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积极心理学的基本内容模板(10篇)

时间:2024-01-10 14:58:02

积极心理学的基本内容

积极心理学的基本内容例1

[中图分类号] G4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6)07-0008-03

自2000年Seligman教授发表《积极心理学导论》一文,倡导以积极的视角理解、诠释人类的本质与价值之后,心理学界掀起了一场挖掘人类自身积极力量的运动。进入21世纪之后,积极心理学家们又在全球掀起了一场以课程为导向的“幸福教育”浪潮,冲击着传统意义上的心理健康教育。特别是在哈佛大学本?鄄沙哈尔博士主讲的幸福课(positive psychology)超过该校王牌课程经济学导论之后,积极心理学课程及其教育理念普遍被人们接受,并在全球广为传播。美国、英国、澳大利亚、丹麦等国家纷纷启动幸福教育实验或幸福教育课程,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1]在国内,开设积极心理学课程,实施幸福教育已经成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发展方向,引领着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与教学的改革。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社会经历了飞速发展,在物质生活极大丰富的同时,人民的尊严、幸福感和公平感也开始被人们所关注。2010年,时任国务院总理的同志提出:“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要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让社会更加公正、更加和谐!”这从侧面反映出“幸不幸福”已经成为当前衡量生活质量的标准。开设积极心理学课程契合了社会发展的诉求,符合民众的内心需求。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笔者在2012年率先面向西南交大学生开设了积极心理学选修课程――幸福心理学。这门课程先后被列为学校首批通识课、优质示范课程建设。开设一门课程,首要的问题就是学生从课堂上将会分享到什么内容?这是幸福心理学课程建设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因为课程内容既是最基本的教学构成要素,也是确保教学有效性的重要因素。鉴于此,我们结合在课程建设过程中的体会,从心理健康教育的视角探讨关于构建积极心理学课程教学内容的几点思考。

一、对构建幸福心理学课程教学内容的几点思考

(一)教学内容应体现通识教育之义

近年来,通识教育成为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通识教育是非专业、非职业性的教育,是着眼于人整体发展的教育。最普遍的解释就是通识教育是促进个体全面发展或培养通才的教育。通识教育面向人的生活,强调让学生思索“人之所以为人”的意义,引导个体思考生活的意义、生存的目的和生命的价值。在当前大学教育偏向工具性价值,忽视发展人对自身生命价值生成性的背景下,通识教育恢复了教育的应然价值,让教育回到“立德树人”的本来使命上来。

从通识教育的内涵来看,心理健康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通识教育。[2]因为心理健康教育是着眼于培养身心和谐、人格健全的人。这与通识教育的使命是相同的。两者都立足于生命,发展生命、提升生命,给人赋予人生意义和价值。只是心理健康教育的着力点不同于通识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力图通过培养、提升和健全个体的心理素质促进其生命意义的生成。作为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重要方向的积极心理学,其彰显了人类在增进自我心理健康过程中积极的一面,修正了心理健康教育实践中存在的偏差,弥补了以问题为导向带来的失误。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积极心理学的教学内容必然应该体现通识教育之义,符合通识教育的内在规范性。

(二)教学内容应立足于积极心理学的研究成果

幸福心理学课程践行积极心理学的理念,重新诠释心理健康教育,必然应该讲授积极心理学的观点。自从Seligman教授提出“积极心理学”的概念之后,研究者开始关注人类的积极品质,至今已研究出许多富有价值的成果,也有专门的刊物《Positive Psychology》刊登这方面的成果。当前,积极心理学的理念已经渗透到心理学的所有学科,修正以往心理学的研究方向,实现了价值的回归和平衡,并开创了新的研究领域:积极心理健康、积极心理治疗、积极人格、积极人际关系、积极自我、积极教育。这为幸福心理学课程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和探索的空间。

积极心理学的基本内容例2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识码:A

Deepen the Reform of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Curriculum Based on the Positive Psychology

QIN Meifang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and Counseling Center, Guangxi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Nanning, Guangxi 530008)

Abstract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is an important way to improve college students' mental health, and promote students' overall growth. Based on the concept of positive psychology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teaching objectives, teaching content, teaching practice, teaching evaluation in depth, in order to build a positive, diverse, overall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curriculum system of college students, improve teaching quality.

Key words positive psychology; college students'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course reform

1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的必要性

受高校课程定位与传统心理学理念的影响,本课程教学存在许多弊端与缺陷。(1)教育理念消极。将学生作为存在心理问题的假设体,从传统的病理心理学的视角,把让学生了解各类心理疾病的行为表现、背景成因及矫正方法,及帮助学生解决各类心理问题作为教学目标,忽视了心理健康教育应有的积极性、发展性与整体性的教育理念,削弱了课程教育的原有功能,不利于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和健全人格的培养。(2)课程设置随意。学时较短、时间安排不科学,不能满足不同时期、不同群体学生对心理健康知识的需要。(3)教学内容杂乱且负面。课程教学内容五花八门,几乎没有统一的内容。但受传统心理学的影响,内容选择基本偏重正异常心理状态的区分、心理健康的标准、心理疾病的预防与治疗等消极内容。使大多数学生不知如何激发与维持自己的积极情绪体验与如何去发展与挖掘我们自身内在的希望、自信、感恩等积极的人格品质。(4)教学方法刻板。首先,教学过程以传统的理论教学为主,单一地向学生灌输知识,学生主体性不强,未能凸显课程的体验性、积极性。其次,未能融合校园文化及其他课程资源,有目标、有组织、有计划地使学生间接、内隐地获得心理发展方面的积极体验、人格的完善与潜能的开发。(5)教学评价单一。大多数高校未能思考与探索出适合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评价的有效途径,基本上是通过单一的考试形式来对本课程教学进行评价。但由于人的心理具有内隐性,导致课程的教学结果同样具有内隐性,单纯以量化手段进行评价是难以真实完整地反映出课程教学的效果及学生心理品质的发展状况。

2 基于积极心理学理念深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改革

积极心理学是20世纪末美国心理学界兴起的一个新的心理学研究领域。其认为心理学的研究应该把人实际的、潜在的、具有建设性的力量、美德和善端等为出发点,提倡对人的许多心理现象要用积极的理念进行解释,便可以激发人自身内在的正能量和积极心理品质,且可利用这些正能量与积极心理品质来帮助人们最大限度地挖掘自己的潜力,并获得良好的生活与行为习惯。①积极心理学认为,心理学不仅仅对心理疾病与心理障碍进行研究,更应研究如何发挥、激发、培养和挖掘人自身存在的正能量与积极心理品质。近年来,在积极心理学思想影响下,我国高校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也开始逐步从“问题模式”向“发展模式”的方向转化。这种转变使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对象更好地面向全体学生,为进一步开发和挖掘全体学生的潜能与积极心理品质,发挥高校其它心理健康教育资源的作用提供了更为开阔的思路。

2.1 以积极心理学理念为基础优化课程教学目标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目标应分为三个层次:一是解决心理疾病与心理障碍;二是解决心理问题;二是科学预防,开发学生积极人格,挖掘学生潜能。以积极心理学理念作为课程的理论基础,兼顾一、二层次目标,强化第三层次目标。在关注有心理问题的学生同时,面对全体学生,重视大多数学生心理问题的预防和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将注意力转移到挖掘学生的潜能和积极品质上,从“问题模式”向“发展模式” 转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才能真正落实到全体学生。而教学目标也应在积极心理学理论指导下进行优化,课程目标的制定不仅是消极地矫正心理疾病,而且应遵循积极心理学的理念,回归到以人性为主体的平台,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差异相协调、相统一,以“面向全体”、“科学预防”、“积极引导”、“重在发展”的教学理念,积极、正面地进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使学生具备积极的生活态度及发展成才。

2.2 以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为目的改革课程教学内容

积极心理学提倡用积极的心态来对人的许多心理现象(包括心理问题)做出解释,从而激发人自身内在的正能量和积极心理品质,并利用这些正能量和积极心理品质来帮助人们最大限度地挖掘自己的潜能并获得良好的生活与行为习惯。②因此,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内容的选择,应侧重于对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激发和挖掘,如爱的能力的挖掘、幸福感的增进、感恩品质的培养、自我效能感的提升、自信心的树立、人际关系的优化、创新能力的探索、情绪情感的优化、问题的积极应对、心理潜能的开发及生命意义的探索等等,以达到增加大学生心理素质与积极心理品质的目的。

2.3 兼顾显隐课程,以积极情绪体验为重点整合课程教学实践

在积极心理学的视角下,我们可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大致分为两种,即显性课程(explicit curriculum)和隐性课程(implicit curriculum),在这两种课程形态下,融入切合大学生实际、操作性强的内容。如显性课程,可在课程教学中通过心理微电影、小型工作坊、团体心理辅导等将主观幸福教育、人际交往、感恩教育、创新教育、爱的教育等内容有效地融入,培养学生积极的情绪体验,挖掘学生的潜能。而隐性课程是为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有组织、有计划地通过其他相关课程(如体育教育)、校园文化、家庭教育等方式,使学生获得积极情绪体险,通过无意识的心理反应来影响其良好心理品质的形成和发展。

2.4 以积极评价为视角完善课程教学评价体系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以促进全体学生健康成长为目的,注重引导及促进学生学生乐观的心理和积极的行为,及积极心理品质与人格培养。因此,本课程的评价应采用综合的模式进行,从积极评价出发,注重对学生多元正向的评价及学生主动、及时的内省与反思,量质化相辅,多角度、多种方式相结合,如采用问卷调查、自我主观评价、同学间正向互评、师生积极交流与评价等方式,让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体验到积极评价,产生积极体验,感受自我存在的价值。

积极心理学的基本内容例3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437(2014)10-0149-02一、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现状及主要问题

作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主渠道,心理健康课程的教学显得非常重要。2001年有关部门《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以下简称《要求》),对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性质与教学目标、主要教学内容、课程设置与教材使用、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教学管理与条件支持、组织实施与教学评估等方面提出了明确要求,明确规定各高校应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和学生培养目标,开设心理健康教育必修课程,并形成系统、连贯的课程体系。

在我国,经过多年探索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形成了全新的趋势:面向全体,预防为主,治疗为辅,以培养学生的健康人格为主要目标。然而,受“消极心理学”取向的影响,目前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大多以“问题预防”模式为主,致力于消减、预防学生的心理问题,存在教学目标单一,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方法单调,教学评价偏颇等问题。为了进一步体现教育面向全体学生的原则,更加突出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使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更加积极、主动、全面地发挥作用,有必要对目前的高校心理健康课程体系进行改革与重构。

二、积极心理学的基本理论

(一)积极心理学简介

20世纪末,美国兴起一种心理学思潮就是积极心理学。积极心理学作为一种新的研究方向,是对现代西方主流心理学倡导的“消极心理学”的深刻反思与超越。积极心理学的研究重点是人自身的积极方面,其出发点是人实际的、潜在的、具有建设性的力量、美德和善端,善于用积极的心态对人的心理现象做出解读,激发出人内在的优秀品质和积极力量,借助这些优秀品质和积极力量帮助普通人、有问题的人或者是让有天赋的人挖掘自身潜力从而获得良好的生活。目前关于积极心理学的研究,主要分为三个层面:积极情感体验;积极人格;积极的社会组织系统。

(二)积极心理学给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带来的启示

传统心理健康教育面临的重大改革就是积极心理学的迅速崛起引起的。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主张以积极和发展为取向,有目的、有计划地增进学生和国民心理健康的理论和实践体系。这种新的心理健康教育理念,摈弃了原来的那种“事后治疗”或“诊断式教育”的消极的、负面的手段,以“提前预防”或“积极引导”等积极的正面的方法进行。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更加强调人文关怀,主张树立积极的理念,重视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以及积极的心理品质的培养。

三、积极心理学视野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应以积极心理学为指导,在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教学方法、课程评价等方面进行改革。

(一)课程目标:由单一走向多元,面向全体学生,突出发展

《要求》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性质和目标做了明确规定,指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应该使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的标准及意义,增强心理健康意识,掌握心理健康知识并能运用,促进自我认知、自我调节、人际沟通等能力养成,逐步增强学生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水平,保障全面发展。然而受传统“消极心理学”的影响,目前一些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将工作重点放在了为患有心理疾病或有潜在心理问题的学生提供心理矫治服务上。这种重补救、轻发展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与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的重要原则和教育的发展相违背。

根据积极心理学理论,心理健康教育的对象是全体学生,课程目标应由单一走向多元,要兼顾预防、矫治和发展,尤其要突出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侧重于心理品质的优化与心理潜能的开发,强调关注学生对未来的乐观希望、有价值的情绪体验、内在成长的积极动机、积极人际关系、积极的自我概念、创造性思维品质的培养。

(二)课程内容:以培养积极心理品质为目的丰富教学内容

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内容多以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与疾病为出发点,具体阐述心理问题应对的策略。课程内容以心理问题的症状、成因以及相应的预防和调适技巧为主,忽略了学生潜能的开发和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导致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的功效无法全面发挥。另一方面,目前很多高校心理健康课程学科化、知识化的倾向严重,过于注重心理学知识体系,脱离了学生的生活和实际的心理健康需求。

积极心理学视野下的心理健康教育以挖掘培养大学生自身的积极品质、达到增加学生心理素质为目的。我国学者孟万金等在《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一书中,结合积极心理学内容与我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实际情况,提出了十四项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核心内容。高校可以此为参照,构建积极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内容体系。

《要求》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内容提出了指导性建议。高校心理健康教师在确定课程内容时,应以此为框架,融入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核心内容,同时要避免学科化、知识化的倾向,关注学生生活,关注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的实际需求,将心理学理论与生活衔接。

(三)教学方式: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注重积极心理体验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一门综合性课程,注重理论和实际的联系,强调对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课程应集知识、体验和训练为一体。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往往只注重知识的讲解和灌输,对学生的体验和实践锻炼重视不足,课程模式单一。

积极心理学十分重视积极情感体验在心理健康中的作用,认为在教育和生活中积极体验的增进是形成积极人格的最佳途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在各教学环节中引领学生积极地体验过去、现在和将来,通过积极体验培养和增长学生内在的积极力量,进而形成积极的人格特质。

基于积极心理学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应选择多种教学方法,要将理论讲授、行为训练、心理体验等内容有机结合。除了传统的知识讲授外,还要根据教学内容,灵活采用团体训练、案例分析、心理情景剧表演等各种教学形式,丰富学生的心理体验,让学生掌握一些有效的心理调适与潜能发挥的技能。除课堂教学外,还应该将心理健康教育拓展到课堂之外,延伸到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去,通过课堂外的各种体验式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

(四)课程评价:采用多元化、动态化的评估方式

以一定标准为依据,在科学系统收集并运用信息的基础上,多教育活动发展变化过程和结果进行价值判断的过程就是教育评价。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评估要以课程目标和性质为依据,在评估学生知识掌握程度的同时,也要考虑学生的心理调适能力,重点是对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评估。然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具有内隐性、个人化等特点,很难制定硬性、统一的评估反馈体系。大学生心理也是一个不断变化的动态过程,很难用具体的尺度来量化学生的心理和品质。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评估方式单一,既不能全面反映学生心理成长情况,也不能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提供充足有效的反馈信息,因而也影响了课程体系的健康发展。

积极心理学视野下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评价,应坚持以人为本、注重发展、重视过程的基本理念,贯彻教育性、动态化、多元化的评价原则,采用多元、动态的评估方式。评估内容要包括学生对知识的吸收情况,还要注重学生心理品质和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要将教师、家长、学生之间多角度、多方面的评价结合起来,采用自评、他评、互评多种形式。具体评价手段上,要将量化评价方法与质性评价方法相结合。既要采用书面测验的形式考查学生对心理健康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也要采用积极心理品质量表等心理测验工具,量化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和心理品质。可广泛采用表现性评价法、档案评价法、作品分析法等质性评价方法,强调评价的目的是主体人的整体性发展的促进,突出评价的动态性、情境性,全面、深入地反映学生心理品质提升和心理潜能开发的情况和实际生活状况。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基本要求[Z].2011.

[2]尹秋云.积极心理学视野下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错位与开发[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12):166-168.

[3]林静,胡敏辉.基于积极心理学理念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改革[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2,(9).

积极心理学的基本内容例4

自2011年5月教育部下发《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以下简称《基本要求》)以来,全国各高校陆续以不同形式开设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与此同时,高校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及管理人员也在不断对该门课程的教学进行改革和创新,以期提高该课程的教学实效性,并更好地实现《基本要求》中所设定的课程目标。在对该课程的诸多改革和创新中,总体呈现出以下几个趋势:首先,在教学目标上改变以往以应对心理问题为导向的目标设定,而尝试从积极心理学的视角出发,以促进学生发展为导向;其次,在教学内容上改变以往只关注心理问题和心理困扰的内容选择,而更多地选择带有正能量并促进学生潜能发挥的内容;第三,在教学方法上改变以往以教师为主导的讲授式教学形式,而代之以更符合大学生心理发展需要的体验式、参与式教学形式;第四,在考核方式上改变以往的单一指标、静态评价,更注重过程性和动态性评价。由此可见,学者们对该门课程的教学改革进行了较为全面和有益的探索,但已有研究更多地是从较为宏观的层次提出了该门课程教学模式和教学体系改革的方案,而少有从微观层次,结合具体的积极心理学理论将所提到的教学模式和教学体系改革方案运用到实际的课程教学中。本文试图将积极心理学中的心理资本理论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进行有机的结合,并从教学目标定位、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革新和考核方式突破几个方面将心理资本开发贯穿于该门课程的教学环节中,同时就心理资本的四个核心成分的开发在课程教学中的具体实施及实施效果进行了探索,以期为从积极心理学视角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进行改革和创新提供借鉴。

一、心理资本的内涵及其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心理资本(psychologicalcapital)是在20世纪初由Luthans等人在积极心理学和积极组织行为学框架下提出的一个概念,指的是“个体在成长和发展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一种积极心理状态”[1]。这种积极心理状态具体包括四个核心成分,即自我效能(self-efficacy)、乐观(optimism)、希望(hope)和韧性(resiliency)。自我效能指的是个体在面对任务时,相信自己能成功完成任务并积极应对挑战的自信;乐观是指个体能以积极的归因方式对现在和未来的处境做出解释,并对生活抱有积极的态度;希望是指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能寻求各种途径,努力实现目标的积极动机状态;韧性是指个体在身处逆境和遭遇挫折时,能从中快速复原,重新生活,并获得积极转变和成长[2]。这四个成分相互促进,协同发挥作用,并具有可测量、可持续开发的特点。众多研究表明,心理资本与心理健康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有学者认为心理资本的内涵和结构都反映了心理健康积极层面所包含的内容,心理资本是心理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3]。如张阔等研究得到心理资本与个体的自尊、内控性、情感平衡、心理冲突等反映心理健康水平的指标具有显著的相关,且心理资本对心理健康具有显著的积极影响[4];李磊等的研究得到,大学生的心理资本与心理健康显著相关,心理资本越高的个体,其心理健康水平越高[5];武春霞和秦葆丽的研究得到,心理资本与心理健康症状自评量表(SCL-90)的各因子呈显著负相关[6];潘清泉等人研究得到心理资本总分及各核心成分对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有正向预测作用[7];杨会芹等人研究得到心理资本在农村大学生生活压力对心理健康的影响过程中起调节作用[8]。由此可见,对学生的心理资本进行开发,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促进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形成,进而实现《基本要求》中心理健康教育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健康的心理素质基础”的目标。高校可以通过多种途径、采用多种方式对大学生的心理资本进行开发,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则是实现对大学生心理资本进行系统、全面开发的主要形式和有效载体。

二、基于心理资本开发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方案总体设计

为了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中对大学生的心理资本进行有效开发,我们的教学团队首先对已有课程教学进行了总体设计。

(一)教学目标的定位

围绕着《基本要求》中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目标的设定,从积极心理学的视角出发,本着预防性和发展性的指导原则,我们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课程的教学目标设定为:引导大学生发现自身所具有的优点和内外在的积极资源,挖掘学生所具有的潜能,帮助学生养成积极乐观的心态并树立合理的人生目标,从而促进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形成,并有效预防校园危机事件的发生。

(二)教学内容的选择

为实现以上教学目标,在《基本要求》所规定的教学内容范围内,选择能体现积极心理学理念,并与开发学生心理资本四个核心成分契合度较高的内容,最终形成七大主题内容,分别是:1.关注心理健康,促进成才成长;2.认识自我,发掘潜能;3.培养积极情绪,树立乐观心态;4.增强韧性,积极应对压力与挫折;5.学会交往,获取积极资源;6.认识爱情,培养爱的能力;7.树立希望,合理规划大学生涯。同时在教学案例的选择、课堂活动的设计上多以宣扬正能量、促进学生发现并发挥自己的优势与潜能及体验积极情绪为主。

(三)教学方式的革新

为了更有效地促进学生在课堂内外积极参与学习,促进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更好内化,同时也满足心理资本开发的具体要求,本课程在课堂教学中改变传统的讲授式、满堂灌的教学方式,而采用更迎合学生需要、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体验式、参与式教学形式。首先,在教学理念上体现学生的参与与体验。即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中心,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和学习愿望,师生共同营造开放、自由、合作的教学氛围,通过多种互动形式如辩论、情景模拟、角色扮演、小组合作并结合部分表达性艺术治疗形式如绘画治疗、音乐治疗、心理剧表演等形式激发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参与性,并在活动中引导学生体验积极情绪,体验认知观念改变所带来的内心感受及相应行为改变所带来的学习、生活、社交等方面改善而产生的成功体验。其次,在教学环节设计上突出学生的参与与体验。在每次课开始的时候,用5-10分钟时间,通过带领学生做手指操、放松冥想和团体活动的方式,将学生的注意力引入课堂,并将其情绪调整到积极状态,让学生以愉悦的心情开始学习;在每次课程快结束时,通过播放与本次课主题相关的传播正能量和启发人的积极情绪的一首歌曲和一段视频(如《奔跑》、《我和你一样》、《真心英雄》、《相亲相爱一家人》等歌曲和《挑战不可能》、尼克•胡哲的演讲等视频),再一次加强学生的积极情绪体验和激发学生自我发展的动力;在每次课结束后,通过布置书面作业(如学习、收获感想总结)和活动作业(如运用课堂所学的技能技巧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促进课堂所学知识和技能的内化和吸收。

(四)考核方式的突破

由于该课程教学的目标在于促进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提升,而心理品质具有内隐性、抽象性、渐进性和个人化等特点,因此本课程突破原有单指标、静态化的考核方式,而采用多指标和动态化的考核方式。考核指标具体包括出勤率、课堂参与度、活动参与的质量、学习后的个人感悟及心理品质提升度五个方面。出勤率和课堂参与度均以实际出勤和实际参与的次数与总课程次数的比值来确定;活动参与的质量以小组互评和教师评价来确定;学习后的个人感悟以书面形式呈现,授课教师给出评价分数;心理品质提升以课程开始和结束时的心理健康和心理资本的前后测分数变化及两次分数的平均值的绝对水平高低来确定。采用两两比较法确定各指标在总评成绩中所占的权重分别为出勤率0.1,课堂参与度0.1,活动参与的质量0.3,学习后的个人感悟0.3,心理品质提升0.2。所有考核指标的评价均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完成,取消传统的课程结束后的卷面考试环节,且每次课上对表现积极、获得高评价的学生进行及时表扬。这样做既能起到及时反馈所带来的教学促进作用,同时也能使这些学生的行为表现起到积极的榜样示范作用。

三、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中心理资本开发的具体实施

心理资本的开发是通过对其四个主要的核心成分进行开而实现的,因此,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每次课和每个教学环节中都要体现和实现对心理资本四个核心成分的开发。

(一)自我效能的开发

根据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自我效能主要是通过体验成功来获得。这种成功体验一方面可以通过自身经历来获得,即个人在过去经历中所积累的成功经验或实现的绩效目标;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对他人成功经历的观察学习来获得,即分享他人的成功,观察或观摩榜样人物持续努力后的成功,值得尊敬的和有能力的人的暗示、评价或劝说。基于以上认识,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中,首先通过团体辅导、课堂发言和课后书面作业的形式鼓励每个学生回顾自己成长过程中的成功体验;其次通过播放视频或让在某些方面具有成功经验的学生分享经历让学生体验成功;最后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让学生在顺利完成课堂任务和课后活动任务来体验成功。

(二)希望的开发开发希望主要通过打破“习得性无助”和树立合理目标来实现。打破习得性无助要从调整认知开始,以行动改变结束,具体包括:首先,通过“瓶子中的跳蚤”、“被铁链栓住的大象”等故事让学生认识到什么是习得性无助以及明白自己的无助感、无望感是怎样形成的;然后采用“优点大轰炸”和“自我优势取舍”等挖掘潜能的游戏,帮助学生看到并珍视自已的优势;再通过“完善自画像”、“埋葬我不能”等游戏给予学生积极的心理暗示,唤醒其突破习得性无助的动机和情感体验;最后通过心理剧表演和课后活动作业从行为上打破习得性无助。树立合理目标即引导学生对自己大学生活的几个主要方面(自我发展、人际交往、学习及职业规划)设立具体的、可行的、通过努力可以实现的目标,并确定实现目标的方法并制定相应的计划。再通过情景剧的形式把自己期望的五年后或十年后的生活状态表演出来,从而增强学生对未来的积极期待。

(三)乐观的开发

乐观的开发主要可以通过宽容过去、欣赏现在及为将来的进步和发展寻找机会三个方面来进行。宽容过去即学会接受并重新认识自己过去所遭遇的失败、挫折和所犯的错误。主要是在小组内分享自己曾经失败的经历,大家给予宽慰并尝试从多个角度去看当时的经历,并重新对失败进行归因。欣赏现在即满足当前的生活状态,并感悟当前生活中的积极面;如有同学对自己当前所上的大学和周围的环境不满。针对这种情况,通过小组辩论的形式让这些同学认识到自身所处环境和所上学校所具有的积极资源和优势。第三,为将来的进步和发展寻找机会,即在宽容过去和欣赏现在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利用自身及外界所具有的资源,为将来的发展和进步创造机会,并采取积极、自信和欢迎的态度来应对未来的不确定性。

(四)韧性的开发

Luthans等在提出的心理资本开发策略中,涉及韧性开发的策略具体包括三个,即危险中心策略、资源中心策略和过程中心策略[9]。危险中心策略重点是减少可能增加不期望结果的危险和紧张刺激;如通过课堂讲授、小组活动、情境模拟表演等方式让学生掌握时间管理、学业规划、情绪调节等的方法,以减少学生由于学业、人际等现实刺激所带来的不良体验。资源中心策略是强调和增加可带来积极结果而没有危险的资源;如通过挖掘学生自身所具有优势和积极心理品质,增强其对生活的掌控感,并通过列举“社会资源列表”,让学生认识到自己在面对困难和挫折时,还具有哪些外部社会支持和可利用的社会资源,以增强其应对困难和成功解决问题的信心。过程中心策略是强调个体在面对新环境、遇到新问题时要聚集自身适应系统的能量,以满足运用人的资源来管理现实危机因素的需要。可通过小组活动、情境模拟、课后任务等方式让学生懂得并学会怎样利用身边人的资源来解决问题、应对危机的技能技巧,增强自身的抗压能力和心理复原力。

积极心理学的基本内容例5

[

关键词 ]大学生 心理健康教育新型模式积极心理学

[作者简介]庄濛杰(1984-),女,江苏无锡人,江南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奚晓岚(1980-),女,江苏无锡人,江南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主任,讲师,研究方向为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王珏(1974-),女,陕西宝鸡人,江南大学生物工程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讲师,研究方向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江苏无锡2141 22)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2年度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指导项目“基于积极心理学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新型模式研究”(项目编号:2012SJD880060)和2014年度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指导项目“大学生网络成瘾成因的多因素实证研究及神经网络预”(项目编号:2014SJD34)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5)19-0065-02

近年来,受科学发展观的正确指引,我国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无论在工作方法还是理论研究上都发展迅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大多数高校不仅设立了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机构,还开设了心理学课程来辅助大学生加强自身的心理健康建设,继而形成了其学科体系框架以及理论,获得了研究成果和相关分支学科。拥有健康的心理越来越成为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部分。20世纪90年代,积极心理学理论被引入国内,其倡导用积极的角度来看待心理现象,积极开发人的潜力,为构建个人幸福的生活做好铺垫。相关理念、方法指导和影响了当代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方式,提高了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水平。

一、积极心理学的含义

积极心理学兴起于20世纪末,是美国的一个新的心理学研究分支,其运用较为完善和有效的实验方法与手段,对人类行为中那些积极的、具有创造性和适应性以及令人情感满足的因素进行研究,是致力于研究人的发展潜力和美德等积极品质的一门科学。积极心理学的研究重点是人的积极因素,以人们所具有的潜在的、固定的、实际的以及建设性的力量、美德为出发点,主张对人的心理现象用积极的心态去诠释,以激发和挖掘人潜在的积极力量和优秀品质,从而获得良好的生活。

二、积极心理学对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影响

1.改变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向。我国传统高校心理健康服务对象定位为那些被情绪困扰从而造成行为失调的个体,忽视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普及性。积极心理学的出现调整了这一错误的取向,不仅重视普通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同时也努力帮助个别具有心理问题的学生去面对和处理问题,并且在对传统的主流心理学持有批判性意见的基础上,提出心理健康教育应该突出个体和群体的积极方面,关注个体的主观感受。

2.提升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内涵。与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更多地将关注点放在心理问题的预防和治疗方面不同的是,积极心理学指导下的心理健康教育标准不仅仅是消极情绪的减少,还包括满意度、幸福感等一些其他积极情绪的增多,其主要的目标设定和工作内容是追求主观幸福感以及培养积极的心理品质。

3.丰富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传统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重点关注问题的成因、对策的探究等描述层面的问题,较少关注如何满足学生心理的需求和定位,这在一定程度阻碍了学生的发展。主要倡导以人为本发展理念的积极心理学认为每个人都拥有积极的心理潜能,具备调适自己心理的能力,只是有的被暂时遮住了而已。在此理论指导下,我国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将从崭新的视角来展开工作。

4.创新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理论、工作理念及工作手段。我国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模式是在传统的“问题导向”模式的消极心理学的影响下形成的。积极心理学则是以研究人类积极力量与美德为主要内容的科学,从消极逐渐转换成积极,这是一次理论的创新。积极心理学的理念在于发展一门挖掘和培养人类积极力量的科学,运用适当的测量和评估标准探索个体内部的积极力量,采取纵向研究的方式探究积极力量的形成阶段和方式,并通过有效的方法来干预和预防消极力量的滋生,从而更好地塑造个体内部的积极品质。积极心理学理念指导下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测量与评估技术也得到了创新和提高,作为一套以正面指标来评价心理健康状况的新型体系,其技术手段主要是把结构化的问卷作为测评主体,并与其他方法有效结合,形成一个多元化的测评体系。

三、基于积极心理学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系的构建

1.积极心理学体系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发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必须以构建一套完善的积极心理学体系为基础,其成功的关键在于将积极心理学理论注入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中,全面、科学、实效地提高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

第一,大学生积极情绪体验的培养。主观幸福感是指人们对其生活质量所做的认知性和情感性的整体评价,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养成是其积极情绪体验培养的重要部分。近年来,我国出现教育资源的短缺、学业繁重、就业压力加大等现象,导致大学生缺乏主观幸福感,形成消极的心理状态。因此,为使大学生能够积极面对压力和挫折,培养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成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首要任务。积极心理学认为,主观幸福感的获得有三种基本的积极体验,即对过去生活的满意感、对现在生活的福乐感、对未来的希望感,这就衍生出培养大学生积极体验的三个子目标。积极心理学主张,通过引导大学生将注意力集中在过去生活的愉悦上,摆脱痛苦的经历,提高他们的生活满意感;通过调动大学生的兴趣爱好,提高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和目标明确性,加强他们的福乐感;通过引导大学生建立信心面对未来的挫折,提高他们的希望感。只有从这三方面人手,才能有效地提升大学生积极的情绪体验。

第二,大学生积极人格的完善。拥有积极人格的个体会采取更富有成效的应对策略来处理生活中各种压力和困境。因此,如能培养大学生形成合理的归因方式、解释风格以及内在的心理动力,就可以帮助他们不断完善人格。积极心理学把人格分为乐观型和悲观型两种。赛里格曼认为,人们在面临成功或失败时都会自我解释其原因。乐观型解释风格认为失败或挫折只是暂时的,由外因引起,通过自身的努力可以改善,或者当外部环境改变时情况自然会好转;悲观型解释风格的人则会认为失败和挫折是长久的甚至不可改变的,并且他们会将此悲观心理转移到其他事情上。乐观型解释风格的人往往是自信的、积极的,注重通过自身的努力改变外物;而悲观型解释风格的人往往是消极的,注重外界的影响,他们容易形成压抑,紧张,焦虑,自卑等负面情绪问题。因而,调整大学生的这些负面情绪,需要培养他们积极乐观的归因方式,从而形成积极的解释风格。

2.积极心理学体系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实施途径。积极心理学体系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既要获得制度、环境等方面的保障,又要对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师资力量等方面有所要求。

第一,积极心理学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宏观层面的探索。一是要从制度方面做好保障,建立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机构,按照国家要求配备心理学专业背景的专职工作人员,规定其职称走教师系列或思政系列,从而确保队伍稳定性;同时确保工作经费的投入及软硬件配备等。二是学校上下都要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将心理健康教育融人素质教育和专业培养中,这是一个系统工作,要贯穿新生入学到毕业就业的每个环节。三是要创建积极的物质和人文环境。高校的校园物质环境是一种特殊的文化景观,学校整体的布局规划、校园建筑、绿化美化和周边环境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大学生的道德品行以及情感气质。创造积极的人文环境可以帮助大学生获得更多的积极情绪体验,包括优良学风的建设、公平的奖惩制度以及积极校园文化的营造。四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学校、家庭、社会各方面的支持有很大的关系。高校要积极挖掘家庭的潜能,开展“家长学堂”等心理普及活动,将积极心理学教育渗透到家庭教育中。此外,高校要运用自身的学科优势为社会多作贡献,相应地,社会也将带来正向的反馈,在这种良性循环影响下,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事业将朝更健康的方向发展。

第二,积极心理学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微观层面的探索。一是拓宽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和途径。心理健康教育将弱化以往的问题导向,更多地将积极心理学内容渗透到课程建设、校园活动及宣传中,在心理咨询和团体辅导中通过发掘个体自身的力量来有效地预防、治疗心理疾病。二是心理工作者师资队伍培养是重点。在对专业人员培训基础上,要充分利用中国特色的党团队伍力量,积极建设基层心理辅导工作站,加大对兼职人员的培训力度,将培训规范化、系统化,完善和强化学校的预防体系网络。三是发挥同伴教育的积极作用。通过设立和完善朋辈互助工作制度,专业的培训及督导,培养一批大学生朋辈组织,通过他们将积极的心理学理念通过各种校园文化活动渗透到学生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中去,最终达到助人自助。四是借助优势展现亮点。开展基础性心理健康教育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优势展现的首要前提,通过展现学校的特色亮点以及与其他学校的相互交流借鉴,有利于学校自身的发展,能更好地服务本校。五是积极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施情况如何需要接受积极的评估体系检验,内容主要包括:对涉及心理健康教育的各个部门的工作开展情况进行评估,如是否建立心理咨询室、专兼职人员配备情况、经费下拨情况等;对心理健康教育实施过程进行评估,包括是否开设以积极心理学为理论基础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心理咨询是否运用积极的方式来激发学生的潜能从而解决问题,实现自我的成长等;对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进行评估,通过积极心理学为导向的心理量表对个体和群体进行测评,包括生活满意感、主观幸福感、积极的内在动力、积极的人际关系等,从而对心理健康教育是否实现积极教育的目标进行效果评估。

高校的功能之一是培养人才,优秀的人才必须以身体和心理完满状态为前提,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心实施从消极向积极的转移,既是现实的需要,也是人性的需要。

[

参考文献]

[1]龚继峰.积极心理学与心理健康教育创新[D].南昌:南昌大学,2008.

[2]顾娅娣,积极心理学与高校心理健康教育[J].科教文汇,2007(9).

[3]郭兰,邓芳,心理测评:开放式心理健康教育的一种手段[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4( 10).

[4]况志华,叶浩生.当代西方心理学的三种新取向及其比较[J].心理学报,2005(5).

积极心理学的基本内容例6

〔中图分类号〕G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2684(2009)05-0014-03

西方应用心理学的发展已经走过了百年历程,无论是理论建构或是实践应用技术方面,已经达到相当成熟的水平,而我国的应用心理学发展,满打满算不过二十余年光景。我国应用心理学的发展现状、发展过程与基础心理学的发展是完全一样的,各种心理咨询、心理治疗理论与技术也基本全部来自于西方较为成熟的应用心理学研究与实践成果,在大规模的模仿、普及与实践过程中暴露出了许许多多的不合社会文化要求的问题,这些问题也正是长期以来阻碍我国应用心理学健康发展的瓶颈所在。

不同的国家、民族与文化传统有其不同的社会政治经济形态和文化价值模式,与此相对应而形成具有不同心理结构成分的国民心理素质,因此,也就不可能在全世界范围内按照同一种范式构建“统一的”、“同一的”、“世界性的”、“普适的”心理学科体系。于是,心理学的本土化与本土心理学的研究在我国应时诞生了。世界各国的心理学同中有异、异中有同,“同”表现了心理学科的世界性、统一性和国际化属性,是出于世界人类在心理现象的基本结构上具有惊人的一致性;“异”则表现了心理学的本土化问题,旨在应对不同文化范式下的国民的独特心理特性,也即不同国家、不同民族文化传统、不同的政治经济体制之下,必然形成各异的、独特的,尤其是蕴含着独立于他国的社会文化属性的国民心理特质。

我国心理学的本土化主要是针对西方心理学在我国所遇到的困境而言的。目前我国心理学无论是理论研究或是实践应用方面,都不能很好地适应我国国民所异于西方人的心理构成方面的特殊性,这实质上是应对一种华夏社会文化的独立与独特取向的问题。这种独特应对的目的在于,使我国心理学所采用的概念、理论及方法和技术能切实反映中国民众的心理与行为,这个原则是永远不变的,也适合于每个国家心理学的独立创新发展过程。

本文仅从“行为疗法广泛的中国文化适应性”、“认知领悟疗法的缺失――行为改变技术的介入”、“倡导积极心理疗法的研究与应用――针对现实心理疗法的消极、滞后性”三个方面进行分析与讨论,并通过笔者多年的实践经验,阐述对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心理辅导、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本土化问题的个人思考。

一、行为疗法具有广泛的中国文化适应性

行为疗法(Behavior therapy)又称行为治疗,是基于现代行为科学的一种非常成熟的新型心理治疗方法,是根据学习心理学的理论和心理学实验方法确立的,对个体反复进行训练,以达到矫正适应不良行为的一种心理治疗方法。

行为主义疗法的学习与训练之所以对于中国人的心理辅导、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原因在于中国人的共同社会文化心理背景――即“较高的受暗示性”、“集体主义取向”、“显著的场依存性”、“他控性”等。这些共同的社会文化心理特质表明,行为主义疗法的行为训练与正、负性强化都显示了它的工具性、纯理性和强迫性特点,又由于中国人的行为观念的强依赖性、被动性以及群体影响的依存性,使得发源于西方国家的行为疗法,在我国的心理辅导、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过程中,具有广泛的适应性。

行为疗法在实施过程中,心理咨询师或治疗师始终处于主动、主导地位,起着组织和引导的作用,而来访者始终处于被引导或被组织的地位。从意识层面来说,来访者

始终处于一种被动状态,这种被动特性也正好体现了中国人的独特社会文化心理背景,即集体主义取向、他控性以及突出的环境依存性特点。行为主义疗法的基本原理是“经典性条件作用原理”、“操作性条件作用原理”和“模仿学习原理”,基本原理的核心是“强化”。强化是积极的、主动的,而引起强化反应发生的来访者的行为却是咨询师或治疗师所预期的,是被动引发的。这种强化的主动性和良好行为发生的被动性与他控性或环境条件刺激的诱导性,也正是行为主义疗法在中国人心理辅导、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领域的良好适应性表现。

二、认知领悟疗法的缺失――行为改变技术的介入

认知领悟疗法是通过解释使来访者改变其认识,以实现领悟,并使症状得以减轻或消失,从而达到治疗心理疾病目的的一种心理治疗方法。它是中国大陆心理治疗专家钟友彬先生首创的,依据心理动力学疗法的原理与中国国情以及与国人的生活习惯相结合而设计出来的。心理动力学疗法源于弗洛伊德的经典心理分析,因此,认知领悟疗法又被称为中国式的心理分析。

认知领悟疗法的治疗原理,是把无意识的心理活动变成有意识的,使来访者真正认识到症状的意义,以得到领悟,症状即可消失。这也是心理分析和心理动力学疗法的治疗原理。

认知领悟疗法的实施过程:治疗师直接和来访者一起讨论分析症状的临床表现性质,使来访者认识到自身病态情感和行为的幼稚性,领悟到这些感情与行为是儿童的心理与行为模式,与他的实际年龄和身份是不相称的,从而使其主动放弃这些想法和行为。

从认知领悟疗法的实施过程来看,其治疗的核心成分是治疗师与来访者对不良或病态症状进行共同讨论,以使来访者对症状(情感与行为)的幼稚性或不成熟性达到真正领悟的程度。这里的“领悟”是指明确病态症状所展现的显著的儿童期心理与行为模式。最终通过领悟过程,达到主动放弃自己在意识中已经被界定了的那些幼稚的、不成熟的思想观念和行为表现。事实上,在现实的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领域中,认知领悟疗法具有广泛的使用价值,特别是对于那些在不良的或异常的思想观念等认知方面存在问题的来访者。

尽管认知领悟疗法对于根植于心理原因的心理、行为症状的治疗是普遍有效的,可是,现实中的众多来访者的异常心理或行为,是由于长期以来的不良认知或不良行为的沉积定型所致,也就是长期重复的“不良认知不良态度与观念不良行为……”的恶性循环的交互作用过程,使得不良认知、不良观念与态度和不良行为表现,随着时间的延续被进一步强化或定型。在认知领悟疗法的实施过程中,即使来访者真正达到了最高的领悟境界,实现了最佳的认知水平,他们未必都能如期实现不良行为的彻底改变。例如顽固的露阴癖、强迫症、偷窃癖、窥阴癖以及对人恐怖症等,在接受认知领悟疗法之前,这些当事者本人大都已明白自己的不良行为的幼稚性、非成熟性及其危害性,他们都曾不同程度地、通过各自熟悉的方式,较长时间地致力于改变或消除自身的不良行为,但结果很少尽如人意,有些来访者甚至由于长期的观念对抗,导致病态行为的发作周期越来越短,病态行为引发的焦虑与紧张程度越来越强,还有的来访者身上旧病未除新疾又起。之所以如此,问题并非出在来访者的领悟与认知不到位,关键还是这类不良行为的顽固定型所致,这也说明认知领悟疗法在诞生之初,就存在着其不可自我完善的缺陷。

认知领悟疗法不同于行为疗法的优点在于,它非常关注引起来访者不良行为的心理原因――错误的认知态度与观念,与此对应,认知领悟疗法的最大缺陷或局限性,也在于即使来访者真正领悟了自己的不良认知态度或者行为,却往往由于缺乏改变不良行为的最为有效的治疗技术,依然停留于“领悟”这一环节之上,致使不良的行为反应仍旧顽固地存在着。有临床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经验的心理工作人员,无一例外地都会体悟到认知领悟疗法的美中不足。因此,在来访者达到真正的认知领悟之后,治疗师应适时选择一种恰当的行为改变技术或行为矫正技术,紧随领悟之后对不良行为进行较为彻底的消除与改变。此处需要强调一下:“有效的行为改变技术的适时介入是关键,而‘适时’则是关键之关键。”真正有价值的心理治疗方法,不仅要实现治“标”之目的(改变不良认知态度、减弱不良行为),更要实现治“本”之目的(消除引起不良行为的认知态度或彻底消除不良的行为表现)。笔者本人经过多年的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的实践,发现最适合与认知领悟疗法配合应用的行为改变技术有系统脱敏疗法、满贯疗法、放松疗法、厌恶疗法以及行为训练技术等。

三、倡导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研究――针对现实心理疗法的消极与滞后性

传统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理论的价值,在于来访者对其异常心理或病态行为的清醒意识,尤其是对那些对正常生活、工作和学习造成不良影响的病态行为的认识,于是来访者便在意识上产生了强烈求治或求询的意向。由此看出,传统的心理辅导、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过程具有一定的滞后性。

在卫生医学领域,人类对于某种疾病的病因、形成条件以及危害程度有了深刻了解之后,总是将解决问题的视点放置于“未雨绸缪”的层面。如某些传染性极强、危害性极大的生理疾病的“疫苗”的研发与应用,此类研发的目的在于积极地保健与预防,要么消除病源因素,要么切断疾病的传播途径,要么降低或彻底消除疾病的危害性等。与此相同,人类在广泛的健康教育领域里,能否真正认识到传统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的消极性与滞后性,进而实现现代心理辅导、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理论研究与实践应用的积极性,这从根本上关系到人类未来个体的身心健康发展水平,也直接关系到人类未来的生活幸福度的真正提升。

事实上,我国中小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是属于积极心理学范畴的,可是在应用心理学正式进入我国社会文化生活将近30年的时间里,与现代心理学的发源地西方国家相比,我国在积极应用心理学领域的做为可以说是相当薄弱。从一开始只是西方正统心理咨询、心理治疗理论与技术的全盘引进的普及模仿,到后来的心理学本土化思潮的兴起,直至今天的积极心理学在我国的初步探索与应用,可以说已经取得了非常显著的进步,但是,仍然存在着巨大的差距,面对我国日益严峻的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的现实来说,我们做的还远远不够。目前,更多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日常的心理辅导课程流于形式,要么是因为师资缺乏,要么是课程的纯理论化导致课程本身的实践价值被弱化,要么是主管领导的认识不到位以及重视程度不够,往往使得该类课程的课时被截留或消减等,导致“雷声大,雨点小”的现状。

从我国学校教育层面具体谈积极应用心理学――心理辅导、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就必须做到不论是教育决策部门或是教育行为机构,都应该明确积极的心理健康教育、心理辅导、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所涉及的具体研究与实践内容,应详尽地构建一个基本的具体实施框架。因此,通过多年的实践,笔者将自己对中小学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具体实施内容的基本思考总结如下。

(一)小学生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1.角色同一性认识;2.自我认知;3.良好行为习惯、学习习惯、做事习惯的培养;4.良好情感的认知、控制、开发及其作用;5.良好意志品质的认知、塑造、自我调控及其作用;6.良好行为习惯与成功做事的关系;7.关于初步认识价值观、审美观的教育内容;8.关于仁爱、爱人,环境意识、生存意识等的教育内容;9.关于形成珍爱、正视生命价值的观念的教育内容。

说明:在小学阶段,无论是哪一项教育内容的实施,都应遵循“做中学”、“做中体悟”、“悟中明理”、“感性体验为主,由感性自然上升到理性”的原则,即“践行第一”。如果社会实践课条件不允许,那就通过大量的模拟性的团体活动(训练)形式进行,效果也会很好。

(二)中学生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1. 关于角色同一性由感性向观念上升的教育内容;2. 关于自我观念形成的教育内容;3. 关于高级社会情感由感性上升到理性的教育内容;4. 关于生活的价值、学习的目的、人生的价值的认知的教育内容;5. 关于民族认同感、国家自豪感、国家危机感、国家安全感、国家兴亡的责任感和义务感的认知的教育内容;6. 关于社会良心、道德感、秩序感和合格国民的义务感认知的教育内容;7. 关于团体合作共处的认知与训练的教育内容;8. 关于心理健康、生理健康价值认知的教育内容;9. 关于身心统一、自然与社会统一的辩证观点认知的教育内容;10. 关于自杀现状的认识,以及置身自杀情境中的自我生命拯救的认知与训练的教育内容;11. 关于性心理、性生理健康的认知以及有关行为训练的教育内容;12. 关于学习策略的优化选择与训练的教育内容;13. 关于生活第一、幸福第一的观念的教育内容;14. 关于恋爱的初步认识的教育内容;15. 关于未来发展理想与学业延伸的教育内容;16. 关于婚育卫生健康的教育内容;17. 关于家庭幸福和谐的教育内容;18. 关于科学职业观的教育内容;19. 关于良好社会生存适应的教育内容。

以上仅仅是在理论层面能够感知到或者能具体实施的积极应用心理学的相关教育内容,任何人都不能也不可能穷尽所有的积极应用心理学的教育内容,之所以勾勒出一个轮廓,一是为了学习与教育践行的方便,二是为了通过这一建构过程激发更多的有志于积极应用心理学研究的人们的广泛关注。

总之,无论是建构积极应用心理学的教育模型,或者是运用积极应用心理学的技术进行实践与研究,其终极目的都在于“积极”二字,即“防患于未然”、“未雨绸缪”,通过彻底的积极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使每一个社会公民或准社会公民,都具备常模化的现代社会所期望的广泛的健康素质,以实现真正的国强民强的理想愿景。

参考文献:

[1]答会明.学校心理辅导与心理咨询[M].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2007.6.

[2]钱铭怡.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北京大学心理学丛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5.

积极心理学的基本内容例7

随着高等教育日益大众化,大学生人数逐年增多,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普遍面临就业难的问题。近年来,因就业问题引起的大学生抑郁、焦虑等心理问题较常见,甚至发生自杀悲剧。2007年《大学生就业指导》被教育部列入大学生必修课程之一。课程旨在指导学生寻求职业发展,培养潜力和创造力,以适应社会需要。积极心理学在国内处于快速发展时期。研究目的主要是探索个体的积极品质和积极力量,寻找个体潜能。这与就业指导课程的目的一致。此文基于积极心理学的视角探析如何完善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教育。

一、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现状

我国高等学校就业指导课起步较晚,与国外的就业教育差别很大。

(一)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内容单一,学生就业心理模块知识陈旧

我国目前高等教育中就业指导课程内容主要包括就业背景、就业技巧、就业政策和就业所需表格填写训练等。各个高校课程内容基本一致。武沁宇等研究认为目前高校就业指导缺乏与学生专业课程衔接,难于提高大学生实际就业能力[1]。较少高校有专业心理老师讲授职业生涯规划、职业心理调适等。与心理有关的内容知识基本无更新。

(二)课程倾向于职业技能培训,忽视就业心理、职业道德等引导

大学生就业指导课多倾向于传授求职技巧,如介绍信、推荐信和简历制作,面试技巧等。而较少涉及学生的价值观导向、就业心理调适和积极的就业观引导。大学生在就业之前,首先会在心理上有一些变化。受传统“学而优则仕”思想等影响,加上就业竞争激烈,多数个体易表现出焦虑、失落等心理表现。张弛等调查522名大学生,76%认为“最让自己感到紧张和忧虑的事情”是就业问题[2]。由于大学生正处于人生的第二个“心理断乳期”。情绪容易波动,耐挫力弱。在面对就业压力或受挫之后,找不到合理方式应对,出现一些心理问题,甚至自杀等危机事件。

(三)课程实施形式单调,缺乏创新

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定位是一门指导性强的应用型学科,需要学生实践和实际操作,且需要根据大学生每个阶段不同特点进行指导。较多学校就业指导课成为理论课的讲授,学生配合度不高,没有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从大一到大四所讲内容没有变化。大部分高校依然采用以一名老师面对几百人甚至上千人上大课的模式为主。

二、积极心理学的内涵

近年,积极心理学在世界范围内兴起。认为心理学不仅仅是对创伤、缺陷和疾病等进行研究,更重要的是帮助人类去发掘潜能和力量,使人们更幸福、快乐,并得到发展。我国传统文化中也不缺积极心理学的思想。如仲尼、左丘、韩非子等都是在逆境终成事业。其积极的思想都可以为大学生学习和内化。

积极心理学的课程宗旨主要是发掘学生潜能,增强积极的人格力量,显示了一种积极的教育理念。赛里格曼教授以“每天记录三件好事”、新的署名力量、感恩拜访和大笑练习为内容,发现这些练习能最大程度激发其学习兴趣和生活态度,甚至影响到人生态度和工作信心。有研究将积极心理学融入到抑郁症治疗、医学教育和企业管理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三、积极心理学视角的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探析

(一)嵌入积极的教育理念

《大学》中提到“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重要是培养大学生积极、健康的人格素养。当前“就业难”问题除了就业人口基数大和专业限制外,与大学生自身依赖性强、逃避进入社会、耐挫力差、自卑心理等有较大关系。英国哲学家拉金斯提到“年轻时代是培养、希望及信仰的一段时光”。培养大学生积极的心态需要从入学开始,贯彻整个大学生活。在教育过程中将责任意识和感恩结合起来,教会大学生勇于面对生活中各种挫折。

(二)构建“积极导向”的《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体系

随着精英教育到大众教育的转变,严峻就业形势使大学生从入学开始承受不同的就业心理压力。积极导向的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体系不仅要吸取传统课堂教学的优势,还要考虑不同阶段特点和实践性的特点,每个学段有其特定的教育内容和任务。大一大二阶段应该以“择业指导”为主,主要包括认识自我、优势定位和职业生涯规划。由于大学新生处于适应期,心理波动比较明显,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刺激。此阶段重点在于帮助他们适应大学生活,解决现实困惑,掌握心理调节方法和应对,引导进行职业生涯探索,掌握职业要求和社会需求,挖掘学生自我成长的潜力。第二阶段应该以就业指导为主。学生掌握就业指导知识外,鼓励学生实践,通过调查走访、案例讨论、团队合作等方式增加学生对就业的积极心理体验,鼓励学生创新自己的求职技巧和方法。强化互动,学生参与教学,如运用霍兰德职业能力测验(MBTI)认识自己的兴趣和性格特点。

(三)以积极心理学理论为基础的大学生就业团体辅导实践

积极心理学认为在教育中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重视学生自我成长的经验。体验和参与式学习是完成这一体验的重要途径。美国心理学家Seligman等提出了以积极心理学为基础的群体参与的团体积极心理辅导新模式[3]。设计活动依据“幸福”三因素理论,包括积极的情感、积极的参与性和追求有意义的生活三部分。团体辅导的内容包括培养积极情绪、积极的应对和认知方式、积极的人格品质。按照这三个内容进行具体的活动形式。如“寻找自身优势”、“三件好事”、“感恩探访”等。

综上所述,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对大学生成长成才有着重要意义。课程尚处于开发和探索阶段,对于授课老师也需要扩宽思路,在现有体系运用积极心理学的理论方法探索新的形式,提升教学效果,最终服务到大学生群体。(作者单位:东莞理工学院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

参考文献:

积极心理学的基本内容例8

二、积极取向的心理素质教育成为必然

1.积极取向的心理素质教育特点

积极取向的心理素质教育具备以下特点:(1)积极乐观积极取向的心理素质教育往往渗透着积极乐观精神。把积极乐观渗透在日常的教学和活动过程中,学生学会以积极心态看待周围的人和事,即使面对消极事件时也能积极面对。这不仅提高了学生的积极乐观素质,而且拓展了学生心理教育的内容与途径。(2)素质养成积极心理素质教育强调养成学生的积极心理素质,丰富心理教育内容。在积极的日常心理教学活动中注意以形成学生的积极心理素质为目标,让学生在耳濡目染中形成学生的积极认知、积极情绪、积极意志行为与积极个性等心理素质,促进学生全面成长。(3)全员参与积极心理素质教育不仅针对个别心理障碍学生,注意拓展心理教育广度,面向全体学生,激发学生改善和提高自身,促进全体学生全面提高。

2.积极取向的心理素质教育原则

(1)积极性原则实施积极心理取向的学校心理素质教育首要遵循的是积极性原则。积极性原则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内涵:一是积极的价值观,教育应从原来过分关注学生所存在的问题,转而关注学生的积极心理素质养成,这本来就应该是教育所追求的核心价值;二是倡导积极的教育制度和教育环境建设;三是强调用积极的方式重新诠释“人”的问题,从积极的视角和观点来看待人的问题和缺点,学会一分为二地看待人的问题,从问题本身获得积极体验,寻找积极和消极之间的关联,并学会创造一定条件来促使消极向积极转化。(2)发展性原则人具有发展性,学校心理素质教育应该是一个发展性的教育,因此必须遵循发展性原则。发展性原则有两个方面的意蕴:一是以发展的观点来看待人的心理现象,一个人心理品质的形成不是静态的,应该考虑其历史状况并预测其未来发展;二是积极心理取向的学校心理素质教育是循序渐进的发展过程,不是一蹴而就,需要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要求从实际出发来制定目标,然后再在素质教育的实践过程中不断完善和修正。(3)自主性原则自主性原则包含两个层面的意思:一是自主的人必须是自由本性的人,他既没有受到外界强制力量的支配,也没有受到外界荣誉、利益的诱惑,他所作的决定都是自由地运用自己本性的力量;二是自主的人具有自我选择的能力,能够有理性的思考和判断的能力,即自己选择成为自己的可能性,活出自己的生命状态。积极心理学的基本观点强调人都是积极的、理性的,而且人都能积极、自主、理性地做决定,并乐于承担相应的责任。同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尊严和价值,以及自己的生活理想和生活目标。由此,积极心理取向的学校心理素质教育应该尊重学生自主、自由的天性,使学生自主、快乐地学习,成为自主性的人。(4)系统性原则系统性原则(principleofsys-tematization),也称为整体性原则,强调把决策对象视为一个整体系统,整体系统与各部分协调优化,实现系统完整平衡。在学生心理素质教育过程中,学校就是一个系统,这个系统包括管理人员、教学人员和学生;这个系统也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它还会受到包括社会、家庭等因素的影响。同时,积极心理取向的学校心理素质教育模式应该把管理、社会、心理、教育等的因素看成是整体的要素,既彼此联系,又互为条件。所以积极心理取向的学校心理素质教育在学校内应该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和运行机制,教学、管理等要素都应该能保证系统连贯运行,同时也能和社会、环境、家庭等因素有良好互动。实现上述心理素质教育的四个原则必然会进一步拓展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与范围,丰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与途径,促进学生的素质的养成与提高。

3.积极取向的心理素质教育的关注重点

梳理东西方的积极心理学理论,可以发现积极的心理内容是它们的共同之处。东方的积极心理学关注乐观的心理,如知足者常乐、顺其自然,关注积极的心理品质,如温厚宽容、常存感恩,关注积极向上的心理,如不甘放弃、追求美好,关注积极入世的人格精神,关注善待生命的慈悲胸怀,这些都是积极的心理内容[2]。西方的积极心理学强调以主观幸福感为中心,以积极体验、积极人格、积极社会组织系统为三个支撑点来开展相关的研究,即“一个中心,三个支撑点”。在积极体验方面,积极心理学提出了主观幸福感(subjectwell-being)、福乐(flow)、积极情感扩建(thebroaden-and-buildtheoryofpositiveemo-tions)等理论;在积极人格方面,积极心理学在提出了24种积极人格品质。在积极的社会组织系统方面,对积极的社会大系统,优良社会小系统(学校、家庭),负责任的媒体等进行了很多探索,并提出了自我预防(self-prevention)、积极应对(positivecoping)和生活质量(qualityoflife)等理论。当前学校心理素质教育应从过去过分关注消极心理,转变到重点关注学生积极心理素质的培养,即注重对学生积极认知、积极情绪、积极意志行为和积极个性的培养。只有提高了学生心理固有的积极面,利用个人美德和优势,优化和提升其积极心理素质,才能提高其抗挫能力和心理疾病的免疫能力,真正为当前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解困。

三、积极心理取向的学校心理素质教育模式构建

1.积极心理取向的学校心理素质教育模式内涵

积极心理取向的学校心理素质教育模式可以表述为:构建“以心理素质形塑论[3]为指导、以积极的校园文化为基础、以积极的课堂教学为主阵地、以积极的网络服务平台为辅助、以积极的心理咨询辅导和团体训练作补充、以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具有积极心理素质的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为目标的立体交叉式的心理素质教育模式”(如图1)。积极心理取向的学校心理素质教育模式基本内涵:(1)以心理素质形塑论为指导心理素质形塑论是基于积极心理取向,通过环境影响、定向培养、系统教育和自我形塑,来养成和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2)以积极的校园文化为基础学校的校园文化对学生的感染和熏陶历来深受办学者的高度重视,这种潜移默化的隐性教育资源是素质教育所特有的文化资源,无论是物质表层、形式浅层、体制中层还是观念深层,各个学校都在刻意打造其特有的文化。审美的校园物质文化、积极向上的校园精神文化和凸显人性化的校园制度文化,对于增强学生的积极心理,培养学生的积极人格具有基础性的支撑与影响作用[4]。(3)以积极的课堂教学为主阵地课堂教学属于系统教育的范畴,积极心理取向的学校心理素质教育模式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阵地作用,通过积极心理取向的教师群体、积极取向的教学内容、积极取向的课堂环境,来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阵地在学生心理素质教育中的主导作用。(4)以积极的网络服务平台为辅助当代青少年对网络媒体情有独钟,互联网不仅是当代社会的特殊社会环境,也是实施定向培养和系统教育的重要渠道,还是个体自我修养的重要信息来源和体验途径。积极网络服务平台通过建立基于积极心理取向的心理互助、自助、求助网络服务,为大学生提供全方位的服务。(5)以积极的心理咨询和团体训练作补充针对学生群体中出现心理问题或心理疾病的个体,积极取向的心理素质教育构建基于积极心理取向的个体咨询、团体训练、专题辅导的心理咨询辅导与团体训练体系,实现对特殊个体和群体的针对性干预和指导。(6)以培养具有积极心理素质的全面发展的人才为目标积极心理取向的学校心理素质教育模式是在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框架下,更加重视对广大学生积极心理素质的培养和优化,真正实现培养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身心健康的高素质人才。

积极心理学的基本内容例9

当幸福已然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的重要词汇,当无论作为名人还是普通大众、无论是成年人还是未成年人都要直面“幸福了吗”这个问题的时候,人们自然对影响人生幸福的学校教育增添了更多期待。然而,目前中小学生、家长和教师普遍感到压力和疲惫,较少感受到幸福,因心态失衡、失控导致的极端事件屡屡发生,以危机干预和预防为主的心理辅导和教育又常常让人感觉隔靴搔痒、收效甚微。有学者对最近二十多年来国内专业杂志发表的关于我国青少年心理健康的论文进行统计分析,发现我国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不仅没有明显改善,反而还有所下滑。虽然不能仅以此就否定二十多年来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成绩和进展,但是如何加强和改进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并提高教育的有效性已成为所有从事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者、工作者和管理者都要面对的课题。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实现教育目标最基本的途径,而课程则是实现教育目标最有效的载体。现有中小学课程设置和教材中缺少德育素质培养课程,尤其是以当代科学研究成果为基础、以提高心理素养为目标的系统课程,不能满足中小学生对开发潜能、完善自我、追求幸福的诉求,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和实效的提升。

具有区域特色、体现人文关怀、关注中小学师生心灵成长的“积极成长”师生幸福区本课程(以下简称“‘积极成长’区本幸福课程”)遵循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理念,着眼于培养人的积极心理品质和美德,可以弥补现有中小学课程设置和教材中德育素质培养课程的不足,为进一步有效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展开新的尝试,为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提供新的支点和动力。

作为上海这个国际大都市中心城区的黄浦区,在全市已率先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并努力追求“办学生满意的学校”,尽力满足未成年人幸福成长的需求,十分注重师生心理素质的提升。我区独特的人文教育环境和多年来开展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所积累的经验和人才资源,为创建、实施区本幸福课程提供了可能性和必不可少的条件。

二、课程开发的理念

理念是课程建构的灵魂,“积极成长”区本幸福课程的核心理念归结起来主要有以下三点。

(一)课程着眼于培养人的积极心理品质和美德

在以往有关青少年发展的研究中,一直明确或隐晦地把对问题行为的描述、解释、预测和矫正作为研究的基本思路和取向,使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遵循一种“问题导向”,即人们更为关注青少年的负面问题。与“问题导向”的心理健康教育不同的是,“积极成长”区本幸福课程遵循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理念,即:通过发展解决问题,通过快乐化解烦恼,通过进取防止退步,通过成功悦纳挫折。不仅帮助处于“逆境”条件下的人们寻求生机并得到良好的发展,更要帮助那些处于正常环境条件下的普通人学会怎样建立幸福的个人生活;不仅要化解人们在现实生活中面临的各种问题,更要培养人的各种积极心理品质和美德。通过潜能开发,使人具有积极的理想追求、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高效的学习和工作状态、建设性的人际关系、健全的人格和幸福的精神生活,并最终获得坚实的、正向的心理力量,从而支撑个人和社会的发展。

(二)课程着重于关注优势和潜能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其疲于帮助中小学师生摆脱各种各样的烦恼和不幸,不如教给人们开发潜能、追求幸福的金钥匙。积极心理学的发起人塞里格曼教授提出了一个幸福公式:总幸福指数=先天的遗传素质+后天环境+你能主动控制的心理能量。总幸福指数是指较为稳定的幸福感,而不是暂时的快乐和幸福。我们无法改变个人的遗传基因,但我们可以努力营造良好的后天环境。更为重要的是,我们可以通过幸福课程,帮助中小学师生获得主动控制自己的心理正能量,让他们学习做生活的主人,追求属于自己的幸福人生。

(三)课程着力于师生共同成长

实现国家幸福,基础在每个公民的幸福人生。只有幸福的教师,才能培养出幸福的学生。考虑到教师身心幸福对学生幸福的重要影响,课程将通过职后培训的途径,尝试把中小学教师也纳入关注范围,关注教师幸福状况的改善和提升,帮助师生共同成长。

三、课程特色

(一)课程定位和教学理念:贯穿“师生发展为本”的核心价值观

在为“积极成长”区本幸福课程制定的《课程纲要》中,对课程定位和实施课程的理念有如下表述。

1.课程定位

(1)幸福课程是为培养中小学生良好心理品质,满足学生和教师人格健全发展需要,帮助师生积极成长、获得幸福,并在学校开展团体心理辅导活动过程中逐步形成的一种功能型课程。

(2)是基础教育课程的必要组成部分,是由区域内国家教育行政机构规定每位学生选择修习的具有区域特色的拓展型课程。

2.教学实践和评估理念

(1)以积极心理学理念、方法为导向,关注个体差异,培养主体意识,促进师生自身个体优势的发现、形成及健康发展。

(2)关注幸福情感体验,培养合作意识,为学生、教师的人际交往和情商发展提供合适多样的课程资源和学习交流的经历。

(3)关注心理氛围和同伴的积极影响,促进师生良好心理品质的形成和积极心理潜能的开发和提升。

(4)建立多元制和等级制相融合、鉴定评价和过程评价相结合的有利于师生个性积极成长、人格健康发展的课程评价体系。

通过以上表述可见,在课程的功能特征上,出发点和落脚点明确指向“培养良好心理品质”;教育目的明确指向“师生积极成长、获得幸福”。在课程的拓展特征上,强调了“区域特色”及其与基础课程的关系是“必要组成部分”。从课程定位上,体现了积极成长、师生共同成长、着眼美德培养的课程开发理念。

在教学实施的理念上,强调“关注个体差异”,要求以学定教;强调“幸福情感体验”“学习交流的经历”和课程资源的“合适多样”,要求教学更关注“过程”和“生成”;强调“心理氛围和同伴的积极影响”,要求淡化教师教育者的角色意识,注重发挥“同伴的积极影响”,形成师生、生生良性互动。从课程实施的教学策略导向上,确保教学效果的有效性。

在课程的评价方面,强调从评价机制和评价取向上都要服务于“师生个性积极成长、人格健康发展” 的教育目标。

(二)课程目标和内容:以积极心理学理念为导向

根据中小学生人格发展需求及教师职后发展的要求,《课程纲要》借鉴积极心理学对积极人格品质的研究,对现有心理活动辅导课内容进行改编、完善和优化,确定了以下五大主题单元内容。每个主题单元下面划分为3~5个专题,每个专题内可以根据教师和学情需要灵活设计教学方案。具体见下表:

“积极成长”区本幸福课程的内容

主 题 专 题

积极优势:发现并利用个人特长(师生) 培育发挥个人优势

开发创造力

聪明学习

积极情绪:打开快乐之门(师生) 主观幸福感

探索人生意义(发现生活乐趣或意义)

心流体验(沉浸)

学习乐观

希望和梦想

积极关系: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师生) 改善亲子关系

发展和谐的伙伴交往

学习感恩

学习宽恕

积极成长:从挫折中重生;激发内在动机,实现目标(师生) 在逆境中反弹

提高自决能力

促进行动能力

提升成功的信心

积极组织(对教师) 提升整个学校的教师幸福感及学校工作效率

《课程纲要》还为中小学师生制定了课程总目标和不同年龄段的分阶段目标及对应的课程标准。

1.总目标

开发中小学师生心理潜能,提升全体师生的心理素养,促进师生人格的健全发展。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增强学生调控自我、适应环境、承受挫折的能力,帮助学生学会生活、学会学习、学会交往、学会创造等,使学生拥有愉悦的情绪心境和乐观的人生态度。

2.阶段目标

(1)小学阶段(1~5年级):着重帮助学生拥有积极的情绪体验,体验学习的乐趣,乐于与老师、同学交往,初步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方式与习惯。

(2)初中阶段(6~9年级):帮助学生拥有积极的自我评价,能够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以积极的心态面对学习及生活。

(3)高中阶段(10~12年级): 帮助学生进一步改善学习品质,促进社会适应,有丰富而稳定的情感,提高耐挫能力,完善个性品质。

(4)学科教师及教职员工:帮助学科教师和教职员工学会运用积极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在教育工作和日常生活中获得实实在在的、正向的心理力量,激发创造幸福的激情,提升创建幸福精神生活的能力,促进教师及教职员工的专业成长和人格的健全发展。

四、课程实施

“积极成长”区本幸福课程的部分内容和课程资源已经在黄浦区的一些学校进行了实验性的教学实践,并且在心理教师的教研活动和教学比赛中多次运用,取得了明显的效果。目前,黄浦区教育局已经决定,在区域内的中小学德育工程“小公民道德建设——文文明明幸福行三年行动计划”中,“积极成长”区本幸福课程将作为主要项目之一全面推开实施。对于教师,则通过“十二五”中小学教师职后培训的途径,以“教师成长幸福课程”的形式展开。

“积极成长”区本幸福课程在区域内各中小学校的实施将根据《上海市中小学拓展型课程指导纲要》中关于课程设置的整体要求和本校学生年龄段的具体情况,制定实施方案,合理而有序地安排课程,实施方案包括以下内容。

(1)确定课程实施途径:平行教学班安排心理活动课,或者主题班会、午会课、讲座等。

(2)确定课程实施方式:在完成总体40课时教学任务的过程中,一般有集中、分散和混合三种实施方式。

(3)确定课程实施的教师:本课程由学校专、兼职心理教师或有心理专业背景的大专院校毕业生、有心理咨询师资质的学科教师承担。

(4)制定课程教学计划,组织教学活动。

(5)课程资源的合理使用和开发:注重发挥心理教师的个人优势,倡导课程资源的多样化和教学设计的多元化,以满足学生、教师个性发展的需求。

积极心理学的基本内容例10

一、积极心理学概述

积极心理学关注的是人的和谐幸福与健康发展,更强调人的积极作用在其中发挥的作用,通过对人的积极层面的挖掘与引导,从而帮助事物向着有利的方向转化。积极心理学作为心理学中的新兴科学,在教育科学研究与生活实践中都发挥出了不容忽视的作用,充分印证了积极心理学的有效性。

二、积极心理学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1.引入积极心理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很多学生反映在学习地理时,提不起兴趣是导致地理学习的效率低、质量差、效果弱的重要因素,这说明我们要重视兴趣在地理学习中的作用,引入积极心理学的原理,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进而让兴趣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主动性、参与性。地理作为初中学习中新加入的知识内容模块,没有知识基础的支撑,加之于地理知识的科学性、理论性也比较强,因此,初中阶段的地理学习是为以后学生在地理方面的学习所开辟的新的领域,奠定的新的基础。在这一新知识的学习中,让学生“入门”很重要,这一过程中,积极心理学的引入就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积极心理学的方法和理论指导,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兴趣带领学生更加积极主动的融入到地理知识的学习和地理知识的探索实践中去。

2.引入积极心理学,营造课堂活跃氛围

活跃的课堂气氛是积极心理学在地理课堂中的应用效果与体现,为学生学习地理营造了良好和谐的环境与氛围,让学生在这种环境中诱发心理中积极层面的内容和情感,从而促进地理知识的学习。和谐积极而又幸福快乐的环境氛围是积极心理学中的重要追求和激发积极心理的关键,因此我们要重视课堂教学氛围的构建和营造,引入积极心理学的理论知识,把积极心理学与地理教学相结合,让学生爱上地理课,爱上地理学习。如在学习地球和地球仪这一部分的内容时,我们可以通过地球仪的实物展示,让学生在亲身的感悟和实践体验中感受到地球仪的构造及应用原理,通过地球仪的模拟演示,直观而形象的了解到地球的自转、公转方向等基础知识和问题,在实物教学的多样化形式中,让地理教学更加直观,更加积极的吸引学生的参与。还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的运用来挖掘学生的积极心理,通过多媒体视频的形式对学生的吸引,从而以多媒体的图形、声音、动态视频相结合的形式来营造一个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调动学生学习中的积极因素,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在观看视频的过程中学习到关于地球的地理知识。

3.引入积极心理学,挖掘学生深层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