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人事档案用途模板(10篇)

时间:2023-06-21 09:18:56

人事档案用途

人事档案用途例1

人事档案是人事与劳动管理部门根据人事工作需要,将个人的基本信息进行记录并保存起来,反映个人的精力、工作成绩、德才情况等多方面的一份资料文献。事业单位的人事档案也就是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基本信息。然而这一类档案有何用途呢?本文就此进行全面分析,以供参考。

一、事业单位人事档案的特点

1、全面性。事业单位的人事档案主要指记载单位员工的工作情况、奖惩情况、工资情况等方面的文件。可以说,人事档案记录着员工的个人发展以及思想发展,通过该档案我们可以了解员工的详细情况,是员工个人信息与资料的储存库。

2、现实性。只要员工在事业单位工作一天,单位领导就可根据个人的人事档案来利用人才,并以此解决员工的工资问题。

3、真实性。事业单位的人事档案在记录信息的过程中必须要做到全面性,只有保证信息的全面性、客观性与真实性,才能够保证事业单位领导合理的用人,为事业单位的发展创造条件。

4、动态性。当事业单位人事档案存档之后并不是不能改变的,而是随着员工的工作情况而不断修改,是员工所有工作情况的真实反映。因此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在管理人事档案的过程中,必须要对员工工作的实际情况进行了解,然后将其记载到人事档案中。另外,还需要将人事档案进行打孔装订,这样有利于管理人员对员工的情况进行详细记载。

5、流动性。在事业单位发展过程中,管理者必须要将人事档案与人事管理有机的结合起来,充分发挥人事档案的作用。

6、机密性。人事档案中所记载的内容涉及到员工的功劳与过错等所有情况,绝不能够向其他人透露,我国法律中有明确规定,绝不可擅自泄露员工的人事档案信息,不可将其公布社会。

二、事业单位人事档案的作用

事业单位人事档案是事业单位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事业单位管理工作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1、人事档案对事业单位的作用

从事业单位的角度来讲,人事档案的作用主要是为事业单位的人事部门提供依据。档案是对个人所有情况的真实记录,通过人事档案可以很清楚的了解员工过去的工作情况,单位领导可以通过人事档案做出决策,对员工进行全面管理。在当前的事业单位发展中,为了能够充分发挥员工的才能,就需要领导通过档案来全面了解员工,事业单位在用人的过程中,对于员工的任免、晋升、奖惩都需要归入到档案当中。因此在现代化社会发展中,事业单位在聘用员工的过程中往往需要将使用档案,了解员工的情况,然后据此合理配置单位的人力资源。如今,自我国《新劳动合同法》实施以来,事业单位在聘用员工的过程中更加谨慎,这就更需要将人事档案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

2、人事档案对个人的作用

现如今,人们依然会将人事档案作为自己的凭证与依据。由于人事档案具有真实性与原始性的特点,其他材料根本不能够降低代替,具有一定的法律效力。事业单位在选人、用人的过程中,一般都会利用人事档案来了解个人的真实情况,如果没有档案,又是涉及到个人的切身利益根本无法解决。从个人的角度而言,人事档案至关重要,当人们在就业、考验、出国、社会保险及退休手续的办理等方面时,人事档案都发生着巨大的变化。

三、规范事业单位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为现代化人力资源管理提供优质的服务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人事档案是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其重要的凭证、依据,必须要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因此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必须要有效提高人事档案的管理水平,合理开发、利用人才,促进事业单位的全面发展。

1、采取有效的措施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在现代化社会发展中,传统的人事档案管理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当前社会发展的需求,因此事业单位必须要在档案管理部门引进高技能、高素质的人才,然后通过培训等各种方式来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综合组织,从而适应当前社会的发展。首先,我们必须要通过培训转变档案管理人员的思想观念,将其被动服务转变为主动服务;其次,通过加强各个部门的沟通,使档案管理人员了解员工的情况,补充人事档案信息,为单位领导的决策提供依据;再次,通过各种宣传方式向档案管理人员以及全体员工普及档案知识,让全体员工了解到人事档案的重要性,这样可以间接避免员工在工作中出现违法乱纪的现象。

2、建立健全合理的人事档案管理制度。现代人力资源管理趋势要求,人事档案管理必须更加制度化、规范化。对于那些不适应新形势、新情况的规章制度,必须进行改革、及时更新。要对档案的内容、分类、档案用品标准重新进行规范。在材料的收集上要做到及时、完整;在别人查阅、传阅档案时,要热情服务而又不失原则,注意档案的保密和安全。档案管理人员还要积极主动地跟有关部门联系,及时更新、补充档案新材料。这一切,都离不开严格合理的规章制度。

3、加快人事档案工作科学化、现代化进程。随着时代的发展,档案材料越积越多,传统的管理模式势必会给查找档案带来诸多不便,容易延误时间,而且出错率较高。建立人事档案现代化信息管理系统势在必行。人事档案现代化信息管理系统是以员工个人人事信息为基础的信息联网系统,通过微机终端和系统互联,可以实现个人信息微机检索和联网查询,及时更新档案信息,最大效益地为育才、用才、激才、留才提供服务,更好地为单位各项事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四、结束语

要使档案工作有新的进展和突破,就要抓住当前有利时机,加强学习、不断改革创新,冲出原有的思路、模式,形成一整套新的档案思想、档案观念,才能适应档案事业的发展,并为实现档案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现代化作出应有的贡献。

人事档案用途例2

 

档案管理是一项极具枯操性、复杂性和繁琐性的工作,做好档案工作当头棒喝的是档案管理人员综合素质的提升。伴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如何最大限度地调动档案工作人员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我国档案管理质量,完善和优化我国档案管理机制,加速档案管理科学、现代化的进程已成档案管理研究的热点。本文试图运用积极心理学,提升档案管理人员心理素质,谋求档案管理工作新发展新跨越。

一、积极心理学浅析

积极心理学(英文为Positive Psychology),是致力于研究人的发展潜力和美德等积极品质的一门科学,首创者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赛里格曼(Sdligmen M.E)。积极心理学提倡用一种积极的方式来对人的心理现象做出新的解读,关注人类的潜力、动机和积极因素等方面,不断挖掘人的潜力,激发人的活力和创造力,使个体在积极的情绪体验、积极的人格特质和人与群体关系中实现价值,指导人们获得成功和幸福,更加自由、快乐地生活。

积极心理学在档案管理的运用可归结为两个方面:

第一,运用积极心理学使档案管理人员内心积极力量优于消极力量。每位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内心深处都存在两股力量,即以快乐、友爱、希望、宽容、责任心、幸福等为代表的积极力量,和以悲伤、自私、自卑、贪婪等为代表的消极力量。

第二,以科学的方法研究档案管理人员人性中的积极力量。运用积极心理学引导工作人员培育和增加积极力量,削减和抑制消极力量,帮助员工完成心理转换,促成积极人格,使其积极地、高质量地投入企事业档案管理工作和生活中,在工作和生活中得到快乐、满足和幸福感。

二、档案管理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 档案管理人员职业倦怠的表现特征

笔者通过调查研究发现, 产生职业倦怠的档案管理人员一般具有以下行为特征:

(1)对档案工作丧失热情, 对前途感到无望。情绪焦躁、易怒, 对人和事漠不关心,缺少好奇心。

(2)工作态度消极, 责任感不强,对档案管理工作没耐心, 徽衍了事。

(3)对档案工作的重要性和价值评价下降,工作常常迟到早退, 有的甚至开始打算转岗位, 后悔选择了档案管理上作。

(4)经常有无力感和挫败感,开始降低个人追求, 消极评价白己, 对前途感到渺茫。

(二) 档案管理人员职业倦怠产生的原因

通过近几年对档案工作的密切接触和了解,我把档案管理人员职业倦怠产生的原因分为以下五点:

(1) 被认可和发展的机会较少,个人缺乏成就感。调查发现,一些企事业单位重业务重发展,忽视了对档案管理重视。有的单位由于经费的紧张和管理体制的漏洞, 削减了对档案人员培训、进修的机会;档案工作缺乏先进科学的管理模式,档案管理人员个人价值的不到更大发挥;在职称评定、工资待遇上不平衡,未能实现按劳分配。档案工作相对于其他职业来说, 各工作环节、操作程序化明显受条例、规则限制, 长期跟文件、资料、档案、电脑打交道, 工作琐碎、单调、枯燥, 重复性较强,缺乏新鲜感, 缺少机遇和挑战性, 个人能力得不到发挥,时间长了, 难免有失落感。

(2) 工作任务繁重,要求严格。档案管理人员干好档案管理工作不仅需要热情、细心、恒心和耐心, 还必须有高度的保密意识,掌握档案管理的专业知识和相关法律法规知识。由于任务繁杂、琐碎,往往给档案管理人员造成极大地心理负荷,从而导致其失去工作自主性。

(3) 工作环境与心理环境的严重失衡。档案管理需要面对大量的档案材料,需要收集、整理、鉴定、编目、保管、检索、统计、编研、利用,长此以往,容易引起心理疲劳。现在一些八零后心理环境过于美好,对现实工作环境产生厌恶感。

(4)理想与现实之间存在较大的差距。档案记录着一个单位的发展轨迹。一些档案管理人员没有高山远瞩的眼光,仅看到现实利益,没能认识到档案具备成为现代信息机构的基础和可能。现状与未来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距,尤其是这种差距长期未能得到很本性的改变, 使一部分人对未来的前景产生了怀疑, 对档案事业的发展丧失了信心, 甚至怀疑自已的未来前途, 以致对档案职业失去了兴趣。

三、探索运用积极心理学开辟企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工作新途径

1、积极引导员工快乐幸福工作,促进档案管理人员身心健康。

企事业单位要把实现档案管理人员快乐工作、幸福生活作为管理目标之一。积极心理学认为,个体在受到尊重、理解、关心和信任后,能够真正体验到成长、发展及创造中的快乐,从而产生幸福感和满足感。企事业应视档案员工为合作者,企事业的所有者、管理高层和档案管理人员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只是在工作上扮演不同角色而已。

第一,企事业单位领导者对档案管理人员要充分信任,相信员工有能力、潜力走向成功,给每一个员工提供发展的机会,充分发挥员工的潜能,真正实现档案管理人员的人生价值。

第二,让档案管理人员在工作中获得幸福感和满足感,使其更加热爱自己、热爱单位、热爱工作,心甘情愿地为档案管理事业发展奉献自己的忠诚与才能。

第三,经常鼓励档案管理工作人员,让档案管理者为提升企事业创新精神,增添企事业活力,提高竞争力贡献力量。

2、要努力培养员工的积极特质。论文大全,有效途径。。

积极特质也就是在个体层面上的一种积极人格特质。如乐观、创造性、智慧、自我控制等。论文大全,有效途径。。论文大全,有效途径。。积极心理学的自我决定理论认为,一方面,人格的发展需要某种动力,当个体想要拥有积极人格的需要产生后,他就会主动去了解并学习积极人格者应具备的行为认知,并将其在日常生活中展现出来,即使遇到挫折也不会放弃。论文大全,有效途径。。另一方面,人是积极的有机体,具有先天的心理成长和发展潜能,有争取自由和不受压制并在行为中体现自己力量和能力的愿望,这种愿望能够推动人格的发展。论文大全,有效途径。。心理学家们对癌症患者的研究发现,病情相同的情况下,乐观的、自我控制的患者在得知病情后,会继续积极地工作、生活,且更为长寿,更容易康复。有研究者(Suzanne,2003)进一步研究了乐观对癌症患者免疫系统的影响,发现乐观者在得知自己身患重症后,会采取积极的生活方式和应对策略来积极配合治疗的同时,积极生活和工作,这种方式能有效地抵御疾病及其消极影响,从而提高患者对康复的期望,增强其身体免疫力。此外,研究者(Schweizer,2001)还发现,乐观者对生活的满意度较高,其抑郁水平较低。而生活满意度和抑郁水平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指标,因此乐观对心理健康具有一定的预测作用。因此,在档案管理过程中,要努力挖掘工作人员内在的积极动机和资源,培养其积极特质,使档案管理工作者成为自己行为的主动决定者,而不是被动执行者。工作人员自我投入越多,其行为的自主性就越高,其人格成长的动力也就越足。那么,档案管理工作人员一旦认同档案管理的发展目标,在情感上形成强烈的档案管理归属感,并将个人目标与企事业档案管理目标相统一,愿意为企事业档案管理发展而奋斗,必定会在推动企事业档案管理健康发展的过程中表现出义无反顾的强大动力。

3、要用开放和欣赏的眼光看待档案管理人员。

积极心理学强调,我们面对的是普通人,要用一种开放和欣赏的眼光来看待每一个人,关心普通人在良好的条件下能更好地发展、生活,是普通人的潜能得到充分发挥。这与以往心理学过分关注人和社会所存在的各种问题,限制了人自身正常的积极功能发挥是有所不同的。档案管理工作一向不被企事业单位看重,其工作人员也往往得不到重视,而且一些企事业单位还存在对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吹毛求疵,甚至歧视的现象。其实,过分地揭露档案管理工作者的不足常常会引起工作人员的反感情绪。越来越多的企事业单位高层领导发现,对档案管理人员进行打击批判式的消极管理只能取得相反的作用,甚至会泄露企事业机密,给企事业单位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因此,档案管理的关键之处,应以人为本,关注档案管理人员身上的积极因素,让其获得积极乐观的情感体验,增进工作人员们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从而激发出他们强大的主观能动性和潜在能力,最终实现企事业单位绩效的宏伟目标。

4、为档案管理人员提供积极的环境。

个体的发展,既受个体个人特征的影响,也离不开其生存的社会环境。在积极心理学的思想中,个人的积极体验、积极的心理品质总是受到生活的社会环境的影响。积极的环境是指影响个体积极品质形成及其潜能发挥的家庭、学校、社区、大众媒体等环境因素。经研究发现富裕的、提供更多支持和鼓励的家庭更容易培养出富有创造力的儿童;合理的社会规范会促进个体提升社会责任感(社会责任感是指,个体对社会公共事务如公益事业等负有责任)。论文大全,有效途径。。社会责任感较高的人,会主动参加社会公益事业和选举等,在日常生活中,会主动遵守和维护社会秩序等)的形成。因此,企事业单位要为档案管理人员提供更多支持、更多的鼓励和更合理的规范,这样才能使档案管理人员形成积极乐观的心理,才能提高其满足感、快乐感和幸福感,从而才能更加努力地投入到档案管理工作,追求其积极地人生价值。

参考资料:

[1]贺文.浅议档素管理人员心理素质[J].陕西档案.1995(5).

[2]李宜霞.浅谈档案管理人员的职业倦怠症.图书与档案管理.2007(2).

[3]郅利聪.从积极心理学视角构建高校教师和谐管理策略[J].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2).

[4]李自维.积极心理学视野下的学生思想教育探析[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4).

人事档案用途例3

 

档案管理是一项极具枯操性、复杂性和繁琐性的工作,做好档案工作当头棒喝的是档案管理人员综合素质的提升。伴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如何最大限度地调动档案工作人员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我国档案管理质量,完善和优化我国档案管理机制,加速档案管理科学、现代化的进程已成档案管理研究的热点。本文试图运用积极心理学,提升档案管理人员心理素质,谋求档案管理工作新发展新跨越。

一、积极心理学浅析

积极心理学(英文为Positive Psychology),是致力于研究人的发展潜力和美德等积极品质的一门科学,首创者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赛里格曼(Sdligmen M.E)。积极心理学提倡用一种积极的方式来对人的心理现象做出新的解读,关注人类的潜力、动机和积极因素等方面,不断挖掘人的潜力,激发人的活力和创造力,使个体在积极的情绪体验、积极的人格特质和人与群体关系中实现价值,指导人们获得成功和幸福,更加自由、快乐地生活。

积极心理学在档案管理的运用可归结为两个方面:

第一,运用积极心理学使档案管理人员内心积极力量优于消极力量。每位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内心深处都存在两股力量,即以快乐、友爱、希望、宽容、责任心、幸福等为代表的积极力量,和以悲伤、自私、自卑、贪婪等为代表的消极力量。

第二,以科学的方法研究档案管理人员人性中的积极力量。运用积极心理学引导工作人员培育和增加积极力量,削减和抑制消极力量,帮助员工完成心理转换,促成积极人格,使其积极地、高质量地投入企事业档案管理工作和生活中,在工作和生活中得到快乐、满足和幸福感。

二、档案管理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 档案管理人员职业倦怠的表现特征

笔者通过调查研究发现, 产生职业倦怠的档案管理人员一般具有以下行为特征:

(1)对档案工作丧失热情, 对前途感到无望。情绪焦躁、易怒, 对人和事漠不关心,缺少好奇心。

(2)工作态度消极, 责任感不强,对档案管理工作没耐心, 徽衍了事。

(3)对档案工作的重要性和价值评价下降,工作常常迟到早退, 有的甚至开始打算转岗位, 后悔选择了档案管理上作。

(4)经常有无力感和挫败感,开始降低个人追求, 消极评价白己, 对前途感到渺茫。

(二) 档案管理人员职业倦怠产生的原因

通过近几年对档案工作的密切接触和了解,我把档案管理人员职业倦怠产生的原因分为以下五点:

(1) 被认可和发展的机会较少,个人缺乏成就感。调查发现,一些企事业单位重业务重发展,忽视了对档案管理重视。有的单位由于经费的紧张和管理体制的漏洞, 削减了对档案人员培训、进修的机会;档案工作缺乏先进科学的管理模式,档案管理人员个人价值的不到更大发挥;在职称评定、工资待遇上不平衡,未能实现按劳分配。档案工作相对于其他职业来说, 各工作环节、操作程序化明显受条例、规则限制, 长期跟文件、资料、档案、电脑打交道, 工作琐碎、单调、枯燥, 重复性较强,缺乏新鲜感, 缺少机遇和挑战性, 个人能力得不到发挥,时间长了, 难免有失落感。

(2) 工作任务繁重,要求严格。档案管理人员干好档案管理工作不仅需要热情、细心、恒心和耐心, 还必须有高度的保密意识,掌握档案管理的专业知识和相关法律法规知识。由于任务繁杂、琐碎,往往给档案管理人员造成极大地心理负荷,从而导致其失去工作自主性。

(3) 工作环境与心理环境的严重失衡。档案管理需要面对大量的档案材料,需要收集、整理、鉴定、编目、保管、检索、统计、编研、利用,长此以往,容易引起心理疲劳。现在一些八零后心理环境过于美好,对现实工作环境产生厌恶感。

(4)理想与现实之间存在较大的差距。档案记录着一个单位的发展轨迹。一些档案管理人员没有高山远瞩的眼光,仅看到现实利益,没能认识到档案具备成为现代信息机构的基础和可能。现状与未来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距,尤其是这种差距长期未能得到很本性的改变, 使一部分人对未来的前景产生了怀疑, 对档案事业的发展丧失了信心, 甚至怀疑自已的未来前途, 以致对档案职业失去了兴趣。

三、探索运用积极心理学开辟企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工作新途径

1、积极引导员工快乐幸福工作,促进档案管理人员身心健康。

企事业单位要把实现档案管理人员快乐工作、幸福生活作为管理目标之一。积极心理学认为,个体在受到尊重、理解、关心和信任后,能够真正体验到成长、发展及创造中的快乐,从而产生幸福感和满足感。企事业应视档案员工为合作者,企事业的所有者、管理高层和档案管理人员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只是在工作上扮演不同角色而已。

第一,企事业单位领导者对档案管理人员要充分信任,相信员工有能力、潜力走向成功,给每一个员工提供发展的机会,充分发挥员工的潜能,真正实现档案管理人员的人生价值。

第二,让档案管理人员在工作中获得幸福感和满足感,使其更加热爱自己、热爱单位、热爱工作,心甘情愿地为档案管理事业发展奉献自己的忠诚与才能。

第三,经常鼓励档案管理工作人员,让档案管理者为提升企事业创新精神,增添企事业活力,提高竞争力贡献力量。

2、要努力培养员工的积极特质。论文大全,有效途径。。

积极特质也就是在个体层面上的一种积极人格特质。如乐观、创造性、智慧、自我控制等。论文大全,有效途径。。论文大全,有效途径。。积极心理学的自我决定理论认为,一方面,人格的发展需要某种动力,当个体想要拥有积极人格的需要产生后,他就会主动去了解并学习积极人格者应具备的行为认知,并将其在日常生活中展现出来,即使遇到挫折也不会放弃。论文大全,有效途径。。另一方面,人是积极的有机体,具有先天的心理成长和发展潜能,有争取自由和不受压制并在行为中体现自己力量和能力的愿望,这种愿望能够推动人格的发展。论文大全,有效途径。。心理学家们对癌症患者的研究发现,病情相同的情况下,乐观的、自我控制的患者在得知病情后,会继续积极地工作、生活,且更为长寿,更容易康复。有研究者(Suzanne,2003)进一步研究了乐观对癌症患者免疫系统的影响,发现乐观者在得知自己身患重症后,会采取积极的生活方式和应对策略来积极配合治疗的同时,积极生活和工作,这种方式能有效地抵御疾病及其消极影响,从而提高患者对康复的期望,增强其身体免疫力。此外,研究者(Schweizer,2001)还发现,乐观者对生活的满意度较高,其抑郁水平较低。而生活满意度和抑郁水平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指标,因此乐观对心理健康具有一定的预测作用。因此,在档案管理过程中,要努力挖掘工作人员内在的积极动机和资源,培养其积极特质,使档案管理工作者成为自己行为的主动决定者,而不是被动执行者。工作人员自我投入越多,其行为的自主性就越高,其人格成长的动力也就越足。那么,档案管理工作人员一旦认同档案管理的发展目标,在情感上形成强烈的档案管理归属感,并将个人目标与企事业档案管理目标相统一,愿意为企事业档案管理发展而奋斗,必定会在推动企事业档案管理健康发展的过程中表现出义无反顾的强大动力。

3、要用开放和欣赏的眼光看待档案管理人员。

积极心理学强调,我们面对的是普通人,要用一种开放和欣赏的眼光来看待每一个人,关心普通人在良好的条件下能更好地发展、生活,是普通人的潜能得到充分发挥。这与以往心理学过分关注人和社会所存在的各种问题,限制了人自身正常的积极功能发挥是有所不同的。档案管理工作一向不被企事业单位看重,其工作人员也往往得不到重视,而且一些企事业单位还存在对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吹毛求疵,甚至歧视的现象。其实,过分地揭露档案管理工作者的不足常常会引起工作人员的反感情绪。越来越多的企事业单位高层领导发现,对档案管理人员进行打击批判式的消极管理只能取得相反的作用,甚至会泄露企事业机密,给企事业单位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因此,档案管理的关键之处,应以人为本,关注档案管理人员身上的积极因素,让其获得积极乐观的情感体验,增进工作人员们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从而激发出他们强大的主观能动性和潜在能力,最终实现企事业单位绩效的宏伟目标。

4、为档案管理人员提供积极的环境。

个体的发展,既受个体个人特征的影响,也离不开其生存的社会环境。在积极心理学的思想中,个人的积极体验、积极的心理品质总是受到生活的社会环境的影响。积极的环境是指影响个体积极品质形成及其潜能发挥的家庭、学校、社区、大众媒体等环境因素。经研究发现富裕的、提供更多支持和鼓励的家庭更容易培养出富有创造力的儿童;合理的社会规范会促进个体提升社会责任感(社会责任感是指,个体对社会公共事务如公益事业等负有责任)。论文大全,有效途径。。社会责任感较高的人,会主动参加社会公益事业和选举等,在日常生活中,会主动遵守和维护社会秩序等)的形成。因此,企事业单位要为档案管理人员提供更多支持、更多的鼓励和更合理的规范,这样才能使档案管理人员形成积极乐观的心理,才能提高其满足感、快乐感和幸福感,从而才能更加努力地投入到档案管理工作,追求其积极地人生价值。

参考资料:

[1]贺文.浅议档素管理人员心理素质[J].陕西档案.1995(5).

[2]李宜霞.浅谈档案管理人员的职业倦怠症.图书与档案管理.2007(2).

[3]郅利聪.从积极心理学视角构建高校教师和谐管理策略[J].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2).

[4]李自维.积极心理学视野下的学生思想教育探析[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4).

人事档案用途例4

1 转变档案行政管理职能的方向

何伯轩认为:“档案行政管理部门转变职能的方向是进一步加强宏观,放开微观。”对此宋芳也持相似的观点,认为档案行政管理职能转变的“方向就是要对档案事业由直接管理向间接管理转变,由行政管理向以法律监督管理为主转变,由微观管理向宏观管理转变”。此外,张怀笔将转变档案行政管理职能的方向归纳为:“一是把档案事业由封闭型改为开放型;二是把过去的行政管理型改为服务型;三是把治理方式由过去的人治型改为法治型;四是把管理手段由过去的手工操作改为科技型;五是在管理效益方面由过去的无偿利用改为效益型;六是把档案资产(无形资产)的管理由过去的不计价管理改为计价管理。”对此,笔者认为,张怀笔先生所说的前3种可视为档案行政管理职能转变的方向,而后3种则不属于档案行政管理职能转变的方向。

2 转变档案行政管理职能的途径

转变档案行政管理职能是一个目标,达成目标需要具体的途径。张怀笔认为:“解放思想,大胆实践,是转变档案行政管理职能的途径。”要施行档案行政管理职能的转变,不仅须提高对市场经济的认识,而且还须联系实际,调查研究,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www.133229.CoM而“联系实际,调查研究,是转变档案行政管理职能的保证”。而宋芳认为:“法制手段应成为市场经济条件下档案事业调控的主导,加快档案事业建设,必须依法治档,依法行政,搞好行政执法。”

3 转变后的档案行政管理职能

对转变后的档案行政管理职能有5项论:“合并后的档案局(馆)在行政职能上主要抓统筹规划、执法监督、教育培训、协调服务和舆论宣传。”有7项论:一是以法制建设为职能;二是以制定标准规范为职能;三是以科技进步为职能;四是以组织培育档案信息市场为职能;五是以开发利用为职能;六是以建立档案产业为职能;七是以对档案无形资产评估界定委员会、监事为职能。还有10项论:一是制定档案事业发展规划,纳入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抓好规划实施,确保与当地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协调同步发展;二是协调档案事业内部馆与馆,馆与室,机关、企事业之间,档案基础工作与利用工作,档案业务与教育、科研、宣传之间等内部关系,协调档案部门与文化建设及有关部门的关系;三是争取党政领导重视支持档案事业,制定档案工作方针政策,协调有关部门解决人、财、物等基本条件;四是对管辖范围内的档案工作依法进行监管,搞好重要档案申报登记和超前控制,对档案的权属、流向、转让、交换、出卖、赠送等进行控制,把对国家和社会有保存价值的档案作出鉴定,面向全社会监督管理,确保档案财富的完整与安全;五是对同级机关、企事业单位档案工作实行监督和指导,制定档案业务技术规范和标准,搞好业务目标管理和咨询服务,依法搞好业务建设;六是根据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围绕社会热点和档案工

转贴于

人事档案用途例5

何伯轩认为:“档案行政管理部门转变职能的方向是进一步加强宏观,放开微观。”对此宋芳也持相似的观点,认为档案行政管理职能转变的“方向就是要对档案事业由直接管理向间接管理转变,由行政管理向以法律监督管理为主转变,由微观管理向宏观管理转变”。此外,张怀笔将转变档案行政管理职能的方向归纳为:“一是把档案事业由封闭型改为开放型;二是把过去的行政管理型改为服务型;三是把治理方式由过去的人治型改为法治型;四是把管理手段由过去的手工操作改为科技型;五是在管理效益方面由过去的无偿利用改为效益型;六是把档案资产(无形资产)的管理由过去的不计价管理改为计价管理。”对此,笔者认为,张怀笔先生所说的前3种可视为档案行政管理职能转变的方向,而后3种则不属于档案行政管理职能转变的方向。

2 转变档案行政管理职能的途径

转变档案行政管理职能是一个目标,达成目标需要具体的途径。张怀笔认为:“解放思想,大胆实践,是转变档案行政管理职能的途径。”要施行档案行政管理职能的转变,不仅须提高对市场经济的认识,而且还须联系实际,调查研究,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而“联系实际,调查研究,是转变档案行政管理职能的保证”。而宋芳认为:“法制手段应成为市场经济条件下档案事业调控的主导,加快档案事业建设,必须依法治档,依法行政,搞好行政执法。”

3 转变后的档案行政管理职能

对转变后的档案行政管理职能有5项论:“合并后的档案局(馆)在行政职能上主要抓统筹规划、执法监督、教育培训、协调服务和舆论宣传。”有7项论:一是以法制建设为职能;二是以制定标准规范为职能;三是以科技进步为职能;四是以组织培育档案信息市场为职能;五是以开发利用为职能;六是以建立档案产业为职能;七是以对档案无形资产评估界定委员会、监事为职能。还有10项论:一是制定档案事业发展规划,纳入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抓好规划实施,确保与当地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协调同步发展;二是协调档案事业内部馆与馆,馆与室,机关、企事业之间,档案基础工作与利用工作,档案业务与教育、科研、宣传之间等内部关系,协调档案部门与文化建设及有关部门的关系;三是争取党政领导重视支持档案事业,制定档案工作方针政策,协调有关部门解决人、财、物等基本条件;四是对管辖范围内的档案工作依法进行监管,搞好重要档案申报登记和超前控制,对档案的权属、流向、转让、交换、出卖、赠送等进行控制,把对国家和社会有保存价值的档案作出鉴定,面向全社会监督管理,确保档案财富的完整与安全;五是对同级机关、企事业单位档案工作实行监督和指导,制定档案业务技术规范和标准,搞好业务目标管理和咨询服务,依法搞好业务建设;六是根据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围绕社会热点和档案工作重点,加强调查研究,制定档案政策,为贯彻党的基本路线服务;七是参与重点工程项目档案验收,参与重大活动组织,负责文件材料的前期控制和档案信息服务;八是搞好法制建设,将法制监督与业务指导从对象、范围和任务上分开,形成独立的法制工作体系,做好执法监督检查;九是建立区域档案目录中心,搞好档案信息系统建设;十是搞好档案宣传教育,提高社会档案意识,搞好决策咨询研究,为领导当好参谋助手。

人事档案用途例6

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工作是事业单位管理工作必不可少的部分,档案管理工作做的好与坏直接影响事业单位的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在现代事业单位的发展中,要想及时、全面掌握单位整体情况、分析单位运行情况必须从档案管理入手。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传统的档案管理模式越来越不能满足事业单位发展的需求,上级单位、本单位及有关部门的文件、通知、报表等大都以电子文件的形式进行传达,电子档案的收集、存储、管理、利用等都需要现代化的技术支持。再有,随着现代档案管理工作的不断发展,事业单位档案管理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如对档案管理工作不够重视、档案管理人员专业素质不高、现代化管理方式应用不足、档案检索及利用率低等问题已严重制约了档案工作的发展,所以事业单位必须加快档案管理的创新与改革。

二、事业单位档案管理的创新途径

(一)根据事业单位档案管理现状及问题,确定档案管理的工作方向。

针对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如对档案管理工作不够重视、档案管理人员专业素质不高、现代化管理方式应用不足等,单位领导高度重视,对档案管理现状及问题进行了具体的调研与分析,认识到电子档案替代纸质档案是档案发展的必然趋势,树立起档案数字化意识。在数字化档案意识下,变革档案管理模式,因为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计算机应用于档案管理将逐渐普及,大量电子文件的出现,势必对电子信息技术管理提出更高的要求。为此首先把档案工作列入议事日程,与其他各项工作并重,从财力、物力、人力上给予支持。日常工作中,领导经常听取档案工作汇报,及时解决档案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安排工作时要求档案工作人员参与,同时要求各相关部门及时跟进,积极配合档案工作。高度重视档案人员的任用,2014年选派德才兼备、文化程度高的2名大学生充实到档案管理人员队伍中,专门负责数字化信息档案的管理。

(二)利用信息化技术创新档案管理服务手段,提高档案利用率。

传统的档案管理严重影响了档案管理工作的质量,已经不能适应现代化发展的需要。为提高档案工作的利用率和档案管理工作的质量,我们在档案管理中创新服务手段,与现代社会信息化接轨,利用网络技术实现档案的信息化管理,通过网络管理、检索和使用信息,建立档案管理网络平台,服务大众,提高档案管理的服务水平。同时,建立和完善了内部办公平台,细化档案管理环节,统一电子文件格式,明确电子文件处理、归档管理流程,文件的收发、传阅、借阅等都清晰可查,提高了单位工作效率和档案管理的科学性。2012年利用室藏档案编纂完成1818千字的《平山县志》(1992-2010)于2012年10月正式出版发行;2009-2015年,完成《平山年鉴》2008卷、2009卷、2010-2012卷、2013-2014卷,即总第六、七、八、九卷的编纂。

(三)强化培训事业单位档案管理人员,创新培训机制,提高档案管理能力。

档案管理工作的创新,应是以人为主体的创新,归根到底要依靠“人”来推动,同时也是为了促进“人”的更好发展,从而实现档案事业的可持续发展。这是档案管理创新途径中的重要环节,同时也是适应档案信息化发展的必然选择。针对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大多数并没有掌握专业化的信息技术的实际情况,单位领导高度重视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特别是计算机素质的提高,根据档案管理工作的现状以及档案管理工作的时间问题,采用了以网络培训为主,同时辅于实体培训的灵活培训方式。首先从思想、工作、生活等各方面关心档案管理人员,鼓励和支持档案人员利用网络加强计算机和英语学习。轮流把档案管理人员派往上级档案管理部门,参加档案管理专业知识培训和各项活动,聘请专业人士传授数字化档案管理经验,普及计算机存储、数字加工、网络技术等信息化知识。档案管理人员还经常参与兄弟部门单位的档案评审及联查工作,不断指导下级及各企事业单位的档案管理,在实际工作中提高了安全防范意识,加强了对登录帐号的保护,开始熟练使用杀毒软件等。数字档案工作管理水平和管理能力有了提高,避免了过去因为不懂电脑而出现的一个简单的操作失误就导致整个信息系统崩溃情况的发生。

(四)加强信息资源开发,实现档案资源共享,提高事业单位档案管理服务能力。

随着当今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个人、企事业、行业乃至国家、世界对信息的需求量越来越大,通过单方面的渠道获取档案资料已经不能满足现实需要,这就要求实现档案资料的来源多元化、丰富化,档案管理实现多方位一体管理,丰富档案数据库,满足不同用户需求,实现资源共享,不再受时间和距离的限制,提高档案管理工作的效率及工作质量。同时,可以通过在事业单位间建立联合目录的方式以满足各事业单位的需求,通过网络实现各单位之间信息的互通,充分了解档案资源的存贮情况,以便更好地利用档案资源,提高档案管理服务能力。

(五)创新保密制度,做好档案保密工作,确保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工作顺利开展。

由于档案管理工作在某些方面是具有保密性的,所以做好档案管理创新工作,首要解决的问题便是利用数字化、信息化的档案管理实现其本身的保密职能。现代化档案管理工作已经全面进入了数字信息化时代,网络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如木马、病毒等会严重威胁到电子档案的安全。事业单位必须跟随档案管理工作的变化建立相应的安全保密机制。我们通过培训学习,提高工作人员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加强安全意识,防止信息拷贝传输过程中数据泄露等安全漏洞,在实际工作中还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设置访问权限,及时查杀病毒,将归档电子文件改为只读文件以保护文件的原始状态,明确电子档案系统管理人员,由专人负责等来降低和减少风险。

三、建立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创新方案评测体系,保障档案管理工作有效开展。

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创新势在必行,但是选择恰当的创新途径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才能切切实实地促进档案管理工作的持续有效开展,才能提高事业单位的档案管理能力。因此,为了避免不合理的创新方案以及不合理的创新内容对档案管理工作的开展产生不良的影响,我们需要对档案管理工作的创新途径、创新内容等进行评测分析,建立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创新方案评测体系,以确保创新途径及创新内容的科学性及适用性。同时,为了确保档案管理及使用目标的实现,保障评测体系的建立,还需要各事业单位组织与档案相关的档案管理人员、档案使用人员、单位精英管理人员的参与,保障评测体系能够对创新方案进行全面而有效的评测。另外,为激发事业单位基层档案管理人员创新的主动性,还应建立创新奖励机制,以奖励刺激事业单位档案管理的创新,基层档案管理人员的参与,会使创新方案及创新内容更加贴合实际,保证档案管理工作顺利进行。

人事档案用途例7

设。多年来,经档案行政主管机关和有关市县级单位的共同努力,大多数单位通过了档案目标管理等级标准验收,全面提高了机关、企事业单位档案综合管理水平,形成积累了一大批保存价值大、整理质量好的档案资源,为档案馆丰富馆藏并顺利接收档案奠定了坚实基础。

然而,我们也应清醒的看到,近年来,机关、企事业单位档案工作的巩固发展情况并不令人乐观。从临沧市、县级单位档案工作现状看,新情况不断发生,老问题又恢复重现,新老问题交织在一起,给档案室工作的向前发展造成了严重障碍。主要表现在:少数单位档案法制意识淡薄,不依法履职的现象在一定范围内不同程度存在,档案管理混乱的落后状况得不到及时改变;部分单位档案目标管理达等级标准成果不能巩固发展,档案业务建设出现倒退,不能按时完成年度归档,档案室工作年度考核检查仅为基本合格或不合格;新领域、新单位的组织者或当事人,不明白怎样建立并开展档案工作,单位成立初期,文件材料收集不齐,档案管理混乱现象较普遍;一些单位随着机构、人员的调整变更,没有及时配备档案人员,档案工作出现了断层现象。

针对上述存在问题,究其原因可能很多,但归结起来,主要还是不了解掌握开展档案工作的基本途径,没有坚持依法治档,无章可循,无径可行而造成的。突出表现在责任不落实,无人具体管;任务不明确,不知怎么做;档案专业技能欠缺,做不好。因此,把握开展档案工作基本途径,坚持依法管理,认真做好档案室工作是对各立档单位的客观要求。

二、做好市县级单位档案工作的基本途径

确保市县级单位档案工作的持续稳定发展,涉及的具体工作内容虽然很多,但是,万变不离其宗,只要牢牢把握住开展档案工作的基本途径,其他问题就能迎刃而解,抓住了关键环节,档案室工作就会得到巩固发展。经多年的工作实践总结,笔者认为,做好各单位档案室工作的基本途径就是:建立健全档案工作体制,坚持依法办事;明确职责任务,切实履行职责;掌握业务技能,规范档案管理。

(一)、健全档案工作体制,坚持依法办事

建立健全机关、企事业单位档案工作体制,形成开展工作的有效运行机制,提供坚强组织保证,是做好档案工作的根本前提。当前一些单位档案工作不能正常开展,最关键的一点,就是随着单位领导和档案人员的变更,档案管理网络人员没有及时调整充实,出现了无人管的不良状况。综合档案室形同虚设,发挥不了职能作用。各级各立档单位必须提高档案法制意识,依照档案法律法规,健全完善档案工作管理体制,保证档案工作依法开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云南省档案条例》都明确规定: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应设置档案机构和配备档案人员,负责管理本单位的档案,并对下属单位的档案工作实施监督指导。健全机关、企事业单位档案工作体制,实质上就是成立档案工作机构,明确档案工作有领导分管,有专人具体负责,这种管理体制的形式,就是要成立并健全各单位的综合档案室,发挥其管理职能作用。多年档案工作实践告诉我们,在各立档单位内成立综合档案室,明确单位分管领导,确定综合档案室主任和档案人员,并根据内设机构情况配备兼职档案人员,形成档案管理网络,是符合当前档案室工作实际的。综合档案室负有集中统一管理本单位档案和监督指导所属单位档案工作双重职能,既要对本单位全部档案实行统一管理、统一制度、统一标准。又要切实监督指导好下属单位的档案工作。

在健全档案工作体制的基础上,要坚持依法管理,实现档案工作的“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纠”,用法制保障档案工作的持续稳定发展。各单位坚持依法管理档案工作,主要是体现在制定并认真执行档案工作制度,用制度保证各项具体任务的顺利完成。一般机关、企事业单位,应建立并落实好档案管理网络人员岗位职责、档案工作综合管理办法、文书处理、归档文件整理、档案保管、保密、利用、鉴定销毁等制度。

(二)、明确职责任务,切实履行职责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档案法实施办法》和《云南省档案条例》有关规定,机关、企事业单位档案机构履行下列职责:“贯彻执行有关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方针政策,建立健全本单位的档案工作规章制度;指导本单位文件、资料的形成、积累和归档工作;统一管理本单位的档案,并按照规定向有关档案馆移交档案;监督指导所属机构的档案工作。”国家对各级各立档单位的档案工作法定职责是十分明确的,关键是要认识到位,依法履职。

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机关、企事业单位要进一步明确在档案管理方面的职责任务,增强责任心和使命感,尤其是要制定出档案管理网络人员的具体职责任务,便于监督、检查、落实。首先要明确单位分管领导的职责,主要从加强领导,把档案工作纳入 计划和议事日程,创造工作条件,督促检查落实上加以规定。其次要明确综合档案室主任的职责,主要从组织学习档案法规和业务标准,督促收集归档工作,对本单位档案工作实行统一领导、统一制度等进行规定。第三是要明确档案人员的职责,主要从统一管理本单位全部档案,统一档案业务标准,组织开展各类档案的归档整理,确保归档质量,业务建设规范化、积极提供利用等进行规定。只有任务明确,职责分明,档案管理网络各岗位人员各负其责,认真履职,按制度办事,才能保证档案工作持续稳定发展。

(三)、掌握业务技能,规范档案管理

市县级单位在健全工作体制,明确职责任务的基础上,关键就看档案专兼职人员是否熟练掌握档案专业技能,结合单位实际,切实做好各类档案的收集归档和保管利用工作。从边疆民族地区市县级单位实际出发,面对档案专兼职干部新手多,业务生疏,开展档案工作难度大的状况,综合档案室档案人员,在学习掌握档案工作标准的基础上,应把握并做好三个环节的关键工作。

1、制定好全宗内档案实体分类与保管期限划分方案。树立起统一管理全宗内各类档案的观念,结合单位实际制定出一个科学、适用的档案分类及保管期限划分方案,规范全宗内各类档案实体的归档整理。综合档案室档案人员首先要了解掌握全宗档案的构成情况,分清档案门类、明确归档范围、正确判定归档文件保管期限。其次要制定出档案分类及保管期限划分方案,基本方法是:

第一,分清档案门类。就市县级单位一般情况看,档案门类主要有:文书、会计、科技(基建)、音像、实物、职工档案。少数单位还有专业(业务)档案。第二,对每一门类档案进行分类,合理设置类目。比如有的单位就把文书档案分为综合类、组织人事类、业务类(体现主要职能特点的类别)。第三,确定基本归档范围条款,在每一门类档案的类目之下,细分出归档范围条款。第四,对归档范围的文件划定参考保管期限。把档案门类、类目、归档范围条款、保管期限等项目内容以表格形式制作出来,就形成了档案分类及保管期限划分方案。示例:

某单位档案分类及保管期限划分方案

档案

门类

类目

归档范围条款

保管

期限

1.本单位年度工作计划、总结、统计表。

2.本系统下属单位年度工作总结、统计表、重要报告。

3.有关行政主管机关普发的就业、劳动保障、奖惩、工资政策规定。

永久

长期

短期

1.本单位会计原始凭证、计帐凭证、传票汇总表。

15年

一个立档单位的档案分类及保管期限划分方案,是指导并规范本单位各类档案归档整理的重要业务文件,它能使档案人员在从事档案工作时,一目了然的进行对号入座的归档整理,便于较好地把握归类合理、范围清楚、期限判定准确、确保归档质量的要求,从而保持档案业务规范化建设的连续性。档案分类与保管期限划分,根据不同的档案门类,国家档案行政主管机关和专业主管机关有不同的规范要求,要结合实际选择参照标准。值得注意的是,企业档案分类还要参照《工业企业档案分类试行规则》。

2、依照档案分类方案和相关业务标准,开展认真细致的归档整理工作。在坚持遵循文件的形成规律,保持文件之间的有机联系,区分不同价值,便于保管利用原则的前提下,按照各门类档案的具体标准和分类方案,对各类归档文件材料进行收集、分类、鉴定、组件或组卷、装订、排列、编档号、编目录、装盒、统计、上架等的规范化整理。档案专兼职人员必须掌握并应用好如下的规范标准,即:文书档案整理执行《归档文件整理规则》;会计档案整理执行《会计档案管理办法》;科技档案整理执行《科学技术档案构成的一般要求》;音像档案整理执行《照片档案管理规范》、《磁性载体档案管理与保护规范》;电子文件归档整理执行《电子公文归档管理暂行办法》、《电子文件归档与管理规范》,等等。

人事档案用途例8

供电企业档案管理的内容十分丰富,其中不仅含有对外业务类的客户信息管理,还涉及到内部的技术和人事档案管理。在新形势下若要提升企业的经营服务绩效,根本还在于完善企业的人事档案管理。供电部门通过企业化改造形成了如今的供电企业,在这种国有企业类型下难免存在着人事管理的弊端,其中“注重人事关系管理,而忽视人力资源开发”则困扰着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正因如此,针对供电企业人事档案管理的专业培训途径设立,便构成了本文立论的出发点。

聚焦于企业档案管理专业培训,必然存在着受训主体、受训内容和受训的价值取向等多个要件。结合新时期供电企业发展对于人力资源管理的具体要求,档案管理不仅需要强化人事关系管理,更需要通过档案管理来实施人力资源开发的工作。从而,这就为档案管理专业培训构建出了内容和价值取向。

一、对供电企业档案管理的认识

众所周知,供电企业内部的人事档案管理承担着多项功能,在信息化管理的今天,人事档案管理涉及到员工的职务晋级、薪酬体制安排、干部队伍建设等重要方面。根据新时期的具体需要,结合档案信息来实施人力资源开发则构成了更高层次的档案管理要求。

具体而言,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认识人事档案管理:(1)人事关系管理方面。作为一般层面的人事关系管理,构成了供电企业人事档案管理的主要内容。从供电企业的管理实践来看,在制度化管理和信息化管理的基础上,针对人事关系管理已经形成了十分完善的人员保障和组织保障。(2)人力资源开发方面。人力资源开发可以理解为,干部资源开发和人力资本开发两大板块。对于前者而言,即为企业的发展储备和培养管理队伍;对于后者来说,则需要围绕着供电企业的经营实际,围绕着全面质量管理建立起针对专业技术人员的岗位培训机制。

二、认识引导下的专业培训模式定位

在以上认识引导下,专业培训模式可定位于以下三个方面:(1)专业培训的目的定位。前面对于人事档案管理而言,反复强调了人力资源开发的价值和意义。站在新时期企业的经营管理目标上,首先就需要完成对专业培训的目的定位。目的含有两层意思,即目标和实施该项行为的价值取向。这里更为重要的是价值取向,应在培训中转换档案管理人员的工作意识,使其从“管理主导型”转变为“管理辅助型”。为此,专业培训就需要从岗位技能和岗位意识这两个板块下工夫。(2)专业培训的手段定位。事实表明,供电企业档案管理人员都能明确档案管理对企业发展的意义,包括在促进企业人力资源开发上的功能定位。然而,在“知易行难”的实践过程中,却无法从行动上来实现档案管理的上述意义和价值。(3)专业培训的结果定位。专业培训的结果定位是指,如何评价专业培训后的效果。本文以人事档案管理为考察对象,如何评价人事档案管理人员的受训效果,则成为了这里的结果定位。笔者认为,在知行统一模式下也需要从知和行两个方面来给予评价。

三、定位驱动下的专业培训途径构建

根据上文所述并在定位驱动下,专业培训的途径可从以下四个方面来构建:(1)深化对档案管理价值的认识。尽管本文以人事档案管理为考察对象,但就其档案管理专业培训而言,则首先需要深化对其价值的认识,结合新时期供电企业的经营实际来完成培训目的的定位。因此,企业管理层、培训组织方(或第三方培训组织),都需要完成这一认识活动。(2)结合管理价值设立培训目的。以人事档案管理为例,由于新时期需要完善企业的人力资源开发工作。因此,人事档案管理人员就需要为干部队伍建设、人力资本存量提升等工作提供信息支持。从而其培训目的便可设立为,在提升档案管理人员的常规管理能力的同时,还应转换他们的工作意识,使其主动为企业的人力资源开发活动提供重要的辅助职能。(3)建立知行统一下的培训模式。目前“知”很容易实现,而对于“行”则较难达成。这就要求,在实施专业培训中应在保留传统培训形式的同时,还应该促使档案管理人员在本质岗位中建立起学习效应。这种基于“干中学”的学习效应,便能实现“行”的要求。(4)完善知行统一模式下的评价。完善知行统一模式下的评价便在于,需要根据“知”和“行”分别构建起评价指标,并能分别评价出档案管理人员的工作效果。为此,这里就需要从知识性测试和岗位工作效果等两个方面来完成。对此,需要引起同行的重视。

以上四个方面对档案管理专业培训的途径构建,同样适用于其它类型的档案管理需要。可见,不管怎样都需要使档案管理与新时期的要求相结合,并在此基础上建构起专业培训的途径来。

四、实证分析

2014年3月27日,南方电网某县级供电公司2013年度人力资源档案整理归档工作圆满完成。

为完善人力资源档案管理,公司采取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方案。优化人资档案管理制度,增强人资档案的动态性和真实性。建立和完善档案材料的传递、登记制度,实现动态管理和考核,运用信息技术,及时对遗漏丢失的材料进行检索,及时查找补救,确保档案材料的完整性。

加强人资档案管理人员队伍的思想建设和业务水平,拓宽档案管理人员的知识领域,使其能够适应新的、更高要求的档案管理工作。同时,增强档案管理人员的服务意识,积极主动地与各部门沟通、协作,从而能够及时有效地获得各种信息,更好地为公司人力资源管理和为高层的决策提供服务。

五、结语

本文认为,需要结合新时期对企业的要求来完善对档案管理人员的培训。具体的新途径包括:深化对档案管理价值的认识、结合管理价值设立培训目的、建立知行统一下的培训模式、完善知行统一模式下的评价。最后,本文权当抛砖引玉之用。

参考文献

人事档案用途例9

档案是人类记忆的基石,是人类生活发展的纽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的解释,档案是指过去和现在的国家机构、社会组织和个人在社会实践活动中直接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各种不同形式的历史记录。因此,档案在人们的社会实践中直接形成并被有意识地保存下来,其目的在于满足档案利用者对档案信息资源的利用需求,只有档案广泛地被需求者所利用,为社会创造出更多的物质与精神文化财富,才实现档案的价值。进入电子网络时代的今天,电子档案利用的需求与纸质档案利用的需求,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因此从两者利用需求的共性与差异进行系统地的比较,对建立与发展档案信息网络信息共享有重大意义。

一、电子档案利用与纸质档案利用的需求共性

以档案的本质作比较,档案利用者对档案利用需求都是对档案价值的实现。因此,从档案利用者的角度分析电子档案利用与纸质档案利用两者仍有相似的特征。

(一)档案利用需求的社会性与层次性

随人类文明程度的提高和对档案利用需求的增长,档案的利用渗入到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从档案利用的内容与形式来看,纸质档案利用与电子档案利用的需求,主要体现档案利用需求的社会性与层次性。

一是档案利用需求的社会性。国际档案理事会主席王刚同志指出:“无论是对社会的纵向发展或横向联系,档案馆所拥有的档案都称得上是维系的纽带和联系的桥梁,档案贯穿着人类文明的始终,档案渗透于人与人的各种关系之中,只要人与人的关系存在,就会有档案存在。”因此,档案利用需求的社会性,体现在具有广泛的社会作用和社会价值。档案利用需求的社会作用,在于实现信息资源社会共享和促进社会进步的历史进程中,电子档案利用与纸质档案利用都发挥着积极的作用。档案利用的社会价值,在于档案利用信息资源的原始记录性,都为将来的工作提供了借鉴。二是档案利用需求的层次性。从利用档案信息的形式来看,档案利用者的需求具有层次性。其在于档案利用者所从事的职业不同,需求的档案信息内容也不相同,有的档案利用者需求的是一次档案文献信息,有的需求二次档案文献信息或三次档案文献信息。一般说来,需要解决某些具体问题而查找真凭实据的,表现为对一次档案文献信息的需求;需要完成某些研究任务或了解某一方面、某一地区的大致情况而查找参考依据的,表现为对二次或三次档案文献信息的需求。

(二)档案利用需求的多样性与动态性

一是档案利用需求的多样性。电子档案利用与纸质档案利用的需求,受其自身的职业、素质和爱好等的不同而显现出千差万别。档案利用者需求可以划分为许多种类,如:根据需求表达与否,可分为表达的和未表达的需求;根据需求和客观要求是否一致,可分为实际需求和非实际需求;根据需求表达方式,可分为主题和指名需求;根据档案利用者的不同类型,还可分为管理人员,科研人员和公民个人需求等。档案利用者需求的多样性,与社会发展水平和人们生活的文明程度有着密切的联系。社会越发展,社会所拥有的职业越多;生活文明程度越高,人们的爱好会越多,爱好的层次会越高,也就更加多样化。二是需求的动态性。档案利用者需求随着时间、地点、条件的变化而变化。档案利用者需求的满足方式和水平,是由其所处的历史条件所决定的。随着社会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档案工作的服务对象和档案利用需求都会发生变化,表现出一定的动态性。

(三)档案利用需求的重复性与可诱导性

一是档案利用需求的重复性。档案利用者利用档案的需求往往不只产生一次,档案利用者的需求满足只是相对的、暂时的,原有的需求满足了,又会产生新的利用需求。只要具备一定的条件,档案利用需求就会多次重复出现。二是需求的可诱导性。档案利用需求的可诱导性,主要对档案利用者的需求进行引导和调节。例如,社会和档案部门本身加强档案宣传工作就能影响档案利用者的需求发生变化和转移,使某些潜在的欲望变为明显的行动。若改变档案利用的政策和环境,也能影响档案利用者的需求发生变化和转移。如使某些不能利用的档案变为可以利用,使利用不方便变为方便等等。档案利用者需求的可诱导性,是以档案利用的巨大潜力为基础的。这种潜力表现为档案信息资源具有巨大的潜力,又表现为档案利用者的需求具有巨大的潜力。

二、电子档案利用与纸质档案利用的需求差异

无论是电子档案还是纸质档案其目的就是要充分发挥档案的利用,两者都是为社会的利用者提供服务的。但从两者对档案利用者的需求影响上作比较,电子档案利用与纸质档案利用的需求差异有:

(一)档案利用需求载体的差异

从档案利用需求的载体上比较,电子档案利用与纸质档案利用有明显的差异。我国自有文字以来,形成甲骨、竹简、石刻、贝叶、纸质,直至今天的文字、图片、声像、缩微品等档案,无论用什么样的技术和方法,当把具有长期保存价值的信息刻录与载体后,形成档案就可以脱离其技术和方法而独立存在。人们不依靠任何技术而能识别档案的内容、载体、结构形式,而档案的内容一旦形成相互关系后就永远无法分离。可见,载体和结构的形式已成为档案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载体的档案只要避开天灾人祸,遵循管理和保护的要求,就能达到长期保存,这就所谓纸质档案利用的载体。任何电子档案当使用技术和设备将具有长期保存价值的信息记录于存储载体后,就永远离不开这种技术和设备了,也不能离开这种生存的特殊环境条件而单独存在。电子档案利用的需求,其载体是通过计算机系统识别处理,并按一定格式储存在磁带、磁盘或光盘等介质上,在网络上传送的数字代码序,是一种数字利用记录,利用者需要依附在计算机上读取。

(二)档案利用需求方式的差异

纸质档案利用方式的需求,档案利用者必须亲自到档案馆(室)检索,需要通过人力去翻阅、查找,档案检索显较烦琐,工作量较大。纸质档案制作检索工具的利用界面突出单一性,档案利用检索需要翻阅页面量较大。电子档案利用需求的检索,是以计算机读取为介质的利用需求方式,在计算机上进行,通过网络传输实现快捷查找与检索所需要利用的档案,不用上档案馆(室)文档室可查找和检索到需要档案资料,检索界面操作快、方便。

(三)档案利用需求原始属性的差异

档案利用的价值,在于档案原始属性的真实性。这种原始属性表现在档案的利用的需求内容上和档案利用的需用求形式上。纸质档案利用需求的原始属性,始终有草稿与印稿之分,有正本与副本的差异。正是如此,纸质档案利用的需求体现档案原始记录性和凭证作用的内容与形式特征的特点。如当事人的亲笔手稿、领导者的亲笔签署等表现出原始性,而具有法律凭证的作用。电子档案利用需用求的原始属性,其从电子文件起草、修改、印发到形成电子档案都在计算机上进行,要体现档案利用的原始记录性特征已不复存在。正是电子档案易于修改和改动后可以不留任何痕迹的特点,对其原件的界定难于实现;由于电子档案的内容不仅易于变化,而且失去了固定的形式。电子档案往往可在电子计算机存储器上或转换成硬拷贝保存或复制转发送,无法区分其中哪个是“原件”和“复制件”,是否具有法律凭证作用等,便成为档案界的一系列新课题。

(四)档案利用需求途径的差异

纸质档案利用的需求,主要通过档案机构采取提供档案原件或档案副本、复制品以及档案信息加工品。其需求途径有两方面:一是提供利用档案阅览服务。这种满足档案利用者的途径特点是传播途径单一、传播速度缓慢。当然这种提供档案阅览服务的途径也不利于档案原件的保护。同时纸质档案是直接提供利用,会加速档案受损程度,其又无形中扩大了档案利用者原始利用范围,即由于档案成卷的装订,使得档案利用者在查找阅览其所需要利用的档案材料的同时,也获得了浏览其他与利用范围无关的档案的机会。二是档案展览与陈列服务。这种档案提供利用途径,是纸质档案管理部门通常通过介绍档案馆(室)藏中有关档案内容的一种服务方式,其直观性强,但展览内容的更新速度较慢,其还包含如档案外借服务、档案咨询服务等提供利用途径。电子档案利用的需求途径,借助了中间媒介物——电子计算机与网络,档案利用信息传播的途径显多元化。其特点突出表现信息传播速度的加快和信息量的增长,实现档案利用信息的共享。档案收藏部门应用计算机技术来进行档案利用管理活动,形成各种各样电子化的档案信息资源。在提供满足档案信息需求和利用档案信息上,档案利用管理部门与档案利用需求者,实现了一种无形的虚拟的档案利用实践活动。电子档案利用的电子网络的传输,能够迅速根据档案利用者的需求,多途径、多角度迅速而准确地查找到所需要的档案或档案相关信息,满足档案利用者可能出现的深度需求;档案利用需求者,又不必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来进行信息、文件的查找、索取和归还。

档案资源的社会共享,是当今电子时代“档案信息高速公路”的热门话题,也是建立与发展“档案信息网络”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我们档案管理部门以社会信息化为依托,借鉴纸质档案利用的需求与电子档案利用的需求各自优势互补,整合档案资源创新管理模式,实现电子档案需求利用质的飞跃,正是我们探索纸质档案利用需求与电子档案利用需求的共性与差异的根本所在。

参考文献

人事档案用途例10

中图分类号:G271.6 文献标识码:A

On University Archives Staff Burnout Phenomenon

SUN Lili

(Zhejiang University Archives, Hangzhou, Zhejiang 310028)

Abstract Burnout is a psychological state and behavior of individuals in the long-term work stress generated by the individual's work and life have a negative impact on job burnout phenomenon archivists also seriously affect the conduct archival work. From the archives of occupational weary and causes of performance aspects, propose effective measures.

Key words archives staff; burnout; countermeasures

1 职业怠倦的内涵

职业倦怠是个体在工作压力下产生的身心疲劳的状态。美国心理学家弗登伯格于1974年首次描述并界定职业倦怠(burnout),他认为职业怠倦是一种最容易在助人行业中出现的情绪性耗竭的症状,由于工作强度过高并且无视自己的个人需要所引起的疲惫不堪①的状态。

笔者认为, 职业倦怠是个体在从事自己本职工作时付出太多情感和精力却得不到相应的价值认可,特别是面对工作压力时产生的情绪耗竭并且经常感到身心俱疲,导致对工作产生的消极状态及低成就感。

2 高校档案工作人员职业怠倦表现及产生原因

玛诗勒认为,职业倦怠有三个核心特征:情绪衰竭、非人性化及低个人成就感。高校档案工作人员的职业怠倦主要表现在态度、情感和自我工作评价上,其具体表现为:对工作丧失热情,常常感到筋疲力尽,容易情绪极动、烦躁;对自己的工作成果和评价缺乏认同感,经常妄自菲薄,工作态度消极、服务质量下降,工作效率低、缺乏主动性,对前途感到无望。这种消极、否定的情绪、态度和评价,不利于员工发挥档案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影响工作的开展。

Maslach和Leiter于1997年提出了职业倦怠的工作匹配理论,他们认为,员工与工作在工作负荷、控制、报酬、社交、公平及价值观冲突六方面越不匹配,就越容易出现职业倦怠。高校档案工作人员产生职业倦怠主要有以下原因:

2.1 工作超负荷、工作压力过大

档案人员主要负责收集、整理、保管和提供利用常规档案、特种档案及人事档案,并进一步对档案的有效资料进行编研。随着近年来高校对文化的重视程度,档案收集、利用、编研工作也大幅度增加,一定程度上加大了档案人员的工作力度,加重档案人员的工作量,超过了个人的承受程度。同时,高校对档案人员的从业资格、职业目标要求越来越高,对档案人员的专业职称提升也越来越严格,这些也是造成其压力过大,产生职业倦怠的重要原因。

2.2 内部资源分配不均、发展机会欠缺

目前档案工作者普遍认为在经费投入方面不足,即使投入了经费,大多数档案馆领导更倾向将经费投入到对档案的编研工作及对名人档案的收集中。高校档案馆更加重视名人档案给本馆及自身带来的名利,而忽视对常规档案的收集、整理工作,特别是对办公条件经费投入较少,整理人员往往办公及操作集中在一件库房内,也造成了从事档案常规工作人员的心理不平衡。档案人员在高校中属于专业技术人员,其在职业生涯发展过程中,难度大于图书馆等人员,学校每年职称评审通过率也低于其他部门的专业技术人员。

2.3 社会地位不高,缺乏社会认可

随着高校对文化建设的重视,档案工作有了重要发展,但是大多数人仍没转变对档案工作人员的认识,对档案工作缺乏认可,仍认为档案馆是“养老部门”,是简单的收藏利用工作,认为进入档案馆工作的高学历人才是小材大用。档案人员在收集常规档案、人事档案的过程中,需要学校各院系、各单位、各部门的配合,然而大多数负责人员平时档案意识淡薄,在归档的时候出现缺乏应有的材料,及不配合的状态,档案人员往往出现求人办事的现象,严重影响档案收集工作,打击档案工作人员的积极性。档案人员在提供对外服务的过程中,为档案利用者提供了认证等各种有价值的信息,帮助他们解决社会报酬、档案遗失、研究困境等问题,但是仍有大部分利用者对档案人员不尊重,认为理所应当。这些现象都造成档案人情绪和心理的失落感,成为高校档案人员产生职业倦怠的重要原因。

3 避免或消除档案人员职业怠倦的对策

3.1 减轻工作压力,提高档案人员的业务水平

压力是心理压力源和心理压力反应共同构成的一种认知和行为体验过程,适当的压力能够有效的激励个体积极的状态,过多的压力容易使个体产生挫败感,因此要消除档案人员的职业厌倦感,必须采取措施合理分工,推广先进高效的管理方法采取有效的管理手段,利用现代化手段提高工作效率,减轻档案人员的工作压力。

职业倦怠很多情况下是一种本领恐慌,②努力提高档案人员的业务技能,是避免或消除档案人员产生职业倦怠重要途径。要有针对性的开展档案基础知识和技能培训,利用档案数字化和现代信息化的手段,提高档案人员的信息处理能力,合理配置人才资源,增加档案人员外出学习和进修的机会,多途径提高档案人员的业务水平。

3.2 增加经费投入,实行轮岗制度,合理配置资源

合理足够的经费是保障档案工作顺利进行的保障,也是档案工作人员进行研究、提高技能的重要保障。长期从事某一项工作,往往会失去新鲜感,很容易造成职业怠倦。档案馆可以根据工作人员的个人兴趣、能力与岗位需求相匹配,制订具体的计划和目标实行轮岗,为员工提供一个提高自身能力的机会,同时能够避免个体在某个岗位上工作时间过长而缺乏活力及消极的工作状态。档案管理人员要合理配置资源,重视常规档案的整理、收集、保管利用工作,加大对常规工作的重视力度,解决档案人员工作的基本难题,创造有利于档案工作的环境,积极促进档案人员在科研方面的发展。

3.3 提高档案人员的认可度,使档案工作人员获得成就感

避免档案人员职业倦怠现象的发生,更要提高档案人员的社会地位,必须构建有利于档案发展的大环境,提高档案人员的社会地位。高校档案工作应该受到全校的重视,校领导和档案部门领导要加强对档案工作的领导,③协调好档案部门与其他部门的关系,全校重视档案的发展,通过多种途径和方法提高档案人员的社会地位。

成就感是个体在完成一件事情或从事一项工作时,为自己所做的事情感到愉快或成功的感觉,而职业工作时个体实现自我价值获得成就感的主要途径。获得认可和成就感是自我实现需要的重要体现,提高档案工作人员的认可和成就感,就是对档案人员在收集、整理、保管、提供利用档案等工作或者取得进步时给予肯定及尊重,重视其职称职务、工资津贴、资源分配等方面的发展,使档案人员获得认同感成就感,以避免职业怠倦的发生

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