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立体农业发展模式模板(10篇)

时间:2023-08-27 14:54:48

立体农业发展模式

立体农业发展模式例1

?P键词: 生态;立体农业;创新模式;乌蒙山

Key words: ecology;three-dimensional agriculture;innovation mode;Wumeng mountain

中图分类号:F327.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8)16-0280-04

0 引言

进入21世纪,世界各国人口快速增长,耕地面积逐渐减小,气候变化剧烈,旱涝灾害频发,粮食生产压力加大。诸多不利情况迫使各国不得不关注农业的发展和科技的创新。

滇东乌蒙山地区气候变化剧烈自然灾害威胁着传统的耕作方式,给乌蒙山地区发展带来巨大的压力,使得农民不得不耗尽土地去满足人们对粮食的需求,而不是紧靠坝子产出的粮食维持生计。居于此先辈们已经发明了山体分段种植的生态立体农业模式,但这种分段种植大多属粗放型,没有合理的规划,布局混乱,甚至部分地区不遵循规律乱开发,不仅没有获得经济收益,还导致了生态恶化。但是滇东乌蒙山基带低,山体海拔高,垂直变化明显,可借鉴千烟洲发展模式,将鱼塘-台田模式、基塘农业模式和国外作物套种模式灵活变通在乌蒙山进行推广,在此基础上结合观光农业综合开发,来弥补滇东生态农业发展的不足。

1 乌蒙山地理位置研究区概况

乌蒙山区跨云南、贵州、四川三省,总面积为11km2,城镇化率仅为26%。其中云南的15个县,是集老革命区、少数民族地区、边远山区于一体的连片特困地区。该片区是地理上的高原,经济上的低谷。由于地形崎岖,水土流失非常严重,生态环境脆弱,不宜发展工业,应重点发展生态农业。

云南位于中国西南边陲,总面积39.4 km2,水热资源充足,其山地面积约33.1万km2,占总面的84%,坝子仅占6%,而全省人口的60%分布在山区,农业资源的开发深系山区人民的生存与发展。云南省的西南部与缅甸、老挝、越南毗邻,国境线长4601公里。目前已开通的部级口岸有11个,省级口岸9个和边境通道近百条,这些口岸是中国沟通东南亚和南亚的重要陆上通道。同时云南省也是国家新丝绸之路上的重要发展区。

2 乌蒙山区农业发展概况

2.1 现有农业用地类型

乌蒙山区海拔约2000m,山间多盆地和深切谷地,具有坝区、半山半坝区和山区三种地貌类型。现有的发展状况大体如下:

坝区:耕地条件较好,有水稻、蚕豆、烤烟、油料、林果业等作物。

半山半坝区:种植玉米、土豆、经济树木、药材等。

山区:种植青稞、荞籽和燕麦,开展畜牧业活动。

泛观云南省地理状况,类似于乌蒙山区的立体农业发展有滇东高原、横断山区和金沙江中游三个地域分异部分,垂直地域分异明显,发展前景广阔。

但现有的这种分段种植大多属于粗放型,布局混乱。由于不遵循规律乱开发、人口剧增等导致了生态恶化,加之乌蒙山地区气候多变,旱灾、虫灾、火灾等自然灾害威胁着传统的耕作方式,给乌蒙山地区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2.2 农业发展资源

2.2.1 农业自然资源

该区属温带和亚热带高原季风气候,雨热同期、光照充足、无霜期长。气候的垂直分异显著,从谷底到山顶的立体气候类型,为多种作物创造了良好的生态环境。

土地?Y源面积广阔,其中林地和草地用地资源丰富,有利于林业和草食性畜牧业的发展;土地垂直分异明显,有利于立体农业模式的应用。总体而言,土地利用潜力大。

境内地跨长江、珠江两大流域;南盘江、北盘江是珠江上游重要河流[1]。补给水源充足,所以该地水资源较为丰富,但利用率不高,造成了水资源的相对贫乏。

2.2.2 农业社会资源

云南省全面推进公路建设,基本形成了“四出境、七出省”的大通道格局。 2016年,高铁联通全国辐射南亚东南亚的网络基本形成,将为农业发展提供保障。

“一带一路”建设为云南农业的发展提供了国家相应的政策、人才、资金等方面的支持。建设过程中,可借鉴其他国家在农业建设方面的经验,加快推进高原特色农业的规模发展。

云南是个农业大省,人口的行业结构高度集中在农业,为农业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

2.3 云南省发展农业存在的问题与现状

当前,云南省正处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加速转变的关键阶段,农业的物质保障、原料供给、就业增收、生态保护、观光休闲、文化传承六大功能逐步凸显,基础地位更加突出。

然而,云南省农业小、散、弱、差、基础设施脆弱、粗放式生产方式和农业产业化水平低的状况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农业仍然是经济发展中的最薄弱环节、仍然是最需要扶持和加快发展的产业。

所以,发展山区立体生态农业对于云南这样一个生态资源丰富但又相对脆弱的山区省份来说,既有自身优势又存在种种制约因素和巨大挑战。

3 乌蒙山区立体农业发展方向

云南省乌蒙山区多山,海拔差异较大,形成了较大的山体垂直差异,在立体农业的发展中要从多方面发展包括: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观光休闲农业。

3.1 种植业

3.1.1 高原特色蔬菜

云南乌蒙山区高原蔬菜众多,依托独特的立体气候优势建有多个无公害蔬菜产品和绿色食品基地。在平坝、河谷阶地雨量适中,光、热、水资源充足的地区发展高原特色蔬菜更具有明显的优势。在扩大发展高原特色蔬菜发展的同时运用现有的种植技术,改变其环境的热量、水分等,培育和引进高产、优质、生态、绿色、安全的蔬菜新品种,并进行科技创新与示范推广,建成越来越多高品质的无公害及绿色食品基地。

3.1.2 粮食作物

云南省乌蒙山区的马铃薯、玉米、水稻是解决农民们温饱问题的主要作物,水稻是云南省口粮消费的主体,其喜高温、高湿、短日照,对土壤要求相对不严,在云南乌蒙山区的低热河谷以及一些山间坝子地区可种植。

玉米和马铃薯是云南省重要的粮食、饲料和工业原料的兼用作物[2],玉米是喜温短日照的植物,具有较强的光合能力,对土壤要求不严格,在土质疏松、深厚、有机质丰富的土壤内都可以种植玉米[3]。马铃薯在云南省总种植面积 48.58万km2,总产量950.8万t。性喜冷凉,是喜低温的作物,需要疏松透气、凉爽湿润的土壤环境。在不适宜水稻种植甚至不适宜玉米生长的土壤贫瘠、缺乏灌溉的丘陵和高寒冷凉山区可种植马铃薯,并且可获得较高产量。

3.1.3 特色水果

云南省乌蒙山区的许多特色果品,气产量大、品质好深受消费者欢迎,如石榴、苹果、梨等。

撒渔苹果、盐水石榴、宝珠梨的主产区都位于乌蒙山区,由于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使其具有优良的品质。盐水石榴栽培区海拔为1000~1800m地带,其冬无严寒夏无酷暑以及土壤pH值接近中性,为种植石榴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宝珠梨栽培区位于1700~2200m之间,该区昼夜温差大,光照充足 ,自然条件良好。云南省乌蒙山区,大部分山区日照时数长,昼夜温差大,属于季风气候区,雨热同期,在海拔为1000~2000m,自然条件适宜的地区,或者可采取物理措施改变山区的自然条件,进行特色水果的种植。此外引进先进栽培技术,例如水果套袋、病虫害防治、防腐等技术提高品质。

3.1.4 经济林

近年来,特色经济林成为云南省快速发展的产业之一,全省林业总产值达450亿元,其中经济林占全省林业总产值的48%[4]。云南山区面积大,气候条件优越,木本油料种植历史悠久,为发展木本油料产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势条件。

核桃喜光,耐寒,抗旱、抗病能力强,适应多种土壤生长,喜肥沃湿润的沙质壤土,喜水、肥,喜阳,同时对水肥要求不严,在乌蒙山区可在大部分土地栽种。花椒树是集经济与生态效益于一体的绿色产业植物,具有结果早见效快经济效益高的特点。在海拔600~4000m,光照充足,土层深厚壤土肥沃的山区可栽植花椒。板栗是云南省主要经济林木和发展山区经济脱贫致富的支柱产品之一。板栗耐瘠薄,适应性强,抗旱耐寒,经营管理好,单株年产高达100~150kg。在海拔1200~2400m的山麓山腰坡地,年平均温度20.5~20.6℃,年降雨量500~1200mm,年日照1800小时以上的地方,可大量发展。

3.1.5 云药

云南的中草药材品种资源居全国之首,达6559种,占全国总数的58%,目前云南省规模种植的药材品种30余种,并建成了药材许多基地。乌蒙山区自然生态环境较好, 土地、劳动力资源丰富,为中草药材的发展的创造了优越的条件,乌蒙山区药用植物达3184种,其中2778种为野生种, 真正原产地药用植物高达2530种。云南山多,在无法进行粮食作业的山区可进行药材的种植,同时加大相关科技的投入,建设云药品牌。

3.2 养殖业

云南省乌蒙山区的养殖业投入力度较小,大多为小家小户的养殖,其发展空间大。可加大投入力度,在条件适宜的地区进行规模化、专业化的养殖。在水源条件较好的山区半山区建设演那个与基地,可结合当地条件建设稻田养鱼工程。可建设形成牛羊养殖的核心区域,改变肉牛大多是耕地的工具的现状。建成优质肉牛肉羊供应基地。猪的养殖条件限制小,在大部分山区都可以提供猪的饲料,因此在云南的大部分山区可进行养猪业带动其经济发展。在此基础上可附带进行鸡、鸭等禽类的养殖,进一步推动高原特色农业的发展。同时可进行生态循环农业模式形成“猪―沼―电―果(菜、粮),做到资源的节约利用,实现农业经济的良性循环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3.3 加工业

近年来,农产品的供求发生了重大的变化,由过去的供不应求转变为阶段性的供过于求,在农产品相对过剩的当今,农产品面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可以促进云南优化农产品区域布局和优势农产品生产基地的建设,延长农业产业链条,提高农产品的综合利用水平,转化增值水平,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增加农民收入;通过扩大农产品深加工,提高产品档次和质量,促进农产品出口[5];通过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以农业产业化经营为基本途径,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提高技术装备能力和水平,有利于推进农业现代化。

3.4 观光休闲农业

云南省乌蒙山山区是以农业为主的地区,也是云南省经济比较落后的地区,发展农业是解决当地贫困问题的关键[6]。在工业化、城市化高度发展的今天、人们对城市生活空间的日益狭小、环境质量趋于恶化境况下、产生了回归自然、体验农业文明和田园风光、感受良好的生态环境的愿望和要求[7]。

乌蒙山区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和个性的人文传统造就了许多稀有的旅游资源。在已有的良好基础上,在立体生态农业的发展中,综合乌蒙山区特色农业的特点,在适当区域规划旅游线路,在各段打造出具有现代特色的农业基地。一特色农业基地与云南特色文化融合形成特色的休闲农业庄园,带动观光休闲农业的进一步发展。

4 发展前景与意义

4.1 云南发展高原特色农业具有地理、气候、物种和政策四大优势

一是地理优势。云南属低纬高原,地貌立体,山地、丘陵覆盖面积广,山区适合发展立体农业,农业发展潜力巨大[8]。二是气候优势。光热充足、雨热同期,?m宜多种农作物生长。三是物种优势。云南生物资源十分丰富,而且分布广,种类多、繁殖快、适应强,对于发展农业生态环保极为有利。四是政策优势。云南边境线长,国家口岸众多,拥有面向“三亚”和肩挑“两洋”的独特区位优势,是“一带一路”建设中的重要省份[9]。

4.2 云南山区立体生态农业的发展机遇

立体农业发展模式例2

政府应承担制度设计和规范责任,颁布相关法律或法规,界定农业保险的目标、保障范围及组织机构、运作方式等实施细则和提供财政支持的职责,并确保政策的“动态一致性”。

推进农业保险是一项造福千家万户的系统工程、民心工程和民生工程,必须整合各方面资源,在这方面,政府必须有所作为。政府应切实做好农业保险体系的顶层设计,承担起农业保险的政策制定、保险监管、财政监管及行政监管等职责,合理构建农业保险的监管机制,发挥好“护航舰队”的旗舰职能;要不断完善部门联动机制,提高农业保险制度的运行效率,提高各方开办农业保险业务的积极性;要加强农业灾害防范体系建设,加大对农业保险技术的研究与引进力度,建立农业保险人才培养体系,并采取各种措施在促进农民增收上发挥作用。

创新农业保险发展理念和模式

国内外经验表明,发展农业保险不存在“放之四海皆准”的模式,模式的选择只有“次优解”,没有“最优解”,必须根据国情来取舍。

首先,我国农业保险的模式应建立以一种模式为主体、多种模式为补充、兼顾地区差异的“渐近+层次”的立体模式,即由政府强制为主向市场化渐进发展,在同一时期允许各地结合实际采取不同的主体模式,对基础险种和附加险种允许采取不同的模式,强制投保农作物一切险或养殖业保险的同时支持商业机构和合作机构开展农业保险,同时设立专业农业保险公司直接参与部分险种的营运。

其次,宏观上区域梯级发展,坚持区域发展为主线,发达地方、试点较为成功的地区以政府诱导为主、政府强制为辅,商业和互助可以多些;欠发达地方、试点较勉强的以政府强制为主、政府诱导为辅,确保参保率、保障程度和保险范围。

最后,结合各省区的产业结构、农业发展实际、政府财力和农业保险试点情况,将先进省区的农业保险工作由试点转入全面推进,将农业保险发展的原则由“低费率、低保障、广覆盖”调整为“低费率、适度保障或全保障、全覆盖”,构建具有当地特色的面向农民、农业和涉农企业的全方位、多层次的农业保险服务体系,找准政府、市场、农民的契合点,加快推进政策性农业保险工作步伐。

完善农业保险的市场体系和商业模式

农业保险发展应贯彻全国性和区域性相结合的原则,既要坚持形成全国性的相对统一的制度框架,又要鼓励地方政府在制定区域性的农业保险政策、选择区域性的农业保险组织形式和开展差异化的农业保险经营方面发挥作用。

以混合的三级农业保险体系为建设的总体方向:第一层,政策性农业保险;第二层,政策性农业保险体系和商业农业保险相结合;第三层,商业农业保险。前两个层级保证社会公平,实现农业保险的双重政策功能,第三个层级实行完全商业化运作,政府除了创建和维护保险生态环境外,不进行直接或间接的财政支持。

在农业保险领域应试行产险、寿险和健康险混业经营。应建立基础互助保险、中层公司保险和政府巨灾保障兜底的多层次农业保险体系,建立互助保险初保、保险公司分保和政府自身提供巨灾保障及政府再保险机构再保系统连接的“三级火箭”推进机制,以发挥农业保险制度的保障作用,大幅提高农业保险能力和资金运用效率。

引进和建立保险公估等中介机构体系,推进农业保险经营机构的多样化,完善农业保险的市场体系。发起设立和引进部分优质从事农业保险业务的国外商业保险机构,在农业保险市场引入有限竞争;建立农业信贷、保险等与农业补贴挂钩的农村征信体系和违约信息共享与惩戒机制,改善农业保险生态环境。

建立巨灾风险分散和灾害补偿机制

农业风险具有不确定性和高度关联性,必须着手建立政府主导下的现代农业巨灾风险基金和农业再保险体系。

笔者设想的农业巨灾风险基金的筹措渠道有:(1)在基金成立之初,由中央、省市区两级政府一次性拨入一定金额作为农业保险风险基金的最低准备。(2)每年提取一定比例的支农资金、救灾基金和农业补贴资金作为农业保险专项基金。(3)由农业龙头企业出资补贴。(4)农业保险经营机构在税前从经营盈余中扣除一定比例的资金作为保险风险基金。(5)从农业保险经营机构交纳所得税等税费地方留存部分提取一定比例,充实农业保险风险基金。通过逐年累积下来的农业保险风险基金,在普通年份不动用,实行单独立账、独立核算、专户专储、专款专用、专项管理。另一方面,加快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分保和再保险体系建设与产品推广,通过市场化机制分散政策性农业保险经营主体的风险,有效减轻政府农业巨灾风险的财政负担。

创新和完善保险经营主体的经营模式

农业保险应结合自身特点,借鉴农户贷款和小微企业贷款“六项机制”为主体的零售业务经营模式,建立独立于其它业务的农业保险专营机构或垂直的专业业务条线。

首先,经营主体必须切实转变观念,真正视农业保险为取得发展优势和打造核心竞争力的“蓝海”,稳步推进转型,实现业务重心“下海”,初期必须投入较大人力、物力、财力和精力,并对风险损失设立一定的容忍度;组织架构上,必须改造现有科层式组织架构,实行组织机构扁平化、业务操作流程化和保险产品标准化,以应对客户“小、散、急、频”的需求特征。

立体农业发展模式例3

中图分类号:F320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50733197

农业产业链是现代农业发展的产业体系,其中产业链整合模式起重要作用。目前农业产业链整合模式存在缺陷,形式落后,整合体系与现代农业不协调,不能满足农业生产力发展。如何整合农业产业链是农业生产环节主要问题。

1 农业产业链整合模式比较分析

1.1 直接交易整合模式

这种产业链整合模式在农业生产资料交易市场中普遍存在。整合模式链条里,小农与农产品消费者在贸易市场直接交易,贸易市场是农业产业链关键核心部分。直接交易省去了产业链上中间复杂环节,使农业产业链简单化,交易方式直接、单一。农户可以自给自足,面对面即时进行买卖。

1.2 批发交易整合模式

在产业链里建立一个专门批发农产品的批发市场,农户和消费者之间并不直接交易,而是通过中间商交易,中间商是批发市场关键企业。这种整合模式大量促进农产品交易,提高农产品生产总值。但是它垄断了农业产业链里农产品价格,使农业产业链运行不规律,存在暴利,损害了农产品生产者和消费者利益。

1.3 合作组织整合模式

农民在农业产业链里建立经济合作组织,农户生产过程中,经济合作组织充当媒介为农户提供生产服务。农户不必考虑农产品销售方向,联系经济合作组织,再由经济合作组织与中间商联系进行销售。在农业产业链中农户是产业链的关键核心,提高农户在农业产业链中地位。

1.4 “公司+农户”整合模式

产业链里公司向农户提供生产技术,与农户签订合同,当农产品完成后公司再从农户手里进行回收。这种整合模式完善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有利于提高农户种植技术水平,使农产品向专业化方向发展。但是在产业链中公司起决定作用,农户只是负责生产,不能体现利益,一旦出现纠纷农户处于不利地位,而且公司控制农业产业链关键环节,农户生产要随着公司经营效益变化,处于被动地位。

2 农业产业链整合模式选择

针对以上研究,借鉴各种整合模式优点,根据农业实际情况建立适合的农业产业链整合模式,使农业产业体系健康发展。

2.1 产业链中提高农户地位

综上所述,不难发现农户是农业产业链生产关键力量,要选择农户占主体地位的整合模式。农户在生产农产品过程中,可以建立农业合作组织,农户供销合作社等,这些组织充当媒介为农户服务,提供销售渠道,保障农户利益。在农业产业链中,增加技术产业链,让农户学习先进种植技术,提高农户综合素质。

2.2 选择区域农业产业链整合模式

在农业产品生产量高的地方形成农业区域组织。区域农业产业链形成能够吸引有实力的外来企业投资。产业链中主体集聚,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合理分配资源。这样增加了就业岗位,并带动区域效益。区域农业产业链增加农业生产总值,在产业链中重大领域中具有巨大作用和效用。

2.3 选择“公司+园区+农户”整合模式

在公司和农户之间建设农业园区解决传统“公司+农户”整合模式弊端。这种整合模式中,公司占主体地位,确保农业生产、加工、销售各个环节顺利进行。农户是主体,农户投资赚取利润,是独立经营者。

3 草牛肉干厂自产自销产业整合模式

E草牛肉干厂产业整合模式要根据产业自身特点进行整合。首先要全面认识自己产业目前整合模式。自产自销产业链是E草牛肉干厂主要生产方式,自产自销产业链拥有独立经营权,自己制造产品自己销售。但在产业链中农户和农民属于打工者,他们企业生产主力,与企业保持合作关系。

适合E草牛肉干厂自产自销产业整合模式要从生产者出发,全面提高生成者地位,为牛肉干厂生成者生产提供技术支持。由于自产自销产业链特点,在销售环境上加大整体企业员工干预,使企业利润盈亏与所有员工密切相关,提高企业员工工作积极性。这种整合模式适合自产自销产业链企业特点。

目前现有的农业产业链整合模式比较落后,不能适应现代农业发展。落后的农业产业链整合模式对农业生产力起滞后作用。对于E草牛肉干厂企业来说,要重新建构农业产业链组织形式,并提高农户在农业产业链中地位,联系实际建立现代化农业整合模式非常重要,只有这样才能完善农业自产自销产业链,促进E草牛肉干厂的发展。

参考文献

立体农业发展模式例4

    农业保险模式的选择是一个国际性难题,它并非单纯的保险业问题,而是涉及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农业政策、农业与其他部门或产业的关系甚至各级政府责任划分等,这些因素如果协调得好,就能为农业保险的发展创造一个比较有利的环境和前提条件。因此,农业保险法定模式的选择实质上是一个通过立法手段对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复杂利益关系进行综合协调的过程。我们必须进行多重因素的考量,形成不同的类型。任何一种或几种模式的选择都不可能一劳永逸地解决发展中的所有问题,这需要立法的不断推进。

一、农业保险法定模式选择的考量因素

纵观中外农业保险法律制度变迁史,我们发现,农业保险法定模式选择的影响因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农业保险自身特点

    农业保险具有风险的可保性差、交易费用高、产品的准公共物品属性等鲜明特点,这些特点对农业保险模式的选择会产生重要影响。农业风险的可保性差使保险组织与投保农户在农业保险市场上难以自发成交,从而决定了农业保险不能全盘照搬一般商业保险的模式。由经营技术难度高、逆选择与道德风险特别严重等多种因素引起的农业保险产品的交易费用过高,决定了农业保险法定模式的选择应以是否有利于成本控制为一项重要标准,并以组织制度和运行制度的创新为基本原则之一。此外,农业保险产品的准公共物品属性使政府对农业保险市场的干预成为必要,这决定了政府主导或支持下的政策性农业保险应是各国农业保险模式的理想选择。

    (二)宏观社会经济政策

    一方面,宏观社会福利政策对农业保险法定模式的选择会产生重要影响。发达国家将农业保险作为农村社会福利政策的一部分,因而农业保险的政策性很强;发展中国家视农业保险为农业自然灾害损失补偿政策的一部分,故农业保险的政策性显得相对较弱。另一方面,宏观经济政策对农业保险法定模式的选择也会产生重要影响。这主要表现为经济体制的影响、农业产业政策的影响和外贸政策的影响。如在外贸政策的影响方面,根据wto规则,政府不可以依黄箱政策对农产品进行直接补贴,但可以依绿箱政策对农业保险实施补贴,并向农业生产者提供与产量无关的收入补贴以支持农业。现在,许多wto成员国正在充分利用这一绿箱政策,在国内以立法形式建立或完善以财税扶持为核心的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通过这些宏观经济政策的实施,农业保险中的政府扶持作用凸显。

    (三)经济发展水平

    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体现为该国或该地区政府财政收人和国民人均收人状况,经济发展水平越高,政府财政收人就越好,国民人均收入就越高,反之,则相反。由于农业保险具有准公共物品属性,其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政策扶持,尤其是农业保险补贴支持,同时农户也须采取“选择性进人”的方式,即只有付费才能享受相应服务,而不同农业保险模式对政府支持能力和农户付费能力及保障程度的要求有别,因而经济发展水平特别是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影响农业保险法定模式的选择。国际比较角度看,不同国家经济发展水平不一样,特别是发达国家同发展中国家间经济实力差距大,农业保险法定模式的选择也就千差万别。而在一国内部,亦可根据各地经济发展的不同状况,选择多样化的农业保险法定模式。我国东、中、西部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极不均衡,是此类混合式农业保险发展模式的典型代表。

    (四)实践经验和教训

    在已制定实施农业保险法的国家和地区,农业保险法定模式的选择既可能深受该国或该地区相关实践经验和教训的影响,也可能受他国或他地区相关实践经验和教训的一定影响。以加拿大为例,在1959年联邦政府通过《联邦农作物保险法》之前的20多年时间里,虽然该国没有开办农作物保险,但有一些与保险的功能相似的为因灾受损的农场提供经济补偿的政策项目,这些政策项目在实施中均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但也有许多不足。这些源于国内的宝贵经验和教训,为<联邦农作物保险法》的制定与实施打下了一定的实践基础。此外,促使该国政府下决心举办农业保险,也与其邻国美国20多年试验农作物保险所提供的较丰富的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和教训有关。

    (五)经济学理论

    经济学理论在一定时期内对国家经济生活总是会表现出相应的杠杆指导作用,这点在农业保险法定模式的选择中也不例外。相关的经济学理论对农业保险法定模式的选择起着直接或间接的指导作用。美国农业保险理论认为,要取得农作物保险的成功,此类保险必须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并掌握全面可靠的统计资料。受此观点影响,美国政府对农业保险法定模式的选择十分慎重,在1938年开办农作物保险之前已对1900年一1938年的灾害损失进行系统科学的分析,对拟采取的模式进行了可行性论证,1938年《联邦农作物保险法》获得通过后,该国政府就设立了联邦农作物保险公司,负责设计、维持和完善农作物保险制度。德国及其他一些西欧国家农经学界,从19世纪以来就一直认为农作物一切险是不能成立的。受该理论影响,西欧除少数国家(如法国、瑞典)外,迄今一般都不发展一切险农作物保险。

    二、外国农业保险法定模式的具体选择

    受上述诸因素的影响,在世界范围内,在立法上形成了以政府为主导的政策性模式、以市场为主导的商业性模式和合作性模式三大类。从保险体制和组织机构的角度来看,农业保险模式又大致可细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一)政府垄断的模式

    以前苏联、希腊、加拿大为代表。其主要特点是:政府对农业保险的政策支持力度大;保险组织形式是由政府出资设立国有保险公司或者集中统一的国家农业保险机构(在前苏联是国家保险局),对农业保险业务实行垄断经营;保险责任范围为多重险或一切险,保障水平较高;保险实施方式不一,希腊是强制保险,加拿大是自愿保险,前苏联和原东欧国家是强制保险与自愿保险相结合,但以强制保险为主。

    (二)政府提供有力的政策支持、私营商业保险公司经营的模式

    这一模式以美国为典型代表。其主要特点是:政府对农业保险的政策支持力度大;保险组织形式是由联邦政府出资设立联邦农作物保险公司,负责农业保险的规则制订、稽核监督并提供再保险,农业原保险业务则全部交由私营商业保险公司经营或;保险责任范围为农作物一切险,保障水平高;保险实施方式是自愿保险与强制保险相结合,但名义上以自愿保险为主,又可称为准强制保险方式。

    (三)政府提供有力的政策支持、农业互助合作保险组织和私营商业保险公司混合经营的模式

    这一模式有时也被称为民办公助模式,以德、法等西欧国家为代表。其主要特点是:政府对农业保险提供充分的政策优惠;政府没有建立全国统一的农业保险组织体系,农业保险业务主要由农业互助合作保险组织和私营商业保险公司混合经营;保险责任范围一般只涉及单一险和综合险,不涉及一切险;保险实施方式是自愿保险。

    (四)政府提供有力的政策支持、民间非盈利团体经营的模式

    这一模式也被称为政府支持下的相互会社模式,以日本为典型代表。其主要特点是:政府对农业保险的政策支持力度大;中央政府的主要职责是为农业保险提供补贴和再保险支持,并对其进行监督和指导;经营农业保险业务的不是政府保险机构,也不是商业性保险公司,而是民间的不以盈利为目的的保险相互会社—市盯村农业共济组合;实行两级再保险体制,即在县级范围内由都道府县农业共济组合联合会为市盯村农业共济组合提供分保,在全国范围内由中央政府农业再保险特别会计(官方)和国家农业保险协会(非官方)为都道府县农业共济组合联合会提供再保险;保险责任范围为农作物一切险,保障水平高;保险实施方式是强制保险与自愿保险相结合,但以强制保险为主。

    (五)政府提供一定的政策支持、以国家再保险公司为主经营的模式

    巴西为该模式的代表。其主要特点是:政府对农业保险提供一定的财政支持;国家再保险公司是农业保险业务的主要经营者,兼营农业保险原保险和农业保险再保险业务;其他商业保险公司只经营农业保险原保险业务,并向国家再保险公司分保。

    (六)政府和金融抓构等社会力量联合主办、半官方的政府控股公司经营的模式

    菲律宾是这一模式的主要代表。其主要特点是:政府对农业保险提供一定的政策支持;保险组织形式是由政府和金融机构联合出资设立政府控股的保险公司,并由其负责农业保险业务的经营,各有关金融机构可为其人;保险险种少,涉及范围小,保险责任范围大多较为狭窄,保障水平较低;保险实施方式大多为强制保险,并且这种强制一般都与农业生产贷款相联系。

    (七)纯商业化经营的模式

    在世界农业保险发展史上,商业保险公司开展农业保险业务基本上是失败的,但也有例外:一是西欧国家等多国商业保险公司承担单一雹灾风险获得了成功;二是在严格限定承保条件的前提下,少数国家的纯商业化经营也取得了成功,这以智利的国民保险集团和毛里求斯的糖业保险基金最为典型。其主要特点是:政府不对农业保险提供任何补贴;保险组织形式是商业保险公司,由其对农业保险业务进行市场化经营;商业保险公司对投保农户(场)严格限定承保条件,并规定较高免赔比例;保险实施方式是自愿保险。

    三、我国农业保险试点模式的分类与评价

    像多数发展中国家一样,我国农业保险迄今仍处于试点阶段。这一时期的农业保险模式在类型选择上虽变化不定,但总体上由单一性渐趋多样化和特色化。鉴于诸具体试点模式所产生的功效不尽一致,其对我国今后农业保险法定模式的选择均具这样或那样的借鉴意义。

    (一)我国农业保险试点模式的分类

    自20世纪80年代初恢复国内保险业务以来,我国已试验过多种农业保险模式,从时间序列和影响程度来看,以如下三种为主:

    1.政策性农业保险业务商业化经营的模式。1994年之前,全国范围内的农业保险是由中国人民保险公司独家经营的。当时这家国有独资保险公司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一方面是营利性的商业机构,主营商业保险业务;另一方面又行使着政策性保险公司的职能,兼营农业保险业务,农业保险的亏损最终由其他险种的盈利来弥补。

   2.纯商业化经营的模式。1994年起的随后十年时间里,随着《公司法》的实施和国家经济体制的转型,农业保险的高风险、高赔付与农民支付能力有限却希望得到高保障水平的保险服务的矛盾,以及农业保险的非赢利性特点与保险公司的营利性需求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从而导致国内农业保险市场的全面萎缩。由中国人民保险公司经办的农业保险,虽然在公司内划人政策性保险的范畴,但实际上是一种既无国家强制性又未享受财政补贴的纯商业性保险。

    3.政策性和商业性相结合、内资和外资相结合的模式。为改变农业保险的颓势,在中国保监会的设计和推动下,2004年10月起我国在若干省市开始了以商业保险公司与地方政府签订协议代办、设立专业性农业保险公司经营、设立农业相互保险公司经营、设立由地方财政兜底的政策性农业保险公司经营、继续引进像法国安盟保险等具有农业险经营先进技术及管理经验的外资或合资保险公司经营等五种模式为主体的新一轮农业保险试点。

    (二)我国现行农业保险试点模式的利弊分析

    我国现行农业保险试点模式利弊兼有。政府主办并经营的发展模式的优点最能体现出农业保险的政策性,缺陷是政策性农业保险公司的内部治理机制难以科学构建,总体运行成本偏高,容易造成政府失灵。商业保险公司为政府代办及商业保险公司与政府联办的发展模式的优点是使政府服务与经济补偿两大优势有机结合,缺陷是容易导致商业保险公司与地方政府间权义不分,两者争抢利益但互推责任,最终损害投保农户的合法权益。合作保险的发展模式虽然在理论上具有经营机制灵活、大幅降低道德风险等优点,但存在着组织基础差、政策背景不成熟、风险过于集中难以应付巨灾等缺陷;在纯商业化经营的条件下,虽然商业性保险公司具有明晰的产权、科学的内部管理制度及大量的技术和管理人才,经营机制也较为灵活,但由于缺乏财税和再保险的有力支持,该模式极易造成保险风险过大,市场失灵。外资模式的推行显然有利于保证国内农业保险市场的适度开放性,有利于引进域外先进的管理经验和经营技术等,但“如果让外资或合资商业保险公司作为政策性农业保险的经营主体,这既不现实也不可能”。总之,上述诸种模式或公平性缺乏,或效率性不够,故其中任一单一模式都不宜在全国范围内普遍推广。

    四、我国农业保险法定模式的选择路径—以公平与效率为视免

    笔者认为,为解决农业保险中出现的“三难”问题,我国应按照公平和效率兼顾的改革取向,对由保监会设计和推动的五种农业保险模式予以改革和完善,通过专门的农业保险立法,逐步建立起政府主导下的“多层次体系、多渠道支持、多主体经营、多地区共同发展”的符合我国国情的农业保险混合发展新模式。

    (一)政府主导

    我国农业保险总的来说应为政策性保险,依公平原则的要求,政府在农业保险制度变迁和农业保险产品供给中应发挥主导作用。即,政府应对政策性经营的农业保险提供统一的制度框架,各级政府和各种允许的经营组织应在这个框架内经营农业保险原保险和再保险业务,政府则对规定的农业保险产品给予较大的财政支持及其他方面支持。实践表明,我国农业保险发展顺利的时期,也是政府的积极参与期。

    (二)多层次体系

    依地域范围,我国应分层次建立全国性与区域性的农业保险制度,分别开发相应的农业保险险种,政策性农业保险险种体系应循序渐进,逐步扩大,从而形成中央和地方相结合的农业保险制度体系;依业务性质,应建立政策性与商业性相结合的农业保险制度体系;依业务范围,应建立传统的种养两业保险与现代的“以险养险”相结合的农业保险制度体系;依资本来源,应建立官资与民资相结合、内资与外资相结合的农业保险制度体系;依实施方式,应建立强制保险与自愿保险相结合但以强制保险为主的农业保险制度体系;依业务承保方式,应建立原保险与再保险相结合的农业保险制度体系,原保险与再保险又可分别自成独立的多层次制度体系。

    (三)多渠道支持

    政府可借鉴国内外农业保险的先进做法,通过制度供给,对农户予以保费补贴和农业生产优惠贷款,对保险组织予以经营管理费用补贴、税收优惠、利率优惠、再保险,对农业巨灾保险基金予以补贴,对农业保险理论研究的组织,予以相关教育培训服务和信息服务费用的支出补贴等等,通过各种方式对农业保险予以支持。市场可以通过企业章程和企业内部业务规则的制定、农业保险和再保险共同体的组建等方式对农业保险进行支持。社会中间组织可以通过行业自治规则的制定、集体谈判机制的构建等方式对农业保险进行支持。社会公众则可以通过农产品消费税的缴纳、农业巨灾风险证券和农业保险的认购等多种方式来支持农业保险的发展。其中,政府的支持最为关键。

    (四)多主体经营

立体农业发展模式例5

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的运行模式是指在充分分析资源、经济、技术、制度等因素的基础上,对具有典型代表性的试点的国家农业科技园建设及运作实践的基本特征和先进经验进行的集中反映和高度概括,是能够指导同类地区国家农业科技园建设和运作的实践。由于各地农业生态类型、自然资源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存在差异,因而在国家农业科技园建设和运作上,各地进行了实践和探索,形成了一些各具特色、不同类型的国家农业科技园区运行模式。因此,对各地国家农业科技园建设和管理模式进行理论分析和实践经验总结,对于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动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1 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的发展模式之一――“设施农业+企业化”运行模式

1.1“设施农业+企业化”运行模式的内涵与运行机制

“设施农业+企业化”运作的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发展模式,是指园区以科技发展为依托,以农业高新技术研发、示范、推广为突破口,以龙头企业(公司)为经营主体,实行企业化运作,根据园区所在区域产业发展的要求,通过组织科技攻关,引进推广新技术、新品种,综合组装运用国内外农业高新技术进行示范,建成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带动、辐射周边地区和农民,推动区域主导产业的形成与发展,带动当地经济的较快增长。

这种园区发展模式的组织构架通常是以一个或多个龙头企业(公司)作为园区的经营主体,在龙头企业(公司)下面设立若干子公司和科技、信息中心,如种苗公司、加工销售公司、科技研发中心、信息中心等,然后建设高科技示范基地,进行高新技术的研发、引进、供应与推广,开展信息收集与服务、产品加工、储运与销售,辐射和带动周边地区和农民。

1.2“设施农业+企业化”运行模式的特点

一是园区建设起点高。这种类型的园区大多建设在经济比较发达,实力比较雄厚,区域主导产业已经初步形成,并有较好发展基础的地区。

二是以发展设施农业为突破口。这类园区选择发展设施农业作为建设与发展的突破口,着力解决好制约区域主导产业发展的关键问题。

三是推行“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化运作机制。园区通过招商引资,注册成立园区经济实体(有限公司),负责园区的具体运作。在公司下面建设高科技农业生产、加工、销售示范基地,通过基地辐射周边地区和农户,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

四是营造适宜环境,招引国内外高科技人员入园创业,谋发展。

五是瞄准国内外市场,走国际化发展道路。

1.3“设施农业+企业化”运作模式的成效:以寿光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为例

山东省寿光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是一个以蔬菜产业为主的科技园区。由寿光市蔬菜产业集团、寿光市建筑公司、寿光市国有资产运行公司共同注册组建了山东寿光欧亚特菜有限公司作为园区的运营主体,下设生物工程种苗公司、特菜生产基地公司、会展信息公司、蔬菜加工销售公司等4个分公司和7个以村为单位的半紧密型的蔬菜生产合作经营组织。形成园区自己的发展模式――公司带基地,基地带农户,农户扩市场,市场促发展。

园区“设施农业+企业化”运作的发展模式极大地带动了寿光市蔬菜产业的发展。至2005年底,以园区基地为核心,面向社会辐射建立优质蔬菜生产基地50多个,开发基地7万公顷,分布在省内外十几个县市区。园区先后成功引进189西红柿、考曼奇大椒、七彩椒、红英达等优良新品种270个,引进新技术25项,新设施25套,推广新技术26项。2005年园区年产值7450万元,带动25846人农民致富,农民人均年纯收入达到5 000元。目前,寿光市走出了一条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外向型销售的高效、高科技的蔬菜发展之路。全市聘请了12位两院院士为常年“科技顾问”,与20多个科研院所和大学建立了合作关系,推广国内外高新技术成果430多项,建设设施蔬菜的面积70多万亩,其中无公害蔬菜40多万亩,产品销往30多个国家、地区和全国200多个城市,产生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 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的发展模式之二――“农业技术推广创新"运作模式

2.1“农业技术推广创新”运行模式的内涵与运行机制

“农业技术推广创新”的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发展模式,是指园区通过实行“投资业主制、运行公司制、科技承包制、联结农户合同制”思路,以科技发展为依托,以农业高新技术示范、推广为突破口,以龙头企业为经营主体,以农户参与为对接,以科技传播为主线,以农业发展为目的,实行企业化运作,市场化经营,科技推广创新,信息化辐射,根据园区所在区域产业发展的要求,通过技术引进和科技示范,引进推广新技术、新品种,综合组装运用国内外农业高新技术进行示范,建成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带动、辐射周边地区和农民,推动区域主导产业的形成与发展。带动当地经济的较快增长,农民收入的迅速提高。

2.2“农业技术推广创新”运作模式的特点

一是注重科技推广创新机制。园区培育大批具有市场开拓能力和资金运作能力的农业公司,与农民结成利益共享的联合体,以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为技术支撑,以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为媒介,建立集科技创新与科技推广、科技服务为一体的科学的、规范的、高效的农业科技服务体系。以农业科技园作为科技示范基地,进行高新技术引进与推广,开展信息收集与服务、产品加工、储运与销售,辐射和带动周边地区,迅速形成专业化、区域化、规模化的农业生产格局,从而推进当地的农业产业化经营。

二是采取“投资业主制+公司制”的产业化运作。投资按照市场化的作用,谁投资谁受益,产权清晰,形成多渠道、多元化投资体系。

三是注重农业信息体系的建设。园区建起了农业信息网站,把网络延伸到重点乡镇、企业和种养大户,能够及时准确地把市场信息辐射到农产当中,保证农产品生产符合市场需求。

四是加强农产品质量标准和检测检验体系的建设。园区从生产源头、流通过程等诸多环节抓起农产品质量的安全问题,实行标准化生产,建立农产品市场准入制度,建立健全优质农产品认证和标识制度。

2.3“农业技术推广创新”运行模式的成效:以许昌

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为例

河南省许昌市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是一个以花卉、蔬菜、中药材、畜牧、农产品加工等产业为主的科技园区。园区把企业作为建设主体,每个园区都依托一个或几个农业企业运作;农业企业承担组织生产经营职能,实行项目管理和企业化经营。大力推广“公司+农户”、“公司+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

2005年底,全市已建成高效农业示范园区146个,总面积7.7万公顷,亩均产值4 600元。园区内推广农业高新技术21项,实用技术30多项,农业科技贡献率已由1995年的35%提高到2005年的45%。逐渐形成了花卉、蔬菜、烟叶、中药材、畜产品、食用菌、腐竹、水果等具有一定规模的特色产业。其中襄城县建成蔬菜、烟叶科技园区10万亩,直接经济效益3.3亿元,示范带动面积36万亩(蔬菜26万亩、烟叶10万亩),产生效益4.6亿元;禹州市中药材面积15万亩,2005年实现经济收入2.25亿元。许昌国家农业科技园的“农业技术推广创新模式”对许昌地区农业发展,发挥了重要示范带动作用。

3 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的发展模式之三――“农业科技企业孵化”运行模式

3.1“农业科技企业孵化”运行模式的内涵与运行机制

“农业科技企业孵化”的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发展模式,是指园区建立孵化基地,对农业高新技术企业提供社会、制度、人文环境、融资、风险管理、市场等方面的服务,为农业高新技术企业提供有利于生存、发展的服务环境和空间环境的机制,帮助和促进农业技术高新企业成长和发展,降低农业高新技术企业在成长过程中的交易成本,使园区成为该区域重要的农业科技研究和孵化基地,聚集一批科技型龙头企业,推动该区域主导产业的形成与发展,带动当地经济的较快增长。

这种园区发展模式的组织构架通常是核心区和协作区。核心区作为园区的主体,设立农业科技成果孵化器(科技中心、国家微生物农药工程研究中心、项目信息中心、质量检测中心)、农业高科技产业等区,协作区设立农业教育培训信息等区,从而构建“创业一孵化一转化”为一身的农业科技平台和成果转化基地,辐射和带动周边地区和农民,指导农民进行生产结构的调整,从而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发展。

3.2“农业科技企业孵化”模式的特点

一是以农业高新技术为突破口。这类园区选择农业高新技术作为农业孵化科技企业建设与发展的突破口,着力孵化制约区域主导产业发展的关键技术问题。

二是农业科技孵化企业进行市场化运作、企业化管理。按照“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原则进行管理与经营,逐步建立“产权清晰、责权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农业科技孵化企业制度,实行科工贸、科农贸一体化的企业经营,形成一个发展形式多样化、投资主体多元化、管理服务网络化的科技企业孵化器体系。

三是创新科技企业融资机制。园区孵化基地积极争取政府、银行对农业高新科技企业资金的支持、民间大量融资和外资为特征,充分体现科技园区的多元化投资主体,使得园区企业风险分担,促使园区企业顺利成长。

四是人才孵化。园区建立人才引进、激励机制和竞争机制等措施孵化人才,为农业培育企业家,增强企业的生存能力。五是创新成果推广和转化机制。园区建立示范基地和专家大院,以兴办示范区为纽带,以服务“三农”为宗旨,将核心区、示范区、辐射区联为一体,使核心区的科研成果尽快辐射到农村,顺利完成示范基地与专家大院与农民对接,加快新技术、新品种的转化、推广与应用,为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农业新技术推广服务,促进农民增收。

3.3“农业科技企业孵化”运行模式的成效:以南湖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为例

武汉南湖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作为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的一部分,被誉为“园中园”,取得了显著成效。到2005年底,已启动重大项目近20个,其中与农业园合作的国家500强企业有3家,国内外上市公司有8家,新注册公司70多家,园区各类科技孵化企业已发展到33家,其中综合性企业孵化器16家,专业技术孵化器6家,面向特定创业对象服务的专门企业孵化器11家,拥有孵化场地面积55万平方米,在孵企业1000家,为武汉经济建设输送了一批具有成长性和市场竞争力的农业高新技术企业。引资和协议引资共计近10亿元,其中外资近1 000万美元,出口创汇840万美元;核心区实现科工贸总收入4.49亿元,创利税5 106万元,与2004年相比,同比增长20%,武汉南湖国家农业科技园呈现稳步发展的新局面。

4 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的发展模式之四――“特色农业+龙头企业+专业协会+农户”运行模式

4.1 “特色农业+龙头企业+专业协会+农户”运行模式的内涵与运行机制

“特色农业+龙头企业+专业协会+农户”的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发展模式,是指园区以科技发展为依托,因地制宜,注重当地的资源特色,整合资源,引进和推广新技术、新品种,综合组装运用国内外农业高新技术,以龙头企业为经营主体,通过农民专业协会与农户进行对接,发展特色农业,带动、辐射周边地区,促进农民增收,推动区域主导产业的形成与发展,带动当地经济的较快增长。

这种园区发展模式通常是以一个或多个龙头企业(公司)作为园区的经营主体,通过政府进行政策引导与支持,科研院所参与园区的农业综合开发,为园区提供技术支撑,在园区组建各种类型农民专业技术协会,与农民进行对接,实行“龙头企业+专业协会+农户”的组织形式,以利益联接为纽带,把分散的农户与市场联接起来,提高农民生产经营的组织化程度,带动区域特色农业的发展,推动区域的主导产业的形成,达到区域的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效果。

4.2“特色农业+龙头企业+专业协会+农户”运行模式的特点

一是重视发展特色农业。这种类型园区是因地制宜,重视利用当地资源,选择适合当地资源特点的农业产业作为发展特色农业的突破口,着力解决好制约区域特色农业发展的关键的科技问题。

二是以龙头企业为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的经营主体。龙头企业的市场主导性强,以国内外市场需要作为企业发展的突破口,具有市场前景好的产品作为发展特色农业的重点,着力解决好制约区域主导产业发展的关键问题。

三是农民专业协会与农户进行技术对接。在园区以龙头企业为经营主体,通过龙头企业的带动,建立各种类型的农民专业协会,利用农业科技园的科技示范基地,对广大农民进行科技培训,促进农业科学技术的传播。

四是科研机制灵活。“特色农业+龙头企业+专业协会+农户”的一个最大的优势是有一个适宜科研开发的健康环境和良好的激励机制,能充分调动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形成多角度、多元化、多层次的科研投入体系,高效进行新技术的孵化、引进、示范、推广。

五是创新技术扩散机制。这类园区的技术扩散机制灵活,表现为推广的队伍多元化、形式多样化、服务规范化。

六是建立风险保障机制。园区的龙头企业从三个方面人手建立风险机制:实行保护价收购、提取风险保障基金、探索农业保险,有效地保护了农民的利益,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

立体农业发展模式例6

1.农村职业教育培养目标不明确

传统的农村职业教育是以“在农村”“为农村”为发展方向,面向广大农民,以服务农民发展为主要目标。城乡一体化推进后,农村职业教育的目标出现了转变。第一,城乡一体化下农村职业教育正在加速发展,但是城市教育发展的脚步优先于农村;第二,农村依附于城市,甚至取消农村职业教育。城乡一体化要求的是协调的发展和动态的均衡,而不是其中某一方面的突出。在城乡一体化格局下,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目标不明确,造成城乡一体化进程缓慢。

2.农村职业教育结构体系不规范

我国农村现有的教育结构体系中,主要包涵两方面内容――农业培训和职业技术培训,由政府投入、教育部门经办,实施全日制教学。农村职业教育管理主要是分区、分条进行,缺乏条理性,不能够进行合理、统一的规范。例如,农村职业教育的管理部门,就有教育部、农业部、人事部等10多个部门,造成农村职业教育管理重复等现象。正是由于农村职业教育结构体系的不规范,造成农村职业教育不能够统筹发展,从而影响了城乡一体化建设的进程。

3.农村职业教育培养模式适应性差

目前,我国农村职业教育发展模式主要有“以城带乡”“三段培养”“县域统筹”等,由于发展模式都是以单一的“离农”或“为农”的方向开展的,导致我国农村职业发展模式只能应用于局部城乡建设,不能够在全国大范围开展应用。在城乡一体化新格局下,农村职业教育培训模式虽然已经开展,但适应性差,不能满足中国社会主义城乡一体化发展。

二、城乡一体化新格局下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式

1.明确农村职业教育培养目标

为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农村职业教育应明确培养目标。国务院的《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指出:“职业教育要坚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以培养出高素质劳动者和高级能专门人才。”现阶段我国农村职业教育可以建立优势学科和优势专业,开展职业教育讲堂,通过教育局和政府部门进行统一讲解,树立正确、清晰的发展方向;将城市资源与农村资源结合发展,实行资源共享;对城市人民和农村人民进行思想宣传,鼓励大学生回村开展工作,以带动乡镇教育发展。

2.发展多元化农村职业教育结构体系

为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应发展多元化农村职业教育结构体系。首先,政府应明确自己的职责,通过各级政府相互协调整合,设立农村职业教育管理部门,改变原有的零散化管理。其次,将农村职业教育进行系统化规范,明确办学地点、办学数量等基本要求,积极建立重点学校,完善教育机构。管理部门设立具体的行为规范和奖励措施,以调动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积极性。学校设立规范性学科,通过专业细化,从整体上改善原有的教育模式,节约教育资源。最后,农村职业教育应结合地方经济发展和城市发展趋势,以城市教育体系为基础,结合乡镇地方特色进行新教育体系的构建,以满足农村职业教育发展要求,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

立体农业发展模式例7

1廊坊农业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1农产品缺乏品牌效益

近年来,廊坊的农产品主要包括粮食、蔬菜、花卉,以及畜产品。在市场经济的影响下,以上农产品规模已经初步成型。同时,带动了农产品的深加工。与此同时,廊坊的农产品在京津消费市场中,已经占据着重要的地位。然而,在推广的过程中,小烧鸡、窝头、大城驴肉等农产品因为包装粗糙、保质期短等原因,不能体现品牌的效应,从而减少了农民的经济收入。

1.2机械化程度低,技术力量薄弱

调查显示,很多地方依然采用传统的农业管理方式,机械化程度不高,技术力量非常薄弱。第一,在种养品种上,依然采用传统的农产品。其中,科技含量高的农产品比例很少。第二,在种养方式上,采用粗放型的管理模式,导致生产效率低下。第三,在协作方式上,以农业合作社为基本单位。然而,农业合作社的规模比较小,缺乏影响力,不能对农户进行有效的管理。

1.3劳动对象素质不高

在我国城镇化持续推进的过程中,大量的农民涌入到城市当中,造成了农业劳动力的转移。这些劳动力以知识分子、青壮年居多。由于人才的流失现象,导致了廊坊劳动力的严重不足。同时,再加上老龄化社会的影响,使当地的劳动力质量不断降低。与此同时,真正有文化、懂管理的农户非常少。在这种情况下,严重阻碍了廊坊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必须引起重视。

1.4农业培训服务不完善

廊坊市在推广农业技术时,主要以充实一线生产的技术人员为主力军。但是,这些技术人员在农业方面的知识、技能长期不能得到更新,不能起到很好的培训效果。同时,由于越来越多的技术人员生老病死,导致技术培训出现断层现象。可以看出,以上因素在很大程度上缩小了农技培训的范围。不仅如此,该培训手段由于方式单一,无法调动农户的积极性,从而阻碍了农业技术的传承与发展。

2提高廊坊市农业经济发展的办法与手段

2.1取得政府在资金、政策方面的支持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必须提高对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视度。在此基础上,要求各地政府就农业发展而言,本着“同城化”发展的理念,加强合作与交流。第一,争取京津地区在人才、市场、技术方面的支持,打破农业发展中的体制障碍。第二,建立农业中长期发展规划,在重点发展项目、区域经济发展中,努力创建合作关系。第三,从决策层面出发,与京津地区建立有效的对话机制,促进京津冀农业的健康发展。

2.2积极采用京津农业发展模式,寻求合作空间

与其他都是农业发展现状相比,北京的现代化农业发展水平比较高。该地区在农业发展中,已经形成了5个发展圈,分别是城市农业发展圈、近郊农业发展圈、远郊农业发展圈、平原农业发展圈,以及山区生态涵养发展圈。以上农业发展圈包括了多样化的农业发展模式,比如生态农业、景观农业、精品农业、绿色农业等。因此,廊坊市应该根据农业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努力借鉴京津农业发展模式。同时,针对存在的问题,不断调整农业产业化结构。在此基础上,寻求更多的合作空间。

2.3定期对农民进行农业知识、技术方面的培训

首先,利用广播、电视、多媒体等宣传手段,提高农民发展现代化农业的意识。在宣传的过程中,使农民了解到更多的市场需求,加深对环保养殖的理解。其次,选择优秀的农业合作社为示范基地,建立完善的职业培训体系,让有文化、懂管理,农业技术强的人担任培训专员,负责对农户的培训。最后,各地政府要出台更多的优惠政策,加大在农业经济方面的支持力度,引导农民以市场为导向,积极转变生产模式。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劳动力的综合素质,促进现代化农业的快速发展。

2.4加强对农业科技与基础设施投入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在农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要求加大科技与基础设施方面的投入,以此来提高农业发展的社会、经济效益。当前,廊坊市政府在这方面投入了大量的资金。比如建立京津发展合作项目,扩大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投入。在此基础上,加强了农业经济发展的实力。

2.5发展城郊型休闲都市农业

当前,京津旅游观光的发展取得了很大进展。廊坊市可以借鉴当地休闲农业的发展模式,开发出种养、垂钓、休闲、娱乐、餐饮一体化的生态农业发展模式。尤其是要发挥以特色养殖为内容的体验式休闲产业。从市场调查情况来看,当前京津冀周边多数地区还没有被开发。可见,该产业的发展具有很大空间。鉴于此,可以采用错位发展的办法。总而言之,在发展城郊型休闲都市农业中,应该重视品牌、特色效应,提高休闲农业的品质和服务,以此来吸引更多的游客。

2.6促进社会、经济、环境的协调发展

在可持续发展理念下,要求进一步引导、鼓励发展生态型环保农业模式。首先,投入一定的财政资金,建立起生态补偿机制,达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平衡。其次,定期对农户进行生态农业方面的宣传,提高在生产中的可持续发展意识。再次,充分利用绿色环保理念发展休闲农业产业,在保护环境的基础上,促进生产的发展。只有这样,才能满足人们的健康需求,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最终实现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协调发展。为了达到以上目的,必须重视宣传的作用。

3廊坊市的现代化农业经济发展的方向

3.1立体现代农业

立体农业的含义是:将传统农业与现代化农业相结合,在吸收传统农业精华的基础上,充分发挥现代化农业的优势作用。具体来讲,立体农业主要是加强农作物与动物、植物、微生物之间的联系,达到互相协调发展的目的。同时,发挥以上种群在时间、空间上的多种功能,进而打造出优质、高效的农业结构。其发展的特点是:第一,节约了土地,实现了技术、劳动力、资金的合理配置。第二,充分利用了光、水、热等自然资源,提高了作物的产出率。第三,减少了有害物质残留,保护了环境,增强了土壤的肥力。第四,促进了经济、环境、农业的协调发展。立体现代农业模式包括:农田立体现代农业、菜地立体现代农业、林间套种立体现代农业。当前,在利益驱动下,导致北方林地被大面积砍伐,加重了环境污染程度。同时,林地的生产周期比较长,短时间很难见效。鉴于此,采用立体现代农业模式,可以弥补这种缺陷。其中,廊坊某技术学院研制的食用菌已经通过了验收,并在很多地方进行种植、推广,取得了良好的效益。

3.2设施农业

设施农业具有投资高、收益高等特点。该发展模式依靠现代化农业生产技术,提供反季节农产品,从而满足消费者的多元化需求。在设施农业中,首先要采购质量高、效率高的设施设备,在此基础上选择合适的品种以及栽培技术。根据农业种类的特点,将设施农业分为设施养殖、设施园艺两个部分。其中,设置园艺包括日光温室、塑料大棚、连栋温室等。以上温室需要投入大量资金,对技术与管理的水平要求比较高。另外,在设施养殖中,包括两个类别,分别是畜牧养殖与水产养殖。

3.3观光农业

观光农业是集休闲、旅游、娱乐为一体的农业发展模式。当前,观光农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已经初具规模,并且形成了5个大的类型。分别是观光农园、农业公园、教育农园、森林公园、民俗观光村。实践证明,观光农业不仅发展了当地的农业经济,而且带动了教育、卫生、交通事业的发展。在此基础上,提高了当地人民的生活质量。

3.4订单农业

订单农业指的是:以签订合同的方式,明确农户与购买方之间的权利与义务。在合同中应该明确规定农产品的数量、价值,付款的方式,以及违约责任等。该模式属于一种新型的农业生产经营模式,有利于促进农业产销一体化的发展趋势。但是,在实际运用的过程中,应该以当地农业经济发展的实际状况为依据,不能盲目跟风,否则也会造成不良影响。

3.5特色农业

利用独特的地理环境、气候条件,以及产业资源等优势,为特色农业的发展提供了可能。廊坊市拥有多样化的特色农产品,完全具备发展特色农业的条件。发展特色农业的优势在于:吸引了消费者的眼球,提高了市场占有份额。不仅如此,还可以在发展的过程中,进一步走向国际市场,从而创造更多的经济收入。

3.6绿色农业

绿色农业指的是:采用可持续发展理念,在促进环境与农业协调发展的同时,增加农民的经济收入。在绿色农业中,包括多项现代化技术,比如生物学技术、深耕轮作技术、农药安全管理技术等。当前,大部分农机农业就属于绿色农业。与传统农业发展模式不同,绿色农业更注重环境、经济、农业的协调发展,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为农业的发展开辟了更广阔的市场。

4结论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速度越来越快。与此同时,在市场经济的影响下,必须转变农业发展的结构。本文以廊坊市农业经济发展为研究对象,首先分析了该地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其次,结合农业管理方面的经验,提出具体改进的办法与措施。比如,取得政府在资金、政策方面的支持;积极采用京津农业发展模式,寻求合作空间;定期对农民进行农业知识、技术方面的培训;加强对农业科技与基础设施投入;构筑城郊型休闲都市农业;促进社会、经济、环境的协调发展等。最后,介绍了当前廊坊市的几种现代化农业发展模式,希望可以起到参考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宁强.京津冀一体化进程中的都市农业发展探究――以廊坊都市农业发展现状为例[J].北京农业,2015(21).

立体农业发展模式例8

所谓农业经营主体,一般是指直接或间接从事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和服务的个人和组织。从我国情况看,改革开放前,就是;改革开放后,是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多种类型的经营主体并存,包括专业大户、农业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以及社区性或行业性的服务组织等。所谓农业经营模式,一般是指从土地所有权中分离出来的规定各农业经营主体的权利关系的权利束,以及反映农业分工协作的生产组织形式,通过农业技术的改变实现最优的生产要素组合比例和组合方式。经营模式与经营主体密不可分,农业经营模式体现了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有机联系,不同的经营主体会变革孕育出不同的经营模式,需要根据国情和农情进行选择。

江苏农业经营主体与模式经历了不同演变和发展过程。一是20世纪80年代开始的一家一户的分散经营。虽然也涌现出一些种养大户、专业大户甚至家庭农场,也有个别村依然实行集体经营的,但家庭经营一直是江苏农业生产的普遍主体。二是90年代开始的龙头企业的产业化经营。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农户与市场对接的问题,促进农产品加工业和流通业的繁荣,还有效解决了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但龙头企业与农户是两个不同利益主体,农民分享不到加工流通环节中的利润。政府一直试图调整利益分配格局,鼓励采取“订单农业”、“二次分配”、“入股分红”等办法弥补,但实际情况仍然不如人意。三是新世纪初开始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合作经营。江苏农业经营主体逐步呈现出普通农户、专业大户、农民经纪人、专业合作社、专业协会、农业龙头企业共同发展的良好势头,推动了统一服务型、合作经营型、土地集中型等多种形式的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发展。

纵观世界已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发达国家和地区,无一例外都实行以农户家庭经营为主、公司化经营为辅的经营模式。实践证明,家庭经营既适应传统农业的要求,又适应现代农业的要求,是当今世界农业经营最基本、最普遍的组织形式。从经营主体之间的关系来看,主要呈现三种农业经营模式:一是以日、韩、中国台湾为代表的“小规模家庭经营+农协(会)系统社会化服务”模式。二是以欧美为代表的“规模农场+专业合作社(专业协会)”模式。三是遍布欧美的农业公司化模式。

经营方式的现代化是农业现代化的本质特征。我们要按照中央提出的“两个转变”方向和构建“四化”经营体系要求,针对不同地区经济技术条件和资源禀赋,因地制宜,发展多种形式的农业生产经营主体,探索多种形式的农业生产经营模式,而不是单一主体、单一模式一统天下,着力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和江苏特点的农业现代化发展之路。

二、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模式

据农经年报统计,到2012年底,江苏全省纳入统计的17808个村(社区),家庭承包经营耕地面积5104.1万亩,承包农户1288.4万户,户均3.9亩,约为全国平均水平的一半。同时,全省累计流转土地面积2409万亩,占家庭承包面积的47.5%。这些数据表明:江苏农业生产经营主体是农户,同时,规模大户等新型经营主体层出不穷。(1)专业大户,是从事某一种农产品生产、具有一定生产规模和专业种养水平的农户。目前江苏专业大户数量为23.5万户(经营规模50~100亩),占各类规模经营主体总数的81.5%。在当前经营规模下,专业大户偏向比较收益较高的园艺和养殖业。(2)家庭农场,是农民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从事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经营,并以农业为家庭收入主要来源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目前江苏家庭农场总数达3.4万家(经营规模100亩以上),经营土地363万亩,平均收入达到36万元,家庭农场和专业大户共经营土地1308万亩,占全部土地集中型规模经营的63.5%。家庭农场有望成为粮食规模生产主力军,全省粮食生产家庭农场5931家,数量是园艺业家庭农场的1.4倍,规模越大,从事粮食生产的家庭农场就越多。家庭农场平均规模比较适度,大、中、小规模呈橄榄型分布。全省家庭农场平均规模为107亩,种植业家庭农场户均规模208亩,主要集中在100~500亩之间,又以100~300亩为主,500亩以上的家庭农场占农场总数的比例仅为6.8%。(3)农民合作社,以其成员为主要服务对象,提供农业生产资料的购买,农业生产作业,农产品的销售、加工、运输、贮藏,农地经营,以及与农业有关的技术、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物业经营等服务。目前江苏农民专业合作社6.14万户,实有成员人数955万户,入社农户数占全省农户总数的65.1%。(4)农业龙头企业,是以农产品生产、加工或流通为主业,在开拓市场、创新科技、带动农户和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影响号召力和示范引导作用,能够带动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带动商品生产发展,推动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的企业。龙头企业通过自建基地、订单收购、委托生产、入股分红和利润返还等方式,与农户建立稳定的利益联结机制,为企业生产建立可靠原材料渠道。目前,全省龙头企业总数达5447家,其中1285个龙头企业与各类专业村建立了紧密的产业对接关系,主导产业从业农户达155万户,占专业村农户数三分之二以上。

围绕地区农业产业特色和经营主体特点,各地顺势而为、因地制宜,在生产组织形式、土地经营形式、社会服务体系等方面做出积极探索,引导形成多种有效的经营模式,促进农业生产发展。(1)昆山种植大户及农地入股经营模式。全市成立119家农地股份合作社,入股土地面积18.4万亩,占承包地面积90%,政府对流转入股的土地给予较高的财政补贴,一般每亩每年400元左右。土地股份合作并不直接经营,而是承包给大户种植,全市有农业种养大户2200多户,种粮大户经营规模平均为138亩。(2)太仓合作农场集体经营模式。由村集体牵头成立合作农场100家,总经营面积18万亩,参与生产经营管理的人员1472人,扣除道路、沟渠、绿化等面积后,人均管理土地近100亩,按每亩管理费275元计算,人均2.7万元,以资金形式入社的一般给10%的保底分红,村级集体在农场的合作经营中增收6000多万元,村均增收60万元。(3)泗洪县石集土地规模流转整理经营模式。石集乡对农村土地进行全面平整,有组织地进行村庄整体搬迁复垦,整理6.6万亩耕地,将沟、渠、路、电等配套设施全部建设到位,流转给8家农业公司耕种,土地流转价格每年每亩850元左右,其中规模最大的一家公司流转2万亩生产优质稻米。同时,各村牵头成立农机合作社、劳务合作社等,促进劳动力就业和提供农业社会化服务。(4)扬州市江都区宜陵整村流转经营模式。在试点基础上以村为单位,由村干部牵头,成立土地股份合作社,全镇16个村土地流转全部到位,总流转面积25263亩,占耕地总面积84.2%。各村面向社会公开招标出租,承租人获得几十亩至几百亩不等,最多的一家农机合作社租种1450亩。承租人基本是本镇大户、生产合作社,也有少数外省农民,90%的承租方仍从事粮食生产。农户土地流转价格按照每亩每年500斤稻子、50斤麦子标准与实物挂钩,外加政策性补贴,一般每亩收益近900元。(5)高邮市界首农业社会化服务模式。成立水稻生产服务合作社,推行“服务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生产服务模式,实行统一供种、统一育秧、统一机插、统一管理、统一植保服务。经过8年运作,合作社会员已增加1400多名,“五统一”服务覆盖面积达到2.04万亩,占全镇水稻种植面积的60%,累计节省高强度劳动日90多万个,节约水稻生产成本8000多万元,水稻增产400万公斤,同时也让8000多名外出农民安心进城务工。(6)睢宁农村土地托管模式。成立各类农田托管服务组织近千家,托管面积达到40万亩。以综合性的粮食生产合作社或单一的农机、植保合作社为主体,在农户自愿有偿的基础上,由村组统一组织,农户代表与合作组织就服务具体议定内容与价格,政府管理部门参与制定服务标准,合作组织就某一生产环节或全过程开展统一的规范化服务,积极推进农村土地托管模式。以水稻的全托管为例,合作社统一采购优良品种、集中商品化育秧、机械化插秧、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治、收获销售,使农户每亩水稻平均增产200斤,节支100元,增效400元以上。(7)农业园区平台经营模式。目前江苏已有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区93个,实现了农业县(市、区)全覆盖。有的是政府主导型,如昆山现代农业产业园区;有的是企业运作型,如通州景瑞公司投资建设的现代农业产业园区;有的是农民合作型,如东海现代农业产业园区。(8)畜禽养殖公司主导经营模式。畜禽养殖方式向适度的规模化、集约化、科学化方向转变,主要模式是规模养殖场独立经营;有的是规模养殖场合作经营;有的是“公司+农户”合作经营,如太仓温氏集团和常州立华公司;有的是全产业链经营,如中粮集团在东台等地设立公司。

江苏今后应大力培育以家庭经营为主的适度规模的经营主体,积极扶持各种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和农业龙头企业。经营主体的规模绝不是越大越好,在大部分地区推进土地集中型规模经营也不是越快越好。在创新经营模式上要因地制宜地形成统分结合的多种形式,总体上可以归纳为农民职业化、经营适度规模化、服务社会化。要培育职业农民。按照市场经济劳动分工原理,逐步让广大农民解放出来,使农民成为一种职业,而不是身份。培育职业农民,引导普通农户扩大规模,逐步转变为家庭农场、专业大户或专业服务组织等,并鼓励职业农民创业,领办合作社和发展农产品流通加工,创品牌,拓市场,拉长产业链条,逐步实现农业生产经营者职业化。

针对当前江苏多数农村农业经营仍然是细碎弱小、分散的小农户生产为主的现状,要把推进多形式的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作为重点。农业生产经营的适度规模化,既要避免日本和中国台湾地区农民规模过小对农协(会)的过度依赖,又要避免土地过度兼并造成对农民利益的挤占。“适度”的基本要求,是要让从事适度规模经营的农户收入达到或超过城镇居民收入的平均水平。以粮食为例,适度规模的下限是专业农户家庭经营收入与本地农民人均纯收入相当时的规模,上限是不突破专业农户最大投资能力和风险承担能力时的规模,最优规模是专业农户家庭经营收入与外出务工收入相当时的规模。据理论测算,以粮食生产为例,江苏家庭经营最佳规模为120亩。预计到2015年,伴随着城镇化的进程,全省农村劳动力人数约为324万人,耕地面积约为6900万亩。按照这一模型测算,如果全省全部耕地实行规模经营,仅需要农村劳动力142万人(57万户),需要转移劳动力182万人左右;如果全省65%的耕地实行规模经营,需要92万人(37万户),其余35%的耕地仍维持小户经营,需要劳动力219万人,这样农业生产吸纳了超过300万人的农村劳动力。到2020年,如果80%的耕地实行适度规模经营,115万人(46万户)劳动力从事规模经营,125万人劳动力继续小户经营余下的20%耕地,农业劳动力合计240万人左右。可见,农业经营规模并不是越大越好,在大部分地区推进土地集中型规模经营的速度也不是越快越好。到2015年实现统一服务型、合作经营型、土地集中型农业适度规模经营面积占耕地比重达到65%,到2020年达到80%,比较符合江苏经济社会发展进程,符合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的要求。

要大力提倡三种适度规模经营形式。适应江苏各地经济发展和城镇化推进的不同程度,主要是农民和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实际情况,鼓励形成统一服务型、合作经营型、土地集中型齐头并进的态势,允许各地探索各种新模式,衡量的标准就是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和谐发展。当前,要特别注意避免一些苗头性的问题,比如要求经营规模越大越好、下指标搞行政命令推进土地集中、盲目引进工商企业大面积圈占农地等。关键是要结合实际,发展适宜当地经济发展水平的规模经营方式。要寻求统分结合的最佳结合点。实行农业经营主体与模式的有机结合,就是要因地制宜地形成“适度规模家庭经营+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的合理组合。家庭经营必须要适度扩大生产规模,加快向家庭农场、专业大户的转变,逐步提高专业化、集约化水平。社会化服务涵义广泛,包括农业技术推广服务、农村供销和信用服务、村集体经济组织服务、农民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等。当然合作社和龙头企业本身也是经营主体,社会化统一服务要不断提高社会化、服务化程度。

农民职业化、经营适度规模化、服务社会化,一方面是伴随工业化、城镇化的长期发展过程,另一方面其具体形式随着地域特点、资源禀赋、经济社会发展而不同,在经营主体、经营模式上呈现出丰富多彩的样式。从当前江苏实践看,在苏南,各地城郊农村大都表现为土地全部流转,然后承包给大户经营,或者合作经营,如昆山、太仓、宜陵。而在苏中、苏北广大的农村,大都是在土地并不流转或不全部流转的基础上,形成合作经营、委托经营的形式,如睢宁、界首,等等。

三、培育主体与创新模式的主要对策建议

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构建“四化”经营体系的关键,创新农业经营模式是农业经营现代化的必然。积极推动农民的职业化、经营的适度规模化、服务的社会化,在培育新型经营主体上,要切实培育好家庭农场、种养大户、农民合作社和农业龙头企业;在创新经营模式上,要因地制宜,在家庭经营为主的基础上,探索统分的最佳结合。充分发挥统一服务与分散经营两个积极性,探索统分结合的不同样式。

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创新农业经营模式的目的是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和谐发展,关键是要建立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让农民享受改革创新的发展成果。要保障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要明确政府扶持导向;要完善经营主体协作的市场风险防范机制。

引导农村土地规范有序合理流转。在稳定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制度的基础上,按照农村土地经营规模扩大与劳动力转移同步的原则,引导农村土地流向新型规模经营主体,提高农业生产的市场化、规模化、产业化和标准化水平。要加大流转补助力度;要健全流转服务体系;要完善流转管理制度;要探索农地制度改革。

加强对经营主体扶持力度。加大对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和农业产业化支持力度,在财政补贴、融资借贷、税费减免等方面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要确保农业新增补贴向经营主体倾斜;要加大税收支持力度;要加大信贷支持力度;要加大用地用电支持力度。

立体农业发展模式例9

在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如何提高农业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以最大限度地降低气候变化对农业的不利影响,是当今现代农业发展面临的重要命题。此外,农业作为具有自我调节机制的生物系统,也应为温室气体减排和固碳增汇作出贡献。

实践业已证明,发展循环农业是低碳经济的重要途径。循环农业通过对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优化设计与管理,实现了农业系统光热等自然资源和可再生资源的高效利用,最大程度地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是农业应对节能减排和促进低碳农业发展的重要途径。

四种低碳循环农业模式

目前,各地农村也涌现出诸多循环农业模式,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归纳起来可分为以下四种模式。

资源节约型复合生态系统的生产模式。该模式立足于适量投入、立体种养、高效利用、固碳减排。以稻田复合种养生态农业模式为例,通过稻田养鸭能显著减少甲烷排放,降低增温潜势,其减缓综合温室效应的潜力是常规淹水稻田的1.6倍左右。

环境友好型循环利用系统的生产模式。该模式立足于优化环节、合理循环、减少废弃、防控污染。以秸秆资源化循环利用模式为例。该模式以循环农业的理论为指导,以南方特色食用菌产业为核心,通过循环利用秸秆资源、充分利用废弃物,形成多途径开发模式。其有效链接可实现每亩栽培草生菌可增产增收100元,同时减少稻草焚烧造成的环境污染。通过产业链延伸效益,生产茵渣有机肥每吨利润60元。农作物栽培中菌渣有机肥替代化肥量30%,减少了化肥投入。

固碳增汇型优化调控系统的生产模式。该模式立足于农林复合、农牧配套、合理调控、促碳中和。以林下经济模式为例,林下发展草菇,原料成本低,可以循环利用,种草菇后的培养基废料可做林地肥料,促进林木生长和增加森林碳汇。

生态文明型统筹协调系统的生产模式。该模式立足于发挥功能、优势互补、统筹集成、和谐发展。以绿色家园建设为例,发展农村户用沼气,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和促进农业增效增收。已有研究表明,建造一个8立方米的沼气池,每年可节柴2000千克以上,相当于3.5亩薪炭林或6亩林地的年产林木蓄积累。截~2008年底,全国农村户用沼气已累计发展到3050万户,年产沼气113亿立方米。

立体农业发展模式例10

1 城乡商贸一体化发展的战略定位

城乡商贸一体化发展是城市商贸与农村商贸优化升级的共同结果,其实质是城乡商贸统筹发展的过程,其前提也必须是城乡商贸统筹发展。发达地区实践证明城乡商贸统筹与商贸流通业转型升级之间存在着良性的互动关系。城乡商贸统筹的主导思想是相对发达富裕的城市借助商贸流通业发挥"以城带乡、以商助农、商农联动"作用,从而为农村商贸流通业带去 "设施设备标准、业态新兴现代、技术信息先进、经营管理规范"等一系列转型升级的机会,最终实现城乡市场的均衡、融合到一体化发展。任保平指出统筹城乡商贸流通业的发展必须采取合适的发展模式,并指出根据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不同,将选择不同的统筹城乡商贸发展模式:城市化发达,工业化发达的地区可以建立"中心城市-规模城市-乡村"的城乡市场网络化商贸统筹模式;在工业化发达,而城市化相对落后的地区,应该采取产业带动模式;在城市化发达, 而工业化相对落后的地区,应该采取小城镇带动模式;在工业化与城市化都不发达的地区, 应该采取供应链空间连接模式。作为经济欠发达地区,应采取供应链空间连接模式应该是最好的选择,最终构建以下三类体系:

(一)建立以零售业为主导的城乡双向流通组织体系。首先建立零售组织的统一网络,对城乡的零售组织实现整合,实现城乡共同分享先进的物流组织系统。其次对城乡之间的零售组织网络进行整合,从而降低整个系统的运行成本,并且可以获得先进的城市物流组织所带来的规模经济。最后,城乡零售组织必须能够共享先进的采购服务以及配送服务,从而促使城市和乡村共同实现规模经济。

(二)建立以批发业为主导的城乡双向流通组织体系。要实现以批发业为主导的城乡双向流通组织体系的对接,达到批发组织在流通过程中的载体作用,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第一,在工业消费品由城市向农村流通的过程中,主要通过建立批发组织的连锁销售网络,形成一个完整的农村网络流通渠道,最终实现工业品在农村与城乡之间的自由流动与转移。第二,农副产品要在城乡之间实现自由的流通,就必须在城市建立相应的批发零售网络,并实现与农村的运送服务系统相对接,从而让城市更好的享受农副产品。

2 经济欠发达地区市城乡商贸一体化发展的路径选择

(一)进一步完善商业网点规划,优化经济欠发达地区市城乡商贸环境。

进一步针对经济欠发达地区,做好经济欠发达地区市商业网点的整体规划,对经济欠发达地区整个商贸业的发展勾画出蓝图,特别是要充分利用好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如,将广大农村市场与城镇结合,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应进一步加大连锁经营网点的布局。

(二)加强农产品专业化市场建设和"农超对接",促进城乡商贸联动。

专业化市场的发展有利于实现流通领域的社会分工,通过批发商沟通了生产者和下一级批发商。同时,专业化市场充分发挥了规模经济效应,有利于弥补农产品生产者规模小的劣势。专业化市场必须是企业化运作模式,即政府通过招商引资建立农副产品批发市场,该批发市场应该是选在交通条件比较便利的地方,这样一方面能够提升商贸流通质量,另一方面有利于提高商贸流通效率。

"农超对接"有利于扩大农产品市场,有利于获得较高的农产品销售价格,"有利于促进合作农户的收入增长。农超对接有以下几种模式:(1)"超市 + 农民专业合作社 + 农户"的模式,即超市同各产地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合作,由合作社帮助超市采购农产品,这种对接模式适用于生鲜农产品的采购;(2)"超市 +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 农户"的模式,即超市与龙头企业合作,通过对龙头企业进行专业培训,使得这些公司的产品达到国际农产品安全标准。超市采购由这些公司生产经营的农产品 ;(3)"超市 + 基地 + 农户"的模式,即超市与镇政府和村委会合作,共建种植和养殖基地。

(三)完善农村商品流通网络

农村商品流通网络既包括农产品的销售网络,也包括农村日用品及农业生产资料的销售网络。农产品的销售网络是连接城市与农村的重要渠道,也是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农村日用品及农业生产资料的销售网络是提升农民生活质量和保证农业生产正常进行的基础。

(1)构建农产品的销售网络

一方面,应积极引导流通企业建立原辅材料采购基地、采取贴牌销售方式, 把农产品带入国内外销售网络和市场。另一方面应积极引进市内外大型餐饮企业、食品加工企业签约农产品种植项目和加工项目,采取订单式生产。

(2)巩固农村日用品及农业生产资料的销售网络

以连锁企业超市为依托,建立农村日用品、农资连锁超市和村级便民放心商店。一方面可以充分利用连锁企业超市的配送中心,另一方面也可以使农村日用品及农业生产资料供需平衡。

(3)充分利用"万村千乡工程项目"拉动城乡商贸

万村千乡市场工程由商务部2005年2月开始启动,工程的主要内容是,通过安排财政资金,以补助或贴息的方式,引导城市连锁店和超市等流通企业向农村延伸发展"农家店",构建以城区店为龙头、乡镇店为骨干、村级店为基础的农村现代流通网络,满足农民消费需求,改善农村消费环境,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万村千乡市场工程"的落实有利于城乡商贸一体化。

(四)加强配套设施建设

(1)进一步改善农村交通环境。要实现城乡商贸统筹发展,城乡交通一体化发展是关键。城乡交通一体化发展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 城乡交通运输的协调发展、各种交通运输资源的合理配置、各种运输方式协调发展和"一体化"交通运输政策,但重点在农村。

(2)加大农村互联网建设力度

一方面,政府要为农村互联网的发展指明正确的道路,健全农村互联网发展政策支持体系。另一方面,农村互联网的投资建设应该以企业为主体,利用多方支持来增强建设力量和扩大发展范围。另外,应构建政府补贴、农民完全或部分免费入网与使用的运营模式和机制。

(五)积极推动农业信息平台建设

农业品与工业品市场在信息传播、获得等方面存在巨大差异,因此构建农产品市场信息网迫在眉睫。农产品市场信息网的建立有利于节约农户经营市场的交易成本,一方面解决市场信息的供需矛盾,另一方面信息网的建立可使农民及时了解国内外市场价格动态,扩大农产品市场交易半径,调整商品的流向和流量。一方面,加强农业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缩小城乡"数字鸿沟";另一方面,加强农业信息资源整合开发。

参考文献:

[1]任保平. 统筹城乡商贸流通: 态势、机制与模式[J]. 社会科学辑刊,2010,4.

[2]任宗哲统筹城乡商贸流通中的政府职能及其转变[J]. 西北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