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基础护理改进措施模板(10篇)

时间:2023-09-25 11:05:13

基础护理改进措施

基础护理改进措施例1

20**年作好七件事情

1、做好科室护理人员的思想稳定工作。

2、狠抓制度落实,规范管理把好安全关。

3、狠抓计划落实,抓好三基三严的培训,夯实基础。

4、作好质量控制。保证质量的持续改进。

5、积极创新改善服务措施。

6、提高护理文书的书写内涵质量。

7、作好实习带教工作。

具体措施

措施01

作好科室人员的思想稳定工作

思想是行动的源头,在医疗体制改革的初期,作为护士长作好人员思想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利用各种改革成功的先例,并让大家认清改革是大趋势等等教育作好人员的思想稳定工作。保证科室正常运转。

措施02

抓好安全管理

1、认真落实护理15项核心制度,安全教育月对十五项核心制度进行解读学习两次。每月制定安全教育计划组织人员学习并进行考核。

2、加强科室的日常检查工作,做到早预防早处理。

3、实行每班床头交接并清点人数,按护理部要求落实中夜班巡回记录。

4、落实患者安全告知书和入院须知。

5、明晰各种各种标识。

6、制定科室今年的安全管理措施,并严格落实。

7、对于发生的不安全事件登记齐全并有处理措施。

措施03

狠抓计划落实,抓好三基三严的培训夯实基础

1、科室制定继续教育计划,每月进行两次集中培训。以《三基培训》为内容每月进行出题考核一次。

2、以大专基础护理学教材,专科知识为主要内容每月4000字的读书笔记。

3、督促科室所有人参加本科阶段的再教育。

4、组织人员参加护理部组织的培训并对参加学习情况进行考核。组织人员参加各种形式的培训学习,并进行学习交流。

措施04

作好质量控制,保证质量的持续改进

1、发挥质控小组的作用做好日常的监督检查工作并每周在科会上进行反馈,每月召开质控会议对科室存在的问题进行反馈落实措施。

2、护士长每日进行一次查房,落实护士长亲情交流,对各班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对危重病人的护理质量进行检查指导。

3、科室建立护理人员互助组。进行新老搭配在工作中进行带教互助,帮助年轻工作人员技能的提高。

4、每月有重点和针对性的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整改。

5、继续将基础护理的落实作为重点检查项目,继续开展专业班书写工作日志活动。

6、今年医院进行基础建设离科室较近噪音粉尘对科室环境和患者的休息治疗影响较大,一方面要做好科室的管理另一方面作好病人的沟通。将患者教育作为一项质量考核的主要内容进行考核。

措施05

提积极创新改善服务措施提高护理内涵

1、以卫生部下发的文件积极响应开展优质服务示范工程活动的号召。积极开展视病人如亲人活动,作到“三勤”“四轻”“五主动”“六心”“七声”服务。三勤:勤观察、勤动手、勤动口;四轻:说话轻、走路轻、操作轻、关门轻;六心:接待病人要热心、护理病人有爱心、观察病人要细心、为病人解答问题要耐心、对待病人有同情心、对待工作有责任心;七声:病人入院有迎客声、遇到病人有询问病情声、处置时有称呼声、病人合作后有致谢声、操作失误有道歉声、接听电话有问候声、病人出院有送客声。从小处着手,抓好服务的环节不断丰富服务的内涵。提升服务质量。

2、落实以病人为中心,做好病人的管理。以病人为整体管理好病人的休息饮食入厕等为病人提供全方位的便利。

措施06

提高护理文书的书写内涵质量

1、根据护理部的统一部署,规范护理文书书写格式,书写实效内容等等。

2、加强科室人员的培训使护理文书书写能充分体现专科特色。

3、护士长加强检查和指导。

措施07

作好实习带教工作

基础护理改进措施例2

优质护理是目前护理的常用手段,由于优质护理能够让患者在护理的过程中更加舒适,护理依从性更高,因此患者在护理后的身体恢复情况往往相比普通护理要好[1]。但是在进行优质护理的过程中,基础护理的落实工作较为难以进行,这是因为基础护理工作在实际的实行过程中步骤较为繁琐,同时各种其他因素的影响也较大。但是基础护理是优质护理服务能够正常进行的前提条件,因此就需要对优质护理服务过程中基础护理落实的难点进行分析,同时找出相应的管理办法。我院采取针对性的管理措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中实行优质护理服务的某科室,科室中共有病床63张,收治的患者主要为儿科、外科、内科、妇科等临床学科。主要以无法手术的晚期肿瘤患者以及良性血管疾病患者居多,平均每月收治患者人数为134例次。科室中共有护士25人,其中年龄为22~45岁,平均年龄为34.21±1.37岁。职称为主管护师4人,护师3人,护士18人。学历为8名本科,17名大专,护龄为1~29年,平均护龄为6.98±1.03年。

1.2 方法

首先需要对基础护理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明确的了解,护士长需要将基础护理落实记录单进行相应的整理,其中的内容包括了患者的姓名、床号以及基础护理的各种项目,每日需要由责任护士在下班前进行相应的记录,对已经落实的项目和没有落实的项目作好记录,同时对没有落实的项目做好没有落实的原因,并且需要执行护士长进行签名。通过3个月的归纳和总结,我们发现在本科室中出现基础护理落实困难的原因主要有患者拒绝护理,占72.37%,护士对护理认识不足,占8.27%,护理决策问题,占12.36%以及护理管理问题,占7.33%,同时需要让患者填写护理满意度表,满分为10分。针对这些问题,我们采用了有针对性的管理措施,在管理上,主要是提高护士对基础护理的认识、改进病区护理管理的方法同时促进患者配合基础护理。

1.3 评价指标

在使用管理措施将基础护理落实的难点进行了改进后,我们需要再进行3个月的记录,记录方法与了解基础护理实施过程中存在问题的方法相同。并且需要在患者出院时让患者填写护理满意度表,满分为10分。

1.4 统计学分析

本研究数据以SPSS18.0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芎s)表示,比较以t检验;计数资料的比较经x2检验,以P

2 结果

在经过针对性的管理措施后,患者在优质护理过程中基础护理落实的问题有着明显好转,同时患者对护理满意度的评分也有明显的提升,如表1、2所示。

3 讨论

在进行优质护理的过程中,基础护理的落实一直是重难点,同时基础护理对于优质护理工作也有着较大的影响,因此对于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基础护理落实工作而言,能够较好地进行是优质护理服务能够实行的前提条件[2]。

在本次研究的过程中,我们首先采用基础护理落实记录单的方式深入了解了目前优质护理服务过程中基础护理无法较好落实的原因。而在本次研究过程中,原因主要有患者拒绝护理,护士对于护理的认识不足、护理决策的问题以及护理管理的问题。而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制定了针对性的改进措施,并且让护理年资较长的护士帮助年轻护士进行管理,并且在护理的过程中为患者讲解护理的重要性,同时在护理中一定要注意帮助患者熟悉护理环境,让患者能够真正的接受基础护理的流程。也需要对护士进行进一步的培训工作,让所有护士都能够明确基础护理在优质护理服务中的重要性。而在护理管理以及护理决策方面,可以定期组织护士进行业务学习,提升自身的专业能力,也需要让护士学习伦理相关知识,让护士能够更好的进行护理流程。而在护理管理方面,我们使用了全新的管理办法,针对病房的专业特点来进行管理,同时也对护士进行了分层管理[3]。

通过本次研究,我们发现使用针对性的管理方法对优质护理过程中的基础护理的落实难点进行改进效果十分显著,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基础护理改进措施例3

在基层医院产科,因条件有限多实施母婴同室,因此在护理工作中的诸多环节均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对护理质量产生了直接的影响[1]。本次研究中出于对基层医院产科病房常见护理安全隐患以及相应的防范措施进行分析探讨的目的,对我院实施护理安全管理改进措施实施前后护理质量和产妇满意度进行对比分析,现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中资料来源于我院收治的分娩产妇,共抽取其中的98名作为研究对象,在将其按照时间先后顺序分成实施护理安全管理改进措施前组和实施后组,每组49例。实施前组产妇年龄20-42岁,平均(28.7±12.4)岁,经产妇12名,初产妇37名,孕周38-41周,平均(39.1±4.3)周;实施后组中产妇年龄21-40岁,平均(27.3±13.4)岁,经产妇11名,初产妇38名,孕周37-40周,平均(38.8±3.2)周。另外抽取我院产科护士5名,护士年龄分别为23岁、26岁、27岁、31岁、37岁,平均(29.1±14.1)岁。以上统计实施前组产妇和实施后组产妇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研究方法 由产科护理部护士长带领全体护士对本科室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分析,并总结护理安全管理改进措施。将实施护理安全管理改进措施前后产妇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护理危险事件发生率以及护士综合护理质量评分进行对比分析。

1.2.2 护理安全管理改进措施 ①对产科环境进行改善,并增设相应的基础设施。联合后勤人员将病区的环境进行大改造,将产科与妇科分开,对病房的基础设施进行改善,病床加固,地面防滑,走廊通畅,热水设施齐全。②对护理人力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应定期展开护理安全教育和专业技能的培训,增强护理人员的安全和法律意识,并注重护理人才的培养,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对护理人员的工作职责进行合理的配置,使人力资源得以充分发挥,对护士的排班制度进行改进,增加早晨和夜间的护理人力资源,以使母婴安全得到保证[2]。③增强护患之间的沟通,做好护理安全宣传。护理人员应积极主动同产妇及其家属进行沟通与交流,对其需求进行了解并给予尽量解决。耐心倾听产妇的苦诉,了解其内心世界,对其给予适当的关心照顾和鼓励,缓解其因角色转换而产生的抑郁和恐惧心理。积极将护理安全等相关防范措施向其进行介绍,增强产妇和家属的安全意识,实现产妇自我防护的效果。④加强护理安全质量控制。建立护理质量控制小组,有护士长任组长,对护理工作质量进行监督,并定期检查,针对存在安全隐患的护理操作予以及时指出,并指导其改进,使护理质量得到持续改进[3]。

1.3 数据处理 研究中相关数据资料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加减标准差(χ±s)进行表示,分别展开t检验和Χ2检验,在P

2 结 果

2.1 产妇护理满意度 经统计发现,实施后组产妇对护理工作满意度较实施前组发生显著升高(P

2.2 护士综合质量评分 经统计,实施护理安全管理改进措施前产科护士的综合护理质量评分为(81.4±12.3)分,实施后为(94.7±14.2)分。显然实施后护理质量较实施前得到明显改善(P

3 讨 论

经分析发现,目前基层医院产科存在的护理安全隐患主要表现在:①医院条件有限,管理制度不完善;②护理队伍不稳定、护理人员法律意识淡薄、专业技术不熟练、安全意识低、健康教育工作不彻底、工作压力大、缺乏护患沟通;③产妇与家庭因素等[4]。

针对上述安全隐患提出了1.2.2的改进措施,通过对比分析发现,实施护理安全管理改进措施后产妇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较实施前发生明显升高,且护理危险事件发生率得以显著降低,减少了护理纠纷的发生,并且实施后护士的综合护理质量评分也较实施前发生明显升高。这一结果充分证实了护理安全管理的合理性将会对护理质量产生直接影响,以产科存在的安全隐患为依据实施有针对性的安全管理,并加强质量控制,可使护理质量得到显著提高,临床应给予注意[5]。

参考文献

[1] 雷美娥.基层医院产科护理安全隐患的分析与防范[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1,14(01):111-112.

[2] 胡霞.产科护理缺陷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J].临床护理,2012,23(01):432-434.

基础护理改进措施例4

但是随着质量改进(qi)工作的开展,有关患者治疗效果得到改善的经验性实证却非常少。造成较少改进的原因之一是,负责质http://量改进工作的医生参与度不够,因而抑制了干预措施的成功制定和推行。

虽然医师能够为质量改进工作(qi)带来独特的技能和视角,但他们的介入却很少。阻碍医师介入的障碍之一是发展不健全的医师管理基础架构。通常情况下,围绕着治疗个体患者的医师,医院具有一个一成不变的医师管理架构。医师被授予能够接收患者和监督患者治疗过程的特权,并且医院能够依次提供护理、医疗技术、辅助人员和宾馆服务等。医务人员通常是由医疗执行委员会组织起来,其中经常会包括一位首席医疗官。大部分医师也可能是自愿地在医院委员会中任职(如,质量或药事和治疗管理委员会)。然而,在这个委员会结构之外,每位医师又通常具有自主权,提供和监测对个体患者的治疗。在门诊也需要设置医师管理基础架构,来建立和管理医疗之家并加入可信赖的保健机构,监控和提高医疗质量。//sixianghuibao/

要提高医疗质量,公共卫生机构要对个体病人的健康状况和患者人群进行管理。这就需要一个基础的架构来设计干预措施、制定绩效考核标准、监督执行效果、执行干预措施和监测它们所带来的影响。医师的学识和他们因人而异的对病人治疗的认知程度,使他们在评估干预措施是否基于实证,是否可行,和是否达到患者各种情况变化的要求上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在保证评估措施是否健全、富有科学性,和是否具有较低风险以及是否能在医务人员当中获得有力的支持上,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简而言之,为进行循证管理以及循证医疗的实践,必需要有医师参与到领导层。当前,质量改进的工作主要依靠院务主任和护士,而医师担当着一个的、自愿者的角色,这种做法经常受到质疑。医师应该帮助引领医疗质量的改善,但目前,医师们把应该投入在质量改进项目上的时间都花在了创造业务收入上。

基础护理改进措施例5

DOI:10.14163/ki.11-5547/r.2016.14.171

护理工作往往直接影响治疗效果和患者的康复速率, 尤其是面对病程较长、住院周期较长的心内科患者尤其重要。本院在原有的护理措施前提下做出改进, 效果较好, 详细内容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3年5月~2015年8月200例住院心内科患者, 按护理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各100例。观察组男74例, 女26例, 年龄48~60岁, 平均年龄(54.2±5.8)岁;冠心病48例、高血压28例、心律失常24例。对照组男78例, 女22例, 年龄50~57岁, 平均年龄(53.9±4.1)岁;冠心病40例、高血压33例、心律失常27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疾病类型等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模式进行护理, 要求患者谨遵医嘱, 定时巡视并观察患者情况, 检查其不良反应和生命体征变化, 随时做好调整, 发生异常情况及时进行处理, 保证患者的健康安全。观察组在传统护理基础上采用改进后的护理干预措施进行护理, 从环境和患者心理上着手, 增强患者的护理体验, 为了满足患者需求, 可设置如家庭病房、阳光病房, 通过营造一个整洁的环境, 或是改变房间主题, 增添病房中的色差, 也可以由患者自行要求, 这样的环境更适合患者的恢复, 也能让患者感受到内心的温暖, 得到心理上的满足和鼓励[1]。在护理过程中, 为患者普及疾病相关知识, 加强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程度, 减轻患者的恐惧与焦虑心理, 在面对突况时也具有一定的自行处理能力。

1. 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2] 在护理过程中收集统计护理质量标准各项内容, 具体包括病房管理、基础护理和细节护理三项, 根据本院相关准则予以评价, 按百分制进行评分, 满分为100分。在护理结束后对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统计护理服务满意率, 并附加疾病知识问答, 调查护理过程中的疾病知识普及率问卷内容为20个小题, 满分100分, >80分为满意。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 x-±s)检验。P

2 结果

2. 1 护理质量各项评分 观察组患者各项护理质量指标评分均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2. 2 护理服务满意率及疾病知识普及率 观察组护理服务满意率及疾病知识普及率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通过调查数据可以看出, 在护理的具体质量内容上, 运用改进后的护理干预措施能获得更好的护理质量和效果, 在病房管理和细节处理上优化程度显著提升。改进后的护理干预措施更专注于细节上的处理优化, 如病房环境、与患者的沟通等内容, 给予患者更多人性化的关怀。在事后的问卷调查结果中也可以看出, 患者更倾向于改进后的护理干预措施, 护理满意率达到95%, 对人性化的护理内容予以了肯定的评价, 同时疾病知识普及也获得了极为优秀的成效, 知识问答及格的患者高达98%, 这证明患者对于自身健康情况尤为关心, 对疾病知识具有相当的兴趣与需求。

由于心内科患者病情较为复杂, 且病程较长, 需要长期住院进行治疗。优秀的护理是患者病情康复的关键, 通过提高对患者心理上的关怀, 增强人性化护理, 通过人性化理念的融入, 使患者能够进入到一个和谐的环境中[3]。护理人员方面, 也需要进一步增强工作态度, 提高工作质量, 通过加强与患者的沟通, 了解更多患者的需求并给予更全面周到的护理。减少操作上的失误, 并具备充分的知识能力水平和足够的认知程度, 在护理过程中为患者普及疾病知识, 提高患者的认知, 增强并优化治疗与护理的依从性, 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治疗效果, 加快缩短了康复周期。改进后的护理干预措施将护理工作在原有基础上深化, 在具体工作实行中需要护理人员能够广泛掌握多层面的相关知识, 如心理学、社会学的帮助情感交流和表达的知识, 从始至终帮助患者在接受治疗的过程中感受到人性的关怀, 强化治疗效果, 为患者的健康恢复起到了重要的帮助和推动作用,

综上所述, 改进后的护理干预措施在患者中的应用及护理效果优秀, 患者评价良好, 适合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蒋红.降低心血管内科护理风险的措施经验.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 2015, 1(2):692.

基础护理改进措施例6

某特大桥DK22+518.68~DK27+620段建设桥台一座,桥墩161个,其中连续梁两处,主要工程内容为钻孔桩基础、承台及桥墩,其它附属工程有电力接触网支架及基础、桥梁吊篮及桥面排水系统等。本段桥梁工程与既有铁路并行,施工时需要制定切实可行的施工方案,使施工对既有线营运的影响降低到最小,同时按照铁道部的相关要求作好防护,以确保既有线施工安全。

2施工安全管理措施

2.1 基础施工作业安全保障措施

(1)明挖基础施工安全保障措施基础施工严格遵守铁路施工技术细则。基坑按规定的基坑边坡分层下挖,严禁局部开挖深坑或从底层向四周掏土的方法施工。在基坑顶面边坡以外的四周开挖排水沟,并经常保持畅通。基坑周边设安全围栏。基坑上部有动载时,坑边缘与动载间预留一定距离的护道或采取加固措施。在明挖基础时,如果挖基太深或基础中有水时,应有边坡挡护措施。

(2)钻孔灌注桩施工安全保障措施垫平机架,保持稳定,避免产生位移或沉陷,钻架顶端用缆风绳对称张拉,地锚牢固。控制钻速不过快或骤然变速。钻机、钻具和吊钻头的钢丝绳,均符合设计要求,使用时设有专人检查维修。工作平台及钻机平台上满铺脚手板并设置栏杆、走道,并随时清除杂物。凡未施工的孔口,均加防护盖。当滑移钻机时,防止挤压电缆及水风管路。

2.2 墩身施工作业安全保障措施

(1)墩身施工平台实行全封闭安全防护措施,平台顶四周的栏杆高度不小于1.2m,栏杆间用多道钢筋连起。栏杆及整个平台吊架外侧满挂密目安全网。(2)在墩下通道处设置安全防护棚,保证施工车辆和人员的安全。(3)高桥墩身施工,要严格执行高处作业安全规定。

2.3 挂篮施工安全技术措施

(1)0#块施工平台边缘处,设安全防护设施;墩身两侧平台之间搭设的人行道板必须连接牢固。(2)固定挂篮的锚固系各部件材质必须合格;挂篮组拼后,进行全面检查,并做静载试验,检验挂篮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3)挂篮所有外露临边必须封闭;人行通道设置挡脚板,不得堆放任何施工材料;通往挂篮下层设置安全可靠、固定的爬梯。挂篮底部设有防落物措施,底部外侧临边设置防护栏杆并封闭。(4)挂篮前移时,操作人员联络畅通,保持对称平衡进行,行走速度一般控制在0.1m/min以内;挂篮移动的滑槽接头必须平整,接头连接钢板点焊固定,滑槽内支撑点设置防滑措施。(5)挂篮使用时,按设计要求,严格控制荷载;经常检查后锚固筋、千斤顶、手拉葫芦、张拉平台等是否完好可靠。(6)千斤顶采取固定措施,千斤顶提升钢吊带必须用钢销设置保险装置。(7)底板支、拆模设专人指挥,铺设稳固的脚手板,挂篮正下方禁止人员入内。(8)挂篮混凝土悬臂浇注应对称、平衡进行,实际的不平衡偏差不得超过设计要求值。

2.4 支架现浇施工安全技术措施

(1)施工支架必须经过严格计算,搭设后进行全面的验收检查,并按施工规范进行堆载试验。(2)将支架地基平整、压实,确保支架支立稳定、安全。支架外侧设隔离栅,挂安全网,防止外界人员进入,防止高空坠物伤人。(3)支架预压时设专人观察,并做好记录,杜绝支架失稳引起的伤人事故。凡立交处均搭设门式防护通道,门式支架顶满铺木板,并挂密织安全网,确保车辆和行人的安全。施工人员上桥作业设踏步梯,严禁攀缘支架。(4)拆模、落架必须在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允许值后进行。拆架要遵循对称、均匀的原则,各节点要多次卸落,切忌一次卸落到位。

3高空作业安全防护措施

(1)进入施工现场的人员戴好安全帽,并按规定佩戴劳动保护用品,或安全带等安全工具。(2)在高空作业面外侧边缘1.2m~1.5m处设置护栏或架设护网,且不低于1.2m,并稳固可靠。(3)从事架子施工的人员,持特种作业操作证方能上岗;施工作业搭设的扶梯、工作台、脚手架、护身栏、安全网等,必须牢固可靠,并经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架子工程施工符合《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和《建筑安装工人安全技术操作规程》规定要求。(4)双层作业或靠近交通要道作业时,设置隔离措施。(5)人员上下通道由斜道或扶梯上下,不准攀登模板、脚手架或绳索上下,并做好防护措施的管理。(6)脚手架拆除时,经技术部门和安全员检查同意后方可拆除并按自上而下,逐步下降进行;严禁将架杆、扣件等向下抛掷。(7)施工平台配挂醒目的安全警示牌,夜间施工有灯光照明。(8)高处作业人员必须定期进行身体检查,患有不适合高处作业病症者,不得进行高处作业。(9)严禁上下抛掷工具、材料;严禁将工具、材料放置在不易放稳的物体上。(10)不得手持工具或零部件等上下杆塔;不得携带笨重器材或肩扛电缆、拖带架空线登高。(11)施工时使用的梯子不得缺档,不得垫高使用。两梯档的间距不宜大于300mm。梯脚应有防滑措施。梯子的现场设置方式应该为带扶手的旋转梯,高于3m的梯子需要在外侧加设防护设施。

4跨既有公路施工安全措施

为保证既有公路的运营安全,采取隔离栅栏将道路行车、行人与施工区域进行隔离。

基础施工时先用钢板桩防护,地方道路进行必要改道,以保证施工安全和行车安全。开挖时做好防排水措施并及时浇筑基础,以免影响地基承载力。基础完成后,及时回填夯实基坑。

现浇连续梁跨越公路时,采用搭设门洞作通道,门洞净高不小于4.5m,两侧用碗扣式脚手架,梁部采用工字钢梁,满铺木板。根据情况,与当地交通和交警主管部门共同研究制定施工方案。施工前调查清楚地上、地下对施工有影响的障碍设施,如电力通信线路、地下供水、光缆等,主动与相关部门协商改迁或制订保护措施方案,确保施工安全。

施工期间,发现影响交通的问题,立即整改。加强与交警部门的联系和沟通,在交通线路上布设限速、禁停等标志、标牌,保证车辆行驶有序畅通。必要时,请交警协助管理。

5结语

结合工程实例,从基础施工、墩身施工、挂篮施工、支架现浇施工等方面提出桥梁施工可采取的有效安全管理措施,有效地确保施工安全。

参考文献

基础护理改进措施例7

持续质量改进(continuous quality improvement CQI)是在全面质量管理基础上发展的,是以系统化的理论为基础强化持续的全程的质量管理,持续质量改进的新模式则是不断地定位更高的标准,使护理质量管理永远处于一个良性的发展轨道,注重终末质量的基础上通过持续质量改进方法的实施与效果的评价,提高住院患者的自我防跌倒意识和生活质量,跌倒坠床是住院患者常见的意外之一,更是老年患者常见的问题,跌倒坠床增加了患者的经济负担,延长住院时间,同时也影响我院的医疗质量,因此,对住院患者防跌倒坠床的管理具有很重要的临床意义。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回顾性的分析我院2008年1月――2009年3月收治疗的1069例患者,其中男性患者642例,女性患者427例,年龄(18-90)采用传统的方法进行评估,预防跌倒坠床,2009年6月到2010年8月住院患者为观察组,观察组1179例患者,其中男性患者665例,女性患者514例,年龄(18-94),观察组在传统的对照组评估基础上采用了质量持续改进方法,按照患者年龄和性别,两组患者一般情况接近。

1.2护理

1.2.1对照组根据安徽省护理中心制定的危险因素评估表,对病人进行评估,主要评估项目有:迷糊―迷失方向―幻觉得1分,步态不稳,体质虚弱得1分,使用利尿剂镇静剂得1分,年龄大于70岁得1分,听力视力下降得1分,有精神异常活动障碍的得1分,分值大于等于4分,评估患者有跌倒坠床的风险,分值越高风险越大,患者在住院期间,病情变化的,有值班护士重新评估,建立风险机制,改善硬件环境,加大监测。

1.2.2观察组这组是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了持续质量改进方法,针对以往的不足进行新的修改落实,采用动态的模式:①落实风险评估,风险评估表只是单方面的评估患者的物理性因素,对其社会因素、心理变化关心较少,持续质量改进方法,全面了解患者性格,生活,有针对地预防。②鼓励患者家属陪护人员参与,对存在跌倒坠床的患者,分析其可能发生的诱发因素,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医院的护理人员,家属明确护理目标,防止患者在住院期间跌倒坠床,三方面共同提出跌倒坠床措施,同时,也能得到家属的谅解配合。③强调准确细微的护理服务,针对患者的年龄,性别,用药,提出预见性的护理服务,做到精细,到位,患者床头有警示标示,采用预见性的防护,可减少跌倒坠床发生率。④动态的评估患者病情变化,在治疗的过程中,随着病情的逐渐康复,患者的心理状态也有所改变,风险值也开始降低,护理人员要动态地评估患者,过分的关注对于一些需要功能锻炼的患者,反而是一种约束。⑤创造安全的生活环境,走廊,浴室设置把手,以防滑倒,简化病房设施,物品摆放整齐,床与床之间设置合适的床间距,室内灯光线适宜,将床头灯放在患者可触及的地方。⑥发生的跌倒、坠件及时上报,采取积极补救措施,将患者的损失降到最低。同时进行护理不良事件分析讨论,提出整改措施。⑦加强护理人员的业务学习,系统地学习跌倒原因,危险因素,预防措施,加强岗位制的落实和完善,及时去除不利因素,提高全科护士对跌倒坠床知识的掌握和实际防备能力。

1.3统计学处理统计两组病人住院期间坠床和跌倒率,用spss2.0软件对相关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

2结果

观察组:坠床2例(1.3%),跌倒3例(2.0%),对照组:坠床10例(6.7%),跌倒13例(8.7%)观察组坠床和跌倒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24,6.60,P

3讨论

采用持续质量的改进方法,预防措施的落实,宣教的完善,及时去除危险因素,患者及病人家属对跌倒坠床知识的了解,积极参与,共同重视,认识问题的严重性,动态的评估患者的病情变化,给予相应的护理措施和功能锻炼,对患者早日康复起到重要的作用,通过临床资料的统计,观察组的跌倒坠床明显低于对照组,对风险因素进行客观、准确、全面、动态的评估,因此开展持续质量改进,对降低心内科住院患者跌倒、坠床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盛洁华,叶志弘.跌倒与坠床因素的分析及预防对策[J].中华医学管理杂志,2008,24(9):646-647.

基础护理改进措施例8

项目区水土流失防治措施

坡耕地治理措施项目区坡耕地主要采取了等高耕作、地埂植物带及水平梯田3种治理措施。1.5°~3°的坡耕地实行等高垄作,对顺坡耕地,沿等高线该顺坡垄为水平垄,拦蓄径流,减轻冲刷,根据坡耕地种植作物的不同,垄距一般在50~70cm。3°~5°坡耕地以及5°~8°土层厚度小于30cm的坡耕地,在坡面顺坡垄改水平垄的基础上,修筑地埂,埂上种植紫穗槐等灌木等经济作物,形成一条植物防冲带。5°~8°土层厚度30cm以上的坡耕地,在坡面顺坡垄改水平垄的基础上,修筑水平梯田,并在埂坎上种植经济植物以护埂。荒山荒坡治理措施荒山荒坡采取截流沟+灌木防冲埂的治理模式,在荒山荒坡中、疏林残林地中或与坡耕地交界处,根据坡度、土质和来水量来布设截流沟,并在截流沟埂上种植灌木护埂。沟道治理措施沟道治理主要采取了沟头梗、跌水、削坡、谷坊、塘坝及侵蚀沟防护林等几种措施。沟头埂。沟头以上来水量不大,沟头防护工程可以全部拦蓄的,在沟头以上3~5m处,围绕沟头修筑沟头埂。跌水。沟头以上坡面来水量较大,沟头埂不能完全拦蓄或由于地形、土质限制,用柳条修建跌水。削坡。对于发育的沟沿当其沟坡坡度大于土体自然倾斜角时,参照削坡基准线对原坡面进行削坡,削坡后的坡度与土体自然倾斜角相等。谷坊。流域面积较小、坡缓、沟底淤泥多的侵蚀沟中修植物谷坊。塘坝。由于该区水资源较为贫乏,且降水年内分配不均,春旱严重。修建塘坝主要作用是拦截地表径流,削减洪峰流量,控制水土流失。同时,该区年内降水分配不均,对适合建坝条件的沟道进行分析,依据暴雨量、暴雨历时、洪峰、洪量、地表径流下垫面条件等情况,合理安排修建塘坝。侵蚀沟防护林。侵蚀沟治理在采取上述工程措施的同时,进行全面造林,营造沟边防护林、沟坡防护林、沟底防护林等林种,运用植物措施进行全面封沟,形成综合防治体系。其他配套措施为水土流失治理作业方便,以乡级公路为框架,村级道路和农业生产作业道路相结合整修作业路,路面整平,道路两侧营造护路林,并开挖排水沟;同时,为宣传水土保持工程的公益性特点,培养流域群众的生态意识,铭记水土保持工程的历史地位及影响,在每个小流域交通干道或地势制高点,适量设立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宣传碑。

措施效益分析

在项目实施后,对项目区3条小流域的跟踪监测、抽样检查和调查,确认其水土保持工程治理效果,以及水土保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并对不同地形、地貌类型的土层厚度调查,了解项目区黑土层的厚度和计算可流失年限;及时、准确、科学地记录监测数据,为上级业务部门提供可靠的依据。经济效益到各项治理措施全部生效时,每年可增产粮食108.6万kg,枝条934.6万kg,增加木材0.09万m3,产鱼0.26万kg。所有措施生效时累计产生直接经济效益1236万元,人均纯收入较基准年增长10%。生态效益项目实施后,各项治理措施保水能力逐年增大,到措施全部生效时每年增加可利用水资源量290.7万m3。地表的径流状况将得到有效的改善,降雨经过措施的截流渗入地下,补给土壤,增加常流水量,形成水圈生态良性循环,为合理利用水资源及补充地下水源起到积极的作用。项目实施后,各项治理措施每年可减少泥沙下泄量16万t。土壤中的养分,氮、磷、钾等有机质也免于流失,相对的土壤肥力增大,土壤的理化性质得到良好的改善,形成土圈生态效益的良性循环。为保护土地资源,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减少水利工程的泥沙淤积,延长水利工程的使用寿命,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随着造林、种草面积的增加,林草覆被率提高个百分点,而生态修复措施的实施,使林草质量提高,林地郁闭度、草地盖度增大,人们的生存环境将得到基本改善。水土保持工程、耕作的实施,将增强农业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提高抗灾自救能力,保证作物的稳产、高产,为农业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项目区内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将逐步向良性循环方向发展。社会效益项目完成后,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促进土地利用结构调整,农村产业结构的优化。基本农田建设,实施水土保持耕作方法,为发展绿色食品产业奠定了基础。同时,水土保持工程还可以促进社会进步和农村两个文明的建设,提高环境容量和人民群众和物质文化生活水平。5结论及建议在治理过程中,造林技术方法及标准比较粗糙,有待改进;措施的效益监测方法也比较传统,落后。建议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总结经验,统一标准,提高施工技术水平,创造“精品工程”;同时引进先进的监测技术方法,提高措施效益监测的科技含量,全面提升建设水平和科学管理水平。

作者:吕学军 单位:黑龙江省克山县水务局

基础护理改进措施例9

全面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的工作方案,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化“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以“提升职业素质、优化护理服务”为主题,努力为患者提供无缝隙、连续性、安全、优质、满意的护理服务。

二、工作目标

以患者满意为总体目标,夯实基础,巩固成果,进一步深化优质护理服务工作,提升服务内涵,持续改进护理质量。

三、工作措施

1、修订各种制度、标准

继续完善修订各项规章制度、工作职责、工作流程、疾病护理常规、临床护理服务规范及标准。加强对危重病人的管理。严格落实《护士条例》,严格执行护士执业准入制度,单独上岗护士有执业证并注册。

2、全面提升职业素质、优化护理服务

(1)加强基础理论知识的培训,从“三基三严”入手,组织培训,内容包括基础理论、专科护理、法律法规、服务意识,强化基础护理及分级护理的落实并保证质量。

(2)提高临床护士的实际工作能力,培训专科护理骨干。

(3)加强护理专业技术操作培训。建立培训机制,按照有关护士岗位技能所规定的训练项目,有计划的对护士进行技能操作培训,要求每人今年必须完成技能操作的培训与考核,牢固掌握护理基本技能,夯实基本功底.

(4)加强护士礼仪规范学习。护士礼仪是护士综合素质的体现,是护士在整个护理工作中,为了塑造个人和组织的良好形象所应遵循的尊重患者、尊重患者家属及其他工作人员的礼节和注重仪表、仪容、仪态等方面的规范和程序;护士美的仪表、礼貌的语言、落落大方的礼节,可使患者感到被理解、被尊重,心理上得到安慰,情感上得到愉悦,从而促进疾病的康复。

(6)采取各种形式的学习培训,以提高全院护理人员的业务素质,提高护士观察病情、落实护理措施、记录护理文书的能力。

3、加强管理,确保护理安全

(1)加强病人重点环节的管理,如病人转运、交接、圧疮等,建立并完善护理流程及管理评价程序。

(2)加强护理安全监控管理,每月组织科室进行护理安全隐患排查及护理差错、护理不良事件的原因分析讨论,分析发生的原因,应吸取的教训,提出防范措施与改进措施。

(3)加强科室管理。在病房管理、基础护理、护理安全、病历文书书写、护士仪表、消毒隔离等进行不定期的抽查,对存在的问题立即指出并限期反馈,每月组织护士长对优质护理病区进行质量控制,综合评价,对存在问题以工作动态的形式发放科室限期整改。

4、夯实基础护理

(1)切实做好基础护理,使护理工作更加规范化。保持病床整洁、无异味、无污迹,物品摆设整齐规范,输液滴数与医嘱相符,勤巡视输液病人,善于观察病人,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对于做得好的护士,护士长要在科内会议表扬并根据激励考核方案给与奖励。

5、严格落实责任制整体护理

(1)实行弹性排班。工作忙时可加班,闲时可轮休。

(2)责任护士从入院到出院的各种治疗给药、病情观察、基础护理以及健康教育等为患者提供连续、全程的工作,做好优质护理服务。

(3)全面履行护士职责。整合基础护理、病情观察、治疗、沟通和健康指导等,为患者提供全面、全程、连续的护理服务。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及时与医师沟通,与患者沟通,对患者开展健康教育和康复指导,提供心理护理。

(4)深化护士分层使用,依据病人病情、护理难度和技术要求分配责任护士,危重患者由年资高、能力强的护士负责,体现能级对应。

6、定期满意度调查

(1)每月参加科室工休座谈,定期听取患者对优质护理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2)每季度进行患者满意度调查,从护士的操作技术、仪容仪表、健康宣教、制定整改措施,及时反馈科室。让患者从心里满意,要求每位护士树立良好的服务态度,把病人的满意作为工作的最终目标。

7、加强患者健康教育

由责任护士做每天不少于1次,根据科室常见病的治疗和护理常规、特殊饮食向病人做详细的讲解.

8、建立绩效考核措施、严格落实各种制度的执行

基础护理改进措施例10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8-0296-01

在临床上,老年糖尿病具有较高发病率,其为一种心身疾病,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患者正常生活。有效的护理措施可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和心理状况,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针对该种现象的出现,笔者为进一步了解分析老年糖尿病患者心理状况和护理干预措施,特从我院老年糖尿病患者中选取56例进行研究分析,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在2012年5月至2014年4月收治的56例老年糖尿病患者。均符合WHO关于糖尿病相关诊断标准。并按患者临床护理方法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28例,男13例,女15例;患者年龄为61―80岁,平均年龄(70.15±1.16)岁;患者病程为1―12年,平均病程(6.53±1.04)年;对照组28例,男12例,女16例;患者年龄为62―79岁,平均年龄(71.13±1.21)岁;患者病程为2―13年,平均病程(7.41±1.13)年。对56例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基本资料进行对比,P>0.05,具可比性。

1.2方法

本次研究选取的56例老年糖尿病患者入院后均采用口服降糖药和胰岛素等药物进行对症治疗,同时指引患者做适量体育锻炼和放松训练,且做长期有规律的运动。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临床护理措施进行护理,治疗组患者采用护理干预措施进行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SAS评分、SDS评分和临床治疗总有效率。

1.2.1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临床护理措施进行护理,为患者提供干净整洁的病房环境,并为患者进行相应健康教育措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患者临床症状。

1.2.2治疗组患者采用护理干预措施进行护理,该种护理措施是在常规临床护理基础上加以认知干预、松弛放松、应对干预和情绪干预等内容。(1)认知干预:该种护理措施主要是包含聆听、理解、解释、鼓励和疏导等内容,护理人员应耐心对患者进行护理,有效疏导患者心理。同时,护理人员应采用集体健康教育措施对患者讲解该疾病相关基础知识和防护措施,有效减轻患者出现的疑惑感,同时,便于建立良好护患关系,获得患者信任等。(2)松弛放松:护理人员通过渐进性放松疗法对患者进行护理,指引患者在安静环境中选取舒适放松卧位或是坐位,深呼吸3次,5―7s/次。护理人员紧握患者右手5s,之后放松,重复1次,2次/日。(3)应对干预:护理人员应指引患者培养一些相关兴趣和爱好,便于患者获得家庭重视感和满足感。指引患者从不同角度看待生活中出现的事情,便于减轻其面对生活中出现的各种应激反应。同时,指引患者通过问题解决应对方法消除应激源。(4)情绪干预:护理人员应将所有糖尿病患者集中在一起,减轻其出现的不良情绪,促使其康复。该种措施可通过团体情感支持方法,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其战胜疾病的信心。同时对于出现侥幸心理和否认心理的患者,护理人员应加强对其进行健康教育,指引其正确认识疾病,发挥自身主观积极性,在一定程度上促使患者积极配合医护人员工作。

1.3疗效判定[1]

显效,是指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同治疗前相比消失或是基本消失;有效,是指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同治疗前相比得到改善;无效,是指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同治疗前相比没有改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有效率+显效率。

1.4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实施护理前后SAS评分和SDS评分。

1.5 统计学处理

本次医学研究通过SPSS17.0软件对临床治疗过程中收集的相关数据资料加以分析处理。计量资料表示单位为( X±s),不同患者之间数据资料差异以单因素方差分析法进行分析,计数资料统计学处理方法为X2检验法,如果两组患者之间数据资料P

2.结果

2.1对比两组患者实施护理前后SAS评分和SDS评分

对比两组患者实施护理前SAS评分和SDS评分,没有显著差异性,P>0.05;实施护理后,两组患者SAS评分和SDS评分显著低于护理前的,P

3.讨论

基于糖尿病具有较高发病率、难治愈和治疗时间较长等特点,因此在对老年糖尿病患者进行治疗过程中,其极易出现情绪不稳症状,严重影响临床治疗效果。针对该种现象的出现,护理人员应采用相应护理措施对患者进行护理,在一定程度上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和生活质量。常规临床护理措施为一种仅考虑患者临床症状的护理措施,其没有充分考虑患者心理状况,不利于患者康复。护理干预措施为一种在常规临床护理措施基础上加以心理干预措施的护理措施,其不仅充分考虑患者临床症状,还充分考虑患者心理状况,减轻患者出现的焦虑、紧张和抑郁等不良情绪,促使患者积极配合医护人员工作[2]。综上所述,护理干预措施在老年糖尿病患者临床上效果显著,本次研究选取的56例老年糖尿病患者中,治疗组患者实施临床护理后SAS评分、SDS评分和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的,P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