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百家讲坛经典历史模板(10篇)

时间:2023-06-28 16:50:26

百家讲坛经典历史

百家讲坛经典历史例1

最近几年,以《百家讲坛》为代表的讲坛类节目渐渐红火起来,主持人火起来了,与之相关的图书也火起来了,而与此同时也引起了理论界的广泛关注和研究,而日前,《百家讲坛》开始从“热”慢慢变“冷”了。

一、《百家讲坛》的冷思考

《百家讲坛》还能红火多久,是理论界讨论较为集中的一个话题。在其火热的背后,很多学者报以冷静的思考,认为讲坛类节目有着显而易见的软肋:

1、节目题材的单一

“百家”,只不过是传统文化领域内不同学派和主张的百家,而并非节目刚开播时,天文、地理、人文、社科几乎“无所不至”的学科百家。现在讲的多是历史事件、王朝更替、宫廷秘事等。偶尔也讲讲《论语》《红楼梦》等文学,但都还仅限于名篇大作。正如胡智锋教授所说的:“节目选题往往是单一性的,而栏目则常常需要通过批量的选题来保证正常的运行。特别是播出密度较高的日版节目,往往需要采用有主题、成系列的选题方式。”⑴

2、优秀主讲人的缺乏

讲坛类节目中,主讲人对于节目的收视率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个受观众喜爱的主讲人可能已经让节目成功了一半。2008年,当时《百家讲坛》的制片人万卫承认:“在经过了三年的火爆之后,《百家讲坛》的确遇到了一些瓶颈,症结是让人过目难忘的主讲人的匮乏。”“我们今年的重点就是发现新的主讲人,寻找的过程将相当艰难,我们目前已经派人到各高校去寻找,但现在还没有令人兴奋的消息。”⑵这充分说明了主讲人对节目的重要性,也是《百家讲坛》目前所遇到的一个严重的问题。

3、观众越来越注重节目所传达的知识

这是《百家讲坛》无法回避的问题。08年的春节期间,于丹再上《百家讲坛》感悟《论语》,讲座的第一讲“孝敬之道”就遭网友挑刺。《当〈论语〉遭遇于丹》的作者马千里在网上发帖指出,于丹的《论语》感悟从开场白起就有错,每讲一分钟就有一处硬伤。⑶观众已不再满足于节目的新奇的形式,而开始关注节目能给他们传达什么样的知识,这是《百家讲坛》不得不思考的问题。

4、观众产生审美疲劳

一开始,观众对于易中天,于丹等人的“一家之言”会觉得很新鲜,很独特,节目推出之初,观众的品位还停留在新鲜和猎奇的层次,只是觉得节目讲的那些事,那些野史很吸引人,但久而久之,观众越来越注重节目所传达的知识。节目的内容没有创新,节目的形态没有变化,节目的主讲人缺乏新面孔,势必会造成观众的审美疲劳。

正是因为《百家讲坛》有着这些不可忽视的问题,很多学者对电视“学术论坛”热进行了冷思考,认为“电视顺利地完成了自己由浅俗向深刻的转变”是一厢情愿的想法。电视文化的本质是大众文化,所谓高雅文化也只是大众化的高雅文化,仍然有它的缺陷。从媒介史角度而言,学术思想的形成、发展与传播,主要是在印刷媒介阶段发生和完成的。当社会由印刷媒介急剧向功能更为强大的电子媒介转型时,知识的生产、传播必然被强制纳入电子媒介节目生产的程序之中。面对这种转向,学者们首先思考的不是向受众传播什么样的内容,而是如何使自己的表达更适应电子媒介传播的特点。这样一来,学者某种程度上已经成为电视媒介的一种工具性符号。电视学术文化同样也成为缺乏营养的快餐,它所起的思想启蒙意义也因此大打折扣。⑷

二、《百家讲坛》到底是什么?

自《百家讲坛》开坛以来,对于其到底是学术还是娱乐,是讲学还是说书,学术界的争议就非常激烈。

1、《百家讲坛》是深度娱乐

有学者认为,讲坛类节目是一种娱乐节目,只不过它不像《超级女生》一类的娱乐节目的肤浅和浅薄。浅薄的娱乐满足的只是表面的感官刺激,而真正的艺术愉悦的是人们的精神和心灵。《百家讲坛》正是为有着高雅品位需求的受众提供了适当的选择,是一种深度娱乐,是为了满足工作和生活高度紧张的人们的精神上的放松、愉悦和满足。也有学者持不同意见,认为“新闻与娱乐之间的关系,应该理智对待,不可一概而论。新闻和娱乐边界的模糊,不一定就构成对新闻的伤害。”⑸

2、《百家讲坛》是文学性的说书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张法认为:“知识性的学术是《百家讲坛》的假面,文学性的说书才是《百家讲坛》的真相。”⑹《百家讲坛》是以“学术的名义”和“讲学的方式”,通过电视这一大众电子媒体传播开来并获得巨大的成功。

3、《百家讲坛》是学术与电子媒介的结合

这种观点把《百家讲坛》看成是学术与电视媒介结合之后形成的新的传播形式,学术在经过电视媒介中介后就开始由精英文化转变成大众文化,将学术浅显化、故事化,同时受众定位也更加宽泛、模糊。

4、《百家讲坛》是传媒的商业运作

这是很多学者对《百家讲坛》批评的原因之一。首先电视媒体必须要考虑到收视率问题,收视率本身就是一个重要的商业指标;《百家讲坛》不可避免的需要追逐收视率。其次,《百家讲坛》的造星运动正在加强。比如被炒得火热的易中天、于丹等一些“学术明星”。

三、《百家讲坛》对传统文化的影响

《百家讲坛》获得受众的广泛关注,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人们对中国传统历史文化的关注度之高。但它对于传统文化到底有什么样的影响呢?学术界对此也是“百家争鸣”!

1、《百家讲坛》有利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普及

以李泽厚为代表的一些学者认为《百家讲坛》对传统文化的大众化有着积极的作用。它让大家重新产生对中国经典的兴趣。对于于丹,李泽厚的评价是“她是做普及化平民化的工作”,“她只是在宣传孔子的思想,有点相当于西方的布道士。”“布道士需要一大批人来做。他们是精英和平民之间的桥梁。”⑺

不可否认的是,因为《百家讲坛》,让许许多多的观众开始真正关注中国的传统文化和历史。“《百家讲坛》的工作不过是启蒙这一渐进过程中的一小步,但却是开创性的一小步。就中国目前的基础人文教育程度而言,他们的努力为中小学学生打开了一片新天地,让他们有可能呼吸到较为新鲜的空气。”⑻

2、《百家讲坛》不利于传统文化的普及

当前社会正处于一个急剧的转型期,经济迅猛发展,生存压力日益增大,社会风气相对浮躁,人们的精神世界愈发变得焦灼和惶恐,越来越少的人能够静下心来阅读经典,所以越来越多的人用《百家讲坛》来代替学习经典文化。因此有一批学者认为“《百家讲坛》的做法不是有利于传统文化经典的普及,而是有利于文化经典的歪曲”。“不是帮助人们接近经典,而是在导致人们远离经典。”“《百家讲坛》的深度娱乐对你的心理系统产生影响,还要占据你的大脑空间。但它又把历史故事和历史人物戏剧化、传奇化和简约化了,结果人们获得的是一种片面的理解。当内容本身出现问题时,娱乐形式越是有助于人们接受,人们接受得越牢固,它对你的危害就越大。”⑼

历史学家朱铮维更是直接表明:“于丹不知《论语》文本为何物”“没有一处心得是于丹自己的”。⑽因此,如果用 《百家讲坛》来代替对于传统文化的学习,将势必造成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歪曲,同时也会“误人子弟”。正如有学者指出的:此类节目不可能造就精英文化与草根文化的“完美结盟”,不可能承担传承传统文化的重任,“尽管以历史、经典为主要内容,但它们只是节目的招牌,一个用来吸引眼球的噱头。‘电视讲坛’毕竟只是大众文化的一种表现。”⑾

对于《百家讲坛》的这些争议,笔者认为,我们无需去评价谁对谁错,至少它反映了大众内心深层对传统文化“真”的渴望。另外学术有了争议才能有发展,在这些争议中,也可以让大众形成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注,从而形成自己的判断,去辨别,去思考。而《百家讲坛》也在这些争议中找到自身的问题,不断去改进与创新,才能使节目始终保持旺盛的生命力。

注释

⑴胡智锋,《中国电视策划与设计》,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4年版,第66页

⑵2008年2月18日《新安晚报》

⑶2008年2月21日《合肥晚报》

⑷罗锋,《对电视“学术论坛”现象的冷思考》,《新闻记者》2006年10期

⑸陈力丹、闫伊默《中国“电视讲坛”节目的生态分析》,《现代传播》2007年3期

⑹《会诊百家讲坛》,安徽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第1页

⑺2007年3月22日,《南方周末》

⑻刘玉宇,《话题2006》,三联书店2007年版

⑼《会诊百家讲坛》,安徽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第43页

⑽《南方人物周刊》

⑾夏忠敏、刘建新,《从被叫停谈起》,《新闻记者》,2007年10期

参考文献

⑴宣炳善,《说史”还是“说书”――兼论易中天的知识分子历史观》,《学术界》,2007年04期

⑵樊艳丽,《现代传媒在弘扬传统文化中的优势与局限――基于央视〈百家讲坛〉的思考》,《沧桑》,2007年05期

百家讲坛经典历史例2

易中天

曾任《百家讲坛》总策划的解如光回忆说:“2004年,我在凤凰卫视第一次听易中天讲座,当时一些学者讲武汉人的素质,当别人引经据典,用很理论的语言讲武汉人意志、品质的时候,易中天说,武汉人每天早晨都要吃一碗热干面。他用武汉人吃热干面的劲儿,讲武汉人的务实和坚韧。我一听就觉得他不是咬文嚼字的人,是我们《百家讲坛》需要的人。”不过,时任制片人万卫说,易中天刚开始讲汉代刘邦,总是忽视细节。“前面都铺垫好了,讲到鸿门宴他说:下面该是你们都知道的鸿门宴,就不讲了。我问他为什么不讲了?他说,这谁不知道啊?我们跟易老师讲,观众想听的就是这个,他们要听您的版本的鸿门宴。”为了吸引观众,易中天规定自己在5分钟内设计一个悬念,在那里自编、自导、自演独角戏。易中天曾打趣说:“孔子如果活到今天,肯定会上《百家讲坛》,或者在网上开博客。这实在比东奔西走到处游说效率高多了。”

于丹

“别以为孔夫子的《论语》应该仰望,高深地隐藏多少奥秘,其实这个世界真正的真理永远是朴素的,如太阳东升西落,如春耕秋收,《论语》告诉大家的永远是最简单的,《论语》真正的道理是告诉别人怎么才能过上心灵所需要的快乐生活。”2006年“十一”期间,于丹在《百家讲坛》的第一句话,就以绝对的高度,一锤击碎了几千年人们对经典膜拜的梦想。短短7天,她迅速成为一颗璀璨的明星,受到很多人的喜爱和追捧。此前,作为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的教师,于丹为央视多个栏目做过策划。但初上《百家讲坛》,她一时之间也摆脱不了给大学生讲课的架势。栏目组提醒她,把姿态放低些,再低些。于是,于丹用“孔子只有温度,没有色彩”,“它不烫手,不冷漠,略高于体温,亘古不变”等感性语言来诠释孔子。此后,于丹还开讲《庄子》及昆曲。她认为:“道无处不在,它原本是每个人生活中温暖的启迪和劝导。”

纪连海

和易中天、刘心武等大学教授、著名作家的身份不同,在荧屏上引经据典、侃侃而谈的纪连海,只是北京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的一位普通的历史教师。当年,为了让自己的课堂充满魅力,他甚至买了相声名家刘宝瑞30集单口相声《官场斗》回来研究。在《百家讲坛》,纪连海的演讲找不到学者常有的儒雅风度,他总是激情万丈,讲到激动处还常常跺脚、拍桌子,甚至双手颤抖、呼吸困难。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他对历史的情感,以及讲课的那种语气—带着浓浓北京味儿,把故事当成单口相声讲的语气。那些杀伐决断,那些血腥味儿,在他的口中,就成了古城茶寮中的家长里短。他的“和珅十讲”以平均收视率0.69%荣登《百家讲坛》开播5年来的收视率冠军,至今无人超越。有人问他,作为中学教师,在大学教授、专家学者云集的《百家讲坛》,是否感到压力,纪连海回答说:“站在《百家讲坛》的讲台上,和专家教授们讲得一样好,应该是他们有压力才是啊……”

王立群

百家讲坛经典历史例3

党的十报告强调,要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追求和无穷尽的精神财富,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深厚基础,是建设中华民族精神家园的重要支撑。但当下人们对于传统文化的错误解读甚至种种文化庸俗化现象令人担忧。我们应努力学习和保护传统文化,深入思考并努力营造一个良好的文化氛围,把古老的中国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一、传统文化特点及其现状

任何国家和民族的文化发展都离不开一定的文化传承。传统文化是我们祖先劳动和智慧的结晶,体现在历史和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如诸子百家、琴棋书画、民间工艺等,无不昭示着华夏民族曾经的文明和强盛。中国传统文化有着延续性强、民族特色鲜明、内涵博大精深等特点。这就决定了我们对传统文化的解读不能随意娱乐化、肤浅化。在物质文明发达的今天,传统文化却渐渐淹没在快餐文化疯狂的包围下。

面对本该引以为豪的五千年文明史,本该深入每个国民灵魂的传统文化,我们却没有更加深入的了解,这正是因为对文化的普及工作不到位。一句传统,多少距离,请不要将历史沉淀的那些优秀传统文化装在那个叫做历史的匣子里。

二、以《百家讲坛》为例思考传统文化传播

面对中国传统文化传播不力、普及不广的现实,政府、主流媒体也担负起了复兴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2001年中央科教频道开播的《百家讲坛》是一档普及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栏目,易中天《品三国》和于丹《说论语》等节目的热播也掀起了“国学热”和“论语热”。《百家讲坛》的出现可以看作是中国传统文化传播在当代的一个缩影,在传统文化传播的阵地上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百家讲坛》刚开播时收视率异常惨淡,甚至为零。其后清宫戏的热播使得阎崇年《清十二帝疑案》一炮走红。从刘心武揭秘《红楼梦》、易中天品三国、马瑞芳讲《聊斋》,再到于丹的《心得》,《百家讲坛》涌现了很多知识渊博,专业功底深厚的学者。他们以严谨的态度来对待学术,将正史、野史、古今中外经典言论以及自己独到的见解讲授给观众。

其成功处首先在于《百家讲坛》抓住了大众文化需求不断提高的时机。21世纪中国经济迅速发展,人民在物质层面的需求基本得到满足,转而追求更高层次的精神文化消费,《百家讲坛》应运而生。

其次,以电视媒体传播的方式很成功。信息化时代的文化传播必须采用现代化方式,如网络、电视等大众媒介。通过一对多的方式突破传统课堂模式,一个讲师面对成万上亿的观众,庞大的受众数量能高效快速的将一种文化观点传播到千家万户,并由此将传统文化植入大众思维,潜移默化地提高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度。

再者前期内容充实、质量很高,专家学者深谙电视媒体之道,既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又能正确把握专业知识与大众文化修养之间的差距。从曲高和寡的学术讲坛到接地气的内容形式,《百家讲坛》涌现出大批专家学者将传统文化推入大众视野。讲师们深入浅出地进行学术讲解,将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转化成大众能接受的内容。

随着节目的发展,《百家讲坛》也开始呈现出一些弊端。任何电视栏目的开展都以收视率为支撑点,《百家讲坛》也不例外。它的节目选题渐渐狭窄,最后因收视率下降提出放弃“百科全书”,重点强化人文类节目专题,使《百家讲坛》的题材局限于文史一家。同时《百家讲坛》后期在选人和节目制作方面没有严格把关,所选讲师水平参差不齐。有的专业知识底蕴不够深厚,有的甚至曲解历史、主观臆造,内容琐碎肤浅,与《百家讲坛》学术色彩浓厚的定位相悖。再者,其后期制作模式缺乏创新,发展后劲不足。传统文化的持续发展要有可以扎根的土壤,必须激发大众的兴趣并引导其探索研究。可自易中天《品三国》以来,许多后来者便纷纷套用其讲史模式,长期以来形成了“八股文”式的套路,以致节目质量日趋下滑,使得人们审美疲劳,观众流失量大。

三、让知识可感,让思想可触

历史是一个民族延续与发展的灵魂,优秀的传统文化更是灵魂的精髓。过去,现在与未来一脉相承,历史是我们的根。我们不要鲜活的病态,也不要僵尸的历史,而是要实在的、有意义的、可知可感的传统文化,也就是要赋予传统文化新的生命。那么,传统文化究竟应该如何传播呢?

首先,找到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契合点,将传统文化融入现代文明之中。让优秀的传统文化为社会精神文明建设服务,与时俱进,赋予传统文化新生。我们要拥有历史的眼光,兼具国际视野,并结合中国国情加以阐释。如易中天《品三国》用通俗的语言解读历史,为受众的理解认识提供一个更加开阔的视野。

其次,加强传统文化的研究深度与普及广度。凡一国文明,本国定会有许多专业或非专业人士对其进行深入研究,有深刻的理解与认识。普及广度即增加文化的认可度,只有让文化具有生命力,才能让每一个国人充满民族自豪感并将其发扬光大。通过网络、电视等大众媒介或手机报等形式,让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与文化消费者普遍联系,更好地向大众普及传统文化。还应从小学教育开始开设国学课程,营造一种诵读经典的氛围。

最后,政府的决策是社会发展的导向,政府将文化建设尤其是对传统文化发展的重视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并将发扬传统文化落实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使发展优秀传统文化成为国人的共识。教育是立国之本,传统文化传播也要“从娃娃抓起”。在文化建设中加大科研投入,让中国拥有更大的专业学术的人才力量。同时,社会主流媒体对公众和历史负责并进行正确引导,弘扬正确先进的价值观与文化观。此外,社会成员也要自觉担负起弘扬传统文化的责任,无论是学校、家庭还是大众传媒,都应加强对传统文化的传播和弘扬。

四、小结

《百家讲坛》的发展过程告诉我们:传统意味着历史,要用历史的、发展的眼光来审视、定位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体系,应坚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的原则。传统文化的传播是一个长期而且艰巨的任务,绝非一朝一夕所能达成。我们要在现有的基础上,用更加开阔的视野和更专业的精神对待,不断继承发展。同时又不能离开社会群体孤立创造,孤芳自赏。只有让更多人关注传统文化,以负责任的态度对待历史,保护好中华的灵魂,才能让子孙后代为中华几千年的历史积淀感到光荣并不断的传承发展。

项目来源:西华大学“西华杯”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项目

参考文献

[1] 陈啸.《百家讲坛》步入衰退期的表现及产生原因[J].科海故事博览.科技创新.2012年7期

百家讲坛经典历史例4

《百家讲坛》是中央电视台第十套(cCTV-10)2001年7月9日开播的讲座式栏目,栏目宗旨为“建构时代常识,享受智慧人生”。栏目选材广泛,曾涉及文化、生物、医学、经济等各个方面。现多以文化题材为主,并较多涉及中国历史、中国文化。2001年7月诞生以来,《百家讲坛》曾一度收视率走低,可以说历经坎坷。在栏目生存的压力下,编导们逐步探索出了一套成熟的运作机制,涉及内容和形式方面的变革,逐渐开辟了搭建学院文化(精英文化)、大众文化和主流媒体三者桥梁的崭新局面。

随着《易中天品三国》和《于丹心得》的开播,《百家讲坛》的社会关注度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巅峰状态,笔者试总结出该栏目的如下几个特点。

一、普及大众的栏目定位

在早期的定位里,《百家讲坛》走的是“文化品位,科学品质,教育品格”的路线,将观众群定位在受教育程度较高、欣赏品位不俗的知识阶层,主讲人选也瞄准了全国最好的学者、教授,选题更是专业性较强的学术命题。这样的栏目理念在某种意义上等同于学院教育(精英教育)的课堂外延伸,以高端学术讲座的姿态出现在媒介传播的信道上,渴望精英文化实现更加广泛的传播效能。而据央视收视率调查显示,初中文化水平的观众占收视观众群的第一位,对此,《百家讲坛》的制片人万卫酝酿了栏目定位的调整和整体栏目理念的更新。

改版后的《百家讲坛》显然走了更加亲民的路线,对于主讲人的要求也是要让“15岁的中学生能听懂” (于丹在《百家讲坛――解读于丹》中谈到)。观众群的变更使大众文化普及覆盖了高端学术研讨,相应而生的就是主讲人的选择和讲授方式的变化。现在的《百家讲坛》寻找能够将文化命题以通俗易懂的方式读解给更广泛观众的主讲人,期待实现口语化传播经典文化的新传播方式。于丹和易中天就是其间的杰出代表,虽然对他们重读经典的方式褒贬不一,毁誉参半,但可以肯定的是《百家讲坛》及主讲人们在“文化走向大众”道路上无所畏惧地上下求索。

二、电视讲坛的多样化形式

相对传统的学院讲坛和电视讲座节目来说,《百家讲坛》最突出的特色就是多样化形式在节目中的巧妙运用。在节目中,图片、字幕、影像资料的穿插使用使得讲述内容更加形象直观。电视作为一种媒介,有其自身独特的传播特性,在每一期节目中,《百家讲坛》往往适时地插入人物肖像、相关背景或是影视剧的片段并配以恰当的音乐甚至是专门制作的画风诙谐的卡通片,用以总结、概括或图示主讲人的观点。描绘主讲人讲述的生动故事,补充和故事主干密切相关的信息细节。易中天在《百家讲坛》上品“三国”,讲到古代的脱靴之礼时,在讲台上亲自示范;于丹在讲《论语》心得时涉及古人的“坐”,用两只手的动作比划进行了形象的解释,诸如此类都是《百家讲坛》在电视讲坛节目的发展上求新、求变的积极尝试,也体现了该栏目所选主讲人不拘一格、有别于传统课堂讲授的独特风格。

三、“学术明星”养成

这是一个颇具争议性的问题。很多人将《百家讲坛》推出的主讲人易中天、于丹的走红称为一种“现象”。所谓“易中天现象”、“于丹现象”也就是指,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学者变成一个“明星学者”,从一个普通的教授变成一个“超级教授”的过程。《百家讲坛》的制片人万卫提出对主讲者遴选的三个标准:学术水平、表述能力和人格魅力。尽管于丹教授在受到社会广泛关注后不断谦逊地表示,她之所以受到如此多的关注是因为先贤的经典从内心唤醒了观众、读者,她所做的只是向大众传播了她理解的《论语》、《庄子》,用其中蕴含的人生哲理解开了他们心中的种种郁结,然而不可否认的是她纵观古今,信手拈来的潇洒自如和贯穿在讲述过程中的那一份气定神闲。

百家讲坛经典历史例5

每天中午12点45分,我都会准时收看中央十台的“百家讲坛”。“百家讲坛”是由一些大师来讲中国的传统文化和分析一些经典著作,告诉我们为人处理的道理。

我是在妈妈的强迫下看的,那时,我喜爱的动画片------《名侦探柯南》正在热播中,我自然是一万个不情愿,可是,妈妈可不管这么多,直接调到了十台,津津有味地看了起来,没办法,我也只好忍气吞声地呆呆地看这“百家讲坛”。但是,渐渐地,我被里面的故事吸引了,从王立群读《史记》,我知道了一个朝代兴衰的历史原因有很多,明白时代是一步步前进的。从易中天讲诸子百家争鸣,我知道了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以老子为代表的道家,以韩非为代表的法家,以墨子为代表的墨家等思想的具体的内容,虽然有些我还不太明白,但我一定会读读这些经典,吸取里面的精华。从鲍鹏山《新说水浒》,我明白了故事中各个英雄人物性格的形成过程,在以前,我还只是简单地认为《水浒传》只是一本打打杀杀快意恩仇的书,通过鲍鹏山老师对里面细节的讲解,我知道了看名著是要细嚼慢咽地,里面108条好汉,个个性格不一,来历不同,作者能处理得这么好,每一个英雄好汉的性格形成的原因以及各自的归宿安排得合情合理,这是作者的高明之处,有时间,我一定再细细地咀嚼这部经典。从曾仕强教授讲胡雪岩的启示,胡雪岩能从一个放牛娃成长为一个富可敌国的红顶商人,我明白了诚信是人的第二性命。从钱文忠老师解读《三字经》,我知道了四书五经的一些大致情况,以后,我也会慢慢地去读这些经典。

“百家讲坛”已经成了我的精神食粮,就像每天要吃饭一样,一天如果没“吃”,我会觉得心里空空的。里面讲解的一些道理,必定会使我受益无穷。我会一直看下去的。

百家讲坛经典历史例6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5-0-01

《百家讲坛》是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CCTV-10),自2001年7月9日起开播的讲座式栏目。作为大众传媒方式的一种,《百家讲坛》为了获取高收视率,就必须采取一些手段迎合观众,这就在传播中国古典文学时,不可避免地产生了一些弊端。本文力图探究《百家讲坛》作为现代传媒方式,对中国古典文学传播的消极影响,从而从中得到一些有益启示,以求使文学传播者和接受者在现代传媒方式下,对中国古典文学有正确认识。下面具体就《百家讲坛》对中国古典文学传播的消极影响进行如下分析。

一、对经典文本产生误读

《百家讲坛》中对经典文本的误读包括对字词的误读,以及对历史文化知识的误用。经典文本是民族智慧的结晶,阅读经典文本是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精神的关键所在,然而在这个“泛娱乐化”时代,经典文学的阅读,只限于相当少的一部分知识分子。《百家讲坛》栏目组,为了避免被淘汰的命运,不得不以提高收视率为一切出发点。为了迎合大众的观赏品味,栏目组决定让主讲人们采用新颖通俗的讲解方式,并且要特意故事化讲述、制造好莱坞大片式的悬念,不惜以牺牲节目的学术性为代价,这就产生了对经典文本的误读,致使广大受众对文学经典产生了误解。下面以易中天在讲解《三国演义》时产生误读为例。

易中天在《百家讲坛》中讲《三国演义》时曾质疑“空城计”并不是诸葛亮发明的,而是曹操发明的。他在节目中说曹操和吕布两军作战期间,曹操的军队由于去收麦子,城内几乎没有什么兵力了。就在这时,吕布的军队突袭过来,曹操急中生智,将随军的女眷都派遣到城墙上,摆出各种造型制造出歌舞升华的假象蒙骗吕布军队。吕布确实上了当,他看到远处的丛林好像有敌军暗伏,便慌忙下令撤了军队。因此,易中天便认为是曹操发明了空城计,而罗贯中把空城计嫁接到诸葛亮身上是“恶搞”,这好像是易中天在学术上的一大惊人发现,几百年来的读者都被罗贯中误导了。

但是要注意的是,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是文学作品,并不是史学作品,就作为文学创作的《三国演义》而言,它是以《三国志》的史实作基础,进行大量艺术加工而写成的历史演义小说,所以后人说它“七分事实,三分虚构”,正表明作为文学作品的《三国演义》和作为历史作品的《三国志》的分野。在《三国演义》中,空城计是罗贯中以《三国志》为基础,对民间的三国故事进行提炼概括,并且巧妙地移花接木而成的。这样的创作突出了伟大军事家诸葛亮胆识与谋略的超群,而且更符合作品“尊刘贬曹”的价值取向,可以说这是罗贯中创作中的出彩一笔。而易中天没有尊重文学创作的可虚构性原则,却硬要节外生枝地把空城计说成是曹操发明的,污蔑罗贯中是在“恶搞”,这是对文学经典的权威性的亵渎,并且是对文学经典的误读。这种误读不仅质疑了《三国演义》的经典性,而且严重误导了电视观众。

不可否认,易中天的通俗时尚的讲述方式,吸引了广大受众的眼球,激发了观众对《三国演义》等文学经典的阅读兴趣。但是这种以牺牲知识的真实性来换得轻松愉快讲解方式的行为,使得错误在电视传媒下广泛传播起来,误导了广大受众,导致受众对经典文本产生误读,这种后果是十分严重的。

二、文学活动娱乐化

改版后的《百家讲坛》为了提高收视率,采用了说评书、讲故事、制造悬念等一系列手法,使得它放弃了早期注重学术品位的定位,逐渐走向了娱乐化道路,从“学术电视”变为了“电视娱乐”。《娱乐至死》的作家波兹曼说“电视已经让我们成为了娱乐至死的物种”。这种一味迎合观众品味的做法,造成了《百家讲坛》学术性的淡化,成为了“娱乐化学术”。

《百家讲坛》请了刘心武讲《红楼梦》,请了于丹讲《庄子》、《孔子》。这两位学者都不是研究这方面的专家,但是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是因为他们能够抓住广大受众的心理。想要抓住受众就必须去迎合他们的品味,在唯收视率马首是瞻的媒介生存状态下,《百家讲坛》成为了文化包装下的娱乐产物。为了达到吸引观众的目的,《百家讲坛》把故事情节传奇化、文学经典通俗化当成节目的制胜法宝。

易中天的“品三国”,为了达到娱乐性效果,不惜以违背古典文学的原意为代价,这样的毫无节操地采用娱乐性手段迎合观众,可以说是完全漠视学术的权威性。易中天在讲座中穿插着大量不恰当的比拟,例如,他把刘备比作绩优股,谈到赤壁之战时,把孙刘结成联盟的得与失,竟比为现今搭伙的兄弟抢银行的成功与失败。易中天把刘备这个皇叔比作了注水的猪肉,因为要为刚开的公司找“CEO”,才去隆重找诸葛亮一探虚实。

刘心武讲《红楼梦》悬念不断,足把《红楼梦》讲成了悬疑推理小说,确实充分满足了观众的猎奇心理,但是他的这种讲解方式也造成了过度娱乐化的后果,他为了制造娱乐而制造悬念,为了制造悬念而制造了牵强附会的文学误读。他在《百家讲坛》上以这种方式讲解的揭秘《红楼梦》,在学术界便引起了不小的争议,中国红学会会长张庆善先生认为刘心武的“秦学”根本不是什么学术研究,而是在搞创作、编故事。在这里我们看到了学术已经被严重地异化,文学活动充斥着娱乐性。文学经典原著被搬上《百家讲坛》后,在主讲人另类的讲解下,已经很难让人领略到它们原来的风采。在这个娱乐至死的年代,《百家讲坛》确实让中国古典文学重回大众视野,但失去了原来的味道。

三、接受者的主体性消解

百家讲坛经典历史例7

我对宋史很不了解,一次,我在电脑上搜关于历史的百家讲坛视频,看到了做客百家讲坛讲述专题两宋风云之康王赵构,听着袁老师精彩的讲述,这段历史一下子就迷住了我,也使我从中受益匪浅。

两宋风云这个专题给我们展现了从北宋靖康之变到南宋皇帝宋高宗禅位这40多年来的风风雨雨。在此之中,一个又一个精彩之幕不断上演。若将中华5020xx年的历史比作深蓝色的天空,那么这40多年的历史就是这广阔天空中的一颗闪亮的星星。看完了30集的讲述,不仅让我对宋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有了更多的了解,而且使我学到了不少的东西。

40多年来,宋金两国虽有几次议和,但仍处于战争状态。一场场著名的战事令人拍案叫绝,一次次错误的决定让人嗟叹不已,一位位英雄人物在深入了解他们后,更使人顿生敬佩之情。老师说,事物应该一分为二地去看待。虽然诸位人物身上有许多的缺点,但我们更应懂得汲取其中的精华之处。正如论语所讲:“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宋高宗的朴素节俭,秦桧的富有心计,岳飞的忠心、勇敢,韦贤妃的冰雪聪明,都是非常值得我们去认真体会和学习的。

两宋风云只是历史长河中的短短一瞬,仿佛划破夜空的一颗明亮的彗星,让人感受到之中的悲壮,让人惋惜它的匆促。它虽然是历史中最精彩的一幕,但“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作为新一代的青少年,我们更应好好学习,实现人生的价值,并为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百家讲坛观后感

今天,我看了赵玉平教授的“百家讲坛”之“跟司马懿学管理”的(1、2、3)篇,受益无穷。在这里,我认识了司马懿的足智多谋、为人谨慎、毫不马虎,对待他人的耐心,打起仗来,毫不慌乱,能仔细认真地思考,镇定无比。对待领导,谦虚恭敬,深受曹操、曹植的器重,因为他做事细心认真,又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所以不断升官,以前像是一栋房子的一根水管,现在像是房子顶天立地的一根梁,真是“以前靠着墙,现在顶着房”啊!

他不但十分会用兵,而且能猜测别人的想法,无所不能,所以屡战屡胜,霸气凌人,用一个词来比喻他的性格实在是再好不过了:冷月狼。而且,在百家讲坛里,我知道了,他的脖子竟然能180度大转弯I以人往前走,头往后看。我还知道了,曹操怕有人杀他,竟然装做梦里杀人!事情是这样的:曹操当了丞相,兴奋不已,但是他怕有人会在夜里来此杀他,就对他的手下说:“我最近不知得了什么病,经常梦见我在梦里杀人!”有一天晚上,他在睡觉,他的手下把他的被子盖好来,他听到了声音,“刷”的一声拔出剑,眼睛还闭着,就一刀把那人的脑袋给割掉了!第二天早晨,他看见他杀的人,还一直在装,问其他人,说:“谁杀了我的兄弟!”其他人都说是他自己杀的,他就对他们说,没办法,他会梦中杀人。这起到了杀一儆百,杀鸡儆猴的作用,让别人不敢靠近他,这也充分的体现了曹操这种多疑的心。

百家讲坛里讲的都十分有道理,我还要去看咯,拜拜!

百家讲坛观后感

今天看了百家讲坛,这次王立群教授主要讲的是“合纵连横”,说实话,刚刚听到这个词的确有点陌生,下面,我就向大家来说说什么叫合纵连横吧!

合纵连横简称纵横,战国时期纵横家所宣扬并推行的外交和军事政策。苏秦曾经联合“天下之士合纵相聚于赵而欲攻秦”(战国策·秦策三),他游说六国诸侯,要六国联合起来西向抗秦。秦在西方,六国土地南北相连,故称合纵。与合纵政策针锋相对的是连横。张仪曾经游说六国,让六国共同事奉秦国。秦在西方,六国在东方,东西相连,故称连横。

讲一个关于合纵连横的典故吧。公元前320xx年的一天,秦国的使臣张仪来到楚国,对楚怀王说:“秦王愿意和大王结成兄弟之国。大王如果能同齐国断交,秦国愿献地六百里,两国永远和好。”楚怀王听了非常高兴,便一口答应下来,并派使者同张仪一起来到秦国,打算接收土地。可是刚入秦国境内,张仪就假装从车上摔下来,称病不出,拒绝会见楚国的使者。楚怀王见秦王迟迟不肯献地,以为秦王担心楚与齐的断交不够彻底,于是又派人北上大骂齐王。齐王被惹怒了,坚决和楚国绝交,并且与秦国建立了联盟关系。当楚使再次向张仪索讨献地时,张仪却说:“哪有六百里地献给你们,一定是听错了,只有六里宽嘛。”楚怀王发觉上了当,决定发兵攻秦,结果受到秦、齐两国夹攻,楚国大败而归。接着,在蓝田交战中,楚国又被秦国打败,割给秦国两个城市。从此,楚国就一蹶不振。这就是张仪采用连横政策,帮助秦王离间敌国联盟,扩张秦国势力的典型例子。

合纵连横就是一种外交的国策选择,关系着一个国家的未来,其历史作用受到人们的重视,也是智慧的一种表现。

百家讲坛观后感

我是百家讲坛一名忠实的小“坛友”,收看这个节目已经两三年了。古人云:“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这个节目增长了我的知识,开拓了我的视野,使我懂得了很多的道理。

最近一期节目是河南大学的王立群教授讲的“王立群读史记之秦始皇”。有人说秦始皇是一个暴君,暴虐无道,也有人说秦始皇是“千古一帝”,名垂青史。听了王教授精辟的讲解和独到的见解,我对秦始皇有了新的认识,也了解了许多这位“始皇帝”鲜为人知的故事。

世人对秦始皇的功过评说不一。他有许多伟大的功绩,像众所周知的灭六国、统一度量衡、文字和货币、统一车轨、修建驰道和水路等等。并且秦始皇身上也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一次,秦始皇派兵攻打楚国,由于没有听取老将军王翦的意见,而是派遣了没有经验的李信,李信大败而归,秦始皇事后非常后悔,便亲自去王翦家认错,请王翦亲征伐楚。这件事反映出秦始皇知错就改的品质和他宽厚的胸襟气度。

当然秦始皇犯的错误也不少,他增加税赋,刑法严苛,加重了老百姓的负担,甚至听信术士的邪说歪道,大兴土木建造宫殿,使百姓们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苦不堪言。他修建了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城,虽然保卫了领土,并给后人留下了珍贵的遗迹,却也埋葬了无数的生命,家喻户晓的传说“孟姜女哭长城”就是百姓们对秦始皇暴政的控诉。

王立群教授还告诉我们,“焚书坑儒”这个典故也是有争议的。“焚书”应该是指焚烧经书,“儒”并不是指儒家的读书人,而是算命的人,也就是“焚经书,坑术士”,这是后人对秦始皇的误解。除此之外,我还知道了与秦朝有关的“奇货可居”、“指鹿为马”、“图穷匕见”等成语的由来,真是令我受益匪浅。

听了我的介绍,你是不是也喜欢上了这个节目呢?那么每天中午点45分,我们就相约百家讲坛吧!

观百家讲坛有感

百家讲坛经典历史例8

但是,且慢,当我们屡屡被这部作品字里行间的轻松幽默所吸引并发出会心之笑时,是不是会有一种似曾相识之感呢?我们不会以为是在收看中央电视台的《百家讲坛》栏目吗?不是易中天在讲《三国》,或是王立群在讲《史记》吗?而现在又有一位乌角道人,站出来给我们讲“汉朝的故事”。只不过,这一次,这位主讲人没有走上电视,登上“百家讲坛”,而是隐身于网络之后,凭借电脑键盘所敲打出的“静态”文字,取代了“动态”讲演,有声的语言变成了无声的语言。然而表达方式依旧、语言风格依旧、 传奇色彩依旧、对历史的生动化演绎依旧……

《百家讲坛》栏目在新世纪的中国构筑了一道独特的文化景观,然而仔细分析,这一现象又并非孤立的,而是有着远为深广的文化背景。改版前的《百家讲坛》跟凤凰卫视的《世纪大讲坛》风格近似,虽然在文化界享有不错的口碑,反响却不够热烈。而改版后的《百家讲坛》却一路蹿红,其原因何在?归纳起来,节目做了几个重要调整:一、主题基本限定在讲中国历史或国学经典;二、每位主讲人做一个专题系列(长达数集)的演讲;三、演讲风格幽默生动,富于故事性与时代气息。可以说,《百家讲坛》吸引人的“秘诀”在于,主讲人充分展示了历史故事的魅力与演讲修辞的魅力。《百家讲坛》也由此衍生出了一种处理历史的方式,即以草根式的通俗语言,将历史进行现代演绎。但这又不同于带有野史和传奇色彩的历史演义,主讲人所依据的来源基本是正史,因此在史实方面,主讲人想象力发挥的余地不大,所能发挥的只能是讲述的方式以及“当代启示”方面。

在这部网络作品《大风歌――汉朝的故事》中,我们随处可见“百家讲坛”式的讲史方式的影响。我一直不称这部作品为“小说”是因为,作者几乎没有凭借自己的想象力进行虚构,他依据的是严格的史实,有的地方甚至直接就是《史记》或是《资治通鉴》的白话翻译简略版。正如叙事人自云:“……这不能怪我,只能怪司马迁、陆贾、班固以及司马光等等长胡子及没长胡子的老先生。对不起,我虽然有时很不情愿,牢骚很大,腹诽甚多,但依然要忠实于他们的记录。可以戏说、不能杜撰。这,是我的写作原则。”“首先声明,以上所述,皆出自《史记》《汉书》《资治通鉴》等正史,我没敢乱做发挥。”因而这部作品准确来讲不是小说,而可以称之为“乌角道人讲楚汉历史”――历史是限定的,可发挥的只是这个“讲”,这是显现作者个性之处。比如我们在作品中常常读到这样的句子:“当下刘氏企业效益下滑,散户、小股东清仓或盘中换股追求效益最大化,完全可以理解。”又或是“项羽的理由是,俺现在发达了,就要回家显摆,不然好比穿着LOUIS VUITTON的品牌男装,顶着LOTOS的高档眼镜,戴着ROLEX的手表却行走在夜晚,无人欣赏,无人喝彩,有啥意思?(‘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行,谁知之者!’)”

百家讲坛经典历史例9

国学复归及其必然性

由于其内涵丰富、外延广泛,“国学”一词至今在学术界没有一个统一、精准的定义。在古代,国学指代国家设立的学校,《周礼·春官宗伯第三》中记载“乐师掌国学之政,以教国子小舞”。唐代韩愈在《窦公墓志铭》中亦有“教诲于国学也,严以有礼,扶善遏过”。近代意义上的国学则是在清末民初西学东渐的历史背景下提出来的,“借用汤因比的‘历史文明’理论来说,中国国学的诞生,主要是中国人和中国社会面对西方文明的‘挑战’而提出的‘应战’之举”[1],“国学”是中国文明与西方文明的激烈冲突的产物。多数人认为国学定义始见于章太炎的《国学概论》,胡适曾为国学下定义说:“‘国学’在我们心眼里,只是‘国故学’的缩写。中国的一切的过去的文化历史,都是我们的‘国故’;研究这一切过去的历史文化的学问,就是‘国故学’,省称为‘国学’。”[2]这里胡适为国学下的定义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看做广义上的国学,“一切过去的历史文化的学问”,不仅包括传统的文学、历史学、哲学等学术领域,还包括音乐、书、画、建筑等艺术领域,医卜星象等自然科学领域乃至宗教信仰领域。20世纪90年代末期,借助当代大众传播媒介,掀起了新一轮国学文化热,至今方兴未艾,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与思考。本文中笔者所理解的国学指代的是狭义下的国学,即以儒释道为主流的中国传统的文化与艺术。

国学热在大众传媒时代出现并非偶然,它有着历史的合理性与必然性。从传播学角度分析,可得出以下原因:

首先,受众因素。在信息传播过程中,受众是信息的接受者与反映者,是媒介产品的最终消费者,受众的接受程度是传播效果的主要体现。一方面,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物质极大丰富,人民群众在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开始转向对精神文化消费品的需求,人们要求了解中国古代的传统文化艺术,满足更高层次的生活追求;另一方面,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开放的社会机制与环境为人民群众的多元价值观提供了条件,但也会造成各种价值观交织、思潮激荡,甚至道德沦丧、人们精神空虚的社会现象,而国学中的观念与思想特别是儒释道伦理则为人们提供了心灵的依托,帮助人们树立主流价值取向、找到现代社会生活的个人坐标,重新构建信仰体系;同时,随着我国综合实力的显著提升,世界各国广泛设立了“孔子学院”以了解“中国形象”,强烈的民族主义情结增强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民族认同感,“国学热”受到广泛关注。

其次,大众传媒因素(传播者)。大众传媒是现代社会主要的信息提供者,大众传播是一种制度化的传播,“一些重要的‘稀有’公共传播资源,例如广播、电视使用的电波频率等,也是国家以某种制度方式委托给传媒组织专用的”[3]。国学是几千年来我国各民族积累的文明与智慧的结晶,大众传媒利用传播特权传播国学信息,进行舆论引导与宣传,以促进民族团结,增强我国民族凝聚力。此外,传播中国文化应当是一种历史责任,中国应当为世界文化的多元化作出民族的贡献。[4]大众传媒通过国学形象的塑造,来加深世界各国对中国传统文化与艺术的了解,树立我国国际形象,增加国际影响力。

最后,传播媒介因素。麦克卢汉说:“正是传播媒介在形式上的特性——它在多种多样的物质条件下

转贴于 http://

一再重现——而不是特定的讯息内容,构成了传播媒介的历史行为功效。”[5]当代社会是一个信息大爆炸的社会,信息的高度浓缩与密集促使传播媒介不断融合翻新,这也为国学热的兴起提供了客观条件。

国学形象的主要媒介传播方式

通过对有关国学形象的媒介传播方式典型事例的搜集与分析,笔者发现国学形象有以下五种主要媒介传播方式:

文化名家通过电视讲坛方式解读古典名家名著。以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百家讲坛》为例,该栏目自2001年7月开播以来,先后邀请一系列教授、学者解读古典名家名著,他们以当代人的视角和思维方式在自己的专业研究领域内,将传统上晦涩难懂的古典文学和扑朔迷离的历史现象,深入浅出地传达给广大观众,使历史上藏匿于深宫后院的故事飞入了寻常百姓家。2006年,《百家讲坛》被评为央视十大优秀栏目之一,仅次于《新闻联播》名列榜眼。《百家讲坛》既收获了优异的收视佳绩,也获得了良好的市场美誉度。电视让学者有为,学者让电视深刻,《百家讲坛》秉承着“建构时代常识,享受智慧人生”的宗旨使得大众媒体与高雅文化成功联姻,成为2006年、2007年引人深思的文化现象。

嫁接脱口秀等新形式出现在创新综艺节目中。2011年伊始,湖南卫视推出了中国第一档姓氏文化深度解读节目——《非常靠谱》,该节目邀请于丹、纪连海等十几位观众喜闻乐见的专家、学者组成“摆谱团”,通过“姓名堂”、“最姓我”、“全家福”三大节目板块,以姓氏为包装,展示百家姓中家族的传奇故事、家族绝活与家族杰出人才。较之电视讲坛类型节目,《非常靠谱》邀请明星与名人参与现场互动与点评,增加了节目的趣味性与互动性。此外,该节目由娱乐主持大哥汪涵担纲主持,增加了看点。《非常靠谱》采用当下更为时尚、新潮的脱口秀互动形式解读中国传统文化中较为冷门的姓氏、家族文化,以“百姓主题、群英摆谱”的方式,为观众呈现了一道高端文化大餐。

另外,湖南卫视以脱口秀形式打造的《百科全说》,将中国经典中医养生知识嫁接于轻松搞笑的综艺节目,使观众在开怀一笑间了解到中国传统文化知识。还有《天天向上》中的夫子国学也在寓教于乐、雅俗共赏中塑造了国学形象。

电视剧、电影翻拍经典著作。近几年来,电视剧、电影行业对传统文化领域的选题呈上升趋势,2005年《汉武大帝》中展示的汉文化带动了一阵“汉学热”,2007年,国人掀起了翻拍四大名著的热潮,《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在新时代的光影技术下再次演绎视觉盛宴,2007年《贞观长歌》再现大唐盛世。在电影方面,以打响2009年贺岁档第一炮的《花木兰》为例,该影片重新打造国学经典中妇孺皆知的典型形象花木兰,用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的感人本土传奇唤起国人心中的深厚民族情结。这部古装传奇巨著上映后,在获得过亿的票房佳绩的同时,也弘扬了中国的传统文化。2010年3月21日,http://《花木兰》还同《赤壁》、《建国大业》等逾百部中国优秀电影当选《电影看中国》系列产品,作为历史中国的部分展示中国形象。根据墨子“兼爱”、“非攻”、“尚贤”思想改编的影片《墨攻》、根据梅兰芳先生一生艺术之旅改编的《梅兰芳》、戏说赵云的《三国志之见龙卸甲》等传统国学中的经典题材也陆续被搬上银幕。

平面媒体适时出版同类题材相关读物。借助《百家讲坛》的东风,中华书局、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整理于丹讲稿,适时出版了《于丹〈论语〉心得》、《于丹〈论语〉感悟》、《于丹〈庄子〉心得》,2008年于丹和孔健的《论语力》也由新世界出版社出版,“于丹热”向人们席卷而来。2007年“全国优秀畅销书排行榜”上,《于丹〈论语〉心得》、《于丹〈庄子〉心得》、《品三国(下)》高居排行榜前三名。①通俗易懂的白话语言代替了艰深难懂的文言文,大大增加了读者的阅读兴趣,使得几千年前的经典读物在现代视角的重新解读下有了普适性的意义。

转贴于 http://

国学形象借助网络、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等新兴传播媒介形式出现。2006年,百度开设全球首个国学频道,免费为广大网友提供国学相关http://信息的特色搜索服务,提供高品质的古代文化典籍在线搜索及阅读功能,千年传统与时尚完美结合;新浪网则高调推出乾元国学博客,交换学习国学心得感悟。

五种国学形象媒介传播方式的特点

各种媒介相互策动,使得国学形象的媒介传播方式日益多元化。在飞速发展的传媒时代,媒介资源呈现出丰富化的特征,新旧媒介交织,媒介功能日益融合。在国学形象呈现的过程中,既有传统上的平面媒体、地上波广播电视,也有卫星广播电视、电子出版物以及互联网络等新型传播媒介。多种媒介传播方式为国学形象的呈现提供了多元渠道。

百家讲坛经典历史例10

(一)新变之基――消费文化兴盛

1、消费:文化体验工具的取代

现代消费领域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不断扩大,大众文化作为商品在传播与流行中,电视传播的市场消费性要求考虑到大众的存在。文化作为人类创造的物质,也成为人类消费的对象。“文化消费是指对精神文化类产品及精神文化性劳务的占有、欣赏、享受和使用等等。其实质是对社会的及他人提供的精神财富(物质形态和非物质形态的消耗)。同时这种消费(消耗)过程又是精神财富的消化、继承、积蓄、再造和创新的过程。”(徐淳厚《关于文化消费的几个问题》,北京商学院学报,1997,(4))

现代社会商业性文化的参与,“使得文化第一次和其它的物质生产一样被纳入了工业化大生产的统一模式中成为产品,音像于是取代文字、视听取代阅读、影视取代书籍而成为公众审美和文艺娱乐的主要活动方式和欣赏对象,这已成为当代人类文化发展的客观存在,形成了以消费为特征的借助于技术手段进行大批量生产的、尤其通过大众媒介广为传播的文化,即大众文化。”(杨兰《当下文化语境中电视与文学的互动影响――以央视〈电视诗歌散文〉栏目为个案》,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版)电视媒介的大众性便利消费成为无数“自我中心”者共同使用的一种体验工具。

2、市场:文化消遣空间的开掘

法国著名社会学家布尔迪厄从社会学角度以其独特的“场”理论来分析“消费社会中大众传媒的文化现状”。他同时关注的是,“商业逻辑对各个文化生产场的侵蚀。譬如他认为“‘新闻场’更要受制于市场,始终要面临市场的考验。”(齐亚娟《论中国当代电视娱乐文化》上海大学学报,2004)

同样受制于市场,“文化生产场”也受到市场导向的制约。在现代传播和流通中,货币的周转已被意义与的传递取代。这种的得来是人们在不断加快的现代生活中,面对不断变化的景象,产生的一种“惊颤体验”。([德]瓦尔特・本雅明著,王才勇译《发达资主义时代的抒情诗人》,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电视通过使受众“心理诉求得到满足的节目,来换取受众的关注与收视,然后再将这些受众的注意力出售给广告商,从而完成货币价值的转换,以此实现自身价值,受众心理诉求构成了商业逻辑的解码器。”(齐亚娟《论中国当代电视娱乐文化》,上海大学学报,2004。)

法兰克福学派成员本雅明“对于大众文化及其消费抱有积极乐观的态度。”他认为,“对于大众文化的消费,可以消解传统艺术的精英、特权、神秘、稀罕的光晕,有助于颠覆传统文化和传统价值”。(童庆炳主编《文学理论教程〈教学参考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电视的商业属性开掘着电视文化的大众消遣空间。消费文化的兴盛对于电视尤其是节目市场的兴盛起着重要的作用。

电视文化讲坛的代表《百家讲坛》,经历一番市场的磨练和摸爬滚打之后,在电视文艺节目中崭露头角,树立了自己的品牌。

(二)新变之因――媒介特质转换

从文字语言到视听语言,文学文本到新兴的电子媒介,媒介特质发生转换,是电视文化讲坛发生革命性新变的原因。类似于扎根在民间的传统说书艺术形式“有着千百年来的群众基础”,“这就得天独厚地占据了电视文艺中的‘群众性’和‘娱乐性’两大优势。”(张凤铸主编《中国电视文艺学》,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9年版)文化讲坛与电视的结缘,赢得了电视媒介广泛的大众基础。

1、文学思维方式的变革

“印刷时代,人们感知外部世界的主要途径是阅读文本,从书籍中汲取养分来建构自己的世界观,这在无意中培养了一种理性的思维方式;而电子媒介文化的出现正是对人惯常的感受世界方式的一次颠覆,打破了现实和虚拟的界限,使艺术审美日常生活化,是一次对感性的张扬。”(方亭《电子媒介时代的文学》,华中师范大学,2004)

文学以语言文字符号作为中介来传达某种特定的意义,人们对文本文化的领略,联结起文字与人之间最基本的情感。作为人们认知接受基础之一的最普遍的情感共鸣,往往就在当下人们的解读中产生新的冲击。从文学文字的单向表达到电视叙述空间的双向建构,在故事讲述的过程中延伸着情感的表达和理念的传递。

2、受众感知方式的复归

鲍德利亚说过:“电视带来的信息,并非它所传送的画面,而是它所造成的新的关系和感知模式、家庭和集团传统结构的改变。”由此可见,([法]鲍德利亚著,刘成富,全志刚译《消费社会》P132,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媒介变化的意义并不仅仅在于媒介文本表现形式的变化,更重要的是由受众感知方式的变化引起的人看待世界方式的变化。

电子媒介造成了电视文化讲坛在感知方式上是一种复归。麦克卢汉说过:“技术媒介的影响不只是发生在符号形态和观念表象的层面,还不可抗拒地改变人的感觉方式和感知模式。”([美]埃里克・麦克卢汉,弗兰克・秦格龙编,何道宽译《麦克卢汉精粹》,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版)电子媒介文化提供了多重感知,形成了新电视文化讲坛的感知奇观。电子媒介文化以直观具像的视听身份出现,它倡导即时的感官消费,在改变人的生存方式的同时,也改变着人的感知方式和审美心理,引起原有文学认知模式的深刻变革。

3、电视叙事空间的建立

《百家讲坛》节目中对于经典名著的解读,从一个侧面表达了人生情感的某种体验。在帮助现代人们合理地表达日常的情感的同时,一定程度上通过对过去史实的复述和联想来感动和净化人们的心灵世界。文学文字的表达从故事讲述到情感表达,以至其中理念的传递,倚赖于电子媒介技术创造的电视叙事空间建立了起来。

这种叙事的空间给予电视讲坛足够的想象空间,媒介特质的转换改变了讲台的性质;从单一的传播变为双向的互动,加上消费文化的渗透,这些导致了一个新的结果:个体意识突显。

在对于文化的电视阅读、欣赏与接受中,人们为满足自己的精神需求进行着消费。后现代的雅俗 共赏的文学消费活动是一种体现社会差异、社会多元、社会宽容、社会交流的活动,这种多元正是主体意识的多元体现。

(三)新变之果――个体意识突显

1、价值判断的多元化

现代的文化更多的是媒体传播文化。“在鲍德利亚看来,媒介将一种新型文化植入日常生活的中心”([美]波斯特著,范静晔译《第二媒介时代》P20,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这种新的媒体传播文化的意义在于:使得人作为个体的意识凸显了出来。在不断变化的现代社会,具有个体随意性的“自我中心”式的体验排斥一切权威,造就了主体意识的强化和觉醒,也造成了人们价值判断的多元化。

电社文化讲坛里,参与讲演的嘉宾和观众都带入了自己的感受和理解,人们必须依靠自己去判断生活、选择生活和感受生活,于是人的主体精神世界变得多元而复杂。

社会生活的巨变给人们的精神领域带来方方面面的冲击,传统的价值观念面临着新的挑战。“现在传播媒介除了具有强大的启蒙意义外,又形成了一个隐蔽的文化权利中心”。(南帆《启蒙与操纵》,文学评论,2001(1):61.)这个新的中心便是大众消费性群体。他们反过来影响最易接近信息源的把关人,使他成为大众的代言人。电视讲坛学者的独特视角,便成为了观众新视角,新的看问题方式的代表。而人们对于这个世界的感知变化超越于媒介文本表现形式的变化,引发了人们对于文化认知方式和效果的变化。

2、认知效果的主体化

大众传媒对信息的选择或“把关”活动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要通过观众的理解和接受才能得以实现。由于自身和外界的影响,公众开始自由且主动地选择自已需要的和感兴趣的信息,尽管不受或者少受“把关人”的控制。传播学的使用与满足理论指出,“受众的收视过程就是选择过程,受众往往会根据自己的需求主动、积极地选择电视节目。”(赵智,彭文忠《影像解读》P268,湖南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受众已经不是一个消极被动的接受群体,电视节目传播的信息要满足传受双方的需求,才能取得最佳的传播效果。

随着媒介变化,从文化主讲者作为文化“把关人”的把关到受众主动,在媒介论的传播意义中,人作为主体的意识凸显。从把关人把关到受众主动,大众消费者的存在使得认知准备效果在这一过程中主体化。

精品文化需要精品文化节目来传递,传递和接受的主体都需要使各自的主体意识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革命,仍然在继续。

二、《百家讲坛》――现代性品格的文化产物

电子媒介的出现和发展与文化讲坛的结合,从电子媒介的角度似乎颠覆了传统的作者主体意志。历史发展中形成的作者的二元对立关系,以及长期以来的被话语意指系统所固定的文化等级秩序,都随着电子传播媒介的特质产生了新的演变。历史成为读者和作者共同参与的对真实的解构。

文化讲授者在文化传播的现代变化中,也凸显了人作为个体的意识。文化讲授者对文化信息的把关到文化接受者在接受行为上的主动,电视作为当代最有影响力的大众媒介,依靠强大的技术优势把文学的文字表现形态转化为 视听表现形态,实现了接受知识到感知审美这一认知模式的改变。

在此改变中,文学与媒介的结合要求二者间能相互理性对待。(方亭《电子媒介时代的文学》,华中师范大学: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04:19.)从真实到解构,从知识到审美,体系的转换最终促成了文化传播过程中当代文化讲坛更新的演变。

(一)文化价值演变:从现代到后现代

1、多元化体验包含的现代性矛盾

现代性是一种对生活的体验。一种在理性与感性,伦理与审美之间越来越多地通过自身的主观感受进行的体验。而现代社会里我们的体验呈现出多元的特质,多元化导致现代人感受到一种生活的无序感,无中心的迷茫与兴奋。

迷茫的是现代权威统一性中心标准的丧失,兴奋的是自我成为标准的制定者。《百家讲坛》作为现代电视文化讲坛的重要代表,文化传播主体的权威性在迷茫中逐渐弱化,文化接受主体的审美感知在兴奋中日渐强化。通过电视媒介转换的文化讲坛,作为一种消费品,成为现代人体验到的生活的一部分。它同样更多的不再是通过思考而是通过体验进入到我们的生活。

其实现代性很大程度上是一种体验性的认知,对于感受的描述伴随着现代性的起源。电视媒介的介入使得我们的体验生出两种路线。一面是腐朽 意识的觉醒和强化,一面是强大的声光色刺激直接诉诸于观众体验而导致的观众理性判断的弱化。

2、解构式品评引发的后现代对立

《百家讲坛》将历史的宏大叙事解构,从现实的生活中分解传统的信念和文化价值中心,建构与解构形成的现代性品格在电视媒介渗入观众的生活之后表现得异常明显。

表1.1现代与后现代对立表现参照表(《电影艺术辞典》P57,中国电影出版社2005年版)

从《电影大辞典》上,我们可以摘出这样一个表,看看现代与后现代的差异在品评方式上的表现。现代式的品评特征在《世纪大讲堂》等文化讲坛栏目上得到体现,而《百家讲坛》则更多表现出后现代的品评特征。解构式品评引发了《百家讲坛》现代与后现代之间的张力,在这种解构与表达的品评中,《百家讲坛》体现出了现代性的品格。

3.张力:文化价值演变

现代社会人们崇尚理性,追求一种在社会中具有凝聚力的力量或者说是一种统一的信念,一种统一的价值,一种统一的文化,也就是一种统一性的中心标准。现代化的社会建成之后,人类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系统的分化趋势中孕育的后现代文化,开始猛烈攻击现代文化对于理性的盲目崇拜。人们对于历史所载的那种统一的信念、价值和文化权威开始了怀疑,以为那皆是理性所创造的虚幻泡影。

现代性建构的美好前景就如同宏大的历史叙事,企图将一切纳入自身的规范和标准之中。而在《百家讲坛》里,曾经的真实开始被怀疑,被解构。曾经的知识开始成为审美的对象,从而失去了权威性。电视文化讲坛在大众化的狂欢之中经历着文化价值的演变。浸润在引发社会层面变革的因子中,电视文化讲坛同时也经历着自身的转变。

(二)历史时空转变:从真实到解构

1.表达历史真实社会生活发生的变化,不仅在现代文学作者的笔下流露,也从现代文化学者对“史”和“实”的文化研究中反映出来。那些“已发生行为的叙述”,(齐亚娟《论中国当代电视娱乐文化》,上海大学: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04:30.)形成了一类以真实存在的现实世界为原型的空间。

文史系列专题的《百家讲坛》,其电视讲坛形式成为叙述历史事件的主要载体。正像李希光所说的“我们脑海里的真相绝大多数真相是媒体制造的”,所以现代电视文化所展现的内容都可能成为对历史的记录。专家学者们对历史文本的解读,也可以成为后代人认识当代社会的历史资料。

2.深化时空解构

在现代叙述的主要载体电子媒介面前,我们通常所说的历史不由自主地经受着符合现代人视野的新解构。再通过现代人容易接受的符合现代情境的学者表达,重新又构建出了一个新的历史形象与空间。

当《百家讲坛》满足大众需求,开始选择将历史文化学专业的题材系列化纵深化的时候,观众要求的时尚轻松和娱乐趣味,都在专家学者的讲演中得到了新的享受。历史开始被欣赏,被赏玩,被按照大众的要求而改造。“文学只是多种文化象征或产品的一种”,不是文化的特殊表现形式,权威和独特性已经慢慢缺失,精英文化苦心建构的历史时空开始遭到解构。

3.张力:历史时空转变

对历史解读的发展历程也是人的自我意识不断觉醒的历程,与此紧密相关的便是从社会本位向个人本位的挪移和从反映客观世界向表现主观世界的变迁,真切体现了从社会本位向个人本位的观念转变。

《百家讲坛》里“学者一读者一普通百姓”之间的关系,表达内容(书籍历史)与表达者,从反映客体到展现主体,人们突然发现还可以这样解析人物表述历史。在这种对历史时空的表述形式的转换中,个人的主体意识唤醒了,文学作为审美文化,电视讲坛作为大众审美文化的特性真正突现了出来。

(三)认知模式改变:从知识到审美

1.认知情感的深化

从原始口头传播的语言到印刷时代为主的文字,到电子媒介时代电视文化语言与文字以及视像的完美结合,文化活动借助于现代媒介手段的传播形成了新的媒介文化,也对人们的认知产生了新的影响。《百家讲坛》在对历史文本的结构过程中,知识的表述由深到浅,同时却影响了审美情感的传递由浅入深。

作为学术精英代表的电视文化讲坛节目,《百家讲坛》在电视传播的规律下,大众对精英文化的解构已不再是知识的传授,而是一种文化审美的接受。从2003年清史专家阎崇年开讲清帝疑案,收视提升,在推动知识审美特性中,《百家讲坛》开始把在电视屏幕上最为引起观众注意的个人魅力和口才作为选择讲师的一个重要标准。

电视文化讲坛以学者代表的精英来到现代公众面前,因为是在电视传播中实现着讲座,认知情感的“浅"传递使得学者不再成为讲台上威严的精英,而成为一个普通电视栏目中的演员。成为演员,并非仅仅是形式上被观众所“看”,与其它文化讲坛相比较,《百家讲坛》的不同在于它独特的演员性的表现方式。

2.认知载体的异化

电视文化讲台,在文化学者的讲授中,主要传播的还是文化理念。但仅仅以语言表达为主,如何将居于抽象哲理层面的理念清楚准确地传递给观众?《百家讲坛》的主持人提供了一种有别于其它文化讲坛形式的本色表演(《电影艺术辞典》P179,中国电影出版社2005年版),认知载体在传输中使得学者成为演员。学者运用自身的独特形象和气质,通过对自身创作素质和魅力的展现对观众产生巨大的感召力。这些都成为《百家讲坛》最有吸引力的地方之一。

学者们不再处于观众心理上的崇高地位,知识的传输由学者为载体,变成了以演员为载体,而知识也随之成为了被欣赏的对象。从《百家讲坛》里“明星化学者”的出现,我们已经看到学者表演的当代荧幕形象并不逊色于以前文化讲坛中存在的知识传输者的形象。

3.张力:认知模式改变

将精英和大众大俗大雅地混为一体,《百家讲坛》提供了新的刺激,契合了大众文化追寻新鲜事物的热情,在文学与电视这种精英与大众的雅俗渗融的结合中,《百家讲坛》中认知模式的转变似乎在朝着下行的大众化方向发展,但是隐藏在现代社会之后的一种力量却在致力于树立一条上行的统一的线路,便利转变可以平衡过渡。至此,一种文化传播的“电视文化讲坛”的新样式也成了现代性品格的文化产物。

《百家讲坛》的受众可能是具有一定文化程度的文学著作的读者,可能是一般电视节目的普通观众。经历了从现代到后现代文化价值的演变,从真实到结构的历史时空的转变,从知识到审美的认知模式的改变,《百家讲坛》将精英文化很好地做成了大众所周知的文化晚餐。

三、颠覆与重建之间的张力――狂欢现象之后现代性平衡

1、新解构――新表达

《百家讲坛》替高雅的文学精英披上了电视的大众化外衣,在传授交流中缩短了与大众之间的高低参差的心理差距。降低身份不等于降低内容的质量,在这种雅俗共赏的传播中,大众文化正是由主体通过电子媒介,成功地对于主流精英文化进行了颠覆和解构。但是精英文化借助电视传媒在重建自己规范的同时也宣扬了自己的立场。

影视媒介文化表意的形象性使观众不需想象就可以轻松地解读文本。颠覆了读者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文学创造的那个内蕴反省和理性批判的神奇文本世界也随之坍塌。观众的判断力由此被削弱甚至放弃了自身使命,这就为精英趁虚而入,建构起新的文化表达方式留下了空隙。

2、颠覆与重建的张力

《百家讲坛》是在文学基础上的电视文学艺术,是文学话语在电视上的展示,在文学的传播中影响着文学观念的转换。节目中的视听符号意指系统有着对大师法则的颠覆与个人语型的重建,对审美距离的颠覆与互动参与的重建,以及对史实的再现与生活的颠覆性滑稽模仿。现代与后现代之间的张力,在《百家讲坛》对恢弘历史具细化的解构中得到了表达。

“当代英美学者如费斯克、费瑟期通等人普遍认为读者大众对于大众文化能够进行策略性解读或解码活动,能够发挥和挖掘蕴含其中的积极的游戏、颠覆和批判的价值。”(童庆炳主编《文学理论教程(教学参考书)》P259,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在颠覆与重建之间。从文化讲台到电视文化讲坛,文化精英利用电视这一大众传播媒介为自己打开了新的局面。在为传播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作出了卓越贡献的同时,从前的精英文化如今出现了审美世俗化和平民化的趋向,引发了文化的现代性张力。

历史和文学经典中存在的人文理念,需后人做发挥性阐释,现代人要用现代人文理念对其进行批判性表达。文学有合理虚构的能力,历史也有依据客观史实和主观理解来解读或批评文学的权利。而精英文化就借助这一点“权利"再次实现了自己对于经典的流行性新“权威”的颠覆与重建、解构和表达。

结论

无论是从真实到解构,还是从知识到审美;无论是理性思维和感性思维之间的角逐,还是大众文化和精英文化之间的张力,亦或颠覆和重建之间的张力,这些现代性特征都来源于一种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