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电力管理论文模板(10篇)

时间:2023-04-01 10:33:46

电力管理论文

电力管理论文例1

一、电力企业在运用管理会计时所存在的问题

(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成熟。现在,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不是很健全,很多的制度都非常的不完善。而且,由于长期的经济体制导致政府职能没有彻底的改变,国有企业的缺点依然存在;同时很多的企业因为规模较小,管理的水平很低,所以也没有办法很好的实施管理会计。与此同时,国内的很多决策体系没有发展完全,所以很多的决策并不是由专业的会计人员来决定的,使管理会计人员的职责被剥夺。(二)管理会计的理论与实践不协调。实施管理会计应用中,电力企业处于主体,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管理会计的理论也要与之相适应。在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下,由于市场经济体制中的各个要素之间相互作用且相互影响,只要其中有一个要素发生变化都会引起整个市场环境的变化。我国有很多电力企业在实施管理会计时,由于没有对当前市场环境进行实际有效的分析只是对管理会计的理论进行简单的应用,没有充分有效地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这会大大降低了管理会计应用的效果。(三)企业各界人士对管理会计缺乏认识。由于在我国管理会计也是刚刚引进来,在推行管理会计的路上,国家还没有对此出台相应的法律法规,虽然我国的财政部和中国会计学会多次发文大力推广管理会计,但是很多电力企业要接受新事物也需要一段时间适应,在管理应用中主要还是取决于企业领导的认识。目前我国的电力企业,企业的领导还没有充分认识到管理会计对企业的重要性,没有意识到管理会计对企业做的重要贡献,没有足够重视,就不会下定决心,采取相关有力的措施去推广管理会计。(四)电力企业中管理会计信息失真。电力企业所涉及的机构较多,关系较为复杂,这就使得会计信息在传递过程中所经过的部门较多,这就很容易出现信息失真的情况发生。在进行核算工作时,所需要整理的工作资料大多数为手工整理,同时所需要整理的资料需要经过较多的环节,这也可能会出现信息失真的情况发生。电力企业进行会计管理工作时,由于所经过的流程较为复杂,需要会计人员通过手工的方式去对一些原始凭证与单据进行加工,人工操作,会有一些不稳定的因素出现,这就会给电力企业的财务带来一定的风险,与此同时,传递给我们的信息就不会很准确。

二、解决电力企业管理会计问题的有效策略

(一)对市场主义经济体制进行健全。现阶段,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发展初期,大部分法律法规的颁布与实施,在全球进程快速的条件下,其很多缺陷也逐渐突显出来,与一些发达国家进行比较依旧还有很长一段距离。而这些法律条文的不足,就在某种程度上直接对我国企业管理会计的高效使用产生了限制。所以,我国必须要针对有关法律制度进行快速健全,进而为企业使用管理会计给予一个公正融洽的竞争环境,落实企业使用管理会计不再受到法律影响。(二)强化管理会计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管理会计的理论是根植于西方现代企业发展中的,我国企业在引入管理会计后要立足于企业的实际情况,根据我国企业的发展特点和趋势,不断进行研究和调整。在管理会计体系的建立过程中,不断寻找成功案例和经验,形成符合中国企业实际的理论体系。当前,管理会计是否能够在我国企业中得到实践和应用,主要在于将实践中的经验进行归纳、总结,并逐步推广。(三)强化企业领导者的管理会计意识。在电力企业,,传统模式下企业只是重视报税、做账,仅仅关注会计的记录功能,却对会计的管理忽略了,没有想到管理会计的重要性,没有意识到管理会计也可以给企业的生产经营创造更大的价值。现在,由于管理会计的出现,企业需要精细化管理企业,更加强调生产价值、人力资本的价值及财务价值等。在电力企业领导要审时度势,自己的管理理念一定要跟上时代,认识到管理会计在电力公司推行的重要性。一方面,要从自身做起,学习管理会计的相关专业理论,另一方面,鼓励推广开展管理会计活动,在企业生产中实施管理会计。(四)提高企业会计电算化水平。当今计算机技术发展飞速,新的技术为企业发展带来了便利。企业在发展时,应不断提高管理会计的电算化水平,在进行经营决策时,利用管理会计电算化,迅速为企业产生多种可能性的方案。同时,利用计算机信息技术,可以迅速处理大批量的信息数据,能够更加快速的对各种经济因素、数据进行分析,准确的对企业运行过程进行模仿,以避免大量人力、物力的消耗。

总之,在电力企业管理会计的应用,不仅是时代的发展趋势,而且可以促进企业的全面发展。当前由于我国的电力企业处于越来越激烈的竞争环境下,所以只有加大企业在管理会计的应用,才会提升电力企业管理效率和经营效率,增加企业综合竞争力,适应当前市场的发展,电力企业才会发挥更加发挥企业的优势,为人民更好地服务,服务社会。

电力管理论文例2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是凝聚企业内部力量与外部竞争力的重要驱动力。在企业中应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工作氛围。但是在很多企业中,存在企业员工企业文化意识淡薄现象,没有科学认识和把握企业文化的重要性,久而久之,形成一种没有文化积淀的空洞内在管理模式,也导致了员工在营销过程中的散漫无为。

1.2营销管理制度存在不足

很多企业的规章制度都是用来限制员工自由和处事方式的,缺乏人性化的灵活性考虑,所有事情都是用制度的条条框框来衡量,久而久之就会造就员工的逆反心理和专制度漏洞的心态,这不利于企业的整体发展。特别是营销管理,其工作性质决定了管理制度必须具备灵活性,在这个过程中,就能明显发现企业管理制度中的不足,因此,企业要发展,必须要健全完善营销管理制度。

1.3团队合作能力差

个人好表现思想严重,缺乏团队合作意识。销售注重的是业绩,因此,很多员工只注重个人销售业绩,缺乏团队合作意识以及团队间的交流、讨论、协调、合作能力。毕竟个人的能力有限,集体合作的智慧和能力可以开启更多无限的可能,包括创新的思想、先进的技能,都需要通过相互间的交流获得,这是智慧的碰撞成果。因此,只注重彰显个人能力和个人业绩的行为,很有局限性,不利于员工和企业的发展。

1.4营销技巧欠缺

企业营销的现状是过分强调销售额和销售业绩,而忽略了对员工的培训教育,包括企业营销技巧的培训、交流等。销售技巧是促进销售成果的重要手段。很多员工在销售过程中,对新设备、新技术缺乏全面的掌握,以至于在销售过程中出现纰漏,既不了解客户的需求,也不能及时将自己产品的优势简洁地表达清楚,甚至不注重谈话技巧和语言方式,缺乏严密的销售技巧。

1.5对市场分析不清楚,产品定位不明确

对市场分析不清楚,产品定位不明确会直接导致销售业绩下降。市场的分析不准确,对导致销售的盲目性,毫无针对性,对于产品的功能作用、用户需求等等缺乏准确的定位分析,导致销售过程中存在虚假夸大现象,这必然会影响企业的长期发展。

2科学构建电力企业营销管理策略

2.1营造良好的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可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向心力,激励员工开拓创新、建功立业的斗志。企业文化的构建是通过不断的实践,把逐渐形成的企业特色价值观、经营准则、经营作风、企业精神、道德规范和发展目标等进行总结,并为全体员工所认同和遵守,从而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的精髓,企业文化所营造的是一种精神层面的价值观。

2.2健全管理制度

管理制度是保障企业正常有序运行的重要手段,健全完善营销管理制度是企业发展壮大的重要内容。在企业中,过于严苛或松散的管理制度都会引发员工的不满情绪,当员工不断埋怨管理制度的同时,必须会影响工作干劲和销售业绩。因此,只有科学合理、人性化的管理制度才能更加激发员工的企业归属感,企业营销的关键在于人,即员工,只有当员工真正从自我意识中认同了企业的管理制度,才能使工作更加有干劲,充满激情。比如积极了解员工的生活情况和工作难度,采用人性化的管理方式,借助工会等帮助解决,这样可以极大程度地提升员工的企业归属感,让员工更加热枕的态度工作。

2.3强化团队协作能力

团队协作是为了充分凝聚每个人身上的优点,通过讨论、交流发挥共同的作用力。强化团队协作能力,需明确责任分工,不计较个人得失和短期成效,以团队利益为先,共同提高销售业绩。同时也存在着部门之间的协作发展,电力营销不仅仅是销售部门的事情,还需要技术部门、售后服务部门的协同作用,实现部门间的及时联动,能有效保障电力企业的急速发展。

2.4强化营销技巧

营销技巧是对客户心理、产品专业知识、表达能力以及沟通能力等的掌控运用。销售的核心在于沟通,在于如何通过语言迅速找到客户的兴趣爱好和产品需求,并有针对性地解答客户问题,且对产品推广概念要清晰,不能模糊,让客户产生怀疑心理,条例清晰地介绍最新电力设备和电力技术,根据电力市场发展动态、准确分析、适时灵活调整营销策略,进而开拓更大的营销市场。同时,加大媒体宣传力度、借助互联网等方式的宣传也能很好地提前树立其企业形象。

电力管理论文例3

第一,从电力产品特性来看,它虽然不是有形实物,却客观存在着电力发、输、配、售这一从产品生产点到消费点的传输过程,而且,同样存在着要以高效率、低成本运输的要求。同时也应注意到电力在客观上存在发、输、配、售同时完成的特点,与实物商品流通有着显著的区别。

第二,“电力物流”概念应该对电力供应链流程的各个环节发生作用:对发电方实行竞价上网,降低发电成本;在输、配电过程中通过加强电力市场建设、实现全国联网,提高资源优化配置水平;在售电方则是提高服务水平,加强电力市场营销,开拓电力市场,增强与其他能源替代品的竞争能力。

第三,“电力物流”概念应该对供应链的各个环节之间的衔接发生作用,从而最终降低整个流程的成本。从电力企业历更沿革看,原国家电力公司作为自然垄断企业,集发、输、配、售于一体,缺乏自身降低成本的动力,打破这一垄断流程,在各环节引入竞争,无疑将有利于降低成本,提高服务水平。但是,也必须看到,随着独立市场主体的增多,大家的目光也更多地集中在了自身环节。引入一个概念,其实是引入一种思维方式。

其实,厂网分开的实施已经对“电力物流”概念提出了切实的要求。电力体制改革的深化,包括已经完成的厂网分开,即将开展的主辅分离,以及今后可能的输配分离,其实质就是“以满足用户电力需求为目的,对电力从发电厂到终端用户的高效率、低成本流动而进行的计划、实施和控制过程”。

国家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也为此创造了条件。以成立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为标志,国家政府职能中公共管理职能与国有资产管理职能得到分离,明确了国有资产出资代表,理顺了国有资产管理体系。这样一种调整,为进一步深化电力体制改革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从某种程度来说,有助于电力流程中各环节的相互协作与配合,这种协作与配合也就是“电力物流”概念的具体体现。

2、电力企业物流供应链特点

首先,电力企业是一个较为特殊的行业。这一行业的主要产品是能源产品,也就是电能,是全社会的吃穿住行和人们生活需要的公用产品。从物流供应链角度上来讲,按照产品生产销售供应链的这一条主线,电力企业供应链大致可以分为发电、输电、配电和电能销售等几个环节。其中发电主要任务进行电能产品的生产,这一环节的主要企业就是发电厂;输电可以理解为与普通行业中的产品运输相对应,其任务是将电能产品从一个大的枢纽送往另一个枢纽,输电网可以看作是运输电能产品的“高速公路”,与这一环节打交道部门和企业有调度中心,电力公司的变电网络设施维护部门;配电是电能产品的配送,主要任务是将电能产品输送到最终的用户,相关部门主要是供电局负责配电网络的运行与安全的部门等;电能销售则包括电能的批发和零售,主要完成最终实现电力产品价值的工作,相关部门是电力公司的营销部等。

由于电能己经成为人们日常生产和生活中消耗的主要能源,不论城市或农村,不论生产或生活,不论信息传递或网络联系,家庭生活都离不开电,是一种对社会是全方位的覆盖。一个国家电气化水平越高,电力在全社会作用越大。使得电力工业成为关系到国计民生方方面面的基础行业,安全稳定成为该行业的重中之重。

其次,电力企业特点是它的产品不能储存,发电量超过需要量会形成浪费,发电量不足,会影响生产和生活的需要,更重要的是如果系统供需不对称,则会进一步影响电能产品质量乃至整个系统的安全运行,正是由于这个原因使电力企业成为最旱实现产品零库存的行业,成为最旱实践这一先进生产力年的时间者。然而,社会对电量的需要是一个不定量,它会随着地区、时间、季节、气候、人们生活等方面的变化而变化。这种不能储备,需要量又是瞬息万变的行业就要求对供给和需求要有精确的掌握,以便及时进行调整和控制,才能够保证整个行业的稳定运行。电能的这些特点要求电力企业必须做好物流管理,特别是在电力体制改革后,更需要高效率的物流管理来提高行业效益,降低行业成本,减少资源的浪费。

毋庸置疑,电力企业供应链管理一直是需求拉动型的,供应链上各个环节控制的自动化程度对比其他行业而言是最为先进的。从技术上,电力系统中的能量管理系统的专有系统是保证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系统,而从物流供应链角度来说,这些专门的系统的主要功能就是进行信息的传递和供应链的控制;从机构上,调度中心成为实时控制产品需求与生产的平衡的核心部门。

3、电力企业物流管理存在的问题

1、物流意识淡薄,物流人才匮乏

电力企业物流专业人才的匮乏在一定程度上和目前社会普遍对物流行业不重视有关系外,其根本原因是电力企业对物流“第三利润源泉”的效益潜力认识不足,对电力企业物流重视不够,存在偏见。没有把企业物流视作优化生产过程、强化市场经营的关键,发展企业物流缺乏现代物流理念。正是因为高层管理决策人员不重视,电力企业物流从业人员无论从人员结构、知识水平、业务能力、综合素质等方面均低于整个电力企业的相应平均水平,造成物流队伍专业人才严重缺乏。

2、企业物流组织结构不合理,物流的专业化管理程度不高,物流功能作用未得到充分发挥

传统的物流模式,使得企业内部拥有的各自仓库和各自运输等物流设施为数不少,但利用率低,成本支出高,物流功能的具体承担部门和管理部门都采用分散的组织结构形式,即分别由企业的产、供、销、运等部门各自承担和管理,没有专门的物流管理组织。由于部门之间缺少相互协调,造成企业物流管理紊乱、物料流向不合理、重复搬运等问题,浪费严重,效率低下,企业物流系统无法实施全面集中的管理,产生不出系统效应。因此,企业物流资源的合理利用,无论在认识方面,还是在组织框架、运作等方式方面,都不能适应电力企业改革和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

3、物流服务信息化程度低,物流控制手段落后,物流信息反馈缺乏及时性、准确性、全面性

物流的特征决定了物流与信息流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可以说实现物流管理现代化的前提条件是管理信息化。目前许多电力企业建立的信息系统尚处于初步的、业务型的、分散的计算机管理阶段,网络功能不强,信息管理层次多,管理系统不一致,造成信息交流不畅,资源不能共享,不能保证信息的及时性准确性和灵活性。这种“滞后的”物流控制现状,往往使企业对环境变化反映“迟钝”,企业的物流系统功能不能正常发挥。

4、电力企业物流成本核算体制不健全导致物流成本居高不下,生产浪费严重

由于电力企业有其独特性,即电网运行安全生产责任重大,电力企业看重社会效益更甚于经济效益。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电网物流企业对生产成本重视不够,造成唯社会效益的观点。面临电网改革,电力企业的逐步市场化必须迫使电网企业在关注社会效益的同时也必须兼顾经济效益。

4、电力企业物流管理的对策

构建现代物流管理体系可从改革电力企业物流管理、建立和完善物流成本管理体系、加快建立信息化平台、建立物流配送规划等几个方面着手。

1、改革电力物流管理,实现电力企业物流规模化

目前电力企业的物流管理大都由分散在不同的职能部门进行管理,物流围绕着财务、运作、营销三个基本职能展开,主要的物流活动如运输、库存、订单等分别由三个部门分管。由于三个职能部门的活动目标与物流管理的目标不尽相同,导致物流活动不能连续进行,使得电力企业的采购、生产销售成本、物流信息等方面与生产的一致性要求存有较大差距。加之电力企业一直处于垄断经营状态,客户服务意识淡薄,企业的竞争力差。因此,电力企业的物流管理应彻底改变传统的分散营销模式,而代之以用系统整合的思想,运用供应链管理理论将电力企业中涉及物流活动的部门加以整合,实现电力企业物流管理组织优化,提高整体竞争力。

电力企业物流流程的重组使得按照过程管理的方法整合电力企业物流组织系统成为可能。由此,按照电力企业的物流活动要求、物流组织所能够提供的服务以及电力企业外部环境的变化,通过物流组织的加工实现物流活动价值的增值,从而实现为客户提供满意物流服务的目的。其本质意义是通过物流业务的跨部门整合,通过团队合作、资源共享,达到电力企业内物流及相关职能及利益的整合,实现服务客户的组织目标。

2、建立和完善物流成本管理体系

由于目前电力企业物流管理主体,没有独立的物流成本核算系统,这就很难把握和评价物流管理状态,更谈不上对物流合理化管理的要求。

计算物流成本的目的不单是了解和分析成本构成,更重要的是把物流成本视作资源而能加以控制和运用。为了有效降低物流成本并进而达到控制和运用物流成本的目的,有必要建立以物流活动的整体为对象,按物流功能计算物流成本的财务会计方法。这里构成物流成本的财务数据是可以共同使用的基本财务数据。因此,建立物流成本管理体系既是控制库存,又是促进库存周转,从而达到降低物流成本的有效途径。

3、加快建立信息化平台

物流的信息化是电力企业物流组织系统整合的支撑技术。物流信息系统是以计算机和网络通讯设施为基础、以系统思想为主导建立起来的为了进行物流计划、操作和控制而提供相关信息及为业务人员提供操作便利的人员、设备和过程相互作用的结构体。物流信息化赋予物流组织新型的生产要素——信息,能够有效地把各种零散数据变为商业智慧,大大提高了物流组织的业务预测和管理能力,通过“点、线、面”的立体式综合管理,实现物流组织内部一体化和外部供应链的统一管理。从而有效地为物流组织解决单点管理和网络化业务之间的矛盾,成本和客户服务质量之间的矛盾,有限的静态资源和动态市场之间的矛盾,现在和未来预测之间的矛盾。因此,在电力企业物流组织系统整合过程中,物流的信息化是一项重要工作。物流管理的核心就是物流信息的管理。现代物流区别于传统物流的关键在于信息化和网络化。物流信息系统的建设决定信息传递效率,而信息传递效率直接影响物流中心的服务水平,物流中心的服务水平又决定了企业的竞争优势。

需要强调的是,信息化建设必须与业务流程优化结合在一起才能产生良好效果。即业务流程的梳理是为提高管理的整体有效性,而信息化提高的是效率,只有当有效性和效率两者同时提高,企业管理才真正上台阶,企业才能持续发展。

4、建立自营与外包相结合的物流运作模式

伴随着电力企业的深入改革,主业辅业分离是大趋势。作为物资供应的辅助部门在以后的改革中极有可能从电力企业中脱离出去。那么针对电力企业的物流业务的开展应该选择自营与外包相结合的物流运作模式。因为,对于国内第三方物流市场尚不成熟,操作及标准和制度还不够规范,第三方物流企业的规模还非常有限情况下,从企业实际出发,实行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的电力企业本身内部物流系统相当庞大。同时,利用物流合作伙伴可以获得战略上和操作上的优势,其中包括:减少资本投入,降低成本;有利于提高客户服务质量;使企业获得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减少风险和不确定因素;获取信息能力提高,有利于经营规划等等。所以,选择内部自营与外包相结合的物流经营战略是电力企业物流管理的最佳选择。

5、加强对物流人才的培养

通过分析世界物流前l0强,发现非资产型物流公司的盈利能力显然强于资产型物流公司,而且具有竞争力的业务核心是物流管理。必须高度重视物流方案设计,在服务操作上严格执行统一的标准,坚持严格的质量管理,以信息技术和信息网络贯穿物流整个服务过程。由于我国实践经验不足,人才的培养就更显重要。归根结底,人的因素是第一位的,只有在物流从业人员的素质提高的基础上,才有可能不断增强竞争力,不断学习与应用先进技术、方法,发展出适合电力企业的物流管理模式。

要在实践上建立一套完备的现代物流管理体系决不是一件非常简单的事情。它不仅仅需要在资金人力方面做大规模的投入,而且不同的企业在管理一个复杂多变的系统方面,还必须拥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专用人才。要使物流在国民经济中发挥巨大的作用,关键在于离不开具有高度的物流专业知识和管理经验的物流管理人才和从业人员。因此,亟需把培养这方面的人才工作提到企业的发展的重要日程上来。

我国现有电业企业人力资源庞大,但整体管理和科技技术素质有待提高。我国现有的人力资源机构复杂庞大,建设物流管理队伍可从两个方面考虑,即培养原有人员和招纳专业管理人才,两者都不可或缺。原有人才对于现有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条件熟悉,他们在物流管理的现代化过程中建构适合实际具体情况的管理体系起着重要的作用;专业管理人才是一支新生的队伍,他们吸收借鉴前人和西方的经验和先进管理思想。传统物流管理主体的新管理理念需要有这支新活力的注入。

监督机制是维系正常的生产秩序和工作秩序的保证,是约束个人行为的规范,也是对权力滥施的一种制约,“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大到国家小到企业都不能没有监督机制,虽然它们各自的表现形式不同,但经验表明,没有监督的权力和抵触监督的行为出现问题是意料之中的事。要想取得进一步的发展,使得电力企业的物流管理能够为企业的发展带来切实的经济效益,建立一套完整的管理监督机制是非常必要的。加强监督,完善管理,是企业健康发展的基本保证。

六、参考文献

1、杨海贤,李新威.电力企业提升供应链管理战略.电企管理纵横[J],2005(3)。

2、张红岩,张长宇.我国电力企业的物流管理组织优化.中国物流与采购[J],2002,(22)。

3、宋耀华,侯汉平.论现代物流和传统物流.北京交通大学学报[J],2004,(3)。

4、贾静茹,黄国青.物流变革及现代物流信息系统.武汉工业学院学报[J],2005,(2)。

5、孙大斌.供应链管理思想在电力工业中的运用探索.企业经济[J],2004,(2)。

6、马士华.供应链管理[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

7、张红岩,宋健坤.电力行业供应链的现状与发展趋势.市场与电脑[J],2003,(1)。

8、杨海贤,李新威.电力企业提升供应链管理战略.电力管理纵横[J],2005(3)。

电力管理论文例4

2电力基建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电力基建工程的施工管理力度不够

目前,电力基建工程建设在各个地方大力开展,但是电力基建工程在管理上仍存在着较多的不足,主要体现在技术和安全两个方面。电力基建工程施工由于没有严格的法律规范和制度,没有明确的安全责任体制,现场监督也不到位,所以存在一些安全隐患,导致很多问题没法从根本上解决。

2.2电力基建工程管理人员缺乏管理素质

电力基建工程的施工企业安全管理存在管理不到位等问题。电力基建工程管理制度的不科学和不完善,导致有些管理人员作风不正。较多单位的安全措施没有根据不同岗位的实际需求来制定,而且还发生违纪违规等现象,与国家标准相差甚远。管理水平影响着工程质量的好坏,电力基建工程的管理人员有很多缺乏管理素质,与工作岗位不相符,会对施工质量有所影响。

2.3电力基建工程管理责任制度没有落实到位

电力基建工程管理中,管理人员普遍素质不佳。有些人员对法律规范不够了解,相关工程的管理人员不具备责任心,也不具备实际管理经验,不大清楚自己的管理职责,导致施工不顺利。

2.4电力基建工程管理的应急工作需进一步细化

由于一些企业的应急措施没有细化,导致存在问题时不能及时将问题处理到位。电力基建工程管理人员不具备防范意识,不了解应急措施,导致发生突发事件时,工程无法顺利进行。

3加强供电企业电力基建工程管理的对策

3.1落实供电企业电力基建工程安全管理规定

电力基建工程建设的施工单位要用负责的态度处理安全质量问题,将国家的安全管理规定落实到位,完善施工安全管理体系和监督体系,使整个电力基建工程建设有条不紊地推进。

3.2加强供电企业电力基建工程施工企业管理

电力基建工程建设的施工单位在施工方面必须符合质量的要求,无论设计还是施工,都要严格按照要求进行。电力基建工程建设必须杜绝无证企业,要对施工企业进行严格检查。

3.3强化供电企业电力基建工程施工现场管理

为了树立良好的施工作风,建立一个文明、舒适的施工环境,电力基建工程施工单位要确保员工的健康状况,保障施工安全质量。施工现场管理要分区进行责任管理,道路交通、消防和材料管理等,都应该实现专人管理,每个区域实行责任制分工,使施工现场的管理制度得到强化。电力基建工程要从人员上一一把关,在施工前和施工后都需要进行检查。对新上岗的员工还要进行教育、培训和监督等,严格审定基建管理人员资质。

3.4安全施工,预防为主

电力基建工程管理除了要保证安全施工,还要预防事故的发生,从而确保生产力。电力基建工程建设过程中,要采取一些防范措施,从而更好地控制整个电力基建工程。如果在电力基建工程建设中遇到突发状况,应及时采取措施,消除安全隐患。3.5确保电企业电力基建工程安全资料的真实性在电力基建工程建设动工前需对施工单位、管理人员进行审核,以确保其安全资料的真实性。现如今,施工单位存在很多假资料、代签字等现象,这都是严重违规的,资料的审核不能用复印件代替,需要原件。对于施工方违章操作所造成的事故或人身伤害,需要有责任地鉴定。所以,资料真实有效,能够对违规工人、企业起到很好的限制作用。

电力管理论文例5

1引言

农村电力体制改革的主要目标是促进发展。农村电力改革必须结合本国国情,结合农村电力的发展状况进行。由于我国的国情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农民将继续占人口的大多数,东西部差距和城乡经济差距很大。减少农村人口,实现全国范围的工业化、城市化要经历漫长的发展过程,农村、农业和农民问题将是长期影响我国经济发展的全局性、战略性问题。因此,关系农村经济先行工业的农村电力,管理体制改革方案制定与实施必须深思熟虑、统筹兼顾。改革路径和有关问题处理一定要积极稳妥。

2改革建议方案

根据国际上农电体制改革经验和我国农电体制改革实践,不同发展阶段的农村电力市场,改革的着眼点和目标不同。对于成熟的农村电力市场,改革的焦点是降低电价;改革的首要目标是:降低电价,提高效率,为客户提供更多的选择,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而农村电网的扩建和升级,吸引投资成为改革的次要目标。对于发展中的电力市场,改革的焦点是建设改造坚强的农村电网;改革的首要目标是:吸引电力投资,建设充足的发电容量,基础设施扩建和升级,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而降低电价,提高效率和为客户提供更多的选择则成为改革的次要目标。因此,我国农电体制改革方案应根据发展中农村电力市场制定。

我国农村电力管理体改革方案的总体目标:按一县一公司原则,根据地方经济和电力发展水平分别不同性质的农电企业[1]。对经济和电力比较发达地区的农电企业,改制成由省电力公司控股的有限责任红司或股份有限公司;对经济和电力发展一般地区的农电企业改制成由省电力公司或电力行业协会进行行业指导的农电合作社:对少数经济比较的落后地区和目前无电区域的农电事业,将原有农电企业改制或新组建由省电力公司代管的国有全资农电企业。发挥农电有限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优势,广泛吸引农电投资,促进农村电气化;对农电合作社,主要依靠营业区内农村用电户自主投资、自主经营、自我发展,国家辅助给予贷款、税收等方面的优惠;对国有全资农电企业,由国家从农电基金或国债中拨出专项资金进行投资,并大力开发小水电,消灭无电人口,实施电力普遍服务,给经济欠发达地区产生造血机制,逐步走上农村电力的自我发展轨道。

改革方案建议主要包括:

(1)实行政企分开,将原由各省电力工业局和省水利水电厅承担的管电行政管理职能移交给各省经济综合管理部门。各省经济综合管理部门作为各省电力工业的政府管理部门,依法履行政府管电职能,对全省发电和供电实行宏观调控,并对电力企业实行行业管理,国家电监会依法对农村电力实行投资、电价等的监管。

(2)组建省电力公司,负责对各省电网统一规划、统一管理。省电力公司按照《公司法》的规范要求进行公司制改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实行企业化运营和管理[2]。省电力公司接受省政府的指导与监督,接受电监会的监管并执行省经贸委的生产计划和电力分配计划。

(3)各县(市)经济综合管理部门行使政府管电职能,按经济发展水平和农村电力发展水平分别组建县(市)农电有限责任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农电合作社和国有全资农电企业,原则上一县一公司(企业实体)。对边远山村以及少数因当地小水电丰富,开发建设小水电自供区,由省电力公司代管。并积极鼓励农电公司或农电合作社对小水电自供区进行投资参、控股,条件成熟进行合并,实现一县一公司。各农电企业独立核算的企业,行使企业经营电网职能。

(4)实行主辅分离,将原来农电企业的所有多经产业从农电公司中剥离。学校、医院等成建制地移交社会教育、卫生主管部门,实行属地化管理;其他产业的企业,明晰产权,按现代企业制度组建有限责任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其中的国有资产无偿划转由地方国有资产经营管理公司经营收益。

3改革路径建议

体制改革分渐进式的改革与激进式改革两种模式。渐进式的改革与激进式改革的区别不仅仅是一个速度的问题,即不是一个分步走、逐步展开还是一步走、总体推进的问题。两者更为本质的区别在于,渐进式改革是增量改革,即通过增量改革来发展新体制,逐步改革整个体制结构:激进式改革是直接进行存量改革,并以此来促进新体制增量的成长。由于我国农村电力的市场总量、技术水平和网架结构等综合素质薄弱,所以我国农村电力管理要求体制改革应当采取渐进式的改革模式。按照政企分开,最终成为具有“四自”功能的独立供电公司的要求,积极推进农电体制改革[3]。在建立适应市场要求的内部经营机制的同时,要根据区域电力市场的条件、获取外部资源的能力和内部资源等因素,按市场要求确立并不断调整企业的发展战略和经营策略,全力避免城乡用电同价后电力行业出现全行业亏损局面。

当前农电体制改革重点在乡镇农电管理体制的改革。在乡电管站归并供电所过程中,要按事、权、责统一的原则和降低管理成本的要求设置机构;按销售收入与可变成本比例,控制用人总量:调整人力资源结构和用人方式,有效地控制人工成本:在资产和财务清理、转移中,杜绝资产流失。城乡用电同网同价既是此次重大变革的出发点,又是落脚点。城乡同价不是简单拿现有农村电价和城市电价综合完事,而是在通过“两改”有效地降低成本的基础上的同价。因此,要认真抓好农电体制改革和农网改造,调整资产结构和用人结构,在供电增长率逐步提高的基础上,有效地降低不变成本和可变成本,准确测算销售收入、成本、利润等各项经营指标,积极试点,审慎实施。要改革农村电力管理体制,首先要改变现在的农村电力管理组织结构。要彻底改变现在的由农村供电企业、乡镇电管站、村委会管电或村电工管电层层夏售、层层加价的体制,明确建立有独立法人地位的农村供电商,负责农村的规划、建设和经营;其次,要加大农村电网与改造力度,改善电网布局,提高科技含量,降低线损,为用户提供低廉电价、高质量的电能;第三,要改变现行的电价形成机制,改善电价结构;四是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农村电力市场营销体系,在农村电力营销管理上,全面推行“五统一”“三公开”和“四到户”,按市场规律办事,杜绝“人情电、权利电、关系电”。

4结束语

农电体制模式的研究尚无定论,要建立一个比较适合我国农村电力实际的管理体制,是一项难度很高的创新工作。我们只有在不断的探索与实践中摸索、总结,才能形成一套适合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实际的农电管理体制模式,为我国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推进农村电气化建设而努力。

参考文献

电力管理论文例6

我国部分电力企业在信息管理方面缺乏完善和科学的制度,进而给企业造成诸多不必要的损失。尤其是个别企业对信息资料没有严格的管理,进而使资料信息外泄,这就给企业埋下了重大隐患。企业信息管理对企业存亡有决定性作用,而企业没有健全的信息管理制度,则不会达到企业信息管理的目的。

2解决电力企业信息管理问题的对策

2.1提高企业人员的信息管理意识

提高企业领导的信息管理意识是做好电力企业信息管理工作的保障和前提条件,因而,企业的信息管理应该引起企业领导的高度重视。首先,将信息管理工作增设到议事日程中,进而促进信息管理工作的开展;其次,电力企业设立信息管理工作的管理部门和监督部门,以便相关人员及时发现信息管理的不足和解决问题。针对以上两种措施的实施,可以提高企业领导和员工的信息管理意识,也可以促进信息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2.2提高企业员工的业务素质

首先,加强对企业信息管理者的业务培训,实现信息管理者对计算机技术和信息管理技术的更多掌握和更好应用;其次,对信息管理者进行定期培训,不仅促进信息管理者及时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发展的新层次、新高度,而且可以提高信息管理者对信息管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进而促使信息管理者的操作更加规范化,减少信息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安全隐患[3]。

2.3加强企业的信息管理队伍建设

首先,电力企业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加强人才培训,可以采取在企业内部培训和与区域内高等院校建立合作关系进行培训两种方式;其次,加强企业间信息技术的交流与合作,利用有效平台实现各个电力企业间的交流,进而使企业间实现发挥知识和资源互补的作用;再次,采取社会招聘的方式,积极引进高技术、高水平的人才;最后,采取校园招聘的方式,选择一批优秀毕业生,并对其进行培训,从而加强电力企业信息管理队伍的建设。

2.4建立和完善信息管理制度

建立和完善信息管理制度是电力企业做好信息管理工作的基础和前提,所以电力企业制定规章制度时,首先要考虑周全,制度制度要涉及到方方面面;其次要依据信息化管理工作的要求;最后结合电力企业自身实际,从而可以促使信息管理制度充分发挥指导的作用[4]。

2.5积极进行网络基础设施建设

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是电力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前提条件,所以,电力企业要充分利用有利的条件和资源,争取政府的大力支持,进而加大企业信息化管理的投入成本,从而为电力企业搭建一个良好的信息管理平台,促进电力企业顺利开展信息管理工作。

电力管理论文例7

2.优化电力企业物业管理的对策

2.1早期全面介入,强化物业建设质量

只有具备高品质的物业,才能提高物业管理的水平。这就需要物业公司尽早的介入,作为物业管理企业来说,应当考虑从后期物业管理的角度出发,综合考虑业主、开放商等各方面的利益,将物业管理各个细节延伸到开发建设的各个环节,提出行之有效的规划、设计建议,为物业后期管理提供便利。

2.2加强电力企业内部管理,强化服务意识

为了提高物业管理的服务质量,首先就需要从物业管理企业的内部出发,逐渐的转变员工的服务意识,并加强对其专业技能以及理论知识的培养,执行竞争上岗制度,合理安排物业管理的程序。具体的措施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引进优秀的物业管理高层人才,充分发挥其在物业管理中的领导才能。

(2)加强对物业管理企业员工的培训,包括专业管理以及相关方面的知识,定期进行考核,采用评比等手段,提升员工自身的综合素质;

(3)加强物业管理企业的内部管理制度,建立良好的企业文化,增强企业的凝聚力,使全体员工树立高质量的服务意识,提高物业管理整体的服务质量。

2.3规范物业管理自身的行为

为了规范物业管理自身的行为,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物业管理工作本身存在程序复杂、项目众多、环节繁杂等特点,需要加强对物业的日常管理,强化管理岗位,突出工作程序,优化物业管理的中心环节。

(2)完善物业管理相关的法律法规,有效的约束物业管理的行为。物业管理企业也需要引进质量体系,制定质量监督手册,运用国际通用的准则,规范物业招投标、管理服务方案制定、接管验收、入伙管理、职工回访、有偿服务、退伙管理等所有过程的控制要求,来逐步完善其质量管理体系。

(3)物业管理企业需要加强对企业员工的沟通,关系员工的工作与生活,和谐企业与员工之间的关系。另外,要建立科学的奖罚制度,激励员工,充分挖掘员工的潜力,积极听取员工的建议。

电力管理论文例8

用户的控制和鉴别主要通过对外部安全系统的保护控制,对系统进行实名制数据信息识别,保存系统预设的用户基本信息,对系统访问采取信息身份识别技术,保证电力营销数据库系统的安全访问。

(2)数据库数据的存储控制和审核

对访问通过的用户进行数据库监督处理,当用户进行数据库信息读取、存储和删除操作时,系统对用户的身份进行重复检查,经过二次合适,提高用户使用数据库的安全性,保证系统因用户变更造成数据信息被泄露。系统对数据库的操作进行多次的复审,是保证数据库信息的使用合法性,对用户级别进行相关设定,保证信息访问权限的控制,保证对数据库中较为机密的数据进行身份核实,保证电力资源营销文件的保密程度,对用户操作进行时间和信息系统步骤的控制,从而找寻合理的数据操作方法。

(3)数据库的加密保护方法

数据库一般采取密码访问的方式对用户进行基本信息核实,一旦发现有错误的访问的操作过程系统将会采取启动防护保护,但由于基本的密码保护极容易被用户所破解,因此,系统对用户采取无法被检索的自编程序的数据加密方法,保证系统用户的独立唯一性,保证破解的难度,提高安全保护等级。通过视图识别的方法对用户数据进行存储,当系统识别时自动调取数据信息,核对相关数据,保证用户安全。

二、电力营销系统的数据库备份保护

数据库主要是存储相关较为重要的数据信息,当系统安全受到侵害时,无法保证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转。通过对数据存储设备的备份保护,提高数据信息的存储和保护情况。对于产生灾难性数据丢失问题时,提高电力数据库的数据恢复工作,提高电力系统的安全管理,从而降低我国电力资源的数据丢失,一旦发生数据丢失问题,对数据库的管理系统将自动切换到另外的一个控制管理系统中,保证系统数据库的正常运转,防止业务的中断。

三、电力营销系统的安全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电力系统的技术风险性

电力管理营销系统本身就是出于技术的发展阶段,不断的探索和解决问题促进电力系统的发展,但系统的发展需要实际操作的检验,在这个过程中会造成电力系统的不稳定因素产生,导致电力管理系统不能对电力系统的风险级别进行合理的预测。例如某些不法分子通过对电力系统的侵入,对电费资源进行更改或控制,造成电力资源系统的管理问题,造成电力管理的疏漏。

(2)电力系统违规操作或误操作的风险性

电力资源管理系统中往往会有个别人员,不管是电力工作人员还是社会人员,通过对电力技术的熟悉,对电力系统进行风险性的牟利,通过修改电字等方法更改电费,从中谋取电能的利益。电力管理人员和电力操作人员由于工作不认真造成工作上的失误,影响电价的合理统计和控制,造成电费的数据汇总错误。对于人为的这种电能经济费用的风险控制问题,要对数据库进行合理的管理,提高电力系统的监管,降低我国电力系统的相关损失。

(3)电力系统操作问题产生的风险

由于电力数据库工作人员对数据信息进行不合理操作,导致数据信息的盗取和利用造成电力数据信息的泄露,造成电力系统的管理风险。由于黑客等用户的非法入侵造成系统中软、硬件的损坏和丢失,无法对电力系统进行合理化管理。

四、加强我国电力营销的安全管理方法

(1)加强对电力系统管理中各个细致环节的分析

对每一个步骤进行合理实验处理,对调查处理的结果进行实际风险评估,对存在风险安全问题的现象进行技术防范和处理,组织学习对于电力系统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培训工作,提高电力营销管理系统的员工的实际技术操作管理水平,对各种可能出现的突发事件准备应急预案,提高实际处理风险问题的能力。

(2)改变电力企业自我安全管理模式

通过对电力营销管理系统的整体控制,保证电费信息数据的实际操作演练,提高抵抗风险性电力问题的能力,建立合理的网络数据库专业团队,对企业电力数据库进行日常性的维护,对应急问题进行合理的解决处理。

电力管理论文例9

1.2重编程,轻规划,轻分析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有其独特的发展规律,最开始的计算机被用于电力企业中,主要是处理简单的信息,是单项目系统,这种小型的计算机系统比较简单且功能单一。如果需要将多个不同的单项系统进行整合,并发挥其整体的优势时,就会让整个系统无法正常的运行,系统无法将各个单项进行很好的整合并协调好不同单项之间的关系。基于市场需求分析的电力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研究文/周小杰本文分析了电力管理信息系统开发中常见的一些问题,提出了电力需求预测管理系统的设计技术,重点体现在电力市场预测内容、电力市场预测方法、电力市场预测策略等等方面。

2电力需求预测管理系统的设计技术

2.1电力市场预测内容

2.1.1年度预测(1)年度电量预测。全社会口径、本企业口径、统调口径电量,各产业电量,行业分类电量等。(2)年度电力预测。最大用电负荷、年平均最大用电负荷、最小用电负荷、年代表峰谷差/负荷率/最小负荷率等)。(3)年负荷曲线预测。

2.1.2月度预测(1)月度参数的预测或结果获取。月最高温度、月平均最高温度、月最低温度、月平均最低气味和降水量的大小以及进行拉闸限电的情况等。(2)月度电力的预测。月最大的用电负荷、月平均最大的用电负荷、在工作日内平均最大的用电负荷、最小用电负荷、工作日最小用电负荷、月代表峰谷差/负荷率/最小负荷率等。

2.2电力市场预测方法电力负荷在不同的地区其发展规律也是不一样的。每一种预测的规律方式都是一个地区的发展规律。如果预测的方法越多,那么预测的选择性就会越大,也就会更加精确。软件有一个预测方法库,里面有大约50种预测的方法。在这些预测方法中,大部分都是被经常使用的预测方法,并且还加入了一些比较特别的预测方法,如灰色系统法、人工神经网络法等。

2.3电力市场预测策略综合预测模型的技术。对序列号进行预测,在进行预测之前可以选择多种不同的预测方式进行。其中用数字模型进行预测的方法是最合适的,在负载发展的过程中,其自然的规律不是简单的数字模型可以进行描述的,一般情况下,单一的预测模型不能够进行精准的预测。所以,之前的预测理论不够完善就是这个原因。

2.4预测决策技术预测还没有被确定之前,预测系统所预测的结果还没有满足预测的精准度需要的时候,这些都是预测工作者们最为重要的工作。系统为分析提供相应的决策并进行回答。系统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和对比进行预测,观察越策系统在数据变化的情况下是否能够进行稳定的预测,并且观察其精准度和虚拟预测准确度等指标,并通过模糊决策系统,得到预测模型的预测精度等级。

2.5预测过程控制技术预测结果的准确度与工作人员的工作经验有着非常直接的关系,因此,预测人员必须要不断的丰富自己的工作经验,并将其运用到系统中去,使其主观因素得到有效的发挥。系统还会将预测的过程进行输出,以让预测人员参考使用。

2.6预测过程的用户可控性包括(1)策略选择,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来选择预测方法。(2)分析参考,可以通过查阅各种数据和相关的历史数据,并进行统计分析,这样就能够很好的对预测方法进行选择。(3)预测期限,可以对隶属数据和预测结果的起止时间进行自由的设置。

电力管理论文例10

面对我国日益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如何正确认识风云变幻的市场,遵循市场经济的规律和规则,围绕企业的经营和管理,不断转变观念、解放思想,不断进行工作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是增强电力企业市场竞争力的必然要求。所以,从一定意义上说,创新是电力企业建设的永恒主题。

一.什么是电力营销及意义

所谓市场营销观念,就是企业在开展市场营销的过程中,在处理企业、顾客和社会这三者利益时所持的态度、思想和观念。从市场营销学来看,电力企业市场营销,应是有效利用电力企业的资源最大限度提供比其它竞争者更能满足用户需求的能源,使企业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因此,用电营销管理为供电企业带来革命性的突破。

电力企业市场营销的中心是实现电能的交换,最终完成电能使用价值,并获得利润。电力企业的经营目标及利润目标等能否实现,电力企业能否在竞争的市场上求得生存和发展,最终都要取决于电力消费者是否购买电能和增大电能的使用量。因此,电力企业的市场营销是以扩大市场销售量和增加市场客户为中心而展开打。它的核心是:电力企业必须面向市场、面向消费者,必须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并及时对营销策略做出正确的调整;电力企业要为消费者提供和各地电能和满意的各种服务;电力企业要用最少的投入、最快的速度将电能送达消费者手中;电力企业应该而且只能在消费者的满足之中实现自己的各项目标。

二.电力营销现状

电力销售同国内其他行业同样面临市场营销问题,其主要表现在:

1、营销体系不适应市场变化的要求。由于电力企业的特殊性,造成了不时以客户为中心、以效益为目标设立。现有的营销管理模式还不能对市场的变化及时做出反应,电力企业的营销机制尚未完善。

2、营销人员素质不高,营销意识不强。由于电力企业是属于国有企业,员工思想观念还未从旧的用电管理模式转一以市场营销模式上来,仍然抱着等客户上门的观念,造成了营销人员工作不主动,不积极。

3、对市场需求研究分析不够。目前,我国电力企业只重示安生生产,却未重视市场的分析。对客户的资料没有积累分析,仍然按照传统的方式供电,造成在客户用电高峰期出现电力供应不足等现象。同样还面临其他问题,如电价制度不适应市场经济,优质服务与有偿服务界限不清等,要解决这样问题,更好的促进电力企业的发展,就必要要实现营销改革和创新。

三.现代电力营销改革和创新

随着国家电力公司经营体制的转变,电力的发展必须从过去以供给导向为主,被动地填补供电缺口,转向以需求导向为主,主动开拓市场,促进电力资源优化配置。

1、市场观念的改革和创新

在电力走向市场后,电力由卖方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电力企业的出路在于改革,改革的中心在于转变市场营销观念,把电力生产和市场营销观念相结合,从组织上、经济上、技术上、人员素质上采取相应措施,完善电力市场营销机制,使电力市场长期稳定发展。没有用电客户,就没有电力市场。供电企业只能坚持优质服务和客户至上的原则,才能不断拓展市场。搞好电力营销管理,帮助用电客户获得成功,不仅能加强企业与用电客户的关系,而且能扩展客户的业务范围,电力消费量就增大,这就是我们的目的。在电力供应紧张的情况下,做到缺电不缺服务,从根本上改变服务理念和意识,加强用电需求侧的管理,建立通畅、高效、反映迅速,为广大客户接受的服务体系,以客户利益为第一需要,以优质、方便、规范、真诚的服务,向客户供应可靠的电力商品。建立适应市场经济需要的营销体系,应以市场为立足点,以高效、便民、提高电能的终端能源占有率为目标,引入能够适应市场经济需要,增强市场应变能力,改善服务质量,有助于经营效益化,有利于市场开拓和发展的新机制,不断拓展电力市场营销活动。

2、服务的改革和创新

电力消费者与供电部门是一种平等的互惠互利的关系,给客户优质和满意的服务是电力市场的要求,也是企业自身发展的内在需要。将管制用电改为推广用电,就是树立电力形象,吸引更多客户,向客户提供优质服务,拓展电力市场;将用电管理改为客户服务,树立起“优质服务+优质产品=必胜”的观念。建立功能齐全,服务设施先进,管理手段现代化的营业厅,为前来办理用电业务的客户提供温馨舒适的环境;客户新装、增容用电、变更用电坚持由供电营销服务中心“一口对外”,客户只进一个门,只对一个人,工作流程实现“内转外不转”,即简化报装手续,方便客户;使用电力过程中的服务。为客户提供电力使用过程中的服务包括:安全用电、节约用电、停电通知及事故处理等。在客户服务中心大厅要设立用电咨询系统,包括人员和电脑、宣传资料及宣传橱窗,使客户便捷地查到有关用电方面的信息。

电力市场关键是要积极开拓,促进消费。开拓电力市场,首先,转变思想,更新观念,树立市场经济观念、市场竞争观念、效益与效率观念、市场风险观念和市场服务观念。其次,制定规约,规范市场。再次,加强电力市场营销工作,加强市场调查研究和预测,增强市场应变能力,重视和加强电力需求侧管理。当前最关键的是开拓广阔的农村电力市场,特别要解决的是加快农村电网的建设和改造,改善农村供电条件,降低农村电价,这对减轻农民负担,提高农民电力消费水平、拉动内需是刻不容缓的任务。

3、营销理念的改革和创新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过程中,企业要抢占市场先机,不断占领市场、开拓市场,必然要使我们彻底放弃传统的思维观念和管理模式,通过学习与创新,带动工作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以市场为导向,以信息技术为平台,以打造高素质员工队伍为突破口,以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为基点,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使企业的经济效益最大化。就营销工作而言,随着电力企业全面走向市场,它在电力企业的经营和管理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有如企业经营管理的晴雨表,营销业绩直接影响着电力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所以,在实际工作中,抓好营销,就是抢占市场,掌握了市场,才能驾驭市场。要提高营销业绩,就必须摒弃“皇帝的女儿不愁嫁”的营销理念,通过不断的学习与创新,提高营销效能,即工作效率和能力。

4,人才创新

尽管营销创新的内容相当广泛,但关键是人才创新,没有人才创新,其它创新就是一句空话。21世纪的营销人才不再是经营型的营销专家,而应是知识型的营销通才。其具有以下一些重要特征:(1)强烈的社会责任感;(2)文化素养高;(3)富有创新精神和进取心;(4)科技通才与营销专才的完善结合;(5)知识应用能力很强等。营销创新能否在21世纪成为我国企业营销的主旋律,关键就取决于是否拥有一批这类知识型的营销人才。

四.结论

电力营销的质量关系到电力企业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决定着电力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只有电力企业不断的对电力营销进行改革和创新,建立一个能适应商业化运营、法制化管理、充满市场活力的营销体制和机制,才能最终占领市场。而电力营销改革与创新将是电力企业永恒的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