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模板(10篇)

时间:2023-07-28 16:32:30

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

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例1

二、对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理性态度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可以理解思想理念是“骨骼”,传统美德是“经络”,人文精神是“血肉”。古往今来谓之传,学以致用谓之承。2017年1月,中央下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简称意见),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以来,第一次以党中央文件形式,面向全党、全社会、全世界,就中国人如何对待自己的传统文化的强力发声。展现了坚定的文化自信,必将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是创造中华文化新辉煌的纲领性文件,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标志性文献。所以,2017年是中国全面复兴优秀传统文化的“元年”。《意见》对传承和发展中华传统文化工作进行了全面的部署,明确了总体要求、方针原则、重点任务、保障措施,是传承中华文脉、推动中华文化现代化的战略举措,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文化宣言。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必须做到与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机统一。必须体现爱国主义和改革开放的时代特征。怎样传,如何承?既是一个对待优秀传统文化的态度的问题,又是落实层面的方法论问题。必须旗帜鲜明地提出,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客观科学地对待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是当下中国唯一正确的选择。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的建党指导思想。《意见》是党中央下发的指导性文件,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与其在逻辑上是一以贯之的。历史选择了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更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伟大的复兴,首先要文化复兴,文化复兴必须有文化自信,这些都是一脉相承的。理论和实际相结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中国革命成功的宝贵经验。中国化,中国精神,中国故事,这些已经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社会主义实践。优秀传统文化,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落地生根提供了适宜的文化土壤,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根深叶茂的文化沃土。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应该追求“真新实”,切忌“假大空”。不能“一帮哄”,一说传承,就只会喊口号贴标语,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不在墙上,在于心上,不在嘴上,在于行上。形式为内容服务,离开了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实质,越追求外在的奢华的形式,越可能成为劳民伤财的闹剧。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实践是检验成果的客观标准,要不忘初心,知行合一,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既是一个慢功夫,又是一个真功夫。传承不会一蹴而就,教育是传承最佳路径,所以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必须融入国民教育当中。优秀传统文化进教材的意义,远远大于各种大赛活动进校园。通过甄别取舍,牢牢抓住各类优秀经典,加大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在中考高考人文学科中的比重,下大力气扶持有资质有实力的各类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培训机构等,都是积极有益的建设性的探索。利用好互联网的现代科技手段,为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插上网络的翅膀。优秀传统文化是网络的主人,不是网络的客人,更不是网络的仆人。把优秀传统文化纳入公共文化内容。要让优秀传统文化进社区,进村屯,进单位,和百姓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以喜闻乐见的形式,把“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四维”、“八德”,融入伦理道德建设和文化产品的创造传播。

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例2

现在是中华民族和中华文化大复兴时代,指出:培育和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2014年3月26日教育部下达了《关于印发〈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的通知》指出: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系统融入课程和教材体系,要求全面提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师资水平,将语文课程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向深入。据此背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近些年来以不同的形式走向了中小学语文课程实践之中,如儿童读经、国学教育、以及中华优秀文化教育等。在中小学校同时也已不同方式融入语文课程,如语文校本课程开发、选修课、课外活动等。然而,从笔者所处的教育环境看,当前语文课程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学上存在一定的困境,遇到了一系列的问题。

一、现代语文课程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面临的问题

1. 在教学目标上执行“三维目标”,而在实际教学中大多数老师的程式相对固定,不管什么课,都要讲写作背景、段落大意、主题思想、艺术手法,等等。特别在文言文的教学过程中,通常大多数语文教师的做法为:学生预习文本、了解写作背景――朗读文本――师生共同翻译文本、疏通字词句――揭示文本主题――分析艺术特点――背诵文本。从这一师生活动的流程看,整个过程以课堂的讲习为主,课文分析作为重点,把各方面的知识加以体系化传给了学生。然而,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和精力下,在极其有限的知识里来回“折腾”,抠得很细,加上几乎都是以分析性的精讲记忆为主的教学方式,确实太死板,压抑了学生的自主性学习兴趣,很难说让学生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2. 在现实教学内容上,文言文往往成为语文课程的“实质”内容,而传统文化的传承则成为隐含在文言文之中的“内在”内容。由此,古汉语被放在主观追求的位置,而传统文化的传承被当作一种可有可无的客观结果。我们的语文教学研究大多集中在“怎么教”上,而很少关注“教什么”,缺乏自觉的语文课程意识。于是,面对文选型的语文教材,我们常常“找米下锅”,想到什么就教什么,不同的老师教出不同的内容来。有的老师甚至跟着课文内容跑,课文写什么就教什么,偏离了语文学科的正确轨道。症结就在于语文课程内容的严重缺位,在于进入语文课程与教学的“语文知识”十分旧,十分贫乏。这就使传承传统文化的目标变得随意而缺乏必要的自觉,进而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和有效的落实。

3. 在教学方法方面简易机械。现代语文教学普遍都是课堂教学和课文讲解带动整个教学,依赖教材,依赖课文精讲,依赖课后作业作业操练。始终以朗读、背诵、翻译全文和讲解文本主旨、记住文本的名言警句为目的。这样,导致学习传统文化的实用性,忽视了对传承文化的深入理解和该有的体验。

二、构建现代语文课程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途径

1. “为什么教”涉及的是教学目标的问题,根据现实情况,要尽力将文言文教学的主要目标还原至传承传统文化之上,在一堂课中,努力教出文言文的文化味道,并引导学生超越一般的知识层面,向内涵深入。如《与朱元思书》一文,深入理解“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作者抒发的“对功名利禄的鄙弃,对官场政务的厌倦”,含蓄地流露出“爱慕美好的大自然,避世退隐的高洁志趣”。领会该文所蕴含的“淡泊名利,崇尚自然”文化为主要的教学目标。

2. “教什么”涉及的是教学内容的问题,要努力开发文言文作品中蕴含的文化内涵,并以此作为语文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凸显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把教学重点从课文的思想内容转移到语文能力的发展上,通过课文内容学习其中的语文知识,进而通过相应的语文实践,形成并发展学生的语文能力;把目光聚焦在语言文字上,走“带着学生学语文”的路子,摆脱“跟着课文内容跑”。这样,学生就能学到生活中学不到的东西。

3. “怎么教”涉及教学方法的问题,围绕对文言文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把握,通过阅读文本,学习母语,理解汉语言文字的魅力,在阅读中培养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提高正确理解和熟练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在教学方法方面应突破以学生自读为先导,以师生对话为主,注重对文章意蕴的整体感受,帮助学生在理解文意的同时,掌握文言文字词和古汉语基本知识,引导学生体会文言词句的含义和表达作用。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启发学生思维,在发展学生智能方面下功夫,教学有方,指导得法,让学生借助工具书独立读懂课内课外的文言文。遵从着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实践本性和客观规律,使得学生健全人格的塑造,良好品德和习惯的养成,知识的获得,能力的培养,智力的开发都得以提升。

守住几千年来先贤圣哲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守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守住我们子子孙孙生存发展的“根”。“善之本在教,教之本在师”磨砺我们语文教师运用自己的智慧,教给孩子一生有用的东西。

【参考文献】

[1] 温小军. 语文课程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困境与突破[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5.

[2] 王开东. 我行我素教语文[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5.

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例3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是马克思恩格斯文化观的“发祥地”,它解决了研究文化问题的逻辑起点即人与自然的关系。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阐释了物质与意识、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确立了历史唯物主义的文化观,这标志着马克思的文化观走向成熟。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主要包括思想和政治两大类,文化属于思想上层建筑,政治上层建筑为其实施和传播提供必要保证。唯物史观是“文化传承”研究道路上的指明灯,这些对于分析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的指导意义。虽然经济在决定社会的发展,但这不代表政治与文化不会对社会发展产生影响,政治、文学、宗教、艺术等相互作用并对经济基础产生影响。同时,文化的发展有其相对独立性。经济的发展决定着文化的发展,但文化的发展并不一定与经济的发展一致,有时文化的发展先于经济的发展,这样文化将对社会经济起到有效的推动作用,有时文化发展慢于经济发展,这将对社会经济发展起到阻碍作用。这就是马克思所说的“物质生产与文化发展的不平衡”。

马克思主义的人学也表达出了文化以人为本的观点。马克思认为人是阶段性的存在,为其所创造的文化也伴随着阶段性特征。这一点也更深刻地说明文化的本质与价值内涵及其对文化的传承的必要性。人所创造的文化包括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文化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文化的发展从根本上说就是人的发展,所以中国共产党提出“以人为本”,将实现人的发展作为最终目标,人是文化发展的主体,人创造文化同时也反过来从文化中获得物质和精神养料。

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传承价值

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例4

在文化回归与创新中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当前,来自西方社会打着“民主自由”幌子的所谓“普世价值”和各种文化思潮相互碰撞冲击,悄然改变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理想信念。文化输出已成为以美国为首的西方社会妄图西化和分化社会主义国家的惯用政治手腕,在这场看不见硝烟的意识形态战争背后关系的却是民族文化的未来。高校大学生处于乐于接受新鲜事物但心智尚不成熟的阶段,面对经过包装美化后的西方文化思潮往往容盲目跟从和迷失自我,甚至因此而表现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屑一顾,误认为那是封建社会的残留思想已经过时淘汰,多种文化相互激荡碰撞的形势呼唤着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客观审视和理性回归。作为教育工作者应有足够的信心教育引导大学生坚决抵制不良的思想文化入侵,在领悟中华优秀传统的精髓与魅力中树立民族文化自信,在各类外来文化和异质文化侵袭中争夺民族文化的主导权和话语权。

中华文明绵延数千年,已成为根植于中国人民内心的独特价值体系,正是这种千年积淀的厚重文化孕育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承载了无数中华人民的文化共识和价值追求, 深入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既是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探源与精神传递, 高校要通过搭建有效的载体路径,借助多元化的传播渠道,使其以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得到深入人心的传播, 培养大学生的爱国情怀和宽广胸襟,提高大学生的道德修养和人文素质,使大学生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中逐渐养成良好的人文素质和职业素养。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神内蕴的传承教育

发辉传统文化课程主渠道作用。目前,国内众多高校已逐步开设传统文化课程并作为人文社科类重点建设课程: 一是精心设计一批生动性较强的普及性课程,让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有基本的认知;二是精心编排教学资料,从包罗万象的传统文化中选择其中最有代表性、最具思想性和最富教育意义的内容进行重点讲授。三是引导学生广泛阅读经典,不断提升自身理论修养。国学经典,作为代表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智慧产物,其蕴涵的丰富人文精神和道德伦理,是当代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不仅如此,诵读可以使学生积累大量的妙词佳句,丰富学生的语言材料库,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知识储备量。

构建多样化国学经典教育体系。以国学经典为育人要素,以多样化载体为育人抓手,联动第一、第二课堂构建多样化国学经典教育体系。努力将课堂教学与课外阅读相结合,提升学生的知识内涵和文化修养;积极创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作为载体,使学生时时处处感受国学经典的熏陶;积极组织开展以弘扬国学经典为主题的各级各类活动,打造特色鲜明、文化气息浓郁的品牌活动;多层次、全方位对学生进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从而让更多学生更好地秉承国学经典所内蕴的传统文脉,领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与魅力。

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例5

1高校图书馆文化空间含有的特点

在高校中图书馆为大学生提供了非常多的文化资源的帮助,高校图书馆是大学生获取知识的一大关键,高校图书馆不但具有文化教育意义同时还具有着文化传承的能力,高校图书馆本身就拥有空间资源的优势,是学生进行学术交流、文化互动的主要空间场所,这也就使得高校图书馆具备了作为场所的空间更能。对此,在高校中图书馆是同时拥有文化性和空间性的。

高校中图书馆是针对所有大学生开放的文化空间,这种文化空间包含了公共性,高校图书馆本身含有大量的文化知识,很大程度上满足了大学生对于学习知识的需求,能够让大学生接受教育开展各种各样的文化活动,图书馆是满足了大学生自由沟通交流等许多需求的公共空间。此外,高校图书馆是包含了创新性和启发性的文化空间,图书馆的主要责任是寓教于乐、互动交流、文化启迪、知识创造,能够激发大学生内心生出的文化自觉性和大学生文化自信心。

2高校图书馆文化空间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中起到的作用

高校图书馆能够有效的将文化空间所包含的优势发挥出来,使用文化和空间来教育培养学生的教学方式传承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高校图书馆是以公共文化空间来展示自身所含有的价值,这种理性的认识是通过工具性到文化性的一系列转变过程。图书馆文化空间的文化底蕴也使得高校图书馆担负其了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任。大学生通常情况下都是被图书馆中含有的文化资源和先进的文化设备所吸引,图书馆中所包含的文化和设备能够有效的为大学生学习知识提供帮助,大学生在进入图书馆学习文化的时候,随时都能够感觉奥图书馆内部空间所传递的良好文化氛围,图书馆中多样化的文化服务能够有有效的提高文化的影响力度,能够正确的对大学生的行为进行引导,做到以文化人的目的。

空间作为高校图书馆的核心资源,高等院校图书馆文化空间是拥有公共性的,它能够有效的促进大学生开展文化交流活动,让大学生通过文化交流活动提高文化素养,培养大学生的群体情感认同能力的公共空间,这也就使得空间的价值得到了大学生的认可。在二零一六年的时候美国大学和 研究图书馆协会共同了一项调查结果,这一项调查结果中明显的提出了推动各个年级、各个领域以及各个校区学生之间交流和分享的是图书馆,图书馆作为场所的一大优势。高校图书馆文化空间非常重视空间的环境和空间的功能布局对人所产生的影响,如果高校图书馆文化空间拥有强烈的文化气氛场所精神,就能够使用渗透式教育在不知不觉当中激发空间育人的效果。

3建立医学院校图书馆文化空间,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

高校在建立图书馆的时候需要对图书馆建筑的外观进行设计,图书馆建筑的外观能够在视觉上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目前,高校图书馆非常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许多的高校都会将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融入到图书馆建筑的每一个地方。例如我国长春中医药大学的四象城图书馆,四象城图书馆很大程度上体现了中医取类比象的文化内涵。另外,河北的民族师范学院图书馆新馆的整体建筑风格是围绕着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相结合进行建设的,一个好的图书馆建筑在学生进入到图书馆之前就能够感受到图书馆所含有的文化底蕴,这对于建立高校文化空间促进学生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着非常大的帮助。

高校图书馆内部空间的装修风格能够影响整个空间烘托出的文化气氛,适合的内部空间装饰风格能够给进入图书馆的大学生带来潜移默化的文化熏染。在建立高校图书馆之前合理的对图书馆内部的空间进行设计利用,能够有效的烘托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气氛,让大学生能够更好更快从心底接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会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蕴含的魅力,很大程度提高了大学生的文化自信心,让大学生能够产生自觉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高校可以在图书馆的电梯口挂出一些中华??画、名言警句、文化标识牌等相关包含中华传统文化的字画,将图书馆建筑物内的走廊、楼道、图书阅览室等相关的地方摆放上从古到今教育学家的名言警句,医学院可以将古代到当今的名医画像挂在室内,这对于传统文化气氛的营造有着非常大的帮助,很大程度上可以激发出以学生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

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例6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32-0040-02

十召开以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社会文化价值的主流,其号召我们积极参与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过程中去。在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进行探讨的时候,我们发现其很多内容都来源于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由此可见优秀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依然是有着比较强的生命力的。处于大学环境里,自觉在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实现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借鉴,是很有意义的。

一、优秀传统文化与大学文化建设之间的关系分析

优秀传统文化是大学文化建设的基本前提和基础,或者说当前大学主流文化之所以展现出健康活泼、积极向上、清雅脱俗的特点,就是因为在以优秀传统文化为基本框架的文化建设活动中,大学生原本差异性的价值取向、文化修养、知识结构能够在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下,得以健康的发展和进步。当前大学文化内容丰富,实践活动众多,无论是宿舍文化,还是服饰文化,乃至是动漫文化,都成为大学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但是其中也蕴含着一些不良的、消极的文化载体,对于大学文化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构成危害。而此时就需要发挥优秀传统文化的作用,使其成为引导大学主流文化发展,规避不良文化蔓延的重要思想根基。从某种角度上来讲,大学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传承和创新的重要载体,其在践行优秀传统文化中扮演着重要执行者和推动者的身份。大学作为教育科研的组织结构,以学问和真理为追求,不会受制于外在的权利和利益,由此培养出来的大学精神价值,无论是爱国主义精神,还是团体意识培养,或者是奉献精神的锻炼,都可以将其归结到大学精神范畴中去。从本质上来讲,大学文化建设的过程,就是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代高等教育领域得以继承和发展的过程。

二、当前我国高等院校大学文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高等院校大学文化建设意识淡薄。当前高等院校大学文化建设意识淡薄,并没有树立正确的大学文化建设价值观。其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忽视人文主义情怀,以理性和工具的视角去审视文化建设,往往都是希望其能够达到一个什么样的目的,而不是从精神价值层面去探究其实施的必要性。(2)师生参与文化建设的动力不纯,很多都是从功利性的角度入手,教师以职称评定为目标,学生以保研或者奖学金为目标,使得整个大学弥漫着浓郁的功利色彩,文化建设也表现出功利性的特点。(3)在大学文化建设意识淡薄的环境下,社会中一些不良的文化价值观开始渗透到校园中来,西方文化中一些消极腐朽的文化形态也开始在校园出现,比如个人主义,这些价值理念的盛行充分验证了当前高等院校大学文化建设工作不到位。

2.高校院校大学文化建设缺乏个性。虽然也有很多高等院校意识到文化建设的必要性,并且也积极在此方面投入时间和精力,但是从其执行和推崇的过程来看,其存在以下的问题:不懂得依照自身学校的特色和学生的基本情况,去制订文化建设方案,很多情况下,都是依照其他高等院校的执行情况,来进行模式化的效仿,由此就造成高等院校校园文化呈现出千校一面,缺乏个性的情况。具体来讲,其主要体现在:(1)关注综合性大学的扩展,推行专升本,硕士博士申请,改名风等。(2)仅仅从字面上强调特色,文化建设特色呈现形式化的倾向。

3.文化建设层次偏低,重心存在偏移。文化建设应该是能够深入学生内心的,应该是在完善系统基础上开展和推行的活动,由此可见文化建设也是有层次的,有重心的,如果仅仅在低层次、没有重心的基础上去开展文化建设工作,就不能将其称为为合理有效的文化建设。当前的实际情况是:(1)各种文化建设活动都仅仅将视角放在生活文化层次上,文化建设内容狭窄,层次处于较低的状态,属于低层次的文化消费活动,甚至部分高等院校出现将课桌文化纳入到文化建设中去的情况。(2)在高校文化建设硬件水平不高的情况下,各项文化建设活动质量大打折扣,并且存在忽视精神文化的深层次挖掘的问题,难以做到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融合,这也是文化建设重心偏移的重要表现。

4.难以理清楚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一直以来,在大学文化建设过程中都存在一个问题:如何处理好现代文化和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一般情况下很多高等院校都会选择重视现代文化,轻视传统文化,以至于在遇到此方面问题的时候,很多高等院校都不加思考,就以这样的指导方针去执行了。具体来讲,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在文化建设活动中渗入科学现念,以竞争意识和时效理念为主导,受到很多学生的欢迎,这是因为学生接触现代文化的机会比较多,其对于这种文化保持着比较浓厚的兴趣,此时自然会积极主动参与进去。(2)传统文化在文化建设中比重处于较低的状态,难以引起学生的关注,总是认为这些仅仅是过去的一些事情,没有必要成为现代人实践活动的指导。

三、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文化建设中传承和借鉴的策略

1.从大学校训的角度来看。校训,是高等院校提出的道德要求、行为约束、品格养成的训诫,其不仅仅体现出大学的理想,还展现出其人才培养的基本理念,更加寄托了大学教育对于学生的期望和要求。也就是说,校训作为学校文化核心,需要抓住大学文化灵魂,以言简意赅的方式表达出来,成为引导学生生活学习的重要指导思想,以及文化建设工作的主导。在此方面融入传统文化,是很有意义的。对此,笔者认为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1)保证校训工整对仗,以均衡化的语言来表达,由此达到视觉和听觉上的匀称美,这体现出来的是中华民族重视简约、重视和谐的思维,是与传统优秀文化挂钩的重要体现。比如清华大学的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其来源于《周易》中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其语言简单,阐述了传统文化中对行为个体提出的要求:自强自尊、施散恩德,言简意赅的同时,也展现出充足的韵味。(2)尽可能的引用经典名著,将其演变成为格言警句。我国传统的优秀文化名著代表有《论语》、《周易》、《大学》等,都可以成为我们校训编写的援引。(3)要处理好德性文化与个性文化之间的关系。在展现中华民族近千年形成的成熟道德价值体系的时候,还应该融入个性自由权利意识的内容,使得学生能够在国家利益和个人利益之间做好权衡,在爱国主义和个人主义之间做好选择,而不是对于个性文化视而不见。

2.从教学管理的角度来看。教学管理的过程也是文化建设的重要环节,这是因为大学教学管理制度是师生教学科研工作的基本规范和准则,其表达出来的意识和理念,会通过师生的行为呈现出来,这就是文化建设的过程。对此,笔者认为在实现优秀传统文化与大学教学管理相互融合的过程中需要做到以下几点:(1)摒弃传统官本管理的理念,倡导个性化管理的价值观,关注学生的人性与学习自由,不要以强硬的方式去开展管理,改变自上而下的管理运营模式,在尊重师生基本权益的基础上,完成规章制度的调整和改善,使其展现出人性化的特点来。(2)倡导中庸之道,贵和尚中,保证在和谐局面实现的过程中,使各项活动都能够得到调整。也就是说,在规章制度制定的过程中,要给予学生安排自己学习计划的自由,实现更多选修课的引入,降低必修课的比重,给予教师更多自由开展教学的权利,而不是以量化的方式去检查和考核,使教师可以在自己意愿下开展教学。(3)在师生管理方面,坚持以人为本,倡导柔性管理的方式,实现传统文化在规章制度中的融入,尽量不要在规章制度中出现过于硬性的词汇。

3.从校园规划的角度来看。在校园规划的过程中,也是体现文化建设成果的重要环节。在此方面需要做好的工作主要涉及到以下内容:(1)讲究轴对称的安排,根据校园不同区域的功能,实现不同校区的合理划分,保证在对应建筑为中心的基础上,展现出整个校园布局的对称性,这符合我国传统的伦理道德观念,体现的是以礼为制的基本理念。(2)注重山水自然环境的融入,体现出天人合一的理念,给教育教学创造相对理想的环境和氛围,这也是校园人文精神的集中体现,这就要求在实际的校园规划的过程中要以师法自然为基本原则,实现对于校园自然环境的维护和管理,保证能够营造出一个有利于学习和教学工作开展的环境。(3)处理好中西建筑之间的关系,坚持和而不同的优秀传统文化价值观,需要注意的是不要以照搬照抄的方式去应对,而是在吸收消化的基础上,实现不同文化之间的融合,实现中西合璧,以保证校园的整体布局更加有层次性,更加有国际视野,更加能够体现出我国古人兼容并蓄的理念。

四、结语

综上所述,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文化建设中的传承和借鉴,并非是简单的一加一等于二的问题,其需要在优秀传统文化和大学文化建设之间做好权衡,由此才能够保证大学文化建设工作朝着可持续方向发展和进步。

参考文献:

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例7

一、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社会意义

原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同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报告中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要“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报告在怎样“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中明确指出“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性格与精神形成和发展的沃土。她养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培养了伟大的民族精神,创造灿烂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可是,传统文化发展的现状令人担忧。自 “五·四”运动“打倒孔家店”的大旗下对传统文化的全盘否定到“”的文化埋葬,中华传统文化的土壤在迅速地贫瘠化、荒漠化。改革开放以来,多元的外来文化在开放时代与中国传统文化更深入地“亲密接触”是不可避免的。反传统思想的漫延,加上西方文化的渗透,中国传统文化几乎完全淡出中、小学语文教学,出现文化的荒原现象。以至外来文化和通俗文化逐渐成为强势的文化主流,传统文化则被淡化和遗忘。物欲横流已扭曲时代的主色调,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正影响着青年人的人生价值观塑造。我们知道改革越是国际化,越要民族化,在传统的基础上进行新的文化建设,是一个民族兴盛的必然选择,事实上唯有本民族长期孕育而熟悉、崇尚的文化,才能始终对人们起到激励作用。语文教学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承,具有重要意义。

传统文化的载体主要是民族母语,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来说,民族母语非常重要,语文教学正是研究学习汉民族母语的唯一学科。但是当今的语文教学迷失了最基本的落脚点,甚至出现了许多学生母语使用力不从心的现象,这种疲惫的学习心态令人堪忧。母语学习中,文化常识的积累和文化精神的感悟是一个基础性的指标。可是这种显而易见的目标,今天又被扭曲和异化成唯“分数”是图的应试教育了。

中国传统文化带有鲜明的历史烙印,它是我们民族祖先创成,带有鲜明的民族色彩,值得后人重视并辩证地传承与发展。作为语文教师要热爱中国传统文化,有扎实的传统文化根基和艺术修养,不但要把古典的美的东西阐释出来,还要引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世界的目光已转向了中国。在我们传统文化中,不少是讲和谐礼让、和衷共济的,如果世界上各国人民都能深入了解中华文化的内涵,就会减少隔阂,增进友谊。但是我们自己对本国的文化都缺少了解,怎么去说服别人呢?中国传统文化都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多元的世界文化的重要一极。广大语文教学工作者更应把弘扬传统文化作为一项历史使命,让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因而时代呼唤优秀传统文化弘扬!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丰富语文教学,不要再让语文教育“干干巴巴”说教,要不断增进学生思想道德修养,丰富学生的知识积累,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真正意义上让语文教学成为“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的重要支系,才能“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

2004年,教育部决定,把每年9月定为“中小学弘扬和培养民族精神月”。这无疑给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提供了政策保证。

二、语文教学中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思考

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应该看到,中国传统文化对于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和文化素养有较多的积极因素。提高学生文化素质,我们要扬长避短,“古为今用”,语文教学是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把语文教育和传统文化教育有机结合起来,营造一片文化的绿荫,为学生的发展奠定良好的文化基础。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

下面就语文教学中怎样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并结合自己的教学经历谈几点的认识:

(一)重视语文教学中的“语言”与“文化”的统一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那么,何谓人文性?我们认为,人文性不单或文学性、或文化性、或人的自然性,它应该是三者有机融合而折射出的“人”别于他物的东西,是一切有利于人“健康”发展的东西,即是文化精神。语文有以听说形态的口头语言和读写形态的书面语言构成的语言层面,这体现为工具性;蕴含于语言深处的文化内容,体现为人文性。它们是一个事物的互为依存的两个方面,在语文教学实践活动中,要正确处理好两者的关系。

语文教学中,教师在进行听说读写训练的同时应很好地渗透传统文化教育,如低年级的文字教学可以从汉字的字形结构联系“造字法”来认识古人的物质和精神世界;高年级的词语教学可以从历史故事、成语典故、神话故事中学先的人文精神,感受深厚的传统文化魅力;阅读教学中更有机会让学生广泛涉猎传统文化;写作是传统文化习得后的内化再物质化的重要表现形式。目前,语文教师不但要在语言层面的“咬文嚼字”,更要对蕴含于语言深层的文化内容进行挖掘和感悟。

(二)重视大语文教学,强调文化面的拓展

大语文教学的实践就是给学生创设了一个宽松的语文环境,有三个层面:一是文章本身,即字、词、句、段、篇的文字语境;二是与文章直接相关的写作背景,缘由,所涉及的人事和作者意图等;三是蕴含在文章内容和表达形式后面的社会、历史文化大语境,包括一个社会的经济、政治、文艺、风俗、民族的心理和民族历史,乃至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等文化内容。课程标准就指出“要注重继承与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有助于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爱国主义情感”。如大量的古诗文的理解和背诵,就是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传承重要表现。学生大量背诵,吸收大量古典文化与语言的精华,这样的语文教学就包容了许多的传统文化。当然,传统文化的传承要“明辨”,如果学生不闻窗外事,只读圣贤书,必定孤陋寡闻,丧失思考和判断的能力,其阅读必然或停留在字面,或人云亦云,难有收获,谈不上传承,更谈不上创新了。

(三)主张阅读活动、语言理解的个性化,强化文化内蕴的自主吸收

“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这种崇尚“得意”、“会意”和“悟性”的阅读理念,它们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崇尚读者个性化的理解,而不拘于语言形式,这是个性解放、怡情悦性的阅读。这种阅读主张“得意忘食”、“不求甚解”。我们今天也应提倡有个性、怡然自乐的阅读,不让学生绑在篇章的肢解上,苦苦寻求准确、深刻的理解。让学生在“得意”、“会意”后“欣然”,不“忘食”也陶冶性情,弘扬了文化精神,在宽松自由的阅读中积累知识,开发创新,发展智力,这是阅读教学的最优选择,也是扩大阅读,弘扬传统优秀文化主要途径。

(四)多样化的阅读理解,丰富文化精神的内化形式

语文教育中阅读理解的多样化,带着问题读书,丰富读书的方式,体现出阅读的层次性,语文课上的“读”是一种能力的训练,要注重形式的多样化,使读“既面向全体”,又“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特别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应该加强默读的分量,既能给学生读的时间,还能给学生思维的空间,使学生能够以读促思,以思促读。学生的读书不仅仅停留在表层文本上,而且让阅读真正有了深度。多样化的阅读即保证学生与传统文化的接触面,又保证阅读的深度,提高学生的阅读效度,促进学生的发展。多样化的阅读,从而多形式内化传统文化精神,才能更好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

总之,传承和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是开放的世界格局中,多元文化激荡和相互冲击的大时代环境下,让我们民族走向世界,屹立于世界先进的民族之林的时代要求,而语文教学是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的最有效途径,语文教师更是责无旁贷的。只要我们共同努力,我们将迎来优秀传统文化的全面复兴,我们的民族传统文化将更好地走向世界,融入到世界先进的民族文化之中去。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中国梦”就不远了。

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例8

近年来,党和国家领导人站在复兴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实现中国梦的高度,提出要大力传承与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部和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还先后颁布了《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在此背景下,我国各级各类高校都开始把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一项重要任务加以落实,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在具体的实践中也存在不少问题[1],诸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实践还缺乏体系性、有效性和可持续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彼此脱节,难以相辅相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形式比较单调、实效性有限,等等。鉴于此,我们基于大学办学理念中必不可少的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使命和服务社会的责任担当,尝试构建了以大学为核心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并从中华经典阅读活动的开展入手进行实践探索,较好地体现了大学传承文化的使命担当。

一、“五维一体”:构建中华优秀文化传承的阅读体系

目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实施,虽然得到了国内各级各类高校的重视,但是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理念、目标、内容、方式、路径与评价等,迫切需要进行全面、系统的探讨,以期构建一个比较科学的、行之有效的实践教育体系,以避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盲目性与随意性等。对此,我们认为应该以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作为理论依据,以党和国家力推的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战略作为指导思想,以中华经典阅读活动的开展作为抓手,借鉴传播学的“5W”模式,按照“为何读”、“谁来读”、“读什么”、“怎么读”与“读的效果如何”几个维度,从中华经典阅读的目标、主体、内容、方法和评价几个基本方面构建“五维一体”的中华优秀文化传承的阅读体系。

第一维:关于“为何读”,也即确立教育的目标与理念问题。教育目标、理念关系到整个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导向,是教育内容选择、组织、实施和评价的重要依据。从文化自信角度就此多有论述,指出学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很有益处”。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意见》,明确提出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要紧紧围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传承中华文化基因,不断增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和影响力等。这便为我们如何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指明了方向,也即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为远大目标,以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教育理念,通过中华经典阅读等切实加强大学生的人文涵养、塑造其健全人格、提升其人生境界。

第二维:关于“谁来读”,也即明晰阅读主体这一问题。《意见》指出,要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贯穿国民教育始终,遵循学生认知规律和教育教学规律,按照一体化、分学段、有序推进的原则,实施中华经典诵读工程。这为我们构建中华经典阅读实践的主体提供了指导,使我们认识到中华经典阅读应从中小学抓起,贯穿学校教育的始终。高校作为国民教育的最重要的出口,在中华经典阅读实践中负有“最后一站”的把关校准的作用,既要为基础教育各学段的经典教育提供智力支撑,也要为在校大学生养德修身提供价值定型养分与平台,还要为把中华经典阅读拓展到社会各个层面,推动全民阅读而成为行动示范牵引者。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认为高校的经典阅读和经典诵读在国家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广经典阅读与诵读中居于核心地位。为此,我们针对当前大中小学中华经典教育实践各自为阵、彼此脱节的弊端,在阅读主体上努力将大中小学生都纳入中华经典阅读体系之中,通过中华经典进中小学、M社区等活动,促进大中小学中华经典阅读的有效衔接与良性互动,并对所在地区和社会的阅读活动施加积极的影响。

第三维:关于“读什么”,也即开发教育内容这一问题。经典阅读在世界各国大学建设中都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从某种意义上讲,它是所在国家的大学传承其文明和文化必须肩负的功能和使命。“经典名著课程的教育价值在于它能培养心灵自由,气质高雅,具有推理能力的人才;它能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并加深他们对反复出现的社会问题和道德两难问题的思考;它还能激发学生对相关的人类精神活动或物质活动的兴趣”。[2]开发中华经典阅读的内容,面临的是如何从浩瀚的古籍中选择适合大学生阅读且符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目标理念的经典作品。为此,在选编经典作品时,我们要考虑的是,它们是否有助于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否体现了国家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是否有现实的人文关怀,是否有启迪人生的价值,是否有较高的审美文化品位与独特的审美文化魅力等。[3]我们认为在这个方面各级实施主体围绕明确的目标和标准是大有可为的。以广州大学为例,我们发动全校师生共同参与校园“经典百书”书目的遴选与推荐活动,并设计和开发了中华经典阅读网站,建立了中华经典百篇音视频学习资源库等。另外,从中华经典的历时性与现时性特点出发,我们也考虑了传统经典与红色经典的有机结合,在历史和现实的维度中建立一种文化脉络,通过中华经典教育既思考中国文化从哪里来的问题,又解决现实中如何思想的问题。

第四维:关于“怎么读”,也即探索经典阅读的方法问题。针对新媒体时代大中学生媒介接触与阅读方式的变化,我们应该创新中华经典阅读的实践方式,不仅实施“素读”法,通过对文本的反复诵读在学习中理解和记忆文本,还应以微学习理论为指导,遵循“微型化”、“多样化”、“交互性”、“情境化”等原则,实施“微悦读”、“泛在读”等。在这方面不管是中小学还是大学或者是社会与社区,可供利用的方式与路径当然非常多,而广州大学的实践表明,关注新媒体语境中的经典阅读方法并积极引导并不是可有可无的事情。

第五维:关于“读的效果如何”,牵涉的是经典阅读效果的评价问题。为了给中华经典阅读实践提供一个必要的保障,也不妨将经典阅读作为考试科目,使之制度化、常态化。P者所在的广州大学就专门颁布了《广州大学本科生第二课堂学分实施办法》,将“中华经典诵读”作为本科生第二课堂的必修课,并利用网络平台开发相应的考试评价系统,诵读考试试题全部在《中华经典诵读选本》的100篇作品中抽取,实现了从考试报名、上机考试、机器阅卷、成绩等环节的信息化处理。目前这种评价方式已实施了六年多,每年的上机测试量基本是在校学生的四分之一,任何年级的学生都可以参加上机测试,合格者获得相应的学分,使学生在踏入社会之前的国民教育的“最后一站”能得到比较充实的中华经典的涵育与浸润。另外,实践表明开展各种形式的经典阅读比赛、评选活动,表彰经典阅读的先进集体、先进个人,定期整理、汇编,出版优秀读书征文、读书报告、读书心得等,都可以有效激发学生阅读经典的兴趣和热情。

二.“多样态”:创新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的阅读方式

“五维一体”阅读体系中的“怎么读”值得重点探讨申说。在开展中华传统经文化典阅读实践的过程中,我们发现现在的大学生对于阅读中华传统经典普遍不太感兴趣,而导致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是很复杂的。我们曾对广州大学200多名大学生进行主题为“大学生与经典阅读”的抽样调查,调查显示多数大学生对阅读中华经典的态度比较消极,只有三分之一的文科生会在每周花四五个小时去阅读中华经典,而阅读中华经典的理科生还不到十分之一。在原因调查中,大部分学生认为经典过时了,用处不大;经典往往不通俗,少趣味,不好读,或读不懂等;一些学校实施经典阅读的方式方法过于死板、单调,较少顾及大学生媒介接触习惯与阅读方式的变化。

有鉴于此,高校开展中华经典阅读教育,就不仅要在“为何读”的问题上引导学生充分认识经典阅读的重要意义,还需要在经典阅读的方式方法上进行创新,积极开发出为大学生乐于接受的“多样态”的经典阅读方式,以期改善经典阅读的实践效果。

首先,我们还是要大力提倡“素读”经典,也即排除各种辅助手段,纯粹地阅读(包括精读、朗读、默读等)纸质经典。因为只有潜心静气地品读经典,才能深入理解经典的内涵,汲取其精华,使经典浸润人生,转化为学习者的内在文化修养。

其次,考虑到新媒体时代大学生的媒介接触习惯已发生很大改变,我们还应推行一种基于微型内容和微型媒体的新型的经典阅读方式。根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第39次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可知,截至2016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已达7.31亿,其中95.1%用手机上网。而大学生是手机网民的主力军,微媒介(智能手机、掌上电脑、社会网络SNS以及博客、微博、微信、游戏、wiki等媒体)及媒体内容最受大学生的青睐。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将那些由单篇的诗、词、赋、曲、文等组成的中华经典作品制作成学生喜闻乐见的多媒体、碎片化的数字资源,使大学生可以轻松地、随时随地地选择、获取和利用微小的学习内容模块,在可移动的、情境化的环境中获得一种轻快的甚至带有一定娱乐性的学习体验,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微悦读”、“移动读”、“泛在读”。另外,也可以开发阅读活动专题网站,鼓励学生社团建立经典阅读公众微信号或QQ群等,引导学生线下阅读、线上讨论,使大学生能够借助微媒介,轻松地自己的阅读内容、心得和体会,并相互进行点评,从经典阅读群体中获得充足的学习动力。

再次,竞赛性阅读(竞读)应该成为青少年经典阅读的一种重要方式,以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动力。例如,从2011年开始,为了配合“世界读书日”、“书香羊城节”等,由广州市教育局主办、广州大学承办,广州市属高校大学生每年都要举行一次规模盛大的“中华经典诵读大赛”,已吸引了数以万计的大学生的踊跃参加;2016年10月开始,广州大学还承办了由省委宣传部、教育厅共同策划的以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宗旨的首届南粤大学生语言艺术节,有来自全省51所高校、数以千计的大学生的积极参与。至于结合传统节日与民俗活动,开展形形的主题阅读活动,同样也可以激发大学生阅读经典的浓厚兴趣。

通过实施多样态的中华经典阅读方式,可以有效地解决目前存在的高校中华经典阅读教育方式过于死板、单调、学生普遍不感兴趣的问题。

三.“三走进一走出”:扩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辐射力

如何以大学为核心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体系在实践层面和理论层面都还有很多事情要做,本文难以详加列论,我们的一个基本观点是应该有更多的高校要具有这方面的文化自觉,只有这样,大学才能真正承担起传承文化的办学使命。大学开展中华经典阅读与教育活动,不仅要立足于课堂、校园,还应考虑采用什么样的体系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推广到城市社会生活,使之更好地服务于城市的文化建设,甚至还应考虑如何让中华经典走出国门,传播到国外。如果从一所在地大学已有的实践探索来看,“三走进一走出”不失为一种值得提倡推广的行动模式。

所谓“三走进”,就是采取得体有效的方式让中华经典走进大学,走进中小学,走进城市社区。比如广州大学就颁布了《广州大学“经典百书”阅读推广活动实施方案》,根据“经典百书”阅读推广活动的需要,开发了系列经典导读类通识核心课程,立项建设了一批经典导读类通识教育在线开放课程(慕课),通过共享和购置等方式引入了高质量的经典导读在线课程,鼓励教师在通识课程教学和专业教学中有意识地宣传推介“经典百书”,实现“经典百书”阅读与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有机融合。目前,我们为大学生开设的经典导读类通识核心课程与慕课就有“中华文化经典导读”、“唐诗经典导读”、“宋词经典导读”、“中国古代小说经典导读”、“中国现代文学经典导读”等,并编制了《中华经典诵读选本》《唐诗十二讲》《唐宋词十八讲》等系列教材,举办了“经典传承与文学教育”系列讲座,构建了面向全体学生的课内与课外、线下与线上有机融合的阅读推广机制。

为了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从小学、中学到大学一以贯之,我们以大学为核心开展中华典阅读活动,有意识地将广州市的中小学生囊括在内,并通过构建“三联动”的实践教育体系,将大中小学的中华经典阅读活动有效地衔接起来。从2013年开始,广州大学即制定了“中华经典进中小学活动方案”,每年设专项资金,选派大学教师与大学生到中小学开展中华经典讲座,指导中小学生开展各种经典阅读活动,如广州市中小学生诵读中华经典美文表演活动、广州市“书香校园”及“阅读之星”选拔活动、广州市书香校园“十本好书”推荐活动等,与大学形成了一种良性互动,活动的价值取向与活动的品质都得到了有力的保障。

让经典阅读走进社区,则是指大学通过在社区传播推广中华经典,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市民文化生活的有机融合,更好地发挥大学文化在城市文化建设中的引领与辐射作用。在这方面,比较可行的做法是,借助于各种传统节日,配合丰富多彩的节日民俗活动,开展相关的经典诵读、展演活动。例如,2011年广州大学就在海珠区主办了“我们的节日・端午”经典诵读展演活动,深受市民的欢迎与好评。五年来,广州大学在广州市的多个社区开展了“我们的节日”系列经典美文诵读与展演,吸引了众多普通市民的参与,在相当程度上发挥了大学传承发展优秀传统文化、服务地方城市文化建设的职能,从而为学习型城市的建设注入了最生动的力量与元素。

所谓“一走出”,是指让中华经典走出国门,配合国家正在实施的“一带一路”战略,对外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好中国故事。那么如何有效地实施呢?当下利用“孔子学院”作为传播平台,应该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近年来广州大学就积极利用与意大利帕多瓦大学共建的孔子学院,每年举办一些传播中华优秀文化的主题活动。如2010年9月27日至10月1日,为了配合意大利“中国文化年”举办了“中国宣传周”活动,利用图片、讲座、视频、经典诵读、电影等多种形式宣传中华优秀文化,在帕多瓦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其他每年举办的“东方雅韵”主题活动,在端午节、中秋节、春节等节日举办的中华文化展演活动,也起到了在国外传播中华优秀文化的积极作用。

总之,以大学为核心,建构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经典阅读体系,实施多样态的中华经典阅读方式,开拓“三走进一走出”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推广路径等,应该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高校目前实施中华经典阅读教育普遍存在的一些问题,为高校如何更有效地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完成大学使命提供一些可资借鉴的做法与思考。如何能够使当下我国的高等教育能够更好地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了我们要坚定不移走自己的路,“扎根中国、融通中外,立足时代、面向未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是我们的“根”,这是无论如何都必须坚守的,只有在扎根中国的基础上才可能更好地融通中外、立足时代和面向未来。

参考文献:

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例9

一、党报的属性和职责决定其必然成为传承优秀蜀文化的重要载体

1.党报是传承优秀蜀文化的重要载体,这是党报的属性和职责所决定的

党的机关报是宣传党的纲领、路线和政策的工具。它是,肩负着联系广大人民群众的桥梁的神圣使命。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运用文化引领前进方向,凝聚奋斗力量。关于宣传诉求,我们党的历代领导人都高度重视,、邓小平、、同志都有过系列重要论述。同志曾在《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明确提出,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必须继承和发扬一切优秀的文化。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先进的文明成果,包括我国几千年历史留下的丰富的文化遗产,我们都应该取其精华,结合时代精神加以继承和发展,做到古为今用。[2]同志也在中国文联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作协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指出,“推进文化发展,基础在继承,关键在创新。继承和创新,是一个民族文化生生不息的两个重要轮子” [3]。

在媒体日渐发达的新形势下,城市党报在日常新闻传播、各种专刊专栏,尤其是作为思想性和文艺性高度结合的宣传阵地副刊上,以其时效快、影响大等特点,对传播弘扬优秀蜀文化,起到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2.党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传承发展蜀文化的主要内容

同志指出,要引导广大文化工作者和文化单位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坚决抵制庸俗、低俗、媚俗之风。[4]党报更是必须坚决有效抵制“三俗”,对传统文化有扬有弃。城市党报传承与发展优秀蜀文化的内容主要包括:政治文化、经济文化、社会文化等等。城市党报的性质决定了其建构与传播的重点是蜀中政治文化;而作为大众传媒,党报在传承发展地方文化上要充分体现大众性。

蜀地悠久的历史和丰厚的人文积淀,留下了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它们是今天蜀文化资源的主要源泉。向读者普及蜀文化的相关知识,及时报道关于继承和弘扬蜀文化优秀传统的各个动态,引导传承,是城市党报的必然选项和义不容辞的责任。

二、 优秀蜀文化提升党报传播力

1.优秀蜀文化彰显城市党报个性特征

应该说,地方文化构成了城市党报的个性,是城市党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生存在一定地域环境中的人们,其心理特征、文化性格或多或少会受到地域环境的影响。本地老百姓在文化心理与生活经验上与本土有一种天然的亲和力,这是生存环境提供给城市党报的最优厚的条件。城市党报只有着力体现地方文化,努力反映城市社会生活、风土人情,使新闻作品充满地域特色、人文韵味,才能使城市党报的新闻作品与本地读者产生共鸣,从而赢得读者,使城市党报得以生存和发展。城市党报也只有着力体现地方文化,才能在众多媒体中体现自己的“个性”,体现“生存的理由”,拓展生存的空间,不断增强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诚如金华日报社总编辑所言,地市报媒的新闻,首先应当考虑本地读者的口味,符合本地的地情,满足本地读者的需求。这是中国地市报媒生存和发展的基石。 [5]

2.用优秀蜀文化元素提升城市党报文化品位

一座城市,如果没有自己的地域文化传承,就如同一个肢体健全的人失去了灵魂和记忆。城市党报副刊应该承担起弘扬地域文化、保留地方历史文脉、传承地方文化记忆的重任。党报副刊集思想性、文化性于一体,承载和传递着浓郁的文化气息和人文情怀。它们的存在本身就是一个文化品牌,就是一个精神航标。在我国当今的报业发展过程中,涌现出了一大批富有特色的党报副刊,如人民日报《大地》副刊、解放日报《朝花》副刊、烟台日报《半岛》副刊、四川日报的《天府周末》副刊、成都日报的《天下成都》等,都成为具有较大影响的报纸文化品牌,形成了相对固定的忠实读者群。在许多读者心目中,这些副刊的影响甚至超过了主刊和报纸本身,成为报纸与读者之间的一个联系桥梁和纽带,无形中增添着报纸的公信力和美誉度,更提升了城市党报的文化品位。

高雅的文化品位、高尚的审美情趣,是新型城市党报副刊的生命源泉。成都日报《天下成都》副刊经过10年发展,一直深受广大读者的欢迎。其原因之一,就是坚持了较高的文化品位和价值取向;坚持地域性的原则,立足四川,传承文脉,弘扬优秀蜀文化。目前开辟的“金沙讲坛”报纸版、“读城记”、“寻秘记”、“人文地理”、“天下成都之人物”、“天下成都之笔荟”等栏目,既注重新的蜀地人文精神的培植和塑造,更注重对传统蜀文化的继承和扬弃。在该报组织的读者调查中,读者称赞该副刊“富有地方特色且具有史料性、知识性”。

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例10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3(b)-0104-01

1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及载体

1.1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形式及内涵

中华传统文化历史悠久,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举手投足之间都能感受到先辈们流传下来的经典,历经几千年的传承和发展,现代人民早已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精神文明的传承能引领人方向,物质文明的传承能给人以美好的生活基础。中国传统文化是指中国历史上以个体农业经济为基础、以宗法家庭为背景、以儒家伦理道德为核心的社会文化体系。它有着悠久历史。是中华民族在历史长河中集体劳动和智慧的结晶。它从时间上讲,就是古代的中国文化,止于鸦片战争。从地域范围看,包含着祖国大陆文化和周边国家和地区的文化,没有固定的地域界限。中华的优秀传统文化有着强烈的时代感和历史感,更加具备深刻的现实性和变异性。它是华夏民族先辈们流传下来的丰富的遗产,影响着每一代人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纵观历史,传统文化主要包括儒学、美德、礼仪、民族精神、榜样、诚信、和谐观、负面道德经验等方面。随着时代的进步,越来越多的人察觉到了文化的魅力,认为未来国与国之间的竞争就是文化的竞争,所以加强传统文化的学习是每一个国人的必修课。文化是名族的血脉,没有文化将如行尸走肉一般,没有灵魂,只有躯壳。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是聪明智慧、勤劳勇敢的民族,很多智慧的结晶都孕育在这片繁茂的华夏大地上,才得出这么多优秀的华夏儿女,其内涵不言而喻。

1.2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载体―― 舞蹈

每一种文化都需要载体,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不例外,载体的多样性也不容分说,舞蹈就是其中之一,通过这个载体,中学生能从形态上感受到舞蹈的魅力,将好的事物更好的展现到人们面前,让人赏心悦目,爱不释手。所以在初中教学中加强舞蹈素质教学,传承传统文化势在必行。首先,要加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其次,要正确引导学生对舞蹈中的传统文化的认识,提升学生的审美观念,让学生对舞蹈产生兴趣,满足心理需求。最后,老师要加强引导,创造条件,在硬件或者软件设施上加大投入,耐心剖析舞蹈的背景意义,现实意义,动作要领,韵律结合等等[1]。

2 初中舞蹈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

2.1 营造浓郁氛围,接受文化洗礼

在初中舞蹈教学中,氛围的营造绝对是一个不可或缺的内容,初中生都是祖国的花朵,对未知事物充满好奇,这就需要教师加强引导,要是有一个好的氛围,学生就会跃然而起,愈发的对舞蹈产生浓郁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产生兴趣之后,学生就会自主学习,自主感悟,此时老师再融入传统文化的理念,那将会事半功倍。此外,在舞蹈教学的同时多举一些实例,多让学生观看一些美好的舞蹈故事,情境结合,让学生直面感知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让学生对先辈们流传下来的东西产生美感与敬畏,在学习到技能的同时还能有效的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例如:在课堂上,老师可以用多媒体教学先放一段优美的民族舞蹈教学视频,然后让学生写下观后感,从中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然后分组讨论学习,交换意见,最后教师再统一的做出指导性意见,介绍民族舞蹈的起源,发展和不同时期的动作要领的演变过程,这样可以让学生更好的感受到文化的气息,接受文化的洗礼。

2.2 组织特色活动,促进和谐发展

初中生正值花季年段,长时间的在课堂上学习文本知识多少有些厌倦,要是能在舞蹈课堂上尽情释放,那将会大大提升学生对舞蹈课的认识,所以在舞蹈的有效课时上组织一些特色的活动很有必要,当前的教育应该是多样化的,全面化的教育,不再是一味汲取文本知识,按部就班的应试教育。例如:教师可以向学校申请户外活动的机会,多有目的性的组织学生舞蹈文化节,每个班上抽选学生进行专业的舞蹈培训,让这些负责表演的学生做榜样,在表演完的同时解读自己内心的学习感受,对舞蹈的认识,对文化的认识,这样可以让学生更加注重自身的文化底蕴和道德情操。学生舞蹈文化节可以丰富学生的内心世界,让学生做一个道德高尚,品德兼优的人,为弘扬中华文化奠定基础[2]。

2.3 开发校本课程,健全课程体系

在日常的生活教学过程中,教师起着指导性的作用。因此,在传授业绩的同时应该更加注重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首先就要加强备课,考虑到一堂课的教学初衷,应着手现实,努力开发校本课程,健全课程体系,好的教案可以更好的引领学生朝好的方向发展。当今的舞蹈教学课程过于形式化,在老师和学生的心目中都是一些不纳入大考的副科,这就失去了舞蹈教学的目的及深远意义。舞蹈可以陶冶人的情操,净化人的心灵,没有好的课程体系,学生就无法感知舞蹈艺术的魅力,就没有心思去学习和感知,从而无心学习,也就不能感受到其中美好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内涵,舞蹈教师们可以一起商讨舞蹈教学的难易点,把一些不重要的阶段除去,加上一些必备的教学手段,以更有利于学生接受的一种方式去教学,这样才能事半功倍。

2.4 开展特色教学,感悟传统文化

在有效的课时上积极开展特色教学,让学生感悟传统文化也是一种良好的,能促进学生更好学习的一种手段,文化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物质,只能用心去感受,去领悟,优美的韵律,柔和的线条,细腻的动作,相互交错,可以让学生感受到前所未有的美,特色教学的开展就是重视舞蹈教学的目的,旨在培养学生的审美观,价值观和人生观,他们是祖国的期望和未来,责任之重大,任务之艰巨,要是好的传统文化不能在这一代上面得到良好的继承和发展,那祖国的未来就不言而喻了。因此,开展特色教学是一个必备的环节。例如:教师们可以组织多个班的学生一起到多媒体教室去上课,然后教师则开始自己表演自己编排好的舞蹈,一段一段的进行,让学生按照教师的教学流程进行现场分析,讨论,指出老师的不足或者是错误的地方,让学生以批判的角度来审核,达到换位思考的目的,这样的教学课程,老师和学生都会受益良多,在欣赏的同时感悟传统文化的内涵[3]。

3 结语

总而言之,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所孕育的内容复杂多样,其中舞蹈就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载体,从舞蹈的种类和形式中可以看出传统文化所涵养的智慧和美好,这些都有助于青少年的个性发扬,在感知的同时能更好的继承与发扬。作为祖国的花朵,这不仅是他们的使命,更是他们的责任,期望在学习的道路上以弘扬传统文化为己任,更加热爱舞蹈,热爱学习,热爱祖国。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