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高校教学课件模板(10篇)

时间:2023-07-10 16:02:10

高校教学课件

高校教学课件例1

关键词 CAI教学课件 篮球教学 高校

一、CAI教学课件在高校篮球教学中的应用优势

(一)有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提升

采用CAI教学课件这种现代化的教学工具来开展高校篮球教学,能够将学生的注意力水平更好的集中到教学内容上来,从而有效的提升了课堂教学的凝聚力和感染力,特别是对于篮球技术动作教学来说,如果篮球技术动作的完成能够通过CAI课件进行简洁明了、清晰优美的展示,往往会对学生产生更大的吸引力,使得学生的篮球学习兴趣得到更好的激发。例如:在开展三步上篮教学的过程中,通过CAI教学课件所展示的运动员协调熟练的运球动作、自然放松的起动动作,衔接连贯的跨步动作以及有力向上的腾空动作等等,都能够带给学生一种良好的体验,对学生产生更大的吸引力,使得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更好的激发,以更加积极主动心态参与到学习中去,

(二)有助于正确的动作概念的建立

在开展高校篮球教学的过程中,有很多小范围、多角度,且需要快速完成的技术动作。在针对这些技术动作进行教学时,如果采用传统的、简单的讲解和示范的方法,由于任课教师在示范的过程中,动作的速度非常快,再加上技术动作的结构比较复杂,学生很难在任课教师技术动作完成的瞬间就将动作过程观察的清楚、准确,也很难据此在头脑中形成一个清楚、完整的动作印象,建立正确的动作概念。而如果任课教师为了能够让学生清楚的观察到技术动作的完成过程,在示范的过程中有意识的放慢动作速度,则又会影响到技术动作的完整性,降低教学的成效。针对上述的这种问题,CAI作为一种现代化的教育技术,将文字、图形、声音、视频以及动画等多种媒体融于一身,不但能够从多个角度来展示篮球教学中的难点和重点技术,而且还可以通过慢放、回放、定格等功能让学生清楚的观察技术动作完成的整个过程,从而起到促进学生正确的动作概念的形成的作用。

(三)有助于课堂纠错效率的提高

在开展高校篮球教学的过程中,学生技术不准确或是出错的情况是非常常见的,如果任课教师能够巧妙的利用摄像机DV等将学生的错误动作拍摄下来,通过正误对比的方式在课件中加以呈现,往往能够让学生更好的发现自己的问题所在,并有针对性的加以改正,从而大大提高课堂纠错的效率。

二、CAI教学课件的制作流程

(一)系统设计

系统设计主要指的是根据教学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来合理的设计课件的系统框架图,确定CAI课件的整体结构,为后续的工作奠定一个基本的结构框架。

(二)编写脚本

编写脚本是CAI教学课件制作的关键一步,好的CAI课件必须要在好的脚本的基础上才能够完成。编写脚本的目的是将文字、声音、图片以及动画和视频等内容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组织起来,其原则主要有如下几点:一是,要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二是,要注意突出重点,强调难点;三是,要注意课件的整体性和屏幕的有效利用。

(三)制作素材

在制作素材的环节,通常包括图像素材的制作、文本素材的制作以及动画素材的制作和声音、视频素材的制作等几种。以下就针对这几种素材的制作进行简要的分析:

首先是,图像素材的制作。在图像素材的制作过程中,图像主要指的是CAI课件界面中所采用的图像,在制作的过程中,应采用步骤2所编写的脚本为依据来进行。在图像素材制作的过程中,图像素材可以通过扫描仪扫描获得,然后通过Photoshop等图像处理软件进行处理,也可以直接通过网络下载的方式来获得所需要的图片。

其次是,文本素材的制作。文本素材的制作主要包括两个大的类别,一是CAI课件界面中所显示艺术字的制作,其可以通过word或者是Photoshop来完成;另外一类是课件中一些常见的文本内容的制作,如,师范性技术动作的阐述,此类文本可以通过word来进行制作。

再次是,动画素材的制作。动画的制作是采用CAI教学课件来开展高校篮球教学较为重要的一部分内容,同时也是制作难度比较大的一部分内容。此处的动画素材,简单来说,实际上指的就是利用计算机三维动画来模拟高校篮球教学中的技术动作所进行的示范。在利用CAI教学课件开展高校篮球教学活动时,课件中大部分的动作示范都是通过动画素材来进行展现的,所以,动画素材制作的质量,会对CAI课件在高校篮球教学中的应用成效产生直接的影响,一定要重视动画素材的制作。动画素材制作的主要流程如下:首先是根据文字脚本来绘制动作简图,然后在此基础之上利用3DS制作动画,动作制作成功之后再对动画进行定性、着色,并得到最终的FLC文件,以备课件总体制作时进行使用。

(四)总体制作

总体制作,就是在完成了上述几个步骤的基础上,利用AUTHORWARE来实现的。在总体制作的过程中,要注意模块为单位来分步进行。

(五)课件评定

CAI教学课件的评定主要有三种方式:一是,学生评定,即:将开发和制作完成的CAI教学课件向学生进行演示操作,并让学生针对课件的使用感受进行评价,以此来发现课件的不足之处,并有针对性的进行完善和改进。二是,教师评定,也就是将设计与开发的高校篮球CAI教学课件,展示给学校其他的篮球任课教师,让他们进行观看,并针对课件的内容、质量和技术运用等方面进行评价的方式;三是,专家评定的方式,即:聘请篮球教学方面的专家学者或者是计算机方面的专业人士对设计和开发的CAI教学课件进行评价,例如:课件内容的选择是否科学、课件文字、图片的应用是否和谐、界面是否友好、操作是否简便等等进行评价,以确保课件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高校教学课件例2

中图分类号:G623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各高校纷纷开始建立多媒体教室。教师授课的手段也发生了变化,从单一的板书讲解,到多媒体图形、声音、视频、动画、文字的转变,给学生带了生动、形象、直观的教学内容。可以说多媒体教室为教师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教学平台,促进了教学改革,提高了教学质量。

多媒体提供的信息不是单一的,而是多种感官的综合刺激。为了更加高效的利用多媒体教学平台,就需要使用设计合理、内容精良的多媒体课件。简单来说就是老师根据自己的创意,从总体上对信息进行分类组织,然后把文字、图形、图像、声音、动画、影像等多种媒体素材在时间和空间两方面进行集成,使他们融为一体赋予它们以交互特性,而制作出的多媒体应用软件产品。

1 使用课件教学的优势

1.1 学生

多媒体课件的使用,给学生带来了更加直观的学习内容。使学生易于接受、理解、撑握学习内容,同时由于板书的减少加快的授课的速度,使教师有时间根据教学内容增加额外的知识,扩大了学生学习的知识面,学生为了可以更好的进行预习,这也带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效果。

1.2 教师

教师用多媒体课件授课,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改变了传统的“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在课堂上,既可演示课件中的直观内容,又可以使用实物展台加上板书配合一起讲解书本的重点和学生的作业问题。课件的设计和使用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的情况行合理调配,一方面突出教学重点,提高教学质量;另一方面提高教学效果,调动师生双方的积极性。

2 课件带来的问题

2.1 课件的设计问题

由于多媒体教学课件的研制具有一定的难度,有的教师只是简单地把以往写在黑板上的文字照搬到了电脑上。虽然使用了多媒体技术,但教学方式依然是传统式的“满堂灌”让学生觉得枯燥单调,其教学效果甚至有所下降。另一些教师在制作多媒体课件时,过多的追求课件的视觉效果,为了课件来制作课件。忽视了学生的具体情况和所思所想,影响了课堂的教学效果。根据问卷调查得出以下结论:多媒体课件制作质量与教学效果的相关

2.2 课件的使用问题

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过多的机械的表达课件的内容,教师成了课件的朗读者、演示者。丢掉了教师应有的体态语言和教学语言,成为了课件的配角。教学思路和课堂节奏被媒体左右,教学风格被媒体淹没。学生的注意力也被过多的图片、视频分散不利于创新性思维的开展,影响了课堂的教学效果。

2.3 学生能力的培养不足

在使用课件进行多媒体教学中,教师的板书有所减少,导致教师在授课时速度变快并增加讲解内容。过大的信息量,和过短的信息接受时间,将影响学生的记忆与思考,进而忽视了学生自身所具有的不同的特点。不利于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和学习能力的培养。学生在课堂上似乎听懂、理解的东西,其实并没有真正的掌握,影响了教学效果。

3 提高教学有效性

3.1 多媒体课件设计的有效性

教师运用多媒体技术,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前提是设计出优质的、符合教材与课堂特点且适于学生接收的多媒体课件。课件在设计时要考虑到突出学生的主体思维、促进学生的参与性与积极性、充分体现教学目的和重难点,同时在课件信息量上要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并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教学课件根本的要求是源于教材。设计内容要以教材为纲,围绕着教材的逻辑、理论框架和学科的基本特点,既要与教材内容相呼应,服务于教材的重难点又要考虑到授课班级学生的整体素质与特点。切不可把教材内容完全搬上课件,使学生产生乏味感。同时多媒体课件具有信息容量大,表现形式多样等优点,通过多媒体的表现形式,把理论性的、规范的教材文字内容,转变成为学生易于接受、喜欢接受、方便理解记忆的各种媒体语言。除了教材上的必要内容外,还可以对知识进行更新、补充和拓展,用以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参与性与积极性。

3.2 使用多媒体课件的有效性

目前各高校的多媒体教室面积都比较大,窗帘遮档后,室内光线较暗,由于投影仪在使用一段时间后亮度会有所下降,课件的文字或图像在较小的情况下,后排学生会看不清楚,这时就需要任课教师要把握好授课速度,进度不可过快.同时要辅以板书等传统手段进行讲解。特别是理工科的教学内容,如大量的数学定理、数学公式的证明和推导,程序设计的语法规则等,若过多的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教,学生很难能跟上授课的进度而易疲劳,结果事倍功半,得不偿失。同时需要注意的是即使课堂上使用的多媒体课件视频质量和内容都是一流的,也不能达到使学生长的兴奋状态持续过长时间,学生的注意力会随着时间而不断的下降。所以教师在使用多媒体课件授课时,要注意根据时间的变化合理的结合传统教学手段,充分发挥学生的多种感官功能去认识和理解事物。

另外教师不能熟练地、科学地使用多媒体设备,也是无法提高使用多媒体课件的有效性的一个重要问题。利用多媒体教学已经成为高校课堂教学中普遍现象,但是仍然有一部分教师对媒体设备的操作极不熟练,在设备出现故障或人为使用不当时就会束手无策,必须等待维护人员来解决问题,造成教学内容的时断时续;有的教师则完全成为设备的操作员,由于操作不熟练,上课后还忙于调试设备、手忙脚乱、不知所措,造成课堂教学的混乱无序,严重影响了教学的有效性。

3.3 建立数据库

为了高校各学科专业能更加方便、广泛的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授课,学校应当建立课程教学资源库(包括多媒体课件数据库)。这样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可以从校园网上获得所需要的教学相关资料,既方便了教师参考制作高质量的多媒体课件,又有利于加强不同学科之间的交流,有效提高高校教学质量。同时课程教学资源库的建立还可促进师生之间的及时进行交流,同时为学生提供教学资料和每次课的相关背景资料,使其更好的掌握将要学习的内容提供帮助。

另外,高校应当充分开发现有的精品课程资源,扩大精品课程的宣传范围。通过利用课程教学资源库使相同或相近学科的精品课进行充分的资源共享,鼓励教师和学生充分利用精品课程资。

参考文献:

[1]孟祥增,韩晓玲,孙其信.高校课程教学CAI软件设计[J].山东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15(4):456-458.

[2]王娟.课程与教学研究[J].2009,5.

[3]王觅,钟志贤.高校多媒体课堂教学调查与策略[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08(5):50-52.

高校教学课件例3

众所周知,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同时,思政课教学具有实践性的特点,这充分体现了思政教育要达到“知、行合一”的育人教育目标。根据《意见》精神,经党中央同意,中共中央宣传部、国务院、教育部文件《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教社政[2005]5号)提出要加强思政课实践教学,并强调高等学校思政课所有课程都要加强实践环节,以期通过理论教学强化观念,通过实践教学培养素质,实现理论武装与实践育人的结合。

实践教学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重要环节,它可以产生书本中、课堂上体验不到的情感,这不仅有助于大学生了解国情,而且有助于深化大学生的使命感、责任感,避免出现培养“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子”的尴尬。从05方案实施多年情况来看,大多数高校虽然对此进行了初步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产生了一定的效果。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思政课实践教学仍存在较多问题,主要表现在:①普遍存在学校重视不够,主要反映在思政课实践教学经费不足,认为思政课实践教学可有可无等;②实践教学体系不完善,主题不明确,实践教学方法陈旧,造成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不高,学生参与度不够,过程不可控,使得思政课的实效性、针对性较缺乏;③由于缺少制度的支持,思政课老师在进行实践教学活动时,疲于应付各项工作,影响了思政课的实践教学效果;④由于实践教学基地的不足,造成思政课实践教学不能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使得思政课实践教学的社会影响力低等等不尽如意的问题。

由于思政课实践教学在整体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中的重要性及其存在问题的普遍性,使得建立一套主题明确、内容丰富、方式新颖、过程可控以及形式多样的实践教学体系显得尤其迫切。众所周知,思政课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相结合,构成了当前思政课的教学模式。实践教学效果的不足将严重影响思政课的教学效果,进而影响整体思政教育的效果。经过分析,针对思政课实践教学目前存在的问题,究其根源在于,进行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条件并不充分,有的条件甚至缺位,有较大的难度。因此,在建设思政课的总体系统工程中,实践教学这一子系统必须首先进行思政课实践教学条件的创设。条件的创设可以归纳为“一个核心、四项保障”,条件的具体创设,可从以下方面着手:

第一,思政课教学,包括实践教学,首先要建立一个核心,即强有力的领导。从以上对思政课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可看出,思政课实践教学普遍得不到重视,究其原因,在于高校的领导不重视。要改变这种局面,必须首先确立强有力的领导,这是整个思政课条件建设系统中的核心,也是前提条件。这其中包括两个要素:一是“强”,是指领导重视且具有权威性。这体现在领导的思想观念、领导班子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等方面。《意见》提到:“各级党委和政府要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大意义,把‘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这一重大课题始终摆在重要位置,切实加强领导。”这要求高校党政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要对思政课实践教学的重要性有个正确的认识,审时度势,充分认识到在当前中国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所面临的复杂的国际和国内背景下,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能站在人才培养、民族发展的战略高度来看待这一课题,要坚持科学的指导思想,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条党的思想路线,建立一个由学校党委统领、分管校领导直管、思政部负责、学校各部门的党政干部配合的领导体制。二是“有力”,这是指思政工作机制要有较强的行动力。

第二,思政课实践教学要建立保障机制,实践教学保障机制的创设是实践教学实施的枢纽,是实践教学得以长效运行的关键。主要要求做到“四项保障”,即制度保障、队伍保障、经费保障、实践基地保障。

保障一:制度保障

按《意见》精神,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党政群齐抓共管的大事。同时,因为高校各专业课程都具有育人功能,所有教师都负有育人职责。所以,高校必须营造“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氛围,努力形成“大思政”的格局。笔者所在的学校就对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进行了改革,提出了实施“厚德砺志”、“人生导航”、“笃学强能”、“文化修身”、“阳光心灵”五大育人工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这主要从两方面来操作:一是要建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专业教育教学以及其他素质教育相结合的互动教学模式,也即在思政课教师和专业系及其他部门同仁的共同指导下,在实践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尽量做到考虑不同专业学生的专业特长;二是在进行专业教学时,专业课教师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是义不容辞的责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立场、观点和思想感情必然对学生产生深刻影响。同时,要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大学生专业学习的各个环节。

保障二:队伍保障

《意见》指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组织保证。”而思想政治教育队伍主力当属思政课教师,这支队伍的稳定和建设是关系到整个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成效的一个重要问题,学校必须要予以重视。在我们进行的“‘概论’课教学改革情况问卷调查”时,问到“你喜欢的‘概论’课老师应该是怎样的?”选“知识渊博、思想深邃”的达到80%以上,这项数据说明,高校学生非常看重思政课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针对队伍的建设主要从以下方面着手:首先,学校对思政课教师的培训、进修要予以重视和倾斜。从问卷调查情况来看,学生认为思政课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还要与时俱进地进行教学方法的革新。同时,05方案中强调:“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是……,要不断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提高科研能力和教学水平,做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做教书育人的表率,做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因此,思政课教师更加需要不断地充电,通过对思政课教师进行培训,引导教师不仅要掌握丰富的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而且要掌握教学方法,尤其要掌握如何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其次,思政课老师要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思政课教学不是空喊口号,必须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教师通过加深了解社会、了解国情,进而引导学生对理论在现实生活与政策层面体现与运用的理解。因此,高校应让思政课教师走出校门,更多地了解外部世界,以弥补自身社会阅历和实践经验的不足。最后,要加强对思政课教师的师德考评。从问卷调查情况来看,学生普遍要求思政课教师不但要有良好的道德素养,还要有不懈的精神追求。在教育中,一切都应以教育者的人格为基础,因为只有人格才能影响人格,只有人格才能形成性格。教师,特别是思政课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学生,言传不如身教。所以,加强对思政课教师的师德考评也是对思政队伍建设的一个重要保障。

保障三:经费保障

这是思政课实践教学建设和发展的重要物质保障。05方案强调“要建立和完善实践教学保障机制,探索实践育人的长效机制。围绕教学目标,制定大纲,规定学时,提供必要经费。”教育部曾下发过多个相关文件,明确要求各高校每年要按一定的生均数额标准划拨专项经费用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但从05方案实施多年的情况来看,仍然存在一些高校挤占思政教学专项经费的现象,同时因为思政课实践教学所涉学生面广人多的特点,使得实践教学经费紧张,造成活动效果打折,影响有限。因此,各高校在领会和落实文件精神的基础上,努力做到两方面的支持和保障:一是设立思政课实践教学的专项经费。参照文件精神,按标准足额足量下发到位,由思政部统筹安排、使用,学校财务及相关部门监督管理;二是对思政课校外实践教学参照专业实习实践标准,对学生、老师按予以交通费、餐费等进行补贴。

保障四:实践基地保障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反复性的特点,一种信念的确立和人格的完善,需要多次的反复,无数次的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因此,建立稳定的、类型多样的实践教学基地是保证思政课实践教学效果的重要条件。《意见》强调:“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把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动员起来,把社会各方面的资源整合起来,使它们充分发挥作用、密切配合。”说明对人才的培养,不仅仅是学校的使命,同时也是社会的责任。所以,思政教育必须形成学校、社会等各方面的合力,高校有责任联系社会力量为思政课实践教学创造实践教学基地,社会力量也有义务为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提供优良的实践教学基地。通过这种体验式的基地锻炼,让学生明白做人做事的基本道理,理解社会人的重要特征,加强诚信的感悟。这需要学校广泛与社会企业合作,建立校企体验式诚信教育基地。

参考文献

[1]中发〔2004〕16号文件:《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

高校教学课件例4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4)32-7664-02

Abstract: In order to reverse the misunderstanding in College of Software Testing Talents Training, through explains the intension of software testing,proposes the teaching was in the software testing course necessary and feasible, as long as the change of thoughts, simulation test case of enterprises in the process of teaching, students' comprehensive quality training, can cultivatecomprehensive talent of software testing by enterprise love.

Key words: Software testing; test tool; test management; enterprise demand

自上世纪80年代,伴随着软件行业的发展需要,软件测试的基础理论和实用技术开始形成,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软件测试在软件开发行业中的角色越来越重要,我们目前评价软件测试,它即需要工具和技术的支持,更需要有科学的管理体制,它既要保证软件能够健壮运行,又要保证软件的功能完全符合客户的需求,一个好的测试队伍,是软件开发必不可少的依靠,尤其是复杂的软件项目,开发和测试要亲如手足,才能保证项目的顺利进行。

目前高校的软件相关专业的毕业生,大约有1/5的人在5年之内从事过或最终从事软件测试相关的职业,这是一个相当大的比重,同时也反应出社会上对软件测试职业的缺口很大,众所周知,高等教育往往落后于企业的实际发展,这种“厚基础,宽口径”的办学宗旨已经盛行了很多年,当然,在许多专业领域,这种以不变应万变的培养体系是最明智的选择,但在计算机软件教学领域,因为这个学科的发展速度几乎超乎人类的想象,因此我们必须让学生在校园里感受到计算机企业中对计算机技术的需求方向,这样才不至于在学生走出校园时无所适从。软件测试职业的职位待遇稳步提升,而且其职业寿命要远远长于软件开发,从学生的职业规划角度来看,在高校进行软件测试中高级人才的培养是一条可行之路。

1 高校开设软件测试课程的必要性

事实上,在高校计算机教学体系中开设软件测试课程,并不单单是为了迎合企业的需求,软件测试是软件工程课程的延伸,是软件开发课程的补充,是软件管理课程的实践。

软件测试课程的基础学科涉及数学、计算机导论、软件工程、计算机组成、管理学和信息技术等,如果没有这些学科的支撑,软件测试无法深入学习。

软件测试课程的开设,对高校计算机软件专业的学生来讲,是有着非常大的意义的,目前很多大型的软件企业并不担心开发人员的招聘,而对熟练掌握软件测试技术和管理方法的高级测试人员求贤若渴,这一方向的职业缺口确实非常之大,究其原因就是目前几乎所有高校的软件相关专业都开设了软件开发从技术到管理的全套课程,而软件测试的相关课程几乎为零,这样的学生走出去,很难迅速掌握测试的理念,也无力制定宏观测试计划,不得不从测试行业最低端的测试员开始做起,这对于高校毕业生来讲这是一种人才的浪费,在高校的计算机课程体系加入软件测试内容已经迫在眉睫。

在任何一个行业,从业人员对行业的成熟度区分,是企业招聘首先要考虑的问题,我们经常在招聘信息中看到“有工作经验”这样的条款,在软件测试行业也是如此,一般给出5种分级:1级我们称之为用户级测试人员,这一级别的测试人员直接扮演客户的角色来使用软件,看是否能发现问题;2级是软件测试操作员,这类人群受过一定程度软件测试的专门训练,可以执行上级下达的具体测试任务;3级是软件测试技术员,这一职位人群有很多软件测试的经验,能够非常熟练的使用某些软件测试专门技术,能够设计测试用例;4级是软件测试系统工程师,他们具有相当广泛的计算机相关专业知识,熟悉软件开发,熟练掌握所有软件测试技术,并具有项目管理经验;5级是软件测试总工程师,总工程师负责管理整个软件测试项目,具有掌控全局的能力和技术。

高校软件测试人才的培养,其目标要向3级人才靠近,并且这些人才有向4级或5级成长的持续发展能力。

2 软件测试教学中需要重视的两个问题

2.1扭转重开发,轻测试的偏见思想

很多人轻视软件测试,认为软件测试无需具备很高的技能,是没有前途的工作,缺乏创造性,很多高校也存在重开发,轻测试的思想,学生在这种观点的熏陶下,也对测试工作存在偏见,其中对软件测试工作有三个认识误区尤为突出:首先,软件测试是软件开发完成之后才进行的,只是软件编码的最后一个阶段,其地位可有可无。其次,软件测试不需要具备很高的专业技能,工作乏味枯燥,不具创造性,最后,软件投入使用后一旦出现BUG,测试人员要负主要责任。

事实上,首先,一个好的软件测试团队,在软件需求分析阶段就已经开始测试了,开发人员理解的客户需求是否正确,要由测试人员监控和保证,测试工作和开发工作是并行的,尤其在软件项目开始的时候,监控和防范一个微小的问题或隐患,是为了防止软件成型后出现无法挽回的缺陷。其次,软件测试是一项综合技能能强的工作,运用测试工具的能力,与人沟通的能力,有效管理的能力,书写文案的能力等等,做好软件测试工作绝对不是想象的那么简单,而且一旦具备了综合测试的素质,将是受用终身的资本。最后,软件测试规范实施后,软件仍然可能出现BUG,这是开发和测试人员应该共同面对的现实问题,测试人员只能保证BUG越来越少,越来越不影响系统的健壮运行。

2.2强调管理与技术并重

软件测试的规范实施需要测试技术和管理方法两方面的支撑,如果不具备专业的测试技术,只能做一些简单的功能测试,如果不具备宏观管理计划的能力,只能处于被指挥状态进行片面测试的实施,现在软件测试真正缺少的是技术和管理兼备的人才,高校的学生素质非常适合软件测试高端人才的培养。高校的培养中,要让学生深刻理解,我们培养的学生不是只能低头做测试任务,而是要能指挥测试工作,这绝对不是件简单的工作,需要全面的技能和完善的人格,只有这样的人才,才能带领出出色的测试队伍。

教学中,增加实训环节,给学生安排丰富的实例和习题,最好采用实际软件项目的测试案例,让学生在学校感受到企业中一样的工作环境,并安排和企业中一样的测试岗位,让学生体会沟通和管理的必要,在独立处理问题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理论和实践教学的结合,把对学生的应用能力的培养融汇于教学中。

3 软件测试专业课程设计的目标和原则

软件测试专业要全方位的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基础理论、实践能力、设计能力、实践训练等综合素质。重视管理、人文、经济等知识的学习。

3.1软件测试专业课程设计的目标

高校软件测试培养目标要以市场为导向,培养具有一定的设计测试计划方案的、具有管理能力,能平衡整个测试项目各方面因素的软件人才,这些人才要具备软件开发的整体认识,能制定和执行测试,能利用测试工具完成一定测试任务。

本专业课程的重点包括:软件缺陷生命周期管理;软件测试基本概念的内涵;主流测试工具的应用;进行全面的系统测试的方法;注课程以实训为主,重动手能力的培养等。 具体课程要涵盖:熟练掌握至少一种数据库应用技术及一门软件开发语言;了解软件开发过程中软件测试的重要性;掌握主流的自动化测试工具;科学管理测试队伍。

3.2软件测试专业课程设计的原则

课程的设计要体现与时俱进的精神,以企业的实际项目为依托,主要原则包括:

1)开展项目教学,项目教学具有针对性、研究性、启发性和实践性等。项目的选择要知识涵盖全面,要能够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2)制定专业课程计划、课程大纲和教学方案等,课程计划提倡电子化、网络化和课堂教学并用,建设校企合作的专兼结合的教学团队,开设以项目为载体的教育大纲,用以指导课程教学工作的开展。

3)建立测试工程内容的课程结构模式,把真正的测试项目开展到课堂上来,或者让学生在学习期间进入企业进行岗前培训,充分安排工程实践,引进软件测试的工程师资格认证,同时逐步建立科学的工程教育检验和质量评估体系。

理论与实践并重,课程需要涵盖单元测试、集成测试、性能测试、功能测试与系统测试。注重设计和管理的执行过程。为学生创造可自由而主动的学习氛围。以学生为出发点,在软件测试中融会贯通大学里学习的软件相关课程,在项目驱使下培养主动学习的能力。采用分组讨论学习方式,结合实际项目,把学生组织为若干小组,在教师指导下完成工作。不断提升学校教师的专能,提供系统学习和阶段性培训机制。

4 总结

软件测试课程在高校的教学中,没有现成的经验和模式,需要我们根据行业的发展随时调整,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培养行业

中高级人才为目标,以项目实训教学为依托,边进行边思考,逐步发展,逐步稳定,所以我们要以发展的眼光,灵活的策略来微调教学过程的细节,测试无处不在,高校进行软件测试的教学改革也是一种测试,只要我们采用严谨的工程控制策略,科学管理,总结规律,必然能取得高校进行软件测试课程探索的胜利。

参考文献:

[1] Ron Patton.软件测试[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

高校教学课件例5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0)03-0237-01

软件测试是保障软件质量的重要环节,随着中国软件行业的不断发展,企业对于软件质量意识的逐步增强,促使国内软件测试人员的地位不断提升,软件产品的质量要求与质量管理正逐渐成为企业生存与发展的核心。为了保证软件在交付使用的时候能尽量完善,大多数IT企业在软件产品前都需要做大量的质量控制工作。作为软件质量控制中的重要一环,软件测试重新显示了它的重要位置。

由于中国高等教育往往落后于企业的实际发展,所以在很多高校重开发、轻测试的思想十分严重。许多学生对测试工作存在偏见,其中对软件测试工作有三个认知误区尤为突出:一、软件测试是软件开发完成之后才进行的,只是软件编码的最后一个阶段。二、软件测试无需具备很高的技能,是没有前途的工作,工作枯燥,不具创造性。三、软件后如果发现BUG就是测试人员的责任。这些认知缺陷导致软件测试人才缺口进一步扩大,影响了企业对测试人员的招募工作,继而影响到中国IT产业的发展。同时,国内软件业因对软件质量控制的重要作用认识较晚,尚未形成系统的软件测试人才需求供应链。因此,高职院校有必要对此进行思考。

1 软件测试课程教学现状

根据各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情况来看,目前还没有高职院校设置软件测试专业,因此还没有专门培养专业的软件测试人才的体系。根据目前软件企业对软件测试技术人才的巨大需求,对于以培养满足社会发展需求的应用型人才为办学宗旨的高职院校来说,应该增加软件测试专业的设置和软件测试人才的培养。

目前,虽然很多高职院校增加了《软件测试》课程,但在教学方法上一般采用传统的灌输式枯燥地讲解测试理论和方法,使学生产生抵触和厌学情绪。软件测试是一项专业性较强的工作,它包括许多理论知识并要求测试人员具有一定的工程实践经验,缺少这些知识和经验,测试的深度和广度就不够,测试工作的质量也就无法保证。因此在该门课程教学中需要提供丰富的实例和习题,并且采用实际软件项目的测试案例,增加实训环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了理论和实践的教学,把对学生的应用能力的培养融汇于教学中。

2 软件测试课程教学目标

根据目前软件企业对软件测试技术人才的能力需求,我们给软件测试课程教学制定了两个教学目标:其一,帮助学生熟练掌握规范化的软件开发流程和软件测试理论;其二,能进行一般的软件测试,能编写测试用例,能掌握至少一种软件测试工具。因此,学生应掌握的知识主要包括:(1)掌握单元测试、集成测试、系统测试、性能测试、功能测试等测试方法。(2)熟悉黑盒测试和白盒测试技术。(3)能够制定测试计划和设计测试用例。(4)掌握常用的软件自动化测试工具。(5)能够编写系统测试总结报告。

3 软件测试课程教学改革方案

3.1 修正学子对软件测试的认知误区,提高对软件测试重要性的意识

传统的瀑布模型中,软件项目主要有计划、需求分析、概要设计、详细设计、编码、测试和运行维护这几个阶段。软件测试处于运行维护阶段之前,仅仅是软件产品交付用户使用之前保证软件质量的重要手段。

随着软件业的发展,瀑布模型日益暴露出如下缺点:项目之间极少有反馈,在项目后期才能看到结果,这给经常发生需求变更的软件研发工作产生很多不便,一旦在编码阶段结束才发现设计和需求阶段的错误问题,修复的成本就会很高。因此测试人员应该在项目早期就介入,进行测试需求分析、制定测试计划等。软件测试应贯穿于整个软件开发生命周期的全过程,以保证各个阶段工作产品输出的正确性。这要求测试人员有很好的沟通能力、理解能力、分析问题能力,同时还必须对该软件服务的行业有一定的了解。

教师须结合软件测试的最新趋势,向学生普及新知识,新技术,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扩展学生视野,提高对软件测试岗位的理解,增强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发挥学生的主动精神,将“要学生学习”变为“学生要学习”。

3.2 改革教学内容,强化实践教学,促进理论与实践教学的统一

关注新技术的发展,及时更新教学大纲,在课程内容安排上,注意理论与实践并重,将《软件测试》课程划分为二个模块组织教学。《软件测试理论》课程是理论模块,占60个学时,《软件测试实训》课程是实践模块,占60个学时。其中《软件测试理论》课程涵盖软件测试的各项基本技术和知识,以学生较熟悉的应用背景和业务流程的项目开发和测试实践为主线进行讲解,提供丰富的实例和习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内容安排上由易到难,深入浅出。为了验证理论,加深对理论的理解和掌握,安排需求分析和软件设计的UML建模、单元测试、WEB系统的性能测试、系统集成测试等实验。软件测试实训需要着重解决的问题是实验的设计,既要考虑满足教学的条件与要求,又要实现与实际测试工作的对接,并体现出软件开发和测试的过程。

理论课和实训课的讲义,由参加了项目开发的专业老师和一些软件公司的项目负责人编写、整理出开发过程的所有文档,包括用例图、用例描述文本、时序图、类图、源代码以及单元测试和系统测试的测试计划和测试用例等。

3.3 建立了校外实训基地, 通过企业实习提高学生的岗位技能,深化教学改革

学生到企业实习是软件测试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同学校周边的软件公司合作,建立校外实训基地,让学生在软件开发队伍中从事真正的软件测试工作。学生在实习中不但能亲身体会软件测试在软件开发流程中的作用,提高测试技术,而且可以培养测试人员必须具备的沟通能力、理解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一名好的测试人员必须能够同软件测试涉及的所有人进行沟通, 具有与技术开发者和客户、管理人员等非技术人员的交流能力,这种能力在课程教学上无法培养的。

让学生到企业实习还可以实现学生的职业能力与企业工作岗位的“零距离”,使学生根据自己的专业特长和爱好选择自己在测试团队的具体方向。掌握相关自动化测试工具的学生可以把自己定位于自动化测试人员,编程功底扎实的同学可以定位于脚本撰写人员,对相关测试中最易发现问题的地方敏感的同学可以定位于手工测试人员。4 结语

软件测试课程的教学难点在于对实践能力的高要求上,我们引入案例教学,营造学生主动学习的氛围,将课内学习和学生兴趣融为一体,切实提高了学生的软件测试能力,当然软件测试教学改革方案还需要不断根据软件技术的发展和学生的特点不断进行改进和调整,需要长期坚持不懈的探索。当前软件测试的重要性已是软件项目成败的关键环节,当它的重要性已经被各家公司提升到一定高度的时候,高校学子们也应该与时俱进,对于有志从事IT岗位的高校毕业生来说,充分了解各个职位的真实情况,对于将来职业的选择和规划都有着莫大的好处。通过对软件测试课程教学改革,可以看到教学效果明显改善。学生的理论课成绩显著提高,毕业设计阶段能够应用软件测试理论对自己的毕业设计进行测试,实验课教学质量提高了,培养了学生自主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王中凤.开放式实验教学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J].合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02).

[2]钟元生.软件测试实践教学特色的构建实践[J].电化教育研究,2006,(10).

高校教学课件例6

关键词:

高职院校;艺术设计;软件;教学改革;探析

艺术设计类软件可以设计制作出丰富多彩的画面效果,在艺术设计中几乎完全取代了传统手工绘制。[1]在当今新媒体时代,随着图片、影像的广泛出现,使得艺术设计类软件的应用非常普遍,在当今艺术设计类软件中,Photoshop,CorelDraw、Dreamweaver、3dmax、May,目前是最流行、使用最广泛的五款艺术设计类软件。在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课程中占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高职院校对艺术设计类软件课程的教学效果往往不够理想,不能实现学生作为职业的需求。要达到教学目标,使学生熟练掌握软件,并且能够从事艺术设计,对课程设置进行合理的安排、对教学内容进行恰当的选择、采用有效的教学方法是艺术设计类软件课程教学的。

1课程设置改革

1.1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

目前高职院校艺术设计类软件课程的课程设置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2]主要表现为课程安排、缺乏实战这两个方面。在课程安排方面:一是艺术设计类软件课程易学难精,需要通过连续学习,才能使学生熟练掌握。而目前高职院校一是存在开设的课程过多,对艺术设计类软件课程往往只能安排一个学期学习,不能满足学生学习的要求;二是在同一学期开设的软件课程过多,使学生学习起来压力过大。三是软件课程在开设的顺序上,没有按照软件之间关系来进行安排;四是对于三大构成课程,教学方法陈旧。在缺乏实战方面:艺术设计类专业学生除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外,还要能够真正进入到设计领域去进行设计,否则只能是纸上谈兵。

1.2课程设置改革的思路

在课程安排方面:一是减少一部分不太实用的课程,而对专业软件课程增加一个或两个学期连续开设。以maya为例,maya的功能非常强大,是艺术设计类专业课程的核心课程。它不是一个学期或二个学期学生就能够掌握,它需要三至四个学期连续开设,才能够让学生基本掌握;二是在同一学期内最多只能开设一至二门软件类课程,这样既可以减少学生的学习压力,又可以让学生专心去学习这门软件课程。三是要按照软件之间的相互关系来安排软件开设的顺序。例如:PS软件是图像处理软件,是其它软件学习的基础,最好放在在第一学期开设。四是对于三大构成课程的教学,应该摒弃传统手工绘制的教学方法,而是利用设计类软件来进行教学。这样即可以使学生更进一步熟悉设计类软件,又可使课程能够真正应用于艺术设计中。在缺乏实战方面:可以在每年寒暑假,在实训基地或与专业设计公司合作开展时间较长的实习,利用实际设计案例,全面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2理论教学改革

在理论教学的改革中,案例式教学法被广泛使用。但实践表明,案例式教学法的实际效果也存在差异,能否取得好的效果还要取决于实施的细节过程,因此如何实施案例式教学法是理论教学改革的关键。笔者在长期的教学中,总结了案例选择法、案例分析法两种理论教学模式。[3]

2.1案例选择法

案例选择法,应遵循以下3个原则:1.衔接法。是指把整个课程划分为若干连贯的、递进的知识点,为每个知识点设计若干案例。设计的案例不仅能够覆盖本次教学内容的主要知识点,还能够很好地连接前后的教学内容。2.兴趣法。是指为了提高学生对这门课程的兴趣,在讲解案例时,可选择一些有创意的、有趣味的案例。这样可以变枯燥乏味为有趣、变被动为主动,让学生面对多彩的画面激发起学习的兴趣。3.按照软件应用领域的不同来选取不同的案例。

2.2案例分析法

案例分析法,是指教师在讲解案例时,不是简单、机械地教授学生案例的操作步骤,而是先带领学生去分析案例。待案例分析结束后,再进行案例制作的教授。分析案例可从两个方面进行分析:1.设计层面。在设计层面来进行分析时,可从创意思维、色彩、构图、风格等方面进行分析,这样会让学生了解整个案例的思想、目的、作用,运用了哪些艺术理论知识;2.技术层面。在技术层面来进行分析时,可先带领学生分析这个案例中做了什么样的效果;然后和学生分析在这个案例中使用了什么工具,并且这些工具做了怎样的设置,这样一步一步地引导学生去分析了解工具的使用。另外在分析时还可以提问学生,以此来提高他们的注意力和分析能力。

3实践教学的改革

艺术设计类软件实践教学的核心目标应该是“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为学生进入设计领域打下坚实的基础”。笔者在长期的教学中,总结了实验教学+课外任务+任务评价三者相结合的实践教学方法。

3.1实验教学

实验教学是指学生在实验室自主实践课堂理论。实验教学规划的创建既有利于提升教学质量又有利于提升实践教学的有效进度。软件类课程作为一门实践性和操作性很强的课程,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是至关重要的。教师在理论教学中讲解案例制作过程,是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各知识点,但这还远远不够,学生需要利用在实验室实践时间进行巩固。在上机时,通过安排学生实践上课时教师所讲解的案例,并由教师从旁辅导,学生在理论教学中所遗留的问题都可以得到及时而有效的解决。

3.2课外任务

课外任务,即定期给学生布置实践任务并鼓励他们独立或相互讨论完成。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4]学生如果只是机械的去学习,很难让他们真正的开动脑筋去思、去想。课外任务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并且能让学生更深刻地钻研、理解、运用知识,进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教师在一学期内可布置四或五个课外任务,并且随着学习的进度而逐步加深任务的难度。

3.3任务评价

当学生完成课外任务之后,需要对学生的课外任务进行评价。对学生作品进行评价可以通过学生互评与自评、教师点评二种方式来进行。学生互评与自评是指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在各组中进行自评、互评。评价的内容包括作品内容和表现手法。开展同学之间的自评、互评,是为了让学生学会评价别人,也学会评价自己。经过这样的不断训练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还能使学生的知识面得到丰富的积累。教师点评是指教师对学生作品进行评价。教师点评不仅仅是对学生作品的优与劣做出评价,最主要的任务是帮助学生能够正确了解自己作品的问题。

3.4课外辅助教学

课外辅助教学是指教师利用社交软件,如微信,QQ等来进行课下指导的教学方式。它是除了课堂教学、实践教学之外,达到在有限的课堂教学中实现无限的教学效果所必不可少的一环。通过在社交软件中建立与学生互动的教学群,教师可以及时回答学生的相关问题,同时学生之间也可以讨论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还可以在群中展示自己的作品或自己喜欢的作品。另外教师上课时的案例(包括素材、制作说明、源文件)或录制的讲课视频等都可上传到群里,供学生下载。这样学生在课下也能够得到指导和资料,扩展了教学的空间。

4结束语

在艺术设计类软件课程教学中,可以采用多种不同的教学手段来进行教学,实现在有限的教学空间里产生无限的教学效果。教师不但应该将知识传授到位,还要努力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如此不但可以保证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好操作技能,又能激发他们的创造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贺智明,彭桃发.高校软件类专业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江西理工大学学报,2011(02):47.

[2]何秋生,李虹.项目驱动的创新综合实践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2014(30):83—84.

高校教学课件例7

一、立足课堂教学的多媒体教学课件内容

多媒体教学课件作为教学的一种辅助工具在高校教学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如何把多媒体教学课件更好地应用到高校教学中是当今教育需要考虑的问题。在设计多媒体课件时教师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这些原则包括科学性原则、效率性原则以及多样性原则。教师需要以科学的思想设计课件,同时丰富课件的内容,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课件真正成为教师教学的好帮手,提高教学的效率。

我们需要了解到,多媒体课件的内容是与教学内容息息相关的,教师需要借助多媒体课件让整堂课的内容更加充实,所以在应用多媒体课件时需要与课堂教学相结合,在教学过程中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在运用课件的同时不能忽略多媒体课件的作用,教师在制作多媒体课件时需要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心理需求,在课堂上根据学生的反馈可以调整课件的显示内容。教师需要侧重用图片以及音频或者视频来展示教学内容,因为图片和声音视频等形式会更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同时,多媒体课件的制作需要根据科目的不同具有独特的风格,在动手实践课堂上,多媒体课件的设计需要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为主,在数学课堂上,课件的设计就需要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为主。通过这种方式会提高多媒体课件的使用效率,从而推动教学的进行。

二、融合网络信息技术的多媒体课件信息选择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教学成为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网络给予人们便利,方便了人们的生活,同时给教师以及学生提供了新颖的知识平台,让学生和老师能够从网络中获取有价值的信息,节省了时间也提高了效率。但是我们需要认识到,网络世界在提供有价值的信息的同时还充斥着不良的信息,这种状况要求学生和教师在选择信息时要有筛选的眼光,免除其中杂乱信息的干扰。

多媒体课件的应用与网络信息技术相结合是大势所趋,教师需要把网络技术和多媒体课件相结合,让网络信息技术为我所用。教师在运用多媒体课件整合资源时要注意合理选择,在网络中摘取与教学内容相关的信息。同时,教师在面对自己不懂的问题,例如如何设计多元化的多媒体课件时需要利用网络进行问题的搜索,找到相应的答案。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借助网络在设计多媒体课件时实现机器和人之间的交流,让自己在获得信息的同时感受到网络的魅力。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使用网络,通过网络形成和谐的师生关系,让网络成为服务学生、服务教师的工具,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多媒体教学课件信息的选择与网络信息技术相融合还体现在信息的交错更替性。网络中的信息与教学生活是息息相关的,时政热点、娱乐新闻都是教学过程中的添加剂,教师可以在课件中穿插几条时政热点,通过这种信息的呈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以及探究的热情,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高校培养人才是培养全方面的人才,不应单单注重学习成绩,还应注重对社会的责任感和新闻的敏感度。所以课件从网络摘取的信息需要贴近实际生活,冲破课堂的束缚,拓宽学生的视野。

高校教学课件例8

军方媒体由事件创出“军人生理学”的概念,指军人可以依靠顽强的精神意志,在战场上做出一些违反正常生理学的举动,且这种行为无法用正常科学解释,如丁晓兵在打仗时一条右臂被炸得只连着一点皮肉,他竟拔出匕首,自己割下断臂别在腰间,和战友扛着俘虏在炮火中翻山越岭撤回阵地;又如杨靖宇曾被围困在冰天雪地,五天五夜完全断粮,在他牺牲后,敌人剖开其腹部,发现胃里尽是枯草、树皮和棉絮,没有粮食。这些都不能用生理学来解释!

当前国内外形势错综复杂,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加之信息传播迅速且广泛,大学生也不可避免地受到影响。他们告别被束缚的生活,在大学获得自由。这种自由是把双刃剑,一方面可以借此提高独立性和自理能力;另一方面在自由的校园中,他们可以接受四面八方的信息,由于社会经验不足,辨别信息真伪能力较差,一些负面言论直接对他们产生影响。在这种形势下,关于如何给大学生们讲好党史课,引导他们追随主流思想和价值观,树立尊重历史、热爱英雄意识的思考就被提上议程。

可以从四方面解决:直面质疑,有所侧重;正视现实,澄清史实;推陈出新,革故鼎新;走出教室,亲近历史。直面质疑,有所侧重是及时指正被曲解的历史,帮助学生正面解读历史;正视现实,澄清史实即充分把握历史真相,有力抨击篡改党史的奇谈怪论;推陈出新,革故鼎新着力改进教学方法,通过新兴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走出教室,亲近历史旨在借助第二课堂使学生切身感受历史,明确时代主流价值取向。

当下,我国高校党史教学要摒弃单纯的说教模式,不断适应社会发展变化的新形势,抛弃不适时宜、不切实际的做法,借鉴现实有效的内容形式并加以创新。

(一) 直面质疑,有所侧重

质疑教学即不以课本为大纲,而是拟订相关教学主题,从兴趣出发,列举出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在教师的帮助下明确研究方向而进行教学的过程。整个过程中,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成为学习动力,教师摆脱了以往说教的方式,变为学生的合作者,共同研究感兴趣的内容,课程的吸引力也由此提升。比如,面对“的故事违背了生理学,根本不可能”的论调,既然网上沸沸扬扬,学生们也好奇,那么不妨就以此为出发点,引导学生从积极方面思考:成为是英雄,正是因为他做到了常人做不到的事情,在当时的情景下,内心的信仰支撑着他,他才爆发出了超乎常人的毅力,直至牺牲都岿然不动。学生的问题得到解决,教学目的也可达成。

(二) 正视现实,澄清史实

面对学生听信奇谈怪论的情况,作为教师,既不能一味批评教育,让学生只信教材,也不能不顾史实,胡言乱语。教师应正视伴随信息化浪潮而来的负面信息,独立思考,用充分的理由使学生信服。同时依靠扎实的史学基础,通过查文献、访问当事人、邀请事件亲历者现场讲解等方式向学生还原历史真相,阐明历史带给我们的教训。

(三) 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传统的“传递――接受”模式利于教师发挥主动性,更好地组织管理课堂,但一言堂难免让学生厌倦,尤其是历史学科,如果讲不好,学生很快就会失去学习兴趣。因此,教学方法应随着时势的变化而作出相应调整,吸引学生眼球。为提升课程趣味性,南京炮兵学院的李春英副教授不断摸索,提出了“从接近性切入”的教学方法,全方位寻找党史事件或人物与学员的契合点,在关键处加以点评,进而打动学员。比如在讲述我党军事家的故事时,李副教授就带着学员体验“致青春”,引导学员领略前辈在青年时期创下的丰功伟绩,让学员潸然泪下。这样的课堂怎能不给学生留下印象深刻?教学目的必能达到。

(四)走出教室,亲近历史

高校教学课件例9

二、制作音乐教学课件的基本素材

多媒体音乐教学课件中涉及的素材种类十分丰富,有基本的文字、专业的乐谱图片图形、声音、视频等素材。作为一种纯文字性,通过书面形式表达意图的文字素材,在音乐教学课件中起到十分重要的说明作用,它主要用于描写一些基本的概念、观点或重要的音乐人物及其所存在的问题和解答形式等,文字素材录入的方式很简单,一般的文字处理软件都可以。在计算机系统中,图形文件本身就有一些默认,通常情况下,图形文件的存储空间不大,数据量也相对比较小。我们一般使用的图形文件也被称作为矢量图形,主要包括一些弧线、矩形、圆、流程图、直线、任意曲线、箭头、动作按纽、连接符等,它们都能进行平移、旋转、缩放,操作简单方便,不会耗费太多的时间和精力,甚至还能节约一定时间,提高制作效率,也能取得较好的视觉效果。图像素材主要是要搜集一些乐器、乐谱及音乐家的头像或图像等。收集途径主要有四种:一是通过扫描仪扫描书本、印刷资料中的一些图像。二是通过数码相机拍摄的一些生活中有时效性、有利用价值的图像。三是在网络上进行搜素,最为常用的搜素引擎主要有百度、谷歌、搜搜等,通过这些搜素引擎,我们可以找到所需要的音乐人物、乐谱等有关图像,这种方法简单有效,经济成本低,推荐作为首选。四是通过VCD、DVD软件播放器从碟片中捕获固定尺寸的图像文件。音乐教学课件的制作过程中,还有一个重要环节就是乐谱文件的处理,我们当前最为常用的软件是Encore,软件操作简单,界面友好,是一款方便学习使用的专业乐谱制作软件,对于制作音乐教学课件有积极的作用,软件Encore的功能明确,十分全面,主要涉及到八个方面的基本功能,广大教师可以根据不同音乐制作需要进行有选择性的使用,以提高使用效率。除了最为常用的Encore软件之外,Finale也是一款性能十分优良的五线谱制作软件,这两款软件在设计之初就默认大量的音乐符号,通过这些软件的使用都变的十分简单和方便了,而且效果还非常好。结合当前流行音乐发展的趋势,Encore、Finale等软件还默认了许多专业的吉他谱和古谱符号,甚至于都可以自己自由制作自己像要的符号,功能十分完善。由于MIDI文件所占容量非常小,它的这种小恰恰是多媒体音乐教学课件制作过程中所需要的,当然它的小同样还要面对它的音质效果可能不好的问题,它的音质好坏完全取决于制作音乐的水平以及制作素材发声音源的好坏。对于视频素材而言,既要方便插入到课件中也要有利于存储和所占空间较少,这个才不至于所要呈现出来的课件过大,无法保存,视频素材最适合的文件格式是.avi,因为这类文件格式方便后期制作使用,在整个多媒体音乐教学课件中,动画的使用和处理是关键所在,它是活跃课件的关键因素。与视频素材相比,动画可以夸张地表现生动有趣的课堂内容,使得课堂产生一些戏剧性的效果,获取的方式主要有三种:一是通过动画软件来制作来实现;二是可以通过网络上现成的大量音乐MTV下载后,插入到课件中使用;三是市面上的CD-ROM光盘存储的数据。

三、设计实现音乐教学课件的交互功能

交互功能是多媒体音乐课件内容完整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衡量多媒体CAL优越性的主要考察因素,多媒体课件的交互的实现,从根本上来讲还能够大大改善多媒体课件及其相关计算机系统运行的效率,也使音乐课程的内容更加全面地融入到音乐课件中去,根据不同音乐课程的特点和规律,人机交互功能的实现是衡量课件技术水平高低的一个重要方面,我们通常都会通过Authorware和Powerpoint这两款软件来实现音乐教学课件的人机交互功能,只是在表现力方面Authorware更加优越于Powerpoint。它可以将图形、图像、视频、动画、文字、声音等多媒体素材结合起来,并在超媒体与交互控制的作用下形成交互式的多媒体应用技术方式。Authorware能提供的最灵活、最方便的技术集合,最便于编制制作多媒体音乐教学课件,能充分满足音乐课程对多媒体课件完善的全部需要,也是计算机标准的应用程序接口与人机交互方式、高效的多媒体集成环境有效结合。

高校教学课件例10

[中图分类号] G43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4)04-0084-02

在高等教育中,大学物理作为一门理工科专业的必修课程,在培养学生科学精神和科学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和学生自主创新能力、促进其它学科的学习方面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广西地方高校在大学物理课程的建设和教学中取得了很大的进展,然而,由于受地方经济的发展速度、教育投入和发展基础薄弱等问题的限制,使得广西地方高校的大学物理课程建设和教学相比中东部高校,特别是与211和985高校,无论在硬件还是软件方面都存在较大的差距,针对这种状况,科学制定和应用体现广西地方高校特征的大学物理CAI课件是解决这种困境的有效途径。

一、广西地方高校大学物理教学现状

广西地方高校相比中东部的211和985的重点高校,其课程建设和教学还是存在较大的差距,这种差距既包括硬件,也体现在软件方面。

在硬件方面:主要差距是缺乏反映近代物理学重要进展的光学、电磁学和相对论有关的近代物理实验设备。如:桂林电子科大和桂林理工大学就没有近代物理实验室,这就造成理工学生在学习占物理重要部分的近代物理时缺乏最直接的实验依据,从而缺乏感性认识,进而降低了学生学学物理的兴趣。

在软件方面:包括思想认识和教学方法等,其中在CAI课件建设和教学方面也存在差距。具体表现在:其一,对大学物理课程重视不足:主要反映在课时设置偏少;其二,学生物理基础较为薄弱;其三,媒体运用单一和盲目;其四,CAI课件与教学要求不符;

二、科学制定体现广西地方高校特色的大学物理CAI课件

针对广西地方高校大学物理课程建设和教学面临的问题,科学创作体现广西地方高校特征的大学物理CAI课件并正确应用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手段。而在创作过程中,高质量的CAI课件需要体现教师的教学思路,考虑学校和学生特征,其出发点和最终的归宿点都是以提高教学质量为目的。因而,在设计和创作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内容:

(一)构建CAI课件的制作内容和结构

在课件制作过程中,首先要明确“教什么”、“怎么教”和“怎么学”。而这些依赖于教师对学生特点的了解、对教材的掌握和对实际教育过程的总结,在此基础上制定出不断完善的教案,是制作CAI课件不可或缺的文字稿本, 即要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教学内容。针对广西高校学生物理基础较为薄弱的特点,在选取教学内容时要避免选取难度大的内容,如:光的衍射中的部分内容、相对论等知识等;在课件结构的构架中,可以采用分支型设计方法。先将整个课件分成多个模块, 每个模块再分成若干单元,逐步细分,每个单元都可以完成教学目标的一部分,从而形成一个层次分明的结构构架,有利于学生进行层层深入的学习。

(二)根据实际情况制作CAI课件

大学物理CAI课件的制作需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高质量的CAI课件制作需要学校和学院具备一套较为完整和稳定的开发班子,这在目前广西地方高校的绝大多数院校来说是不现实的。因此,根据这种现状, 较为可行的方法是教师自己制作适合学生特征的CAI课件。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计划, 应用多媒体创作工具(如Authorware、Flash等软件)进行课件设计。这些集成化的多媒体制作工具,其动画编辑、视频编辑等功能可以在系统中实现可视化的界面,使其操作变得简便,进而较容易实现CAI课件的创作。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借鉴和吸收网络资源,通过搜集网络上的优秀课件资源,教师根据教材特点、教学目的和学生特征,对这些资源进行选用、编辑和修改,使之成为体现广西地方高校特征的自制CAI课件,进而使教学内容、教学计划和教学对象达到和谐统一,使教学效果最优化。

(三)在制作CAI课件时需要把握趋利避害的原则

在物理课堂教学中,多媒体 CAI 能方便地展示各种物理场景,突破教学难点,模拟稍纵即逝的物理现象,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建构师生双向互动的教学场景,实现“教学并重”和避免课堂教学乏味单调。然而,应用CAI课件教学也会带来一些负面问题,如:不分教学内容全部或者大量使用CAI课件教学,削弱了教师在课堂上的主导作用;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过多的华丽外观和形式化的CAI课件容易分散学生注意力,影响教学效果,冲淡教学主题。因此,在制作和教学过程中要尽量避免这些负面影响。

三、正确使用体现广西地方高校特色的大学物理CAI课件

使用课件应以能突破教学难点为原则:在采用CAI课件教学过程中,只有在用常规手段不能很好地解决教学难点时,才考虑使用课件,以起到辅助教学的作用。例如:在讲授振动和波、光电效应等内容时,用常规教学手段显得势单力薄,教学效益不高,可以考虑使用课件进行辅助教学;而对那些用常规手段就可以很清晰、完整地在课堂上演示或展示出来,又便于学生观察的,就让学生直接感知真实的物理现象,教学效果会更好。特别是注意能用实验来演示的,最好直接用实验来教学,使得学生能得到直接的感性认识。如:讲授电磁感应现象时,就应该直接用物理演示实验,不需要使用课件。

在课堂教学中注意课件的适时切入:课件在课堂上的切入,应以不影响物理过程的真实性、完整性,且符合学生思维的递进性和连贯性为原则,不能随意切入。若课件过早切入,会使学生产生思维依赖性,只能给学生灌输一些既定的模式,学生自己没有认识过程,这样的学习仅达表层,无法深化。只有在学生已经分析了大致的物理过程,因感性材料缺乏而产生思维障碍时,切入合适的课件,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讲授分子力一课的时候,课堂上无法进行“分子间距离化与分子力大小变化关系”的实验演示,教学时可以在初步分析物理过程之后,切入相应的课件,给学生一个形象的感性材料。

在使用过程中要注意课件的操作技巧:在教学使用过程中,操作课应注意使用时间不宜过长,暂停的画面要突出教学重点,减少重复使用同一画面的次数,以免分散学生的课堂注意力;同时要注意有序控制课件的展示速度,让学生的思维与课件的变化同步,以助学生思维的连贯性和准确性,顺利突破教学难点。

四、 CAI课件教学效果的检测与评价

从2012年以来,我们根据上述原则制作了第一期的大学物理CAI课件,并在四个工科专业班级中使用CAI教学,同时为了对比教学效果,对另外4个工科专业班级使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在选取过程中,这八个班级的学生物理基础大致相同,教学内容相同,教师均为中青年教师。在一年半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对教学效果进行了检测与评价。研究发现,使用CAI课件教学相比传统教学具有以下的一些特点:首先,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强,学生出勤率提高,在课堂和课后主动提问的学生增多,课堂气氛明显变得活跃;其次,考试成绩有较明显的提高,采用CAI课件教学,三个学期下来四个班的平均成绩为72.77分,优良率为26.86%,不及格率为3.1%;而采用传统教学的四个班三个学期以来的平均成绩为66.82分,优良率为21.2%,不及格率为7.2%。通过对比,很明显,采用这种体现学校特征和学生特点的CAI课件教学效果是比较明显的。

五、结束语

当然,尽管这种体现广西地方高校特征的大学物理CAI课件已经应用于实际教学,并在实践中形成了一定的教学能力,取得了较明显的效果。然而,要使教学达到最优化,还受到许多因素制约,如:制作内容有待进一步完善,课件界面的美观、操作的简易程度、多媒体综合应用等有待于进一步完善。随着教学实践的深入,教学内容和方法的科学化以及计算机应用能力的进一步提高,制作出更高质量的符合广西地方高校特征的CAI课件将会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促进广西地方高校大学物理课程的建设和教学。

[ 参 考 文 献 ]

[1] 虞凤英.大学物理CAI课件教学研究[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4,(20).

[2] 华中师范学院教育系.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