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企业环保小知识模板(10篇)

时间:2023-06-25 16:02:54

企业环保小知识

企业环保小知识例1

前言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竞争日益激烈,企业要想在这种残酷的竞争中占领制高点、处于有利地位,企业不仅要积极创新,从而拥有自主创新的技术和产品,同时还应该得到自主知识产权,使其成果能够得到法律的保护。目前,在我国企业构成中,中小企业已经成为我国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稳定社会、研发新产品、提供就业机会、申请专利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并且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主力军。

中小企业主要特点是信息密集、知识密集及技术密集,它是知识产权型企业中的典型,它的自主知识产权的质量及拥有量,不但关系到企业的发展,关系到我国核心竞争力及创新能力的高低,还关系到国民经济是否可以健康并且快速的发展。虽然创新型中小企业具有强大的创新动力、创新机制灵活,并且能按照市场需求快速跟进、调整产品,但是,因为企业往往受到现实条件等方面的影响,国家对中小企业的自主知识产权管理及保护方面还有很多漏洞,现实状况不容乐观。企业由于缺乏一些关键技术,而阻碍了其发展,所以,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我国政府要时刻关注中小企业自主知识产权动态变化,从而提高中小企业的创新力及核心竞争力。

政府支持中小企业自主知识产权能力提升的必要性

中小企业自主知识产权能力提升的过程中,一定会遇到各种不利因素以及挑战,比如说人才缺乏、资金来源不足等。因此,政府就需要采取各种有利措施,加强支持中小企业自主知识产权能力提升。政府支持中小企业自主知识产权能力提升的必要性主要包括:

(一)基于提供公共产品的需要

公共产品的配置,是由政府参与从而实现配置。但中小企业自主知识产权的提升,必须有公共产品支持。一般来说中小企业周围的知识产权信息化、公用服务及公共设施等建设质量越高、越完善,那么就越能促进中小企业自主知识产权能力提升。

(二)基于维护市场秩序的需要

政府推动市场发育,市场主体成长需要政府来规范。政府需要规定法律来规范市场交易规则,并保护财产,所以,政府要干预市场经济,来维持市经济秩序的正常进行。比如说,根据中小企业自主知识产权的创造、管理、保护及运用,建立有效调节规范体系,严厉打击知识产权的侵权行为,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为中小企业自主知识产权的提升创造安全有效、公平及自由竞争的良好环境,这是政府必须履行的职责。

(三)克服中小企业自身提升自主知识产权能力的瓶颈

中小企业主要通过技术创新来促进自身的发展,同时要通过自主知识产权来保护他们的创新成果,从而不断提高竞争力。中小企业自主知识产权的提升过程,是创造、保护、管理并运用由主知识产权的过程,是由设备、资金、人才、技术等组成的。在提升自主知识产权过程中,中小企业必须与外界交流信息、能量、物质等,使其自主知识产权能够由低级到高级、从无序到有序进化提升。因此,中小企业自主知识产权的提升,需要投入大量财力、物力及人力,但中小企业往往缺乏资金,受到规模限制,很难保证为创新投入充足的技术和资金,而且管理制度不规范、人才缺乏,这都是制约其知识产权能力提升的瓶颈。这时就需要政府介入,在财政、税收及政策方面给他们以支持,通过规定制度增加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突破瓶颈,为中小企业自主知识产权能力提升提供好的环境。

政府支持对中小企业自主知识产权能力提升的作用

中小企业由于自身条件的约束,要比大企业容易受外界条件的影响。中小企业自主知识产权的提升不但受微观空间环境,还受到地域文化特征及经济要素条件的影响。与此同时,在中小企业自主知识产权能力提升过程中,很有可能会和全球范围内各大企业的价值分工、产业链、技术扩散及转移相联系。

(一)为中小企业自主知识产权能力提升过程中各种关系的改善提供有力保障

中小企业自主知识产权能力提升的过程是非常复杂的工程,此过程需要科研院所、中介机构、政府、社会金融系统等各方面的参与和相互合作。所以,为了提升中小企业的自主知识产权,促进各方面的相互协调合作便成为中小企业的主要政策内容。如果政府能够制定出与此相关的一些政策来引导并鼓励各个组织之间的交流和协作,那么这些措施便可以有效督促中小企业自主知识产权能力提升中组织关系的改善以及所必需的资源之间的整合。比如说:我国制定了一些有关政策的支持,使得产学研究以一种新的创新形式发展并完善,大幅度提高了中小企业的创新效率。

(二)为中小企业的自主知识产权能力提升提供好的文化氛围和外部环境

中小企业的自主知识产权能力提升过程,会和外界进行信息、能量和物质交换,这个过程不但要有一定的物质保障,还要有环境保障,比如良好的制度等。无论是物质保障,还是环境保障,他们的好坏,会直接的影响自主知识产权的发展。

企业环保小知识例2

一、我国环境税制改革趋势

环境税制是一个国家为了实现特定目标,特别是环境保护目标,以税收手段调节纳税人环境保护行为,而采用的各种税收制度的总和。目前我国环境税制由三部分构成:第一部分是设立针对性强的税种,环境保护税于2016年12月25日,在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五次会议上正式颁布,将于2018年1月1日生效,这也是我国第一部专门针对环境保护而设立的税种。其征税范围还比较窄,仅限于大气污染物、水污染物、固体废物和噪声,实施效果还未突显。第二部分是设立一定程度上具有环境保护功能的税种,如资源税、消费税、城镇土地使用税等。随着资源税从价计征改革、消费税征税范围的扩大、城镇土地使用税单位税额标准的提高等政策的实施,其环境保护功能在不断提高。第三部分是在特定税种中设置环境保护的优惠政策,如在增值税、消费税、车辆购置税、企业所得税等税种中设置了促进节能减排的税收优惠政策,这种方式可以直接减少企业成本,是最常用的手段。

我国《环保法》《环境保护税法》的相继颁布及相关税种不断深化改革,体现了政府绿色发展的理念,更体现了政府治理环境的决心,以后环境治理的措施必将越来越严格,节能环保的目标导向也势必更加明确。

二、地方高校人才培养与企业互动发展现状

地方高校大多数由地方政府出资扶持,服务于当地经济发展,以培养地方高素质人才为己任。随着我国经济及教育事业的高速发展,中小企业已经成为地方高校人才需求的重要市场,校企互动发展模式的探索,是促进学校与企业之间全面合作、互动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校企双方互动发展的内在需要。

在高校与企业共同培养人才方面国外发展较早,最早出现的人才培养模式是英国桑得兰德技术学院1903年开始实施的“三明治”教育模式,已经基本形成了较为成熟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体系,比较典型的模式主要有:德国的“双元制”(Dual System)、英国的“三明治”模式和BTEC模式、澳大利亚的 TAFE 模式、北美国家的CBE模式、日本“官产学合作”模式,等等,这些也为我国校企互动模式的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借鉴。我国的校企合作教育从20世纪90年代以后才真正发展起来,国家在一定程度上的政策引导及合作教育本身的潜在优势,使得高校与企业开始意识到协调发展的重要性,人才培养模式在数量和内容上都有了很大的突破。目前我国在高校人才培养与企业协调发展方面形成的典型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顶岗实习模式、共建实验实训基地模式、“订单式培养”模式、工学结合模式、校企联合办学模式、产学研合作模式,等等。虽然我国校企合作教育的模式形式多样,但是目前实践比较多的还是处于比较浅层次的合作方式,如顶岗实习模式、共建实验实训基地模式等,其主要是以建立“校内、校外实训基地”为主;而像“订单式培养”模式、工学结合模式这种深入合作模式,还只是处于初级阶段,其优势还未突显,校企结合的实践模式对于人才培养还未形成联动机制,即使是将学生送入企业进行实习也缺乏具体的培养目标、培养措施和管理途径,实质性合作不多,特别是地方高校人才培养与中小企业协调发展互动机制的构建仍需不断深入与优化。

三、环境税制改革背景下地方高校与企业协调发展中存在的不足

(一)地方高校

从目前我国地方高校开展校企合作的情况看,大部分的校企合作不够深入,缺乏真正的双师型师资队伍,实际实施的校企共育、校企共建课程体系和人才培养方案较少,往往流于形式,缺乏针对性和目的性,高校与企业在合作过程中存在简单化的倾向。在地方高校各专业环境保护知识的培养上,除了环境保护专业几乎没有专门的课程涉及环境保护,即使有也很少有具体在企业中的操作,即环境保护实践课程。特别是站在环境保护的角度,结合校企合作,在促进地方高校和中小企业的协调发展所需人才的培养上更是欠缺。

(二)企业

中小企业往往只重视经济利益,认为人才培养与企业无关,企业只需选择人才即可;而且中小企业人才流动性大,出于谨慎性考虑,企业担心其核心机密或专有技术泄露,只让学生从事简单或边缘性的工作,把学生当成廉价劳动力。所以,在校企合作过程中,企业很少或不愿参与到人才培养中,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效果大打折扣。同时,中小企业环境保护意识淡薄,看重眼前利益,当自身利益与国家利益冲突时,不能顾全大局,往往以侥幸心理或以罚款的形式解决问题。企业即使有意愿引进具有环保知识的专业人才,也通常迫于领导压力,无法实施,企业更重视短期经济利益。

(三)政府

政府已经开始重视环境的治理及引导,目前对于环境保护的宣传力度有,但是监督、评价体系不配套,缺少完备的结合校企合作方面的法律法规。环境保护效果是一个长期显现的过程,地方经济往往与官员政绩挂钩,地方官员在环境治理方面的动力不足,监管不到位,特别是环境保护与校企合作结合的手段缺失,政策的可操作性不强。各级政府中未设置专门的高校与企业合作的管理机构,参与合作的各方的激励及成本补偿措施都不明确,缺乏有效的监督措施和协调管理机制,保障力度不够。

四、基于环境税改革的地方高校人才培养与中小企业协调发展互动机制的构建

(一)地方高校层面

1.构建地方高校与中小企业协调发展互动机制,探索新的教学评价体系。地方高校要时刻关注企业发展趋势,实时地了解当地中小企业的实际需求,适时调整专业方向,准确定位人才培养目标,确定各专业具体的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构建有效的校企互动机制。同时,地方高校需要探索新的教学评价体系,对实习学生及毕业生实行定向跟踪调查,了解他们的社会认同度,评价高校人才输出的质量,构建合理的专业、课程体系,提高学生的岗位适应性,进而推动专业、课程、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的改革。

2.设置专门的环保课程,提高地方高校人才的环保技能。对于地方高校的环境保护专业人才,其就业范围及校企合作定位比^明确,该专业大部分学生就职于环保部门,一般面对的都是存在环境问题的企业,往往处于企业的对立面,该类专业需要结合当前最新环境保护知识,重新优化该专业的具体培养方案,以保证其专业知识的实效性。

而在非环境专业设置环保课程,则能更多地站在企业角度思考环保策略,人才能更易融入企业管理,也是构建该互动机制的关键。地方高校应在各专业中以公共课或者专题讲座的形式,开设环境保护课程,可分成环保理论与实践两门课程,理论课程内容应包括环保重要性、环保技术、方法等基础内容;实践课程应以具体实际案例的形式,介绍其具体操作内容、流程,环保技术、方法的运用,对企业的影响及承担的法律后果,如何能做到节能减排及企业长远发展等实际问题,以确保地方高校在人才输出时就掌握了一定的环境保护技能。实践课程应该开设在大学倒数第二个学期,在学生顶岗实习开始的前一个学期开设,如果学生能在其实习企业有提出节能减排等环保措施且被企业采用,可以给该学生额外的奖励,在其实习报告中应该列举出实习单位使用的环保措施,或者企业存在的问题、改进的方向,这样可以促使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关注企业的环保情况,同样在无形中将环保理念传输到企业。这样,地方高校为中小企业培养的无论是管理、技术、财务还是采购人员都具备了一定的环保意识及能力。

3.加强地方高校环保专业教师队伍建设,构建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学团队。在地方高校人才培养与中小企业协调互动发展方面,教师队伍的素质,是决定地方高校学生培养质量的关键,是高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地方高校应加强专任教师和兼职教师队伍建设,构建高素质的教学团队。在专任教师方面,其理论知识较扎实,需要加强实践能力;所以,鼓励专任教师每年以各种方式到企业中去实践,了解企业最新及实际需求,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将知识与能力挂钩,最终体现在指导学生能力的提升上。同时,完善兼职教师政策,支持聘用企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等到学校兼职,特别是环保人才的培养,目前我国还未在非环保专业开设专门的环保实践课程,这方面的师资队伍更是缺乏,在企业或者环保部门引进是最直接和有效的方式,他们可以利用真实案例,生动地讲解环保知识,把他们扎实的实践技能,在承担课程或指导学生实训、实习过程中传授给学生。

(二)企业层面

1.结合环保教育,转变企业传统观念。中小企业需要结合环保教育,树立正确的社会责任感,使企业明确承担环境保护的责任及法律后果,克服企业盲目追求短期经济利益的心态,让环保成为一种自律的行动,为实现企业长远发展打下基础。首要转变观念的就是中小企业的领导层,领导层的环保素养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一个企业的经营伦理,推动着企业的绿色化进程,这在中小企业中表现尤为突出。企业还需要尽快意识到,校企合作可以利用地方高校的智力资源和技术资源优势,为企业的产品研发、技术革新、人才储备等提供了有利条件,也能让地方高校了解企业的经营理念,提高企业的知名度。

2.深化地方高校与中小企业协调发展的人才培养方式,推行企业绿色文化。随着环境制约成本的增加,中小企业必须意识到绿色发展的重要性,在管理、生产、技术、研发方面需要体现绿色理念,尽快推行企业绿色文化。但中小企业受其自身条件的限制,在绿色发展方面与大企业相比,成本较高,如果只利用自身的资源、能力,其难度很大。企业可以通过深化地方高校与中小企业协调发展的人才培养方式,将企业人才需求的具体要求,在合作中传达给地方高校,充分发挥资源整合优势,引进已经具备环保技能的人才,减少人才培训的成本,如中小企业可以与地方高校联合进行“订单式”“工学结合式”人才培养,实现人才需求的无缝对接。地方高校与中小企业通过拓宽企业绿色人才的培养途径,降低了企业的环保支出成本。同时,在地方高校与中小企业人才互动培养中,实现了校企双方的“互赢”。

(三)政府层面

1.加快相关政策与法律、法规建设。《环境保护税法》《环境法》的颁布,加快了我国环境治理的步伐,但是其具体实施细则还不够明确。法律法规的完善是环境治理的重要保障,环保的公共性,决定了环境治理必须需要政府牵头和引导,法律、税收杠杆只是手段,政府需要不断完善现有的环境税收制度,尽快制定具体的实施细则,在保证现有环境税制的顺利实施的前提下,加大其调整范围。同时,应将环保教育纳入高等教育法中,让地方高校培养的人才不但能认识到环保的重要性,还能掌握一定的环保技能。再次,政府要多鼓励中小企业多参与到地方高校的办学中,加快校企互动方面的法律、法规的实施,明确高校、企业之间的权利、义务及利益分配,加快优惠政策及资金的落实,通过规范化的管理文件,提高校企互动的积极性。

2.完善监督、评价体系。环境治理是否有效,并不是只看有无此方面的法律措施,而应注重其实施的效果。《环境保护税法》的实施,对于地方财政影响比较大,地方政府需要和环境保护部门协调、共同监督,污染环境的行为必须改正或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不能只重视其财政收入。监督、评价体系必须明确、具体及具有可操作性,结合官员终生连带制,对其奖惩结合,在官员任职期间所造成的环保问题,必须承担责任。在校企合作方面,政府应重视企业参与地方教育,设立专门的管理机构,负责协调、管理、监督校企合作的各方,使地方高校、企业与本地经济健康、有序的发展。

3.加大宣传与交流,传播绿色消费理念。政府必须进行有效的引导和扶持,通过各种媒体加大绿色消费理念的宣传力度,从消费者需求入手,倡导绿色生产和生活方式,让环境保护思想融入到日常生活之中,由供应链末端倒逼企业转型。在宣传过程中,不能让消费者简单地认为绿色消费就是便宜的或者贵的东西,可以结合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让消费者体会到绿色消费的重要性,认识到环境保护的责任感、自豪感和荣誉感。政府还应联合地方高校、媒体加大校企互动优势的宣传,更新企业观念,激励中小企业积极参与到地方高校人才培养过程中。

五、结语

对于地方高校与中小企业而言,探索有效的校企互动模式,是校企双方在人才培养方面实现共赢的基础。在绿色发展理念的引导下,地方高校在专业、课程、人才培养方案设置等方面体现环境保护,中小企业在校企互动及人才引进时,无论是管理、技术、财务还是采购人员都已具备了一定的环保能力,减少了绿色投资的成本,拓宽了中小企业环境保护人才的培养途径,加快了中小企业绿色化进程。同时,政府要明确自身责任,制定配套的法律、法规,引导中小企业既要重视企业发展又要关注环境问题;并通过对中小企业、地方高校、消费者等关于校企互动优势、绿色消费理念的宣传及引导,在日常生活中形成绿色消费理念,从而实现地方高校人才培养与中小企业健康、协调的互动发展。J

参考文献:

[1]成建平,沈建华.经济新常态下地方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16,(51):209-210.

[2]侯明亮.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思考――基于发达国家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启示[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1):103-105.

[3]聂秀萍.环境税制改革下中小企业绿色发展路径探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16,(9):16-17.

企业环保小知识例3

一、背景:我国企业法治培训开展现状

根据中国报告大厅提供的《中国中小企业数量分析》,中小企业占据了我国企业数的99%[1]。在我国,一般来说只有民营企业才有中小企业的概念,中小企业是法律监管的重点领域,法治培训也是法治社会建设中需要加强的环节。目前高校针对企业人才培训的课程纷繁多样,培训种类主要集中在经济政策形势分析、企业管理等主要方面。企业法治相关培训一般与风险防范部分结合,或是在某一具体业务中提到,少数独立为较小模块。

二、必要性分析:推动中小企业法治培训的必要性

(一)法治培训之法理需求

目前国内经济对企业,尤其中小企业提出更多更新得要求,将所学变现为经济效益是学习首选,然而不能因此忽视法治培训的作用。法的规范作用有:指引、评价、教育、预测和强制。法的指引作用,是法律首要的规范作用之一,指提供预定的行为模式来规制行为和调整社会生活,确保社会成员对法律的遵守。良好的营商环境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实力与潜力的重要体现。党的十以来,党中央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以更有力的法治举措推动营商环境不断优化,让中国经济释放更多新的制度红利。仅2019年《证券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等多部与企业密切相关的法律进行了修订,《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等行政法规陆续出台。即便有一些与企业直接不相关的法律法规,也规定了企业相关事项,如2019年新修订的《行政许可法》中涉及转让技术、披露商业秘密等禁止内容,这些制度的出台给企业带来了司法保障,也提升企业的运行效率。然而,企业对这些法律知识未必做到及时学习,法治化营商环境在建设中难免出现“上热下冷”“外热内冷”的局面,因而采取有力措施,使法治化建设为各级政府、企业真正理解并付诸行动,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2]。纵观目前主要的企业培训课程,普遍存在法治培训缺失,未利用好方法的指引、预测作用的现象,这可能会使法的评价、教育,甚至强制作用在企业运营过程中体现。

(二)法治培训之政府政策需求

近年来中央推出了诸多富有成效的改革举措,我国的营商环境得到明显改善。2020年11月,根据总书记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我国应当积极开展培训教育,不断提高我国企业和公民的法律风险防范、合规管理意识和能力。2019年出台的《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在我国营商环境建设制度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2020年,工信部联合17家部委《关于健全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制度的若干意见》。从外部看,根据世界银行的《2020年营商环境报告》,中国名列第31名,这也是世界银行营商环境报告以来中国的最好名次。中国在开办企业(第27位)、执行合同(第5位)等指标上,均有不俗表现。该报告为我国营商环境提供了国际一流水平对标,促进我国营商环境的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

(三)法治培训之实务需求

笔者通过中国裁判文书网搜索相关企业判例,搜索“企业”“职务侵占”,相关判决文书18590篇;搜索“企业”“股权”,相关判决文书415608篇。其他企业经营过程中的判决、纠纷数量庞大,显示了作为市场主体的企业在法治意识方面的欠缺。传统的企业培训主要集中在合同合规、劳动人事方面,这些内容切实企业、员工具体利益,但在企业战略布局与发展、转型过程中,仅做这些培训显然不够。

三、实施路径:通过培训搭建中小企业与政府法律法规政策之间的桥梁

(一)中小企业重点培训课程

1.《民法典》相关内容。2021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的《民法典》是新时代中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重大成果,总书记在主持中央政治局就“切实实施民法典”举行的第二十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实施好民法典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巩固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必然要求,《民法典》在中小企业运行方面较原先法律有一定程度修改,及时了解、运用新规则对企业合规运行至关重要。2.知识产权基础知识。知识产权保护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石、创新驱动发展的刚需、国际贸易的标配[3]。2017年、2020年总书记都强调过,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在2020年8月的《苏州政法系统创新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十大精品案例》(下称“十大精品案例”)中就有两起与知识产权相关的纠纷。除了传统的知识产权保护,新兴事物的发展、国际营商环境的变化对知识产权知识的更新都提出要求。在《2019年江苏法院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十大典型案例》中,与网络相关的案例就有3例。然而,中国企业应对海外知识产权纠纷的意识薄弱、能力不足、信息不畅,在贸易实践中往往处于极为不利的地位,亟须进一步提升中国企业海外知识产权维权能力[4]。知识产权除了权利本身的重要性,还会涉及“变现”等问题,如中小企业融资时进行的知识产权质押。因此,国家需打造更切实有效地知识产权制度体系,用更规范的模式接轨国际之时,企业需要积极参与到知识产权保护的格局中,通过学习培训掌握法治技能,提升安全感和幸福感。3.合法财产权保护制度。2020年7月国务院《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下称“条例”),能体现国家对支持中小企业发展、保护中小企业合法财产的决心。在司法实践中,中小企业会面临合同相对人以单方格式合同把握付款条件,在履行过程中打着货物未检验或验收不具备付款条件的理由拒绝支付货款。针对这一现象“条例”规定只要上述约定的期限届满而对方未进行验收的,将在法律层面上直接认定付款期限自上述期限届满之日起算。这让中小企业交易前更放心,主张应收货款更有底气。国家出台多项法律法规为中小企业合法财产提供的多项保障,需要专业的培训力量将这些“护身符”传授给中小企业,让其能够轻装上阵、安心交易。4.公平竞争规范。《关于健全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制度的若干意见》中将公平竞争制度列为“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基础性制度”。《中小企业促进法》明确规定:“反对垄断和不正当竞争,营造中小企业公平参与竞争的市场环境。”2020年6月,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关于加强反不正当竞争执法营造公平竞争环境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要求各地市场监管部门要加强商业秘密保护工作,突出重点领域反不正当竞争执法。在“十大精品案例”中就有一个同时涉及知识产权和不正当竞争的案例。互联网市场中的各种不正当竞争行为日益增多,并呈现出各种形态,如“通知”中提到的“电子商务、直播平台”。2018年施行的《反不正当竞争法》较1993年版有较大修订和完善,中小企业只有了解相关法律法规、从案例中吸取教训,才能保护好自身利益,更合理地利用技术手段正常运营。5.刑事法律风险。根据2019年的《企业家刑事风险分析报告(2014—2018)》[5],民营企业家刑事犯罪案件数、人数比例占九成(见表2)。“十大精品案例”中非法吸收公众存款、职务侵占案例各占一例。中小企业规模不大,融资能力较国企、大型企业弱,短期回款压力更大,资金链断裂的可能性也更大,触犯刑事犯罪的概率也更高,而刑事风控能力却不强,一旦企业或相关负责人被判以刑事处罚,可能会给企业和家庭带来灭顶之灾。刑事风控可以为企业提供更有利于其长期发展的环境。

(二)中小企业法治培训的组织形式

1.形成政校企共建的合力。2021年1月中共中央印发的《法治中国建设规划(2020—2025年)》第九点健全立法工作机制中提出:“充分听取有关企业和行业协会商会意见”,政府需要倾听企业,企业需要沟通政府。高校可以发挥其资源优势和平台优势,促进和加强政府与校企之间联系,校企借助各自职能,形成人才循环、资源共享的“政校企—产训研”平台,具体相互促进关系如图1所示,对培训带来的直接作用如下。组建多元化讲师团。遵循专兼结合、术业专攻原则。高校法学院教师理论水平扎实,然而企业对培训师资无太高学历要求,真正需要的是能够迅速将政策法规传授于企业并使之运用于实践。司法部门、证监会、银保监会等行业组织中有大量善于处理相关问题的、具有实践经验的人员,他们能向企业讲授的是最新的一手案例中的思考,更有案件的审理思路、证据甄别等方面的多角度启示,对企业规避风险有很大的指导意义。除此之外,讲师团还可选择执法人员、公证人员、律师、企业法务等,覆盖行政法、民法、刑法等主要领域的司法实践工作者。深入商会、行业组织。高校可增加与省、市、区的商会和各地的行业协会的沟通协作。在商会、行业协会活动时普及法律知识,更有针对性地对某一地区经济发展特征、某一领域运营特殊性,进行“法治体检”,做更加细化对口的培训。2.构建陪伴式成长。培训开展前组织者可与企业高层充分沟通,了解其发展规划,有针对性地实施法治培训,有条件的可制定长期、“陪伴型”的法治培训套餐。在具体培训中遵循系统性。法律之间有明确划分的门类,但日常经济生活中一项事务可能涵盖多部法律,甚至发生竞合,一个案例中涉及多部法律法规的也不鲜见。因而在向中小企业培训时不仅是对具体部门进行培训,更是要针对企业类型,把相关法治知识打通,形成针对中小企业的体系。3.创建多样化方式。(1)直击庭审现场。在高校面向中小企业的培训中,已在尽可能寻求丰富的培训方式,除了传统的现场教学,与政府相关部门更紧密的合作无疑可以进一步扩展培训方式。最直观的就是让企业相关人员参加司法实践,在公开审理的涉及营商类案件中作为旁听人员参与庭审过程,也可通过中国庭审公开网观看;(2)座谈式培训。苏州市商务局、工商联2019年与苏州市检察院就共同建立涉外资和民营企业刑事案件办理沟通机制会签文件。高校在组织中小企业培训时可以借助工商联民营企业的桥梁纽带,与法院、检察院共建“普法平台”,优化营商环境、服务企业发展的具体做法和成效可通过座谈的方式传达给企业。在座谈式培训前夕向企业征集想了解的具体方针政策,经营中的法律痛点和难题,相关政府组织、部门也通过收集信息、交流座谈,围绕民营企业的关切点,用更广阔的视野、更务实有效地举措为企业发展“撑腰”;(3)录制小视频。人民网通过《民法典诞生需几步》等系列动画短视频解读《民法典》,这些作品寓教于乐,使专业的法律条文通俗易懂,网民在轻松愉悦中学习《民法典》。在线教育优势,正在服务学习型社会建设中逐渐凸显。

四、结语

中小企业法治培训是一项综合性、系统性、滴灌性得培训。就具体培训目标来看,笔者认为企业法治培训目的是防范风险,让企业领导具有依法经营、合规管理、依法提高治企的能力,让员工提升风险防控意识。再者,为企业培养懂业务懂法治的复合型人才。高校有平台设施、智库资源和实践案例,通过培训能够推动企业的更好发展,也可以在服务企业过程中丰富师生的实践体系。

参考文献

[1]中国报告大厅.中国中小企业数量分析[EB/OL].(2017-08-01)[2020-12-23].

[2]谢红星.法治化营商环境的证成、评价与进路———从理论逻辑到制度展开[J].学习与实践,2019(11):36-46.

[3]赵永新.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营造一流营商环境.人民日报[N].2019(4):12.

企业环保小知识例4

    物流管理经过一定时期的发展已逐步趋于稳定和成熟物流信息化更是力兴未艾。但随着个球经济一体化和贸易自山化的加强企业间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许多跨囚企业如马十基、tnt.  ups早已开始着手实施知识管理将知识视为企业最重要的战略资源通过小断创新来提高企业的竟争力。

1 知识管理概述

1.1知识管理的定义

    知识管理是管理领域出现的一个新事物日前还没有个被普遍接受的定义囚内外学者从各自的研究角度出发纷纷提出厂自己的见解。

    简单地说知识管理kn cnv 1o<协mamagcmcnt   km是指企业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对组织的知识资源包括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进行系统管理并在此基础上延仲以提高其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的厂}一存能力为企业带来商业价值保持可持续发展的过程。知识管理无处小在遍及社会厂}一活的各个领域任何组织和个人都需要知识管理惟一的区别在于管理的力法和内容小一样。当然物流企业也小例外。

1.2知识管理的特点

    知识管理是一种商业战略而小只是管理}_具它建立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基础上信息技术是其实现的}_具和手段。知识管理执行过程中知识的收集、了!< }}、利用、共享、创新都需要借助信息系统来完成所以知识管理的发展与信息化的进展程度密切相关。物流信息化管理卞要是对企业运作过程中显而易见的信息如业务资料、数据、报表等显性知识进行处理。而对于那此小明显的信息如员}_个人的经验、想法、特殊技能等隐性知识则无能为力隐性知识小会自动显现出来需要被挖掘这也正是信息化走向知识化的必然。

    实施知识管理要有良好的知识共享氛i}}而这也正是许多传统企业的缺陷。企业员}_是企业发展的推动力没有他们的参与企业的发展就会停滞实施知识管理也是一样它需要企业员}_通过卞观能动性地发挥来小断利用、挖掘、产厂新知识。管理者要善于解放思想突破l冻ii i的思维模式和}_作作风小是下达命令让员工呆板地执行而是要激励他们充分调动员}_的积极性让他们卞动参与到企业的各项活动中来’。员}_将自身积累的知识如经验、教训卞动贡}’rr出来和其他人分享大家勺_相交流裨辛hl谰漏共同提高。在吸收厂别人有用的成果后再在}_作中通过结合实助、把自己有创意的想法运用到其中实现知识创新。如此小ikl}tl环企业的知识结构才会小断完善逐渐形成自己的知识链和价值链。

2知识管理对物流企业的影响

      从工业经济时代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后传统的管理理念和模式对于新形势下企业的发展和变苹早已显得力小从心知识管理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孕育而厂]一。知识就是力量对企业也是  一样知识就是企业继续发展的动力是利润的源泉。具体来讲知识管理对物流企业的发展卞要有以下)助面的影响

2. 1寻找和形成企业的价值链实现差异化竞争

      价值链是区分物流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卞要特征也是各个企业保持竞争优势的立足点。在物流活动中它小仅注重货物的流动更注重资金的流动以实现整个物流活动中的价值增值2。实施知识管理通过刊企业现有资源的分析找出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也就是价值链。并围绕企业核心竞争力准确把握市场)泳搏及时调整发展力向和经营策略。确定适合自身发展的细分市场作为近期的卞攻业务和远期拓展的力向。以集中优势实现利润最大化占领市场竞争的优势地位。

2. 2加强内外界联系信息交流更加顺畅

      经济个球化和囚(’il}贸易的匕速发展对物流企业的响应速度和服务水平提出厂更高的要求也使物流企业与外界的联系越来越紧密。通过建立知识管理平台物流企业可以加强内部各部门和小同层级之间的交流实现知识共享及时反馈提高运作效率减少业务操作的出错率。同时物流企业之间也可以通过交流平台进行业务信息的传递相勺_合作共同发展。城市化的加速发展使物流企业与政肘各部门的1办调也越来越重要通过知识管理平台企业小但能够及时厂解政)付部门的政策和规划力向也能实时提出自己的建议与卞管部门进行交流使企业自身的发展与城市的发展和谐统一3。特别是和交通、气象等部门的经常沟通能使企业在具体业务操作过程中少走弯路提高效率。

2. 3优化物流力案提高决策能力

    传统的物流运作需要企业之间频繁的信息交换但山于物流活动的中间环节比较多存在一定的小确定性容易受人为因素的影响“。实施知识管理以后企业现有的实物资源和积累的业务经验、解决力案等都可以得到充分梳理和归类。客户也可以通过知识管理平台获取帮助知识管理系统根客户提交的业务要求进行分析、组合并自动厂卜成最优案做到及时响应和科学指导。对于系统自身小能解决的问题企业管理人员也可以从知识库中获得有益的建议和做出吏加合理的决策。知识管理系统在完成一项业务会立即吏新和升级及时充实知识库与时俱进地紧跟若参后市场发展的步伐。

2. 4保护环境促进绿色物流的发展

      物流与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是密切相关的。日前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个球经济新的基调即经济的发展必须与环境的保护相一致因此绿色物流的概念也应运而厂}一。绿色物流的最终日标就是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的和谐统  一。它包括产品厂}一少扭、包装、储存、运送、回收等产品的整个厂卜命周期。例如集中库存可以有效地降低物流费用但增加厂一次运送的货物量也相应增加厂对燃料的消耗和对道路质量和面积的要求从而可能产厂}一定的负面影响货物的运送时间是安排在自天道路车辆比较多、交通拥挤时还是在晚上车辆较少、交通顺畅时运送}_具的选择是选择尾气对环境影响较大的汽车还是选择相比之下污染较少能耗较低的火车……5

      企业实施知识管理后通过建立智能化平台可以对上述情况自动做出分析选择最佳的运送路线、时间、车辆等。此外利用知识管理系统企业还可以力便地实施绿色供应链战略绿色厂卜产绿色包装绿色运输绿色仓储绿色物流技术战略使用新技术、洁净型能源使用环保车辆以及利用(}ps.  (}15等高新技术指导和规划物流系统循环物流战略产品的回收、再利用。采取这此战略力面可以保护环境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吸引更多的客户另一力面也可以降低运营成本提供高质量的服务找到新的利润增长点6。

3知识管理在物流企业中的实施策略

      知识管理给企业的发展带来厂新的变苹个球都已掀起厂“知识管理”的浪潮但其产厂}一的时间并小长在管理领域还属于新厂}一事物理论和实践力面也有待完善。保密、陇调、开放及共享是知识管理的基本原则其实施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本文认为知识管理的实施策略应包括以下儿个力面

3. 1树立理念提高知识管理在企业内的认知度

    要在企业内推行知识管理首先必须让企业成员知道知识管理是什么对企业来讲有什么影响如何实施。因此有必要在企业内部对员}_进行相关培训从概念到特点以及流程让他们在头脑里先有一个明确的感性认识并真正愿意从心理上去接受它卞动参与进来。}_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知识管理的理念在企业内得到厂普遍认同推行起来就有厂一个良好的开端。社会是小断进步的先进的技术和理念也是小断更新的对员}_的培训小能昙花一现要坚持下去定期举行使员}_的能力循序渐进小断提高。

3.2建立知识网络实现内外部的知识交流共享

      知识管理的核心是知识创新卞要是指在企业内外部知识的传播共享过程中实现对知识的提升。在物流企业中实现有效的知识管理应首先利用信息技术建立起一个内部网络把常用的专业知识以及掌握这此知识的成员和专家的情况保存在数据库中使员}_能力便地获取和共享。内部网络还应该具备一此功能模块力便成员间使用电r邮件、举行视频会议等7。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使企业间的联系更加紧密企业通过知识管理平台可以加强与外部的知识交流充分汲取和利用有益的外部知识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

3. 3重视激励形成知识体系的“滚雪球”效应

      员工是企业知识创新的根本动力实现有效地知识管理需要他们贡献出自己的}_作经验、教训、独特的技能知识提出合理的建议。对于卞动将自己的知识在企业内共享的员  }_企业应该给予一定的奖励既可以是物质力面的例如  }_资、股权等也可以是精神力面的使他感到自己的努力得到厂相应的回报在为企业创造厂价值的同时也实现厂自己的人厂}一价值。在员}_功于创新的时候企业可以将惩罚#j l制设定限制明确在哪个部门、{哪个岗位可以有多大程度的失误和损失允许范围内的失误可以免除惩罚这样可以有效地保护员}_创新的积极性。有厂员}_卞观能动性的充分发挥企业的知识体系才可能越来越完善。

3.4进行组织结构变苹设立知识管理部门

企业环保小知识例5

物流管理经过一定时期的发展已逐步趋于稳定和成熟物流信息化更是力兴未艾。但随着个球经济一体化和贸易自山化的加强企业间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许多跨囚企业如马十基、TNT.UPS早已开始着手实施知识管理将知识视为企业最重要的战略资源通过小断创新来提高企业的竟争力。

1知识管理概述

1.1知识管理的定义

知识管理是管理领域出现的一个新事物日前还没有个被普遍接受的定义囚内外学者从各自的研究角度出发纷纷提出厂自己的见解。

简单地说知识管理kncnv1o<协mamagcmcntKM是指企业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对组织的知识资源包括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进行系统管理并在此基础上延仲以提高其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的厂}一存能力为企业带来商业价值保持可持续发展的过程。知识管理无处小在遍及社会厂}一活的各个领域任何组织和个人都需要知识管理惟一的区别在于管理的力法和内容小一样。当然物流企业也小例外。

1.2知识管理的特点

知识管理是一种商业战略而小只是管理}_具它建立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基础上信息技术是其实现的}_具和手段。知识管理执行过程中知识的收集、了!<}}、利用、共享、创新都需要借助信息系统来完成所以知识管理的发展与信息化的进展程度密切相关。物流信息化管理卞要是对企业运作过程中显而易见的信息如业务资料、数据、报表等显性知识进行处理。而对于那此小明显的信息如员}_个人的经验、想法、特殊技能等隐性知识则无能为力隐性知识小会自动显现出来需要被挖掘这也正是信息化走向知识化的必然。

实施知识管理要有良好的知识共享氛I}}而这也正是许多传统企业的缺陷。企业员}_是企业发展的推动力没有他们的参与企业的发展就会停滞实施知识管理也是一样它需要企业员}_通过卞观能动性地发挥来小断利用、挖掘、产厂新知识。管理者要善于解放思想突破l冻III的思维模式和}_作作风小是下达命令让员工呆板地执行而是要激励他们充分调动员}_的积极性让他们卞动参与到企业的各项活动中来’。员}_将自身积累的知识如经验、教训卞动贡}’rR出来和其他人分享大家勺_相交流裨辛hl谰漏共同提高。在吸收厂别人有用的成果后再在}_作中通过结合实助、把自己有创意的想法运用到其中实现知识创新。如此小Ikl}Tl环企业的知识结构才会小断完善逐渐形成自己的知识链和价值链。

2知识管理对物流企业的影响

从工业经济时代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后传统的管理理念和模式对于新形势下企业的发展和变苹早已显得力小从心知识管理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孕育而厂]一。知识就是力量对企业也是一样知识就是企业继续发展的动力是利润的源泉。具体来讲知识管理对物流企业的发展卞要有以下)助面的影响

2.1寻找和形成企业的价值链实现差异化竞争

价值链是区分物流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卞要特征也是各个企业保持竞争优势的立足点。在物流活动中它小仅注重货物的流动更注重资金的流动以实现整个物流活动中的价值增值2。实施知识管理通过刊企业现有资源的分析找出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也就是价值链。并围绕企业核心竞争力准确把握市场)泳搏及时调整发展力向和经营策略。确定适合自身发展的细分市场作为近期的卞攻业务和远期拓展的力向。以集中优势实现利润最大化占领市场竞争的优势地位。

2.2加强内外界联系信息交流更加顺畅

经济个球化和囚(’il}贸易的匕速发展对物流企业的响应速度和服务水平提出厂更高的要求也使物流企业与外界的联系越来越紧密。通过建立知识管理平台物流企业可以加强内部各部门和小同层级之间的交流实现知识共享及时反馈提高运作效率减少业务操作的出错率。同时物流企业之间也可以通过交流平台进行业务信息的传递相勺_合作共同发展。城市化的加速发展使物流企业与政肘各部门的1办调也越来越重要通过知识管理平台企业小但能够及时厂解政)付部门的政策和规划力向也能实时提出自己的建议与卞管部门进行交流使企业自身的发展与城市的发展和谐统一3。特别是和交通、气象等部门的经常沟通能使企业在具体业务操作过程中少走弯路提高效率。

2.3优化物流力案提高决策能力

传统的物流运作需要企业之间频繁的信息交换但山于物流活动的中间环节比较多存在一定的小确定性容易受人为因素的影响“。实施知识管理以后企业现有的实物资源和积累的业务经验、解决力案等都可以得到充分梳理和归类。客户也可以通过知识管理平台获取帮助知识管理系统根客户提交的业务要求进行分析、组合并自动厂卜成最优案做到及时响应和科学指导。对于系统自身小能解决的问题企业管理人员也可以从知识库中获得有益的建议和做出吏加合理的决策。知识管理系统在完成一项业务会立即吏新和升级及时充实知识库与时俱进地紧跟若参后市场发展的步伐。:

2.4保护环境促进绿色物流的发展

物流与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是密切相关的。日前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个球经济新的基调即经济的发展必须与环境的保护相一致因此绿色物流的概念也应运而厂}一。绿色物流的最终日标就是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它包括产品厂}一少扭、包装、储存、运送、回收等产品的整个厂卜命周期。例如集中库存可以有效地降低物流费用但增加厂一次运送的货物量也相应增加厂对燃料的消耗和对道路质量和面积的要求从而可能产厂}一定的负面影响货物的运送时间是安排在自天道路车辆比较多、交通拥挤时还是在晚上车辆较少、交通顺畅时运送}_具的选择是选择尾气对环境影响较大的汽车还是选择相比之下污染较少能耗较低的火车……5企业实施知识管理后通过建立智能化平台可以对上述情况自动做出分析选择最佳的运送路线、时间、车辆等。此外利用知识管理系统企业还可以力便地实施绿色供应链战略绿色厂卜产绿色包装绿色运输绿色仓储绿色物流技术战略使用新技术、洁净型能源使用环保车辆以及利用(}PS.(}15等高新技术指导和规划物流系统循环物流战略产品的回收、再利用。采取这此战略力面可以保护环境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吸引更多的客户另一力面也可以降低运营成本提供高质量的服务找到新的利润增长点6。

3知识管理在物流企业中的实施策略

知识管理给企业的发展带来厂新的变苹个球都已掀起厂“知识管理”的浪潮但其产厂}一的时间并小长在管理领域还属于新厂}一事物理论和实践力面也有待完善。保密、陇调、开放及共享是知识管理的基本原则其实施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本文认为知识管理的实施策略应包括以下儿个力面

3.1树立理念提高知识管理在企业内的认知度

要在企业内推行知识管理首先必须让企业成员知道知识管理是什么对企业来讲有什么影响如何实施。因此有必要在企业内部对员}_进行相关培训从概念到特点以及流程让他们在头脑里先有一个明确的感性认识并真正愿意从心理上去接受它卞动参与进来。}_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知识管理的理念在企业内得到厂普遍认同推行起来就有厂一个良好的开端。社会是小断进步的先进的技术和理念也是小断更新的对员}_的培训小能昙花一现要坚持下去定期举行使员}_的能力循序渐进小断提高。

3.2建立知识网络实现内外部的知识交流共享

知识管理的核心是知识创新卞要是指在企业内外部知识的传播共享过程中实现对知识的提升。在物流企业中实现有效的知识管理应首先利用信息技术建立起一个内部网络把常用的专业知识以及掌握这此知识的成员和专家的情况保存在数据库中使员}_能力便地获取和共享。内部网络还应该具备一此功能模块力便成员间使用电r邮件、举行视频会议等7。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使企业间的联系更加紧密企业通过知识管理平台可以加强与外部的知识交流充分汲取和利用有益的外部知识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

3.3重视激励形成知识体系的“滚雪球”效应

员工是企业知识创新的根本动力实现有效地知识管理需要他们贡献出自己的}_作经验、教训、独特的技能知识提出合理的建议。对于卞动将自己的知识在企业内共享的员}_企业应该给予一定的奖励既可以是物质力面的例如}_资、股权等也可以是精神力面的使他感到自己的努力得到厂相应的回报在为企业创造厂价值的同时也实现厂自己的人厂}一价值。在员}_功于创新的时候企业可以将惩罚#JL制设定限制明确在哪个部门、{哪个岗位可以有多大程度的失误和损失允许范围内的失误可以免除惩罚这样可以有效地保护员}_创新的积极性。有厂员}_卞观能动性的充分发挥企业的知识体系才可能越来越完善。

3.4进行组织结构变苹设立知识管理部门

企业环保小知识例6

物流管理经过一定时期的发展已逐步趋于稳定和成熟物流信息化更是力兴未艾。但随着个球经济一体化和贸易自山化的加强企业间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许多跨囚企业如马十基、TNT.UPS早已开始着手实施知识管理将知识视为企业最重要的战略资源通过小断创新来提高企业的竟争力。

1知识管理概述

1.1知识管理的定义

知识管理是管理领域出现的一个新事物日前还没有个被普遍接受的定义囚内外学者从各自的研究角度出发纷纷提出厂自己的见解。

简单地说知识管理kncnv1o<协mamagcmcntKM是指企业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对组织的知识资源包括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进行系统管理并在此基础上延仲以提高其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的厂}一存能力为企业带来商业价值保持可持续发展的过程。知识管理无处小在遍及社会厂}一活的各个领域任何组织和个人都需要知识管理惟一的区别在于管理的力法和内容小一样。当然物流企业也小例外。

1.2知识管理的特点

知识管理是一种商业战略而小只是管理}_具它建立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基础上信息技术是其实现的}_具和手段。知识管理执行过程中知识的收集、了!<}}、利用、共享、创新都需要借助信息系统来完成所以知识管理的发展与信息化的进展程度密切相关。物流信息化管理卞要是对企业运作过程中显而易见的信息如业务资料、数据、报表等显性知识进行处理。而对于那此小明显的信息如员}_个人的经验、想法、特殊技能等隐性知识则无能为力隐性知识小会自动显现出来需要被挖掘这也正是信息化走向知识化的必然。

实施知识管理要有良好的知识共享氛I}}而这也正是许多传统企业的缺陷。企业员}_是企业发展的推动力没有他们的参与企业的发展就会停滞实施知识管理也是一样它需要企业员}_通过卞观能动性地发挥来小断利用、挖掘、产厂新知识。管理者要善于解放思想突破l冻III的思维模式和}_作作风小是下达命令让员工呆板地执行而是要激励他们充分调动员}_的积极性让他们卞动参与到企业的各项活动中来’。员}_将自身积累的知识如经验、教训卞动贡}’rR出来和其他人分享大家勺_相交流裨辛hl谰漏共同提高。在吸收厂别人有用的成果后再在}_作中通过结合实助、把自己有创意的想法运用到其中实现知识创新。如此小Ikl}Tl环企业的知识结构才会小断完善逐渐形成自己的知识链和价值链。

2知识管理对物流企业的影响

从工业经济时代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后传统的管理理念和模式对于新形势下企业的发展和变苹早已显得力小从心知识管理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孕育而厂]一。知识就是力量对企业也是一样知识就是企业继续发展的动力是利润的源泉。具体来讲知识管理对物流企业的发展卞要有以下)助面的影响

2.1寻找和形成企业的价值链实现差异化竞争

价值链是区分物流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卞要特征也是各个企业保持竞争优势的立足点。在物流活动中它小仅注重货物的流动更注重资金的流动以实现整个物流活动中的价值增值2。实施知识管理通过刊企业现有资源的分析找出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也就是价值链。并围绕企业核心竞争力准确把握市场)泳搏及时调整发展力向和经营策略。确定适合自身发展的细分市场作为近期的卞攻业务和远期拓展的力向。以集中优势实现利润最大化占领市场竞争的优势地位。

2.2加强内外界联系信息交流更加顺畅

经济个球化和囚(’il}贸易的匕速发展对物流企业的响应速度和服务水平提出厂更高的要求也使物流企业与外界的联系越来越紧密。通过建立知识管理平台物流企业可以加强内部各部门和小同层级之间的交流实现知识共享及时反馈提高运作效率减少业务操作的出错率。同时物流企业之间也可以通过交流平台进行业务信息的传递相勺_合作共同发展。城市化的加速发展使物流企业与政肘各部门的1办调也越来越重要通过知识管理平台企业小但能够及时厂解政)付部门的政策和规划力向也能实时提出自己的建议与卞管部门进行交流使企业自身的发展与城市的发展和谐统一3。特别是和交通、气象等部门的经常沟通能使企业在具体业务操作过程中少走弯路提高效率。

2.3优化物流力案提高决策能力

传统的物流运作需要企业之间频繁的信息交换但山于物流活动的中间环节比较多存在一定的小确定性容易受人为因素的影响“。实施知识管理以后企业现有的实物资源和积累的业务经验、解决力案等都可以得到充分梳理和归类。客户也可以通过知识管理平台获取帮助知识管理系统根客户提交的业务要求进行分析、组合并自动厂卜成最优案做到及时响应和科学指导。对于系统自身小能解决的问题企业管理人员也可以从知识库中获得有益的建议和做出吏加合理的决策。知识管理系统在完成一项业务会立即吏新和升级及时充实知识库与时俱进地紧跟若参后市场发展的步伐。

2.4保护环境促进绿色物流的发展

物流与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是密切相关的。日前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个球经济新的基调即经济的发展必须与环境的保护相一致因此绿色物流的概念也应运而厂}一。绿色物流的最终日标就是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它包括产品厂}一少扭、包装、储存、运送、回收等产品的整个厂卜命周期。例如集中库存可以有效地降低物流费用但增加厂一次运送的货物量也相应增加厂对燃料的消耗和对道路质量和面积的要求从而可能产厂}一定的负面影响货物的运送时间是安排在自天道路车辆比较多、交通拥挤时还是在晚上车辆较少、交通顺畅时运送}_具的选择是选择尾气对环境影响较大的汽车还是选择相比之下污染较少能耗较低的火车……5

企业实施知识管理后通过建立智能化平台可以对上述情况自动做出分析选择最佳的运送路线、时间、车辆等。此外利用知识管理系统企业还可以力便地实施绿色供应链战略绿色厂卜产绿色包装绿色运输绿色仓储绿色物流技术战略使用新技术、洁净型能源使用环保车辆以及利用(}PS.(}15等高新技术指导和规划物流系统循环物流战略产品的回收、再利用。采取这此战略力面可以保护环境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吸引更多的客户另一力面也可以降低运营成本提供高质量的服务找到新的利润增长点6。

3知识管理在物流企业中的实施策略

知识管理给企业的发展带来厂新的变苹个球都已掀起厂“知识管理”的浪潮但其产厂}一的时间并小长在管理领域还属于新厂}一事物理论和实践力面也有待完善。保密、陇调、开放及共享是知识管理的基本原则,其实施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本文认为知识管理的实施策略应包括以下几个力面

3.1树立理念提高知识管理在企业内的认知度

要在企业内推行知识管理首先必须让企业成员知道知识管理是什么对企业来讲有什么影响如何实施。因此有必要在企业内部对员}_进行相关培训从概念到特点以及流程让他们在头脑里先有一个明确的感性认识并真正愿意从心理上去接受它卞动参与进来。}_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知识管理的理念在企业内得到厂普遍认同推行起来就有厂一个良好的开端。社会是小断进步的先进的技术和理念也是小断更新的对员}_的培训小能昙花一现要坚持下去定期举行使员}_的能力循序渐进小断提高。

3.2建立知识网络实现内外部的知识交流共享

知识管理的核心是知识创新卞要是指在企业内外部知识的传播共享过程中实现对知识的提升。在物流企业中实现有效的知识管理应首先利用信息技术建立起一个内部网络把常用的专业知识以及掌握这此知识的成员和专家的情况保存在数据库中使员}_能力便地获取和共享。内部网络还应该具备一此功能模块力便成员间使用电r邮件、举行视频会议等7。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使企业间的联系更加紧密企业通过知识管理平台可以加强与外部的知识交流充分汲取和利用有益的外部知识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

3.3重视激励形成知识体系的“滚雪球”效应

员工是企业知识创新的根本动力实现有效地知识管理需要他们贡献出自己的}_作经验、教训、独特的技能知识提出合理的建议。对于卞动将自己的知识在企业内共享的员}_企业应该给予一定的奖励既可以是物质力面的例如}_资、股权等也可以是精神力面的使他感到自己的努力得到厂相应的回报在为企业创造厂价值的同时也实现厂自己的人厂}一价值。在员}_功于创新的时候企业可以将惩罚制设定限制明确在哪个部门、{哪个岗位可以有多大程度的失误和损失允许范围内的失误可以免除惩罚这样可以有效地保护员}_创新的积极性。有厂员}_卞观能动性的充分发挥企业的知识体系才可能越来越完善。

3.4进行组织结构变苹设立知识管理部门

企业环保小知识例7

中图分类号:F276.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0)04-026-02

一、前言

国务院总理在2009年8月19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上,专门研究部署了促进中小企业发展问题,其中一项就是切实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由此可以看出中央政府对中小企业重视的程度。近年来,中小企业在生存、发展方面的最大问题之一就是融资困难。而中小企业由于条件的限制,在研发新产品、更换陈旧设备、添置新设备等方面都需要资金的支承,所以,融资困难问题一直是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为中小企业融资开辟了一条全新的路子,成为政策鼓励的融资方式,通过这种方式,中小企业所拥有的知识产权最大限度地实现了自身价值,为今后的发展奠定了经济基础。但是,从目前的现实情况来看,除极少数中小企业进行了知识产权融资之外,其他大多数的中小企业仍然是靠自筹资金,能够获得银行贷款的企业很少。由于中小企业在知识产权建设方面欠缺,不能够更好的利用知识产权进行融资,资金的短缺使得许多中小企业不能更好的扩大产业规模,从而失去了市场的良机。因此加强知识产权建设,可以使知识产权融资这一可贵的新生事物沿着健康的道路发展,为中小企业提供更多的资金支持,对于中小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中小企业知识产权建设的内涵

知识产权是企业通过自身的劳动所创造的智力成果,这些成果依法享有由此而发生的具有时间性、地域性、排他性、可受保护性与受益性的民事权利。中小企业知识产权建设应该围绕着知识产权的开发、经营、保护和管理等方面进行。

一般来说,中小企业知识产权开发是指中小企业自身知识产权的获取活动,包括专利技术的研发、商标设计、工业版权和商业秘密的获取等;知识产权经营是企业以知识产权为核心的经营活动,是中小企业经营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随知识经济的发展,它在企业经营中的地位会越来越重要;知识产权的保护是中小企业预防自己的知识产权被他人侵犯,以及对被侵犯的知识产权的维权活动;知识产权管理是指企业在国际与国内法律制度框架内,对企业的有关专利、商标、著作权和商业秘密的形成、利用、受益、处置的过程进行协调和资源优化配置而进行的各项组织活动,其基本任务是促进企业自主创新和形成自主知识产权,实现知识资源最优化配置,增强企业市场竞争能力,以获得最佳经济效益。这些中小企业知识产权的建设活动之间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因此要谐调发展。

三、中小企业知识产权建设的现状

2l世纪已进入了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竞争已从过去的土地、资本等转变到现在的技术竞争上来。中小企业要想摆脱竞争中的不利地位,提高自身竞争力,那就需要拥有自主的创新能力。发展得比较好的有名中小企业都高度重视知识产权,把它作为企业技术创新的基本源泉,作为抢占和扩大国内外市场份额的重要法宝,作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力保证。建立专门机构,加大投入力度,不断加强知识产权的开发、积累、保护和运用。事实上,世界上销售额最高、竞争力最强的企业,往往是那些知识产权建设完善的企业。企业凭着对专利技术、品牌等知识产权产生的合法垄断,不仅可以保护自己创新成果不被窃取,而且可以为企业获取垄断利润,壮大自己的经济实力。我国的中小企业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得到持续发展和壮大,靠原来的粗放的经营方式已经不能取得长足的发展,只有拥有知识产权才能使中小企业在竞争中的利益得到保护,激励和促进企业在竞争中做强、做大,提升竞争力。

美国、日本、欧盟等国家的中小企业的数量均占企业总数的98%以上,在数量上具有不可超越的优势,都为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和知识产权建设提供了扶持政策,培育中小企业持续发展能力,为国家经济持续增长提供保障。我国是后起的发展中国家,改革开放以来,在中央政府政策平台上,中小企业发展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强劲势头,到2006年10月底,中小企业数已达到4200多万家,中小企业的发明专利占全国的60%以上,研发新产品超过全国的80%,提供了城镇就业人口75%以上的就业机会,中小企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力量。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是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重要基础,是关系民生和社会稳定的重大战略任务。受国际金融危机冲击,2009年下半年以来,我国中小企业生产经营困难。中央及时出台相关政策措施,加大财税、信贷等扶持力度,改善中小企业经营环境,中小企业生产经营出现了积极变化,但发展形势依然严峻。必须采取更加积极有效的政策措施,帮助中小企业克服困难,转变发展方式,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四、中小企业知识产权建设存在的问题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知识产权已成为世界性技术竞争与经济竞争的战略制高点。近年来知识产权纠纷案件不断增加,使得知识产权不仅对我国外贸发展产生了一定影响,而且成为部分行业发展的制约因素。一方面是因为我们的中小企业不尊重他人知识产权,遭到打击,受到法律的制裁,另一方面是一些发达国家利用知识产权壁垒,限制我国企业的对外贸易。没有自主的知识产权就不可能越过知识产权壁垒。在今后一段时间内,知识产权将成为阻碍我国中小企业生存和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只有越过这道障碍才能获得更好的生存和发展。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热潮中,中小企业解放思想,转变经营理念,一部分中小企业已经不满足于仿制、依赖低价格优势了,逐渐向科技创新、开发自主知识产权进军,但是由于各种原因,大部分中小企业在知识产权建设中还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1.知识产权开发问题。知识产权开发能力是现代企业竞争优势的基础,是核心竞争力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发明、实用新型、外观设计三种专利中,由于外观设计专利技术层次较低,实用新型专利只适用技术领域有限,因此发明专利在三种类型的专利中占居核心地位,它代表了企业拥有知识产权的技术水平和层次。但是,有相当数量的中小企业以制造业为主,消耗资源多、经营粗放、加工简单。这种传统发展模式,在本行业的产业链中还处于低端,其中许多中小企业的产品仍然处于模仿和仿造阶段,技术创新举步维艰,这是中小企业面临的严峻现实。企业的规模较小,投资研发能力有限,研究与开发能力较弱,因此,技术含量较高的发明专利申请极少。所以基本上可以说,大部分中小企业知识产权开发能力弱、缺乏核心竞争力。此外,相当一部分中小企业利用知识产权信息资源意识淡薄,不知道很好的利用知识产权信息。最新、最好的发明创造,有90%以上都可以在专利文献中反映出来。专利信息是首选的竞争情报资源,在研究开发工作中,如果充分利用专利文献,可以节约40%的研究费用,节省60%的研究时间。企业在科研立项和开发新技术、新产品以及申请专利时都应关注相关知识产权信息,这对企业的决策、了解竞争对手、寻找合作伙伴、进行技术贸易等活动都是有利的。重视知识产权信息可有效地促进企业技术开发活动,加大我国中小企业自主知识产权的拥有量。然而大部分中小企业知识产权信息的意识不强,造成知识产权信息资源的闲置,同时在科研开发工作中由于没有充分利用知识产权信息,存在着低水平重复研究现象,使中小企业本来就有限的科技资源得不到有效配置,在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方面都是一种损失。

2.知识产权经营问题。知识产权集技术、经济、法律于一体,企业知识产权经营在企业尤其是高技术企业发展中具有其独特的功能和作用,是其它任何经营不能替代的。充分利用知识产权经营,可以有效遏制竞争对手,并不断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企业经营发展渗透着知识产权经营的运用,企业专利技术和专利产品的开发是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的内在动力和重要保障,同时它本身构成了企业营销内容和打击竞争对手的重要手段。企业知识产权经营已经成为开拓国内外市场份额的重要工具。然而在我国中小企业知识产权的经营中出现的问题却阻碍了其开拓市场作用的发挥。此外,中小企业在与高校、科研院所的产学研合作中,常出现不同利益主体之间权属不清,利益分配不均等问题。我国的专利法、技术合同法和成果转化法中,规定了成果持有人或转化获益人对成果发明人的奖励额度,并对技术入股作了明确规定,允许以技术作为无形资产进行入股,但实际操作有许多困难,技术如何评估定价,所占比例是否合理等都难以体现个人和企业的利益均衡,直接阻碍企业知识产权经营。

3.知识产权管理问题。知识产权作为企业重要的经营资源、竞争资源,应该与人、财、物一样,是企业不可缺少的生产要素和经营要素。知识产权管理是十分重要的,但目前的现实是,只有极少部分中小企业,将知识产权管理纳入企业生产经营管理之中,众多的中小企业在知识产权管理方面欠缺,尚未制度化。没有知识产权管理的专门人才,也没有知识产权管理专门机构。有关知识产权管理工作往往由企业相关部门和相关人员代管,职能不明确,只是空架子,并未能真正发挥知识产权管理机构的作用。这种状况既不利于企业知识产权建设的开展,也影响了企业知识产权资源发挥作用。

4.知识产权保护问题。树立保护企业知识产权的意识,对企业的持续发展是至关重要的。知识产权制度本质上是一种保护创新、鼓励创新、激励创新的制度。中小企业在不断创新的过程中,要善于运用知识产权法律制度来保护创新的成果,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避免知识产权被侵犯。中小企业的技术成果以及注册商标量等知识产权总量一直处于全国前列,但是并不是说所有的成果都已受到知识产权法律保护。取得专利和商标也不是一劳永逸的,要不断维护才行。一些企业在取得专利和商标后就不与理会,由于没有按时缴纳维护费,使得专利和商标失效,得不到法律保护。在运用知识产权法律制度保护创新成果上,中小企业还有不少的差距。此外,个别中小企业对他人的知识产权方面还有不尊重的现象,存在侥幸心理。企业管理者很明确地知道本企业的行为是侵犯了他人的知识产权,却明知故犯,认为自己的行为未必会被权利人发现,即便被发现,其侵权赔偿的数额也不会很高。甚至侵犯到国外权利人的知识产权时,还自豪的认为是“洋为中用”。我国已经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中小企业必须树立尊重知识产权、保护知识产权的观念,并学会充分利用知识产权来保护自己、发展自己、塑造自身的企业形象,以获得更好的发展。

五、知识产权建设对融资的影响

中小企业融资困难,导致知识产权建设中资金的短缺,使中小企业不能投入更多的经费用于知识产权开发、保护、经营和管理,从而不能够拥有自身的知识产权。在能够利用知识产权进行质押融资的条件下,又因知识产权的欠缺而不能够迈过知识产权进行质押融资的门槛,无法获得相应的资金。造成了融资困难企业资金短缺知识产权建设投入少知识产权欠缺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困难。这是一种恶性循环,如何变恶性循环为良性循环?那就是加强知识产权建设,加大知识产权开发的力度,这对中小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中小企业要利用知识产权进行融资,就必须要有自己的知识产权,但是有许多中小企业并没有注重知识产权的建设。原因是知识产权建设过程中要有大量的资金支撑,而中小企业本身就资金短缺,再加上融资渠道有限,使得中小企业无法在知识产权建设中进行有效的投入。目前,我国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有限,只有以下几个途径可选择:一是企业内部职工集资,吸收内部职工的资金;二是民间高利贷,高利息吸收民间的资金;三是银行贷款,通过质押担保从银行获得资金;四是发行债券,公开向社会借款;五是股票上市,企业股份化以后,通过股票市场获得资金。前两个渠道有很大的局限性:企业内部职工集资,受到集资规模和有关管理规定制约,而民间高利贷与法不符,并且利息之高也会使企业难以承受,又易引发债务纠纷。后三个融资渠道虽然有规模大、融资成本低等特点,但由于门槛较高,手续繁杂,再加上自身的信用问题,中小企业要获得较多的资金谈何容易。一般的中小企业都是内部组织结构简单,在经济发展运行中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经济主体。其从业人数、资本量以及市场份额都较少,在相关产品的市场中不具有垄断力量。由于成立时间短、规模较小、自有资金偏少,因此自身的资金积累不多,不能满足其扩大生产规模的需要。因此技术创新投资者在向中小企业投资或借贷时也相当谨慎。同时,中小企业的经营管理机制落后,财务管理水平低,资信等级普遍较差,抗风险能力较弱,加之中小企业贷款缺乏足够的抵押担保,使得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放贷慎之又慎,造成中小企业的融资困难。

知识产权开发需要投入大量人力、财力,在科学研究中需要有经验的技术人员,发明创造需要制作样机、进行试验,知识产权经营、管理和保护需要专门的机构设置,配备专门的人员和设备。中小企业如果不能够获得必需的资金,这些就无从谈起,就不能够拥有自身的知识产权。现在我国开辟了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新路子,由于原来没有进行知识产权的建设,所以只能够望洋兴叹、束手无策。中小企业只有拥有自身的知识产权,就可以扩大市场份额,有了足够的市场份额,就可以获得更多的利益。在获得更多的利益以后就能够抽出一部分资金用于知识产权建设,扩大自身的知识产权。从而又能够利用知识产权得到更多的融资,将恶性循环变为良性循环。即:拥有知识产权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获得企业资金加大知识产权建设投入获得更多知识产权利用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要使这种良性循环继续下去,关键就是重视知识产权建设。

六、结论

综上所述,中小企业的知识产权建设在进行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活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已经是影响中小企业利用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一个关键门槛,必需引起重视。不但是中小企业融资的需要,也是关系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的大事,如果说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基础,那么,中小企业知识产权建设就是这一基础工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项。没有中小企业自主创新就不会有完善的国家创新体系。国家的竞争力的重要基础是企业的竞争力,而自主创新能力是企业竞争力的生命力源泉,因此,提高中小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是增强国家竞争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内容。它是在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进一步增强我国经济实力,促进中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提高我国经济总体竞争力水平的关键所在。所以,各级政府部门、产业管理部门应该紧密配合和有效合作,认真促进中小企业知识产权建设,解决知识产权建设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并在法律、法规上为中小企业知识产权融资创造有利的条件,及时出台相关政策措施,加大财税、信贷等扶持力度,改善中小企业经营环境,采取更加积极有效的政策措施,帮助中小企业克服困难,转变发展方式,使中小企业获得更多的融资,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注:[本文为河南省教育厅2009年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立项课题:2009-ZX-59]

参考文献:

1.徐文.石油企业知识产权管理的主要内容.天然气经济,2006(6)

2.肖居孝.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分析.党史文苑,2007(14)

3.冯晓青.我国企业知识产权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科学管理研究,2005(5)

企业环保小知识例8

物流管理经过一定时期的发展已逐步趋于稳定和成熟物流信息化更是力兴未艾。但随着个球经济一体化和贸易自山化的加强企业间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许多跨囚企业如马十基、TNT. UPS早已开始着手实施知识管理将知识视为企业最重要的战略资源通过小断创新来提高企业的竟争力。

1 知识管理概述

1.1知识管理的定义

知识管理是管理领域出现的一个新事物日前还没有个被普遍接受的定义囚内外学者从各自的研究角度出发纷纷提出厂自己的见解。

简单地说知识管理kn cnv 1o

1.2知识管理的特点

知识管理是一种商业战略而小只是管理}_具它建立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基础上信息技术是其实现的}_具和手段。知识管理执行过程中知识的收集、了!< }}、利用、共享、创新都需要借助信息系统来完成所以知识管理的发展与信息化的进展程度密切相关。物流信息化管理卞要是对企业运作过程中显而易见的信息如业务资料、数据、报表等显性知识进行处理。而对于那此小明显的信息如员}_个人的经验、想法、特殊技能等隐性知识则无能为力隐性知识小会自动显现出来需要被挖掘这也正是信息化走向知识化的必然。

实施知识管理要有良好的知识共享氛I}}而这也正是许多传统企业的缺陷。企业员}_是企业发展的推动力没有他们的参与企业的发展就会停滞实施知识管理也是一样它需要企业员}_通过卞观能动性地发挥来小断利用、挖掘、产厂新知识。管理者要善于解放思想突破l冻II I的思维模式和}_作作风小是下达命令让员工呆板地执行而是要激励他们充分调动员}_的积极性让他们卞动参与到企业的各项活动中来’。员}_将自身积累的知识如经验、教训卞动贡}’rR出来和其他人分享大家勺_相交流裨辛hl谰漏共同提高。在吸收厂别人有用的成果后再在}_作中通过结合实助、把自己有创意的想法运用到其中实现知识创新。如此小Ikl}Tl环企业的知识结构才会小断完善逐渐形成自己的知识链和价值链。

2知识管理对物流企业的影响

从工业经济时代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后传统的管理理念和模式对于新形势下企业的发展和变苹早已显得力小从心知识管理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孕育而厂]一。知识就是力量对企业也是 一样知识就是企业继续发展的动力是利润的源泉。具体来讲知识管理对物流企业的发展卞要有以下)助面的影响

2. 1寻找和形成企业的价值链实现差异化竞争

价值链是区分物流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卞要特征也是各个企业保持竞争优势的立足点。在物流活动中它小仅注重货物的流动更注重资金的流动以实现整个物流活动中的价值增值2。实施知识管理通过刊企业现有资源的分析找出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也就是价值链。并围绕企业核心竞争力准确把握市场)泳搏及时调整发展力向和经营策略。确定适合自身发展的细分市场作为近期的卞攻业务和远期拓展的力向。以集中优势实现利润最大化占领市场竞争的优势地位。

2. 2加强内外界联系信息交流更加顺畅

经济个球化和囚(’il}贸易的匕速发展对物流企业的响应速度和服务水平提出厂更高的要求也使物流企业与外界的联系越来越紧密。通过建立知识管理平台物流企业可以加强内部各部门和小同层级之间的交流实现知识共享及时反馈提高运作效率减少业务操作的出错率。同时物流企业之间也可以通过交流平台进行业务信息的传递相勺_合作共同发展。城市化的加速发展使物流企业与政肘各部门的1办调也越来越重要通过知识管理平台企业小但能够及时厂解政)付部门的政策和规划力向也能实时提出自己的建议与卞管部门进行交流使企业自身的发展与城市的发展和谐统一3。特别是和交通、气象等部门的经常沟通能使企业在具体业务操作过程中少走弯路提高效率。

2. 3优化物流力案提高决策能力

传统的物流运作需要企业之间频繁的信息交换但山于物流活动的中间环节比较多存在一定的小确定性容易受人为因素的影响“。实施知识管理以后企业现有的实物资源和积累的业务经验、解决力案等都可以得到充分梳理和归类。客户也可以通过知识管理平台获取帮助知识管理系统根客户提交的业务要求进行分析、组合并自动厂卜成最优案做到及时响应和科学指导。对于系统自身小能解决的问题企业管理人员也可以从知识库中获得有益的建议和做出吏加合理的决策。知识管理系统在完成一项业务会立即吏新和升级及时充实知识库与时俱进地紧跟若参后市场发展的步伐。

2. 4保护环境促进绿色物流的发展

物流与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是密切相关的。日前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个球经济新的基调即经济的发展必须与环境的保护相一致因此绿色物流的概念也应运而厂}一。绿色物流的最终日标就是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的和谐统 一。它包括产品厂}一少扭、包装、储存、运送、回收等产品的整个厂卜命周期。例如集中库存可以有效地降低物流费用但增加厂一次运送的货物量也相应增加厂对燃料的消耗和对道路质量和面积的要求从而可能产厂}一定的负面影响货物的运送时间是安排在自天道路车辆比较多、交通拥挤时还是在晚上车辆较少、交通顺畅时运送}_具的选择是选择尾气对环境影响较大的汽车还是选择相比之下污染较少能耗较低的火车……5

企业实施知识管理后通过建立智能化平台可以对上述情况自动做出分析选择最佳的运送路线、时间、车辆等。此外利用知识管理系统企业还可以力便地实施绿色供应链战略绿色厂卜产绿色包装绿色运输绿色仓储绿色物流技术战略使用新技术、洁净型能源使用环保车辆以及利用(}PS. (}15等高新技术指导和规划物流系统循环物流战略产品的回收、再利用。采取这此战略力面可以保护环境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吸引更多的客户另一力面也可以降低运营成本提供高质量的服务找到新的利润增长点6。

3知识管理在物流企业中的实施策略

知识管理给企业的发展带来厂新的变苹个球都已掀起厂“知识管理”的浪潮但其产厂}一的时间并小长在管理领域还属于新厂}一事物理论和实践力面也有待完善。保密、陇调、开放及共享是知识管理的基本原则其实施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本文认为知识管理的实施策略应包括以下儿个力面

3. 1树立理念提高知识管理在企业内的认知度

要在企业内推行知识管理首先必须让企业成员知道知识管理是什么对企业来讲有什么影响如何实施。因此有必要在企业内部对员}_进行相关培训从概念到特点以及流程让他们在头脑里先有一个明确的感性认识并真正愿意从心理上去接受它卞动参与进来。}_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知识管理的理念在企业内得到厂普遍认同推行起来就有厂一个良好的开端。社会是小断进步的先进的技术和理念也是小断更新的对员}_的培训小能昙花一现要坚持下去定期举行使员}_的能力循序渐进小断提高。

3.2建立知识网络实现内外部的知识交流共享

知识管理的核心是知识创新卞要是指在企业内外部知识的传播共享过程中实现对知识的提升。在物流企业中实现有效的知识管理应首先利用信息技术建立起一个内部网络把常用的专业知识以及掌握这此知识的成员和专家的情况保存在数据库中使员}_能力便地获取和共享。内部网络还应该具备一此功能模块力便成员间使用电r邮件、举行视频会议等7。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使企业间的联系更加紧密企业通过知识管理平台可以加强与外部的知识交流充分汲取和利用有益的外部知识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

3. 3重视激励形成知识体系的“滚雪球”效应

员工是企业知识创新的根本动力实现有效地知识管理需要他们贡献出自己的}_作经验、教训、独特的技能知识提出合理的建议。对于卞动将自己的知识在企业内共享的员 }_企业应该给予一定的奖励既可以是物质力面的例如 }_资、股权等也可以是精神力面的使他感到自己的努力得到厂相应的回报在为企业创造厂价值的同时也实现厂自己的人厂}一价值。在员}_功于创新的时候企业可以将惩罚#J L制设定限制明确在哪个部门、{哪个岗位可以有多大程度的失误和损失允许范围内的失误可以免除惩罚这样可以有效地保护员}_创新的积极性。有厂员}_卞观能动性的充分发挥企业的知识体系才可能越来越完善。

3.4进行组织结构变苹设立知识管理部门

企业环保小知识例9

基于生命周期的环保理念

“坚持环境保护,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作为中共十七大明确提出和强调的一项基本国策,更重要的是在各企业的生产过程中确保落实,这也实实在在地考验着企业的研发和生产实力。

诺基亚(中国)负责环境事务的高级经理陈敏告诉记者,“诺基亚在产品的研发、原材料采购、生产制造、产品最终废弃等各个环节都充分考虑环保和节能,从而真正形成一个闭环系统,从各个方面走在标准之前。”

绿色和平组织曾提出:新型的绿色环保产品,除了要尽量降低耗能、提高工作效率外,尽量减少使用材料以及考虑废弃时的处理问题,也是考虑的重点。

陈敏向记者介绍:诺基亚在产品的研发阶段,充分考虑产品是否符合环保的法律法规要求、有毒有害物质替代、原材料的使用量及使用效率,以及制造和使用过程中的能源消耗、产品废弃后是否容易拆解回收和循环利用等因素;在原材料采购环节,则对供应商的环境绩效进行管理,只有符合诺基亚环保要求的供应商才能成为合格的供应商;生产制造环节中,必须符合环境管理体系的要求并得到权威机构的认证;在产品最终废弃阶段,则充分考虑如何回收、循环利用及妥善处置,使资源可以重新返回物质链中,以此形成一个完整的环保手机的“产业链”。

然而,一款真正的绿色手机并不以产品本身为终点,用户使用过程中的节能问题也是考验产品绿色能力的一大门槛。

据调查,在手机的整个使用周期中,被浪费的能耗主要来自手机及其配件(主要是充电器)的电力消耗,其中三分之二来自于充电器空耗(手机充满电后仍在插座上)耗电。经过近两年的专项研发,诺基亚手机的空载耗电相比之前减少了90%,并已于2007年5月了首款充电完成即予以提示的手机。“仅此项目在诺基亚全球3个主要市场推广,所减少的能耗可供8.5万个家庭使用一年。”诺基亚相关负责人称。

伴随手机快速更新换代,电子垃圾回收得到了许多企业的鼎力支持。11月8日,诺基亚将废弃手机及配件回收延伸到整个手机产业链,与星网工业园的诺基亚供应商一起深入开展“星网绿箱子环保计划”。据星网工业园公司总经理彭京介绍,此次星网绿箱子环保计划已于11月8日起在星网工业园的所有公司中同时进行,每家星网工业园成员公司都会设置回收箱、宣传展架,通过邮件、宣传画等方式与企业全体员工进行沟通,鼓励员工积极参与。

从环保教育抓起

在加强和做好企业及产品自身环保工作的同时,如何更好地履行优秀企业公民职责,提高企业员工和社会广大民众的环境意识是诺基亚在全球和中国环境保护方面极为重要的一环。

提高全社会公民的环境意识,首先要提高企业员工的环境意识。为了更好地带动全体员工提升环境意识,诺基亚中国在2005年成立了“诺基亚环境大使俱乐部”,

目前共有1000余名中外员工志愿加入。这些志愿者利用业余时间,从事环境及环保教育工作,为中国环境事业作贡献。诺基亚环境大使俱乐部自成立之后,展开了一系列的相关环保活动,如在星网工业园内,环境大使清除非法小广告,与星网工业园内其他供应商一起开展“绿箱子环保活动”;定期开展主题植树等活动。据不完全统计,诺基亚环境大使自成立以来已经贡献了业余时间7000小时用于环保志愿活动。

诺基亚认为,普及环保知识,要从娃娃抓起。诺基亚把对少年儿童进行环境教育作为使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点,长期、连续地开展了一系列活动,旨在使孩子们感受到良好的环境教育知识,同时带动促进其家长、亲友环境意识的提高。

2006年10月,诺基亚和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共同签署了“诺基亚绿色希望行动1+1环保计划”合作协议书。该计划的核心内容是向希望小学派遣经过专业培训的诺基亚环境大使,以希望小学学生为动员主体,带动希望小学学生学习环保科普知识,做出环保承诺,开展环保实践。同时,诺基亚环境大使,利用业余时间,纷纷走进北京、成都、杭州、郑州、沈阳、广州、苏州等地的希望小学,同那里的孩子们进行形式新颖、内容丰富的环境教学活动,带动希望小学学生学习环保科普知识。诺基亚的志愿者利用业余时间组织起来,分期、分批、分地区到学校进行环境教育在中国尚属首次。

从2005年开始,由中国青少年宫协会、中国环境文化促进会和诺基亚连续3年在全国范围内共同举办了“诺基亚杯中国少年环保梦想短信征集活动”,征集活动得到了50万名少年儿童的踊跃支持和参与。2007年的短信征集活动侧重节能,目的是从小使少年儿童树立环保、节能的意识,使更多的人参加节能减排活动,达到保护环境的目的。

让环保带动企业发展

《电子信息产品污染控制管理办法》的颁发对我国部分电子信息企业形成了非常大的压力,要求越来越严的绿色环保标准甚至是法规,对于手机生产企业而言,也是他们不得不面对的新门槛。新的法则面前,尤其是小型企业的生存会更加窘迫。而另一些企业,则恰恰能在这样的筛选中看到商机。

企业环保小知识例10

在知识经济时代,对知识产权的有效管理已成为中小企业经营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企业在市场竞争这一激烈的战场中能否获胜的一个重要因素。

当前我国中小型企业4200万户,中小企业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9%以上,吸纳了全社会75%的就业人员,提供了全国60%以上的出口额和50%的税收收入,创造了全国70%的新增工业产值和58%以上的国内生产总值。而这些中小企业在进一步发展壮大的过程中或多或少地面临着知识产权的困惑,并没有对自身的知识产权进行有效的管理,这种状况严重制约了中小企业的进一步发展,甚至成为中小企业发展的瓶颈口。

一、我国中小企业面临的知识产权现状与实施环境

我国经济和贸易的持续快速增长,为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经济环境,一方面,促进我国中小企业的快速成长,有利于企业生产和技术创新,有利于国内高科技产业竞争力的增强,有利于生成更多的知识产权;另一方面,由于国外跨国企业相继进入我国,在我国采取的“产品未到,专利先行”的方法保护其技术、产品和市场,使得处于弱势地位的我国中小企业置身于如此激烈的国际环境中,面临着严峻的形势和紧迫的压力。据南京中院的一项调查,2003年~2004年南京民营企业涉讼知识产权案件174件,其中2003年78件,2004年96件,上升23%。知识产权案件数量持续上升,涉及纠纷的领域比较广泛。调查情况表明,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重视知识产权保护,特别是传统制造业、雕塑业、医药业和新技术企业等行业竞争激烈,涉讼企业希望通过知识产权诉讼合法地排挤竞争对手,赢得市场优势。案件的诉讼标的越来越大,一些案件与中小企业生存发展息息相关。

为不断提高我国知识产权的创造、管理、实施和保护能力,完善现代知识产权制度,以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实现的总体谋划,2005 年 1 月,国务院办公厅正式发文成立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制定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并由吴仪副总理任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制定工作领导小组组长。

近几年我国政府加强了知识产权法制建设,为企业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提供了良好的法律环境,积极推动企业实施知识产权战略。然而,我国知识产权起步毕竟较晚,在知识产权制度方面还不能很好地满足企业发展的需要,知识产权制度的完善尚需要一个较长的阶段。

二、中小企业在知识产权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当前,我国中小企业较少拥有自己的专利产品和技术,一些行业整体缺乏自主知识产权,行业仿制率高。许多的中小企业甚至没有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对培育和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重视不够。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中小企业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还不到位。企业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过分重视有形资产的投入,对专利和商标等无形资产的潜在价值认识不足,不善于用知识产权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智力劳动成果。有些企业虽然有自主研发的技术,却连一项专利都没有。在申请专利的企业中,有相当一部分企业不是出于真正保护自己的自主技术的驱动而申请专利保护的,而是把申请专利作为申报项目所不能或缺的、或是为了获得政府的奖励、宣传公司形象的一个过程来由别人提醒操作的,所以可想而知,这些企业主动申请专利的又有多少?对获得授权的专利又有多少保护和维权意识?往往会出现直到自己研发的的技术、创立的品牌被他人抢先申请为专利或注册为商标,形成“知识产权壁垒”,反过来制约使用的时候才意识到不得不化重金赎回本属于自己享有的知识产权及应由自己占领的市场份额。笔者接触过一家成长中的小型企业老总,企业在委托别人开发核心技术时,居然没有任何的书面约定,当问及技术成果的归属权时,对法律是如何规定的也是一无所知,企业没有自己的法务部门,更不用提知识产权法务专员了,在技术开发时基本上是不去检索现有技术的,在交流中发现他们虽然有朦胧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却又舍不得化钱去委托专业人士协助完成整个技术开发合同及其通过专利检索来确定开发方向,或是通过商标检索来申请自己的品牌。

2.知识产权管理体系尚不健全。一是企业知识产权管理部门缺失、管理制度匮乏。根据国家知识产权局2002年《工业企业知识产权工作状况调查报告》,在1245家被调查企业中,设有专门知识产权管理机构的企业有152家,占有效样本的13%;设有兼职机构的企业676家,占57%;专、兼职机构都没有的企业350家,占30%。配备知识产权工作专职人员的企业只有157家,占13%;配备兼职人员的企业766家,占65%;专兼职工作人员都没有的企业262家,占22%。根据国家知识产权局2002年《工业企业知识产权工作状况调查报告》,在被调查的1245家企业中,制订了知识产权内部规章的企业有425家,占有效样本的36%,正在制订规章的企业有365家,占31%;没有制定规章的企业395家,占33%。近三分之二的企业正在建立或者根本没有建立知识产权内部规章。二是企业知识产权管理人才缺乏。这是我国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薄弱的主要因素之一。有数据显示,美国IBM公司专利工程师有500多人,微软公司全球25000名员工近五分之一从事知识产权工作,索尼和日立公司均有300多人从事知识产权工作。而我国现有的知识产权专业人才主要集中在知识产权专业服务机构以及司法领域,大量企事业单位的知识产权法律、管理、经营人才几乎是空白。

3.企业知识产权拥有量少,技术含量低。据统计显示,我国有99%的企业没有申请专利,60%的企业没有自己的商标,并且很多企业不够重视他人的知识产权。建国以来我国生产的西药有3000多种,而其中99%是仿制;农药146个品种,仿制率达95%;精细化工3500个品种,仿制或低档产品占97%;我国是集成电路使用大国,但大多数中小厂商没有自己的设计能力,还停留在芯片封装等低级附属生产阶段,无法与国外竞争。同时企业对知识产权的重视程度与企业的经营额也成一定的正比关系,有数据显示,营业额在5000万元以上的企业,开始生产自己的产品,其中一小部分企业在其他企业已有技术的基础上研发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一些专利技术或非专利技术。绝大多数企业的技术仅仅与已有的某个产品线个别技术的解决或改良,几乎没有可以形成较大规模产业的技术。中小型企业和规模以下企业的专利均以外观设计为主,发明专利申请比例偏低。我国中小企业的知识产权技术含量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中小企业往往是由于销售侵权产品而被行政机关处罚或者被权利人,甚至有些企业明知生产和销售的是侵权产品,仍然抱着侥幸的心理去搏一搏,有些企业虽然拥有知识产权,员工的流动,对知识产权保护意识的薄弱和对知识产权无形价值认识的不足,往往又不能很好地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对培育和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重视不够,企业对知识产权无形价值认识的不足是他们一个致命的弱点,也是制约了企业的发展的一个重要障碍。

三、中小企业宜采取的知识产权管理策略

目前,建设创新型国家正如火如荼展开,倡导创新创业的风尚正在形成,这对中小企业而言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中小企业想要在纷繁复杂的知识产权纷争面前,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化被动为主动,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保持企业的持续发展,实现利润最大化,必须采取有效的知识产权管理策略:

1.增强中小企业知识产权意识,提高运用知识产权的能力。知识产权的价值既包括其基本价值,也包括其运用价值。例如一项专利技术,不仅要明确这一专利主体是谁,这一专利权所受法律保护的范围有多大。还要明确这一专利的运用价值,比如实施后所能带来的潜在价值或许可给第三方所能带来的隐含价值。这就需要企业采取以下的具体措施:

(1)加强宣传教育,使企业管理者和广大职工都能意识到知识产权不仅是企业的无形资产,而且是国家法律赋予产权所有者的一种特殊的合法垄断权利,可以通过对市场的独占而实现超额利润,是更为有效的竞争手段和更为强大的竞争武器,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标志和体现,要充分认识市场经济条件下保护知识产权的重要性。

(2)加强培训,促进企业掌握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国际惯例,提高企业运用知识产权的能力。将知识产权培训纳入到企业内部的培训计划中,制定具体的年度培训计划。培训的方式,可以采取先行将企业负责知识产权工作的人员输送到专业的培训机构去培训,再由该人员具体负责给企业全员进行培训;也可以通过邀请单位的法律顾问、高等院校的专业教师或实务部门的专业人士对全员进行授课的方式进行培训;通过培训,在企业内部建立起知识产权的激励机制使知识产权成为企业利润的核心转化模式和竞争优势的主要来源。

(3)培养员工的保密意识,在员工出席专业领域的会议,发表学术著作、演讲时,很有可能正是竞争对手一直寻求的关键信息。所以,对企业员工发表专业性文章、出版著作以及相关讲演等做相应培训和教育,必要时,应进行适当监督及控制。同样,对于广告、展览等可能失密的活动也应进行相应知识的培训、乃至检查与控制,以防止失密。

2.健全企业知识产权管理的组织体系,完善知识产权管理机构和制度。发达国家企业内部都有专门负责知识产权工作的管理机构,配备了一批专业人才,负责分析专利信息、专利申请、专利开发、专利转让、专利保护、专利诉讼等知识产权工作。例如,日本日立公司的知识产权部约有360人,丰田也有150人;国内一些著名企业如海尔、华为都设有知识产权部。这些知识产权管理机构完善的企业均制定有完备的知识产权管理制度。我国中小企业知识产权管理工作处于起步阶段,且各企业的经营范围、规模大小等情况不尽相同,鉴于中小企业的规模和现状,宜采取以下的具体措施:

(1)企业知识产权管理机构的设立应与国情、企业的实际相结合,可设立直属于企业最高管理者或企业研发部门或企业法律部门的知识产权管理部门,或只确定专职或兼职人员负责知识产权管理。其中有条件的中型企业可配备专职知识产权工作人员,建立专门机构,其他一些不具备条件的中小企业可从社会中介机构中聘请知识产权顾问,帮助企业开展知识产权工作,但企业内部依据工作需要也应明确承担知识产权工作的机构及专职或兼职人员,由该机构或人员负责与知识产权顾问的联络及协助知识产权顾问开展企业内部的知识产权管理工作。

(2)为避免小型企业势单力薄的缺陷,可建立行业保护联盟,对侵害加盟企业知识产权的行为,采取联合对策及行动。通过企业组成行业保护联盟或知识产权保护协会,使知识产权制度行业化和社会化,这是更广义的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范畴。

(3)企业内部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制定有关企业知识产权工作的各项规章制度,以使知识产权管理保护工作有章可循。包括企业的知识产权培训计划、企业的保密制度、对职务知识产权归属的规定、保密文件的归档、知识产权的创造奖励制度、知识产权的许可、转让制度等。加强企业知识产权管理,促进知识产权的保护、合理利用和扩散。积极应对处理企业有关知识产权方面法律纠纷或争端,将平时在有关知识产权研发、投入、实施情况等方面的原始记录和基础数据用制度的形式要求相关人员予以记录和保存,以备作为主张权利或应诉时的证据材料。

(4)要善于通过法律手段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知识产权不是装点门面的饰物,而是市场竞争的利器。知识产权是诉讼中的权利,其价值通过诉讼才能得到最充分的体现。根据我国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律规定,对于知识产权的保护,可采取行政保护和司法保护两种途径,中小企业可以在单个案件中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其中的任一途径。

3.加大企业技术创新力度,促进知识产权的形成。中小企业若要长远发展,就必须要培养创新能力,鼓励开发研制自己的核心技术,才能突破企业发展过程中的瓶颈口,这就需要中小企业采取以下的具体措施:

(1)改变思路,将以跟踪和模仿为主的初级模式调整为以自主创新为主的发展模式,在资源分配上,逐步加大对科技创新资金的投入,进一步提高企业的研发经费比例,在技术创新的过程中,中小企业可以充分利用公有技术,结合企业特点进行技术改造,特别是注意追踪了解新近失效的专利技术,发现有应用价值的及时利用加以开发。

(2)加强知识产权信息开发利用,节约开发成本。企业要建立适合本企业的专利信息利用机制,开通专利文献检索渠道,了解最新专利信息;对相似技术由专业人员进行侵权分析,避开侵权技术,并了解本行业技术发展趋势,确保企业技术研发的方向和合法性。根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统计,专利信息占整个技术信息量的90%,在技术研究各个环节中,企业善于利用专利信息不仅可以提高研发起点,而且能节省40%的科研经费和60%的时间。同时企业在产品投产和销售前都要进行专利检索,以免侵犯他人专利权。现在网络上国内外大部分专利说明书都是免费全文提供,这就给企业提供了方便。

(3)要加强产学研合作,按照“利益享受、风险共担”的原则,共同开发新产品和新技术,在取得知识产权后,要积极创造条件,加大投入,促进产业化。对企业内部暂不具备转化条件的知识产权,通过合资合作、技术入股等办法加速实现产业化,有些项目可通过技术市场向外转让许可使用,促进知识产权的流动和扩散,实现动态中的保护和增值。同时,建立知识产权激励机制,推进知识产权制度创新。对知识产权的发明创造者或持有人可采取股权激励机制,使知识产权作为一种生产要素参与到分配中,充分调动科技人员的科技革新潜力。

目前,各级政府为鼓励中小企业获取和实施知识产权,制定了一系列的优惠和资助奖励措施,如对专利申请被授权后的资助、对软件著作权登记后的资助等等,作为中小企业,要充分利用这些政策,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建立起知识产权的有效管理体系,从而促进企业的良性发展和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彬:我国中小企业知识产权工作的思考[J].知识产权,2008,(1):50

[2]刘红兵:中小企业知识产权保护若干问题研究[N].江南时报,2006-07-08:(12)

[3]熊英: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设计思路.info.省略/2007/120704/c000055442.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