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辐射防护研究模板(10篇)

时间:2023-12-20 11:42:31

辐射防护研究

辐射防护研究例1

卫星在运行过程中,可能会因为遭遇空间辐射的影响,进而发生在轨故障。就现状而言,做好卫星长期稳定、安全运行是工程部门的一项重点工作。对于卫星轨道空间辐射来说,其环境复杂,包括了内辐射带与外辐射带,并且内、外辐射带的电子动态分布规律存在差异[1]。基于整体层面分析,为了使卫星处于长期稳定、安全运行状态,文章对“空间电子辐射风险及其防护策略”进行分析与探究极具意义。

1 空间电子辐射风险分析

基于在轨运行过程中,卫星所受的空间辐射主要分布在地磁捕获辐射带,电子与质子是主要的两种成分,此外还存在少量的高能重离子。而对于地磁捕获辐射带来说,又进一步细分为内辐射带与外辐射带。从区域角度层面分析,内辐射带与外辐射带之间存在1个低辐射强度区域。

1.1 内辐射带分析

对于内辐射带来说,所处的捕获带电粒子区域和地球保持的距离非常近,电子与质子是该辐射带主要的组成成分。内辐射带基于赤道上空大约600千米到1000千米,南北唯独边界为45°。因地球磁场存在不对称的特点,所以内辐射带基于东半球、西半球也是不对称的。基于西半球内带下,其边界偏低;而东半球内带下的边界则偏高[2]。

1.2 外辐射带分析

对于外辐射带来说,主要出于赤道上空104千米到6×104千米。基于高纬度为55°到77°的区域,外辐射带的下边界降低到300千米。电子与低能质子是组成外辐射带的两大主要成分。对于外辐射带来说,其电子分布会在磁层改变的情况下产生较大程度的影响。基于卫星当中运行,易出现辐射损伤。因此,需对外辐射带电子的动态分布规律充分了解。

1.3 风险分析

空间电子辐射风险诸多,其主要会影响卫星在运行过程中的稳定性及安全性,具体风险包括:(1)地磁暴风险。在内、外辐射带的作用下,可能引发太阳爆现象。基于爆发过程中,会有大量的等离子体结构喷射出来,进而在南向行星际磁场和磁层共同作用的情况下,会导致地尺长发生很大的扰动,进而引发地磁暴。(2)高能电子通量剧烈增多风险。基于太阳爆发过程中,会有大规模的激波对地球造成激烈的撞击,进而导致地球地磁发生大量的脉动。在大量脉动的作用下,地球磁力线会发生振荡,最终使超低频波出现。对于所出现的超低频波来说,其性质为驻波,会跟随磁力线运动的电子而加快速度,如此便导致太阳风能量可以向基于磁层当中的高能电子传递过去[3]。在通过上述演变之后,会导致高能电子通量升高,当这些电子从卫星外屏蔽层穿透的情况下,会基于电解质内部沉积。而由上述电荷产生的电场可能会出现比介质击穿阈值高的情况,在静电放电产生的情况下,便会使卫星的一些部件遭遇损坏,最终致使卫星难以稳定且安全地运行。(3)辐射效应风险。对于空间电子来说,其辐射风险种类诸多,涵盖了表面剂量效应、总剂量效应、表面充放电效应以及深层充放电效应等。这些辐射效应风险造成的影响包括:其一,造成相关数据的扩充或丢失;其二使卫星的运行寿命缩短;其三,使卫星器件永久性损伤,进而使卫星无法正常、安全地运行。

2 空间电子辐射防护策略探究

在上述分析过程中,认识到了空间电子辐射的种类以及风险,为了使卫星处于长期稳定、安全运行状态,对空间电子辐射采取有效的防护策略非常关键。具体策略如下。

2.1 合理应用辐射防护技术

现如今,针对高能电子采取的防护技术诸多。为此,合理应用辐射防护技术非常关键:(1)卫星变轨技术。对中能电子的分布情况进行探测,以此获取高能电子的空间分布情况。基于高能电子满4π空间之前,对卫星运行的轨道加以改变,以此使卫星穿越高能电子带的时间缩短,进一步使空间辐射损伤减小。(2)抗辐射加固技术。因空间存在辐射,而抗辐射加固技术能够从卫星系统的整体出发,应用铝金属在敏感器件附近增加保护层[4]。当磁暴高的情况下,应用抗辐射加固技术,使高能电子得到有效防护。(3)轨道处理技术。在发生高空核爆的情况下,会导致辐射带电子变强,为了确保所形成的人工强辐射带能够及时地恢复到正常的辐射强度,进而使损害卫星能够获得及时的修复,便可使用轨道处理技术。该项技术主要对低频无线电波加以应用,进一步把高空核爆所产生的电子及时地处理出轨道。

2.2 做好重要设备的关机工作

对于空间电子辐射效应来说,致因有两种:其一,深层充放电;其二表面充放电。在受到这两大致因的影响下,会导致卫星部件造成一定的损伤。因此,做好重要设备的关机工作非常关键。也就是通过星载探测器的监测,发现存在异常的电子通量之后,可针对重要设施实施切断电路以及关闭处理器的措施。在辐射环境恢复至正常之后,再开机进行工作。在做好上述工作的情况下,便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使空间电子辐射效应造成卫星重要设备损坏的情况得到有效控制。

2.3 构建有效的风险管理系统

对于外辐射带电子分布来说,容易遭遇磁暴的影响。因此,有必要构建有效的卫星辐射风险管理系统。在该系统构建过程中,需利用到静态模型与动态实测数据。基于卫星飞行之前,对空间辐射环境模型加以应用,对卫星轨道电子分布情况进行分析,同时根据卫星相关信息资料,进一步做好卫星抗辐射的设计,并针对辐射风险进行预测、评估。基于在轨飞行过程中,需对卫星搭载的空间辐射环境加以应用,同时对效应探测装置加以应用,以此做好空间辐射环境的环境差工作,并使卫星设备的故障监测能力得到有效增强。这样,便能够确保卫星在轨飞行的安全性及稳定性[5]。此外,基于卫星飞行之后,需对相关任务数据进行整理分析,这样有助于空间辐射环境以及相关防护措施的完善及优化,进一步为后续工作的有序、科学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通过研究,认识到空间电子辐射主要来源于内辐射带与外辐射带,而风险诸多,包括了地磁暴风险、高能电子通量剧烈增多风险以及辐射效应风险等。因此,有必要合理应用辐射防护技术、做好重要设备的关机工作以及构建有效的风险管理系统等。相信从以上方面加以完善,空间电子辐射防护效果将能够得到有效增强,进一步为卫星运行的稳定性及安全性奠定夯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张小达.关于空间辐射环境标准的探讨[J].航天标准化,2011,1:5-9.

[2]闵锐.辐射危害的线性无阈(LNT)模型研究及评价[J].辐射研究与辐射工艺学报,2011,3:129-133.

[3]闵锐.辐射生物学效应基础与医源性辐射防护[J].辐射防护通讯,2011,3:12-18.

辐射防护研究例2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8(a)-0135-02

第四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战略主题,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时代要求,核心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重点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的指示,将“坚持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学生为本,以创新人才培养为核心,实施开放式实验教学,促进学生知识、能力、思维和素质的全面协调发展”作为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目前,随着我国核科学技术的发展,急需大批具有扎实的核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的创新型人才,实验、实践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关键[1]。

从人才培养方案顶层设计入手,创新实验教学设计,推进实验教学理念、方法等改革,着力提升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及实际应用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改革创新辐射剂量与防护实验教学是培养核类专业创新型人才,全面促进学生各项智能发展的重要环节。辐射剂量与防护实验教学对培养学生实际动手能力、提高创新兴趣、激发创造欲望、培养科研实践能力、养成工作中安全规范操作习惯及培养安全保护意识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高校核类专业学生培养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创新实验教学方法是促进学生各项智能发展的必要手段。

1 因地制宜,应用式教学

辐射剂量与防护实验是继核辐射探测基础实验及核技术应用实验后针对大四学生开设的应用性实验。学生已经具备了仪器使用的基本技能及方法,对辐射剂量与防护的概念及重要性有了清晰的认识与了解,对今后的工作去向有了明确的目标。因此,除对学生进行辐射剂量与防护基本技能传授外,还需针对学生未来的工作环境及其感兴趣的方向做针对性的指导,设计出合理的、新颖的实验项目及方案,激发他们对辐射剂量与防护实验的兴趣,提高他们在实际工作中的适应力。在设计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探讨实验方案,分析解决试验的必要性及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并做出详细讲解,多引导,多鼓励,帮助学生建立信心,激发兴趣,提高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因地制宜,应用式教学要求教师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兴趣,不断激发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增强其社会生存能力。

2 培养兴趣,诱发求知欲,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能考起本科的学生都是聪明的,优秀的;但最后,并非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及动手能力都是理想的;就是因为教师未能提起学生对该学科的兴趣,不能发挥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每个人生而具有求知欲,有探寻真相的的冲动,对生活中一切未知的事物,都有探索其根源的想法。因此,教师应该从培养学生兴趣,诱发其求知欲入手,向他们描述未来在工作中可能遇到的各种情况及其后果,让他们对今后在工作中可能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事件有一清晰的概念,从而引发他们对避免及在事件中保护自己产生浓厚的兴趣,进而自发的去寻求解决的办法。

另外,每个学生擅长的领域不同,解决问题的方式及能力有区别;有些学生善于动手;有些理论扎实;有些善于思考;因此,当他们单独去解决问题时,容易因某一方面的原因而导致失败,打击了积极性,降低了探索的兴趣。因此,我们将有同一兴趣的学生进行合理搭配,使其能互相交流,讨论;并适时的予以指导,使其在解决问题中,培养出浓厚的兴趣;激发出每个学生的潜力,达到最优化的教学效果。

3 理论联系实际

辐射剂量与防护实验是针对核类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应用性实验课程。任何核类专业学生都需要对辐射防护技能有全面的认识和了解;学生学习每个实验时都要学习实验原理,合理设计实验方案,熟练操作仪器,正确分析处理实验数据。然而,现在大多数防护实验都是在实验室内完成,接触现实中的辐射防护较少,使学生不能将理论联系实际。因此,为了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教学中应该采用多元化教学方式。

3.1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积极性

在辐射剂量与防护实验教学中,要求学生探究实验背景、装置、应用的思想和对实验意义的总结归纳,发展学生自主获得知识信息的能力,养成自主学习,探究奥秘的习惯,善于总结归纳前人的思想,提出新的见解,并多于同学老师进行研究讨论,明确新观念点的正确性和实用性;对于学生提出新见解,不管对错,要多鼓励,多褒奖,不能一棒子打死,正所谓“没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以鼓励,褒奖的方式提高学生创新思维的积极性,引导其正确认识及完善自己的新见解,提高学习兴趣。这样可以培养学生自我认知、人际关系、语言、逻辑数学等方面的智能。

3.2 引导学生自主设计、优化实验方案、进行实地测量,使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在传统的辐射剂量与防护实验中,实验大多在实验室完成,实验环境及条件已明确,学生只需在教师的指导下按步骤进行操作即可,这种方式缺乏主观能动性,对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相对欠缺;为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带学生到各放射性应用单位,进行实地考察,对该单位的放射性设备及所处环境进行分析,做出监测方案,并由教师对其监测方案提出意见,指出其不足之处,指导学生进行修改,培养学生自主完成实验方案的能力。

在实验方案完成后,带领学生按设计方案对该放射性应用单位进行实地测量,合理记录测量数据。并对在测量过程中遇到的困难进行整理分析,提出解决方案,并进行讨论。在此过程中,可以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使学生在毕业后能更好、更快的融入社会,缩短学生从学校到社会过度的适应期。

3.3 测量分析,培养学生自主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辐射剂量与防护实验中,要求学生具备处理及分析实验数据的能力;因此,学生必须熟悉国家制定的辐射剂量及防护标准,能准确判断出数据的合理性。

指导学生对测量数据及整个实验过程进行分析,判断数据的合理性,剔除错误数据,找出超标数据,并分析其产生原因,对测量过程中所使用的仪器设备,测量方案及测量过程进行优缺点评价,设计整改方案。

4 结语

通过辐射剂量与防护实验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教学质量明显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学习兴趣及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学生参加各种竞赛共获奖82个:其中:国际级4个、部级2个、省部级41项、校级35项成绩斐然。然而,实验教学改革是一长期过程,必须保持与时俱进,不断探索。坚持“以人才培养为中心,内涵发展,以人为本,以创新人才培养为核心”等现代高校教育理念,不断改革,不断创新,使其符合科学的发展,满足社会的需要。

参考文献

[1] 郑贤利,王振华,程品晶,等.核技术实验教学方法改革与创新[J].中国电力教育,2012(23):92-93.

辐射防护研究例3

1概述

任何带电物体的周围都存在电场,而周期变化的电场将会产生周期变化的磁场,也就存在电磁波,产生电磁辐射,如果这种辐射的量超过限定条件,那么就会对环境形成电磁污染。和无处可躲的大气污染、水污染、噪声污染一样,电磁辐射同样无处不在,这使它成为公认的“第四污染源”。

只要存在电场变化的地方就会有电磁辐射。目前,能造成大面积电磁污染的主要有高压输配电系统、发射设备、微波设备、家用电器、计算机等等。其中高压输电系统的电磁辐射强度最大,对人体的危害最明显。为了保障从业者的健康,在辐射环境下的工作时间有着严格的限定。相比之下,诸如彩电、手机、微波炉、空调机、电冰箱、计算机等等家庭必需的电气设备所影响的人群更广泛。在上述常见的电气设备中,与人们工作、生活息息相关的计算机更值得关注。许多上班族和沉迷于网络世界的网虫每天面对计算机的时间往往超过8小时。而计算机本身就是一个不可小觑的电磁辐射源:微处理器、主板、显卡、声卡、内存、硬盘、光驱、显示器、USB接口等主要部件在工作时都会向外界辐射电磁能量。计算机所产生的电磁辐射,对那些长期接触计算机的人的身心健康有巨大的危害。

2计算机电磁辐射对人体的危害

计算机已进入现代社会的各行各业和千家万户,它给人们的工作、学习、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但“计算机病”也与日俱增,严重的影响了人们的身心健康。“计算机病”的症状表现为神经衰弱综合癌(头晕、头痛、疲劳、失眠或噩梦、记忆力减退、情绪低落等)、肩颈腕综合症(骨骼不适、手指麻等、感觉异常、震颤、有压痛),以及腰背酸痛、抗病能力降低、易感冒等,发病率最高的是那些每天在计算机旁敲击键盘的专业人员。这些专业人员精神压力大,大脑处于高度集中和紧张状态,这是产生神经衰弱综合症的根源。流产、面部褐斑、类似红斑或湿疹等的出现,亦与精神因素密切相关。专业人员连续注视计算机屏幕,长时间近距离盯着闪烁的荧光屏,易使眼睛充血、干燥、怕光,严重者还会使眼球视网膜的感光功能失调,晶体受损,暗适应能力降低,造成视力减退,甚至可导致微波自内障、夜盲症等。如人体受辐射还可导致人体循环系统异常,男性生殖能力下降,人体激素分泌异常等。孕妇、儿童、心脏起搏器佩戴者和老人是电磁辐射的易感人群,而心脏、眼睛和生殖系统等是电磁辐射敏感器官。近年来的畸形儿出生率和儿童的自血病增多,心脏起搏器佩戴者的死亡率增加,电磁辐射难逃其咎。

3计算机辐射的主要来源

虽然微处理器、主板、显卡、声卡、内存、硬盘、光驱、显示器、USB接口等主要部件在工作时都会向外界辐射电磁能量,但幸运的是,除显示器之外,这些配件都是被装在具有电磁屏蔽能力的机箱里面,阻挡了大部分电磁辐射。所以,我们通常受到的辐射一方面来自显示器,而另一方面则来自主机。倘若显示器在电磁屏蔽技术方面不够严谨,那么用户可能一周5天、每天8小时都会受到电磁辐射,对健康的危害显而易见。而机箱同样如此,设计不良的产品往往台发生电磁辐射泄漏,如果机箱与用户之间的距离太近,外泄的电磁辐射同样会影响到用户健康。

上述表明,计算机的电磁辐射主要来源于显示器和主机。其中显示器又分为CRT显示器(阴极射线管显示器)和LCD显示器(液晶显示器)。CRT显示器是计算机中最严重的辐射源。CRT显示器通过电子枪发射电子束实现画面显示,对外发射电子本身就会产生严重的电磁辐射,尽管厚厚的含铅玻璃屏幕可在一定程度上阻隔辐射,但仍然有不少电子穿透阻隔层而直接照射到使用者。所以,如何削弱这部分辐射至关重要。

按照物理学的定义,来自CRT显示器的辐射伤害主要可分为光辐射、低能x射线、无线电场、静电场和低频电磁场。其中光辐射为电子枪打在屏幕背后荧光层而发出的可见光和少量紫外线,只有少量的紫外线会对人体造成危害。X射线由电子束碰撞阴极射线管的内部前屏所产生,但因为能量极低,其辐射程度也可忽略不计。无线电场主要从CRT的控制电路部分发出,强度非常弱,经过短距离后基本上就衰减到零。静电场则是从CRT电子枪内部的加速电场所产生,最直接的体现就是会让屏幕吸附灰尘。而被认为对人体健康损害最严重的应该是低频电磁场,它主要由显示器的电源部分(高压包)和垂直/水平扫描电场所产生,电磁场频率在5Hz~400kHz之间。

LCD电磁辐射相对低很多。从原理上说,LCD显示器以液晶材料作为光线通过的开关来控制光线照射屏幕,进而获得画面输出。而这个过程并没有涉及紫外线、静电场、高压电源等容易产生辐射的部件,因此从这个方面考虑可以说LCD正面几乎是零辐射。另外,LCD和CRT显示器一样,机内同样需要一个高压电源,只是电源驱动的并不是电子枪,而是LCD背光模组中的冷阴极荧光管。此种荧光灯管其实和我们常见的日光灯一样,都需要较高的电压才能驱动,只是点亮之后电压会迅速回落到较低的水平。因此,LCD的电源只需要维持一定时间的高压状态(可达到l000V),然后转为常压甚至低压状态,而不必像CRT显示器的高压包一样始终得保持高电压状态。因此相对而言,LCD显示器电源部分对外辐射的低频电磁波会比CRT要弱很多,加上LCD的摆放位置往往贴近墙面.所以不会背对着人体,这种辐射对人的影响可减弱到零。

显示器之外,第二辐射源就是主机。众所周知,金属机箱对电磁辐射可起着屏蔽的作用,但不同材料,不同设计、不同工艺的机箱的防辐射能力并不相同,如果设计不良,主机外泄的电磁辐射仍可能超标。

首先,机箱的材料至关重要,目前大多数机箱都是使用镀锌铜板,它可起到良好的屏蔽效果。不少高档机箱采用更轻的铝合金材料,同样具有良好的防辐射能力。材料仅是防辐射要求的基本方面,更关键的地方在于机箱制造工艺,只有模具精细,制造工艺好的机箱才会具有良好的电磁屏蔽效果。这方面主要体现在机箱面板、前置接口,后侧挡板及其他所有存在任何接缝的地方,劣质机箱与优质机箱在这方面差异甚大,前者的接缝处通常很不严密,设计、制造过程中都没通过辐射实验室进行严格检测、电磁辐射外泄情况严重。尤其是在前置接口方面,电磁辐射很容易就直接影响到用户。而优质机箱在这些细节都比较严谨,基本不存在接缝不够密合的问题,样品制造出来后都必项在电磁实验室中测量辐射是否达标,选标之后方可进行大批量制造。此外,不少机箱为了制造方便都采用双面喷漆,但内部表面如果被喷漆的话,机箱板就无法直接吸收电磁坡,电磁波会出现四处散射的情况。倘若在机箱接缝处不够严密就很容易因电磁波散射而造成泄漏现象。相较之下,外表面喷漆、内部镀锌的做法更值得提倡。钢板内表面所镀的锌(防氧化需要)同样也是金属,电磁波射到表面后可以被有效屏蔽而不会出现散射现象,这对机箱整体的电磁辐射屏蔽是很有利的——从健康角度考虑,我们认为多花点预算购买品质优良的机箱还是值得提倡的。

因此,对于广大计算机用户来说,选择LCD显示器,购买选材合理、设计优秀、屏蔽良好的机箱是非常重要的。这样可以最大限度的保证计算机用户免于受到过度的电磁辐射危害。

除了在购买时选择符合电磁辐射标准的计算机外,还可以根据情况采取下列措施。①平时饮食应选择富含维生素类的食品,以降低辐射的危害②有必要选用防护产品,如防护屏、护目镜、防磁帖防护服等③长时间使用计算机,应注意间隔与调剂,孕妇操作计算机一天不宜超过2h。④人体与计算机,应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室内办公和家用电器的设置不宜过密,不要把家用电器摆放得过于集中,以免使自己暴露在超剂量辐射的危险之中。:

4结语

随着计算机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它给现代人的工作、学习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成为人们生产生活所必不可少的一件工具。在给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应该注意到,计算机所产生的电磁辐射也给人们的健康带来了危害。如何有效地防止和降低计算机对人身健康的威胁,是人们生产生活中所应该关心和关注的一个问题。计算机的电磁辐射主要来源于显示器和主机,选择LCD显示器和具有良好防辐射效果的机箱是防止用户免于过度电磁辐射的关键。另外加强维生素的摄入,选择防护用具,避免长时间近距离接触计算机也是重要的防护措施。

参考文献:

[1]胡焱弟,白志鹏等.大学生受电脑电磁辐射的研究.安全与环境学报.2005.5(3).37~41.

[2]刘英杰.电磁辐射与劳动保护.水利电力劳动保护.2002.(1).17~18.26.

[3]吴忠智.关于电源污染及电磁辐射的探讨.电工技术杂志.2001.(11).30~31.

辐射防护研究例4

关键词:药用植物; 离子辐射; 辐射防护剂

Summary of Eight Radioprotective Medicinal Plants

Abstract:The development of radioprotective agents has been the subject of intense research in view of their potential use within a radiation environment, such as space exploration, radiotherapy and even nuclear war. This article reviews some of the most promising plants, and their bioactive principles.

Key words:Medicinal plant; Ionizing radiation; Radioprotective agents

辐射会引起动物严重的行为失常,即使接受非常低剂量的离子辐射也会导致记忆力发生减退,较高剂量的辐射则可能导致呕吐、腹泻,甚至死亡。在过去,人们对辐射防护剂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合成或天然来源的化合物进行筛选,如抗氧化剂、金属元素、免疫调节剂、酯多糖和前列腺素等[1]。由美国Walter Reed陆军研究所开发的氨磷汀(商品名amifostine)是目前唯一的一个经美国FDA认可的辐射防护药物,被用于缓解头颈癌症病人辐射治疗过程中的口腔干燥症状。最近几年,造血生长因子和细胞因子也被用于辐射伤害的治疗,但它们在毒性、作用时效、用药的方便程度等方面都不太理想[2]。当前,全世界有近70%的人口都在使用药用植物,愈来愈多的药用植物已经被证实具有明显的辐射防护作用,这使得新药研发人员不得不将研究重点转移到对药用植物的研究中来[3]。

1 植物辐射防护作用的药学研究

1.1 积雪草Centella asiatica伞状花科植物积雪草很早以前就被用于消化道溃疡、皮肤创伤和记忆力衰退的治疗,它含有多种具抗氧化活性的成分,如积雪草苷(asiaticoside)、积雪草酸(asiatic acid)、玻热模苷(brahmoside)、玻热模苷(brahminoside)和异玻热米酸(isobrahmic acid)等。有关积雪草的神经调节作用已有很多报道,但关于其辐射防护作用的研究却很少。Arora等[4]研究发现,积雪草提取物100 mg/kg可明显缓解接受2 Gy低剂量离子辐射的小鼠所产生的体重减轻和反胃症状。另外,口服该提取物对接受8 Gy亚致死剂量的60Coγ射线照射的小鼠也具有类似的保护效果;Gupta等[5]报道了积雪草还可以减轻γ-辐射和氯化镉产生的组合毒性。

1.2 银杏Ginkgo biloba已知银杏可通过激活抗氧化剂谷胱甘肽的生成而减轻氧化损伤,常被用于治疗哮喘和循环系统有关的疾病。它除了含有香豆素(coumarins)、儿茶素(catechins)、银杏萜内酯(ginkgolides)、白果内酯(bilobalide)和鼠李黄素(rhamnetin)等大量的活性成分以外,还含有许多黄酮类化合物,如山奈酚(kaempferol)、榭皮素(quercetin)、杨梅黄素(myricetin)、银杏黄素(ginkgetin)和异银杏黄素(isoginkgetin)等,总计约300多种。银杏提取物Egb761,由于具有减轻线粒体氧化损伤的作用而被用于治疗由缺氧所导致的大脑机能紊乱。100 g/ml的银杏叶乙醇提取物对羟自由基引发的兔小脑神经元培养细胞的凋亡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已知能抑制自由基引起细胞凋亡的物质即具有辐射防护作用,这也可用来解释银杏提取物具有辐射防护作用的原因[6]。

1.3 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 沙棘记载有抗氧化、消炎、抗微生物、止痛和增强免疫力等活性,早在1 000多年以前,西藏就已经使用沙棘油(sea buckthorn oil)来治疗口腔粘膜炎、阴道炎、子宫颈溃烂、十二指肠溃疡和胃功能失调等多种病症。沙棘的浆果中除了含有诸如鼠李黄素、异鼠李黄素(isorhamnetin)、榭皮素和山奈酚在内的多酚类化合物之外,还含有胡萝卜素、维生素(A、E、C、K)、单宁、棕榈甘油酯、硬脂酸和油酸等多种具辐射防护作用的活性成分。Goel等[7]研究发现,受到强度为1 Gy的X射线辐射处理的兔子在口服沙棘浓缩果汁之后,可使得血液中11氧醛固酮的水平恢复正常,并且能存活更长的时间。Arora等[8,9]在用强度为10 Gy的60Coγ射线照射之前30 min用沙棘浆果的50%乙醇提取物30 mg/kg处理实验小鼠,连续进行两个月的观察发现,在第30天存活率可达82%,而对照组在接受辐射后的15 d内全部死亡,该提取物具有保护作用的原因在于它可以降低由γ-辐射所引起的线粒体毒害效应,从而保护小鼠细胞的能量系统不被破坏。除此以外,沙棘还可保护γ-辐射引起的胃肠系统损伤,且caspase3(天冬氨酸激酶特异性的半胱氨酸蛋白酶)活性的降低在该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10]。Prem等[11]使用单细胞电泳技术对沙棘浆果乙醇提取物的作用机理进行研究发现,该提取物对辐射诱导的鼠胸腺细胞中DNA单链缺口的产生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在体外条件下该提取物可持续维持染色质的紧缩状态使得细胞核可抵抗高达将近1 000 Gy的辐射处理。沙棘作为一种很有前景的抗辐射药用植物,其适宜的治疗剂量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1.4 胡椒薄荷Mentha piperita唇形科植物胡椒薄荷用于治疗呕吐和胃肠胀气已有1 000多年的历史,它含有包括咖啡酸(caffeic acid)、丁香油酚(eugenol)、迷迭香酸(rosmarinic acid)和生育酚(tocopherol)在内的诸多抗氧化活性成分。其提取物除了具有抗菌活性外还有抗突变的性质,可用于预防口腔癌。胡椒薄荷的叶子中含有芸香糖苷圣草酚(7Orutinosides eriodictyol)和木犀草素(luteolin),薄荷油中也含有相当多的活性成分,如薄荷醇(menthol)、薄荷酮(menthone)、桉油精(cineole)、乙酸薄荷酯(menthylacetate)、异薄荷醇(isomenthol)、柠檬烯(limonene)和蒎烯(pinene)等。已知辐照会引起动物细胞中的染色体发生畸变,但在辐照前如果经胡椒薄荷提取物预处理可使发生畸变的细胞数目明显减少。研究发现,小鼠在接受亚致死辐射剂量处理之前每天口服胡椒薄荷提取物1 g/kg可有效控制其骨髓细胞中的染色体损伤,与此同时,它还可增加辐照后小鼠中的谷胱甘肽浓度和降低脂质过氧化,其对血液中的血清磷酸酯酶活性也有保护作用[12]。

1.5 零陵香Ocimum sanctum零陵香又称为罗勒,广泛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常用于治疗皮肤病、肝脏病变和疟疾,还可作为蛇和毒虫叮咬的解毒剂。零陵香中发现的活性成分有:芹菜苷元(apigenin)、香芹酚(carvacrol)、丁香油酚(eugenol)、荭草素(orientin)、迷迭香酸(rosmarinic acid)、乌索酸(ursolic acid)和葫芦巴苷(vicenin)。在其乙醇提取物中还发现了木犀草苷(galuteolin)、没食子酸(gallic acid)、原儿萘酸(protocatechic acid)、香草酸(vanillic acid)和香草醛(vanillin)。Weiss等[1]对其辐射防护作用进行过系统的研究,分别用零陵香水和乙醇提取物对小鼠腹腔给药进行处理,经过为期30 d的观察发现,两者均能明显提高小鼠的成活率,且前者更加明显,其最适剂量为50 mg/kg,急性LD50为6 g/kg;同时还发现,不仅腹腔给药比口服更有效,且分多次给药比一次性单一剂量给药也更加有效。进一步对零陵香的水溶性组分荭草素和葫芦巴苷研究发现,在γ辐射开始前30 min用两种化合物处理均可明显提高小鼠的存活率,且即使达到100 mg/kg的剂量也未观察到任何毒性作用。荭草素和葫芦巴苷对γ辐射诱导的鼠肝脂质过氧化具有相同的保护作用,但就对低剂量γ辐射处理引起的鼠骨髓细胞染色体畸变的抑制效果而言,葫芦巴苷的效果更加明显,且优于氨磷汀。

1.6 人参Panax ginseng有关人参在抗衰老、抗氧化、抗肿瘤和抗菌方面的性质已经进行过详细的研究。人参的茎和叶中含有人参皂苷(ginsenosides)、三叶豆(triofolin)、水杨酸和对香豆酸(pcoumaric),根部则含有人参多糖(panaxan A~H)、人参炔三醇(panaxytriol)、亚麻脂(linolein)、棕榈酸(palmitic acid)和谷甾醇(β-sitoserol)。从人参的醇溶组分中提取的人参酸性多糖(ginsan)具有促进有丝分裂、激活NK细胞和活化巨嗜细胞等许多免疫活性。关于人参的辐射防护作用有很多报道,其作用的主要机理在于它能够促进辐射处理后血液中血小板和红血球数目的恢复,研究发现,其水溶性组分(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对小鼠的辐射防护作用比全提取物要低得多,皂苷类成分则没有明显的作用[13]。Song等[14]研究发现,与辐射后给药相比,在辐射前24 h以100 mg/kg剂量的人参多糖经腹腔注射给药对小鼠具有最佳的辐射防护效果,其认为人参对小鼠的辐射防护作用在于它可促进小鼠骨髓细胞的增殖和释放大量的造血生长因子。

1.7 鬼臼Podophyllum hexandrum 为小檗科(Berberidaceae)的一种多年生草本,又叫桃儿七,英文名称himalayan mayapple。其根部用于治疗便秘、蚊虫叮咬、皮肤过敏和风湿等疾病已经有近2 000年的历史,它含有多种抗病毒和抗癌的活性成分,主要分为脂素(lignans)和黄酮两大类化合物:前者包括鬼臼毒素(podophyllotoxin)、鬼臼树脂(podophyllin)和盾叶鬼臼素(peltatins),后者如榭皮素、山奈酚和紫云英苷(astragalin)等。鬼臼的辐射防护活性非常显著,甚至超过了合成的辐射防护剂氨磷汀和diltiazem。Coleman等[6]最先报道了鬼臼对小鼠的辐射防护作用,在辐射前用鬼臼的根状茎提取物处理比辐射后处理保护作用更明显,且在该条件下的最适剂量为200 mg/kg。除了可改善辐射所致的胃肠道损伤之外,鬼臼的水溶性提取物还可以调节鼠肝抗氧化防御系统中抗氧化酶的活性,若在辐射前用鬼臼提取物处理小鼠,可观察到辐射12 h后鼠肝中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均比对照要高[15]。线粒体作为生成ATP的部位,它对辐射损伤后的修复过程非常重要,实验证明鬼臼还可减轻辐射对哺乳动物线粒体造成的伤害。在对人肝癌HepG2细胞的研究中发现,在辐射前1~2 h用0.1~1.0 g/ml较低浓度的鬼臼水提取物处理起到的辐射防护作用最明显,其作用的机理可能是通过增加细胞中抗氧化剂谷胱甘肽的浓度从而抑制由辐射引起的线粒体膜脂质和蛋白质的氧化损伤[5,16,17]。

1.8 心叶青牛胆Tinospora cordifolia作为防己科(Menispermaceae)的一种抗衰老药草,它具有预防糖尿病、解热镇痛、抗氧化和免疫调节等活性,广泛用于治疗包括黄疸、皮肤病、贫血和感染在内的各种疾病。其根部提取物可改善黄疸病人手术后kupffer细胞的功能和抑制肝脏匀浆中硫酸亚铁引起的过氧化反应,这可能与其所具有的清除自由基和螯合金属离子的性质有关。有实验证明,在使小鼠接受致死剂量的辐照之前,每天口服心叶青牛胆水溶性提取物5 mg/kg,连续观察30 d后发现,处理组的存活率为33%,而对照组则全部死亡[19]。使用啤酒酵母作为实验模型证明,心叶青牛胆根部的水溶性成分阿拉伯半乳聚糖(arabinogalactan)的辐射防护活性几乎完全在于其出色的清除自由基的能力,因为它并不引起酵母细胞中过氧化氢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的提高。另外,该提取物还可减轻辐射所致的DNA降解,在提取物浓度达6.9 mg/ml时,经γ-辐射处理的pBR322质粒DNA所形成的单链缺口与对照比较可减少71%[20]。

2 总结

综上所述,许多植物都具有对辐射伤害的保护作用,但是到目前为止,大部分植物来源的辐射防护剂还尚未进行相关的临床试验。在当前,开发一种有效和可靠的用于评价辐射防护作用效果的高通量生物分析方法是非常有必要的,这将使得快速和大批量地对植物提取物样品进行筛选成为可能。进一步的研究还包括:(1)对标准提取物(standardized extracts)的有效性进行系统评价的方法;(2)辐射防护作用有效组分的分离研究;(3)辐射防护剂的配合使用和添加活性增强剂(bioenhancers),以加强疗效;(4)当前大多数辐射防护剂本质上都是起预防作用的,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它们的用途,因此,开发具有治疗作用的辐射恢复药物(radiorecovery drugs)将成为当务之急。

参考文献

[1] Weiss JF, Landauer MR. Protection against ionizing radiation by antioxidant nutrients and phytochemicals[J].Toxicology,2003,189(1-2):1.

[2] Herodin F, Bourin P, Mayol JF, et al. Short-term injection of antiapoptotic cytokine combinations soon after lethal gamma irradiation promotes survival[J].Blood,2003,101(7):2609.

[3] Maharwal J, Samarth RM, Saini MR. Radiomodulatory influence of Rajgira (Amaranthus paniculatus) leaf extract in Swiss albino mice[J].Phytother Res,2003,17(4):1150.

[4] Arora R, Gupta D, Sharma AK, et al. Modification of radiation-induced damage in mammalian model systems by natural plant products: implications for radiation protection In Proceedings of the IUPAC[J].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Biopersity and Natural Products,2004,33(4):56.

[5] Gupta D, Arora R, Gupta S, et al. Radiation-induced oxidative damage to mitochondria and its modification by endogenous antioxidants in vivo: role of some herbal preparations[J].Indian J Nuclear Med,2003,18(3):14.

[6] Coleman NE, Blakely WF, Fike JR, et al. Molecular and cellular biology of moderate-dose (110 Gy) radiation and potential mechanisms of radiation protection: Report of a workshop at Betjesda, Maryland, december 17-18, 2001[J].Radiat Res,2003,159(6):812.

[7] Goel HC, Prem KI, Samanta N, et al. Induction of DNA-protein cross-links by Hippophae rhamnoides, implications in radioprotection and cytotoxicity[J].Mol Cell Biochem,2003,245(1-2):57.

[8] Arora R, Sharma RK, Prasad J, et al. Radioprotective efficacy of Hippophae rhamnoides. In Proceedings of the Seminar on Sea Buckthorn: A Resource for Environment[J].Health and Economy,2004,31(2):21.

[9] Arora R, Gupta D, Garg AP, et al. Radioprotection of mice liver mitochondria by Hippophae rhamnoides L. in vivo. In Proceedings of 3rd Biennial Conference on Hyperthermic Oncology and Medicine[J].Pharmacol Ther,2003,39(2):347.

[10] Goel HC, Salin CA, Prakash H. Protection of jejunal crypts by RH-3 (a preparation of Hippophae rhamnoides) against lethal whole body gamma irradiation[J].Phytother Res,2003,17(3):222.

[11] Prem KI, Samanta N, Goel HC. Modulation of chromatin organization by RH-3, a preparation of Hippophae rhamnoides, a possible role in radioprotection[J].Mol Cell Biochem,2002,238(1-2):1.

[12] Samarth RM, Kumar A. Mentha piperita (Linn.) leaf extract provides protection against radiation induced chromosomal damage in bone marrow of mice[J].Indian J Exp Biol,2003,41(3):229.

[13] Kumar M, Sharma MK, Saxena PS, et al. Radioprotective effect of Panax ginseng on the phosphatases and lipid peroxidation level in testes of Swiss albino mice[J].Biol Pharm Bull,2003,26(3):308.

[14] Song JY,Han SK,Bac KG,et al.Radioprotective effects of ginsan,an immunomodulator[J].Radiat Res,2003,159(6):768.

[15] Gupta D,Arora R,Garg AP,et al.Radiation-induced damage to.mitochondria and its modification by podophyllum hexandrum Royale in HepG2 cells[J].Mol Cell Biochem,2003,247(3):25.

[16] Gupta D,Arora R,Garg AP,et al.Modification of radiation-damage to mitochondrial system in vivo by Podophyllum hexandrum:mechanistic aspects[J].Mol Cell Biochem,2004,266(1-2):65.

[17] Sajikumar S, Goel HC. Podophyllum hexandrum prevents radiation induced neuronal damage in post-natal rats exposed in utero[J].Phytother Res,2003,17(7):761.

辐射防护研究例5

中图分类号:TM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3)05025002

1引言

随着城乡的快速发展,国民用电量不断增大,为了满足对电量的需求,供电单位不断将高压电输变电技术应用到低压输变电工程之中。因此,高压输电线、变电站等设施不断增多[1],由高压电输变电设备产生的电磁辐射越来越多,对人体和用电设备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如何防护这种影响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为了更好的对高压电输变电电磁辐射污染的有效防护,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和危害是十分必要的,能够为防护找到突破口,以寻找到更好的防护措施来保护人们的身心健康。

2高压电输变电电磁辐射污染产生的原因

2.1高压变电所

随着高压电输变电设施在城市中的增多,越来越多的高压变电站成为电磁辐射污染的源头之一。为了满足用电需求,高压变电站内必须配务高压设备,而高压设备在进行输变电时,纵横交错的高压导线在带电状态下,就会形成一个电磁场,发出电磁波,形成电磁污染。因此,变电所运行设备周围存在一定的电磁场[2],是高压电输变电电磁辐射污染产生的原因之一。

2.2高压输电线路

除了高压电变电所外,高压输电线路是产生电磁辐射的又一元凶。高压输电线路荷载高压电流,电流流径导线后就会在高压线与地面之间产生静电感应,形成一个电磁场,电磁场发射出来的电磁污染直接作用在地面与导线之间的包括人在内的任何物体,这种辐射污染随着导线距地距离的远近而变化,导线距地越近,电磁辐射越强,导线距地越远,电磁辐射越小[3]。

2.3输变电设备产生的电磁辐射量微小

虽然高压电输变电产生电磁污染,但这种污染并非输变电设备产生的,而是带电导线形成的静电磁场产生的,由于输变电设备输送的是50Hz频率的电流,产生的电磁能量太小,不会对人或用电设备造成危害,因此,输变电设备产生的电磁辐射常常被忽略不计,因此,在高压电输变电电磁辐射污染的产生的原因中可以去除输变电设备的因素。

3高压电输变电电磁辐射污染的危害

高压电输变电电磁辐射污染对人和用电设备产生一定的危害,给人们的日常生活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3.1对人体的危害

我国20世纪70年代模拟220kV超高压输电线进行的动物实验也表明,当辐射场强超过一定限值后,较长时间的作用可导致中枢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等机能障碍[4]。由此可见,高压电输变电产生的电磁辐射对人的身体有一定的损伤,使人的机能加速老化,容易产生心脑血管疾病。另外,在电磁辐射污染下,人体的某部位细胞基因可能发生突变,这种突变可能导致精神问题、肿瘤问题的不断发生,使人们的健康生活受损。

3.2对用电设备造成影响

电磁辐射对用电设备的影响非常大,包括医疗设备、办公设备、日常生活设备、工业设备等等。在电磁辐射的作用下,导致用电设备的烧毁、接触不良、出现波状振动、色斑、计算机重启、医疗设备启动无效。

3.3对通信线路及无线电的干扰

高压电输变电电磁辐射能够对通信线路和无线电波产生干扰,降低通信线路和无线电数据传输的质量,破坏数据传输的连续性,给用户带来不便。

4高压电输变电电磁辐射污染的分析

根据测量条件选择了220kV某变电所作为测量对象,各变电所都在变电所高压构架的处围墙外垂直方向,相应的测点间距为5m[5]。

4.1电磁场强度测量

对220kV某变电所电磁场强度的测量后得知:220kV变电所电场强度的最大值为199V/m,远远小于准则中所推荐的对居民区评价标准(4kV/m);最大磁场强度的最大值为0.28μT,远远小于准则中推荐的评价标准(0.1mT),符合相应的要求。由于220kV输电线的电压等级、容量、导线类型与某市同塔双回曙泽4331线、海曙2349线相似,具有很好的可比性,监测对象选择该同塔双回220kV输电线012号塔附近的一段线路,监测结果得知,同塔双回曙泽4331线、海曙2349线在测量范围内的工频电场强度测量值最大为2372V/m,磁感应强度测量值最大值为22.328μT,均符合国家法规所规定的数值范围。

4.3无线电干扰测值

对220kV变电所无线干扰情况进行了测试,得知频率为0.5MHz时测值最大值为44.3dB(μ/m),小于评价标准(53dB(μ/m)),符合相关的法规要求。

5高压电输变电电磁辐射污染的防护措施

高压电输变电电磁辐射污染对人体和用电设备产生了一定的损害,因此,在不影响供电质量的前提下,必须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

5.1距离调整

由于电磁辐射污染的危害随着距离的拉远而迅速减少,根据这一特点,在架设高压电输变电线路时,应该适当调高15~20m的距地距离;另外在建设高压电变电所时,要适当调整各导线间的距离,以减弱电磁感应的强度,变电站建设时距周围保持有效的隔离距离。

5.2建立合理的接入系统

接入系统涉及到导线的选择、接入方法、导线保护、绝缘措施等,只有科学合理的接入系统才能有效的屏蔽电磁辐射,减少电磁辐射污染对人体的损害。

5.3尽量采用三相电技术

三相电具有三相电压及三相电流矢量和为零的特性,能够有效的降低高压电输变电电磁辐射强度。因此,在变电所设计中采用合理的布置,采用辐射少的设备,减少电磁辐射的产生。尽量多采用三相设备,减少分相设备的使用,若使用分相设备,应尽量压缩相间距离,使用三相共箱GIS设备效果会更好[6]。

5.4加强日常维护

加强对高压输变电工程设备的日常维护、检修,当更新或维修设备后,应进行电磁场强的监测,以保证电磁波辐射水平符合国家标准限制要求[7]。

5.5建立政策监督体制

考虑到电磁辐射的影响,为了提高全民的健康水平,减少电磁污染,建议相关部门从政策入手,通过政策引导,来监督电力部门在高压电输变电架设中采用科学的技术,降低电磁辐射污染。

6结语

电磁辐射污染对人体和其它设备产生了不良影响,因此,分析高压电输变电电磁辐射产生的根源,了解电磁辐射的危害,分析其影响的强弱是十分必要的,为有效防护电磁污染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丁玉斌,张国平.高压电输变电电磁辐射污染分析及防护研究[J].高等函授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21(4).

[2] 马宁.高压输变电设备电磁辐射分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29).

[3] 翟俊玉,张运国.输变电工程电磁辐射污染影响及防治对策[J].农村电气化,2004(10).

[4] 王微旻.高压输电线路电磁辐射污染的评价及建议[J].民营科技,2007(7).

辐射防护研究例6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3)06(c)-0192-02

《电离辐射剂量与防护》是核工程与核技术、核技术专业四年制本科生的专业必修课之一,其基本任务是帮助学生掌握辐射剂量与防护的基本概念及理论基础知识,辐射剂量测量、估算以及辐射防护的基本原则和方法,为学习其他各门专业课与今后工作打下坚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该课程内容比较抽象、深奥,学生缺乏学习兴趣,感觉学习难度较大。因此,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便成了课程教学改革的目标之一。针对核类专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和任务,结合专业特点,在《电离辐射剂量与防护》网络教学方面进行了一些尝试。

1 网络课程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多媒体技术的发展,网络教育已经成为当前发展最迅速、传播空间最大的新型教育方式。如英国的开放大学网络课程、美国的开放网络课程都是其中发展成功的例子。目前,90%以上的美国高校开设了网络课程[1],其中以麻省理工学院的最为成功。2003年,为实现优秀教育教学资料的全国共享,中国教育部启动了“精品课程建设工程”的项目,形成了国家、省、学校三级精品课程体系。基于网络技术的教育教学应用是学校信息化建设的核心[2]。国内各大高校也纷纷着手构建网络课程,探究网络教学的方式方法,充分利用了学生的课余时间,调动学生的自主学习积极性,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实现了资源共享。

2 网络课程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本文以《电离辐射剂量与防护》课程为核心,在南华大学数字化教学中心实现了该课程的网络课程建设。通过完整的系统的导航功能,实现了对知识的快速查找和简单定位,同时也发现了当代网络课程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概念混淆

网络课程与课件的设计方式不同,网络课程是以满足学生的需求为基点展开设计的,而网络课件则是以教育教学为出发点,将一个或几个知识点的重点罗列。虽然两者在改变学生认知结构的总目标上是一致的,但课件只是以软件的方式实现教学课程中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缺少完整课程的许多内容,是不完全的。但在实际教学中,仍有许多学校将课程的部分章节和某些知识点的材料组织起来,通过简单的罗列来作为一门网络课程,造成两种概念的混淆[3]。

2.2 重内容,轻环境

在当代网络课程的教学中,片面的强调知识的传授,仅以简单展示的书本教学材料或教师讲稿为主要教学方式,内容空洞,结构单一,仅包含了部分课程的少量内容,缺乏系统的整体的规划。在学习环境的设计上,缺少真实性,简单的填鸭式的授课方式,使学生只能被动的接受老师所教授的教学内容,自行解决问题的能力没有得到提升,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主性没有得到提升。

2.3 缺乏系统的教学设计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老师是学习开展的引导者。为促进学生的知识体系构建,帮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的能力,老师的精心指导和教育是不可或缺的。在实际的网络教学的组织设计中,老师应考虑到的教学环节应包括:实时讲座,在线答疑,讨论交流,作业的布置及讲评,以及学生与老师间协作式、探索式的学习。但当代的许多网络课程缺乏系统的、完备的教学流程,课程的设计与教学活动的展开也缺乏多样性。

2.4 重视建设,忽略应用

由于近年来互联网的发展和网络自主学习的兴起,国家各级教育机构和学校都意识到了网络课程建设的重要性。网络课程的建设出现了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各大院校和各类机构提供的数量庞大的种类齐全,资源丰富,特色鲜明、功能强大、技术先进的网络课程构成了现代网络教育中较为完整的网上教学系统。许多学校的网络课程前期投入大,成本高,制作完成后,没有得到应有的维护和及时的更新,实际教学的老师也没有充分的将网络课程应用于实际教学中,使得网络课程的存在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4]。

3 加强和改进网络课程建设的对策

3.1 避免把网络课程建成网络课件

由于网络课程和网络课件的概念的混淆不清,导致部分人将其界定为同一个概念,这也导致了许多人在设计网络课程时将其理解为简单的静态的窗口式的罗列知识点,或者是书本的普通电子化播放。课件是用于教学活动的计算机软件,而网络课程是应用在网络环境中的课件。前者包含了进行教育活动的程序、软件开发和维护的相关材料及师生使用网络程序学习的课本和练习册等。而后者则主要是对相关课程通过网络的展示教学内容和展开响应教学活动的综合。网络课程作为某一学科的具体学习课程,必须具备显示教学的所有环节,即教学目标的制定,教学内容的设计,教学活动的展开和教学评价的反馈等。网络课程不是网络课件,不能仅以简单的书本转移来制作一门网络课程。所以一定要注意区分两者的概念。

3.2 避免“三个中心”的倾向

网络课程建设的三个中心主要是指教学中以老师为中心,学习时以学科内容为中心,应用时以多媒体技术为中心。首先,教学中以老师为中心,忽略了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这一中心,将印刷版的教材扫描成电子版播放、简单的黑板加人头的视频呈现、或者是远程教学的教学实况的单向传递,缺乏交互,使网络课程发挥不了应有的作用。其次,学习时以学习内容为中心,忽略了学生的自主认知性和对课程适应性。没有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设计和制作课

程,使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成为摆设,网络课程应有的生动形象,新颖鲜活的特点被掩盖,网络课程变成了一种类似于在多媒体上将书本简单翻页的传统教学[5]。最后,应用时以多媒体技术为中心。教师团队可能过分的强调学科的内容和学习目标的达成,忽视了运用媒体强大的表现与学习功能。而多媒体技术团队则可能过分的强调超媒体、交互性等多媒体的强大优势,落入了一种片面强调各种媒体的长处的运用,而使学习的中心和重点被忽略,脱离了整个教学的目标,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学习效果的不到满足。

3.3 注重对学习环境设计

网络环境下的课程学习,除了能查阅到与课程相关的许多资料外,一定程度上是要求学生自主学习的,因此,网络课程的环境设计变得十分重要。网络课程的设计应在将课程的所有内容以一定的逻辑和布局展示出来的基础上,牢牢把握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这一中心,调查学生的学习水平和认知结构的特点,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注重学习环境的设计。学习环境设计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学生能够学习效率的高低。简单无聊的静态窗口展示容易令学生感到倦怠和疲劳。因此,网络课程教学除了运用简单的文字说明和图片展示等基本的教学形式外,还应该运用多媒体的优势,采用动画、视频、音频等媒体形式生动形象的展现课程的重难点,在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同时,掌握重难点。提高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同时,这也提出了一个问题,课程设计者在设计课程时,也不能单纯的考虑课堂的生动活泼,而将一些不相干的内容、图片,音频、视频等增添进去,干扰学生对学科的认知和对重难点的把握。

3.4 教学设计和交互性环节的设计

精心的教学活动的设计,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的呈现和形式多样的媒体功能的展示,使得网络课程的学习变得主动而充满吸引力[6]。网络课程充分的考虑了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认知特点,设置了一系列模拟真实课堂的教学环境,引导学生自主的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并主动地接受课程中展示的教学内容,总结学习心得,提升学习能力。网络课程不仅仅作为一个提供资料的知识库,同时也是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关键,因此,网络课程在设计的过程中,最好能出具一份关于本学科学习方法的详细介绍,从而有利于学生安排课余时间,并通过学习方法的提示,循序渐进的完成对课程的学习。在课程的设计中,应牢牢把握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这一中心,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和学习积极性,多采用动画、音频、视频等媒体方式,丰富学生课堂,提高学习效率。

3.5 完善管理和运行机制

随着网络的普及和信息化教育的推广,各大高校纷纷意识到网络课程建设在信息化教学中的重要性,网络平台的建立和网络课程的开设如雨后春笋,但为了确保网络课程的质量和网络教学的效果,学校应注重优势专业的建设和特色学科的推广,系统规划,统一建设,形成由项目提出到推广应用的健全的运行机制,在课程评价和验收的环节中,注重质量,建立起完善的课程质量保障体系,通过严格控制评价指标,建立多方面的评价体系来实现对教学环节的整体控制和提升优化。各职能部门也要切实执行质量保障标准,注重整体效益,为网络课程的开发和利用探索出一个具体的可执行的标准,从而提升网络课程的效益,促进网络课程的可持续发展。

4 结语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迅速发展,网络课程建设已成为教育教学改革重要的建设内容。基于这种背景,本文充分利用南华大学数字化教学中心,实现了《电离辐射剂量与防护》的网络课程建设,并对建设过程中发现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促进相应学科的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为学校课程质量的整体提高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乔琼.美国高校远程教育办学特色与经验探究[J].中国远程育,2009(10):73-78.

[2] 刘占东,许爱芬,谢霞.高等院校网络课程建设初探[J].职业技术,2012(6):48.

[3] 岳剑文.浅析多媒体教学课件与网络课程的区别[J].经营管理者,2012(24):383.

[4] 梅武成.高职院校网络课程建设及推广运用[J].科技信息,2012(1):505-506.

[5] 王志红.网络课程建设实现信息化教学的探索[J].中国建设育,2007(9):34-36.

[6] 徐南利.网络课程建设应防止“三重三轻”[J].商场现代化,2012(17):101.

辐射防护研究例7

在大力发展基层医院建设中,放射科室成为一个必不可少的部门。但由于基层的放射科室建设,设备状况和人员的防护意识较弱,防护措施做不到位,对放射医护工作人员产生不同程度的危害。本文就邢台县基层医院放射防护情况做出的调查,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提出加大监管力度的措施的意见。做好放射设备的标准建设维护,按要求进行操作检查,对保护从事放射工作的医护人员及受照射的公众,身体健康将会起到积极的作用。

1邢台县基层医院放射科现状及防护分析

邢台县地处河北省南部,山区,受地域环境和经济条件的限制,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相对较为缓慢。全县共有四家县级医院,十五家乡镇医院,目前只有一部分设置了放射科室,配备了放射检查设备。但由于对于放射科室的作用认识不足,设备条件限制,以及工作人员的素质能力有限等等问题,在日常的检查的过程中,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就调查的情况来看不容乐观。

1.1基础设施简陋,设备检查能力较弱。

在调查中发现,邢台县的四个县级医院的条件要比乡镇医院要好,配置CT三台、X光机四台。邢台县设有放射科室的乡镇基层医院十五家,共配置了十四台X 光机,且X光机分别是六十到八十年代配置放射设备。受环境和经济条件的限制,,普遍基础设施简陋,没有专门的隔离操作室,对周围的辐射、医护人员和患者不能达到更好的防护。另外,由于设施的简陋使用面积不达标,基本建设都是检查、治疗等等集中到一起的,没有进行专门的分类和隔开,最常用的就是X拍片检查和普通照相,更深层的检查没有得到开展。

1.2思想观念落后,缺少专业的技术人员。

由于人们的对医学知识以及放射诊疗对病情检查和辅助诊断的不了解,以及思想观念上对放射性辐射和照射认识上误区,担心放射检查对身体带来的危险,从而产生不愿意进行放射检查,躲避放射检查。进而造成放射科室建设上的不重重视,都是对放射检查的认识不足所造成的。另外,县及乡镇基层医院,由于条件有限,无法利用高薪招聘的方法,或者以更有利的条件吸引更高层次的专业放射技术人员工作,致使放射科室专业技术人员的缺乏,邢台县放射工作人员40名,其中影像专业毕业29名,11名其他科室的医护人员兼任,从事放射诊疗工作,其中三名无学历非专业的人员,初级培训为放射科工作人员。没有经过专业学校放射检查标准化培训,认为X线对医患等公众照射危害不大,操作流程和方法上达不到防护的要求标准,这是放射检查工作中必须要调整的内容。

1.3工作环境较差,防护措施不到位。

环境条件决定了基层医院的基础设施都十分的简陋,现有的基层医院的放射科室都没有按照防护标准的要求来建设放射科室,这给放射科室的工作人员带来一定的危险。在日常放射诊疗的工作中,无法按照规范的作业标准来工作,有的没有穿戴防辐射的铅衣、铅帽、铅眼镜、铅手套等,及其他应有的防护措施,这给医护人员的身体健康带来一定程度上的安全隐患。调查检查过程中发现患者及公众的陪护人员几乎疏于防护。更是触目惊心。今后工作中加大监督的力度,保障医患及公众辐射照射安全。

1.4管理不严格,制度不健全。

放射检查一般情况下,做好防护措施,正确得当,不会对人体造成任何危害,但违规操作,防护不严,就会造成一系列的人身伤害。由于对放射科室建设思想不充分,对放射检查诊断知识的认识不足,多家基层医院的放射科室在管理上存在着很多的漏洞,这在一定程度上对医护人员和患者的人身安全造成了危害。管理制度没有上墙标明,诊断管理分工不明确,违规操作,发现问题不及时上报,延误病情。另外,制度管理不严格,病人在检查室,机房门窗不严密,对周围的医护人员和病患造成辐射,以及有患者家属跟随者疏于防护,这都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隐患。

2基层医院放射科室提升管理建设力度的措施

放射科室是医院临床检查中重要的科室,对于临床中多种病情的检查和辅助诊断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尤其对于山区乡镇,距离城市大医院较远的基层医院,加强医院放射科室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加强放射科室的管理,增强医护人员的防护措施,是关系到医护人员和患者身体健康的切身利益,也是很在必要的。

2.1多措并举,建设高标准的放射科室。

近年来,在国家相关卫生部门和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多方筹措下对基层的医疗条件进行了改善。但由于基层医疗环境条件较差,放射检查的水平不高,制约了基层医院的病情诊断水平。今后首先要从思想上提高对放射检查的正确认识,加大放射工作人员的防护知识培训,提高放射工作人员素质和技能。更重要的是通过多种方式宣传,使患者陪护人员及公众了解辐射照射的危害,加大放射诊疗工作的监督力度,多措并举,在基层医院建设高标准的放射科室,与其他科室分离,建设专业的机房,提升设备的质量和检查能力,将医护人员和患者的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

2.2加强管理,提高专业人员技术水平。

要想真正的将放射科室建设起来,并发挥出最大的作用,减少对医护工作人员的身体辐射伤害,首先要从管理上入手,操作规范,工作流程和注意事项等制度上墙。检查和诊断人员分开,各司其职,确保诊断的准确性。加强对放射科室医护人员的防护培训,了解设备所产生的辐射对人体带来的危害,要求在日常工作中严格按照操作规范来要求自己,提高放射工作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增强自我保护的意识,以减少操作不当对自己和患者带来的身体危害。

2.3严格制度,加强设备的日常维护。

辐射防护研究例8

作者单位:453000河南省新乡市第一人民医院笔者从中药的四气五味药性对中药的抗辐射防护作用的机理进行分析,现总结报告如下。

1中药成分的酸碱表现

中医是指在中医理论指导下所使用的药物。中药的药性主要分四气,寒、热、温、凉;中药的药味主要有五种,辛、酸、苦、咸、甘。中药的四气五味,本质上是中药的化学结构方面的特性的表现,但并不是西医上所指的具体某一种化学成分,而是中药的各种成分在广义上的酸、碱性体现,是宏观性的体现。中药的化学成分可以使用四气五味进行表达,与现代的医学科学宏观认识相一致,因此可以被称作中药的宏观化学成分[1]。结合化学反应,中药可以被视为酸碱的加合物,其中阳为酸、气为酸,阴为碱、阴为味,由于酸碱的软硬程度有所不同,因此阳气酸又被分为寒、凉、温、热、平,而阴味碱又被分为酸、苦、甘、辛、咸[2]。

2温性药物的抗辐射防护作用

2.1人参人参性微温,味甘、微苦。有研究表明,人参蛋白可以有效的增加受到辐射后的小鼠外周血中的白细胞数量,并且减少小鼠骨髓细胞的微核数,从而有效的增加红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对肝脏中丙二醛(MDA)含量升高起到有效的抑制作用,提高小鼠的胸腺和脾脏的脏体指数,说明人参蛋白可以有效的保护由于γ射线照射造成的鼠辐射损伤。

2.2当归当归性温,味甘、辛。有研究表明,当归多糖ASP3可以有效的增加小鼠受到亚急性辐射损伤后的外周血白细胞计数以及淋巴细胞计数,还可以对嗜多染红细胞(PCE)微核的形成起到有效地抑制作用,同时还可以增加小鼠外周血中淋巴细胞的转化和肝脏的抗氧化能力,从而提高机体对辐射的耐受性。

2.3刺五加刺五加性温,味辛、微苦。刺五加的多糖提取物,对小鼠的辐射损伤具有很好的抑制作用,有研究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刺五加可以有效的降低MDA的水平,还可以有效的提高机体内抗氧化酶的活性。还有研究显示,刺五加的多糖可以有效的清除氧自由基。

2.4川芎川芎性温,味辛。有研究显示,川芎嗪可以有效的修复急性辐射损伤后小鼠骨髓造血功能,还可以促进骨髓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血小板内皮细胞黏附分子1(PECAM1)的表达,从而帮助机体的骨髓微环境以及功能的修复。

2.5黄芪黄芪性微温,味甘。有研究显示,通过60Co所释放的γ射线对小鼠造成辐射损伤模型。当小鼠照射达到3 d,使用不同浓度的黄芪总黄酮进行连续的灌胃14 d,研究结果显示黄芪总黄酮的抗辐射作用十分明显,具有较强的抗辐射作用,有人有效的提高60Co释放的γ射线照射后的小鼠的存活率,还可以有效的降低小鼠受到辐射时,外周血中的白细胞以及血小板以及脾脏的损伤。

2.6三七三七性温,味甘。有研究显示,三七可以有效的抑制小鼠受到辐射损伤时发生的骨髓抑制,并且对小鼠的造血功能的具有双向调节作用。

2.7鬼臼鬼臼性温,味辛、苦。鬼臼具有非常活跃的抗辐射防护作用。有研究显示,鬼臼可以有效的防护小鼠的电离辐射,同时在辐射前进行鬼臼的应用,可以有效的保护小鼠受到的辐射。线粒体在辐射损伤后进行修复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而的修复过程非常重要,在辐射过程中,鬼臼同时还可以对哺乳动物的线粒体起到有效的保护作用,还可减轻辐射对哺乳动物线粒体造成的伤害。

2.8沙棘沙棘性温,味酸。有研究显示,受到强度为1 gy的X射线辐射时,给予沙棘浓缩果汁,从而提高患者存活时间。

3寒性药物的抗辐射防护作用

3.1南沙岭南沙参微寒,味苦。有研究显示,南沙参能够有效的提高经过照射的小鼠的存活率,还可以对抑制过氧化分解产物对器官以及组织的损伤,同时还可以对亚慢性辐射损伤起到保护作用。

3.2柴胡柴胡性微寒,味辛、苦。有研究显示,柴胡多糖可以有效的保护小鼠受到的辐射损伤,同时还可以有效的增强患者的体力免疫办。

3.3茜草茜草性微寒,味苦。有研究表明,茜草可以有效的保护和促进受到辐射损伤的小鼠的造血组织,主要的表现是导致小鼠的脾重量明显增加以及外周血中白细胞计数的明显升高。

3.4芦荟芦荟性寒,味苦。有研究显示,芦荟多糖在接受辐射进,可以有效的防护体内的正常细胞株。

3.5虎杖虎杖性微寒,味苦。有研究显示,虎杖中的白藜芦醇对辐射造成的细胞凋亡具有良好的抑制作用。

3.6积雪草积雪草性寒,味辛、苦。有研究显示,积雪草提取物可以有效的缓解质量减轻以及反胃症状,同时,口服积雪草提取物可以有效的对受辐射的小鼠起到保护作用,同时还可以降低γ辐射以及氯化镉的组合毒性。

4平性药物的抗辐射防护作用

4.1灵芝灵芝性平,味甘。有研究表明,灵芝的孢子粉可以升高受到辐照后的小鼠的外周血中白细胞的计数,还可以有效的增加小鼠骨髓细胞中的DNA含量,提高小鼠的溶血素含量,说明灵芝具有良好的抗辐射作用。

4.2枸杞子枸杞子性平,味甘。枸杞子具有良好的抗氧化作用,可以有效的升高外周血中的白细胞数量,降低微核率,从而增加骨髓细胞的活性,起到抗辐射的作用。此外,枸杞子还可以修复辐射损伤的DNA。

4.3银杏叶银杏叶性平,味甘、苦、涩。有研究发现,银杏叶提取物可以升高小鼠的白细胞以及淋巴细胞计数量,降低辐射对肝脏的损伤,并且可以增加SOD、GSH的活性,降低MDA含量。

5讨论

电离辐射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导致人们接触到越来越多的辐射,当人们接触的辐射剂量达到一定的阈值后,则会对人体产生损伤,即临床上的辐射损伤。为了有效的预防辐射损伤,积极的研究具有抗辐射作用的药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国的传统医药具有悠久的历史,并且药物的毒副作用比较小,目前已经发现许多中药具有抗辐射的作用,但具体的作用机理尚不清楚,是临床上具有研究潜力的抗辐射药物[3]。

综上所述,中药抗辐射防护作用在临床上具有广泛的应用,但其机理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参考文献

辐射防护研究例9

【摘要】

目的:分析综合性放射防护措施在介入治疗防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从2014年1月~2015年3月期间在我院接受介入治疗的患者中择取57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这57例患者分别采用铅眼镜、铅围脖、铅防护服、铅玻璃防护屏、铅橡胶帘对进行手术操作的医护人员行综合性的放射防护措施。结果:铅防护服、铅玻璃防护屏、铅橡胶帘前后辐射量数据比较差异显著,p<0.05。距球管1m与2m间差异显著,2m与3m间差异显著,p值均小于0.05。结论:综合性放射防护措施在介入治疗防护中的应用效果相较于单一的防护措施,其效果更好,值得推广运用。

关键词 综合性放射防护措施;介入治疗;应用效果

【中图分类号】R14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4-9561(2015)07-0122-02

辐射防护是原子能科学技术的一个重要分支,它研究的是人类免受或少受电离辐射危害的一门综合性边缘学科。有相关的研究证实,电离辐射极易致癌,而X射线正属于此类辐射[1]。因此,减少辐射对正常机体的损害,加强辐射防护措施非常有必要。本研究主要分析综合性放射防护措施在介入治疗防护中的应用效果,内容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从2014年1月~2015年3月期间在我院接受介入治疗的患者中择取57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这57例患者进行介入治疗的过程中使用综合性的放射防护措施,同时对X射线的辐射情况进行检测。

57例行介入治疗的患者中,男女性别比例为37:20,年龄在25岁至67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8.94±6.76)岁。有25例患者是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术(CAG),有3例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有9例患者是进行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PTCD),有10例患者为肝动脉插管化疗栓塞(TACE),有2例患者是进行子宫动脉栓塞术(UAE),有2例患者是进行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有1例患者是进行上腔静脉异物取出术治疗,其余的5例为选择性输卵管造影术/选择性输卵管造影术+输卵管再通术(SSG/SSG+FTR)。

排除标准:本次研究将患有血液系统疾病、免疫系统疾病、代谢系统疾病的患者排除在外;研究将患有心脏、肾脏等重要器官疾病的患者排除在外;研究排除了有X射线诊疗禁忌症的患者;排除了不配合诊疗的患者。

1.2设备:

使用来自德国SIEMENS公司的型号为Artis zee平板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以及日本ALOKA PDM-227宽量程个人剂量剂运用于患者介入治疗的过程中,其中配备有铅眼镜、铅围脖、铅防护服、悬吊铅玻璃防护屏、三联可移动式防护屏风、机器自带铅橡胶帘及铅挡板,其铅当量分别是0.5mm、0.5mm、0.5mm、0.5mm、1.0mm、0.5mm。

1.3方法:

对辐射剂量进行测量,首先将置于患者胸部水平之前的铅防护服、铅玻璃防护屏、铅橡胶帘的前方、后方以及距离球管1m、2m、3m处的辐射量进行采集。

1.4观察指标:

防护效率为防护前读数以及防护后读数之差,与防护前读数的百分比,也即(H0-H1)·H0-1·100%;其中表示H0防护前读数,H1表示防护后读数[2]。

1.5统计学处理:

本次实验研究结束之后,将本次研究的57台介入治疗手术的辐射相关情况的数据,准确无误地录入进spss19.0软件中进行数据处理分析,%表示计数资料,其对比方法使用χ2检验;其中95%被作为可信区间,即当p值在0.05以下,可以表示此次实验研究的组间数据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铅防护服、铅玻璃防护屏、铅橡胶帘前后辐射量数据比较:

铅防护服的前后辐射量差异显著,p<0.05;其中防护效率达88.57%。

铅玻璃防护屏的前后辐射量差异显著,p<0.05;其中防护效率达93.52%。

铅橡胶帘的前后辐射量差异显著,p<0.05;其中防护效率达93.43%。具体的数据情况见表1:

2.2距离球管1m、2m、3m处的辐射量比较:1m与2m间差异显著,2m与3m间差异显著,p值均小于0.05。其中2m处的衰减量为59.38%,3m处的衰减量为67.94%。具体的数据情况可见表2:

3讨论

X射线是由原子中的电子在能量相差悬殊的两个能级之间的跃迁而产生的粒子流,是波长介于紫外线和γ射线之间的电磁波;其波长极短,但是能量很大,具有显著的物理特性与化学特性[3]。

有研究证实,X射线照射到生物机体时,可造成生物细胞受到抑制、破坏甚至坏死的情况,会致使机体发生不同程度的生理、病理和生化等方面的改变[4]。一般来说,不同的生物细胞,对X射线有不同的敏感度,它能够治疗人体的某些疾病,特别是肿瘤的治疗。但是在利用X射线的同时,人们发现了患者脱发、皮肤烧伤、工作人员视力障碍、白血病等射线存在的伤害问题。因此,在应用X射线时,应注意其对正常机体的伤害,注意采取防护措施。

X射线辐射的防护主要包括距离防护、时间防护、屏蔽防护以及机器本身的防护措施。近些年来,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医疗技术不断进步,有研究发现采用综合性放射防护措施相较于单一的防护措施其防护效果要更好[5]。首先,综合性放射防护措施的应用目的就是通过多种防护措施的综合应用,实现更有效的防护措施。综合性放射防护措施要求以下几点:(1)建立健全严格的导管室操作规定,要求所有参与其中的人员必须穿戴齐全防护用品。(2)进行介入治疗的相关操作人员应该采取距离防护措施,这主要是由于X射线的辐射量会随着距离的拉长而缩减[6],因此,操作人员在操作时应该处于患者的身后并尽可能远离球管,同时站于铅屏风之后。(3)有相关的临床研究发现,透视或造影的时间越长,其辐射量会越大,因此介入治疗时应该快速操作,缩短时间[7-8]。

综合性放射防护措施正处于发展进步的状态中,需要更多的临床操作实践对其不断完善,尤其是在技术与设备上;另外还需要建立更加适用的配合模式。本次研究发现铅防护服、铅玻璃防护屏、铅橡胶帘多重防护措施共同实施,其防护效果明显更好,并且每种防护措施实施前后其防护效率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而且研究证实,距离球管的1m与2m间辐射量差异显著,2m与3m间辐射量差异显著,p值均小于0.05。这说明,距离越远,防护效果越好;且多重防护效果同时运用,其防护效率更高。

综上所述,综合性放射防护措施在介入治疗防护中的应用效果相较于单一的防护措施,其效果更好,值得推广运用。

参考文献

[1]黄文华,蒋国民,张贤舜等.综合性放射防护措施在介入治疗防护中的应用[J].介入放射学杂志,2012,21(6):514-515.

[2]张学鸿.胸部X线摄影照射野临床应用研究[J].当代医学,2012,18(15):114-115.

[3]王戎,王德强.放射线工作人员防护在介入诊疗中的作用[J].当代医学,2010,16(27):29-30.

[4]陈玉花,余秋花,李小银等.介入放射病区护士生的护理安全隐患分析与对策[J].当代医学,2011,17(30):86-88.

[5]朴承男.医疗放射辐射的防护[J].医学信息(中旬刊),2010,05(10):3053-3054.

辐射防护研究例10

doi:10.14033/ki.cfmr.2016.34.016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6)34-0031-03

现阶段,医疗设备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部分传统医疗设备已经难以满足患者疾病的诊断与治疗需求。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很多新型医疗设备应运而生,为患者疾病的诊疗提供了有利条件,新型医疗设备往往具备见效快、疗效可靠、创伤小等特征,给患者带来了福音[1]。然而,部分医疗设备可引起放射损伤,有研究表明,在放射职业医生中,介入手术操作人员的受照剂量最大,发生放射损伤的风险最高[2]。为了提高介入手术操作的安全性,临床必须对介入术操作人员进行综合保护,使受照剂量得到控制,从而促使放射损伤减少。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笔者所在医院2014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92例行介入手术治疗患者为研究对象,男52例,女40例,年龄21~72岁,平均(42.91±6.45)岁,所有患者均接受介入术治疗。选取15名参与过介入手术的医护人员进行分析,女5例,男10例,平均(29.32±5.38)岁。

1.2 方法

所需设备包括铅眼镜、铅防护服、床下铅橡胶帘、铅玻璃防护屏,铅当量分别为0.25 mm、0.5 mm、0.5 mm、0.5 mm。另外,还需要数字减影X射线机。

测量辐射剂量的具体方法:防护效率=(防护措施前读数-防护措施后读数)/防护措施前读数×100%。

1.3 观察指标

观察防护工具应用前后的X线辐射剂量,由试验人员对数据进行详细记录,并给予比较。

1.4 统计学处理

利用SPSS 15.0统计学软件包对本次研究相关数据进行处理与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P

2 结果

2.1 防护工具使用前后的X线辐射剂量比较

通过研究得知,采取防护措施后,X线辐射剂量明显减少,与防护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 距球管不同距离的X线辐射剂量比较

与球管距离为1 m的X线辐射剂量明显高于2 m、3 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3 不同防护工具防护效率比较

床下铅橡胶帘防护效率为95.32%;铅玻璃防护屏为92.49%;铅防护服为87.36%。

3 讨论

3.1 放射防护用具在介入放射防护中的应用

介入放射操作要求临床医师于X线透视引导下,在诊疗床边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诊疗,操作时间较长,患者及操作人员都会受到X线辐射照射。X线辐射照射会引起射线损伤,对医护人员的身体健康构成威胁,目前,医学界对介入诊疗操作人员的辐射照射情况非常关注。有研究人员为了分析介入\疗操作人员所受的X线辐射剂量,对介入诊疗过程进行模拟,不过这种方式并不能将患者体型变化、病变程度、手术视野变化所引起的X线变化状况反映出来[3]。在本次研究中,介入诊疗操作者所受辐射剂量均经过严格测定,能够将辐射量变化情况体现出来,数据真实可靠。

据研究表明,介入诊疗床两端的辐射量比两侧辐射量更低,床平面以上的辐射量要低于操作平面以下的辐射量[4]。通过了解不同区域辐射剂量的变化情况,有利于医护人员采取综合性的防护措施,减少辐射对身体的影响。从本次研究中发现,在介入术中使用铅玻璃防护屏后,介入手术操作者所受的辐射剂量明显下降,除此之外,术中应用床下铅橡胶帘与铅防护服后,所受辐射剂量也显著减少。这表明,医护人员采取综合防护措施之后,所受辐射量也能够得到有效控制,有利于提高介入术工作者的操作安全性,减少辐射对其身体造成的损害。医护人员在使用铅玻璃防护屏、铅防护服等防护工具的同时,还需穿戴最基本的防护用品,例如铅围脖,然而,在部分医院中,放射防护用具非常缺乏。

从本次研究结果中显示,操作人员穿戴铅防护服后,X线辐射剂量为(0.52±1.21)μSv,与穿戴之前有明显差异,更加证明了基本防护工具的重要性。就介入诊疗操作者而言,一旦辐射受照剂量不符合国家规定的限值,则会增加患病风险。在介入诊疗中,针对操作人员的射线敏感部位,例如甲状腺、晶状体等,更应该加强保护,采取合理的保护措施,可促使射线并发症发生率得到控制。因此,介入术操作人员必须配备基础的防护用具,包括防护帽、防护眼镜、防护围脖、防护服等。

3.2 加大力度对介入术操作人员进行培训

从介入操作医护人员分布的科室情况上看,主要集中在泌尿外科、神经外科、心内科、骨科等科室,如果工作人员对X线辐射的相关知识缺乏了解,则会增加辐射风险。为此,医院要加大力度,对介入术医务人员进行培训,向其讲述与X线辐射有关的知识,并鼓励这类职业人员定期接受体检,使其能够意识到X线辐射对自身身体所造成的损害,加强防护意识。除此之外,医院还对介入诊疗操作流程与规章制度进行制定,在介入诊疗前,操作人员必须根据要求,穿戴铅围脖、铅防护服、铅眼镜,确保穿戴合格之后,才能够开始操作。在诊疗操作过程中,工作人员也要充分发挥铅防护屏的作用,使防护屏可阻挡辐射,促使自身接触到的辐射量减少,这对于操作人员自身具有保护作用。

现阶段,很多血管造影机器都已经配备了防护设备,主要包括脉冲透视功能、X线遮挡器等,均能够起到防护作用。有研究表明,介入诊疗工作人员通过对固定防护设备进行合理利用,可促使自己所受的辐射剂量减少[5]。这就要求介入诊疗工作人员能够对各种医疗器械性能增强了解,充分发挥防护设备的功能。有研究显示,若照射野面积增加,则X线输出量也会呈增加趋势,两者为正比例关系,影像增强器、球管两者间的距离也会对辐射剂量的高低产生影响,如果距离越大,则射线会变多,工作人员所受辐射剂量也会相应变多。另外,脉冲频率与所受辐射剂量也存在关联,在透视过程中,脉冲频率越高,所受辐射剂量也就越高。为了对工作人员所受辐射剂量进行有效控制,在操作过程中,操作者需尽量控制照射野面积,并使透视脉冲频率降低,除此之外,还需合理控制影像增强器、球管两者间的距离,促使距离缩短,有利于达到减少辐射剂量的目的[6]。从本次研究中得知,与球管距离为1 m的X线辐射剂量明显高于2 m、3 m(与球管距离),这说明操作者需合理、准确控制距离。通过加强对介入诊疗操作人员的专业培训,有利于使其对X线辐射知识增强了解,提高其防护意识,在工作中做好综合性防护措施,提升介入诊疗的安全性。

有研究显示,将透视次数、透视时间减少,有利于促使人所受辐射剂量降低[7]。为此,诊疗工作者在实施操作时,要尽可能确保操作的准确性,避免出现重复操作的情况,有利于将X线透视曝光时间缩短。在具体操作过程中,操作者还需根据要求,对视野大小进行调整,对遮光器给予有效控制,利用合理的方式,使散射线减少,促使图像质量提升。

所有从事介入诊疗的工作者都应该定期体检,并检测所受辐射剂量,一旦发现工作人员受到的辐射剂量偏高,或者工作人员自身感觉到身体异常,则需多休息,并检查其身体状况。一般而言,在操作人员做好综合性保护措施的情况下,所受辐射剂量能够得到有效控制。综上所述,综合性放射防护措施的应用有利于使介入诊疗工作人员所受到的辐射剂量减少,医院还需加强对相关工作人员的知识培训,促使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提升,确保操作准确性,避免重复操作,减少辐射┝俊

参考文献

[1]朱乐明,郑亦军,赵国良,等.对介入放射治疗工作人员防护培训与管理策略的探讨[J].东南国防医药,2014,16(3):334-336.

[2]郑钧正,高林峰,卓维海,等.上海市放射诊疗发展趋势与医疗照射防护研究[J].辐射防护,2014,19(5):265-273.

[3]綦俊辉,袁胜利,高守乐.介入放射治疗防护措施浅谈[J].中国医疗设备,2012,27(11):133-134.

[4]李迅,王志炜,张树义,等.对34家医疗单位的放射防护情况的调查分析[J].医药论坛杂志,2013,5(12):69-70.

[5]邹蓉珠.介入放射治疗中操作人员的受照剂量监测[J].中国医学创新,2010,7(21):175-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