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系统医学论文模板(10篇)

时间:2023-04-03 10:02:53

系统医学论文

系统医学论文例1

2中医理论与系统科学理论的契合点

系统是指由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一些部分组成的具有某种功能的总体,其共性特点可以概括为整体性、关联性、动态性、有序性和预决性。而中医学理论具有强调整体观念、遵循阴阳五行规律、重视脏腑经络联系等特点;因此,体现我国古代医疗实践经验和规律的中医学完全具备系统的特点,可以成为系统科学的研究对象,就理论实质而言,两者亦十分相似。

首先,就系统的整体性而言,是指系统具有其组成部分所没有的功能,即“整体大于各孤立部分之和”。中医强调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由五脏六腑、四肢百骸所构成,各部分有机配合,共同实现人的形体完整和功能正常。并且,人体还与所处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构成一个系统,从而影响人体的健康。

其次,系统的关联性,是指系统各组成部分之间以及系统和其环境之间具有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关系,并且这种系统的关联性决定了系统整体性的存在。不难理解,人体五脏六腑的功能都不是独立的,比如脾与肝虽功能各异,但相互影响,情志不遂,肝气郁滞乘脾,形成肝郁脾虚证,就是很好的例证。人体中的气、血、津液等物质可以将各组织器官有机地联系起来,相互联系、促进和滋生,共同决定人体的整体功能水平。

再次,系统具有动态性和有序性的特征。动态性是从时间的维度来观察系统,其每时每刻都在运动变化,不存在绝对的静态;而有序性则是系统关联性在空间上所表现出来的结构层次,以及动态性在时间上所表现出来的演化方向,使得系统具有在空间、时间和功能上的有序性质。总结起来,即是系统的整体和各个部分都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而且这种运动越是有序,其组织化程度也就越高。人体的生理功能变化和病理演变过程都充分体现了这种动态性和有序性的特征。比如,中医理论中有“女子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的描述,充分体现了人体的动态特性。而根据中医的阴阳五行学说,人体五行之间的生、克、制、化都按照一定的规律进行,则是人体有序性的真实反映。

最后,系统的预决性表现为系统的有序性能够使其自动导向它的终极状态,这一特性在生命和生物系统中表现得尤为明显。生理学中的正反馈概念,就是对人体系统这一特点的真实反映。不仅如此,人体的预决性在中医学理论中也有充分的体现,比如"久病入络"的理论,就描述了人体久病必然导致病邪逐步由外向里,由浅入深,最终导致络脉损坏、脏腑衰竭的病理变化规律。从以上阐述,可以看到中医理论中的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藏象学说和经络学说,六淫、七情致病理论,以及中医的辨证论治思维过程,这些都无不强调了人体的整体观和人体与环境、社会的整体观,也就是系统的观点。因此,运用系统科学的理论开展中医学的结构化和规律性研究是可能的。前面提到,医案是中医名家临床经验的结晶,是传承中医学术思想和经验理论的重要载体;因此,医案的系统研究就是应用系统科学开展中医研究的重要内容。系统科学理论的引入,使我们能够从宏观的角度,透过极其复杂的医案信息表达,把握中医辨证论治的总体发展变化趋势,以及医案中各要素间的内在有机联系;从而能够确定宏观的医案结构,并且细致地描述医案中各信息的发生规律;因此,系统科学思想为中医医案的研究提供了可靠的科学依据和理论基础。

系统医学论文例2

(1)纳入文献标准:纳入研究类型为分组设计的随机对照试验;试验组干预措施为采用WPBL教学,对照组采用常规教学方法;研究对象为继续医学教育学员;结局指标:理论知识或学习成绩、业务能力和工作表现、参与者满意度。(2)文献排除标准:①剔除重复报告、质量差、报道信息太少及无法利用的文献;②试验组未采用WPBL教学;③未涉及结局指标等的文献;④无法获得WPBL教学效果分析数据的文献。

1.2检索策略

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Library、万方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并辅以手工检索和追踪检索纳入文献的参考文献以及向作者索要全文及原始数据。检索方法:(1)中文:“网络环境下基于问题的学习”,“基于问题的学习”,“实践”,“以学习者为中心”,“继续医学教育”;(2)英文:problem-basedlearningonweb,problem-basedlearning,practice-based,self-directed,learner-centered,andactivelearning,combinedwithcontinuingmedicaleducation;(3)语种仅限为中文或英文,检索文献起止时间均从2000年1月建库~2014年12月,限定为随机对照试验。手工和在线查找相关文献的参考文献。

1.3研究方法

筛选所有“网络环境下基于问题的学习”和常规传统教学模式比较的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和资料提取,确认试验符合纳入标准,独立记录试验特征及结果,交叉核对结果。纳入研究的方法学采用Jadad量表的质量评价标准进行评定,对纳入研究的文献进行质量评分,包括是否随机分配、随访情况、意向性分析、是否盲法设计、基线可比性,每项满分10分,超过25分为高质量文献,低于25分为低质量文献。统计学分析将文献按Meta分析的要求整理、核对数据,采用Cochrane协作网提供的RevMan4.2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若临床试验提供的数据不能进行Meta分析时,则只对其进行描述性分析。

2结果

2.1文献纳入情况

按纳入标准进行筛选,最终有8项文献符合纳入标准。文献发表时间2002~2013年,包括英文和中文文献。

2.2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评价。

纳入的8个研究中提及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1个采用了双盲法,7个对随机分配方案基线具有可比性,8个试验中,Jadad评分超过25分的7个,低于25分1个。

2.3PBL对远程医学继续教育的影响

在提高专业理论知识以及考试成绩方面:6个研究评估了两种教学模式对提高知识和考试成绩的影响,其中4个研究取得阳性结果,另外2项研究结果显示两种教学模式对提高专业知识方面无差异:Short等、Harris等以及Stewart等研究结果显示,WPBL组学员在接受WPBL教学后知识与考试成绩提高,与对照组相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郑丽君等对照组以授课为基础的学习(lecture-basedlearing,LBL)教学法进行业务学习,观察组以WPBL法进行业务学习,研究结果显示,WPBL组理论考试成绩优于对照组(P<0.05)。相反,Cook等比较了两组学员在接受WPBL教学或传统教学模式前后专业成绩和知识应用的变化,研究发现不管是WPBL教学或传统教学模式都能够提高专业成绩和知识应用(75.0±0.1vs.74.7±1.1,P>0.05),两种教学模式对成绩的影响差异不显著;Hugenholtz等发现短时间的WPBL未能体现出其优越性,与以授课为基础的学习的传统教学模式在提高知识能力上的效果相似。在提高业务能力方面:6个研究评估了两种教学模式对提高业务能力的影响,其中4个研究取得阳性结果,2项研究结果显示两种教学模式对提高专业知识方面无差异:Short等研究结果显示,WPBL教学组学员学习后业务能力显著提高,与对照组相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Allison等研究结果显示,WPBL组学员表现能力显著提高,与未干预组相比较,WBPL在病原体检出率能力提高显著(P<0.05)。Stewart等研究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WPBL组学员在糖尿患者的处理以及专业知识能力显著提高,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郑丽君等,对照组以授课为基础的学习(LBL)教学法进行业务学习,观察组以WPBL法进行业务学习。研究结果显示,WPBL组护士业务学习后评判性思维能力评分较业务学习前明显提高,且优于对照组(P<0.05)。相反,Harris等研究结果显示,WPBL教学模式在提高业务能力方面无效。Curtis等研究结果显示,WPBL组学员在筛查与处理骨质疏松症专业技能方面较未干预组有提高的趋势,未达到统计学差异(P>0.05)。在参与者满意度方面:3个研究评估了学员的满意度,结果显示3个研究中WPBL教学法组学员有较高的满意度。

3讨论

医学知识日新月异的发展,整个社会对医疗需求越来越高,继续医学教育(CME)日益受到重视。远程继续医学教育实现了资源的优化配置,使得医院之间的优势互补、资源共享。而“基于问题的学习”(PBL)教学模式是让学习者通过围绕问题展开自主学习以获得能力和知识。本次文献综述与Meta分析纳入的研究表明继续医学教育中引入WPBL教学模式可能为有效地教育措施,提高学员知识以及考试成绩、提高业务能力、较好参与者满意度。我国继续医学教育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与不足,学员学习主动性不强,缺乏认识;区域发展不均衡,各个地区之间差异较大,参训学员学历层次、专业技术职称的差异性较大,使培训难度增大;继续教育模式及内容相对单一:继续教育往往以教材为基础,局限于传统学科框架中,缺乏以案例为基础的分析,学员在工作中主动临床思维和应变能力未得到提高,另外,学科新进展,以及新的理论技术知识未得到提高。WPBL克服了传统教学模式使得学员处于被动接受的缺陷,WPBL信息基础设施发展迅速,多媒体,卫星通信网络教育使得学员突破时间和空间限制。授课教师综合素质参差不齐,教学水平有待于提高也是影响学员学习积极性和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本次系统综述与Meta分析纳入的研究结果表明WPBL教学模式能够提高继续医学教育学员专业知识以及考试成绩。当今网络快速发展环境中的继续医学教育是一种普遍的教育模式,基于网络PBL教学模式的学习具有很大优势,学员能够享用大量的开放性、共享性、快速性的网络资源信息。另外,开展以“网络”为远程技术平台的教育模式符合我国国情,可能有助于解决传统教育模式不适用于偏远地区和乡村医护人员学习新知识和新技术的问题。需要注意的是,WPBL教学模式的学习应用于继续医学教育也带来了新的问题与挑战。网络学员学习可能受主客观因素以及时空分离和的影响,导致信息超载与迷航、产生认知负荷,反而影响了学习效果,在WPBL的实施于继续医学教育时应注意这一影响。本次系统综述与Meta分析纳入的研究结果表明WPBL教学模式能够提高继续医学教育学员业务能力。现代医学的发展需要临床医护人员面对实际问题时具备良好的判断性思维能力,WPBL教学模式要求学员通过网络查阅文献、网络搜索找出解决情景问题的最好方法,培养了评判性思维能力。WPBL已经应用于医学学生的教育,在护理学教育以及临床医学教学中的效果得到认可。WPBL应用于继续医学教育弥补了传统医学教育模式的缺陷,使得医护人员更好的胜任自己的工作岗位。WPBL运用于继续医学教育在西方发达国家起步较早,积累了丰富的理论和实践经验,本研究中纳入研究多为国外文献,认真借鉴和吸取国外有益的方法,对于促进我国继续医学教育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本次系统综述与Meta分析纳入的研究结果表明WPBL教学模式具有较高的继续医学教育学员参与者满意度。当今社会快速发展,医务工作者工作繁忙并且压力大,如何做好本职工作同时又学习新的知识是医务工作者面临的难题。网络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快速发展为继续医学教育的学员提供多元的学习渠道和丰富的信息资源,使得基于网络PBL教学模式具有“学习时间自由性、学习方法自主性、学习地点的灵活性”成为继续医学教育的重要措施。可见,继续医学教育中引入WPBL教学模式可使得学员更灵活方便的实现“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学习新的知识”,突破了传统教育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

系统医学论文例3

(2)学生学习态度和动机欠佳。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动机决定了其行为,部分学生对于临床医学这门课程重视程度不够,觉得自己是英语专业的学生,而且医学知识晦涩难懂,因此不愿意学习该门课程。

(3)学生缺乏良好的学习方法。多年来,在应试教育下,大部分学生对于新知识的学习方法就是死记硬背,失去了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的能力以及探求未知领域的欲望。

(4)课程设置时间短、开设时间晚。临床医学概论开设在大三下学期或者大四上学期,每周5学时。临床医学包括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等多门学科,每周5学时的课程显然不够。同时,大四上学期很多学生选择考研,而英语专业的研究生考试并不包括医学知识,因此很多学生忽略了该课程的学习。

(5)学生实践机会少,不能学以致用。英语专业(医学方向)的学生没有去医院实习和见习的机会,单纯靠课堂上对书本的讲解,学生很难理解。

(6)缺乏科学的评估体系。目前主要采用的是终结性评价,是在教育活动后对教育效果的判断,它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是不容忽视的。学生关注的只是最终的考试分数,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生态课堂的构建策略与途径

2.1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理念,建立生态师生关系

传统的课堂以教师为中心,重视知识的输出,忽略了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主观能动性。而在生态课堂中,教师要做好角色转变,成为课堂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通过创设情境以及情感上的交流等多种方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教师与学生相互配合,共同完成教学目标。在课堂进度安排上,要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质疑能力,这就需要教师在备课时不仅仅准备所讲知识点,同时还要针对不同的知识点准备不同的引导方式,以吸引学生的兴趣、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课堂学习效率。笔者根据不同的授课内容,采取以下3种不同的引导方式,效果甚佳。(1)图片引导。以直观的视觉效果和强烈的视觉冲击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帮助学生快速理解概念。例如:Osteoporosis(骨质疏松),首先在幻灯片上放一张健康骨骼的图片,然后在该图片旁边放一张骨质疏松患者的骨骼图片,通过两张图片的直观对比,让学生自己找出两者之间的区别,推断出发病原因及机制。(2)视频引导。突破视觉的限制,声情并茂、图文相搭、立体展示,有助于学生对机制的理解和对方法的掌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讲解尿液形成的过程,学生很难凭空想像出血液由入球小动脉进入肾小球在有效滤过压的作用下形成原尿,经各级肾小管和毛细血管网滤过和重吸收,最终形成尿液的过程。因此,课前先给学生播放一段尿液形成的三维动画视频,形象立体地把这个过程展现给学生,然后辅以视频为学生讲解,可以省去很多不必要的语言描述,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3)情境引导。通过分析一个大家熟悉的人物或病例来引入某疾病的特点(症状、体征、发病机制等),让学生由已知推未知,对所学疾病印象深刻。例如:Tuberculosis(肺结核),课上首先引入学生都很熟悉的文学人物:《红楼梦》中的林黛玉,让大家讨论她的特点:多愁善感、郁郁寡欢、不思茶饭、性格善妒、消瘦、面色苍白、经常咳嗽、咯血,这些都是肺结核患者的常见症状和体征。

2.2创造生态课堂环境,开展体验式教学

生态系统理论的观点认为,任何一个系统都是开放的,在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流及互动中,生态系统才能不断发展。生态课堂强调教师和学生在课堂环境中的和谐互动关系,因此采取workshop形式的教学模式可以增强师生及生生之间的互动,提高学生主动参与的热情。分组教学的特点是:以实践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以内容为基础,让学生在workshop中通过实践掌握新的知识和技巧,培养其自我思辨能力,同时提高团队合作能力。在组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主要是引导和帮助学生学习,教师的“导”是促进学生“学”的关键。以消化系统常见疾病:gastriculce(r胃溃疡)为例,教师在回顾完胃和小肠的正常生理解剖后讲解胃溃疡的病因、病理及发病机制,然后让学生分组讨论胃溃疡会导致什么症状,并引导学生用所学的知识解释出现该症状的原因,每组指定一位学生整理大家讨论的结果。讨论结束后,每个小组派出一名代表,阐述本组的观点,让学生畅所欲言,最后由教师点评,给出正确的结论。这样,在有限的时间里,可以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融会贯通,把基础和临床结合到一起,做到学以致用。

2.3营造开放式的课堂气氛,合理利用多媒体教学

临床医学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能够掌握并运用所学知识诊断临床常见疾病。传统的以教师为主体的课堂强调知识的输出,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机械地记忆,久而久之,学生对于课堂失去兴趣,与教师毫无互动,这样的课堂没有生机,违背了生态原则。因此,将学生的学习置于开放的生态系统中,充分利用多媒体所提供的便利条件,创设出轻松、和谐、开放的教学环境,能够有效促进师生之间的互动,从而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多媒体教学法适用于讲解复杂的生理机制和临床操作,可以让学生一目了然,从而弥补医学英语专业学生解剖课程和医院实习的缺失。同时,可以在课上或课间插播一些与授课内容相关的美剧片段,例如:EmergencyRoom(急诊室的故事)、Grey’sAnatomy(实习医生格蕾)、HouseM.D(豪斯医生)等,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对医学的学习兴趣,而且剧中的对白包括大量的临床常用语,可以丰富学生的医学词汇、锻炼学生的听说能力。

2.4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建立自主学习的网络平台

应充分利用丰富便捷的网络资源,给学生提供一个自主学习的网络平台,实现教学资源共享;建立激励及评价机制,及时对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给出评价和意见,并实现资源共享,教师在这一过程中起指导和支持的作用。将课内外的学习有机结合起来,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真正为学生提供成长的自由空间。我校采用的Blackboard网络教学平台(BB平台)是一个支持百万级用户的教学平台,它不仅能够为师生提供一个有效的交流平台,而且能够协助教师实现教学内容数字化、课程智能化管理以及教学资源共享等功能,为学生营造一个符合学生需求的生态教学环境。利用BB平台,教师可以和学生进行实时沟通,及时对学生的作业做出反馈并开展病例讨论。同时,教师还可以上传与课堂讲授内容相关的图片、动画、视频以及该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还可推荐一些国外专业的医学网站。

2.5建立科学的教学评估系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采用终结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客观评估。形成性评估是教学过程中进行的过程性和发展性评估,既评估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也评估他们的平时表现、学习策略和学习态度等内容。形成性评估主要包括教师对学生的评估、学生自评和学生互评3个方面。例如,在分组病例讨论中,不仅仅教师有权力对学生的成果进行评估,学生也可以对自己、他人及整个团队进行评定。合理的形成性评估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可以培养学生的判断力和责任感。

系统医学论文例4

随机抽取2005年11月~2009年11月期间,在我院的呼吸内科患者,共310例。其中男201例,女109例,年龄范围17~90岁,平均年龄37岁。其中慢性阻塞性肺病177例、哮喘60例、慢性支气管炎73例。

2护理

2.1认真观察病情变化

2.1.1意识观察:若患者出现表情淡漠、意识朦胧、头痛、白天嗜睡、夜间烦躁不安、反应迟钝、两手扑击样震颤等,应加强巡视观察,并及时报告医师处理。

2.1.2呼吸观察:慢而浅的呼吸可能是碱中毒,深而长的呼吸可能有酸中毒,呼吸过快或过慢为早期呼吸衰竭现象,严重呼吸困难时常有点头样呼吸,夜间端坐呼吸阵发性发作常为左心衰的表现,快而浅表的呼吸表示肺部病变严重或有感染的可能。呼吸观察常为快速诊断提供信息。

2.1.3输液的观察:随时观察穿刺针口有否肿胀、静脉通道是否通畅,根据医嘱静脉补充足够水分,这是患者痰多粘稠造成的。但使用氨茶碱静脉滴注时,应稀释后给予缓慢注射,并保持30~40滴/min,速度不宜过快,避免引起心悸、心率失常和血压骤降。并观察患者有无恶心、心慌气紧、心律失常、呕吐等不适。

2.1.4咳嗽咯痰观察:严密观察痰的颜色和气味,注意有无血性泡沫痰。若咯粉红色泡沫痰,即提示急性肺水肿等,当咳嗽频繁、痰粘稠不易咳出,常提示已进人缓解期。

2.2临床护理

2.2.1药物治疗护理:A氨茶碱的治疗量和中毒量非常接近,氨茶碱是有效解痉止喘药物,但必须严格掌握药物的血药浓度、用药浓度、剂量;B受体兴奋剂此类药物能增加气道黏膜纤毛的清除能力,抑制炎性介质的释放,促进排痰。多选用定量吸入气雾剂,老年人、冠心病患者使用此类药期间应加强心律、心率的监测;糖皮质激素是治疗哮喘有效惯用药物,它有抗炎、抗过敏、降低气道反应性、松弛气道平滑肌等作用,应充分认识其作用及副作用。

2.2.2氧疗及卧床护理:患者应取半卧位,这样腹部及下肢回心血量减少,减轻心脏负荷,膈肌下降可增加肺活量,减轻呼吸困难。持续低流量吸氧是尤其是Ⅱ型呼吸衰竭患者住院后常规的治疗和护理方法之一。为防止呼吸抑制,常使用于持续低流量给氧,流速为1~2L/min。氧疗过程中需调节流量时应先分离开鼻塞再调节流量,给氧方式为鼻导管或鼻塞。停用时应先拔除鼻塞,再关闭氧气开关;以免大量氧气突然冲入呼吸道而损伤肺部组织。氧气可增进食欲及睡眠,缓解气急,又可降低左心负荷及动脉,患者常对此感舒服,也造成患者心理上对氧的依赖。氧疗时还应作血气监测,所以,在病情好转时应逐渐减少吸氧时间,直到完全撤去。给氧过程中,定期观察氧疗情况。一是观察患者缺氧状况是否改善;二是定时检查氧流量,以保证正确的给氧量;三是定时检查导管是否通畅,并及时清除鼻腔分泌物,防止鼻塞堵塞;四是随时添加湿化瓶中的蒸馏水。

2.2.3保持呼吸道畅通的护理:在使用一次性吸痰管时,吸痰前应用湿化液湿化气道,用生理盐水湿润吸痰管。翻身、拍背,促进痰液排出,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进行吸痰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在补充足够液体的基础上给予雾化吸入。

2.2.4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寻求一种既能有效解决患者就医问题,又能切实可行的医药卫生管理体、充分考虑患者经济负担能力的和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都是非常必要的。在临床工作中,随着医疗体制改革的深入,医护人员应选择适宜的诊疗方案,同时尽可能地考虑到患者的经济承受能力,影响患者的康复及生活质量,以避免因经济负担过重而促使患者产生抑郁等不良情绪反应。

系统医学论文例5

【关键词】 中医学 思维方式 中医学发展

中医药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是几千年来维系中华民族生存繁衍的纽带。但随着人类进入二十一世纪,现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及现代医学医疗手段的进步,尤其是诊疗技术的日益提高,使传统中医药受到严峻的挑战。如何发扬中医药学,使之融入时展的洪流,并走向世界,继续为人类健康作出贡献,是广大中医药同仁和所有炎黄子孙义不容辞的责任。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观点林立,各有千秋,在此笔者略抒几点建议,与同道探讨。

1 立足中医自身思维

李政道博士说: “生命是宏观的,但20 世纪的文明是微观的。用微观层次的规律不能解释宏观现象。两个层次之间的差异是由自组织机制造成的”[1]。中医与西医一样,正朝着现代化的道路前进。但中医药学必须走自己的道路,走按照自身发展规律的道路[2]。

1.1 教育方面 根据目前中医教育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几点设想如下。第一,完善知识结构,科学设置课程。遵从中医学理论体系,改变现有知识结构,科学设置中医课程。中医学体系是哲学、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三者相互交融的体系,其知识结构应该包括中医学文化、哲学思想和医疗技能。第二,调整中西医课程比重。中医院校应着重培养学生的中医思维能力,因此在课程设置上,也应以中医课程为主,把中医知识结构中课程列为专业必修课,其余可安排为选修课,这样学生的思维方式才可能由西医思维定势转变为中医思维。第三,加强中国传统文化学习。积极开设有关中国传统文化方面的课程或讲座, 学习和掌握有关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及古代哲学、古代文学、琴棋书画等知识。中医教师授课除了传授中医的基础知识外, 还应将中医的历史文化背景、哲学根源、认识论、方法论等理论特色贯穿于始终。第四,加强中医经典著作学习。第五,提高学生中医临床实践技能。

1.2 科研方面 首先,在中医理论指导下,运用中医思维方式进行科学研究。目前,无论是中医基础研究还是临床研究,大多采用现代医学的实验研究方法。这种方法主要运用现代医学思维方式,主要从微观角度寻找中医理论的客观依据,验证中医理论的正确性。这样就忽略了中医理论体系的整体性,从而偏离了中医思维,最终导致中医研究西医化,研究成果西医化,不能真正应用于中医临床。比如,从1958年开始阴虚证、阳虚证的研究至今,仍然没有建立一种被中西医界都认可的证候模型,更没有从微观上得到公认的、作为某证诊断辨证的 “金指标”,中医基础研究没有获得根本性的突破,这可能是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其次,应着重采用具中医特色的临床实践研究,通过临床实践的验证,不断地校正相关的理论和认识思路。中医实践思维应贯穿于中医科学研究的始终。中医学自古就重视人体实验, 临床医学是中医学的核心, 理论升华来源于临床, 新药开发来源于临床, 所以人体实验应当是未来中医研究的重要手段。再次,从哲学方法角度对中医理论进行研究。中医学植根于中国的传统文化,受其影响包含着许多哲学思想和思维方法,整体观为其主线。它不同于西方医学,不具备西方还原论的基础,因此不适合用还原法对其进行研究,只能考虑运用中医自身的方法来研究,这就离不开对中医方法论的研究。现代的人们大多致力于中医生命现象的研究,如组织、结构、细胞、分子、基因等微观物质结构,忽略了中医思想方法的研究。

1.3 临床方面 运用中医思维诊治疾病。以中医思维为主要思维方式,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完成疾病的诊断与治疗。现今,中医临床中采用的主要是西医思维方式,运用西医诊断,中医治疗。这种方法,表面上用的还是中医治疗,实际上已经偏离了中医的传统思维,偏向了现代医学的还原思维,最终导致临床诊疗西医化,影响了中医的临床疗效。应积极培养中医师运用中医临床思维的能力,采用辨证论治的方法对疾病进行诊治。

2 变革创新,构建现代中医思维

2.1 建立现代中医系统论思维 现代医学模式已从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转向现代的生物-社会-心理医学模式,甚至有人提出现代的医学模式应当是生物-自然-社会-心理的医学模式。医学的性质已不再仅属于自然科学范畴, 而是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相结合的一种科学。这就迫切需要我们必须转变原有的医学思维方式。中医学现代化是中医发展的趋势,如何使中医学既顺应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趋势,又不背离中医学自身的轨道,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在继承、发扬自身优势和特色基础上,勇于创新,建立现代中医系统论思维。

中医学从其诞生就 “具有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双重属性”。[8]因此,传统中医思维方式,本质上属于一种系统论思维,只不过那时的思维方式并没有现代科学的介入,是一种朴素的系统论思维。传统中医思维与现代系统论思维存在时代差距。现代系统论思维是以还原论思维为基础,在对还原论思维的批判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它吸收了还原论思维的合理因素,用全新的内容弥补了还原论思维的缺陷,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中医学的系统论思维没有经过还原论思维的发展阶段,缺乏对人的还原研究的必要基础,虽然没有陷入还原论思维的局限,但是也没有得到还原研究的支持,难以冲破整体论思维的束缚,因此,对人的健康与疾病的系统特性和系统规律的认识虽然原则上是正确的,但在细节上却不清楚,达不到现代系统科学的精确、严格程度。因此很难被现代人接受,从而限制了中医学的发展。

从传统中医的朴素系统论思维, 转变为现代系统科学思维方式, 是中医现代化的需要。运用现代系统的思维方式, 在宏观层次实现中医现代化。中医宏观层次现代化,就是运用现代系统科学思维方式, 采用电脑技术, 在临床模拟实验中, 对传统中医整理、重组,使其达到现代系统科学思维方法水准能进行逻辑实证的判决性实验的宏观中医学。这有利于广泛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在宏观与微观及宏微观结合上进一步发展中医。

2.2 发展系统分析方法 把整体研究与分解研究统一起来,全面认识和处理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是医学研究方法的发展方向。现代系统论的系统分析方法实现了这种发展。中医学由于其自身思维的局限性,为了更好地适应现代医学的发展,更应建立中医系统分析方法。所谓系统分析,是把研究对象作为系统,按照系统观点,立足于整体,在不分解整体的前提下,对系统的环境、结构、功能及其各个部分、方面、要素、关系进行分析,全面揭示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找到有效地调节整体和整体内各部分的机制和规律。它的特点是:不分解系统整体,保持系统整体的完整性;对系统整体及其各部分的属性、功能、特征、关系等进行分析,认清细节;获得的是透视式的全面认识,整体是完整的,细节是清楚的。

中医学没有发展西医学那样的分解研究,但发展了 “在思维中” 把人的疾病的属性、功能、特征的各个部分、方面、要素、关系进行分析的研究,而且达到了相当的水平。例如,“辨证” 是对证候的分析,从八纲辨证、脏腑辨证、六经辨证、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等不同系列进行,隋代巢元方的《诸病源候论》分为67门、1739种病候。事实证明,中医学发展了自己的分析研究,说中医学没有分析研究的论点不符合实际。

中医理论体系与现代科学体系的最大差距,在于它不是建立在还原思维基础上。因而中医理论在上述分析方法的基础上,还必须吸收先进的分析思维方式,为中医理论发展的控制因素中注入新的基因,即用现代科学技术方法寻找中医理论在整体思维和辩证思维指导下,对人体整体功能、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和人体不同层次的对立统一关系把握的实验科学依据,进一步完善其辩证逻辑体系。这是中医理论既要发展又要在一定历史时期存在,必须抉择的道路——整体思维、辨证思维控制下的分析思维。如此才能促进中医的繁荣与发展。

中医学还应该在系统论思想指导下进行还原分析。因为真正的系统分析需要还原方法提供的信息积累,以及初始条件计算参数的有益提示,更重要的是系统的研究策略远离不开还原分析研究的内涵。[12]这样分析后的科学综合整体是清晰的有机整体,而不是分析前的原初的模糊整体。建立在系统科学基础之上的这种新型思维方式与古代朴素的整体思维方式有共同之处,但它并不仅仅停留在概念的判断、推理阶段,而是运用模型来模拟、检验推理,扩展、深化人们的认识;它也不是在尚未搞清楚研究对象整体的各组成部分、细节的基础上,凭借想象、思辨、猜测去探求复杂现象的奥秘,对整体做出模糊的、混沌的描述,而是对部分和整体作严谨细密的考察之后,从整体上把握研究对象、把握事物。因而,它是一种更严谨、更精细的整体思维方式[13]。

3 实践中发展中医思维

从中医学的发展史来看,其理论的每一次发展与飞跃,都是以临床实践的需要为动力而引发的。历代医著都是医理和临床紧密结合的产物,中医学的理论大家也必然是临床大师。中医理论与中医临床学科也没有截然的学科界限,它们之间的联系很难割裂开来,中医理论源于临床,临床实践是中医理论发展的重要依据。

第一,加强实践教学的环节。实践教学是医学教学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点,在中医教育中显得尤为突出,中医学作为一门经验医学,是几千年中华民族与疾病抗争的经验总结,我们今天学习和继承这一传统医学,就是要遵循中医实践思维的特点。实践教学是为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动手能力而设定的教学环节。医学生的培养目标应该是培养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应用型医学人才。因此,研究实践教学,加强实践教学是十分重要的。中医院校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除了课堂上学好理论课之外,还应走进中医临床,及早接触中医的诊疗过程。让年轻的 “中医人” 有机会实践中医,感悟中医,强化中医独特的思维方式,从而对中医产生学习的兴趣。

第二,重视临床实践,使理论创新与临床实践相结合。中医学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科学,中医学对人体与疾病的研究皆以临床需要为前提,离开了临床,中医学理论便失去了实用价值。因此,中医学理论的现代研究,必须以为中医临床服务为前提,以阐释和发展中医学基本理论为目标,注意做到 “继承而不泥古,创新而不离宗”。要通过中医学的现代研究,不断总结中医诊治疾病的规律,提高运用中医诊疗方法诊断疾病的能力和治疗疾病的疗效,不断开拓中医中药的临床应用领域。2003 年春夏之交的中西医结合抗击 “非典” 以及辨证论治、因人调理在航天医学中的应用,即体现了中医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目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组织的 “全国著名中医药专家学术继承人” 及 “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的研修项目选拔” 也充分体现了加强中医临床工作的重要性。

可见,实践不但贯穿于中医理论的始终、体现于该理论的各个知识层面,而且是中医理论的必然归宿。正因为中医理论的发生、发展全过程及其必然指归都是建立在实践这个坚实牢固的基础之上。因此在学习、研究中医理论时,必须以实践作为切入点,将其中所论述的相关理论与实践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否则非但不能深刻地理解中医相关理论,也不能将中医理论的研究落到实处,这样的研究最终也只能束之高阁而失去应有的价值[15]。

【参考文献】

[1] 王新陆.中医药发展态势之我见[J].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04,28(1):34.

[2] 邓铁涛.辨证论治是中医学的精髓[J].中医药通报,2005,4(1):4.

[3] 张养生.浅析温病学学科还应继续分化的历史要求[J].中医药学刊,2003,21(12):2127.

[4] 张登本,孙理军,张景明.论中西医学的差异与中医学的发展[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31(2):145.

[5] 王永炎.中医研究的三个重要趋势[J].山西中医,2005,21(1):2.

[6] 王永炎.为培养优秀中医临床人才开展读经典做临床的读书活动[J].中医杂志,2007,48(1):19.

[7] 印会河.中医基础理论[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4:11.

[8] 王新陆.中医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路与构想[J].中医教育, 2005,24(5):1.

[9] 徐木林,王秋琴.中医基础理论研究必须更新思维方式[J].医学与哲学,1996,17(9):484485.

[10]徐木林,王秋琴.中医基础理论研究必须更新思维方式[J].医学与哲学,1996,17(9):484485.

[11]张其成.中医哲学基础[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4.369.

[12]王永炎,张启明.中医研究应进行系统论指导下的还原分析[J].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7,30(7):439.

系统医学论文例6

[中图分类号] R2-0[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7210(2008)05(a)-070-04

面对曾经出现的“取缔中医”、“中医不科学”、“中医伪科学”、“取消中医”等论点,笔者思考如下:

提出上述观点的人,在学术理论上常提出:“中医中药像西医西药那样科学吗?”该问题的指向是:①中医中药是不同于西医西药那样标准化的科学产物;②中医中药是违反了西医西药的标准化配方而生产的非科学化产物;③中医中药无法按照西医西药标准运行,就是不科学或是伪科学的;④中医中药既然不符合西医西药的科学标准,必然是无法治病的;⑤中医中药既然无法治病就应该被取消。

以上几点,基本上是当前以及近现代一些人对中医中药持否定态度的代表性观点。站在以还原论为理论基础的西医西药运行的标准角度,对中医中药的质疑是符合其理论基准的。假如我们能够以尊重客观事实的态度,全面、理性、完整、深入地分析中医中药的历史起源,研究中医中药数千年沉积的理论实践经验,或许会令当今社会对中医中药有一种超脱技术层面,超越利益层面,超出时空局限的平静和谐的理解、思考、探求,这本应是人不该割裂、对抗、争斗的一种健康存在,是和谐共生、融通自然生命的宇宙整体观。

1 从史料学架构看中医的生成发展史

中国传统医学在没有文字的远古时期就已经发源,中医药学的源起是基于中华民族对生命、自然、存在关系宏观整体认识论的基础。可以说中医药是循着下面的脉络发展的:

是人类与生俱来的、有关对一般药物的知识和处置手段的继承和发展;

在中国哲学方法指导下,从对把握到的地球万物宏观中认识到,自然界万物处在一种无思无为的状态,由此,古人发明了导引术,继而发现了气的存在;

由发现气的存在,进而发现了经络的存在;

由对经络的认识以及它与万物宏观的相互关系,中医理论和中药学得以完善。

我们只要以创立中医学的指导方法去学习和理解中医学,就不会得出中医学不科学的结论。因为中医学与西医学在创立的方法上不同,就不能用西医学创立的方法来对中医学进行生搬硬套。

中国古人对天、地、人与自然万物存在的关系长期观察认识总结后,尤其是先贤圣哲“仰观天文以察时变,俯察人文以化成天下”的“天人相合”观的一种生命完整把握与深度悟道之后的自然而然的“中道之医”倡导与实践。在哲学层面,中医是从感性到理性、从理性再到感性的认识过程,观察、体验、实践,再观察、体验、实践,直至整体把握认识的无止境的认知总结、梳理、凝练,指导实践的无限循环过程。

史书中已有“有巢氏”为了避免野兽侵害,构木为巢,使居住条件日渐符合安全和卫生的要求。被中华民族奉为医药始祖的神农氏,通过“神农尝百草,始有医药”和对“医食同源”的概括总结,开创了中医中药回归自然、取法自然、顺应自然的医、理、法、术多维向度观。从人类文明发展史、哲学史、思想史等诸多历史成因看中医、中药的历史沿革发展,我们完全可以自豪地向全世界宣布:在人类文明发展的全过程中,尚无任何其他民族或者国家、地区,有过像中华民族中医中药那样建立一个完整的、历经数千年累积的文字记录。中医中药学的医学理论体系、药物特、使用方法及用量标准充满哲理,形成完整、严格的中医中药学体系。从史料学的角度就完全可以这些对中医中药不负责任地批判的谬误观点。从史料学的架构研究,完全可以找到支撑中医中药这座承载生命、文明巨轮的龙骨精神。

2否定之否定后――在现代维度中、世界范围内对中医药的再认识

在20世纪的末叶,以欧美为代表的高速信息化社会对地球资源的极度开发,能源消耗,高排放之后产生的全球性气候变化,水污染,生物圈污染,人基于社会运行发展压力下的心理、生理产生的应激性反应的身体疾病等严重后果之后,西方的医药学对一系列因人类自行其事而违背自然规律所产生的疾病不仅束手无策,而且产生了诸如滥用抗生素而导致的药源性疾病等问题。据美国政府医疗机构统计,60%的病人的死亡、病情恶化为西药用药不当、西药的多副作用所致。在西药毒副作用下,西医采用对抗性治疗手段方法技术,一些病毒、病体呈灾难性变异,如禽流感,病毒性流感,非典等传染性疾病,以及那些统统为现代文明极度无序消费引发的现代病或亚健康疾病,这些已经大大地危害了21世纪人类整体生活的质量、秩序、健康,使社会总体运行成本高升,严重的因个人健康和社会成本加大而出现矛盾与问题。面对这些问题,西医发祥地的西方社会纷纷把解决的方式、方法、方案寄托在被污损为“不科学”的中医中药中。亚健康态人群的增加,西医药发展中自身的制约,其药性的毒副作用扩大,治疗范围的局限性等,使得历来作为边缘医学的中医药在世界范围内被重新界定和再认识。

以西医药最发达的美国为例,目前美国有49%的疾病西药无法治疗,而对于这些疾病,美国的一些临床专家认为,中医针灸治疗较现代医学在这方面更胜一筹。美国加州大学E.L.Way 教授曾说:“中国医药学的整体观是现代医学必须学习的内容。”为了满足病患的需要,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1992年设立了非常规医学办公室(OAM),主要负责对各种传统医学进行评估(包括针灸、推拿、气功、中药),逐步确立非常规医学(包括中医药等)在美国的合法地位。

中医药在欧洲的形势比较乐观,捷克专家索拉说:“本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医医疗曾在原捷克斯洛伐克等东欧国家风行一时。今天,中医早已跨越更多的国界,在法国、德国等主要欧洲国家进入高层次的医学管理领域。”1997年欧洲成立了跨国性的中医大学,总部设在法国,西欧各国设立分部,学制五年。2006年12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透露,中法将签署传统医药合作协议。这就预示着中国与欧洲在中医药上的合作将有进一步的发展。

面积3 020 km2的非洲是世界第三大洲,人口达7亿以上,1960年以来,在许多国家活跃的中国援非医疗队,为中医药在非洲的发展打下坚实的群众基础。

据统计,在澳洲,接受中医治疗的2/3是女性,50%的人受过高等教育,80%的人以英语为母语,44%是初患风湿性疾病和神经性疾病,75%以上是有3个月以上病程而来就诊的。

综上所述,目前全世界有40亿人用中医药治病。

3对立统一规律――中医学是在中国哲学思维中孕育的复杂巨系统

“开放的复杂巨系统”概念是钱学森老前辈在系统科学上开创性的贡献,它是指:①子系统种类非常多,并且有层次性;②各子系统之间的关系很复杂,表现在结构、功能、行为和演化等方面;③系统与周围环境有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

自然界里存在包括生物体在内的许多复杂巨系统,它们是由巨量子系统构成的,系统通过这些子系统与外界系统保持着多样而又统一的联系。在系统内部,这些子系统看似紊乱而实际以有序的方式进行着集体运动,产生有组织的功能。20世纪70年代,哈肯在解决这类问题时提出了一个思想,就是找到描述系统宏观状态、结构和行为的最主要、最有效、最决定性的参量。他采用了朗道在平衡变相理论中“序参量”的概念。该概念是描述系统宏观有序程度的参量,通过研究序参量的演变,从总体上把握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无须追究微观层次上个别子系统的行为。

钱老认为,人体科学研究的对象――人以及人和整个宇宙环境的关系就是一个开放的复杂巨系统。人体从结构上看,有细胞、组织、器官和系统四个层次,由器官组成的人体的子系统包括骨骼系统、肌肉系统、神经系统、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内分泌系统与生殖系统,这些子系统从新陈代谢、兴奋性和生殖等生理功能上相互关联、相互制约与相互作用。除此之外,人还和他周围的环境人和人、人和社会(尤其是人的历史文化背景)以及人和自然环境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因而人体科学研究的对象是一个开放的复杂超巨系统。难得可贵的是数千年前的医哲、圣贤,在他们的实践宝典《黄帝内经》书中,处处涉及了天、地、人,这些无量开放交织的复杂巨系统,集成了世界文明史硕果仅存的中医,是现今科学研究的复杂性巨系统的真实写照。

英国哲学家怀特海说:“表现在一个时代的主要活动的一套抽象概念获得惊人成就时,哲学的功绩往往会被完全掩盖下去。这正是18世纪发生的情形。当时的哲学家根本不是哲学家。他们是批头脑清晰、思想敏捷的天才。他们把17世纪的一些科学抽象概念用来分析广漠无边的宇宙。在当时极感兴趣的那一类观念中,他们所获得的胜利是极其辉煌的。凡是不合他们那套体系的东西都一概置之不理,加以嘲笑,或表示不信任。他们极恨哥特式建筑,这就表明他们对模糊不清的透视是不表同情的。那时是理性的世纪,是健康、豪迈、纯正的理性占统治地位的世纪。但那理性却是用一只眼睛透视的理性。”

持怀疑态度人的认识根源和理论基础,怀特海一语十分形象地对那批似曾科学概念、权威加身的才者提出理性的质疑。面对广漠无边的宇宙、生命、存在,复杂的巨系统,某些“科学斗士”一家之谈,是无法真实、完整地认知中医中药浩繁、复杂、开放的巨系统的多向度、多维度的信息域相关性及其趋向性。假如只用“科学与不科学”的概念在人与自然、自然与生命、生命与中医、中医与文明中划出一条界线,是偏颇的,恰如怀特海批判的“用一只眼睛透视理性,视野缺乏深度”。

中医中药的学术价值与社会价值,正是从她生成的那天起,对立统一的规律贯穿其实践理论、生命全部。中医中药以阴与阳的对立统一的客观整体方法论,解释、分析、研究中医中药辨与诊,热与寒,内与外,上与下,气与血,五脏与六腑,经络与穴位,春夏与秋冬,健康与疾病,天与地与人等一切存在中的对立统一关系。从正负相关的复杂性关系中,直接抓住对立与统一关系的因与果关系。令人深思的是:中医中药在认识上述诸关系的过程中,完整地解析、把握这些对立统一规律关系,每一步子系统与母系统的对立统一关系。其深刻程度是在每个环节及每一步过渡过程中完整、准确地运用对立统一规律,探求事物发展过程中的内外联系作用,进而达到全面掌控对生命、健康、疾病与自然、生物圈、宇宙整体信息域相关性的对立统一关系及其作用下的发展趋向及规律的目的。

4 矛盾与矛盾的关系――认识阴阳五行学说

阴阳作为中国哲学的一对范畴,被广泛用来解释自然界两种对立和相互消长的物质势力。阴阳交替又被看作是宇宙的根本规律。因此,中医学中引进阴阳,不仅方便归纳某些孤立的现象,也为解释其中的变化提供了依据。《黄帝内经》肯定了“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的观点。

阴阳的思想反映的是对立平衡法则,五行的思想反映的是整体的相关性。这些都可以说是中国文化最根本的理念,也是宇宙最根本的规律。中医正是运用了这样一种对立统一,互为互动,周行不殆的生命认识精神来构建它的理论体系的。《黄帝外经》对阴阳五行有了进一步的解释:“阴阳不同也。天之阴阳,地之阴阳,人身之阴阳,男女之阴阳,何以探之哉?岐伯曰:知其原亦何异哉。伯高曰:请显言其原。岐伯曰:五行顺生不生,逆死不死。生而不生者,金生水而克水,水生木而克木,木生火而克火,火生土而克土,土生金而克金,此害生于恩也。死而不死者,金克木而生木,木克土而生土,土克水而生水,水克火而生火,火克金而生金,此仁生于义也。夫五行之顺,相生而生相克;五行之逆,不克而不生。逆之至者,顺之至也。伯高曰:美哉言乎!然何以顺而逆之也?岐伯曰:五行之顺,得土而化;五行之逆,得土而神。土以合之,土以成之也。伯高曰:余知之矣,阴中有阳,杀之内以求生乎?阳中有阴,生之内以出死乎?余与帝同游于无极之野也。”

人们习惯认为“五行”是日常生活中所见的五种物质(木、火、土、金、水),先贤的思想家用它来说明世界万物的起源和多样性的统一。“五行”以五类无形生发、转化、运转、相互关系的事物与物之间的发展运行规律。此后五行学说又进一步发展,增添了五行相生相克、循环终始的内容。《黄帝内经》已完全系统化的经络学说,是早期的经络知识与阴阳五行学说、脏腑学说相结合的产物。经络的周而复始、运行气血、内连脏腑、外络肢节,使人体内外器官和各种生理功能形成一个完整的有机体。借用阴阳五行而建立起来的脏腑经络学说,成为后世中医理论的核心。

“阴阳五行”学说的哲学范式不是说以五种物质存在的形式及其结构内容外沿状态,来描述代表认知自然存在与人的关系,而是以“五行”的物化条件为升发、起始、变化、运行的向度关系解释认知、自然、宇宙、天、地、人物化及思维向度、思维元升发转启关联,正负相关关系。在这些信息、能量、物质、相关的复杂性的系统关联与运动产生后,信息与信息域的运动的对立统一形式,及其运动中的相互作用产生、形成那些自然而然的联系,多维向度的复杂性无量变化的运动与平衡的巨系统。木、火、土、金、水在哲学的范式中已经不是五种定式成分的单向度静止的物质。在活化的宇宙整体运演空间、时间域中,是生生不息的运动发展趋向,是自然与生命及其宇宙运行规律内在的一种有序与混沌相交叉的联系、运动的态势,是一种存在与存在者多维度复杂性系统的代表或说是总称。由木、火、土、金、水所演释运行出的维度趋向形成了个体与系统间的变化体系,而变化体系与变化体系间进而演释成了子系统的存在。而在二个以上的变化运动向度的子系统与新的子系统正负相关的关系建立生成后,必然又生成多维度的母系统。母系统出现后,新的平衡态势生成,平衡态势并非静止的、单一的时空模型。当新的平衡态势出现后即表明新的运动及运动的趋向生成。由此多维度的系统中的运动方向、方法进而沿着巨系统的复杂性趋势运动。这种有特殊、往复、交叉、变化的结构构成了系统运动向度,其系统的运动向度必然有新的纬度、空间、时间的运行规律、方向、发展。

“阴阳五行”学说中以形象化思维提出“木、火、土、金、水”的具象物化概念,无非是先贤圣哲藉此将客观整体思想与微观抽象思维相互交织启承,说明在存在中、在自然界中、在宇宙中,信息与能量与物质的关系。五行中的木、火、土、金、水已非我们所知中的具象物化物质,而是一个复杂的巨系统演化及层级运行范式。木、火、土、金、水分别以东南西北中的空间方位,在阴阳互变的总体规律,实质公转与自转作用主导下,木、火、土、金、水的方位进行多层级数,多极变的运动。这种自恰与公恰的运动过程,总会有着时间流、信息流、能量流、物质流的原始态及后天态的运动作用力运动趋向。派生成又一新层级的运动。公恰与自恰,达到多维度平衡。当平衡态出现时并不意味着“阴阳五行”复杂巨系统消失和静止,我们只能把这种平衡态作为另一次运动的起点,或另一层级运动的初端,如此往复无穷。

在当今科学技术手段尚无法解释、认知的复杂性巨系统架构,在复杂性的理论、方法论尚未形成完整、严格的在哲学架构上的方法论体系时,对“阴阳五行”学说乃至它的完整对宇宙与存在关系的描述、解释,提出任何不负责任的毫无方法论理论依据的批判、指责都是偏颇和不负责任的。阴阳五行学说的价值是人类共有的财富。耐人寻味的阴阳五行学说不是一些人依靠现有的技术、知识、认识限度加以攻击的,也正因为如此,阴阳五行学说有着无与伦比的魅力和伟大的价值。

5 从人类文化、科学、存在价值认知中医价值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是不可离开它的文化价值体系而存在、发展的,特别是那形而上学的精神及其根本的价值观念、理想和信念,是支配他们生存活动的精神支柱,也是他们整个价值力量的来源于整个生命精神的所在。”L.比尼恩站在西方的价值体系立场,讲出一种耐人寻味的具有东方哲理价值观的精神价值观。之所以引用一位英籍研究者的话,是因为在“取消中医”的论调中,多数认同者均有西方教育背景或西方理论研究,西医学研究为专长的才俊。

一位默默耕耘的研究者、人民大学哲学系主任刘大椿教授在《科学技术哲学导论》中,对科学技术人类存在有着深刻、独立、超脱的学术见树:“和世界上任何事物一样,科学认识是一个永恒发展的过程,它的成果――理论,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任何科学理论,不论怎样成功,也只能是相对完成的体系。这就决定任何一个科学理论必定在实践中不断向前发展。”“新的理论是在实践需要下应运而生的。就理论和实践的关系而言,一个新的理论必须满足以下三个条件才能确立:第一,新理论一定要能解释旧理论不能解释的自然现象;第二,新理论必须在认识的深刻性和量的精确性方面大大优于旧理论,换言之,新理论应以更普遍的形式出现,并且在旧理论得到确认的领域把后者作为自己的特例或极限形式;第三,新理论必须能预见旧理论无法预见的自然现象。”

“如果科技水平的进步不与社会整体道德水平进展同时推进,那么由于人们在拥有越来越大的建设能力的同时,也拥有越来越大的破坏能力,个别狂人的发疯行为也就会导致毁掉一个国家,甚至毁掉人类。科技社会是积蓄了巨大能力的社会,人类必须习惯于、适应于这种崭新的巨大能力,因此,他们永远不能放弃对终极价值的思索和追求。”

6将来的维度――中医药的发展愿景

在中国哲学方法论指导下产生、发展的中医学理论,以阴阳五行为基础创建的“辨证论治”方法,运用特殊的概念和特殊推断方法,构成了一个自恰的,可以演绎的类公理体系,与哈肯的思想有异曲同工之处,因此,她不仅是科学的,而且是复杂的巨系统科学。

中医对于生命的认识,其实也是中国文化对于生命的认识。中医的存亡也涉及中华文化根本精神的存亡。复兴中医就是复兴中国文化。中医中药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核心价值体系的载体。中医中药的诞生发展的全部过程实质上是中华民族文化发展的过程。中医中药对生命、宇宙、存在以及存在间的完整、系统、准确把握和认识完整地体现了中华民族文化的价值体系。

李约瑟的合作者、美国的席文教授认为:以往种种解释,都隐含着一种错误的哲学,这种哲学由两个错误的推理构成。推理一是,假如一桩东西欧洲有而中国没有,我们就说他是“近代科学革命”的必须前提。推理二是,假若一样东西欧洲没有而中国有,我们便说他是“近代科学革命”的“阻碍因素”。这种正面我赢,反面你输的横竖都有理的论证方式,得出的结论是不可靠的。席文教授的客观观点基于西方及自认为绝学西方文化科学哲学的研究视角,对中国文化内容的评判见地,应该说是中观的。

总理第一次以总理身份高位访问美国时,在哈佛大学有过一次堪称是对中华民族文明的伟大理念的梳理――《把目光投向中国》的演讲。他充满深情和智慧地说:“回溯源头,传承命脉……”在“中医中药是否科学……取消中医中药”的热辩中,温总理的话能否给我辈一种深深的启迪?尤其在21世纪的今天,每个人应责无旁贷地交出自己的答卷――为了学术、为了祖先、为了历史、为了未来。

[参考文献]

[1]吕加戈.中国哲学方法[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3.121.

[2]张岱年.中国哲学中“天人合一”思想的剖析[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327.

[3]苗东升.系统科学精要[M].第2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2.

[4](英)A.N. 怀特海.科学与近代世界[M]. 北京:商务印书馆,1989.57.

[5]张岫峰,冯明清,刘淑华.黄帝外经[M].台北:台湾省台北市元气齐出版社,2006.

[6](英)L.比尼恩.亚洲艺术中人的精神[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8.24-25.

[7]刘大椿.科学技术哲学导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8]吕加戈.挽救中医[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9]张祖林.从‘李约瑟难题’到席文的中国17世纪科学革命说[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3):436.

系统医学论文例7

【中图分类号】G1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2-0022-02

高原新石器时代文化,已不是封闭和单一的文化系统,而是一个已经与外来文化发生了深刻渊源关系的文化系统,并且因不同外来文化从不同方向上的传入和渗透,形成了藏东卡若文化、雅鲁藏布江中、下游流域的曲贡文化以及藏北细石器文化。但是,的旧石器,与西面印度、巴基斯坦则截然不同。[1,2]

次旦扎西等一批藏学专家考证了上述现象形成的原因,认为“在距今四五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喜马拉雅山的屏障作用相当明显,它不仅是南亚大陆和东亚大陆之间的自然生态与地理的分界线,同时也成为了两个大陆之间的文化分界线。高原虽与南亚大陆接壤,但它位于喜马拉雅山的东北面,在地理单元上属于东亚大陆,所以它在文化系统上与其东部的文化发生渊源关系,而不与其西部和南部的文化发生渊源关系是顺理成章的事[1,2]。”

藏族学者丹珠昂奔也在《藏族文化发展史》中列举了诸多的历史考证,专篇论述了“与印度、泥婆罗的文化交流”[3]。丹珠昂奔指出:“从历史的大背景看,在周缘民族中藏人较早受到汉、波斯等民族的影响,苯教文化即是。作为文化影响其渠道是多样的,其时间也是久远的。”“关于印度文化对藏文化的影响……是从吞弥·桑布扎去印求学、赤尊公主入藏等为始点。”[4]“学经、译经的开始,从根本上讲是以佛教为主体的印度文化对藏族的传统文化产生影响的开始。”[5]。次旦扎西等学者的考证,对丹珠昂奔著作中的“始点”说,提供了原因的说明;而丹珠昂奔介绍的认证,则是对次旦扎西等考证的佐证。我们由此看到,印度文化对藏文化影响的“始点”和“开始”,定时在吐蕃时期即唐代,比中原战国时期的经典史料《黄帝内经》记载的藏汉医学交融,要迟整整一千年。

藏医是在文化传承中形成的特色鲜明的民族医药。历史上的藏医药学不仅纵向遗传了中医药学,而且还在吐蕃时期以后大量横向吸收了印度“阿尤吠陀”医学、古希腊医学以及尼泊尔、巴基斯坦传统医学的许多营养。

例如,《闍罗迦集》和《妙闻集》被认为是最古老的阿输吠陀经典医著。古印度阿尤吠陀(Ayur-veda,梵文音译,意为生命之学),是印度传统医药学(天竺医学)体系的主要代表。在《闍罗迦集》第一卷二十章二十八节中,把印度古典医学分为八科:“1.身体治疗(kayacikitsa),2.特殊外科(salakya),3.异物去除(salyapahartrka),4.关于毒物、体毒、错误的配合食用而引起之异常的治疗法(vlsagarairodhi Kaprasamana),5.鬼神学(bhutavitlya),6.儿科学(kaumarabhrtya),7.长生不老学(rasayana),8.强精法(vajikarana)。”[6]以后印度佛教僧人义净,又将八科列举为:“一论所有诸疮,二论针刺首疾,三论身患,四论鬼瘴,五论恶揭陀药,六论童于病,七论长年方,八论足身力。”[7]而藏医药《四部医典》,也将疾病分为八个学科的分支:1.普通疾病科,2.儿科,3.妇产科,4.神志科,5.创伤疮疡科,6.中毒症科,7.养老科,8.滋补壮阳科。并将“八支”写入《四部医典》原著的书名,此间明显存在阿尤吠陀医学对藏医药的影响。

关于疾病的种类,印度阿尤吠陀认为“疾病共有404种”。《四部医典》也记载说,由“龙”引起的病有101种,“赤巴”引起的病有101种,“培根”引起的病有101种,另外还有邪恶鬼祟引起的病101种。这404种疾病中,101种可不治自愈,101种可服药治疗而愈,101种经诵经祛邪可愈,101种治而不愈。这种有违现代科学的总结,显然是藏医药在未经实践检验的历史条件下,对吠陀医学“疾病有404种”主观论断的迎合。

又如,对病因的认识,阿尤吠陀认为世界是由四大元素即地、水、风、火组成。人体也由“四大”元素组成,人体是肉体与意识的统一。人死后肉体腐败,意识也随之消失,所谓“地还归地,水还归水,火还归火,风还归风,悉皆坏败,诸根归空”。《四部医典》则承袭了“地、水、火、风、空”之说,用以解释藏医药的疾病观,也体现了印度医学的影响。

阿尤吠陀还提出了气、胆、痰三体液说,认为三体液构成身体的七种成分,即血、肉、脂、骨、髓、精和经消化之食物。气、胆、痰三者必须平衡,太过或不足,平衡即破坏,疾病就会产生。[8]《四部医典》则创建了“龙、赤巴、培根”为构成人体生命活动能量物质基本要素的“三因学说”,认为“龙”属气,遍于身体各部分,变化急骤;近“赤巴”则生热、近“培根”则助寒。因而“龙”病是百病之根。“赤巴”属火,“培根”属水,性重寒,“培根”乱则生寒,灭人体正常之火,虽居于上,但寒盛可注于下。三者必须平衡,太过或不足,使龙、赤巴、培根发生容量及存在部位的变化,就成为引起疾病的“三因”了。以上三体液和三因虽然不同,但在论述上也存在相似之处。

外科是古印度医学的特色之一。古印度医将外科手术操作分为切除、牵引、抽吸、缝合、摘出、划痕等多种,并能运用药物进行麻醉。擅长运用100余种外科手术器械,较合理地处理骨折、脱臼、蛇咬伤等病种。由于古印度法典常以割鼻、割耳的方法惩罚犯人,使印度整形外科十分发达。藏医药在器械的运用上也很有特色,其外科治疗方法中著名的放血疗法,也与印度医学存在渊源关系。[9]

引进其他民族其他国家的相关知识为己所用,是文化进化过程中一种正常的现象。但是正常现象也可能被扭曲。借托于藏医药博大的含量和多向的吸取,有人提出了“藏医外来说”[10],甚至以《四部医典》存在一些与古印度医学相似的内容为理由,把《四部医典》说成古印度阿尤吠陀医学的译本,据笔者考证,这都是缺乏文化根基的主观想像。

首先,在阿输吠陀经典医著《闍罗迦集》和《妙闻集》,与《四部医典》前述种类的相同之处不超过十分之一。主张“译本说”者可能没有读过原著。

其次,与《闍罗迦集》和《妙闻集》雷同和相似的内容,不是《四部医典》的核心,部分枝节内容的形似与核心的神似具有本质的差别。

再者,《四部医典》与印度阿尤吠陀医学存在根本的冲突点。例如印度民族历来把牛奉为神物,在印度南部喀拉拉邦等地都明确禁令杀牛,而《四部医典》则倡导“牛肉是最好的食物”,[11]对立于印度民族的信仰,并抗衡于印度医学的“吃山羊肉最好”之说。“译本”翻译出这样对立的内容,世界未见先例。

更重要的是,藏医药是具有相对完整的理论体系的民族医药,与印度医药缺乏完整理论体系具有质的差别。世界上曾经兴盛的中国、古埃及、古印度、古罗马等四大传统医学体系,在后来的发展中,欧洲传统医学与实验生物学相结合诞生了现代西医学;包括藏医药在内的中医药则由于理论最完整、医疗实践最丰富、疗效最确切,以及依附于得天独厚的资源条件,迄今焕发着勃勃的生机。而其他古代传统医药,均由于没有完整的理论体系,随着西医的扩张,已逐渐走向消亡而渐渐被世人遗忘。世界现存的其他传统医药,多是传统经验和方法技术,在被作为一种“历史的文化遗产”受到关注和研究而已。唯有包括藏医药在内的中医药,在医药体系的传承中源远流长,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层次、性质各不相同的藏医药学和印度阿输吠陀医药学,是不能等同并见的。

此外,文化传承基因才是确定学科归属的根本依据。藏医药学对中医药学的文化传承,根本在于认识论和方法论。恰恰是在这最重要的点上,藏医药与印度医学为代表的相关非中医传统医药学,是没有建立关系的。

总之,以古印度医学为代表的非中医传统医学与藏医药的关系,类同西医与中医的关系,确实存在许多的影响和相互的借鉴,但无论他文化的贡献多大、影响多大,也是未能产生核心影响的横向的文化“扩散”和“播迁”而已。《四部医典》体现的认识论、方法论的指导思想和具体方法,相当完整地纵向传承于中医文化,证明了藏医药和中医药的联系是直接联系、内部联系、主要联系和本质联系。而古印度医学部分经验知识的横向传递,也体现了“事物既可以出现,也可以不出现;既可以这样出现,也可以那样出现”的事物的表面特征和间接联系、外部联系、次要联系。

人类学家本尼迪克特(Bvecdict.R.F.)说:“那种想给所有的文化都贴个标签,把文化塞进普罗克拉斯提斯之床的做法,是非常愚蠢的。”[12]藏医药与印度医学为代表的相关非中医传统医药学的联系和关系,证明了藏医药文化传承的历史也大量地体现着外来文化“扩散”和“播迁”的结果,因而体现着也算丰富的间接联系、外部联系、次要联系,但这些联系只是为文化人类学如下观点作出了一个生动的印证:“当不同社会的人民相互发生了直接的或间接的接触和交往,便有可能发生文化播迁现象,一种信仰、观念、风俗、医学等等从一个社会传到另一个社会,于是就使得这两个社会的生活方式带有不同程度的相似性”,[13]即“非本质联系”。所谓“藏医外来说”,只是一种缺乏理论根基的外来的杜撰。

参考文献:

1,2.次旦扎西.地方古代史[M].拉萨:人民出版社,2004:17

3.丹珠昂奔.藏族文化发展史(上册)[M].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2001:654——664-670

4.丹珠昂奔.藏族文化发展史(上册)[M].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2001:653

5.丹珠昂奔.藏族文化发展史(上册)[M].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2001:655

6.廖育群.阿输吠陀印度的传统医学 [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2:45

7.廖育群.阿输吠陀印度的传统医学 [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2:46

8.张大庆.医学史·古印度医学[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3:10

9.丹珠昂奔.藏族文化发展史(上册)[M].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2001:654——663

10.陈庆英.象雄医学史浅议[C]//黄福开.藏医药研究文集.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2003:205-230

系统医学论文例8

在这次访谈中,当记者问到满头华发的赵国求教授是如何取得今日的研究成果时,他的一段描述给记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说:“自1966年之后,约有三年的时间里,学校里不开课,我便在当时的华中工学院图书馆里看书学习,几乎读遍了图书馆里所有关于哲学、中医学、物理学的书籍。晚上在空荡荡的五层教学楼里,只有我的一盏孤灯深夜长明……这段时间的学习给我日后的研究打下了深厚的基础,并形成了一个初步的研究方向……”这是青年时期的赵国求如饥似渴、废寝忘食地求知的一个真实写照,也铺就了他不断创新求索的科学人生。如今,年近古稀的赵国求教授依然保持着这种探索、求真的精神,依然奋斗在科研第一线,并硕果累累。

“中医是科学”

记者:赵教授您好,现在学术界对中医药的传统与出路等问题的探讨和争论十分激烈,尤其是关于“中医是不是科学”的争论已成为一个焦点问题,对此您是怎么认为的?

赵国求:现在对中医理论科学性的认识,大致可分为三类:

一是“中医是科学”,但不是现代意义的西方科学;中医有着东方独特的科学体系,不能归于现代科学的分子、原子、电子等物质结构学说。这种思想的主要代表多为中医业内的诸多老专家,当然也有一些对中华传统文化有特别研究和特殊感情的学者代表。

二是“中医是科学”,但不符合现代科学规范;中医是物质运动学说的结晶,可以与现代科学物质观融通。融通后的中医既不是传统的中医,也不是现在的西医,而是既高于传统中医又高于现代西医的新中医学或系统医学,这种认识应该能逐渐形成主流。

三是“中医不是科学”,而是经验,是一种文化,至多处在科学的萌芽状态。这是从第一种认识相反的层面去否定中医具有现代科学意义;更有甚者,极少数学者认为中医是“巫术”,应该用西医取代中医,这是极端的非主流认识。

我通过多年研究建立的“中医基础理论现代科学基础理论体系”,是以第一种、尤其是第二种认识为立论基础,并提出了五个对应表述,即基本定律;同时也进一步论证了“中医是科学”。

记者:但如何将现代科学思想及科学方法引进中医却产生了很大的争议。过去我们采用的科学方法,多为分析还原。众多的研究结果表明,现代科学的分析还原不适合中医理论体系。对此您有怎样的主张?

赵国求:我也不赞成将分析还原方法全盘搬进中医学研究。当然,不是说分析还原对中医完全无用,一些生理指标对中医诊断还是很有参考价值的。现代科学也并不只是分析还原。许多学者都赞成将系统整体论用于中医,但系统整体论如何应用于中医,却很少有人做深入的科学研究;即使有人做了一些开创性的工作,也因为系统论的高难度而被置于一旁,难以进入主流舆论。拙著《中医基础理论现代科学基础初探》,应是做了一个很好的尝试。我认为,系统论方法是中医所需要的最合适的科学方法。中医自主创新,其中之一就是要将系统论科学方法全面引进中医理论。

记者:为什么还原论不适宜于中医?您是怎样将系统论方法引入中医领域的呢?

赵国求:这要深入研究中国的思维传统、哲学传统和科学传统。中医深受“易经”和“道”自然观的影响,而“道”的本质是运动和变化,是系统整体论。如果全盘用分析还原方法指导中医现代化,那就可能要犯方法论错误。西医用还原论作指导,它注重分析还原、人体结构等;中医以系统整体论作指导,它注重系统整体运动变化的过程,及运动变化带来的外在表象和状态变化。因此,西医是在结构观和还原论指导下的结构医学或实证医学;中医是在运动观和系统整体论指导下的过程医学或状态医学。中西医研究的对象相同,但研究的视角和方法不同,所以中西医理论的概念、治病的方法也表现出重大差异。

人体作为一个整体,各部分都是相互联系的,系统论方法正有对此作深入讨论的优势。心、肝、脾、肺、肾就是人体复杂巨系统的五个子系统。它既是系统的结构元素,又体现系统的功能作用;人脑则是另一个主控子系统。围绕系统的稳定性和功能的正常发挥,各子系统在相互协调、相互作用中演变着。作为过程医学的中医,它的目标就是使系统保持或恢复它的有序稳定性和功能的正常。现代生理学、现代脑科学、现代思维科学、现代神经科学都可以作为物质基础为中医所用。其实,中西医在物质基础上是可以通约的,只是看问题的视角不同,方法各异,理论体系有别而已。因此,我一直坚持中医是科学,中医可以现代化,并以科学的身份走向世界,关键是要我们去努力探索,攻克世界难题。

“中医现代化”

记者:关于您提到的“中医现代化”,目前目标好象仍不明确,为什么您要提出“中医现代化”呢?

赵国求:中医学是以先秦人文哲学和《黄帝内经》为基础建构的,因此是一种具有浓烈人文色彩的传统医学体系;同时还把哲学概念范畴直接运用于医学。这就使传统中医学理论在描述上与现代西方科学难以相融。中医学属于自然科学,应有其自身的内在结构,用人文科学的内在结构与语言方法来建构属于自然科学的中医学体系,这无疑使从小接受西方自然科学教育的现代中国人难以理解,因此需要“中医现代化”来解决这个问题。

以西方近代自然科学为基础的西医学治病方法快捷,疾病原理阐述清晰、分析确凿,让中国人深得其益;而中医与西医相比,这些方面却存在着严重的劣势。中医治好病,却难以明确得的是什么病;中医用药有效,却无法进行药理分析,即使做了中医理论的解释,也让具有现代科学知识和现代生理学知识的现代人难以听懂。“中医是否科学”、“中医还能发展吗”等疑问也就随之产生。中医从业人员的职业危机,也让中医业内人士不得不为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去寻求中医与现代科学的关系。因此,努力将现代科学为中医所用,从而更好地发挥中医的作用,是中医现代化的动力所在。

记者:您在倡导“中医现代化”的过程中是否有具体的方法可循?

赵国求:我是从三个方面提出的“中医现代化”主张,并由此试图建立新的中医自然科学体系。

一是中医基础理论现代化。首先是中医基础理论自身的发展与进步。其次,就是寻求中医基础理论中的传统概念,如阴阳、气、经络、精气神、脏腑、辨证等概念与现代科学的关系。中医必须有自然科学的描述方法和建构体系,让现代科学融于传统中医文明之中。

二是中医诊断和诊断方法现代化。辨证论治是中医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过程医学的重要体现。“望、闻、问、切”是传统中医辨证论治获取证候、疾病信息的基本手段,要求中医辨证论治中辅以现代科学手段及现代科学说明是自然的。通过“证”的实质研究,实现辨证规范化,是中医实现诊断标准化、现代化的重要工作。

三是中药现代化。最重要的是新中药和新中药药方的开发,是新药与中医理论的有机结合。中药药理成分的分析与化验是中药现代化重要组成部分。结合中医基础理论的现代科学建构,加上相应的药理分析,我们很可能在对疾病的病理分析和治疗原理的分析上,寻找到符合现代科学的中医理论语言,它将有助于中医药为更多的人接受。

四是中医治疗康复标准的制定。中医多半不是靶点治疗,其疗效常表现出统计规律,结合辨证及证的演变,应有自身不同于西医科学的广义病理指标。这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也是中医现代化必备的配套工程。

“中医基础理论现代科学建构”

记者:赵教授,您是“中医现代化”的倡导者,更是实践者,您在这方面的主要工作也是对中医基础理论的创新发展。请您谈一下您在这个领域的研究情况;同时您作为“中医基础理论现代科学”的建构者,请简述一下其基本状况和原则。

赵国求:在对“中医基础理论现代科学基础”研究中,我力图运用现代自然科学和哲学前沿研究成果,包括自然观、科学哲学、物理学、生物学、医学、思维科学及系统论等,充分论证和建构中医基础理论。

“中医基础理论现代科学基础研究”必须有科学的研究方法。有五条基本原则:一是必须深入研究中医自身的理论基础,学习中医临床经验,这是研究“中医理论现代科学基础”的前提和首要条件。二是必须深入研究并掌握人体自身的解剖学结构和现代生理学,从现代生理学和现代医学的视角掌握疾病的发生、发展和救治的基本原理,将其与中医辨证论治进行比较,归纳总结出相同和差异,从本质上寻找它们的内在联系。三是要关注近百年来,尤其是近50年来中西医结合的前沿研究成果,了解研究先驱们的成功与失败。四是必须理论联系实际,研究中一定要将所得的结论和预言到医疗实践和科学研究中去加以验证。五是研究队伍要以中西医从医人员和研究人员的结合为基础,注意吸收自然科学工作者,尤其是理论物理学家和科学哲学家的参与,这将会极大地扩展研究视角和思路,弥补业内人士所受到的专业知识的局限和禁锢。

记者:您在“中医基础理论现代科学基础”的研究中,提出了“五个对应表述”,对此您能简述一下吗?

赵国求:第一个对应表述,即中医阴阳平衡态等价于人体复杂巨系统的最佳自稳态。

第二个对应表述,即中医的阴阳是人体内物质运动状态或物质的多少相对于最佳自稳态的左右偏离。一般偏快或物质增多是“阳”,偏慢或物质减少是“阴”;超阈值偏离则构成阴证、阳证。阴阳是生命物质动态平衡的状态参量。

第三个对应表述方式,即中医的“气”是生命物质的活力,表现在生命物质运动的状态中。活力由生命力决定。生命力是生命能、生命驱动力、生命潜力的总和。“气流”是人体内物质、能量包括电磁能、信息的流动和物质运动的转移。

第四个对应表述,即经络就是人体“间隙维”。“间隙维”并非完全的实体结构,它有通过现象、经验、理论及逻辑推理所做的建构成分;“组织液”就是经络物质,也要作相同的理解。经络是“现象实体”,是能量、信息传播的谐振通道。

第五个对应表述方式,即思维至少是一种电磁场物质结构形式。它既可以作用于人体自身,也可以作用于人体以外的他物。“意念守穴”就是思维的物质作用。

记者:这五个对应表述就是建立在现代科学物质基础上的中医现代科学理论体系的哲学与科学基础,您能再谈一下“中医基础理论现代科学”建构的逻辑基础和哲学根基吗?

赵国求:建立现代科学物质观理论模型,将中医理论建于坚实的科学基础之上,克服中医的人文描述缺陷,这是中医作为科学建构的逻辑起点。

中医的阴阳平衡等价于人体最佳自稳态模型,采用现代科学物质观和系统论科学方法,保证了逻辑起点的科学性。中医的阴阳及阴阳相互斗争与协调达到阴阳平衡,就与现代生理学、西医理论及系统论中物质的运动状态相对于最佳有序状态的偏左、偏右,快、慢振荡,有了对应的逻辑联系。这就为现代科学用于中医敞开了大门。

“气”是中医理论的重要物质基础。如果赋予“气”的现代科学意义并归于“现象实体”范畴,中医理论中的“气”就有了现代科学的物质基础及哲学依托。相对于系统的稳定性或中医的阴阳平衡,物质的运动状态有好坏之分。“好气”是对系统稳定和功能协调有益的物质运动状态和构成成分;而“邪气”则是对系统稳定和功能协调有害的物质运动状态和构成成分。对疾病、对人体的健康由此展开讨论,则“阴阳”与“气”有了共同的物质运动基础,于是“阴阳”与“气”也就纳入了共同的现代科学逻辑规范,并由此与人体的经络发生内在的、质的逻辑联系。

中医理论中的“气”是在经络里流动的,经络成了生命物质活力的调节中介。在众多的经络现代科学假说中,经络-生命体“间隙维”,能量、信息传播的谐振通道,经络物质-生命体组织液等假说,与“阴阳”、“气”等的现代科学解释具有逻辑一致性。经络亦是“现象实体”,具有建构特征,无须作还原论论证。

系统医学论文例9

中医药学的成熟,至今已经两千多年了,然而西学东渐的这一百多年来,它一直困惑缠身。当今我国的中医药,可以用“两头热,中间凉”来概括。所谓两头热,指的是国家高层和广大民众对中医药的发展十分关切,社会需求不断攀升。所谓中间凉,指的是中西医结合名义下的中医西化,长期绑架了中医中药。外表上热热闹闹,实际上学术衰落、学风萎靡。就好像生命垂危时中医所讲的“内真寒、外假热”一样,前途不容乐观。 

没有健康的文化,就不会有健康的文化产业;没有中医药学的复兴与健康发展,就不会有为人们提供健康的中医药服务。所以提到中医药复兴的问题时,人们自然会联想到中医药复兴的起跑线究竟在哪里。由于这个话题的理论性实在太强,为了有利于人们的理解,下面将以举例与科普的形式作一些介绍和说明。 

第一,当今中国许多人,已经不知道“中医我是谁”了。 

凡是读过数学、物理学、化学的人,读过西医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的人都知道,学科定义的原则是要用一个判断句,将本学科研究的对象,或者说是研究的问题,向人们准确地揭示出来。必要时,还要将本学科的研究方法一并交代清楚。西医来自国外,为西医药学作定义,自然不是中国人的事情。任何人只要在英文的《牛津辞典》里一查,便可一目了然。然而中医遇上西医的这一百年来,尤其是我国开办中医科研、教育、医疗机构的六十多年来,中国人却没有为自己的中医药学作出合适的定义来。 

当今的中医教科书以及行政文件里,有的说“中医药学是我国劳动人民长期与疾病作斗争的经验总结”;有的说“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有的说“中医药学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瑰宝”;有的说“中医是与西医完全不同的两种医学科学体系”;有的说“中医药是中国文化的原创性医学”。国务院《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说:“中医药是一个独特的卫生资源”;正在讨论中的《中医药法》(草案)里也写着:“中医药是具有独特理论与技术方法的医药学体系”。 

这里的“经验总结”、“宝库”、“瑰宝”、“完全不同”、“原创性”、“独特”“独具”等,都是自我美化、指意不清的词语。从学科定义的原则和形式看,既没有准确交待出中医药学的内涵,也没有全面表达出中医药学的外延。身在中华大地的中国人说不清“中医我是谁”,倒有点像鲁迅所调侃的“法国人不知道拿破仑,美国人不知道华盛顿”了。倘若黄帝、岐伯九泉有知,一定会怒骂我们这些不肖子孙的。因为以自我美化、指意不清的词语向人们介绍“中医我是谁”的说法越多,社会上对中医药学本质属性理解的歧义性就越大,中医药在学术管理和事业发展上的主观随意性,也便像滚雪球似的成倍膨胀。如果看到手中举起一种草药,用火罐拔出一个红印,就说中医药走向世界了,那么,作为文化瑰宝的中医药,还有什么博大精深可言? 

第二,不知“中医我是谁”有什么理由讲“中西医结合”? 

20世纪50年代提出的中西医结合,原本就是在西医的观念与方法主导下的行政性口号。60多年来,“中西医结合是个框,什么都往里面装”。有的把创造新医药学称为结合;有的把临床上的中西药杂用称为结合;有的把用西医还原性方法对中医的解释、改造称为结合;有的把中药西药化称为结合;有的把中西医课程双管齐下称为结合;有的把用西医的思路、方法管理中医称为结合;有的把“西学中”或“中学西”人员称为结合;有的把“西学中”人员称之为中西医结合的另一支队伍;有的把中医西化称为发展中医的重要途径;有的甚至把中医西化称为“中西结合医学”等等。 

其实,在中医药的科学定义尚未厘正,“中医我是谁”不知所云的情况下,关于中西医结合的任何说法,都必然是空中楼阁、一派妄言。如前文所说,这种空中楼阁的妄言越多,中医药在学术管理和事业发展上的矛盾与难题,就越像一团乱麻,斩不断,理还乱。笔者在《医医》一书中谈到,迄今60多年的中西医结合名义下的中医西化,原本就是一场“不可能被西化的中医西化” 

李致重.医医[M].太原:山西科技出版社,2013.。它直接干扰了对国家《宪法》中“发展现代医药和我国传统医药”规定的贯彻,干扰了“中西医并重”的卫生工作总方针的实施。 

第三,中医药面临的最大危机是人才断代。 

一百多年来的中医药,处于被否定、被改造的双重文化困境。事实上,从1956年创建中医大学教育、科研机构及临床医院开始,我们就已经从事实上选择了中西医结合名义下中医西化的方向与道路。当年成立北京中医研究院(现在的中国中医科学院)时,从全国调来了50多位名老中医和150多位西医。同年成立的5所大学院校,中医、西医和公共课程的设置各占1/3。当时为北京中医研究院成立的附属医院,只有门诊部,没有住院部。其后增设住院部时,住院病人由西医学习中医的“西学中”人员管理,名老中医除了对个别住院病人会诊外,日常只能看门诊病人。住院部的“西学中”人员使用“症候群”为诊断的“协定处方”,被美其名曰科学研究;名老中医坚持的以中医理论为基础的辨证论治,却只能作为被研究的对象。

      1962年北京中医药大学首届大学生毕业时,李重人等五名老中医顶风上书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要求首届大学生推迟半年毕业,专门补修中医经典课程。与此同时,还提出诸如改进中医教育方向、中医与西医课程安排以7:3为宜等多项具体建议。虽然首届大学生补修经典课程的意见被接受,但是改进中医教育方向以及中西医课程设置比例等方面意见,至今都没有被采纳,甚至越来越西医化。 

中医药科研机构、大学教育和临床医院,是中国中医药事业的主体,是向世界展示中国中医药形象的“国家队”。而当今国内中医科研、教育、临床的现实情况是,中医的科研与教育严重西化,中医的临床疗效不断下降且越来越依附于西医。尤其离奇的是,30年来中医硕土、博士研究生教育几乎全盘西化了。教授若不参与西化中医的研究课题,他便没有资格招收中医研究生。而且,近年来多家中医药大学明文规定,中医研究生的毕业论文必须进入SCI(即美国《科学引文索引》)期刊,否则就不能授予其相应的学位。这就表明,中国中医药研究生不仅要服从西医药的标准,而且还要通过不懂中医药的西方期刊的认可。 

25年前国医大师李今庸有一首小诗说:“卌(四十)年教学工作苦,培养自己掘墓人”。20年前国医大师邓铁涛把老一辈中医称为一代“完人”,意思是老一辈中医药家的身后中医便彻底完蛋了。近年来北京大学著名哲学家楼宇烈强调:“中医离开了哲学,就变为了西医的附庸”。2016年12月2日中国中医科学院副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黄路琦在《人民日报》撰文,把中医药学面临的问题概括为“四化”:中医药思维弱化,中医药传统技术退化,中医药特色优势淡化,中医药话语权边缘化 

黄璐琦.增强文化自信坚持与时俱进[N].人民日报,2016.11.30(07).。由此可见,中国中医药“国家队”群体不姓“中”的问题,已经是一个全社会必须高度关注的危及中医药兴衰存亡的重大问题了。 

学术之皮不存,事业之毛难保;中医中药病危,国民健康何为?中医药已经被连根拔起,为什么不能从根救起?应当说,将中医药从根救起,这就是摆在我们脚下的起跑线。这正是《中医药法》颁布之后,我们不可回避的现实任务与学术课题。 

二 中医药学的文化基因及其价值体系 

拯救与复兴中医药,首先要重新认识中医中药的文化基因及其核心价值。应当指出,作为民族文化瑰宝的中医药学不能被曲解为经验医学,也不是用西医的观念与方法就可以随意解释、改造的;博大精深的中医药学不是“一根针、一把草”,“土、单、验方”的原始疗法,也不是用“简、便、验、廉”所能概括的。“如果把中医比作一棵硕果累累的大树,那么中国传统文化的文、史、哲(尤其哲学)是其根,以《黄帝内经》为代表的基础科学体系是其本,以《伤寒杂病论》为代表的辨证论治的临床技术体系是其主要枝干,而内、外、妇、儿各科的治疗及其方剂、药物等则是其分枝、花叶与果实” 

李致重.中医复兴要有大医学观[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6(07):2453.。这里的根、本和主要枝干,是中医之魂,也是中医药的文化基因与价值体系所在。 

古人云:“不为良相,即为良医”。这是因为不论良相还是良医,都需要具备相似的知识结构。也就是说,他们都应当“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晓人和”,都应当具有“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的综合性哲学思维能力。为了说明中医药的博大精深,这里举两个例子。 

第一,从兵家的道理看中医药的文化基因与价值体系。 

中药的药理,是以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功效、归经为标准的。用古代兵家的道理来说,单味药物就好像游兵散勇,它是组成方剂的元素,一般不能单独使用于临床。组成方剂的药物有君、臣、佐、使之分,就像古代战场上的布阵一样,不同的军种、兵种,皆由方剂的战术性需要来决定,作安排。常说的“用药如用兵”,其实是“用方如用兵”。这里的“用兵”二字指的是战术,亦即兵法意义上的“兵”。中医临床的治疗原则,就好像军事上的战略决策一样,它是根据疾病的临床病机来决定的。中医的临床病机,是对疾病的原因、性质、演变趋势的总体判断,是在中医师望、闻、问、切四诊的前提下,根据中医藏象理论作出的疾病诊断。这就好像运筹帷幄之内,决胜千里之外的军事家对战争全局的判断一样。凡是能够驾驭战争全局的人,才可以称得上军事家或者良相;凡是能够洞悉中医藏象理论,驾驭疾病演变病机者,才可以算得上真正的良医。中药、方剂、治疗原则、病机、四诊、藏象,是中医基础科学的六大范畴,亦即中医药学的价值体系。而综合性哲学思维能力,则是中医师、军事家或者良相头脑中共同的文化基因。 

第二,从管理职能体系看中医藏象的一般系统理论模型。 

中医面对的人,是天地自然、社会环境、精神情志、血肉机体共同作用下的有生命、能活动、会思维的整体性的人。这与西医的组织、器官、细胞、分子叠加起来的,就像由零部件组成机器似的实体结构性的人,完全不是一回事 

李致重.中医复兴要有大医学观[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6(07):2451.。 

中医的藏象理论是建立在哲学和系统科学基础上的一般系统理论模型,而非有形态、有质量的实体结构。这种一般系统理论模型,是综合了天地自然、社会环境、精神情志、血肉机体这四个方面与人类相关的诸多要素组合而成的。用一般系统理论的说法讲,中医眼下的整体性之人是一个系统,它由肝、心、脾、肺、肾五个下一级的系统组合而成。而肝、心、脾、肺、肾五个下一级的系统,各自皆由天地自然、社会环境、精神情志、血肉机体这样四个方面的相关要素构成,这就是中医的藏象系统。《黄帝内经》中涉及决定整体性之人的要素有五类,每一类中都包括相互对应的30余项的具体要素。于是我们的祖先以这五类、30余项的具体要素为基础,建构了中医的藏象系统理论模型 

李致重.中医复兴要有大医学观[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6(07):2450.。在中医的藏象系统理论模型的框架里,每一個有生命、能活动、会思维的整体性的人,无论健康还是生病,都鲜活地存在于中医的头脑里,存在于中医的临床四诊中。所以中医的藏象系统理论模型,与建立在物理学、化学基础上的西医的组织、器官结构实体,完全不是一回事。

       其实,中医的藏象系统相当于国务院下设的管理职能不同的部、委、局。由这些部、委、局组成的国家管理职能系统,担负着全国各个方面的管理职能。只要每一个部、委、局在国务院总理的领导下,都能够各司其职、管理到位,彼此联系、相互协调,整个国家则百业兴旺、国泰民安,人们向往的太平盛世,即可经久不衰。同样的道理,只要一个人的藏象系统处于平衡、协调、稳定的正常状态,这个人便不会生病。即使他生病了,只要把那一些病态的藏象职能调理到正常的状态,他的病也就不存在了。这就是中医藏象理论的价值,与西医的修机器、换零件、对抗外来的致病因子,当然也不是一回事。 

负责调理整体生命之人的藏象系统的,当然是我们这些中医师。中医师就是管理整体生命之人的藏象系统的总理。只要他具有良好的文、史、哲素养,只要他能够理解和驾驭中医的藏象理论,他就能够通过临床四诊明察病机,他就能够妥善地运用临床治疗的战略与战术。这种在藏象理论指导下的临床诊疗特色,西医理论与临床从业者不一定能懂,头脑被西医化了的“中医们”也不一定能理解。 

其实,“不为良相,即为良医”之说,是对每一位中医师在知识结构上的要求或者标准。不懂得哲学就不懂得中医的文化基因和价值体系;不懂得哲学就难以理解和熟练掌握中医的基础科学体系,也必将难以成就一名真正的大医。孙思邈在其《大医精诚》中告诫人们,不能“以至精至微之事,求之以至粗至浅之思”。这与良相与良医之说,其实是一个道理。 

三 坚持以综合性研究方法为基础的中医创新 

《周易》的作者站在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正中间,不仅以哲学家独有的远见卓识深刻地总结了前两千五百年的哲学成果,而且也先声夺人地预示了后两千五百年人类科学的发展趋势。《周易·系辞上传第十二》在讨论“乾”、“坤”二卦与天下之事业的关系时提出:“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这里关于形上、形下的道、器之说,其实是人类科学文化发展史上最早的,至今依然无可争辩的人类科学分类的纲领性论断。 

两千五百年前,人类解剖分析原生态事物的能力十分有限。人们在不拆开原生态事物的前提之下,观察万事万物发生、发展、运动、变化的状态、现象。在综合地观察这一事物与周边事物的诸多相关性的基础上,逐步认识了这一事物内在的原理、规律、法则,从而概括为哲学和从属于哲学的综合性思维方法,这叫做“形而上者谓之道”。近四五百年来,随着近代物理学、化学的不断发展,人类分解原生态事物的能力不断提升,越来越娴熟地运用了分析性的研究方法。于是人类通过深入认识事物内部的结构与功能,由此获取了越来越精良的制作人造之器的原料、技术和产品,这叫做“形而下者谓之器”。前者奠基了人类的思维智慧及精神文明,后者繁荣了人类的人造之器及物质文明 

李致重.中医复兴要有大医学观[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6(07):2453.。 

纵观人类五千年的历史,整个人类科学文化的进步,大致出现了两次文化高峰。第一次高峰在中国的春秋秦汉之际,其标志是人类在哲学上的成熟;第二次高峰在距今四五百年的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其标志是人类在物理学、化学上的成功。 

倘若从方法论、认识论的角度上讲,综合性思维方法,即由综合到演绎的逻辑方法,也包括近代的一般系统理论基础上的系统性研究方法。这是哲学及其哲学体系内的科学,也是至今仍遵循的基本研究方法。分析性研究方法,即由分析到归纳的逻辑方法,通常称之为实证(实验)科学研究方法。这是物理学、化学以及物理学、化学体系的科学与技术经常运用的基本研究方法。中医中药是哲学体系下的学科,主要运用由综合到演绎的逻辑思维方法;西医西药是物理学、化学体系下的学科,主要运用由分析到归纳的逻辑方法 

李致重.中医复兴要有大医学观[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6(07):2453.。 

马克思曾经将17世纪弗朗西斯·培根,称之为“实验方法的真正鼻祖”。他所说的实验方法,也就是由分析到归纳的方法。恩格斯在其《自然辩证法》中指出:“归纳和演绎,分析和综合一样,不应当牺牲一个而把另一个捧到天上,应当把每一个都用在应当用的地方” 

恩格斯.自然辩证法[M].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1978.。 

众所周知,科学是超越时空而存在的。科学因其研究对象的不同而分为不同的学科,并随着本学科研究方法的进步而发展。不论哲学及其哲学体系内的科学还是物理学、化学以及物理学、化学体系内的科学,不论中医药还是西医药,各自有各自发展与创新的历史轨迹与研究方法。倘若借口现代或近代,把由分析到归纳的方法用在中医药的发展与创新上来,那就犯了人们常说的近代科学主义的错误。 

20世纪以来,随着申农的信息论、维纳的控制论、贝特朗菲的一般系统理论的出现,形成了一般系统理论基础上的系统性研究方法。这是人类在哲学基础上的科学研究方法的重大进步。今天看来,贯穿于中医的藏象理论、临床辨证、治疗原则等范畴的阴阳五行学说,当属世界最早的一般系统理论与系统性研究方法,只不过表述的语言习惯不同而已。 

钱学森说:“西医的思维方式是分析的、还原论的,中医的思维方式是系统论的”,并指出:“人体是一个开放的、复杂的巨系统,人体科学和医学都需要系统观点和系统方法,而这正是中医的思维方式” 

钱学森.论人体科学[M].北京:人民解放军出版社,1998.。笔者在《走出中医复兴论》中说:“世界上第一个信息系统模型,是中国的阴阳五行学说;而人类医学上第一个成功的人体信息系统理论模型,是中国的中医学” 

李致重.中医复兴论[M].太原:山西科技出版社,2015.。台北哲学家邝芷人在其《阴阳五行及其体系》一书封面直接印着:“阴阳五行作为一般系统理论” 

邝芝人.阴阳五行及其体系[M].台北:文津出版社有限公司,2000.,成为中国哲学界明确肯定阴阳五行学说就是一般系统理论的第一人。德國汉学家、中医学家M·波克特也强调,中医学“采用阴阳和五行作为常规标准,来达到定性标准的单义性。中国科学家反对使用阴阳五行作为常规标准,正好像西方科学家禁止使用米制来表达定量陈述的单一性一样荒谬”

      M·波克特.转引自《中医通讯》1983年第3期.。 

中国人应当懂得,作为人类文明古国的埃及、印度、希腊、罗马当年没有出现成熟的阴阳五行学说,因而未能形成理论体系完整的可以与中医药学媲美的传统医学。笔者在20年前对中医药学的定义是这样表述的:“中医药学是以阴阳五行学说的理论、方法,研究症候及其变化规律而形成的防病治病的科学体系。”如果从系统性研究方法与现代术语上讲,“以系统性方法研究整体层次上的机体反应状态而形成的防病治病的科学体系,谓之中医药学” 

李致重.论中医药学的定义[J].医学与哲学,1995(3).。 

由此可见,实现中医的复兴与发展,首先要回到中国的由阴阳五行学说而奠基的一般系统理论及其系统性研究方法上来。从这一事实上讲,中国人如果抛弃阴阳五行学说而导致中医走向灭亡,是人类医学科学史上的愚昧;中国人如果以实证(实验)科学研究方法强行西化中医,不仅是人类医学科学史上的愚昧,而且是犯罪。 

四 不要辜负复兴为主旋律的伟大时代 

苦难深重的中华民族经过一百多年的艰苦奋斗,终于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契机。我们面前尽管还存在着许许多多的困难和问题,但是无论如何我们不能辜负这一新时代。一个民族的复兴,首先是文化的复兴。当此文化复兴的新时代,我们应当彻底摆脱一百多年来的民族文化自卑症,满怀自信地复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因此,要想实现中医药事业的繁荣,发展我国的健康文化产业,首先要彻底地告别中医西化,全力复兴中医药学。 

十八大以来,在多种场合谈到了传统文化,表达了他对中华传统文化、传统思想价值体系的认同与尊重。2013年前往孔子的故里山东曲阜;2014年5月4日又到“五四”新文化运动发源地的北京大学,讲传统文化,论儒学精神;2014年教师节还到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小学,指出了语文教材中“去中国化”的问题。2015年发表了《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既是对文艺界讲的,更是对整个文化界讲的。“讲话”中指出的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去思想化”、“去价值化”、“去历史化”、“去中国化”、“去主流化”的问题,以及“以洋为尊”、“以洋为美”、“唯洋是从”的问题 

.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5.10.15(02).,在中医药方面不仅存在,而且表现得尤其突出。 

2016年,在《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说:“一个没有发达的自然科学的国家不可能走在世界前列,一个没有繁荣的哲学社会科学的国家也不可能走在世界前列”。希望“一切有理想、有抱负的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都应该立时代之潮头、通古今之变化、发思想之先声,积极为党和人民建学立论,建言建策,担负起历史赋予的光荣使命”。鼓励学术界要“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建立健全决策咨询制度”;“构筑学生、学术、学科一体的综合发展体系”;“开展平等、健康、活泼和充分说理的学术争鸣,活跃学术空气”,并养成“崇尚精品、严谨治学、注重诚信、讲求责任的学风” 

系统医学论文例10

[主题词] 中医药学文献;针灸学

SystematicalValuationandLiteratureofAcupunctureandMoxibustionWuBin

,HeJing,LiNing,etal(DepartmentofAcupunctureandMoxibustion,

TheFirstHospitalofHuaxiMedicalUniversity,Chengdu610041,

China)[Abstract]

Conceptionandroughmethodsandclinicaldirectingsignificanceofsystemat

icvaluationareintroducedbrieflytoworkersofacupunctureandmoxibustion

fromthefollowingfouraspects,

connectionanddifferenceofacupunctureandmoxibustionliteraturereviewa

ndsystematicalvaluation,

importantsignificanceofsystematicalvaluationofacupunctureandmoxibus

tionliterature,problemsandcounter

measurefacedbysystematicallyvaluatingacupunctureandmoxibustionliter

ature,

feasibilityofsystematicallyvaluatingacupunctureandmoxibustionlitera

ture.

[Keywords] MedPharmacolLiteratureTCM;AcupMoxScience

系统评价是建立在临床流行病学和循证医学基础上的研究方法。20世纪7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医学界越来越重视这一项工作在临床医学科研中的作用。系统评价是在阅读和分析大量文献基础上,对某个问题的研究状况进行综合、归纳后所写的文章。但主要是对某一课题或项目所有的研究论文进行全面、系统的质量评估后,对多个随机对照试验(RCT,RandomizedControlledTrial),采用系统方法,综合原始研究报告的数据和定性分析,以较全面准确地掌握该项研究的现状、临床疗效的真实性程度及其可应用性并准确地作出结论(有效、无效、进一步研究)。系统评价的成果正作为许多发达国家卫生决策的依据,影响着这些国家的医疗实践、卫生决策、医疗保险、医学教育、医疗科研和新药开发,在临床医学的发展中正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在国内,中医针灸临床研究文献的系统评价还处于空白状态,但随着循证医学观念的渗入,已有研究者开始做中医针灸文献的系统评价工作。

1 针灸文献综述与系统评价的联系与区别

针灸文献综述与系统评价的研究对象都是文献,都是在阅读和分析大量文献基础上,对某个研究问题在某一研究时期内的研究状况进行综合、归纳后所写的文章。但它们在以下方面有所不同。①在原始资料的收集方面,文献综述偏重于全面,无论是随机对照或非随机对照试验以及个案、经验介绍,只要涉及所观察的问题,都纳入到研究对象中,极少考虑文章所反映的研究质量。而系统评价是在对某一课题或项目所有的研究论文进行全面、系统的质量评估后,对多个随机对照试验(RCTs)进行研究。②在分析方面,文献综述没有通过定量方法来综合数据而是凭综述者的主观判断。而系统评价采用系统方法,如Meta分析,综合原始研究报告的数据并定性分析。③当发现相同的几个研究具有不同结果时,文献综述者往往主观加以选择或摒弃,或无所适从,或罗列不同的结论。而系统评价者对不同研究结果应用特定的统计方法定量地进行Meta分析,较准确地作出结论。可见,虽然文献综述和系统评价所包含的信息量都很大,对于许多临床医生,不用耗费大量精力,在不同的信息载体上去翻阅浩瀚的资料,可依赖它获取信息,但是,系统评价比描述性综述具有更科学的内核,其可信度更高。

2 开展针灸文献系统评价的重要意义

针灸疗法对很多疾病临床疗效确切,但由于在临床研究上对方法学的应用不够重视,缺乏高质量的临床研究依据,所以未被世界充分承认和利用,甚至未被国内的西医工作者普遍承认和利用,导致目前针灸治疗的病种越来越局限。随着循证医学观念的渗入,人们会更加信赖有科学依据的结论。文献的系统评价是建立在全面、系统的对文献研究质量评价基础上,其结论证据性最强。开展针灸文献的系统评价对针灸学的发展是一个挑战,也是一个极好的机遇。开展针灸文献的系统评价有以下意义:①全面了解针灸临床科研方法学的应用状况、存在问题,对研究质量的总体水平作出评估。②为进一步开展针灸临床研究在方法学上提出指导性意见。③对针灸或针药结合治疗疾病的有效性作出较客观的评估以指导临床治疗决策。④有利于针灸医学与国际接轨,促进针灸医学走向世界。

3 开展针灸文献系统评价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循证医学/系统评价的关键在于“证据”的真实可靠程度及“证据”的重要性。如果用于系统性评述的原始材料―――已发表和未发表的研究论文质量较差,证据的可靠程度较低,则系统性评述的结果将会产生很大的偏倚,甚至得出错误的结论,使循证医学成为“无米之炊”。针灸研究的论文,包括在全国有较大影响的针灸学术期刊上发表的论文,普遍存在采用严格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RCT)方法进行的临床研究论文所占比例很少的问题。1990年,荷兰作者Riet等对从1963~1989年的有关针刺治疗慢性疼痛的文献进行了Meta分析,未能从英文版中医杂志找到适合分析的文章,因为该杂志关于这方面的论文均为病例组报告。因此,进行针灸的系统评价研究,在强调科研人员科学道德的同时,还要在临床科研人员,包括针灸杂志的编辑人员中开展循证医学、临床流行病学方法的培训,提高针灸研究人员的科研素质,以提高针灸研究论文的质量和水平。在有条件的单位,对一些针灸常见病、疑难病进行高质量的随机对照试验。

4 开展针灸文献系统评价的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