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财务报表资产质量分析模板(10篇)

时间:2023-06-16 16:46:24

财务报表资产质量分析

财务报表资产质量分析例1

背景资料

我国2006年颁布的新会计准则是一个比较庞大的系统,包含1项基本准则、38项具体会计准则及其应用指南说明。在这三层次的会计准则体系架构中,关于财务报告的准则就有《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现金流量表》、《中期财务报告》、《关联方披露》、《财务报表列报》、《合并财务报表》、《分部报告》、《金融工具列报》等八项。前四项是原来就有的,此次作了重大修改,后四项是此次新增的。这八项关于财务报告的具体准则差不多占了整个具体会计准则的五分之一,形成了较为规范完整的财务报告体系。那么,新会计准则对财务报告的分析有何影响?新会计准则框架结构下,如何理解财务报告的内涵、从而进行财务报告的分析?这是值得大家深入思考的。

一、新会计准则对财务报告分析的双重影响

新会计准则对财务报告分析具有双重影响。一方面,新会计准则对公司财务信息的确认、计量和披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财务报告分析提供了更多的原材料,比如:《无形资产》准则将企业的研究与开发支出区别对待,允许开发支出予以资本化,财务分析人员因而可以得到上市公司开发阶段的具体数据,便于分析科技及创新类企业的业绩及现金流,提高这类公司的估值水平;另一方面,因为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引入和公允价值的难以取得,无法杜绝上市公司虚假信息的可能性,这不仅加大了分析难度,同时也有可能使分析结论的准确性受到影响。

二、新会计准则下财务报告的内涵

(一)财务报告的目标是受托责任观和决策有用观的融合

《基本准则》第四条指出:财务会计报告的目标是“向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提供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会计信息,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有助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作出经济决策”。这是一种双重的会计目标,是受托责任观和决策有用观的融合。该目标在重视财务报告保护投资者利益的同时,强调财务报告决策有用性;在突出财务报告内容质量的同时,还必须把财务报告披露形式的质量放在显要的位置。这是一种高质量会计准则理念对财务报告质量的要求。

(二)会计理念的变化导致报表地位的改变

新准则中的多项准则,比如:《基本准则》中关于收入和费用要素的定义、《或有事项》准则关于预计负债的确认、《所得税》准则关于资产负债表债务法的运用等均以“资产负债观”的理念来规范某类交易或事项,即:先定义该类交易或事项产生的相关资产和负债,或者说,先确认和计量该类交易或事项的产生对相关资产和负债造成的影响,然后再根据资产和负债的变化来确认收益。这表明我国的会计理念已从“损益观”向“资产负债观”转变,

从而改变了以前重利润表轻资产负债表的理念,更加看重资产负债表和现金流量表所描述的企业财务状况。

(三)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引入导致利润表体现出了全面收益观

新准则采用公允价值计量的经济事项主要有:金融工具、投资性房地产、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债务重组、非货币性资产交易、生物资产、政府补助等。比如:对于交易性金融资产,初始确认时按照公允价值计量,期末按照公允价值对金融资产进行后续计量,公允价值的变动计入当期损益,并体现在利润表上,这使得利润表体现了全面损益。

(四)合并报表理论从侧重母公司理论转为侧重实体理论

《合并财务报表》准则对合并报表范围的确定以控制为基础,更关注实质性控制。在合并资产负债表中把“少数股东权益”项目作为所有者权益的组成部分(原规定列在负债与所有者权益之间);在合并利润表中将“少数股东损益”作为净利润项目的组成部分,在净利润项目下列示(原规定利润总额扣减少数股东损益后列示净利润)。这样将增加合并报表的资产和权益、收入和利润,对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具有较大的影响。

通过以上阐述,笔者认为:依据不同观念编制的财务报告所提供的信息类型及信息含量存在着差别,那么对财务报告的分析内容和方法也应该有相应的变化。

三、新会计准则下对财务报告分析内容和方法的思考

新会计准则下财务报告的内涵发生了巨大变化,新会计准则对财务报告的分析有双重影响。相应地,对财务报告分析的部分内容和方法应该有所变革。

(一)结合基本面将会计政策选择分析作为首要分析步骤

会计政策的选择形式上表现为企业会计过程的一种技术规范,但其本质却是经济和政治利益的博弈和制度的安排。新会计准则给予了企业较多的职业判断空间,公司管理层的会计政策选择对财务报告的形成有很大的影响。分析财务报告时,应该结合宏观基本面将分析、评价公司会计数据反映经济现实的程度以及执行会计政策的正确性作为首要分析步骤,分析公司运用会计政策灵活性的性质和程度,确定是否调整财务报告的会计数据,以消除由于采用了不恰当的会计方法而造成的扭曲,为高质量的财务报告分析做好准备工作。

如何实施会计政策选择的分析呢?笔者认为最重要的是分析程序,程序如下:1.辨明关键的会计政策;2.评价会计灵活性;3.评价财务会计战略;4.评价会计信息披露的质量;5.辨明潜在亏损;6.消除会计扭曲。

(二)挖掘新的财务比率指标,增加风险管理策略和财务预警分析

目前,财务比率基本上有四种类型:第一种比率概括了公司某一时点财务状况的某些方面,是两个“存量”项目的对比,通常称为资产负债表比率;第二种是损益表比率,概括了公司一段时间经营成果的某些方面,将利润表的一个“流量”项目与另一个“流量”项目作比较;第三种比率反映公司的综合经营成果,是将利润表中的某个“流量”项目与资产负债表的某个“存量”项目作比较,称为损益表与资产负债表比率;第四种是基于现金流量表的比率,特别关注收益与营业活动现金流量提供的公司收益质量方面的信息。

在新准则下如何挖掘新的财务比率指标,进而通过财务比率进行分析,有待大家的进一步思考。比如:《财务报告列报》准则中,企业的资产和负债根据判断标准区分为流动资产(负债)和非流动资产(负债),并给出了明确的分类标准。企业持有的金融资产划分为交易性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的投资、应收款项以及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企业的负债划分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负债和其他金融负债。同时《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准则规定,交易性金融资产期末按公允价值计量(而不是现在采用的成本与市价熟低法),公允价值的变动计入当期损益,在利润表中单独列示为“公允价值变动净收益项目(净损失以‘-’号填列)”。试想,如果把利润表中“公允价值变动净收益或净损失”项目与“净利润”项目作比较,计算出公允价值变动净利润率,考察公允价值变动对净利润的贡献,或者把资产负债表中的平均“交易性金融资产”项目与利润表中“公允价值变动净收益或净损失”项目作比较,计算出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率,这些都应该是可以的,但是如何判断指标的信息含量呢?这些指标是越高越好,还是越低越好?“公允价值变动净利润率”越高,代表公允价值对净利润的贡献越大,但同时意味着损益波动性大,市场风险高,因为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企业是没有办法左右的。交易性金融资产的风险管理评价指标、管理策略和财务预警分析体系还有待大家进一步探讨。

(三)强调分部报告在财务报告分析中的地位和作用

《分部报告》准则推出后,对分部报告进行分析无疑是必要的,但是财务报告信息使用者,甚至证券分析师对企业分部报告的分析,如果仍然停留在传统的行业分析和地区板块分析上,可能就不能满足需要,甚至得出错误的判断。分部报告分析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过程,对分部的分析主要是为了评价企业整体的风险和报酬,分析方法除了以比较分析法和因素分析法为主外,还应结合各分部所处行业的发展趋势、区域经济条件、产品生命周期、主要客户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甚至国内外的政治发展情况等各种因素,以确定这些环境因素对各分部发展前景及整个企业的预期报酬与承担的风险产生的影响。如何从分部报告披露的信息中,更清楚地了解企业的业务模式,取得归属于各业务的数据,从而建立盈利预测模型,对公司业绩进行更准确的预测来降低投资风险,值得大家思考。

(四)关注合并报表在集团财务管理中的作用

合并会计报表与个别报表相比,在编制基础、编制方法、信息含义等诸多方面的特殊性,使合并财务报告的分析有其独特之处。比如:一般情况下,一个公司的负债能力依据其自有资本、还款可能性和提供的担保而定。但是企业集团在负债能力上具有杠杆效应。这种杠杆效应产生控股使企业规模日益庞大并形成一个金字塔式的控制体系,这种一层一层连锁控股导致多次运用同样的永久资本、同样的不动产而取得不同的借款,从而导致负债的可能增加,对其控制的资产和收益发挥很大的杠杆作用。显然,企业集团财务报告分析的任务之一是通过合并报表,结合对母公司、子公司单个报表的分析,有效利用这种资金金字塔杠杆效应,并密切关注由此可能出现的财务风险。因此,就拥有数家被投资企业而本身又为经营实体的母公司而言,决策所依据的会计信息是个别报表还是合并报表?哪些方面的决策依据合并报表?哪些决策依据母公司本身的报表?合并报表在集团财务管理中能够起到哪些作用?以上这些都值得大家深入思考。

(五)突出战略分析的内容和方法

财务报告分析有其固有的缺陷,何况财务报告分析仅仅是企业战略分析的必要步骤,应该在进行财务报告分析的同时,结合企业的客户维度、内部业务流程维度、企业成长维度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系统的分析,辨明关键动因和商业风险,从而对具有战略重要性的领域作全方位的思考,以保持经营战略的一致性。

(六)分析方法

在继续使用趋势分析法、结构分析法、财务比率分析法的基础上,可以找寻更多的方法将其运用到财务报告分析中来。比如时间序列法。时间序列分析是将某一现象所发生的数量变化按时间的先后顺序进行排列,以揭示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一现象的发展规律,从而预测现象发展的方向及其数量的方法。20世纪70年代兴起的实证会计研究就是利用这一方法,得出许多令人信服且有意义的结论。目前,实证会计研究方兴未艾,预示着时间序列分析法在财务报告分析中的前景是光明的。

财务报表资产质量分析例2

现行的财务报表分析主要是依据企业三大财务报表,通过对报表中的数据进行分析,运用比率分析、比较分析、趋势分析等方法,判断一个企业的盈利能力、偿债能力、营运能力及发展能力。随着经济的发展,传统分析方法的局限日益凸显,财务报表信息的不真实,出于各种动机形成的财务报表粉饰现象的屡屡发生,如果对企业财务报表只停留在简单的比率分析,就很容易导致投资决策的失误。当今财务报表分析中存在财务报表信息利用不充分、现金流量分析重视不够、缺少收益质量分析、更缺少对企业行业背景分析等诸多问题。为此进行企业财务报表的深入分析至关重要。本文将结合某钢铁公司2011、2012两个年度的财务报表数据,谈谈如何进行财务报表的深入分析。

二、公司概况与行业背景

该公司为经营业绩较为良好的钢铁有限公司,成于2002年3月21日,注册资本15100万,主营钢铁产品以及相关副产品、化工产品、汽车配件等,属于唐山地区中型钢铁企业。坏账损失采用直接转销法核算,存货按加权平均价核算,长期投资按成本法核算;固定资产折旧采用直线法计提。

近年来由于国内经济形势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国内钢铁企业的生存状况艰难,需求萎靡,盈利下滑,2012年由于宏观经济低迷,我国钢铁企业亏损面、亏损额较2011年大幅上升,资产负债率高,整个行业信用状况、经营状况趋于恶化。

三、财务报表分析案例讨论

1.主要指标的一般分析

下面选取几个主要指标做具体指标一般分析:

流动比率分析:流动比率是流动资产比流动负债,国际公认标准为2。我国较好的比率为1.5倍左右。不同的行业其标准大小可能有所不同,钢铁行业的流动比率一般为1比较正常。该公司的流动比率都达到1,说明短期偿债能力较好。

速动比率分析:速动比率是速动资产与流动负债总额之比,速动资产指流动资产中去除了变现能力较差的存货后的资产。它反映的是企业几乎可以立即用来偿付流动负债的流动资产是流动负债的多少倍。该指标的国际公认标准为1。结合我国钢铁行业具体特点,速动比率一般为0.4-0.6。该公司两年都达到0.5以上,说明短期偿债能力处于行业平均水平。

资产负债率分析:资产负债率是负债总额与资产总额之比。钢铁行业一般在60%左右,该公司连续两年的资产负债率70%,负债过度,财务风险加大,长期偿债能力不强。

综述所述,该钢铁公司短期偿债能力还行,但长期偿债能力较差。

毛利率分析:毛利=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毛利率=毛利/主营业务收入。通过对宝钢、首钢、武钢、沙钢、鞍钢等七家公司毛利率计算,得出平均毛利率2011年为8.35%,2012年为6%。该钢铁公司的毛利率分别为5.91%、5.79%,两年毛利率都低于七家钢铁公司的平均值,表明公司盈利能力不强,而且处于下降趋势。

2.财务报表的深入分析

(1)偿债能力的深入分析

从流动比率及速动比率指标显示,短期偿债能力还可以,下面我们结合资产负债表做结构及项目的质量分析,进一步揭示该公司的资产质量及偿债能力。

(2)流动资产的结构分析

流动资产结构分析表中,存货占48%的比重,属于正常水平;但速动资产中的其他应收款所占比重较大,它是企业除应收账款、应收票据、预付账款等以外的其他各种应收暂付的款项,是由非购销活动产生的应收债权。两年占用资金量明显高于应收帐款、应收票据的合计,这是非正常现象,应进一步结合会计报表附注详细分析。

(3)非财务信息分析

从报表附注来看,首先企业的其他应收款呈上升趋势,增速减缓而且其占流动资产和总资产的比重也呈下降趋势。但从账龄来看,企业一年以内的其他应收款占61.4%,比例有所下降,三年以上的其他应收款占38.6%,比例有所上升,有粉饰利润和转移销售收入偷逃税款的可能。其次存货构成项目分析可知,原材料比重较2011年下降了18.59%,产成品增加了90.18%,并且2012年的产成品占存货总额的42.52%,可知企业有大量产成品存货积压,在钢铁行业不景气的大环境下,会降低流动资产的变现能力。由于存货、其他应收款是企业流动资产或速度资产的主要构成项目,而且从数量上及账龄分析上都存在变现问题,因此表明该公司的偿债能力不强。

(4)资产质量分析

对占流动资产比重最大的存货资产进行质量分析,应从盈利性、变现性、周转性三个方面重点分析。盈利性分析是通过对存货毛利率走势进行分析,该公司两年的存货毛利率分别为21.75%、23.89%,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企业在存货项目上的获利空间,意味着企业的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有所提升。该公司存货周转率是上升的趋势,但还应分析其在钢铁行业中位置。变现性前面结合报表附注中存货的构成进行了分析,其变现能力减弱,总体上讲该钢铁公司存货质量不高。

通过对财务报表的深入分析,反映出该公司流动资产质量不高,严重地影响了公司的偿债能力,在高负债水平的条件下,无疑是一个危险的信号。

2.获利能力的深入分析

以毛利率为例说明指标的影响因素分析。通过对各项财务信息的考察分析,认为毛利率下降的原因在于虽然2012年企业的主营业务收入和主营业务成本均有所增长,但成本的增长幅度大于收入的增长幅度,说明企业的主营业务并未给企业带来更多的利润。

(1)主营业务收入的质量分析

首先2012年主营业务收入增长将近25%,说明企业的商品销售状况有转好趋势,但是由资产负债表分析可知:2012年比2011年应收票据增长了60.77%,应收账款增长了229.5%,收入的增长率与应收账款的增长率不配比。其次结合现金流量表计算两年的现金销售比率分别为86.05%、45.94%,是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率,从2012年看出企业有一半多的销售都未收现,表明主营业务收入质量差,企业的经营发展能力有待关注。

(2)主营业务成本深入分析

结合行业背景分析主营业务成本增长,首先源于受钢铁行业不景气影响造成矿石等大宗原燃料价格逐步攀升,特别是矿石定价模式的改变更加剧了这种趋势,其次是公司本身对主营业务成本控制不力所造成的。

综上所述,我认为对企业财务报表的分析应在传统的比率分析的基础上,增强三大报表间相关项目分析,利用非财务信息的分析来纠正财务分析的偏差,达到财务报表分析的预期目标。

参考文献:

[1]唐立.财务分析有窍门,抓住核心事半功倍[J].证券时报,2013.7.22

[2]宗声.论企业财务报表分析存在的问题及新思路研究[J].科技向导,2013,(9)

[3]张新民、钱爱民.财务报表分析[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财务报表资产质量分析例3

现代企业在应对市场竞争和完善内部治理的过程中,十分关注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尤其是财务分析已经成为企业的经营者和外部利益相关者了解企业经营管理活动和企业财务状况的重要途径。财务分析是企业针对公布的财务报表的分析,是对企业的财务报告等会计资料进行系统的、全面的分析,从而对企业过去一段时间内的经营状况和财务状况进行充分的分析掌握和评价。财务分析能够帮助企业的管理者了解企业过去的经营活动,反映当前的企业财务状况,为企业未来的经营决策提供有利的数据支持。企业财务分析对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企业财务分析的内容

企业财务分析是以企业的财务报表等资料为基础的分析。企业财务分析主要包括对企业偿债能力、企业资产营运能力、企业盈利能力、企业权益结构、企业资产分布状况和周转状况、企业利润目标完成情况的分析等。

第一,企业盈利能力的分析。通过利用财务分析方法分析企业的利润构成以及企业的盈利能力,从而帮助企业认清各项业务的贡献值,便于企业改善经营方向,调整业务结构以及改进业务模式,促进企业盈利能力提升。

第二,企业偿债能力的分析。通过对企业资产、负债、现金流以及盈利状况的分析,了解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和长期偿债能力。分析企业的偿债能力能够摸清企业所面临的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另外,通过对偿债能力分析,帮助企业利用财务杠杆,获得更大的投资收益。

第三,企业资产运营能力的分析。企业的营运能力可以从企业各项资产的结构、规模以及资产周转情况的变化来反映。分析企业的资产运营能力,可以帮助企业及时的掌握和改进企业资产的利用状况,促进企业的资产利用效率的提升,促进企业资产保值增值。

第四,企业筹资和投资能力。分析企业的筹资和投资能力是企业财务管理活动的重要内容。通过财务分析得出企业投资和筹资的合理程度,能够帮助企业选择合理的投资方向和筹资模式,促进企业投资和筹资活动的合理性,保证企业持续经营,有效的降低企业筹资和投资的风险。

第五,企业现金能力的分析。根据企业财务报表中现金流量表的数据信息,分析企业偿债能力、负债能力以及资产运营能力等,分析企业的现金流和资金周转率,提高企业资金的周转效率,促进企业现金能力提升。

二、财务分析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作用

1、科学的评价企业经营状况和财务状况,在企业经营决策中居于核心地位

通过财务分析,能够帮助企业的所有者和外部利益相关者有效掌握企业的经营状况和企业财务状况,为企业管理者和利益相关者的决策提供信息帮助。财务分析是对企业过去和现在的筹资活动、经营管理活动和财务管理活动进行分析,了解企业的盈利能力、资本营运能力、现金流量状况和偿债能力能进行有效的分析,对企业的管理者的管理活动和经营业绩进行评价。通过企业的财务分析能够有效地反映一段时间内企业的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及时地发现企业经营活动存在的问题并加以改进。通过分析财务报表和相关财务数据,能够客观地反映企业经营者对相关政策法律法规的执行情况,税金和利润完成以及上缴情况,从而加强对企业的监督。另外,财务分析还有一个重要作用,就是能够为企业未来的经营决策提供依据。通过财务分析,为企业的经营活动的决策者提供科学的、全面的财务状况、现金流量状况和企业经营状况,向决策人详细的解释企业财务报告的相关数据信息,对企业财务报告的数据资料和信息进行加工和整理,有助于企业决策者更好的掌握和利用企业的财务信息,保证企业决策制定的准确性。无论是企业的投资决策、营销决策、人才决策等,都离不开企业财务分析数据的支持。

2、为企业的债权人、投资者和利益相关者提供决策信息

企业的财务报告是对企业经营活动和财务状况的反映,企业的财务分析是依据财务报告和相关财务数据进行的科学的、全面的分析。企业的财务分析能够为企业的投资者、债权人和外部利益相关者做出正确的决策提供有利的数据信息。企业的投资者可以根据企业的盈利能力、偿债能力、现金能力的分析,对未来企业经营状况所存在的风险和收益做出科学的判断,从而有助于企业投资人做出正确的投资决策。现代企业的投资主体逐渐多元化,企业拥有大量的外部利益相关者,他们对于企业的财务状况和企业经营状况十分关心。因此,科学的、全面的财务分析,为各方面潜在的投资者和企业的债权人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持,帮助他们清楚地了解企业的经营状况和财务状况,有助于他们做出正确的投资决策。市场经济条件下,财务分析是满足各个利益相关者的需求的重要的分析方法。

3、财务分析能够为企业财务管理活动提供依据

财务分析是对企业财务报告及相关财务数据的分析。对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利润表的分析,为企业的财务管理活动提供重要依据,反映企业的财务综合实力情况,有助于企业改善财务管理水平。首先,对企业的资产负债表进行分析,有效地反映企业会计期末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情况。从而有效的反映企业的价值。资产负债表的分析帮助企业了解资产、负债在数量、结构、规模上的关系和变化,促进企业决策者做出优化结构、降低风险和提高经济效益的决策。企业的利润表反映了一定时期内企业的盈利能力和收益情况。通过对企业利润表的分析,考察企业的投资收益情况,分析企业获利能力以及盈亏状况,为企业未来经营决策和投资预算提供科学的预测。通过对企业现金流量表的分析,掌握企业在过去的现金的往来情况,掌握企业的资金周转率,从而反映企业的投资效率和资金使用效率,进一步反映企业的筹资和投资活动、经营活动等。企业财务分析能够有效改善企业的财务管理活动,促进企业财务综合实力的提升。科学的财务分析能够为企业的财务决策提供依据,帮助企业掌握成本支出情况,更好地控制企业成本。分析企业的筹融资渠道和成本,为企业的筹资决策提供重要的财务依据,帮助企业降低财务风险。对企业盈利能力和成本费用情况的分析,能够帮助企业找出企业管理活动存在的问题,改进企业生产经营流程,促进经营效益提升。

三、完善企业财务分析的对策建议

1、建立科学合理的财务分析制度

完善企业的财务分析,离不开科学合理的财务分析制度的规范和约束。当前,许多企业建立了相应的财务分析制度,但是依旧存在不完善的地方。因此,企业应该建立科学完善的财务分析制度。设立专门的财务分析岗位,并配备高素质的财务分析人员。明确企业财务分析工作的基本职责、内容以及目标,为企业的财务分析制定一定的质量要求。另外,通过建立科学的财务分析制度,促进企业财务分析工作无论是分析方法的选择、分析指标的确立以及参照物的选择,都有明确的、科学的、统一的标准,促进从根本上提高企业财务分析的能力。尤其是企业财务分析方法的选择,关系到企业的财务分析的质量,因此,财务分析人员应该充分的选取多种科学分析方法,对不同分析方法及其得出的结果进行比较,为企业提供有力的、建设性的财务分析报表,深入的分析企业财务状况,发现财务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为企业科学的决策当好参谋,以改善企业经营管理,提高企业持续经营能力。

2、提高财务分析依据资料的质量

现代企业日益重视财务分析的作用,企业的利益相关者十分重视企业财务分析报告的质量,这关系到投资者、债权人、外部利益相关者的决策质量。而企业的财务分析是依据企业的财务报告和相关财务会计资料分析的。因此,为了提高企业财务分析的质量,保证企业财务分析数据真实性和可靠性,必须提高企业财务分析依据资料的质量。首先,应该提高企业财务报告的时效性,加强对企业财务报告数据质量的审计和监督。完善企业财务报告制度,提高企业财务报告的质量,提高企业财务管理活动的真实性和客观性,防止出现财务报告失真、失效的现象。其次,应该完善财务报告披露制度。加大对企业财务报告信息的披露,促进企业财务报告披露的制度化和规范化,重点加强对事关投资者利益信息的披露,加强对财务报告的审计监督,促进企业财务报告数据的真实性、及时性和全面性。再次,应该完善企业会计工作和财务工作。加强对企业会计原始资料的真实性的监督,保证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的真实性,采取必要的强制措施,规范企业从财务会计活动,完善企业财务信息质量,保证企业财务分析依据数据资料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3、提高财务分析人员专业素质

企业的财务分析报告对企业经营管理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必须提高企业财务分析报告的质量。其中优秀的、高素质的财务分析人员对企业财务分析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企业应该择优选取高素质的财务分析人员,设置专门的财务分析岗位,对企业财务分析人员加强培训和教育,提高财务分析人员的数据分析能力和数据修正能力,提高对各种财务数据的识别能力,培养财务分析人员的综合分析能力,从而促进企业财务分析的全面性、科学性和有效性。另外,应该注重加强财务分析人员的道德水平考察,保证财务分析人员在工作中坚持客观、公正的立场。最后,应该加强对企业财务分析人员的监督和考核,充分保证财务分析工作科学、真实、客观。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现代企业治理结构的完善,企业日益关注财务数据信息在企业经营决策和财务管理活动中的作用,企业的财务分析工作已经成为企业经营管理决策的核心。因此在财务分析活动中,建立完善的财务分析制度,提高财务分析数据来源的真实性和可靠性,提高财务分析人员的素质水平,保证企业财务分析质量,为企业科学、合理的经营管理决策提供切实有效的信息支撑,促进企业经营管理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 李伟:企业财务分析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高等教育版),2009(S1).

财务报表资产质量分析例4

二、新会计准则下财务报告的内涵

(一)财务报告的目标是受托责任观和决策有用观的融合

《基本准则》第四条指出:财务会计报告的目标是“向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提供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会计信息,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有助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作出经济决策”。这是一种双重的会计目标,是受托责任观和决策有用观的融合。该目标在重视财务报告保护投资者利益的同时,强调财务报告决策有用性;在突出财务报告内容质量的同时,还必须把财务报告披露形式的质量放在显要的位置。这是一种高质量会计准则理念对财务报告质量的要求。

(二)会计理念的变化导致报表地位的改变

新准则中的多项准则,比如:《基本准则》中关于收入和费用要素的定义、《或有事项》准则关于预计负债的确认、《所得税》准则关于资产负债表债务法的运用等均以“资产负债观”的理念来规范某类交易或事项,即:先定义该类交易或事项产生的相关资产和负债,或者说,先确认和计量该类交易或事项的产生对相关资产和负债造成的影响,然后再根据资产和负债的变化来确认收益。这表明我国的会计理念已从“损益观”向“资产负债观”转变,

从而改变了以前重利润表轻资产负债表的理念,更加看重资产负债表和现金流量表所描述的企业财务状况。

(三)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引入导致利润表体现出了全面收益观

新准则采用公允价值计量的经济事项主要有:金融工具、投资性房地产、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债务重组、非货币性资产交易、生物资产、政府补助等。比如:对于交易性金融资产,初始确认时按照公允价值计量,期末按照公允价值对金融资产进行后续计量,公允价值的变动计入当期损益,并体现在利润表上,这使得利润表体现了全面损益。

(四)合并报表理论从侧重母公司理论转为侧重实体理论

《合并财务报表》准则对合并报表范围的确定以控制为基础,更关注实质性控制。在合并资产负债表中把“少数股东权益”项目作为所有者权益的组成部分(原规定列在负债与所有者权益之间);在合并利润表中将“少数股东损益”作为净利润项目的组成部分,在净利润项目下列示(原规定利润总额扣减少数股东损益后列示净利润)。这样将增加合并报表的资产和权益、收入和利润,对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具有较大的影响。

通过以上阐述,笔者认为:依据不同观念编制的财务报告所提供的信息类型及信息含量存在着差别,那么对财务报告的分析内容和方法也应该有相应的变化。

三、新会计准则下对财务报告分析内容和方法的思考

新会计准则下财务报告的内涵发生了巨大变化,新会计准则对财务报告的分析有双重影响。相应地,对财务报告分析的部分内容和方法应该有所变革。

(一)结合基本面将会计政策选择分析作为首要分析步骤

会计政策的选择形式上表现为企业会计过程的一种技术规范,但其本质却是经济和政治利益的博弈和制度的安排。新会计准则给予了企业较多的职业判断空间,公司管理层的会计政策选择对财务报告的形成有很大的影响。分析财务报告时,应该结合宏观基本面将分析、评价公司会计数据反映经济现实的程度以及执行会计政策的正确性作为首要分析步骤,分析公司运用会计政策灵活性的性质和程度,确定是否调整财务报告的会计数据,以消除由于采用了不恰当的会计方法而造成的扭曲,为高质量的财务报告分析做好准备工作。

如何实施会计政策选择的分析呢?笔者认为最重要的是分析程序,程序如下:1.辨明关键的会计政策;2.评价会计灵活性;3.评价财务会计战略;4.评价会计信息披露的质量;5.辨明潜在亏损;6.消除会计扭曲。

(二)挖掘新的财务比率指标,增加风险管理策略和财务预警分析

目前,财务比率基本上有四种类型:第一种比率概括了公司某一时点财务状况的某些方面,是两个“存量”项目的对比,通常称为资产负债表比率;第二种是损益表比率,概括了公司一段时间经营成果的某些方面,将利润表的一个“流量”项目与另一个“流量”项目作比较;第三种比率反映公司的综合经营成果,是将利润表中的某个“流量”项目与资产负债表的某个“存量”项目作比较,称为损益表与资产负债表比率;第四种是基于现金流量表的比率,特别关注收益与营业活动现金流量提供的公司收益质量方面的信息。

在新准则下如何挖掘新的财务比率指标,进而通过财务比率进行分析,有待大家的进一步思考。比如:《财务报告列报》准则中,企业的资产和负债根据判断标准区分为流动资产(负债)和非流动资产(负债),并给出了明确的分类标准。企业持有的金融资产划分为交易性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的投资、应收款项以及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企业的负债划分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负债和其他金融负债。同时《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准则规定,交易性金融资产期末按公允价值计量(而不是现在采用的成本与市价熟低法),公允价值的变动计入当期损益,在利润表中单独列示为“公允价值变动净收益项目(净损失以‘-’号填列)”。试想,如果把利润表中“公允价值变动净收益或净损失”项目与“净利润”项目作比较,计算出公允价值变动净利润率,考察公允价值变动对净利润的贡献,或者把资产负债表中的平均“交易性金融资产”项目与利润表中“公允价值变动净收益或净损失”项目作比较,计算出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率,这些都应该是可以的,但是如何判断指标的信息含量呢?这些指标是越高越好,还是越低越好?“公允价值变动净利润率”越高,代表公允价值对净利润的贡献越大,但同时意味着损益波动性大,市场风险高,因为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企业是没有办法左右的。交易性金融资产的风险管理评价指标、管理策略和财务预警分析体系还有待大家进一步探讨。

(三)强调分部报告在财务报告分析中的地位和作用

《分部报告》准则推出后,对分部报告进行分析无疑是必要的,但是财务报告信息使用者,甚至

证券分析师对企业分部报告的分析,如果仍然停留在传统的行业分析和地区板块分析上,可能就不能满足需要,甚至得出错误的判断。分部报告分析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过程,对分部的分析主要是为了评价企业整体的风险和报酬,分析方法除了以比较分析法和因素分析法为主外,还应结合各分部所处行业的发展趋势、区域经济条件、产品生命周期、主要客户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甚至国内外的政治发展情况等各种因素,以确定这些环境因素对各分部发展前景及整个企业的预期报酬与承担的风险产生的影响。如何从分部报告披露的信息中,更清楚地了解企业的业务模式,取得归属于各业务的数据,从而建立盈利预测模型,对公司业绩进行更准确的预测来降低投资风险,值得大家思考。

(四)关注合并报表在集团财务管理中的作用

合并会计报表与个别报表相比,在编制基础、编制方法、信息含义等诸多方面的特殊性,使合并财务报告的分析有其独特之处。比如:一般情况下,一个公司的负债能力依据其自有资本、还款可能性和提供的担保而定。但是企业集团在负债能力上具有杠杆效应。这种杠杆效应产生控股使企业规模日益庞大并形成一个金字塔式的控制体系,这种一层一层连锁控股导致多次运用同样的永久资本、同样的不动产而取得不同的借款,从而导致负债的可能增加,对其控制的资产和收益发挥很大的杠杆作用。显然,企业集团财务报告分析的任务之一是通过合并报表,结合对母公司、子公司单个报表的分析,有效利用这种资金金字塔杠杆效应,并密切关注由此可能出现的财务风险。因此,就拥有数家被投资企业而本身又为经营实体的母公司而言,决策所依据的会计信息是个别报表还是合并报表?哪些方面的决策依据合并报表?哪些决策依据母公司本身的报表?合并报表在集团财务管理中能够起到哪些作用?以上这些都值得大家深入思考。

(五)突出战略分析的内容和方法

财务报告分析有其固有的缺陷,何况财务报告分析仅仅是企业战略分析的必要步骤,应该在进行财务报告分析的同时,结合企业的客户维度、内部业务流程维度、企业成长维度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系统的分析,辨明关键动因和商业风险,从而对具有战略重要性的领域作全方位的思考,以保持经营战略的一致性。

(六)分析方法

财务报表资产质量分析例5

财务报表分析是报表使用者判断企业过去经营业绩,预测未来走势的重要手段。但是,由于财务报表分析的固有局限性,报表分析者常常不能做出正确的结论,甚至是完全错误的结论。结合企业所处的发展阶段,提出基于战略的财务报表分析的基本思路。

1财务报表分析的常用方法

通观目前市面流行的财务报表分析的有关书籍,可以大胆地把财务报表分析方法统括为比率法和趋势法。所谓比率法就是分析财务报表中某个数据(指标)与另一相关数据(指标)的比率,藉以做出结论。趋势法是对不同时期财务报表的同一数据(指标)进行分析,藉以发现某种变动趋势。

至于财务报表分析的切入点,一般地认为,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

(1)基于盈利质量的报表分析。常用的比率指标有:毛利率、税前利润率;常用的趋势分析法有:收入的趋势分析,成本的趋势分析,各项费用的趋势分析等。盈利质量分析关注的重点是成长性和波动性。

(2)基于资产质量的报表分析。常用的比率指标有:各项资产占资产总额的比率,资产对应负债的比率(比如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速动比率等);常用的趋势分析法有:各项资产的趋势分析。资产质量分析关注的重点是资产结构和现金含量,而资产结构关注的重点是退出壁垒、经营风险和技术风险,现金含量关注的重点是财务弹性和潜在损失。

(3)基于现金流量的报表分析。基于现金流量的报表分析主要是采用趋势分析法,尤其是分析经营现金净流量的变化趋势。

2不同行业生命周期和企业发展阶段的财务特征

通常,每个行业都要经历一个由成长到衰退的发展演变过程。这个过程便称为行业的生命周期。一般地,行业的生命周期可分为四个阶段,即初创阶段(也叫幼稚期)、成长阶段、成熟阶段和衰退阶段。同时,每个企业也要经历创业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四个阶段。

行业生命周期每个阶段的财务特征是:

(1)初创阶段:没有或极少现金流量,需要利用财务杠杆积极筹资;

(2)成长阶段:有少量至增长的现金流,需要生产和技术能力;

(3)成熟阶段:现金流量逐步增长,需要采取控制成本的财务策略;

(4)衰退阶段:从能产生大量现金流到开始衰竭,需要采取提高管理控制系统效率的财务策略。

3基于战略的财务报表分析的思路

基于以上不难得出从企业战略的角度进行财务报表分析是多么的必要。

3.1基本思路

第一,分析企业所处的发展阶段和所处行业的生命周期。这是财务报表分析最重要也是最关键的一步。因此,获取这方面的大量信息是成功地分析财务报表的前提。不同的发展阶段、不同的行业周期,其财务报表的数据是不能相互比较的。

第二,研究企业发展的路径。同一行业,不同的财务报表数据也是不能轻易比较的,因为企业的发展路径不同。最明显的例子,两个处于成熟期的企业都在经营处于成熟阶段的行业,一家企业意识到行业处于成熟期,在维系企业发展的同时,及时地为企业转向做准备,投入大量的财力研发新的行业;而另一家企业还在扩张,将大量财力投入扩大再生产或广告费用,两家企业的财务数据显然会有很大的不同,前一家企业的财务数据很可能不如后一家企业,但从企业的发展路径来看,前一家企业的可持续盈利能力显然要比后一家企业强。

第三,研究企业转向的退出壁垒。即使企业在成熟期都能意识到要开发新的行业,寻求新的利润增长点,其过程中的成本和代价也是有很大差异的,因为,企业转向是要付出退出代价的,如果企业转向于一个完全不相关的行业,其退出壁垒是很大的。实践中,很多企业多元化经营之所以未获成功,就是因为退出成本很高。因此,如何在既有行业积累的基础上实现企业转向将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

3.2需要关注的几个财务信息

3.2.1流动性

流动性一般是指企业资产变现的时间安排、金额及其不确定性,广义的流动性也指负债的到期(偿还)日期、金额及其不确定性。流动性主要考察资产负债表的资产与负债的构成,并研究企业一年内可以变现的资产和应偿还的负债而加工获得的信息。流动性的实质是一个企业在正常经营活动中现金流的分布和通过理财活动对现金流的重新安排,因此,基于战略的财务报表分析,在关注流动性指标时,不能仅局限于财务报表的分析,还应同现财手段相结合。例如,对应收账款转化为现金的分析,一般是通过按先前的赊销合约来分析他们的时间安排(还款时间)、金额和信用风险来计算的,但是,在现财环境下,我们还应当考虑可以通过一个“特殊的主体”(SPE)予以证券化,这样就能迅速为企业带来更多的现金流,大大提高应收账款作为流动资产的流动性。

3.2.2财务弹性

财务弹性又称财务灵活性、财务适应性,是指企业及时采取行动来改变其现金流入的金额、时间分布,使企业能够应对意外现金需求并把握意外有利投资机遇的能力。财务弹性既影响到盈利能力和未来现金流量的评估,又影响到风险的评估。因此,要得到这一信息,既要根据企业的财务报表(主要是资产负债表)又要离开财务报表去了解企业的一些不能在财务报表反映的资源如声誉、信用等级和融资能力,比如:

(1)在短期内增发新股或发行债券;

(2)向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及时贷到急需的借款;

(3)调整理财和经营策略,如在不损害持续经营的前提下,销售一切可能销售的资产,改变可扩大销售迅速增加现金流入的经营策略。

3.2.3预期现金未来流量

现金既是价值(财富)的存在形式,又是支付和交换的手段。一个企业如果没有预期的未来现金流入,就等于人体缺乏生命所需的血液,交易和事项有可能停止,企业将面临着在市场上消亡的命运。过去的现金流量信息,现金流量表就可以基本提供。但决策是人们决定未来的经济行动,它所需要的对决策有用信息主要是预期的现金未来流量。

3.2.4盈利能力

财务报表资产质量分析例6

一、财务报表分析的常用方法

通观目前市面流行的财务报表分析的有关书籍,可以大胆地把财务报表分析方法统括为比率法和趋势法。所谓比率法就是分析财务报表中某个数据(指标)与另一相关数据(指标)的比率,藉以做出结论。趋势法是对不同时期财务报表的同一数据(指标)进行分析,藉以发现某种变动趋势。

至于财务报表分析的切入点,一般地认为,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

(1)基于盈利质量的报表分析。常用的比率指标有:毛利率、税前利润率;常用的趋势分析法有:收入的趋势分析,成本的趋势分析,各项费用的趋势分析等。盈利质量分析关注的重点是成长性和波动性。

(2)基于资产质量的报表分析。常用的比率指标有:各项资产占资产总额的比率,资产对应负债的比率(比如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速动比率等);常用的趋势分析法有:各项资产的趋势分析。资产质量分析关注的重点是资产结构和现金含量,而资产结构关注的重点是退出壁垒、经营风险和技术风险,现金含量关注的重点是财务弹性和潜在损失。

(3)基于现金流量的报表分析。基于现金流量的报表分析主要是采用趋势分析法,尤其是分析经营现金净流量的变化趋势。

二、不同行业生命周期和企业发展阶段的财务特征

通常,每个行业都要经历一个由成长到衰退的发展演变过程。这个过程便称为行业的生命周期。一般地,行业的生命周期可分为四个阶段,即初创阶段(也叫幼稚期)、成长阶段、成熟阶段和衰退阶段。同时,每个企业也要经历创业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四个阶段。行业生命周期每个阶段的财务特征是:(1)初创阶段:没有或极少现金流量,需要利用财务杠杆积极筹资;(2)成长阶段:有少量至增长的现金流,需要生产和技术能力;(3)成熟阶段:现金流量逐步增长,需要采取控制成本的财务策略;(4)衰退阶段:从能产生大量现金流到开始衰竭,需要采取提高管理控制系统效率的财务策略。

三、基于战略的财务报表分析的思路

基于以上不难得出从企业战略的角度进行财务报表分析是多么的必要。

3.1基本思路。第一,分析企业所处的发展阶段和所处行业的生命周期。这是财务报表分析最重要也是最关键的一步。因此,获取这方面的大量信息是成功地分析财务报表的前提。不同的发展阶段、不同的行业周期,其财务报表的数据是不能相互比较的。第二,研究企业发展的路径。同一行业,不同的财务报表数据也是不能轻易比较的,因为企业的发展路径不同。最明显的例子,两个处于成熟期的企业都在经营处于成熟阶段的行业,一家企业意识到行业处于成熟期,在维系企业发展的同时,及时地为企业转向做准备,投入大量的财力研发新的行业;而另一家企业还在扩张,将大量财力投入扩大再生产或广告费用,两家企业的财务数据显然会有很大的不同,前一家企业的财务数据很可能不如后一家企业,但从企业的发展路径来看,前一家企业的可持续盈利能力显然要比后一家企业强。

第三,研究企业转向的退出壁垒。即使企业在成熟期都能意识到要开发新的行业,寻求新的利润增长点,其过程中的成本和代价也是有很大差异的,因为,企业转向是要付出退出代价的,如果企业转向于一个完全不相关的行业,其退出壁垒是很大的。实践中,很多企业多元化经营之所以未获成功,就是因为退出成本很高。因此,如何在既有行业积累的基础上实现企业转向将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

3.2需要关注的几个财务信息

3.2.1流动性。流动性一般是指企业资产变现的时间安排、金额及其不确定性,广义的流动性也指负债的到期(偿还)日期、金额及其不确定性。流动性主要考察资产负债表的资产与负债的构成,并研究企业一年内可以变现的资产和应偿还的负债而加工获得的信息。流动性的实质是一个企业在正常经营活动中现金流的分布和通过理财活动对现金流的重新安排,因此,基于战略的财务报表分析,在关注流动性指标时,不能仅局限于财务报表的分析,还应同现财手段相结合。例如,对应收账款转化为现金的分析,一般是通过按先前的赊销合约来分析他们的时间安排(还款时间)、金额和信用风险来计算的,但是,在现财环境下,我们还应当考虑可以通过一个“特殊的主体”(SPE)予以证券化,这样就能迅速为企业带来更多的现金流,大大提高应收账款作为流动资产的流动性。

3.2.2财务弹性。财务弹性又称财务灵活性、财务适应性,是指企业及时采取行动来改变其现金流入的金额、时间分布,使企业能够应对意外现金需求并把握意外有利投资机遇的能力。财务弹性既影响到盈利能力和未来现金流量的评估,又影响到风险的评估。因此,要得到这一信息,既要根据企业的财务报表(主要是资产负债表)又要离开财务报表去了解企业的一些不能在财务报表反映的资源如声誉、信用等级和融资能力,比如:(1)在短期内增发新股或发行债券;(2)向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及时贷到急需的借款;(3)调整理财和经营策略,如在不损害持续经营的前提下,销售一切可能销售的资产,改变可扩大销售迅速增加现金流入的经营策略。

3.2.3预期现金未来流量。现金既是价值(财富)的存在形式,又是支付和交换的手段。一个企业如果没有预期的未来现金流入,就等于人体缺乏生命所需的血液,交易和事项有可能停止,企业将面临着在市场上消亡的命运。过去的现金流量信息,现金流量表就可以基本提供。但决策是人们决定未来的经济行动,它所需要的对决策有用信息主要是预期的现金未来流量。

财务报表资产质量分析例7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15-000-01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对企业的财务和资产进行高效合理的运用是企业参与市场竟争的保障,做好财务报表的分析工作,可以掌握企业发展的动态,为企业的投资决策提供参考依据和数据支持,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保证企业迅速平稳发展。

一、企业财务报表分析的内容

企业的财务报表分为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三大类。对企业财务报表分析,可以更加系统地揭示企业的偿债能力、营运能力、盈利能力和发展能力等财务状况。三种企业财务报表分别从不同角度对企业的财务状况进行分析。

1.资产负债表

资产负债表亦称财务状况表,主要是对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的财务状况进行统计的主要会计报表。企业管理者通过资产负债表可以对企业在某一日期所拥有的资源和项目种类进行了解,同时也可以了解企业资产状况的好坏,使企业领导着能够理性的分析企业资产和负债情况。对资产负债表的分析包括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速动比率、现金比率等。

2.利润表

利润表又称损益表或收益表,反映企业一定会计期间生产经营成果的会计报表。利润表不仅可以反映企业在一定时间内的盈利状况,还可以反映企业的亏损情况。企业管理者通过利润表可以对企业生产经营成果和生产成本等进行了解,及时发现经营管理中的问题,还可以对企业未来的收益状况进行大体预测。对利润表的分析包括成本利润率、总资产收益率、固定资产周转率、总资产周转率等。

3.现金流量表

现金流量表是反应一定时期内企业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等产生现金流动状况的财务报表。企业管理者通过现金流量表可以了解企业在某个固定时期内,现金流入、流出和现金净额的具体情况。现金流量表的分析包括对纵向现金流量组成部分的数额和比重进行比较,对横向各部分的变动情况进行对比。

4.企业财务报表的综合分析

如果只是分析企业报表中的单张表,很难获得企业较为全面、综合的财务信息,影响企业管理者的决策。因此,要从整体层面上对财务报表的数据进行综合分析,采用比率分析法、比较分析法、因素分析法、趋势分析法等,对企业偿债能力、营运能力和盈利能力进行分析,描述企业经营的资产和负债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情况,为企业管理者做出有利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二、企业财务报表的作用

1.强化企业内部的管理

通过对企业的财务报表进行分析,有利于企业领导者加强对企业内部的管理,同时加强企业财务人员的财务管理能力。企业报表中包含了企业成本、收入和支出情况,可以充分了解企业的资产、负债、利润等财务状况,企业管理者可以准确的掌握企业的内部情况,对企业生产经营中产生的问题及时调整。同时企业的财务人员财务管理能力也得到了提高,从而提高了企业的经营效益。

2.加强企业的内部监督

通过对企业的财务报表进行分析,有利于加强企业的内部监督管理。通过对企业资产和投资的分析,可以加强企业对预算环节的监督;通过对收入和支出的分析,可以加强对企业销售业务和采购业务的监督;通过对固定资产的分析,可以加强企业对资产管理和控制环节的监督等等。企业财务报表的分析使企业管理者充分了解企业经营现状和企业的财务状况,有利于完善企业的内部监督。

3.提高企业对抗风险能力

通过对企业的财务报表进行分析,可以了解企业的企业偿债能力、营运能力和盈利能力,能够提高企业对抗风险的能力。通过分析企业的财务报,可以了解企业当前的运营状况并能预判企业未来的运营情况,企业管理者可以及时对财务管理进行调整,提高企业对抗风险的能力,提高企业财务的安全。

4.提供投资依据,促进合作

一方面,银行是多数企业的债权人,对企业财务报表有着较高的依赖程度。银行可以通过企业的财务报表了解企业的债务现状和偿还情况,对企业的偿还能力进行分析,促进企业和银行之间的合作。另一方面,市场中许多潜在的投资者需要利用财务报表来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从而做出投资计划,促进企业之间的合作。

三、加强财务报表分析在企业财务管理中应用

1.做好相关财务资料的收集

在企业财务报表分析过程中,数据的真实性和完整性是非常重要的,因此要做好财务资料的收集工作。数据资料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会影响财务报表分析的结果,企业在运营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数据资料,财务工作人员应该准确的计算和收集这些数据。在数据收集时,要根据分析的目的完整地收集数据;在填写编制财务报表时,要仔细核对数据确保数据真实可靠。要严格防止财务人员出现弄虚作假行为,这样不仅影响管理人员的决策,也会破坏企业的形象,从而损害企业的效益。

2.制定明确的财务报表分析目标

制定明确的分析目标是做好财务报表分析工作的基础。根据目标的不同,财务报表分析主要分为:偿债能力分析、盈利能力分析和营运能力分析。通过对企业的偿债能力进行分析,企业的债权人能够对企业当前的运营风险状况做出合理评估,判断企业的贷款需求。通过对企业的盈利能力进行分析可以知道企业的利润是由哪些盈利项目组成,不同项目对企业盈利能力的影响。通过对企业的营运能力进行分析,有利于企业管理者改善经营管理也投资者进行投资决策。有了明确的分析目标,使财务工作人员的工作更具有针对性,能够提高工作效率,从而保证企业各环节协同有序地发展。

3.加强对财务工作人员素质和能力的培养

财务工作人员素质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工作质量的高低。因此,企业要注重培养财务工作人员的素质和工作能力。在日常工作中,经常对财务工作人员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专业知识技能的培训,提高财务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端正其工作态度,提高他们对财务分析工作流程的熟悉程度,为企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杨杰.财务报表分析的作用和局限性探讨[J].鸡西大学学报,2013(12):62-63.

财务报表资产质量分析例8

(1)企业偿债能力分析。偿债能力分析是企业财务报表分析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通过分析企业的偿债能力,可以将企业的存在经营风险真实的反映出来。有效的偿债能力分析,能够分析企业内在权益的构成,同时对债务资金的利用程度进行合理评估,从而进一步分析企业是否可以继续使用负债来为企业创造更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促使企业经营目标的快速实现。通过相应财务报表中列示的资产、负债、现金流量以及盈利等数据信息,企业可以有效分析长期偿债能力和短期偿债能力。

(2)企业盈利能力分析。企业的盈利能力分析可以客观反映企业利润目标的完成情况,也是对不同时期的盈利水平变动情况的真实反应。通过设置盈利相关财务指标,有效分析企业利润的构成,并进一步分析企业的综合盈利能力。企业可通过财务报表分析,准确反映出各项经营活动对企业利润的影响,以及对企业价值的贡献程度。分析企业盈利能力可以为管理者完善业务结构、改善业务模式提供有力的保障。

(3)企业营运能力分析。营运能力分析可以反映企业资产的实际分布情况,以及资产的周转情况。提升营运能力是实现企业既定目标的基本保障,通过设置相关指标,分析企业资产规模的变化、结构的变化以及周转情况等,在此基础上对企业资产的营运能力进行分析。通过对营运能力的分析,掌握企业资产结构以及其利用情况,及时发现资产运营中存在的问题并予以解决,不断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2.财务报表比较分析。财务报表比较分析法是一项非常实用的财务分析方法,通过分析企业不同时期之间的财务报表,将企业财务报表中的财务指标或主要项目与选定的基准相对比,确定其差异,并以此判断、衡量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等。财务报表比较分析是对企业较长时期动态经营状况的分析,具体形式有:财务报表及数据的前后期相比较、实际完成情况与预算相比较、本企业与同行业企业相比较。

3.财务报表趋势分析。财务报表趋势分析法又叫水平分析发或比较分析法,一般是以企业会计报表中所记录的相关数据资料为基本前提,将两期或多期相同且连续的比率或指标进行环比对比和定基对比,通过分析发现其增减变动数额、方向和幅度,从而客观反映企业经营成果、财务状况和现金流量的变化趋势。

二、企业财务报表分析中存在的几点问题

(一)财务报表分析的人员的专业素质不高目前,我国的企业财务报表分析人员的专业素质普遍不高,其分析的能力也是良莠不齐。要分析企业一段时间内的财务状况,需要运用大量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但由于财务信息的特殊性,要求财务人员在分析方法的选择上应具有针对性,加上外部因素以及内部因素的存在,会导致财务报表分析人员在理解、分析的过程中出现偏差。一部分财务人员,职业道德素养不高,通过职位之便,更改财务报表分析数据,借此粉饰企业经营业绩,明显降低了企业会计信息质量。

(二)财务报表分析指标体系不健全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壮大,现有的财务报表分析指标体系存在诸多问题,无法最大限度地满足生产力发展的需要,因此也难以真实反映企业的经营状况、现金流量及财务状况,尤其是缺乏一些对企业日常运营影响较大的非财务指标,如产品质量指标、市场份额指标和人力资源指标等。尽管此类非财务指标不易于进行会计核算,但是对企业生产经营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若缺乏该类非财务指标,则很难完整地体现企业全方面的财务、经营状况,财务报表分析也会失去意义。

(三)财务综合分析法不完善,会引发企业的短期行为对具有内在联系的各种财务指标进行系统分析的方法,即为财务综合分析法。通过财务综合分析,可以客观地评价企业整体经营成果、财务状况等,为企业完善财务管理工作提供依据。站在企业绩效评价的角度看,财务综合分析法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表现为分析主要反映企业财务信息,而缺乏对企业整体实力的客观反映。由于财务指标反映了企业过去的经营业绩,可以基本满足工业时代的企业需求,但若不加完善地运用到现代化企业当中,则显得有些无能为力。如果只重视短期财务结果,就会引发企业的短期行为,而不顾其长期发展。

三、企业财务报表分析问题的对策建议

(一)不断提升财务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企业财务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企业财务报表分析的质量,因此,提升企业财务管理人员素质有利于其对财务信息数据的理解和把握。企业管理层应积极组织财务报表分析人员参加培训,重视对其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在实际工作中,企业应关注财务管理人员的职业道德素养,侧重考察其责任心的强弱以及其工作质量的高低,并对之做出客观评价。企业管理者应根据相关人员专业素质的高低,定制有差异的培训方案及考核方法,以此不断提升财务管理人员处理突发问题的能力。通过运用现代化电子信息系统和数据分析工具,降低财务分析人员的工作强度,进而提升其工作效率。

财务报表资产质量分析例9

所谓的财务表报分析是相关的企业管理者用来判断企业经营状况,并对企业未来发展做出预测的依据。因为,财务报表的局限性所致,该表还不足以使运用着据此准确的判断。基于此,笔者将浅述此案无报表的局限性并结合行业生命周期理论和企业的发展阶段来阐述企业战略财务报表分析的基本的思路。

一、常用的财务报表分析方法

参考目前相关财务报表分析资料显示有关财务报表的分析方法概括为两种:比率法和趋势法。比率法是指分析财务报表中某一项数据和另一有关数据的比率。趋势法是指:对多个时间段财务报表的同一数据作出分析,从中发现某些变动趋势。

财务报表的分析方法主要从三点着手:

(一)、企业盈利质量报表分析。一般比率指标是指的毛利率和税前利润率;比较常用的趋势分析法是指:收入趋势分析、各项费用趋势分析、成本趋势分析等。所以关注成长性以及波动性是盈利质量分析重点。

(二)、资产质量报表分析。一般来讲运用比率指标是:资产对应负债比率及各项资产所占资产总额比率;比较多采用的趋势分析法是指:各项资产的趋势分析。对于资产质量的分析,资产的结构、现金的含量是其关注的重点,

其中,经营风险、及技术风险等是资产结构关注的内容,而潜在损失及财务弹性则是现金含量关注的重点。

(三)、现金流量的报表分析。现金流量的报表的分析一般运用趋势分析法,在经营现金净流量的变化情况上运用较多。

二、企业各个发展阶段财务特征

(一)、创业的初期

企业创业初期的最主要的财务特点是:销售收入没有或者很少,企业基本上是经营亏损或者勉强的盈利;通常的现金流量是入不敷出;现金的流出金额很大;而维系企业的正常运转的首要的资金来源主要是筹资产生的资金流量。

(二)、成长期

企业成长期财务特点指:销售收入的快速增长和大幅度的经营利润。经营过程中的现金流量有很大的增长,但是由于面对众多的投资机遇,企业通常会将产生的现金流量用于扩大经营上,所以,其的流动资金仍不充足;

(三)、成熟阶段

处于成熟期的企业财务具有如下的特点:

企业的销售收入的增长速度是出现缓慢或者减少的情况,

经营的利润往往徘徊不前;在竞争激烈的大环境下,现金流大量沉淀、用于偿还债务等是企业常常发生的行为,所以此时的现金的流量是非常的充裕的。由于此阶段企业固定资产折旧与其他自查摊销大于资本支出,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会上升,筹资活动现金流会则会快速下降。

(四)、衰退期

一般来讲企业衰退时期财务特点表现:销售收入的急剧降低,巨大亏损摆在企业经营面前。企业经营活动中现金流量大幅度的下降,收不抵支的现象发生。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也会由于企业经营规模的衰减而逐渐的枯竭。

三、基于企业战略的财务报表分析思路

(一)基本思路

在进行企业财务报表分析时,第一,需要了解企业所处发展阶段及行业生命周期。这就是进行企业财务报表分析关键所在。所以,掌握企业发展阶段以及行业的生命周期是成功的分析财务表报的基础。我们结合发展阶段以及行业周期的不同情况来看财务报表所反映的数据及内容是不可相互做比较的。第二,研究企业发展路径。在同一个行业中,每个企业的发展道路都各不相同,财务报表数据同样也是不能拿来相互比较的。第三,研究企业转向的退出壁垒。一个企业转向代价是巨大的,假如企业转向的毫不相关的行业,退出壁垒会的情况是很大的。现实的情况中,很多的企业在进行多元化的经营后,以失败告终,多是由于退出成本很高。即使企业处于成熟阶段,其要开发新的行业来获得新的利润增长,在这个过程中,成本和代价的差异也是非常之大。所以,怎样在已有的行业积累基础之上进行企业转向是一个复杂的问题。

(二)需要关注几个财务信息

1 流动性。流动性指企业资产变现时间的安排和金额及不确定的因素。流动性能够研究企业在一年之内的能够变现的资产和应该偿还的复杂的信息,是研究企业资产负债表和负债的主要考察依据。

流动性的实质是指在企业常规经营中现金的分布及经过理财活动的分析,对现金流的重新调整。所以企业战略财务报表分析需要关注流动性的指标和要结合现代的理财手段,并且不能局限于财务报表的分析。

2 财务的弹性。财务弹性也为财务的灵活性和财务适应性,主要是指企业通过相应手段对现金流入的金额和时间等做出改变。并且使企业在即发性的现金需求上,抓住时机有的放矢从而进行有效投资,财务弹性对企业盈利的能力和评估未来现金流量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且对风险的评估也会起到一定的作用。这些信息的获取,要依靠企业的财务报表还要实际的去了解和掌握财务报表中无法显示的资源。

3.预期现金未来流量。现金是价值的存在形式,支付和交换也不能离开现金。作为一家企业,就对现金流入的预测要有较高的能力,这样企业才能面对市场上出现的各种想不到的现象。现金流量的信息是通过现金流量表直接提供出来的。决策者在决策时的经济行为,这个过程中,需要的提供的信息更多的应该是预期现金未来流量。

4.盈利能力。企业的盈利能力能够准确的反应企业经营的业绩。

总之,基于企业战略的财务报表分析能够判断企业发展走势,因此对预测企业未来财务的状况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天津临港港务集团有限公司;天津;300000)

参考文献:

[1] 刘红梅.基于战略的财务报表分析.[J].价值工程.2010(09):18

财务报表资产质量分析例10

【中图分类号】F275

目前小微企业逐渐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其融资问题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由于小微企业财务信息披露存在财务数据数量不全、财务数据质量较差及信贷评审中小微企业财务数据分析脱离企业特点等,银行信贷人员完全套用传统大中型企业财务分析方法进行信贷决策存在许多偏差和误区。现行商业银行的授信业务主要采用两种模式,一是基于财务报表而得出的定量财务数据,据此确定发放贷款条件和制定是否贷款的决策;另一种是基于长期的定性合作关系而产生的发放贷款条件和贷款决策。相对于定性分析,定量分析相对客观、具体,而且通过财务分析可以辅助工作人员进行合理的授信审批,可见财务分析在信贷决策中起着重要作用。但在现实信贷业务中,信贷人员工作量较大而且受制于传统账务分析方法的局限性等因素,审查小微企业财务信息往往分析方法粗犷、单一,注重“形式”,忽视“质量”,罗列财务数据,审查不严,未能深入挖掘探究数据背后反映的真实情况,没有根据企业的性质、融资需求和生产经营周期等实际情况进行全面的精细财务分析,加大了信贷风险和隐患,导致银行不良资产的出现。对此,探索适用于小微企业信贷评审的精细财务分析方法,既有助于为信贷人员作出科学合理的信贷决策,保护信贷资产的安全性,又有助于化解小微企业融资难和贵的问题,为我国小微企业发展提供信贷资金支持。

一、小微企业的财务特点及融资难的授信视角分析

(一)小微企业的定义

一般而言,小微企业的定义具有相对性,在不同的区域体现不同的评定标准。在我国,经济学家郎咸平最早提出“小微企业”这一概念,他是小型企业、微型企业、家庭作坊式企业、个体工商户的统称,根据2011年7月4日工信部、国家统计局、发改委和财政部联合的《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主要依据企业资产总额、企业从业人数、企业营业收入三个指标进行划分,目前主要泛指所有经营权集中统一、服务与产品种类单一,生产规模不大,人员数量较少的经济组织形式。在银行授信角度而言,其单户授信额度低于500万元以下。

(二)小微企业的财务特点及融资特点

小微企业业务量相对较小,且多为销常规业务,会计部门员工较少,账务处理往往不及时,长期集中进行一次账务处理也较常见且避税动机强烈;职责分工不到位,不能满足不相容职务分离标准;会计核算相对简单,会计信息质量不高,即使经过会计师事务所审计,信息也往往不可靠。尤其在财务制度方面尤为薄弱,主要表现为:(1)现金管理不合理,多呈现严重不足或大量闲置的局面。(2)应收账款周转期较长,资金收回困难,呆账、坏账大范围存在。(3)财务管理权责不分,监控不严,会计信息失真。

小微企业贷款广泛存在“短、小、频、急”等特点,即:融资周期短、信贷金额小、融资次数频繁、审批速度要求高。据宜信公司2011年针对我国36个城市3231家小微企业融资的相关调研统计显示,大多数小微企业融资缺口较小,需求额度多集中于50万元以内,主要为短期购买生产原材料、支付应付账款等用途。

由于小微企业的资金周转速度较快,融资规模不大等特性,其对高利率融资成本具有一定容忍程度,但对贷款审批时限具有较高的要求,如按照传统信贷清单提供申请资料及企业资质等,融资速度降低则影响融资的运用,多数小微企业将放弃信贷资金的申请。

(三)基于授信视角小微企业融资难的原因分析

目前我国小微企业融资难题已有目共睹,究其原因,大致可分为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两方面,内部原因主要包括:(1)企业信用评级低,缺乏健全的财务制度。(2)缺乏符合标准的抵押资产,也无其他有效担保。(3)银企信息错位。外部原因主要包括:(1)缺乏专门的小微企业融资金融机构。(2)我国资本市场有待进一步发展,社会对小微企业认同度不高。(3)财务分析方法简单、粗犷的局限性,使商业银行授信风险高。

由此可见,从基于银行信贷的角度,研究如何根据小微企业财务及非财务数据,综合全面地对其财务状况进行精细分析,一方面可降低信贷风险,另一方面可促进小微企业顺利融资,实现稳定健康发展。

二、小微企业授信评审中财务分析方法的作用及局限

财务信息一般是以数字形式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目前我国会计领域已形成一套较为传统的财务分析方法,具体包括比率分析法、比较分析法、趋势分析法及因素分析法等。

(一)授信评审中的财务分析的作用

1.财务分析是银行进行信贷决策的必要工具

银行信贷人员根据企业提供的财务报表等数据资料,采取特定的分析方法,作出关于对信贷申请通过与否、信贷资金数量多少、信贷期限长短、担保方式及利息比率的相关判断,重要性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

(1)有助于信贷工作者了解企业过去的经营业绩。利用企业连续经营期间的财务报表可以观察企业的资产规模是否持续稳定扩大,企业的资产负债结构是否有明显改善,企业的利润水平是否逐步提升。

(2)有助于信贷工作者评价企业现在的财务状况。通过对企业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的分析,判断企业目前的经营情况,考虑企业是否真正需要信贷资金,是否存在骗贷的可能性等。

(3)有助于信贷工作者预测企业未来的发展趋势。基于应收账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等特定财务指标可以预测企业未来的经营发展趋势及本息偿还水平,减少银行不良信贷资产产生的可能性。

2.财务分析是银行进行贷前、贷后风险预警的重要手段

财务分析是银行进行贷前优质客户选择的前提条件。商业银行要形成自己的优质客户群体,使信贷资金的流动性、安全性、收益性得到保障,就要对企业的经营水平进行必要的了解。而企业的财务状况正是银企之间建立合作的基础桥梁,银行可以通过财务评价选择优质、高效、具有长久发展前景的行业和企业进行授信,进而防范、规避信贷风险。

财务分析是银行进行贷后风险预警的重要方法。信贷风险的爆发具有周期性的特点,所以授信贷款发放后对企业财务状况的定期调查分析也是银行信贷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授信企业需定期向银行提供月份、季度、半年及年度财务报表,信贷工作人员据此分析企业授信后的经营状况、偿债能力、盈利水平的变化发展状况,未来是否存在无力支付利息甚至偿还本金的可能,进而作出是否需要提前部分收回或全额收回本金的判断,有时这些贷后数据也将作为企业下一周期续贷申请是否通过的依据。

(二)小微企业信贷审核中财务分析面临的优势与障碍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进行信贷决策时多半依据授信企业及其关联主体的财务报表数据对企业的财务状况作出判断,此方法是较为传统的评断方法,具有如下优势:

1.数据的获取较为简便

财务报表是企业进行授信申请时向银行提供的必要资料,是信贷工作者获取企业经营状况的第一手资料,具有及时性、方便性、主动性等特点。

2.数据具有直观性特点

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会在财务报表的某些特定数据中直接体现,是信贷工作人员的重要信息来源。

3.分析方法和分析内容较为固定

企业的财务报表具有固定的编制模板,所以财务分析方式也具有相应固定的方法,在日常工作中工作人员多采用较为通用的比率分析法、比较分析法、趋势分析法等评价方法,计算可以体现企业偿债能力、营运能力、盈利能力的相关固定指标。也具有相对容易的掌握性及操作性。

小微企业授信评审中财务分析遇到难点表现如下:

1.小微企业财务数据数量不全

小微企业大多规模较小,雇佣人员较少,资产数量有限,报表体现财务数据质量不高,甚至存在日常经营收支以流水账形式记录的情况。企业对公银行账户账目流水是分析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的一项重要参考指标,但出于减少税费支出等原因,小微企业多未开立对公银行账户,生产经营收支与生活日常收支交叉混合。受限于经营规模、经营范围等因素,小微企业报表中的会计科目利用率较低,经营涉及科目较少,而且许多不能货币化计量的经营活动不能计入报表之中,而往往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表外业务”对企业的进一步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银行信贷人员从报表中无法获得体现小微企业经营的完整数据,进而不能对企业的偿债能力、盈利能力、营运能力做出相应的分析。

2.小微企业财务数据质量较差

小微企I的财务管理水平较低,普遍存在财务会计制度健全度较差,财务报表多未经过正规审计单位审查,财务信息透明度不高等现象。受限于经营规模,小微企业存在经营者与所有者高度统一的情况,管理层为获得更多的信贷资金,滥用会计准则和制度所赋予的会计政策选择权,向银行提供经过粉饰后的财务报表,人为修饰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水平、现金流量,这就造成了财务报表分析的“营养先天不良”。比如利润指标,在信贷评审财务评价当中,信贷工作人员经常会遇到报表利润数据优质,而实际缴纳利润所得款却捉襟见肘,这就是企业滥用权责发生制进行报表粉饰的手段,使授信申请企业会计信息失真。

3.银行信贷评审对小微企业财务数据的分析脱离企业实际

我国现行信贷审批信用评级过分依赖企业财务数据,这种方法对于小微企业未能够完全适用。基于小微企业财务数据数量不足、质量较差两点原因,传统定量分析将偏离真实企业评级水准。并且传统银行评审对于财务角度分析多为“通用型”分析,一味照搬套用将忽略行业、规模等不同因素造成的财务差异,不利于银行信贷人员作出公正、合理的信贷决策判断。

并且,会计报表信息具有明显的信息滞后性,在报表数据真实的前提下,反映出的往往是企业以往的经营水平,即使再优质的财务数据,也不能保证企业未来的经营状况会越来越好。同时,市场行业存在多种契机及陷阱,这就要求信贷工作人员在进行信贷决策时结合多方面因素分析企业财务状况。

三、小微企业财务分析方法的发展及其完善的必要性

不难看出目前小微企业信贷评审中的财务评价具有一定特殊性,财务分析的方法需要发展和创新。在财务分析中兼顾财务与非财务信息的财务分析方法是必由之路。只关注财务信息、忽视非财务信息不利于作出最佳授信决策。非财务信息是以非数字方式反映企业的组织结构、治理结构、战略目标和未来的发展计划信息,是财务信息的必要补充,主要包括:股权结构信息、董事会构成信息、内部控制信息、战略目标信息、行业信息等。在现实信贷审查对企业的财务分析中要将非财务信息和财务信息相结合,才能作出更加客观、全面的决策判断。

(一)财务分析方法的发展

1.交叉检验法

(1)交叉检验法的定义、内容及作用

交叉检验法是目前我国小微企业授信中较为常用的信贷调查手法,即信贷工作人员在贷款前调查、贷款进行中和贷后管理过程,通过不同信息途径及统一信息间的勾稽关系来验证客户财务经营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的确定过程。这种方法主要验证了客户的还款能力和还款意愿等相关信息。作为小微企业信贷分析的重要补充方法,交叉检验法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首先,确定不同渠道获得的信息的一致性。可以根据客户提供的口头信息与凭证信息(原始单据、发票、回执等)是否一致、企业雇员或合伙人提供的财务数据是否一致、客户提供财务资料与信贷工作人员实际观察的企业经营情况是否一致对企业的授信申请进行考察判断。

其次,确定客户提供信息与市场基准的相符性。信贷工作人员要了解本地不同行业的生产经营水平,与授信企业提供经营信息做出相应比较,发现数据间存在差异,应追溯挖掘数据背后的深层原因。

最后,确定不同信息与数据之间逻辑关系的合理性。分析授信企业提供不同时期的生产经营数据是否前后存在较大的差异;分析授信企业提供的不同数据与信息之间的逻辑关系是否吻合,如:销售金额与单次进货成本和频率的关系等;分析授信企业前期投入和收入产出之间的的关系是否合理,进而量化其的经营管理能力;分析校验授信企业经营利润与客户的资产权益。

(2)交叉检验法及其作用

基于小微企业的特殊性,交叉检验法有助于解决授信企业与银行金融机构贷款业务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银行做出任一信贷决策都不能脱离真实的客户信息,检验法就解决了小微企业授信过程中因财务信息数量少、质量差进而造成信息不对称的难题,对小微企业信贷资金的获得和银行信贷风险的防范都有深远的影响。

2.报表还原技术法

(1)报表还原技术法的定义及内容

报表还原技术是新兴的致力于小微企业的信贷审批的财务分析方法,通过实地考察,获得授信企业的相关经营、财务信息,通过验证核实,将企业财务报表进行还原,进而确定申请人的偿债水平和还款意愿,降低银行小微企业贷款不良比率。报表还原技术不只就财务数据进行还原分析,而是将数据分析与企业所处的行业环境、生产发展、经营情况等结合起来,还原报表分析的结果才较为客观和精准,只有把静态的报表数字还原成企业动态的经营活动,才能更为准确及时地掌握企业财务经营状况,作出合理的信贷决策。

(2)报表还原技术法的作用

小微企业大多规模较小,无健全的财务制度,未编制正规的财务报表,或财务报表存在虚假成分,而报表还原技术就弥补了这一局限。在进行企业信用评级过程中,针对小微企业经营管理不规范、家庭财产与经营财产分割不清晰的问题,经营者的家庭和经营企业分别作为单独整体进行分析,并通过对借款企业的前移调查和与企业工作人员的交流来获取借款企业的有实际意义的信息,包括财务数据和其他非财务“软信息”,进而利用这些信息还原财务报表,经信贷工作人员还原的报表将是发现问题、规避风险、弥补小微企业先天局限性的最直接资料。

(二)财务分析方法创新的必要性

尽管信贷财务分析技术不断的完善和发展,交叉检验法与报表还原技术基于现场观察调查,获得小微企业的第一手经营资料,但是在操作层面上也存在一定的不足。

第一,无论是交叉检验法还是报表还原技术都具有较高的人工成本。这种方法需要信贷工作人员深入现场进行调查,耗时较长、人工成本较高,且需要授信企业的配合。而小微企业数目较多、授信金额较小、且信用不确定性较高,这就提高了银行的信贷成本,为此方法的使用造成一定的障碍。

第二,交叉检验法与报表还原技术具有一定的道德风险。因为小微企业经营及财务资料不具有规范性,调查过程需要信贷人员进行搜集、整理、还原报表,信贷人员的专业能力及道德水平直接影响信J决策准确性。

第三,交叉检验法与报表还原技术缺乏国家宏观调控角度和企业微观层面的企业所处的生命周期的精细分析,有待进一步补充和完善。

四、精益财务分析方法的提出及应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一)精益财务分析方法的内涵及其运用

1.精益财务分析方法的含义

精益财务分析法是在小微企业授信审批中,信贷工作人员以传统财务分析技术为基础,在充分考虑企业所处的微观生命周期和宏观环境的前提下,将财务指标的分析与企业战略、行业发展前景相结合,充分考虑财务与非财务的各种因素,精细分析授信企业的经营水平和偿债能力的信贷财务分析方法。他是既保留传统的财务分析方法的合理部分,又结合企业所处宏观经济环境、行业特点和发展趋势、战略优势和竞争水平评判预测企业未来的财务状况作出科学的信贷决策的财务评价方法。

银行信贷工作人员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但是并非专职注册会计师,要求其采用专用的审计程序来证实授信企业提供报表的真实性既不现实,也没有一定的必要性。精益财务分析方法不仅提高小微企业授信审批的质量和速度,同时也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加强了银行授信风险的管控。

2.精益财务分析的维度

(1)从战略角度分析

在小微企业授信审批中,信贷工作人员应当考虑授信企业所处行业发展、宏观经济政策等对其财务状况的影响,从战略高度分析影响信贷决策判断的各种因素。从长远发展来说,宏观经济政策对企业发展有着一定影响力量,主要包括国家政策导向因素、经济因素、技术水平因素、社会文化因素等。银行往往在经济繁荣周期容易出现信贷决策失败的情况,原因在于:在经济繁荣期授信企业往期三年财务数据指标较好,易造成授信决策误导;在经济繁荣期银行在持续盈利的压力下,急于盈余公积和资本公积的积累,放松信贷标准,扩大授信政策。一旦经济下行或受国家政策导向影响,部分贷款就会产生坏账。

分析企业主营业务所处行业的生命周期阶段,根据初创期、发展期、成熟期、衰退期进行不同的信贷决策。当行业处于初创期时,利润与现金流一般为负数,因为行业起步期间销售量较低而研发成本较高,配套投资金额较大,此时因信贷风险最高,企业较难获得信贷资金;当行业处于成长期时,利润为正数但现金流为负数,因为行业发展期间销售量增长,规模经济和生产效率提高显著,但是为了进一步扩大生产必将投入更多现金,此时信贷风险中度,企业信贷资金需求较高;当行业处于成熟期时,利润与现金流均为正数,因为行业已发展成熟,成本得到较强控制,前期投入得到了逐步回报,此时信贷风险相对较低,企业较易获得信贷资金;当行业处于衰退期时,利润与现金流逐渐为负数,因为销售量逐渐下降,最终导致企业亏损,此时信贷风险较高,商业银行不易于发放长期贷款。

分析企业所处行业市场结构,根据竞争行业、垄断行业采取不同的标准,不同的市场结构中,由于企业竞争的激烈程度不同,企业获得的利润就各不相同。竞争越激烈,深陷其中的企业毛利率可能越低,所以信贷工作人员应该分析授信企业所处行业市场结构,做出相应合理信贷决策。

分析企业所处行业的盈利能力及成本构成,根据低成本高利润行业和高成本低利润行业区分判断。多层次了解企业所处行业风险,提高授信效率,降低信贷风险。

(2)从财务指标角度分析

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可以说是分析企业资产质量、盈利质量、现金流量的三个切入点,虽然属于传统信贷财务分析的范畴,但是对于小微企业贷款审批,也应作为参考指标,并加以灵活运用。

财务规模是企业整体实力的主要表现形式,也是从客户角度分析企业财务的起点。因此,首先要了解授信企业的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利润及现金流量(特别是经营活动的现金净流量)等总量指标,从总体上把握客户的财务构架和融资总量,为进一步分析判断客户的偿债能力和融资适度性提供基础。

资产质量分析主要是通过资产负债表及企业实际情况分析企业资产的结构质量、变现质量和计量质量,进一步考察固定资产与流动资产占比是否合理,观察资产、负债与所有者权益变化状况,检验资产利用有效性。以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速动比率及相关项目周转率为决策参考依据,结合实际对授信企业的资产质量做出客观评价。在实践工作中,对以下重点项目进行分析:

货币资金项目,含现金、银行存款和其他货币资金。在分析货币资金项目时,信贷工作人员应当认真核对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及银行对账单,对数据及凭证的真伪及逻辑进行分析,结合财务报表反映的其他财务数据进行交叉验证。分析其中保证金的占比,并与应付票据和在建项目出资额等进行对比,大致判断企业可自由支配的货币资金额度及其对短期债务的保障程度。

应收账款项目是资产负债表中非常重要的项目。如果本项目存在问题,则企业的资产规模也同时存在问题,往期确认的收入和利润也将存在虚假成分,这就从根本上改变商业银行对一个企业的评级。所以,信贷工作人员应重点核算企业销售商品、产品、提供劳务等的相关合同、凭证等,并进行账龄分析。值得注意的是,信贷工作人员在分析应收账款项目时应对其他应收款项目进行关联分析,防止企业用此项目虚增企业资产规模,粉饰报表。目前,商业银行具有一种常见的信贷业务品种,即应收账款的保理业务。所谓保理业务,即企业将其持有的应收账款出售给银行等其他金融机构,出售以后由银行等金融机构负责向企业的债务人收款,达到了应收账款所有权的转移。这是专门针对应收账款的一项服务,因此,信贷工作人员要格外注意此项目的核算。

预付账款项目反映的是企业预先支出的材料、产品款项。我国现行经济总体上仍体现为“过剩”状态,大多数的生产资产都供大于求,所以在授信业务中,如果信贷工作人员发现企业预付账款项目数额巨大,一定要仔细分析其原因的合理性。目前,国内商务中的付款条件一般采用签合同后、到货后、初验后分别预付30%款项,最后保留质保尾款10%的方式。

要详细了解存货的具体内容(原材料、在产品、产成品),进而判断存货结构的合理性,了解存货计价的方法及一致性、存货跌价及跌价准备计提情况、存货周转次数,对存货周转次数明显下降、存货增加幅度明显高于销售收入(或销售成本)增长幅度以及存货主要由产成品构成等现象要重点关注,要了解存货大量增加的真实原因,判断是否存在产品滞销情况。信贷工作人员在考核存货科目时应时刻关注存货的流转速度,即存货周转率。存货周转率是规范的反映存货管理水平的财务指标,但在授信管理中也不要过于迷信财务指标,最好亲自到生产企业现场进行考察,结合存货仓库的进出情况和货物积灰程度进行验证分析。

分析实收资本项目时,信贷工作人员应重点观察是否存在出资不实的现象,即实收资本不到位。反应在报表上的一般形式,就是企业控制的资产(通常是货币资金)减少,增加其他应付款等负债,通过这种方式,可以不减少实收资本账面数进而淘空企业。

盈利质量分析主要是通过企业的利润表的数据进行分析,任何一个好的企业都应有较好的盈利水平。信贷工作人员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对企业盈利质量作出评价:主营业务的突出性,主营业务收入是衡量企业经营水平的重要指标,也是保证现金流量的主要来源;营业利润的主导型,主营业务利润的占比份额是决定企业盈利水平是否稳定的重要指标;整体经营的获利性,企业净利润越高,企业经营状况越好。在实践工作中,通过以下指标进行分析:

毛利率分析,即(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收入,毛利率数值的高低是企业盈利的根基,毛利率的高低也往往反映了企业的竞争能力。各年销售收入增长率和毛利率的对比也有助于信贷工作者更好的了解其关注的企业发展前景。

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是商业银行考核授信企业的重要指标之一,任何一家企业不会为了取得贷款而先去交大量的税收。相反,很多盈利的企业往往想方设法减少税收缴纳数额,所以交税数额较大的企业一般是有一定实力。

财务费用项目,是信贷工作人员核对企业未结清授信额度的重要核算项目,与企业短中长期贷款及企业征信报告进行交叉检验,可以有助于商业银行了解企业利息资本化的合理性,企业还款的信用程度等信息。

现金流量分析主要是通过现金流量表和企业相关经营凭证数进行分析,企业经营现金流量主要分为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当企业处于不同发展阶段时,三大现金流量体现不同的此消彼长状态,所以,信贷工作人员可以通过此方法反向判断企业经营阶段。

(3)从企业前景预测角度分析

财务报表提供的数据都是企业历史经营的情况,所以对未来进行预测分析是信贷工作人员进行信贷财务分析的重要步骤,也是判断贷款本息是否能按期收回的必要前提。财务前景预测分析可分为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两部分。

前景趋势定量分析主要通过期间损益预测、资产负债情况预测、现金流预测进行定量分析,银行贷款本息的偿还需要企业稳定的现金流来获得保障,而未来可能存在的现金流则不能成为信贷还款保障,故进行定量预测时必须保证具有可预测性、可持续性的现金流的存在。

前景预测定性分析主要是通过企业所处宏观经济环境、行业特点和发展趋势、战略优势和竞争水平评判预测企业未来的财务状况,主要分为以下几方面:首先,未来宏观环境分析,即基于当前的发展趋势,对企业未来面对的经营环境进行分析;其次,行业发展程度分析,即针对国家产业政策调整、行业规划发展等对企业所处行业发展状况进行判断;第三,企业发展战略分析,即结合企业的发展战略和价值驱动因素对企业的成本构成、利润水平和销售规模发展趋势进行判断。

(二)精益财务分析方法应用中注意的几个问题

1.针对企业处于不同生命周期分析的重点不同

对于不同的分析目的,需要采取不同的财务分析标准。当授信企业处于创业初始阶段时,信贷工作人员应着重分析企业的收入增长程度和现金流量指标;当企业处于成长发展阶段时,信贷工作人员应着重分析企业的资产结构合理性和财务弹性指标等;当企业处于滞后衰退阶段时,授信企业应着重分析企业的现金流是否足以偿还贷款本息。对于长、短期贷款进行考察时,也应以不同财务指标区别对待,当企业申请短期贷款时,授信工作人员应着重分析流动比率、速动比率等指标;当企业申请长期贷款时,授信工作人员应着重分析资产负债率、负债权益倍数等指标,不可混为一谈。

2.针对客户类别进行分析

采用实质重于形式原则,针对客户类别进行分析,尤其是对于小微企业客户,由于其财务制度的不健全,不可能要求其出具与大中型上市企业一样高标准的经过审计的财务报告,这种情况下就要求结合不同企业的实际情况分别加以分析,找出其潜在风险点并作出信贷决策。此外,对于银行存量授信客户,信贷工作人员应根据往期财务流通状况判断贷款是否续作,且对其采取的财务分析模式应区分于新增授信客户。

3.针对行业种类进行分析

授信企业所处行业对企业是否有发展前景对企业的财务状况有重大的影响,身处高速发展行业对企业来说是一种巨大的财富,而当处于滞后发展行业时,企业的财务数据优良也因大环境的影响下不具有盈利能力。所以,有效的财务分析不应仅仅根据财务数据而分析,也应根据企业所在行业以及整体政策环境加以衡量,这样才能更加全面、客观作出准确的信贷决策。

(三)小微企业精益财务分析方法的优点和局限性

1.小微企业精益财务分析方法的优点

小微企业精益财务分析方法不仅仅考量固定的财务指标,更加重视如何评定这些指标,并通过捕捉非财务信息验证企业的经营能力、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信贷分析具有全面性,在降低企业融资成本的同时也管控了银行授信风险。

2.小微企业精益财务分析方法的局限性

由于小微企业精益财务分析方法对调查数据要求较详细、全面,对调查专业程度、信贷信息的捕捉能力较高,而银行信贷工作人员工作量较大、调查审批时间紧迫,信贷队伍的稳定性和从业人员专业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并且目前大多数银行信贷信息系统的建设不够完善、更新不够及时,不能与其他系统形成有效的数据沟通连接,这对精益财务分析方法的全面应用造成一定的局限性。

五、结论

商业银行授信活动应针对小微企业的特殊情况作出科学合理的信J决策,以传统的财务分析方法为依托,发展和完善现有信贷财务分析技术,创建适用于小微企业的精益财务分析方法,为信贷人员作出最佳授信决策,既确保信贷资产的安全性,保障商业银行的稳健、高速运行,又为我国小微企业发展提供信贷资金支持,化解小微企业发展的融资瓶颈。

主要参考文献:

[1]侯晓红,史敏娜.财务报表分析新探[J].财会月刊,20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