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林业资源培育模板(10篇)

时间:2023-10-26 09:48:32

林业资源培育

林业资源培育例1

对于一个发展中国家来说,森林资源的保护与利用是自然环境得以改善的基础,也是可持续发展的中心内容,所以我国相关部门近期在林业研究的投入上相对较多,对林业资源的利用效率也有很大的进步,相信不久的将来我国的森林种植面积会扩大,培育的资源也会促进林业的稳健发展。此外,林业资源是树木资源与动物、微生物资源的集合,它是一个全面而综合的概念,使林业资源合理被利用会在人们生活的各方面做出一定的贡献,从而实现国家的可持续发展。

1.林业在发展过程中易出现的问题

1.1管理与保护工作不到位

以我国林业的发展过程为例,虽然我国占有较大面积的森林资源,但存在严重的乱砍滥伐现象,而且将来的林地面积扩张会受到非常大的限制。在现有的森林资源中,天然的次生林是占较大面积的,密度大的林地却少之又少,杂交林地也较少,森林的现有存量严重缺乏,因此,我国现阶段的木材是一种供不应求的状态。这样的情形应该叫做悲剧,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悲剧,是对林业资源管理不善,资金投入不够的一种回应,况且,在设备技术上也是不能满足需求的,对森林中的野生动物的保护意识相对缺乏,稀有的物种越来越少。在林业的发展与培育过程中最害怕的就是产权主体不明确的情况,这就是管理工作的失误造成的,加上经济制度的变革与经济成分严重分支等情况,都对森林的发展造成影想。如果能够建立起林业资源的保护意识,并把林业规定为集体财产,就会产生简单的产权与经济结构,不存在林业利用与效益分配的纠纷问题,特别是针对一个组织或者个人。因为个别国家的林业具有面积占有率小、分布较乱、质量低下、结构不完美等特点,导致本来就很稀缺的林业资源在管理与保护工作的疏忽问题上吃了很大的亏,最终使林业发展达到一个不可挽回的地步。

1.2对林业资源的培育缺乏健全的方案

当前很多国家所使用的资源培育计划都是通过封山技术进行培育的,并且取得了成功,但是,在培育工作之前做不好基本的工作,例如对时间的选择上、对栽培手段与方式的选择上、对地面的清理工作上等等,这些工作是对杂草与各种灌木的清理,因为它们的存在会影响造林地质量。当然,在造林开始前与结束后还需要通过对地形的改变去增大太阳的投射度。如果没有进行土地的清理工作,将会使在地面上有老化植被的残留,影响太阳光对新植物的照射,导致在晴天地面的温度也不会上升,继而不能有效提高土壤的保肥能力不能为幼苗提供良好的生长条件。此外,各城镇的林业绿化在提高旅游经济、改善人们的空气质量方面都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能更好的展现人民劳动的价值,也可以说是劳动者有了受社会保护的权利。虽然政府与相关部门提出了很多与林业发展相关的政策,但受到林业研究进程的迟缓,林业发展给社会发展与经济效益上的满足并不是一个乐观的情况,尤其是在我国的西部一些较落后的地区,政府管理部门的管理观念非常陈旧,很多林地无法形成一个较成熟的发展态势。

2.加快与改善林业发展的新思路

2.1积极推进科技造林

无论在哪方面科技都在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在建造林地方面科技也在改变着人们的想法,我们可以利用科学的手段去实现林业的现代化建设,例如,在对病虫害的调节方面,可以使用科学的方法加快防护进程,使林业的利用水平得到加深。可以在各大林业地建设多功能的环境监管系统,使林地的变化在管理人员的掌握之中,从而使各植物能够有序健康的生长。此外,要加大力度投入技术核心建设,以提高林业的更新升级速度,通过最新的工艺与技术去实现有关林产品的改进,实现对生产能力的刷新并带来最好的林产品。同时,要重视对专业技术队伍的培养,改进建设队伍的研发能力,提高对科研成果的有效转化,实现对林业现代化的建设。

2.2对林业资源的培育要因地制宜

我国的土地资源是很丰富的,各个地带之间在许多方面都有着显著的差异性,而且植物种类也繁多,在培育时要考虑树种与种植地之间的兼容性,以保证树种发挥应有的价值从而确保对造林质量的把握。此外,要根据不同地区的条件选择合理的种植时间,以提高土壤的利用率,确保树种在生长过程中展现最好的状态。为了达到林业资源得到大力发展的终极目标,在对操作人员的管理上就应该要求其能够分辨出各地区的不同特点,避免造成培育树种的浪费等情况的发生。

3.小结

要想建设一个稳定的林业发展基础,就要在林业的整个建造与经营活动中使有关人员掌握正确的操作过程,从整理林地开始、到对树种的培育、到对时间的考虑以及生长过程的抚育阶段与病虫害的治理。此外,要重视森林的防火,从“管理、保护、防治”三个方面进行着手,实现对资源的有效培育,加快林业产业的建设步伐,使森林资源得到永续发展。

参考文献:

林业资源培育例2

二、当前区域培育资源的一些技术措施

1.为能及时供应林业产品市场,发展林业经济,我区资源培育方法主要是

(1)植苗培育更新法。

(2)人工促天然培育更新法。

(3)封山育林培育更新法,就当前形势,加快资源的培育,多采用植苗更新培育法(即采用实生苗造林)培育资源,能达到较为理想的效果。

2.整地、造林树种选择,造林季节的选择的一些程序、方法造林地的整理是在造林前改善环境条件的一道主要工序

通过整地可以改善造林的立地条件、清除灌木、杂草和采伐剩余物。在造林前后的一段时间里,增加直接投射到地面的透光度;还可以改变小地形,使透光度增加减少。整地清除了地表植被,增加透光度,因而在白天地表层的温度要比有植被覆盖时上升得快,整地后改变了土壤物理性,使土壤温度状况发生变化同时增加土壤肥力。因而,能提高造林成活率及使幼林的生长情况显著改善。整地还能保持水土、减免土壤侵蚀,同时也有利于造林施工,提高造林质量。

(1)造林地的清理。造林地的清理,是造林整地翻垦土壤前的一道工序,把造林地上的灌木、杂草、竹类以及采伐迹地上的枝丫、梢头、站秆、倒木、伐根等清除掉。清理方法:分为全面清理、带状清理和块状清理3种方式。清理的方法也可分为割除清理、火烧清理和用化学药剂清理。割除清理可以是人工,也可以用机具,如推土机、割灌机、切碎机等机具。清理后归堆和平铺,并用火烧方法清除(也叫炼山)。也可以采用喷洒化学除草剂,杀死灌木丛和草类等植物。

(2)整地方式和方法。整地方式分为全面整地和局部整地。局部整地又分为带状整地和块状整地。全面整地是翻垦造林地全部土壤,主要用于平坦地区。局部整地是翻垦造林地部分土壤的整地方式。包括带状整地和块状整地。带状整地是呈长条状翻垦造林地的土壤。在山地带状整地方法有:水平带状、水平阶、水平沟、反坡梯田、撩壕等;平坦地的整地方法有:犁沟、带状、高垄等。块状整地是呈块状的翻垦造林地的整地方法。山地应用的块状整地方法有:穴状、块状、鱼鳞坑;平原应用的方法有:坑状、块状、高台等。

三、造林方法

1.播种造林法

又称直播造林,是将林木种子直接播种在造林地进行造林的方法。这种方法省去了育苗工序,而且。施工容易,便于在大面积造林地上进行造林。但是这种方法造林对造林立地条件要求较严格,造林后的幼林抚育管理措施要求也较高。播种造林的适用条件:适合于种粒大、发芽容易、种源充足的树种,如橡栎类、核桃、油茶、油桐和山杏等大粒种子。其要求造林地土壤水分充足,各种灾害性因素较轻,对于边远且人烟稀少地区的造林更为适宜。播种造林的方法有:块状播种、穴播、缝插、条插和撒播等。

2.分殖造林法

是利用树木的营养器官(干、枝、根等)及竹子的地下茎作为造林材料直接进行造林的方法。其特点是能够节省育苗时间和费用,造林技术简单,操作容易,成活率较高,幼树初期生长较快,而且在遗传性能上保持母本的优良性状。但要求有立地条件较高的造林地,同时分殖造林材料来源,受母树的数量与分布状况的限制,这种方法主要用于适用营养繁殖的树种,如松树、杨树、柳树、泡桐和竹类等。

3.植苗造林法

除了上述采用一些播种造林法和分蘖造林法外,则主要采用植苗造林法(大多数采用一年生实生苗造林)。

4.因地制宜选择造林树种

根据现代生态学原理,营造林技术方法应讲究适地适树的实效要求,提倡因地制宜、因地而异、合理安排选择种植各种树种或块状套种混交的原则。适当提高种植阔叶林面积的比例,一方面,能加快改善土壤环境结构和提高林分质量。阔叶树落叶层能保持土壤湿润,落叶腐殖质又能增加土壤肥力,使林木容易吸收土层养分,达到速生丰产的效果。另一方面,又能改变林相林貌,增加生物多样性和生态旅游的观赏性,丰富森林资源景观,还可提高抗病虫害能力,对于保持水土、涵养水源、调节气候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5.选择造林最佳时间

造林时间,以往以春季为主,近年由于各地造林树种多样性,引种工作和技术推广工作做得比较好,造林季节普遍提早,广东、广西、福建、浙江及湖南等地多在12月至翌年2月造林,最迟不超过3月(桉树可推迟至6月),效果很好,成活率普遍提高。冬末春初气温较低,蒸发量小,苗木地上部分处于休眠状态,起苗栽苗不致过多失水,栽后容易成活。同时树苗根系活动较早(冬末即已开始),造林之后,先扎根,后长叶,抗旱能力强,当年生长量比春季造林大20%以上。冬季造林时间充裕,有利于劳力安排,保证造林质,值得提倡。但在冬季干旱和严寒的地区,仍以春天造林为宜。栽树天气要选阴雨天和雨后晴天,土壤过旱,连续大雨或结冰、霜冻期间以及刮大风天,均不宜种树。

6.造林栽植方法

一般采用穴植,不论全垦带整地,都要挖不小于40cm~60cm见方,深30cm-50cm的植穴底要平,杉株行距规格为1.7m×2m,密度达到180~200株/亩;松、阔株行距为2m×2m,密度达到160~170株/亩左右。栽时苗木要保持端正,根系顺向水平舒展,苗梢向山下(不反山)。要适当洚浅,抑制根劲萌蘖,扩大生根部位,增强抗旱能力栽植一年生长苗木(一般苗高在30cm~45cm左右)。苗茎入土三分之一左右,苗高大于40cm的以苗茎入土15cm~20cm左右为宜。

7.营造混交林

林业资源培育例3

[中图分类号] F326.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3)08-0092-02

林业产业是以经营森林为主体的生态经济系统产业,种类较多,主要包括经济林培育,林木种植,花卉培育,木竹采运、加工,林木制造,造纸业,林副产品采集加工,森林旅游等多种林业相关的产业。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步伐加快,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林业产业结构也由小到大,由少变多,形成与国民经济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多个种类、多种产品的复合产业群体。近些年的发展,一直保持强劲的发展势头,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产业和具有潜力的朝阳产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具有独特优势,发挥重大的作用。

一、我国林业产业结构的发展

纵观整个“十一五”,我国林业产业发展快速,全国林业产业总产值达到了21.91%。2006年-2010年,中国林业产值从1万亿元到2011年3万亿元的大关突破,使我国成为世界上林产品生产加工和贸易的大国。特别是随着林业产业的发展,新兴产业的兴起得到了蓬勃发展,林业产业结构得到一定的结构优化,2010年我国林业一、二、三产业产值比重为39:52:9,到了2011年调整为36:54:10。林业产业中的新兴产业如生物质能源、生物柴油、生物制氢、生物酒精和生物发电等林业生物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已逐步进入产业化阶段,并有经济效益产生;林业加工复合木材、竹纤维等生物质材料实现规模化生产,相关的衍生产品丰富多样,森林旅游、野生动植物繁育利用、森林资源食品、森林林草药材等已成为部分地区带动农民致富、拉动区域增长的经济支柱产业。

下、我国林业产业的特点

1.我国林业产业发展迅猛,势头强劲

2010 年我国林业产业总产值首次突破2 万亿元大关,达到2.28万亿元。同时,我国林业产业结构呈现新变化,在产业政策的引导下,各个林业产业结构加速调整,产业升级和淘汰落后产能。

2.林业产业协调发展,稳定增高

我国林业一二三产业的发展比重逐年提高,林业一二三产业产值结构由一二产业为主逐渐过渡到以第三产业为主,第三产业增长速度远远超过其他两个产业。

3.传统产业持续发展,新兴产业增长强劲。

传统林业产业在持续发展中,林业食品、花卉竹藤、森林旅游、野生动植物繁育利用等产业快速发展,林业生物质能源、生物质材料、生物制药等新兴产业蓬勃兴起,成为产业亮点。

4.林产品贸易快速增长

截止到2012年,进出口贸易总额达到770亿美元,同比增长24.1%,林业相关企业在对外交流和合作的机会日益增多,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能力日渐增强,在世界贸易中的份额不断加大。

二、林业产业与森林资源发展所面临的问题

1.林业产业面临的问题

随着我国林业产业的高速发展,我国已成为世界林产品生产大国和进出口贸易大国,但我国林业产业也存在着结构性问题,在与世界发达国家的林业产业上相比差距不小,主要表现在:国民经济生产总值中,林业产业产值所占比重低,第一产业经济基础不稳,规模计划性不强,第二产业结构素质偏低,产业产值所占比例过低,以木材及其他林产品加工的第二产业企业规模小,技术水平低,初级低档产品多,精深加工产品少;第三产业中科技含量不高,技术装备水平低,木材综合利用率低,科技成果转化慢,还没形成强有力的新兴产业发展链。

2.森林资源培育的问题

我国林业产业发展的基础就是林业资源,然而该基础能力弱,森林资源较少,这是我国林业发展中最大的基础不足问题。森林面积人均占有量仅相当于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5,活立木蓄积量仅为世界人均72立方米的1/8。森林质量低,林区的可采资源趋不足,木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进口依赖性不断增强,森林资源短缺已成为我国林业产业发展的主要问题。

三、林业结构、森林资源培育的策略

在新的发展时期,发展林业产业结构与森林资源培育策略要以“建设生态文明、发展现代林业、推动林业科学发展”为中心,以林业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和全面升级为主线,建设比较发达的产业体系为目标,以体制创新、政策创新和科技创新为动力,以兴林富民为根本出发点,按照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和发展循环经济的要求,面向国际和国内两个市场,突出区域特色,加强森林资源培育,提高林地生产力,巩固传统产业,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加快精深加工发展,提高产业素质,做精做强林业产业,全面提升林业产业国际竞争力。

1.以提高林地产出率,扩大林业产业发展基础为重点

加大速生丰产用材林、木本粮油、生物能源林、名特优经济林基地建设力度,积极鼓励利用林地资源从事林地立体生态开发,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2.以鼓励林产品精深加工为重点

加大木竹精深加工产品的开发力度,提升林业机械制造水平,强化技术进步和技术创新,发展木本油料加工和林业生物产业,全面提高资源利用率和产品质量,打造名牌产品。按照循环经济发展的要求,鼓励“次小薪”材加工利用、木竹化学利用。加快生产力布局调整,扶优扶强,促进龙头企业、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壮大。

3.以发展森林旅游业为重点

加大森林公园和自然保护区等森林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增强服务功能,使森林旅游业真正成为传播生态文明重要载体。

4.以利用人工林为主的转变

以利用天然林为主向以利用人工林为主的转变,保护天然的林业森林资源,禁止开发开采,同时,大力鼓励资源林业建设,鼓励技术创新,变沙漠地、荒芜地为林业地、资源地,加大人工建林的面积,增加木材的有效供给;加强珍贵树种的技术培育,鼓励林业企业的培育技术创新,促进珍贵树种的产业发展。

5.尊重市场规律完善宏观调控

国家林业部门应建立市场准入制度,促使资源的最大利用化;制定行业规划和产业发展政策,鼓励过硬技术企业的扶持,引导市场有序发展;运用多种行政、经济手段,加强宏观调控,促使林业产业结构健康有序发展。

参考文献

[1]黄毕华.关于中国林业经济发展的几点思考.[J] .现代农业科学,2003.19.

林业资源培育例4

中图分类号: S757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ki.jlny.2016.19.053

1 营林生产中存在的问题

1.1林木良种基地建设总体滞后

在营林生产中,优质的林木品种是非常重要的,林木品种的特性,决定了林木的生长及林产品的质量,优质的林木品种无疑是林业生产增产增效的关键。但在实际的营林生产过程中,林木的优良品种十分缺乏,这受制于良种基地的建设,基地建设滞后于林业的发展速度,导致种子园的类型相对单一,母树林的更替难以及时进行,一些基地的经营管理水平明显偏低,这些都导致优质林木品种供应不足,难以促进林业的水平发展。

1.2 营林生产存在失衡失调情况

失衡主要表现在造林过程中,多数地区都存在数量与质量失衡的情况,苗木投入上超过设计作业量,从而造成营林成本过高。树种的结构比例也存在失衡的情况,很多地方盲目引起外地树种,不能遵循适地适树的原则,结果导致移植的树木成活率不高或生长不良,导致产量和品质不佳,也造成生产成本的增加。在良种与壮苗的选育、引种、推广及优良天然苗木的利用方面,存在认识上的误区和工作上的措施方法不当的问题。营林生产与市场衔接方面存在失调的情况,由于市场变化不定,而营林生产又具有一定的周期性,一些人工林在生产时缺乏长期的规划,造林和用林结合不好,造林时市场热销,而成材时市场疲软,出现滞销情况,而市场需要却又没有,这些都是导致营林和造林不能与市场紧密结合,对市场把握不准造成的。

1.3苗圃的生产及集约化管理手段落后

在许多苗圃的生产过程中,育苗的生产形式比较落后,仍然是以计划经济的方式进行,种苗市场程度不够,既满足不了生产的需要,也不能创造更高的效益。在林业生产管理上短期行为比较普遍,往往缺乏统筹规划及战略眼光,特别是集约经营丰产林、幼培丰产林及部分常规造林面,不能按市场需求进行预判,往往造成与市场错位的情况,管理措施落后。

2加强营林生产工作的有效措施

2.1抓好林业重点工程建设

营林生产并非植树造林这么简单,涉及到的方面很多,需要全面加强资源的保护,维护好自然生态,要加强林业重点工程的建设,例如林业资源保护工程、退耕还草还林工程、风沙源的治理工程、速生林的基地建设等,只有整体的林业生产环境都得到改善和加强,才能更好的推进林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2.2建设高效林业产业体系

林业生产需要大量的成本投入,这些投入需要林业产出的补给,这样才能促进林业生产的可持续进行,如果只投入不产出,势必会陷入资金困难的怪圈,所以在营林生产的过程中,必须要以市场为先导,结合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发挥资源优势,建设高效的林业产业,使林业具有自身造血功能,增产创收。例如发展森林旅游业,打旅游牌、打生态牌、打文化牌,通过服务质量的提高和经营水平的改善,增加经济收入,更好的促进林业生产的进行。苗圃基地也要发挥自身的优势,在满足计划用苗的同时,以市场为导向发展商品苗木及花卉的生产,大力发展林木种苗花卉产业,积极创收,提高苗圃资源的利用率,培育林业的经济增长点。

2.3完善森林资源保护体系

要充分利用现代化科技手段,完善林业资源管理法规制度,建立科学的森林资源保护体系,使森林资源能够得到有效的保护。完善林业管理机构的建设,通过加强基础设备建设,改善办公条件,加强护林管林队伍建设,不断提高林业的管理水平。利用现代科技,建设完善的林业监测网络,实现林业资源管理的数字化水平,对于一些不利于林业发展的行为,要坚决进行制止,确保森林资源的安全。

2.4加强林业基础设施建设

林业发展离不开林业基础设施的建设,林业基础设施是林业发展的先决条件。重点是要切实加强林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和有害生物的防治体系建设。要不断学习国内外的先进的管理经验和防控技术,用现代科技手段来加强林业生产的管理水平,采用现代化的仪器设备,大力建设科技示范点,使林业生产科技及有害生物的防治工作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上来。林业生产离不开优良种苗,所以必须要加强种苗基地的建设,实现优良树种的良种化、种苗基地化,满足造林生产的需要。信息是未来林业发过程中必不可少的,要加强林业信息网络建设,通过现代化手段的应用,实现林业信息、技术的快速传递,满足现代林业发展的信息化、办公自动化的要求。通过先进的技术手段进行病虫害、防火等方面的及时掌握和防控,提高林业生产的科学水平和管理水平。

林业资源培育例5

森林培育是一种生产过程,不仅对人类所需工业原料以及生物能源进行生产,还对人类生存环境的创造与保护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同时森林培育工作可通过树木对太阳能等资源进行转化实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三者的有机结合。为实现对森林资源的有效保护,必须对森林培育工作实现科学经营,这是促进生态平衡以及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对林业企业以及相关行业的发展有重要意义。

一、我国传统森林培育经营存在问题研究

1.森林培育经营理念落后

传统的森林经营理念存在一定的弊端,人们受这种理念影响极深,没有对森林培育工作起到足够的认识与重视,单纯的注重经济发展,没有形成相应的环境保护意识,导致森林资源以及生态环境受到极大破坏,水土是流失、空气污染等环境情况日益严重,对人们的生产生活造成一定的影响。森林管理部门也没有对森林培育工作进行正确的认识,导致乱砍滥伐现象严重,只注重森林采伐,忽视森林资源对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作用,对森林培育工作的顺利开展起到一定的制约作用。

2.工作实践重视不够

森林培育工作是保护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手段之一,林业培育以及相关部门一定要加强对对森林培育工作的重视程度,对林业资源进行管理,重视林业资源的生长。我国一直在对森立资源培育工作进行改革与完善,但在实际运行过程中还是存在一定的问题,只重视森林资源建造,不注重植后管理就是其中问题之一,在进行森林资源建造后,应根据实际情况对其进行科学管理,促使森林资源可持续发展,实现森林资源工程建设的意义。

3.森林培育经营制度不健全,缺乏经营监督机制

为实现森林培育工作的有效实施,必须对其建立健全科学的经营管理制度。现阶段森林培育经营人员存在素质低以及水平差的现象,这对森林培育经营制度的落实有一定的阻碍作用。

另外,缺乏森林培育经营监督机制。做好森林培育经营监督体系建设,可以有效的防止出现森林违法违规现象。但是缺乏相应的森林培育经营监督机制,使得森林管理违法违规现象层出不穷,严重影响着森林培育经营工作的健康稳定发展。

二、提高森林质量效益,加强森林培育经营策略探析

1.加强森林培育经营理念的创新

森林培育经营极其复杂、科学,要想做好森林培育经营工作,首先要做的是在森林培育经营理念上进行创新,不断改变传统的森林培育经营旧思想旧观念,促进我国森林培育经营工作的进一步发展。①森林培育经营部门应该转变观念,深化对于森林培育经营的认识,将森林培育经营与社会发展以及社会效益相结合,大力发展生态林、经济林以及进行相应的退耕还林工作。同时,森林培育经营部门还应该加大生态建设,对森林资源的消耗以及可持续发展进行严格的控制,保证林区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发展。②强化森林培育经营部门的培育与经营管理重点。加强对于流域、城市边缘以及江河源头等森林覆盖较多地区的保护力度,加强对于森林培育经营的投资,甚至制定一定的封山育林制度,保证林区的可持续发展。

2.做好林木良种选育和收集保存工作

森林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林木种苗培育,而良种选育和收集保存是做好林木种苗培育工作的第一步,良种选育和收集保存直接关系到林木种苗培育工作的进一步发展。为此,林木种苗培育工作者应该加强对于良种选育和收集保存,为森林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同时,林木种苗培育工作人员还应该加强林木种苗资源的研究以及开发,努力培育优良林木良种。另一方面,林木种苗培育工作人员应该加强林木良种基地和基础设施建设。林木种苗培育工作只有在林木良种基地和基础设施的基础上才可以开展,为此,林木种苗培育企业应该加大对于良种基地和基础设施投资力度,加强对于特色经济林、速生丰产林以及珍贵林的培育与开发,建立完善的林木种苗培育空间以及格局。

3.建立森林培育经营监督预警机制

森林培育经营工作是一项极其复杂科学的工作,加强对于森林管理部门的监督对于提升森林管理部门森林培育经营水平有着重要的作用。由于缺乏相应的森林管理部门监督机制,导致在实际的森林培育与经营管理过程中管理人员存在盲目性、缺乏协调性的问题,导致培育与经营管理漏洞百出,进而影响整个森林管理部门管理工作顺利开展。为此,森林管理部门应该建立健全相应的森林培育与经营管理监督预警机制,提高对于森林管理部门管理的安全预警与监督。同时,森林管理部门还应该加强森林培育与经营管理监督预警队伍建设,提高管理监督预警队伍管理水平与能力,保证森林培育与经营管理工作协调高效运转。

4.建立林I系统自然保护区,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

建立林业系统自然保护区,是目前促进我国森林健康生长,提高森林质量效益,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①加组织领导,落实和完善相关政策措施。林业系统相关部门及领导应该加强对林业系统自然保护区完善相关政策的制定与落实,保证制度制定与实施相继进行。②建立适宜的保障体系,全面提高对林业可持续发展的认识。有些林业系统相关部门及领导对可持续发展缺乏正确的认知,认为林业的发展主要为经济服务,因此只是抓林业的经济功能,目光短浅,造成林业开采过度,后续补给跟不上。③全力提高森林质量。森林质量仍是林业发展的根本,因此,在林业系统自然保护区建设过程中,应该努力提高树种品种,提高树的质量,做到种植与开采相互协调。

三、结语

森林资源经营是对森林生态系统的修复、重建、培育和维护,以及与经营者直接相关的工作。森林资源管理是指对森林资源培育、保护、利用等一系列活动的组织、计划和制定相关法规政策监督实施等内容。森林资源经营与管理是紧密联系的一个有机整体,必须加强森林可持续经营的监督,指导和服务,健全完善森林资源经营管理的法规和标准,促进森林可持续经营发展。

林业资源培育例6

2 当前森林资源培育存在的问题 

当前森林资源培育还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投入力度小。森林培育体现出较强的公益性,我国在林业发展方面提供的资金又严重不足,虽然近年来加大了退耕还林等工程的投资力度,但远远无法满足森林培育的基本要求,并且一些经济条件落后的地区资金更加难以落实,大大影响了森林培育的有效性。且由于森林培育力度不足,林业科研、森林培育技术推广力度不足,森林防护体系薄弱,严重影响森林培育质量;营林体制陈旧。材林或工业原料林需要建立基地,实行集中连片的经营管理模式,才能保证森林培育工作的集约化、规模化发展。但是很多地方的山林全部分山到户经营,无法进行集约化、规模化经营,严重影响了林地的经营效率与效益;高附加值森林培育工作保障不足,只有提高森林培育工作的高附加值,才能更有效的推动森林培育工作的可持续发展,但是很多林业企业没有意识,也没有条件提高森林资源的附加值,始终处于低效的培育层次,导致森林培育效益低下。 

3 森林培育的主要原则 

森林培育过程中要遵循以下几点原则:生态效益优先。森林培育工作的主要目的就是提高森林资源的生态效益,无论何种工作均要以发挥、提高森林资源的生态效率为先;生态效益长效化原则。森林资源的培育、营造必须以生长寿命长、生态效能高的树种为主,保证森林资源的高效性、长效化;坚持因害设防的原则。不同的林地要采用不同的防灾防害措施及经营措施,遵循因害设防的原则,将森林的防灾、减灾功能充分发挥出来;坚持三利兼收的原则。在保证森林资源生态功能的前提下,要兼顾森林资源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全面提高森林资源的综合效益。 

4 提高森林培育工作效果的策略 

在遵循森林培育的主要原则的前提下,可以通过以下几点措施提高森林培育的效率、效果及效益。 

4.1 提高思想认知,坚持营林的基础地位 

各级政府管理部门、职能部门、党委领导、林业干部及职工等要从思想上充分认识到森林培育工作的重要意义,建立“抓好营林工作就是抓好林业工作的基础”的管理思想,基于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开展森林培育工作。营林生产不仅可以丰富森林资源,保护生态环境,林产品还可以增加林农的生活质量,改善其生活环境,因此森林培育有着重要的生态意义、经济意义,要坚持营林的基础地位。 

4.2 利用先进技术提高森林培育高附加值资源产出 

林业资源培育例7

森林资源是指在相当广阔的土地上生长的很多树木,林木是建筑业、工业的重要原材料。并且有保持水土,涵养水源,调节气候,防止水、旱、风、沙等灾害的作用。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在生态系统中结构最复杂. 功能最多也最稳定。 森林资源是人类和其他的生物同生共存的重要基础和核心支柱。 现阶段随着森林资源重要性的显现,森林资源逐渐成为了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 .环境等的重要指标,因此在我国保护和培育森林资源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可是,要保持、发展绿化达标成果,真正做到森林资源的永续应用,我们仍然面临着怎么样科学地进行森林资源培育的难题。

一、森林资源培育

1. 加快森林资源的培育, 全方位保护. 恢复森林生态系统。 要抓住林业资源型城市转型的历史机遇, 大力推进生态建设, 要通过政策支持和发展替代产业 ,逐步调减木材产量 ,使人为因素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彻底得到遏制。 所谓林业, 是为进行森林经营组织起来的, 以进行木材. 林产品生产和保护性资源经营并以后者为基础的基础产业和公益事业。 森林经营包括森林的采伐与更新.森林保护森林再造 .森林抚育和城市森林的建立 .管理等一系列林事活动。

(1)依靠科技发展林业。可持续发展的一个根本的策略是科技的发展, 因为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包括经济的发展和对资源与环境的再发展能力的保护 。那么既要发展经济又要保证资源与环境的发展力,最有效的解决办法就是依靠科技来发展经济,改变传统的以环境和自然资源为代价的粗放式经济发展模式。因此,在林业发展上,实施科技兴林,不断提高林业建设的科技含量是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2)优化林业经济结构。林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调整优化林业经济结构 ,促进林业产业的发展,是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物质保证。在第一产业方面,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大力推进短周期工业原料林和其他原料林、速生丰产林. 竹林和名特优新经济林建设; 在第二产业方面,加大新产品开发力度,促进以低层次原料加工向高层次综合精深加工转变的步伐; 在第三产业方面,要加大森林旅游业、花卉业的发展,要采取" 以二促一带三" 的策略,调整生产力布局,淘汰落后产业, 改造传统产业,培育新兴产业,推动产业重组,解决林业产业结构不合理的问题。调整林产工业产品结构, 大力发展精深加工,发展优势产品,努力开拓木材林产品的新用途,延伸产业链,增加附加值,解决林产品结构不合理和产品缺乏竞争力的问题。调整企业布局和资产结构,实施大集团、大公司发展战略,共同开发新产品.、新技术和新市场,提高企业专业化程度和产品技术含量,提高市场的竞争力。

二、深化国有苗圃改革

国有苗圃是林木种苗行业的骨干力量,对促进全国林业种苗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作用。2010年,我们对国有苗圃进行了内部整合,进一步理顺了管理体制,实行了整合资源,合作发展,统一规划,分组管理的体制。规模的扩大,规划的合理,科学的发展,促进了国有苗圃的快速发展。苗圃内部组建了"四组一队",即育苗一组、育苗二组、科研组、营销组、绿化队。内部实行了严格的目标管理责任制。国有苗圃,以地理位置的优势,重点以引种、试验、示范新品种和园林绿化树种为主,成为北方林木良种的展示窗口;以土地面积大的优势,作为商品苗木的主要产区。同时以国有苗圃技术、信息、市场的优势,与分散的育苗户结成利益共同体,探索了"苗圃+农户"的联合发展路子,实行了集团式发展,低成本扩张,带动了社会发展育苗的积极性。另外,近年来我们在抓好种苗生产供应的同时,拓宽苗圃服务领域,重点在种苗市场营销、营林绿化施工上做了一定的工作,这无疑给苗圃的发展又增添了活力和后劲。一是在种苗市场营销方面,随着种苗基地规模的扩大,加之与河北、河南、内蒙、陕西几家大的种苗基地的经济合作,借助我们的地理位置优势,也正是东西部的一个结合部,我们围绕当前林业生态建设"大工程、大苗木、大市场"的形势,组建了北方林木种苗科技市场,建立了一支营销队伍,有效地解决了地区性种苗供需结构性矛盾突出的问题。二是营林绿化施工方面,随着近年来造林绿化任务大,时间紧的特点,作为林业部门的一个服务单位,技术力量雄厚,苗木品种全,施工设施齐备,2005年各省地市纷纷组建了造林专业队,投身到全国的林业生态建设中去,在营林绿化施工中,本着"诚信服务,质量第一"的准则,施工质量达到业主满意为止,在社会中赢得了很高的声誉。 所以,森林资源的培育应以经济效果与利益为首要目标,严格按森林生长规律进行培育。要着重抓好如下方面工作:

1因地制宜,选择适地树种进行培育。历史的工作经验报告咱们,没有选择适地树种,只能劳民伤财,挫伤林农的积极性。如七十年代在本县南部山地成片造杉林便是不适宜的、失败的。其主要原因是杉木的立地条件要求高,不适在土层浅、土质硬、土壤养分差的地方生长。所以,为有选择适地树种,林农才会致力于丛林资源的培育。

2培育壮苗,苗木是培育丛林资源的物质基础,壮苗是培育丛林资源的成功包管。壮苗既能包管造林高成活率,又能促使立木快速生长,表现林业生机。

森林资源要丰富,一定进行科学培育,狠抓管护和合理应用,才气给咱们提供更多的物质财产并永续应用,才气青山常在、绿水长流、风景优美,真正发挥森林的社会效果与利益、生态效果与利益、经济效果与利益。

参考文献:

1雷州林业局森林培育质量管理体系建设初探《桉树科技》2009年01期

2森林培育:凸显三大效益《绿色中国》2009年20期

林业资源培育例8

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主要目的之一是提高森林质量,森林的生态功能完善程度与森林质量息息相关。当森林的质量得到提高时,其生态功能也就越完善。一般而言,当单位面积的森林蓄积量较高,林分的年生长量较大时,会使得森林具备较强的天然更新能力,有助于提高森林的质量和及其生态功能。而森林培育则是指森林和树木通过光合作用,利用太阳能将其它物质,转化成人类所需要的食物、生物能源和工业原料,以及以及维持所有生物生存环境的过程。

一、加强森林培育的意义

在全球生态系统中,森林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其维持着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为人类和其他生物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条件,地球上绝大多数的物种都以森林为栖息地。随着森林资源的重要程度日益提高,森林渐渐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平衡发展的重要指标。因此,为了保护我国现有的森林资源并使其维持良好的发展状况,必须对森林资源进行科学培育。在进行森林培育时,政府部门和相关企业应当制定相关政策,借鉴吸收西方国家对于森林培育的先进管理经验,进行创新性经营,使森林能够为我们的生产和生活,提供更丰富的物产资源。

二、导致森林质量降低的原因

2.1森林自然恢复论

我国现在实施的森林经营理论,来源于前苏联。对于前苏联而言,其地广人稀、森林面积大,森林资源经过一次经营之后,可以保持较长时间。因此,森林自然恢复论较适合前苏联的国情。而我国人口众多,森林资源较少,人均森林资源占有量非常低,且森林自然恢复论已经深入人心,无论是林业经营技术流程还是法律思想,或是林业工作人员的思维方式,都已经被这种理论深深影响到了,从而导致我国目前的森林状况令人堪忧。而且,缺乏完善的森林培育理论和忽视森林培育的重要性,以及根深蒂固的靠山吃山,砍林不育林的传统理念,致使我国的森林资源日益减少。

森林培育理论与森林自然恢复论完全不同,其围绕市场需求和我国森林的现状,提倡对森林进行培育,并坚持利用与培育相结合。就我国的森林现状而言,森林培育论更适合我国的林情,但是由于森林培育论的理论体系并不完善,而且没有经过实践证实,因此还未得到广泛应用。[1]

2.2森林培育和分类理论的不合理应用

我国虽然针对本国国情,形成了一套适合本国森林状况的森林培育理论,但是由于其在实际条件下的应用并不多,使得该理论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缺乏具体的指导方法和措施,导致实际的森林调整并没有根据森林培育的理论来进行,而且对于划分成商品林和生态林的两类森林,通常会使用相同的经营策略,导致生态森林资源的破坏。[2]

2.3缺乏合理的林业政策

合理的林业政策应当对森林资源的开发利用,具有极强的指导和约束作用,但我国现行的林业政策在对森林资源的管理经营上,还达不到完善的效果。比如森林采伐限额政策,该政策只是限制了采伐的数目,而对采伐树木的质量没有明确要求。这就导致在砍伐活动中,受到利益驱使的伐木者,一次次地选择优质树木进行砍伐,导致整片森林的质量下降,森林的生态功能逐渐被破坏,无法实现森林的可持续发展。

三、提高森林质量的措施

针对我国森林的现状,必须尽快采取措施,提高我国森林的整体质量,实现森林的可持续发展。

3.1树立科学经营森林的理念

要提高森林质量,首先需要破除森林自然恢复论的理念,将森林培育论贯彻到政府部门、相关企业以及林业从业人员的思想中,促进社会成员形成想要行使获取树木权利,必须首先承担培育森林义务的意识。而且,在利用森林资源时,要为国家的长远发展打算,绝不能“涸泽而渔,焚林而猎”,不给子孙后代留下生存发展的机会。[3]

3.2充分认识到森林培育的重要性

在进行现代林业建设的过程中,要始终根据国家的要求,重视森林的培育经营。这不仅仅是对发达国家维护森林资源经验的借鉴,更是我国按照国情,对森林经营进行调整的必经之路。通过实践检验,我们发现经过科学合理的培育之后,森林的公顷蓄积量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3.3生态林培育的原则

在进行生态林培育时,应当遵循一定的原则。首先要坚持生态效益优先。提高生态林的生态效益,是生态林进行培育的最主要目的,所有的培育措施和经营方法都应当以提高生态效益为主。其次,要坚持生态效益长效化。在对生态林进行培育时,必须考虑到生态林生态效益的长期发展,因此,在选择培育树木的过程中,应当选择寿命较长且生态效能较大的树种,以期培育出具有长期性生态效益的生态林。再次,要坚持因害设防的原则。在培育生态林时,首先要了解到我国森林灾害的发生规律,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将防控森林自然灾害为主要目标,尽可能地减少灾害发生的可能性。最后,要坚持三利统收的原则。在不影响生态森林生态效益以及生态功能的情况下,尽量提高生态林的经济价值与观赏价值。[4]

3.4确定科学合理的培育方法

对河流两岸的森林进行培育时,首先要考虑到森林具有防止水土流失的作用,可以采取封护的方法对其进行管理维护,尽可能地使其维持原生态。而对于非常脆弱的生态区,则应当在植被较为稀少和土质较好的地方,进行树木培育。其他生态林的培育则主要可以采用择优保留法,选择较为珍贵的树种和价值较高的树木,将其保留下来,并进行培育。同时还要合理控制森林的密度,使森林维持稳定正常的发展状况。

【结论】按照我国现实森林的状况,森林质量的提高已经刻不容缓。森林培育经营理论的不断发展,及其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良好效果,坚定了我们对森林培育的信心。在进行森林培育的同时,国家林业部门也应当对国家的森林状况进行分析研究,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尽快提高我国森林的质量。

【参考文献】

[1] 邬可义.加快森林培育,提高森林质量[J].林业实用技术,2008,11:11-13.

林业资源培育例9

①森林资源匮乏。我国森林培育资源数量少,再加上生产和经营、苗木培育、森林生长发育等环节的重造轻管等生产调控不当,人为地对森林的肆意砍伐,使森林资源的植被大量砍伐,直接导致了各种自然灾害频繁而至。②生态环境面临的主要问题。随着人们对森林掠夺式的开发利用,使人类的一切生活都有赖于生态环境,造成人类对生态物种数量的减少和濒临灭绝。旱灾害严重,自然界危害程度日趋加剧。③耕地资源质量下降。耕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我国人均耕地对土地荒漠化起到有效的遏制作用。受荒漠化危害的影响,造成土壤污染、酸化,耕地面临的治理任务艰巨。 荒漠化的根本措施在于造林种草,所以发展林业,建立农林牧水有机结合的体制迫在眉睫。④防灾减灾的任务艰巨。为了确保农业稳产高产, 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可减弱冬季的寒冷和夏季的高温日灼危害。森林可以吸收、固定 CO2,提供氧气、净化空气、防治污染,在提供木材、薪材的同时,对振兴山区经济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2 促进我国森林种苗培育技术发展的有效对策

2.1 加大种苗培育科技含量

提高种苗的科技含量,实行科研与生产相结合,加大种苗生产适用技术的推广应用,加大新品种的引种示范工作,推广地膜覆盖育苗、营养钵育苗,逐步培育出适宜当地的良种壮苗,抓好现有科技成果推广应用。随着森林经济的发展,森林培育技术必须向集约化方向发展,在充分利用森林资源的基础上,利用现代化管理技术,培育出适宜当地的良种壮苗为林业生态建设搞好技术服务工作。在森林培育上应实行分类经营和定向培育形成一批具有一定规模的相关生产加工企业。加大种苗生产适用技术的推广应用,加大新品种的引种示范工作,逐步抓好现有科技成果推广应用。森林培育技术必须向集约化方向发展。在充分利用的森林资源的基础上,利用现代化管理技术,实行分类经营和定向培育形成一批具有一定规模的相关生产加工企业。

2.2 依法治种

要初步形成依法开展种苗生产、经营的良好氛围。实行种苗生产制度,从根本上保障林业建设工程高标准、高质量实施。种苗供应招投标制禁止使用“人情苗”,实行种苗价格听证制,坚决制止哄抬种苗价格的行为。确定合理的苗木价格有效地保障苗木生产者和合法权益。 要求严格执行建设程序和审批规定,认真落实公益林,用材林,经济林的实际育苗情况,认真研究和分析重建种苗需求,适当扩大培育周期短,提高造林种苗的生产,积极推行订单育苗,落实好造林育苗基地,签订容器育苗合同,大力推广芽苗移植,全部完工要通过检查验收。

2.3 深化国有苗圃改革

国有苗圃对促进全国林业种苗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实行整合资源合作发展统一规划,不断促进国有苗圃的快速发展。苗圃要重点以引种、试验、示范新品种,以国有苗圃技术、信息、市场的优势带动社会发展育苗的积极性,有效地解决地区性种苗供需结构性矛盾突出的问题。

2.4 做好天然林资源的保护工作

2.4.1 健全护林队伍。天然林保护涉及面广,工作量大,具有最广泛的社会性,为抓好天然林保护工程打下基础,林业站应组建专门护林队伍,健全护林网络。护林员要落实管护区域,配合做好管护区内森林防火、防治病虫和保护好野生动植物资源,制止毁林开垦和破坏林地的采砂、采土的行为,同时针对护林员工作地点分散,林业站应在护林员的公开选聘等环节强化管理。

2.4.2 加强森林资源管理。林业站要切实把天保工程区的森林资源管好,狠抓采伐限额管理,认真执行国家有关森林资源保护管理的法律法规,严格按照采伐审批程度,健全森林资源保护管理的法律法规。把限额采伐管理当作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头等重要工作来抓,切实强化林地保护管理,积极抓好农民自用材,林业站要严格执行征、占有林地管理制度。防止林地非法流失和林地逆转。强化林权管理,协助上级林业主管部门明确森林资源的权属关系,对林权证发放情况进行清理登记,明确和稳定森林资源的权属关系,同时积极协助调处林权纠纷,保证集体林区生产生活秩序的稳定。在培育针叶树种人工林时,对林地土壤养分状况定期进行监测,对人工林的土壤养分状况及施肥措施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做到林地土壤养分管理的精准化。同时要对林分凋落物严格保护,采伐剩余物要全部归还到林地,准确掌握凋落物归还后对树木生长的影响程度,高度重视采伐剩余物的管理,在一定程度上加强林地长期生长力的维护。

林业资源培育例10

中图分类号:S753 文献标识码:A

前言

森林资源是我国生态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人们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为促进林业的可持续发展,提高森林培育质量已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森林培育是森林经营工作的首要任务,也是创造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保证。

1 提高森林培育质量的重要意义

近年来我国先后实施林业六大重点工程建设,林业发展战略思想也呈现五大转变,森林培育质量受到全社会的关注,提高森林培育质量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森林资源事关国计民生,是生产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物资。目前,我国林业资源的供需矛盾非常突出,木材进口难度明显增加,所以立足国内森林资源的培育、提升林产品供应能力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一矛盾。另一方面,随着生态环境的恶化,森林培育已成为改善生态的必然选择。我国本身就是一个少林的国家,空气污染、水土流失、土壤沙化等问题尤为严峻。植树造林在生态治理工作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提高森林培育质量对净化空气、保持水土、防风固沙至关重要,是减少生态灾害、维护国家安全的有力举措。因此,无论是从经济效益还是社会效益的角度考量,提高森林培育质量都是我国新时期的一项重要且艰巨的任务。

2 影响森林培育质量的主要问题

当前,我国森林培育现状与社会经济发展、生态环境改善的需求还存在明显差距,森林培育质量的提高不仅是必要的,也是迫切的。影响森林培育质量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2.1 森林覆盖率低

我国幅员辽阔,森林培育面积广阔,但森林覆盖面积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这从我国近年来沙尘天气增加、水土流失等问题就可以看到问题的严重性。我国人口众多,生产生活过程对森林资源的消耗速度很快,因而在社会经济飞速发展阶段,森林资源显得尤为匮乏。而且现有覆盖范围内,森林资源的结构也不尽合理,如珍贵树种较少,针叶林和阔叶林比例失调。森林分布面积中幼龄林占绝对比重,森林后备资源不足。

2.2 森林资源抚育不力

森林资源种植后,培育经营人员对森林培育质量问题未能给予足够的重视,新技术、新方法的应用不及时,同时又缺少森林培育经验,抚育技术落后,所以直接影响到树木的更新,森林培育质量问题层出不穷,如林木的生长数量和质量出现下降,病虫害防治不理想,森林整体的生态功能发挥不足,甚至发生森林火险,导致大面积森林资源的损毁。

2.3 监督管理制度不健全

森林培育与质量管理是相辅相成的统一体。但由于监督管理制度不健全,森林培育部门质量管理观念不强,更多地重视森林采伐,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对森林培育质量的管理。

3 提高森林培育质量的相关举措

针对当前存在的问题,森林培育部门应积极转变工作观念,在相关政策支持下,严格森林培育过程的质量管理,增加质量管理的科技含量,同时林业部门也应建立健全规章制度。

3.1 转变工作观念

森林培育及经营部门应当与时俱进,告别旧有观念,树立起以质量为先的工作观念,不断丰富森林培育质量的内涵。森林培育部门要深入认识提高森林培育质量的重要性,立足我国新时期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综合分析森林资源培育对我国经济建设、生态治理、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意义,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创造作为工作的根本,建立森林培育质量管理目标,组建高素质的工作队伍,营造崭新的工作风貌。

3.2 严格森林培育过程的质量管理

3.2.1良种选育 是森林培育的起点,培育人员应重视对良种的选择和收集,积极开展种苗资源的研究,加强良种基地和基础设施建设,从造林开始就确保严格的质量控制。

3.2.2种苗种植 后,培育人员要悉心做好抚育工作,全面提升种植的数量和质量,密切监测影响森林培育质量的各种风险因素。例如,培育人员应根据不同树种的特点,对可能发生的病虫害提前制定防治方案,在森林火险多发季节谨慎防火。

3.2.3培育人员 要对种植、抚育、管理等各项工作进行质量跟踪,通过持续的评估和分析,不断提高森林培育质量。

3.3 增加质量管理的科技含量

科学技术的应用对提高森林培育质量具有重要影响。通过科技创新,种苗种植过程中的测量、质量监测等工作都将上升到新的水平。森林培育部门应建立森林培育质量管理系统,用信息化手段提高工作效率。运用质量管理系统,培育人员可以实时对植株进行测量,记录植株生长过程,对病虫害、火险等各种风险因素予以监测。同时,通过大量数据的积累和高效分析计算,对森林培育质量的统计分析也会更加精准。

3.4 建立健全规章制度

健全的规章制度可以促进森林培育质量管理的规范化,增强各部门人员的责任意识。因此,林业部门应建立责任人制度,将提高森林培育质量的目标落实到具体部门,明确岗位职责,并实行绩效考评,制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并举的绩效考评指标,对森林培育质量管理工作的成果定期评估,对于质量管理落实不力的部门和人员,应当严格追究责任。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