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云计算技术专业培训模板(10篇)

时间:2023-08-12 09:04:36

云计算技术专业培训

云计算技术专业培训例1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7)03-0157-02

作为沿海发达地区广东省在“十三五”规划中,对广东地区云计算大数据产业发展专题规划,提出了适合本地区区域经济发展的产业规划设计,提出在十三五区间将广东建设成为全国的云计算大数据创业创新高低,成为世界领先全国一流的云基础设备和云终端核心制造基地。为此,广东制定了珠三角“联云计划”人才支撑计划,为相关产业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人才和智力支持[1]。根据不完全的统计,2016年广东的云服务产业规模达到1000亿元,云终端制造产业规模达到3000亿元,预计到2020年整个广东云计算的产业规模将达到6000亿元,在社会的各个领域的应用更加广泛,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基本实现产业规模化。

图1 珠三角地区云计算产业概况

与此同时,在人才培养方面,与产业快速发展不相适应,目前的培养供给无法很好满足产业需求。特别是对人才结构出现严重的倒挂现象,一方面产业所需要的大部分是属于产业下游的技能型的人才,人才的需求结构类似于“金字塔”结构,处于金字塔下方的技能人才占据六七成;另外一方面目前在培养人才上面主要是本科院校,其所培养主要是研究性信息技术人才,云计算人才的供给多集中于产业链的中上游,而下游产业链人才的供给相对偏弱。下游人才主要集中在操作类岗位,主要是技能型岗位,从事重复操作的维护、服务类工作,以虚拟化工程师为主[2]。珠三角地区产业概况如图1所示。

根据招聘网站2016 年12 月的统计,云计算领域人才需求量56%为大专以上,与金字塔结构对应。

1 云计算应用型人才需求现状

云计算技术应用是研究描述大数据分析和处理、分布式应用、并行化应用、虚拟化应用的理论与技术,它把当前各行各业所产生的呈爆炸式增长的海量数据进行分布式并行分析和处理,发掘出海量信息中的数据价值。同时,云计算也具有虚拟化的特征,它把信息科学和计算科学等领域里面的一些基础设施、硬件资源、软件资源等作为一项服务提供给用户,就像用户使用电力设施或水资源一样,实行按需付费使用。根据云计算技术的特色及高职高专学生培养目标要求。

从所需人才类型上划分,云计算产业所需人才结构主要呈现“金字塔”型。据监测结果显示,应用产业作为云计算发展的重点领域,面对未来云计算产业的飞速发展,企业人才急缺的问题日益显现。以云计算产业应用领域相关的IT 人才需求为例,截至 2016 年下半年,IT 人才的需求量已突破30 万人,其中一线城市IT 人才需求最为明显,上海IT 人才缺口将近7 万人,其次分别为北京、深圳和广州,分别 突破6 万人、3 万人和2.5 万人。目前云计算类岗位的薪酬已居行业前列。应届生工资在4500-5900 之间,整体工资水平在10000-15000 元,远胜行业类似岗位。

国家“十三五”规划将云计算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重点,云计算产业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云计算专业根据市场人才需求,为广东地区培养云计算技术与应用人才[3]。

2 人才培养定位

云计算的产业链是由云计算服务提供商、软硬件与网络基础设施服务商、云计算业务集成服务商、终端设备厂商等构成,是一个完整的产业生态链,专业定位非常明确面向国民经济各行业和领域云计算建设的需要,根据高职高专学生特色注重培养学生较强实践动手能力和基本云计算核心理论基础知识,具备使用先进云计算技术和工具进行云计算应用等能力。

目前广东部分职业技术学院已经开设了云计算专业,培养云计算数据中心建设、维护、运营的人才;外省的重庆正大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山东科技职业学院、成都学院、山西职业技术学院等也开设了云计算专业;很多高职高专开设了云计算课程,20多所高职院校已开设云计算专业。以上可看出,高职高专院校的领导及教师都意识云计算技术的重要性和专业的必开性,但由于云计算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大部分高职院校对云计算这门课程如何定位、如何讲、讲什么还不清楚,相关课程的教师迫切的需要有系统地讲述云计算专业基础知识的教材。市面上的云计算相关图书大多为店销书,偏重产业和技术介绍,没有适合高职高专作为教材的书籍,这一现状大大的制约了高职院校云计算专业的开设和发展,影响了高职层次云计算人才的培养。

因此针对高职高专院校的云计算专业的培养目标、核心课程体系应如何建设,经过深入的调研,在云计算应用型人才培养定位上需要非常明确就是以就业为导向,学生能力为目标,以平台产品为载体,项目化教学为模式,重点培养具有云计算平台搭建和云计算应用设计能力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的云计算人才。

3 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思路

3.1 培养模式

按照基于新型工程教育模式的培养理念培养具有应用技能和创新思维的新型人才,在专业课教学中培育职业素养的意识和手段。在培养模式上采取项目为载体,通过项目作为引领构建“教学做一体化”的课程体系,实现校内校外实训,通过与教学企业的合作,⑵笠嫡媸蛋咐引入到课堂中,完成实训内容后进行工学交替、顶岗实习等企业化教学,校企双主体人才培养模式。

在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中重点培养具有熟练掌握至少一个国际知名云计算平台技术的云计算系统工程师及云计算系统运维人才,学生通过大量实践操作,熟练掌握设计、开发、规划、安装和管理云计算系统所需的专业知识,可以按照实际需求对云计算平台进行配置、优化以及局部改进的能力,能够为企事业单位和政府部门引进云计算系统进行设计、规划、安装和管理。主要可从事云服务提供商、软件开发公司、互联网企业、学校、政府及企事业单位的云计算系统的规划、设计、开发、搭建和运维。

3.2 产业融合,就业导向

首先人才的培养是以就业为目的,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和专业规划需要体现紧跟市场、一线定位的原则,需要在国内的产业背景为依托,跟产业发展相配套,培养的人才需要满足企业的需求和要求,因此,在专业规划、课程体系等各个环节需要做到“学有所教、教有所能、能有所用”。此外,在专业校企合作方面,需要与真实企业进行合作,实现共同办学、构建课程体系,保证学生在毕业后可以符合企业需求,打造“入学有就业保障、毕业即可就业”校企合作新格局。

校企合作,师资“互聘共培”。通过学校聘任企业工程师承担专业教学任务,企业聘任教师参加项目研发,提高专任教师的实践能力和兼职教师的教学能力。

3.3不同层次培养

坚持教学改革,把提高教学质量放在首位,逐步改善教学条件;按照“不同层次”学生具有不同特点进行结合岗位需求的人才分类培养,提高整体专业教学效果,提高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对于应用创新型云计算大数据技术人才来说,其岗位包括了云计算维护工程师、云计算售后服务工程、云计算测试工程师,可以按照学生对于专业特长和兴趣,设计相应的专业能力,配套相应的教学知识,,根据高职高专学生特色注重培养学生较强实践动手能力和基本云计算核心理论基础知识,具备使用先进云计算技术和工具进行云计算应用等能力。

3.4引入工程项目

新型工程教育模式的核心就是把工程项目引入教学过程,以项目设计为主线完整地、有衔接地贯穿于整个本科教学阶段。目前云计算大数据技术尚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在人才培养模式上还不是特别成熟。为此,根据本专业(方向)人才培养要求,专业实践教学主要包括专业基础能力实训、专业核心技能训练、专业综合实践,专业实践教学实训设备主要包括主流的PC 机、服务器、网络互联设备和网络安全等设备等。根据本专业(方向)校企双主体人才培养模式要求,实践教学基地主要以“教学企业”、校内实训室、校外实训基地构成。其中“教学企业”主要承担综合实践和企业真实项目实训,校内实训室主要开展专业基础能力和核心能力训练、校外实训基地主要开展顶岗实习(毕业设计)等实践训练。其中“教学企业”按照企业应用实际环境建设、校内实训室按照校企共建模式建设专业技能实训室,校外实训基地按照企业实际岗位要求建设。

3.5课程体系创新

高职院校云计算应用创新人才培养课程体系上需要按照采用“平台+ 方向”的思路,这个思路是符合高职院校课程特点和要求的。“平台课”需要大部分的学生都具备基础知识和技能,这是以后学生发展的后劲所在“专业课”。此外,在课程体系上需要进一步的创新,在课程的开发上,可以让企业参与进来,共同来开发课程,将企业对学生的职业素养和工作场景带入到课程中,更加符合一线定位的理念,真正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打造“校企双主体”的课程体系。遵循“学习的内容是工作,通过工作实现学习”的理念,构建由基本素质、专业基础能力、专业核心能力、综合性实践能力、专业拓展能力、综合素质等六个模块构成的基于职业岗位(群)的高职教育课程体系。

实行工学结合课程资源库建设项目,加强专业核心课程和核心课程群的建设。整理专业相关材料和成果,建精品课程建设团队。

3.6校内外一体的“云实训”

全面规划、合理设置和布局校内外实训基地,突出实训基

地共享平台建设,建立一批以专业群为基础的跨专业的实训基地。在实训基地建设中,需要校内实习公司和校外真企业共同参与,参与到人才培养过程中,重点构建校内实习公司,通过企业真实的案例来让学生做项目,实施“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过程,将课堂搬到企业来利用项目作为载体实现实训目标。对于企业来说,可以全程参与到人才培养中,利用一线企业市场、资金、场地、设备、项目、人员等的优势,充分利用企业方的资源,在教学中使得学生对实际工作任务、工作场景等有直接认知,实现基于新型工程教育模式的培养理念。

同时,规范创新实践教学管理,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的质量监控,切实提高实践教学质量。

4总结

随着云计算大数据人才需求不断增长,对高职院校来说需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切实提高实践教学质量,按照新型工程教育模式的培养理念培养产业所需要的技能人才。

参考文献:

云计算技术专业培训例2

云计算工程师三种能力

近日,H3C了面向云计算时代IT人才培养的“云计算实训室”解决方案及配套的实训教程,这也是H3C网络学院成立以来针对人才需求变化做出的最新举措。H3C网络学院推出的“云计算系统专家”属于H3C的云计算专项认证,将与H3C网络学院的现有课程关联,同时包括了部署云计算存储、服务器、网络,部署云计算虚拟化软件,部署云资源,部署虚拟机,部署高可用性、iMC、EVB,部署云服务等内容。

H3C培训中心云计算专家赵治东介绍,基于H3C的三层云计算产品技术体系H3Cloud,H3C制定了云计算工程师的能力模型。该模型覆盖了一个IT工程师要完成云计算系统的部署和维护所需要的知识与能力。首先是云计算基础设施的部署能力,其中包括云计算网络、存储和服务器的部署能力。第二部分是虚拟化能力。在基础设施硬件资源被配置完毕之后,可以用CVK和CVM进行资源划分、构建虚拟机以及虚拟机迁移、故障恢复等虚拟化的管理。第三部分是业务管理和运行维护。

“云计算的核心目标不是让用户把硬件服务器变成虚拟机,而是为用户提供透明化和定制化的IT资源,用户只需要告诉管理员需要多少资源,管理员结合用户的业务需求,为最终用户提供相应的业务管理和运行维护服务。H3Cloud在这方面提供了具有一定自动化程度的管控能力,即通过CIC和iMC等软件来完成,这也是云计算工程师需要具备的技能。”赵治东说。

认证提升就业率

云计算技术专业培训例3

马萨诸塞州安多弗市托管和云服务提供商NaviSite的首席技术官David Grimes说:“我在填补初高级工作岗位时,找的不是仅仅关注某一个专业领域的人,而是想找在应用程序开发、服务器管理、网络工程或数据存储等IT领域都受过培训的人。”

咨询公司Cloud Technology Partners副总裁Francesco Paola也表示,在基于云的部署环境中,不可能存在我们过去所看到的IT孤岛之间的技术移交。想提高云计算技术的效率,就需要工作人员彼此合作,共同管理云环境的多层体系。

“在这个市场,人们想得到的与他们所得到的是两码事。”全球IT人事服务公司Robert Half Technology的高级执行董事John Reed说:“精通云计算、软件即服务和虚拟化的专业人员很抢手,而同时掌握服务器、软件和网络等多项技能的人才在目前的IT就业市场最受追捧。”

在经过对十几位CIO、猎头和IT培训专业人员的采访后,得出的结论是,在过去一两年有时间、有意向又有机会接受交叉培训或获得云计算项目方面工作经验的资深IT专业人员可谓是凤毛麟角。

“这是个卖方市场。” Grimes说,可以预见,将来我们愿意出高价获得这些跨学科的云计算人才。”

据知名的技术和工程专业人员求职网站Dice。com收集的数据显示,云计算一直是增长最快的技能类别之一,与之相关的工作岗位数量也比去年增加了72%,每天的岗位超过3800个。相比之下,Dice上的其他技术行业的岗位数量较去年同比只增加了4%。此外,Dice。com的数据还显示,今年美国云计算专业人员的年薪平均将达到92830美元,而技术行业的中位数薪资为81327美元。

Robert Half Technology的研究也表明,与云计算工作相关的薪资继续以每年8%~10%的幅度递增。原因是合格求职者的队伍不断萎缩,需求却有所增长,而且争夺拥有移动、大数据、云计算和虚拟化等经验的IT专业人员会更加激烈,求职者会收到多家公司伸出的橄榄枝,手中有相当大的主动权。

交叉培训

Dice。com的常务董事Alice Hill说:“如果从事传统IT岗位的求职者想在事业上求发展,就得接受一定程度的交叉培训,对自己重新加以包装。

从微软、VMware的服务器虚拟化厂商和亚马逊等大获成功的专有IaaS提供商,以及OpenStack等开放计算组织都对外提供培训计划。这些计划有助于对网络员工和服务器管理员进行交叉培训,让前者了解虚拟机管理程序的内部机理,让后者明白为何OpenStack的Quantum“网络即服务”这个项目会影响下一代云计算部署。

凯捷北美公司首席技术官Joe Coyle认为,从实际的角度来看,优秀的求职者完全需要在每一类云计算平台方面受过特定云计算厂商提供的某种正规培训。比如说,如果DevOps求职者拿到了VMware认证,就表明他了解虚拟化平台是如何运行的,同样,如果他知道Rackspace公司如何运行IaaS平台,也能大致了解亚马逊的同类平台。

NaviSite的Grimes提出建议,认为IT专业人员对于交叉培训应有所选择。他说:“假设你是名资深的Linux系统工程师,又想涉足网络领域,就可以报考CCNA(思科认证网络工程师),大致了解网络知识,并且获得良好的基础技能。但要是报考CCIE(思科认证网络互联专家),对思科架构的了解就显得有点过于深入了。

Paolo建议,高层IT管理人员可以把互补性学科团队合并起来,比如系统管理员和网络管理员团队推行交叉培训。他说:“为这些资深专业人员团队配置刚毕业的大学生也是个明智之举,因为年轻人更乐于接受云计算,一开始就能在这种跨学科环境下接受培训。”

而且,Grimes提醒,IT管理人员必须留意潜在的敌对情绪,建议通过召开跨学科设计研讨会,将这种情绪扼杀于萌芽状态。

证书证明才能

云计算技术专业培训例4

1 云时代下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重新定位

经过多年的技术发展和经验积累,云计算已经进入一个相对成熟的阶段。在过去,为了满足信息技术产业和企业的需求,国内众多的高职院校开设了计算机网络技术等专业,但毕业生的就业前景却相对暗淡。据权威机构调查,国内计算机专业毕业生就业后的专业相关度仅为50%,并且毕业生就业三年后转换行业的现象普遍。究其原因,超过1/4的毕业生反馈在校学习的课程知识较为陈旧,面对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新型技术的兴起,自己所掌握的知识、技能和实践经验均无法满足行业需求。因此,高职院校计算机网络技术等专业人才培养计划要洞悉企业人才需求,定位要体现云计算人才专业技能的培养目标,通过与云计算行业权威企业合作建立真实的云计算实训场景,设计适用高职院校学生的课程,选用与行业接轨的教材,以填补目前高职院校计算机相关专业在云计算教学的空白。

2 高职院校云计算实训室建设的定位模式:IaaS模式

云计算的应用模式主要可以分为三个类别:基础设施即服务IaaS(Infrastructure as a Service)、平台即服务PssS(Platform as a service)、软件即服务SaaS(Software as a Service)。从它们的定义可以看出,IaaS是最低级的服务,比较有代表性的产品是云主机;PaaS模式对技术要求以及产业链的打造有较高要求,互联网企业为主要的服务提供者,BAE、SAE等都属于这一类服务;SaaS服务的技术门槛不高,涉及面广,是规模最大的服务模式。据IDC最新数据显示,云计算已成为影响整个IT行业的关键性技术,在高职院校开展云计算应用人才培养可以从提供最低级服务的IaaS模式入门,该模式应用范围最广,技术标准化程度最高,受行业属性影响最弱。

IaaS应用模式是在服务器虚拟化的基础上,将已经计算、存储、网络资源以组织(或虚拟数据中心)的方式向最终用户提供。采用IaaS私有云方案,IT部门可以将基础资源以“服务”的形式对外,最终用户可以根据实际需求申请所需资源,在使用过程中,如资源不足,还可以对资源进行热添加。

3 云计算实训室环境部署

本方案采用H3C公司的H 3Cloud(华三云)解决方案,该方案主要由基础设施层、虚拟化层和云管理层三个层次构成,涵盖了性能卓越的服务器、存储、网络等基础设施以及功能强大的虚拟化软件和云管理软件。引入H3C的H3Cloud方案能够避免高职院校计算机网络等实训室的重复建设,并能够整合现有不同类别且功能互相独立的“信息孤岛”――实训室,且无需改动现有实训室的布线等基础设施,是当前云时代下建设高职院校“私有云”实训室的首选方案。云管理层是由CVK(Cloud Virtualization Kernel,虚拟化内核平台)、CVM(Cloud Virtualization Manager,虚拟化管理系统)、CIC(Cloud Intelligence Center,云业务管理中心)组成。其中,CVK指运行在基础设施层和上层客户操作系统之间的虚拟化内核软件。CVM主要实现对数据中心内的计算、网络和存储等硬件资源的软件虚拟化管理,对上层应用提供自动化服务。CIC由一系列云基础业务模块组成,通过将基础架构资源(包括计算、存储和网络)及其相关策略整合成虚拟数据中心资源池,并允许用户按需消费这些资源,从而构建安全的多租户混合云。基础设施层由云就绪网络Cloud Ready NetworkCloud Ready Network、H3C FlexServer、H3C FlexStorage、vSwitch虚拟交换机、vSR虚拟路由器组成。

虚拟化层由基于IaaS云计算基础架构的H3C CAS CVM虚拟化管理系统提供最优化的虚拟化与云业务运营解决方案。能够实现数据中心虚拟化环境的中央管理控制,统一管理数据中心内所有的物理资源和虚拟资源。

4 云计算实训室产品清单

按照云计算IaaS模式下的云计算实训室部署方案要求,一个基本的IaaS模式云计算实训室的基本设备包括云服务平台,可选择型号H3C CAS-CAS云计算管理平台企业版;虚拟化平台可选择型号H3C CAS-CVM虚拟化管理系统企业版;云管理组件可选择H3C iMC-VCM虚拟连接管理组件。没有列出可选配的机架服务器和交换机部分,这两部分可以用现有的服务器和交换机替代,节省资金投入。

5 云计算实训室的建设总结

云计算分为IaaS、PaaS、SaaS等多个层次,其相关技术涉及虚拟化、集群管理、分布式计算、WEB服务和大数据处理等多个领域,高职院校建设云计算实训室如何实现教学与实验工作能涵盖众多层次与领域,成为云计算人才培养中的重要问题。高职院校要密切跟踪云计算的技术革新和人才需求动向,及时调整适合的人才培养方案,并建立配套的云计算技能人才培养实训室,才能够实现人才培养的最终目标。

云计算技术专业培训例5

关键词:

计算机专业;课程群;教学改革

课程群建设的基本思想是把专业内属于同一个培养能力范畴、内在逻辑性强、内容联系紧密的一系列课程作为一个整体来建设,以培养目标为目的,打破课程内容的归属性,对课程内容进行重新分配与实施[1]。云南大学于1984年成立云南省内高校第一个计算机科学系,并于2008年入选部级特色专业建设项目,是云南省唯一的计算机类部级特色专业和重点本科专业。作为地方高校,我们努力把该专业建设成为云南省培养计算机技术高层次专门人才的重要基地,为云南省相关高校的类似专业建设和改革起到示范和带动作用。

1课程群设立的原则

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校长韦恩•克劳福德认为计算机专业“提供更恰当的教育,而不仅仅是更多的教育”,它是我们改革的立足点。结合云南大学的特色,发挥计算机学科自身的学科优势,拓展特色专业建设的成果,我们提出课程体系改革的总体思路:理工结合、夯实基础、分类培养、强调实践、重视交叉、突出创新,通过教学与科研相结合,教学与实践相结合的模式,培养面向云南省地方经济建设,服务桥头堡战略的高素质创新型的计算机技术人才,实现以下课程体系改革建设的目标。

(1)结合云南大学综合性大学的特点,发挥信息学院群体学科的优势,理工结合,保持基础扎实的传统,建设有自身特点的基础课程模块;

(2)发挥学科优势、将科研成果融入教学过程、将科研工作与教学工作进行有机结合,围绕数据与知识工程、高性能计算与移动互联网和图形图像处理三个特色学科方向,打造出具有特色的课程群;

(3)利用综合性大学多学科的优势,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以沟通学校和社会为突破口,建设富有活力的实践创新课程模块,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2课程群总体建设方案

我们的整个课程体系划分为3个部分:基础课程模块,特色课程群模块,实践创新模块。其中,特色课程群模块又分为3类:数据与知识工程课程群、高性能计算与移动互联网课程群和图形图像处理课程群。这三个模块见图1所示,基础课程模块是我们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基础课程,这些课程奠定了学生计算机专业的基础知识,包括21门必修课程和7门选修课程;特色课程群模块包括三个特色学科的课程群,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结合今后设想的工作和研究生方向,选择其中一个课程群重点学习。经过系统学习该课程群后,可以对这一个方向更为专业,有利于就业和研究生继续学习;实践创新模块是以前面两个模块作为基础,在学习了前面的课程群后,参加该方向的科研训练、创新实验、毕业实习、毕业设计和相关的课外科技活动,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实践创新的能力。

3课程群设置

3.1基础课程模块

基础课程模块包含21门课程学科和专业基础课和7门专业选修课。课程的设置以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指导委员会编制的《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发展战略研究报告暨专业规范(试行)》和国际计算机教育的课程体系IEEE/ACM2005为指导,基本覆盖了CS(计算机科学)和IT&IS(信息技术与系统)两个方向的核心课程。作为综合性大学,云南大学在数学、电子技术和物理方面有非常好的教学传统,计算机专业的教师在专业基础课教学方面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有利于发挥理工结合的优势,在数学、硬件和软件课程上打下扎实的基础。

3.2特色课程群模块

我校计算机专业的教师在海量数据挖掘与知识发现、多媒体信息处理和高性能计算、移动互联网方面已逐步形成了具有一定实力和特色的教学与科研队伍。我们发挥本专业的学科优势、将科研成果融入教学过程、将科研工作与教学工作进行有机结合,打造出具有特色的课程群。

(1)调整课程内容。结合科研,面向需求,调整课程内容,进行适当地增删,把课程群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建设,在内容上进行合理组织,以培养目标为驱动,让学生广泛积累专业方向上的知识和技能。

(2)三组灵活的交互强化的课程系列,将帮助学生构建某一计算机领域的独特技能。在课程学习上,允许学生灵活地调整,要求学生完成至少3个特色课程群中的1个。

(3)紧跟学科前沿。聘请国内外的专家和高新技术企业中的技术人才、项目经理等为学生开设新技术方面的讲座,具体讲授案例分析。

3.3实践创新模块

实践创新模块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标,通过沟通学校教学和社会需求,确实提高毕业生的素质和能力。

(1)以数据与知识工程、高性能计算与移动互联网课程、图形图像处理三个教学团队为依托,打通“创新设计-毕业设计-毕业实习”三门实践类课程,采用学生-教师双向选择的办法,为每位同学安排专业学习导师,吸引同学参与到导师的科研或开发工作中,培养学生的科研兴趣和创新能力,促进科研和教学有机结合,全面提高创新型人才培养质量。

(2)课外科技活动是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渠道,以参加科技竞赛为导引,形成了比较完善的课外科技活动开展机制。一是规范开展,在本科必修课中开设《数学建模与实验》课程,为课外科技活动打下良好基础,形成固定规范的赛前培训机制,有专门的教师负责;二是注重课外科技活动的覆盖面,推动尽可能多的学生参加课外科技活动。

(3)建设实习基地。与云南日报集团、云南南天电子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昆明金软科技有限公司、中船705所积极合作,建立和完善了4个社会实践基地,并制定学生实践制定计划和指导书。目前,已经和建设银行云南省分行签署协议,将共同建立校内实训和联合研究实验室。

(4)科研训练。科研能力的培养主要围绕数据与知识工程、高性能计算与移动互联网课程、图形图像处理三个方向,同时也带动其他相关方向的建设、促进学科交叉与融合,例如DSP技术、软件并行处理、信息安全、生物信息处理等。此外,积极引导学生进入导师实验室,参与导师科研项目,并积极组织学生申报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项目以及云南大学本科生科研项目,在完成科研项目的基础上,形成毕业论文,申报科研奖励,参加科技作品竞赛,促进本科生教学和科研的良性发展。

(5)课程资格认证与就业。开展“课程实验—资格认证培训—就业”的改革试点,以“数据库设计及应用”课程为依托开展“IBMJava&XMLRelatedTechnology”课程认证,以“分布式计算”为依托开展Android课程认证。

4结束语

课程群建设的改革是等院校课程改革建设的发展趋势。课程群建设能够加强学科内各门课程之间的联系,优化各门课程的内容,能够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更紧密结合,更好地达到专业培养的目标。云南大学将努力把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建设成为云南省培养计算机技术高层次专门人才的重要基地,为地方经济做出重要贡献。

云计算技术专业培训例6

二、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发展以及存在的问题

云计算技术专业培训例7

服务经济转型升级,推动产业结构加快由中低端向中高端迈进,高等职业院校作为一支主要力量,面临着巨大的困难和压力,这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如何跟上蓬勃发展的“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新思维、新技术浪潮,培养符合市场发展潮流的新型技术人才?许多高职学科专业对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市场定位,就业方向、人才培养课程体系等内容进行大幅调整,但现实情况却是培养出来的人才能力距离企业用人要求仍存在不小的差距。

究其根本原因,一方面是人才培养方案、计划、目标都很切合时展需要,另一方面,教师综合实践能力,课堂教学方式方法、课程教学内容、课堂评价考核目标、实习实训环节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强烈地不适应,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理论与实践脱节。学生对于新专业、新知识的兴趣和激情,也在这种“僵尸”课堂上被慢慢消耗殆尽。如何激活课堂学生的思维和动力,教师及时更新教学手段和方式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如何通过最新的信息化手段引入新技术、新资讯、新理念、新市场、新变化打开封闭的课堂,很多实践的案例证明,充分运用信息化技术手段改革教学、激活课堂是一条值得每一个高职院校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积极研究与实践的有效途径。

1 “云”背景下的信息化教学环境搭建

初级的信息化教学环境在过去的10年中,改变了传统教学环境,充分运用了视觉、听觉、感觉三位方式进行知识再包装。将枯燥的黑板、单调的教师灌输、笔上实验等传统的单向知识传递,丰富为视频、音频、实践操作指导等多样化教学方式。这需要对教学环境进行信息化改造,投影仪、电子教室、电脑、网络、实践教学软件等一些必备软件和硬件设备。

新的信息技术对现代教育的影响和冲击,正悄然产生出全新的教育方式。当前,以云计算技术和大数据技术为主要标志的信息技术,对当代社会产生着重大的影响,也对当代教育进行着冲击。计算机多媒体融图、文、声于一体的认知环境以及先进的网络技术,使得教育、教学的传统观念收到冲击。特别是进入21世纪,全球信息化浪潮一浪高过一浪,云计算、大数据、数据挖掘等新技术新手段,为我们的时展开拓除了一片广阔的天地。如阿里云、百度云、Google云、无线应用等一系列贴近生活和生产的应用深入到社会的各个阶层和角落,也逐步浸入到高等职业教育中,高职院校也直接感知到新技术、新信息的重要性,更加迫切的希望云计算技术和大数据技术能够为人才培养质量和高效教学改革提高提供更强大的保障和动力。

许多高职院校加快了与云计算与大数据服务企业的合作与共建,以租借、合建、委托、共同开发等各种方式展开合作,参与到云计算与大数据服务平台的建设与应用中,已经开始瞄准了云服务相关人才培养的。

2 加强加深校企合作,依托“云”整合教学资源

云计算平台和大数据平台作为目前最流行的信息技术,其建设成本和维护成本对许多高校来说都相当高昂,特别是教学信息化应用与开发和教学资源与社会资源整合两个方面都缺乏足够的人才储备。

要解决这些难题,校企合作是高职院校建设、运用、培育信息技术的必须途径。目前,国内大型从事信息技术相关企业都扎堆到了云计算技术和大数据技术,提出了许多解决方案。国内提供云服务的知名企业如阿里、百度、腾讯、华为、中兴、浪潮、浙大网新、用友、数字政通等等。先进的云计算技术如服务器虚拟化、网络虚拟化、云存储、云桌面等等。2014年,健康、教育、旅游、医疗等民生服务创新成为云服务的热点。个人领域的SaaS服务成为云计算创新的热点,大型互联网企业在健康、教育、交通等领域不断创新,推出个人服务产品。电信运营商基于数据优势,在全国各城市布局教育、健康等领域的信息服务。云计算中小创业公司则将教育作为创业首选领域,51talk、91外教、云校等一批创业公司也陆续进入教育云领域。众多企业积极建设这些重点行业的公共云平台并提供衍生服务。

无论主动参与,还是被动接受,高职教育已经身处“云”的时代。学生、教师、学校管理者在生活中都悄悄成为云技术的体验者与参与者。虽然许多的教学资源如学习文档、教学视频、录音、学习软件等在各种云平台上可以实时获取,但是针对软件开发人才培养的教学资源还处于一种非常分散和凌乱的状态,并且与每个学校的实际教学条件、师资、学生素养存在很大差异。

如果仅仅是靠学校的师资力量进行教学资源的整合,那将是一个会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和时间的低效工作,如何有效借助企业的力量,快速进行教学资源库建设、打造生产性教学云平台?加强、加深校企合作的必然途径。一方面教育是云服务市场的一块大蛋糕,任何企业都不可能忽视这个重要的阵地,从人才培养、市场份额、技术推广、就业与创业各个层面都存在巨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另一方面,学校也急需借助新的信息化技术提升教学质量、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改进教学方式方法。这给校企合作的强化提供了原动力和催化剂,同时,经过整合的教学资源平台的整体性与开放性,也会成为学校与企业扩大社会影响力和提升社会贡献力的新方向,其深远作用是不容忽视和小觑的。

以武汉职业技术学院的云计算专业为例。学校已与中兴通讯联合开展一期建设云平台实验室36台卡位,二期将完成90台的卡位建设。其中课程建设方面将与阿里云全面合作,引入阿里云教育的系列专业课程,并进行校企教师互换计划,企业技术专家与专职教师进行角色互换,通过各种中长期合作,逐步提升教师对云平台及云平台应用的掌握。同时,也与深圳深信服信息技术公司开展教师培训和超融合技术的合作,暑假已经组织了4名软件专业教师远赴深圳开展了为期5天的超融合技术培训,并准备在9月份派遣2名教师到南京深入学习阿里云的系列云课程。

这些校企合作的开展,不仅仅是为了云计算专业人才培养所做的努力,更是为了将来维护云平台,使用云平台,高效运营云平台所做的技术人才储备工程。只有做好人才与技术的储备,学校才能依托云平台贴近企业和市场,为服务地方经济发挥出辐射和推广作用,更有针对性地培养高质量、高技能型人才,满足企业多样化的人才需求。

3 教师对新信息化技术的掌握与应用

新技术带来新发展和新机遇,同时也带来了新挑战和新困难。

教师作为教学实施的第一人,面对新技术的大发展态势,如何掌握新信息化技术并应用到课堂教学过程,思考怎么高效地将先进技术转化为教学直接生产力与推动力,这将是高职教师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必须面对的一个难题。

技术培训是一个必须经历的过程。充分运用校企合作的方式,利用企业的技术优势、项目优势和设备优势,采取短中长期方式相结合,循环、梯次对专业教师从概念阐述、应用手段、市场分析、人才培养规格等方面全方位进行培训,并将培训过程逐步转化为校企沟通和交流的平台。

其实,一般在学校资金充足情况下,云平台设备的引进、云技术平台的搭建等投入是可以快速完成的,企业在这方面也是能够积极满足要求的,但关键问题还是教师对新技术的理解和运用跟不上发展的步伐。这也侧面反映出更深层次的问题,那就是许多高职教师的思维方式仍停留在传统的教育教学定式上,简单认为运用投影幻灯片、播放一些短片、演示下工具操作就是信息化教学。错误理解信息化就是将教学内容用设备方便地展示出来,教育教学仍然以教师、教室、教材、考试为中心,没有充分发挥出信息化教学的巨大优势和真正效率。

4 思维转变,激活课堂

任何技术都需要使用者具备一定使用技能和运用思维,教学信息化更是如此。

教学云平台的建设覆盖了云资源库、云教学环境、云实训环境等各个教学环节,充分运用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将课堂教学通过云平台进行了拓展到了校园各个角落、拓展到了学生学习生活的各个方面,实际上将课堂学习延伸到了课堂之外、延伸到企业生产领域、延伸到社会活动。教师更多将扮演一个导师角色,引导学生主动了解课程、了解专业、了解市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专业热情,在学习过程中掌握必备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明确行业职业定位和市场发展方向。

依托云计算与大数据技术的支撑,高职课堂教学将会发生巨大、深刻的变化,这是新信息技术带给高职教育的机遇和挑战。高职教师应以积极主动的态度亲身去学习“云”,了解“云”,使用“云”,并将所学所见所解结合自身专业理论实践才能更好激活课堂。

参考文献

[1]兰先芳.高职课堂教学改革的转向:信息化的视角[J].职业与成人教育,2014(12).

[2]阮亮.高职课堂教学策略创新问题探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3(11).

[3]黎加厚.走向教育技术“云”服务[J].远程教育杂志,2008(03).

作者简介

云计算技术专业培训例8

关键词:

职业院校;技能竞赛;网络技术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是教育部、天津市政府及其他行业共同举办的、专业覆盖面最广、参赛选手最多、社会影响最大的部级职业院校技能赛事。技能大赛为校企合作、国际交流、院校互学、服务教学提供了一个开放式平台,呈现出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改、以赛促建、教赛互动、校企共赢的技能氛围。

一、赛项背景及分析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已经连续举办了7届,2012年赛项以“绿色、智能网络的升级与改造”为主题,在构建计算机网络核心任务上主要增加了传感网和网络排除内容;2013年赛项以“数据中心网络组建”为主题,主要增加了虚拟化技术、数据中心技术等内容;2014年赛项以“云计算网络组建”为主题,减少了网络服务配置内容,增加了信息安全技术和云计算等内容;2015年新增信息安全管理与评估、桌面云技术与应用方案、FTTx(光接入)场景设计与组网、数字影音后期设计制作、云计算平台搭建与部署、4G全网建设技术能力竞技、物联网技术应用和数据安全与反病毒技能竞赛。

二、职业技能竞赛对网络技术专业发展的促进作用

(一)将竞赛试题引入课程教学,促进专业发展

将竞赛试题引入课程教学,在教师授课过程中,实施项目化教学,将竞赛的项目案例作为课程教学的真实案例,在教学实验和实训过程中实施,可有效促进专业发展。

(二)引入大赛项目分组方法,促进专业发展

在竞赛中,组长领到比赛赛题后,要统一分配任务,每隔一段时间检查进度,及时调整,每个人要熟练掌握多个项目。将竞赛中的这种训练方法应用到专用周课程实训过程中,实施分组的课程教学方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三、以职业技能竞赛促进网络技术专业教学改革的策略

(一)以赛促建,不断加强专业化实训室建设

为了紧跟行业企业技术发展,学院加快实训设施的升级改造,我院信息工程技术实训基地已建成陕西省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示范基地,依托学院和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合作的网络学院,以技能大赛实景及企业实景建设改造现有实训室,为专业提供全真实景的工学环境。网络技术实训室具有H3C全线网络产品,集交换、路由、无线、安全、存储、虚拟化和云计算为一体,已经成为陕西省高职院校信息类专业学生技能切磋、相互学习、相互交流的平台。

(二)与大赛并进,多途径促进课程改革

2010年大赛用的是星网锐捷网络设备,2011年用的是神州数码的设备,2012年大赛设备还未确定时,作为网络技术专业负责的赛项,针对大赛设备是等大赛赛程还是提前准备的问题,教研室教师进行了多次交流,认为目前网络设备主流技术一类是思科,另一类是华为、H3C。所以决定在第三学期局域网组建与管理省级精品课程和H3C网络学院平台上,以真实设备和企业项目进行教学(这样做的原因一是有真实设备,二是H3C命令比思科简单些,利于初学者学习);在第四学期网络设备配置与管理课程中,以思科网院和模拟器为平台进行综合项目训练。紧跟近几次技能大赛最新技术进行毕业设计改革,2011年指导校园网络优化设计课题;2012年指导基于IPv6的企业网构建与分析课题,获得学院优秀毕业设计;2013年指导虚拟化技术应用课题;2014年指导云技术研究与应用课题。以校园网扩容和学生公寓楼网络集成工学结合项目为载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安排参赛学生去华为、H3C和锐捷等公司或商顶岗实习,提高了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

(三)以赛促教,加强师资团队建设

技能大赛可有效促进教师全面掌握行业企业对高技能人才的岗位技能要求和培养需求,增加与企业人员的交流渠道,网络教研室有多名教师参加了H3C网络讲师和锐捷网络工程师项目培训,促进了教师实践技能的提高。网络教研室的所有专兼职教师都有指导学生省级以上技能大赛获奖的经历。

四、结语

为了提高我省技能大赛的水平,陕西省已经成立了陕西省高等职业院校技能竞赛集训中心,全面指导各赛项的训练工作。在今后的职业技能竞赛中,我们应该继续以竞赛为切入点,加强课程改革,促进学生技术技能提升。

作者:李文宇 李爱国 单位: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信息工程学院

参考文献:

[1]VelteAT.云计算实践指南[M].周庆辉,陈宗斌,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

云计算技术专业培训例9

文章编号:1672-5913(2013)07-0031-03

中图分类号:G642

企业需要大量的计算机应用人才,而高校计算机类专业每年向社会输送大量毕业生,却满足不了企业的用人需求。企业需要的是“即来即用型”人才,能够熟练操作的“职业蓝领”;而计算机类专业的应届毕业生理论强动手能力差,普遍没有工作实践经历,教育和就业严重脱节,导致了“用工荒”和“技工荒”。据麦可思研究院《2011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无论是在本科还是高职阶段,都属于就业红牌警告专业。究其原因,并非是该专业毕业生数量供大于求造成的,而是人才培养质量达不到产业的要求。因此,为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许多高校都在不断进行教学改革,以满足市场的需要。然而,改革面临诸多困难,如具有工程实践经验的教师较少,学校想引进的工程实践人才学历达不到要求,专业实验设备严重不足等。于是,许多高校都不约而同地采取了校企合作这种模式。提及校企合作,人们普遍认为是学校和一些生产企业、工厂的合作,却忽略了和学校具有同质性的校外培训机构,特别是IT培训机构的合作。许多未能找到合适工作的计算机类专业毕业生在参加这些IT培训机构的培训后反而能找到专业对口的工作,不得不引人深思。据学者研究,校外IT培训机构具有课程体系较为实用、与相关的大型企业合作紧密、教师工程背景深厚、实验设备先进、实训基地贴近实用、教学资源相对集中等特点,而这些特点恰恰是高校所缺乏的。

目前,高端的IT教育资源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如何把大城市高端的IT培训机构的教育资源引入到偏远地区的大学计算机教育中来,吸收其优秀的教学资源为高校所用?云培训应该是较好的模式。

1 何为云培训

什么是云培训(Cloud Train)?著名网络服务平台“著云台”分析师团队结合云发展的理论总结认为,云培训是基于云计算商业模式应用的云计算平台开发及其在教育培训领域应用的总称,包含教育培训管理信息系统、远程教育培训系统和培训机构网站,属于大型教育培训平台设计技术领域。在这个覆盖世界的教育培训平台上,大家共享教育培训资源,分享教育培训成果,实现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良性互动。

关于云培训的实践,目前做得比较成功的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构建网上“云世界”在线学习平台,整合了学员在校学习的各个环节。在“云世界”学习平台中,学生可以使用传统的留言板、站内信、聊天室等方式与其他人交流,使用作业系统查看教师为自己量身订制的学习内容,并上传作业。学生还可以在公共大厅上传自己的作品供他人使用及点评。在“云世界”中,不同地区的学生可以在此组建课题小组,开发集体项目,提高协作能力及实战水平。这种方式充分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增强学生、教师、家长、企业、社会五方的参与度,为学生构建了一个展示作品和对外宣传的平台,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及创新水平。

另一种形式的云培训是采用远程教育、在线服务、实训基地三位一体的培训模式。实现了5个Any,即可以使任何人,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从任意章节开始,学习任何课程。在这个云培训平台中,学生可以直播或点播感兴趣的课程,接受企业优秀IT教师授课;远程连接培训企业的实验设备,进行真机演练。以较低的费用,享受企业的增值服务,实现一对一的专家在线答疑。使用考试测评系统对自己的学习成果进行考核。同时对于想进一步发展的学生还可以亲临企业的实训基地,接受培训和项目实战开发。这种培训打破了传统学习地域性、时间性的局限,使在边远地区的学生也能享受到发达地区的高端技术培训,使用高端的实验设备,随时随地加强技能训练。

相比较之下,第一种方式主要侧重于对学生个性化教育培训,第二种方式侧重于远程教育本地化的实现。在计算机类工程专业教育中,结合专业特点,可以采用二者相结合,以第二种方式为主构建校企合作云培训教学平台。

2 构建校企合作云培训体系

1)网上学习平台。

通过合作企业的帮助,搭建专业的网络教学平台,学生在此专用平台上可以学习合作企业提供的IT技术培训课程,同时还可以在讨论组中与他人学习交流。教师可以在专业学习平台上学习公告及学习资源。

2)教学资源的建设。

合作企业挑选获得IT行业公认的、通过国际专业认证的“双师型”教师授课,并采取高品质视频录播系统录制多位教师的视频资料,放置到网上,供学生选择。同时合作院校也可以把自己单位的教学资源提供给企业学员,达到知识共享。

3)远程直播教学平台。

合作企业利用视频会议软件,由企业资深教师实时授课,学生在宿舍中就可以参与“面授”,如同在教室里。在直播平台中上,学生能听到教师清晰的授课声音,共享教师的课件及操作步骤,还能与培训现场教师互动,提出问题。教师还可以操作学生的电脑进行指点。

4)在线答疑系统。

合作企业采用多线程非阻塞通讯模式、高并发对话业务对学生进行在线答疑,弥补了远程教育缺少互动性的不足,学生可以在工作时间内与合作企业专业教师进行一对一的咨询。

5)云计算实验室。

合作企业采用先进的1200型高端网络设备,覆盖CISCO、H3C、IBM、HP、RED HAT LINUX等路由&交换、安全、语音和视频、磁盘阵列服务器等中高端设备来构建云计算实验室。在校学生可以随时通过互联网远程登录这些设备进行实验。

6)基地实训。

这是云培训的重要组成部分。合作培训企业建立了真实企业环境的实训基地,拥有庞大先进的项目库和案例库,使学生具有真实企业项目的动手机会,以及贴近真实需求的职业体验。学校可以组织有意向的学生到企业参加实训实习,在合作企业的实训基地,企业可以采用“拆毁重建”教学方式,使学生快速掌握系统集成核心技术,增加真机实战的机会。

7)在线考试测评系统。

合作企业建立了考试测评系统,测试系统录入国际IT认证考试题库。学生可以利用这个系统自我测评,模拟考试。教师也可以利用这个系统对学生进行课程考核。

3 校企合作云培训体系实施方案

1)学生自主学习,学校组织考核。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或者教学任务到云培训教学平台注册学习。在平台上,学生可以选择一些自己喜欢的课程进行学习,对于学习中的疑问可以到学习论坛中与其他学员或企业培训老师进行交流。这样的做法往往随意性较大,学生经常会学一些日子后就坚持不下来。学校辅导教师可以在网上学习进度表,供学生参考。在规定的时间内学习完毕后,学生可以申请考核,学校教师根据学生报名情况,向企业培训学校提出考核申请。对成绩通过者,给一定的学分,并且可以参与企业培训的更高一级课程。

2)开设选修课。

自主学习最大的问题在于随意性较大,坚持到最后往往是为数不多的学生,因此可以考虑开设专业选修课,一周设2节课左右,以集中教学为辅,学生自主学习为主。在教学过程中,学校指导教师把这一周要学习的要点难点,向学生讲解,同时安排实验任务。学生课后再到网上学习平台听取企业教师详细讲解,这样可以保证课程有序进行。

3)使用企业远程实验室平台。

相比学校实验室,企业培训实验室专业性更强,一些高端设备的更新也较为迅速。为了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在校学生可以通过远程登录的方式来使用这些真实的设备进行实验,只需要向企业购买一定的机时。为了减少学生的花费,可以先让学生在校内相关的设备中进行实验,或者采用软件模拟的形式先行练习,然后再登录到企业远程实验设备进行真机实验,这样会大大减少学生在真机实验设备中所耗费的机时。

4)利用企业实训基地。

云计算技术专业培训例10

“云计算”最早被大范围传播是在2006年。2006年8月,在圣何塞举办的SES(搜索引擎战略)大会上,谷歌CEO施密特在回答记者提问时提出了“云计算”,自此之后各种有关云计算的概念层出不穷,在媒体长篇累牍的报道下一夜成名。而实际上云计算本身无论是商业模式还是技术都已经发展了很长时间,并在实践的过程中逐步演进。

随着互联网、移动应用的普及,以及各种智能终端的使用,互联网服务面对的客户越来越多,后台程序开始难以承载激增的大规模计算和存储需求,所以需要一种技术来解决各种系统压力,云计算就是用来解决互联网爆发式增长带来的“大用户”“大数据”“大系统”的问题。

云计算服务模式为软件即服务(SaaS)、平台即服务(PaaS)、基础设施即服务(IaaS)。软件即服务(SaaS)就是在互联网提供软件服务,平台即服务(PaaS)就是通过互联网提供程序运行平台服务,基础设施即服务(IaaS)就是通过互联网提供基础设施服务。

二、云计算产业发展及人才需求

1.云计算发展现状与趋势

我国对云计算非常重视,作为未来国家科技发展的重要战略布局,2010 年10 月国务院了《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国发〔2010〕32 号文),将新一代信息技术列入我国今后大力发展的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其中新一代信息技术被定为未来的三大支柱产业之一,云计算已经被纳入其中,《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的再一次明确中国政府对云计算产业的肯定。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关于做好云计算服务创新发展试点示范工作的通知》 确定在北京、上海、深圳、杭州、无锡五个城市先行开展云计算服务创新发展试点示范工作,进一步明确了国家发展云计算的总体思路和战略布局。随着国家对云计算的大力投入与发展,云计算预计在未来10年以内都会成为中国IT战略发展的重要方向与内容,并且持续处于稳定发展的趋势。随着国家对云计算的大力投入与发展,云计算预计在未来10年以内都会成为中国IT战略发展的重要方向与内容,并且持续处于稳定发展的趋势。

2.云计算产业发展现状

随着各国对云计算的大力投入,以及IT行业内技术的快速发展,现阶段整个IT产业公司均在进行云计算的产业整合,云计算产业在全世界范围迅猛发展。

据IDC预测,2014年之后,未来4年全球云计算服务市场平均每年将增长26%。著名计算机工程专家李德毅院士认为,云计算产业的未来发展速度将是目前IT产业的7倍,将达到接近1万亿的市场规模。信息领域几乎所有知名跨国公司竞相推出自己的云计算产品和服务。特别是谷歌、微软、IBM、雅虎和亚马逊五大公司,把“云计算”作为自己未来发展的战略核心,并投巨资建设大规模“云计算”中心,以建设服务于全球信息存储与计算服务市场。

近年来,中国云计算市场发展不断深化,已经从概念探讨逐步向更为务实的云服务落地阶段发展,并且呈现出新的特点。2015年,我国公有云市场规模达到102.5亿元。同时,云计算的发展也带动和促进了上下游电子产品制造业、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的快速发展,2015年,我国云计算上下游产业规模超过3500亿元。

作为整个云计算产业的关键组成部分,公有云市场近年来发展迅猛。未来伴随着技术的进一步完善,公有云安全性、可靠性将进一步为企业所认可;同时其特有的灵活配置、低成本、无需一次性大额投资等优势将吸引更多的中小企业采用公有云,这都将使得其渗透率的不断提高,预计到2021年,我国公有云服务市场规模将达到570.3亿元。

据《网络世界》权威调查数据,2014年度中国企业云计算技术应用现状及需求调查中,有20%的企业已经完成了云计算系统建设,45%左右已经正在进行云计算系统的规划,正准备建设。国内的各IT企业中,阿里巴巴、腾讯、百度等互联网公司首先推出了云计算服务平台,中国电信、移动、联通等IT运营商也在2012年~2014推出了通讯服务云平台。在传统IT生产厂商中,华为于2013年推出了FusionCloud云计算平台,H3C公司也于2014推出了H3Cloud云管理平台系统,浪潮公司推出了云海OS系统,中科曙光推出Sugon 云计算构架。其它各IT公司也纷纷推出自己的云计算平台产品或者服务。

在广东省市场中,近两年也相继建成了广州市政务云平台、深圳超算中心、广东省政务云平台、东莞市政务云平台等。在教育行业的华商职业技术学院、白云学院、广东技术师范学院、佛山职业技术学院、广东财经大学等教育单位也已建设了属于自己的混合云计算平台。整体上而言,国内和广东省整个IT产业链,均在进行云计算的建设和规划,整体上处于快速发展的前期,预计5年以内会有持续性的高速发展与建设。

3.云计算技术应用专业人才需求

根据目前信息技术行业情况,在信息产业及信息技术服务业中,云计算技术人员属于比较“前沿”的行业,未来会逐步成为“密集”型行业,因此云计算和虚拟化技术专门人才的社会需求量很高。根据第三方机构分析,2014年珠三角在相关技术方面的人员年需求约为2000人左右,到2016年相关需求量将达万人左右/年。在国内各大招聘网站上,也可以反映市场对云计算和虚拟化人才的需求与缺口。

现阶段云计算和虚拟化人才处于极度紧缺的状态,但由于云计算技术属于前沿信息技术,技术较为复杂,学校现有专业无法提供满足社会需求的技术型人才,市场供需存在根本性矛盾,云计算技术专业的开设,可进一步填补中职学校云计算实践教学的空白,实现“产学对接”。

三、中职学校开设云计算专业的现有基础

中职学校依托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开设云计算专业具有良好的基础条件和办学优势。

1.有一定的经费保障

在云计算产业方面国家有明确的政策支持,随着产业的不断发展,人才的需求量也是直线上升,快速有效地培养出符合市场需要的云计算人才,是教育部门不可推卸的责任,所以此类高新专业比较容易申请相应的专业建设经费。

2.丰富的办学经验和专业优势

中职学校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经过多年的积累已经建立了稳定的人才培养模式、科学的课程体系、成熟的教学实训模式,为企业培养了大批优秀的网络技术人才,这一切都为中职学校开设云计算技术专业、培养云计算技能型人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师资保障

中职学校网络技术专业教师普遍都是本科以上学历,双师型教师比例非常高,接受过系统的计算机技术教育,经常参加各种新技术培训和企业实践,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和专业能力,有丰富的专业实践和教学经验,具有一定的学科优势。

4.成熟的实训室建设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