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商业银行经营业务模板(10篇)

时间:2023-07-06 16:11:50

商业银行经营业务

商业银行经营业务例1

1.1成本加成定价法

此方法从提供中间业务产品的商业银行的角度出发,认为中间业务产品的价格应该包括以下4部分才能实现赢利。

1.固定成本C1:即商业银行开展中间业务必需的资金投入,如计算机设备、ATM等。

2.可变成本C2:又称经营成本,主要包括人事费用、业务费用等。

3.风险补偿费F:即银行对于中间业务可能发生的违约风险收取的必要补偿。

4.目标利润R:商业银行提供中间业务产品的预期收益。

因此,可得中间业务产品价格的表达式为:

p=C1+C2+F+R

成本加成法是将商业银行的成本、风险和目标利润加总来求得产品价格,其优点方便理解,计算简单。但是它没有顾及其他银行的竞争,以及银行与客户间其他业务的往来,容易造成定价中的逆向选择和短期行为,可能会面临客户的流失和市场的萎缩。而且,目前银行多属于“多产品企业(multi-produceindustry)”,在分配方面往往存在很大困难,因此在实践中可操作性不强。

1.2市场导向定价法

此方法银行以市场的一般价格水平为出发点,考虑自身的成本和风险,寻求适合本银行的中间业务产品价格,表达式为:

P=λ

其中,P是商业银行应收取的某种中间业务产品的费用,即此产品的价格,是市场的一般价格水平,λ是该银行报价的调整系数(λ在1上下浮动)。

市场导向法考虑了市场的指导功能,方便操作,简单易行,适用于批量大、风险小,且成本无显著差异的中间业务产品,如银行卡、异地取款业务等。但是中间业务在我国一直被作为吸引客户的附属业务,市场价格常低于银行的成本,自然缺乏开拓市场的积极性,所以采取这种方法需要有一个良性竞争的市场环境和一个合理的市场价格。

2中间业务产品定价的三大策略

结合中间业务的定价目标,从商业银行经营管理角度来看,中间业务产品的定价策略主要有以下三种:

2.1成本定价策略

中间业务的开展依赖于银行提供的固定场所、网络、金融技术。银行的生存与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是必须补偿支出的成本,并获得预期的利润。从微观经济学原理看,只要产品或服务的价格即收益不能补偿其成本,或者不能提供社会平均的利润,供给就会减少。如果需求不变,价格必然会上升,以刺激供给达到供求平衡。必须补偿的中间业务成本包括:

1.人力成本。包括:产品开发人员费用、产品营销人员费用、柜面服务人员费用、产品售后服务人员如受理投诉人员的费用、后台支持人员费用、业务管理人员费用等。

2.物力成本。包括:营业场所与共用设备的费用、专项设备费用、系统维护费用、低值易耗品费用等。

3.风险成本。承兑类、担保类、租赁类、投资银行类、金融衍生类中间业务品种具有较高的风险。根据风险与收益的合理匹配原则,商业银行提供这类中间业务产品应获取风险报酬。

在这些成本中,物力成本是固定成本,随着产品规模的扩大而下降,人力成本与风险成本属于可变成本,与产品规模有一定的正相关关系。如果采用成本定价策略,产品价格将根据预期收入(或利润)、成本、产品销售数量的影响定价,需要遵循的原则是:(1)成本需要得到全额补偿;(2)在销量一定的情况下争取收入最大化。

2.2竞争定价策略

如果银行以谋求更高的市场竞争力为目标,采用竞争定价策略,其中间业务产品定价需要考虑以下因素:

(1)银行的竞争地位,是处于绝对优势,还是处于平均水平或劣势。如果在市场份额上处于绝对优势,该行将掌握市场定价的主导权,可以采取利润最大化策略。赚取一定的超额利润。如果处于平均竞争水平,则只能采取追随定价的策略。如果处于竞争劣势,进取性的银行可以低于市价一定幅度来定价,同时努力降低成本,而保守的银行应接受市价,设法改善产品的品质和服务质量。

(2)竞争对手的价格策略。金融市场是一个寡头控制的、半垄断的市场,每一个竞争对手对市场价格的制度都有相当的影响力。在各家银行的价格透明度增加、客户获得信息的渠道增多的情况下,竞争对手的同种中间业务的价格高低,会直接影响本行的客户的购买行为。因此,针对竞争对手在不同时间的定价情况,明确本行产品价格的相对水平,例如是高于对手,还是与对手一样,或者是低于对手,从而动态地调整本行的产品定价,或者通过提高服务质量来扩大产品的品质差异来吸引客户。

(3)银行预期市场份额的目标。银行的预期市场份额目标有近期目标与远期目标之分,有时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之间会产生冲突与矛盾。看重近期目标的银行,可以采取更加进取的定价策略,例如,所定价格低于市价,取得相对的价格竞争优势。看重远期目标的银行,可以更多地考虑中间业务产品的整体定价水平,注重产品之间的价格关联性,以及本行产品的品质,可以高于市价来确定中间业务产品价格。

(4)产品的市场容量及需求弹性竞争定价策略的核心是确保本行的价格具有相对的市场竞争力。这里首先需要对各类中间业务产品的总需求进行估计,有的产品刚投入市场,市场潜力大,有的则可能趋于饱和。不同的市场状况与产品的功能相结合,决定着产品的需求弹性,降价策略只能运用于需求弹性大于1的产品,否则,银行就会出现产品市场份额扩大、利润反而下降的现象,不利于银行未来的生存与发展。

2.3关系定价策略

关系定价是一种新型的银行服务定价方法,它以银行与客户的关系为基础,根据关系的远近来确定银行产品的价格水平。其实质是通过交叉销售和最大限度地销售其他种类的产品,建立银行与客户的关系,银行不单独为某个产品定价,而是以一篮子产品的总成本加上预期的平均利润确定产品的关系价格定价。由于二八定律的作用,20%的客户给银行带来80%的利润,对这20%的重要客户,银行要特别重视,维护良好的关系,其中最直接的信号就是提供更加优惠和优质的、有别于普通客户的服务。银行按照客户与银行的交往历史、交易品种和金额、给银行带来的利润情况,将客户划分为重要客户和普通客户。重要客户的一个显著标准就是购买多个银行产品,例如,购买一组中间业务产品,或者一组中间业务产品再加上一组传统业务产品,而且规模较大。对这些重要客户,银行一般要采取关系定价法,即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或者降低某些产品的价格,提供优价服务,以便维系银行的主要利润源泉。理清关系定价策略的基本思路是:

(1)客户使用的中间业务产品品种越多,特别是银行看重的高回报的产品越多,或者加权销售规模越大,其中某些产品降价的幅度就越大。

(2)产品之间的关系是决定产品是否降价促销的关键因素。银行向重要客户销售组合产品时,由于部分产品降价的缘故,组合的加权平均价格必然低于各产品的单独报价的加权平均价格,如果加权销售规模的增长幅度低于加权平均价格下降的幅度,银行预期的利润指标就不能实现。银行产品之间的关系有三种:一是互补的关系,例如,承兑汇票会带来定期存款的增加;二是替代关系,例如,个人理财会造成定期储蓄的减少;三是不相关,例如,工资与承兑汇票。需要注意的是,有的产品同时与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产品有相关关系,例如,个人理财与定期储蓄之间是替代关系,但是,它会带来证券或保险收入的增加,与证券或保险之间存在互补关系。

为了实现预期的利润指标,银行应该视产品组合的具体情况制定关系价格。如果产品组合主要由互补产品组成,选择部分产品降价或者给予较大的降价幅度,一方面可以提高这些产品的销量,并带动其互补产品的销量,降价能够获得最佳效果。如果产品组合主要由替代产品组成,此时部分产品的降价促销往往会造成其替代产品销量的减少。因此,不宜选择降价策略,最好是通过优质服务来体现重要客户的价值。

(3)在关系定价中,如果选择了产品降价促销,产品降价的幅度应该取决于产品的需求弹性。需求弹性越大,产品降价的幅度就大,反之亦相反。只有这样,才能确保组合产品预期利润的实现。

3中间业务产品的定价措施

对中间业务产品制定正确的定价目标、灵活运用定价策略,并遵循相应的定价原则,是提高商业银行金融产品定价能力的几个关键要素,是商业银行在激烈的金融竞争中生存下去的关键,必须要引起我国商业银行的高度重视。同时,定价能力的提高还取决于许多配套措施的使用。因此,我国商业银行应建立和健全提高定价能力的配套措施。以下是对银行定价措施的一些建议:

3.1折扣促销定价措施

我国商业银行虽然网点众多,但客户群十分广泛,平时柜台客流压力很大,经常会出现客户排长队等候的现象。所以,银行不妨可以考虑推广中间业务自助产品的使用,并为使用自助产品的客户酌情降低定价,以帮助柜台分流、节省柜台资源。这时,商业银行可根据自助产品减少服务成本的比例来确定收费折扣比率,为中间业务定价。比如,可对使用电子银行办理汇款业务的客户打折收费等。对于本行中间业务产品忠诚度较高的客户,银行也可以在其消费一定次数以上时给予一些定价折扣,以留住宝贵的客户资源。我国商业银行也可以在节假日期间提供阶段性折扣,来争夺中间业务产品市场;另外,中间业务也有自己的产品生命周期,银行可以根据这一周期,对于生命周期特征比较显著的产品制定阶段性的定价措施,在基准价格的上下浮动定价。

3.2产品组合定价措施

我国商业银行可以在中间业务系列产品存在需求和服务成本的内在关联时,将具有同类服务性质的中间业务产品组合起来定价。产品组合中,各产品之间的价格需要协调和平衡。在定价时,首先要确定一种中间业务产品,让它处于同类服务产品中的最低价,充当领袖产品,来吸引客户顺带购买其他中间业务产品。其次,要确定另一种产品,使它成为价格中的最高者,发挥品牌构建和收回成本的作用。最后,根据其他产品在该类中间业务中的职能,赋予它们不同的价格。比如,我国商业银行可以对银行卡类中间业务产品采用这种定价措施,以借记卡为领袖产品,贷记卡为品牌产品,其它卡为辅助产品,制定不同的收费标准。新晨

3.3地区差别定价措施

中间业务的发展,与我国商业银行分支机构所在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有很大关联。因此,对于中间业务产品的定价必须因地制宜。目前,我国国内商业银行在全国范围内的中间业务都实行“一刀切”的统一价格,这种缺乏细分的价格体系限制了中间业务在欠发达地区的发展,从而影响了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整体发展水平。就目前全国经济发展不均衡的状况来看,我国商业银行可将国内中间业务市场分为发达地区(主要指东部地区)、发展中地区和欠发达地区(主要指西部地区),实施差别定价措施,以促进中间业务的均衡发展。

3.4客户差别定价措施

客户差别定价就是根据客户群体对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的重要性和给银行创造效益的大小,对产品制定不同的价格。当我国商业银行采用这种定价措施时,要对客户群进行细分,但细分和控制市场的成本不应超过由此带来的收益,且必须保证引起的客户不满度不至于让客户放弃购买银行的产品。我国商业银行可将客户细分为公司客户与个人客户、贵宾客户与普通客户、优质客户与低质客户,对不同客户实行不同定价。例如,对于支付类中间业务产品的客户,银行可区分定价,给予优质客户一定优惠;对于银行卡类客户,银行可免收贵宾客户的年费等。

参考文献

[1]@雍贵荣,陈理飞.商业银行中间业务产品定价研究[J].市场周刊(研究版).2005,(9).

商业银行经营业务例2

近年来,曾经长期受到冷落的中小企业业务转眼间成为商业银行的“香饽饽”,成为了各家银行的战略重点和市场竞争焦点。笔者所服务的建设银行早在2006年就成立了至上而下的中小企业客户专门服务机构,2008年开始又与淡马锡合作在全国范围内加速中小企业“信贷工厂”建设,通过流程优化和产品创新优势,建设银行中小企业业务服务效率和品牌形象大幅提升,在同业市场上也形成了一定的领先优势。如何持续保持竞争优势,提升中小企业业务的对价值创造的贡献度已经成为一个十分紧迫的课题。

一、商业银行加快中小企业业务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1、只有大力发展中小企业业务,才能抓住经济发展的主流方向,从而推进各项业务快速发展

一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中小企业在市场经济大潮中不断发展壮大,已经占据国民经济的“半壁江山”。有关资料表明,目前我国中小企业总数已经超过5000万户(包括个体工商户),约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9.8%。近10年间,中小企业创造的最终产品和服务的价值占国内增加值的58%,上缴税收占50.2%,提供就业机会占75%,出口额占全国出口的68%。

二是中小企业成为扩大就业的主渠道,提供了大约75%的城镇就业岗位,有效解决了城镇下岗职工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和就业问题,缓解劳动力供求矛盾,从而保证了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

三是中小企业正成为我国创新的主力军。据统计,目前中小企业完成了我国65%的发明专利和80%以上的新产品开发,是我国创新不可忽视的力量。

因此,加大对中小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是我国商业银行扩大客户基础、分散经营风险、实现战略转型、履行社会责任,密切银政关系、树立良好社会形象的必然要求。

2、只有持续关注、挖潜中小企业业务,才能保持银行资产、负债及中间业务的持续发展

近年来,随着电子技术在银行领域的广泛运用,传统的“二八定律”理论受到了“长尾理论”的挑战。长尾理论的基本原理是众多小客户可以汇聚成与大客户相匹敌的市场能量。在大客户利润空间逐渐缩小之时,各家商业银行纷纷通过电子技术抓住广大中小客户获得巨大利润。

从目前中小企业客户对银行的贡献来看,中小企业客户数量在各家银行客户群体中占有绝对的优势,公私业务关联度高,中小企业业务潜力大。以笔者所在银行为例,2010年末,中小企业负债客户占对公负债客户总数比重超过95%,资产客户占对公资产客户总数比重超过73%,负债业务、资产业务及利润的贡献度分别达到了13%、17%和8%,而且其增长速度远远高于同期其他各项业务的增长速度。

3、大中型客户竞争激烈,中小企业业务正在成为各家银行未来竞争的关键性业务

近年来,大企业、大项目的服务需求出现阶段性不足已成为普遍现象,客户基础薄弱、业务增长乏力已成为制约银行可持续发展的最大瓶颈。针对大中型客户所面临的高投入、低回报的激烈同业竞争,2008年以来,工、农、中、建、交等大型银行相继单独设立至上而下的中小企业客户部,各家银行为保持业务稳定增长,都纷纷将中小企业业务作为发展重点,中小企业业务市场竞争已日趋激烈。

二、商业银行中小企业业务经营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首先,各级经营人员对中小企业客户重视不足,众多中小企业无贷客户的营销挖潜缺乏组织管理,营销挖潜工作处于无序状态。其次,中小企业客户营销力量薄弱,近年各家商业银行都纷纷设立了中小企业客户部,但是客户经理业务素质亟待提升,经营重心未能有效贴近市场。再次,针对中小企业客户营销、管理的没有建立起一套完善的奖惩机制,考核激励不到位。最后,对中小企业业务风险偏好尚待进一步协调统一。中小企业信贷业务时效性强,客户对额度较为敏感,尤其在目前同业竞争日趋激烈,如果客户认为业务办理时间过长、审批条件过高,就可能转移他行。

三、商业银行加快中小企业业务发展的几点建议

基于中小企业业务的战略地位,以及当前中小企业业务经营中存在的问题,商业银行发展中小企业业务要从经营模式、组织架构、激励机制、风控体系、专业人才培养等方面进行深层次变革,加大财务、人力资源投入,全力提升中小企业客户的综合贡献度。

在经营策略上,要逐步实施“三个转变”:中小企业信贷业务,要由“批零结合型”向“批量主导型”转变;金融产品销售方面,要由“信贷产品主导”向“全面产品销售”转变;总体经营策略方面,要由“产品销售”逐步向“客户经营”转变。

1、理顺经营模式,打造专业化、富有竞争力的中小企业客户经营团队

一是进一步明确银行中小企业客户部职责定位,充实岗位配置。实现从中小企业信贷业务营销、管理职责到中小客户经营、管理职责的转变,建立中小客户的统筹运营机制。

二是进一步明确基层网点定位,强化网点经理作为本网点中小企业客户营销、维护的首席客户经理定位。银行的基层网点是营销、管理中小企业的最前沿阵地,网点负责人(网点经理)对于中小企业经营成果至关重要。要逐步将存量中小企业客户账户按照重点、潜在、清理三级分类进行梳理,将重点中小企业账户、潜在中小企业账户挂钩到网点经理,明确各类中小企业客户营销、维护目标,建立中小企业客户常态化走访维护制度。

2、明确经营重点,着眼“三率”,提升中小企业客户营销服务能力

商业银行经营业务例3

近年来,曾经长期受到冷落的中小企业业务转眼间成为商业银行的“香饽饽”,成为了各家银行的战略重点和市场竞争焦点。笔者所服务的建设银行早在2006年就成立了至上而下的中小企业客户专门服务机构,2008年开始又与淡马锡合作在全国范围内加速中小企业“信贷工厂”建设,通过流程优化和产品创新优势,建设银行中小企业业务服务效率和品牌形象大幅提升,在同业市场上也形成了一定的领先优势。如何持续保持竞争优势,提升中小企业业务的对价值创造的贡献度已经成为一个十分紧迫的课题。

一、商业银行加快中小企业业务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1、只有大力发展中小企业业务,才能抓住经济发展的主流方向,从而推进各项业务快速发展

一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中小企业在市场经济大潮中不断发展壮大,已经占据国民经济的“半壁江山”。有关资料表明,目前我国中小企业总数已经超过5000万户(包括个体工商户),约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9.8%。近10年间,中小企业创造的最终产品和服务的价值占国内增加值的58%,上缴税收占50.2%,提供就业机会占75%,出口额占全国出口的68%。

二是中小企业成为扩大就业的主渠道,提供了大约75%的城镇就业岗位,有效解决了城镇下岗职工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和就业问题,缓解劳动力供求矛盾,从而保证了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

三是中小企业正成为我国创新的主力军。据统计,目前中小企业完成了我国65%的发明专利和80%以上的新产品开发,是我国创新不可忽视的力量。

因此,加大对中小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是我国商业银行扩大客户基础、分散经营风险、实现战略转型、履行社会责任,密切银政关系、树立良好社会形象的必然要求。

2、只有持续关注、挖潜中小企业业务,才能保持银行资产、负债及中间业务的持续发展

近年来,随着电子技术在银行领域的广泛运用,传统的“二八定律”理论受到了“长尾理论”的挑战。长尾理论的基本原理是众多小客户可以汇聚成与大客户相匹敌的市场能量。在大客户利润空间逐渐缩小之时,各家商业银行纷纷通过电子技术抓住广大中小客户获得巨大利润。

从目前中小企业客户对银行的贡献来看,中小企业客户数量在各家银行客户群体中占有绝对的优势,公私业务关联度高,中小企业业务潜力大。以笔者所在银行为例,2010年末,中小企业负债客户占对公负债客户总数比重超过95%,资产客户占对公资产客户总数比重超过73%,负债业务、资产业务及利润的贡献度分别达到了13%、17%和8%,而且其增长速度远远高于同期其他各项业务的增长速度。

3、大中型客户竞争激烈,中小企业业务正在成为各家银行未来竞争的关键性业务

近年来,大企业、大项目的服务需求出现阶段性不足已成为普遍现象,客户基础薄弱、业务增长乏力已成为制约银行可持续发展的最大瓶颈。针对大中型客户所面临的高投入、低回报的激烈同业竞争,2008年以来,工、农、中、建、交等大型银行相继单独设立至上而下的中小企业客户部,各家银行为保持业务稳定增长,都纷纷将中小企业业务作为发展重点,中小企业业务市场竞争已日趋激烈。

二、商业银行中小企业业务经营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首先,各级经营人员对中小企业客户重视不足,众多中小企业无贷客户的营销挖潜缺乏组织管理,营销挖潜工作处于无序状态。其次,中小企业客户营销力量薄弱,近年各家商业银行都纷纷设立了中小企业客户部,但是客户经理业务素质亟待提升,经营重心未能有效贴近市场。再次,针对中小企业客户营销、管理的没有建立起一套完善的奖惩机制,考核激励不到位。最后,对中小企业业务风险偏好尚待进一步协调统一。中小企业信贷业务时效性强,客户对额度较为敏感,尤其在目前同业竞争日趋激烈,如果客户认为业务办理时间过长、审批条件过高,就可能转移他行。

三、商业银行加快中小企业业务发展的几点建议

基于中小企业业务的战略地位,以及当前中小企业业务经营中存在的问题,商业银行发展中小企业业务要从经营模式、组织架构、激励机制、风控体系、专业人才培养等方面进行深层次变革,加大财务、人力资源投入,全

力提升中小企业客户的综合贡献度。

在经营策略上,要逐步实施“三个转变”:中小企业信贷业务,要由“批零结合型”向“批量主导型”转变;金融产品销售方面,要由“信贷产品主导”向“全面产品销售”转变;总体经营策略方面,要由“产品销售”逐步向“客户经营”转变。

1、理顺经营模式,打造专业化、富有竞争力的中小企业客户经营团队

一是进一步明确银行中小企业客户部职责定位,充实岗位配置。实现从中小企业信贷业务营销、管理职责到中小客户经营、管理职责的转变,建立中小客户的统筹运营机制。

二是进一步明确基层网点定位,强化网点经理作为本网点中小企业客户营销、维护的首席客户经理定位。银行的基层网点是营销、管理中小企业的最前沿阵地,网点负责人(网点经理)对于中小企业经营成果至关重要。要逐步将存量中小企业客户账户按照重点、潜在、清理三级分类进行梳理,将重点中小企业账户、潜在中小企业账户挂钩到网点经理,明确各类中小企业客户营销、维护目标,建立中小企业客户常态化走访维护制度。

2、明确经营重点,着眼“三率”,提升中小企业客户营销服务能力

商业银行经营业务例4

近年来,曾经长期受到冷落的中小企业业务转眼间成为商业银行的“香饽饽”,成为了各家银行的战略重点和市场竞争焦点。笔者所服务的建设银行早在2006年就成立了至上而下的中小企业客户专门服务机构,2008年开始又与淡马锡合作在全国范围内加速中小企业“信贷工厂”建设,通过流程优化和产品创新优势,建设银行中小企业业务服务效率和品牌形象大幅提升,在同业市场上也形成了一定的领先优势。如何持续保持竞争优势,提升中小企业业务的对价值创造的贡献度已经成为一个十分紧迫的课题。

一、商业银行加快中小企业业务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1、只有大力发展中小企业业务,才能抓住经济发展的主流方向,从而推进各项业务快速发展

一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中小企业在市场经济大潮中不断发展壮大,已经占据国民经济的“半壁江山”。有关资料表明,目前我国中小企业总数已经超过5000万户(包括个体工商户),约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9.8%。近10年间,中小企业创造的最终产品和服务的价值占国内增加值的58%,上缴税收占50.2%,提供就业机会占75%,出口额占全国出口的68%。

二是中小企业成为扩大就业的主渠道,提供了大约75%的城镇就业岗位,有效解决了城镇下岗职工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和就业问题,缓解劳动力供求矛盾,从而保证了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

三是中小企业正成为我国创新的主力军。据统计,目前中小企业完成了我国65%的发明专利和80%以上的新产品开发,是我国创新不可忽视的力量。

因此,加大对中小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是我国商业银行扩大客户基础、分散经营风险、实现战略转型、履行社会责任,密切银政关系、树立良好社会形象的必然要求。

2、只有持续关注、挖潜中小企业业务,才能保持银行资产、负债及中间业务的持续发展

近年来,随着电子技术在银行领域的广泛运用,传统的“二八定律”理论受到了“长尾理论”的挑战。长尾理论的基本原理是众多小客户可以汇聚成与大客户相匹敌的市场能量。在大客户利润空间逐渐缩小之时,各家商业银行纷纷通过电子技术抓住广大中小客户获得巨大利润。

从目前中小企业客户对银行的贡献来看,中小企业客户数量在各家银行客户群体中占有绝对的优势,公私业务关联度高,中小企业业务潜力大。以笔者所在银行为例,2010年末,中小企业负债客户占对公负债客户总数比重超过95%,资产客户占对公资产客户总数比重超过73%,负债业务、资产业务及利润的贡献度分别达到了13%、17%和8%,而且其增长速度远远高于同期其他各项业务的增长速度。

3、大中型客户竞争激烈,中小企业业务正在成为各家银行未来竞争的关键性业务

近年来,大企业、大项目的服务需求出现阶段性不足已成为普遍现象,客户基础薄弱、业务增长乏力已成为制约银行可持续发展的最大瓶颈。针对大中型客户所面临的高投入、低回报的激烈同业竞争,2008年以来,工、农、中、建、交等大型银行相继单独设立至上而下的中小企业客户部,各家银行为保持业务稳定增长,都纷纷将中小企业业务作为发展重点,中小企业业务市场竞争已日趋激烈。

二、商业银行中小企业业务经营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首先,各级经营人员对中小企业客户重视不足,众多中小企业无贷客户的营销挖潜缺乏组织管理,营销挖潜工作处于无序状态。其次,中小企业客户营销力量薄弱,近年各家商业银行都纷纷设立了中小企业客户部,但是客户经理业务素质亟待提升,经营重心未能有效贴近市场。再次,针对中小企业客户营销、管理的没有建立起一套完善的奖惩机制,考核激励不到位。最后,对中小企业业务风险偏好尚待进一步协调统一。中小企业信贷业务时效性强,客户对额度较为敏感,尤其在目前同业竞争日趋激烈,如果客户认为业务办理时间过长、审批条件过高,就可能转移他行。

三、商业银行加快中小企业业务发展的几点建议

基于中小企业业务的战略地位,以及当前中小企业业务经营中存在的问题,商业银行发展中小企业业务要从经营模式、组织架构、激励机制、风控体系、专业人才培养等方面进行深层次变革,加大财务、人力资源投入,全力提升中小企业客户的综合贡献度。

在经营策略上,要逐步实施“三个转变”:中小企业信贷业务,要由“批零结合型”向“批量主导型”转变;金融产品销售方面,要由“信贷产品主导”向“全面产品销售”转变;总体经营策略方面,要由“产品销售”逐步向“客户经营”转变。

1、理顺经营模式,打造专业化、富有竞争力的中小企业客户经营团队

一是进一步明确银行中小企业客户部职责定位,充实岗位配置。实现从中小企业信贷业务营销、管理职责到中小客户经营、管理职责的转变,建立中小客户的统筹运营机制。

二是进一步明确基层网点定位,强化网点经理作为本网点中小企业客户营销、维护的首席客户经理定位。银行的基层网点是营销、管理中小企业的最前沿阵地,网点负责人(网点经理)对于中小企业经营成果至关重要。要逐步将存量中小企业客户账户按照重点、潜在、清理三级分类进行梳理,将重点中小企业账户、潜在中小企业账户挂钩到网点经理,明确各类中小企业客户营销、维护目标,建立中小企业客户常态化走访维护制度。

2、明确经营重点,着眼“三率”,提升中小企业客户营销服务能力

“三率”是指中小企业客户的市场占有率、产品覆盖率、综合收益率,“三率”指标涵盖了客户、产品和收益的有机整合,提升“三率”是提升中小企业业务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一是提升重点中小企业客户的市场占有率。基层行要筛选好本区域内经济总量占比较大的主体区域以及这些热点区域的主要特色行业予以倾斜,重点支持区域内优势行业销售前100强中小企业;外贸行业年进出口总量2000万美元以上中小企业;获得中国名牌产品、国家免检产品、国家驰名商标、省市著名商标称号等中小企业。

二是提升存量中小企业客户的产品覆盖率。对存量中小企业无贷客户要加大资产业务、结算业务以及公私联动产品交叉销售;对存量贷款客户,要按照“唯一合作银行”标准,全面推进负债业务和战略业务产品的交叉销售,提高覆盖率。还有要推进小企业传统产品和创新产品的覆盖营销,大力推动小额无抵押、联保联贷、专利权质押、国内保理、网络联保联贷等特色创新产品营销,从而形成传统产品和创新产品相互支撑、优势互补、组合配置、打包服务的产品覆盖体系。

三是全面提升小企业业务的综合收益率。对小企业客户的定价应考虑原则性和灵活性,实施高风险高定价、低风险低定价、优质客户灵活定价方式。对一般客户要设定价格谈判底线,通过获取高业务收益实现风险覆盖。对同业激烈竞争的重要目标客户,则将小企业业务综合收益率与公司基本户、服务保理、高端信用卡等核心产品覆盖挂钩,视产品覆盖情况给予一定的利率优惠。

3、加大对中小企业业务的激励考核力度,着力营造“全员关注、人人参与”的氛围,增强发展潜力

一是加大客户经理队伍激励约束力度,加强中小企业信贷业务营销的激励考核。降低现有信贷客户经理薪酬体系中“平台”部分工资,提高买单工资挂钩价格,拉开客户经理收入差距,有效调动客户经理队伍工作积极性,提高对市场冲击力度。

二是加大网点经理对中小企业无贷客户维护挖潜指标的考核力度,加强中小无贷客户负债业务和中间业务考核。

三是加大中小企业客户部对“中小无贷户存款”指标的考核力度,督促中小企业客户部加大对中小企业客户关系管理和无贷户的营销管理和组织推动力度。

4、下沉经营重心,分步设立贴近市场的中小企业业务区域经营团队,提升对客户需求的响应速度

从目前各银行中小企业业务经营模式看,基层网点自主经营能力非常薄弱,多是单枪匹马、单打独斗式营销,对多变的市场需求难以做到快速响应。另一方面,我国中小企业近年呈现出集群化经营的特点,各地方政府也大力发展园区积聚经济,要求银行在现有基础上还要适度下沉中小企业业务经营重心。

按照中小企业业务“专业专注、贴近市场”要求,各银行应分步骤筹划中小企业经营分中心,深入到市场和客户中,快速组织分区域、分行业、分专业市场的高效营销团队,将中小企业业务的“办公桌”前移到基层网点。

5、强化创新意识,加大新业务新产品推广力度,保证中小企业业务持续快速发展

一是要积极针对商会、行业协会、产业园等特色平台,为特色集群客户量身订制贷款产品,对同一产业集群、同一行业类型的中小企业客户组织批量化营销。

二是大力发展小企业网络信贷业务。针对传统金融服务正逐步延伸到网络经济领域以及中小企业从事电子商务交易频密现状,银行应加强网络金融服务产品研究,为中小电子商务客户提供新型融资、服务渠道。

三是积极打造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平台。科技型中小企业可抵押资产更少,目前还是信贷政策支持的空白,有批量化发展的空间。银行应加强与政府科技部门的信息沟通,建立高新技术中小企业数据库,与科技扶持资金、财政补贴资金相配套,推动发展小企业知识产权质押、专利权质押贷款业务。

四是大力发展应收账款融资业务。中小企业资产大部分以应收账款和存货形态存在,商业银行应加强“供应链融资”研究,接受转让应收账款作为无形“动产”,解决众多中小企业融资担保问题。

6、正确认识业务发展与风险控制的关系,统一前中后台风险偏好,确保中小企业业务稳健发展

一是定期召开前中后台风险偏好交流会。由客户经理以及审批人、风险经理进行面对面交流,对项目申报及审批决策、贷款发放各环节存在的不同看法进行交流,共同探讨既有利于客户拓展又有利于控制风险的可行方案。

二是将审批人的考核指标与中小企业经营部门的考核指标进行适度挂钩,引导审批人在把好风险关的同时,积极关注业务发展情况,形成趋同的利益共享机制。

三是切实加强中小企业贷后管理,确保中小企业贷款质量持续向好。

【参考文献】

商业银行经营业务例5

2001年4月23日的《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暂行规定》中指出;“中间业务指不构成商业银行表内资产、表内负债,形成银行非利息收入业务”。 英文 intermediary business,意为居间的、中介的或的业务,因此,中间业务也可以称为中介业务、业务。中间业务是银行在办理资产负债业务中衍生出来的,作为一种资产负债之外的和占用银行资产较少的业务,它在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上一般不能直接反映出来。目前,中间业务在国外现代商业银行业务中已经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成为现代商业银行的重要标志之一。

一、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的现状及特点

(一)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发展现状

我国商业银行经营的中间业务起步晚,在经营规模、业务范围、品种和收入上都较为落后,目前阶段我国主要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占比呈上升趋势,但大部分未超过20%,最高的为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经营重点是传统的中间业务,这些业务耗费成本大,而收入低,针对这种情况,应积极开发高附加值的技术密集型中间业务。例如,对于咨询类的中间业务,商业银行一般是不收费的,商业银行应改变经营策略,在这方面的中间业务收人是相当可观的。理财类中间业务也是商业银行 发展 中间业务应侧重的方面,代客理财.不占用自身的资金,风险相对较小,银行不用投入大成本就可以获得可观的收益。类似于这样的高附加值的中间业务是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的主要方向。

(三)为中间业务的发展营造有利的政策 法律 环境

商业银行经营业务例6

2001年4月23日的《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暂行规定》中指出;“中间业务指不构成商业银行表内资产、表内负债,形成银行非利息收入业务”。英文Intermediary Business,意为居间的、中介的或的业务,因此,中间业务也可以称为中介业务、业务。中间业务是银行在办理资产负债业务中衍生出来的,作为一种资产负债之外的和占用银行资产较少的业务,它在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上一般不能直接反映出来。目前,中间业务在国外现代商业银行业务中已经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成为现代商业银行的重要标志之一。

一、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的现状及特点

(一)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发展现状

我国商业银行经营的中间业务起步晚,在经营规模、业务范围、品种和收入上都较为落后,目前阶段我国主要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占比呈上升趋势,但大部分未超过20%,最高的为中国银行,2008年半年报统计的为18.78%。根据国际清算银行发行的《国际金融市场发展报告》,西方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占营业收入的比重自1980年以后都呈快速上升的趋势。美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平均从1980年的18.8%上升到1996年的36.5%,到2000年达到42.9%。其中,1998年美国花旗银行的非利息收入占比为79.83%,摩根大通银行更是占到83.16%。欧洲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收入占比从1990年的26%上升到2000年的39%;日本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收入占比从20世纪80年代初的20.4%上升到90年代的35.9%,以每年40%的速度递增。2002年西方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收入一般占总收入的40%-50%,个别银行如JP摩根、三井住友则超过70%。可以看出,尽管我国商业银行正在大力发展中间业务,但与十几年前的西方商业银行相比,仍有非常大的差距。

(二)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特点

虽然我国各家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程度不同,品种数目不一,但是,就已开办的中间业务品种看,基本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

1 支付结算类、银行卡类、类和担保类业务品种是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主体,占品种总数的绝大部分;承诺类、基金托管类、交易类、咨询顾问类和其他类五类业务品种相对较少。

2 一般性、传统性服务品种较多,做的较好,理财性、创新性服务品种少。

3 部分品种发展较快。如借记卡业务、代收代付业务、个人外汇买卖业务等;但是,贷记卡业务、国内信用证、贷款承诺、银团贷款安排、企业管理顾问、财务顾问等业务品种发展较慢,尚处于摸索或推广阶段。

4 部分品种影响较大,市场知名度较高,为客户熟悉,品牌效应显著。

5 在市场先发的情况下,个别银行在个别品种上已形成或拥有自己的优势。

二、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存在的问题

(一)对中间业务的认识不足

我国商业银行长久以来习惯了以存贷款和结售汇等传统业务为主,运用各种手段争夺存款,而中间业务主要是由储蓄和会计等部门完成,相比较存贷业务.中间业务被视为副业。商业银行应该转变观念,认清形势,从银行受益和生存发展的角度,认识中间业务的重要性。拓展中间业务是提高银行盈利能力、满足客户日益增长的金融业务需求的需要。要从战略上将中间业务作为支柱业务来发展。

(二)品种、功能较为单一

因为意识到中间业务的重要作用,我国商业银行开发了一些新的金融产品,但大多数仍停留在传统的中间业务上。2006年末,我国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中,结算、、银行卡三项业务的业务量和业务收入分别占中间业务总业务量和总收入的84.1%和74.5%。而咨询理财类、金融衍生工具类等新兴中间业务很少。中间业务发展结构不合理。

(三)中间业务贡献度不高

用中间业务业务量与收入之比来反映中间业务业务量与中间业务收入的匹配情况。2006年,四家国有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中间业务业务量与收入之比分别为10362:1和9590:1,表明四家国有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要创造1元钱的中间业务收入平均需要1.04万元和9 590元的中间业务业务量。可见,我国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效益比较低下,单位业务的创收能力较弱。

(四)同业竞争不规范

中间业务是商业银行以收取手续费为目的的一种有偿的金融服务性业务。但由于目前法规不健全,收费标准不统一,商业银行在实际经营过程中偏离了中间业务的发展方向,以揽存为目的,以牺牲手续费收入为代价,甚至连一些起码的工本费也主动放弃。为了达到抢夺大行业、大客户存款,有的银行不惜血本,投入了大量财力,采取相互压价、提供优惠条件等种种不正当竞争手段来吸引客户,在银行之间形成了一种盲目竞争的态势。部分单位和个人利用银行之间的竞争.趁机提出了一些不利于银行经营的条件,增加了银行成本,增大了银行经营的风险,扰乱了金融秩序。

(五)科技服务与人才素质落后

中间业务特别是新兴中间业务大多数是人力资本和含金量高的业务,它的运作以先进的电子化设备为基础。从某种意义上说,中间业务属于高级服务的层面。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处在传统金融服务与现代金融服务之间,实力较强的国有商业银行基本上仅达到行业性、区域性联网的初级阶段。另外,我国商业银行从业人员虽然大部分都具备了一定的学历和专业知识,但精通法律、金融、计算机等多方面知识的复合型、综合型人才相对缺乏,使得中间业务难以向纵深方向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束缚和制约了中间业务的发展规模和速度。

三、我国商业银行加快发展中间业务的策略选择

(一)理念更新,进一步提高对中间业务的认识

商业银行要树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现代商业银行的理念。首先。商业银行的管理层面要切实转变经营理念,摒弃中间业务是附属性业务的观念,从发展战略上规划、研发、创新中间业务。最大限度地利用几十年来发展起来的资产、负债业务资源,带动中间业务的发展。其次,我国商业银行应升华服务观念、健全服务手段、完善服务方式,为发展中间业务打好基础。再次。在创新完善金融服务的同时,宣传“银行中间服务是一种劳动,商业银行在向客户提供服务的过程中支付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成本,根据不同的服务进行适当收费是合理的”等新观念,营造开展中间业务的良好环境。

(二)开发新产品,提高中间业务收入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经营重点是传统的中间业务,这些业务耗费成本大,而收入低,针对这种情况,应积极开发高附加值的技术密集型中间业务。例如,对于咨询类的中间业务,商业银行一般是不收费的,商业银行应改变经营策略,在这方面的中间业务收人是相当可观的。理财类中间业务也是商业银行发展中间业务应侧重的方面,代客理财.不占用自身的资金,风险相对较小,银行不用投入大成本就可以获得可观的收益。类似于这样的高附加值的中间业务是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的主要方向。

(三)为中间业务的发展营造有利的政策法律环境

商业银行经营业务例7

互联网的发展代表人类社会已经步入到信息化社会,互联网带来的海量的信息以及其快速、高效的发展,改变了人们传统的发展模式和经营模式,给人们的生活、工作带来了巨大的改变,同时互联网技术也深刻的影响着金融市场的发展,金融结构,金融制度也在不断革新以便更好的适应时展的变化。为了在新形势下促进自身的持续、稳定、快速发展,就需要积极的把握好互联网给商业银行发展带来的新机遇,也要正视其带来的一些威胁,积极应对,大力发展银行网络化服务,突破传统的金融发展模式,提高顾客的忠诚度。

一、商业银行业务经营网络化的兴起

基于现代高新技术的发展,以互联网为基础发展起来的网络经济,不仅颠覆着传统的发展模式,也给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巨大的改变和影响。网络经济的快速发展也将宏观和微观经济主体的经营模式,思维模式、规则等改变。作为当前经济发展的核心产业金融业所遭遇的影响是最大的,网络银行业务是一种新型的金融服务类型,有多种名称,家庭银行、远程电子银行、在线银行、自助银行等,网络终端使用呈现多样化趋势,网络银行正在飞跃式发展。

(一)商业银行业务经营网络化的概念

商业银行业务经营网络化,又简称网络银行业务(INTERNET BANKING 或E-BANKING),是指金融机构利用INTERNET网络技术,以银行的内部计算机为主体,在依托银行自身构建的通信网络系统或者公共的互联网系统作为传输的媒介物质,以单位或者个体的人输入计算机信息为网络终端的“三位一体”的银行服务网,在INTERNET上开设的新型银行业务的过程。随着客户对银行便捷服务越来越高的期待,随着网络对信息的传递渠道和媒介不一样,也让传递的方式在不断更新,银行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也改变着银行电子化技术的革新发展,这不光是提高了银行业务办理的自动化程度,商业银行必须进一步发展银行电子化技术,以科学、先进的信息技术为引导,把银行整个系统的业务流程、经营操作流程、业务服务功能进行大范围的更新升级,将会给银行客户带来更加人性化、个性化、优质化的服务和体验。

(二)商业银行业务经营网络化的特征

商业银行的业务网络化开展主要是建立在更新的网络技术上,银行作为金融服务的中介结构,在当前为了更好的适应新形势的发展变化要求,必须要从自身性质上改变传统银行特征,不断掌握电子信息产业特征,改变自身,利用网络技术的发展,革新自己的经营模式,从而更好的适应社会的发展。金融服务的过程是各种综合信息的收集与分析的过程,网络银行作为金融中介机构凸显信息产业的特征。由于网络的强大信息处理技术,网络银行能更加快捷提供高附加值的综合理财服务,同时还能减少信用风险和道德风险。网络银行的发展还会使电子货币成为日常业务的载体,人类使用的货币从最初的事物货币到银行券,纸币到如今的信用卡,智能卡等电子货币,一切的银行交易,业务都将数据化,电子化。网络银行在网络技术的支持下可以提供“3A”(Anytime Anywhere Anyway)服务,网络服务还广泛渗透在经济生活的各方面。

(三)对传统金融制度的冲击

新的经济环境的改变,会让一些传统的旧事物被逐渐淘汰,因此在新情况和新环境下,银行业要把握住网络经济对实体经济的冲击,改变传统的经营理念,革新服务模式,提供新的金融产品,满足顾客更高的用户需求,减少客户流失,增强在新环境下的银行适应能力。网络技术的发展,商业银行的交易成本在不断降低,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也在逐步简化,网络银行的发展空间在不断增加。网络银行的3A优势将改变银行的经营理念,实体的分支服务点将减少。网络商业银行的服务方式对传统的银行支付制度提出挑战。银行的网络化管理制度也会使银行的组织发生变化,营销方式发生变化。在电子货币代替传统货币的网络银行交易过程中,网络经营对传统金融监管制度产生强烈冲击。

二、商业银行业务经营网络化的发展

在1996年6月,联合国国际贸易法委员会就制定了《电子商务示范法》,自此各国家地区的银行、证券公预示司和保险公司等金融服务企业纷纷建立了自己的网站,为客户提供最新的网络银行服务,ATM机,POS机,到无人银行,网络银行如雨后春笋不断冒出,形成了完整的全方位金融电子服务。当然,创造出特色金融产品,树立自己的品牌,是网络银行业务的成败关键,为了吸引客户,银行也将研究出自己的金融产品,做出更个性化,人性化的产品,当然银行之间的联盟也是必要的,未来的网络银行的竞争力压力巨大。

(一)发展的意义

商业银行的发展改变了传统的银行交易模式,突破了时空的局限,交易不再受时间、空间、地点的限制。银行与客户的联系方式也发生了改变,这样也可以关闭一部分的银行分支机构,减轻银行的人力物力投入。网络银行的业务来自网络技术的支持,除开系统的开发测试费用,物力与人力的投入较少,为银行获取更多的利润提供条件。

(二)发展的现状

网络银行不仅是对传统银行业务的代替和延伸,更重要的网络银行孕育了新的商机和金融品种创新,在世界范围内的发展中,美欧一直领先全球发展,全球各国跟进不断发展网络银行,瓜分市场份额。在互联网这个多变的世界,客户的需求不断增加,同行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大,网络银行的经营者必须不断完善业务功能,做到最好,细分市场,特色经营。网络银行依赖于网络信息技术,服务各种电子商务,在客观上需要与其他银行,电信公司,政府部门,网络公司等进行合作。而且,网络银行需要扩大市场,开发更多的业务模式,满足客户需求。与此同时,网络银行也需要联盟合作,建立完善的合作制度,金融监管制度也需要更严格的监管。

(三)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网络银行作为一个新的银行产业组成形式,现在的发展还处于初期阶段,还存在很多问题。第一是安全性,虽然现在银行的业务网络的安全性已经很高,但是对安全性的追求依然是一个争议问题。第二是盈利性问题,网上银行筹集的资金可以通过传统业务运用出去,所以无法真正独立核算其盈亏。第三是市场问题,虽然网络银行的发展速度很快,但是由于客户范围有限,使用网络银行的多是年轻人,对客户的文化水平要求比较高;观念和习惯问题,网络交易不直观,人们更习惯传统的交易方式;缺乏商业环境支持,多数地区的信用消费水平还不发达,货币电子化的程度较低;基础设施的落后,我国的光纤覆盖率还很低,市场的范围还需要拓展和研究。

在我国,网络银行的发展也在崛起,目前招商银行,中国银行,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广大银行等已先后在总行建立了数据库,实现了全行数据联网,数据通讯和共享技术用于资产风险监控,市场分析,客户管理,账户查询交易转账和内部管理等。我国网络银行的发展起点较低时间较晚,发展中依然存在不少问题,比如没有网络银行业务相配套的社会信用体系,发展层次不高,发展中还存在技术风险,安全性,稳定性方面的缺陷,还缺少配套的法律体系。建立我国的社会信用体系,确定发展战略目标,深化金融改革,使我国的网络银行发展成熟还需一段艰苦的旅程。(作者单位:内蒙古呼和浩特金谷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商业银行经营业务例8

abstract: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hina′s economy, private wealth of the residents grows accordingly, making great demands for private wealth management, so private banking has a tremendous potential.in china,private banking should develop by creating new products ,enforcing construction of matching system ,improving risk control and mixed industry cooperation,taking on various forms, all-round sales,and so on.

key words:private banking;commercial bank; integrated service

财富的集中和富裕阶层的增加是私人银行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我国开展私人银行业务潜力巨大,一方面是市场的巨大需求;另一方面,国内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专门向这部分高净值客户提供高质量全方位服务的私人银行。 金融 机构的私人银行业务收入由于相对收入稳定,利润率高等特点,必将成为内外资金融机构争夺的热点。

一、私人银行业务的基本界定

私人银行业务所提供的是从继承遗产开始到接受 教育 ,为其打理庞大的继承财产,然后协助接管 企业 、运营企业,一直顾问到客户年老体衰,辞世前安排遗产。这是专门面向富有阶层的个人财产投资与管理服务,这项业务的特点是根据客户需求提供量身定做的金融服务。服务涵盖资产管理、投资、信托、税务及遗产安排、收藏、拍卖等广泛领域,由专职财富管理顾问提供一对一服务及个性化理财产品组合。因此,从严格意义上讲,私人银行业务和国内目前通常提及的银行零售业务、个人理财服务都有着明显的区别。其核心是资产管理,以高层次人才为支撑,研究分析为手段,专业化经营为特色,立足于制定一整套解决客户金融服务问题方案,来满足客户复杂多样的需求、提升商业银行与客户合作价值,延长客户关系价

值链。

二、我国发展私人业务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一)我国开展私人银行业务的必要性

西方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收入占的比例已远超过利息收入,个别大银行的中间收入甚至占总收入的70%以上,成为利润的主要来源。作为现阶段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发展方向,大力发展私人银行业务对于提高国有商业银行整体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1.社会财富增加是开展私人银行业务的基础

我国社会财富增加是从两方面来体现的,一是财富总量增长,二是财富集中度提高。居民整体收入水平提高,随着20多年来的改革开放和社会发展,居民私人财富不断积累,个人金融资产持续增长,截至2007年三季度末,我国城乡居民个人金融资产高达50万亿元。与此同时,财富集中化趋势也很明显,富裕家庭的存款已经占到

4.营销体系不健全,售后服务不到位

商业银行经营业务例9

abstract: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hina′s economy, private wealth of the residents grows accordingly, making great demands for private wealth management, so private banking has a tremendous potential.in china,private banking should develop by creating new products ,enforcing construction of matching system ,improving risk control and mixed industry cooperation,taking on various forms, all-round sales,and so on.

key words:private banking;commercial bank; integrated service

财富的集中和富裕阶层的增加是私人银行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我国开展私人银行业务潜力巨大,一方面是市场的巨大需求;另一方面,国内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专门向这部分高净值客户提供高质量全方位服务的私人银行。 金融 机构的私人银行业务收入由于相对收入稳定,利润率高等特点,必将成为内外资金融机构争夺的热点。

一、私人银行业务的基本界定

私人银行业务所提供的是从继承遗产开始到接受 教育 ,为其打理庞大的继承财产,然后协助接管 企业 、运营企业,一直顾问到客户年老体衰,辞世前安排遗产。这是专门面向富有阶层的个人财产投资与管理服务,这项业务的特点是根据客户需求提供量身定做的金融服务。服务涵盖资产管理、投资、信托、税务及遗产安排、收藏、拍卖等广泛领域,由专职财富管理顾问提供一对一服务及个性化理财产品组合。因此,从严格意义上讲,私人银行业务和国内目前通常提及的银行零售业务、个人理财服务都有着明显的区别。其核心是资产管理,以高层次人才为支撑,研究分析为手段,专业化经营为特色,立足于制定一整套解决客户金融服务问题方案,来满足客户复杂多样的需求、提升商业银行与客户合作价值,延长客户关系价

值链。

二、我国发展私人业务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一)我国开展私人银行业务的必要性

西方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收入占的比例已远超过利息收入,个别大银行的中间收入甚至占总收入的70%以上,成为利润的主要来源。作为现阶段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发展方向,大力发展私人银行业务对于提高国有商业银行整体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1.社会财富增加是开展私人银行业务的基础

我国社会财富增加是从两方面来体现的,一是财富总量增长,二是财富集中度提高。居民整体收入水平提高,随着20多年来的改革开放和社会发展,居民私人财富不断积累,个人金融资产持续增长,截至2007年三季度末,我国城乡居民个人金融资产高达50万亿元。与此同时,财富集中化趋势也很明显,富裕家庭的存款已经占到

4.营销体系不健全,售后服务不到位

商业银行经营业务例10

【关键词】

券商投资银行;投资银行;业务模式;业务经营模式

改革开放之后,我国开始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因此证券市场开始逐步发展起来,而投资银行是证券公司的主要业务方向。虽然,目前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速度不断加快,但是投资银行的业务仍然处于初级阶段,尤其是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我国的券商投资银行面临着更多的挑战。因此,本文通过对目前我国券商投资银行的业务发展模式进行分析,进而提出了促进我国未来券商投资银行业务经营模式构建的主要策略。

一、我国券商投资银行的业务模式分析

很多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其券商投资银行的发展比较早,形成了几种典型的业务模式。但是,一个国家金融行业的发展、券商投资银行的业务模式与本国的国情是密不可分的,因此,我国的券商投资银行的业务模式可能与其他的资本主义国家存在一定的不同。通过本文对我国券商投资银行业务经营模式的分析可知,目前我国券商投资银行的主要业务经营模式分为以下几种。

(一)优势业务模式。我国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为了更好地促进我国券商投资银行的发展,我国与其他几个国家合资成立了投资银行———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该公司抓住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在几年间获得了迅速的发展,并与国内很多著名企业进行合作,对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采用的就是优势业务经营模式,该模式主要是为服务对象提供更加优质、更加专业的服务,通过对公司各项业务的分析,选择出具有优势的业务,进而对这些业务集中资源和精力进行发展。经过多年的发展,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采用的这种业务经营模式,其收益比较稳定,能够较好地应对市场中的风险因素,然而并不是所有的券商投资银行都具有该公司的影响力,所以这种券商投资银行业务经营模式很难在其他券商投资银行得到广泛应用。

(二)业务创新模式。中信证券作为我国券商投资银行的重要组成企业,其业务经营模式发展比较快,能够及时地根据市场需求作出业务调整,而且具有较强的执行力,所以其在发展的过程中,表现出了强大的生命力。中信证券在发展过程中采用的是业务创新模式,这种业务经营模式的特点如下:第一,这种业务模式的业务结构比较均衡,各种业务都得到了全面的支持和发展;第二,能够对市场环境的影响进行及时响应,在我国市场经济受到各种因素影响产生波动时,可以通过调整业务的比例和权重,着力发展风险较小的业务。

(三)金融控股集团模式。中国平安保险集团在发展过程中,主要采用的是金融控股集团模式,作为一家国内的保险企业,首次尝试了在发展过程中引入外资,通过吸收国内券商投资银行的先进经验,对于中国平安保险集团的业务经营模式和管理模式都进行了相应的调整,从而更好地促进了中国平安保险集团的业务发展。金融控股集团模式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在一个地区发展项目的过程中,能够产生一定的区域影响力,从而为其他券商投资银行做好榜样,并且为以后在该地区的其他项目开展打下良好的基础;第二,投资具备发展潜力的企业,能够通过自身的判断力,投资一些具有发展空间的企业,这种示范性的工作成效非常明显;第三,充分利用服务网点的优势,能够迅速地深入市场,从而不断发展客户群体,扩展其自身的业务模式。

二、促进我国未来券商投资银行业务经营模式的构建策略

目前我国的券商投资银行形成了几种典型的业务经营模式,这些业务经营模式有着自身的特点,与企业的发展方向是紧密相连的。除了这些业务经营模式之外,我国其他的中小券商投资银行仍然采用传统的业务模式进行发展。因此,为了更好地促进我国未来券商投资银行业务经营模式的构建,可以参考以下几点策略。

(一)做好充分准备迎接机遇和挑战。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的不断发展,我国未来券商投资银行的发展环境产生了重要的变化,这些都对我国券商投资银行形成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所以我国未来的券商投资银行必须要做好充分的准备,从而能够更好地迎接未来的机遇和挑战。为此可以做到以下几点:第一,促进我国未来券商投资银行经营能力的发展,通过吸收国外先进券商投资银行的发展经验,同时结合国内券商投资银行自身的特点,不断提高自身的经营能力和管理能力;第二,找准针对我国市场发展前景的正确盈利模式,才能够促进券商投资银行业务经营模式的不断发展,能够使得企业在短期内获得更好的收益。

(二)不断拓宽券商业务的发展空间。目前,虽然我国的券商投资银行业务有多种,但是这些业务在提供服务之前依然设立了较高的准入门槛,所以使得一些业务无法获得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因此,为了更好地构建我国未来券商投资银行的业务经营模式,需要参考以下几点策略:第一,逐步降低一些业务的准入门槛,从而使得这些业务能够服务于更多的群体,能够更好地应对市场的需求,可以在众多的业务中找到更好的盈利点,进一步促进我国券商投资银行的发展;第二,有计划有步骤地尝试一些新的业务类型,通过创新一些业务种类,并且逐步投入市场观察效果,选择发展良好的业务进行重点投入。

(三)完善券商投资银行的各项制度。完善的公司制度是构建我国未来券商投资银行业务经营模式的重要基础,如果在管理和经营结构制度方面存在不完善的地方,那么很可能给我国未来券商投资银行埋下隐患。因此,为了更好地迎接市场变化带来的重要挑战,需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当我国的券商投资银行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能够满足上市条件,那么就积极推进其上市的进程;上市之后需要进一步公开企业的管理结构、经营状况等等,这样能够使得公司更好地重视自身的经营,接受更多人的监督;第二,对于我国券商投资银行中一些不合理的规章制度进行改革,目前我国的很多券商投资银行的制度中,都存在一些不合理的内容,所以需要对这些内容进行删除,才能够促进我国未来券商投资银行业务经营模式更好地发展;第三,建立一定的风险规避制度,使得我国未来券商投资银行的业务经营模式能够经得起风险的检验,能够更好地规避和应对风险,从而进一步促进我国未来券商投资银行业务经营模式的健康稳定发展。

三、结语

券商投资银行对于促进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繁荣和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对目前我国券商投资银行的业务经营模式进行分析,同时结合目前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提出了促进我国未来券商投资银行业务经营模式构建的主要策略。相信,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的不断发展,能够更好地带动券商投资银行业务的发展;反过来,我国未来券商投资银行业务经营模式的构建,能够为我国经济发展带来更多的动力。

【参考文献】

[1]曾美欧,赵海强.中美券商资产管理业务比较研究[J].华北金融,2011,6

[2]张理平.资产证券化与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建设[J].经济体制改革,2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