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会计记账教学模板(10篇)

时间:2023-06-28 16:50:26

会计记账教学

会计记账教学例1

现在的企业越来越要求刚毕业的会计人员能够“零距离上岗”。可见在会计教学中应注重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实现“零距离上岗”,即学生毕业进入企业后不再需要专门的上岗培训,直接就可以上岗,从而实现人才培养与上岗就业的零距离。教材上关于分类账簿登记方法仅简单的一句话:会计人员直接根据记载经纪业务的收款凭证、付款凭证、转账凭证逐日逐笔进行登记。学生怎么能从中领悟出登记账簿的具体方法?而会计账簿的登记又是会计人员必须掌握的会计基本技能之一。如何让学生掌握这一基本技能呢?我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总结出一些关于“会计账簿登记”教学策略。

一、设计“文字+图表+习题”,让学生进行课前预习

预习可以明确新课的重点和难点,发现不懂的问题,在课堂上有针对性地学习,而且有益于培养自学能力,增强创新意识。由此可见预习是很重要的。如何让学生预习会计账簿的登记呢?教师可让学生阅读文字、观察图片、习题测试三种方式结合进行课前预习。

1.文字表达准确,但枯燥难懂。

2.习题能促进学生深入思考会计的基本理论,更好地掌握会计的基本方法与实务技能。

3.在记忆的过程中,借助形象材料形成的无意识记忆,具有深刻、持久的特点。图形、图片可以把形、态等同时作用于学生的感官,使学生的积极思维同时接受多种信息。它以极鲜明的形象性和极高的刺激强度,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生的积极思维,加强学生对重要知识的无意注意,为深化学生的记忆注入了兴奋剂。

让学生将文字、图表、习题三者结合起来,有利于学生更好地在预习会计账簿登记时把握重点难点。

例:某企业2009年3月初现金日记账余额为500元,银行存款日记账余额为978000元。本月发生下列有关经济业务:

3月1日,职工张三预借差旅费200元,经审核以现金付讫。

文字:“登记会计账簿时,应当将会计凭证日期、编号、业务内容摘要、金额和其他有关资料逐项记入账内,做到数字准确、摘要清楚、登记及时、字迹工整。”每一项会计事项,一方面要记入有关的总账,另一方面要记入该总账所属的明细账。

习题:1.会计账簿的日期栏、凭证的字号、摘要与会计凭证上的日期、凭证的字号、摘要是否相同?

2.账簿记录中的日期,应该填写?摇?摇?摇?摇上的日期;以自制的原始凭证,如收料单、领料单等,作为记账依据的,账簿记录中的日期应按?摇?摇?摇?摇上的日期填列。

学生用上述方法进行预习,明确了新课的重点和难点,带着不懂的问题走进课堂,使得课堂的教学效率得到较大提高。在课堂上,老师还可以让各个小组到讲台上找出不符合账簿登记规则之处。这样不仅能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表达能力、合作能力,而且能激发学生的课堂自主探索精神与学习兴趣。另外,学生在预习时会对会计理论感到认识模糊与不理解,我们要鼓励学生在课堂上说说预习时遇到的一些难题。课堂上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问题,有利于老师课堂教学有针对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利用多媒体和黑板同步教学

在很多人眼中,黑板就是教师板书的地方。在黑板上,画图表讲解会计账簿的登记方法,不仅费时费力,而且学生会不清楚重点难点。因此,会计账簿在实践教学中被许多老师遗忘,老师们却忘了黑板也是学生的学习反馈之处。会计多媒体教学,形式多样的多媒体信息符号,给了学生更多的感观刺激,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视、听觉材料,可以满足不同思维方式学生的不同需求。在讲解会计账簿的登记方法时,我们利用多媒体与黑板同步教学,既可充分利用多媒体的容量大、形象直观,又可充分利用黑板来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黑板与多媒体同步如何操作呢?

第一步,利用多媒体演示会计账簿的登记规则、登记方法。

第二步,将全班学生分为两个小组,从每一个小组抽出一位学生到黑板上填写账簿。

例如:在讲解总分类账户与细分类账户平行登记时,利用多媒体课件教学,学生可以直观形象地观察到如何根据期初余额表平行登记总分类账与其所属的明细分类帐。

第三步,一边利用多媒体展示各种记账凭证,一边让学生根据记账凭证登记账簿。每一小组上黑板的学生遇到难题可向本小组其他成员求救;每一项内容登记完,各个小组作出总结。黑板上和讲台下的同学填写账簿有错的扣分,总结不完整的扣分;黑板上和讲台下的同学填写账簿正确的加分,总结完整并且正确的加分。

我在采用上述方法进行教学时,碰到这样一个案例:在讲解原材料的总分类账与明细分类账时,刚开始甲小组认为这是很简单的,在讲解的时候,注意力不是很集中。甲组同学在登记账簿时,忘记根据原材料的期初余额表登记总分类账与所属明细分类的期初余额,结果被扣分。接下来在讲解账簿登记方法时,所有的学生注意力都高度集中,生怕错过了什么。黑板上的同学登记完账簿,忘记在记账凭证上注明符号,表明已经登记入账,下面的学生大声地说:“记账凭证上打√。”黑板上的同学一时反应不过来在哪里注明符号,下面有个学生一个箭步跑上去,画上“√”。

利用多媒体和黑板同步教学,不仅增强了学生之间团结合作精神,而且激发了学生课堂学习热情,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三、及时让学生实战模拟登记账簿

通过课前预习,课堂讲解,大部分学生基本能理解登记会计账簿的理论知识。但是仅有理论知识是不够的,现在越来越多的企业要求会计专业的学生能够“零距离上岗”。要使学生实现“零距离上岗”,就必须让学生实战模拟。在传统会计教学中,通常理论教学在前,而会计模拟实习和技能训练安排在一个学期末或学生即将毕业的时候,理论教学和实践训练从时间上和空间上是分开进行的,造成了理论和实践的脱节,学生不能很好地将所学理论应用于实践。在讲解登记会计账簿之后,我们让学生进行实战模拟。可以通过真实的凭证和账簿,以及财务会计软件,对这部分内容进行实践训练。这就能避免单一讲授理论的枯燥无味,同时能满足学生急于实践的心理。我们可以通过计算机模拟实验课,增强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应进行仿真教学,即在计算机上模拟经济业务、会计工作流程,模仿账、证、表等各种会计资料,避免教学内容上的交叉重复,并提高专业课的学习质量和学习效率。学生可以边学习理论、边实践操作,整个教学过程生动、直观,身临其境。这种“学”“用”结合的交互式学习环境,会大大地刺激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学生仿真模拟登记账簿的时候,我们应该走入到学生中,了解学生还存在那些疑惑,再及时帮助他们解答。

要想让学生毕业后“零距离上岗”,备受企业青睐,我们就必须注重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多进行技能训练。在教学中还要运用各种教学技巧,如:故意停顿、故意出错、注重课堂提问等,调动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梁丽萍.会计实践性教学的现实问题与改革构想[J].南平师专学报,2006,(02).

[2]杨步刚.加强会计专业实践教学之我见[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5,(24).

会计记账教学例2

借贷记账法是以“借”、“贷”作为记账符号,以“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会计等式作为理论依据,来记录和反映会计要素增减变动和结果的一种复式记账法。借贷记账法的“借”和“贷”在客观上充当了记账符号的角色,其字本身已无实际意义,仅仅是一种符号。从复式记账方法的发展史来看,十世纪以后的贸易金融中心意大利,借贷记账法的出现是为了适应当时出现的从银行借贷,表示清楚的记载存款和贷款“借”和“贷”,随着经济的发展 ,“借贷”就失去了原来的含义,仅变为一种记账符号,成为会计上的专门术语。

一、借贷记账法概念的讲解

所谓借贷记账法就是以“借”、“贷”两个字作为记账符号,记录会计要素增减变动情况的一种复式记账法。要理解“借贷记账法”,首先必须理解什么是“借”、“贷”。

1.借贷记账法中的“借”和“贷”记账符号的讲解

“借”和“贷”是借贷记账法的记账符号,是用以指明记账的增减方向、账户之间的对应关系和账户余额的性质等。而与这两个文字的字义及其在会计史上的最初含义无关,不可望文生义,不能简单从字面上去理解,“借”、“贷”不是谁欠了谁,它只是一种符号而已,没有实在的意义。

2.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讲解

借贷记账法的对象是会计要素的增减变化过程和结果,而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又是主要的会计要素,所以得到了一个会计恒等式,即: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由于负债实际上是债权人权益,所有者权益是投资人权益,因此,可以把会计恒等式写成:资产=权益;公式左边表示资金的占用,右边表示资金的来源。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这个公式,可以打个比方,如:你们口袋里的钱是从哪来的呀,无非是从二个方面取得,一是,向别人借的,二是,家里人给的,所以我们得出“口贷里的钱=向别人借的+家里人给的”,然后再说明,口袋里的钱好比资产,向别人借的钱就是负债,家里人给的钱好比是所有者权益,借的钱要还是债权人的权益。家里人的钱让你读书,是为了让你到学校学好本领将来好就业,那当然是投资了,家里人当然要过问你的学习情况等,这是家里人的权益。通过这样的比喻说明,帮助学生理解这个恒等式的含义。

3.借贷记账法下账户结构的讲解

账户是用来记账用的,可以把每个账户都分为“借方”和“贷方”。借贷记账法是一种以“借”和“贷”作为记账符号的复式记账法。一般来说规定账户的左方为“借方”,右方为“贷方”。具体地说,资产的增加应记在资产类的有关账户的借方,资产的减少应记在资产类的有关账户的贷方,账户若借方有余额,表示为资产的余额。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的增加应记在其有关账户的贷方,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的减少记在其有关账户的借方,账户贷方有余额,表示为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的余额。一般资产类账户都为借方余额,负债及所有者权益为贷方余额,但其结构是不同的。

二、记账规则的讲解

记账规则,是指运用记账方法正确记录会计事项时必须遵守的规律。记账规则是记账的依据,也是对账的依据。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是:“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这部分的讲解可以通过具体业务来说明。通过具体业务的讲解,让学生全面理解记账规则是怎样体现在经济业务中的。理解记账符号反映的是各种经济业务数量的增加和减少,进而理解“借”和“贷”作为记账符号,都具有增加和减少的双重含义。

三、试算平衡的讲解

试算平衡就是指在某一时日(如会计期末),为了保证本期会计处理的正确性,依据会计等式或复式记账原理,对本期各账户的全部记录进行汇总、测算,以检验其正确性的一种专门方法。通过试算平衡,可以检查会计记录的正确性,并可查明出现不正确会计记录的原因,进行调整,从而为会计报表的编制提供准确的资料。讲解中要让学生明白试算平衡是在借贷记账法下,根据借贷复式记账的基本原理来进行的,试算平衡的方法主要有两种:本期发生额平衡法和余额平衡法。

1.本期发生额平衡法

本期发生额平衡法是指将全部账户的本期借方发生额和本期贷方发生额分别加总后,利用“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的记账规则来检验本期发生额账户处理正确性的一种试算平衡方法,其试算平衡公式如下:全部账户本期借方发生额合计=全部账户本期贷方发生额合计。这种试算平衡方法的原理是:在平时编制会计分录时,都是“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将其记入有关账户经汇总后,也必然是“借贷必相等”。本期发生额平衡法主要是用来检查本期发生的经济业务在进行各种账户处理时的正确性。为了让学生对试算平衡原理有透彻的认识,同样可以通过日常生活中发生的经济业务举例,来验证是不是每笔业务发生后,会计等式仍保持平衡。

2.余额平衡法

余额平衡法是指在会计期末账户余额在借方的全部数额和在贷方的全部数额分别加总后,利用“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平衡原理来检验会计处理正确性的一种试算平衡方法。其试算平衡公式如下:全部账户的借方期末余额=全部账户的贷方期末余额。余额平衡法的基本原理:在借贷记账法下,资产账户的期末余额在借方,负债和所有者权益账户的期末余额在贷方,由于存在“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平衡关系,所以全部账户的借方期末余额合计数应当等于全部账户的贷方期末余额合计数。余额平衡法主要是通过各种账户余额来检查、推断账户处理正确性的。如果试算不平衡,说明账户的记录肯定有错,如果试算平衡,说明账户的记录基本正确,但不一定完全正确。这是因为有些错误并不影响借贷双方的平衡,如果发生某项经济业务在有关账户中被重记、漏记或记错了账户等错误,并不能通过试算平衡来发现。但试算平衡仍是检查账户记录是否正确的一种有效方法。

会计记账教学例3

知识目标:识记借贷记账法的概念,理解借贷记账法的特点,掌握会计分录的编制要求。

能力目标:通过本节课学习,学生能熟练运用借贷记账法,按会计分录编制要求正确地编制简单的会计分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灵活思维和发散思维。

德育目标:通过本节课学习,进一步培养学生热爱财会专业的思想,树立科学严谨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

考虑到学生初学专业理论的实际和学生可能达到的目标,按照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我又进一步确定出本节课的重难点。

教学重点:运用借贷记账法,按会计分录编制要求能正确地编制简单的会计分录。

教学难点:确定“借”、“贷”记账方向。

二、说教法

由于本节课课型为新授综合课,为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我决定以情境教学为主,运用练习法、讨论法、启发法等综合教学方法,结合运用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

1.情境教学法。

充分利用高中生对社会的潜在认知和对任何事物都想尝试的心理,采用情境教学法:让学生以竞聘者的身份,解决实际业务题,并通过转换角色突破教学难点,从而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使课堂学习气氛更活跃,师生关系更融洽。此法贯穿于课堂教学的主要环节。

2.练习法。

主要体现在检测旧知识、探究新知识、强化巩固新知识三个环节。以调动学生看听说写思等各种潜在能力,使学生由感性认识逐步上升为理性认识。

3.讨论法。

主要体现在探究新知的教学过程和感受升华环节,为学生营造充分发挥想象的空间,培养其创新能力和竞争意识,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自觉性。

4.启发式。

主要体现在学生掌握重点,突破难点的过程中,通过教师的启发、设疑、点拔,完成教学任务。

本节课始终以快乐公司主考官为招聘会计员出示的三道业务考题为线索,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以竞聘者的身份,参与考试选拔,充分调动学生看、听、说、写、思等各种潜在能力,主要解决第二道业务考题(根据每笔经济业务,编制会计分录)。通过课堂小结、讨论反馈等环节的强化练习,在学生了解掌握本课重点的基础上,再创教学情境,将学生分成小组,模拟主考官,自己设计业务考题,并回答考题,并让各组派代表将考题、答案展示出来,通过学生自评、互评,达到激趣励志、突破难点的目的。

三、说学法

1.学情分析

《基础会计》一般在高一年级第二学期开设。学生在此阶段学习目的明确,具有刻苦钻研的精神,但是由于刚刚接触专业课,对如何学好专业理论课一时找不到好的学习方法。所以,教师必须在学法上予以指导。

2.学法指导

(1)预习、搜集素材。为了便于学生能更好地掌握专业理论性较强的基础知识,我让学生收集日常生活中与经济有关的事例素材,并与所学的一些专业理论相联系,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听课。

(2)情境激趣,调动积极性。课堂上让学生转换角色,以竞聘者身份处理实际业务题,让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使学生体会到:要想学好专业理论课,必须结合实际业务,做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寓专业素质教育于快乐教学之中。

(3)鼓励探究,培养能力。在学生探究、讨论新知的每一个环节,引导学生善于归纳问题、总结问题,使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理解具有连续性和系统性。

四、教学程序

1.组织教学,创设情境(4分钟)。

首先课件展示:以快乐公司主考官为竞聘者出的三道业务考题为情境,教师设疑:“假如你是竞聘者,你怎么样解答第一题,才能使主考官满意呢?”因为第一道业务考题涉及上节课刚学过的内容,所以学生比较容易解答此题。在学生积极回答后,教师及时予以鼓励,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从而为顺利地完成本节课教学任务作好铺垫。

2.新课,再设情境(1分钟)。

在解决第一道考题的基础上,教师再次设疑:“谁能回答第二道业务考题呢?”因为第二道考题涉及本节课知识,学生不知该如何回答,所以要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增强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紧接着屏幕展示本节内容纲要,强调本节教学目的及要求,使每位学生都明确为了解答第二道业务考题(根据实际业务,如何编制会计分录),还需要学习哪些理论知识,让学生带着问题和好奇去探究新知。

3.自主学习,探究新知(18分钟)。

在创设教学情境的前提下,根据屏幕课件展示的本课内容,引导学生学习讨论:(1)借贷记账法的概念。教师设疑:“借贷记账法以什么为记账符号,理论依据是什么?”学生四人一组,讨论后,小组代表回答教师提问。(2)屏幕课件展示:“借贷记账法的特点。”教师继续设疑:“借和贷既然是一种符号,它们各自表示什么?借和贷是什么关系?”学生继续分组讨论,回答提问。(3)在明确借贷记账法的特点后,屏幕课件再现第一道业务考题,同时要求学生将原题中的增加额和减少额用借和贷两种符号来代替,并说明理由。通过分组讨论,联系深化旧知,充分调动学生看听说写思等各种潜在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4)通过以上演示和学生的讨论回答,教师再次设疑:“用借贷记账法的这些特点,主要解决哪些实际业务呢?做为竟聘者你怎么样去具体操作,才能更符合主考官的要求呢?”进而引出借贷记账法的运用即确定会计分录。在强调会计分录书写格式、数字要求时,组织学生动手操作,编制会计分录,并将答案展示出来,让学生点评,同时教师对学生进行德育情感目标教育。

4.整理,课堂小结(2分钟)。

先由学生分别归纳在解答第二道业务考题的过程中重点运用了哪些知识,然后教师再次强调本节课重点,难点,以便加深学生的记忆。

5.正深化,质疑反馈(12分钟)。

课件展示测试题(理论题、业务题),教师再设情境,让学生以竞聘者身份,根据本节课所学内容,分组讨论并完成考题,然后有选择地将各组答卷在屏幕上展示出来,并让学生自评、互评,找出疑点并解决。在扫除所有疑点的同时,教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的成绩给予表扬,以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竞争意识。

6.创新学习,感受升华(7分钟)。

全班学生在以应聘者身份完成全部练习后,教师再次创设教学情境:“假若你是公司的主考官,你能否根据本节课所学的知识,也出一道考题去招聘会计员呢?”这时学生纷纷设计考题,并完成测试。教师及时将学生设计的考题、答案拿到屏幕上展示,请学生互评、互比,鼓励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会计记账教学例4

借贷记账法在清朝末期的光绪年间从日本传入中国。在各种复式记账法中,借贷记账法是产生最早,并在当今世界各国应用最广泛、最科学的记账方法。在我国当代会计实践中,曾使用过增减记账法和收付记账法,但由于在会计核算中的不足而被借贷记账法替代。目前,我国的企业、行政事业单位会计记账都采用借贷记账法。

借贷记账法是会计工作的专用术语和基本记账方法,是整个会计工作的纽带。在会计实践工作中,很多人由于没能透彻理解借贷记账法的真正含义,而始终不能对会计工作有一个清晰地认识,即便是干了好多年的老会计,也仅仅是凭借多年的实践经验摸索领会会计这门工作,不能对会计有准确的定位,阻碍了自身理论水平的提高。笔者根据多年会计基础教学实践和理论知识的积累,在此谈谈在会计基础教学中对借贷记账法的一些讲解方法。

一、借贷记账法概念的讲解

所谓借贷记账法就是以“借”、“贷”两个字作为记账符号,记录会计要素增减变动情况的一种复式记账法。要理解“借贷记账法”,首先必须理解什么是“借”、“贷”。

在会计学基础教学中,学习这门课的学生是刚刚高中毕业走进大学校门的学生或者没有会计实践经验的外行,如何让学生理解这个“借”、“贷”记账法,是学好以后的会计类课程的前提和基础。因此,在“借贷记账法”概念讲解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借贷记账法中的“借”和“贷”记账符号的讲解

“借”和“贷”是借贷记账法的记账符号,是用以指明记账的增减方向、账户之间的对应关系和账户余额的性质等。而与这两个文字的字义及其在会计史上的最初含义无关,不可望文生义,不能简单从字面上去理解,“借”、“贷”不是谁欠了谁,它只是一种符号而已,没有实在的意义。为了帮助学生更好的领会“符号”的意思,可以举一个例子,比如可以问学生,是不是水星上面都是水、金星上面都是金子,或者火星上面都是火,学生都会踊跃回答不是,这时再将学生引导到借贷记账法上面来,学生就能接受“借”“贷”就是符号这一事实。进而理解“借”和“贷”是会计的专门术语,并已经成为通用的国际商业语言。

(二)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讲解

借贷记账法的对象是会计要素的增减变化过程和结果,而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又是主要的会计要素,所以得到了一个会计恒等式,即: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由于负债实际上是债权人权益,所有者权益是投资人权益,因此,可以把会计恒等式写成:资产=权益;公式左边表示资金的占用,右边表示资金的来源。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这个公式,可以打个比方,如:你们口袋里的钱是从哪来的呀,无非是从二个方面取得,一是,向别人借的,二是,家里人给的,所以我们得出“口贷里的钱=向别人借的+家里人给的”,然后再说明,口袋里的钱好比资产,向别人借的钱就是负债,家里人给的钱好比是所有者权益,借的钱要还是债权人的权益。家里人的钱让你读书,是为了让你到学校学好本领将来好就业,那当然是投资了,家里人当然要过问你的学习情况等,这是家里人的权益。通过这样的比喻说明,帮助学生理解这个恒等式的含义。

在学生领会掌握基本会计等式以后,可以将等式进一步扩展,就是说在企业生产经营开始之际(或会计期初),既无收入,也无费用,这时资产总额与负债及所有者权益总额的关系可用上面那个基本等式表示;在开始生产经营过程中,一方面会取得收入,另一方面要发生各种费用,企业取得的收入扣除发生的费用后就形成利润,将上述变化用等式表示,就可以将六个会计要素的关系在同一等式中表示出来: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利润(收入-费用),将费用移项继续推论:资产+费用=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

(三)借贷记账法下账户结构的讲解

账户是用来记账用的,可以把每个账户都分为“借方”和“贷方”。借贷记账法是一种以“借”和“贷”作为记账符号的复式记账法。一般来说规定账户的左方为“借方”,右方为“贷方”。在账户的借方记录经济业务,可以称为“借记某账户”;若在账户的贷方记录经济业务时,则可以称为“贷记某账户”。在会计实务上以“借”表示资产的增加和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的减少;以“贷”表示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增加及资产的减少。具体地说,资产的增加应记在资产类的有关账户的借方,资产的减少应记在资产类的有关账户的贷方,账户若借方有余额,表示为资产的余额。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的增加应记在其有关账户的贷方,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的减少记在其有关账户的借方,账户贷方有余额,表示为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的余额。一般资产类账户都为借方余额,负债及所有者权益为贷方余额,但其结构是不同的。

好多学生在学习借贷记账法之初,对到底哪些要素记入借方,哪些要素记入贷方总是不太明白,总想追究个为什么,这时可以提醒学生,借贷就是个记账符号,是世界通用做法,是会计制度硬性规定的。要提醒学生,记住“借”和“贷”的规定使用方法,既然是硬性规定,就应当记牢。

为了帮助学生将会计要素与记账符号很快结合起来记准,可以将会计等式与T型会计账户结合起来记忆。在会计等式和T型账户结合图形中,等式的左边要素增加记“借”,等式的右边要素增加记“贷”,正好和T型账户是一个方向;等式的左边要素减少记“贷”,等式的右边要素减少记“借”,记入T型账户相反的方向。通过这样直观的图形讲解,学生就能很快记忆哪些要素增加记入借方,哪些要素增加记入贷方,为进一步讲解借贷记账法的运用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记账规则的讲解

记账规则,是指运用记账方法正确记录会计事项时必须遵守的规律。记账规则是记账的依据,也是对账的依据。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是:“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这部分的讲解可以通过具体业务来说明。通过具体业务的讲解,让学生全面理解记账规则是怎样体现在经济业务中的。理解记账符号反映的是各种经济业务数量的增加和减少,进而理解“借”和“贷”作为记账符号,都具有增加和减少的双重含义。“借”和“贷”何时为增加、何时为减少,必须结合账户的具体性质才能准确说明。强调资产类、费用类是“借”增“贷”减;负债类、所有者权益类、收入类是“借”减“贷”增。根据扩展的会计等式“资产+费用=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进行分析,说明“借”和“贷”这两个记账符号对会计等式两方的会计要素规定了增减相反的含义。

由于“借”、“贷”记账符号对会计等式两方的会计要素规定了增减相反的含义,因此,提醒学生有些账户是可以设置既有资产性质的账户,又有负债性质的具有双重性质的账户。比如,“应收账款”是资产,如果多收了,多收部分就转化成应退还给对方的款项,变为负债了,所以“应收账款”和“预收账款”可以合并为一个账户。同样道理,“应付账款”和“预付账款”也可以合并为一个账户。为了记牢这个问题,可以设计口诀是“收对收,付对付;资产对债务。”这个口诀的意思是,“应收账款”和“预收账款”都有一个“收”字,“应付账款”和“预付账款”都有一个“付”字,而且其中一个是资产类账户,另外一个肯定是负债类账户。在讲解中要提请学生注意双重性质账户的性质不是固定的,应根据账户余额的方向来判断其反映的经济业务的性质。如果余额在借方就是资产类账户,如果余额在贷方就可确认为权益类账户。学习中应明白具有双重性质的账户只是少数,绝大多数账户的性质仍是固定的。

三、试算平衡的讲解

试算平衡就是指在某一时日(如会计期末),为了保证本期会计处理的正确性,依据会计等式或复式记账原理,对本期各账户的全部记录进行汇总、测算,以检验其正确性的一种专门方法。通过试算平衡,可以检查会计记录的正确性,并可查明出现不正确会计记录的原因,进行调整,从而为会计报表的编制提供准确的资料。讲解中要让学生明白试算平衡是在借贷记账法下,根据借贷复式记账的基本原理来进行的,试算平衡的方法主要有两种:本期发生额平衡法和余额平衡法。

(一)本期发生额平衡法

本期发生额平衡法是指将全部账户的本期借方发生额和本期贷方发生额分别加总后,利用“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的记账规则来检验本期发生额账户处理正确性的一种试算平衡方法,其试算平衡公式如下:全部账户本期借方发生额合计=全部账户本期贷方发生额合计。这种试算平衡方法的原理是:在平时编制会计分录时,都是“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将其记入有关账户经汇总后,也必然是“借贷必相等”。本期发生法平衡法主要是用来检查本期发生的经济业务在进行各种账户处理时的正确性。为了让学生对试算平衡原理有透彻的认识,同样可以通过日常生活中发生的经济业务举例,来验证是不是每笔业务发生后,会计等式仍保持平衡。

(二)余额平衡法

余额平衡法是指在会计期末账户余额在借方的全部数额和在贷方的全部数额分别加总后,利用“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平衡原理来检验会计处理正确性的一种试算平衡方法。其试算平衡公式如下:全部账户的借方期末余额=全部账户的贷方期末余额。余额平衡法的基本原理:在借贷记账法下,资产账户的期末余额在借方,负债和所有者权益账户的期末余额在贷方,由于存在“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平衡关系,所以全部账户的借方期末余额合计数应当等于全部账户的贷方期末余额合计数。余额平衡法主要是通过各种账户余额来检查、推断账户处理正确性的。如果试算不平衡,说明账户的记录肯定有错,如果试算平衡,说明账户的记录基本正确,但不一定完全正确。这是因为有些错误并不影响借贷双方的平衡,如果发生某项经济业务在有关账户中被重记、漏记或记错了账户等错误,并不能通过试算平衡来发现。但试算平衡仍是检查账户记录是否正确的一种有效方法。

四、借贷记账法的优点

通过对借贷记账法概念、记账规则及试算平衡原理由浅入深、环环相扣的讲解,可以让学生对会计学基础记账原理有一个基本认识,为下一步学习应用借贷记账法进行经济业务处理开始充满期待,跃跃欲试,在同学们兴趣来临之时,适时总结出借贷记账法的优点:

科学地运用了“借”和“贷”的记账符号,充分体现出资金运动的来龙去脉这一对立统一关系,记账方法体系科学严谨性。

“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的记账规则,应用起来十分方便。在编制每笔会计分录时,都能清晰地看出账户之间的对应关系,便于及时检查会计记录的正确性,从而为进一步的会计处理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由于每笔会计分录中借贷自求平衡,为日常的会计处理自检和期末的试算平衡提供了方便。试算平衡方法易于理解、方便简单、便于操作。

会计记账教学例5

(一)中外基础会计实务的差异分析。我国的基础会计实务与国外的会计实务还有一定的差异,主要体现在具体的会计核算程序。我国企业应按照《会计基础工作规范》设立会计账簿,按照财政部规定的总分类会计科目设立总账账户,根据实际业务情况在总账账户下设立明细账户,此外还必须设立现金日记账和银行存款日记账两个特种日记账。国外的会计实务比较灵活,没有规定会计科目和必须设立的会计账簿,企业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自行设立会计账簿体系,称为Accountingsystem(会计系统),包括Journal(日记账)和Ledger(分类账),会计业务多的企业在设置Generaljournal(普通日记账)和GeneralLedger(总分类账)的基础上,可以根据需要设立Specialjournals(特种日记账)和Subsidiaryledgers(明细分类账)。例如,我国企业的存货应设置在途物资、原材料、库存商品等多个总账账户,国外企业的存货可能就用一个总账账户,即Inventory(存货),或者直接以商品名称作为账户名称。我国的会计实务中会计凭证包括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应根据审核无误的记账凭证登记会计账簿,而国外的会计凭证仅有原始凭证,没有记账凭证,直接根据原始凭证登记日记账,称为Journalentry,即将企业业务的会计分录序时地登入日记账中,再根据日记账登记各分类账簿,称为Post(过账)。因此,我国的会计账务核算程序为原始凭证———记账凭证———日记账、明细账、总账———会计报表,国外的会计账务处理程序为原始凭证———日记账———分类账———会计报表。

(二)中外高校《基础会计学》课程教学内容的比较分析。基于上述中外基础会计实务的差异,国内传统的《基础会计学》课程教学内容包括会计理论和会计实务两部分,会计理论部分的教学内容以会计的含义为起点,介绍了会计的基本理论,重点围绕借贷记账法介绍工业企业的会计业务处理。会计实务部分主要介绍企业会计的基本手工操作实务。因此,国内的《基础会计学》课程既要求学生掌握借贷记账法的基本应用,还重点强调企业会计手工实务的操作。国外的《基础会计学》课程通常称为AccountingPrinci-ples(会计学原理)或Accounting(会计学),该课程基本介绍了整个会计学专业的基础知识,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财务会计基础,还包括成本会计和管理会计的基本内容。国外《会计学原理》课程中的会计业务仅以商业企业为例简单介绍了企业基本的会计业务,较为详细地介绍了会计要素的重要项目,没有专门介绍会计手工实务,主要通过Excel表格和T字账介绍了日记账和总账的登记。国内的《基础会计学》课程更倾向于讲授财务会计基础,主要为后续的企业财务会计内容的学习奠定会计知识基础,国外《会计学原理》课程的教学内容要比国内的教学内容范围更广,但具体会计理论和会计业务的内容要比国内的浅显易懂。

(三)中外高校《基础会计学》教材内容的比较分析。国内的《基础会计学》教材编排基本与课程的教学内容一致,理论部分专门介绍理论,实务部分专门介绍会计手工实务。为了体现专业性,国内的《基础会计学》教材比较强调理论性和系统性,教材内容表述专业性很强,学生反映比较枯燥难懂。例如,会计基础理论的介绍强调会计理论知识的讲解,教材中缺少企业案例,仅仅以例题形式作为理论知识的补充。而且会计理论与会计实务成为独立的两部分,二者相互脱节。此外,国内《基础会计学》教材基本没有涉及会计职业道德的内容,仅有部分教材在部分章节提到我国对会计职业道德的要求。与此相反,国外《会计学原理》教材内容广泛,将案例融入会计理论的介绍中,充分体现案例教学,内容表述清楚简单、容易理解。国外教材将会计理论和会计实务联系在一起,按照AccountingCycle(会计循环),通过企业会计业务循环介绍了会计账户和借贷记账法,具体业务举例也是以商业企业为例,相对比较简单易懂,并且根据各章节内容配有会计报表分析相关知识。国外教材没有专门针对会计手工实务的介绍,所有会计账务处理都以会计系统中的表格或T字账的形式体现。国外教材非常强调会计职业道德的重要性,每个章节专门引入较多案例介绍会计职业道德和会计内部控制。例如专门介绍货币资金的内部控制和与会计职业道德相关的Sarbanes-Oxley(萨班斯法案)。国外的《会计学原理》教材关于财务会计基础部分除了介绍基本理论外还介绍了重要资产和负债项目,还包括成本会计和管理会计的基本内容,这些内容国内的《基础会计学》教材基本不作介绍。仅有部分教材在会计报表的章节介绍一些简单的会计报表分析内容。

会计记账教学例6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4-0138-02

在《基础会计》教学过程中,教师常常会觉得付出很多,讲得很清楚,但仍有许多学生不明白。究其原因,一方面是会计原理不易入门,谁学起来都不容易;二是教学设计存在问题,无论怎样编排上课内容顺序,往往是将若干典型业务一起介绍,以便形成完整的教学内容设计,结构严谨且合理。殊不知,初学者才接触会计原理,特别是借贷记账法的账户结构是很难理解和掌握的,把许多经济业务串在一起讲,学习者根本就看不清业务的办理过程对各个账户的影响,即不理解每一笔业务产生之后进行会计处理的变化过程及其结果。这样的安排无疑增加了学习的难度,让学习者将借贷记账法的原理和增值税的计税及核算结合起来学习可谓是难上加难。为此,笔者提出基于工作过程的《基础会计》教学设计方案,立足工作过程,由简到繁,循序渐进,使学习者能够在合理的指引下学习、认识、理解借贷记账法的相关知识点。经过多轮业务处理过程讲解和示范,才能完成借贷记账法的知识点介绍。

一、总体教学设计

1.会计基础知识,主要介绍借贷记账法的基本原理,主要了解的内容包括: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记账符号、记账规则、账户设置、账户结构、T型账的介绍等。

2.借贷记账法的应用案例教学,基于工作过程由简到繁,循序渐进,使学习者能够在合理的指引下学习、见识、理解借贷记账法的相关知识点。经过多轮业务处理过程的讲解和示范,才能完成借贷记账法的学习。

二、教学过程各环节的具体安排

(一)会计基础知识(4学时)

会计对象、要素、方法、规范以及借贷记账法的基本原理,包括: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记账符号、记账规则、账户设置、账户结构、T型账的介绍等,仅是介绍其存在,作为了解性要求。

(二)借贷记账法(6学时)

重点有两个,一是在账户结构,要求学生记忆,掌握借方登记增加或减少,贷方登记增加或减少,仅需要强记资产类账户结构(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类的账户结构推论得出:与资产的相反;收入、费用与利润的账户结构可以根据产权关系推论得出,无需强记),需要强记的内容并不很多;二是记账规则“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

(三)基于工作过程的案例教学(50学时)

工作过程:建账(根据案例资料设置若干账户)经济业务发生(根据案例资料,准备好:取得或填制原始凭证、审核原始凭证)填制记账凭证根据审核无误的记账凭证,登记账簿。第一轮和第二轮只讲总账说明账户的功能(讲解会计核算对经济活动的反映,对报表数值的影响),假设仅有该项(或若干项)经济业务,通过记账与结账,经济活动的相关数值如何在报表中得到反映(初识报表结构与构成项目)。结账前,要进行对账和试算平衡,以检验账户记录的正确性。结账之后,形成的账户核算结果(期末余额),作为下一期间的“期初余额”;损益类账户结账后无余额,新建的该类账户无期初余额。

设计三轮经济业务核算,由简单到复杂,由个别到系列,让学习者逐渐感受和认识“会计工作过程及其结果”。

1.第一轮学习(8学时)。给定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期初余额表。经济业务设计:(1)从银行提取现金1单。从业务发生(取得或填制原始凭证)开始,到分析经济业务、确定会计科目、编写记账凭证、登记账簿(包括建账,第一轮只计总账和日记账),总账与日记账均采取逐笔登记,对账和错账更正、试算平衡、结转损益账户、结账、根据账簿记录确定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各项目的金额。各步骤均用实物凭证、账簿、报表,实行手工操作,使学生有直观的感性认识。通过第一轮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发生1笔业务,对相关账户、报表项目的影响及结果表现。

2.第二轮学习(6学时)。假设第一轮业务存在的情况下,本月增加如下(2)~(5)业务。处理过程与第一轮基本相同。本轮4笔账加上第一轮1笔账对报表数字的影响是汇总体现,而不是分别处理,因此,所进行的试算平衡是4+1,共5笔账的发生额试算平衡,同时做期初余额试算平衡和期末余额试算平衡,这就比第一轮相对具有一定的综合性。经济业务设计:(2)将现金存入银行账户1单。(3)投资者追加投资,投入货币资金(银行存款)、原材料、固定资产等三种形态的资金各1单。(4)从银行借入短期借款1单。(5)从银行借入长期借款1单。

第一轮仅涉及1单业务,最简单、直观。第二轮涉及到新增4单业务,共计5单,但仍是仅涉及基本等式关系的会计要素(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通过第二轮学习,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发生若干笔业务后,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变化,以及对报表的影响,又一次体会从原始凭证到记账凭证,再到账簿,到报表的操作过程,领会凭证、账簿、报表之间的关系。

3.第三轮学习(36学时)。既涉及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又涉及收入、费用、利润,以及成本账户,逐渐由第一轮的最简单,到第二轮的涉及会计基本等式的若干笔业务,过渡到第三轮相对完整的制造业企业经济业务核算。但仍不考虑相关税费,主要目的是体现掌握借贷记账法为主。经济业务设计:(6)购买办公用品1单。(7)购买原材料1单。(8)领用原材料1单。(9)核算工资及福利费1单(涉及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管理费用、销售费用)。(10)计提固定资产折旧1单(涉及制造费用、管理费用、销售费用)。(11)支付周转贷款利息1单。(12)支付广告费1单。(13)分配结转本月制造费用1单。(14)从银行转账到职工账户发放工资1单。(15)产品完工入库1单(产品成本计算)。(16)销售商品,取得收入1单。(17)结转已销商品成本1单。(18)将损益类账记结转本年利润。(19)核算利润总额,计算企业所得税,并结转本年利润。(20)利润分配,提取10%。(21)结账前实施对账,发现错账运用错账更正的方法进行更正,设计错账更正:业务(2)存入银行金额10000元,记账凭证误记为1000元,已经登记账簿,用补充登记法进行错账更正;业务(6)购买办公用品金额为677元,记账凭证误记为877元已登记账簿,用红字更正法冲销多记的金额;业务(8)领用原材料直接材料20000元,车间公共耗用材料3000元,管理部门用材料2000元,记账凭证全部记入直接材料,已登记账簿,用红字更正法,编制练字凭证冲销原来的错误凭证,再编制一张正确的记账凭证,并登记账簿;业务(12)用银行存款转账支付广告费126800元,记账凭证没有错误,登记账簿误写为:128800元,用划线更正法,对账簿进行更正。(22)计算平衡。(23)结账。设计该套经济业务归属某年12月份,以便介绍月结、季结、年结等特点。(24)编制简单资产负债表、利润表。

以上三轮业务题的设计以一个企业为基础,业务之间相互关联。每1单业务处理过程均从业务发生(取得或填制原始凭证)开始,分析经济业务、确定会计科目、编写记账凭证、登记账簿(第一轮和第二轮只设置和登记总账、日记账,第三轮增加原材料、生产成本、库存商品等数量金额式明细账,同时增加三栏式明细账的设置与登记)。第三轮增加业务类型:错账更正、结转损益账户的讲解。各步骤均用实物凭证、账簿、试算平衡表、报表等,实行手工操作,使学生有直观的感性认识。通过三轮的学习,在各笔业务处理过程讲解和示范中,反复介绍借贷记账法的相关要点,让学生在操作中体会借贷记账法,不断加深印象,边学边做、边做边学,使学生逐渐明晰借贷记账法的基本原理,达到学习基础会计的目的。教学环节具体安排如下表所示。

三、教与学的具体要求

1.教学过程中对教师的要求。(1)教师要根据上课进度需要,提前准备好相关资料,包括会计报表、总账、明细账,以及记账凭证与原始凭证。(2)教师要能够逐个步骤示范建账、填写与审核原始凭证、填写与审核记账凭证、登记账簿的每的各个环节。教学示范应以手工操作与PPT展示相结合,教师给每一位学生做手把手的示范是不现实的,因为现在上课班级的人数普遍较多。

2.对学生的要求。(1)学生要带齐学习用品,包括黑笔、红笔、铅笔、直尺、回形针或小夹子等。(2)学生要紧跟教师的思路,配合好教师各个步骤的操作练习,勤于思考,认真完成各项知识点的预习、记忆任务。(3)课后复习所学内容,做到温故而知新。

四、结论

基于工作过程的《基础会计》教学设计方案,立足工作过程实施案例教学,设计经过三轮业务处理过程示范和学习,由简到繁,循序渐进,既直观又符合经济业务核算逻辑,使学习者能够在合理的指引下轻松地学习,并能熟悉掌握借贷记账法的相关知识点,最终达到理解和能够应用借贷记账法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戚素文.基础会计实务(第1版)[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1-233.

[2]林艳红.关于“基础会计”教学的思考[J].职业与教育,2010,9(下):137-138.

会计记账教学例7

基金项目:安徽省2011年高校省级优秀人才基金项目(编号:2011SQRW180)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2年2月22日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应用型”人才备受青睐,这就要求会计专业教育在巩固理论教学成果的基础上必须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实践教学环节是高职会计专业教学环节的重中之重,是高职教育的特色所在。实践教学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学生专业实践技能的培养和综合职业能力的形成,决定了高职院校能否向社会输送出高素质高技能的会计人才。“仿真”记账实践教学模式能实现在学校内部和会计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使学生随时都有机会参与真刀真枪式训练,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会计岗位的专业胜任能力和就业竞争能力;有助于学生对企业全过程经济业务的会计核算训练,使学生更深刻理解并处理好经济业务与会计核算业务之间的关系;这也有助于提高财会教师的专业技能,使专业教师及时把握财政、税务以及会计核算准则制度方面变化的要求;还有助于学校与企业之间保持紧密联系。

一、高职会计专业实践教学现状

从当前各高等院校现有的会计实践教学模式来看,基本上采用“专业课程+模拟实训+顶岗实习”的组合模式。首先,在专业基础课和专业主干课如《基础会计》、《初级会计实务》等课程中,通过手工模拟实训来使学生初步了解和掌握会计的基本技能;其次,在专业核心课程结束时,通过一套系统软件用以反映会计技术综合应用的教学内容,来模拟企业会计实务,借此提高学生综合分析和应用能力;最后,通过顶岗实习进入企业接触实务,提高业务反映能力和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应该说这一实践教学体系确实对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起到了一定作用,但由于以下三种原因的存在,使得实践教学效果不理想,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第一,实践教学缺乏有效性和整体性,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的校内模拟实训,虽然具有仿真性可弥补校外实训的某些不足,但模拟实训中所提供的具体会计环境,使会计的职业判断力体现不够,各种会计政策和会计处理方法都是给定的,没有给学生锻炼职业判断能力的机会。另外,课程之间、各种校内外实训形式之间联系过少,使得单个会计基本技术掌握较好,但对会计综合技术运用较差,而在会计实务中各项基本技术的结合应用是高级会计人才必备的素质;第二,在教学活动中教师的中心地位仍然不可动摇,教师忽视学生的能动要求,实践教学仍停留在课堂上,只是变换了方式而已,造成理论与实践脱离,学生遇到实际问题便不知所措;第三,顶岗实习流于形式,会计专业的实训教学具有特殊性:通常情况下,各实习单位(基地)每次接受实习学生的数量有限;实习单位(实训基地)不愿意让学生过多地接触单位的实际财务资料,往往只安排做一些最基础的财务工作,诸如账簿装订,不能涉及会计本质内涵的操作训练,使会计顶岗实习流于形式。

二、“仿真”的记账实践教学模式改革设想

“仿真”的记账实践教学模式是由学校提供办公场地,联系实际从事会计记账的公司进驻学校设立准公司或记账点,专业教师和记账公司职员共同指导会计专业学生参与记账公司的会计业务操作。为当地中小企业进行记账,作为学生在校学习的一项有益补充,以促进学生职业能力全方位发展。

(一)可行性分析

1、记账点的业务量问题。在记账业务过程中应积极争取财政、税务、工商等政府部门的支持,充分利用会计师事务所的人力资源、信息资源和商业资源,充分发挥教师娴熟的业务技能,保守商业秘密,提高服务质量,建立完善的业务管理制度和档案质量管理制度,势必会争取适当的业务量与业务类型。

2、学院、系部的大力支持。对高职院校来说,凭借其教学设施、教学条件和人力资源,争取到布点合理、性能全面、功能明确的各类企事业单位的记账业务是可能的,如果一年能几十家不同类型的经济组织的记账业务,满足各类中小型企业对会计工作的要求,处理各种形式下的会计核算和日常财务管理业务,相当于学校增加几十个实习基地,将是双赢合作。

3、学生的组织问题。运用会计专业知识,在记账过程中,把会计专业学生分组,利用学生每天下午或其他课余时间参与记账业务,每组学生参与记账的连续时间为3个月,对所有会计专业学生进行轮番实训。“双师型”专业教师指导学生记账操作,学生还可跟随记账公司业务人员外出办理纳税申报等业务。

(二)改革设想。会计专业使用记账这种实训模式也并无先例,在借鉴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不断摸索,主要做好以下工作:

1、专业课程设置方面。第一学年度侧重专业基础课学习,如基础会计、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使大部分学生顺利通过会计从业资格证考试。同时,通过手工模拟和电算化模拟,使学生系统掌握记账、算账、报账等专业技能,取得会计电算化证书;第二学年度侧重专业主干课及专业相关课程学习,如初级会计实务、经济法基础、财务管理、成本会计等,使一部分学生通过初级会计师考试;第三学期进入顶岗实习阶段,通过与会计师事务所、记账公司合作设立准公司,在实训教师的指导下为当地中小企业进行记账。

2、记账组织机构建设方面。建立相应的组织机构是做好记账的第一步。首先,选择依法经过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或者其他管理部门核准登记符合条件的记账公司来校设点。学校与记账公司双方签订协议,明确各自的责任和义务;其次,建立记账有关的规章制度。会计专业所在系部设计拟定一系列的规章制度,来保证会计业务的顺利进行。如,成立一个会计科,并明确相应的管理制度、工作流程和保密制度等等;最后,做好记账人员的培训。会计科相关人员职业素质的高低是影响记账业务能否正常开展的重要因素。为了提高会计科人员的职业水平,必须开展会计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在专业教师帮助下,进行系统的记账业务的培训。如中小企业如何建账、中小企业日常业务的会计处理、如何为中小企业办理纳税申报,等等。

3、记账组织实施方法方面。在记账公司来校设点办公过程中,把会计专业学生按一定数量分组,参与记账公司职员的记账业务,依次让学生参与记账,并对所有会计专业学生进行轮岗实训。专业教师和记账公司职员指导学生记账操作,学生还可跟随记账公司职员外出办理纳税申报等业务。

三、“仿真”的记账实践教学模式的作用及成效

(一)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有效的实训平台。在以往的实训教学活动中教师基本处于中心地位,教师经常忽视学生的能动要求,学生遇到实际问题不知所措。通过这个平台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得每个学生都有机会接触到很多不同类型、不同行业的企业,真正参与会计业务核算。记账公司核算会计业务形成的会计凭证和账册又随时可以成为专业课程教学中的核算实例,使理论教学紧密联系实际操作,提高理论教学效果。

(二)有利于促进“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通过参与记账公司的记账工作,丰富了指导教师企业工作经验,提高评价能力和教育能力,及时更新了知识结构,及时掌握和运用先进的技术,准确把握本专业的最新动向,随时与社会企业、公司保持同步,有利于“双师型”教师的培养。

(三)有利于促进学校、企业、学生的三方合作。会计记账公司来校设点办公是双赢的校企合作形式。学校提供办公场地免费给会计记账公司使用,这能使会计记账公司减少租赁场地的租金,在校内办公过程中还可享受到学校的相关资源,降低成本,在记账过程中的某些业务也可以安排给学生办理。会计记账公司来校设点办公,能使学校的会计专业教学中可随时与实际相联系,学校分批组织学生参与记账公司的全过程会计业务核算,有助于学校与企业之间的沟通协作。

在记账实践教学模式教学中,学生可以进行各种环境的模拟实习,了解知识之间的联系,理解知识的系统性和连贯性。在综合运用中,不仅让学生掌握了会计知识,提高核算会计业务的能力,还能使师生及时掌握实际会计业务的发展动态,从而达到学以致用的教学目的。

主要参考文献:

[1]林英法,杨瑾淑.基于“双仿真”的记账实践教学模式探讨[J].职业技术教育,2009.29.

会计记账教学例8

对于初学者而言,基础会计属一门全新的课程,其理论体系和学习方法,甚至语言表述与以往学习过的课程迥异,从而导致入门难;而且基础会计讲述的内容较多且分散,使得在学习过程中难以抓住重点。为使初学者学好基础会计学这门课,首先应了解这门课程的结构体系。

我们知道,任何一门学科都有其内在的框架体系和严谨的逻辑关系,只有了解它的内在结构、主要框架,才能真正全面地把握其实质内容。基础会计这门学科就如是,当我们认识了它的基本框架和内在规律以后,学习起来就会得心应手。所以初学者应从其切身的实际入手先学习这一课程的内容体系、体系中各部分内容之间的相互联系以及课程内容体系中重点、难点等。简言之,应使学习者脑中搭建一个这门课程的整体框架结构,在此基础上再添加相关课程内容,将各知识点内容连接起来,达到融会贯通的效果。

一、基础会计课程各章的相互联系

为方便对基础会计这门学科体系作系统介绍,笔者先将结合目前各学校开设的基础会计课程所包括的主要内容归入相关的篇章:第一章会计基本理论;第二章会计科目和会计账户;第三章复式记账;第四章借贷记账法的运用;第五章会计凭证;第六章会计账簿;第七章财产清查;第八章会计报表;第九章账务处理程序(会计核算形式)。

(一)从账务处理程序的简略图(图1),看相关各章之间的彼此关系

会计工作的起点是填制会计凭证,是会计核算体系中的基本环节;真实、完整和合法的会计凭证是登记会计账簿的依据;为保证会计账簿所提供信息的真实性,需要定期或不定期地对企业的财产进行清查;根据核对的会计账簿定期编制报表。

(二)分步骤演示各章之间的相互关系

1.根据原始凭证填制记账凭证,如图2所示

原始凭证是在经济业务发生时取得或填制的,用以办理业务手续的书面证明,是编制记账凭证的依据。如收据、发货票、借款单、车票、收料单等。记账凭证需要根据审核无误的原始凭证进行填制。

从原始凭证到记账凭证这一过程不是一个简单的流程,从图2中可知,这一过程需要四章知识内容的铺垫。下面通过一实例说明。

例1,A公司销售商品一批给B公司(商品已发出),货款10 000元(不考虑税金),收到一张经承兑的商业汇票。作为A公司来说,收到的是商业汇票,并未收到货币资金,是一项应收而未收款的权利的增加,即一项资产增加;作为B公司来讲,并未付出货币资金,是增加了一项应付而未付款的义务,是负债的增加。可见这一笔经济业务对于A公司和B公司两个会计主体来说,产生出不同的权利和义务,需要对会计主体加以认识;作为A公司,虽然在销售当期没有收到货款,但能否在当期确认收入,这涉及会计确认和计量的基础——权责发生制。而权责发生制的应用是建立在持续经营和会计分期基础上的,狭义的确认是解决了入账的时间,而入账的金额为多少,这关系到计量属性。具体到计量属性,一般要考虑会计计量属性和会计计量单位,同时需要会计人员具有相关的会计专业知识,具备一定的素质。从以上过程可以看出,从原始凭证到记账凭证这一流程涉及到的内容有:会计的对象、会计对象要素(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会计的基本前提(如会计主体、会计分期、持续经营、货币计量)、会计机构、会计人员、会计核算的基础(权责发生制)等相关的会计基础理论,这些在第一章中进行阐述。

例2,接上例,A公司在符合收入确认条件的情况下确认了当期收入时,接下来应如何记录呢?此笔业务假定不考虑税金,A公司应作如下处理:

借:应收票据10 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10 000

这是通过会计分录的形式对这笔经济业务所作的反映,会计分录中的“应收票据”和“主营业务收入”是会计科目(或会计账户),会计科目或会计账户与会计对象要素是密切相关的,即会计科目是会计对象要素具体分类的项目。而为什么运用这两个会计账户反映此笔经济业务?“应收票据”和“主营业务收入”各自核算的内容是什么?这需要学习第二章会计科目和会计账户的内容;会计分录中的“借”和“贷”是借贷记账法下的记账符号,为什么要在借方反映应收票据,贷方反映主营业务收入,这是第三章复式记账——借贷记账法学习的相关内容。一种方法的学习,尤其是记录经济活动的借贷记账法的应用,一定要结合具体的经济业务方能进一步理解并正确使用。所以第四章借贷记账法的运用是对前三章内容深刻领会的过程。

会计分录这种记录经济业务的方式一般常在教学中采用,在实际工作中,是将会计分录上所反映的内容体现在记账凭证上(教学中可参看记账凭证的格式),当然记账凭证上除反映会计分录的三个要素,即借贷方向、会计科目、金额外,还需填列日期、摘要、编号等相关内容。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是在第五章会计凭证中讲解的。

2.根据审核无误的记账凭证或原始凭证登记会计账簿,如图3所示

通过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可以反映和监督每项经济业务的发生和完成情况。每张会计凭证所记载的只是个别经济业务的内容,它们所提供的核算资料是零散的,不能全面、连续、系统地反映和监督一个单位在一定时期内某一类经济业务和全部经济活动情况,且不便于日后查阅,为此需将分散在会计凭证中的大量核算资料加以归类整理,提供系统、完整的核算资料。因此就必须设置和登记会计账簿,这是第六章应讲述的内容。

3.根据会计账簿记录定期或不定期地与财产物资进行核对即进行财产清查,如图4所示

由于账簿记录各项财产物资的账面数额与实际结存数额会产生差异,如在会计记录中出现漏记、重记或计算错误,而财产在保管过程中由于受自然和其他原因的影响发生数量和质量上的变化等情况,为了保证会计账簿记录的真实、正确,为经济管理提供可靠的信息,必须定期或不定期地进行财产清查,查明各项财产的账存数额与实存数额的差异以及发生差异的原因和责任,以便采取措施寻找防止差错的有效办法。这样做,也便于对发生的差异按照规定的程序和办法调整有关账面记录,做到账实相符,这是第七章的财产清查。

4.根据会计账簿记录定期编制会计报表,如图5所示

企业、事业等单位对经济业务的日常核算是通过账簿进行连续、系统的登记和计算,这些账簿记录可以提供丰富的会计信息,对于反映经济活动情况和实行会计监督是有积极作用的。但是账簿反映的经济活动的状况不够概括,且账簿资料也不便为其他职能部门使用,更不便为企业外部的有关部门和有关人员使用。因此,为充分利用会计信息,需根据账簿资料定期编制会计报表。这是第八章会计报表要讲述的内容。

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这是基本的账务处理程序。由于各核算单位的性质不同、规模大小不同、经济业务量多少存在差异,可以选用不同的核算形式,它融汇前面各章节的内容于其中,这是第九章账务处理程序的内容。

转贴于 二、基础会计教学中理论与实际工作方法的比较

(一)教学手段与实际工作方法的迥异

在该门课的教学过程中,注意理论教学与实际操作所采用方法的不同之处。为了教学方便,在会计教材中,讲述复式记账法时,有会计分录和“丁字账”,初学者往往弄不清楚会计分录与会计凭证以及“丁字账”与会计账簿的关系,或者不能把它们联系起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强调会计分录和“丁字账”是教学中记录经济业务的手段,在企业中就是编制会计凭证和会计账簿。

通过比较原始凭证、记账凭证、会计账簿在教学中采用的手段和实际工作中所采用方法的不同,使学生明白理论与实际的差异,提高今后的学习针对性。下面对比教学中采用的手段和实际工作中的方法举例说明(表1)。

(二)案例比较分析两者的不同

会计是一门实用性较强的学科,仅仅记住一些理论而不会应用是不行的。根据认识的规律,在认识的过程中,要完成两次质的飞跃。即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从理性认识到实际应用。会计的学习和教学必须很好地完成这两次飞跃,最后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将理论很好地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去。

通过案例教学,加强学生对会计基本理论的理解,对会计基本方法的运用和对会计基本技能的训练,将会计专业知识和会计实务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使之能够真正掌握,针对各种业务进行准确而独立的账务处理,从而为学生今后从事会计工作打下基础。下面通过实例说明两者的差异。

例3,从银行提取现金7 000元这笔经济业务。

1.原始凭证的不同

(1)实际工作中,此笔业务的原始凭证为现金支票的存根,见表2。

(2)教学中采用的手段是用语言文字表述:原始凭证——现金支票的内容,即从银行提取现金7 000元。

2.记账凭证的不同

(1)实际工作中这笔经济业务需通过填制付款凭证来记录,见表3。

(2)教学中采用的手段是用会计分录替代记账凭证,即:

借:库存现金 7 000

贷:银行存款7 000

3.会计账簿的不同

(1)实际工作中需要登记现金日记账和银行存款日记账等账簿,下面以现金日记账为例说明(表4)。

(2)教学中采用的手段是用“T”型账。

注:在手工记账时,空白的记账凭证和会计账簿比较容易获取,教师可以事先准备各种格式的记账凭证和会计账簿(必要时可准备些车票等原始凭证),这样理论与实际紧密相连使教学更为直观,便于理解。

三、结论

总体框架体系的搭建可使整个知识体系变得一目了然、十分清楚,为初学者在学习这门课程之初奠定良好的基础。通过在教学中的应用,也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会计的实用性很强, 通过案例教学,将会计专业知识和会计实务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可使学生能够真正对各种业务准确地填写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进行账簿登记和成本核算,以及掌握主要会计报表的编制方法,并能独立处理特殊及较复杂的工业企业所发生的经济业务,为其今后从事会计工作打下基础。

尽管会计环境等诸要素会影响到这门学科的内容,教学中面临的教学对象层次也有所不同,但笔者认为这种方法可以为学习该课程或其他学科提供一种思路。

【主要参考文献】

[1] 唐顺莉.《基础会计》课程中的实践教学[J].科技资讯,2007.34.

会计记账教学例9

【中图分类号】F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071(2012)06-0346-02

会计专业是一个既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又具有较强的实践性的专业。传统的《基础会计》教学方法,一般按照教材内容的章节顺序,从会计的概念、特点、职能、会计要素及会计平衡公式等基础理论讲起,但大多数刚刚接触会计专业的学生,对这些基本理论感到难以理解,更谈不上掌握了。特别是教材第二章会计要素及会计平衡公式这部分内容,任凭老师讲得口干舌燥,学生仍是一脸迷惑,而后面一些实践性较强的内容如填制记账凭证,登记账簿,学生动手操作时,又总是和前面的基础知识联系不上,无从下手,丢三落四。针对学生学习中出现的这些问题,我在中职高教版《基础会计》教学中尝试了如下做法。

1 导入性实践阶段

本阶段首先要打破教材内容的章节顺序,根据教材第四章会计凭证的内容,我首先教学生认识、填制原始凭证。我让学生搜集一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原始凭证,如到商场购物的发票,坐车的车票,在学校交费的收据等。然后直接把学生带入财会模拟室,结合一些教师准备好的企业原始凭证,如增值税专用发票、收料单、银行开出的收款、付款的结算凭证、工资结算的工资单等,师生共同观察、讨论原始凭证的分类、基本内容、填制方法及审核等。当然,原始凭证的填制和审核只是比较简单的实训,所以说是导入性实践阶段,本阶段的主要目的是先从感性上让学生知道会计到底是要干什么。接下来,我拿出填制好的正确的记账凭证、会计账簿实样,启发引导学生:原始凭证上记录的业务内容在会计上必须通过填制记账凭证、登记账簿等环节来整理、归纳、分类、汇总,将同类经济业务连续、系统、全面、综合地记录和反映出来。那么,从原始凭证到记账凭证的过程,就需要同学们学会什么是会计科目、账户、复式记账及借贷记账法了,再从记账凭证到会计账簿,则需掌握登记账户、试算平衡、平行登记的知识。同学们的学习积极性一下被调动起来。导入性实践阶段的目的就在于激发同学们学习会计基础理论的兴趣。

2 基础理论学习阶段

本阶段的主要目的不是为了学习理论而学习理论,主要是教会同学们如何去应用这些理论进行实际操作,所以,我仍然没有按教材章节顺序进行填鸭式的讲解。我从一张填制完整的记账凭证上的会计科目开始,引入第三章会计科目、账户的概念。而账户的归并和概括又引出了第二章六大会计要素,六大会计要素的学习重点则放在每个会计要素的分类上,因为这些知识直接与会计科目、账户的分类相关。再回到会计科目、账户的分类,学生就容易理解了。会计平衡公式是整个会计理论的基础,设置账户、复式记账都必须以平衡公式为依据,我在教学中重点突破了这部分内容,特别是经济业务的发生对会计平衡公式的影响,及经济业务的主要类型,联系第三章借贷记账法的运用中确定会计分录这一部分的九个典型例题,要求同学们一定要理解、掌握经济业务的四种变化、九种类型。根据记账凭证上的借方科目、贷方科目及借、贷方科目后面金额之间的相互关系,引入复式记账原理,学生也不再觉得难以理解了。进一步学习借贷记账法及编制会计分录,就又涉及到经济业务的变化类型及填制记账凭证的内容了,那么,要把记账凭证填对、填准最主要的是凭证上面的科目、方向、金额三部分,也就是会计分录的三要素。所以编制会计分录的学习在由理论到实践的过程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我在教学生学会编制四大类型、九种变化的经济业务的会计分录以后,又重点教学生学习第六章主要经济业务的核算,通过筹集资金、供应、生产、销售、利润形成和分配过程大量的例题、习题,教会学生熟练地编制企业主要经济业务的会计分录,为真正的实践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3 实践操作阶段

实际工作中,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是会计核算的基本环节,其操作结果不仅决定着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的工作质量,也影响到以后登记账簿甚至编制会计报表等工作。在学生熟练掌握会计分录的编制的基础上,我要求学生将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作为日常会计核算中重要的应用技术来掌握,特别是记账凭证的填制,一定要改掉学习会计分录时参照业务叙述来做的习惯,要依据手中的原始凭证资料直接填制。这个过程,需要教师和同学们尽可能多搜集各式各样的原始凭证,或参考一些实训资料上的原始凭证样本,不要拘泥于课本例题、习题的业务。

登记账簿是会计核算的关键和中心环节,和填制会计凭证一样,不仅影响着本环节的工作质量,也同样影响到会计报表的编制。因此,这同样也是一种重要的应用操作技术的学习。根据账簿的分类、设置、登记方法及平行登记的相关理论,教师一定要引导、带领学生完成根据记账凭证登记账簿的实践操作,同时也要求学生切实掌握对账、结账等基本功。

本过程的主要内容是教材的四、五、九三章,教学方法就是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的直观性、形象性多演示、多实训,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动手操作,逐渐掌握填制凭证、登记账簿、编制财务会计报告等应用操作技术。总之,从原始凭证到填制记账凭证再到登记账簿的操作,一定要让学生形成一种熟练的基本技能。

4 综合实训阶段

会计记账教学例10

随着云南省高职高专毕业生的大量增加,如何实现会计专业学生顺利走上会计工作岗位,实现在校学习知识与岗位工作环境无缝对接是高职高专院校必须要思考的问题。目前市场上的会计软件有很多,诸如用友、金蝶、管家婆、速达等等,会计专业的学生走上工作岗位以后一台电脑、几个档案柜以及几个资料夹就可以满足全部会计核算的需要了,即会计电算化的普及使财务部门里面一大摞的账本的景象正在消失。但作为高职高专院校来讲,为了帮助会计专业的学生建立会计思维,做好会计专业入门知识的传授,账本又必不可少,即手工记账对于学生来讲是学好会计专业知识的基本技能。所以,会计电算化和会计手工记账密不可分,学好会计手工记账是理解会计电算化系统知识的基础,会计电算化是对会计手工记账的简约化和集成化,实现二者在教学中的有机结合,对于有效提升会计专业知识教学效果,充分实现高职高专会计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大有裨益。

我们假设的教学前提如下:

[1]教学对象:大一新入学的会计专业学生

[2]会计电算化教学基础:(1)教学软件:用友ERP-U8(V8.61),据以进行会计电算化核算。(2)主要教学项目:系统管理、总账系统、工资管理、固定资产管理系统、采购与应付系统、销售与应收系统、库存与存货系统、期末会计事项处理、UFO报表系统。

[3]会计手工记账教学基础:(1)《基础会计》教材一本,据以进行手工核算。(2)主要教学项目:会计职业认知、会计基本核算认知、建账、原始凭证的填制与审核、记账凭证的填制与审核、日常业务处理(包括筹资业务、供应业务、生产业务、销售业务、利润形成与利润分配业务、资金退出企业业务、财产清查业务)、账簿登记、编制会计报表和会计档案管理。

我们可以采用如下教学思路实现“会计电算化核算”与“会计手工核算”的结合:

一、会计基础理论铺垫:对于新生来说,教师必须先将诸如“会计的概念、会计核算的对象、会计的职能、会计核算方法、会计基本假设、会计要素、会计恒等式、会计科目、会计账户和借贷记账法”等基础知识讲授给学生,为会计账务处理打下扎实的基础。

二、主要知识结合讲解:

1、引入一个工业制造企业的完整案例,将会计电算化系统的“系统管理和基础设置”项目与《基础会计》中的“建账”项目结合讲解。教师采用案例分析法,依照现实企业当中企业内部管理的规则,引导学生完成会计手工账本的“建账”工作。同时,完成会计电算化系统的“系统管理和初始设置”,为后续明细账的登记、部分原始凭证的编制提供便利。

2、会计电算化中的“总账系统”的“录入期初余额” 项目与《基础会计》中的“建账”的“填制账簿期初余额”项目相结合讲解。需要强调的是,手工账本的建账项目每一个总账账户和与其所属的明细账或日记账户均要手工填制期初余额,会计电算化的期初余额在填制的明细账和日记账的过程中,总账会直接生成。

3、《基础会计》中部分经济交易或事项的“原始凭证的填制与审核和记账凭证的填制与审核”与会计电算化中的“工资管理、固定资产管理系统、采购与应付系统、销售与应收系统、库存与存货系统”结合讲解。原始凭证“工资表”、“固定资产折旧明细表”、“采购入库单”、“销售出库单”、“材料出库单”、“产品入库单”等均为工业制造企业非常重要的原始凭证,在手工核算过程中,它们的共同特点是有的需要各职能部门制单交由财务部门审核,有的需要会计人员自己编制,但计算量很大。教师应重点给学生讲清楚上述原始凭证的由来以及重要性,同时在会计电算化的各模块中利用其集成性、模块化共享的特点,完成相关经济交易或事项记账凭证原始凭证的填制与审核、记账凭证的填制与审核任务。

4、会计电算化中的“总账系统”与《基础会计》中的“记账凭证填制与审核、日常业务处理”结合讲解。要求学生学会在电算化系统中通过“点击生成”的方式完成所有记账凭证的填制和审核任务;要求学生学会手工完成所有记账凭证的填制和审核任务。

5、会计电算化中的“总账系统”与《基础会计》中的“账簿登记”结合讲解。要求学生学会在电算化系统中通过“点击”的方式完成所有账簿,包括总账、日记账、明细账的登记工作;要求学生完成所有账目手工记账工作。

6、会计电算化中的“期末会计事项处理”与《基础会计》“期末手工账务处理”结合讲解

7、会计电算化中的“对账、结账和反结账”与《基础会计》“期末手工对账、结账”结合讲解。

8、会计电算化中的“UFO报表系统”与《基础会计》“编制会计报表”结合讲解。

9、会计电算化与会计手工的会计档案管理讲解。我们把以上教学思路归结为“一铺垫、九结合”的教学方法,通过此种教学方法,学生可以实现以手工核算为基础,更加深刻地理解会计电算化账务处理的来龙去脉,在教学实践中效果很好。

当然,此种教学方法在实践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对师资要求较高,要求授课教师既要熟知《基础会计》、《财务会计》和《成本会计》等会计类专业课程,又要会熟练操作会计电算化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