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基于大概念的语文教学模板(10篇)

时间:2023-08-08 16:45:21

基于大概念的语文教学

基于大概念的语文教学例1

一、概念隐喻理论的内涵

在《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一书中,作者Lakoff和Johnson将隐喻这种比较普遍的修辞手段定义为认识隐喻。与传统的隐喻理论不同,莱克夫与约翰逊认为隐喻本身已经不再是一种单纯的语言问题或者一种修辞手法,它更是全人类、全世界认知方式中的一种,是人们为了理解一种比较复杂或者比较抽象的概念而用一种简单、明了的方式去解释,这便是概念隐喻。概念隐喻内涵丰富,主要包括结构隐喻、本体隐喻以及方位隐喻。概念隐喻理论在国外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对于英语词汇学习有巨大的辅助作用,因此我国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要大力吸收概念隐喻的精髓,并运用于高中英语词汇教学过程之中,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提高概念隐喻理论在高中英语词汇教学中的有效性措施

(一)运用概念隐喻,注重掌握词汇的基本意义

英语词汇包含基本意义与引申义,Sweeter认为,正是隐喻促进了语言更加多变与新颖,从而产生了我们所说的一词多义现象。其中基本意义是基础,而单词的其它意思是通过隐喻的修辞手法间接延伸产生,单词的其它延伸义与基本意义不可分割。为此,教师在单词教学中,教师要强调英语词汇基本意义的重要性,并引导学生分析研究基本意义背后的概念隐喻,通过学生的认知建构达到掌握英语词汇的目的。例如在教师讲授head这个单词的引申义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回顾其基本意义,即“人的头部”。接着教师可以出示包含head单词的词组,如the head of page,学生可以通过单词的基本意义延伸到“纸的头部”,即“页眉”,从而掌握这个词组。另外,还有“政府的首领”即:the head of government,也是由人的头部这个含义引申而来。

(二)运用概念隐喻,融入文化内涵

词汇历时久远,在不断发展演变的过程中融入了大量的文化内涵,因此教师在分析概念隐喻中引入文化内涵的介绍,找出东西文化的相同点与差异性,使学生在文化熏陶的过程中更加深入理解概念隐喻。一方面,隐喻具有普遍性与适用性,如狼在中国文化中有“凶残、狠毒”之意,有词语“狼心狗肺”指的是心肠像狼和狗一样凶恶、狠毒的人。在西方狼wolf也有类似“凶恶”之意,如as cruel as wolf.一方面,由于地域不同、民族各异、价值观有别,文化又具备差异性,反映在隐喻上也存在不同。例如在中国,动物“鱼”象征着年年有余,象征着富足与吉祥,如“鲤鱼跃龙门”,给人一种吉祥富贵的好兆头。然而在西方fish地位却大大降低,如成语a cool fish翻译为汉语指的是“之徒”,由褒入贬,表现出东西方在文化与隐喻上存在着不同之处。因此,教师在巧用概念隐喻以提升高中英语词汇有效性的过程中,要重视比较东西方文化的异同,使学生迅速、准确地掌握英语词汇。

(三)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自主进行概念隐喻的意识

教师在进行词汇教学过程中,注重使用概念隐喻,使学生通过概念隐喻学习英语基本词汇、多义词以及习语,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教学中,教师应当认识到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地位,使学生的学习活动变被动为主动,真正掌握概念隐喻的方法来自主进行词汇记忆。除此之外,英语词汇内容丰富,英语教师不可能在英语课堂中将所有的词汇纳入教学范围,因此学生掌握概念隐喻的方法进行自主学习词汇是极其必要的。

三、结语

传统的英语词汇教学中,教师往往不重视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进行死记硬背、机械记忆,这种方式造成学生记忆单词速度慢、记忆保持时间短的效果,长此以往,一方面不能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一方面打击学生的自信心,使学生对英语词汇产生厌烦心理。因此,教师要巧用概念隐喻,如在学生学习词汇基本意义的过程中进行概念隐喻教学;在应用概念隐喻时纳入文化内涵的讲解;最后培养学生自主运用概念隐喻进行英语词汇的意识。

基于大概念的语文教学例2

一、引言

目前高职英语词汇教学普遍存在的问题是:许多教师的教学方法过于传统,方式单一枯燥;教师不厌其烦地带领学生朗读单词,了解词性,对与课文相对应的义项进行造句释义。这种孤立讲解词汇的结果是学生每节课虽然学习了大量的词汇,但对所学词汇的理解缺乏具体感,在实际写作和阅读中往往不能活学活用;而且对词汇的记忆也不牢固。加之,高职生的英语基础相对较薄弱,水平参差不齐,所以他们的词汇量往往不能达到要求。

学习者词汇量的大小及掌握程度直接关系到其英语水平的高低。高职英语教学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词汇量的提高可极大地促进学生的听、说、读、写技能的发展和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可见词汇教学是高职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长期以来既是重点又是难点。

语言是不断变化发展的,作为语言诸要素之一的词汇变化尤其显著。对于每一种事物、每种感觉和经验,人们不可能创造出完全独立于其他词汇的单词。大量的词义演变都是通过隐喻方式进行的;隐喻在词义演变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把概念隐喻理论应用于高职英语词汇教学,可以使词汇教学方法更加符合认知规律,并提高教学效率。本文拟从高职英语词汇教学现存的问题出发,结合概念隐喻理论,探讨其对高职英语词汇教学的启示。

二、概念隐喻理论

概念隐喻理论首先出现在《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metaphors we live by, lakoff & johnson 1980)一书中,而后在“the contemporary theory of metaphor” (lakoff 1993)一文中得到系统的阐述。该理论认为:人类的思维过程主要是以隐喻为特征,所以人类的认知系统是隐喻构造的。概念隐喻是从日常表达式中归纳出来具有典型性的认知机制, 可反映客观事物,尤其是反映一些抽象事物的关键特征和本质属性。概念隐喻在一定的文化中又成为一个系统的、一致的整体,即概念隐喻体系。在隐喻结构中,人们利用对两种毫无关联的事物进行感知的交融,实现从源模型向目标模型的映射。

(一)概念隐喻类型

根据lakoff&johnson的分析,以认知功能为依据,概念隐喻大致可分为三类:结构隐喻(structural metaphor)、方位隐喻(orientational metaphor)和实体隐喻(ontological metaphor)。

结构隐喻指以一种概念的结构来构造另一种概念,使两种概念相叠加,将谈论一种概念的各方面的词语用于谈论另一种概念。例如,基于概念隐喻time is money,“money”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所熟知的一个概念,所有用于谈论money的词语都可以用于time这个概念。于是产生了“节约时间”,“花费时间”和“浪费时间”等说法,时间被视为象金钱一样宝贵。

方位隐喻是参照空间方位而建立的一系列隐喻概念。空间方位是人们赖以生存的最基本的概念,包括前—后,上—下,中心—边缘,里—外,深—浅等。通过方位隐喻,人们可以利用日常熟悉的空间方位来理解其他如情绪、身体状况、数量及社会地位等抽象概念。英语中,用表示方位的词语来表达抽象概念较为常见的概念隐喻有:happy is up;sad is down,more is up;less is down,high status is up;low status is down等。

在实体隐喻概念中,人们把抽象、模糊的思想、感情、心理活动、事件、状态等一些无形的概念看作是具体而有形的实体。在这类概念隐喻基础上,无形的概念可以被量化,分类,识别其特征和原因等,从而达到便于理解的目的。例如,现实生活中的“inflation(通货膨胀)”是个无形的抽象实体,可被看作是具体的物质(entity),于是就产生了概念隐喻inflation is an entity,也使以下表达方式不难理解:how can we deal with inflation?;inflation is backing us into a corner[1]等。实体隐喻最具代表性的是容器隐喻(container metaphor)。

(二)跨域映射

跨域映射是理解概念隐喻的关键,是源域向目标域的映射,在源域和目标域之间形成一系列本体或认识上的对应,用源域的结构和知识体验去谈论和思考目标域的概念。简而言之,就是将源域内的概念特征投射到目标域上,使目标域内的大量实体具备源域内概念的特征从而达到认识理解的目的。值得注意的是概念隐喻中,源域内的概念为人们所熟悉且便于理解,而目标域概念较抽象、难理解。跨域映射关键在于确定两个不同概念域的相似性。

概念隐喻的认知机制可作为探析大学英语词汇教学新视角的重要依据。为了更加客观地了解其认知机制,下面用实例来具体说明。在英语国家,人们谈论抽象概念“life”时,不自觉地会运用概念隐喻life is a journey。根据上文所述的认知机制,源域(journey)的基本结构包含travelers, destination,changes, impediments等实体;而目标域(life)的基本结构则包含people living a life,life goals,movements,difficulties等实体。

两个概念域之间的实体可以构成系统的对应关系。源域中的认知结构可以粗略地描述成:一些旅行者跋山涉水前往目的地,途中经过了一些不同的地方也遇到一些困难,有时难免会失去方向。通过跨域映射,我们就不难理解:he’s gone through a lot in life.(生活中他饱经风霜。)旅途中,地点不停地变更意示着生活中的变化经历。通过概念隐喻life is a journey的认知映射,类似的表达可得到较好的理解,如give him a good start in life. i’m at a crossroads in my life. he’s over the hill. she’s without direction in her life. i was in dead-end job.

三、对高职英语词汇教学的启示

概念隐喻理论从认知语义学角度为高职英语词汇教学提供了一个新纬度。该理论对高职英语词汇教学提供了一些启示。

(一)重视基本词汇隐喻意义的教学

英语中基本词汇使用频率高,义项丰富,并且与其它词汇搭配数量众多。它们用于指代那些与人们有最直接接触的基本范畴事物。人们的思维发展到一定阶段时,就不再满足于对具体事物的认识与表达,而是不断地认知、思考、表达一些抽象的概念和思想。为了完成这一过程,人们并不是无止境地创造新的词语,而是将新认识的抽象概念与已认知的具体事物相联系,找出它们的相似性,利用已知事物来思考、表达新概念,于是产生了两个认知域之间的投射,这种隐喻性思维发展了词汇的语义。大部分隐喻性思维是由基本范畴等级发展而来。词汇语义的变化使一个词具有了多义性。sweetser(1990:19)曾指出,在词义的变化过程中,隐喻起着主要的构建作用。它直接导致语言新颖性的产生,间接导致一词多义现象的产生。[2]多义现象是一个词的中心意义或基本意义通过隐喻手段向其他意义延伸的过程。

如上所述,大量的词义演变都是通过隐喻的方式来实现。词义的这种演变方式非常普遍。概念隐喻将词义的扩展加以认知化、系统化。词义的一系列隐喻性扩展是由两个认知域的相似性所产生,根据其相关性由一个个概念隐喻统辖。[3]表示人体部位的词语都有隐喻含义,部分隐喻含义可以由概念隐喻people are objects衍生而来。例如“head”在人的身体部位中位于最上端,通过隐喻引申为表示空间的词语如head of stairs(楼梯顶端)、head of page (页面顶部);再进一步通过概念隐喻延伸出蕴涵“重要、领头”的意思,于是就有了以下表达:head of government (政府首脑) 、head of the family (家长)。除了人体部位的词语,常见的动物名称(老虎、狮子、狼、狗等)、颜色的词语(红、黄、蓝、绿等)及花草树木等也具有丰富的隐喻意义。

高职学生的英语基础相对薄弱,能积极使用的词汇量仅停留在高中水平。因此在英语词汇教学过程中,教师有必要向学生灌输一种理念:词汇不是任意获得新的意义,而是通过人们的认知建构获取;建构方式主要是概念隐喻。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对基本词汇意义理解所蕴涵的概念隐喻进行分析,找出两个概念域之间的联系,培养学生的隐喻意识,使其提高词汇水平。

(二)重视英汉概念隐喻文化内涵的分析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其意义与社会文化息息相关。隐喻是世界上所有语言的共同属性,所以隐喻与文化也存在着密切的关系。隐喻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一种认知方式,是文化的反映。在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中概念隐喻的普遍运用一方面说明了隐喻认知的普遍性和不同民族认知间存在的共性;英汉两种语言中有很多表示抽象思维的隐喻表达法都是相同的。比如:人类在幼儿时期就形成了方位意识,在语言输入中,表达方位的词语很多也容易被理解,其中不乏隐喻的方位表达,这已经形成了定势思维。例如英语国家人们形成了这样的概念隐喻“good is up;bad is down”,汉语中也不乏此类表达如“情绪低落、视力下降、身体每况愈下、地位提高”等。

另一方面,由于受不同文化的影响,隐喻概念也存在一定的文化差异。理解隐喻不能脱离社会文化背景,在英语学习中对概念隐喻的正确理解必须要了解目的语社会文化知识。例如对句子 “she spoke with a touch of vinegar.” 的理解关键在于vinegar的隐喻含义。汉语中“醋”的隐含意义是“忌妒”;而英语中vinegar的隐含意义却不同,表示“尖酸刻薄”或“不高兴”。另外,由于文化背景的不同,英汉中有关颜色的隐喻理解也不一样。汉语中嫉妒别人常表达为“得了红眼病”,而英语中则说green-eyed。

处于英汉两种不同文化背景中的人有着不同的概念系统、认知结构、认知方式和认知习惯,不同的价值观和民俗心理,因此在隐喻的生成和理解上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对隐喻的理解文化背景尤其重要,它影响着对词汇隐喻的理解,因而在日常英语教学中应把跨文化知识传授融入到词汇教学的方方面面,只有学生掌握一定程度的跨文化知识,才能正确推断词汇的隐喻意义。

(三)培养学生在阅读中自主地构建概念隐喻

由于概念隐喻是系统的跨域映射,具有系统性,所以可对其进行分析和构建。它的系统性可以从两个层面来理解:从语言层面上看,系统性是指由于源域和目标域之间存在着系统的部分对应关系,一个概念隐喻会衍生出大量的、彼此和谐的语言表达(如time is money可衍生出waste your time、spend your time、 save you hours等表达);从概念层面上分析,不同的概念隐喻又共同构成了一个协调一致的网络体系,影响着人们的言语和思维。[4]它包括内部和外部系统性。首先,概念隐喻之间的蕴涵关系(如time is money, time is a resource, time is a valuable commodity)或同一目标域通过不同的源域实现(如love is war, love is magic, love is a journey, love is madness等),从而构建起一个协调一致的概念隐喻体系。其次,对于由相同源域来实现的概念隐喻形成了系统的概念隐喻表达体系。最常见的例子是方位隐喻(如 happy is up, high status is up, ra tional is up, conscious is up等构成了一个以up为中心语义网络)。

基于大概念的语文教学例3

先说第一个问题。在一定范畴里,“语文素养”和“语文素质”都指称语文教育的一种结果形态和存在(即通过语文课程达到我们希望在学生身上形成的东西),两个概念概括同一个对象及其本质属性,二者相互通用。但如果对这种结果形态进一步作生成上的分析,就会发现,“语文素养”这一概念虽然不便拆开,可是由动词性的词素“养”,反映出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持续的自主发展作用,对应了叶老“国文教学的目标,在养成阅读书籍的习惯,培植欣赏文学的能力,训练写作文字的技能”的“养成”思想。它的形成不是单纯“教”的结果,更不是一种终结状态,而是必须由学生自己借助语文课程将优秀的语言文化成果内化成生命个体的一部分(如同父母给的手足之于生命),内化的过程伴随语文教育过程不断地进行下去。显然,从概念的周全性看,“语文素养”要比“语文素质”概括得更准确,更能揭示学生语文素养(或素质)生成的主要原因。从概念的统一性上看,“素养”“素质”在教育学概念系统内既是普遍概念又是单纯概念,可以自由组合或限制,形成各自的上位概念和下位概念。但在系统内的组合或限制必须保持意义上的同一和清晰。从形式逻辑角度观察,“素质”是上位概念,加上“语文”一词形成一个下位概念“语文素质”,它们是属种关系。如果说“语文素质”这个概念尚讲得通的话,那么相应类比,其他学科也来个“化学素质”“物理素质”或“数学素质”“历史素质”等等似乎也应讲得通,然而事实并非如此。看来,“语文”“数学”等概念所代表的学科相对于整个素质教育系统是部分之于整体的关系,概念处理时就不能将它们变成外延上的种属关系。“语文素质”字面意义的通顺,很容易造成它与“素质”概念种属关系的误解,破坏“素质”概念一以贯之的统一性。用“语文素养”作一个单独概念揭示语文学科的独特内涵,表示只反映一个独一无二的对象,避开其他学科类比,可以保证概念关系的统一。如果再纵向考虑到整个义务教育阶段之上还有一个高中阶段的语文教育,笼统用“语文素质”称之,还面临一个窘境:它们在层次上有没有区别?如有区别,在“语文素质”概念内部怎么区别?显然也有必要引进一个“语文素养”概念。总之,“语文素养”与“语文素质”这两个概念非常接近,区分不区分好像关系不大,但仔细研究,前者更周全更严密,更接近事物的本质,有助于认识的深入。

再说第二个问题。如上文所说,我们将“语文素养”领会为语文课程实施中学生持续的语言文化内化过程和课程实施后在学生身上生成的某种结果的统一,这样理解的好处是过程和结果相整合,课程目标、实施、评价的侧重点都落在学生身上。但问题是“语文素养”的组成要素是什么、语文自身的内容要求怎么确定仍没有解决。结合语文课标来看,这是一个开放性的结构,既有不同时代普遍适用的核心内容和要求,又有鲜明的时代特征,随不同时代作不同的规定,具体到语文课标就是业已确定的五个方面: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话)、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这五个方面与传统的“听、说、读、写”相比,合并了“听说”,加进了“综合性学习”,表明语文素养是一种综合性形态要求。因此,我们就可以把“语文素养”理解为:在语文课程学习过程中,学生通过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话)、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内化优秀的汉语言文化成果,最终在自己身上实现一种新的价值或达到新的水平。这样的界定可以得到现代课程论基本原理的支撑,也可以反映语文课程的基本走势。

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注意普遍适用的基础。现代课程论发展的一个基本特征,就是明确基础教育要为大众提供必需的语言、知识、价值观的课程,给每一个学生以发展的机会。所以非常强调课程对普通人的适用性。在经典课程理论家看来,课程设定首先要考虑的不是学生最终会把它作为大学阶段的主修专业,而是“这门学科对那些不会成为这个领域专家的年轻人的教育有什么贡献,对外行或一般公民有什么贡献”。美国20世纪90年代因提出“文化素养”观点而闻名的核心知识课程专家希尔斯(E D Hirsch,Jr.)教授认为,学生们从学校获得的东西是人们具有的共同的“背景信息”,位于每个人拥有的日常知识水平之上,但位于一些专家学者拥有的高深水平之下,是“普通读者”所掌握的中间层次的文化知识。语文课标所规定的五个方面要求是一个现代中国人必需具备的,不具备就谈不上有发展机会。这意味着通过语文课程,学生要达到一定的对祖国语言文字认知、审美、感悟、运用的水平。

2 注重连贯统整。语文课程的功能或任务是多重的,过去概括语文课程的功能用到了“知识”“能力”“思维”“语感”“运用”“思想教育”“非智力因素”等多种术语,但没有一个能将语文课程的功能统摄起来,原因就是它们从外部将课程的内在连贯和统整分离开来。在现代课程论里,学科有三要素,“即学科的基本概念体系,这个体系所体现的思考方式,这个思考方式背后的伦理道德观念。这是三位一体的”。任何割裂都是对课程内在连贯的损害。此次语文课标设计思路之一,就是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三个方面相互渗透,融为一体。也就是要求学生能化语文知识为智慧,化智慧为能力,化能力为德性。这需要有一个概念能将语文课程的内在连贯统整概括起来。“语文素养”恰好满足了语文课程发展的这种要求。它包括语文课程目标、内容组织、实施、评价等基本方面,即:基本事实(主要是语言文化的,如词汇的音形义、作家与作品等)、基本理论(概念、原理、法则,如语法、修辞、篇章)、基本方法(如学习语文的方法、品质)、基本运用(如语感、形象思维、抽象思维等),因而能反映语文课程连贯统整的基本趋势。总而言之,“语文素养”及其命题的提出可以启发我们以课程论的眼光重新审视语文课程的价值和功能,调整我们的语文教学策略。从长远看,它有可能是语文课程改革的理论支架之一。

〔1〕《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年版,第19页。

基于大概念的语文教学例4

一、语文教育术语研究的现实状况

1.尴尬窘境

进入新世纪后,随着新课改的推进,语文教育无论在理论研究层面还是实践研究层面都取得了较大的发展。其中对理论层面的相关概念术语的研究尤为突出。术语学认为,一门学科体系是否完整规范的重要标志恰恰体现在学科术语上。可以说,特有的概念术语积累的数量及其运用的质量直接反映着这门学科的成熟程度与发展体势。我国语文教育界“三公”之一的朱绍禹先生曾指出:“语文教育学科已经积累了最低限度的概念,并由概念联结成了一个具有内部联系的认识系统,这表明它在趋向成熟。但是它的部分基本概念或者被误认或者被混淆的事实,则迫使我们要下工夫,认真地给以界定。”朱老的这段论述已过去近20年,但语文教育的概念术语研究并未发生多少好转,呈现的仍是各说各家的局面。具体表现为研究者们对相关概念术语的阐释往往还是基于自己的理论话语。从阐释方法上来看,缺乏对该术语的历史考察与演进分析;从学理上来说,主观倾向过大,缺乏逻辑辨析。更为关键的是这些已成的研究成果更多的是以零散的、不成系统的状态呈现的,形成的往往是“我认为”“我以为”“我觉得”的论断,没有从一个科学规范的角度、或者说是一个逻辑化的标准去界说。

2.迫切需要

早在2010年,蔡明先生就指出:“语文教育中概念术语的模糊和歧见,引起语文教育理论研究的诸多纷争,导致语文教育实践操作的摇摆不定。辨析和建立语文教育的概念术语,明确和累积语文教育的专业知识,是一项非常有意义的奠基性工作,必将有助于语文教育的理论建构和实践推进。”从教师教学层面来说,是否能够正确而熟练的认识和运用一套完备而又规范的学科术语可以说是考量教师群体专业与否的重要指标。而从教育理论研究角度来看,若研究者们对相关概念术语,没有相对一致的理解,那么也就不可能进行有效的对话,这不仅有害于语文教育研究呈累进状成长,更不利于教学问题的解决和实践的改善。因此,对语文教育术语进行整合梳理,进而科学考论与界说就显得尤为重要了。但我国把术语学作为一门科学来研究是比较迟的,而且发展过程相对有些缓慢,这也就给具体学科内部的术语研究带来一定的难度。“语文”作为我国最古老的学科(古代教育可看做是一门“大语文”教育)之一,发展演进至今,已成为基础教育中不可或缺、不可替代的一门学科,但“语文学科里却至今没有形成为人们普遍接受的共识性的语文概念,即不仅缺乏具有普遍性的科学定义,甚至没有形成便于人们使用和沟通的一般性定义”[1]。

以上种种,充分暴露出语文教育术语研究的尴尬现实,同时也体现出语文教育术语研究的迫切需要,亟需体系化与科学化――这既是一种目标召唤,也是一种应然追求。

二、语文教育术语研究的理论基础

1.“术语”与“概念”

什么是“术语”?《现代汉语词典》给“术语”下的定义是“某一学科中的专门用语”。《大辞海・语言学卷》对“术语”的解释是:“各门学科中所使用的专门用语。其意义有严格的规定性。”以上两种解释都是在强调某类词语在特定学科中的专用性。我国术语学家冯志伟从语言学角度认为“通过语音或文字来表达或限定专业概念的约定性符号,叫做术语”[2]。相对而言,这个阐释则更加清楚地让我们认识到“术语”就是一种指称,是用特定的象征符号(语音、文字、图画等)来相应地指称某一领域内特定的“概念”。

那么什么是“概念”?哲学中一般将“概念”理解为“是反映事物的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而我们平日所说的“概念”则更多地是指人们在感性和理性思辨交织下把一类事物的共同本质、特点抽象出来加以概括,从而形成现在我们所了解的“概念”。从这个角度来说,“概念”大致等同于现代语言学奠基人索绪尔所说的“所指”(语言所反映的事物的概念)。换言之,如果“概念”是一个“客观存在”在人的头脑中“究竟是怎么回事”的认知表象,那么表述“概念”的语言文字符号就是“术语”。所以说,“概念”的产生是先于“术语”的,这也是为何会出现“概念术语”这样表述的原因,“术语”就是对“概念”所做的限定和命名。这样的话也就给“概念”命名的规范化和标准化提供了可能。这一认识,一方面佐证了我们对语文教育术语进行研究的必要和价值;另一方面又为我们指明:只有对这些错乱纷杂的术语进行抽丝剥茧般的明辨与考论,才有可能显豁出这些术语背后真正的概念本体。

2.“无名”到“释名”

在一个知识领域内,如果明晰了“概念”,人们就能够准确地把握特定事物的特有属性,由之便可将此一事物与彼一事物相互区分,而不至于指东道西、南辕北辙,说话行动不得要领了。而且相类似的“概念”可依据彼此间的相互关系有机地组合成一套“概念体系”,反之,一套“概念体系”对应着一套“术语体系”,一套“术语体系”又反映了相应的“知识体系”。所以,一旦对相应“概念”进行命名成为特定“术语”后,有利于归纳并重整复杂错乱的“概念”及“概念体系”的完善与发展。而用简洁的语言去准确地解释某一“术语”的“概念”时,这就是“定义”。“定义”是“揭示概念内涵的逻辑方法”,“是一种人为的广泛、通用的解释意义”。综上,一个事物从“无名”到“有名”再到“释名”的过程大体可用下图表述。

三、语文术语体系建构尝试举隅

1.思索基点:“语文”及其类群术语

语文独立设科已逾百年,语文教育界对其内部相关概念术语的研究尤为突出。如对“语文”的阐释,目前界内对“语文”至少有过七种阐释,分别是“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说”“书面语言说”“言语说”“语言文字说”“语言文章说”“语言文学说”和“语言文化说”,此外还有“语感说”“语言文明说”等等。然而细究这些定义阐释,往往出现“概念本体”偏离或错位的现象。故为了剖离理论错乱可能给实践带来的严重困扰,必须想方设法促使语文教育术语朝着统整、体系、科学、规范的方向发展。但语文教育在其百余年的演进过程中,其术语数量是在不断生长的。在如此庞大的术语网中以谁来作为研究的脚手架或思索基点,这是个不得不思考的问题。

有学者指出:“语文学科教育理论必须有一个哲学基础,有一个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3]对语文科教育研究来说,其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无疑是“语文”。研究“语文”,实质上就是在回答“语文是什么”或者“什么是语文”的问题。王尚文曾指出:“语文是什么?实质上这是语文观的问题。有怎样的语文观,就有怎样的语文课程观……”[4]所以,对语文教育术语进行研究首先需从“语文”及其类群术语开始。

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有学者总结在整个百余年的中国现当代学校语文教育中,语文课程名称大致经历了一个从“‘文学――作文、词章――中国文字、中国文学――国文――国语、国文――语文――汉语、文学――政文、革命文艺――语文’的不断演绎过程”[5],最终定名为“语文”并使用至今。“以‘语文’取代先前的‘国语’和‘国文’,应该说是一次划时代的实质性变革,绝不能看做仅仅是名称的变动或统一。”也就是说,学科名称的变化绝非随意的,其必定潜涵着某种深层次的意蕴。不同的学科名称体现不同的意蕴指向,不同的意蕴指向也就决定着不同的价值追求。但至目前为止,作为学科名称的“语文”到底指什么?其内涵与外延又是怎样的?界内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语文”的澄清与明辨可能达不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但是由于她的模糊与歧见引起理论层面的诸多纷争和造成实践层面的诸多摇摆却是个不争的事实。因此,若想建构一套完善的、符合逻辑规范的、能够被大部分人所共识的语文教育术语体系,“语文”以及由之衍生出的诸如“语文课程”“语文教学”等术语应当是首需考量与厘清的。

2.尝试举隅:基于“语文”的体系构架

“我们通常说的基础教育阶段的‘语文’是学校教学的科目,是与基础教育中数学、物理、历史、地理、生物等并列的科目概念。”[6]此时的“语文”指的就是“语文科”或“语文学科”,属于“学校语文”的范畴,更多的是为了与“社会语文”作区别。但细究“语文科”和“语文学科”还是有点区别的。“科”指“学术或业务的类别”,故“语文科”强调的是一种分类意义,为了与其他科目相区别。“学科”指“按照学问的性质而划分的门类,如自然科学中的物理学、化学”。可以看出“语文学科”倾向于“学”的重要性,所以其在理论话语中大致等同于语文学或语文教育学;与前两者纠缠最多的应该是“语文课程”,“课程”意指“学校教学的科目和进程”,较之前两者多了一种安排计划的意味。“语文课程”一般意义指各级各类教育机构对实施语文教育的一种宏观规划,是将“语文科”或“语文学科”这一知识体系转化为教学内容的实施操作系统。由于现代课程理论是将“教学”内含于“课程”之中的,因而“语文课程”较之前两者更具现代学科意义,这也是将之前的“教学大纲”或“教学纲要”置换为“课程标准”的原因。这样的话也就很容易看出“语文教学”与“语文课程”的区别与联系。前者主要是将“语文科”这一知识体系融入到具体的教学实践过程中,呈现为一种动态操作系统,并且是内涵于“语文课程”之中的。而在这些概念术语中最具统摄性的应该是“语文教育”。无论是“语文科”还是“语文学科”亦或是“语文课程”,一旦其失去教育意义,也就丧失了研究的必要,自然也就被划分至或融入到“社会语文”之中了。而“社会语文”往往是无法进行系统研究和学习的,更多的是靠自我感知和主体触发。从理论和实践角度来看,“语文教育”就是实现“语文”这一知识体系教育价值的各项要求和活动。具体到学校内部,主要以“语文课程”的形式呈现。此外,所有的不同形态、不同种类的“语文教育”最终都要靠一堂堂具体的“语文课”来实现。“课”意指“有计划的分段教学”或指“教学的时间单位”,故“语文课”就是指在学校教学实践中的一种有计划的分段教学,或者是指具体的某一堂课。如果说“语文课程”是“语文教育”的细胞单位的话,那么“语文课”就是“语文教育”实施中最有价值、最核心的功能单位。

“语文”无论是“书面语和口头语的合称”,还是将其理解为“语言文字”“语言文章”亦或是“语言文化”等,其都不是“语文”的内在确切指称。“语文”所对应的是一种知识体系,其内涵丰富、包罗万象。学校中的“语文”主要是指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根据特定年龄和发展水平的学生实际需要而从多方面、多维度、多领域选择相关知识(主要是关于语言、文字、文章、文学、文化等)进行组织,使之形成科学的逻辑序列,最后以教学科目的形式呈现。在名称上往年主要是用“语文科”或“语文学科”来指代这一知识体系,目前多以“语文课程”来指代。

其中,“语文”是最上位、最核心的术语,它涵概了与“语文”有关的一切知识体系(包括语言、言语活动、言语作品等),基本上是个俗概念。“语文教育”是由“语文”顺延下来的,是“语文”进入教育视域而产生的称谓。“语文教育”从实现的空间范围来讲,它包括“学校语文”和“社会语文”,其中“学校语文”即是我们平时所说的“语文”,主要以两种状态呈现,一种是“语文科”,一种是“语文课程”。前者主要体现为静态的学科知识体系意义,与数学、外语、物理、化学等科目相照应,大体等同于“语文学科”;由于“课程”具有学科知识组织和实施进程的双重意义,故从实践话语来说,后者主要体现为静态课程知识加上动态实施的意义,即涵盖了“语文”作为学科的整个知识内涵体系以及在此体系下生成的各种教与学的活动。“语文课程”进入实施层面则更多的表现为“语文教学”,而基础教育阶段内的“语文教学”则是由有计划地分段分节式的课堂教学组成。

总之,建设与拥有一套较为完善的、符合逻辑规范的、能够被大部分人所共识的语文教育术语体系,不仅能够推进语文教育的理论建构和实践完善,更能在一定程度上展现或预设语文教育的发展体势与未来走向。

参考文献

[1] 史成明.语文科本体论基础[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0.

[2] 冯志伟.现代术语学引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

[3] 陈黎明,王明建.中国现当代语文课程问题史论[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14.

基于大概念的语文教学例5

在英语教学中,教师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讲解、教授语法,但是学生仍对语法知识一知半解、糊里糊涂,甚至对英语学习产生畏惧心理,望而却步。英语课程标准已明确指出“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技能,形成一定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1]。众所周知,语音、词汇和语法是语言的三大要素。换言之,语法学习是语言学习的重要内容,直接影响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倘若学生没有掌握英语语法知识,那么发展学生综合语言技能将成为空中楼阁。语法是语言的结构规则,是语言内在结构规律和语言现象的抽象化和概括化结果,直接决定语言交际的流利性和准确度。语言知识是语言能力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发展语言技能的重要基础,而语法概念是语法知识的核心知识,是构成英语语法知识的结构和框架,是英语语法知识的基础。英语语法概念是从语言内部规律抽象化的结果,是人们约定俗成的规则和习惯,其具有高度抽象性、严密系统性、相对稳定性的特点[2]。

一、英语语法教学困境的原因分析

1.教师的原因

(1)忽视语法教学

教师在英语教学中始终坚持“淡化而不是优化语法教学”。教师在语法教学时注重英语为交际的工具,注重语言的流利性,而忽略语言的准确性。这样,教师在英语教学中将英语语法置于可有可无的地位,一味地注重学生语言输出,将语法课设计成语言交际课,试图通过学生口语交际训练而附带掌握英语语法。

(2)过分注重训练

长期以来,受到传统翻译法的影响,教师在英语语法教学中注重对语法规则的讲解与大量的机械训练。语法规则繁多且内容复杂,容易使学生逐渐丧失学习英语的兴趣、信心,甚至产生畏惧心理。另外,学生只注重训练而没有教师的反馈,容易使学生产生错觉,按照自己的理解生硬地制造出大量的“汉式”英语句子。

(3)教学方式单一

传统教学只是把语法作为知识进行传授,其基本模式是:教师讲解学生记笔记,背诵笔记操练句型做习题[3]。这种教学方式直接将枯燥晦涩的语法知识填装到学生大脑,让学生不加思考全盘接收,剥夺了学生思考、理解语法知识的权力,使学生感到语法知识枯燥无味并产生抵触心理。

2.学生的原因

(1)汉语语法知识的负迁移

学生在中文为母语的环境中成长,母语的语法规则早已内化,并且母语使用实现了自动化。然而,英语语法与中文语法存在不少差异性,学生将中文语法知识负性迁移至英语语法学习中,忽视了中英文化、语言和语法差异,容易造成语法学习的混乱局面。

(2)对英语语法概念缺乏理解

教师在语法教学中使用专业的术语,对学生的理解造成困难。另外,在语法教学过程中,教师采取拿来主义策略,直接照搬语法书中的内容,照本宣科、不求甚解地讲解语法,直接造成了学生语法知识缺乏系统、语法概念模糊不清,甚至也不会运用英语语法知识进行写作与长难句分析。

3.教材的原因

教材是教师实施教学的载体,是课程标准的具体化体现者。教材在编写时因教学内容涉及诸多语法概念,但因篇幅无法一一呈现,只能选取高中阶段的重点语法知识,具有顺序性和序列化特征。然而,语法在教材中也仅是语法知识的碎片化,缺乏系统化和结构化,造成学生在语法学习时无法依靠书本进行学习,而不得不转而向枯涩难懂的语法书籍求助。

综上所述,英语语法教学高耗低效,其成因错综复杂,既包括教师与学生自身的问题,也涉及教与学的方法与手段,甚至还牵涉到学习环境等诸多原因。但是,归根结底,语法教学问题的成因是学生对处于英语语法的核心概念缺乏应有的理解和掌握所致。对于此问题的研究,我们可以秉持另辟蹊径的方式,试图从新视域、新角度中寻找出有效解决问题的新方法。笔者通过分析语法教学的问题与现状,并通过对中英语法概念等语法知识进行中英跨文化比较研究后发现:英汉两种语言的语法知识存在明显的相互干扰。如果教师能够基于中英跨文化语法概念的差异性,灵活并富有创意地进行语法教学,那么学生则可以避免汉语语法知识的负迁移。

二、语法概念的跨文化差异:窥见语法教学之困境

文化是跨文化研究的核心。文化为人类所独有,是社会的遗产而不是生理的遗传。文化是后天习得的而不是先天所有的。大部分的文化存在于人们的意识之外,并不为人们所知觉,是人们行动的指南,指导着人们的一切行动。英语与中文跨文化差异明显,主要存在概念差异、结构差异和意义差异等三种差异。

1.中英语法概念差异

中英语法概念差异是指英语语法中某些概念在中文理解上存在抽象性而引发理解的差异性。汉字没有动词时态、体态等概念,致使学生在英语概念理解时须重现建构概念。语法句子分析的概念系统,因我们母语学习已经弱化了语法分析,如主语、谓语、宾语、宾语补足语、表语、定语和状语等,所以学生对这些抽象概念缺乏感性认识和理性理解或因概念前后干扰所致学生不能正确理解概念。例如,“主语”和“谓语”都是专业语法术语。如果不能清晰地掌握、理解“主语”和“谓语”这两个重要的语法概念,学生的语法知识将呈步步维艰、困难频发和知识混沌的状态,因为这两个重要的语法概念对于句子分析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然而,当学生不明白、不理解“主语”和“谓语”术语时,学生在长难句分析时不但无从下手,而且也难以判断自己所写的英语句子是否正确,久而久之,学生产生语法畏难及抵制情绪。其实,“主语”是一个句子所叙述的主体,一般位于句首,在动词前。而“谓语”是指“动词”,说明主语的动作、状态或特征而已。

2.中英语法结构差异

中英语法结构差异是指英语语法中某些语法现象与中文结构比较而言具有形式上的差异性。例如,在句中修饰名词或代词的成分叫定语。用作定语的主要是形容词、代词、数词、名词、副词、动词不定式、介词短语等。在形容词、代词、数词、名词等作定语时,通常放在被修饰的词前面,而介词短语通常放在被修饰的词后面。如,介词短语“The students in my class”意为“我班里的学生”。而在中文中,定语的位置都是置于中心名词前,没有后置的情况。

3.中英语法意义差异

中英语言意义差异是指英语语法中某些语法现象与中文译本比较而言具有意义上的差异性。例如,当我们谈及谓语动词属性范畴时,我们通常要学生注意动词的“时”、“体”、“态”。学生对概念存在错误理解,误认为“时”是指“时间”,“体”是指“身体”,“态”是指“态度”。对语法术语的认识不能望文生义,否则将出现偏离。

英语语法概念是从语言内部规律抽象化的结果,是人们约定俗成的规则和习惯,具有高度抽象性、严密系统性、相对稳定性的特点[2]。语法概念是英语学习重要的概念场,直接影响学生语法知识的掌握。在英语语法中,语法概念具有统摄英语语法规则的作用。学生如果能清楚了解、理解英语语法概念,那么其内部的语法规则将不攻自破。笔者试图从英汉语法跨文化差异的角度出发,通过总结英语语法教学经验,提出语法概念解释创意化、语法概念差异比较化、语法概念系统化和语法概念实战化四种策略来破解此难题,提升学生语法概念理解力、领悟中英语法差异,并运用语法以突破“哑巴英语”之藩篱。

三、语法概念教学困境的破解策略

1.语法概念解释创意化:理解语法概念

由于语法概念的复杂、抽象性,学习理解能力较弱的同学较难实现概念的同化和顺应。此时,教师一定要灵活地使用教学策略,从学生的认知水平出发,对学生进行可理解性语言输入,以达到帮助学习者理解语法概念、理解学习内容之目的。从这个意义上看,可理解输入是输入的前提和基础。例如,在解释“后置定语和定语从句”概念时,笔者结合英语语言的特征引导学生:在用英语表达时,往往要开门见山。换言之,先说最重要信息,再说次重要信息,最后说重要信息,呈现重要递减特征。例如,The teacher who have been teaching in our school for 30 years will retire in two month.其中,划线句子为定语从句,即从句充当后置定语。先行词可以理解为先行一步、先出现的名词或代词。关系代词是指从句中替代先行的名词或代词的代词,并在从句中充当主语或宾语。在本句中,“the teacher”为先行词,还可以理解为被“who”所替代的名词,在从句中作主语。纵观本句,“teacher”相对于“划线的定语从句”而言是最重要信息,定语从句为次重要信息。故英语行文时须将定语从句置于修饰名词之前。

2.语法概念差异比较化:领悟语法概念

语法概念因其自身文化差异、复杂抽象等因素,造成学生在英语语法学习时产生畏难情绪,母语学习对外语学习产生负迁移,干扰学生外语学习,不利于学生将新图式纳入到已有的知识结构中,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例如,在分析句子结构时,笔者尝试让学生翻译句子“John,who is a college student in the Zhongshan University,has been elected monitor of our class.”学生的翻译版本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在中山大学读书的一名学生约翰当选我们班的班长。”学生两句翻译不存在差异,其原因在于学生不能清晰地界定“非限制性定语”与“限制性定语从句”的概念。先行词为专有名词(例如,人名如“Leo”,“Andrew”,“John”)及独一性名词,如“father”,“mother”等这类名词有且仅有一个,之后若连接关系代词所引导的定语从句时,该关系代词之前一定要前置逗号。由于专有名词或独一性名词本身已具有特殊性,不必再使用定语从句加以限定。在翻译成中文时,我们将句子分成两个句子,将两句中间的“逗号”,理解为“顺便说一下”翻译即可。因此,本句应译为:“约翰是一位中山大学学生。顺便说一下,他已当选为我们班班长”。简化之,“约翰是一位中山大学学生,他已当当选为我们班班长”。

3.语法概念结构系统化:内化语法概念

语法概念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和系统性。这些语法概念在平时学习时好像是碎片化的概念。其实,语法有其内在的概念系统,组成了英语语法的模型。如果学生使用巧妙的方法理解、巧记英语语法概念结构,那么英语语法就不攻自破,英语学习就可以化难为易。语言通过概念化间接反映客观世界,人们通过概念化形成概念、概念结构和概念系统。在语法复习阶段,笔者尝试采取知识可视化手段画知识树、思维导图以将语法概念系统化、条理化。

(1)概念框架图

例如,在学习完毕定语从句时,笔者与学生一起画定语从句框架图。

(2)编写英语语法歌诀

例如,在学习完定语从句,笔者与学生合作撰写了定语从句用法快板,内容如下:that用法真有趣,两个地方它不去;逗号后边它不去,介词之后不考虑;that which代表物,区别听我来叙述;先行若是不定代,that就把which踹;先行词前有两数,就用that定无误;先行词前最高级,还用that必无疑;句中若有there be,that应把which替;先行主中做表语,避免重复从句里。

(3)汉化英语语法学习

例如,当学习了名词性从句的用法后,笔者借用了赖世雄老师名词性从句连接词的人名“戴慧怡”以记忆这三个连词,“戴”指代“that”,“慧”指代“whether,“怡”指代“疑问词(主要是以wh-为代表的疑问词,如what,who等)”。又如,当学习使役动词时,笔者便总结了使役动词用法的三剑客,创作了“使役动,have,let,make,好靓妹,Oh yeah!”的广告词。再如,在学习了形容词用法后,学生需要掌握与形容词连用的特殊词“too,as…as,how”,为了方便学生记忆,笔者进行了“汉化”处理,把“too”称为“图图”,“as…as”叫做“阿希”,“how”命名为“好”。另外,笔者还将这些词语编成一个故事:有一个阿希(as…as)在街上散步见到了老同学图图(too),于是想他问好(how),愉快地说:“Good morning!”。

(4)语法概念要求实战化:活化语法概念

为了判断学生是否已经掌握了所学的语法概念,我们可以依据语法实战化要求,让学生按照教师布置的语法练习进行科学训练,将陈述性知识内化、活化为自己的知识,并依照规则将巩固所学的程序性知识。例如,在学习了英语的五种基本句型,笔者就布置了如下作业:在英语语法中,句子的基本结构有五种:①主语+谓语(不及物动词);②主语+谓语(及物动词)+宾语;③主语+系动词+表语;④主语+谓语+间接宾语+直接宾语;⑤主语+谓语+宾语+补语。笔者曾设计“句型造句”作业,要求学生根据这五个基本句型,每个句型造2个句子,并使用双色笔标示句子成分。学生在造句时可以上网查阅相关的语法书和语法资料,也可以向“学霸”求助,取得“真经”后,独立造句以检验知识掌握的情况。这样,学生不是在机械地记忆、背诵知识,而是在理解的基础上运用所学的语法知识,体验英语学习的快乐,获取英语学习的成就感。又如,在复习定语从句时,笔者曾设计了一个定语从句的“造句PK赛”活动:先展示实物a story book,并示范造句:The book is interesting.The book which bought by my son is interesting.接着,将班级学生以6人为1小组,共分成9个小组,然后将a banana、an apple、a piece of chewing gum、a note book、a pen等物品分发给各小组,并要求学生小组将所给之物品造一个定语从句。为了激励各学习小组,笔者还补充说道:“如果小组代表所造的句子是正确的定语从句,而且所造的句子是最长的话,那么发给小组的物品将归小组代表所有”。这样,学生语法学习积极性空前高涨,主动性得到了充分的调动,创造性得到了培养。课堂氛围异常热烈,因为每个小组都想得到奖品。该活动以语法的语用思想为指导,将学生死记硬背语法规则转化成一个生动、活泼的语言游戏,开放式的情境让学生灵活地运用英语、创造性地使用英语语法,不断暴露语言思维,共享思维的成果,实现思维语言从内隐到外显化,最终实现语法规则内化、活化和自动化。

认知语言学认为:学习者需要通过大量的、具有代表性的语言样本来概括抽象的、理性的语言使用模型[4]。在英语语法教学中,我们尽量使用举三反一的归纳法,而不是举一反三的演绎法,遵循学生认知规律,满足学生实际和需要。另外,英语语法概念在英语语法中起着提纲挈领、总揽全局的作用。教师一定要赋予学生一个固定的、科学的、合理的概念框架,让学生掌握理解这些语法概念,有利于缓解学生学习焦虑、树立英语学习的自信心,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基于大概念的语文教学例6

一、概念隐喻的起源

概念隐喻的英语表达“metaphor”来源于希腊词汇“metaphora”,词的原始意义为转化、变化,在修辞运用方面指隐喻的修辞格。语言学研究者对隐喻的修辞作用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分别从哲学、逻辑学、认知心理学等角度对概念隐喻进行了研究。Lakoff&Johnson(1980年)经过研究把概念隐喻归入认知语言学领域,认为“隐喻渗透于日常生活,不但渗透在语言里,也渗透在思维和活动中,我们借以思维和行动的概念系统在本质上基本是隐喻的”。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来说,概念隐喻是人类的一种思维方式和认知现象,构成了语言的认知基础。Lakoff认为,“概念隐喻的功能是把一个事物的某些特征推理影射到另一事物之上的一个推理认知过程”[1]。这样,人们可以通过概念隐喻的认知特征把有限的词汇推理影射到无限的世界中,从而借助于有限的词汇认识无限的世界。因此,概念隐喻修辞格促进了人类语言的发展,也为英语词汇教学提供了理论基础。

二、概念隐喻的分类

从语言学修辞格的角度,概念隐喻包括结构隐喻、方位隐喻和实体隐喻,人类语言中的概念隐喻主要体现在这三个方面。研究者统计发现,人一生的语言表达中可包含470万个新颖的概念隐喻和2140万个定型化的概念隐喻,可见概念隐喻在人类语言中的重要作用,它使语言更加生动、形象、丰富多彩。

1.结构隐喻

结构隐喻指“用一种概念的结构去构建其他不同类型事物的概念,将描述一种概念的词语用于描述另一种概念”[2]。如“These soldiers are lions”这句话说士兵就是狮子,把狮子暗含的勇猛的特征直接赋予士兵,这是一种结构隐喻。“My brain doesn’t work today,and I will try my best to grind out the solution to the matter.”此句中,“work”和“grind out”本来是描述“machine”特征的词汇,通过结构隐喻修辞格直接用于描述“brain”,用机器具有的概念特征构建大脑这种抽象的事物,通过结构隐喻使得“brain”这个本来抽象的词变得具体、形象。很多抽象概念的词,如“life”,“love”,“time”等也都可通过结构隐喻来构建,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如“Life is a long and hard road”,“Love is power”,“Time is a cup of wine”.这三个句子通过结构隐喻,把抽象的生命、爱和时间用具体的事物表现出来,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

2.方位隐喻

方位隐喻是“指运用具体表示方位的词表达的空间概念来生动、具体地描述另一种抽象的概念”。如英语中一些表示方位的词,如“up”(向上),“down”(向下),“in”(在里面),“out”(在外面),“front”(在前面),“back”(在后边)等。这些词可以通过方位隐喻用于描述情绪、社会地位等抽象的事物,使无法衡量的抽象事物的程度可以直观地被感觉到。如“My happy is up”,“His mood is down”这两句话中“up”和“down”这两个表示方位的词的概念用于描述“my happy”和“his mood”,形象、生动地描述了抽象的快乐和情绪的具体程度。

3.实体隐喻

实体隐喻指“将抽象模糊的思想感情、心理活动、状态和事件等无形的概念视为具体、有形的实体”[3]。借助于实体隐喻,把抽象的物体看作实体,通过已有的对实体的储备知识来理解抽象的物体。比如,对抽象的思想进行指称和量化,使其具有物质的特征。实体隐喻中最有代表性的隐喻是容器隐喻,就是将抽象的本体看作一种容器,使其具有界限,可以进行量化。例如:“A good idea comes into my mind.”“His life contains a great deal of honor.”另外,实体隐喻还可将事物看作人,使其具有人性的特征。例如:“His theory tells us that ...”,“Life has cheated me”等。据统计,概念隐喻在人类语言运用中占70%的比例,构成了人类语言的主体。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向学生介绍概念隐喻理论,培养学生的隐喻思维,同时将概念隐喻运用于词汇教学中,加深学生对词汇的理解和把握,提高词汇扩展能力。

三、基于概念隐喻的英语词汇教学

认知语言学概念隐喻修辞格作为人类思维和认知世界的方式,可以把抽象、枯燥、难理解的事物具体化、生动化、简单化,有利于加深学习者对新词或文化内涵的理解。教师可将概念隐喻引入到英语词汇教学中,同时应注意以下问题。

1.利用隐喻掌握英语多义词

认知语言学研究表明,多义词的产生是因为人们通过隐喻和转喻把词由原来的基本意义延伸到其他意义,产生多种有相关的意义。

人们先认识能感知的具体事物,之后根据已有知识储备展开联想,把已知事物与新事物进行联系,找到二者的相关点,产生两个认知领域之间的映射,之后,新词义相应而生。Langacker认为,“多义词的多种意义之间的联系不是任意的,是通过特定的语义引申机制从典型发展而成的,各个值之间的联系都是有理据的”[4]。然而很多教师在讲解词汇时经常只给学生讲解多义词的不同意义,没有向学生解释多义词之间的隐喻联系。因此,课堂教学中,教师应通过概念隐喻把词的基本意义和隐喻意义联系起来,提高教学效果。例如,“bank”的基本意义是银行和河岸,两种意思看上去没有任何联系,然而在“Money is water”这句话中,河岸具有的储水功能被转移用于描述银行,银行具有储钱功能,二者之间的意义产生了联系。同时,水的流动特点也影射在钱上,水和钱流动都可用“flow”表示,另外还有“流水账”(running account)和“挥金如土”(spend money like water)等用法。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可对词义进行简单的隐喻认知分析,这样可以使课堂生动、有趣,提高学生学习词汇的兴趣。另外,使学生意识到多义现象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在具体的语境中词汇可能出现新的意义。

2.注重词汇隐喻的文化内涵

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分析语言可知,了解语言的文化内涵有助于了解该民族的思维方式,有助于正确理解语言的内涵,学好这门语言。概念隐喻作为各民族共有的语言认知方式为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的语言交流提供了心理基础。在共同的语言认知结构的基础上,不同民族不同文化内涵中的概念隐喻也有重合之处,形成“文化共核”现象。如“pig”在英语和汉语中都有“懒惰、愚笨”之义,“crocodile”在这两种语言中都有“危险”之义。因此,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可以理解一些谚语中的概念隐喻,如“Don’t believe his crocodile tear.”“All roads lead to Rome.”“A stone hits two birds.”“as power as horse.”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运用概念隐喻中文化的相似性引导学生利用母语文化的正迁移深入理解词汇,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另外,因为人们的文化传统和社会环境不同,不同民族在概念隐喻使用上也会有显著差异,英汉两种语言文化表现的情感意义存在差异。如绿色在西方文化中具有“缺乏经验”的意思,如“She is a green hand in business”,意思是她在经商方面是新手,而汉语中,绿色代表希望和新生,但也有贬义,如“戴绿帽子”。又如,英汉民族对狗的感彩内涵存在差异,汉语中,包含狗的词汇大多具有贬义,如“棒打落水狗”,“狗眼看人低”等。而英语文化中狗被看作人类的朋友,认为他们具有忠诚的美德,用狗作隐喻称赞别人。如:“He is a lucky dog.”(他是个幸运儿)“The man is a top dog.”(这个人是个重要人物)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正确掌握英语背景文化,避免引起文化误解,通过中西文化差异对比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语言的内涵。

3.利用概念隐喻灵活掌握新词

在当今科技迅速发展的时代,借助于概念隐喻许多词汇产生了新内涵。如,随着人们对太空的深入研究,“black hole”具有了描述太阳黑子的新内涵。随着电脑的出现,“mouse”(老鼠)具有了“电脑鼠标”的新词义,出现了“hard ware”,“soft ware”等新词。以上词汇都体现了概念隐喻的思维和认知方式,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有意培养学生的概念隐喻思维,在词汇原意的基础上利用概念隐喻灵活理解、掌握词汇的新内涵,扩大词汇量,同时提高学生的认知意识,积极主动地进行词汇学习。

四、词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隐喻能力

1.讲解词义发展过程,培养学生的隐喻意识

教师要培养学生的隐喻能力,必须先培养他们的隐喻意识。因此,词汇教学时,教师可有意地把隐喻概念融入到词汇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掌握认知语言学概念隐喻理论,在词汇学习过程中培养他们的概念隐喻意识。同时,让学生明白概念隐喻性是所有语言的共同特点,概念隐喻现象普遍存在于英语词汇中,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概念隐喻促进了英语词汇的发展。英语词汇的前缀、后缀、转换、派生及合成的构词法,都具有一定的概念隐喻性,促进了新词的产生。另外,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析英语词汇中的一词多义现象,通过剖析多义词的形成过程,揭示词义之间的概念隐喻联系,向学生讲解概念隐喻知识,培养学生的概念隐喻意识。

2.词汇教学时,注重文化内涵理解

概念隐喻作为认知语言学中的一种思维方式,具有语言的文化内涵的载体功能,语言学习者在真正理解该语言的文化内涵基础上,才能正确理解和运用概念隐喻掌握这门语言。因此,英语词汇教学中,教师可利用熟知的母语文化引导学生理解文化内涵类似的词汇。对于文化内涵差异显著的词,引导学生了解中西文化的差异,在词汇教学的同时,进行西方文化知识讲解和资料展示,引导学生多阅读、欣赏有关语言文化内涵的书籍和相关语音、视频资料,以文化知识为桥梁,搭建学生理解、掌握、运用该语言的通途。通过这种概念隐喻语言文化知识比较,使学生了解概念隐喻中包含的丰富语言文化内涵,正确理解该语言的民族思维方式,使学生真正理解、运用甚至创造新的概念隐喻,培养概念隐喻意识,提高概念隐喻能力。

认知语言学概念隐喻作为认知语言学中的一种思维方式促进了词汇新内涵的产生和发展,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发展,概念隐喻会不断赋予词汇新内涵,新词汇会不断出现。课堂教学中,教师利用概念隐喻进行词汇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变他们枯燥记单词的现状,弥补学生词汇表面记忆的不足之处。因此,教师在词汇教学中应注意概念隐喻理论的渗透,培养学生的概念隐喻意识和能力,提高他们的英语学习能力。

――――――――

参考文献

[1] Lakoff and Johnson.Metaphor We Live By.Chicago:Chicago University Press,1980.

[2] 王寅.认知语言学.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3] 蓝纯.认知语言学与隐喻研究.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

基于大概念的语文教学例7

一、概念,对语文的意义

这是一个概念的时代。概念股、概念营销、概念车、概念手机……语文领域,不乏概念。“儿童语文”“生命语文”“诗性语文”,等等,且称“概念语文”。

概念语文,是对语文的认识进行理性、抽象,凝练成一个词或词组,合成“?菖?菖语文”格式,形成一个“知识单元”或“思维单位”,表达一个人或一群人对语文的理解与追求。

“概念语文”对语文的意义,就是语文本体的意义,智慧的老师们在“做概念”的时候,就已包含概念语文的基本特性。

其一,指向性。概念语文指向语文的创新与丰富,是语文的展望与期待,是对当下语文的超越,是引领并撬动语文发展的动力,指向语文发展的未来。

其二,双重性。概念语文,有的是反映语文真实现状,并以此为基点发展、改革,然后沿着理想、美好的路径行走;有的概念,可能是错误的概念,仅仅停留在口号上,对语文柔软的土壤无法着陆。

其三,试验性。概念语文是理念在语文领域的试金石,是面对语文现状的一种改革性的创意或试验。当然,试验本身也包括对概念的实践,对试验者创新精神和实践品质的检验。

其四,审美性。概念语文,需要艺术的想象和创造。在语文的独创性、展示性方面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

二、语文,在概念的后时代

语文需要概念,需要用一种观念、精神引领语文向更高、更美境地发展。站在“后概念时代”,即“后生命语文时代”“后诗意语文时代”……我们发现,近十年创生的许多语文概念已悄然改变。

(一)姿态呈现转向

1.从喧闹走向静默。

世纪之交,语文的世界概念辈出,如雨后春笋,赶趟似的往外冒。如今,行走了十年的概念,好像一下子静了下来,近年的语文界,很少听到哪一位专家或名师再拿语文的概念说事。概念语文一下子羞赧起来,或许前一阶段走得太快,现在要静默,等一等语文的灵魂。

2.从感性走向理性。

语文是感性的,当初为语概念的名师,只是感性地为自己的语文起个名儿,好像树了一面旗,招得很多人围观。如今,看客少了,开始反求诸己。于是对概念进行调整、丰富……做概念或看概念的老师们也学会思考,开始理性地看待自己的概念或被概念的意义。

3.从星空走向大地。

约莫感知,在2005年左右,一大批仰望星空的教师提出自己的“概念语文”。几年下来,他们把视线转向实实在在的大地,开始成为一名既有仰望星空的情怀,又有脚踏实地的精神的行者。

4.从个体走向群体。

“一个人走路会走得很快,一群人走路会走得很远。”人们已经集体无意识地广泛认同这个观点。几年前,那些持概念语文走南闯北的名师们,不再独来独往。他们把粉丝凝聚在一起,把智慧无偿分享。他们甚至为了群体,退出英雄的时代,走向幕后,发现和培养新秀。

(二)范畴发生改变

范畴呈现的是一个思考领域或单位,以近十年的概念语文现象,作线性考量,发现概念本身也在改变。

1.从语文领域转向语文学科。

“生本语文”“儿童语文”“魅力语文”等话题,一般聚焦语文领域。现在言说的焦点回到语文学科的本体,进行“写作本位与表达本位”“主题阅读与单元阅读”“过度解读与适度关照”的语文学科。

2.从语文教学转向学习革命。

课改进入深水区,一些原本鲜活的语文概念被搁浅。人们对语文的视点转向学习革命。如“学会学习”“自主建构”“翻转课堂”等。“一大批富有创造智慧和生气活力的语文教师的教学探索,正在当代创新型社会文化精神的影响下,在语文教学探索的更高层次上获得了对语文教育本质、特性和规律的重新认识。”[1]

3.从语文概念转向概念哲思。

当下,概念语文已经发展成对概念与概念关系的思辨,如“教什么、怎么教、为什么教、为谁教”的教学诘问;“教材的原生价值与教学价值”的取向权衡;“从教阅读到教课文再到教语文”的美丽转身。对语文改革的热切追问,已经不完全表征在语文探索的显性成果中,而是突围到哲学层面,表达语文与人的关系建构。

(三)后时代特质透析

1.语文发展呈一种曲折态势。

概念的行走路径是曲折的:从喧闹走向静默、从感性走向理性、从星空走向大地、从个体走向群体。健康的、科学的语文路径就应该是向着一个目标,相互转化、螺旋推进、间隙转向的高速公路式的设计策略。

2.语文的理解在不断丰富。

语文领域—语文学科—语文学习—语文思辨,说明教师对语文的理解不断发生改变。这种改变也是一种反求诸己式的自我反思,正如叶澜所言:“任何观点都是特定认识者在特定阶段的内在体验与认识的表达,找出一个人观点变化的踪迹,是学术自我反思,也是再迈出学术重建步伐的需要。”[2]

3.语文建设需回到常识。

二十世纪现象学运动的标志性语录:回到事情本身。在概念语文的情境中谈语文,不需要火眼金睛,只需养成常识和为了常识。常识,是起点也是终点。看概念语文,需要向更高、更远的方向,也需要朝向语文本身。从课标、教材、儿童三个核心维度,描绘概念语文的交集,共创语文的意义空间。

三、苏派,语文的价值守望

“苏派教学不仅是一种流派,更是一种文化概念、精神归属和价值认同,她表达了江苏人民对教育的深刻理解和崇高追求。”[3]苏派教学,就是一个个属于江苏的语文概念,在江苏这块希望田野上,绽放的独具特色的美丽之花。

(一)蒋维乔到吕叔湘的世纪标杆

历史上的苏派语文蔚为大观。顾黄初、武玉鹏在先辈语文视域中遴选了十六位杰出代表,进行“先辈语文课程教材编制心路”探求。有六位大师为江苏籍(含长期工作在江苏)。如“编著新式学堂小学语文教科书第一人”的常州籍蒋维乔;“主笔起草我国小学语文教学第一个课程标准”的江阴籍吴研因;“潜心于中国汉字的科学统计和儿童国语教科书的编纂和实践研究”的浙江籍但工作于江苏的陈鹤琴,以及如雷贯耳的“语文教育思想和语文课程教材建设影响几代人”的苏州籍叶圣陶、东海籍朱自清、丹阳籍吕叔湘。[4]这些大家,已成为苏派标杆,让后学景仰。

(二)斯霞、李吉林两位大师的样本价值

首先,看斯霞的启示。斯霞,小学语文丰碑式人物。从构词格式看,没有哪一个概念能包含斯霞的语文观,但“童心母爱”的教育思想,“随课文识字”的教学方法,表现的已经不仅是一个“概念”,而是一面旗帜。把“概念”演绎成“旗帜”,是斯霞老师给小学语文积极的价值启示。另外,看李吉林的范式。从“情境教学”到“情境教育”到“情境课程”,这是李吉林老师概念语文的发展印记,并成为语文领域以概念形式成长的语文范式。“情境”概念自始至终是李老师语文研究的焦点,围绕“情境”,语文的内涵和外延在不断丰富,最终形成“情境教育学派”,成为“我国素质教育的一面旗帜”。

(三)于永正到祝禧的苏派守望

1.概念的生长。苏派是产生概念的领域,也是一个能把概念做成经典的领域。有些概念在发展的过程中,已长成概念群。有的概念属于顶层,如“苏派教师思想录”中的四十一位老师,他们是苏派小学语文的繁荣气象;有的属于田野,如以“凤凰语文”网络为载体的一批全省包括全国的语文教师,聚焦苏教版教材,繁荣苏派小语气象;有的属于地域,如以于永正为首的一大批小学语文教师,构成“徐州语文现象”。生长的概念才是有价值的概念,从概念切入,兴许能打开苏派语文发展的另一扇窗。

2.教育观的召唤。语文教育观就是关于概念语文现象和问题的基本观念体系。目前,苏派小学语文领域,提出语文概念的教师很多,但很少形成观念体系。在“苏派教师思想录”中,仅有三位明确提出语文教育观。第一位是于永正,明确提出《我的“五重”语文教学观》;第二位是孙双金,明确提出《我的语文教育观》;第三位是祝禧,明确提出《我的“文化语文”观与教学实践》。这三位恰恰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全国小语名师谱系”中的第三代、第四代以及“新生代”名师的翘楚。[5]

四、精神,语文叙述的教育意义

教育发展到一定阶段,需要一些形而上的追求。概念语文作为一种语文文化、一种价值观,应该是一种形而上的精神和信仰。

(一)建一个空间:实然与想象的语文世界

语言是存在的家,概念语文是提出概念老师建造的语文之家,是一个实然的存在与美丽的想象并存的空间。从语义角度看,概念营造的空间像一个富于张力的魔盒,蕴藏无限可能。教师也可借此空间,给语文找一个归属,提供一个思考的基点。如“诗意语文”,那就是属于王崧舟及其团队的空间,他们在自己建造的诗意空间里,创造语文的一个又一个神话,过着诗意的语文人生。

(二)持一种态度:倾听与改进的建构胸怀

活跃的概念是开放的系统,开放过程中,自然会引发各种声音。概念语文,作为一种现象,遭遇质疑在所难免。经得起质疑和深究的概念,才是有生命力的概念。真爱语文的教师,是不怕质疑并会直面批评的。客观批评是对概念的丰富,谦恭倾听批评,是积极完善概念语文价值体系必须守持的阳光心态,也是概念语文健康成长必须坚守的博怀。

(三)行一种路径:感性与理性的关联维度

感性的概念语文,有叙述的情境,体现生命的活力,彰显前行的亮色。理性的概念语文,从概念提出到概念发展,都需要“深思熟虑”,但其丰富而复杂的推进一定是感性和理性相互转化、相互依存。特别是一个成熟的概念,行至“概念群”“概念链”阶段,一定是感性与理性整体推进的样式。

(四)守一种姿态:现代与传统的相互叙事

新概念的介入,意味价值需要重建。语文的理解、观念、价值体系,以概念方式进入语文领域,一方面改变了语文,另一方面也重建了语文。“现代性就是过渡、短暂、偶然,它是艺术的一半,另一半则是永恒与不变。”[6]百年语文的发展,其实就是在变与不变的守衡与失衡中相互改造、彼此拉近的叙事状态,并渐趋科学与成熟。

阐释语文的概念时代,除了寻找和叙述语文意义,还应面向真实的语文世界,用概念的方式坐标语文的历史演进,召唤一茬一茬语文小时代的到来,汇聚成语文的大时代,语文的大世界。

【参考文献】

[1]曹明海.透视语文:名师教学智慧篇[M].山东:山东教育出版社.2008.

[2]叶澜.课堂教学过程再认识:功夫重在论外[J].课程·教材·教法,2013(5):8.

[3][5]朱晓进.著名特级教师教学思想录(小学语文卷)[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12.

[4]顾黄初,武玉鹏.探求先辈语文课程教材编制的心路[M]//洪宗礼.母语教材研究:第二卷.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7:318—348.

基于大概念的语文教学例8

2基于概念体系的CBI教学理念在《商务导论》课程中的应用

《商务导论》是商务英语专业必修课程,本文提倡基于概念体系的CBI教学理念。该理念是在CBI教学理念的指导下,结合各高校专业人才培养要求,提出交际语言能力各要素和语境及语言使用者自身原有知识结构的交互作用模式的一种外语教学理念。在这一理念指导下,学生不再是通过传统的学习纯粹的语言材料来提高外语水平,而是在基于概念体系的CBI理念下学生能够课前、课中和课下自我发现教学内容中的重点和难点,并有针对性地将所学内容进行积极有效地输出。因此,教师的主要责任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商务导论》课程的教学模式既不同于其他经济类专业课程,也与传统的精读、泛读等课程的教学模式不同。因为,《商务导论》课程理论性较强,概念和术语多、且难理解,所以绝对不能一味地强调完全侵入式教学。否则学生对所学内容无法理解和吃透,既不能学好语言,也不能学好专业知识。例如,《商务导论》课程第一章是经济学基础,学生较难理解的部分是核心概念、供需关系和经济指标。针对这部分内容,学生课前通过系列性导入性视频,了解经济学定义和供需关系等。通过章节概念谱系图掌握概念之间的关联,对较为晦涩难懂的概念有了更深的理解。对章节中出现的理论部分,如自由市场经济等,引导学生在CNKI数据库搜索相关的中文文献,要求学生对两种语言的教材和资料认真预习。其次,关注输出能力的培养。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教学任务来提高学生的口头输出能力。具体来讲,给学生布置主题式讨论、核心术语辨析、理论要点概括等任务,要求学生形成讨论组在课上或课下进行细致讨论,教师课堂上可以抽查,作为平时考核的重要部分。这种方法让学生沉浸在良好的英语口语氛围中,不仅提高了一般的口语表达能力,更重要的是参与真实商务语境下的话语实践,有效运用商务概念和理论完成商务沟通任务。最后,小论文的写作模式确保了学生的笔头输出能力。例如,要求学生对章节中概念、观点提出自己的看法,并将这种观点、支撑论据以及最终结论用书面形式表达出来。不仅可以提高学生专业英语写作能力,而且提高批判性思维,为分析、解读、起草商务领域内不同体裁的商务文件,如商务计划等奠定基础。

基于大概念的语文教学例9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19.096

1 概念隐喻理论

1.1 隐喻

人类对隐喻研究的历史已经有两千多年。最早的亚里士多德时期,隐喻只是被当作一种语言现象,一种修辞手段。此后隐喻又经历几个不同的研究阶段。近几十年来,人们越来越接受隐喻的认知研究。认知语言学认为隐喻不单纯是语言修辞手段,而应该是人类的一种思维行为方式。我们的思维中充满了从一个具体概念领域到另一个抽象概念领域的隐喻。隐喻是以经验现实主义哲学作为方法论基础的,是基于身体体验的。隐喻是一种认知工具,它存在于我们人类日常生活的所思所想所言所行之中。

1.2 概念隐喻

概念隐喻理论最早出现在语言学家莱考夫和约翰逊的著作Metaphors We Live By(《我们所赖以生存的隐喻》)。概念隐喻的提出给隐喻研究开拓了一个全新的视角,给隐喻的研究带来了革命性的转折点。概念隐喻认为隐喻的理解涉及源域(source domain)和靶域(target domain)两个认知域。源域通常是人类所熟悉的一个认知域的经验,而靶域则是不太熟悉的另一个认知域的经验。源域的特点被隐射到靶域的特点上,有助于人们对于靶域的理解。

2 概念隐喻对英语教学的启示

2.1 概念隐喻与词汇教学

词汇教学是英语教学的前提和基础,充足的词汇有助于学生的语言处理。目前常用的词缀法、典型例句法、循环记忆法、扩大阅读法等二维的、机械的、缺乏意象的记忆法都没有让学生深入到词汇内部。 隐喻是语言的普遍现象,词语的具体义项与抽象义项之间的联系,可以使学生了解词义的发展规律,深刻理解其转变机制从而帮助学生词汇理解和记忆。在词汇教学中,教师可结合概念隐喻理论,帮助学生理解词语。按照隐喻的构成,莱考夫和约翰逊把概念英语分为方位性概念隐喻、实体喻和结构性概念隐喻。方位性概念隐喻指参考空间方位而组建的一系列概念隐喻。空间方位来源于人们对大自然的相互作用,是人们赖以生存的最基本的概念。如上-下,前-后,中心-边缘等,人们将这些具体概念投射于情绪、身体状况、经济状况、社会地位等抽象的概念上。实体性概念隐喻是将抽象的符号概念转换为具体的甚至是可以计算层面的实体和物质,从而将喻体的特征赋予本体之上。结构性概念隐喻是对一种概念的结构域的延伸以指称另一概念域。

2.2 概念隐喻与英语文化教学

跨文化的二语习得教学中,文化教学是必不可少的。人类相通的认知世界和多彩的民族特色使得不同文化中的隐喻既有相似性也有相异性。隐喻是语言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文化有着紧密联系,许多深层次的文化内容都是通过隐喻来传达的。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理解重视隐喻现象是文化教学的一个有效方法。文化在概念隐喻的形成过程中起重要作用。隐喻存在于每种语言文化中,但不同的文化和思维方式使得隐喻在不同民族中被赋予不同的含义。举个例子,我们中文会说“爱屋及乌”,在英文中相应的表达就是Love me, love my dog. 隐喻的存在可以让学生在英语学习中理解到整个文化体系中的社会价值观、人生观、思维模式等。例如英语中的“melting pot”“America dream”“salad bowl”等隐喻表达中都是包含着透视美国文化历史以及其社会价值观的意义的,在教学中可连续概念隐喻理论。

3 结语

隐喻是语言习得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人类认识和解释世界的思维中充满着隐喻。认识到隐喻的重要性,教师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可引导学生理解和使用概念隐喻及隐喻表达式,提高隐喻能力,认知能力,思考能力,从而对语言有更深刻的认识。

参考文献:

[1]Lakoff, G. & M. Johnson. Metaphors We Live By[M].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0:26.

[2]文旭,叶狂.概念隐喻与外语教学[J].重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1(1):145-154.

[3]束定芳.隐喻学研究[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基于大概念的语文教学例10

科学概念教学可以帮助儿童把大量的资料概括为少数概念,理解用相关概念体系建立起来的原理和定律,并凭借他们去解释和说明新的观察结果和经验。儿童掌握概念以后,可增加所学知识的适用性,提高概括和使用知识的能力。

二、前概念的定义

1.心理学意义上。前概念可以说是维果茨基的开创性研究。在《思维与语言》中,他重点研究了科学概念和日常概念。前者是指在有计划的专门教学条件下掌握的概念;后者亦称“前科学概念”,即前概念,主要是指未经专门教学,在同其他人进行交际和积累个人经验的过程中掌握的概念。

2.现象学意义上。在现象学的范畴中,前概念是指“原则上可直观到的事物的总体”,强调的是一种直观性,未被规定性。

3.英语教学中的前概念。在中国知网中输入关键词“前概念教学”得到10295条检索检索结果,当关键词为“英语学科前概念教学”,只剩8条相关的检索结果。通过对这些文献分析发现关于前概念研究:

从所涉及的范围来看,大多数局限在数学、物理等理科范围内,对于其他学科的研究寥寥无几。

从产生的途径来看:先入为主的日常生活经验;知识的负迁移和旧有概念的局限;由词语带来的曲解; 进行不当的类比。

从解决策略来看:创设情境;验证、纠正和完善概念;实验演示;认知冲突;合作学习等。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前概念英语教学理念是指学生对于教学内容的还没有上升到理性认识时,通过自身的观察体验去认识事物并习得概念,它强调的是学生在英语学习中的主动性和学习潜能。

三、前概念教学策略

根据对现有研究的分析归纳,前概念教学策略有“通过师生对话显示出学生的前概念;创设学生的认知冲突;以实验验证、概念重释和比较鉴别等方式纠正前概念中的错误成分;深刻讲授,特别是对于科学概念的教学要给学生以全面的理解”。但笔者认为可以从前概念与科学概念的区别上着手,将前概念教学策略概括为两个词:丰富和修订。具体指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学生的前概念与科学概念一致的要丰富,使其转化为科学的概念;反之,相矛盾的,则需要修订。

课堂实例:

笔者于2016年2月到7月在山西师范大学现代文理学院进行教育实习,任15级生科1502班和地科1502班的公共外语教师,以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2中Unit 4 College sweethearts为例,课堂导入:通过播放电视剧《何以笙箫默》图片和音乐,让学生猜测主题;老师讲一个有关此话题的小故事;学生写自己的初恋小故事;依据学生写的故事,总结归纳怎样写好记叙文。这样的设计首先给学生创设了一个情景,有利于学生积极地调动他们所拥有的前概念,即与本课主题相关的经历,在语文学习中学生已经学过如何写记叙文,那么在英语学习中这种方法是否同样适用呢?这就需要学生自己去阅读课文,进行分析,然后得出结论。正如奥苏泊尔所说,一切有意义的学习必然包括迁移,因为一切有意义的学习都是在原有学习的基础上产生的,不受原有认知结构影响的有意义学习是不存在的。

再如,新视野大学英语视听说教程2的Unit 2 Journey into the unknown中长对话部分,听录音前,让学生浏览选项,猜测主题。根据题肢里频繁出现的关键词 “Plants”, 并结合本单元的主题,学生可以推测出这篇长对话内容是关于一个类似于森林的地方,随后听录音中关键词 “the Amazon rainforest”也证实了这一点,那么第一小题关于这个地方的介绍的题就变得容易的多了。随后的几个小题(这篇长对话的主旨,所倡导的生活方式),根据学生所具有的前概念(现在我们所倡导的健康生活方式,弘扬的正确的价值观等)就可以完成了,且正确率很高。

四、前概念英语教学中容易出现的几个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