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诚信案例分析模板(10篇)

时间:2023-06-12 16:06:22

诚信案例分析

诚信案例分析例1

“小先生制”是陶行知先生倡导的一种帮教助学形式,依据“即知即传,自觉觉人”的教育理论,采取小孩教小孩、小孩教大人的方法推广实施的一种教育组织形式。“小先生制”教学法是根据思品教学的需要,结合本地教学环境的实际情况提出来的。

本校所在地的居民大多是拆迁失地农民,学生家长的思想、文化层次不高,无论在文化知识还是行为上对子女的教育能力都有限。家长的诚信度也不高,教学有一定难度。何不采用“小先生制”教学法教学这一课,让“小先生”当家长的先生,进行《诚信是金》的教学。

案例描述

笔者按照事先准备,用猜谜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根据他们爱看动画片的特点,将动画故事穿插其中,让孩子懂得了诚信的重要。但孩子们是否形成了诚信品质,能不能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影响身边的人形成诚信氛围?

笔者是这样教学的。笔者走进教室,面带微笑地说:“孩子们,请拿出一张白纸,写上一个父母在生活中不够诚信的例子,当然,为了保护你的隐私,不用写上名字。”孩子就是孩子,纯真可爱,没考虑太多,就动笔写起来了。5分钟过后,一张张纸片就堆放在笔者讲台上。笔者利用两节课时间,把孩子们写得内容进行了整理归类,并找出几个典型的案例。

时隔两天,再次上课时。笔者说:“孩子们,上节课你们写的事例,老师一个个都看过了,今天由于课堂时间有限,我们共同解决其中一个事例:父母卖苹果以次充好怎么办?”脾气急的小涛站起来说:“我可以当面指出来!”小东摇摇头说:“你上学啊,不能天天盯着他们,如果方法不对,还可能被他们一顿打。”有“小诸葛”之称的小宇慢悠悠地站起来:“我们上节课不是知道了好多故事吗?比如《卖的故事》《三鹿奶粉事件》这两个事例,我们正可以用上,用这一正一反的例子,说明用诚信做生意会越来越红火,欺骗人的事情最后害人也害己,使我们的家长明白诚信的重要性。”……看到孩子们辩论得面红耳赤的样子,感觉他们是那么可爱,真是人小心不小,有时,笔者也不由地为他们的发言而喝彩。趁热打铁,笔者又把另外几个典型的案例放在大屏幕上,兴奋地说:“老师还真不能小看你们,刚才我都没有机会发言,你们就解决了一个困扰已久的问题,我还带来几个不诚信的现象,我们一起出谋划策,帮他们解决,你们有信心吗?”学生们齐声说“好。”笔者继续说:“现在就把你的好点子写在诚信卡片上,音乐停,笔就停。”伴着舒缓的轻音乐,笔者看到有的孩子皱紧眉头不断挠头,有的孩子托着下巴用笔轻敲桌面,还有的一边写着一边笑着……音乐停了,孩子们也放下了笔,笔者说:“现在,就请你们把诚信卡,投到相应的问题下。课后,我会请他们的主人把你的方法领回去。咱们今天最重要的任务就是把你们的收获带回去,做父母的‘小先生’,帮助他们改正不诚信问题,教师随时等你们的好消息。”

于是,后面的日子,几乎天天都有学生向笔者“报告”:我妈妈承认了错误,以后再也不向奶奶“借”钱了,因为她担心我长大以后也会和她一样,只“借”不还;自从我和爸爸“谈”过以后,他再也不把烂苹果放在水果篮里了,我感觉我家的生意越来越兴隆;我爸爸妈妈现在只要答应我的事情都尽力去做,假如做不了,他们会跟我解释,我也能理解他们……看到“小先生们”自信地汇报他们的成果,这时,也正是我这个“大先生”最幸福的时刻!

案例反思

诚信案例分析例2

会计工作反映企业或者事业单位的经济活动,应当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诚信是会计从业人员最基本的要求。如今,会计行业出现了一些不良现象,其中之一是做假账,给国家、企业和社会公众的利益带来了巨大的危害,同时扰乱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秩序,违背了市场经济的原则,应该坚决杜绝做假账的现象。因此,在中职会计教育中进行诚信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笔者结合中职教育的实际情况,对如何加强诚信教育谈几点看法。

一、中职会计教学中渗透诚信教育的意义

一位会计从业人员不仅需要具备过硬的专业本领,还应该将诚实守信摆在工作的第一位。毕竟,要想在这个行业里占有一席之地,职业道德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中职会计教学培养专门的会计人才,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有意识地加强诚信教育,将诚信的思想渗透到具体的教学活动中,引起学生对诚信教育的足够重视。因此,教师的诚信导向对学生一生的观念都会产生影响。在中职会计教学中,教师在教授专业课程时,应该有诚信教育的意识,可借机向学生介绍会计行业中关于诚信的法律法规,以及商业诚信在实践中的具体应用;另外,中职院校除了开设会计方面的专业课程以外,还可开设会计职业领域的法律法规的课程,使学生树立诚实守信的理念,帮助学生树立职业道德规范和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教学过程中运用典型案例。推进诚信教育

教学过程中通过对教学案例的讲解和分析,能够使学生的印象更加深刻,教学的效果突出了,学生的接受程度也就大大提高了。因此,在中职会计教学中,教师应该学会“以案说法”,通过具体的案例分析达到诚信教育的目的。例如,某企业在2010年12月份预付明年的保险费用25000元,如果财会人员在账务处理过程中将25000元全部计入当月的管理费用支出,就会使当期费用虚增,当期的收益也被低估了,这样的后果可引起偷税漏税的违法犯罪行为。案例当中涉及的会计人员就是没有遵守业内需要的诚信原则,引起了不良后果,给公司企业和国家的利益都带来的损害。通过这一案例的讲解与分析,学生不仅对自己专业的理论知识有进一步的了解,还使诚信教育的理念深入人心,给学生以警示;另一方面,现在多媒体教学已经日益普及,老师可借助网络截取新闻报道的真实素材,进行辅助教学,让学生提高会计专业意识,进行判断会计假信息的锻炼,加强提高职业技能,做到诚信从业。

三、专题讨论使学生深刻理解会计行业内的诚信

以上提到了案例教学,在教学的实际过程中可以让学生主动讨论、分析案例,这样的教学效率会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开展案例专题讨论的目的是使学生集体发现会计案例中存在的问题,案例中诚信的作用是如何体现的。进而提出修正的方法和措施。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会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索,能够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学生会借助其他途径搜集资料以便可解决问题,学生之间可以合作协商,也可就不同的观点展开辩论,促使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让学生在讨论过程中发表自己的看法,明确诚信这个主题;相比较老师直接将诚信理念灌输给学生来说,通过讨论由学生自己去探究在会计行业中如何保证诚信更加有效。

四、加强德育

每个人的道德素质的养成都靠后天的引导和培养,因此,对中职会计专业的学生进行诚信教育时,要围绕素质教育理念,将诚信教育和会计专业技能有机结合起来。俗语说“有才无德是危险品”,在会计工作中,道德对于从业人员来说尤其重要,因此,在中职会计教学中应该加强道德教育,培养德艺双馨的人才,不能只重视专业技能教育,将诚信教育放到工作之后培养。在会计的专业教学中,也不能把德育单独列出来进行培养,这不仅使教学偏离了主要轨道,效果也不会很明显。因此,将德育和智育结合起来,在智育的过程中渗透德育,才能培养德才兼备的会计人才。德育的目的达到了,诚信便在学生的意识里真正树立起来了。

人无信则不立,商无信则不通,国无信则不固。会计行业的特点决定了在培养会计人才时必须注重诚信教育。诚信是会计行业的立命之本,也是会计从业人员的基本职业道德,因此在中职会计教学中如何进行诚信教育,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必须思考的问题,也必须落实到教学实践中去。本文探析的以上四点策略,希望给中职教育工作者一定的启发,从而更好地开展中职会计教学中的诚信教育。

参考文献:

[1]刘冬荣,刘建秋,会计诚信的制度经济学分析[J],求索,2008(09).

[2]向欣,关于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的思考[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6).

诚信案例分析例3

ABCD分值: 5分 查看题目解析 >88. 如图,已知正方体的棱长为1,分别是棱上的动点,设. 若棱与平面有公共点,则的取值范围是( )

ABCD分值: 5分 查看题目解析 >填空题 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把答案填写在题中横线上。99. 已知双曲线:,则双曲线的一条渐近线的方程为___.分值: 5分 查看题目解析 >1010.已知数列满足且,则____,其前项和___.分值: 5分 查看题目解析 >1111.已知圆C:,则圆心的坐标为___,圆C截直线的弦长为___.分值: 5分 查看题目解析 >1212.已知满足则目标函数的值为____.分值: 5分 查看题目解析 >1313.如图所示,点在线段上,,. 给出下列三组条件(给出线段的长度):①;②;③.其中,能使确定的条件的序号为____.(写出所有所和要求的条件的序号)

分值: 5分 查看题目解析 >1414.已知A、B两所大学的专业设置都相同(专业数均不小于2),数据显示,A大学的各专业的男女生比例均高于B大学的相应专业的男女生比例(男女生比例是指男生人数与女生人数的比). 据此,甲同学说:“A大学的男女生比例一定高于B大学的男女生比例”;乙同学说:“A大学的男女生比例不一定高于B大学的男女生比例”;丙同学说:“两所大学的全体学生的男女生比例一定高于B大学的男女生比例”.其中,说法正确的同学是____.分值: 5分 查看题目解析 >简答题(综合题) 本大题共80分。简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5已知数列是各项均为正数的等比数列,且,.15.求数列的通项公式;16.设数列的前项和为,比较和的大小,并说明理由.分值: 13分 查看题目解析 >16已知函数.17.求的定义域及的值;18.求在上的单调递增区间.分值: 13分 查看题目解析 >17诚信是立身之本,道德之基.某校学生会创设了“诚信水站”,既便于学生用水,又推进诚信教育,并用“”表示每周“水站诚信度”.为了便于数据分析,以四周为一个周期,下表为该水站连续八周(共两个周期)的诚信度数据统计,如表:

19.计算表1中八周水站诚信度的平均数;20.从表1诚信度超过的数据中,随机抽取2个,求至少有1个数据出现在第二个周期的概率;学生会认为水站诚信度在第二个周期中的后两周出现了滑落,为此学生会举行了“以诚信为本”主题教育活动,并得到活动之后一个周期的水站诚信度数据,如表:请根据提供的数据,判断该主题教育活动是否有效,并根据已有数据说明理由.分值: 13分 查看题目解析 >18如图,在四棱锥中,PD底面ABCD,AB//DC, CD=2AB, ADCD,E为棱PD的中点.

22.求证:CDAE;23.求证:平面PAB平面PAD;24.试判断PB与平面AEC是否平行?并说明理由.分值: 14分 查看题目解析 >19已知椭圆的离心率为,直线过椭圆的右顶点,且交椭圆于另一点.25.求椭圆的标准方程;26.若以为直径的圆经过椭圆的上顶点,求直线的方程.分值: 13分 查看题目解析 >20已知函数.27.求曲线在函数零点处的切线方程;28.求函数的单调区间;29.若关于的方程恰有两个不同的实根,且,求证:.20 第(1)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正确答案

解析

令,得. 所以,函数零点为.由得, 所以, 所以曲线在函数零点处的切线方程为,即.考查方向

函数在某一点处的切线方程。解题思路

先求出函数的零点,再求导求出其在零点处的倒数即为切线的斜率,最后再写出切线方程即可。易错点

导数容易算错。20 第(2)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正确答案

的单调递增区间是,单调递减区间是.解析

由函数得定义域为.令,得. 所以,在区间上,;在区间上,. 故函数的单调递增区间是,单调递减区间是.考查方向

单调区间的求法。解题思路

求导之后,由导数大于零求出函数在定义域上的增区间,由导数小于零求出减区间。易错点

①注意函数的定义域②不等式的正确求解。20 第(3)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正确答案

解析

由(Ⅰ)可知在上,在上.由(Ⅱ)结论可知,函数在处取得极大值, 所以,方程有两个不同的实根时,必有,且,法1:所以,由在上单调递减可知,所以.法2:由可得,两个方程同解.设,则,当时,由得,所以,, 所以.考查方向

诚信案例分析例4

一、明确教学背景

大学生是民族的希望,国家的未来,肩负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任。大学生的诚信品质,关系良好社会风尚的形成,关系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在一定意义上关系中华民族的未来。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凯尔曼(H.C.Kelman,1961)提出了态度改变和品德形成的三个阶段:顺从、同化、内化。顺从是个体为了获得物质的与精神的奖励或避免惩罚而采取的表面行为与他人的一致。顺从阶段,人们只是在表面接受他人的观点、不一定自己真得愿意这样做。同化是指人们自愿地接受他人的观点、信念和行为规范,使自己的态度与他人的要求相一致。同化已不再是表面上迫于外界的压力形成和改变态度,而是出于自愿,主动地趋向于自己心目中的榜样。内化是真正从内心深处相信并接受他人的观点,彻底改变自己有的态度,并纳入自己的态度体系,成为自己态度体系中的有机组成部分,并因此而形成自己的品德。

大学生只有认同诚信这种品质的重要性,明确自己具有诚信品质对于自身和国家都有重要的意义。才愿意自觉地去培养自己的诚信品质。

二、进行教学总体设计

简单地说,诚信品格就是一个人所具有的诚实不欺,脚踏实地,实事求是,重信誉,守信用,言必行行必果的性格特征。如果把一个人的高贵品格比作一顶华丽精美的皇冠,那么诚信品格就是那颗体现皇冠价值的大钻石。但在我们的大学校园里,懂得如何珍存和利用这颗钻石,让它为自己的校园生活增添光彩,给未来成功铺就坦途的人却不多。

所以,本内容的教学可以从学生有渴望成功的青入手,通过对古今中外的成功人士:成功的商人―乔家大院的主人、晋商乔志庸,成功的企业家―海尔集团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张瑞敏,成功的创业者―百度公司的创始人李彦宏,美国第一任总统乔治・华盛顿的诚信案例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到成功人士身上都具有诚信的品质,诚信是一个人获取成功所必备的品质,对于自身有重要的意义。其次,诚信不仅时对人,也是对自己。承诺被人要守信用,承诺自己的,也要守信用。最后,结合中国梦,使学生认识到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要具有社会责任感。从而提高个人培养诚信品质的境界,认识到具有诚信的品质不仅仅是为了个人的成功,更重要的是为了更好地承担社会责任,为国家的繁荣富强,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自己的贡献。

三、确定教学目标

诚信是我国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是从个人行为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的凝练,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道德基础。它覆盖社会道德生活的各个领域,是公民必须恪守的基本道德准则,也是评价公民道德行为选择的基本价值标准。大学生的诚信意识、诚信行为、诚信品质,关系良好社会风尚的形成,关系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在一定意义上关系中华民族的未来。因此,通过“诚信”教育,旨在使学生明确具有诚信品质是对于自身具有重要的意义,是一个人获取成功所必备的品质;进一步认识到,具有诚信品质能够更好地承担社会责任,为国家的繁荣富强,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自己的贡献。从而能认同诚信这种品质的重要性,愿意自觉地去培养自己的诚信品质。

四、采用恰当的教学方法

主要可以采用案例分析,多媒体教学。

1、案例分析

可以选取古今中外有代表性的几个成功人士的诚信案例: 1、成功的商人―乔家大院的主人、晋商乔志庸对胡麻油事件的处理,2、成功的企业家―海尔集团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张瑞敏砸冰箱的事情,3、成功的创业者―百度公司的创始人李彦宏创业之初的一个经历,4、美国第一任总统乔治・华盛顿小时候的一个“小樱桃树的故事”。

2、多媒体教学

晋商乔志庸对胡麻油事件的处理,采用电视连续剧《乔家大院》的一段内容。

五、要有教学特色

将诚信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结合起来。将大学生追求个人成功的青和中国梦结合起来。使学生从“小我”能提升到“大我”,能认识到身上的社会责任,为建设美丽中国贡献自己所有的智慧和力量。

六、进行教学反思

1、一个人道德品质的培养,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对这种道德品质的认同。能激发出他的一种情感。培养大学生的诚信品质,应更加注意一种情感的激发,在讲课中如何更好地进行气氛的营造是需要进一步努力提高的方面。

2、在教学中采用案例,能使学生从可感知的事例中获取知识,比起完全的理论讲授,向学生进行灌输,要有更好的教学效果。但是我个人认为在案例教学中,有两点值得思考:

诚信案例分析例5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1A-0019-02

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诚信,是人们为人处事的立身之本,也是衡量一个人的品德的重要准则。只有时时处处讲诚信,才能赢得周围的人的信赖,才能获得社会的认可。初中学生处于品德可塑的黄金时期,思想品德课教师一定要抓住契机,充分利用思想品德课堂这个培养学生诚信品质的主阵地,培养学生的诚信意识和一诺千金的优秀品质。下面,笔者谈谈自己在思想品德课中渗透诚信教育的一些经验。

一、展示案例,认识诚信

人的行动是受意念指使的,教师开展诚信教育非常关键的一步就是使学生获得对诚信的正确认识。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多方位地为学生展示实际生活案例,有针对性地逐步引导,促使学生深入理解诚信并运用已有的知识进行正确判断,帮助学生积累诚信经验、培养诚信品质,使诚信成为指导学生行为的自觉力量。

例如,教学人教版思想品德教材八年级上册的《诚信是金》一课时,笔者利多媒体课件直观形象地向学生展示正反两方面的案例。正面案例:小花和朋友约好周日午饭后在新华书店门口碰面。当天中午,小花提前到了约定地点,突然天空毫无征兆地刮起了大风,继而下起了暴雨。小花等了约20分钟,她以为朋友不会来了,正准备离开,却看见淋成落汤鸡的朋友狼狈地站在自己面前。那一刻,小花真正体会到了对人守信的内涵。反面案例:小明在考场上多次暗示小刚给自己传递答案。小刚心里很矛盾,传递答案无疑违反了考场纪律,而不传递答案肯定会影响朋友关系。最终,小刚选择了传递答案。虽然两人的友情依旧,但是小刚一点儿也不开心。这两个真实生动的案例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笔者相机引领学生理性分析常见的生活现象,使学生在脑海里准确定位诚信。这样,能使现实生活与文本相互印证,帮助学生内化知识,从而提高了诚信教育的有效性。

二、趣味故事,引领诚信

初中学生往往不愿意接受教师直白的说教,所以教师必须改变“一言堂”的教学方式,打造丰富多彩的课堂,从而悄无声息地培养学生的品德。小故事,大道理。简单的故事往往蕴含着深刻的道理。教师可以利用学生爱听故事的特点,在课堂上适时插入生动有趣的故事,丰富课堂教学内容。这样做,一方面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活课堂;另一方面可以使抽象的问题具体化,枯燥的问题趣味化。

例如,教学人教版思想品德教材七年级上册的《自我新形象》一课时,笔者对教材进行研究和整理,总结出适宜对学生进行诚信教育的内容:发挥自己的潜能,与人为善,认同、尊重他人的想法与期望,借助诚信塑造自我新形象。在教学中,笔者穿插了商鞅“立木为信”、季布“一诺千金”、“曾参杀猪”等故事,让学生意识到:一个人要想树立自己的新形象,必须付诸行动。这样,学生在听故事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接受了教育,培养了诚实守信的优秀品质。

三、实地调查,认同诚信

纸上得来终觉浅。如果教师开展诚信教育仅停留在认知阶段,未免有些浅显,学生往往不能够深刻体会不讲诚信会给自己、他人或者社会带来怎样的危害。在进行诚信教育时,教师应注意理论联系实际,引导学生进行实地调查,细致分析所获得的数据,学会质疑、探究,在实践中认同诚信。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思想品德教材八年级上册的《做诚信的人》一课时,笔者组织学生深入农村、工厂、集贸市场、超市等地进行调查和访问,内容包括:你是诚信的人吗?你有过不诚信的经历吗?不诚信会有什么后果?调查结束后,学生撰写调查报告或者小论文,还可以根据调查结果提出切实可行的合理化建议或者撰写倡议书。在调查过程中,有的学生发现一些菜贩子卖菜缺斤少两,虽然得到了一时的利益,但是时间长了,其信誉扫地,生意越来越不好;有的学生发现某工厂为了赶工,产品质量无法保证,失去了客户的信任,订单越来越少……实地调查使学生深刻地体会到诚信的重要性和不讲诚信的危害,这比让学生在教室里静静地读书或教师直接灌输知识的效果要好得多。可见,教师要敢于放手,为学生营造创设良好的求知环境,促使学生主动发现、研究、探索。

四、情景表演,内化诚信

在传统的思想品德课堂上,教师往往采用灌输的方式开展诚信教育,把学生当成了“美德袋”,直接进行道德灌输,这样,学生就成了局外人,没有深刻的情感体验,被动接受道德知识,教育效果大打折扣。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教师需要反思自己的教学态度,灵活采用多样化的教学形式,组织一些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在实际教学中,笔者经常组织情景表演,把现实生活中的诚信案例与课本知识联系起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诚信教育的效果。教师可以根据日常生活实际设置情景,吸引学生参与进来,亲身经历,让学生自觉、主动地接受诚信教育。

例如,教学人教版思想品德教材八年级下册的《维护消费者权益》一课时,笔者组织学生表演买卖日用品的场景。在表演中,有的学生卖书,有的学生卖笔记本,有的学生卖水果……在买卖的过程中,有学生买到了盗版书籍、劣质作业本以及缺斤少两的水果,并为此谴责卖东西的学生。在此过程中,学生真实地体验到了诚信经营的重要性。这样的体验真实、生动,能使学生深刻地领悟到诚信的重要性,有助于学生内化知识和教师实现教学目标。

五、主题演讲,外化诚信

“一人讲,大家听,多向交流,达成共识”的主题演讲是一种能感染情绪的实践活动。学生要想顺利登台演讲,需要对某个问题有充分的认识,有自己独到且正确的见解,然后理清思路、形成文字。演讲时,学生要以情传情,以情激情,一方面用自己的情感感染听众,另一方面要清楚地阐述自己对某个问题的看法和观点。在开展诚信教育时,教师可以适当组织学生开展主题演讲活动。

诚信案例分析例6

中图分类号:G7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2)03-136-02

人无“信”不立,“诚信”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优良传统,也是当代高职生做人、做事、学习、交往的根本原则,是每一个高职生都应该具备的最基本的素质。但是近几年来高职生诚信道德的滑坡令人担忧,出现了很多诚信缺失现象,在社会上引起了许多的负面影响,加强高职生的诚信教育已经刻不容缓。

一、高职生诚信缺失现象的表现及原因分析

(一)高职生诚信缺失现象的表现

1.从学习方面来看。高职生在校学习期间,不能真正的依照诚信这个基本准则去对待学习,如上课迟到早退,抄袭作业,剽窃论文,考试时候面对学院的处罚规定作弊现象仍然时有发生,并且作弊手段也在与时俱进,时有创新,所谓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令监考教师哭笑不得。

2.从就业、择业方面看。高职生在就业、择业时,为了能有更好的选择,会不惜弄虚作假。如,篡改求职材料中的成绩单,虚构在校的学生干部、获奖情况、参加的社团等等。下面列出的一些现象时有发生,如一招聘单位在某学校招聘,回去一分析,200多份里面就出现了十几个学生会主席,几十个班长,其他班干部就更不用说了。在签订了就业合同之后,部分高职生不能够做到诚信,经常出现毁约、违约现象。

3.从社会交往方面来看。一些高职生在与同学、朋友的交往中会出现如借钱不还的现象,甚至部分高职生申请了助学贷款,在毕业几年后仍然不予还款,带来很不好的社会影响,还有部分高职生在自尊心与虚荣心的驱使下,撒谎时脸不红心不跳,习以为常,自以为高明。

(二)高职生诚信缺失现象的原因

1.社会环境。一方面,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环境下,由于市场经济带来的拜金主义与享乐主义等副作用使部分高职生难以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判断是非的能力产生了偏差,在做人做事时丢掉了本应有的诚实守信、爱岗敬业等基本准则,尤其社会上也存在着一些不诚信的风气,如官员的腐败现象、社会的不正之风、市场中的假冒伪劣、欺诈坑骗、体育比赛中的“黑哨”等等,也给高职生带来了精神污染。

2.学校环境。学校教育对一个人的精神境界的影响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影响高职生生长、学习的过程中的很多事情。如学校乱收费、在升学时托关系、走后门等现象比比皆是,影响十分恶劣;一些教师学术腐败、误人子弟,课堂上应付了事,课下办班收补习费;在学校里有关系的学生备受关注,没关系的学生备受冷落。这些现象,都给高职生传递了一些不诚信的信息,对高职生的思想产生不良的影响。

3.虚拟网络环境。网络作为一种新兴的交往媒体,和高职生的生活、学习息息相关,而网络的虚拟性又给高职生开辟了一块可以“不诚信”的土壤,高职生可以在这里使用非实名账户,并可以发表一些不负责任的言论,甚至可以恶搞。从某种程度上讲,网络的出现也是助长高职生失信行为的一个很重要因素。

二、思想政治理论课加强高职生诚信教育的有效途径

加强高职生诚信道德教育,提升高职生的诚信素质,这需要从教育、社会管理、法制等多个方面共同去努力。在这里笔者仅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这个角度去分析加强高职生诚信教育效果,提高高职生诚信意识的有效途径。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职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担负着高职生诚信教育的重大责任,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能否取得实效,关系着高职生诚信教育能否落到实处,但事实上,教学效果一直以来不甚理想。

课堂教学是联系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高职生的主要桥梁,课堂教学效果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素质、思想政治理论课授课内容和教学手段的选择以及和高职生的及时沟通、心理辅导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一)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素质修养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也是高职生心目中的榜样,而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要做好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榜样,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就要提升自己的道德水平、学识水平和理论素质,要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素养,摆正自己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做到为人师表、诚实守信、实事求是、做真学问、为诚实人,知荣知辱,不要理论一套实际一套,更不要学生前面一套学生后面一套,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通过自身素质的提升用自然散发出的正气和人格魅力促进和引导高职生对的诚信的再认识。

(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的选择

1.教学内容的选择。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教学内容尤其是案例的合理选取。不仅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理论(包括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讲授,更要注重案例的选择。“诚信”的话题自古已有,可谓数不胜数,高职生从小到大,多少老师讲过,听得早已麻木没有感觉了,要注重发掘发生在高职生身边的,能听到、看到、感受到的案例,这样才会更有说服力和可信度。例如,从2002年开始央视就举办了《感动中国》栏目,每年会评选出10位感动中国的人物,他们的事迹感动之余随之而来的是更多的思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该随时从教学案例库中选取和添加诚信人物的案例,以保持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兴趣和信任度。

此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案例的处理方面还有一点极需要注意,通常说讲解案例,实际上很多教师只是做到了“讲”,并没有做到真正的“解”,也就是分析。要知道分析才是讲解案例最重要的部分,如果只是讲案例,那也许故事听完就完了,许多高职生并不能自觉地去思索,只有教师引导高职生把案例背后的深层次的东西―诚信的本质,意义等挖掘出来,让高职生有所思、有所感、有所悟、有所知,才能真正引导高职生对诚信的正确理解和思考。

2.教学手段的选择。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尝试新的教学方式,远离单一、静止的教学模式。当前的高职生思想活跃,接受新事物较多,原有的单一静止的教学手段已经满足不了高职生日益增长的求知需求,必须尝试用新的教学手段。(1)多媒体教学手段的选择。多媒体教学手段信息量大,图片、视频的大量使用可以使教学内容更直观,让高职生印象更深刻,感触更深,影响高职生“三观”的树立和是非观、道德意识的养成。(2)探讨式教学手段的选择。在针对“诚信“问题的时候,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尽量多的给予高职生自己思考的空间,让高职生通过观察、思考来参与到讨论中去,最后得出结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给予点评。这样高职生对诚信的认识既有自己的思考,又有同学的想法,同时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给予最后的正确的引导,对高职生诚信意识的养成有很大的作用。

(三)加强对高职生的课后心理辅导,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解决,不让负面因素影响高职生的诚信观的养成

当今社会,社会现象纷繁复杂,给高职生带来一些困惑和迷茫。共性问题课堂上可以解决,但个别问题就有待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课后下功夫,具体问题具体对待。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该在课余时间通过多种交流方式(如QQ,电子邮箱,电话,博客)随时随地了解高职生的思想动态,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力争为他们解迷释惑。

总之,思想政治理论课在高职学生的诚信教育中担当着不可忽视的角色,必须通过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素质、调整课堂教学内容与教学手段和注重课后心理辅导等各种有效的手段力争把高职生诚信教育落到实处,帮助高职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升诚信道德素质,使高职生能够成为真正的社会主义四有新人,做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参考文献:

1.王婕.关于大学生诚信教育的再思考[J].研究与探讨,2011(9)

2.林燕波,刘永旭.高职院校加强学生就业诚信教育的路径探析[J].南方职业教育学刊,2011(2)

诚信案例分析例7

1开展诚信教育的重要性

高校是会计人才培养的主阵地,也是会计人才培养的源头。高校会计类专业毕业生是会计队伍的主力军,学生求知的过程也是道德修养形成和提高的过程,没有好的思想品质,没有过硬的业务技术,就不可能把学到的知识奉献给祖国和人民。因此,高校会计诚信教育必须加强,实现会计类专业毕业生做诚信人、诚信会计人的目标。

由于受现行会计行业“诚信成问题”的风气影响,我们的学生也深受其害。本学期,我在上会计专业《财务会计》课时,对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其中对“今后工作时,老板要你做假账怎么办?”只有19%的学生回答:“坚决抵制”;而选择“不知怎样办”的占46%;选“愿意做假账的”占35%。而对另一题“当你不小心收到假钞时怎样处理?”居然有42%的同学认为:想办法把假钞花掉。对于这样的调查结果我很失望、更是悲伤。因为我们的学生毕业后就要加入会计或者注册会计师这个行业,而这个行业最基本的行规——就是诚信。如果让这些没有诚信观念和相应职业道德只有专业技能知识的学生加入会计行业,产生的后果是不堪设想的。

2专业教学诚信教育基本思路

由于专业课比较现实,涉及将来的“饭碗”,因此在专业教学中对学生进行诚信教育,学生愿意听、易接受,效果明显。所以本人在《会计》教学中对开展诚信教育做了一些初步尝试,具体如下:

(1)首先,为学生分析诚信为什么是我们会计行业的“生命”。

主要从二方面来说明:①我国已加入WTO,我国的会计准则将与国际接轨,我们与外国投资者打交道会更多,如果不讲诚信受罚会更重,经济损失会更大,同时也会影响国家的形象;②外国会计行业也将进入中国市场,如果我国会计行业还呈失信严重的状况,会计市场即便再过十年,不仅赶不上国际水平,还会拱手送给别人,会计从业人员将会面临失业的困境。通过以上分析让学生深刻意识到会计人员讲求“诚信”就是为了获得长期利益和持续发展,因而放弃短期利益;为实现集体利而益牺牲个人利益,为实现整体利益而放弃局部利益,为实现根本利益而放弃目前利益。

(2)充分利用有关会计诚信的案例丰富会计教学内容,将诚信贯穿于教学的始终。

我们的学生大都已习惯于“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而我们的会计教材在会计诚信方面的内容是有所欠缺的,正是因为单一地接受书本知识和教师按部就班地对教材内容的讲解,学生的思考、分析、判断能力没有得到很好的加强。当他们置身于错综复杂的经济环境中时,面对眼花缭乱的会计事项,应如何坚持会计原则,书本并没有明确地告诉他们该怎么做,也不存在着标准答案,一切都需要进行职业判断,因此很容易让领导意志和个人私欲凌驾于原则之上,从而做出错误的判断和选择。本人认为:在会计诚信的培养方面,传媒的披露所带来的震撼和影响比理论的灌输和说教更为深刻,更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如果我们教师结合社会实际及时地将报纸、杂志、网站所报道的各种新闻和案例作为教学内容的补充,来弥补教材的不足,将诚信教育贯穿于会计教学始终,多引导学生更多地关注身边比比皆是的有关信息,有针对性地指定和指导学生阅读某些财会方面的报刊、杂志、书籍和网站,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学会如何识别和判断虚假会计信息,学会如何拒绝各种经济利益的诱惑而坚守诚信。我们的学生只有紧跟时代的发展,在现实生活中不断地通过各种传媒来主动地获取知识,更新和扩展自己地知识面,才能更好地提高职业判断力,更好地做到诚实守信。

(3)聘请企事业单位高层会计人员实例讲解,增强会计诚信教育的说服力。

会计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学科。从目前情况来看,在会计教学方法上,我国基本是以教师为主体开展教学活动的,而我们的会计教师基本上又是从学校走到学校,实践知识比较欠缺,有时显得说服力不够,因此应多聘请企业事业单位高层会计人员到学校来讲学,用他们亲身经历的实例对学生进行诚信教育,并要聘请法院的工作人员用实际的案例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使学生牢固树立职业道德观念,能够在错综复杂的经济环境下做出准确的职业判断,在金钱利益面前正确地把握自己。

(4)开展有关会计诚信的专题的讨论,加深学生对会计诚信的理解。

在会计教学的各种阶段都可以开展有关会计诚信的辩论赛,学生也乐意通过辩论这种形式积极参与到会计知识的主动学习和思考中,尤其是对当前社会发生的各种案例,他们往往不遗余力地查找资料,力争以充足的论据,鲜明的观点表达自己的见解。

(5)利用案例教学法从正、反面的实际案例加强对会计诚信的渗透。

例如,我国民族工业的骄傲——海尔集团,在上世纪的80年代,面对一批即将出厂的微瑕产品,企业掌门人张瑞敏果断先行决定全部砸毁。这一砸不仅砸出了全企业职工的质量意识,更赢得了消费者对海尔的信赖。“真诚到永远”不仅是海尔人对消费者的庄重承诺,更体现了海尔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由国内知名发展为国际品牌。通过正面案例的分析,让学生明白:在市场经济社会中,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天经地义,但却不可见利就忘记诚信。再例如,汕头曾被称作“失信的村庄”,就是因为制假贩假和查出建国以来最大的虚开增值税发票骗税案所致。汕头成了丧失信用的重灾区,十几个省市下文明令禁止跟潮汕人做生意。特别让汕头人尴尬的是:“要夸一个人,就说你真不像汕头人。”在查出汕头虚开增值税骗税案后,财税专家指出:发生这样大规模、大范围、数目巨大,涉及企业、人员众多的骗税案,会计人员起到了助纣为虐的作用,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如果会计人员不做假账,骗税企业是无法达到目的的;如果所有会计人员都坚决抵制虚假发票入账,那么汕头经济就不会走向崩溃的边缘,社会上许多腐败的现象也可以得到遏制。通过海尔、汕头正反两个案例,使我们的学生清楚认识:诚信是一个企业乃至我们每一个人的精神财富和生命所在。唯有诚信才能生存,才能发展。要使自己在同学和社会中赢得信誉,必须信守诺言,一诺千金。失去信誉,纵然一时得利,日后也必吞苦果。

(6)在会计教学内容中渗透德育。

会计课程的教学内容时时处处隐含着德育内容。要求会计教师要努力挖掘,找准会计知识传授与德育渗透的结合点。例如,在讲授《会计基础》时,加强对学生进行会计工作在经济建设中的重要地位的教育,激发他们学习本专业的兴趣,从内心热爱会计职业,把个人的理想同会计职业的发展结合起来。在《财务会计》教学中,引导学生正确处理国家、企业与个人三者之间的利益关系,要严守法规、公平正直,为国家和企业当好家理好财。

(7)充分利用互联网加强与学生的交流和沟通。

利用课堂上的时间来进行诚信教育是极为有限的。互联网可以改变这种状态。教师可以将自己的E-mail地址或者QQ号码告诉学生。充分利用现代通讯工具,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和沟通,改善教学效果。

(8)把“诚信教育”贯穿于整个会计教学过程中。

实现诚信目标和能力目标并举,要求毕业生完成各门课业、毕业实习、毕业论文并通过答辩。同时对道德和诚信进行考核,通过建立诚信目标和能力目标并举的考核机制建立毕业生诚信考核目标,即可建立大学生诚信档案。

诚信案例分析例8

1.导向性

所谓导向性,就是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的导引作用。一般的案例反映的是特定领域内的具体现象,因此,在选择、编写和分析的过程中其价值导向性并不十分突出。而思想教育是关系到年青一代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实践活动,这就决定了它必须体现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要求,即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方向。

当前社会上各种思想文化意识形态相互激荡,每个事件“所反映的思想信息也必然是复杂多样的,人们基于各自的利益和立场和对它们的看法也会各有不同。这些看法中难免会有正确和错误、先进与落后之分”[1]。而案例的选编和分析必须要面对这个现实。但不论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方向,不允许出现诋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危害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思想和行为。

2.目的性

目的性是指选编某一案例所要达到的目标,要解决的问题。教学法应服务于教学目标,也就是说案例选编的目的必须与教学目的相契合。思想政治课的每一章节都有其特定的教学目的,如果案例选编没有目的性或其目的与所要体现的教学内容的目的相互脱节,不仅起不到应有的教学效果,相反会引起学生思想的混乱。

例如,“弘扬社会主义道德”,这一教学内容的教学目的就是要使学生们认识到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为什么要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明确“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集体主义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本原则;提高学生在市场经济的发展过程中辨别是非、善恶、荣辱的能力。

据此,在这一内容的教学中可选编这样两个案例,一是“三鹿奶粉事件”;二是新时期“雷锋传人”郭明义的事迹;三是“七旬老人闹市摔倒无人去扶”事件。第一个案例就是要通过“三鹿奶粉事件”等一系列事例说明在市场经济负面效应影响下,当前存在着许多道德失范和诚信缺失的现象,必须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同时从反面说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果不遵守市场运作的规律,唯利是图,损害消费者利益,就会被市场经济所淘汰。第二个案例是要通过新时期“雷锋传人”郭明义在平凡的岗位上十几年如一日,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先进事迹,使学生们明白“在我们的社会中,不论从事何种职业、处于何种岗位,也不论能力大小、职务高低,每个人都能够通过不同形式实践为人民服务的道德要求”。第三个案例是通过对当前社会道德现状的客观分析,引导学生们去辨别是非、善恶、美丑,并能够认识到助人为乐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为人民服务的具体体现。

3.针对性

针对性是指案例的选编要针对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针对学生们普遍关注的社会热点、焦点、疑点问题。

首先,教师应吃透教学内容,准确把握教学内容中的重点与难点问题,使案例的选编紧紧围绕教学主题进行。如在“弘扬社会主义道德”这一内容中,重点和难点问题就是围绕“为人民服务”这一主题展开的:为什么要为人民服务?学生们怎么做才是为人民服务?将其作为重点,是说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宗旨和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将其视为难点,是说“为人民服务”虽然不是一个新的话题,是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出现频率较高的一个词,但在学生的印象中其又似乎“高不可攀”、“遥不可及”、“十分神圣”。因此,作为一个普通人如何去实践为人民服务,就成为一个难点问题。选取新时期的“雷锋传人”郭明义作为教学案例,就是要通过这样一个可亲、可敬、可信、可学的典范,撞击学生的心灵,对其产生强大的震撼力,使学生们相信普通人同样也可以为人民服务。

其次,案例的选编应紧扣时代主题,体现时代特色,切实描准青少年普遍关注的社会热点、焦点、疑点问题。案例教学的独到价值,就在于“它犹如一条纽带,在硬邦邦的理论与活生生的现实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在教与学之间开辟了一条航线”[2]。很多学生认为,思想政治课就是讲大道理,空洞无物,枯燥乏味,而且书上的和老师课堂上讲的往往与现实不一致,自己心中的许多疑难问题在课堂中得不到解决,感到茫然不知所措,因此,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如教师在讲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公民道德建设的重点是诚实守信,并以此要求学生时,学生就提出这样的疑问:“在现实生活中,诚实守信的人往往吃亏,而不诚实守信的人经常占便宜,我们为什么要讲诚信呢?”并且列举了许多现实生活中由于诚信而“吃亏”,由于不诚信而占了“便宜”的现象。比如销售假冒伪劣商品,销售者违反了诚实守信的职业道德,损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但赚到了大把钞票;比如自己身边有些学生平时不学习,靠抄袭作业、考试作弊等手段蒙混过关。针对这些疑问,教师编写“三鹿奶粉事件”的案例,引导学生有针对性的进行讨论,并引导学生进行深度思考:在一个成熟的社会里,没有诚信就没有前景,虽然一时获利,但终究行之不远,“三鹿”的垮塌就是明证。使学生认识到自身的诚信意识、诚信行为、诚信品质,关系到整个良好社会风尚的形成,关系到和谐社会的构建,在一定意义上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未来。

二、案例教学中的角色定位

在教学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有一个“育人”与“自育”的问题。一方面作为受教育者的学生要接受教育者的教育,在教育者的影响下进行自我修养和主观改造;另一方面作为教育者的教师也要接受来自学生的教育,在与学生的沟通交流中进行自我教育。在这个过程中,“育人”与“自育”、教育者与受教育者是统一的,都是教育的主体,都具有主体性;也都是教育的对象,都具有主导性。整个案例教学活动就是主体间的平等对话、客体间的相互理解,以及主体与客体间的交互影响。不同在于,教师的主体性是以“导”为主加以体现,而学生的主体性是以“动”为主加以体现。

1.学生的主动性

一是自觉性(而非依赖性),即在案例教学活动中学生不再依赖教师直接传授所需的知识和信息,不再依赖教师对每个问题都给出现成的统一的答案,不再因为离开了教师而无所适从,不知学什么和怎么学,而是对自己的学习活动具有自我支配意识和自我控制能力,能够自觉地根据教学的要求充分发挥自我的聪明才智和学习潜能。

二是能动性(而非被动性),即在案例教学活动中学生不再是消极被动地接受教育,不再只是装载知识的“容器”,不再游离于整个教学活动之外,而是主动地参与教学准备和课堂建设,与教师和其他同学积极互动、相互沟通,在一些共性问题上能形成共鸣。同时在学习中能体现积极主动的精神品格和思谋策划的调控能力、组织能力。

三是创造性(而非机械性),即在案例教学活动中学生不再机械地接受、照搬、背诵并在考试中复制出教师所传授的知识,不再是课程上完了思想政治教育也就结束了,不再是学归学做归做的知行脱节,而是把整个教学活动作为主动发掘自我、发展自我、提升自身综合素质的一个重要途径,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并能在对案例的分析和总结过程中,创造性地解决一些现实问题和自身的思想问题,最终形成探索和求新的学习品格。这是学习主动性的最高表现和最高层次。

2.教师的主导性

在思政课案例教学实践中,教师组织教学要做到既不越俎代庖又不放任自流,是比较难于把握的。它一方面要求教师真正认识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尊重、保护和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另一方面还要在教学过程的管理、指导、设计等方面下足功夫。

具体来说,在案例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应当体现在这样三个方面:领导、指导和编导。

一是要做课程的领导者。这里所谓领导者,并不是说教师要高高在上做学生的官员,而是指教师必须强化自身责任意识,注重教学管理,善于驾驭课堂,敢于坚持原则,自觉抵制不良风气侵蚀,摒弃陋习与偏见,对待学生既关心爱护又严格要求。教师只有通过认真的教学态度、严格的教学管理、精彩的教学设计、厚实的知识积淀、真诚而睿智的人格魅力,才能树立起自己的威信,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

二是要做教学实践活动的指导者。作为指导者的教师,应在课前指导学生组成课外小组,根据教学内容阅读相关材料,选择和编写教学案例;课堂上,教师应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个平等、民主、真诚、自由的学习和交流氛围,引导学生认真思考、踊跃发言。对于学生的观点,应及时择要记录和跟踪点评,讨论结束应加以全面小结,并提出自己的独到见解。

三是课堂教学结构的编导者。教师要像电影导演一样对整个教学活动过程进行宏观掌控和整体设计。比如,应系统地考虑如下问题:课程目标的确立与教学内容中的重点、难点问题,以及案例教学方法的选择之间是否构成了必然联系?所选案例涉及哪些学科领域,需要准备哪些理论知识?要解决什么样的主要问题?希望训练学生哪一方面的能力?如何根据每个学生的特长、兴趣以及实际的能力和水平来给他们分配角色,创设教学情境?课堂讨论的时间和进度如何把握?等等。

在思政课案例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着教学的目标,保证着教学的基本秩序;学生的能动发挥体现着教学的意义,决定着教学的最终效果。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动性构成一种辩证统一的关系,二者相互激发、相互促动、相互影响,共同推进教学活动的开展。

三、案例教学的课堂设计

1.课前准备

一是案例的选编。案例选编既是案例教学的基础性工作,也是案例教学的一个启动环节。在这一重要环节上,要努力让学生全面介入,共同参与,而不是教师一人包办。授课教师应根据案例选编的基本原则,指导学生有针对性地阅读相关文献和资料,进行案例的选择和编写。

二是问题的提出。在案例教学过程中如何确定要讨论和解决的问题,对思想政治教育课案例教学而言,至关重要。应该说这是整个案例教学过程的核心。因为案例的编写、课堂的讨论、课后的总结评价都是围绕这个核心展开的,否则整个案例教学过程将是盲目和无序的,达不到应有的教学目的。那么,什么样的问题既能体现教学目的,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适于引导他们深入思考和讨论呢?我们仍以前面提到的“雷锋传人”郭明义的事迹为例。结合这个案例可以设计这样两个问题:作为一名学生,你如何做才是为人民服务?你如何理解和评价郭明义的幸福观?这两个问题至少体现了三个原则,一是目的明确(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二是紧扣案例;三是联系实际(社会现实和学生思想实际)。

2.课堂讨论

一是过程的设计。这里涉及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教师要事先对课堂讨论程序进行设计。包括:课堂由谁来主持,是老师自己还是学生;案例以什么样的方式呈现,是口述、文字还是视频;哪些学生应当在课堂上鼓励发言;讨论问题的逻辑顺序和时间如何把握;如何把问题的讨论引向深入。另一方面是教师对课堂讨论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要有足够的思想和心理准备,如,讨论过程中出现冷场和陷入僵局怎么办?讨论过程中偏离主题怎么办?讨论过程中双方因观点不同过于火爆怎么办?等等。

二是气氛的调控。首先,在讨论交流中,教师应努力创造一种以学生为主体的轻松、和谐、自然的讨论氛围,教师既不要以自己的思维定式去影响学生,也不要轻易地去否定学生的不同观点和意见,更不要把自己的观点或看法作为标准去强加于学生,而是要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尽最大的努力去调动每位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来参与案例教学讨论。其次,教师要对整个课堂讨论的气氛及时加以调控,如,冷场和僵局时,教师应给予必要的提示,启发诱导,使讨论继续进行;当出现课堂气氛过于“热烈”、“火爆”,学生因观点不同而争得面红耳赤时,应注意及时“降温”,以防陷入无谓或无休止的争论,从而影响整个课堂教学的秩序。

3.总结评价

第一,教师要对整个课堂讨论的全过程进行梳理和评价,包括案例的选编、问题的讨论、不同的观点、分析的思路、运用的方法以及学生的课堂表现等等方面。要从理论上作出精辟的概括和总结,要对讨论中不够深入的问题进行补充阐述或提要性分析;尤其不可忽略的,是还要给学生课后进一步思考加以指引,留下余地。同时对于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如参与程度、参与水平、合作精神、行为举止等方面,要进行客观、中肯的评价。

第二,教师要对教学所用的案例质量进行反思和总结,包括所选案例与教学目的是否契合,是否体现了导向性、思想性和针对性的原则,是否能够突出教学内容的重点;通过案例教学是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是否真正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等等。

第三,评价总结是案例教学课的升华和深化环节,是对学生进行正确引导的关键。在总结评价时,教师应特别注意语言的恰当与分寸的把握,既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和参与热情,又要观点鲜明,坚持正确的原则和立场。

总之,提高思想政治课教学水平,增强教育实效性,就必须大力改革教学方法。而案例教学法,通过精心选编富有时代特征的教学案例,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千方百计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这种教学方法必将对思想政治课教学质量的整体提升产生较大推动效用。

参考文献

诚信案例分析例9

参加剖析对象:乡党政班子成员、各村(居)支部书记、乡属单位支部书记、部份县、乡人代表、政协委员

具体案例剖析内容:对基层党委、政府和普通党员干部,如何贯彻科学发展观,提出四个具体科学发展案例来阐述如何贯彻发展观

案例一、基层-党委、政府如何保护好生态环境和地表地下资源?

对策:社会要发展,但要可持续发展,不因一时的政绩冲动做出损坏生态环境的事。如招商引资中的污染企业问题。

案例二、怎样才能维护公平正义,促进和谐发展?

对策:政府在执政过程中遇到的矛盾纠纷,应依法行政、照章办事。

案例三、乡级政府在加快社会事业发展,改善民生进程中,如何发挥好本级政府职能作用?

对策:必须发挥好政府四大职能: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基层政府重点在后两项,又特别是公共服务。比如:教育、卫生、住房、社保、交通水利建设等。使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

案例四、怎样树立政府在施政过程中的威信?

诚信案例分析例10

人无“信”不立,“诚信”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优良传统,也是当代高职生做人、做事、学习、交往的根本原则,是每一个高职生都应该具备的最基本的素质。但是近几年来高职生诚信道德的滑坡令人担忧,出现了很多诚信缺失现象,在社会上引起了许多的负面影响,加强高职生的诚信教育已经刻不容缓。

一、高职生诚信缺失现象的表现及原因分析

(一)高职生诚信缺失现象的表现

1.从学习方面来看。高职生在校学习期间,不能真正的依照诚信这个基本准则去对待学习,如上课迟到早退,抄袭作业,剽窃论文,考试时候面对学院的处罚规定作弊现象仍然时有发生,并且作弊手段也在与时俱进,时有创新,所谓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令监考教师哭笑不得。

2.从就业、择业方面看。高职生在就业、择业时,为了能有更好的选择,会不惜弄虚作假。如,篡改求职材料中的成绩单,虚构在校的学生干部、获奖情况、参加的社团等等。下面列出的一些现象时有发生,如一招聘单位在某学校招聘,回去一分析,200多份里面就出现了十几个学生会主席,几十个班长,其他班干部就更不用说了。在签订了就业合同之后,部分高职生不能够做到诚信,经常出现毁约、违约现象。

3.从社会交往方面来看。一些高职生在与同学、朋友的交往中会出现如借钱不还的现象,甚至部分高职生申请了助学贷款,在毕业几年后仍然不予还款,带来很不好的社会影响,还有部分高职生在自尊心与虚荣心的驱使下,撒谎时脸不红心不跳,习以为常,自以为高明。

(二)高职生诚信缺失现象的原因

1.社会环境。一方面,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环境下,由于市场经济带来的拜金主义与享乐主义等副作用使部分高职生难以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判断是非的能力产生了偏差,在做人做事时丢掉了本应有的诚实守信、爱岗敬业等基本准则,尤其社会上也存在着一些不诚信的风气,如官员的腐败现象、社会的不正之风、市场中的假冒伪劣、欺诈坑骗、体育比赛中的“黑哨”等等,也给高职生带来了精神污染。

2.学校环境。学校教育对一个人的精神境界的影响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影响高职生生长、学习的过程中的很多事情。如学校乱收费、在升学时托关系、走后门等现象比比皆是,影响十分恶劣;一些教师学术腐败、误人子弟,课堂上应付了事,课下办班收补习费;在学校里有关系的学生备受关注,没关系的学生备受冷落。这些现象,都给高职生传递了一些不诚信的信息,对高职生的思想产生不良的影响。

3.虚拟网络环境。网络作为一种新兴的交往媒体,和高职生的生活、学习息息相关,而网络的虚拟性又给高职生开辟了一块可以“不诚信”的土壤,高职生可以在这里使用非实名账户,并可以发表一些不负责任的言论,甚至可以恶搞。从某种程度上讲,网络的出现也是助长高职生失信行为的一个很重要因素。

二、思想政治理论课加强高职生诚信教育的有效途径

加强高职生诚信道德教育,提升高职生的诚信素质,这需要从教育、社会管理、法制等多个方面共同去努力。在

这里笔者仅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这个角度去分析加强高职生诚信教育效果,提高高职生诚信意识的有效途径。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职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担负着高职生诚信教育的重大责任,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能否取得实效,关系着高职生诚信教育能否落到实处,但事实上,教学效果一直以来不甚理想。

课堂教学是联系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高职生的主要桥梁,课堂教学效果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素质、思想政治理论课授课内容和教学手段的选择以及和高职生的及时沟通、心理辅导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一)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素质修养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也是高职生心目中的榜样,而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要做好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榜样,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就要提升自己的道德水平、学识水平和理论素质,要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素养,摆正自己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做到为人师表、诚实守信、实事求是、做真学问、为诚实人,知荣知辱,不要理论一套实际一套,更不要学生前面一套学生后面一套,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通过自身素质的提升用自然散发出的正气和人格魅力促进和引导高职生对的诚信的再认识。

(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的选择

1.教学内容的选择。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教学内容尤其是案例的合理选取。不仅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理论(包括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讲授,更要注重案例的选择。“诚信”的话题自古已有,可谓数不胜数,高职生从小到大,多少老师讲过,听得早已麻木没有感觉了,要注重发掘发生在高职生身边的,能听到、看到、感受到的案例,这样才会更有说服力和可信度。例如,从2002年开始央视就举办了《感动中国》栏目,每年会评选出10位感动中国的人物,他们的事迹感动之余随之而来的是更多的思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该随时从教学案例库中选取和添加诚信人物的案例,以保持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兴趣和信任度。

此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案例的处理方面还有一点极需要注意,通常说讲解案例,实际上很多教师只是做到了“讲”,并没有做到真正的“解”,也就是分析。要知道分析才是讲解案例最重要的部分,如果只是讲案例,那也许故事听完就完了,许多高职生并不能自觉地去思索,只有教师引导高职生把案例背后的深层次的东西—诚信的本质,意义等挖掘出来,让高职生有所思、有所感、有所悟、有所知,才能真正引导高职生对诚信的正确理解和思考。

2.教学手段的选择。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尝试新的教学方式,远离单一、静止的教学模式。当前的高职生思想活跃,接受新事物较多,原有的单一静止的教学手段已经满足不了高职生日益增长的求知需求,必须尝试用新的教学手段。(1)多媒体教学手段的选择。多媒体教学手段信息量大,图片、视频的大量使用可以使教学内容更直观,让高职生印象更深刻,感触更深,影响高职生“三观”的树立和是非观、道德意识的养成。(2)探讨式教学手段的选择。在针对“诚信“问题的时候,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尽量多的给予高职生自己思考的空间,让高职生通过观察、思考来参与到讨论中去,最后得出结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给予点评。这样高职生对诚信的认识既有自己的思考,又有同学的想法,同时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给予最后的正确的引导,对高职生诚信意识的养成有很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