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美术硕士论文模板(10篇)

时间:2023-03-23 15:25:08

美术硕士论文

美术硕士论文例1

2.回忆我“音乐硕士”的学业历程

3.音乐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能力的培养研究 

4.山东省音乐学硕士研究生教育现状调查

5.我院首次颁发音乐硕士、学士学位

6.中美音乐教育方向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比较 

7.有关高师音乐学硕士研究生教育问题的若干思考

8.音乐教育硕士研究生教学模式初探

9.综合性大学艺术硕士(音乐)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之研究

10.音乐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的现状与思考 

11.上海音乐学院第一个音乐硕士诞生 

12.日本东京艺术大学音乐学部的研究生教育情况 

13.关于高师音乐学硕士研究生教育规模及质量的探讨与思考

14.俄罗斯圣彼得堡国立师范大学音乐教育硕士培养解析 

15.中美德音乐表演专业硕士教育的并置比较

16.台湾师范大学在职音乐教学硕士培养模式探究

17.音乐学硕士研究生教学现状之反思

18.我国音乐学硕士学位论文使用调查研究方法的分析与反思

19.积极探索 勇于实践 积聚能量 服务社会——记流行音乐作曲与理论硕士研究生论坛

20.从NBPTS音乐教师专业标准谈我国高师音乐教育硕士的培养

21.谈音乐学硕士研究生教学实践的创新

22.浅议英国的音乐表演硕士教育

23.音乐教育研究的社会调查方法应用探索——基于108篇硕士学位论文的调查分析

24.音乐学硕士研究生教学改革研究

25.音乐专业艺术硕士课程设置量化分析的可行性 

26.回忆我“音乐硕士”的学业历程(上) 

27.关于艺术硕士(音乐)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思考

28.谈音乐学硕士研究生教学实践的创新

29.2000-2010年中国近现代音乐史方向硕士毕业论文综述

30.音乐学硕士学位论文的假劣之风当遏止

31.新疆音乐学硕士点建设的回顾与展望

32.中美艺术管理硕士研究生入学要求比较之思考——以中国音乐学院艺术管理专业和美国乔治梅森大学艺术管理专业为例

33.儿童钢琴音乐在硕士研究生论文中的研究状况综述

34.中美音乐学科专业学位硕士培养之比较及思考

35.社会现实下的分享与抗争——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学系硕士和博士研究生的入学、教学与毕业要求

36.音乐硕士研究生扩招现状与分析

37.音乐教育社会调查研究的方法学探索——基于108篇硕士学位论文的研究

38.留美硕士座谈音乐治疗学 

39.论音乐学硕士创新能力的培养机制

40.高师“音乐艺术硕士”(MFA)培养的若干思考 

41.民族音乐学方向硕士论文的社会调查方法审视

42.上海师范大学音乐学硕士点介绍 

43.简论加强音乐硕士导师队伍建设

44.学术的探讨 人生的启迪——王耀华老师一堂普通音乐学专业硕士研究生课的记录与感想

45.音乐专业艺术硕士教育教师调查问卷简析

46.音乐学系92届硕士研究生通过论文答辩

47.音乐专业艺术硕士教育学生调查问卷简析

48.普通高校音乐艺术硕士[MFA]培养的定位思考

49.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学习态度调查研究——以音乐舞蹈生为例

50.我国音乐教育硕士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  

51.我国应当设立音乐表演类硕士专业学位

52.音乐治疗的临床操作规律  

53.音乐艺术硕士教育研究中的标志性参数 

54.论艺术硕士研究生学术活动平台构建的学科价值与意义——以广州大学音乐舞蹈学院学术活动周为例

55.音乐专业艺术硕士课程设置的动态致变因素分析

56.音乐专业艺术硕士舞台表演实践的教学保证

57.音乐专业艺术硕士课程设置问卷的调查分析

58.《民族乐器演奏》选修课程在高校音乐学硕士研究生课程中设置的必要性及其意义

59.音乐专业艺术硕士课程设置研究的数学实证

60.音乐学硕士“声乐教学与研究”方向专业课程改革探析

61.赴美留学生马淑慧获音乐教育学硕士学位回国

62.武汉音乐学院2003届硕士研究生毕业

63.音乐学硕士“声乐类研究方向”名称需准确和规范 

64.中国音乐学院、中国美术学院获准开展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工作

65.吉林艺术学院喜获音乐学、绘画艺术(油画版画)两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

66.高师音乐学硕士研究生教育课程体系的建构

67.長江師范學院艺术硕士(音乐)学科简介

68.来自汾河畔的歌声——中国音乐学院声乐硕士研究生杜兵印象

69.艺术硕士(音乐)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现状调查与思考

70.音乐教育学科研究方法现状分析——基于五所高校硕士学位论文的定量研究

71.音乐类硕士学位论文的定量评估

72.音乐节奏与英语节奏的共性研究  

73.聚焦多元选题理念 彰显传媒音乐特色——中国传媒大学2011年音乐学硕士学位论文综述

74.中西音乐专业艺术硕士教育现状比较及启示

75.音乐艺术硕士需提高文学修养

76.思考与实践——表演方向硕士研究生的西方音乐史教育

77.技巧·修养·境界——音乐“专业硕士”学位教学的三个基本追求

78.对吉林大学音乐专业硕士研究生课程建设的思考

79.从博硕士论文看流行音乐传播的研究

80.皖西锣鼓——中国传统音乐的一支奇葩——读田耀农先生的硕士论文《皖西锣鼓研究》

81.高师“音乐艺术硕士”(MFA)培养在课程设置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82.高等师范院校音乐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中引入“社会导师”的可行性研究

83.音乐殿堂里解译密码的行者——记徐州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硕士研究生杨健

84.中央音乐学院一九八七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试题

85.《西安音乐学院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选》序言

86.大陆电视音乐传播的价值观调整  

87.音乐和语言神经基础的重合与分离——基于脑成像研究元分析的比较  

88.以审美为核心的音乐教育改革  

89.音乐训练对认知能力的影响  

90.四川音乐学院表演专业首届硕士研究生举行毕业音乐会

91.民族音乐学:学术前沿与教学研究——访中央音乐学院杨民康教授

92.民族器乐演奏专业的就业形势

93.“普通高校音乐教育专业师资培养模式与研究生教育改革”成果报告 

94.国际关系中的音乐与权力 

95.关于歌剧《党的女儿》中音响运用的实践与探索

96.春花秋实 继往开来——武汉音乐学院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发展 

97.中央音乐学院研究生导师谈研究生教育 

98.为了一个承诺,呈一片赤子之心——高佳佳教授 

99.聚焦区域音乐文化研究 促进音乐地理理论建设

100.开启心灵 共筑前沿——访著名音乐心理学教授周世斌  

101.面向移动终端的普通高校音乐教学云平台构建研究 

102.论仪式音乐的系统结构及在传统音乐中的核心地位 

103.音乐与情绪诱发的机制模型 

104.中国传统音乐在高校存在方式的反思 

105.北京市音乐旅游资源分布规律研究

106.音乐疗法配合长强穴按压对初产妇产程及分娩结局的影响 

107.音乐疗法在失语症康复中的应用 

108.美国音乐版权制度转型经验的梳解与借鉴 

109.音乐干预在痴呆症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110.高师音乐学硕士生课程结构失衡的审视

111.民族音乐学:学术前沿与教学研究——访中央音乐学院杨民康教授 

112.中国当代音乐学家  

113.华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概况 

美术硕士论文例2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A

美国的研究生教育已经有100多年的历史,是世界上教育事业最发达的国家。从国际上来看,美国相对成熟的研究生教育为美国的经济发展创造了优越的温床,成功的教育方式和教育成果,是许多国家学习的榜样。中国研究生教育教育起步较晚,粗略计算,若从民国算起,中国最早的研究生于1917年毕业于东吴大学,新中国成立后,最早的研究生于1951年8月初入学于人民大学。随着中国成长壮大起来,中国的高等教育事业也箭步前飞,关注研究生教育成为搞好高等教育的关键。近年来,国家,家庭,个人对高等教育的重视增加,以及就业问题的涌现,高端人才的迫切需求,导致中国硕士研究生数量不断增加。本文通过对中美两国硕士研究生教育方面的差异进行对比,并对美国硕士研究生教育的特点进行思考,结合我国国情,分析美国硕士研究生教育的成功之处,它山之石可以攻玉,来解决当前我国硕士研究生教育面临的问题,为我国硕士研究生教育的未来发展指明方向。

1 中美硕士研究生教育相关制度的对比

1.1 招生制度

目前,中国硕士研究生入学仍以招考方式为主。硕士研究生考试分为初试和复试。初试为笔试考试,理科类以英语,数学,政治,专业课进行考试;文科类以英语,政治,两门专业课进行考试。英语,数学,政治为国家公共科目,使用国家试卷,专业课的考试则以学校自主命题为主。复试面为公初试成绩之后,根据国家划线标准与高校自主划线相结合,考生可以根据自己分数有无上线,看是否有资格参加复试考试。复试考试一般有笔试和面试,是对考生的综合素质的评价。中国的硕士研究生招录有年龄限制,一般年过45岁的考生无资格参加考试。

美国研究生招生实行申请制度,申请硕士学位的人员,需要先获得学士学位,申请材料中大学本科成绩显得尤为重要,根据申请的大学不同,所需的平均成绩要求标准不同。与中国不同的是,美国需要相关专业教授的推荐信。中国的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做出了对相关专业教授推荐信的要求,在硕士研究生方面,中国尚未实施。与中国相对应的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美国则为GRE或者雅思考试。美国的大部分院校,需要申请攻读硕士学位的人员提供GRE成绩,GRE成绩作为参考标准,但并没有强调作为硬性指标。对于外国留学生来说,获得较高的GRE成绩也是英语考试的合格证明。由于美国十分重视效益带来的经济,因此美国的教育在此方面也有所体现。大部分美国高校招收研究生十分重视大学期间的相关科研经验,在导师面试过程中,大学的科研项目,自身参与的社会活动,带来的公众效益,都显得尤为重要。

1.2 学制

中国硕士研究生学制一般为2到3年。中国硕士研究生按照培养模式分为,学术型研究生和专业型研究生。学术型研究生一般年制为3年,专业型研究生学制一般为2年。但是近年来随着国家开始逐渐推广专业型硕士研究生,降低学术型研究生招生比例,一些高校的专业型研究生学制也为3年。

美国硕士研究生实行完全学分制,在一定的年限内学分修满,即可毕业,一般年限在1到2年,最长不得超过5年。美国大多数硕士专业学制需要两年,有些修读较快的专业也可在一年内完成。例如,南加州大学研究生学制有两年的项目,也有一年半的项目。

1.3 培养模式

中国的硕士研究生教育以课程学习为主,一般侧重于专业课程学习,授课形式以讲授为主。在中国硕士研究生学习期间,有将近1.5年时间为基础课程时间,近约1.5年时间为硕士学位论文写作时间。中国硕士研究生教育注重学术性质的养成,专业型硕士研究生也偏向于学术理论的研究,相对缺乏应用性质的学习。

美国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是多样化的。一般来讲美国硕士研究生教育主要是专业性质的。学术性质的教育主要针对博士研究生。从总体上讲美国的研究生教育更注重应用型的学位,美国的硕士研究生教育在有些专业仅是一个过渡与转型。美国硕士研究生更加注重学术作为与基础课程,是本科教育的逐层延伸,是接受博士研究生教育的前沿铺垫。中国硕士研究生教育详细划分了专业型硕士与学术型学术,美国的硕士研究生教育则可以称之为二者的综合,夯实基础理论,巩固知识结构,以专业为主线,融会贯通于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学习中去,专业与职业接轨,良好地形成了学生与学习的双向选择和双向规划。巧妙避免了类似中国硕士研究生教育中出现的毕业相当于失业的尴尬局面。

2 美国硕士研究生教育的特点

2.1 将研究生教育质量放在首位

美国研究生的质量得到了世界的认可。培养出高端人才,离不开美国规范的研究生教育质量管理和相对完善的教育质量监督体系。知识创造财富,美国的高等教育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美国经济的稳步发展。社会的监督以及其他组织对高等教育的关注和重视,在美国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的提高中功不可没。例如《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杂志、卡内基基金会、佛罗里达大学的人文与社会科学研究中心等,他们的大学排名榜、分类结果或评估结果甚至成为联邦政府和社会基金组织提供资助的重要依据。①

美国的研究生教育实施“淘汰制”,进入大学获得硕士研究生学习机会率较高,但是获得硕士学位的毕业率相对较低。课程学习与学分获得相辅相成,不易的课程项目,严格的论文答辩,使得每年许多学生未能顺利取得硕士学位,据相关统计,取得学位的人数约占在校学习的研究生人数66.7%,博士研究生的毕业率更低。取得硕士学位的毕业人数往往会远少于入学时的录取人数,这种“宽进严出”的方式从很大程度上是培养高质量硕士研究生的重要保障。

2.2 重视硕士研究生的科研能力

培养研究人员是美国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目标。美国硕士研究生的教育十分重视科研能力水平的发展。第一,本科生与研究生共同培养。硕士研究生导师担任指导培养硕士研究生学习责任之外,也对本科生授课,在教学工作或者科研项目中,不乏有本科生参与,与硕士研究生一起进行课题研究和理论探讨,优秀的本科生或破格为编外研究生。第二,形成知识产业链。科学带动产业,创造经济,提高市场经济利益,获得最大利润。美国大学充分将教研结果与产业发展相结合,成熟的科研成果进入市场,为社会服务,形成完美的知识产业链。第三,将科研注入国际。美国是国际学术交流中最活跃最频繁的国家,其将各项科研项目注入开放式的环境中去,汲取精华剔除糟粕,使得科研成果更完善,更贴近市场,因此美国也从中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美国高端的科研技术离不开大批量研究生科研成果的贡献,重视硕士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养,将科研成果与生产力结合也正是美国位于世界经济前列的首要因素。

2.3 企业积极参与科研经费的资助

美国的大学,尤其是研究生的教育,不仅联邦政府给予财政支持,许多大型企业也积极参与办学和科研基金的建立,这使得美国研究生教育中的奖学金,助学金以及广泛的科研经费赞助。美国的一些大企业,如IBM、英特尔公司、施乐公司等,均与大学联合培养研究生。许多企业看到大学科研在创造巨额物质财富上的价值,竞相向大学科研投资。据统计,美国企业每年大约要捐赠40亿美元给高校。据美国《商业周刊》报道,几乎所有的日本大企业都赞助了一个或数个美国大学内的科研机构,这些科研机构为其提供最新技术和科研成果。加州伯克利大学5年从日本大公司共获得了500万美元的赠款。纽约大学、加州大学等还派一些研究生到国外大学交流或到大公司去实习,学习国外的先进管理方法和理论知识,并且与国外大学联合培养MBA。②多方位的教育经济资助和教育投资的有效性带动了美国高等教育的顺利发展。

3 美国硕士生教育对我国的启示

3.1 硕士生教育应质量与数量并重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普遍快速发展下,中国高等教育规模也同步迅速发展。高校硕士研究生的扩招给中国带来的不应只是数量上的增加,提高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也是重中之重。中国硕士研究生“严进宽出”的教育方式并不能跟上时展的需要。在严格筛选硕士研究生入学人员的资格基础上,对硕士研究生的质量要加以保证,高质量的人才是中国经济发展中的主力军和后备军,也是中国综合国力的体现。因此,促进高等教育普及化的同时,必须将高等教育的质量放在首位。

3.2 提高硕士生的科研和创新能力

目前中国的硕士研究生存在缺乏应用实践,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无法与国外同级研究生相比。作为本科教育之后的继续教育,科研和创新能力应是体现硕士研究生学术与实践相结合的关键所在。硕士研究生应增强实践锻炼和学科实验研究。知识只有转化为科研成果才能直接提高生产力,知识付诸生产应用产生的经济效益对美国的经济发展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硕士研究生的学习是对本科学习的知识领域的延伸和细化,以便达到学科领域的科学前沿;而硕士研究生的科研能力是一种创造性能力的发展,是从已知的领域里去探索发现未知,通过交叉思维方式提出假设并去验证。美国科技的高速发展是与硕士研究生的教育与生产和科技发展的需要不可分割的。提高中国的生产力,改变中国“made in China”的世界标签,大力提高中国硕士研究生的科研水平是关键举措。

3.3 硕士研究生教育投资多元化

教育经费是发展高等教育事业,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仅靠国家对高等教育的投资是不够。企业应积极参与支持高等教育的发展,高等教育的发展不仅是国家的,也是整个社会和个人的。企业对科研项目的资助和支持也是知识产业化的发展。企业提供科研基金和和教育经费的支持,硕士研究生将知识转变成科学技术,推动生产力,使企业更加适应市场经济体制,从而促进国家经济增长,提高国家先进的科技水平,达到“共赢”的目的。

美术硕士论文例3

西方很多国家在专业学位教育上起步较早,发展迅速。美国是目前世界上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最发达的国家。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经历了一个快速发展时期,规模不断扩大,种类不断增加,已经成为美国研究生教育的主体。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层次与学术型研究生学位层次对应,分为专业硕士和专业博士两个层次。20世纪90年代,美国专业硕士学位获得者人数已占整个硕士学位获得者总人数的55以上。哈佛大学2001~2002年度授予学位总数6791个,其中学术性学位2438个,占学位总数的36%,专业性学位4353个,占学位总数的64%。从美国社会来看,很多行业把硕士专业学位看做进入行业、个人发展提升的重要依据,尤其在工商、教育、工程和护理等领域。在英国,硕士和博士层次也都按研究型和专业型两个导向来培养,根据英国教育统计机构数据显示,2003年至2008年期间,英国每年授予的课程型研究生学位(专业研究生学位)数占授予研究生学位总数的比重平均为75%左右。

二、我校建设工程领域项目管理工程专业硕士培养方式及管理体制

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由大连理工大学和企业联合培养。学部选择一批知名的、有高素质工程技术人员的相关企业作为硕士研究生培养基地及生源单位。先后在中交第四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中交第四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江苏省交通科学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中建设计集团有限公司直营总部;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中国路桥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建立企业实训基地7个。实践基地的运行由学部与企业双方共同管理。双方协商成立基地管理委员会,全面负责基地的运行,协调双方的合作。双方分别指定一名实践基地联系人在协议有效期内负责具体联络工作,项目联系人负责定期交换信息,沟通和协调双方关系。硕士研究生培养实行双导师制,一位来自学校,另一位导师为企业与本领域相关的高级工程师。通过半年的研究和实践,目前已经建立企业导师队伍16人,其中全部为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其中4人为博士学历,10人为硕士学历,2人为学士学历。在硕士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充分发挥本学科点以导师(组)为主体的学术群体的整体优势,努力营造一个有利于硕士研究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的学术氛围;同时,通过硕士研究生到企业参加工程实践,结合导师的科研课题、科技项目以及企业的研发课题开展学位论文研究工作等,培养硕士研究生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导师(组)负责工程硕士的日常管理、学风和学术道德教育、制订和调整硕士生培养计划、组织安排开题、指导科学研究、工程实践和学位论文研究工作等。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行研究生院、学部、企业三级管理体制。研究生院全面负责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招生、培养、管理以及学位等各项工作。项目管理专业所在的建设工程学部建立以研究生教务工作办公室为主。三级管理贯穿整个硕士研究生培养的全过程。为了规范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学部、学校及联合培养企业签订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学点的三方协议书,用以约束和规范工程硕士的培养,并为其提供法律保障。同时,学校、学部及校内导师(组)应积极同培养企业、企业指导教师进行多种形式的沟通和联系,加强对工程硕士培养过程的动态管理,形成学校—学部—企业—工程硕士的完整信息管理网络,保证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的教学和实践活动高质量、顺利地进行。

三、我校建设工程领域项目管理工程专业硕士学位论文标准

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以应用研究为主,侧重其解决工程中关键技术难题及技术创新能力的培养。以培养高端实践性工程“精英”人才为目标,根据培养方案要求、学位论文工作需要依据硕士研究生的工程实践背景,以拓宽其专业基础、培养其全方位的工程能力。学部一直根据企业对于工程硕士专业需求完善培养计划,各环节严格把关。专业学位研究生在申请答辩前需完成不少于两万字的学位论文,并按照学部要求对论文进行查重,重合率大于等于20%的学位论文,填写《建设工程学部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查重审定意见表》,经导师审定签字后,须在规定时间内对学位论文进行修改,修改后进行二次查重、审定,重合率满足硕士学位论文查重要求后方可参加答辩。经过二次查重后仍不满足查重要求的学位论文,不能参加本次学位论文答辩;半年内完成论文修改,经过查重、审定、符合查重要求后,方可再次申请学位论文答辩。学位论文答辩时,答辩委员会首先对查重审定意见表进行审核,确认学位论文无查重问题后方可进行学位论文答辩。学部学位评定分委员在评定学位论文时,首先对学位论文查重审定意见表进行审核,确认学位论文无查重问题后方可进行学位论文评定讨论等。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科学研究和学位论文选题应直接来源于建筑与土木工程领域实践,与解决相关领域重大工程技术问题、实现企业进步和推动产业升级紧密结合。选题既可以是应用基础研究中的实际问题,也可以是高新技术和重大工程技术的开发研究。论文选题需经导师(组)和联合培养企业的人力资源部门及技术部门确认,认定为实际项目课题方可开题进入论文研究工作,以保证课题的实用性等。

参考文献:

美术硕士论文例4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硕士研究生教育取得了长足发展,目前提高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已经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美国是研究生教育体系最完整、最规范且具有多样化和灵活性的代表性国家,为许多国家所效仿。本文通过对中美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机制进行比较研究,为中国硕士研究生教育改进培养机制提供一些借鉴。

一、培养目标比较

(一)美国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

美国硕士研究生分为学术型和专业型两类,不同的类型有着不同的培养目标。研究型的培养机制,其培养目标为从事科研与大学教学的纯理论研究工作者,重视学生独立的科学研究活动在培养过程中的作用。专业型的培养机制,既以理论性和基础性的科学研究为目标,又以应用性和功利性满足社会需要为基础和培养目标。

(二)我国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

我国对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的制定比较宽泛,并且在学术型和专业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制定上比较单一。我国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是:德、智、体全面发展,在本门学科内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掌握一门外语;具有从事科学研究、教学工作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但是我国学术型和专业型硕士的培养目标雷同,特色不明确,培养目标和社会需要及毕业生的实际工作产生了脱节,在原有培养目标下选拔培养出来的人才无法满足社会的需要。

二、培养方式比较

培养方式是指根据培养目标及生源特征,在对培养对象进行培养的过程中所采取的基本方法和形式,包括培养年限、课程教学、科学研究、导师指导等。下面对美国和我国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方式进行比较。

(一)培养年限。

1.美国硕士研究生培养年限。

美国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年限一般为1—2年,例如斯坦福大学规定,攻读硕士学位的研究生必须在3年内完成本学位的所有要求,本硕连读生在研究生阶段开始的第一个季度起的二年内也必须完成所有的要求。专业型学位研究生生源较为特殊,有应届本科毕业生直接攻读学位的,也有正在工作或具备工作经验的在职人员,培养年限更具灵活性,一般根据实际情况1—5年不等。

2.我国硕士研究生培养年限。

我国的硕士学位有着自己的特色,其学制较长,全日制一般2年半至3年,非全日制为4年。2002年中国人民大学在全国第一个全面改革硕士研究生学制,当年该校70%左右的专业采取了2年制的培养机制。随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山大学、浙江大学、武汉大学等高校纷纷对新入学的硕士研究生实行或试行2年的培养机制。目前各高校一般是以2年为基础的弹性学制,适应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由“以学术型人才为主”到“应用型和学术型人才并重”的转变。

(二)课程设置与教学方式。

1.美国硕士研究生的课程设置与教学方式。

美国的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非常重视学科渗透和文理交叉,要求学生掌握广泛的多学科基础理论知识,以便把握学科前沿动态,充分发挥研究生的创新能力。研究生课程实行学分制,学术型研究生以掌握本学科的基本原理和理论知识为主,专业型学位研究生教育注重课程学习与课程训练,并且更加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此外,美国研究生教育注重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实际能力,以及对知识的拓展和创新能力。课堂教学方法形式多样,除了必要的讲授外,更多的是实验、实践、探索和研究。此外,各校同时安排一些实习、研讨课、演讲课、模拟课等多种授课形式,许多高校还通过邀请实务界的资深人士来校授课或演讲,为学生提供了解实务的机会。

2.我国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与教学方式。

我国硕士研究生课程课程主要分为公共必修课、专业课和选修课。除了专业学位以外,全日制研究生一般都采用学术型的培养机制。我国硕士研究生的课程设置上往往比较偏重于本专业的专业课程,结构相对单一,专业选修课程选择面窄,开设的交叉学科和跨学科课程较少。当前我国研究生教学仍以传统的教学方式为主,教学形式比较单一,教师是主角,研究生在课堂上基本是听和记,很少有机会发表见解,更不可能与教师就某些问题进行深入探究。这种不重视、不鼓励学生创造性学习的方法,使学生缺乏标新立异、独辟蹊径、开拓进取的勇气。

(三)导师制。

1.美国研究生指导委员会制。

美国研究生培养实行个别与集体相结合的指导委员会方式。研究生入学后并不马上确定导师,而是经过一年的课程学习后,在师生双方相互了解之后通过双向选择确定。除了导师外,还特别成立了一个指导委员会。研究生指导委员会全面负责研究生的培养工作,由3—5人组成,指导委员会主要负责指导研究生制订学习和科研计划,安排课程教学的设计研讨会,指导和评定论文,并且进行专业咨询和具体的指导。这种研究生指导方式,具有教授之间学术优势互补的特点,能够更好地强化对研究生的指导。

2.我国的导师负责制。

我国的研究生培养实行导师负责制。目前绝大部分院校的做法是:研究生在没有来上课之前就已经确定了导师,并且导师的选择是单向的,研究生只有一名导师,而一名导师要带多名研究生。研究生进入科研项目之后,主要是按照导师的想法设计实验,与相关领域沟通交流的机会并不多,这容易导致研究生的思维存在局限。另外,研究生到校外实习锻炼的机会比较少,这也容易导致理论与实际相脱节,使研究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欠缺。但导师负责制能够明确导师的责任和权利,研究生与导师的联系加强,这使得研究生的整个培养过程都得到了保证。

美术硕士论文例5

一、稳步前进的中国艺术硕士教育

为繁荣和发展我国文化事业,不断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健全和完善国家艺术专门人才培养体系,培养适应社会、经济、文化和艺术事业发展需要的高层次、应用型艺术专门人才。2005年3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二十一次会议审议通过了《艺术硕士专业学位设置方案》,我国32所高等院校作为首批艺术硕士试点单位,开始了招生工作。

从2005年到2009年,我国已经有102所院校招收艺术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至2012年,全国专业硕士招生比例已经达到30%,2015年已经超过50%,为社会培养了大量的实践型高层次专业人才。处在探索中前进的我国艺术硕士教育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艺术硕士专业学位点已经初步形成规模,招考体系愈加规范、培养体系也逐步完善。

二、中国艺术硕士教育模式存在的问题

艺术硕士教育的发展有目共睹,但是毕竟创立时间短,培养体系还不够成熟,迅速发展的过程中,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院校和招生人数大量扩招,体制保障未得到相应提高

2005年,全国首批招收艺术硕士的高校为32所,经过十年的发展,到2015年全国有200余所高校设立艺术硕士学位点,招生人数也直线上升,但相应的教学质量和保障体系并未得到提升。比如专业学位的导师队伍并不十分“专业”,在艺术硕士的培养方面,思想还停留在传统的理论型教学层面,与学术型研究生的培养没有清晰的区分开。艺术硕士是以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为目标,根据这个目标要制定相应的培养方式。校外的实践基地也必不可少,但是目前大部分高校实践基地的设立并未得到保证。在艺术硕士的教育教学管理方面,学生越来越多,而相应的学科基础、办学条件,师资力量甚至还停留在原地,成为限制艺术硕士教育发展的短板。

(二)招生选拔制度不完善,“学术”与“专业”界限模糊

艺术硕士在招生和选拔方面,应该更关注学生的实践性和创造性,要与学术型注重理论这方面相区别开。虽然现在艺术硕士和学术型硕士的考试科目如英语在初试中有了区别,但是在复试中,学术型和专业型的考试内容并没有区分开来,也没有一些规范性的复试内容库。在应试教育这个大环境中,考生们一味的追求考试分数,于是就出现了初试分数高的考生,专业却很弱,而专业水平强的考生,却因为初试分数不佳而未能被选拔进来。所以在艺术硕士招生选拔制度方面,初试和复试,都该形成规范的制度体系,将学术型和专业型考生的界限区分开来,这样才更有利于艺术硕士的选拔。

(三)培养体系不完善,管理模式陈旧

在艺术硕士培养方面,如何培育“实践性和创新性”高层次人才,与市场所需人才相匹配,是首要目标。但是目前在艺术硕士培养方面,各个院校少有形成一个适合自己的实践与教学相结合的系统性的艺术硕士培养体系。在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上,对具体专业方向的定位不清晰,专业要求不到位,课程内容空泛都是培养体系不完善的表现。在研究生管理方面,一些高校的管理模式还和本科生管理模式一样。高校艺术硕士数量上的盲目扩招使学生数大量增加,而很多高校的研究生管理人员都是兼职,缺少专职研究生教务管理人员的直接后果就是管理效率低下,这些都制约了艺术硕士的教育培养体系的发展。

三、如何改进中国艺术硕士教育模式

1.与国际接轨,学习先进的教育模式。我国的艺术硕士起步较晚。我们起步的同时,欧美一些国家,比如美国就已经形成了体系比较健全的艺术硕士培养制度,美国的大多数综合性大学都设立了艺术硕士专业学位点,对艺术硕士培养标准都有详细的制度规定。在培养方面十分注重实践性和应用性,毕业标准和学位论文中十分注重设计作品和创作过程中所体现出的创作能力。虽然目前我国艺术硕士教育评价指标体系也逐渐规范,但是在熟练的实际运用方面还有路程要走。

美术硕士论文例6

作者简介:张兴平(1972-),男,山西朔州人,华北电力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院长,教授;孙恒(1986-),女,辽宁海城人,华北电力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北京102206)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2)06-0051-02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对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无论是规模还是质量都有了更大的需求。原有研究生培养的主要特点是:培养目标单一,人才培养的适应性不强,学术型硕士研究生规模过大,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规模过小,学位类型和涉及职业领域还比较少等。因此为适应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改革和调整原有研究生培养模式成为研究生教育改革中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为此我国开始了硕士研究生主要面向应用型的教育阶段,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已成为现阶段及未来研究生培养的一个主要方向。

一、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概况

1.发展现状

为满足经济发展对高级应用型人才的需要,加快硕士研究生教育结构的调整,从2009年开始我国推出了“全日制专业型硕士”,面向应届毕业生,除工商管理硕士、公共管理硕士外,各专业学位硕士点均可接收推免生,毕业颁发毕业证、学位证。2010年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改革的力度进一步加大,全日制专业学位开始单独报名,与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并行。在总的全日制硕士研究生人数不变的情况下,减少学术型硕士名额用以增加全日制专业型硕士。3年来,全国共招收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约143万,其中,专业学位硕士30.9万,专业型硕士招生计划所占总计划的比例由2009年的约11%增加到2011年的30%,而学术型硕士所占比例相应减少[1]。专业领域也大幅度拓宽,增加了19类专业硕士,全日制专业学位达到38种[2],例如金融硕士、应用统计硕士、税务硕士等。因此,我国专业硕士在短短的几年中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2.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中外现状对比

国外专业学位起步早,发展较快。美国是世界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最发达的国家。专业研究生教育,目前已经成为美国研究生教育的主体。美国与英国的专业学位与学术型研究生对应,分为专业硕士和专业博士两个层次。专业硕士学位种类众多,一些专业硕士学位如建筑硕士、教育硕士等培养规模非常大。从美国社会来看,很多行业把专业硕士学位看作是进入行业、个人发展提升的重要依据。而学术型硕士学位只是一个过渡学位,是攻读博士的准备阶段,主要的研究任务还是由博士来完成[3]。我国的专业学位开始于1991年,是为培养特定职业高层次专门人才而设定的。为了调整优化研究生教育类型结构,进一步完善研究生教育培养体系,推动硕士研究生教育从以培养学术型人才为主的模式向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的模式转变,积极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专业学位教育。2009年开始招收全日制专业学位,到2011年3月,我国硕士专业学位达到39种,博士专业学位达到5种,基本覆盖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干领域。具有研究生专业学位授予权的培养单位509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2679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66个,累计招收专业学位研究生超过100万人。我国已经初步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专业学位教育制度,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了大量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

二、全日制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1.社会对专业硕士缺乏了解,需提高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社会认可度

全日制专业硕士研究生开始于2009年,第一批的硕士研究生主要来源于调剂考生,即从报考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的队伍中根据国家线及各院校的实际情况,录取部分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2010年专业学位研究生开始独立招生,但实际还是大部分来自于调剂考生。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从招生来源看,并没有得到应届生的普遍认可和肯定。同时第一批全日制研究生还没有毕业,正处于找工作的时间段,企业和社会的认可度也不得而知。目前无论是社会、企业,还是学生对专业硕士的定位都存在一定的模糊性,因此应加大宣传力度,使社会尤其是用人单位对全日制专业学位有一个明确的认识。

2.促进师资转型,建立双导师制度

自2009年开始调整研究生教育结构至今仅3年的时间,我国招收了大量的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种类增加到38种,同时增加了大量的专业学位授予单位。但与此同时我国各研究生培养单位仍然是以培养学术型硕士研究生为主,没有了解熟悉全日制专业学位教育的教师队伍,大部分的教师没有专业学位教育的实践经验。教师队伍与全日制专业学位的发展不同步,使得很多学校的全日制专业学位学生还是跟从学术型的导师。

因此,首先要加大导师队伍培养,对学术型教师进行实践性的培训和考察,增加专业学位教师深造和培训机会,选拔优秀的专业学位教师,扩大专业学位研究生教师队伍,加大与国际院校的合作力度,引入工程经验丰富、学位教学经验丰富的学者。目前,华北电力大学在师资培养过程中非常注重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提出教师队伍的“工程化”,每年选派一定数量的青年博士教师去企业参加为期一年的实际工作,该措施有效地提升了教师的实际操作技能。

同时还应大力推进企业导师和学校导师的双导师制度,企业导师具有丰富的实际经验,而学校导师理论功底比较雄厚,两者具有很强的互补性。从学生入学就开始双向培养,从课程学习、毕业论文(设计)开题到实践,两个导师同时指导,从两个方面进行教育和培养,借此学生能够从企业中得到更好的教育机会和实践机会。比如目前华北电力大学的工商管理硕士和项目管理专业硕士就采用双导师制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3.课程设置应突出应用型

相对于学术型研究生的培养,我国开始实行全日制专业学位教育的时间还不到3年,对其课程的设置方面缺乏经验。课程设置仍是以理论课程为主,课程体系一般包括公共课程、基础理论课程、学科理论课程、学科专业课程和选修课程。专业课程没有体现学科特色和专业优势,培养目标定位和专业发展上不够明确,没有与学术型的研究生形成本质的区别。另外,课程与实践环节脱轨,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是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的,但在教学过程中仍是以书本讲授为主,学生缺乏实际动手能力和现场分析能力,同时在学术研究方面的课程又较学术型研究生较少,导致全日制专业学位的研究生不能很好地找到自己的课程学习重点和专业定位。

所以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课程设置应明确目标,定位准确,全方位体现专业优势,将教学与动手实践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在课程设置方面应加大实践性教学,面向企业现场,将技术得以应用产生的起因和技术革新发展过程展示给学生,并引导学生的发散思维,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的动机,增强学生自身参与知识建构的积极性和自觉性[4]。同时对于会计、资产评估、金融硕士等专业可以增加职业认定方面相关课程。

4.加强校企合作,建立实践基地

专业学位以专业实践为导向,重视实践和应用,培养在专业和专门技术上受到正规、高水平训练的高层次人才。全日制专业硕士与学术型硕士的最大区别就是专业硕士在研究生期间能够获得丰富的实践经验。

研究生参加实践的人数和形式都在增长,部分高校也与企业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但是研究生到企业进行实践的过程中,工作类型大都以事务性工作为主。这样的实践并不能给专业型硕士研究生良好的锻炼机会。所以在专业实践环节更应该体现和落实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学校应加强与科研机构以及企业之间的合作,可采取与研究机构或企业设立研究生工作站、校外实践基地等方式加强全日制研究生的实践过程,形成课堂实践、科研实践和企业实践的多种类实践模式。在这方面,华北电力大学依托电力企业和电力设计院,陆续在河北电力研究院、华北电力科学研究院、云南电网公司等国内多家研究机构和企业设立了研究生工作站和实习基地,为培养专业硕士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比学术型硕士要求有更多的实践经验和应用能力,要求学校有实践培养基地,对学校的教育经费和培养方式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校应积极响应教育部号召,做好全日制专业学位建设,促进教育结构转变,加快应用型人才建设步伐。在教育教学方要重视教学条件、实践基地和导师队伍等方面建设和经费支持,加大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力度,运用统筹兼顾的思想协调好学术型和应用型研究生的共同发展。

5.改革学位论文管理工作

专业学位的论文应该遵循专业学位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着重于应用课题的拓展或现实问题的解决,使课题具有明确的行业领域背景、职业背景和使用价值。所采用的研究方法应在技术上体现新意,预期的研究结果能够促进技术的进步[1]。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学位论文不应该与学术型研究生的形式相同,应弱化理论研究,突出应用型人才的特点,可以考虑采用设计、实验、调研报告等形式。

高校鼓励和提倡研究生通过实践发现并结合实践单位的具体问题开展学位论文研究,好的专业学位论文通常会解决实践过程中的一些疑难问题,能为实践单位带来有一定创新和应用价值的研究成果,同时实践单位也较容易从研究生中物色到本单位急需的应用型人才[5]。

三、总结

为优化硕士研究生招生结构,调整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以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为宗旨的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正在快速发展。目前的培养模式不能完全适应专业型硕士的培养,应从师资、课程、实践、论文等多个环节进行改进,以满足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培养的需要,为社会提供合格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刘少华.关于全日制专业学位型硕士研究生培养的对策研究[J].中国轻工教育,2011,(4):59-61.

[2]王静,王敏,屠幼芬.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成为考研新选择[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0,(21):22-23.

[3]上官剑.中美工程硕士教育体制之比较[J].高教发展与评估,2011,(2):

美术硕士论文例7

艺术硕士培养模式是指在现代艺术教育理念的指导下,为了实现艺术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目标,在培养过程中所采用的特定标准的构造样式及运行方式。艺术硕士培养模式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同时又具有泛型性,也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又因为培养模式是一个系统,所以它包含着一些固定的要素,即导向性要素(即培养目标)、组织性要素(即培养过程)、调控性要素(即培养考核)。因为培养模式具有泛型性,所以一经形成便可以为培养单位所遵循。但培养模式一经形成之后,同时也具开放性。也就是说,培养模式不是僵化不变的,培养单位应根据本单位的实际情况不断以开放和改革的态度探索适合本单位实际情况的培养模式。

一、重庆师范大学音乐艺术硕士培养模式的指导原则

重庆师范大学音乐艺术硕士培养模式的宏观指导思想是:“密切与音乐行业接轨,注重音乐艺术实践,突出音乐职业导向。”在音乐艺术硕士培养方案制定过程中坚持了以下原则:一是注重培养模式与行业标准密切接轨。学院邀请了遵义演艺集团艺术总监王小平、重庆高戈广告有限公司董事长阎旭、重庆市广播电视集团(总台)频道总监寇锦等业界精英共同制定培养方案,并参照相应行业标准设计课程模块。二是注重知识发展性与职业导向性的密切融合。艺术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具有学术性的价值取向,这是艺术硕士教育不同于一般意义的职业艺术教育的根本所在。艺术硕士教育培养的不仅仅是艺术行业精通技巧的从业者,而且是艺术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兼备的复合型高端人才。三是突出艺术职业岗位能力和艺术职业素养的培养。着力加强实践教学,课程设置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增加实践学分权重。联合艺术创新实践基地,充分利用各基地的师资和硬件设施以及其他资源,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

二、重庆师范大学音乐艺术硕士培养模式

音乐艺术硕士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系统音乐专业知识,适应我国社会、经济、文化和音乐事业发展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层次、应用型音乐表演、音乐创作等领域的专门人才。音乐艺术硕士培养模式必须符合这一培养目标的需求。为了有效地实现这一培养目标,重庆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经过理论探索与教学实践,逐渐摸索出“人文综合素养+专业理论基础+艺术实践+创新创业能力”的音乐艺术硕士培养模式。在这一培养模式中,培养目标是导向性的要素,是培养工作的出发点和最终对培养工作进行检验的立足点。课程设置和教学安排是培养过程,也就是组织性要素。毕业环节则是对整个培养过程的最终考核,也就是调控性要素,通过这一环节检验所培养的学生是否达到了培养目标的要求。

(一)音乐艺术硕士培养模式的课程内容和教学安排

重庆师范大学音乐学院以音乐艺术实践能力培养为核心,基于“面向社会、服务地方需求、促进音乐事业繁荣发展”的理念,构建了“2+1”的课程体系,即理论课程、实践课程+行业实训,实践环节以课内实践、专题创作实践、作品展演、行业实训等多种不同的方式完成。根据艺术硕士教指委颁布的艺术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2015年修订版,以下简称指导性方案),艺术硕士(音乐)的课程类别为公共课、专业必修课、实践环节、选修课。重庆师范大学艺术硕士音乐领域各类课程的学分数及所占比重可参见表1,公共课与专业必修课见表2。在重庆师范大学音乐艺术硕士课程中,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艺术原理、音乐艺术实践、音乐心理学、音乐美学等课程属于理论课程。专业主课、高级视唱练耳、音乐论文写作与学术规范等课程属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音乐艺术实践属于纯粹的实践性课程。学院要求这一实践性课程的考核形式为音乐会或实践性成果的展示。比如,对于声乐方向的学生,培养方案要求他们必须开两场音乐会,方能获得该门课程的学分。重庆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将音乐艺术实践类课程纳入必修课程中,并占有一定的比重,这样做主要是为了满足培养目标的需要。此处的实践课程同独立实践环节不同。独立实践环节侧重的是总结性评价,是对学生艺术实践能力的最终检验。而必修课中的艺术实践类课程侧重的是对学生艺术实践能力的形成性评价。实践类课程可以在课内进行,也可贯穿于课外活动中;可以在校内进行,也可在校外的实践基地进行。为了增强学生理解作品的能力以及在作品创意表达和风格呈现方面的能力,学院开设音乐美学、音乐心理学、音乐作品分析、视唱练耳等课程。在培养过程中,首先让学生树立正确的艺术理念和美学观念,而很多学生在本科阶段并没有接受到这方面的学习和训练。基于此,重庆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在培养方案中开设了音乐美学课程。音乐心理学类课程主要是为了让学生能够应对音乐表演中一些较为复杂的心理问题,比如,音乐创作过程中的心理问题、演出中的怯场等。开设音乐作品分析课程的目的是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不同时代、不同风格的音乐作品的分析方法。通过分析方法的掌握,使得他们能够很好地在表演中呈现作品,在创作中把握好作品的风格特质。此外,学院还开设了一门视唱练耳课程,帮助学生解决音乐表演过程中的音准问题。除了必修课程中的音乐艺术实践课程,还有独立实践环节,包括毕业实习、毕业论文、专业能力展示(毕业音乐会)三项内容。该校的培养方案要求在艺术实践基地的行业实习、实训时间不少于一年,同时学位论文(设计)须建立在艺术实践基础上。该校艺术硕士培养实行双导师制,由校内专职教师和校外兼职教师共同承担培养任务。学生修完培养方案所要求的课程,通过学位论文(设计)答辩,同时还须通过艺术行业职业资格认定,方可毕业授位。“2+1”课程体系即两种课程(理论课程、实践课程),加上行业中的实习、实训,更有利于培养目标的实现。

美术硕士论文例8

美术学院近年来发展迅速,2001年被教育部定为“国家艺术人才培养培训基地”。美术学2002年被评为北京市重点学科、2007年被评为国家重点培育学科;2011年美术学获得博士学位一级学科授予权;2008年美术教育实验教学中心被评为北京市美术教育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011年学院与中国美术家协会合作成立中国美术家协会首都师范大学青年美术家培训基地。美术学专业从2003年至今,在中国大学评价课题组的本科专业排名中始终被评为A++等级。在2012年教育部学科排名中,美术学排名全国第5。

美术学院现有在校博士生、硕士生、全日制本科生等各种层次统招学生800余人,各类毕业生大都在高等院校、文化科研院所、新闻出版、中等美术教育及各种传媒广告单位就职,为国家和首都文化艺术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美术硕士论文例9

课程体系的设置与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密切相关。对课程体系的设置是否合理,是否有利于实现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目标可以从课程的深度和广度、统一性与多样性等方面的指标来衡量。基于对某大学的硕士研究生课程体系的调查研究,本文认为该校硕士研究生课程体系的设置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硕士研究生课程体系设置缺乏对应用性研究的针对性

硕士研究生存在学术性研究方向和应用性研究方向的设置。而中国目前的硕士研究生课程体系的设置基本上都是针对学术性研究方向设置的。美国的硕士研究生85%都是应用型学位,只有15%的学术型学位。研究生课程体系的设置缺乏针对应用性研究方向的相关课程和实践的设置,是中国目前硕士研究生培养的一个弊端。

(二)硕士研究生课程体系的理论深度、广度不够

目前我国硕士研究生课程管理普遍实施学分制,以某大学的硕士研究生课程体系设置为例 ,如表1。硕士研究生课程类别主要分为:公共课、基础课、专业课、专业方向课、跨专业选修课等。基础方面仍然很薄弱,通过有限的一门理论基础课程是无法对一个专业的理论有深入全面的了解,进而学生在后续的科研工作和学位论文写作过程中往往出现理论不足、不扎实等现象。并且在专业课,专业方向课方面设置不够充分,数量有限,所有的学生只能够固定的学习相关的专业课和方向课,而不能根据自己的研究方向进行有针对性的选择。

(三)课程体系设置缺乏灵活性、不利于学生专业发展

一般同一专业的不同导师研究方向和重点是不尽相同的。学生在导师的引导下,也会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向进行专业深入研究。但是目前硕士研究生课程体系的设置缺乏灵活性,在批量培养过程中泯灭了学生的专业特性。如表1,该专业所有学生都硬性的接受固定的课程学习,只有两门跨专业学修课是可以随自己的意愿进行选择的,学生没有足够的时间,也没有足够的可供选择的专业课程,来针对自己的研究方向进行专业性的深入学习。

二、 中美研究生课程体系设置的比较分析

(一)美国研究生课程体系设置现状

与中国目前的研究生课程体系的设置相对应,美国研究生课程体系的设置一般存在如下几个特点:

首先,重视科研训练,注意学士、硕士阶段目标层次性。研究生院始终把科研训练作为美国研究生培养中非常重要的一环;遵循研究生的本质,注重培养科学探索精神和从事创造性研究的素质。建立了博士生、硕士生和本科生兼容的课程体系:把所有课程以系为单位由深入浅的从100~999编号,100~699号为本科生课程,700~799为高年级本科生选修课程和低年级研究生课程,800~999为研究生课程,其中899为硕士论文。基础欠缺的硕士生可在编号600~699内补充相关课程,也有利于学有余力的本硕连读学生的课程选择,既避免课程体系的重复和缺漏,同时又很好的衔接 。

其次,强调基础理论课程,鼓励学科交叉。美国的研究生课程设置十分重视基础理论课程,硕士研究生的基础学科的授课时数已达到50%。美国的硕士、博士阶段都强调主修、副修相结合,进行跨专业、跨学科甚至是文理、理工渗透,实现科学交叉。

再次,课程设置灵活,选修课的数量多,课程内容更新快。美国研究生课程设置的灵活性主要体现在课程的选修方式上。每个学生都能够按照各自的意愿和职业目标进行课程选择,课程设置能够更好地兼顾到不同类型学生的特点和专长。学生可以专注于自己感兴趣的方面,不但拓宽自己的视野,增加自身学识的厚度和宽度,提高了认知能力。美国研究生的课程内容更新快,重视前沿知识的讲解,促进创新思维活跃发展,提高研究生的创新能力,也带来了交叉领域内科技创新成果的繁荣 。

(二)中美研究生课程体系的比较分析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可以将中美的研究生课程体系的差异性进行一个比较,如表2所示。

表2中美硕士研究生课程体系比较

美国硕士研究生课程体系设置 中国硕士研究生课程体系设置

课程体系

设置目标 兼顾应用性和学术性两个研究方向的体系设置 注重学术性研究方向的课程体系设置,缺乏应用性研究方向设置

基础课 50%以上,设置全面(包括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 15%左右,课程设置不够完善,缺乏系统和全面性

学科交叉 注重学科交叉 不注重学科交叉

课程体系 学士、硕士课程目标层次清晰,课程体系设置衔接良好完善,课程内容从基础到专业课设置良好、充分 没有以系为单位,形成专业课程体系,不利于学习的连贯性,课程内容设置不充分

课程设置

灵活性 课程设置灵活,选修课多,利于学生的专业和特长发展 课程设置缺乏灵活性,选修课设置有待完善

中美硕士研究生课程体系的设置从目标,基础课的比例,学科的交叉程度,课程体系的内容以及课程体系的灵活性方面都存在很多差异性。中国的课程体系设置尤其还存在注重学术性研究方向的课程体系设置、缺乏应用性研究方向的课程体系设置,并且没有形成专业课程体系、不利于学习的连贯性,课程设置缺乏灵活性等众多问题。

三、 中国硕士研究生课程体系的构建

基于中美硕士研究生课程体系的比较,本文认为中国研究生体系的构建完善需要从如下三个方面进行:

(一)实现应用性研究与学术性研究双轨课程体系建设

硕士研究生是一个过度阶段,有必要根据学术性研究和应用性研究两个方向进行相关的课程设置。目前国内大学需要以系为单位加强专业学科课程体系建设的完整性。应用性研究课程体系建设需要高校加强与企业的产学研合作。随着知识和技术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以及技术复杂化和融合化趋势的增强,产、学、研三方共同合作就成为促进技术创新的一种重要组织形式,使学校研发的技术成果与企业需求相匹配。同时,产学研合作模式也为在校学生提供了更多参与社会实践的机会,实现研究生与社会经济发展的良好对接。

(二)以系为单位,建立本硕层次连贯性的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建设缺乏系统性是目前中国研究生教育的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即使是相同的专业,不同学校的课程体系也存在偏差,尤其是新申请的学科,课程体系的完整性十分欠缺。因而,中国目前研究生的课程体系建设可以借鉴美国大学的做法,将本硕的课程体系由浅入深的进行编号。100~699号为本科生课程,700~799为高年级本科生选修课程和低年级研究生课程,800~999为研究生课程。研究生课程内容上要更加充实,覆盖从公共课、基础课、专业课各方面的课程。以便于培养学生的学术能力、应用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课程体系设置灵活,增大选修课比例

课程体系设置的最终目的是为了给学生提供最好的学习环境。然而,目前课程体系的设置缺乏灵活性,学生被迫的接受很大比例的专业课学习,而无法对自身的喜好的研究方向进行深入的学习。因而,在课程体系设置上应该增大选修课的比例,让课程体系更加灵活。具体设置,首先,可以将专业课程全部改为专业选修课程,规定学生必须修满的专业课学分,由学生在规定的学习时间内,自行根据喜好的研究方向进行专业课程的选修。其次,为了增加授课的质量,建议学校可以选择同一门课程由不同的老师同时授课,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合理的构建自身的理论基础。再次,在校内实现跨专业选修课程,更加利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苏曼虹.美国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广西师范大学.2008.

美术硕士论文例10

中外合作办学是指外国教育机构同中国教育机构在中国境内合作举办以中国公民为主要招生对象的教育机构的活动[1],包括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截至2016年9月28日,包括美国、澳大利亚、英国、法国在内的18个国家和地区的140多所高校与中国的高校开展了合作办学,经教育部审批或复核的硕士及以上中外合作办学机构与项目(含内地与港台地区合作办学机构与项目)达到240个,其中有机构34个,项目206个[2]。本文将以安徽师范大学中外合作办学硕士项目为例,分析教育技术专业中外合作办学的特点及其启示。

一、合作办学的概况

2014年2月11日,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公布2013年下半年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审批结果

的通知》(教外办学函〔2014〕5号),安徽师范大学与美国约翰逊大学(Johnson University)合作举办的现代教育技术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项目获得批准(批准号:MOE34US1A20131553N,专业代码:045114H)。该项目是我国教育技术专业首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对于教育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与学科发展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安徽师范大学创建于1928年,是安徽省人民政府与教育部共建高校、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项目建设高校,是安徽省委省政府优先建设的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和安徽省“地方高水平大学”项目建设高校,也是全国首批获准招收公费留学生的高校之一。约翰逊大学创办于1893年,是一所拥有120多年历史的私立大学,位于美国田纳西州诺克斯维尔市,学校以教师教育闻名美国东南部,受到美国“南部大学及各级中小学协会”认证,具有学士(本科)、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学位授予权。

中美教育技术专业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办学宗旨是:坚持知识与能力并重,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办学理念,以国际化的视角,实现跨国优质现代教育技术相关资源的整合,推动中国教育技术的“四化”,即国际化、信息化、现代化、科学化。中美教育技术专业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培养目标是:适应现代教育技术国际化潮流,提高现代教育技术人员的教育信息化理论与实践水平,培养具有独立研究能力和创新精神、具有国际视野和崭新教育理念的现代教育技术的中美双方学位高级人才。

二、合作办学的特点

(一)纳入全国研究生招生统一入学考试

教育技术专业中外合作办学项目自2014年起纳入全国研究生统一招生计划,学生需参加全国研究生招生统一入学考试,初试科目设置分为四个单元:第一单元思想政治理论、第二单元英语一、第三单元教学系统设计、第四单元教育技术学(含C语言程序设计)。政治理论和英语一为全国统考科目,由教育部考试中心统一命制,而教学系统设计、教育技术学(含C语言程序设计)由招生单位自行命制。复试科目为教育技术国际比较。招生单位自行命制的科目提供参考书目。符合相关招生录取规定和要求,如具有本科学历、大学英语四级(或同等)及以上水平,达到国家规定的录取分数线后,中美双方组成的复试小组对考生进行复试(1:1.5)后,按成绩录取。安徽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中美合作)专业入学考试科目及参考书目如表1所示。

(二)采用一对一的合作模式

中美教育技术专业合作办学项目采用一对一的合作模式,即同国外的一所教育机构合作开设某些专业或课程。本项目合作双方是安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与美国约翰逊大学泰普拉教育学院,双方就开办现代教育技术专业开展合作。泰普拉教育学院(Templar School of Education)是美国约翰逊大学最好的学院之一,在师范教育和教育技术专业领域独具特色,毕业生在田纳西及其周边州中小学供不应求。泰普拉教育学院的现代教育技术硕士学位开设于1996年,是专为那些致力于把现代科技应用到课堂教学中的在职教师或有志于从事教育行业的学生设计的,旨在培养学生如何把最前沿的教育科学技术应用到教育教学中去。

(三)采用双校园模式

双校@模式是指在国内大学完成若干年的学习,再到国外的合作院校完成剩下的学习。教育技术专业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办学层次和类别为硕士研究生教育,学制为全日制三年,每年一期,每期招生25人,采用“2+1”培养模式,即硕士研究生在国内本校学习2年,然后赴美国约翰逊大学学习该校的现代教育技术课程1年。这样,学生就可以在中方校园里完成基础课程学习,并逐渐强化外语训练,突破语言障碍,为出国到外方学校学习提前做好准备。

(四)授予双硕士学位

中美双方学校都具有教育技术硕士学位授予权。完成本项目所要求的课程、修满规定学分、考试合格后,满足学位授予条件的学生可以同时获得安徽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和理学硕士学位证书,以及美国约翰逊大学教育技术专业文学硕士证书(Master of Arts in Educational Technology)。本项目颁发的美国约翰逊大学教育技术专业文学硕士学位证书与其在美国和其他国家及地区颁发的同专业硕士学位证书完全一致,并得到美国联邦教育部的认可和中国教育部的认可。

(五)共同协商美方课程设置

本合作办学项目由中美合作双方按照协议规定投入教学设施、师资等教育资源,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共同实施课程教学、教学管理与考核,采用“2+1”培养模式和国际化的教学体系,学生享受双方优质教育资源。美国约翰逊大学教育技术专业课程设置如表2所示。

经双方协商,确定美方课程设置如下:(1)教育技术专业课,包括“计算机结构及工作原理”,3学分;“世界科技介绍”,3学分;“学校网站的建立”,3学分;“移动工具的运用”,3学分;“适合教师和学生的计算机工具介绍”,3学分;“网络2.0”,3学分;“伦理学”,3学分;“专题研究:数码影像”,3学分;“专题研究:计算机在课堂教学中的具体运用”,3学分;“专题研究:多媒体”,3学分;(2)历史文学公共课,包括“早期希伯来历史”,3学分;“公元一世纪东部地中海文学”,3学分。

三、启示

安徽师范大学与美国约翰逊大学合作举办现代教育技术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项目给我们带来以下几点启示。

(一)拓宽学生来源,突出办学特色

教育技术专业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接受教育学一级学科内考生调剂,如教育学原理、课程与教学论、教育史、比较教育学、学前教育学、高等教育学、成人教育学、职业技术教育学、特殊教育学等专业,一方面有利于扩大学生来源,另一方面有利于学生毕业后将教育技术应用到学科教学中去,实现教育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因此,在硕士阶段招收具有一定学科背景的学生成为专业硕士生,其就业面将会更为广阔[3]。此外,中外合作办学要立足于中国的国情,在引进和利用国外优质教育资源的同时保持本国的民族特色和传统文化,深挖双方办学优势,着力打造办学特色,加快教育技术国际化进程,培养教育技术国际化创新人才。

(二)拓展合作国家,扩大合作规模

美国是教育技术领域和学科发源地,与对美国教育技术发展的关注相比,我们对亚洲邻国日本教育工学研究领域的关注是比较少的[4]。早在2005年8月,日本学者坂元昂先生就提议定期举办中日教育技术学研究与发展论坛,同年11月,第一届中日教育技术学研究与发展论坛在中国广州华南师范大学举行,至今已连续举办了5次,第五届于2015年7月在上海师范大学举行。这是目前中日之间关于教育技术学术研究与沟通交流的最有力的平台之一,也是我们了解日本教育工学l展的一个独特的窗口。我们不妨以“中日教育技术学研究与发展论坛”为契机,加强中日教育技术学术研究与交流这一重要纽带,拓展合作国家,开展教育技术专业中日合作办学,如与日本大阪关西大学、日本奈良教育大学合作开展教育技术专业硕士及以上层次的教育项目。

(三)提高办学层次,增加竞争优势

研究生层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大多定位于硕士研究生教育层次[5]。34个研究生层次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均开展硕士研究生教育,仅有北京、上海、江苏、浙江、广东、陕西等地的16个机构同时开展博士研究生和硕士研究生教育,不存在单独开展博士研究生教育的合作办学机构。迄今,我国共有27所高校获得了教育技术学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6],但无一所高校开展教育技术专业中外合作办学博士项目。我国设有本科、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三个层次的教育技术学专业著名高校(如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西北师范大学等)可以与美国教育技术学专业著名高校(如印第安纳大学、佛罗里达州大学、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雪城大学等)开展高层次的合作项目,将教育技术学(中外合作)博士生培养定位为学术型博士,培养教育技术领域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能力的研究者,突出其独立性、创造性和自主性。

(四)建立交流机制,稳定合作关系

由于我国与其他国家在教育体系、教育理念、培养目标、课程设置等多方面都存在差异,必然会产生各种文化冲突和碰撞。因此,合作过程中的沟通、协调、互信显得尤为重要,合作双方要建立良性互动机制,缔结友好学院关系,共同就科学研究、教师互访、在线学术沙龙、教学观摩研讨、中美基础教育考察等方面开展合作,形成共识。友好学院关系的缔结,将进一步深化双方的交流和合作,促进彼此共同提高,使我国的教育技术进一步与国际教育接轨,推进我国教育技术的国际化,为今后双方进行高层次、全方位的交流合作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国务院.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作办学条例[Z].国务院第372号令,2003-03-01.

[2]中外合作办学监管信息平台.硕士及以上中外合作办学机构与项目(含内地与港台地区合作办学机构与项目)名单[EB/OL]. http:///index.php/default/approval/orglists/1,2016-12-7

[3]汪基德,杨改学,周凤瑾.香港研究生教育的特点与启示――以香港中文大学教育技术学专业为例[J].电化教育研究,2008(10):85-89.