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父母对家庭教育的思考模板(10篇)

时间:2023-06-21 09:18:58

父母对家庭教育的思考

父母对家庭教育的思考例1

关键词:家庭教育 中西方 差异

1.家庭教育观念的差异

中西方价值观的不同,决定中西方家庭观念的差异。孩子的成长过程犹如在白纸上作画。在中国,父母习惯于为子女设计各种各样的模板,当子女在此模块上临摹发挥到极致时,便认为父母的教育取得了伟大的成功;而对比之下,西方父母在提供给子女最好的画笔之外,更侧重于循循善诱式的引导子女去描绘他们自身最喜爱的图画,这些色彩不一的图案往往给世界惊喜和冲击。在这种情况下,中西方家庭培养出来的孩子在行为习惯,思维模式,能力素养方面便体现出了不同的风格和明显的差异。

中西方家庭教育存在重心上的差异。重心的不同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教育的核心,二是教育的内容侧重。在中国,我们常说“养不教父之过”,父母应对对子女的教育负起责任,在子女的行为失当时,父母也要承担责任(有时候可能舆论认为父母需承担主要责任)。在这样的情况下,父母必定会对子女的一言一行加以约束和规范,避免成为舆论的针对对象。另一方面,受到历史发展和传统文化的影响,子女的出息和作为可以给家庭带来巨大的荣誉和声誉,为父母带来巨大的成就感。于是,父母对子女的培养又往往会受到这一利好趋势的引导,融于父母更多的意志和思考,家庭教育自然会逐渐趋向于以父母为中心,而不是孩子。

而西方相对民主和自由的文化风格熏陶下的家庭教育,父母与子女有着更多平等对话的机会。家庭成员各自认为也相信各自的成长和发展应受到自身意志的体现。尽管子女在还未形成自身想法之前是不会考虑也做不到这么多的,但社会整体意识和舆论导向在父母的教育方式上便会得到体现,子女在这种环境下成长起来,自然也会将这种思维方式进一步传承下去。

2.家庭教育内容的差异

2.1理财观念教育

在中国,很少有父母主动对子女进行关于理财的教育。这一方面是因为社会发展的阶段性,很多家长自身也没有建立起较好的理财观念;另一方面,更主要的是,很多家长认为挣钱养家和管理钱财是大人的事,孩子离这些还很远,子女没钱时便伸手向父母要。这种现象甚至是子女成家立业后仍然存在,家长和孩子都认为这是理所应当的事情。中国观念里,中国父母觉得为孩子留下财产是必要的,而小孩则以父母的财富沾沾自喜和骄傲。这值得我们深思,这样的习惯会更加导致我们的社会失去平衡,物欲横流,攀比心加重和减弱中国年轻一代创造力。这种习惯和观念从他们的父辈便是如此,子女习惯于此,在日后为人父母时势必仍然会将这个习惯延续下去。

在西方,理财教育是家庭教育的一个分支。西方父母一般不会不正规、无计划的给孩子钱,而是定期发给孩子一份固定基金,并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理财意识,养成良好的理财习惯。西方的小孩独立性较强,会早早就意识到“财富要靠自己创造的道理”,父母的财产是父母的,与自己本身没有什么关系。西方小孩在很小的时候就会说,“这是爸爸妈妈的家,我是暂时住在这里的。” 在西方小孩长大成年后,会以倚靠父母生活为耻,他们炫耀的是自己靠自己艰难创业成功通过努力得来的财富。

2.2宗教思想教育

西方的宗教传统直现代仍保留着新鲜的活力,它渗透到教育活动的各个方面,不仅使教育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更重要的是它赋予了西方教育以内在的精神价值。

相比而言,除了民族风俗要求之外,中国的家庭教育则较少的融入宗教思想教育。从另一个方面来看,宗教思想还不能满足提供给人们信仰和精神力量的需求。

3.中西方家庭教育的综合对比评析

从以上对中西家庭教育差异的比较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中西家庭教育存在比较明显的区别,二者各有所长各有局限。

3.1中方家庭教育优势与不足

3.1.1中方家庭教育的优势

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中方的教育观念中,一个人更多的是作为社会人,而不是自然人的存在。而作为社会人的存在,个人的成长将更多得受到家庭,家族和所在集体或者社会群体的约束和影响。这种环境往往能够培养出集体观念和纪律观念强,乐于奉献,坚忍质朴的性格。目前中方家庭教育的重心仍在于智育,孩子们往往基本功扎实,能够锻炼出勤奋刻苦的习惯品质。

3.1.2中方家庭教育的不足

作为社会人的存在,为更好的承担起相应的责任,个体的个性特征的发展必然会受到制约和限制。在集体利益先于个人利益的情况下,彰显个性的空间也就变得更加狭小。所以,中国的小孩子往往更显得腼腆和内敛,不擅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展现自己的特长。

教育重心有失偏狭,对孩子其他方面的培养往往十分薄弱。孩子的情商培养,动手能力,独立思考能力,自理自立能力,理财观念,成长规划都没有得到更好的重视,以至于“高学历低能力“的现象频频出现。

家庭教育的中心有所偏失。正如在前面中西教育方式对比中所提到的,中方的家庭教育中,父母占据权威地位,教育的对象是孩子但教育的中心却是家长。家长的能力与想法对孩子的成长起着过于重要的作用,这就给孩子的成长成才带来了比较大的不确定性和风险。

3.2西方家庭教育优势与不足

西方家庭教育注重孩子自身特长与个性的发掘与培养。父母更多的是在子女犯错误时对其行为加以规范和约束,但对孩子自己的想法总是采取鼓励与支持的态度。因而西方家庭的孩子往往显得更为活泼,个性张扬,思想开阔,充满想象力。

和中方以学业为重心的家庭教育不同,西方家庭教育的侧重点是在于如何让孩子更好的适应社会生活,追求自己的生活。理财观念和观念等等方面的培养,有利于子女尽早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建立正确人生观和世界观,形成思想上的自由和独立。

父母对家庭教育的思考例2

1、思想政治教育家庭环境的含义

家庭,是指具有婚姻关系、血缘关系或收养关系并且长期共同生活的小群体。它是社会的基本生活单位。关于环境,在《现代汉语字典》中,是这样定义的:周围的地方、情况、条件。那么何谓思想政治教育家庭环境呢?即是指家长的思想素质和行为规范对家庭成员尤其是对子女思想品德的形成、发展的氛围。

2、思想政治教育家庭环境的特征

我们每个人的道德品质、为人处世的方式方法以及行为规范等都是在家庭环境中逐渐形成的。家庭环境对我们每个人的道德品质以及行为规范的影响是十分明显和突出的,这种明显和突出主要体现在以下三点:

(1)长久性。一谈到家庭,每个人都会对它有种特别的感觉。这是因为,我们每个人在家庭中生活地最长久。作为人,我们从出生开始便在家庭当中生活了,并且我们生命中的很大一部分时间都是在家庭中度过。一个人的一生都伴随着家庭,人的一生都无一例外地受到家庭环境的影响。

(2)渗透性。班杜拉认为,在社会情境中,人们往往是通过直接地观察别人的行为而进行学习的。在家庭生活当中,方方面面的因素都会在无形当中对人们起着渗透作用。父母的一举一动、家庭的气氛以及家庭的生活习惯等,都会渗透到子女的思想意识中。这种影响不一定是自觉的,但却会像春雨润物般实实在在地作用于每一个家庭成员。

(3)情感性。在任何一个家庭当中,孩子都是父母心中最美丽的天使,父母对子女不求回报的关怀与爱,使得他们之间形成一种难以割舍的亲情关系。我们都知道情感是一种非智力因素,它是促使我们的认识转化为行为的催化剂。家庭环境所独具有的这种亲情关系对孩子的道德品质、行为规范的形成会起到非常大的作用。

二、思想政治教育家庭环境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思想政治教育家庭环境出现的一些问题,主要体现为:

1、从教育方法来看:教育方法不科学,难以适应当今社会的发展

(1)简单粗暴,过分严厉。在一些家庭当中,父母只信“打骂”,对孩子从来不讲道理,一旦发现孩子有问题,动辄打骂、训斥等,给孩子的心灵造成严重的创伤。这种教育方法的结果要么是使孩子变得脾气暴躁、行为鲁莽,要么就是变得十分胆小,遇人遇事便退缩。

(2)盲目溺爱。与上一种教育方式相比,有些父母则是对其子女溺爱有加,总是会倾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地去满足子女;对孩子的一些不正当要求以及不好的言行举止也从不予以干预和引导,他们觉得满足了孩子的所有要求就是爱孩子的表现。这样的后果就是使得孩子养成一些坏毛病和不良习惯,使他们在长大成人之后很难一个人独自去面对生活,解决生活中的难题。

(3)期望值过高。如今,有很多父母不顾孩子的年龄水平,智力情况,按照自己的期望模式给孩子设置了一些过高甚至难以达到的要求。然而,由于不同的孩子有着不同的潜力,他们自身的爱好以及他们潜在的能力都很有可能会与父母所期望的模式不相符合。这样就会造成孩子的发展与父母的期望产生一定的差距,甚至有的孩子的发展完全与父母的期望背道而驰。过高期望,会给孩子造成很大的心理压力。这样的教育方式,是不可能让孩子的身心得到健全发展的。

2、从教育内容来看:教育内容单一,“重智轻德”现象明显

在应试教育占主导的情况下,很多父母评判孩子好与坏的标准发生了严重的失衡。他们关注的只是孩子的学习成绩。于他们而言,只要孩子学习成绩好就是一个“好”孩子,而学习成绩差就是“坏”孩子。而往往忽视了对孩子内心世界的了解,忽视了对孩子道德素养、行为习惯的培养。由于这种家庭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偏离,使很多父母都不同程度地陷入进“重智轻德”的误区。这样的后果十分严重,一些孩子学不会怎么去做人,为人处世,道德品质极差。

3、从家长自身来看:思想认识不够,自身素质不高

在家庭环境中,父母的“以身作则”对孩子自身的发展是极为重要的。但是,当孩子犯错时,父母一边是教育批评,另一边却又是难以做出表率。此外,很多家长对家庭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作用意识不够,总是认为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由学校来完成的,与自己关系不大,作为父母就是让孩子“有吃有穿”。这种家庭环境,对子女的成长是没有意义的。

三、优化思想政治教育家庭环境的对策及建议

从上述内容我们可以看到,家庭环境与子女的成长密切相关,它对子女的影响是十分明显的。在《颜氏家训?序改》里面的这样一段话:“夫同言而信,信其所亲;同命而行,行其所服。禁童子之暴虐,则师友之诫,不如傅婢之指挥。止凡人斗阋,则尧舜之道,不如寡妻之诲谕。”可见,教育家颜之推是主张建设家庭环境,赞同家庭环境在子女的道德素质、行为规范等的形成中有着重大作用的。针对在家庭环境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以下优化对策及建议:

1、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家庭环境

提到思想政治教育,人们都会认为是学校和社会的事,而家庭却常常被忽视掉。而在实际上,学校、社会、家庭在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是处于一个平等的位置的,并且只有这三者互相配合,才能够达到比较理想的,符合我们期望的教育效果。因此,无论是社会,学校还是家庭自身,都必须认识到家庭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学校,社会与家庭之间应努力进行良性互动,使思想政治教育发挥出它更大的实际效用。

2、转变教育方式方法

父母要学会与自己的子女沟通,试图深入地去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凡是人都会犯各种各样的错误,孩子也不例外,父母要做的不应该是一味地去指责他们,而是要给予他们积极改正错误的机会;父母也不要盲目地去溺爱孩子,要理性的去教化他们。要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思考一些问题。

3、改变教育内容,给予孩子合理的期望

父母对家庭教育的思考例3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发展、社会进步,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外来的、本土的新思想不断地被人们汲取,我国的家庭教育方面也随之出现的相应的问题。家庭教育得当那么学生的发展会更好,若缺乏家庭教育或家庭教育不当,学生可能会与家庭反抗、对立,学生甚至会误入歧途。由此也引发了国内学者、研究员们的探究,但是我国各地的条件各不相同,也难有一种普遍使用的解决措施,本文着力从铜仁市本地情况出发,调查高中学生家庭教育中存在问题的共性,借助学者们的研究成果,分析其客观原因,从而找出切实的方法。

一、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父母的家长形象遭到削减

据问卷信息,对于生活上的事情“有时起到表率作用”的父母占到40%;“很少起到表率作用”的父母占到20%,父母行为方式的偏差会令其形象在子女心中遭到贬低,照此情况来会加剧父母和子女难以沟通这一情况。高中生的主要目的是学习,并且处在面对人生的重要的转折点―高考的情况下,高中生的学习压力也随着年级的上升而加重,学习的好坏是高中学生主要的关注点,大部分父母文化的缺乏,并不能在子女的生活重心上解决其疑难,所以父母的家长角色在家庭中的作用也就遭到了削减同时也间接地拉远了家庭中两代的距离。根据调查数据,能够单独辅导子女学习的父母只占有20%,而80%的父母对于子女的学习都不能进行辅导帮助,父母的文化素养在家庭教育中往往更加直观,也更加具有教育价值。

(二)父母教育理念的不当

关于理念的解释有多种,苏格拉底认为:“每个理念只是我们心中的一个思想,所以只有单一的理念”,“而所谓理念正是思想想到的在一切情况下永远有着自身同一的那个单一的东西”。关于教育的理念也包含很多种,现代教育的十大理念中包含:以人为本、素质教育、个性化等理念,教育理念如同在教育上所持的思想和观点。现代的父母们任有多很多所持的教育理念并不科学,就如”唯分数论”认为好的成绩高的分数就是教育的全部,在统计的数据中发现有接近66%的父母他们平时最关注的就是子女的成绩,而关注于子女心理和兴趣爱好只各占18%和9%,在平时家庭教育的内容中父母倾向于督促成绩,在父母为学生提供子女环境的调查中,其中“只管学习而不用参加家务劳动”这一块占到了28%。这些情况反映出当前的大多数父母还是把教育的重点放在了分数和成绩上而忽视对子女其他方面的培养。

(三)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有裂痕

家庭之中往往都存在代沟的问题,父辈与子辈在文化上、思维方式上以及世界观价值观上都难以做到同步,况且生活节奏的加快,父母的负担加重而且父母与学生所花的大量时间在各自的领域,生活的相交点变少,铜仁市地处我过去西南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相对于全国其他地区都有所欠缺,相当部分学生家庭的经济条件不容乐观,因此家庭的活动内容相对单调,父母子女之间的沟通交流的次数、时间并不算多,在问卷的选项中,与父母几乎一星期交流一次的约占有29%,而几乎没有交流的占到了20%,几乎与父母没有沟通交流的学生占到了调查总人数的一大部分,可见有着不少的家庭父母与孩子之间是缺乏沟通的。

二、家庭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

(一)社会经济因素

如今我国经济水平不断上升,城市化不断推进,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得到提高,但是随之而来的也是社会节奏的加快,人们生活水平的上涨,由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发展,近几年来高校扩招政策的幅度不断加大,1999年教育部公布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提出,到2010年,在全面实现“两基”目标的基础上,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有步骤地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全国人口受教育年限达到发展中国家先进水平;高等教育规模有较大扩展,入学率接近15%,社会竞争愈演愈激烈。由于家庭教育属于私人性,其运行的范围也只在以家庭为单位的小范围环境里,也不属于学校教育的义务性质,目前也没有法令条文规定家庭教育属于义务性质、强制性质,家庭教育在施行的过程中是完全以父母的基本条件所决定,社会也难以对个人作为家庭教育施教者而做出明确的指导。

(二)父母文化程度不高

在经过对问卷调查信息的统计后发现,学生中父母中文化程度在小学和初中之间比例占有69%度在高中和大专之间的占有21%,本科程度只占有8%文化程度在小学和初中之间的占绝大部分比重,一般情况下父母的文化素养越高,那么教育子女的理念则更为明确,方法也姑更加科学,也更加有能力;父母文化素养的欠缺,在学生的高中阶段已无法和学生的教育水平相匹配,此阶段父母已经无法对子女的学习情况进行深入的了解,与找不到合理的方法,如果对子女的情况进行详细的追问还会,首先父母自己并不会获得更多的信息。

(三)子女与父母缺乏沟通

高中作为人发展的黄金时段,这一时期他们既会学习以独立的思想观点来看待周围事情,但同时处于青少年期难免都会有叛逆的思想,这时他们对父母的依赖不会削减,但是同时又想拥有自己更多的自主和独立,所以他们会不愿过多地与父母交流,当双方在某一事物上发生摩擦,学生会首先维护自己,而和父母之间产生对抗。他们对自己的家庭和父母的认识并不都完整,也许会错误地认识父母和家庭,也许会生出嫌弃、冷漠、同情、无所谓等多种认识,此刻的他们在认识的深度和广度没有经过历练还有所欠缺。

三、优化家庭教育的建议

(一)对社会提出的建议

在调查的数据中大部分父母的文化程度都停留在小学与初中之间,所学的知识与学生的学习内容脱轨,但是生活在城市中的父母们都具备基本识字能力。费孝通的《乡土中国》中“文字下乡”所表示,乡下人不识字被城市人叫做文盲,并不是因为乡下人智力水平低,而是因为文字在乡下的环境中并不实用,乡下人的日常生活之中并不需要文字来帮助他们表达一切。而城市与乡下则截然不同,所以父母完全又能力阅读有关家庭教育的书本、读物,问卷数据表示21%的父母能够上网,那么这一部分更具有能力获得有关家庭教育的实用信息,在“父母休闲所做事情”的调查中“其他”这一选项占得比例是19%,它包含(外出、睡觉、打麻将)等选项。由此看出很大一部分父母并没有主动学习的意识,平时生活中忽略了自身学习和发展。父母不仅应该与子女一起学生,学习家庭教育的有关经验,还应该学会合理分配时间。

(二)对父母提出的建议

读书、教育到底是为了什么,成才与成人的主次如何,人的最终发展受到品格发展的制约,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人与人之间的竞争,最终将在人的品格上决一胜负。但是今天的教育却存在着许多不合理因素,片面地强调成绩、分数。我国现有的应试教育以提高学习成绩,考试、升学为目标。学生、教师、学校、家长都把考试看得十分重要。我们教育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让人能够全面的发展。我国的观点就是要培养有目标、有素质、有组织、有理想的社会主义新一代人才。父母和学生都应该明白,教育的目的不是取得多少分数,上了哪所学校,不能为了让孩子领先他人就扼杀孩子的童年,也不能光把注意力放在学生智育上而忽视非智育因素在人的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性,学生是否在此过程中身体上、心理上、行为上更加符合成为一个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都有用的人,这才是教育的真正作用。

(三)对子女提出的建议

子女在切实感受到得到尊重的同时,也需要尊重与理解父母,学会换位思考,增强家庭意识,提升家庭中存在的价值感与家庭的满意度;而不是只会向父母进行物质索要。在此学生需要有意识地放下负担,可以先以生活中小事情为话题与父母进行交谈,双方先建立、完善好共同话题,以此为基础再进行深入的交流。另外建议子女多向父母征询意见,父母的生活经历、处世经验都比他们来都要丰富得多,处理起事情来更加得心应手。所以鼓励子女遇到问题可以多向父母寻求帮助,多向父母学习,从他们身上得到更多的经验,同时也汲取更多的教训,不仅可以帮助自己获得更多感悟,也可以拉近家庭成员彼此的距离,家庭成员之间相互关心、相互尊重,学生与父母一起配合,共同努力培养家庭中民主和谐的氛围。

参考文献:

[1]赵忠心.家庭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2]约翰,杜威,胡恩泽译.民主主义与教育》[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

父母对家庭教育的思考例4

1.家庭环境

家庭环境对幼儿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有的幼儿家庭经济条件较好,父母会在幼儿的教育上投入更多的资金,使得幼儿有更多接触学习的机会;经济条件较差的家庭则会在幼儿教育方面有所欠缺。幼儿居住的环境也对幼儿性格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整洁的居住环境能够为幼儿构建快乐的成长氛围,对幼儿良好品格的形成奠定坚实的基础。

2.父母受教育程度

父母是幼儿最好的老师,父母的言谈举止直接关系着幼儿品格的特征,而父母的日常行为和其受教育程度有很大的关系。受教育程度较高的父母会客观看待幼儿品格的形成和发展,会根据幼儿不同成长阶段制订不同的培养良好品格的计划,发现幼儿潜在的能力。受教育程度较低的父母,在幼儿的教育方式上往往会受到主观情绪的影响,不够重视幼儿自身的情感体验,忽视幼儿的兴趣爱好,最终导致幼儿形成不良的品格。

3.父母的性格特点

父母的性格是幼儿性格的参照物,父母的性格会对幼儿性格形成过程产生较大的影响。例如,有的父母脾气暴躁,在进行幼儿教育的时候,容易出现激烈的言行举止,强迫性地对幼儿输入自己的意志和想法,长期处在这样的情况中,幼儿的性格会直接受到父母性格的影响,出现易暴易躁的现象。再如,有的父母不善于与幼儿建立平等的沟通和交流,造成幼儿形成孤僻、自卑,没有主观判断力的性格。而性格温和的父母会与幼儿建立一种民主的关系,尊重幼儿的想法,逐渐培养幼儿学会独立思考,保证幼儿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发挥,为幼儿良好品格的形成起促进作用。

二、家庭教育中促进幼儿良好品格发展的有效方法

1.以身作则,正确管束

从我国家庭教育的现状来看,幼儿的父母因为工作的关系,很难在幼儿的成长教育中做到以身作则,幼儿的教育问题基本就落在了爷爷奶奶的身上。但是老一辈的人往往思想观念比较陈旧,并且过于溺爱幼儿,不利于其良好品格的形成。针对这种情况,父母应该抽出更多的时间倾注于幼儿的成长和发展。在进行家庭教育的时候,父母应该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尽量避免在幼儿面前表现出消极负面的情绪,因为幼儿的模仿能力很强,父母的言行举止就是幼儿行为和性格的一个缩影。所以,父母要以身作则,为幼儿树立良好的榜样。

2.注重关爱与鼓励

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是幼儿良好品格形成的关键性因素。父母要尽量为幼儿创造和谐、温馨的家庭环境,注重生活情趣对幼儿产生的影响,让其形成主动探究、思考的习惯。在人的成长和发展的过程中,总会遇到各种坎坷,幼儿同样也会在成长的过程中遇到一些阻碍,父母不管是面对幼儿成长过程中的成功还是失败,都要对幼儿进行鼓励,尊重幼儿的主观意志。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以及心智的逐渐发育,父母应该让幼儿掌握自己思考和决策的能力,使其学会独立。

3.平等沟通,循循善诱

父母是家庭教育的主导者,是幼儿健康成长的导师。幼儿在成长过程中有很多行为和情绪的变化,所以父母要时刻关注幼儿的各种动态行为。例如,幼儿遇到了不开心的事情,父母不能直接左右幼儿的情绪,应该站在幼儿的立场和角度,让幼儿感受到理解和爱护。幼儿在不断成长的过程中,自尊心越来越强,父母在处理与幼儿之间的关系的时候,首先要学会尊重幼儿的需求和权利,为幼儿创造健康发展的环境,逐渐培养幼儿良好的品格,为其今后的健康成长和顺利发展奠定基础。

综上所述,幼儿阶段是人塑造良好品格的重要时期,所以父母应该为幼儿创造一个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以身作则,以正确的方式对幼儿进行约束和管理,促进幼儿良好品格的形成。

参考文献:

父母对家庭教育的思考例5

中图分类号:G759.2 文献标识码:A

1 女童在少数民族农村地区家庭地位的现状

在调查的少数民族农村地区家庭中,大多数被调查者的学历仅为初中水平,有七成的人承认儿子在家庭地位的重要性。在这些家庭中,男童和女童在教育方面得不到平等的对待,一般是儿子得到的待遇比女儿好;而且在情感方面女儿得不到应有的关心;父母对子女未来的期望方面,男童方面明显占据的比例比较多,父母普遍认为男童在未来的学业和就业方面都比女儿强;还有少数民族农村地区的传统封建思想对女童的家庭地位也有一定的影响,有将近七成的父母认为生男童可以提高家庭地位,这些都是女童在少数民族农村家庭中地位低下的原因。

(1)在教育方面,父母普遍愿意让男童去学校读书,而女童一般就留在家里做家务或者外出打工,失去接受教育的机会,这样又会对女童思想上造成以后一定要生男童,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走自己走过的路。

(2)在情感方面,父母对男童的关心一般会比对女童的关心多,因为传统的思想上养儿就是为了防老,所以由一开始父母就会在生活和情感上给予男童的关心比女童多,而且这样的思想还会对自己的儿女造成不良的影响,同样会把这样的思想传到下一代,造成女童在农村家庭的地位一直处于低于男童的现状。

(3)封建思想对过去老一辈的影响同样延续到了现在,生男童可以提高家庭地位。在少数民族农村家庭中,生女童一般是没有什么地位的,在家根本就没有话语权,连说句话的语气都不敢大声一点。

(4)在生活饮食上女童得不到比男童好的待遇,就算是受父母的待遇也是很难平等的,家务劳活都是由女童做的,就算可以在学校里读书也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因为老师认为学生的父母随时都有可能让女童退学的。

2 女童在少数民族农村地区地位低的原因

2.1 传统观念的性别歧视对父辈的影响

儿童在孩童时期学习能力是很强的,而父母作为儿童的第一位启蒙老师,其行为直接影响着儿童身心发展的各个方面。主要存在的问题中父母教育行为因素的有:父母和女童的沟通交流较少;与城市家长相比,农村女童家长对学习的重视程度较低,教育方法有失妥当等,这都会造成农村女童的地位处于低于男童的现状。

在少数民族农村贫困地区,生产能力较为低下,与外界的交流少,导致农民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陈旧与落后,再加上传统的性别歧视思想形成的民族文化心理结构的影响,致使父母文化素质普遍不高,心理素质滞后。父母用这种心理教育的女童,使女童的思想观念也跟着父母改变,这是一种无形的力量,容易使女童形成了错误的价值观念、道德习惯和行为准则,久而久之对女童的心理和行为上有很大的约束作用,从而影响了女童受教育的程度,也就致使少数民族农村女童的地位一直处于很低的现状。

在传统观念中,教育程度高的男童相比于教育程度高的女童将来对家庭的作用是很大的。而在调查中有七成的父母更愿意生育男童;在接受调查的人群中有六成人认为男童未来的工作机会会比女童未来的工作机会多,这就造成女童的受教育状况和未来女性的素质都处于一个低的状态,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的女童处境更是令人担忧。从多方面进行考虑,传统观念中的“重男轻女”、“男尊女卑”思想一直是制约着女童接受不到教育状况的原因之一。同时过去的婚姻习俗也是一直限制了女童接受不到教育状况原因之一,在少数民族农村家庭中女童早恋、早婚现象是非常常见的事情了,已经被接受了的、封建的文化;而这种婚姻使本来就收入微薄的家庭在经济上雪上加霜;由于地处偏僻也使学校办学条件差、师资缺乏,大都数老师都是男的这也是使教学内容与当地女童生活实际相脱离,造成女童的成长得不到很好的教育。

女童自身的一些因素也是应当考虑的,女童家庭地位低现象,当地政府、学校、家长都应深刻反省,当地政府应根据当地的生活习惯和农民的思想做出该有的政策,可以通过提高妇女素质,培养妇女平等的思想、把妇女组织起(下转第8页)(上接第3页)来进行授课、培训妇女树立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意识。这样通过改变母亲的思想来改变女童的生活思想和价值观,这样对女童的受教育期望值也会逐步增高。

2.2 农民受教育程度低

父母对家庭教育的思考例6

父母,作为孩子的启蒙老师,也是孩子一生的老师,是孩子学习的最好的榜样和最全的教科书;父母的责任不再是单纯的养育孩子,更重要的是教育子女。家庭教育的任务,首先是父母教育,父母学习;家庭教育的主要内容就是父母与孩子一起学习,共同成长。

一、家庭教育的现状

每一次与家长交流,几乎都会遭遇同样的话题:“老师,你看孩子的学习名次是不是又下降了?”“回到家孩子从来不知道学习,每天只知道玩”……在知识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父母们“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急切心情和强烈愿望,由此可见一斑。每一天,父母们都四处奔波,忙里忙外。但是,作为父母,我们是否考虑过:我们为孩子所忙的一切,都忙到孩子心里去了吗?孩子能理解我们吗?

学校教育离不开家庭教育,父母的教育方式和家庭的学习氛围会直接影响孩子的学习态度、兴趣和习惯。作为一名家长,我深深地懂得,培养孩子形成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孩子的终生发展是多么重要!而作为一名中学教师,我又深刻地体验到,在初中阶段去培养孩子形成这种良好的学习习惯又是多么艰难!只有“家庭与学校合作共育,对孩子的教育才会产生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对孩子教育才会更加健全、完善。这就需要父母的大力配合,需要父母与孩子共同撑起家庭教育的天空。

3年以来,我也因此一直把“与孩子一起学习”作为每次新生家长会的主题,作为每期家长学校的第一课。

二、父母学习的紧迫性和必要性

我的一位学生家长在去年期末考试后的家长会上这样说:“……第一次参加家长会,陈老师倡议我们做父母的应该与孩子一起学习,心灵受到很大触动……”

另一位家长也说:“……作为一名大学教师,同样也是一名教育工作者,非常赞成陈老师的‘与孩子一起学习’的教育策略和方法。我们一直重视家庭教育对孩子的重要影响……共同学习,孩子从小就形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把学习当作一种乐趣……”

家庭的作用是不可低估的,父母的影响是巨大而有深远的。但是,现实中有些父母常常陷入教育的一个误区:孩子进入学校,一切教育的任务就落在了学校、老师的身上,把教育孩子的希望过分的寄托于学校和老师。孰不知,父母的自身素质、处世方式、待人接物的言语行为,无时无刻不对孩子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讲,父母不断学习提高自身修养,对孩子本身就是一种教育行为。如果父母热爱学习,孩子怎么会对书本陌生呢?

父母教育孩子的另一个误区:把自己的梦想过分寄托在孩子身上。总是用成人的思维和观点去教育孩子,把孩子作为自己未尽梦想的承载者和再实现者。由此强迫孩子去做他不情愿做的事。天长日久,孩子的逆反心理、抗逆情绪越来越重,与父母的隔阂越来越深。因此,家长切忌自己看电视入迷的时候,把一旁同样看的津津有味的孩子撵进书房去学习;切忌在孩子考试成绩不理想时对其冷语相加、严辞训斥;切忌一味地强迫孩子学习、学习、再学习,而自己从未与孩子一起看看书、谈谈心、聊聊天。与孩子一起学习,并非一定要在学习上辅导孩子做作业,帮助孩子解答难题,而是应在孩子学习的时间上、空间上、精神上,给予一定的满足和关爱。

三、共同学习的内容及意义

1.与孩子一起学习,在学习中培养孩子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孩子的兴趣一旦确定,就会向着自己的目标,执著的追求,自然会产生好的结果。父母与孩子一起学习,就是要在学习过程中善于发现并引导孩子的兴趣,如果孩子对某一件事能够发生兴趣,在好奇心地驱使下,加上父母及时正确的引导和启发,孩子就会产生乐趣,在乐趣中学习,并从学习中得到乐趣,孩子又怎么会产生厌学的情绪呢?

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父母应注意以下几点:一是要尽可能地为孩子创造一个利于产生兴趣的环境。和谐的家庭环境,浓厚的学习氛围有利于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二是父母要善于引导,善于捕捉启发孩子兴趣的有利时机,善于运用激励性的语言来及时刺激、巩固孩子产生的兴趣。三是耳濡目染,使孩子感染兴趣。父母自己要做兴趣的领头人,由此来感染、带动孩子。

2.与孩子一起学习,在坚持中锻炼孩子的意志力

孩子在学习上的差异,常常表现在意志力的强弱上。相信,大多数孩子一开始都对学习充满了好奇,都有一定的兴趣。但是学习的确不如做游戏玩得开心,学习兴趣的减退或丧失会直接导致学习态度的改变和学习习惯的退化。在这一点上,个人的意志力表现起了决定性作用。不仅如此,意志力作为非智力因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还会影响孩子一生的发展。

父母能够坚持与孩子一起学习,自身的行为就是一种不可抗拒的教育力量。俗话说:“身教重于言教。”孩子在父母的榜样力量的影响下,就会在学习上持之以恒,自强不息,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健全的人格品质。

3.与孩子一起学习,在发展中培养孩子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兴趣”与“意志力”结合在一起,就是“习惯”。无论孩子的好习惯还是坏习惯,大多都是受身边比较亲近的人的影响而形成的。父母能与孩子一起经常地交流和学习,对于孩子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至关重要的。孩子学习习惯的优劣,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孩子的学习质量和效率。孩子在学习上的差异,往往不是取决于智力因素,而是取决于学习习惯。

4.与孩子一起学习,在交流中增进对孩子的了解,营造平等和谐的家庭关系

现代社会的新型家庭倡导学习型家庭、绿色家教和生态家教,学习关系成为新型家庭关系的重要基础,父母,更重要地成为孩子的良师益友。由孩子的“父母”到孩子的“老师”、“朋友”,这不单纯是角色的转换,更重要的是角色的重叠。由此可见,父母在新的学习型家庭中的位置是多么重要,父母的观念、思想,对孩子来说,是影响其成长的重要的精神要素或精神环境。要保证孩子身心健康的成长,父母必须真正了解孩子,并且以平和之心关爱孩子。首先去做孩子的朋友,作为孩子学习上的伙伴、共同学习的合作者,平等地与孩子进行沟通和交流,然后再去做孩子的老师,尊重孩子的自主发展,及时给予应有的教导和鼓励,帮助孩子树立自信心和克服缺点,增强独立性,在家庭中形成民主、平等、和谐的学习氛围。

父母对家庭教育的思考例7

一、传统孝德文化概述

1.“孝”与“孝德”的含义

孝德文化历史悠久,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由最初的孝文化内涵,经过不断演变、积淀与丰富,形成了一套道德体系。“孝”的基本含义是对父母的赡养,是子女对父母的一种善行和美德,孝是人们一种最自然和最应自觉的亲情回报。“孝德”从根本上讲,与“孝”没有本质区别。“孝”是“德”的基本内容,“孝德”是“孝”的具体化[1]。

2.孝德的内容及地位

从古至今,人们对孝德内容界定不一,但总体来说,对孝德文化最初的含义和认识是一致的,即孝德是奉养父母,善事父母。孝德的内容离不开孝德的含义,概括为:第一,孝养,子女应给予父母物质上的保障,满足他们的生活需要,让老人老有所依。第二,孝敬,单纯的养父母不足以称为孝,孝不只是对父母进行物质上的供养,更重要是爱戴和尊重父母。对父母要和颜悦色,使父母精神生活愉快。第三,孝思,子女要牵挂父母,了解他们的近况,同时也要向父母说明自己的情况,不让父母担心。第四,孝顺,子女要尽量顺应父母的要求,不与父母吵架,要有平和的态度。孝德作为一切道德的根本,值得我们继续传承与发扬光大[2]。

二、当代大学生孝德方面的现状分析

当代大学生的整体道德状况良好,大部分学生对传统孝德有很强的认同感,在实际生活中大都能孝敬父母,尊老爱幼,但近年来,从媒体报道和现实生活我们发现,大学生不孝行为时有发生,部分大学生孝德水平低下,不孝敬父母,不体谅父母的艰辛,贪图享乐、吃苦精神差、意志薄弱、懒惰、自暴自弃,甚至有轻生、犯法等事件。

(一)大学生孝德缺失的表现

1.敬老尊老观念淡薄

不少学生在家与父母顶嘴、吵架,不尊重父母,一切以自我为中心,在学校不认真学习,不体谅父母为之付出的艰辛劳动,不考虑父母提出的要求,不顾及父母给予的深深期望。

2.家庭责任感缺失

很多学生不替家长分担家务,比如洗碗、打扫卫生等一些力所能及的事都不愿完成,由父母代劳,自己只顾享受。不少同学花钱大手大脚,不懂得挣钱的辛苦,不知道父母的不易。

3.感恩意识淡化

很多学生认为父母为自己做的都是应该的,花家长的钱天经地义,这都是不成熟的表现,不懂得感恩父母,不爱自己的父母,完全不为父母考虑。

(二)大学生孝德缺失的原因

1.社会孝德意识的淡化

“五四”时期到我国建国后一段时间里,受“左”思想影响,人们对传统文化,特别是对儒家孝德思想采取批判否定态度,随着社会转型,人们的生活环境发生剧烈变化,受西方文化冲击,人们追求独立人格,很少考虑父母,家庭意识淡化[3]。网络媒体缺乏对传统孝德的正面积极引导,宣传弘扬传统美德的力度不够,导致社会孝德意识缺乏。

2.家庭教育观念的缺乏

现代家庭大多以独生子女家庭为主,父母溺爱孩子,对子女的要求全部满足,导致孩子认为父母所做都是理所当然,不去回报自己的父母,不懂得去关心父母和他人,对父母缺乏尊重、关爱和理解,孝德意识淡薄。

学校教育重视知识教育,过多关注升学率,忽视对学生道德素质方面的教育,虽然各高校在道德教育方面有相关举措,但还存在许多问题,大学生孝德教育被忽视,大学课程涉及到孝德教育内容很少,更多侧重于理论灌输,重视意识形态的教育,内容大而空,学生无法将书本内容和自己的实际生活联系起来。

三、加强大学生孝德教育建设的重要性

大学生对国家的发展具有关键作用,大学生孝德意识的缺失影响到大学生道德水平的高低和学校培育人才的质量,更重要的是事关整个社会的道德建设,开展大学生孝德教育有利于学生个体道德的健康成长,促进家庭和社会和谐发展。

(一)促进大学生道德健康成长

孝德是人最基本的品德,一个敬爱自己父母的人,才会有关爱他人的善良之心,才能在社会中得到认可,因此,要以孝德教育为切入点,促使大学生健康成长。

(二)促进形成和谐家庭环境

家庭是最基本的社会关系,孝德是最基本的家庭伦理规范。在家庭生活中,提倡孝德观念可以使得子女尊重父母,消除代沟,改善家庭关系,建立和谐、温馨的生活环境。

(三)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孝德是一种社会公德,社会生活中,每个人都树立尊老敬老的观念,把家庭的孝德观念推广到社会中,有利益全社会尊老爱幼,团结友爱,遵纪守法,从而建设和谐社会新风尚。

四、和谐社会下大学生孝德教育的对策研究

孝德教育是思想道德的基础性教育,对大学生的道德健全有关键作用,当代社会大学生的孝德观念不同程度上有所缺失,迫切需要进行孝德教育,大学生成长受家庭、学校、社会三方面影响,对其进行教育应与这三方面结合,从而整体上提高大学生道德水平。

(一)家庭孝德教育

家长要充分认识到对子女进行孝德养成的重要性,从理念上让子女认识到孝顺父母是人的基本道德,从小灌输孝德意识,在日常生活中监督子女的孝德行为,不能过分溺爱孩子,注意“严”与“爱”的相辅相成,理性对待子女,调动子女的动手实践能力,培养他们自己事情自己完成,让他们懂得父母的辛苦,这样才能让子女尊敬父母,形成对等的和谐的家庭环境[4]。

(二)学校孝德教育

传统学校教育注重智力教育,忽视了道德教育。加强孝德教育,首先思想上改变,要认识孝德教育的重要性,积极开展教育活动。高校应丰富孝德教育内容,对孝德这一传统文化要不断赋予其时代新意,开辟多样教育途径,将书本内容与现实生活结合,通过实例使学生认识孝德的重要,通过社团活动让学生参与孝德实践,不断培养大学生孝德观念。

(三)社会孝德教育

当今社会是信息社会,媒体应积极报道孝德模范,向人们传播孝德观念,激励大学生向他们学习,社会要营造良好道德氛围,搭建孝德教育平台,让每个人都参与进去,并且要加强法制建设,加强孝德立法,进一步明确孝德的重要地位。

五、结语

在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中,孝德文化发挥了积极作用,在经济发达的现代社会,孝德文化仍是促进国家和社会和谐发展的巨大动力。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其道德状况关系到整个国家的发展,因此,应把孝德教育放在重要的地位,以大学生孝德教育为切入点,不断树立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参考文献:

父母对家庭教育的思考例8

人的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这里包含着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学校教育,三者相互关联且有机结合,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制约。在这项系统工程之中,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把儿童比作一块大理石,他说,把这块大理石塑造成一座雕像需要六位雕塑家:家庭;学校;儿童所在的集体;儿童本人;书籍;偶然出现的因素。从排列顺序上看,家庭被列在首位,可以看出家庭在塑造儿童过程中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家庭是儿童生活的第一环境,良好的家庭教育是儿童健康成长的重要保证。家庭教育作为科学概念,顾明远教授主编的《教育大辞典》中把家庭教育定义为“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影响与教育,通常是指父母对儿女辈进行的教育。”郑其龙等编著的《家庭教育学》中指出:“家庭教育是家长对子女的培养教育,它是整个教育的组成部分或分支。”从家庭教育概念的理解与应用来看,家庭教育通常是在家庭生活中发生的,是以亲子关系为中心,以培养社会需要的人为目的的家庭活动,是在人的社会过程中,家庭对个体产生的影响作用。

观念是灵魂,是行动的先导,家庭教育观念是家庭教育的核心因素,它直接影响父母对儿童的态度,对儿童进行教育的期望,以及对儿童教育的目标、途径、策略、方式及行为,并对儿童的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家庭教育观念是一定社会、经济、文化、教育和传统的产物,也是特定家庭环境、条件和氛围长期积淀的结果,由于中美文化存在很大差异,因此两个国家的家庭教育观念也存在千差万别。

1 家庭教育观念形成背景的比较

1.1 “伦理本位”与“个人本位”:家庭制度作为整个社会经济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社会经济文化的变动而变动,中国的封建社会完全是家族政权,它以儒家思想为主导,主张礼、忠、与恕。传统的中国以自然经济为主,以农业为主的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势必以家庭为主要的运作单位,家庭是人们赖以生存的群体,在强烈的家族主义影响下,血亲关系成为家庭和国家相连的基础,因而中国社会的根基在家庭,家国同构是中国社会的典型特征。我国文化以家庭为本位的社会价值意识和孝道至上的伦理价值取向,遵循仁爱孝悌的道德原则,把人放在一定的伦理关系中考虑,根据儒家伦理,人人都应遵守礼教,讲究恕道,不得乱来,并且我国重视家庭生活,借伦理而组织社会,消融了个人和团体的对立,被称为“伦理本位”的社会。而西方社会受文艺复兴时期追求个性解放、崇尚自由等基督教思想的影响,基督教伦理的实质是提升自己虔信、增加个人责任以获得个人的救赎。这种理性的宗教伦理思想导致美国社会人与人之间缺乏温情,人与人之间更多的是一种互利和公务性的关系。这种强烈的自我中心观念导致美国社会个人主义盛行,人人都想充分发挥自己独特的个性,充分享受个人的权利与自由。它们往往重视集团生活而轻视家庭生活,其社会根基在于个人,国家靠社会契约来维持。西方人依靠宗教统治个人,凝聚社会,从而确立了个人的独立地位和自由权利,被称为“个人本位”的社会。

1.2 “天人合一”与“天人相分”:价值观是一个民族文化的核心。中华民族生活在广阔的内陆土地上。内陆的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使得古代中国人的经济生活以农业为主,人和自然的关系通常处在协调、融合状态,并不需要激化矛盾走向对抗。“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劳动方式和自给自足的生活方式养成了中国人包容万物的综合性思维方式和“天人合一”的精神,使得中国人注重追求一种内向性的主体精神,体现出来的是一种“内陆文化”。美国人的祖先来到北美大陆之前大部分生活在欧洲沿海地区,以捕鱼、贸易和手工业为生。他们相信人的力量。崇尚发挥个性,勇于探险,富于挑战。他们讲究速度与效率,不满于现状。美国人的祖先来到北美大陆时哪里基本上还属于一片未开发土地,自然条件的恶劣、气候的多变使他们随时应付各种挑战,于是人和环境常处于一种相峙、对抗状态,也需要他们高度发挥主观能动性,从而培养了他们征服自然和改造世界的新年。因此他们追求的是一种”外显性客体精神“,体现出来的是一种“海洋文化”。

1.3 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中国以儒家思想为传统文化,辅以道家、佛家思想,形成了极强的内向型民族性格。中国个人被规定在与他人的关系中,人们总是通过“他人”来认识自己。人生的意义就是整体性的自觉依附和归顺,自觉的奉献于群体的目标。“个人”“共性”“自我”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没有生长空间的。在中国,传统的价值观认为,个人的价值是通过个人对社会的贡献体现出来的。个人不仅要对自己负责,还要对别人和社会负责。基于这样一种文化价值观,中国人强调集体主义,认为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当两者产生冲突时,个人利益应该作出必要的牺牲以保全集体利益。中国人主张个人融入集体,依靠集体,要成为集体的一员并在其中团结协作,共谋发展。这充分表明了中国人重集体主义的文化价值观。受基督教和新教传统的影响,美国人在社会交往中强调个性原则,注重个人的自由和权利,认为人应该为个人而生存。集体利益不应该凌驾于个人利益至上,个人利益和个人自由不容侵犯。因此,他们主张个人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去生活,不喜欢受到外界的干预和限制,对别人的干涉和影响嗤之以鼻、置之不理。他们喜欢以自我为中心,强调个人成就,放纵个性,追求个人自由发展与自我实现,乐于标新立异,富于创新精神。

1.4 依赖性与独立性:中国人看重的是群体意识,注重整体价值,以群体价值观为取向的中国人具有较强大的内聚力。这种心态使大部分中国人对家庭、社会、国家都有强烈的义务感和使命感,中国人的生活以父母和家庭为中心,子女喜欢和父母住在一起,以便互相之间有个照应。在家庭生活中,中国人形成了尊老爱幼、患难与共的优良传统。受个体价值观的影响,在生活方面,美国人提倡“独立自主”,追求个人自由、个人自立、自由思考和选择自己想做的事情,只要不超出法律范围,就不会有人去干涉,即使父母、兄长也无权干涉。这一点使美国人习惯于依靠自己的力量去奋,去独立的求生存求发展,而不依赖父母不依赖家庭。在经济方面,美国父母人为从小挣钱不但可以使孩子懂得钱的价值,还能使他们学会计划用钱,为以后经济独立做好准备。到了一定年龄,父母往往鼓励孩子离开家庭,但并不勉强,孩子也人为不和父母生活再一起是值得骄傲的事,他们喜欢独立自主以表明自身的价值。美国父母也常用经济手段来促使孩子学习进步和刺激子女间的学习竞争,父母一般也不过多的干涉子女的私事,美国青年早熟的经济独立意识,正是源于这种早期的经济观念的教育。

2 中美家庭教育观念的差异

由于中美文化的差异,家长的教育观念也有很大的不同,我主要从人才观、亲子观、儿童观和评价观四个方面来比较分析中美家庭教育观念的差异。

2.1 儿童观:儿童观指家长对儿童的权利、地位以及子女发展规律的观点。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儿童被看成是“大小人”或“小大人”,忽视了孩子的实际水平,不顾儿童的需要和能力,用成人的标准来衡量儿童,并且认为孩子没有什么个性。家长习惯于把自己的意志与思想强加给孩子,给自己的孩子画框框,孩子得按父母的认识和意愿去活动,不得超越父母的指令。长此以往,导致孩子依赖性强,失去了自主性和能动性,扼杀了孩子的独立性、自主性和创造性。

由于受“个人本位”观念的影响,美国父母把孩子看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是有能力的、积极主动的权利主体,有主动发展自己潜能的机会。他们在出生、成长、发育的过程中是自主的行动者,能表达自己的主张和意见,充分行使自己的权利。美国父母向来推崇独立、自主,尊重孩子的想法,让孩子自己去决定自己的事情,从不强迫孩子,并对孩子的想法给予理解和支持。父母还使孩子确信只有他自己才最知道他需要什么,应该做什么。他们虽然希望孩子能多多少少像大人那样行事,却坚决不让孩子进入大人的世界。为了让孩子长大后能够适应激烈竞争的社会并成为强者,几乎每一位家长从不溺爱儿女,从小就培养他们独立生存的能力。

2.2 亲子观:亲子观指父母对子女和自己相互关系的基本看法以及教养动机。不同的亲子观会影响家长对家庭教育的态度和教养方式。

首先,子女的归属问题。在中国,在现实生活中,子女独立性的发展常常受到父母的阻碍,表现出一种违反儿童发展规律的状况。子女是父母的私有财产,一切都应服从父母的安排,儿童承载着来自父母的全部:从出生到成长,从上学到工作,父母在物质上给孩子提供全力支持,在精神上、心理上也同样是以所谓的“以孩子为重”。在父母看来,儿童是自己的,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随心所欲地对其加以操控,并把成人的一切意愿强加到儿童身上。儿童也须无条件按照家长的要求来行事。在子女面前,父母总是对的。常言道:“天下无不是的父母”,一切的理,都是父母的,一切的错,都是儿女的。这样使更多的家庭带有“专制”色彩,父母对儿童行为的期望更多的是“听话”,认为“听话“的孩子才是好孩子,才尽可能多地得到家长的认同,因而服从也成了孩子生活的主旋律。在这种思想下,儿童成为父母自我实现的对象,也是父母的“玩偶”。在美国,父母尊重孩子的想法,让孩子去决定自己的事情,从不强迫孩子,对孩子的想法给予理解和支持。子女是独立的个体,他们属于自己,有自己的爱好、选择、隐私、交际圈。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父母的作用不是制造者、决定者,而是参谋和朋友。

其次,父母对子女的责任。在我国,父母对孩子的责任是无限的。子女的一切可由父母决定,从出生到成人,为使孩子少走弯路,父母往往替他们决定一切,包括生活、学习乃至今后的发展的道路,可以说父母对子女的责任是无限的。在美国,父母对孩子只承担有限的责任,他们不会为孩子包揽一切,他们尽可能为孩子心智的自由发展提供更多的机会,让正在成长中的人去探索自己的人生道路,让发展中的人去挖掘个人潜在的能力,发展自己的兴趣,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做自己想做的事,并在边学边做的过程中不断增强社会责任感,学会自己管理自己,成为一个有责任感的公民。家长只要把孩子养到18岁,并成为一个独立自主有责任心和同情心的人就算尽到了自己的义务,完成了养育孩子的任务。孩子将来的路如何走,全靠他自己去奋斗,将来能否光宗耀祖、升官发财,父母似乎考虑的并不多。但同时,美国父母对孩子并不是放任不管的,他们对孩子的有限责任表现在交给孩子四个“懂得”:懂得自身的价值,懂得对自己负责,懂得足够的性知识,懂得尊重他人和守法。

2.3 人才观:人才观指父母对人才价值的取向和对子女成长的价值取向的观点和看法,它影响到家长对孩子的期望。“望子成龙”与“望子成人”是中美家庭教育人才观的区别所在,也是中美家庭教育观念的本质区别。

中国具有五千多年的历史,由于经历了漫长的封建社会,传统思想在人们头脑中根深蒂固,历代的“学而优则仕”和所谓“光耀门楣”使人们形成了一种成长就是升学的观念,家长往往着眼于孩子将来有出息,有个好职业,一生能在顺境中度过。由于这种期盼,大多数家长认为,父母对孩子的责任就是让他们生活得好,孩子在成长中能给他们多少幸福就给他们多少幸福。为此在孩子成长过程中,除生活上加倍关心外,父母最关心的是孩子的智育,为使孩子学习好,能成龙成凤,除了学习,什么都不让孩子干。至于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对未来社会的适应能力及公共意识等则很少考虑,有的甚至不考虑。另一方面,受传统“家庭本位“观念影响,子女负有彰显家庭,荣耀父母的职责,子女的前途决定了全家的命运。因此,中国家长重视将孩子养成“龙”,希望他们出人头地。结果是剥夺了孩子独立性、自主性,抹杀了孩子的独立人格和主动精神,成为家长的“隶属”和“附庸”。长期以来,我们的中小学教育普遍实行的是“应试教育”,这种教育模式强调选拔功能,始终把应试教育与升学作为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忽视了学生的心理需要和个性差异。许多地区调查表明,升学成了家长对子女的唯一希望,也成了孩子家庭教育的中心,成了家庭教育的唯一目的和任务。中国的多数家长注重孩子最后的成绩,更确切地说是考试分数,他们很少去倾听孩子诉说学习或活动的整个过程。若是考完试,家长们多数只问“多少分”,当孩子取得了高分,孩子会得到一番赞扬和鼓励,他们会认为孩子的发展很健康、很正常。相反,得低分的孩子则会找到怒斥和冷落,家长唉声叹气,愁眉苦脸,忽视了孩子体育、艺术及个好等方面的优点与长处。若是参加活动,最关心的是孩子的名次以及是否得奖,而很少去肯定孩子努力的过程,无形中片面强调成绩,淡化了身体、心理、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劳动技能等其它素质的培养和发展。

与中国相比,美国只有两三百年历史,没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思想,因此美国人比较崇尚个人发展,实现自我,是“个人本位“观念。美国家庭教育是”望子成人,这个“人”是社会的人。其着眼点在于培养孩子具有适应各种环境和独立生存能力的人。基于这种观念,美国家庭十分重视孩子从小的自身锻炼,如劳动锻炼、坚强意志的锻炼、忍耐力和吃苦精神等等。通过参加劳动,让孩子从小就形成独立的劳动意识、劳动技能和爱劳动的习惯;在劳动和艰苦的环境中去克服困难,磨练意志,发展各自才能和特长,增长才智,并形成刻苦、节俭等品质。美国的家长在孩子们回家后,经常问的是“你今天思考过什么?”“向老师提出了什么问题?”他们注重的是孩子思考的过程、参与的过程,很少去关注分数,他们往往在与孩子分享活动过程中发现孩子闪光点,鼓励孩子大胆创新、自由创造,给孩子提供多种选择机会,提供参考意见,提供自己能提供的各种条件,营造一个平台和氛围并且注重启发教育。

从中美父母对孩子的期望中我们可以看出,美国家长重视孩子自身选择,培养孩子尊重、责任感和智慧。而中国家长对孩子“成龙成风”期望过高,带有较强的功利心。3对我国家庭教育观念的启示

3.1 引入自主意识形成主体性儿童观:新时代所需要的人格特征是具有高度的“主体性”品质,即积极主动、独立自主、富有创造精神。儿童只有被认为是独立存在的个体,才能使家庭教育得以转变。世界上成功的家庭教育先例,无不尊重儿童的独立性,关注儿童在家庭中的平等地位。因此,家长应把孩子从小当作一个独立的个体平等的看待,给孩子应有的尊重和理解。建立符合时代需要的科学、现代化的儿童观。首先,应全面、积极、适宜地认识儿童,即家长应认识到儿童既不是无知无能的,也不是小大人,儿童有其不同于承认的独特的生理、心理特点;儿童具有发展的潜力和创造力,是一个全方位发展的人,家长既应促进儿童身体的、智力的发展,也应重视儿童健康的心理、人格、社会性等方面的全面发展。其次,家长应正确认识到每个儿童都具有不同于他人的个别性,家长应让儿童在达到基本的发展外,还能按其自身的特点和可能去发展。家长应充分认识到儿童是其自身发展的主题,即儿童是一个独立的积极主动的个体,具有独立的人格。总之,我们要明白,第一,儿童是人、儿童是成长中的人、儿童是终究要成为独立生活的人。

3.2 引人民主平等意识建立民主平等的亲子观:亲子平等意味着孩子和大人一样是独立的人,具有独立思维、独立做事、自己管理自己的权利。这也意味着孩子和大人需要相互了解、相互沟通、相互帮助、相互学习。父母应该认识到子女是国家的公民、社会的成员、民族的未来,绝不是父母的私有财产,父母应努力创造民主、平等的家庭氛围,必须在父母与子女之间形成一种平等的关系。只有这样,父母才能走出自我,持理智的、民主的教育态度和教育方法对待孩子,才能使孩子们真正拥有幸福和未来。另一方面,父母要一改过度庇护的养育方法,从日常生活指导开始,让孩子学会基本的生活能力,具备起码的自我服务技能,进而能够调整自身与环境的关系,培养适应和改造环境的能力,让孩子学会做社会的人,掌握在人群中生存的技能,具备与人沟通和交流的本领,使孩子成为自立的人。

3.3 引入全面发展意识形成和谐发展的教育观:家长应该认识到,社会的发展需要在认知、能力、道德、心理、身体各方面都具有高素质的人。知识经济时代的人才应是全面发展的、具有良好个性及创造性的高素质人才,这要求我们必须转变传统的“应试教育”,只重智育、不重德育,只重分数不重能力的教育模式,按素质教育目标培养孩子,使每个孩子都能在德、智、体、美、劳、心各方面得到发展。同时家长还应认识到人才是多层次、多类型的,社会需要的是多样化的人才。不管在哪个层次,哪个具体的职业上,只要是胜任的都是人才,并非只有考取大学才能成为人才。作为家长,要发现孩子的兴趣,了解他们的强项和弱项,不能用同一标准去要求所有孩子,而是要珍惜孩子的特长,鼓励他们并提供条件,促使其能力得到发展,相信没和孩子都能成长,这才是正确的人才观。

家庭教育始终是全社会关注的永恒话题,儿童的健康成长与否,不仅关系到一个家庭的幸福,而且影响到一代人在民族进步与繁荣中的作用,毫无疑问,其重要意义为全社会及每个家庭所认识。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社会结构的变化,现代家庭和家庭教育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和新挑战。家庭教育中某些传统观念、手段及方法已无法适应当代中国的家庭教育。家庭教育不仅关系到个人、国家的发展,也关系到我们人类的走向。因此,在对比中,我们要转变观念,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弘扬中华民族几千年灿烂文明的辉煌结晶的同时,自觉改善家庭教育中的落后观念,吸取西方国家的民主、开放的家庭教育观。

【参考文献】

[1]李子银.中美家庭教育比较分析及对策研究[J].当代教育论坛.2007,(6)

[2]闫海涛、左彩云.当今我国家庭教育观念的五大误区[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5,(10)

[3]许晓晖、庞丽娟.关于新世纪家长教育观念的思考[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1,(7)

父母对家庭教育的思考例9

有些心理学家、教育家把家庭教育分为说服型、专制型、自流型、溺爱型、奢望型、矛盾型、惩罚型等类型。说服型:父母对孩子采取讲道理、正面教育、循循善诱鼓励孩子提出自己的见解的教育方法。这种教育方式,能较好地发展孩子的独立性和创造性,使孩子的个性和谐发展。专制型:对孩子管教过于严厉,要孩子唯命是从,不许提出异议。这种教育方式,使孩子的个性受到压抑,从而使孩子形成胆小、多虑、孤僻的性格。自流型:对孩子没有要求和约束,任孩子自行发展。这种教育方式,使孩子形成散漫、任性的性格,孩子极易沾染上社会坏习。溺爱型:父母无原则地迁就和庇护孩子,过分地溺爱孩子。这种教育方式,会使孩子自私任性、自控力差、逆反心理强,形成娇气、自傲的性格。奢望型:父母对孩子期望过高,从而提出不切实际的要求并迫使他们去实现。在这种方式教育下,孩子肩负着过重的精神负担,他们在生活中缺乏与年龄相符的乐趣,心理发展不和谐,极易产生胆怯、急躁、对任何事情都缺乏自信心的现象。矛盾型:父母双方对孩子的要求不同,或者对孩子的要求不能始终如一,或者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方法不一致、甚至截然不同。这种教育方式,导致孩子心理紊乱,孩子容易形成多重性格。惩罚型: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施以责备、叱骂、体罚、威胁、冷待等手段。这种方式教育下,孩子的个性发展受到压抑,孩子易形成急躁、偏激、固执、冷酷的性格。

(二)家庭教育方式的特点

任何一种类型的家庭教育方式形成后就会自然地显示一系列的特点。渗透性:家庭教育的方式体现在父母对子女教育的方式、方法,家长作风,以及家庭氛围上,父母对待孩子的态度时刻都会影响、感染着孩子,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家庭教育方式具有强烈的渗透性。强化性:家庭教育的方式具有强烈的强化作用,即强制孩子按教育者或父母的世界观、人生观、人际态度、处事方法等去生活,稍有违反,孩子就可以从父母的表情和态度上得到反馈,便又立刻顺应父母的要求,时间久了,孩子就适应了这种被强化了的特定模式。超前性:不少父母在教育子女,都潜意识地按照未来的需要采取一定的教育方式。明智的父母大都根据社会的发展教育子女的,教育子女学会做人、努力学习,或者掌握一技之长,或者学会经商、自食其力等。家庭教育方式的渗透性、强化性、超前性等特点所起的作用远远超过学校教育,可以抵御社会阴暗面对孩子的侵蚀与污染。

(三)形成家庭教育方式的因素

1.历史条件的制约

中国家庭教育受中国旧式封建思想的影响,父母的命令就是道德的准则、行为的规范。清末,在维新、改革思潮和洋务运动的影响下,这种封建式专制家庭教育也没有受到任何冲击。民国以后清王朝被,民主思想开始流行,这种家庭教育观念开始动摇。但是,直到“五四”运动以后,在“民主”与“科学”精神的强烈冲击下,这种旧式家庭教育观念才从根本上开始崩溃,然而,还留有它深深的烙印。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新的思想日益深入人心,人际关系,人们的思想意识、观念都变了,教育观念从根本上发生了改变,家庭教育方式也发生了根本的变化,旧式的封建式专制家庭教育已不复存在。

2.父母的文化、理想、信念、性格的影响

父母对子女都有期望,这种期望直接取决于父母的文化、理想、信念、性格等因素。父母是孩子在复杂的社会环境里健康成长的向导。父母文化水准的高低标志着家庭的文化素质和文化程度,它是家庭教育这座精神大厦的一个框架,理想和信念是这座大厦的栋梁和支柱。在一个文明、和谐的家庭里,家庭教育方式一定是民主型、说服型的。

3.不同类型家庭的影响

家庭教育方式还取决于家庭类型。家庭类型取决于父母双方和睦与否、父母的职业、家庭经济情况、家庭是否发生异常事故等。父母不和,往往导致对子女教育的放任;父母如果忙于经商或只顾自己的工作,也往往会忽略对子女的教育;家庭经济不稳定,收入时多时少,父母时而高兴时而失望,也会影响教育子女;某些发生了意外重大事故的家庭,会放弃或忽略对子女的教育。

二、家庭教育是儿童的第一个心理“课堂”

家庭教育是幼龄儿童第一个心理“课堂”,是人生各种心理因素萌发和初步定型的关键。这个萌发和定型的过程悄然来临,但又是相当迅猛的,因此,可操作性和可控性难度比较大。在我们的家庭教育中,我们都面临着这样的困惑:随着孩子的长大,要改正小时候养成的许多坏习惯,孩子越大,需要改正的毛病就越多,而且这时候的教育很难见效。这要归之于婴幼儿时期的家庭教育没有注意保护孩子心理成长的自然生态系统,从而使许多孩子的成长步入心理误区。这种情况在独生子女的家庭里尤为严重。中国有句古话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3岁是孩子个性心理的形成时期,到7岁个性心理基本定型了。通过对许多孩子的跟踪调查表明,他(她)们心理品质(任性、懒散、富于攻击性、好胜、内向、外露、认真、细心、善思、文静、善良、自尊、伶俐或迟钝等)的形成可以追溯到婴幼儿时期。其中最坏的是任性,大多数父母并不了解孩子的任性最初是怎样产生的,更不会预料到任性发展的严重后果,父母总认为孩子太小不懂事,可以迁就,但是孩子有了任性之后的教育就会变得困难。孩子有任性不可怕,关键在于教育,而且越早改正越好。家庭是孩子的爱的熔炉,也是第一个心理熔炉。父母是孩子良好的心理品质奠基人,也可能是孩子良好心理品质的扼杀者。应注意到,大多数孩子是在溺爱中成长的,溺爱助长了孩子的任性,而任性又阻碍了对孩子的教育。父母都疼爱自己的孩子,如果疼爱与教育是不一致的,那么,疼爱就向溺爱转化,理智的父母应当引起注意。

三、中国的家庭

(一)家庭教育及其类型

家庭教育受社会、历史、经济、文化等条件的制约,是一个历史的范畴,它与历史背景、社会制度、文化传统、经济发展状况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在中国,家庭教育方式的旧类型,如专制型、自流型、惩罚型、矛盾型等已经很少见了,这反映了随着中国社会巨大变化而引起的家庭文明水准的普遍提高。现在的中国家庭教育方式主要有说服型、溺爱型和奢望型等类型。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革新与进步,新的思想日益深入人心,因此,又涌现出一些新的家庭教育方式及其类型,例如:民主型:与前面说的说服型不同,在民主型家庭里,父母尊重孩子,在生活中孩子享有一定权利,有发言权、有提出自己要求的权利。这样会使孩子身心和谐发展,在生活中心情舒畅。这种教育方式下的孩子自主、自立能力强,性格开朗,富有忧患意识。全方位型:父母重视孩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在智力与非智力因素等方面全方位培养孩子,在这种教育方式下,孩子全面发展,品学兼优,性格开朗、活泼,有较高的智商。智力型:父母只注重发展孩子的智力,忽视了德、智、体、美、劳全方位平衡发展,模式单一。在这种方式教育下,孩子的心理得不到全面发展,性格孤僻,思维单一,反应不敏捷,缺乏创造性,劳动观念差。道德型:父母过分强调孩子的品德教育,规范孩子的行为、教孩子做人的道理,却忽略智、体、美、劳的发展。在这种方式教育下,孩子安分守纪、忠诚老实,但是思想不活跃,胆小,没有开拓创新意识。经济型:父母让孩子过早地放弃学习的机会,让孩子学习经商、务工、务农等。这种方式教育使孩子的身心受到摧残,是一种没有教育的家庭教育。

(二)家庭教育者对教育的影响

家庭教育的目的、方式和方法是由父母的思想、情操、性格与知识水平决定的,但是家庭教育这些因素也会随着社会的变化而变化。从这个意义上讲,对孩子的家庭教育不可能一成不变。社会的影响通过父母作用于孩子,父母好像一个具有特殊构造的“过滤器”,这个“过滤器”是有特殊功能的,具有强烈的选择性。通常人们所说的家庭教育指的是家庭对孩子的教育,其实,家庭教育中也应包括父母的自我教育,因为:

1.教育者必先受教育,是教育者之所以成为教育者的前提和必要条件。在许多家庭里,父母常常用自己的偏见去教育子女,甚至在习惯、生活方式、情态等方面,也要求子女同自己一致。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这些东西,未必能适合今天的孩子。

2.父母也是人,而不是“神”,尽管他们年长,但在思想、知识等方面还需继续发展和渐趋成熟,并非事事精通、样样知晓。

3.父母是家庭中的成员,家庭教育是在生活、情感、工作、学习、游戏、娱乐等方式中通过交流、相互影响进行的。父母与子女是家庭中对立而又统一的两个方面,完整的家庭教育应该是教育与自我教育,忽视哪一方面的教育,都不能构成家庭教育。

实践证明,只有那些严于律己的父母才能履行自己家庭教育的职责。通常,有些人理解的家庭教育,是指父母对孩子占有、控制、训斥等权利,其实不然,家庭教育虽不像学校教育那样严密,但也有明确的目的、任务和要求。由于家庭教育具有强烈的渗透性、亲和性和超前性,如果目的、任务、要求不明确,就会降低它的可操作性和可控制性。对每一个人来说,家庭教育是最初的奠定性启蒙教育,是一项极为艰难的教育工程,它全面地影响人的感知、记忆、想象、思维、能力等方面。今天的中国教育还存在很多问题,家庭教育是不容忽视的一环,家庭教育有它特殊的职能、特殊的地位和特殊的作用。在当今激烈的人才竞争中,年轻的父母一定要有紧迫感和科学育儿的意识,对孩子教育切不可疏忽大意。因此,家庭教育是一项艰辛的基础工程,它需要父母献出自己全部的爱心和智慧。家庭、学校和社会三方面的教育是一个互相制约、互相促进的整体工程。我们必须审慎地、全方位地关注三方面的教育,使它们各司其职、各尽所能。

父母对家庭教育的思考例10

家是每一个人成长的地方,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永远的背景和底色。青春期的孩子心理变化错综复杂,处于从幼稚到成熟的过渡阶段,极易出现各种心理问题。因此,有效地开展青春期家庭教育,有利于孩子顺利度过这一阶段。

一、目前青春期家庭教育的现状

(一)过度干涉保护孩子,忽视孩子的心理需求

进入青春期的青少年有着强烈的要求独立的愿望,试图摆脱对父母的依赖,反对父母的各种干涉、指导和控制。并随着独立性的发展,开始产生成人感,渴望被成人平等而尊重的对待。现实生活中,在父母的心目中,一般习惯于把自己的孩子看得比他们的实际年龄还要小些,还需要保护。同时,由于现在的初高中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在家里被视若珍宝,在父母长辈眼里是永远的孩子。并且,在目前的教育环境下,中国大多数家长对孩子的成绩极为重视。因此,很多家庭出现过度溺爱和保护的家庭教育方式。父母过多的干涉和控制青春期孩子的学习和生活,导致孩子产生种种不满情绪,逆反心理严重,与父母关系紧张。

(二)家族传承的不良教育方式

虽然我国的家庭教育思想有着长远的历史和发展。但在中国的大多数家庭,特别是农村家庭,仍然存在着诸如“棍棒教育”“父母专制”等通过唠叨、埋怨、指责、或者打骂来达到教育目的简单粗暴的教育方式。很多家长会不知不觉受到从父辈、祖辈那里所接受的思想观点、行为习惯等的影响。会依照自身原生家庭的教育管理方式来对自己的孩子进行教育和管理,从而忽略了孩子个体本身的特殊性和时代的发展性。

(三)父母不在位和隔代教育

父母不在位有三种情况。第一种是父母外出打工之后的留守儿童。由于父母常年缺位,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存在缺失,从而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第二种是离异家庭。单亲家庭子女的家庭教育问题,也是需要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第三种则是父母在家庭中并没有处在父母状态。比如说,有一位初三的家长,因为和女儿在生活事件中的几句口角,一连几个月和孩子之间彼此不理不睬,直到孩子中考前的最后一次关于志愿的家长会前一个小时,母亲还在犹豫要不要去参加女儿的家长会,她觉得如果自己主动去了,在女儿面前就输了。从中,我们不难看出,这一对母女的关系就类似于两个孩子。这种情况就属于父母不在父母状态。父母缺位或不在位,就容易出现隔代教育。隔代教育是指祖辈对孙辈的一种抚养教育方式。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隔代教育存在着较多弊端。

二、青春期家庭教育之浅见

(一)创造良好的家庭氛围,身教重于言教

德国著名教育家卡尔•威特曾经说过“孩子是父母的翻版”。我国近代朱庆澜将军在他的《家庭教育》一书中曾经提出过家庭教育的原则,其中一个就是父母要给孩子“做个样子”。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在家庭中成长,父母的言传身教随时可见,父母的言行举止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的思想行为,这种影响虽然是零散的,但却是大量的和随时随地的,并且是不断持续的。良好的家庭氛围是在孩子成长过程中通过潜移默化和熏陶而发挥作用的潜在教育因素。家庭氛围融洽的孩子在家里感到有安全感,情绪稳定,生活乐观,能很好地适应青春期的各种变化。反之则容易紧张和焦虑、容易发生情绪问题。青春期孩子的情绪本身不稳定,容易波动。因此,对于青春期的孩子而言,营造温馨和谐的家庭氛围极为重要。

(二)以了解和尊重为基础,加强引导

青春期存在着独立性和依赖性的矛盾。进入青春期的青少年一方面希望摆脱成人的约束,要求自主和独立。另一方面,青少年从心灵深处并不能完全摆脱对父母及其他成人的依赖,只是依赖的方式和程度与小学阶段相比有所改变,更为需要的是父母的关心、尊重、理解和信任。他们更希望从父母那里获得生活经验、情感支持和心灵沟通。与学龄前和小学阶段相比,家长“养育者”和“玩伴”的角色逐渐淡化,而“心灵陪伴者”和“方向引领者”的角色需要则逐渐凸显。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人都有一种积极向上的内在趋向,强调受教育者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和主体性。青春期孩子的家庭教育也是如此。他们更需要的是父母作为方向引导者来肯定他们的做法,指出他们的不足,促进他们的思考。青春期的家庭教育应该是父母在了解孩子的基础上对孩子进行针对性的引导,而不是生硬的说教。

(三)加强沟通,注重良好亲子关系的培养

青春期的青少年在心理发展上存在着闭锁性和开放性的矛盾。他们一方面不愿意向父母敞开心扉,让父母看到自己的“秘密”,另一方面却又感到孤独,希望被人理解。作为父母,在这种情况下,更需要加强和孩子之间沟通,构建良好的亲子关系。好的关系胜过一切,好的关系胜过许多教育。亲子关系是人生社会关系的起点,中学生通过与父母建立起良好的亲子关系获得成功愉悦的体验,将会对其面对其他社会关系建立信心以及积极的影响。要与孩子建立良好的关系,首先要学会与孩子沟通。父母通过倾听、理解、接纳、鼓励、尊重和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当孩子感觉被父母所理解,自然就会向父母敞开心扉。父母的指导、建议和帮助也更容易被孩子所接受。

三、结语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孩子接触社会和认识社会的起点。青春期孩子的家庭教育,需要父母及时了解孩子的心理发展特点。对孩子进行科学的引导;提升父母自身的素质,创设良好的家庭氛围;与孩子进行良好的沟通,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在尊重和理解的基础上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从而保证青春期孩子的心理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