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关于心理健康的体会模板(10篇)

时间:2023-11-23 09:59:10

关于心理健康的体会

关于心理健康的体会例1

一、处理好知识、技能传授和学生情感体验的关系

让学生获取心理健康的相关知识和心理调节技能是做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必要准备,这是学生在生活、学习和发展中用以指导自己,调整自身行为的依据,但仅有认知是远远不够的。学生的情感体验是心理健康教育能否取得良好效果的关键。学生是一个个有思想、有感受的个体,学生如果在亲身体验中受到触动,感受到此行为与彼行为的差别,他就会主动地去辨别、去思考、去选择,最终根据实际情况做出自己认可的判断,实施一定的行为。正是因为这一行为建立在学生亲身体验的基础上,在行为实施中如果遇到困难,学生也会积极地去应对。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开展正是针对了这一点,它不是简单地将知识、技能传授给学生,而是让学生在活动参与中,在形成亲身体验的基础上去认知、辨别行为,最终在群体互动中做出正确的选择,主动调整自己的行为或方向。这样心理健康教育课就避免了课堂枯燥、单调,不让学生感觉距离太远,生动性和实效性就得到了提高,更好地实现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处理好了目的与手段的关系。在心理健康活动课中,活动是载体,是开展心理健康活动课的手段,而培养学生的自我调节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发掘学生的发展潜能才是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目的所在。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就是要在学生形成体验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探求、分析、掌握心理调节的技能,养成有利于个体发展的思维方式和习惯,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和发展潜能的开发。

二、正确处理活动参与中全体和个体的关系

“面向全体学生”是心理健康课开展的重要原则,但在心理健康课的开展中必须考虑到某些个体的特殊情况和个性特点。对个体的情况,尤其是遇到的新情况要及时地加以关注和引导,要及时调整思路和方法,而不能按照教案照本宣科的进行,要借助学生团队的力量对新情况加以分析和引导。在心理健康活动课的开展中也是如此,比如,某项活动性格特别内向或者有其他特殊原因的学生在经过动员后仍不愿参与,这时候就不能强迫他们参与,但是该活动其他同学都要参加,把个别学生置于活动之外是不合适的。这时可以考虑一个活动中需要的其他角色,让他间接地参与活动而不是完全地脱离活动,比如,有些活动课中需要旁白、计时员或者记录员等角色,让他以此类角色参与活动并在活动结束时根据情况对他加以鼓励。

三、活动前做好充分的准备

要开展好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就必须从活动安排、了解学生现状和心理准备等方面做好充分的准备。

首先要备好课。活动内容和学生情况都是备课的重要内容,二者缺一不可。

心理健康活动课需要有细目性指导教案,包括活动开展的程序,活动的规则和要求,活动中要注意的问题,还有一些活动课(比如“盲行”)中的安全问题等。从而使心理健康活动课的开展做到有计划、有步骤、有目标、有准备。此外,适当的座位编排和场地安排也有利于活动的顺利开展,学生座位编排、活动场地选择也是需要提前考虑的问题,比如活动要在室内还是室外开展,室内是需要普通教室还是有特殊要求。

备学生也是心理健康活动课必不可少的环节。针对某一方面的活动,学生的相关情况如何,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怎么样,学生的总体认识是什么,这是开展心理健康活动课前应当充分了解的问题。这样可以在活动课的开展中做到准备充分,心中有数,防止出现活动针对性弱、参与性差等现象,保证心理健康活动课的开展效果。

备问题也是备课的重要环节之一。在备课过程中应当考虑可能会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并考虑相关的对策和处理方法。

其次,要备心理、备氛围。

要上好心理健康活动课必须首先调动学生的活动参与积极性,营造良好的活动氛围和心理氛围,让学生在心理上有一个良好的过渡和准备。这就要求在开展活动时一般要先有一个“热身运动”,让学生在热身过程中把心理状态调整到活动中来,形成积极参与、主动思考的活动氛围。

四、注重活动课的系统性和结束后相关问题的处理

活动 结束并不是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终止,而是一个新的开始。教师要在学生体验的基础上及时引导学生展开讨论、思考和探索,共同寻找解决问题的思路、途径和方法。另外有些活动中老师还要对学生的情况及时加以反馈和强化,比如在戴高帽”活动中,让学生谈谈听到别人对自己优点评价后的感受以及自己对“别人对自己优点评价”的评价。老师还要在活动后把大家对每个同

学的优点评价加以汇总并及时通过适当的方式(比如卡片、谈话等)反馈给学生,老师还可以根据情况给学生做简短的评语。针对活动中个别学生身上发现的问题和情况,老师要通过个别辅导等方式加以处理,必要时及时与其班主任联系沟通。

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应当是系统的,而不是单一的。根据学生心理发展特点使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内容不断完善,让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内容逐步系统化。在某方面活动开展中也应当注意其系统性,比如,“戴高帽”活动能让学生更客观地认识自身的优点和长处,树立自信;但对全体学生而言,这是不够的,对某些学生尤其是一些从小发展比较顺利的学生来说,我们更应当让他们了解自己的不足和缺点。在开展“戴高帽”活动后我们可以开展另一个活动—“今天我是小刺猬”,让学生在观察、了解的基础上诚恳、客观地指出彼此的不足和缺点,让学生能够更加客观全面地认识自我。在这一基础之上树立的自信心将会更加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发展。

五、做好分组工作,发挥团体合力

为更好地开展活动,并发挥学生的团体合力与作用,在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中要对学生进行分组。其中要注意的问题是:2.各组组员不宜长期固定,教师可作为组员参与活动。

通过对各组成员的调整,可以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人际处理能力和不同状况下的协作能力。在等数分组(各组要求人数相同)时,如果人数不能正好平分,教师可以作为普通一员参与活动,但教师只是依照学生商定的方法和途径参与活动。

六、注意语言的运用和不同角色的合理定位活动中,不同活动参与者要给自己以适当的角色定位,如在活动中的角色扮演和换位思考中就需要参与者给自己以恰当的角色定位,否则自己在活动中的体验与感受就容易和所扮角色的体验出现偏差。比如在“师生面对面”活动(一种促进教师和学生交流的活动)中,可以在师生中选出代表,让他们角色换位参与活动,让学生在教师活动组从教师的角度考虑问题,让教师在学生活动组从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

关于心理健康的体会例2

正确认识心理健康的本质和内涵,是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首要前提。对于什么是心理健康,人们经历了一个不断探索和深化的过程,到目前为止仍存在分歧。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代表性观点。

第一种观点认为,心理健康即没有心理疾病。这是早期心理卫生运动的基本观点,认为心理健康就是对心理疾病的预防和治疗,使心理功能得以维持和发挥。因此,那些存在心智障碍或“心理问题”的人是其主要关注的对象。现在看来,这种对心理健康的认识显然是表层和片面的,也没有揭示心理健康的本质和内涵。第二种观点以马斯洛(Maslow)的“自我实现者”模式为代表,认为心理健康要关注如何最大限度地释放个体健全人格的潜能,促进个体的自我实现。但这种观点也认为,健全人格是个体自身内在固有潜能充分发挥的结果,从而忽视了个体经验的习得和后天训练在心理健康发展中的作用。第三种观点认为,心理健康是包含积极和消极方面的结合体。这种观点最初来自源于布兰德波恩(Bradburn)的情绪、情感研究[2]。认为,心理健康不仅包括正面积极的,也包括负面消极的,而个体心理健康状况如何则取决于二者的平衡和调节。可见,这是从心理健康评价的角度而言的。

由此可见,以往人们对心理健康的理解主要是从研究者的角度,侧重于心理健康(或心理不健康)者的外在特征及行为的描述,而忽略了心理健康对于主体人的意义,而这才是理解心理健康本质的关键所在。

笔者认为,心理健康是个体心理生活的积极状态。

首先,心理健康是个人的主观感受。心理健康,从根本上说,属于个体精神生活的范畴。因此,一个人心理健康与否,与个人对自己心理生活状况的感受和评价密切相关。一个尊严而体面的富翁,可能饱受心灵孤独的煎熬;一个苦读耕耘的学者也许正享受着内心富足带来的幸福体验。正如狄纳尔(E.Diene)曾指出的,幸福是一种个人的主观体验[3],也是心理健康的重要内容。因此,一个学会了自尊自信,对他人谦虚宽容,对外物理性平和、宠辱不惊,对生活充满热忱的人,一定是一个幸福而心理健康的人。

其次,心理健康反映的是个人心理生活的积极、协调和适应的方面。长期以来,为了研究的需要,人们习惯于从心理健康的对立面去描述个体的心理健康水平,甚至将心理疾病作为心理健康的范畴来理解。事实上,消极情绪、心理疾病、问题行为等都是心理不健康的具体表现,而不是心理健康的本质属性。正如1946年第三届国际卫生大会指出的,“心理健康是指在身体、智能及情感上与他人的心理健康不相矛盾的范围内,将个人心境发展成最佳状态。”[4]心理健康的核心是个体对自我积极、全面的态度、体验和评价,是个体表现出来的肯定的、正面的精神面貌,热忱的、进取的心理状态。[5]

最后,心理健康体现在个人生活的方方面面。人的心理是一个系统的整体,心理生活的不同方面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共同影响着整体心理功能的发挥。因此,心理健康不仅体现在个体心理生活的个别方面,而且体现为心理生活的各个方面。对学生来说,它表现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升学就业和自我意识等方面。

二、心理和谐是心理健康的本质属性

心理和谐是心理健康的本质属性。从发展生态学的角度看,个体心理发展是个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发展受阻或产生障碍则可以理解为个体在生态系统中的不一致或失衡状态。[6]因此,心理健康可以理解为个体与环境之间的良好适应关系。“适应”的本质在于个体与环境达成的平衡协调,即和谐状态。

心理和谐,是就个体的心理生活状态而言的。简言之,指的是构成个体心理活动各方面的平衡、协调和良好适应状态。从心理活动的指向上分析,可以划分为内部和谐与外部适应两个方面。

内部和谐主要指个体心理活动内部各要素之间的平衡和适应状态,如生理状况与心理功能、认知、情感和意志行为、人格系统等。身心和谐是心理和谐的基石。身体健康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心理功能的水平。另外,一个健康的人必须是一个认知、情感和行为协调一致的人。人格是个体相对稳定的、具有内部一致性的心理结构。其中,自我是人格系统的核心成分,它对心理和谐具有统摄和调控作用。自我和谐一般包括自我认识、自我悦纳、自我调节、自我发展和自我创造等方面。大量研究表明,自我和谐是个体心理健康的重要保证,积极的自我概念和自尊尤其对社会处境不利的儿童具有保护作用。

外部适应指的是个人与外部环境之间的关系,包括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事、人与科技、人与自然等等之间的协调与平衡状态。人与人之间的心理关系,即人际关系是社会关系的基本单元,也是个体良好外部适应的集中体现。良好的人际关系包括人与人之间的认知相容性、情感亲密性、行为接纳性以及人际关系的满意程度等。

总之,自我和谐和人际关系和谐是心理和谐中最重要的方面,集中反映了个体心理健康的基本状况。

三、促进心理和谐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价值追求

1.心理健康教育的价值澄清

回顾20年来我国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历程,不难发现,我国的心理健康教育取得了长足发展,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具体表现为心理健康教育的学科化、医学化、片面化、形式化、孤立化等不良倾向。[7]这些问题,与其说是我国心理健康教育在探索过程中必然会出现的偏差,还不如说是心理健康教育价值扭曲的结果。

心理健康教育的价值扭曲表现之一,就是将心理健康教育等同于学科知识的课堂教学,等同于普通心理学知识的传授,出现了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化、课程化的不良倾向。其后果,不仅将生动鲜活的心灵探索活动演变成死气沉沉的空洞说教和机械诵记,而且加重了学生的学业负担,损害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当然,心理健康教育离不开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心理健康意识的养成以及心理健康自我调适能力的培养。但心理健康的相关知识、意识和能力只有经过个体经验和内化过程才能形成心理素质的“合金”。从根本上说,心理健康教育是关乎心灵的教育,社会实践和内化过程才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关键所在。

心理健康教育价值扭曲的表现之二,在于过分强调心理健康状况的测查,并将是否建立心理档案作为评价一所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开展情况的必要指标。目前,开展大中小学生的心理普查工作,建立心理健康档案并对其中高危个案进行跟踪随访已成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通行做法。而这恰恰反映了当前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的本末倒置的现象:心理健康教育重在关注少数危险学生的咨询和复原,却忽略了大多数正常学生的发展和促进,心理健康教育成为心理不健康(者)的教育。我们认为,了解学生是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所必需的,但这必须立足于新时期青少年心理发展的时代特点,立足于心理健康危险性的预警和评估,立足于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的提高。这才是保证心理健康教育长效性的有效途径。

心理健康教育价值扭曲的表现之三,混淆了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心理治疗的界限,简单地认为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就要建立心理门诊室或咨询指导室。实际上,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咨询或治疗是有其前提的,专业化或许并非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正确方向。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心理素质的教育,这就决定了心理健康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以预防和发展为主,即在了解青少年心理发展特点以及影响青少年心理健康危险因素的评估基础上,通过心理健康教育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心理潜能,减少潜在的危险因素,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

当前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的价值扭曲现象,其实是价值异化和泛化的结果。心理健康教育承载了太多的期望和功能。笔者认为,心理健康教育仅仅是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正如心理健康教育不能解决思想道德问题一样,心理健康教育并不能解决青少年发展过程中的所有问题。不澄清心理健康教育的价值问题,心理健康教育就不可能真正走上健康的轨道。

2.心理健康教育的价值追求

心理健康教育是中小学生心理素质的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心理和谐是心理健康的集中体现和本质属性,这就决定了心理健康教育应该以培养青少年和谐心理为价值取向。在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心理健康教育要树立“完整人”的意识。从发展的动态系统理论来理解,个体是作为具有稳定性和变动性的系统整体而存在的。“完整人”是在于特定的时空维度上,个体的身心、知情意、人格行为之间,个体与他人、团体和社会之间互相作用,相对平衡,构成一个稳态的整体。“完整人”还表现在在一个发展的时间维度上,一个人过去、现在与未来的心理系统彼此交迭,影响着个体发展的方向和水平。树立“完整人”的意识,就是要从发展的稳定态和变动态的角度,把个体放在动态系统的时空坐标中来理解个体的心理发展,防止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现象。

其次,心理健康教育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以人为本,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应有之义。重新强调这一原则,主要是针对当前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出现的“心理无心,教育无人”的倾向而言的。以人为本,要尊重每一个独特个体的存在。在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尊重他人存在的独特性如同尊重自己的独特性一样,都是同等重要的。惟有如此,才能真正理解、尊重和真诚同感他人,才能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以人为本,还要充分理解每个人情绪体验的合理性。在对待自己或他人的时候,既要认识到自己的特定情绪体验是合理的,也要从这样的立场理解他人的情绪反应。这样,接纳自己、移情他人,才能以理性、平和的心态对待周围的人与事。

最后,心理健康教育要立足于青少年心理和谐发展。心理健康教育,归根结底是关乎心灵成长的工作,心理和谐是心理健康教育的最终归宿。个体心理成长的复杂性和非线性的特点,决定了心理健康教育中不可能存在统一的运行模式或方法。着眼于青少年发展的实际情况,立足于促进青少年心理和谐发展,心理健康教育不仅要考虑地区与学校差异,不搞一刀切,而且还要注意处理好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共性与个性、心理教育与主动参与、同伴干预与自我教育的关系。在内容上注意内部自我和谐与外部适应协调发展,在形式上注意游戏、活动、体验和调适等方式相结合。

注释:

[1]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Z].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2]Bradburn, N.The structure of psychological well-being[J]. Chicago: Aldine, 1969.

[3]E.Diener.Subjective Well-being: three decades of progress[J].Psychological Bulletin, 1999,(2).

[4]段建华.主观幸福感概述[J].心理学动态,1996.

[5]林崇德,李虹,冯瑞琴.科学地理解心理健康与心理健康教育[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03,32(5).

关于心理健康的体会例3

能力、竞争与合作能力、文化认同能力,通过与社会保持良好的互动关系,实现自我主张与价值,并最终实现对社会的创造性贡献。

1.2.4 道德健康 道德健康可简单解释为做人的道理和应有的品德。道德健康是心理健康、社会适应健康的发展与升华,是个体依据社会伦理要求而确立的心理和行为模式。道德健康的最高标准是“无私利他”,基本标准是“为己利他”,不健康的表现是“损人利己”和“损人不利己”。道德健康是最高层次的健康。

上述4个层次的健康,共同构成了健康的基本内涵;4个层次的健康,相辅相成,相互渗透,并不是四种健康,而是“一个”健康的4个方面,我们平常所说健康状况、健康水平实际上就是对某一个体或群体的4个层次的健康所做的综合性或单一性描述与说明。从其判断标准看,4个层次的健康依次趋向于社会化。生理健康的标准个体化色彩最浓,道德健康的标准则最具社会化色彩,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健康介于二者之间。从外显性和对社会的影响来看,亦是如此(见图1)。

1.3 健康概念的本质表达

健康的“四层次说”,只是解决了一个问题,即“健康怎么样”,但“什么是健康”,仍未给出明确答案,这也是以往关于“健康”的论述中经常混淆的一个问题。

我们认为,健康究其本质是指人与环境自觉的和谐统一的良性关系状态。这里所说的“人”既包括个体,也包括群体;这里所说的“环境”(对个体而言)既包括内环境:生理环境、心理环境,也包括外环境:社会环境(政治、经济、文化、制度环境)、自然环境,还包括交互环境:生活方式(生活习惯)、行为方式;这里所说的“关系”主要指:天与人、身与心、内与外、人与我、我与理五种关系;这里所说的“和谐统一”主要指上述五对矛盾在发展中相互依存,平衡协调,即“和而生物”;所谓“自觉”是指健康状况的获得不是一个自然的过程,也不是盲目的追寻过程,而是基于科学理念,依靠科学手段,有意识、有目的的追求过程。每个人都有获得健康的权利,但没有人是生而健康的,没有人在变化的环境面前会永远健康。“自觉”构成了健康的主观条件,“环境”构成了健康的客观条件,“和谐”与“动态”构成了健康的基本特征。健康是一个动态的概念, 它不仅仅贯穿于人类生命从始至终的整个过程, 在横断面上也有它的复杂性, “健康”与“疾病”同处于一条直线的两端, 在特定条件下, 健康和疾病共存。

基于上述定义,以健康为研究对象的健康学将是一门综合性、横断性的学科,它建立在医学、心理学、社会学、伦理学、体育与健身学、营养学、保健学、生态学、遗传学、哲学等学科之上。

2 健康素质及其量化表达

2.1 健康素质

健康素质是表示健康的可能(潜在)状态的一个范畴,是现实健康的基础。健康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着个体的健康状况与健康水平。健康素质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是国民综合素质的有机构成部分,对个体及他人的健康水平的保持和提高有着特殊的作用。健康素质属于广义上的科学文化素质,但又区别于科学文化素质,它是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提高、发展、转化、升值的推进剂,是人所拥有的创造性能力得以发挥的可能性平台。具体而言,健康素质包含以下四个层次的内容。

2.1.1 健康意识 健康意识是以健康为对象的一种精神现象,包括3个要素:“知”——对健康的认识活动和了解程度;“情”——对健康的情感与情绪;“意”——对健康的价值认可程度和执著程度。健康意识从主体角度可分为个人健康意识和群体健康意识;从客体角度可分为自我健康意识和他人健康意识;依据自觉程度可分为潜健康意识和显健康意识。健康意识是健康素质的基础层次,健康意识的增强和提高有助于个体健康观念、健康知识、健康能力的更新、充实、提高;健康意识的淡薄,则会制约健康素质的提高,并最终决定个体的健康水平。健康意识决定于社会实践和社会存在,具有社会性和能动性特征,遵循“感性、理性、科学”的递进发展历程。

2.1.2 健康观念 健康观念是主体反映健康现实,在意识中创造理想化健康模型的思维活动的成果,同实际的健康活动相对应,表现为健康理念、健康箴言。如“生命在于运动”,“养生胜于治病”。健康观念依存于社会实践,“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 [3]。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健康观念,健康观念的升华加上人生阅历的练达,就形成了健康智慧,即一种对人生的基本态度。

2.1.3 健康知识 健康知识是人类认识的成果,是在健康实践的基础上产生又经过健康实践检验的对健康规律的反映。依据人们反映健康规律的深刻性和系统性程度,健康知识可分为健康常识和健康科学。健康常识是对某些健康事实的判断和描述,健康科学是通过一定科学概念体系来理解和说明健康的知识系统。由少到多,由浅入深,由片面到全面,由多元到一元,由谬误到真理,由相对到绝对,是人类健康知识运动发展的真实写照,这一过程也是人类对自身认识的深化过程。

2.1.4 健康能力 健康能力是社会和个体基于主观意识和观念,综合运用医学、运动学、保健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健康知识,利用客观物质条件和资源,针对特定环境,实现健康状态,达到健康目标的现实力量。健康能力是健康由可能变为现实的基本途径,“非知之实难,将在行之”(《左传·昭公十年》),是健康意识、健康知识、健康智慧、健康观念转变为现实行为的表现,是实现健康的桥梁与手段。

上述4个层次依次递进,共同构成健康素质木桶,共同决定个体健康素质的高下。从知行关系来讲,健康意识最接近于“知”,健康能力最接近于“行”(见图2),正如孙中山所说:“以行而求知,因知而进行” [4]。

2.2 健商:健康素质的量化表达

在智商(IQ)、情商(EQ)等概念传入中国并获得普遍接受之后,“健商”(HQ)悄然登陆中国。我们认为,健商是健康素质的量化体系,代表着一个人的健康能力和对健康的认识水平。健商不是先天就有的,它与一个人所受教育、知识水平、个人品格有密切关系。健商理念的核心是心理养生,健商有狭义与广义之分。

2.2.1 狭义健商 狭义健商主要指“具体健康”或“健康硬件”,内容包括 :①体商(BQ),即“身体成本”的状况,如身体的灵活性、柔韧性、适应性、耐久力、暴发力、抗逆性等。若测试不及格、刚及格的便要有针对性地锻炼和补救了。②心灵商(MQ),即心理状态的数字化。以α脑电波和脑啡肽为基本指标,定级为4级。一般人可达1级,注意心理养生者可达2级,善养心者可达3级;那些心理障碍、心理不正常或有心理疾患者则不够1级,而为0级,心灵商是心理养生的核心。③心缘商(RQ),即人际关系的数字化。有四种情况:我行,你不行(自负);你行,我不行(自卑);我不行,你也不行(嫉妒);你行,我也行(尊重别人和自信)。以末一种的RQ值为高。④性商(SQ),难以启齿的性问题大量存在,且对健康的影响举足轻重,性问题的定量使人们对自己健康的了解更加全面。这四个方面不是孤立的,它们互相影响,交织成网,其中一个不正常便会牵动全局。

2.2.2 广义健商 广义健商是健康素质的具体化,内容包括:①健康意识,即自己对健康重视程度的量化;②健康知识,知识可带来健康,为增进健康,每个人都要积累和丰富健康知识;③健康智慧,成功需要智慧,而增进健康就是最大的成功,许多智慧已可数字化为商数(Quotient),如智商(IQ)、情商(EQ)、逆境商(AQ)、发育商(DQ)、成熟商(OQ)、职业商(JQ)、财商(FQ),加上健商(HQ)共同构成健康智慧;④健康能力,即由“知”转化为“行”的能力,是实现健康的关键一步。

3 健康概念的表达体系

我们平常所说的健康问题需要一个综合性的解决方案,这一方案的核心就是大健康观。大健康观包括健康的定义、健康的构成要素、健康素质、健商等内容,关键是要理清概念之间的关系,这构成了研究健康问题的理论前提(见图3)。

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到纵坐标为个体,横坐标为社会。健康意识是健康素质的核心,健康意识的强与弱决定着健康智慧的完整性,它是健康知识的原动力。没有健康意识就不可能有健康智慧的完善、健康知识的求知欲和较高的健康能力。与健康意识相对应的是健康资源和健康环境,它们是激发健康意识的基础条件,无论这些条件是否充足或良好都会对健康意识产生刺激作用 [5]。如果健康资源短缺或者健康环境恶劣最终将会削弱健康意识,而影响健康素质的完善;充足的资源和良好的环境都会激发和增强人们的健康意识,使人们的健康素养和智慧得到完善,有着较强的求知欲望去获得健康知识和增强提高健康能力的信心。对于健康有着两个相对应的因素:一个是社会的最基本要素——人(个体);另一个是个体的集合——社会。这两个因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对健康有着不同的要求。个人的健康意识是通过社会的健康意识作用于人而产生的,在社会的影响下,他的心理趋于社会化、理智化。人的这种社会化和理智化的心理也就是他的健康意识。换言之,只有社会的健康意识得到了加强,个人的健康意识才会随之得以强化。同样,健康智慧、健康知识也是如此,社会的行为规范得不到健康的发展,个人的健康智慧也就无法形成;社会的健康资源短缺,就无法满足个人对健康知识的求知欲望,健康能力的提高必将会受到影响。健康要素之和从个人的视角可以被称为健商,从社会的视角可以被称为健康素质,它们是同一内容的两个方面,与健康的四个层次共同组成了健康谱系。

综上所述,当我们对某一群体进行健康考察时,应当对健康谱系中各因素都进行认真细致的分析。既不能仅仅从生理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健康以及道德健康来评价健康的水平,也不能单单地考察个体的健康水平,而忽略了社会健康素质的状况,同时还应对健康资源和环境状况对健康素质的影响程度进行考察。只有这样才能较为准确地把握制约健康素质发展的各因素,建立提高健康素质的战略发展规划,使得人口健康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

参考文献

[1]Lalonde M.A new perspective on the health of canadians[M].Ottawa:Government of Canada,1974.

[2]田中恒男.健康学概论[M].东京:大修馆书店,1983:18.

关于心理健康的体会例4

中图分类号:F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13)16009002

高等教育日趋大众化,大学生作为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后备力量,其人力资本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健康是人力资本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影响着大学生知识技能的获取和发挥。层出不穷的大学生自杀及犯罪事件使大学生健康投资问题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焦点。现代人力资本之父舒尔茨认为:健康投资是指卫生保健设施和服务的投资,包括影响人的预期寿命、体力和耐力、精力和活力的全部开支。良好的健康状况可以提高个人的劳动生产率,提高各国的经济增长率。

1大学生健康投资问题研究现状

近年来,经济学家对全球化背景下的人力资本健康问题作了许多研究,内容主要涉及健康人力资本研究、健康资本理论研究等方面。关于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健康问题的研究也很多,但主要集中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方面。

国外有关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对学生活动过度、注意分散、焦虑、抑郁、攻击、退缩等大量具体的心理问题,揭示学生心理问题的主要表现和流行率,建立诊断其心理问题的标准与评估工具。探讨个体自身与家庭因素对学生心理问题形成及变化的影响,并发展了许多心理行为问题矫正技术。目前,国际上有关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研究的主要发展趋势是:重视探讨学生心理健康与其所处家庭、学校、同伴、团体、社区等社会环境的互动关系,强调从个体、家庭、学校等多方面入手,采用综合干预来矫正学生心理问题。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学者对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对学生学业成绩、信心、情绪、智力、焦虑、抑郁等领域,主要揭示我国学生在心理健康方面存在的普遍问题,表明对学生的心理健康进行研究和教育的迫切性。在学生心理健康成因和影响机制方面,研究者考察了家庭、同伴等对学生焦虑、抑郁、恐惧等内向型心理及对攻击型、违规、适应不良等外向型心理问题的影响。

世界卫生组织认为健康不光包括心理健康,还包括生理健康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即健康的人际关系。以往针对大学生生理健康,尤其是健康人际关系的研究较少,而从人力资本角度对大学生的健康投资问题进行研究的则更少,大学生的人力资本数量和质量对国家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进行此研究非常必要。

2大学生健康投资中出现的问题

2.1健康投资问题缺乏关注

大学生远离家人在外求学,学费带给大部分家庭较大的经济压力,距离和经济原因导致家庭对大学生的健康投资问题缺少关注。尤其是一些贫困家庭,父母本身的健康观念意识薄弱,对孩子的心理健康和人际关系健康缺乏教育,对学校的依赖性高。而大部分高校虽设有心理咨询室等机构,但效果很差。除了体育课以外,其他的身体健康投资很少,尤其是公办院校的学生,平时基本属于放羊式管理,学生熬夜游戏,生物钟混乱现象普遍,学校缺乏必要的监督。同时,当代大学生基本属于90后,认为自己还年轻,拥有大量的健康资本可以任意支配,自控能力差,对自身身体和心理健康问题关注程度很低,这也是导致近几年大学生健康问题频发的重要原因。

2.2健康投资主体不明确

大学阶段是大学生结束少年生活离开父母迈向成人生活跨进社会的过渡时期,以往的研究表明社会、家庭、学校和个人对大学生的健康问题均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家庭是生育期、婴儿期、儿童期和青少年时期健康投资的主体,这些时期的投资属于健康存量投资。大学生已是成年人,学校是其成长生活的主要场所,成年以后的健康投资属于健康流量投资,成年人在体力和智力等方面的健康状况已经定型,对他们的投资只是改变某一时段的健康水平的作用。这个时期的健康投资收益期较短,收益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从经济学角度而言,只有当收益≥成本时,才认为这项投资是可行的,加上许多高校主要承担了教学的职责,而忽视了育人的重要性,导致学校并没有承担起相应的责任。而学生尚未进入社会,社会对大学生健康投资的作用有限,刚高中毕业的大学生本人,还没有形成自身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对自身的认识不足,对健康投资的重视程度也不够,这就导致大学生健康投资的主体不明确。

2.3健康投资形式单一,系统性不强

在传统教育背景下,大学生健康教育工作的形式过于单一,常把健康教育工作区别于学校教育的其他工作,使之游离于学校的其他工作之外,采取的途径与方法不外乎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心理咨询、开设讲座等,缺乏一套行之有效的系统性的教育形式。很多高校都开设了心理健康咨询机构,并为学生开设大学生心理学、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等课程,但相比广大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真实需求,这些课程的设置远远不够。并且,大部分学校在课程的定位和授课的过程中将心理健康教育简单的与思政教育混为一谈,把心理咨询机构置于思政教育机构中,将心理健康问题笼统归为德育问题看待,效果非常不理想。

2.4弱势群体健康投资不足,关注少

贫困生是大学生中的弱势群体之一,大量研究表明贫困大学生与不贫困大学生相比存比较严重的心理健康障碍。城乡的差别、不公平的社会收入和社会文化等社会因素,学校教育中忽视对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等学校因素,家庭教育的不利和家庭经济困难等家庭因素以及贫困大学生主观上存在的某些问题是造成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的重要原因。民办高校的学生囿于社会给他们打上的标签和社会舆论对他们的不公,在大学生群体中也处于弱势地位,比一般高校的大学生更容易产生健康问题。这些弱势群体大多不被重视、人际关系敏感、情感脆弱等,人们对他们的健康问题关注很少,反而对那些富二代和官二代、211和985等公办高校的大学生关注热情很高。

3解决大学生健康投资问题的对策

3.1重视大学生健康资本的提升,树立正确的健康投资观念

健康资本对于人们生产健康时间,从而获得各类市场和非市场活动的回报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大学生是巨大的潜在劳动力资源,其健康资本的提升对经济发展和全民素质提高至关重要。首先,当代大学生的自我意识、个人价值意识、个性意识等比较强烈,他们完全掌握对自身人力资本的形成、积累、开发、配置、流动、利用或闲置的控制权,其他任何个人或组织对人力资本的生产、形成、支配和使用并从中获取收益,都必须获得大学生个体的认同。因此,大学生自身要树立正确的健康投资观念,重视自身的健康问题;其次,教育是获得人力资本提升的重要方式,学校在教学的同时必须认识到育人的重要性,重视大学生群体身心健康和良好人际关系能力的培养;再次,家庭要继续承担大学生健康投资的责任,学会用成人的方式与大学生沟通交流,促使其健康成长;最后,社会对大学生健康问题要引起重视,加大对大学生群体健康问题的关注和投资力度。

3.2建立以学校为主体,国家、家庭和个人共同作用的投资体系

教育对健康有着直接的显著的正向作用。大学生求学阶段主要依赖学校提供的资源生活和学习,而健康的大学生群体也会减轻学校的管理压力,提升教学效果。另外,重视健康投资也会使学生对学校产生强烈的情感,吸引优秀人才进入学校学习,提升学校品牌影响力,给学校带来持续竞争力。因此,建立以学校为主体的投资体系更能起到实际作用。从社会、政治责任上看,国家有责任、有义务提升国民的健康水平,干预大学生健康状态是职责所在,应通过加大教育投资来促进大学生健康资本的提升。父母是大学生的法定监护人,个人是健康投资的直接收益获得者,建立以学校为主体,国家、家庭和个人共同作用的投资体系是保证大学生健康投资收益率的必然选择。

3.3运用多渠道、全方位的投资形式

健康投资由学校、国家、家庭和个人共同作用。首先,学校作为投资主体,必须根据大学生健康需求,有针对性的开展健康投资活动。建立一支正规化的高水平心理辅导师资队伍,开设心理健康课程,同时,建立完善的心理咨询机构,定期与学生进行沟通,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问题;开展各种形式的体育文化活动,促进大学生身体健康水平的提升;重视除文化知识以外的综合素质教育,营造良好的学校氛围。其次,国家一方面要继续加强体育课的考核力度,促其增强体质;另一方面要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政治的教育和制定适当的考核方式,提升他们心理、精神健康水平及适应社会的能力。再次,家庭和学校建立畅通的沟通渠道,共同关注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最后,大学生要重视自我教育,学会正确地自我认识,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同时学会自我调节,正确地面对现实,发挥自身的能动性。

3.4关注弱势群体,落实投资措施

学校和社会要重视弱势群体的健康问题,尤其是贫困大学生和民办高校学生,以学生未来发展为导向,针对来自不同层次家庭、不同院校学生的特点进行健康教育,并且要将具体措施落到实处,提升健康投资的实际作用。应十分注意加强班级和宿舍的文化建设,充分发挥学生社团的作用,积极开展心理互助活动,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从而消除弱势群体心理上的压力。校园文化建设要体现人文关怀,营造团结互助的校园氛围,积极建立相应的大学生社团。摈弃社会对211、958等公办高校的特殊偏爱,消除学历歧视,降低金钱、政治因素在大学生就业中的影响,公平公正的对待来自不同院校、不同层次家庭的学生,减少给他们心理带来的不良影响。加大对贫困生和民办高校学生的健康投资力度,合理分配投资资源。

大学生健康投资收益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健康的人力资本又具有显著的时效性,因此,要切实提高大学生的健康素质,就要把握好有效的方法,抓住时机,了解不同层次大学生在不同阶段的实际需求,把握侧重点,采取有针对性的方法,只有这样,才能将健康投资落到实处,切实提升大学生的健康资本。

参考文献

[1]符晓航,符晓峰.大学生心理健康研究综述[J].学理论,2010,(20).

关于心理健康的体会例5

幸福是心理健康教育的核心内容,也是心理健康教育的最终价值追求,心理健康教育要把幸福与心理健康两者有机统一起来。第一,实现人生幸福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应然价值追求。诺丁斯指出“幸福和教育有着内在的联系,幸福应该是教育的一个目的,好的教育应该对个人与集体的幸福有所贡献”〔1〕。心理健康教育作为教育的一种,它应该达成教育的整体目标。第二,社会发展要求把人生幸福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核心价值。当前,中国社会在急剧发展中出现很多问题,贫富差距拉大,而心理感受与物质水平有很强的相关性。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着眼点在于病态的心理纠正与治疗,心理咨询的主要目的集中在排除心理问题和危机干预上,而忽视了大多数人的心理健康指导。学校中学生需要心理咨询的人数不断增加,可进入心理咨询室寻求帮助的学生却越来越少。学校心理咨询是心理教师运用心理学的方法,对心理适应方面出现问题并企求解决问题的学生提供心理援助的过程。但心理咨询者往往站在一个教育者的角度,不能站在学生的角度提供学生所需要的服务,学生的幸福感在这个过程中就难以得到提高。

二、探析我国心理健康教育的价值取向

学生的幸福问题已经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关注重点和研究热点。心理健康教育的核心内容是对学生心理幸福的关注,帮互助学生实现人生幸福。以幸福论为基点来审视我国心理健康教育的价值取向,发现当前的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着诸多问题。

(一)社会幸福与个体幸福相互脱节

从理论上讲,社会幸福与个人幸福的统一是国家发展的重要目标,社会幸福为个人的幸福提供了一个有利的社会大环境,但是现阶段的中国,着重强调社会的幸福而对个人的幸福关注较少。“和谐社会”“小康社会”都是从政策方面对国家的整体发展所做的一个整体规划。我国还处在发展中国家的阶段,有很多问题还有待解决,人们的幸福感指数不高在其中也是一个有待解决的问题。心理健康教育应该是通过各种心理学教育手段来帮助学生从实际出发,学会把握人生幸福,做到心理适应、人际和谐、幸福成长与社会和谐统一的教育活动。心理健康教育的价值不仅在于维护受教育者的心理健康,实现个人幸福,更在于它面向全体学生,面向社会,全面提高人们的心理素质水平,达到社会幸福。这样,社会群体就应该成为心理健康教育的主体。既然社会群体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体,那么所采取的各种心理健康教育措施也应该是针对全社会,至少是针对某一群体的。学生是我们社会的一个重要群体。以往,以心理问题为取向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认为“疾病与健康状态是两种对立的状态”〔2〕,消除了疾病就意味着得到了健康。每年开学,很多学校都对新生进行心理健康普查,筛选出有严重心理问题甚至有可能出现自杀问题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任务和工作对象是少数甚至个别有严重心理障碍与疾病的学生,其他绝大多数大学生心理发展的需求几乎被忽略,从而导致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越来越被动。学生的个体的幸福在缺乏关注的环境中也很难得到保证。

(二)心理幸福与道德幸福混为一谈

长期以来,我国教育界很多人都把心理与道德问题混为一谈,没有弄清它们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在实践中,很多教师把学生的道德问题误认为是心理疾病,或者把心理问题道德化,以至于在道德讲堂中讲解心理疾病的各种判定标准,在心理健康教育中进行思想教育。导致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把心理幸福等同于道德幸福。1988年,《中共中央关于改革和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通知》中提出了我国中小学德育目标:“把全体学生培养成为爱国的具有社会公德、文明行为习惯的遵纪守法的好公民。在这个基础上,引导他们逐步确立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并不断提高社会主义思想觉悟,使他们中的优秀分子将来能够成长为坚定的共产主义者。”〔3〕中共中央、国务院于2004年8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文件把心理健康教育作为拓展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明确指出:“要重视心理健康教育,根据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规律,注重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和自尊、自爱、自律、自强的优良品格,增强大学生克服困难、经受考验、承受挫折的能力。”〔4〕心理健康教育被视为德育的一个途径,是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和德育工作的有效补充。在学校中,一旦学生出现了心理问题,就将学生归类于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有问题,进行一系列的思想品德教育,而很少用比较科学的心理方法来辅导。学校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经常性的举行讲座等等措施来增强学生的心理健康素质,以一个高姿态的形式来传播心理健康的心理学常识,这是用道德教育方式进行心理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应该是以沟通为基础,使人们能够自我反省和自我完善。心理健康教育不能等同于道德教育,但是也不能与道德教育相互排斥。

(三)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与形式相脱节

幸福观教育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个体的主观幸福感与心理健康是协调一致的。现在学校心理健康课程的内容大多包括心理健康基本知识、学习心理指导、情绪调整、自我管理、人际关系指导、耐挫能力培养等。当下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确实在关注学生的人格发展,关注学生的当下状态,其目的是要帮助他们学会做一个幸福的人。心理健康教育幸福观内容的多样化决定了教育形式的多元化和复杂化。但是我国现有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与具体实施方式和体系却不统一。这就导致了心理辅导作为一种万能化的方式来处理所有的内容。教师过于注重心理辅导的方法应用和程序的设置,对于预约流程、咨询时间和次数以及问题的设置都进行了结构化。这些形式化的设置和流程导致教师对学生心理幸福感的忽略。在对学生的心理疏导中,教师往往对少数有心理障碍的学生重点关注,致力于帮助他们消除阻碍其实现当下幸福的主客观因素,而对人生幸福的丰富内涵却忽略了。

(四)幸福追求过程与结果出现偏差

根据幸福理论,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不仅要对学生受教育的结果是否幸福很关注,而且对他们追求幸福的过程中是否幸福也同样关注。现阶段的中国,心理学理健康教育的方式比较单一死板。教材体系与教学内容不明晰、课堂教学设计不透彻、教学条件不完善、师资力量投入不足等问题的存在让心理健康教育失去了本真的面目。教师将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局限在书本框架范围内,在课堂上努力向学生灌输一些积极情绪的调节方法、职业规划方向等或讲述心理学的基本内容体系,要求学生记忆生疏的心理学概念、原理和基本规律,使得心理健康教育变成了枯燥的知识传授,简单的知识灌输,不但起不到提高学生的心理幸福感的目的,反而导致了学生对心理健康认识的误区,以及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反感。从目的、过程和结果来看,单调的课堂教学内容和呆板的教学形式,使心理健康教育变成了学生的“痛苦的源头”。

三、明确幸福理想,澄清心理健康教育的价值取向

心理健康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促进人格的完善,实现个人和社会和谐发展的幸福理想。心理健康教育价值取向需要在个体与社会的主体维度,生存与存在的目的维度,理性与非理的内容维度,以及结果与过程的结构维度之间均衡调节,互相兼顾。

(一)注重社会幸福与个体幸福有机统一

马克思主义幸福观在总结以往的理论观点和在实践中的认识的基础上,认为“个人幸福和社会幸福是互相联系,相互依存的,是辩证统一的关系。”〔5〕心理健康教育不应只关注群体,也应该关注个体,幸福的个体才有利于群体的幸福。如果不幸福的个体增加,那么群体的幸福也难以保证。另一方面,社会幸福对个人幸福有明显的决定作用,能大大提升个体的幸福感,幸福的浓厚氛围也容易让人产生幸福的感觉。瑞士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人的心理“既不来源于独立于某一主体之外的客体,也不来源于客体之外的某一主体,它来源于主体与客体之间不能分离的相互作用,或用更普通的话讲,来源于机体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6〕。可见,社会幸福与个人幸福紧密相连,社会幸福是个体幸福的基础和支柱,个体幸福离不开整个社会幸福感的提升。社会幸福无法实现,个体幸福也失去支撑,难以长久,个体人生目标的实现依赖于社会幸福的背景和条件。学校作为心理健康教育主要的承载地,一方面,应该营造浓厚的幸福氛围,让学生在幸福的感染下接受幸福的教育,在实践中感受幸福。在这个过程中应该坚守提高教师的幸福感的前提,教育应是幸福的教育,教师正是幸福教育的指导者,教师要先提高自己的幸福感水平,然后才能对学生进行幸福教育。另一方面,学校应该积极引导学生树立社会的、大众的幸福才是真正的幸福观,并鼓励学生为了这个理想不懈奋斗,让学生意识到在实现个人的幸福之后,也要追求更高的幸福,那就是社会幸福。其次,在关注社会幸福的同时也要关注个体的幸福,不幸福的人总有它不幸福的原因,而且这个原因因人而异,要让个体幸福就应该对症下药,那么心理健康教育就应该发挥它的积极作用,最好做到药到病除。在提高个体的幸福感水平的过程中,要引导学生树立积极的人格。大量研究表明,“幸福者大多拥有乐观、外向、自尊和内控这些个性特征,这种个性使得乐观者比悲观者更易达到目标并获得成功。”〔7〕同时,要提高学生对主观幸福的认知能力,要树立正确的幸福标准,构建健康的人际关系网络,在和谐的人际关系中感受幸福。

(二)注重心理幸福与道德幸福有机结合

幸福,是人们自觉到或感受到自己的目标或理想实现后所产生的精神满足。心理健康教育和道德教育虽然在教育目标上有所差别,但是它们在实现个人幸福与社会幸福的统一的终极目标上是一致的。二者在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上都有可以融合的地方,特别是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与道德教育能够以各种活动或者小组合作学习等相似的方式展开。正确对待心理健康教育和道德教育,把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优劣互补,充分发挥两者的积极作用。在教育内容上尤其可以有机结合,道德教育主要以思想品德课作为主要的手段,而且这门课受到了学校、教师及学生的关注,可以将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贯穿到思想品德的教育课中去,以一种比较正式的方式,引导学生正确地认识自己,处理自己的人际关系,调节自己的情绪,面对各方面的挫折,正确选择自己的职业。很多时候,心理问题与人的思想意识、道德品质往往是相伴而行的。幸福就在于成为有德者和心理健康者,道德健康和心理健康是达到幸福的手段,是幸福的目的。

(三)注重追求幸福的内容与形式有机结合

关于心理健康的体会例6

中图分类号:G804.8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7116(2013)04-0106-05

团中央、教育部、体育总局制定了相关规定和政策,大力开展“阳光体育”运动,保证中小学生每天锻炼1小时,以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来不断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1]。但目前我国中小学生行为问题、心理危机与疾患问题、网络成瘾问题、攻击问题、校园暴力事件以及他们体质健康下降问题等仍不能得到有效解决[2]。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调查了全国17岁以下的儿童青少年,发现至少有3 000万儿童青少年出现了各种情绪障碍和行为问题,并出现增多趋势[3]。某些青少年时期的心理疾患与成年期心理疾病存在相关性,他们的心理卫生问题均会影响到成年期的身心健康[4]。近年来,我国中小学生肥胖率与近视率都出现增加趋势,他们的耐力、力量和柔韧性有下降趋势。我国中小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真正与国家要求相差甚远。

中小学生身心健康的测量,其目的在于了解他们的生理健康、心理健康与社会健康3个方面,而非仅是体质、体能健康状况方面的问题。本研究在借鉴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自编了题目结构合理、易操作(约3~5 min完成)的中小学生身心健康量表,全方位、系统地探讨了我国目前中小学生身心健康状况及影响中小学生身心健康的因素,并制定运动处方干预中小学生的身心健康,以期培养我国中小学生健身意识,养成锻炼习惯,增强体能,提高身心健康水平。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随机选取上海市城区、广州市城区24所中小学校,共计5 780名中小学生为研究对象(上海和广州两地各12所中小学,其中小学各6所,中学各6所。每所小学分别选取小学4年级2个班和6年级2个班,每所中学分别选取初中初一两个班和初三两个班,高中高一2个班和高三2个班),其中小学生1 941人(男生959人,女生982人),初中生1 934人(男生963人,女生971人),高中生1 905人(男生967人,女生938人)。

1.2 研究方法

1)自编中小学生身心健康量表并进行调查。

在前人研究成果[5-7]基础上,编制中小学生身心健康量表。它包括中小学身体健康分量表、心理健康分量表和社会健康分量表。身体健康分量表包括维度:身体症状、体育锻炼、睡眠状况、卫生习惯、健康饮食和健康意识。心理健康分量表包括维度:心理疾病、情绪稳定、自我认同和学业成就动机。社会健康分量表包括维度:人际关系互动、生活适应和亲社会行为。中小学身心健康量表和3个分量表,均采用5点记分方法,得分越高表示身心健康越好(“身体症状”和“心理疾病”两个维度采用反向计分)。经检验中小学生身心健康总量表及各个分量表的克伦巴赫系数均在0.90以上,Guttman分半信度在0.86~0.89之间,重测效度在0.84~0.96之间,这表明编制的中小学生身心健康量表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

2)实验法。

运动处方实施:处方1:篮球类练习游戏、篮球小比赛,辅以小足球练习。先进行篮球类练习游戏,约15 min后,篮球小比赛,约20 min后,再进行小足球练习,约15 min。处方2:健绳操练习游戏、健绳操小比赛,辅以健身操练习。先进行健绳操练习游戏,约15 min后,健绳操小比赛,约20 min后,再进行健身操练习,约15 min。处方3:轮滑练习游戏、轮滑小比赛,辅以轮滑基本技术练习。先进行轮滑练习游戏,约15 min后,进行轮滑小比赛,约20 min后,再进行轮滑基本技术练习,约15 min。运动处方干预前后,对实验组中小学生身心健康进行比较。

锻炼强度采用中等强度:对中小学生桡动脉进行脉搏测量,每次测量15 s,乘以4,以此来反映中小学生1 min的心率,一般控制心率在120~140 次/min。每次锻炼时间为40~60 min,每周3~4次,锻炼时间安排在每天下午课外活动时间进行,持续时间为12周。

3)数理统计与分析。

全部数据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管理和统计分析。

4)调研和实验时间。

调研和实验时间在2012年3月至2012年7月。

2 结果与分析

2.1 中小学生身心健康现状

中小学生身心健康的描述性统计分析表明,以5分制评分,中小学生身体健康平均为3.23分,心理健康平均为3.14分,社会健康平均为3.07分,身心健康的总体情况处于中等偏上水平。从各个维度来分析,在身体健康维度方面,中小学生的健康意识(4分)、卫生习惯(4分)得分最高,其次身体症状(3分)为中等,健康饮食(2.5分)仅能够达到及格线,而体育锻炼、睡眠状况方面最低,未能达到及格线水平。在心理健康方面,中小学生的自我认同(4.5分)得分最高,其次情绪稳定(3分)、心理疾病(3分)为中等水平,而在学业成就动机方面仅达到及格线。在社会健康方面,亲社会行为(4.5分)得分最高,人际关系(3分)处于中等水平,而在生活适应方面未达及格线。以上现象表明,尽管目前中小学生有良好的卫生习惯和健康意识,但他们体育锻炼意识淡薄、睡眠不足,生活适应方面也存在不少问题。

当今社会,家长“望子成龙”,学校想尽办法增加中小学生的学习时间,均不顾及中小学生兴趣爱好、心理承受能力和身体锻炼的时间,他们参与身体锻炼的次数不多,娱乐活动及休闲时间又多以看电视、玩电脑,上网玩游戏等静止活动为主[8]。他们睡眠质量也为此受到严重影响。中小学生常过着紧张的学习生活,日积月累,他们的生活适应能力出现问题,甚至有厌世情绪。参与运动的缺失,其直接结果是容易引起肥胖增多、体能下降。这些不合理现象,使得我国中小学生身心健康出现不少问题。

2.2 中小学生身心健康的影响因素

1)性别、年级的影响。

经多元方差分析,不同性别、不同年级的中小学生的身心健康、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健康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见表1)。由表1可以发现,中小学男生的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均显著好于女生,中小学女生社会健康好于男生;小学生男生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均好于初中生和高中生,初中男生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均好于高中生;高中生社会健康均好于初中生和小学生,初中生社会健康也好于小学生。这些研究结果与Hamilton[9]和Cung等[10]的研究结果有部分相一致。分析原因可能是中小学男生活泼好动,喜欢竞技运动。中小学生女生喜欢安静、追求时尚美,更喜欢健康、娱乐性活动。所以男生在体育锻炼、睡眠状况、情绪健康、自我认同和人际关系互动和亲社会行为方面明显好于女生。研究还表明,中小学女生卫生习惯与健康饮食方面好于男生,可能与她们更加关注饮食可能带来的体型变化有关。

随着年级的增高,中小学生身心健康、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越来越出现问题,这一结果与HaleIII等[11]研究结果相一致。这可能与我国目前的教育及考试制度等有关。随着年级的升高,中小学生的社会健康越来越好,说明他们能够接受新鲜事物,逐渐能与父母、长辈、老师进行沟通,能与同学和平相处,与志趣相投的人交流、做朋友,做一些亲社会行为,使他们逐渐适应了社会环境和生活。

2)体型、学业成就的影响。

经多元方差分析,体型适中、学业成就好的中小学生的身心健康、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健康均好于体型偏胖和偏瘦、学业成就一般和较差的中小学生(见表2)。体型适中的中小学生一般性格开朗,喜欢参与运动,有朝气,充满活力,自我效能感较高,做事较有耐心,自信地认为自己能够胜任该做的事情。体型偏胖和偏瘦的则相反,不爱运动、有自卑感,自我效能感比较低。

学业成就好的中小学生表现对待事物有高度的认知,比较容易接受新鲜事物,做事有恒心、有信心。他们善于与老师、同学交流,自我效能感较强。在课外活动时间,他们喜欢参与各种身体锻炼,比较清楚知道参与锻炼对提高自己学习和身体健康等有益处,在锻炼中他们能享受到运动愉,在运动中释放在学习上、课业上承受的压力,并结交了不少志趣相投小伙伴和小朋友。学业成就一般和较差的中小学生则相反,在课外活动时间,他们不喜欢参与身体锻炼,对锻炼的益处有比较模糊的认知。上述原因说明,学业成就好的中小学生身心健康均好于学业成就一般和较差的中小学生。

3)家庭背景、经济收入的影响。

经多元方差分析,除身体健康外,生活在双亲家庭的中小学生身心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健康均好于单亲家庭和重组家庭。生活在大专以上家庭里,他们身心健康、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健康均好于中专以下家庭的中小学生。经济收入高的家庭的中小学生身心健康、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健康均好于中等、较低经济收入家庭的中小学生(见表3)。这可能与不同结构家庭、不同学历家庭的环境和教育有关。

4)寄宿形态、学校类型的影响。

经多元方差分析,寄宿学生与非寄宿学生相比,非寄宿的中小学业生身心健康、心理健康、社会健康均显著好于寄宿学生(见表4)。寄宿学生可能由于家庭住址离学校远、父母忙于工作或做生意、无法照顾孩子等原因,让他们的孩子住在学校里。在学校里,学校规定不让学生外出,环境封闭,大部分时间不能与外界联系。他们的学习生活单调,再加课业负担重,学习压力大,多数学生缺乏锻炼,就会出现心理健康问题,往往产生孤独感,对学习生活不适应。他们的社会健康也产生问题,不能与老师、同学较好的沟通。非寄宿的中小学生与外界接触多,有他们父母的精心照顾,学习生活上较适应。少数部分条件好的家庭,还让孩子定时去健身俱乐部去锻炼,因而他们身心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健康要好于寄宿的中小学生。针对寄宿的中小学生,建议学校开展丰富多彩的课余体育活动,安排专职心理辅导老师加强对寄宿学生进行心理辅导。

城市的中小学生在身心健康、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健康方面均显著好于乡镇的中小学生(见表4),这可能与城市的中小学具有教育资源优势等有关。

2.3 中小学生身心健康的运动干预

1)总体干预效果。

经过12周运动干预,使实验组中小学的生身心健康水平得到提高,达到良好及以上水平(见表5)。

2)运动干预后中小学生身心健康的分析。

中小学生在参与运动处方1、处方2、处方3后,他们身心健康得到明显改善和提高。在身体健康方面,中小学生的身体症状、身体锻炼、睡眠状况、健康意识与他们参与的3个运动处方存在非常显著性的相关(P0.05)。中小学生在参与运动处方后,他们身体的乏力症状、身体疼痛症状等基本消失,睡眠状况得到改善,培养了健康意识,在课余时间有了参与身体锻炼的好习惯。在心理健康方面,中小学生的心理疾病、情绪稳定、自我认同、学业成就动机与他们参与的3个运动处方存在非常显著的相关(P

3 结论

1)中小学生身心健康总体状况是中等偏上水平,小学生社会健康比初中生和高中生的差,高中生身体健康、心理健康比初中生、小学生的差。在中小学生身心健康的各维度来看,中小学生严重睡眠不足,参与身体锻炼意识淡薄,在生活上也很难适应社会环境和学习生活上的变化。

2)不同性别、年级的中小学生身心健康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小学男生身心健康好于女生,中小学女生社会健康好于男生。随着年级升高,中小学生身心健康问题越严重。

3)不同体型、学业成就的中小学生身心健康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体型适中的中小学生身心健康均好于体型偏胖、偏瘦的中小学生。学业成就好的中小学生身心健康均好于学业成就一般和较差的中小学生。

4)不同家庭背景、经济收入的中小学生身心健康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双亲家庭、高学历家庭、经济收入高家庭的中小学生身心健康均好于单亲家庭和重组家庭、低学历家庭和经济收入低家庭的中小学生。

5)不同寄宿形态、学校类型的中小学生身心健康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非寄宿、城市学校的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社会健康均好于寄宿、乡镇学校的中小学生,寄宿与非寄宿的中小学生的身体健康没有显著性差异,而城市学校的中小学生的身体健康均好于乡镇学校的中小学生。

6)适宜运动处方干预,能够促进中小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运动处方干预与中小学生身心健康存在非常显著性的相关。运动干预后,高中生身心健康干预效果好于初中生和小学生,小学生社会健康干预效果好于初中生和高中生。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网[EB/OL]. http:///jrzg,2011-12-25.

[2] 边玉芳. 青少年心理危机干预[M].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18-25.

[3] 殷恒婵,陈雁飞,张磊,等. 运动干预对小学生身心健康影响的实验研究[J]. 体育科学,2012,32(2):14-27,57.

[4] 齐方. 青少年精神障碍你了解多少[N]. 光明日报,2010-05-20.

[5] 雷开春,杨雄. 中日韩高中生的身心健康:指标、现状及影响因素[J]. 青年研究,2011(3):11-21.

[6] Neumark-Sztainer D M,French S A,Resnick M D. Psychosocial correlates of health compromising behaviors among adolescents[J]. Health Education Research,1997(12):37-52.

[7] Keyes C M. Promoting and protecting mental Health as flourishing:A complementary strategy for improving national mental health[J]. American Psychologist,2007,62(2):95-108.

[8] 高中建. 当代青少年问题与对策研究[M]. 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8:239.

关于心理健康的体会例7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5)005-000-01

过去,人们把“没有查出身体疾病”称作健康,许多人持有“无病即健康”的观点。现代医学研究表明,心理健康同生物学因素一样,与人的健康和疾病有着密切的关系。1946年第三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将心理健康定义为:所谓心理健康是指在身体、智能以及情感上与他人的心理健康不相矛盾的范围内,将个人的心境发展成最佳的状态。

一、当前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

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发展与问题相伴,心理健康教育虽然起步较晚,但一直得到了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仍有不少问题存在,在对此认知方面,多数高校轻视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混淆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概念和目标,高校职工缺乏积极参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理念;在专门研究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研究内容数据化、单一化,研究重点与现实情况脱节;在操作领域方面,师资队伍结构不合理(其数量与质量都没有达到专业心理咨询师的要求且组成不合理),学校课程设置缺乏科学、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针对以上问题,学校应调整人员设置,加强教师队伍关于心理辅导技能的培训,使高校教师,无论在何岗位,都具备一定的心理健康教育能力;心理健康教育部门应将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划分清楚,是管理人员负责日常事务,技术人员全力对学生进行心理咨询工作和治疗工作;设置与心理健康教育相关的选修课程,抓住大学生心理问题的主要矛盾――交友、恋爱、求职等问题,触及大学生心理问题实质进行深入分析、讲解等。

二、健康的心理能够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

1.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心理健康是一种积极并持续的心理状态。心理是否健康,首先要看一人是否能与自己的心灵和谐相处,是否了解自己、接纳自己,并能够在与人接触时感受积极的情感交流。对于心理健康水平较低的人,内心会有较大冲突,因认知层面上不能客观公正的评价他人与自己,即由于认知上的偏差不能对自己与他人正确评价,从而在情感层面也得不到积极的回应。因而使个人情感体验受挫,从而产生心理上的自卑。另一方面来讲,由于无法正确评价他人与自己,在与人交流沟通中,个体本身就会在消极情感下与他人相处。

任何一个大学生都非常希望能够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内心都渴望被他人接受和肯定。所以,大学生应注重保持良好的个人心理健康水平,构建良好的人际关系。

2.构建和谐人际关系,促进心理健康成长

和谐的人际关系的建立首先取决于个体心理健康水平。心理学家研究曾发现,一个人的心理健康水平越高,个性越健康,与他人的交往就越积极主动,人际关系就会越融洽。而一个人如果在认知、性格等方面都存在着某些障碍,必然会给人际关系带来一些影响。

当今社会强调的是团队精神、合作精神,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助于学生与他人顺畅沟通,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更好的融入社会。

以下结合心理健康方面,就如何构建和谐人际提出几点建议。1.掌握互利原则。良好的人际关系建立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古句有“来而不往非礼也”,即与人交往中,有一方只获取而不给予,双方的交往关系就不能建立。在当今社会,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对大学生的成长甚至成功都很重要,若一个人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他便拥有了更多的机会和更多人的支持。所以说,一个人的心理健康水平越高,个性越健康,人际关系越融洽,他获取成功的几率就越大。因此在与人交往中,应遵循诚实、宽容的交往态度,树立良好形象,与他人形成融洽的关系,走向成功。2.尊重原则。人与人的交往中,尊重他人是应当坚持的最基本的原则之一,它是人心理上最基本的需要。尊重与被尊重是双方交往的前提,在人际交往中,我们会因尊重他人而获得尊重,从而才能开始良好的沟通,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三、拥有健康心理,拥抱完美人生

1.心理健康有利于构建健全的人格

健康的心理是人们进行生活、学习、工作的基本健康条件。拥有健康的心理,才可以拥有积极、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使自己言行一致,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才能积极投身于生活之中,享受人生乐趣,进行积极的人生体验。

2.心力健康有利于生理健康

人的生理和心理之间是相互依赖、互相联系的,生理健康为心理健康打下基础,心理健康对生理健康也有着巨大的影响。一个人如果长期笼罩在焦虑、愤怒、恐惧等消极情绪中,就会降低大脑皮层的机能,使较低的神经中枢机能亢进,导致疾病的爆发。很多疾病与心理健康有很大关系,如冠心病、溃疡病和皮肤过敏等。因此,现在养生强调精神的愉悦,防止情绪大起大落。

3.心理健康有助于防治心理疾病

健康包括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从某方面来讲,心理健康比身体健康更为重要。所以预防和治疗心理疾病对于人生有更重要的意义。大学生应多贮备关于心理健康的知识,注重心理调节,经常排解心理上的“垃圾”,时常自我反省,矫正自身不良的生活方式,预防心理疾病的发生。

参考文献:

[1]杨慧.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与对策分析[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05).

关于心理健康的体会例8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随机抽取我院健康体检中心于2012年6月~2014年3月确诊的亚健康体检者100例,并进行相关的保健护理干预。根据我国中医学会指定的《亚健康中医临床指南》[3],对所有的健康体检人员进行心理健康调查,将符合心理亚健康状态的患者列入研究对象。纳入标准为:符合心理亚健康状态的患者;能够进行语言交流无沟通障碍者;能够知晓文字大意,并自行地填写相关问卷。

男性60例,最小年龄25岁,最大年龄51岁,平均年龄38岁;女性40例,最小年龄26岁,最大年龄50岁,平均年龄38岁。

以上所有受检者临床多表现为疲乏、头晕目眩、食欲不振、心慌等。对所有患者的性别、年龄等一般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均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

医护人员对亚健康群体主要从心理、饮食、传统体育以及针灸按摩等方面进行保健护理。

(1)心理保健护理

心理保健护理主要是指医护人员要根据亚健康受检者形成的原因以及个体差异,实施心理护理,从而使其向健康人群转化。亚健康群体在情绪激动或者紧张时,容易出现心率加快、血压升高等症状。如果没有得到及时地处理,亚健康群体容易向病人方向转化。因此,医护人员要科学地指导亚健康群体如何合理地控制自己的情绪,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同时,医护人员应该及时地与亚健康群体进行沟通,使其学会正确地转移及宣泄不良情绪。现代中医研究理论认为,气血冲和,百病不生[4],则充分地说明了良好的心态对人们身体健康的作用。

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人们的心理压力也越来越大。如果这些压力没有得到合理地释放,将会导致人体的心理失衡、神经系统功能失调,从而引发各种疾病。

(2)饮食保健护理

不科学的饮食习惯是亚健康群体的主要诱因之一,因而需要医护人员加强饮食保健护理。医护人员需要根据受检者的不同特点,为其制定科学的饮食计划。良好的饮食习惯是身心健康的良好保证。因此,亚健康群体应该注意做到劳逸结合、戒烟戒酒,避免长期处于精神紧张状态。“饮食不节,百病生。”[5]比如,如果人们不吃早饭、睡眠质量下降以及暴饮暴食都可能会使身体逐渐地变为亚健康状态,甚至会诱发各种疾病。

(3)传统体育保健护理

传统的体育运动对增强人们的体质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医护人员要对亚健康群体进行科学的体育保健护理。比如,定期地打羽毛球、网球;练太极以及做广播操等,都可以有效地舒利关节、调和气血,从而达到预防疾病的效果。适当的体育运动能够使人的心情放松、消除紧张情绪,有利于身心健康。

(4)针灸与按摩保健护理

适当地针灸与保健按摩护理能够从中医的角度出发,对人体的机能进行调节。例如,足底按摩作为一种简便易行的保健方式,能够有效地调节机体的神经反射,促进机体的血液循坏、增强人体的免疫系统。

1.3统计学分析

所有数据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p

2.结果

2.1亚健康形成的因素分析

亚健康形成的原因十分复杂。总体说来,其主要包括外在因素和内在因素。其中,外在因素包含工作生活节奏紧张、环境污染等,如噪声污染、住房紧张以及交通拥挤等都就会给人增加一种无形的心理压力。内在因素主要与人们自身不良的生活习惯以及精神状态有关。如长期处于紧张、焦躁不安的状态、晚睡晚起以及不规律的起居习惯等。

2.2亚健康群体保健护理前后满意度变化

经过保健护理后,亚健康群体的满意度为63%,明显高于护理前的30%。两组数据相比,具有显著差异性(p

关于心理健康的体会例9

一、心理健康是个体心理生活的积极状态

正确认识心理健康的本质和内涵,是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首要前提。对于什么是心理健康,人们经历了一个不断探索和深化的过程,到目前为止仍存在分歧。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代表性观点。

第一种观点认为,心理健康即没有心理疾病。这是早期心理卫生运动的基本观点,认为心理健康就是对心理疾病的预防和治疗,使心理功能得以维持和发挥。因此,那些存在心智障碍或“心理问题”的人是其主要关注的对象。现在看来,这种对心理健康的认识显然是表层和片面的,也没有揭示心理健康的本质和内涵。第二种观点以马斯洛(Maslow)的“自我实现者”模式为代表,认为心理健康要关注如何最大限度地释放个体健全人格的潜能,促进个体的自我实现。但这种观点也认为,健全人格是个体自身内在固有潜能充分发挥的结果,从而忽视了个体经验的习得和后天训练在心理健康发展中的作用。第三种观点认为,心理健康是包含积极和消极方面的结合体。这种观点最初来自源于布兰德波恩(Bradburn)的情绪、情感研究[2]。认为,心理健康不仅包括正面积极的,也包括负面消极的,而个体心理健康状况如何则取决于二者的平衡和调节。可见,这是从心理健康评价的角度而言的。

由此可见,以往人们对心理健康的理解主要是从研究者的角度,侧重于心理健康(或心理不健康)者的外在特征及行为的描述,而忽略了心理健康对于主体人的意义,而这才是理解心理健康本质的关键所在。

笔者认为,心理健康是个体心理生活的积极状态。

首先,心理健康是个人的主观感受。心理健康,从根本上说,属于个体精神生活的范畴。因此,一个人心理健康与否,与个人对自己心理生活状况的感受和评价密切相关。一个尊严而体面的富翁,可能饱受心灵孤独的煎熬;一个苦读耕耘的学者也许正享受着内心富足带来的幸福体验。正如狄纳尔(E.Diene)曾指出的,幸福是一种个人的主观体验[3],也是心理健康的重要内容。因此,一个学会了自尊自信,对他人谦虚宽容,对外物理性平和、宠辱不惊,对生活充满热忱的人,一定是一个幸福而心理健康的人。

其次,心理健康反映的是个人心理生活的积极、协调和适应的方面。长期以来,为了研究的需要,人们习惯于从心理健康的对立面去描述个体的心理健康水平,甚至将心理疾病作为心理健康的范畴来理解。事实上,消极情绪、心理疾病、问题行为等都是心理不健康的具体表现,而不是心理健康的本质属性。正如1946年第三届国际卫生大会指出的,“心理健康是指在身体、智能及情感上与他人的心理健康不相矛盾的范围内,将个人心境发展成最佳状态。”[4]心理健康的核心是个体对自我积极、全面的态度、体验和评价,是个体表现出来的肯定的、正面的精神面貌,热忱的、进取的心理状态。[5]

最后,心理健康体现在个人生活的方方面面。人的心理是一个系统的整体,心理生活的不同方面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共同影响着整体心理功能的发挥。因此,心理健康不仅体现在个体心理生活的个别方面,而且体现为心理生活的各个方面。对学生来说,它表现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升学就业和自我意识等方面。

二、心理和谐是心理健康的本质属性

心理和谐是心理健康的本质属性。从发展生态学的角度看,个体心理发展是个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发展受阻或产生障碍则可以理解为个体在生态系统中的不一致或失衡状态。[6]因此,心理健康可以理解为个体与环境之间的良好适应关系。“适应”的本质在于个体与环境达成的平衡协调,即和谐状态。

心理和谐,是就个体的心理生活状态而言的。简言之,指的是构成个体心理活动各方面的平衡、协调和良好适应状态。从心理活动的指向上分析,可以划分为内部和谐与外部适应两个方面。

内部和谐主要指个体心理活动内部各要素之间的平衡和适应状态,如生理状况与心理功能、认知、情感和意志行为、人格系统等。身心和谐是心理和谐的基石。身体健康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心理功能的水平。另外,一个健康的人必须是一个认知、情感和行为协调一致的人。人格是个体相对稳定的、具有内部一致性的心理结构。其中,自我是人格系统的核心成分,它对心理和谐具有统摄和调控作用。自我和谐一般包括自我认识、自我悦纳、自我调节、自我发展和自我创造等方面。大量研究表明,自我和谐是个体心理健康的重要保证,积极的自我概念和自尊尤其对社会处境不利的儿童具有保护作用。

外部适应指的是个人与外部环境之间的关系,包括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事、人与科技、人与自然等等之间的协调与平衡状态。人与人之间的心理关系,即人际关系是社会关系的基本单元,也是个体良好外部适应的集中体现。良好的人际关系包括人与人之间的认知相容性、情感亲密性、行为接纳性以及人际关系的满意程度等。

总之,自我和谐和人际关系和谐是心理和谐中最重要的方面,集中反映了个体心理健康的基本状况。

三、促进心理和谐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价值追求

1.心理健康教育的价值澄清

回顾20年来我国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历程,不难发现,我国的心理健康教育取得了长足发展,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具体表现为心理健康教育的学科化、医学化、片面化、形式化、孤立化等不良倾向。[7]这些问题,与其说是我国心理健康教育在探索过程中必然会出现的偏差,还不如说是心理健康教育价值扭曲的结果。

心理健康教育的价值扭曲表现之一,就是将心理健康教育等同于学科知识的课堂教学,等同于普通心理学知识的传授,出现了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化、课程化的不良倾向。其后果,不仅将生动鲜活的心灵探索活动演变成死气沉沉的空洞说教和机械诵记,而且加重了学生的学业负担,损害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当然,心理健康教育离不开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心理健康意识的养成以及心理健康自我调适能力的培养。但心理健康的相关知识、意识和能力只有经过个体经验和内化过程才能形成心理素质的“合金”。从根本上说,心理健康教育是关乎心灵的教育,社会实践和内化过程才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关键所在。

心理健康教育价值扭曲的表现之二,在于过分强调心理健康状况的测查,并将是否建立心理档案作为评价一所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开展情况的必要指标。目前,开展大中小学生的心理普查工作,建立心理健康档案并对其中高危个案进行跟踪随访已成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通行做法。而这恰恰反映了当前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的本末倒置的现象:心理健康教育重在关注少数危险学生的咨询和复原,却忽略了大多数正常学生的发展和促进,心理健康教育成为心理不健康(者)的教育。我们认为,了解学生是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所必需的,但这必须立足于新时期青少年心理发展的时代特点,立足于心理健康危险性的预警和评估,立足于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的提高。这才是保证心理健康教育长效性的有效途径。

心理健康教育价值扭曲的表现之三,混淆了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心理治疗的界限,简单地认为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就要建立心理门诊室或咨询指导室。实际上,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咨询或治疗是有其前提的,专业化或许并非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正确方向。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心理素质的教育,这就决定了心理健康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以预防和发展为主,即在了解青少年心理发展特点以及影响青少年心理健康危险因素的评估基础上,通过心理健康教育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心理潜能,减少潜在的危险因素,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

当前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的价值扭曲现象,其实是价值异化和泛化的结果。心理健康教育承载了太多的期望和功能。笔者认为,心理健康教育仅仅是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正如心理健康教育不能解决思想道德问题一样,心理健康教育并不能解决青少年发展过程中的所有问题。不澄清心理健康教育的价值问题,心理健康教育就不可能真正走上健康的轨道。

2.心理健康教育的价值追求

心理健康教育是中小学生心理素质的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心理和谐是心理健康的集中体现和本质属性,这就决定了心理健康教育应该以培养青少年和谐心理为价值取向。在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心理健康教育要树立“完整人”的意识。从发展的动态系统理论来理解,个体是作为具有稳定性和变动性的系统整体而存在的。“完整人”是在于特定的时空维度上,个体的身心、知情意、人格行为之间,个体与他人、团体和社会之间互相作用,相对平衡,构成一个稳态的整体。“完整人”还表现在在一个发展的时间维度上,一个人过去、现在与未来的心理系统彼此交迭,影响着个体发展的方向和水平。树立“完整人”的意识,就是要从发展的稳定态和变动态的角度,把个体放在动态系统的时空坐标中来理解个体的心理发展,防止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现象。

其次,心理健康教育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以人为本,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应有之义。重新强调这一原则,主要是针对当前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出现的“心理无心,教育无人”的倾向而言的。以人为本,要尊重每一个独特个体的存在。在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尊重他人存在的独特性如同尊重自己的独特性一样,都是同等重要的。惟有如此,才能真正理解、尊重和真诚同感他人,才能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以人为本,还要充分理解每个人情绪体验的合理性。在对待自己或他人的时候,既要认识到自己的特定情绪体验是合理的,也要从这样的立场理解他人的情绪反应。这样,接纳自己、移情他人,才能以理性、平和的心态对待周围的人与事。

最后,心理健康教育要立足于青少年心理和谐发展。心理健康教育,归根结底是关乎心灵成长的工作,心理和谐是心理健康教育的最终归宿。个体心理成长的复杂性和非线性的特点,决定了心理健康教育中不可能存在统一的运行模式或方法。着眼于青少年发展的实际情况,立足于促进青少年心理和谐发展,心理健康教育不仅要考虑地区与学校差异,不搞一刀切,而且还要注意处理好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共性与个性、心理教育与主动参与、同伴干预与自我教育的关系。在内容上注意内部自我和谐与外部适应协调发展,在形式上注意游戏、活动、体验和调适等方式相结合。

注释:

[1]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Z].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2]Bradburn, N.The structure of psychological well-being[J]. Chicago: Aldine, 1969.

[3]E.Diener.Subjective Well-being: three decades of progress[J].Psychological Bulletin, 1999,(2).

[4]段建华.主观幸福感概述[J].心理学动态,1996.

[5]林崇德,李虹,冯瑞琴.科学地理解心理健康与心理健康教育[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03,32(5).

关于心理健康的体会例10

国民健康指标是衡量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之一。2007年1月11日公布的《国家人口发展战略研究报告》中,把大力提高人口素质、优先开发人力资源作为实施人口发展战略的关键环节,并提出“提高人口健康素质,实施全民健康工程”的口号。同时,世界卫生组织(WHO)在1994年提出了健康城市的概念。健康城市是一个不断开发、发展自然和社会环境并扩大社会资源,使人们能够在享受生命和充分发挥潜能方面互相帮助的城市。开展健康城市最重要的特征是使政府、群众、志愿者们通力合作,关注城市的健康,并用更多更好的方法处理健康问题。开展健康城市的目的是通过提高人们的认识,动员市民与地方政府和社会机构合作,以此形成有效的环境支持和健康服务,从而改善环境和健康状况。目前,建设健康城市已成为各大城市发展的目标,而人口健康是健康城市的首要指标。因此,对人口健康素质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人口健康素质的科学内涵剖析

世界卫生组织成立之初(1948年)便在其宪章中对健康下了明确的定义: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而是一种躯体、心理、社会适应的完满(complete)状态。1989年WHO把道德修养纳入了健康的范畴,提出了“身体健康、心理健康、道德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四个方面的健康新标准,内容包括:“健康者不以损害他人的利益来满足自己的需要,具有辨别真与伪、善与恶、美与丑、荣与辱等是非观念,能按社会行为的规范准则来约束自己及支配自己的思想行为。”这就是“健康四维“观念。

世界卫生组织的多维健康概念不但在学术界,而且也在普通人群中得到广泛的认可。健康作为一种完美的境况更应看作是一种理念和追求。健康是多维的,亚健康也必然是多维的。目前,对亚健康状态尚无一个公认统一的定义和判断,国内学者对此作了大量的研究和探讨。2006年在北京举行的“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亚健康专业委员会成立暨首届世界亚健康学术大会”上中华中医药学会亚健康分会,亚健康中医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起草小组提出了亚健康状态的最新概念。其概念为:亚健康是指人体处于健康和疾病之间的一种状态。处于亚健康状态者,不能达到健康的标准,表现为一定时间内的活力降低、功能和适应能力减退的症状,但不符合现代医学有关疾病的临床或亚临床的诊断标准。由此我们可以推断亚健康状态的界定标准:

①排除疾病源因素的疲劳和虚弱状态。

②介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病前状态(中间状态)。

③在生理、心理、社会适应能力和道德上的欠完美状态。

④与年龄不相称的组织结构和器官生理功能的衰退状态。

二、人口健康素质的结构分析

世界卫生组织(WHO)把“健康”定义为“躯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上的理想状况”。由此可见,没病、没痛、没残障,准确来说并不就等于完全健康,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上的良好表现同样是健康的重要指标。同时,世界卫生组织虽然给出了健康定义,但问题是如何解释健康?什么状态可以视为“躯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上的理想状况”。因此,我们需要明确到底何为健康,按健康的标准来判断自己是否是一个真正健康的人。

如果把人体的健康水平用一条直线来表征,健康与疾病可谓是直线的两端。健康到疾病之间是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图1 个体健康水平一维表征图

如图1所示,个体健康水平除了疾病、健康两个状态以外,还有第三状态--亚健康。据世界卫生组织(WHO)一项全球调查结果告诉我们,真正健康的人仅占5%,经医生检查,诊断为疾病的人也只占20%, 75%的人处于亚健康状态。1999年,WHO宣布:亚健康与艾滋病是21世纪人类最大的健康敌人。目前,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已把持续和症状突出的亚健康状态(严重疲劳、肌肉疼痛、失眠等)作为一种疾病来对待,法国把亚健康视为“人类的新传染病”。我国近10年才开始重视和关注亚健康问题,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地都出现了亚健康状态在人群中与日俱增的情况。初步调查显示:高级知识分子、企业家、艺术家的亚健康发生率高达70%以上;城市中新兴行业如高新技术产业、电子信息、IT业、新材料业、广告设计、新闻及行政机关等行业或部门人群中高达50%;步入中年的人群中处于亚健康状态的比例接近50%。当前国民亚健康问题加剧,全国老龄人口快速增加,急需进一步提高全民健康意识,宣传疾病防治及自我保健知识,呼吁全社会都来关注亚健康防治,关注健康长寿。

本研究对通过对亚健康状况情况进行的大样本调查,采用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编制的《中国人亚健康测量问卷》,人口健康素质可以躯体、心理及社会功能等三个维度来考察,具体见下图:

图2:亚健康问卷结构

三、提高城市人口健康素质的对策及政策建议

(一)建立动态的心理监测预警系统

随着我国城市进入快速建设期和发展期,我国大中城市也同时迈入了“非稳定状态”的危机高发期,尤其是经济发达沿海城市。心理健康是指人的基本心理活动的过程内容完整、协调一致,即认识、情感、意志、行为、人格完整和协调,能适应社会,与社会保持同步。做好心理健康,必须建立一个反映灵敏、准确的心理监测预警系统,应对个体及群体心理危机的发生。

1.建立专门的心理监测预警机构。

由点及面,由上至下,层层铺开,为预防和处理心理危机,有效地协调多个单位和机构:精神卫生服务机构、综合性医院、公共卫生机构、120、110、热线电话、学校、妇联、青年团、老年人团体、媒体和其他机构;在居委会、社区街道、城镇等部门,由公共卫生医疗部门设立专门的心理卫生机构或专人负责心理监测预警,从而在整个社会编织起一张生命健康的安全保护网络。

2.加快队伍建设。

一方面,政府要整合现有资源,从医疗卫生、教育等行业进行人员选拔,建设一支由心理学专家、公共卫生研究人员及精神卫生控制工作人员组成的心理队伍;另一方面,支持现有人员提升素质,并加快选拔和培养有志于心理工作人员的力度;第三,向不同类型服务机构的工作人员提供持续的培训,建立心理监测预警的信息队伍。

3.加快制度建设。

逐步完善和健全社会心理监测预警的法规制度,从制度上规范和保障干预活动的有效进行。尤其对于危害程度较深的突发灾难事故的心理干预,更需要制订周密科学的应急方案,明确宣传部、水务局、农业局、林业局、公安局、教育局、民政局、交通局、气象局、民航局、安全生产监管局、铁路火车站、科协、红十字会等相关部门的责任,建立完善的配套的应急机制。同时,对已经接受心理监测预警介入的人员进行心理动态跟踪。

4.加大宣传教育力度。

通过媒体和其他方式获得公众对心理危机研究与干预工作的支持,提高公众的精神卫生意识,促进有心理问题的人尽早寻求帮助。通过建立医疗、卫生、公安、教育、消防等部门共同参与的救助网络,设立专门网站,定时通告社会注意和帮助高危人群。特别针对压力巨大、容易产生心理危机的行业,通过讲座、培训、辅导等各种措施,提高心理监测预警的覆盖面。同时,要树立危机预防与干预的理念。思想上,要坚持以人为本,高度认识理解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工作;对象上,要面向全市公民;策略上,要立足预防为主;方法上,要坚持教育性、系统性、常态化。

5.建立心理危机干预网络。

心理监测预警,必须动员各方的力量,构筑全方位、多途径工作网络:在全市范围内,形成“市政府—危机干预专家指导小组—社会各类基层部门”等立体网络。

6.提高危机干预的效果。

在危机干预时,需不断评估干预措施是否产生了预期效果,以便随时根据实际需要对计划做出调整和修改,以寻求最佳的解决方案。

(二)周期性的开展“心理体检”,将其纳入健康检查体系

通过定期体检了解身体的健康状况,已成为很多人的共识与习惯。不过一个人的健康实力与健康管理范畴还不止于此。WHO关于健康的定义,除了生理健康,还有心理与社会适应力水平,而这两项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我们的生活品质与健康实力。

因此,在生活节奏日趋加快的今天,工作压力、情感困惑、抑郁等已成为困扰现代人的主要“心结”。而一些压力和情绪长期得不到舒解则可以导致躯体化症状:如腹痛、胸闷、背部疼痛、恶心、呕吐、不能耐受某种食物、气促、心悸、头晕、等症状。有调查显示,到医院就诊的患者,超过半数并未见生理性病变,而更多是心因性疾病。因为心理状况隐藏在内心,人们只知道自己心情不好,却很少像身体状况那样能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一项调查显示:全国精神疾病患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近年调查局部地区各类精神疾病总患病率在14%到17%。然而,实际上到医院就诊的比例,远远低于发病率。

生理体检是为了能够主动掌握身体的情况变化,对可能发现的问题及早治疗。“心理体检”也一样,许多心理疾病不是一朝一夕产生的,也具有生理疾病所常有的“潜伏期”,如果尽早通过心理测评等手段及早发现,则可以防止心理问题演变成严重的心理疾病,而且有利于生理功能的全面健康。现代医学证明,人体内有一种最能促进身体健康的力量,即良好的情绪的力量。70%的病人只要消除了恐惧和忧虑,病就会自然而然地痊愈;98%以上的疾病会因为心情愉快而出现明显好转。

心理体检并不是生活中的奢侈品而是如跑步、健身一样是日常就可以进行的基础服务“心理体检”应该定期或者根据个人情况不定期地进行,从大健康的概念出发,整合考虑躯体、心理与社会适应因素在健康中所起的作用,在身体体检的基础上,加入心理体检。

(三)增强身心健康的保护因素,减少身心健康的危险因素

1.危险因素

凡引发人们心理健康水平下降的因素被称为危险因素。如:治安不好、居住环境差、文化氛围不好等。

2.保护因素

凡促进心理健康水平提升的因素被称为保护因素,如幸福感、对市民的认同水平等。

(四)加强身心健康教育

健康教育是通过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社会和教育活动,促使人们自愿地改变不良的健康行为和影响健康行为的相关因素,消除或减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预防疾病,促进健康和提高生活质量。

健康教育的核心问题是促使个体或群体改变不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尤其是组织行为改变。诚然,改变行为与生活方式是艰巨的、复杂的过程。许多不良行为并非属于个人责任,也不是有了个人的愿望就可以改变的,因为许多不良行为或生活方式受社会习俗、文化背景、经济条件、卫生服务等影响,更广泛的行为涉及生活状况,如居住条件、饮食习惯、工作条件、市场供应、社会规范、环境状况等。因此,要改变行为还必须增进有利健康的相关因素,如获得充足的资源、有效的社区领导和社会的支持以及自我帮助的技能等,此外还要采取各种方法帮助群众了解他们自己的健康状况并做出自己的选择以改善他们的健康,而不是强迫他们改变某种行为,所以健康教育必须是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教育过程,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

(六)建立城市健康促进计划

健康促进的概念比健康教育更为广义。1986年在加拿大渥太华召开的第一届国际健康促进大会发表的《渥太华宪章》中指出:“健康促进是促使人们提高、维护和改善他们自身健康的过程。”这一定义表达了健康促进的目的和哲理,也强调了范围和方法。

《渥太华宪章》并提出了健康促进的五点策略,制定健康的公共政策健康促进超越了保健范畴,它把健康问题提到了各个部门、各级领导的议事日程上,使他们了解他们的决策对健康后果的影响并承担健康的责任。

1.健康促进的政策由多样而互补的各方面综合而成,它包括政策、法规、财政、税收和组织改变等。

2.创造支持性环境人类与其生存的环境是密不可分的,这是对健康采取社会-生态学方法的基础。健康促进在于创造一种安全、舒适、满意、愉悦的生活和工作条件。任何健康促进策略必须提出:保护自然,创造良好的环境以及保护自然资源。

3.强化社区性行动健康促进工作是通过具体和有效的社区行动,包括确定需优先解决的健康问题,做出决策,设计策略及其执行,以达到促进健康的目标。在这一过程中核心问题是赋予社区以当家作主、积极参与和主宰自己命运的权利。

4.发展个人技能健康促进通过提供信息、健康教育和提高生活技能以支持个人和社会的发展,这样做的目的是使群众能更有效地维护自身的健康和他们的生存环境,并做出有利于健康的选择。

5.调整卫生服务方向卫生部门的作用不仅仅是提供临床与治疗服务而必须坚持健康促进的方向。调整卫生服务方向也要求更重视卫生研究及专业教育与培训的转变,并立足于把一个完整的人的总需求作为服务对象。

综上所述,健康促进的概念要比健康教育更为完整,因为健康促进涵盖了健康教育和生态学因素(环境因素和行政手段)。健康促进是指一切能促使行为和生活条件向有益于健康改变的教育与生态学支持的综合体。健康促进是健康教育发展的结果。健康促进是新的公共卫生方法的精髓,是人人享有卫生保健'全球战略的关键要素。

参考文献:

[1]郑康生,汪晓阳.人口健康素质的可持续发展与健康教育[J].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6)

[2]张彦军.增强知识分子健康意识的现实意义[J].新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1(3):38-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