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运动力学研究模板(10篇)

时间:2024-01-01 15:29:25

运动力学研究

运动力学研究例1

中图分类号:O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04-0240-02

一、运动生物力学的发展过程

1.运动生物力学的启蒙阶段。公元前384―322年,古希腊的哲学家和科学家亚里士多德就注意观察在日常生活中人和动物运动的力学问题。15世纪末,意大利科学家列奥纳尔德・达・芬奇(LeonaardoDavid)用人的尸体研究解剖学,并在此基础上借助力学研究人体的各种姿势和运动,指出人体的运动服从于力学定律,运动生物力学的雏形。

2.运动生物力学的初步形成。20世纪,德国的布拉温(Braune)和菲舍尔(Fisher)利用解剖尸体的实验方法测定人体各部分相对重量和重心位置,并开始用动力学的方法研究人体运动。20世纪30年代,英国生理学家希尔(Hill)取青蛙的离体缝匠肌进行实验,得出著名的Hill方程,即肌肉收缩的力速方程,并由此获得诺贝尔奖,从而奠定了肌肉力学的基础。

3.运动生物力学的快速发展阶段。1972在美国宾夕法尼大学召开的第四届国际生物力学会议上将运动生物力学从生物力学中划分出来。近三十年运动生物力学得到了迅速的发展,20世纪80年代到达鼎盛时期。运动生物力学除了与解剖学、生理学结合较多外,与医学、康复结合也逐渐密切,研究成果的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现在摄影测量已发展到三维高速录像(如美国Pea5系统),测力系统已发展到6分量测力台(如瑞士Kistler系统)、关节肌力矩测量系统(如美国Cybex系统)等,已基本形成了相对完善并互相支持的运动学、动力学和肌电测量三大系统[1-2]。研究内容已经由为奥运战略服务向竞技体育上扩展,对人体的研究,已由对人体整体运动的研究,逐渐发展到不同环节和结构的深入研究;由对人体运动的描述性研究,发展到探讨运动时神经肌肉的控制以及运动系统和感觉系统的整合。

二、运动生物力学研究方法的分类

从研究的形式上,可分为理论研究方法和实验研究方法两大类,实验研究方法又分实验室测量法和运动测量法。从研究的领域上,可分为物理学研究方法、生物学研究方法和系统研究方法。从研究材料的来源上可分为原始资料数据的采集整理和资料分析方法。研究运动项目主要以运动学和动力学研究方法为主,生物学的研究方法为辅,综合运用多种实验手段[3]。

美国的理查德・C.尼尔森把运动生物力学的研究方法大致概括为如下五种:(1)研究特定的运动项目或其中的某一环节的生物力学,这种主要对于运动员、尤其是只对某一运动专项感兴趣的教练员非常有用。(2)研究多个运动项目中共同包含的运动动作(如着地、起跑等动作)的生物力学。最大好处是建立一种一般性的理论,这个理论是建立在经典力学定律之上,或是建立在共同的神经控制模式之上。(3)被称为运动生物力学的评定方法,如从能耗观点去评价运动技术的优劣等。(4)指对某一专项运动所涉及的生理学、运动学、动力学以及专项特点等有关方面进行综合考虑。(5)讨论在运动中人体器官的生物力学。

中国的周里将研究的方法分为高速摄影(二维与三维)、录像、测力、肌电、肌力测试系统、同步测试、理论分析和CT、核磁共振其他方法[4]。

三、运动生物力学研究方法的现状分析

1.理论研究方法。运动生物力学理论研究方法的关键是建立人体运动的力学模型。理论研究方法主要是探索人体运动的规律,它的研究对象、研究目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成果均不同于实验方法。理论研究方法的研究对象是抽象的人体模型,目的是揭示运动规律,核心是经典数学力学的推导运算,结论是揭示运动的内在机理。人体运动数学模型方法是理论研究常用的主要方法。自20世纪80年代后,数学模型方法有了许多新的突破和进展,但人体运动数学模型方法在中国尚未得到广泛应用[5]。

目前运动生物力学主要是研究人体内部运动器系和表现于外部的人体整体机械运动特征。为了便于研究,运动生物力学理论方法的关键是建立人体运动的模型来描述运动。大体有两种方法:第一种方法是人体系统仿真研究方法,其代表人物是南非的力学专家Haze;第二种方法是应用多刚体系统动力学理论建立力学模型,代表人物是美国力学专家Kane。在运动生物力学研究中,大多数力学系统的运动都受牛顿运动定律控制,所以建立的模型都是牛顿力学系统的数学形式。但牛顿力学对于活体显然是不适合或不完全适合,这已被理论或实践所证实。因而牛顿力学对肌肉、骨骼、关节系统的力学特征及在解决人体运动器系和整体运动之间的因果关系,把握人体运动行为生物力学规律的体质方面还有相当困难。模型建构是指对数学力学分析所研究问题的模型建构。建构模型的基本标准是代表性、简单性和实效性。模型按其功能可分三个层次:描述性模型、解释性模型和预测性模型[5]。数学模型目前有(1)Hanavan的人体测量数学模型;(2)Santschiw L等的环节集合分布模型;(3)Zatsiorsky的数学模型;(4)中国人体模型;(5)邱亚君和李建设建立的人体二维转动惯量数学模型。

2.实验研究方法。比较成熟的测量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在实验室条件下,采用各种类型的测力计和先进的多功能肌力测量系统,对与运动有关的主要肌群进行定量测量,此法可简称为“实验室测量法”。另一种是在运动场上通过训练器械或反映运动员专项力量的训练手段,测定运动员的专项力量训练水平,此法可称为“运动测量法”。实验研究方法与理论研究方法相比较略显成熟,主要有以下特点:(1)在检测手段上随着工程技术的进步,手段越来越多样化。从“传统”的摄影技术发展到三维立体摄影,已经能更精确反映事物的运动特征,而且许多新的现代化技术装备也被应用到运动生物力学研究上,例如激光瞄准测试分析系统、爱捷运动图像分析系统、六维测力平台SAEMS-T、四导遥测肌电仪、万能材料试验机等。(2)实验室测量方法与运动场测量方法相结合[6]。

四、运动生物力学研究方法的发展趋势

未来数年运动生物力学的研究方法发展趋势可归纳为:

1.竞技体育技术测试研究方法的发展趋势,是向着适合于各个运动项目需要的、能现场及时反馈测试分析结果的仪器设备与方法和提供详细测试分析报告的仪器设备与方法两条并行的途径发展。(1)三维跟踪摄像、摄影测量方法的推广;(2)摄像、摄影精度逐步提高;(3)三维摄像、摄影测量逐步普及;(4)影像测量点识别、采集的自动化;(5)足底压力分布测试三维化;(6)运动技术测试仪器专项化、反馈快速化;(7)数学力学模型和人体运动仿真使用化等[6];以后主要是对经典力学分析、力学模型研究、运动技术最佳化、人体运动仿真、肌肉力学模型等方面进行重点研究,使研究方法和测量手段进一步向科学化和合理化发展[7]。

2.关于模型参数的选择和确定,取决于参数的功能,即区分敏感参数和常规参数,并且使这些参数定量化和具有可比性。关于数据采集,首先是数据采集的标准化,然后是对数据进行力学分析和评价,更重要的是对所采集的数据进行模型模拟,因为模型模拟可以产生有关自变量对应变量影响的系列信息,并建立两类变量之间的数―力关系,从而为技术分析、技术控制和技术最佳化提出预测,为运动损伤、康复手段的选择提供方案[8~9]。

3.运动器系的力学负荷、负荷分布和负荷能力以及运动器官、组织和系统的材料力学是预防生物力学的基础。重力、支持力、相互作用力、介质阻力以及摩擦力可作为对运动器系的负荷。通常使用但并未充分证明是否可靠的指标有最大力、最大加速度、最大力矩、最大力梯度以及冲量、角冲量和它们的持续时间。所谓“最大”值也只是相对极限值。人体机能代偿能力的储备性决定了绝对最大值是不可计测的。近年来关于运动器械,包括鞋、服装方面的生物力学研究已引起人们的重视,这将是一个很有吸引力且富有商业价值的领域[10]。

4.测量技术、遥测技术和肌肉动力学测量技术(包括离体或在体肌肉动力学测量过程)将成为今后发展的重点,实验方法与理论模型相结合的综合研究日趋增加,主要趋向是遥测无线部分数据发射与数据采集装置的小型化和测量过程及结果分析的快速化。

5.运动损伤的研究将是生物力学新的研究领域。成都体育学院周继和教授针对运动性急性损伤或慢性损伤的腕关节,采用INSTRON 8874生物力学测试系统进行人体腕关节软骨盘“压缩―扭转”试验,观察其组织结构的变化,有助于了解损伤的机制,并提出有效的防治方法。南京体育学院钱竞光教授撰写的“股骨颈受载的计算机模拟及其骨折的生物力学机理研究”通过计算机模拟方法研究不同颈干角在相同骨质条件、相同载荷下,其股骨颈的应力变化规律,探讨颈干角、骨密度与股骨颈骨折的关系。

随着运动竞技水平和运动训练科学化程度的提高,运动生物力学研究的方向也将从简单的对人体动作技术分析深入到对内在机理的探讨,随着医学科学和康复科学的发展骨科生物力学、临床生物力学、康复生物力学以及生物工程中的生物力学等将得到迅速发展,逐渐成为国际运动生物力学的主要研究领域。

参考文献:

[1]郑秀瑗.现代运动生物力学[M].北京:国防科技出版社,2002:2-4.

[2]周思红.运动生物力学研究的回顾与21世纪展望[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00,(1):73-77.

[3]刘海斌.从三维体育观看运动生物力学研究[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4,(2):74-75.

[4]周里.中国运动生物力学研究现状分析[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1997,(1):23-26.

[5]赵焕彬.中国运动生物力学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01,(3).

[6]武汉体育学院.第六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G],2000.

[7]卡斯达斯.第二十届国际运动生物力学会议论文集[C].阿根延:阿根延大学,2002.

运动力学研究例2

中图分类号:U6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18-0109-02

改革开放以来,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快速发展,其已成为仅次于珠江三角洲,经济发展速度最快、经济总量最高的地区。但是,受当地物流成本高影响,部分企业转移至劳动力更加密集的北方城市,这极大的制约了长江三角洲经济健康、快速、稳定的发展。造成这一现状问题的首要因素是缺乏对当地优越的水运物流系统研究和应用。随着物流管理体系的逐步成熟,相关研究人员已经对长江三角洲地区水运物流系统进行研究,并取得了一定成果,但是整体上不够完整。本文在充分结合我国国情实际和长江三角洲经济发展现状规律的基础上,从地理学、经济学、管理学等角度,建立了长江三角洲水运物流系统动力学体系。

一、长江三角洲水运现状问题分析

近三十年来,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速度呈现出日益提高的趋势,区域内经济生产总值、财政收入总量、城市综合竞争力等方面都处于全国领先水平。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长江三角洲地区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升级,诸如高新技术产业、重化工产业、金融服务产业以及科学研究产业等。国家出台了一系列针对长江三角洲地区对外开放政策,诸如上海浦东开放开发战略、上海自由贸易区的开放等,促进了该地区经济与全球经济的融合。长江三角洲经济的迅速发展为该区域水运物流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当前长江三角洲地区水运受长江流域影响,该地区水运表现出一下几个特点[1]:首先,国家对长江流域基础设施建设投入较大,促进了该流域航道通航条件日益完善,进而加快了其水运发展速度;其次,伴随着长江流域具有专业化、大型化港口码头的建设,促进了长江三角洲水运港口综合能力的日益增强;第三,在长江三角洲经济带整体交通体系中,水运的重要性日益加强。尽管如此,长江三角洲地区水运还存在着诸多问题,主要表现有:首先,较国家对长江三角洲地区公路、铁路以及航空等领域的投入量,国家在水运领域投资相对匮乏,严重制约了该区域水运物流体系的建设和完善;其次,我国水运物流发展历史悠久,但在水运标准化制定,造成船舶、航道以及港口标准化水平较国外水平明显不足;第三,由于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面积较大,各地区对长江其区域内水运发展规划不同,整体缺乏统一协调性,造成了长江经济带水运发展规划混乱无序;此外,长江三角洲地区水运管理体制缺乏完善性,整体法制化水平偏低,限制了该区域水运物流体系发展。

总而言之,水运物流体系对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经济快速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而当前水运物流行业的发展与区域经济发展极不协调,成为限制该区域经济健康、快速、稳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研究长江三角洲水运物流系统动力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长江三角洲水运物流系统动力学分析

(一)系统动力学分析概述

系统动力学最早始于上世纪五十年代中期,由美国社会学家福瑞斯特提出,并应用于工业企业的经营管理之中。经过近几十年发展,系统动力学已经成功的在全球发展预测、城市问题、企业经营管理等社会经济领域中实践应用。当前具有典型代表性的系统动力学分析方法主要包括因果与相互关系法、结构图法、DYNAMO模型法等[2]。

(二)水运物流系统动力学分析方法

本文对水运物流系统动力分析时采用了因果与相互关系法,具体如图1所示:

结合图1所示,水运物流系统因果与相互关系中存在着三种反馈环,包括水运需求自我调节环、水运供给增长环和水运需求自我发展环。其中,对于水运需求自我调节环来说,以具有自我稳定特性的两个负反馈环无限增氏为主;对于水运需求自我发展环来说,其包含了两个正负反馈环,即水运行业的发展以自我发展能力提高和增加政府投入两方面实现;对于水运供给增长环来说,其同样包含了两个正负反馈环,即增加水运需求以提高水运吸引力和发展经济提高运输总量两方面实现。

(三)长江三角洲水运物流系统动力学模型结构框图

根据前期对水运水运物流系统因果与相互关系研究,可将长江三角洲水运物流系统动力学模型结构框图设计如图2所示。

影响长江三角洲水运系统动力学的主要变量因素包括区域内国民经济生产总值(以水运缺失对国民经济影响增长率、影响系数以及生产总值增量为主)、水运投资调节系数、经济增长货运系数、水运部门自我投资量、水运投资转换系数、交通运输总投资量以及水运供给能力和增长率等。

在长江三角洲水运系统动力学模型中方程主要有以下几种组成:

国民生产总值=INTE(国民生产总值增量-水运业短缺对国民经济的影响增长率);

水运业短缺对国民经济的影响增长率=短缺固定延迟*水运对国民经济的影响系数*短缺开关;

水运部门自我投资量=水运部门收入*自投资系数*水运部门固定资产投资比例;

交通运输总投资=国民生产总值*交通运输投资比例;

需要注意的是,在研究长江三角洲水运系统动力学模型中应注意模型界限问题、投资决定因素分析问题、货运量统一问题以及水运需求量和水运完成量关系问题等。

当前,长江三角洲地区正处于经济快速发展的关键时期,通过研究长江三角洲水运系统动力学模型,优化该区域水运物流体系结构,促进水运物流与区域经济发展相适应,从而保障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健康、快速、稳定的发展。

运动力学研究例3

关键词 力学 体育运动 物理 应用研究

物理中的“速度”在体育运动中的应用

在物理学中,速度是用来反映物体运动快慢的一个物理量,而在所有的体育运动中,也无一例外的均会涉及到运动员速度快慢的问题。比如,在很多球类运动中经常使用的“快攻战术”,就是运动员利用快速奔跑等方式增大自身的运动速度,快速移动、摆脱对手并同时寻求良好的进攻机会的过程。根据物理学中的牛顿第二定律,运动员在进行加速运动的同时,肯定伴随着力量的消耗,而这一点也为体育竞赛中的战术部署提供了条件,如:将本队队员分为两组,一组不断加速给对手施加压力,以消耗对方的体力,而另外一组则保持匀速运动,保存体力,寻找合适的战机,赢取最终的胜利。

物理中的“杠杆原理”在体育运动中的应用

物理学中的“杠杆原理”在体育运动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物理学中研究的杠杆在人体内也是现实的存在,比如:人体内在肌肉拉力的作用下骨骼可以围绕人体的关节转动,这其实就是人体内的骨杠杆。通常来说人体内的杠杆主要有三种:一种是支点在力点和阻力点之间的平衡杠杆;另外一种是阻力点在力点与支点之间的省力杠杆;还有一种是,力点在支点和阻力点之间的速度杠杆。一般情况下,人体内所存在的杠杆大部分都是速度杠杆。虽然因为速度杠杆中,阻力臂大于力臂,活动起来比较费力,但是却能使运动员的肢体末端获得较大的运动速度和运动幅度。人体杠杆的这个特点可以在标枪、铅球等投掷运动中科学运用,投掷体育运动项目,通常都要求加大运动器材的出手速度,因此,在此类运动中,根据杠杆原理均要求运动员充分伸展上臂,以加大阻力臂,形成速度杠杆,从而提高运动成绩。

物理中的“摩擦力”在体育运动中的应用

由摩擦力在物理学中的定义可知,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的大小及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任何物体的运动过程中均会受到摩擦力的作用,在体育运动的过程中,运动员以及运动员所使用的运动器械也会受到摩擦力的影响,需要考虑摩擦力的作用因素。比如:在有些体育运动项目中,为了提高运动成绩,必须采用一定的方式来增大摩擦力,如百米赛跑中运动员所穿的带有鞋钉的跑鞋、体操运动员在手上涂抹的镁粉、篮球上的花纹、足球守门员所用的手套等均是处于这个方面的考虑。

物理中的“惯性”在体育运动中的应用

由物理知识可以知道,任何运动着的物体均有继续保持其运动状态的性质,也就是惯性。在体育运动过程中,惯性也同样是无处不在的,但是根据运动项目的不同,有时惯性的存在能有效的促进运动成绩的提升,有时惯性的存在却严重影响运动员的正常发挥,必须加以防止。比如:跳高、跳远中的助跑、投掷运动中运动员手臂的尽量后摆等都是为了充分利用惯性提高运动成绩的方式;而篮球运动员在三步上篮过程中,投篮时不能正对篮环则是为了弥补正常投篮的状态下由惯性造成的投篮不准问题。

物理中的“动力学原理”在体育运动中的应用

动力学原理可以在诸多的体育运动项目中得以呈现。动力学的核心部分是牛顿三定律。由牛顿第二定律:a=F/m可知,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与物体所受到的合外力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而在体育运动的过程中,在固定的一段时间内人体的质量和所使用的运动器材的质量都是不变的,所以在很多运动项目中,运动员常常采用加大自身速度的方式来获得更大的力量,如:跳高、跳远、跳马等运动项目中,运动员踏跳力量的大小均与运动员助跑的速度有紧密的关系。在铅球、标枪等体育运动项目中,运动员也是通过加快速度的方式来获得更大力量的典型。

牛顿第三运动定律的主要内容是: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作用在一条直线上,且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牛顿第三运动定律在体育运动中也常被运用,例如,在投掷运动项目中,运动员通过助跑和滑步的方式获得一定的初速度之后,将运动器材投掷出去,在投掷时都会用力蹬地,以便获得更大的反作用力,然后再通过人体将所获得的反作用力转移到运动器材上,从而获得更好的运动成绩。

在物理学中,功率的数学表达式为:P=F・V,即,力和速度的乘积。在体育运动中,力和速度的乘积又称为运动员的“爆发能力”,也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爆发力。在排球、羽毛球、乒乓球等球类项目中,对运动员的上肢爆发力有很高的要求,而在跳高、跳远、跳马等跳跃性体育运动项目中,对运动员的下肢爆发力的要求则比较高。此时,根据功率的数学表达式以及爆发力的定义可知,爆发力的大小与运动员的肌肉收缩力和收缩速度有关,因此可从这两个因素来对研究运动员的爆发力进行研究。

综上所述,体育运动与力学原理具有密切的关系,在体育运动过程中研究力学的应用能有效的、科学的促进运动员体育运动水平的提升。因此,力学在体育运动中的应用研究应引起体育工作者和物理工作者的共同关注。

参考文献:

[1] 忻鼎亮.运动生物力学的发展和演变[A].第十三届全国运动生物力学学术交流大会论文汇编[C].2009.

运动力学研究例4

中学生在学习新知识尤其是自然科学知识的时候,在概念的掌握上,总是试图以自有的知识体系和思维模式来解构它,这样就会产生新旧知识的冲突,进而形成所谓的“相异构想”,形成科学概念习得的根本.因此,教学设计的目的就是要合理利用策略,有效转变相异构想,以纠正学生前概念的错误,实现科学概念的形成.实验教学法是迄今为止被证明最有效的教学方法.因此,以核心概念贯穿典型的力与运动的物理实验,并融入相应的教学目标,这就是笔者经多年教学总结出的有效设计,接下来将详细论加以论述.

2教学目标

2.1知识与技能1)力的作用产生的2个效果:形变与运动状态的改变;2)力与运动的关系.2.2过程与方法利用实验方法引导学生认识力与运动的关系,根本目的在于教会学生使用物理实验探究问题,培养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现象,总结归纳实验结论的能力.2.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动力,培养其探索欲望和探索能力.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科学素养.

3教学重难点

重点:力的作用效果,分析和判断力与运动的具体关系.难点:分析实验现象,归纳总结力与运动的关系.

运动力学研究例5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我校田径队中长跑组男女学生共10人,平均年龄17岁,平均训练年限3.5年。

1.2研究方法

根据运动员实际情况制定训练计划并按照训练计划进行训练,最后依据运动员的成绩进行分析总结。

2.研究结果与分析

2.1试验结果

我对我校田径队中长跑组10名运动员进行有针对性的力量耐力训练,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在2003―2008年期间所训练的10名运动员中4人6项达到二级运动员标准,6人13项达到三级运动员标准。(见表1)

表1 2003―2008年10名运动员运动会成绩一览表

2.2力量耐力训练所采用的方法

笔者根据学生情况,设计了以力量耐力为核心,全面发展各项身体素质,提高专项成绩为目标的总体训练计划,把力量耐力训练始终贯穿在运动员的整个训练过程中。

2.2.1采用松软沙地长时间慢跑或快走

这种方法不但可以增强运动员踝关节和膝关节的力量,预防运动损伤,而且是一种全面发展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的机能水平和增强肌肉力量的良好方法,由于运动员在松软的沙地上运动速率较低,如果持续一定时间的负荷刺激就能够使运动员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和全身肌肉在工作时同时达到“力竭”负荷,这样的训练效果是一般运动训练手段所不容易达到的。在训练的准备期和冬训期,每周安排1―2次沙滩跑,每次1―1.5小时,实践证明,经常进行这种训练的运动员很少出现踝关节和膝关节的损伤,而且他们的心肺功能和力量耐力增长都较为显著。

2.2.2负重跑

这种训练方法适合有一定训练水平的运动员,负重的重量以运动员能够合理完成不负重时的技术动作和节奏为标准,主要是靠逐渐增加训练时间和练习距离来加强训练效果,一般采用自制沙背心负重,这种方法既不影响运动节奏,又可以自我调节重量,练习距离一般在3000―5000米,时间40―60分钟。对于初级训练者,要注意不要盲目负重,练习次数不宜过频,每周练习1次即可,否则会破坏原来形成的运动节奏和导致肌体损伤。

2.2.3器械练习(杠铃负重)

(1)负重蹬台阶(单腿),4组,每组8―12次,体重比例为40%;(2)半蹲起,5组,每组12次,体重比例为80%―110%;(3)全蹲起,5组,每组12次,体重比例为95%―120%;(4)提踵练习,4组,每组12―20次,体重比例为100%―120%;(5)屈臂举和前上举,4组.每组10―20次,接近最大力量;(6)卧推,4组,每组12次,体重比例为60%;(7)弓箭步跳,4组,每组30次体重比例为60%。进行以上练习时,运动员每做完一组练习后都要做由慢到快的加速跑和放松活动,每组的间歇时间控制在30―90s,练习时的动作频率要接近自身的极限频率。

2.2.4克服自身重力练习

500―800米的跨步跳;100―150米单脚跳;80―100米上坡高抬腿跑;跑楼梯;跳台阶;蛙跳和俯卧撑等。这种训练方法简便,但是对运动员身体要求较高,训练过程中要注意膝、踝关节有损伤时不要进行跳的练习,以免加重损伤。练习的过程中要注意动作规范,不要有停顿、间歇,要连续完成。组与组之间的间歇时间要尽量缩短。

2.2.5综合循环练习

运用多种练习方法与多种器材,进行身体多个部位力量耐力的组合练习,安排训练时要求各项训练内容衔接紧凑,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缩短完成动作的时间,由于综合循环训练强度较大,因此在设计练习内容时要对运动员进行异质分组,对于训练水平较低的队员,要适当降低动作难度。我常采用的综合循环训练手段为:杠铃挺举(小重量)30次+50米跨步跳往返+50次仰卧起坐或仰卧举腿+30米蛙跳往返+背肌练习50次+杠铃深蹲(小重量)30次+50米单脚跳往返,每次完成4―5组。

3.结论与建议

3.1力量耐力训练是整个中长跑训练计划的核心,应贯穿在全年的训练过程中。

3.2青少年运动员由于年龄的不同,力量耐力训练有很大的个体差异,要注意按年龄分组。

3.3运动员在准备期和冬训期可安排较多次数的力量耐力训练,每周安排2―3次。在比赛准备期,每周安排1―2次力量耐力训练。

3.4中跑运动员可较多采用大量的长距离跳跃练习和较大的负重练习来发展力量耐力,长跑运动员可采用上坡跑和负重跑及较小的负重练习来发展力量耐力。

3.5系统的力量耐力训练,不但可以有效地防止运动损伤,而且与训练强度的效果和成绩有密切的关系。

3.6力量耐力的训练必须结合专项技术训练的特点来进行。

参考文献:

[1]马永红.现代中长跑运动员的基础训练――力量耐力[J].辽宁体育科技,2002,(1):7-10.

运动力学研究例6

二、举重运动员力量训练教学策略

(1)抓住运动员力量训练敏感期。体育学校的运动员年龄一般在十几岁到二十岁不等,因此,相关的力量训练也应考虑到运动员的生理发育过程,避免对他们的身体结构和发育造成损伤。研究表明,青少年时期的运动员在12到16岁期间,其在力量素质、机体敏感度以及速度等方面会获得不同程度的刺激,阶段内的动力性训练、静力性训练以及强度训练等的边际效用会趋于最大。因此,教练员需要针对不同年龄段的运动员及他们身体机能的不同发展阶段制订具有针对性的训练计划,在强度、重量、组数、周期等方面需要有一定的区分,以便获得有效的体能反馈效果。比如,对于已经度过肌肉纵向成长阶段的运动员,可以逐步开始较大负荷的力量专项训练,促进其肌肉组织横向加粗,这是力量素质提升的黄金时期。在运动员最大力量、力量耐力和快速力量的针对性训练中,教练员需要注重训练项目分配,合理利用刺激反应法使运动员的肌肉工作系统形成良性循环,平稳推进身体机能“刺激――下降――超量恢复”的提升模式。

(2)注意区分运动员优势和劣势,实现分层训练。举重是一个在短时间内要求运动员爆发充分力量的项目,肌肉群的收缩舒张、呼吸系统的协调等等,都需要服务于短暂的几秒钟。在此基础上,核心肌群的技能与素质成为影响运动员专业技术水平与成绩的重要因素。对于举重运动员来说,核心区主要是指腰椎、骨盆、髋关节,他们无论是抓举还是挺举项目都需要这几部分不同分区的肌肉群的良好配合。将它们细化开来,又能够分为腹直肌、腹外斜肌、腹横肌、腰方肌等。不同部位的肌肉组织由于收缩拉伸方向、变化量上的区别,也会给予运动员综合性较强的力量牵引。教练员在布置不同训练任务之前需要对运动员核心肌群的机能进行评定,从而有针对性地将运动员先天劣势转变为优势,常用方法包括俯卧撑法、花式平板支撑等,同时利用滑轮、滑板、吊环等器械也是不错的选择。力量训练在运动员的日常训练中占据比较重要的地位,而多元化的力量训练以及结合运动员自身核心肌群素质开展的分层训练恰巧能够中和常规训练中的枯燥乏味,体现出个体差异的区分,这对于运动员的培养及整体运动员素质的提升来说都极具价值。

运动力学研究例7

中图分类号:G861.4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3612(2007)08-1122-04

1实船测试系统

实船测试系统的核心是多功能中央处理器,完成船体三轴加速度测量、多维桨力信号采集、多种信号的测量时序同步、信号本地存储、USB数据通信等功能,采用密封防水处理,便于船载安装。测试系统总重量小于0.6 kg,结构紧凑,对运动员的训练感觉影响很小。其硬件结构如图1所示。

1.1桨力传感器常见的工业传感器,要求应变计紧密粘贴在弹性材料表面。专业的皮艇桨杆采用高强度碳纤维制成,在桨力作用下会产生应变,因此桨杆可以看作工业传感器中的弹性材料。遗憾的是,不论从技术角度,还是从实际操作可行性角度,都不可能在每个桨杆表面贴上应变计。因此我们采用传动机构,将桨杆的应变传递至另外一个弹性材料(应变梁)。在应变梁上贴电阻应变计检测梁的应变,从而获得对桨力的间接测量。桨力传感器实物照片如图2所示。

这种偏置型桨力传感器不需要破坏桨体结构,可快速安装到桨杆上,实现了在多个桨杆之间的轮换使用。整个传感器重量低于80 g,结构紧凑,对运动员正常训练的感觉影响很小。目前,国家皮艇队的实船测试系统均装备了偏置型传感器,经过长期实船测试,其测力原理的有效性和可靠性得到了验证。

1.2艇速测量在测试系统中,加速度传感器除了反映船体加速度信息外,更为重要的是需要利用加速度的时域积分,获得船体速度。

目前皮艇速度的测量主要可分为接触式和非接触式两种,其中接触式测速装置检测船体相对于水流的速度,由于传感器只能置于船体的某一个部位,因此实际上测定的是流速场某点的流速,所以传感器在水中的深度、离艇的距离和安装在艇上的位置都影响速度的测量精度。非接触式测速装置多采用GPS(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或者高速摄影方法。高精度差分GPS定位误差可控制在10 cm以内,但是其数据刷新频率较低,只能反映一段时间内的宏观速度,无法测量每一时刻的实时速度。高速摄影方法受摄像机视野的限制,只能测量出很短距离艇的运动速度,而且需要大量的事后处理工作[8]。

利用加速度信号的时域积分计算速度是一个非常直观的思路,可避免上述接触式、非接触式速度测量存在的问题。但传统的加速度测量中,动态加速度信号和重力加速度信号交叉干扰,容易产生较大的测量误差。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利用磁倾角输出作为补偿数据源,取得了理想的测量精度,并在实际测量应用中得到成功验证。

1.3测试指标测试系统可以提供任何时刻的船体加速度、桨力信息、船体姿态信息,在此基础上,可以导出的参数主要包括:1) 动力学信息:每桨最大力量,每桨平均力量,每桨冲量,每桨做功,每桨功率,以及上述参数在任意时间或距离内的统计信息。2) 运动学信息:船速,船体加速度,位移,桨频,拉桨时间,有效拉桨时间,回桨时间,单桨位移,单桨最大最小和平均船速,以及上述参数在任意时间或距离内的统计信息。3) 船体姿态信息:船体上下颠簸、左右摇摆的速度和幅度,以及上述参数在任意时间或距离内的统计信息。

有了这些基础数据,可以从运动学和动力学角度出发,对运动员专项竞技能力进行分析和评估。

1.4分析方法反映运动员竞技能力的最直接指标是测试成绩,因此我们以船速为因变量,以测试所得的30余项动力学、运动学指标为自变量,采用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法,初步筛选出能够有效反映运动员专项技能的主要因素。需要说明的是,限于篇幅本文没有涉及船体姿态信息。

2专项竞技能力评估方法

下面以我国某优秀女子运动员在GAⅢ强度下,单人皮艇500 m的测试数据为例,从运动学和动力学角度出发,进行竞技能力评估和分析。我们将该运动员关键的动力学、运动学信息每50 m做一次平均,显示在表1中,表2简单介绍了各参数的基本含义。

图3显示的是在GAⅢ训练强度下,500 m测试过程中随机抽取三次划桨的桨力信号对比,结合表1和图3可以得到以下结论:

1) 高水平运动员技术动作定性,桨力信号具有很好的重复性。

2) 左侧拉桨时间占左侧动作周期的比例约为65%,右侧拉桨时间占右侧动作周期的比例约为68%,上述比例不随桨频的变化而产生明显的差异,说明高桨频并未牺牲拉桨时间。

3) 右侧桨叶入水产生的瞬时力量峰值较左手小,说明右侧入水更加柔和,桨叶包水效果更好。

4) 左右侧桨力曲线前坡均很陡峭,说明桨叶推进力作用迅速;左右侧桨力曲线后坡均很陡峭,说明桨叶出水快速,无带水现象[9]。

5) 左侧桨力曲线达到顶峰后,衰减很快;相比较而言,右侧桨力曲线则平坦、饱满。

6) 总的来说,该运动员右手技术动作好于左手,这一点与教练员的判断是一致的。

2.2专项身体素质分析

图4显示的是500 m全程中,船速、桨频和左右侧平均桨力的变化趋势。结合表1和图4,可以得到下面的结论。

1) 左侧最大桨力平均为220 N,右侧最大桨力平均为212 N,说明与左侧拉桨动作有关的肌群最大力量、最大速度力量优于右侧。

2) 训练过程中,左侧最大力量衰减32.5%,右侧最大力量衰减19.6%;左侧平均力量衰减37.4%,右侧平均力量衰减19.1%。说明与右侧拉桨动作有关的肌群速度耐力优于左侧。

3) 在国家女子皮艇队中,该运动员左侧拉桨最大力量居第3位,右侧拉桨最大力量居第4位,左侧拉桨平均力量居第2位,右侧拉桨平均力量居第6位。

4) 该运动员左侧拉桨动作相关肌群的速度耐力是相对薄弱环节,在日常训练中应加以重视。

2.3竞速结构分析

图5显示的是500 m全程速度图,其中蓝色线条反映了船速的动态变化过程,结合图4、图5和表1可以得到以下结论:

1) 起航后,经过5.9 s时间、17.3 m距离,一个动作周期的平均船速即达到全程平均船速;起航阶段共计9桨,起航平均桨频为99.3。说明该运动员的起航是成功的。

2) 21 m处,桨频达到最高峰120;此后桨频呈马鞍型分布,21~150 m区间内桨频逐步下降,150~380 m区间内桨频保持在112左右,380~500 m区间内桨频上升至114左右。根据张沪等人的研究,国际大赛中优秀运动员绝大多数采用这种桨频结构[10]。

3) 起航后,经过10.5 s时间、38 m的距离,船速达到高峰;船速高峰稳定维持至35.6 s、160 m;自此以后,船速稳步下降。

4) 该运动员在后120 m提高了桨频进行冲刺,但是由于桨力的稳步衰减,尤其是左侧桨力衰减严重,导致冲刺阶段速度无法得到提升,反而呈现稳步下降的趋势。

2.4动力保护问题流畅一直是水上运动所追求的目标,所谓不流畅,指运动员完成划船动作时,表现为划得紧、动作僵、不连贯,给人感觉好像总是断断续续,流畅性不够,实效性差[2]。这是基于多年现场工作经验的一种很通俗的描述形式,从另外一个角度看,不流畅也就是每一个划桨周期中,船速的波动大,给人的视觉造成了一种断断续续的感觉。

单桨周期内船速差(最高船速-最低船速)是衡量一个运动员动力保护能力的重要指标,用VDF表示。可以想象,船体的平均船速也会影响该指标,平均船速越高,则VDF相应越大。因此更为合理的指标应该是VDF/V_B,其中V_B表示平均船速。

在研究VDF和VDF/V_B的时候,需要排除起航阶段,因为这时候船体自静止开始加速,每一桨速度差不能反映真实的动力保护水平。

通过比较,该运动员的VDF数值在国家女子皮艇队中处于倒数第三位,VDF/V_B数值处于倒数第一位,这说明该运动员动力保护做得好。

2.5桨力效率评估水流对桨叶的作用力(桨力)大部分成为推进船体的动力,少部分则用于维持船体的平衡。因此,我们定义桨力效率为:运动员桨力有多大程度转化为对船体的有效推力。

基于上述分析,可以提出一种基于能量守恒定律的桨力效率评估方法,考察自至时间段内,人船桨系统在阻力和桨力共同作用下的能量转换情况:

划船效果将动力学信息(桨力)和运动学信息(船速)直接联系起来,不仅表达了运动员技术动作的完善程度,也表征了某个运动员是否适合皮艇项目。换句话说,体重大、力量大的运动员成绩往往并不优于体重轻、力量弱的运动员。

3结论

皮艇项目对于力量和技术都有很高的要求,结合实船运动学动力学信息,对运动员竞技能力进行综合分析评估,可发现运动员的薄弱环节,对于教练员制定科学训练计划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桨力信号特征分析、专项身体素质分析、竞速结构分析、动力保护问题、桨力效率评估、划船效果评估等几个方面,介绍了皮艇竞技能力评估的基本思路和方法。所论述的技术指标和评估方法,对于划艇项目和赛艇项目也具有参考价值。

在将来的工作中,拟综合采用多种统计分析方法,对动力学、运动学和船体姿态等指标进行分析,确定各代表性指标及其权重,试图建立皮艇专项竞技能力的评价标准体系,为日常训练和运动员选材提供科学依据。

参考文献:

[1] 王卫星.2004年中国皮划艇运动员的体能训练特点与实践[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5,21(2):5-8.

[2] 崔大林.皮划艇项目科学化训练的探索[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27(12):1585-1591.

[3] 刘爱杰.雅典奥运会我国皮划艇实现历史性突破的核心启迪[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5,21(2):1-4.

[4] 曹景伟,刘爱杰,袁守龙,等.皮划艇项目短期内实现奥运金牌零突破的系统思考[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5,20(2):1-10.

[5] 曹景伟.面向2008年奥运会我国优秀皮划艇(静水)运动员科学选材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4.

[6] 周学军,薛冰.我国皮划艇专项力量训练存在的误区和思考[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1,35(2):104-106.

[7] 葛新发.赛艇水动力性能和运动员机能的评定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4.

[8] 艾康伟,何申杰.赛艇、皮划艇GPS测速仪的研制[J].体育科学,1999,2(2):12-15.

[9] 叶国雄,等.划船运动概论[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179-183.

[10] 张沪,王亚华,曹晓霞.优秀皮划艇运动员的比赛策略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5,39(7):74-79.

运动力学研究例8

中图分类号:G80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612(2006)09―1241―03

本文研究的目的一是调查大学生在技能学习过程中是如何学习的,采用什么学习方法,从而了解大学生运动技能学习的能力水平以及不同学习方法间有无差异,二是进行教学实验,进行教学实验,在教学过程中设置二种教学方式,分别是:1)在技能教学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技能学习能力组(简称实验组);2)对照教学组。通过实验观察两组学生不同时间段学习教学效果的差异以及学生学习能力有否提高,进而论证在技能教学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运动技能学习能力教学方式、手段的实效。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参加体育选项课的男、女大学生340人,其中参加教学实验的学生60人。

1.2研究方法 采用了问卷法、访谈法、实验法等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问卷调查结果与分析 发放问卷280份,有效问卷267份,问卷调查结果如下:在体育课上教授运动技能动作时,大部分教师采用的方法是分析动作,强调动作要点的方法(问卷显示占50.4%);采用一般讲解动作要点和运用教法帮助学生找出动作的关键点或启发学生自己描述关键点次之(分别点17.8%和31.7%),这反映出教师在教授学生技能时是以教师为主,让学生参与教学的情况较少,在总体上比较少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从问卷7以及对学生的访谈中获知大部分教师在教学中十分强调告诉学生动作具体是怎样完成的,但却较少强调站在学的角度上学生应怎样做,要采取什么方法,而学生也是对学习方法这一概念有混淆,认为学习方法就是怎么去做技能动作,这反映出大部分教师还没有把要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培养学生掌握学习方法这一教学思想融入到自己的观念和教学行为上。在具体统计问卷的过程中,发现不同教师教授的班级描述教师教学方法上有倾向性,即有的班级倾向于回答“运用教法帮助学生找出动作的关键点或启发学生描述关键点”,为此,研究者分专项班对这一问题的答案百分率做显著性检验,结果发现,体育舞蹈选项班和武术选项班的百分率与平均百分率有显著性差异,这两个班倾向于回答这一选项。这反映出在具体的教学中,仍然只有部分教师强调学生的学法,强调学生的参与。

从问卷中“你在学习技能动作时,有认为很有效的学习方法吗?”这一问题上,有28.8%的学生认为自己有(A项),有45.1%的学生诊断自己仅有一点点(B项),有26.1%的学生回答没有这方面的想法和概念(c项),而且在这个回答中男生与女生表现出明显不同,选A项的男女生中男生多,而选c项的男女生中女生多,分析其原因可能与男生更热衷于体育活动,在运动时拥有更多的自信,对自己有积极的评价有关,这还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在问卷中“学习运动技能动作时,你属于下列哪种情况”问题中,有13.6%的学生属于单纯模仿,不考虑动作构成特点,动作十分复杂有67.8%的学生选择主动去思考动作构成、顺序,动作之间相同的特点以及独特特点;有18.6%的学生属于老师讲到了就想一想,没分析到就不注意。在67.8%的这些主动考虑的学生中,有6%的学生认为自己是非常主运动去思考,有52.4%认为自己较主动去思考,有41.6%的学生认为自己稍有意识去思考。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大部分的学生在学习技能动作时还是积极主动的。从这两问题的回答可以看出,虽然学生自己只是具有一点有效的学习方法,学习能力一般,但在具体学习过程中还是比较积极主动的。如果学生能掌握更多的学习方法,具有更高的技能学习的能力,学生再具有积极主动的学习热情,那么技能学习的效果就会非常好。

在问卷中问到学生最喜欢哪种方式时,有46.2%的学生喜欢老师分析动作,有44.3%的学生喜欢老师运用教法找到动作的关键点或启发学生自己描述关键点,有9.5%的学生最喜欢老师一般讲解动作。在问到老师在哪种教法下学生学得省劲,学得快,记得牢这一问题时,百分比情况与上基本相同。说明绝大部分学生还是倾向于老师能多帮助自己,启发自己,让自己多参与。在问到是否使用老师介绍的一些学习方法时,大部分学生的情况是想用但发现自己不太会用。把这两个问题联系起来看,不难看出,虽然老师在课上没有运用或较少运用培养学生学法的教学模式,学生还是希望老师运用或多运用这样的方法。

2.2实验结果与分析 两个组实验结果(表1,表2):

如表可看到在第3次教学后和第6次教学后测试中,A、B两组成绩无显著差异;在第4次教学前和第7次教学前进行的保持测试中A、B两组均显示出显著差异。测试者感到产生A、B两成绩的差异主要来自于两组被试在技能识记中的差异,即A组被试对技能动作的记忆与再现上明显优于B组。在第9次教学后的测试以及第三天的测试均为显著性差异。测试者认为两组分数的差异主要来源于对技术动作的掌握和动作的识记。在3 d后的新技能学习中,采用让被试写出动作关键点、动作结构的测试方法以及练习新技能后当天测试,一周后再进行技能测试,在一周中,给予2个单元的训练课,课中给予相同次数示范,无讲解,一周中要求学生自己不练习。写关键点测试结果为A组好于B组,新技能当天测试结果无显著差异但A组绩效好于B组,一周后测试A组明显好于B组。进一步分析数据可看出,课前的保持测试成绩及课后第三天测试成绩A组均好于B组,且呈显著性差异。出现这样的结果,分析原因在于,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组注重学生的学习方法、学习策略,更有利于学生对动作本质的理解以及对自己学习过程的认识和掌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老师在引导学生通过技能学习来掌握学习方法时,必然先做到了深入剖析动作,以及协助学生剖析动作,协助学生认清了动作的规律或构成关键点。从这一点上会促进学生对动作的识记,而且使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这是实验组所表现出的一个积极直观的结果。

在9次课末测试和课后三天测试中,A组均显示优势。说明在

动作的识记和技能掌握、完成上,A组均好于B组。即经过一段时间学习,A组的成绩就表现出优于B组,也就是说在实施一段时间后教学结果有了变化(如图所示),由此可看出较长时间地采用此操作程序有更好的教学效果,这是这种课的操作模式所表现出的一个潜在的深层面的结果。在新技能测试的笔试中显示出实验组有效地促进了学生积极主动地去运用最省力、最简便的方式去看待技能动作,尝试着去分析、总结、实践。学生在自行学练的过程中,教师能感受到实验组学生对动作结构、练习步骤很清晰,练习的针对性强,在基本练习后会有意识去寻找关键性动作练习;感受到观察对照组的学生是靠动作表象和模仿去练习,练习一段时间后,对动作的记忆模糊。新技能测试阶段,在刚学完新技能后的测试中两组没出现显著差异,而在一周后的新技能复测中实验组又显著好于对照组。为什么在新技能刚学完后的测试中没有出现显著差异?分析原因,一是因为技能的学习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过程,学生能够基本会做,这个技能本身也需要多次的练习,也需要一个过程,学习过程中几次的练习不足以使不同组之间在当天的测试中产生差异,在短时间内,方法A这一因素不足以产生那么大的作用。二是有可能实验的时间还较短,在A组中施加的各教学法下学习的学生在学习能力上还没有产生那么大的差异,不足以出现显著的效果。

但是在一周后的测试中两组又出现显著差异,这就排除了第二个原因,肯定了第一个原因,说明学生学会、掌握一个技能还是要建立在一定的练习基础和时间上的,经过一个星期的练习后,A组学生表现出优势,在一周的自行练习中,他们不断地运用学习方法,选择与调整所掌握的学习策略,分析自己的元认知来不断地帮助自己学习、掌握技能,表现出更强的学习能力,由以上结果说明实验组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了。那么,可以说,高校体育教育中在技能教学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效果是良好的。

3 结 论

1)教师在教授学生技能时是以教师为主,让学生参与教学的情况较少,大部分学生学习技能较为积极主动,但缺乏学习方法,学习能力一般,大部分学生喜欢老师分析动作关键要点,告诉自己学习的方法和引导自己去发现问题这样一种技能学习形式。

运动力学研究例9

1.1 抗挫折力培养着眼于学生意志力的培养,学生通过在体育课上进行挫折练习而培养百折不挠、不向挫折屈服的精神,从而获得健全的人格。

1.2 以耐挫力培养为突破口,推动体育教学的整体改革,切实提高学生的一般身体素质,同时也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

1.3 在体育教学中,学生的意志品质、心理活动以及个性特点,都表现的极其直观、具体、生动、鲜明,因此,在体育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抗挫折能力”教育具有其他学科无法替代的作用。

1.4 形成一套受挫能力培养的机制,努力寻找有效途径和方法,切实解决影响体育教学效率的有关问题。

2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不同的特点,社会给人们带来的压力也是不同的。随着经济的发展,物质生活的富裕,人们面临着新的压力,现代学生所受到的压力也有了新的特点。

2.1 近几年来,在培养跨世纪人才的话题中,挫折教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让孩子在艰苦的环境中,一洗养尊处优的习气,磨砺坚强的意志,学会在“黑暗中看到光明”的自信和技能,培养他们的韧性、耐挫力和受挫后的恢复能力。

2.2现在的很多学生都具有争强好胜、个性十足,却经不起任何挫折和干扰的脆弱的“蛋壳心理”。因此,一旦遇到挫折的环境或受到批评,往往会采取过激的行为:或攻击,或自责,或放弃追求,甚至出现轻生行为。

2.3有些教育部门或学校也曾对学生抗挫折力的培养进行过多种渠道的尝试,但大都缺乏方法论的系统指导。

3、巧施抗挫教育,锻炼学生意志抗挫折教育,是一种提高学生对挫折的心理承受能力和培养学生受挫恢复力的教育。

抗挫教育的目的在于教育学生掌握必要的知识技能,提高自身素质,磨练意志,增强心理免疫力,提高学生对社会生活与环境的适应能力。体育活动的形式是以身体练习为主,为了熟练掌握一个运动项目的技术、技能动作,需要练习者成百上千次地反复练习,在这一过程中练习者必然会遭受多方面的失败与挫折。这就需要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应当关心学生在遭受挫折后,个体应以何种方式对待挫折情境,尽可能让学生获得应对挫折情境的正确理念和调适心理的有关知识和技能。

3. 1.利用恶劣天气,锻炼学生意志。

体育课户外活动较多,避免不了要碰上恶劣天气。很多体育教师考虑到天气影响,经常要改变教学计划,进行室内授课,其实天气不好恰恰为我们创造了挫折教育的适宜环境,如果不加以利用就错失了教育的大好机会。例如,下雪天操场有不少积雪,天气又很寒冷,教师为了锻炼学生抵御严寒、战胜困难的能力,可以组织打雪仗等活动,以此来增强学生的抗挫折能力。

3.2.创设比赛情境,磨炼学生意志。

体育比赛不仅是学生身体和运动技能的竞争,而且更是双方心理、智慧和意志的较量。激烈的拼搏需要学生身体、认识、情感、意志等方面综合发挥内在力量进行工作,显然它可以促进学生心理品质的发展。同时,教师在利用运动负荷增强学生抗挫能力的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的身体素质差异,注意掌握适当的运动量,设置适度的项目强度,才能实现预期的目标。

3.3开设抗挫抗压室内课教育

可以利用体育室内课。使学生们了解一些关于体育方面一些人物遇到困难如何面对的成功事迹。让同学们系统的的了解挫折情景、挫折认知,挫折反应、防御措施、挫折疏导等有关基本知识,提高正确认识学会自我调节,增强抗挫能力。还要教育学生要积极主动的运用各种方法调节不良情绪,增强对挫折的适应能力,有效的战胜挫折。

4 体育教学中抗压抗挫能力培养的原则

4.1主动性原则

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说到“我深信,只有能够激发学生去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在注意发挥主导作用的同时,特别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的体现,培养学生相互合作及竞争的能力。

4.2实践性原则

近代美国教育家杜威和我国教育家陶行知均倡导“做中学”的教育思想。挫折教育就是要在不断的挫折练习中磨练学生的意志。

4.3循序渐进原则

抗挫折能力的培养过程,是意志力培养过程,必然经历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过程,最终才能全面提高自身的受挫能力。

运动力学研究例10

关键词 体育运动 视力 综述

一、前言

对于视力影响因素,之前研究认为有很多因素,尽管得出一些结论,但是依然无力改变青少年视力下降的趋势。学生视力下降可能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也可能是我们对视力不良的防控手段存在缺陷。因此从根本上遏制青少年视力下降的趋势,必须在视力研究的理论和实践上有新的突破。近些年的研究指出,视力和学生的体育锻炼、身体素质、户外活动有关,但是还需要进一步的实证研究。

全国学生体质调研的资料显示,中学生视力下降的比例非常高,最近一次民体质检测的结果显示中学生的体质状况出现持续下滑的状态,中学生视力不良率为70%左右,而且中学生视力不良发病率也在逐年增高,学生视力持续下降,不仅给学生健康带来危害,也影响学生的学习、生活和就业,甚至影响国家安全。根据国家颁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加强青少年近视防治已被列为当前学校卫生最重要的任务之一。近些年的研究调查显示,我国学生的速度素质、耐力素质、柔韧性素质、爆发力素质、力量素质等多数呈下降趋势。尽管中小学生的一些身体素质指标持续下滑趋势开始得到遏制,虽然有了不同程度提高,但是否有效遏制,还需要继续观察。

二、体育运动对中学生视力影响的文献综述

视力直接标志着一个人乃至一个民族的健康状况。它作为身心健康的一项重要指标,影响着学生参加体育活动。视力是指视网膜分辨影像的能力,视力的好坏由视网膜分辨影像能力的大小来判定。对中学生视力的研究,最具有权威性的是最近几次全国体质检测报告结果。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中学生的视力有着明显的下降趋势,这种趋势逐年下降。

对学生视力现状的调查,李力萍在《大学生视力调查分析》中对1324名学生的研究发现,视力低下率变得毕业时比入学时增高许多。视力低下,以重度为主。女生入学和毕业时的视力低下高于男生,城市学生视力低下率明显高于乡村学生。女生入学和毕业时的视力低下高于男生,这与女生喜爱静,看书时间多,参加课外活动少,而男生好动,课外活动较多有关,所以女生视力低下者明显多于男生。而文科学生视力低下高于理科学生,这可能与文科理论性较强,用于学习看书时间较多,而理科教材科学性较强,具有较多的实验课,能调节大脑机能等有关。

关于体育与大学生视力的研究主要是集中在体育活动频率、活动内容以及体育成绩与大学生视力影响方面。其中,有学者的研究指出,视力不良即使在眼镜矫正后对体育成绩也有负面影响。其中视力不良学生的立定跳远、男生引体向上、女生这几项运动平均成绩都低于正常视力学生。

李欣等在《体育锻练对大学生视力影响调查分析》中指出经过体育锻炼的大学生大多数学生毕业时视力较人学时均有所改善。参加健美操运动的学生和乒乓球爱好者室内上课时间较长且场地光线不好,而在运动场的时间较少,所以视力得到改善的学生数量较少,经常参加篮球、太极拳运动的学生在室外运动场运动的时间较多且空气新鲜,视力下降的发展趋势得到控制。做眼保健操和体育运动结合起来,对学生的视力下降可起到更好的延缓保护作用。

郭德敬在《不同体育活动频率影响学生近视率的调查研究》中研究发现,学生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视力正常的比例高于不经常参加体育锻炼比例,入学和毕业的正常视力的变化的差异性较大。学生体育锻炼时间越长,视力越好。由于体育锻炼一方面可增强体质,提高抵抗力;另一方面经常在阳光下,绿色的草地上活动,对视力的康复有所促进。一些体育运动项目特别是乒乓球、羽毛球对视力改善有影响。篮球等运动能增强眼肌的灵活性,增加睫状肌的弹性,增强晶状体的调节功能,起到预防近视的作用。经过有针对性地积极性防治和训练,视力可望恢复和改善。体育运动对轻度、中度近视的康复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对重度近视的康复无明显效果。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重度近视没有加深的趋向。

三、结论

我国目前关于体育运动与视力之间关系的研究还比较少,但可以确定,经常参加体育运动锻炼的学生视力不良状况能够得到改善,参加体育活动较少的同学视力还会有加深的趋势。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等.2010年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结果[J].中国学校卫生.2011.32(9):6-9.

[2] 李力萍.1324名大学生视力调查分析[J].中国卫生工程学.2009.69(12):382-386.

[3] 张玉娥.山东省大学生视力调查分析[J].中国校医.1999.10(3):221.

[4] 李欣,丁维维,喻祝仙.体育锻练对大学生视力影响调查分析[J].内蒙古体育科技.2005(18).

[5] 郭德敬,高建国.不同体育活动频率影响大学生近视率的调查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2012.28(6):145-146

[6] 孙天瑜.当代大学生体质下降的原因初探和解决措施[J].科教导刊.2011.18(2):180

[7] 孙倩莱,刘爱忠.学生缺乏体力活动行为及其影响因素[J].中国医药指南.2011.16(9):222-24

[8] 孙萍.高校学生体育教育与兴趣培养探析[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1(1).

[9] 刘元兵,刘茂华.体验式教学法的内涵及在管理类课程中的组织实践[J].职业时空.2010(11).

[10] 刘海元.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下降原因及解决对策[J].体育学刊.2008(1):67-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