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工业电气和建筑电气区别模板(10篇)

时间:2023-08-14 16:42:58

工业电气和建筑电气区别

工业电气和建筑电气区别例1

1,引言

电气工程正如建筑的神经系统,电气配套工程的性能直接决定了建筑的使用性能。目前建筑供电设计有国家规范,电力、弱电系统有行业规范,各省市也有自己的地方规范。建筑内部的各项设计都是分别由各个专业分别设计的,无法配合而造成施工过程中供电系统出现不少问题,现场更改及返工较多。

随着经济的发展,现在各类建筑的增多,说明了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生活得到了极大改善。同时,也为电力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营造了一个大好的发展机遇。抓住这一机遇,搞好各类建筑的供配电设计,更好地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无疑是摆在各地电力管理部门面前的一个急需很好解决的重大课题。

2,目前各类建筑对供配电的要求

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创建文明城市、文明小区活动的开展,对供配电设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供配电设施要坚持服务和服从于文明城、文明小区创建活动的要求,坚持美化城镇、小区形象,合理布局,科学规范的原则,要有超前意识和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新形势。否则,将有可能造成重复建设,不仅造成资金、资源的浪费,还要影响人们用电。

3,各类建筑建设的配电应满足的条件

3.1符合城镇建设的总体规划;

3.2节约建筑区宝贵的土地资源;

3.3保持建筑区的形象整体美观;

3.4配电变压器变置于建筑区中心位置;

3.5有较高的供电质量和供电可靠性。

4,建筑区的负荷测算

4.1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使人们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在一些家庭,家用电器不断增多,快捷方便、干净卫生的电力能源正在或逐步取代其它能源。尤其是高耗能的空调、电冰箱、电热水器、电炊具、蓄热式电热器、电茶壶、音响设备、豪华吊灯等已非常普遍,拥有2~3个空调、彩电、电冰箱的家庭已屡见不鲜,并有大量增长的趋势,商业区也是如此。电力能源的高消费已直面向我们扑来。所以,在对建筑区的供电设计时要本着超前计划的原则,为即将增添的用电设备留有一定的负荷余地。这样,才能免使我们不间断的更新供电设备,减少不必要的重复投资和频繁的变更给用户带来用电上的不便。

4.2以住宅小区为例:住宅小区在电气设计时,若按三室一厅考虑,每套住房入户线径应在10mm2以上,用电负荷应大于8kw,分支回路数量不得少于6组,客厅、卧室插座数量不得少于6组,卫生间插座不得少于4组。空调、电炊具等大功率电器要单独分路设计。若以此考虑,根据《安规》、《技规》的有关规定和要求,居民小区的每户供电能力至少要达到4~10kW,住户住房面积在100m2及以下的,设计容量应为5k w左右;住户住房面积在100m2以上的,设计容量应为8kw左右;别墅一般应为lOkW左右或根据实际容量设计。居民小区若以住户面积在100m2以内为例,按每户最大负荷不超过5kw计算,那么,1台400kVA的配变可供60~120个用户用电,以此类推。

5,建筑区的供电措施

5.1根据现代化建设的要求,建议建筑区要首选小型化箱式配变,因为独立配电室投资高,配电房与住房不协调,影响整体美观和建设标准的一致性,况且其建设位置因与住房争地盘,也较难设计在负荷中心,造成供电半径向一侧伸展,供电结构不合理,电压质量差,线损增大;杆上变压器一般在路旁,10kV线路采用架空引入,低压采用架空沿墙敷设或地下电缆配电,也影响了建筑区的环境形象,还容易出现电力事故,很不安全,供电质量难以保证,低压线损高,杆上变压器不能满足负荷增长的需要。

5.2小型化箱式配变可利用现代化的建筑区两房之间设有的绿化带上进行设置,既不影响住宅小区的美观,又能很方便地设计在负荷中心。如s12 Z1 3 400/10的体积为2100mm(长)x 1300mm(宽)×1720mm(高),它的体积小、占地少、安装快,外部颜色可采用草绿色等,与绿化带颜色相协调,比较美观。而且,该箱变为全封闭,全绝缘结构,在公众场所无须安全距离,能较好地保证人身安全,噪声相对也较小。它更大的特点是小巧灵便,便于搬迁,待用电量增高到一定程度,需要调换或搬迁时,能便于快速施工,不影响用户用电。

6,保证各类建筑电气工程施工安全应注意各专业的协调

在建筑设计施工中配电由供电局设计;建筑内部由设计院设计;水泵房由自来水公司设计;天然气系统由燃气公司设计;景观供电由景观公司设计。由于各设计单位的施工图设计时间不同步,经常会由于沟通不够,无法配合而造成施工过程中供电系统出现不少问题,现场更改及返工较多,同时造成经济损失。

6.1给排水、采暖通风、天然气等专业与电气专业的配合。经常出现的问题是,水暖、燃气管道与电气配管、开关、插座位置有冲突,尤其是厨房、卫生间容易出现问题,有时需要破坏预埋电管,凿开结构重新接管。

6.2燃气公司要求开关、插座与燃气管道的距离不得小于0.3m。空调插座与室外冷凝水管位置应对应一致。

6.3水暖、燃气与电气室外管网的配合。各专业在外网施工前应相互协调走向,标高。穿过道路时应有保护措施,避免损坏管道造成以后的维修困难。

6.4在户内配电箱处和电管密集处应当分层或使管间留有一定的间隙,保证管间有水泥砂浆填充牢固,避免以后墙体出现空鼓、裂缝。

6.5强电、弱电管应分开敷设,避免产生干扰,在同一电井内时尽量敷设在电井的两侧。强弱电面板之间的净距不得小于0.3m。

6.6公共部分的感烟、感温装置与吸顶灯具等图示一般为局中布置,实际施工中应留有一定的间距,避免以后安装困难。

6.7水电安装时,应协调好各专业管道的标高、走向,确保不影响层高,局部不能满足标高要求的,应在梁上预留套管。

6.8预留强弱电井偏小,强弱电井内设备较多,尺寸也较大,导致安装时发现井空间不够,很多设备箱不得不特别定做。故在施工前期准备阶段应认真审核井的尺寸。

6.9设计图纸中经常有插座在一面墙两侧同一位置,造成该位置几乎贯通,不隔音。施工中应适当错开距离。

6.10电缆沟应有排水坡度通过自然或机械排至排水管网,以避免电缆长期浸泡,造成短路和漏电。

6.11设备、材料订货时,应认真审查其技术指标,特别是以下设备、材料

6.11.1电梯订货时应明确轿箱内需装电话,火灾时应能控制电梯停于首层;

6.11.2设备成套厂家不按设计要求的技术指标供货,如降低特别断路器的分断能力,改变断路器极数(设计选2P而厂家改为1P或1P+N型),缺少附件(如常开、常闭触点,运行指示灯,转换开关等)。这些都直接关系到设备的价格,因此需要认真核对图纸与厂家样本及供货合同;

6.11.3电缆订货应列出每种电缆规格的具体使用段长度,这样可控制现场施工时电缆的合理分配,少造成浪费;

6.12 PVC管应具有一定的强度和韧性,根据具体的用途选择中型或重型的管,尽量避免管材损坏;

工业电气和建筑电气区别例2

在我国总体经济体系框架牵引之下,现阶段我国建筑行业中的基建能力与项目管理,已经在我国建筑市场与全球同业市场实现经济并轨的同时,实现了营利性输出,正处于争夺建筑生产制造质量体系管理标准制定权的新阶段。随着智能建筑的出现与快速建设,必然在顶层竞争方面有所斩获。与普通建筑相比,智能建筑具有多元化的功能优势,其中的建筑电气自动化应用范围较大,应用后的效用生产效率能够产出较大的综合效益,为整体围绕智能建筑的生活品质获得全面提升。下面先对智能建筑电气自动化内涵进行说明。

1 智能建筑电气自动化内涵解析

智能建筑电气自动化是一个完整的应用系统,从系统构成方面看十分复杂,由于受到建筑和电气两大条件的限定,可以通过建筑生产制造产业链条的构成环节与建筑子系统对其进行理解;也可以从建筑电气设备及其应用方面的自动化技术对其进行分析。具体而言,智能建筑电气自动化包含两大部分,一部分是建筑电气自动化;另一部分是智能建筑,下面分别对二者的内涵进行说明。从建筑电气自动化方面分析,现阶段建筑体中的电气设施设备数量较大,在建筑主体、消防系统、照明系统、安全系统等方面,对其均有大量应用。所谓的建筑电气自动化,一方面指建筑电气设备本身具备了智能性;另一方面,指的是建筑电气在应用中通过PLC控制技术,对其实施自动化管理。比如,当前通过传感器的安装,就可以对建筑电气的使用环境,如温度、湿度、使用状态等进行数据采集与在线实时监控,而且,通过信息管理系统,能够精准地对其中的故障进行动态监测与故障预警等。从智能建筑方面分析,不仅包括了门禁系统、通风系统、电气系统、照明系统、电梯系统、消防系统、安全系统方面的智能化而且把建筑物投入运营后的养护管理、物业管理、用户管理、节能管理等,统一纳入智能建筑电气自动化系统之内,也成功地实现了智能建筑的智能化运营。能够做到这一切,除了各独立系统中,对建筑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之外,也通过信息管理系统中的通信技术应用,实现了各子系统之间的联动应用。

2 建筑电气自动化在智能建筑中的运用优势

当前各行政区域在建设智慧城市的过程中,加大了对智能建筑的建设力度。从现阶段建筑电气自动化在智能建筑中的运用经验分析,在其生产要素层面的运用,主要体现了三个十分突出的比较优势,分别是监控优势、安全优势、协调优势。具体分析如下。以监控优势为例,通过在智能建筑中运用建筑电气自动化技术,能够实现对智能建筑的全面自动化管理。一方面,能够针对每一个独立的构成系统,进行分系统自动化管理;另一方面,借助建筑电气自动化,能够将所有的设备通过传感器和以太网连接起来,建立起物业中心数据管理系统,进而实现实时在线的动态化、全面化管理。简单讲,可以每时每刻针对可监控区域,实施全天候在线监控,同时,各个子系统也可以实现自动化预警监控。以安全优势为例,智能建筑中的建筑电气自动化技术运用后,通过监控优势,可以为其提供安全优势;同时,在门禁系统、建筑主体系统、电梯系统等日常流动性区域,可以实现生物特征验证出入方案,如指纹解锁出入、人脸识别出入,以及刷卡出入等。另一方面,建筑电气自动化技术应用性较多的消防系统、照明系统、应急系统、预警系统等,均能够通过各自系统内的电气自动化控制,实现安全状态监测与风险发生后的实时预警等。另外,当前智能建筑中的应急系统中设置了逃生、营救等,远程在线通信系统,任意时间发生任何安全风险均可进行呼救与救援等。以协调优势为例,建筑电气自动化在智能建筑中运用时突破了以往的单一化应用的局限性,将其应用扩展到了深层次的信息管理、通信关联、数据分析方面,从而建立了系统管理和配套管理相结合的新型管理模式,可以根据任意网点进行即时的资源调配,并在协调后的执行过程中实施全程监测与指导。实现了各系统与各项资源的优化配置,在协同效用扩大的基础上有助于提升其全要素生产率。

3 建筑电气自动化在智能建筑中的运用分析

智能建筑十分复杂,建筑电气自动化技术相对多样,因而建筑电气自动化技术在智能建筑运用中存在多个方面,牵涉多个系统。为了规避叙述的混乱,下面本文结合笔者工作经验,仅从配电系统、用户管理、节能降耗三个方面展开分析。

3.1 在配电系统中的运用

在智能建筑中的配电系统是其核心,因而也是建筑电气自动化运用最多的地方,几乎贯穿于整个智能建筑的生产建设产业链条配电各个环节。比如在供电、照明、动力系统,预埋施工期间的运用,主要是按照设计图纸埋设各类管件,包括线管、建筑体接地焊接、等电位盒子埋设,预留空调洞、焊接给水管预留口和消防管预留口等;进入二期施工阶段,则主要进行配管穿线、照明设施安装、屋面防雷接地焊接、桥架安装等;三期施工阶段则主要进行电缆接入、常用和备用电源接入、电井穿刺电源入户等;在后期施工中,则主要进行市电动力电源接入,以及水泵、柴油发电机设置等。在配电系统运行方面,主要是利用PLC控制技术和通信技术,在电缆、电源开关、电箱、电梯、水泵等,各项电气设备方面,通过传感器设置,将其与配电系统管理中心进行全面关联,就能够实现所有电气设备的自动化连接与智能化应用。另一方面,配电系统中的电气自动化应用,将根据用户日常应用数据采集相关信息,并对用户异常信息进行即时反馈,既能为用户提供稳定服务,也可以在异常信息发生时,针对具体信息进行数据转换与故障诊断,并查明其原因等。当前配电系统中电气自动化实现形式,以构建微机系统矩阵为主,能够实现流程化的操作和标准化管理。

3.2 在用户管理中的运用

智能建筑中的电气自动化实现路径较多,一方面,可以满足建筑楼宇管理;另一方面,可以为用户提供自动化管理条件。比如,在用户管理中,通过在智能建筑内应用电气自动化技术,用户可以通过与电气建立使用关系,将所有的用户信息上传到智能建筑管理中心,此时,就可以根据用户电气使用习惯、使用频率、使用数据进行一些数据分析,了解用户需求。当用户将移动客户端的终端设备,与PLC控制系统关联后,可以随时获取整个智能建筑信息,也可以收发到自身用电需求方面的服务信息,如电费缴纳提醒、电器忘关提醒、用户满意度评价等。再如,用户在电气自动化条件下,可以自行安装第三方智能服务软件,远程对家用电器进行全面控制等。既降低了额外成本,也实现了智能化的电气管理。

3.3 在节能降耗中的运用

在建筑产品完成市场营销后,进入运营环节会出现各种各样的资源消耗。首先,在智能建筑条件下,可以对各项资源进行全面监测,如电气自动化运用后,就可以针对建筑公共区域的风力进行测算,然后自动进行公共区域的门窗开关、通风设备控制;再如,针对电梯、公共照明等实施感光、声音、重力探测,配合监控系统与安全系统进行实时监测与自动化控制,就可以根据实际的公共区域需求进行电力供应调整与通风调整,以及能耗控制。既可以实现节能降耗目标,也可以延长电气设备的使用寿命。其次,智能建筑中的建筑电气自动化,已经通过建筑电气在各个方面的自动化运用,实现了全建筑能耗监测和建筑节能管理。比如,对于墙体保温性能的监测,有效地将墙体保温性能与墙体养护进行了关联,当保温性能下降时,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一些墙体保温加层处理等。再如,将雨水收集系统与整个智能建筑区域的污水排放系统、社区植被养护、鱼塘或池塘蓄水等进行了关联设置,水位器可以根据其实际情况调整蓄水池水量,并满足其整个区域内的用水需求,减少对水资源的浪费。再如,现代用户工作繁忙,居家时间相对较少,但对居住周边环境变化都有一定程度的关心,尤其在我国实施社区管理以来,用户对社区的公共环境都十分关注,此时就可以利用服务系统,为用户提供对应的信息化服务,提高用户节能降耗意识等。

4 结束语

总而言之,建筑电气自动化与智能建筑之间存在着相互依赖、互相促进的交互关系。一方面,通过建筑电气自动技术在智能建筑中的合理运用,可以提升智能建筑的智慧性,为其系统化地智能管理,提供硬件与软件技术支持。另一方面,智能建筑的发展,以及对建筑电气自动化技术的运用,可以有效促进建筑电气自动化技术的研发设计,使其逐渐在应用领域,由综合性应用向着分工的专业化方向发展,并逐渐形成新的产业。因此,在我国现代建筑发展过程中二者均不可偏废,应该通过资源整合的基本思路,对其生产要素方面的比较优势进行有效运用与发挥。结合以上分析,建议在当前运用中,逐渐增强智能建筑生产制造产业链条各环节对建筑电气自动化技术的专门化应用研究,为其后续向产业化发展提供有效支持。

参考文献

工业电气和建筑电气区别例3

本文作者通过近期设计的一个工程案例――清香岭居住宅小区,结合当前国家法律法规、规程规范和图集,来阐述带商业服务网点的一类高层住宅建筑的供配电设计要点,特别是负荷分级、电源的设置等方面的问题,并提出一些设计人员应注意的建议。

清香岭居住宅小区分为A、B、C三个地块,B区为别墅和多层住宅,B区总建筑面积约为4万m2,C区为一类高层住宅单体建筑,地下两层,地上27层,C区总建筑面积约为2万m2,本文均不做阐述;A区总建筑面积约为10万m2,建筑主体高度为85.2米,结构高度为108米;地下一层为人防工程和车库,地下二层为人防工程(本工程因现场地形,局部出现地下二层);地上共有6个塔楼(顺序依次为F1栋、G栋、F2栋、F3栋、F4栋、F5栋),一层、二层裙房均为商业服务网点,三至二十七层均为住宅;地下室建筑面积约为1.6万m2,人防工程共分为3个防护单元,人防类别为常6级乙类二等人员掩蔽所,人防总建筑面积为4543.2 m2。

1 负荷分级

1.1 地下车库负荷分级的确定

本工程地下车库停车数量为346辆,根据《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 50067-97)3.0.1条和9.0.1.1条,地下车库的防火分类为Ⅰ类,本工程地下车库消防水泵、火灾自动报警、自动灭火、排烟设备、火灾应急照明、疏散指示标志等消防用电应按一级负荷供电;若设计有机械停车设备和升降梯的车库,机械停车设备以及采用升降梯作车辆疏散出口的升降梯用电应按一级负荷供电。

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14)10.1.1条,一类高层民用建筑的消防用电应按一级负荷要求供电,故在地下车库中一类高层民用建筑所用的消防设备用电负荷均为一级负荷。

地下车库中排污泵和生活水泵等非消防负荷等级均为一级负荷;地下车库人防区走道照明为一级负荷,普通照明为二级负荷;地下车库非人防区走道照明为一级负荷,其他普通照明为三级负荷。

1.2 地下人防工程负荷分级的确定

根据《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GB 50038-2005)7.2.4条 续表7.2.4(战时常用设备电力负荷分级)的要求:基本通信设备、音响警报接收设备、应急通信设备、柴油电站配套的附属设备、应急照明用电负荷等级为一级,重要的风机、水泵、三种通风方式装置系统、正常照明、洗消用的电加热淋浴器、区域电源的用电设备、电动防护密闭门、电动密闭门和电动密闭阀门用电负荷等级为二级,不属于一级和二级负荷的其它负荷为三级负荷。

1.3 一、二层商业负荷分级的确定

本工程一、二层各商业服务网点面积均小于200 m2,根据《商店建筑设计规范》(JGJ 48-2014)7.3.1条第3款的要求:“小型商店建筑的用电应为三级负荷”,故一、二层各商业服务网点按三级负荷供电。JGJ 48-88版规范要求“高层民用建筑附设商店的电气负荷等级应与其相应的最高负荷等级相同”,设计人员应注意新版规范对负荷分级的变化。

1.4 住宅负荷分级的确定

根据《住宅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 242-2011)3.2.1条,本工程为一类高层住宅建筑,消防用电负荷、应急照明、航空障碍照明、走道照明、值班照明、安防系统、客梯、排污泵和生活水泵为一级负荷;住宅建筑内其他用电负荷为三级负荷。

2 配变电所及柴油发电机容量及位置选择

2.1 配变电所位置的确定

根据本工程实际情况,6栋塔楼一字排开,端到端水平距离约为400米,塔楼建筑主体高度为85.2米,根据《住宅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 242-2011)4.3.3条的条文说明:“供电半径一般为200m~250m ”,方案确定为设置1个10kV开关室和3个配变电所;F1栋、G栋和F2栋住宅楼由#1配变电所供电,设置于三栋塔楼地下室中间位置;F3栋、F4栋和F5栋住宅楼设置#3配变电所,设置于F4栋塔楼地下室;地下室、一层、二层裙房由#2配变电所供电,设置于地下室中间位置,均满足供电半径要求。

关于配变电所所址的选择,《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 16-2008)4.2.1条第7款规定:“不应设在厕所、浴室、厨房或其他经常积水场所的正下方,且不宜与上述场所贴邻。如果贴邻,相邻隔墙应做无渗漏、无结露等防水处理”,配变电所设置在地下一层时,应注意上方是否为一层商业服务网点的卫生间。

同时还应注意,《住宅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 242-2011)4.2.2条有规定:“当配变电所设在住宅建筑内时,配变电所不应设在住户的正上方、正下方、贴邻和住宅建筑疏散出口的两侧,不宜设在住宅建筑地下的最底层。”故在做纯住宅楼时应注意配变电所正上方是否为住户。

本工程局部出现地下二层,配变电所不宜设置在地下二层,《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 16-2008)4.2.2条有规定:“配变电所可设置在建筑物的地下层,但不宜设置在最底层”。

配变电所设置在地下室时应有相应的防水、排水措施,《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 50054-2011)4.3.4条有规定“配电室内的电缆沟,应采取防水和排水措施。配电室的地面宜高出本层地面50mm或设置防水门槛”。

2.2 配变电所内变压器容量的确定

《住宅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 242-2011)4.3.1 条规定:“住宅建筑应选用节能型变压器。变压器的结线宜采用D,yn11,变压器的负载率不宜大于85%”,同时根据供电部门要求,功率因数补偿应达到0.9及以上。本工程通过负荷计算:#1配变电所设置两台SCB11型1000kVA的住宅用电干式变压器,#3配变电所设置两台SCB11型1000kVA的住宅用电干式变压器,#2配变电所设置一台SCB11型630kVA商业用电干式变压器和一台SCB11型630kVA公共用电干式变压器;各配变电所的两台变压器低压侧均采用母联柜连接,保证变压器不同时停电检修时一级负荷和二级负荷的供电。各变压器负载率均在75%~85%之间,符合规范要求。

2.3 柴油发电机容量的确定

关于柴油发电机作为应急电源的容量确定,《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 16-2008)中3.5.4条有规定,现摘录如下:

“3.5.4 应急发电机的负荷计算应满足下列要求:

1 当应急发电机仅为一级负荷别重要负荷供电时,应以一级负荷别重要负荷的计算容量,作为选用应急发电机容量的依据;

2 当应急发电机为消防用电设备及一级负荷供电时,应将两者计算负荷之和作为选用应急发电机容量的依据;

3 当自备发电机作为第二电源,且尚有第三电源为一级负荷别重要负荷供电时,以及当向消防负荷、非消防一级负荷及一级负荷别重要负荷供电时,应以三者的计算负荷之和作为选用自备发电机容量的依据。”

本工程将消防用电设备及一级负荷之和作为应急柴油发电机容量的依据。

同时根据《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技术规范》(GB 50974-2014)11.0.12条规定“消防水泵控制柜应设置机械应急启泵功能,并应保证在控制柜内的控制线路发生故障时由有管理权限的人员在紧急时启动消防水泵”。当紧急时启动消防水泵,柴油发电机的母线电压将会下降,影响发电系统的稳定;设计中为消防水泵提供备用电源的柴油发电机组容量选择应考虑当最大一台消防水泵全压直接启动时的电压降,需满足规范要求值(发电机母线电压不应低于额定电压的80%)。

2.4 柴油发电机组安装位置的确定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 16-2008)中6.1.1条第6款有规定:“发电机间、控制室及配电室不应设在厕所、浴室或其他经常积水场所的正下方或贴邻”。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14)5.4.13条第2款摘录如下:

“5.4.13 布置在民用建筑内的柴油发电机房应符合下列规定:

2 不应布置在人员密集场所的上一层、下一层或贴邻。”

本工程柴油发电机房设置于车库内,上方为草坪。GB 50016-2014版防火规范出来以前,设计人员往往考虑少占用或尽量不占用车位,柴油发电机房经常布置于一层商业的下方(此位置多剪力墙,不能设置停车位),现在此条列为强制性条文,设计人员应注意规范的变化。

3 人防电站的确定

《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GB 50038-2005)7.2.13条第1款条文说明:“建筑面积大于5000m2的防空地下室应设置内部电站,除供本工程供电还需兼作区域电站向邻近防空地下室一级、二级负荷供电,柴油发电机组总功率大于120kW时应设置固定电站,柴油发电机组的台数不应少于2台。对于大型人防工程也可按防护单元组合,设置若干个移动电站,分别给防护单元供电。”

本工程人防总建筑面积为4543.2 m2,同时根据其他各专业提供的电气条件,一级和二级负荷总功率小于120kW,故该人防工程未在内部设置固定电站,在人防工程中间位置设置人防配电室,战时电源由防空地下室地面附近的拖车电站、汽车电站引来。

4 低压侧供配电系统及线缆选择

4.1 低压侧供配电系统

《住宅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 242-2011)6.2.4条规定:“ 每栋住宅建筑的照明、电力、消防及其他防灾用电负荷,应分别配电”。在低压配电柜系统图中,按非消防照明、非消防动力、消防照明、消防动力、人防等分类设置配电柜。住宅采用树干式配电,每三层设置一个电能表箱,同一层四个家居配电箱均接于同一相;动力负荷均采用放射式供电;单相用电设备均匀地分配在三相回路中。

关于应急照明电源箱的设置,《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 16-2008)13. 9.12条有规定,本工程消防用电负荷为一级,应急照明由主电源和应急电源提供双电源,均采用专用回路,由配变电所低压柜引来;各塔楼采用树干式供电,楼梯间根据工程具体情况按多个楼层设置末端双电源自动切换应急照明配电箱;地下层各防火分区采用放射式供电,按防火分区设置末端双电源自动切换应急照明配电箱,提供该分区内的备用照明和疏散照明电源。

根据《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 16-2008)13. 9.8条的规定:“ 消防用电设备配电系统的分支线路,不应跨越防火分区,分支干线不宜跨越防火分区”。在地下室各防火分区设置消防总箱单独配电,由低压柜放射式供电至各分区消防总箱。

《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GB 50038-2005)7.2.14条第1款规定:“ 供电系统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每个防护单元应设置人防电源配电柜(箱),自成配电系统”;故在各个人防防护单元设置人防总箱,由电力系统电源柜和外部电源柜引来,各人防总箱均设置进线总开关和内、外电源转换开关。

4.2 线缆的选择

《住宅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 242-2011)6.4.3条和6.4.4条,消防设施供电干线均采用无卤低烟阻燃耐火线缆,明敷的非消防供电干线采用无卤低烟阻燃线缆。

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14)10.1.10条第3款“消防配电线路宜与其他配电线路分开敷设在不同的电缆井、沟内;确有困难敷设在同一电缆井、沟内时,应分别布置在电缆井、沟的两侧,且消防配电线路应采用矿物绝缘类不燃性电缆。”我们在设计带商业服务网点的高层住宅建筑时,非消防配电线路和消防配电线路均共电缆井敷设,应注意电缆井内的消防配电线路应采用矿物绝缘类不燃性电缆。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供电线路、消防联动控制线路应采用耐火铜芯电线电缆,报警总线、消防应急广播和消防专用电话等传输线路应采用阻燃或阻燃耐火电线电缆,《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 50116-2013)11.2.2条有规定。

4.3 线缆敷设

根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 50116-2013)11.2.1条,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传输线路应采用金属管、可挠(金属)电气导管、B1级以上的钢性塑料管或封闭式线槽保护。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14)10.1.10 条规定:消防配电线路明敷时(包括敷设在吊顶内),应穿金属导管或采用封闭式金属槽盒保护,金属导管或封闭式金属槽盒应采取防火保护措施;当采用阻燃或耐火电缆并敷设在电缆井、沟内时,可不穿金属导管或采用封闭式金属槽盒保护;当采用矿物绝缘类不燃性电缆时,可直接明敷;暗敷时,应穿管并应敷设在不燃性结构内且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30mm。

5 接地系统

本工程低压配电接地系统采用TN-S系统,各电气系统的接地采用共用接地网,接地网的接地电阻

根据《住宅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 242-2011)10.2.1条和10.3.4条,在配变电所做总等电位联结,装有淋浴或浴盆的卫生间做局部等电位联结,电气竖井内的接地干线,每隔3层与相近楼板钢筋做等电位联结。

6 结语

以上是笔者设计带商业服务网点的一类高层住宅建筑供配电的一些思路和做法,如有不足之处,请设计同行批评指正。

【1】 中国建筑东北设计研究院 JGJ 16-2008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S】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2】 公安部天津消防研究所,公安部四川消防研究所 GB 50016-2014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S】 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14

【3】 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 JGJ 242-2011 住宅建筑电气设计规范【S】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

【4】 上海市公安消防总队,公安部天津消防研究所 GB 50067-97 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S】 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1997

工业电气和建筑电气区别例4

中图分类号:TG1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14-0043-01

1 建筑电气智能化设计的基本要求

1.1 建筑智能化系统的规划和设计

在建筑施工之前一般都需要通过建筑开发方的先期规划,而在智能化系统的规划以及设计当中,作为建筑开发方就应对其负责。从智能化系统的内容、所需具备的功能,需要达到的标准,相关投资以及能耗等方面进行充分的分析和说明,以便于提高项目方案设计、初步设计、深化设计以及施工设计等的效率,尽力做到优质、准确。

1.2 建筑智能化对电气智能化设计要求

(1)对于每一个建筑电气设计师来说,精通本职业的专业知识是最为关键的,同时还需要对相关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最新科学技术以及智能化设计信息等技术进行熟悉和了解。设计人员需要有很强的针对性设计,特别是一些学校、酒店、政府或者企业的要求会有很大区别,对智能化的要求也大为不同。在建设智能化建筑中,设计人员还必须要有丰富的现场经验,能够准确把握住施工中各个层面的要点和应注意的问题,对相关的土建、结构、强电、通风等方面的基本知识也要有一定基础和了解,便于在弱电施工中随时与多方面进行协调和配合,最终才能真正的做好智能化建设。

(2)对于弱电的施工方面,我们要了解到弱电工程一般情况下是通过土建(总包)的进度而决定,所以在建筑工程的施工中,把握好施工进度相当重要,特别是对施工进度中预埋、设备采购、设备安装、调试等关键点进行重点关注。建筑电气设计师更要善于发现智能化建筑电气施工中出现的问题,将自己正确的专业观点予以表述,还应当及时认真地做好与各总包、强电等单位的协调、配合工作,处理好与各兄弟单位的关系。施工中各种资料要保存完好并归档。

2 某住宅小区智能电气设计应用

该住宅工程是某市投资建设的经济适用房项目,总占地20万m2,总建筑面积40万m2,有12栋高层住宅,每栋32层,每层6户,每栋192户,共2304户; 6栋多层住宅,每栋36户,共216户。电气设计的范围包括:①变、配电系统;②照明配电系统;③防雷接地系统;④电话系统;⑤有线电视系统;⑥光纤入户系统;⑦闭路电视保安监视系统;⑧周界报警系统;⑨电子巡更管理系统;⑩可视对讲系统;?能源远传自动计量系统;?小区IC卡系统;?公共广播及消防紧急广播系统;?电气消防系统;?家庭智能化系统;?停车场管理系统;?小区智能化系统集成。

本文对该住宅小区的部分系统进行重点介绍:

2.1 公共广播及消防紧急广播系统

该工程广播系统集背景广播和消防广播于一体,投资少,功能齐,质量可靠,使用方便。将每一个小区分为一个广播区域,可以单独广播,也可全区域广播,再加上中心绿地及中央广场,共可分为八个广播区域。其中,每栋大楼配备吸顶式音箱;在主要通道安置室外全天候音柱;在花园中安置草坪式音箱;在地下车库安置筒式音箱。通过上述安置,使整个小区都能够收听到公共广播节目,同时,在火警发生时,能得到相应的警告,及时采取措施,保障生命安全。

2.2 光纤入户系统

该工程属于《住宅区和住宅建筑内光纤到户通信设施工程设计规范》的设计范围内,设计的首要原则必须满足多家电信业务经营者平等接入、用户可自由选择电信业务经营者的要求。该住宅区设置一个用于管线互通的4通人(手)孔,人(手)孔的容量满足3家电信业务经营者光缆的接入需要。

光纤到户通信设施工程中,“用户接入点”的设置非常重要。该住宅小区是由低层、多层、中高层住宅建筑组成的配线区,用户接入点应设于本配线区共用电信间,电信间设置在地下一层。按规范要求约300户组成一个配线区,该工程每栋高层住宅首层设置一个配线区,每3层设置一个配线箱。6栋多层住宅在合适位置共设一个配线区,每3层亦设置一个配线箱。配线箱至家居配线箱的光缆数量根据地域的经济情况、用户对通信业务的需求及配置等级来确定。该工程选择高配置方案为每一户入户光纤2芯,主要考虑二个方面,一是光纤的备份,二是部分经济发达地区的住户要求其通信业务接入不同的电信业务经营者的网络。

2.3 电话系统

①居住区的电信指标如下表。

2.1 该住宅小区电信指标表

②小区内每户设两门电话,电话装机约为8000门。整个小区拟设置两个模块站。

③电话电缆引入建筑时,应在室外进线处设置手孔或人孔,由手孔或人孔预埋钢管或硬质PVC管引入建筑内。电话用户线路的配置一般可按初装电话容量的130%~160%考虑。电话外线工程路由及管孔数量应由电信部门确认。

④多层及高层住宅楼的进线管道,管孔直径不应小于80mm。90户及以下的住宅楼宜按一处进线设计,90户及以上的住宅楼,可按一处以上进线设计。

⑤最少在每户住宅的主卧室和客厅各设一部电话。

⑥室外直埋电话电缆在穿越车道时,应加钢管或铸铁管等保护。

3 智能建筑电气设计中的关键要点

3.1 布线

在整个智能建筑当中,最为核心的部分就在于综合布线系统,此系统反馈建筑中的各个信息,对建筑实现实时监控、安全管理等。因此,对于布线系统的线路走线就需要进行深入的综合分析,将复杂错节的线路整理整齐,实现系统运用的经济性以及高效化。

3.2 高楼层的设计

而对于这类高层建筑的智能电气设计就需要对管线有着更高的要求。为使高层建筑整个电气系统运行正常,就需要对布线的桥段、数据线以及其连接性和互扰性进行充分合理的考虑,并预留出相应的布线空间,为设计出以及建设出高质量的高层智能建筑电气系统做好前期工作。

3.3 接线插座的布置

一般情况下,安装在智能建筑中的电气的接线插座包含表面插座、配电系统墙等方式,此外安放表面插座适合墙置不变更的住宅。所以,需要按照建筑的实际类型来进行合理的选择。同时,配电系统墙实际上是指一种固定的墙体,能够为设定配电设备而设置的局部墙体,能够确保智能建筑电气接线插座系统条理化从而便于控制。

3.4 墙面和天花板

在智能建筑当中所构建的墙面以及天花板,通常情况下应当具备舒适性、平整性以及水平布线的能力。当前,应用在国内的智能建筑的地面电气设计当中,有预埋线、架空以及特制地毯配线这三种布线方式。而实际的布线中不仅需要按照实际地面的特点以及相对应的家电位置为准,还需要确保整个设计整齐有序。

3.5 按规操作、预防安全问题的发生

通常情况下,在进行建筑或者一些其他的施工作业时,我们都会看见非常明显的警示标志,尤其是同安全相关的警示标语特别明显。从这一点来看,安全也是此类行业非常重视的工作。除开安全警示不说,我们在智能建筑电气设计时也需要充分考虑安全问题,对同电气设备相关的器件、设备、各类参数等都需要考虑在内。还需要符合所安装各设备的间距、距门距离及基础安装等要求,相关组织要进行实时监督,从而避免因设计手册、定型产品、设备、管线等彼此之间的不配套而导致设计、施工中出现一些不确定的安全问题。

4 结束语

通过上述分析的内容,在进行建筑智能电气的设计时,应当遵守相关要求,严格按照相关的设计原则进行规范作业,并要对被设计建筑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研究,全方位地考虑智能建筑电气设计的相关影响因素,从而提升设计质量,确保智能电气化同现代化的发展相符合。

工业电气和建筑电气区别例5

随着人民生活的提高,家用电器日益增多,民用建筑电气设计也显得日益重要。这对电气设计人员在电气设计时提出更高的要求,以满足社会发展对建筑电气的要求,在此笔者结合工作的实际情况对民用建筑电气设计提出一些看法进行探讨。

1民用建筑供电

1.1负荷等级。按我国现有的有关规范规定,民用建筑用电应按三级负荷供电,而小区的配套设施(如面积较大或带有空气调节系统的会所、商铺及地下停车库等)的消防设备以及电梯、生活水泵楼梯照明等(多用于高层民用建筑)按二级负荷供电。

1.2变配电所的设置。依据设计原则,变配电所宜靠近用电负荷中心设置。从小区物业管理方面考虑,小区变配电所可设置在小区会所或专用管理用房内;对于小区面积大的可在小区设一总变电所,再分区、分片设低压配电间。从节约占地面积方面考虑可设置户外箱式变电站。

1.3 供电方式。居住小区宜采用单母线接线方式,采用树干与放射性相结合的供电方式。对于需二级负荷供电的设备,两路电源应从不同的电源点引来、并保证每回能承受全部的二级负荷。在发生意外情况(如火灾)切断生活用电时,仍能保证消防用电。

2 民用建筑用电负荷的确定

民用建筑用电负荷应能满足日益增长的用电需要,否则将在用电高峰期造成开关跳闸、熔断器熔断,甚至导线或干线电缆因超负荷而烧坏,难以保证供电的可靠性,还可能导致火灾的发生。因此,确定用电负荷必须要有“超前”意识,目前中小城市民用建筑多为两室两厅、三室一厅、三室两厅及四室两厅的楼房、电气设计中一般按民用建筑面积确定用电负荷。

对于单元的计算负荷,可将单元内各户的计算负荷之和加上楼梯等公用负荷再乘以同时系数(2~4户取0.9,6~12户取0.8,14~21户取0.6),而对于联排别墅和独立别墅,还应根据小区定位和业主要求增加用电负荷水平。

3 民用建筑配电形式及电费计量的设计

每幢民用建筑楼应有单独的低压电缆进线,一般进线电缆由小区的变电所埋地引来,采用三相(四)五线制供电,一户一表、力求各相负荷平衡;为避免电缆截面过大,一般3~4单元设一进线点,每个电源进线点均设电缆开关箱。

每个单元设电度表箱,选用当地电业局的指定产品(或经电业局认可的产品),以集中安装单元住户电表;一般对于6 层及以下的楼房一个单元装一台表箱,6 层以上的楼以分几层楼安装1台表箱,为了方便抄表及维护管理,电表箱可集中分层设置或设在底层楼梯间的墙上及地下室。集中装表箱必须标准化、规范化、系列化,对不同类型的民用建筑应选用不同规格的集中装表箱。

对于新民用建筑,优先采用长寿命单相感应脉冲电能表,对于条件允许的地区,可选用预付费式电能表或新型电子计量仪表(采用集成电路集中监测、集中管理精度高、损耗低、体积小、易管理还可实现远程抄表)。电能表的选择,对于家庭用电较小的民用户,可安装 5(20)A 的电能表,对于容量稍大的可安装10(40)A或10(60)A的电能表。计量表箱引至各户终端配电箱的导线穿PVC 电线套管沿墙敷,每户一管。并应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统一布局,安装要牢固、可靠,达到线进管、管进箱的要求。

4 住户终端配电系统的设计

进户线:每户设一终端配电箱,电源为单相三线,总进线应满足额定电流不小于40A,断路器应选用带漏电保护的、其额定漏电动作不大于30mA,动作时间不大于 0.1s。由表箱到终端配电箱进户线,采用截面积为 10mm2的铜芯绝缘线(BV),对特殊的用户特别配线。对于终端配电箱,应根据负荷的用途不同设不同的出线回路、并应有预留回路。

5 民用建筑内的电气设计

室内布线应在基建施工时布置在墙内,墙上应留有足够的插座,保证民用住进去后不需要布置明线而各种家电都可以使用。

室内配线不仅要使电能的输送可靠,而且要使线路布置合理、整齐、安装牢固,符合技术规范的要求。内线工程不能降低建筑物的强度和影响建筑物的美观。在施工前要考虑好与给排水管道、热力管道、风管道以及通讯线路布线等的位置关系。室内配线技术要求如下:(1)室内布线根据绝缘皮的颜色分清火线、中性线和地线。(2)配线时应尽量避免导线有接头。因为往往接头由于工艺不良等原因而使接触电阻太大,发热量较大而引起事故。必须有接头时,可采用压接和焊接,务必使其接触良好,不应松动,接头处不应受到机械力的作用。(3)当导线互相交叉时,为避免碰线,在每根导线上应套上塑料管或绝缘管,并需将套管固定。

对各居室的电气设计:(1)起居室与卧室的电气设计: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照明的要求已不满足于仅考虑照度要求还要亮度均匀眩光少以提供良好的视觉环境。起居室是人们生活的重要场所,单一的光源已不能满足人们的使用要求,因此应装有吸顶灯、台灯、壁灯等,并根据需要分开控制,用灯光营造一个多彩的生活空间;吸顶灯可配有调光开关,看电视时可调暗一些,看书看报时可将灯光调亮,使整个房间和谐优美、舒适。餐厅采用升降灯、并可配有彩灯,让整个用餐房间有一种浪漫情调。卧室采用吸顶灯及台灯组合、选用低色温的光源,床头台灯配以调光开关,使卧室显得更加温馨。此外,前后阳台应各设一吸顶灯方便用户夜间取物。(2)厨房卫生间的电气设计:厨房是现代化家庭的主要操作场所,因此要为厨房创造一个良好的照明环境,用吸顶灯作一般照明,在工作台面上方装设高显色性的荧光灯作局部照明,能清晰的辨别食物的新鲜程度;厨房内应有足够的插座以供电炊具、抽油烟机、电冰箱用电之需。卫生间的照明可选用吸顶灯及镜箱壁灯,使之光线均匀和镜前光线明亮柔和,照明开关尽量安装于卫生间外,否则应使用防水开关;卫生间应设供电浴热水器(或太阳能)、排气扇、洗衣机用的插座,插座均为防溅型。

此外,特别强调插座的布置也至关重要,如果设计不合理、使用起来将很不方便;还有,可以尽量的多安排一些插座、以免在使用时不够用而造成走明线影响整体的效果。

工业电气和建筑电气区别例6

引言

工业厂房种类很多,使用性质多样,且不同于普通民用住房,其中大多数建筑物所在环境有着严重的火灾隐患或爆炸危险,一些弱电子厂房极易遭受雷击危害。因此,必须加强工业厂房的防雷保护措施,而且其防雷设计也不能参照一般民用建筑,而且应根据厂房自身的使用性质、用途等特点确定防雷类别,然后有针对性的开展防雷装置设计施工。本文针对电子厂房防雷接地进行探讨,着重论述电气设备、信息系统、电源系统等接地保护及防雷接地措施。

1 电子厂房的防雷级别

顺德区位于广东佛山辖区,大部分属于由江河冲击形成的河口三角洲平原,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境内河流纵横,水网交织。因地处北回归线以南,为典型的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日照时间长,雨量充沛,受地形及气候影响,顺德区气象灾害种类多,发生频率高,强度大,危害重等特点,主要气象灾害有干旱、高温、暴雨、雷电、寒潮、冰雹、台风等,其中雷暴是该区春夏季常见的主要气象灾害之一,年平均雷暴日数为73d。按照国内相关标准,通常按照年平均雷暴日数将雷暴活动区划分为少雷区(年平均雷暴日数90d),可见顺德区属于多雷区。雷暴出现最多的年份高达104d,最少年份为33d,一年中以夏季(6~8月)雷暴出现日数最多,冬季最少,但一年中每个月都有可能出现雷暴日数,集中出现在4~9月,8月达到峰值,12月出现最少,做好防雷减灾工作至关重要。

电子厂房内具有大量的微电子生产设备,这些微电子设备工作信号电压较低,通常为10v左右,抗干扰能力差,而且必须具有较高的防静电要求,厂房内设置有弱电子设备IT信息中心和网络生产管理总处,因此做好厂房防雷接地设计施工具有重要作用。根据电子厂房内各器件设备用途等,可将其防雷接地分为电气保护接地、防静电接地、电源系统接地、信息系统接地及总的防雷接地等。

2 电子厂房防雷接地

2.1 电气保护接地

电子厂房生产流水线多为金属外壳用电设备,且设备密集,如果保护接地不符合要求或不到位,一旦出现接地故障极易造成厂房内人员触电伤亡。 因此,要加强电子厂房内变压器、配电柜、高压开关柜、控制屏、固定式(携带式、移动式)用电器具等电气设备金属框架或外壳以及电力线路金属套管、桥架、接线盒外壳、铠装电缆外皮等保护接地,采用扁钢或铜导线作为保护接地的连接线,电气设备之间形成可靠的电气通路。

2.2 防静电接地

电子厂房生产过程中,不同物质相互摩擦极易产生静电,而很多生产设备及仪器对静电压相当敏感,所以大量静电可对设备及仪器正常工作造成较大影响,致使工作出现错误甚至引发工作人员触电事故,而且严重静电还会导致火花放电引起厂房火灾事故。为消除静电对电子厂房的危害,必须采取相应措施消除静电,接地是其中最简单且有效的消除静电措施,可将电子厂房内所有可能会产生静电的设备均进行可靠接地,在厂房重点地带设置分布有铜线网络的防静电地坪,这些铜线构成的金属网络形成电气通路作静电传导,以避免设备及人身所带静电荷达到危险电位,同时还要在防静电地坪所处的空间建筑混凝土柱上预留出接地端子,而且接地端子要与建筑柱内钢筋连接并接通接地极,待防静电地坪完全敷设后,将其内部的金属线连接接地端子,这样静电既可以经金属网络传导至接地端子然后沿建筑柱内钢筋泄流入接地极。

2.3 信息系统接地

电子厂房内为做好生产监控和管理,办公楼内通常设有IT信息中心,各厂房分别设有IT管理室,且整个厂房布满布线系统,而且厂房内还在不同位置点设置了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因此还要做好信息系统接地设计与施工。依据《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规定,电子厂房内信息系统的防雷接地设计要采用S型等电位连接网络,在中心机房、弱电竖井等信息设备较集中部位设置接地基准点,信息系统中的各种机架、壳体、箱体等金属组件可通过等电位连接线连接该基准点,连接设备的所有线路或电缆均应屏蔽,无屏蔽时为避免线路(线缆)之间产生感应环路要将这些线路(线缆)设计为星形结构与各等电位连接线平行辐射。

2.4 电源系统接地

根据电子厂房建筑特征,如果主厂房、办公楼、职工食堂等建筑群集中且面积较大,就可考虑采取TN-S系统作电源系统接地保护,将电源变压器中性点接地,电源系统保护线要完全避开中性线,这种供电系统接地保护措施既安全有效,有经济实惠。如果其中一些零星建筑单体距离厂房主体建筑较远,需采取带PE线的五芯电力电缆作这些零星建筑的供电线路;但若是零星建筑单体距离主体建筑超出50m以上时,就应按照防雷装置设计范规定进行重复接地保护。

2.5 防雷接地保护措施

厂房作好直击雷及感应雷防护措施后,就会避免和降低直击雷危害和雷电波入侵室内机率。但由于属于电子厂房,大量微电子设备灵敏度较高,不允许较高的雷电脉冲,而且极易遭受电磁干扰和损坏。一旦遭遇雷击,电磁感应产生的电磁脉冲就会沿着入室的电源线路、室外天线、通信线路等进入室内危害微电子设备,致使大量微电子设备损坏。所以,要优先选用避雷网作接闪器,将雷电引至避雷网上,从而避免避雷网防护范围内对象遭受直接雷击,这种方法较避雷针效果更佳,当前防雷市场上新推出的新兴优化避雷针,具有防止直击雷并一致二次感应雷等先进功能,亦可采用。然后沿建筑物四周布设引下线,如果仅采用建筑体内中间柱内钢筋作为引下线使用可能造成引下线产生强磁场干扰微电子设备正常工作。最后进行防雷接地,将建筑物内基础钢筋作为电气保护接地、防静电接地、电源系统接地及防雷接地接地极,因信息系统接地采用的是单点接地系统,接地基准点在建筑物中心部位引至建筑物底部接地板上,通常将信息系统接地与建筑物绝缘的单独设置。为做到完全过电压保护,将雷击时的设备电压维持在“信号地”(信息设备与建筑物20m以外的大地)电位水平,不致于出现建筑物电压与设备电压之间的电位差通过电容耦合作用击坏耐压能力较低的微电子器件设备。

参考文献

[1]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GB50057-94 2004版. 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

[2] 毛慧琴,宋丽莉,等. 广东省雷暴天气气候特征[J]. 广东气象,2005(2)

[3] 刘任翔,许伟彬,李会玲. 三水近50a雷暴气候特征统计分析[J].

工业电气和建筑电气区别例7

实例一:某单个装置变电所,一层为电缆夹层以及配件库等辅助用房,二层为高低压配电室(无含油电气设备,含四台干式变压器)、干式电容器室等。该变电所主角是配电室,所以查附表一高低压配电室(无含油电气设备)火灾危险性类别为戊类,干式变压器室、干式电容器室为丁类,有人认为即便按危险性较大的设计,此变电所火灾危险性类别也只能定为丁类,认定为丁类在建筑设计上会省掉很多麻烦,这样的图纸我也看到过,但他忘了电缆夹层可是丙类,而且一般变电所电缆夹层上方或下方即是配电室,《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以下简称《建规》)第3.1.2条1规定“火灾危险性较大的生产部分占本层或防火分区面积的比例小于5%且发生火灾事故时不足以蔓延到其他部位或火灾危险性较大的生产部分采取了有效的防火措施,才能按火灾危险性较小的部分确定”,显然电缆夹层没采取任何有效的防火措施,且所占防火分区面积的比例也远远大于5%,所以该变电所火灾危险性类别应定为丙类而不是丁类。实例二:某罐区配电室,包括两个油浸变压器室、一个配电室含十台配电柜(每台配电柜油量均在60kg以下)、一个电容器室及辅助用房,带十台配电柜的配电室查附表一火灾危险性类别为丁类,油浸变压器室为丙类,所以电容器室无论有无可燃介质,该整体配电室应定为丙类,但事实还是有把它定为丁类的,原因也与例一类似。

从上面两个例子可以看出变配电室火灾危险性分类是经常遇到并容易混淆的。我给大家一个简单判定的方法,如果遇到变配电室内含电缆夹层或油浸变压器室的多功能建筑如无特殊情况或前提条件与上述例子比较相似可判定该变配电室为丙类,其他可视具体情况定为丁类或戊类。

2防火分区的划分

防火分区的划分在石油化工建筑设计中是常见而棘手的问题,也是非常容易混淆的问题。有的建筑只因设计人对规范的理解不到位或曲解了规范的用意而做了错误判定,不是采取了多余的措施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就是考虑不够周全,没有满足规范的要求。下面举个常见的实例说明一下:某酮苯真空过滤机厂房,生产类别为甲类,底层建筑面积为1546m2,二层建筑面积为1513m2,总建筑面积合计为3059m2,建筑总高度为23.6m。本建筑物适用于《建规》,故查该规范表3.3.1(见附表2)确定其防火分区。因为二层,所以按多层厂房查表可得“厂房的耐火等级为一级时每个防火分区的最大允许建筑面积3000m2,厂房的耐火等级为二级时每个防火分区的最大允许建筑面积2000m2”。

正确的做法是把厂房的耐火等级定为一级,要么将一层与二层中间的耐火极限不小于1.5h不燃烧体的钢筋混凝土楼板上必须设的吊装孔在平时不生产时封闭形成两个防火分区;要么将其中一个62m2的室内楼梯封闭在生产区和封闭楼梯间形成两个防火分区,吊装孔不用封闭,从楼梯间每层进入生产区的防火墙上应设甲级防火门。上述两种做法均可满足《建规》防火分区划分的要求,后者对面积超限不多更经济实惠、方便操作。但我看到过真实的错误做法,设计人或将每个防火分区的最大允许面积理解为每层防火的最大允许面积(按多层考虑)或认为有吊装孔而按单层厂房考虑,但无论如何他把将该厂房的耐火等级定为二级是错误的,故石化综合大检查时该建筑没有通过消防检查。况且二层钢筋混凝土楼板仅开了一个很小的吊装孔,不足以认定为单层建筑。

3厂房或泵房在何种情况下不能设地沟或地坑

厂房或泵房能否设地沟或地坑,这个问题一直是石油化工建筑设计纠结的问题,工艺安装或储运等上序专业经常为了这个问题与接委托的建筑专业设计人员产生分歧,为什么有的厂房或泵房能设,有的厂房或泵房不能设,什么原因不能设等等,下面就详细地论述一下。设地沟或地坑的目的是为了平时方便清理地面或开停工、检修时清洗设备或泵以及排空设备、泵、管道中的残液或进线用。那么什么样的厂房或泵房不能设地沟或地坑,《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GB50160-2008第5.3.1条6规定“比空气重的可燃气体压缩机厂房的地面不宜设地坑或地沟;厂房内应有防止可燃气体积聚的措施”和第5.3.3条3规定“甲、乙A类液体泵房地面不宜设地坑或地沟,泵房内应有防止可燃气体积聚的措施”。《油规》第2.4.25条规定“散发较空气重的可燃气体的甲、乙类压缩机厂房,其物料管线和电缆宜架空敷设,当设地沟时,沟内应用非燃烧体材料填塞密封,沟盖板应固定密闭,地沟应密封至本厂房外出口1m处”和第2.6.9条规定“甲、乙A类泵房的地面不应设地坑或地沟,并宜在侧墙下部采取通风措施”、第2.8.9条2规定“散发较空气重的易燃、易爆气体的甲类厂房,应采用不发火花楼地面。地下不宜设地沟,当必须设置时,其盖板应严密,并用非燃烧体材料填塞紧密填实。《建规》第3.6.6条规定“厂房内不宜设置地沟,必须设置时,其盖板应严密,地沟应采取防止可燃气体、可燃蒸汽及粉尘、纤维在地沟积聚的有效措施,且与相邻厂房连通处应采用防火材料密封”。什么原因不能设地沟或地坑呢?其主要原因就是防止可燃气体、可燃蒸汽及粉尘、纤维在地沟或地坑中积聚,避免爆炸危险。

工业电气和建筑电气区别例8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需求也不断的发生着变化。在现代建筑中,其现代化的体现不仅仅是建筑所能满足的基本的使用功能,同时还应通过各种创新技术让人们能得到高附加值的服务。人们在这样的建筑里除了可以满足居家功能以外,还应在建筑物里得到建筑电气所能提供的便捷服务。随着人们对现代化的家居生活的需求不断提升,这就需要建筑内要安装大量的建筑电气。如:楼宇照明、智能电梯、空调、通信设备、安全监控等等。随着人们对需求的不断增多,现代化建筑物中的电气设备应用的范围也越来越广泛,另外,建筑电气所关联的学科领域也越来越多,各种电气应用与其它学科交叉特征的现代建筑电气技术时代已经来临。

一、现代建筑电气技术的概述

随着建筑业的快速发展,使得现代建筑电气技术也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就建筑整体发展而言,建筑电气技术的发展作为建筑业的一部分有着独有的特征和内涵。具体表现在电气技术的应用方面,其不仅仅具有现代化、智能化的特征体现,还需要协同和关联其它很多学科的技术。当前现代化的建筑中应用的建筑电气设备,已经从以往单一进行划分和应用的电工类、电子类、控制类和信息类设备逐渐形成结合供电系统、计算机网络技术以及通信技术结合下的系统。这种综合下的系统使得现代建筑物的智能特征越来越明显。建筑电气的应用已不再是单纯的设备应用,而是综合了电工、电子、控制与信息技术的综合的应用系统。建筑电气综合运用到其它不同的技术、设备是现代建筑电气技术发展的要求也是未来建筑应用的主要趋势和方向。建筑电气技术正在向综合电工、材料、电子、控制以及信息等多个学科结合的应用方向发展。并且在未来的建筑领域内,与多种学科交叉与融合正成为未来建筑电气技术发展的最重要的特征。

二、现代建筑电气技术的发展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规模越来越大,随着智能化建筑的发展,电气技术成为智能建筑中的核心技术之一,也面临着一些新的挑战。人们对于建筑群的功能需求的特征日趋明显。而信息化作为城市建筑管理系统中的重要的手段之一,是当前建筑电气技术面临的主要的挑战。另外。建筑防灾、防火、以及反恐等问题也逐渐被人们所重视,与之关联的各种电气设备的安装和应用已成为现代化建筑中最重要的体现。

(一)建筑电气技术与监控技术。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我国逐渐开始在建筑中采用计算机集中进行监控的方式,但由于多项综合应用技术的发展缓慢,也使得监控系统的运行可靠性较差,监控系统速度发展较慢,但是随着我国进入到90年代中后期,计算机技术、控制技术以及网络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和融合,使得我国建筑监控系统和技术装备也得到飞速的发展,其发展的特征具体表现在几个方面:

1.就是现场总线体系结构以及软件系统平台与工具的应用方面在建筑监控系统中得到了广泛的体现和应用。

2.就是在建筑监控系统中,对于实施控制网络的组网技术以及实时网络操作系统都进行了升级,大大提升了其可靠性,使得建筑监控系统得到了较大的发展,开始出现了以太控制网络,并加大对其在建筑监控系统中的应用。

3.就是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建筑监控系统中以控制网络与信息网络的集成技术成为近年来建筑监控系统设备发展的主要方向。

4.就是随着多项以网络控制为主的新技术在建筑设备监控系统中得到充分的应用。如:OPC技术、web技术以及TCPNP技术的应用逐渐与建筑监控系统进行融合,使建筑监控技术获得了更快的发展。

(二)建筑电气与通信网络技术。智能化建筑已经成为现代化建筑发展最主要的特征体现。智能化系统的发展最直观的体现就是通信网络的应用,通信网络包括计算机网络、双向有线电视传输网络以及楼宇电话通信网络等,这些通信网络的应用使得智能建筑可以实现对于建筑的信息管理。由于我国会受到建筑的居住环境和地域气候自然条件等因素的差异性,智能化住宅成套系统和产品难以成套从国外引进。因此,我国智能住宅相关所需的各种产品,通过自行发展逐渐形成了一条独有的智能建筑产业链。随着宽带网进入智能建筑小区以及智能化建筑规模的扩大,进入二十一世纪,智能建筑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又提出了“数字化社区”

的理念,随着对创新技术的应用和推广将现代化建筑的发展逐渐推向了更高的层次和阶段。

“数字化社区”的提出为进一步发展现代化建筑以及网络在建筑中的应用提供了契机。“数字化社区”已经成为我国未来城市施行数字城市管理系统的重要单元节点,同时,随着“数字化社区”的建设和发展,为我国尽早实现“数字化城市”创造了条件,也为新电子政务、电子商务以及创新电子物流等新技术的应用普及和推广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现代建筑电气技术的未来趋势

由于我国工业化的进程还没有完全结束,我国的城市化整体水平相比发达国家仍旧有一定的差距,为了加速城市化建设。我国政府近几年来不断积极调整产业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特别是针对住宅产业化的发展推动作用下,“智能建筑”、“绿色建筑”逐渐被提出,充分表明了国家在鼓励发展节能型住宅与公共建筑的决心。未来智能建筑随着建筑电气技术的创新发展,将逐渐结合各种绿色技术实现智能化“绿色建筑”,因为,绿色建筑的实现离不开各种智能化建筑电气。由于绿色建筑不同于传统建筑,其建设理念跨越了建筑物本体而形成的一个大的集成系统。绿色建筑的实现必须依托采用大量的智能系统来保证建设目标的实现。绿色建筑的应用中将集合通信系统、控制系统、信息管理等多方面的技术,特别是智能化、信息化的应用。但是绿色建筑在我国还属于起步阶段,其中有大量与现代建筑电气技术相关的研究有待我们不断进行发现和探索。

随着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国策指引下,“绿色建筑”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在实践建设和运行过程中极大的推进了各项节能与环保技术的新标准。实践中我们发现:在绿色建筑中,对如何选择电气设备以及选择何种材料成为我们建筑设计工作者需要考虑的问题,如:供配电系统中采用低损耗的铁磁材料制造的电机与变压器以及高效节能的光源等。随着多种建筑模式的提出,智能化、数字化以及绿色化已成为我国未来建筑电气技术发展的趋势。

参考文献:

工业电气和建筑电气区别例9

1 增设新专业的必要性论证

1.1相关产业发展现状调研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现代化建设的不断发展,特别是信息技术与现代建筑的融合,使我国楼宇智能化技术迅速普及,各种智能建筑如雨后春笋不断涌现,为建筑电气技术的应用开辟了新的发展空间,也为设备制造、工程设计施工、物业经营管理等行业开拓了巨大的市场,已经逐渐成为一种工作特点鲜明、技术内涵丰富的新行业,极大促进了社会对建筑电气工程技术专业人才的需求。[1]

1.2职业岗位(群)分析

本专业在宽口径的职业素质与专业基础平台上,设置2个专门化专业方向。

a.建筑电气施工技术专业方向毕业生,主要在担任电气方面的施工工程师、施工队长、项目经理、工程监理等工作,也可从事运营管理及中小型工程的设计工作,或在电气照明工程公司、建设工程公司单位等部门从事安装工程造价预决算,物业管理,销售,监理,建筑施工组织管理等工作。

b.建筑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方向毕业生,主要在设计院、房地产开发公司、装修公司、建设监理部门、设备安装施工公司、楼宇弱电系统集成(含消防系统)公司、电气照明工程公司、建设工程公司单位等部门从事现代化楼宇自动化设计、安装、调试、运行、维护及管理,安装工程造价预决算,物业管理,销售,监理,建筑施工组织管理等工作。

1.3专业服务方向及市场对本专业人才的需求分析

重庆成立直辖市以来,成就了房地产行业的崛起,特别是现代智能办公大楼的建设已经成为时尚。智能建筑对建筑内的设备、配电、线路集成等的要求标准比原有的普通建筑要高很多,智能控制需要更规范、更准确、更安全、反应更快,对工作人员的要求就更高,因此,需要一大批实用技术知识面宽、高技能、综合工程实践能力强的高技能型人才。

重庆市高职高专院校共有20余所,目前只有重庆正大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开设了本专业,而在整个西南地区,也只有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和云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开设了此专业。纵观全国高职高专院校,建筑电气工程技术这个专业也是非常稀少,因此,该专业的学生就业前景非常广阔,开设此专业将极大的有利于推动重庆市乃至西南地区的现代化智能型建筑的发展。

智能建筑市场的迅猛发展,直接拉动了对智能建筑新职业人才的需求。目前国内建筑电气从业人员数量巨大,已达到约100万人,且主要集中在上海、北京、重庆、广州、深圳、天津、杭州、宁波、大连等大中城市。绝大多数从业人员都未经任何培训就直接上岗,生产一线的操作人员技能水平很低,高级工不足2.4%,技师不足1%,高级技师不足0.3%。目前,全国建筑电气新职业人才缺口达40万,特别是建筑电气施工人才、楼宇智能化系统设备运行维护人才、楼宇智能化工程设计、管理、安装与调试人才等各层次人才严重不足。

2 增设新专业的可行性论证

2.1专业开办经费及专业教学成本核算

专业开办后,可以依拓发电类专业群、建筑类专业群和电子信息技术专业群,很好地利用其它专业的实验室和教师,从而更好地实现资源共享,发挥现有实验室的作用以节约成本。后续资金可以通过该专业招生、学院的教学投入、上级主管部门的专项资金和培训建筑电气施工人才的收入加以解决。另外,以后随着学生规模的增加,可以分期分批进行教学上的投入,共同发展,从而更好地实现赢利。

2.2专业基础课及专业课教师、实验室、实训室建设

由于本专业是由电气系、建筑系和计算机系共同构成,因此可以利用其它专业的实验室和教师,从而更好地实现资源共享,发挥现有实验室和实训基地的作用以节约成本。

2.3产学研结合背景

强化实验、实习和实训三个关键环节,校内外生产性实训时间超过50%。实施校企合作教育模式,保证学生有半年以上的时间到企业顶岗实习。本专业长期坚持为建筑行业服务,同时企业也为我们提供顶岗实习和就业岗位,优先选择毕业生,并参与学院人才培养工作,初步形成了教学与生产紧密结合、学校与企业互惠双赢的“校企联姻,产学合作”的办学模式,为学院进一步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施工学交替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工业电气和建筑电气区别例10

前言

下文主要就高层建筑电气技术的发展趋势、高层建筑电气设计的特点、高层建筑电气设计的日常安全工作以及电气设计的节能原则等方面进行逐一研究。

一、高层建筑电气技术的发展趋势

现如今,随着我国城市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这也对建筑电气技术提出了更多的重大课题。城市的规模不断扩大,建筑群也都展现出了更加明显的功能特性,在城市中也相继出现了休闲商务区、中央商务区、经济开发区、高层小区、行政中心区以及工业园区等区域。而在对现代城市进行管理工作时,必须借助于先进的信息化手段,对建筑群以及建筑设备进行综合管理,这也对现代城市建筑电气技术提出的最主要要求。现阶段,广大城市居民更加重视反恐安全和减灾、防灾问题了,所以,建筑物中的应急供电设备以及安防、消防和防灾设备也都是必不可少的,这些设备都是全天候工作的,要想保证其可靠并且稳定的运行,就必须依靠智能化的应用系统。

二、高层建筑电气设计的特点

1)负荷的计算。负荷计算时,cos 准取值大多数地区未明确确定。

2)电压的高低配备的相应的电气设备。①两路独立的电源是电气设计中最常见的运行方式,可以使供电安全、可靠。②由用户电表开关箱向室内配电回路,应以照明、空调及其他电器用插座分三个回路为基本回路。③供电电源和电压的选择。高层建筑具有建筑面积大和层数多的特点,高层建筑都有两个以上的独立电源,确保建筑供电的可靠性和安全性。这些电源一般都是同时供电,互为备

用电源,很多高层建筑还安装了机油发电机组,确保在停电的15min 之后恢复供电,保证建筑在照明、电器使用、电梯设备以及消防设备方面的正常供电,我国高层建筑的标准电压等级都是10kV。此外,电气设备人员还要对建筑电力负荷进行计算,对电气设备的选择提供依据,电力负荷计算一般是采用需要系数法和负荷密度法。

3)配电系统设计。①我国高层建筑一般都是10kV标准电源进行,时供电,使用单母线进行高压分段,实现电压的自动切换。配电系统计费方式是高供高计,在建筑低压配电系统旁边也安装计费电度表,采用两部电价法。②高层建筑单台变压器的容量一般都在1000kVA以上,减少变压器的数量。在变压器中间设置联络开关,限制低压侧流的短路。再次,高压线和低压线一般都是采用的放射式

系统,而高层建筑楼层配电则是采用的混合式系统,高层建筑竖井多是采用插接式的母线槽,水平干线一般采用的全塑电缆。

4)电气设计设备的选择。 高层建筑中电气设备特别多,包括了高压开关柜、 低压配电屏、电力变压器、应急发电组以及照明系统等。高压开关柜使用真空式、 手车式的开关柜。电压低,配置低的设施成抽屉式的开关柜,高配置,高电压的大容量电线应该使用手车式开关柜。为了保证安全,电力变压器一定要避免碰到油或者被油浸泡。电气设计的设备应注意避免一切不安全因素,这需要专业的电气人员的精心设计和准备。

5)电脑系统一般包括楼宇自控系统、火灾报警与消防联动控制系统、广播音响系统、无线通讯系统、因特网接入系统、视频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系统集成平台与各子系统的连接等十余个子系统。设计方案应注意具有以下方面:实用性、综合性和经济合理。各智能化子系统的运行状态一目了然,具备机房设备的工作条件。通过集成接口实现系统内部的系统联动。关于消防自动报警和自动灭火系统的设计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报警手段、手动灭火方面、挡烟垂壁的设置以及避难层的消防安排等。其他重要的防火的手段包括:防火阀:特殊情况下,通风风管(如空调管道)被允许进入或穿越电气设备间(如配电室、电话室、中控室)。在平时防火阀处于常开状态,灭火结束,防火阀重新恢复常开状态。排烟阀:设于排烟风机的排烟管道上,多位于出户风口附近。正压送风系统:火灾时人员不能进入电梯内,因为火灾发生后电梯升降一层未成而失电。此时人员的逃生通道应是楼梯间。正压风机一般处于屋顶,火灾初起时打开风口,启动正压送风机。火灾报警系统有效起作用有赖于喷淋系统的可靠工作。

6)电气设计中照明设备需要照明电器的选择、种类的选择、灯光的控制、 以及配备照明电器设备的电线的选择。

三、高层建筑电气设计的日常安全工作

1)防雷与接地。电气设计中安全问题尤为重要,在普通楼顶都会设计避雷针以避免雷电的破坏。高层建筑中防雷工作也是必不可少,电气设计人员要注意如何防雷设备的接地工作。选择正确的防雷设备以及防雷设施。防雷工作是高层建筑电气设计中重要组成部分,要做到安全、可靠的接地工作,会给人们带来安全放心的生活环境。

2)消防灭火也是必不可少的,警报器的位置摆放,火灾探测器的安全位置摆放以及自动灭火器的摆放。在高层建筑中用电量大、消耗能源多,安全问题很重要,消防灭火这一系统也是电气设计的重要部分。

3)高层建筑离不开电梯,电梯的设计方面主要分五种:有普通电梯、观光电梯、消防电梯、自动扶梯以及运货电梯。整个建筑需要的电梯类型,需要电气设计人员与开发商及建筑总设计人员进行协商,并做好相应的电梯系统工作。

四、高层建筑电气设计中的环保、节能原则

1)符合建筑物的需求。对于一个专业的电气设计人员来说,要更专业、更严格的要求自己。在建筑物设备选择方面应该选择相应的电气设备,将高层建筑的要求与电气设计特点相结合,打造出最适合这个建筑物设计理念,设计人员要达到专业的设计目标,完成建筑物与所需的设计目标。

2)从实际出发,注重经济效益。高层建筑电气设计人员要结合建筑物与设计理念相结合,找出最高效、最节能的设计原则,在最好范围内最大的节省建筑开支,既做到了高效设计,又做到了节约设计。从实际出发,一切设计理念按实际支出。

3)节能环保。高层建筑能源消耗大,用电设施多,电气设计应注意节能、 高效、环保。按时对用电设备进行检查,以免漏电,使电量流失。选择出最适合,性价比最高的建筑材料。电气设备型号的选择,避免买多、买重、买错。合理的选择电气设备的型号。以做到节能环保,为人们带来舒适、健康的生活。

结语

综上分析可知,随着我国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高层建筑在各个城市中的比例不断增加,为了满足人口及人均水平的发展需求,高层建筑电气设计方面面临更多的考验,只有更好、更专业、更科学的发展电气设计,才能更加高效的实现高层建筑电气设计的主要目标。上文主要就高层建筑电气设计的相关要点进行简要的分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