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心理学基础入门知识模板(10篇)

时间:2023-12-14 09:45:50

心理学基础入门知识

心理学基础入门知识例1

【关键词】

基础会计;快速入门;教学改革;研究

一、前言

基础会计的入门对学好会计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是学习会计后续知识的关键,所以,我们一定要谨慎地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为学生后续的会计学习奠定基础。同时,基础会计是一门理论性、实践性极强的学科,只要学生学好这门学科,后续的会计学习就会容易许多。但是,对于完全没有会计知识的初学者来说,基础会计的内容就会过于抽象,给他们的理解带来一定的困难,就会给学生的入门带来很大的阻碍,甚至对于长时间入不了门的学生,就会失去学习的兴趣。所以,基础会计快速入门的教学改革迫在眉睫。

二、基础会计快速入门教学的改革策略

传统的教学方式也是教与学的过程,但是,就传统的教学观念来看,教师时教学过程的主导者,在课堂上只是给学生灌输知识,学生需要做的就是一味地听,然后做笔记、记忆。显而易见,这种教学方式完全不适用于操作要求极高的基础会计。而且,对于会计的初学者来说,理论性强的基础会计课程就会显得枯燥乏味,入门也有一定的难度,更不用说日后将会计知识熟练地运用到工作中。所以,基础会计的快速入门教学是非常重要的,我们一定要尽最大的努力来改革完善传统的不科学的教学方式。

(一)引导学生了解基础会计

对于基础会计来说,学生要快速入门,并学好这门学科,首先需要足够地了解该学科。所以,在基础会计的快速入门教学中,教师第一步要做的就是引导学生了解基础会计这门学科。基础会计教师的第一节课不一定要给学生讲解基本的会计概念,我们可以带领学生去会计财务室参观相应的工作,还可以带领他们查阅相关会计资料,并作相应的解读,让学生对账务有了初步的认识了,这样,学生在接触基础会计的第一节课,脑海里就有“帐”的烙印,方便他们日后的学习。另外,在基础会计的入门课堂上,教师也可以给学生讲解财务工作的发展前景,并给学生做相应的职业规划,给学生介绍会计从业资格证、初级证、注册会计师证需要学习的科目,然后,给他们讲解基础会计在这些科目中的重要性,让学生从心理上愿意学习这门科目,增加他们学习的兴趣,毕竟兴趣是学习的关键。

(二)设计科学系统的教学内容

近年来,随着企业的发展变化,会计工作的内容也在逐渐发生着变化,因此,在基础会计的教学过程中,我们需要不断改进教学的内容,为学生设计最适应他们的科学系统的教学内容。首先,在基础会计知识的选择上,我们可以先给学生讲解会计要素、会计等式、会计账目、会计科目、会计凭证等学生容易理解的会计知识,让他们在初次接触会计时容易理解,方便学生快速入门。然后,再依据基础会计知识的重要程度,依次给学生讲解会计职能、会计假设、会计计量、会计原则、会计核算等知识,循序渐进地让学生深入基础会计的学习中,让他们慢慢地理解基础会计的核心知识,增加他们学习的兴趣。最后,对于财务报告、财务清查、成本计算等知识,我们可以给他们简要的介绍,先让他们有一个简单的概念知识,方便他们在后续的会计学习中理解。

(三)有效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基础会计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同重的学科,学生只掌握了理论知识而没有实际的动手操作能力就会成为“纸上谈兵”式的学习,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们要不断提高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确保他们能够熟练地运用到日后的工作学习中。一方面,我们可以给学生提供随堂练习的机会,让他们学会使用课堂知识,也能达到巩固课堂知识的效果,帮助他们进一步理解。另一方面,教师也可以给学生安排针对性的实验课,让学生实践基础会计的账务工作,从建立新帐到账务工作的完善,教师都可以引导学生慢慢深入会计账目的工作,让他们在做账的过程中,体会会计工作,并从实践中得到满足感,从而增加他们学习的兴趣,加快他们对基础会计的入门步伐。

(四)选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方式

基础会计的学习给学生后续的会计奠定了基础,是为了让学生能够更熟练地将其运用到日后的会计工作中,而且,它也是一门与生活贴近的学科,所以,我们选择教学方式时,可以从生活中查找实例,方便学生理解。例如:在讲到资产的知识时,教师可以选用学生熟知的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来说明问题,让学生明白资产的重要性。另外,在课堂上教师也可以选用通俗易懂的措辞来帮助学生理解,也能让课堂气氛更加活跃。教师用生活中的实例加上学生容易理解的课堂术语,能让学生联想到生活中的会计实例,帮助他们更快更好地理解基础会计的知识。无论如何,学生生活周围的会计实例更容易让他们快速入门,我们在选择教学方式时,一定要结合学生的生活环境,为学生设计最适合他们的教学方式。

三、结束语

总之,要想学好会计知识,基础会计是必经之路,基础会计的快速入门教学也是必不可少的。而且传统的教学方式还是具有很大的改革空间的,所以,相关的教育工作者需要进行有效的教学改革,制定出最适应学生掌握理解的教学方式,以便于让更多的会计初学者快速入门。当然,我们也需要尽快把相应的改革策略落到实处,并不断研究,探索出更有效的改革策略,让每个学生都顺利入门,为后续的会计学习打好基础,从而成长成为企业需要的人才,为企业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也能促进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

参考文献:

[1]马述珍,张海晓.基础会计快速入门教学改革研究.中国证券期货,2011(10)

[2]曹霁霞.以简化难的基础会计课程生活化教学探索.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06)

心理学基础入门知识例2

化学是一门重要的课程,在我省的中招考试中,它和物理组合成理科综合,总分120分,占升学总分的五分之一。在高考招生考试中,除了语数外三课外,政史地三科组合成为文科综合,理化生组合成理科综合,各占300分,在高考总分750分的总分中占有相当大的份额。但就初中化学看,因为只有一本书的课程,并且是安排在刚一进入九年级时开始学习,这对学生来讲有很大难度。不像语数外、思想品德和历史等中考科目从七年级就开始接触,早已经打上了中考科目非常重要的烙印。与八年级开始学习的物理学科比较,其课时短的劣势也一目了然,满打满算,整个初中用于学习化学学科的时间就是一个学期,因此,这对于学生来讲,在如此短短的时间内学好一门十分重要的中考必考的课程可想而知,是有相当难度的。很多学生可能刚刚入门,中考的号角就已经吹响了。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初中化学教学充满了十足的挑战性。那么,如何搞好初中化学教学呢?我结合教学经验谈谈做法,与大家交流分享。

一、学好化学,从培养兴趣开始入门

任何一门课程的学习,都要从兴趣入门。兴趣是学习的原动力。对一门课程感不感兴趣直接决定了这门课程的学习效果。我的做法是,在九年级第一节化学课上,注重引导孩子们对学习化学的兴趣,我想这远比让学生知道学习这门课对于中考的重要性要多得多。因为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可以从感性入手,而让学生们知道一门课程的重要性则属于理性的东西。当孩子们能够感知了这门课程的有趣,对学习这门课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时,就会从内心深处产生学好这门功课的动力,直接催动学生为学好这门功课而努力,学生有了动力和热情,再加上科学的方法引导,就会很自然地学好一门功课。当学生学好一门功课时,它重要不重要不是那么重要。

如何在入门时就培养孩子们学习化学课的兴趣呢?我的做法是从介绍生活中的一些有趣的与化学学科相关的现象说起,比如,在日常的生活中,我们在洗衣服时,要先洗一些浅颜色的衣服,最后洗一些深颜色的衣服,这是什么道理呢?又比如,在炎热的夏天,我们为什么要将一些蔬菜和食物放到冰箱里保存呢?等等。这些生活中常见到的现象,由于司空见惯,一些学生未必深思过,我们就从这些细节入手,引发学生的思考,最后告诉大家这些现象都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化学学科有着紧密的联系。要解释这些现象背后隐藏的一些规律,就要让先从学好化学学科开始。这样的入门课,很容易就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在好奇心和强烈的兴趣的驱使下,学生学习化学课的热情高涨,这就为今后的学习打下较好的心理基础。

二、学好化学,十分重视夯实基础

心理学基础入门知识例3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以下简称《基础》)是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思想品德教育的课程,对象是高校一年级新生,主要帮助他们正确认识人生,加强自身道德修养,树立应有的法制观念,成为一个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高校教育者只有根据《基础》的特点,研究大学生选择和接受教育的特点,精心选择和实施恰当有效的教学方法,才能使教育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基础》的特点

教学方法的创新与实施要依据课程本身的特点,《基础》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的必修课程,与其他课程相比,《基础》具有如下特点。

(一)综合性

《基础》教材由三个主体部分组成,分别是思想教育、道德观教育、法制观教育。其内容虽然同属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下的思想政治教育二级学科,但涉及内容却很丰富,牵涉哲学、伦理学、法学、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学科,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因此,教材在编排上除了注重本课程体系和教学目的要求,还吸纳了交叉学科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依据这一特点,《基础》教学要求综合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方法,以及其他学科知识所提供的理论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对大学生在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制观等方面遇到的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做出科学的、有说服力的回答和阐释,使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素质得到提高、社会主义法制观念得到增强。

(二)简易性

《基础》是一门公共基础课,与专业课相比,甚至和其他三门思想政治理论课相比,具有明显的简易性。当然这种简单易懂的特点,与基础的定位是分不开的。《基础》的命名中“基础”二字本身就体现了这门课程的基础性定位。而且从教学规律上讲,《基础》是作为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入门课程来开设的,它以解决一年级新生成长成才所遇到的基本问题为切入点,结合从中学生到大学生的转变,着重进行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制观的教育。《基础》作为入门课程的基础性定位决定了它教学内容的具体、形象和简单易懂。与其他课程相比,它没有太过高深的理论阐释,很多内容都非常符合一年级新生的思想特点和需求,和大学生活非常贴近,为学生所熟知,也是他们经常面对的一些实际问题。

3.实践性

《基础》旨在培育大学生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素质和法律素质,因而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大学生学习本门课程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归根到底是实践,并不是为了单纯地学习理论知识。如果在学习中只是单纯掌握理论知识,把概念、条文背得滚瓜烂熟,而实践方面却与社会道德法律规范背道而驰,这样的学习就失去了意义,甚至适得其反。因此,《基础》在教学中要注重实践性,在传授法律知识和道德知识的同时,要重视知识向实践的转化,把学到的理论知识用于实践,做到知行统一,言行一致,在思想上、行动上都成为一名优秀的大学生。

二、《基础》对教学提出的要求

每门课程都有自身的特点以及特定的授课对象,课程的特点以及授课对象决定了教学的方向与实施方案。《基础》的授课对象和课程特点对教学提出了如下要求。

(一)多样化的教学方法

《基础》具有综合性、简易性和实践性等特点,这些特点要求其对应的教学必须在方法上体现灵活多样的特点。此外,当代大学生成长在经济成分和经济利益多样化、社会生活方式多样化的社会环境之中,与他们之前的几代大学生相比,他们所接受的思想道德教育必须是多样化的、丰富多彩的。因此,《基础》教学在方法上必须不断创新,体现出多样化的特点。新奇的事物能激发他们探究的兴趣,教育方法的不断变化与更新可以引领他们新的探究欲望,从而在《基础》教学上不断进行更深层次的教育活动。

(二)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基础》由于其实践性特点,传统的板书形式很难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基础》教学应充分利用多媒体等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因为多媒体教学不仅节省了大量传统课堂教学写板书的时间,增加了讲解教学内容的时间,而且最主要的是多媒体教学信息量大,可以把文字、图像、声音等多种资料进行衔接,在极大丰富教学内容的同时,对学生的感官造成极强的冲击力。这样的多媒体教学加强了教学的直观性,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感染力,从而更加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课堂讲授效果大大提高。

(三)生活化的教学内容

当代大学生面临纷繁复杂的世界,本身就有诸多困惑,更何况作为新生,他们从一个熟悉的环境迈入一个陌生的环境,这种环境的改变必然给他们带来很多的不适,这正是《基础》教学要帮助他们解决的问题。因此,《基础》教学必须把教学内容生活化,根据这一年龄段的学生特点,紧贴他们的生活实际,满足他们的思想需求,正面回答并帮助他们解决学习生活中所关心的问题,帮助他们度过人生成长的关键期。

三、关于《基础》教学方法的几点思考

《基础》的特点以及对教学的要求是教学方法改革与实施的依据,依据这些特点和要求,《基础》在教学方法上必须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辩证实施,不可偏废。

(一)理论灌输与渗透教育相结合

《基础》教学中,适度的理论灌输是非常必要的。本门课程的知识体系来源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人生观不是天生的、自发的,只有在认真学习掌握理论的基础上才能保持正确的理想信念。当代大学生的思想状况主流是健康向上的,但由于经济全球化、互联网的普及,各种文化思潮和价值观念冲击着大学生的思想,导致部分大学生存在政治理想迷茫、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偏离、法治意识淡漠等问题。因此,根据教材内容编排,按一定的知识体系,对大学生进行一定程度的思想理论、道德知识和法律知识的教育,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理论认识水平,使他们形成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制观。

不过,从前面的分析来看,《基础》的一个显著特点是简单易懂,即本门课程的理论深度有限,并不特别高深,有时过多的抽象理论阐释和灌输往往适得其反,虽然它对于掌握社会规范基础知识的学习是有成效的,但在促进大学生形成良好的品德及对社会规范的遵从态度方面却有着明显的缺陷。因此,针对《基础》的特点,其教学方法还要重视渗透教育。因为人的思想具有普遍的渗入性,它渗入人的一切活动之中。在《基础》教学中要充分挖掘各类德育资源,把这些资源运用到教学中。如学习“社会公德”内容时,可以组织学生观看“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的视频,先进人物的事迹可陶冶、滋润学生的心灵,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

(二)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并重

当代大学生的成长环境的特殊性使得他们的民主、平等意识和参与意识愈来愈强烈,这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尊重学生的人格。与此同时,他们还有非常强的独立思考意识和能力,习惯于独立进行比较和判断,他们对于前人的实践和结论,不是简单地接受,而是习惯于通过自己的亲身感受,在事实面前接受真理。大学生的这些特点决定了《基础》是学生与教师之间形成的共同思考和交流的过程,它需要教师以参谋者、探讨者的身份和学生平等相处,充分尊重他们的主体地位,相信他们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给予足够的信任和支持,切忌居高临下、盛气凌人的说教和训导姿态。

然而,传统德育教学以教师为中心,教育活动被简单看成“我说你听”的单向说教,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只是一个被动接受者而非主动参与者,从而导致他们对教育丧失兴趣,产生抵触情绪。改变传统的《基础》教学方法就要切实调动教师教学主导和学生学习主体的两个积极性,做到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并重。作为教育者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过程中要多开展互动式教育,“辩论式教学法”就是充分发挥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作用的教学方法。比如,在学习有关“诚信”的内容时,学生都明白“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社会需要诚信,大学生应该讲诚信”。但在实践中却不尽如人意,追根溯源,是许多人认为“讲诚信吃亏”。针对这一现象,教师可以设定辩题:“讲诚信吃亏还是不吃亏?”组织学生辩论,通过辩论让学生澄清思想认识,改变错误认知。

(三)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并行

课堂教学是德育课程的主渠道,课堂教学具有明显的德育功能,古今中外众多的教育家、思想家都把“教育性教学”作为教学的基本概念,强调课堂教学的教育性。因此,课堂教育依然是大学生德育的重要方面。但是,“知识的传授比品德的形成相对较为容易,知与行相比较,行更重要”。“最好的教师知道负责任、诚实和良好公民条件不能在一门课程中‘教’出来,因为这种品质是通过日常活动而不是通过日常演讲而形成的”。故而,《基础》不能仅仅局限于课堂教学范围,因为只注重课堂教学环节的德育,忽视学生在课外的德育,只会使学生认为课堂上所学的东西可以同课外、日常生活中所做的事情相分离,从而抵消课堂内的教育效果。思想道德教育的本质是体验,在现实环境中体验道德、法律,有时比在课堂上教授更为有效。比如在学习“竞争和合作”的内容时,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走出校门合作完成作业,与其他小组展开竞争,在他们完成任务的过程中直接体验合作与竞争的感受,从而认识到合作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处理好合作关系,如何才能在竞争中获胜,等等。

(四)思想教育和心理教育相融合

《基础》是针对大学一年级新生开设的,大一新生刚刚由中学阶段迈入大学阶段,学习、生活等方面的巨大变化使他们有时往往难以适从,再加上他们远离家人及曾经熟悉的生活环境,不可避免地会产生这样或那样的心理问题,如果这些心理问题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就会发展成为思想问题。作为教育者,“不能像过去那样把教育中出现的许多问题简单地看成是思想问题,因为这些问题中不少是心理问题或者是由心理问题引发的思想问题”。为了让一年级新生积极应对过渡期的矛盾,《基础》教材的第三章第三节有专题论述大学生如何“协调身心关系”,但这远远不够。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根据教材内容,将心理教育融入思想教育,或将思想教育融入心理教育,实现两者的融合。例如:有的宿舍同学关系紧张,在学习“个人与他人”的关系时,可以开展“团体心理咨询活动”——20个“我是谁”。首先让每位同学至少写出20个“我是谁”,其中既包括优点,也包括缺点。然后让团体成员在小组内(可以按宿舍)交流,教师要引导学生抱着理解他人的心情,去认识团体内一个个独特的人。最后请每个小组代表发言,交流活动的感受。团体心理咨询活动可有效促进团体成员进一步认识并接纳自我,进一步认识并接纳独特的他人,做到在实践中能换位思考,宽容对待他人,达到人际关系的和谐。

参考文献:

[1]单中惠,杨汉麟.西方教育学名著提要[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0.

心理学基础入门知识例4

《基础会计》是学好会计专业的一门入门课,学好这门课,对学习会计专业其他课程至关重要,当前因中职校学生本身文化素质低,学习积极性差,加之目前拿会计从业资格证,《基础会计》是必考科目,中职校学生考这门课及格率相当低,扼杀了学生学习会计专业的兴趣,以及老师上好会计专业特别是《基础会计》这门课的教学信心。在新形势下,需大胆创新,努力改革,因材施教。下面,就谈谈我的《基础会计》快乐教学方法。

一、上好第一堂课,让学生对会计留下美好的印象,激发学生对会计专业的学习兴趣,树立学好会计专业的理想。课前做好精心准备,课上要着装得体,充满自信。用丰富的知识,生动地语言,以故事、游戏、抢答的形式并加上图片讲述会计的产生、发展、影响。让学生畅谈自己选择学习会计专业的原因、理想,切身体会。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使学生对会计专业产生共鸣,带学生参观学校的会计模拟实训室,拿出往届学生所做的会计凭证给学生观看,让他们对会计专业有感性认识。列举个别优秀毕业生现在从事会计职业的工作情况、收入情况,以及身边的从事会计职业的成功人士的工作情况、收入情况,强调他们所从事职业的优越性。让学生对会计专业产生憧憬、向往,从而给自己定下学习目标,产生学习的动力。

二、快乐教学,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教学环境下学会基础会计

1.让学生始终保持一份好心情,是学好《基础会计》的前提。老师要观爱学生,帮助学生,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情。课堂上认真观察每个人的表现,特别是他们的语言、眼神,捕捉他们的情感、思维,分析学习差的原因,再实施相应的教学方法与技巧,与学生进行心与心的交流,给他们鼓励,让他们对自己充满信心。对每个学生在学习中的进步进行肯定、表扬,让他们有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了他们学习的兴趣。课堂上尽量采用幽默、风趣的语言,创造一种轻松、愉快的环境,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根据《基础会计》课程特点,改革课堂教学方法。

《基础会计》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课程,这门课程概念及名词术语很多,抽象难懂,与学生以前学习课程相比,思维方式有较大的差别,其内容具有很强的技术性和操作性,学生在初学本课程时,感觉难度很大,并且往往感到比较枯燥。因此,在《基础会计》教学中必须坚决抛弃传统的“老师教,学生学”的单向灌输式教学模式,应结合《基础会计》课程特点,改革教学方法,将“以学生为中心,理论够用为度,强化技能操作训练”的教学理念贯彻于教学方法改革中,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具体说来有以下几点:

a.让学生明确学好《基础会计》的重要性,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对于刚从中学进入中职校的学生来说,《基础会计》是一门完全新的,与以往所学知识几乎没有任何联系的课程。学生对该课程的重要性、实用性认识不足,会影响其学习积极性。要使学生认识到只有学好《基础会计》才能学好会计专业,同时也是会计从业人员资格考试的必考科目之一,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主观能动性,使学生下定决心学好该门课程,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不轻易向困难低头。

b.教师安排教学内容时要以学生能更好地接受知识为目的,突破教材章节的限制安排教学进程。

《基础会计》是一门系统性很强的课程,其内容是环环相扣,其相关知识联系非常密切,教师可根据这一特点,突破教材章节的限制安排教学过程。如学生在初学会计时就拿出会计报表(资产负债表、利润表)摆放在面前,让学生认识会计报表,从容地引导出会计理论的系列概念,如:会计计量――报表中的各项人民币数据;会计主体――报表中的编报单位;会计分期――报表中的编报时问:持续经营――该企业各期的报表数据等,再引导学生通过会计报表初识会计的六大要素,然后是六大类会计科目。使得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以最轻松的状态掌握平时生涩难以记忆的会计新名词。

c.在学习会计分录时,实施案例教学。选择典型案例,教师精讲,学生多练,教师启发学生主动思考,大胆练习。在教学形式上重讨论重回答。讲完之后马上做相关的练习题,在做的过程中马上检查且打分,发现问题马上纠正。这样,学生牢固掌握了专业知识,也避免了学习会计知识的枯燥无味,一堂课在活跃而有趣中轻松而过。

基础会计最难学的最难做的是会计分录,初学者拿到一笔经济业务不知从何下手,在上课时主要从三个方面引导学生:第一找出每笔经济业务涉及的会计科目(要充分理解题意);第二找出的会计科目属于哪一类会计要素(是增加还是减少);第三各科目的账户结构。

例如用银行存款购入设备一台价值5000元。

问:这笔业务涉及什么科目 ?答:“ 固定资产 ”“银行存款”两个科目。

问: 固定资产、 银行存款是什么类 ?答 :固定资产 ,资产类; 银行存款, 也是资产类。

问: 固定资产 ,银行存款是增加还是减少 ?答: 固定资产增加 ,银行存款减少。

然后 ,参照账户结构得知: 固定资产, 资产类 ,增加应记借 方 ;银行存款 ,资产类, 减少应记贷方。则会计分录

借:固定资产 5000

贷:银行存款 5000

通过一问一答 学生动脑动口 提高了注意力 思维跟着教师走, 久而久之学生不仅熟悉了会计科目, 就连会计要素 ,账户结构也熟悉了, 会计分录就不难编了, 再通过大量的练习 ,会计分录也就很熟了。

d.把真账带进课堂,利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知识变得更加直观易懂,学生印象更加深刻。如在开设账簿、填制记账凭证、登记账簿、编制报表时,利用多媒体演示真实的企业账,每个环节使用有强调效果的闪光箭头,就能非常直接地告诉学生每个步骤之间的关系。同时在每个步骤上插入动画效果的卡通人物来陈述重点、难点,演示 每个步骤具体操作方法,学生拿着真实的凭证,以会计工作者的身份,边听边练,练习完之后,就当天所学内容进行自我总结,归纳,提问等。既学会了理论知识,又学会了实践操作,教学效果显著。

e.形成互助组,进行问答,巩固所学知识。学生所学的知识可能很快就忘了,为了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以学生所坐的座位为准,分为4个小组,选出各组成绩最优秀的为组长,组长对本组同学学习进行帮助,再以每一排所坐的2个人为准,互相帮助,在晚自习时间同排的2个人就当天所学知识互相提问,一个问一个答,组长监督并打分,再由老师定时对答得好的同学进行表扬、奖励。这样既巩固了所学知识,又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

心理学基础入门知识例5

(一)学生的学习方法不当。对于刚刚进入中职学校的学生而言,他们的数学基础知识都是非常薄弱的,并且所使用的学习方法也是不恰当的,认为数学知识的学习就是死记硬背,不会灵活的应用课本上的基础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错误的学习方法使得学生往往找不到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从而导致了学生的学习效率低下。另外,很多学生存在一种错误的观念,认为中职的老师也应该像小学老师一样一点点的手把手教大家如何解题,如何理解公式,这种被动式的学习方法没有体现出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导致学生缺乏自主学习能力。

(二)教师与学生之间缺少交流。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很多老师只顾自己在课堂上照本宣科的完成教学任务,缺少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但事实上,教学应当是一个双向活动,需要老师和学生之间进行配合,在沟通交流之中建立反馈机制,从而使得老师更好的把握学生的学习状况,灵活的调整教学计划。尤其是对于刚进入中职学校学习数学的同学而言,在入门教学过程中,学生因为刚接触更难的知识,心中难免会有畏惧的心理,有些学生甚至产生了厌学的情绪,这个时候更需要老师及时的进行沟通交流,帮助学生克服心理上的障碍,调整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在数学学习的初期建立扎实的基础,为日后更深入的学习做好准备。

(三)教学模式单一枯燥。现阶段的中职数学教学中还存在一个严重的问题就是教学模式比较单一枯燥,学生对数学学习提不起兴趣。但是,数学是一门实践性和应用性非常强的学科,很多理论和结论都来源于对生活中问题的分析得出的,并且又应用数学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老师传统的以课本为主的教学模式会显得非常的单一枯燥,影响了学生对很多实际问题的理解和应用。

二、开展中职数学入门教学的有效措施

(一)为学生创建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在中职数学入门教学阶段,学生对于复杂数学知识的学习还有很多不适应的地方,而鉴于数学知识又是来源于生活中,最终又应用到生活中的,所以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为学生创建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在轻松的课堂氛围中引导学生进行数学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认知。另外,生活化的教学情境也能够让学生明白数学知识是如何解决实际问题的,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

例如,在学习有关“导数及其应用”这部分知识时,课前为学生设置导学案,为学生创建相关的生活化学习情境:北方的秋天昼夜温差比较大,那么用怎样的数学模型刻画温度变量变化的快与慢?这样的数学模型有哪些应用?学生通过这样一个与实际生活相结合的案例,就能清楚的知道导数这部分内容的教学目标及教学重点。

(二)逐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中职入门阶段的学生处于身心发展的大好阶段,对社会事物的好奇心较强,一般具有爱动、没有耐心等特征,因此要加强学生自控能力的训练。自我监控能力将对学生自主学习有着重要的影响。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自我监控,要求学生自我学习记录不能中断,对学习任务不能拖延。

比如,老师在课程结束后要为学生安排适当的联系来巩固学生自我学习的知识,如下图,已知两点P(x1,y1),Q(x2,y2),如果x1 ≠x2,那么直线PQ的斜率(slope)为多少?这样的题目需要学生对自主预习的知识以及课堂上所学内容进行及时的梳理,并总结做题方法,这样的训练能够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心理学基础入门知识例6

《基础会计》作为高职会计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具有专业基石和职业引导的双重作用[1],是整个会计学专业课程体系的核心,基础会计知识、理论的掌握直接影响学生对会计学专业其他课程的学习,甚至影响学生能否成为一个合格的会计工作者[2]。会计从业资格证书是从事会计工作的上岗证,会计技能大赛则以岗位为依托培养学生的职业工作能力和技能。课、证、赛融合,体现了“资格与能力并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人才培养理念,是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然而,作为会计学专业的入门课程《基础会计》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课程,面对的授课对象是没有任何会计实践经验的大一新生,对企业的部门设置、工作流程、经济业务缺乏直观、感性的了解,传统的教学过程偏重于理论讲授,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到该课程枯燥、抽象、学习难度大。因此,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不适应现代职业教育的发展要求,转变教学观念、变革教学方法势在必行。

一、《基础会计》课程教学现状

《基础会计》课程主要介绍会计的基本原理,即基本理论、方法和技能,但因其专业性强、内容繁琐枯燥,加之教学过程不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因而令许多同学望而生畏,失去学习的兴趣。

(一)教材内容缺乏创新性

我国目前的会计基础教学类教材很多,教材内容编排相似,主要包括:总论,主要介绍会计起源与发展、职能与目标、会计核算方法等;账户与复式记账;制造业企业主要经济业务的核算;账户分类、会计凭证、账簿、财产清查、报表及账务处理程序;会计工作组织及会计规范等。即使是教育部“十二五”规划教材或者明确表明适用于高职高专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等性质的教材,其内容也没有更实质性的改进和创新。

(二)课程教学实施缺乏科学

人类的认知规律一般是遵循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到实践的过程,国外的很多会计类教材,在开篇学习知识点之前,通过介绍一下会计职业和会计岗位的简短内容来引入正文的学习,而传统的《基础会计》课程教学一般都是根据教材编排的顺序,首先讲授会计基本理论与基本方法,再按照会计工作核算流程,按“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的顺序逐步讲解。这种讲解方法遵循顺向思维,学习过程中,在没有任何专业知识铺垫和缺乏职业感性认知的情况下,学生有种被牵着鼻子往前走的感觉,所以经常发现学生刚刚接触这门课程时抱以满腔热情,学到后来感觉越来越吃力,学习兴趣也逐渐消退,甚至出现厌学情绪,使学习效果大打折扣,影响到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甚至影响到学生对会计职业的认识。

(三)学生学习缺乏自主性和主动性

目前专业课程的教学依旧是传统方式占主导,“以教师为中心”,教师单方面灌输知识、学生被动接受知识,教学方法单一。在课堂上,教师比较关注知识和概念的灌输,侧重于会计处理的细节,对企业日常发生的经济业务大都是用语言文字描述的,没有用会计语言转换,在这种教学模式下,理论和实际脱节,知识水平和职业技能无法有效对接,使学生不单缺少足够的职业判断能力和实际工作能力,学习积极性不高,更缺乏自学和灵活运用的能力。

二、《基础会计》课程设计改革

《基础会计》是会计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但是不管是从教材的编排,还是教学过程的实施,传统的教学都存在很多与学生学习规律不太相符的地方,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因此,结合学情,根据企业对会计人才的知识、素质、技能要求重新设计教学方案已势在必行。

(一)以职业认知为先导明确课程学习目标[3]

课程学习目标是教师备课和学生学习的导向标。由于大一新生对会计工作缺乏感性认识和理论支撑,学习目标不明确。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在开展会计基础理论教学前,给学生进行一个职业认知的普及,通过沙盘演练或是企业参观等方式,让学生了解会计的工作内容及工作流程,并告知学生基础会计课程相关内容在工作过程中的体现,从而让学生明确基础会计的课程性质和学习目标,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开展学习。

(二)以会计从业资格考试考纲为依据组织教学内容

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提出职业院校要推动“五对接”,强化职业教育的技术技能积累作用,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会计从业资格证是从事会计工作必备的一种资格证书,也是从事会计工作必须具备的基本要求和前提条件。以会计从业资格考试考纲为依据组织教学内容,将上岗证考试内容及要求纳入课程教学过程,课证融通,实现职业要求与学习内容的有机融合。

(三)以学生为主体设计教学方案[4]

现代职业教育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因材施教。因此在《基础会计》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我们要从学生的视角出发,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知识素质,充分备课,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运用任务驱动、逆向思维等方法,借助各种现代化教学手段,唤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引导学生通过学习实践活动去掌握专业知识、熟悉工作规范,形成职业技能。

(四)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实施教学过程

《基础会计》是一门集会计核算方法体系和实际操作能力于一体的专业基础课程,主要培养学生岗位基本技能和职业综合能力,同时为学生学习后续专业课和从事财务会计业务及其他经济管理工作奠定基础。该课程一般开设于大一第一学期,对新生来说,纯粹的会计理论知识既抽象又难懂。所以,我们要打破追求学科知识系统性的思路,在职业认知的基础上,按工作过程的实际需要来设计、组织和实施,突出工作过程在课程框架中的地位,并以会计岗位群为依据,进行会计工作过程分析,结合会计职业能力需求分析,设置项目化任务,再以工作任务为驱动设计课程教学模块。通过“项目导向”与“任务驱动”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将工作过程转化为教学过程,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掌握操作方法和技能,提高会计理论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及职业岗位适应能力,从而体现高职教育开放性、职业性和实践性的特点,并为会计技能竞赛奠定扎实的基础。

(五)以岗位能力评价为核心建设课程考核评价体系

目前学生成绩的评定主要是以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按百分比简单计算出来的总评成绩来量化考核。以岗位能力评价为核心的成绩评价体系,全面考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综合表现,制定相应的定性指标和定量指标,既考核学生对会计工作岗位所需的基本知识、基本方法、和专业技能的综合运用能力,又能对学生知识应用、操作规范等职业素养进行过程考核, 同时增加考核的评价主体,使考核评价伴随学习的全过程,既符合高职会计教育培养目标的要求,又能够减轻学生的期末考试压力。

三、《基础会计》课程教法改进

教学方法的改进也是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举措,一个好的设计方案必须通过行之有效的实施方法才能获得理想的效果,《基础会计》课程的教学改革也是如此。结合《基础会计》课程的教学设计改革思路,在教学方法上我们主要实施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改进:

(一)爱上学习――变“先理论后实践”为“寓理论于实践”

现行的《基础会计》教材不管出自于哪个版本,其基本内容都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主要介绍会计基本理论,包括会计概论、会计科目与账户、复式借贷记账法等基本知识、原理和方法;第二部分则是从填制会计凭证、登记账簿,到编制会计报表等账务处理程序实操内容。传统的课堂教学,教师大多采用先理论后实践的方法按教材顺序进行授课,而且由于理论知识部分是会计资格考试考核的重点和难点,所以学时分配相对比较多;由于受新生军训、国庆长假等客观因素的影响,而总课时又有限,第二部分的实务操作由于时间紧教师通常是让学生填几张会计凭证、登几页账簿、了解一下报表便草草了事。理论与实践的脱节导致学生学习兴趣逐渐消退,甚至第一部分理论还没讲完,就已经有一部分学生对该课程懈怠了,从而影响学生对会计职业的认知。为了让学生自始至终保持对《基础会计》课程的学习热情,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就要突破教材章节的限制,将实践教学贯穿于教学全过程,利用会计专项实训软件和网络资源,运用逆向思维、翻转课堂等方法,让学生在“做中学”,寓理论教学于实践教学中,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爱上学习。

(二)自主学习――以任务为驱动的逆向思维教学法[5]的应用

《基础会计》课程以任务为驱动的逆向思维教学法是建立在会计职业认知的基础上的。该方法的实施是从会计工作成果――报表入手,反推会计工作业务流程,引导逆向思维,让学生了解完成目标任务需要解决的问题,再带着疑问不断地追根究源,最终寻找到知识的起源,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他们明确学习目标,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求知,从而提高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进而提高教学效果。

(三)快乐学习――借助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改进教学

在《基础会计》课程的教学过程中,纯理论讲授或是实践的操作往往很枯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都会产生厌倦情绪。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在传统教育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学校办学优势,利用互联网+思维和技术,将在线教育碎片化学习、随时学习、循环式学习等优点融合到传统教育,构建线上基础知识、理论学习和基本技能培训与线下答疑解惑、综合素质培养相结合的O2O教学新模式,延伸学生的学习时间,拓展学生的学习面,并借助一些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如微课、趣味游戏、翻转课堂、动画等,以提高教学效果,夯实学生的专业基础和专业技能,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及职业综合素养。

四、总结

《基础会计》是会计专业的入门课程。入了门,学生的会计学习过程会轻松自如,如果入不了门,学生就会越学越烦躁,以致丧失学习的积极性和动机,最终放弃专业课程的学习。所以,为了引导学生进入最佳学习状态,我们需要步步为营,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突破传统的教学方法,灵活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寓理论于实践,通过任务驱动等方法实现课证赛融合下的《基础会计》教学实施,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因材施教的现代职教理念,让学生爱上学习、自主学习、快乐学习。

参考文献:

[1] 李慧敏,胡珊珊.论体验式教学在高职《基础会计》中的应用[J]. 职教论坛,2013(26):26-27.

[2] 贾榕泉.应用型本科基础会计教材调研[J]. 财会月刊,2013,8(下):127-128.

[3] 梅梅.学习者视角下《基础会计》教学:问题及应对策略[J]. 职业技术教育, 2014 (17):55-56.

心理学基础入门知识例7

长期以来,我们的社会已经形成了一种定式,成绩好的学生都会选择普通高中,只有成绩不理想进不了普通高中的学生才会选择职业高中。这使得职业学校生源较窄,而且学生良莠不齐,各个社会阶层可能都有,在很多情况下学生的学习处于被动,缺乏内动力,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笔者结合自身《基础会计》课程教学实践进行了一些探索。《基础会计》课程是职业学校会计专业最重要的专业课程,有很强的实践性与应用性。其教学任务是使学生掌握会计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熟练使用会计的基本方法。为了能让学生更快捷的掌握这门课程,树立学生的信心,提高教学效率,做好以下几方面是很有必要的。

一、吸引学生注意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有兴趣的前提下做的工作,可以说是事半功倍,那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应做好以下几点:

1、每个人都对新生事物有好奇心,教师可以利用学生对陌生事物的好奇心,将在会计事业方面成功的典范向学生表达出来,联系实际把会计的重要性表现出来,让学生知道会计这门课的重要性,不能让学生一开始就产生畏惧心理,把他们的好奇心变为对知识的求知欲,进而主动的去学习。

2、现在学生教材日益更新,虽然内容大同小异,但教学方法却需要不断改变,作为教师更是走在时代的最前沿,因此教学内容不能一概而论,及时更改教材跟进社会的发展,有利于学生更好的与实际接触。

3、学校分为校长、教师与学生,学生不仅是学校的一部分,更是学校需要教育的主体,一个优秀的教师应常与学生互动,减少学生与老师的距离,让学生体会到教师不是“高高在上”的,而是在与自己共同进步。比如教师可说话幽默,让同学在课堂上放松自己,进而更好的接触新知识。

二、明确职业性质与目标

《基础会计》由于主要是理论课程讲述,在学生毕业以后也许用不到实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一些基础知识,很可能造成学生忽视心理,而且课程的专业概念对初学者来说很抽象、空洞、难以理解,没有那么引人入胜,不易入门,若教师不能明确教学目标,学生很容易迷失方向,继而对会计这门课产生畏惧甚至厌恶心理。因此教师在初讲时,节奏要放慢,突出重点,把会计这门课的培养目标,应用前景给学生细细说明白,不能让学生感觉这门课“深不可测”,让学生知道在校期间的奋斗目标,使学生“趋之以利”,进而使学生主动的进行学习。

三、加强理论教学

会计是一门理论与实际联系在一起的学科,如果不把理论基础摸清摸透完全掌握,在今后的学习与工作中,将会造成很大困扰。

具体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明确大纲与目标,梳理课本中疑点难点重点,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引导学生对其中的知识加以讨论总结解答并掌握,课堂上可以通过角色互换(学生做老师给其他学生与老师进行讲解)的方法 ,让学生掌握理论知识。授课时,教师要善于结合一些实例贴近生活来进行教学,让学生清楚每一笔财务,使学生保持最愉快的心情与兴趣。多媒体的运用,可以使同学了解更多方面的东西,比如可以将报表等做成PPT,进行立体面教学,有利于学生吸收,而且知识面的宽广可以极大吸引学生的好奇心,尤其对于《基础会计》来说,一些报表之类的,用语言不能形象的表达清楚,而多媒体的运用,可以使学生更为清楚地看到财务报表之类,学生更加容易理解,也可以加深印象联系实际。

四、教学方法的改变

要想提高《基础会计》教学效率,在充分把握理论与目标的基础上,还应因人而异,增强教学的针对性,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尤其在社会经验这一块,更是差别很大,因此在教学时,不能一概而论,忽视学生的吸收能力。

可让学生主动参加互助式教学活动,通过这种方式来实现师生同步学习与进步。所有学生与老师互动,活跃教学氛围,加强指导,引导学生学会学习。以互动形式的教学方法实现每个学生做主角的想法;采用开放性教学法,给予学生开放的学习环境、学习资源、思考空间等,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这种教学方式不忽略每一个学生,更是有利于学生个体的成长;案例性教学法目前已是比较成熟的一种方法,被广泛应用于会计、法律、化学等的教学。把社会上反响较大的案例融入到教学中,让学生意识到自己所担负的使命,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引起学生对案例的思考,拉近与生活的距离,进而使学生掌握各方面包括与会计有关的知识,教师与学生可以建一个案例库,以便学生或教师查看资料,能够从中学到或温习知识。

每一种教学方法不是独立的,各种教学方法可以相互结合,以发挥最大的作用,使学生能够最快的掌握知识。

五、理论联系实际

《基础会计》虽然从理论上来说是一门理论课,但同样它也有很强的操作性,会计这一学科本身就要求学生能够很快的将理论与实际联系在一起,一定要高度重视,因此学生必须具有足够时间来锻炼动手能力,以应对以后生活工作中所遇到的各种情况。

会计实验教学在会计教学中必不可少的,通过这种方式使教学融入到生活中。比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会计凭证、账簿、报表等,独立完成整个会计环节,甚至可以联系一些会计事务所让学生实地实行。使所学知识更加系统化,以便学生更好的掌握会计核算的程序,或是布置一些硬性作业,让学生设计一些具有可行性和研究型的实验项目,这样可以让学生熟悉法律法规,有正确的职业判断。

六、结束语

总之《基础会计》这门课程操作性比较强,教学时主要就是老师起引导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把教学融入生活,把知识化作春风,与学生共同追求进步,让学生刻苦钻研、不断努力,不时插入案例,设计会计流程,更好的提高教学效率,使得学生有一技之长,能够熟练掌握知识并运用到实际中立足于社会。

心理学基础入门知识例8

引言

作为职业教育的核心和基础,《电工基础》课程是学生的必修课。本文以学好《电工基础》课程的方法为切入点,重点对该课程之中的解题方法进行讲解,从而有效减轻学生的学业压力,更好地掌握这一基础学科。

一、学习《电工基础》课程的意义

(一)对学生的意义

《电工基础》是学生入学的第一门专业基础课,对该课程的学习不仅能使学生对将来的职业生涯方向有清晰的把握,还能为学习其他学科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学好《电工基础》这门课程对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对职业生涯进行提前规划有着一定的促进作用。

(二)对学校的意义

在职业学校教学管理体系之中,《电工基础》课程是学生的必修课,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让学生对该课程有着较强的掌握能力直接影响到其他教学活动的开展。因此,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创造力,调动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水平和教育质量,增强学生对《电工基础》课程的掌握能力和理解能力,对促进学校教学秩序的有序进行,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人才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二、学好《电工基础》课程的方法

(一)端正学习态度

职业学校学生在学习态度上稍有欠缺,学习积极性不高,因此,学好《电工基础》课程的核心和关键在于学生本人端正学习态度,采取积极的态度进行课程学习。除了学生主体需要做出能动性的努力之外,学校及老师还需积极引导,通过制定科学合理的学习内容和学习安排,对自制力相对较差的学生进行一定的管理和引导,促使其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

(二)合理安排学习时间

合理地安排学习时间不仅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还能真正做到劳逸结合。因为《电工基础》涉及的范围较广,知识难度较大,所以需要学生花费一定的时间和精力,每天安排一定的时间进行该课程的学习,但是千万要注重劳逸结合,既要保证一定的学习时间,又要避免花费过多的时间,从而陷入读死书之中。

(三)注重理论知识的积累

《电工基础》课程作为学生入学教育之中的基础学科,对该学科的学习必须注重理论知识的积累。尽管中职教育对学生的操作能力尤为重视,但是如果缺乏相应的理论知识作为指导,则很有可能导致实践操作过程之中错误频出。因此,在进行《电工基础》课程学习时,需要对该课程之中的重要概念定义和公式进行熟练的掌握和背诵,在积累丰富和稳固的理论知识的前提下再进行相应的实践操作活动。

(四)加强理论和实践的结合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是职业教育的重点和关键,在进行《电工基础》课程学习时,除了需要注重理论知识的积累和巩固之外,还需以此为指导进行实践操作,在实践操作中充分应用理论知识,这一点不仅是检验自身理论知识掌握程度的有效途径,更是找出自身知识体系之中不足之处的关键方法。

(五)注重知识的巩固

在《电工基础》这门课程中,每一章节的知识都会附带大量习题,这些习题主要用于学生的知识巩固上。这就要求学生在了解相关的理论知识之后及时地进行习题演练,以此促进知识的吸收。另外,这些习题也可以作为检验自己知识掌握情况的重要途径,因为每一个错题都直接反映出自己的知识薄弱之处,所以可以通过对错题的集中攻破进行知识的巩固。

(六)及时反思和总结

反思和总结是获得进步的关键方法,学习《电工基础》这门课程时,学生需要对自己所遇到的疑难问题和错题进行集中的搜集和整理,在每一个章节的学习完毕,对这些习题和重点知识进行集中的复习并进行反思和总结。

三、《电工基础》课程中的解题方法结

因为《电工基础》课程是职业教育之中的基础课程,涉及的范围较广,学生的学习难度较大,所以,该课程的每一个章节后面都附带有诸多的习题,这些习题涵盖所有的重点知识和难点知识,学生可以通过这些习题检验自己的知识掌握情况。了解电工基础课程之中的解题方法是学好该课程的核心所在。

(一)进行功课复习

《电工基础》课程中的所有习题是根据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进行精心设计的,只有在了解相应的知识点的情况下解题才能够达到一定的效果,才能够真正让这些习题起到检测自我学习效果的作用。盲目解题不仅会使自身的信心和积极性遭到极大的挫伤,还会导致学习效率低下,无法对整个知识点进行深入的掌握和了解。因此,在解题时学生需要先进行知识点的复习,在掌握大体知识的前提下再解题,只有这样才能够在解题过程中找到自己的不足之处,从而进行重点攻破。

(二)按照规范解题

严格按照规范解题是提高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重要手段,是学好《电工基础》课程的基本要求。规范性的解题既包括按照解题的步骤分类完成,又包括应用专业的解题工具进行规范的操作。解题时要求学生规范书写,按照题目的已知项和未知项进行求解,对变量、常量、未知量进行明确的划分和推导。其次,还需辅助圆规和直尺,保障作图和求解的规范化和精确化。

(三)注重发散性思维

举一反三和发散性思维是《电工基础》课程之中的解题要求,也是学好该课程的重要能力。《电工基础》课程之中的习题大多有多种解法,每一种解法的难度和解题步骤都有一定的区别,因此学生不仅需要找到正确的解题方法,还需要对多种方法进行筛选,尽量选择步骤简单的解题方法。要想做到这一点,学生需要充分发挥发散性思维,采取多维度的思考方法对习题进行深入的分析,从而找到最简便的切入点解答。

结语

电工基础课程的学习不仅影响到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职业规划,更是职业教育的关键环节,因此,学生主体需要发挥积极性,找到适合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心理学基础入门知识例9

随着素质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各个学院都在进行着必要的改革。在医学院的改革重要内容就是对其基础性的专业理论科目《中医基础理论》的改革。本文主要对这一门科目的改革措施进行了必要的论述和探讨。

1重视绪论教学,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中医基础理论》的第一部门内容时绪论部门,这一部门的教学对于接下来内容的学习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因此,教师必须利用各种有效的手段,达到提升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①教师可以引用经典名故。在讲解《中医基础理论》部门时,教师就可以引入著名医学家的故事,例如华佗、扁鹤等著名人物的故事。这些小故事的引入不仅能够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集中他们的学习注意力的目的。同时,还能够让他们更深地了解这些著名的医学家的道德品行。②引入多媒体教学。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多媒体已经成为教学中常见的教学辅助工具。它集成声音、图像等为一体,大大解放了学生的思维,同时也突破了教室讲课的空间限制,是一个不可多得的教学方式。并且,这种新型的教学方式,带给学生以不一样的体验,对于勾起学生学习的好奇心这一方面具有很大的帮助。③结合中国医学史。《中医基础理论》中的内容与《中国医学史》这门科目之间有许多的相通之处。这种相同性也决定了在开始学习《中医基础理论》时,应当结合中国医学史。引入这一内容之后,学生能够正确的看到中医发展的过去,现状,从而完成这一基础上的合理发展展望,以培养学生学习中医的信心。而且,相比较于枯燥的理论,历史的内容更加的活泼和引人入胜,对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来讲具有重要的作用。

2丰富教学手段,塑造活泼的课堂氛围

科学的教学手段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还能够帮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知识的理解,并且还能够达到帮助学生建立良好学习习惯的目的。因此,在《中医基础理论》教学的改革当中,应当有意识的丰富教学手段,以为学生营造一个和谐而良好的学习环境。目前,常见的集中有效的教学手段主要有以下几个。①引入案例教学,帮助学生理解晦涩的理论知识。例如,在讲解肝脏功能时,教师就可以以感冒和感冒的症状为案例,为学生讲解肺功能在人的日常生活中的主要作用,同时将涉及到的理论知识:肺主宣肃、开窍于鼻、在体合皮等中医知识讲解出来。又或者,在讲解人的情绪对于身体健康机能的影响时,教师还可以利用一些文学上的典故进行具体的说明。例如,范进中举的典故说明了喜伤心、喜气缓。对于帮助学生消除中医理论枯燥的学习情绪,以及帮助他们尽快理解理论,从而树立学习的信心来讲具有重要的意义。②使用启发式教学。在素质教育改革理念的引导之下,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中心主体,教师只是扮演者引导者、指导者的身份。因此,在进行《中医基础理论》教学的改革中,教师必须引入启发式的教学方式,以帮助学生形成一个自主探究形式的主动学习模式。这就需要教师在实际的理论教学中,要善于利用恰当的时机向学生抛出问题,以激发他们潜在的求知欲望。这样的一种形式,能够让学生在发出疑问,提出问题,寻找答案,总结学习,提出新的问题......这样一个良性循环的过程当中,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式,还能够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这对于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以帮助他们在今后的医学学习上取得更大的进步具有非常大的帮助。另外,学生自主学习为主,教师辅助学习为辅的教学方式。③加强中医基础理论与其他学科的关系。任何一门学科都与人的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中医更是关系到人的身体健康。也就是说,任意两门学科之间都有着一定的共同特点。所以,教师应当抓住学科之间的相同点,积极引入其他学科的知识,以达到开拓学生视野,增强学生对于中医理论知识理解以及帮助学生对这一知识形成系统的认知的教学目的。

3加强教材建设,促进学生中医思维模式构建

建材是学生理论知识学习的根本依据,也是教师进行教学的权威指导。因此,在《中医基础理论》的教学改革当中,必须进一步加强对于教材的建设。在建材的建设当中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则需要遵循。首先,要紧跟时代潮流。中医具有悠久的发展历史,其重要的经典也多以古文的形式呈现。而对于从出生就是以白话文的形式在学习的大学生来讲,古文虽然保证了教材的权威,却也会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严重的甚至会造成学生的排斥情绪。因此,在进行教材的编纂时,应当保证古文的数量,即使有古文的出现,也应当做好必要的注释。其次,教师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完成教材的二次编排。这就要求教师必须熟悉教材结构,并能够根据自己的专业水平完成更益于学生接受的科学编排。再次,增加传统的知识和文化内容,并尽可能的以学说代替理论,以为学生提供一个更加具象的教材。最后,编纂必要的配套教材。这也是帮助学生完成由理论向临床实践过渡的重要方式。所以,医学院的学生必须建立起专业性的中医思维模式。这就要求教师在中医理论知识的讲解之前就能够向学生讲明中医思维模式结构的特别之处。

在素质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之下,《中医基础理论》教学的改革时顺应潮流的必然,也是能够培养出具备更为扎实的中医理论储备人才的方式。而且,对《中医基础理论》进行改革,也是为中医学专业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保持其持久发展动力的重要举措。因此,必须重视《中医基础理论》教学的改革。在改革中除了要从学生的角度,培养他们学习中医的兴趣之外,还应当从教师的角度出发做好教学手段丰富和教材建设的重要工作。只有这样,《中医基础理论》的教学改革才能够彻底,也才能够达到提升中医理论教学效果,实现其教学木目标的目的[1-3]。

参考文献:

心理学基础入门知识例10

“基础会计”是高职院校经济类专业的一门基础课,也是会计专业学生的必修课、引领学生跨入会计学科的入门课,同时也是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必考的科目之一。本课程的理论性、实践性、操作性都很强,教学的目的就是通过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会计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扎实地掌握会计核算一整套基本操作技能,同时也为后续专业课学习及未来职业生涯打下坚实的基础。这门课程常常开设在新生入学的第一学期,因之前学生没有任何专业知识,所以对于他们这些初学会计的人来说有一定的难度。那么,在课堂上老师如何通过有效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教与学的完美结合呢?本文结合笔者二十多年的《基础会计》教学经验,对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如何进行“基础会计”的课堂教学,谈几点建议。

一、上好《基础会计》的第一堂课,发挥老师的“首因效应”

老师讲课,不仅仅是向学生传授知识的过程,也是师生之间情感交流的过程,是心与心的呼应。第一堂课,是老师和学生第一次面对面的交流与接触,“备”好开场白非常重要。人们常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试想:一个仪表端庄、亲切和蔼的教师;一个学识渊博、敬岗爱业的教师;一个语言生动、富于幽默感的教师,必然能博得学生们的好感、喜爱和尊敬。在这种“亲其师,信其道”的心情下,他们就会主动地接近你,愿意接受你的教育,并从中积极地加以配合,使教与学达到较完美的结合,最终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所以,作为任课老师一定要抓住时机,在这关键的第一课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促使他们对本学科产生浓厚学习兴趣。学期第一堂会计课我通常的做法是:首先,向学生们介绍自己,包括姓名、教龄、职称、求学经历、联系方式(诸如手机号、QQ号、微信号,方便与学生的沟通与交流)等,同时利用恰到好处的幽默感活跃课堂气氛、缩短师生的距离,赢得学生心理上的亲近。其次,简要的告诉学生本门课程将要学习哪些知识、这些知识在今后专业学习和实际工作中的作用,以及本课程在整个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的地位、告知他们本专业的毕业标准(必须考取会计从业资格证书),让他们明确本课程的目的性、重要性。同时,结合会计在现代经济管理中的地位和功能,特别是会计行业用人的发展前景,引导他们做好本专业的职业生涯规划,使其明确学习目标,进而通过这种“内驱力”产生学好它的强烈欲望和学习热情。再次,告知学生自己的授课计划、对学习的要求、考核办法等,一方面可让学生清楚学习本课程应达到的要求,另一方面也能使学生在你的介绍里,感受到你是一个计划缜密、有条不紊、教学严谨的老师,增强其“亲其师”的意愿。最后,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诚恳的向学生介绍学习这门课程的方法,帮助他们消除紧张感和恐惧心理,增强他们学习的自信心,让他们真切地体会到在你的带领下学习本课程并不是件很吃力的事儿。这无疑会使学生感受到类似于兄长般、父母式的关怀和爱护,同时也能进一步展现老师自身的人格魅力和学识。我相信,上好这第一堂课,一定能激发出学生浓厚的专业学习兴趣和对会计职业未来的期待,收到“先声夺人”之功效!

二、贴近生活、深入浅出讲解概念,善于归纳,抽丝剥茧总结规律

“基础会计”课程作为专业入门课,涉及到了大量的、基本的会计概念、专业术语、核算方法等,它们至关重要,但也非常抽象,初学者普遍感觉难以理解和把握。教师在课堂上如果再一味地照本宣科,用呆板的语言或文字硬性地将知识灌输给学生,必将使得学生在不理解、听不懂时去死记硬背,难免会觉得本课程枯燥无味,产生厌学心理,失去了学习的热情和兴趣。为引导学生有效的学习,老师应选取有效优质的教学方法,如运用情景教学法,举一些日常生活中通俗易懂、风趣幽默的例子,来化解“基础会计”课程中的一些难点问题,这样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还能帮助学生消化难点。“基础会计”中的知识点很多、很零散,难点也不少。有许多内容是需要记忆的,当然这里指的不是死记硬背,而是说针对某一问题要在分析的基础上抓住关键去深入理解、把握,最终达到到一箭双雕,乃至一箭数雕。为突破难关,老师要善于将自己摸索出来的经验或规律分享给学生,帮助他们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比如在讲授“账务处理程序”时,教材中给出了几种不同账务处理程序的流程图,课上如果逐一讲解,一来费时较长,二来不便于学生掌握。此时,老师应结合教材引导学生从中找出各种账务处理程序的主要区别(即登记总分类账的依据和方法不同),然后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PPT,用图表形式直观再现它们的区别,以加深印象。采用上述方式教学,学生既获得了相关知识,又学到了学习的方法,可谓是一举两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