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金融市场的核心模板(10篇)

时间:2023-06-08 15:42:30

金融市场的核心

金融市场的核心例1

中图分类号:F8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8-0006-02

首先让我们来看两组数据:

根据统计,截至2012年6月底,全国工商登记的中小企业从数量上已达到5204.64万户,其中中小企业达1308.57万户,个体工商户达3896.07万户,中小企业的数量占企业总数的95%以上。这些中小企业提供了近80%的城镇就业岗位,完成了75%以上的企业技术创新,纳税额占到国家税收总额的50%左右,创造的最终产品和服务价值相当于我国GDP的60%。中小企业面临的是充分竞争市场,具有灵活、高效等特点,能有效引导了资源配置,促进经济健康增长。中小企业大量存在,并在我国民经济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根据中华全国工商联统计的数据显示,我国规模以下企业中有90%的企业没有和银行发生过任何借贷关系,而微小企业中95%没有和银行发生过任何借贷关系。

截至13年6月,我国四大行国内个人活期存款余额就达到10.35万亿元,活期存款的利率为0.35%,而货币基金的平均收益接近4%,13年下半年至14年初经常甚至超过5%。货币基金的收益超过活期利息的10多倍。“余额宝”自13年6月13日开通存款业务以来,9个月不到的时间内规模超过4000亿,通过天弘货币基金进行运作,七天年化收益率一度超过7%,目前仍在5.6%以上。

第一个例子说明,数量巨大,并且在经济中发挥重要作用的中小企业无法取得贷款,不利于经济的发展和资源的有效配置。究其原因,主要是以下三个方面:

(1)中小企业企业经营状况的高风险性与银行放贷的审慎性原则显著冲突,从世界范围内来看,中小企业获得贷款的成本和数量都受到了很大限制。

(2)传统的抵押模式阻碍了轻资产企业获得贷款。我国银行业目前仍然是依靠抵押来获取安全性的老思路,因此重资产的大型企业、资金状况良好的企业往往容易获得贷款,而最需要资金支持的中小微企业往往因为抵押物不足无法取得贷款。

(3)金融的定价机制比较紊乱。2011年以来货币环境总体稳中偏紧,并且这种状态在2014年将延续。数量工具控制下,大企业贷款具有天然优势。同时,由于利率水平整体较低,小企业在资金使用效率、资金价格上与大企业的差异无法得到充分体现。

第二个例子说明,利率市场化以及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使得银行面临成本提升的压力。在以往的模式下,金融机构坚持审慎原则,仍然把贷款资源配置大幅倾向大中型企业;而当前,利率市场化改革方向以及互联网金融迅速正发展倒逼银行进行改革。贷款利率下限已经放开,未来存款利率市场化将进一步压缩银行的净息差,直接影响银行的盈利能力。银行的出路在于增加非利息收入和把贷款投向其更有定价能力的中小型企业。由于目前国内银行非利息收入占比很小的现状短期内无法改变(2013年中国银行业非利息收入占比21.5%),向中小型企业提供贷款成了银行业应对利率市场化带来净息差收窄的重要选择。欧洲和美国的大型银行正是通过向中小型企业提供贷款和服务,提升定价能力,使得净息差大大高于我国。(2010年美国银行业净息差3.7%,远超我国同期的2.5%以及2013年的2.68%)

然而,由于中小企业未建立征信系统,且单笔业务量小,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银行对中小企业的贷款需要经过大量的调研论证,耗费大量的交易成本。并且即使花费高昂的成本也无法保证贷款的安全,此类贷款的高风险性与银行的审慎原则是相悖的。因此,我国银行业陷入了这样的窘境:一方面在利率市场化趋势下银行需要开拓定价能力较强的中小企业贷款业务来增强盈利能力,另一方面,中小企业虽然数量众多、作用重要但普遍资产较轻、风险较高,与银行贷款的审慎性不符。而设计合理的供应链金融模式正是解决这一困境的良方。

供应链金融是指核心企业、金融机构、产业链上下游中小企业以及第三方物流机构,利用各自优势,整合信息流、物流状况,使信息充分流转,最终形成新增的、低风险的业务合作,从而使得整个产业链更高效运转的一种综合性金融解决方案。

站在银行角度,供应链金融是银行的一种业务模式,银行依托核心企业,通过对供应链上物流、资金流的控制规避供应链单一企业的信用风险,为核心企业和上下游多个企业提供灵活运用的金融产品和服务;站在供应链各企业角度,供应链金融是供应链上个企业利用银行提供的金融服务,满足自身资金周转需要并维持供应链的正常运作;站在电子交易平台服务商的角度,供应链金融的解决方案是由提供贸易融资的金融机构、核心企业自身,以及将贸易双方和金融机构之间的信息有效连接的技术平台提供商组合而成。技术平台的作用是实时提供供应链活动中能够触发融资的信息按钮,比如订单的签发、按进度的阶段性付款、供应商管理库存的入库、存货变动、指定货代收据的传递、买方确认发票项下的付款责任等。

在整个供应链中,竞争力较强、规模较大的核心企业因其强势地位,往往在交货、价格、帐期等贸易条件方面对上下游配套企业要求苛刻,从而给这些企业造成了巨大的压力,而上下游配套企业恰恰大多是中小企业,难以从银行融资,结果最后造成资金链十分紧张,整个供应链出现失衡。供应链金融最大的特点就是在供应链中寻找出一个大的核心企业,以核心企业为出发点,为供应链提供金融支持。

然而我们发现,一般意义上的供应链金融业务只是使得部分中小企业贷款成为可能,实际操作中,虽然得到了核心企业的担保,以及更加充分的信息,银行依然面临信息不对称风险和道德风险。因此,当前的供应链金融业务主要在抵押品价值估算方便、变现能力强的钢铁、汽车、家电等大宗商品领域,希冀通过抵押物的变现能力来减轻流动性风险。事实上,由于不直接参与产业链的业务环节,银行得到的信息总是不充分的,因此,银行应该跳出依靠抵押品来保证安全性的老思路,依靠取得充分的信息,通过价值成长判断来保障贷款的安全性。获取充分信息的最佳途径就是让业务的直接参与者核心企业深度参与该业务,把产业链中最有话语权、信息掌握最充分的核心企业利益与供应链金融业务深度捆绑起来。拥有充分的信息后,银行的利益保障不再仅仅依赖于流动性好的抵押品,从而,在供应链金融业务的行业拓展上也可以大幅放开。

我们设计了一种简单、安全的解决方案――核心企业深度介入的供应链金融模式(如下图):银行以低于市场利率的利率贷款给核心企业,核心企业再将该笔贷款以委托贷款的形式委托该银行以较高的利息贷款给需要资金的供应商和经销商,在此过程中银行收取一定的手续费。

1.银行以低于市场的利率向核心企业贷款

2.核心企业向银行申请委托贷款

3.银行以委托贷款的形势将该笔资金贷给核心企业的上游供应商

4.银行以委托贷款的形势将该笔资金贷给核心企业的下游经销商

5.核心企业掌握上游供应商的资信情况,并要求上游企业进行应收账款抵押

6.核心企业了解下游经销商的经营状况,并要求下游经销商进行货物、单据抵押

如上图所示,整个供应链金融业务中,核心企业资信状况优秀,但本身不需要贷款,而上游供应商和下游经销商属于轻资产中小企业,不符合贷款要求,但急需资金支持,一般情况下只能通过民间融资,但成本高昂。通过核心企业深度介入的供应链金融业务模式,参与业务的多方都能受益。

1.银行方面。银行仅仅需要与核心企业发生直接信贷关系,核心企业资信优良,担保充足,各类审批手续简单便捷。虽然贷款的利率低于市场水平,但贷款安全性很高,低于市场的利率部分也能通过委托贷款的手续费得到补偿;

2.核心企业方面。由于核心企业对上游供应商和下游经销商具有较高的掌控力,并且对其资信状况、经营状况非常清楚,委托贷款业务的风险可控,通过这笔业务,核心企业可以获得一定的资金收益。同时,与上下游的贷款业务加强了多方的联系,强化了合作关系。并且为供应商提供资金,可以改善其资金不足导致的效率低,供应不足、产品质量不稳定等状况,为经销商提供资金支持可以提升其渠道拓展能力,批量进货能力,从而促进核心企业业务的发展,增加企业效益。

3.上下游中小企业方面。由于规模偏小、风险较高,资金问题往往只能通过民间借贷解决,成本非常高。通过核心企业深度介入的供应链金融业务,一方面得到资金支持且成本更低,另一方面,可以加强与核心企业的合作关系,促进长期合作共同发展。

由此可见,在利率市场化的形势下,核心企业深度介入的供应链金融模式可以为银行以及整个产业链带来价值增值。

参考文献:

金融市场的核心例2

因此,银证合作是提升我国金融体系竞争力、提高我国金融市场化程度、顺应资本市场和商业银行自身发展需要的必然趋势。

有越来越多的迹象表明,金融的内部结构正在发生深刻的变革。这种变革的主要动力来自于资本市场的不断成长。资本市场的发展在推动金融结构变革的同时,也为整个金融体系创造了新的业务平台和利润增长点。

中国的资本市场虽然在近几年内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但由于微观基础,体制环境和运行模式等原因,其潜在危机日益严重。创新,已经成为中国资本市场最重要的生命要素。

中国的商业银行,在传统的规则范围内,显然已经走到了尽头唯一的出路就是市场化的改革。在这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要与资本市场对接。

没有银行体系的业务转型和资产结构的调整,资本市场不可能深化,因而也难以有持续性发展:工具设计和业务创新如果不与资本市场对接,银行体系就会失去竞争力而日渐衰弱。所以,在中国,银证合作既是中国资本市场克服发展性危机的必然选择,又是中国商业银行提升竞争力的内在要求。

银证合作,绝非简单的混业经营,更不是单纯的主张银行仅为资本市场提供融资服务,而是倡导一种资源共享、功能互补的合作,其最终的目的和结果是提升中国金融体系的整体竞争力,推进金融的市场化进程。

加速推进金融的市场化进程

经过二十多年的经济体制改革,中国经济体系核心的中国金融业也将逐步融入到全球的金融体系中。但是,中国的金融改革从总体上看是滞后于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这突出表现在中国金融体制的市场化程度较低。

在推进金融改革的过程中,中国正面临着一个重大的选择,即应当如何构建一个使中国经济在21世纪能够保持持续,稳定增长的现代金融体系。从金融发展战略的角度来看,可以有两种选择:一是继续沿袭以中央银行为核心、以国有商业银行和商业银行传统业务占主导地位的目前的这种金融体系,并进一步加强银行在整个经济生活中的作用。另一种选择是,在深化银行体制市场化改革的同时,通过大力发展资本市场来彻底变革原有的金融架构,以逐步形成一个以资本市场为核心的现代金融体系,并通过银证合作进一步提升整个金融体系的竞争力。

资本市场的成长推动金融体系的变革

由于金融对经济活动渗透力的不断增强,导致了经济资源的载体和资源配置的方式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金融商品交易量在全球经济活动交易中占据了绝对主导地位,而在金融商品交易中,证券化的金融商品交易又占极其重要的位置。这种市场交易形式实际上预示着金融的作用特别是资本市场的作用越来越重要,资源的流动和配置将更多地通过证券化的形式来实现。

金融的内部结构也正在发生深刻的变革。资本市场的不断成长正在从根本上推动金融体系的变革,换言之,金融体系改革和发展的基本动力来自于资本市场的成长。资本市场的发展不仅将改变整个金融结构,而且也为整个金融业创造了新的业务平台和增长点。资本市场是现代金融体系中最具有活力的要素,是储蓄转化为投资的有效途径;资本市场通过市场化的机制引导资本在产业间的合理流动,以加速推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资本市场中资产交易量的迅速增加,意味着其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日益明显。资本市场的不断成长,正在从根本上推动金融体系的演进和变革。资本市场在现代金融体系中的核心地位正在形成。

对资本市场“核心地位”不能仅从融资比例的角度加以简单理解。资本市场作为现代金融体系的核心,其涵义是指,它是激活整个金融体系的最重要的力量,金融体系大部分的活力来自于资本市场。

虽然银行体系的改革,中央银行职能的健全、货币政策目标的调整等也都是推动金融体系演进的重要原因,但只有资本市场的持续发展才能从根本上调整和改革现有的金融体系。可以认为,资本市场的规范与成熟是一国金融体系由传统架构走向现代架构的基本标志。

大力发展资本市场应是中国金融发展战略的核心内容

在中国,构建以发达资本市场为核心的现代金融体系既有现实的基础,又有逻辑的基础,是一种不依人们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必然趋势。这是因为:

第一,中国经济的货币化进程创造了金融市场化的基本前提。金融的市场化意味着经济发展的资金越来越多地来源于市场,居民的资产选择越来越多地选择金融资产,特别是证券化资产。

第二,中国国民收入总量的迅速增加,收入分配结构和储蓄份额向居民部门的倾斜,为金融的市场化特别是资本市场的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和持久的源泉。

第三,居民收入的资本化趋势即证券化资产在整个居民资产中比重的上升,构成了中国资本市场持续发展的基本动力。

国有商业银行的改革无疑是中国金融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通过市场化改革可以使其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商业银行,这对提高银行资金运行效率,降低金融风险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一方面,为中国商业银行创造一个新的业务平台,从而在客观上将不断推进商业银行的业务创新和体制改革;另一方面,又能从根本上实现中国金融体系风险的分散化和金融体系的相对稳定。是否拥有一个发达的资本市场,将是衡量中国金融体系是否实现由传统到现代转变的特征性标志。

建立中国资本市场和银行体系之间融通渠道的必要性

就中国金融体系内部而言,市场化程度最高的当数资本市场。随着中国加入WTO,中国资本市场的竞争时代已经来临,创新,正在成为资本市场最重要的生命要素。资本市场的重大的潜在危机除了有其内在的制度性根源外,也存在外部的原因,即资本市场和银行体系之间缺乏有效的、相对稳定的融通渠道,形成时而分立、时而融通的不规则的局面。这种合作渠道的不稳定性,导致资本市场和银行体系之间缺乏良性的资金互动,造成市场工具的功能过于单一。资本市场发展所隐藏的潜在危机是推动银证合作的重要原因之一。没有危机就没有合作的需求,合作的初衷是弥补

各自的缺陷,共同提升金融体系的竞争力。

同时,作为现代金融的核心和新的运行平台,资本市场发展到一定阶段本身也需要金融体系内部的合作、融合和沟通。惟有如此,现代金融体系中最具活力的要素才能发挥其核心的作用,从而实现金融体系的升级和金融竞争力的提升。

商业银行的改革和业务创新必须以资本市场为平台

从商业银行来看,银证合作的需求更加迫切。中国的商业银行无论从体制,运行机制,还是业务模式、金融工具上看仍然是比较传统的,相对于证券,保险而言,银行的市场化的程度较低,创新能力明显不足。中国商业银行的利润93%左右来自传统业务。作为目前中国金融体系主体的商业银行,其规则,架构,理念已满足不了这种不断升级的金融性需求。这是中国商业银行竞争力不断下降的个深层次的原因。

商业银行存在某些天然缺陷,例如,资产,负债在收益与风险上的不匹配性等,决定了商业银行的改革和业务创新必须以资本市场为平台,必须在与资本市场的对接上找出路。没有资本市场的发展,只是试图在相对封闭的条件下来改革银行体制,进行银行业务创新,那将是很困难的,整个金融体系难以有质的变化。

商业银行工具和业务创新的核心要点不在于其自身体系的完善,而在于这种创新的工具和业务是否真正实现了跨市场性:一头源自于银行体系内部,另一头则必须嫁接在资本市场上。

银证合作的微观层面

银证合作是提升我国金融体系竞争力,提高我国金融市场化程度,顺应资本市场和商业银行自身发展需要的必然趋势。未来中国的银证合作应从以下几个层面展开:

第一,建立适当的资金管道,实现银行与资本市场的资金互动。首先,在建立风险防火墙的前提下,在二者之间建立多种管道,促进商业银行和资本市场的资金互动。其次,要在理论上对资本市场与商业银行之间不同的资金互动管道加以定性。允许进入的资金,需高度关注的资金和禁止进入的资金应加以区分。

第二,工具的复合性或跨市场性以及业务的交叉。现代金融最重要的功能就是建立一种促进风险流动的机制。只有处于流动状态的风险,才能得到有效的化解,金融体系才是健康的,有效率的。银行和资本市场在资金层面的互动必然导致跨市场工具的产生,这种复合性的工具反过来又将作为载体促进两个市场资金的良性互动,业务的交叉也就随之产生了。

商业银行在建造必要的制度性防火墙基础上,其业务应逐步向资本市场的边缘业务,部分核心业务甚至衍生业务拓展。这些新的领域将为商业银行的纵深金融服务提供更为广阔的空间。

第三,通过资本市场的平台,推进商业银行信贷资产的证券化。商业银行通过上市能迅速地补充银行核心资本,从而提高银行防范风险的能力,为建立真正意义上的商业银行提供契机。而证券化的另一种形式――银行优质资产证券化将极大地改善银行资产的流动性,以未来收益权的转移为代价将未来的不确定性,即市场风险转移到银行体系之外。

商业银行信贷资产的证券化,为中国的投资银行创造了极为广阔的发展空间。中国投资银行业要想获得进一步的发展,除了必须完善和深化传统业务外,一个新的增长点就在于银行资产的证券化。

第四,金融机构组织架构和运行模式的改变。战略决定结构,不同的业务特点与发展战略需要有不同的组织架构相对应。金融集团化的模式将是改革的方向,当然其具体运作模式可以进一步研究。以资本为纽带的控股模式可能是一个更为恰当的模式,因为它一方面说能充分利用资本的杠杆原理,从而最大限度地调动资源,同时又可以避免风险在集团内部的传递并将风险降到最低。

银证合作对金融体系变革的影响

银证合作所产生的影响不仅仅局限于商业银行体系和资本市场本身,还将对包括金融技术、金融信息化、货币政策以及金融法律体系等产生深远的影响。

要成功地推进银证合作,必须消除金融技术上的障碍。必须建立相互支持、相互融合的技术平台。

资本市场的不断发展以及以此为基础而展开的银证合作,将导致货币政策的目标函数发生变化。在没有资本市场或资本市场很不发达的情况下,中国的货币政策基本上只是银行政策。随着资本市场的迅速发展和银证合作的展开,货币政策目标函数要做适时的调整,既要盯住实质经济的成长,也要关注以资本市场为核心的虚拟经济的发展或变化。

在资本市场日渐发达或较为发达的经济体系中,资本市场资产价格的变动与实质经济物价的变动对货币政策的影响是有明显差别的。不能把资本市场资产价格的变化简单地等同于通货膨胀。货币政策有责任营造一个双赢的金融环境,以提高市场的资本吸引力。

银证合作将引起金融体系组织结构、运行模式的重大变化,因而也要求对整个金融法律规范体系进行调整和改革。

银证合作决非简单的混业经营

对银证合作这个概念,要避免绝对化的理解。就金融体系本身的发展趋势而言,其相互融合可能是一个基本趋势,完全分立、互不往来的局面只是暂时现象。但是,在中国目前的金融架构下谈混业经营为时尚早,因为从分业经营到目前成熟市场国家采取的综合金融是需要一个过程的。这个过程本身就是金融的市场化过程,就是一个由传统金融到现代金融的演进过程,是一个收益与风险的市场均衡过程。

金融市场的核心例3

    二、基于企业生命周期的资本市场融资特征分析

金融市场的核心例4

中图分类号:F830.3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0017-2017(4)-0016-05

对于产业链金融,国际与国内金融机构在概念和实践的重点存在差异。国际金融机构着重解决核心企业的问题,而国内金融机构前期突破口是众多的上下游企业,核心企业只是市场营销的中介手段。当前,关于产业链金融,只是实践中的经验总结,还没有具体定义,理论的发展仍有待深入。为较准确地剖析产业链金融,需要对相关定义进行厘定。

一、基础概念框架

(一)产业链、价值链和供应链

产业链是由产业分工形成,分工越细,产业链条就越长,增值环节就越多,技术越进步可以延伸的环节就越多。上游产业的产出或副产品成为下游产业的投入,产业之间的产出和投入之间的关联形成纵向的产业链条,这就是本文给出的定义。因此,产业链是分工形成、技术进步与产业细分的结果。

一个地区要形成产业竞争力,应占据产业链上的相对有利位置或关键节点,在合理的限度范围内适当延伸产业链。一个地区的比较优势综合体现在特色产品,由特色产品形成支柱产业,支柱产业向原材料延伸,向深加工、高附加值的行业延伸,形成有机产业链。重视产业链的形成与延伸,重点发展产业链上的关键节点,发展在产业链上起关键作用,且对产业链的上下游有控制力和较大影响力的环节,或者是产业链上增值能力较强、增值幅度较大的环节。发展产业链,首先要着眼于产业链的形成和拓展,同样也要注重关键节点的发展。

因此,产业链是产业部门依据特定逻辑和时空布局客观形成的一种链条式关联形态,用来分析产业发展的宏观走势。价值链是把企业生产创造价值的过程分解为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的增值活动,是用来分析产业链的方法和工具。供应链是指商品传递到消费者前的各种业务活动的连接,侧重从供给角度考察上、下游企业间的关系。所以产业链是客观的,没有供应关系就没有供应链。

(二)产业链金融与供应链金融

产业链金融就是金融支持产业链的形成和延伸。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发展,首先是选准特色产品和支柱产业,其次是支持形成有竞争力的产业链,然后形成复合产业集群。金融支持有机产业链的形成和延伸,要找准并重点支持产业链上的关键节点和产业链延伸中的瓶颈节点,支持关键节点上的骨干企业,使骨干企业融资有保障,其上下游企业资金充足,从而带动金融服务领域和增值链条的延伸。

由上可知,产业链金融与供应链金融是有根本区别的。产业链金融是以核心企业为中心为整条产业链条上的企业提供一切金融服务,而供应链金融以金融机构为中心来看待供应链中的资金融通问题。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统一规范的产业链金融概念,本文认为产业链金融就是以实力强大的企业为核心,用合理的资本运作手段,把产业链企业融资成本最小化、产业竞争能力最大化为目的的企业集群的资金融资活动。

(三)产业链金融的涵义

产业链金融不仅为核心企业的各种资金需求提供融资,还为核心企业的上下游企业提供融资服务。产业链金融通常具有几个明显的特征:一是产业链金融围绕核心企业把原料采购、产品生产和产品销售连成一体,把上游的供应商、制造商与下游的分销商、零售商与最终消费者有机连成一片,给整条产业链条上的企业提供资金融通。二是突破了传统的融资风险承担模式。该模式将单个企业独立承担风险的模式,优化为产业链整条企业共同分担风险,可以有效分散系统性风险。三是促进整个产业链共同发展。通过核心企业的信用对上下游企业进行融资,可以有效解决产业链企业的资金需求问题,提供生产效率和推动整条产业链企业共同发展。

从产业链金融角度看,产业链金融的最终目标是通过金融服务达到“产业链延伸,价值链提升,供应链优化”的目的。同时,产业链内包含着“物流、资金流与信息流”,它们之间的关系可以简单概括为:物流按照供应关系正向流动;资金流按照供应关系逆向流动;信息流在供应关系中双向流动。

因此,本文把产业链金融的涵义总结为:产业链金融是指金融机构为产业链条上的所有企业提供与生产、销售相关的一揽子金融服务的安排,为产业链各个关键环节、各个节点企业提供金融服务,以此促进整条产业链健康发展的融资模式。

二、产业链金融模型

(一)模型概述

根据基础概念,产业链金融一般包括融资对象、参与者和杠杆率,融资对象主要是固定资产、营运资金,参与者是核心企业、上下游企业和金融中介机构,杠杆的融资维度是融资期限、融资成本、融资规模。在产业链金融中,得益于产业链金融的内部信息,产业链内部的投资收益率相对比外部投资风险低,因此,产业链金融存在内部(知情者)与外部(局外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这些信息不能传达到外部或者与外部的沟通成本较高。

模型主要包括两大参与者,产业链内部和(外部)金融市场,金融市场提供给产业链核心企业和上下游企业的利率不同,因为它们的风险状况不同。在产业链中,投资一个项目可以选择两家公司之一进行投资,也可以通过金融市场融资。在投资时必须考虑相关的融资机构、能够获取的融资率和参与者之间的信息可得情况。

假设有一个借贷公司B(上下游企业)投资一个项目P,具有充分的项目信息,清楚项目将来的发展情况和回报率rproject,而且假设公司B自己没有资金,只有完全从外来投资者K(金融市场)或产业链内部A(核心企业)融资。

该产业链金融模型中存在着道德风险,因为外部投资者与产业链内部存在信息不对称现象,产业链内部企业A拥有投资该项目的信息(至少部分)关于项目P的将来信息。因此A(核心企业)可以计算出项目的成功概率p(0

为项目P融资的参与者之间的关系大致可以概括为:对于项目P,A比K拥有更多的信息,但少于B拥有的信息,或者说,对于项目P,K是产业链的局外人,B是内部人,A是部分内部人。

基本的模型仅是单期静态融资模型,时间从t0到t1,项目收益是确定的,所有的债务需要还清。这里还需要研究,在决定投资时,在什么条件下产业链金融融资会发生,即B投资项目P时不会向金融市场K融资,而是向核心企业A进行融资。同时,还需要解决在什么样的投资回报率下核心企业A愿意为产业链金融进行融资。

(二)无信息成本的单期静态模型

三、产业链金融的扩展模型

图1所述的产业链金融简要模型表明,上下游企业B投资项目P时,只有通过产业链融资对核心企业和上下游企业同时都有利时,上下游企业B才向核心企业A进行融资而不通过金融市场K进行融资。在产业链金融简要模型中,金融市场K只对核心企业进行融资,核心企业再对上下游企业进行融资,核心企业起到关键作用。这与现代产业链金融“是为产业链上的上中下游企业提供的有关联的一揽子金融服务安排”的含义有所偏差。为此,本课题对产业链金融的简要模型进行了拓展,如图2所示。

图2中的扩展模型表明,金融市场K通过产业链金融的融资功能,将处于产业链中的核心地位的企业A和上下游企业B连成一个整体,把核心企业与上下游企业实行信用捆绑,以产业链中的核心企业的资信为出发点,为各节点企业的生产和销售服务,为提高整条产业链的价值创造能力。

四、对产业链金融模型的进一步阐释

从模型来看,产业链金融可以部分克服金融市场与产业链各方寻求融资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性和道德风险。在扩展的产业链金融模型中,上下游企业B直接从金融市场融资的成本较高,而且现实中存在缺少的合格抵质押品,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普遍存在。在这种情况下,有两种可行的融资渠道可以选择:一是上下游企业B从核心企业A那里取得融资,相对于金融市场来说,核心企业A对产业链上下游企业B的信息掌握较多,降低了核心企业A与上下游企业B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性,因此,上下游企业B可以以较低的成本从核心企业A获取资金,融资难度降低。二是上下游企业B借助核心企业的信用担保,从金融市场K取得融资。在这两种产业链融资方式中,金融市场K依靠核心企业能够降低对产业链融资的风险,一方面通过核心企业A能够得到产业链上下游企业B的较多信息,可以及时掌握上下游企业B的发展动向,对资金的使用能够起到很好的监督作用;另一方面,有了核心企业A的信用担保,减少了融资违约的可能性,降低了道德风险发生的概率。三是从金融中介的角度来看,相对上下游企业B,由于能够掌握核心企业A较多的信息,而且A合格的抵质押物较多,对核心企业A进行融资相对产业链上下游企业B来说,或者通过核心企业的担保,对上下游企业的融资风险相对较低。因此,从整个产业链金融来说,在目前金融市场发展的情况下,产业链金融能够较好的解决上下游企业的资金融通问题。

总之,产业链金融融资灵活,能为满足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融资需求。由于产业链金融涉及行业较多,不同行业资金需求特点各异,且资金需求量大。因此,在产业链金融服务中,金融机构应积极创新金融产品,提供多样化融资服务,满足产业链发展的资金需求,产业链金融理论在实践中也得到有效验证。

参考文献

[1]Basu,P.and Nair,S.K..Supply chain finance enabled early pay.unlocking trapped value in B2B logistic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Logistics Systems and Management,2012.Vol. 12No. 3.

[2]DavidA.Wuttke,Constantin Blome,Michael Henke.Focusing the financial flow of supply chains:An empirical investigation of financial supply chain management[J].Int.J. Production Economics,2013.Vol145.

[3]洪崎.产业链金融商业模式创新[J].中国金融,2014,(1):43-45。

[4]王稳妮,李子成.产业链金融的发展与创新[J].宏观经济研究,2015,(3):64-66。

金融市场的核心例5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0)09-206-02

品牌是特定产品或服务的识别标识。它向人们展示企业的品质和特征。金融品牌,从客户角度来讲,是客户对商业银行及其金融产品与服务所有期望的总结;从商业银行角度来讲,它是商业银行向目标市场传递企业形象、企业文化、产品理念等有效要素,并和目标群体建立稳固关系的一种载体、一种产品品质的担保及履行职责的承诺。金融品牌是金融业在长期的金融产品的开发、销售、管理过程中逐渐形成的,被市场广泛熟悉的某一类或某一批金融产品或服务,是金融服务个性化的体现。一个优秀的品牌不但是质量的保证,而且还具有价值文化和个性等丰富内容。树立金融品牌意识,创建金融品牌,加强金融品牌建设是塑造商业银行企业形象,培育和提升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和提高商业银行实力的重要途径。

一、加强金融品牌建设是提高商业银行实力的有效途径

1.金融品牌建设是商业银行挑战竞争的利器。随着金融体制改革与发展的日益深入,经济全球化、金融一体化的逐步加大,外资银行纷至沓来涌入,他们凭借先进的技术、现代的管理及雄厚的资金实力,对国内银行业形成有力的冲击。我国银行业的竞争更为激烈。只有建立强势品牌,才能增强商业银行市场竞争力,有效维护原有的市场份额,才能增强商业银行拓展能力,不断扩展市场空间的渗透力。时代的发展推动着新型金融产品和服务不断跟进,以适应不断变化着的需求。市场上不时出现的时代“宠儿”可能很快被遗忘,而留传下来的只有一个不变的主题――独具特色的金融品牌。人们也许想不起来花旗银行上个世纪流行过的金融产品,但“花旗”两个字所蕴含的文化更加浓厚,所特有的魅力更加隽永。总之,随着金融产品由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客户成为竞争的焦点,金融市场竞争的程度将更为激烈,品牌建设是商业银行在长期激烈竞争中取胜的利器。

2.金融品牌建设是商业银行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必然选择。品牌具有排他性、价值性及内涵的丰富性、经营的长期性。品牌经营是通过品牌实力的积累,塑造良好的品牌形象,从而建立顾客忠诚度,形成品牌优势,再通过品牌优势的维持与强化,最终实现创立名牌。个性化的品牌设计、人性化的品牌营销、高层次的品牌经营,可以不断充实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毋庸置疑,品牌经营需要综合实力作后盾。良好的品牌带动管理创新、技术创新、营销创新,从而提升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金融品牌的建设及核心竞争力的提升,是一个不断积累与逐渐成长的漫长过程,品牌建设是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提升的必要手段,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的提升是金融品牌建设的目的与归宿。

3.金融品牌建设是商业银行应对客户需求变化、提高市场占有率的法宝。随着经济的发展,客户的金融意识不断加强,客户需求和行为模式发生了较大的变化,需求日趋个性化、综合化,并呈现层次性、多样性等特征。客户不再只是简单地选择一种产品或服务,而是有意识地挑选某种品牌,是一种信赖与情感的归属。好的金融品牌建设,不仅有助于巩固现有的客户关系,还有助于在潜在客户群中树立更加积极进取的形象,无形中提升金融产品的附加值,使得金融品牌不仅体现客户所关注的利益,还体现出情感、价值、文化、个性。再者,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信息技术革命与互联网的广泛应用,许多客户特别是一些技术偏好型客户,越来越将网络服务水平作为选择商业银行服务的依据。这就要求商业银行与时俱进,产品与服务要不断地推陈出新,提供包括网络银行在内的多种服务,以满足客户新的需求与欲望,扩大客户群,不断提高市场占有率。

二、加强商业银行金融品牌建设的策略

1.明确品牌定位,实施金融品牌差异化定位策略。所谓的品牌定位,即针对目标市场而确定建立一个独特品牌形象,并对品牌进行有计划、有目的和有意识的传播,从而在目标顾客群中占据一个独特、有价值地位的过程。其焦点是目标顾客的心理感受,其途径是对品牌整体形象的设计,其实质是依据品牌的某种特征设计产品属性并传播品牌形象,从而在目标顾客心中形成一个独特的金融企业形象。国际先进商业银行通常用客户一竞争地一产品(Customer--Arena--Prod uct,简称C--A--P)的方法进行市场定位、塑建品牌。商业银行“C--A--P”定位战略的核心是根据自身特点,扬长避短,选择、确定客户一竞争地一产品的最佳组合,达到资源的最优配置和最佳利用,这是商业银行最基本和最重要的战略。商业银行要立足自身能力和经营目标,积极面对市场、分析市场、研究市场、融人市场和应对市场。市场领先法则告诉我们,“第一”胜过“更好”。品牌定位的成功与否并不一定取决于企业的自身优势,而是谁能够把自己的竞争优势有效地融合到品牌定位中。差异化的定位能够增加竞争者模仿的成本和难度,吸引特殊的顾客群体形成品牌忠诚,创造品牌的核心价值,这是品牌营销与建设战略的精髓。

2.注重金融产品与服务的科学设计。金融品牌建没的另一个重要内容就是产品及其服务的科学设计。金融产品设计要坚持“三性”原则,即“安全性、流动性、盈利性”。同时,要注重金融产品设计的人性化、个性化。人性化、个性化体现的是蕴含于金融品牌当中的无形的价值:服务上要求脚到、手到,踏实为客户排忧解难;耳到、心到,认真倾听客户的心声,化解他们的抱怨,“想客户之所想,急客户之所急”,以“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细致关怀,让客户真实体验真诚服务,无形中造就了客户的忠诚度――信任感、依赖感和归属感。将银行品牌价值与文化因素密切结合,向人们展示良好的品牌形象,使人们在得到物质需求满足的同时也能体味其文化品味和精神享受,从而形成独有的品牌文化。一个强大的银行,必然有充满活力的企业文化,银行的发展,实际上就是企业文化的扩张及文化品质的不断提升。

3.切实做好金融品牌的营销,提高品牌市场影响力。商业银行品牌的建设的一项十分重要工作就是市场营销。它是让社会群众了解、掌握金融产品与服务的功能、特性以及利益所在,让他们所认识、认知、认可,同时可以激发他们购买全新产品和享受消费服务的欲望和热情。要充分利用广告的魅力,选择有权威、覆盖面广的广告传播媒体,进行多形式、多层次、多方面、全方位的宣传,尽可能多地让客户了解、熟悉、感受到全新产品,增强认同感和可靠感。要通过举办金融新产品会、展示会、经济金融热点追踪和开展社会公益活动、主题活动等宣传自己、达到与社会公众沟通的目的,以提升金融品牌形象。

4.注重产品售后日常服务,有效提高品牌形象。商业银行经营的重要特征是产品服务。诚然,产品的设计很重要,但是产品的售后服务更为重要。这是由于商业银行是一个服务大众的企业,它主要是通过提供存、贷、汇及理财等各种服务,扩大业务量,收取利息和手续费来增加收入的。因此,这就需要商业银行要以客户为中心,了解客户需求特征,提供多样化、多形式的服务。提供热情、认真、周到、优质的服务,想客户之所想,急客户之所需,让客户亲身体验、感受银行优质服务,培植客户的忠诚度。客户在与银行打交道过程中,感受到商业银行服务的真诚、周到、便捷的服务,经常交往、潜移默化,商业银行的影响力就会在他们心中不断强化和提升,商业银行品牌形象就能得到有效提高。

三、金融品牌的延伸、深化与提升

1.推进金融品牌积极延伸。金融产品品牌的推陈出新,即品牌延伸,在品牌建设中显得至关重要。它是现代企业常用的已经具有一定资产价值的品牌向新业务领域拓展的策略。实施品牌延伸,商业银行可借助强势品牌使新产品迅速打开市场,大大降低营销宣传成本,节约了打开市场的时间,为新的产品抢占市场开辟了道路。商业银行还可以通过品牌延伸壮大企业阵容,从而进一步为品牌增值创造条件,有利于巩固商业核心品牌形象。

2.注重金融品牌价值的有效增长。金融品牌价值的增长是金融产品品牌深化的过程,它包含金融产品创新,要求除按照市场导向和客户需要设计多功能、综合的金融产品,使金融产品更多元化、多功能,向更宽领域拓展。一方面更大范围满足客户消费需要,提高客户消费附加值和边际效应,另一方面也使商业银行扩大金融业务,减少成本,增加边际收益。同时,商业银行要紧密结合自身特点,从运行质量、服务质量和金融产品的投资质量等三个方面加强品牌建设。一是切实重视商业银行的运行质量和运营安全,这是创造、维护和发展品牌的先决条件和基本保证。因为客户迫切需要商业银行为其提供便捷、安全、高效、优质的服务。二是切实注重金融服务质量和水平,这是品牌的灵魂和精髓。要坚持客户至上、服务优先,密切关注市场,把握市场动向,及时捕捉客户消费心理,努力改进服务方式,提供差异化服务,提高服务效率和水平。三是切实重视金融产品的投资质量,将其作为金融产品品牌质量建设的落脚点,帮助客户实现金融资产的保值增值,更好地满足客户的投资金融产品的核心利益所在,也是金融产品品牌价值增长的根本。

3.切实维护品牌与客户的关系。金融产品品牌的提升需要良好的品牌与客户的关系来维护。要培育和维护忠诚客户,扩大商业银行品牌影响。提升品牌形象。这就需要加强金融品牌的客户管理。客户管理(cRM Customer Relation Manage)的核心理念是提高其客户满意度。商业银行应该积极开展客户关系管理,即通过建立客户资料数据库、分析客户行为、市场趋势、自身资源等情况,做到合理分配自身资源,开发客户满意的金融产品,并尽最大可能为客户提供最好的服务。对资产多、贡献大的优质客户要了如指掌,按照客户贡献度确定自己的等级客户,分别提供不同的服务,对优质客户提供定制服务,尽可能使更多的优质客户成为永久客户,从而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常胜之位。

金融市场的核心例6

在全球很多地区,以市场为基础的金融模式削弱了核心金融机构,使大型非银行金融机构承受着巨大压力。一些市场现在已冻结。因此,人们突然又注重起以银行为基础的金融媒介,这导致银行亟需筹集巨额资金。如果不加以合理控制,这可能会加剧全球经济放缓。

我们必须确保银行能够继续放贷。我们也必须确保核心市场,例如银行间贷款、商业票据和优质证券回购市场继续保持开放。要实现上述目标,需要采取两项相关战略。

首先是七国集团(G7)增强银行弹性的行动计划,以使银行恢复其做市商的作用。七国集团坚决承诺,不会任由对金融体系具有重要性的机构破产,同时将为其提供充足的资金――公共或私人――以恢复信心。最近几周,七国集团的各国政府采取大胆举措,履行这些原则。各国央行也履行了自己的承诺:“确保银行和其它金融机构能够通过广泛途径获得流动性和融资”。央行向核心机构提供的流动性,应通过金融体系流向其它市场参与者,并最终通过私人信贷创造流向实体经济。

七国集团的行动计划将会奏效,但要想让资金和信心恢复,尚需时间。在核心金融机构较弱、影子银行体系较大的金融体系中,调整过程可能需要更长时间,这使许多国家的金融担保计划更有必要发挥最大效用。七国集团明确的承诺应能保障成本高效的融资,让必要的资本增加在一段时间内逐渐完成。

同时,决策者必须有勇气坚持他们(新发现)的宏观审慎信念。20国集团(G20)领导人呼吁监管者应减轻资本的顺周期性,根据这一要求,我们不应过高和过快提高资本标准。贯穿整个周期的资本意味着,在经济低迷时期,资本比率应该降低。就像不良贷款往往发放于繁荣年份一样,如今该为商业投资提供资金。以迎接势将到来的全球复苏。

金融市场的核心例7

摘要: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而人力资源是金融业发展的核心资源。本文从现代服务业创造价值的特殊方式的分析入手,探讨了金融业在现代经济中的核心地位和作用;并通过跨国制造业企业和金融机构的成本结构差异分析,系统阐述金融人力资源对于金融业发展的战略地位和核心作用;最后给出几点分析结论。

关键词:人力资源;金融发展;核心作用

中图分类号:F83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1428(2007)12-0014-04

一、金融人力资源的战略地位与核心作用

1、金融业的发展以市场信用为基础,而市场信用以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信任为基础。金融从业人员和金融市场主体的职业操守成为市场信用的思想文化基础。

就以债权债务关系为基础的借贷业务而言,其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授信的一方(即债权人)对于受信一方(即债务人)的偿债意愿和能力的信任为前提条件的。商业银行业的发展取决于银行对其债务人信用状况的把握,以及由此决定的其自身的信用状况。此外,无论是股票市场中的投资者与上市公司之间、投资银行与股票和债券的发行公司之间、基金受益人与各类基金(证券投资基金、保险基金、社保基金等)管理公司之间、投资顾问与投资咨询服务消费者之间存在着广泛的委托关系。委托问题核心在于相关人对合约实施的承诺是否可信任。金融交易合约的有效实施,证明此前承诺的可信任性,这种信任的不断积累构成各类金融机构的声誉,而后者是其拓展业务,扩大市场占有率的重要无形资产,也是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因素。金融机构的信誉则是通过其管理者和员工的行为准则体现的。金融从业人员的整体职业操守是金融机构信誉的思想和文化基础。

2、金融交易大都是涉及现在与未来之间的跨时期交易,未来不确定性是其本质特征,在不稳定的复杂环境中作出正确的决策是金融交易及金融机构取得成功的决定性因素。决策的正确性取决于金融管理者和业务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

上世纪70年代以后,全球金融市场的不确定性大幅度增长。国际汇率制度从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固定汇率制转变为浮动汇率制,资本账户的开放、石油美元的巨大积累以及在全球范围运作的证券投资基金、对冲基金、房地产信托投资基金的规模急剧增长,现代计算机网络与通讯技术的引入又使这种资本流动的速度大幅度上升。于是全球范围内汇率、利率和金融资产价格的波动性和不确定性日益增长。对日常的经营活动而言,不仅金融机构的中高层管理者面对不确定复杂环境下的决策问题,而且众多面向市场的业务人员也天天面临极为复杂的决策问题。金融交易成功与否取决于交易者的综合素质与作出正确判断和决策的能力。这需要金融从业人员具有非常强的专业知识以及熟练驾驭市场的经验与能力。随着经营环境的变化和竞争加剧,金融机构人力资源所需要的技能和素质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另外,城市生活费用和生活质量的差异也对金融机构能否吸引和留住高层次人才产生影响。

一个城市能否成为国际金融中心,更需要门类齐全的、数量充足的、能适应环境莫测变化的和具有国际视野的优秀金融人才。因为优秀人才相对充裕的供应已经成为吸引跨国金融机构落户的最重要因素,而跨国金融机构在本地的集群发展才赋予了这一地区国际金融中心的在全球金融市场的重要地位和影响。

3、金融领域的高新技术以金融从业人员的人力资本为载体,拥有了优秀人力,就拥有了领先的金融技术。

在现代金融业中,高新技术更多地体现为降低交易的成本和风险,更好地满足客户对资金的流动性、安全性和收益性的组合需求为特征的技巧或技艺,它以具有深厚人力资本含量的专业人才为载体。无论是面对行业内竞争的金融机构,还是面对全球竞争的一个国家和地区,拥有了优秀人才,也就拥有了领先的金融技术;反之,优秀人才的流失也意味着技术领先地位和核心竞争力的丧失。然而,从一个国家的社会角度看,人才的流动具有先进技术的传播和扩散效应,具有推动社会技术进步和发展的作用。因此对政府而言,需要研究并做好两方面的工作,一是如何化大力气引进国外的优秀金融人才,促进我国金融业的发展;二是如何设立合理的制度和政策,既激励金融机构内部的人才培育,又促进人才在不同金融机构和不同金融领域的合理流动。

4、现代服务企业的业务发展或市场拓展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机构高级管理人员和业务骨干所拥有的客户关系以及更广义的社会关系。

以自然人为载体的人际关系历来是企业拓展业务和市场的重要决定性因素。例如投资银行获取IPO项目,商业银行获得大额存款客户很大程度上需要借助管理者和业务骨干以往积累的社会关系,或者需要他们去建立新的业务关系。事实上,21世纪以来以计算机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技术革命,不但没有降低反而大大增强了人际关系在现代服务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因此拥有领导能力、创造能力的人才,拥有并能不断营造良好客户关系或人际关系的人才,是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最重要、最稀缺的人才。

5、人才强国是全球化背景下国家强盛的客观趋势,也是全球化背景下新型国家竞争战略的核心。

在全球化环境中,国家的竞争以人才竞争为基础,以人才和跨国企业高度集群发展的国际大都市之间的竞争为载体。人才强国战略是国家竞争战略中的核心战略。

在金融全球化不断推进的过程中,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越来越多的机构和资本卷入全球金融的竞技场。在这复杂的全球金融竞争中,部分国家和地区频频发生金融危机,部分金融机构在危机中陷入破产。而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及其跨国金融资本,凭借其人才与技术优势,迅速壮大起来。因此,无论是微观层面的金融机构,还是宏观层面的金融监管和调控,有相关制度和政策支撑的人才发展战略已成为国家和金融机构在全球竞争中胜出的决定性因素。金融人力资源开发已是人才强国战略的核心。

二、金融人力资源战略地位与核心作用的微观与宏观佐证

金融人才在金融业和国际金融中心发展中具有核心的地位和作用。这一点我们可从微观和宏观两方面找到佐证。

1、微观佐证:金融机构与制造业成本结构差异体现出金融人力资源的特殊重要性。

我们首先从跨国企业与跨国金融机构的成本结构比较中可看出人力资源对金融业的特殊重要性。

从美国跨国投资银行高盛的年度财务报告,我们可以看到其2004-2006年工资总额是其经营成本的68-71%,净利润的175-212%(表1列出各跨国金融机构与制造商2006年的数据)。美国其他投资银行的成本结构也大致相同。高盛也曾对公司内部资源按重要性排序,人力资源被排在第一位。其资源的重要性依次为:人力资源、公司声誉、现金、可交易证券、办公场所与办公用品、交通工具等。我们在表1中也列出部分跨国企业的数据。与跨国金融机构相比,跨国制造业企业的工资占经营成本的比重要低得多。就工资占经营成本的比例来言,证券行业最高,商业银行次之,制造业最低。

表1:跨国金融机构与跨国企业工资占经营费用和利润的比例

资料来源:金融机构年度财务报告,及Reuter。注:前3家为投资银行,后5家为商业银行,最后7家为制造企业。

按照经济学相关理论和市场定价规律,工资和利润的相对水平是由劳动和资本的边际生产率或两者对产出的贡献决定的。反映了劳动力及其所承载的人力资本与物质资本之间的相对重要性。在表1的8家金融机构中,2006年工资占净利润的比例在0.84-2.13之间。表内除了较为异常的戴姆勒-克莱斯勒之外的6家制造业企业的工资占利润比例则在45.7%-217%之间。表1中8家金融机构工资占利润比例的算术平均值是1.5,而7家制造企业中扣除异常的克莱斯勒后所得到的平均数是1.43,也就是在跨国金融机构和跨国企业中,工资总额大都相当于净利润的1.4-1.5倍。两类行业间没有明显的差别。这说明就资源稀缺性与重要性而言,人力资源对产出的贡献是资本的1.5倍。换言之,资本对产出的贡献只相当于人力资源的2/3。

表2列出了中国部分上市和未上市金融机构的工资占经营成本和利润的比例。表2所列的10家上市金融机构(6家银行、2家保险公司、2家证券公司)工资占经营成本比例的算术平均值已达0.414,超过了表1所列8家跨国金融机构的工资占经营成本算术平均比例0.3745。相比较,表中注册地为上海的五家未上市证券公司其工资占经营成本的算术平均比例为0.254,仅相当于上市金融机构工资占比的61%。由此可见,上市金融机构由于股份制改革和引入海外战略投资者等因素,在工资标准的确定方面已引入市场机制和国际参照系,工资水平的调整已经较充分地反映了人才的重要性和稀缺性。但是由于国内金融机构人力资源流动性偏低,特别是人力资本含量较低的人员流出十分不易,因此人力资源的利用效率仍然偏低,从而使工资占比在较短时期内即超过了国际水平。相比较,未上市金融机构的地方国资背景,使它们在用人制度和工资标准的确定方面仍受到较多的行政管制和公务员工资系列作为参照系所产生的限制。

另一方面,中国金融机构工资占利润的比例与国际水平相比普遍较低。这并不意味着中国的金融人力资源的生产率特别高。这里有中国金融业的垄断性质和2006年股票市场出现牛市行情等特殊原因。我们发现政府税收不论在金融机构还是制造业企业占利润的比例都相当高。如果将直接税与间接税相加,其占利润的比例通常会在100%-150%之间。 由于中国金融业和部分大型国有企业所在行业仍属政府特许经营产业,具有垄断性质,其利润中很大一部分属于垄断利润或特许权价值。政府通过税收将其取走,在目前的制度环境下仍有其一定的合理性。

但是,从国民收入分配的宏观角度看,目前劳动(包括人力资本)收入占比过低、资本利润及政府税收占比过高是极不合理的。因为对一国产出和国民福利的长期可持续增长而言,最重要的、最稀缺的生产要素是人力资本;相比较,我国储蓄率不断升高,流动性严重过剩,资本总量上并不稀缺,其社会边际生产率也必定是递减的。但是由于人才、技术等核心生产要素的市场不健全,生产要素价格扭曲已导致利润占国民收入比例的大幅度增长。另一方面,在政治民主制度尚不健全的情况下,政府可支配资源和税收占比的增长,也不能保证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国民福利的相应增长。考虑到人才在经济金融发展中的核心作用和人的主观能动性在不确定环境中的特殊重要性,降低税率并按人力资本含量扩大高效劳动的收入占比,将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和以为人为本发展理念的重要举措。

表2 2006年国内部分上市与未上市金融机构的工资占比

资料来源:上市公司公开披露的年度财务报表与未上市证券公司内部网上公布的年度财务报表。

2、宏观佐证:人力资源已成为国际金融中心的首要竞争力因素

伦敦市政厅2005年11月公布了一份题为《伦敦在全球金融中心中的竞争地位》的研究报告,将优秀人才放到了对金融中心的形成和发展最为重要的14项竞争力因素之首位。该项研究以对国际金融界和现代服务业领域的高级管理者和监管者的网上调查为基础进行的,其目的是评估伦敦、纽约、巴黎和法兰克福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相对排名。报告根据被调查者的评分,排列出影响国际金融中心发展最重要的14项竞争力因素(详见表3)。由于被调查者都是全球范围现代服务业特别是金融业顶尖人才,他们的看法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全球金融业发展的内在规律和成功经验,其权威性是无须赘述的。金融人才在这个按重要性排列的次序中名列第一。可见,人力资源对于金融业的发展具有核心的地位和作用。

表3 对金融中心最重要的14项竞争力因素

资料来源:Z. Yen Limited, the Competitive Position of London as a Global Financial Centre, Corporation of London, November, 2005

三、简要的结论

金融人力资源的开发可从宏观和中微观两个层面来理解。从宏观层面看,人力资源的数量、质量和结构是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内容,而人力资源的质量和结构则比人力资源的数量重要的多。但是,人力资源是具有流动性的,而且越是高层次人才,其拥有的流动性就越大;因此从全球视角看的国家和地区、从全国视角看的城市或区域,或从微观层面看的金融机构或企业,人才的集聚才是人力资源开发更具核心意义的内容。因此无论是国家之间,金融城市之间,或是金融机构之间,金融竞争的实质是金融人才的竞争。而人才竞争的实质是用人制度优越性的竞争。创建人尽其才的制度和政策环境,完善人才激励机制,将是金融人力资源有效开发和利用的前提条件和制度保障。

政府在制度和政策环境建设方面,需要从两方面促进金融人才市场的发展和金融人力市场调节作用的发挥。一是可通过户籍管理制度、干部人事制度和用工制度的改革与放权管制,促进金融人力资源的流动;并通过政府公共的专业技能培训项目,人才信息交流网络的建设,提高金融人力资源的流动性,并促进金融人才市场的形成。二是加快国资背景的金融机构的股份制、股权激励机制和绩效工资制度等方面的改革,促进金融机构内部激励机制和自我约束机制的完善;从健全金融人才市场的微观主体层面促进人才市场定价机制和调节机制作用的正常发挥。

参考文献:

金融市场的核心例8

金融地理学(Geography of Finance)发轫于19世纪50年代,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国外金融地理学进入较为活跃的阶段。Polanyi(1944),Granovetter(1985),Schoenberger(1998),Thrift(1998,1999),O’Neill & Gibson(1999)等对根植性的理解和研究使之逐渐成为金融地理学的重要特征。

经济行为的地域根植性(embeddedness)或嵌入性的实质是区域个性、复合性、大生境观,金融地理学强调经济“根植”于广阔的社会、政治、文化和自然环境,任何经济主体的活动都不可能是机械的和完全理性的,其行为动机受到社会、文化、历史、制度等环境因素的影响,以及具体行为人的性别、民族、文化的约束,追求利润最大化并非唯一标准。研究成果主要有Harvey(1973)对货币、空间和地点之间的关系展开研究;Dodd(1994)主张以货币网络概念分析产生交易的社会关系网络;Thrift(1994,1996)在关于金融网络的研究中指出货币是具体化的、蕴含了大量的社会和文化变形,在货币分析过程中应更多地关注社会结构和具体化过程;Porta(1997,1998)指出国家边界对金融系统分割的程度受到根植性的影响;Clark(2000)从投资管理业的作用和空间结构出发,论证了金融机构和金融产品都有其特殊的历史地理条件。

总之,金融地理学家眼中的“地理”是一个广义而丰富的概念,不仅包括了区位、位置、距离、空间关系,也包含社会和背景等软性要素,以及人的行为、价值观念及经验。认为金融机构和金融产品都有其特殊的历史和地理条件,地域因素在不同区域以及不同时段、不同环境条件下对金融地理有着不同的影响,具体条件的分析,尤其是地理因素、地理环境的分析是金融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区域金融系统空间结构的形成

系统论认为,结构是指系统内部各个组成要素之间的相对稳定的联系方式、组织秩序及其时空关系的内在表现形式,系统的结构不同,系统的质的规定性就不同,系统就有质的区别。区域金融系统是以金融产业为核心物质内容的复合系统,其空间结构表现了金融核心、金融腹地与金融网络体系三个要素的空间排列与组合,并具有“核心――边缘”式特征。三要素之间的空间结构关系形成于各种金融流的地域运动,而金融流的产生及地域运动结果,自始至终地受到根植性的约束和影响。

1、金融流源于金融资源秉赋差异

金融流在空间地域的存在和分布表现出非均质或不连续的特点,这种空间“扭曲”的概念来源于所有国家的经济增长在地理上都不平衡的事实。

(1)社会财富分配格局以及各区域的经济体系运行状态,制约各个区域的货币资金原始积累能力,影响货币资金在不同地域空间内的供给力度;货币资金的再投入水平反过来又会影响当地经济结构的调整及经济状态的改善,决定当地的货币资金形成能力、投入产出效益,乃至货币资金的有效需求水平。

(2)金融工具是比较活跃的金融要素,不同区域在金融工具的普及和创新能力、投融资主体的习惯和偏好、市场利率和通货膨胀预期等方面都具有明显的地域特征,导致各地金融工具供求目录的明显差异,这与最开始时所具有的优势有关,也与对环境、竞争和利润的即时变化做出的反映有关。

(3)国民收入的分配格局、投融资观念及储蓄偏好的地域差异,促使金融机构需要根据地域背景或区情(如目标人群的地理分布、可支配收入水平等)设置机构网点、确定业务种类、界定地域营业范围。由于金融机构类型多样、业务性质复杂、市场化进行不同,以及各个区域在金融技术、金融设备、金融工具方面的创新能力有所区别,导致金融机构发育不均衡,并容易滋生地方保护意识。

(4)空间距离具有不可灭性,金融市场所吸引的业务量随着距离而递减,即使在电子通讯时代,也只代表着金融交易技术、手段、方法的虚拟化,“如较长距离带来较高的电话账单、经常性的文化障碍,以及各种初期学习成本等”。因此,各中心城市的金融功能、竞争地位不同,所存在的金融市场类型也不尽相同,即使是同类型的金融市场,其分布密度、业务种类、规模及地域影响范围也千差万别。

(5)无论是属于“正式约束”金融制度、金融法规、标准、惯例,还是属于“非正式约束”的金融意识、金融文化和职业道德等,都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反映了人文地理因素长期积累的结果。在调控、约束、激励和反馈等金融整体功能的发挥存在地域差异的背景下,金融制度的创新、学习和传播,以及金融法规的创新、示范、模仿和调整同样存在着地理界限。

2、金融产业成长的空间异质性产生了区域金融空间梯度

随着金融活动的日益频繁,金融资源在某一时间和空间节点上实现了规模集聚,凝聚形成金融产业,金融产业的形成根植于相当厚度的社会基础,并经历相当时间的积累过程,各具特色的地域条件为金融产业提供了截然不同的成长空间。

(1)无论是市场机制作用下的市场性金融产业成长,还是引入政府宏观金融管理变量生成的政策性金融产业成长,都离不开与不同层次区域经济发展的结合,由此决定了金融产业成长总是在连续的时间区段里进行。一方面,金融办公场所的设立与调整、设备设施的添置与更新、金融人才的招纳与培育,无一不需要资金作为保障,资金的沉淀和累积具有时间上的不可逆性;另一方面,产业的发展有其继承性、连续性、包容性,地域空间的客观条件和传统产业制约了金融产业成长,而客观条件的改善以及传统产业转移又是一个循序渐进、产业协调的过程;另外,金融产业运行基本准则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它带有深刻的人文、历史的烙印,其创新和改变必须符合历史延续性和地域间进行的要求。

(2)金融产业成长具有强烈的空间依附性,体现出在区域范围内点、线、面逐次推进的过程。其一,金融产业具有地域选择性,因此总是在某一地理条件优越的区域形成并进行量性成长。在量性成长过程中,不断进行优势累积,扩张生产能力,形成金融产业成长中的“节点”。其二,金融产业规模扩张到一定程度,金融组织结构日益复杂化、高级化,金融市场边界扩展,需要突破区域界限,打破金融资源的属地配置,形成金融产业梯度位差,使金融产业沿一定的方向进行有序运动,随着运动形式和方向不断丰富,纵横交错,增加分支节点数量,形成网络扩张。金融产业区域扩张的网络就是所谓的“线”。其三,金融空间结构逐渐完善,形成空间地域系统,即包括了中心与腹地以及网络在内、覆盖了一定空间范围的“域面”。

(3)在具体区情的制约下,各个区域的金融产业成长状态千差万别,整体上呈现出非均衡、不同步的特征,形成金融产业的空间梯度。

3、多元化主体下的区域金融系统空间结构

(1)金融产业作为一种特殊的经济实体,受到通讯和信息技术的影响会最终导致非地方化(delocalization),一般先会出现并集中于地域核心位置上的中心城市,受到金融成长过程的时空维度限定,中心城市逐渐依次演变为金融支点、金融增长极和金融中心三种金融级别类型。

(2)金融产业的空间梯度造成区位邻近的城市群体表现出“核心――边缘”特征,以金融中心为核心,相互关联的金融支点和金融增长极为金融腹地,交通运输线路、通讯信息线路、电子信息网络等为金融网络体系,三位一体地形成区域金融系统的空间结构。

(3)尽管区域金融系统空间结构的构成具有一致性,即金融核心、金融腹地与金融网络体系三个要件缺一不可。但是各个区域金融系统空间结构的具体类型却千差万别,不存在两个完全相同的金融地域系统,这是具体地域条件的“非均质性”、“惟一性”所决定的。金融核心的区位条件、经济基础、社会条件及金融产业成长状态(包含货币资金、金融机构、金融市场、金融制度、法规与政策等因素整合状况),金融腹地中金融增长极与金融支点的数量、结构及金融产业成长状态,金融网络体系的组合状况与分布形式等因素的组合结果是变化万千的。

(4)在现实金融世界中,区域金融系统表现为以单极的金融中心和多维的金融腹地为依托组成的空间网络体系,并以其独特的空间结构、规模、等级和功能,在世界整个金融空间内占据一席之地。

三、区域金融系统空间结构的演变

区域金融系统是一种充满生机的系统,因为它处于非平衡定态。平衡是一种缺乏效率、没有生机的死结构,只有一个远离平衡态的开放系统,才能依靠生产要素的流入达到一定的阈值,从而完成从不稳定的无序状态向稳定的有序状态转变。区域金融系统就是这样始终处于开放状态,保持与外部环境的循环与交换。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讲,系统与环境之间的广义交流也是对系统的一种约束,因此,在一定条件下,区域金融系统构成三要素的任何因素的变化,都会导致区域金融系统失去稳定性的可能性,进行结构性演进:其空间范围和规模或扩展或紧缩,其功能和等级或提升或降低。

1、追求金融帕雷托效率的内在驱动力促使金融核心产生离心扩散效应

由于金融核心的金融产业已经攀升到成长空间的顶端,其所能支配和引导的金融资源接近了规模临界点,为了维系金融产业正常运转,虽然也保持对金融资源的一定需求,但过剩的金融资源集聚必然导致金融产业成本上升,即形成所谓的集聚不经济,致使金融效益的降低。而金融效率是以金融效益为前提和基础的,为了避免金融效率的下降,金融核心需要向外转移过剩的金融资源,金融核心的离心力大于向心力,从而形成离心传导扩散效应。金融腹地凭借其金融产业成长的强烈愿望,以及金融效率显著的提升空间,能够保证金融核心辐射功能的地域落实。

2、金融产业空间梯度为金融扩散效应提供了地域方向和边界

构成区域金融系统空间结构的实体要素包括金融核心、金融腹地与金融网络体系,除此之外,金融产业空间梯度也是重要的构成要件,只不过它并不能直接在地理空间上显现出来。

金融产业空间梯度是由于金融核心和金融腹地的金融产业处于不同的成长阶段而形成的客观差异,它不排斥金融腹地内金融增长极、金融支点之间的类似性。金融核心的金融产业已达到高级成长阶段,而在同样时空条件下,组成金融腹地的金融增长极和金融支点的金融产业却分别处于中级成长阶段和低级成长阶段。金融产业成长阶段各异意味着金融核心和金融腹地配置、组合和利用金融资源的效率具有很大的差别,金融核心的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机构的规模和业务量日益庞大,金融市场发育逐渐成熟,金融操作趋于规范透明,因而金融核心的金融效率远远高于金融腹地。

3、金融扩散效应依托于金融流

金融产业空间扩散在扩散指向和扩散边际两个方面遵循势能衰减和距离衰减两个基本规律。扩散效应是抽象的空间作用,它必须通过具体的金融流才能得以实现。金融流的实质是金融效率的空间调整和提高,必然要受到路径和距离的影响,即金融流存在路径选择问题,而路径又对城市相互作用及整合发展的地理空间扩展产生指向性,进而成为城市群体空间结构演变的诱发因素之一。正是城市间金融资源的合理流动和有效组合,使得城市相互作用得以进行,也使得城市相互作用关系演变的地理空间完成了地理填充过程,并且有了特定的物质内涵,同时具有了生命力和实践意义。

4、金融流有助于金融腹地金融产业成长阶段的提升

金融产业扩散效应引发的金融流,以过剩货币资金的流动作为主要表现形式,但又不仅限于此,只有其他层次的金融资源都参与地域运动,如金融工具的普及、创新及地域供求目录趋同化;金融机构的市场化发育及地域整合;金融市场的设置、选址、布局;金融制度、法规的学习、模仿及地域融合等,才能真正带动金融腹地的金融产业成长,从而保障区域金融系统整体效率的不断改进。否则,即使货币资金选择和改变地域投向后的使用效益获得提高,也是暂时的、不稳定的、低效率和高风险的。对于金融腹地而言,由金融核心传输的外来金融资源激活了金融市场竞争、合作,出现了金融产业重组空间,城市金融产业的整合发展关系被启动。

四、结论

金融市场的核心例9

近十几年来,中国的银行业获得了蓬勃的发展,银行的体系呈现出多元化发展的趋势。在大型国有银行、股份制银行和外资银行发展压力下,其企业的发展竞争越发激烈和残酷。为此,本文在残酷的市场环境研究背景下,以大庆商业银行为研究对象,确定正确的市场定位,从而提高其核心竞争力、可持续发展。

一、相关理论

(一)核心竞争力的概念

所谓核心竞争力是由技术、人才、服务、产品、机制、管理、价值观、文化等要素,经营创新能力、业务经营能力、内部控制能力和人力资源管理能力等要素,市场开拓、服务创新、风险管理和持续获利能力等要素构成。

(二)核心竞争力评价因素

目前研究涉及的核心能力指标有30种之多,大致可分为资源类和能力类两大类别。其中既有像技术、信息、组织结构等资源类指标,也有像战略管理能力、学习能力、创新能力等能力型指标。商业银行的核心竞争力是由诸多因素相互作用而成的一个科学体系,如一是人力资源。人力资源是指人员的知识、技能等素质的总和,是促进企业发展的内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构建离不开人力资源的培养与开发建设,它是研究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出发点,也是银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最重要资源。二是技术创新。银行的技术创新主要体现在新产品开发、分销渠道建设和IT技术建设上,技术创新能够使银行在市场和客户中持续抢占先机,形成核心竞争力,实现银行的可持续发展。三是公司治理结构。银行的公司治理结构在保持自己的特点的同时,也应当比照现代市场的发展需要和形式来建立。四是组织优化能力。其实质是促进银行内部各种资源有效组合和合理配置的能力。五是金融生态。其是指金融机构在特定地域内,在经济发展水平、社会信用和法制环境下的所表现出的市场竞争生存的外在表现形态,以及金融机构对在这种状态所表现出的适应程度,它是核心竞争力的外在制约因素。

二、大庆市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现状分析

大庆市商业银行由于成立的时间较短,发展的并不成熟,在实践中难以实现以构建核心竞争力为目标的战略定位。在人力资源管理、技术创新、公司治理等核心竞争力构建方面与国有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相比有很大的差距。

(一)人力资源管理水平不足

大庆市商业银行人才储备不足,专业性的人才的缺失大大的制约了七发展和创新的进度,主要体现在人员的招聘形式的单一化和录用考核和员工的晋升决策不专业化,这使得银行的人才储备不足。大庆市商业银行培训体系不健全,没有建立起培训长效机制和多层次、多需求的培训体系。

(二)技术创新能力较弱

大庆市商业银行产品创新能力不足,其产品不论是存、贷款业务、还是中间业务与国有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相比都缺乏吸引力。大庆市商业银行以客户需求为导向开发产品,通过差异化竞争策略,细分市场,形成独特的竞争优势。公司科技系统建设落后由于其科技开发人员较少,跟不上业务发展的需要,使大庆市商业银行支撑业务营运的核心业务系统、管理信息系统、电子渠道建设都相对落后,严重影响该行业务的拓展。

(三)公司治理结构不够完善

大庆市商业银行缺乏相应的制度保障,在董事会、监事会和股东大会在运转流程、议事方法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需要加强和改进的方面。大庆市商业银行缺乏对实际绩效结果的评估和考核,没有完全发挥出绩效评价体系的作用。

(四)组织优化能力有待加强

大庆市商业银行规模扩充速度,仍较其它银行业金融机构低,其主要原因除了资本约束和网点较少外,在于其组织优化能力不强,没有及时优化业务流程,使各岗位的职责不明确,适时的进行组织优化,有助于提高其工作效率,提升核心竞争力。

(五)金融生态环境活力不足

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需要地方政府、监管层和金融机构一起来营造和维护。法制环境不健全,良好的法制环境能够有效保证银行的产权,有效遏制恶意逃废债务行为,但现行的法制环境对大庆市商业银行来讲存在执法效率低和司法缺乏独立性两个不利因素。

三、提升大庆市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对策

(一)建立科学的人力资源体系

建立有效的绩效考核机制,增加上级、下级、客户满意度和员工满意度、内部管理等指标内容。大庆市商业银行可将绩效考核与银行总体战略紧密结合,将大庆市商业银行每一业务单元的战略分解成各年度、季度、月度的经营发展目标,使每一个部门、个人都能明白最高层的战略。同时,大庆市商业银行管理层还可以实时了解战略进程,并对不合理的部分及时进行修订,并建立合理的的人才培养和激励机制,学习培训理念。

(二)开发新产品和科技系统

大庆市商业银行开发核心产品以改善盈利模式,以适应市场的发展需求。重视科技IT系统开发,先进的科技系统不但能提高工作效率,而且可以预防其他危险因素出现,提高科技竞争力,实现核大庆市商业银行心竞争力的发展和创新。

(三)完善公司治理结构

大庆市商业银行可以根据公司结构进行产权制度改革,调整商行的组织结构,适应公司在人员录用和任命,管理人员的职权分工设置上的需求,使得在公司的战略决策和实施上更加高效,形成竞争优势。同时大庆市商业银行应该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是现在职责和权限上的相互制约和监督。

(四)优化组织机构

大庆市商业银行做好市场定位,则需要优化组织结构,其目的就是服务于银行的经营目标。大庆市商业银行找到目标市场,并迅速占领市场,实现效益最大化的经营目标。大庆市商业银行还需要增加业务种类,适应市场发展需求,优化制度流程和激励约束机制,实现对员工的职责管理和权限监督。

(五)构建合谐的金融生态环境

地方政府积极构建合谐金融生态环境,保障其合法利益不受到非法伤害。金融监管层维护和谐金融生态环境,随时保持和他们的联系与沟通,维护和改善金融生态环境的发展。

总体来说,通过分析大庆市商业银行在核心竞争力的构建上还是存在诸多问题。只有在平时加强管理,实现全方位整体发展,才能提升核心竞争力,满足现代市场发展需求,提升大庆市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对策,如建立科学的人力资源体系、开发新产品和科技系统、完善公司治理结构、优化组织机构、构建合谐的金融生态环境,以期为进一步增强大庆市商业银行竞争力并保持其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金融市场的核心例10

长期以来,我国上市公司再融资热情一直很高。如2005年1月到4月,通过增发新股方式再融资的上市公司有:宝钢股份,增发A股50亿股;浦发银行,增发A股7亿股;申能股份,增发A股2亿股;新兴铸管,增发A股12亿股等。通过发行可转债再融资的上市公司有:招商地产,发行可转债165亿元;韶钢松山,发行可转债1538亿元。仅上述6家上市公司的再融资额就突破了200亿元。

理论上,大量的再融资资金流入为企业发展提供了充裕的资金保障,企业应愈来愈强盛。然而,不少上市公司并未将再融资资金用于培育企业的核心能力,而是滥用再融资资金,致使再融资资金使用效率低下,甚至造成闲置浪费,企业发展也因此受到制约。2001年统计数据显示:在实施过再融资的645家上市公司中,先后有59家戴上ST帽子,有55家年底出现亏损;而且,融资金额在前30名的上市公司中,有14家公司的净资产收益率在再融资后出现显著下滑,有的甚至出现负值。上市公司再融资资金使用效率低下,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再融资目的不明确。我国上市公司非常“珍惜”再融资资格,只要具备了再融资条件就绝不舍弃,即使在资金用途不明确的情况下也是如此。如有的上市公司事先并未确定投资计划,有的虽已确立拟投资项目,但并未对项目所需资金进行充分论证。为了充分利用再融资资格,上市公司会为只需投入1000万的项目募集几千万甚至上亿元的资金。等再融资资金到位后,大量资金因缺乏有利的投资机会而被闲置,有的成为长期银行存款,有的被投资于国债,有的用于委托理财,有的被匆忙投资于市场前景并不乐观的项目。如电广传媒的国际会展中心累计投资达7亿元之多,每年亏损数千万元,并逐年增长,短期内很难扭转巨额亏损的局面。上市公司资金充裕的情况下还大举融资,说明公司资金运作能力差。这种为了圈钱而圈钱的畸形再融资行为不仅滥用了投资者的信任,也扭曲了证券市场的筹资功能。

(二)投资项目选择不当。投资项目的选取对企业未来发展起着致关重要的作用,好的投资项目能为企业培育新的核心能力,有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差的投资项目则可能使企业陷入经营困境。一些上市公司只看到产品眼前旺盛的市场需求,一味追求生产规模扩张,将再融资资金投资于原有产业上的原有产品。然而,随着市场需求的快速变化,当新项目投入运营时,所生产的产品已面临被淘汰的境地,巨额投资带给企业的是长久难以弥补的亏损。如四川长虹于1997年配股募集资金229892万元,用于扩大大屏幕彩电生产和出口基地建设项目。其中,主要项目“红太阳一号”工程投入资金达127468万元,目标是到1999年彩电生产规模达到1000万台,成为世界第三大彩电生产基地。这次纯规模扩张性投资使四川长虹很快陷入财务困境,大量彩电库存积压,公司被迫于1998年4月、1999年4月、2000年5月、2001年2月四次大幅度降价倾销,使彩电行业迅速进入微利时代,全行业的平均利润降至2%~3%。显然,除了行业竞争因素的影响外,上市公司投资项目选择失当,加速企业业绩下滑,也是上市公司再融资资金使用效率低下的一个重要原因。上市公司投资项目选择应倾向于具有高科技含量的新产品和技术改造项目,注重企业核心技术的培育,以实现企业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的升级换代,使企业具有长远的发展潜力。

(三)再融资资金转移。我国一些上市公司是通过母公司剥离不良资产后,将剩余优良资产包装上市的。只拥有不良资产的母公司经营艰难,财务状况每况愈下,而被母公司精心包装出来的上市公司自然有责任“资助”母公司。于是,上市公司便成了母公司在证券市场圈钱的工具。再融资资金到账后,上市公司并未按照融资说明中所承诺的,将资金投入到所谓的项目中去,而是将资金有计划地转移到母公司名下,以弥补母公司巨大的亏空。这样,再融资募集到的资金自然无法产生实质性经济效益。

二、上市公司再融资与核心能力的培育

所谓能力,是指组织内部一系列互补的技能和知识的结合。竞争力则是企业创造价值、创造财富的能力,强调价值链上特定技术和生产方面的专有知识,竞争力的形成依赖于企业所拥有的诸多能力。竞争力和能力代表了企业不同但又相互补充的两个方面。1980年,普劳哈拉德(prahalad)和哈梅尔(hamel)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企业核心能力》一文,首次提出核心能力的概念,认为核心能力是组织中的积累性学识,特别是关于如何协调不同的生产技能和有机结合多种技术流派的学识。笔者认为,核心能力是使企业一项或多项业务达到竞争领域一流水平的能力,能反映企业的综合竞争优势。企业要在激烈的竞争中取得优势,必须培育自身的核心能力。

核心能力作为企业的特殊能力,独特性和价值优越性是其突出特征。如索尼公司的核心能力是其产品创新能力,特别是产品小型化能力;微软公司的核心能力是不断开发更新更强操作平台;海尔公司的核心能力是广告销售和售后服务。核心能力能使企业拥有独特的竞争优势,是企业持续拥有竞争优势的源泉。

培育企业核心能力的途径很多,可以通过兼并、收购、分拆上市、联营等资本运营方式,扩大企业经营规模,提高产业集中度,实现对企业外部资源的有效整合;也可以通过科技创新、品牌打造、价值链管理等一系列管理行为,建立高效的组织管理体系,实现内部资源的最优配置,而这些都需要企业有充足的资金作保障。笔者认为,上市公司可以利用再融资从以下几方面培育其核心能力:

(一)资产重组。资产重组已成为企业扩大规模、增强实力、提高效率的重要手段,是企业培育核心能力的捷径。企业的发展不能单靠自身的积累,通过兼并、联合、重组等资本运营形式可以迅速扩大企业规模,增加市场份额和竞争优势,实现优势互补和超常规发展,增强企业的核心能力。企业实施资产重组往往需要大量的资金,再融资也就成为企业资产重组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国内外许多著名企业就是这样发展起来的,美国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乔·J·斯蒂格勒在研究美国著名大企业发展的特点后发现,美国著名大企业几乎没有一家不是在某种程度上以某种方式应用兼并、收购而发展起来的。如l998年7月3日,德国大众汽车公司以43亿马克(约合246亿美元)的价格签约收购英国劳斯莱斯汽车公司,实现了强弱联合。这笔交易使德国大众汽车公司拥有了劳斯莱斯公司创造的、同行难以企及的汽车制造核心技术,特别是在汽车的驱动力、减噪和安全舒适性方面,大大缩短了大众汽车公司的开发周期,压缩了核心能力的培养时间,而且轻松赢得了劳斯莱斯的声誉,企业竞争力迅速得到提升。国内企业资产重组的成功案例也举不胜举,如从2006年1月开始,中国铝业紧紧围绕其“一体化”和“大有色”战略目标展开一系列并购活动,先后共出资54亿元收购包括上海有色金属(集团)公司在内的铜业企业,斥资约20亿元收购或参股河南中迈、抚顺铝业、焦作万方、遵义铝业、华宇铝电、华西铝业、华鹭铝业、连城铝业等8家铝业企业。通过并购,中国铝业强化了主业,形成较为完整的铝业生产链,并向铝业之外的有色金属行业进行大规模扩张,使其整体竞争力得到进一步提升。又如中国蓝星(集团)总公司于2006年1月以4亿欧元全资收购世界第二大蛋氨酸企业——法国安迪苏集团;2006年10月,又全资收购法国罗地亚公司有机硅及硫化物业务,取得罗地亚公司有机硅业务的专利技术、生产装置和销售渠道等。并购之后,蓝星集团有机硅单体年生产能力达到42万吨,跻身为世界第三。

(二)科技创新。科技创新是企业永葆青春的法宝,是企业培育核心能力的重要条件。但科技创新离不开资金的支持,因为科技创新要求企业投入大量资金进行前期技术或产品开发,开发成功后,还需投入更多的资金进行大规模生产和市场推广,短期内难以收回投资。企业如果缺乏资金,开发出的新技术、新产品就会被扼杀在摇篮中。如2004年在中关村引发热议的“胡晖现象”,就证明了科技创新对资金的强烈需求。留美博士胡晖于2002年6月回国创业,在中关村投资15万美元创办海纳维盛公司,开发出国际领先的远程医疗诊断系统。之后多方寻求投资者开拓国内市场却无人问津,公司因资金短缺而举步维艰、濒临倒闭。2004年2月,胡晖的海纳维盛公司被美国威泰尔公司以1800万美元收购。由此,海纳维盛公司起死回生,拥有了继续发展的资金,同时也使该项新技术有了用武之地。胡晖创办的海纳维盛公司两年内增值120倍,创造了国内企业高增长的奇迹。应该说,这个奇迹是科技创新和企业成功再融资共同创造的。再融资资金挽救了胡晖的公司和他的新技术。如果我国上市公司在再融资投资项目选择上,能选择像胡晖公司这样有发展前景的项目,不仅内部提高上市公司本身的资金使用效益,而且能使我国中小企业走出融资难的困境,避免我国的优势技术流失海外。

(三)塑造品牌形象。品牌竞争力是企业核心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著名广告策划人,曾获全国电视广告银奖的李光斗认为,品牌竞争力是企业最持久的核心竞争力。如奥康集团2003年投资10亿元巨资建设“中国西部鞋都工业园”,并与意大利鞋业第一品牌GEOX合作,开创出我国制鞋企业国际化经营的新模式,其目的就在于提升企业的品牌竞争力,为企业走向世界、成为国际知名品牌打下基础。2006年1月23日,英博啤酒集团宣布收购福建省最大啤酒企业福建雪津啤酒有限公司100%的股权,交易总额达5886亿元,预计全部收购将于2007年底完成。此次交易完成后,英博啤酒集团将成为中国最大的啤酒商之一,并形成从华东到华南完整的市场版图。英博对雪津的收购,意味着啤酒市场又一轮品牌整合将逐渐展开。我国很多企业,如海尔、恒源祥、格兰仕等,都曾花大力气塑造品牌形象,并且实现了以无形资产调动有形资产的效果,成为国内外知名品牌。当然,一个著名品牌的产生通常需要大范围的持续广告宣传和大量的资金支持。因此,将再融资资金用于塑造企业品牌形象,提高企业核心能力,也是非常不错的选择。

然而,企业核心能力的形成不是一个短期过程,通常需要10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才能培育出来。丰田、海尔、SONY等企业都是经过长时间坚持不懈的努力,才培育出自己的核心能力。

参考文献:

[1]:《企业核心能力与技术创新》,中国金融出版社2004年版。

[2][美]亚历山德拉·里德·拉杰科斯、J·弗雷德·威斯顿:《并购的艺术融资与再融资》,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1年版。

[3]费明胜、水家耀:《核心能力现代企业持续竞争的奥秘》,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4]李光斗:《品牌竞争力》,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5]艾丰:《品牌是形成核心竞争力的平台》,《人民论坛》2005年第4期。

[6]宗庆后:《企业持续增长的秘密》,《北大商业评论》2004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