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并购效率论文模板(10篇)

时间:2023-03-29 09:26:55

并购效率论文

并购效率论文例1

 

一、引言

从2008年美国华尔街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到世界各国救市政策的陆续出台,两年之中,我国的上市公司也经历了一场严格的洗牌。要想在危机中生存并取得长远发展,并购重组已成为很多上市公司的制胜法宝。然而成本影响了并购的效率。虽然世界各地的上市公司都普遍采用委托-形式,但因所有制结构不同,中国上市公司的成本与国外上市公司的成本存在体制性差异。在中国,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的成本的表现形式因治理结构不同而有区别,不同的成本造成了两类公司不同的控制权收益,因而对并购效率的影响程度必然存在差异。

二、理论背景与研究假说

(一)成本学说

在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的情况下,经理人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而非所有人的利益最大化,这样就产生了成本。Jensen和Mecking(1976)提出将股东分为内外两种类型成本管理论文,内部股东拥有外部股东所没有的对公司经营的决策权,由于股权分散造成外部股东的“搭便车”行为和内部人的“道德风险”问题将影响公司绩效。考虑到成本的存在,他们提出,通过提高内部人的持股比例会形成“利益协同效应(alignment effect)”,降低成本,并使内外部股东的利益趋于一致,提高公司绩效[1]。

(二)并购理论学说

企业并购指在市场经济下,两个以上的企业根据法律所规定的程序,通过签定合约的形式合并为一个企业的行为。一直以来,并购都被视为企业迅速扩大规模、实现战略目标的有力工具之一期刊网。并购战略自其诞生之初就开始受到理论界的高度关注,在过去的三四十年里,世界各国经济和金融学家对公司并购重组进行了多视角的研究,其核心问题之一就是并购的效率,即并购创造价值的能力。

(三)成本与并购效率

国有上市公司的成本主要表现为内部人控制下监督约束软化引起的人在职消费等管理费用的提高;而民营上市公司最常用的控股形式为金字塔式,绝对控股股东、家族成员利用其资金和信息优势,通过关联交易等形式掏空上市公司,转移资产,侵害小股东的利益,其成本突出表现为通过关联交易等形式转移资产、剥削少数股东形成的冲突[2]。成本的存在对并购活动产生负面影响,降低了整合效率。

由此提出以下假设:并购活动中的成本显著降低了并购效率,但国有上市公司和民营上市公司的表现形式因成本差异而不同。

三、研究过程

(一) 样本选择及数据来源

本文以2001-2008年间的深沪两市上市公司并购事件作为研究对象,在保证样本一致性、客观性和代表性的前提下,按简单随机抽样原则并结合以下标准进行抽样:

(1)以控制权为代表的控制权必须发生转移。

(2)同一公司连续发生的并购活动的时间间隔必须至少大于一年。

(3)剔除上市日至并购宣告日少于150个交易日的样本,以及利用市场模型法计算的参数(β系数)不显著的样本。

(4)剔除终极控制人性质不详、无偿划拨、目标公司净资产小于零、关联企业间股权转让及含B股或H股的样本。

最终得到的样本数量为915个,其中国企样本629个(包括盈利国企413个、亏损国企216个)、民企样本286个。本文所用到的市场交易数据、上市公司财务数据以及股权转让等数据均来自于WIND资讯数据库,部分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中的分省统计年鉴。

(二) 主要变量及变量定义

1、并购效率

以并购后目标公司最近的季报业绩为研究起点,并购后当年年报业绩为第二时点成本管理论文,并购后1年(年报)为第三时点,购后两年(年报)为第四时点 [3],在考虑并购后效率时,选取的财务指标有以下2种:

(1)净资收益率(NROE):用以综合反应并购后所导致盈利能力的变化,它是上市公司最主要的财务指标,不会受到股权稀释对盈余指标一致性的影响;

(2)主营业务利润率(CROA):也主要反应并购后对企业盈利能力的影响,用这一指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净资产收益率被操纵作假的缺陷。

2、成本

国有上市公司存在所有者缺位及内部人控制问题,其成本的表现方式主要是由于缺乏监督约束机制而引起的人在职消费问题,表现为管理费用;对于民营企业来说,最常用的控股形式为金字塔式,这种控股结构下的成本已不是特权消费,而是剥削少数股东形成的冲突。作为企业的绝对控股股东,家族成员可以利用其资金和信息优势,通过关联交易,套用上市公司募集的资金,达到上市公司圈钱的目的,因而民营上市公司的成本更突出地表现为通过关联交易转移公司资产[4] 。对成本的所有变更及定义如表1所示。

表1 成本变量说明

 

变量

符号

定义

管理费用

M-costs

目标公司管理费用与销售收入的比值减去前一年目标公司管理费用与销售收入的比值

关联交易

Transaction

目标公司关联交易的金额与净资产的比值减去前一年目标公司关联交易的金额与净资产的比值

并购效率论文例2

从最近炒得沸沸扬扬的汇源并购开始,我们可以发现从进入新世纪以来,各行业与部门的并购越演越烈, 无论是食品还是电子制造,无论是金融机构还是制造业,无论是在中国国内还是国外,都有各种各样的并购事例。

并购(英文是Mergers & Acquisition)是兼并与收购的合称,是资本运作的高级形式,是企业的外部发展战略和一种外部投资,是资本在某一产业中实施或进或退的重要途径,也是对产业进行结构调整、资源整合的重要手段。并购始源于美国,到目前为止,一般认为美国已经发生了四次并购浪潮,在不同的阶段,并购表现的特征是不一样的。中国的并购行为发生于20世纪80年代,到现在为止还不到30年,中国的并购可以分为两个阶段,每个阶段也都有各自的表现特征。总的来说,企业的并购可以分为三种类型:横向并购、纵向并购和混合并购。随着并购的不断发展,对并购的研究也不断的深入,并购的理论也以此得到了发展。

一、并购理论

1.效率理论

效率理论认为企业并购活动不仅能够给社会收益带来一个潜在的增量,而且还能够提高并购交易参与者各自的效率,增加并购交易参与者的经济收益。这种效率主要体现在并购后产生的协同效应上。美国学者H·伊戈尔·安索夫(H·Igor·Ansoff)于20世纪60年代第一个提出了协同理论,他认为协同是企业与被收购企业之间匹配关系的理想状态。协同效应经常被表述为“2+2〉5”,其含义是指一个公司通过收购另外一家公司,使得公司的整体业绩好于两个公司原来的业绩的总和。协同效应包括规模经济效应和范围经济效应,又可分为经营协同效应、管理协同效应、财务协同效应和多元化协同效应,如夺取核心资源、输出自己的管理能力、提高财务信誉而减少资金成本、减少上缴税收、多元化发展以避免单一产业经营风险。横向、纵向、混合并购都能产生协同效应。

(1)经营协同理论

经营协同理论,即并购可以提高并购后企业经营效率,其基本要点是:并购可以使行业中存在规模经济,并且在并购之前公司的经营活动还没有达到潜在的规模经济要求的并购企业获得规模效益,这里的规模效益主要是经营资产上利用的规模效益。并购还可以实现企业间的优势互补,包括营销、专有技术、其他专利及其品牌等。

(2)管理协同效应

管理协同效率,即并购能够提高被并购企业的管理效率,其基本前提假设是:管理层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具有潜在的规模效益;存在着企业内部能力扩张与市场扩张的矛盾,对外扩张是缓解这一矛盾的合理选择;有必须的被并购企业的非管理性资本。在假设的前提下。如果一家企业有一个高效的管理队伍,存在着剩余管理能力,则它可以并购一家管理效率低的企业来利用剩余的管理资源,使被并购企业的管理效率提高到并购企业的水平。

(3)财务协同效应

财务协同效应,即并购可以更好的利用相互的财务资源,提高并购双方的财务水平。并购企业可以通过并购提高企业财务信誉而减少资金成本,并且可以通过并购负债企业产生抵税效应。并购得财务协同理论还表现在可以灵敏的捕捉市场信号和有效的进行投资分配,还可以建立公司内部的资本市场,将外部市场的资金供给功能内在化。

(4)多元化协同效应

多元化协同效应是指多元化经营可以使使经营者获得更多的专属性知识,提升工作的安全感,还可以保证公司业务活动的平稳过渡和公司团队组织的连续性,同时也可以保护公司的声誉资本。

2.交易费用理论

科斯(1937)最早提出交易费用,他提出企业的存在原因是可以替代市场节约交易成本,当企业内部的边际组织成本与企业外部的边际交易成本相等时企业的达到最佳规模。交易费用理论认为推动企业兼并有两种基本力量:一是技术关联性决定的兼并,二是存在垄断和寡头的兼并,即“技术决定论”和“市场缺陷论”。商品经济的交易方式分为两种:一种是交易市场的交易,一种是企业内部交易。其中市场交易发生在企业之间,由市场来调节、控制,这种交易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风险大,费用也高。

企业交易可以节约交易费用主要表现在:可以节约流通费用,包括信息收集费、谈判费;可以提高组织协调效率,节约管理费用即提高组织的管理系统的效率、形成优势互补的协调效应;可以防范机会主义;可以减少经营不确定性和风险成本。交易费用理论从资产专用性方面更好地解释了纵向并购。资产专用性是对已经投入生产过程的资产进行再配置的难易程度(威廉姆森),它体现在三个方面:地理区域的固定性(如关系专用性投资);人力资产的专用性;物理资产的专用性。

3.理论

理论,产生于两权分离,即经营权和所有权的分离。由于委托关系存在,人的目标经常会偏离所有者的目标,即作为人的经营者不仅可能在正常经营过程中产生对委托人的道德风险和相对于委托人的逆向选择,而且在实施并购时可能存在与委托人不尽相同的动机,如追求规模的增加,展现他们不经常使用的管理才能和技能,分散风险及避免被收购。Mueller(1969)提出假设,认为人的报酬决定于企业的规模。因此,人有动机通过收购使企业规模扩大,而忽视企业的实际投资收益率。

4.其他并购理论

关于企业并购动机的理论还有:战略发展和调整理论、利润动机理论、价值低估理论、投机动机理论、竞争压力理论、预防和安全动机理论等。

二、并购评价

目前对并购行为的评价方法主要有两种:超额收益率法和财务数据分析法。

1.超额收益率法(Abnormal Returns Methodology)

将企业收购公告前某段时间内并购双方的实际收益R与假定无并购公告影响的那段时间内股东的正常收益E(R)进行比较,得出超额收益AR,即AR=R-E(R)。在超额收益率法中对实际收益R的计量主要通过计算测量区间内的股价的变化和股息的支付,而对于正常收益E(R)的估算比较复杂。对于正常收益的计算一般有三种方法:⑴均值调整的收益计算法。以并购公告日为基准日,标注为0,然后选择一个“清洁期”,比如从-240到-41天,通过计算“清洁期”的平均日收益获得正常收益率。⑵市场模型法。基于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的方法,使用该模型也要选择一个“清洁期”,对此期间内各天进行回归分析,进而计算出企业的正常收益率。⑶市场调整的收益计算法,即把每家公司在事件期内的预期收益等同于当天市场指数的收益。

2.财务数据法

财务数据法是通过建立一定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选取一定的财务指标,然后通过考察事件发生前后指标变化来评价事件的影响。

在市场半强势有效的前提下,股票价格能够反映公司价值,因此事件期内股票超额收益率既可反映事件对企业价值的影响。但是如果市场远未达到半强势有效,那么许多公司的股价就会远远偏离股票的真实价值,因此依据股价变动计算的超额收益率也就难以真实反映股票价值的变动,计算超额收益率只能考察并购事件对并购方或者目标公司投资者短期收益的影响。经营业绩分析法克服了市场因素对绩效评估的干扰,能够真实反映事件对企业经营能力和业绩的影响,其缺点主要在于:并购事件后,影响企业财务报表和会计数据的因素可能是多样的;一项战略并购对企业经营能力的影响往往是深远的,仅分析并购前后几年会计数据的变化可能无法发现并购事件对企业价值的全部影响,而较长年度的分析又会受到更多因素的干扰。

三、并购评价的再思考

并购是一种交易行为,在不同时期与不同的主客观条件相结合,将产生不同结果,因此很难客观准确的评价企业并购的价值。一般认为,对并购的评价应该将企业并购的目的与结果相比较而进行,只要结果达到主体当初的并购目的,就可认为企业的并购行为是有效的。

并购的最终目标应该是实现企业的长远发展和不断增加股东的财富、创造企业价值,而增加股东财富和企业价值的主要方式就是实现企业以可持续增长率发展。可持续增长率是企业现有财务资源所能够支持的销售收入的最大增长率,代表企业最适宜的增长速度。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是企业价值最大化,而决定企业价值的重要因素是由销售收入增长所带来的未来现金流量。企业以可持续增长率作为销售增长目标,有利于企业价值的持续增加。

企业并购行为的有效性检验应该转移到企业并购后是否比并购前能够更好的以持续的增长率发展。如果企业的并购行为使企业在以后的发展中更好更稳健的持续发展,则说明企业的并购行为是有效的,反之是无效的。

如何证明企业的并购行为前后的增长率是稳定的、可持续的?方法是应用美国资深财务学家詹姆斯.C.范霍恩(James C. Van Home,1988)和罗伯特.C.希金斯(Robert C. Higgins,1981)的企业可持续增长模型。另外还要计算出企业的实际增产率,通过比较企业的可持续增长率和实际增长率来分析判断企业的并购行为。

可持续增长率(SGR)=内源性股东权益增长率

=内源性股东权益变动值/期初股东权益值

=P×A×R×TA

企业实际增长率(g)=ΔS/S0

其中:ΔS代表本年销售增加额, S0代表期初销售收入额。

如果可持续增长率大于实际增长率,说明企业正处于高速增长阶段,但由于企业的高速增长不能永久维持下去,因此企业一般会通过并购来改变公司的高速增长,实现企业的均衡稳定的增长。并购后企业能够实现均衡稳定的增长证明企业的并购行为时成功的、有效的。如果可持续增长率小于实际增长率,说明企业正处于低增长阶段,这时企业要想更好地发展下去就会选择剥离一部分不良资产,或是选择被并购,这样就会提高企业的增长率,达到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水平,为企业创造更多的价值。当两者相等时,企业实现了可持续发展,企业将会处于长期均衡稳定的发展中。

参考文献

[1]邢俊英:可持续增长率与财务管理目标相关性分析,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6年第9期

[2]赵华 李清 康林:论现代企业可持续增长的动因及其财务管理,湖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年第17卷第3期

[3]油晓峰王志芳:财务可持续增长模型及其应用,会计研究,2003年第6期

[4]张巧良张洁:企业并购绩效研究述评,商业时代,2007年第3期

并购效率论文例3

从最近炒得沸沸扬扬的汇源并购开始,我们可以发现从进入新世纪以来,各行业与部门的并购越演越烈, 无论是食品还是电子制造,无论是金融机构还是制造业,无论是在中国国内还是国外,都有各种各样的并购事例。

并购(英文是Mergers & Acquisition)是兼并与收购的合称,是资本运作的高级形式,是企业的外部发展战略和一种外部投资,是资本在某一产业中实施或进或退的重要途径,也是对产业进行结构调整、资源整合的重要手段。并购始源于美国,到目前为止,一般认为美国已经发生了四次并购浪潮,在不同的阶段,并购表现的特征是不一样的。中国的并购行为发生于20世纪80年代,到现在为止还不到30年,中国的并购可以分为两个阶段,每个阶段也都有各自的表现特征。总的来说,企业的并购可以分为三种类型:横向并购、纵向并购和混合并购。随着并购的不断发展,对并购的研究也不断的深入,并购的理论也以此得到了发展。

一、并购理论

1.效率理论

效率理论认为企业并购活动不仅能够给社会收益带来一个潜在的增量,而且还能够提高并购交易参与者各自的效率,增加并购交易参与者的经济收益。这种效率主要体现在并购后产生的协同效应上。美国学者H・伊戈尔・安索夫(H・Igor・Ansoff)于20世纪60年代第一个提出了协同理论,他认为协同是企业与被收购企业之间匹配关系的理想状态。协同效应经常被表述为“2+2〉5”,其含义是指一个公司通过收购另外一家公司,使得公司的整体业绩好于两个公司原来的业绩的总和。协同效应包括规模经济效应和范围经济效应,又可分为经营协同效应、管理协同效应、财务协同效应和多元化协同效应,如夺取核心资源、输出自己的管理能力、提高财务信誉而减少资金成本、减少上缴税收、多元化发展以避免单一产业经营风险。横向、纵向、混合并购都能产生协同效应。

(1)经营协同理论

经营协同理论,即并购可以提高并购后企业经营效率,其基本要点是:并购可以使行业中存在规模经济,并且在并购之前公司的经营活动还没有达到潜在的规模经济要求的并购企业获得规模效益,这里的规模效益主要是经营资产上利用的规模效益。并购还可以实现企业间的优势互补,包括营销、专有技术、其他专利及其品牌等。

(2)管理协同效应

管理协同效率,即并购能够提高被并购企业的管理效率,其基本前提假设是:管理层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具有潜在的规模效益;存在着企业内部能力扩张与市场扩张的矛盾,对外扩张是缓解这一矛盾的合理选择;有必须的被并购企业的非管理性资本。在假设的前提下。如果一家企业有一个高效的管理队伍,存在着剩余管理能力,则它可以并购一家管理效率低的企业来利用剩余的管理资源,使被并购企业的管理效率提高到并购企业的水平。

(3)财务协同效应

财务协同效应,即并购可以更好的利用相互的财务资源,提高并购双方的财务水平。并购企业可以通过并购提高企业财务信誉而减少资金成本,并且可以通过并购负债企业产生抵税效应。并购得财务协同理论还表现在可以灵敏的捕捉市场信号和有效的进行投资分配,还可以建立公司内部的资本市场,将外部市场的资金供给功能内在化。

(4)多元化协同效应

多元化协同效应是指多元化经营可以使使经营者获得更多的专属性知识,提升工作的安全感,还可以保证公司业务活动的平稳过渡和公司团队组织的连续性,同时也可以保护公司的声誉资本。

2.交易费用理论

科斯(1937)最早提出交易费用,他提出企业的存在原因是可以替代市场节约交易成本,当企业内部的边际组织成本与企业外部的边际交易成本相等时企业的达到最佳规模。交易费用理论认为推动企业兼并有两种基本力量:一是技术关联性决定的兼并,二是存在垄断和寡头的兼并,即“技术决定论”和“市场缺陷论”。商品经济的交易方式分为两种:一种是交易市场的交易,一种是企业内部交易。其中市场交易发生在企业之间,由市场来调节、控制,这种交易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风险大,费用也高。

企业交易可以节约交易费用主要表现在:可以节约流通费用,包括信息收集费、谈判费;可以提高组织协调效率,节约管理费用即提高组织的管理系统的效率、形成优势互补的协调效应;可以防范机会主义;可以减少经营不确定性和风险成本。交易费用理论从资产专用性方面更好地解释了纵向并购。资产专用性是对已经投入生产过程的资产进行再配置的难易程度(威廉姆森),它体现在三个方面:地理区域的固定性(如关系专用性投资);人力资产的专用性;物理资产的专用性。

3.理论

理论,产生于两权分离,即经营权和所有权的分离。由于委托关系存在,人的目标经常会偏离所有者的目标,即作为人的经营者不仅可能在正常经营过程中产生对委托人的道德风险和相对于委托人的逆向选择,而且在实施并购时可能存在与委托人不尽相同的动机,如追求规模的增加,展现他们不经常使用的管理才能和技能,分散风险及避免被收购。Mueller(1969)提出假设,认为人的报酬决定于企业的规模。因此,人有动机通过收购使企业规模扩大,而忽视企业的实际投资收益率。

4.其他并购理论

关于企业并购动机的理论还有:战略发展和调整理论、利润动机理论、价值低估理论、投机动机理论、竞争压力理论、预防和安全动机理论等。

二、并购评价

目前对并购行为的评价方法主要有两种:超额收益率法和财务数据分析法。

1.超额收益率法(Abnormal Returns Methodology)

将企业收购公告前某段时间内并购双方的实际收益R与假定无并购公告影响的那段时间内股东的正常收益E(R)进行比较,得出超额收益AR,即AR=R-E(R)。在超额收益率法中对实际收益R的计量主要通过计算测量区间内的股价的变化和股息的支付,而对于正常收益E(R)的估算比较复杂。对于正常收益的计算一般有三种方法:⑴均值调整的收益计算法。以并购公告日为基准日,标注为0,然后选择一个“清洁期”,比如从-240到-41天,通过计算“清洁期”的平均日收益获得正常收益率。⑵市场模型法。基于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的方法,使用该模型也要选择一个“清洁期”,对此期间内各天进行回归分析,进而计算出企业的正常收益率。⑶市场调整的收益计算法,即把每家公司在事件期内的预期收益等同于当天市场指数的收益。

2.财务数据法

财务数据法是通过建立一定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选取一定的财务指标,然后通过考察事件发生前后指标变化来评价事件的影响。

在市场半强势有效的前提下,股票价格能够反映公司价值,因此事件期内股票超额收益率既可反映事件对企业价值的影响。但是如果市场远未达到半强势有效,那么许多公司的股价就会远远偏离股票的真实价值,因此依据股价变动计算的超额收益率也就难以真实反映股票价值的变动,计算超额收益率只能考察并购事件对并购方或者目标公司投资者短期收益的影响。经营业绩分析法克服了市场因素对绩效评估的干扰,能够真实反映事件对企业经营能力和业绩的影响,其缺点主要在于:并购事件后,影响企业财务报表和会计数据的因素可能是多样的;一项战略并购对企业经营能力的影响往往是深远的,仅分析并购前后几年会计数据的变化可能无法发现并购事件对企业价值的全部影响,而较长年度的分析又会受到更多因素的干扰。

三、并购评价的再思考

并购是一种交易行为,在不同时期与不同的主客观条件相结合,将产生不同结果,因此很难客观准确的评价企业并购的价值。一般认为,对并购的评价应该将企业并购的目的与结果相比较而进行,只要结果达到主体当初的并购目的,就可认为企业的并购行为是有效的。

并购的最终目标应该是实现企业的长远发展和不断增加股东的财富、创造企业价值,而增加股东财富和企业价值的主要方式就是实现企业以可持续增长率发展。可持续增长率是企业现有财务资源所能够支持的销售收入的最大增长率,代表企业最适宜的增长速度。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是企业价值最大化,而决定企业价值的重要因素是由销售收入增长所带来的未来现金流量。企业以可持续增长率作为销售增长目标,有利于企业价值的持续增加。

企业并购行为的有效性检验应该转移到企业并购后是否比并购前能够更好的以持续的增长率发展。如果企业的并购行为使企业在以后的发展中更好更稳健的持续发展,则说明企业的并购行为是有效的,反之是无效的。

如何证明企业的并购行为前后的增长率是稳定的、可持续的?方法是应用美国资深财务学家詹姆斯.C.范霍恩(James C. Van Home,1988)和罗伯特.C.希金斯(Robert C. Higgins,1981)的企业可持续增长模型。另外还要计算出企业的实际增产率,通过比较企业的可持续增长率和实际增长率来分析判断企业的并购行为。

可持续增长率(SGR)=内源性股东权益增长率

=内源性股东权益变动值/期初股东权益值

=P×A×R×TA

企业实际增长率(g)=ΔS/S0

其中:ΔS代表本年销售增加额, S0代表期初销售收入额。

如果可持续增长率大于实际增长率,说明企业正处于高速增长阶段,但由于企业的高速增长不能永久维持下去,因此企业一般会通过并购来改变公司的高速增长,实现企业的均衡稳定的增长。并购后企业能够实现均衡稳定的增长证明企业的并购行为时成功的、有效的。如果可持续增长率小于实际增长率,说明企业正处于低增长阶段,这时企业要想更好地发展下去就会选择剥离一部分不良资产,或是选择被并购,这样就会提高企业的增长率,达到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水平,为企业创造更多的价值。当两者相等时,企业实现了可持续发展,企业将会处于长期均衡稳定的发展中。

参考文献:

[1]邢俊英:可持续增长率与财务管理目标相关性分析,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6年第9期

[2]赵华 李清 康林:论现代企业可持续增长的动因及其财务管理,湖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年第17卷第3期

[3]油晓峰王志芳:财务可持续增长模型及其应用,会计研究,2003年第6期

[4]张巧良张洁:企业并购绩效研究述评,商业时代,2007年第3期

[5]秦喜杰:并购理论、评价及其应用,企业研究,2006年第11期

并购效率论文例4

一、引言

并购已成为现代企业寻求发展的重要途径,但并购失败的案例也并不鲜见。目前,我国项目后评价的相关理论方法、体系框架主要围绕建设项目构建,针对并购项目的研究较少。笔者基于已有研究和实务工作经验,构建了并购项目体系框架。

二、并购项目后评价原则和方法

(一)评价原则

并购项目后评价的评价原则包括全面性、客观性、适应性、反馈性。

全面性原则是指项目后评价需要考虑项目自决策、实施到运行的全过程进行评价。

客观性是对后评价工作人员的要求,从独立第三方的角度评价,保持态度的中立,如实反映项目并进行客观陈述。

适应性是指项目后评价必须适应项目的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评价,评价内容和方法要适应于项目的特殊性。

反馈性是指评价结论对决策和实施阶段的反馈,得出的结论应当反馈到具体的相关部门,形成有效的管理循环。

(二)评价方法

并购后评价的方法主要包括对比分析法和逻辑框架法。对比分析法可以细分为前后对比法和有无对比法,对比实施前和实施后,对比实施和不实施。逻辑框架法是用框图来分析复杂项目的内涵和关系,分析目标实现与影响要素间的逻辑关系,亦可分为垂直逻辑框架分析和水平逻辑框架分析。

三、并购项目后评价体系框架构建

后评价的体系框架应当由目标层、准则层和指标层成,鉴于企业并购所处的政策、行业和企业状况各有不同,评价指标或方案的选择上差异较大,难于概论,因而只对目标层和准则层进行构建。

(一)项目决策评价的目标及分解

项目决策评价是验证并购目的实现与否以及实现程度的内容。

并购项目的决策目标,即并购动因,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理论体系。根据欧阳静波(2010)的理论综述,国外学者认为,并购的动因主要包括价值创造动因、价值转移动因和有限理性动因,国内学者将国外的并购理论应用于国内的并购案例,认为中国的并购动因包括政府策动、消业、替代破产、要素优化组合、获得土地、低价购买资产、获得优惠政策、冲破体制束缚、获得新的融资渠道等。陈传刚(2007),徐鑫波(2007),黄东坡(2008),周春辉(2010),姚彩红(2010)等从不同的角度对企业的并购动因理论体系进行综述。基于文献的结论,本文将并购决策评价划分为四个维度:政策目标实现、战略目标实现、市场目标实现和财务目标实现。

国内企业并购受政策影响的程度较高,在后评价阶段应对项目提出的政策目标实现进行验证,评价决策阶段的政策分析是否正确。

战略目标实现评价是从企业发展战略的角度,分析项目是否符合企业战略的发展反向,是否符合企业战略的实现路径。

市场目标实现评价是将决策阶段的市场目标和评价时点的市场情况进行对比,包括获取或加强垄断地位、增强市场影响力、提高市场占有率和拓展新业务、新产品、新市场等等目标,评价项目市场目标的实现与否。

财务目标实现评价是对比决策阶段和评价时点的项目财务指标,包括项目收入、利润、内部收益率、财务净现值等。

(二)项目过程评价的目标及分解

项目过程评价是对全过程项目实施的回顾,分为前期准备阶段、方案设计阶段、签约谈判阶段和整合阶段四个部分。

前期准备阶段应涵盖项目可研和尽调及法律意见的内容,方案设计阶段是评价并购方案是否适合项目,应包含并购方式、公司治理、定价方式、融资方式和税务筹划等。签约谈判过程着重关注是否存在损害并购方利益的并购条件、明显不合理或风险过高的交易条款、导致并购后续争议的问题。整合阶段应考虑整合措施和整合效果。

(三)项目效益评价的目标及分解

安索夫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协同效应的概念,随后续学者的理论研究和实证检验,并购协同效应已得到学术界的认可。本文基于并购协同效应理论,将项目效益评价划分为四个维度,即技术协同、经营协同、管理协同、财务协同。在此基础上,本文认为还需进行综合的效益评价,并考虑项目的社会和环境效益。

技术协同效应是指,并购双方通过技术的转移和流动、技术资源的互补和整合,提升技术能力,实现技术的价值增值。经营协同效应是指并购后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方面的效率提升,主要来源于规模经济、市场垄断和资源互补。管理协同效应是指,并购双方管理效率不同,低效率公司管理提升所产生的效益,来源于行业和企业专属管理资源的不可分性。财务协同特指,项目通过将并购方低资本成本的内部资金,投资于被并购方的高效益项目上,从而提高整体资金回报率的效益,主要体现在资金成本的降低、筹资费用的降低和合理避税的收益。

项目经济效益评价是基于财务报表分析方法,通过对比项目公司并购前后的财务指标,综合评价项目的整体经济效益。评价指标可根据项目情况选择常用的财务指标,例如净利率、成本费用率等盈利能力指标,应收账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等营运能力指标,流动比率、资产负债率等偿债能力指标、总资产增长率、营业收入增长率等发展能力指标等。

项目社会效益可通过相关利益群体分析的方法进行评价,分别列出项目的主要利益群体、与项目的关系、在项目中的角色以及他们从项目中获得的利益和受到的损失,分析直接和间接利害关系。此外,还可以从地区贡献、社会公益等角度进行社会效益评价。项目环境效益主要从项目环保措施、节能措施等角度分析项目对环境的影响。

四、结论

本文确定了并购项目后评价的原则和方法,并构建并购项目后评价体系框架,就项目的决策评价、过程评价和效益评价进行了目标分解,细化评价内容和重点,注重实践性,以期能够有益于评价者的实际工作。

参考文献

[1]张三力.项目后评价[M].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

[2]马振东.建设项目后评价指标体系框架构想[J].建筑经济,2006(11):25-28.

[3]李佳.并购项目后评价w系初步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

并购效率论文例5

在工业革命后,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影响越来越深远,并购的数量有了很大的增长。作为公司重组的一种形式,华尔街的投资银行每天都要安排并购,将两家不同的公司合并为一家更大的公司。

同时,全球跨国并购的数量一直在不断增长。1998年,跨国并购占全球并购总量量的23%,到2007年已经上升45%。相对于国内并购来说,跨国并购增加了额外的因素。而这些因素可能对并购产生阻碍或促进的作用。例如,文化或地理上的差异会提高两家公司并购的成本。

因此,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对于企业并购绩效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本文旨在通过实证研究,对并购是否能够改善企业的经营状况,提高资源利用率,为企业带来更好的效益等问题有所探究,并试图比较国内并购和跨国并购在最终效果上是否有着显著的差距。

二、理论综述和文献回顾

(一)并购的经济效益

在过去众多对于并购的文献中,作者的意见大相径庭。

《哈佛商业评论》(2006年1月)的统计数据表示,70%的并购案例是失败的,因为它们无法完成并购的既定目标。Agrawal等人在1992年的研究也表明,在纽约证券交易所的上市公司中,有许多公司在经历了并购之后五年内,无法向股东支付正常水平的股利。

Lev and Mandelker 在1972的研究却表明,从长远效益看,经历过并购的企业普遍比未经历过并购的企业好。另外,也有研究表明,并购能拉高公司股价,从而增加股东的财富(Halpern ,1973)。

这些文献对并购是否能改善企业的经营管理,从而提高公司经营业绩、实现较好的并购绩效,最终增加股东财富给出了截然不同的结论。

(二)跨国并购的影响因素

在过去几十年中,人们已经认识到文化是跨国并购相较于国内并购最显著的影响因素。如何完成不同文化的融合也成为并购过程中十分关键的难题。在并购的过程中,文化融合通常被认为是最为困难的部分。事实上,文化差异比市场因素更能破坏一场并购,而最常见的并购失败的原因正是缺乏共同的远景、协调的文化以及恰当的沟通。虽然两个人之间的文化融合是有可能做到的,但是要在两个数量较大的人群之间实现文化融合是非常困难的(Gancel, Rodgers & Raynaud ,2002)。

虽然很多跨国并购的案例显示,公司文化和国家、民族文化是密切相关的(Hofstede, 2001)。也有案例表明,跨国并购中的文化因素并非无法跨越。Kristianstad大学的一项关于索尼和爱立信合并的案例研究表明,尽管来自日本的索尼和来自瑞典的爱立信拥有截然不同的文化,这两种不同的文化在并购过程中得到了很成功的融合(Ohlsson and Ondelj,2006)。

由此可见,在跨国并购日益风靡的今天,对于跨国并购的绩效与国内并购的绩效是否有显著的区别并无定论。而跨国因素是否能成为影响并购绩效的重要因素也尚无定论。

二、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一)数据来源

本文以100个2004年和2005年发生的兼并案例作为样本来验证我们的假设。在这100个案例中,50个是国内并购案例,50个是跨国并购案例。这些案例都选自Congressional Research Service report对2004年和2005年全球100家最大的企业并购案例的报告。同时,相关的数据,例如公司合并前两年和合并后两年的每股收益、公司每年的财务报表都来自Osiris数据库。

本文选用2004年和2005年的兼并案例作为研究样本存在着多重原因。首先,为了避免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和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对数据的影响,摈弃了1998年之前和2007年之后的所有数据;其次,近几年的公司财务报表在数据库中更容易找到;最后,集中研究两年内的合并与并购案例,使得外在环境因素对我们研究结果的影响得到了最大程度上的控制。

本文收集了200家公司的近600个每股收益的数据,在除去了极端的数据之外,75%的有效记录被用来测试本文中的假设。

(二)研究方法

在衡量并购绩效时,本文采用了每股收益(EPS)增长率的概念。每股收益增长率被认为是一个衡量公司表现的可行的指标(Harman, 2009),它不但使投资者看到了公司长期以来的盈利表现,还通过趋势来使得投资者对公司的未来发展有了一定的概念。总的来说,如果一家公司的每股收益增长率高,说明这家公司的运营状况良好。

每股收益的增长率是每股收益当年的增长去上一年的每股收益的比值,计算公式如下:

EPS growth(每股收益增长率) = (EPS200x+1-EPS200x)/ EPS200x

根据以上分析,本文最终给出以下假设:

假设1: 并购后的公司每股收益增长率高于合并前。

假设2: 国内并购后的公司每股增长率高于国际并购后公司的每股收益增长率。

假设,兼并的公司为A,被兼并的公司为B,并购后形成的新公司为C。分别计算A、B、C三家公司的每股收益增长率。为了检验第一个假设的可靠性,用C公司的每股收益增长率减去A公司的每股收益增长率,并利用统计软件观察这些数据的分布状况。

为了检验第二个假设,建立数学模型如下:

其中:GREPSC 是合并后的C公司的每股收益增长率。

GREPSA 是合并前A公司的每股收益增长率。

GREPSB 是合并前B公司的每股收益增长率。

AVS是C公司的平均资产规模。

INT作为虚拟变量,当两家被合并公司来自同一国家,INT为1;当两家被合并公司来自不同国家,INT为2。

三、实证结果

(一)假设一结果

在图表中,我们看到,在表示并购后EPS增长率与并购前EPS增长率的所有数值这种,绝大多数数据都在-5到5之间。但是,我们同时也能看到大于零的数据远远超过了小于零的数据。而且,这些数据的平均数也是正值(0.73122),总的来说,合并后公司的每股收益增长率大于合并前的。因此,第一个假设成立,并购后的公司每股收益增长率高于合并前。

(二)假设二结果

从表二中,我们看到,在第二个假设的检验结果中R^2d的值小于1%,说明只有不到1%的观测值符合对数线性模型的假设。同时,对INT的T检验值也说明了INT与GPEPSC不存在相关性。第二个假设不成立,国内并购后的公司每股增长率没有明显高于国际并购后公司的每股收益增长率。

并购效率论文例6

中图分类号:F27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937(2014)11-0055-05

一、前言

近年来,市场的不断成熟和竞争的不断加剧导致了第五次并购浪潮的出现,并表现出世界顶级公司在全球范围内谋求共同控制资源和瓜分市场的格局,其特征是“强强联合,同业并购”。在以宝洁并购吉列为例的众多并购案例中,品牌整合的效果无疑是企业并购成功与否的关键,品牌给企业并购行为带来的经济学效应越来越显著。因此本文以企业并购过程为主线,创新性地运用品牌经济学原理分析了宝洁并购吉列的案例,得出了可运用品牌经济学分析框架的并购案例特征,为企业并购理论提供了新的分析角度。

二、品牌经济学与并购理论

(一)品牌经济学

品牌经济学是以经济学原理为基础,描述、解释品牌为何以及如何影响企业、个体的选择行为,并引导企业、个体进行更好的品牌发展的一门经济学分支。自2006年孙曰瑶、刘华军将品牌引入经济学框架以来,品牌经济学已经逐渐受到学术界的关注,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孙曰瑶、刘华军在《品牌经济学原理》一书中指出,品牌(Brand)是与目标顾客达成了一种长期利益均衡,从而降低其选择成本的排他性品类符号。品牌经济学的品牌概念则是将商标与消费者的需求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品类符号。品牌信用度(Brand Credit Degree)是通过品牌这个排他性的符号向目标顾客作出并做到某种品类承诺的程度。

根据品牌经济学的相关研究,当某个品牌成为单一品类的代言,即品牌信用度B=1时,该品牌商品的需求数量达到最大。因此,当某个品牌的品牌信用度提高后,在价格不变的条件下,需求量也会增加,此时就会使得原来的需求曲线向右移动。同时,由于品牌信用度的提高是以品牌品类度的提高为前提的,即某个品牌所代表的品类越少,其品牌信用度越高。而随着品牌代表的品类数量的减少,该品牌的替代品则越少,进而使得该品牌商品的价格需求弹性变小,移动后的需求曲线的斜率比原来的需求曲线的斜率要大,移动后的需求曲线将更为陡峭(如图1)。

基础需求函数:Q=a-bp品牌修正需求函数:Q=a(1+B)-bBp

(二)企业并购理论

企业并购理论是企业理论、经济学以及公司财务理论中最重要的课题之一,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企业并购理论进展非常迅速。对企业并购的理论研究按照并购事件的先后顺序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并购动因研究、并购过程研究和并购效应研究。

由于企业并购动因的复杂性,从目前提出的各种理论看,还没有一种理论或模型能够高度概括经济生活中的企业并购现象。现阶段理论研究主要集中在效率理论、信息理论、问题和管理主义理论、过度自信假说、自由现金流量假说、市场势力理论、再分配理论等方面。效率理论虽然从经济学意义上对并购动因进行了解释,但该理论通常是指管理层业绩的提高或获得某种形式的协同效应。效率理论在解释企业并购的动机到底起因于何种意义上的协同效应和效率改进尚需深入讨论。本文认为基于品牌互补性的品牌协同效应,是企业进行并购的重要动因之一。

国内外针对并购过程的研究数量繁多,陈健(2005)等人对并购理论作出了较为全面的总结。Grossman和Hart(1980)提出了小股东的“搭便车”问题;Baron(1983),Giam marino和Heinkel(1986),Khanna(1987),Fishman(1988)等学者对多个收购者之间的出价竞争进行了分析;Kvle(1985)和Shleifer、Vishny(1986)对要约价格以及期望利润之间的关系作了解释;Bradlev、Desai和Kim(1988)通过实证研究对收购者是否获得被购企业的股份进行了研究。除此之外还有学者对被购公司的反并购策略作了研究。

我国学者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并购策略以及政府政策的选择、国外并购模式在国内的应用等方面。

国外对企业并购的效应分析,主要集中在并购完成后的企业效益和社会福利的变化上。陈健等人指出,Deneckere和Davidson(1985),Salant(1983)等学者对寡头垄断市场结构下的并购效应进行了分析;Matsusake(1993)通过对最新一轮兼并浪潮的案例分析得出了不同类型企业并购之后利润获取的情况不同的结论。

黄桂萍(2010)指出,国内学者主要集中在并购给企业内部经济效益带来的影响及并购之后企业之间的财务整合、人员整合、文化整合等方面。研究重点主要集中在对企业内部绩效评价的方法选择、整合的模式选择等方面。

由此可以看出,基于品牌经济学对企业并购的整个过程进行深入分析、讨论的研究非常少。这主要是因为品牌经济学仍处于初步发展阶段,理论体系和相关研究仍较少。此外,企业并购过程的复杂性和企业之间的差异性也导致无法对所有企业并购行为以一种统一的模式进行研究。基于此,本文选取宝洁并购吉列的经典案例,创新性地从品牌经济学视角对并购动因、并购过程、并购效益进行分析,提出观察并评价企业并购的新视角。

三、并购案例分析

(一)案例概述

2005年1月27日,宝洁与吉列双方公司董事会达成一致,签下了并购合同。根据合同,宝洁以约570亿美元的代价100%收购吉列,包括吉列旗下各种品牌产品和加工、技术以及设施在内的所有业务。并购完成后,吉列董事长、首席执行官兼总裁詹姆斯·基尔茨将加入宝洁董事会,任宝洁公司副董事长,负责吉列业务。

具体的操作方式是换股,以0.975股宝洁普通股换购1股吉列普通股。根据2005年1月27日的股市行情,宝洁纽约收盘价55.32美元,这相当于将吉列的股份定为每股53.94美元,而当天吉列股票的收盘价为每股45.85美元,上升幅度达到18%。同时为了降低交易的稀释效应,宝洁计划未来12—18个月回购大约180—220亿美元的股票。这样看来,这起并购对宝洁的财务影响相当于以60%的换股和40%的现金完成的。按照这两大公司2004年的营业额计算,合并后宝洁将取代联合利华,成为全球日用消费品业最大的公司。

(二)案例分析

根据品牌经济学基本理论,宝洁并购吉列的并购动因,很大程度上可以归结为对品牌互补性的考虑。通过对并购双方产品结构进行对比可以发现,宝洁公司经营的产品品类有洗发护发用品、护肤美容品等8个产品大类,旗下品牌超过300个,而吉列公司是世界刀片和剃刀产品的最大生产商,同时也生产9种其他消费者产品,旗下品牌超过100个。

通过对二者的产品结构进行对比可以发现,虽然宝洁和吉列的产品覆盖面均较广,但二者品牌并未出现大范围的重叠现象,适合采用品牌互补性的概念进行分析。孙曰瑶(2005),任晓峰(2011)等人提出,品牌互补性,即在一定程度上接近“能力互补品牌联合”的概念。“能力互补品牌联合”是指两个强势品牌在能力上具有互补性,它们的合作并不是各个部分的简单相加,而是集中各自的核心能力和优势来共同生产一个产品或提供一种服务。本文在能力互补品牌联合的定义基础上,将品牌互补的定义阐释为两个强势品牌基于品牌互补战略,在能力上、方向上具有互补性,企业可以通过品牌之间的联合,实现扩充产品线、扩大市场份额的目的。

阎艳阁(2010)指出,“品牌互补”战略在本质上是一种顾客价值战略,使企业自身赢得了更大的价值创造和竞争优势,是一种超越了零和竞争的战略思维。这种战略把影响品牌发育的消费市场因子、社会生态因子以及企业生态因子恰当地结合起来,发掘市场潜在需求,建立顾客忠诚,扩大顾客价值。宝洁公司应用品牌互补战略在为顾客提供新的利益的同时,也使企业自身赢得了更大的市场竞争优势,是一种全新的战略思维。

品牌经济学视角下企业的并购效应,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传统财务指标评价体系的结果。在评价指标的选取方面,本文参考了陈健(2005)等人对国外并购绩效评价方法研究的理论综述,参照黄桂萍(2010),李梅泉(2010)等人对国内相关学者关于企业战略并购中的企业价值评估的文献综述,筛选了相关理论,综合考虑张维(2002),黄丽能(2006)的研究思路,建立了独特的绩效评价体系。童话(2006)从公司溢价并购着手,分析了溢价的理论来源和溢价定价模型,并对我国上市公司进行实证分析,通过不同溢价并购后财务指标变化情况,论证不同溢价并购后的目标公司的实际效果。本文参考了其选取的部分财务指标,如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稀释每股收益等,对不适合宝洁公司并购事实的指标予以剔除和调整。冯海涛(2010)认为,恰当选取财务指标可以科学地评价并购效果,应按照并购企业的不同目标选取恰当的财务指标。本文借鉴了他提出的基于经营协同效应和多战略整合目的的企业并购评价指标,结合宝洁公司的实际情况对相关指标做了修正,最终得到了从经营业绩情况、资产营运能力情况、偿债能力改善情况出发的财务效应指标体系。

根据宝洁公司年报,得到了2002年度至2012年度的评价指标基本数据(如表1所示),并对其进行比较分析。

自2004年开始,宝洁公司的营业收入以超过两位数的增长速度持续增长,收购吉列之后的2006年更是达到了20.23%的增长率。但是并购完成之后,其营业收入增长逐渐放缓,2009年首次出现了负增长,主要原因是受经济危机影响,各项业务皆出现了萎缩。另一方面,即使金融危机的影响巨大,宝洁公司仍一直保持两位数的主营业务利润率,体现了良好的经营业绩和成长性,而不断增长的稀释每股收益和普通股股利也体现了宝洁公司收购吉列公司之后卓越的盈利能力(如图2所示)。

稀释每股收益和普通股每股股利都在并购吉列之后的1—2年时间内实现了大幅度的增长,比如2006年每股收益增长了4%,达到每股2.64美元。尽管因为收购吉列造成股权稀释了8%~9%,但这个结果比宝洁在2005年10月完成对吉列收购后预计的值要低。所以有理由相信,并购吉列这一战略为企业的成长性和盈利能力作出了贡献。

宝洁并购吉列之后,对全球范围内的销售渠道进行整合,在并购初期(2005—2008年)因新构建渠道尚处磨合阶段,相应的存货周转率下降调整,而之后的数据(2008—2012年)体现出渠道整合的长期效应,并保持在6次左右,说明并购后该公司的存货周转速度较快,流动性较强,偿债能力进一步提高,且表明存货的占用水平较低,存货积压不明显(如图3)。

宝洁公司十年来的流动比率大部分保持在75%~80%之间,处于中等水平。2005年流动比率比之前突减,主要是因为2005年对吉列公司的收购支出了大量现金流;2005年并购吉列之后,流动比率大幅增长,达到了120%,主要是由于吉列公司流动资产数额较大,流动负债规模适中。在以后年度,随着各项业务整合的逐步完成,流动比率逐渐恢复到并购前水平,并趋于稳定(如图4)。

2006年之后的资产负债率有了明显下降,从0.6降至0.4左右,之后呈现逐年递减的趋势,但变化幅度不大。主要原因是并购吉列之后的资产大幅增加导致了比率降低,说明宝洁公司拥有较稳定的短期偿债能力。

宝洁公司的品牌营销策略也可通过品牌经济学理论作出合理分析。数据显示,中国市场乃至世界市场对于宝洁产品的认可度都极高,因此消费者在进行选择时的选择成本几近为零。在考虑品牌选择因素的需求曲线刻画下,宝洁公司能够获得同等程度下更高的消费支持,进而获取更高的营业利润。并购吉列之后,吉列公司原有的重视消费群体并未产生巨大变化,由此带来的消费者认可度会进一步提升,从而导致其品牌效用度的进一步提高,最终会使宝洁公司持续保持零选择成本,获得更高的消费支持。

由于品牌效用度评价中的市场评价、企业形象等指标的不可计量性,本文根据刘丽芳(2013),钱海波(2006)等人的观点,结合案例实际,选取了商标、专利及技术、客户关系等重要的无形资产,反映并购给宝洁带来的市场方面的影响。

由表2可以发现,并购吉列之后,宝洁的商标、专利、技术等品牌的核心组成要素都有了大幅度提升。并购第一年后,其商标价值增幅达到174%,专利技术增幅达到639%,客户关系价值变为原来的6.5倍多,之后一直维持相对稳定。这些数字充分体现了并购吉列公司对宝洁公司品牌、市场等各方面的显著提升,也对上述基于品牌信用度的评价理论作出了有力的支撑。

四、结论

宝洁公司并购吉列公司的并购动因、并购过程、并购效应等并购过程的各个阶段都可以运用品牌经济学理论作出合理解释,并可根据实际情况推广至同类企业类似的并购案例分析。本文认为,适合采用品牌经济学分析角度的并购案例一般具有如下特征:

并购发生在集中度较高的市场中,这是因为此类市场的产品需求量与品牌形象正相关关系更加显著,并且以同行业企业并购为主,由于资源在不同行业之间的转移成本较高,因此品牌整合较适合于同行业企业并购。

企业并购本身更倾向于以品牌整合为主要目标,通过并购可增强品牌之间的协同效应,进一步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并购双方均是以品牌价值作为经营支撑的企业且具有明显的品牌互补性,即双方企业的品牌所覆盖的产品类型、目标市场重叠度低,且品牌的发展战略、品牌定位不同,并购双方适合走品牌整合之路。

【参考文献】

[1] 孙曰瑶,刘华军.品牌经济学原理[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

[2] 陈健,席酉民,郭菊娥.国外并购绩效评价方法研究综述[J].当代经济科学,2005(5):85-99.

[3] 黄桂萍,姜艳.企业战略并购中企业价值评估的国内研究综述[J].湖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8):111-113.

[4] 孙曰瑶.品牌经济学的任务、对象和若干基本问题[J].宁夏社会科学,2005(11):38-44.

[5] 任晓峰.品牌生态因子与企业“品牌互补”战略[J].南京财经大学学报,2011(5):82-84.

[6] 阎艳阁.企业并购后的品牌资源整合研究[J].东方企业文化,2010(12):73-74.

[7] 李梅泉.国内外企业并购研究文献综述[J].时代金融,2011(6):28,45.

[8] 张维,齐安甜.企业并购理论研究评述[J].南开管理评论,2002(2):21-26.

[9] 黄丽能.美国企业并购的历史变迁与启示[J].经济师,2006(2):91-93.

[10] 童话.溢价并购若干财务指标分析[D].苏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并购效率论文例7

(一)协同效应动机西方主流理论认为追求协同效应是并购的最主要动机,包括经营协同、管理协同及财务协同效应。具体表现为实现规模经济的横向并购、降低交易成本的纵向并购及实现多元化经营的混合并购。协同效应主要为企业间的横向并购提供了理论基础。

1.经营协同效应来源于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并购可以快速扩大企业的生产规模,降低成本,整合现有资源并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有效解决规模不经济或范围不经济的问题,提高了资源配置的效率。其前提条件是行业或产业中存在规模经济但现实状况没有达到应有的经营规模,或行业中还可能通过并购现有生产销售渠道实现低成本生产同类或相关产品以实现范围经济。

2.财务协同效应来源于资本效率的提高及融资成本的降低并购会给双方带来财务上的种种效益,通过资本效率和税法、会计处理及证券交易规律实现财务协同效应。并购双方共同的保险效应、内部资金及外部资金的差别、证券发行与交易成本的规模经济引起并购资本成本的下降与融资效率的提高。而合理避税也是实现财务协同效应的重要因素。利用不同国家或企业在资产、股息与利息方面的资本税率差异,通过并购可以实现亏损递延纳税条款以达到合理避税的目的(Linner,1971,Asquith,1982,Hayn,1989)。

3.管理协同效应来源于并购后管理效率的改善并购能整合双方的管理资源并提高管理效率。管理能力是现代企业的一种软实力与核心价值,通过并购可以使高效的管理资源向低效的企业输送,并整合双方的管理资源,使低效的企业获得现代的管理技术与能力,实现价值增值与管理效率改善。

(二)追求市场势力动机并购扩大企业规模,使得企业在产品产量、销售渠道、原材料供应方面增加对市场的控制力,提高行业集中度,改善行业结构。通过并购公司可以拓展品牌领域,影响消费者的行为与偏好,提高企业的市场知名度与影响力,因而增强企业对市场的支配能力,导致企业市场势力增强并可能产生共谋与市场垄断,以达到垄断企业获取垄断利润的目的。

(三)降低风险动机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大多数企业都将选择多元化战略来控制风险。在多个相关或不相关的领域通过并购扩大市场规模与市场份额,充分利用开发公司的现有资源,增加相关产品的生产以实现范围经济,实现多元化投资的综合效益,以寻求企业长期稳定的成长空间与经营环境。这种动机主要解释了以多样化经营为显著特征的混合并购。

(四)获取优势资产动机通过并购获取目标公司的优质资产是企业短时期内提高竞争力的重要策略。在市场竞争中有些公司拥有先进的专利技术与管理水平、庞大的销售网络、卓越的品牌及独特的资源优势,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必不可少的要素。通过并购方式可以快速进入这些行业并获得企业最重要的优势资产,不愧是企业实现扩张战略的最优策略。

(五)产业组织动机产业组织理论认为,企业进入新的生产领域常常面临诸多壁垒,如达到有效经营规模需要大量的资金,必须拥有专利技术和专有信息,开发足够的市场销售网络以提高市场占有率,国际上还面临东道国的高关税与新型贸易壁垒,因此直接投资进入新产业面临种种壁垒限制,而并购却能有效突破壁垒限制,顺利低成本进入新兴行业,同时减少新建投资所产生的价格战与相互报复的恶性竞争现象,维护产业运行秩序。

(六)潜在价值低估资产出现托宾理论认为,在不考虑资本利得税的情况下,如果公司股票价值低于重置成本时(即托宾Q比率小于1),并购收益将大于0,此时并购可能发生。公司价值被低估的主要原因在于公司的经营管理未达到潜在水平、主并公司拥有市场未披露的目标公司真实价值的内部信息、因通货膨胀引致资产的市场价值与重置成本差异而导致公司价值低估等。因此当目标公司的市场价值偏离其真实价值或潜在价值时,二级市场的并购活动将不可避免。

(七)技术与经济利好形势出现生产技术是核心竞争力,基于技术整合的并购在知识经济时代盛行起来。推动并购的最重要变革力量乃是技术变革,包括计算机技术、软件开发技术及互联网信息技术、通信及运输技术等。其次经营效率、产业组织变革及繁荣的经济金融形势是并购发生的催化剂。外界有利的技术及经济状况为企业并购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助推并购行为的发生。

(八)法律管制放松并购涉及多方利益关系,因此公司并购常常受到本国诸多法律法规的约束,尤其在跨国并购中并购申报制度与反垄断制度较为严格,因此并购时收购方不得不考虑目标公司所在国的法律与管制状况。一旦法律与管制放松,进入障碍得到消除,新技术和市场竞争将会加剧,促使企业通过并购进入新的领域寻找发展机会,迅速获得竞争优势。

(九)资本市场驱动由于股票市场的非有效,股票市场会错误的估计收购方、目标公司及整合后的企业价值。股票市场对公司价值的错误估计是企业并购的主要驱动力,实证研究发现,在影响并购决策的诸多因素中,并购发生的可能性与股票估值的高低显著相关,股票被高估的企业更可能发起并购并运用股票支付的方式。因此市场驱动是并购的重要动因。

二、传统经济理论下的并购理论研究

局限学术界对并购的动因研究已经形成较完善的理论框架,但这种研究框架的建立几乎都局限于现有的经济发展模式以及传统经济理论。因此并购的动因研究大都考虑并购双方企业的价值增值,突出自身经济效益考量,而忽视了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并购产生的社会效益及生态效益,使得有限的资源低效配置与严重浪费,微观创新能力不足,经济发展日益陷入资源瓶颈,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经济发展已经不可持续。因此在国际社会大力推行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的形势下,中国政府也正全面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大力推行绿色低碳经济模式,加快生态文明建设步伐。所以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深入以及国外环境的剧烈变化,国内企业的生存环境与竞争压力将日益激烈,内生的约束力也将不断加大,迫使企业逐步转变原有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增强社会责任感,以社会价值及生态价值为导向,改变原有仅重视自身经济效益的价值观念。在国家严厉的碳排放约束下,努力寻求碳汇资源已经成为许多高碳企业得以维持持续经营的稀缺资源,因此在企业并购过程中自觉考虑低碳策略也许是一种占优策略。所以在生态文明建设全面推进过程中,立足于低碳技术整合、谋求生态协同效益与社会效益的低碳并购将是崭新的并购模式,尤其对于钢铁、煤炭及造纸等具有典型三高特征的高碳企业采取低碳并购模式也许是实现自身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及生态效益三方协同的最优战略。

三、生态文明视角下低碳并购的概念界定

生态文明是指人类的经济社会活动能自觉遵循自然界、经济、社会及人自身的客观规律,不断改善和优化人类、自然及社会三者之间的关系,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通过科技创新与制度创新,建立科学的生产与消费模式,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主要包括生态文化、生态产业、生态消费、生态环境、生态资源、生态科技与生态制度等七个相互影响及相互作用的基本要素。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在于推行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尽快形成节能减排及环境保护的产业结构、生产方式及生活消费模式,着力推进低碳发展、绿色发展与循环发展,大力开发新型能源及可再生能源,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文明观念全面树立,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的局面。低碳经济是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与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通过能源生产和使用的效率,尽可能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并减少CO2等温室气体排放,建立由低碳能源系统、低碳技术与低碳产业体系组成的低能耗与低污染的经济发展系统,从而保护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平衡,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这是国际社会普遍认同并大力推行的经济增长模式,2010年8月中国已在5省8市开展低碳产业建设试点,目前正在全国范围内大力推行低碳经济模式,低碳技术、低碳生活、低碳城市等新概念正日益深入人心。

在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企业并购的内涵将发生重大变化,企业面对日益严重的碳排放及能源约束,基于低碳技术整合、追求生态协同效应、助推生态文明建设的低碳并购将成为并购市场的新模式并将逐步成为主流。低碳并购是低碳经济转型中出现的新型并购模式,其核心思想与价值标准体现在顺应生态文明与低碳经济发展的要求,推进低碳绿色发展,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以节约能源、减少碳排放、最大效率地使用生产要素为特征的绿色技术进步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主线,通过企业之间的低碳并购整合有效降低能源投入及碳排放,或者以生态文明为导向的并购日益集中于更加节约能源、更少二氧化碳排放和更快技术进步的行业与企业,并不断增加并购双方的价值与生态效益,以实现资源配置效率的改善和帕雷托最优,因此生态文明视角下的低碳并购赋予了并购概念新的内涵,并购的动因与模式也将发生重大变化,极大地推动了低碳经济的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

四、生态文明视角下低碳并购的动因

低碳并购的动因与主流的并购动因迥然不同。主流的并购动因理论包括新古典综合派理论、协同效应理论、委托—理论与新制度经济学并购理论四种。新古典综合派理论阐述了经典的并购动因,主要包括规模经济效益理论、市场势力假说与税赋效应理论,而协同效应理论则是最重要的并购动因,分为经营协同效应、财务协同效应、管理协同效应与技术协同效应等类型。委托—理论基于成本视角研究并购动因,提出了成本理论、经理主义假说及自大假说。新制度经济学并购理论则以Coase(1937)的交易费用理论为基础,认为并购主要动因在于并购所导致的交易费用的节约以及由此产生的并购后公司潜在效率的提高。而低碳并购的动因则明显有别于主流并购动因。从低碳并购的概念界定中可以看出,低碳并购是在当前生态文明建设中出现的新型并购模式,因此低碳并购动因除具有主流的动因理论外,其主要动因在于寻求低碳能源资源、获取低碳技术、培育低碳产业及开发森林碳汇渠道等。从碳排放量的多少考量又可以分为高碳改造、低碳升级和无碳替代等多方面的动因。

低碳经济赋予企业新的发展机遇但也面临严重挑战,在向低碳经济转型过程中,企业应该抓住机遇,努力培育和创新更多的新经济增长点,因此越来越多的企业将通过低碳并购的方式并购新型能源企业,共同开发新型低碳能源渠道,大力研发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清洁能源,培育核心竞争力。同时通过并购国内外拥有高新低碳技术的企业以获取最新的低碳技术,如清洁煤技术(IGCC)、二氧化碳捕捉技术与储存技术(CCS)等,大大减少了研发的时间与成本。中国的低碳产业培育机制基本形成,通过并购低碳产业可以顺利进入该行业,抢占市场发展机会,培育低碳产业。在碳汇成为大多数企业赖以持续经营的稀缺资源时,对许多高碳企业通过碳汇交易市场并购相关碳汇企业(如林业企业)是明智的选择。对于钢铁、煤炭、造纸等高碳企业,碳汇是其耐以持续经营的稀缺资源,因此寻求森林碳汇资源是这些高碳企业最主要的并购动因,可以大大减缓国家强制的碳排放权约束对企业发展的制约,为企业的转型升级创造发展空间。

并购效率论文例8

一、企业并购概念及发展

企业并购这一概念实质上有两层含义,也可称之为两种方式:兼并(Merger)和收购(Acquisition)。前者是指通过产权的有偿转让使一个企业与其他企业合为一体;后者则是企业通过产权交易取得其他企业一定程度的控制权。从本质上看,它们都是指在市场机制下,企业为了获得其他企业的控制权而进行的产权交易活动。所以,在我国习惯将其简称为并购。

企业并购起源于西方国家,其主要是美国。19世纪70年代起,美国开始了旨在扩大规模的企业并购活动,从1895年至1904年出现的第一次并购浪潮时起,共经历了五次大的浪潮。每次并购浪潮都表现出与当时经济技术发展相适应的并购特点,企业并购的规模呈现惊人的增长势头。

中国的企业并购与美国等西方国家相比起步较晚,这是由我国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特殊国情决定的。以1984年的“保定兼并”为起点,拉开了我国企业并购的序幕。以1992年为分水岭,可以将中国的企业并购粗略的划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企业并购的启蒙和探索阶段。这一阶段的特点是并购主体基本上局限于国有企业,并购活动是政府干预的、有明显的计划经济色彩的并购。第二阶段可以概括为企业并购的起步和发展阶段。从邓小平“南巡”讲话、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上海和深圳证券交易所的成立等一系列事件,为企业并购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推动其发展。时至今日,我国的企业并购走向了规模化和规范化。

二、企业并购后协同效应及其来源

任何行为都有其动因,企业并购亦是如此。关于企业并购动因理论的分析,主要有规模效益理论、市场力假说、协同效应理论、委托理论等。下面主要以协同效应理论为基础对企业并购动因进行论述,并介绍其来源。

协同这一概念最早是德国物理学家赫尔曼・哈肯在1971年提出的。20世纪60年代由美国学者安索夫将协同理念引入企业管理领域,为解释企业并购动因提供新的视角。并购的协同效应简单来说就是并购后新公司业绩大于并购前并购各方独立经营业绩之和的效应,安索夫形象的将协同效应描述为2+2=5。

企业并购的协同效应主要表现在经营协同效应、管理协同效应以及财务协同效应三方面。

1、经营协同效应。经营协同效应是指并购给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在效率方面带来的变化及效率的提高所产生的效益。其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规模经济。主要针对企业横向并购而言,在假定该行业确实存在规模经济,并且在并购之前没有在规模经济的水平上营运的前提下,并购实现了生产规模的扩大,并通过资源互补,达到规模经济的生产能力,从而降低单位生产成本导致收益率提高产生规模经济。

(2)纵向一体化。主要针对纵向并购而言,指生产经营同一产品相继的不同生产阶段,在工艺上具有投入产出关系企业间的并购行为,加强了供给与需求企业间的关系。最终达到节约交易成本、营销费用,加强协作化生产等目的。

2、管理协同效应。管理协同效应也称差别效率理论,是指并购提高企业管理活动效率所产生的效益,其本质为管理资源的优化配置,主要变现为以下两个方面:

(1)节省管理费用。并购后企业在同一企业领导下,企业一般管理费用在更多数量的产品中分摊,就使得单位产品所负担的管理费用大大降低。

(2)充分利用过剩管理资源。如果并购企业拥有过剩、高效的管理资源时,通过并购仅因管理不善造成低效的企业,达到管理资源的优化配置,改善双方的管理效率水平实现双赢。

3、财务协同效应。财务协同效应是指并购在财务方面给企业带来的收益。这种收益是通过税法、会计在企业并购处理上的规定而产生的现金流上的收益。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1)实现合理避税。根据我国税法应纳税所得额补亏的规定,如果并购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产生大量利润而被并购企业存在未弥补亏损,并购企业可以通过并购亏损企业,利用其亏损来抵减未来应纳税所得额,进而获得税收利益。

(2)降低筹资费用。根据整个企业的筹资需求合理筹资,避免了各自为政的筹资方式,降低了各企业单独多次筹资费用之和。

(3)资金实现合理配置。被并购企业可以从并购企业中获得闲置资金来投资回报率高的项目;混合并购也可以使得企业拥有多元的投资方案选择,并配合行业的投资回报速度和时间上的差异,增加资金流入企业的机会,平衡资金回收时间。

综上所述,通过企业间的并购整合,可以将经营效率、管理效率、财务效率存在差异的企业间达到同样的水平,这就和好的解决了企业效率低下的问题,产生了企业希望达到的协同效应。企业的终极目标就是为企业创造财富,经营、管理、财务三方面的协同效应与企业股东价值的创造是一致的,也就是说,协同效应的取得就意味着并购后企业股东价值的创造。

三、并购后协同效应的实现

并购后协同效应的实现是企业并购的目的所在,如何才能更好的实现协同效应,我们提出以下三点建议:

1、做好并购前的计划。协同效应不是随着并购的完成自然产生的,需要企业在签订并购协议前就要有所准备。包括了解被并购企业所处环境、并购后能实现哪些方面的协同效应、在未来能为企业创造多少价值、并购行为是否符合企业的发展战略等。在计划中也要充分考虑并购中出现的意外情况导致失败的可能性及相关对策。

2、准确估计目标企业的价值。在整个并购过程中都要不断了解掌握目标企业的相关信息,深入分析目标企业的产业环境和影响其发展的各种内外部因素,准确估算目标企业当前的价值,不可盲目乐观。既要考虑并购的正面协同效应的好处,也要认识某些成本项目增加带来的劣势。过高估计目标企业价值最终会导致企业资金链的断裂陷入财务危机。

3、注重并购后企业的整合。这是决定并购成败与否的另一个关键因素。这种整合不是局限于某一方面的整合,而是一个企业对另一企业全方位的融合。这其中最关键的要数企业文化的整合。文化整合离不开沟通,并购企业要创造一种文化沟通的氛围,宣传本公司的企业文化,必要时可以成立特别小组协调企业间沟通中产生的矛盾。当然,有效沟通的实现是双向的,如果没有被并购公司员工的积极配合,并购之初理想的协同预期很可能成为水中月、镜中花。(作者单位:吉林财经大学)

参考文献

[1]郭永清.企业兼并与收购实务[M].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8.

[2]吴向恩.中国企业并购的发展研究[J].北京商学院学报,2001.

[3]蔡永明.中国企业并购历程的划分[J].新理财,2007.

并购效率论文例9

中图分类号:F27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937(2014)29-0102-04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12YJA630188)。

一、引言

公司并购是资产重组的一种主要方式,在我国证券市场上具有重要的作用,促进了资本市场的持续性优化。公司并购起源于1895的美国,距今已一个多世纪,在这个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全球范围内曾掀起四次并购重组的浪潮。我国证券市场发端于1990年,公司并购事件萌芽于这个时期。不过,真正意义上的公司并购源于证券市场股权分置改革之后。2008年底,证券市场流通股和非流通股实现了同股同权,公司并购在我国证券市场开始兴起,成为资本重组的支柱。资金、技术和劳动是现代企业生产的三大要素,但在不同类型公司中这些要素是存在着差异的。根据边际生产率法则和帕累托最优定律,只有当生产要素的边际生产率达到均衡时,才能实现社会资源的最优配置。基于这一微观经济思想的视角,理想状态下的行业或产业并购效率应该是无差异的,即技术密集型、资金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上市公司并购绩效是倾向于一致的。

在成熟的证券市场上,并购是永恒的主题,是证券市场资源配置的关键形式,也是证券市场成长的内在性动力。股权分置改革之后,中国证券市场制度问题基本上得到解决,非流通股获得了流通权,证券市场进入了全流通时代。股权分置问题的解决揭开了中国上市公司并购的序幕,使得并购重组成为我国企业整合资源的重要手段,也有助于外资逐步进入中国证券市场。我国上市公司分为劳动密集型、技术密集型和资金密集型三个类型,在海外资本市场的公司并购研究中,非常关注不同类型的公司并购绩效的差异性,以便为证券监管和公司并购审批政策提供理论指导。在要素边际生产率相等的前提下,为了体现技术创新在现代经济中的重要性,西方研究者认为理想的行业并购绩效是技术密集型行业领先于其他类型的行业,才能持续性地促进社会资本价值的扩大。

公司并购的产业差异性特征分析近年来引起了我国理论界的关注,积累了一定的研究成果,对并购研究的深化起到了平台性的作用。宣宇(2009)研究了国有和非国有控股上市公司资产重组的绩效变化,发现重大资产重组对上市公司短期业绩存在着负面的影响,而对长期业绩存在着正面的影响;对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的业绩存在着持续的正向影响,而对非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的业绩存在着持续的负面影响。边小东(2009)研究了后股权分置时期公司并购的变化,主要表现为:并购成本降低,并购方式增多,要约收购逐步推广,敌意收购成为一个难题,管理层无法通过二级市场来交易所持有的股票以偿付MBO时的债务,分红倾向提高。刘峰、向凯(2009)认为资本市场上公司控制权转移制度有效安排的框架是交易方产权明晰、合理的定价机制和付款机制,识别恶意收购的甄别机制以及对机会行为者的惩罚机制。王菁、田满文(2010)认为企业并购的全过程包括三个阶段:并购前的规划、并购中的交易和并购后的整合,并购活动在经济学上体现为交易效率,在管理学上体现为整合效率,主张将企业并购效率分解为并购交易效率和并购整合效率。岳靓、苏宁、刘鸣镝(2010)研究了过度自信理论在公司并购中的应用,认为公司并购过程中管理者存在着过度自信的现象,并购活动受到主观和客观因素的影响,过度自信可能导致公司并购的失败。王凤荣、耿仁波、王倩(2010)研究了国有上市公司并购的产业路径及效应,发现相比于劳动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行业,资本密集型行业的公司并购显著提高了并购绩效,同时也提升了产业集中度。

以上的研究涉及了行业并购及行业并购绩效的差异性问题,但对行业并购差异性缺乏深层次的分析,未能揭示行业并购差异性的内部机理,因而很难为并购战略的实施提供较为翔实的理论指导。产业并购差异性的分析已成为公司并购研究的一个主要方向,需要依靠现实的数据检验才能得到令人信服的结论,也才能为公司并购的深化提供有价值的理论借鉴。

二、研究模型的构建

资产重组的类型包括收购兼并、资产置换、股权转让和资产剥离等。在证券市场上,资本运作是永恒的主题,资产重组具有永恒的魅力。为了在资产重组过程中保护中小投资者的利益,我国监管部门先后出台了《关于上市公司重大购买、出售、置换资产若干问题的通知》、《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和《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等文件,旨在规范资产重组的流程。股权分置改革以后,实现了大股东和流通股东的同股同价,大股东的利益和上市公司的利益较好地保持了一致,大股东开始真正地关心起公司的股价,促进了上市公司优质资产的注入和公司业绩的提高。自2008年末,在政策鼓励下,以产业整合为主导的上市公司兼并浪潮在我国资本市场上愈演愈烈。由于受到体制性因素的影响,我国上市公司的成本与西方上市公司的成本存在着不同的表现形式。对于国有上市公司而言,成本主要表现为内部人控制下的监督约束软化,导致在职消费水平的提高。对于民营上市公司而言,由于金字塔式控股形式的存在,控股股东和家族成员利用资金优势和信息优势,倾向于通过关联交易等形式转移资产,侵害小股东的利益,因而成本表现为大股东掏空。

根据现有的研究,公司并购绩效主要受到并购后年末总资产、资产负债率、净利润增长率、股权集中度、独立董事独立性和应收账款周转率的影响。第一,公司并购的目标之一是增大公司的总资产,对外提高公司融资能力,对内增强技术创新,从而有效地培育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在知识经济时代,实物资本和知识资本对公司发展均存在着直接的促进作用,尤其是知识资本的功能日渐增强,但是在现有的会计报表中,知识资本的功能尚未得到体现,从而降低了会计工作的相关性、谨慎性和可比性。会计报表的改革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将逐渐在财务理论研究中展开。第二,资产负债率是企业负债经营能力的反映,是公司负债总额与公司资产总额的比率。公司的所有者权益越高,负债能力就越强,总资产就越大,公司竞争优势就越显著。负债经营是现代公司运营的基本方式,但债务管理是一把双刃剑,既为公司带来机遇,也带来风险,因而客观上要求上市公司具备一定的负债经营能力。公司并购后,资产负债率一般会发生变化,不仅受到并购双方原来的资产负债率的影响,也受到并购方并购融资的影响。第三,净利润增长在理论上对并购绩效存在着正向的影响。因为净利润增长越快,企业可支配的利润就越多,发展空间就越大,但是,由于盈余操纵的存在,净利润有可能被大股东掏空,或者被经理层挥霍,反而不利于公司的长远发展。公司的现金流量表的余额并不等于净利润,但对盈余管理存在着重要的影响。因为现金流量表的余额反映了企业可支配资金的数量,即使未分配利润很大,如果都局限在应收账款项目,可能于公司发展无益。第四,在我国证券市场,股权集中度对上市公司运营业绩存在着明显的负面作用,当然也会影响到公司并购的业绩。尽管监管机构对股权的过度集中一直在进行监控,但效果并不明显。常规情况下,公司并购后的股权越加集中,极易导致或加重控股股东掏空。不过,在证券市场上,大股东掏空和大股东注资并行,很难在短期内察觉大股东的动机,但股权过于集中的危害不可能短时期内在我国证券市场消失。第五,独立董事制度在公司治理中的功能日渐增强,对中小股东权益保护产生了积极的作用。独立董事有效性包括独立董事的独立性、独立董事业务素质和从业经验、独立董事在董事会中的人数等内容。我国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制度源于2001年,证监会要求沪深上市公司在2013年12月31日前需要在董事会中聘任不少于1/3的独立董事,以对内部董事、大股东和经理层的行为进行约束和掣肘。第六,应收账款周转率反映了公司并购整合后的市场运营机制功能的优劣。一般而言,公司并购后营销机制的协同效应最先显现,生产协同效应次之,最后显现的是技术创新协同效应。并购绩效越好,则应收账款周转越快,周转率越大。

根据以上分析,可以构建上市公司并购绩效的产业差异性研究模型,如下式所示:

EPS=β0+γ1D1+γ2D2+β1x1+β2x2+β3x3+β4x4+β5x5+β6x6+μ

其中:劳动密集型为基变量;D1是虚拟变量,取值为1时表示样本是技术密集型上市公司;D2是虚拟变量,取值为1时表示样本是资金密集型上市公司;x1表示公司上一年末总资产的对数值;x2表示资产负债率的10的乘数;x3表示净利润增长率的10的乘数;x4表示股权集中度;x5表示独立董事有效性;x6表示应收账款周转率;EPS表示每股净收益;β0是截距;γ1、γ2分别是D1、D2的回归系数;β1、β2、β3、β4、β5、β6分别为x1、x2、x3、x4、x5、x6的回归系数。

模型的构建也基于如下考虑:每股净收益EPS以人民币“分”为单位;当D1和D2均取0时,表示样本是劳动密集型上市公司;年末总资产的数额较大,因而以百万为单位取对数值;资产负债率小于1,因而将数值放大10倍;净利润增长率一般小于1,因而将数值放大10倍;股权集中度和独立董事有效性可以使用李克特7点量表来辨识。第一大股东和前五大股东的持股比例越高,股权集中度越高。

三、模型检验

本研究拟以我国证券市场上A股上市公司并购事件为样本研究对象,考虑到并购整合绩效的时间延迟性,因而选择2009年和2010年的公司并购事件为样本,以包括并购当年连续三年的每股净收益作为研究目标。资产负债率、净利润增长率、应收账款周转率和每股净收益的数据来自国泰安数据库和上市公司的年终会计报表。独立董事独立性和股权集中度的数据来源于上市公司的上市公告书、招股说明书、公司年报的信息披露等数据的综合,由本项目组聘请的资深证券分析师给出。

本次数据采集时间是2013年6月6日至2013年7月9日,历时34天,获取有效样本数据76份,劳动密集型、技术密集型和资金密集型样本各占39%、41%和20%。借助于EViews软件,得到连续三年每股净收益的多元回归分析结果如表1所示。

四、结论

根据多元回归分析的检验结果,结合我国证券市场公司并购的调查经验,可以得到如下研究结论:

1.在我国证券市场的公司并购中,资金密集型企业的并购效率最高,劳动密集型企业的并购效率次之,技术密集型企业的并购效率最低。根据西方理论界的研究,成熟的公司并购机制是技术密集型企业的并购效率最高,劳动密集型企业次之,而资金密集型最低。可见,我国证券市场公司并购存在着诸多问题,并购的动机和目的不是为了提升资本的边际效率,极有可能受到内部人控制和大股东掏空的主宰,远未具备成熟的并购市场特征。

2.资产负债率、独立董事有效性和应收账款周转率对并购收益率存在着正向的影响。首先,并购资金的债务融资在并购整合中产生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这种作用的持续性较差。其次,独立董事制度尽管存在着许多方面的不足,但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大股东掏空和内部人控制,有利于公司的长远发展。最后,公司并购后营销机制发挥了有效的作用,营销整合的效果较为显著。

3.期末总资产和净利润增长率对并购收益的影响缺乏显著性,即对并购绩效的提升缺乏促进作用。可见,在现代经济发展中,企业竞争力的成长并不完全取决于实物资本,在很大程度上受到知识资本的影响,上市公司应关注对知识资本的开发,以创造持久的优势。同时,上市公司并购后的盈余管理存在着不足,对公司的发展未起到促进作用。

4.股权集中度与公司的并购绩效存在着明显的负向影响,说明了公司并购后股权的集中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并购整合绩效。股权集中对并购整合的影响无非是转移优质资产、在职消费、盈余操纵等,在国有上市公司和民营上市公司都存在这种现象,需要监管机构加大监管力度,逐步降低大公司对中小投资者的侵害。

由此可见,我国证券市场上公司并购效率有待改进,不仅需要监管机构、上市公司和投资者的共同努力,还存在着产权或制度问题。并购绩效的差异性可以从一个侧面反映出资产市场效率的低下,但在我国证券市场上却反其道而行之。并购的根本性目标在于促进技术创新,在我国资产市场并未体现,值得深思。

【参考文献】

[1] 李明星,张同建.我国企业公司治理评价实证研究[J].会计之友,2010(10):124-126.

[2] 刘良灿,张同建.我国上市企业公司治理评价体系经验性解析[J].会计之友,2011(1):92-94.

[3] 宣宇.国有与非国有控股上市公司资产重组绩效研究――来自中国A股市场重大资产重组的证据[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5):44-50.

[4] 边小东.后股权分置时期上市公司并购问题探析[J].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009(6):48-49.

[5] 刘峰,向凯.公司并购何以成为打劫上市公司的手段――市场角度的分析[J].中国会计评论,2009(1):67-86.

[6] 王菁,田满文.上市公司并购整合效率的影响因素新探[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1):101-112.

[7] 岳靓,苏宁,刘鸣镝.过度自信理论在中国公司并购中的应用――文献综述与评述[J].经济研究导刊,2010(1):90-93.

并购效率论文例10

自2000年以来,第五次并购浪潮的并购热点发生了转移,金融行业逐步成为全球并购市场的热点。而在金融业中,跨国间的银行并购成为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亮点,发生了许多跨国银行间并购的著名案例,如2002年瑞士联合银行(USB)收购了英国劳埃德集团(LloydsTSB)在法国的理财业务。在银行跨国并购以及国内银行并购的联合作用下,一些巨型银行被收购,组成更大的金融机构,根据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DI)的统计,美国吸收存款的机构数量已经从1990年底的15158家下降到2003年3月底的9314家。

银行跨国并购的迅速发展给学术界带来了很多研究的课题,笔者认为银行跨国并购对效率的影响是其中较为重要的一个。迄今为止,银行并购的业绩效应的研究结果主要来自于对美国市场的详细审查;对欧洲银行并购的研究却由于研究分割的欧洲银行市场在方法论上存在困难而进展缓慢(因为欧洲银行市场中的管制和市场结构与美国不同,因此,美国的经验不能自动地适用于欧洲)。在理论界,解释并购的标准假说认为,银行并购有利于其效率和利润率的提高,银行并购与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密切相关,它能提高合并后银行的X—效率,增强其市场力量;价值最大化解释的另一种假说认为,银行法人控制机制失效,其经理人受扩大规模和次优分散化动机的驱动而选择对外并购,结果是银行并购在成本和利润效率上产生了不同的效应。但问题是:这些理论是否适用于当前银行跨国并购的新发展?

二、银行跨国并购对效率的影响:研究综述

不同的研究区分了银行跨国并购的主要障碍(Heinemmm&Jopp,2002),这些障碍有不同的属性:(1)管制障碍(如不同国家的法律和税收体系)可能会阻碍银行的跨国服务难以充分发挥它们的潜在能力;(2)不同国家的法人治理结构(特别是那些与接管规则和实践紧密相关的法人治理结构)的差异会直接禁止一些类型的银行跨国并购。Buch和DeLong(2001)的研究认为,银行管制和由于距离以及文化因素导致的信息成本是银行跨国并购的障碍。Dell‘Ariccia(2001)认为,由于信息不对称,在特定的市场上,将限制银行的数量,甚至阻碍银行进入该市场。Berger等(2000)认为,欧洲银行业的跨国并购的有限范围可能反映了欧洲银行跨国经营的一些效率障碍(包括语言文化的差异、管制监督结构的不同以及对国外竞争者的规制等),如果这些效率的障碍抵消了银行并购所取得的收益,它们就构成了银行跨国并购的经济障碍。

上述障碍可能限制甚至抵消跨国银行并购所能取得的潜在效率收益。现有的实证研究文献能提供这方面的部分答案。美国市场的并购案例可以作为基准案例,因为相对欧洲市场而言,美国市场的管制和效率障碍要小得多。因此,对美国银行跨州接管的业绩效应进行分析有助于对欧洲银行的跨国并购的研究。同时,对国内并购和跨国并购进行比较,也有助于对银行跨国并购的了解。过去10年里,西方学者对银行并购能否提高银行的效率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研究的方法主要有两种:(1)事件研究(事件研究检验的是合并公告对股票价格的影响,通过调整针对所有股票市场演进变化的市场模型,检验银行收购方和被收购方的综合市场价值的变化,提供了对未来合并后银行利润并购期望效应所产生的估计值;如果金融市场是有效率的,股票市场的反应应该是对并购所产生的期望业绩的良好指标);(2)并购前后的业绩比较研究(通过运用基于平衡表数据的业绩指标体系,比较并购前后的业绩变化)。

1.事件研究

美国银行合并事件研究的结果是复杂的,不过大多数研究都没有发现并购能够产生巨大价值增长。Houston和Ryngaert(1994)的统计研究证明了20世纪80年代在美国所进行的银行并购所取得的总体收益接近于0,他们的研究支持了银行并购不能显著节省成本的结论;他们的研究同时表明,收购方在并购前的利润率越大,被收购方的业务范围越重叠,收购方股票的价值增值越多。Kwan和Eisenbeis(1999)以美国20世纪90年代94起大银行的合并为样本,对并购的股票市场效应重新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并购的公告效应并不明显,只有很少的证据表明股票市场对银行收购有正的反应。美国的银行并购主要集中在跨州合并上,为此,Toyne和Tripp(1998)检验了1991—1995年期间的跨州银行合并,结果发现被收购方的股票价值有所上升,收购方的价值有所下降,导致并购的总体股票价值下降。Cybo—Ottone和Murgia(2000)以欧洲1988-1997年期间的54起大型银行并购为样本,发现在合并公告宣布时,无论是收购方还是被收购方的资本市场表现都有所上升,研究结果与美国市场的研究结果不一致。应该看到Cybo—Ottone和Murgia的研究对象主要集中在国内银行并购上,然而通过对15家跨国交易的研究,他们也没有发现股票市场对并购结果显示出正的效应(这一发现和跨国银行接管存在效率障碍相一致)。Beitel和Schiereck(2001)对欧洲20世纪80年代和90年生的98个金融业的大型并购案例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从平均上看,金融并购创造了价值;不过他们同时发现,自1998年以来,银行收购方屡有负的不正常收益;欧洲银行业的跨国交易具有明显的价值破坏效应。

2.并购前后的业绩比较研究

Berger等(1999)在比较并购前后业绩时区分了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静态分析是研究合并的相关潜在后果,即合并后金融机构的特征(如金融机构的规模)。静态分析并不运用并购的资料,并不提供并购效应的直接信息,但它对并购产生的后果分析依然有用(如可实现的规模和范围经济)。传统的文献认为银行并购能实现潜在的规模经济收益,不过Berger和Mester(1997)、Berger和Humphrey(1997)对美国的实证研究以及Allen和Rai(1996)、Molyneux等(1996)、VanderVennet(2002)对欧洲的实证分析都证实了即使是大型银行间的并购也没有充分实现规模经济效益。20世纪90年代的银行并购所取得的规模经济收益要大一些(相对于20世纪80年代),这一发现主要归因于技术进步、管制的放松和低利率水平的有益效应(Bergeret.al,1999)。但银行跨国并购能否取得规模优势依然是一个疑问。由于缺乏地域和经营上的重叠,相对国内并购,尽管和收益增加相关的规模优势能取得,但成本规模经济难以实现(Der-mine,1999)。

动态分析是通过并购前后的金融机构的业绩比较研究以及合并后的银行与没有参与合并银行的行为进行比较研究来考察银行并购对效率产生的影响(Bergeret.a1,1999)。许多研究分析了通过财务变量显示的业绩变化,还有一些研究考察了银行并购前后成本和利润效率的演进。得出的一般结论是:由于典型的银行并购通常是业绩较差的银行被业绩优良的银行所收购,因此,银行并购能提高银行的X—效率。但也有相当多的研究的结论是并购的潜在效率收益几乎没有实现。DeLong(1997)、Pefistiani(1997)以及Berger(1998)研究了美国银行的并购,结果都发现几乎没有X—效率的提高。显然,从分支机构的合并以及计算机的广泛采用等所得到的潜在收益可能被管理的低效率和一体化体系中的问题所抵消。通过对并购后的银行与没有参与并购银行的利润率比率的研究,一些研究的结论是并购导致了利润率比率的提高。而Comett和Tehranian(1992)、Piloff(1996)以及Akhavein等(1997)进行的研究的结论是利润率比率没有提高,Kwan和Eisenbeis(1999)认为甚至有所恶化。VanderVennet(1996)运用成本利润比率检验了1988-1993年间的欧洲银行接管的业绩效应,结果发现相同规模银行的国内合并能提高利润率,以70起跨国银行合并为样本,发现并购对经营效率产生了正面影响(但利润只有很小的正面效应)。对利润率比率进行研究会产生一个问题,即它将市场力量的变化和经营效率联系在一起,而如果没有对效率的控制,这种联系就不能展开。这一问题可以通过对并购的利润效率效应的检验加以解决。Akhavein等(1997)和Berger(1998)发现,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美国银行的并购提高了利润效率,但没有提高成本效率,利润效率的提高主要是得益于风险分散化,因为合并后的银行能将它们的资产组合从证券投资转向贷款。

从上述文献回顾中可以发现,尽管银行并购具有产生巨大效率收益的潜力,但并购后的业绩提高是有限的(尽管相对美国银行并购而言,欧洲银行并购能导致股票市场上的重新高估)。银行宣布并购后,股票市场上不能产生巨大的正的额外收益证明了这一结论。在市场上,银行跨国并购通常被认为是不能产生正的净现值的交易,通过运用成本和利润效率的指标,对欧洲银行的跨国并购进行分析,这将有助于理解并购的成本和利润效率效应。

三、实践的考察:欧洲银行跨国并购对效率的影响

和其他许多发达的经济体一样,欧洲的银行业也经历了大规模的重组,主要是由诸如放松管制、脱媒、技术进步和竞争程度不断增强等趋势所造成的。重组中主要的表现形式是欧洲银行市场上的银行和其他金融服务供应商之间的合并和收购。随着单一市场计划开始实施(1992)和欧元的问世(1999),加强银行业的期望采取了泛欧洲的样式。但20世纪90年代,欧洲银行的合并轨迹呈现出不同的特征。1995—2000年,在欧盟内部累计有2153项信贷机构之间的并购发生,其中1807项是国内并购,余下的346项跨国并购中的大部分是欧洲之外银行的收购。这就产生了如下问题:为什么欧洲银行业之间的跨国并购如此稀少?并购发生的主要动机是什么?银行跨国并购是否改善了银行业的效率?银行国内并购和跨国并购的业绩效应有什么不同?

银行跨国并购可能有许多动机,最明显的动机是分散许多银行业务固有的国别风险。在不同区域收入流之间的相关性不大的情形下,银行业务的地域分散将导致银行取得稳定的利润。但随着欧元区内的共同货币政策的执行,各国财政政策得到相应的制约,欧元区的宏观经济逐步趋同,可以预料由欧洲内部的地域分散取得的利益将显著减少。Danthine等(1999)认为,欧洲国家(特别是欧元区国家)之间的银行业务分散能取得的利益不可能超过国内银行业务分散所取得的利益。因为欧元区内的许多国家表现出了强大的部门分散性,只要银行在国家范围内经营即可(因为国内银行已经相当分散了)。这可以解释20世纪90年代欧洲国家国内所进行的广泛的大规模的银行并购行为。由于欧盟国家的宏观经济和银行风险暴露能否趋同尚不清楚,银行可能依然通过跨国并购以实现其收益风险的最优化。

欧洲银行的跨国并购中的成本和利润效率动因是什么?银行接管对合并后的成本和利润效率的影响如何?这是考察欧洲银行跨国并购必须需要回答的问题。为了回答这些问题,可行的研究方法是首先分析卷入并购的银行的事前特征,进而分析其并购的动因。在这一过程中,通过多对数模型分析,探测银行并购前的事前效率特征,重点关注银行并购前后的效率差异,通过评估并购行为对银行一系列的业绩指标的影响,分析银行接管后的业绩表现(从原则上看,接管后的成果应该和动机相一致,如果不一致,表明效率提高存在可能的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