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青春诗歌大全模板(10篇)

时间:2023-05-24 17:12:59

青春诗歌大全

青春诗歌大全例1

中国作协党组成员、副主席、书记处书记、《诗刊》主编高洪波在“青春回眸”诗会开幕式说,诗歌本质上是属于青年的,因为年轻人拥有才思如泉涌般的诗情。因此,我们要对青春回眸,要对人生、自然、命运甚至宇宙有所思考。他还以“青春岂堪再回眸,折柳赋诗几春秋”、“青春不负登临意,唯叹诗友皆白头”、“人虽老去关山在,来路细察自扪心”等即兴创作的诗句表达了自己的感慨之情。

雷抒雁、王燕生、唐晓渡、刘希全、周所同、王小妮、徐敬亚、张学梦、大解、杨牧、孙晓杰、贾真、郭新民、华万里、孙武军、刘向东、张新泉、车延高等参加了本届诗会。《诗刊》常务副主编李小雨介绍说,“青春回眸”诗会意在不忘青春,与“青春诗会”相呼应。参加者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曾经参加过“青春诗会”的诗人,另一部分是虽未参加过“青春诗会”、但现在保持着旺盛创作力并在诗歌领域卓有建树的诗人。通过回眸青春,30年来的诗歌发展轨迹将得以展示,老中青三代诗人队伍亦将借此得以凝聚。据悉,“青春回眸”诗会今后将每年举办一届,诗刊社希望将其打造成为继“青春诗会”之后又一具有影响力的知名品牌诗歌活动。

当代诗歌30年值得回顾

本届“青春回眸”诗会的一项重要内容是举行了当代诗歌30年座谈会。与会者愉快地回顾了当年自己参与“青春诗会”的情景,并就诗歌现实与青春的关系、当代诗歌30年的发展变化等话题各抒己见,展开了深入的交流讨论。

青春诗歌大全例2

1. 理解现当代诗歌的情感和主旨,评价其思想内涵;

2. 品味、体悟现当代诗歌凝练、生动、含蓄的语言;

3. 赏析现当代诗歌中所运用的艺术手法和作用;

4. 感受现当代诗歌中的意象,体验作品中的意境;

5. 能标注、划分现当代诗歌朗读的重音、语调、节奏等;

6. 能背诵、默写现当代诗歌中的名家诗词,能够根据范例补写诗句。

阅读现当代诗歌主要有四个步骤:朗读吟诵,整体感受;由表入里,体悟情感;展开想象,捕捉意境;品味语言,领略其含蓄美、音韵感、节奏感。

(一) (2015・贵州贵阳)阅读下面的诗歌,请从文学欣赏的一两个角度进行赏析。

怀念花溪

西 篱

你有没有看见过花溪的水

蓝色如同宝石

如同矢车菊的花瓣

在云贵高原上摇曳

鸟儿的歌声从山那边飘来

飘来四月

花溪的水从东流到西

又悄悄地流回它们的巢穴

四月金黄的花海

就在溪畔生长

直长到贴近蓝色的天空

爱梦的女孩

就在花蕊的中央做梦

请随我在没有栅栏的春天远行

驾驶童年的那只蜻蜓

你看溪底的水草疯狂地舞蹈

像自由的女妖倾泻她们的激情

我想知道

还有没有另外的人

和我一样

在这美丽的水边成长

如果是五月

绵绵细雨就会涨满她的心房

涨满她恋爱的愿望

我在十月南方的人流之中

抬头看见天边的花溪

那风和阳光的声音将诗歌吟唱

心灵在清澈之中开始激荡

我知道

即使寒冬降临、大雪纷飞

花溪也依然碧绿

运载着朵朵雪花

流向远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模拟题)阅读下面的诗歌,按要求回答问题。

《青春万岁》序诗

王 蒙

所有的日子,所有的日子都来吧,

让我编织你们,用青春的金线,

和幸福的璎珞,编织你们。

有那小船上的歌笑,月下校园的欢舞,

细雨蒙蒙里踏青,初雪的早晨行军,

还有热烈的争论,跃动的、温暖的心……

是转眼过去了的日子,也是充满遐想的日子,

纷纷的心愿迷离,像春天的雨,

我们有时间,有力量,有燃烧的信念,

我们渴望生活,渴望在天上飞。

是单纯的日子,也是多变的日子,

浩大的世界,样样叫我们好惊奇,

从来都兴高采烈,从来不淡漠,

眼泪,欢笑,深思,全是第一次。

所有的日子都去吧,都去吧,

在生活中我快乐地向前,

多沉重的担子我不会发软,

多严峻的战斗我不会丢脸;

有一天,擦完了枪,擦完了机器,擦完了汗,

我想念你们,招呼你们,

并且怀着骄傲,注视你们。

【作者简介】王蒙,河北南皮人。本诗选自王蒙长篇小说《青春万岁》之序诗,创作这首诗时,王蒙只有19岁。小说用激情洋溢的笔触描写了20世纪50年代初期的中学生生活,充满了鲜明的时代色彩和浓郁的青春气息。

1. 把握意象内涵:诗人借助哪些意象,表现了当时中学生怎样的生活情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品味诗句韵味:具体分析第4节中画线的诗句的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体会诗歌情感: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分析诗歌结构:第1节开头说“所有的日子,所有的日子都来吧”,第5节开头却说“所有的日子都去吧,都去吧”,这是否矛盾?为什么?这样写在诗意和结构上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赏析艺术特色: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什么特点?请简要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 知识积累

诗言志,诗言情,诗歌作为四大文学体裁之首,是文学殿堂里璀璨的明珠。优秀的诗歌凭借其浓烈的感情和精练的语言,飞跃时间的长河,跨越不同的地域,时时刻刻拨动着人们的心弦。现当代诗歌泛指从胡适提倡白话诗开始发展至今的新诗。它是一种用丰富新奇的想象和富有节奏、韵律的语言,高度概括地歌唱生活、抒感的文学体裁。

(一) 现当代诗歌的几个概念的厘定

1. 意象:简单地说,就是诗人心中的物象,是主观情理和客观形象的融合,是意和象的融合。如徐志摩的《再别康桥》中,金柳、青荇、水草、康桥等,已经不再是纯粹的客观物象,也不再是纯粹的自然景观,全部浸染了诗人对康桥的依恋之情,它们是主观情思和客观形象交融而产生的“新物”。

2. 意境:是指现当代诗歌作品描写某种事物所达到的效果,是诗人的思想感情和作品的描绘图景和谐统一的结果,它是诗歌感染人的魅力所在。它可以启迪人们联想,使人读后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从而获得美的享受。

3. 主题:是指诗人通过丰富的想象,用精粹的语言创造清新的意境,集中概括地反映社会生活,揭示社会生活深广的内涵,以及表现作者的思想和感情。

(二) 现当代诗歌的分类

现当代诗歌按表现形式可分为:

1. 现当代格律诗。闻一多先生在20世纪30年代,何其芳先生在20世纪50年代曾进行尝试的诗体。(如闻一多的《死水》)

2. 自由体诗。特点是在语言形式上不受格律的限制,较为自由。(如冰心的《繁星》《春水》)

3. 新民歌。人民群众集体创作并能口口相传的诗体,具有生活性、想象性、传诵性,且无固定样式和格律限制,常用比兴和夸张手法。(如《回延安》就是一首以陕北民歌“信天游”形式写成的新诗)

4. 散文诗。作为一种独立的文学体裁,散文诗诞生于19世纪中叶,是兼抒情诗和散文特点于一身的一种新诗体。语言上具有诗的内在节奏感和音乐美,形式上具有散文的特点,不分行排列、不讲究押韵。(如高尔基的《海燕》)

现当代诗歌按表达方式还可分为抒情诗、叙事诗、哲理诗等。

二、 考题例析

我们先来解读王蒙的《〈青春万岁〉序诗》。王蒙的作品反映了中国人民在前进道路上的坎坷历程,他也由初期的热情、纯真趋于后来的清醒、冷峻,而且乐观向上、激情充沛,并在创作中进行不倦的探索和创新,成为当代文坛上创作最为丰硕、始终保持创作活力的作家之一。王蒙在国内首开新时期国内意识流小说创作的先河,倡导作家学者化、学者作家化,掀起了人文精神大讨论,是中国当代文学走向现作技巧的开拓者。

长篇小说《青春万岁》讲述的是作者及其同时代人流金岁月中最令人难忘的故事。同整部小说一样,这首序诗写满了那个时代的青年人特有的燃烧的、沸腾的激情。在经历了战争、苦难之后,面对新生的祖国,他们从心底发出了真切的呼唤。渴望与向往,誓言与畅想,无一不展示了那个时代青年人特有的献身祖国、建设祖国的自豪与责任、豪情与壮志。阅读欣赏《〈青春万岁〉序诗》时,重点抓住两点:一是写作时间是1953年,正是新中国建国不久,是发展国民经济“一五计划”的开局之年,全国人民都投身于大力建设新中国的热潮中,这是《〈青春万岁〉序诗》创作的时代背景;二是作者写作时只有19岁,正处于热情洋溢的青春时代,写出来的作品自然也就充满了浓郁的青春气息。这是我们鉴赏这首诗的基础。

1. 把握诗歌意象。鉴赏时要抓住诗中的意象,看这些意象构成了什么意境,表达了怎样的主旨。如第1题,诗中的“小船上的歌笑”“月下校园的欢舞”“细雨蒙蒙里踏青”“初雪的早晨行军”等意象,实际上已经构成了一幅幅场景,从中可以看出青年学生充满激情、充满朝气、充满青春活力的精神面貌,进而形成了一种欢乐、热烈、青春的鲜明意境。解答这类试题时,要从诗中找出富有表现力的意象,抓住这些意象的内涵特点进行联想、想象,从而分析其表现出的意境。参考答案:诗人借助“小船上的歌笑”“月光下的欢舞”“细雨中的踏青”“晨雪里的行军”“热烈的争论”等意象或场景,表现了建国初期青年人饱满的、燃烧的、沸腾的生活。

2. 体会诗歌情感。一首诗所表达的情感,是诗人通过意象的组合、意境的描绘抒发出来的。如第3题,我们从《〈青春万岁〉序诗》热烈的意象、欢快的意境中,能够强烈地感受到那种充满激情的青春气息;根据诗歌的欢乐基调,我们就能体会出诗人对生活、对人生、对未来的豪情与信念。解答这类试题,一定要整体把握全诗的感情基调,准确领悟诗人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参考答案: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无比热爱、对人生的无限憧憬和对未来的坚定信念,展示了新中国建国初期青年人特有的献身祖国、建设祖国的自豪与责任、豪情与壮志。至于对具体诗句的理解,如第2题,就可以在整体体会全诗思想感情的基础上去具体分析。参考答案:在经历了战争和苦难之后,面对新中国,面对火热的生活,青年人对一切都感到新鲜,感到惊奇、激动、兴奋,因此所有的一切,包括眼泪、欢笑、思索,都是全新的,因而“全是第一次”。

3. 鉴赏艺术手法。诗歌的艺术手法多种多样,包括表达方式、结构形式、修辞手法、写作技巧等,要根据具体诗歌的特点赏析其艺术手法,还要学会运用必要的艺术手法的鉴赏术语来分析回答,如情景交融、动静结合、虚实相间等。《〈青春万岁〉序诗》诗句简短,节奏明快,结构首尾照应,很适宜朗诵。如第4题,解答这类题目时,要根据题干所问来分析。参考答案:不矛盾。开头写“所有的日子都来吧”,表现对新生活的无限渴望与向往;结尾写“所有的日子都去吧”,表示对过去的日子不留恋,同样表现对未来美好生活的追求。诗人这样写,从诗意上看,前呼后应,共同表现对未来新生活的呼唤;从结构上看,首尾照应,结构完整。

4. 品味诗歌语言和朗读节奏。诗歌的语言具有象征性、抒情性、跳跃性、浓缩性、音乐性等特点,品悟诗歌的语言含义是现当代诗歌鉴赏的重要考点。另外,诗歌朗读的节奏性是有别于其他文学体裁的重要特色,正如闻一多先生所说:“新诗应该要有音乐的美,绘画的美,建筑的美;音乐的美是指音节,绘画的美是指辞藻,建筑的美是指章句。”现代新诗的匀称整齐是一种美,参差交错更是一种美。《〈青春万岁〉序诗》的语言充满激情,意象非常鲜明,气势乐观豪迈。赏析诗歌语言时,要抓住其主要风格,概括其特点,就像第5题,能简要概括出诗歌的风格特点即可。参考答案:与内容的激情相一致,这首诗节奏明快,语言豪迈,富有朝气,很适合表现青年纯真、乐观、热烈的心声。

2015年贵州贵阳的现当代诗歌阅读考题命题则比较灵活自由,要求考生从文学欣赏的一两个角度赏析西篱的《怀念花溪》。

答案示例:1. 全诗紧扣“怀念”一词,以一个问句“你有没有看见过花溪的水”起笔,以一位游子的口吻,在回忆中向读者娓娓道出故乡花溪那独特的美。花溪的水美丽而清澈,这份记忆在作者心中就像宝石一样珍贵。作者怀念如同宝石和矢车瓣一样的花溪水,怀念鸟儿的歌声、金黄的花海、溪底的水草、五月的绵绵细雨、风和阳光,这一切都是作者在花溪水边成长过程中留下的美好记忆。如今,即便身在他乡,但故乡在作者心中依旧保持着美丽的模样,天空的湛蓝会让作者随时想起故乡那条名为“花溪”的河流,浓浓的乡情在诗句中流淌,在花溪水中流淌,在作者心中流淌。

2. 诗歌按照时间顺序表现了花溪的四季。第一节总写花溪水的色彩,然后用三节篇幅浓墨重彩地表现了春天花溪的明媚动人、鸟儿歌声的悦耳动听、金黄花海的灿烂美丽、清澈溪水下水草的“疯狂舞蹈”。五月初夏,花溪在绵绵细雨中变得朦胧缥缈,溪水上涨,就像作者的浓情溢满整个花溪河畔。金秋十月,远在他乡的作者看见蓝色的天空,就像蓝色的花溪水一样流淌,此时的花溪清澈宁静,就像一首诗歌在作者的心中吟唱。冬天的花溪依然生机勃勃,朵朵雪花满载情思,随着潺潺流动的溪水,流向下一个春天,流向读者的心里。

3. 这首诗三处写到“花”,表现了花溪之美,这是一条流淌着鲜花和芬芳的溪流。作者笔下,“如同矢车菊的花瓣”这个奇特的比喻让读者体会到的不仅是溪水的流动,同时似乎看到阳光下、微风中,这条美丽的溪水流光溢彩。蓝色的溪水与天空相辉映,溪畔还有金黄的花海,同时伴着鸟儿的鸣叫,“爱梦的女孩”和读者一起陶醉在这美好的意境里。在诗歌最后一节,作者寥寥数笔,描绘出严冬酷寒之下“依然碧绿”的花溪,更为绝妙的是,溪水上的“朵朵雪花”让人眼前为之一亮,冬季的花溪仍然是花的海洋。从春到冬,花满四季,情满溪流,读者的情思随着花朵、溪水流向美丽的远方……

4. 这首诗歌动词的运用精练而传神,展现出极具灵性的动态之美。一个“摇曳”,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阳光下花溪水的婀娜多姿;一个“飘”字,准确地描绘出轻柔悦耳的鸟鸣与潺潺流动的溪水声演奏出曲曲天籁之音;还有那“直长到”天际的金黄油菜花、“疯狂舞蹈”的溪底水草、“涨满”心房的五月细雨,这一连串词语勾画出一条洋溢着激情的河流,点燃了作者对花溪无限的爱意。在诗歌结尾,即便是在冰天雪地中,花溪也绝不会是一片死寂,朵朵雪花随着溪水“流”向远方,这流淌的动感,彰显了无穷的生命力和无尽的诗情。

阅读下面的诗歌,请从文学欣赏的一两个角度进行赏析。

双桅船

舒 婷

雾打湿了我的双翼

可风却不容我再迟疑

岸啊,心爱的岸

昨天刚刚和你告别

今天你又在这里

明天我们将在

另一个纬度相遇

是一场风暴,一盏灯

把我们联系在一起

是另一场风暴,另一盏灯

使我们再分东西

哪怕天涯海角

岂在朝朝夕夕

你在我的航程上

我在你的视线里

青春诗歌大全例3

《立春日》

【南宋陆游】

日出风和宿醉醒,山家乐事满系龄。

年丰腊雪经三白,地唆春郊已遍青。

菜细簇花宣薄饼,湖村好景吟难尽。

酒香浮蚁泻长瓶,乞与侯家作画屏。

立春诗词诗歌2:

《汉宫春·立春日》

【宋辛弃疾】

春已归来,看美人头上,袅袅春播。无端风雨,未肯收尽余寒。年时燕子,料今宵、梦到西园,浑未办、黄柑荐酒,更传青韭堆盘?却笑东风从此,便薰梅染柳,更没些闲。闲时又来镜里,转变朱颜。清愁不断,问何人、会解连环?生怕见、花开花落,朝来塞雁先还。

立春诗词诗歌3:

《立春》

[唐杜甫]

春日春盘细生菜,忽忆两京梅发时。

盘出高门行白玉,菜传纤手送青丝。

巫峡寒江那对眼,杜陵远客不胜悲。

此身未知归定处,呼儿觅纸一题诗。

立春诗词诗歌4:

《立春日感怀清江引·立春》

[元贯云石]

金权影摇春燕料,木秒生春叶。

水塘春始波,火候春初热。

土牛儿载将春到也。

立春诗词诗歌5:

《立春日感怀》

【明于谦】

年去年来白发新,匆匆马上又逢春。

关河底事空留客?岁月无情不贷人。

一寸丹心图报国,两行清泪为思亲。

孤怀激烈难消遣,漫把金盘簇五辛。

立春诗词诗歌6:

《立春》

朱淑贞

停杯不饮待春来,和气先春动六街。

生菜乍挑宜卷饼,罗播旋剪称联权。

休论残腊千重恨,管入新年百事谐。

从此对花并对景,尽拘风月入诗怀。

立春诗词诗歌7:

立春诗

南宋 范成大

竹拥溪桥麦盖坡,土牛行处亦笙歌。

曲尘欲暗垂垂柳,酷面初明浅浅波。

日满县前春市合,潮平浦口暮帆多。

春来不饮兼无句,奈此金幡彩胜何。

立春诗词诗歌8:

七律.立春前二日

作者/肖连成(笔名,笑雨)

又闻玉笛弄初春,燕子归来穿柳频。

塞北梅红正艳艳,江南水碧复新新。

我怀逸兴高声咏,谁抱幽情远意陈?

时见花丛蜂蝶舞,题诗把酒赛仙人。

立春诗词诗歌9:

咏柳

(唐代)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立春诗词诗歌整10:

《立春》——唐:韦庄

青帝东来日驭迟,暖烟轻逐晓风吹。

青春诗歌大全例4

《河东搜石》是一本在体裁上新旧相映的诗歌合集。这是青年诗人贾永哲的第一本诗集。它凝集了作者的诗歌艺术追求,记录了一个青年怀有的文学之梦以及他所走过的青春道路。

青春,生命中的一个多么神圣的词汇!无论是谁,无论是男是女,无论出身如何,只要迈进青春的门槛,就会有许多的光荣与梦想激励着你,就会有许多的锦绣前程召唤着你――噢,青春,是那样地热情洋溢,那样地纯洁亮丽,又是那样地蓬勃而茂盛:“――你奋力长了一夜,/这是你所出的汗么?――不,秋天来了,/我不再生长/这是我昨晚伤心的泪水。/啊!秋天来了,/――那一片叶子。你为什么滴了那么多泪水,/是否过于伤心,过于自悲?/――不,我与秋奋斗了一夜,那是我所出的汗水。”贾永哲的这首小诗《叶上的秋露》,读起来颇有些《繁星》的味道,显然得到了冰心老人的真传。青春是什么?是露珠般的晶莹、剔透,是生命中最为美好的内容,所有的泪水与汗水都是那么地透明,不沾一丝儿的尘埃。青春是伪装不了的,更是掩饰不住的,青春就写在脸上,像眼前的这位青年,他的神情、他的执著、他的追求、以至他的未来,不仅写在脸上,还写在了这本诗里。

应该说,《河东搜石》就是青年诗人贾永哲青春的印证。贾永哲生于70年代,成长于改革开放时期。改革开放不仅让人们获得物质的满足,更让年轻的一代在精神上享受到充分自由的空气。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中,人们一方面充分发挥着各自的才干,创造着物质财富;一方面又充分享受着创造过程中的精神愉悦。这样的时代背景,为新一代青年提供了更广阔的施展才干的天地,也为实现青春的梦想提供了更多的可能。贾永哲与众多同龄人一样,有幸成长在这样一个大环境中,他在河北省敬业集团工作可谓出色,所以得到大家的好评,但与众不同的是,在干好本职工作的同时,他对于文学的热爱,使他有着更高境界的精神追求,并由此得到集团领导的赏识,从而促成了这本诗集的出版。由此也可以说,《河东搜石》就是一个青年诗人,怀着当下青年人难得的古典情愫,满怀激情而抒写的梦想与追求。倘以人生追求和生命价值而言,梦想与追求使他的气质显出与众不同,而他也以与众不同造就了人生的成功:用诗歌点亮青春,用青春亮丽人生,这正是诗集《河东搜石》出版的意义。

在创作上,《河东搜石》吸收到了传统文化尤其是古典诗歌的精髓,集子中的旧体诗部分,就表现出了一定的古典文学功底,比如从“汽笛一声家万里,一车回首俱望乡”、“谁念刨食子,弃学已耕田”,“春日多明媚,万物发清新”等句,不难读到古诗的意境。但作者又不拘泥于格律的羁绊,写作手法颇为洒脱、自在:如“男儿四海当作家,莫拘故土一片沙”、“一日复一日,红颜日远去”、“明月归去后、相思万里遥”、“笔落动天地,诗成笑今古”等句,贴切而又生动地描绘出了青春与梦想。不过,与旧体诗比较而言,我更为喜欢《河东搜石》后一部分中的那些小巧的新诗,他们似乎更能显现时代性和青春性,这些新诗不仅没有抑制作者的古典情结,反而更展示出了作者在同龄人中的文化修养。像《雨后》就是一首很美的小诗:雨后的树林,/旧日书信的味道。/我想那个女孩/如在我身旁/该有多好!短短的几行,就是一幅浓郁的油画。又如《无题》:她脸上还残留着一抹朝霞,/被吻过的水莲花把头垂下。/我挽住她的手,轻轻说了声:/“来吧!”,留给读者思索的空间很大,颇有些诗意小说的意味。《男与女》一诗中,男人想“我得把山扩大/好容纳更多小鸟”,而女人呢“这么多山峰/我每座都得瞧瞧/然后选择一处/独占作巢”,有着鲜明的时代印记,同《何时结婚》的“我怕爱情一旦腿色,/婚姻便也随之而去”一样,是作者对于人生与社会的深层思考,表现了诗人对于所处时代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这是一种积极的诗歌元素,也是一个诗人成长的标志。这是诗歌创作的一个良好的开端,沿着这条道路坚持走下去,相信他会有更多的人生感悟和艺术收获。

生命注定是一次旅行。每个人面对的现实都是纷繁复杂的,而生活也是丰富而又曲折的,总会有碰撞、有悲伤、有忧郁,也会面临许多的十字路口,因之青春也将面对彷徨:“夜里我独自站在田间小道/望着远处大道上/划过一小片一小片光亮/猜想他们去向何方”。这首诗引起我不少的联想,因为一个月之前,我碰巧刚搬家到了青年路口,并且就坐落在东西走向的朝阳路上。如今,这个夜晚推开窗户,当我看到朝阳路上一番灯火辉煌的景象,便联想到青年诗人贾永哲,他是幸运的,在他的生命之中,他的手上有幸握着两盏灯:青春和诗歌!――这是多么美好的元素,珍惜和拥有它们,就拥有了人生最美好的信念和动力。我完全相信,他用诗歌点亮青春,用青春抒写明天,他的人生注定将会走在一条充满光亮的朝阳路上!

青春诗歌大全例5

食指的诗歌近年来得到了诗坛的认可,肯定了他作为朦胧诗人先行者的创作成就。在那个话语垄断的年代,食指诗歌的价值无疑是不可估量的,他以人的自由精神与独立意志捍卫了诗歌的尊严,表达了一代人的心声。在短暂而辉煌的青春创作之后,属于食指的时代似乎过去了,但食指的诗歌创作并非昙花一现,在痛苦而漫长的沉寂之后,诗人又重新投身于诗歌创作。食指新时期的创作颇丰,随着激情年代的逝去,诗人的这部分作品未能引起文学评论界的足够重视,与前期诗歌创作相比,后期的诗歌在内容和风格方面有了转变,本时期创作仍然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而诗人的创作本身也能给我们更多有益的启示。

一、在变化中成熟

新时期的诗人正式与青春告别,开启了诗歌创作的新征程。此时诗人的创作表现为迷茫的痛楚和洞穿世事的沉静,在变化中走向成熟。

1.从迷茫呐喊到孤独挣扎

早期的食指的诗中既有青年人的激昂,也有面对黑暗的迷茫和呐喊,新时期以来,进入中年的食指在创作中更多的表现出一种孤独和挣扎。1978年在历经生活的劫难之后,诗人回复了心灵的激荡,重新焕发出创造力。经历了冷酷对待之后,诗人心中可怕的沉默终于爆发,这是对过去时代的控诉,是无法言说的不满。《疯狗》更加犀利,像尖刀般划破强盗们道貌岸然的嘴脸。全诗围绕着“我是不是一条疯狗”在内心展开辩论,在肯定与否定之间来回转换,时代的荒谬让“我”倍感痛苦与焦虑。先是被“戏弄”后不把自己当人看,“我”仿佛成了一条游荡的疯狗,有一种被时代抛弃的落魄感,精神无所皈依。接着怀疑自己“还不是一条疯狗”,因为还能暂时苟活,但又希望成条疯狗,以便更深刻地“体验生存的艰难”。而事实上“我还不如一条疯狗”,狗还能拼命一搏,可自己却“只能默默地承受”,这也是那段岁月中知识分子普遍的态度,从这里可以感受到食指内心的搏斗与挣扎。强烈的反讽调子,一改《相信未来》中明朗温情的字眼,字里行间充满着压抑不住的愤怒。

此时的诗人走近不惑之年,创作开始向青春告别,思考的重心开始转向对历史、对诗的意义的追问。心灵逐渐沉静下来,开始了对青春时代的追忆与反思,诗人“打开泡药材的酒瓶/小心地斟满八钱的酒蛊/然后一点一滴地品味着/稍稍带些苦味的人生”。与青春告别后,食指开始了严肃而真诚的人生回顾与反思,其中包含着对自我灵魂的叩问,在挣扎和孤独中逐步完成了由青春型诗人向成熟型诗人的过渡。

2.从孤独挣扎到从容平静

近几年食指笔耕不缀,其中也不乏优秀之作。此时诗人的创作不再是八九十年代的孤独挣扎,而是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时期,呈现出从容平静的诗风。诗人不仅已经对世事淡定,而且对社会、对生活都充满了感恩之情,人生的磨难让他变成了能承担更多的强者。经历了青春时期和中年时期两个创作阶段之后,食指率先用一首《当你老了》向我们宣布了他创作沉静期的开启。诗中充满着一种智慧的洞察力,一种人生的彻悟,当人进入步履蹒跚,老眼昏花的老年,终于可以对过往的苦难释然,但年华的逝去不代表生命活力的消失,更加沉着勇敢的自己,依然可以乘风破浪,傲视蓝天。全诗表现出一股淡定从容之气。青年人的浮躁凌厉经过中年的打磨沉淀终于转化为老者的智慧淡然。

再看食指的《我这样写歌》“清茶一杯,自斟自酌,/生活清苦算不得什么,/最怕感情的大起大落后,/独自一个人承受寂寞。”虽然依旧承受寂寞,但诗人没有了抱怨,以平和之心与这个老朋友融洽相处,生活的清苦在历经沧桑的诗人面前变得不值一提,一杯清茶,一份闲适,诗人洞穿了一切,也享受着这一切。诗人终于从早年的彷徨无奈走向了淡定澄明,真正进入到创作的成熟期。

二、食指后期诗歌创作的当下意义

提起食指诗歌创作的意义,人们更多地想到的是他前期的创作,这本身无可厚非。在那个缺少独立精神的时代,食指以诗人的姿态,引领一代人努力摆脱那些虚假的诗歌。后期的诗歌影响已不可能达到前期的程度,但是食指始终以严肃的创作精神进行写作,这种精神正是当下诗坛的一剂清醒剂。惊醒我们要固守诗歌的精神性和纯洁性,保持精神的高度独立,而不是随波逐流。从这个角度来说其后期诗歌仍有积极意义,对当代诗歌创作是一种启发和鞭策。食指后期的诗歌逐渐走向成熟,依然有着强大的生命力和艺术魅力,其创作留给我们的启示还有很多,诗歌的意义和价值仍有待更多的关注与发现。

参考文献:

[1]洪子诚,刘登翰.中国当代新诗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青春诗歌大全例6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三严三实”精神,通过开展诗歌创作及咏诵活动,活跃基层群众性文化生活,激发青年爱党、爱国、爱家乡和爱生活的热情,鼓舞青年以极大的热情推动我区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为构建“三力”__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

践行核心价值观·助力伟大中国梦

活动以歌颂党、歌颂祖国、歌颂__、歌颂美好生活为主要内容,咏诵篇目为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优秀诗作。主要包括被广大人民群众广为传颂的中华民族经典诗篇;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为争取民族独立和国家解放不懈奋斗的革命诗篇;在和平建设和改革开放时期,歌颂党、歌颂祖国,反映民族精神、时代精神和赞美人民、赞美劳动、赞美__日新月异发展变化及讴歌美好生活的优秀诗歌作品,鼓励原创。

2015年*月-*月,共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月*至*月*日,下发通知,广泛动员部署,征集作品和咏诵队伍。

第二阶段:*月*日至*日,筛选各地、各单位推报的作品和咏诵队伍。

第三阶段:*月*日左右,举行“青春诗会”暨表彰会。

1、加强领导,精心组织。青春诗会是面向全区团员青年的一项群众性的爱国主义教育实践活动,全区各级各单位团组织必须高度重视、精心部署、广泛动员,把这项活动作为服务青年成长成才、培养青年综合能力的重要工作来抓,确保活动顺利开展,取得实效。

2、积极推荐,保证质量。各级团组织要主动向党政领导汇报,坚持优中选优,推荐出能够代表本地本单位水平的作品和咏诵队伍。于4月1日前将“__区纪念96周年青春诗会作品选送表”和背景音乐等报送到团区委办公室,团区委联系人:陈丽君,联系电话:__,邮箱:__。

青春诗歌大全例7

"二月二日江上行,东风日暖闻吹笙。花须柳眼各无赖,紫蝶黄蜂俱有情。"这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诗句。

今天,恰好是农历二月二、龙抬头的日子,从此,将告别冬天,春回大地、万物复苏。

在这个吉祥喜庆的日子,咸阳市作家协会、咸阳市文化促进会、几于道茯茶共同携手,在这里举办《春在咸阳》诗歌朗诵会。

这是我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加强群众文化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活动,也是认真贯彻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落实文化下基层的具体措施。

今天到会的有: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马骏民、市文联主席王民安、市作协主席杨焕亭、几于道茯茶董事长李玉生。欢迎你们!

有咸阳市各位作家、诗人、朗诵家和文学爱好者,欢迎你们!

有咸阳师范学院和陕西中医学院文学社团的师生们,欢迎你们!

今天,是《春在咸阳》诗歌朗诵会。我们欢聚一堂,歌颂祖国、歌颂青春、歌颂春天。

首先,请欣赏诗朗诵《致春天》,作者杨焕亭,朗诵江河。

春天,是心的梦想;春风,是季节的骚动;小草绿了,听见春的脚步;花儿开了,闻到春的气息;蝴蝶来了,唱着春的歌谣。请听诗朗诵《踏着春天的舞步》,作者董信义,朗诵王静。

母亲,是伟大的,她给了我们生命,并且哺育我们成长;太阳是伟大的,它给了万物生命,并且让万物生长;母亲,永远是我们的骄傲,太阳,始终是万物的自豪。感恩他们,就要爱他们,爱,就要大声的歌颂。请听诗朗诵《太阳,我的母亲》。作者陆子,朗诵陈芳。

水是故乡甜,月是故乡明,最美的是母亲,最亲的是故乡。忘不掉的故乡人,剪不断的故乡情。如果说文字,是诗人的春天;那么故乡,就是游子的春天。请欣赏我市著名诗人宁颖芳的诗歌《故乡》,朗诵霍小平。

一支新绿悄悄走过窗前,一道印痕是那远去的爱恋。不要你成就时的桃红杏黄,只要你未嫁时的一抹新妆。盼你再次走过我的窗前,驻足回眸那怕一瞬。请欣赏诗朗诵《春》,作者吴晓琴,朗诵李卉。

是的,春天应该有花,有新芽,有绿叶,以及暖暖的风。它是播种和希望,它是孕育和喜悦,甚至可以是婴儿的哭声和哭声里满满的清泉。请欣赏诗朗诵《在春天》,作者胡伟群,朗诵胡伟群。

春天是迷人的,她是一个风情万种的女子,谈笑风生。咸阳湖是迷人的,她像一个美丽的女神,静卧在渭水之滨。讲不完千年秦都的神韵,道不尽渭城朝雨的深情。咸阳湖的春天,就是咸阳的春天,长在北国,却是秀美的江南。请欣赏诗朗诵《咸阳湖的春天》,作者赵博,朗诵赵淑红。

春天来了,春风吹过,绿了田野、清了渭河。它是沾衣欲湿的杏花雨,它是吹面不寒的杨柳风。让我们敞开胸怀,拥抱春天,让我们抬头仰望,放飞梦想。请欣赏诗朗诵《春在渭河岸边走过》,作者郭忠凯,朗诵刘铭。

青春诗歌大全例8

中国新文学运动与传统文学最大的区别在于它的开放性文化心态,在继承传统的同时,节新或改造了中国的传统文学。这是一次质的飞跃。此开放式的文化运动,是以新诗节命为突破口的。新文学运动的“发难”之作,胡适的《文’‑,,改良当议》提出的文’学“八事”有五事是就诗而言。陈独秀在《文学节命论》中提出的“二大主义’夕,也大都涉及诗歌创作。诗体节命也就成了五四文学节命的先异。

而这距黄遵宪、梁启超的“诗界节命”已一十年矣。作为五四新文学节命的序曲,“诗界节命”未达到通过“节命”而拯救诗歌的目的,因而实质上是失败了的文’学改良。梁启超们抱残守缺,脱离小开旧文化的轨迹,此乃其失败的重要原因。时过一十年,陈独秀、胡适以力挽狂澜之势提出了声势浩大的白话文运动,它小是要回溯、清理、疏浚、拓展“道统’,源流,而是要从“根抵处’,摧毁之,“别立新宗’夕,其实质是一场反对旧文化旧思想,提倡新文化新思想的深刻节命。它在中国文学史上的“断裂”式震撼前无占人。

胡适、刘半农等人初期写实主义新诗,在扫一破旧诗格律束缚、大胆使用白话写诗方而具有开创之功。在对底层黎民的仁慈关怀上,上承国风、杜甫、白居易,卜启减克家、贺敬之们,表现出了可贵的民主主义思想。而这种思想成了百年来中国文’‑,,的一以贯之的一股内在的永恒的生命张力,异引着文学发展方向。“小拘格律,小拘平仄,小拘长短,有不}一么题目,做不}一么诗”的白话诗,实现了诗歌的一次大解放。但胡适们更重形式突破,尚无暇亦无力探求诗歌的艺术特征,发掘新诗深广的艺术内涵,无论直陈其事,还是描绘意境,或流于直白,或流于粗鄙,犹如“给散文的思想穿上了韵文的衣裳”这从一个方而表明了诗歌节命和一种新的诗体形成需要一个过程。“即今开幕推神手,要选人人绝代才’夕,郭沫若就在时代的召唤卜脱颖而出。

在新诗史上,郭沫若以其恢宏的创作从诗情与诗体两方而确立了作为奠基者小可动摇的地位。诗人以其雷霆万钧之力扫荡了诗坛一切陈腐之气,他那扫一破一切束缚,实现思想解放、文化涅架和民族新生的激情,表现了新诗的时代精神。他那彻底解放的诗体和潜在的占代诗歌传统影响,形成了新诗的基木体式。“此后新诗的基木体式都可以从郭沫若那里找来滥筋:自山体(如《立在地球边上放号》等)、半自山体(如《人狗》、《人上的街市》等)、半格律体(如《匪徒颂))《炉中煤》等)、格律体(如《凤凰涅梁》等)。新诗从艰苦孕育到呱呱坠地,再到郭沫若的放情歌唱,完成了从诗体突破,到诗情复苏,再到诗式确立的过程,新诗诞生了”。

《女神》的横空出世是一种昭示,中国五千年漫长诗史自此断裂为两半。

清著名诗评家沈德潜说;“有第一等襟抱,第一等学识,斯有第一等真诗。如太空之中,不着一点;如星宿之海,万源涌出;如土膏既厚,春雷一动,万物发生。古来可语此者,屈大夫以下,数人而已”。如用这一标准衡量,中国新诗除郭沫若恐难有人挤入这一行列。徐志摩、闻一多固然在新诗建设与发展中举足轻重,影响巨大,亦有渊博之学识,然就对时代精神的开掘气度、反映社会的深广度、创作思维空间的开拓及其所引起的震撼力而言,新诗人当属郭沫若第一,艾青、北岛、海子次之。

郭氏乃诗之天才。田汉早年留日间就说郭有“诗才”“诗魂",朱自清称郭氏之诗“异军突起”,“他的强烈的情感能够将理融化在他的笔下,是他的独到处”,闻一多“每每称道郭氏为现代第一诗人”,康白情则说:“郭沫若的诗笔力雄劲,不拘于艺术上的雕虫小技,实在是大方之作”。这里众人称道的皆郭氏之《女神》。实际上,对于《女神》的杰出贡献,众人只指其一端而未及全体。

五四是一个寻求社会、思想、文化、个性全面解放的时代,郭沫若正是以超人才华、丰富学识和惊人的想象,融屈夫子、李太白等中国浪漫主义诗歌传统与惠特曼、歌德等西方浪漫主义诗风于一炉,炼出了中国现代浪漫主义的灿烂新篇章,并且闪耀出五四狂飙突进思想解放的精神之光。在闻一多看来,之所以只有郭诗才配称为“新诗”,是因为不独艺术上他的作品与旧诗词相去甚远,最要紧的是他的精神完全是时代精神——“二十世纪底时代精神”,或者说《女神》同时满足了新诗百年传统和加入“现代性”的世界潮流的双重要求。郭沫若呼唤“开辟鸿荒大我“,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精神的首次觉醒;他提出艺术是“灵魂与自然结合”的“泛神论”,既是生命的创造力的充分张扬,又为诗情寻找了纷繁多姿的得以表现的形象。

“我们更生了!我们更生了!一切的一,更生了!一的一切,更生了!我们便是“他”,他们便是我!我中也有你,你中也有我!我便是你!你便是我!

(郭沫若《凤凰涅》)

唐晓渡在评论《凤凰涅》时说,“借助丹穴山上的香木,梁启超所曾热忱讴歌过的‘少年中国’和他的‘新民理想’再次得到了表达,然而却是以彻头彻尾的乌托帮方式。这种乌托帮同样充满了

‘二十世纪底时代精神’。它不是来自传统的‘桃花源’式的遁世冲动,而是来自米兰昆德拉所说的那种对革命的‘巨大同情以及对一个崭新世界的的末世学信仰’。18世纪的欧洲浪漫主义者曾基于这种信仰,狂热地寻求一个历史的新纪元并在理想化的中世纪寻找到了;20世纪中国诗人的狂热程度甚至更胜一筹,只不过对他们来说,‘新纪元’的地平线已经移到了前方。进化论和新的时间观保证它在人类的集体“涅”(革命的转喻)后将像再生的女神一样姗姗降临。”

女神就这样以其宗教式殉道精神和浪漫主义的宏大气魄开一代新风,奏响了五四精神的最强音,并以其浪漫主义的精神气度燃起一代青年的青春烈焰。诗人纵横驰骋于历史、哲学、现实三维空间之中,从上古神话至近代文明,从外国历史到中国现状,任意采撷,梳织成诗的锦绣。《女神》中所迸发出的奇瑰的想象力不仅是诗人个人的天才所致,而且预告了积压了几千年的民族个性将有一次大爆破、大解放。诗人以一种对现实的非正面观照表现出对现实的更深层的干预,使我们体会出他的愤激、焦灼以及“为人类向上向前而跳动”着的心。

而这种愤激与焦灼是以一种青春期的激情喷射的方式传达的。这种青春期征兆我们可称之为郭沫若式“生趣”。郭氏曾说:“古人用他们的言辞表示他们的情怀,已成为古诗,今人用我们的言辞表达我们的生趣,便是新诗”。这种生趣,便是《女神》中充溢着狂荡无羁的自由感。

“昕潮涨了,昕潮涨了,死了的光明更生了。春潮涨了,春潮涨了死了的宇宙更生了。生潮涨了,生潮涨了,死了的凤凰更生了。”

(郭沫若《凤凰涅》)

在生命的呐喊中,诗人获得了对世界和自我生命的诗情荡漾的体悟。在《女神》的放歌中,一扫晚清诗的疲惫和沉重,洋溢着的是一股摧枯拉朽的青春之力的骚动。

“无数的白云正在空中怒涌,啊啊!好幅壮丽的北冰洋的情景哟!无限的太平洋提起他全身的力量来要把地球推倒。啊啊!我眼前来了的滚滚的洪涛哟!啊啊!不断的毁坏,不断的创造,不断的努力哟!啊啊!力哟!力哟!力的绘画,力的舞蹈,力的音乐,力的诗歌,力的律吕哟。”

(郭沫若《立在地球边上怒号》)

时代的青春期个性体验中,往往漂浮着对宇宙的思索和对人类之爱,从而使《女神》因宇宙关怀而浸透着形而上的哲学意蕴:

“地球,我的母亲!天已黎明了,把你怀中的儿来摇醒,我现在正在你背上匍行。地球,我的母亲!你背负着我在这乐园中逍遥。你还在那海洋里面,奏出些音乐来,安慰我的灵魂。地球,我的母亲!我过去,现在,未来,食的是你,衣的是你,住的是你,我要怎么样才能够报答你的深恩?”

(《地球,我的母亲》)

鲁迅以其冷峻和黑色幽默折射出作为一个思想家生命和人类之爱,而郭沫若则以他的玄想完成了一个浪漫主义诗人的艺术建构。《女神》总是“神驰千里,精?八极”,弥漫着绮丽多姿的理想主义色彩,完成了一次时代精神的浪漫的梦寻。

“地球,我的母亲!我羡慕你的孝子,田地里的农民,他们是全人类的保姆,你是时常地爱抚他们。……地球,我的母亲!我想这宇宙中的一切。都是你的化身,雷霆是你呼吸的身威雷雨是你血液的飞腾。”

(郭沫若《地球,我的母亲!》)

“远远的街灯明了,好象闪着无数的明星。天上的明星现了,好象点着无数的街灯。”

(郭沫若《天上的街市》)

奇思异想,若夜空中繁星点点,透视着生命童稚的天真;若春风话语,洒下青春生命的甘露。这种青春期话语特征成为一个时代的话语方式,折射是一个时代的生命特征。这令我们想到中国古代神话的姿肆与迷离,想到楚骚的澎湃与浩荡,想到盛唐气象之下李太白的奔放与飞动。

冯光廉所主编《中国近百年文学体式流变史》称《女神》在诗歌体式上超越了胡适,“而进入了诗歌精神的自由表达,也就是进入了诗歌体式的自由创造”,我以为是正确的。正如上文所述,此后新诗的基本体式皆可以从《女神》中找来滥觞。由于《女神》的自由创造,从而使得《女神》至少实现了新诗诗体的几个突破:郭氏准确地把握了诗的情感的本质,超越了直白为诗,使诗一举获得了巨大的情感冲击力,从而赋予诗以深蕴的生命强力和个性焕发的理想色彩;《女神》之奇思异想纵横万里,极大开拓了诗的艺术领域,使新诗在艺术经营能力上走到新的高度;郭氏强调诗的“内在韵律”,诗是“裸体美人”,从内在情绪出发形成诗体,体现了新诗体式发展之内在要求,实现了白话新诗诗情与诗体的自然融合,为新诗的创作提供了基本范式,从而成为新诗的奠基者。

青春诗歌大全例9

中国新文学运动与传统文学最大的区别在于它的开放性文化心态,在继承传统的同时,节新或改造了中国的传统文学。这是一次质的飞跃。此开放式的文化运动,是以新诗节命为突破口的。新文学运动的“发难”之作,胡适的《文’,,改良当议》提出的文’学“八事”有五事是就诗而言。陈独秀在《文学节命论》中提出的“二大主义’夕,也大都涉及诗歌创作。诗体节命也就成了五四文学节命的先异。

而这距黄遵宪、梁启超的“诗界节命”已一十年矣。作为五四新文学节命的序曲,“诗界节命”未达到通过“节命”而拯救诗歌的目的,因而实质上是失败了的文’学改良。梁启超们抱残守缺,脱离小开旧文化的轨迹,此乃其失败的重要原因。时过一十年,陈独秀、胡适以力挽狂澜之势提出了声势浩大的白话文运动,它小是要回溯、清理、疏浚、拓展“道统’,源流,而是要从“根抵处’,摧毁之,“别立新宗’夕,其实质是一场反对旧文化旧思想,提倡新文化新思想的深刻节命。它在中国文学史上的“断裂”式震撼前无占人。

胡适、刘半农等人初期写实主义新诗,在扫一破旧诗格律束缚、大胆使用白话写诗方而具有开创之功。在对底层黎民的仁慈关怀上,上承国风、杜甫、白居易,卜启减克家、贺敬之们,表现出了可贵的民主主义思想。而这种思想成了百年来中国文’,,的一以贯之的一股内在的永恒的生命张力,异引着文学发展方向。“小拘格律,小拘平仄,小拘长短,有不}一么题目,做不}一么诗”的白话诗,实现了诗歌的一次大解放。但胡适们更重形式突破,尚无暇亦无力探求诗歌的艺术特征,发掘新诗深广的艺术内涵,无论直陈其事,还是描绘意境,或流于直白,或流于粗鄙,犹如“给散文的思想穿上了韵文的衣裳”这从一个方而表明了诗歌节命和一种新的诗体形成需要一个过程。“即今开幕推神手,要选人人绝代才’夕,郭沫若就在时代的召唤卜脱颖而出。

在新诗史上,郭沫若以其恢宏的创作从诗情与诗体两方而确立了作为奠基者小可动摇的地位。诗人以其雷霆万钧之力扫荡了诗坛一切陈腐之气,他那扫一破一切束缚,实现思想解放、文化涅架和民族新生的激情,表现了新诗的时代精神。他那彻底解放的诗体和潜在的占代诗歌传统影响,形成了新诗的基木体式。“此后新诗的基木体式都可以从郭沫若那里找来滥筋:自山体(如《立在地球边上放号》等)、半自山体(如《人狗》、《人上的街市》等)、半格律体(如《匪徒颂))《炉中煤》等)、格律体(如《凤凰涅梁》等)。新诗从艰苦孕育到呱呱坠地,再到郭沫若的放情歌唱,完成了从诗体突破,到诗情复苏,再到诗式确立的过程,新诗诞生了”。

《女神》的横空出世是一种昭示,中国五千年漫长诗史自此断裂为两半。

清著名诗评家沈德潜说;“有第一等襟抱,第一等学识,斯有第一等真诗。如太空之中,不着一点;如星宿之海,万源涌出;如土膏既厚,春雷一动,万物发生。古来可语此者,屈大夫以下,数人而已”。如用这一标准衡量,中国新诗除郭沫若恐难有人挤入这一行列。徐志摩、闻一多固然在新诗建设与发展中举足轻重,影响巨大,亦有渊博之学识,然就对时代精神的开掘气度、反映社会的深广度、创作思维空间的开拓及其所引起的震撼力而言,新诗人当属郭沫若第一,艾青、北岛、海子次之。

郭氏乃诗之天才。田汉早年留日间就说郭有“诗才”“诗魂",朱自清称郭氏之诗“异军突起”,“他的强烈的情感能够将理融化在他的笔下,是他的独到处”,闻一多“每每称道郭氏为现代第一诗人”,康白情则说:“郭沫若的诗笔力雄劲,不拘于艺术上的雕虫小技,实在是大方之作”。这里众人称道的皆郭氏之《女神》。实际上,对于《女神》的杰出贡献,众人只指其一端而未及全体。

五四是一个寻求社会、思想、文化、个性全面解放的时代,郭沫若正是以超人才华、丰富学识和惊人的想象,融屈夫子、李太白等中国浪漫主义诗歌传统与惠特曼、歌德等西方浪漫主义诗风于一炉,炼出了中国现代浪漫主义的灿烂新篇章,并且闪耀出五四狂飙突进思想解放的精神之光。在闻一多看来,之所以只有郭诗才配称为“新诗”,是因为不独艺术上他的作品与旧诗词相去甚远,最要紧的是他的精神完全是时代精神——“二十世纪底时代精神”,或者说《女神》同时满足了新诗百年传统和加入“现代性”的世界潮流的双重要求。郭沫若呼唤“开辟鸿荒大我“,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精神的首次觉醒;他提出艺术是“灵魂与自然结合”的“泛神论”,既是生命的创造力的充分张扬,又为诗情寻找了纷繁多姿的得以表现的形象。

“我们更生了!我们更生了!一切的一,更生了!一的一切,更生了!我们便是“他”,他们便是我!我中也有你,你中也有我!我便是你!你便是我!

(郭沫若《凤凰涅》)

唐晓渡在评论《凤凰涅》时说,“借助丹穴山上的香木,梁启超所曾热忱讴歌过的‘少年中国’和他的‘新民理想’再次得到了表达,然而却是以彻头彻尾的乌托帮方式。这种乌托帮同样充满了

‘二十世纪底时代精神’。它不是来自传统的‘桃花源’式的遁世冲动,而是来自米兰昆德拉所说的那种对革命的‘巨大同情以及对一个崭新世界的的末世学信仰’。18世纪的欧洲浪漫主义者曾基于这种信仰,狂热地寻求一个历史的新纪元并在理想化的中世纪寻找到了;20世纪中国诗人的狂热程度甚至更胜一筹,只不过对他们来说,‘新纪元’的地平线已经移到了前方。进化论和新的时间观保证它在人类的集体“涅”(革命的转喻)后将像再生的女神一样姗姗降临。”

女神就这样以其宗教式殉道精神和浪漫主义的宏大气魄开一代新风,奏响了五四精神的最强音,并以其浪漫主义的精神气度燃起一代青年的青春烈焰。诗人纵横驰骋于历史、哲学、现实三维空间之中,从上古神话至近代文明,从外国历史到中国现状,任意采撷,梳织成诗的锦绣。《女神》中所迸发出的奇瑰的想象力不仅是诗人个人的天才所致,而且预告了积压了几千年的民族个性将有一次大爆破、大解放。诗人以一种对现实的非正面观照表现出对现实的更深层的干预,使我们体会出他的愤激、焦灼以及“为人类向上向前而跳动”着的心。

而这种愤激与焦灼是以一种青春期的激情喷射的方式传达的。这种青春期征兆我们可称之为郭沫若式“生趣”。郭氏曾说:“古人用他们的言辞表示他们的情怀,已成为古诗,今人用我们的言辞表达我们的生趣,便是新诗”。这种生趣,便是《女神》中充溢着狂荡无羁的自由感。

“昕潮涨了,昕潮涨了,死了的光明更生了。春潮涨了,春潮涨了死了的宇宙更生了。生潮涨了,生潮涨了,死了的凤凰更生了。”

(郭沫若《凤凰涅》)

在生命的呐喊中,诗人获得了对世界和自我生命的诗情荡漾的体悟。在《女神》的放歌中,一扫晚清诗的疲惫和沉重,洋溢着的是一股摧枯拉朽的青春之力的骚动。

“无数的白云正在空中怒涌,啊啊!好幅壮丽的北冰洋的情景哟!无限的太平洋提起他全身的力量来要把地球推倒。啊啊!我眼前来了的滚滚的洪涛哟!啊啊!不断的毁坏,不断的创造,不断的努力哟!啊啊!力哟!力哟!力的绘画,力的舞蹈,力的音乐,力的诗歌,力的律吕哟。”

(郭沫若《立在地球边上怒号》)

时代的青春期个性体验中,往往漂浮着对宇宙的思索和对人类之爱,从而使《女神》因宇宙关怀而浸透着形而上的哲学意蕴:

“地球,我的母亲!天已黎明了,把你怀中的儿来摇醒,我现在正在你背上匍行。地球,我的母亲!你背负着我在这乐园中逍遥。你还在那海洋里面,奏出些音乐来,安慰我的灵魂。地球,我的母亲!我过去,现在,未来,食的是你,衣的是你,住的是你,我要怎么样才能够报答你的深恩?”

(《地球,我的母亲》)

鲁迅以其冷峻和黑色幽默折射出作为一个思想家生命和人类之爱,而郭沫若则以他的玄想完成了一个浪漫主义诗人的艺术建构。《女神》总是“神驰千里,精?八极”,弥漫着绮丽多姿的理想主义色彩,完成了一次时代精神的浪漫的梦寻。

“地球,我的母亲!我羡慕你的孝子,田地里的农民,他们是全人类的保姆,你是时常地他们。……地球,我的母亲!我想这宇宙中的一切。都是你的化身,雷霆是你呼吸的身威雷雨是你血液的飞腾。”

(郭沫若《地球,我的母亲!》)

“远远的街灯明了,好象闪着无数的明星。天上的明星现了,好象点着无数的街灯。”

(郭沫若《天上的街市》)

奇思异想,若夜空中繁星点点,透视着生命童稚的天真;若春风话语,洒下青春生命的甘露。这种青春期话语特征成为一个时代的话语方式,折射是一个时代的生命特征。这令我们想到中国古代神话的姿肆与迷离,想到楚骚的澎湃与浩荡,想到盛唐气象之下李太白的奔放与飞动。

冯光廉所主编《中国近百年文学体式流变史》称《女神》在诗歌体式上超越了胡适,“而进入了诗歌精神的自由表达,也就是进入了诗歌体式的自由创造”,我以为是正确的。正如上文所述,此后新诗的基本体式皆可以从《女神》中找来滥觞。由于《女神》的自由创造,从而使得《女神》至少实现了新诗诗体的几个突破:郭氏准确地把握了诗的情感的本质,超越了直白为诗,使诗一举获得了巨大的情感冲击力,从而赋予诗以深蕴的生命强力和个性焕发的理想色彩;《女神》之奇思异想纵横万里,极大开拓了诗的艺术领域,使新诗在艺术经营能力上走到新的高度;郭氏强调诗的“内在韵律”,诗是“美人”,从内在情绪出发形成诗体,体现了新诗体式发展之内在要求,实现了白话新诗诗情与诗体的自然融合,为新诗的创作提供了基本范式,从而成为新诗的奠基者。

青春诗歌大全例10

亨利•沃兹沃斯•朗费罗 (henry wadsworth longfellow),1807年2月 22日生于美国缅因州波特兰市(portland)一个幸福的律师家庭,1882年3月24日卒于马萨诸塞州剑桥市(cambridge),是美国十九世纪最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人。伦敦威斯敏斯特教堂诗人之角安放了他的胸像,他是获得这种尊荣的第一位美国诗人。

1849年,已人到中年的诗人丧失了父亲,次年又失去了兄长,1851年母亲离世。1854年他辞去教授职位,专事文学创作。1846年诗人曾经重回故里,后来回忆说他曾漫步于曼乔伊山(munjoy’s hill),徜徉于海边的劳伦斯堡垒(fort lawrence),他匍匐在一个射击孔上,聆听着脚下波涛轻轻拍打着海岸的声音。在这风和日丽的下午,港湾里片片白帆来往穿梭。诗人沉浸在这座古堡里,有意要把故乡写进诗里,因无人曾经写过,但是这愿望直到1855年3月29日在剑桥镇的家中才实现。他在日记中写到“一天的辛劳,围在火旁;入夜后,当我躺在床上,一首记忆中的波特兰—我的故乡—一座美丽的海滨城市的诗涌现于脑际。”诗中48岁的诗人回忆了波特兰和在那里度过的少年时光,往事历历在目,梦萦魂绕的故乡旧时情景跃然纸上,诗人渴望自由与充满幻想的青春在脑际回荡。在青少年时代的梦想和愿望中找到了逝去的青春。该诗最早发表于1855年8月的《匍南月刊》(putnam’s monthly magazine)第六期,后来又收录并重发表于《迈尔?斯•斯坦狄什的求婚》(the courtship of miles standish, 1858)。

全诗共有十节,每节有九行,诗歌押韵工整,韵式为abaabcdde,充满了乐感,读来朗朗上口;每节诗以一首拉普兰歌曲中的副歌结尾“少年的愿望就是风的愿望,青春的遐想是多么悠长悠长”,更突出强调了青少年时代的诗人对生活和未来充满憧憬与幻想、渴望无拘无束、毫无羁绊的自由。正如他所说的那样,诗歌的目的就是要给人以和美感,要创造一个超越现实生活的理想世界。

在《我逝去的青春》中,诗人达到了这个目标。以下是该诗的英诗全文,笔者把它翻译成中文,并进行逐节赏析,以飨读者。

my lost youth《我逝去的青春》

often i think of the beautiful town那美丽的小城常让我怀想

that is seated by the sea;它就座落在大海边上;

often in thought go up and down多少次,我神游于故乡

the pleasant streets of that dear old town,那些可爱的街衢,

and my youth comes back to me.俨然又回到了年少的时光。

and a verse of a lapland song那首拉普兰歌曲的诗句,

is haunting my memory still:一直在我记忆里回荡:

“a boy’s will is the wind’s will,“少年的愿望就是风的愿望,

and the thoughts of youth are long, long thoughts.”青春的遐想是多么悠长悠长。”

【评注】在首节中,诗人告诉读者故土难忘,那里曾留下青春的足迹,浓浓的乡情时常萦绕心扉。最后两行叠句是诗人把john scheffer的《拉普兰的历史》(the history of laplan,1674)中的诗句改编过来:“a youth’s desire is the desire of the wind,/all his essaies/are long delaies,/no issue can they find(青年的愿望就是风的愿望,他所有的愿望被长久拖延,总难实现)。”改编之后仍然沿用该隐喻或暗喻(metaphor),但是增加了首字母韵(alliteration)“w”,更富有乐感。

i can see the shadowy lines of its trees,

我望见排排葱茏的树木,

and catch, in sudden gleams,

还瞥见了远处环抱的海洋,

the sheen of the far-surrounding seas,

发出的闪闪波光,

and islands that were the hesperides

那些岛屿,就像是极乐仙境,

of all my boyish dreams.

增添我多少童年梦想!

and the burden of that old song,

那首古老歌曲的复调

it murmurs and whispers still:

依旧在耳边喃喃吟唱:

“a boy’s will is the wind’s will,

“少年的愿望就是风的愿望,

and the thoughts of youth are long, long thoughts.”

青春的遐想是多么悠长悠长。”

【评注】本节书写了诗人少年时记忆中的故乡风景,表现诗人充满浪漫幻想。“极乐仙境”(the hesperides)是希腊神话中,吃后能使人长生不老的金苹果生长的地方。第七行中“it murmurs and whispers still”是拟人修辞手法,“it”指上一行中的 “the burden of that old song”。

i remember the black wharves and the slips,

我记得乌黑的码头和船台,and the sea-tides tossing free;

海上恣意奔腾的波浪;

and spanish sailors with bearded lips,

满嘴胡须的西班牙水手,

and the beauty and mystery of the ships,

一艘艘船舶的壮丽与神奇,

and the magic of the sea.

茫茫大海迷人的魔力。

and the voice of that wayward song

那萦回不去的执拗歌声

is singing and saying still:

仍然在又讲又唱:

“a boy’s will is the wind’s will,

“少年的愿望就是风的愿望,

and the thoughts of youth are long, long thoughts.”

青春的遐想是多么悠长悠长。”

【评注】该节反映了波特兰作为国际海港的一面,轮船与大海在少年诗人稚嫩的心灵里充满神奇与磁力。第六至七行中“the voice of that wayward song/ is singing and saying still”

是拟人修辞手法。

i remember the bulwarks by the shore,

我记得岸边的防御工事,

and the fort upon the hill;

记得山头耸立的碉楼;

the sunrise gun, with its hollow roar,

朝阳的大炮隆隆怒吼,

the drum-beat repeated o'er and o'er,

鼙鼓喧天响不休,

and the bugle wild and shrill.

号角激昂锐利地吹奏。

and the music of that old song

那首老歌的悠扬曲调

throbs in my memory still:

依然跳动在我的心头:

“a boy’s will is the wind’s will,

“少年的愿望就是风的愿望,

and the thoughts of youth are long, long thoughts.”

青春的遐想是多么悠长悠长。”

【评注】在历史上波特兰曾几经战火洗礼,在1812-1815年的英美战争中,1813年在该市附近海域,美国的“企业”号与英国的“拳击师”号战舰发生激战,双方舰长均阵亡,后并排葬于曼乔伊山公墓;该市至今仍存有战场部分遗迹。后一节里的海战就指本次战役。第六至七行中“the music of that old song / throbs in my memory still”采用了拟人修辞手法。

i remember the sea-fight far away,

我记得那次远处的海战,

how it thundered o’er the tide!

炮声在滚滚海浪上震荡;

and the dead captains, as they lay

两位牺牲的舰长,在墓中安躺,

in their graves, o’erlooking the tranquil bay,

俯看着宁静的海湾where they in battle died.

那就是他们战死的沙场。

and the sound of that mournful song

那哀怨的歌声,

goes through me with a thrill:

震颤我的心房: “a boy’s will is the wind’s will,

“少年的愿望就是风的愿望,

and the thoughts of youth are long, long thoughts.”

青春的遐想是多么悠长悠长。”

i can see the breezy dome of groves,

我看见微风里摇曳的树林,

the shadows of deering’s woods;

熟悉的婆娑树影;

and the friendships old and the early loves

旧日的友谊,早年的恋情come back with a sabbath sound, as of doves

以安适的声音回到我心灵,

in quiet neighborhoods.

宛如幽静邻里的鸽鸣。

and the verse of that sweet old song,

那老歌的甜美诗句

it flutters and murmurs still:

依稀在颤动和低语不停:

“a boy’s will is the wind’s will,

“少年的愿望就是风的愿望,

and the thoughts of youth are long, long thoughts.”

青春的遐想是多么悠长悠长。”

【评注】“deering’s woods” 是波特兰市的一处森林公园名称,诗人青少年时代曾常去那里玩耍,因此笔者把它意译为“熟悉的”。“sabbath”?本指“安息日或主日”,此处为借代或转喻(metonymy),意指“安祥、宁静”。“and the friendships old and the early loves /come back…as of doves/ in …”中的 “as of doves”是“半明喻(semi-simile),”为“友爱、如影随形、难舍难分”之意。第六至七行中“the verse of that sweet old song, / it flutters and murmurs still ”采用了拟人修辞手法。

i remember the gleams and glooms that dart

我记得丝丝的亮光和暗影across the school-boy’s brain;

闪过我稚嫩的心灵;

the song and the silence in the heart,

心底蕴藏的歌声和寂静,

that in part are prophecies, and in part

有几分是预言,还有几分are longings wild and vain.

是狂热而又虚幻的渴望。

and the voice of that fitful song

听啊,那起伏不定的歌声

sings on, and is never still:

继续唱着,总不平静:

“a boy’s will is the wind’s will,

“少年的愿望就是风的愿望,

and the thoughts of youth are long, long thoughts.”

青春的遐想是多么悠长悠长。”

【评注】第一行中的“gleams and glooms”该两词既押首韵又押尾韵,语义形成对照,意为“高兴和沮丧”。第三行中两个“part”和“prophecies”形成首字母韵(“p”)。第六至七行中“the voice of that fitful song,/sings on,…”用了拟人修辞手法。

there are things of which i may not speak;

有一些情景我不能倾诉;

there are dreams that cannot die;

有一些梦想永不会泯灭;

there are thoughts that make the strong heart weak,

有一些心思,使坚强心灵疲弱,

and bring a pallor into the cheek,

使脸色苍白,and a mist before the eye.

使眼睛如临薄雾。

and the words of that fatal song

那句不祥的歌词好像

come over me like a chill:

一个寒颤袭过全身:“a boy’s will is the wind’s will,

“少年的愿望就是风的愿望,

and the thoughts of youth are long, long thoughts.”

青春的遐想是多么悠长悠长。”

【评注】第五行中的 “mist before the eye(眼前的薄雾)”是隐喻,暗指哭泣或伤心的泪水。第七行中的“like a chill”是明喻,把“the words of that fatal song(那句不祥的歌词)”比作“(chill)寒颤”。

strange to me now are the forms i meet

当重返我亲爱的古城,when i visit the dear old town;

眼前的景象已这般陌生;

but the native air is pure and sweet,

但故乡的空气甘美而纯净,

and the trees that o’ershadow each well-known street,

熟识的街衢洒满了树影,as they balance up and down,

树木轻盈摇曳,

are singing the beautiful song,

正在唱着那美妙的歌声,

are sighing and whispering still:

正在低声叹息和耳语:“a boy’s will is the wind’s will,

“少年的愿望就是风的愿望,

and the thoughts of youth are long, long thoughts.”

青春的遐想是多么悠长悠长。”

【评注】第四至七行中“the trees…/are singing…,/ are sighing and whispering”是拟人修辞手法。

and deering’s woods are fresh and fair,

故乡的森林清新而秀丽;

and with joy that is almost pain

怀着近乎痛苦的欢喜,

my heart goes back to wander there,

我的心在那游历;

and among the dreams of the days that were,

在重温的缤纷旧梦里,i find my lost youth again.

我又觅回逝去的青春。

and the strange and beautiful song,

树林还在吟唱

the groves are repeating it still:

那奇异而又迷人的歌声:

“a boy’s will is the wind’s will,

“少年的愿望就是风的愿望,?and the thoughts of youth are long, long thoughts.”

青春的遐想是多么悠长悠长。”

【评注】第二行中 “…joy that is almost pain”采用了“矛盾修饰法(paradox)”,第六至七行中“the strange and beautiful song,/the groves are repeating it still ”采用了拟人修辞手法。

“少年的愿望就是风的愿望,青春的遐想是多么悠长悠长”在诗中被重复了十次,那风的愿望究竟是什么?在世界各地的风都应有这样的共性吧:任意性,来无影去无踪,无人能挡,无人能捕捉。青春——一个火辣辣的字眼;青春年少,激情有余,理性不足,常如脱缰的野马,与风的本性不也有惊人的相似吗?古今中外的青春不就是这样!

参考文献:

[1]常耀信.美国文学史(上册)[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8.386-3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