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投资决策的方法模板(10篇)

时间:2023-08-02 16:17:28

投资决策的方法

投资决策的方法例1

一、引言

中国有着丰富的人力资源,但作为质的形态的人力资本相对来说却非常匮乏。人力资本需要通过投资得来,研究和实践证明,人力资本投资对于经济增长比之物质资本和资源资本的投入更具倍增的效应。与此同时,我们也认识到,虽然人力资本投资是一种高投入、高回报的投资活动,但由于现实中种种不确定性因素的存在,人力资本投资往往不能收到预期效果,因此人力资本投资实际上也是一种高风险的经济活动,进行科学的人力资本投资风险决策对于提高人力资本投资效果、达到投资预期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人力资本投资从主体上看,可分为以国家、企业、个人或家庭为投资主体的人力资本投资,本文以个人人力资本投资为例,介绍了用于风险决策的策略分析方法,即SAVE方法,及其在人力资本投资风险决策中的应用。

二、策略分析方法(SAVE方法)简介

SAVE方法是由美国学者Park和Maillie等人提出的一种项目风险评估方法,经过在一些大、小企业和工程项目中的实践,被证明是十分有效的。该方法认为,一个决策问题,风险只是其中的一个方面,因此应当将风险评价放到整个问题当中与其它因素一起进行综合分析。SAVE方法的一般使用步骤是:

(1)利用专家调查法,确定决策因素指标体系。将决策问题分成几种要素,每种要素又分成若干因素组,每个因素组又包括了若干因素;

(2)利用专家调查法,对每个因素的优劣进行打分,分值范围可以是1~10,1表示最坏情况,10表示最好情况;

(3)利用专家调查法,根据各个因素的重要性,确定各因素的加权系数,权数范围比如为1~3或1~5;

(4)将打分值乘以权数,即为评分值,如权数范围为1~3,则评分值的变化范围即为1~30;

(5)将一个因素组的各因素评分值相加,可得因素组评分值。各因素组评分值之和便是相应要素的评分值。因素的最大可能值也可很容易地计算出,它就是所含诸因素权数和的10倍。最后可算出该要素实际评分值与最大可能值之比(称为实际/最大比)。

W.R.Park和J.B. Maillie在Strategic Analysis For Venture Evaluation(Van Nostrand Reinhold Company,1982)中给出的决策标准是(假设权数为1~3):

(1)因素打分值不小于3;

(2)因素组评分值的实际/最大比不小于40%;

(3)要素评分值的实际/最大比不小于50%;

(4)总评分值的实际/最大比不小于60%。

同时满足这四个条件的投资方案被认为是满意的。

三、个人人力资本投资的类型和特点

个人人力资本投资的类型主要包括个人教育投资、个人培训投资、个人健康投资、个人迁移投资等。个人人力资本投资的决策主体为投资或投力的个人,个人人力资本投资的决策客体为个人将要进行的人力资本投资项目。个人人力资本投资的特点主要有:

1.预期收益的多样性

人们进行人力资本投资,不外乎有两大类预期,即物质收益和非物质收益。物质收益主要是指通过投资增加的人力资本存量在未来可能获取的更高的收入或其它看得见的收益。非物质收益指人们通过投资增加自身人力资本存量,以期获得更多的社会尊重、精神快乐、心理满足。从某种意义上讲,非物质收益还意味着人们把人力资本投资作为一种消费,即购买精神消费品的行为。在个人人力资本投资决策过程中,非物质收益预期对人力资本投资决策者来说往往是非常重要的因素。

2.投资目的的功利性

从理论上讲,人是理性的“经济人”,不论是从物质收益角度还是从非物质收益角度,都追求个人效用的最大化。更由于人力资本产权单一的特点,使得个人人力资本投资成为一种功利性很强的投资,个人会在投资局部均衡的前提下,来决定是否进行投资活动,并会在尽可能的情况下获取自身最大利益,有时甚至不惜影响集体和社会的利益。个人人力资本投资的功利性也决定了个人人力资本投资在人力资本的形成、配置和使用过程中风险要小于其它主体的人力资本投资。

3.投资结果的风险性

人力资本投资是一种时间密集型的投资,对于大多数人力资本投资来说,都需要很长时间,有些投资需要几年,除迁移和流动的时间成本较少外,绝大多数的时间成本都较高。资本的风险性来源于资本的长期性,生产过程中投入的各种资源、劳动与一定量的物质资本相结合所产出的产品,必须在实现其私人劳动向社会劳动转化的过程后,才能获得超过投入成本的利润。个人人力资本投资也不例外,投资活动在其经投资获得人力资本到真正获得投资收益的这一过程中,面临着诸多风险。

4.投资成本的局限性

因为个人人力资本投资需要投资者个人投入一定的财力、物力和时间等稀缺性资源,同时还要损失因投资而造成的机会成本,因此投资成本是投资行为能否发生的重要影响因素。一般来说,家庭收入较高的个人往往会比贫穷的个人有更强烈的投资欲望和需要,富裕地区或国家的人民所达到的教育水平也往往比贫穷地区或国家的人民所受教育程度更高,其实也就是说,当缺乏资本市场对个人人力资本投资的外部融资条件时,家庭或个人的收入水平直接决定了个人人力资本投资的数量或投资水平。

四、个人人力资本投资决策因素指标体系的建立

为方便使用SAVE方法,根据个人人力资本投资的特点,我们可以将影响个人人力资本投资决策的要素分成以下几个方面:

1.预期收益

追求所预期的收益,并且尽量使得收益最大化,是人们进行人力资本投资的基本动机,是否进行投资、如何进行投资、进行何种投资,主要是取决于通过投资能否获得个人所预期的收益。预期收益越高,人们越可能进行投资。预期收益总体可分成物质收益和非物质收益两个方面。

(1)物质收益。我们把所有可能带来经济效益的获取统称为物质收益,主要包括投资预期获得的工作职位的改善、工资收入的提高、工作机遇的增加、获益的年限,也即与年龄相关的因素。

(2)非物质收益。非物质收益主要是指带有消费性质的投资所获得的非物质满足,主要包括精神的愉悦、心理的满足、社会的尊重以及自我素质的提升等。

2.投资成本

人力资本投资的一般决策模型是成本-收益分析模型,只有预期收益的现值至少等于投资支出的现值时,投资者才有可能愿意进行投资,投资成本也同样是影响人力资本投资决策的重要要素。投资成本越小,人们越可能进行投资。个人人力资本投资成本要素中主要考虑直接成本、机会成本以及投资融资能力等方面的因素。

(1)直接成本。直接成本是指在投资过程中看得见或看不见的货币或其它投入。主要可考虑投入的货币成本、时间成本、心理成本等。

(2)机会成本。机会成本是人们进行一项活动时所放弃的其他可选择的最好用途。机会成本可包括因投资而造成的机会货币成本、同值消费的机会心理成本。

(3)融资能力。个人(家庭)收入越高,个人融资能力越强,越有利于进行投资。融资能力主要包括本人收入状况、家庭收入情况、社会融资条件等。

3.外界环境

外界环境往往会对个人人力资本投资需求产生影响。完善的劳动力市场、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岗位的竞争、社会预期氛围都能使人力资本投资需求产生变化。外界环境要素可包括竞争性环境、防御性环境两个因素组。

(1)竞争性环境。当预期收益必须通过人力资本投资才有可能获得时,可以说竞争性压力刺激了个人人力资本的积极性。竞争性压力因素组可包含职业竞争、岗位竞争、职务竞争等因素。

(2)防御性环境。当不进行人力资本投资就可能不能保持现有的优势时,就可以说防御性压力刺激了人力资本投资。防御性环境可分为社会预期、人力资本保值、自我价值实现等因素。

4.投资风险

人力资本投资的预期收益在现实中实际上是不确定性的,收益的不确定性意味着人力资本的投资具有风险。按照贝克尔的分析,只有当预期的收益率大于无风险的资产的利息率加上流动性便利再加上相应的风险升水的总和时,一个理性的人才能进行人力资本的投资。本文将个人人力资本投资风险要素分为主观风险和客观风险两个因素组。

(1)主观风险。主观风险是指由于投资者(此处也指被投资者)主观原因造成的投资风险,主要包括个体自身的天赋和认知能力、主观努力、健康状况、工作能力、与人相处能力、信息获取能力等因素。

(2)客观风险。客观风险主要是指由于非主观因素所造成的人力资本投资风险。主要包括市场供求变化、产业和分配等政策制度的变化、科技创新等原因造成的人力资本贬值、机遇、激励等。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构建出以下个人人力资本投资风险决策因素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由投资方案、决策要素、因素组和因素四层组成(图中省略了因素层),括号中的数字为该节点因素的下层指标数。

在实际应用中,可通过专家调查法,针对不同的决策者和决策方案,形成不同的指标体系。

五、SAVE方法在个人人力资本投资风险决策中的应用

具有以上指标体系的人力资本投资方案包括4个要素、9个因素组、33个因素,通过专家调查法,可以计算出因素、因素组、要素的打分和评分值。假设通过专家调查法,对某个人人力资本投资方案的投资风险要素打分并确定各因素组权数,得到以下数据:

在各要素因素组权数相等的情况下,可由此计算出“投资风险”要素的实际评分值为155,最大可能评分值为220,实际/最大比为70.45%。其中“主观”因素组实际评分值为69,最大可能评分值为100,实际/最大比为69%;“客观”因素组实际评分值为86,最大可能评分值为120,实际/最大比为71.67%。

用同样的方法可以计算出其他要素的要素评分值、最大可能评分值和实际/最大比,比如,最终得出以下的综合评价评分表:

根据本文第二部分介绍的SAVE方法及评价标准,即可对人力资本投资方案进行综合评价,并判断投资方案是否满意。如果有多个投资方案进行比较选择,可以选择总评分值最大的方案,本例中是假定各要素及各因素组的权重是一样的,如果各要素或各因素组的重要性不同的话,可赋予各要素或因素组不同的权数,再进行加权求和得出方案的总评分值。本例中,如设定四个要素的权重分别为0.4、0.1、0.2、0.3,则实际/最大比的加权和为:

63.75*0.4+73.89*0.1+78.67*0.2+70.45*0.3=69.758

参考文献:

[1]郭仲伟:风险分析与决策 机械工业出版社,1987年7月

[2]张凤林:人力资本理论及其应用研究 商务印书馆,2006年4月

[3]胡永远:岗位竞争条件下的个人人力资本投资决策行为分析 财经理论与实践,2005.9

投资决策的方法例2

 

    投资是企业重要的财务活动之一,它通常是指企业将一定的财力和物力投入到一定的对象上,以期在未来获取收益的经济行为。投资活动可以按多种标准进行分类,其中按投资方式的不同可分为直接投资和间接投资,直接投资又称为实物投资,是指直接用现金、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进行投资,直接形成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能力。直接投资往往数额大,回收期长、与生产经营联系紧密。 

    间接投资一般也称为证券投资,是指用现金、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资产购买或取得其他单位的有价证券(股票、债券等)。 

    固定资产投资的规模大小和技术的先进程度、证券投资的规模大小和投资对象的合理性,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企业经营和发展的潜力,因此,对固定资产投资和证券投资决策方法的研究和使用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固定资产投资决策 

1、固定资产投资决策方法。如前所述,固定资产投资直接影响企业的生产经营规模,由于它投资数额大、投资回收期长、一经决策和实施就难以改变,因此固定资产投资决策成败与否后果深远。实务中,企业在进行固定资产投资决策时,一般都要提出几种投资方案,进行反复比较后从中选取最佳或最合理的方案,这就需要运用净现值法、内含报酬率法、现值指数法、投资回收期法、平均报酬率法等投资决策方法,但现行财务管理理论和实践对固定资产投资主要采用净现值(简称NPV)法。所谓净现值是指投资方案的未来现金流人量的现值和现金流出量的现值的差额。用公式可表达为: 

   NPV=∑CIt/(1+i)t—∑COt/(1+i)t 

其中:CIt表示第t年的现金流入量;COt表示第t年的现金流出量;i表示预定的折现率。 

    净现值法的决策规则是:在只有一个备选方案的采纳与否决策中,净现值为正者则采纳,净现值为负者不采纳;在有多个备选方案的互斥选择决策中,应选用净现值是正值中的最大者。 

2、对固定资产投资决策方法的说明。不难发现,净现值法与其他方法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净现值法考虑了资金的时间价值,能够反映各种投资方案的净收益,即以各种投资方案收益的大小作为投资决策的依据,因此是一种较好的方法。 

(2)净现值法与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相一致。投资方案的净现值就是该方案能够给企业增加的价值,因此要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这一目标,就必须在多种备选方案中选择净现值最大且不小于零的投资方案。 

    因此,现行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中主要采用净现值法进行固定资产的投资决策。 

二、证券投资决策 

1.证券投资决策方法。证券投资决策的目标就是将投资收益和投资风险风险联系起来,对二者进行权衡后选择最为合理的证券进行投资。因此,证券投资决策主要是讨论如何在规避风险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获取证券投资收益,这就是著名的投资组合理论。投资组合理论最初由马考维茨(H Markowitz)于20世纪50 

    年代创立,后经威廉•夏普(W Sharpe)等人发展,主要运用证券投资回报率的期望值E和系统风险系数β两个指标表示一个证券(或证券组合)的投资价值,以此为基础的分析被称为“E—β”分析。 

    证券投资组合的风险可以分为两种性质完全不同的风险,即系统风险和非系统风险。系统风险又称为不可分散风险或市场风险,是由于一些会影响到所有公司的因素如战争、通货膨胀、经济衰退、金融危机、国际市场的变化引起的风险。这些因素对任何企业来说,都是不可避免的;非系统风险又称为可分散风险或公是指发生于个别公司的因素如新产品开发失败、失去一项重要合同、重大项目投标的失败、竞争对手的出现、生产工艺技术的老化等所造成的风险,此类风险可以通过多元化的投资来分散或消除。 

2.对证券投资决策方法的说明。资本市场理论和实践研究表明,证券的回报率和系统风险之间存在着很高的相关性,即风险与收益对等,高风险可以用高回报来补偿,而低风险则伴随着低回报。在完全有效的资本市场中,证券的价格反映其价值,证券的价格在任何时刻都应与其价值相符,因此购买或出售证券只能获得与该证券的系统风险相一致的回报率。也就是说,证券投资的净现值等于零。因此证券投资决策不能用净现值作为评价指标,而应采用“E—β”分析法。 

    综上所述,对固定资产投资与证券投资决策方法的差异归纳为以下几点: 

(1)现行企业财务管理理论和实践对固定资产投资决策主要采用净现值(NPV)法,而对证券投资决策则采用回报率与风险(E—β)分析法。 

(2)只有当固定资产投资方案的净现值不小于零时,才有可能接受该方案,而证券投资方案的净现值一般为零。 

(3)由于证券市场的竞争性远远高于产品市场,使得证券市场能够迅速达到竞争性均衡状态,因此,证券投资的平均租金高于零;而产品市场或者因为存在垄断和寡头,或者因为某个或某些企业的创新而使得该行业调整到竞争性均衡状态还需要一定的时间,所以固定资产投资可以赚取经济租金。 

三、原因分析 

1.从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的角度来看。上面的分析似乎表明固定资产决策和证券投资决策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决策类型,其实并非如此,两者实际上都使用资本资产定价模型来量化风险。 

威廉•夏普1964年开创的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ital Asset Pricing Model,简称CAPM)被认为是财务管理学形成和发展中最重要的里程碑,它的出现第一次使人们能够对风险进行定量分析。这一模型为: 

Kj=Rf+βj(Km—Rf)。 

式中:Kj表示第j种股票或第j种证券组合的必要报酬率;Rf代表无风险报酬率;βj表示第j种股票或第j种证券组合的β系数;Km表示所有股票或所有证券的平均报酬率。 

    可见,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简单、直观地揭示了证券的期望报酬率与风险之间的关系。 

例:当前的无风险报酬率为6%,市场平均报酬率为12%,A项目的预期股权现金流量风险大,其值β为1.5;B项目的预期股权现金流量风险小,其β值为0.75,则: 

A项目的必要报酬率=6%+1.5×(12%—4%)=18% 

B项目的必要报酬率=6%+0.75×(12%—4%)=12% 

    因此,资本资产定价模型是证券投资分析的直接工具,应用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可以直接预测证券投资组合的期望报酬率;而在固定资产投资决策中,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同样发挥作用,即可以用于估计固定资产投资方案的机会成本,固定资产投资方案的风险越大,资金的机会成本也就越大。如果固定资产投资方案的净现值大于零,就说明该固定资产投资方案的期望报酬率大于资金的机会成本。 

    因此,无论是固定资产投资决策还是证券投资,资本资产定价模型都是一个有效的工具,所不同的是,在证券投资决策中,资金的机会成本就是该证券投资的期望报酬率;在固定资产投资决策中,用估计的资金机会成本作为折现率对固定资产投资方案的预期现金流量进行折现,计算其净现值,并根据计算结果的大小对投资方案作出取舍。 

投资决策的方法例3

0 前言

投资项目的决策是通过比较不同建设方案,并进行投资经济性分析,做出正确、合理的选择,由此可见投资估算的重要性。项目决策中投资估算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工程造价的高低和项目建设的成败,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选取正确合理的投资估算方法不但是项目决策过程的重要任务,更是整个投资项目顺利进行的必要前提。

1投资估算中的不确定因素

决策阶段主要是投资者对拟建项目的类型、规模、建设地点、时间、地质条件等工程特征提出轮廓性建议和设想,对拟建项目的必要性、技术经济和生产力布局上的可行性进行框式论证与优化。但是,这一阶段工程造价控制的难点是:

(1)项目模型还没有,工程量尚不明确,投资估算难以准确;

(2)为了项目尽快上马,人为地高估效益,低估投资,搞“钓鱼战术”;

(3)由于缺少针对性,投资估算所选用的数据资料难以真实的反映工程实际情况;

(4)可行性研究周期短,无法进行多种投资方案比较。

基于以上原因,造成了工程建设过程中存在着诸多不确定因素,给投资估算带来了相当大的难度。

2提高投资估算准确性的策略

有效提高项目投资估算的准确性,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2.1认真收集基础资料

要做好基础资料的收集工作。依据时间、物价、现场条件和装备水平等因素做出详细的调查,如工程所在地的地质、气候、水电供应、主要设备价格、大宗材料采购地以及现有已建类似工程资料等等。随着项目的推进,更多相关的信息可以得到利用,其所起到的作用也会越来越重要。

2.2做好市场研究

市场研究是按照科学理论、尊重实际情况的方法,有计划、有目的地对拟建项目的市场供求情况,包括国内外市场对类似项目的建设情况、国家对该产业的政策引导及今后发展趋势等进行系统的搜集和解析。要根据大量的统计数据和技术信息,进行认真的比较与综合分析,进行深入研究详细论证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并对项目的发展前景做出具有建设性的最科学的判断。

2.3精心比选投资方案

投资方案的比较与选择,是可行性研究和项目评估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项目决策的重要环节。它所涵盖的内容十分广泛,既包括工程技术条件、建设条件、生产条件、投资时间和生产规模等,同时也包括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比选。在项目决策阶段和经济评价过程中,对拟建项目计算期内投入产出等诸多因素进行调查、预测、研究、计算和论证,利用现代化的经济分析方法,选出最佳投资方案,保证工程项目的可行性和经济的合理性。

3投资估算的编制方法

投资决策过程大致分为:项目规划阶段、项目建议书阶段、预可行性研究阶段、可行性研究阶段四个阶段。其常用的估算方法有:生产能力指数法、比例估算法、设备及厂房估算法和指标估算法等。在决策的不同阶段,为提高投资估算的准确性,应按项目的性质、技术要求和数据资料的具体情况,针对性地选择不同的计算方法。下面介绍几种应用较多的静态投资估算方法。

3.1生产能力指数法

计算公式:

Y2=Y1(X2/X1)”×CF (1)

其中,Y1为已建类似项目投资额;Y2为新建项目投资额;X1为已建类似项目生产能力;X2为新建项目生产能力;n为生产能力指数,通常0≤n≤1;CF为综合调整系数。这个方法是由威廉斯(Wiliams)和纳尔逊(Nelson)两人首先发表。由于投资与设备费用和生产规模的0.6次方成正比,所以这种方法也叫“0.6指数法”。后来人们把这个方法的使用范围推广到计算整个工厂的投资。

如:已建年产20万t规模的某项目投资额为3亿元,现有年产50万t规模的相同项目,工程条件与上述类似,调整系数为1.2,根据式(1)计算,则该项目投资总额为6.24亿元。这种方法是根据已建成的类似项目生产能力和投资额,来粗略估算新建项目静态投资额的方法,计算简单、速度快。生产能力指数法多用于项目建议书阶段,不需要详细的工程设计资料,只需要知道工艺流程及规模。

3.2比例估算法

这种方法是根据同类型已建项目的有关资料,计算出拟建项目的各专业工程费占工艺设备(包括运杂费和安装费)投资的百分比,然后把各专业工程的投资(包括工艺设备费)相加求和,再加上其他有关费用,即为该项目的总投资。计算公式为:

C=E(1+f1P1+f2P2+f3P3+…)+I (2)

其中,C为拟建项目投资额;I为拟建项目的其他有关费用;E为拟建项目设备费(含运杂费);P1,P2,P3分别为已建项目中建筑、安装及其他工程费等占设备费的百分比;f1,f2,f3均为综合调整系数。该方法常用于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

如:某工厂工艺设备投资为3000万元,据相关资料分析,各专业工程费占工艺设备费的比例为:土建25.9%,化工17.53%,收尘2.18%,电力9.78%,仪表5.31%,给排水2.46%,采暖1.26%,通风3.84%,照明0.46%,通信0.81%,总图1.16%,其他费用暂估为1000万元。根据式(2)计算,调整系数:f=1,该项目总投资额为6120.7万元。

3.3设备及厂房估算法

在工业项目中,工艺设备投资与土建投资之和占了整个项目投资的绝大部分。当设计方案初步选定了工艺设备时,工艺设备投资与厂房土建投资就可以根据设备的重量及厂房的高度和面积分别估算出来。其他专业的工程投资:与设备关系较大的按设备投资系数计算;与厂房关系较大的按厂房土建投资系数计算,两类投资加起来就得出整个项目的投资。这种方法在预可行性研究阶段使用比较合适。

如:某小型发电工程工艺设备及安装费用为1.42亿元,厂房土建费用为1.26亿元,其他各专业工程投资系数为:工艺设备1,汽机设备0.04,余热锅炉0.14,化水0.01,烟气净化0.09,动力0.06,仪表0.08,给排水0.08,系数合计为1.5;厂房土建1,暖通0.02,照明0.01,工业管道0.01,总图0.03,系数合计为1.07。则该项目总投资为3.48亿元。

3.4指标估算法

投资估算指标这种方法多用于估算房屋、厂房的造价,常用于可行性研究阶段。以厂房造价为例,应注意两点:

(1)厂房结构(如钢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

(2)各项技术参数(如不同高度、跨度,吊车重量及台数,工作制度等)。

如果能根据上述两个重要因素,分析出本地区各种厂房造价指标,再乘以总面积,即可得出该厂房土建部分的投资。该方法在土建工程中被广泛应用。这种方法准确程度虽然较高,但需要大量的计算,工作量较大,而且要求设计必须达到一定的深度才能使用。

4结语

综上所述,投资估算的正确性与合理性对投资项目的决策具有重要影响,且对项目总造价及实施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因此,编制人员务必根据项目实际情况,选择合理的投资估算方法,采取一切行之有效的措施,将决策阶段的投资控制工作做得更加完善,在熟悉各项法规及相关执行标准的前提下,从源头上有效的控制项目的投资,为工程项目的顺利建设打下基础。

投资决策的方法例4

项目投资实质是企业的一种内部投资行为,投入资金性质属于资本性支出。与其他形式的投资相比,项目投资具有投资金额大、影响时间长、变现能力差、投资风险大和不经常发生等特点。

二、项目投资的评价指标

企业进行项目投资决策,必须事前运用科学的方法对其现金流量进行分析预测,当项目的现金流量已经确定之后,就可以采取一定的评价指标对项目投资决方案进行分析评价。

项目投资评价指标主要有投资利润率(ROI)、投资回收期(PP)、净现值(NPV)、净现值率(NPVR)、现值指数(PI)、内含报酬率(IRR) 等。一般情况下,当NPV≥0,NPVR≥0,PI≥1,IRR≥i(i为资金成本或投资项目的行业基准利率)时,项目投资具备财务可行性,应当接受此投资方案。

三、项目投资决策方法

(一)独立投资方案决策

独立投资方案是指在决策过程中,一组互不依存,不能相互取代,可以同时并存的方案。对于独立投资方案决策,只需判断其财务可行性即可。

若某一投资项目的评价指标同时满足:NPV≥0、NPVR≥0、PI≥1、IRR≥i(i为资金成本或投资项目的行业基准利率)、ROI≥基准投资利润率,则该投资项目具备财务可行性,可以接受此投资方案;反之,则不具备财务可行性,不能接受;若评价指标结论发生矛盾,应当以主要指标(NPV、NPVR、PI、IRR)的评价为准。

(二)互斥投资方案决策

互斥投资方案是指在决策过程中,一组相互排斥、不能同时并存的投资方案。互斥投资方案决策过程就是对每个具备财务可行性的入选方案,利用具体决策方法,比较其优劣,从而最终选出一个最优方案的过程。

1、当各互斥方案的原始投资额、项目计算期完全一致时。其决策方法主要有:净现值法、净现值率法。其主要步骤如下(以净现值法为例):

①计算各方案的净现值,净现值NPV0的方案,说明具备财务可行性; ②对NPV>0的方案进行选优,净现值(NPV)越大的方案越好。

2、若各互斥方案的原始投资额不相等,但项目计算期相等时。其决策方法,一般用“差额投资内含报酬率法”。

差额投资内含报酬率法:是指在计算出两个原始投资总额不同的投资项目的差量现金净流量(记作NCF)基础上,再计算出差额内含报酬率 (记作IRR),并据以判断方案孰优孰劣的方法。当“差额内含报酬率”≥“基准收益率或设定贴现率”时,原始投资额大的项目较优。反之,原始投资额小的项目较优。

例:某企业有两个可供选择的投资项目,其原始投资额和项目计算期资料如表所示(单位:万元),要求:①若企业的行业基准贴现率为8%时,进行项目投资决策;②若企业的行业基准贴现率为12%时,进行项目投资决策。

分析:

差量现金净流量的净现值 =-100+27×(P/A,IRR,5)=0

解得: (P/A,IRR,5)=3.7037

查表得:当IRR=10%时,P/A,IRR,5)=3.7908;当IRR=12%时,(P/A,IRR,5)=3.6048,用内插法得

解得: IRR=10.9366%

结论:①因IRR>8% ,故应选择甲项目投资;②因IRR

3、当投资额不相等,投资项目期也不相同时,其决策方法一般用“年等额净回收法”。年等额净回收法,是指通过比较所有投资方案的“年等额净回收额”指标的大小,来选择最优方案的决策方法。在此法下,年等额净回收额最大的方案为优。其计算步骤如下:

①计算各方案的净现值NPV

②计算各方案的年等额净现值,若贴现率为i,项目计算期为n,则年等额净回收额=净现值÷年金现值系数=NPV÷(P/A,i,n)

例:某企业拟建立一条生产线,现有三个方案可供选择:甲方案的原始投资额为500万元,项目计算期为6年,净现值为90万元;乙方案的原始投资额为400万元,项目计算期为7年,净现值为100万元;丙方案的原始投资额为350万元,项目计算期为5年,净现值为-1.25万元。行业基准折现率为8%。要求按年等额净回收法进行比较决策。

分析:因甲、乙两方案的净现值(NPV)均大于零,丙方案的净现值(NPV)小于零,故而甲、乙两个方案均具有财务可行性,丙方案不具有财务可行性(排除)。项目投资决策仅在甲、乙两方案之间选优。

甲方案年等额净回收额=甲方案净现值/(P/A,8%,6)=90÷4.6229=19.47

投资决策的方法例5

西蒙曾经说过:“管理就是决策。”管理活动本身无时无刻不渗透着决策过程,决策决定企业的前景。从财务管理的角度说决策分为筹资决策、投资决策、营运活动决策。企业投资决策的基本程序:1.确定决策目标。2.探索、确定备选方案。3.对各备选方案进行评价、比较。4.对各备选方案进行初步选择。5.对进入第二轮评定的方案进行论证,考虑非计量因素和不易预测情况。6.选择最终方案,制定行动计划。

一、本量利分析

成本按其性态分类可以分为固定成本、变动成本、混合成本。固定成本又可以分为约束性固定成本和酌量性固定成本。约束性固定成本是企业为维持一定的业务量所必须负担的最低成本,如管理人员工资、固定资产折旧费等。酌量性固定成本是指根据企业的经营方针由经理人员决定的成本,如广告费、人员培训费。同理变动成本可以分为技术性变动成本和酌量性变动成本(如按销售额一定比例确定的销售佣金)。混合成本因产量变动而变动,但不是成正比例关系,主要可以分为三个类别:半变动成本(Y=A+BX)、阶梯式成本、延期变动成本。成本估计方法有回归线法和工业工程法。

确定完成本后,就可以根据销售额计算出利润。利润、收入、成本之间的关系可以有三种形式表示。一是损益方程式,利润=单价*销量-单位变动成本*销量-固定成本。二是边际贡献方程式,利润=边际贡献-固定成本。三是本量利图又称盈亏临界图,横轴表示销售量,纵轴表示成本和收入。本量利图有多种形式:基本本量利图、正方形本量利图、边际贡献式本量利图.

增加销售额,销售收入超过成本,形成利润区,反之形成亏损区。因为利润=销量*(单价-单位变动成本)-固定成本=销售收入*边际贡献率-固定成本=盈亏临界点销售量*单价边际贡献率-固定成本=0,所以盈亏临界点销售量=固定成本/单位边际贡献。本量利关系经常用于敏感性分析,即研究有关参数发生多大变化会使盈利转为亏损,单个参数变化对利润变化的影响程度等问题。

单价的降低、单位变动成本的提高、固定成本的提高、销售量的降低都有可能使盈利转为亏损。我们要做的就是分别确定单价最小值、单位成本最大值、固定成本最大值、销量最小值使得企业刚好不盈利不亏损。举例分析如下:某企业计划生产新产品,单价为10元,估计单位变动成本为6元,固定成本为200000,预计销量为100000件,则它的利润为100000*(10-6)-200000=200000(元)。

单价最小值:100000*(X-6)-200000=0, X=8(元)

单位变动成本最大值:100000*(10-X)-200000=0, X=8(元)

固定成本最大值:100000*(10-6)-X=0, X=400000(元)

销量最小化:X*(10-6)-200000=0, X=50000(件)

二、决策树分析法

决策树方法可用于一步决策问题,最常用的是解决多步决策问题。多阶段决策问题即每一阶段做出一个选择,下一步决策取决于上一步的决策及其结果。下图即为决策树:

A为决策点,决策点用方形节点表示,从这类节点引出的边表示不同的决策方案,边上的数字表示进行该项决策时的费用支出。B为状态点,状态点用圆形节点表示,从这类节点引出的边表示不同的状态,边上的数字表示对应状态出现的概率。C为结果点,结果点用三角形节点表示,在这类三角形节点里注明各种结果的损益值。利用决策树进行多阶段风险型决策问题的一般程序为:从树的末梢开始,计算每个状态点的期望收益,选择最大值并将其标注在相应的的决策点里,将处于同一阶段的其它决策“剪枝”。同理依次从后向前进行“剪枝”,直到最开始的决策点,得到使期望收益最大的方案。

由上述图可以看出决策树比较突出的优点是方便简洁、层次清楚、一目了然、易于处理较复杂的决策问题。

三、总结

投资决策要科学民主,讲究方法和程序,要抓住时机避免失去市场。每个人的能力有限,对于企业重大的决策,任何个人很难独立做出有效决策。所以企业投资决策必须做到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听取意见、充分论证、集中讨论做出最后的决定。

投资决策的方法例6

1 建设工程投资估算及项目动态控制概述

1.1 工程投资估算的意义

估算,顾名思义,就是在工程实际施工之前对项目的成本进行的一个科学性的猜测,一个估计、一种观点或是一项近似的计算。项目投资估算对工程设计概算起控制作用,它为设计提供了经济依据和投资限额,设计概算不得突破批准的投资估算额。投资估算一经确定,即成为限额设计的依据,用以对各设计专业实行投资切块分配,作为控制和指导设计的尺度或标准。

在项目即将设计时,设计人员在业主的预算内选择项目的材料和规模。随着项目进入设计阶段,设计必须随时与业主的预算相吻合。如果项目的设计开始超过预算,设计人员必须找出降低费用的替代方案。在设计阶段快结束时,个体专业承包商必须编制估算以得出他们的投标价。这些利用完整或近乎完整的设计文件编制的估算是非常耗时的,但又是最精确的估算结果,因此,业主可以清楚地了解项目实际所需的费用。

1.2 估算的影响因素

任何一个工程项目的投资估算,无论是在项目的总体设计阶段还是编制还是投标时编制,都必须考虑同样的基本问题。项目价格受到项目规模、工作质量、地点、开始时间、工期和其他市场条件的影响。估价的准确性直接受到估价师分析这些基本因素的能力的影响。

首先,项目规模取决于业主的需要,项目越大,费用越多。对于项目规模的不同处理取决于醒目周期各阶段估算的编制。在总体设计阶段,规模主要是一个基本容量的问题,比如房地产开发商的公寓单元或高速公路工程师的公路里数。基本容量开始时是依据专门的参数考虑的例如地板或屋顶的面积、上下斜坡的数量以及土方开挖量。随着设计的深入会获得更具体的数据,直到最后获得每一项的具体规模。对于数量难以确定的项目,使用单价合同,投标人提供单价,实际数量在施工中确定。

其次,项目质量越高,复杂程度越高,费用就会越高。项目设计人员可能会从艺术的角度或从项目使用者的安全角度要求项目有一个较高的质量。一个核电站,一座大型发电设施,或公司会议室都可以要求具有比一般的项目高的质量。在决定项目质量时,估算师必须考虑政府规定,向最终使用者和项目设计人员进行咨询。

再次,项目建在何处是编制估算过程中应考虑的一个主要方面。因地点的不同而在购买、交接材料、租赁或购买设备,以及劳动力费用中存在许多变化。材料费用是影响其有效性、竞争力和达到有效运输方法的一个因素。劳动力价格,特别是有组织的劳动力,是当地价格谈判力量的一个因素。劳动力价格还是影响项目所在地经验和培训水平程度的因素。对于许多项目(比如,阿拉斯加输油管道项目)所需工人的水平和人数在当地无法得到满足,所以劳动力必须从国外调入。

最后,项目何时建如同项目在哪儿建一样,对项目费用有重要影响。因为估算在实际施工之前编制,估算师必须规划项目未来的费用。

1.3 工程管理动态控制概述

工程动态控制过程是一个以行为为基础的过程,它需要持续地监督项目运作。它的目的是保证项目小组能达到设计要求、预算和进度计划。为保证成功,实际工作情况、工作成本、工作的工期等都应进行书面记录,并把它与最初的工作计划进行比较。任何不一致的地方都应标出来并进行调整。实际工期和成本同样也要记录下来,并在将来的估算和进度控制中使用。

我国在施工管理中引进项目管理的理论和方法已多年,但是,运用动态控制原理控制项目的目标尚未得到普及,许多施工企业还不重视在施工进展过程中依据和运用定量的施工成本控制、施工进度控制和施工质量控制的报告系统指导施工管理工作,项目目标控制还处于相当粗放的状况。运用动态控制原理进行项目目标控制将有利于项目目标的实现,并有利于促进施工管理科学化的进程。

2 决策阶段投资估算的动态控制方法

项目决策阶段是研究项目建设必要性、项目技术可行性、项目经济合理性的关键时期。进行决策阶段投资估算的动态控制,首先要对项目的决策阶段进行界定。我国基本建设程序的主要阶段是:项目建议书阶段,可行性研究阶段,设计阶段,建设准备阶段,建设实施阶段,竣工验收和后评价。由于目前我国只对于政府投资性项目才采取审批制度,对于非政府投资项目一律不用审批项目建议书,所以把项目建议书阶段和可行性研究阶段合并成为项目建议书和可行性研究阶段。决策阶段包括项目建议书与可行性研究阶段、项目评价与决策阶段。决策阶段投资估算的动态控制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2.1 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预测

投资时项目的一项重大现金流出。它数额大,又集中发生在前期,对项目经济评价指标的影响大。此外,投资额的大小、投资使用计划安排、投资的资金来源及资金成本还影响到项目生产期的有关成本及费用。通过测算应编制4个报表:建设投资估算表、建设初期利息估算表、流动资金估算表、项目总投资使用计划于资金筹措表。

投资估算根据掌握数据的情况,可进行详细估算,也可以按单位生产能力或类似企业情况进行估算。投资估算中应包括建设期利息、投资方向调节税,并考虑一定时期内的涨价因素的影响,流动资金可参照同类企业的情况进行估算。资金筹措计划应说明资金来源,利用贷款需附贷款意向书,分析贷款条件及利率,说明偿还方式,测算偿还能力。

2.2 选择正确的估算方法

投资估算必须选取正确的估算方法,防止估算错误。如在投资额的估算、市场需求的预测以及项目投入产出物价格的选取等方面,对通货膨胀处理方式的不当时,对投资额及项目费用、效益的估算与实际情况有很大偏差,直接影响项目决策的正确性。

投资估算的方法有:资金周转率法、生产规模指数法、比例估算法、指标估算法、模拟概算法。每种方法的适用范围,从大的方面,前三种方法适用于工业生产项目的投资估算,后两种适用于民用建筑的投资估算。最后,要想使投资估算具备预想的精度,必须分析各种影响因素,即以动态的方法投入到投资估算工作中。在日常生活中,民用建筑用得的常用方法有:指标估算法和模拟概算法。

2.3 指标估算法的计算及参数选择

投资估算指标的表示形式较多,如建设项目综合指标、单项工程指标、单位工程指标,其单位形式以元 、元、元 、元 、元 、元 表示。根据这些指标,乘以所需的单位数量,就可求出相应的各单位工程投资。在此基础上,再估算工程建设预备费、贷款利息、铺底流动资金及其他费用,即可求出新建项目所需的全部投资。

指标估算法的参数应根据不同地区、年代,进行调整。因为地区、年代不同,设备与材料的价格就有差异。调整方法可以按主要材料消耗量或“工程量”为依据也可以按不同工程项目的“万元工料消耗定额”确定不同的系数。

3 结束语

投资决策是投资者最为重视的,因为它对工程项目的长远经济效益和战略方向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在决策阶段,投资估算指标的编制工作,涉及建设项目的产品规模、产品方案、工艺流程、设备选型、工程设计和技术经济等各个方面,既要考虑到现阶段技术状况,又要展望近期技术发展趋势和设计动向,从而可以指导以后建设项目的实践。

参考文献

投资决策的方法例7

关键词:投资决策;评价方法;抵税作用;年值法;二次创新

Key words: investment decision;assessment method;tax credit effect;annual method;secondary innovation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34-0121-03

0引言

在教学中,笔者参阅了崔国萍教授主编、河北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河北省精品课教材”《成本管理会计》。本人认为此教材有不少优点,也存在一些差错、不足和肤浅之处,其中第十二章“长期投资决策”就是一例。因是精品课程教材,在某种程度上代表着我省高校的学术水平,关系到河北的声誉和形象,因此更有必要进行讨论和更正,以保证教材质量,提高教学水平,活跃学术氛围。

1问题

长期投资决策部分,主要涉及三个差错和两点不足。

1.1 三个差错书中第四节投资决策评价方法的应用,其中固定资产更新决策[例12-12](P240)在现金流量计算上存在大小三个差错。

1.1.1 实例书中实例说,公司计划用新设备替换旧设备。旧设备原值100000元,账面净值60000元,尚可使用5年,5年后净残值8000元,年折旧额10400元,市场价值28000元,使用此设备年营业收入110000元,经营付现成本80000元。若购置新设备共需120000元,可用6年,6年后净残值10000元,收入同上,年付现成本可降低30000元,所得税率33%,资本成本10%。要求计算现金净流量及其差额,并用差额内含报酬率法、年回收额法作出评价。

项目初始投资NCF及其SNCF计算过程为:

NCF新120000元,NCF旧28000元,SNCF92000元

书中认为旧设备账面净值60000元,现值28000元,处置设备净损失32000元(60000―28000)对年利润和所得税没有,从而对NCF也没有影响。这显然是个错误。

1.1.2 错算了现金流旧设备处置净损失32000元,通过“固定资产清理”账户转入“本年利润”账户使利润减少,自然减少所得税10560元(32000×33%),相对增加了现金流,因此购置新设备初始NCF为81440元(120000-28000-10560)。

1.1.3 错算了折旧额例中的旧设备,尚可再用5年每年计提折旧10400元()。照此计算过去几年每年计提多少?既然旧设备账面净值60000元,说明已计提40000元,这40000元计提了几年?按每年折旧额10400元计算应为3.84615年()或46.153846个月,这显然是差错。因为计提折旧的实务操作是按整月(当月投入使用的设备当月不计提,下月开始)计提,这个差错造成读者很多遐想,白白浪费了不少时间和精力。况且每年计提10400元,每月计提为循环小数866.66元应如何理解?如何记账?

1.1.4 错算了差额内含报酬率由于SNCF的错误计算,导致差额内含报酬率的计算肯定错误,相应的年回收额也必然错误。而错误的信息、不实的信号,很难向管理当局提供科学的决策支持。

1.2 两点不足

1.2.1 前后脱节教材是写给初学者的,初学者的特殊性决定了教材的知识体系一定要完整,思维逻辑要严谨,前后左右要呼应,以便理解和掌握。但是该书显然忽略了这一要求,给读者理解造成困惑。比如本章第四节标题是“投资决策方法的应用”,决策方法包括什么?第三节阐述的方法有净现值法、获利指数法和内含报酬率法,没有阐述年回收额法。而方法应用中突然提出用年回收额法进行计算。前后不衔接,逻辑不连贯是该书一大败笔。

笔者认为投资决策方法的完整体系可用下图1表示。

其中,投资回收额是指项目投资额(指投资额现值)在经营周期内每年平均要求的收回的金额。在现金流相等条件下每年要求的应收回的投资额越多,项目效益越差。现金流回收额是指实现项目净现值每年能够达到的年现金净流量。在投资额相等的条件下,项目年均现金净流量越多项目效益越好。

现金流量回收额计算公式为,

现金流回收额=,这一公式的理解可通过年金现值计算公式,即年金现值年金×年金现值系数。这两个公式互为逆运算。

1.2.2 内容陈旧教材中的内容陈旧,主要在于人云亦云,了无新意,不能反映当代管理实务的新变化,难有耳目一新之感。

内容陈旧在第十二章长期投资决策中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凡投资必在年初,年内分期投资怎么办?二是凡现金流出和流入必同时发生,实践中都是流出在前,流入在后,若两者时间差为一年或几个月怎么办?三是凡预计经营期的现金流量不分寿命周期每年相等,若投入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现金流量不等怎么办?

为了回答上述三个问题,笔者收集了两个简单案例,试图通过对案例的计算和分析提出一些理论联系实际的、有新意的具体的评价方法。

2探索

2.1 共同比较期的选择一个长期投资项目,投资额在期内分布一般是不规则、不连续、不等额的多次投资,且作为项目评价的共同比较期往往不选择投资期末,不选择投资期初,而选在投资期末与经营期初的连接时点作为共同比较期。由此派生出投资额往往计算投资期末的终值,以方便与经营期现金净流量的现值进行比较。

2.2 案例一――不规则投资额的计算长城公司面对一重大项目的投资机会:投资期5年,举债投资,预计第1年初投资10000万元,第2年7月1日20000万元,第3年初8000万元,4月1日30000万元,第4年初8000万元,第5年初8000万元,10月1日12000万元,借款年复利率10%。试计算投资终值。

显然这是一个不规则、不连续、不均衡的投资项目。计算投资终值的基本思路是,投资五年的每年投资分别计算其终值;凡年初投资按年复利终值计算;凡非年初投资当年按单利计算当年的终值,然后以此为现值计算投资终值,且当年单利分季利率或月利率计算;当分别计算出每年投资终值后再加总计算投资终值合计数。具体计算过程为:

第1年投资按复利终值计算

F=P•(F/P,5,10%)=10000×1.610510=16105(万元)

第2年投资当年按单利计算,之后按复利终值计算

F=P•(1+0.1/2)•(F/P,3,10%)

=20000×1.05×1.331000=27951(万元)

第3、4、5年年初投资按即付年金计算

FA=A•(F/A,3+1,10%)-A

=8000×4.641000-8000=29128(万元)

第3年4月1日投资当年按单利,之后按复利终值计算

F=P•(1+i•)•(F/P,2,10%)

=30000×(1+10%×)×1.210000=39023(万元)

第5年10月1日投资按单利计算

F=P•(1+i•)

=12000×(1+10%×)=12300(万元)

该项目五年投资终值合计

16105+27951+29128+39023+12300=124507(万元)

2.3 案例二――一个完整的投资项目下面是经过笔者整理过的北方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投资项目评价案例,它可回答上述提出的另外两个问题,比一般管理会计教材的内容应有新意。

2.3.1 实例

①项目固定资产投资110000万元向建设银行借款,借款年复利率10%,投资期4年,分别为20000、30000、40000、20000万元,均为年初一次性投入。

②项目寿命周期18年,其中生产期15年,从投资期第4年初投产。前3年生产能力实现程度分为40%、70%、90%,自第7年至第14年达产,自第15年开始生产能力实现程度分别为90%、70%、40%、20%。

③达产期年销售收入100000万元,其它阶段按生产能力计算。其中第4年(投产期第1年)20000万元销售收入为应收账款于次年末收到,其它年份顺延,直至第19年末收回。各年销售收入假定当年末收到。

④经营成本为销售收入的50%,流转税金为收入的6%(增值税销项税额扣除进项税额后的实际税率),并分别发生在年初和年末。

⑤项目第18年末报废,残值收入19600万元,于报废年末收回。

⑥投产第1年初垫支流动资金40000万元,项目报废当年末收回。试车费投产期初发生20000万元。

⑦设定实现的利润和计提的折旧费用首先用作还债且先付息后还本,均发生在年末。

⑧期望投资报酬率10%。

⑨通货膨胀率按3%考虑。

2.3.2 要求

①计算项目现金流出量、现金流入量、年现金净流量、累计现金净流量、年净现值和累计净现值;

②编制项目现金流量表;

③评价项目的财务可行性。

2.3.3 计算

2.3.3.1 按投资项目现金流量表要求顺序计算各重要指标

2.2,投资期项目投资借款1100百万元的利息

第1年末200×(F/P,4,10%)-200

=200×1.464100-200=92.82(百万元)

第2年末300×(F/P,3,10%)-300=300×1.331000-300

=99.93(百万元)

第3年末400×(F/P,2,10%)-400=400×1.210000-400

=84.00(百万元)

第4年末200×(F/P,1,10%)-200=200×1.100000-200

=20.00(百万元)

4年分4次投资借款利息合计为

92.82+99.93+84.00+20.00=296.75(百万元)

2.6,税金=400×6%=24(百万元)

3.1,年现金流量=400-(200+400+200+200+24)=-624(百万元)

2.2,第5年投资借款利息

(1100+297)×10%=139.7(百万元)

2.7,第5年利息支出

需要支付的利息297+140=437(百万元)

实际支付的利息700-350-42=308(百万元)

2.2,第6年投资借款利息

(1100+297+140-308)×10%=123(百万元)

2.7,第6年利息支出

297+140+123-308=252 (百万元)

2.8,第6年还本

900-450-54-252=145(百万元)

3.1,第4年年现金净流量 400-1024=624(百万元)

3.3,第4年末年净现值

①年末取得销售收入200,200×1.000000=200(百万元)

②年初借款200,200×(F/P,1,10%)=200×1.100000=220(百万元)

③年初投资200,200×(F/P,1,13%)=200×1.130000=226(百万元)

④年初垫支流动资金400,400×1.130000=452(百万元)

⑤年初试车费200,200×1.130000=226(百万元)

⑥年初经营成本200,200×1.130000=226(百万元)

⑦年末税金24,24×1.000000=24(百万元)

年净现值=200+220-226-452-226-226-24=-734(百万元)

3.3,第5年末年净现值

①年末取得销售收入700700×(P/F,1,13%)

700×0.884956=619.47(万元)

②年初经营成本350 350×1.000000=350(百万元)

③年末税金42 42×0.884956=37.17(百万元)

④年末支付利息 308×0.884956=272.57(百万元)

年净现值=619.47-350-37.17-272.57=-40.27(百万元)

3.3,第6年净现值

①年末取得的销售收入 900

900×(F/P,2,13%)=900×0.783147=704.83(百万元)

②年初经营成本 450×0.884956=398.23(百万元)

③年末税金 54×0.783147=42.29(百万元)

④年末利息支付 251×0.783147=196.57(百万元)

⑤年末还本 145×0.783147=113.56(百万元)

年净现值=704.83-398.23-42.29-196.57-113.56=-45.82(百万元)

2.2,第7年投资借款利息

(1100+297+140+123-308-251-145)×10%=95.6(百万元)

2.8,第9年还本金额1100-(145+344+379)=232(百万元)

3.1,第9年现金净流量 1000-500-60-23-230=185(百万元)

3.3,第19年净现值

200×(P/F,15,13%)+(196+400)×(P/F,14,13%)

=200×0.159891+596×0.180677=139.66(百万元)

2.3.3.2 编制项目现金流量编造的项目现金流量表如表1。

2.3.4 项目评价通过项目现金流量表可知,该投资项目自投资到报废,寿命周期18年。其中现金流入量共13896百万元,现金流出量10371百万元,累计现金净流量3525百万元,累计净现值209百万元。项目借款本金1100百万元,支付利息740百万元。项目回收期6年。

可见,从财务视角分析该投资项目可行。

3建议

以上所述教材中阐述的方法差错、内容陈旧、缺乏新意,在高校教材中具有一定的普遍性。究其原因,主要在于作者的学术水平和创新意识。由于学术水平较低,少有创新意识,在编写教材中不可避免地发生一般院校抄名牌院校,名牌院校抄西方院校的相互抄录现象。西方名师的创新一般分两个方向:一是坚持原创,即追求重大理论突破。理论突破很困难,然而一旦有所突破其影响将很深远;二是应用创新,即把已取得的理论创新应用到实践,解决实际问题,提高社会效益。据此,为保证和提高教材质量,笔者对我国高校教师提出如下几点建议:

①以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为己任,用自己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成果影响、引导一代大学生;

投资决策的方法例8

不同投资决策方法的多视角比较

(一)以净现值法为代表的传统投资决策方法

1.非贴现现金流量法应用思路。一是投资回收期法。对于独立方案,当投资回收期不超过基准静态投资回收期时项目可行;反之,项目不可行。对多个投资项目,以投资回收期短的为最优项目;二是平均报酬率法。一般而言,当年平均报酬率大于或等于期望投资报酬率时项目可行;反之,项目不可行。对多个互斥项目,以年平均报酬率高的为最优项目。

非贴现现金流量法由于既不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又不考虑投资风险,对使用寿命不同、投入时间和收益时间不同方案缺乏鉴别能力。因此,在现实投资决策中已很少被直接运用。

2.贴现现金流量法应用思路。一是净现值法(NPV)。若NPV≥0,则投资项目报酬率≥预定贴现率,项目可行;若NPV<0,则投资项目报酬率<预定贴现率,项目不可行;二是内含报酬率法(IRR)。若IRR≥必要报酬率,则项目可行;反之,则应拒绝该项目。在多方案互斥决策中,先确定项目可行与否,再在可行项目中以内含报酬率最大的为最优项目;三是获利指数法(PI)。如果PI>1,则该项目可行;反之,则项目不可行。在多个PI>1的互斥抉择中,应以获利指数最大的项目为优。

净现值法具有与股东财富最大化目标相一致优点。这一优点使大部分企业高级财务人员都普遍采用以净现值法为代表的贴现现金流量法动态评价方案。

(二)以实物期权法为代表的现资决策方法

1.实物期权理论的起源、内容、特征。1977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斯图尔特·迈尔斯认为投资者在投资过程中具有经营柔性,经营柔性的存在使其在投资过程中具有某种选择权,这种选择权类似于金融看涨期权,可借用金融期权定价理论来评估具有经营柔性和战略作用的投资机会。后经卡斯特、马森和默顿等人努力,实物期权理论逐渐发展、成熟起来并拓展了企业价值评估方法新领域。

实物期权是金融期权在实物领域的拓展,是企业进行投资决策时拥有的、可根据决策不确定因素改变投资行为的权利。在实物期权有效期内,投资者有根据最新掌握的信息推迟或提前、扩大或缩小、进入或放弃投资的选择权。具体内容包括推迟投资期权、扩张投资期权、收缩投资期权、放弃期权、转换期权、增长期权六种形式。实物期权除具有金融期权共性外,还具有以下特征:非交易性;非独占性;先占性;关联性。

2.实物期权定价机理。实物期权法将投资过程中的经营柔性作为看涨期权,将不确定性作为项目价值的一部分。一个项目的真实价值等于项目净现值加上期权价值,即ENPV=NPV+C0。式中:ENPV为项目真实价值;NPV为项目净现值;C0为项目期权价值。

对实物期权定价最常用的方法是Black-Scholes期权定价模型。具体公式如下:

式中:C0为看涨期权价值,S为标的资产当前价值,X为期权执行价格,T为期权到期日,t为当前时刻,r为无风险利率,δ2为标的资产自然对数方差,N(d1)、N(d2)为标准正态分布概率函数。

(三)NPV与ROM比较

ROM以NPV为基础,两者相比较,ROM优势主要表现在:

1.决策视角优势—考虑经营柔性。投资者在项目投资过程中具有灵活性,这种灵活性被称为经营柔性。NPV法忽略了这一柔性,而ROM对经营柔性的考虑凸显出其决策视角优势。

2.决策理念优势—对投资不可逆性、可推迟性把握。传统NPV法在决策时认为投资不可推迟,项目投资后不具有不可逆性;实物期权法认为投资具有不可逆性、可推迟性。即随着时间推延,投资者可选择有利投资机会投资。

3.决策核心优势—肯定不确定性价值。传统NPV法把不确定性看作风险,不确定性越高选择的折现率也就越高;实物期权法认为不确定性是项目价值组成部分,不确定性越高,投资机会价值(实物期权价值)就越大。

4.决策原则优势—审度企业未来成长机会价值。在传统NPV法决策中,投资战略意义或间接价值及知识价值难以量化,不能为着眼于未来投资决策提供理论依据;实物期权法通过弥补这一缺陷提高了投资决策科学性。

基于NPV、ROM比较的企业投资决策方法实践

案例:某企业2004年初计划投资1000万元购买一条生产线A1,2005年初正式投入生产,2009年报废无残值。资金成本率为15%,无风险利率为5%。相关数据如表1所示。

同时,企业计划在2006年末再投入3000万元购入生产线A2,A2于2007年末正式投产,2012年末报废无残值。企业对A2的生产和销售预测如表2、表3所示。

(一)NPV法

根据表1可知,NPVA1=300×(P/F,15%,2)+390×(P/F,15%,3)+360×(P/F,15%,4)+370×(P/F,15%,5)+180×(P/F,15%,6)-1000=

950.99-1000=-49.01(万元)

根据表2可知,EI=11×0.3+9.4×0.4+8×0.3=9.46(万元);Eo=9.6×0.3+8.6×0.4+7.5×0.3=8.57(万元);E(I-O)=1.4×0.3+0.8×0.4+0.5×0.3=0.89(万元); =0.356,即每件产品以35.6%的价格波动获得利润0.89万元。

根据表3可知,以2006年末为参照点A2生产线净现值NPV`A2为:NPV`A2=0.89×800×(P/F,15%,2)+0.89×1500×(P/F,15%,3)+0.89×1350×(P/F,15%,4)+0.89×1250×(P/F,15%,5)+0.89×700×(P/F,15%,6)-3000=2926.01-3000=-73.99(万元)

以2004年初为参照点,A2生产线的净现值为:NPVA2=NPV`A2×(1+15%)-3=

-48.69(万元);NPVT=NPVA1+NPVA2=

-97.97(万元)。

由于整个项目总净现值为负,根据NPV法决策原则该项目显然不可行。

(二)ROM法

在实物期权法下,可把生产线A2这个投资机会视作一个期限为3年,期权执行价格X为3000万元的实物期权,该期权标的资产的当前价值为:S=2926.01×(1+15%)-3=1925.31(万元);=

-0.16;

查标准正态分布表得N(d1)=0.4364,N(d2)=0.2177;该期权价值为C0=1925.31×0.4364-3000×e-0.05×3×0.2177=

278.08(万元);则实物期权法下该项目的真实价值为ENPV=-49.01+278.08=229.07(万元)。

可见,该投资项目具备可行性,不应该被拒绝。导致结论不同的原因在于NPV法对间接收益忽视,而实物期权法投资决策可充分考虑企业发展战略、发展前景等间接收益,全面评价项目价值。

基于财务战略的企业投资决策方法拓展及优化

基于财务战略视角分析,投资战略决策的核心在于产业筛选,目的在于进行行业选择并寻找所在行业中存在威胁和机会,把握竞争态势并确定自己在行业中的地位。在此基础上做出投资进入、扩大或退出决策。本文只探讨波特行业结构分析法中的“五力模型”。

(一)“五力模型”基本机理

迈克尔·波特在其经典著作《竞争战略》中提出了行业结构分析模型—“五力模型”。即,特定产业的竞争性质可由图1所示五种力量决定,基本理念可表述为以下内容:

一是企业间竞争。只有那些比竞争公司战略更能带来竞争优势的战略才可能是成功战略;二是新竞争者威胁。财务战略的任务在于识别、监视潜在的可进入市场的公司战略,必要时进行反击以充分利用现有优势和机会;三是潜在替代产品开发。度量的最好尺度是替代产品进入市场后所得到的市场份额及竞争公司增加生产能力和加强市场渗透计划;四是供应商议价力量。优质替代原材料少或改用其他原材料的转换成本很高时供应商议价力量会影响企业竞争程度;五是客户议价力量。当客户分布集中、规模较大或大批量购货时,其议价能力将成为影响产业竞争强度的主要因素。

(二)五力模型竞争分析方法与企业投资决策战略制定

由于各产业竞争程度差异性,在与五种竞争力量抗争中蕴涵着三类成功战略思想:一是总成本领先。要求在经验基础上全力以赴降低成本及最大限度减小研究开发、服务、推销、广告等方面的成本费用;二是差异化战略。差异化战略是将公司提供的产品或服务树立起一些在全产业范围中具有独特性的东西。最理想的情况是公司在几个方面都有其差异化特点;三是专一化战略。这一战略的前提是公司业务专一化能以较高效率、更好效果为某一狭窄战略对象服务,从而超过在较广阔范围内的竞争对手。波特认为这些战略目标将使企业的经营在行业竞争中高人一筹。在一些行业中,这意味着企业可取得较高收益;而在另外一些行业中,一种战略的成功可能只是企业在绝对意义上能赢得微利的必要条件,同时波特认为每一个公司必须明确选择战略,徘徊其间必然影响公司的战略地位。

综上所述,传统投资决策方法与实物期权法最根本的区别是在投资决策过程中对待不确定性态度。事实上,不同投资决策方法只是决策过程中的一种参考,要做到科学决策,还必须基于战略视角,在整合拓展并优化不同投资决策方法基础上考虑项目的产业背景、项目的具体行业,并针对项目的不同阶段对相应方法做适当调整。

参考文献:

1.[美]托马斯·沃尔瑟.再造金融总裁:从财务管理到战略管理[M].商务印书馆,2000

投资决策的方法例9

二、传统项目投资决策方法存在的局陷

传统的项目投资财务评价方法有两种,一类是贴现指标,即考虑了货币时间价值因素的指标,主要包括净现值、现值指数、内含报酬率等;另一类是非贴现指标,即没有考虑货币时间价值因素的指标,主要包括投资回收期、会计收益率等。传统投资决策方法理论仅仅把企业作为一个独立的系统加以研究,只考虑投资项目运营对本企业的经营状况和财务成果所造成的影响,而忽视其生产经营活动对自然环境、社会所产生的影响。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作为解决可持续发展中资源与环境问题的理想途径的“循环经济”在西方发达国家得到快速发展,从而给现行管理会计模式提出了新的挑战,同时也给以现行管理会计为核心内容的企业的投资决策方法提出了新的挑战。

第一,企业财务投资决策的目标范围过窄。传统经济条件下的投资决策目标主要是做出对企业股东经济收益有利的决策,而不考虑与企业投资决策有利害关系的其他利益相关者。传统经济条件下的投资决策目标忽视了循环经济条件下的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社会可持续发展等因素,如影响环境和社会生态的本、费、税问题,仅仅关心企业的微观经济效益,不考虑环境和社会目标,范围过窄,不能满足基于低碳经济的企业对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贡献的评价。投资决策的目标应由单一目标向多元目标发展。如图1所示。

第二,自然资源和环境资源等会计信息在决策中往往被忽视。企业的投资决策过程离不开会计信息的支持。而现行的会计制度下产生的会计信息不能充分反映资源、环境对企业的影响。传统成本观立足于企业微观主体,追求企业范围内的成本补偿和资本增值,造成企业对自然资源的无偿占用和污染破坏,以牺牲环境质量为代价虚增盈利,没有把如何节约和高效利用资源,以及怎样减少污染物的排放等循环经济思想融入其中。而且,没有定价的自然资源和环境资源并没有包括在资产负债表中,自然资本的折扣没有予以内部化,只是反映了罚款、处罚、排污费和清理成本,企业发展循环经济也难以实现。所以,传统项目投资决策方法越来越暴露出其缺陷,即没有从整个物质世界的循环过程看待成本耗费及补偿问题,仅考虑人类劳动消耗的补偿,不适应可持续发展战略对自然资源消耗的成本补偿要求。

第三,投资决策者的受托责任单一。在传统经济条件下,企业投资决策考虑的受托责任比较单一,仅局限于“财产托付论”,即除了实物财产的保管和使用之外,生态环境和治理环境污染并未成为企业投资决策中委托—受托责任关系的主要内容,也就是没有考虑资源托付。然而,随着人口增加和经济增长,人们对环境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大。人们对环境资源的利用已超越或接近环境承载力的边缘,环境资源的稀缺性正在迅速显现,而且随着人们对环境资源需求的进一步增加,环境资源的稀缺程度在急剧上升。投资决策过程须考虑的决策受托已不仅仅只是受出资人之托,而是受整个社会、整个社会公众之托,受托人有义务和责任向包括社会的各个方面充分履行其责任,以体现企业经济效益为主的经济责任、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为主的社会责任的统一。

三、基于低碳经济的投资决策方法探讨

第一,全部成本评价法。全部成本评价法(Total Cost Assessment,TCA) 最先是由美国环保局设计的,是在资本预算分析中综合考虑环境成本的一种方法,把环境成本作为成本中重要的一项,对项目的全部成本和收益进行长期综合的财务分析。全部成本评价法是在评价周期、扩大了成本和收益的考虑范围等方面对传统投资评价法进行了改进。全部成本法的原理同净现值法,都是将现金流量折现,不同的是该方法能够比较明显地列示出项目的全部成本和效益,避免企业忽略一些有益于环境保护的投资项目。全部成本法能够避免对于一些项目周期短的污染预防性投资项目做出错误评价。传统财务会计只使用单一货币计量,不能将外部环境成本量化,比如矿石开采地表恢复成本、废气的污染造成的损害、小区生活品质下降、噪音污染等。EPA 规定的四种成本的计量难度逐渐加大,企业应借助现有的理论界公认的环境成本核算方法: 直接市场价值法、替代市场法、作业成本法等并考虑广泛的数据来源,努力将不可计量的成本部分考虑在投资决策中,为企业全面评价项目提供足够的信息依据。

第二,多标准评价法。多标准评价法 ( Multi - criteria Assessment,MCA) 从企业长远和整体出发,不仅仅考虑某一指标或几个指标的最优,而是采用多目标、多标准,把社会效益、环境、竞争能力等无形的非财务评价指标也纳入投资评价体系中进行优化评价。这种方法的必要性在于能够将项目产生的经济、社会、环境效益统一起来,也就是有助于企业在无法将全部环境和社会影响加以货币化时帮助企业进行投资决策,也可以帮助企业在环境和其他目标之间进行权衡。多标准评价法除了考虑各个目标的要求外,还必须考虑每个目标的相对重要程度,即权重。权重是各个指标对投资项目相对重要性的定量化程度,可以通过德尔菲法确定,通过请环境、经济、政治等各个方面的专家对这些不同指标发表自己的看法,然后对这些意见进行综合,从而得出专家的意见。最后通过对项目投资方案各评价指标的叠加分析,对方案进行决策。

第三,绿色评价指标。随着政府对环保越来越重视,外部成本内部化并由企业承担环境污染及环境治理费用将成为趋势,这将给企业增加大笔财务费用。投资项目绿色评价指标是在传统投资决策评价指标计算公式的基础上进行改进,不仅考虑项目的经济效益,还将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外部效应作为一项潜在费用,主要是对环境污染造成的外部成本及治理过程中新创造的收益。这些指标能够帮助企业进行全面评估,降低外部环境因素给项目带来的影响。

第四,利益关系人价值分析法。该种方法的理论基础是利益关系人价值导向观点,认为企业是利益相关者的集合,企业以利益相关者价值为导向,满足利益相关者价值的实现,而不仅仅是为投资者创造价值。利益关系人价值分析法要求企业不能一味只追求股东利益,应关注利益相关者的共同利益,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为利益相关者创造可持续价值。低碳经济下,企业利益关系人中外部群众组织、政府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企业不能忽视他们的存在。企业各方利益关系人对企业投资活动都有不同的价值观和预期,利益关系人价值分析法优先考虑这一层面,避免了传统的投资评价方法将所有的成本和收益风险看作相同的,根据不同的成本和收益分别计量其风险,同时利益关系人价值分析法根据不同利益关系人的预期来调整相应的权重。

第五,较低的折现率法。在投资项目比选时,选择不同的资本成本进行折现,项目的净现值会表现出不同的优先次序。因此,折现率的大小对投资项目的决策具有重要的影响。传统投资决策方法往往使用企业的资本成本作为现金流的折现率。环境管理会计主张使用较低的折现率对未来的现金流进行折现。由于未来许多环境成本和收益无法用货币计量,使用较低的折现率可以得到较大的净现值,未来的价值相对于目前价值有所上升,有利于财务部进行项目比选时倾向于那些实施期长且环境效益高的方案,有利于投资项目目标与可持续发展目标趋同。

投资决策的方法例10

中图分类号:C934;F832.5

文章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221(2015)02-0178-07

引言

在证券投资市场中,投资收益往往伴随着一定的投资风险,且投资收益越大风险越高。为了实现高收益低风险的投资目标,Markowitz于1952年提出了投资组合的思想,其后,投资组合问题引起了许多学者的关注。投资组合问题是指决策者在信息不确定性的情形下对若干证券资产进行组合投资,以期权衡投资收益与投资风险来实现组合投资效用最大的决策问题。因此,依据投资市场信息,研究如何分散风险、实现收益或效用最大的证券投资组合问题具有重要意义。关于证券投资组合决策模型与方法的已有研究成果,最具代表性的是Markowitz针对投资市场中风险对收益的影响所构建的权衡风险与收益的均值一方差投资模型;还有一些学者在多周期动态投资组合、金融壁垒、信任风险等方面对其进行了扩展研究。

近年来,一些学者指出决策者的心理行为在投资组合决策中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并将决策者的行为凶素引人到投资组合决策的研究中,所涉及的行为因素主要有考虑参照依赖和损失规避的心理行为、后悔心理行为、失望心理行为以及心理账户等。其中,心理账户是指人们在心理上对经济结果的分类记账、编码、估价和预算等过程,且在投资、消费决策中不同的心理账户与不同的决策类型相对应。在投资决策过程中,人们往往根据其自身的风险容忍能力、损失规避程度等因素在心理上将投资划分到虚拟账户下进行投资活动。为了描述和分析心理账户对投资组合决策结果的影响,SheFrin和Statrnan将心理账户引入到投资组合理论中,并提出了行为投资组合理论(BPT:behavioral portfoliotheory)以及BPT模型;马永开和唐小我在Shefrin和Statman研究工作基础上,通过研究发现BPT模型存在缺乏实用性及模型求解困难等问题,并对其进行了改进。姜继娇等将行为金融理论引入机构投资风险优化系统,建立了考虑心理账户条件下的投资决策风险优化模型;彭飞等构建了一种测度下偏矩风险的行为投资组合模型,体现了决策者既追求最低保障又追求一朝大富的心理行为;Das等将均方差投资组合理论和行为投资组合理论整合到心理账户框架下,并提出了一种新的投资组合优化模型;AleXandre与Baptista和Baptista在Das研究工作的基础上,分别对投资背景风险与投资财富分配问题进行了研究;熊晶晶等通过将价值函数引入风险投资决策中,并采用下偏矩来度量投资风险,建立了基于价值函数的单心理账户和多心理账户的行为风险投资组合模型。

虽然已有的研究考虑了决策者对价值的感知行为因素,但却很少关注决策者对概率感知的行为因素对最终决策的影响,而在现实投资决策中,决策者的心理行为往往体现在对价值和对概率的感知等多个方面。具体地,决策者针对不同的市场状态会产生不同的收益率预期,且针对不同市场状态的概率感知与实际概率之间也存在一定的偏差,此外,决策者针对投资损失的感知程度高于同等数量的投资收益的感知程度,且对投资收益或损失的感知的敏感性逐渐降低。因此,在投资组合决策过程中,需要考虑决策者参照依赖、损失规避、敏感性递减、高估小概率事件和低估大概率事件等诸多方面的心理行为特征,而已有的相关研究成果很少同时考虑上述决策者的心理行为,所以不能较好地描述决策者的实际决策行为,亦不能较好地描述决策者的实际感知效用。基于此,本文同时考虑决策者心理账户以及参照依赖、损失规避、敏感性递减、高估小概率事件和低估大概率事件等心理行为特征,给出一种基于累积前景理论与心理账户的投资组合决策方法。

l 问题描述

下列符号用来表示一个考虑决策者心理行为的投资组合问题的集和量。

M={M1,M2,…,Mm}:备选投资证券集合,其中Mi表示第i个备选投资证券,i=1,2,…,m。

当前市场状态下备选投资证券的当前价格集合,其中表示备选投资证券Mi的当前价格,i=1,2,…,m。

S={S1.S2,…,Sn}:证券投资市场状态集合,其中Sj表示第j种证券投资市场状态,j=l,2,…,n。

Sub={ Sub1,Sub2,…,Subn}:以含有j个投资市场状态的S的子集合为元素的集合Subi的集合,由于在S中任选j个市场状态的排列组合有种,因此,其中表示第k种含有j个状态的S的子集合,为了便于描述,将任选出的j个市场状态重新标记,即令(r)为重新标记后的第r个元素,则

证券投资市场状态的概率集合,其中Pbj表示市场状态sj的概率,

R={R1,R2,…,Rn}:决策者根据已有信息和对未来的预期等因素给出的在不同市场状态下的备选证券投资期末收益率参照点集合,其中R,表示决策者针对市场状态Sj下的收益率参照点,j=1,2,…,n。

Q={Q1,Q2,…,Qm}:各备选证券的购买量集合,其中Qi表示备选投资证券Mi的投资数量(或购买证券的数量),i=1,2,…,m。

决策者的初始投资总财富,

决策者的投资期末总财富,

A:期末财富阈值,即决策者预期获得的期末总财富水平,其表示决策者对投资收益的最低要求,是实际体现决策者心理账户的参数之一,A>O。

η:概率阈值,即决策者投资期末总财富不低于预期期末财富水平A的最小概率,其是实际体现决策者心理账户的参数之一,η≥0。

本文要解决的问题是,依据上述提及的s、Pb、、R、A、η等有关决策信息,考虑决策者的心理账户以及参照依赖、损失规避、敏感性递减、高估小概率事件和低估大概率事件等心理行为特征,如何在备选证券集合M中选择适合的证券进行投资组合,并确定选择证券的投资数量,使得总投资回报最大,同时还要考虑寻求每个投资证券在各个市场状态下的收益率不低于决策者给出的收益率参照点,并要求投资期末总收益不低于决策者预期的期末总财富水平。

2 投资组合决策分析方法

在本文中,考虑参照依赖、损失规避等决策者的心理行为,同时考虑决策者有一个投资心理账户,即以收益最大化为目标且以收益不低于预期收益的概率不小于一定概率为约束,构建投资组合优化模型,并通过模型求解来确定效用最大的投资组合方案。下面给出所提方法的具体描述。

2.1 备选证券前景价值的计算

针对考虑参照依赖、损失规避和敏感性递减等决策者的心理行为特征,下面依据累积前景理论给出备选证券前景价值的计算方法。

首先,依据证券市场中备选证券的初始价格和期末价格计算决策者在市场状态Sj下关于证券Mi的投资期末财富收益率其计算公式为

然后,依据决策者针对证券市场状态给出的投资收益率参照点Rj,计算证券Mi的投资期末财富损益率Ax,j其计算公式为

进一步地,依据累积前景理论,计算证券市场状态sj下关于证券Mi的收益率前景价值vij,其计算公式为

其中,参数a和β分别表示价值函数曲线针对收益区域与损失区域的凹凸程度,描述决策者针对收益与损失的感知变化,O1。

2.2 投资市场状态权重的计算

针对考虑高估小概率事件和低估大概率事件等决策者的心理行为,下面依据累积前景理论给出市场状态权重的计算方法。

首先,针对证券Mi在投资市场状态Si下的前景价值,从大到小排序,得到其中vi(g)表示从大到小排序后第g位的前景价值,若g≤h则vi(g)》0;若g≥

其中,参数y和δ分别表示权重函数曲线针对收益区域和损失区域的弯曲程度,描述决策者针对收益与损失的概率感知变化,y>0,δ>0。

针对价值函数与权重函数中参数的取值问题,Tversky和Kahneman在提出累积前景理论时给出了一组参数数值,此外,一些学者也针对参数取值问题进行了实验研究:”,得到了多组参数取值结果。本文选取应用相对较多的Tversky和Kahneman给出的参数取值,即a=β=0.88,θ=2.25,y=0.61,δ=0.69。

2.3 备选证券综合前景值的计算

依据备选证券前景价值和与之对应的投资市场状态权重并依据文献可计算备选证券Mi的综合前景值vi(g)其计算公式为

然后,依据vi(g)可计算备选证券Mi的总体综合前景值其计算公式为

进一步地,若考虑备选投资证券Mi的投资数量Qi,可计算备选证券Mi的收益总体综合前景值,其计算公式为

2.4证券投资组合优化模型的构建

依据式(8),可计算决策者感知的投资组合的收益总体综合前景值v,其计算公式为进一步地,若考虑投资期末财富不低于决策者期望的期末财富水平的概率不小于决策者设定的概率阈值,其采用数学的形式描述为若考虑决策者的投资额度不高于决策者的初始财富,其采用数学的形式描述为

综上,以式(9)作为目标函数,以式(10)和(11)作为约束条件,可构建考虑决策者心理行为的投资组合优化模型为

2.5模型的求解

为了求解优化模型(12),依据文献,可将概率约束条件(12b)转化为线性约束条件。若因此,含有概率约束条件的优化模型(12)可转化为如下的含有线性约束条件的优化模型(14),即显然,优化模型(14)是一个线性规划模型,通过求解该模型,可得到最优的证券投资组合方案。

综上所述,求解考虑决策者心理行为的证券投资组合问题的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1 依据式(1)~(3),计算投资证券Mi的收益率前景价值

步骤2 依据式(4)和(5),计算市场状态权重π(g),g=l,2,…,n:

步骤3 依据式(6)和(7),计算证券Mi的总体综合前景值

步骤4 构建投资组合优化模型(12),并将其转化为模型(14);

步骤5 通过求解模型(14),确定最优投资组合方案。

3 算例分析

在本节,依据上海证券交易所2012年12月4日的交易数据,通过一个算例分析来说明上文给出投资组合决策方法的潜在应用。

某投资者(即决策者)考虑上海证券交易市场中的3个A股证券进行组合投资,3个A股证券是M1(ST天成)、M2(重庆啤酒)和M3(大有能源),且以百股为单位进行交易,3个证券每百股初始价格(以百元为单位)分别为:根据对证券市场交易数据的分析,将证券市场状态分为4种,即S1(非常不景气)、s2(不景气)、S3(景气)和S4(非常景气),并设定各状态发生的概率分别为:Pb1=0.2,Pb2=0.3,Pb3=0.4,Pb4=0.1。决策者根据市场信息和证券投资回报预期给出在不同市场状态下的期末财富值收益率的参照点分别为:R1=0.8,R2=1.1,R3=1.2,R4=1.5,同时使用国泰君安大智慧软件及分析家证券分析软件系统等分析工具,由证券分析专家预测出投资期末(投资周期为1年)的3个证券(M1、M2、M3)在不同市场状态下的可能期末价格如表1所示。设决策者的初始财富(以百元为单位)WsT=100000,决策者给出期末投资财富不低于决策者心理账户期望获得的财富水平A的概率阈值为n=0.8,以及心理账户期望获得财富水平(以百元为单位)为A=80000。

下面运用前文给出的证券组合投资方法来确定最优投资方案,有关计算过程描述如下:

首先,依据式(1)~(3),计算每个证券在不同市场状态下的投资收益率前景价值,其汁算结果如表2

然后,依据式(4)~(7),计算每个市场状态权重和每个证券的总体综合前景值,3个证券的总体综合前景值分别为:

进一步地,构建含有概率约束条件的证券投资组合优化模型,并将其转化为含有线性约束条件的优化模型。经计算,共有2个满足条件的线性规划模型,即最后,求解上述两个线性规划模型,得到的结果分别为

因为故确定最优投资组合方案为:Q1=3,Q2=7690,Q3=0,即购买证券“ST天成”3(百股),购买证券“重庆啤酒”7690(百股),购买证券“大有能源”0(百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