革,通过教育过程的整体优化来实现。在这里,有三个问题值得我们关注:首先是要从人才培养规格入手,通过专才教育和通才教育的结合,克服以往过分专业化的弊端,注重人文素质教育,在坚持高等教育专业教育特性的基础上,将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有机结合起来,确定与社会发展和人的自身发展需要相适应的新型人才培养规格,作为远程教育素质教育的现实目标;其次是改革教学计划,注重提高人才素质的宽口径的专业教育,推进专业模块改革,改革课程体系,建立适应素质教育的课程结构模式,加强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融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为一体,培养基础较扎实、知识面较宽、能力较强、素质较高的专门人才。第三是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遵循现代远程教育规律,以学生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作用,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营造以学生为主体的个别化自主学习环境,由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兴趣、基础以及自己的时间、精力自主地安排自己的学习活动,由学生自己更多地去感受、思考和体验,更主动地去建构知识,掌握所学的学科教学内容,建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四)改革考试评价制度与方法

推进远程教育的素质教育,改革考试评价制度和方法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首先,要树立正确的评价观,远程教育与其它教育一样,也存在着应试教育的倾向和弊端。应当指出,远程教育的评价观应是“发展”而不是“选拔”。为此,要改变以往的“常模参照测验”为“目标参照测验”,用“达标程度”评价来替代“水平选拔”评价。其次,要改革考试制度和办法,改变以往的“一点式”考核评价为“多点式”考核评价,改变一次性考试的评价指标体系,加大形成性考核和实践性教学环节的比重,把着眼点放在全面测评学生学习过程中掌握知识、发展能力、提高素质上。第三,要尽量避免“教考分离”带来的“教考脱节”现象,在保证教学分离的公正、客观的同时,也要按照教育规律的要求,解决好“教考脱节”问题,使考试评价能够更好地促进教学改革,最终使学生获得更好的发展。

身体素质的定义例2

关键词 体质 健康 体质与健康的关系

一、有关体质概念的概述

早在二千多年前在我国一部中医理论经典《黄帝内经》中就提到人类的体质问题,并且对体质形成的机理及其与疾病诊疗的关系作过一定的论述,并详细论述了体质的概念,而且还阐述了体质与自然、先天和后天因素的相互关系[1]。可以说《黄帝内经》关于体质的研究奠定了以后的体质研究的道路。后世《金匮要略》、《温病条辨》等医著中也都包含有体质的内容。但论述零散,且缺乏整理,一直未能形成系统的学说。

同样在西方古代文献中也能寻觅到关于体质方面的的相关内容,Hippocrates《希波克拉底文集》(公元前460~377年)中提出了“体液学说”。认为人体由血液、粘液、黄疽和黑胆体液组成,并描述了人体的体质分型及其与疾病的关系。可见对于体质的研究东西方在很早以前就着手研究了,其主要还是以医学理论为支撑依据,时至今日,随着科学科技的进步,一些学科的不断完善及交叉学科的相互参透,对于体质相关内容的研究也越来越深入,越来越体系化。国内概括起来可以分为三大主要领域对体质有比较系统的研究。

一是体质人类学领域,对体质并没有给出明确定义[2],从其中所涉及的研究内容上来看,体质人类学中的体质概念,包括了形态结构特征、机能、代谢特征,还涉及了心理行为特征等方面的内容[3]。

二是以王琦教授为代表的中医学领域,对体质所下的定义认为[4],体质是个体生命过程中,在先天遗传和后天获得的基础上表现出的形态结构、生理机能和心理状态方面的综合的、相对稳定的特质。

三是体育领域,国内体育界以前对体质的定义各个学者没有形成统一的说法,直到1982年体育科学学会体质研究会在泰山会议上给出了比较统一的定义,也是至今为止比较权威的定义[5],即体质是构成人体各要素能力的一种综合体现,是人体的质量,它是在遗传性和获得性基础上表现出来的人体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心理因素的综合的、相对稳定的特征。

综上可知,尽管各个领域学科对体质都从自己的专业角度去界定,但不难看出他们也存在共同之处就是,体质所涉及的范畴应包括形态结构、生理机能和心理因素。体质包含形态结构、生理机能方面几乎没有什么异议,对于是否应包含心理因素(即身心是否合一)有的学者却持不同的看法,郝树源认为不应该包括心理因素[6],其辩论依据是“体质好则心理发育水平就较高,体质差则心理发育水平就低。照此说来,心理不健全的人、精神病人或者罪犯都应该是体质孱弱的,而精神正常的人都应该体质健壮等等,体质概念包含心理因素无论如何讲不通”。 我们不能抽离出单一因素去评价体质的优劣。形态结构、生理机能、身体素质、运动能力、心理发育以及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是寓于人体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构成体质不可分割的五个重要因素。共同起作用的,各个因素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的,心理不好的人形态结构和生理机能不一定不好,“体质”是综合因素的结果。要评价一个人体质的水平,应根据以上几个方面全面、综合地进行评价。

日本是世界上进行体质研究最好的国家之一,在日本没有“体质”一词,他们称体质为体力[7]。

日本学者福田先生对体力的解释是:指包含精神能力在内的人类所固有的生命力。

日本《学校体育用语辞典》中对体力的定义是:指人的正常心理承受能力、对疾病的防御能力和能保证积极工作的身体行动能力。

日本体育学会测定评价专科分会对体力所下的定义是:体力就是人们为了(有充裕能力来)来应付日常生活和偶然事件所必须经常保持的工作能力和抵抗力。

分析日本学者对体质的研究可以概括出两点:一是体质包括身(身体要素)、心(精神要素)两个方面;二是,将体质界定为一种“能力”。

美国的体质测试叫做 Fitness Test,随后体质的定义就逐步演变为能安全的从事体力活动并能预防运动不足而引起的疾病。到了20世纪70年代,认为Fitness 包括运动素质和健康素质。

美国不同时期对体质的定义也是不同的,主要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二战期间,为了战争需要把体质定义为:人体抵抗疾病的能力,以及身体运动的能力。第二阶段战后经济的快速发展阶段,随着对体质研究的深入不同学者给出了不同的看法,体质的概念变得更广,它包括了身体的体质、社会的体质、道德的体质、以及精神的体质。第三阶段对体育和医药科学的研究总的体质包括身体的、心理的以及社会的体质, 而身体的体质是更为有意义的, 是其他体质的基础。

综上可知,国与国之间由于地域、文化、经济的差异,对体质的认识与界定存在一定的差异,随着时代的发展,各国对体质的认识向着更深刻,研究的层次更深入,内容的充实度更完善的方向发展。

身体素质的定义例3

1武术套路长拳类运动员专项体能的定义

明确了长拳类运动员体能的具体概念,无论对选择出反映长拳类运动员体能水平全面而又简练的指标,还是保证评价指标更好地体现长拳类运动项目特征,指标权重更合理,评价标准更切合实际。

80年代中后期,我国各竞技运动项目陆续开始强调“体能”训练。由此“体能”一词频繁出现在运动训练中和运动训练学、运动生理学和各种体质研究的文献资料里。遗憾的是专家、学者们所赋予“体能”的概念并不完全一致,同时结构的划分也从未达成一致。

《运动训练学》 (2000)教材中田麦久等专家把“体能”视为运动员先天具有的遗传素质与后天经训练形成的在专项运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机体持续运动的能力。并将其定义为:运动员体能是指运动员机体的基本运动能力,是运动员竞技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广义上,体能包括形态、机能、素质三方面;而在狭义上,运动员的体能水平通常指运动员的素质水平。

袁运平博士《运动员体能与专项体能特征的研究》(2004)将体能定义为:体能是指人体通过先天遗传和后天训练获得的在形态结构方面,在功能及其调节方面以及在物质能量的贮存和转移方面所具有的潜在能力,以及与外界环境结合所表现出来的综合运动能力。

尽管“体能”一词内涵多样,有多种不同的理解和表达。但综上所述,本研究认为体能的定义应包含以下三点:①经过先天遗传和后天身体训练获得;②包含各项身体素质;③受外界环境影响。即:人体在先天遗传与后天训练的基础上所获得形态结构、机能调节方面得到优化并在各项活动中承受负荷适应环境变化的综合运动能力。在前人对体能研究和理解的基础上,结合长拳运动项目自身的特点,本文认为:竞技长拳类运动员的专项体能是指长拳类运动员在比赛或训练中承受负荷与适应环境变化的综合运动能力,是长拳类运动员身体形态、身体机能、身体素质的综合体现。(其中身体素质起关键作用),它是其竞技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能否在长拳类比赛中获得优异成绩的重要因素。

2 武术套路长拳类运动员专项体能的构成要素

长拳类运动员的体能做为其竞技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其提高竞技能力的根本动力系统。田麦久等对体能的研究认为,运动员体能是运动员竞技能力的重要构成部分,它的发展水平是由身体形态、生理机能及身体素质的发展状况决定的。龚波根据层次结构原理,将体能看作是具有内外层次的系统结构,这个系统的内核部分由身体形态、机能和身体素质构成。它们是人们一致认可的体能基本内容。由身体形态、机能、身体素质和其它子系统相互作用构成的,即未完全明确的身体适应能力。

由此可见,运动员的体能是由具有不同表现形式和不同作用的身体形态、机能和身体素质3大要素构成的,每个要素间相互作用、相互渗透构成具有特定功能的复杂动态系统。在结构上,它包括身体形态、生理机能、身体素质三个部分,身体素质是体能的主要外在表现形式,其也是长拳类运动员体能的核心,是体能中最重要的因素,在运动时表现为力量、速度、耐力、柔韧和灵敏等各种运动能力。在相互作用上:身体形态和身体机能影响运动员身体素质的发展,反过来,身体素质可以直接影响身体形态和身体机能;而身体形态也会对生理机能产生一定影响。从功能上分析:身体素质是专项体能的外在表现,身体形态和机能是决定和影响身体素质水平表现的基础条件,而身体形态和身体机能是提高身体素质的保障条件。

研究表明,人体各器官、组织和细胞的形态结构是其功能的物质基础。一定的形态结构具有一定的功能,即结构决定功能,特定的形态结构实现特定的机能活动。反之,机能状态也能对形态结构产生相应的影响。而身体素质是指运动员机体在运动时所表现的各种能力,各种身体素质,实际上是人体形态结构、生理机能与代谢状况的综合表现,是运动员的整体运动能力;同时,身体素质的发展反过来又对运动员的形态结构和生理机能产生一定的影响。三个构成因素之中,身体素质是体能的外在表现。

本研究以现代系统论基本原理为出发点,将“体能”作为一个系统、一个整体进行研究。运动员的体能系统结构是指体能系统中各个部分的空间和时间相互作用的规律性,以及各种力相互作用和能量相互转化的规律性。其下属包括身体形态、身体机能和身体素质三个子系统局部结构,并与外界环境紧密结合,成为运动员竞技能力大系统中的一个要素。结合长拳类运动项目的特点,长拳类运动员专项体能结构系统可视为由身体形态、生理机能、身体素质三个子系统所构成,每个子系统又再分成若干层次的子系统,从而构成了长拳类运动员体能的综合有机系统。各子系统间相对独立,但又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同时,长拳类运动员的专项系统中各个系统和结构会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任何一个子系统或子系统中的某一个环节存在问题都会影响整个系统功能的发挥。从长拳类\运动员体能结构系统上来分析,长拳类运动员的运动素质为长拳类运动员体能的核心,是评价长拳类运动员体能水平的决定性因素,而长拳类运动员的身体形态和身体机能的状况是形成长拳类运动员运动素质好坏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袁运平.运动员体能与专项体能特征的研究[J]体育科学,2004(9)48-52

身体素质的定义例4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28-0266-02

培养造就大批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是履行新世纪新阶段我军历史使命的紧迫要求,是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部队建设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保证。高素质新型人才的必须是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创新能力素质、身体心理素质等等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复合型人才。而在人的诸多素质中,思想道德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同志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思想政治素质是重要的素质”,“思想政治教育,在各级各类学校都要摆在重要地位,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和削弱。”[1]我校在长期的高素质军事人才培养实践中,确立了“理想信念坚定、军事素质优良、科技底蕴厚实、创新能力突出、身心素质过硬”的人才培养目标,把坚定学员的理想信念放在首位,体现了我们对思想政治教育在学员综合素质培养中的重要地位的科学认识。

一、思想政治素质是统领个人素质的灵魂

思想政治素质是统领个人素质的灵魂。同志强调指出:“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2]在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培养过程中,思想道德品质的培养是关键,是统领军事人才教育体系的核心和灵魂。

1.思想政治素质是学员综合素质的核心内容。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在高素质综合性人才培育体系中,思想道德教育是决定性因素的“主导成分”[3]。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在论及个人思想品德的意义时指出:“卓越人物的道德品质,对于青年一代和历史的整个进程来说,可能比单纯的智力上的成就具有更大的意义。”他还说“智力上的成就,在很大的程度上依赖于性格上的伟大,这一点往往超出人们通常的认识。”[4] 列宁在谈到共产主义事业接班人的培养时指出:“应该使培养教育和训练现代青年的全部事业,成为培养青年的共产主义道德事业。”[5]社会主义新人的本质特征就是,既要具有良好的科学文化知识,又要具有坚定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高尚的共产主义道德情操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军事教育者必须高度重视思想道德素质在学员综合素质中的核心地位,把思想政治教育摆在首位。

2.思想政治素质决定着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培养的性质、方向。在素质教育系统中,思想政治教育起着根本性的导向作用。一个人的知识、能力、身体等素质的发挥和使用对社会起什么样的作用,则取决于其思想政治素质。思想政治教育对于受教育者最终能否成为合格的国防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起着导向作用。

3.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能为学员其他素质的提高提供精神动力。具备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并不意味一定就有较为渊博的知识、较强的能力和较好的身体素质。但是,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却能为学员其他素质的提高提供精神动力。一个学员一旦拥有了正确的政治方向、崇高的理想、高尚的情操、顽强的意志、健康的心理,他就能萌发为祖国繁荣富强而刻苦学习,不断提升自己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动力,从而使自身的综合素质得到不断提高,自觉成长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的有用人才。

二、思想政治教育是学员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全面提高学员综合素质,造就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要求我们对学员进行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创新能力素质和心理身体素质的综合培养。在这一系统教育工程中,思想政治教育担负着培养人的思想道德素质的重任,理应成为学员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思想政治教育是立人之本,立军之魂,立国之基。对于个人,它可以坚定人的理想信念,培养高尚的道德品质和伟大的爱国情怀;对于一支军队,它可以确保正确的政治方向,培育部队强大的精神力量,是战斗意志形成的重要源泉;对于一个国家,它是一个国家的民族精神和民族品格确立的重要保障。一个国家的民众如果只热衷于财富的积累、感官快乐的享受,那就会丧失伟大的民族精神和民族品格。一支军队,丢失了军魂,迷失了方向,也就失去了战斗力。一个人若是没有了做人的准则,道德沦丧,也就等于丧失了灵魂,那是相当危险的。离开了思想政治教育,人的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就难以实现。因此,要培养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必须把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项重要的内容来抓。具体说来:

1.这是由教育的本质和内涵决定的。自古以来,教育的主要内涵都包括思想政治道德教育的因素。古今中外一切教育家,都一直把“德”放在教育的首位,中国古代有所谓的“立德、立言、立行”,把“立德”当做教育的首要任务。虽然世界各国对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称谓不一,但目的都是培养为一定的阶级、一定社会服务的人。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教育的本质决定了它所培养的人才,必须要有正确的政治方向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军校教育更应该把德育教育放在首要地位。

2.这是国防现代化建设人才培养的需要。邓小平同志早就指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人才必须“又红又专”,也就是要“德才兼备”。因为,一个人如果没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素质,就很难产生强大而持久的学习、工作的动力,也就很难取得知识和才能的巨大发展,从而就不能更好的为社会服务。反之,如果一个人的道德品质败坏,无论有多大才能,也不会给社会带来好处,甚至成为社会的祸害。正如历史学家司马光所言:“小人智足以遂其奸,勇足以决其暴,是虎而翼者也,其为害岂不多哉!”“自古昔以来,国之乱臣,家之败子,才有余而德不足,以至于颠覆者多矣。”[6]当前在高科技领域出现的众多犯罪现象,足以显示有才无德对社会的巨大危害。军校要为国防现代化事业服务,培养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就必须高度重视思想政治教育。

3.这是青年学员健康成长的客观需要。青年学员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过程中,正确的思想政治教育就如一盏明灯,为他们指明前进的方向。目前,一些学校只重视文化教育,轻视德育培养,加之社会开放程度日益提高,多元主义涌进校园。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思想泛滥,各种不健康的产品腐蚀着免疫力较低的青年学生,给青年学员的健康成长带来不容忽视的负面影响。2005年1月,同志在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上强调指出:“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是中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发展中必须解决好的根本问题。正确认识和切实解决好这个问题,事关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事关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7]因此,我们必须大力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为国防事业培养理想信念坚定的高素质军事人才。

三、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在军事人才培养中的积极作用

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学员素质教育中的重要部分,在新型军事人才的素质培养方面起着不可估量的积极作用。具体说来:

1.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对学员其他方面的素质教育的促进作用。实践证明,当一个人具有较好的思想政治素质时,他就会具有为祖国、为人民而奋发图强的动力,在行动上,就会刻苦学习,顽强拼搏,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军校思想政治教育要紧密联系实际,注重结合军事训练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学员的革命精神和优良作风。要深入开展我军历史使命教育、理想信念教育、战斗精神教育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引导广大学员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战争观,大力发扬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广大青年学员只有树立了正确的政治方向,有了崇高的理想、高尚的道德和顽强的意志,他们在提高智力,提高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强健体魄等方面才会有方向和力量,才会积极主动地为国防事业作贡献。

2.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对学员其他教育目标的导向作用。思想政治素质决定着学员其他素质发挥作用的方向。思想政治素质对个人行为具有明显的导向功能。当个体的思想政治素质达到和超出最基本思想政治素质时,我们可以把其行为定性为正性,反之,为负性。当思想政治素质的指向是正性时,则其诸素质的整体效能是正性,个体所掌握的文化素质和身体素质等等将成为集体的财富,可以为他人提供物质和精神食粮;反之,个体所具有的文化素质和身体素质就可能成为他人的危害,这样的个体文化素质和身体素质越高,他对社会的危害就可能越大。当个体具备基本的文化和身体素质时,思想政治素质的将显示出特有的整体效能。即具有较高思想政治素质的人可以弥补其他素质的不足,创造特有的人才形象。当一个人把自己的前途和祖国的命运、人民的需要紧紧地联系在一起,把自己的青春和热血无条件地献给祖国和人民时,尽管没有较高的文化素质,但也能体现自身的价值、创造较高的社会价值。

3.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独特的整合功能。把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到各个学科中,会产生极强的整合力量。如它与伦理教育相整合,可以帮助学员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培养高尚的情操;它与历史教育整合,可以帮助学员树立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激发爱国主义精神和高度的民族自豪感;它与科学技术文化教育相整合,可以帮助学员有效的发挥其掌握科学文化知识的能量,提高学习和工作效率;它与身心教育整合,则有利于培养人的健全人格,良好的心理身体素质。我们要提高学员综合素质,培养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必须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整合功能。要根据军事人才成长规律,强化思想政治教育和其他学科合力育人功能,加大开放式培养力度,建立完善以提高创新能力为核心、履行历史使命为目标人才培养机制。

参考文献:

[1]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332.

[2].办好让人民群众满意的教育[EB/OL].新华网,2006-08-31.

[3][苏]瓦・阿・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上册[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158.

[4]爱因斯坦文集:第1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6:339-340.

身体素质的定义例5

中华民族素质由基本素质提高向着现代文明素质提高的转变,主要是文明水平和审美能力的提高。因此,文明水平和审美能力是当代中华民族文明素质内涵的特有属性,高度体现着中华民族文明素质的水平,代表着中华民族文明素质发展的方向。在马克思看来,人的自由王国应该是在物质生产领域的彼岸,在精神领域和审美领域。因此,科学界定中华民族文明素质概念,研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进程中的中华民族主体文明素质问题,应当从物质的发展层面深入到人与自然的伦理层面,从中华民族基本素质领域拓展到精神的文化领域,这是科学界定中华民族文明素质概念的关键所在,也是提高中华民族主体心灵美、语言美、行为美、环境美的文明素养水平的关键所在。

据此而论,所谓中华民族文明素质,是指中华民族在长期改造自然、改造社会和改造自身的过程中所形成的思维方式、心理态度、价值取向与道德观念,通过主体内化和积淀后表现出的审美能力和精神文明的稳定特质。其内涵是中华民族在生活、生产劳动的实践活动中所具备的自身条件,以及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所具备的自身条件与能力是审美素质和精神文明水平的提高,其实质是在肉体与精神、理智与情感、个体与社会的统一中追求真理、追求科学与和谐发展,使人与社会、与自然、与他人形成一种无功利的、诚信的、可持续发展的关系状态。从外延上说。它可以作为古代、近现代中华民族文明素质,也可以作为当代中华民族文明素质。

中华民族文明素质的基本特征,是中华民族文明素质所特有的性质,是中华民族文明素质内在本质的反映和外在表现形式。

第一,具有历史积淀性与发展性特征。中华民族文明素质形成是一个历史过程,其内涵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提升与扩展的。中华民族素质文化思想从它的产生、早期定型,并在长期的社会发展中诠释、改造,不断升华,得以系统化,始终是以道德文化为主线。提高中华民族素质,最重要的是要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并融入到中华民族文化的血液之中,形成原动的、强大的素质文化动力。归纳起来说,中华传统文化中有“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的理想精神;“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主义精神;“士志于道”、“君子忧道不优贫”的忧患精神;“崇德重义,修身为本”的重德精神;“天人合一”、“和而不同”、“以和邦国、以皆万民”的和谐精神;“天下为公,修齐治平”的集体主义精神;“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献身精神;“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先人后己精神;匡扶正义、见义勇为和扶贫济困的责任精神;“先行其言,而后从之”和“人而无信,不知其可”的信用精神,等等,进而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中华民族精神,并根植于中华民族全体社会成员的意识深处。因此,中华民族素质文化具有历史积淀性与发展性特征。

第二,具有民族素质文化思想认同性与规范性特性。在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进程中,不断地创造着自己的文化,同时又在文化的孕育下不断地促进着自身素质的发展。中华民族通过对文化创造而又对自身创造。事实上,中华民族所创造的一切文化价值,从内容到形式,从理论到实践,唯有一个意义和目的,即解放和发展民族的能力,促进其素质的全面提高。所谓中华民族素质文化思想,这里是指中华民族在长期建设文化与创建文明的相互交融过程中,为提高民族文明素质的内涵设计、价值取向、目标设定、教育路径与方法,在实践中凝结而成的提高民族文明素质的思维指向与价值观念。中华民族素质文化是民族成员提高自身素质的价值取向和共同准则。具有认同性与规范性特征。

第三,具有文明观念内化性与稳定性特征。中华民族文明素质是以内在的形式存在的,是中华民族在改造自然、改造社会和改造自身的过程中作为主体的内在属性表现出来的。因此,中华民族文明观念只有经过主体内化后,才能逐渐积淀而成,转化为中华民族文明素质结构的稳定部分,而且在民族的绝大多数成员身上都能得到充分体现,并能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目标的实现中发挥重要作用。就此意义上说,中华民族文明素质具有观念内化性与稳定性特征。

二、中华民族文明素质与其他相近范畴的关系

中华民族文明素质、中华民族素质、中华民族心理素质、国民素质、人口素质等基本范畴,都具有人类素质的丰富内涵和发展性特征,但各自的研究对象或视域不同。

(一)中华民族文明素质与中华民族素质范畴的关系

中华民族文明素质与中华民族素质二者相比较,都具有研究民族素质的内涵属性与功能。但从层次意义上说,中华民族素质是初级文明素质形态,中华民族文明素质则是较高文明素质形态。从内涵指向来看,“民族素质是一个民族的社会经济、政治、生活方式以及地理环境的特点在该民族精神面貌上的反映。它是一个民族特殊的精神现象,在族际比较中可以明显判别不同的民族”(张华青:“民族素质与政治文化关系析”,《社会主义研究》2003年第2期)。还有学者认为:“民族素质是一个民族自身生存发展和对外竞争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一种综合能力。”(熊坤新:“民族素质研究的标志性成果——读都永浩新著民族素质论”,《中国民族报》2005年第2期)就此意义上说,中华民族素质的内涵具有民族素质的一般属性、族际比较性特点,侧重于研究民族特殊的精神现象。而中华民族文明素质的内涵随着历史的进步及社会发展对主体素质需求的变化而提升,具有时展需要性、突出中华民族素质文明性、强调中华民族素质审美性等特征,旨在形成人与社会、与自然、与他人文明的伦理状态。提高全民族文明素养。

(二)中华民族心理文明素质与中华民族心理素质范畴的关系

身体素质的定义例6

素质教育是我国80年代以来教育改革和发展中提出的一个新概念。研究素质教育必然涉及到素质这个问题,因为人的素质是作为素质教育的逻辑起点。其狭义的素质概念是指人生来就具有的先天的解剖生理特点,主要是神经特别是脑的特性,以及感觉器官和运动器官的特点。在素质教育的研究中,关于素质概念的理解,在内涵和外延上都突破了狭义的素质的概念。在素质的内涵上不再局限先天的遗传的生理素质,而且包括后天的素质,在外延上既可指个体素质,也可以指群体的质量或性质。概括地说,广义的素质包括人的先天素质和后天素质。素质教育中的素质是指在先天的生理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从而在后天获得的相对稳定的属性。根据素质的涵义和人的身心活动特点,笔者把人的素质基本结构划分为生理素质、心理素质和社会素质三个层次。生理素质包括体质、体格、神经系统、脑、感觉器官、运动器官、本能、潜能、体能等。心理素质包括认知、需要、动机、气质、性格、自我意识和个性等品质。社会素质包括科学、道德、审美和社会生存等素质。上述关于素质的概念和素质结构的观点,是现代素质观,成为素质教育研究的理论基础和逻辑起点。

1.2素质教育的涵义和内容

我们分析了素质的概念和基本结构以后,就有可能进一步对素质教育作深人的研究。由于素质教育是作为应试教育相对立的概念提出来的,因此,必须对应试教育的涵义与特征作出解释。在我国教育实践中,客观存在着偏离受教育者群体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单纯为应付考试争取高分和片面追求升学率的一种倾向,我们把这种倾向叫应试教育。学校体育的应试教育主要反映在重视以参加比赛为主的校运动队训练,忽视大多数学生的体育教育,我们把它称为“应赛教育”近些年我国为r克服应试教育积极采取措施,实行把体育作为升学考试的科目,学生为了取得好的成绩,积极进行练习,但仅局限在考什么练什么,在这种情况下新的“应试教育”又应运而生了面对这一问题不能不令人思考,什么是素质教育,它的涵义和内容是什么,学校体育如何进行素质教育任何科学研究,最基础的工作是对研究对象的木质作出概括,提出界定素质教育早在80年代就已出现、并广泛地被人们使用,但对这一概念的涵义的认识却是多种多样究竟如何对素质教育的概念作出科学的界定.成为素质教育研究的关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苹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对素质教育的涵义作了明确的界定,即素质教育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木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坚持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相应条件,依法保障适龄儿童和青少年学习的基本权利,尊重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规律,使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得到发展,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概念是事物本质属性和特征的反映。根据上述概念的界定和多年来对素质教育研究的成果,可以概括出素质教育具有以下基本特征,一是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每一位学生基本素质全面发展为根本目的的教育;二是从人的自身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出发,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三是从人的共性与差异性特点考虑,促使学生主动、生动、活泼地发展。,素质和素质教育概念的科学界定及其基本特征的揭示,为我们研究素质教育的内容提供了前提条件。素质教育的内容应包括思想品德素质、文化科学、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审美素质、技能素质和社会素质的教育。以上素质教育概念、特征和内容的明确,为我们研究和实施学校体育素质教育,提供了科学依据和理论基础。

2学校体育实施素质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2.1更新学校体育教育思想观念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我国教育领域的一场深刻的变革,也是学校体育教育思想观念上的一场变革,思想观念的转变是实施学校体育素质教育的前提。我国自从1903年公布“奏定学堂章程”,建立近代学校教育制度,并设置体操科以来到现在为止的近百年间,学校体育教育思想观念经过了六次较大的变革。20世纪初期军国民主义体育教育思想从日本出人我国,并伴随着近代学校教育制度的建立,在我国学校得到广泛推广。体育课主要以传授兵式体操为主。1922年国民政府教育部公布了“壬戌学制”,宣布废除军国主义教育,由欧美的自然体育取代兵式体操,并把学校的体操科正式改为体育科。自然主义体育思想以儿童为中心,提倡民主、自然的体育教育,主张体育即生活,强调体育的科学化、教育化,体育教学的个体化,体育教学环境的自然化,体育内容的游戏化,以自然的运动为手段,培养学生民主自由的人格。这在我国学校体育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由于政治的原因,我国学校体育对自然主义体育思想全面否定,学习引进了前苏联的以掌握技能为主的体育教育思想,一直到70年代我国学校体育主要是以“三基,’教学为主,以竞技运动为中心。虽然在提高学生运动技能方面有所收获,但对增强全体学生体质方面存在一定的弊端。因此,在70年代后期有人提出学校体育应以增强学生体质为主的“体质教育”的观点,并在学校体育中得以实施。但由于体质教育把学生作为纯生物体强调身体训练,忽视心理和社会素质的培养,导致学生产生喜欢运动而厌烦上体育课的倾向。

随着教育和学校体育改革的发展,80年代学校体育由体质教育向注重学生身、心、群全面发展的“三维体育观”演进,并在80年代后期从日本学习、引进了愉快体育的思想。愉快体育是在日本“新学力观”指导下形成的一种教学模式,其理论基础是根据美国卡尔•路易斯1938年提出的游戏理论,它的基本观点是站在学生的立场来把握运动的特性,运用不同的运动方式满足学生对运动的需求。日本学校体育经过十几年的实验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由于过份强调学生的娱乐性而导致运动能力的普遍下降,这一问题已引起日本教育界的关注。我国学校中的愉快体育教学到目前为止人们只是停留在表面的模仿,还没有从理论到实践上把握愉快体育的内涵和本质,很多地方的愉快体育教学变成了放任教学,难以实现学校体育的目标。实施素质教育是我国近现代学校体育思想观念的一次重大变革,也是我国学校体育系统性的、整体性的、实质性的改革。首先学校体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通过体育教育使学生在身体、心理和社会等方面都处于良好状态。第二是树立面向全体学生,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本的现代学校体育教育观,学校体育必须冲破以竞技运动为中心和片面追求金牌的模式,力争吸引全体学生积极参与体育锻炼和各种健身活动。这既是我国学校体育素质教育的性质和任务所要求的,也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所要求的。第三是树豆终身体育观,重视培养学生体育态度、兴趣、习惯和体育实践能力,使学生终身享受体育的乐趣。第四是树立学校、家庭、社会全方位对学生进行体育教育的观念,家庭和社会要担负起对学生进行体育教育的责任,形成以学校为主,以家庭和社会为辅的一体化体育教育模式。

2.2把健康教育作为学校体育的重要任务

健康的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为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近年来我国学校体育卫生工作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目前我国学生的健康状况仍令人忧虑。据调查统计,营养不良和低体重学生达32.6%,超重和肥胖学生达7.3%,小学生近视率居高不下,特别是心理障碍的学生数量不断增加。另据上海市调查统计,中小学生心理发病率达15.04%。如何将健康教育贯穿在学校教育和学校体育之中,让学生拥有健康的体魄,这既是新世纪教育工作者应完成的重要任务,也是新世纪学校体育卫生工作者应努力探索的新课题。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界定的健康标准,一是身体不虚弱,没有疾病;二是心理要健康;三是社会适应能力强。新的健康标准的提出,正在带动学校体育卫生观念与功能的转变,原有单纯注重大肌肉活动量,增强体质和提高竞技水平的办法,已不能适应新时代的要求,更不能激发和满足全体学生参与体育和健身活动的需求。必须转变观念树立新的健康教育观,并积极进行健康教育的各项实验,把先进的知识、技术、经验和成果迅速地引进学校健康教育工作中,尽快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

2.3重视培养学生体育学科能力

能力培养是素质教育的重点。一个人的素质水平,实际上是他的能力结构效能的综合反映。在素质教育中寻求最佳的知识结构,实现最佳的能力结构,是学校体育素质教育的核心问题。近些年国外对学生基础学力的要求和评价有了重大变化,把学生的学习动机、兴趣、态度提到第一重要的地位,把知识、技能、理解退后到末位。在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等之前,必须以学习动机、学习兴趣和学习态度为前提。这种基础学力观的排列顺序是同教学流程相吻合的。首先必须唤起学生强烈的学习动机、浓厚的学习兴趣和积极的学习态度,使学生展开思考和判断,并在这个过程中主动练习、掌握各种技能,最后达到认识和理解。通过无数次的循环,学习水平不断提高,以至上升到相当高级的程度,从而使学生由过去的“学会”变成“会学”。当然,过于强调体育兴趣、态度的培养而忽视知识、技能的学习掌握,就会导致学生运动能力的下降。因此,学习基本知识、掌握基本技能和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态度有机的结合,是我们需要研究的重要内容。体育学科能力主要包括主动学习能力、创造能力和体育运动实践能力等。体育运动实践能力包括基本活动能力、锻炼能力、体育娱乐能力和体育欣赏能力等。培养学生体育学科能力,是学校体育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课题,因此,不应局限在体育教学,也应在课外体育、家庭体育和社会体育全方位中进行。

2.4调整课程结构、更新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

学校体育素质教育树立起新的思想观念之后,必须要有一整套教育措施和方法予以保证。

首先是要构建新的学校体育与保健课程体系。依据国际上普遍遵循的课程设置要有针对性、实用性和可接受性的原则,学校体育课程的目标体系为:小学低年级阶段以运动教育为主,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各种体育活动,要对运动教材进行加工,使其游戏化,通过各种游戏使学生体验到体育活动的乐趣。小学高年级阶段以目标学习和自主学习为主,让学生自主地选择学习目标,通过运动实践体验到实现目标的愉悦,逐渐培养学生对运动的兴趣、爱好和基本活动能力。中学阶段逐步实行选修课程,并随着年级的提高逐渐扩大选修的范围。强调问题解决学习、自主学习和系统学习,在提高学生健康水平和身体素质的基础上,培养学生自我健身的知识、意识与能力,使之积极、主动地参加各种体育活动,养成经常锻炼身体和自主运动的习惯。高中阶段以选修课程为主,根据学生的能力和特点适当扩大选择的运动领域和项目。让学生掌握体育锻炼和保健的方法,形成自我健身的技能和自我评价的能力,具有终身从事体育活动的意识和本领,提高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

第二是更新教学内容。教材是教学内容的载体,现代教育要求学校体育的教材力争做到思想性与科学性的统一,基础性与先进性的统一,实践性与理论性的统一,趣味性与系统性的统一。重点是研究竞技运动项目教材化的问题。

第三是教学方法的改革。素质教育所要求的现代学校体育教学,已不是单纯的课堂教学,而是立体化的大教学。这就要求教师在体育教学中由注重掌握技术、技能,向注重培养学生体育运动态度、兴趣和习惯的方向转化;由单纯强调运动成绩和达标成绩的学习结果,向强调学习过程转化;注意在学习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启发学生的思维,使学生主动探究问题,自主活动;教师的角色要重新定位,由以教师为中心的方法,向以师生共同活动的方法转化;由封闭的教学组织形式,向开放的教学组织形式转化;体育保健理论课程要由单纯的语言讲授,向运用多媒体的直观形象教学转化,使学生积极主动、生动活泼地进行体育学习和自主运动。

身体素质的定义例7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当今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衡量标准主要是心理素质,思想道德素质,专业技能素质和其他能力。高职院校要在建立科学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体系的基础上完善学生素质测评体系,只有具备完善的人才素质测评体系,才能使学校对学生的综合素质有深入的了解,使学生根据自身的条件扩展发展方向,从而促进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实现为社会的发展做出更多的贡献,从这一方面出发,对高职院校人才素质测评体系的探讨与完善有着较强的必要性与实践意义。学生管理是学校管理中的主要组成部分,所以进行高职院校人才素质测评体系的构建和完善不仅是大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学校规范管理,进行和谐校园建设,建立文明校园等目标实现的重要途径和手段,是我国发展和和谐社会建设对高职院校管理的必然要求。

一、高职院校人才素质测评的概念

人才测评指测评者运用特定的方法,通过收集被测评者在主要活动领域中的表征信息,针对某一人才素质测评目标体系做出价值判断过程,或者直接从所收集的表征信息引发或推断某些素质特性的过程。目前主要应用与企业管理和岗位培训上,人才素质测测评首先是一个收集信息的过程,只有得到真实的信息才能得到科学的结果,所以收集信息是人才素质测评体系的基础组成部分。当人才素质测评被高职院校学习并付诸与实践之后,人才素质测评又被赋予了新的意义和价值,高职院校人才素质测评方法仍然以反馈信息、收集信息与做出测评为主要过程,但是面对的主要对象为在校的学生,测评的手段也有了一些适用于高职院校的革新,对测评侧重点的偏重也略有不同,主要体现在对思想道德素质和综合能力的评定上,测评的目的性发生了改变,企业主要以为其创造绩效为目标,而高职院校的人才素质测评的目的是为了使学生在认识到自身不足的基础上充分扩展自身综合素质,为社会的发展培养一支能满足其人才要求的队伍。

二、构建与完善高职院校人才素质测评体系的意义

我国在人才素质测评理论化与系统化方面起步较晚,但是已经引起社会各界的充分重视,并应用于国防、企业管理和高职院校管理当中,这是由人才素质测评的重要现实意义决定的,人才素质测评体系的功能与现实意义在高职院校中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人才素质测评体系在高职院校中发挥的功能。

1、评定功能,主要指通过对学生信息的掌握,依据一定的标准对学生进行客观正确的判断,描述学生具有的某些特征或者进行差异程度的评定,评定功能的正面效果是具有一定的导向作用,对评定者的自我修养和行为发展定向指导。

2、区分功能,人才素质测评能够根据不同的学生的差异将学生划分为一定的类型,区分功能的正面效果是对学生起到一定的激励作用,通过认识差距刺激被测评者的奋进动机,促使其积极向上。

3、反馈功能,反馈功能是人才素质测评的关键功能与环节,主要是能通过人才素质测评使学校或指导老师掌握与了解学生的素质状况,其正面效果表现为学生能通过测评知道自己的优点和缺点,总结原因与方向,同时也使老师和学校有明确的指导方向,防治使学生脱离目标,可以达到优化学生素质的目的。

4、开发功能,高职院校中开展人才素质测评,可以是学生对测评目标和测评结果有直观的认识,可以激发出学生对提升自身素质的积极性与责任感,可以及时调节与修正自己在扩展素质方面的不足,达到全面提高的效果。

5、预测功能,高职院校中对学生开展人才素质测评的结果可以通过一定的经验与案例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行分析与评估,预测学生的发展方向,所以预测功能在选拔学校或班级的干部方面具有特别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人才素质测评体系在高职院校中的现实意义。

1、推动学生自我提高。基于高职院校人才素质测评体系在高职院校中的评定功能、反馈功能和开发功能,可以认识到人才素质测评对学生实现自我提高的重要意义。学生在测评的过程与得到结果后,能够加强自我认识、自我反省,明确努力目标,正确把握发展方向,有针对性的实现自身素质的全面发展。

2、协助教师进行因材施教,高职院校人才素质测评的区分功能和反馈功能可以使教师了解学生素质的现状,认识学生的不足,把握对每个学生教育的侧重点,实现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的目标,同时也能很大程度的促进学生的发展。

3、利于学校的管理发展,学校的管理在很多方面要依靠学生或学生组织,人才素质测评的预测功能可以帮助学校或教师在选拔学生干部方面有依据,从而挑选出优秀的学生担任职位,有利于学校的管理正常开展,利于帮助学生就业,合理的进行人才素质测评体系建设,能够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的就业工作开展。

三、高职院校人才素质测评系统存在的不足与设想

(一) 高职院校教师与学生缺乏交流。高职院校扩招后,人数增多,达不到教师与学生充分交流的理想效果,失去了人才素质测评的价值,所以在高职院校中,交流的环节应引起重视,可以采用问卷调查和校内网上调查的方式进行。

(二) 目前高职院校人才测评结果引起矛盾。在测评中,许多高职院校的测评用学分的方式进行,出现学生干部的学分比普通学生学分高,引起许多平时表现不错的学生的不满,所以可以试行取消一些特殊职务的学分,使测评的标准与职务的担任

身体素质的定义例8

    我国刑法界对身份犯的关注实际上主要是源于涉及职务犯罪的共犯的法律实践。我国在打击腐败犯罪和亲属相犯的司法实践和理论探讨中,存在着诸多问题,解决这些问题的专门法律解释也存有一定争议,让人无所适从。刑法中为什么要规定身份犯?为什么要规定身份犯的刑事责任与普通犯的刑事责任有不同处罚?为什么看似相同的行为,有身份者与无身份者定罪量刑不同?其立法原理何在?这些问题的解决均有赖于身份犯法律本质的明晰。

    一、身份犯的法律本质类型

    (一)我国学界对身份犯法律本质的论争及简评

    近年来,随着对身份与共犯问题讨论的深入,我国学者对身份犯的本质出现了较为系统、集中的研究成果。其中,以几篇博士论文为代表。

    法益侵害论。认为纯正身份犯之特定身份决定身份法益的存在与否,而不纯正身份犯之特定身份决定着法益受到侵害的强度大小。具体而言:其一,纯正身份犯所要求的行为主体特定身份与该罪所侵犯的特定法益相互印证并互相依存。行为主体所具有的特定身份与特殊法益(该特殊法益一般是通过身份犯的构成要件行为表现出来)相结合而决定了身份犯的存在。其二,就不纯正身份犯而言,该种法益至少也应当与行为主体的特定身份相勾连,即行为主体特定身份的存在使得犯罪所保护的法益受到侵害的可能性或者说强度有所增大或者减小。不纯正身份犯在犯罪构成上除了要求犯罪主体的特定身份而外,其他方面与该不纯正身份犯所对应之一般犯罪无异,因此该特殊身份的具备并不决定(对应犯罪所侵害的)法益是否存在,但是该不纯正身份犯在处罚上又有别于对应犯罪,这里处罚上的不同,源自刑法所保护的法益受到侵害程度之差异,归根到底是因为行为主体特定身份的影响。该种观点看到了身份对法益侵害的影响,但没有顾及身份对行为人责任能力、期待可能性、人身危险性等诸多方面产生的影响,把身份犯的本质仅仅归因于法益侵害,我们觉得略失全面。⑴

    “三重法益论”认为,身份犯的本质在于特定的义务主体侵害了法律所保护的特定的法益,身份犯的主体在违背自己特定义务而侵害刑法所保护的特定法益的同时,也侵害了刑法所普遍保护的普通法益,强调了主体的特定性,作者将之称为“三重法益论”。⑵该观点的主要优点是,折中了义务违反和法益侵害立场,解释力较强。缺点是忽略了身份影响主体的人身危险性及行为责任之功能,略显不足;同时,违背自己特定义务能否和普通法益与特别法益并列起来成为第三重法益,也有待商榷。

    犯罪构成论认为,在近现代刑事立法中,身份犯不能仅仅理解为违反义务或侵害法益,身份之所以影响刑事责任的有无及其大小,主要是因为特定的身份与一定的犯罪构成要件相联系,犯罪构成实质上可以看成是一个多维系统,而身份则与其系统中的各个要件都发生着密切联系,从而决定或者影响了行为的危害性质及其程度。身份犯的实质,就是各种身份与不同的犯罪构成要素相联系,从而决定或者影响了行为的危害性质及其程度。⑶这种观点可谓之构成要件体系危害论。该观点的明显优点是全面揭示了身份犯影响定罪量刑的路径。但是,正如有人指出的,这种观点所要阐明的,完全异于传统理论所研究的本(处罚根据)问题,或者说二者并不是在同一层次上的探讨:身份犯的处罚根据意在说明刑法分则为何会划定部分犯罪的主体范围,身份犯仅将部分犯罪的主体局限于具有特定身份的人,说明其本质意在研究“法律之前”的问题;而如论者所言,将身份犯的本质理解为对犯罪构成要件四个方面的作用,实则在探讨“法律之上”的问题,充其量可以称之为身份犯的“表现”或者说特征,而绝不是我们通常意义上欲探究的“本质”或者“处罚根据”问题。⑷同时,该观点也无法为共犯问题提供规范化的理论工具。

    客观危害和主观恶性说。纯正身份犯的本质是特定的法益侵害,通过下列方式影响社会危害性:一是在能力犯中,身份通过行为中介成为产生社会危害性的必要条件;二是在义务犯中,法益依附于身份,身份直接决定了法益侵害的性质和可能性。不纯正身份犯的本质在于,有身份者的责任能力或行为的期待可能性不同于无身份者,因而具有不同程度的主观恶性。⑸该说相对前面几种学说,有了新的发展。但是仍然存在以下问题:其一,仅仅从应然意义上,把违法身份限定为法益侵害,没有顾及现实立法中的违法的实质理由也可能是规范违反性这一问题。其二,完全坚持客观违法说,把法益侵害完全等同于客观危害。事实上,渎职犯罪、贪污贿赂犯罪侵害的法益都必须以有身份者的罪过甚至故意为前提,例如没有国家工作人员的主观故意,就无法认定公务行为公信力的被侵害,而无身份者也无法以国家工作人员为工具实施该类犯罪。其三,把责任要素归结为主观恶性过于简单化,排除了影响人身危险性的身份。

    (二)身份犯的法律本质之管见

    身份是行为主体所具有的影响其定罪量刑的特定人身要素,身份既然影响犯罪,那么身份的本质与犯罪的本质必然存在相同之处,身份的本质与刑法的目的和犯罪的构成必然具有紧密的联系。

    1.犯罪(或违法)本质

    从应然意义上讲,违法的实质应该是法益侵害性,不应把不具有法益侵害性的行为入罪。但实事求是地讲,在各国的刑事立法中,往往坚持以法益侵害为原则、例外地采取伦理规范违反说的二元论,因此也存在把仅仅违反伦理规范而很难说有法益侵害性的行为规定为犯罪。例如英国的《马丁法案》、法国的《格拉蒙法令》、美国纽约州的《防止虐待动物法》都规定了虐畜罪。⑹这种立法过大地扩张了刑罚的范围,混淆了法律与道德的界限,有违刑法谦抑精神,因此并未得到世界各国普遍的认同。再如,我国的非国有单位人员受贿罪中单纯的接受型受贿罪很难说侵犯了单位或者第三人的法益,刑罚的依据仅仅在于违反了廉洁义务,腐蚀了社会风气,如果说具有社会危害性,那只能归结为违反廉洁义务,违反了不得以权谋私的伦理规范。

    关于规范违反性的地位。笔者认为从应然意义上讲,影响规范违反性的要素是罪责要素。一个行为是否违反伦理规范以及违反伦理规范的程度,虽然不影响实质违法性的判断,但通过影响行为人的责任,通常影响期待可能性问题,对刑罚有着重要的意义。当“遵守法律成为社会伦理对人们提出的起码要求”⑺时,违反法律原则上就是违反社会伦理,二者大多场合的评价结论一致,对法规范违反性的认识也是对规范违反性的认识,两者是重合的,因此理论上一般把对法规范的违反性认识(违法性认识或违法性认识可能性)作为责任的要素。

    2.身份犯的法律本质

    决定定罪量刑的因素包括影响报应性考量、预防必要性考量、特定的功利性因素等。影响报应性考量的因素包括客观危害、主观恶性。主观恶性又受罪过形式、责任能力、期待可能性、违法性认识等因素决定。影响客观危害的因素又包括行为方式、身份、时间、地点、结果等或者法益侵害性、规范违反性、义务违反性等。影响预防必要性考量的因素包括一般预防、特别预防。特别预防又受人身危险性、行为环境等因素影响。特定的功利性因素包括政治妥协、社会稳定、种族问题、民族问题等。这种功利性考量往往与政治有关,比如为了维护统治集团内部稳定,对官吏犯罪定罪量刑宽于一般民众;出于偏见,对少数民族从宽或从严定罪量刑,对特定种族的歧视或优待等。身份既然能够影响定罪量刑,必然是通过影响报应性考量、预防必要性考量,特定的功利性考量实现的。相应地,身份的分类应该是开放的,包括影响报应考量的身份、影响预防必要性考量的身份、影响特定的功利性考量的身份。

    在古今中外的刑事立法中,身份的种类包括种族、民族、社会等级等等,立法者由于政治、历史等原因,赋予有身份者特别权利或课以有身份者额外义务,但是以平等、民主等现代精神来判断,这些规定有违法治原则,显然不合时宜。中国是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对我国刑法中的身份的解释也同样不能违反实质法治原则,因此本文中,对这些分类不以考虑。

    从应然的角度,法益保护和预防犯罪是刑法的两大目的,这就决定了犯罪的质量是由行为的法益侵害性、主观罪责和人身危险性共同决定的。而身份犯中的身份之所以能够决定和影响犯罪的构成和量刑轻重,就是因为特定的主体要素能够决定和影响行为的法益侵害性(客观危害性)、主观罪责和人身危险性,我们分别称之为违法身份(即实质违法身份)、责任身份和人身危险身份。例如,非法经营罪中的合法经营者身份是一种阻却犯罪的违法身份,盲人是一种责任身份,前科是一种人身危险身份。其中违法身份包括两种类型,第一,能力身份,行为人只有具有该身份才能实施刑法分则规定的危害法益的实行行为,没有该身份就难以单独并且直接实施实行行为。能力身份包括自然身份犯和部分法定身份犯。例如没有男子身份,就无法单独并直接实施强奸行为。再如,没有中介机构工作人员的身份,就无法出具虚假证明文件。第二,损益身份,行为人即使不具有该身份,也可以实施危害法益的实行行为,但是具有该身份,实施同样行为,其法益侵害性不同。例如剥夺公民宗教信仰自由罪中的国家工作人员身份。责任身份包括影响责任能力的身份、影响期待可能性的身份和影响违法性认识可能性的身份,等等。

    由此可见,身份犯的实质,就在于不同的身份基于与犯罪构成要素的联系,直接或间接地决定或影响了行为的法益侵害性、罪责性和人身危险性,从而决定或影响了行为的社会危害性。

    二、我国刑法中身份的本质类型⑻

    按照身份对刑事责任影响的根据不同,笔者把身份犯中的身份分为违法身份、⑼责任身份、人身危险性身份三类。其中责任身份和违法身份在很多场合会发生竞合,大部分违法身份、责任身份、人身危险性身份同时又是积极的定罪身份——构成身份。⑽

身体素质的定义例9

中图分类号:D6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4)16-0215-03

国民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我们追求民族复兴百年梦想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共同理想的实现。大学生作为未来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身上更是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然而,放眼中国当今的大学生,其国民素质的表现确着实让人堪忧,部分大学生存在诸如思想素质不高、心理素质脆弱、道德素质滑坡、身体素质下降等许多问题。同志曾在全面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会议上说:“要使大学生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不仅要大力提高他们的科学文化素质,更要大力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因此,如何提高大学生的国民素质便成了摆在我们面前迫在眉睫的问题,也是实现伟大“中国梦”的关键问题。

严复是中国近代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哲学家、翻译家和教育家。他在对比了国富民强的西方和风雨飘摇的中国之后,曾提出了从提高国民素质来振兴中华的思想。虽然,严复并不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位探讨国民素质问题的人,但他的国民素质思想观却在当时乃至当下都有很多值得借鉴的地方,因此,笔者拟借鉴严复的国民素质思想观,提出解决在中国部分大学生中存在种种素质问题的对策和建议。

一、大学生国民素质的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在我们的物质文明取得飞跃的同时,我们的精神文明却并没有得到同步的提高和增长。相反,近些年不断出现的负面事件表明中国部分国人的国民素质令人堪忧,这其中也不乏中国未来的栋梁――大学生群体,他们中的部分人所表现出种种国民素质缺陷的情况不得不引起我们的反思。

(一)道德素质滑坡

国民素质是一个综合的概念,它包括了很多方面。其中,道德素质是一项重要的内容。虽然,大学生的道德意识整体上较强,但也有一部分大学生表现出在公共场所随地吐痰、乱丢乱弃废弃物、在课桌上乱写乱画、破坏公共财物、在公共场所大声喧哗等缺乏文明行为习惯的问题,考试作弊、拖欠贷款不还、人际交往不诚信、不守信用等缺失诚实守信意识的问题,拜金主义、享受主义、个人主义盛行、养尊处优、只讲索取不讲奉献等集体主义观念淡薄的问题。

(二)思想素质不高

为了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中共中央、国务院早在2005年就颁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通过在高校开设“两课”中来加强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尽管如此,仍有许多大学生盲目崇拜西方的所谓自由主义和民主,而对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产生怀疑;没有正确的政治信仰,缺乏参与政治活动的热情;对政治表现出明显的排斥现象,政治取向上存在实用、功利主义倾向;对当前社会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没有正确的认识,容易走极端,不相信党的领导。

(三)心理素质脆弱

国民心理素质的整体提升有利于实现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大学生经过十二载的苦读,虽然能顺利进入高等学校进行深造和学习,但由于他们的心理尚未成熟,情绪不易稳定,不能及时化解诸如无法适应环境、无法承担学业压力、不能面对激烈的社会竞争、没有形成正确的恋爱观、自我定位模糊、对周围人群不满、心理阴影、容易记仇、人际交往障碍、心态消极悲观等矛盾,从而给自己带来严重的心理危害。

(四)身体素质下降

只有常运动,身体才能常健康。虽然“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是颠扑不破的真理,然而仍有不少大学生把时间用来学习或无目的的玩耍,很少抽出固定时间来进行体育锻炼,导致出现身体素质偏弱,易于感冒生病,耐力素质、肺少量指标下降,身体肥胖、怕苦怕累、意志力差等问题,严重的还会影响到学生的正常学习和生活。

二、严复的国民素质思想观

谈及国民素质,必定绕不开严复。严复虽不是中国近代史上探讨国民素质问题的第一人,但他在比较了中西方的国民素质及其教育,深刻分析了近代中国积贫积弱的原因之后,提出要从提高国民的政治素质、思想道德素质、思维素质和身体素质等几个方面入手来提高国民的整体素质,以达到挽救中华民族于危亡,并最终取得振兴的目的。

(一)国民政治素质

首先,严复要求国民必须首先具备参政的相应素质。只有树立了坚定的民权观念,明确自己在政治中的地位,才能以主人的身份自觉参与到政治生活中来。其次,严复认为国民要努力培养自由的精神,具备自由的政治价值观念。再次,严复认为近代国民的政治素质还应包括民主的观念、平等自由的观念和民主原则。此外,严复认为国民还应对民主制度有最基本的认同,具备一定的政治思维及参与政治管理和公共事务管理的能力。

(二)国民思想道德素质

严复在比较了中西方国民道德素质的差异后,提出要提高中国的国民道德素质,首先要重新塑造国民的人格,形成国家观念和新道德风尚,破除“身奴”和“心奴”,时刻在心中装着祖国,把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紧紧联系起来,成为具有独立、尚公、爱国心、热爱真理的新国民。其次,要通过社会、学校等途径传播自由、民主的种子,帮助民众确立新时代的公民意识和国家意识,促进新民德的生长、发育和养成。最后,要有必需的社会公德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三)国民思维素质

严复认为,必须要全面开发国民的智慧,提高国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即所谓“开民智”。他说,要“开民智”,就要摒弃只以僵死的书本世界为未知对象的传统,代之以生动的自然为求知对象;要不仅采用重视记诵、训诂的方法,更要通过求知者自身的耳目心思训练,激发其主动了解客观世界的探索精神和发现能力。严复认为,通过提高国民的文化素质进而提高国民素质,还应从培养胸有实学的各种专业人才、普及教育制度、提倡实业教育等目标出发培养新式人才,以有效改变中国积弱积贫的局面。

(四)国民身体素质

开发国民的身体素质即严复所提的“鼓民力”。严复认为国民的手足体力之强是国富民强的根基所在,要从体力教育入手发展体育,提倡医学,禁止吸食鸦片和革除缠足陋习,使国民有强健的身体,否则如果没有一个健全的体魄,再好的知识和道德教育都将是空谈。为此,他提出,为了增强人民的体质,一是要改变中国一向重文轻武的统统价值观念,发扬尚武强国的精神。二是要通过教育,提供医学,普及卫生知识,革除礼俗积弊,严禁吸食鸦片和女子缠足。三是通过运动来达到健身强身的目的。

三、严复的国民素质思想观对提高大学生国民素质的启示

严复早在19世纪时就提出要通过“鼓民力、开民智、新民德”提高国民的素质,实现国家自强。虽然,严复所构建的现想国民模式有一定的空想色彩,但面对当今大学生中出现的种种素质问题,将用何种途径、何种方法来提升大学生的国民素质,严复的国民素质教育思想依然有其积极的借鉴意义。

(一)家庭环境是提高大学生国民素质的起始点

严复提出的“新民德”首先就是要提高中国民众的道德素质。家庭是大学生从小到大成长的主要场所,父母和家人承担着向大学生传授伦理道德和礼仪习俗、培养道德品质的重任,其重要性自不言而喻。因此,必须优化家庭良好的育人环境,从起始点开始做好培养大学生国民素质的工作。首先,要用中国延续数千年的礼仪传统培养大学生的文明习惯。中国历来是一个礼仪之邦,有很多为世人所称道的文明举止,是道德素质的基础。父母应该从小培养大学生养成诸如谦和有礼、待人诚信、尊老爱幼、谈吐有致等的文明行为。其次,要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品格,加强道德约束和自律。最后,要用合理而科学的方法建立大学生的道德自信。父母在进行家庭教育时,要注意寻求最佳的教育途径,避免因教育方式的粗暴无理而对大学生的心理造成打击,使其不能正视学习和生活中所遇到的困难,出现各式各样的心理问题及素质低下的种种表现。

(二)学校环境是提高大学生国民素质的核心

学校是帮助大学生“开民智”的第二个主要环境,必须加强学校的主阵地建设。首先,要在重视课堂理论教育的同时,重视大学生公德意识的培养。学校不能以大学生应接受家庭道德教育为由,而只重视对大学生科学文化知识的传授却忽略对其公德意识的培养。相反,学校应将加大对大学生进行道德素质教育的力度,不仅通过课堂进行教育,还应积极提供实践场所,将其渗透到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当中,培养他们形成正确的公德意识,提高道德素质。其次,要改变传统的办学教学理念,培养学生不尚古、不唯圣、不唯书的治学精神。严复在论述“开民智”时,曾比较过中西在思维素质上的不同。西方人通过求实达到求真,而中国人则经几千年的教化形成尚古、唯圣、唯书的僵化思维模式,不利于学习西方先进而振兴中华。因此,学校必须要破除传统的教学理念,主动培养学生的思辨精神,做到有学有问、有问有学,以达到真正“开民智”的目的。

(三)社会环境是提高大学生国民素质的助推器

大学生是辛苦求学的学生,但也是芸芸众生的一员,社会中的正能量及负能量同样影响着大学生国民素质的养成,所以社会环境是提高大学生国民素质的助推器。首先,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生素质的培养。在大学生的素质培育工作中,必须坚持以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从大学生的实际出发,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来提高大学生服务国家、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关于解决问题的实施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其次,要努力形成优秀、先进的社会文化,抵制低俗、落后的社会文化对大学生带来的不利影响。集全社会之力营造和谐的社会文化氛围,对大学生进行多渠道、多方面的社会教育,使大学生尽早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在社会中实现自己的人生抱负和理想,成为真正的高素质人才,实现中华民族的复兴和伟大的“中国梦”。

(四)自身环境是提高大学生国民素质的关键

家庭、学校和社会的教育最终要落到大学生自身,自身学习、领会、实践能力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自身国民素质的高低,所以自身环境是提高大学生国民素质的关键。首先,要有积极健康向上的心态,形成过硬的心理素质,做一名有责任感、勇于担当的大学生。要能够有选择、有分析地接受家庭和学校教育的合理成分,不受社会中存在负面因素的影响,正确对待自己的学业、生活和情感,用阳光的心情坦然踏上生活的坦途。其次,要有一副强健的体魄。要用严复“鼓民力”的思想时刻提醒自己不忘体育锻炼,以搭建好学习、生活的根基和平台。

参考文献:

[1].切实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G]//中共中共文献研究室.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

[2]韦素玲.论大学生素质的自我提高[J].社科纵横,2009,(2).

[3]魏维夏.浅议当今大学生素质问题[J].科教导刊,2011,(9).

[4]隋淑芬.严复的中西国民素质及其教育比较研究[J].比较教育研究,2004,(8).

身体素质的定义例10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70%以上,这就决定了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始终是我国改革和建设的根本问题,因此,党和国家一贯高度重视发展农业、建设农村、改善农民生活。广泛开展农村体育活动对于增强广大农民体质、提高农民的健康水平,丰富农民的业余文化生活,移风易俗,形成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具有重要意义。

一、农村体育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农村体育与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它具有为我国农村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输送“能量”的特殊功能,是农村全部工作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如何在新农村建设中加强现代体育文化的培养、促进农村体育消费的增长、丰富农村精神文化生活、提高农民文明素养,是当前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没有农村体育的普及与提高,就没有我国整个体育事业水平的提高。

体育与精神文明建设之间存在着内在和外在的必然联系,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和手段,对培养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弘扬积极健康、顽强拼搏、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和道德品质都具有重要作用。所以,发展农村体育将大大促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持续深入。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农村是基础,农民是关键。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面的小康;没有农民的健身,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全民健身。当前,我国九亿农民正在朝着脱贫致富奔小康的社会主义康庄大道上奋进,新农村建设,必将进一步推进农村体育的发展。

二、农村体育有利于提高广大农民的整体素质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提高农民整体素质,培养和造就新型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迫切需要。而加强农村体育工作,有利于提高广大农民的整体素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部分中提出要“加快农村教育、技能培训和文化事业,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事实上,新农村与新农民是相辅相成的关系。新农村是新农民活动的舞台和载体,新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结晶与归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以提高农民素质为重点,因为,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真正主体,新农村建设的目标能否实现关键在农民。

提高农民素质包括提高科学文化素质、思想道德素质以及身体素质等各个方面。其中,科学文化素质是关键,思想道德素质是核心,身体素质是基础。有研究指出,在我国农村医疗保障体系尚不发达和完善的今天,农民的身体素质不高而发病率高是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发展农村体育有利于增强农民体质,使农民更好地投身生产活动,从而促进生产力发展。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健康是第一位的,是人们从事生产活动的基础。农业是一个劳动密集型的产业,对人的健康素质的要求比其它产业要高得多。增强体质是体育的首要功能,大力发展农村体育,将大大增强农民的健康素质,使他们能更加精力充沛地投身到生产活动中去,从而提高生产效率,促进农村生产力发展,促进农民增收和农业增效。

三、农村体育是构建和谐新农村的纽带

中国人口多、底子薄、体育事业起点低等现有国情决定了群众体育的发展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然路途坎坷,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及构建和谐社会的现时代,不可避免地会显露出一些不和谐的地方,如农村体育与城市体育的发展出现了“两极分化”,包括广大农民在内的弱势群体的健身问题尚未得到足够的重视等。然而,农村体育是社会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农村体育在我国体育事业发展中占有最大的人口基础和重要战略地位,发展程度直接关系到中国大多数人口的体质和健康水平,其发展的好坏也直接影响着社会体育发展的大局,影响着全民健身体系完善的大局,最终会影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实现的大局。

社会是以文化为纽带的,体育作为一种文化也联系着社会的各个方面。发展农村体育不仅可以增强广大农民的体质,提高生产力,而且可以培育农民先进的思想观念,繁荣农村先进文化,改善农民生活质量,引导农民移风易俗,提升农村的文明程度和农民的文明素养,更为重要的是可以促进、形成和谐的村民关系,增强基层凝聚力,推进广大农村地区的和谐社会建设。在农村地区广泛开展体育活动,可以促进农民相互沟通和理解,有助于农村地区社会稳定和社会挫折问题的排除。在努力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没有农村体育的长足发展,我国的体育事业不能说是和谐的,同样,没有体育的和谐发展,和谐社会的构建亦不能说是全面的。从此种意义上来说,抓住建设新农村的契机,大力发展新农村体育,也就成了构建和谐社会背景下体育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

四、农村体育有利于发展农村体育产业

加强农村体育工作,有利于培育农村体育消费市场,拉动体育产业的建设与发展。当前体育产业已经成为西方发达国家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在我国,体育产业也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我国体育产业的绝大部分收入来自城市,农村体育产业的贡献值微乎其微。其实农村也是一个巨大的体育市场,如果把这个市场比作冰山的话,现在露出水面的只是极小的一部分,绝大部分还掩藏在水下,属于潜在的市场。能否把潜在市场激发成为现实的市场,不仅在于农村经济的发展,更在于农村体育的发展。体育活动的过程同时也是体育产品的消费过程,发展农村体育,使农民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来,将极大膨胀体育产品的消费群体,促进农村体育市场的繁荣和农村体育产业的发展,从而形成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因此,新农村建设要搞好农村体育产业开发工作。体育产业是健康产业、绿色产业、朝阳产业,是建设体育强国,发展现代化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应该重视培养农村体育消费市场,推进农村健身娱乐、竞赛表演、体育培训、体育用品市场的繁荣发展,加快农村体育有形无形资产增值,促进当地农村体育事业的腾飞。

总之,我国农村的发展、繁荣和稳定,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败。没有农民的富裕,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全国人民的富裕,没有农民的强身健体,就没有中华民族整体素质的提高。因此说,农村体育活动的积极开展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冯艳丽,王亚男. 新农村建设与我国农村体育的发展[J].甘肃农业,2007(6):70-72.

[2] 吴华.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视角下的体育思考——广东东莞发展农村体育的启示[J]. 贵州体育科技,2008(1):26-28.[3] 丁兆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内”“外”兼顾[J].理论前沿,2006(6):3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