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出纳会计的工作流程模板(10篇)

时间:2023-08-25 16:30:50

出纳会计的工作流程

出纳会计的工作流程例1

《出纳实务》是会计专业的职业技能课,其目的在于加强学习内容与工作之间的相关性,整合理论与实践,使学生毕业后顺利适应出纳岗位要求。该课程应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典型的工作流程为参照点设计课程内容。该课程可以分解成若干个工作项目,通过分析各项目的具体内容,模拟真实的出纳工作情境,让学生把理论知识、实践技能、应用环境结合起来。加强学习内容与工作之间的相关性,并形成良好的职业素养,增强就业竞争力 。鉴于此,我们师生大胆地从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走出来:从企业出纳人员的实际岗位技能和工作过程出发,以模拟企业典型业务为背景,对出纳人员所需具备的基本技能进行了较为系统的介绍,并重点依据出纳的工作流程中对现金的管理,对银行存款的管理,出纳工作所涉及的账、证、表和出纳资料的管理等进行了分项目的学习和实训,最后,进行出纳工作的综合模拟训练,以全面提高学生的出纳工作实际操作能力。

下面我从以下两个方面谈谈我的《出纳实务》课改实施方案:

一、课改实施的教学内容设计-项目设计

从目前出纳岗位工作的实际情况看,我们认为出纳实务教学内容可以分解为八个项目:出纳岗位知识培训;假钞的识别及点钞技能训练;现金管理业务;银行开户;银行结算方式;现金、银行存款的账实核对与清查:账簿启用的各个事项;出纳业务实际操作流程。各项目在实践教学中,应以学生模拟操作训练为主.所选用的会计核算资料应尽量从企业出纳岗位上经常发生的真实的经济业务中采集,所使用的原始凭证、记账凭证、会计账簿等都要求仿真,使学生能够利用会计手工模拟实验室与实训设施,自主完成学习任务.从而达到使学生从整体上掌握所学专业业务流程,获得出纳岗位职业能力。同时,上述每个项目又可分解成不同的模块。

从教学内容上看:以现金管理项目为例,它可以分解为三个模块,即现金收入业务核算、现金支出业务核算、现金记账登记。

从需要完成的教学任务角度看:它可以分解为“学习目标”、“任务案例”、“理论知识”、“任务处理”、“知识归纳”、“阅读材料”、“延伸思考”、“达标检测”等模块。

角度不同,分解的模块不同,但是在教学过程中,它们是相互交叉、融合在一起的。

二、课改实施的教学方法与手段变化-情景模拟教学

主要是建立会计手工模拟实验室.根据出纳实务来设置实验设施。虽然现在企业业务核算采用会计电算化是个大趋势,但是出纳这一块除了电脑算以外普遍还兼带手工核算,所以手工模拟室必不可少,且所有设施、凭证、账簿、报表及印章等应尽量与会计工作的实际相同。如设计的业务中会计主体为张家港市灵通公司,那么我们的单位公章、财务专用章、发票专用章等均是专门刻的灵通公司的章,而各岗位人员的章则是学生自己的名章,他们在充当某个角色需要签章的时候用的就是自己的名章。指导实验的老师应根据会计工作环境和工作规范提供手工操作的各种实验资料和工具。并模拟企业的实际经济业务。开展记账凭证的编制、现金日记账以及银行存款日记账账簿的登记、账表的启用及装订等一系列出纳工作中基础性的实验内容。学生通过体验出纳实务中涉及到的实务和流程,不仅可以验证所学专业知识。而且可以获得书本以外的职业经验。这样做的关键是业务仿真和操作情境仿真,即让学生进入会计工作“现场”,充当一个“角色”,体验真实的工作情景。

具体操作如下:

(1)项目确定

教师在提出项目设想前应当进行深入研究,准备好项目讨论可能涉及到的有关知识;在介绍项目内容、进行项目分析时应讲究艺术性,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最终确定项目的目标和任务。在学生学习过《基础会计》等课程的基础上完成项目确定难度并不大,学生基本也不会有畏难情绪。

(2)项目准备

①项目介绍:包括岗位分工要求、岗位职责、工作流程,及模拟过程中所需要的相关基础知识;②设备配置:按照经济业务的需要准备全部仿真的现金收付款凭证、费用报销单、现金支票(复印件)、现金缴款单、现金收讫印章、现金付讫印章、财务专用印章、法人代表印鉴、大头针或回形针;③学生分组:应组织学生合理分组,完成岗位分工。可以每小组4-6名学生。

(3)项目实施

①任务分工,也即角色扮演。教师安排4名学生分别扮演出纳员、会计、经办人和领导,让他们组成学习小组.协同工作,共同完成项目,将某个项目以剧本的形式展示。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学生还可以互相轮换角色,以增强互相协调和综合处理能力;②实施过程,也即工作流程的再现。师生明确各个岗位的责任及工作流程后.利用工作流程再现法把各个岗位的工作衔接起来。学生确定自己的角色后,按照工作步骤和程序进行岗位工作。在这个实施过程中,可以适当加入工作中的细节,譬如办公期间的卫生清洁、同事之间的寒暄、找领导签字时的交流沟通、去银行办事时的礼貌用语等等,这些都会加强学生在演绎相关项目(报销差旅费、存钱等)时的真实感,也强化了他们的职业素养。在实施过程中教师可以巡视指导并适当点评。

出纳会计的工作流程例2

面对烦琐复杂的企业和单位财务工作,使会计的实际工作十分艰巨,因为要达到更好的工作效果,必然就要求会计人员能够正确认真地面对自己的工作,在实际的工作中对纰漏进行总结和反省,希望能够避免因为个人工作失误原因造成公司和企业的损失。

一、财务部门出纳工作的重要意义

企业和单位进行日常工作的重点就是要确认公司的财务状况,财务工作的内容十分烦琐复杂,必须要求财务部门的会计每个节点进行跟踪审核。在财务部门的工作中,最为复杂的就是出纳内容记录和审核。出纳的工作紧密地关联着整个财务工作体系的运作,其包含公司支出和收入的票据管理,以及票据的准确性确认,还有实际的资金流转等细节的记录和审核。因为会计的出纳工作内容特别具有敏感度,所以一般的企业单位都是要求有相关的专业人士进行操作,而非是公司和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1]。公司和企业需要提升自身竞争的综合实力,就必须认真地对待财务工作的管理,高度的重视能够稳定良好的监督企业和公司的资金流向。

二、会计出纳工作中常见的错误

首先,会导致会计在日常的出纳工作中出现问题的主要因素是企业和单位的财务监管制度不健全,不能够让会计具备相应的记录和监管职能,在实际的会计财务审核工作中出现没有理论依据的状况。其次,是在企业和公司的财务出纳记录中,出现一些票据流转不清晰状况,比如有高层管理人员因为不充裕的时间迫使会计人员进行现金的提取和借贷,这样的操作过程出现了票据记录的缺失,没有按照正规的流程记录[2]。再次,企业监管力度不足,会计人员自律性不强,经历长期的财务工作,因为巨大的工作压力和烦琐的工作内容,造成会计人员粗心的审计方式出现数据混乱。还有在工作中出现了监守自盗的情况,因为熟悉业务流程更加方便了会计对资金的掌控,在没有专门人员的监督和审核的情况下,发生贪污等刑事案件。

三、会计出纳工作的失误防范措施

出纳会计的工作流程例3

中图分类号:F23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5)16-0136-01

前言

面对烦琐复杂的企业和单位财务工作,使会计的实际工作十分艰巨,因为要达到更好的工作效果,必然就要求会计人员能够正确认真地面对自己的工作,在实际的工作中对纰漏进行总结和反省,希望能够避免因为个人工作失误原因造成公司和企业的损失。

一、财务部门出纳工作的重要意义

企业和单位进行日常工作的重点就是要确认公司的财务状况,财务工作的内容十分烦琐复杂,必须要求财务部门的会计每个节点进行跟踪审核。在财务部门的工作中,最为复杂的就是出纳内容记录和审核。出纳的工作紧密地关联着整个财务工作体系的运作,其包含公司支出和收入的票据管理,以及票据的准确性确认,还有实际的资金流转等细节的记录和审核。因为会计的出纳工作内容特别具有敏感度,所以一般的企业单位都是要求有相关的专业人士进行操作,而非是公司和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1]。公司和企业需要提升自身竞争的综合实力,就必须认真地对待财务工作的管理,高度的重视能够稳定良好的监督企业和公司的资金流向。

二、会计出纳工作中常见的错误

首先,会导致会计在日常的出纳工作中出现问题的主要因素是企业和单位的财务监管制度不健全,不能够让会计具备相应的记录和监管职能,在实际的会计财务审核工作中出现没有理论依据的状况。其次,是在企业和公司的财务出纳记录中,出现一些票据流转不清晰状况,比如有高层管理人员因为不充裕的时间迫使会计人员进行现金的提取和借贷,这样的操作过程出现了票据记录的缺失,没有按照正规的流程记录[2]。再次,企业监管力度不足,会计人员自律性不强,经历长期的财务工作,因为巨大的工作压力和烦琐的工作内容,造成会计人员粗心的审计方式出现数据混乱。还有在工作中出现了监守自盗的情况,因为熟悉业务流程更加方便了会计对资金的掌控,在没有专门人员的监督和审核的情况下,发生贪污等刑事案件。

三、会计出纳工作的失误防范措施

为了有效地避免会计在出纳工作中出现失误,需要企业和单位进行财务工作管理的规章制度完善,必须要严谨的要求企业和单位中每个层面人员必须遵守。首先是建立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要求层层监督,完全按照企业的财务制度进行工作流程安排,并且严格要求企业高层管理人员也必须要配合企业财务部门的会计出纳工作,必须要记录资金出纳的理由和借贷的原因,及时进行企业资金流转的安排。另外就是需要企业和单位应对财务部门的会计人员进行定期的业务职能培训,要求会计人员能够严格的执行财务记录流程,在高标准的工作内容操作中准确地记录细节,不允许有分毫的差距。并且在正规的培训过程中,引导财务部门的会计人员乃至整个企业的员工都能够树立正确的自律意识,热爱自己的工作,不为一己私欲而损害集体的利益[3]。

结论

面对烦琐复杂又十分乏味单调的财务部门工作,要求会计人员必须严格遵守企业和单位的规章制度办事,积极地促进整个企业和单位的未来发展。

参考文献:

出纳会计的工作流程例4

二十一世纪的社会分工呈现出两个明显特征:一是行业分工越来越细;二是岗位分工越来越细。会计行业亦不例外,会计岗位的分工呈现出精细化的特征。财政部有关文件中将会计岗位划分为负责人(主管)、出纳、财产物资核算、工资核算、成本费用核算、财务成果核算、资金核算、往来核算、总账核算、稽核、档案管理、会计电算化和管理会计共十三个岗位。单项会计实验要体现仿真性,必须突出会计岗位分工,体现会计岗位特征,使学生熟悉各个会计岗位的业务流程,掌握各个会计岗位的业务技能。所以单项实验内容和流程应当是:(1)会计基础;(2)出纳岗位实验;(3)往来会计岗位实验;(4)存货会计岗位实验;(5)资产会计岗位实验;(6)收入与利润会计岗位实验;(7)会计报表岗位实验;(8)工资会计岗位实验;(9)费用会计岗位实验;(10)成本会计岗位实验;(11);涉税岗位实验;(12)财务分析岗位实验;(13)审计岗位实验。注:由于单项会计实验必须与会计理论教学课程同步进行,因而单项会计实验必须兼顾到教学进度安排。考虑到《成本会计》和《纳税实务》的开设均在《财务会计》之后,故将其相关岗位的实验放在比较靠后的位置。

各岗位实验内容及目的是:

(一)会计基础部分

实验内容包括:原始凭证的填制和审核,记账凭证的填制和审核,日记账和明细账的登记,记账凭证汇总表的编制。

实验目的:初步掌握填制和审核原始凭证;编制和审核记账凭证;编制汇总记账凭证;登记现金日记账和银行存款日记账;登记各种明细账和总账;结账与更正错误的基本技能。

(二)出纳岗位实验

实验内容包括:开设和登记现金、银行存款日记账,保管和签发支票,办理支票借用及报账,库存现金管理,填制结算凭证,办理日常转账结算,办理与银行的各种业务往来,办理各种报销业务,保管各种有价证券、印章、空白支票和空白收据,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

实验目的:全面熟悉出纳岗位的基本职责和业务流程;掌握货币资金核算的内容和操作技能;了解货币资金管理制度及其有关规定。

(三)往来会计岗位实验

实验内容包括:开设债券债务总分类账和明细分类账,根据发生的往来业务填制和审核原始凭证,编制记账凭证,编制科目汇总表,登记债券债务总分类账及明细分类账。

实验目的:全面熟悉往来岗位的基本职责和业务流程;熟悉各种应收、应付款项账务处理方法和操作技能;了解各种债权、债务的确认标准。

(四)存货会计岗位实验

实验内容包括:存货的验收、入库、发出的计价、核算,存货的清查。

实验目的:全面熟悉存货会计岗位基本职责和业务流程;掌握各种存货业务核算方法和操作技能;了解存货业务有关规定和管理办法。

(五)资产会计岗位实验

实验内容包括:固定资产取得的核算,无形资产取得的核算,固定资产折旧的提取与核算,无形资产摊销的核算,固定资产改建扩建和修理的核算,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处置的核算,固定资产清查的核算。

实验目的:全面熟悉资产会计岗位的基本职责和业务流程;掌握固定资产、无形资产核算方法和操作技能;了解资产核算和管理的有关规定。

(六)收入与利润会计岗位实验

实验内容包括:主营业务收入的确认与核算,主营业务成本的计算与核算,其他业务收支的确认与核算,投资损益的计算与核算,营业外收支的核算,利润的计算与核算,利润分配的程序与核算。

实验目的:全面熟悉收入和利润会计岗位的基本职责和业务流程;掌握收入、利润的形成及其分配的核算内容和操作技能;了解利润的形成和分配的有关规定。

(七)会计报表岗位实验

实验内容包括:编制资产负债表及其附表,编制利润表及其附表。

实验目的:全面熟悉会计报表岗位的基本职责和会计报表的编制程序;掌握会计报表的编制方法和报表信息资料应用的操作技能;了解各报表之间的勾稽关系。

(八)工资岗位实验

实验内容包括:工资的计算,工资的发放与代扣款项的结转,工资的分配,应付福利费、工会经费、职工教育经费、住房公积金的计提与核算。

实验目的:全面熟悉工资费用岗位的基本职责和业务流程;掌握工资费用的核算、账务处理方法和操作技能;了解工资费用的构成和有关政策规定。

(九)费用会计岗位实验

实验内容包括:营业费用的核算,管理费用的核算,财务费用的核算。

实验目的:全面熟悉费用会计岗位的基本职责和业务流程;掌握费用账务处理方法和操作技能;了解费用确认标准和计量方法。

(十)成本会计岗位实验

实验内容包括:品种法下各种费用的归集和分配方法以及相应的账务处理,分步法下各种费用的归集和分配方法以及相应的账务处理,分批法下各种费用的归集和分配方法以及相应的账务处理,编制各种费用要素分配表,登记有关总账及明细账,填制产品成本计算单。

实验目的:全面熟悉成本会计岗位基本职责和业务流程;掌握产品成本的各种计算方法和账务处理操作技能;了解成本构成和确认标准。

(十一)涉税岗位实验

实验内容包括:计算增值税应纳税额,并编制增值税纳税申报表及其附表,并向税务机关提供资料,申报纳税,缴纳税款;计算营业税应纳税额,并编制增值税纳税申报表及其附表,并向税务机关提供资料,申报纳税,缴纳税款;计算消费税应纳税额,并编制增值税纳税申报表及其附表,并向税务机关提供资料,申报纳税,缴纳税款;计算企业所得税应纳税额,编制增值税纳税申报表及其附表,向税务机关报送相关报表并提供相关资料,申报纳税,缴纳税款。

实验目的:全面熟悉涉税会计岗位的基本职责和业务流程;掌握各种税款的计算和纳税申报表的填制方法;了解我国税收征纳程序及税款缴纳方式。

(十二)财务分析岗位实验

实验内容包括:盈利能力分析,营运能力分析,偿债能力分析,增长能力分析,财务综合分析及评价。

实验目的:全面掌握财务分析岗位的基本职责;掌握各种财务分析方法并能实际运用;了解财务预测方法。

(十三)审计岗位实验

实验内容包括:流动资产审计,固定资产审计,长期投资审计,负债审计,所有者权益审计,收入与成本费用审计,利润形成及其分配审计,编写审计报告。

实验目的:全面熟悉审计岗位的基本职责和业务流程;掌握各项企业内部审计方法和操作技能;编写审计报告;了解社会审计和政府审计的方法。

二、建立与会计工作知识综合化相适应的综合会计实验子体系,提高受训者的行业意识和行业适应能力

当今社会,一方面业务的知识综合化过程越来越深;另一方面业务的综合化、整体化越来越明显。综合化要求各学科之间互相渗透交叉。会计学科当然也不例外。这就要求会计教育要不断提高知识结构的通用性,拓宽自身的业务技能,培养会计行业意识和行业适应能力,使之能胜任会计行业的相关工作,更好地适应当代社会多变的竞争环境。为此,构建整体手工实验模块应当遵循:实验内容真实、全面原则、实验素材选择恰当原则和实验角色清晰原则。

整体手工实验模块流程图1:

注:(1)原始凭证审核的教学内容中包括如何填制常用的原始凭证。(2)记账,凭证的审核应由会计主管审核,实际做时可在同学间相互审核;登记账簿注意明细账与总账,由不同的会计人员登记,以科目汇总表的账务处理程序为典型。(3)成本核算以计划成本为典型,并用到其他方法。(4)期末对账,包括银行对账单与银行存款日记账的核对,总账与明细账核对,明细账与记账及凭证等之间的核对。(5)报表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以及其他报表,利润表要求理解所得税的金额调整。(6)成本核算主要完成制造业产品生产成本核算的实践操作,提高成本控制水平。(7)纳税申报主要完成企业增值税、营业税、所得税等各种税金的计算与纳税实务。(8)财务分析主要是运用专门的财务分析方法,及时提供能够满足各种要求的财务分析报告。(9)报表审计要求能够熟练运用审计理论与方法完成常规的审计工作。

(一)手工实验模块核心部分的构建思路

手工实验模块核心部分的构建,要求能够充分体现会计核算工作的核心业务,主要是在完成基础会计与财务会计每章的知识点实验后,对一个企业一个完整的会计期间的经济业务进行核算,一般对一个股份制生产企业12月份的业务为实验素材,掌握手工会计核算的基本程序,做到会计基础工作的规范化。核算过程中运用科目汇总表账务处理程序,材料的收发按照计划成本进行,掌握货币资金、存货、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及利润分配、会计报表编制等内容的实践操作。手工实验模块核心部分的经济业务要能够覆盖日常会计核算的专业基础知识。在受训者操作过程中注意运用启发式和扩散式思维,即在有多种备选方法的情况下,用其它的方法该如何处理,比较之下增强受训者的理解与记忆,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实验过程中,为了避免受训者一人做所有业务而对岗位意识不清的情况,可采取将每4人划分为一个小组,交替填制记账凭证、登记账簿、审核、编制会计报表等业务,使受训者完成不同岗位角色的转换,并培养不相容岗位不能由同一个人担任的专业意识。

(二)手工实验模块分支部分的构建思路

综合会计实验子体系以会计核算为主体,但会计核算并不是其惟一的内容。会计行业除了会计核算工作外,还涉及税务、财务分析、审计等其它相关的工作。为了提高受训者的行业适应能力,使受训者能够充分胜任会计行业不同的专业岗位,手工实验模块分支部分的构建内容应该包括成本核算、纳税申报、财务分析和报表审计。受训者通过手工实验模块分支部分的操作,完成会计行业相关各岗位的实践操作,形成一个完整的会计专业知识体系。知识层面的开阔使受训者的岗位选择更多一些,并有较好的适应能力;扎实的专业基础技能会使受训者走向工作岗位后很快进入角色,适应角色,并得到良好的职业发展。

成本核算实验内容主要完成制造业产品生产成本核算的实践操作,熟悉制造业企业产品生产成本的核算方法,在精确计算产品成本的基础上,完成成本控制与考核,提高成本控制能力。纳税申报实验内容要求受训者在熟练掌握税收实务的基础上,完成企业在一个会计期间各项增值税、营业税、所得税等各项税金的计算与纳税申报的实践操作。财务分析实验内容要求受训者根据特定企业的相关报表资料和财务信息,运用专门的财务分析方法完成财务分析工作,并形成财务分析报告,以满足不同目的的需求。报表审计实验内容主要是运用专门的审计方法完成报表审计的相关工作,对所审计企业报表的真实性、一贯性和公允性做出合理鉴证,并最终形成审计报告。

三、建立与会计实务操作电算化相适应的电算会计实验子体系,提高受训者的现代会计意识和电算化操作能力

此部分实验的设计思路是:在构建电算化会计各模块子系统的基础上以一个核算单位,一个会计期间的完整经济业务为数据源,利用各子系统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行财务一体化实验。

电算化会计是一种利用现代电子信息技术实现会计工作的一种手段,电算化会计实施的前提是首先要有一套与企业会计核算体系相适应的财务管理软件。以现代财务软件设计的主流思想来看,大多数财务软件都是以模块系统设计为出发点,结合财务工作的流程最终设计一套完整的电算化财务软件。因此“三化”主导型会计实验课程体系中电算会计实验体系的构建首要考虑的内容便是需要培养受训者哪方面的能力,在构建电算化会计各模块子系统时,我们只需要有针对性地进行选择即可。其次,为了能够全面培养受训者的会计意识和电算化操作能力,我们还须建立一套完整的经济业务数据源。该经济业务数据源的建立应注意既要体现财务各分支子模块的实验内容,又要兼顾财务实验一体化的设计目标。

核心体系构建:根据电算会计实验子体系的设计思路,其核心体系的构建应包括两方面的内容。(1)建立一套完整的经济业务数据源。按照会计分期的基本假设及会计核算的特点,笔者认为虚拟一个企业一个月的经济业务是可行的,并且经济业务应涵盖会计日常工作的内容,包括账务处理、应收应付款核算、工资核算、固定资产核算、成本核算、报表编制、纳税申报、财务分析等等。(2)各子模块系统构建及模块操作流程。从会计工作内容来看,电算化会计实验子模块应包括总账系统、应收应付系统、工资核算系统、固定资产系统、成本核算系统、报表系统、纳税申报系统及财务分析系统在内,各部分内容既相互独立又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一)总账系统。主要培养受训学生运用此系统进行账务处理的能力。主要操作流程为:总账系统的初始设置凭证处理出纳集成办公各类账表生成与查询账务系统期末处理。

(二)应收应付系统。主要培养受训者运用此系统进行应收应付款管理与核算的能力。主要操作流程为:应收应付系统的初始设置应收应付系统日常业务处理各种应收应付单据的查询与账表的设计与管理应收应付系统期末处理。

(三)工资核算系统。主要培养受训者运用此系统进行工资核算、工资发放、工资费用分摊、工资统计分析和个人所得税核算等操作能力。主要操作流程为:工资核算系统初始设置工资系统日常业务处理工资系统月末处理。

(四)固定资产系统。主要培养受训者运用本系统进行设备管理、折旧计提等操作能力。主要操作流程为:固定资产系统初始设置固定资产系统日常业务处理固定资产系统月末处理。

(五)成本核算管理。主要培养受训者运用本系统进行成本核算与掌控的能力。主要操作流程为:成本核算管理系统初始设置成本核算系统日常业务处理成本核算系统月末处理。

(六)报表系统。主要培养受训者运用本系统进行企业各种会计报表编制的操作能力。主要操作流程为:会计报表的初始设置会计报表的生成。

(七)纳税申报系统。主要培养受训者运用本系统进行各类税务报表的编制与申报操作能力。主要操作流程为:纳税申报系统的初始设置纳税申报日常业务处理。

(八)财务分析系统。主要培养受训者运用本系统对企业过去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及未来前景做出评价的能力。主要操作流程为:财务分析系统初始设置报表分析与管理。

四、建立与集团公司会计网络化相适应的网络会计实验子体系,提高受训者的网络会计意识和网络财务处理能力

本部分的实验设计思路是:建立母子公司之间会计数据传递实验模块。其核心部分为一个集团公司母公司及几个子公司之间数据传递流程;其分支部分为公司内部各系统模块和各子模块之间数据传递和标准化接口流程。实验目标是:建立与集团公司会计网络化相适应的互动协作式网络会计实验子体系,实现电算化实验从单一企业实验向集团公司集中核算实验延伸,全面提高受训者的网络会计意识和网络财务处理能力。

(一)实验室设计

由各个独立的教学实验室构成网络会计实验子体系基本架构,各独立的实验室各自承担一个完整的会计账套。一个完整的会计账套包括总账系统和应收应付系统、工资核算、固定资产核算、成本核算、存货核算等等各模块子系统。

教学实验室的设计可以考虑“多层次,分级别”。所谓“多层次,分级别”首先是指独立的实验室各自承担的账套之间是多层次、分级别的,某账套可能是一个账套的上级会计主体,也可能同时是另一个账套的下级会计主体;其次“多层次,分级别”是指独立的实验室各自承担的账套核算的经济业务应按照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分成几个层次、几个级别,较低级别的实现较简单的账套处理和账务核算,较高级别的实现较复杂的账套处理和账务核算。较低级别的按照实现情况可以随时向较高级别过渡。

(二)实验核心部分流程设计

建立一个集团母公司及几个子公司之间数据传递实验模块,实现各个子公司逐级逐层合并的网络会计实验子体系。按照“多层次,分级别”的教学实验室设计,各会计账套可以考虑按级次逐级逐层合并(由于受相关条件制约,目前还较难实现一次性并行合并)。具体各会计账套逐级逐层合并流程如图2所示。

考虑到合并本身的复杂性,笔者认为分层的时候安排三层比较合理,具体各会计账套中的经济业务应该涉及多个会计期间(一个会计期间为一个月),各经济业务包含的信息数据可以模拟母子公司实务中产生的一些往来业务,但要注意几个方面:一是每个会计期间必须涉及较多的关联交易或内部往来业务数据,这些数据尽量包括股权投资项目、内部债权债务项目、存货项目、固定资产项目、无形资产项目、盈余公积项目、内部销售收入和成本项目、内部投资收益项目、管理费用项目、利润分配等等项目;二是其中的关联交易和内部往来核算之间的数据衔接关系;三是函数的引用和参数的设计,特别在集团多层级复杂的股权结构下;四是逐级分层合并下要保持合并会计政策的一致性;五是各账套报表格式的差异和调整;六是内部往来会计记录因科目的运用和时间的不一致导致不平的调整。

(三)实验分支部分流程设计

建立一个集团母公司及几个子公司之间数据传递实验模块,实现各个子公司逐级逐层合并的网络会计实验子体系,关键是处理好母子公司之间数据传递的具体细节。

首先,子公司要及时生成上报数据并完成相应的数据传递。这部分主要培养受训者提高函数的引用和参数设计的能力,理解子公司如何接收并生成上报数据等一系列数据传递关系。主要的操作流程如下所示:接收母公司下发的数据生成本公司个别报表数据及抵冲数据报表数据实现透视、排序、汇总等操作生成上报数据重新组织本公司各会计期报表对本公司个别会计报表制作分析图形。

其次,母公司要按照子公司上报的数据及时进行汇总合并。这部分主要培养受训者提高内部抵销分录的处理能力,理解各内部项目之间的数据衔接关系、各报表格式的差异和调整以及内部往来会计记录因科目的运用和时间的不一致导致不平的调整。主要的操作流程如下所示:设计合并报表格式定义抵销分录项目及抵冲分录数据调整各公司个别报表数据及抵销分录数据报表数据实现透视、排序、汇总等操作审核报表数据及内部交易数据的平衡关系,并显示错误明细抵销合并项目生成合并工作底稿生成合并报表查询以往所有报表对工作底稿、合并报表及个别会计报表制作分析图形。

最后,在具体母子公司操作流程的实现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完整的会计账套数据建立和个别报表数据的生成中所有信息数据要保持和电算会计实验子体系紧密相衔接。在安排具体账套及其核算的时候可以考虑将那些核算业务相对较简单的安排在较低层次,将那些核算业务相对较复杂的安排在较高层次。

第二,接收内部交易数据并调整个别报表数据和生成抵冲数据时要注意上下级账套数据之间的关系和格式的一致性,并可对本账套报表数据进行多区域透视、可变区排序和可变区汇总等操作。

出纳会计的工作流程例5

课程建设是高职院校专业建设的重要内容,是一项涉及教学队伍、教学条件、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改革的一项系统工程,是学校教学制度改革的重要环节。《出纳实务》课程是会计课程体系的一个分支,是会计电算化专业重要的主干核心专业课程。出纳岗位是会计部门的重要岗位,是财会工作的窗口。为进一步搞好《出纳实务》课程教学,促进课程建设和会计教学改革的进一步发展,根据学院专业与课程建设的总体设想,结合近年出纳实务教学与改革的实际,制定《出纳实务》课程建设规划。

一、出纳实务课程的建设目标

出纳岗位是会计机构的首要岗位,高职会计专业的毕业生绝大部分是从出纳岗位做起的,《出纳实务》课程就是依据出纳岗位设置的,旨在培养学生出纳岗位技能与出纳职业素养,使学生能够适应出纳岗位的工作要求,完成出纳岗位工作任务。《出纳实务》课程以出纳岗位的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分析为依据,以会计理论为基础,以货币资金核算为重点,以培养出纳技能为出发点,围绕出纳技能进行教学。《出纳实务》在教学中应突出实验性和学生操纵性,大力提高会计专业学生的核算技能,构建以工作任务为线索的职业活动导向型课程。

二、出纳实务课程的建设内容

1.教学队伍建设。职业教育需要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教师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职业教育教学的质量。所以,造就既熟悉专业理论,又精通实践技能的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课程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1)为进一步提高教学水平,保证教学质量,教师要在认真完成教学工作的同时,积极参与社会实践。(2)要创造制度条件,提高教师的知识水平与业务能力:一是鼓励青年教师考取在职研究生,进一步提高学历层次;二是有计划地选送课程组优秀教师到有关财经院校进修深造,进一步提高其专业素质和综合能力;三是创造机会与条件,鼓励教师通过自身努力,成为“双师型”素质教师,为培养学生过硬的实践技能,提供师资保证。(3)培养教师献身专业的精神,关注教学改革、专业建设和学科发展。要勇于改革,大胆创新,在教学实践中探索高职院校成本会计教学的规律,探索如何培养高端技能型会计人才。(4)要进一步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多种形式的教学改革与学术研究活动。

2.教学内容建设。教学内容建设的基本思路是:《出纳实务》课程的教学内容要在进行了充分的企业走访和出纳岗位工作调查的基础上,根据工作过程系统化和出纳技能的操作要求,结合出纳工作岗位的操作流程,以出纳工作任务为主线,对出纳岗位所需的知识、应具备的素质和掌握的技能进行了重新的定位、组合和开发,使整个知识结构变为以技能结构体系为主,形成了出纳工作技能点、线、面相结合的课程体系。

出纳会计的工作流程例6

在教育改革的时代背景下,企业化教学模式现已成了高职教育改革的重要切入点之一,是实现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必由之路。作为以培养社会所需实用型财务会计人才为目标的出纳会计课程,如何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实现企业化教学模式改革,从而探索出一条符合专业发展特色的教育改革之路是当前出纳会计课程教学人员面对的重大课题之一。本文笔者将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就出纳会计课程企业化教学模式改革经验分析问题进行探讨,以供商榷。

一、出纳会计课程教学现状

具有较高的实践操作能力是出纳会计课程学生的核心竞争力,但是,纵观当前出纳会计课程教学现状,仍存在很多问题,致使出纳会计课程教学内容和实际岗位需求严重脱节。具体而言,其问题主要表现为如下三个方面:首先,在出纳会计课程教学过程中,部分老师往往将做会计分录、登记日记账和填制记账凭证等内容作为教学工作的重点,而忽视了对实际出纳工作具有重大影响的填制原始凭证内容,从而导致学生在实际工作岗位中不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难以胜任出纳工作。其次,受高校扩招等因素的影响,致使出纳会计专业的学生激增,而原有的教学设备等资源却没有得到相应的增加,使教学资源呈现出紧张的局面,例如:部分院校没有固定的实验室和实训教室,导致出纳会计课程教与学的开放性、实践性以及职业性不能充分得以实现,严重影响出纳会计课程的教学效果。最后,出纳会计课程的师资力量仍较为薄弱,尤其在出纳会计专业招生数量不断攀升的当下,部分院校的老师不得不身兼数职,既要负责出纳会计理论课的讲授,又要负责出纳会计实训课的指导,从而无法及时解决学生在实践操作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既削弱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又严重制约了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

二、出纳会计课程企业化教学模式改革的路径

(一)加强电算化实训教学,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技能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网络时代的到来,计算机已经在各行各业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出纳会计课程中,手工模拟实践作为企业化教学模式改革的基础,能够使学生对会计活动的全过程以及规律形成全面的认识和理解,而电算化实训教学作为手工模拟实践在网络时代的升华,主要是指运用计算机技术对出纳会计信息进行全面而系统的处理,提高出纳会计人员的实际工作效率。具备电算化操作能力现已成了大多企业人才录用的条件之一,基于企业用人需求的变化,加强出纳会计电算化实训教学,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技能已成了出纳会计课程企业化教学模式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这就要求出纳会计课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在手工模拟资料的基础上,开展出纳会计电算化实训教学,使学生学会电算化账务处理以及编制会计报表等内容,从而增强学生的职业适应能力。

(二)模拟仿真的企业化教学环境,推进校企合作

在出纳会计课程教学过程中,模拟仿真的企业化教学环境,推进校企合作,能够有效解决教学设备不足等问题。通过与企业合作,建设出纳会计实验室以及实训教室,对出纳岗位的工作环境、工作流程以及企业内部牵制制度等进行模拟仿真,突出相关业务间相互监督、相互牵制的过程,提高出纳会计专业学生的职业判断能力,使学生通过实训过程锻炼自身的自主性。模拟仿真的企业化教学环境,对出纳会计的工作业务进行创设虚拟,不仅能够为学生带去新的学习体验,而且能够增强学生对出纳工作的认知和理解,使出纳会计课程有效摆脱传统教学内容的理论性、枯燥性及孤立性,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例如:将学生按照每组4~6人的形式分成几个小组,各个小组成员分别负责票据审核、支票开出、财务专用章以及法人章等不同任务,并形成相互制约的关系。这种制约关系不仅能够使学生对出纳会计工作流程和制度产生更深刻的认知和理解,而且能够增进小组成员间的感情,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并提高他们的沟通交流能力。此外,还可以以小组为单位开展一些出纳业务比赛活动,通过比赛活动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团队意识、分工意识、大局意识以及协作意识,从而为他们日后参与实际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三)打造专兼结合的教师队伍,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

高水平的教师队伍,是保证出纳会计课程企业化教学模式改革顺利进行的前提。因此,这就要求学校相关领导人应当充分重视出纳会计课程教师队伍的建设,打造专兼结合的教师队伍,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具体来说,可以从如下两个方面做起:首先,对于校内现有的出纳会计教师应当加强培训力度,鼓励他们通过进修、参加培训等方式,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知识和教学技能,并积极为在岗的出纳会计教师创造接触企业一线的学习机会,让他们通过顶岗实践等方式,深入了解企业出纳会计岗的人才需求,从而在实践中总结经验,逐步提高自身的实践教学能力。

三、结束语

在出纳会计课程教学过程中采用企业化教学模式,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作为教学目标,不仅能提高教学效果,而且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因此,这就要求出纳会计课程相关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当充分认识并把握出纳会计课程教学的现状,从而加强电算化实训教学,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技能,模拟仿真的企业化教学环境,推进校企合作,并打造专兼结合的教师队伍,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切实推进出纳会计课程企业化教学模式改革的深化发展,使其形成独具特色的教学模式,为社会培养更多合格的出纳人才。

作者:周静 单位:四川长江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出纳会计的工作流程例7

二、“营改增”对施工企业会计核算的影响

1.“营改增”在施工企业收入核算中的影响

在营业税之时,施工企业所缴纳的营业税,主要依据两个方面:一是建筑工程的总体造价;二是依据工程的利润。但是,在实施“营改增”之后,施工企业的纳税依据有所改变。增值税为价外税,这就导致施工企业的纳税依据由营业税的两方面依据,成为了整改工程造价。与此同时,在进行增值税抵扣的过程中,也会由于部分增值税无法实现抵扣,而对企业利润创收形成影响,出现施工企业多缴税,利润出现一定幅度下滑。

2.“营改增”在施工企业成本核算中的影响

营业税时的成本核算为“价加税”,因此缴纳税务的过程中,需要进行划分,并分为两部分:一是进项税额;二是实际成本。但是,在“营改增”之后,在缴纳增值税的过程中,需要依照企业销项税、进项税发票抵扣计算。这样一来,销项税与进项税之间的差距直接影响着增值税的缴纳。若两者之间的差距越大,施工企业所需缴纳的增值税就越多,对企业成本核算造成一定影响。对于施工企业而言,存在很大部分的小企业在材料等方面的开支没有增值税专用发票,导致小企业的税负增加,出现纳税额增加、利润下降的问题。

3.“营改增”在施工企业现金流管理中的影响

充沛的现金流是企业发展的重要基础,“营改增”对施工企业现金流的影响显著。营业税时期,企业普遍在验工计价时,采用直接从中期计量支付中代扣代缴营业税的做法。在“营改增”之后,不能直接代扣代缴增值税,而是要依照当期计价收入缴纳增值税。但是,业主在验工计价时直接扣除施工企业质量保证金,同时没有给施工企业及时支付工程款,而增值税当期必须及时缴纳,增加了施工企业现金流管理的困境。

三、施工企业应对“营改增”的措施

新的税务环境、新的税务制度,强调施工企业一是要认真学习有关增值税的知识,强化对“营改增”的改革适应;二是要建立健全企业会计核算制度,优化与调整现行会计核算工作;三是优化企业会计核算方式及流程,为施工企业积极应对“营改增”改革,提供完备的内外条件,推进施工企业在税务改革中又好又快发展。因此,具体而言,应对“营改增”的措施,主要在于做好以下几点:

1.强化企业会计队伍建设,做好税务改革的应对工作

“营改增”的实施,强调企业应夯实会计队伍建设,强化企业会计核算的工作基础。首先,企业应强化认识,在队伍建设上,落实两点:一是抓好会计人员的专业学习,提高对增值税的认识,并全面了解“营改增”的相关政策,确保税务筹划的过程中,应用好相关的税收政策;二是推进人才引进工作,建立一支专业水平高、职业素质过硬的队伍;其次,企业财会部门要强化与税务部门的联系,及时了解相关的税收政策,询问“营改增”实施中的注意事项,在应对“营改增”对会计核算影响的过程中,企业要更加积极主动,提高应对的主观能动性。

2.建立健全会计核算制度,夯实企业会计核算工作基础

随着“营改增”的不断深入,企业为更好地适应新的税务制度,应强化会计核算制度的建立与完善,确保制度的完备性与适应性。首先,施工企业要严格依照会计制度、税法及企业会计准则,对现行会计核算制度进行优化,提高制度与“营改增”的契合度;其次,对且会计核算制度进行修改,避免因制度的滞后性,而对企业会计核算工作带来风险;再次,企业应针对“营改增”的改革需求,逐步建立增值税核算体系,提高企业在“营改增”改革中的适应性。

3.优化企业会计核算方式及流程,提高会计核算水平

出纳会计的工作流程例8

在新的市场经济环境之下,税务制度改革成为市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也是税务事业改革的内在要求。在“营改增”的实施过程中,建筑企业在收入核算、成本核算、现金流管理等方面,受到了不同程度影响。具体而言,“营改增”对建筑企业会计核算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营改增”对建筑企业收入核算的影响

对于建筑企业而言,在“营改增”改革之前,企业工程造价、利润等,都是缴纳营业税的重要依据。而在“营改增”实施之后,建筑企业所缴纳的增值税为价外税,也就是说,建筑业企业在增值税的缴纳过程中,纳税依据就成了不含有增值税的工程造价。此外,在实际的税务工作中,由于存在一部分增值税无法抵扣的问题,这就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建筑企业税务负担,进而出现利润下滑的情况。

(二)“营改增”对建筑企业成本核算的影响

在“营改增”的实施过程中,建筑企业的成本核算发生了一定变化。在“营改增”之前,建筑企业的成本核算为价加税,并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进项税额;另一部分就是实际成本。而在“营改增”之后,建筑企业的增值税缴纳,需要销项税与进项税发票相抵扣计算。这样一来,企业成本核算环境发生了变化,销项税与进项税之间的差距越大,那么,建筑企业所需缴纳的增值税越多,反之越少。

专用发票的开具,也是“营改增”改革之后,建筑企业需要特别注意的问题。很多小型建筑企业,由于无法开具专用发票,进而出现难以抵扣的问题。这样一来,增加了建筑企业的成本,不利于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开展。

(三)“营改增”对建筑企业现金流的影响

良好的现金流是建筑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但现金流的增减与企业税负存在直接联系。对于现代企业而言,其利润大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收入、税负、成本。因此,现金流在“营改增”的改革中受到影响,对企业会计核算也势必带来影响。在“营改增”改革之前,其营业税的缴纳依照工程进度的百分比进行计算,于是就出这部分税缴税金纳高于应缴税款。但是,在“营改增”之后,建筑企业可以在整个项目工程结束之后,进行税款的缴纳。这就有效避免了企业现金流减少的问题,而且提高了企业在工程建设中的可用现金流。

二、建筑企业应对“营改增”改革影响的措施

(一)逐步建立健全会计核算制度,强化对“营改增”改革的适应性

随着“营改增”的不断实施,“营改增”对建筑企业会计核算的影响十分显著。为更好地适应“营改增”的税务环境,建筑企业应逐步建立健全会计核算制度,夯实企业税务筹划工作的基础。首先,建筑企业要针对“营改增”改革,对现有会计核算制度进行优化与调整,契合当前改革的现实需求;其次,为适应当前改革需求,制度的建立应强化制度的可操作性和实效性,确保会计核算制度成为企业会计核算行为规范的重要导向,提高会计核算工作效率与质量。

(二)有针对性调整会计核算方式,优化会计核算流程

在“营改增”的影响之下,会计核算环境发生了诸多变化。为更好地适应“营改增”,建筑企业应有针对性的进行会计核算方式的调整,对会计核算进一步细化,实现从过去的整体核算向单独核算进行转变。与此同时,建筑企业也要强化对会计核算流程进行优化,逐步建立完善的财务资料系统,便于企业会计人员能够更好地开展财务会计工作,提高会计核算水平。

(三)强化会计人员队伍建设,提高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

出纳会计的工作流程例9

一、纳税筹划的概述

纳税筹划是指在合法的范围内,通过规划预测企业未来的财务工作内容,减少税务支出,降低纳税成本,以获取最大的经营利润。纳税筹划是一种企业财务管理的手段,其性质与偷税漏税不一样。纳税筹划具有合法性、专业性、目的性等特点[1]。与此同时,纳税筹划的具体方法会根据国家税收政策的改变而改变,在纳税筹划方案制定过程中,往往遵循企业经营利益最大化的原则。而利用现代化的互联网技术能够完成企业财务数据的分析工作,能够为开展纳税筹划工作提供真实有效的数据,提高纳税筹划的效率。通过优化并升级企业内部财务管理工作,能够较大程度的创新财纳税筹划工作方法,并为企业做出更加科学、全面、低风险的纳税筹划方案。在纳税筹划方案的指引下,企业内部财务管理水平不断提高,企业的涉税风险也能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所以企业应该加强纳税筹划工作、提升财务信息管理水平,创新财务管理工作方式。通过重视国家税收政策,针对不同类型的财务管理工作,寻找减税降税的最佳方案[2]。

二、当前航空业财务管理的现状及问题

(一)航空业财务管理工作的现状。航空业财务管理指的是,在航空业日常的生产、管理、营销环节中,对相关项目的资金进行管理工作,其中包括,资金筹集、投资、资金运营、利润分配等内容,以最大程度地提高资金的利用率和回报率。航空业财务管理主要内容包括:通过内部电子化的财务管理系统,开展财务管理工作,定期开展会计核算和审计工作审核及考查资金使用情况。目前,航空业开展新的航运项目主要通过募集资金、融资、直接投资等方式来运作。但是由于直接投资或者融资的资金渠道比较单一,资金调动审批程序较为复杂,导致航空业在业务拓展及资金运作方面产生了一定的控制风险[3]。(二)航空业财务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首先,航空企业的财务管理数字化智能化的水手水平不高,目前有较多的航空企业开展纳税筹划工作仍旧以运营历史及经验数据等为标准,缺乏准确而科学的数据分析,导致财务管理工作的人力及时间投入过大,纳税筹划工作的前期预测及判断受限。从而导致后期的资金管理工作难以开展。其次,相关财务管理人员的管理洞察力仍然不足,致使航空企业在激烈市场竞争的环境下,经营的不确定性增加,纳税筹划中期的财务控制及风险预警工作仍需进一步加强。与此同时,财务管理运营的灵活性有待增强,资金管理程序不科学、财务工作人员业务水平参差不齐等问题仍然存在。财务管理工作流程不规范,越权管理、职责重叠等现时有发生。最后,航空企业的生态客户数据信息的财务管理化程度依然较低,相关的供应及生产,运营和管理方面的税务筹划的信息漏洞依然较大[4]。

三、纳税筹划在航空业财务管理中的应用

(一)航空业融资。目前航空企业主要的融资渠道为权益及外部债务两种方法,根据我国相关税法,通过外部债务渠道融资所产生的利息额度可在产生税务之前扣除,极大地降低了企业的纳税成本,所以在开展融资活动时,相关财务人员可以基于增加资本利润的前提下,综合考虑纳税筹划工作,通过合理增加负债、租赁固定资产来实现融资,使得纳税实际金额减少,极大地降低了航空业融资纳税负担。(二)航空业投资。在航空企业组织前期,根据航空企业不同组织形式,结合地方纳税政策,综合考虑各地的增税以优惠待遇。通过合理选择公司注册地来有效降低纳税金额支出。与此同时,合理调整公司经营组织形式,避免公司制组织形式产生的双重纳税,选择独资或合伙制等经营形式,降低纳税金额。基于航空企业进行投资与出资形式上考虑,按照出资形态,其具体出资形式包括有形资产、无形资产、现金出资三种形式。通过合理利用设备折旧与累计摊销等手段能够避免产生税务。所以,在纳税筹划工作中,财务管理人员应该基于企业组织形式及生产投资方式,合理合法做好出资规划,充分利用银行融资额度,降低纳税金额[5]。(三)航空业日常经营。在航空企业日常经营环节中,采购及销售环节是开展纳税筹划工作的重要环节。采购人员应该积极学习纳税法规,合理选择采购产品的种类,并做好供应商生产资质调查工作,尽量选用我国生产的产品,以享受增值税额折扣及优惠政策,减少纳税金额。而在销售环节中,筹划纳税主要是对销售的具体方式、价格、销售环境等要素进行科学筹划。通过综合考量不同区域之间的税率金额差异及相关服务定价,通过科学地划定产品销售范围,销售规模,开展相应的折扣及促销活动,来合理地降低应纳税额。(四)会计核算与利润分配。会计核算与利润分配是开展纳税筹划重要手段。我国会计核算与会计准则相关条文中,对于企业的资产性摊销方式提供了多种选择。航空企业财务管理人员可以根据企业发展需求及市场价格调控情况等合理选择计价方法,以减少税额的支出,增加财务收益。一般情况下,多数企业通过折现折旧等方法开进行纳税筹划工作。与此同时,注重做好纳税筹划工作能够合理分配航空企业流动资金,提高资金的利用率。

四、在航空业财务管理中做好纳税筹划工作

(一)完善财务管理系统。根据相关纳税政策,航空企业需要对传统的纳税筹划工作进行必要的修改和创新,并将财务管理运营、会计核算、融资投资风险管理纳入新的纳税筹划工作中去,以此实现全方位的纳税筹划工作,促进航空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效益提升,为实现航空业业务升级及服务拓展工作保驾护航。相关财务管理人员根据实际的财务情况,引进或采用较为先进完善的新财务管理系统。新型财务管理系统可以更全面地分析和整理企业财务信息,能有效地减少信息滞性,进一步提升航空企业开展纳税筹划工作的硬件水平。比如通过智能分析平台,加快航空业全场景智能分析与决策平台的建设,来为相关工作人员提供更加详细而具体的资金数据分析报告以及业务运营数据等,提升纳税筹划工作的科学性。利用现代化的互联网技术能够提升财务及资金管理工作的效率。通过构建互联网财务管理平台,创新财务处理工作方法,便于工作人员做出更加科学、全面、低风险的纳税筹划方案。与此同时,科学的纳税筹划方案使得财务资金的管理流程及结算、核对方法不断升级,增加了航空企业的流动资金[6]。(二)提高工作人员的纳税筹划意识。通过定期地对相关工作人员进行纳税筹划知识的培训,学习国家税收政策知识,来提升财务工作人员的纳税筹划意识。加快财务工作人员的职能转变,从重视会计核算工作到重视航空业务管理,从被动应对税收风险到主动规划纳税工作,全面提高财务人员主动参与航空企业各项工作的纳税筹划的意识。与此同时,定期地开展财务工作会议,针对纳税问题及企业财务工作问题,及时地进行沟通交流,避免纳税筹划工作产生信息孤岛问题,解决融资、投资、日常运营中的纳税筹划问题。除此以外,注重纳税筹划人才的培养,通过外部招聘与内部培养等手段,打造航空业纳税筹划工作人才队伍。坚决加强岗前培训,加强国家税收政策及纳税筹划知识的培训,以此提升工作人员的纳税筹划意识。(三)优化纳税筹划工作流程。航空业纳税筹划工作的内容广泛,流程繁琐。所以必须要加快实现航空业财务数字化转型速度,优化纳税筹划工作流程。首先,要注重财务管理工作的精细化工作建设,推动数字化平台及智能化财务管理水平,来推进纳税筹划工作的效率及质量,降低纳税筹划工作中的数据管理风险。其次,提高航空业务信息的透明度,促进业务流程及财务管理流程的有机结合,加深数字化技术的应用,为纳税筹划工作提供准确的数据信息。最后,统一财务管理工作标准,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的业务运营及战略决策水平,以专业化的工作态度开展纳税筹划工作。不断完善财务管理规章制度,明确财会人员在纳税筹划工作中的职权,提升纳税筹划工作的效率。与此同时,明确纳税筹划权责,严格落实做好财务管理工作。

出纳会计的工作流程例10

一、出纳岗位风险的主要表现形式

1.内部控制风险。从高校财务管理的角度看,现金、银行存款等是流动性最强的资产,因此,其内部控制风险也是最大的。一般来说,各个企业单位对现金、银行存款等资产的收支及使用情况都制定了严格的管理制度和流程,从制度上讲应该是完善的。但在实际工作中,在发现各种违规、违法、不合理的经济业务发生后,出纳人员却往往无法制止或纠正,其原因有如下几点:①很多人对出纳岗位的职责不了解,认为出纳人员应该无条件服从领导,只要领导同意,就必须付款。②管理制度设计尤其是审批制度不合理。目前,多数校办企业或单位对款项的支付都设计了垂直型的审批环节,即按照单位领导、主管领导、业务部门、财务部门等的顺序实行签字审批,但由于很多单位领导对各项财务法规甚至财务工作都不甚了解,仅仅根据管理工作或其他需要就认可了某些有问题的经济业务的发生,由于有了领导的签字,其他审批环节一般也是一路绿灯,等到出纳人员发现时,很多情况下只能将错就错,却已无法纠正或制止了。另外,很多校办企业和单位对各项管理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不够。如盘点制度、设立备查账制度、人员定期轮岗制度等在不少单位往往执行的不好。

2.会计核算风险。出纳工作并不复杂,工作程序也相对简单,但这却不意味着出纳工作难度低,要求低。由于一般单位出纳岗位均不多,相对于其他岗位而言,出纳岗位是接触人最多,业务量最大的。如某所高等专科院校,建设新校区,校区建设总计发生上十亿,同时8家独立核算校办企业的日常开销,均由一名出纳人员负责,其工作强度之大可想而知。与其他会计岗位不同,出纳岗位尤其是现金出纳岗位一旦发生错误往往是无法更正的,发生损失时,也只能由出纳人员自己承担,这样出纳岗位就面临巨大核算风险,同时也给出纳人员造成了巨大压力,可以说几乎所有出纳人员(尤其是现金出纳)均有过自己承担损失的经历。

3.职业道德风险。长期以来,在企业及其他单位部门的管理中,财务人员的工作强度高,压力大,收入偏低,升迁机会少等。而作为财务基础的出纳工作虽然重要,但在整个财务管理中受重视程度却不高,这是因为人们长期形成的一种观念认为,出纳工作相对程序简单,技术性不强,对人员的专业性要求不高,所以出纳岗位大多由刚参加工作的新人或业务水平相对较低的人员担任,出纳岗位的设置仅从财务制度及财务管理要求、业务流程、人员配备等角度出发,并未过多考虑其岗位的特殊情况及要求,所以说,出纳岗位也面临着较大的职业道德风险。

二、对化解出纳岗位的风险及压力的设想?

1.加强内部管理,严格按照财务法规和相关会计制度的规定并结合单位实际情况设定出纳岗位的工作职能。加强内部控制,切实做到不相容岗位的分人管理,对重要的证、章、票据严格管理,尽量实行分人保管并建立定期核查制度。对各项由出纳人员记录的日记账要由专人定期审核,建立健全备查账制度,出纳人员要严格按照规章办事,努力抵制白条入库,杜绝账外资金。

2.规范资金的收付制度,积极学习并掌握现代的各种理财手段,灵活运用网上银行、信用卡等现代电子商务技术进行款项的收付,尽量减少并严格控制现金收支业务,从技术上减少出纳岗位尤其是现金出纳岗位的核算风险。

3.建立健全轮岗制度,实行定期岗位轮换,建立岗位考核制度。财务工作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对从事财务工作的人员有较高的要求,但一般来说,会计核算主体的业务范围、管理流程等相对稳定,加之财务工作又严格遵照诸多相关的法规、规章、制度的要求,因此,在实际的工作中,财务工作又表现出很强的规律性,建立各个岗位的定期培训制度,加强财务人员的业务学习,除了综合性较强的一些工作外,使大多数财务人员包括出纳人员都能胜任各个会计核算岗位,应当努力给出纳人员创造良好宽松的工作条件,在出纳岗位上尽量做到人员的新老搭配,创造浓厚的业务交流学习氛围,从而疏导出纳人员的工作压力,降低会计核算风险。

4.加强职业道德建设,应当定期对财务人员进行职业道德教育,树立道德典型,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规范。实行奖惩结合制度,在明确岗位责任的前提下,给予相应的奖励和补偿,笔者认为有以下途径可以考虑:(1)可以尝试设立特殊岗位风险基金(2)针对出纳等风险性高的岗位,也可以考虑实行特殊岗位津贴制度,按照岗位风险的不同,设立额度不同的特殊津贴,从物质上给予支持,尽量减小出纳人员的心理压力。(3)建立健全岗位考核制度,设立不同的量化指标,设立考核机制,结合实际情况,对不同的岗位实行量化考核,对完成考核指标的工作人员进行奖励,分散职业道德风险。

总之,出纳工作是财务核算中最基本的环节,我们不应当仅从业务角度看待它,更应当关注出纳人员的选择和任用,改变以往的错误观念,支持、关心出纳人员,理解他们所承受的风险,努力为他们降低和分散各种风险,化解各种工作压力,这对我们进一步完善财务管理工作是非常有益的。

参考文献:

[1]顾丽娟.高校出纳岗位会计制度设计探讨[J].财会通讯:综合版,2010年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