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增强文化自信的重要性模板(10篇)

时间:2023-06-25 16:03:16

增强文化自信的重要性

增强文化自信的重要性例1

【中图分类号】D261 【文献标识码】A

中国共产党九十多年自身建设的实践表明,党内先进的政治文化始终在党内占据主导地位并发挥主导作用。但由于受到国际国内社会环境中各种复杂因素的影响,加之管党治党不严,一些落后乃至腐朽的政治文化也侵蚀了党内政治文化,这就使得党内政治文化的现实形态中客观地存在着一些不良的政治文化。

中国共产党党内先进的政治文化,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基础、以革命文化为源头、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主体、充分体现中国共产党党性的文化。党内先进政治文化的自知自明、自觉自信、自主自建等各个环节是一个依次递进、相互联系的链条。

增强党内先进政治文化的自觉自信,是遏制庸俗、腐朽政治文化影响的紧迫需要

所谓党内先进政治文化的自觉,即对党内先进的政治文化有自知之明,表现为实事求是地认识和坚守党内先进的政治文化及其价值观,抵制和反对党内外落后的乃至腐朽的政治文化及其价值观的自觉行动。所谓党内先进政治文化的自信,就是对党内先进政治文化的历史、优势、特色、重要作用、发展趋势的信心、信念和信仰。而对党内先进政治文化的自觉自信,就是对党内先进政治文化的党性产生本能认同、理性认同、情感认同和行为认同,自觉践行党内先进文化的政治价值准则和行为规范要求。在当今世界全球化日趋深入的过程中,世界各民族、国家和各阶级、政党的文化也处于深度交流交融交锋的过程中。一个执政党、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是否能够增强自己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关系到一个执政党的执政地位能否长期巩固、一个民族能否生存和发展、一个国家能否长治久安。

2016年7月1日,在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提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我们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不断增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精神力量。”这就从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进程及其成就来阐述增强文化自信的缘由、重大意义和主要内容,其中也包含了共产党人必须在文化自觉自信方面发挥引领作用。中国共产党党内先进的政治文化直接产生于中国共产党的自身建设实践、领导和执政实践,其内容体系是从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创造、凝练、提升而来,反过来又对社会文化发展发挥引领作用。

从文化性质和类型来看,中国共产党党内先进政治文化属于社会主义政治文化,其最高价值追求是实现共产主义,具有社会历史性、阶级性和先进性的基本特征。党内先进政治文化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核心。增强党内先进政治文化的自觉自信,不仅是增强中华民族文化自觉自信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要发挥示范作用。

中国共产党在当代中国的执政地位,决定了党内先进的政治文化对整个国家、民族和社会的文化发展具有引领功能和示范效应。增强中华民族全体人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全党首先必须增强党内先进政治文化的自觉自信。党的十以来,全面从严治党过程中查处的一些典型案例,暴露出一些地方和部门的党内政治文化受到了社会环境中各种庸俗、腐朽文化的侵蚀。因此,注重加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必须倡导弘扬党内先进的政治文化和共产党人的先进价值观念,抵制和反对庸俗、腐朽的政治文化及其价值观念。2017年1月6日,在中共十八届中央纪委七次全会上的讲话中强调“坚持共产党人价值观”,“依靠文化自信坚定理想信念”,进一步提出加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的具体要求。

增强共产党人价值观自觉自信,是增强文化自觉自信的核心

政治文化是社会政治生活领域的精神现象,是一定阶级、国家、民族或政党在长期的社会政治实践中形成的政治心理、政治价值观和政治思想等要素构成的有机整体。党内政治文化在性质和类型上属于社会主义政治文化,是建立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上,与社会主义新型政治制度和党内法规制度相适应,且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政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党内政治心理表现为党内民主意识和参与意识,对党的性质和宗旨、路线纲领方针政策的高度认同感、信任感和支持感,对党规的自觉遵守意识和对党纪的敬畏感,对于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治制度、政治过程、政治决策和政治领袖的高度认同感、信任感和支持感。党内政治思想即党的指导思想及其理论基础,表现为全党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价值的自觉认同。社会主义政治文化中的政治理想和政治思想,同时也为党内政治评价提供了科学的标准。社会主义集体主义是党内政治评价的基本价值标准,集体主义原则的根本内容是人民群众的共同利益至上,党内政治价值观也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党内政治理想是实现共产主义。马克思主义政党所坚持的社会主义政治文化是一种新型的政治文化类型,在本质上具有剥削阶级政治文化不可比拟的优越性。因此,增强对共产主义价值观念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觉自信就成为增强党内先进政治文化自觉自信的必然要求。按照马克思主义价值哲学,信念、信仰、理想是价值观念的基本形式。政治价值观念是政治文化的核心层面,中国共产党人的先进价值观念是党内先进政治文化的核心内容。因此,增强党内先进政治文化的自觉自信,最重要的是坚守坚信中国共产党人的核心价值追求,即坚守坚信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

党的历史表明,党内一定范围内存在的腐败现象是党内政治文化的致命污染源。改革开放以来,在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腐败亚文化在社会上逐步滋生蔓延,侵蚀了一些地方和部门的党内政治文化。党的十以来,经过全党的共同努力,党的纪律建设全面加强,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已经形成,党内政治生活呈现新的气象。全面从严治党虽然取得显著成效,但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复杂,加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仍然任重道远。正是基于实现从“不敢腐、不能腐”向“不想腐”过渡的目标要求,特别强调:“要坚持共产党人价值观,不断坚定和提高政治觉悟。修身立德是为政之基,从不敢、不能到不想,要靠铸牢理想信念这个共产党人的魂。”这明确阐述了通过坚持共产党人的价值观来提高政治觉悟,增强党内先进政治文化自觉自信的基本思路。

依靠党内先进政治文化的自觉自信,培厚党内良好政治生态土壤

党内政治文化具有鲜明的阶级性、民族性特征,还具有形成过程的继承性和累积性以及相对的稳定性。从党的历史来看,党内优良的政治文化及其价值规范,诸如光明坦荡、实事求是、清正廉洁等优秀传统,得到了数代共产党人的继承和发扬。对于一个时期以来党内逐步形成的不良风气,必须依靠党内先进政治文化的自觉自信,坚定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正如强调的:“要依靠文化自信坚定理想信念。领导干部要不忘初心、坚守正道,必须坚定文化自信。没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底蕴和滋养,信仰信念就难以深沉而执着。党员、干部要不断提升人文素养和精神境界,去庸俗、远低俗、不媚俗,做到修身慎行、怀德自重、清廉自守,永葆共产党人政治本色。”

文化是制度之母,党内政治文化是党内法规制度之母,必须依靠党内先进政治文化的自觉自信,保障党内法规制度的贯彻执行,当前特别要保障党内政治生活若干准则的贯彻执行,由此培厚党内良好政治生态的土壤。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实际上是对党内先进的政治文化要素进行了创新性建构,明确了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中必须坚守和坚信的政治灵魂、政治理想、政治路线、政治规矩、政治纪律、政治立场、民主集中制原则、政治人才用导向、组织生活制度、政治权力监督和政治本色等内容,《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是党内先进的政治文化中所包含的十二个方面基本政治行为规范。因此,是否坚信坚守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准则,就是检查是否增强党内先进政治文化自觉自信的准绳。

2016年10月,在党的十八届六中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阐述了党内政治生活、政治生态、政治文化相辅相成的关系,提出了加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的明确要求:“要注重加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倡导和弘扬忠诚老实、光明坦荡、公道正派、实事求是、艰苦奋斗、清正廉洁等价值观,旗帜鲜明抵制和反对关系学、厚黑学、官场术、‘潜规则’等庸俗腐朽的政治文化,不断培厚良好政治生态的土壤。”因此,我们需要通过增强党内先进政治文化的自觉自信,推进净化政治生态标本兼治机制的创新,从而培厚党内良好政治生态的土壤。

(作者为武汉大学党内法规研究中心和廉政研究中心副主任,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导)

【注:本文系2016年武汉市反腐倡廉重大调研课题项目资助“党内问责存在的问题及相关对策研究”(项目编号:KT-2016-10-02)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①:《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新华社,2016年7月1日。

增强文化自信的重要性例2

一、省级档案网站非遗档案参与现状

笔者通过对全国30个省、直辖市与自治区档案信息网逐一调研,发现档案信息网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有三个问题较为突出。首先同一项目的非遗档案分布零散,关于某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档案虽然众多,但多以单件的方式进行展示,而非遵循非遗保护中的整体性保护原则,以全宗为原则进行保护。其次档案信息网站非遗展示等级类目、形式与内容展示形式同质化严重以及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信息更新不及时,多数档案信息网将某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上传至其官方网站,就对此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停止了跟进与及时更新。

二、档案信息网非遗档案信息用户分析

(一)浏览型用户

这是人数最多的一个群体,社会上的各个群体均有可能成为浏览型用户,这类用户多是利用信息组织的成果去满足自己的好奇心,在利用过程中了解地方文化甚至是旅游资源。不对组织成果进行二次深度加工。在利用过程中要求成果的形式有声有色,查找方式以及页面设计人性化、易于理解。使组织成果有声有色,增强档案信息网站进行宣传与利用的力度,借此来夯实群众基础。

(二)研究型用户

研究型用户类型有大致可以分为社会学、经济学、档案学等从相关学科角度开展研究的研究人员、非遗所属类型行业的人员、非遗保护人员等。以上这些人群中以从相关学科角度开展研究的研究人员为主,他们具有高学历、丰富的信息检索能力和使用经验,对非遗档案信息成果的质量、多样性等方面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该类用户使用档案信息成果的目的一般是为了达到某些目的或是完成任务,注重对自己有用信息的搜寻。他们强调信息搜索高效和有用性。

三、档案信息网站加强非遗档案建设对策

一是增强档案信息网中非遗档案展示实用性与趣味性。根据用户分析所得到的结果,优化非遗档案成果展示方式,提高网站友好性,增强用户实用性。档案信息网站是文化宣传平台,透过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可以展现一个地^甚至是整个民族的文化、价值理念,此类型的档案承载着基本文化基因、社会意识与民俗民风,对于人类文化的发展与繁荣、国家和谐社会的建设、个人与族群的身份认同弥足珍贵。在档案网站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进行组织的过程中加以“非物质文化遗产”标示,一方面可以增加浏览者的重视程度,增强对于本地区文化的了解与热爱程度;在另一方面方便专业研究者索引。非遗档案检索提供多种渠道如类别、体系、区域、年代 、信息存储载体等多种人性化的检索途径,避免专业性检索使用户产生距离感。检索结果以地图或时间轴等趣味性形式进行呈现。增加互动交流栏目,如点播、游戏、论坛、讲堂等。获取日常家庭保存的非遗档案保护的技术与方法,全民参与。

二是以系统性内容建设构筑非遗档案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增强非遗档案整体性要重视档案积累长期性与系统性和尊重全总原则。档案信息网区别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网的最大特点就是档案信息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原始记录,内容更为真实、准确。档案馆可以利用自身优势与传承人合作,指导传承人对其积累档案进行整理,在民间征集非遗档案。全宗原则在非遗档案收集、整理、管理与利用的过程中是非常重要理论原则,在此原则的指导下,可以最大程度地保持同一项非遗各个档案之间的有机联系,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传承性等特点,遵循了整体性以及以人为本的保护原则。增强档案网站对每一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表现力与感染力。在一定时期内对同一非遗项目相关档案进行简单编辑与汇总,对网站中信息进行二次加工,避免信息冗余,降低用户获取某一项非遗档案信息的难度。

三是新媒体技术融入档案信息网站非遗展示。Web2.0时代的最大特点就是具有用户的交互性,将一系列新媒体技术融入档案信息网站非遗展示,提高用户利用率。根据所要展示的非遗类别丰富非遗档案展示的方式,例如戏曲类,可以在展示的过程中3D展示技术,还原真实舞台效果,这样关于舞台布景、人物服装、造型等相关档案就可以以这种高度还原的方式展现在人们面前,使表现形式更加的生动、活泼。利用VR、AR技术增加趣味性。利用RSS技术使网站和其他站点之间共享内容,完成用户推送信息的量身定做,增强网站粘度,提高非遗档案利用率。

参考文献:

增强文化自信的重要性例3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是在几千年的历史变迁中逐渐沉淀下来的,其博大精深,另各国人民叹服。作为中华儿女,投身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中,增强文化自信,首先要充分挖掘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价值。

中华民族?魍澄幕?源远流长。纵观其他国家,能留存到今天并依然屹立不倒的文化只有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博采百家之长,兼及八方智慧,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为了更快、更好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增强文化自信,需要所有中华儿女充分挖掘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价值。一方面,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经过五千多年历史沉淀的同时,在现代社会中体现的时代价值也永不褪色。另一方面,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有着非常广泛的世界影响,为人类的文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被世界各国人民所瞩目。当前,已经有很多外国友人被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所吸引,投入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研究中,汉语作为传统文化的一部分,被各国人民所喜欢,当前已经成为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的一种语言。

泱泱大国,煌煌华夏。中国在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上不断奋斗,必须充分挖掘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价值,增强文化自信。

2.推动中国民族传统文化的创新,增强文化自信

一个民族的传统文化,也许在过去的几百年甚至几千年,影响深远。但毕竟随着时代的变迁,一些传统文化的核心已经过时,与现代社会的发展格格不入。所以在社会的发展中,大力发扬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必须要推进传统文化的创新。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也是如此,尽管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发展中发挥了不可取代的重要作用,但是在21世纪社会高速发展的过程中,如果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仅仅寄托于传统文化,而忽视了当代文化,也会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中华民族的发展。所以当前,必须要通过创新,使得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既可以保留精髓,又可以和当代社会的特点相衔接,使得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再次成为中华民族所有人的精神源泉。

文化自信,是对文化理性的自信、客观的自信。增强文化自信,也从侧面决定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必须创新。文化自信,必须要对文化进行客观理性的分析,充分肯定文化的价值,只有这样,才能建立发自内心的文化自信。所以增强文化自信,首先要让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既具有民族特色和历史底蕴,同时也要具备时代的气息,跟上时代的脚步不断创新、发展,给传统文化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最终达到增强传统文化底蕴与文化自信的目的。

3.攫取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支撑力量,增强文化自信

所有中华儿女的文化自信和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就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最重要的支撑。文化自信的形成和人们有意识、有目的开展的文化实践活动有着密切的联系。凝聚全体中华民族人民的力量,增强人们开展文化实践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是增强文化自信的关键。传统文化底蕴是民族在几千年的发展中逐渐建立的具有本民族特色的文化内涵,可以促进民族团结,增强民族向心力。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是所有中华民族儿女血脉相连的纽带。对传统文化的认可就是对民族的认可,从而产生源源不竭的动力,这是增强文化自信的关键。

传统文化是我们最重要的文化资源,包括饮食、服饰、建筑、文学等诸多方面,最大限度的利用好传统文化就是对传统文化最好的宣传方式,也是在促进文化自信。增强文化自信的目的在于凝聚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让中国成为国际上最有影响力的国家。所以攫取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支撑力量,增强文化自信,要让所有中国人从内心深处认可并热爱传统文化,并主动投身到发扬中化民族传统文化的伟大事业中去,使得各国人民都充分领略中化民族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提升中化民族传统文化的吸引力,进而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提升中国在国家舞台上的影响力与号召力。

增强文化自信的重要性例4

中图分类号:G0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35-0170-02

文化认同是人们在一个民族共同体中长期共同生活所形成的对本民族最有意义的事物的肯定性体认,它包括对自己民族语言、道德、生活方式、文化产品等方面的认同,其核心是对一个民族的基本价值的认同;是凝聚这个民族共同体的精神纽带,是这个民族共同体生命延续的精神基础。这种力量促使文化共同体成员紧密地团结起来,自觉维护所属文化体系的利益。传统社会,中华文化具有强大的凝聚力。现代化的加速,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中华文化的凝聚力。近年来,我们党对文化建设规律的认识愈益深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这为增强中华文化凝聚力指明了方向。

一、文化认同是民族认同、国家认同的重要基础

文化认同是民族认同、国家认同的重要基础,而且是最深层的基础。在当今经济全球化的时代,作为民族认同、国家的认同的重要基础的文化认同不仅没有失去意义,而且成为综合国力竞争中最重要的“软实力”。

民族认同主要指一个民族的人们对其自然及文化倾向性的认可与共识。民族认同主要包括两个方面:首先,民族是一个人群共同体,对其中的人们的相互关系的认同是民族认同的核心。其次,是民族文化的认同。共同文化是民族的一个重要特征。没有对民族文化的认同,也不可能形成对民族的认同。

国家认同是指一个国家的公民对自己祖国的历史文化传统、道德价值观、理想信念、国家等的认同。国家认同是一种重要的国民意识,,是维系一国存在和发展的重要纽带。人们只有确认了自己的国民身份,了解了自己与国家存在的密切联系,将自我归属于国家,才会关心国家利益,形成捍卫国家和民族利益的主体意识。

作为多民族国家,我们非常需要建立一种理性的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实现中华民族的认同与国家认同相统一。分析国内存在的各种分裂主义,实际上都是缺乏国家认同或者是民族认同,地域认同超越了国家认同造成的。只有增强对中华民族的整体认同,保持各民族的团结和谐。文化认同则是民族认同、国家认同必不可少的要素。

二、对现实主流文化的认同是文化认同的主要内容

从文化发展的历史性上看,文化可以分为历史文化和现实文化,两者是以文化传统作为连接的,或者说是具有历史延续性的。但是因为社会的急剧转型,现代文化与历史文化之间产生了某种断裂——一些传统没有得到继承和发展,在中国这种断裂更为明显。所以,我们中国人的文化认同比较明显的分为两个方面,一个是对历史造就的传统的认同,一个就是对现实文化体系的认同。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带来的是历史自豪感,对现实的认同才能生成现实的自豪感,只有巩固对现实文化的认同才能更好地增强民族认同、国家认同,没有对现实文化的认同,中华民族认同、国家认同就容易被外来优势文化认同、地域认同、自然民族认同超越,影响国家的统一和民族团结。对现实文化的认同,最重要的是形成对主流文化所包含的主流价值观的认同。对于前者,在我们国内甚至整个华人群体都表现出了较高的一致性。但是对于后者,即使在国内,也有很多不一致的声音。厚古而非今,并不仅仅是个人认知能力的欠缺,也有我们当前文化体系本身存在的问题造成的影响。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体系在内容、结构方面还没有达到理想状态,作为文化核心的社会主义价值观体系,还没有获得它应该达到的认同度。

国人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是以中华文化在历史上的先进性为支撑的,这种文化先进性又是以国力的强盛为证明的。我们中国人津津乐道的历史,是汉唐的历史,是明朝中前期的历史,总之都是国力强盛的时期。应当说,在封建农耕社会的很长的时间里,以儒学为基本思想的主流文化是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也完成了整合社会思潮的任务,因而也具有了较强的凝聚力。中国社会历史上多次统一局面的形成是以中华文化认同为基础的。

考察国人对当前文化的认同度还不高。这个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方面分析:首先,社会主义文化的先进性、优越性还没有充分显现。这至少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我们的文化竞争力还比较弱,表现为文化产业、文化产品的国际竞争力还不强,在国际文化市场上,我们还没有明显优势。二是虽然我国国力大幅度提高,但是还没有达到能充分证明文化先进性优越性的程度。其次,我们当前的文化秩序还不尽合理。现代社会是多元化的社会,社会的多元化造就了文化的多元化。这就产生了主流文化与多元文化的关系。主流文化与多元文化应是求同存异的并存关系,即既保持各自的特色方式,又有明确的共同终极目标。并且,多元文化的发展必须围绕并服务于主流文化,必须顺应主流文化的导向,而不是相反。在一个主流文化模糊、缺乏的国度里,人们会失去了方向感、迷乱了价值观,也就很难达成稳定的文化认同,民族就会日渐丧失内聚力,社会逐渐动荡不安。当前,我们的主流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还不是一个非常成熟的体系,尤其是其核心内容——社会主义核心体系还不是非常明确而具体,这对人们形成对主流文化的认同肯定会产生负面的影响。现代化的过程中各种文化思潮跌宕起伏,碰撞摩擦,此消彼长;中国社会发展的程度很不均衡,各种性质的文化也各自有所依附,所以目前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还是存在不一致的情况,而且这种不一致在很多时候是一种潜在的,是表里不一的情况。基于上述的原因,我们所期望的一元主导多元并存的文化秩序还没有真正的、完全的建立起来。

反思这种现实,首先要承认社会意识滞后于社会发展现实的客观规律,也要增强文化建设的责任感。人是有能动性的,人与文化的关系也是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认同是一种关系,认同包括了主体与客体、认同者与被认同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对于社会主义文化的认同,虽然很大程度上依靠社会发展证明这种文化先进性、优越性,但是也不能否定通过文化建设、教化和熏陶增强文化认同的必然性。提升文化认同,必须要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三、在文化自觉文化自信中提升文化的认同

“文化自觉指的是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并对其发展历程和未来有充分的认识。同时,文化自觉指的又是生活在不同文化中的人,对自身文化有‘自知之明’的基础上,了解其他文化与自身文化的关系。”[1]文化自觉对于文化建设有重要意义。文化自觉是对文化在历史进步中地位作用的深刻认识。文化自觉是对文化发展规律的正确把握。文化自觉是对发展文化历史责任的主动担当。我国百余年文化转型之所以总是处于被动状态,就在于缺乏文化自觉。当前,文化冲突风云激荡,甚至演变成军事战争,因此文化战所争夺和捍卫的并非仅是纯文化,而是一个政党、国家和民族的根基和生命,正如马克思所说:“如果从观念上来考察,那么一定意识形式(态)的解体足以使整个时代覆灭。”[2]对于提高民族的文化自觉,我们决不能轻视。在多元文化并存的当今世界,只有做到文化自觉,才能在不同文化的对比和互动中稳住根基,获得文化选择的能力和地位,继而增强自身文化转型的能力。

文化自信指的是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文化自信表现为对既有文化优良传统的肯定与坚持。同时,也表现为对当下的文化自信,如果没有立足于现实基础上的文化自信,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将会流为思古之幽情,成为无力应对现实和外来文化冲击而只能暂避一时的“精神慰藉所”,创造未来新文化的自信与活力也将会因缺乏当下的根基而无以真正挺立和激活。其次,文化自信表现为对待外来文化的理性态度和开放的胸襟。在外来文化面前,不自傲、不自卑,对文化差异的包容,是对自身文化充满信心的反映;认识到文化各有所长,对外来文化能够辩证取舍,积极地吸纳其精髓为我所用,是文化自信的体现。再次,文化自信表现为对自己文化发展前景的主动把握。不陶醉在过去的光荣之中,以长远的眼光把握文化发展的潮流和趋势,勇敢地推进现有文化体系的转型,在未来的发展中创造新的辉煌,为人类文明作出新的贡献,这是文化自信的最高体现。

提升人们的文化自觉,要提升人们对文化地位文化意义的认识,要引导人们全面而客观地评价传统文化、主流文化。要通过各种传媒广泛宣传,要通过文化产品的熏陶教化,要通过各种途径的教育涵养增强人们对中华文化、对社会主义文化的自觉,增强人们的文化建设的责任感和主动性,才能保证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中华文化沿着历史和现实所决定的正确路线健康地发展。

增强人们的文化自信,重点在于增强人们以当下为基点的文化自信,就是要形成和强化人们对当代对文化成就、文化创新创造能力与文化发展前景的自信。这实际上涉及对社会发展道路、社会建设成就、核心价值观、国民素质等各方面的认同与自信。增强人们对这些方面的信心,不仅要加强建设成就的展示、宣传,更要依靠社会建设、道德建设、文化建设,民生幸福、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是文化自信最有力的现实支撑。

增强文化自信的重要性例5

政府信用是实现政权稳定、政治民主,促进和谐社会政治文明发展的主导力量,是政治稳定的基础,因为政府信用直接关系着政府的合法性问题。政府合法性的直接基础是人民的信任和认同,而认同又源自政府信用。良好的政府信用有利于增进政府与公众之间的相互回应,形成政府与公众之间相互理解、信任、支持的“政通人和、稳定有序、充满活力”的局面,这样就为政令的施行奠定了基础,为政府成功地工作创造了条件。由于政府权力由人民赋予,政府讲信用首先就要保证权力属于人民,并按人民的意志行使权力,保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政府信用还是政府权威的重要来源,是政府组织能力和动员能力的基础。权威意味着民众真心愿意服从政府的领导,认同和支持政府及其行为,是政府实现管理职能的基础。和谐社会政治发展的目的是要建设高度的政治文明,而政府的诚信道德本身就是政治文明中行政伦理的一个重要范畴。同时,作为一种文明的政治理念,政府信用要求政府是一个法治政府、责任政府、透明政府、公正政府、廉洁政府,要求政府在履行职能的过程中体现正义、公平、民主的价值理念,这恰好与和谐社会对政治文明的诉求相契合。而且,政府信用制度也是政治制度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讲信用的政府就是要通过建立健全相应的制度,来提高政府的政治权威,推进民主政治的发展和政治文明的建设。

2.政府信用是和谐社会物质文明的重要支撑

政府信用是促进和谐社会的经济发展,建设物质文明,实现人民生活相对安康的重要支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现实起点,政府信用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良性运行的重要保证。“没有信用,就没有秩序,市场经济就不能健康发展”[3],而信用规则的制定、市场主体对规则的履行又有赖于良好的政府信用。政府信用最根本的表现是政府通过制定和执行政策,来管市场管不了、管不到、管不好的事情,确保和维护市场经济主体的独立地位,培育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所要求的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为市场机制作用的发挥创造条件。经济发展的一个关键要素是要有一良好的投资环境,包括政策环境、基础设施、服务环境等,而政府信用则可以为经济的发展创造优良的信用环境,从而吸引更多的资金、技术和人才。政府信用还是企业信用和个人信用建立的前提,是社会信用体系的基石。良好的政府信用可以降低经济活动中的交易成本,提高经济效率,增加物质财富。因为讲信用的政府执法公正,信息公开,这就可减少市场经济主体的信息搜寻费用、沟通成本、谈判成本、监督成本,进而提高经济效率。而且较高的工作效率和较低的行政成本,也间接地增加了物质财富。此外,政府信用本身就是一种重要的资源和财富,良好的政府信用能够提高国家的竞争力,所谓“政令信者强,政令不信者弱”[4]。

3.政府信用是和谐社会文化发展的推动力量

政府信用是塑造信用文化,建设精神文明,促进和谐社会文化发展的推动力量。信用是社会进步和文明的推进器,文化是一个国家的软实力,是支撑民族进步的脊梁。信用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念是“信用至上”、“信誉为重”,“诚信光荣,失信可耻”,其主要内容是确认和信奉信用是公民立身立业之本、企业生存发展之本、国家繁荣昌盛之本的意识,确认和信奉在平等的基础上互利双赢的意识,确认和信奉依法经营、循章办事的规则意识。信用文化是精神文明的重要内容之一,作为社会信用系统的核心的政府信用对全社会的信用建设起着重要的示范作用,是衡量社会精神文明水平的一个标尺,是社会文明与进步的重要标志。孔子曰:“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一个社会道德标尺的确立,必然是比照这个社会的领导群体来确定的。没有守信的政府,便不可能有守信的公民,也就不可能建设一个信用社会,社会和谐就只能是镜中月、水中花。所以,作为官德的一个基本内容——信德对民风和社会的道德风尚有着不可忽视的导向作用。为政者守诚讲信,有令必行、有禁必止,就能为人民群众树立良好的榜样,促使人民重视信用。一个讲信用的政府能提高全社会的诚信道德,培养社会的信用意识,有助于信用从狭义性、功利性向本原性的提升,从而促进和谐社会信用文化的发展。

4.政府信用是人与自然环境和谐的保障力量

政府信用是推动资源合理利用,建设生态文明,促进环境和谐的保障力量。人与自然和谐,即人与所处的环境和谐共生,就是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保护环境、合理开发利用资源。讲信用的政府是责任政府,生态责任是政府信用的题中之义。改革开放以来,虽然经济飞速发展,但资源消耗巨大,环境破坏严重。按照这种发展模式,不仅当代人的发展不能得到持久的资源支持,后代人的发展权也将受到严重损害。自然界是“人的无机的身体”[5],“这个领域内的自由只能是:社会化的人,联合起来的生产者,将合理化地调节他们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把它置于他们的共同控制之下,而不让它作为盲目的力量来控制自己;靠消耗最小的力量,在最无愧于和最适合于他们的人类本性的条件下来进行这种物质变换”[6]。生态问题的症结就在于人类滥用自然、涸泽而渔的方式损害了文明持续发展的自然基础。没有了生态文明,一切文明也就没有了享受的前提。所以,近年来尊重自然规律、维护代际公平、合理利用自然资源、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创造“绿色GDP”、实现科学发展、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等等都被政府奉为重要的执政理念。

二、提升政府信用,促进社会和谐的途径

理论上讲,政府守信就要求政府履行其管理社会、保证人民安全、维护社会秩序与公众利益等政治、经济责任与义务;而现实中的行败、决策随意、行政不作为、和地方保护主义等政府失信行为,已成为当前影响社会和谐的重要因素,所以加强政府信用建设对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重要意义。

1.树立善治的理念,加强行政文化建设,增强政府信用意识

善治的基本要素是法制、透明、责任与回应,这就要求优化政府的价值取向,树立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大力培养政府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强化其信用意识,增强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守信的自觉性。务必做到言出有据、言而有信、严格执法,提高行政水平和决策能力,减少决策失误和管理失职,避免投机带来的政府失信。行政道德是公务人员起码的行政从业规范准则,公务人员要把守信作为行政道德建设最基本的内容和规范,使诚信成为公职人员的最基本的义务和行政观念。应转变工作作风,克服与形式主义,强化履职尽责的公仆观,强化勤政廉洁的人生观,做到为官治世求“正”,为民服务求“真”,为公立业求“实”,为人行事求“信”。同时,加强行政文化建设,推动政府信用文化发展,使其“由人治型行政文化向法治型行政文化转变、由集权型行政文化向参与型行政文化转变、由封闭型行政文化向开放型行政文化转变、由一般型行政文化向专业型行政文化转变、由管制型行政文化向服务型行政文化转变、由全能型行政文化向分化型行政文化转变、由扩张型行政文化向约束型行政文化转变。[7]

2.合理定位政府角色,推动政府自觉和政府再造,提高政府信用能力

应对政府进行合理定位,促进政府的职能转变,建设有限政府。政府应履行创造环境,制定政策,监管市场,提供服务的职能,弱化其经济利益主体的角色,切实理顺政府与企业的关系,让企业真正成为市场的主体。应增强政府的法律观念,带头守法,维护法律的权威,保持政策的统一性与连续性,建构法治政府。应实现政务公开,及时政府规章、措施和政务信息,建立信用信息披露平台,完善决策听证、人民建议征集等制度,增加的透明度,建设透明政府。应简化行政程序,推行电子政务,讲求廉洁高效,强化危机防范与治理,建构有效政府、廉洁政府、服务政府。政府守信的条件是政府既要具有一定的要求能力(制定并执行政策的能力),更要具有相当的支持能力(体制和政策的包容性、回应性和服务性)。应增强政府的自我规约能力,自觉地建立自我规束机制,限定自身行动的权限、程序及领域,提高政府的要求能力。应自觉输入时代信息,转变行政观念,通过向社会和公众提供优良的公共产品,来引导、推动、促进社会的快速、均衡、稳定、持续地发展进步,提高自我更新能力。另外,应满足社会成员的特定要求,还要包容和支持公民泛化的要求,同时培养公民及社会自主发展的能力,提高政府的信用能力。

3.进行合理的制度安排,强化政府的信用行为

增强文化自信的重要性例6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5)06-0152-01

在当今世界,随着计算机技术、软件技术、通信技术、制造技术等的增强,我们生活空间的信息化水平不断提升,整个社会正处于高速运转的信息化环境之中。由于信息化社会中,各类信息的交互性十分强大,信息的开放性较好,给人们的选择性也增强,同时,整个社会的信息传播途径众多,使得信息的非权威化、社会化和个性化等特点不断增强。在这一过程中,各类用户的主动性、创造性、主体性和平等性得到了有效保障。在高职学生用户群体中,这样的信息化环境,使得他们需要适应现有的新环境,不断变革学习方式,进而使自己掌握的知识更容易使他们融入这样一个社会,但是目前对于信息化环境下高职学生学习方式变革的情况,各老师和相关学者所研究的方向不一、研究方法各异,使得各自的研究结论也各有千秋,对此,笔者结合自身的一些实际工作情况,查阅了相关学者的研究文献,对有关内容进行综述,希望能对高职学生、高职学生家长和高职院校教师等有一定的帮助。

一、高职学生在信息化环境下学习方式变革的原因

在武汉职业技术学院教师谢辉2014年11月发表的文献《论现代信息化环境下高职学生学习方式变革》一文中,认为高职学生信息化环境下学习方式的变革主要是因为当前信息化已经从Web1.0时代到Web2.0时代的转变,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的信息都是在网页上面展示出来的,不同的网页以内容为中心,互动传输信息增强,在此基础之上,新的信息环境对高职学生的学习状况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主要有三个方面,首先是信息的交互性增强,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得到彰显。在网络Web1.0时代,网络信息的传播主要是由相关人员制作好信息,然后传播给用户,这样的过程虽然使得用户对信息的选择困难度降低,但是由于这类信息往往受到信息者的个人因素影响,对用户主体性产生了影响,而在Web2.0时代,由于互联网是将不同用户之间的信息或者文件进行直接的相连,相关用户之间可以直接彼此进行信息的交换,这种信息交互性的增强,使高职学生获得信息的途径、传播和沟通方式都有了重大转变,提升了信息的交换速度,对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产生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在学生的学习中,其主体地位得以增强。其次,是信息的开放性得到延伸,学生自主选择信息的权利增强。在信息化水平急速发展的今天,信息社会内包含的各种网络平台之间的集成性与共通性增强,在网络上各种信息的共享很容易实现,信息的开放程度不断提升,高职学生在网络上选择的余地也上升,更加能选择符合自己发展的有效信息,使得学习的效率大大提升。最后,则是由于信息的个性化不断彰显,能够将学生的创造性显著的发挥。当前,信息化大力发展的方向就是将僵化的信息传播转变为更加个性化的信息传播。现代化的信息技术给人们提供了既可读也可写的网络,尤其是一些社交媒体的空间应用,这样的空间能够形成具有个人特性的空间,有利于个性化的信息传播,用户在互联网中不是一个被动的课题,而是一个极具创造性的主体。当前的时代,高职学生的个性发展较为突出,有着极强的创造欲望,信息传播的个性化和个性化的信息使得学生的这种创造欲望得到了培育和实践的可能,锻炼了高职学生的创造能力。主要由于以上三种原因,教师谢辉认为学生的学习方式会发生一定的变革。

在广州城建职业学院教师董文明2014年7月发表的文章《信息化环境下高职学生学习行为的变化及其应对策略》一文中,认为高职院校学生在信息化环境下,学习方式的变革应该与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态度、学习意志和学习策略等息息相关。具体而言,主要有如下两个方面:一方面,由于学习动机发生了变化。在信息化环境下,学生学习的信息平台变得更加开拓,学习在学习内容过程中,效率不断提升。学生学习的动机由以往的仅限于自身专业领域变革成自己喜欢的领域,导致自身学习的积极性增强,能够在网上自然而随意的去学习自己喜欢的知识,提升自己的能力,这样的学习冲动能够促进他们学习方式的变革。另一方面,由于学习的意志发生了变化。在高职院校学生学习过程中,以往的身份认同使他们在传统的课堂教育中并不能学到理想的知识,而由于互联网的发展,信息化的环境,使得他们能够在网络中以平凡的身份学习,而且,学生在学习的某一领域中,可能甚至会超越其他大学本科、研究生等的水平,因此,这样的环境使得他们的学习意志发生变化,能够更加积极的投入到学习,并且不断变革自己的学习方式,摆脱传统学习方式的束缚。

二、高职学生在信息化环境下学习方式变革表现

在谢辉教师的论述中,认为在信息化环境下,高职学生学习方式发生的新的变革,主要表现在不同的学习方式之间衔接性增强,相对于传统的学习方式,变革后的学习方式能够随时随地的进行,例如借助手机就能实现移动化的学习状态,高职院校学生在这一过程中遇到的难题能够通过智能化的工具及时的查阅。高职院校学生的学习方式的另一个变革就是社会网的加入,使得学生在学习时,学习方式的群体性和交互性增强,学习的效率提高。最后一个方面就是学习方式朝向了自主化,只有这种学习方式,能够增强学生终生获取知识的能力。

在董文明教师的论述中,学习方式的变革主要是学生学习的领域更加开拓、学习的内容更加深化、学习的效能显著增强、对感兴趣的东西会加倍的去学习而对不感兴趣的内容不会花精力去学习、学习态度更加端正和学习策略更加全面。

总结

高职院校学生在信息化环境下,学习方式的变革对于学生的自身成长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使他们的学习成果越来越显著。高职院校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是适应时展需要,促进个人成长而进行的,值得深入研究。

增强文化自信的重要性例7

政府信用是实现政权稳定、政治民主,促进和谐社会政治文明发展的主导力量,是政治稳定的基础,因为政府信用直接关系着政府的合法性问题。政府合法性的直接基础是人民的信任和认同,而认同又源自政府信用。良好的政府信用有利于增进政府与公众之间的相互回应,形成政府与公众之间相互理解、信任、支持的“政通人和、稳定有序、充满活力”的局面,这样就为政令的施行奠定了基础,为政府成功地工作创造了条件。由于政府权力由人民赋予,政府讲信用首先就要保证权力属于人民,并按人民的意志行使权力,保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政府信用还是政府权威的重要来源,是政府组织能力和动员能力的基础。权威意味着民众真心愿意服从政府的领导,认同和支持政府及其行为,是政府实现管理职能的基础。和谐社会政治发展的目的是要建设高度的政治文明,而政府的诚信道德本身就是政治文明中行政伦理的一个重要范畴。同时,作为一种文明的政治理念,政府信用要求政府是一个法治政府、责任政府、透明政府、公正政府、廉洁政府,要求政府在履行职能的过程中体现正义、公平、民主的价值理念,这恰好与和谐社会对政治文明的诉求相契合。而且,政府信用制度也是政治制度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讲信用的政府就是要通过建立健全相应的制度,来提高政府的政治权威,推进民主政治的发展和政治文明的建设。

2.政府信用是和谐社会物质文明的重要支撑

政府信用是促进和谐社会的经济发展,建设物质文明,实现人民生活相对安康的重要支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现实起点,政府信用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良性运行的重要保证。“没有信用,就没有秩序,市场经济就不能健康发展”[3],而信用规则的制定、市场主体对规则的履行又有赖于良好的政府信用。政府信用最根本的表现是政府通过制定和执行政策,来管市场管不了、管不到、管不好的事情,确保和维护市场经济主体的独立地位,培育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所要求的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为市场机制作用的发挥创造条件。经济发展的一个关键要素是要有一良好的投资环境,包括政策环境、基础设施、服务环境等,而政府信用则可以为经济的发展创造优良的信用环境,从而吸引更多的资金、技术和人才。政府信用还是企业信用和个人信用建立的前提,是社会信用体系的基石。良好的政府信用可以降低经济活动中的交易成本,提高经济效率,增加物质财富。因为讲信用的政府执法公正,信息公开,这就可减少市场经济主体的信息搜寻费用、沟通成本、谈判成本、监督成本,进而提高经济效率。而且较高的工作效率和较低的行政成本,也间接地增加了物质财富。此外,政府信用本身就是一种重要的资源和财富,良好的政府信用能够提高国家的竞争力,所谓“政令信者强,政令不信者弱”[4]。

3.政府信用是和谐社会文化发展的推动力量

政府信用是塑造信用文化,建设精神文明,促进和谐社会文化发展的推动力量。信用是社会进步和文明的推进器,文化是一个国家的软实力,是支撑民族进步的脊梁。信用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念是“信用至上”、“信誉为重”,“诚信光荣,失信可耻”,其主要内容是确认和信奉信用是公民立身立业之本、企业生存发展之本、国家繁荣昌盛之本的意识,确认和信奉在平等的基础上互利双赢的意识,确认和信奉依法经营、循章办事的规则意识。信用文化是精神文明的重要内容之一,作为社会信用系统的核心的政府信用对全社会的信用建设起着重要的示范作用,是衡量社会精神文明水平的一个标尺,是社会文明与进步的重要标志。孔子曰:“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一个社会道德标尺的确立,必然是比照这个社会的领导群体来确定的。没有守信的政府,便不可能有守信的公民,也就不可能建设一个信用社会,社会和谐就只能是镜中月、水中花。所以,作为官德的一个基本内容——信德对民风和社会的道德风尚有着不可忽视的导向作用。为政者守诚讲信,有令必行、有禁必止,就能为人民群众树立良好的榜样,促使人民重视信用。一个讲信用的政府能提高全社会的诚信道德,培养社会的信用意识,有助于信用从狭义性、功利性向本原性的提升,从而促进和谐社会信用文化的发展。

4.政府信用是人与自然环境和谐的保障力量

政府信用是推动资源合理利用,建设生态文明,促进环境和谐的保障力量。人与自然和谐,即人与所处的环境和谐共生,就是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保护环境、合理开发利用资源。讲信用的政府是责任政府,生态责任是政府信用的题中之义。改革开放以来,虽然经济飞速发展,但资源消耗巨大,环境破坏严重。按照这种发展模式,不仅当代人的发展不能得到持久的资源支持,后代人的发展权也将受到严重损害。自然界是“人的无机的身体”[5],“这个领域内的自由只能是:社会化的人,联合起来的生产者,将合理化地调节他们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把它置于他们的共同控制之下,而不让它作为盲目的力量来控制自己;靠消耗最小的力量,在最无愧于和最适合于他们的人类本性的条件下来进行这种物质变换”[6]。生态问题的症结就在于人类滥用自然、涸泽而渔的方式损害了文明持续发展的自然基础。没有了生态文明,一切文明也就没有了享受的前提。所以,近年来尊重自然规律、维护代际公平、合理利用自然资源、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创造“绿色GDP”、实现科学发展、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等等都被政府奉为重要的执政理念。

二、提升政府信用,促进社会和谐的途径

理论上讲,政府守信就要求政府履行其管理社会、保证人民安全、维护社会秩序与公众利益等政治、经济责任与义务;而现实中的行败、决策随意、行政不作为、和地方保护主义等政府失信行为,已成为当前影响社会和谐的重要因素,所以加强政府信用建设对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重要意义。

1.树立善治的理念,加强行政文化建设,增强政府信用意识

善治的基本要素是法制、透明、责任与回应,这就要求优化政府的价值取向,树立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大力培养政府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强化其信用意识,增强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守信的自觉性。务必做到言出有据、言而有信、严格执法,提高行政水平和决策能力,减少决策失误和管理失职,避免投机带来的政府失信。行政道德是公务人员起码的行政从业规范准则,公务人员要把守信作为行政道德建设最基本的内容和规范,使诚信成为公职人员的最基本的义务和行政观念。应转变工作作风,克服与形式主义,强化履职尽责的公仆观,强化勤政廉洁的人生观,做到为官治世求“正”,为民服务求“真”,为公立业求“实”,为人行事求“信”。同时,加强行政文化建设,推动政府信用文化发展,使其“由人治型行政文化向法治型行政文化转变、由集权型行政文化向参与型行政文化转变、由封闭型行政文化向开放型行政文化转变、由一般型行政文化向专业型行政文化转变、由管制型行政文化向服务型行政文化转变、由全能型行政文化向分化型行政文化转变、由扩张型行政文化向约束型行政文化转变。[7]

2.合理定位政府角色,推动政府自觉和政府再造,提高政府信用能力

应对政府进行合理定位,促进政府的职能转变,建设有限政府。政府应履行创造环境,制定政策,监管市场,提供服务的职能,弱化其经济利益主体的角色,切实理顺政府与企业的关系,让企业真正成为市场的主体。应增强政府的法律观念,带头守法,维护法律的权威,保持政策的统一性与连续性,建构法治政府。应实现政务公开,及时政府规章、措施和政务信息,建立信用信息披露平台,完善决策听证、人民建议征集等制度,增加的透明度,建设透明政府。应简化行政程序,推行电子政务,讲求廉洁高效,强化危机防范与治理,建构有效政府、廉洁政府、服务政府。政府守信的条件是政府既要具有一定的要求能力(制定并执行政策的能力),更要具有相当的支持能力(体制和政策的包容性、回应性和服务性)。应增强政府的自我规约能力,自觉地建立自我规束机制,限定自身行动的权限、程序及领域,提高政府的要求能力。应自觉输入时代信息,转变行政观念,通过向社会和公众提供优良的公共产品,来引导、推动、促进社会的快速、均衡、稳定、持续地发展进步,提高自我更新能力。另外,应满足社会成员的特定要求,还要包容和支持公民泛化的要求,同时培养公民及社会自主发展的能力,提高政府的信用能力。

3.进行合理的制度安排,强化政府的信用行为

“我们过去发生的各种错误,固然与某些领导人的思想、作风有关,但是组织制度、工作制度方面的问题更重要。这些方面的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会走向反面。”[8]完善的制度体系是政府信用的保障,应完善政府信用的实现机制,建立失信惩戒机制,完善政府失信的救济机制(国家赔偿)。要完善监督(司法、媒体、社会)和制约机制(行政诉讼、行政复议),充分利用现有的行政监察法、行政复议法和行政诉讼法,从行政权内部和外部两个方面形成对各级行政机关的监督制约机制。优化人事制度,建立政府信用考评机制,把考评结果记录在案,作为奖惩依据。依法界定执法职责,科学设定执法岗位,规范执法程序,健全行政执法案卷评查制度,对有关执法文书立卷归档。实行重大政策的人大代表表决制度,广泛推行政策制定的听证会制度等等,形成公开化、民主化的决策机制。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实行重大事故责任倒查制度,减少政府行为过程的主观随意性和偏差,还可以借鉴西方一些国家的做法,实行决策受益或受害情况申报或告知制度。如果决策部门的一些公务人员将因这一部门的新决策的出台而受益,那么就要申报,必要时还应回避,不参与决策过程。

参考文献:

[1]乔耀章.政府理论[M].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03:8-9.

[2]金太军,袁建军.和谐社会视角下的政府能力考量[J].社会科学战线,2006,(4).

[3].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R].2001-11-27.

[4]荀子·议兵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45.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926-927.

[7]韩莹莹.论中国行政文化的现代化[J].理论与改革,2002,(1).

增强文化自信的重要性例8

摘 要:价值观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对自身价值观的充分肯定和坚定信念,是最硬的软实力。在当今世界各种文化价值观交流交融交锋的新时期,我国担负着在形形色色的价值观中抢占文化价值观制高点、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各种社会思潮的重任,从政治、社会思潮、人民幸福三个维度出发可以分析增强价值观自信的迫切性,进而要求我们坚持一元化与多样性的统一、古为今用、博采众长,实干践行,发挥媒体舆论监督,切实增强价值观自信。

关键词 :价值观;自信;社会主义;价值多元化

中图分类号:D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596(2015)01-0094-03

价值观自信是人们对自己关于事物的价值评判所持态度和看法的坚定信念,具有不可替代的社会凝聚功能与社会创新功能。增强价值观自信,事关党执政地位的巩固,事关社会和谐稳定,事关国家长治久安。本文试图通过探讨中国目前面临的价值观困境及其原因,来阐述增强价值观自信的实现途径。

一、价值观自信的概念界定

首先,要清楚价值观和自信的定义。“价值观是人们以自身需要为尺度对各种事物或现象所蕴含意义的认识和评价。”①价值观与人的需要紧密相连,因人因时因地而异,是一种动态的概念。但每一个社会的核心价值观是一元的,作为起主导作用的价值观,是由占主体地位的的经济基础所决定的。价值观对人的认识活动,实践活动,思维方式有导向作用,和对人的交往行为,交往方式的选择具有导向作用。自信是人对自己的个性心理与社会角色进行的一种积极评价的结果。

其次,价值观自信不能按照上述解释简单叠加。对于价值观自信的定义,在当前我国学术界较流行的看法有:“价值观的自信,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在推进文化发展的进程中有所依循、知所趋止、顽强进取的定力与韧性所在,也是一个国家和民族面对各种文明创造和文化滋养择善而纳、从容吞吐的气度与尺度所在。”“价值观自信是保持民族精神独立性的重要支撑,自信才有执着的坚守和自觉的践行。”“价值观自信是文化自信、政治自信、经济自信的基础上的价值观层面的自信”。

笔者综上考虑后定义价值观自信:价值观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对自身价值观的充分肯定,对自身价值取向、意义追求的坚定信念。衡量价值观自信的程度具有两个角度,一是纵向上对自己价值观的历史、现实与未来有清醒把握和传承创新,古为今用,革故鼎新,对其发展历程和未来有深度认同与责任担当;另一种是横向上在不同国家、民族的多元价值观交流交融交锋的环境采众长、为我所用,在价值观外交中自信从容、不卑不亢的态度。这是从大众立场上的解读,比较贴切民众认知。

价值观自信是指那一种价值观的自信呢?价值观自信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社会文化背景会有不同的内容和形式,在当今中国具体国情下,我们所说的价值观自信是指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充分肯定与坚定信念,这不是排斥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观,也不排斥全人类历史上的优秀价值观,而是有针对性地用历史地辩证地马克思主义哲学分析和解决当前中国的价值观混乱扭曲问题。

不可否认,在纵向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是建立在对优秀传统文化充分吸收的基础上并赋予新的时代内涵,“诚信”“友善”“公正”“平等”的文化基因依然跳动在中国人的脉搏里,“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依然是中国人的理想人格和君子模型。在横向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原则吸纳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自由”“法治”也第一次写进社会主义国家的价值观体系。所以,我们讲的价值观自信就是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是指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

二、增强价值观自信的原因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作为上层建筑的灵魂部分,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空袋子难以直立”,历史雄辩地证明了,没有核心价值观自信,一种文化就立不起来、强不起来,一个民族就会对自己的文化与价值观“失掉自信力”,跪倒在外来文化和价值观体系面前,就会失去赖以维系的精神纽带,失去共同的思想道德基础,陷于莫衷一是、行无依归的境地。

(一)政治维度:政权的稳固性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做思想保证

“思想一旦离开利益,就会使自己出丑”,坦率的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为维护政权稳定性而提供的思想保证。十八大以来,党和政府以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以廉洁政治建设为手段,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目标,一场全方位改革和全方位发展正在大陆如火如荼展开,而要凝聚全社会的力量,就必须以中国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为共同价值理念。总书记说:“一个政权的瓦解往往是从思想领域开始的,政治动荡、政权更迭可能在一夜之间发生,但思想演化是个长期过程。思想防线被攻破了,其他防线就很难守得住。”可见,在意识形态领域夺取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对政权的稳固是重中之重。

从反面来讲,“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苏联解体就是反面典型,它的根本原因在于苏共内部,即苏联共产党的蜕化变质,从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作风上的蜕变,背叛马克思列宁主义,失去了正确的理论指导。布热津斯基说苏联共产党统治集团,“一直以一种历史脱衣舞的形式,一层一层地否定(或者是脱掉)他们过去的理论外衣。”“前车之鉴,后事之师”在这样的大背景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顺应时代呼唤,回应人民期盼,理所当然地要成为主心骨、主旋律。

(二)社会思潮维度:价值观多元化需要用价值观自信做主导、引领和整合

当前中国社会各种思潮此起彼伏,各种社会力量竞相发出自己的声音,这是由于社会经济结构、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和利益分配格局的深刻变动,越是在社会思潮纷繁复杂的时刻,越要凸出主旋律,越需要用一元化的指导思想引领多元化的社会意识。诸如新自由主义思潮、民主社会主义思潮、普世价值观,历史虚无主义等等,虽然他们主张各异,表现形式不同,但却有着共同的政治诉求,这主要表现在:反对四项基本原则这一立国之本,力图扭转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发展方向,把中国纳入到西方资本主义体系中去。作为错误的社会思潮,它们的流传和泛滥会造成人们思想的混乱,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构成巨大的冲击和挑战。

“灭人之国,必先去其史”,这是历史虚无主义做法,这是文化霸权的表现,其背后真正目的是政权的颠覆。此外,普适价值在全球肆意扩张,,笔者认为要揭穿普适价值的的虚伪性与欺骗性,需要从以下三点:其一,普适价值的超时空性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性历史性。其二,普适价值的超阶级性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无产阶级性。其三,普适价值的“极端个人主义”性质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集体主义”性质。一言以蔽之,普适价值观的本质是推行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制度、民主体制以及文化、道德观念和精神信仰,诋毁、否认民主的具体性和多样性,企图用“美式”、“欧式”、“西式”民主改造世界和驾驭全球。

(三)人民幸福维度:人民内心的安生立命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精神上的“定海神针”

物质繁荣而文化的相对滞后造成了人心危机——“存在的被遗忘”(海德格尔),一切精神价值都缩减成了实用价值,永恒的怀念和追求缩减成了当下的官能享受。“人不但是一种现实性的存在,更是超越性的存在”,人在精神上的空虚必将造成莫衷一是,精神流浪,彷徨迷茫,就会对自己的文化与价值观“失掉自信力”,跪倒在外来文化和价值观体系面前,“心灵不会是一块闲置的空地:你不种庄稼,它就长杂草”,这就更需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重构人民内心的精神丰碑。

坦率来讲,理想主义者在生活巨大的压力和诱惑之下,变成了现实主义者;现实主义者都变成功利主义者,而功利主义者又变成投机分子;缺乏信仰的人,一个缺乏信仰的社会里,便无所畏惧,便不会约束自己,就会忘记千百年来先人的古训,就会为了利益,让自己成为他人的地狱。为了名利可以随时欺骗,只要于己有利,别人便只是一个可供踩踏的梯子。当下中国人的痛苦与焦虑,社会上的乱象与功利,很大程度上是价值观和信仰的模糊甚至缺失造成的,而没有树立起科学的价值观,人就不会平静、幸福。

三、增强价值观自信的途径

增强价值观自信,从当前社会发展的要求和需要来说,就是要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就是要坚持一元化与多样性的统一、古为今用、博采众长,实干践行。

(一)增强价值观自信,需要坚持一元化与多样性的统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集社会主义价值理念之大成,必须贯穿在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全过程,牢牢掌握意识形态的领导权和主导权。正确处理一元主导与多样并存的辩证关系,不断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非主流意识形态的包容能力。“主导性是多样性中的主导性,多样性是主导性统领下的多样性。”②以多样性否定主导性就会导致社会认同瓦解、思想混乱,以主导性否定多样性就会导致舆论一律、思想僵化。因此,既要毫不动摇地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导地位的同时,又要允许不同群体和个人的合理利益诉求和正当价值追求,不断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活性、普适性和兼容性,最大限度地形成思想共识,不断增强意识形态领域的活力,使人民群众在多元、多样、多变的社会思想中旗帜鲜明、立场坚定、从容不迫、理直气壮。

(二)增强价值观自信,需要充分发掘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

向老祖宗学智慧,苟日新、日日新,在此过程中不断发展中华民族独特气质的价值观,在优秀的传统文化里汲取浩然正气,明明德,止于至善,达到更高的生命取向,更深的生命体验,更强的生命能量。在现代人的生活中重建静以修身,俭以养德的生活,“倚南窗以寄傲”;在纷繁复杂的思想里找到回归中华文明的路,找到精神坐标,搭建诗意的栖居,这些优秀文化正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之源,也是支撑我们价值观自信的底气与底蕴。

(三)增强价值观自信,需要博采众长,和而不同

马克思在批判专制制度压制思想自由时写道:“你们赞美大自然悦人心目的千变万化和无穷无尽的丰富宝藏,你们并不要求玫瑰花和紫罗兰散发出同样的芳香,但你们为什么要求世界上最丰富的东西——精神只能是一种存在形式呢?”③刻意追求意识形态的单一和纯洁,既不符合意识形态的建设规律,也不利于主流意识形态的发展创新。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这样就既保证了整体的和谐,又保留了不同的声音。增强价值观自信,构建和谐世界,就是要把每一个国际、民族的不同的声音和谐地融入到大的集体的声音中。

(四)增强价值观自信,需要雷厉风行,实干践行

“哲学家只是以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④实践是我们增强价值观自信的最终目的,也是根本方法。“世界上的事情都是干出来的,不干,半点马克思主义也没有”,“为政贵在行”,再好的想法如果仅仅停留于纸面,永远是水中月、镜中花。倡导并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紧迫的是在实践中笃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实践中,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炼就价值观自信的品质。

(五)增强价值观自信,需要媒体成为社会的良心

在互联网自媒体时代,人的思想价值观很容易被铺天盖地的媒体舆论所淹没。媒体利用人的猎奇心理,追求“头条”、“爆料”的轰动效应,使得互联网环境里充斥着“假”“恶”“丑”,这场扒粪运动固然对揭露一些黑幕、使社会自我净化、实现网络监督有非常积极的正面作用,但扒粪运动甚至全民扒粪狂欢也应保持在适当限度。人民在扒粪的同时,会产生价值观的动摇,到底什么是真的?这是我们的社会病了吗?不是,是因为更多的真善美被淹没于假恶丑之下,我们要在全社会弘扬正气、传递正能量,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应该让默默无闻的平民英雄、道德模范、信义人物发出声音,让这些“白芳礼们”“郭明义们”“微尘们”传递温情和爱,传递“诚信”“友善”“敬业”的朴素而崇高的精神,使更多的人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笃行者。

注 释:

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79.

②刘明君.多元文化冲突与主流意识形态建构[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308.

③马克思恩格斯.评普鲁士最近的书报检查令.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

④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4.

参考文献:

(1)沈壮海.软文化真实力——为什么要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2)马戎,周星.二十一世纪:文化自觉与文化对话》(一)(二)[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3)张岱年.文化与价值[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

(4)陈正良.中国“软实力”发展战略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增强文化自信的重要性例9

中图分类号:D2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02-0012-02

一、网络信息传播不同于传统媒介

网络是基于数字化的信息通信技术而建立起来的没有地域限制的全球计算机网络通信系统,因此,与传统媒介和现实环境相比,互联网络具有开放性、虚拟性和高效性等特征。

1.开放性

在互联网上,人们进行信息交流和网络活动没有地域范围、年龄、身份、文化背景等等限制。理论上,互联网对任何人、任何地区都是开放的,只要具备一台终端设备,都可以接入网络并在网络上进行通信。除非相关主体通过严格的网络地址甄别技术,否则无法确定网络主题的真实身份。随着固定电信网、移动电信网和无限通信网的融通,以及传统电视网、电信网和计算机网络的融合,未来的互联网络将更加开放。互联网络是一个开放性的虚拟社会,这种开放性给我们党对于网络舆论的引导工作造成较大难度和不可控性。

2.虚拟性

网络是一个虚拟的社会,在网络当中,信息的传播大部分是以匿名的形式传播的,彼此之间并不知晓对方的真实身份,这就给网络舆论较大的自由,人们可以在网络上自由地表达想法和观点,这有利于人民言论自由的表达,有利于政府和相关决策者迅速收集民意,做出及时、准确的决策。但是网络信息传播的虚拟性,使得信息传播主体不需要像在现实环境中对自己的言论直接负责,所以导致了一定程度上的网络信息传播的虚假性和无序性。党的引导性主要体现在对网络的这种由于虚拟性而导致的无序性的引导。

3.高效性

网络信息高效性,指的是与传统媒介相比,在网络上查询信息和进行信息交流具有速度快、效率高的特性。由于网络具有开放性、交互性、数字化特性,在网络上查询信息和进行信息交流具有成本低、速度快的优势。信息的这种高效性要求我们党必须适应网络信息传播新特点,转变思维,改变方法,重新认识和学习应对网络舆论的新技能。不断增强我们党对于文化、舆论、信息的引导作用,保持和增强我们党对于主流意识形态的掌控力。

二、网络舆论对党的信息舆论引导力构成挑战

网络作为一种潮流和发展趋势已经势不可挡。由于网络的出现,舆论信息的传播出现了很多新情况、新特点,这对于党的舆论引导力、信息掌控力构成了巨大的挑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党的信息舆论引导的工作机制、工作方法面临挑战

信息舆论网络化的革命改变了人们的思想意识、生活习惯、工作方式。网络成为人们了解时事国情的重要手段,网络的特性要求党必须改变原来的那种依靠行政命令、政策来规范舆论的做法。当今,党的舆论引导机制存在着诸多不足:缺乏专门性、完整的网络法律,削弱了依法管理舆论的社会执行效力;管理部门众多,管理权限、内容交叉重复,削弱了管理力度;被动反应式的新闻方式尚待改进;跟进舆论热点开发潜力空间,主流网站舆论引导力有待加强;管理部门舆情采集工作需要进一步补充完善。在此方面,还需要加强管理机构与社会自律组织、代表性网站甚至普通网民的相互沟通,补充、完善舆情采集工作和管理。通过这一工作及时弥补舆论引导工作中的不足,并为做好相关管理决策提供帮助。这些不足和缺陷在原来媒体稀缺、信息短缺的情况下后果还不是很严重,但是在网络信息、舆论传播已经成为重要方式的今天就不能容忍了,这就要求我们党,要注意掌握舆论宣传的艺术和方法。注重工作机制和工作方法的创新,增强感召力,获得广大民众的真正认可。

2.党的思想意识形态工作面临挑战

党的思想领导,就是用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教育和武装党员、群众。从表面来看,网上人人平等,权利和自由是绝对真理。但是信息传播和渗透的背后实际上是控制者和被控制者、操纵者和纵者的斗争,谁垄断技术、操纵信息传输,谁就是赢家。互联网的产生源于美国,所使用的语言技术都来自于美国,网民自觉或不自觉地接受美国文化的影响。西方国家尤其是美国借助于语言和信息的垄断,利用网络等媒体对其他国家进行思想文化渗透,宣扬自己的意识形态、文化理念,力图抹杀世界文化的多样性。网络文化对网民思想的影响是在不知不觉中渗透的,并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影响青年团员的政治取向、道德品质、人生价值和文化素质。教育者与被教育者面对面的交流灌输在大量的信息面前显得苍白无力,网络文化和非主流政治给党的思想意识形态工作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3.党的权威性受到了来自网络信息舆论的挑战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利益的分化,必然会导致社会思想意识的多样化和主流意识形态的弱化。近些年,由于网络的推波助澜,使得这种趋势越加明显。西方思想文化的渗透,封建腐朽思想的沉渣泛起,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的抬头,这些问题导致了社会主流意识形态遭到侵蚀并且逐渐淡化,我们党的执政基础不断受到冲击,这些都使我们党的权威性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网络是一个平等的虚拟社会,每个网民可以对身边小事到国家大事自由地发表看法,这就导致人们逐渐从过去迷信权威、崇拜权威到开始用理性目光来评判社会、政治,并形成不同意见。这些新情况、新问题导致我们党的政治社会化功能不断弱化、政治认同度不断降低、政治权威面临巨大挑战。由此,我们党必须正视存在的问题,顺应网络的信息传播规律,掌握使用网络的科学方法,不断增强党的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权威性。

三、党对网络信息舆情新变化的应对

近年来,随着传播技术的迅速发展,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媒体在新闻传播领域内异军突起,新的信息传播渠道层出不穷,新闻网站和门户网站的受众发展很快。传播渠道的多样化、传播方式的个性化、传播内容的多元化,使我国的社会舆论环境和舆论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化,社会舆论结构也呈现出多层次的复杂状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提高党的网络信息舆情引导力,形成正面的网络信息舆情态势,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提高党的网络信息舆情的引导力要做到以下几点。

1.构建应对和规范网络信息舆情的制度体系

互联网作为传播信息的主渠道,目前与之配套的管理条例仅有《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国务院第292号令)、《互联网站从事登载新闻业务管理暂行规定》(2000年11月7日国务院新闻办、信息产业部)、《新闻网站电子公告服务管理暂行办法》(2002年6月13日国务院新闻办)等。而在实际管理过程中出现脱节的现象很多,管理机构繁多、政出多头,处罚缺乏刚性,缺乏对ISP(因特网服务提供商)的有效管理机制等等问题层出不穷。因此,完善现有的互联网管理条例,以法治网,强化政府的制度管理是引导网络舆论的根本武器。建立比较完善的关于规范网络信息舆情的制度体系需要我们党要掌握网络信息舆论传播的特点,根据其特点建立起高效、科学的政策、法律体系。进行各部门的协调和衔接的制度性安排,使党和政府的各机构各部门形成合力,这样才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们要吸收借鉴国外应对网络信息舆情的成功的经验,学习相关的知识,不断增强我们党相关制度的包容性、科学性、适应性。

2.增强党的意识的吸引力,牢牢地把握住网络信息舆情的主旋律

我们党作为执政党,一个重要的使命就是自己的意识形态有一种向心力、凝聚力,使各种能够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力量都能团结在党的周围,在党的意识形态中找到精神上的归属感。为了实现这样的使命,就要求我们党不能故步自封,要适应时代的新要求,不断走在时代的前列,才能引导历史的发展方向,具体来说就是要赋予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多层次的内涵,使党的意识形态有更大的包容性。在全社会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诚实守信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不断增强国人的归属感和自豪感,使人民群众自觉地将爱国与爱党相结合。在弘扬民族传统美德的同时,我们党还要不断倡导和树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大力号召为人民服务的精神追求,坚持集体主义原则,不断提高思想道德建设。只有通过这样的方式才能使党增强自身意识形态吸引力,才能在网络中不断增强自身意识形态的针对性和感染力,及时把握网络信息舆论的动态,强化党对于网络信息舆论的领导力和主动性,牢牢地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伟大旗帜不动摇。

3.坚持党对主流媒体的领导,不断强化主流媒体的影响力

虽然网络已经成为舆论信息传播的主要媒介之一,但是由于网络的混乱无序,导致公众对于网络的认可度并不高,人们更多的时候还是相信主流媒体的报道。这是由于主流媒体在自身的发展历程中形成了一整套比较规范的行业规范和受到人们普遍认可的价值操守。这就要求我们党在关注网络的同时,还要将主要精力放到对于主流媒体的领导上,不断增强主流媒体吸引力、影响力。不可否认,由于网络的发展,网络信息舆论无所不包,给读者、观众很大的选择余地,这必然会对主流媒体构成严峻的挑战。而媒体又是影响人们观念、心理、政治立场的重要途径。主流媒体影响力减弱的严重后果也许短期内还不明显,但长远来看必然会动摇我们党的执政之基;也许平时看不出来,但在危急时刻会使我们党难以凝聚人心。增强党领导的主流媒体的影响力主要可以通过两方面实现:一方面,从技术层面上展开信息过滤。坚持放、堵、删除有害信息,相对的净化网络信息舆论环境。另一方面,我们也应该清醒的认识到,在现代信息传播技术条件下,利用技术手段进行防、堵的局限性,只可以将其作为辅助手段使用,我们的主流媒体要通过主动出击、积极竞争、遵循大众传播规律来实现党领导的主流媒体的公信力与影响力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孟威.完善网络舆论引导工作机制[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7-10-19.

增强文化自信的重要性例10

作为一种政治组织,其本身具有的力量性是其生存之本。在过去时代,其力量性更多的体现在一种强制性的控制力上。而在当今时代,影响组织内外人员的力量的形式发生了变化。一种隐性的,并不具有强制性的力量反而更具有影响力。这便是美国哈佛大学肯尼迪政治学院教授约瑟夫・奈提出的“软实力”概念背景。有了软实力的概念,也便对应生发出硬实力之说。于是我们对一个政治组织的力量的描述便有了“硬实力”与“软实力”两种界定。最初这种界定是用在对国家实力的描述上,硬实力是指一个国家所拥有的经济力量、军事力量、科技力量,软实力是指一个国家的文化、价值观念、社会制度、发展模式在国际上产生的影响力和感召力。政党作为国家构成中极其重要的组织,将软实力的理论引入,将有助于更好的分析政党的力量构成,同时更有利于提升政党的组织力量,进而提升整个国家的综合实力。

一、政党软实力内涵及其构成要素

政党软实力是相对于政党硬实力来说的,对于政党软实力与政党硬实力的概念界定,学者们提出了各自的不同看法,在大同小异的基础上提取最大公约数,则对政党硬实力的界定为政党的党员数量、政党组织以及政党所能支配的社会力量与武装力量。而政党软实力则包括政党的制度文化、价值观、纲领政策、领袖形象等所具有的吸引力、包容力与感召力等无形力量。那么显而易见,对政党软实力构成要素最简单的分类便是其制度文化、价值理念、纲领政策以及政党领袖所各自具有的吸引力、包容力与感召力。对此,还有学者提出了“政党文化软实力”的概念,他认为政党文化是政党软实力的重要载体,而政党文化中的核心以及先进性的要素便是政党文化软实力。即“政党文化软实力是指政党价值体系的先进性和政党成员实际价值取向与行为方式所反映的价值取向共同产生的特定影响力”并且认为政党文化软实力包括内向性影响与外向性影响两种表现形式。这种从价值观的影响力方面的划分有助于丰富我们对政党软实力内涵及构成要素的理解。也对如何进行政党软实力的构建提供了有益的思路。

二、加强我国政党软实力构建的意义

我国的政党制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度,在这一制度下政党作为国家机器中最为核心的力量,其软实力的构建便具有更为核心的重要性。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应对全球化挑战的必然性

政党本身的构建与不断完善首先是要面对外界大环境的不断变化,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跨国的分工与合作变得更为精细与专业化,非政府组织的不断发展以及传媒影响力的突飞猛进,一切都对政党自身实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软实力理念及其影响力在全球不断传播与彰显,使作为一个具有先进性并要不断前进的政党,应敏锐的注意到周围环境的变化,不断增强自身的软实力建设。在一个更大的格局中确定自身位置,认清自身优势与不足,不断构建与彰显自身软实力的魅力与影响力,惟其如此才能保证自身能够应对激烈的社会变革,才能够在国际舞台上博得立足之地。

(二)增强政党认同的内在需求

“政党认同是指政治主体对政党所产生的一种心理认同和情感归属,在政治和社会实践中具体表现为对政党组织的信任、政党价值观的认同、政党方针政策的拥护以及对成为政党成员的向往等”。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民众的公民意识不断觉醒,对政党提出期望和要求更高。政党想要博得民众认同将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单单靠强制力已经效果渐微,而政党本身的吸引力、亲和力等柔性力量反而更能获得民众的认可与支持,即政党软实力的构建成为迫切需要。通过政党软实力的构建,可从政党价值观方面为政党认同提供思想保障;从民主制度方面为政党认同提供政治保障;从政策纲领方面为政党认同提供利益保障;从政党形象方面为政党认同提供道德保障。总之,便是通过政党软实力的构建来增强政党自身制度、政策、价值观以及成员形象的吸引力与感召力,进而应得民众信任与支持,最终增强政党认同。

(三)增强我国综合实力的前提要求

一个国家在世界舞台上的综合竞争力越来越表现为国家的软实力方面,在中国,国家软实力的增强必定离不开政党软实力的增强。共产党作为我国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的核心领导力量,其自身软实力的增强有助于提升自身在民众心中的良好形象,增强凝聚力,进而可以更好的领导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建设,最终推动我国综合实力的增强。因而,作为增强我国综合国力的前提条件,不断增强政党软实力成为必要选择。

(四)切实落实执政为民理念的要求

我国政党建党之初就本着为全体人民的利益而奋斗的理念,构建政党软实力正是从政党的制度文化、价值观、政策纲领等方面不断契合民众的利益与发展要求,如此一来便是真正将执政为民理念落实到实处。因为只有真正实现为人民着想的制度设计、理念规划、价值观体系才能真正赢得民众的信任与支持,进而获得政党软实力所应有的吸引力与感召力。

三、构建我国政党软实力的路径

对于构建我国政党软实力的路径,学者们从不同角度给出了各自的解释。本文将从全球化背景、政党认同以及政党文化软实力三个方面进行总结简述。

(一)基于全球化背景对国外经验的借鉴

对于国外政党软实力构建的有益经验,在杨爱华老师看来有五条:(1)政治纲领:淡化传统意识形态束缚,增强党的政治理念软实力;(2)立党理念:重视以人为本,关注基层民生,增强党的亲民软实力;(3)运作模式:重视基层建设,扩大党员权利,增强党的组织软实力;(4)群众路线:建立制度化的民众沟通渠道,提高党的沟通软实力;(5)传播媒介:注重现代网络技术的应用,提高党的传播软实力。而宁德强、王志章老师看来则是以下四个方面:(1)淡化意识形态,扩大社会基础,增强政党的包容性;(2)重视以人为本,关注百姓生活,增强政党的亲民性;(3)整合多种资源,优化运作模式,增强政党的吸引力;(4)重视网络技术,广辟宣传路径,传播政党的良好形象。由此我们不难看出比较共通的构建路径包括三大方面:其一,淡化意识形态的硬性约束力,增加政党软实力的吸引力。在全球化背景下,过度强调意识形态的约束力反而会形成强烈的抵触心理。淡化意识形态的硬性约束能够增强政党的包容性,进而吸引更多的支持者。其二,重视民生,以人为本,通过各种亲民措施,切实增强政党的亲民性,进而增强政党的软实力。关注民生,关注人性,这是最根本也是最恒久的追求,无论一个政党要如何维护其所代表阶级或阶层的利益,在其实践措施上决不可忽视对民生的重视。中国共产党又是代表全体人民的根本利益,这一点将更加不容忽视。其三,充分利用网络等多种传播技术,塑造传播政党的良好形象,进而增强政党的软实力。网络技术是把双刃剑,其信息传播速度之快,范围之广,既有利于政党各种政策纲领等的传播,同时也易被谣言与负面信息充斥,破坏政党的形象。因而充分重视各种传播技术的运用,做好媒体公关,是塑造政党良好形象,增强政党软实力的必要条件。

(二)在政党认同需求下的构建路径

前面我们提到政党认同的概念,其中认为政党认同表现为政治主体对政党组织的信任、政党价值观的认同、政党方针政策的拥护以及对成为政党成员的向往等。基于此,对政党软实力的构建便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增强政党组织的忠诚度与可信性,塑造政党组织的良好形象。其次,树立具有更大包容性的政党价值观,增强政党价值观的吸引力。再次,制定更加亲民,能够切实关照民本的方针政策。并且在政策执行上能够严格落实,让民众真正体会到政策的利民性。最后,不论是政党领袖还是政党成员,均要树立勤政爱民的好形象。通过自身的亲民、重民行动,来增加政党对民众的亲和力、吸引力以及感召力。

(三)基于政党文化软实力角度的构建

从政党文化软实力的概念来看,其所强调的是政党价值体系与政党成员实际行为反映的价值取向所共同形成的影响。并且分为内向性与外向性两种表现形式。故而,从政党文化软实力的角度来构建政党软实力,便可在价值取向的基础上从对内与对外两个角度来建构。对内要树立令政党领袖以及成员都自觉认同并信服的价值观,从而增强内部的凝聚力。对外,要树立具有吸引力的价值观并且切实履行,从而真正实现该价值观的影响力。对于此,吴桂韩老师从政党文化的角度提出了更有益的构建路径:其一,建构政党文化软实力的前提在于保持先进的政党文化自觉;其二,建构政党文化软实力的根本在于建设政党先进文化;其三,建构政党文化软实力的关键在于加强制度载体和形象载体建设。

随着时展及网络科技的发展,信息的泛化与复杂化及价值的多元化趋势日趋明显,因贫富差距等原因导致的社会矛盾也日趋激烈和复杂,这便对政党的领导管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单纯的依靠暴力和强制已经难以应对现代社会的管理问题。软实力作为一种无形却又极富感召力的特殊能力,势必成为现代政党所必备的执政“武器”。政党软实力的构建不仅是基于外界环境变化所迫,更多的是基于政党自身成长发展的内在需求。一个要想健康长久发展的政党必须时刻保持对内外环境的敏感,与时俱进的进行自觉的自我调整与完善。当然这种调整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一种长久的构建。同时,这种调整既是一种由内而外的自觉调整,又离不开与外界的充分沟通与交流。因为只有充分了解民意,才能制定出更合民心的制度、政策,才能形成更具吸引力的价值观,才能培养更得民心的政党领袖形象。

参考文献:

[1]韩慧.政党认同视域下中国共产党软实力提升[J]. 湖北社会科学, 2013(5).

[2]刘序明.试论我国国家软实力建设中的政党软实力建设[J].石河子大学学报,2011(2).

[3]宁德强,王志章.全球化背景下政党软实力的建构机制[J].探索与争鸣, 2009(12).

[4]季建林.政党软实力和社会核心价值观论[J].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