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农旅融合的概念模板(10篇)

时间:2023-12-28 17:09:49

农旅融合的概念

农旅融合的概念例1

中图分类号:F30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3)03(b)-0252-01

目前,产业的界限变得越来越模糊,产业边界也被不断的突破,旅游产业融合就是一个新的旅游研究领域,研究文献数量相对较少。农业旅游正是第一产业与第三产业一定程度融合的产物,旅游与农业产业的融合正形成一种热潮,基于此所形成的乡村旅游,农业休闲旅游研究不断。旅游与农业产业的融合使得农业与旅游取得双赢的局面。

1 农业旅游的范畴界定

祁黄雄(1998)、张永贵(2001)等认为:农业旅游是一种以农业和农村为载体的新型旅游业,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概念是指:农业旅游仅仅是一种用来满足旅游者观光需求的农业;广义概念是指:农业旅游有“观赏农业”、“观光农业”、“农村旅游”等多种不同概念的集合体。

刘杰(2004)等认为:农业旅游是在充分利用现有农业资源的基础上,通过以旅游内涵为主体的规划、设计与施工,把农业建设、农业示范、科学管理、农艺展示、农产品加工及旅游者广泛参与融为一体,使旅游者充分领略农业艺术与自然情趣的一种新型旅游形式。

陈琳(2006)认为,农业旅游是农业和旅游业相融合的一种农业类型,农业旅游使原本属于农业范畴的事物和行为成为旅游活动的内容,它拓展了旅游资源的类型,使农业焕发出新活力。

张文建(2011)认为,农业旅游是第一产业与第三产业交叉重合而成的新型业态,是农业与旅游业之间相互延伸融合的产物,通过有旅游价值的农业资源的挖掘,使旅游吸引物的内容得以丰富;而旅游服务向农业部门的延伸,也使农业从满足人们生存需要扩展到了满足人们发展与享受的需要,使农业服务业得到了优化发展。

从对农业旅游不同定义的分析、比较中可以发现他们具有一些较为一致的看法,即认为农业旅游是由农业与旅游业相融合组成的一个复杂系统,二者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它以农业为基础,利用农业景观和农村自然环境,结合农牧业生产、农业经营活动、农村文化生活等内容,吸引游客前来观赏、品尝、体验、休闲、度假,同时促进当地经济等各方面发展的一种新型旅游方式。

2 农业与旅游业融合的意义

农业与旅游业的相互融合带动农业实现新的增长点,对农业发展意义重大。庞云杉,常少林(2011)等认为,发展乡村农业旅游可以帮助农业由传统的单一功能向集生产、生态、旅游、文化教育等综合功能方向发展。乡村农业旅游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新的就业机会,提高农业利益,有利于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发展。同时可以吸纳、接收和传播科学技术,帮助生态农业实现可持续发展。张文建(2011)认为,农业旅游使农业的劳作方式、农田风光等原本属于农业范畴的事物成为可被依托发展旅游活动的内容,有效地拓展了旅游业可依托资源的类型,丰富了旅游活动的内容,迎合了旅游者多种多样、求新求变的旅游需求,推动旅游业更快更好的发展。农旅结合,实质是通过二者间的要素依赖与对接,达到供给优势与需求优势的最佳结合。

当然,农业旅游也会促进旅游业的蓬勃发展,对旅游业同样具有重要的意义。杨振之(2011)以农业产业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为背景,提出农业与旅游的融合互动有着双赢的效果。二者的相互融合帮助增长产业链条,增加产业边际效益;帮助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提高资源的利用率;新兴产业帮助形成新的增长极和新的主导产业。张莹(2006)提出了农旅互动的“三农”效应与旅游效应。“三农”效应表现在:成为农村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优化调整;密切城乡交流,扩大农村社会开放度;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就业机会;对农村的生态影响巨大。旅游效应表现在:开拓旅游新领域,丰富旅游产品和缓解假日旅游热点压力。

3 农业旅游的融合模式

学者们大多集中于研究农业旅游的开发模式。刘华楠(1998)根据我国地形、地貌、人文的多样性和气候、生物、农业资源的多样性以及各地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同要求与特点,认为我国农业旅游开发模式和方向有十类,即都市农业型,生态环保型,绿色食品基地型,民俗风情型,新、奇、优、特产品型,人文景观型,地形地貌型,科技先导型,动植物品种示范推广型及农业博览会型。

梁留科,吴次芳,曹新向(2002)等从项目开发上认为农业旅游分为观赏型,实践型和综合型三种旅游模式。孙爱丽(2003)对观光农业旅游的开发模式进行研究,认为,此类旅游首先缘起于大中城市周边地带,在发展过程上,出现自发式、自主式和开发式三种开发模式。

张莹(2006)认为,农旅互动开发模式归纳为田园模式、乡村模式、科技模式和商业模式四大类,每大类又各自包括不同的具体类型。农旅互动产业组织模式则分为:“企业+农户”模式;“企业+社区+农户”模式;“政府+企业+农村旅游协会+旅行社”模式和“示范农户+农户”模式。

4 农业与旅游业融合的对策

颜醒华,李勇泉(2004)指出,农业旅游要想实现高层次的融合与良性互动,必须着手于加强农业旅游区的统一规划,理顺和健全管理体制,构建旅游区发展的利益驱动机制,灵活运用各种营销策略,搞好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构建农业旅游创新的体系。

张莹(2006)认为农旅互动在产品的开发上要进行突破,通过整合资源,挖掘内涵,突出特色来培育品牌。同时要加大资金的投入来完善旅游设施,加强宣传促销,实行规范化管理,提高从业人员素质,进而努力实现农旅互动的可持续发展。

郑俊挺(2011)对福州市农业旅游发展提出了几点对策,包括提高对农业旅游的认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加强农业旅游配套服务的建设,提高农业旅游服务质量,加强农业旅游协作组织建设,提高农业旅游产品档次,丰富淡季农业旅游产品,营造农业旅游浓郁的乡土气息。

孙杰(2012)认为农业旅游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前提是要对农业旅游进行科学规划,统一布局。同时要加强农业旅游产品的多元化,注意保护环境,打造体验型椎体旅游产品,重视资源开发的文化定位。

参考文献

[1] 祁黄雄.区域观光农业规划设计的技术方法与实践[J].国土开发与整治,1998(1):48-50.

[2] 张永贵.投资新领域:城郊休闲农业[J].中国投资与建设,1998(6):48-49.

[3] 刘杰.城郊休闲观光农业发展初探[J].江西社会科学,2001(2):214-217.

[4] 陈琳.从产业融合的角度探讨农业旅游的发展[J].黑河学刊,2006(2):27-29.

[5] 张文建.农业旅游:产业融合与城乡互动[J].旅游学刊,2011,10(26).

农旅融合的概念例2

而农业旅游是农业与旅游交叉融合而成的新型旅游形式,具有重要的民生作用。2009年10月,十七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2010年7月5日,农业部与国家旅游局签署合作框架协议,并提议从2010年开始,每年将联合组织开展以“全国欢乐乡村游”为主题的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系列活动,举办“中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高层论坛暨中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节”,共同推进农业旅游发展。在此基础上,农业旅游逐渐成为我国一些地区县域经济的支柱产业和富民产业,充分体现了其民生内涵。

一、旅游的民生内涵

(一)民生的概念

对于民生的概念,国内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界定。《辞海》中认为民生是人民的生计,罗明义进一步提出民生是人民群众对物质文化生活的需求,包括生存需求、文化(精神)需求和发展需求三个方面;李建平指出民生包括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四个方面的内容。《光明日报》发表的《改善民生的战略意义》一文对民生概念做了全面总结,认为现代意义上的民生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凡是同民生有关,包括直接相关和间接相关的事情都属于广义上的民生,几乎可以延伸到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等各个领域,狭义上的民生主要从社会层面上着眼,指民众的基本生存和生活状态,以及民众的基本发展机会、基本发展能力和基本权益保护的状况等。

从广义角度来界定民生可以充分强调这一问题的高度重要性和综合性,但概念范围太大,几乎可以延伸到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等任一领域,甚至还可以包括历史观方面的问题,因此很难分析改善民生的具体措施。而狭义上的民生则主要是从社会层面进行分析,相对来说内涵比较容易把握,分析相对容易。因此,文章主要从狭义角度界定民生,包含从低到高的三个递进层次的内容。

第一层次是生存的民生,关注的是民众的基本生存和生活状态,要保证每一个社会成员有尊严地生存下去,具体内容包括社会救济、最低生活保障状况、基础性的社会保障、义务教育、公共卫生、住房保障等;

第二层次是发展的民生,侧重于民众基本的发展机会和发展能力,能够为民众提供起码的发展平台和前景,是融入社会的重要保障,具体内容包括促进充分就业、进行基本的职业培训、消除歧视问题、提供公平合理的社会流动渠道以及基本权益保护问题(如劳动权、财产权、社会事务参与权)等;

第三层次是享受的民生,主要指民众基本生存线以上的社会福利状况,侧重民众的“生活质量”问题,属于高层次的民生,关注的不仅是民众的物质生活需求,有了更高的精神追求,包括各种正当权益受到保护和尊重。

(二)旅游的民生内涵

长期以来,对于旅游的界定在学术界存在不同的看法,李天元从旅游活动和由其引起的现象和关系角度出发,将旅游定义为出于移民和就业以外的其它目的,暂时离开自己的居住地,前往异地他乡的旅行和逗留活动以及由此引起的现象和关系的总和。从概念来说,旅游和民生在一定程度上有着紧密的内容联系。

从旅游的要素构成来说,在旅游活动中,要满足人们的“吃、住、行、游、购、娱”六大需求,这与民生八字“衣、食、住、行、育、乐、医、安”中所包含的内容基本一致。如图1所示,旅游六要素中的“吃住行”与民生八字中的“衣食住行”基本一致,满足了人们的基本生存需求。民生中的“育医安”是在旅游活动中所要考虑的问题,他们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旅游活动是否能够顺利开展,属于人们发展类的需求。而旅游中的“游购娱”语民生八字中的“乐”字,重点说明人们对于精神生活的追求,实现享受类需求。

从旅游的性质来说,旅游是人们以满足某种精神和物质需要为目的,涉及经济、政治等方面的社会文化活动,是在满足了对基本生活必需品需要后产生的高层次的享受型消费。在旅游过程中,人们得到的是一种精神文化的满足,是不同于日常生活中的物质满足,属于较高层面上的民生问题。它不但能让旅游者进一步融入社会,而且能丰富人们的业余生活,不断提升自我。

从旅游的动机来看,根据相关研究分析,大多数人出于精神层面的需要引发旅游动机,包括探新求异、逃避现实压力等积极和消极方面的需要。从这个角度来说,旅游可以更好地实现享受的民生,满足人们的精神追求,不断提高自身的生活质量。

从旅游的发展形式来看,奖励旅游、社会旅游和扶贫旅游等旅游活动方式的发展更进一步强化了旅游的民生内涵,提高社会福利状况。奖励旅游一般包含会议、旅游、颁奖典礼、主题宴会等活动,选择知名度假胜地作为旅游目的地,在满足人们物质需求的基础上,提供更高层次的精神享受,达到身心愉悦的目的;社会旅游通过资助形式帮助贫困家庭实现外出旅游的愿望,让他们在满足基本生存需求的基础上,更好地实现生活质量的提升,扩展视野;扶贫旅游开发的目标是使贫困人口的经济利益达到最大,注重贫困地区经济发展机会的发展,从而改变贫困地区落后的现状,体现了生存和发展民生的意义。

由此可见,旅游具有明显的民生内涵,和民生发展紧密相连。从一定意义上说,旅游就是民生的组成部分之一,是较高层次的民生,属于发展和享受层次的民生。而旅游业发展的根本目的就是改善民生,在满足生存和发展需求基础上,提供更高满足的重要的民生业。

二、农业旅游的民生内涵

农业旅游是旅游的重要形式之一,同样具有明确的民生特性,特别是与农村居民的民生发展紧密相连。

(一)农业旅游的概念

一直以来,部分学者在界定农业旅游的概念时都是和乡村旅游紧密联系在一起,有时候甚至会将二者等同。关于农业旅游的称谓,也有着不同的看法,有的叫乡村旅游、有的叫农业旅游,有的叫旅游农业,有的叫休闲旅游、休闲农业、观光农业等。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农业部把这些名称合在一起叫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从而避免了名称上的争议。

不过很多学者认为农业旅游并不等同于乡村旅游,提出农业旅游可以说是乡村旅游概念下的子系统。从概念上来说,农业旅游是第一产业与第三产业交叉融合而成的新型业态,通过开发有旅游价值的农业资源来实现旅游活动范围向物质产业部门的延伸。根据国家旅游局2。02年颁发的《全国工农业旅游示范点检查标准(试行)》文件,指出所谓的农业旅游,是指以农业生产过程、农村风貌、农民劳动和生活场景为主要吸引物的旅游活动。

因此,农业旅游就是指把农业与旅游业结合在一起,利用农业景观和农村空间吸引游客前来的一种新型农业经营形态,即以农、林、牧、副、渔等广泛的农业资源为基础开发旅游产品,并为游客提供特色服务的旅游业的统称。农业旅游是基于农民和农场环境发展起来的,与农业关系非常密切,同时,依托优美的田园风光,使活动的开展具备了一定的生态特性。并且,为了满足人们日益变化的旅游需求,农业旅游活动中一般都会包括农业体验、民俗活动和自然探险等富有农村农业和自然风光特色的游乐活动,从而提高活动的娱乐性。

(二)农业旅游的民生效应

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要把发展现代农业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大任务,积极发展休闲农业、乡村旅游、森林旅游和农村服务业,拓展农村非农就业空间。2009年国务院41号文件中明确指出,要实施农业旅游富民工程,开展各具特色的农业观光和体验性旅游活动。在2013年“两会”期间,百姓最关心的民生问题之一就是三农问题。

实践证明,农业旅游是农业产业的延伸,也是农业一种功能的拓展和丰富。它不仅使经济效益显著,还在维护和建设生态自然环境、促进农村地区多元化发展、引导城乡居民互动与融合、发扬传承农业文化等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显示出强劲的民生效应。在此基础上,所谓的农业旅游民生效应,是基于农业旅游活动发展旅游业以及与旅游业直接关联或者间接关联的产业,从而促进和带动农村地区民生改善的良性过程和结果。

前面的分析中提出,民生主要包括生存、发展和享受三个层次的内容,而农业旅游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有利于农村地区民生三层次的发展和满足。

1.农业旅游有利于扩大农村居民的生存空间。农业旅游利用农业和农村空间发展旅游农业,有助于扩大农业经营范围,促进农用土地、劳动力、资金等生产要素的合理调整,提高土地生产率和劳动生产率,为农民的个人发展提供更多的机会。以农业旅游为龙头,通过有效的空间布局,产生聚集效应,优化经济结构,带动餐饮、交通运输、农产品加工等相关行业的发展,增加农业生产的附加值,为农民就业提供了新的机会,为农民增收开辟新的渠道,为当地农民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而且,农业旅游资源的开发,也为农村其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后备支持和产销渠道,为农民经济收入提供新的来源。

2.农业旅游有利于拓宽农村居民的发展能力。农村居民可以从旅游业发展中有更多机会接触到外界新的知识和商业机会,使得商业视野更加开阔,对其自身发展空间是一种无形的拓展。发展农业旅游,大量的先进思想带入农村,为实现农村树立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风尚带来了深刻影响,为农村居民提供了交流的平台,缩短了农民了解和接受城市文明的距离,进一步促进农村走向富裕和文明。同时,农业旅游提供多元化的旅游产品,不断挖掘当地民俗文化,这有利于整理、传承当地农村优秀乡村文化,促进城乡交文化流,带动了农村精神文明的进步。

另外,通过发展农业旅游,农民意识到提高自身素质的必要性,促使农民努力学习和掌握文化知识和职业技能,摒弃头脑中长期形成的小农经济观念,促进了农村教育发展,带动了农民文化素质的提高,有利于提高农民的发展能力和农村民生的改善。

3.农业旅游有利于提升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农业旅游将非农生产方式带到农村的同时,也将现代文明的成果普及到农村地区,促进农民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建立文明的生活方式。带动了农村基础设施、村庄整治和生态环境建设,促进了新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和先进文化在农村的传播,有效地促进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统筹发展的新农村建设,加快城镇化建设。

农村的自然风貌、田园生活和绿色饮食等是吸引游客的重要因素,为了更好地为游客提供这些旅游产品,农民增加了保护生态资源的自觉性和积极性,这有利于农村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和农村生态环境的保护,引导农民不断增强环保意识,树立环保理念,达到资源的双重增值和循环利用效果。实际上,在农业旅游开发过程中,除了在景点范围内营造优美的农业生态环境和农业景观场所外,需要绿化、美化周围地区的田园和道路,维护农业与农村自然景观,这从给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原居住地农民的居住环境,使农民的生活质量得到不断的改善与提高。

农旅融合的概念例3

一、沟域旅游内涵分析

“沟域”一词最初被使用是描述藏区较封闭的社会经济生活,后被北京学者采用,2007年初北京怀柔区提出发展创意农业,建设沟域经济的崭新概念。随即“沟域旅游”的概念从“沟域经济”的研究中分离出来,2010年11月《中国旅游报》刊登了《北京房山南窖规划“沟域旅游经济”》一文,“沟域旅游”这一讲法逐渐流行,很多学者结合区域旅游及沟域经济的概念,对沟域旅游进行了概念界定,总结研究自然沟域经济和旅游产业协调发展的理论。

沟域旅游有别于传统的观光旅游,由沟域经济衍生出来,以山区自然沟域为地域单元,依托沟域范围内的自然景观、历史文化遗迹等资源,是满足城市居民旅游观光、民俗欣赏、休闲度假需求的新型旅游业态。沟域旅游打破了原来的行政区划界限,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前提,将在沟域内生活的农民作为发展旅游的主体,以建成沟域经济的产业带为发展目的,从而达到旅游业与沟域内以农业为主的产业互相促进发展,互利共荣。

二、辽宁沟域旅游发展概况

辽宁省沟域旅游资源丰富,已形成以自然风光旅游类型为主的集自然风光旅游、人文、民俗民情、都市农业发展等多种类型的区域化旅游。较为成熟的沟域旅游目的地包括大连冰峪沟,丹东大梨树、青山沟,本溪大石湖、抚顺天桥沟等。发展较快,客源市场丰厚,规模仅次于北京,年增长在30%至40%以上,从2013年起重点培育了20个省级沟域旅游示范区、300个特色旅游示范村,其中重点推介沟域旅游项目63个,投资额近2000亿元。与原有乡村旅游不同的是辽宁沟域旅游资源类别丰富,各区域的沟域旅游项目向纵深发展,逐渐从传统的自然风光旅游类型发展为集自然风光旅游类型、民俗文化展示类型、都市农业发展类型等多种类型互补共生,和谐发展的新局面;从辐射面来看,沟域旅游覆盖了辽宁各地;从影响来看,沟域旅游向规模化、产业化方向发展,促进了山区发展的转型。

三、辽宁沟域旅游产品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投资融资渠道少,基础设施配套不足

辽宁沟域旅游投资环境基础较薄弱,资金不足,资金来源主要靠市场主导,对社会投资吸引力不强。部分地区旅游业基础设施配套建设跟不上客源的增长。存在沟域旅游开发融资困难。目前,基础设施配套建设的投入成为沟域旅游开发中最迫切需要协调解决的问题。

(二)旅游产品体系不完善

辽宁沟域旅游的一大特色就是以山区为主,主要景点与旅游产品的分布相对较为广泛,并不是非常集中。旅游产品开发主要以资源为导向,形成普遍开发的状况,不同沟域之间存在旅游资源的交叉和重合,影响沟域的整体开发。景区之间缺乏协调与联系,竞争多、协作少,没有在辽宁沟域旅游资源基础上发挥联合开发、综合开发的优势,从而导致产品类型重复,特色不明显。由于开发较初级,产品定位不够精准,还停留在观光旅游阶段,休闲度假及体验类产品较少,参与性不强,产品附加值不高,旅游者逗留时间短、消费水平低,重游率低。

(三)规模小,品牌弱,效应差

由于现有景区、景点的开发主要由承包者组织,受开发观念、近期利益等因素影响,普遍处于初级开发,开发随意性较大,缺乏前瞻性,产品开发的起点低。一些沟域旅游产品由于投入资金有限,开发规模小,缺乏有代表性且带动效应强的沟域旅游品牌,不能形成整体优势和规模效益,难以延长旅游者逗留时间。

四、辽宁沟域旅游产品开发建议

(一)注重品牌塑造,增加产品附加值

辽宁沟域旅游产品开发要形成旅游地品牌的联动性和协同性,在开发的过程中,充分考虑旅游产品的特点,强调旅游产品品牌与沟域旅游目的地相互依托、彼此互补。品牌效应会放大旅游产品的魅力,特色的、稳定的旅游品牌能够促进旅游业的发展。辽宁沟域旅游产品品牌建设首先要与当地的地域文化及乡村文化相结合,为沟域旅游注入更多的文化内涵。其次要提高沟域旅游产品的知名度。根据目标受众,确定特色核心旅游吸引物,加上信息和服务品牌宣传,扩大市场知名度,建立品牌形象。再次加大营销力度,根据沟域特色设计旅游标志和宣传口号,并利用多种媒介进行宣传推广。除了互联网、广播电视、报刊杂志等媒体外,还应通过举办产品交易会、旅游文化节等活动,积极组织参加国内外重要旅游展会,加强沟域乡村旅游产品的营销推广。发挥东北高铁旅游合作、北方十省市交易会、京津冀旅游区域合作等合作机制的作用,强化宣传的渗透力,达到客源互动交流的目的。

(二)发挥自然优势,开发休闲生态旅游产品。

发展沟域旅游,生态环保是基础,最大程度的利用现有生态环境的基础,发挥原生态、朴素的文化环境,是沟域旅游发展的魅力。辽宁沟域旅游产品主要是依托当地现有自然资源,发挥自然优势,有效提升沟域内山、水、民俗文化的融合发展,形成休闲、绿色、生态的特色产品。将发展休闲旅游产品作为支撑,充实建设内容,融入观光、休闲、体验、娱乐等项目。通过自然特色景观、个性化的服务、不同的休闲内容吸引游客,提高重游率。

(三)发展具有辽宁特色的创意沟域旅游

辽宁沟域旅游产品开发要注重多样化,避免农家乐同质化竞争的模式。开发沟域过程中要注意避免过度开发,盲目修建。要合理规划,打造像北京的“一沟一特色”的沟域旅游发展模式。可规划建设多个包含高新技术、科普教育意义的具有经济、开放、观赏、参与性的且各具特色的现代化农业观赏园及多个集吃、住、游、娱、行等多功能、开放型,且具有种养业特色的山野农业公园,深度开发具有辽宁特色的创意沟域旅游产品,有效提升沟域内山水自然资源价值和区域旅游发展的核心力。

农旅融合的概念例4

一.相关概念阐述

(一)生态旅游

生态旅游是以吸收自然和文化知识为目的,尽量减少对自然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保证旅游资源的可持续性利用,并将生态环境保护与公众教育一起,共同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有机结合的旅游活动,也可以定义为具有保护自然环境和维护当地人民生活双重责任的旅游活动,其主旨是强调对自然景观的保护,倡导走可持续性发展的旅游概念。

(二)文化创意

创意,按字面理解可以为创出新意,或者指新意或意境。而文化创意作为一种新兴的产业,指的是通过人的智慧、技能和天赋,对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进行创造,从中获得发展动力,然后通过知识产权的开发和运用,以创作、创造和创新为根本手段,以文化内容和创意成果为核心价值,产生出高附加值产品,以知识产权实现或者消费为交易特征,为社会公众提供文化体验的具有内在联系的行业集群。

二.生态旅游和文化创意融合的意义

我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多年历史的文明古国,文化资源和旅游资源都很丰富,这不仅是提升生态旅游和文化内涵的保障,更是增强人们对文化经济价值和生态旅游价值的认识。文化是旅游的动机,也是旅游所要达到的最终目的。可以说旅游是文化的载体,也是文化发展的带动手段,而生态旅游和文化创意作为旅游文化的载体,二者的有机融合,不仅可以提升旅游业的文化内涵和品味,实现文化的经济价值,还可以增强人民群众对文化的理解,促进文化的传承和创新,所以,本文以北京自然资源为“现身说法”,来说明生态旅游与文化创意互为一体,对相互提升功能体系,摆脱单一旅游业或农业发展的片面思路,开发多区域、多景区、多类型的都市生态农业,使宝贵的自然资源得到最大限度的开发,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和精神生活,有着非常重要的借鉴作用。

三.北京发展生态旅游与文化创意的优势

北京作为国家首都、国际城市、文化名城以及宜居城市,其郊区山河遍布、自然地理地貌丰富,生物资源、生态资源得天独厚,名山、秀水、奇洞、皇陵、寺庙等人文景观、休闲娱乐景观数以千计,在世界大都市中首屈一指,对国内外游客产生了巨大的吸引力。这些天然的自然环境、旅游资源以及历史悠久的文化传承资源,对发展生态旅游和文化创意产业的融合模式有着独特的优势,具体分析如下:

(一)以美学角度看近郊地区

从美学的角度看,随着大都市居民的文化生活日益丰富,生活水平上了一个大台阶。因此,在现有的自然资源基础上挖掘生态产品和生态环境,开辟出一片生态和谐的自然景观,把自身融入到生态环境和消费环境并存的空间中,实现人们更高一级的审美需求,提升现代人的生活水准,内心才能得到最大的满足和快乐,这正是现代都市人的向往和追求。比如在北京近郊地区,包括朝阳、海淀、丰台和石景山等四个产业区,这里距离城市较近,属于城市化地区,农业景观和城市景观资源丰富。所以发展供市民休闲娱乐、健身强体的城市化农业公园、农艺花卉园以及垂钓园等休闲娱乐为主。

(二)以经济学角度看中郊地区

从经济学角度看,北京发展生态旅游和文化创意的价值就是增收,是提升郊区的产业升级,增加居民收入的载体,中郊包括顺义、通州、大兴、昌平等几个局域,这里地势平坦,农业基础良好,农业景观幽雅,适合发展绿色农业园、给城市提供农产品的同时,利用农副产品生产基地的优势,发展观光采摘园、高科技农业观光园、绿色农业生态观光园、农业教育基地、绿色度假村以及温泉度假村等旅游产业,在局部地区还建立了配套的网球场地和高尔夫球场。这是当地因地制宜,发展都市现代化农业的生产功能、生活功能和生态功能的必由之路,也是融入文化创意,提升旅游产业升级的绝好契机。

(三)以生态角度看自然风景区

从生态的眼光看,在人类资源面临枯竭的社会,人们生活在由钢筋混凝土堆起的高楼大厦之中,所以人们对大自然清新优雅的环境充满了渴望,人来自自然,生活在自然环境中,可以说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息息相关,彼此依存,自然因为人的需求和情感传承而变得越来越有文化内涵,人类也因为自然的给予而愈加繁华,所以促进生态旅游和文化创业产业的融合,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必然趋势。比如在北京的远郊山区,就有海拔500米以上的浅山和深山区,那里地形复杂、山水相拥、风景优美,森林覆盖率高,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有些山区还零散的分布着一些古村落和少数民族部落,不仅自然生态资源丰富,而且还充满了独特的民俗风情,是休闲度假的好去处;另外,十三陵、龙庆峡、西山、十渡及小汤山温泉都属于风景秀丽,历史文化悠久的名胜古迹胜地,这些天然的生态景观与文化创意相结合,将传统民俗融进现代元素,逐步形成了春有鸟语花香、夏有登山乘凉、秋有果香四溢、冬有冰灯观赏的人间美景,既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创意,又具有现代化的生态旅游气息,有效推动了京郊旅游产业的发展。

四.发展生态旅游与文化创意融合产业的建议

当前,在经济全球化,以及高新技术迅速发展的大趋势下,产业融合已经成为提高生产率和竞争力的一种新型发展模式和组织形式,而生态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的融合,对促进传统产业创新,推进产业结构优化与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促进市场结构在竞争合作中不断合理化和专业化,加速区域之间资源的流动与重新整合,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等都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另外,生态旅游和文化创意产业的融合,对带动相关旅游产业的发展、推动区域经济,以及对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提升文化素质等也有着积极的影响,因此,搞好高标准论证、规划、设计和策划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一)凸显自然和谐因素

旅游创意是创意元素与旅游元素的有机融合,是科学、思维与艺术的完美结合后所产生的具有市场价值、极富创造性的“点子”或“主意”。在这种创意动机下,人们开动脑筋,就地取材,利用大自然中和谐自然的人文环境,诗情画意的创意思路,在保护好原生态之美的前提下,融入人类的智慧,赋予自然环境以信仰和哲理,凸显自然和谐之美。比如在门头沟的马致远故居,在创设出“古道西风瘦马”的背景下,突出“小桥流水人家”的意境,给人以亲临其境之感,形成了别具一格的文化内涵。

(二)再现古朴民风创意

在旅游活动日趋崇尚个性化、多样化的今天,广大旅游者往往在日益追求“求新、求奇、求特、求知、求异”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参与体验以及对文化精神的向往,创意点常常选择在以山水风光、民俗人家景区为背景,再现传统的农家庭院、古朴的民风民俗的思路上,在风光秀丽的山川脚下、潋滟的湖水之边,融自然景观与林果装点于一体,本着让农家淳朴的民风创意净化都市尘染心灵为契机,在创意理念的引导下,将智力因素与环境因素相融合,形成了远离城市喧嚣、气候宜人的天然氧吧、农家乐美景,比如雾灵山风景区。

(三)彰显大胆创新思路

重视开发,争取集产学研于一体,在有利的科技支撑下,大胆创新生态旅游与文化创意的融合模式,拓展历史古迹与现代文化相互渗透的概念,在文化遗址形成的村落、山水之地,创设旅游景区,着力依托地杰人灵、风景秀丽,以及物产丰富的自然特色,打造出集人居、旅游和林果等于一体的好去处,在古人类的生活方式、思想文化和审美艺术的感染下,让现代都市人充分感受返璞归真的自然之味,比如周口店猿人遗址风景区、改造后的北京前门大街等。

五.结论

任何一种旅游文化创意,都要在一定的文化背景下进行,但创意不是对文化内涵的简单重复,而是依靠人的灵感、想象力和创新力,来实现“创意无限”的目的。本文通过对生态旅游及文化创意概念的分析出发,指出生态旅游和文化创意融合模式的意义,并以首都北京为例,逐步分析了北京的自然景观的优势,给发展生态旅游和文化创意融合模式提出了的建议。由此得出,发展生态旅游和文化创意融合时,应该注意三点:即凸显自然和谐因素、再现古朴民风创意和利用历史遗留的文化古迹,进行大胆创意,以期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开发出多区域、多景区、多类型的生态旅游景区,真正实现生态旅游和文化创意完美融合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张京成;中国创意产业发展报告(2007),中国经济出版社;2007

[2]将三庚;文化创意产业研究;首都经济贸易出版社;2006

[3]马俊哲;都市农业与京郊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2004

[4]章继刚;创意农业发展战略研究;农民日报;2008

农旅融合的概念例5

一、引言

我国率先提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以下简称新基建)的概念,其是与传统基础设施建设(以下简称传统基建)相对应的概念范畴,是指立足于信息网络,以科技创新为驱动,新型互联网技术为核心的基础设施体系。新基建可以分为5G基建、人工智能、特高压、城际高速铁路和城际轨道交通、大数据中心、工业互联网、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等领域。张鹏燕等(2020)研究了将新基建运用在农业领域将有以下优势:由于新基建的发展,张鹏燕等(2020)研究了将新基建运用在农业领域可以改善大部分农产品销售狭隘现状。产能循环是我们基于“第六产业”概念提出的。“第六产业”是20世纪90年代由东京大学NaraImamura教授提出,是指农业种植户可以通过发展销售等,让农业与第二、第三产业进行融合,进而提升附加值。我们认为,这一概念首次提出了产业融合的概念,具有很大的进步意义。但同时,这一概念类似于让农民进行产业链前向延申,在我国现阶段国情下,具有很大的困难。同时,这一概念仅仅是产业间生硬的加法,没有真正做到有机融合。基于此,我们提出产能循环概念。这一概念是指在生产流程方面,实现产业内上下游衔接更加紧密,产业间实现在固定地理区域内的共同发展。目前,关于现代农业产业园的新闻报道较多,但相关研究较少,尤其是现代农业产业园的模式研究几乎处于空白领域。本文在研究了全国200个现代农业产业园案例后,发现东部地区现代农业产业园的规模、发展情况要好于中西部地区。因此,我们选取了南京龙池现代农业示范园进行调研,并基于此提出了一套适合现代农业产业园发展的模式。该模式的提出有益于我国乡村振兴产业的发展,可以逐渐向中西部地区进行推广。

二、现有模式介绍—以南京龙池现代农业示范园为例

2008年成立并正式投产的南京龙池现代农业示范园是南京市首批市级农业示范园区。2019年8月被评选为南京市六合区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2021年11月入选《全国农村创业园区(基地)目录(2021)》。园区位于宁启铁路西侧,包含了四个村居在内的4.5万亩土地。涉农人口约3万人,核心区域面积约1.5万亩。

(一)打造特色产业

蔬菜、水稻和鲫鱼是龙池现代农业产业园的三张名片,通过对特色产业的不断发展,龙池在积极推进农产品物流加工的同时也在重视农业休闲旅游对经济的拉动作用。龙池园区内种植面积约为五千余亩,已建成的水稻基地约为两万亩,稻虾、稻鸭种养面积九百亩,鲫鱼养殖规模两万余亩。其中高效农业设施面积占比约为48%,标准化菜地项目面积占比约为38%,是南京市最重要的叶菜基地之一。园区用有机肥替代化肥,促进了蔬菜基地的良性循环和可持续性发展。休闲旅游方面,园区规划建设了三处生态旅游基地。其中苏康基地与南京农业大学进行了深度合作,在展出的同时,积极探索农业休闲旅游新卖点,打造“和美龙池”品牌,销售龙池优质农产品,并在2019年吸引了周边游客三十余万人,带动了周边旅游、经济的发展。

(二)农业+互联网全面覆盖

龙池紧随互联网发展大潮,积极推动园区与互联网深度融合,通过互联网与农业、物流和旅游的有机融合,探索农民、企业与市场的连结机制。园区通过构建网上销售平台与农产品可追溯平台实现与消费者的良互,打造生态有机的特色品牌;与多家物流达成协议,通过物联网的建设完善销售途径;借助网络的影响力,扩大园区影响力,吸引游客与市民,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

(三)农旅结合

园区坚持农旅融合的发展方向,建设以养殖为主、花卉种植为辅的多样化生态休闲农业。其中,苏康园在提供美景之余,通过引进彩虹滑道、网红秋千及烧烤营地等“网红”系列体验活动,配套销售龙池特色农产品、水产品、鲜切花,提供果蔬采摘、农家菜和茶品尝等服务,吸引了众多周边市民观赏游玩,带动了周边地区经济的发展,创造了较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四)创新机制

1.建设电商平台。开展绿色优质有机农产品创建,提高品牌优势与知名度,解决农产品滞销问题,并拓宽产品销售渠道。2.通过电商平台订单提前解决销售问题。所生成得订单可以直观快速的了解消费者需求,从而可据此调整销售产品与销售战略,达到增收增产的目的。3.发展集体农业,通过产业集聚效应产生规模经济,开展集体投资建设,提升土地利用价值,从而降低农业创业门槛。4.提高土地流转率。园区目前已流转土地面积为两万七千亩,并开展加工运输仓储基地建设,通过设施租赁产生经济效益。

三、产业互联模式的“堵点”与“断点”

(一)产业间关联度较低,第六产业发展滞缓

产业互联模式在当前发展阶段中,第一二三产业的关联仍处于初级较低级别:一产企业仅将成熟蔬菜打包给三产旅游基地,二产企业食品公司将加工制成食品送至旅游基地进行售卖;甚至出现相邻的食品加工公司与蔬菜种植基地,食品加工公司的原料来源于其他距离遥远的种植商,而蔬菜种植基地的蔬菜以低价批发至蔬菜批发基地的情况。经进一步深入调查得知,食品加工公司会出现因上游供应商供应不及时而出现部分加工生产线暂时停摆的情况,蔬菜种植基地因蔬菜市场的需求季节性波动导致供需错位,甚至出现部分蔬菜无法被及时采购而腐烂的现象。一二三产企业生产品类存在差异也是产业互联程度低的原因之一:水稻田与熟食加工企业相邻,则其产业互联度必定不高。一二三产企业虽然物理距离较近,但经济距离被人为拉远的现象十分普遍,企业之间通过产业互联进行合作形成利益共同体的意识仍然较弱,上中下游的产业链传导机制出现一定障碍,导致产业互联与产能循环的成果无法充分发挥,甚至出现资源浪费与整体福利效应下降等问题。

(二)产业内循环存在障碍,产能循环紧密度不高

1.一产种植企业受自然因素影响较大,难以克服:作物存在自身的生长周期等自然规律限制其耕种期;土地需要休耕轮休以保持土壤营养化、防止土地荒废;种植田地上进行二三产业活动的可行性较低、难度较大。因此经常出现温室大棚空置,土地季节性荒废等情况。2.二产以食品加工企业为例,机器设备的使用范围具有较强的局限性。如一些具有特定用途的加工设备,当某一原料的供应出现短缺时,由于机器的功能固着性以及固定成本高,企业难以及时调整生产方向,整体产出将下降。3.三产中的旅游产业受天气、季节影响大:天气状况良好的晴天会吸引大量的游客来观光游玩,可能超过景区的游客负载量;天气状况较差的阴雨天游客量骤减,景区的日常运营支出受恶劣天气的影响增加的同时,收入也会缩水;旅游淡旺季的差异导致旅游市场的季节性问题突出,难以形成全年稳定的收入流。综上,产业内循环仍存在难以克服的客观障碍。

(三)普惠水平较低,产业互联模式推广受限

现阶段产业互联模式的多数成果被下游的参与公司所直接获取。对于农户而言,参与此模式前后的区别仅仅是将农产品卖到批发商手中还是由下游企业进行统一收购,此模式带来的超额收益往往不会流入到基层农户手中,导致农户参与此模式的积极性不高,对基层农户的生活水平没有实质性提高。此外,多数下游公司仅关注收购的农产品的价格和数量,而没有提高农户耕种效率的激励。在农户资金存在局限的情况下,仅凭靠农户的个体行为也难以培育良种和投入新型农产机械,运用先进农业技术所导致的大额固定成本与学习成本阻碍了先进技术的应用,多数农户的耕种行为没有受到新兴农业科学技术扩散效应的影响,农作物的产出无法实现较大程度提升,产业互联模式的成果没有反映在农民的生产中。部分坐落于农村的企业经营与当地关联程度不高:从原公司抽调员工而没有选择从当地招工,导致其吸纳农村劳动力、创造就业的能力差,食品企业没有从当地农户中收购农产品、将当地农户纳入统一管理,而是自行开地种植导致当地农民的耕作被排除在产能循环之外,导致产业互联的普惠度较低。

(四)传统基建缺失,对新基建的支撑不足

部分已实现产业互联模式的六产企业或现代农业产业园已具备良好的新基建条件:仓储物流的物联网应用、关于运营与客户数据的大数据中心、5G基站的建设、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的建设、工业互联网的探索应用等。虽然新基建的建设程度高,却存在传统基建不到位的情况:出现了道路条件差易堵车、指示标识不明确通达度差、公共交通便利度低班次少、垃圾桶卫生间等基础服务设施分布少、餐饮场所数量不足且卫生条件堪忧等现象,导致游客的体验感较差,二次参观的积极性不高,同时降低了潜在游客到访观光游览的欲望,发展旅游产业以带动一二产业形成产业互联模式所带来的人气红利消耗严重。缺乏传统基建支撑的新基建如同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即使其自身实现程度高,发展空间和对产业互联的贡献度也会被大幅度限制。

(五)支持力度不足,政府政策亟待加强

1.政府对六产企业的支持往往是促进性而不是建设性的。政府对分散农业与中小型企业的关注度有限,政府出台的利好政策分摊到单个企业后的效应有限,无法帮助企业进行实质性的提升,难以构建产业互联模式。只有大型企业或初有规模的企业联合组织才会获得政府更多地关注与更多的扶持政策,更有可能具有新基建与产能循环的条件,实现产业互联。2.政府政策往往具有阶段性,在初期筹划现代农业园区时给予较多政策支持、资金扶持和财政倾斜,而在园区后期发展的过程中更多的依靠企业个体的行为和彼此间自发地联动,政府的引导、调整作用不甚显著,政策扶持力度较初期有所减弱,可能会导致产业间关联度较低,产能循环不彻底。在调研中,甚至存在基层政府对其辖区内发展第六产业的企业知之甚少的情况,政策扶持更难以实现。

(六)防范金融风险的意识弱

1.部分企业存在盲目的产业链扩张行为。当六产企业发展到各项业务运作正常以及盈利状况良好时,企业拥有充足的流动资金,亟待扩大经营范围,扩张市场占有率及市场势力,通过向外界大量融资,利用金融杠杆进行负债经营。如果企业的发展战略出现问题,正常经营受到扰动,资金流动性不足,并且缺少资金预警机制,会导致企业资金链的断裂,给企业的整体运营带来危机。2.在实施战略投资时,决策者缺少风险评估意识,没有充分考察项目的盈利能力,企业决策者与交易对方的信息鸿沟难以弥合,导致企业外部融资的费用大幅增加,企业的融资风险加大。因此,在投资过程中会导致经常账户赤字、资不抵债、陷入金融骗局等后果,资金链因此断裂,致使一系列威胁公司生存的连锁反应。

四、实现乡村互联模式的途径

(一)加强产业间联系

科技引领,农业创新。通过产学研合作等方式扩大一产规模,提高机械化耕种率,使农田高标准化、农场化运作,将农产品加工与销售相结合,加强产业间的互联互通。夯实基建建设,为产业互联兜底保障。深化交通基础设施联通,促进区域经济要素的流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应充分考虑区域内经济发展的显著空间关联特征,重视各个产业园间的经济活动联系,深化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进一步突破区域内的空间地理壁垒。交通设施不断建设与发展在大幅提升交通便利性的同时,能够吸引资本流入与融合,带动其他产业和行业发展。同时由于交通的便利条件,旅游业的发展、流量的增加将带动本地产品的销售量,加速区域内的经济要素流通,带动园区之间的贸易往来,促进六产融合发展。以旅游经济加深产业互联,创新多元化业态模式。通过产业互联的方式推进旅游经济与现代农业、文创产业、科技创新等相关产业的深度融合,延伸农业园区与旅游产业链条,提升产业间互联带动效应与溢出效应。

(二)突出产业内差异化

依托地域背景与文化特色,对田园景观、民居建筑、节庆与饮食等资源进行梳理分类并统筹整合,实现旅游资源的空间集聚。同时依托互联网大数据,向游客提供个人定制化服务,加强第三产业的竞争力。以发展特色产业为基础,建立品牌农业。依据地域特色、文化背景等提供异质性娱乐项目,增强产业优势。从科技含量高、功能配备完善、经济效益高等方面创新创造,建设富有差异化的现代农业园区。

(三)政府加强政策扶持

政府加强对新基建建设及普及力度。新基建的建设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切实提高特色产业园区的便利性与可达性。政府应引导农业生产经营者了解新基建、掌握新型农业与智慧农业发展方向并将与新基建相关的技术应用到农业方面。精准把握当地的特色文化,充分发挥产业优势。重视产业发展链条的前后延伸:一方面,政府需鼓励企业加强与农产品生产基地的合作,必要时也可参与农产品生产原料供应基地的建设,从而达到产业链条前伸的目的;另一方面,企业也需利用农产品基地发展特色旅游业,使得产业链向后延伸。除此以外,政府积极搭建农业技术研发机构、高校等科研院所与企业的桥梁,从而发挥这些组织机构在技术、人员、物流、信息等多个方面的优势。

(四)防范金融风险

评估风险,科学合理扩张。多重因素影响应当在企业或产业园区在做出决策时经过充分考虑,并尤其在扩张决策方面进行合理规划,避免激进的过度扩张,盲目追求规模导致资金风险问题。加强资金监管,避免链条断裂。科学的制度、有效的财务管理方案应当在企业规划中进行具体分析,通过合理规划,从而有效降低资金风险并保证现金流的安全与顺畅。

五、结论与模式总结

(一)促进三产融合,为产能循环增添动力

三产融合是以第一产业为基础,以第一产业从业者为主体,在第一产业的后端加入第二第三产业进行融合,通过促进一二三产业一体化发展提高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效益、增加农民收入的一种全方位发展模式。现代农业是能够形成集产供销、贸工农于一体的多部门协调、各环节衔接,具有竞争优势的一体化、多功能的农业产业体系。旅游经济是以旅游活动为依托,以商品经济为基础,在旅游活动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经济主体的经济活动和经济关系的总和。通过依托当地特色,因地制宜地打造休闲农业旅游点,进行市场化运作,提升知名度的同时带动第六产业稳定发展,促进产业互联模式的完善。

(二)新基建赋能产能循环稳健发展

大数据是有效进行产能循环的工具。发展农业大数据云共享平台,能够实现农业数据的采集,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实现科学的发展。农产品可追溯平台,通过溯源系统的管理平台,同时借助智能监控系统自动采集的环境信息、实时视频信息等,建立完善丰富的农产品档案。物联网的建设,有助于各农业区之间的信息互通与产业互联。智能化农情监控平台,将现代化农业装备与信息基础设施连接起来,在全面的农情感知系统、可靠的数据传输系统以及高效的智能控制系统的配合下,实现平台智能分析、联动控制和精准干预。交通的便捷与快速发展有助于旅游业和农业的有机结合。便利的交通打通了游客与目的地的隔阂,有利于休闲农业与观光农业不断发展。

(三)利用平台经济,拓宽销售渠道

平台经济是一种典型的双边或多边市场,因此具有双(多)边市场的共性特征。但其互联网运营特性又为其注入了更多的独有特征,具体包括规模经济、高效连接、网络效应和锁定效应。特别的,在产业互联模式下,平台经济的高速发展为其提供了广阔的推广平台。使得不同地区的产业发展也可依托平台经济与富有地域特色产品,进行销售推广,进而进一步打造特色品牌与相关文创产品,同时达到吸引游客、扩大知名度的目的。农产品电商依托信息社、微信公众号及淘宝、京东等网络平台,推介特色农产品,擦亮品牌产品名片,扩大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与此同时,网络商城补充了线下门店售卖的渠道短板,提供更多的产品类型,更多的产品售卖形势,让销售真正做到了O2O线上线下的融合。并且消费者可以通过线上预约系统预定产品,使消费体验更加便捷自由。

(四)科技创新引领发展

坚持科技创新引领发展,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突出集约高效科技创新能力。引入高科技农业生产技术,配置现代农业设施,产学研、一二三产融合联动,使得科技惠农绽放魅力。运用农业科技培育新品种,应用优质培育土壤和生产基进行种植,能够提高蔬菜种植效率并且更好的迎合市场消费者的需求。在此基础上广泛使用蔬菜温室,并运用控制中心对温室进行一体化智能高效的控制。随着科技进步及其在农业中的大面积应用推广,田间地头中涌现的大量新型物质装备也逐渐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无人机等新装备有效推广不仅使农业种植的开展更加便利快捷,也吸引游人驻足,使得相关旅游产业进一步发展。

(五)政府扶持为发展保驾护航

加大扶持力度,切实保障发展。政府应加大对企业的扶持力度,补齐现有基础设施短板并推动新基建的进一步发展与建设,实现高效帮扶。把握科技发展浪潮,推动科学技术应用与有机优质农产品从城市向乡村推广,促进三产融合发展。合理规划,引导产业成长。合理利用当地优势,充分挖掘文化资源,规划设计符合当地特色的发展方向与模式。建设特色产业、发展品牌农业、带动生态休闲。通过科学的规划来实现特色产业的发展与成长、加强品牌建设以及鼓励旅游业的发展,进一步带动经济效益的提升以及产业融合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董玮,秦国伟,于法稳.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转换与调适———基于公共政策的视角[J].农村经济,2021(9):64-72.

[2]陈薇琼.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现状与对策[J].山西能源学院学报,2021,34(3):73-75.

[3]孙中兴,王剑.基于新基建的农业农村信息化管理体系建设[J].农业工程,2021,11(4):39-43.

农旅融合的概念例6

自1998年,英国的创意产业特别工作组率先提出“创意产业”的概念以来,它已经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增长方式和博弈点,迅速渗透到所有终端产业领域。近些年来传统的农业也毫无例外地将创意产业的思维逻辑和发展理念运用在其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中,这在发达国家和地区表现得尤为突出,如荷兰通过“高科技创汇型”的独特优势成为世界创意农业的典范;德国通过大力发展休闲农庄和市民农园,形成了“社会生活功能型”的创意农业模式,日本的“一村一品”成为创意农业“多功能致富型”楷模等。进入21世纪,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的过程中,依托巨大的客源市场,我国许多发达城市的市郊都进行了创意农业旅游项目的有效尝试,并涌现出比较成熟的模式,如北京密云县的“紫海香堤”多元创意组合模式、昌平区“植物迷宫”景观农业创意模式、房山区“波龙堡酒庄”产业融合创意模式、成都锦江区“五朵金花”区域品牌组合模式等,都产生了良好的市场效应。可见运用创意产业的思维,将科技、文化、艺术和个人的才智融入到农业生产链的各个环节、农村生活的各个角落,将释放出产业融合发展的巨大能量,这种能量不仅能极大地提高当前农业生产的附加值,形成旅游新业态,还能形成良性互动的产业价值体系。大别山地区有着丰富的农业资源,近些年在乡村旅游上进行了有效的尝试,但其产业融合、产品创新、文化挖掘方面仍显不足,基于此本文在梳理大别山农业旅游资源的基础上,提出其创意农业旅游的发展路径,以期提供思路和参考。

1相关研究综述

“创意农业”的提法早些年就见诸各种媒体,作为创业产业的一种类型,秦向阳认为创意农业是对农业生产经营的过程、形式、工具、方法、产品进行创意和设计,从而创造财富和增加就业机会的活动总称。从这个角度来看“创意农业”与“旅游”之间有着天然的耦合,特别是在旅游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大背景下,“创意农业旅游”的实践项目炙手可热,但相关理论研究稍显滞后,主要集中在创意农业旅游的概念、对乡村旅游的推动作用及创意农业旅游的个案实践上,如诸丹,袁力以成都创意农业园为例,分析了创意农业为当地乡村旅游的可特续发展提供了文化、艺术、经济等多领域的新兴价值内涵;丰燕,王宇将当前创意农业的类型和发展模式落实到荆州市川店镇双店村休闲创意农业旅游规划中;孙杨等探讨了在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背景下其创意农业旅游运作模式;周依依,穆娟丽分析了云南创意农业旅游发展的瓶颈,并从国外的经验介绍上提出其发展路径。基于此,本文系统梳理了大别山农业旅游资源的概况,并在此基础提出了创意农业旅游发展路径。

2大别山农业旅游开发现状

2.1大别山农业旅游资源类型

根据国家旅游局2002年颁发的《全国工农业旅游示范点检查标准(试行)》,农业旅游是指以农业生产过程、农村风貌、农民劳动和生活场景为主要吸引物的旅游活动,借鉴刘敏,甘枝茂的分类方法,大别山的农业旅游资源可以划分为表1中的几大类型。

2.2大别山农业旅游开发现状

2.2.1农业旅游开发模式较为单一

如上分析,大别山地区农业旅游资源门类齐全,资源丰富,主要特色表现为山乡田园风光和鄂东乡土风情,但从乡村旅游开发模式来看,仅仅停留在“吃农家饭、住农家屋、干农家活”等传统项目的营造上,缺乏创新理念的植入,参与体验项目的深度开发和特色文化的营造明显不足,农业旅游资源利用率低。如特色农副产品罗田板栗、甜柿等,还停留在土特产品的零星售卖上,远未形成种植+旅游,采摘+旅游,购买+旅游,节庆+旅游的产业化模式。

2.2.2农业旅游产品同质化竞争严重

在旅游扶贫政策的带动下,近些年大别山农业旅游如火如荼,据不完全统计,大别山黄冈地区共有登记在册农家乐经营户2000余家,但大多以提供食宿、种养、采摘、垂钓等旅游项目为主。由于可进入门槛较低,绝大数农户的自发经营既没有产生规模品牌效应,而且缺乏规划的低层次模仿造成乡村旅游的同质化竞争严重,许多还处在低水平的价格竞争上,生存状况堪忧。

2.2.3创意旅游营销理念明显不足

与传统农业相比,创意农业旅游注入了大量的知识元素和全新的人文理念,以此重新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和实现传统农业的转型升级。在互联网经济时代,这种理念更应该通过全新的营销方式进行传播。首先从营销理念上大别山农业旅游不能仅仅停留在观光,采摘、节庆等常规农业旅游项目上的宣传介绍上,更应用从农业文明的传承和“乡愁情节”的营造上做文章;其次在营销手段上除了常态化的报刊、网络和电视媒体等手段,更应该关注社交媒体营销,通过分享、评价、讨论等方式营造更加真实可信的消费场景和口碑效应。

3基于创意的大别山农业旅游开发路径

3.1产业发展型创意农业旅游发展模式

该模式是资源充分循环利用和产业拓展有机结合在一起的发展模式,即以第一产业——农产品生产为基础,以第二产业——农产品加工为延展,以第三产业——休闲度假为龙头,形成了一条集种植、加工、出售、旅游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型产业发展模式。以大别山罗田县为例,罗田是著名的“中国板栗之乡”.栽培总面积达6.67余万hm2,年产板栗3500万kg以上。每到金秋时节,罗田也推出“打板栗”特色旅游活动,为游客提供农家乐、打板栗、剥板栗、炒板栗、品板栗、邮寄板栗、保鲜板栗一条龙服务,但每1kg板栗售价仅仅停留在10元左右,远未达到产业链式发展,产品的附加值极低。为此,可在种植、加工、环保等环节融入创意旅游的元素,让游客深度体验到板栗在罗田的悠久历史和保健功能,并参与到认养、收获、加工、制作、学习板栗文化的系列活动中来.

3.2居民参与型创意农业旅游开发模式

社区参与旅游一直被誉为是21世纪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路径,而当地村民广泛参与到农业旅游中来,不仅能提高村民的收入和文化认同度,而且还是构建原乡文化、美丽乡村的最佳选择。以罗田九资河镇为例,千年古镇历史悠久,曾是2600多年前战国时期“鸠鹚”国的旧址,古镇孕育了京剧大师余三胜、农民领袖徐寿辉,保存着明清时的古建筑遗风,更让其冠上“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最美乡村”的是其田间村头、村舍屋旁的“水上红叶”——乌桕树。每到秋季,红红的乌桕树所渲染的田园风光吸引了无数摄影家、画家来此写生、采风,并已经连续举办了7届红叶节。依托美丽的田园风光,全镇绝大多数农户办起了农家乐,但仅仅停留在“吃农家饭、住农家屋”的层次上,规模小,功能单一。为此,应鼓励村民全面参与旅游,在恢复大别山地区乡土建筑的基础上,全面展现鄂东乡土文化,屋内的布置在保证现代功能的基础上还原农耕时代的古朴自然;农家菜系以鄂东土菜为主,如吊锅;同时也把那些渐渐被人们淡忘和忽视的特色民俗风情传承下来,游客来到此地,可以在参与农事劳作和蔬菜水果采摘的同时参与到一些有特色的民俗活动当中去,如传统的磨豆腐、打糍粑、东腔戏、畈歌等民间游艺体验活动,让游客在慢生活中更好地体验大别山的风土人情。

3.3资源导向型创意农业旅游开发模式

该模式的重点是经过创意,将优势资源或特色资源提升,使传统农业与旅游业融合达到产业升级,形成新的农业发展模式,带来更大的综合效益。以大别山蕲春中草药为例,作为医圣李时珍的故乡,蕲州在明代中期就是全国著名的中草药进出口港口和商埠,其药材“吞吐量为江淮之冠”。这里的农民历来有种植中草药的习惯,近些年在全球健康产业蓬勃发展的格局之下,蕲春县中药材种植面积新增3733.33hm2,工商注册涉艾商家达651家,线上线下商6000余家,从业人员2万余人,涉及全国20余个省市,年实现产值20亿元。在此背景之下,依托特色资源重塑产业链,实现“药旅联动”已然成为蕲春中医药产业创意发展的最佳路径。将旅游元素全面融合到“医药工业、药材种植、医药物流、医药文化、中医治疗”五大板块,开发“药养、医养、食养、疗养”系列旅游产品,撬动中医药产业增长极,全面实现“文”“药”“旅”“农”的深度融合。

3.4文化传承型创意农业旅游开发模式

该模式在传承乡村当地特色文化的基础上,结合市场上的发展趋势和需求,整合旅游农业资源,增加农业附加值,创造出符合游客需求的发展模式。以茶叶为例,大别山地区是我国重要的茶叶产地,覆盖了大别山区的29个县市,茶叶创造的价值也占当地居民收入高达50%以上,然而茶农对于茶叶能创造的价值的认识仍然停留在卖茶叶上。近些年,在“美丽乡村”政策推动下,英山县现有茶园1.53万hm2,已建成5个万亩茶叶带,50多个千亩茶叶小区,30多个茶叶专业村,先后被命名为“中国名茶(绿茶)之乡”和“全国无无公害茶叶生产示范基地达标县”。然而如果没有文化底蕴、只提供茶园观光、景区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交通较差,这些都会制约游客对该地的选择。在此基础上,笔者认为可在具有连片规模的茶山地区建设一个“特色茶文化农庄”。该农庄必须具有一套完整的接待体系,让游客在一个大型的农庄内就能体验到具有主题特色的食、住、行、游、购、娱,在茶农的参与之下完成从种茶、采茶、制茶、品茶、鉴茶、茶艺、茶点的完全体验。在特色茶文化农庄内,让居民展示传统的制茶工艺,游客亦可跟随居民学做特色茶点,入住茶乡古舍体验传统茶俗等。特色茶庄兼具茶叶初精制加工、茶文化传播、手工制茶技艺体验、茶叶品茗、茶产品展示及交易、百科古茶园鉴赏观光、休闲娱乐、餐饮、住宿、小型会议、旅游团队接待等功能。这样游客可以充分体验到农耕乐趣、贴近大自然、放松身心;又可以发挥英山“云雾”的潜力,提高附加值,重要的是通过挖掘传统茶文化及习俗,实现文化+旅游的创意化发展。创意农业旅游既遵循了创意产业的运行机制与增值机理,同时又符合农业自身的发展规律。本文借鉴相关地区的发展经验从四个角度提出了大别山黄冈地区的创意农业旅游发展模式,以期促进大别山地区农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供借鉴参考。

[参考文献]

[1]刘丽伟.发达国家创意农业发展路径及其成功经验[J].学术交流,2010,197(8):79-82.

[2]秦向阳,等.创意农业的概念、特征及类型[J].中国农学通报,2007,23(10):29-32.

[3]王桂霞.创意农业旅游内涵及相关概念辨析[J].上海农业学报2012,28(1):97-101.

[4]王银芹.创意农业与村镇特色景观旅游业开发[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0,31(3):321-324.

[5]诸丹,袁力.现代农业发展方式创新:创意农业助推乡村旅游升级发展——以四川省成都市为例[J].农村经济,2009(9):54-56.

[6]丰燕,王宇.浅析城市周边地区休闲创意农业旅游规划——以荆州市川店镇双店村规划为例[J].华中建筑,2015(8):132-136.

[7]孙杨等,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背景下创意农业旅游运作模式分析[J].热带农业工程,2011,35(3):40-42.

[8]周依依,穆娟丽.云南创意农业旅游的发展现状和路径研究[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2(2):113-117.

[9]刘敏,甘枝茂.陕西农业旅游开发的SWOT分析[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03,21(4):167-171.

农旅融合的概念例7

中图分类号:F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15)17003902

1引言

国内对于乡村旅游的概念也是众说纷纭。何景明(2003)比较了国内外学者对乡村旅游概念的界定和理解,认为“乡村性(urarilty)”应该是界定乡村旅游的最重要的标志。刘德谦(2006)对于乡村旅游、农业旅游、与民俗旅游的概念进行辨析,并对乡村旅游的概念作了如下界定:“乡村旅游就是以乡村地域及农事相关的风土、风物、风俗、风景组合而成的乡村风情为吸引物,吸引旅游者前往休息、观光、体验及学习等的旅游活动”。国内对乡村旅游概念的界定有相似之处但又有一定的差异。

鉴于乡村旅游概念的不确定,本文对乡村旅游的概念不做定论,而是采用国际上公认的乡村旅游的广义概念即:将农业旅游、休闲农业等视为乡村旅游的一种类型,以期在相对广阔的视野中对乡村旅游进行梳理。

2资料来源

近几年来,乡村旅游一直是学术界研究的热点,关于乡村旅游研究的论文也是汗牛充栋。笔者对旅游学刊和Tourism Management这两个国内外旅游类权威期刊分别以“乡村旅游”、“休闲农业”、“农村旅游”与“Rural Tourism”、“Agri-tourism”、“Farm Tourism”等关键词进行搜索,分别找到108篇和30篇(2003-2013)乡村旅游相关文章。根据知网文献分析中心分析结果以及笔者整理得出近几年乡村旅游研究的四大内容,即:开发与发展模式研究、品牌形象与市场研究、利益相关者与社区参与研究、乡村旅游产业融合研究。

3乡村旅游研究内容

3.1乡村旅游发展模式研究

对于乡村旅游发展模式的研究,国际上乡村旅游的开发模式主要有三种:政府推动型、市场驱动型、混合成长型。而我国早期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乡村旅游的发展模式。

邹统钎(2005)比较了成都农家乐与北京民俗村的发展历程、发展模式与政府规制办法,指出乡村性是乡村旅游的核心,乡村旅游发展呈现出“大规模扩张,低水平发展”的状态,缺乏特色、商业化与环境污染是乡村旅游的主要问题。何景明(2005)分析了成都“农家乐”这一乡村旅游发展模式。对“农家乐”的发展历程、现状、存在的问题、未来可能的转变做出分析。

黄亮等(2006)在研究西双版纳傣族园时也提出了“公司+农户”的经营模式,并指出民族文化生态游是一种符合少数民族村寨旅游的发展模式。王云才(2006)分析了当下乡村旅游存在的一些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未来乡村旅游产品的新模式。王铁,张宪玉(2009)对环城游憩带乡村旅游开发的决策路径研究,环城游憩带乡村旅游是城市周边乡村地区发展旅游的一种模式。文章的研究结果指出了影响这一模式开发的主要因素,并为城市周边的乡村是否可以开发以及如何开发环城游憩带乡村旅游提供指导意义。张骁鸣,保继刚(2009)运用“起点―动力”假说解释了乡村为何要选择旅游这条发展道路或发展模式以及为何要转变为旅游为主导的乡村。Baoren Su(苏宝仁)(2011)研究了中国乡村旅游,选取六个不同的地区,提出了六种不同的发展模式。并且分析了“农家乐”这一中国特色的乡村旅游,解释了乡村旅游对于乡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3.2利益相关者与社区参与

农旅融合的概念例8

(一)对产业融合的界定

从技术创新角度来看,植草益(2001)、马健(2002)认为产业融合是通过技术革新和放宽限制来降低行业间的壁垒,加强各行业企业间的竞争合作关系。从产业角度来看,Greenstein(1997)、厉无畏(2002)认为产业融合是指不同产业或同一产业内的不同行业相互渗透、相互交叉, 最终融为一体, 逐步形成新产业的动态发展过程。综合已有研究,认为产业融合是由于技术进步、放松管制和管理创新而导致不同产业边界的模糊或消失,使产业间相互交叉、相互渗透,并使原有产业产品特征和市场需求发生改变,最终形成新产业的动态发展过程。

(二)对旅游业与农业融合发展的界定

程锦等(2011)综合已有研究认为旅游产业融合是旅游产业与其他产业或者旅游产业内部不同行业之间发生相互渗透、相互关联,最后形成新产业的过程。旅游业与农业的融合发展,是将第三产业和第一产业有机结合开发旅游产品和旅游体验项目,以满足游客多样化旅游需求的新型产业发展方式。农业通过和旅游业的融合,可以拉长农业产业链,也促进旅游业的多元化发展。陈琳(2007)认为旅游业与农业融合属于交叉融合,即农业向旅游业提供资源,旅游业向农业延伸服务。李俊玲(2009)认为两者融合属于延伸融合,赋予了农业新的旅游功能。注重农业研究的学者主张农业提供资源,旅游业提供服务的交叉融合模式,注重旅游业研究的学者认为旅游业与农业的融合模式是旅游业对农业资源的重新利用过程。朱海艳(2014)提出了三种旅游产业融合模式:主动融合、被动融合和互动融合,指出并验证了旅游业与农业的融合是主动融合模式。

二、怀来县旅游业与葡萄产业融合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一)怀来县旅游业与葡萄产业融合发展的现状

怀来县旅游业与葡萄产业融合发展主要有以下三种类型:

1、葡萄酒庄旅游

以酒庄作为葡萄特色旅游的平台,将葡萄种植、葡萄酒酿造储存和销售等产业链有机融入旅游的各个环节。近年来,怀来的葡萄酒庄发展迅速,已建成8家,35家在建,2004年,容辰酒庄被评为全国首批农业旅游示范点,并承办了2014年第15届“中国怀来葡萄节”;2015年,瑞云酒庄、百花谷酒庄分别被授予省级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五星级、四星级企业称号;桑干酒庄是集苗木繁育、科技研究、产品开发、旅游观光为一体。

2、葡萄园农家乐休闲游

它是乡村旅游的一种形式,也是葡萄种植与旅游融合而产生的一种旅游项目。农家乐周围是美丽的自然或田园风光,可以缓解城市人工作中的精神压力,因此,农家乐成为都市人假日休闲放松的首选去处之一。目前,怀来县已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景点106个,参与农家乐旅游家庭350多户,多以赏农家景色、吃农家饭、住农家院、采摘鲜食葡萄为主。

3、“葡萄节”旅游

以葡萄节作为怀来县葡萄产业旅游对外宣传的主要平台,形成了葡萄会展旅游。中国怀来葡萄节始办于2002年,今年9月份是其举办的第16届葡萄节。这一节庆活动的连续举办,为怀来葡萄形象的定位、葡萄品牌知名度的提升、葡萄产品的品鉴促销以及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搭起了平台,成为人们了解怀来葡萄的重要窗口。

(二)怀来县旅游业与葡萄产业融合发展存在的问题

通过开座谈会、走访观察、实地体验等方式,发现怀来县旅游业与葡萄产业融合发展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1、旅游业与葡萄产业的融合不够深入,旅游产品较单一

其主要原因为融合中先进技术的应用率低。目前,我国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发展迅速,已成为旅游产业融合与新业态的主要驱动因素[9]。而怀来旅游业与葡萄产业融合过程中几乎没有应用先进技术,因此,旅游产品较为初级,多为基于传统葡萄产业资源的参观游览、体验采摘等。而农家乐旅游,也仅限于采摘葡萄一日游。

2、葡萄产业资源转化为旅游要素的过程中缺乏整体规划

怀来县所辖的11镇6乡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葡萄种植园和葡萄酒庄等旅游资源,但在发展上缺乏统一规划定位,出现资源整合不够、同质开发等一系列问题。对农家乐旅游而言,在道路建设规划、道路标识设置、采摘观光路径、食物采购、住宿条件、停车场面积、接待服务等方面均无具体标准,完全由农户根据自有条件随意决定。

3、管理不规范,宣传力度不够

目前,怀来只有少数酒庄获得了A级资质,农家乐的等级评定目前还没有统一的标准,其发展还处在盲目自发的初级阶段, 经营者需先到旅游局备案,再去工商局注册领取营业执照,卫生局负责卫生检查,公安局负责安全管理,可谓政出多门却都疏于管理。怀来葡萄节虽然已连续举办了15届,但未形成营销合力,政府偏重于从政绩角度做宣传,企业则各自为战,收效甚微。农家乐的经营方式也还处在坐等游客上门的初级阶段,创新服务、建立品牌和主动宣传的意识相对较差,主要依靠到访过的游客间口口相传。

三、“互联网+”视角下怀来县旅游业与葡萄产业融合发展的路径

旅游业是信息密集型和信息依托型产业,与信息技术有着天然的耦合性,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互联网的兴盛,是传统旅游业变革的主要驱动因素,也是促进旅游产业融合的主要因素。以“互联网+”的视角研究旅游业与农业的融合发展,将转变发展的理念和路径,变革产业组织,创新业态与产品。

(一)充分利用葡萄产业资源,优化提升旅游产品

怀来位于地球北纬40度这一世界公认的葡萄种植黄金带上,拥有优质的葡萄资源。鲜食葡萄品种以白牛奶和龙眼葡萄著称,基于这些优质的葡萄品种,分层次开发旅游产品(见表1)。

(二)合理运用现代新兴技术,深度开发旅游项目

运用现代农业科学技术改良传统葡萄品和培育新品种,并使其具有示范效应和推广价值,提高葡萄种植产业链的旅游观赏性与趣味性;整合葡萄资源,开发全新的葡萄旅游产品,使其更具有体验性与参与性。如上述“科普园”、“体验馆”、“视频”农场。

(三)重视葡萄周边商品,围绕旅游全要素创新

目前,怀来的特色商品主要以鲜食葡萄和葡萄酒为主,应围绕“食住行游购娱”的旅游全要素进行产品创新,开发特色产品系列。如挖掘葡萄酒饮食文化,开发特色“葡萄宴”;建设葡萄园野营基地;在葡萄旅游带景点之间开发适合骑行、自驾的观光游览或比赛路段;在游购娱方面,设计葡萄旅游的特色商品,形成系列,打破商品的单一性。

(四)做好旅游整体规划,积极吸引社会资金

怀来县应以发展葡萄旅游为重心,并制定整体规划,积极实践并探索出一条“政府引导、村企合作、产业推动”的旅游业与葡萄产业融合发展的模式。这种发展模式如果能够探索成功,将会吸引各地公务考察团的参观学习,届时怀来的商务旅游会应运而生。

四、“互联网+”视角下促进怀来县旅游业与葡萄产业融合发展的对策

(一)制定葡萄旅游服务标准和规范

为了更好的维护品牌,保证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实现怀来葡萄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制定葡萄旅游服务标准和要求,进行规范化管理。怀来县的葡萄旅游既有强势增长的市场需求,经营者也有从事葡萄旅游的积极性,如果政府能在政策倾斜、资金扶持、规范制定、高效管理方面积极作为,必将推动怀来葡萄旅游迈上一个新台阶。

(二)整合利用媒介,多方位立体营销

除了运用旅游宣传册、电视广告、户外广告、葡萄节庆等传统的营销方式进行促销外,还应充分利用以移动互联网技术为代表的现代科技来改造乡村旅游和现代农业。加快建设葡萄旅游业的网络化和信息化,宣传品牌、树立形象、网上销售,构建多方位、立体化的营销体系。

农旅融合的概念例9

湘西德夯苗寨旅游风光带傍着峒河水势延绵十几公里,其开发对张家界至凤凰旅游长廊提升一个新的发展空间,将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从生态地带德夯至古城吉首峡谷陡峭、民风纯朴,为当地自然资源、人文景观的开发与利用创造了得天独厚的优势,也为湘西德夯苗寨旅游风光带生态农业旅游市场开发提供了广阔前景。

1 国内外关于生态农业旅游资源开发与产业融合的文献综述

关于生态旅游的研究,世界自然基金(WWF)[1]以自然为基础进行研究与定义,而生态旅游协会(ETA)[2]则根据当地环境基础进行研究与定义,然而他们的研究内容归根结底都认为生态旅游是以生态资源为基础而进行有目的旅游活动,同时实现生态价值的旅游资源开发过程。而国内关于生态旅游的研究则从多个角度进行定义,如从生态学角度(卢云亭[3]1996等)、旅游地理学角度(郭来喜、张广瑞2004等);而在生态农业旅游的发展研究中,蒋艳[4](2003)提出社区参与生态农业旅游开发,具体包括生态农业旅游发展的决策与旅游发展的利益分配两个阶段;李琳[5](2003)着眼于人类同其周围自然的和人工环境之间的一种教育关系;王金伟[6](2008)建立了理想的生态旅游分区模式,并试用于自然保护区的生态农业旅游开发;曹瑞祺、寇明婷[7](2010)则结合乡村旅游与生态旅游的发展内涵,通过消除博弈,提出对策来发展乡村生态旅游产业。关于在产业融合方面的研究,主要是在产业替代性融合与互补性融合的运用研究,湘西民族村寨生态农业旅游既具有民族村寨农业的生态性也具有民族村寨旅游的游玩功能,是生态农业与旅游产业优势互补的产物,同时在产业融合过程研究中的技术、产品、市场三方面的融合也至关重要[8]。总之湘西民族村寨生态农业旅游资源开发对于湘西旅游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产业融合视角,对湘西德夯旅游风光带的生态农业旅游资源,即生态资源、自然资源、民族文化资源进行融合开发价值探索后,结合湘西德夯旅游风光带的生态环境区间优势,通过时空规划,进行生态农业旅游资源融合开发,最终实现生态农业旅游扶贫的目标。

2 湘西德夯苗寨旅游风光带生态农业旅游发展态势

湘西德夯旅游风光带是一条集险、峻、幽为一体的狭长山谷,傍着峒河水势延绵十几公里。峡谷两岸物产丰富,对陡峭的峡谷与朴实的民风以及人文景观的开发与利用为当地实施旅游脱贫奠定了基础。早在1986年吉首市人民政府将这里开发成为风景名胜旅游区,1987年正式实施对外开放,2005年12月被确认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近几年来,随着湘西苗寨景区的旅游业的发展,德夯苗寨的餐饮、住宿、旅游产品服务项目迅速兴起,由原来的贫穷落后山寨,变成今天与全镇各村相比,相对较富裕的德夯新村。在2006年吉首市把德夯定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点;2009年被评为湖南省农业旅游示范点;2012年吉首开始走“谷韵吉首”的旅游品牌路线,因此在湘西德夯旅游风景带发展生态农业旅游市场前景广阔。根据2010年《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十二五”旅游业发展规划》中“湘西旅游发展生态环境区空间划分”的划分情况来看(如表1),德夯苗寨的生态环境发展被划分为协调控制区级别,是民族民俗风情旅游资源重点开发、规划的对象,因此吉首至德夯旅游风景带的民族村寨生态农业旅游开发的规划具有良好的先天资源优势与政策优势。

政府机构对于生态环境区域空间的划分是基于旅游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之上,而德夯苗寨、古城吉首属于生态环境协调控制区域,在实现核心自然区域保护与自然区域的引导,起到缓冲与防护作用。近几年来,湘西利用得天独厚的生态农业旅游资源开展各种旅游活动,促进了当地的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也逐渐形成了一批独具特色的民族村寨生态旅游项目:以农家乐为主的休闲度假型旅游项目,如凤凰县的金凤凰山庄、龙山县农夫果园休闲农庄;以古镇休闲度假型为主的旅游项目,如凤凰历史文化名城、芙蓉镇、黄丝桥古城等;以民族文化为主的体验型项目,如吉首市矮寨镇德夯苗寨民俗文化村、湘西明珠休闲度假村;以高科技生态农业为主的观光型旅游项目,如古丈背篓茶苑、花垣县湘西武陵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等不同风格、不同特色的民族村寨生态旅游类型,这些项目极大地促进了湘西村寨经济的发展。

3 湘西德夯苗寨旅游风光带生态农业旅游资源分类与价值探索

3.1 湘西德夯苗寨旅游风光带生态农业旅游资源分类 湘西民族村寨生态农业旅游业在发展过程中存在一些弊端,甚至以牺牲部分经济体的利益为前提来发展旅游经济,这些开发活动往往会对村寨生态产生灾难性破坏,譬如民族村寨旅游开发造成的原有民风的破坏,导致古村落出现了风貌不存、民风渐易等令人堪忧的现象,因此需要对湘西德夯苗寨旅游风光带生态农业旅游资源价值进行分类,利用生态农业技术来弥补村寨旅游资源在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首先应对湘西德夯旅游风光带的生态农业旅游资源状况进行分析(如表2),然后对其旅游开发价值进行是识别,才能开发出合理的产品类别,以便更好的实现湘西德夯旅游风光带生态农业旅游资源融合开发。

3.2 湘西德夯苗寨旅游风光带生态农业旅游资源融合开发价值探索 湘西德夯苗寨旅游风光带的生态农业资源物种丰富,品类齐全,融合开发价值潜力巨大,特别是在对民族村寨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上实现了资源互补作用,同时在生态农业旅游资源融合开发的产品类别上,可以开发成文化体验产品系列、康体运动产品系列、休闲度假产品系列等(如表3),这些旅游产品系列刚好实现了湘西德夯苗寨旅游风光带的生态农业旅游资源融合开发的价值。

根据湘西德夯苗寨旅游风光带的旅游资源状况与民族村寨生态农业产业融合的类别进行分析,利用互动性研究,在湘西德夯苗寨旅游风光带沿岸的生态农业资源、民族村寨旅游资源、自然资源的共同作用下,开始开发出一些新的旅游项目。根据湘西自治州的发展规划与生态农业旅游的发展需求,可以结合产业融合理论,将生态农业旅游、民俗文化旅游、自然/人文旅游融合在一起,打造出一款核心旅游产品,实现湘西德夯旅游风光带的旅游价值的提升(如图1)。

融合开发互动结果

湘西德夯苗寨旅游风光带在生态农业资源、自然资源、民族村寨旅游三者之间的共同开发与互动作用之下,开发出核心旅游产品,即生态农业旅游项目,如民族村寨生态农业旅游,包括野生花卉植物展、苗族原生态鼓舞晚会、野生动物科普普及活动等这些新的旅游项目;民族村寨民俗文化体验活动,包括苗族原生态鼓舞晚会、苗族文化博物馆、苗寨药物展览园等。通过生态农业旅游资源融合开发的旅游项目不尽实现旅游资源开发的价值,也满足了旅游消费人群多样化的需求,对于旅游资源的合理利用、旅游消费人群的完美追求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4 湘西德夯旅游风光带生态农业旅游资源融合开发的时空规划

4.1 做好时间规划,循序渐进,确保旅游目的地生态安全 打造民族村寨生态农业旅游大峡谷,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能一蹴而就,因此生态农业旅游资源融合开发需要以保护生态安全为准则。根据实际情况,可以做三个“三年”规划期。第一个“三年”,是为民族村寨生态农业旅游资源融合开发做前期准备,主要包括政府规划,村寨旅游资源和生态农业资源的认识,地方观念的改变,政府招商引资,做好品牌宣传工作和社会公关工作以及技术人才培养等;第二个“三年”期是民族村寨旅游与生态农业旅游的产品融合期,通过在民族村寨发展生态农业项目,使传统功能也得到释放,既能增加当地居民的劳动收入,又能够缓解过度开发所带来的生态压力;第三个“三年”期是实现市场融合,是民族村寨旅游与生态农业旅游融合发展的最终体现,通过开发生态农业产品与民族村寨旅游产品共同把旅游消费市场做大,并借助吉首市推出的“谷韵吉首”的城市品牌、吉首市市花“兰花”形象,最终实现生态农业旅游扶贫目的,如表4所示。

4.2 做好空间区域划分,实现德夯旅游风光带生态农业旅游资源合理开发 湘西德夯风景带生态农业旅游资源融合开发需要通过多部门沟通、全方面的考虑、多方位的规划并经过共同作用才能实现(如图2)。因此,根据湘西德夯风景带路程与地势环境,可以将这十几公里的路程分为三段进行规划,协同发展,以便按计划进行生态农业旅游资源融合开发(如表5)。

4.2.1 吉首至寨阳乡:属于城市与城郊的过渡段,既有城市经济的梯度扩散作用,如吉首市西站附近沿河房地产开发,也有城郊乡土浓郁的气息,如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乡野民情。这一段是城乡互动的关键区间段,因此需要正确处理旅游者与地方居民之间的关系,要联合曙光村和寨阳乡之间的合作,政府机构应该发挥其协调工作的能力,可以是当地居民自己开发,由政府聘请专业科技团队进行指导;或者根据统一规划的需要,政府或者企业通过土地流转的形式将土地统筹起来,然后再无偿租赁给地方居民,并且按照规划进行种植,通过资金奖励等手段来实现此空间区域的民族村寨生态农业旅游资源融合开发的目标。

4.2.2 寨阳乡至矮寨镇:是一条曲径通幽的大峡谷,呈现险、幽、高耸等特点,也是一条集清澈、幽深于一体的狭长山谷河流,根据此地段的自然环境与地理环境情况,刚好可以体现“谷韵吉首”的主题。此处可以开发水路旅游项目,以体验“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的感觉,河流可以分段拦坝蓄水,根据蓄水允许长度来规划拦水坝计数。峡谷两岸可以开发登山项目,以及培育和种植珍贵稀有动植物,连片开发天然植物博物馆;兰花作为吉首市“市花”,可以培育各种适合在山涧生长的野生兰花园圃,以供船上游客欣赏。此路段政府部门在资金和技术引进上需要发挥主导作用,确保整个工程的实施安全。

4.2.3 矮寨镇到德夯苗寨:是民族生态农业旅游资源融合开发的核心景点区域。矮寨四面环山,中间空旷如一,前面的公路奇观――著名的矮寨盘山公路,头顶上是世界特大悬索桥――德夯特大悬索桥和德夯苗寨景区,也是利益冲突的重点防范地区,政府部门应该在征求广泛的意见以后,进行规划与开发,开发过程中可以由政府邀请专业团队进行规划与技术指导,矮寨镇的开发由矮寨居民来执行,德夯苗寨的开发由原来承包公司进行再包装,要体现生态农业主题的民族村寨旅游的主题。为了能够在悬索桥上的旅游感应到矮寨镇的视角效果,在闲置的土地上可以种植花卉等能够点缀的植物,可以开展登山运动或者极限运动,如蹦极、攀岩等项目。德夯苗寨以瀑布溪流为主线,进行野生蔬果成片种植,比如德夯至天文台的路段可以在农闲时期全部种上油菜花,既可以用来观赏,游客用来榨油,打造“油菜花之谷”;德夯苗寨至流沙瀑布可以打造成一条野生动物观赏长廊,可以让游客了解野生动物的习性,珍惜和保护野生动物;德夯苗寨至德夯瀑布群路线可以规划成野生药材大观园,增加游客对苗药的了解和体验山涧采药的乐趣,体验“只在此山中,云生不知处”的感觉。

5 结论

湘西德夯旅游风光带生态农业旅游资源融合开发在经过时间与空间的规划以后,基本实现了产业融合中的技术、产品、市场等三方面的融合,为了巩固湘西德夯旅游风光带生态农业旅游资源融合开发的成果,还应该对景区旅游路线进行科学安排,如应该采取战略联盟的合作形式,基于交通便利的优势可以打造以吉首为起点的一日游和以吉首为终点的两日、三日游路线的精品路线,满足多方面的旅游市场需求,打造出民族村寨生态农业大峡谷旅游的品牌线路,迎合“谷韵吉首”的旅游品牌发展,最终凭借生态农业旅游产业的发展实现生态旅游扶贫的伟大目标。另外,在这过程中参与重要角色的当地政府、居民、旅游开发企业需要发挥各自的职能,当地政府部门应该改变传统的发展观念,要以全新的视角看问题,比如引入生态农业旅游观念并进行宣传,同时大力推广“谷韵吉首”的品牌概念,积极调动当地居民的生态农业旅游扶贫信念等;当地居民作为生态农业旅游扶贫的直接受益者,应该积极树立生态农业旅游观念,配合政府文件等政策的实施,同时提高自身的修养,以更好地接受全新理念;旅游开发企业可以引进一些具有科研开发实力的农业企业以及引进一些资金雄厚的投资公司、旅游管理企业,注重培养和利用地方企业的优势资源等,通过共同努力,按照空间划分区域、按照时间段逐步进行生态农业旅游资源融合开发,打造民族村寨生态农业旅游大峡谷,实现生态农业旅游扶贫的伟大工程。

参考文献:

[1]谢花林,刘黎明.开发乡村生态旅游探索[J].生态经济,2002(12):69-71.

[2]张广瑞.生态旅游:理论辨析与案例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3]卢云亭.生态旅游与可持续旅游发展[J].经济地理,1996(1):106-112.

[4]蒋艳.社区参与旅游开发具体操作分析[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2003(6):89.

[5]李琳.21世纪昆明国际商贸旅游城市环境教育初探[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3(3):57.

[6]王金伟,李勇,佟连军.生态旅游:概念、历史与开发模式[J]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8(9).

农旅融合的概念例10

一、体验营销的概念和特征

(一)体验营销的概念。体验营销就是通过消费者的感官、情感、思考、行为、关联五个原则,与消费者建立有价值的客户关系。体验营销通过各种体验媒介,包括沟通、识别、产品、品牌、环境、网站等来刺激消费者的感官和情感,引起消费者的思考和联想[1]。体验营销强调满足人们精神的、社会的、个性的需求。

旅游体验营销是指旅游企业为了满足旅游者的体验需求,发掘游客潜意识中的渴望,站在旅游者的角度,以人性化、个性化、差异化为宗旨去设计、出售自己的旅游产品和旅游服务,并使他们在接触产品的同时,参与到产品的情感创作中来,使其体验到旅游产品的个性化魅力,并使体验的成为联系旅游企业与旅游者的纽带。其实质就是要帮助所有游客真正地达到自我实现的崇高境界,体验源于服务,高于服务[2]。

(二)体验营销的特征。(1) 个性化。旅游体验营销面对的是每个人的体验都具有个性化的特点。所谓“个性化”,就是拜托思维定势,承认需求的多样化和个体的差异性,并相应的采用差异化的服务来最大程度的满足不同的需要[1]。(2)人性化。旅游体验营销是人性营销,就是要通过无微不至的服务,满足顾客内心被关爱的需要,建立彼此间情感联系和牢固的顾客忠诚度,同时也意味着将心比心,从顾客的角度来考虑问题,一切活动以最大限度的满足顾客需要为前提,这是构成顾客良好体验的重要因素[1]。(3) 互动性。旅游体验活动是在营销理念的引导下顾客积极的参与进而在顾客和企业之间发生的一种互动行为。在这一过程中,顾客既是旅游体验的主体,又是旅游体验营销的产品。企业的目的是搭建一个平台,使顾客在互动中切实感受到一种难以忘怀、身临其境的体验,促成在产品成本没有显著增加的条件下顾客体验的附加价值大幅增加[1]。

二、体验营销中的产品设计

(一)产品设计的要求。体验经济时代的旅游消费呈现出情感和个性需求上升,旅游消费者的自主参与和文化、环保意识增强的特点。面对体验经济时代的新型旅游消费,旅游业应努力创新,开发体验式旅游产品,即通过设计主题,营造情感氛围,增加顾客体验,强化品牌形象,广泛采用科学技术以及增加互动参与性,开发出更加个性化,人性化,绿色化,价值化的旅游产品,以满足体验经济时代的旅游消费需求。体验营销强调企业与客户的互动与交流,鼓励消费者参与产品的设计,并提出合理化的建议。在此过程中,企业将获得消费者关于产品的各种看法和意见,在根据消费者的需求重新改进或创新产品。

(二)产品载体。产品载体法是旅游体验营销实施中所采取的主要方法之一。产品载体就是旅游企业通过设计独特的旅游体验产品,增加旅游产品的新特征,提高产品的质量和个性,并且为消费者提供更多的旅游产品组合,尽可能满足不同的需求。实施体验营销的关键点就是建立恰当体验主题和体验品牌以及成功、设计传播体验式的商品和服务[2]。

三、柳州乡村旅游产品设计

柳州地处广西中部,全市总面积18618平方公里,拥有壮、瑶、苗、侗、仫佬、毛南族等20多个民族,下辖四区六县。周边六个市辖县分别是柳江县、柳城县、鹿寨县、融安县、三江侗族自治县、融水苗族自治县。自然、人文、农业景观丰富。

(一)设计原则。(1)把握优势、突出特色。分析各村镇发展乡村旅游的主要吸引要素,从生产形态、民俗风情、生活方式、乡村风光、乡村居所、乡村文化等方面确定各村镇的优势资源,以突出乡村特色和城乡差别为原则来开发并组合旅游产品。根据各村镇特色资源或资源组合,确定不同的乡村主题和旅游口号,使各村镇各具特色,避免旅游内容雷同重复,力求形成百花齐放、千姿百态的局面,满足游客不同的体验需求。(2)资源的差异性和互补性。关注各村镇乡村旅游资源的差异性和互补性,拓宽旅游形式,追求多样化,避免乡村出游的季节限制和旅游形式的雷同。借鉴国内外各类形式乡村旅游方式,如市民农园、休闲农场、产业观光等。如北京2008年首推的新式乡村旅游使广大城市居民可以在农村的一块土地上,自己种菜、自己摘、自己吃,体验一个“庄园主”的农家生活。

(二)设计思路。(1)乡村体验旅游――乡野乡趣。主要在没有文化资源和自然景区依托的乡村地区进行的一系列乡村体验活动,活动内容包括以下方面:农业园观光,以大片生态粮田、特色蔬菜、花卉苗木、园艺场地、绿化地带、产业化农业园区、特种养殖基地观光为主;农作介绍,建立农作物博览馆,以实物、文字、图片、影视等方式集中展示农作知识和技术,建立农作体验园,让游客亲自进行农作活动;乡村野趣,利用现有的池塘开展垂钓、捕鱼摸虾等活动,还有果实采摘等;乡村娱乐,传统的竞技游戏,如爬树、登山等。乡村系列旅游产品的吸引力在于趣味性,以柳江县成团镇大荣草莓观光基地、百朋镇万亩绿色莲藕生产基地、白见村板朝屯的农家乐、里壅天竺园农庄等特色项目带动乡村旅游品牌的建设。(2)休闲度假体验――闲山逸水。充分满足现代人追求生态、回归自然的高层次休闲需求,进一步开发融安大洲旅游度假村、红茶沟森林景区等休闲度假圣地,丰富其功能,延长游客逗留时间,在柳州打造一批集旅游观光、休闲度假、商务会谈为一体的休闲山庄和市郊度假别墅群,使游客可以忘却城市喧嚣,放松身心,营造“漫看天际云卷云舒”的休闲、惬意感觉。(3)文化遗产体验――古风古韵。主要是参观代表过去的地方,了解过去的历史。重点开发目标包括“九厅十八井”曾氏大庄院、中渡古镇、长安骑楼街等。古文化产品的开发过程中应以保护为主,坚持精品战略。大力营造古村古镇的旅游氛围,深入挖掘各种遗产景观的文化内涵,并精心设计表现、补充诠释使之神动,寓无形于有形,将古色古香的韵味发挥到极致。(4) 民族风情体验――侗歌苗舞。民族风情的开发集中在北部的三江县和融水县。围绕侗家和苗家特色村寨,从建筑、饮食、服饰、礼仪、信仰等方面展示少数民族的历史文化和风俗习惯,深入挖掘其特色节日庆典,开发新的旅游点,突出苗、侗民族多姿多彩、千姿百态的万种风情。

(三)体验旅游线路。乡村古居旅游线路:市区――“九厅十八井”曾氏大庄院――市区(参观独特客家庄园建筑、了解曾氏财主的发家史)

民族风情旅游线路:市区――融水雨卜旅游村――市区(参观苗寨、品尝特色饮食、参加苗族传统节日)

乡村体验旅游线路:市区――白见村板朝屯――市区(欣赏田园风光、体验农事农活乐趣)

乡村农业旅游路线:市区――百朋万亩绿色莲藕生产基地――市区(参观种植基地,了解饲养业和种植业的基本情况)

休闲度假旅游路线:市区――山岔湾度假山庄――市区(置身秀丽山水风光,享受天然氧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